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哈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二季第1集:宇宙学-开场
xyshen1912 2018-7-8 10:32
近几年大家都被引力波新闻刷屏了,但多数人不知道是:就在爱因斯坦发表引力波的同时,还发表了另外一篇更具重要意义的文章,它标志着现代宇宙学的开始。 点击下面视频 可观看详细介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1505633/
个人分类: 现代宇宙学|1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勃《星云世界》首次译成中文,与读者见面!
scienceart 2016-10-12 09:59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星云世界》一书近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译成中文出版,详情请见前一篇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99505-1008087.html
2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勃——一如既往的辉煌
热度 3 scienceart 2016-10-11 20:03
NASA最近公布的木卫二上的水汽喷流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公布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木星卫星——木卫二上的水汽喷流,这意味着木卫二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大。自1990年发射升空以来,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在外太空为人类服役了25年。期间,它完成了众多出色的拍摄任务。这架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太空望远镜,一如它的主人,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做出了许多伟大的贡献。普通大众对哈勃太空望远镜或许早已不再陌生,相反,对于哈勃这位天文学家却所知甚少。北京大学出版社刚刚出版了哈勃的著作《星云世界》的首个中文版,收入科学元典丛书中。下面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哈勃及其《星云世界》。 登上美国《时代》封面的哈勃 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1889—1953),1889年出生在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马什菲尔德市。童年的哈勃性格孤傲,不喜欢交际,却酷爱在夜空下观天,喜欢阅读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和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他的祖父马丁启发了孙子对天文学的热爱,在哈勃8岁时,马丁送给了他一架自制的望远镜,并陪同他一起观察星空。哈勃在惠顿上中学时,校长罗素良好的宇宙学素养也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路走来,哈勃阅读了大量天文学书籍,并考入芝加哥大学。在这里,他对天文学的爱好得到了尽情的满足。他把主要的精力用来学习自然科学的课程,并结识了一位优秀的导师莫尔顿教授(Forest R.Moulton,1872—1952)。他不仅引导哈勃进一步深入天文学领域进行探索的兴趣,而且在后来哈勃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地帮助哈勃走上了天文学研究的道路。哈勃选修了莫尔顿的课,对莫尔顿的研究成果了如指掌,以致于后来,当哈勃来到牛津大学留学时,令牛津的天文学家们大吃一惊,因为在牛津,哈勃的专业是法律。在他们看来,哈勃能如此了解最新的天文学研究,并指出他们在一些认识上的错误,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莫尔顿教授 回到美国后,哈勃在莫尔顿的帮助下,前往叶凯士天文台,跟随台长弗罗斯特(Edwin B.Frost,1866—1935)攻读博士学位并从事天文学研究。一战爆发后,哈勃应征入伍,战后前往威尔逊山天文台继续他的天文学之梦。在这里,他不辞辛劳,经常熬夜通宵,利用100英寸胡克反射望远镜进行了多年的观测。当时,天文学家们已经了解到,宇宙中有大量的天体在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对于这些远离而去的天体究竟是银河系内的成员还是银河系外的星系却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当时的天文学家还无法确定这些天体之间的距离。在哈勃来到威尔逊山后不久,人们已经发现了可以用来进行天体测距的信标——造父变星,并利用它来进行了初步的测距工作。哈勃通过检查大量的照相底片,发现了仙女座星系中的造父变星,从而计算出仙女座星系与银河系的距离远大于银河系本身的尺度,由此揭示了河外星系的本质——那些遥远的天体都是远在银河系外的类似星系,银河系只不过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仙女座星系 随后,哈勃发现那些河外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也是随距离而成比例增大的,这意味着宇宙处于膨胀中。