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速铁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于没法准确预测的问题该怎么办?
热度 1 soar1120 2013-4-22 10:43
地震没法准确预测,这个应该是个公认的问题。 这里说的预测是准确指出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这三要素。 准确的预测肯定想都不要想,那是神仙干的事情。 那如果不能准备预测怎么办呢,那就给个范围吧,时间,地点,震级都给个范围,对应不同的范围给个发生 的概率,这恐怕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工程界,没法准确预测的事情非常多。地震本人了解不多,说点自己熟悉的领域,互相借鉴。 1、无法准确预测是个客观现实 比如说混凝土的徐变效应。 徐变是指混凝土在受荷载作用的情况下,荷载不变,变形会随时间持续增长的现象。 这个现象道理上说很简单,但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他,就有不少问题。 目前学术界流行的描述模型有: 国际预应力协会与欧洲混凝土委员会提出的 CEB-FIP1978 模型, CEB-FIP1982 模型与 CEB-FIP1990 模型, 其中 CEB-FIP 模型被中国规范引入公路与铁路桥规; 美国混凝土协会 209 委员会提出的 ACI209 模型 ; 西北大学 Bazant 教授提出的 BP 模型, BPKX 模型以及最新版本的 B3 模型 ; N. J. Gardner 和 J. W. Zhao 在 提出了 GZ1993 模型, 及 进一步提出了 GL2000 模型。 上面是几种模型预测的混凝土构件徐变效应与试验的对比结果, 很明显,无论哪个模型,都没法准确预测构件徐变效应,在考虑到其他各种参数的不确定性,实际结构的徐变效应预测更是无从谈起了。 2、预测的必要性 在承认准确预测是不可能办到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以下是否有必要预测,因为对于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我们不需要解决,那就万事大吉了。 以高速铁路为例: 为了保证列车的运营安全与乘坐舒适,高速铁路桥梁必须保证无缝线路的稳定,因此桥梁上部结构的长期变形及下部结构的沉降均需满足无砟轨道调整的要求。 无砟轨道没有道砟来调节轨道高程,只能利用调整扣件来保证轨道线形,但是扣件的调整量非常有限其中II型轨道扣件,竖向容许变位值为10mm。 如果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使得梁部结构的长期变形超出无砟轨道扣件的可调节范围,将对轨道平顺性产生巨大的危害,也有可能导致轨道扣件破坏失效,成为列车安全运营的隐患。 一般的标准铁路简支梁,问题可能不大,可以采用预应力合理配束,存梁等手段避免徐变效应。然而对于大跨度现浇桥梁,这个10mm就很致命,因为他不是相对值,而是个绝对值。 3、概率预测 刚才说到,大跨度桥梁变形值要得到控制,如果可以准确预测将来的变形值,可以在施工的时候,就预抬高,也就是所谓的预拱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要命的是,现在我们又发现没法准确预测,那怎么办呢? 采用可调高度的支座,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在桥面上,设置可调高度的支座,在运营过程中,根据实际变形情况,调整支座的高度,最终来实现调解线形的目的。 标准可调支座的调节范围大概是10cm左右吧,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的支座,就需要定制了。 此时概率预测就该排上用场了。 无法准确的预测长期变形值,这是由于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存在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把这些不确定性考虑到计算模型中,提出概率计算模型,最后就可以得到模型响应的随机分析结果。 由随机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最终变形的预测均值,概率分布特性,也就可以得到变形变化的范围及其概率。 这样我们就可以给支座调节范围给出合理的建议,即在某个可以接受的概率区间内,支座变化该是多少。 承认无法准确预测,退而求其次的得到一个预测范围,恐怕比起准确预测更有意义。 4、其他 退而求其次的给出预测范围,使预测的复杂性有明显的降低,当然预测的范围是在一个科学的范围内,而不是瞎猜。 如果预测给出的范围非常大,比如说变形范围在-1000mm~1000mm变化,那这个预测结果就没有任何意义,就好比地震预测,说在10年范围内,西北或者西南几个省或者某一个省有可能发生大地震。 如果预测给出的概率不高,也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给一个范围,说这个范围内发生的概率是50%,这和没有预测没啥区别。或者用一个很模糊的语言,某时某刻,很有可能发生地震。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在合理的情况下,缩小预测的范围。尽可能的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31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减速不丢人
热度 4 huailu49 2011-8-12 12:51
今年以来全世界都看到了两次中国政府主导的“减速”:一是今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调低0.5个百分点;二是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这两次“减速”,哪怕只是“思想一闪念”,要搁在半个世纪前的“三面红旗”背景下,是不可想象的,是注定要在庐山上挨批的。 尽管国内外有人在看中国“减速”的笑话,但只要减速为务实,减速为民生,这样的减速不丢人。
个人分类: 书斋夜话|2812 次阅读|8 个评论
《高速铁路安全保障技术》读后感
zhwt 2011-7-26 18:09
D3115次与D301次列车追尾的事情已经发生快3天了。23日夜在微博上看到消息以来,一有时间就在网上搜集相关消息,看各个网站和电视台的评论。 看得无语,看得心酸,看得气愤!! 就在今天下午看到搜狐上“男子发动200名亲友寻亲获5死1伤噩耗 质疑事故救援”的新闻图片后,再也看不下去。随手整理办公室桌面上的书,发现一本《高速铁路安全保障技术》。 这本书是上周7月20日复印的,当时让一个学生查一些新近出版的有关高速铁路轨道和路基方面的书,然后复印。印了哪些书我也没记清楚,印好了就放在桌子上。现在,这本书终于在这个“适当的”时候被我发现了。 打开看看,除了绪论外包括如下主要内容:高铁技术及装备体系、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运营安全监控技术、运营安全预警及救援体系、运营安全保障系统。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部写得不错的铁道部规划教材。深入浅出,没有高深的理论,大量的图表配合,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读完一遍。 其次,很多见解也十分的深刻和正确。比如,指出了“人-设备-环境-管理”各个安全要素中,人的作用是主导的。再比如,在“高速铁路应急管理”中提出了管理体系、资源管理、预案管理、应急救援等一整套方案,甚至列举了应急救援应具有的设备和每年需要对各个应急预案进行一次演练的做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者的方案是好的、见解是深刻的、体系是完备的,但是,怎么才能把这些观念落到实处?当然,这不是这本教材能解决的问题。只是我在看完后想想,如果上海铁路局的领导们也看了这本书,应该不会把官丢了吧。 这么好的方案,仅仅停留在纸上——这就是我的读后感。
个人分类: 牢骚|4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令奥巴马赞叹不已的中国高铁咋这么不给力?
热度 2 yzhang111 2011-7-26 03:06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二月宣布了一个6年530亿美元的乘用高速铁路计划,遭到共和党的口诛笔伐+实际抵制而频临破产。本来中国高铁的高速发展被奥巴马用来教育共和党向中国看齐的,现在看来这个打个雷就撞车的高铁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下看奥巴马如何收拾。起码他不敢用中国的高铁技术了。我也就纳闷了,我们好不容易有个东西领先世界,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好好珍惜呢?这可不光是个国家荣誉问题,老百姓的性命能用来做试验吗? 向遇难的同胞表示哀悼!
3700 次阅读|6 个评论
温总理科技报告提到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定量数据
热度 3 liuli66 2011-7-16 09:45
