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诺贝尔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08年诺贝尔奖即将揭晓
yaoronggui 2008-10-5 12:35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之前公布的日程,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于10月6日首先公布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名单;10月7日和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公布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奖者名单;10月10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公布和平奖获奖者名单;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公布经济学奖得主名单。 诺贝尔奖正式颁奖典礼每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 诺贝尔奖10月6日起陆续揭晓, 钱学森堂侄钱永健有望获得化学奖: 网址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0/211605.html 汤姆森路透研究服务中心得奖预测: http://scientific.thomsonreuters.com/nobel/nominees/ 其中化学诺贝尔预测: http://scientific.thomsonreuters.com/nobel/nominees/#chemistry 钱永健 在化学诺贝尔预测网页中的第三个,个人网页: http://www.tsienlab.ucsd.edu/ PS:各项诺贝尔奖揭晓日程表(北京时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周一下午5时半 物理学奖 周二下午5时45分 化学奖 周三下午5时45分 文学奖 周四下午7时 和平奖 周五下午5时 经济学奖 10月13日晚上7时
个人分类: 科研研究|39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哈佛大学的利伯要得化学诺奖, 钱学森堂侄钱永健也有希望
麦立强 2008-10-5 01:06
本年度诺贝尔得奖下周开始公布,美国 Thomson Reuters 及英国博彩网站立博率先预测结果和开出赔率,其中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望夺得文学奖,华裔化学家钱永健( Roger Tsien )有望赢得化学奖。 Thomson Reuters 分析员彭德尔伯里( David Pendlebury ),自 2002 年起贴中 12 名诺贝 尔得奖者。今年,他估计化学奖将由圣迭戈分校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的钱永健和哈佛大学的利伯夺得。 1952 年出生的钱永健,堂叔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立博则公布文学奖赔率,美国小说家罗斯及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呼声最高;意大利学者兼记者马格里斯赔率也达 1 赔 3 ;其次则是以色列的奥兹及美国作家奥茨。着名诗人歌手卜戴伦都入榜,但赔率只是1赔 150 。 附:钱永健( Tsien, Roger )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 。祖籍浙江杭州, 1952 年出生 于纽约市一个 工程师之家 , 其父为机械工程师,母舅为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 , 族叔(钱学森) 为加州理工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创建人之一 . 成长于新泽西 Livingston ,学习化学纯属偶然, 因为父母期许的正统专业已被兄长们占尽先机 ,再加上自幼 患哮喘只能禁步家中,而幼子多淘,曾在家中地下室作化学实验用黑火药炸飞了乒乓球 台。然淘归淘,学归学, 16 岁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 20 岁获哈佛大学学士(化学和物理, With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曾获沃而夫奖( Wolf Prize in Medicine , 2004 ) , 全美化学学会 , 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个人分类: 学术快讯|5757 次阅读|4 个评论
好书推荐之一:《诺贝尔奖并非是梦》
lingfeng 2008-8-25 22:52
读了此书,你不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你肯定会收获许多。 本书由日本生物学家石田寅夫所著,作者曾经与16位诺奖获得者有过直接的交往,因此萌生了写一本有关他们研究趣闻的集的想法。本书以获奖年份为序,描写了99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趣闻,并分析了他么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奖。本书的写作风格和目的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写的一样:我尽可能写得简洁而生动有趣,重点指出每位科学家为什么会取得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即他们的研究诀窍。 我一直认为科研工作者应该多阅读那些伟大科学家的传记,从他们的人生经历、科研历程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例如他们的思维方式、科研风格等等。而此书在170多页的篇幅中介绍了99位诺奖获得者的科研故事,可谓是浓缩的精华,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非常通俗易懂,即使是中学生也完全可以不费力气的看懂。 作者在前言中还写道:为了能对贵国做些有益的事,我决定放弃中文版首版的版权费,仅请求出版者将此书在贵国发行册数的10%赠送给图书馆。 现在网上有电子版(凡是经典的书一般网上都有电子版),我将它找来作为附件上传,想看者点击可以下载。 书中摘录: 你的发明如果争取到权威的支持,那么,你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认真阅读他人论文,把论文中的研究成果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那么,也许你就能得到获诺贝尔奖的机会。 尽管你很贫困,但追求学问的志向很高,并且有克服任何困难去完成老师交给的研究课题的坚强意志,那么,你也许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是一位冷静的观察者,发现了被别人忽视的现象,那么,也许你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能认真地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意料之外的现象,那么,你也许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是一位大学教授,虽然没有丰富的创造性,却在暑期将实验室借给一位有创造才能的人使用,那么,你也许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个人缺乏从事富有创造性、尖端级研究项目的能力,那么你就培养学生,让优秀的学生们的工作形成一个学派,拥有一种综合能力,你就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非常注重阅读学术报告,并且发现了连报告者本人都没觉察到的情况,那么,你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非常关注他人过去的功绩,并从中选择了由于当时技术还不十分发达,因而没能继续完成的研究项目,那么,你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在科研道路上天生好胜,甚至与自己的老师也每每发生冲突,那么,你也许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虽然失眠给你带来苦恼,但你理智地利用这一习惯集中思考白天最关注的问题,一旦产生灵感就马上记在本子上,那么,你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是一位对基本粒子理论、生理化学、和平运动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见解的不平凡的人,那么,你有可能获诺贝尔奖,甚至获两次。 诺贝尔奖并非是梦
个人分类: 好书推荐|10572 次阅读|10 个评论
2008北京奥运后的中国将掀起追逐诺贝尔奖的热潮
甘永超 2008-8-18 02:58
眼看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已赛程过半,中、美两国无论是金牌数还是奖牌总数都遥遥领先,两个体育大国、体育强国的形象已赫然彰显于世 透过 2008 北京奥运这扇窗口,世界通过全方位审视而惊奇地发现:中国是这么地魅力四射、楚楚动人。似乎在一夜之间,世界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一个浪漫、从容、开放、友善的中国印象,赶跑了昔日世界对于中国的迷茫与恐惧。我们也要反省,为什么过去的世界对中国的误解那么深?勿容回避,达赖的和平奖、高行健的文学奖就是世界误解中国的最好见证。如果多举办几次奥运会,我们的科学家多拿几个诺贝尔科学奖回来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吗? 感谢中国体育界!正是中国体育的高歌猛进,才打开了一扇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才极大地激发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以及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贡献的豪情壮志。放眼世界,由于北约东扩以及波兰、捷克的反导基地问题构成了美俄之间一个难解的结,而台湾问题又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要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处理得当,其发展势头将不会受到太大的威胁,将会有一个较长的和平、稳定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中国将会干些什么、追逐些什么呢? 很显然,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中国将会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和实力。而经济和实力的核心要素又是科技和创新!没有它们,就没有发展经济和实力的潜力和后劲。当人类走过渔猎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到达知识经济时代,并即将迎来创新经济时代黎明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早已做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英明决策:到 2020 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一宏伟战略,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目标,并将在 2008 北京奥运会后因民族情感而引发一场自下而上的追逐诺贝尔奖的热潮。我们期待着:中国的诺贝尔奖牌重演奥运金牌腾飞的那一幕!因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不仅要有经济的腾飞,政治的昌明,军事的强大,科技的领先,外交的成功,文化的繁荣和体育的辉煌,更要对人类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中国,在人才培养、科研积累、实验条件以及经济实力等方面冲击诺贝尔奖的条件已经成熟 ( 中国人口占世界总量的 20%( 排名第一 ) , GDP 占世界总量的 10.9%( 排名第四 ) ,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世界总量的 4%( 排名第六 )) 。不论是国家利益 ( 建设创新型国家 ) ,还是民族情怀 ( 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 ,中国都需要诺贝尔奖!那些说现代中国 ( 不是饭都吃不饱的过去 ) 不需要诺贝尔奖的人都是言不由衷或者别有用心。因为,早在 1998 年,我国就有四位科学院院士发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的呼声; 2000 年诺贝尔奖颁奖 100 周年的时候,我国又有 100 位科学家向全社会发出《关注诺贝尔科学奖、关注科学和教育》的倡议书;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院士于 1999 年 10 月 8 日 在跨世纪物理学前沿问题高级研讨会上也发表了题为《希望在中国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讲话。这一讲话真切地表达了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更代表了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让我们乘着第 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胜利的东风,去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描绘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吧! 中国追逐诺贝尔奖,此其时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3 次阅读|6 个评论