这项发现当时就令爱因斯坦震惊,因为宇宙膨胀意味着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常数变成了画蛇添足。爱因斯坦得知哈勃的发现后,立即应邀前往美国,登上威尔逊山,在哈勃的陪同下,亲自使用胡克望远镜进行了一番观测。当代最伟大的宇宙学家霍金认为,哈勃对宇宙膨胀的发现无愧于20世纪一项伟大的理性革命。1936年,哈勃出版了他的著作《星云世界》。在书中,他对当时天文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一番总结。他用生动的文笔,对星系的分布、距离、特征、速度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使人们得以了解他和同时代的天文学家们伟大的发现。英文本首版一上市即销售一空,连哈勃本人应邀前往英国演讲时在路边的一家书店里也只看到最后一本。近期,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这本《星云世界》首个中文版,收入《科学元典丛书》中。书前有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卞毓麟教授的导读。译者吴燕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曾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副教授。译文流畅,很好地再现了原著的风貌。 《星云世界》中文版 本期编辑:吴卫华 科学与艺术之声
433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两次拥抱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宇航员马希米诺
热度 2 jiangxun 2015-8-31 07:57
作者:蒋迅 本文删节版已发表。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迈克·马希米诺( Michael J. Massimino ) 宇航员,一个大学生的梦 1962年,马希米诺出生于纽约市东的佛兰克林广场(Franklin Square, New York)的一个意大利后裔家庭。他的祖父母在20世纪初移民到了纽约。他们就在那里。驻扎了下来。小马希米诺就在纽约长大。当他七岁那年,阿姆斯壮登上月球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从小就开始关注航天,阅读与宇航员有关的故事。那年的万圣节,他穿了一身宇航服出去要糖。但他对宇航员这个职业并没有更多的关注,毕竟那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情。到高中选大学专业的时候,他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他能想到的就是学工,将来做一个工程师,或者是工业政策方面的管理人员。抱着这样一个想法,他报名上了位於曼哈顿的哥伦比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 马希米诺重新对航天发生兴趣是来自一次电影。那是1984年,他正在哥伦比亚大学上四年级。有一天,他去电影院看了一场1983年发行的电影“ 太空先锋 ”( The Right Stuff )。这场电影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电影中的两个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他:一个是美国第一位宇航员 约翰·格伦 ( John Glenn )从宇宙飞船的窗口看出去那美丽地球的景色。他太想亲自看一下那个景色了。另一个是电影中最早七位宇航员的友情:他们如何成为好朋友,如何帮助对方。马希米诺心想,“我将来也要到这个地方去!”那年夏天,他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学士学位。 宇航员,经历了四次申请的结果 他知道宇航员都是最最出色的。他也知道NASA有很多科学家宇航员。这就是他要走的路线。这时候,他已经大学毕业,在IBM担任系统工程师。为了他的梦想,他决定要上研究生。经过努力,他终於在1986年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在学校里,他有意做一些与航天有关的研究。他把重点放在了空间机器人系统的人员控制操作上。他的出色工作最后导致了两个专利。1987年夏天,他到NASA总部的航空与空间技术办公室担任工程师。两年后的1988年,他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和技术与政策的两个硕士学位。这年夏天,他到NASA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人机整合研究室实习。同年秋,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来年夏天,他再次到马歇尔中心实习。按说,这么强的背景应该已经很杰出了。他决定开始走出迈向宇航员的第一步。1989年,他第一次递交了申请。但是NASA对他完全不感兴趣。没关系,就算是一次试水。他还会继续尝试的。他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积累航天方面的经验。1990年,他又到 德国航空太空中心 ( DLR )做访问研究。同年,他又向NASA递交了宇航员的申请,但是他再次失败。