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写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写作的魅力
yaojunwei 2020-9-4 09:10
《NVivo使用从入门到精通》总算统稿完成了,这本书共招募了26位教师和同学进行校对,针对每一校对情况,我一一复核,统稿共4次,我又一一审查。即便如此,可能还会有疏忽和纰漏的地方。 这本书的撰写贯彻了整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个暑期更是无间断地持续修改,以至于我觉得暑期一晃而过。这是我写的第一本关于研究工具的书,其后我还会继续跟进、继续完成另外两本。 当校对完后,尤其是今天统稿总算结束了,时间是2020年9月1日22:32分。其实,校对和统稿的过程极其繁琐和乏味,这里不得不再次感谢全国招募的26校对者,正是这26位校对者促成了本书撰写的顺利进行。 其实,写作于我而言,就如同吸食鸦片一样会上瘾。我知道,我所写的一切东西,是何等微不足道。但我去写的一切,与我而言,又是何等重要。写作是个很私人的事情,但是假如我倾其一生去写作,是否又不是私人的事情,会是不同观点碰撞的结果,正如我这次撰写《NVivo使用从入门到精通》一样。 这学期我要给研究生开一门新课《行动学习与知识应用》,没有专门的参考书,我想讲授几轮下来之后自己在编写一本,以备自用。 写作的媒介是文字。通过文字,写作者将其情感思想记录下来,情感思想虽然是抽象的,但是每个人其实都是借由自己所熟悉的语言在感受、在思考,然后将其塑形于自己所熟悉的文字里。我一向以为写作就是这样的,自己心里有话就说,便借由文字及写作表达出来。 假如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写作的时候,有没有预设的读者或者读者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我其实没有想过,或者应该说,我写作之前、写作之中、写作之后很少想这个问题。或者我就是写给自己的,我的读者就是我自己。我觉得写作首先是自己可以作为自己作品的忠实读者和批判性读者。作者的我,对于读者的我,经由写作变得既熟悉又陌生的关系,虽然没有预设的读者,而那个具有较客观挑剔的眼睛的人,也许就是最初的那个读者,即我自己。写作与我而言,正是思于吾所想、形于吾所至、成于吾所历、读于吾所心、惜于吾所羽。
个人分类: 应如室|2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补充已发表的工作的文章,还需要进行文献综述吗?
editage 2018-6-20 15:48
本文首发于意得辑专家视点:一篇补充已发表论文的文章,还需要进行文献综述吗? 转载请联系小编,图片源自网络 提问: 我准备写一篇文章补充我之前的发表论文。我想知道这篇文章应该要用什么架构,是不是不必进行文献综述?我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写过了。 答复: 原创研究论文(original article) 应包括所有章节: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致谢,即使文章是对之前已发表的论文进行补充,文章结构也不会改变。当然,如果有需要,你应该引用上一篇文章并列入参考文献,但第二篇文章的结构必须完整,才可以成为一篇独立论文。 任何文章都需进行文献综述。我不确定你的研究领域是什么,计划写什么类型的文章。一般情况下,论文的引言部分都要包含简短的文献综述,以此突出该研究领域之前的研究成果,引用这些文献来展示研究主题的现状及问题是很重要的。引用相关文章能让读者了解文章的创新性。 例如,如果之前的研究测试了银行在一个国家某个州农村地区的作用,则下一项研究可以集中探讨这些银行是如何帮助同一农村地区的小额融资农业家的。因此,下一篇文章中,作者需引用之前关于农村地区银行角色的研究。 因此,你需要考虑的是,在上一篇论文发表后,领域中是否有其他相关论文发表了。你甚至可以在第二篇论文中引用你的上一篇论文,并探讨这篇新论文是如何扩展上一篇论文的。 你还需引用上一篇论文中可能错过的一些研究,并且从不同方面探讨你的研究问题,为第二篇论文提出新的假设和想法,这样这篇论文就不会显得多余。还有,必须清楚地解释第二篇论文是如何支撑上一篇论文中的数据,以及对科研文献的贡献。 相信以上说明能让你了解引用先前发表论文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所有文章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文献综述。 意得辑专家视点相关推荐阅读: 案例分享:不完全的文献回顾导致作者的研究变成多余的工作 写好文献综述的5个技巧 文献综述写作指引 ****** ****** 科研发表有问题,就来“SCI 发表辅导”
个人分类: 国际级写作与风格|2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用微博推广自己的研究吗?
