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访问学者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访问学者

相关日志

澳大利亚访学携带物品清单及澳西生活杂谈
热度 2 d289390715 2019-10-28 16:48
澳大利亚访学携带物品清单及澳西生活杂谈 温馨提醒: 1 、如果你够有钱、而且能够等待,本帖对你的参考意义不大,没必要浪费时间阅读; 2 、为了便于阅读,携带的物品清单已放在篇首(推荐物品数量以访学1年计算),下面的生活杂谈仅供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3 、本帖是基于单身狗+奋斗青年的人设而作,如有恩爱夫妻、孝顺子女、慈爱父母等特殊情况,因个人经验有限,恕难提供有益咨询; 4 、所有图文未经特殊说明,均为作者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5 、仅以本帖,献给还奋斗在奔小康路上、有缘的你!常怀感恩之心,因为怨愤无处不在! 澳大利亚访学携带物品清单 备注:①下表中仅列出共性物品,因每个人生活习惯不同,请结合自己生活习惯取舍;②上述物品是经过一段生活以后提炼的,实际我带的要比上述列表多一些。 CSC 报道必带资料 1 、“公派留学人员报到证”原件及正面复印件一份; 2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留学资格证书”中文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 、护照个人基本信息页及入境章或出境章页复印件(无章请用登机牌代替)。 入境必带材料 护照( passport )、身份证(回国以及国内段使用) 助攻类必带材料 澳元现金若干、 CSC 外币银行卡、其他银行有 VISA 或 Master 功能可直接刷外币的银行卡一张(主要是备用)。 住 请务必提前联系好住所,并确保到达当天可以顺利入住。 温馨提供: ①学校公寓周末不是全天上班,到达时间太晚,可能没法办理入住; ②外面的酒店贼拉贵,住一晚还勉强,天天住的奋斗青年容易心绞痛; ③在外租房,不要一次性支付过多押金,以免提前退房时相互扯皮; ④租房时务必问清楚房间提供的设备设施,以及水费、电费、网费、燃气费等是否包含在租金之内。 衣服(仅供参考) 1 、冬夏衣物各两套; 2 、正装一套(推荐老师携带)、配套皮鞋一双; 3 、袜子 12 双(一年应该差不多够用了,争取穿废一双,扔一双); 4 、内衣若干(男女有别,量体携衣); 5 、鞋垫若干(强推购买国内优质鞋垫,澳洲便宜点的 4 刀 2 双,质量特别差,稍微好点的 18 刀 2 双,让你 90 块人民币买 2 双鞋垫,估计你的内心是拒绝的); 6 、拖鞋一双(最多人均 2 双即可,国外也有卖拖鞋的); 学习用品(仅供参考) 1 、红、黑中性笔若干; 2 、铅笔或自动铅笔一只,配套小刀一把或笔芯一盒、橡皮一个(聊胜于无); 3 、备忘录便笺一份(重要事项直接贴在办公桌或床头); 4 、曲别针若干(主要用来捅手机卡槽的)。 食品 不建议携带任何食品入境!!!特别是猪肉(腊肠、腊肉、猪肉类零食等)制品,一定一定一定 不要 携带入境!!!!! 我估计最近猪肉这么贵,奋斗小青年应该也吃不起的。 如果真的给建议,可以适量携带完全粉末状的调理包、火锅料等,使用真空密封包装。 洗漱用品(仅供参考) 1 、剃须刀及相应充电器; 2 、理发器或相应物品; 3 、毛巾; 4 、路上用的洗漱用品; 5 、牙刷若干(依据个人习惯携带吧,建议不少于 2 支); 6 、牙膏若干(国外也不贵, 4 刀左右也可以买到最便宜的牙膏); 7 、鞋刷子 1 个。 生活用品(仅供参考) 1 、水杯(推荐便宜的,走的时候可以扔掉而没有心理负担的那种); 2 、国产多功能电饭煲(强烈推荐,嫌弃体积大,带个小的也行啊); 3 、硬质筷子几双(放托运行李里即可); 4 、指甲刀; 5 、掏耳勺; 6 、备用眼镜一副,应急备用; 7 、雨伞 1 把。 药品(仅供参考) 创可贴、治疗拉肚子的药、胃药(有胃病的可以考虑)、止痒膏剂。 感冒啥的,奋斗小青年多喝开水,一般咬咬牙可以挺过去的,可以不带感冒药,也可以选择性的带一些。 电子产品(仅供参考) 1、手机 2 部及相应的充电器(建议常用电子资料存在网盘及手机中,如护照、签证等等); 2、笔记本电脑及相应的充电器; 3、移动硬盘 2 个(建议容量不低于 1TB ,提前拷入适量影音资料、常用软件安装包等); 4、优盘 1 个; 5、轻便旅行转换电源开关 2 个; 6、鼠标或键盘的备用电池若干(不需要太多,大概够用就行)。 澳西访学生活杂谈:以卡村为例 1 、CSC给的钱,够生活费吗? 很多人走出国门之前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CSC 给的钱,够生活费吗?以澳洲访学为例, 2019 年人均每月补助 1900 澳刀,我给你算算生活中需要花的钱,然后你再想想这钱够不够: ①住宿费。我第一个学期是住学校的宿舍,每周住宿费 185 澳元(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is: 计算方式是每周!!! Unhappily ,目前已经接到通知,下学期每周涨到 190 澳元),以每月 30 天计算,每个月啥都不干光交住宿费就是 792 澳元。在外面租房视情况而定,一般要比住学校便宜,最便宜的,可能能便宜到每周 120 澳元左右,甚至更低。 ②保险费。买的 BUPA 倒数第二档的保险,每月 112 澳元左右。最便宜的是每月 75 澳元,当然,还有更“机智”的人到了澳洲以后把保险给取消了。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如果没有保险,一年生一次急病,都有可能让你不吃不喝白干好几年,所以保险最好还是一直买着。但愿出国期间一直不用,健康是福嘛。 ③电话费。每月 30 元,包含和中国大陆以及澳洲本地和其他指定国家的无限时长的通话、无限短信,另外还包含一部分流量包。个人建议不喜欢网上聊天的可以考虑买一张澳洲电话卡,直接选择 1 年的套餐,省事还方便,比如给国内杂志社打电话的时候,就很方便,也不用考虑漫游的问题了。否则出国期间如果需要与国内一些以固定电话联系的部门交流,国际漫游费就可能有点心疼了。 关于电话,有几个友善的提醒 (政策如有变化,以各地运营、服务商最新政策为准): (一)不要幻想你的手机在这边能双卡双待了,基本不可能,因为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澳洲都是租用了当地运营商的服务,所以同一时间只能有一张卡有信号,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的表格中建议携带 2 部手机的原因,一部放国内的手机卡用于接收短信验证码啥的(刚出国的时候,登陆社交平台以及其他账号可能需要各种验证码),一部放国外的手机,在打电话、使用流量的时候直接用国外的手机卡即可。 (二)不建议出国前就买电话卡,因为在机场一般也有免费的 WIFI ,一些公共场所甚至也有免费 WIFI ,提前买的卡有可能到了国外不能立即激活。我在某东上买的,出国以后当天就没有激活,而购买了当地的电话卡,激活还用了将近 24h 。 (三)如果已经购买了国外电话卡,里面的套餐还没有到期,一定要等到快要到期的时候再去续费。我刚来的时候买了一个 28 天的套餐,还没到期,就去续费改套餐改成 1 年的套餐,结果改完之后新套餐立即生效,原来的套餐并不叠加,而是被新套餐给取代了…… ④每月理发,平均约 30 澳元。每周只有一天是打折剪头发,大约 20 澳元,个别小店也可能便宜些,但 20~30 澳元可能算是比较便宜的了。爱美的 lady 或 boy 如果想学学于谦烫头,价格就更贵了…… (四)电话信号不是一般的差,我在宿舍手机的信号几乎是废的,网速很可能也没有国内快,在大城市和室外这种情况会好一些,但在村里、室内,就在所难免了。 上述费用加起来,不吃不喝,一个月将近 1000 澳元就没了……所以你问我 CSC 给的钱,够生活费吗,建议你下载个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的 APP ,自己上去看看澳洲这边一个汉堡套餐多少钱,顿顿吃这种 fast food ,这点钱都不够。 