就这样,他带着两次败记在199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他南下休斯顿,到麦道公司任研究工程师,为的是离NASA宇航大队近一点。在麦道公司,他参与开发了航天飞机遥控操作系统在手提电脑上的显示系统,其中的机械手位置显示系统在航天飞机的STS-69次任务中得到了评估。同时他到赖斯大学机械工程和材料系做兼职助教。 现在的他已经是马希米诺博士,是一名真正的研究工程师了,而且他身在休斯顿,并已经参与了航天飞机的项目。这样的成功人士不可能不被NASA注意到吧?也许NASA的两次拒绝都是在等他拿到博士学位?很可能!他在1993年第三次申请NASA宇航员。这一次他得到了面试的机会。但面试之后,NASA还是说:“No”。 连续经历了三次失败之后,马希米诺似乎有些泄气了。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他选择的路径虽然是一个通向宇航员的道路,但万一不能成功的话,他也能实现一个辉煌的一生。他决定向学术的方向做一个尝试。1995年,他得到了乔治亚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学院的助理教师的职位。在那里,他开始讲授人机系统工程课程,并进行空间与飞行系统的人机界面研究。 但是,他打心眼儿里不甘心。难道他真的不如别人?他不信邪,不甘心。於是,已经当上了教授的他在1995年第四次申请那已经失败了三次的同样职位。1996年4月22日那天,他接到了NASA的电话。他心里没底,忐忑不安。电话是NASA飞行大队主任戴威·李斯特玛( Dave Leestma )打来的。“喂,迈克。我是戴威·李斯特玛。你今天好吗?”那边李斯特玛开始说话。马希米诺那里知道好还是不好,因为结果掌握在对方手里。李斯特玛又开始说话:“我认为你在这个电话之后会很好的,因为我们想把你训练成一名宇航员。”终於成功了!他喜形于色,激动地跳了起来。那个心情比他拿到博士学位还激动,比他当上教授还激动。 马希米诺立即辞去了乔治亚大学的教授职务,重新回到休斯顿。而这一次,他已经是NASA的一名准宇航员了。1998年,经过两年训练和严格考核之后,他成了一名正式宇航员,开始等待他作为任务专家的飞行机会。在此期间,他在宇航员办公室机器人研究室和太空行走研究室工作。 第一次给哈勃空间望远镜治病 马希米诺正准备下水训练 Source: missfidget.com 马希米诺正在安装用于冷却系统的电子支持模块 Source: aviationspectator.com 第一次机会终於来了。这是维修 哈勃空间望远镜 的任务。笔者认为,哈勃空间望远镜是NASA至今价格性能比角度上最为成功的项目。关于哈勃空间望远镜,请阅读笔者的相关文章:“ 你不知道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十项秘密 ”和“ 从小小天文学家到哈勃望远镜之母 ─ 南希·罗曼 ”。但它从1990年4月24日发射的那一天开始就问题不断。刚刚三年就进行了第一次大修(STS-61),又过三年进行了第二次大修(STS-82),将近三年后不得不将计划的第三次大修的一半提前进行(STS-103)。每次大修对NASA来说都是一次重任,因为它在空间里,必须派人乘航天飞机上去操作,但它的轨道比国际空间站要高得多,所以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宇航员无法利用空间站来暂避。而且每次维修都必须经过好几年的准备。宇航员不可能打开哈勃望远镜的内容发现工具没有带够,需要回到地球上去取工具。马希米诺的第一次飞行任务:第三次大修的后一半(STS-109)。 执行这次任务的一共有七位宇航员:两人负责开航天飞机,五个任务专家。马希米诺是第一次上天执行任务,而其它四位任务专家都经验丰富。马希米诺有两次太空行走的任务,两次都是在有过三次飞行经验的詹姆斯·纽曼( James H. Newman )博士带领下进行的。 宇航员们进行的第一次太空行走主要是更换太阳能电池阵列,马希米诺的任务是辅助出舱宇航员。在第二次出舱时,马希米诺就要开始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出舱了。他们去除了一个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然后安装了一个新的端口太阳能电池阵列和一个新的反作用轮组件。这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在执行了这次太空行走之后,宇航员们已经几乎替换了全部的哈勃望远镜上的电源系统。他和纽曼还进行了几项其他小的任务,他们提前完成了任务,并为第三次太空行走做了准备工作。这次行走工作不是太复杂,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不难被拿下,新的也不难被安装上去。他们从航天飞机到哈勃望远镜的路途都是在航天飞机的机器臂上进行的,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惊险。但是他有了第一次出舱行走的经验。这是他的一次里程碑。 马希米诺的第二次出舱是在两天后的本次任务的第四次出舱。马希米诺与纽曼一起完成了第一次科学仪器的升级,然后马希米诺独自安装了一个电子支持模块。这是下一次太空行走任务的第一步。他们最终要安装一个试验冷却系统。在这次太空行走之后,马希米诺有了第二个里程碑:独立执行舱外任务。 在经过连续五天的五次太空行走之后,他们完成了这次为哈勃望远镜维修和升级的任务。航天飞机于2002年3月12日返回地面。马希米诺的成绩是:10天22小时的飞行,14小时34分的太空行走。飞行距离3千9百万英里(6.2公里)。 第二次给哈勃空间望远镜治病 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是,他们这次乘坐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是最后一次平安地把宇航员带回地面。