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blank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生,从马拉松开始(图)
sheep021 2011-1-17 12:15
人生,从马拉松开始(图)
组图:电子显微镜下的生命诞 生过程 人生,从马拉松开始 我们心中的太阳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胜利在望——精子和卵子相遇 1/ 54 2/ 54 3/ 54 4/ 54 5/ 54 6/ 54 7/ 54 8/ 54 9/ 54 10/ 54 11/ 54 12/ 54 13/ 54 14/ 54 15/ 54 16/ 54 17/ 54 18/ 54 19/ 54 20/ 54 21/ 54 22/ 54 23/ 54 24/ 54 25/ 54 26/ 54 27/ 54 28/ 54 29/ 54 30/ 54 31/ 54 32/ 54 33/ 54 34/ 54 35/ 54 36/ 54 37/ 54 38/ 54 39/ 54 40/ 54 41/ 54 42/ 54 43/ 54 44/ 54 45/ 54 46/ 54 47/ 54 48/ 54 49/ 54 50/ 54 51/ 54 52/ 54 53/ 54 54/ 54 进入新闻图片站 通过一台高倍率的电子扫描显微镜,里纳德·尼尔森带领人们进入一个原本无法观看的世界———身体的内部,细胞、各种组织以及我们如何被孕育、如何在母亲的体内生长并最终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一切显得如此神奇和美好,它让人们感到与自己的身体从未有过地亲近。 里纳德·尼尔森出生于1922年,瑞典人,最早时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尼尔森的工作室坐落在斯德哥尔摩北部的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内,可以很容易地想见它的与众不同。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以及各种各样的显微镜,还有一整面墙的放满玻璃罐子的橱柜。那些曾让世人惊奇的图片,视线所及,随处可见。天棚上是一幅巨大的被灯光打亮的透明胶片———一个在母亲子宫中的胎儿。尽管体内的空间如此狭窄,但当它被逐一细节地陈列眼前时,给你的感觉却像在观看一个正在演变的天体世界。 “一个孩子的诞生”是尼尔森从1965年就开始拍摄的专题,但直到1990年才最终补充完成。今天,我们再看这组照片时已经是从人体受孕的最初直至出生的全过程。大洋图解:卵子经过大约15厘米长的、狭窄的输卵管向子宫内游动,它周围的营养细胞像一串串美丽的光环围绕着它。很快,它将与精子相遇并开始受精的过程。卵子的外层被一层透明的薄膜保护着,这使它看起来像一个悬浮在天体中的漂亮的星球。此时经过种种障碍的精子终于与卵子相遇,卵子外膜成为它们第一道需要攻破的关卡。此时,精子们把头钻到卵子的外壁上,尾巴不断拍打着,卵子则随着精子尾部的运动,缓慢地逆时针转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胎儿逐渐形成,他移动手臂,把手指放在唇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与最近世界各地动物群死之间的关系初探
sheep021 2011-1-17 11:35
奥巴马4探墨西哥湾将事故与"911"相提并论 组图:墨西哥湾油污继续蔓延生态污染令人痛心 05月20日   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4月20日,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两天后沉入墨西哥湾,事故造成11人死亡,油井以每天5000桶的速度外泄原油。这肯定是一起重大生态灾难, 这二者之间似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哪位专家能结合洋流运动,解析一下,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导致的生态灾难,与最近世界各地动物群死之间是否有关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南方科技大学
tarimriver 2011-1-17 10:19
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南方科技大学筹建 2011年01月17日 07:52 来源: 深圳商报 作者: 陈广琳 记者昨天从南方科技大学获悉,最近教育部已经正式发文,批准南科大筹建。这是去年9月27日教育部组织高校设置委员会专题研究南科大问题、会上专家投票通过同意南科大筹建后,教育部正式下发批文。 南科大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深圳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要求,以新的思维和机制筹建的一所新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南科大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计划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目前南科大各项筹建工作正在进行,新校园正在建设过程中,首期工程2012年竣工。该校将通过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塑造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和学者自律的大学精神;努力建立现代大学人事制度,构建起以学术为主导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1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个人简历(CURRICULUM VITAE)
热度 7 Craig040051 2011-1-16 22:56
Wei Chen (Craig W. Chen) PERSONAL INFORMATION : Address in UK: Room B517 LEC I Lancaster Environment Centre Lancaster University Lancaster , LA1 4YQ Address in China: Class S-09-21,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S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CUG) No.388 Lumo Road ,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 Hubei , P.R. China, 430074 E-mail: w.chen5@lancaster.ac.uk; craig040051@gmail.com. My ResearchID: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B-8101-2011 Google Site: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raig040051/ EDUCATION : 2012.02 —Present: Ph.D. Candidate , Lancaster Environment Centre, Lancaster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majoring in Environment Chemistry, predict to gain to degree in June 2015(directed by Prof. Kevin C. Jones), Ph.D project: Fate of chemicals in Chines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s) ; 2009.09—Present: Ph.D. Candidate, School of Environment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majoring in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edict to gain to degree in June 2014 (it has been being paused at present); 2005.09—2009.06: B.S.,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majoring i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Hydrogeology). RESEARCH INTERESTS : My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 (PTS), especially o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and heavy metal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fate and behavior of POP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and remediation of POPs and heavy metals in soils and groundwater. Recently, I change my research on the fate of chemical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to investigate the fate of chemicals in Chines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s) and their subsequent environmental fate, effects of treatment processes and efficiency for a range of daily use chemicals and occurrence and removal of priority substances through th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es in China. EXPERIENCES IN RESEARCH PROGRAMMES : Programmes Joined as Director, Leader or Kay Member 2011.09—Present: Monitoring of Atmosphere, Wastewater and Noise around the Gas Stations for Natural Gas Transport from Sichuan to Shanghai of Sinopec Company; 2010.10—Present: Framework Development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Xiang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supported by World Wide Found (WWF) Beijing Office (key member; PI: Prof. Shihua Qi; No. 3388); 2010.10—Present: Geochemistry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in Bosten Lake Region, China, National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Vice-director); 2010.10—2011.12: Prevention and Rememdation Plan of Soil Contamination in Hubei Province Regional Design of Soil function in Hubei Province, Supported by Hube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al Station (Vice-PI; PI: Prof. Shihua Qi); 2010.03—Present: Long Range Transport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the Region of Basin—Mountain using Chlorine Stable Isotopes, supported by 47th Postdoctoral Scientific F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key member; PI: Dr. Xingli Xing; No. 20100471205); 2009.08—2010.03: Survey and Assessment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Daye City, Supported by Hube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al Station (Vice-PI; PI: Prof. Shihua Qi); 2007.10—2009.05: Transfer and Transform of persistent organic pesticide (POPs) in the Environmental Multimedia, National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PI, be one of the Best Research Team in the final summary); 2007.06—2008.12: Residu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Peacock River in Xinjiang, China, supported by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Plan in 2007,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I); 2006.07—2009.06: Cross Fire Team surveyed the Peacock River in Xinjiang (China) in summer holiday 2006, have done the experiment on OCPs in the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member); 2006.07: Field investigation on the Peacock River ecosystem in Xinjiang, China, for half a month in the summer holiday, support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key member); Programmes Joined as Main or General Member 2010.09—Present: Occurences and Chlorine Stable Isotope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Soil by Continuous Emission,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main member; PI: Prof. Shihua Qi; NSFC, No. 41073070); 2010.04—2010.06: Survey and Remediation of Hushan Contaminated Site in Wuhan City, supported by Wuhan Land Administration Centre (main member, PI: Prof. Zejiao LUO); 2010.01—Present: Long Range Transport Model for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Region of Basin—Mountain, supported by Ph.D. Programs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member; PI: Prof. Shihua Qi, No. 20090145110004); 2009.08—Present: Major Environmental and Geological Problems Research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in Southwest of China, Supported b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member; PI: Prof. Shihua Qi, No. 1212010813111); 2009.01—2010.10: Survey and Assessment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residue in soil of Fujian Province, Supported by Fuji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main member, PI: Prof. Shihua Qi); 2008.03—2011.10: Atmospheric Particle Composion and Sources in Tanggu District of Tianjin City, supported by Environmental Cnetre of Tianjin City (member, PI: Shihua QI). SPECIALTY SKILLS : Experimental and Instrumental Analytical Skills 1) Proficient with operation of GC-MS/ECD/FID/NPD, HPLC, IC, ICP-OES, GF-AAS and AFS, and data process software; 2) Extensive experiences on extraction techniques for 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 (Soxhlet extraction, Ultrasonic solvent extraction and liqu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pretreatment for inorganic pollutants on both theoretical aspects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matrices; 3) Familiar with QA/QC procedures of inorganic contaminants and 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various matric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extraction and sample cleanup techniques. Computer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1) Proficient with Microsoft Office software including Word, PowerPoint, Excel and Visio. And proficient with Endnote; 2) Familiar with Professional modeling software, including Mudflow, Visual modflow, Qhreeqci and GMS; 3) Proficient with drawing, designing and mapping software including Corel Draw, ArcGIS, MapGIS, AutoCAD, Surfer and Photoshop; PUBLICATIONS : Journal Articles 1) Jiaquan ZHANG, Shihua QI, Xinli XING, Lingzhi TAN, Wei CHEN , Ying HU, Dan YANG, Chenxi WU. Concentr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CHs and DDTs in soil from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ulong River, China.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gineering . 