温总理在 “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提到: 根据有关资料,美国企业申请专利的科学基础70%以上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每一项新技术专利平均涉及两篇基础研究论文。 本人几年前在文章和书中评述过一个相关的研究成果。温总理说的 “有关资料”,估计可能就是美国研究者Narin的专利引文分析结果。 美国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可以用数据说话,那么,中国基础研究对中国的国际专利特别是在美国的专利,贡献是多少呢?几年前笔者即呼吁开展相关研究,但至今未果(注:此idea受知识产权保护)。 下面是笔者对NARIN专利引文分析的述评。 —————————————— Narin 等人对美国的专利进行了专利引文分析。他们对 1987 - 1988 年、 1993 - 1994 年两个时间段美国批准的近 40 万项专利及它们引用的 430 226 项非专利参考文献进行了分析。对非专利文献的类型进行严格的甄别和分类, 发现这些非专利文献中计有 SCI 论文 175 000 篇,这些论文均标明了杂志的名称、卷期、页码和年份。 1987 - 1988 年时间段的美国专利,共引用了发表于 1975 - 1981 年这 11 年间的 SCI 论文共 40 000 篇次; 1993 - 1994 年时间段的专利,共引用了发表于 1981 - 1991 年这 11 年间的 SCI 论文共 104 000 篇。这 144 000 篇论文涵盖了全部专利引用的 SCI 论文的 80 %。 借助于数据库确定论文作者的国别,发现这 144 000 篇 SCI 论文,美国人署名(只要作者中有一名是美国人,即列为美国人署名)的论文有 45 000 篇。到图书馆查阅这些论文,其中 95 %的论文能够被查到,然后看这些论文的资助情况。按惯例,学术论文会在致谢中说明资助的来源。而来自私人企业和政府研究机构的作者,一般不标注资助来源,这些论文所反映的研究,一般是作者单位内部直接资助的。结果表明:在这些论文中, 63 %在致谢或其他地方说明了资助的来源。 对专利引用科学论文的计量分析,发现: ( 1 )科学联系度呈上升趋势。 科学联系度( science linkage ),是科学引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指专利引用科学论文的平均数量。该指标可以反映技术创新对基础研究的依赖程度。技术的科学联系度,产业之间相差悬殊。 汽车行业的专利,其科学联系度几乎为零;化学工业的专利,科学联系度为 1 - 2 ,医药类专利为 5 - 6 ,前沿生物技术的专利为 15 。 技术的科学联系度,国家之间亦有差别。一个国家其专利的科学联系度愈高,说明该国的技术对现代科学的依赖程度愈高。 ( 2 )专利对科学论文的引证大幅度增加。美国专利对署名为美国作者的美国论文的引用量,从 1987—1988 年的 17000 篇次,上升到 1993 - 1994 年的 50 000 篇次,即 6 年间增加了近 2 倍。考虑到这 6 年间美国专利数量只增长了 30% ,而科学联系度却增长了 200% ,这表明:专利技术对当代科学的依赖程度是在快速增加。 ( 3 )专利引用的科学论文来源于主流科学:包括主流科学期刊,主流研究机构以及受到主流资助机构的支持。 ( 4 )工业技术对公共科学存在着强的依赖关系 考察美国工业界发明的专利与科学论文之间的关系。 1993 - 1994 年美国专利引用的科学论文,按发表年代看,高峰年是 1988 年。因此这里只考虑美国专利对发表于 1988 年的科学论文的引用情况。 从美国工业界发明的专利所引用的科学论文来源看 , 20.4 %来源于美国工业界, 6.3 %来源于外国工业界,即来自工业界的论文总计占 26.7% 。而 来自公共科学界的论文则占 73.3% ,其中来源于美国公共科学界的论文占 43.9% ,来源于外国公共科学界的论文占 29.4% 。这说明,美国工业的科学基础主要是公共科学界,公共科学对美国工业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另外,还可以看出美国工业界对外国公共科学存在着较强的依赖,也就是说,外国公共科学也是美国工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的贡献者。 从美国工业界发明的专利所引用的本国论文其作者的单位看, 50% 属于学术机构,如大学、学院和医学院; 32% 属于工业界,其他的依次为政府实验室(主要是 NIH 的实验室)、私人非营利组织和联邦资助的研发中心。这又一次表明,公共科学在美国工业的科学基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公共科学,是指由政府机构、学术机构、慈善机构资助的,并在政府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慈善研究机构进行的科学研究。 针对澳大利亚发明的美国专利进行的专利引文分析 ( Narin , et al. 2000) ,支持这一结论。具体讲,澳大利亚发明的美国专利,它们所引用的科学论文, 91 %来自公共科学界(其中大学 57 %,其他公共研究机构 34 %) , 9 %来自工业界。可见,公共科学也是澳大利亚技术的关键性资源。 —————————————————————————— 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1年07月16日 09时00分 来源:《求是》 作者:温家宝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有众多高水平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一、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新形势   新中国建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具有代表性的有: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铁路、实验快堆、铁基超导、超级杂交水稻、基因测序等。“天河1号”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0万亿次,使我国大型计算机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TD—SCDMA无线通信标准研制成功,成为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第三代无线通信国际标准;“龙芯”系列高性能处理器研制成功,实现了高性能处理器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自主研发的65纳米12英寸刻蚀机正式装备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微电子加工制造业有了一个较大飞跃;在量子通信这个通信技术尖端领域,我国建成了世界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制成功,为深海探测和开发深海能源提供了保证;2009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成功培育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使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前沿;等等。这些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对于我国科技发展的这些突出成就,应当充分肯定,这其中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奉献。这也说明,我国科技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为加快科技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是综观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加快科技发展,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主动的迫切要求。我国虽然已成为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发展还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水平偏低,基础和前沿研究比较薄弱,科技体制同经济和科技发展不相适应。我国发展一直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西方国家限制对我国高新技术和产品出口的政策没有改变,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加快推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坚持自主创新,瞄准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冲破外部封锁,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加快科技发展,是抢抓机遇,实现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物质科学、能源资源科技、信息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学与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科技、海洋与空天科技等领域,都酝酿着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并将深化我们对人类自身和宇宙自然的认识,提升人们的科学理性,开辟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貌,催生以知识文明为特征的新型人类文明。   