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庄稼花儿,带着泥土芳香的漂亮的花儿
Albizia 2010-8-9 16:32
大豆田 大豆植株 大豆花 花生田 花生植株 花生花 花谢后子房将钻入土中,大概落花生的名字由此而来 棉花植株 棉花花初开为白色 棉花花将谢变红色 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花 南瓜花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03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环球时报:“孟山都”等转基因大鳄引发多国警惕
蒋高明 2010-7-4 00:56
作者: 环球时报 文章发于: 环球时报 点击数: 2608更新时间:2010-7-2 顶 荐 ★★★ 【字体: 小 大 】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2010年07月02日  来源: 环球时报   北半球的很多国家又进入了收获粮食的旺季。前两年的粮食价格高涨让人们记忆犹新,今年会是怎样呢?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讲过一句话: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那么真有想控制所有人的人吗?这种野心大概有,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在成功俘获了南美粮食大国后,孟山都等跨国粮商随即便被欧洲和非洲国家打了反击战,显然,很多国家已经在粮食安全的敏感嗅觉上回过味来了。有专家提醒,对于曾在大豆种植上吃过亏的中国来说,其他国家与跨国粮种大鳄间上演的每一场攻防战,都是绝佳的教学案例。     跨国粮商俘获巴西、阿根廷   在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巴西,原本被热带雨林包围的亚马孙地区这些年有不少树木被当地农业生产者砍掉,改为种植大豆。在这片逐渐形成的亚马孙大豆产区,有一条从菲利兹到兴古的120公里长的大豆公路,公路两旁新开辟了14家种植大豆的大型农场。来自美国的ADM、邦吉和嘉吉3家跨国粮商在这条公路沿线投资新建了23个大型粮仓,专门用于收购和储藏这些农场产的大豆。它们还在亚马孙腹地的圣塔伦市建设大豆专用码头,从那里把巴西大豆装船出口。跨国粮商活跃在巴西的场景,每年一到收获季节都会重复出现。它们通过仓储和运输,轻而易举地控制了这个地区的大豆贸易。而在价格上,跨国粮商在收购巴西农产品时又是以美国芝加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为准。   据巴西农业联合会近期调查,巴西大豆出口的84%是被ADM、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4家跨国粮商收购和出口的。该会负责外贸和国际事务的多尼泽特表示,这种过分集中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巴西国家新闻公司2006年一篇有关大豆生产的专稿也提到,4家跨国企业控制了巴西大豆生产、收获直到销售的全过程,如果巴西农户想脱离跨国公司来单干,马上就会面临资金、运输、客户等各种难题。   巴西大宗农产品出口逐渐被少数大型跨国企业所控制,还要追溯到十几年前。当时,在巴西国内出现过针对是否种植转基因大豆的讨论。1997年后,跨国种业公司在巴西的邻国阿根廷率先打开缺口,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转基因大豆开始在南美推广种植。由于转基因大豆可以减少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成本,巴西大豆农户不顾政府禁令,私下从阿根廷走私转基因大豆种子种植。考虑到大豆种植农户的现实利益,巴西政府和国会只能通过颁布行政法令的形式,允许豆农种植和销售转基因大豆。到了2006年,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在巴西首次超过传统大豆。   在南美大陆,阿根廷的农业曾经是成功的典范,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体系,在自给基础上还有大量剩余。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90年代中期,梅内姆政府声称,为偿还飞涨的外债,要将传统的粮食生产变为转基因作物的工业化种植。于是,自1996年起,孟山都公司便开始启动控制阿根廷粮食生产的进程。在最初阶段,孟山都故意放弃技术使用许可费,吸引阿根廷农户选用自己的种子,阿根廷一时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毫无控制的转基因实验场,超过20万的农民和小农场主被逐出自己的家园,为大型商业化农业大豆种植商让路。而当其转基因种子迅速扩散、阿根廷农业经济逐渐受控于外国集团时,孟山都又开始收取专利费。尽管阿根廷农民提出强烈抗议,但技术补偿基金还是于2004年底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阿根廷只能无奈地接受这样的现实转基因大豆播种面积已占到农业用地的一半以上。    跨国种业大鳄成了种子警察   在国际上,有人把跨国物种公司的推广行为称为种子警察,目标就是控制全球的粮食生产。印度棉农、玉米故乡墨西哥的本土玉米种子、巴拉圭的大片农田和战后的伊拉克都吃过不小的亏。本国粮食生产被国外公司控制,也让阿根廷等国开始反思。全球性粮食问题非政府组织GRAIN在阿根廷的分部认为,跨国公司对阿根廷农业发起的控制行动分为扩张、威胁和收费3个步骤,最终导致阿根廷中小农户遭受不幸,社会财富被榨取,这不是单一事例,这一幕也正在世界各地重演。阿根廷生物学家劳尔蒙特内格罗博士称:看到部分人为了追逐眼前利益,大肆破坏植被,播种转基因作物,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也让政府和农民之间因农业政策而矛盾不断,真令人为整个社会感到痛心。   与拉美两大产粮国巴西和阿根廷的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受到外来控制相比,非洲各国在粮食安全方面显得高度敏感。孟山都CEO格兰特曾感慨:非洲是最难进入的市场。自2002年起,许多美欧粮食巨头就不断施压,希望非洲国家接受扩大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但进展十分缓慢,迄今只有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和莫桑比克5国推广了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据南非非洲生物安全中心披露,去年4月他们发现孟山都提供的耐旱玉米在3个省份都无法授粉,导致20万公顷农地绝收,对此孟山都居然采取付封口费的办法,向受灾农民提供总计4200万美元的补偿,条件是不许把事情说出去。非洲生物安全中心的人士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在非洲普遍的种植模式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不让传播这些消息,结果只能让最底端的农民无端成为受害者。而这样的案例,也让安哥拉、赞比亚和苏丹表示拒绝接受国外的转基因粮食援助。   近年来,美国的种子公司也在欧洲遇到很大阻力。2008年,德法艺术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叫做《孟山都眼中的世界》的纪录片。该片由德法加3国共同摄制,揭露孟山都生产的除草剂根本不像其所说的可以自行生物分解,相反还会破坏环境。1998年时,德国曾种植孟山都公司研发的MON810型转基因玉米,但到了2009年,德国政府又下了禁令。德国农业部长认为,下禁令有合理的科学依据因为MON810型转基因玉米对环境构成危害。德国《图片报》6月初报道了一起德国迄今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丑闻:德国有7个州的农民最近错误播种了另外一种型号为NK603且同样遭欧盟禁种的转基因玉米种子,使多达3000公顷的土地受到污染。   在东亚国家中,日本和韩国很早就将确保粮食安全当成基本国策。特别是日本,将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呼声很高。对于粮食控制问题,《环球时报》记者曾希望采访日本著名国际农业问题专家高濑国雄,但他表示,涉及日美农业政策的话题都是敏感的,作为政府机构的顾问不便对此表态。   据记者了解,尽管日本对国外种业公司的种子开放,但日本始终把大米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日本不是农业生产大国,却是农产品消费大国,在粮食安全方面也有来自国外的压力。由于土地资源稀少,日本人均耕地面积仅为美国的1/42,除大米以外,其他农产品基本靠进口。以大豆为例,日本每年消费量约440万吨,国内生产仅能满足6%,其余的有74%主要从美国进口。因此,在粮食价格上也只能看进口国的脸色,农产品市场处于不可预估状态。如美国调整能源政策,大量使用玉米发展生物能源,会直接导致日本玉米进口数量突然减少。近年来,由于粮食、饲料价格波动很大,也带动了日本市场上肉类和禽蛋价格大幅攀升。     强调种子国产和不再卖地同等重要   跨国粮商从出口获利着眼,不顾巴西生态环境的做法已经引起巴西专家的担心。巴西亚马孙国立研究所科学家沙利斯说,盲目发展大豆种植业,破坏当地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这是最大的犯罪。巴西社会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安德烈也认为:将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改变为单一的大豆种植,这是不能接受的。仅看到眼前利益,不顾生态的重要性,将来是要吃亏的。看到亚马孙周边地区的森林被农业生产者砍掉,更是有人担忧地说:种植大豆虽然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应对跨国企业在转基因种子上的控制权,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表示,巴西只有自己投资鼓励研究和开发转基因大豆,才有可能实现生物技术上的独立,保持巴西大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与外国研究机构开展有转基因作物研究上的合作。目前这家公司开发转基因大豆品种已经有14个,并提出未来巴西种植的转基因大豆种子将全部实现国产化。   除了担忧大宗农产品的出口被少数大型跨国企业控制外,巴西舆论近来对外国人到巴西大量购置土地也提出质疑,要求国会和政府立法对外国人购地进行限制和严格管理,不要让巴西土地落到外国人手里。巴西《经济价值报》6月23日和24日先后以禁止外国人购地是出于国防战略的思考、农户赞成限制外国人购地为题进行反思。据了解,巴西公共检察院和负责土地登记的全国土改局已开始对外国人在巴西购置土地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在国际媒体最近两年的报道中,日本是海外屯田的主角。《读卖新闻》2009年的一份报道说,日本三井物产公司将在巴西投入1.5亿美元,到2014年时获得25万公顷的农地开发权,这相当于神奈川县的总面积。然而从日本民间机构转基因情报室得到的消息是,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南美洲积极推进转基因农产品开发的国家,即便在那里获得耕地,今后也不能保证它不受其他转基因作物的影响。《读卖新闻》还说,美国的嘉吉公司在巴西经营了30年,目前从那里向中国出口转基因大豆。   非洲重视粮食安全的另一个表现也是对土地买卖的严格限制。许多非洲国家都规定,外国企业不经特别许可,不得购买本国土地。近年来由于粮荒严重,许多国家曾传出土地换粮食的新闻,如乌干达、马达加斯加,但最终都被证明是夸大或误传。不过,将国家农地长期出租给韩国大宇种粮的传言还是导致了马达加斯加前总统拉瓦卢马纳纳被政变搞下台。▲(本报驻巴西、阿根廷、德国、日本、加拿大记者 吴志华 陈晓航 青木 岳光 陶短房)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089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奶粉事件与蛋白质战争
热度 3 zixianlu 2010-7-3 10:43
论奶粉事件与蛋白质战争 路子显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两次奶粉事件的分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蛋白质缺乏,根本原因是中国奶牛饲料中植物蛋白供应不足。欧美发达国家奶牛饲料的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于豆科牧草,中国国情不允许大面积种植豆科牧草,奶牛的植物蛋白应由原产于我国的大豆提供。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大豆产业面临四面楚歌,陷入蛋白质战争之中。因此,中国大豆产业必须引起十三亿人民的高度重视,当务之急是以举国之力挽救大豆。 早在1878年, 恩格斯就说过“ 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 ”。生命的产生、存在与消亡,无不与蛋白质有关,故有人称蛋白质为“生命的载体”。在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和体液内,蛋白质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分,成年人体重的16.3%是蛋白质。可以肯定地说:哪里蛋白质短缺,哪里的生命就会遇到麻烦;哪里蛋白质充裕,哪里的生命就会丰富多彩。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两次婴幼儿奶粉事件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之警钟!今天,中华民族正在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蛋白质危机! 一、从“空壳奶粉”到“有毒奶粉” 1.空壳奶粉 2003年到2004年,从安徽阜阳到湖南浏阳等地的医院儿科,先后发生许多婴幼儿患有“重度营养不良综合症”,其中安徽省阜阳市最为严重。根据阜阳市人民医院记录,从2003年到2004年4月,该院共收治患此症的婴幼儿66个,其中死亡8个。该院儿科主任刘晓林介绍:这些患病婴儿主要症状表现为四肢短小,身体瘦弱,脑袋尤显偏大,被当地人称为“大头娃娃”。除阜阳市人民医院外,该市妇幼保健院、市辖太和县中医院和阜南县医院等也都收治过不少“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该市妇幼保健院小儿科医生周薇介绍:多的时候,两三天她就能碰到一例此症患儿。 阜阳市疾病控制中心对这些婴幼儿经常食用的奶粉检测表明,97%的婴儿奶粉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按照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0-3个月婴儿食用的奶粉,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2%,3-6个月婴儿食用的奶粉,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10%。而这些所谓的婴幼儿专用奶粉虽然在外包装上注明的蛋白质含量远远高出国家标准,但是实际检测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不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非常低,只有5%,6%,甚至2%,最低只有1%。卫生部和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对回收奶粉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多数奶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严重不足,微量元素钙、铁和锌等含量极低,产品标示的使用方法不准确。回收奶粉大多数为不合格产品,产品的各种营养素全面低下,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因此,被称为“空壳奶粉”。 据国务院调查组成员、卫生部卫生执法监督司副司长苏志介绍:劣质婴儿奶粉主要是以各种廉价的食品原料如淀粉、蔗糖等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剂进行调香调味制成的,并没有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添加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从内在质量的检验结果来看,其营养素含量根本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用这样的奶粉喂养婴儿,将会严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在这次“大头娃娃”事件中,有关媒体公布阜阳市受到45家不合格奶粉企业的伪劣奶粉侵袭,占全国175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25.7%。就连国家知名品牌三鹿奶粉赫然在列。 2.有毒奶粉 自从2008年6月开始,有一个幽灵(三聚氰胺)在神州大地徘徊。从西北(甘肃、宁夏和陕西),到华北(北京、河北、山东),到华中(湖北、河南),到华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以及中南地区(湖南)等十几个省市均发现不满周岁的肾结石患儿,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母亲奶水不足,长期饮用含有三聚氰胺有毒奶粉。截止2008年9月18日,全国共发现6244名婴幼儿身患肾结石,三名死亡,其中被诊断患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的数目达到158名。他们都是因为饮用 “三鹿奶粉”或其它品牌奶粉而引起肾结石的,这些奶粉均含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这些婴幼儿进院时病症基本上都到了中晚期,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险,症状表现为双肾多发性结石,刚入院的时候都是急性肾衰竭。这次“有毒奶粉”事件比四年前的“空壳奶粉”事件涉及面更广,影响更恶劣。 三聚氰胺之最大特点是含氮量很高(66%),加之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很低,给了掺假、造假者极大地利益驱动,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使蛋白质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所以“增加”产品的“表观蛋白质”含量是添加三聚氰胺之主要原因。三聚氰胺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1994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也只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   在全国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中,除66家企业被勒令停止生产婴幼儿奶粉外,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剩余企业的491批次产品,专项检查显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的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停产企业和问题企业共88家,占全国175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50.3%。这些企业分布在上海、广东、福建、天津、江西、湖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十几个省市。 联系两次奶粉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空壳奶粉”还是“有毒奶粉”,它们的共同点是蛋白质缺乏!在两次奶粉事件中,涉嫌人员已经被惩罚,负有责任的地方官员也已引咎辞职。但是,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它们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两次奶粉事件中分别有全国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以上的婴幼儿奶粉企业卷入?为什么许多人对这样毁灭民族未来的事件明知故犯呢?类似事件还会再次在中华大地重演吗?…… 二、中国奶牛最辛苦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 鲁迅 据记载,早在1840年已有荷斯坦牛(Holstein-Friesian)引入我国。最早由荷兰、德国及俄国引入,后由美国、日本引入。20世纪50-80年代又相继由以上诸国引入。各种类型的荷兰牛在我国经过长期风土驯化,特别是与各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和经长期选育,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中国荷斯坦牛。世界上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北美等,大多具有优良、广阔的草地资源,在欧洲则大面积利用人工种植牧草,发展奶牛生产。牧场利用的方式则主要是轮牧或刈割牧草、以及晒制干草等。作为奶牛的物质基础,利用草原发展奶牛生产仍将是世界养牛业的主导方向。在奶牛的故乡欧洲,种植原产小亚西亚和欧洲的红、白三叶草等豆科牧草,加之引种原产于中亚(伊朗)的苜蓿草,他们的奶牛有充裕的植物蛋白质饲料来源;在美洲,种植原产美洲的花生、菜豆、豆薯、利马豆和大翼豆等,加之引种来自欧亚大陆的豆科牧草,如红、白三叶草,他们的奶牛也不缺乏植物蛋白质来源。 在中国,奶牛饲料的植物蛋白来源应该以原产于中国的 大豆 ,紫云英和从中亚引入的苜蓿为主,其它禾本科植物秸杆和籽实等饲料作为奶牛的能量来源。我国国情不允许用大面积土地种植大量豆科牧草, 大豆就变成中国奶牛植物蛋白质饲料的首选 。中国饲料业最薄弱的环节是奶牛饲料,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奶牛专用饲料产量不足。现阶段我国奶牛饲料主要依靠作物秸秆和少量的天然牧草。奶牛专用蛋白质饲料缺口越来越大,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也十分缺乏。 第二, 奶牛饲料搭配不合理。我国的奶牛饲料组成不科学,有些地区完全放牧,有些地区只喂秸秆。这就造成了目前我国奶业生产水平很低。而且不但产量低,乳脂率含量也不够。发达国家主要是以优质的牧草为主,消化率高。我国大多数奶牛常规饲料基本停留在玉米秸秆的粗饲料,这个饲料蛋白质单一,矿物质和维生素严重缺乏。所以造成奶牛经常发生营养代谢疾病,不仅降低了奶牛的利用年限,而且影响奶牛生产潜力。 第三, 奶牛饲料工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饲料是奶牛生产的基础,占牛奶生产成本70%。随着奶牛养殖业生产集约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奶牛业对饲料工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国饲料产品猪占了接近四成,饲料产品鸡占了五成左右,饲料产品鱼占了五成,其余的才是奶牛专用饲料,这种现状与当前我国迅速发展的奶业形成了巨大反差。现在我们反刍饲料接近5000万吨。而现在市场上专用的奶牛饲料只有3、4百万吨。这样专用饲料以及商品率只有6%、7%。 第四, 奶牛饲料相关体系建设滞后。因为我们的饲料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以猪、鸡为主的饲料工业。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牛羊饲料的独特性。 中国奶农既要奶牛吃孬草,又要产奶质量高。也太难为它们了!为了中国的奶牛产业发展壮大,一批又一批公务考察团出访欧美。王歧山副总理曾幽默地说:“ 连南斯拉夫的奶牛都认识了一拨又一拨前来参观的中国人! ”作为全球知名景点的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比萨斜塔、英国格伦威治庄园、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等地,其实都分外熟稔“南斯拉夫奶牛现象”,都曾经被接踵而至的中国公务考察团所包围。那么, 这些考察团只要在考察期间问问南斯拉夫奶牛的牧主:“你们的奶牛吃什么?”在他们回国后,再问问中国奶农:“我们的奶牛吃什么?”奶粉事件还会屡屡发生吗? …… 三、当代大豆在故国境况日下 1 .中国大豆简史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这是世界所公认的。H.W.江森(Herbert W. Johnson) 在《美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大豆是中国文明基础的五谷之一(水稻、大豆、小麦、大麦、粟)。”库津在《苏联大百科全书》中也写道:“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开始栽培这个作物,……。”