2012, 6(2), 177–183 (SCIE, HCHs and DDTs in soil from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ulong River, China.pdf ); 2) YANG Dan, QI Shi-Hua, ZHANG Jia-Quan, TAN Ling-Zhi, ZHANG Jun-Peng, ZHANG Yuan, XU Feng, XING Xin-Li, HU Ying, CHEN Wei , YANG Jun-Hua and XU Mei-Hui. Residue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in Agricultural Soils of Zhangzhou City, China. Pedosphere . 2012, 22 (2), 178-189 (SCIE, OCPs in Agricultural Soils of Zhangzhou City.pdf ) ; 3) Ying Hu, Shihua Qi, Chenxi Wu, Yanping Ke and Jing Chen, Wei Chen , Xiangyi Gong.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s from Honghu Lake, East Central China.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 2012, 6 (1), 39-47 (SCIE,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water and sediments from Honghu Lake.pdf ); 4) Qi Song, Shihua Qi, Beibei Zhang, Wei Chen , Lu Xia, Xiaoyu Wang, Xiaohui Zhang, Meng Liu, Jiaquan Zhang. Distribution and Pollution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from Tonglvshan Mine of Daye City (Chinese Paper).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11, 30 (9), 1672-1673 ( Heavy metals in Soil of Tonglvshan.pdf ); 5) Wei Chen , Mingming Jing, Jianwei Bu, Julia Ellis Burnet, Shihua Qi, Qi Song, Yibing Ke, Meng Liu, Jinjie Miao, Chen Yang.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the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s of the Peacock River region in Xinjiang, China: a study in arid zone in Centre Asi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1, 177 (1-4), 1-21 .(SCIE, OCPs in the Peacock River.pdf ); 6) Jing Mingming, Chen Wei , Zheng Tingting, Liao Yuan, Julia Ellis Burnet, Xu Min, Yang Chen, Shen Lina, Liang Mingzhong. Water geochemical variations in and around a karst dominated natural reserve area, southwe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 2011, 64 (4), 1051–1058. (SCI, Water geochemistry of karst-dominated natural reserve area, southwestern China.pdf ); 7) Ningombam Linthoingambi Devi, Qi Shihua, Ishwar Chandra Yadav, Chen Wei .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in Breast milk in Hong Kong-Review. 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 . 2011, 7(1), 334-340.(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in Breast milk in Hong Kong-Review.pdf ); 8) CHEN Wei , SONG Qi, LIU Meng, Ellis Burnet Julia, QI Shi-hua. Distribu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organichlorine pesticide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Peacock River in Xinjiang, China (Chinese Paper with English Abstract).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2009; 28 (2), 289-292.( 环境化学论文.pdf ); 9) JING Ming-ming, QI Shi-hua, CHEN Wei , BURNET Julia Eills, SONG Qi, KE Yi-bing, LIU Meng, MIAO Jin-jie. The Residue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the Peacock River Basin, Xingjiang (Chinese Paper with English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2008.12.( 新疆孔雀河流域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doc ); 10) Chen Wei . Actuality of Mine Resources Exploiture and Use in Wuhan: A Case of Study in Zhushan Quarry (in Chinese). Country Applie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2008. 8. 73-74; Conference Abstracts and Papers 11) Wei Chen , Shihua Qi , Xiaohui Zhang, Chengkai Qu, Guoqiang Song.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Crop Ecosystem around the Donggang and Xigang Rivers of Daye, China (Abstract, Oral). 2012 Sino-European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SESEH 2012), Galway, Ireland. August 20 - 25, 2012 ( Heavy metals in soil-crop ecosystem.pdf ); 12) Wei Chen , Shihua Qi, Lu Xia, Xiaoyu Wang, Qi Song, Beibei Zhang, Meng Liu, Xiaohui Zhang, Jia Yu, Jiaquan Zhang.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Cd) in Irrigated Soils along the Donggang River and the Xigang River of Daye City (p121-p123, Paper, Poster).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microbial Ecotoxicology . Wuhan, China. May 30- June 2, 2011 (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d in Irrigated Soils.pdf ); 13) Wei Chen , Shihua Qi, Xiaoyu Wang, Lu Xia, Qi Song, Beibei Zhang, Meng Liu. Heavy Metals in Shallow Groundwater from Some Sites in Daye City of China (Paper, Oral).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Us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Africa . Wuhan, China. October 8~10, 2010; 14) Xing Xinli, Qi Shihua, Chen Wei , Zhang Junpeng, Zhang Yuan, Xu Feng, Yang Dan. Modeling the transfer tendency of α-HCH between surface-air interface by Fugacity Multimedia Model (Abstract, Poster).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faces against Pollution (IAP2010). Beijing, China. May 16~19, 2010; 15) Wei Chen , Julia Ellis Burnet, Jianwei Bu, Shihua Qi, Qi Song, Meng Liu.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sediments in the Peacock River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oncentration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Abstract, Oral). 2009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Environment (WICE2009). Wuhan, China. October 15~18, 2009.( Abstract.pdf ); 16) Chen Wei , Bu Jianwei, Julia Ellis Burnet, Qi Shihua.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Peacock River of Xinjiang, China (Chinese Paper with English Abstract). 2009 Annual Meeting of 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Wuhan, China. June 27~30, 2009.( 陈伟-2009环境科学学会年会孔雀河粒度文章.pdf ); 17) Wei Chen , Mingming Jing, Julia Ellis Burnet, Shihua Qi, Qi Song, Yibing Ke, Meng Liu, Jinjie Miao. Concentr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xachlorocyclohexanes (HCHs) in the Peacock River of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 (Paper, Or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SIAT2009), Wuhan, China. July 4~5, 2009. (EI, ISTP, ESIAT.pdf ); 18) CHEN Wei , BURNET Ellis Julia, QI Shihua, SONG Qi LIU Meng. Residue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DDTs and HCH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Peacock River in Xinjiang, China (Paper, Poster). 200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EST2009). Shanghai, China. June 2~5, 2009.(ISTP, HCHs and DDTs in sediment from Peacock.pdf ); 19) W. Chen , J. E. Burnet, S. H. Qi,M. M. Jing, Q. Song, Y. B. Ke, M. Liu, and J. J. Miao. Evaluation of hexachlorocyclohexane (HCH) in the water and sediments from the Peacock River in Xinjiang, China (Abstract, Poster).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 (PTS2008). Beijing, China. September 21~14, 2008.( PTS2008-Abstract.pdf ). PROFESSORIAL TRAININGS : 2010.07: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Frontier Approaches for Implementing Bioremediation (Two weeks), Held in Beijing China, supported by Research Councils UK,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and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2010.07: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3 rd International Summer Course on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 held in Hong Kong China (Two weeks), supported by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Xiamen University; 2008.07: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Professional Hydrology and Environment Exercitation in Three Gorges (Four weeks), Yichang of Hubei China; 2007.09: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Professional Geology Exercitation in Zhoukoudian (Four weeks), Beijing China; 2006.07: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Basic Geology Exercitation in Beidaihe (Two weeks), Qinhuangdao of Hebei China; 2005.12: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Exercitation Longquan Mountain (One week), Wuhan of Hubei China. WORKING EXPERIENCE DURING UNIVERSITY : 2010.09—Present: Experimental Director of Student in POPs Lab and Instrument Assistant in Chromatogram Lab, in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9.09—Present: Research Assistant in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09—2008.02: Student Residence Assistant of Student Affairs Offic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09—2007.12: Student affair assistant of College of Distance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6.09—2008.09: Monitor of the Water Resourc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Class (Class 040051) i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6.07—2007.07: Minister of the Department of Stud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tudents’ Union; 2005.09—Present: Member of Green Association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ELECTED SCHOLARSHIPS AND AWARDS : 2010.10: Excellent Study Scholarship (First Degree) in 2010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0.05: Excellent Graduate Student in 2010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0.05: Elected of one of the fifty Innovative Talent student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9.12: 2009 Second Degree Awar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b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Hubei Province (only four undergraduates were awarded in CUG); 2009.11: Third Prize in Challenge Cup 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 after-school acade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st entries (only three groups were awarded in CUG); 2009.09: Excellent Study Scholarship (First Degree) in 2009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9.06: Grand Prize in Challenge Cup Hubei Province of Students after-school acade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st entries (only three groups were awarded in CUG); 2008.12: 2008 Second Degree Awar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b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Hubei Province (only three undergraduates were awarded in CUG); 2008.05: Elected of one of the fifty Innovative Talent student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11: Second Degree Award for scientific paper,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03: First Degree Award in Social Practices during winter holiday,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6.10: Century Person of Outstanding Ability Scholarship (Social Work),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only one second-year undergraduate were awarded in SES).