新科技革命将依赖人类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竞争的强大需求拉动,也必将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互相推动促进。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我国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催化剂。我们注意到,西方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都在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开始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平衡,科技发展不平衡远远大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幅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把争夺科学技术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科技创新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们制定实施了一整套支持加快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增加科技投入,中央财政五年共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制定实施了一揽子计划,包括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十二五”期间,我们还要继续加大投入,力争把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现在的1.75%提高到2.2%。我们之所以这样做,重要的考虑就是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   第三,加快科技发展,是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我们能不能完成预期的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关键要看一些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因素能否消除或缓解,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不仅关系五年的发展,也关系今后长期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靠什么?从根本上讲,一要靠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如何破解当前发展难题,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寄希望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更大贡献。   二、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加大,特别是耕地、淡水、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近10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净增739万人,人口数量在增长,耕地面积在下降,人地矛盾突出。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21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北方黄淮海地区人口、经济总量、粮食生产都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但人均淡水资源仅400多立方米,不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即使南方,季节性缺水问题也十分突出。从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10年进口2.4亿吨,进口依存度达55%。2010年原煤产量32.4亿吨,消费量接近34亿吨,煤炭净进口1.4亿吨,已由煤炭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也出现结构性短缺。我们一方面面临人口总量继续增加的压力,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压力。总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低成本土地、劳动力投入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代价。中国13亿人口的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变革大事件,必将为世界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和动力。但是沿袭传统发展模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未来五年,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形成少投入、多产出、少排放、多利用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轨道。如果未来五年这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以后的路走起来将会十分艰难。我们既要为当代人负责,也要为子孙后代负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还要为人类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做出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科技工作要紧紧把握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并不断引领未来的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些重大专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作用,对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地位具有战略性、标志性意义。实施这些重大专项,有利于我们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机遇,促进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以来,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对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大核心电子器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等重大战略性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建设大型油气田、大型核电、水污染治理等一批对产业发展整体带动性强、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国家示范工程。同时,还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着眼于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对重大专项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方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经过认真研究论证,国务院去年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明确部署: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这是我们立足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又紧紧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作出的抉择。旨在抢抓机遇,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关重要的是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只有科技创新占据制高点,产业发展才能占据制高点。这一点关系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败。   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是同步的。从这点看机遇是抓住了。