没有博士学位的诺贝尔奖得主
jianxu 2008-8-14 11:16
没有博士学位,或许在许多人眼里,连从事科学研究的资格都不应该有,更不要说是取得什么成功了。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大学教授)告诉我,他的一位博士后,工作不错,本想留下来任教,并作为他的助手。然而,只是因为他本科毕业的学校不是“211工程”系列,校方便因此不予考虑。 没有人会质疑,系统和良好的教育背景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就的重要基础;也没有人会怀疑,名校和名师产出科学精英的机率会更高。然而,“出身”和“门第”是否必然地可以成为我们界定“人才”的必要条件却是值得深思的。 在“文革”那个愚昧的年代,家庭出身不好(如地主、富农、资本家,俗称“成分高”)自然会受到歧视,不论实际工作能力如何,也永无出头之日,使得许多人丧失了发展空间乃至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显然,这是有悖于人性的。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学术圈子里,这样的观念似乎仍然大有市场,甚至可以被官方堂而皇之地政策化。 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即使在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的科学精英中间,仍然可以发现有少数人并不一定出身显贵,甚至连都博士学位不曾有过。这里给出几个案例(一定还会有更多。有兴趣者,可补充之),旨在鼓励那些“出身不好”且还想在学界讨口饭吃的朋友们不要气馁,坚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同时,也敦促我们去思考:对于个体而言,科学研究取得成就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案一) 波兰裔美国人迈克尔逊( Albert Abraham Michelson ),出生于 1852 年,因改进了法国物理学家傅科的实验方法,测量出误差仅为 0.006% 的光速值。 1907 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由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士官学校还没有授予迈克尔逊学士学位。所以不要说博士学位,就连学士学位他都没有。不过在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获得了剑桥大学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有人会说,这哥们儿太早了,与现在没有可比性。别急,往下看。) (案二) 佩德森 ( Charles J. Pedersen ) 。 美国科学家,因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贡献,获得 1987 年诺贝尔化学奖。 佩德森 1904 年 10 月 3 日出生于韩国釜山 。已于 1989 年 10 月 26 日 辞世。他的父亲是挪威人,矿业工程师;母亲是日本人,于是有个日本名字叫做“ 良男( Yoshio )”(不是靓男) 。 1922 — 1926 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戴顿大学 (学校在美国可能是三流) 攻读化学工程。 获得学士学位之后, 1926 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 1927 年获得有机化学硕士学位 (仅用了一年时间) 。 尽管 MIT 的教授鼓励他去攻读博士学位,但他还是决定开始就业工作,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不再想依赖于父亲的资助。 1927 年 ,他 进入特拉华州 威尔明顿的 杜邦公司担任化学研究员 ,开展了一番成功的科研生涯 。 1947 年成为该公司高级研 究员。在 杜邦 的 42 年里,他出产了 25 篇论文和 65 项专利(看来公司里也不是不写论文)。当他着手开始研究为他赢得 诺贝尔奖的课题的时候,已经 57 岁。在几次偶然的实验中,他研制出一些有机分子,从而为用无机盐合成络合物做好了准备。 (案三) 詹姆斯 × 布莱克( James W. Black ,英国籍 ) 。苏格兰药物学家, 1988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924 年 7 月 14 日 ,出生于苏格兰的 Uddingston 。 1946 年毕业于圣 × 安德鲁大学,学习医学。在圣 × 安德鲁大学生理学系就职,后在马来亚大学获得讲师位置。 1950 年回到苏格兰,就职哥拉斯哥大学。他的职业生涯有着辗转工业界和学术界 “ 两栖作战 ” 的传奇经历。 1958-1964 年 ,在帝国化学工业( ICI )制药公司任药物学家。 1964-1973 年 , 在“ Smith, Kline French 实验室”就职。 1973-1978 年,被聘任为伦敦大学学院药物学教授。 1976 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不知以后评院士,是否也得看“出身”)。 1984 年起,出任伦敦国王学院医院分析药物学教授。据说,布莱克本人对其没有做过博士研究并不在意。 (案四) 哥土德 × 埃里昂( Gertrude Belle Elion ,美国籍)。因对药物研究原理做出重要贡献,于 1988 年与布莱克(就是案三那个人)和 希汀斯(美国) 分享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埃里昂 1918 年1月23日出生于纽约, 1999 年2月21日辞世。 1937 年在翰特学院获得化学学士学位。面对当时女性在科学界就业的困境,她只好在高中里工作(从事癌症研究),做过实验室助手、食品分析员、高中教师(教化学)。同时,利用晚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 1941 年获得了纽约大学的化学硕士学位。二战期间,因科学研究的实验室里需要女性,她才有机会被纽约的 “Wellcome 研究实验室”聘用为生物化学家,作为希汀斯( 1988 年与她同获诺奖)的研究助手。她曾经尝试利用业余时间,在布鲁克林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但当她被要求在全日制学习以获得博士学位和保留工作职位之间做出选择时,她选择了后者。后来,她被乔治华盛顿大学授予了名誉博士学位。1983年,她从 Wellcome 退休。(真是位伟大的女科学家!) (案五) 田中耕一 (Koichi Tanaka) 。 2002 年 诺贝尔化学奖 得主,得奖理由是 “ 开发出监定生物巨量分子质量分析的脱付游离法 ” 。 1959 年 8 月 3 日 出 生于日本 富士市 (他的生母于 26 天后不幸过世,因此,由叔父夫妇领养)。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学科毕业(二年级时,因必修的德文不及格而留级一年)。 1983 年 4 月 1 日 起,在日本东京岛津( Shi-madzu )制作所就职,任工程师。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 后被东北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对日本来说,田中耕一的获奖是一个传奇。因为从来不与学术界沾边的他,手头上即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硕士学位。他的崛起,对于一向迷信只有象牙塔中的学术界中才有可能挑选和培养出人才的日本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获得诺贝尔奖后,当他手中握着出身大学东北大学献上的荣誉博士学位时,他幽默的一句话却使台下上千个学者惊叹不已。 他说: “ 我当初决定不考大学学院的原因是我因为我讨厌学校要我考德语 …… 如今,不用考外语就能够获得这个博士学位 …… 可是,我想博士名义也只有在我定飞机画位子时才拿出来用。因为这个头衔能够免费使我提升坐商务舱 ……”   田中耕一从来不羡慕象牙塔中的“学者”们。在获奖后的每一个场合的谈话,当提到他研究的成果时,他的回答关键词只有一个,就是 “ 兴趣 ” 。他说 “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就职后,多次拒绝升职当管理层,也因为要留在研究部门进行研究。今后,我也将继续研究。我有兴趣也喜欢搞研究。 ” 或许,他正在提醒一个目前已经被日本象牙塔中人士忘却的问题 ——“ 学问的源头就是兴趣 ” 。
个人分类: 先贤故事|20066 次阅读|28 个评论
研究生(博士)毕业,仍然是一只丑小鸭
大毛忽洞 2008-5-7 19:10
研究生(博士)毕业,仍然是一只丑小鸭 安徒生的《丑小鸭》,像是描写现在的用人单位(国内和国外)。 “唔,情形怎样?”一只来拜访她的老鸭子问。 “这个蛋费的时间真久!”坐着的母鸭说。 “它老是不裂开。请你看看别的吧。他们真是一些最逗人爱的小鸭儿! 最后这只大蛋裂开了。 他是又大又丑。鸭妈妈把他瞧了一眼。“别的没有一个像他;但是他一点也不像小吐绶鸡( 大型鸡类) !好吧,我们马上就来试试看吧。他得到水里去,我踢也要把他踢下水去。” 这老鸭子就相当于现在用人单位的权威人士,他们会把你当成一只鸡蛋(吐绶鸡,一种 大型鸡类 )。 人事部门考核你,也是看看你会不会游泳。因为他们自己都是鸭子,他们自己也不会飞,如何考察你飞的潜力? 先看一个国外的例子: Walter Kohn是电子密度泛函理论的奠基人,并因此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 1948年,Walter Kohn在Harvard获得物理学博士之后,曾经向UBC物理系申请助理教授职位,而当时UBC物理系在给他的回信(客套话之后)的第一句话写道:“我们实在是找不到任何录用你的理由”。 2008年5月4日,Walter Kohn在UBC演讲时向人们回忆他当年的心情。 (UBC内线消息)请参看: 这样的教授,世界上有几个? 显然,60年前UBC物理系的人是看走了眼,把Walter Kohn真的当作丑小鸭了。 众所周知, 华罗庚是中国的大数学家。 华罗庚高中没有毕业,20岁时,写了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1930年发表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我没有查阅过以前上海的《科学》杂志,但是,我以前经常翻阅由重庆一个情报研究所翻译出版的《科学》( Scientific American ),现在又更名为《环球科学》(仍然是 Scientific American的中文版 )。 我猜想,1930年上海的《科学》杂志,也就是一个科普期刊。因为华罗庚是根据 阿贝尔定理推翻 苏家驹的结论的。 就是这么一篇在科普期刊的文章,却被当时正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看上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现在中国大学的数学系主任很多,数学学院的院长也很多,与数学有关的期刊也很多,但是却没有一位有熊庆来的眼光。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6648 次阅读|2 个评论
诺贝尔奖保姆,而非诺贝尔奖学者
大毛忽洞 2007-11-28 09:02
