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李政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朗道“毙”了学生本该获诺贝尔奖的论文
cwhm 2010-6-1 05:28
1950年代,传统的观点认为,宇宙空间是左右对称的,由此可得出宇称是守恒的。当时的物理学家认为宇宙空间左右不对称是不可思议的,但就在1956年,三个青年大胆的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其中两位就是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但是还有一个人他比杨李还早三个月提出该理论,但是却因为导师朗道,他遗憾地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故事是这样的: 1956年这一 年,苏联物理学家沙皮罗在对介子衰变的研究中,发现了介子衰变过程中宇称不守恒。他向朗道介绍了自己的发现.朗道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宇称一直是守恒的,无论是在宏观状态还在微观状态,凡是与他的物理直觉不合的想法,必定是错误的。所以当沙皮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请他审阅时.他却连看也不看,若无其事地将它扔在一边。 几个月之后.中国旅美学者(中国国籍)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沙皮罗已经发现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理 论,不久,又由吴健雄用实验做出了证明。第二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沙皮罗因为朗道的随手一扔,虽然发现在先,最终与诺贝尔失之交 臂。 朗道这次错误的自负断送了自己和沙皮罗的诺贝尔奖,不过好在诺贝尔奖委员会在他发生车祸的1962年年底把诺贝尔奖颁给了他以表彰他20年前液氦的 先驱性理论工作,不过沙皮罗就没那么好运了,诺贝尔奖离之远去... 附注:英文史料 (1) LANDAU HIS LIFE AND WORK (2) 朗道百年纪念
个人分类: 人物专刊|4453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与艺术——一个硬币的两面
pukin 2010-3-31 07:40
祖老师的博文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里开头一句话:【 说句不该说的话,科学网99%的博主没戏,为什么?因为你们不懂艺术 。 】,这句话使俺想起了10多年前在图书馆的一本杂志上读到的李政道的一篇文章,题目好像就是科学与艺术一个硬币的两面。 李政道这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讲了一个小故事: 说的是上世纪美苏在空间技术竞争中,1957年11月苏联抢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令美国朝野大为震动,举国哗然,深感耻辱。 美国一直是科技第一强国,为什么在太空科技的竞争中落后苏联了呢?各部门开始认真反思,寻找落后的原因。找来找去,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原因原来是 美国的艺术教育落后苏联!也就是两国科技人员不同的艺术素养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 ! 我们现在的科学工作者【包括一些大牛】,有多少艺术素养呢?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仍然是停留在技术层次上,怎么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呢? 所以搞艺术的祖老师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如果清华被我们改造了,那清华就可以改造世界 科学与艺术一个硬币的两面 ! 李政道博士的话,当深长思之。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5459 次阅读|3 个评论
只有佩雷尔曼,才能调解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关系
大毛忽洞 2010-3-22 15:14
只有佩雷尔曼,才能调解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关系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争论, 有时给中国的关系单位增加了一些工作量。 杨振宁来了,要换上杨振宁的标语, 李政道来了,要换上李政道的标语。 要做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思想工作, 也只有俄罗斯数学家 佩雷尔曼, 因为别人都不知道结症在什么地方。 诺贝尔奖,红尘数学:贾宝玉 VS 佩雷尔曼 (改写自一篇老博文) 数学家丘成桐将 庞加莱猜想 比喻为美妙的女子,(参看: 庞加莱猜想像女子一样美妙 ),然而数学的最高奖-菲尔茨奖(和 克莱数学研究所为庞加莱猜想的解决而提供的百万美元奖金 )更像是戴在这位美妙女子头上的金钗,既动人的心,又撩人的情,更诱人的 。如此美妙的女子,一般人是根本无法接近的,围在她周围的都是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诺贝尔为什么不设数学奖,据说也与 女人和数学家 有关,真是无巧不成书,历史和现实似乎演绎出一门新的学科-红尘数学。 贾宝玉生活在大观园,围绕在贾宝玉周围的,是一大群美妙的女子。可是贾宝玉偏偏只对林妹妹感兴趣,林妹妹死后,贾宝玉出家了。 红尘中的人,是无法理解贾宝玉的:没有了林妹妹,还有宝姐姐,还有那么多的二奶候选人、三奶候选人,四奶候选人,等等;此外,还有那么多的私有资产,还有可以代代世袭下去的官位,这些条件令多少红尘里的人羡慕啊! 贾宝玉看破人间红尘,出家当和尚,似乎是对世俗中人的一种侮辱! 佩雷尔曼是纯粹数学王国里的贾宝玉,似乎看破了红尘数学,拒绝把头戴金钗的美妙女子领回家,佩雷尔曼的做法客观上多少有些侮辱同行的味道。(牛津大学,杜 桑托伊语)。 贾宝玉在大观园里,违反了贾家数不清的清规戒律,如果不是贾母的人性因素的保护,贾宝玉根本就无法生存下来。 我们还是看看佩雷尔曼违反了多少关于科研的清规戒律。 佩雷尔曼解决了 庞加莱猜想 ,独立发表了 3 篇文章: 第 1 篇, 2002 年 11 月,网络发表( 39 页) The entropy formula for the Ricci flow and its geometric applications 第 2 篇, 2003 年 3 月,网络发表( 22 页) Ricci flow with surgery on three-manifolds 第 3 篇, 2003 年 7 月,网络发表( 7 页) Finite extinction time for the solutions to the Ricci flow on certain three-manifolds 那些红尘数学管理员们都是外行,他们根本无法判断佩雷尔曼 3 篇文章的价值。 请看数学家们是如何判断的。 媒体称有 三驾马车 直奔那位美妙的女子(庞加莱猜想),他们似乎都知道这位美妙女子抛绣球的日子( 8 月 22 日 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 2006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 佩雷尔曼的工作(注意时间,时间说明了一切): 2002 年 11 月,第 1 篇网络发表( 39 页); The entropy formula for the Ricci flow and its geometric applications Grisha Perelman (Submitted on 11 Nov 2002) http://arxiv.org/abs/math.DG/0211159 2003 年 3 月,第 2 篇,网络发表( 22 页); Ricci flow with surgery on three-manifolds Authors: Grisha Perelman (Submitted on 10 Mar 2003) http://arxiv.org/abs/math.DG/0303109 2003 年 7 月,第 3 篇,网络发表( 7 页)。 佩雷尔曼自己孤独一人,没有马车,没有团队,没有群体,没有媒体,没有新闻发布会,佩雷尔曼徘徊和彷徨在真正的纯粹数学王国里,住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马车的人,都是结伴而行,直奔美妙女子抛绣球的地方。 第一辆马车于 5 月 25 日 出发: 布鲁斯 克莱纳 (Bruce Kleine) 和约翰 洛特 (John Lott) 的工作: 2006 年 5 月 25 日 ,在网络 arXiv 上贴出了他们的文章, 192 页: Notes on Perelman's Papers 第二辆马车于 6 月出发: Huai-Dong Cao and Xi-Ping Zhu 的工作: 2006 年 6 月,在 As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发表了他们的文章, 328 页: A Complete Proof of the Poincar and Geometrization Conjectures application of the Hamilton-Perelman theory of the Ricci flow Volume 10, Number 2 (June 2006) 第 三辆马车 于 7 月出发: 约翰 摩根 (John Morgan) 和田刚的工作: 2006 年 7 月,把他们的书发表在 arXiv 网络上, 473 页: R icci Flow and the Poincare Conjecture 注意到了吧, 三辆马车出发的时间相差不到 60 天, 庞加莱猜想, 100 年的难题, 60 天 就被三个不同(互相有竞争)的小组几乎同时解决了。 女子 真的很美妙,也不会在 60 天 内和三批男人私定终身。 十几年来,没有哪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能像 8 月 22 日 将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 2006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 (ICM2006) 这样引人注目。 因为在 ICM2006 的网站上,贴出了这样的消息 : 一个有 100 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的证明,将在本届大会上宣布。 人们都在猜测,谁家男儿能接住绣球呢? 丘成桐的好朋友 里查德 汉密尔顿 (Richard Hamilton) ,将在会上宣布: 庞加莱猜想。答案,已经无需再言。 7 年之后, 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又将奖金高达 100 万美元的千禧年数学大奖授予了佩雷尔曼。 佩雷尔曼获千禧年数学大奖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602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的回应
热度 1 武际可 2010-3-22 07:48