但是从实施进展情况看,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三是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具体到一些领域或产品,技术路线、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清楚。例如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是什么,现在重点发展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是不是最终产品,并不十分明确。混合动力车现在有了一些进展,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发展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下来。再如推进三网融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当前还存在许多技术上的挑战,需要在网络结构、网络核心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网络带宽、网络终端和业务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发展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选择好方向和技术路线,第二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对具有战略方向性关键共性技术,要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正是这一点上,暴露出我国体制上的一些突出问题,各部门、各行业往往不能在国家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体制问题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合理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政府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抓出成效,在这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   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大,总体技术水平比较低。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千万不要以为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可以忽视传统产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无论是扩大就业还是改善人民生活,都不能没有传统产业,而是要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即使实现了现代化,像我们这样生产力水平多层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人口大国,也不能没有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必须与科技紧密结合才有出路。特别是前沿技术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改造传统产业要与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结合起来。从趋势上看,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的融合正在不断加深,若干年后许多领域将难分彼此。我们必须紧紧把握这一趋势,注重利用新兴科技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二者融合发展。例如在能源方面,我国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另一方面也要在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方面大力开展新技术研发,这方面潜力很大,也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在制造业方面,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中国制造”总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许多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进口。提高制造业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在新材料、新工艺、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还有农业,我国有13亿人口要吃饭,土地资源有限,粮食安全始终是最大的隐忧。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必须依靠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农业的许多领域都与前沿科技联系密切。如良种培育技术、转基因技术等。2008—2010年,我国新型转基因抗虫棉培育和产业化全面推进,新培育36个抗虫棉品种,累计推广1.67亿亩,实现效益160亿元,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93%,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虫棉的垄断地位。这是我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取得的重大成就。除了新型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水稻、转基因玉米也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新型抗虫、抗除草剂、抗旱转基因作物以及抗病、品质改良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加快。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一直为社会广泛关注。我国这方面管理十分严格,在转基因生物安全、安全评价、转基因生物标识、转基因生物加工、转基因生物进口、转基因产品进出境检验检疫等方面,有一整套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总之,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方面,还要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贡献。   三、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   基础和前沿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科学活动,是新知识的源泉,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往往会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以至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变革。当代基础和前沿研究,其深度和广度日益拓展,学科分化与交融并进,先导性更加显著,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更加密切。20世纪以来,引发人类经济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兴产业,几乎毫无例外地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紧密相关。例如,量子论和相对论促成了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核能源和核技术的发展;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及其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奠定了遗传工程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当代技术革命的成果主要来自基础研究的开拓。 根据有关资料,美国企业申请专利的科学基础70%以上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每一项新技术专利平均涉及两篇基础研究论文。   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就没有根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花钱可以买来产品,但买不来核心技术,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也买不来。