7238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真实2012:“飞鸟集体死亡”预示末日降临吗?
xupeiyang 2011-1-16 20:58
2011-01-16 03:08:53 来源: 新京报 (北京)  跟贴 2 条 手机看新闻 【动物行星】 近期世界各地的飞鸟坠地事件频频发生,让一些人联想到了“2012世界末日”的谣言。新年以来媒体报道的此类事件如此密集,有人甚至制作了一幅地图,标注了新年以来发生的几十起大规模动物死亡事件。难道真的要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死亡事件多过你想象 然而,当我继续寻找此类事件的线索时,就发现大规模的动物(特别是鸟类)的群体死亡事件并非今年才有的新鲜事。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期间,澳大利亚埃斯佩兰斯市(Esperance)陆续发现了4000多只死鸟,包括乌鸦、鸽子、蜂虎和吸蜜鸟。2007年3月13日,该市所在的西澳大利亚州环保部发布声明,指出在一些鸟尸中发现了过量的铅,认为这起集体死亡事件是由铅中毒引起的。 2007年1月8日一早,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居民发现在繁华的国会大道上陈列着几十只鸟尸,警察甚至为此封锁了整条街,以防可能的禽流感传播。后来禽流感嫌疑被解除。 2010年3月,有75只欧椋鸟坠死在英国萨默赛特郡,目击者被天降鸟尸给吓到了,以为希区柯克的经典恐怖电影《鸟》再现了。 这种离奇的事件并非只发生在国外。我的一位鸟类学家朋友给我看了她当年做的工作记录:“2007年5月-6月,甘肃某林区,连续31天降雨。至6月10日开始,陆续有幼鸟死亡、成鸟弃巢的事件发生。6月18日,小雪,夜最低温度-2摄氏度。当晚死亡大量鸟类(7只巢噪鹛幼鸟、5只巢鸮形目幼鸟以及数量难以估计的雀形目幼鸟)。发现鸡形目弃巢7巢。” 前不久也有网友爆料,哈尔滨郊外发现500只麻雀集体死亡。其品种非本地所有,故初步判断为放生者从外地购入麻雀后在本地放生,因为不能适应严寒气候,全部死去。 死因并不完全一样 鸟类大都会飞,这让人类羡慕不已,飞行在赋予了它们极大的活动自由度之外,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为飞行是一种极其耗费能量的运动方式,但鸟又不能携带太多脂肪。因此除了企鹅那样的异类,大多数鸟类耐受饥饿的能力并不强。一旦缺少食物加上低温,鸟类就会迅速变虚弱,乃至死亡。同时,天空也绝非是宁静之所。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所住的院子里有棵十几米高的榆树。某年夏天一日突降冰雹。过后,仅在树下我就捡了一澡盆麻雀尸体那天全院聚餐了一回,几十号人吃麻雀居然管饱。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鸟类大多群居,特别是在迁徙期间密度相当可观。长途疲劳、往返与不同地区,加之“鸟口”密集,为传染病的散播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无疑是禽流感。这不,1月4日,日本发现了24只死鸟。在它们身上就检出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 最近一个世纪以来,鸟的集体死亡又多了一个诱因人类的建筑。人们喜欢在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外面安装时髦的玻璃幕墙。不过,有时这些漂亮的建筑就会变成鸟类的坟场。纽约曼哈顿有一座临着水面的六层高建筑名叫摩根邮政大楼。别看这座楼放到随便哪个中国城市里都不太显眼,可根据纽约市奥杜邦协会(美国著名的鸟类学组织)两位专家的统计,仅2005年,就有54种、251只鸟一头撞死在它的窗户上。夜间城市的灯光和白天玻璃幕墙的反光经常会干扰迁徙中候鸟的导航,使之误以为这里是开阔的水面。 除此之外,高压线塔和风力发电机风车也是鸟类的死亡陷阱。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米伦贝格大学的生物学家小克莱姆(Daniel Klem. Jr)估计,全美国每年死于撞击建筑物的鸟多达9000万到9亿只。从这个数据来看,现在报道出的鸟类集体死亡事件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如果仔细观察那幅动物集体死亡事件Google地图,你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信息化程度较高、媒介较发达的地区比如北美和欧洲,非洲却没有一起类似事件的报告。传播工具不断放大这些死亡事件,并带来更多的记录者。可以想象,如果20年前就有微博,那鸟类集体死亡事件里,将会有我提供的一则记录。如果2000年前就有微博,那神箭手更羸、王昭君和诗人元好问,还都会为飞鸟坠亡的名单各加上一笔呢。 瘦驼(山东 生物研究者)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配图和我的文章有多大的关系
liwenbianji 2011-1-14 17:42
在本贴中,作者主要介绍配图如何帮助提升论文语言的表现力。 往期回顾: 图像是传承信息的有效语言 论文配图中文字标注的技巧 注:本文作者宋元元,北京 静远嘲风动漫传媒科技中心 负责人 配图究竟有什么用途?数据曲线和柱状图可以给出我的数据表现,那么配图用来做什么呢?也许学术只需要严谨,不需要太多的夸张表现,但是,现代学术需要用简洁明了的手段最直观的给出信息。我们除了数字图表和曲线图之外,需要关系明了的,直观顺畅的流程图来表现文章中所描述的一系列反应关系。配图可以作为文章的摘要在最短的时间给予读者信息。 1, 图像可以精准的表现文章。 A在B里面,B在C旁边,C比D大两圈。。。。。。有点晕了。学术研究中经常针对的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的流程,或者具有对比性的形态结构。也许对象本身的外表和形象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可以用符号来代替,但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对于符号相对的位置描述和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描述是非常重要的。用文字描述和一连串的数字也许可以给出非常精确的测算,但是,形象思维是人类最“偷懒”的习惯,阅读文章的人即便是看着数字,也会在他的脑海中转换一个对比关系的图像,最后这个印象中的“图像”说明了要阐述的问题。而数字和文字的“暂存”挺短的,看到后面可能会忘记前面的。直接给出图像的好处是,避免了想象的误差,节省了读者想象的时间。 学术不需要非常高深的艺术表现手段,其实只需要用最简单的几何形态三角和方块,横一下竖一下,比划一下,摆一下关系的话,就足以让读者看的时候一目了然,看完之后,也会很容易从记忆中再“检索”到。 人类对图像记忆比文字深刻,对美丽的图像更加深刻。 2,图是文章的眼睛 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已经费劲精力,之后撰写文章还要注意语言方式语法习惯。完成这么多工作之后,还要再处理图片已经到我们最不想花费精力的阶段了。也许会这样想,将我们认为重要的数据和电镜图片插在文章中就可以了,因为这些是说明实验的证据。如果再要做什么图像相关的东西,就是鸡肋了,能不做就不做,能凑合就凑合了。 专业论文的配图是鸡肋吗? 也许可以不这么想,也许可以将它看作是文章的眼睛。 相比较文字来说,人对图像的敏感度更高,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人。 设计合理的图片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睛,引发读者想阅读的好奇心。读者想知道这画的是什么东西,在讲的是什么内容。学术期刊每年迅速增长,学术论文每年发表的数量急速上升,学术需要严谨朴实。一副恰如其分的配图犹如端庄佳丽再有皓然美目,更是锦上添花。 3,图文并茂的学术论文 图像是一种语言,是可以与文字相符相助的表述手段。图像是一种工具,一种可以独立使用的工具。当配图成为协助文字描述研究的手段时,配图可以对文章产生最大的意义了。 回到最前面所讲的,学术论文的配图并不一定要有高层次艺术性,但是,配图可以成为学术表达中的常用工具,善用图像工具,让专业文章除了具备专业性还能拥有吸引力。 欢迎诸位博友参与我们的讨论,您可以将你的图片提交到 jingyuanchaofeng@163.com ,无论是您的曲线图还是论文配图,我们可以在此一起讨论修改,最终达到我们修改的目标。每周只能选一份,请想参与的博友从速。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星当教授,有何不可?
qpzeng 2010-10-14 05:22
继《中国青年报》发表“ 超女快男当上高校副教授引质疑——大学需要的不是大腕,而是大师 ”后,科学网搞了个网络调查:明星当大学教授,你怎么看?截至今早5:00的统计结果,可以接受94票,无所谓62票,反对692票,可见反对声成为最强音! 这个调查是针对最近四川音乐学院聘请“超女”、“快男”担任副教授一事而展开的!如果让我投票,我肯定投赞成票,即使我是少数派!为什么呢? 第一,教授只是一种专业职称,说白了就是一个老师,任何先学者都可以当后学者的老师,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既然超女、快男都是音乐学院的往届毕业生,而且还经过舞台实战演练多年,无论知名度还是影响力都是超一流的,请他们回校担任专业导师有何不可?我看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绝对在那些直接从学校毕业后留校的青年教师之上!看不惯“专才”越过助教、讲师职称而破格提拔为副教授,说到底还是满脑子“论资排辈”的保守思维在作怪! 第二,如果教授是大师,大腕就不能成为大师吗?所谓“大腕”就是某个专业领域的“牛人”!冠军不是牛人,还有谁是牛人?优胜奖获得者不是大师,还有谁是大师?事实上,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 教授跟教练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中国的很多教练都是运动员出身,如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中国乒乓球男队教练刘国梁、中国游泳队领队周继红等。我还觉得刘翔、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去体育大学担任相应运动项目的导师应该是很合适的。 第三,专业人才也可以一专多能。像袁伟民、蔡振华都能做到部级体育高官;邓亚萍也可以当好团委书记和人民日报部门主管;许多退役运动员完全胜任各级体育领导岗位的管理工作。一个专业人士(包括歌唱家、运动员、演员等)去高等学校当一名导师算是什么难事呢? 最后,我要强调“明星效应”!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高校教授,基本上没有什么知名度,连普通学生都招不到,根本就谈不上优中选优了!相反,明星头上的光环和高人气就决定了他们有众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仅凭这个优势,他们就能吸引到无数有潜质的优秀学生。 因此,明星当教授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应当予以鼓励!
