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追寻花开的脚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追寻花开的脚步:百日菊,花海里有它
热度 2 cherrylu1960 2020-9-25 22:09
从5月下旬到9月中旬, 有点漫长的夏季终于结束了。北京最美的秋天到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还有许多花儿可以观赏,比如秋菊。 北京玉渊潭公园南门西侧的一片低地,有个好听的名字:樱落花谷,这里四季的景色都会给人惊喜,如今这里正在办“万物共生”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给疫情后的京城夜晚,带来些许热闹和活力。 白天这里则显得有些静悄悄的,走进大门,远远望去,红红的一大片,开始以为是月季,走进一看,原来是百日菊花海,单一的红色品种,的确色彩显得有些单调,景观设计者想到用白颜色等的假花进行点缀,增加色彩,其实感觉倒是有点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性。 菊科植物是个大家族, 是双子叶植物的第一大科, 约包含1000左右的属,2.5万至3万种。 百日菊(又名百日草、白日草、步步高、火球花等)是菊科下面的一个属,主要为一年生草本,大约有17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我国引进的有三种,多为种子繁殖,各地营造花海景观是常用的花卉植物。因可以分开时段播种,这就保证了一大片花海中总有植株陆续开花,保持景观,故百日菊显得花期很长,群体花期超百日,故得名。所以,我们说植物的花期,当然不是指个体花的寿命,而是群体在一定的环境下保持开花节奏的时间。 我在想,为啥不同颜色品种的花种子混播,营造一大片百日菊五颜六色花海的百日菊花海呢?猜测可能是考虑成本和管理有一定难度吧。 百日菊的花期长,繁殖容易,适应性强,这些都是它的优点,就是花型显得有点单调,花朵虽说也比较大(它们长得真挺像的呢,花期也有重叠),但不如大丽花(菊科的另一个属)种类丰富,好看。想想要是把他们种在一起也不错,可惜大丽花是多年生的,跟百日菊搞不到一起。 红色的百日菊,红色的花儿,花型单调。菊科植物注意一下花芯,样子颜色都有不同,原来是处于不同的开花阶段,中间的头状花序没有开放的时候呈球状(筒状花),开放后露出中间的两性花,黄色的是管状雄花,中间包围一雌蕊,至于边上的舌状花,则是属于雌花。 两性花未开 两性花半开 两性花全开 百日菊当然不会只有红色的品种,经过园艺学家的努力,已经培育出粉色、紫色、黄色、白色、橙色等品种,还有混色的品种,很好看。 此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发现这个有点意思,看花背面是这个颜色,其实正面看就是下图的红色 蜜蜂帮忙异花授粉,更有利于繁殖。 百日菊花语:天长地久。寓意着天长地久的友谊和情感。好花!故书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74 次阅读|4 个评论
追寻花开的脚步:鲁冰花篇
cherrylu1960 2020-5-5 18:21
今日立夏。 寻着朋友圈朋友们的足迹,寻着《鲁冰花》歌曲动听的旋律,又至玉渊潭。 此时,这里的鲁冰花已经盛开。 巧的是,去年到这里赏鲁冰花,是上一个节气,谷雨时节。远远看去,花开的样子其实差不多,不过今天近看,花开的程度还是这个时候更成熟一些。 当然,鲁冰花属于一年生草本,啥时开花,与露地播种的时间关系很大。莫非今年因为疫情,播种晚了些?这花儿的花期还是比较长的。估计到5月中旬,都还赶得上观赏。 感谢园林工人还有公园的工作人员,这个非常时期,还能让我们欣赏到美丽的花开景象。 今天赶上点事儿,赏花有点匆忙,一小圈都没有走完。没有发现去年被小朋友读做“羽翅豆”的牌子,也没有发现“鲁冰花”的牌子,见有人时不时掏出手机打开类似“识花君”这样的APP或小程序,现场识花。嗯,其实,现在随着大数据发展,各种识花软件也不断完善,变得越来越智能,错误率也越来越低了。现赏现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还是重复多说几句,鲁冰花这个花名很出名,主要源于多年前的同名中国台湾儿童影片,国产电视剧,以及唱遍大江南北的同名电影插曲。 跟很多其他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别名或者俗名的植物一样,鲁冰花也是一种花的俗名, 鲁冰花正名羽扇豆:豆科,蝶形花亚科,羽扇豆属(Lupinus micranthus Guss.),一年生草本,原产地中海区域等地。很短的花梗上托着顶生的总状花序。花色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粉、白、红、蓝、紫、黄,等。常用来布置花坛。 鲁冰花适应性广泛,也比较耐寒耐旱。同其他植物一样,虽然也喜欢肥沃的土壤,但在贫瘠的沙质土壤上也能生长。据国外朋友说,在北美等地,经常可见成片的野生鲁冰花,五颜六色,很好看。 学过植物学的都知道,豆科植物比较特殊,可以靠根部与其共生的微生物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为自己制造生长所需的氮肥,鲁冰花也不例外。所以,生长季之后,植物的花、叶子等可归于泥土,成为很好的氮肥,起到“育肥“土地的作用。 农业上,豆科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作或轮作还是比较常见的。 