大家知道, 李政道和杨振宁不和,已经很久了。以前看到不少文章论及此事,当事人李政道的说法也看到几次。终于看到了杨振宁先生的一篇文章,现转载于此。以供关心这个问题的网友参考。 关于季承的《李政道传》及《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    2010-03-21 杨振宁 中华读书报   《李政道传》 ( 简称《 2010 李传》 ) 是一本介乎传记与口述历史之间的著作,作者是传主李政道的多年助手。由于书中有大量篇幅涉及我本人,以及我与李合作的细节,而所说的或则没有包括全部事实,或则根本错误,很容易造成歪曲、偏颇的印象,我不得不作回应,以正视听。我要说的,只限于能够根据文献讲清楚的几件较大的事情。书中许多材料都源自 2004 年由季承领头编辑的《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 ( 下称《 2004 解谜》 ) ,所以下面多处也要涉及此书。    I.   《 2010 李传》 58 页有下面一段关于我 1948 年博士论文的文字:   第二个问题,虽然李政道给出了答案,但他那时正忙于天体物理的问题,没有深入去研究。吴大猷先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一定要李政道回芝加哥后把答案写出来。李政道尊重吴大猷先生的意见,回芝加哥后在他所住的国际公寓里算这个问题。杨振宁来了,看到李政道正在做计算,于是问李政道算什么,李政道对他说了。后来,杨振宁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计算,成了他的毕业论文。   这段文字讲了些事实,可是没有讲全部事实 (The   Whole   Truth) ,更没有 讲最重要的事实。事实是:当时有一个谜团困扰许多研究衰变的学者: - 关联 (correlation) 的计算往往是大算一阵子之后,发现许多项都互相消去,结果非常简单。 Uhlenbeck 和他的学生 Falkoff 就被此谜团困扰。 ,其中的定理立刻引起核物理学界的广泛注意。 1950 年代最有名的核物理学教科书 Blatt   and   Weisskopf, Theoretical   Nuclear   Physics 就多处引用了我的这些定理,例如:   杨的普遍定理也适用于此例。 ( 译自该书 1952 年版 639 页 )    ( 对称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一个中心观念。我的这篇 1948 年的博士论文,后 来的杨 -Mills 、宇称不守恒、 1974 年的规范场积分形式等工作,都是关于对称的 工作,其中尤以杨 -Mills 的规范场理论为极重要。请参阅《 2009   Dyson 》。 )    II.   《 2010 李传》第四章多处明示或暗示李是费米的博士生,而杨不是;《 2004 解谜》第 14 问答中也如此说。这同样是只讲部分事实,以偏概全。   我确实不是费米的博士研究生,李是。可是我是费米的得意学生,而李不是。证明一:费米在芝加哥的九年教过不少学生,其中只有我和他联名发表过理论物理文章 。证明二: 1948 年春费米为了弄懂 Schwinger 对重整化的工作 ( 这是当时最红的研究领域 ) ,每星期两、三个上午在他的办公室中讨论此工作。 ( 见《 1983 杨》 6 页 ) 参加的除费米外,有两位教授: Teller 与 Wentzel ,与五位研究生: Chew 、 Goldberger 、 Rosenbluth 、 Steinberger 与我, 没有李 ( 讨论了数周,结果由 Goldberger 整理成 49 页的文件。但 Schwinger 的计算很难懂,我们的讨论完全失败 ) 。证明三:费米出差的时候,常请我代课,从没有请李 ( 见《 2004 解谜》 110 页 ) 。证明四:费米于 1954 年 11 月 28 日 因癌症逝世,享年 53 岁。他最后住医院期间我专程自美国东岸飞往芝加哥去看他 ( 《 1983 杨》 307 页 ) 。李没有去看他。证明五:费米逝世以后, Segre 为编辑费米的全集邀我写了一篇文章 ( 《 1983 杨》 48 页 ) 。没有邀李。等等。    III.   《 2010 李传》第六章提到了与杨振宁的合作与疏离,所谓疏离是指 1952 年我们两篇统计力学文章的排名次序问题;《 2004 解谜》的第 8 问答也是关于此问题的。   首先,需要指出,整体而言,统计力学向来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不是李的领域。从 1944 到 1952 年,我单独在此领域发表过五篇文章,其中关于二维晶格系统自发磁化的文章是此领域的一个突破。李一生一共只发表过 12 篇统计力学文章 ( 《 1986 李》第一卷 viii 页 ) ,其中 11 篇都是 1952-1960 年间和我合作的成果,这清楚显示了他在此领域所处位置。而我们 1962 年分手之后,我在此领域继续工作,发表了很多文章,其中 1967 年与 1969 年有关一维系统的两篇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1999 年我获颁 Onsager 奖,那是此领域最重要的奖项。近年我重新回到此领域,在 2008 至 2009 年间又已经发表了六篇文章。   至于前述引起排名问题的那两篇文章的背景是这样的。 1951 年秋天李来普林斯顿,此时他尚未在统计力学领域有任何学术成果。我向他介绍了我上述那篇二维晶格自发磁化的文章,从此文开始我们企图进一步推广。《 2004 解谜》对这次合作是这样描述的:   当我 ( 李 ) 于 1951 年秋到达高等研究院时,讨论的最热烈的问题之一是伊辛 (Ising) 模型。那时候,杨刚好完成了他的两维伊辛模型的磁化计算,想继续在这一领域工作。由于我在芝加哥时,曾听了乔和玛丽迈耶 (Joeand Maria Mayer) 的统计力学课,迈耶的凝聚理论总是使我入迷。自然,我们的讨论就很快集中到就伊辛结果向气 - 液相变的推广。 ( 《 2004 解谜》参考文献 235-236 页 )   这两篇文章很有名,是经典文献,都是由我执笔写的。其研究态度与方法今天都公认为是我的风格。当时把两篇文章都签名为杨李,是正常的次序。可是我起先竟计划两篇文章的签名都把李放在前面,后来部分地接受了杜致礼的忠告,签名才变成一篇杨李,一篇李杨。这是什么缘故呢? ( 《 2002 杨传》 207 页 )   回答:《 1983 杨》 571-585 页表列了我 1981 年以前所发表的所有文章。根据这个表, 1945 年到 1956 年底我在美国发表的两个人签名的文章共有 13 篇:   依字母次序 ( 八篇 )    Fermi   and   Yang   1949    Lee   and   Yang   1952    Lee   and   Yang   1955    Lee   and   Yang   1956    Lee   and   Yang   1956    Huang   and   Yang   1956    Lee   and   Yang   1956(Parity   paper)    Lee   and   Yang   1956   不依字母次序 ( 五篇 )    Yang   and   Tiomno   1950    Yang   and   Feldman   1950    Yang   and   Lee   1952    Yang   and   Mills   1954    Yang   and   Mills   1954   不依字母次序的四位合作者,李以外的三位: Tiomno 、 Feldman 和 Mills 都感谢我带着他们写了文章,都和我是终身朋友。其中 Mills(1929-1999) 于 1999 年身患癌症,还参加了我在石溪的退休研讨会。更早在 1992 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庆祝我 70 岁生日的学术会议上他作了一个演讲 ( 《 1995 刘丘》, 199 页 ) ,其中头一段讲到他和我在 1953-1954 年的合作经过,翻译如下:   我十分高兴,也十分光荣,应邀为庆贺我的老朋友佛兰克杨写此文章。我很幸运,也很愉快,终身和他的名字并列。物理学者与学生在碰见我的时候往往说:哎呀,你就是杨 -Mills 的 Mills ?我就要解释我确实对我们的工作有一些有用的贡献,但当幸运之神把我们安排在一起时,我的经验尚浅,而佛兰克杨当时, ( 与现在 ) ,是既聪明又对比他年轻的物理学家十分慷慨。    Mills 说我曾慷慨帮助比自己年轻的物理学家,大家都知道其中第一位就是李政道。我当时把他当作是我的弟弟,尽力培植 ( 《 2002 杨传》 506 页 ) 。   后来我曾尽力培植吴大峻 ( 哈佛大学教授 ) 。他也终身感激,在 1992 年的一篇名为杨教授与我的文章中他有这样几句话关于 1950 年代他和我的合作:   虽然杨教授对此文的贡献比我多,但是他不肯和我联名发表,因为他要帮我巩固我的学术地位。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一直到五年以后, 1964 年杨教授才和我第一次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 ( 译自《 1995 刘丘》, 448 页 )   又有几句话关于后来 1964 年他和我的合作:   因为那时我已有永久聘书,所以杨教授终于同意和我联名发表文章。那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我们的第一篇联名文章。此文章今天还常被引用。 ( 同上, 449 页 )   IV.   《 2010 李传》 94 页有一段话提到李和我在 1955 年的一篇文章 (Phys.Rev.98,1501) :   这篇论文是否定杨振宁和米尔斯上述论文的。杨振宁自己否定自己的论文 , 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 2004 解谜》问答 (8),38 页中也有类似的话:    1955 年,我们合写了一篇否定杨和米尔斯《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出发点的文章,在《物理评论》上发表。   这篇 1955 年的文章很短,印出只有不足一页,而全文不但没有任何否定 1954 年杨 Mills 文章的意思,反而是该文的申延。此文第二段清楚地说明其用意:   杨与 Mills 在讨论同位旋守恒问题时曾经涉及此问题。我们在此要讨论的,则是重粒子守恒所引起的同类问题。 ( 译自原文 )   这样看来,李于 2003-2004 年接受访问时,恐怕并没有翻查原文;《 2010 李传》的作者于 2009 年恐怕也同样没有查阅原文。可是在《 2004 解谜》的问答 (10),45 页中李却说:   和杨振宁不一样,我说话一向是很谨慎的,对自己的为人,要求一向是很严格的。    V.   《 2010 李传》与《 2004 解谜》都再三讲宇称不守恒思想之突破发生于 1956 年 4 月 8 日 或 9 日,说 Rochester 国际会议 (1956 年 4 月 3 日 到16 日 ) 结束后李与 Steinberger 就重奇异粒子的产生和衰变作详细讨论,在讨论中李想到赝标量是问题关键,说这是他的突破。《 2004 解谜》问答 (3),5-6 页上这样说:    4 月 8 日 或 9 日,我发现,用斯坦伯格实验中重粒子产生和衰变的几个动量,便能很简单地去组织一个新的赝标量。用了这 - 以外的赝标量,就可以试验 - 以外的系统宇称是否不守恒。而这些赝标量,很显然的,没有被以前任何实验测量过。这就是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 ( 底线是我现在加上去的 )   两页以后再说:   这一切完全证明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是首先由我在 1956 年 4 月上旬独立做出的,和杨振宁无关。   赝标量 (pseudoscalar) 是物理学中的一个观念,它确是化解 - 谜最重要的钥匙。在 1954-1956 年间讨论 - 谜的文献中,它起先完全没有出现,第一次出现于文献就是在 1956 年 10 月李和我的那篇后来得奖的文章中 (Phys.Rev.104,254) ,这篇文章定稿于该年 6 月 22 日。   可是赝标量既非在 4 月 8 日 或 9 日出现于 - 谜中 , 也非李独自发现 的:    (A) 赝标量出现的时间是 5 月中旬,是在苦思后顿悟出来的。