在“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下一次升空后,她的机翼受损,在返回地面之前,机体解体,宇航员全部遇难。NASA随后宣布暂停航天飞机的所有任务。原计划在2005年2月第四次维修任务也被取消,因为当时的NASA局长( Sean O'Keefe )决定,即使航天飞机恢复飞行,也只能到国际空间站的高度,而航天飞机不具有在同一次飞行中到达国际空间站和哈勃望远镜这两个高度的能力。这对於天文学家是一个灾难,因为如果哈勃望远镜不能使用的话,他们只能期待于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但韦伯空间望远镜最早也要到2018年才能发射。好在新一任局长迈克·格里芬( Michael D. Griffin )既有魄力又有远见。他上任后不久就表示考虑哈勃维修任务。2006年10月,他批准了下一次维修计划,但他强调这将是最后一次哈勃望远镜的维修任务。 马希米诺记得,那天是2006年的万圣节。那天是孩子们的节日。他也跟孩子们一样高兴,因为他从2004年开始就在为这次任务做准备了。他知道这样的任务是有危险的,但是这是他的梦想。他愿意承担这样的危险。现在他又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他将要执行的任务是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一个坏了的摄谱仪( Space Telescope Imaging Spectrograph )。这个仪器是科学家用来检测遥远行星上大气层的。他们可以用这个摄谱仪来分析是否发现了类似地球的可以支持生命的地外行星。就在科学家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的时候,摄谱仪的电源突然断掉了。人们无法再使用这个仪器。 马希米诺和伦斯菲尔德正在检查一个将要安装到哈勃望远镜上的新的电路板。 Source: NASA 马希米诺和伦斯菲尔德正在练习太空行走中的一项步骤。 Source: NASA 事实上,没有办法替换这个仪器或修理这个仪器,因为当人们把它发射到空间时,它被褂讪在一个接入板上,而这块板子正好挡住了那个坏了的电源。这块板子上有117个带垫圈的螺丝钉。为了安全起见,它们都被用胶褂讪住了,这样可以保证它们永远不会松动。但这为以后的更换造成了麻烦。 特制工具 Source: wodumedia.com 马希米诺和另一位宇航员安德鲁·佛斯太尔( Andrew J. Feustel )被指派修理这个仪器。佛斯太尔负责读清单,马希米诺动手执行。从2004年开始,他们就开始设计这次太空行走。他们设计出了一百多个新的工具,他们不但要把螺丝钉都拧下来,还必须保证它们不会飞走而称为太空垃圾。为了他们这次太空行走,NASA动用了数千人的劳动,花费了数百万美元。NASA为他们俩特地制作了一个联系用的仪器,给他们一套工具,这样他们就可以上班练,下班练,吃饭时练,周末练。他们在NASA的200X200X400英尺的大水池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几年下来,他们的思维和肢体简直就成了一个协调体。 2009年5月17日,马希米诺太空行走 2009年5月11日,马希米诺等七位宇航员乘“亚特兰提斯”号航天飞机执行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维修哈勃望远镜任务(STS-125)。5月17日,那一天终於到来了。 2002年,马希米诺是跟着老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的,而且他的双脚是褂讪在机械臂上的。而这一次他是一位将带领新手上阵的老将,更上一层楼的是,他由於必须进入哈勃望远镜的腹部,因为不能“站在”机械臂上行走。他刚一出舱的时候,感觉自己在自由的漂浮,虽然有缆绳一直系在他的身上。 马希米诺在“亚特兰提斯”号航天飞机的运货舱里 Source: parabolicarc.com Source: wodumedia.com 如上所述,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除一个挡住了板子的扶手。他顺利地拧下了三个螺丝钉,但最后一个怎么都拧不下来。螺丝已经打滑,任何工具都没有用武之地。他来往于航天飞机和哈勃望远镜之间,尝试了各种办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他感觉很无助,没有人能帮助他。其实,他不是孤军作战。因为与此同时,地面休斯顿智慧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地寻找解决办法。马里兰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吉姆·帕克尔(James Parker)想出了解决办法,他们做了试验,确信只要用力一拉就可以把这个扶手拉下来。於是他们通过无线电通知了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们。 马希米诺和迈克尔·古德在第四次太空行走 Source: universetoday.com 就在马希米诺回到哈勃望远镜的时候,地面说他们无法收到他头上摄像机的信号。原来地面指挥人员可以通过这个相机看到太空行走的一举一动。但由於时间已经超时了,他们同意他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实施那个方案。他贴好胶带,然后猛地一拉,那个顽固的扶手终於下来了。他终於来到那个带有117个螺丝钉的板子前。但这时有出现了新的状况:电动工具上的电源没电了,氧气瓶也开始显得供应不足。他不得不再次回到航天飞机里。 马希米诺和迈克尔·古德在第四次太空行走 Source: universetoday.com 后面的太空行走正常进行。他弄下那些螺丝钉,装上一个新的电源。