但是,作为心灵手不巧、问题难不倒的新时代好青年,继续发挥不管味道怎么着、只要自己动手就好的精神,实际上,自己做饭而且不经常吃新鲜蔬菜、优质肉类,还是够用的。注意我的措辞,是够用,不是够花!不是不吃蔬菜、肉类,是“不经常吃新鲜蔬菜、优质肉类”。 生活要想过得去,澳洲生活不吃绿!不信你来感受一下青椒和姜、大蒜的价格: 那种出国访学还能省下钱带回去的,是多么勤俭持家啊! Praise you, my dear! 2 、到了澳洲,怎样办理报到手续? 以下内容援引 CSC 及报到系统,内容如有更改,请以最新的信息为准: 出国报道系统(CSC): http://apply.csc.edu.cn/csc/main/person/login/index.jsf 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处教育处组网站: http://australia.lxgz.org.cn 在澳大利亚留学人员注册服务系统: http://www.lxgz.org.cn/SAonline/australiaAdmin 出国报道系统(CSC)提醒: 您抵达留学目的国后,请及时登录当地使领馆教育处(组)官方网站,按要求办理报到等相关手续。 * 您的学号为: * 您联系的使(领)馆信息: 使(领)馆: 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处 地址: Education Office,6 Dalman Crescent,O'Malley,ACT 2606 电话: 0061-2-62864351 网址: http://www.edu-australia.org * 国外事项特别提示(留学人员使用手册): 1. 网上报到(根据使领馆要求报到,可登录当地使领馆教育处(组)官方网站了解); 2. 根据使领馆要求递交相关报到材料; 3. 使领馆发放奖学金; 4. 定期提交研修报告; 5. 申请回国(驻外审核回国申请后,信息平台将自动推送信息至留服中心以便预定回国机票); 6. 办理回国证明(结束留学回国前,根据当地使(领)馆要求办理); 7. 其他相关事宜(登录当地使领馆教育处(组)官方网站查阅)。 * 注意事项:通过本系统处理的事宜,请及时登录系统的对应功能页面,查看办理进度情况。 办理报道手续材料提交提醒: 注意: 1. 填写过程中可以随时点击“暂存”按钮保存,待补充完成后点击“提交”将信息提交至驻外使馆.提交之后无法修改.留学人员需要在抵达留学国 十日内 在网上提交此份申请表,并 上传《护照信息页》、《护照签证页》和《报到证》PDF等 电子文件. 2. 网上报到的同时请将纸质材料邮寄我处,方可办理报到手续。(地址为,Education Office,6 Dalman Crescent,O’Malley,ACT 2606,封面请注明“公派报到”) 材料包括:1、“公派留学人员报到证”原件及正面复印件一份;2、“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留学资格证书”中文原件及复印件一份;3、护照个人基本信息页及入境章或出境章页复印件(无章请用登机牌代替)。 教育处收到纸质报到材料后,在“平台”审核信息,通过者即为报到成功。 3 、到了澳洲,打不开国内的某些网站怎么办? 某些网站包括你必须要提交研修报告的网站、基于中国知网平台的投稿系统等等,之所以打不开这些网站,一方面的原因是国外学校网络访问的安全策略问题(涉及知识产权、内容分级、安全策略等等),另一方面是网络、服务器本身的访问速度问题。 解决的策略有几个,供您尝试: ( 1 ) VPN 。如果你们单位提供了有客户端的 VPN ,你可以打开 VPN 之后再访问这些网站,可能因国外学校网络访问安全策略的问题就绕过去了……如果只有网页形式的 VPN ,恕我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建议你尝试第二种方法。 还有,如果贵单位提供的 VPN 非常不稳定,建议您为了节约时间,也直接尝试第二种办法,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 2 )国外手机流量做热点。用国外的手机做热点,网络运营商对绝大部分的网站都是允许访问的,至少访问的权限方面要比学校的网络更加畅通无阻。 ( 3 )通过国内亲友代为完成。直接通过 QQ 或邮箱发给亲友,你以远程协助或直接指导他们帮忙完成就行了,一般这个办法是肯定行得通的。 4 、澳洲日常生活,购物去哪里? 澳洲和中国购物有非常大的区别,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般从超市只能买到吃的东西和其他少量的日用品,需要购买酒类产品需要到特许经营的商店,在超市原则上买不到酒(可以买到一种类似啤酒的饮料)。 澳洲的的两大超市,一个叫 Coles ,一个叫 Woolworths ,这两个里面都可以买到蔬菜、水果、肉类、大米、调料、奶粉、牛奶、鸡蛋等等和吃有关系的东西。相对而言,这两家的产品也比较全,而且经常有打折的商品,是澳洲生活自己做饭购物的首选。除了这两家超市外,还有其他的杂货店、亚洲超市、中国店等等,可以问一下你周围的留学生,这样你如果需要中国特色的东西,可以考虑去这些地方逛逛。值得一提的是,我生活的卡村物资对于中国人而言极其贫乏,中秋节,全镇找不到一家卖月饼的地方。 澳洲的生活日杂的杂货店,比如想买床上用品(床单、被罩、枕套等)、餐具(刀、叉、切菜的案板、盘子、碗、电炒锅等等)、非品牌的衣帽(简单的外套、 T 恤、鞋子等),这类杂货店在各地有所不同,我生活的地方这种杂货店一个叫 Target ,另一个叫 Kmart ,上述产品在这两家店一般都能找到。此外,还有专门经营线缆器材的杂货店,第一次进去就像走进了一家大仓库,非常震撼。 如果你需要购买其他产品,也可以直接搜一下谷歌地图(温馨提醒:部分国内带过来的手机需要刷机才能使用谷歌服务,比较麻烦。比如华为的某些手机,不能直接使用谷歌服务): 5 、澳洲人的生活节奏怎么样? 澳洲一般周一到周五是上班的时间,所有营业场所都按照上班时间对待。 周六、周日属于休息日,营业时间相对平时要缩减,比如超市,我这个地方的超市在周日只开到下午 2 点,就这个情况,对于当地而言还算是一个福利性的新闻。 各地特殊的节日,会全行业放假。 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今年国内十一假期的时候,这边恰好有一天是西澳大利亚的 Queen’s Birthday ,结果也没当回事。当天中午回到家冰箱空了的时候,想去街上买东西,发现 95% 的店铺都停业休息了,停业的店铺包括超市、杂货店、快餐店、加油站等等……所以那天吃饭都成了问题,走几条街都遇不到营业的。 因为各州的地方性假期时间不一致,建议平时在家里储备点方便面,这东西不怕坏,万一哪天真忘了,至少还能填饱肚子。 6 、终于不用翻墙了,生活在墙外,有啥想说的…… 说实话,目前每天都忙的要死,以至于每周能拿出几个小时放松一下都非常难得,至于网络,真心是觉得没啥意思,刚开始还看看谷歌的新闻、注册了 tweet ,最近一个多月,这两个 app 几乎就没打开过。 到了澳洲,国内的一些听歌、看电影的软件可能也不能用了。这里推荐一点免费资源: 听歌可以使用 Spotify ,听 30 秒广告,就可以连续听歌 30 分钟,歌曲都是免费的,还包含了国外及国内的热门歌曲,我居然在上面搜到了很多粤语歌; 看美剧,自己找一些国内的 app 吧,国外正版的视频几乎都要钱。国内的爱奇艺、 Bilibili 啥的还可以继续用,如果想看国产内容,也可以使用这些 APP 。另外,如果还不够充实的话,下载个中国大学 MOOC ,学习一下同行的教学经验,也是极好的。虽然一些打着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极其无聊枯燥,一些课程更是堪称照本宣科的典范,我可没说是上海某知名高校某院士的某关于建筑的课程啊(看某些课程也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中国高等教育确实需要教学型教授,因为某些“业绩牛”偶尔做个讲座还可以,长期给本科生上课,简直是 disaster ,只是某些,不是全部),但偶尔找一些课程充充电,聊胜于无。