我国农业开创于新石器时代,据考证,当初商代的甲骨文上也发现了有关大豆的记载。在山西侯马曾出土过商代的大豆化石。在周代,大豆也占有相当的地位。春秋时期,齐恒公曾将北方山戎出产的大豆引到中原地区栽培。《诗经》等诗篇和书文记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公元前5世纪的《墨子》文章中载有:“耕家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从这个时期的书文中常见菽粟连称,也说明当时菽粟种植的面积在增加,菽粟也成为百姓的主要粮食。公元前5至3世纪,已有对大豆的分布、形状、种类等较细致的描述。如《周书》中《职方解篇》记有“菽属北方”;《管子》中记有“有种大菽、细菽,多白食”;《吕氏春秋》中记有“得实菽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为簇,多枝数节。”秦汉以后,“大豆”一词代替了“菽”字并广泛应用了。“大豆”一词最先见于《神农书》的《八谷生长篇》,其中载:“大豆生于槐。出于泪石云山谷中,九十日华,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汜胜之书》载:“大豆保证有收获,容易种植。”汜氏主张农民每人应种5亩大豆备荒。在汉代的其它文献中主张麦子和谷子或大豆轮种,可见当时大豆的播种面积已相当可观了。自汉代以后,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增加。公元1873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第一次展出了金色灿灿、籽粒滚圆的我国黄豆。消息传开,人们奔走相告,从此,中国的黄豆名闻世界,人们形象地称中国为“大豆王国”。 2 .大豆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1917年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有一段十分精辟的描述:“西人之提倡素食者,本于科学卫生之知识,以求延年益寿之功夫。然其素食之品无中国之完备,其调味之方无中国之精巧,故其热心素食家多有太过于菜蔬之时,而致滋养料之不足,反致伤生者。如此,则素食之风断难普遍全国也。而 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是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故中国全国皆素食,已习惯为常,而不待学者之提倡矣。这也是中国贫民所以长寿的因素之一。 ”孙中山先生是医生出身,接受了良好的西方医学教育,他的评价应该说至今都毫不过时。当今有关营养学专家认为,大豆将是21世纪人类主要的维生素,是生物功能因子的宝库。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认识大豆生理活性的作用。孙中山先生的论点竟然在80年后被许多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所证实。在审查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1999年10月26日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对“每日摄取大豆蛋白25 g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保健功能性标识,即所谓:“Soy Protein Health Claim”正式认可。在美国这意味着在一份(一盒、一瓶)大豆食品中,只要含有6.25 g (25 g的1/4)大豆蛋白,就可以标注为“心血管保健品”。为大豆食品迅速走向市场大开绿灯。 大豆及其制品,药性温和,且没副作用,是一种可以放心食用的保健蔬菜。近年来许多科学研究发现, 大豆除含有优质蛋白质和植物油之外 , 还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大豆磷脂、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和大豆膳食纤维等,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脂肪肝、健脑、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和抗衰老的保健与美容作用。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它能帮助人们带走体内大量的有毒物质,对治疗便秘,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和大肠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大豆有益于男性,可以帮助克服前列腺疾病。 20世纪90年代,在大豆中含有一种能调节雌激素水平的元素被发现,这种具有独特功效的元素被称作“异黄酮”。它的问世为女性的健康生活孕育了生机,被当代女性推崇为“魅力因子”。当今欧美及日本女性服用以大豆异黄酮为功效因子的功能性食物早已成为时尚。 大豆异黄酮对女性的健康与美丽具有神奇的功效。 (1)改善肤质: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作用可使女性皮肤光润、细腻、柔软、富含水分、充满弹性并焕发青春风采;(2)抗衰老:长期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体内雌激素保持正常水平,推迟绝经期的来临,延缓衰老;(3)改善经期不适:经期不适与雌激素分泌不平衡有关,长期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雌激素水平维持正常,达到改善经期不适的目的。(4)改善产后精神障碍:女性生育后孕激素减少,雌激素水平未恢复,因此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形成精神障碍。不哺乳妇女,可及时补充大豆异黄酮;(5)提高性生活质量: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特性可使女性阴道上皮细胞的成熟度增加,滋润阴道,使女性阴道肌肉弹性增强,从而提高性生活质量。现代保健专家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还具有丰胸、健乳和美乳作用。 “琼汁玉汁,不如妈妈的乳汁;金水银水,不如母亲的奶水”。有了大豆,中华民族每一位哺乳期母亲的乳腺将 像 温泉一样涌流不断;有了母乳,中国婴儿还需要“空壳或有毒奶粉”吗? 3.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像圣人在他们的家乡被轻视一样,大豆在她的故乡倍受冷落。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90%。40年代开始下降,50年代有所回升,但到了60和70年代,由于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大豆被贬为“低产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最低年产量仅614万吨。80到90年代,产量有所增加,最高年产量才接近1600万吨。进入21世纪,大豆呈现萎缩趋势,到了2007年,由于我国大豆主产区东北平原干旱严重,导致单产大幅度下降,总产量仅1273万吨,降到近十年来最低水平。总之,中国大豆发展与人口发展极不协调,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四、当代大豆在他国倍受青睐 如果神州大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那么中国大豆可以视为中华民族的养母,但她已经流落他国,并受到其他民族的宠爱。圣人无奈周游列国,大豆被迫飘洋过海。 1. 世界大豆简史和迅猛发展 在公元前200年的秦朝时代,中国大豆自华北传至朝鲜,而后自朝鲜又传至日本。华北和华中地区的大豆还向南传至印尼、印度、越南等。1712年,德国植物学家首次将大豆自日本引入欧洲。公元1740年法国传教士曾将中国大豆引至巴黎试种。1790年在英国皇家植物园首次试种大豆。1840年传入意大利。公元1855年,法国一位领事从中国引了大豆种子,经巴黎远方植物学会推荐开始在欧洲大陆作为大田作物试种。1874年俄国才有开始种植大豆的报告。1840年,有人从兴趣出发在美国种植大豆。以后,美国不断有人自日本和中国引入大豆品种小量试种。直到1882年,才有人进行生产性种植,当时只是作为饲料作物。20世纪中期,美国大豆生产开始起飞,引起巴西和阿根廷的重视,后者奋起直追。除此之外,日本、前苏联、印度尼西亚、朝鲜、泰国、罗马尼亚、加拿大、墨西哥、哥伦比亚、澳大利亚、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尼日利亚、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尔、赞比亚、埃塞俄比亚、以色列、危地马拉、坦桑尼亚等国也都开始重视大豆生产技术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至少已有52个国家和地区种植大豆。 1949年,世界大豆总产量仅1240万吨,主要产地是中国;到1961年,达到2688万吨,12年翻了一番还多。1970年,上升到4370万吨,年递增168万吨;到了1980年,飞跃到8140万吨,年递增377万吨以上。1990年世界大豆总产量突破一亿吨大关,达到1.08亿吨,到了2004年,世界大豆总产量突破两亿吨大关,高达2.13亿吨,14年内翻了一番,年递增超过750万吨。 2. 借问大豆何处走?云霞明月照美洲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这些革命战争年代的口号在大豆产业上得到再一次准确验证。只不过这次是反面验证而已。 (1) 北美大豆大放异彩 1910年,美国已经掌握了280个中国大豆品种。1915年,华盛顿州的一家榨油厂因了解到中国的榨油方法,才首次加工美国种植的大豆,美国大豆首次进入食用领域。1929年,美国已有25万多公顷大豆。到1931年从东南亚已搜集到4578个大豆品种。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由于国内食用油缺乏,开始大规模种植大豆。几十年的时间,大豆生产发展极为迅速,由于世界市场对烹饪油和沙拉油的需求持续增长,促使美国大豆生产飞速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大豆面积尚不足8600万亩,到了1980年,达到创纪录的4.3亿亩,总产量4892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消费和出口国。 到了2004年,美国大豆总产量高达8548万吨,是中国同年大豆总产量的4.75倍 。 (2) 拉美大豆异军突起 1908年,巴西也引进了大豆,并很快转入生产性种植。1965年,巴西大豆面积仅为648亩;1977年,发展到一亿亩,成为世界第二大豆生产国。2001-2003年,巴西大豆每公顷平均产量2.66吨,分别超过阿根廷2.62吨和美国2.48吨。 2004年, 巴西大豆产量达到5010万吨, 是中国同年大豆总产量的2.78倍 , 占世界大豆产量的26%; 大豆种植面积3.2亿亩,占巴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5%,巴西农民的大豆收入占总收入的23%,居首位。按照巴西大豆协会给政府提交的大豆发展规划,以2005年种植面积3.3亿亩和产量6,200万吨为基数(100),至2020年,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将达到4.5亿亩和1.05亿吨,将分别增加37%和70%。阿根廷大豆种植发展经历两个阶段,一是上世纪20年代,阿根廷从中国和美国引进大豆品种并进行大面积试种;二是上世纪70年代,阿根廷掌握了生物技术,进而对品种进行改良并推广直播技术。目前,大豆变成阿根廷第一大农作物, 2007-2008季粮食产量9600万吨,其中大豆产量4700万吨, 是中国 2007 年大豆总产量的3.69倍 ,约占阿根廷粮食总产量的49%;阿根廷是世界第三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大豆95%用于出口。 五、中国大豆国土沦陷剖析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三国·魏] 曹 植 1.中国大豆国土沦陷和后果 从1961到2004年,中国大豆面积一直在1-1.5亿亩之间,总产量从600多万吨缓慢波浪式上升到1800万吨,单产从每公顷0.62吨逐渐增加到1.89吨。接着,连续三年下滑,与世界同一时期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太大。20世纪50年代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后优势逐渐消失。发生颠覆始于1996年,一些合资企业拥有独立的进出口专营权,大豆走上对外开放之旅。1995年以前我国是大豆主要出口国,但现在中国大豆正在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一场危机:一些跨国公司带着“洋大豆”大举进入,已基本控制了我国大豆加工业,从而导致了我国在1996年以后成了大豆净进口国。1995年进口80万吨,1996进口220万吨;2003年进口2074万吨,该年度国外进口超过国内总产量;到2005年大豆进口已达2659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约占全球贸易量的三分之一。到了2007年进口3082万吨,国外进口是国内总产量的2.42倍。 因为人民生活需要尚待进口大豆,奶农不可能用进口大豆作为植物蛋白饲料喂养奶牛。没有植物蛋白,哪来乳蛋白?奶牛不像豆科作物,能把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变成蛋白质。于是,2004年前后, 由“空壳奶粉”和伪劣奶粉催生的“大头娃娃”就横空出世了 。事件发生后,生产“空壳奶粉”的企业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奶牛植物蛋白饲料无法解决的环境条件下,企业为了生存,开展“科技创新”,三聚氰胺进入企业创新团队视野,它能提高奶粉“表观蛋白质”含量,添加三聚氰胺也就不足为奇了。开始企业只少量加入,没出明显问题,后来越加越大胆,未曾想会捅出一个大娄子, 300,000肾结石娃娃就在全国范围大量涌现了 。 2.中国大豆为何沦落到今日处境 中国的大豆产业兴衰经历了清末大豆一枝独秀、民国大豆先盛后衰、20世纪90年代大豆形势彻底逆转三个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以粮为纲, 产量至上 1949-1999年的50年间,玉米单产增加了四倍;小麦单产增加了五倍;而大豆单产只增加了二倍;“以粮为纲, 产量至上”的政策取向,导致各地大幅度压缩“低产”大豆,而种植高产的小麦和玉米,其中玉米在东北大豆主产区对大豆的冲击最大。从绝对种植面积来看,200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只有建国初期的1/3。实际上,大豆是高质量的粮食,大豆能提供人体蛋白质和脂肪主要成分,是其它任何粮食无法替代的。 (2) 经济作物与大豆争夺地盘 建国以前,烟草、花生等对大豆的生产空间挤占。建国以后,“各种不同类型经济作物”对大豆生产的冲击则更大。中国农业科学家王绶先生就曾大声疾呼,“ 救大豆就是救中国 。” (3) 化学肥料对大豆生产的双重不利影响 大豆根瘤固氮曾经长期是中国耕地氮肥的重要来源,种大豆具有环保意义。大豆饼也是很重要的有机肥料,特别是日本对大豆饼的需求很大。 但是以提供氮肥为主的化肥工业的出现,使人们对大豆根瘤固氮养地的需求大大降低;因为大豆与根瘤菌联合共生固氮,种植大豆无需施用氮肥,即使大豆施用氮肥增产效果也不显著。然而其它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施用氮肥后单产增长很快,以粮为纲和产量至上的目标取向,更加严重地压缩了大豆生产的空间。人们却不能看到化肥厂对环境的污染,化肥可造成土壤板结,随雨水进入江河湖泊,引起水源富营养化及水质污染。 (4) 大豆科研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水稻目前全国约有2万以上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大豆只有300~400人,仅为水稻的1/80~1/70。大豆不是注定的低产作物,关键在于重视程度和人力物力投入。 以上几个方面是中国大豆生产贸易衰退的内部原因, 关键还有对手的崛起及其对手的恶毒,内忧外患,把我国大豆产业推向新世纪的祭坛 。“ 美国试图扩散的转基因生物计划,目的就是将粮食政治化,以实现对全世界的控制,而不是为了让人类获得更好更多的粮食 ” …… 恩道尔(旅德美籍地缘政治学家)。“ 粮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国系在我们身上,他们就不会捣乱 ” …… 约翰·布洛克(美国里根政府农业部长)。 ( 5 ) 78 亿美元的陷阱 回望中国大豆市场被进口转基因大豆主宰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四大国际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极富战略眼光或别有用心,为吞下中国大豆产业意在长远。首先, 改变中国人传统烹调油的饮食习惯;其次, 国际粮商作为引进的外资, 享受优惠政策, 在中国相继投资建起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压榨加工企业。与此同时,国内资本也涉足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榨油领域。2002年、2003年是国内压榨企业的黄金时期,每吨加工利润高达四五百元,一个日加工能力1000吨的企业,每年利润就能达到1.5亿元。由此更多的国内资本进入大豆压榨领域, 压榨企业遍地开花。 就在经济学家、产业界沉醉于世界大豆压榨重心东移中国,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成为世界加工厂等引以为荣时,实际上早已一步步落入四大国际粮商的口袋战之中。 由于加工能力扩张,大豆原料紧张成了加工压榨企业时时头痛的问题。2004年,一些内资压榨企业决定成立采购团到美国购买大豆,以增加讨价还价的能力。而就在采购团赴美前夕, 美国农业部发布消息称, 该年度大豆歉收。当天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猛涨,从先前每吨220美元暴涨到391美元,创15年来的新高。当中国采购团签下巨额采购合同离美后不久, 美国农业部出面澄清, 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大豆产量将大增。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迅速掉头向下,暴跌至266美元。中国商人损失惨重, 一些企业破产。这时,四大国际粮商及时“雪中送炭”,让濒临破产的中国压榨企业继续运营下去,条件是转让股权。由此四大国际粮商借机收购、控股了一大批中国压榨企业,完成对中国大豆压榨加工产业的布局。数据显示, 全国97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中, 外资控制了64家, 占66%, 外资还占有中国进口大豆加工能力的80%。 在完全控制了中国大豆产业链的原料、加工、市场的各个环节后,国际大豆期货市场再次兴风作浪。受国际市场影响, 2007年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从年初2600元到年底时涨至4100元, 2008年继续飙升, 7月达到最高5240元。短短18个月, 价格翻了一番。夏友富在9月25日的转基因国际论坛上公布了他的研究发现, “ 这并不是由需求产生的, 而是由市场垄断产生的。中国因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价格暴涨让中国多付78亿美元。那么谁来买单?中国的消费者。 ” “我们愿意拿出数千亿美元去国外买转基因大豆, 多支付78亿美元, 却不愿意把钱补贴给农民。可能只要10亿人民币用于大豆种子的研究开发, 就能让中国农民用上更好的种子。” …… 夏友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六、大豆是中华民族的命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 …… 毛泽东 面对“四面楚歌,身陷困境”的中国大豆,如何挽救中华民族的传世之宝,必须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决不能把这句话看成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流行语。大豆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如何拯救中国大豆,保住我们的命脉,必须从头开始,建议如下: 1.对外战略 (1)国际之轨不能全接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成为最后加入这个组织的主要贸易国之一。中国要成为全球经济中一个被赋予了完全权利的成员。这将为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扩大贸易、推动进一步经济改革、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并促进法治等等,处处可以听到要与国际接轨的流行语。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 当国际之轨把中华民族引向万丈深渊时,我们还要接吗?十三亿中国人民的蛋白质安全之列车能与 约翰·布洛克的国际之轨连接吗? 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存亡的大是大非问题, 必须运行在中国自己的安全正常轨道上。换一个角度来看,对于他国,我国也是国际大家庭的一员,为什么不能让他们与我们接轨? (2) 加强管理外资企业 我国不仅要对在中国投资的全球四大国际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加强管理,而且要对在中国投资的国外涉农公司(孟山都、先正达等)加以监督。他们来的目的绝非为了帮助中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而是为了收集包括中国大豆在内的各种作物的种质资源和生产加工信息。 2.对内策略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必须牢固坚持自主创新。凡是坚持自主创新者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放弃自主创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无一不遭受重创。 (1)制定中国大豆长远发展规划 坚定不移地实行“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的战略。像巴西那样,制定大豆发展长远目标。从2009年开始,保证每年增加投入,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每年增加大豆面积1000-2000万亩,力争在10-15年内,播种面积达到4亿亩,最终年播种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5亿亩),单产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产量。 把中国大豆种下地,让美洲大豆见上帝. (2)加强大豆科技投入 迅速成立“中国大豆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在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成立分中心,以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分中心为重点。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对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优良品种、栽培技术、植保技术、生物学、生态学、生产机械化和深加工等全过程研究。 美国孟山都公司曾想将其在中国野生大豆上发现的高产基因在中国申请专利,是一个信号,可以预见,今后10-20年,美国大豆业会申请更多的大豆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如果我们不重视大豆科研的知识产权保护,“ 种中国豆,侵美国权 ”就会真的变为现实。 (3)加强大豆生产投入 通过国家的大力扶持,使农民种植大豆有利可图,增强种好大豆的信心,是拯救中国大豆的首要之举。对大豆生产直接补贴。通过支持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大豆安全储备、作物保险、环境保护等方面增加大豆生产。加大对大豆生产基地的各种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减少农民的各种非生产性费用的支出;坚持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由农民出力,全中国56个民族受益的原则,建立大豆生产经营保险体系,增强大豆产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国内支持“微量允许标准”条款,适当进行价格支持,提供贷款,补贴种子、化肥 (P, K) 和灌溉。各级政府要将大豆纳入其作物布局之中,像重视水稻、小麦和棉花那样,重视大豆,给予种植大豆的农民适当的补贴。 让我们像保卫长城、保卫黄河和保卫长江一样,收复沦陷的大豆国土。拯救中国大豆, 就是拯救中华民族! (此文完成于2008年12月) 电子信箱:luzixian@hotmail.com