Enago 2016-2-20 16:06
推特(Twitter)是一个社交网络和一个微博客服务,它可以让用户更新不超过140个字符的消息,这些消息也被称作“推文(Tweet)”。这个服务是由杰克·多西在2006年3月创办并在当年7月启动的。Twitter在全世界都非常流行,据Twitter现任CEO迪克·科斯特洛(Dick Costolo)宣布,截至2012年3月,Twitter共有1.4亿活跃用户,这些用户每天会发表约3.4亿条推文。同时,Twitter每天还会处理约16亿的网络搜索请求 。Twitter是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十个网站之一,现在市场价值超过300亿美元。 --- 阅读原文 请点击链接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要用微博推广自己的研究吗? --- 在学术研究中,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微博来推广自己的科研结果呢?比如在微博上发布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者视频的链接呢?使用个人网页或者博客网站如Blogger和WordPress来宣传自己的科研成果已经为众多科研人员所接受,而微博实际是博客形式上的延伸,缺点是容纳的信息量也少,每个微博都给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 但是跟使用博客相比,微博也有它的优点,比如互动能力。在使用博客的时候,作者是话题和信息的发布者,参与讨论的读者数量相对要少很多。而微博则不一样,因为信息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回复消息。在需要反馈和进行调查的时候,微博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除了互动能力外,使用微博链接到博客文章也可以有效增加网站的访问量。但同时要知道的是,使用微博也是一个很耗时的事情,因为需要经常回复别人的信息,参与对话,才能让微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所以在用这些工具的时候,不要本末倒置,始终要记住,做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才是最好的推广方式。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社交媒体数据的学术价值 2. 管理过量信息 3. 专注自己的研究主题,别跑偏了 -------------------------------------------------------------------------------------------------------------------------------------
5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版后同行评审存在的价值
Enago 2015-12-16 13:25
任何一篇文章都不会是完美的,总会存在一些瑕疵。文章发表后,同行评审仍然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它让文章有机会得到修正,变得更好,同时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读者与文章之间的互动。但是实际上却是,期刊发表的评论文章比例非常小。一个原因是期刊不喜欢大量刊登这类文章,这样会降低期刊的权威程度,让其他读者质疑出版前的审稿过程是不是足够严谨。另外一个原因是绝大部分的读者只是在意期刊的内容,即使他们发现了某篇文章中的一些错误,也只是提醒自己要小心一点,而不会专门写一个评论文章出来去要求编辑刊登出来,更何况评论文章也要经过冗长麻烦的审稿过程。 --- 阅读原文请 点击链接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出版后同行评审存在的价值 --- 直接把评论发表在社交媒体上,比如微博和个人博客,会更省事、更方便一些。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而且即使有人看到了文章,也不一定会愿意相信,毕竟经过审稿的文章感觉上是一定要比博客更加可靠一些的。更靠谱一点的做法,应该是建立一个像 ArXiv 这种类型的专门网站,受关注程度也高,参与评论的人的专业程度也比较高,结果也会更加显著。 现在已经有一些第三方平台,比如 PubPeer 和 Open Review 提供了发表后的同行评审,读者的评论将发表在单独的论坛而不是期刊的网站上。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发表评论的,注册验证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灌水现象的发生。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多,这些网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在两年前创办了名叫蓝期刊俱乐部(BlueJC)的在线社区,鼓励妇女健康专家对期刊发表的文章进行评论,而且还在Twitter上使用#BlueJC账号主持每周讨论。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快速审查是否真有益于研究人员 2. 双盲评审真的好吗? 3. 是否应该提倡透明的同行评议? ------------------------------------------------------------------------------------------------------------------------------------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3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是“贡献者”还是“合作作者”?
Enago 2015-11-24 19:54
跟以前相比,现在文章的署名作者数量是变得越来越多了,大致的趋势是从以前的3,4个变成6个了。一个是因为科研中的分工越来越细,即使是一个小的实验都可能牵涉到好几个人。另一个也是因为文章跟科研人员的考核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每个人都需要文章来保障自己的职业。对科研人员而言,能够参与多个项目,在更多的文章上列出自己的名字,对自己的职业总是有帮助的。 --- 阅读原文 请点击链接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是“贡献者”还是“合作作者”? --- 文章作者的署名不当常常会导致责任与权利划分的不明确,也常常引起学术不端行为。名字出现在一篇文章中不仅仅意味着多发表了一篇文章,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比如文章审稿意见要求重写文章或者重新修改的时候,合作者也有义务帮忙完成这些要求。 每篇文章完成后,作者署名也是要费一番思量的。