铁证如下:   那几年 - 谜是物理学界最热门的研究题目,在上述最重要的 Rochester 国际会议中我被邀请作关于 - 谜的总结报告。根据事后出版的会议纪录,李并没有做任何报告,也没有就 - 谜发言。我的报告自然特别专注于奇异粒子 (strange   particles) ,因为与都是奇异粒子。在会议之后两三个星期内,李和我的研究起先依旧集中在奇异粒子。后来经过了下面几个重要阶段,最后才发现赝标量的重要性 ( 《 1983 杨》, 26-31 、 183-188 页 ) :    1. 在五月初改变研究方向,不研究奇异粒子了,改研究衰变。    2. 引进杨和 Tiomno 一篇 1950 年的文章 (Phys.Rev.79,495) 中关于衰变的观念,引入 C 与 C' 系数 ( 《 1983 杨》 190 页,注 7) 。    3. 用了 C 与 C' 到衰变研究,然后作了一、二星期的大算,发现许多项相消,得到令人震惊的结论:原来过去多种衰变试验都并未证明宇称绝对守恒。    4. 五月间我在 Brookhaven 报告此结果后, Walter   Selove 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项相消?我一时不会回答。    5. 于苦思一两天以后 , 在五月中旬 ( 前后 ) 的一天才突然有了顿悟:要引入赝标量的观念才能懂为什么多项相消。   顿悟以后,我们像触电一样感觉我们和所有研究 - 谜的人,原来都非常笨,一直没有想到赝标量。那天的这个顿悟, 15 年以后李在《 1971 李》中,曾有声有色地这样描述 ( 中文翻译见《 2004 解谜》,参考文献 144 页 ) :   在我们把齐格班的书通读一遍之后,重新用新的相互作用推导了所有的那些老的公式,我们就十分清楚了,在那个时候,甚至连一个能证明在衰变中宇称是守恒的实验证据都没有。这说明我们是多么愚蠢!应该有一个极为简单的理由,为什么所有那些复杂的干涉项 C*iCj 互相一一消除。当我们停止计算而思考时,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里,我们就明白了,缺少证据的原因在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没有人做过任何努力去从看来好像左右对称的安排中专门挑出赝标量进行研究。 ( 底线是我现在加上去的 )   所以李于 1971 年还清楚地记得此顿悟,记得是在转换战场,改研究衰变,引进 C 与 C' 大算之后,是在 5 月中前后,不是在 4 月上旬。    ( 事实上 , 如果赝标量之引入确实像李现在所说的那样,由他在 4 月 8 日 或 9 日发现,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于 5 月初引入 C 与 C' 大算衰变呢?为什么还要等吴健雄来做衰变中宇称不守恒的工作呢? )    (B) 顿悟者是杨或是李?是杨。对此我没有铁证,但有 80% 至 90% 可信度的证明:达到顿悟最关键的一着是一个 C C,C' -C' 的转换 (transformation) 。 C 与 C' 是由我自我与 Tiomno 一篇 1950 年的文章引进的,是与对称有关的系数,而对称是我的专长 ( 见本文 I 节 ) ,所以才能终于想到了这不寻常的一着。 ( 详见《 1983 杨》 28-29 页 )   这个转换及其不寻常的作用在《 1957   BNL   443 》第 18-20 页有详细的说明。   [上面 I 节所讲的当时 (1948 年 ) 的大算与本节所讲的 1956 年的大算,都因为利用对称原理,而可以化为不必要,显示出对称原理的深入重要性。对此重要性的敏感与认识是我一生学术工作的一个特征。]    VI.   在《 1983 杨》的 29-30 页我曾描述 1956 年 5 月底前后我怎样写了初稿,打字后成为 Brookhaven 的 2819 文件,于 6 月 22 日 投稿到 Physical   Review ,此原稿当还在 Brookhaven 和 Physical   Review 期刊的档案中,可以复查的。可是多年后在《 2004 解谜》 23-24 页上却说初稿是李在哥伦比亚大学写的;《 2010 李传》 107 页也持此说法。哪一种说法正确呢?手头没有文献以百分之百的可信度来回答此问题。可是有一个旁证:李于看到我的这本《 1983 杨》以后,出版了回应的《 1986 李》,题目是 Broken Parity 。 ( 此文的中译本见《 2004 解谜》 233-251 页 ) 文章对我在这本书中所说的文稿主要是由杨执笔的说法未提任何异议。   如果初稿是他写的,他在这篇他一生极重要的响应文章中会不提异议吗?    VII.   《 2004 解谜》中说:    1956 年 4 月初我 ( 李 ) 做出了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以后,到 5 月份杨振宁才参加进来和我一起对宇称不守恒做了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工作,一起写出了获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   我正在计算和分析。杨振宁要求和我合作,愿意帮助我一起研究。我接受了他的要求。   这些话显然是要表明,在宇称不守恒的工作上,李是主要的,我只不过是跟随的副手。   这个说法奇怪的颠倒了主从关系,与当时同行们的印象正相反。铁证如下:   在 1956 年 12 月初,我们那篇关于宇称不守恒的文章已经发表了,吴健雄的实验正在进行中,但尚无结果。当时在求解 - 谜团这个重大问题的战场上,疑云满布,和我们竞争的劲敌是极有名的 Gell-Mann( 后来于 1969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他以为我们的文章有错误,就匆匆忙忙写了一篇短文寄给我;显然, Gell-Mann 以为发现了我们的弱点,所以投下了战书 ( 但几天后他就发现我们的文章其实并没有错,又来信取消了他的短文 ) 。   他这封信很值得注意的有下面两点: (1) 在短文第一页右上方 Gell-Mann 写道 佛兰克杨:请于此文送印前告诉我你的意见。很明显,他知道他的真正对手是谁。 (2) 虽然我们的文章已发表,排名顺序为李 - 杨,可是 Gell-Mann 在全文中只引用杨 - 李,而从不用李 - 杨,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在他心目中李和我之间的合作关系是怎样一回事。    VIII.   李和我 1962 年决裂以后,是谁先在公众场合讨论宇称不守恒研究的经过,是谁先引起公开争端的呢?《 2010 李传》和《 2004 解谜》都指责我,说是《 1983 杨》一书起的头。这不是事实。   事实是这样的。 1968-1971 年间李在多处作关于弱相互作用的历史的演讲,包括在意大利的 Erice 、 CERN 、哥伦比亚大学、 Rutgers 大学等各处。许多听过他的演讲的人告诉我,他基本上是说宇称不守恒的工作是由他开始和主持,中间要 找人帮忙计算,就找了我。听后我当然感到震惊与愤怒,可是由于没有见到出版的文献,所以并没有作任何公开响应。直到十年后,我偶然在一本 1971 年出版的书中,看到了李 1970 年在西西里岛 Erice 的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ub-nuclear   Physics 的演讲 ( 即《 1971 李》 ) ,才了解传言并非虚构。这样,我才在 1983 年出版的《杨振宁论文选集》 ( 即《 1983 杨》 ) 中第一次作公开响应。   因此,李 1968-1971 年所作的许多演讲,以及其中的 Erice 讲稿的出版,才是我们之间所有公开论争的源头。   那么,李在 Erice 到底讲了些什么呢?根据公开出版的《 1971 李》,他演讲的题目是弱相互作用的历史,全文共分三节,第二节讲的是 - 谜,其中最关键的一段,下面称为 (a) :   那时,宇称算符 P 的真实含义还不清楚,至少对我 ( 李 ) 来说是这样。当然,我了解它的数学特征: P 应由一个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么正算符来表示,而在 P 的作用下,例如对于自旋为 1/2 的费米场,我们可以得到等等。我假设,衰变可用一个更加普遍的拉氏量来描述,它包括 10 项耦合常数,即通常的 5 项 Ci(i=S , P , V , A , T) 以及另外 5 项宇称破缺常数 C'i 。随后我从吴健雄那里借到一本由齐格班 (K.Siegbahn) 编的有关衰变的权威著作,和杨振宁一起系统地计算了所有可能的宇称破缺的效应。 ( 此中译文见《 2004 解谜》 , 参考文献 143-144 页。原文没有底线。 )   这段文字的含意很明显:观念上的探索、进展都是由李主导,李带着杨做研究,杨的贡献只是做了些计算而已。   因此我知道我不能再沉默,于是在《 1983 杨》这本论文集中写下了一些我们多年来合作的细节,并写下了下面的一段话:   一直到今天,我在公众场合都严守自律,绝对不讨论我和李合作的细节。除了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孩子们和两个亲密的朋友以外,我从来没有向外人谈过上文 (56h) 所述的研究经过。此经过是根据我 1956 年及 1962 年的简单笔记而写的。本来我并不准备于任何时候发表这些细节,可是 1979 年的一天我偶然看见了 A.Zichichi 所编辑的书 Elementary   Processes   at   High   Energy,Proceedings   of   the   1970   Majorana   School(Academic   Press,1971) 里面的李政道的文章,才使得我改变了这个长期以来的决定。在这本书里 , 李的文章题目为〈弱相互作用的历史〉 , 其中他描述了一些涉及 1949 年我们合作的一篇文章与 1956 年我们合作的关于宇称不守恒的文章的细节。李的这篇文章隐示和暗含了 (implied   and   insinuated) 许多事情 , 关于他和我的关系、关于宇称不守恒的工作 , 与关于衰变怎么搞进了 - 谜。全文没有讲关键的观念与战略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 , 也没有讲宇称不守恒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我于 1979 年看了这篇文章以后 , 了解到我一定要在适当的场合把真相写出来。 ( 译自《 1983 杨》, 30 页 )   为了回应,李发表了《 1986 李》。其题目是破缺的宇称。此文中译见《 2004 解谜》,参考文献 233-251 页。这一次有了一些细节 , 譬如提到了上面 V 节中的转折点 1 与 2( 改研究衰变与引入 C 与 C') 。而最关键的是其中的一段,下面称为 (b):   那时,杨和我对宇称算符 P 的实质意义都还不清楚。当然,我们知道它的数学特征: P 应当由在希尔伯特空间里的一个么正算符来表示,在 P 作用下,对自旋为 1/2 的费米场,可以得到等等。没有宇称守恒,衰变应该用一个推广的拉格朗日函数来描述,包括十个耦合常数,常用的五个是 Ci=(i=S , P , V , A , T) 以及另外五个宇称破坏的常数 C i 。   杨和我开始系统地用推广的宇称不守恒作用对所有已知的衰变现象进行研究。我们很快读完了齐格班的书,经常保持电话联系。我们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的衰变分析。 ( 此中译文见《 2004 解谜》 , 参考文献 242-243 页。 )   对比 (a) 与 (b) ,显然是看了《 1983 杨》以后,李觉悟到十多年前他发表的 (a) 语气不妥,是大患,于是删掉四个我字,略作修改,于 1986 年发表为 (b), 希望天下人都不去查阅原版 (a) 。 ( 可是编者季承不小心 , 竟把原版 (a) 与新版 (b) 都译为中文 , 印在同一本《 2004 解谜》中。 )    IX.   《 2010 李传》 199 页说 :    ( 李 ) 这时他才得知 ,xxx 带头写信给中国政府 , 对 CUSPEA 计划表示抗议 , 迫使这一计划中途停顿下来。