个人分类: 大农业|9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夏剑秋教授在西安院作题为“筛选好大豆研发生产项目 打造高科技含量创新产业”的学术报告
jxz1963 2010-3-30 14:09
夏剑秋 教授在西安院作题为筛选好大豆研发生产项目 打造高科技含量创新产业的学术报告 2010 年 3 月 26 日 上午,我国著名大豆加工专家、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夏剑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应邀在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作了题为筛选好大豆研发生产项目打造高科技含量创新产业的学术报告,夏剑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学术报告主要内容为:国内大豆研究机构介绍、大豆原料对大豆加工技术的影响、大豆油脂新产品的开发、大豆蛋白及其产品开发、大豆磷脂及脂质体的生产技术、大豆保健品开发情况介绍,以及我国大豆产业在国家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课题等。 夏教授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大豆原料对大豆加工业和大豆产品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如专用大豆的生产问题,对大豆油精深加工技术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详尽介绍,如大豆生物柴油、大豆润滑油、乳化剂、环氧大豆油、大豆油墨、大豆蜡等;大豆蛋白产品的功能性、生产技术、产品的市场营销进行了介绍,对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木脂素、大豆皮中二价铁等进行了介绍。同时,夏教授还详细地回答了相关技术人员在大豆含油量、大豆保健品市场、国家大豆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提问。 西安院副院长曹万新研究员主持了此次学术报告会,西安院有关专业技术人员 40 多人参加了学术交流。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38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韩媒:中国大豆陷入生死危机
tianli99 2010-3-14 22:53
http://www.huanqiu.com 来源:环球网 网友评论 条 进入论坛 2010-03-11 10:21 《环球时报》 来源: http://china.huanqiu.com/eyes_on_china/economy/2010-03/741469.html 韩国《中央日报》3月11日文章,原题:曾经那么多的中国豆都去哪儿了? 在农业大国中国,黑龙江省被称为农业大省。广阔肥沃的黑土地起着中国最大粮仓的作用。这一带是生产中国原产大豆最多的地方。中国栽培大豆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了,大豆自古就和茶、丝绸一起成为了中国代表性的出口产品。   但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2001年前后,大豆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农户生产的大豆的价格下降,大豆产业陷入了生死危机。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每吨价格为3400元 人民币 ,相比之下中国国内产的大豆价格为36003700元人民币。   据北京发行的《新京报》称,黑龙江省的100多个大豆企业中,70%左右从年初开始就关闭了工厂。大豆加工工厂负责人表示:在位于内陆、花费很多运费的工厂将昂贵的国产大豆作为原料,每生产1吨的豆油会损失70元人民币(约合1万1900韩元)。   一直到1996年,中国的大豆种植规模虽然比较小,但超过4000万人的大豆农户们负责着中国国内86%的需求(1549万吨),进口比重只有14%。   但是加入WTO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进口美国、巴西等因大规模耕作而价格低廉的外国产大豆剧增。去年78%的国内需求量(5400万吨)都是依靠进口来解决的。所以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相反1996年规模达1300万吨的中国国内产大豆的供应能力在2009年却减少到了1150万吨。   部分人提出质疑,称嘉吉(Cargill)等跨国性的农产品制造商操纵市场价格,这是一种阴谋论的视角。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应对农产品市场的开放,事先并没有进行农业的结构调整和大型化被看作是最大的原因。   国内产业基础变得薄弱后,中国大豆农户和加工企业才开始呼吁大型化并准备对策。但是也有不少声音指出不可能依靠政府的补助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低价农产品一直都是韩国农户的威胁,但是如今相同的问题正在困扰着中国的农户们。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豆基因组
anny424 2010-3-12 10:12
Nature 463 , 178-183 (14 January 2010) | doi :10.1038/nature08670 ; Received 19 August 2009; Accepted 12 November 2009 Genome sequence of the palaeopolyploid soybean Jeremy Schmutz 1 , 2 , Steven B. Cannon 3 , Jessica Schlueter 4 , 5 , Jianxin Ma 5 , Therese Mitros 6 , William Nelson 7 , David L. Hyten 8 , Qijian Song 8 , 9 , Jay J. Thelen 10 , Jianlin Cheng 11 , Dong Xu 11 , Uffe Hellsten 2 , Gregory D. May 12 , Yeisoo Yu 13 , Tetsuya Sakurai 14 , Taishi Umezawa 14 , Madan K. Bhattacharyya 15 , Devinder Sandhu 16 , Babu Valliyodan 17 , Erika Lindquist 2 , Myron Peto 3 , David Grant 3 , Shengqiang Shu 2 , David Goodstein 2 , Kerrie Barry 2 , Montona Futrell-Griggs 5 , Brian Abernathy 5 , Jianchang Du 5 , Zhixi Tian 5 , Liucun Zhu 5 , Navdeep Gill 5 , Trupti Joshi 11 , Marc Libault 17 , Anand Sethuraman 1 , Xue-Cheng Zhang 17 , Kazuo Shinozaki 14 , Henry T. Nguyen 17 , Rod A. Wing 13 , Perry Cregan 8 , James Specht 18 , Jane Grimwood 1 , 2 , Dan Rokhsar 2 , Gary Stacey 10 , 17 , Randy C. Shoemaker 3 Scott A. Jackson 5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笔记|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09我国大豆进口概述与2010年展望(转载)
jxz1963 2010-2-23 17:40
在科学网上读了蒋高明先生和王鸿飞先生有关转基因大豆的争鸣文章,现转载2009年国内大豆进口方面的一篇文章,仅供博友参考! 2009 我国大豆进口概述与 2010 年展望 2009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 4255.2 万吨,连续第五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由于今年国家继续执行大豆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内大豆收购价格高于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的状况继续存在,国内大豆压榨行业采购进口大豆积极性依然较高, 2010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我国大豆进口量连续第五年创历史最高纪录 2009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 4255.2 万吨,较 2008 年增加 511.6 万吨,增幅为 13.67% ;较 2007 年增加 1173.1 万吨,增幅高达 38.1% ;是 2004 年的 2.1 倍,连续第五年创下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在 2009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继续大幅增加的同时,大豆进口格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进口美国和巴西大豆数量大幅增加,进口阿根廷大豆数量急剧减少,其中进口美国大豆数量占我国进口大豆总量的比重超过五成;广西、天津和辽宁地区大豆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山东和江苏地区大豆进口增速放缓。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今年国家继续执行大豆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内大豆收购价格高于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的状况继续存在,虽然国家对部分油厂按照最低收购价格收购大豆给予 160 元 / 吨的费用补贴,但油厂压榨进口大豆效益依然高于压榨国产大豆,国内大豆压榨行业采购进口大豆的积极性依然较高, 2010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2009 年美豆进口量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五成以上 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源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2009 年从上述三国进口大豆量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比重为 97.6% ,较上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进口阿根廷大豆数量大幅减少,进口乌拉圭和加拿大大豆数量大幅增加。 虽然每年我国进口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国的大豆比重都会有所变化,但由于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大多数年份我国从上述三国进口大豆数量都呈现增加的态势。但由于 2009 年阿根廷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大豆产量大幅下降,导致大豆出口量大幅减少,当年我国进口阿根廷大豆数量急剧减少。 2009 年我国进口阿根廷大豆数量为 374.5 万吨,占全部大豆进口量的 8.8% ,较 2008 年减少 610.4 万吨,减幅高达 62% 。在我国大豆进口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只好增加进口美国和巴西以及乌拉圭和加拿大大豆,用来弥补进口阿根廷大豆数量的减少。 2009 年我国进口美国大豆数量达到 2180.9 万吨,占全部大豆进口量的比重为 51.2% ,较上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增加 637.8 万吨,增幅达到 41.3% 。 2009 年我国进口巴西大豆数量为 1599.4 万吨,占全部大豆进口量的 37.6% ,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增加 434.1 万吨,增幅为 37.3% 。 2009 年我国进口加拿大大豆 31.1 万吨,较 2008 年增长 19.1 倍。 2009 年我国进口乌拉圭大豆 32.1 万吨,较 2008 年增长 5.66 倍。 广西天津辽宁 2009 年大豆进口量大幅增加 2009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较 2008 年增加 511.6 万吨,当年除河北和浙江地区大豆进口量出现减少外,其他主要大豆进口地区进口量均出现增加。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广西、天津和辽宁, 2009 年广西地区大豆进口量为 429.8 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 7.6% ,较上年提高 2.6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增加 147.1 万吨,增幅高达 52.1% 。 2009 年辽宁地区大豆进口量为 292.4 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 6.9% ,较上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增加 94.4 万吨,增幅高达 47.7% 。 2009 年天津地区大豆进口量为 360.4 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 8.5% ,较上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增加 87.3 万吨,增幅高达 32% 。 2009 年广西、天津和辽宁地区大豆进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广西和天津大豆压榨能力增加,天津和辽宁地区国产大豆压榨量减少,导致其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增加。 2008 年底广西钦州华港油厂竣工投产, 2009 年钦州汇海粮油公司投产,两厂合计年加工大豆 120 万吨; 2008 年底天津邦基公司(收购原天津正大)扩改项目竣工投产,年新增压榨大豆能力 90 万吨。 此外, 2008/2009 年度国家先后下达了 150 万吨中央储备大豆和 575 万吨的临时存储大豆收购任务,东北地区国产大豆大部分进入国家储备,用于榨油的国产大豆数量大幅减少,导致往年加工部分国产大豆的辽宁和天津地区,压榨国产大豆数量大幅减少,为保证油厂开工率,天津和辽宁地区油厂只好增加进口大豆数量。 广东福建重庆河南大豆进口增速依然较快 广东省是我国大豆进口第三大地区。 2009 年广东地区大豆进口量达到 670 万吨,占当年全国大豆进口量的 15.75% ,较上年降低 0.15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增加 72.8 万吨,增幅为 12.2% 。与山东和江苏地区大豆进口增速明显放缓相比,广东地区大豆进口增速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虽然最近三年广东地区大豆压榨能力基本保持稳定,当地大豆压榨行业兼并重组力度较大,大豆有效压榨能力明显提高,这使得广东地区大豆进口数量不断增加。 监测显示, 2007 年美国嘉吉公司收购广东阳江丰源粮油公司,中纺粮油收购东莞盈丰公司,嘉里公司收购东莞富之源公司,美国华美集团收购汕头中星油脂公司, 2009 年中纺粮油收购湛江华农和湛江富虹公司,广州植之元借壳上市。从目前情况来看,未来几年广东地区大豆进口量有可能会超过江苏地区,位居全国第二位。 2009 年福建地区大豆进口量为 265.5 万吨,占当年全国大豆进口量的 6.2% ,较上年降低 0.1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增加 29.9 万吨,增幅为 12.7% 。 2009 年重庆地区大豆进口量为 57.4 万吨,占当年全国大豆进口量的 1.3% ,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增加 11.5 万吨,增幅为 17.4% 。 2009 年河南地区大豆进口量为 99.2 万吨,占当年全国大豆进口量的 2.3% ,较上年降低 0.1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增加 7.7 万吨,增幅为 8.4% 。 山东江苏大豆进口增速放缓浙江河北进口减少 虽然 2009 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较 2008 年大幅增加,但我国山东和江苏两个最大的大豆进口地区进口量并未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 2009 年这两个地区新增大豆压榨能力较小。 监测显示, 2009 年山东地区没有新建大豆压榨厂投产, 2009 年下半年益海泰州油厂竣工投产。 2008 年山东地区大豆进口量达到 848.2 万吨,占当年全国大豆进口总量的 19.9% ,较上年降低 2.5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仅增加 9.1 万吨。 2009 年江苏地区大豆进口量为 706.8 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 16.6% ,较上年降低 1.4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仅增加 31.3 万吨。虽然 2009 年山东和江苏地区大豆进口增速放缓,但两省大豆进口量仍然位居全国前两位。 2009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出现下降的地区只有浙江和河北。汇总数据显示, 2009 年浙江地区大豆进口量为 320.6 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 7.5% ,较上年降低 1.2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减少 5.3 万吨。 2009 年河北地区大豆进口量为 173.5 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 4.1% ,较上年降低 0.7 个百分点,较 2008 年的进口量减少 4.5 万吨。 六大原因导致最近两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幅增加 1999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只有 431.5 万吨, 2000 年首次突破 1000 万吨,达到 1041.6 万吨。虽然 2002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较 2001 年出现下降,但 2003 年大豆进口量再次急剧增加,并首次超过 2000 万吨,达到 2074.1 万吨。由于 2004 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波动,进口厂商因严重亏损而出现大量违约现象,导致当年大豆进口量再次减少,但仍超过 2000 万吨。 由于 2004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出现下降, 2005 年大豆进口量一度出现大幅增加,但 2006 年和 2007 年进口增速明显放缓。 2008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再次大幅增加, 2009 年继续延续大幅增加的态势。过去两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持续增加,进而带动国内饲料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其他饲料蛋白原料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国内饲料养殖业对豆粕的需求持续强劲,导致国内大豆压榨量逐年提高,由于国内大豆产量难以大幅增加,大豆压榨行业只好不断增加大豆进口量。 第二,最近几年我国大豆蛋白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国内传统大豆蛋白食品需求不断增加,食用大豆消费需求逐年增加,国产大豆压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由于去年新大豆上市后,国家调整了大豆收购政策,给予油厂 160 元 / 吨的加工费用补贴以及划拨部分去年收购的临时存储大豆给定点企业加工, 2010 年国产大豆压榨量将会出现增加),增加进口大豆压榨量成为沿海地区油厂的惟一选择。 第三,我国是一个食用植物油严重短缺的国家,最近几年每年都进口 800 多万吨的食用植物油( 2009 年进口量达到 950 万吨)用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这也是刺激国内大豆进口量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 2007 年下半年到 2008 年 3 月份国内外大豆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油厂压榨利润保持较高的水平,国内油厂进口大豆积极性提高,加上国家完善大豆储备制度,增加部分进口大豆用于中央储备,导致 2008 年大豆进口量大幅增加。 第五, 2008 年新大豆上市以后,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和海运费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大豆价格大幅下跌。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以 3700 元 / 吨的价格收购中央储备和临时存储大豆; 2009 年国家继续收购临时存储大豆,并将大豆收购价格提高 40 元 / 吨。国产大豆收购价格高于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的局面长期存在,国内油厂尤其是东北、华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油厂减少甚至停止国产大豆收购,而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大豆。监测显示, 2009 年我国进口大豆平均到港价格仅为 441.5 美元 / 吨,折合到港完税成本在 3600 元 / 吨左右。 第六,最近几年我国新建和改扩建的大型压榨豆油厂数量持续增加,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导致大豆压榨能力和有效压榨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内大豆压榨量不断增加、而国产大豆压榨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持续增强。 新建大豆压榨厂继续增加压榨能力不断提高 上世纪 90 年代之前,我国大豆压榨行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大豆压榨油厂规模普遍较小,日压榨能力一般为 30 ~ 100 吨。 1990 年之后,随着我国大豆进口量的逐年增加,我国新建和改、扩建大豆压榨油厂的数量不断增加,油厂规模明显扩大。 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汇总数据显示, 2000 年我国大豆日压榨能力不足 7 万吨左右,年加工大豆能力在 2000 万吨左右;到 2002 年日压榨能力超过 13 万吨,年加工大豆能力接近 4000 万吨; 2004 年我国大豆日压榨能力已超过 20 万吨,年加工大豆能力超过 6000 万吨。 受 2004 年国内外大豆价格剧烈波动、国内大豆压榨油厂出现严重亏损的影响,加上 2008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严格控制大豆压榨项目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把产能控制在合理规模范围之内。 2005 年以来我国新上大型大豆压榨项目有所减少,但大豆压榨能力继续增加的局面并未出现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 2006 年我国建成投产的大型大豆压榨油厂仅有 5 家,合计日压榨大豆能力 1.4 万吨。其中,日压榨能力超过 1000 吨的分别有:广东植之元公司新厂,日压榨大豆能力 5000 吨;江苏江海粮油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2000 吨;江苏南通嘉吉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5000 吨;吉林海成后英生物工程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1000 吨;黑龙江龙江福粮油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1000 吨。 