个人分类: 名人轶事|449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2010年普种麻疹疫苗问答录:持续更新
热度 18 fs007 2010-9-8 07:52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按:由于热心网友追问关于麻疹疫苗的事情,我特地编撰一个问答录,在此以飨读者,如果你有特别问题,请致信 xun.zhengxz@gmail.com ,我可以考虑加入此问答录中。新增问题三个。】 问:麻疹是一种什么病? 答:麻疹是一个令人恐惧的传染病,因为它有极强的传染性,如果你缺乏免疫力,与麻疹患者同处一室后你被传染的几率达90%,在疫苗产生以前,到了20岁,几乎人人都感染过麻疹。麻疹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因此同其它病毒性疾病一样,一旦发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只能依靠患者自愈。如果患者不存在营养健康问题,死亡率为0.3%,在不发达国家,如果有营养不良及医疗条件差,死亡率可以高达28%,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中,死亡率达30%。在中国,麻疹死亡率为0.08%左右。 问:麻疹如果发生,会引起什么后果? 答:麻疹往往引起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包括耳部感染、气管与咽喉部的炎症、肺炎、脑炎、与血小板减少症,在妊娠妇女,它引起流产、早产、及婴儿发育不良。在美国麻疹患者中,并发症达到30%,20%的人需要住院治疗。在1999年,全球估计因麻疹死亡人数接近90万人,2001年,美国红十字会联合其它国际机构在全球开展了“麻疹行动”,要在2010年将全球麻疹死亡人数减少90%,至2008年,全球因麻疹接种减少了78%的麻疹死亡。中国在2009年新增麻疹病人5万多人,其中死亡39人,从发病率上说是第七大传染病。 问:麻疹疫苗接种有什么效益? 答:麻疹疫苗针对贫困人口具有最大的效益,可以降低总死亡率的30-86%。单剂麻疹疫苗预防效果达95%。 问:麻疹疫苗有没有风险? 答:任何疫苗都有风险,麻疹采用的减毒活疫苗,Merk公司于1963年开始生产(Attenuvax),于1971年与腮腺炎、风疹疫苗合并成为三联疫苗(MMR),因此,现在的大多数资料都是关于三联疫苗的风险。减毒疫苗在理论上都存在变异毒株引起欲预防的疾病的可能性,要么再次变异产生毒性,要么存在着对低毒性病原的人群易感性差异。脊髓灰质炎由于其预防疾病已基本消失,发生疫苗诱发原疾病时可以清楚识别,如果发生在麻疹就很难判断了,疫苗本身也可以导致麻疹,但一般症状较轻。 问:麻疹疫苗具体有什么风险? 答: MMR三联疫苗会在20%左右的人发生不良反应,包括高热、急性关节炎与关节肿胀、轻度皮疹等,不到万分之1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低于百万分之1的人发生脑炎脑病。1991-2001年间,美国共接种326万次麻疹疫苗,1.46亿次三联疫苗。国家不良反应报告系统登计麻诊疫苗有387次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数的万分之1.2;三联疫苗2.4万次,占总数的万分之1.6。疫苗损伤赔偿麻疹疫苗共有161份申请,54例赔偿;三联MMR疫苗共有749份申请(其中50例死亡),获赔247例。台湾77-98年麻疹疫苗有1次申请没有赔偿,MMR疫苗有13次申请5例赔偿。 问:我需要接种麻疹疫苗么? 答:中国是麻疹高发国家,故而强烈推荐进行有效的麻疹预防接种。 问:我孩子以前患过麻疹,他需要接种么? 答:如果有确切的麻疹病史,患者需要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必然发生免疫应答,因此,有麻疹病史者不需要接种。在美国如果有麻疹病史,医生不推荐后续接种。 问:为什么中国专家推荐有麻疹病史的人仍然要加强接种呢? 答:这个问题应当问中国的专家。减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力都可以持续多年,未减毒的感染应当产生不弱于疫苗的免疫力,一定会有免疫应答,提供持续终身的免疫保护。我不知道卫生部专家是否考虑了中国医生的诊疗水平,如果此前的诊断不准确,那就应当接种,因此,如果是疑是诊断,应考虑补种,但如果确诊过麻疹,就不必要接种及承担其相应风险。麻疹并不属于易于误诊的疾病。 问:最早应于什么时候开始接种? 答:美国、香港、台湾均推荐在1岁至1岁零3个月期间接种MMR,其后于4-6岁第二次接种。两次接种间隔时间起码1个月。美国疾病预防中心提供资料说,如果在1岁以内接种,由于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疫苗会被抗体中和,而不产生免疫应答。另有资料把母体抗体保护的时间延长到18个月。婴儿6个月内受到绝对的保护,此后减弱,可以持续到18个月。中国要求在8月龄接种第一剂,于1岁半到2岁接种第二剂。中国不是唯一推荐此种接种计划的国家。 问:哪些人不宜接种? 答:孕妇、重病患者、输血及血制品者不宜接种或宜缓种,免疫功能障碍者仍可接种,但需咨询医生。 问:麻疹可以被消灭么? 答:理论上可能可以。麻疹只在人类传播,偶见其它灵长类动物感染。如果人群免疫率极高,比如达到95%以上,可能可以消灭它,但麻疹传染性极强,还有动物宿主,彻底消灭它也可能不切实际。 问:为什么WHO 提出消灭麻疹这个目标呢? 答:WHO的目标不是要完全消灭麻疹,而是在全球范围内从2000年到2010年减少麻疹90%,阻止其爆发。有专家认为这一目标都很难实现。 问:如果我的孩子接种了2 次,需要第3 次接种么? 答:不需要。即使是你的孩子遵照中国的接种计划,在2次接种后,其产生抗体的几率已经达到99%以上,第3次接种完全没有效益,因此是不必要的。 问:为什么WHO 的专家说不管以前病史与接种史,小孩都要接种呢? 答:这样的说法不太负责,也不符合WHO的推荐与原则。对于群众性普种,WHO的原则是让人群接受起码一次麻疹疫苗接种(即所谓的给予第二次接种机会Second Opportunity for Measles Immunization),而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接种。对于不应当接种的人进行接种,是一种浪费卫生资源与引发反对接种情绪的做法,不应提倡。 WHO专家提到1994年英国实行普种,不管以前的接种史,那是因为那之前英国麻疹接种只接种1次,跟中国的两次接种计划没有可比性。而跟中国有可比性的,是香港1997年的普种,香港已经实行2次计划免疫,如果学生证明有过2次接种,就不再进行第3次接种。无论是英国,还是香港,都是根据流行病监测发现可能出现人群暴发麻疹而采取的紧急措施,跟中国目前采取的行动完全不相同,英国与香港都成功地扼制了麻疹暴发,说明了普种对遏制麻疹爆发的效益,香港的成功,证明了第3次接种是不必要的,纯属无稽之谈。 对于中国来说,唯一可能让WHO考虑接受第3次接种的情况是此前疫苗的无效性,如果有一次接种无效,或者中国疫苗有效性达不到第1次85%,第2次95%,比如,两次只有60%,那么两次合并,效果只有84%,于是进行第3次接种也就合理了。即使中国疫苗效果差,两次都只有80%的效果,综合效果也高达96%,不需要进行第3次接种!如果真是这样,卫生部需要公开诚实地面对公众。如果本身是劣质疫苗,再种1次,又有多可靠呢? 我注意到中国2009年麻疹发病率比2008(当年中国有14万多人发病)大幅下降,降幅几乎达到2/3(从每10万9.95降到3.95),多半是计划免疫的效果,在此时执行全国普种,似乎时机并非那么恰当,很有中国为了WHO的政治目标而蛮干的味道。因此,WHO的专家似乎让政治主宰了科学,是不适当的。 问:网上流传王月丹博士质疑此次麻疹普种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答:王月丹博士敢于质疑卫生部的行为,是值得赞赏的,他质疑的方向也是正确的。中国的官员要习惯于被人质疑,不要动辄说人造谣,尤其是对方是专业人员的时候。没有人质疑就很危险,很容易搞大跃进,因为科学不等于盲目蛮干。王月丹博士作为免疫学专家,其质疑是有道理的,卫生部不应,也不能回避,应当向公众出示国内疫苗产品有效性的技术证据,有多少,出示多少,以释公众之疑。国外疫苗有效,并不标志国内疫苗就有效,前一批疫苗有效,并不表示后一批就一定有效。王月丹博士关于死亡率的计算并不完全对,但他提醒我们麻疹在中国的死亡率并不可怕,进行麻疹接种一定要平衡效益与风险,接种疫苗是有实实在在的风险的。 问:方舟子批王月丹,认为卫生部的举措不容置疑,你有什么看法? 答:蚂蚁批评骏马不会吃草。一个外行批评内行,不值一提。 问:你认为卫生部做法是否妥当? 答:中国的确在此前就向WHO承诺进行人群普种,以大幅减少麻疹的发生率与死亡人数。但中国卫生部的做法似乎从科学上有欠妥当。第一,普种范围过宽,要求此前已经按接种计划完成了麻疹接种两次的人第三次接种,乃至于有麻疹病史的人仍然要求接种,是不科学的;第二,没有哪个国家会强制国民接种,即使是免费的,仍然属于侵犯人权,卫生部应当采取柔性的措施,而不是刚性的强硬措施;第三,普种范围缺乏科学指导,中国在麻疹接种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如果只着眼于儿童,无疑会丧失大局观。第四,时机似乎不恰当,中国目前麻疹流行趋势不支持一次大规模的普种,因为现有趋势是大幅下降,普种后几乎无法判断普种是否有效,将会极大地防碍以后的相关免疫工作。 