他们说 , 李政道搞的 CUSPEA 计划是丧权辱国 , 比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半殖民地都不如。   在《 2008 李文选》 89 页上也有这样一段文字:    1980 年春 , 洛克菲勒大学 (Rockefeller) 教授、数学逻辑专家王浩到哥伦比亚大学我的办公室。他是专程来告诉我 , 有一封以一位极有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为首的信 , 信中对 CUSPEA 用了丧权辱国、比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半殖民地都不如之类文革式的大帽子。   我要在此郑重澄清: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说过这样的话,写过这样的信,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反对过 CUSPEA 。事实上, CUSPEA 是李于 1980 年代初发起并主持的计划,安排中国学生到美国许多大学做物理系研究生,我对此计划始终是赞许的。我所在的石溪大学没有参加此计划,并不是因为我不赞成它,而是因为: ( 一 ) 石溪已经有多种渠道引进中国物理研究生,所以不必参加 CUSPEA ; ( 二 ) 我知道我不能和李共事。    X.   李政道和我在 1946-1957 年间的合作非常非常成功。我曾说它当时被同行们羡慕和妒忌 (admired and envied) 。记得那时我也曾为苏轼给他弟弟的诗句所深深感动: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此生未了因   那时怎么样也不会料到我们的被羡妒的合作会演变成后来的悲剧。    Pais(1918-2000) 是有名的爱因斯坦传《 Subtle is the Lord 》的作者。他跟李和我都曾是多年的朋友与同事。他对杨李的合与分写过下面的一段话:   我认为要了解其中真相 , 要对中国传统比我有更多的知识 ( 译自《 2000Pais 》, 177-178 页 )   在众多讨论杨李之合与分的文章中,这恐怕是最有深度的一段话。   参考资料   《 1957   BNL   443 》:这是 Brookhaven 印出的一本小册子。号码为 BNL443(T-91) 。作者为李杨。在杨的著作中编号为 , 在李的著作中编号为 。   《 1971 李》:这是李政道在 Erice 的演讲。题目是弱相互作用的历史。发表于他的 Selected   Papers,vol.3,p.475(Birkhauser,1986) 。中译文见《 2004 解谜》 135 页。   《 1983 杨》:《 Selected   Papers   1945-1980   with   Commentary 》 ,(Freeman,1983) 。这本书 24-32 页详细描述了 1956 年杨李合作的经过。   《 1986 李》:这篇文章叫 Broken   Parity , 发表于李的 Selected   Papers,vol.3,p.487-509(Birkhauser,1986) 。中译文见《 2004 解谜》 233 页。   《 1988 李》:《 Thirty   Years   Since   Parity   Nonconservation 》 ,edited   by   R.Novick,(Birkhauser,1988) 。中译文见《 2004 解谜》 257 页。   《 1995 刘丘》:《 Chen   Ning   Yang-A   Great   Physicis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 ,edited   by 刘兆玄、丘成桐 ,(International   Press,1995) 。   《 2000   Pais 》:《 The   Genius   of   Science 》 ,edited   by   A.Pa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 2002 杨传》:《杨振宁传》 , 江才健著 ,( 天下文化 ,2002) 。   《 2004 解谜》:《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 , 季承、柳怀祖、滕丽著,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此书之繁体字版 2004 年由天地图书公司出版。二者的 19 条问答与参考文献都基本相同,但页数不同。   《 2008 李文选》:《李政道文选 ( 科学和人文 )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   《 2009   Dyson 》:原载《 Notice   of   the   AMS 》, vol.56,p.212 。中译文载《自然杂志》 31 卷 ,298 页 (2009) 。   《 2010 李传》:《李政道传》,季承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0 。 (XYS20100320)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4905 次阅读|3 个评论
2009十大科学突破
msxue2004 2009-12-18 14:04
12月1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刊登专刊《年度突破》(Breakthrough of the Year),评出了2009年十大科学突破。对Ardipithecus ramidus(始祖种地猿)化石进行阐释的研究成为本年度《科学》杂志最重大的科学突破。该原始人种居住在距今440万年前如今埃塞俄比亚所处的地区。这一重大的发现比Lucy的年代还要早1百多万年(Lucy是先前记录在案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遗存的部分骨架)。这一研究使得研究人员更加接近了人类与黑猩猩所拥有的最后的共同祖先。 《科学》杂志的总编Dr. Bruce Alberts在一则相关的社论中说:有关Ardipithecus的研究改变了我们对早期人类进化的认识。它代表了来自9个国家有着不同专长的47名科学家为期15年艰苦卓绝加上高度协作的研究成果。这些科学家对15个石化动物和植物标本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在今年10月,一个国际性的科学家团队第一次对Ardipithecus进行了综合性的描述。这一研究刊载于2009年10月2日出版的《科学》杂志的一期专刊上( http://www.sciencemag.org/ardipithecus/ )。在此之前,有关的化石记录所含有的比Lucy还要早的其它原始人类的例证非常稀少。 在对颅骨、牙齿、盆骨、手、脚和其它骨头进行分析之后,他们确认,Ardipithecus具有混合型的特征:既有与其祖辈(如中新世的类人猿)所共有的原始特征,又有衍生的特征,即那些只与后来的原始人类所共有的特征。 然而,其许多特征并不出现在现代的非洲猿身上。因此,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是:非洲猿可能自我们的最后的共同祖先之后已经进行了非常大程度的演化,这使得现在的黑猩猩和大猩猩成为研究人猿最后共同祖先以及理解人类本身自那以后的进化之不良模型。 实际上,Ardipithecus的最早化石是在1994年被挖掘出来的,但做出这一发现的研究团队非常谨慎,没有匆匆地将它们公之于众。相反,他们对其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详尽的分析和随后的材料整理,而专家们也将他们的化石送往世界各地不同的实验室进行评估。最后,共有47位作者对Ardi及其环境的整个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因此,这一科学突破所代表的发现和分析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科学网相关报道: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原始人骨骼 《科学》杂志2009年另外9项开拓性的科学成就如下: Fermi所探测到的脉冲星 :NASA的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帮助人们发现了过去所未知的脉冲星(它们是具有高度磁性并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并对它们所发射出的独特的伽马射线有所理解。 科学网相关报道: 《科学》:独特双脉冲星系统证实广义相对论 雷帕霉素 :研究人员发现,对一种关键性的信号通路进行调节可在小鼠身上产生延年益寿的裨益。这种结果是在哺乳动物身上第一次取得的。这一发现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这些小鼠所进行的治疗是在它们已经达到中年的时候才开始的。 科学网相关报道: 美研制神奇抗衰老药 可延长哺乳动物寿命 石墨烯 :在一连串的快速发生的进展中,材料科学家对石墨烯的性质进行了探索,并开始将该材料制作成为实验性的电子装置。 科学网相关报道: 《科学》发表综述文章评述新材料石墨烯 植物的ABA受体 :搞清楚帮助植物在干旱的时候存活下来的某一关键性分子的结构,可帮助科学家设计新的方法来保护作物不受长期干旱的伤害,从而可能在全世界改善作物的产量,并对边缘土地上的生物燃油的生产有所助益。 科学网相关报道: 脱落酸受体研究取得突破 世界首个X射线激光 :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披露了世界上第一个X射线激光。这是一种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它能够对进行中的化学反应拍摄快照、改变材料的电子结构以及改变在范围广泛的科学领域中的其它无数种实验。 科学网相关报道: 美国家点火装置开始实验 揭秘世界最强激光产生过程 基因疗法的卷土重来 :法国、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将基因疗法与血液干细胞疗法相结合的策略。它可能成为治疗某种致命性脑病的有用工具。 科学网相关报道: 基因疗法为治疗帕金森氏症带来希望 单极子 :在一次巧妙的试验中,对自旋冰进行研究的物理学家创制了可模仿磁单极子预测行为的磁涟漪,磁单极子是只有一个磁极的基本粒子。 科学网相关报道: 科学》:首次在实物中发现磁单极子的存在 LCROSS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发现了水 :今年10月,NASA的一艘太空船上的传感器在一节失效的火箭残骸中发现了水蒸气和冰。该节火箭是科研人员故意在月球的南极附近对月球进行撞击时留下的。 科学网相关报道: 美国航天局分析撞月数据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对Hubble的修复 :今年5月,由航天飞机宇航员对Hubble Space Telescope所做的最后修复使命使得该望远镜具有更为锐利的视觉及新的生命,并获得了来自它的迄今最为壮观的画面。 科学网相关报道: 美宇航员完成哈勃望远镜维护工作 此外,《科学》杂志还对2010年科学热点话题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领域,包括癌细胞的代谢、Alpha磁分光计、外显子测序与疾病、多能干细胞治疗神经精神性疾病以及人类太空飞行的未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6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自新语丝,记者田志凌]:李政道杨振宁决裂源于名字排序?