2007 ~ 2009 年我国大豆压榨能力继续保持增加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三年之内至少有 16 家大型大豆压榨油厂建成投产,合计日压榨大豆能力接近 4.5 万吨左右,平均年新增大豆压榨能力近 1.5 万吨。其中,日压榨能力超过 1000 吨的分别有:九三集团防城港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5000 吨;广西钦州华港油厂,日压榨大豆能力 2000 吨;广西钦州汇海粮油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3000 吨;福建元成豆业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3000 吨;天津邦基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4000 吨;辽宁金海源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3000 吨;浙江舟山中海公司新厂,日压榨大豆能力 3000 吨;江苏益海泰兴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6000 吨;江苏民康油脂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1200 吨;山东青岛渤海公司,日压榨大豆 能力 6000 吨;山东得利斯集团大豆压榨项目,日压榨大豆能力 1500 吨;辽宁天丰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1500 吨;黑龙江孙吴联凯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1500 吨;黑龙江庆安阳达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1500 吨;黑龙江吉庆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1200 吨;黑龙江鸿源公司,日压榨大豆能力 1000 吨。 2010 年我国至少将有 8 家大型大豆压榨企业先后建成投产,合计日压榨能力超过 2.5 万吨,年新增大豆压榨能力超过 750 万吨,这也是最近 5 年来我国新增大豆压榨能力最多的一年。 监测显示,位于黑龙江宝清县的三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已于今年 1 月份正式竣工投产,该厂设计日压榨大豆 1200 吨,年可加工大豆 36 万吨,这是 2010 年我国竣工投产的首家大型大豆压榨油厂。 此外,中粮日照黄海公司建设的第二条大豆压榨生产线将于今年上半年竣工投产,设计日压榨大豆能力 4000 吨;中储粮油脂公司投资建设的东莞和镇江油厂,中粮集团投资建设的天津和钦州油厂,中纺粮油公司投资建设的日照油厂,黑龙江龙江福公司投资建设的营口油厂按照计划都将于今年建成投产。 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大豆有效压榨能力提高 由于国内大豆压榨能力快速提高,到 2004 年我国大豆压榨行业已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 2004 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国内部分大豆压榨油厂经营困难,许多大型民营和股份制油厂面临破产倒闭或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005 年以来,外商开始采用收购或控股等低成本方式大规模进入我国大豆压榨行业,部分长期停工停产或面临破产倒闭的油厂被外资兼并或重组。 此外,国内大型粮油集团之间重组整合,国有粮油集团公司快速扩张,都使得国内大豆有效压榨能力大幅提高。由于参与重组的大豆压榨企业大多处于沿海地区,几乎全部加工进口大豆,这也是 2005 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连续 5 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重要原因。 最近 5 年我国大豆压榨行业重组力度最大和最引人关注的事件有四个:一是我国最大的大豆压榨集团 益海粮油公司和我国最大的精炼及小包装油生产销售集团 嘉里粮油的合并。 二是我国最大的两家国有粮油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和中谷集团的合并。 三是中纺粮油公司快速扩张,大豆压榨能力跃居全国前三位。最近几年中纺粮油通过租赁、参股或收购方式拥有了江苏新沂中纺公司、东莞盈丰油粕公司、沈阳金豆公司、福建金石和四川金石公司、湛江华农和湛江富虹公司,并正在日照港建设大豆压榨厂。 四是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大豆压榨行业,来宝公司、邦基公司、嘉吉公司、路易达孚公司和托福公司等跨国粮商对我国 18 家油厂进行了资产重组。其中来宝公司先后收购了钦州大洋、山东新龙、重庆新涪、南通宝港和锦州华强公司;邦基公司先后收购了日照三维、南京华农和天津正大公司;嘉吉公司先后收购了东莞华农和阳江丰源公司;路易达孚公司收购张家港江海和霸州华农公司;托福公司参股河南阳光和湛江华农公司,并通过河南阳光对许昌山花和信阳万福进行了资产重组;益海嘉里公司收购东莞富之源公司;美国太平洋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收购汕头中星油脂公司。 今年前三季度大豆进口量可能超过去年同期 监测显示,自 2009 年 10 月份以来,我国装运美国大豆数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11 月份装运量一度达到 540 万吨,虽然 12 月份装运量明显降低,但仍然达到 390 万吨。进入 2010 年 1 月份后我国厂商装运美国大豆热情依然不减,截至 1 月 28 日 的四周中,我国总计装运美国大豆 359 万吨,整个 1 月份装运美国大豆数量有望达到 400 万吨水平。 由于今年巴西早熟大豆收割期提前,进入 1 月份后我国已开始从巴西装运少量大豆, 2 月份装运巴西大豆数量有望继续增加, 3 月份以后南美大豆装运将进入高潮。 监测显示, 1 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货量在 420 万吨左右;根据我国厂商装运进口大豆进度推算, 2 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虽然有所下降,但预计仍将为 350 万~ 360 万吨;如果南美大豆装运顺利, 3 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将再次超过 400 万吨。 从目前情况来看, 2010 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到货量有望达到 1180 万吨,较去年同期至少增加 165 万吨。二季度是南美大豆集中上市期,目前 5 ~ 6 月船期的南美大豆到港完税成本低于 3400 元 / 吨,远低于国产大豆最低收购价格 3740 元 / 吨,国内厂商采购南美大豆积极性高涨,今年二至三季度我国进口大豆到货量将保持较高水平。 汇总数据显示, 2009 年二至三季度我国进口大豆 2221 万吨,月均进口 370.17 万吨。考虑今年南美大豆产量大幅增加 3000 万吨左右,加上本年度我国采购美国大豆数量大幅增加,今年二至三季度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达到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的可能性较大,这意味着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将会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预计 2010 年大豆进口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归根到底是由于国内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对植物油和畜禽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进而带动国内大豆压榨量持续增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 2009/2010 年度我国大豆压榨量将达到 4500 万吨,较 2008/2009 年度增加 300 万吨,较 2007/2008 年度增加 680 万吨,较 2006/2007 年度增加 1030 万吨。 2009/2010 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大幅增加 4000 多万吨,尤其是在南美大豆产量大幅增加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最近一个月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下跌,目前 5~6 月船期的南美大豆到港完税成本低于 3400 元 / 吨,远低于国产大豆最低收购价格 3740 元 / 吨,我国厂商采购南美大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前期我国厂商采购美国大豆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未来几个月我国厂商采购南美大豆数量将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这意味着 2010 年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将会保持较高水平。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1 月 28 日 , 2009/2010 年度美国大豆累计销售 3494.59 万吨,较上年度同期增长 47.1% ,其中对我国销售 2152.84 万吨,较上年度同期增长 54.7% 。截止到 1 月 28 日 , 2009/2010 年度美国大豆累计出口装运 2552.94 万吨,较上年度同期增长 41.3% ,其中对我国装运 1649.57 万吨,较上年度同期增长 49.2% 。 按照我国厂商采购和装运美国大豆进度推算,目前我国已采购的 2152.84 万吨美国大豆中,只有 750 万吨左右在 2009 年 12 月底之前到港,剩余 1403 万吨大豆将在今年到港,如果考虑后期我国仍会采购部分美国大豆以及目前美国已销售的未知目的地大豆中至少有 100 万吨为我国厂商采购,今年我国进口美国 2009/2010 年度大豆数量将会达到甚至超过 1700 万吨水平。即使四季度我国进口 2010/2011 年度美国大豆数量较去年减少 300 万吨, 2010 年我国进口美国大豆数量仍可能达到 2150 万吨,略低于 2009 年的 2181 万吨。 2009 年我国进口阿根廷大豆只有 375 万吨,按照 2010 年我国进口阿根廷大豆数量为 2005 ~ 2009 年的平均水平 710 万吨计算, 2010 年我国进口阿根廷大豆数量将较去年增加 335 万吨。 2009 年我国进口巴西大豆 1599 万吨,按照 2010 年我国进口巴西大豆数量为 2005 ~ 2009 年的平均水平 1156 万吨计算, 2010 年我国进口巴西大豆数量将较去年减少 433 万吨。 依此推算, 2010 年我国进口大豆仍然会超过 4100 万吨,继续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巴西大豆产量将较去年增加 800 万吨左右, 2010 年我国进口巴西大豆数量出现大幅减少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2010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有可能会超过去年水平,再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作者:张立伟 来源:粮油市场报
个人分类: 推荐|339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进口转基因大豆侵入黑龙江 国产豆面临灭源灭种
蒋高明 2010-2-22 12:15
http://www.ccvic.com时间:2010-02-09 10:03:42 华媒网 这里,华媒网发一些关于转基因大豆侵入中国市场的旧闻。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何转基因这种非生态、非安全,在欧洲、美国、非洲等国都普遍被禁止食用的作物,会堂而皇之,占领中国市场。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豆 殇      进口转基因大豆侵入黑龙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马玉忠/黑龙江报道      国内大豆和大豆油市场的最后一块净土正面临失守 ;      外资正在中国的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布局;      黑龙江省内的油脂已经基本停工、停产;      黑龙江的大豆价格已低于种植成本,豆农手中40%的大豆仍没有卖掉;      黑龙江产非转基因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正在展开一场战争;            诸如此类的惊呼正从中国的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传出;而由此产生的恐慌气氛几乎蔓延了整个黑龙江省的大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         一旦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占领黑龙江市场,危及的将不仅是当地世代以大豆种植为生的农户的利益和生存,黑龙江大豆的原产种源、环境也将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这将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据悉,目前黑龙江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家相关部委已开始介入实地调查,了解黑龙江大豆产业受低价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实情。      省大豆协会发出急救信      黑龙江省内有一定规模的68家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停产了,也没有一家收购大豆的。而农民手中去年产的大豆还有300多万吨没有卖出去,甚至2007年的部分大豆也还压在手里。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下称省大豆协会)常务秘书长吴立强一脸焦虑地对记者说,再这样下去,从种植、到油脂加工,直至包括大豆油在内的大豆产品所构成的黑龙江大豆产业将全线崩溃。      黑龙江省,世界大豆的原产地、中国大豆的主产区(占国内大豆产量50%),在原本应该忙碌的春耕季节却遭遇史无前例的、来自进口大豆入侵的寒流。      今年头两个月黑龙江省大豆进口量激增,达到26.9万吨,同比增长6563.5%。而黑龙江省的大豆出口呈相反态势,今年头两个月仅出口1879吨,同比下降92.2%。      其实早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就注意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省内的大中型油脂企业、不同县乡的豆农,相继向协会反应处境难题。去年年底,我们对当地的15家大中型油脂企业进行调研,发现15家全部停产、全部停止收购大豆。省大豆协会吴立强秘书长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      但令人不解的、更坏的消息是,进口骤增、出口减少,且农民手里又有大量大豆积压的同时,黑龙江当地的大、中型油脂企业却因为买不到大豆而停工停产。      原因很简单,农民嫌价格低,赔本不愿卖;国储手里有豆也愿意卖,但油脂企业又嫌国储的大豆价格太高,买了只能是亏本买卖。当地某油脂企业老板对记者如此解释国内矛盾。      至于进口大豆,价格倒是低,但目前在黑龙江暂时还买不到。大豆进口权只有少数的国有粮食企业才有,这些国企的进口大豆,基本供应自己在沿海城市的加工企业;而黑龙江的大多数油脂加工企业都是民企,没有大豆进口权。该老板介绍说。      但对于省大豆协会来说,对于当地油脂企业暂时还买不到进口大豆一事,非常高兴和庆幸,因为一旦进口大豆真正进入黑龙江市场,那么,作为世界大豆的原产地、全球大豆资源宝贵财富的黑龙江大豆,将遭受灭顶之灾,不仅大豆种植业和加工业遭殃,而且黑龙江大豆的原产种源、环境也将面临毁灭性破坏。      心急如焚的省大豆协会无奈之下对外发出求救信号:去年底我们向省农委递交了关于黑龙江大豆产业情况紧急报告及应对建议,希望政府能够关注和帮助。吴立强常务秘书长向记者透露说。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政府、商务部都对此事非常重视和关注,已经开始动手调查了解省大豆协会反映的黑龙江大豆产业的相关问题,特别是黑龙江大豆产业受低价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的实情。 农民为何卖豆难      由于春耕急用钱,黑龙江省孙吴县西兴乡农民吴凯刚刚以1.62元/斤的价格卖给粮贩子8吨大豆。      去年农资价格涨得离谱,对承包土地来说,大豆一斤1.7元才只是个成本。现在是赔本卖豆。吴凯愁容满面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进口大豆的价格一路下跌,达到每吨3000元,今年2月下旬,国际大豆期货市场进入新一轮下滑通道,每吨进口大豆到达大连港口的价格只有2900多元。受进口大豆价格影响,黑龙江省内大豆价格也一路走低,从去年7月份的3.05元/斤,下跌到10月份的1.50元/斤,跌幅超过50%。      为此,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国家先后3次在东北主产区对大豆实行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收购,国储价每斤1.85元,收购量累计600万吨,其中拨给黑龙江的指标为453万吨。      提起国储收购,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镇的张欣一脸无奈,国储收购门槛高,尤其是对水分的要求,新豆子不经烘干根本达不到要求。我们这儿的收购点上大筛子,一车大豆能筛下来1吨多。就这样,分配到我们手中的指标还很少,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记者从中储粮定点收购粮库了解到,国家规定的中央储备大豆收购质量为2008年国内生产的国标三等以上,即:纯粮率91.0%93.5%,水分13.0%,杂质1.0%。低于国标三等的不收购。      由于卖不到国储去,粮贩子抓住我们春耕急用钱的心里,压价收我们手中的大豆,一斤才1.6元左右。佳木斯市桦南县农民冯学军告诉记者。而富锦市二龙山镇农民田亭国则表示,即使这样,当地还无人收购,往年走村串屯的收粮车,现在连影儿都见不着。      采访中,一些豆农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由于近两年生资和土地承包费增加,豆农生产成本提高,加上流通成本和烘干成本,即使1.85元/斤的国储收购价也只是微利,现在市场价大都在每斤1.65元左右,农民对这个价格更是不认同,手中还有大量的大豆观望待售,甚至还有2007年生产的大豆仍旧积压在手中。而对一些有关系的粮贩子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大豆,再倒卖给国储更是感到忿忿不平。      由于省内大豆加工企业停产停收,中储粮成为唯一收购主体,但国储收购数量有限、网点少、尤其是对质量要求高,因此豆农即使通宵达旦地排队,手中多数大豆也往往因为达不到质量要求而无法卖出。截至2月末,黑龙江农民未售的大豆约有360万吨,占总产量40.4%,为近年来最高,而上年同期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20.8万吨和34%。吴立强秘书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种状况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极大打击农民种豆积极性,估计今年将减少几百万亩大豆种植面积。       黑龙江油脂企业为何全面停产、停购      据了解,黑龙江省内共100多家大豆加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68家。与沿海油脂企业直接加工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不同的是,多年以来,几乎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行规或共识,黑龙江省内的油脂加工企业采用的都是本地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几乎没有一家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      记者分别走访了部分国有、民营大豆加工企业,这些企业面临的共同困境是:进口低价冲击、国储高价挤压、农民惜售短供及南方沿海油厂的低价打压。      1.65元一斤是我们的利润平衡点。孙吴县联凯大豆加工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常文波对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大豆吨加工比为豆粕79.580%,豆油16.517%,吨豆加工成本150元,现在豆粕3000元/吨,豆油6800元/吨,加上税赋,收购大豆1.65元一斤刚好是成本。      按现在黑龙江大豆市场价,我们开机就意味着赔钱,只好停产,但每月仍要支付10多万元管理费用,短时间停产尚能承受,如果这种情况长时间持续,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常文波无奈地说。      鉴于成本问题,油脂加工企业若按每斤1.65元的企业保本价收不到大豆,按国储每斤1.85元的价格收购又要亏损,因此目前我省油脂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停产、停购。吴立强秘书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国储价虽然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造成了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巨大差价,这为外省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外资及外资控股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从而打压了黑龙江的民族产业。黑龙江明达油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德毅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经过前些年的洗牌,我国大豆加工产业已基本被外资垄断,黑龙江是我国民族大豆加工业仅剩的一块净土,现在外资已开始窥视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伺机兼并收购,达到完全垄断的目的。      外资一旦进入并占有黑龙江市场,这意味着中国的大豆主产区将失控,我国将在这一领域彻底失去话语权。政府应该尽快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原产地加工企业,严格限制跨国巨鳄在黑龙江省内建厂和收购、兼并内资企业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防止垄断行为。张德毅总经理提醒说。      据了解,就在目前黑龙江本土油脂企业停产、停购的同时,一些外资巨头却正在黑龙江省开始行动,与当地企业接触洽谈,准备以入股、兼并或合资等形式进入黑龙江省。       进口大豆和大豆油已侵入黑龙江      对于黑龙江省来说,外资油脂企业和转基因大豆还未侵入的最后一块净土的坚守,已经摇摇欲坠。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头两个月黑龙江省大豆进口量激增至26.9万吨,同比增长6563.5%。这一几乎难以置信的增长比例,既论证了黑龙江的净土说法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基数小,也预示了黑龙江大豆产业的危机进口转基因大豆来势凶猛。      吴立强秘书长对今年头两个月黑龙江大豆进口数量激增的原因分析说,由于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政府扶持政策及措施一直没能出台,一些当地油脂企业为了生存,在南方沿海城市设分厂并利用进口低价大豆加工生产,以弥补省内企业的亏损;还有一部分企业干脆已经开始转向购买进口大豆进行生产;此外,一些食品加工行业也转而使用廉价的进口大豆。      由于本地大豆加工企业被迫停产,市场上的豆油、豆粕供给出现了较大缺口,这就给价格相对低廉的进口大豆加工品提供了市场,转基因豆粕、豆油趁势进入我省,造成了销区产品向产区的严重倒流现象。张德毅总经理解释说。      记者在哈尔滨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几家大型超市看到,货架上的大豆油几乎已被转基因豆油占领,没有看到黑龙江原产地的优质非转基因大豆油,从今年春节前就进不到当地产的非转基因大豆油了。