地面进行了测试,他们可以从地面上把它接通。一切正常。这个摄谱仪又恢复了生命。在太空行走大约八小时之后,他进入气闸。这时指令长说,“喂,大迈,为什么不到气闸外面去享受一下景色呢?”於是,他又出去了。他把缆绳扣在扶手上,让自己随意飘动。他只管观望。“地球 ─ 从我们在哈勃的高度,350英里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弯曲。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家,我们的行星,是园形的。这是我见过的最壮丽的景色。它是天堂。” 舱外的马希米诺和舱内的宇航员梅根·麦克亚瑟( K. Megan McArthur ) Source: universetoday.com 回想他在太空中感到孤独,他说其实大家一直和他在一起: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邻居们,航天飞机里的宇航员们,地面上工作的NASA成员,“还有我爱的所有人和关心我的所有人,无时不坑诩与我在一起。”他所进行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他服务于全人类,而他永远和全人类在一起。 社会活动 2009年是伽利略发明望远镜400周年。在这个特殊一年里,他将要去空间修理哈勃空间望远镜。他决定要做一点特殊的事情。他专门从弗罗里达的一家图书馆里借到了一个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望远镜的复制品。不过,这个望远镜比他在航天飞机的私人存储箱要长,所以不得不把它分成两半,然后在完成任务后再重新接到一起。他有一张很奇妙的照片:在航天飞机里面是四百年前伽利略的望远镜,在航天飞机外面是当今最先进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两个相隔了四百年的望远镜遥遥相望。这个景色成了四百年来天文观测就成的总结。 他做的第二个事情是带去了一部伽利略的书。原来他的母校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里有很多稀有图书,通常是不外借的,但学院决定做一次例外,借给他一本复制的伽利略的书“星际信使”(Starry messenger),让他带到太空中去周游一次。当然这一借就不是短期归还的。学校决定,没有过期罚款。马希米诺把这本书带到了空间,又完整地带了回来。他同时交给学校的还有一个证书。 马希米诺从太空发微博 Source: missfidget.com 马希米诺和宇航员道格拉斯·韦洛克( Douglas H. Wheelock )一起参加社会活动。NASA推特获社交媒体“肖蒂奖”( Shorty Awards ) Source: space.com 他还是太空推特第一人。马希米诺是一位喜欢热闹的人。他早就有了自己的推特帐号( @Astro_Mike ),在哈勃任务的训练中,他是唯一一位推出他的训练情况的宇航员。在他即将登上航天飞机准备出发的时候,他推出:“我将穿上宇航服,下一站:地球轨道!!”他决定在航天飞机上也不停止发推特(微博)。但那上面没有互联网。他只有电子邮件,每天可以有两次接收和发送的机会。於是他与宇航中心的公关代表说好,由他发电邮给她,然后由她推出去。他在轨道上推到:“发射真棒!我感觉好极了,努力工作,欣赏美景,毕生一次的冒险已经开始了!”回到地面后,他仍然沉浸在空间飞行的那些日子里。“从太空观看地球是最漂亮的景色,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体验,不能等待看到,无法等待再次看到那个景色!”这次飞行之后,他的粉丝达到了四万,而现在已经到了一百二十万。 马希米诺跳骑马舞 Source: blogspot.com 马希米诺在NASA骑马舞中出镜 Source: NASA spoofs 'Gangnam Style' video 再说一个爱热闹的例子。当“江南Style”席卷全球的时候,NASA的一帮年轻人也制作了一个“ NASA Johnson Style ”。马希米诺也参加了这个视频的拍摄。在视频中他模仿韩国艺人鸟叔“不以为然”的神情。 马希米诺还是一个体育迷。作为纽约人,他是 纽约大都会 球队( New York Mets )的铁杆粉丝。他带了一个球队的“本垒板”( Home Plate )进入太空。 马希米诺与 迈克尔·菲尔普斯 合影 Source: zimbio.com 马希米诺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多地和他们在一起。在他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他答应孩子们,等他回来后会帮他们领一只小狗。孩子们说起空间就兴奋,但却是为了那只小狗。那一次,航天飞机的发射时间推迟了四次,这让他们觉得很困惑:怎么能改这么多次?2002年3月12日他回到地面,16日就把小狗领回了家。他还带了一些玩具动物到空间里,然后送给两个孩子,他还省下了一些给宇航员的密封糖果给他们。马希米诺的儿子丹尼尔是美国少年游泳健将,参加了2009年7月在印第安纳举行的全国锦标赛。那时他刚刚执行完维修哈勃望远镜的任务,不顾劳累,亲自带儿子去参加比赛。他在那次比赛期间送给 菲尔普斯 一个STS-125的标牌,让菲尔普斯心花怒放。马希米诺说他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这话不假,因为他跟大多数父亲一样,把平时的生活都围绕在儿女身边了。他是儿子所在垒球和篮球对的教练,是女儿周末学校的辅导员,还是童子军的助理。他每年都到儿女所在的学校去演讲。他甚至跟他们一起在后院搭了兔子笼。他说:“重要的是把你的孩子看成是第一位。” 马希米诺把一面随他傲游太空的一面美国国旗送给了纽约消防博物馆 Source: hpdnyc.org 马希米诺的父亲曾经在纽约消防站工作。在“九一一”事件中,纽约警察局失去了343人。