正因为鲁冰花这种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获得了“母亲花”之称。特意看了一下1989年拍摄的台湾电影《鲁冰花》,影片开始时,配合孩子语音展示的画面并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鲁冰花这种豆科植物,也许是另一种豆科植物,画面比较模糊,判断不出来。电影涉及田野的画面多为茶园。 据说中国台湾有些山地的茶农,特别是种植高山云雾茶时,需要在茶山周边或者是茶树周边,种上一些鲁冰花,目的就是利用它根部的固氮功能,为土壤提供更多的氮肥,使茶树生长更加健康。不知道是不是种的羽扇豆。 无论是同名电影还是电视剧,大致都是取得鲁冰花的象征意义。花名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学象征意义,形容失去母亲的孩子,就像无人怜惜,任人踩踏的路边野花。开满乡间田野的鲁冰花用来象征母爱,点染农村景致,而在花叶凋零后被视为农村的花肥。正如同世间最真挚的爱——母爱一样无私和伟大。 很喜欢作为电影插曲《鲁冰花》这首歌的歌词: …… 家乡的茶园开满花 妈妈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 鲁冰花 ha...... 闪闪的泪光 鲁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妈妈的心呀 鲁冰花 家乡的茶园开满花 妈妈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 鲁冰花 ...... 看到公园里扶老携幼,共同欣赏鲁冰花的美丽时,心中不免升起一股暖意,一股温馨和柔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追寻花开的脚步:郁金香篇
cherrylu1960 2020-4-21 15:41
北京郁金香花期几乎与牡丹同步。当然,郁金香的品种更多,不同品类(分早花型和晚花型)开花时间不同,整个花期也显得更长一些,但无论是牡丹还是郁金香,过了五一节,基本是看不到了。五月的鲜花应该是是月季为主了。 郁金香有世界花后之称,除了荷兰,新西兰、伊朗、土耳其、土库曼斯坦等国也把郁金香作为国花。 比起牡丹这种充满中华文化气息的国色天香之花,郁金香则弥漫着一股洋味道。一直以为郁金香完全起源于欧洲,古代中国没有,其实中国也算是郁金香的原产地之一,有14个种属于中国产,主要分布在新疆等地,如有伊犁郁金香、准格尔郁金香,等等。 不过,郁金香更适合于欧洲特别是地中海沿岸的气候,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欧洲郁金香在中国引种驯化成功,不过30多年的历史。所以,对于我们这些老人,小时候肯定是没有见过这洋花的。 郁金香属于百合科郁金香属植物,现在栽培品种多达8000多个(分属于150个种),是经过近百年人工杂交,由多亲本参加的杂种,花型、花色、花期、株型都有很大变化。如花型的变化,由最初的杯状、碗状,逐渐见到百合花型、鹦鹉型、星型、流苏型……花色也极变得越来越丰富,有红、紫、褐、黄、橙、白、粉、黑、复色,等等,令人大开眼界。 郁金香总与一些美好的事物相联系,比如博爱.体贴.高雅.富贵.能干.聪颖,善良,等等。不同颜色的郁金香有不同的象征,比如,红色郁金香代表爱的告白、喜悦、热烈的爱意,白色代表纯洁清高的恋情,等等。 阳光下的郁金香才最显魅力 黑色的郁金香名气最大,也显得比较神秘和珍惜,屡屡出现在文艺作品中,比如有一部叫《黑郁金香》的法国电影,由阿兰·德龙、维尔娜·丽丝等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个外号叫做“黑郁金香”的侠盗专门打劫贵族车辆的故事。 其实,真正纯黑的郁金香应该没有,至少我没有见过,多指深紫色的郁金香,其实现在公园里种的比较普遍了。黑色的花自然界本来就很罕见,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主要是深色花会吸收全部太阳光波,使得柔嫩的花组织在太阳光照射下很快升温,容易被灼伤,自然不断遭到自然淘汰。培育出稀少的黑色花品种,应该也是园林工作者的一个梦想吧。 郁金香大致可分为4类15群。 1. 早花类:包括单瓣早花群;重瓣早花群; 2. 中花类:包括凯旋系,达尔文杂种群; 3. 晚花类,包括单瓣晚花群,百合花型,花边型,绿花群,伦布朗型,重瓣晚花群(牡丹花型群),鹦鹉群; 4. 原种及杂种类,包括考夫曼种、变种和杂种,福斯特种、变种和杂种,格里吉群,其他种、变种与杂种。 以上前三类是由多次杂交后形成,即为普通郁金香。最后一类四群为野生种、变种或杂种,其原种性依然明显,所以仍以亲本种名称作为群的名称。 单瓣的最为常见,最传统。 重瓣的现在也很常见。 比较另类的。鹦鹉群成员。 郁金香额品种实在太多了,根本记不住,很多都是多少带有点浪漫色彩的洋名称,如激情,密恋、风骚之女,杏桃佳人、白色圣诞,梦境、魔术师,夜皇后,等等,作为外行人,其实单纯看花,很多都是长得很相像,识别品种,不仅要看花,还要看其他器官,植株习性等。 像郁金香这样便于无性繁殖(鳞茎、茎尖组织培养)为主的草本植物,定向育种难度并不算大,比美方面,各种花之间需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现代育种技术为实现这个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就有了更加多姿多彩的园林观赏植物。 让我们尽情欣赏大自然之美,花之美,园林之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