我目前从建筑、理论力学到佛教等等,学了好几门课了,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另外,强烈推荐大家注册一个 Facebook 账号并加入一些当地的群组,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当地的生活,比如我生活的地方,前几天有一栋房子被烧了;再前几天有一群年轻人半夜凌晨斗殴;再前几天张家大婶捡到一只鸡问是谁家的,楼下小李表示如果没人认领他想把这只鸡给炖了;再前几天王阿姨在街上摔了一跤被路过的一位陌生人馋起,王阿姨事后发帖表示非常感谢这位陌生人……当然,在 Facebook 上还有很多当地的活动、二手商品等等,还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关于邮箱,尽管访学单位也给我开通了他们单位的单位后缀的邮箱,但我个人一直主张还是使用第三方邮箱比较好,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外,至少第三方的服务有时候要比单位的服务稳定,也不用频繁的变更自己的邮箱。 至于其他社交软件,我这边几乎用的都不多,需要的时候搞一个就行。 终于不用翻墙了,生活在墙外,每天却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想念火锅,想念烤鱼,想念烧烤,想念刀削面,想念老妈包的饺子,想念阿姨做的葱油饼…… 面包与牛奶有了,却不是想要的味道。这也许就是钱钟书所说的围城吧。 7 、澳洲的服务态度很好,但服务效率…… 讲几个亲身经历的小事,你感受一下。 刚到澳洲卡村第 1 天,从机场打车到学校宿舍,出租车司机开的是一辆类似中型松花江那种车,就拉了我一个人,我还担心会不会因为从机场出发而载客,结果非常安全的给我送到了目的地门口,刷卡消费,打车才 20 多澳元(我当时都已经做好了上百澳元的心理准备),那叫一个感动啊。顿时感觉这车虽然很破,但人还是很好的…… 下了出租车,学校宿舍还不到上班时间,我也没法进入房间内,大冬天的,就在室外冻得瑟瑟发抖( 8 月份从广州出发,国内是夏天,澳洲西部恰好是冬天向春天过度的时候,温差比时差更让人无力)。终于挨到上班时间,办公人员那叫一个热情,先给我办理门禁卡,然后亲自带着我去宿舍、教我怎么用门禁卡,全程陪同啊。下午去学校办理校园卡的时候也是这样,老外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亲力亲为,服务那叫一个好。 然而,不幸发生在一个周六的傍晚。我刷门禁卡,怎么也出不去了。 跟着一个学生出去了,晚上想继续回到办公室的时候,还是没法进来。 没办法,给学校保安打电话,他们说他们也没办法,需要等到周一办公人员上班才能处理……好吧! 这如果是在国内某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辅导员啥的不得牺牲周末关怀备至,而人家,工作时间就是工作时间,不是要命的问题,都得按先后顺序来解决。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办国外的银行卡上,办理的时候服务人员特别热情,结果办了两周也没办下来,再去问的时候,说好像我的材料材料没提交……果断不办了,就使用 CSC 的那种卡,也能应付日常生活,再加上自带的 VISA 信用卡和部分现金,生活基本无忧。( ps. 目前澳洲的卖场大部分都支持刷银行卡的,包括出租车有的也可以直接刷卡,现金的意义主要是用来应急,但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仅限于一些大城市可以,我在的地方,没有一家店支持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就算是支持的华人店,可能还要跟你算汇率,所以人民币、外币都不要带太多)。 所有,总体的感觉就是,他们的人真的非常好非常好,在服务态度方面真的是要比国内某些行政部门的脸色好了不止十八层地狱啊,但有时候,他们的办事效率也比较低,比如办卡啊、超市饭店下了班就不开门啊啥的,也会让国内生活习惯的我们会感觉在效率方面又不如中国。 But ,我真心觉得他们的服务态度总体上很好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8 、在澳洲做饭,烟雾报警器很敏感吗? 刚到澳洲第一周,因为担心自己炒菜油烟太大,触发烟雾报警而被罚款(消防车来一次,不管有没有火灾,罚款 800 澳元。据说悉尼一次 False Alarm 的罚款是 1250 澳元,各地可能收费不同吧),到了澳洲的第一周大部分时间都在啃快餐。 其中有一天中午正在午休,报警器还真响了,接着就是整个楼层每个宿舍、每间浴室、每个厨房的报警器都在响,全楼的学生被疏散,过了 20 分钟,消防来了确认是 False Alarm ,然后你懂的。 但是第二周,我发现我的非洲舍友、阿富汗舍友也是做各种美食,于是乎,我也开始自己做饭。总的来说,尽量不要做油烟比较大的菜品(比如油炸食品、长时间油煎食物等),简单的炒菜是问题不大的。 为了避免触发烟雾报警器报警,有以下几个建议: ①做饭时打开抽油烟机,增加油烟的排出效率; ②关闭厨房的门、打开厨房的窗,减少油烟向走廊、客房扩散,扩大油烟向室外扩散; ③做饭时使用锅盖对油烟进行引导,以利于油烟被抽出。 特别提醒:人为用塑料袋套住烟雾报警器,如果被发现,后果很严重。人为拆除报警器,也是触犯法律的。 总体而言,烟雾报警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适当注意一下就好。而且以我现在的生活节奏,炒一顿菜,剩下就是微波炉热一下吃两三顿,几乎两三天才做一次菜。目前西红柿鸡蛋、肉末炒瓜、肉丝芹菜、西红柿土豆牛腩、牛骨汤炖甜玉米、煎蛋、酱油炒饭、煮方便面、蒸鱼等均已通过测试,我贫穷的食谱大抵也就是这样了。 9 、买连锁快餐时,请提前了解菜单。 连锁快餐,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都有 app ,可以直接下单,也可以注册账号以后了解一下最新的食物套餐,有一些还提供优惠券啥的,比如 Hungry Jack's Burgers ,每天可以免费摇两次,可以随机摇到打折的汉堡或饮品,摇到以后 30 分钟内去店内下单就可以了。 主要是提前了解一下,点餐的时候可以直接出示给点餐的服务人员,即使英语不行,也不影响进程。 特别提醒:不论是点餐还是取餐,请务必要排队,维护好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10 、杜老师,代购,代购你了解吗? 我个人 非常反感 代购奶粉,不是因为我是单身,而是我真的觉得很多中国人在海外时这方面做得很差劲。 如前所述,我生活的地方大点的超市就那么几家,当地的人口又比较有限,奶粉并不是热门商品。但某些中国人给亲戚带奶粉,今天买几盒,明天买几盒,就有可能直接造成人家本地孩子想买奶粉的时候买不到奶粉,在这种情况下,人家看不起中国人,你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杜老师在此强烈呼吁: 拒绝海外代购奶粉,从我做起 ! 对于一些不涉及当地民生问题的、不会造成货物短缺的,比如化妆品、特种药品等,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各位可自行斟酌处理。 一般,邮寄回国可以走澳洲邮局,也可以走一些国际物流公司,相对而言物流公司会更便宜一些。但如果你找了某些中间给你邮寄,估计还是会有中间商赚差价的。 额外提醒一下,某东上出售的某些奶粉只比代购贵 30+ 元人民币以上,所以真的没必要代购奶粉。 11 、澳洲的快递、网购方便吗? 网购方便,但快递非常不方便,原因和刚才提到的很多人周末不上班有关系。比如我从亚马逊上买了个移动硬盘,这周三买的,下周三能收到就不错了。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国内的亲友给邮寄点东西,从中国到澳洲可能就用了 2~3 天,但到了澳洲可能你还需要等待 7~10 天才能收到包裹。 澳洲的人工成本比较贵,所以即便是本地的快递送餐,效率也远不如现在中国国内顺畅。 在国内,你在某东买个东西,第二天下午没收到货可能就要给差评了,但在澳洲,淡定,快递才刚刚准备给你打包,“ Don’t worry ”! Wish all kind people come back to your hometown with great achievements and happiness.