为了表达他对纽约消防站全体成员的敬意,他把一面随他傲游太空的一面美国国旗送给了纽约消防博物馆(NYC Fire Museum)。 马希米诺代表NASA员工向消防员欧文·斐致谢 Source: nyc.gov 2011年,马希米诺还受NASA委托去纽约的一个消防站去感谢一位骨髓捐献消防队员欧文·斐(Owen Fay)先生。原来斐先生为一位身患白血病的五岁小孩卢卡·坎帕纳(Luca Campana)捐献了骨髓,正好小卢卡的父母都在NASA休斯顿宇航中心工作。当这个消息在中心传开的时候,他们的同事都在想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下感谢。於是他们推举来自纽约的马希米诺去当面向斐先生表示感谢。他带去了一个专门制作的镜框,照片中有宇航员在空间里拍摄的纽约市照片和马希米诺在航天飞机上带著纽约大都会球队棒球帽的照片。 马希米诺在“生活大爆炸”中出镜 Source: space.com 马希米诺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推出的“ 生活大爆炸 ”( The Big Bang Theory )中友情客串演出了四集,都是跟宇航有关的故事情节。 马希米诺和宇航员佩蒂特一起搞“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车库” Source: spacesafetymagazine.com 马希米诺和佩蒂特( Donald Pettit )一起搞了一个“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车库”( ISS Science Garage )系列视频。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 鉴于他对空间探索的突出贡献,马希米诺获得了NASA颁发的2009年“ 美国宇航局太空飞行奖章 ”( NASA Space Flight Medals ),2009年美国天文学会飞行成就奖(Flight Achievement Award),2002年航空航天技术周刊桂冠奖(Laurel Award),俄国科罗廖夫证书(Sergei P. Korolev Diploma),2005年意大利之子马可尼奖(Order of Sons of Italy in America 2005 Guglielmo Marconi Award)等。 他最后给青少年一个建议: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要想那是不是愚蠢,或者自己是否合格。认真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个人分类: 航天人|597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惊悚】【一触即发 Jack Ryan: Shadow Recruit (2014)】【美国
lcj2212916 2014-5-7 21:46
导演 : 肯尼思·布拉纳 编剧 : 亚当·科扎德 / 大卫·凯普 / 汤姆·克兰西 主演 : 克里斯·派恩 / 凯文·科斯特纳 / 肯尼思·布拉纳 / 凯拉·奈特莉 / 嘉玛·陈 / 侬索·阿诺斯 / 科鲁姆·费奥瑞 / 凯伦·戴维 / 大卫·佩默 / 汉娜·泰勒-高登 / 朱利斯塔·萨尔塞多 / 黛博拉·罗桑 / 李·阿斯奎斯-柯 / 彼得·安德森 / 马特·里皮 类型: 剧情 / 动作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俄罗斯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1-17(美国/中国大陆) 片长: 105分钟 又名: 杰克莱恩:诡影任务(台) / 惊天谍变:魅影特攻(港) / 杰克·瑞恩:惊天陷阱 / 杰克·莱恩:秘影一号 / Jack Ryan: Shadow One / Moscow IMDb链接: tt1205537 杰克·莱恩(克里斯·派恩 Chris Pine 饰)原本只是CIA金融情报科的一名分析师,他发现所在公司的老板(肯尼思·布拉纳 Kenneth Branagh 饰)正在策划一起颠覆美国经济的惊天阴谋。在CIA老将哈勃(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饰)的招募和指引下,莱恩不得不初出茅庐,从分析师摇身一变成为外勤特工,前往莫斯科执行任务。而他的未婚妻凯蒂(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 饰)也在随之前往的途中,意外发现了他的特工身份…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4270903
1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哈勃升空20周年十大重要发现
xupeiyang 2010-4-27 13:17
http://tech.qq.com/a/20100426/000053.htm 1990 年 4 月 24 日,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哈勃太空望远镜,目前哈勃即将迎来 20 岁生日,这颗太空望远镜对天体物理学观测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过去 20 年里它的十项重大天文发现: 人马座恒星云 人马座恒星云 人马座恒星云是银河系内最明亮的区域,它位于 El Nasl 恒星附近。天文学家认为这个恒星云是银河系中心冷凝区域,或者是中枢部位。该恒星云距离地球 30000 光年。 仙女座星系拥有双中心 仙女座星系拥有双中心 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 250 万光年,它是人们肉眼观测可见的最遥远星体之一,在城市夜空中通过普通双筒望远镜便能进行观测。 