Fangjinqin 2009-12-12 17:42
新语丝 ( 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    李政道杨振宁决裂源于名字排序?   记者田志凌   2009-12-11南方都市报   两位诺奖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决裂恩怨是半个世纪来学术界的一大公案。 季羡林之子季承执笔的《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即将由国际文化出版 公司出版。季承称书中全面披露了李杨二人的恩怨内幕,包括杨振宁在学术大会 上演讲李政道在台下三次反对,杨振宁以年长四岁为由要求论文署名在李政 道前,从而引发矛盾等。   不过,方舟子昨日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不同看法,他举了一些论文的例子来说 明,两人的绝大多数论文都是李的名字排在前面。   还原大学者面目   季承告诉记者,这个传记酝酿了十年,但真正动笔的时间其实只用了半年,其 余时间都是在修改补充并等待出版。他七删七改,力图还原一个学者的本来面目。   书中记述了李政道的人生经历,包括当年蒋介石为什么拿十万美元让华罗庚、 李政道等去美国学造原子弹,文革时期李政道与江青的争论,中国少年班诞生 过程,李政道推动文革后期科技学术刊物复刊,李政道与毛泽东、邓小平、江 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友谊等。该书也侧面讨论了新中国60年为何未能产生本 土诺奖得主的缘由。书中还特别讲述了李政道和妻子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   据悉,季承与李政道有30多年的合作。1997年李政道在中国科学院高等科学 技术中心有一个办公室,季承长期给他做助手和顾问,还曾参与编辑出版《李政道 全集》等。   李先生对我写他的传记是支持的,也给过不少指导,提供过许多材料。季 承说,李政道为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历史珍贵资料,全书30万字。中科院院 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作序推荐。   李杨不和源于名字排序?   李政道和杨振宁二人间的恩怨是华人学术界长达半个世纪的公案,争论的核 心问题是,有关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是李政道还是杨振宁先提出来?根据《李政道 传》所写,这一发现是由李政道先找到突破口的:1956年大约是4月底或5月初的一 天上午,杨振宁来哥伦比亚大学看李政道,李政道把最近的工作以及宇称不守恒的 突破性想法,统统告诉了杨振宁。杨振宁激烈地反对,但经过反复的讨论,他逐渐 被说服,并表示愿意与李合作。   《李政道传》称,一个月后他们完成了分析, 写出了论文。这篇论文是由李 政道执笔,署名也是李政道在前,这就是轰动一时、后来获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 1957年11月,两人要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在诺贝尔奖委员会通知以及所有媒体的报 道中,名字的次序都是李政道在先,杨振宁在后。《李政道传》中写道,没有想 到,杨振宁忽然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受奖,而他夫人 杜致礼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李政道感到很惊讶,不同意这么做。但是, 杨振宁又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这样李才勉强地同意。1962年,《纽约客》准备 刊发《宇称问题侧记》一文,杨振宁又提出,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李政道 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   而据杨振宁的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 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 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李政道传》还写道,2006年4月,美国物理学会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举行 庆祝宇称不守恒发现50周年学术会议,李政道和杨振宁都参加了会议并作报告。 在杨振宁作报告时,李政道三次在台下发声表示反对,称:你讲的是不对的, 你刚才说的是不真实的等,会场里气氛紧张,鸦雀无声,报告匆匆结束。   方舟子: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   李杨二人是因为杨振宁争夺名次排序而引发矛盾么?昨天,学者方舟子在博客 里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找到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 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 循惯例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后。   方舟子还列出李政道与杨振宁从1952年到 1962年共同发表的23篇论文,除了 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方舟子称,这么多篇论文 中,仅仅因为其中有一篇由于杨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 国际惯例,就让李政道从此耿耿于心,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 然吗?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季承,季承表示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方舟子说的也许是 事实,不过书中还涉及诺奖排名的问题,另外他们的分歧有些是排名问题,有些不是, 对这个故事我书里都写得很详细。季承表示,他在写作时抱着客观的态度,只是 记录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 (XYS20091211)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99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方舟子第二次谈杨李之争:再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署名之争
yangfanman 2009-12-11 08:29
已搜过,无重复。 原帖在这里: http://xys4.dxiong.com/xys/netters/Fang-Zhouzi/blog/yangzhenning2.txt 再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署名之争 方舟子 前面说到,自1952年到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一起发表了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除了第一篇杨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排第一。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论文是在同一期Physical Review (1 August 1952, Volume 87, Issue 3)杂志上紧挨着发表的。也就是说,同一期杂志发表了他们的两篇论文,杨要求两人各在其中一篇排第一,这个要求我看一点也不过分。 同一期的杂志还有36篇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论文,其中有16篇没有按作者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可见在当时,在Physical Review上,不存在李政道所 说的按作者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国际惯例,李政道因为杨振宁要求一篇论文的署名不遵守国际惯例,就对他心怀不满,真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这一期杂志不按 国际惯例 排名的16篇论文如下: The Disintegration of Cs130 Alan B. Smith, Allan C. G. Mitchell, and Robert S. Caird The Coherent Neutron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s of Nitrogen and Vanadium S. W. Peterson and Henri A. Levy The Disintegration of Ce144 and Pr144 Fred T. Porter and C. Sharp Cook Slow Neutron Crystal Spectrometry: The Total Cross Sections of Co, Er, Hf, Ni58, Ni60, Ho, and Fission Sm S. Bernstein, L. B. Borst, C. P. Stanford, T. E. Stephenson, and J. B. Dial The Stopping Cross Section of D2O Ice W. A. Wenzel and Ward Whaling Gamma- and Alpha-Produced Scintillations in Cesium Fluoride W. Van Sciver and R. Hofstadter Half-Life of 139-Min Dy165 R. Sher, H. J. Kouts, and K. W. Down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n Films of Silver J. W. Beams, W. E. Walker, and H. S. Morton, Jr. Impurity Effects in the Thermal Conversion of Germanium W. P. Slichter and E. D. Kolb Gamma-Rays from Sc48 Bernard Hamermesh, Virginia Hummel, Leonard Goodman, and Donald Engelkemeir Azimuthal Variation of Cosmic Radiation for Zenith Angle 40 at =19 N B. Bhowmik and G. S. Bajwa A Narrow Angle Pair of Particles Produced in Hydrogen A. B. Weaver, Earl A. Long, and Marcel Schein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the Be9+D Neutrons J. S. Pruitt, S. S. Hanna, and C. D. Swartz Narrow Angle Pairs of Particles from Nuclear Interactions J. J. Lord, Joseph Fainberg, D. M. Haskin, and Marcel Schein 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s in Compounds of Vanadium H. E. Walchli and H. W. Morgan Polymorphism of ND4D2PO4 Elizabeth A. Wood, Walter J. Merz, and Bernd T. Matthias (XYS20091210) 方舟子的第一次谈杨李关系的帖子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659 写得不错的评论见: 方舟子够狠: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744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1644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自"新语丝"方舟子: 也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破裂之谜
Fangjinqin 2009-12-10 19:18
也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破裂之谜 方舟子 新语丝( 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    不久前我和何祚庥院士一起参加深圳卫视 22 度观察 节目讨论中国为什么 得不了诺贝尔奖,有位嘉宾称,是因为中国学者不能做到淡泊名利。何院士当即 指责其胡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就一点也不淡泊名利,还争名夺利,不也得了诺贝 尔奖 可惜节目播出时这一段被删掉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得了诺贝尔奖后,反而更争名夺利,搞得两个人关系破裂, 成了仇人。几年前江才健《杨振宁传》出版时,就炒过这个话题。最近,据说与 李政道有 30 年亲密合作的季承写的《李政道传》出版,又旧事重提。据说,杨、 李关系破裂的导火线,是论文署名问题: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 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李政道和杨振宁 。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 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 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 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 宁的 夫人杜致礼 ( 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 ) 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 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 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 女人的第六感 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 这样信任。 ( 2009 年 12 月 07 日 瞭望东方周刊)   在物理学界,当时(以及现在)有很多人在发表论文时,署名按姓氏英文首 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点和生物学界很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 李政道自己在当时和他人合作写论文时,就几次违反他所谓的 国际惯例 ,让 自己成为第一作者: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 106, 13671369 (1957)   上面这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循 惯例 把自 己名字放在最后。李政道自己定的 国际惯例 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遵守,有什 么资格去指责杨振宁呢?   我们再来看看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合作。自 1952 年到 1962 年,两人一起发表了 23 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9, 1410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除了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 22 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如果杨振宁真的那么在乎谁排第一,起码也应该要求平分吧?这么多篇论文中,仅仅因为其中有一篇由 于杨 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 国际惯例 ,就让 李政道从此 耿耿于心 ,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然吗?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12428 次阅读|4 个评论