个人分类: 海外留学|8122 次阅读|6 个评论
澳大利亚408访问学者单人签证攻略(附件材料准备篇)
热度 1 d289390715 2019-5-10 17:53
2019年4月26在系统提交申请材料,然后缴费,缴费成功后过两天收到体检通知(需要自己登陆系统查看),正好赶上五一假期体检中心放假,于是预约了五一后,5月5日体检(体检费1000元人民币,408签证体检很简单,主要是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尿检【不需要晨尿,晨尿容易超标】、X胸透,一般是上午体检,下午体检中心处理和上传结果,体检需要预约,体检需要在指定医院【符合澳洲要求的医院,通知里有名单】),应该是当天体检中心就把结果上传了,然后5月10日中午收到签证授权的通知,应该是非常快的下签了。 温馨提醒:本帖仅供单人访问学者 408 签证类型参考,不回复关于带孩子、带家人等材料准备的有关问题,敬请见谅! 我自己上传的附件包括如下图所示: 把其中有的信息解释一下,供大家参考: 1221form ,填好后上传; Overseas Police Clearance-StateLocal ,经过公证的无犯罪证明。办理无犯罪证明的时候建议带着学校同意派出的文件、 CSC 的录取文件或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到当地派出所咨询办理事宜。实践表明,我国不同省份的无犯罪证明开具内容、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你不用管,你只要在当地开出无犯罪证明即可,拿到无犯罪证明后,直接带齐材料到当地公证处去办理公证(一般需要户口本、身份证、无犯罪证明等材料,办理时间约需要 2 周,公证处一般提供英文版的公证)。 Passport ,因为护照本身带有英文,所以不需要翻译,我做的比较详细,把首页、个人信息页、以往出境签章页、尾页(有紧急联系人的那一页,填上紧急联系人扫描)做成了一个 PDF 上传。 Occupational Licence ,上传的扫描的教师资格证和英文翻译版本; Occupational Registration ,上传了副教授资格证书和英文翻译版本; Other(specify Research Plan ,研究计划,英文版,基本和提交给 CSC 的相同,如果是敏感专业的可以考虑适当修饰一下,以免被 check ; Other(specify)-A list of published work ,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全部把论文信息翻译成英文的,包括中文发表的在最后备注上 ,据说文章越多认可度越高,据说而已。还是那句话,如果有敏感题材文章,自己就不要列上去,以免节外生枝; Other(specify ) Ph.D. Diploma ,博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因为比较幸运学位证直接有英文版,只是翻译了毕业证,然后把英文版的学位证附上去了,做成一个 PDF ; Resume ,个人简历,和当时提供给外导的简历几乎一样,因为专业不敏感,所以没怎么修改,英文版,我做了 4 页,包括教育经历、发表论文、授课、获奖、科研课题、学术兼职等等。 Drivers Licence ,驾驶证,扫描件和英文翻译件; Family BookHousehold BookletFamily Composition Evidence ,户口本首页和个人信息页,扫描件和英文翻译件; National ID Card ,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和英文翻译件; Passport ,护照,和前面的一样,再上传一次; T ranslator's personal information ,找了一个有翻译资质的同学给签了个字,把这个扫描了上传。有人说上传专八同学的证件也行,有人说淘宝找一个有翻译资质的也行,有人说不上传也行,这个你自己斟酌是否有必要上传。 Bank statement-Personal ,个人存款证明,我是访学 1 年, 1 月份就存了 15 万,存半年,这样 8 月出去之前可以把钱取出来处理一下。如果不要利息的话,你可以随时去银行取消资金冻结。因为这个存款证明自带英文,所以我也没翻译。有人说一个人 10 万也是够的。我觉得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按照留学基金委一个月给 1900 澳元相比,大概是 10 万多一点。但实际我看了澳洲大学老师的收入,年收入至少 10 万澳元,折合人民币 50 多万, CSC 给咱这 10 万多资助在当地仅仅是勉强温饱而已,所以我存了 15 万。也不建议各位存太多,以免有移民倾向。 Government Benefits Statement , CSC 纸质版材料里资助证明的英文版,扫描做成 PDF ; Letter/Statement - Bank/Financial institution ,当时手抽,把自己支付宝里的理财证明也附上去了,不过没翻译。证明最后是没啥影响。 Employment Evidence ,当时和单位签订的服务协议,把其中最主要的有关服务年限、违约条款翻译了一下,没有都翻译; LetterStatement-Education Institution ,单位开的在职证明,又翻译成了英文版,有条件的可以直接让学校人事处开英文版的在职证明; Resume ,简历,又传了一遍,其中必须包含工作信息,否则和这一项就不相关了 保险,直接自己从 OVHC 官网买的,用带有 VISA 的卡就可以刷澳元,邮箱收到收据和证明材料上传。买的时候需要填写个人信息,一定要准确。保险是按月扣费的,离开澳洲之前可以申请取消。 外方 HR 提供的前两个表都上传了,类似于担保函,但感觉这个翻译不太准确。 1284Form 表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外方不给我提供资金,所以这个表写的是无资助声明。 Letter of Support ,担保函,外方 HR 提供的,里面有如下信息,部分是你填写签证时需要用到的: Letter Statement-Education Institution ,还有单位的在职证明,又传了一遍。 Employment Evidence ,服务协议,又传了一遍。 LETTER OF INVITATION Contract Document ,外方邀请函,正式版,是学校 HR 发出的。 致谢:感谢申请过程中来自各位天南海北的老师的帮助!
个人分类: 海外留学|2673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第二次出国留下的点滴印象
热度 1 After50 2019-2-17 22:42
第二次出国留下的点滴印象 第一次出国是在 1986 年,那时候去了北欧瑞典接近北极的律勒欧工业大学,在那里呆了一年多时间回国。第一次出国主要目的是抱着好奇开眼界和仰慕发达国家的心情而去的,但寒冷和暗无天日的北欧冬天驱散了我长留的念头。有关写实文章见链接: 科学网—那年出国 - 吴超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619878.html 从瑞典回国之后,就一直老老实实认真当起老师来,也一直未曾再出国,那怕出国去开个国际会议也没有。直到 1998 年才想起要再出一次国,这一次出国主要目的是想到世界最发达的美国去看看和学点什么,因此,申请了当时的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于 1999 年 3 月登上了从北京飞往旧金山的航班。 第二次出国与第一次比较起来,显得从容了很多,没有像第一次那么无知和狼狈。可这一次在美国两所大学呆了接近一年的时间,感觉与出国前想要的也还相差甚远,学术上感觉没有多大收获。时间飞逝, 20 年过去了,现在回忆起来,能记住的东西不多,有意思一点的几件事随便聊聊吧,权当做一个回忆记录。 —— 第一次巧遇明星 从北京启程去旧金山的那天,在北京国际机场候机厅,正巧遇上了中国艺术代表团赴美国演出,当时社会好像还没有什么追星的潮流,不过突然在候机厅里看到平常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胡松华、宋丹丹、倪萍等一二十位明星和节目主持人,心里还是感觉很新鲜的,看到有人专门为他们赠花送行和摄影,场面好不热闹的,也算意外开了个眼界。由于当时还没有数字相机,更没有拍照手机,自己带的相机还没有上胶圈,实际上也没想过去给他们照个像合个影什么的,要是今天有手机拍照这么方便,那一定是留下不少镜头。与胡松华有个近距离接触还是在飞机里的洗手间门口撞上的。 飞机降落在旧金山机场后,在美国的妻妹与她的先生一起来接了我,并告诉我已经买好了票今晚请我去看中国艺术代表团的演出,我才联想起在北京国际机场遇到这拨人。这也是迄今我唯一一次在现场看这些艺术家的演出,而且是在美国旧金山剧院看的。不过,由于座位比较靠后,加之自己时差的问题,也没有看出什么特别的感觉,但也算是一次比较深刻的记忆。 —— 不寻常的现场考察 俺去的第一所学校是内华达 - 里诺大学的麦凯矿业学院,该学校虽然排名不怎么样,但其矿业学院还是比较有历史的,俺是做矿山安全与环保的,算也比较对口。 1998 年以后国内的矿业开始复苏了,但是美国的矿业仍然冷冷清清,偌大的矿业学院没有几个老师和学生,采矿工程专业的师生更是寥寥可数。刚到不久,俺老师 M J Jones 就说要带我们去矿山考察,这当然是难得的开阔眼界机会,按照当时国内的情况,去一座矿山参观实习一般要几天,可这次参观实习却大出我的意外。 约定出发的那一天早上, Jones 开来一台从学校借的类似依维柯的可坐上十个人车,把我和两个本科生和两个研究生,一共六个人就上路了。 