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合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欧盟委员会新发布最后一轮81亿欧元 “第七框架计划” 项目征集
热度 1 Helmholtz 2012-7-11 21:37
各位同事: 欧盟委员会今天发布了科研与技术开发计划“第七框架计划”最后一轮、也是历次征集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项目征集公告。 约 81亿欧元将 用于资助 科研项目 ,广泛涉及各科研学科、政策、以及商业领域。欢迎通过邮件、简报以及网站等各种途径宣传分享下列资讯。项目申请 的提交时间将陆续从2012年秋季起 截止 。 第七框架计划“合作”专项支持各个领域的合作研究, 包括健康、信息通讯技术、交通、能源、环境 、海洋 、食品、农业、渔业与生物技术、材料及社会科学等。 项目申请通常要求由来自至少三个不同的欧盟成员国或第七框架计划协同 国的单位提交,中方单位可加入欧洲的项目申请团队共同申请 第七框架计划所涵盖所有主题领域的课题。 下列课题 专门针对中方单位的参与 : 食品、农业和渔业、生物技术主题领域:重大动物传染性疾病与人畜共患病 能源主题领域:智能电网与储能 纳米科学、纳米技术、材料和新制造技术 主题领域 : 生物材料 空间 主题领域 :空气质量与排放监控 如何申请: 请查阅 各个 主题领域 的“2013年工作计划”,并请 参阅项目申请指南、申请提交程序以及其他重要文件: http://ec.europa.eu/research/participants/portal/page/home 。 项目征集公告新闻稿: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 leasesAction.do?reference=IP/12/752format=HTMLaged=0language=ENguiLanguage=fr 如何获取建议与支持,如何寻找合作伙伴 : 中国-欧盟科技合作促进办公室: http://www.ceco.org.cn/ 欧洲各国国家联络点: http://cordis.europa.eu/fp7/ncp_en.html 顺致敬意! 欧盟驻华代表团科技处 Dear colleagues,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has today announced the final and biggest ever set of calls for proposals for research under its Seventh Framework Programme (FP7). Some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2155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国式的科研合作与平台共享随笔
热度 3 windyfly2046 2012-7-6 13:26
转眼间,来美近一年了,各种感触不少,确实也开阔了眼界,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多了份有趣的阅历,算是一件幸事。在商言商,我们搞科研的就谈谈科研的东西,接触东西多了自然就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思考,今天想谈谈美国的平台共享及科研合作的状况。在美期间去过3所大学,呆得时间最短的是斯坦福大学,主要是在迈阿密大学这边,所以简单介绍一下迈阿密大学的情况。 1.平台共享 刚来这边的时候,学校会给每个校内正式人员发一张印有自己照片的id,类似于国内的一卡通,功能主要有出入学校的公共设施(图书馆、体育馆)、餐厅(当饭卡用)、学校里的自动售货机等等。基本功能都差不多,不同的是这张卡原则上,只要你获得允许,可以24小时进学校几乎所有的跟教学科研相关的楼。前提是你自己的信息要输入进那栋楼的门禁系统里,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使用学校里的某个全校共享设备,在某个楼,只需要你获得设备负责人的授权使用,你就可以在非正常上班时间进入并使用你享用的设备,前提是你获得使用授权,获得使用授权的方式是你申请被培训,完了之后他就会专门来培训你,等你得到他的认可之后,你就可以自行使用了,所以这样几年下来的结果就是,你会精通所有的跟你紧密相关的设备。而且一旦获得使用授权,很方便的在你自己方便的时间使用,不管是黑夜还是周末,科研效率可想而知,关键是除了耗材使用之外,是免费的,有的设备甚至连耗材都是免费的,因为学校有专项投入。 国内也有类似的公共设备,主要分布在分析测试中心,而原则上分析测试中心都是按行政人员上下班的,而且其中部分人的理念是管理好设备,只要设备不出问题,自己就不用担责任,而不是为了服务科研人员,当然口号还是为了“服务科研人员”,如政府门前提的“为人民服务”一般。印象深刻的是我以前在测试中心做SEM,每个样品只能照5张照片,按样品收费,如果你照了10张,对不起,算两个样品。科研过程中很多都需要细心的观察,可能材料学科的拍几张照片看看就够了,但生命科学的样品很多都是要慢慢寻找的,自然做起来就不是很方便了,这只是公共平台中的一个例子,因为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所以,网上很多吐槽测试中心的我也就不发表评论了。当然,也有部分设备分布在一些院系的实验室里,但是这些公共采购的设备一旦到了实验室里,那基本上就算是实验室的了,如果你想使用,如果你跟负责人很熟,那ok,如果不熟,那是非常困难的。这就导致了学校里很多的重复建设,很多实验室都有相同的设备,本来可以共享的,共享得不愉快,没有设备专项或者985、211支持得专项得话,就只好自己咬牙拆东墙补西墙买了,这样得结果就是设备使用效率和经费使用效率得双重下降。 现在看来,我们的硬件的确是超英赶美了,很多大实验室的条件甚至好于美国,但为什么成果产出还是赶不上呢,我想首先就是PI得idear,其次是平台,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合作。 2. 科研合作 美国这边的大学教授由于各自都做的比较专,因为大家都知道能在大学拿到tenure的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但是放到其他的领域,可能什么都不是,如果想要出高水平的成果,强强联合是必须的,所以他们特别喜欢合作。到写paper的时候贡献分的非常清楚,做了多少贡献该放在什么位置,大家也有约定俗成的惯例。但是在国内,如果想找人合作,除非是同学或者之前关系都非常不错的,首先谈的肯定是如果有成果,谁是第一谁是通讯作者的问题,类似于联合申请项目,记得以前有一句话调侃国内的联合申请项目的段子,非常经典。“申请项目时是同舟共济、联合做项目时是同床异梦、结题项目利益分配时是同室操戈”,表达的意思跟合作写文章类似,主要是国内的大牛们都不太喜欢合作,可能中国有文人相轻的传统,所以你很牛的时候别人找你合作,你不屑,你不牛的时候你找牛人合作是别人不屑,导致没多少深入的实质性的合作,最终的结果也是科研效率的降低。 看了别人这边科研方面的各种好的方面,我们还是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师夷长技,取长补短,同时也希望我们年轻一代能够摒弃这种恶习,加强交流,深入合作,认认真真做一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工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5875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研合作:人人都要吹哨子
热度 9 SoSoliton 2011-11-25 08:05
科学网转载《科技日报》刊发的文章《科研领域为何患上 “ 自闭症 ” 》,本博主结合自身经历和观察,发表读后感: 科研需要合作,而体制又鼓励 “ 吹哨 ” ,科研领域的 “ 自闭 ” 不是一种症状,而是一种基因,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人人都想吹哨、也必须吹哨的国度。 量子力学创始人普朗克曾说: “ 科学是内在的整体,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 ” 由此看来,科学研究特别是重大科学研究,本质上需要打破学科壁垒、集聚各方人才的大兵团作战模式,正如吴国雄院士所说: “ 小作坊对抗不了大生产、大合作。 ” 普朗克也曾获过诺贝尔奖,他的话其实也隐含了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的原因。屠呦呦一人得奖,万众怒目,可见一斑。大成果需要大生产、大合作,但在倡导集体主义的咱中国,恰恰是需要大生产、大合作的事情往往令人头疼,而适合单兵作战的事情常常是所向披靡。看一看中国的竞技体育就一清二楚了,以集体项目足球为例,花重金引进洋教练、送球员留洋等 “ 妙手 ” 都无法使中国足球起死回生。再回顾 30 年前实行的农村生产队,那本来是一个可以实现 “ 大生产 ” 的体制:生产队长天天吹哨,根据各生产队员的能力和特长安排一天的工事,生产队员天天听哨并在哨子的调派下奔赴工地出工,工作完毕再记工分,但这种体制就是生产不出粮食,名义上的生产队事实上是一个出工不出力的出工队。要不是后来废除了生产队,实行分田到户,让每个人都吹哨子,我等国人十有八九现在还在挨饿。 当下有一种将一切症结都归咎于体制和文化的倾向,虽说有失偏颇,但我们的体制和文化的确有严重制约创新和发展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要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改革和创新体制是 “ 治里 ” ,其余都是 “ 治表 ” 。中国足球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体制和文化的一个缩影,因此依此类推我们也不必太指望引进 “ 千人 ” 、派出留学生等措施能使中国的科研面貌焕然一新。此外,在现有科研体制和机制下,正如最好的生产队就是没有生产队,做科学,最好的团队就是没有团队(本博主博文《 打光棍:有利于科研不利于教学 》之观点)。 科学研究本质上需要吹哨听哨的生产队体制,但我们的科研体制和机制又鼓励甚至逼廹人人都要吹哨,听哨是没有出路甚至活路的。 “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 在我们国家,科研评价,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如,在很多部门或单位的人才申报和职称评审中,都要考察项目和论文,项目只算主持的,论文只看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因此,以第二身份参与的一个千万量级的大项目,尽管分担的经费超过百万,但若用于人才申报和职称评审,作用几乎是零,还不如以主持人身份承担的一个区区万元量级的小课题管用;以第二作者发表 nature 或 science 论文,也可能不如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管用。另外,在 “ 官大学问长 ” 的大气候下,吹哨的最大诱惑还在于是一种个人价值的认可和实现,因此,诸多聪明的单位拿出了院长、处长等吹哨岗位留住或引进了所谓的学科带头人。吹哨,不仅是当家作主的重要标志,更可带来发号施令的惬意快感,利益面前, “ 同志们,跟我上 ” ;困难当头, “ 兄弟们,给我上 ” 。 个人要吹哨,单位或部门也要吹哨。单位或部门之间的合作或协作,如果不是第一或主持,通常被认为是为别人做嫁衣,是很难引起领导们的兴趣和重视的。如,最近教育部推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 “ 2011 计划 ” ),重点任务就是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很多高校都在积极谋划建立跨校际航空母舰式的协同创新平台,瞄准重大科学问题,但从交流得知,各高校都强调必须 “ 以我为主 ” 。教育部可能又要枉费一片苦心了。 “ 中国的科研领域,难道患上了 ‘ 自闭症 ’ ? ” 依我看,中国科研领域的 “ 自闭症 ” 并不是后天患上的,它本来就是一种基因(见本博主博文 《 体制也是一种基因 》 ),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人人都想吹哨、也必须吹哨的国度。因此,在科研领域实行吹哨听哨的大生产、大合作体制,无异于农村又回到了从前的生产队体制,我等小富即安的科研工作者切忌吃饱了撑的产生如此幻想,若真有宏大理想,建议充其量开一些 “ 夫妻店 ” 或招一些 “ 父子兵 ” ,当然,经常参加一些 “ 拉郎配 ” 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7053 次阅读|9 个评论
亥姆霍兹联合会与中科院将每年联合选拔资助5个联合科研团队
Helmholtz 2011-10-18 14:58
亥姆霍兹联合会与中科院将每年联合选拔资助5个联合科研团队
亥姆霍兹联合会与中科院将每年联合选拔 和资助5个联合科研团队 8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北京中科院本部会见了来访的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Mlynek教授等一行。白春礼院长与Mlynek教授共同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亥姆霍兹联合会关于共建伙伴研究团队的合作协议》。 根据本协议,自2012年起,两个机构之间每年将在能源、环境、医学与健康、关键技术、物质结构以及航空航天和交通等六个领域,公开选拔和资助5个联合科研团队。 实际上,作为拥有18个德国的国家实验室的亥姆霍兹联合会,以其32000人和33亿欧元的年度经费,是无论人数与经费方面都排欧洲第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科院的多个科研院所、尤其是高能物理所、近代物理所、等离体所以及上海光源等大科学研究单位跟德方的单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密切合作。双方共同认为,“伙伴团队合作协议”的签署进一步推动和彰显两家机构之间长期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个新设立的合作伙伴项目,每个项目为期三年,德方将向每个德方的项目团队每年提供10万欧元的经费,中方将提供30万元的国际合作经费。据悉,亥姆霍兹已经与俄罗斯的科研团队建立了40余个这样的联合伙伴团队。 出席会见和签署合作协议的其他双边人员还有: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研究员、欧洲处处长房强、亥姆霍兹联合会干事长Rolf Zettl博士、战略与国际合作部Dittmer博士以及亥姆霍兹联合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何宏博士,等等。 科技部主管基础研究的陈小娅副部长接见代表团,并对未来的双边合作表示支持与关注 国家基金委主管国际合作与大科学的沈文庆副主任接见德方代表团,双边表达加强合作的意愿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4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合作:政府扮什么角色?
热度 7 SNPs 2011-9-16 11:09
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项目,比如“两弹一星”之类的项目,一定要由政府主导,由领导来组织“联合攻关”。以政府主导的合作项目常常是用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也的确很有效。韩国,日本,新加坡等都有通过国家资本来扶植支柱行业的(汽车制造业,电子业等)。(参考博文“ 好资本主义 ”) 可是,由政府出面用来组织创新性的科研是否可行?基因组工程不也是美国政府组织的吗? 我 读过一些介绍人类基因组工程的书 ,也和一些直接参与了人类基因组工程的科学家(HudsonAlpha的Rick Myers, R10K顾问David Cox等)聊过,具他们讲,人类基因组工程的启动也是科学家自发的合作,一开始并不是政府的组织。在“民间共识”基本建立起来以后,才有政府的资金参与,扶植。 政府能提出一些目标性的口号:“亩产万斤”“大炼钢铁”“向癌症宣战”“登月飞行”“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等等。政府的确很难主动地去启动一个创新性的科研合作攻关。 为什么?因为政府官员毕竟不是科学家。 那么,政府能做什么?政府该如何促进科研合作? 政府能做的主要是给创新性的科研合作制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及时发现机会,不失时机地投入资金。其实,我也是仅能笼统地说说,具体如何做,我也不知道。不在其位,不某其政。 过去几天连续写了一些有关科研合作的 博客文章 ,科学时报的编辑想多了解一些情况,写个专题,所以我也多想了想这方面的事情。 所谓“政府应该给科研合作创造合适的环境”不是要去硬拼凑出一个合作团队来,那样多半不会成功。所谓合作环境就是鼓励有效的跨行业合作,鼓励强强合作,鼓励双赢的合作,鼓励公开,公平,透明,互信。一句话,要鼓励合作文化,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竞争。 合作需要无私,给予,迁就对方。而这样的行为在今天诚信度普遍降低的大环境下就太难得了。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5158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合作强强易,弱弱难。
热度 14 SNPs 2011-9-15 09:38
前些天写了“ 国内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何其难? ”的博文,引起了一些兴趣。 今天,我们请来了斯坦福大学终生教授,现任Emory大学疫苗中心冠名教授,Ed Mocarski博士给我们研究院做讲座,题目是“Cell death pathways in development and host defense as taught by viruses". Ed 也是我们 R10K项目科学顾问委员会 的成员之一。几个月前,我们HudsonAlpha研究院的几个研究员还和他们疫苗中心合作申报了一个很大($5百万以上)的NIH课题,“利用综合手段(基因组,免疫组等高通量方法)研究宿主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个项目正在审理中,估计我们得到资助的机会很大。 今天Ed的讲座主要讲病毒是如何“糊弄”宿主的信号传递系统,让宿主细胞“该死的时候不死”,从而使病毒能成功地繁衍后代。病毒可以通过其表达的不同基因来调控宿主细胞的存活,好死(细胞凋亡,Apoptosis),还是坏死 (Necroptosis): Ed讲课中展示的许多实验数据都是今年夏天刚刚获得的,而RIP3信号通路则是09年后才“热”起来的,而他已经在这个领域专研了二十多年了。能和他在R10K项目和宿主-病原体关系项目两个方面展开合作,是我们的荣幸。能赢得这个机会,也是因为我们的在免疫组库方面有技术优势。而且我们免疫组库的技术也是09年以后才成熟起来的。 这让我想到我们合作比较容易形成,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1)合作双方都是一个领域的佼佼者。都需要1+12的双赢合作; (2)合作双方不是在一个领域。他们是微生物免疫学方面的专家,而我们的专长则是(免疫组库)高通量测序; (3)合作双方有比较明确,透明,事先商量好的 合作模式 。 相对而言,国内科研合作比较难的一个原因就是合作双方在自己的领域都没有形成不可替代的绝对优势,所以要时刻防范对方“跳槽”和其他更强的团队去合作。这是一个阻碍合作的不稳定因素。 不是强强合作,就可能是强-弱合作,或者是弱-弱合作。强弱合作也常是同领域的大牛“分”一个小课题给地方上的“合作者”这样的合作并不能产生出最佳的科研成果。弱弱合作就更要担心自己的成果被独吞,所以合作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所以,合作的前提是把自己的独家绝活练好,有了一技之长,就有更多,更好的合作机会。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13740 次阅读|18 个评论
国内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何其难?