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获得诺贝尔奖42周年纪念
tianli99 2009-12-10 14:39
一九五七年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合影,自左至右:博韦(Daniel Bovet,医学奖)、塔德(Alexander Todd,化学奖)、加缪(Albert Camus,文学奖)、杨振宁(物理学奖)、李政道(物理学奖) 一九五七年十月李政道、杨振宁两家在普林斯顿大学合影。后排自左至右:杨振宁、杨振宁夫人杜致礼、李政道夫人秦惠君、李政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署名的悲剧:也谈李政道和杨振宁的破裂
gl6866 2009-12-10 11:38
这些日子科学网在热抄李-杨关于诺奖获得的合作,由于署名问题而导致关系破裂的事情,的确是很令人深思的。大家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是我国长期的思想惯性所致,因此我国也对于科学,尤其是纯粹科学的合作表现出格外的谨慎。不仅是我国,国外科学家也是如此。 李政道既然已经知道杨在署名问题上比较工于心计,也应在关键的时刻有所防范。可是当时可悲的是李政道可能由于年轻而把最近的工作以及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想法,统统告诉了杨振宁。接下来,杨却激烈反对李所说的一切。在杨被李彻底说服后,杨又提出表示愿意与李合作。这说明杨似乎早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而且他还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李不要急忙发表上述那篇论文。杨似乎有贪大求全思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整个弱作用领域一下子都占领下来。这样更加完整,有更大的意义。 我觉得这里有个问题,在纯粹科学中,关键是尽快发表自己的论文,而不是将所有的领域占领下来。尽快占领学术的制高点才是第一位的,剩下的工作可以让别人去做嘛。比如,爱因斯坦的论文,就是那么几页纸,却成为理论物理的巅峰。可他却没有找其他人合作过,论文发表好后产生的巨大影响基本与爱因斯坦没有关系了,剩下的事情都是其他人干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爱因斯坦在理论物理领域的领袖地位!如果说中国人在物理学领域中的这个重要工作,当时果真能有巨大的突破,就应该勇于敢,自己单独发表论文。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去获得什么大奖,而是对于自己的挑战。 李-杨当初的初衷是希望不让外国人看笑话,所以在诺奖颁奖时没有计较什么。但最终还是由于署名的问题导致关系破裂,还是让是外国人看了笑话。这又使我联想到我国本土发明人工 合成 牛胰岛素的悲剧,一个那么大的成果,却连烧锅炉的都上了诺奖的提名名单,据说达好几百人。最后诺奖委员会裁定,最多只能给三个人并列,可我国却报了四个,并说再也不能少了。结果,那次唯一一次获得诺奖的机会也就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大概就是合作的结果吧。 杨-李的公案已经成为科学史的素材。但愿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
个人分类: 杂谈散论|4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破裂之谜
mqjiang 2009-12-9 21:19
本文转自: https://xys.c6.ixwebhosting.com/xys/netters/Fang-Zhouzi/blog/yangzhenning.txt 方舟子   不久前我和何祚庥院士一起参加深圳卫视22度观察节目讨论中国为什么 得不了诺贝尔奖,有位嘉宾称,是因为中国学者不能做到淡泊名利。何院士当即 指责其胡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就一点也不淡泊名利,还争名夺利,不也得了诺贝 尔奖可惜节目播出时这一段被删掉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得了诺贝尔奖后,反而更争名夺利,搞得两个人关系破裂, 成了仇人。几年前江才健《杨振宁传》出版时,就炒过这个话题。最近,据说与 李政道有30年亲密合作的季承写的《李政道传》出版,又旧事重提。据说,杨、 李关系破裂的导火线,是论文署名问题: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 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 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 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 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 (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 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 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 这样信任。 (2009年12月07日瞭望东方周刊)   在物理学界,当时(以及现在)有很多人在发表论文时,署名按姓氏英文首 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点和生物学界很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 李政道自己在当时和他人合作写论文时,就几次违反他所谓的国际惯例,让 自己成为第一作者: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 106, 13671369 (1957)   上面这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 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循惯例把自 己名字放在最后。李政道自己定的国际惯例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遵守,有什 么资格去指责杨振宁呢?   我们再来看看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合作。自1952年到1962年,两人一起发表了 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9, 1410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除了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如果杨振宁真 的那么在乎谁排第一,起码也应该要求平分吧?这么多篇论文中,仅仅因为其中 有一篇由于杨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国际惯例,就让 李政道从此耿耿于心,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然吗?
个人分类: 科学史话|7983 次阅读|6 个评论
李政道vs杨振宁:恩怨是非
msxue2004 2009-12-9 11:44
随着《李政道传》的面世,相信李与杨之间的恩怨是非又会在一次受到新闻界、学术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公说gong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面列举了李政道和杨振宁对中国大陆所做的事,暂且不说是贡献。相信功过是非自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给出答案。 主要印象:一个做实事,一个动嘴皮子。 李政道: 李政道为中华民族振兴倾注满腔热忱,自1972年起多次回国访问讲学,30多年来不辞辛劳、殚精竭虑:1。倡议并创立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2.倡导成立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3.积极建议和推动我国科学基金制度的建立;4.帮助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建立高能加速器,建议和安排几十位中国学者到国外学习培训,为后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的建立和高能物理研究与实验的开展培养了科研骨干;5.促成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在方案选择、设计和建设中都得到美国高能物理界的帮助与支持;6.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创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7.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成立现代物理中心;8.还将个人积蓄以自己和夫人的名义设立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优秀本科生见习科学研究。 杨振宁: 1.杨先生极力推动中国基础科研(向毛主席建议要重视基础研究并被采纳)   2.担任美国华协主席,极力促进中美科技文化交流   3.参加发起了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   4.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组织CEEC(与中国学术交流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进修   5.1982年,杨振宁直接写信给中国有关部门领导,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再次提出建议。   6.1983年,杨振宁倡议的冲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基金会在香港组成,杨振宁任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7.极力建议中国要优先发展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8.促成香港实业家刘永龄先生设立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陈省生数学奖   9.任邵逸夫奖基金会理事、评审会主席   10.在陈省身先生所建立的南开数学研究所内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   11.帮助清华大学建立高等研究院   12.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筹措大量资金,不久前还筹得1000万美元   13.为清华大学请来姚期智这样世界顶尖的计算机科学家(华人世界唯一的图灵奖获得者)   14.积极维护祖国统一,明确反对台独,指出合作兴,分则衰   15.积极参于保钧活动 附: 此前,国学大师季羡林仙逝时,他的儿子75岁的季承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今,季承也继承传统,当起了作家。他10年磨一剑执笔的《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将于12月10日在北京首发。 出版方策划人胡劲华介绍说,这是首部反映诺奖中华第一人李政道传奇经历和精神的名人传记,该书首次全面披露了诺奖两位华人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半个世纪学术恩怨的内幕,以及其他重大猛料,极富传奇色彩和可读性。由李政道的助手季承耗费10年,7删7改写就,还原了一个伟大学者的真实面目,特别讲述了李政道和妻子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旅程中,爱情始终是李政道赢得事业成功和幸福生活的源泉。 12月7日,记者致电季承,问为何花这么多时间写这部传记,他说:真正动笔写作的时间,其实只用了半年,并不是十年。季承表示,写李政道先生的传,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你可以学到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爱国者的优秀品质,净化自己的灵魂。他还透露说,传记的出版得到了李政道的全面支持,李先生给过我不少指导,提供过许多材料。对此我要向他表示感谢。至于李政道本人对传记是否满意,季承说他无从得知,因为据我所知,他虽然向我讨要过数本复印本,可是他研究工作很忙,可能还没有很好地通读。但我相信,如果他读了这本传记,一定会有恰当的评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十指相扣:李杨政振道宁VS杨李振政宁道
大毛忽洞 2009-12-9 09:38