阻断麻疹传播的是人群免疫力,不是儿童免疫力,诚然,儿童多发病,但不排除未获得免疫力的成年人不会携带病毒进行传播,当麻疹流行时,成年人都会因为儿童时期的感染而产生免疫力,这是为什么麻疹在成年人少见的原因,但中国执行人群麻疹免疫已有30-40年,麻疹流行规律被打破,而各地执行免疫计划参差不齐,这就会导致很多的成年人因为某种程度的群体免疫而从未被感染,病毒可以籍着他们传播。中国需要针对成年人进行血清学研究,看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免疫力,能阻断病毒的传播,否则,在普种计划中,要包括成年人。 从人群免疫力的角度来说,如同WHO所表达的那样,如果所有儿童都接种起码一次,产生85%的人群免疫力,就可能阻断了病毒的传播。卫生部的重点应当是那些一次都未接种的也未患过麻疹的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儿童。在儿童中间强调每人必须接种,是属于想当然的蛮干。 问:我是成年人,需要接种麻疹疫苗么? 答:如果你从未接种过疫苗,也未患过麻疹。你需要接种,尤其是女性。如果你身内没有抗体,产生的婴儿就谈不上有母体抗体的保护,中国仍然是麻疹高发国家,所以最好执行接种计划,怀孕后不能接种,所以要考虑提前接种。美国免疫计划推荐年轻成年人(低于40-50岁),接种1-2次,中老年人,接种1次。 问:你对中国即将到来的麻疹普种计划持什么态度? 答:我支持WHO与卫生部的相应努力,但也希望WHO与卫生部的专家做好基本功,普种本身从来都不是目标,强制要求适龄儿童人人接种,既不现实,也违反科学原则,加大了疫苗副作用的发生几率。 普种的目标是让本身没有免疫力的易感人群产生免疫力,在中国条件下,说不定还包括成年人,这一切需要细致的血清学研究,而不是一味地蛮干。婴儿不是同一天生的,易感人群是在源源不断地增加的,期望一次普种就打断病毒传播,而缺乏人群免疫力具体研究,属于假科学之名实行的想当然执政。如果我的猜测属实,中国人群中未有免疫力的成年人起着宿主作用,中国的这次普种效益将比较有限,远不如英国1994年与香港1997采取的行动所取得的成功。而中国现有的流行趋势,将使普种的效果无法判定。 把疫苗浪费在已经有免疫力的人群是不适当的。那些已经接种过2次的人或者有过麻疹病史的人纯属浪费,而绝大部分接种过1次的人都属于浪费。把这些浪费用于从未接种也未患过麻疹的人,效益将是非常显著的。 问:你对家长们有什么建议? 答:家人的健康,自己要负责,医生与政府从来只有建议权,而作为监护人有最终的责任。如果你的孩子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此前未接种,或者只接种过1次,距此次接种1个月以上,你应当高高兴兴地带孩子去接种,并对医务人员表示感谢。 如果你的孩子此前已经接种2次以上,你需要拒绝接种,并向医务人员的好意表示感谢。 如果你的孩子此前确诊过麻疹,你需要拒绝接种,并向医务人员的好意表示感谢。 如果你的孩子有不适于接种的疾病基础,请不要误种,导致严重后果。 如果你家里成年人中有未有过接种史也未患过麻疹的,尤其是未来母亲,需要主动寻求接种。 公众需要支持王月丹博士的义举,习惯于向官方问责,要求卫生部出示疫苗安全与有效的技术资料——不是泛泛而谈我们的疫苗有多好的效果多么的安全,而是要具体的实验与检验资料。 问:你对卫生部与WHO 专家有什么建议? 答:没有哪一个国家实行强制免疫,中国也要遵守相应的底线,尽管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但那的确是你们的工作。免疫接种是需要签知情同意书的,是遵重人权的表现,希望看到中国政府把人权落到实处,而不是空口白话。 针对中国高发疾病进行人群普种有效疫苗,是一件利民护民的好事,如果让不科学的做法把好事变成坏事,那无疑就是最低能的表现了。中国政府的行政决策,应当更加公开透明,提早产生预案,给予公众更多的知情权,而不是象现在那么被动。 WHO专家需要学点政治,不要立足了狭窄的技术层面,忽略了促使成员国加强公共决策能力与民众认受度。另外还要加强业务水平,一个国际机构被人嘲笑,就不好意思了,损伤威信,不利于未来的工作。 问:如果这次我的孩子在普种中是第二次接种了,她(他)需要继续执行预定的计划免疫么? 答:不需要。计划接种的目的是给孩子接种两次麻疹疫苗,如果这一次是第二次接种,那她(他)就是提前完成了计划接种的目标。因此以后用不着接种第三次。计划接种把时间分开得大一些,免得把孩子打针打怕了。 问:有没有办法检查我的孩子是否有了抗体有了免疫力呢? 答:是的,可以检测抗体的。我在文中说做免疫血清实验,就是指随机抽查人群中成人,看是否90%以上人都有抗体。抗体检测虽然贵,已经是常规项目了。在北京,肯定有医院能做这样的检测。现代疫苗研究,早就是抗体时代了,检测疫苗有效不有效,过去看是否防病,现在都看血清中有没有抗体以及抗体滴度的高低。 问:我儿子出生5个多月的时候忽然脸上开始出现红点,第二天全身布满密密麻麻的红疹,妻子很着急要去医院,我说先不急,观察一天再说,果然第三天开始消退,第四天就彻底消失,皮肤又回到光滑白嫩,一点儿痕迹都没有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出麻疹,如果是,这算不算自身免疫系统发生过免疫应答? 答:麻疹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因此,在疫区的大部分人成年之后,都可能已经获得了免疫力,如果你太太曾经打过麻疹疫苗(中国自1978年开始大规模麻疹免疫,因此可能你太太可能有过接种史),那么她也有免疫力。在婴儿出生后,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着他们不患麻疹,在6个月内,几乎受到绝对保护,此后保护能力逐渐减弱。因此,WHO在麻疹高发区建议从8个月开始接种,来自母体的抗体是为什么8个月接种效果不如1岁才开始接种更好的原因,打入的疫苗如果被抗体消灭了,就不会诱发自身的免疫应答。 如果缺乏母体抗体保护,婴儿一样也会发麻疹,最近香港学者陈伟明等总结的一份报告中,最小的麻疹患儿只有2个月大。小婴儿患麻疹,其恢复时间较快,发热之后出疹子也快,但其发热时间也平均有5天,开始发热后两天内出疹子,而更大的婴儿则有7天发热时间,4天后才出疹子。除了发热,婴儿还会有上呼吸道症状,比如鼻塞,咳嗽,90%以上的婴儿都会有。综合考量,我认为你儿子5月大时患的不是麻疹。如果是的话,你们不大可能不去医院就这么轻松地过去了。 我知道你下一个问题多半会问,如果你的儿子患的不是麻疹,那会是什么病?根据有限的病史资料,可以有很多的可能性。我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性,另一个是一种有趣的可能性。 你儿子可能患的是德国麻疹——正式学名叫风疹,也就是MMR三联疫苗中那个R要预防的疾病。顾名思议,德国麻疹是德国人发现的一种麻疹,它远不如麻疹历害,但临床表现象麻疹。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德国麻疹象感冒一样,甚至不如感冒那么严重,很多人甚至注意不到发疹子就过去了,病程也比麻疹短得多。德国麻疹发热不历害,所以你不提发热,其疹子先从脸上发,然后扩散到全身,一般3天后消退(德国麻疹又叫三天麻疹)。德国麻疹对儿童损伤不严重,但为什么又要做成三联疫苗呢?保护未来母亲,如果母亲在妊娠中发感染德国麻疹,有严重后果,引起流产或者风疹婴儿(先天畸形),故而儿童免疫计划中要加入德国麻疹。同样的道理,MMR中的另一个M,是保护未来的父亲,儿童发病不严重,但对未来的父样就损伤大了,引起不育。那么你的儿子需不需要继续风疹免疫呢?需要,尽管他极大可能患的是风疹,但很难确认,能够引起类似表现的因素太多了。 另外,如果你夫人大量饮酒,然后给孩子喂奶,那么小家伙也会醉的,小家伙醉了,说不定就会起那么些疹子,表示抗议:)。如果母乳喂养,小孩对某些食品过敏,也可以出现过敏性皮疹,妈妈一旦停那些食物,就很快恢复了。 问:我的孩子在 8个月接种了一次麻疹疫苗,然后在XX时候又接种了一次MMR(麻风腮)三联疫苗,现在需要接种么?如果多接种几次,具体有什么危害? 答:不管是几联疫苗,其中必然含有足量的麻疹疫苗,你接种两次就够了,再多种一次,并不具有什么效益。如果没有效益,为什么你要让孩子白挨一针呢?跟孩子商量一下吧。 麻疹疫苗的危害我在前文中具体提及过,不过,那是国外的资料,中国的疫苗,我查不到具体的资料,因为疫苗的严重危害,需要极大样本,只有市场后监测与研究,才能发现,而中国没有这一环节,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的。你的孩子既然已经有99%以上的把握对麻疹有了免疫力,为什么还要冒搞不清楚的风险呢? 中国需要加强市场后研究与监控。1999年,美国唯一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轮盾疫苗(RotaShield)被发现显著增加小儿肠套叠的风险。小儿肠套叠,在正常人群只有0.03-0.05%的几率,即使轮盾疫苗增加其风险3-7倍,也要多达万人接种才能增加1-2个病例,所以前期安全性研究根本无法探测到这样的风险增加,只有靠疫苗上市大规模使用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才能发现,而美国疫苗副作用汇报系统在其中就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一系统是美国政府组织的,让人们针对疫苗使用后发生的副作用进行自愿汇报的体系。