热度 47 SNPs 2011-9-4 23:07
有人利用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数据可以做出一份“友情联络图”(点图看链接): 这个图让在科研评估机构 Science-Metrix 工作的 Olivier Beauchesne 想到可以利用他手中的数据,做出能反映全球范围内在生物医学领域 科研合频率 的图来。如果有两个单位(两个城市)之间合作发表的论文,在地图上两点之间就有连线。连线密度越大,合作越多。下面是Oliver做出的“全球科研合作频率图”: 图中可以看到美国,日本,欧洲的科研合作都非常频繁。相比之下,中国的科学家们合作就不多。 昨天我写了一篇有关 科研合作项目利益分配的博文 ,看的人不少,可是反应很淡(很少评论或推荐)。可见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生物医学领域,合作尤其重要。现在的科研项目(尤其是那些要“赶超世界”的)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合作就势必存在大量重复,浪费。还有,临床标本需要很长时间来收集,不合作就表示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者降低标本质量。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不合作都会给科研创新带来长久的负面影响。 合作难,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去挣论文的第一作者,有好主意留着自己慢慢做。这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需要合作越难合作。要知道,你能想出的好主意,别人也能想出来。而谁最先去做了,完成了,先找到了答案,谁才是最后的胜家。 “牛人”有资源(钱),可是一般科学家怕自己的“好主意”被掠夺,所以合作途径受阻。没有经费,再好的主意也白费。有经费,没有好思路和标本,做了也是浪费。而 浪费了创新思路则是最大的浪费 。 国内的合作,很都是先建立私人感情,有了关系才有合作,谈合作也常常是在酒桌上。这样的合作首先照顾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成果最大化。 在美国,拿我们R10K项目来说, 现有的合作伙伴 有90%以上都是通过这个项目认识的,事先没有任何关系。而合作的基础就是相互依赖,共赢。同时要有透明的, 预先设计好的合作关系 。 在后基因组时代,靠个人和小团队创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合作才是硬道理。单干,你就会发现自己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被别人抢先发表的论文“扼杀”了。合作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不合作,你需要和全世界去竞争,合作了,才有可能让全世界和你比。 我在前些天的 一篇博客 里面提到,合作 “就要去有目的地编织一个价值体系,并让这个体系成为整个健康行业价值链中间的一个环节,而自己又能在这个体系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不可取代的地位 。”参与合作,自己就要努力找到自己的优势,加强自己的优势。这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成为别人价值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被容纳到合作项目中去。 常常看到国内的所谓合作都是同行之间的“资源分享”,而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合作,合作方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不是隶属,更不是给予的关系。合作双方都有对方需要而自己又没有的“绝活”。所以开创性的合作通常是跨领域,跨专业的。这样的合作关系也更牢固,因为不用去“防”对方,可以专心去做自己的事情。 我在科学网上还注意到这样一个倾向,一讲中国在某个方面不好就会有两个方面的极端意见:一是辩解说没有什么不好;要么就是抱怨制度不好。其实,持这两种意见的都是空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实在的。在改变别人以前,先看看自己是否有改进的余地,先把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做好了,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别人了。 科研合作要从自己做起,不能怪环境,不能怪他人不识货。自己做得很优秀,才会有更优秀得人找上门来谈合作。如果少些怨气,少些院内院外,海龟土鳖之间的竞争,多些合作,多些和气,岂不更好?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26402 次阅读|51 个评论
评饶毅教授关于两岸合作论文地址建议 非常及时和必要
热度 7 chrujun 2011-8-14 20:12
评饶毅教授关于两岸合作论文地址建议 非常及时和必要 最近,饶毅教授为两岸学者论文署名地址问题公开了他致台湾“国科会”李罗权主任委员的信。信中建议大陆学者论文的通信地址最后为省市名,China(如Beijing, China),台湾学者论文的地址最后Taiwan,China。他的观点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对立。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行,因为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另外有人认为这是多次一举,因为多年来已经有大量标注Taipei, Taiwan的合作论文出现,已经形成了惯例。 两岸关系之所以能够在近年来得以改善,就是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一个中国立场是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保障。 因此,两岸学者的论文地址中都包含China(中国),符合两岸达成的共识。 饶教授的要求合情合理。 相反,原来的地址写法隐含了一中一台。这种做法虽然以前大量存在,但早已引起了有关学者的重视,例如,蒋晓晖先生在“我国大陆学术性期刊作者英文地址栏涉台政治性错误及其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4255do=blogid=233597 )一文中指出,大陆学术期刊台湾作者地址栏内有关“台湾国、一中一台、为台湾正名、两个中国、中华民国”的英文版政治性错误已经相当普遍和严重。如果任由这类政治错误泛滥,将产生严重影响。 在台独分子陈水扁的多年主导下,两岸合作论文地址中出现大量政治错误已经成了既成事实。在两岸已经取得共同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共识下,商讨双方都接受的地址写法,共同清除台独流毒的影响,非常有必要,也是正确的做法。 维护一个中国原则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我们继续容忍台独的遗毒,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饶教授在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对两岸作者论文地址提出修改建议,值得支持和鼓励。虽然以饶教授一人之力恐怕不足以改变全局,但两岸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磋商,探讨双方可接受的地址写法。 这将为今后两岸的科研合作创造更好条件,造福两岸人民。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409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尴尬的科研合作
热度 25 libseeker 2011-6-26 19:13
读嵇少丞先生《怎样为人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458664from=space ),“ 人们往往也注意到国内一些研究人员很少帮助别人。例如,在地质学界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位学者在某山的某处采到新的岩石、矿物、化石或观察到新地质构造现象,其他学者知道后也想实地考察和采样,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进一步做些工作。当你问这位学者采样地点时,他却拒绝不告诉你,哪怕原先你以为你们是认识20年的朋友。 ”,“ 其实,不同方向的研究工作是互补的,是有利于科学深入研究的。拒绝告之其他学者论文结果具体的采样地点,这不利于同事之间的友好合作,也不利自己研究成果的传播和被同行承认,甚至还有可能被人怀疑弄虚作假,否则你为什么不可以将你自己做过工作的部分岩石标本借给别人继续研究呢?除非你想掩饰什么你作过假的东西? 我和国外许多学者对此就不理解,让别人继续研究你已经做过部分工作的岩石样本,有利于你自己的成果的传播和工作被承认,何乐不为?举例说,若你在某种正常情况下不含金刚石的岩石中发现了金刚石,文章发表后同行难以接受,怀疑金刚石是污染混进去岩石粉末中去的。让其他学者接受自己成果的最佳办法就是让更多人在你采样的地点也采到同样的标本、观察到同样的现象,然后相互验证各自提出其成因模式,有何不好?”。 作为一读者,我赞同嵇先生的观点,同时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也颇为感慨。且由此联想到的是科研合作问题,现实中(尤其在我国)科研合作是尴尬的。 迟菲的科侠小说《武林包工头的诞生与发展》,“ 科研江湖是由很多帮派组成的,每个帮派都有一个掌门人,有的大一些的帮派还有一到几个副掌门人,掌门人下面有若干个弟子,大多数弟子都是拜师学艺几年学有所成之后,开始下山闯荡江湖,也有的弟子是在这个帮派拜师学上三年之后,又到其他帮派再进修。还有的弟子是学成之后继续留在本帮派,成为执事者,慢慢可以晋升为副掌门人。但因为一个帮派掌门人只有一个,所以要成为掌门人,就只有再自立门户了。还有的弟子是学成之后到其他帮派去成为执事者。 ”,“ 由于小罗罗们在一个帮派服役是有年限的,一般三年,多则五六年,所以很多小罗罗们到了年限之后就不想再在江湖上混了,就退出江湖,从事其他行业了。而有一些小罗罗到了年限之后则留在了帮派,成为了左右护法甚至副帮主。等熬到一定年头,有可能能够自立门户,成为新的帮派的帮主,或者当本派帮主金盆洗手时,会让帮派最有实力的人接手。也就是说,江湖人物的晋升是这样的:小罗罗——左右护法——副帮主——帮主——长老——武林盟主。虽然说左右护法比小罗罗生活要好过一些,但是左右护法的家庭负担比较重,小罗罗往往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而左右护法则往往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在这种情况下,连个茅屋都买不起。 ”。笔者以为,其中这折射了主流“科研合作”之现实,描述了“帮派”间的科研合作,尤其是“帮派”内的科研合作概况。 科研工作需要团队及团队精神 。何谓团队?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团队由5个重要的要素构成:目标(Purpose) 、人(People) 、团队的定位(Place)、权限(Power) 、计划(Plan) 。高校的团队拥有8个特征:清晰的目标、相关的技能、相互的信任、一致的承诺、良好的沟通、谈判技能、恰当的领导、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 何谓团队精神,?“ 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引自:杜宗阳.