家乐福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省大豆协会统计,近两个月来,进口转基因大豆油在黑龙江已经占有80%的市场份额,当地产非转基因大豆油市场占有率不足20%,并且还在持续下降。不仅如此,作为大豆加工下游产业的饲料加工业,近两个月来也从南方大豆加工企业购入了30多万吨转基因豆粕,和转基因豆油一样已经占据了当地80%的市场。 进口大豆是否涉嫌低价倾销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3743.6万吨,比上年增长21.5%,价值21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0.1%;今年头两个月累计进口大豆629万吨,同比增长15.1%;价值25亿美元,同比下降16.4%。      这一升一降说明进口大豆在数量激增的同时,价格在进一步下滑。每吨进口大豆到达大连港口的最低价格只有2900多元,这个价格在出口国也基本是成本了,已涉嫌倾销,只看如何界定。吴立强秘书长表示,进口大豆已涉嫌倾销,淡化了国储收购的市场影响力,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建议国家应尽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关税或非关税贸易措施,以及贸易救济措施,保护我国大豆产业免受灭顶之灾。      更为严重的是,进口大豆涉嫌低价倾销中国,还扰乱了国内市场秩序。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受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商贩已经开始将进口转基因大豆冒充当地产的非转基因大豆混进国储粮库,从中套取差价。对此现象,黑龙江省粮食局发出明传电报,要求各粮库发现转基因大豆或者是疑似转基因大豆一概拒收并就地封存。       拯救黑龙江大豆      黑龙江大豆危机,从深层次来讲,是非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大豆之间的一场较量;较量的胜负,不仅事关黑龙江大豆产业的生存与否,还事关人类是否还能享用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这一大自然恩赐的宝贵又稀缺的物种。      黑龙江大豆拥有两大天然优点      黑龙江大豆之所以珍贵、稀缺,一是因为其蛋白质含量高,二是因为它是纯天然的非转基因大豆。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常务秘书长吴立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对于食品业而言,大豆的首选品质就是蛋白质含量,而安全性更是食品选择的重中之重。      据介绍,黑龙江省一直是中国大豆出口的主要供应地,大豆出口鼎盛时期,出口量近百万吨。对食品营养性和安全性最为挑剔的日本,更是黑龙江省大豆出口的主要市场,上世纪90年代前,黑龙江大豆是日本食用大豆的主要原料,每年的出口量都在30万吨左右。但近年来,出口日本的数量在急剧下降。      很多人认为,黑龙江大豆在日本市场份额的流失,是价格偏高所致,但事实并非如此。吴立强秘书长说,这其中有日本进口战略调整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部分黑龙江大豆品质下降才痛失市场。      据悉,为了保证食用大豆的高标准,日本始终采取以高价保品质的方式,如每年都要在美国单独种植、收割、运输相当数量的大豆回日本,其收购价格每吨要高于普通食品大豆35美元。在其他发达国家,人们首选的也是高价格的非转基因大豆和大豆油。      与发达国家更看中食品安全不同的是,国内市场更看重低价格。近年来,进口转基因大豆和大豆油之所以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主要原因就是其出油率高(20%21%,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只有17%)、成本低、价格低。      吴立强秘书长说,转基因食品问世来,虽然尚未报道过食品安全事件,但国外曾发现有少数几种可导致实验动物过敏,鉴于转基因产品的众多说不清并从安全性考虑,欧美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明确限制转基因产品应用在食品领域。       进口大豆侵入将带来基因污染      我国大豆专家、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刘宝辉研究员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问题,还不仅是食用安全,更重要的是基因污染。      他说,转基因大豆大都抗除草剂、抗病虫。如抗病虫,在大豆中植入目的基因,使大豆叶或大豆体内产生有害物质,将虫子毒死,这从抗病抗虫角度是有利的。但这种对虫子有害的物质是否会在大豆种子中聚集,是否对人体有害,现在谁也说不清。      其次是对环境污染,转基因生物具有自然生物所不具备的优势,若被释放到环境中,可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转基因大豆花粉一旦漂移了,漂移到非转基因大豆上,便产生杂交,对非转基因大豆种源造成污染;如抗除草剂目的基因若漂移到杂草中,万一整合到杂草基因组中,那么,杂草也就会抗除草剂。这样势必会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据了解,长期以来,为了保护黑龙江大豆的天然高品质,黑龙江大豆产业自发、自觉地拒绝包括进口转基因大豆在内的其他大豆品种。但是现在,随着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侵入,已经在收购的大豆中发现混杂的迹象。黑龙江某油脂企业老板透露说,而一旦种子出现混杂,那后果可想而知。      保护黑龙江大豆就是保护中国的大豆产业,对于进口转基因大豆侵入黑龙江问题,政府应从战略高度来对待和解决。刘宝辉研究员提议说。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617 次阅读|8 个评论
咄咄怪事:美国人花中国人的钱打败中国大豆产业
蒋高明 2010-2-20 11:47
蒋高明 2009年11月27日,在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作物种植后,农业部批准成立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也 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主粮可进行转基因种植的国家。有媒体马上评论说,这意味着转基因小麦和水稻将很快作为中国十三亿人民的主粮,我国将成为首个将转基因食品作 为国民主粮的国家。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最大危害在于:中国没有自己的转基因种子的专利!这将会造成中国在自主粮食安全问题上任人宰割的危机。 我们这个担忧在大豆、油菜身上,不幸被言中了。而中国玉米、水稻正面临危机。大家来看下面一组数据: 据《中国农业信息网》消息,2009年一年中国进口大豆4249万吨,占到供应总量的70%。而国产的大豆只有由国库收储。去年12月份国内进口植物油84.6万吨,创下历史同期单月新高纪录,比前年同期增加14.8%。去年12月份大豆进口数量也达478万吨的历史高位。就在人们在网上对转基因农产品不断地口诛笔伐中,今年的1月,我国进口额953.1亿美元,大增85.5%。其中进口食用植物油54万吨,同比增85.4%。进口大豆408万吨,增长34.5%。 中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只有1500万多吨,可1月份进口的大豆竟占国产大豆年产量的36.7%.。用国外的转基因大豆来挤压国内最优质的黑龙江大豆是为什么?难道不能用这些钱来补贴 中国的大豆农和菜籽农、花生农,让他们生产更多的优质食用油料?就算是有WTO协议, 可在各国都认为转基因农产品有害人身体健康并予以拒绝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停止进口美 国、阿根廷及南美的转基因大豆? 另外,美国人拖欠的8000亿美元可能永远赖掉的国债,能够救活多少中国农民? 然而,中国的转基因科学家声称转基因食品不存在任何问题,虫子不能吃,人可以放心吃,他们站在谁的立场上呢? 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会对我们出口的食品中含转 基因成分,会毫不客气地退回 的。 同样被收储的还有南方诸省的油菜籽油,就在油菜籽即将成熟的季节,2009年5月上旬北大荒签下东北最大油菜籽进口订单 ,进口2亿元的油菜籽。而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5月底发出通知称,国家即将启动油菜籽临时收储预案,按不低于1.85元/斤的价格敞开收购。 一方面是国外转基因大豆、油菜籽的长驱直入,一方面是本国的原生态大豆、油菜籽勉强维系活命 。 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油菜籽对中国农民的打压,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也给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美国人的转基因大豆、玉米不是给人吃的,而是做饲料或工业原料。俄罗斯生物学家伊丽娜.叶尔马科娃的2005年的实验已经表明转基因产品会将人类逼向绝境,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对目前进口转基因大豆、油菜籽等农产品及其种子的情况进行清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美国人烧的是中国人给他们的豆萁,煮的是中国人的豆,用的是中国人的苦力,花的是中国人钞票, 哭泣的是中国 的豆农 !然而,中国的农业官员视而不见,偷偷摸摸发放农作物转基因安全证书,敢为天下先;中国的农业转基因科学家王顾左右而言他,忙着数美国主子给他的那点可怜的钞票。 中国的粮食安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安全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丢弃幻想,准备战斗;依靠广大的农民,重新走合作化道路;以农业八字宪法思想为指导;调动亿万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科学家到一线去战斗,而不是躲在城里写什么SCI,全部作物都搞什么转基因。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顾国情地转基因,吃亏的是中国农业,哭泣的是中国农民。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20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大豆
zhenghongbin 2010-1-14 14:21
稿件编号: 2007-4-175 吉林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郑洪兵 1,2 徐克章 1,* 赵洪祥 2 李大勇 1 杨光宇 2 刘武仁 2 陆静梅 3 ( 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 吉林长春 130118;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 , 吉林长春 130124; 3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 吉林长春 130024) 摘 要 : 以吉林省 1 9 23-2005 年间育成的 30 个大豆品种为材料,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产量随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从 1923 年的 1 197.80 k g hm -2   到 2005 年的 2 305.54 k g hm -2   , 82 年来增加了 1 107.73 k g hm -2   ,平均每年增加 14.60 k g hm -2   。 随着产量的提高,株高降低,主茎直径增加,节数增多,节间缩短,分枝减少。 相关和 通径分析 表明,产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复叶数目 呈显著正相关( P ﹤ 0.05 ) 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于产量的提高贡献最大 ;产量与株高 、 单株分枝数和倒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P ﹤ 0.05 ), 表明大豆产量的遗传改良过程中,植株抗倒伏能力提高,库容量增加,源器官叶片的同化能力增强。 关键词: 大豆 ; 遗传改良 ; 农艺性状 ; 产量 Changes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with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oybean ( Glycine max (L.) Merr ) Cultivars in Jilin Province ZHENG Hong-Bing 1,2 , XU Ke-Zhang 1,* , ZHAO Hong-Xiang 2 , LI Da-Yong 1 , YANG Guang-Yu 2 , LIU Wu-Ren 2 , and LU Jing-Mei 3 ( 1 College of Agronomy,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Jilin; 2 Research Center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chun 130124, Jilin; 3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 Abstract : Soybean yield in Jilin province has increased approximately 1.12% per year since early 1920. Our objectiv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agronomic traits associated with yield increase in the selection of historical cultivars using 30 soybean cultivars cultivated and genetically improved from 1923 to 2005. 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at least three replicates in Changchun (43.53N , 125.10E), Jilin Province in 2005-2006.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ccording to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soybean yield exhibited a linear increase with genetic improvement, from 1197.80 kg ha -1 in 1923 to 2305.54 kg ha -1 in 2005, with average increase of 14.60 kg ha -1 (1.12%) per year.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oybean yield, plant height and branches shortened; stem diameter and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370862) 作者简介 : 郑洪兵 (1980-), 吉林白城人 , 研究实习员 , 主要从事作物栽培生理研究。 E-mail: zhenghongbingsu@163.com *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徐克章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 植物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 Tel: 0431- 85953766; Email : kzx0708@yahoo.com.cn   number of pods and seeds increased. Yiel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umber of pods and seeds per plant, stem diameter, leaf area per plant, leaf area index( LAI ), and the number of leaves ( P ﹤ 0.05) whil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lant height, number of branches, and lodging index( P ﹤ 0.05).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genetic improvement enhances the resistance to lodging, the sink capability and the assimilation ability which results in a consecutive yield increase in soybean. Key words : Soybean ( Glycine max (L.) Merr) ; Genetic improvement ; Agronomic trait ; Yield 近百年来,由于品种的遗传改良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大豆 ( Glycine max (L.) Merr) 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遗传改良使大豆产量每年增加 0.5% ~ 1% 。早在 1972 年, Buttery 等 用跨度 30 年的新老大豆品种研究表明,由于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产量随着育成年代的增加而增加。 Wilcox 通过对跨越 50 年不同熟期的 10 个大豆品种比较研究表明,新品种产量比老品种增加了 25 %。 Ustun 通过对跨越 30 年的同一祖先 6 个不同年代育成的大豆品种研究指出,第 5 代品种的产量比亲本和第 1 代高 16.6% 。 关于产量增加原因的报道较多, Frederick 研究指出 主要由于新品种具有较多的荚数和生物产量, 杨加银 研究认为提高粒茎比和收获指数是重要途径。 Luedder 对跨跃 50 年的 21 个大豆品种的研究发现,植株抗倒伏能力增强使产量每年提高 1.0% 。 Morrison 等 对不同年代大豆品种的研究表明,遗传改良使大豆产量每年增加 0.7% ,收获指数每年增加 0.47% 。 Jones 研究表明,叶面积和叶片功能持续期直接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和各器官的生育,进而影响籽粒产量。杨秀红等 对不同年代大豆根系的演变研究表明,大豆品种根系的演化向根重增加,根体积扩大,根表面积增加和侧根长度增加的方向发展,均与产量呈正相关。 Specht 研究认为, 1924-1997 年大豆产量每年增加 22.6 k g hm -2 ,但 1972-1997 年增长速度加快了 40% ,平均每年增加 31.42 k g hm -2 ,其中 20 世纪 70 年代后株型改良是大豆产量快速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大豆遗传改良过程中,改善株型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 。我们对大豆新老品种研究表明,老品种的冠层呈伞型而新品种的冠层呈宝塔型 。 Voldeng 在田间条件下对跨越 58 年的 41 个品种株型特性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但由于农艺性状指标较多,还不能确切了解哪个指标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等 10 余个指标的相关和通径分析,探讨其与产量的关系,从中筛选关键性的农艺指标,期望为大豆的高产和高光效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吉林省 1923-2005 年间育成生产上主推的 30 个栽培大豆品种,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品种资源室提供(表 1 )。 表 1  试验材料名称、育成年代、成熟期、结荚习性及来源 Table 1   Name, year of release , maturity days, habits type and origin of 30 soybean cultivars 品种 Cultivar 年代 Year 成熟期 Maturity(d) 结荚习性 Habit type 来源 Origin 品种 Cultivar 年代 Year 成熟期 Maturity(d) 结荚习性 Habit type 来源 Origin 黄宝珠 Huangbaozhu 1923 140 无 IND JAAS 吉林 35 号 Jilin 35 1995 126 亚 SEM JAAS 满仓金 Mancangjin 1929 135 无 IND JAAS 九农 21 号 Jiunong 21 1995 129 亚 SEM JLAC 元宝金 Yuanbaojin 1929 131 无 IND JAAS 吉林 36 号 Jilin 36 1996 131 亚 SEM JAAS 金元 1 号 Jinyuan 1 1941 133 无 IND JAAS 吉林 38 号 Jilin 38 1998 135 亚 SEM JAAS 集体 5 号 Jiti 5 1956 134 无 IND JAAS 吉林 43 号 Jilin 43 1998 116 亚 SEM JAAS 吉林 1 号 Jilin 1 1963 140 无 IND JAAS 吉林 47 号 Jilin 47 1999 115 亚 SEM JAAS 吉林 5 号 Jilin 5 1963 145 亚 SEM JAAS 吉农 7 号 Jinong 7 1999 129 亚 SEM JLAU 吉林 6 号 Jilin 6 1963 140 亚 SEM JAAS 吉林 45 号 Jilin 45 2000 128 亚 SEM JAAS 吉林 8 号 Jilin 8 1971 134 无 IND JAAS 吉林 55 号 Jilin 55 2001 119 亚 SEM JAAS 吉林 9 号 Jilin 9 1971 135 无 IND JAAS 吉林 58 号 Jilin 58 2001 115 亚 SEM JAAS 吉林 16 Jilin 16 1978 142 无 IND JAAS 吉农 11 号 Jinong 11 2002 133 亚 SEM JLAU 吉林 20 Jilin 20 1984 123 亚 SEM JAAS 吉农 12 号 Jinong 12 2002 130 亚 SEM JLAU 吉林 26 Jilin 26 1991 118 无 IND JAAS 吉育 66 号 Jiyu 66 2002 125 亚 SEM JAAS 吉农 4 号 Jinong 4 1992 128 亚 SEM JLAU 吉农 15 号 Jinong 15 2004 127 亚 SEM JLAU 吉林 30 Jilin 30 1995 132 亚 SEM JAAS 吉农 16 号 Jinong 16 2005 132 亚 SEM JLAU JAAS: 吉林省农科院 ; JLAU: 吉林农业大学 ; JLAC: 吉林农业学校 ; IND 和 SEM 代表无限结荚习性和亚有限结荚习性。 JAAS-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JLAU-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JLAC- Jilin Agricultural School . IND : indeterminate; SEM: semi-determinate. 1.2 方法 试验于 2005-2006 年在长春( 43.53 N , 125.10 E )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 10 ℃ 的有效积温为 2 860 ℃ ,年平均降雨量为 567 mm ,无霜期 140 d 左右。试验地土壤为黑壤土。前茬作物是玉米,每个大豆品种种植 5 行,行距 0.65 m ,行长 5 m ,密度 20 万株 hm -2 ,随机区组设计, 3 次重复。 2005 年 4 月 28 日 和 2006 年 4 月 29 日 条播各品种,于苗期(出苗后两周)定苗,正常田间管理,分别在 2005 年 9 月 27 日 和 2006 年 10 月 3 日 收获。 两年分别在 V 4 ( 苗期 ) 、 R 2 ( 盛花期 ) 和 R 4 ( 盛荚期 ) 用 CI-203 叶面积仪测量单株的叶面积,每个品种测 3 株全株叶面积,取平均值。叶面积指数采用 LI-2000 型叶面积指数仪在田间直接测定,仪器设定每一处理重复 4 次,每处理测两点。从 R 5 ( 鼓粒初期 ) 到 R 6 ( 鼓粒盛期 ) 调查倒伏指数 ( 分为 5 级 ) 和分枝数,主茎节数,在 R 8 ( 成熟期 ) 随机选取 10 株用直尺测量株高,茎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定。