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破四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油腻SCI:“四唯”与“三围”
xqhuang 2020-9-29 09:27
油腻SCI:“四唯”与“三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发高水平SCI论文的人多了、评上高职称的人多了、拿到高学历的人多了、获得高科技奖项的人也多了,但是,能真正实现原始性科技创新的大师少了,这是为什么?其实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近两年,有关部门和最高领导层响应社会呼声,提出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破四唯)的政策。自2018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 革的意见》,10月三部两院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2019年6月中办国办再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 建设的意见》,2020年2月科技部、财政部发布《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决破除‘唯论文 、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如此罕见的高密度、高规格地“破四唯”,也许是“厉害”之后的贸易战被掐核心技术脖子的痛定思痛? 不破不立、不立不破,怎么破?如何立?神州大地各路神仙神招频出:“国四条”、“新十条”、“唯三高”...,是不是又闻到熟悉的全民运动的味道?“破四唯”的核心是破“唯SCI”,因为在现行的科学评价体系中,评职称、拿学位、获奖项都直接与SCI论文数和SCI引用量挂钩,但这是SCI的错吗?这种运动式、妖魔化地把科研、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归罪于SCI是否科学?作为一名“SCI运动”的曾经参与者,今抛出独创的“三围论”与神仙们切磋切磋。 提到“三围”,很多人会联想到美女,拥有“标准三围”的年轻姑娘令人羡慕,她们不仅美丽而且健康。科学家也有“三围”:1、代表学术水平的事业围(胸围),2、获得经费能力的金钱围(腰围),3 、拥有经费、人事支配的权利围(臀围)。八十年代初中国科学百废待兴,中国科学家的“三围”普遍瘦小不达标,时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的龚昌德教授意识到,基础研究不能搞窝里斗 ,中国科学家首要任务是健胸、要敢于到国际SCI舞台与国外高手进行PK,曲钦岳校长采纳了龚先生的建议,在南京大学率先引进SCI评估机制。 不难看出SCI的初心是美好的,科学家的学术胸围代表着国家的硬实力,强国先强胸。遗憾的是,随着人才、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越来越功利化,SCI论文成为学术界的硬通货,一切荣誉、待遇、机会、权利都可以通过“SCI货币”购买兑换。在强大利益的诱惑下,造假“丰胸”成为学术界快速升官致富的公开秘籍,四十年的SCI市场化,造就了一批精致的科学商人而不是科学家,他们形象油腻:胸垂、腰圆、臀大。 现在有一种声音:只要破除“四唯”,中国科技创新生态将被改善,科学家的创新创造活力将被充分释放,广大科技工作者就有信心、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科技创新成果就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对不起,我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个人以为创建一个健康的学术生态,让每个科学工作者都能保持健 美的“三围”(高学术水平、适当的科研经费、拒绝权利诱惑)、健 康的科学追求才是改革的方向。 本人一贯坚持SCI论文无罪,找它当替罪羊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钱是好东西又是坏东西,它的流向决定了中国科学家能否重塑“新三围”、决定了中国学术界的未来:是走上流还是向下流?如果更多的科研经费能往上流,流到那些正在长胸肌、富有创新力的年轻人身上,中国科学进入上流水平只是时间的问题,如果规模庞大的经费继续往下流,沉淀到那些油腻者的腰部臀部,中国科学大概率会继续下流下去。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0 个评论
将科研进行到底
热度 9 dwchen 2020-4-17 08:08
将科研进行到底 今年初,国家教育部 、 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指出“不唯SCI论文”,是我国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我国科研评价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从过度重视SCI论文到务求科研实效,从科研评价单一化到多元化的重大转变。我认为论文不是错,SCI论文也不是罪,关键是论文只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环节,光搞论文是不够的。只搞论文或者唯论文,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不完整 、 不全面 、 不深刻。 我认为,论文只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差距甚大。据我所知,科学研究一般分为4个阶段:1)理论研究阶段,以发表论文为导向;2)研究成果演示阶段,展示研究成果并要有一定的通用性,比如开发软硬件演示系统;3)科研成果的试用阶段,在小规模应用中不断完善;4)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或者产业化应用阶段。 除了极少部分的纯理论研究之外,我们不仅要不唯SCI论文,也要不唯一切论文,更要 不止步于论文 ,不固步自封于论文,而是要“ 将科研进行到底” ,持续努力以完成科学研究的四个阶段,真正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研大家,或者说大科学家,基本都自觉做到了“将科研进行到底”。袁隆平先生的水稻研究不仅仅是发表几篇理论研究论文,还要在无数次试验中找到杂交水稻种子。光找到种子,还不够,还要在试验田中试种,确保增产增收。光试种增产增收还不够,还要在大面积推广中明显增产。据说,袁隆平先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农田中培育水稻,并乐在其中,几十年如一日,将“论文写作祖国大地上”,今天虽已九十高龄依然不忘研发高产杂交水稻的科研初心和使命。 屠呦呦先生亦是如此,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同样发挥了“将科研进行到底”的精神。屠呦呦一直在寻求治疗疟疾的良药,而不是发表几篇论文说有些中药是有效的,或者再写几篇论文,说明青蒿有一定治疗效果,或者测量一下青蒿等中药的组成成分,再发一些论文。中药很多,可以写很多很多篇论文的。屠呦呦先生找到了青蒿有药效不算完,提炼了青蒿素不罢休,亲身试药确认了药效也不止步。直到大量疟疾患者服用青蒿素康复了,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直到今天,同样九十高龄屠呦呦先生还奋战在青蒿素抗药性研究的第一线,并取得重要进展,充分体现了“将科研进行到底”的精神,誓将疟疾彻底消灭的气魄。 见贤思齐 、 抚今追昔,我情不自禁地想起 1949年元旦发表的毛泽东主席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文章气势如虹,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绝不能使革命半途而废。在“将革命进行到底”口号的鼓舞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涨,一鼓作气解放了全中国。 战争时期,杰出的革命家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气魄。和平时期,优秀的科学家需“将科研进行到底”的决心。如果我国大部分科学家都能有“将科研进行到底”的决心,不止步于论文,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让我们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更有底气。如果能这样,我相信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将有很大的提升,终会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 作者简介:陈德旺,IEEE高级会员, IEEE Trans.on ITS 编委, 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运筹学会智能计算分会副理事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交通。至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0余篇,IEEE Transaction论文13篇,他引3000余次 ;获得各类科研奖励10多项。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4449 次阅读|6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