科研工作需要团队精神. http://www.tianshannet.com.cn/content/2006-12/07/content_1450231.htm ) “ 但在现实生活中,科研人员中团队精神欠缺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科研团队中,论资排辈,只作‘鸡头’、难为‘凤尾’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不仅相互之间不合作,而且相互封锁、相互拆台,使科研团队日渐分化为单个个体或很小的课题组,影响了科研力量的集成,也限制了资源共享,许多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科研课题的重复设置等均与这一因素有直接的关系。而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不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联合,是不可能出大的高水平的成果的。更有一些科研人员自己走出去‘单兵作战’,谋取一些小利益,急功近利。在知识经济时代,靠这种‘小打小闹’的‘单兵作战’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成果出现的 。”(引自:杜宗阳.科研工作需要团队精神. http://www.tianshannet.com.cn/content/2006-12/07/content_1450231.htm )如上所述“现实”有没有?笔者以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表象上看,“科研合作”如火如荼,形势大好。其实并不见得,比如其中也许有不少“科研合作”可能处于“名誉合作”或“虚拟合作”,甚至虚假合作。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组成员”有多少真正实际参与了课题的研究?不能实际参与的原因,又是十分复杂的。有的是不需要实际参与(借“名头”用一下),有的是不让实际参与(涉及利益分配等问题),有的是课题组成员没工夫实际参与(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至于已发表的科研论文中的“合作”,有多少是真正由“科研合作”产生的成果不得而知。 关于科研合作,知易行难。也许可以说,无论是个体的科研人员,还是科研机构,都知道科研合作的重要性,都有科研合作的愿望,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能“心想事成”者并不多。比如有关科研政策只认可(或主要认可)“独著”、“第一署名人”、“第一署名单位”、“科研项目承担人”、“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等;若干“科研合作”成果,如果遇到要厘清具体谁谁做了多大贡献,科研合作者间“自相残杀”时有耳闻。“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文化,这点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科研合作”较“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逊色若干。 科研合作需要团结友爱,欲有“大成”则需有“大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科研生态会更加和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行走于科研江湖者明察、谨记。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9515 次阅读|57 个评论
从“房谋杜断”说开去
热度 5 sqdai 2011-6-18 09:06
在汉语中,“房谋杜断”是一个不常用的成语,说的是在领导层或合作伙伴中,有的人善于出谋划策,有的人则临机善断,二者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成就大业。 这个成语涉及唐初的两位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房玄龄( 579 ~ 648 ),贞观元年( 627 年)为中书令,任尚书仆射,监修国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谋臣,贞观律的主要制订者;杜如晦( 585 ~ 630 ),任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唐初规章制度的制订者之一。他们在朝廷中是李世民的左臂右膀,重要性仅在重臣长孙无忌之下。 房玄龄是一位忠心耿耿的“智多星”,一脑袋的 idea ,给正在谋求乱后大治的李世民出了很多好主意,此人性格平和,但做事决断能力稍差;而杜如晦则性格坚毅,善于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迅疾地做出正确判断,并雷厉风行地实施,但是为人处事偏于急躁,谋划能力稍差。李世民知人善用,把两人组合起来,形成“绝配”。遇事先请房玄龄拿出主意来(有时会冒出好几个主意),然后由杜如晦当机立断,最后李世民听取长孙无忌等人的意见,迅速批准,形成决策,在统辖的范围里实行。可以说,房杜二人对于实现“贞观之治”功不可没。 古为今用,我们以此来考察一下,在科学研究中,如何知人善用,如何形成正确决策,如何寻求合作者,如何实施“房谋杜断”。 这里举两个实际例子: 我们知道,中科院力学所成立于 1956 年,在“文革”前的十年,是它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出人才,出成果”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业绩。这当然出于诸多因素,但其中正副所长钱学森、郭永怀先生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按贝弗里奇对科学家的分类,前者属于“浪漫型”;后者属于“古典型”,他俩在一起,可谓“绝配”。 他们的共同点是:有极好的学术底蕴,且爱国敬业,心胸开阔,勇于创新。然而,钱学森的性格较为外向,善于从宏观上把握方向,进行开拓性的工作;郭永怀的性格偏于内向,善于看准方向后进行条分缕析,精密地计划、落实。建所之初,他们针对当时国家的实际需要和学科发展特点,共同为中科院力学所的发展制订了发展战略;由于钱学森先生同时担任国防研究的领导人,他每周只到中关村一次,就重要问题提出决策性意见;而每周到研究所上班七个上午的郭永怀先生就担任了层层落实的重任。他与全体研究人员一起,部署了各个研究方向的工作,切实地抓了计划的执行和检查工作,因此,在力学所,高速空气动力学、弹塑性力学、爆炸力学、燃烧力学、岩土力学、物理力学、电磁流体力学乃至先进测量技术等方面很快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如此,他事无巨细,全面关心研究所的发展,甚至细致到新建的图书馆的总体安排和布置。 最近,我读《“两弹一星”元勋传》,发现在 1960 年代初期创建的核武器研究院里有一对科研的黄金搭档:于敏先生与何祚庥先生,他们共同参与了核武器(特别是氢弹)的理论研究工作。 他们的共同点是:善于从大局出发,用基本一致的观点和方法,宏观地把握科研方向。区别在于:于敏性格内向,木纳于言,喜欢周密思考,数理基础扎实,善于分析复杂问题、抓住本质,穷追不舍;而何祚庥则性格外向,兴趣广泛,思想活跃,能言善辩。他俩同处于一个办公室。出现的画面常是:于敏伏案钻研,时而缜密思索,时而奋笔直书;而何祚庥则把双脚搁于书桌上,昂首观书,一有灵感,随兴而发,回过头来与于敏说话,或发表见解,或求教对方。于敏经常受到一些启发,迸出思想火花。一般说来,何祚庥的思考不如于敏周密,工作不如于敏细致,因此,对于敏非常佩服,凡有大事,都让于敏拍板。两人各有所长,各知己短,相互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合作愉快,遂成有名的黄金搭档。 当今的科研工作越来越复杂,科研活动的社会性越来越强,因此,形成攻关团队时,采用“房谋杜断”的策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辞海》;《科学研究的艺术》;《“两弹一星”元勋传》。 写于 2009 年 12 月 20 日晨 修改于 2011 年 6 月 18 日晨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9675 次阅读|15 个评论
科学研究中的交流与合作
热度 1 flybirdissas 2011-5-5 22:53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即便是同一个学科,分枝也是多得数不过来,而我们在研究工作大多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科学或技术问题,对于一具体的研究个体很难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也无法创造多学科研究所需的条件。因此在学科相互渗透的今天,合作与交流显得十分重要,对此我深有感受,实际上我绝大部分工作是与别人合作完成的,脱离合作,我的大部分工作就无法开展。 然而,我的交流与合作基本与国外进行的,国内虽然一直在强调交流与合作,强调所谓团队作战,然而没有可行的政策和机制保障,很多合作和交流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基本是空的。这里面直接的原因是合作者的要求都太高,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合作中所做贡献,从而导致合作不能正常进行甚至流产。所以所需的政策或机制,就是能让合作者能客观评价自己在合作中所做的贡献。通常一篇论文或一个奖,只有一个第一作者或第一获奖者,正常情况下,合作中的贡献是有大小区分的,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出现很难区分的情况,然而中国的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论文的数量却日益增加,这不是一种好现象,这就是特有的中国科研合作机制的体现,它反映的内在问题是中国的合作机制不键全。 我的合作与交流基本上是与欧美西方国家进行的,我觉得人家的特点是只要你有idea,就可以进行合作,并且能客观对所作的贡献进行评价,这样不会产生诸如论文署名问题。比如我现在在美国Missouri做合作研究,合作的基础是我有想法,这里有试验材料和实验设备,尽管试验材料很重要,但是美国人完全认同Idea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发表论文时我作为第一作者是没有疑问的。尽管这样,美国合作者并没有消极对待这种合作,在试验条件上还是尽力支持和保障。记得有一项测试工作本试验室无法进行,我联系了Iowa 州立大学的一个试验室,试验试验室的Leader McClelland教授很高兴我来做,我给他的承诸是如果发表相关论文,他将作为coauthor; 然而Missouri离Iowa大约有500公里,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公共交通不发达,因为大家都有私家车,长途旅行则选用飞机和租车的方式,我要去一趟Iowa,交通问题很大,都是小城市,坐飞机也不方便,Missouri的合作者Keith教授最后决定开车送我去,由于我没有美国驾照,他坚持一个人开,一周后他又来接我回去,一个往返需要10多个小时,我真的很感动。这样的合作才是真诚的,他原意为我做事情,我也乐意毫无保留的为他做事情。美国人也不傻,虽然这次论文署名不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可是他们可以利用这种思想独立地开展以后的工作,也就是提供了新的切入点,难得这不值得吗?! 在国内即便有合作,合作者很难坦城以对,似乎大家都相互提防,甚至相互排挤;我完全同意科研中也存在Competition,需要必要的defense, 但是要确定是必要的defense,无谓的defense最终会限制相互的发展。国内合作难的问题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我很难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每个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并建立相应的合作方法,当合作成为常态的时候,我想我们的研究效率会大幅提高。 前不久,我要处理一批数据,需要计算机处理,但没有现成的计算程序,如果我自己编的话(Matlab),可能需要几天时间,且还不能保证程序正确运行,我请加拿大的一善于软件编写的合作者做,我只提供程序的功能和要求,没想到他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搞定,而且程序比我想的简洁高效得多。他说,这是他的专长,我们应该做我们善长的。