Jones 也没有与我说明整个旅行会去什么地方,我们当天中午就到了一座露天矿的矿部,一到马上听矿方介绍情况和看录像,不一个小时后马上就到现场参观和听讲解,之后就与矿方告别一下大家开车走人。我们吃饭都是在高速路休息区买汉堡包提到车里一路行走一路吃的。由于一天有很长时间都在车上走,一道去的同学也有两位开车很行的,也就轮换着开;一路走过了很多地方, Jones 也会与我们讲讲一些附近风土人情的事情;就这样循环和走马观花,我们每天都参观了一两座矿山,五六天走下来,不知道走了好几千公里。这一趟旅行我们主要在内华达州和加州的矿山参观,中间路过了内华达大沙漠和拉斯维加斯、洛杉矶等城市,也走过了加州西海岸线,偶尔遇到好的景点,也会停几分钟或一小时参观一下或照个像什么的。 我们一路住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汽车旅店,但有一个晚上非常特别,那是到了 Jones 一个毕业学生经营的矿山参观,作为矿主为了显出其豪气,晚上请我们到他家里吃饭和住宿。到了他家之后,真让我大开眼界,首先是整个家里的装修就像一个地下矿一样布置,不过还是比不上电影林海雪原的座山雕山洞那么土豪,真是矿业之家啊;其次是房子多和深,一路进去要走七八个门,中间还有天井(露天庭院)。莫怪他能招呼我们这么多人住到他家里。他还自豪的与我们说,房子是他自己设计和装修的,这就更难得了!也令我们真心佩服。 这次旅行实习,我们参观所有矿山的具体情况及其位置和行走路线,我是等到回学校后再详细查阅资料和地图才比较了解的,因为自已有一些晕车,英语听力实在不怎么样,当时听到的理解的还很不够,而且感觉特别的劳累,过去从来没有过这么日夜兼程坐车实习的。 还有一点感觉与国内大不一样的是,我们一路旅行的吃住和汽油等开销的费用,都是由 Jones 处理,他回校后把一堆乱七八糟的票据塞给系里的秘书就完事了,即相当于系里的秘书也有帮助报账的责任。 —— 里诺美丽的特鲁基河 内化达 - 里诺大学很靠近里诺市中心,在学校的高处就可以望见赌城的高楼。里诺号称是世界最小的大城市,赌城是什么样子很多人都见过了,这里没有兴趣多说。我对里诺最有印象的是旁边的特鲁基河,该河流的水是从美国著名的太浩湖流下来的,河水非常清澈和凉爽,有些河段非常湍急,水中经常有鱼翻滚跃出;两岸是供游人休闲散步的绿化地带,还有单车道和各种小景点,烧烤点、野营地也挺多。里诺市周围都是沙漠,夏天非常干热,这时候能够在特鲁河边的绿地骑车或散步,既凉爽又惬意。对于我们这些比较有时间的单身访问学者,这是最好的去处,骑着单车观景和锻炼身体,累了在河边找个老人家聊聊天练习一下英语口语,也是一举多得的事。否则一天一个人闷在狭小的屋里,日子很难熬,特别是到了假日的时候。 在内华达 - 里诺大学由于没有合适的研究课题可做,尽管当时与加拿大的一个硫化矿谈过一个项目,但没有弄成,呆了几个月写了一篇论文投一个国际刊物被接受发表后,碰巧联系到在卡本代尔小城的南伊利诺斯大学有个合适的防尘项目可做,就转到那里又呆了几个月。 —— 第一次坐三天长途大巴 从里诺到伊利诺斯的卡本代尔市,我选择了先坐“灰狗”长途汽车,一是图便宜,二是可以沿途看看风光。美国当时的灰狗大巴非常便宜,几十美元随你坐几天。我途径了美国西部到中部的几个州和城市,经过丹弗、圣路易斯等城市,看到了美观广茂的田野村庄。 为什么这段旅程印象会那么深刻?主要原因是我有些晕车,经过三天三夜,待坐车到了卡本代尔市,已经身心疲惫,脚板也肿得厉害,下来后也不知东西南北了。而且隔天教授说在圣路易斯市有个大型矿山安全培训讲座让我去参加,我身体还没休息又要坐车往返几百公里,对于不晕车的人没有问题,但对于我又是一个考验。那时候在培训会场听着听着真的睡着了,醒来后确实很不好意思,不知道当时有打鼾否? —— 美丽的 SIUC (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 校园 SIUC 的采矿工程专业当年算是全美比较景气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一起有几十号人,也有一些项目可做,但采矿及其安全环保那些事那里都一样,也没有什么特别可做可学的。特别是短时间,即使有项目也是做不出什么像样的数据来。由于我以前做矿山防尘的,到了 SIUC 也是做这个,因此也较快写了一篇论文投一国际期刊并被接受发表。 不过,对 SIUC 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其宽广美丽的校园,特别是到了秋天,满园枫树让人感觉美得窒息,仿忽到了童话般的世界,学校边还有一个小湖,学生们带着一个像行军水壶般的随身听(当时还是很先进时髦的)绕着湖边小路跑步听音乐看红枫,那个情景真是美滋滋的,心里羡慕不已。 —— 当年美国的互联网真给力 那年在美国还有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和觉得最方便的事,是当年美国的互联网已经处于高潮期,大学里浏览检索各种数据库非常方便,比如查 CA 、 EI 、 SCI 等数据库,而当时在国内普通大学是没有开通的,要查上述数据库时只能待到项目鉴定时,出钱请官方检索机构通过北京情报研究所的节点去国外检索一下。而 1999 年在美国普通大学都能检索几大数据库和世界专利库,这是当年与国内不可比拟的,也由此我通过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检索几大数据库后,写了一篇比较系统综述文章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而到了现在,在国内检索世界各种文献数据库,已经不值得一提了。 —— 结语 现今,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做短时间访问学习,那怕是长达一年,我觉得在学术上很难学到多少东西,能让你学的都很一般,有点不一样的带个印象回国也复制不成,不让你学的一般学不到,还有一些传统行业,由于这些国家不太关注,还不如国内的平台好。更多人短期出国了,只是能亲历其境开开眼界和多一些经历而已,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很发达,开眼界也不需要出国了。至于有些人说想顺便提高一下外语,这更是没用,如果没有有意识去练习,许多访问学者一天到头都与几个同胞在一起说普通话,那里谈得上什么语言水平提高。因此,第二次出国之后,我对出国也不太感兴趣,也没必要像有些人需要借助出国搞什么虚拟国际交流合作的,特别是出去办那些手续,实在太麻烦了(领导有人代办除外)。 时隔 20 年了,想起还是写篇记事文章聊聊。其实,现在出国和国外的情况,大家都很熟悉,谈出国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另外,当年在美国受到了几位好朋友和老师的热情帮助,后面一直没有联系上,也在此表达对他们的诚挚谢意!
个人分类: 科研杂文|45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就要离开UIUC了
duxingye 2018-2-22 11:50
就要离开 UIUC 了 今天下午,和几位访问学者老师一起,参加了图书馆的一个讨论会,关于研究数据管理的。研究数据管理是近两年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比较热的研究领域,传统的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正在转型变为数据馆员,收集、整理、清洗、推广研究数据的共享与服务成为他们新的使命。很有幸能听到伊大以 heidi 教授为中心的专业研究数据管理团队的工作,学到很多,也感受到很多。这是他们研究的网站: https://databank.illinois.edu/ 后天一早,我就要结束半年的访学,离开伊大,离开美国回中国了,心里有些不舍。半年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资助我在这里的住房及生活费,孩子在这里免费接受美国公共义务教育,我则免费参与伊大 ISCHOOL 的一些课程学习,收获良多。感谢国家给我这样的机会,使我开阔了眼界。回去以后,也要尽量将这里的一些好的实践经验用到日常的工作中。 离开之前,回忆近两月来的一些独特见闻,记录如下: 首先,伊大及厄巴纳香槟小镇的图书馆系统非常发达,不仅学校里有二十余个图书馆开放,还有厄巴纳和香槟两个公共图书馆,拥有学校 ICARD 和公共馆的借书卡,访问学者和其他学生及当地居民一样,可以借各种资料,如图书, CD ,等等。非常方便。图书馆的设施都很先进,读者阅览区讨论区等功能齐全,环境也很舒适,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有很多孩子书籍以及供老年人阅读的区域。图书馆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社区的居民参加。因此,无论学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平时人都很多。 其次, 5-18 岁的访问学者的孩子都可以根据收入多少免费地上中小学,中学里一般都有 ESL 课,专门为英语语言不好的孩子开设的课程。除此之外,目前不知在美国其他地区的中小学如何,我家孩子所在的中学(他上六年级,在国内为小学)有两种情况国内很少,几乎没有:一种是课后班,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开设各种课后班,如球类,手工制作类,美术类,电脑制作类,等等,只要时间不冲突,孩子可以任意报名,有的课后班为免费,有的收费,但若收入水平低,所有的课程都是免费的;二是孩子有几次拿回研究者做研究请家长同意的授权书,比如,有的是实习老师需要用课堂视频答辩,需要取得家长同意;有的是为了改进某种计算机系统或者研究孩子们的学习行为,需要家长同意使用孩子的操作及行为记录等。