如果一个课题只有3-4个成员,研究团队中各个成员的工作量都是通过所处的位置、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差异来划分的,那么作者列表就很容易,一个第一作者,2-3个合作作者,大家都很开心,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是当团队规模增加时,有些人做了最初的研究设计,有些人帮助和收集研究数据,有些人为研究提供设施和设备,也有的仅仅是因为资格比较老而占一个位置,还有的仅仅是为了可以增加课题组的名气而加上去的,实际上并没有显著的贡献。发表文章的时候把所有相关人员都写上吧,实在是不像话。如果不写的话,一些成员就只能成为贡献者,而不是合作者出现在文章上。有的科研人员会觉得“贡献者”这个称号有点掉价,心里会觉得不平衡,但是实际上只是表明他们对文章的写作和编辑没有实质上的贡献,对科研成果的产生还是可能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的。 研究团队变大的时候,可能就需要一个详细的书面协议,来明确分配文章提交前后的责任。虽然每个成员在签署的时候,心里会不停嘀咕,但是这种明确的书面协议有两个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让每个成员都清楚他们的目标以及没法实现这些目标的后果会是什么;其次,文章被接受之后,该协议可总结成为《投稿者声明》,让读者也清楚哪个人的具体贡献是什么。 鉴于文章作者数量变多的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经费管理部门跟期刊已经逐渐开始要求澄清每个作者的具体贡献,这样的书面协议也可能在将来成为每个团队必须具备的文件了。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怎么识别可疑期刊 2. 期刊间的互相引用 3. 同行评审圈的危害 ------------------------------------------------------------------------------------------------------------------------------------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4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拒抄袭!6 步骤提升“换句话说”的技巧 - 意得辑专家视点
editage 2015-11-13 14:10
对中国作者来说,要用英文写论文尤其挑战,很多人在刚开始的时候,都会参考他人的写作方式,先从模仿开始慢慢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然而,即使是借用句式,也可能会陷入抄袭嫌疑,因此“换句话说”,或是改写(paraphrese)便是另一个重要的技能。 改写同样还需要用在引用他人内容时。 虽 说改写是一种可以借用 别人的想法、又能避免抄袭的方式,但 即使经过改写,还是需要加注原始出处来源,如果没有适当加注,也还是有可能算是抄袭,以下是进行 改写的步骤与 技巧: 重复阅读原文,直到你完全了解其中的意思 不要看原文,将你了解的部分用点列式的方式写下来 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话写 与原文进行比较,确认重复的文字越少越好 如果要使用原文中提及的只字片语,使用引号 如果是借用他人的想法,记得加注出处信息 除此之外,许多人会预期 使用编校服务来达到改写的效果 ,然而编校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语言,帮助作者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会进行所谓的“换句话说”,因此,比较好同时也能增进写作技巧的方式是训练自己一步一步用自己的话表达。 《意得辑专家视点》上提供视频,教你 有效改写科研论文中的英语句子 。 ∷ 本博文内容出自《 意得辑专家视点 Editage Insights 》Eddy 博士问答系列, 现开放在线 提问,欢迎登录咨询 ∷ ∷ 温馨提示:提问需花1分钟注册,注册后即可得到 Eddy 博士的贴身指导!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意得辑专家视点 - 您的研究发表资源库 》完整原文刊载于: 有什么改写英文内容技巧?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what-are-some-techniques-for-effective-paraphrasing
个人分类: 国际级写作与风格|6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刊间的互相引用
Enago 2015-10-9 18:36
2013年6月,在最新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发布的时候,66种出版物由于过多地引用他们自己(self-citation)或者特定的一些期刊的文章(citation stacking)而被除名,被特地提名的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ashworthiness 跟the Iranian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同年8月份,《Nature》撰文说,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发现了巴西有4家学术期刊的编辑私下达成了一项协议,为了快速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而大量互相引用对方的文章。之后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停止更新一年。同时有一位编辑因此被期刊解雇。遭解雇的编辑辩解说,他们这么做是无奈之举,巴西教育部门过于看重影响因子,对研究生的一个评估指标是其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但是新出现的期刊影响因子都很低,没有多少研究生愿意投稿 。 --- 阅读原文 请点击链接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期刊间的互相引用 --- 编辑说的也是实话,只要影响因子还是用来评价期刊的重要参数,那么期刊对引用量的关注就会一直存在,只要引用量上去了,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就能上去。这也导致编辑在压力之下选择了一些不恰当的手段,比如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作者为了适合期刊的发表范围,应多引用跟期刊相关的文章,甚至直接强制作者引用期刊的文章。经验多的科研人员对此会不屑一顾,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是年轻科研人员就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能力,无奈之下也只能照做,对期刊而言是获得了短期的利益——影响因子上升了,但是长远而言确实破坏了整个计量体系。 相互引用(citation stacking)则是另外的手段。