在轮盾上市后,大量的小儿肠套叠引起了关注,随后研究证实了疫苗的确引起肠套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随即发出警报,取消对它的推荐,该产品随后撤出市场。 WHO就有针对疫苗副作用的国际汇报机构,中国尚未加入。如果中国政府持续地忽略疫苗的副作用监测,无疑是对人民的健康不负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间的力量应联合起来,创造一个民间的疫苗副作用监测体系,事实上,即使中国官方创建疫苗副作用监测体系,中国民间力量仍然需要一个监测体系,以形成互补作用。在美国,监测市场后副作用的体系就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相补充。 问:我的孩子在 8月大接种了第一次麻疹疫苗,不久将计划进行第二次的MMR(麻风腮)三联疫苗,那么我是否应该放弃这次加强免疫呢? 答:这一次加强疫苗只有麻疹疫苗一种,如果你考虑给孩子接种三联疫苗,就不必进行这次接种,因为你随后接种三联疫苗让这次接种变得没有意义。相对而言,选择这次单种麻疹,而放弃随后的三联疫苗,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这一次麻疹普种提供的是单一的麻疹疫苗,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更应该按计划接种接种多联疫苗,可以减少孩子的不适与疼痛。否则,你这一次接种了麻疹,其后还得寻求风疹与腮腺炎疫苗接种,如果再打三联疫苗,这一次就多余了。 问:我的孩子已经接种过两次疫苗了,我能不能在北京找家医院查一查他有没有抗体? 答:在国外,麻疹抗体检测已经是医疗常规了,国内可能只查对于急性感染有意义的IgM抗体,而不查IgG抗体,后者才是鉴别孩子是否有长期免疫力的指标(但对临床诊断也还是有意义的,只是中国医院不查而已)。如果你的孩子接种过2次,那么他(她)有抗体的几率超过99%,用不着查了。 如果你实在想查,在国内其实大医院都有能力查,只是成本很高而已,如果你能找到一批人一起查,找在医院内工作的朋友帮忙,定购相应的试剂盒,你在医院的朋友还能出研究论文。目前国内大部分针对麻疹IgG抗体都是研究中查的,大学医院都应该有此能力。 IgG抗体的滴度,国外认为120mIU/mL以上就有保护价值,其实低于此值可能也有部分的保护价值。 问:我的孩子在 8个月刚打过麻疹疫苗,如果这次打,她(他)只有9个月,我应该打么? 答:如果你现在打,孩子仍然能得到足够的免疫力,但我不建议现在马上又打。在1岁以内最好只打一针,第二针留到1岁以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可能对1岁以内的婴儿疫苗起作用,减少免疫应答的机会,因此最好把第二针留到1岁以后。 问:我娃娃查出鸡蛋过敏,网上都说不能打,但医院说只要以前打过就可以打,对吗?但是以前打麻疹疫苗是不知道鸡蛋过敏啊。 答:由于麻疹疫苗是用鸡蛋胚培养的,因此医务人员曾经认为对鸡蛋过敏的人不能打,但后来的研究证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对鸡蛋过敏的人也可以打麻疹疫苗。如果以前打过都不出问题,印证了这一说法,因此可以放心地去打。 问:我儿子4 周岁,去年这个时候得过高热惊厥,在医院打的消炎针之后就好了,一直到现在也没在发生高热惊厥过,请问我们家宝宝可以打麻腮风吗?高热惊厥在不在禁忌范围内。还有我儿子这周感冒了,好了以后要过多少天去打麻腮风针呢? 答:你儿子的情况,可能是某种细菌感染引起高热,随后发生高热惊厥,经抗细菌治疗治愈。因此,不存在什么禁忌。感冒会诱发身体处于免疫反应状态中,影响到疫苗的效果,有研究证实,在感冒后一个月内打麻疹疫苗,不能诱发免疫应答者比例显著增高。因此,你应当等儿子感冒好了一个月后再考虑接种相关疫苗。 问:为什么这一次免疫称为强化免疫呢?麻疹免疫能强化么? 答:强化免疫的说法是错的。一个典型的强化免疫疫苗是乙型肝炎,一般乙肝疫苗要求3-4次免疫,如果仅仅是一次免疫,即使部分人产生了免疫应答,其抗体滴度很低,免疫效果不好,其后的加强免疫,可以显著提升这些人的免疫应答水平。以健康成人为例,在给予10µg疫苗后,第一次免疫只有31%的人产生高于100mIU/mL的抗体滴度,而第二次后提升到42%,第三次提升到89%(所以有人建议免疫四次)。 在麻疹免疫,没有强化免疫一说,因为抗体滴度的提升,只在6个月内有效,其后降至第二针以前的水平。麻疹免疫的第二针,叫补种,按中国的计划免疫,第一次接种后,有15%的人不产生免疫应答,而第二针是针对这15%的人去的,由于检测抗体对于补种一次的成本要大很多,所以其他85%的人就为这15%的人牺牲一次,多接种一针。由于第二针往往达到95%以上的效率,所以最后只剩不到1%的人不产生免疫应答——其中说不定有的人天生就难以产生免疫应答,因此,再叫99%以上的人为不足1%的人牺牲,还不知道这牺牲是否能使他们产生免疫应答,是不必要的,第三次接种是不必要的。 免疫能力并不单看抗体水平,麻疹免疫后抗体水平会持续下降——道理很简单,身体维持与产生这些抗体是有代价的,如果无用武之地,就浪费了,因此身体在发现麻疹入侵的风险很小时,会自动减少抗体的产量。免疫过程中要产生记忆细胞,如果再接触病原,身体迅速恢复抗体的生产,提供相应保护。即使你身体内抗体水平降低到有保护效力的120mIU/mL以下,也能得到免疫保护,就是这个原理。 麻疹免疫应答几乎是全或无的,如果应答了,就产生了足够提供保护水平的抗体与记忆细胞。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感染麻疹,野生的麻疹病毒毒力更强,你的免疫系统反应要激烈得多,必然产生免疫应答以消除病毒,产生的抗体水平可能四倍于麻疹免疫所能产生的抗体,你的身体会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些病原,这是为什么确诊了麻疹,你就根本不需要考虑接种麻疹疫苗的原因。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46795 次阅读|29 个评论
访问美国大学校园(照片3):MIT
SNPs 2010-7-8 07:42
当然要去看看 MIT 。 MIT的校训是“脑和手”,强调动脑筋和动手的能力。
个人分类: 旅游摄影|9015 次阅读|5 个评论
访问美国大学校园(照片2):Brandeis University
SNPs 2010-7-8 07:23
还去了波士顿的另一个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 波士顿是有名的大学城,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学生。环境的确不错。
个人分类: 旅游摄影|8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玉锋分析《爱因斯坦真地错了吗?》之争
热度 2 wangyf1970 2010-5-31 21:02
有一篇博文 《爱因斯坦真地错了吗?》 引起许多人关注。 我发现博文作者的看法有一些道理,而他所批驳的《科学》论文的作者的看法也有道理。仔细分析一下,十分有趣,他们二人的争执,竟然和我这个领域有关。 那位《科学》论文作者说“后文爱因斯坦说 It is therefore impossible-at least for ultramicroscopic particles... 注意 "at least" 这个短语 , 可见爱因斯坦是认为不仅仅超小的粒子 , 即使大一些的布朗粒子的瞬时速度也是无法测量的 . ” 《爱因斯坦真地错了吗?》博文作者则说爱因斯坦并未声称即使大一些的布朗粒子的瞬时速度也是无法测量的,是我们在误解爱因斯坦。 到底怎么回事?我看了一下—— “ It is therefore impossible-at least for ultramicroscopic particles... ”这句英文的翻译是“因此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至少对 ... (很小粒子)是不可能的”,可是这个句子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因此我认为是不可测量的,至少对于很小的粒子是不可测量的。言下之意,至少对于微小粒子来说,“速度不可测量( It is therefore impossible )”是成立的。换句话来说, at least 修饰的是 It is therefore impossible 。既然 at least 是前面全句的修饰,那么该句主要指明的是前面部分,即:我(爱因斯坦)认为粒子都不可测。 at least 部分则属于附带说明。这就是那位论文作者所理解的。 另一种是:因此我认为是不可测量的,至少我认为在很小的粒子的情况下是不可测量的。这时这个 at least 修饰的是 impossible ,指明的是:这种“不可能性”在微小粒子情况下我保证它成立,至于非微小粒子情况,我就不好说了。这就是《爱因斯坦真地错了吗?》博文作者的理解。 语言有歧义是常见的。看来,爱因斯坦碰巧采用了一个有歧义的表达,这种歧义,恐怕母语是英语的人也会各持已见的。所以《科学》评委有人支持他 ~。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小心,不要用歧义句。 虽然爱因斯坦也有失误,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我尊敬他!