每个小区实收中间 3 行( 9.75 m 2 )计产,然后将其折算成 Kg hm -2 ,同时每个小区随机选取 10 株考种,计数单株荚数,风干脱粒,计数单株粒数,用电子天平测量百粒重。 1.3 数据统计分析 用唐启义开发的 DPS 数据处理系统分析数据,使用作图软件 SigmaPlot 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差异变化 表 2 表明,品种间种子产量差异显著;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株高、单株分枝数、倒伏指数、茎直径、主茎节数、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小叶面积、单株复叶数和长宽比等农艺性状品种间也差异显著。 表 2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平均数的标准误和方差分析 Table 2   Mean, standard errors,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30 soybean cultivars 品种 Cultivar X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X 8 X 9 X 10 X 11 X 12 X 13 X 14 黄宝珠 Huangbaozhu 1439.10 13.39 24.13 52.77 116.50 2.60 3.71 0.78 21.40 2407.35 3.58 69.86 12.50 1.32 满仓金 Mancangjin 1433.74 13.94 39.14 27.95 140.20 3.20 3.76 0.67 17.80 1696.88 4.02 58.58 10.50 1.34 元宝金 Yuanbaojin 1072.43 14.66 40.78 31.20 93.62 5.56 3.85 1.03 17.80 1266.72 3.88 52.985 10.50 1.72 金元 1 号 Jinyuan 1 1092.95 16.73 57.62 33.43 129.45 4.25 4.05 1.11 20.50 2345.69 3.84 76.75 13.50 1.17 集体 5 号 Jiti 5 1368.11 16.02 47.83 33.11 140.08 3.71 4.06 0.95 19.86 1544.54 3.88 47.285 11.50 1.62 吉林 1 号 Jilin 1 1992.16 15.45 79.73 63.43 112.48 3.20 3.80 1.29 23.40 1159.37 2.14 38.405 12.50 2.11 吉林 5 号 Jilin 5 1713.68 14.17 42.68 30.68 122.58 3.71 3.45 0.73 20.00 1563.89 3.26 45.15 13.50 1.91 吉林 6 号 Jilin 6 1737.60 12.80 78.36 72.94 84.36 4.40 3.80 0.98 18.60 1576.16 4.52 47.275 13.50 2.14 吉林 8 号 Jilin 8 1839.69 14.71 46.32 26.35 110.16 2.75 3.00 0.96 21.75 1621.88 3.23 54.305 11.00 2.36 吉林 9 号 Jilin 9 1996.58 14.97 64.06 42.99 114.25 5.40 3.40 1.04 17.80 1969.12 4.86 70.355 9.50 1.36 吉林 16 Jilin 16 2008.12 14.37 51.05 34.63 116.66 3.00 3.20 1.18 21.80 1335.88 3.67 64.425 24.50 1.87 吉林 20 Jilin 20 2169.86 13.15 76.18 51.68 90.38 1.80 2.80 1.02 20.60 1582.85 3.57 38.685 14.00 1.94 吉林 26 Jilin 26 1848.37 14.96 65.59 44.31 104.82 1.60 2.40 1.10 21.40 1673.20 2.81 44.645 13.00 1.77 吉农 4 号 Jinong 4 1881.62 13.31 38.20 30.07 98.62 0.85 1.80 0.89 19.00 1589.60 4.35 44.38 11.50 2.96 吉林 30 Jilin 30 2259.77 14.03 69.00 56.13 102.38 3.20 3.00 1.03 21.80 1833.84 4.34 53.06 13.50 2.00 吉林 35 Jilin 35 2205.13 13.33 62.80 40.65 101.62 1.42 2.30 1.13 18.60 1846.41 3.86 33.58 25.50 1.21 九农 21 Jiunong 21 2375.78 13.87 67.80 52.66 107.28 2.95 1.80 1.16 21.60 3588.44 5.54 15.4 36.00 1.91 吉林 36 Jilin 36 2408.75 13.40 71.43 61.33 104.09 4.00 2.20 1.01 19.00 2992.44 4.53 44.06 27.50 2.09 吉林 38 Jilin 38 2534.65 17.99 41.41 24.75 102.72 0.40 2.10 0.99 20.20 2059.11 4.42 49.52 15.50 2.08 吉林 43 Jilin 43 2421.35 15.27 50.52 86.35 86.98 0.72 1.56 0.90 20.08 2067.86 4.60 52.75 17.50 1.92 吉林 47 Jilin 47 2026.66 16.33 80.33 58.96 85.77 1.00 1.10 0.94 31.00 2449.87 4.38 45.845 19.50 1.49 吉农 7 号 Jinong 7 2232.91 14.18 74.48 49.73 94.63 0.54 1.70 1.11 21.63 2210.25 4.09 58.52 16.50 1.48 吉林 45 Jilin 45 2201.12 18.48 44.32 80.12 105.38 0.00 2.40 1.02 20.60 2619.47 4.88 66.07 18.00 1.38 吉林 55 Jilin 55 1875.75 16.42 57.95 68.54 106.02 1.96 2.35 1.11 22.38 2281.55 4.10 48.305 22.00 2.23 吉林 58 Jilin 58 1932.83 12.24 52.60 59.07 89.48 1.60 2.23 0.91 28.00 2427.99 4.12 36.295 27.00 2.81 吉农 11 Jinong 11 2222.22 17.2 61.40 72.14 106.00 2.80 3.00 1.18 22.60 2195.59 4.45 79.46 16.00 2.79 吉农 12 Jinong 12 1952.14 15.12 61.00 44.18 109.20 0.60 2.70 1.87 20.40 1679.63 3.94 47.73 19.50 1.60 吉育 66 Jiyu 66 2252.13 16.04 52.60 75.36 109.20 2.40 4.00 1.78 28.00 3319.23 5.55 29.24 32.00 3.20 吉农 15 Jinong 15 2548.72 16.62 104.36 69.36 94.40 0.40 1.40 1.56 26.00 1756.05 5.62 39.99 19.50 1.60 吉农 16 Jinong 16 2429.49 17.27 82.80 46.31 82.00 3.60 2.65 1.15 20.20 1939.62 5.33 38.94 22.00 1.78 mean 1982.44 15.01 59.54 50.70 105.37 2.45 2.78 1.08 21.46 2020.01 4.17 49.72 17.63 1.90 CV % 19.97 10.70 28.76 34.62 14.06 61.98 31.32 24.12 14.61 28.52 18.85 28.38 38.52 27.26 SE 6.83 0.08 0.22 0.25 0.60 0.01 0.02 0.01 0.12 25.72 0.10 0.09 0.26 0.01 LSD 0.05 19.33 0.23 0.63 0.70 1.70 0.05 0.07 0.04 0.35 72.77 0.29 0.26 0.74 0.03 LSD 0.01 25.72 0.30 0.84 0.94 2.27 0.06 0.09 0.05 0.46 96.78 0.38 0.35 0.99 0.04 X 1 : 产量 ; X 2 : 百粒重 ; X 3 : 单株荚数 ; X 4 : 单株粒数 ; X 5 : 株高 ; X 6 : 单株分枝数 ; X 7 : 倒伏指数 ; X 8 : 茎直径 ; X 9 : 主茎节数 ; X 10 : 单株叶面积 ; X 11 : 叶面积指数 ; X 12 : 小叶面积 ; X 13 : 单株复叶数 ; X 14 : 长宽比。 * , ** 表示差异达显著水平 ( P ﹤ 0.05 ) 和极显著水平 ( P ﹤ 0.01 ) 。 X 1 : yield; X 2 : 100-seeds weight; X 3 : number of pods; X 4 : number of seeds; X 5 : plant height; X 6 : number of branches; X 7 : lodging index; X 8 : stem diameter; X 9 : number of main stem nodes; X 10 : leaf area per plant ; X 11 : leaf area index; X 12 : , leaflet area; X 13 : number of leaf; X 14 : length/width. * , ** :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P ﹤ 0.05 and P ﹤ 0.01, respectively. 2.2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对 2005-2006 年 两年结果的平均值进行相关分析表明 , 不同年代育成的大豆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 ( 表 2, 图 1a )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从 1923 年的 1 197.80 k g hm -2 增加到 2005 年的 2 305.54 k g hm -2 ,增加了 92.48 % ,这是单株荚数 ( 图 1b) 和粒数 ( 图 1c ) 显著增加的结果, 82 年来它们分别增加了 62.11% 和 81.04% ,百粒重与育成年代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图 1d , 表 2 )。 a b d c 图 1 产量 (a) ﹑ 单株荚数 (b) ﹑ 单株粒数 (c) 和百粒重 (d) 随育成年代的变化。 Fig. 1 Changes of yeld(a), number of pods(b), number of seeds(c), and 100-seed weight(d) with year of released cultivars. * , ** 分别代表在 0.05 和 0.01 水平显著。 2005 和 2006 年平均值。 * , ** : Significance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t the 0.05 and 0.01 probability level, respectively. Mean of 2005 and 2006. 2.3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植株生长特性的变化 株高 ( 图 2a ) ,分枝数 ( 图 2b) 和倒伏指数 ( 图 2c ) 随育成年代的增加而降低,呈显著负相关 ( P ﹤ 0.01 ) , 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 82 年来分别降低了 21.55 %﹑ 65.61 %和 49.98 %(表 3 )。从表 3 可以看出, 2005 年和 2006 年均达极显著水平 ( P ﹤ 0.01 ) 。主茎直径(图 2d )随着品种育成年代而显著增加 ( P ﹤ 0.05 ) , 82 年来增加了 47.65 %。 a b d c 图 2 株高 (a) ﹑ 分枝数 (b) ﹑ 倒伏指数 (c) 和 茎直径 (d) 随育成年代的变化。 Fig. 2 Changes of plant height(a), number of branches(b), lodging index(c), stem diameter(d) with years of released cultivars. * , ** 分别代表在 0.05 和 0.01 水平显著。 2005 和 2006 年平均值。 * , ** : Significance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t the 0.05 and 0.01 probability level, respectively. Mean of 2005 and 2006. 2.4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叶形态特征与叶面积的变化 对不同年代 V 4 期 、 R 2 期 和 R 4 期大豆叶片性状指标的平均值研究表明 ( 图 3) :单株叶面积 ( 图 3a ) ,叶面积指数 ( 图 3b) 和叶片数目 ( 图 3c ) 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增加的速度较快,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 70 年代以后株型改良的结果;长宽比 ( 图 3d) 也随育成年代而增加并达显著水平 ( P ﹤ 0.05 ),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 82 年来分别增加了 45.92 %(表 3 ),而 小叶面积 ( 图 3e) 与品种的育成年代极显著负相关 ( P ﹤ 0.01 ) 随育成年代增加而降低, 82 年来降低了 27.06 %。从图 3f 可以看出,主茎节数与育成年代呈正相关,说明在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数目增多与节数的增加有密切的关系。 b a d c f e 图 3 单株叶面积 (a) ﹑叶面积指数 (b) ﹑单株叶片数 (c) ﹑长宽比 (d) ﹑小叶面积 (e) 和主茎节数 (f) 随育成年代的变化。 Fig.3 Changes of leaf area per plant(a), leaf area index(b), number of leaves (c),length/width(d), leaflet area(e), and number of nodes(f) with years of released cultivars. * , ** 分别代表在 0.05 和 0.01 水平显著。 2005 和 2006 年平均值。 * , ** : Significance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t the 0.05 and 0.01 probability level, respectively. Mean of 2005 and 2006. 表 3 30 个大豆品种随育成年代演替某些农艺性状的回归方程 , 相关系数及(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 Table 3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increased percentage of 30 soybean cultivars with years of released 特征 Trait 单位 Unit 回归方程 Regression equation 相关系数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82 年增长的百分率 Percentage increased within 82 years 2005 2006 2005 2006 2005 2006 产量 Yield kg 13.533x-24852 13.844x-25007 0.80 ** 0.83 ** 94.34(1.10) 94.62(1.15) 单株荚数 Number of pods 0.3119x-558.22 0.3138x-562.23 0.46 * 0.45 * 62.44(0.76) 61.53(0.75) 单株粒数 Number of seeds 0.3004x-544.26 0.3365x-616.24 0.42 * 0.48 ** 73.73(0.89) 89.44(1.09) 百粒重 100-seed weight g 0.0096x-3.8068 0.0238x-32.144 0.15 0.34 5.37(0.06) 14.32(0.17) 株高 Plant height cm -0.3324x+763.51 -0.3221x+743.8 -0.59 ** -0.49 ** -21.92(-0.26) -21.23(-0.25) 茎直径 Stem diameter mm 0.0054x-9.6431 0.0038x-6.4654 0.42 * 0.44 * 59.74(0.72) 37.00(0.45) 倒伏指数 Lodging index -0.0248x+51.875 -0.0259x+54.147 -0.72 ** -0.71 ** -48.59(-0.59) -48.92(-0.59) 单株分枝数 Number of branches -0.0374x+76.573 -0.0362x+74.156 -0.59 ** -0.61 ** -65.91(-0.80) -65.33(-0.79) 主茎节数 Number of nodes 0.0472x-72.093 0.0552x-87.929 0.36 * 0.44 * 20.72(0.25) 24.84(0.30) 单株叶面积 Leaf area per plant cm 2 8.3252x-14473 10.428x-18591 0.37 * 0.45 * 44.43(0.54) 58.48(0.71) 小叶面积 Leaflet area cm 2 -0.2135+472.83 -0.2044x+544.63 -0.38 * -0.36 * -28.11(-0.34) -11.05(-0.13) 叶面积指数 LAI 0.0227x-40.584 0.0246x-44.078 0.50 ** 0.55 * 60.66(0.73) 62.49(0.76) 单株复叶数 Number of leaves 0.1737x-325.92 0.141x-262.38 0.65 ** 0.49 ** 175.73(2.14) 131.94(1.60) 长宽比 Length/width 0.0066x-11.183 0.009x-16.03 0.31 0.43 * 35.86(0.43) 57.79(0.70) * , ** 表示相关达显著水平 ( P ﹤ 0.05 ) 和极显著水平 ( P ﹤ 0.01 ) 。   * , ** : Indicate significance of correlation at P ﹤ 0.05 and P ﹤ 0.01. 2.5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 ( 表 4) ,产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茎直径、主茎节数、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叶片数目均呈显著正相关 ( P ﹤ 0.05 ) ,与百粒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产量与株高、倒伏指数、单株分枝数和小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百粒重增加的同时,单株荚数和粒数也在增加;倒伏指数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主茎节数和主茎直径随着分枝数的减少而增加。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表 5 ),单株荚数( 0.4856 )和单株粒数( 0.4170 )对于产量的提高产生的直接效应较大,说明增加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于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 表 4 30 个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Table 4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mong main agronomic traits in 30 soybean cultivars X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X 8 X 9 X 10 X 11 X 12 X 13 X 2 0.19 X 3 0.49 ** 0.08 X 4 0.46 ** 0.17 0.39 * X 5 -0.52 ** 0.07 -0.47 ** -0.45 * X 6 -0.51 ** -0.22 -0.06 -0.26 0.32 X 7 -0.66 ** -0.07 -0.35 -0.25 0.59 ** 0.71 ** X 8 0.33 0.30 0.43 * 0.28 -0.12 -0.21 -0.02 X 9 0.26 0.18 0.31 0.41 * -0.27 -0.38 * -0.38 * 0.32 X 10 0.34 0.12 0.01 0.42 * -0.07 -0.15 -0.15 0.15 0.35 X 11 0.49 ** 0.27 0.24 0.38 * -0.31 -0.11 -0.11 0.27 0.15 0.60 ** X 12 -0.37 * 0.27 -0.34 -0.09 0.32 0.17 0.17 -0.26 -0.26 -0.21 -0.18 X 13 0.52 ** -0.04 0.23 0.36 * -0.24 -0.21 -0.21 0.42 * 0.42 * 0.70 ** 0.50 ** -0.57 ** X 14 0.25 -0.11 -0.09 0.23 -0.25 -0.06 -0.06 0.17 0.17 0.16 0.12 -0.3 0.26 X 1 : 产量 ; X 2 : 百粒重 ; X 3 : 单株荚数 ; X 4 : 单株粒数 ; X 5 : 株高 ; X 6 : 单株分枝数 ; X 7 : 倒伏指数 ; X 8 : 茎直径 ; X 9 : 主茎节数 ; X 10 : 单株叶面积 ; X 11 : 叶面积指数 ; X 12 : 小叶面积 ; X 13 : 单株复叶数 ; X 14 : 长宽比。 * ﹑ ** 表示相关达显著水平 ( P ﹤ 0.05 ) 和极显著水平 ( P ﹤ 0.01 ) 。 X 1 : yield; X 2 : 100-seed weight; X 3 : number of pods; X 4 : number of seeds; X 5 : plant height; X 6 : number of branches; X 7 : lodging index; X 8 : stem diameter; X 9 : number of main stem nodes ; X 10 : leaf area per plant; X 11 : leaf area index ; X 12, : leaflet area; X 13 : number of leaves; X 14 : length/width. * , ** : Significance of correlation at P ﹤ 0.05 and P ﹤ 0.01, respectively. 表 5   30 个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Table 5 Path coefficient analysis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in 30 soybean cultivars X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X 8 X 9 X 10 X 11 X 12 X 13 X 1 0.1566 0.0411 0.0070 -0.0004 0.0839 0.0099 -0.0378 -0.0615 -0.0000 0.0258 0.0162 -0.0139 -0.0344 X 2 0.0133 0.4856 0.0161 0.0025 0.0236 0.0518 -0.0545 -0.1063 -0.0000 0.0236 -0.0200 0.0830 -0.0278 X 3 0.0262 0.1881 0. 