直接让投稿人引用自己期刊的文章有点太直接了,让期刊直接建立不正当的互相引用来提高彼此的影响因子则要隐晦地多,然而也可以同样达到目的,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同一出版社旗下所属的期刊之间。 有人会说,66个期刊在总数为10800的期刊中才占0.6%,是不是有点太大惊小怪了。但是要注意的是,现在的算法追踪这些互相引用的期刊能力不是很强,随着算法的提高,结果可能会变得更糟。问题是只要我们继续使用引用数量作为单一的评估方式,那么采用不正当方式提高影响因子的事情就会一直存在。 http://blogs.nature.com/news/2013/06/new-record-66-journals-banned-for-boosting-impact-factor-with-self-citations.html http://www.nature.com/news/brazilian-citation-scheme-outed-1.13604 http://www.pubsci.com/news/article-53-749.html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读博需要注意到的几个问题 2. 减少科研文章写作错误的一点小技巧 3. 是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应该被发表? ------------------------------------------------------------------------------------------------------------------------------------
4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综述论文(2):系统综述 - 意得辑专家视点
热度 3 editage 2015-6-29 09:06
上次我们看过综述中的 文献综述 ,今天要介绍的是另一种综述文章:系统综述。 系统综述是什么? 系统性综述是针对清楚定义的问题内的既有文献进行高度严密的评价,使用精密、可重复且造成最低偏倚的方法,有系统地搜索、分辨、选择、评价和综合与课题有关的研究证据。系统综述被认为是最好的研究证据来源,对以证据为准的医学来说是关键性的存在,在其他领域也被高度推崇。 系统综述比文献综述更为详细,包含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献,又称灰色文献(grey literature),灰色文献是系统综述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为综述加值,这是因为灰色文献通常多于已发表文献,而且比较不会有发表偏倚。灰色文献包含了未发表的研究、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与摘要、政府研究和进行中的临床试验。 系统综述类型 定性(qualitative):定性的系统综述会总结相关研究的结果,不结合统计。 定量(quantitative):定量的系统综述使用统计方法结合 2 个或以上的研究结果 meta分析(meta-analysis):meta 分析使用统计方法整合相关研究中各自独立但相似的预估效果,然后进行总结。 撰写方案(protocol) 任何一个好系统综述都是从方案开始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protocol 就像是综述的路径图,定义系统综述的目标、方法还有主要意图的结果。综述需要有 protocol 的用意是促进研究方法透明度。 Protocol 定义搜索词、需要包含以及排除的条件、要分析的数据等,需要和文章一起递交给期刊。大部分的期刊希望系统综述的作者使用 PRISMA 声明或类似的指引来撰写 protocol。 PRISMA 声明(PRISMA Statement) :所有写系统综述的人应该都熟悉 PRISMA 声明,PRISMA 声明是包含 27 个项目的清单和 1 个流程图的文档,指导作者如何发展系统综述实验方案,写综述的时候该有哪些信息。 Protocol 一般来说包含以下项目: 要搜索的数据库和其他来源(特别是灰色文献) 搜索策略(search strategy)中使用的关键词 搜索限制 筛选流程 提取的数据 报告中将使用的数据的概要 注册系统综述方案 在写完方案之后,建议要进行注册,注册方案是告诉他人自己正在进行综述的好方法,别人才不会做一样的主题。 可以进行系统综述方案注册的平台有: Campbell Collaboration :特别针对社会干预的系统性综述 Cochrane Collaboration :特别针对健康照护干预的系统性综述 PROSPERO :开放给所有系统性综述注册 这些方案注册平台也提供已注册的综述数据库,在开展系统综述前,要先搜索数据库,了解自己选中的课题是否已经注册,确保自己的努力不与他人重复。 进行系统性综述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系统性综述的本质就是要系统化,包含详细的审查和分析大量文献,为了确保工作高效有效率,应该要有清楚的流程,NIH 建议的系统综述流程如下: 发展研究问题 定义包含和排除的条件 定位研究 选择研究 评估研究质量 提取数据 分析和呈现结果 诠释结果 更新综述 根据以上步骤操作并在每个阶段记下重点,进行综述写作时会更简单。 系统综述文章的架构如何? 系统综述与原创研究文章的架构是一样的,一般包含题目、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 题目 :文章题目必须精确表达出综述的主题,一般来说题目中会有“a systematic review”来清楚传达研究的本质。 摘要 :系统性综述通常会有结构化的摘要,背景、方法、结果、讨论都各有一个段落。 前言 :前言会概述主题,解释为何进行这项系统综述:可能现有的知识有所落差,或是目前的文献有所争议,因此有必要评价。前言还需要阐述综述的用意和目标。 方法 :这个章节是系统综述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必须清楚有逻辑地说明采用的方法,必须仔细讨论的要点如下: 包含和排除的条件 研究鉴定 研究选择 数据提取 质量评估 数据分析 结果 :这个部分也需要有逻辑的叙述,可以从叙述搜索结果开始,然后谈研究范围与特性、研究质量,最后讨论干预对结果的影响。 讨论 :这里需要总结综述的主要发现,然后讨论研究的限制以及结果的可靠性,最后是这次综述的优缺点,然后指出这对目前的实践有何含义。 参考文献 :系统综述的参考文献部分通常包含相当多的文献,必须要非常小心注意不要漏掉任何的文献,可以考虑使用文献管理软件来有效处理文献。 以上是准备文献综述的基本要素,欲进一步讨论文献综述写作,欢迎前往《 意得辑专家视点 》 向 Eddy 博士提问 。 本系列文章: 论文发表的 6 种文章类型 原创文章写作概要 文献综述写作概要 ∷本博文内容出自《 意得辑专家视点 Editage Insights 》∷ ∷ 注册意得辑专家视点,取得发表专家贴身指导!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意得辑专家视点 - 您的研究发表资源库 》完整原文刊载于: 系统综述写作指引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a-young-researchers-guide-to-a-systematic-review