个人分类: 未分类|6833 次阅读|6 个评论
王玉锋纪念李士钊先生
wangyf1970 2010-5-21 19:09
今天的科研工作再艰难,看看古人之土大夫,已感颇为幸运了—— 虽然身处象牙塔,却忍不住要听国事、.......。虽然在象牙塔中与世无争,也免不了象牙塔外,不时地打扰。 当因为过于埋头工作、而感觉世俗难耐时;当看到有人以为学者的价值只不过是几个点子、似乎拿走了点子就再无价值时;当看到 有人拿学术的成果硬往政治和野心上套时 ,深感如今社会之知识形象,大不如古。如果想要感慨的话,就难免会想到一些人、一个现象——《武训传》。 以前听人说批斗《武训传》是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文革就是从批《武训传》开始的,现在又听说 《武训传》是新中国第一文化大案 .......。这些评论都描述了一点,那就是:《武训传》事件是知识份子社会地位的历史转折点。 《武训传》讲了一名乞丐武训,终身行乞,竟然只为了办学、为了“ 誓必教天下人人尽读书识字 ”这样一个理想。其实他已经积攒了相当的财富,足可富比当地,而他只用这些财富办了三所武训学校。武训的事情,体现了那时社会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整个社会对于知识的尊重。一个人一生的奋斗只为了办学,可见那时办学是一件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同了。假如一个人好好日子不过,却要去发奋读书,那这个人一定是过不下去了才会如此拼命吧......——这是什么社会观念?听到小孩子们在那里嘲讽他的同学,说穿着个假名牌.......,先不说是否真是假名牌(我看极可能是谣言),我首先猜到的是:这个同学一定是成绩相当地好吧?不然怎么会招同学如此生气?果然,当我以略带讽刺的口气反问他:“是不是他成绩非常好?”,小孩子还算单纯,至少他红了脸。 翻开《武训传》,那时侯的人们,如果嘲笑一个人穷,才会嘲笑他没知识,所以如果一个人拥有了知识权,他就可以衣锦归乡、再没有人敢当他是乞丐....... 为何现今的人,只要有人说他要追求科学理想,立刻就有人当他是穷人、是傻瓜,怎么反差这么大?知识份子被当成拿知识来论斤要价的可怜虫,似乎唯有这么一点点利用价值了......,要说知识是进步得很快,难道知识之社会地位的变化也很快吗?(——《武训传》只不过是1951年的事情。) ——回答是:非也。纵观全世界,知识的社会地位是不断地提升。以前各国拼军事实力,现在拼科技实力,所以知识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第一要素,知识份子的地位应该是水涨船高的吧。 可是我们这个社会好象是个反例,和全世界其它国家不同。我说的话也许有人不爱听,也许他不认同,那是因为他已经被改造到骨子里去了,已经成了惯习,所以没有了直觉。 有人能对知识如此偏执还不自知,这全“归功”于《武训传》之后一系列的、针对知识份子的运动。 历史终是历史,学习历史的价值,不是在于清算帐,而是在于将来不犯错。 如果我们再以一系列的运动、把知识的地位端正如初,中国就跟上了世界的脚步。 欣喜的是历史是公正的。当年发动起全中国人民来讨伐的一部《武训传》,当年曾令赵丹、孙瑜等众多名人自危的一部《武训传》,终于在历史的沉淀之后,还它以清白。 当年是十大最卖座影片之一、后被强力封杀的《武训传》,现在高希希导演要重拍;相反,当年江青主持、极力推崇的、描述宋景诗的电影——那部 专门为了打击《武训传》而拍成的电影 ,有谁会去记得它?即便记得,也是 一声骂罢了 。 其实宋景诗被骂也是不公平的,宋景诗没有错,宋景诗和武训一样,都在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错的是那别有用心、拿他来说事的人。为了打击武训,生生拉来一个宋景诗(人家本人并不同意——死了),因为江青等人的别有用心,宋景诗只好在历史上成为武训的反面。 说来说去,这主事的人,真是很关键。千古流芳还是遗臭万年,全在这些人如何做事。 (1978年11月在臧克家寓所。左一李士钊、左二臧克家、左四陶钝、左五王浩、右一吴伯箫、右二邓广铭) 说到这里不得不讲讲李士钊先生。说实在的,在中国那时的社会文化之下,全中国兴学的故事有许多许多,但是武训先生的善举,却因为陶行知先生和其追随者李士钊先生的不懈努力,而最终演变成为一代佳话。 有人 尊称武训为“一代教宗、千古学圣”、“十九世纪的孔子”、“近代中国的墨子”, 郭沫若称武训 为“中国的裴士泰洛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及孙中山挚友林森更是把每年12月5日——武训诞辰日定为“兴学节”,这其中少不了李士钊这位作家、社会活动家的功劳。 李士钊(1915--1991) 山东聊城人。三十年代在国立上海音专就读。抗战期间参加创办、编辑华北解放区《抗战日报》,1949年后历任上海《新民晚报》记者、文化部内部刊物《文化资料》编辑,编著有《武训先生的传记》、《武训画传》、《蒲松龄作品在国外》、《联合国歌集》等,也是山东省地方史志编辑 。 我们看武训的一生,可以想见,由于他出身是乞丐,所以容易被人欺负,后来他举终身积蓄所办的三所学堂均被当地地主收回,这件事情就是武训先生处处势单力薄的一个见证。然而,在富有人家之中,也有抛开阶级观念,同情、帮助他的,比如当年武训将积蓄放在一些投资人手中,就说明武训也结交着几个富有阶层的开明人士,李士钊先生则是敬仰武训的一位文人士大夫。 据说,李士钊先生出身于聊城当地富家,他和当时文化界的许多名人皆有交往,比如:赵丹、 臧克家,等等 。大家可以在凤凰网用关键词“武训传”搜出许多文化界名人讲述的、和武训有关的事情,许多人接触武训事迹,都是通过李士钊先生这位社会活动家。 当年, 上海武训学校之筹建,是李士钊先生之所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欲租房在上海创办一所社会大学。可是,由于大家知道他是全国闻名的民主战士,不敢租给他。 李士钊先生毛遂自荐,陶先生欣然允诺。李士钊先生找到抗日名将张自忠的胞弟张自明。讲明情况后,大家认为陶行知先生办讲学堂,并用武训命名学校的意见,可以考虑。几经协商,终于达成租赁协议。” 后来当上海武训学校校长,“ 大家推荐郭沫若。但郭沫若认为不妥,就推荐李士钊先生出任上海武训学校校长 ”。“ 在陶行知先生的葬礼上,李士钊学生请董必武老人为学校题写了楹联和校牌。同时,由姚雪垠,孟秋江分别担任中文系,新闻系的主任。为了办好学校,李士钊先生聘请许多知名人士来校任教,如郭沫若,臧克家,孙起孟,方与严,田仲济,赵纪彬,张文郁等 ”。 为了宣传武训精神,“ 李士钊先生......精心挑选了自己最喜欢并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武训画传》交给了当时政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 乃至其后筹建武训祠、各界著名人士纷纷题词,比如, 臧克家、胡锦涛、李先念, 等等,都是李士钊先生在其中大力活动。 1984年秋,李士钊先生代武训先生故里人民请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吴作人先生为 “ 武训先生故居 ” 题写碑文;请轻工业部部长徐运北为 “ 武训先生之墓 ” 和 “ 武训纪念堂 ” 题写碑匾,为 “ 柳林武训学校 ” 和 “ 武庄武训学校 ” 题写校牌。1985年9月,李士钊先生又请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伍必端先生,根据李松亭所绘武训先生肖像画照片,临摹了一幅四尺萱的武训先生全身画像。同年10月,他又请著名雕塑家曾竹韶先生根据丁云樵先生所作武训先生浮雕像照片和伍必端临摹放大的武训先生画像,创作了一尊武训先生半身塑像。 著名演员赵丹能够主演《武训传》,也是李士钊的原因。李士钊和赵丹等文化名人的私交甚密。 我注意到这样的片断:“ 1946年12月5日,李士钊先生在上海发起组织了武训先生纪念大会。会场悬挂《武训画传》百余幅。他本人不仅担任大会主席,而且郑重邀请孔祥熙做重要演讲,这样就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于进步人士的封锁和迫害。 ”——可见李士钊先生为了保护 武训精神,可谓竭尽了全力,甚至冒着政治风险。 身为武训学校校长,力挺武训,似乎必然?——其实未必。谁都知道在那个年代,人人自保尚且不及,有许多夫妻离婚的、父子断绝关系的.......,仅仅一个投资人和经理人的关系,不足以一直维系到李士钊先生身死。 “1957年,李士钊先生被迫从文化部‘ 调’ 回山东。1957年4月和6月,他又分别在山东省政协和省委宣传会议上发言,对江青炮制的《武训历史调查记》提出质疑,结果被定为‘ 右派’ 。 1958年5月,李士钊先生被送到农场,矿山劳动教养。他再度表示不服,于是被定为极右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士钊先生在《齐鲁 学刊》上发表了“对《武训传》问题应进行学术性探讨”一文,呼吁为武训先生平反。