诺贝尔奖保姆,而非诺贝尔奖学者 如果那项成果(参看下面的文献)能得诺贝尔奖的话,也是: 解名尽处是 汤姆森,俞君英 更在 汤姆 外。 俞君英只是帮汤姆森照看了他的“孩子”,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奶妈”(保姆型学者),而不是那项研究成果“亲妈”。 国内的“学术行情”讲究什么排名第几?然后使用这个排名去套取别的东西,国外却不是这样。国内媒体用国内的“排名第几”误导了年轻的学者,混淆了诺贝尔奖保姆和诺贝尔奖学者的关系。 下面是 2007 年诺贝尔奖原始研究成果,获奖者的排名和国内的“ 排名第几”根本就对不上号! Albert Fert,在文章中署名第三,但是,Fe/Cr multilayers的工作在他的实验室做的。9个作者中,Albert Fert是新现象的发现者。由此看来,能领导一个小组的人很多,真正能洞察新现象的人却不多。 Peter Grünberg,在文章中署名第二,但是, Fe / Cr /Fe trilayers是在他的实验室做出的,Peter Grünberg是新现象的发现者,并且申请了专利。 请看文献: 近日日本京都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实验室分别在国际著名刊物《细胞》和《科学》上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各自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干细胞,被视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因为发表在《科学》上的那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留美学者俞君英,国内媒体对这一成果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出现了不少报道,俞君英本人也接受了国内多家媒体的采访。 俞君英乃是汤姆森实验室的一名研究助理,并非独立研究人员,而要接受汤姆森的指导。按照国际学术界的惯例,研究思路应该由汤姆森确立,而由俞君英完成主要实验,但是实验成果主要属于汤姆森,论文上当然必须有他的署名。如果该成果真的能得诺贝尔奖,按惯例首先会考虑汤姆森。 由此可见,俞君英至多也就是一个诺贝尔奖保姆,而非诺贝尔奖学者。 因为: 解名尽处是 汤姆,君英 更在 汤姆 外。 (方舟子: 报道国外科研成果不应夸大中国留学生的贡献 ) 关注有中国留学生参与的国外科研成果,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些报道、采访却有夸大之嫌。有的把这项成果说成“北大学子造出‘万能细胞’”,其实该成果与北大毫无关系,俞君英出国前虽曾经在北大读本科,也早不是北大学子。有的说这项成果“可能会拿诺贝尔奖”,而这不过是俞君英本人这么说的,并无其他人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一项成果能否得诺贝尔奖,最好还是由旁观专家来评价更合适。 国内的报道都把这一成果说成了属于俞君英一个人的,或说是她领导研究的。有一篇报道甚至如此说:“虽然俞君英的论文署名有长长一串名字,但研究思路确立和主体实验都是她一个人完成。有不少同事帮她做了数据分析等辅助工作,其中也包括另外两名中国学者。尊敬师长的俞君英还不忘署上她的‘老板’、实验室主任汤姆森的名字。”似乎这篇论文的其他10名作者都是挂名,而其导师汤姆森教授还要靠俞君英开恩才沾了光。如果有人把这个报道翻译成英文寄给汤姆森教授实验室,不知俞君英将如何向其上司和同事解释? 但是美国的《科学》、英国的《自然》在报道这项成果时,都把它归到汤姆森名下,说它是“汤姆森及其同事”、“汤姆森领导的团队”做出的,在报道中只采访了汤姆森,没有采访俞君英,甚至连俞君英的名字都没有提到。科学报道较有水准的《纽约时报》详细报道了这一成果的前因后果,也只把它归功于汤姆森一人,而没有俞君英什么事。这是为什么呢? 俞君英乃是汤姆森实验室的一名研究助理,并非独立研究人员,而要接受汤姆森的指导。按照国际学术界的惯例,研究思路应该由汤姆森确立,而由俞君英完成主要实验,但是实验成果主要属于汤姆森,论文上当然必须有他的署名。如果该成果真的能得诺贝尔奖,按惯例首先会考虑汤姆森。其实该研究思路与日本团队的相同,而日本团队已在去年用小鼠细胞完成了类似的实验,这回两个团队都各自用人体细胞做了重复而已。就这一技术而言,日本团队的贡献更大,比美国团队更该得诺贝尔奖,假如真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的话。 国外学术期刊的报道根据的是学术界惯例,并报道多方观点,而国内的报道则更多地出自同胞之情,过分依赖一个当事人的说法。做科技报道的记者还是应该多了解一点学术界惯例,多报道局外专家的声音,才不至于把科技报道写成了个人的宣传。对那些自称能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更不要轻信。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6002 次阅读|3 个评论
杨振宁在中国最幸福
大毛忽洞 2007-11-12 12:20
杨振宁在中国最幸福 杨振宁先生是见过世面的人,虽然他是美国人,但是各种各样的事实(和数据)表明: 杨振宁在中国最幸福。 杨振宁说,“有记者问我80岁的生日愿望。当时我说,我最希望两岸统一,台湾回到中国怀抱。今天,我已经不再说同样的话,因为我认为 台湾和中国 的统一是必然的结果。” 应该是台湾和大陆的统一,而不是台湾和中国的统一。因为中国里已经包括了台湾! 因此,对杨振宁先生的话,请不要过于较真。 请看参考文献: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htmlnews/2007111118415908193872.html?id=193872 11月初,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到新加坡出席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为庆祝他85岁生日而举行的国际物理学大会,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专访时,回顾过去85年,再次对记者说:“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 90分钟的专访中,这位充满幸福感的科学家,畅谈中国的现状、两岸统一、中美关系、高等教育、东西方教育方式,文思滔滔,在在显现他的敏锐和睿智。 杨振宁在专访中说,他出生在1922年,那个时候也许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最困难的时期。他说,他喜欢重看鲁迅回复给为《新青年》邀稿的钱玄同的信,意思说“假如有一间铁屋子,里面的人都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你现在去大声叫醒他们,使他们了解到自己痛苦的命运,你觉得这对他们有帮助吗?”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是多么悲观,对前途多么没有信心。他说,“我就是在那个时代出生。记得当时军阀混战,常常打到合肥来,我们家经常要“跑反”,跑到乡下或者医院去避难”。 他说,80多年后,到了今天,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一个人能够在年纪大的时候,对于他所关心的民族的命运感到舒泰,是幸运的。 当回答“在中国走上幸福之路的过程中,有你的贡献吗?”的问题时,杨振宁说,他不敢说有大贡献,他只是曾经再三说过,他早年的得奖,“能够帮助改变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 他说,现在整个世界变得很快,快的道理,是受到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科技发展大大提高生产力的影响。“今天中国进步很快,这是有目共睹;今天中国的问题多得不得了,也是有目共睹。很多人在网上抨击我,说我只会‘歌功颂德’。” 杨振宁说,他只是觉得这些痛骂中国的人,并没有了解到很多问题的存在,不是今天政府制造出来的,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国要想在三五十年内创造一个西方人四五百年才创造出来的社会,时间要缩短10倍,是不可能不出现问题的。所以,客观来说,中国现在的成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在谈到中国教育问题时,杨振宁说,在痛骂中国高等教育的人很多,“他们的痛骂,是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呢?也不是,是有些道理,只是他们还没有想清楚”。他说,中国最优秀的名校如北大、清华和复旦等等对今天中国的贡献,比美国最好的大学,如哈佛、耶鲁对今天美国的贡献要来得大。他指出中国近20年来的高速发展,很大的功劳来自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 杨振宁说,对于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改革,中国政府都找他再三谈过,他们也虚心准备接受,“有很多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比如,为什么政府这几年给北大、清华,每年各校拨款6亿人民币做研究,还做不出成绩来?国内国外都很有意见“。他认为,为什么这些学校没有成绩?必须仔细去问问原因。他说,这些原因不是每年6亿元,3年就可以解决的。 杨振宁还说,中美关系是他最关心的课题。他说,“我在中国出生,完成小学、中学、大学、硕士教育,近年来,我回到中国居住,我的父母亲是中国人。我在美国60年,三个孩子现在都住在美国,我对中美两个国家都有相当的认识,有深厚的感情,中美关系很自然是我最关心的课题。现在看,中美关系在二三十年,不会出大问题,两国就算时有磨擦有冲突,却仍有种种必须合作的地方,我对这二三十年的中美关系是乐观的。可是四五十年后,就不敢预料了。主要是因为人类正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尤其是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到那时,因为中美两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太大了,冲突会有集中在这两个国家的倾向”。 杨振宁说,“有记者问我80岁的生日愿望。当时我说,我最希望两岸统一,台湾回到中国怀抱。今天,我已经不再说同样的话,因为我认为台湾和中国的统一是必然的结果。”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4454 次阅读|3 个评论
风月宝鉴:诺贝尔数学奖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07-10-18 20:13
风月宝鉴: 诺贝尔数学奖 9 月 7 日,杨振宁先生还为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注射了荷尔蒙,然而一个月之后,杨振宁先生却给了国人一面解开“诺贝尔情结”的 风月宝鉴。 9 月 7 日下午,杨振宁先生在华中科大的活动结束后,记者向杨振宁提问:“您能否预测下我国未来多长时间内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先生认真想了半晌后,伸出两只右手指大声说: 10 年至 20 年后,中国肯定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又为诺奖情结注射荷尔蒙 ) 10月14日,当杨振宁先生被问及何时中国人将再拿一个诺贝尔奖时,他说,若要他打赌,他认为中国人在20年内可能有诺贝尔奖得主出现。他认为最有可能的科目为数学,因为数学研究不需要设备,不需要大量资金,只要有纸笔便行,数学研究不需用到大型计算器,用一般个人计算机就可以。 这一回,杨振宁先生给了国人一面解开“诺贝尔奖情结”的 风月宝鉴。 风月宝鉴,出自《红楼梦》。贾瑞因为爱慕凤姐而被捉弄,相思成疾,着凉害病。僧医给他一面镜子,就是风月宝鉴,叫他只看反面别看正面。 国人因为喜欢诺贝尔奖,而三番五次地求教于杨振宁先生。杨振宁先生却告诉国人等待诺贝尔数学奖吧。 众所周知(杨振宁先生也知道),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 诺贝尔为什么不设数学奖,据说与 女人和数学家 有关。 显然, 风月宝鉴也和女人有关。 杨振宁先生还说,若今天为16岁,他不会选择物理,会选读数学。 为什么杨振宁先生喜欢数学呢? 因为数学里有美妙女子,“82喜28”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数学家丘成桐将 庞加莱猜想 比喻为美妙的女子,(参看: 庞加莱猜想像女子一样美妙 ),杨振宁和丘成桐,英雄所见略同。 杨振宁先生说,要娶到“诺贝尔数学奖”这位美妙女子,不需要设备,不需要大量资金,不需要大型计算机。 事实上,中国现在有大型计算机,有各种各样的进口设备,也有大量的资金。 就是完全按杨振宁先生的思路,理论物理不需要什么设备吧,经济学不需要什么设备吧。 为什么单单举出一个虚无飘渺的“诺贝尔数学奖”,这是继“杨李之争”后,杨振宁先生又为国人提出了一个难解之谜。 “诺贝尔数学奖”,是杨振宁先生送给国人的一面解开“诺贝尔奖情结”的风月宝鉴,可惜杨振宁先生没有告诉国人究竟应该看哪一面。 参看文献: 杨振宁:20年内中国人得诺贝尔数学奖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6808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国人最看重诺贝尔奖—杨振宁的诺贝尔奖已照耀到物理学之外
大毛忽洞 2007-10-18 07:38