原始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基础和前沿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领导和参与制定的“十二年科技规划”,到改革开放后对科技发展进行前瞻性部署,实施“863”、“973”等科技发展计划,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再到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对一系列领域进行了超前部署,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从1986年开始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基础和前沿研究。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一直在快速增加。基金设立之初为8000万元,2006年为36.2亿元,2010年增加到103.7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加30%以上。   但总体上看,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主要表现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在可能发生科技革命的重要方向上,基本上处于前沿跟踪水平,真正由我国科学家率先提出和开拓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方向很少;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许多重要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先导性战略高技术薄弱,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基础与战略前沿研究积累不够、能力不强的问题逐步显现,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将成为制约我国长远发展的新瓶颈。   对基础和前沿研究,必须进一步予以重视和加强,同时要从国情国力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要着眼于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紧紧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研究方向,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对国家发展具有全局和长远影响的关键领域,有效组织力量开展攻关,力争在科学上取得原创性突破。近年来国际上在基础和前沿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展示了一些新前景。例如,在物质科学领域,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研究探索,很可能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引发新的物理学革命;对量子调控的研究和突破,可能引发信息、能源、材料等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在生命科学领域,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探索,开辟了合成生物学这一新领域,打开了从非生命化学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可能引发人类健康、生物经济和资源环境领域的产业革命,等等。在原有部署基础上,我们还要重点加强哪些领域、怎么调整部署,应尽快根据新情况组织论证,进一步明确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二要加大对基础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和前沿研究投入占科技投入的比重。基础与前沿研究具有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的特点,需要长期潜心研究、持续攻关。国家财政要对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保障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三要依托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稳定支持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潜心研究的优秀人才和团队,提高我国基础和前沿研究能力。四要改革评价体系,为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长期潜心研究的环境。并通过稳定支持,提高他们的收入,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要更好发展,更好地承担起支撑和引领中国发展的使命,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当前的突出问题:一是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由于管理体制和评价导向的原因,许多科技人员还只求论文、样品,目的是评职称、晋级。二是宏观科技决策机制和组织结构不合理,造成体制分割,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短缺与闲置浪费并存,资源利用和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由于部门之间在科技决策上协调不够,造成许多领域重复投入、分散投入,难以在国家整体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削弱了国家科技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在一些战略方向性和关键共性领域,往往不能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三是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不少研究领域,中青年科研人员特别是处在研究工作一线的高水平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对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决策体制、评价体系以及科技系统组织结构、科技人员人事管理制度等,有步骤地系统推进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一,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产业和产品新技术发展创新最为敏感。只有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也才能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要鼓励企业合作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政府从政策和投入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平台,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公共科技成果要向企业开放。以应用为目标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的机制。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国家要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第二,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一要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厘清政府和企业、市场的职能分工。要把政府职能重点放到制定规划和政策、创造良好环境上来。政府财政投入要重点支持基础与前沿研究、事关国家全局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和事关民生的公益性科技研究,引导和支持企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二要建立科技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决策体制机制,特别要完善国家科技发展宏观决策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将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转化为科技研究创新目标的机制。科技管理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决策协调机制,避免多头管理、分散投入。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与实施职能要适当分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重大决策科学民主评议制度。