他又通过给领导人写信,在有关会议上发言等多种渠道呼吁重新评价武训先生的历史功绩,恢复武训先生在教育文化史上的地位。 ——都因此“极右派”了还敢活动要唱反?这些冒天下之大不违的举动,只有“理想”二字可以解释罢。 我们应该记住孙瑜导演、赵丹、上官云珠等受牵连的艺人,以及李士钊先生这样的文人、士大夫。古人说,“文谏死、武战死”,李士钊先生为了宣扬武训精神而做的事情, 真正称得上“文谏死”这句话 ,有一首诗,是1985年9月5日胡乔木为武训案平反时、 端木 蕻 良 先生 为李士钊先生写的 ,可见李士钊先生的行为之感人: 豪情胆识动京门, 愿为堂邑洗冤论。 常舞春 雩 滋大地, 香花芳草自成春。 作家王希坚为李士钊题诗曰:    行乞兴学不为私,光明磊落世皆知。    百年忽遇乌云起,黑手遮天掩事实。    武训无辜蒙此冤,李兄枝节亦牵连。    今朝义正人平反,真理昭昭明镜悬。 臧克家则为李士钊赋诗曰:    扬善甘抛一片心,情怀冰冷三十春。    耳边消息迟来到,悲喜难分泪纷纷。 流着泪读过李士钊的那些故事。 在一次批判会后,李士钊先生......找到老舍先生,告诉他: “ 今天的会我没有发言 ”。 李士钊看到老舍先生坐在主席台上,以为老舍先生会责怪他不积极发言。哪知,老舍先生脱口而出的是: “ 好!没发言好! ” 三十多年后,李士钊先生每提到老舍先生对他的理解和关怀,总是眼含泪水。 唉, 作为一名普通的知识份子,旦求李士钊先生的“ 赍志而殁 ”,足矣。 作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生旦求一个老舍那样的领导、或者李士钊那样的知已,足矣!~ 武家后人感慨: “ 像李士钊先生那样敢于坚持真理,伸张正义的人不会有了;像李士钊先生那样深入调查,不人云亦云,毫无私心杂念的人不会有了 ”...... 希望不是如此。其实,在李士钊不懈的努力下,已经有许多人受到了他的感染。不仅是全社会,而且李士钊家族中,也有不少人因此而立志于兴学,常常拿了钱去捐建学校。 作为一个国家,旦求多多益善李士钊。 提倡建立一个“扬善节”——推动更多的人,象李士钊先生那样,宣扬社会正义、扶持理想,具有士大夫“文谏死”的气节。 脚注1:参《教育百科词典》。 脚注2:“ 赍志而殁 ”乃武训后人送给李士钊先生的金字匾牌。 文中引文大多来自于武训后人武成广。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集成,集成......
热度 2 wangyf1970 2010-5-20 14:37
集成,集成......
科学在近几十年中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以前几千年,有人称之为知识爆炸。 在知识爆炸之中, 不要期望哪一位伟人能够了解所有的科学进展 。我在研究我的方向之时,因为我选择的研究方向是一个世界未解之难题,所以我需要了解所有学科的、所有科学原理,期望从中寻找到解决之道。只局限于本专业、本领域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已经有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家、用了那么多精力来做过,事实证明这些是不够的。 在别的学科中翻找时,有两样收获:一是发现果然各学科的理论是相似的,只不过名称不同、面向的问题不同罢了;二是许多学科的理论都需要改进。 从理论上来说,因为科学在不断进步,所以每过若干年,就需要把每个学科的所有理论重新审视一遍,包括我自己所在的领域。我身边许多人在抱怨如何创新?我却认为,可创新的东西太多了啊,至少有一种方法是容易出创新的:如果你肯花力气了解你的领域的所有问题、和所有理论,然后再肯花点力气了解现在科学的最新进展,那么至少这些最新进展在那些旧方法的应用,就是一种创新。 但是说来容易,要了解一个领域的所有问题、和所有理论,这首先就是一个大力气活儿。而且不仅是力气的问题,需要你有良好的素质,对这个世界有个透彻的了解,才能领悟得好,知道哪些是真谛、哪些是垃圾。 其次现在科学发展太快、新东西太多,所以只是了解新技术这一项,许多人也感觉精力不够。 举个例子,在我的计算机专业,可能你今天接触了一个软件,打算花上一周时间好好掌握它,结果你正在学习呢,就听说这个软件出了最新版,或者听说又出了一款别的什么软件,面向同一问题,可是性能更好。于是你只好放下手中这个活计,那个新软件可是和手头这个完全不同的系统......。 中国人十几亿这么多,可是没有谁敢说他掌握着最新软件技术。技术总在不断更新,其更新之快,谁也赶不上。 似乎还只是在昨天,听说许多好的设想无法实现,因为电机功能达不到;可是今天就发现,人家有一种强大的电机已经生产出来了.......我们活得目不暇接。 在这样繁华的背景下,如何了解整个社会的最新科技,成了一个不小的问题。当一个人对于整个世界缺乏一个系统性的了解的时侯,当他遇到一个问题的时侯,他就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个很本质的问题,还是一个因为他自己知识不够而产生的问题,所以许多本来很重要的问题就被当成小儿科而忽视了。 作为科学家,当然知道这个世界真正缺乏的是什么。可是我要说的是,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现在缺乏的东西很少,浪费的东西才是真地多。我有能力去发现,却没办法让人们更好地利用这些新发现。 现在我告诉你, 液晶电视可以当电脑显示器用 ,好啦,你过四五年再看,人们还是忙着生产电脑显示器,显示器还是显示器,电视还是电视,没有人真 地去实施、真地把电脑和电视合二为一、为大家节约许多资源和金钱。 人类的这种落后来自于人类的一个弱点:害怕改变。当一个人可以今天比昨天活得更自在时,他感觉生活很美好、前景美好,并且有成就感;可是,当他今天面临改变,他昨天以及前天的努力都是白费、一切需要从0开始时,他会感觉他的生活一团糟,他活得很愚蠢,他的一切过去的努力都没有结果,他的未来很小,因为他刚刚才重新开始....... 其实这只是心理感觉罢了。人们害怕。 这种人性弱点、或者是人类的一点惰性,让人们不喜欢用太多的新奇玩意儿改变生活。生活只需要一点点改变,不要太多的改变。 普通人如此,专家们也如此。如果哪一天你告诉他,他所专长的那些理论都已经被证明是错的或是落后的,他就会感觉很气愤。 我们应该克服人性的弱点,不要让它阻碍科学的普及和发展。 真正科学的态度是:时刻想着如何用最新科技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学会克服那一点不适应的不快。我相信,如果集中各学科的科学家,一齐来讨论我们的生活,一定会集成出来许多妙点子。可是现实中大家都在各忙各的,不去了解其它领域都有什么。 集成、集成!在科学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集成越来越急迫。以前各领域自己的科学家就会主动把其它领域的成果集成过来,那时是因为其它领域的新成果数量不多。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必须要专门地来进行集成。 比如,我们现在还用着几千年前的水渠,其实,以现水泵的功率、和水管材料的质量,完全可以设计“ 流动水渠 ”,——为什么不呢?就是因为没有人敢这么想?或者想到了也不敢实施?因为别人没这么说过? 不过一个小小的集成罢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97 次阅读|4 个评论
海边照片
热度 1 SNPs 2010-5-3 00:03
晒些去海边开临床病毒年会的照片。喜欢佛罗里达东岸的日出,上次去Orlando开会中间在 St Augustin 早起拍了些日出的照片 ,这次在 Daytona 又起早拍了一些照片: 我喜欢太阳出来以前的等待,喜欢还没出现的太阳把地平线远端的云抬起来的感觉。。。
个人分类: 旅游摄影|6612 次阅读|10 个评论
ZETA函数存在非简单零点的必要条件:The Riemann Hypothesis
qiufayang 2008-4-27 17:13
黎曼假设是当前数学界认为意义最大、且难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有数学“圣杯”的美誉。一百多年来,多少数学界的能人贤士为之付出了毕生精力。虽然他们前赴后继,但无一不是以六出祁山的壮举,换取无功而返的谢幕。常使英雄泪满襟啊!人们依稀看到,黎曼假设仍然坚如磐石,岿然不动!今天,我也来个愚公移山,多谢众多智叟,是他们的智语激励了我,更是他们的热情感动了上帝。。。他老人家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解决黎曼猜想的秘诀传授于我。我就用通俗的言语将秘诀展示于世人。所以,本文所述的解决办法不是我个人的灵机一动,而是神来之笔。。。。 欲知详情,Please go to the link: Math-100001.pdf
个人分类: 前沿交叉|6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