4130 次阅读|3 个评论
谈谈我所了解的科研合作
热度 11 chenbinmse 2011-4-25 21:52
如果时光回溯到一二百年前,我们会发现那时的很多科学家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做出很多科研成果,我们学到的很多定理就是以他们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反观现在,由于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学科的划分更加专业和细致,一个人很难有精力涉及好几个领域。如果我们想把自己的领域 做深做透 甚或有些 突破 ,那么相关领域内或者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呢。根据从朋友那里了解到的(或许有所片面),国内的科研合作氛围不是很浓厚,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 评价系统 只认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贡献,合作作者的贡献很小或者不考虑。自然而然的,很多人就不愿合作了,而是倾向于自己申请大项目来购买相关仪器,问题就在于购买的仪器不是自己的本行范围,既不可能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也浪费了钱财。下面谈谈我所了解的一些良性循环的科研合作的例子: 日本:说起日本,可能它的科学基础研究不如美国,但大家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它的技术实在是太强大了。日本最大的资助项目NEDO,额度很大,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要想申请该项目,必须要有好几个科研研所和大公司共同参加,制度规定你 必须找到合作单位 ,即使你非常不喜欢那个合作单位。比方说我所参加的SiC高功率器件项目,除了我们所之外,还有诸如丰田,三菱等大公司介入。研究所研制出好的产品原型,最后由公司做出实际产品,各自发挥出自己的 最大功用 ,最后日本政府也看到自己投的资金得到了实际的产品。 意大利:去年有机会去德国开了个会,会上看到一个来自意大利的课题组做出了很好的成果,而且他们所做的也是我所关注的领域。于是,吃饭的时候,我和他们其中的一个聊了聊天。我说:“你们既生长出了好的材料,又把表征工作做得深入透彻,得到了这么好的结果。你们是如何做到的?”他非常高兴有人欣赏他们的工作,他说其实他们组只是做材料表征工作的,有很多这方面的仪器,但他们从来不做材料生长,材料是由另一个单位的课题组提供的。我又问道“他们很乐意给你们提供样品吗?你们从来不用担心样品的来源吗?”他回答的很轻松“不是他们乐不乐意,而是他们必须要提供样品,是制度规定了的。我们把我们的表征工作做好做透,他们把他们的材料生长好, 互不干扰 ,而且我们表征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他们,又能帮助他们寻找更优越的材料生长参数。” 澳大利亚:在申请fellowship或者奖学金的时候,澳大利亚是这样评价作者的贡献的:第一作者加8分,非第一作者加6分,也就是说只考虑第一作者和非第一作者,这样合作作者也不用考虑排名的先后次序了。而且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作者和非第一作者的 差距很小 。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不愿意合作呢?反正样品放着也是放着,拿出去让专做表征的组表征一下,既能得到相关的材料信息,最后发文章什么的,也能得到加分。 以上只列举了一些我所知道的情况,不是说他们多愿意合作,而是科研制度和评价系统决定了他们只有合作,才会有更大的双赢。他们也没有失去他们自己的本行,况且合作让他们更有精力专注于把自己的本行做深做透,赢得他们自己本行的国际认可。从国家层面上讲,也避免了重复投资,不用把每个课题组都建设成 大而全但缺乏特色 的组。
个人分类: 纸上“练”兵|11215 次阅读|26 个评论
波士顿开会所发生的巴士奇遇
yaoqizhou 2010-10-17 22:17
《巴士奇遇结良缘》是1977年的香港电影。我可能是在高中时看的。这是一个老套的英雄救美女的故事。但巴士是指Bus(公共汽车)还是看完电影后第一次才知道,所以对题目的印象很深。在大学里时只知道读书,过得平平淡淡,也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巴士奇遇。感觉人生好象还缺了点什么。 这一次,受同事鼓动,我决定 《克服恐惧,大胆走出自己研究方向的舒适区》 。参加了在波士顿举行的生物统计专业的 《基因分析第17次专题讨论会》(GAW17) 。这个系列专题讨论会是专门用模拟的数据来测试各种统计方法。主要是测试它们能否发现那些基因突变(genotype)和某个生物表像(phenotype)有对应关系。大多数统计方法试图直接把基因突变和表像关联起来。但事实上,基因突变是由于导致了蛋白质性能的变化才引起了某个生物表像,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 所以我希望能找到合作者,让他们试一试能否用得上我们在蛋白质方面发展的方法,看一看能否改进现有统计方法的敏感性和正确率。 也就是说,去那儿卖我们课题组的产品了。 这一次,我不仅仅要克服走出自己研究方向舒适区的恐惧,还要克服上星期骑自行车事故引起脸上带几处伤的难看,更要紧的是我的同事因为家里有急事,去了半天就回印地安那了。也就是说我孤家寡人,没有一个认识的人。第一天是分组讨论。我分进的那个组的成员们对我的东西有兴趣、认为有用。但没有人确定怎么用得上。第二、三天是每个组的代表上去介绍、总结组内论文的方法和结果。大部分时间是坐在那儿听着。中场休息和论文张贴期间,我主动和一些人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什么效果。倒是在和三个人分别交流后,证明我脸上的phenotype是经常发生的。不过这和我的genotype关系不大,我应该没有那种爱冒险的基因啊。 第三天(星期五晚上)是散伙晚餐。是由巴士带我们去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去吃晚饭。我独自一人坐在前面靠窗口的位置。看着窗外的雨点,体会着秋天的冷瑟。大多数人有伴,有说有笑地经过我旁边的位置坐后面去了。我干脆拿出我的“爱她去(itouch),看我的伊妹儿了。 忽然,有人问我可否坐在我边上。我马上说,当然可以。抬头发现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我收起 itouch和她交流起来。发现她可是个中国通,1982年就去中国收集样本用于研究肠癌发生率和海内外华人饮食结构的关系。而她的丈夫则在1974年就去过中国了。我赞叹不已之后,开始做此程的最后一次推销。不料,她显得挺兴奋,说她和合作者研究引起乳癌的蛋白变异,找了几个方法都不工作,可以拿我们的方法试一试。她说回去之后就把数据给我寄来。我心想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合作这事跟找对象一样,真是勉强不得,一定要匹配,互补才行。找一个好的合作对象真是要靠运气和缘分。当然,这次巴士奇遇能不能结下科研合作的良缘还要看我们的方法能否英雄救美了。不管怎样,我有了次巴士奇遇,人生又丰富了一次。
个人分类: 忆旧思今|8790 次阅读|16 个评论
和什么年龄的人做研究-35岁
cwhm 2010-5-17 05:57
盖博士在博文《 科研合作如何 事半功倍? 》提到怎么选择科研合作者,提出了很不错的原则,比如别选偷你Idea的人,别选择不尊重deadline的人,要选择优势互补的人,要选择重视团队工作的人这里我想说的是年龄也是个指标,要选择和35岁的人做研究。 为什么要选择35岁的人来做研究呢,因为纵观很多学科,35岁是一个人最高产,最有成就的年龄,很多学者在35岁左右做出了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当然也不乏一些20多岁在读研究生期间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的,也不乏50岁之后才大器晚成的,但是统计来讲,35岁是一个人科研的黄金期。 35岁作为创造性黄金年龄也是有根据的,科学的创造性是在知识的继承的基础上的突破,而35岁刚好是我们经验、知识、能力积累到一定的突破临界点,而我们的思维,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还没开始走滑坡路,再早,我们知识积累不够,再晚,我们思维已经滑坡,所以35岁是科学家最辉煌的年龄。 所以在读研的时候尽可能选择35岁的导师,科研合作多和35岁的学者合作,也希望国家的科研资助也多资助年轻的35岁学者,35岁应该是科学界的钻石王老五香馍馍 补充:35岁只是一个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黄金年龄 上面两幅图来自王通讯发表于CHINESE TALENTS的文章《 人才最佳创造年龄规律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32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念好科研合作这本难念的经
qilin2008 2010-5-5 16:08
在科研中总会有人找上门来谈合作。提出合作方常常 封官许愿 说只要你用少量时间提供或测试样品,就给你第二作者, 至少能发 Science 。你脸上浮现出微笑,心想又有一篇文章 进账 了 且慢产生幻觉! Kathy Barker 在 At the Helm: A Laboratory Navigator 中写道: 好的合作是科研中最令人享受的收获之一,但坏的合作是令人困惑的、浪费时间的,甚至令人不时感到彻头彻尾的痛苦。 令人困惑的、浪费时间的? 导师出去开会,逢人便谈合作,一拍即合。你不知道他们是 拍脑袋 说着玩玩的还是严肃认真的,屁颠儿屁颠儿地合成了无数样品四处分发,或者给对方测试了大量样品、提供了数据。可是付出时间和劳动后,不知怎么就没有下文了。对方不主动沟通,你也不能找对方 讨债 ,难受不难受? 彻头彻尾的痛苦? 你开发了新材料,发现有优异性能,正准备详细研究。别人求你提供样品,你毫无保留地给出未报道的样品和数据。对方急吼吼地作了后续实验,从他们的角度写了文章,准备 抢跑 。你找对方理论: 样品是我发明的,优异性能是我发现的,凭什么你们的文章先发? 对方说: 你只是 提供 了一个样品。我到超市里去买一个样品,也要挂超市的名字吗?如果你同意我们投稿,名字还在;如果不同意,名字去掉! 别人合成了新材料,见你的实验室有专门仪器,便恳求你给他测试性能。你惊喜地观测到从未报道的奇特现象,做着发 Science 的黄粱美梦。合作方拿到数据后,在第三方的仪器上证实了这种现象并得到更精确的数据。结果第三方写了论文,你的名字不在上面。你愤愤不平地找他们理论道: 现象是我首先发现的,为什么没有我名字? 第三方却说: 这篇文章里哪个数据是你的?我们用自己的数据写文章,还要你同意吗? 不愉快的合作发生后,困惑和痛苦都无济于事。各方都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描述 事实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没有哪个学术道德法庭能去评理。