中国人最看重诺贝尔奖 — 杨振宁的诺贝尔奖已照耀到物理学之外 以下段落(历史文献)表明了两个事实: 1)中国人最看重诺贝尔奖 (从中国大陆的周恩来和毛泽东,到中国台湾的蒋介石) 2)杨振宁的 贝尔奖已照耀到物理学之外 杨振宁是属于两国、两岸四地的大红人,就是因为他得了诺贝尔奖。 杨振宁属于美国,因为他是美国人; 但是,他现在定居在中国(永久居民),因此也属于中国。 杨振宁在台湾是红的,在香港是红的,在澳门是红的,在大陆也是红的。 因此,杨振宁红遍两岸四地,是真正红遍全中国的人。 (以下所有段落都来自网络文章: 一朝梦醒: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的后半生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京) 当他(杜聿明)的女婿杨振宁博士荣获了诺贝尔奖后,人民政府主动为他(杜聿明)与在美国的女婿杨振宁博士取得了联系,更重要的是杜聿明通过在美国的女儿和女婿与在台北的妻子曹秀清沟通了音讯。 那还是在1957年的一天,住在台北的曹秀清突然接到在美国的女儿杜致礼和女婿杨振宁博士写去的一封信,信中含蓄他说:「您的『老朋友』与我通信了,他非常关心您,惦念着你们母子的安全。」 曹秀清幡然领悟到:「老朋友」就是令她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丈夫杜聿明,他在大陆,还活着!曹秀清马上提笔给女儿复信:「快告诉我的老朋友,我和孩子都好,让他不要着急,我非常想见他……」 1958年的一天,宋美龄突然派车来接曹秀清到士林官邸,说是有事相告。这使曹秀清感到很突然,同时又感到奇怪,心想:「我已经被冷落了多年,她怎么突然想起我了呢?」 见面后,宋美龄笑容可掬地握住她的手说:「杜夫人,恭喜你女婿杨振宁博士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你该去美国看看他呀!」也许是由于中国人第一次得到了这个世界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使宋美龄格外地开恩。 1960年5月26日,杜聿明被通知参加一个接待外宾的宴会。来到人民大会堂后,他才知道,原来这是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宴请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的国宴。 席间,周总理特意把杜聿明介绍给蒙哥马利,他对蒙哥马利说:「他同陈毅打过仗。」 蒙哥马利问:「谁胜利了?」 周恩来指着陈毅:「他获胜了。」 蒙问杜聿明:「那次战役你有多少军队?」 「100万。」 「拥有100万军队的统帅,是不应该被打败的。」 「可是陈毅元帅有200万人,因为我手下的人最后都跑到他那边去了。」 70年代初期,随着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人员的交往日渐增多。杜聿明的女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于1971年和1972年两次携夫人杜致礼回祖国探亲讲学。杨振宁博士一踏上国土就受到人民政府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晚辈的到来使杜聿明夫妇十分高兴,也使他们在感情上得到了很大的快慰。 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专门抽出时间来接见杨振宁夫妇,每次都邀杜聿明夫妇作陪。周总理与杜家两代人从科学研究谈到社会问题,从国际形势谈到家庭生活。彼此间像老朋友一般谈笑风生,毫无拘束。细心的周总理发现,杨振宁在喊曹秀清时称「妈妈」,而对杜聿明则称「杜先生」,便纠正说:「应该称岳父大人」。 闻听此言,大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1973年夏天,杨振宁博士携夫人第三次回国,7月17日,毛主席接见了他,杨振宁博士转达了全家向毛主席的问候,毛主席则对杨振宁说:「代问你岳丈好。」并与杨振宁合影留念。此后,杨振宁与毛主席合影的大幅照片一直挂在杜聿明家的客厅里。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4861 次阅读|4 个评论
诺贝尔奖:苗和草,原创和跟踪
大毛忽洞 2007-10-11 03:15
诺贝尔奖:苗和草,原创和跟踪 原创性研究的初期,就像是一棵很小的树苗。然而,跟踪研究却像是挂在树枝上的大红灯笼,离很远就看见了。 一级跟踪挂在最初的原创枝条上,二级跟踪挂在一级跟踪枝条上,更加显眼。三级跟踪和其上的叶子,就是大家常说的普通的 SCI 文章,等到秋天(例如,提职称、获学位)过后,就飘落到水沟里去了。 树苗很小的时候,和草一模一样,一般人是很难分辩的。 不到现场的团队负责人(假设这人自己是明白人),是很难给手下人讲明白,什么是苗,什么是草。 亲自做实验的人,一般不是发现者。就像农民打井时挖出了一个陶制的头颅,打井的农民很难就此得出地下有秦始皇兵马俑的结论。 可以设想(近 20 年的考验),关于“ 巨磁电阻效应 ”的实验不是 Albert Fert 和 Peter Grünberg 亲自做出的,但是, Albert Fert 和 Peter Grünberg 却根据“ 陶头”判断出了地下有兵马俑,具体做实验的人,倒是像那些打井的人。 下面是关于“ 巨磁电阻效应”的原始文献: Albert Fert ,在文章中署名第三,但是, Fe/Cr multilayers 的工作在他的实验室做的 。9个作者中, Albert Fert 是新现象的发现者。由此看来,能领导一个小组的人很多,真正能洞察新现象的人却不多。 Peter Grünberg ,在文章中署名第二, 但是 , Fe / Cr /Fe trilayers 是在他的实验室做出的 , Peter Grünberg 是新现象的发现者,并且申请了专利。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9477 次阅读|5 个评论
诺贝尔,红尘数学:贾宝玉VS佩雷尔曼
大毛忽洞 2007-10-9 01:07
诺贝尔,红尘数学:贾宝玉VS 佩雷尔曼 数学家丘成桐将 庞加莱猜想 比喻为美妙的女子,(参看: 庞加莱猜想像女子一样美妙 ),然而数学的最高奖-菲尔茨奖(和 克莱数学研究所为庞加莱猜想的解决而提供的百万美元奖金) 更像是戴在这位美妙女子头上的金钗,既动人的心,又撩人的情,更诱人的……”。如此美妙的女子,一般人是根本无法接近的,围在她周围的都是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诺贝尔为什么不设数学奖,据说也与 女人和数学家 有关,真是无巧不成书,历史和现实似乎演绎出一门新的学科- 红尘数学。 贾宝玉生活在大观园,围绕在贾宝玉周围的,是一大群美妙的女子。可是贾宝玉偏偏只对林妹妹感兴趣,林妹妹死后,贾宝玉出家了。 红尘中的人,是无法理解贾宝玉的:没有了林妹妹,还有宝姐姐,还有那么多的二奶候选人、三奶候选人,四奶候选人,等等;此外,还有那么多的私有资产,还有可以代代世袭下去的官位,这些条件令多少红尘里的人羡慕啊! 贾宝玉看破人间红尘,出家当和尚,似乎是对世俗中人的一种侮辱! 佩雷尔曼是纯粹数学王国里的贾宝玉,似乎看破了红尘数学,拒绝把头戴金钗的美妙女子领回家,佩雷尔曼的做法客观上多少有些侮辱同行的味道。(牛津大学,杜·桑托伊语)。 贾宝玉在大观园里,违反了贾家数不清的清规戒律,如果不是贾母的人性因素的保护,贾宝玉根本就无法生存下来。 我们还是看看佩雷尔曼违反了多少关于科研的清规戒律。 佩雷尔曼解决了 “庞加莱猜想”,独立发表了3篇文章: 第1篇, 2002 年11月,网络发表(39页) The entropy formula for the Ricci flow and its geometric applications 第 2 篇, 2003 年 3 月,网络发表( 22 页) Ricci flow with surgery on three-manifolds 第 3 篇, 2003 年 7 月,网络发表( 7 页) Finite extinction time for the solutions to the Ricci flow on certain three-manifolds 请看红尘数学管理员们的观点: 职称办主任: 你的文章是非正式发表,提职称不算数。 考核办主任:你的文章不是期刊文章,考核不算数。 SCI 办主任:你的文章 SCI 没有收录,不算数。 EI 办主任:你的文章 EI 没有收录,不算数。 学位办主任:你的文章不算数。 奖励办主任:你的文章不算数。 核心刊物办主任:你的文章不在核心刊物。 基金办主任:你的文章不算数。 宣传办主任:你的文章不在权威刊物。 影响因子办主任:你的文章不在期刊上,没有影响因子。 团队办主任:你的文章只署名了一个人,在我们这里不算数。 创新群体办主任:你的文章只署名了一个人,在我们这里也不算数。 称号办主任:你就三篇文章,还不是正式发表,不算数。 荣誉办主任:文章太少,条件不够。 综合办主任:那么多不算数,综合之后还是不算数。 也许各位网友会说,那些红尘数学管理员们都是外行,他们根本无法判断 佩雷尔曼3篇文章的价值。 请看数学家们是如何判断的。 媒体称有“ 三驾马车”直奔那位美妙的女子(庞加莱猜想),他们似乎都知道这位美妙女子抛绣球的日子(8月22日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 佩雷尔曼的工作(注意时间,时间说明了一切): 2002 年11月, 第 1 篇 网络发表(39页); The entropy formula for the Ricci flow and its geometric applications Grisha Perelman (Submitted on 11 Nov 2002) http://arxiv.org/abs/math.DG/0211159 2003 年3月,第2篇,网络发表(22页); Ricci flow with surgery on three-manifolds Authors: Grisha Perelman (Submitted on 10 Mar 2003) http://arxiv.org/abs/math.DG/0303109 2003年7月 ,第 3 篇,网络发表( 7 页)。 佩雷尔曼自己孤独一人,没有马车,没有团队,没有群体,没有媒体,没有新闻发布会,佩雷尔曼徘徊和彷徨在真正的纯粹数学王国里,住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马车的人,都是结伴而行,直奔美妙女子抛绣球的地方。 第一辆马车于5月25日出发: 布鲁斯·克莱纳(Bruce Kleine)和约翰·洛特(John Lott)的工作: 2006年5月25日,在网络arXiv上贴出了他们的文章,192页: Notes on Perelman's Papers 第二辆马车于6月出发: Huai-Dong Cao and Xi-Ping Zhu的工作 : 2006 年 6 月,在 As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发表了他们的文章 , 328 页 : A Complete Proof of the Poincaré and Geometrization Conjectures– application of the Hamilton-Perelman theory of the Ricci flow Volume 10, Number 2 (June 2006) 第 三辆马车 于7月出发: 约翰·摩根(John Morgan)和田刚的工作: 2006年7月,把他们的书发表在arXiv网络上,473页: R icci Flow and the Poincare Conjecture 注意到了吧 , 三辆马车出发的时间相差不到60天, 庞加莱猜想, 100年的难题,“60天”就被三个不同(互相有竞争)的小组几乎同时解决了。“女子”真的很美妙,也不会在“60天”内和三批男人私定终身。 十几年来,没有哪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能像8月22日将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6)这样引人注目。 因为在ICM2006的网站上,贴出了这样的消息: “一个有100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的证明,将在本届大会上宣布。” 人们都在猜测,谁家男儿能接住绣球呢? 丘成桐的好朋友 里查德·汉密尔顿 (Richard Hamilton),将在会上宣布: 庞加莱猜想。答案,已经无需再言。 美国 数学 会:“庞加莱”不再是猜想成共识 载《美国数学会会志》九月号(AMS Notices, September 2006, Volume 53 , Number 8)原文见: http://www.ams.org/notices/200608/comm-perelman.pdf 以下是来自网络的全文翻译,括号里是原有的注释或者是外文专有名称 不再是猜想了吗? --- 对庞加莱与几何化猜想的证明正在形成一致意见 作者:艾琳·杰克逊(Allyn Jackson 注一) 庞加莱猜想和瑟斯顿(Thurston)几何化猜想被证明了吗? 自从格利高里·佩雷尔曼(Grigory Perelman)在互联网上发表了他的现已非常著名的文章以来,这个问题就萦绕在数学家们的脑海中已逾三年。2006年仲夏,马德里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脚步声近,而关于菲尔兹奖的谈论也不绝于耳,一些在过去三年里发言谨慎的专家们看起来越来越有信心:猜想终于要屈服了。特别是,很多人相信庞加莱猜想如今已然是真正的定理。几何化猜想这件事还没有那么清楚,但许多人对于这个结果很快会被确认也表示乐观。 奖金与盛誉 对数学家来讲, 克莱数学研究所(CMI)为庞加莱猜想的解决而提供的百万美元奖金 不过是蛋糕上的糖衣。真正的奖励是解决一个在超过一世纪的时间内令数学家们为之颠倒的难题而带来的殊荣。这个命题上溯至1904年,亨利·庞加莱猜想:正是简单连通这一性质在拓扑上把三维球面和其他三维流形区分开来。自此,许多人企图证明庞加莱猜想都以失败告终,这中间包括了一些知名数学家,如Edwin Moise, Christos Papakyriakopolous, Valentin Poenaru, 和Colin Rourke。最近的一次不正确的证明是由南安普顿 大学 的马丁·邓武迪(Martin Dunwoody)在2002年提出的,比佩雷尔曼贴出他的第一篇 论文 早了六个月。关于邓武迪证明的新闻故事(2002年四月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题为“联合王国数学奇才也许解决了问题”)刚出现,几乎同时这个证明便瓦解了。 