4170 0.0024 0.1016 0.0372 -0.0364 -0.1383 -0.0001 0.0369 -0.0054 0.1291 0.0739 X 4 0.0115 -0.2274 -0.0187 -0.0054 -0.1228 -0.0876 0.0149 0.0910 0.0000 -0.0304 0.0191 -0.0852 -0.0783 X 5 -0.0340 -0.0297 -0.0110 -0.0017 -0.3864 -0.1055 0.0274 0.1279 0.0000 -0.0108 0.0104 -0.0756 -0.0205 X 6 -0.0105 -0.1699 -0.0105 -0.0032 -0.2754 -0.1480 0.0031 0.1059 0.0001 -0.0326 0.0182 -0.1293 -0.0076 X 7 0.0462 0.2066 0.0118 0.0006 0.0827 0.0036 -0.1280 -0.1098 -0.0000 0.0264 -0.0154 0.1496 0.0537 X 8 0.0284 0.1521 0.0170 0.0014 0.1457 0.0462 -0.0414 -0.3392 -0.0001 0.0149 -0.0156 0.1468 0.1053 X 9 0.0188 0.0036 0.0175 0.0004 0.0561 0.0413 -0.0190 -0.1201 -0.0003 0.0580 -0.0124 0.2500 0.0500 X 10 0.0417 0.1183 0.0159 0.0017 0.0431 0.0498 -0.0348 -0.0523 -0.0002 0.0970 -0.0108 0.1790 0.0378 X 11 0.0426 -0.1634 -0.0038 -0.0017 -0.0674 -0.0452 0.0331 0.0890 0.0001 -0.0176 0.0595 -0.2019 -0.0936 X 12 -0.0061 0.1136 0.0152 0.0013 0.0824 0.0539 -0.0540 -0.1404 -0.0002 0.0489 -0.0339 0.3547 0.0833 X 13 -0.0170 -0.0425 0.0097 0.0013 0.0250 0.0036 -0.0217 -0.1127 -0.0000 0.0116 -0.0176 0.0931 0.3172 X 1 : 产量 ; X 2 : 百粒重 ; X 3 : 单株荚数 ; X 4 : 单株粒数 ; X 5 : 株高 ; X 6 : 单株分枝数 ; X 7 : 倒伏指数 ; X 8 : 茎直径 ; X 9 : 主茎节数 ; X 10 : 单株叶面积 ; X 11 : 叶面积指数 ; X 12 : 小叶面积 ; X 13 : 单株复叶数 ; X 14 : 长宽比。 表中对角线上数据为直接通径系数。 X 1 : yield; X 2 : 100-seed weight; X 3 : number of pods; X 4 : number of seeds ; X 5 : plant height; X 6 : number of branches; X 7 : lodging index; X 8 : stem diameter; X 9 : number of main stem nodes; X 10 : leaf area per plant; X 11 : leaf area index; X 12, : leaflet area; X 13 : number of leaves; X 14 : length/width. Direct path-coefficient on the diagonal line. 3 讨论 许多研究表明,由于遗传改良大豆产量每年增加 0.5% ~ 1% ,且持续增加 。我们对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产量平均每年增加 1.12% ,增长趋势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产量受单株荚粒数目的影响 , Morrison 研究表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百粒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 Egli 也发现,产量与单株的粒数相关而与粒重不相关。 Boerma 认为产量的增加与荚数的增加有关。本研究也表明,产量与单株荚数 和 粒数呈显著正相关 ( r =0.46 ** , r =0.43 * ) ,而与百粒重相关不显著 ( 表 4)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均大于百粒重;通径分析表明单株荚数( 0.4856 )和单株粒数( 0.4170 )对于产量提高产生的直接效应较大(表 5 ),这说明在大豆遗传改良过程中单株荚数和粒数比粒重对产量的提高贡献更大。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由遗传改良获得的优良株型对产量的提高贡献最大 。建立良好的株型是大豆品种改良的重要方向 。 Voldening 研究表明,随着品种选育和株型改良,大豆株高随着育成年代的增加而降低,茎直径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抗倒伏能力明显增强,并且株高与倒伏指数呈线性显著正相关。崔章林等 分析了中国 1923-2005 年育成的 651 个大豆品种的性状演变特点,也指出新品种在抗倒伏性,丰产性等方面得到不断改良。本文研究进一步表明,育种工作者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使株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叶片向狭长小叶趋势变化而且单株叶片数目随年代而增加,利于冠层内通风透光,株高降低,节间缩短,节数增加,分枝数减少,抗倒伏性增强。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 r =-0.50 ** ) , 82 年来降低了 21.55% ( 表 3 ), 但株高的降低是有一定限度的。王金陵 研究认为 90 年代以后高产株型的株高应该控制在 80~ 90 cm 。我们也认为,大豆株高以保持在 80 cm 左右为宜。 4 结论 大豆品种产量在遗传改良过程中,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贡献最大,可以作为大豆产量改良的关键指标,同时,主茎直径增加和主茎分枝数目减少,大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增强;单株叶片数目增加,叶型改良,提高源器官的光合生产能力;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增加,使库容量增大。所以,提高抗倒伏能力和扩源增库应成为未来大豆育种工作的主攻方向。 4 References Karmaker P G, Bhatnagar P S.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oybean varieties released in India from 1969 to1993. Euphytica ,1996,900:95 103 Cober E R, Voldeng H D. Developing high-protein yield soybean populations and lines. Crop Sci , 2000, 40:3 9 42 Cui Z L, Thomas E, Carter J, Burton J W. Genetic base of 651 chinese soybean cultivars released during 1923 to 1995. Crop Sci , 2000, 40:1470 1480 Zhao T-J( 赵团结 ), Gai J-Y( 盖钧镒 ), Li H-W( 李海旺 ), Xing H( 邢邯 ), Qiu J-X( 邱家驯 ). Advance in breeding for super high-yielding soybean cultivars. Sci Agric Sin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39(1):29 3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Buttery B R.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soybean cultivars observed by growth analysis. Can J Plant Sci ,1972,52:13 20 Wilcox J R, Schapaugh W T, Bernard R L.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oybeans in the Midwest. Crop Sci , 1979:803 805 Ustun A, Allen F L, English B C. Genetic progress in soybean of the U.S. Midsouth. Crop Sci , 2001,41:993 998 Frederick J R, Woolley J T, Hesketh J D, Peters D B. Seed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old and modern soybean cultivars under irrigation and soil water-deficit. Field Crop Res , 1991,27:71 82 Yang J-Y( 杨加银 ),Xu H-F( 徐海风 ).Effect of sowingdates and plant densittes on fresh pod yield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vegetable soybean. Soybean Sci ( 大豆科学 ),2006,25(2):185 19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ueddersV D.Genetic improvement in yield of soybeans. Crop Sci , 1977,17:971 972 Morrison M J, Voldeng H D, Cober E R. Physiological changes from 58 Years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hort-season soybean cultivars in canada . Agron J ,1999,91:685 689 Jones B P, Holshouser D L, Marcus M A, Jon K F R, Christine M A K. Double-crop soybean leaf area and yield respones to mid-atlantic soil and cropping systems. Agron Jl ,2003,95436 445 Yang X-H( 杨秀红 ), Wu Z-F( 吴宗璞 ), Zhang G-D( 张国栋 ). Evolution of root characters of soybean varieties of different ages. Sci Agric Sin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34(3):192 29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Specht J E, Hume D J, Kumudini S V. Soybean yield potential:A genetic and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 Crop Sci ,1999,39:1560 1570 Wang J-L( 王金陵 ).Review on the change of soybean plant types of main soybean producting regions in China. J Northeast Agric Coll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3,24(3):209 21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eng H-B( 郑洪兵 ), Xu K-Z( 徐克章 ), Zhao H-X( 赵洪祥 ),Li D-Y( 李大勇 ), Wang X-H( 王晓慧 ), Zhang ZH-A( 张治安 ), Yang G-Y( 杨光宇 ), Yang CH-M( 杨春明 ), Lu J-M( 陆静梅 ). Study on stub type evolution of soybean cultivars with the years of release in Jilin province. Chin j oil crop sci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6,28(3)276 28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Voldeng H D, Cober E R, Hume D J R, Gillard D C, Morrison M J. Fifty-eight years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hort-season soybean cultivars in Canada. Crop Sci ,1997,37:428 431 Morrison M J, Hume D J R, Cober E R. Agronomic changes from 58 years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hort-season soybean cultivars in Canada . Agron J , 2000,92:780 784 Blaine L B, Donald G B. Orien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eaves within soybean canopies. Agron J ,1972,64:26 29 Bisco P V. Barley and its environment: III. Carbon budget of the stand. J Appl Ecol ,1975,12:269 293 Egli D B, Bruening W P. Flowering and fruit set dynamics at phloem-isolated nodes in soybean. Field Crops Res , 2002,79:9 19 Boerma H R. Comparison of past and recently developed soybean cultivars in maturity groupsVI,VII and VIII. Crop Sci ,1979,19:611 -613 Cao X ( 曹雄 ), Guo S-L( 郭淑兰 ).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type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high-yield soybean. J Shanxi Agric Sci (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31(1):16 1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J A( 王继安 ), Wang J G( 王金阁 ). Effect of leaves distribution on vertical to the yield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in soybean. J Northeast Agric Univ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31(1): 14 1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ang Y-Z( 常耀中 ). Problems of leaf area of the high yield culture in soybean. Sci Agric Sin ( 中国农业科学 ),1981,(2):22 2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豆方面
zhenghongbin 2010-1-14 10:32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郎咸平:中国粮油 还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
pikeliu 2009-11-17 14:11
郎咸平:中国粮油 还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 www.eastmoney.com 2009-11-17 11:26 郎咸平   这几天中国北方很多省受了雪灾,而这种天灾继续南下,范围进一步扩大。受灾的地方物价在上涨,这是天灾。      然而,不可想象的还有人祸,就是我们现在买的各种食用油,包括鲁花、金龙鱼都是外资的。我们中国粮油85%都是外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已经败于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联合发动的一场大豆金融战。失败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连每天食用的油都要看华尔街的脸色行事,它看你不顺眼就抬高价格,你就得多付钱。你能不能想象连吃的油都要受人家控制,炒个荷包蛋都不容易,这年头,日子怎么过?      据史书记载,中国人在黄帝时代就开始种植大豆,中国人种植的大豆曾经比全世界其他地区种植的总量还要多。大豆过去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 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此后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额连续攀升;最近 10多年里,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大豆产量十分丰富,却需要进口洋大豆呢?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调整,我们的粮油价格就发生变化呢?      从2009年4月份开始到6月底,大豆价格上涨了25%。这个价格是谁拉高的?在这里我告诉各位读者,这就是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的所作所为。这一群人也可以简单地叫做金融资本,他们已经完全控制了我国大豆的价格。当初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一上升,我们的粮油价格就跟着上升?      大豆危机是怎么开始的?一般来说,美国大豆的质量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的质量要好。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它的出油率大概要高出1/6。而且在2003年之前美国大豆价格特别低,它的到岸价格甚至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便宜10%。因此一旦开放大豆进口,东北黄金大豆就将被洗劫一空,完全没有生存的可能。这场大豆危机是非常重要的危机,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美国政府和华尔街是如何搞这场阴谋的。2003年8月份,美国农业部说天气不好,所以大豆库存数据要调低美国农产品生产配额是由美国农业部决定的。大豆库存量降低那还得了,于是美国的金融炒家就开始大量建仓,因为美国政府不买了。怎么建仓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交易价格从2003年8月份的最低点540美分一路涨到了2004年4月份的1 060美分,涨得非常快。      因为美国政府要求美国的大豆产量降低,导致大豆价格从540美分涨到了1 060美分,创下了2003年之前30年的新高。这样的涨幅换做在中国的话,相当于每吨大豆从2 300元涨到4 400元,就是这么快。你知不知道这都是阴谋?第一,农业部为什么要调低大豆的产量?第二,国际金融炒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拉抬大豆的价格,而且拉抬得这么快?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中国70%的大豆压榨工厂全部破产。由于中国压榨企业的恐慌心理,于2004年3月在一吨4 300元的历史高价下,抢购了800多万吨大豆。      由于大豆价格大跌,结果损失惨重,有70%的压榨企业破产出局,大量企业倒闭,而在这个时候,你们知不知道有国际四大粮商这个说法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只有四家公司,它们趁机低价收购中国破产的压榨企业,参股多家大豆压榨企业。世界四大粮商进场收购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而四大粮商和美国政府以及华尔街之间关系暧昧,在此得到了完全的证实。      我上面提到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为了大家能更清楚的了解整个事情的经历,我建议大家读一下下面几本书。大家在读完之后,仔细想想一下,华尔街为什么能兴风作浪。      1、拉吉.帕特尔《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目前国内讲食品问题及四大粮商的书很多,这是最全面的一本。如果要了解金融炒家在相关领域如何兴风作浪,同时参考我的着作《金融超限战》。      2、科林.里德《金融危机经济学:如何避免下一次经济危机》:未来的社会,有危机是常态,没危机就太幸福了,这次危机还没过,看点,有备无患吧。      3、肯.布兰佳《更高层面的领导》:肯.布兰佳在管理界,也算一号人物,本书是其集大成之作,在领导力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最近很多企业界老总听了我的讲座,希望为他的管理人员推荐一本取之即用的书,又体现了我在《谁在谋杀中国经济》所说的文化浮躁性,但基于其好学精神,我的助手找了几本,姑且认为这一本不错。      4、斯蒂芬.李柏《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这是一本在2008年销售异常火爆的一本书,作者拥有19年的专业股市预测经历,当然,他是有成功预测过的,比如成功预测了 20世纪90年代将是股市的黄金时期;科技股市场的崩溃即将来临;在2004年2月,当原油价格还在每桶33美元以下徘徊的时候,他又预言能源价格飞速上涨已经为时不远。但推荐给大家看的不是他关于股市的预测,而是他关于投资背后的理解。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奇的作物-大豆
tianzhongyan 2009-11-15 15:15
在古希腊神话中,农业女神得墨忒耳给了出远门的女儿普西芬尼一粒大豆,说能消除邪恶,防冶百病。但不久,善良的普西芬尼却把这粒大豆留给人间传种繁衍,成为世界一大农作物。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有确切记载的大豆发源地是中国。5000年前的中国人就开始种植大豆,大豆的栽培技术由中国传入日本,十八世纪引入欧洲,美国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才开始大量种植大豆的,1936年我国大豆的总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球的80%和90%以上。从五十年代起,世界对大豆的需求一直呈增长势头,已跻身于世界主要农作物商品之林。随着各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大豆总产量在世界排名已退居到第四位,从1996年开始我国成为大豆的净进口国,且年消费量逐年递增。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需水较多,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可直接食用,也可作油料及制成各种副食品,如:豆腐、豆浆、豆腐皮等。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35.1%),脂肪含量高(16.0%)而质优(不饱和脂肪酸占大豆脂肪80%),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占55.3%,高钙(191毫克%),高膳食纤维(23.3%),高钾低纳(683:1)、高磷(465毫克%)。大豆油在人体内的消化率为97.5%,能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下降。高钾低纳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益。此外,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磷脂(1.5%),能预防脂肪肝;还含有异黄酮,对防止骨质疏松,防癌抑癌有作用。近些年大豆蛋白纤维应用到纺织领域,使大豆的应用又开辟了新的途径。大豆纤维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它的吸放湿性能、通透气性能、保暖性能和可纺性能都与毛、麻、丝、棉等天然纤维相仿,因此被业内人士定义为21世纪的健康舒适纤维。 大豆这个古老作物,以她神奇的魅力,被人们不断的挖掘着她的潜能,她也不遗余力的为人类奉献着一切。
个人分类: 南腔北调|153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串串烧20090419
eloa 2009-5-14 19:42