个人分类: 国际级写作与风格|10420 次阅读|4 个评论
比利时天文学家Christiaan Sterken给您撰写科学论文的忠告
editage 2014-10-28 12:18
比利时天文学家Christiaan Sterken是比利时列日大学的特许教授、布鲁塞尔大学物理系的客座教授,也是比利时科学研究基金的名誉研究主任。 Sterken曾发表过200多篇收录于斯Scopus的高引论文,也是两部专题论文的作者和二十几本书籍的主编或合编。此外,他创办了青年天文学家科技论文写作学校,也是《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Journal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期刊的董事会之副主席。Sterken博士现为欧洲科学编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cience Editors,EASE)理事会的成员。他的母语是荷兰语,并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 以下为意得辑对Sterken博士的访谈内容节选,您可以造访意得辑网站直接阅读完整专访全文 。 (意得辑)什么原因促使您创办年轻天文学家科技论文写作学校? 我在2005年为一个博士研究生研讨会合编了论文集,对一些投稿论文的低劣质量感到震惊。之后,我发表了一篇简短论文,题为《 撰写科学论文的忠告 》,它被学生投选为论文集里‘最有用的论文’,接下来,我就举办了第一和第二系列的科学写作学校。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内容 (意得辑)鉴于您20多年的编辑经验,又是位定期发表高质量论文的作者 - 您38年前写的博士论文《 极端星系B和A超巨星之光的变化 》至今仍被引用。您认为一篇稿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被发表? 首先,一篇好的稿件必须提出新的和先前从未公布过的研究成果,并且写作水平上乘,即叙述流畅、简明扼要,同时要有完整性、精彩的图表和正确地引用其他科学家的研究。很明显的,稿件里若有拼写错误,就不可能是篇好的稿件。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内容 (意得辑)同行评审过程是学术发表的基石之一,大多数人都对此系统的运作有个概念。然而,作为一名编辑,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复杂情况必须由您亲自处理呢? 同行评审过程是个质量控制方法,依靠一位或多位外部专家(多为匿名)评估作者所提交的稿件,相信大家都了解,评审原则上担任的仅是顾问的角色,最终的决定仍然取决于编辑。评审能帮忙检测和发现各种错误,并经常提供改善稿件的宝贵建议。时不时出现的典型问题是寻找一位好的评审:因为科学同僚全都面对时间压力,有时没办法在时限内返还评审报告;另一个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利益冲突,即评审是作者的直接竞争对手。无论如何,被评审过的论文质量通常都会比未评审过的来得高。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内容 (意得辑)期刊编辑通常如何知道评审和作者之间存有潜在的利益冲突? 利益上的冲突是不容易被察觉到的。有时,评审报告里若使用了尖刻的语言,可能暗示着有利益冲突;另一个征兆是过长的评审时间。最好的办法是查询文献计量数据库:如果评审员和作者有很多篇题材类似的论文,那么编辑就得留意。很多期刊要求评审员先签署一份无利益冲突的声明。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本身就拒绝了至少一打当评审的邀请。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内容 (意得辑)对于英语作为科学传播的首选语言,您有什么想法? 如今,英语已经成为科学传播的通用语言。使用一个全球性语言的优势多于使用多种语言的缺点。有两个原因可以说明为何用英语来发表论文是必要的: 比起用自身的语言发表,用英语发表将会使得更多人能阅读您的论文。 有更多评审员供选择。 当然,这做法也有缺点:非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必须学会使用外语写作,这个过程相当耗时。另一方面,科学传播使用的英语并不规范:英语有许多变种(包括英式和美式英语之间的差异),还有不同具体科学学科的行话和术语。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内容 (意得辑)我们相信主带小行星10968 Sterken(4393 T-1)是以您命名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成千上万的小行星。天文学家之间有一个传统,即小行星的发现者有给其命名的权利,因此,数以千计的行星都是以同一个人或一个城市的名字命名。前者有时是天文学同僚,但大多数是画家、作家、音乐家或作曲家。几年前,与我素未谋面的荷兰同事Ingrid van Houten-Groeneveld提议把主带小行星10968以我的名字命名。其轨道信息和以Java编程语言驱动的轨道图可在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网站 上找到。 给作者的忠告... 避免用您的母语撰写稿件,然后将其翻译为英语。正确的方法是直接用英语写作,事后更正语法。 使用软件的拼写检查功能。 提交稿件前记得详细校对数次,并要求一位相熟的同僚互相阅读彼此的论文。 ∷访谈原文刊载于 意得辑名家访谈页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意得辑 提供 专业 英文论文修改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论文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科研发表资源,请登录《 意得辑专家视点 》
个人分类: 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4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5类该注意的科研写作用词敏感度 - 意得辑专家视点科研写作系列
editage 2014-8-18 13:38