事实上,正因有太多关于庞加莱猜想的错误证明以至于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约翰·斯托林斯(John Stallings)在他的网页上发表了其在1966年写的文章“怎样不去证明庞加莱猜想”,那里讲述了他自己的失败尝试以告诫他人切勿重蹈覆辙。大部分失败的努力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都依赖于拓扑推理。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翰·摩根(John Morgan)注意到“看起来那种类型的论证对这个问题行不通。”反之,他说,要解决这个拓扑问题,人们需要拓扑学之外的,从几何到分析的工具。 与那些多次对庞加莱的失败尝试形成对照的是,在佩雷尔曼的 工作 问世以前,似乎没有人宣称可以解决整个瑟斯顿几何化猜想。事实上,这是一个比庞加莱猜想更为深远的命题,它包含了庞加莱猜想做为一个特例。现任康奈尔大学教授的威廉·瑟斯顿(William Thurston)于1970年首次提出的几何化猜想,提供了区分所有三维流形的方法。瑟斯顿的了不起的洞察力在于,他看到了如何利用几何来理解三维流形的拓扑。几何化猜想宣称任意三维流形可以一种本质唯一的方式分解成一些片,每一片都具有一种特别的几何结构,而总共有八种这样的几何结构。这个猜想在佩雷尔曼的工作之前并不是毫无进展;它在很多情形下已被确立了。瑟斯顿自己对于一大类流形证明了猜想。集多个数学家的贡献,在只涉及八种几何中的六种的情况,猜想被证明。剩余的两种是球面几何和双曲几何,其度量分别具有正的和负的常曲率。庞加莱猜想就在那个具有正常曲率的度量的情形里面。(参见 ,这是一个出色的历史陈述。)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佩雷尔曼把他的文章贴到数学文献库里的时候,其中第一篇在2002年十月,第二篇在2003年三月,第三篇在2003年七月 ,数学家们自然有所怀疑。但是,他的努力从一开始就被认真对待。一个原因是佩雷尔曼是颇受尊敬的数学家,他在几何分析上做出过杰出贡献。他是1994年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受邀演讲者,当时他在几何组做了关于曲率有下界的空间的报告。在1996年他作为十位得奖者之一获得了每四年一次的欧洲数学会颁发的杰出青年数学家奖(佩雷尔曼拒绝了接受此奖)。 另一个佩雷尔曼的工作被认真对待的原因是它正和一个广为人知的用瑞奇流(Ricci flow)来证明几何化猜想的纲领相符合。这个纲领的创始人是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他将要在马德里的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成为大会演讲者之一。据汉密尔顿的演讲稿摘要,瑞奇流是由他本人和哈佛大学的丘成桐发展起来的。在汉密尔顿的1982年的文章 中首次披露的这个思想,是利用瑞奇流这样一个热方程的非线性版本的偏微分方程,来同化三维流形的几何以证明它们确实符合瑟斯顿分的类。人们大抵相信,从原理上讲,汉密尔顿的方法应该奏效。这个信念随着汉密尔顿和其他人做出了许多必需的分析工作而增强了。但最困难的障碍是处理那些可能随瑞奇流演化出来的奇点。佩雷尔曼征服的正是这一障碍,他把深入而新颖的思想引入到几何分析中,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关于瑞奇流的一个很好的记述见 。) 注目佩雷尔曼 2003年春季,当他的前两篇论文出现在网上之后,佩雷尔曼在美国的包括哥伦比亚,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在内的几所大学演说,并在石溪分校做了一次系列讲座。不久后他回到圣彼得堡的老家,自此他只做了这个话题上的很少几次演讲。他曾通过电子邮件回答数学问题,但是一些数学家报告说后来他甚至连那种交流方式也停止了。我们不清楚佩雷尔曼怎样看待伴随他的成就而来的欢呼。很多关于他的工作的文章出现在通俗媒体上,尽管他看来从不接受记者的采访。 当数学家们开始认真阅读这些论文时,他们却是举步维艰。“当人们意识到他用了相当少的篇幅却开辟了这么多的新天地,我们不得不承认佩雷尔曼的文章是极其精心写就的”,密执安大学的约翰·洛特(John Lott)解释说,“然而,文章的写法不能让人们可以坐下来轻易地决定他的论证是否完备。”摩根评论说佩雷尔曼省略了一些平常但是颇需技巧的技术细节。摩根还说,有时一些论证被指出与先前陈述过的论证相类似,但先前的论证具体如何也适用于此并不总是非常清楚。在这些困难之外,论文中还有些直接的错误,但都不是实质性的。看起来佩雷尔曼没有把他的论文投给期刊。如果他那样做了,它们大概要经过相当多的修改才会被接受。 佩雷尔曼的论文出现在网上不久之后,数学家们着手努力来理解和验证它们。在2003年六月,洛特和现在耶鲁大学的布鲁斯·克莱纳(Bruce Kleiner)建立了一个网页,在那里他们介绍随着细查论文而不断增加的关于佩雷尔曼工作的注释。2003年末,帕洛阿图的美国数学所和伯克利的数学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针对佩雷尔曼第一篇论文的研讨会;另一个关于佩雷尔曼第二篇论文的研讨会于2004年夏在普林斯顿大学召开。克莱数学研究所显然很想知道佩雷尔曼的工作是否正确,它为普林斯顿研讨会提供了资金,另外它还资助了2005年夏在数学科学研究所(MSRI)举办的一个月的暑期学校。除此之外,克莱数学研究所给了克莱纳和洛特一些资助,他们正继续在网上公布他们的注记;同时也资助摩根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田刚,他们正在合著一本关于佩雷尔曼解决庞加莱猜想的工作的书。 2005年六月,格勒诺布尔大学的杰拉尔德·贝松(Gérard Besson)做了一次关于佩雷尔曼工作的布尔巴基讲座,该讲义将于2006年九月在Astérisque系列里出版。2005年秋,中山大学的朱熹平在哈佛大学做了六个月的系列演讲,描述了他和里海大学的曹怀东合写的、发表于在2006年六月号的《亚洲数学月刊》的一篇文章的内容。还有其他关于这个课题的研讨会和暑期学校,更不必说各数学系和会议里的众多讲演。包括中、法、德、美在内的几个国家里都组成了阅读佩雷尔曼论文的学习组。 尽管佩雷尔曼的论文似乎没有以传统的方式被评审,自出现在互联网上起的三年半时间里它们经受了惊人的详尽检验。至少对众多非专家来说,随着时光流逝而没有任何人发现他的工作中有要紧错误这个简单事实,已使人深信他的工作必定是正确的。例如,东北大学的藤原耕二并非这领域的专家,但他有两个理由相信佩雷尔曼的工作是对的。“假如有任何原理上的问题使该方法不能生效,经过这三年那原理问题一定已被人找到了,”他推断说。第二,藤原说,佩雷尔曼是广为人知的瑞奇流方面的专家,他从前的论文都是可靠的,没有被发现过含有错误。当然,这类自信是非专家的特权。专家还要更加努力。 填补证明细节 “他们应该为解决庞加莱猜想而授予 菲尔兹奖”, 约翰·摩根(John Morgan)在2006年5月的访谈中声称。“我相信他的逻辑是正确的,我认为凡是认真读了他的证明的人也都那么想。。。。这很显然是过去四年里数学世界发生的最振奋人心的事”,上一次颁发菲尔兹奖是在四年前。摩根说,由他和田刚合著将在2007年初出版的书,会提供一个对佩雷尔曼的庞加莱猜想证明的详尽阐释。(注二)摩根说他绝不怀疑佩雷尔曼也可以证明几何化猜想,但是摩根并没有象他研究关于庞加莱猜想的工作一样亲自仔细检查那一部分(佩雷尔曼的关于几何化猜想的)证明。 事实上,相对几何化猜想的证明,很多数学家都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更有信心。佩雷尔曼自己提供了证明庞加莱的捷径,而他的更大分量的工作是为整个几何化猜想的证明提供了必要工具。某些人认为保证庞加莱猜想已被证明的最好途径是确认几何化猜想的证明。那么几何化猜想的证明现况如何呢? 2006年5月,克莱纳与罗特在数学文献库里张贴了题为“佩雷尔曼论文注记(Notes on Perelman’s papers)”的论文。他们说他们的论文,再加上2005年塩谷隆(T. Shioya)和山口孝男(T. Yamaguchi)的文章, 为佩雷尔曼几何化猜想的证明提供了细节。罗特警告说佩雷尔曼的工作在成为一致接受的结论之前还应由数学界进一步检验。克莱纳-罗特的工作是建立在他们从 2003年夏季起即开始在网上公布的一系列注记的基础之上的。在克莱纳-罗特增进并公布这些注记的三年时间里,他们得到了很多数学家的纠误或评注。他们计划把他们的文章投到学术杂志上去。 2006年4月末,《亚洲数学杂志》在它的网页上宣布将要发表曹怀东和朱熹平的论文“庞加莱与几何化猜想的一个完全证明——汉密尔顿-佩雷尔曼的 Ricci流理论的应用(A complete proof of the Poincaré and Geometrization Conjectures—Application of the Hamilton-Perelman theory of the Ricci flow)”。这个宣告包括了文章的摘要,其全部内容如下:“在本文中,我们给出庞加莱与几何化猜想的一个完全证明。这个工作是建立在过去三十年里众多几何分析学家不断积累的贡献基础之上的。这个证明应被看作关于汉密尔顿-佩雷尔曼的Ricci流理论的最高成就。”这篇330页的文章发表在《亚洲数学杂志》的2006年六月号。这一期的杂志并没有在网站上公布电子版,而只是印刷出来。曹-朱的文章也没有以预印本的形式流通,不过这项工作由朱熹平于 2005-06年度在哈佛的讨论班上介绍过。 一些人注意到从曹-朱递交论文,即2005年12月12日,到论文被接受发表之日,即2006年4月16日,其时间间隔之短暂,于是怀疑这样一份超过 300页的重要论文是否经过严肃的审查。在2006年五月的访谈里,丘成桐,也即《亚洲数学月刊》的主编之一,说这份草稿已在手边一年了,只是“我们很谨慎没有将之广为传播,这是为了保证付印之前一切完好。”当被问及该文是否象通常那样被审查,丘成桐说是的,且称《亚洲数学月刊》有很高的水准。 尽管尚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曹朱的论文被数学界仔细推敲,这篇文章由于中国媒体在2006年六月的宣传已广为人知。“中国数学家破解世界难题”,新华通讯社 2006年6月3日的一篇文章标题如此报导。文章首句说,“令全球科学家困扰上百年的难题已被两位中国数学家最终解决。”曹怀东将媒体对他与朱熹平工作的高度关注称之为“铺天盖地”。一些新闻文章被翻译成英文放在网上。在那些文章里,曹朱这两位中国数学家的成就得到强调,而佩雷尔曼的功绩则以不够显著的方式被提及。新华通讯社2006年6月21日发的一篇文稿里,佩雷尔曼的名字甚至根本没有出现。媒体报道是从丘成桐于2006年6月3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始的,当时丘宣布了曹朱的工作。丘成桐说他被某些媒体错误的引用了,故对那些话不负责任。在2006年6月30日,他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做了有关这个话题的公众讲演,讲稿的幻灯片可见中心的网站: http://www.mcm.ac.cn/Active/yau_new.pdf 。 分配奖金 众多竞争对手,谁会获得证明这些不朽成果的荣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数学里往往一个成果的荣誉归功于发现了决定性思想从而使证明成功的人,即使那个人不曾写下完整的证明。作为历史上的一个例子,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罗宾·科比(Robin Kirby)谈到了瑟斯顿的轨形定理(orbifold theorem)。瑟斯顿发表在《美国数学会通讯》上的论文 以一种据科比说是“绝对简略”的方式描述了这一结果。轨形定理包含了当存在一个作用在有不动点的三维流形上的离散群时的几何化猜想,这涵盖了很多情形,尽管不包括庞加莱猜想。超过十二年过去了仍无完整的证明,科比于是把轨形定理加到他的著名拓扑难题的单子上,并宣布这是一个未决问题。不同的两组数学家分别独立做出了定理的完整证明(一组由Daryl Cooper, Craig Hodgson及Steven Kerckhoff组成,另一组是Michel Boileau, Bernhard Leeb和 Joan Porti)。“他们做了很多工作,瑟斯顿略述的一些内容被增强了,业内尊敬他们的工作,”科比说。“但是人们仍认为这是瑟斯顿的定理。” 数学世界期待着看佩雷尔曼是否会因为他的工作得到菲尔兹奖。菲尔兹奖委员会的传统规定是获奖者在得奖之年不能超过40岁。佩雷尔曼在2006年六月刚好 40岁。一些人认为,即使抛开庞加莱和几何化猜想不论,佩雷尔曼也已做了足够的工作使他能得菲尔兹奖。“佩雷尔曼的工作所讨论的瑞奇流里的奇点演化是一个巨大的进展,仅这一贡献已使他成为菲尔兹奖的一个有分量的候选人”,摩根说。 庞家莱猜想是克莱数学研究所在2000年公布的七个千年大奖问题之一。在佩雷尔曼的工作之前,还没有人对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提出可信的 解决方案 ,所以奖金没有颁发过。大奖的规定说任何提出的解决方案必须在“具有世界声誉的同行审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并且这个发表的解法必须经受两年的考验克莱数学研究所才会考虑颁奖。从规定的讲法来看,所考虑的得奖人并不必须就是发表解法的作者,克莱数学研究所所长吉姆·卡尔森(James Carlson)评论说。就他得奖这件事而言,“佩雷尔曼遵循了一条非正统的道路,张贴(他的论文)在网上而不是把它们投到期刊去这点本身并不是障碍”,卡尔森说。在适当的时间,他说,克莱研究所会考虑所有能得到 的材 料从而对庞家莱猜想的证明正确与否做出判断。只有在那之后才会考虑颁奖。克莱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是,到底是把奖金全部授予佩雷尔曼一个人呢还是包括其他人作为共同的获奖者—---也许汉密尔顿? 卡尔森说现在考虑那些可能性还为时过早。 但是毫无疑问数学界将继续思索和讨论佩雷尔曼工作的不同寻常的传奇。