就算世间有学术法官也 清官难断家务事 ,于是就产生 Kathy Barker 所说的 被欺骗、被伤害 的感觉。更多时候,只能 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了。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些合作都没有按照规范来。 美国霍华德 休斯医学研究会编写的 Making the Right Moves 第十二章提到在合作前就要讲清楚合作目的、研究范围、合作双方的期望、合作 产品 的形式、具体分工和时间期限是什么。要商量好署名,包括谁是第一作者,甚至要以书面约定的形式记录下来。 奇怪,合作还没有进行就要谈 分赃 了,这庸俗吗?脸皮拉得下来吗?美国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 On Being A Scientist 写道: 最好在研究开展的最早期就坦诚、公开地讨论如何分享功劳,这样能防止以后的麻烦。最好的做法是对所有合作者讲清楚署名标准。 不说清楚分工会导致 一笔糊涂账 。导师叫两个学生合作实现一个点子, 先做了再说 ,结果不是两个学生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干什么,就是狐疑这篇文章算谁的。再比如有的研究者叫别人给他合成样品,然后 发包 给第三方测试,却不说清楚谁当 操盘手 。结果要么谁都不整理文章,要么各方都认为自己作了重要贡献,抢着要写文章。 科研合作 不但要坦诚和公开,更要有礼节,不要 越界 。科研有 界 吗?当然有啊。比如发起合作方是一直作某课题的,他想出了点子、发明了样品,请你作辅助性测试。你怎能未经同意,从自己的角度写文章,把别人的首创发明 包 进去呢?又怎能自作主张,拿别人未报道的样品做自己想出来的 兴趣题 ,抢先发表 自己的结果 呢? 说到底,很多合作问题是人品问题。 Making the Right Moves 一书谈到好的合作者有几个特征:( 1 )诚实:事先说清困难和条件,虽然这些信息可能把对方吓跑;( 2 )开放:和合作者保持联系,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 3 )公平:谁的功劳就给谁,不抢功;( 4 )勤奋:合作时全力以赴;( 5 )尊重:感激合作者的贡献,不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贡献最大;( 6 )可靠:按时递交承诺的 产品 。 随着学科交叉化、分工细化和国际交流频繁化,课题组内部、课题组之间和国际合作不可避免,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必然越来越多。我认为与其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中记住血的教训,还不如强化对 科研合作 规范的认知和执行。 防患于未然 ,只有加强规范、注重礼节,才能把 科研合作 这本难念的经念好。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359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2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多力量大-- 来自Cell / Nature / Science 等国际顶级期刊论文署名的启示
hucs 2010-2-20 12:58
人多力量大 -- 来自 Cell / Nature / Science 等国际顶级期刊论文署名的启示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学术科研既要有好的、新颖的 Idea ,又要善于进行国内外合作,抱团发展。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啊!毛主席早就如此教导。同时,也体现了尊重团队每个人的贡献。 合作与分享,这是我一贯倡导的。不仅要在学术领域大力倡导,社会各领域皆是如此。 另外, Science 做人做事的小技巧 twin 原则,让人很舒服又有满足感。做学术,要会做事,也要会做人。 做官,也是如此,虽然我不是官。 (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27/5968/1000 ) (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sci;327/5968/1004 ) 想想自己,学术等领域一直不够 lucky 。要好好反思。 有机会还是希望合作发表我们的 CHF 、 OOH 、 PAF 等英文稿。由于前面的文稿未能发表,后面的又受影响,自己的热情、积极性和信心等都受影响。 附件: 中国科学家发现生命新陈代谢 乙酰化 奥秘 2010 年 02 月 20 日 08:46  来源:科技日报   今天出版的国际权威刊物《科学》,同时发表两篇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对乙酰化作用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赵世民和雷群英等人发表的两篇题为《代谢酶的乙酰化协调碳源的利用和代谢》和《蛋白赖氨酸的乙酰化调控》文章,分别研究了乙酰化对蛋白质进行修饰以及对代谢通路进行调控的问题,开辟了代谢研究的新领域。   据介绍,构成人体最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单位是细胞,细胞主要通过蛋白质执行复杂的调控和信息传递功能。而在执行前,往往需要先在蛋白质分子链上接上某种分子或分子团,称为蛋白质的修饰。 乙酰化修饰 即在蛋白质分子链上嫁接上一个乙酰基分子是蛋白质最主要的修饰方式之一。修饰后的蛋白质可以对细胞内的各类通路进行精确的调节与控制,完成对基因所发出的 指令 的执行过程。揭开蛋白质 乙酰化修饰 的机理之谜,将为破解蛋白质修饰规律的生命之谜打下重要基础。   此项研究鉴定出大量乙酰化修饰蛋白质,譬如在人的肝脏细胞中有超过 1000 个蛋白是被乙酰化修饰的,其中超过 900 个是新发现的,改写了传统概念,具有里程碑意义;首次发现乙酰化普遍能修饰代谢酶,并且能调节代谢通路及代谢酶的活性。在代谢器官如肝中代谢酶可被高度乙酰化。此项研究为药物或维生素的使用提供了重要依据;还发现在从低等原核生物到包括人在内的高等哺乳动物,乙酰化对代谢的调控,都是普遍存在的,同时这一过程在生命进化过程中一直保存下来。   鉴于现在人体 80% 疾病与代谢有关,《科学》杂志的评论认为:该研究为开发调控代谢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包括肿瘤在内的新的治疗手段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 王春 ) 美《科学》杂志罕见同时发表两篇中国专家文章 2010 年 02 月 20 日 00: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 2 月 19 日电 ( 邹瑞玥 ) 美国当地时间 2 月 19 日,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罕见地同时发表两篇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最新成果。其中关于蛋白质向能量转化过程中 乙酰化修饰 的重要发现,对肝病、肿瘤等代谢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开拓性的思路,生物医学研究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19 日,该项目的课题组负责人在此间介绍了此项研究在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意义。两篇分别题为《代谢酶的乙酰化协调碳源的利用和代谢流》和《蛋白赖氨酸的乙酰化调控》的文章,分别研究了乙酰化对蛋白质进行修饰以及对代谢通路进行调控的问题。   据介绍,人体好比一个 战场 ,细胞就是士兵,维持着人体的基本功能; 赤手空拳 的蛋白质被乙酰 武装 起来后,才可以变成为人体 作战 的士兵。嫁接上一个乙酰基分子,修饰后的蛋白质就可以对细胞内的各类通路进行精确调节与控制。   乙酰调控蛋白质活性变化,使其中活跃、不活跃的部分相互平衡。而当平衡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代谢疾病。据了解,人类疾病中与代谢相关的占 80% ,包括肝病、肿瘤等。如果研制出一种药物能使乙酰 改邪归正 ,对细胞进行正确调控,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    教科书中关于代谢调控内容将有可能被改写,乙酰化修饰的概念将可能成为代谢调控新内容 ,相关负责人赵世民介绍说,细胞蛋白、代谢酶等大量非细胞核蛋白的乙酰化修饰,都是在研究中首次得到确认。   《科学》杂志以如此大的篇幅聚焦一个科研成果,实为罕见,充分显示了该研究的开拓性意义。《科学》的评论文章称: 了解赖氨酸乙酰化是如何调控,以及改变蛋白质乙酰化对特定细胞通路的影响,对人类疾病的意义不言而喻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成为海洋细菌特别科研专项的合作伙伴
helmholtz 2009-12-20 20:03
增强了不伦瑞克的科学地位,促进了科研协作网络建设 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将从2010年1月1日起将资助三个特别科研专项,不伦瑞克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HZI)将参与其中。这些特别专项(SFB)分别覆盖了作为重要的海洋细菌一支的Roseobacter菌,免疫系统的通讯以及肝癌研究。每个科研专项都有全德范围的多个研究机构共同参与。总体来说,HZI以及不伦瑞克-汉诺威地区从中受惠甚多。 HZI的“微生物通信”科研团队将作为合作伙伴参加跨地区的科研专项“Roseobacter菌的生态、生理及分子生物学- 一类全球重要的海洋细菌的系统生物学的理解突破”。“这是第一次认识到有必要对这类细菌进行详细的研究”,HZI科研小组负责人艾琳娜.瓦格纳-多布勒说( Irene Wagner-Dbler )。“这些研究可使我们掌握很多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信息。” 她的工作组在SBF专项中研究细菌与藻类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通讯。奥尔登堡大学与不伦瑞克技术大学共同负责这个研究专项。在HZI之外其他参与合作伙伴还包括德国微生物和细胞组织资源收集库以及哥廷根大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所的基因组分析实验室。德国科学基金委将向这个跨地区的专项投入4年共920万欧元的经费。 再一个研究专项是“免疫系统的通讯”。来自HZI、马格德堡奥托-冯-格里克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马格德堡莱布尼茨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研究免疫系统中信号是如何在细胞间传递的。HZI的科研人员所研究的是调节性T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我们将第一次也是系统地确认那些蛋白质,搞清它们是怎样调节这些重要的T细胞活性的”,HZI“细胞蛋白质组学”科研组的负责人洛塔尔.延希( Lothar Jnsch )说到。引人注目的是,这项就蛋白质网络进行的昂贵的试验研究将不仅采用人也将采用小鼠作对象。与HZI的“实验免疫学”科研组一起,科研人员希望了解这些特殊的T细胞的调控机制,并找到药物的作用靶点。 德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第三个跨地区特别专项是“肝癌”。重点是要针对这种世界上最常见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癌症找到新的预防、治疗和诊断方法。在HZI之外,其他伙伴还包括汉诺威医学院与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在今后四年时间里,1120万欧元将投入到这个联合科研项目之中。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3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OCABFE:中美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桥梁