十指相扣: 李 杨 政 振 道 宁 VS 杨 李 振 政 宁 道 杨振宁和翁帆,无论出现在什么场合,都是十指相扣。 这样的十指相扣,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有目共睹的。 十指相扣,就是两人的手指互相交错地排列在一起。 杨振宁和李政道当年发表文章时,如果署名采取十指相扣的模式,也许就不会出现两人反目为仇的局面。 十指相扣的论文署名模式: 李 杨 政 振 道 宁,或者, 杨 李 振 政 宁 道。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杨振宁和李政道(李政道和杨振宁)分道扬镳? 也许是他们俩的中国文化背景! 因为只有汉字才能实现十指相扣的文章署名模式。 杨振宁和李政道,毕竟都是得道的物理学家,就是吵架也是高人一等。 杨振宁的代理人是 江才健(撰写《杨振宁传》); 李政道的代理人是季承(撰写《李政道传》)。 李政道和杨振宁 23 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9, 1410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以上数据来自新语丝)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4810 次阅读|1 个评论
李政道与杨振宁分裂长达半个世纪 恩怨并未消除
xupeiyang 2009-12-8 13:52
李政道(左)和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与杨振宁恩怨始末:署名次序问题引发决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17:3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李政道传》披露与杨振宁恩怨始末   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草地上讨论问题,曾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舒泰峰 | 北京报道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分裂,是华人物理学界一段著名的公案。   两位曾经最亲密的合作者,最终却冷眼相向,内情究竟如何?即将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首次详细披露了二人恩怨的始末。   这是这桩学术界的豪门恩冤首次系统展示。出版社编辑对本刊记者说。   书的作者身份同样值得一提,他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季承。季承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曾任李政道先生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二人有长达30年的紧密合作。   尽管李、杨分裂已长达半个世纪,如今他们已分别83岁和87岁高龄,但是时间并没有消弭他们之间的恩怨。读《李政道传》,二人的恩怨贯穿其间,其详尽的细节直击人性深处。   初识   40年代,李政道正在西南联大读二年级。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觉得原子弹很重要,也要造原子弹。他找到西南联大的物理教授吴大猷、化学教授曾昭抡和数学教授华罗庚,对他们说,给你们十万美元,一个大礼堂作为工作场所,请你们造原子弹。   吴大猷他们说,造原子弹要先培养人才,建议选拔一些人去美国学习。   李政道被选中,于1946年来到美国。但由于美国并不开放原子弹制造技术,考察小组只能解散。据指示,他们可以用领取到的经费在美国深造。于是李政道就去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学起了理论物理。   那时杨振宁已在芝加哥大学当助教,他接到吴大猷的通知,给李政道他们在大学国际公寓预定了房间。杨振宁也是西南联大校友,但比李政道高两个年级。这是李杨的初次谋面。   同在一所学校,交往自然开始。二人开始联名发表论文,在生活上也成了亲密的朋友。   李政道入学后不久,由于他有双份奖学金,经济上比较宽裕,就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1947年夏天,他和杨振宁、凌宁开着这辆车去西部旅行。除了在大峡谷遇险的故事外,书中披露,李政道还说起一个有趣的细节:出发前,杨振宁提议三人按比例出钱,把那部车子买下来,回来后再由李政道一人出钱买下车子。杨振宁的这个提议究竟意味着什么,后来李政道才琢磨过味来。他对杨振宁的精于算计颇有感触。   合作   博士毕业后,1950年,李政道到伯克利加州大学工作,担任物理系助教。当时,朝鲜战争爆发,加州地方反华气焰嚣张,因而李政道在加州并不愉快。   此前,1949年秋,杨振宁来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访问成员。他知道李政道在加州的情况,于是两人商量,李政道也来普林斯顿,可以一起作研究。   书中写道,杨振宁去找了院长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请他给李政道发出邀请信。于是,1951年9月,李政道偕夫人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李杨两家比邻而居,两家人来往密切。杨振宁正在进行两维伊辛模型的磁化计算研究,他希望李政道加入。这是他们合作的真正开始。季承写道。   1951年秋,他们写了两篇统计力学论文,首次给出了不同热力学函数的严格定义。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不同的热力学函数在有相变的情况下是不可解析延拓的---这个发现揭开了统计力学研究新的一页。   两位年轻中国学者的论文引起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重视。1952年的一天,二人受邀与爱因斯坦见面。谈话时间很长,爱因斯坦问得很多,很细。最后,他站起来同李政道握手,恳切地对他说:祝你未来在物理上成功。   两位年轻人在普林斯顿的合作及其卓越成果,以及他们个人和两个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一时传为佳话。奥本海默曾说,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草地上讨论问题,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   第一次分手   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工作,既有成就又很愉快。但此时纠纷却发生了,由头是他们合写的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问题。   这两篇论文的总标题是《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第一篇《凝聚理论》署名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第二篇《格气和伊辛模型》署名是李政道和杨振宁。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李政道决定离开普林斯顿,去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三年后,1956年,他29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共获诺贝尔奖   李政道离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本来就是想和杨振宁拉开距离。一件偶然的事情,却使二人恢复了合作。   1953年,杨振宁曾去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工作一年,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其中提出了后来十分有名的杨-米尔斯规范场方程。   但是,当时李政道对这篇论文的出发点是否正确持严重怀疑。一次,杨振宁到哥伦比亚大学来看李政道,李把他的看法告诉了杨。经过激烈的讨论,杨同意了李的意见,还共同署名,李前杨后,发表了论文《重粒子守恒和普适规范转换》。   这件事使他们重拾合作,这也是他们物理生涯中富有浪漫和神奇色彩的一段。李政道在他的文章《破缺的宇称》中有如下描述:从1956年到1962年,杨和我共同写了32篇论文,范围从粒子物理到统计力学??合作紧密而富有成果,有竞争也有协调。我们在一起工作,发挥出我们每个人的最大能力。合作的成果大大多于每个人单独工作可能取得的成果。   他们共获诺贝尔奖的合作成果,就是产生在这个时期。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根据《李政道传》所写,这一发现是由李政道先找到突破口的:   1956年大约是4月底和5月初的一天上午,杨振宁开车从长岛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看李政道,在李的办公室里进行了讨论。不久,杨振宁要移动他停在街上的汽车,他们就走到街上。把车停好后,由于饭馆都还没开门,他们就近在125街和百老汇大街路口的白玫瑰咖啡厅边喝咖啡边讨论。李政道把最近的工作以及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想法,统统告诉了杨振宁。   杨振宁激烈地反对李政道所说的一切。但经过反复的讨论,他逐渐被说服。午饭后,他们回到李政道的办公室,杨已经完全被说服,并表示愿意与李合作。他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李不要急忙发表上述那篇论文。他说,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突破,应该用最快的速度,将整个弱作用领域一下子都占领下来。这样更加完整,有更大的意义。   李政道觉得十分有道理,同时觉得如有杨振宁的参加,会使整个事情做的更好。   两人开始了友好的竞赛。他们在大约两周内完成了全部的衰变分析。这需要进行大量计算。两人在计算能力上不相上下,都做出了贡献。   一个月后他们完成了对这些过程的分析,写出了论文。这篇论文是由李政道执笔,署名也是李政道在前。这就是轰动一时后来获得1957年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   决裂   195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当年的物理奖授予李政道和杨振宁。   11月,李政道要为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做准备。他们都要写发言稿和讲演稿。那时,在诺贝尔奖委员会通知以及所有媒体的报道中,两个名字的次序都与获奖论文的署名一样,李政道在先,杨振宁在后。   没有想到,书中写道,当他们到了斯德哥尔摩,杨振宁忽然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受奖,而他夫人杜致礼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在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杨振宁次之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   李政道对此大为惊讶,不同意这么做。但是,杨振宁又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秦惠对李政道说,假如为这件事闹出笑话,让外国人看不起,太丢脸。这样李才勉强地同意。   这是一个插曲,李政道虽心有不快,但很快被诺奖的荣耀冲淡。而不久后的一篇文章却让他们走向分裂---1962年5月12日出版的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刊登了伯恩斯坦写的《宇称问题侧记》,记述李杨合作发现宇称不守恒的故事。   风波由此而起。   当时,李政道已经回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四月他收到伯恩斯坦文章的校样,没作什么修改。可是杨振宁却提出了许多意见。他说,文章里有某些令人痛苦的地方, 要和李政道讨论。   杨振宁提出,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另外,他夫人杜致礼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之前,因为杜致礼年长一岁。第二天,杨振宁到李政道家里提出,凡是文章里提到李和杨写了??的地方都要加一个注,说明是出于字母排序的习惯。   对杨振宁的这些要求,李政道觉得太无聊。当天晚上,杨又打来电话,说那些注或许可以不加,但文章里都要写成杨和李。   李政道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书中说,杨振宁随即变得十分激动,开始哭起来,说他是非常愿意继续合作的。但李政道感到无可奈何。最后他们都同意暂停合作。   当年11月,李政道向奥本海默递交了辞职书。奥本海默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尖锐地说,李政道应该不要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看精神医生。   各执一词   当然这只是李政道一方的表述,在《李政道传》中,作者季承也尽量引入杨振宁的表述,以求平衡。   杨振宁写于1982年,于1983年出版的《文集》里,在《初识李政道》一文里写道:他才华出众,刻苦用功。我们相处得颇投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费米做了他的学位论文导师,但他总是转而向我寻求指导。因此,在芝加哥的岁月里,事实上我倒成了他的物理老师。   在《和李政道的最后的合作》一文的后记里,杨振宁对两人的合作做了总结:我对他就像一位兄长。在粒子物理和统计力学领域里,我在1950年代初就已经成了名。我们的合作关系中,我是资深的一方。敏锐地警觉到不应该挡住他的道,我便有意识地往后靠,尽量在事业上扶持他,同时,在公开场合对我们合作关系的实质严格地保持缄默??   在写于1982年的《获诺贝尔奖的论文产生经过》一文后记里,杨振宁的版本与李政道截然不同:我们的讨论集中在-之谜上面。在一个节骨眼上,我想到了,应该把产生过程的对称性同衰变过程分离开来。于是,如果人们假设宇称只在强作用中守恒,在弱作用中则不然,那么和是同一个粒子且自旋、宇称为0-(这一点是由强作用推断出的)的结论就不会遇到困难??李政道先是反对这种观点。我力图说服他,??后来他同意了我的意见。   无解的谜局   李杨之间的恩怨,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个人范畴,延伸到了日后中国基础学科的发展。   197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先后回国访问,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科学事业。季承写道, 围绕着高能物理的发展,过去在中国素来就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自从李杨这两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自天外归来、陆续回国访问并介入其间,这一分歧就带有了浓厚的个人意气的色彩,成了李杨不和的易地之战。   例子很多:李政道主张建高能加速器,杨振宁反对;李政道主张重视基础科学,杨振宁力主搞应用科学;李政道创立特殊的考试办法帮助中国学子赴美留学,杨振宁就说是丧权辱国,等等。   他对中国高能物理发展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甚至主张冻结基础研究的经费,说这是全民族的利益,主张科学院要以发展性研究为主,从而生产第一,生产第一,生产第一。书中这样对杨振宁的态度作总结。   季承写道:推而广之,似乎只要是李政道赞成的,杨振宁就反对。杨振宁的个人意气远超出了高能物理领域。意气的来源完全在杨振宁。相反,李政道却没有表示出对杨振宁回国后所作所为的个人意气。人们看不到只要杨振宁主张,李政道就反对这种现象。   季承对本刊记者表示:我写他们的恩怨,是抱着客观的态度历述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   他们之间的分歧,已经是一个科学史的问题了。其是非曲直,应该由历史来判断,应该由科学史家来研究。至于结论,这恐怕是没有人,没有什么机构,可以做出的。季承说。■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3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政道:从能量的来源谈基础科学和培养人才