有一件事很清楚:佩雷尔曼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做的很多事情,如不向杂志投稿,不做很多演讲,彻底规避聚光灯,都不易被人理解。“佩雷尔曼是个特别天才而非凡的人,他选择了那样的方式”,卡尔森评论说。“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写了那三篇论文并把它们贴在了数学文献库里,而那是送给数学家们的了不起的礼物,有大量的新思想和新东西需要我们去思考。” 参考文献 MICHAEL ANDERSON, Geometrization of 3-manifolds via the Ricci flow, Notices 2 (2004), 184–93. GéRARD BESSON, Preuve de le conjecture de Poincaré en déformant le métrique par la courbure de Ricci, d’après G. Perel’man, Astérisque 307, Société Mathématique de France (to appear September 2006). HUAI-DONG CAO and XI-PING ZHU, A complete proof of the Poincaré and Geometrization Conjectures —Application of the Hamilton-Perelman Theory of the Ricci flow, Asian J. Math. 10 (2006), 145–492. BRUCE KLEINER and JOHN LOTT, Notes on Perelman’s papers, arXiv:math.DG/0605667, 25 May 2006. R. S. HAMILTON, Three-manifolds with positive Ricci curvature, J. Differential Geom. 17 (1982), 695–729. JOHNMILNOR, Towards the Poincaré Conjecture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3-manifolds, Notices 10 (2003), 1226–33. G. PERELMAN, The entropy formula for the Ricci flow and its geometric applications, http://arXiv.org/abs/math.DG/0211159 , 11 November 2002. ———, Ricci flow with surgery on three-manifolds, http://arxiv.org/abs/math.DG/0303109,10 March 2003. ———, Finite extinction time for the solutions to the Ricci flow on certain three-manifolds, http://arxiv.org/abs/math.DG/0307245 , 17 July 2003. T. SHIOYA and T. YAMAGUCHI, Volume-collapsed three-manifolds with a lower curvature bound, Math. Ann. 333 (2005), 131–55. WILLIAM P. THURSTON, Three-dimensional manifolds, Kleinian groups and hyperbolic geometry, Bull. Amer. Math. Soc. (N. S.) 6 (1982), 357–81. 注一:艾琳·杰克逊是美国数学会会志的资深作家,代编辑。她的电子邮箱地址是: axj@ams.org 。 注二:2006年7月25日,摩根和田刚在“数学文献库”(arXiv)上载了一篇473页的关于Ricci流和庞加莱猜想的手稿,见 http://arXiv.org/abs/math/0607607 相关文章 · 科学时报:哥德巴赫猜想、庞加莱猜想和“猴子的扳手” (2006.08.08) · 庞加莱猜想破解遭质疑 丘成桐坦言中国人弱点 (2006.07.02) · 朱熹平:破解庞加莱猜想的这三年 (2006.06.21) · 庞加莱猜想百万美元奖金两年后兑现 (2006.06.21) · 杨乐谈庞加莱猜想:数学是中国人擅长的科学 (2006.06.06) · 破解庞加莱猜想数学家曾四五年未发表论文 (2006.06.05) · 中国教授破解百年数学难题 称仅是冲刺快 0.1 秒 (2006.06.04) · 看洪峰如何评价中国数学界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2006.04.19) · 关于数学文化的学术思考 (2005.04.04) remark_para_SiteId = 'f5acec92-3be6-4494-961c-86c46a335615'; remark_para_PCId = 93683; remark_para_Title = '%e7%be%8e%e5%9b%bd%e6%95%b0%e5%ad%a6%e4%bc%9a%3a%22%e5%ba%9e%e5%8a%a0%e8%8e%b1%22%e4%b8%8d%e5%86%8d%e6%98%af%e7%8c%9c%e6%83%b3%e6%88%90%e5%85%b1%e8%af%86'; remark_para_Tags = escape(' ,庞加莱,数学,猜想, '); remark_para_IframeHeight = '330px'; //remark_para_IframeWidth = '50%'; remark_para_Charset = "utf-8";; remark_para_CountElemId = "remark_count1|remark_count2"; remark_para_PostAreaId = "Ian_PostRemarkArea"; remark_para_List_PanelId = "Ian_RemarkList"; remark_para_Top_Id = "Ian_RemarkTop"; remark_para_PostAreaRandomImageWidth = "90";//"120"; remark_para_PostAreaRandomImageHeight = "25";//"30"; remark_para_PostAreaRandomImageFontSize = "15";//"15"; remark_para_PostAreaStyle = 'http://remark2.csdn.net/demo/csdnnews/rview.css'; remark_para_List_PageSize =5;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9538 次阅读|3 个评论
杨振宁又为诺奖情结注射荷尔蒙
大毛忽洞 2007-9-15 03:51
杨振宁又为诺奖情结注射荷尔蒙 最近,杨振宁先生在武汉演讲时,为我们学术界和媒体面对即将来临的 “诺贝尔奖情结” 发情时刻,再次注射了荷尔蒙。 9月7日下午,杨振宁先生在华中科大的活动结束后,记者向杨振宁提问:“您能否预测下我国未来多长时间内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先生认真想了半晌后,伸出两只右手指大声说:10年至20年后,中国肯定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武汉演讲称中国20年后可获诺奖 , 2007-09-10:来源:长江商报 ) 2005 年,杨振宁先生说:“我相信十年内会有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比较有希望的两个人是简悦盛和徐立之。二十年内,中国大陆学者也有望问鼎诺贝尔奖。”杨振宁昨天在交通大学演讲中表示。 中国有很多《易经》学者,也有多如牛毛的算卦先生,但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我们的 “诺贝尔奖情结”占卜一卦。 2004年,杨振宁先生批评《易经》时,得罪了很多易经学家(也包括大批的算命先生)( 杨振宁痛批易经 科学与玄学之争的延续 ),现在诺贝尔奖开奖的日子就要来临,没有一位易学大师出来为我们的“诺贝尔奖情结”占卜一卦,倒是受易学大师们批评的杨振宁先生,站出来为我们的“诺贝尔奖情结”预测了一下。 为什么我们的 “诺贝尔奖情结”迟迟不能开怀呢? 大毛忽洞认为,主要问题是中国的学术界似乎没有搞明白什么是“基础研究”,当然了,经费少也是一个问题,但不是主要问题,也不是决定性的问题。 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可以不拘一格选择手段,这和当前学术界的状况十分吻合,就像一个漂亮女人只要能搞到钱就行,而不管采取什么手段。这就是应用和开发研究的特点,不需要什么贞洁的学术环境。 对于基础研究来说,就像是中国传统贞女要坚守牌坊一样,需要一种贞洁的学术环境。因为诺贝尔奖不会授予一个抄袭剽窃者,也不会授予一个作假者,也不会授予跟踪研究者。这才是解开“诺贝尔奖情结”的真正难处啊!( 基础研究的 “ 牌坊效应 ” ) 此外,从事基础研究还需要有一种激情, 需要一种来自科学兴趣的内在动力 。而目前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多数是另有所图,这也是推迟解开 “诺贝尔奖情结”的主要原因。(参看大毛忽洞的 学术界的夏草冬虫现象 ) 杨振宁先生从小就对 “对称性”感兴趣,“ 宇称不守恒”就是对称性出了问题。(杨振宁于1956年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们正确认识微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天地。) 实际上,“对称性”是 杨振宁先生的科学激情所在,这种激情似乎始终伴随着杨振宁先生,就连选择轰动世界的结婚的时间,也有意无意地考虑了对称性。 82 喜 28 从左向右,82岁和28岁; 从右向左,82岁和28岁。 28 喜 82 从左向右,28岁和82岁; 从右向左,28岁和82岁。 每年10月,是中国人“诺贝尔奖情结”的“发情期”。(参看大毛忽洞的博文: 十月,诺奖情结的发情期 ) 人家领奖的时候,刺激了我们的“诺贝尔奖情结”而引发我们的学术界和媒体“发情”,结果我们的学术界(还有媒体)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关于基础研究的“ 荷尔蒙”。 “发情”是至高无上的褒义词,如果一个民族在肉体上不发情了,这个民族就快要结束了;同样,如果一个民族在精神上不“发情”的话,这个民族的精神就要结束了。因此,在诺贝尔奖开奖之后的时刻,让我们充分地发情吧!(参看大毛忽洞的博文: 学术界的夏草冬虫现象 )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10797 次阅读|9 个评论
杨李,从归纳走向推演
大毛忽洞 2007-7-29 00:10
三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杨振宁和李政道”,从归纳走向推演。 (参见, 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 再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 杨振宁和李政道:从1949年的初次合作,到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到1962年的决裂分手。合作12年,分手45年,决裂期远大于合作期。大毛忽洞认为,杨振宁和李政道从合作走向决裂,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事件,而是有文化背景的必然事件,请看类似的案例: “杨振宁和李政道”(从亲密合作到公开决裂); “丘成桐和田刚”(从亲密合作到公开决裂); “ 邹恒甫和张维迎 ”(从一般合作到公开决裂)。 为什么在华人社会中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在杨振宁先生给他的老师吴大猷的私人信件中,杨振宁首次向吴大猷说明了他和李政道决裂的大致经过。他告诉吴大猷,“政道和我的合作,和我们的决裂,都是我一生的大事”。(江才健,《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2002) (文献来源, 请点击,2006年 李政道针对这件事情,曾答《科学时报》记者问,请读者自己去查阅 ) (饶毅教授在他的文章里,也公开提到杨振宁和李政道的问题,并且认为,“ 杨振宁、李政道的公开决裂,在净化学术环境方面,也没有给后辈树立完美的榜样。华人社会迄今不能说完成了健康学术环境的建设。”参见: 饶毅 : 国人能否建立健康的学术环境 , 中国青年报 ) 杨振宁和李政道从合作到决裂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从归纳法到推演法的过程。 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从亲密合作到决裂分手,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许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所有的公开披露出的信息,基本都是根据一方的理由推测出来的。然而,他们二位当事人各自的说法又相差很远,问题的关键是,事发现场始终只有他们两个人。 大毛忽洞没有什么第一手资料,因此,不可能一下推测出他们决裂的原因,再说,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推测这个原因。