建立跨部门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对科技部门、科技计划、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和监督。三要加快建立科研设施和科研信息社会共享机制。国家投资建设的科研设施,不管建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还是国有企业,都要以非营利的方式向社会开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自有科研设施,也要以合理收费等方式向社会开放,为社会分享。加快建立国家科研信息开放和共享机制。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获得的科技信息资料,能公开的要尽量向社会公众开放,实现共享,提高科技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研究,从而提高国家和全社会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这也有利于广大科研人员互相汲取和借鉴科研活动经验教训,有利于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高成就。国家科技投入产生的大量科技信息和数据,目前基本处于分散、搁置、甚至流失状态,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据我了解,欧美等国家都有系统的科技报告制度,把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产生的资料,包括研究目的、方法、过程、技术内容、中间数据以至经验教训,尽可能向公众开放共享。例如美国现有的国防部AD报告、商务部PB报告、航空航天局NASA报告和能源部DOE报告四大体系每年公开科技报告60多万份。美国航空航天局向社会公开的科技报告累计已达93万份,每月公众点击超过2.3万次。钱学森等多位科学家从60年代起就呼吁建立我们自己的国家科技报告体系,但迄今进展并不顺利。   科研经费部门管理,科研活动分割封闭,也是滋生经费管理和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国家审计署审计发现,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和考核,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第三,继续推进科研机构改革。科研机构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实践证明,科研机构改革,特别是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类科研机构转企改制,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要继续深化应用技术类科研机构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其能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对于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并在投入上给予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要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国家对这类科研机构要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要切实解决科研机构行政化的倾向。推进科研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实行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择优、有序流动的管理办法,使广大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五、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大批优秀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专业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劳动者。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科学普及的民族,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我真诚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贡献,也要积极参与科学普及工作。科学普及工作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科学精神的实质。古往今来,许多先贤圣哲,为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不惜献出生命。没有这种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的发展进步,也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才使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精神,也已成为时代的文化精神。我始终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一方面,我们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并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在世界前列,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最重要的是加快发展教育,提高全体人民受教育水平。全面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2006年制定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五年来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增加了一倍。科普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科技类博物馆达到 582座,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建成开放的155座,从新建馆的绝对数和增长幅度来看,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国家。但总的看,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科学普及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要继续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农民和青少年为重点,在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城市社区全面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国家科普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合理布局并加快科普场馆等设施建设,加强管理,提高运营质量。有效组织动员全社会的科普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要大力繁荣科普创作,扶持原创性科普作品。鼓励著名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创作,努力建设一支专家学者和专业科普人员相结合的科普作品创作队伍。   在普遍提高全民基本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国际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竞争。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量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并根据需要面向世界广纳人才。我国在海外的留学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人才队伍,要创造更好条件吸引他们回国工作。要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健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这是温家宝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 http://www.qstheory.cn/zxdk/2011/201114/201107/t20110714_93103.htm
275 次阅读|5 个评论
列控系统改变人们生活
热度 1 xunjing 2011-7-11 17:16
列控系统改变人们生活