科研写作强调准确、简洁与客观,写作时应避免因为不够敏感或不恰当的术语造成不必要的偏差,在遇到下面这五种主题时应特别注意用词: 1. 残疾 :当需要描写人有残疾时,要使用以人物为主体的写法,避免强调残疾,通过将人物置于残疾前的做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如 people with amnesia,避免直接使用 amnesiacs 或是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跟 the disabled。还有要避免像是cripple、victim、deformed、retarded、confined、suffer和afflicted这类带有情绪性或是判断的词,“quadriplegic victim confined to a wheelchair”可以改写成“person with quadriplegia who uses a wheelchair”。当然还要避免出现 normal 与 disabled 这种会产生偏倚的比较。 2. 性别 :先前我在《 意得辑专家视点 》上曾经讨论过“ 该用 sex 还是 gender ”,sex指的是生物学上的性别,也就是由基因所决定的性别,而gender则是文化影响下的社会性别。在社会性别方面,如果谈论的现象是泛指所有性别时,就该避免使用 he 跟 men 这类用词,就像说到护士这个职业时,不是所有的护士都是女性。要如何避免不适当的性别代词所产生的性别偏见?有3个技巧: 使用复数名词或代词:将“As an engineering student, he...”改成“As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y...” 使用动名词:将“When an intern works with patients, she gains experience”改写为“Working with patients lends experience to interns” 将代名词更换为冠词或名词:如“In the laboratory, he should...”改写为“In the laboratory, the technician should...” 3. 种族 :在医学研究中,有时种族可能是诱发因素,精确表达种族和族裔名称是很重要的,种族代表着个人与生俱来的传统和生物特征,而族裔则则是在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行为,2 者皆为专有名词应大写。非裔美国人(African-American,仅适用于非洲裔的美国公民)和黑人(Blacks)都是可以接受的;亚洲人(Asian)已经取代了东方人(Oriental)的用法;而美洲印第安人(American Indian)和美洲原住民(Native American)也都是可以接受的用法。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写出来源果,比如亚洲中的韩国、日本或印度。Non-White是不正确的用法,应指定所有非白人的种族。 4. 年龄 :在儿科研究领域通常是用infants、children、adolescents和young adults这类的年龄群,但不同的研究会有不同的年龄区段,这时就该明确指出。men 和 women 用在 18 岁及以上的个人。elderly 不可作为名词使用,可以用 older persons 或 elderly people 来取代。 5. 性向 :在科研报告中使用 sexual orientation 比sexual preference 好。与其使用 homosexuals,不如明确的用 lesbians 或 gay men,记得要指出性别(“gay men”而不仅仅是“gay”)。另外,要区分性行为和性取向,有些人可与同性发生关系,但并不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者。 延伸阅读: 5个可能导致拒稿的科研写作错误 4步骤养成科研写作习惯 以IMRaD架构撰写科研论文(1) 以IMRaD架构撰写科研论文(2) ∷意得辑科学网博客 内容皆来自意得辑专家视点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意得辑 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修改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论文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原文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科研写作应注意的用字敏感度
个人分类: 国际级写作与风格|4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4步骤养成科研写作习惯 – 意得辑专家视点科研写作系列
热度 4 editage 2014-7-17 13:22
我在 意得辑专家视点 上分享了一系列关于 科研写作风格与英文文法 相关的要点,这些大都是用在论文草稿已完成的时候,不过,大多数的人面临的挑战是怎么持之以恒的用英文写研究论文。美国记者作家剧作家Gene Fowler有一句名言:「写作很简单。你只要盯着一张白纸,直到你的额头滴血为止。」所以今天来谈谈怎么让自己静下心来写作、培养写作习惯的技巧: 让自己准备好写作 :要将科研工作一字一句写出来很难,但如果用说的就容易多了吧?在开始写作前,不妨跟其他人谈一谈你的研究,把自己打算写在论文里的研究课题与别人分享,试着找2种不同的人交谈,一是同行,一是不同背景的人。试着跟他们说明你做了什么研究、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意义,透过这分享讨论的过程可以让自己准备好进入写作,一旦开始时,灵感就会源源不绝。 固定写作时间 :每天安排2个小时写作,让自己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写作,写作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干扰,不接电话、不上网。如果写不出来也不要停下来,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调整参考文献,完善图表等等,不要中断每天固定时间段要写作的习惯。 设定字数目标 :每次至少写500字,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就持续写到达标为止,可以利用 http://750words.com/ 这个网站来增加写作趣味,更积极一点的做法是购买像 http://www.writeordie.com/ 这样的软件。 不要停下来修改编辑 :写论文就像制陶器一样,完稿的论文是塑造过、烘干过、拷过和造型过的罐子,在2个小时的写作时间里,你的任务是获得足够的粘土,之后才进行塑造等工作。如果因为特定统计或引用问题而卡住,先暂时插入占位符号,比如3个标红的问号等等,然后继续写下去,等之后再回来将对应的内容补上。 透过以上的方法培养自己定时写作的习惯,如博友们有其他科研写作技巧,欢迎评论分享! 延伸阅读: 好书推荐:给非英文母语作者的科研写作指南 科研写作应注意的用字敏感度 科研写作:英语论文标题、摘要与关键词解析 ∷意得辑科学网博客 内容皆来自意得辑专家视点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 【意得辑提供专业 SCI论文修改 、 英文论文翻译 、 英文论文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4步骤养成科研写作习惯
个人分类: 国际级写作与风格|15737 次阅读|7 个评论
通过云端写论文:协同写作工具
editage 2014-6-6 14:37