即使他们两个同台同时向天下公布他们决裂的真正原因,然而,这件事情本身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大毛忽洞认为,是什么思维和观念模式导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决裂,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但具有历史意义(涉及到中华文化),也具有现实意义。 在世界学术界,从合作走向公开决裂,华人(被中华文化熏陶)的案例似乎最多。 (注意,公开的学派观点论战是中国学术界梦寐以求的场面) 如果考虑到开国皇帝杀开国元勋的案例,那就更多了。开国皇帝和他的开国元勋一起打天下,情同手足,是至高无上的合作。但是等到江山打下来的时候,开国皇帝会找一个理由,把开国元勋杀掉,演化发展为最彻底的决裂。 把“丘成桐和田刚”和“ 邹恒甫和张维迎 ”案例列出来,只是想说明“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案例不是个例,而是具有普遍性。 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值得大毛忽洞用三篇博文来反驳杨振宁的 “归纳法论”。而且采用了逻辑上“最恨”的招数,即用杨振宁先生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受中华文化中推演法思维和观念的影响)反驳他自己的言论( 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 )。 在 《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里,大毛忽洞得出结论: 中华文化缺少归纳法,而不缺少推演法。 这个结论和 杨振宁先生的“ 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正好相反。 在《再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里,大毛忽洞扩展了结论的内涵。 在本博文里,大毛忽洞将前面的结论,应用到“杨振宁和李政道”案例,使用推演法说明“中华文化里推演法占据了主导地位”。 杨振宁先生说: “ 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 事实是,杨振宁先生自己也深受中华文化中推演法思维和观念的影响,他和李政道的“从亲密合作到公开决裂”就是论据。 杨振宁先生不但拥有很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也深受中华文化中推演法的影响。 杨振宁和李政道从亲密合作到彻底决裂,其谜底就在“归纳法和推演法”的思维模式里,而且包涵着及其时刻的中华文化背景,实际上,杨振宁先生已经把“谜底”一不留神地、无意识地(非杨振宁先生的主观意志所驱使)泄漏在了他的“归纳法论”的字里行间。限于时间和时机,大毛忽洞不会简单地告诉读者,那“谜底”究竟是什么? (大毛忽洞虽然也姓李,但是,和李政道先生既无血缘关系,也无学缘关系。大毛忽洞既不认识杨振宁先生,也不认识李政道先生)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1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的夏草冬虫现象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07-7-24 03:45
中国学术界的“夏草冬虫”现象 —再谈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大毛忽洞写了一篇博文,题为 《每10月,中国人诺贝尔奖情结的“发情期”》 , 在文章提到学术界的“夏草冬虫”现象。本文则是专门讨论这个特殊的文化现象。 “发情”是至高无上的褒义词,如果一个民族在肉体上不发情了,这个民族就快要结束了;同样,如果一个民族在精神上不“发情”的话,这个民族的精神就要结束了。因此,大毛忽洞把每年 10 月国人对诺贝尔奖的反应,称为诺贝尔奖情结的“发情期”。 冬虫夏草是一味非常名贵的中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冬虫夏草有时也被说成“夏草冬虫”,但是,大毛忽洞认为,这味中药被称为冬虫夏草是最恰当不过了,因为,冬虫夏草包含了先虫子后草的发展过程,更名符其实。 冬虫夏草是虫子和草“组合”在一起,跨越了动物和植物两个领域。 中国学术界有一种所谓的“双肩挑”现象,是学术和权术组合在一起,跨越了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两个领域,大毛忽洞把这种现象称为“夏草冬虫”现象。 “草”寓意自然科学的学术活动,“虫”寓意行政管理活动。而且学术界的“夏草冬虫”现象也包含演化的内涵,是由草发展到虫子,和冬虫夏草是由虫子到草的次序相反,因此,“夏草冬虫”概念应该归还到中国学术界。 不仅如此,“夏草冬虫”现象不仅和学术界有恰当的对应关系,“夏草冬虫”和诺贝尔奖情结也有很好的类比关系。 从科学研究的特点看,诺贝尔奖具有植物的属性,因为一粒科学的种子(科学命题)可以保存上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和植物的种子可以长时间自然保存一样。然而,对动物来说,很难把种子自然地保存上百年的时间。 另外,中国文化把做学问的人称为耕耘者,因此,学问具有一种植物的属性。诺贝尔奖就是奖给做学问的人,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诺贝尔奖具有植物的属性。 中国文化中把老百姓称为草民,无论你多么有学问,只要你不是官员,你就是草民,是植物的属性。 中国文化中,官员具有动物的属性,例如,皇帝是龙,皇后是凤,显然,龙和凤都是动物。有时候,老百姓把不好的官员称为狗官,这也再一次说明,官员具有动物的属性。 冬虫夏草是从虫子到草,是从动物到植物,这是一味中药。 然而,“夏草冬虫”则是反映了从草到虫子的过程,草表示处于做学问的状态,而虫子则表示处于当官的状态。因此,“夏草冬虫”描述了从植物到动物的演化,正好对应从做学问的草民过渡到了做管理的官员。 “夏草冬虫”现象和诺贝尔奖情结有什么关系呢? 君不见,我们有不少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他们不但拥有非常肥沃的土地(实验室条件),也拥有非常丰富的雨水(科研经费),他们也有似乎已经发芽了的诺贝尔奖的种子。 但是,过了几年之后,发芽种子的内核就蜕化出一个蛹,蛹子在优越的条件下发育成为一个会飞的蛾子,待到翅膀硬了之后,蛾子就翩翩起舞地飞走了(当了官了)。这不就是“夏草冬虫”效应吗? 蛾子飞走了也就罢了,土地和雨水还可以培育另外一粒种子。可是,蛾子把一个外壳仍然留在那块肥沃的土地上,还贴了一个标签,名曰:诺贝尔奖的种子。结果是土地依然肥沃,雨水照旧充足,就是看不见禾苗出现。因为,种子的内核已经化作蛾子飞走了。 以前,中国人对奥运会金牌也特别敏感,只是在那时,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如温饱问题,还有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等,这些因素抑制了国人奥运会金牌情结的“发情”。 在84年奥运会上,当许海峰一枪为中国夺取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的时候,全世界的华人都激动得哭了,因为这块金牌来得太晚了。 今天,我们要科教兴国,我们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诺贝尔奖的意义远比奥运会金牌的意义要重要,最保守的态度也应该平等对待吧! 那些“我们暂时不需要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也没什么了不起”等言论都是言不由衷,反而有意无意地暴露狐狸吃不上葡萄的心态。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9428 次阅读|3 个评论
十月,诺奖情结的发情期
大毛忽洞 2007-7-22 00:01
十月,诺奖情结的发情期 每年10月,是中国人诺贝尔奖情结的“发情期”。 10月,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收获的前提是播种。我们没有很好地把握播种的季节,所有的眼睛都盯着秋天的收获,有什么用呢? 人家领奖(收获)的时候,刺激了我们而“发情”,我们“发情”的时候应该干什么呢? 大毛忽洞认为应该反思我们的播种环节。 农民种地需要三个基本的条件:土地、种子和雨水。 如果我们要播种诺贝尔奖的话,我们必须搞清楚: 土地、种子和雨水的相互关系,否则,很有可能年复一年地看着人家得奖,我们只有干瞪眼“发情”,白白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教授、博导、首席、院士,等等),也有各种各样的学者( 江河湖泊草原高山 , 各种各样的番号 ,请点击),可以说他们就是栽培诺贝尔奖的土壤,因此,我们拥有播种诺贝尔奖的土地。(肥沃不肥沃是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科研经费渠道,这些渠道里流淌着滚滚的金钱(经费),因此,我们也拥有滋润诺贝尔奖的雨水。 诺贝尔奖的种子在哪里呢? 可以肯定地讲,行政操作可以完全掌握和控制播种诺贝尔奖的土地,即控制各种各样番号的人才,也可以掌握各种各样人才的晋级(教授、博导、首席、院士,等等),行政操作也可以掌握和控制各种各样渠道的科研经费。 但是,行政操作在发现和选拔诺贝尔奖种子的时候,却表现出了不折不扣的无能为力。 诺贝尔奖的种子究竟在哪里呢? 诺贝尔奖的种子存在于科学家的研究兴趣里,而且还要浸泡在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营养液里。有了这样的种子,再加上上面提到的土地和雨水,我们才有可能播种出诺贝尔奖。 然而,现实的流行做法是,把功夫完全用在“折腾”土地和雨水两个条件上,而对种子没有开展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君不见,我们有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他们不但拥有非常肥沃的土地(实验室条件),也拥有非常丰富的雨水(科研经费),他们也有似乎已经发芽了的诺贝尔奖的种子。 但是,过了几年之后,发芽种子的内核就蜕化成一个蛹,蛹子在优越的条件下发育成为一个会飞的蛾子,待到翅膀硬了之后,蛾子就翩翩起舞地飞走了(当了官了)。(这就是中国学术界的“夏草冬虫效应”,博主注释) 蛾子飞走了也就罢了,土地和雨水还可以培育另外一粒种子。可是,蛾子把一个外壳留在了那块肥沃的土地上,还贴了一个标签,名曰:诺贝尔奖头号种子。结果是土地依然肥沃,雨水照旧充足,就是看不见禾苗出现。春去秋来,年复一年,白白辜负了老百姓那渴望的眼睛。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66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再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07-7-20 23:30
再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杨振宁先生认为, 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 ( 请点击来源 ) 大毛忽洞认为,中华文化缺少归纳法,而不缺少推演法。 (请点击第一驳) 归纳法的内涵及其 特点: 归纳法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如同一条大河流,其他小河小溪随时可以汇入,一起流向海洋。 归纳法最重要的特点是自下而上,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讲,就是先经验后唯像,然后再上升到理论。实验数据(包括对自然的观察)是最基础的,经过对大量观察数据的归纳法处理,可以得到唯像的经验理论模型;对经验唯像模型进行再归纳,最后可以得到物理层次上的理论模型。例如,气体状态方程就是这样被归纳出来的。 PV=C,(从一种实验数据归纳出一个很粗的经验模型); PV=CT ,(从很多的实验数据归纳出一个较好的唯像模型); PV=nRT,(从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归纳出一个物理模型)。 如果把认识的过程从开始的初级阶段到后来的高级阶段连接起来看,处于最下面的是观察的数据,上端是思维的结果,中间是认识的过程。归纳法的特点是从下到上,从个例到一般,从低级到高级。 推演法的内涵及其特点: 推演法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特点,如同磨道里的一头驴,自己占一条道,一圈一圈地走下去,自我封闭,没有岔路。 (古老的石磨用毛驴拉,毛驴围绕石磨转圈,博主注释) 推演法最重要的特点是自上而下,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讲,就是先公理(公设)后推演(推理),从一般到个别,从高级到低级。 缺少归纳法的思维不仅影响到中国科学界,也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其他领域。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完全是由于中华文化缺少归纳法和社会不崇尚归纳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换句话说,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也是推演法思维和观念模式在中国盛行的结果。 中国封建社会推行的是从上到下的、封闭的、排他的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为人为政模式,和归纳法的思维和观念模式格格不入。 在中国封建社会,当皇帝开国的时候(开国皇帝打江山的时候),他们都以归纳法为思维和观念模式,推行他们的为人为官为政的纲领,不过,皇帝推行这种具有归纳法特点的思维观念很短暂,一旦他们取得江山之后(掌权之后),他们就结束了归纳法的思维,开始实行推演法的思维和观念。 皇帝把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作为至高无上的公理(公设),然后号令天下,让下面的官员和文人学者无止境地推演皇帝的“公理”,结果是著述一大堆,真理的含量却很少。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充分体现归纳法的时期,文人学者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归纳和总结,创立了各种学说。 然而好景不长,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归纳法在中华文化中基本上就被废止了,从此开始推行封闭的、排他的和从上到下的推演法思维和观念,这种思维和观念模式统治了中国几千年。 总而言之,无论从什么角度讲,中华文化绝对不缺少推演法,而缺少归纳法。 请看下篇:“杨振宁和李政道”:从归纳走向推演。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8953 次阅读|5 个评论