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听到这样的观点:铁路信号(Railway Signalling)相比车辆工程(Rolling Stock Engineering)、线路工程(Track Engineering)过于简单,不好搞理论。举例来说空气动力学设计、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应用都非常容易写文章。因此铁路信号(在轨道交通系统中)并不十分重要,没有前途。 我的思考是这样的:搞车辆、搞线路做的是轨道交通系统中基础部件。他们可以改变自身,却无法改变人们的生活。对于乘客来讲乘坐轮轨列车和乘坐磁浮列车出行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乘坐列车完成一次旅行。也许有人要说高速铁路拉近了地域间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请注意,此处改变人们生活的是高速铁路,不是高速列车。脱离了线路、列控系统,高速列车没有价值。 然而,同样乘坐高速铁路、在欧洲、日本和中国你会有不同的体验。这种不同是列控系统(前身是信号系统)带来的。列控系统可以提供轨道交通系统的各种信息来改善乘客出行的体验。如果说车辆、线路比作互联网中的电脑终端和传输设备,信号系统则是改变人们生活体验的电子商务、社交网络。 举个具体的例子。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遇9级大地震。地震发生时,有18列子弹列车在东北新干线上奔跑,但是地震之后,出现了一个奇迹:所有的新干线列车都没有脱轨,也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其实原因很简单,新干线沿线安装了一套地震预测系统。这套地震预测系统包括海岸地震计测仪、铁道沿线地震计测仪,标准名称为“早期地震检知警报系统(UrEDAS)”。 其工作原理是地震发生前几秒或至几十秒,海岸地震计测仪预先检测到地震的微动,立即把这种微动发出的纵波(P波)信号速传到铁道沿线地震计测仪。铁道沿线地震计测仪作出自动判断后,自动将停电的信号发送到变电所,变电所立即切断新干线的供电系统,从而使得新干线迅速减速,并自动启动紧急刹车系统,直至完全停车。列控系统在其中的功能是完成最后一项工作,也是最终体现整套系统价值的工作——自动启动紧急刹车系统,直至完全停车。 作为轨道交通系统中信息的整合者,列控系统可以提升服务价值。所以说列控系统改变人们的生活。 早期地震检知警报系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5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还是人治的社会
热度 1 ywang69 2011-5-28 18:19
中国还是人治的社会
18日环保部责令天津至秦皇岛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停止建设,此前环保部因环境审批问题督促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停止使用。环保部要求津秦高铁在6月15日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前,不得擅自恢复建设。 自从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中纪委双规后,虽然新部长盛光祖强调刘的问题不会对中国高铁建设有影响,现在看来,刘志军的下台对于中国的铁路建设、对于铁道部影响比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目前许多开工建设的铁路项目基本处于半停工状态,银行资金也很紧张往年各大银行争着把钱贷给铁路项目,如今躲还不及,原来已经签订的合同放款速度大大降低,各大工程局叫苦连天。 这不连环境保护部也开始欺负铁路行业,叫停津秦与胶济高铁项目。 环保部对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发布《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责令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停止建设,其中写道,“经我部华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现场调查发现,你公司新建铁路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项目建设地点部分发生改变,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原来刘志军强势在位的时候,所有的项目也是一个管理模式,当时环保部哪敢动一下铁道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于2005年10月27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第二十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 第四条规定: 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开工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如果铁路项目建设的环评报告通过后,线路没有大的改动或者对当地环境生态有大的影响因素的改变,施工中优化设计线路略有改动都要先报环保部审评(华北平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变化也不大的情况下),这个费时费力费钱的程序搞完,中国的铁路建设速度不知要慢多少(所有施工设备和技术人员停工一天,损失多少啊)。 中国有许多法律法规,但是一阵阵的运动,一阵阵的严打,置事实是依据法律是准绳于不顾就是人治的具体体现,这一阵子,铁道部人见人欺的地位与刘志军的下台有莫大关系。
个人分类: 我有话说|5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记行(七)
qinwei58 2011-4-28 11:05
27日多云 上午在高雄活动,街上有大副宣传广告:拜托高雄市民支持签署ECAF。看来此地也未必是绿营的一统江山。绿河中也有蓝色的潮流。 拜访中山大学,此次接待单位中华公共管理协会的所在地。中山大学学生社团活动比较活跃,有学生在校园里开办的咖啡厅,美术与桌上游戏社团的展示台,各社团活动的海报,以及通缉宿舍小偷的通知(学生自己印制的监视器拍摄的图片)。 学校就在高雄港傍,从港口码头的运转情况看,比较萧条,沿岸停着不少旧船,其中相当部分是二战的船,巳不再会使用了。 中午在一怀旧主题的餐厅吃饭,有猪油拌饭等闽南饭菜,并放映70年代的老电影。饭店内设计成台湾3O—40年代的商铺与街道,引人发怀古情。 下午从高雄左营地铁站乘坐前往台北的高速铁路列车。259公里时速。在新竹下车,清华大学戴教授到火车站接我们,随后前往清华校园参观,特别前往梅园。梅园是记念原北京清华校长、台湾清华校长梅宜奇所建,在他的纪念碑上有蒋中正的题辞。梅园中广种梅树,主甬道两侧则柏树森森。梅树林里的空气在雨后特别湿润清新。 17时10分离开清华。前往新竹海滨17公里休闲带,登高望远,此处是离大陆最近处,约63海里。晚间由新竹市政府在滨海餐厅设宴。
2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带螺旋桨的高速火车
liuxiaod 2010-12-9 23:29
以前写过一篇短文,设想在火车头上装螺旋桨,可以获得更高的速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248 ),当时完全是瞎想的。后来看到一张照片,原来世界上还真有这样的火车,它是德国在1931年造的齐伯林号机车,创造了速度纪录,可惜二战的时候拆了,但是它的速度纪录保持了25年之久。 可惜这种车型没有后续发展,它的速度在现在看来还不够高的原因是因为它只用螺旋桨提供动力,显然是不够的。 高速火车的阻力主要来自于空气阻力,据说空气阻力与速度成三次方关系(这个咱不懂),现在有研究为火车建真空管道,就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但是搞过真空的人都知道,要建立和维护几万公里长的真空管道花费巨大,技术上也不可行。 螺旋桨恰好能够把火车前方的空气扫开,可以起到降低空气阻力的作用,螺旋桨飞机可以在700公里时速下巡航,即表明在此速度下,空气阻力和螺旋桨动力是平衡的。如果现在的高速火车能够在动车组的基础上再加上个螺旋桨,那么达到700公里时速应该没有问题。 如果这个世界有1%的天才的话,大概我可以算其中之一了,哈!哈!
个人分类: 历史|323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呼吁真空管道磁悬浮高铁建设的BBS帖子集
zbouyang 2010-12-8 11:34
以下是笔者发的有关呼吁开展真空管道磁悬浮高铁建设的帖子集(大部分为原创)。 1. 真空管道超高速运输网络帖子集粹 (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75504.aspx ) 2. 真空管道磁悬浮超高速铁路只争朝夕 (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75495.aspx ) 3. 真空管道磁悬浮加速火箭发射塔(巴比伦通天塔) (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75478.aspx ) 4. 真空管道运输概念及发展历程 (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75403.aspx ) 5. 比飞机还快:美国长期运输问题解决方案 (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75401.aspx ) 6. 沈志云院士提出真空管道高速交通设想 (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75381.aspx ) 7. 真空管道磁悬浮超高速列车不久将取代现有的飞机和火车 (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75376.aspx ) 8. 建造时速1000公里以上的列车网 (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75308.aspx ) 9. 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旅行体验 (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75467.aspx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速铁路--地面飞行轨道建设是一个可以让中国腾飞的巨大产业