skyclub2008 2009-10-10 16:02
李政道:从能量的来源谈基础科学和培养人才 来源:央视国际www.cctv.com  2006年09月01日 http://www.cctv.com/financial/special/C16356/20060901/102221.shtml  20世纪初,困惑人类的问题是太阳能的来源。费米(Fermi)和他同时代的物理家从研究太阳发光、发热开始,研究了光能和热能的基础科学规律;迈克耳孙(Michelson)和莫雷(Morley)用实验证明光速不变,洛伦兹(Lorentz)创立了光的传播公式;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最后发现太阳能就是核能。正是对太阳能量的研究,使得我们才能够享有现在的激光、半导体、超导体、核能、超级计算机和网络等高科技的应用。21世纪初,人类又遇到了如何解释暗能量的来源的问题(全宇宙的总能量的70%是暗能量)。我们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靠基础科学的研究。解决了这个问题,人类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要搞好基础研究,一是要抓住正确的研究方向,二是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基础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走向了电气化时代,从依靠太阳能时代走向了近代原子能时代,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了信息化时代。带有源头创新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肯定也会给今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创新的能力。哪个国家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哪个国家就有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   基础科学研究需要有优秀的人才,而培养人才要有好的老师。二十世纪上半叶那些为物理学作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大都是有相当好的老师,而且大部分是一对一的进行指导。教育分两种,一种是普及教育,这很需要,也很重要。另外一种是精英教育,老师带的学生一定不能太多。特别要注重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在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时候,在他们愿意献身基础科学研究的时候进行重点培养。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2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说起
热度 3 Synthon 2009-10-5 08:34
话说德布罗意同志的博士论文,大概是在中文网络引用最多的博士论文之一,动辄被拿出来批判中国教育科研的种种问题,你看最近陈子翃老师的文章(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490),又把他搬出来,说人家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就一页纸,千把字,人家就毕业了,不 过我想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 。我知道陈老师这篇文章是转载,不代表他自己的意见,我这里也只是拿出来做一个例子,说明德布罗意的论文在中文网络上通常是被这样引用的。 但是这些引用者们啊,你们引用的正确么?从严谨的科学论文的角度来讲,引用的文献,作者是需要阅读过的。我想问这些引用者们,你们阅读过德布罗意的论文么?我坚信没有,因为如果你读过,你不会这样引用。如果你没有读过,没关系,我把它放在附件里了,你可以慢慢读一读。附件里是德布罗意博士论文的英译版,正文共72页。我不知道德布罗意博士论文使用什么语种写成的。但我觉得,尽管英文是个比较啰嗦的语言,但是什么语言能够精炼到一页顶72页,恕我见识短浅,我还真不知道。。。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英文版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网络文章,不需要像科学论文那样严谨,OK,我们不像科学论文那样,要求你通读一遍德布罗意的论文再做引用,但是你批判什么制度的文 章,总得是一篇议论文吧?初中语文课上我们学到,议论文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简单的说,就是从论据出发通过一定的论证过程来证明论点,那么你的论据都 错了,你凭什么让大家相信你的论点正确呢? 然而我很奇怪,别的地方我不说了,就在科学网这样的以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地方,居然有人相信错 误的论据能证明论点。某个博客里头曾经转载过山东大学校长的一个讲话,里面提到对教师发表文章的要求,有人留言说,不能唯文章论英雄,连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牛人,也都没有发表过Science和Nature论文。我看过以后大吃一惊,连忙上网去查。文献检索的结果,杨振宁先生可以算是没有在Science 和Nature上发表原创学术论文(但是发表过关于物理学史的文章),但是李政道先生研究孤子、介子,都有文章在Science上发表。我将文献检索的结果在同一博文下留言,收到博主回复说,论据不严谨,但不影响论点的表达。我很尊重该博主老师,但是这一点,恕我不能赞同。 而事实上,我 慢慢发现,给别人的论据挑毛病,逐渐变成了我在科学网上留言的主要内容。很多朋友,他们的观点,我主观上都是赞同的,但是一看到他们错误的论据,我就怀 疑,是否我和他们的主观观点都错了?难道我们找不出一点没有错误的事实来支持我们的论点么?简单回顾一下我最近干的事情。几个小时之前,看见有人讲大学的 行政领导要尊重教授,举得例子是1952年艾森豪威尔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教授会议上出言不逊被教授教育的故事,但是,艾克将军1950-1952年 间任驻欧洲美军司令,1952年回国竞选总统并获选,我实在无法替他找出个时间来去哥伦比亚当几天校长啊。。。在比如前些日子网上盛传的耶鲁大学前校长在校报上发文批评中国教育的故事,实际上我两个月前就在网络上看到这个报道,当即查阅了我们的校报Yale Daily News,发现该前校长至少这几年来没有在校报上发表文章,我当即在我看见报道的论坛上发表帖子指出这是假新闻。没想到两个月后,这个假新闻居然流传到科学网上来了,而且还有不止一位博主转载。我承认,那篇假新闻,写的很好,很切中中国教育的要害,但是很遗憾,假的就是假的。顺便说说,据曹聪老师考证,该新闻,改编自该前校长在耶鲁的某次讲话,原文其实是对美国教育的批评。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教育目前有这么多弊端,就是盲目学习国外,把精华和糟粕一锅端进来的结果。 最后再回到德布罗意本身,其实中文网络对他有诸多误解。对德布罗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我的朋友karni最近的一篇文: 发信人: karni (皇冠), 信区: Science 标 题: 关于德布罗意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Sep 29 13:27:02 2009), 站内 网上很多人盛传德布罗意这人用区区几页纸的博士论文混个学位,还蒙了个炸药奖。此外,还说这哥们本来学历史的,靠家庭背景拿了个物理学位,竟然还能拿到炸药奖,绝对是走狗屎运。 我实在觉得有必要写一下。 其实这是误解。德布罗意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以及能拿诺贝尔奖,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Q1: 德布罗意德的博士论文真得只有几页纸么? 答: 不是,他的博士论文英译本有70多页。 Q2:德布罗意读博士之前,是不是一个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公子哥儿? 答:不是。德布罗意成绩很好,物理学也不错。他在巴黎索本大学读本科时,最初不知道读什么好,于是读历史,后来改修法律,最后读了庞加莱的书,于是转向物理学。他的物理学绝对不差。毕业后,他参军做过通讯兵,并思考无线电技术问题。一个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人是没法思考当时很前沿的无线电技术问题的。 Q3:德布罗意读博士是不是全靠家族背景? 答:不是。德布罗意刚读博士时,就参加了著名科学家朗之万的量子力学专题讨论会;也修过相对论课程。(当时相对论还是很深奥的理论。)此外,德布罗意在他哥哥的实验室里帮忙,发表了若干关于X射线和光电效应方面的论文。他能进朗之万的实验室,并能读博士学位,绝非(全)靠家族背景。 Q4: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概念的论文,是不是瞎猫碰死耗子? 答:首先,你给我碰一个这样值钱的耗子看看! 其次,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方程,推导过程并不简单,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 Q5:朗之万和论文委员会不敢承认德布罗意的论文,但又没法让这样一个贵族子弟难堪,所以最终给了他学位,对吗? 答:不是。给他学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爱因斯坦愿意为德布罗意的论文背书。这是最好的同行评议。如果你的博士论文得到爱因斯坦的高度评价,你难道还愁博士学位么? Q6: 德布罗意是不是真的很会走狗屎运? 答:也许。但别忘了,德布罗意自己功底并不差;他的博士导师是朗之万(打个不太严格的比方,就象你去找Witten做导师);德布罗意家里,哥哥也是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 Q7: 德布罗意写出物质波公式之后在干吗?是不是恢复公子哥本性了? 答:曾在巴黎大学和庞加莱研究院任教。著作不下20本。继续研究量子力学。 Q8:为什么大家盛传德布罗意拿博士学位纯属靠家族背景,获得诺贝尔奖纯属走运? 答:记得有人说,爱因斯坦是民科,数学不好(估计有人会说爱因斯坦大学里某些数学科目可能没及格)。你觉得呢? Q9: 你说的都准确么? 答:我没法保证每一点都准确。但大体上就是这么回事。 Q10: Refenrence? wikipedia, google... http://www.ensmp.fr/aflb/LDB-oeuvres/De_Broglie_Kracklauer.pdf
个人分类: 其他|36014 次阅读|14 个评论
进一步解释宇称不守恒
热度 1 wliming 2009-7-25 10:11
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弱作用过程宇称不守恒现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轰动世界。可是,很遗憾的是,真正理解他们的宇称不守恒理论的人却不多,而这个理论本身却是很简单的,是中学生都可以明白的。问题出在我们的教材上,教材对宇称问题缺乏简明而直观的解释。 宇称守恒是一种镜像对称性。一个物理过程的镜像与这个物理过程本身,如果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我们就说它们具有镜像对称性,或者说这个物理过程宇称守恒。 如果镜像跟对应的实际物理过程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实验来实现这个镜像所表现的物理过程。所以,能否实现就成为检验宇称守恒与否的准则。 我们可以设想各种电磁作用过程,观察这个过程在镜子中的像。然后用真实的实验来实现这个像。你会发现这些像都是可以实现的。我们还可以用电磁理论严格证明这一点。所以,我们说电磁作用是宇称守恒的。举例如下图所示: 而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弱相互作用过程,宇称不守恒。吴健雄用实验验证了这个结论。把大量的钴60原子放在通电螺线管产生的低温和强磁场中,钴60原子核衰变放出高能电子,在某个方向用探测器测量这些高能电子。实验表明,这个物理过程的镜像,不能用真实的实验来实现,探测器测量不到衰变产生的高能电子,所以,宇称不守恒。如下图所示。 我相信这是对宇称不守恒现象的最简明的陈述。有不少教材,给吴健雄的实验加上钴原子核的什么磁矩方向,自旋方向等等,都是画蛇添足,误导读者。我过去也多年犯这个错误。很多初学者,对宇称不守恒现象产生强烈的困惑就来源于此。
个人分类: 物理学|8884 次阅读|10 个评论
没道理的牛顿第二定律——李政道先生的小故事
陈学雷 2009-6-8 23:13
今天有幸听李政道先生讲了几个小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抗战时期一开始他在上海的租界里上中学,但日本袭击珍珠港后也占领了租界,于是李先生的父亲送他去自由中国(国统区)读书,李先生拿着一大笔钱出发了,但因为还太小,很快就丢了,因此生活得很苦。好不容易到了赣州,当时蒋经国先生在赣州当专员,建了一个图书馆,一楼放了蒋介石的著作之类的,二楼有几本物理书。 李先生当时并未读过物理,于是自己拿来读,读到牛顿的三大定律。其中第一定律,讲到未受力作用的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三定律讲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李先生觉得都很有道理。但是第二定律,书中只是说F=ma,但是仔细想一想,F和m都是不知道的,F和m的大小都要用这个公式来定义。因此当时李先生觉得牛顿第二定律没有道理。 但是又过了一个星期,李先生觉得大家都承认牛顿的伟大,这里必定有一些道理。于是又仔细思索,然后他意识到,牛顿在两个情况下,知道力随位置如何变化,那就是服从胡克定律的弹性和万有引力,因此牛顿第二定律还是有道理的。 也许这个小故事可以教我们如何读书和思考问题。
个人分类: 所见所闻|855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