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07-7-15 22:32
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此文是一个几经修改的草稿,原题目为《质疑杨振宁的“归纳法论”》,写成之后,由于我的观点和杨振宁先生的背道而驰,因此,改名为《驳杨振宁的“归纳法论”》。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2004 文化高峰论坛”会上 ( 请点击来源 ) : 杨振宁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 ( 请点击来源 ) 大毛忽洞把杨振宁的这种观点及其论据称为“归纳法论”。 大毛忽洞则认为,中国文化缺少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推演法,和杨振宁的观点正好相反。 杨振宁先生用他的“归纳法论”把中国在近代科学落伍的原因归纳为受《易经》的影响,这伤害了许多易学家(者)们对《易经》的感情,从而激起了他们对杨振宁的强烈反对。 大毛忽洞驳(质疑)的是杨振宁的“归纳法论”本身,而非杨振宁对《易经》的批评。 杨振宁的“归纳法论”进一步认为,中华文化的归纳法的来源就是《易经》。观物取像,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易经的精神分类、精简、抽象化是归纳法的精神。 杨振宁接着用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例子 ,说明中华文化没有发展出推演法的理由。杨振宁说,徐光启第一个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是人类史上一大贡献,第一次把推演法变成规律化。推演法对于近代科学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徐光启翻译后了解到, 了解到推演法一个特点就是“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 就是一条一条推论不能次序颠倒。这跟中国传统不一样。中国传统对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 众所周知,《几何原本》里不仅包括能充分展现推演法的 465 个命题,而且还包括 119 定义、 5 个公设和 5 个公理。《几何原本》的核心精华应该是第一卷里的 5 个公设和 5 个公理以及该卷的 23 个定义。 可以肯定地说,公设、公理和定义是不可能推演出来的,而只能用归纳法来得到。因此,大毛忽洞认为, 欧几里德首先使用归纳法总结出 《几何原本》中的定义、公设和公理,然后使用推演法证明了其他 465 个命题。因此,《几何原本》正是归纳法的产物。 杨振宁先生又说 ,后来牛顿写了 Principia Mathematica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博主注释 )。如果你翻一下此书你就会发现他写的方法完全是照着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方法,是由公理,定理,然后到证明等等。它是照抄欧几里德的推演法的形式。 大毛忽洞认为,牛顿力学是归纳法的产物,绝非推演法的产物。 为了能充分证明牛顿力学是归纳法的产物,需要从天文学家第谷说起。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 Tycho Brahe , 1546-1601 )仅凭肉眼进行天体观察(在第谷逝世 9 年后,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得到了大量的观测数据。 开普勒( Johannes Kepler , 1571-1630 ) 在第谷的观察数据基础上,使用归纳法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定律(即开普勒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 牛顿自己也承认( 1713 年牛顿在出版《 自然哲学的数学 原理》第 2 版时在给他的学生科茨的信中),运动定律是居于首位的定律或称之为公理,并说它们都是从现象中推断或总结出来的,并运用归纳法使之普适化。 此外,麦克斯韦( Maxwell ) 的电磁理论也是归纳出来的,没有什么理论能把电磁场理论推演出来,因此,电磁场理论是第一原理。杨振宁先生也承认麦克斯韦使用归纳法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在归纳出的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麦克斯韦运用推演法得到了一些关于电磁波的新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的基本原理,都是用归纳法得到的。因此,学术界也把这些原理称为第一原理,再没有什么更基本的原理能把第一原理推演出来。这也再一次说明,第一原理只能用归纳法总结出来,没有什么推演的方法。如果一个原理能被推演出来,那这个原理就不是第一原理。 重要的科学原理都是根据归纳法建立的,然而,这些基本原理的使用倒是推演法的一种体现。牛顿使用归纳法建立了他的三个定律之后,在阐述其他命题时,格式和《几何原本》是一样的,这就是杨振宁先生所强调的,但是属于第二个层次的问题。 请问杨振宁先生,如果中国文化有归纳法,怎么就没有为近代科学归纳出一个基本原理呢? 下面我们看看,中国文化究竟缺少归纳法,还是缺少推演法? 《周易·系词上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接着就可以推演出:八卦生 64 卦, 64 卦生人间万象。 《道德经》也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种论述显然是一种推演的思维,也反映出一种推演的逻辑。 推演法本质上是一种发散的思维,但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是,被发散的源泉没有包含多少真理的成分,结果使得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化没有推演出什么科学原理,而注释和二次推演《易经》(还有《道德经》等经典)的各种各样的著作层出不穷,年复一年,代传一代,丝毫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为什么呢? 因为老祖宗的“太极”和“道”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老祖宗并没有阐明“太极”是什么东西?也没有阐明“道”是什么东西?并不是老祖宗不想告诉我们,而是老祖宗也实在是说不清楚,因此,才用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来做挡箭牌。 由于被发散的思想源泉没有包含客观真理,因此,当采用发散性思维的推演法之后,结果那些注释家们把老祖宗的经典反复地进行稀释(注释),当然就不可能发展出什么近代科学了。 然而归纳法却不同,和推演法相比,归纳法是一种提炼和凝缩的思维方法,被提炼和凝缩的原料就是大量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观察的实验数据(描述)。例如, 第谷、伽利略、 开普勒 和牛顿,他们反复使用归纳法,经过多次对观察数据的提炼和凝缩,最后获得了真理。如果他们也使用推演法,后面的学者对前面的学者的著作不停地进行稀释(注释),最后结果是离真理越来越远。 根据以上的论述,大毛忽洞得出结论: 中华文化缺少归纳法,而不缺少推演法。 这个结论和杨振宁先生的“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正好相反。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10295 次阅读|7 个评论
在哪里发表论文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表什么
热度 3 郝炘 2007-6-23 00:51
郝炘 为了避免发表韩国黄禹锡等的造假论文的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美国《科学》杂志编辑部去年宣布,对“高风险”投稿将采用特别的审稿措施,包括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图像、或有关材料,以及说明论文每个署名者的贡献等。高风险投稿包括有出乎意料或反直观结果的论文(也包括可能有大的新闻或政治意义的论文)。也就是说,它们可能是最具创新、可能被称为“科学突破”研究成果。 《科学》每年收到12000篇原始研究投稿,发表约其中的7%,新的审稿措施会不会给编辑部增加过多的工作量呢?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科学记者JoePalca向《科学》总编DonaldKennedy提出了这个问题。据Palca说,Kennedy的回答是不会,因为他估计每年的高风险论文在10篇上下。 换句话说,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期刊之一的总编认为《科学》发表的最具创新的论文每年不过10篇左右,占其发表论文总数的1%。其实,突破性的论文不一定都是在这些国内看得最重的刊物上发表的。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aronCiechanover说,“在哪里发表论文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表什么”。 已经有医学学位的Ciechanover1976年从以色列军队退役,但是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不是行医,而是科学研究,于是到AvramHershko的实验室做博士研究生。在那个RNA很热门的年代,他的导师却让他研究蛋白质降解的生物化学,从而发现了泛素(ubiquitin)系统,这项工作使他们在20多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们关于泛素(虽然那时后还没有用这个名字)的第一篇论文于1978年发表在一个小的刊物:《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讯》(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该刊物2005年的影响因子是3。而他们的这篇经典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已经超过2000。 他们的第二篇重要论文1979年投稿到《细胞》,杂志主编没有把稿子送同行评议,24小时内就给作者发了退稿信。主编在信中夸论文有意思,但对其中提出的模型大为不解。主编说,如果作者能把模型中的1、2、3、4都解释清楚,《细胞》就可以发表。论文作者之一的IrwinRose那年正好当选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可能因此把论文改投《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得以在1980年发表。(院士投稿或推荐的论文,院刊总是发表的。)他们论文中的模型至今仍然正确,而把其中的1、2、3、4全部搞清楚花了好几个实验室20年的时间。 这才是开创了一个新领域的科学突破。 《科学》曾把黄禹锡等人论文评为2004年的10大科学突破(breakthrough)之一。然而两年后,黄禹锡事件代表的却是科学诚信的崩溃(breakdown)。靠新闻发布出来的科学突破,即使是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发表的,也不一定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个人分类: 评论|9312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