前言 本文作者Thomas Crouzier博士是生物材料与生物聚合物领域的研究人员,迄今发表20篇著作及数个专利,他经营的 Connected Researchers博客 提供丰富的科研在线工具信息。近日,Crouzier博士受邀加入意得辑专家视点客座作家,他的首篇文章要向我们分享与身处不同地点的作者们通过云端写论文时好用的写作工具。 通过云端进行协同写作的工具 目前我人正在法国办公室,手上有几篇论文正在进行中,我的其他共同作者们分别处在不同地方,有人在巴西,有人在美国,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跟他们合作写论文呢? 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word的追踪修订功能来标示论文修改痕迹,然后通过邮件发送文档,几次来来回回就陷入了各种混乱,现在有了云端服务,实时协同写作不再是不可能的事。 谷哥文档 、 Sky-Drive 和 SciGit 这类的云端写作工具都支持多人同时编辑并提供一些进阶控制元件,如果是习惯用 LaTex 写作的人,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ShareLaTeX 、 WriteLaTeX 和 Authorea 。 另外一个好用的工具还有 Paperpile ,他是一种参考文献和引用管理工具,用户可以将搜集到的参考文献自其他工具或在线论文平台导入成PDF,同时,Paperpile与Pubmed和谷哥学术搜索的接口做得很好,能够一键储存到Google drive,因为Paperpile是属于Google Chrome的应用程式。透过Paperpile建立自己的文献资料库,开始写作时只要在Paperpile上搜索,能在论文里直接生成引用和参考数目,详细的使用说明可点 这里 。 ∷意得辑科学网博客 内容皆来自意得辑专家视点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 【意得辑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编校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科研写作在云端:协同写作工具
个人分类: 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7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写作指南
热度 2 editage 2013-8-27 13:48
尊敬的 Eddy 博士: 我目前博士在读,想要学习科研写作的技巧,英文写作资源琳琅满目,不知该如何选择,您有什么建议吗? 关于科研写作的书有很多,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鲜少有时间深入钻研,除非有什么简洁又具启发性的内容。 有一个这样的资源,试试《 Whitesides' group: writing a paper 》。 2004 年发表于 Advanced Materials 期刊,这篇专门介绍科研写作的论文仅有短短3页。 只有 3 页,质量会好吗?应该的,毕竟作者 George Whitesides 发表了超过 950 篇科研论文、在 1981 年至 1997 年前 1 千名被引最高的化学家中排名第 5 、截至 2011 年 12 月为止是在世的化学家中 h 指数最高的。他曾在麻省理工大学与哈佛大学担任教授,指导过的学生与学者超过3百名。 Whitesides 教授肯定懂科研写作! 论文里提供的指南从 1989 年起就在 Whitesides 教授的研究组里使用了,其中说明科研论文写作的“概要方法”, Whitesides 教授强烈建议论文要从概要开始发展,概要指的是论文的组织及其包含的重要数据,一篇论文的概要应该由学生与导师一同构思,一旦概要确定了才开始写作。一般来说,学生会为了得到共同作者跟老师的反馈而撰写整篇论文的草稿,这样子来来回回改整篇论文很花时间,“概要方法”很明显的有效率多了。 Whitesides 教授透露:「不管写什么,论文、报告、企划书(当然还有研讨会的简报),我都是从概要开始写起,我强烈建议你也学着怎么用这个方法。」 这当然只是整篇论文的一小部分,你要读过整篇论文来了解到底“概要”是什么,你又该如何将之运用在你的写作上。 Whitesides 教授也开始了美国化学学会出版(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ublications )制作的“ Publishing Research 101 ”系列视频,登录 http://pubs.acs.org/ 前往“ Video ”频道观看这些有用的视频。 当然,一旦你写好概要,你会需要撰写论文过程的指南,我先前已经有写过关于 论文题目 、 摘要 、 表格 的博文,你可以参考。 希望这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对论文写作还有问题,欢迎随时提出! ∷ Eddy 博士国际期刊发表支持中心内容由 意得 辑 论文修改 专家 团队 支持提供 ∷ 【意得辑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编校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科研写作指南
个人分类: 国际级写作与风格|4878 次阅读|3 个评论
其实短文更难写
zhangweiguo 2010-4-9 12:47
读博的时候经常和屹立交流写作心得,当时往往对5千甚至7、8千字以下的论文不以为然,对一些垃圾杂志上仅用一两页纸就论述了一个宏大问题的所谓论文更是嗤之以鼻。师弟们也常开玩笑说,在张哥那儿里5、6千字问题才刚刚开始,别人怎么就结束了?倒没那么夸张,但自己发表过的论文一般都比较长。《经济评论》上的论文一万八千字,《江海学刊》上的两篇文章都是一万五千字,《经济研究》上的那篇编辑让压缩,最后也是一万二千多字,。平时读外文文献,人家一写都是几十页,所以一直认为一篇真正的学术论文要想把问题说清楚、说透彻,没有一两万字怎么可能?! 前些天受《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之邀,让就语言经济学相关问题谈一谈,写一篇介绍性小短文。真正动起笔来,才发现要写出一篇好的短文其实比写长论文难得多。首先是选题。太大不行,由于报纸版面限制(要求2500字左右),题目大了,谈的东西多,会挤占别人的版面;小了也不行,因为是介绍性文章,找某一个很小的点来写,不了解学科背景的读者难以共鸣,尤其像语言经济学这个大家本来就陌生的话题。其次是选题范围内取舍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哪些需要着墨,哪些需要点到为止。既要全面,又要节约文字。再次是逻辑连贯性。写出来的东西要有逻辑性,否则东一头,西一头,可读性差,读者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第四,第五。 总之,要在字数给定的情况下,求文章质量和读者效用最大化的解。 完成了那篇短文后在反思:原来,是要给自己以前的想法加上约束条件的。黄老师和我一直在强调经济学的语言要节约,要遵循经济学原则,经济学要以合适的工具和文字研究问题和表述信息。 一篇好的短文更是要如此,在表述清晰正确的前提下,要在最小的篇幅内承载最大的信息。 不过这里我坚持,那些垃圾杂志上的一两页纸论文不在此例。 一次饭后大家闲聊,盛老师开玩笑说:建议以后中国的博士论文抛弃传统写作模式,只提交论文最精华部分,一两万字足矣,过多都将是废话。可不是吗?既降低了印刷成本,又节省了博导们评阅论文的时间。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3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样的研究结果真正可以发表?