这种研究经常有,而国内关于中小学生的实证研究则很少有开展。 再次,美国有很好的博物馆系统,但大多都是收费的,只有有限的时间免费开放,如离这里较近的大城市芝加哥,就有很多著名的博物馆,如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艺术学院博物馆,工业与科技博物馆等,都非常著名,我们趁着免费日,参观了几个,确实感觉藏品丰富。 最后,关于学校学习及生活。上了几门课,感觉老师们很认真,教学准备充足,所有的教案教材等均在教学系统中,学生们随时看资料,下载课件,上传作业,与老师交流等。导师经常给我们提供讲座信息,也亲自做讲座,受益匪浅。各个稍大的图书馆都配有咖啡店,卖各种咖啡和甜点,提供微波炉和吃饭的地方,学生们可以自带食品解决午餐。在图书馆看书效率很高,有的图书馆的学生看书讨论到很晚很晚。还有的图书馆 24 小时开放。每个学院风格不一,很多学院有自己的图书馆及学习空间,比如商学院就有非常宽敞的讨论区,学生自由讨论,充满了浓郁的学习气息。还有一个海军学院,整个建筑很独特,中间是大型场地,四周是教室和学习区。 这几天国内正值传统春节。访学老师们也小聚,包包饺子,在网络上看看春晚,过过年。马上要离开了,突然对这里产生了留恋,这边的环境确实不错,有时也感叹这里的研究氛围。教授们很好约,都会抽时间与您谈论学术事宜。大多数居民很友好,乐于助人。 我想,如果有机会,也许可以再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CT-6和CT-6B装置始末8
dujunfu 2017-11-7 18:34
CT-6和CT-6B装置始末8 1980 年 9 月,我到美国洛杉矶的加州大学物理系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当“访问学者”。这是陈春先上次访问美国时联系的。我在那里呆了两年,基本没干托卡马克方面的事,于 1982 年 10 月回国。 回到实验室以后,发现状况不是很好,两年来工作进展不是很大。首先是灵魂人物陈春先状态不好。近年来,他关注点主要在合肥,在那里有领导职务。但是 1980 年代初,全国性的“洋跃进”失败,各个大项目纷纷下马,包括 8 号装置在内。他用很多精力处理善后,最后他个人决定从合肥撤退。但是他在我们所处境也不佳,所里很多人认为我们这摊越干越大,耗费钱财,而且应该搬到合肥,所以持反对意见的越来越多。 陈春先几次访问美国后,受那里的硅谷成功的影响,决定身体力行,在中关村复制硅谷的经验,即以小公司发展新技术,在 1980 年率先成立了“中关村等离子体服务部”,因此被誉为“中关村第一人”。但是在当时,所里很多人对此很反感,后来称中关村为“骗子一条街”。所领导当然也有看法,认为这事冲击了科研秩序,所以说陈春先有财务问题,成立了专案组进行审查。 当时所长是管惟炎,据说和陈春先在文革前就有矛盾。现在他拟维持科研秩序,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但是采取的办法不很适当。例如在全所大会上批判陈春先未经领导批准就在家里接待外国人。这显得有些过时。正因为业务上的问题、科研方向上的问题和领导之间的个人矛盾交织在一起(不少人这样看),就使问题复杂化了。 但是管惟炎最不应该做的事是叫院里不再支持我们所的等离子体研究。这是没道理的,正如我们一些人所说,既然合肥成立和固体物理所,难道我们这里就不能发展凝聚态物理了吗?陈春先的事和等离子体要不要发展是两回事,不应该掺和在一起。 1983 年,矛盾爆发在 GBH 的论证会上。 GBH 是汉语拼音字头组成的装置名称,意思是高比压环,是我们室原 102 、 103 组,现在叫联合组,正在设计建造的实验装置。这个高比压环是个带状箍缩装置,其等离子体形状像一个皮带。 托卡马克这类装置,自出现以来,基本位形和结构没什么变化,顶多有胖瘦之分。但是箍缩这类装置就不同了,在其历史上历经多种演变。最早出现的是 Z 箍缩,因为最容易做,几乎所有实验室都从这类箍缩做起。然后是角向箍缩,也风靡一时,取得很大成就。但是这两种装置都有一些缺点,至于下一步往什么方向发展,有不同的方向,例如螺旋箍缩。带状箍缩也是其中一种,当时以德国的 TENQ 装置为代表。 联合组成立以后,就决定建造这样一台装置,规模相当大。在我 1982 年回国时,工程已经进行了几年。已投入的投资,据我后来估计,有七八百万之多。但是现在,遇到一些困难。首先是工程巨大,很多关键工艺不易解决,例如陶瓷真空室。其次,即使建好了,这类装置前途如何也难说。他们组曾组团到德国访问。德国人正准备让 TENQ 关闭。后来这条途径的发展过程也证明了这种装置没前途。后来得到发展的是一种反场箍缩装置。由于这些原因,以及所里的态度,从事这项工程人员的心也散了,工程更难以继续。因为人事制度有所松动,不少人选择离开。 在 1983 年的论证会上,不同意见交锋非常激烈。最后的结论是降低参数后继续这一工程。但是实际上工程已经不能继续了,被迫下马。少数人利用一些已有设备建了一台小型箍缩装置。 这一工程的失败对我所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是个严重打击。这件事说明,在自己的研究基础尚比较薄弱,外界信息也不很通畅的条件下,大型装置不能轻易上马。此外,这个工程组缺乏陈春先这样的灵魂人物,缺乏领导核心。一个组有五名组长,谁也负不了责。特别在文革后期,在用人方面,仍沿用以前的标准,把家庭出身和政治表现放在前面,而不管业务能力和责任心、进取心。 这种气氛当然也影响到我们组。陈春先说话也不怎么管用了,少数人出去另寻出路了。装置运行情况也不很好。 但是在这一时期,诊断方面有所进展。李文莱去法国两年,回来后研制了一台远红外激光干涉仪,从此可以测量等离子体密度了。刘轶群也安装了一套毫米波干涉仪,但是不能做到常规诊断。戚霞枝负责的软 X 射线诊断得到一些实验结果。此外,电子所帮助我们安装一台电子回旋辐射测量仪。 陈春先和郑少白,面前是CT-6B装置的变压器铁芯,上下是变压器初级线圈
个人分类: 科技漫谈|2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访问学者 = 蝗虫 ?
热度 14 atpinter 2017-10-19 12:55
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既是出国访问的人,又必须是去搞学术的人。然后这过去的十年来,访问学者在美国华人圈已经才是变味,由一个中性词变成贬义词。因为身边太多的例子,访问学者只访问,不学者。 来这干什么的都有,前些年来生二胎的,来这旅游观光的,来这体验色欲放纵的……五花八门,没有你想不到的。有些人还有点底线,至少要保证学点东西回去或者搞一篇文章出来;还有些人就完全是来这祸害美国的,带个访问学者的帽子,横行霸道,哪里又好处就往哪里钻。 不必解释,国家基金委或各级地方教委啥的给钱让他们出来。也不会要求他们能镀金回去,但总不希望来这边丢人的吧。 有些教授一听到中国的访问学者直摇头,为啥让你来?你一不干活,二不虚心学习,来这我还得负责你人生安全。何必呢?有些定居在这里的华人深深地为一些访问学者的”恶行“给震撼了,好比一股蝗虫旋风,所过之处寸毛不剩,结果扫荡完了之后拍拍屁股走了,剩下这些定居的华人来背黑锅——华人人品要不得。 如果你是访问学者,你对异乡风情文化习俗好奇可以理解,想锻炼口语和学习英语也可以接受,你可以在食堂排队吃饭的时候找一个美国学生搭讪聊天这种事一点问题没有。再或者贪点小便宜,哪里有free的午餐或晚餐去蹭饭,都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做得有礼有节,别有失风度。做一个有风度的贪小便宜的人是可以接受的,美国人都这样。 可是,如果你: 1. 学校周围的教会免费餐一餐不拉,去吃饭时候你们家的十岁左右的孩子大声喧哗,还不排队,手抓食物,你也任其自由,无视存在,一次又一次的这样不太好吧?再说,你吃饭也得假装客气一下,信不信教无所谓,关键你别太丢华人的脸。吃完东西,满桌子满地都是垃圾,吃完饭就直接带小孩走人。 2. 学校有一些公共资源,是给在校学生的,因为人家交了学费。比如托儿所,学生的小孩可以打半折。你非要去伪造成绩单,把自己的小孩送进去。 3. 大家帮忙是抽出时间给你办事,不是必须得在10min之内把车开到你楼下的那种随叫随到的司机服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你可以在上班上课时间去outlet,其他人不一定能去。你一个电话叫uber也得等人家愿意,敢情跟你说10min到不了就是不给中国人面子了? 4. 你知道开车是要驾照的吧。你无照驾驶就算了,还不用小孩安全座椅。完了五座的车坐9个人也是没谁谁了。 5. 有机会就说这帮华人书呆子,一个个的傻x,脑子一点不不会转。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啊。你的对策就是作假,只要能搞到的好处绝不放过。 6. 一个2bed room的公寓,限住4人。你们家住了8个老小。 7. 买了东西用完就退,这游戏规则可以用。但好在你也是退个全尸啊,用了五个多月拿去退,掉了40%零部件也是牛b的。 8. 那些xxoo的事就不写了。你的理由是,大家都会有需要,总会有一刻能约个炮的。见多不怪。你们自己的事,都一把年纪了,悄悄弄就好,别那么张扬最后闹得家破人亡的。这听起来算是底线了吧? 9. 旅游嘛。你非要租一个小破车还要开遍西部,四五个人合资也可以,但交规得读懂才上路啊,左拐让直行,天经地义,你们非要抢。 10. 拿老美开涮。撒点小慌,开开玩笑可以。但你非要告诉人家你认识一个牛x人物,可以给他们介绍工作,结果去了直销组织。 ………… 那么,你就是蝗虫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边的华人被迫也当了蝗虫,躺着也中枪。
6521 次阅读|20 个评论
拿到CSC访问学者奖学金太容易了吗?