1991 年,天文学家托德 - 劳尔 (Tod R. Lauer) 使用哈勃望远镜装配的 1 号广角相机对仙女座星系内核进行了观测,他发现该星系拥有两个内核,每个内核相隔大约 5 光年。其中最明亮的内核就是普通观测时看到的,而另一个昏暗的内核,则位于明亮内核下侧。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斯科特 - 特雷梅恩 ( Scott Tremaine ) 认为,这种双中心内核是由于较明亮内核在星系中心黑洞的偏心轨道上形成的恒星盘投影。 大猎户星云 大猎户星云 色彩鲜艳明亮的大猎户星云是恒星孵化箱,图中发出玫瑰红光线的区域是彼此缠绕的 4 颗炽热恒星释放的强烈紫外线。大猎户星云内包含着大量的稀薄发光气体和灰尘,该星云的直径相当于整个太阳系的 20000 倍。目前,天文学家认为这个星云环境非常适合于孕育新恒星。 环状行星云翳 环状行星云翳 环状行星云翳是天文学家所观测到最明亮的行星云翳,它奇特之处在于一个明亮的环状结构围绕在中心恒星。天文学家认为它形成于远古时期,当一颗恒星处于生命末期,耗尽其全部核燃料向太空喷射大量的气体,便形成气态外壳。目前,环绕的气体仍在膨胀之中,通过中心超炽热恒星 ( 仅是原始恒星的内核 ) 的照亮,人们可以清晰地观测到这一壮观的星体结构。其温度可达到 12 万度摄氏度。预计未来几十亿年太阳进入生命末期,也将出现类似的状况。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巡天遥看一千河
等离子体科学 2009-8-25 16:54
今天的 Google 的 logo 变成一架天文望远镜。还以为是因为七夕呢 :p 看了下日历,七夕是明天。 原来, 是纪念伽利略用望远镜进行系统天文观测 300 周年。 这是当年伽利略使用的天文望远镜 如今不仅有威力强大的射电望远镜,甚至有放到天上去巡天遥看一千河的Hubble望远镜。 上周在台岛最南端的垦丁海滨看夜晚的南天:银河璀璨、群星悬垂。 如果我们走进灿灿星河,会看到什么? (以下Hubble望远镜照片来自中国新闻网的图片频道) 。。。。。。。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5592 次阅读|1 个评论
[哈勃]2009年07月天象演示
kingstar 2009-7-6 10:11
  盛夏时节,北半球夏天白昼很长,夜晚较短,我们欣赏星空的时间也短了不少。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精彩天象的上演,据江苏省天文学会的通报,在踏入盛夏7月之际,半影月食、7号小行星冲日、罕见日全食等精彩天象,还将让天文爱好者们大饱眼福。相信随着7月22日的临近,喜欢天文的公众心情一定有几分激动、紧张,因为本年度最精彩的日全食天象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作为观测条件最好的地区,我国长江流域多个省市正准备迎接世界各地观测者的到来,面对如此天象盛景,爱好天文的公众一定不会错过,那么此时此刻,你准备好了吗?   7月4日7号小行星冲日   江苏省天文学会专家介绍,7月4日将迎来7 号小行星冲日的天文景观。届时,如果天气晴好,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冲日期间,7号小行星、地球与太阳将呈近似一条直线,地球位于两者之间。此时,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最近,其亮度会达到最高值,是观测的最佳时机。7月4日太阳落山以后,小行星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夜深时分,7号小行星就升到南偏东的较高夜空,此时有利于观测。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它才从西边落下,因此整夜均可观测。冲日期间,该小行星亮度为8.7等。肉眼虽无法直接看到,但通过小型天文望远镜就可看到其身影,环境暗黑的郊外观测效果最佳。   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之外,在红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轨道之间,还分布着数十万颗小天体,它们与大行星一样也沿着椭圆形的轨道不停地绕太阳公转,这些小天体就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而7号小行星的英文名为: Iris,1847年8月13日发现。专家提醒爱好者,尽管7号小行星每天的位置都会有微小的变化,观测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在使用望远镜时若能再配上《世纪星图》,那将会比较容易找到7号小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7月7日半影月食   我们先来为日全食预热,介绍一下即将发生在7月7日的半影月食。地球的影子分为本影和半影。月亮在围绕地球运行中,如果进入地球的本影,这个影子会遮住投射到月面上的全部阳光,月亮会显得很昏暗,几乎看不见。但如果只穿过半影,这个半影只能遮住投射到月面的一部分阳光,这时我们就会看到月亮比原来灰暗一些,亮度有所减弱,而不至于全部看不见,这就是半影月食。当月球走进半影区域时就发生了半影月食。由于半影远没有本影暗而无法遮住月光,所以一般用肉眼是无法看到半影月食的。天文迷们要想看到半影月食,则必须带上普通天文望远镜。   7月7日这次半影食。也就是说,月球并未进入地球的本影,我们很难用肉眼察觉出其表面亮度的变化。本次半影月食可观测区域主要是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局部、澳洲东部和南极洲。