wangyk 2009-10-31 05:39
王 应 宽 2009-10-30 UTC-6 CST UMN, St Paul 博主按: 此文系应好友 UC Davis 的潘教授之邀写成的一篇交差短文。今年 6 月在 Reno 开会期间,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的邵参赞应邀参加 AOCABFE 年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当他了解到协会如此有活力,每年开展很多有利于中美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活动,很感兴趣。于是要求时任 AOCANBFE 主席的潘教授给他提供一份简要的文字材料。潘教授是大忙人,总挤不出时间来办这等小事,加之,据潘教授本人说:出来时间太长,不写中文文章很久了,感觉中文不系很好啦(用广东普通话说效果较好),所以要我帮他这个忙。我虽然中文还过得去,但对协会那些事儿了解不多,今年也才比较多的参与协会的工作(被聘为 China Regional Director ),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了解对付了这些文字,由潘教授修改定稿。此文系经潘教授修改后提交给邵参的版本。贴于此,仅作资料留存。 海外华人农业、生物与食品工程师协会:中美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桥梁 一、历史、宗旨及日常活动 海外华人农业、生物与食品工程师协会(英文简称 AOC ,下文简称协会)于 2001 年在美国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成立,英文网站 www.aoc-web.org 。协会是一个独立的、非政治性的、非赢利的由全世界农业及农业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学术团体。协会将致力于为社会进步、行业发展和会员服务做贡献。 协会的宗旨包括: 1 )构建全球华裔农业、生物与食品工程师之间的网络,加强信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 2 )促进中美教育人员交流; 3 )促成技术转让; 4 )推动行业发展。 协会下设董事会,由主席、副主席、各专门委员会主席、委员及区域负责人等组成。协会的主席由会员选举产生,实行轮值任期制,任期一年,一般不能连任。自协会成立以来,先后已有 7 人担任协会的八任主席,包括张乃迁(第一、二届)、张强、唐炬明、张瑞红、杨秀生、杨成海、潘忠礼。现任主席为王玲娟,新当选的下任主席为兰玉彬。协会具有完备的章程和组织程序、健全的机构、规范的财务管理和出版物。 协会的日常工作包括发展和管理会员、维护和更新网站、出版会讯、筹集资金、组织召开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等等。协会董事会每两月定期召开远程电话会议 (AOC Board Teleconference) ,讨论协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每次会议都有正式的程序和议题,会前有书面的会议议程,会后形成书面会议纪要。同时,协会由专门的班子负责出版会讯 IMPACT ,及时报道协会的重要活动安排、与国内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以及会员的学术活动等。协会还建有自己独立的网站,由专人负责网站的技术维护和内容更新。协会与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协会( ASABE )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协会设立在 ASABE 的常驻代表,以加强交流与合作,并且每年在 ASABE 学术年会期间,组织召开协会自己的年会,还与 ASABE 共同主办中国学术交流( China Exchange )分会场。协会的活动经费并不充裕,主要来源主要是会员的会费和社会赞助。其中中国在美国各领馆给与了积极的支持。由于经费有限,协会工作人员全部是热心的志愿者,尚没有聘任专职的工作人员。 二、与中国相关机构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合作 1 通过年会构架合作和交流的桥梁 协会每年组织一次年会。在 2009 年的年会上,有 100 多位会员和中外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各项活动。在年会上各位会员以及学生会员会进行广泛的交流。其中主要活动内容包括: (1) 协会工作成就总结和工作计划制定。 (2) 组织学生活动。其中包括学术交流,网络建设。通过邀请中国使领馆的有关负责人同学生进行交流,并介绍国内的发展现状。在 2009 年的年会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的邵巍参赞对协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对协会的工作给与了大力支持,并对学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协会也同时邀请优秀的教授和科学家与学生共同分享他们的成功经历,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3) 组织中国交流会。交流会通过邀请各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学生共同探讨和分享他们同中国在合作和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同国外的交流献计献策。 (4) 表彰优秀的会员和学生及优秀的学生论文。在 2009 年的年会上包括中国的多名研究生学生会员受到了表彰。 (5) 同各国的有关协会进行紧密合作。在协会的年会上,协会组织各种协作会议。例如,同美国生物与农业公程师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的协作会议,共同促进再教育和科技的合作与交流。 (6) 建立基金会。基金会的基金主要来源于有关学会(如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大学、公司和会员的捐赠。基金主要用于表彰优秀学生和支持学生以及协会的各项活动。 2 与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合作创办国际英文刊 IJABE 协会自成立之初,就与国内最大的农业工程专业学术团体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建立起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每年两会互派专家、代表团互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组织的学术年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及其他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都邀请 AOC 的会员代表参会,潘忠礼张瑞红夫妇更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常客,经常应邀赴会并做大会报告。 AOC 主席或亲自到会,或致贺信。两个学会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双方经过近 5 年的酝酿和共同努力,终于在 2008 年合作创办了中国乃至亚洲农业工程领域唯一的一本基于网络开放存取的专业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JABE), 中文刊名《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该刊的创办对促进中国与美国以及中国与世界农业工程界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已被写入 2008 年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国际英文刊 IJABE 是一本经同行评审的高端学术期刊,成立了由来自 30 个国家的权威专家组成的国际化编辑委员会,具有完备的学术规范,由中美两国的专家担任栏目主编,履行严格的同行评审,进行论文学术质量把关。该刊 2008 年出版 2 期,自 2009 年变成季刊,每年出版 4 期。目前已经出版 2 卷,共 5 期,累计刊登了来自十余个国家作者的近 60 篇高水平论文。英文刊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已经被 CA, CAB Abstracts, CABI, Inspec 等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收录,并进入世界最大的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平台 DOAJ 和 Open J-Gate 。 AOC 与 CSAE 合作创办的英文刊是本协会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 3 接收国内的访问学者和培养博士生 协会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很多会员都在国外大学担任教授和高级研究员。通过 AOC 的活动和影响,协会会员们每年都从中国招收一大批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同时还接收国内的专家到美国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访问学者研究和交流,如张瑞红、潘忠礼、阮榕生、唐炬明、张乃迁、兰玉彬、张勤、李彦斌等,累计指导赴美的中国博士生和访问学者 101 人次。同时,还有很多协会会员受聘为中国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博士生导师,联合培养了一些博士生。协会已经为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成绩。有的甚至用自己的科研经费资助国内的同行专家赴美国做访问学者,如明尼苏达大学的阮榕生教授、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研究员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兼职教授兰玉彬博士等。很显然,协会还将在人才培养方面为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4 与中国相关机构联合主办学术会议 受邀参加与联合主办学术会议是协会及其会员与中国相关科研机构合作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国内同行的欢迎和称赞。据 2009 年统计,协会累计与中国相关机构联合主办学术会议及论坛 95 场次。 5 回国担任客座教授,促进与国内的合作交流 由于协会与中国相关机构的广泛联系,会员中多人在国内受聘担任兼职教授和客座研究员等职,定期回国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据 2009 年统计,协会会员有 22 人在 23 个大学及科研机构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研究员,其中阮榕生教授还在南昌大学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张瑞红教授受聘为北京化工大学讲座教授等。 