热度 18 zhgzhang 2017-5-26 05:52
前些天去米国大学和科研机构访问,其中两个大学的教授都谈到了拿CSC (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奖学金的访问学者。一个教授问:拿到 CSC 很容易吗?另一个教授说,联系我做 CSC 访问学者的人太多了,最近我收到的信就有十几封!不知道为什么如此之多。 免费来给米国教授打工,人家教授还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是来访学者的质量!第一个教授举了个例子,说来自上海某大学的教授,什么也不会,来了一年,只做了一件非常常规的测量,因为TA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懂,无法继续安排比较有新意的实验。而这个测量,普通的博士生只要几天就可以做完。所以他问,CSC 没有考试和筛选吗?是不是只要申请就能拿到?还是你们钱太多了? CSC 鼓励大家都有机会到外国学习是好事,也相信多数学者是认真的。从以上米国教授的反映提醒我们:拿到 CSC 是否要经过更严格一点的审查(至少要和拿到自然科学基金那样有点难度)?一是看学者是否有基础到外国高水平大学进修;二是有没有可行的研究计划;三是要不要对访学结果做验收和评估。 反过来说,那些拿到CSC 的学者,能否再努力一点,真拿访学当回事,体现帝国学者的水平,不要让人家嘲笑,以至于影响 CSC 学者的声誉?
21253 次阅读|24 个评论
访问学者的红色地带
热度 4 fengroad 2016-2-22 06:15
前几天有人写了一个“美国访问学者的灰色地带”,主要讲到当二房东,买卖车辆做 Gift ,干黑出租、搞暧昧情,不搞科研等一些 内容,尽管内容有些片面,但是还是可以反映了一些问题。然而,我始终认为这不是主流。有些问题可能不是访问学者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华文化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当二房东,这是中国人的特色,中国人讲的是节俭,一个人住着浪费,那就索性出租一间,一方面给别人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自己的生活压力,君不见北京上海把一个房子隔成蜂窝出租给二三十人的新闻事件?而且不光访问学者这么干,在国外的留学生,老华侨们可能都这么干,当然这么干不见得是好事,甚至 House 周围种菜的?就如同 胡懋仁 老师的博文 “ 精明与劣根性 ” 一样,他可能是中国人劣根性,但是更可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完全有优劣区分,只是文化不同,当然,应该入乡随俗。因而这不是访问学者的问题。买卖车辆做 Gift 和上个问题类似,不再赘述。而 干黑出租、搞暧昧情,不搞科研等我觉得只是少数中的少数,至少在我访问学者期间以及周围没有看到,当然如果有,应该批判和禁止。 今天我来说说访问学者的红色地带,红色是国旗的主色调,是中国人喜欢的颜色,是东方红的红,是一种正能量。 1 ,交流了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护照近年来含金量才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出行困难,不像英国等国家护照,通行全球 130 多个国家,加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普通中国人出国的机会并不多,对于西方国家了解有限。例如我自己,生长在农村,小时候家里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吃个公家饭,哪想能出国。因而在 30 岁之前没坐过飞机, 34 岁之前没出过国,所以对于国外长什么样,只能在睡梦中想象。“瞎子摸象”的寓言大家肯定听过,因而大多数普通人对于国外的没有任何认识。通过访问学者交流,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获得了一次文化交流的机会,例如美国的“ Stop ”,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尽管英国、欧洲等没有 stop 的标志,但是他们在拐弯的时候都会 stop ,然后重新启动。再例如西方的排队意识、预约意识、农村发展等等,都使得访问学者受到很大感动,如果中国的人才和西方一样,大家都不挤着去北上广,在农村的高校也能发展的很好,今天就不会出现北京为了缓解人口压力,要求高校搬迁的传闻。如果大家都排队、预约、农村发展很好喜欢农村,估计开车撞医院大门的新闻会少点,社会更加和谐。 2 ,领略了国外的风景 。确实,今天的中国已经非常美丽,远远美于西方很多国家,但是是否干净 ? 人工可以打造景点,但是否可以打造干净、卫生、安静、天然?就我在几个西方国家看到的公园,包括州立公园,基本都是天然的,很少有人工的痕迹,即使有,也就可能铺个路。然而国内的公园,我感觉就类似清朝在北京建设“锦绣江南”一样,人工打造的痕迹很重,小桥、流水、花草、石子路,看上去非常漂亮,但是看一百个都一样,不再具有自然的原始气息,因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景色少了点。如果能强调自然,一方面保留了天斧神工的伟大,另一方面可以节约纳税人的钱,把更多的钱用在发展上,而不是一些面子工程。 3 ,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我有一个朋友,访问前作传统材料,访问期间做目前某热门的新能源材料,访问期间在目前 IF20 左右的期刊上发了论文,是他们学校第一篇影响因子达到 20 的论文,回国后发展很快。还有个朋友,通过访问在他研究所在的领域发了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还有朋友引进了当时合作的导师某院士来中国给本科生上课。这些的都非常有意义。 4 ,开拓了国际视野。 科学网有很多帖子,说科学研究交流的重要性,说在国外,有些大教授每年有半年时间在 Travel ,在和国际同行交换意见,通过交流发现新问题,新思想。访问学者中很多人是第一个出国交流,通过交流逐渐掌握了国外的研究方法,开拓了国际研究视野,研究思路更加开阔,例如更注重和国际同行的交流,包括展示宣传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等等。 5 ,转变了科研态度。 国内某些地方可能还在强调论文、专利的数量,可是英国的评价是提供最近 5 年 5 篇代表作就可,美国某些地方是好论文会加分,然而烂论文会减分。瑞典的研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确保工作的可复制性,因而文章的质量都很高。这些对于访问学者的科研态度都会发生巨大的影响。想想瑞典也就区区 1000 万人口,和国内某些地级市差不多,可是全球前 100 名大学有好几所 : 乌普萨拉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此外,还有著名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隆德大学等等。再如,英国的约克大学就在约克小镇,小镇真的很小,十多分钟就从这头走到了那头,普渡大学就在一个农村。这些都会给访问学者以思考,启发,从而慢慢的转变大家的科研态度,从数量到质量、从片面追求到代表作等等。 话说远了,改革开放后国家资助一批本科生出国学习,很多人没有回来,但是历史来说也是肯定的。前多年很多大千人并没有真正回国,但是整体说千人对于中国科研水平、思想的促进还是十分有益的。中国人在国内读博士,就算真的不发奖学金也有很多人读,而美国人却把大把的奖学金给外国人。这些都说明,科研的交流非常重要,访问学者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名词。
2756 次阅读|5 个评论
访问学者的别样生活
热度 24 xin 2016-2-20 23:08
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各种形式的出国访学,日益成为中国与国际学术圈交往的重要渠道。访问学者大多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将成为我国科研的中坚力量。旨在提高我国科研人员科研能力,实现对国际科学技术的跟踪和超越,国家公派出国学术访问长期受到国家重视。 当前,学术访问群体在国外的生活、工作表现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状况,林林总总。本博文试图点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增加对现有公派留学的监督与考核体制进行思考。当然,这些问题或现象,在不同大学科研院所、院系、学科出现的频率存在差异,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在此简单罗列 8 件事情,采用管中窥豹的方式,洞悉这个群体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 1 )合租房。 老美重视人权和私人空间,访问学者大多已经结婚成家。因此,访问学者大多租用大学的房子,都是两居室。按照美国人的合同,访问学者是严禁将其中一个房间外租的,但会过日子的中国人,基本上都会违规向外出租。这表明出事圆滑的中国人,总是能在与老美的周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出事方式。这一方面减轻了房租压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个伴,减轻了日常生活中的寂寥。 ( 2 )避车税。 美国是个车轮上的国家,基本上属于地广人稀,公路发达的国家。如果没有汽车,日常生活非常不方便。有车之后,生活会轻松和便利起来,尤其是 500km 范围内的旅游活动,会轻松驾驭。