AHPC 2009-6-13 23:04
最近在写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是数值计算模型,数学模型以及求解方法上学期就已经完全建立好了,这学期以来就找了几篇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还是不错的,于是就想写一篇文章Numerical model of the ......, 一开始信心满满,但真正动手写才发现按照这个思路 引言 部分无法写,因为类似的数值模型国外已经有很多发表了,虽然我的数值模型功能也更强大,并能够解决三维的复杂的问题,但相比前人工作没有太大的本质改进,仅仅介绍模型就无法提供给同行更多有意义的结果,投领域内的好期刊还是很有难度的,于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重新把相关的文献全部复习阅读了一下,逐渐发现文献中的一个子模型彼此差别很大,并且大部分模型结果未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因此无法全面审视各个子模型的差别,于是觉得有必要在统一的框架下对比分析一下各个子模型的性能,从而分辨出最优的子模型,这样引言也就顺利写出了。 到目前为止,自己也投了一些外文到研究领域内的核心期刊,现在回顾这些文章,觉得有些还是挺满意的,都是非常辛苦的研究成果,有模型也有实验,录用的希望比较大,但有一篇细细想来,意义不是很大,不发表亦可,这其实就是一个 什么样的研究成果真正值得发表? 的问题,记得爱思唯尔的一个PPT里面写到: Scientists publish to share with the science COMMUNITY something that advances, not repeat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in a certain field. To present new, original results or methods To rationalize published results To present a review of the field or to summarize a particular topic 同时也提到 Do not publish : Reports of no scientific interest Work out of date Duplications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work Incorrect/unacceptable conclusions Salami papers: datasets too small to be meaningful 感觉这几段描述应该算是很好的回答了 什么样的研究成果真正值得发表?,但是也还取决于如何详细的度量这些标准,比如哪种研究是属于out of data,如何理解no scientific interest?,从这也能够更理解 同行评议 的真正重要性所在,因为也只有同行才能够深刻的理解这些标准。 从我自己阅读的国内外文献看,感觉有三种论文的发表还是值得探讨的: 1) 引言中描述的原因仅仅是 别人没有这样做过。 2) 实验方法或者数值方法与别人不同,但仅得出与别人相同的结果,而没有给出新的有意义的结果。 3) 仅仅给出了阶段性的结果,比如实验研究,只有几次实验结果,这就是所谓的短文,而好的科研论文大都是长文。 我自己,刚开始撰写文章时,更多的是在想哪些内容是与别人不同的?,而不是思考哪些内容是更有意义的?,并且刚获得一些新的结果时,就着急写文章,恨不得第二天就发表,我是做数值计算的,发觉有些数值计算方面的文章,所谓的其模型计算结果比前人的模型更好是值得深究的,更好不是最重要的,对模型物理本质有更深刻的数学描述才是最重要的,当前国人每年发表的SCI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了,中国也已经成了科研大国了,这些SCI确实反映了国内的研究者们的辛苦付出,做了很多别人没做过或者与别人方法不同的工作,但如果都是比别人更有意义的结果,那中国肯定就是科研强国了。 最后,再引用 爱思唯尔PPT的一句主编的话: Just because it has not been done before is no justification for doing it now. Peter Attiwill, Editor-in-Chief,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089 次阅读|5 个评论
怎样才写出文章
ljm429 2009-6-9 10:00
近日和某志同道合之友人,聊天中发现,写英文的文章,必须看文献,英文文献看多了,写文章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看中文的文献,是些不出来好文章的。 经验之说:看二三百篇英文文献,随便就可以凑吧出一篇比较好的中文,但是距离一篇好的英文还有差距。 只看书是写不出来文章的,看是看书是基础,只有在理论知识不备的时候,再回来查阅书籍。 汗颜!最近我这几年似乎没有掌握科研的方法,总是绕着弯子走路。 看书是了解别人的东西,不用费脑,很容易。 看文献,需要了解别人的东西,同时需要思考,酝酿自己的东西。 写文章,需要绞尽脑汁的捉摸自己的数据,尤其是英文中的Intrudution and discussion 部分,现在还是没有掌握,一篇凑合的文章,撂在那里,一直没有修改。 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的写作方法是 两种思路,英文偏重于议论,中文偏重于叙述。
个人分类: 心路|297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