riset 发表于 2009-05-09 19:06 笑一笑,健康到 甜美的笑容在表达内心情感,润滑社会交往都起到了莫大的作用,但笑容的功能绝非仅限于此,根据美国《今日心理学》的报道,最自然、最舒畅的笑也是一种最天然的保健品。研究显示,自然的笑至少能导致14种基因更好的表达,使得自然杀伤细胞对抗癌细胞的活性更强。大笑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的供应。哺乳期母亲的笑会增加乳汁中褪黑激素的含量,降低宝宝过敏反应产生的几率。糖尿病患者的笑可改善内分泌,防止血糖升高。体质弱的人放声大笑后,内啡肽与生长激素的含量会大增,前者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而后者对肌肉、骨骼都有益处。 最环保的蛋白质来源 一直以来鸡蛋都被视为氨基酸供应最为均衡的蛋白质来源,此外瑞典科学家还发现鸡蛋也是一种生产过程能耗最小、最为绿色的蛋白质食品。瑞典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对鸡蛋、猪肉及牛肉等食品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精确计算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结果显示,相对于数字高企的牛肉和猪肉,生产1千克鸡蛋排放的温室气体为1600克,耗能仅有8.2兆焦。科学家认为在全球变暖及环境恶化的当下,鸡蛋应当是人们摄取蛋白质的首要来源。除此之外,鸡蛋中的胆固醇也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恐怖,每天食用1-2个鸡蛋,不但不会导致胆固醇升高,反而有益于营养平衡。 大豆有助预防乳腺癌 前不久,台湾歌手阿桑因患乳癌辞世,人们在唏嘘之余,也愈加重视这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疾。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从小爱吃大豆的亚裔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可降低58%。他们发现美国白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是中国和日本的4至7倍,但移民美国的亚裔妇女后代患病风险却逐渐增加,这说明其中有非遗传的因素在作祟。研究者通过对1600名亚裔女性的调查,发现儿童期吃大豆食品较多的女性患癌风险会大幅降低,如果在青春期或成年才开始喜好大豆,虽然抑癌效果减弱,但仍可降低20-25%的风险。
个人分类: 科学圈圈坐|176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豆弃留存争议,国产大豆可以没有吗
jxz1963 2009-4-23 11:22
十多年来,国内对中国大豆何去何从始终有争论,有要保的,有要弃的,在这些犹豫中,国产大豆逐渐衰落下来。 一位业内专家不无愤懑地说。 据他介绍,争议的焦点主要是:一是作为油料作物,大豆与粮争地,影响国家保障粮食安全。二是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价格又便宜,我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花点钱买大豆不是问题。 这种行为何其短视!当我们完全依赖进口时,进口大豆还会这样便宜吗?!日本和韩国的例子已经在先,去年韩国大豆价格就高达每市斤 20 元人民币! 大豆生产攸关国计民生 近年来,我国的大豆进口数量迅速增长。据统计, 2008 年全世界大豆产量 2.3 亿吨,中国消费大豆 5394 万吨,占世界大豆总产的 23% ,其中国产大豆仅占我国消费总量的 30.6% ,自给率不足 1/3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大豆 629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15.1% 。 记者在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中看到:豆油是我国第一大食用油,约占国内食用消费的 40% ;豆粕是重要的蛋白原料,占国内饲料蛋白原料的 60% 左右。大豆加工业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行业紧密关联,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大豆种植业同时攸关全国 4200 多万农民的生计与增收,尤其是我省北部地区农民主要依靠种植大豆生存,一旦大豆没了,他们的生活及新农村建设都无从谈起。 2008 年初由于大豆价格飙升,导致国内食品价格大幅度波动,直接影响我国的食品安全。 混种混收 消耗掉优势 我国著名的大豆专家、省农科院总农艺师刘忠堂教授说: 国产大豆的种性、单产及出油率并不输给进口大豆,我们只是差在没有专业化的生产,以至于无法把国产大豆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他说,自 2001 年农业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大豆科技行动计划、高油大豆高产示范工程和科技入户等重大措施以来,作为全国大豆主产区我省大豆的产量连年稳步提高,培育出一大批含油量在 22% 、 23% 甚至更高的高油大豆品种、高油高蛋白大豆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商品豆的出油率大幅提升。目前我省农村大豆的单产虽然与国外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农垦整体水平已达亩产 170 公斤以上,毫不次于进口转基因大豆,大面积高产田甚至达到亩产 260 多公斤,比美国、巴西、阿根廷都高;我们的高油大豆含油量都在 21.5% 以上,也毫不低于进口转基因大豆,但遗憾的是,种植和收购环节的 混种混收 ,将高油大豆的优势消耗殆尽,使得我国商品豆的出油率至今仍比进口转基因大豆低一个百分点左右。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靠政府出手。 刘教授说,全世界 60% 的大豆坐着船常年在海上走 超强的商品性决定了大豆受市场的影响特别大,也要求它的生产必须是专业化的、规模化的、商品化的,但我们的农村却做不到。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都是连片种植,一块地至少几千亩,其规模效应、成本优势,我们农村这种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怎么能比?人家都是专一品种生产,而我们还延续传统落后的 混种混收 。 生产和加工链条要整体考虑 管理粗放,竞争乏力 国产大豆的这个 毛病 ,由来已久。早在 1996 年我国由大豆纯出口国变为纯进口国时,专家就明确指出;随着进口转基因大豆对国内大豆产业的冲击日益显现,对这个问题的呼吁也不断强化,但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实践证明,光在种的环节采取措施不行。作为油用大豆,含油率的指标却没有进入我国大豆市场收购的质量标准之中,收购时高油低油一勺烩,优质不优价,农民当然是习惯种哪个就种哪个了。 业内人士直言,长期以来我们在解决大豆问题上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把生产和加工链条整体考虑,是一个关键原因。 据悉,国际资本已经将手伸向国产大豆最后的堡垒 最大产区黑龙江,正如此前低价巧取南方油脂加工企业一样,意欲合资或兼并我省的油脂企业,继续他们的低成本扩张之路。一旦成功,原来采用地产大豆的龙江企业将把目光转向进口大豆,这将进一步挤占国产大豆的市场空间,随着跨国粮商对加工环节的全部控制,大豆垄断经营的局面也将为期不远了。 来源 / 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个人分类: 推荐|295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危殆!强烈呼吁禁止美倾销转基因大豆(转贴)
kerer009 2009-4-22 08:39
中国危殆!强烈呼吁禁止美倾销转基因大豆(转贴) http://js360.bolaa.com/forum/blogtopic_5739798.html 新闻链接:据《华夏时报》18日消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黑龙江省告急,当地规模以上的68家大豆加工企业无一家收购大豆,几乎全部停产!       这预示着国产大豆加工、销售的产业链行将断裂!中国大豆业有可能在境内全线崩溃!整个大豆产业让位于以美国、南美为首的国外转基因大豆,这将极大的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在此黑夜强烈呼吁,国家当以倾销为由,禁止国外转基因大豆进入中国境内!       据了解,当前国产大豆收购价格为每吨3,700元,而进口大豆价格不到3,200元,(最低时,到港价甚至低至2900元每吨!)每吨差价500元,扣除沿海到黑龙江的运输成本,每吨差价也有300多元。通常情况下,油脂企业每加工一吨大豆的利润在100元左右,加工企业如收购国产大豆加工至少亏本200元。这就是国内大豆加工企业不愿到大豆主要产区收购的主要原因。    受这场进口大豆冲击最严重的当属黑龙江了,黑龙江是世界大豆的原产地、中国大豆的主产区(占国内大豆产量50%),黑龙江大豆之所以珍贵、稀缺,第一是因为其蛋白质含量高,二是因为它是纯天然的非转基因大豆!所以一直以来,黑龙江大豆的出口对象都是象韩国、日本这类要求较高的国家。       黑龙江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企业生产成本当然是主要原因,因为黑龙江省内的油脂加工企业采用的都是本地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几乎没有一家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而全国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南方,很多油脂企业均采用进口大豆。因为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高(可达20%—21%),而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却只有17%。价格低的出油率高,可价格高的反而出油率低,这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业企业来说选择国外转基因大豆是“天经地义”的了。然而,对于国人来说,事关食品安全难道仅仅是由价格来决定的吗?       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对转基因产品是有严格规定的,外来转基因产品是不准进入欧洲销售的,就算是本地转基因产品,在上架时必须注明本产品是转基因产品。欧洲之所以对转基因产品监管如此严格,是因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权威鉴定。因此,从安全性考虑,欧美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明确限制转基因产品应用在食品领域。    转基因大豆大都抗除草剂、抗病虫。原理就是在大豆中植入目的基因,使大豆叶或大豆体内产生有害物质,将虫子毒死,这从抗病抗虫角度是有利的。但这种对虫子有害的物质是否会在大豆种子中聚集起来,人食用后是否会受到伤害?我相信稍有常识的人是不敢妄下安全的结论的。转基因产品除了对人有可能产生伤害外,还会对环境产生灾难的破坏!使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更可能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从而导致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突变!      透过当前国产大豆滞销看本质,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大幅补贴其大豆产业,挟低价的转基因产品叩关中国,企图恶意倾销,彻底的打跨中国的大豆业!当国内大豆企业停产、出售时,外资就会逢低收购。本来,经过前几年洗牌,我国大豆产业基本上被外资所控制,如果这次因为国外低价倾销的转基因大豆而失去黑龙江这一块最后的净土,将意味着中国的大豆主产区将完全失控,我国将在这一领域彻底失去话语权!而在外资全面占领中国的大豆产业领域下,将极大的威胁我国的食品安全,也必然会损害我国的国家安全!      目前,中国有大豆进口权只掌握在几个国有企业手中,一般企业是无权进口的,所以造成目前国内大豆业困局的幕后推手算不算这几个大豆进口巨头?明知国外转基因大豆会对国内大豆产生巨大冲击而不作为,这又算不算行政上的渎职行为?     中国不是转基因食品的天堂,中国企业不是转基因产品的实验室,中国人更不是转基因产品的试验品!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的国家安全请拒绝转基因产品!尤其是政_府,请阻止转基因大豆进入中国,保护好你的人民,免遭完全可避免的灾难!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18 次阅读|1 个评论
植物油料产量与消费(1):大豆与大豆油
jxz1963 2009-4-16 22:44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是我国主要植物油料之一。大豆曾是中国人的骄傲,它曾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它是几千万农民的生命线,这个产业的兴衰牵联着几千万农民的利益。 我国大豆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河北等省区,其中黑龙江大豆占全国大豆总面积的50%左右。 近几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很难增加,2007年中国大豆收获面积约为900万公顷左右,远未达到1000万公顷的目标。 近两年,我国大豆的年生产量基本保持在1600万吨左右,其中东北三省的年产量超过1200万吨,其中黑龙江的年产量在700万吨左右,内蒙古东部地区在200万吨左右。 2008 年我国总消费大豆5394万吨,其中国产大豆的总产量约为1650万吨,进口大豆约3744万吨,进口大豆是国产大豆的2.27倍。而2008年大豆油的总供给量约为1017万吨,其中国产大豆油仅占65万吨,进口豆油259万吨,进口大豆折油约693万吨。 2008 年我国油脂供给量约为2500万吨,其中进口大豆油占38%左右,进口油脂约占我国油脂总消费量的62.4%。所以说,大豆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品种,令人感叹的是,如今的大豆油都是以转基因为主的进口大豆油(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国产的大豆份额越来越少了。 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酸5%-9%。 大豆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还有较丰富维生素E及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吸收消化率高达98%,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7662 次阅读|2 个评论
沿淮地区地膜毛豆播种过早易受早霜危害
tjm9518 2009-2-8 14:36
提示:早熟毛豆品种春季采用双膜及大棚加地膜覆盖种植可以早上市 泗洪县城头乡一农民反映, 2008 年他在 3 月 20 日前后种了 10 多亩早春地膜毛豆,选用的品种是科源 3 号,结果毛豆收获迟,一直到 7 月中旬才上市,价格偏低。今年他想换用一些早熟的毛豆品种,以提早上市,最好能赶在麦收前后上市。他问,选用哪些品种可以使毛豆早上市。 据了解,在泗洪等淮北地区,地膜毛豆播种期一般应安排在 3 月下旬,通过选用播种至采收 90 天左右的早熟毛豆品种,采收期可以提前到 6 月中下旬。这些地区地膜毛豆提早到 3 月中旬播种,容易遇早霜危害,不利于稳产。利于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可以将播种期提早到 5 月上中旬,并有利于避免早霜危害,能提早采收。利用大棚等设施提早播种早熟毛豆品种,可以将毛豆上市期提前到 5 月下旬,实现在麦收前采收毛豆上市。 目前淮北地区生产上春播早熟毛豆主体品种为辽鲜 1 号等品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育成的早熟大豆品种徐春 1 号近年来在当地已有较大面积推广应用,新育成的早熟大豆品种徐春 2 号也适合在当地使用,但现在这两个品种的种子已售完,以后需要种植该品种时可以提前与该所联系,电话: 0516-82189229 。当地春季采用地膜覆盖、双膜覆盖、大棚覆盖生产早熟毛豆,还可以选用沪宁 95-1 、辽鲜 1 号、早生白鸟等品种。其中早生白鸟等品种早熟性较好,但籽粒偏小。台湾 292 等老品种目前在当地生产上已很少应用。 另据了解,早熟毛豆品种均为感温型品种,播种至采收的时间长短会受到生长期温度高低的影响,生长期温度高,时间相对较短;生长期温度低,时间相对较长。毛豆种子 10 ~ 11 ℃时即可发芽, 15 ~ 20 ℃出芽最快,苗期耐短期低温,一般地温达到 8 ~ 9 ℃即可播种。我省不同地区毛豆播种适期有一定差别,南部地区播种可早些,北部地区播种应迟些。 据有关资料,在海安等地,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时,选用早生白鸟、 99-20 等早熟毛豆品种,一般 3 月 15 日播种, 6 月 20 日前便能批量上市。因春季温度低,毛豆个体生长相对较小,宜适当增加密度,一般穴距 25 厘米,每穴播种 3 粒,每亩 20000 株。播种当天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全苗。齐苗后破膜放苗,壅土压膜护苗,保持墒情和温度。毛豆齐苗破膜后,易遭地下害虫、蚜虫等虫害影响,及时用药防治。 在姜堰等地,利用大棚加地膜覆盖种植早春毛豆,可以选用早生白鸟、辽鲜 1 号、特早 4 号、宁蔬 60 等品种,在 2 月下旬播种, 5 月中旬上市, 5 月下旬采收结束,亩产量在 400 ~ 600 公斤。大棚春提早播种,土壤湿度不宜过大,否则遇低温易烂种。重施底肥可提高毛豆的抗寒力及产量。播种前 1 周扣好大棚,喷施氟乐灵等除草剂后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 2 月下旬,选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水清) 资料链接 徐春 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99年育成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2005年4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出苗势强,幼茎紫色,叶色深绿,紫花,灰毛,成株有限结荚习性。株高32.7厘米,主茎9.5节,分枝1.9个,单株结荚21.8个,出仁率50.6%,百粒鲜重62克。豆仁稍有甜味,糯性较好。鲜荚弯镰形,绿色。田间病毒病发生轻,抗倒性较强。从播种到采收92天。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鲜食毛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鲜荚亩产568.6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2.4%,鲜粒亩产287.9公斤,较对照增产6%。2004年参加鲜食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亩产657.0公斤,比对照增产6.8%,鲜粒亩产350.2公斤,较对照增产11.6%。该品种优质高产,熟期适中,子粒较大,商品性好,适宜江苏省各地及周边地区作春播鲜食大豆种植。 徐春 2号属春播晚熟鲜食(菜用)大豆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育成。200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适宜江苏省作春季毛豆种植。2004~2005年省区试,两年鲜荚平均亩产584.8公斤,较对照台湾292增产4.5%,鲜粒亩产328.9公斤,较对照增产13.5%。2006年生产试验,鲜荚亩产729.4公斤,较对照增产9.8%,鲜粒亩产398.8公斤,较对照增产18.0%。出苗势强,幼茎淡绿色,叶片卵圆形、绿色。植株直立,有限结荚习性,白花,鲜荚弯镰型,茸毛灰色。省区试平均结果:播种至采收94天,株高28.2厘米,主茎8.2节,分枝2.7个,单株结荚22.4个,多粒荚个数百分率62.5%,每公斤标准荚373.5个,二粒荚长4.9厘米,宽1.3厘米,鲜百粒重65.0克,出仁率55.5%。口感品质香甜柔糯。干籽粒椭圆形,种皮绿色,子叶黄色,种脐深褐色,百粒重26克。中抗花叶病毒病,田间花叶病毒病发生轻,抗倒伏。
个人分类: 栽培问题|6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年中国进口大豆3,744万吨,再创新高
jxz1963 2009-1-13 17:32
中国海关 2009 年 1 月 13 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 2008 年全年进口大豆达创纪录的 3,744 万吨,同比增长 21.5% ,因中国政府为增加国家储备加大购买量。中国 2008 年 12 月进口大豆 330 万吨,同比增加 12.8% ,与 11 月基本持平。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植物油消费国,去年亦购买 816 万吨食用油,包括棕榈油和豆油,同比下降 2.6% 。 12 月进口 75 万吨,较 11 月 85 万吨的进口量有所降低。 中国1996-2008年大豆等油料、油脂进口数量统计(万吨) 年份 大豆 豆油 菜籽 菜油 棕榈油 备注 1996 110.8 129.5 0.041 31.6 100.9 1997 287.6 122.5 5.5 35.1 115.6 1998 319.3 82.9 138.6 28.4 93.0 1999 431.9 80.4 259.6 6.9 119.3 2000 1041.9 30.8 296.9 7.5 139.1 2001 1393.9 6.9 172.4 7.3 151.7 2002 1131.5 87.0 61.8 7.8 222.1 2003 2074.1 188.2 16.7 15.2 332.5 2004 2023.0 252 47 35.3 385.6 2005 2659.0 169.4 29.6 17.8 433 2006 2827 154.3 73.8 4.4 508.2 2007 3082.1 282.3 83.3 37.5 509.5 2008 3744 2008 年进口 816 万吨食用油,包括棕榈油和豆油。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38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豆病虫害拾贝
陈井生 2008-7-29 13:54
大豆病害较多: ① 大豆胞囊线虫病、根结线虫病。 胞囊线虫 Heterodera glycines 主要发生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等省 ( 自治区 ) 。 采用合理轮作和抗病育种防治。 ② 真菌病。有为害暗叶部的斑枯病、灰斑病、霜霉病和锈病等,其中霜霉病遍及各地;为害根、茎的有疫腐病、菌核病和炭疽病。疫腐病以抗病育种,其他靠轮作法防治。为害子粒的有紫斑病和黑点病,药剂拌种防治 。 ③ 细菌病有斑点病和斑疹病,有的可用抗病育种防治 。 ④ 病毒病。种类多,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以花叶病毒流行广、为害重。采用无病毒种子、消灭媒介昆虫及抗病育种防治。 此外 主要虫害有食心虫、草地螟、豆荚螟、豆秆蝇、豆秆黑潜蝇、红蜘蛛和蚜虫等,以药剂防治为主。菟丝子在黄淮平原为害甚烈,采用清选种子、生物防治和轮作防治 。 目前发现的病害有 30 余种,其中真菌性病害最多,病毒类主要是大豆花叶病毒,线虫病主要为胞囊线虫和根结线虫。 大豆锈病、炭疽病、细菌性斑疹病等,在南方发生较重。北方春大豆区霜霉病、灰斑病、细菌性斑点病、胞囊线虫病发生普遍。大豆病毒病在各大豆栽培区都有发生。 为 害大豆粒荚为主的有:紫斑病 Cercospora kikuchii 、轮纹病 Ascochyta glycines 、赤霉病 Fusarium avenacearum(Fusarium roseum 、 Fusarium semitectum) 、荚枯病 Macrophoma mame 、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ycines 、黑痘病 Sphaceloma glycines 。 叶部病害主要有:霜霉病 Peronospora manshurica 、灰斑病 Cercospora sojina 、褐纹病 Septoria glycines 、黑斑病 Alternaria brassicae var.phaseoli Alternaria fasciculata Alernaria tenuissima 、锈病 Phakopsora pachyrhizi 、白粉病 Erysiphe polygoni 、细菌性斑点病 Pseudomonas glycinea 、细菌性斑疹病 Xanthomonas phaseoli var. sojense 、大豆花叶病 Soybean mosaic virus(SMV) 等。 茎秆部病害有:菌核病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黑点病 Phomopsis sojac(Diaporthe phaseolorum) 、纹枯病 Pellicularia sasakii 。 根部病害有: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猝倒病 Pythium debaryanum 、枯萎病 Fusarium bulbigenum (F.oxysporum) 。 根疫病 Phytophthora magasperma var.sojae 是美国的主要病害,中国尚未发现。是检疫对象。
个人分类: 大豆|503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