访问学者普遍会购置便宜的二手车,价位一般在两三千美元。在美国购置二手车通常要缴纳 7% 的税,中国人一般要求对方以赠与的方式避税,通常能避一百多刀的交易税。这基本上是中国人的常规思维,习以为常,家常便饭。 ( 3 )黑出租。 美国的大学,通常远离都市,虽然幽静,但实在偏僻。新人刚到,旧人回国,亲属探亲或外出旅行,都需要在机场与大学之间摆渡。美国的交通非常发达和多样,灰狗大巴常规价格很贵( 70 刀),私人大巴公司也不便宜( 55 刀),这与个人提供 ride 留了巨大空间。因此,访问学者看准商机,以较为便宜价格( 50 刀),开展地下出租车业务。乐此不彼,常见访问学者争得头破血流,热闹非凡。 ( 4 )卖旧货。 初到美国,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均需置办。放学到期归国,访问学者还需要将生活用品处理掉。因此,需求和供给完美对接,地下跳蚤时常交易活跃。访问学者群体,毕竟都是受到高等教育,嗅觉灵敏,反应迅速。他们通过整合各种供货渠道,推波助澜,将地下跳瘙时常搞的异常活跃。方便生活,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初到美国的访问学者,由于对情况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上当受骗也不是少数。 ( 5 )做买卖。 商品时代的洗礼下,访问学者是一个非常务实、重视实效的群体。由于中美饮食存在明显差异,很多厨艺精湛的访问学者,通过提供外卖的方式赚外快。由于中美很多商品价格上存在明显差异,访问学者通过代购的方式赚取外快。由于信息不对称,访问学者做起了飞机票、旅游组团等中介代理。这些买卖,多是小打小闹,但也有一些走火入魔,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也算是热闹极了。 ( 6 )信基督。 我们国家推崇共产主义信仰,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美国视基督教为国教,以死后升入天堂为最终目标。美国人将基督教融入生活,周末去教堂做礼拜,成了家庭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访问学者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内心孤独,同时又对新世界充满好奇。另外,教堂的热心肠又特别多,知冷问暖,提供各种帮助。因此,教堂成了访问学者认识美国、融入美国的第一站。当然,免费餐和提高英语也是常去教堂的重要理由。 ( 7 )暧昧情。 这个事情比较敏感,当然,大家也都比较感兴趣。但,这种事情属于个人隐私,别人也很难知晓。因此,多是捕风捉影、推测臆想,不足为据。将一群血气方刚的男访学与女访学,同时空投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科研生活混杂交织在一起,难免让人想入非非。据说,深圳的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较为普遍。但考虑到访问学者的素质和访问时间,应该不会成为普遍现象。但这种牵扯到道德与秩序的复杂情感,仍是洞悉他们内心精神世界的关键一环。 ( 8 )大玩家。 访问学者与被访问研究机构、与合作导师之间并不具有契约关系,彼此没有强制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访问学者的科研投入,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愿。大多数访问学者的科研,属于放空和缺乏监管的状态。这时候,钓鱼、美食、打牌、打球、旅游等休闲娱乐,成了少数访问学者的主要生活内容。经过一年学术访问,学术能力提高有限,但娱乐能力提高显著,显然成了生活大玩家,这与访问学者的培养初衷,背道而驰。 总之,留美访问学者的在美生活,充分表现出了中国人柔软、灵活、实用的处世哲学。通过中美两个国家的生活和学习,在访问学者的内心深处,对科研和情感的充满了复杂的挣扎和纠结,从中既体会到了无可奈何的失望与迷茫,同时,也看到了些许理想化的希望。 笔者补记: 这篇博文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反对,认为这篇博文以偏概全,拿极个别现象说整个群体,抹黑访问学者群体。 这篇博文初衷,绝非是引起争论,而是想点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旨在增进对这个群体的认识,提高和改善当前访问学者监督和考核体制,让国家派遣访问学者更富有成效。
13090 次阅读|95 个评论
招访问学生学者,国内外联陪博士生,博士后 二维材料,能源材料
热度 2 cspring 2015-12-2 00:07
学校发展需要,与国内顶尖高校(清北哈工大)及港澳及香港地区大学联合启动硕博研究生招生项目,欢迎感兴趣的优秀同学应招。 具体请看《南方科技大学与境内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招生简章》 http://www.sustc.edu.cn/admission_2 内地博士生采取申请考核录取的方式,境外大学博士生需满足对方大学录取条件,一旦录取提供全额奖学金保证学业和研究的圆满完成,颁发合作大学博士学位。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系 程春教授(省杰青)课题组(微纳材料)提供以下研究方向: http://www.sustc.edu.cn/mse_04/f/Cheng_Chun 一:研究方向:(a) 二氧化钒微纳米线制备与应用研究 (b) 二维纳米材料与器件(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二:招收要求: (1)物理、材料、化学或相关领域硕士毕业; (2)具有较强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发表过SCI文章优先考虑; (3)具有CVD合成经验,纳米器件制备与测量,纳米尺度固体物理研究背景。有相变材料与微纳热传导研究经验者优先; (4)工作勤奋踏实,积极主动。希望以后攻读博士学位的优先。 请同学们踊跃发送简历到 chengc@sustc.edu.cn , 提前预报名,对于合格的同学,我会在各个项目启动的第一时间通知申请(各个项目启动时间不一致) -------------------------------------------------------------------------------------------------------------------------------------------------------- 课题组长期招收物理、化学、电子、材料类客座学生,访问学者,可从事课题组相关方向,也可以自带课题, 实验室仪器高端齐备,经费逾千万。 招收联培学生待遇: 1. 研究内容:可以与研究生所在学校导师协商,文章双方导师共同通讯,学生第一作者,尽量保证双方利益。对于优秀的可以推荐国内外联陪读博。 2. 培训及发展:国内外各领域知名专家教授专业指导;定期专业论坛及讲座;有海外交流机会;全额资助学生参加国际专业会议。 3. 提供条件:报销单程来深费用(按火车硬卧标准);联陪硕士学生提供1500元生活补助;博士学生提供2500元的生活补助;访问学者待遇另议;提供500元的住房补贴。 -------------------------------------------------------------------------------------------------------------------------------------------------------- 课题组长期招收研究助理、博士后(年薪22~30万),无机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凝聚态物理背景的优先考虑,同时欢迎国内外课题组的合作研究! 岗位待遇: 1. 在相关专业领域已取得突出的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优秀博士将能够申请南科大设立的校长卓越博士后计划:年薪为30万元整,其中市财政生活补贴12万元/年(免税);对于资质优异的博士,导师将积极帮助推荐。 2. 未能入选校长卓越博士后计划的博士后年薪最低为22万元起,最高同样可达30万元(具体待遇视个人资历和能力面议),其中含有深圳市12万元整的高额免税补贴;组内经费充裕、科研气氛极好、设备先进齐全,并提供良好的办公、住宿和科研条件。 3. 市政府对出站后留深工作者给予1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可算做个人奖励); 4. 出站留深工作,符合深圳市后备级或孔雀计划人才条件的可获80-100万元的住房补贴; 5. 出站留深进行科研工作的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可申请获得300万的孔雀计划科研启动经费。 应聘流程: 1. 申请人将详细的申请材料发送到程春教授邮箱: chengc@sustc.edu.cn ,邮件标题请注明“姓名+博士毕业学校+应聘职位” (如,张三XX大学应聘博士后职位)。 申请材料需包括:(1) 详细的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和科研的经历,主要科研成果(如论文论著、成果证书或奖励)清单以及联系方式;(2) 2-3推荐人的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3) 其他可以证明工作能力的材料。(4)代表论文 2. 通过简历初步遴选者,将在一周内获得电话面试或视频面试通知。 3. 通过电话面试者将被邀请到南科大现场面试 ,通过现场面试者将依照相关程序办理博士后入站手续。 博士后名额不限,请优秀的博士踊跃投简历!
个人分类: 工作|414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