6 合作建立中美联合研究机构 为更好的开展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协会会员所在机构相继与国内相关大学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中美联合实验室。如由张瑞红教授与潘忠礼教授负责促成的江苏大学 -UC Davis 生物质能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生物质能研究中心等。 7 与中国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项目合作 包括中美科学家联合申报美国政府的科研项目和中国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还包括一些引进消化吸收的国际合作项目,如 948 项目等。据 2009 年统计,本协会与中国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项目合作 13 个。 8 协会的杰出科学家在专业发展和服务祖国中铸造辉煌 协会本身就是由海外杰出的华人科学家组成的团体,他们不但在各自的专业学科领域蜚声海外,成果颇丰,而且与中国各相关机构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方面也成效显著,广受赞誉。其中,现任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研究员、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和农业工程系教授的潘忠礼,同时也是中美农产品加工中心副主任。作为年轻的科学家,在农业研究领域、食品安全保存技术创新上卓有成就,公开发表论著百余篇(部)。因为在食品加工、贮藏和安全方面的杰出贡献,潘忠礼成为华裔科学家摘得美国农业部赫尔伯特 - 拉波尔特杰出中青年农业研究科学家奖和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的第一人,还获得了由凤凰卫视等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语媒体机构推选的 2008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潘教授还热衷公益,曾担任 2008-2009 海外华人农业、食品与生物工程师协会主席,在他任职期间,以其杰出的领导才能、人格魅力和敬业奉献,不辞辛劳的往返于中美之间,积极开展与中国各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取得显著成绩,把中美间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推向新高潮。即使不再担任协会主席职务,仍然积极的努力促进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潘忠礼的妻子,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张瑞红博士,也是一位具有非凡贡献的农业科学家,在农业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增值加工、厌氧发酵、空气质量控制、生物质能等方面均有建树。张教授研究的厌氧固体发酵系统获得美国专利,并已经授权转让进行产业化推广。她研究开发的废弃物转化生产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及装备被列为加州大学重点推广项目,并且已经进行产业化应用。热爱祖国的张教授正致力于把她的专利和技术推广应用到中国,为祖国建设做贡献。因为张教授的杰出成就,她曾于 2003 年获得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学者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一位女性获得者。由于她的突出贡献,获 2007 美国环保总署环保成就奖。他们俩也是唯一先后担任海外华人农业、生物与食品工程师协会主席的一对夫妇。 现任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生物质转化中心主任的阮榕生博士(英文名 Roger Ruan ),也是协会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代表。目前受聘于南昌大学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食品科学的特聘教授、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江西省生物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农副产品加工部驻中国首席技术专家、美国谷物化学学会委员、美国食品工程师协会委员、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学会技术性论文奖励委员会主席、 IJABE 主编以及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在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食品聚合物理论、超高压技术、等离子杀菌技术和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领域成就非凡。目前,阮教授领导的大多由中国学生学者组成的团队在生物质能转化、生物质微波裂解、藻类生物油生产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被《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先后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文章 100 多篇,独立或合作出版专著 9 部,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大会报告 50 多场次,获专利 11 项。因为其杰出成就, 1995 年获得美国布什总统优秀人才教育奖, 1997 年全美成像技术研讨会杰出学术贡献奖(亚利桑那), 2001 年第二届国际小麦质量大会杰出学术贡献奖(堪萨斯)获得最高论文奖等。 他们中还有很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如旅美的杨成海、兰玉彬、李彦斌、唐炬明、张元辉、陈树林、陶阳、孙秀芝、辛建农、邢宏伟、随睿秀、卢仁富,加拿大的张强、爱尔兰的孙大文,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相信,只要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合适的机会,这些满怀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心的杰出的华人科学家是完全可以为祖国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现代化建设等做出贡献的。 王 应 宽 2009-10-25
个人分类: 游学美国|10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过于强化作者排序不利于科研合作
周春雷 2009-6-15 11:06
曹广福老师写的两篇关于合作研究中作者署名次序的博文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关于国外数学期刊的作者署名顺序问题 老师可以用学生的论文为自己谋利吗? 他介绍了数学界的国际惯例:作者们按字母排序。 对此话题,笔者也很感兴趣。特意写了点代码,用WOS的数据做了一下考证。 ANN MATH 1998-2008共560篇文章,合作论文321篇,仅有7例不满足按字母顺序排列,其中一例为中国人文章。 van den Ban, EP; Schlichtkrull, H; Kaloshin, VY; Hunt, BR; van den Berg, M; Bolthausen, E; den Hollander, F; Sapir, MV; Birget, JC; Rips, E; Chai, CL; Yu, JK; de Shalit, E; van den Berg, M; Bolthausen, E; den Hollander, F; Luce, A; Breuil, P;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999-2008共320篇文章,合作论文214篇,仅有4例不满足按次序排列。 Bryan, J; Pandharipande, R; Bryan, J; Faber, C; Okounkov, A; Abramovich, D; Karu, K; Matsuki, K; Lodarczyk, JLW; Ronyai, L; Babai, L; Ganapathy, MK; Rognes, J; Weibel, C; Kolster, M; ACTA MATHEMATICA 1998-2008共147篇文章,合作论文103篇,仅有3例不满足按次序排列。 Colliander, J; Keel, M; Staffilani, G; Keel, M; Takaoka, H; Tao, T; Joshi, MS; Barreto, AS; Guan, PF; Trudinger, NS; Wang, XJ; ------------还需要更多测试么?如果还有朋友有疑惑,可以从WOS下载相关数据,我可代为统计、验证。 --------------------------------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999-2008共4690篇文章,合作论文2227篇,有118例不满足按字母次序排列。 BULLETIN OF THE AUSTRAL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999-2008共1007篇文章,合作论文497篇,有94例不满足按字母次序排列。 ALGEBRA COLLOQUIUM 1998-2008共553篇文章,合作论文323篇,有77例不满足按字母次序排列。 JOURNAL OF ALGEBRA 1999-2008共4509篇文章,合作论文2199篇,有123例不满足按字母次序排列。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1999-2008共3457篇文章,合作论文1737篇,有239例不满足按字母次序排列。 --------------------------------特例果然多为**, :) IMA JOURNAL OF NUMERICAL ANALYSIS 1999-2008共346篇文章,合作论文260篇,有48例不满足按字母次序排列。-------好奇,附带测试的 综上,笔者认为曹老师的说法应该是国际数学界的共识。虽然这样的结论与我们的普遍认识差异很大。 合作署名次序问题之所以显得很重要,根源在于我们的评价体系:署名次序要体现作者贡献大小。 笔者认为,过于强调署名次序不利于合作研究。我以前曾建议按合作者人数来均分被引,提出了改进的h-a指数来试图淡化评价指标对作者次序的关注。很多时候其实很难分清各人的贡献对论文产出这一结果的确切影响,所以如果评价指标过于偏爱第一作者,会在合作团队内制造不必要的竞争气氛,利益分割的不公会干扰正常的科研合作,可能使非第一作者在合作中有所保留,从而不利于提高论文质量。不如索性采取按合作者人数平均分配学术荣誉等措施激励作者们主动限制合作人数,还原研究过程真相,促进真实合作的健康发展。
个人分类: 学术评价|12695 次阅读|2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