由于月食发生时正是北京时间17时左右,我国都还是白天,月球尚未升起,因此无法观测。当然大家也无需遗憾,本次月食的半影食分还不到0.2,基本没有欣赏的价值。   7月22日的日全食   即将发生在2009年7月22日的这次日全食,可见全食的时间为本世纪最长、且必将创下观测人数最多的记录。本次日全食陆上观测条件最好的地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   7月22日,北京时间8时53分,随着太阳的升起,印度西海岸上,日全食开始上演。最初的全食见食时间只有三分多钟,随着见食区域东移,全食时间也会逐渐加长。全食带横穿印度后,会扫过尼泊尔南部、孟加拉国西北部、穿过不丹后进入我国,开始将近3000千米的行程,在此期间还会擦过缅甸最北端的一角。全食带在我国将先后经过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等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随后,全食带进入东海、最终于北京时间12时17分左右在辽阔的东南太平洋海域就结束。本次日全食在地球上可见的全过程长达3小时25分钟,全食带全长15150千米,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0.71%。其中可以观测到全食时间最长的地点位于太平洋中,太阳当时的地平高度为86,全食可持续6分39秒。要知道,在一个固定位置观测日全食,最长的见食时间差不多为7分40秒,而很少会有日全食能达到或接近这一理论。全食的见食时间除了与食甚时太阳的地平高度以及与全食带中心线的距离有关外,当时月球视面得大小则是更重要的因素。这次日食发生期间,月球正处于近地点附近,视直径可达34,而去年8月1日日全食发生时月球的视直径仅为32.5。   除了见食时间长,本次日全食另一大特点就是全食带内人口密集。印度和我国都是人口大国,长江中下游沿岸也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我们可以较为方便地在全食区域内开展各种观测活动。便捷的交通使大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及时转移观测地点,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保证观测者有较好的休息和用餐环境,并且在欣赏日全食的同时能好好放松一下,多处著名的景观和建筑也将为我们的日全食照片增添更多闪光点。虽然我国全境都可见日偏食,但本次壮观的日全食盛景希望诸位都不要错过,因为下次我国镜内可见观测条件不错的日全食要等到2035年了。最后预祝大家的日全食观测圆满成功,请尽情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吧!   盛夏7月之小暑和大暑节气   今年7月7日7时13分,我们将迎来24节气之小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暑是炎热,小暑就是天气炎热,但还没有热到极点的意思。 小暑到来,标志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农谚有: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的说法。但小暑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故农谚有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的说法。农谚有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意思是天热人懒,连三餐都懒得煮。由于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   7月23日0时36分太阳到达黄经120,标志进入大暑节气。大暑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俗话说,大暑小暑,热死老鼠,顾名思义,大暑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这个时期光照强,气温高,风速小,湿度大,雨水充沛,是各种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但是,旱、涝等自然灾害也会频繁发生。 2009年07月天象演示
个人分类: 天文观察|29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外奇想之二:哈勃太空望远镜
sheep021 2009-6-11 11:02
看到吴中祥老师的 哈勃望远镜拍到壮观宇宙喷泉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7314 ) 图很猛,很多似曾相识,就像3D做出来的一样,思路顿开,连回两贴: 1.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我怀疑这些都是处理过的东西,人家是不会白白共享成果的 同理,我认为,我们自己发布的数据也要处理一下,不要泄密 说科学无国界,那是骗傻子的。 我们自己太空行走之后,才知道以前被人忽悠了 我们曾经跟人家合作研究地质、地下构造等课题,泄了多少秘,估计目前未必清楚。 2.哈勃望远镜的真实作用估计不是表面上宣传的那样 我们不妨猜想一下: 如果用来对地观测,将会怎样? 也许,它可以对准某间办公室,里面的声音被听得一清二楚。 也许,它可以对准某街上的某个人,其言行举止皆被掌握 也许,它可以对准某街上的某个人,免费对其进行放化疗 一切,皆由其操控者而定。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