zbouyang 2010-12-8 11:14
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能抓住一个或数个产业做大做强,则可以实现国家的腾飞。英国是抓住蒸汽机产业成就了第一个工业文明霸主,德国是抓住内燃机及汽车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腾飞,美国是抓住军事工业、航空工业和半导体产业取得了经济霸主的地位,日本是依靠集成电路产业、液晶手表、显示产业等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当前,一个巨大的机遇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就是高速铁路产业!这里给一个粗略的估算:设想一下,全球有100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建设规模,每公里投资按1.5亿人民币计算的话(将来的磁悬浮真空管道高速铁路会略高),则有150万亿元的产值规模。按5倍的产业带动效应计算,则可以带动750万亿的产业,如果中国能占据其中1/10的话,则有一个75万亿元的产业规模,这个要比美国现今的GDP要高。 目前,我国在高铁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需要利用这一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发展高铁产业,促使我国尽快获取经济霸主的地位。 当然,不是说除了高铁工业,其它工业就不重要了。由于中国人力资源巨大,经济总量已经据世界第二,中国有能力在数个产业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这里想说的是,中国需要像重视电子工业、光电产业、物联网产业、生物基因工程、医药、能源等产业那样重视高铁产业。 在发展高铁产业方面,既要重视高速轮轨铁路技术,也要重视真空管道磁悬浮高速铁路技术,这样才能始终引领世界高铁技术潮流。事实上,真空管道磁悬浮高速铁路技术已经不存在原则上的困难,是可以迅速开发并加以实现的技术。真空管道磁悬浮高铁耗能低、环保、低噪音、速度高、效率高是不久的将来就会得到普及推广的技术,需要引起政府高层官员和铁路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高度的重视,特别是科技部和铁道部领导需要对此加以高度重视,需要设立大力度的专项资金、组建大规模的人才队伍和相应的机构(如铁道部高铁局、高铁研究院)来开展有关技术开发工作,组建高铁建设集团、高铁技术开发公司等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快速融资加快高速铁路建设,推动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 本人极力推荐积极发展1/10~1/50个大气压的低真空环境下的真空管道磁悬浮高铁技术。这样的低真空环境利用现有的技术非常容易实现,造价低廉(其造价应为现今高铁的建设成本的1.2~2倍)。在这样的低真空环境下,只需用当今高铁同样的能耗,就可以实现1200~2800公里的时速(在这样高速的情况下,轮轨方式是行不通的,因为轮子与铁轨之间的高速摩擦极易引发电火花熔解损坏轮轨并导致事故发生。而磁悬浮列车完全避免了摩擦,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到时,航空工业将主要服务于军事、国防、抢险救灾等领域,而所有的民用航空业将全部被高铁取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00 次阅读|2 个评论
即使到了那一天
lxwang 2010-5-24 09:10
兰州至西宁仅需1小时,到西安2.5小时,到银川3小时,到成都4小时,到重庆6小时,到北京、乌鲁木齐8小时,到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时间也大为缩短,这些告诉铁路从2012年开始陆续开通,10年后兰州将全面步入高铁时代,出行更加快捷。看了这些,甘肃人是不是感到血脉喷张、感慨激昂、欢欣鼓舞、磨拳擦掌、群情鼎沸、热泪盈眶...一切表达激动的成语用在这里也不为过。然而,在激动的同时,我们也需看到,按照目前已开通高铁的票价,武广客运专线,全长1068公里,一等车票价为780元,二等车票价为490元;郑西之间505公里,试运行期间票价一等车票390元,二等车票240元,即使到了那时候高速铁路全面开通,兰州到西安六百多公里,兰州到北京、乌鲁木齐一千八百多公里,估计这个票价也会很高,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高铁开通后,一些原来廉价的普快就会减少甚至逐渐取消,一些人出行会更难。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社会杂谈|24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奥巴马坦称美国高速铁路落后中国10年
xupeiyang 2010-3-13 21:13
2010年03月13日 13:34 中国新闻网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0 条 2010年2月6日,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该线路全长505公里,列车运营时速350公里,开通后列车直达最短时间由6个多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 中新社发 唐振江 摄 中新网3月13日电 今日出版的香港文汇报报道,铁道部部长刘志军12日在会见该报社长王树成一行时透露,自2008年以来,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要和代表团参观考察了京津城际铁路,对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不少国家表达了与中国合作的意愿。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访华时特别提出,美国在高速铁路上落后中国10年,要与中国合作,向中国高速铁路学习。 据刘志军透露,中央领导多次对铁路技术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指出,铁路系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 刘志军部长强调,中国高速铁路不仅创造了平均时速350公里的全球第一的中国速度,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变化和对所经过地区人民生活形态的改变,更是影响深远。此外,比起仍主要依靠进口和外国技术的飞机和汽车,中国高速铁路的设备和技术,更由于中国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而成为中国创造的代名词。 刘志军表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只拥有2.2万公里铁路,且一半处于瘫痪状态。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得到了发展,近年更出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据悉,截至2009年底,中国铁路已经达到8.6万公里营业里程,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他强调,中国铁路的优势不止是在速度上的全球第一,在铁路所产生的效益上更是无人能及。此外,在世界各国都在倡导低碳经济的时代,高速铁路运能大而且基本上没有碳排放,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相比其它交通运输工具,高铁在节约土地、能源以及污染小、安全性好等方面优势明显,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记者李雪颖)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的海外高速铁路订单
gxdu 2010-3-2 14:35
偶然间看 日本经济新闻(2010.3.2日版) www.nikkei4946.com 看到日本政府目前在海外的大型铁路修建计划 巴西 :510公里,Rio de Janeiro(巴西第二大城市)-sao paulo(圣保罗),耗资1万7千亿日元,由以下单位合作施工(三井物产,三菱重工业,日立制作所和东芝) 越南:胡志明高速铁路,河内,全长约1600公里,耗资5万亿,采用新干线的技术。由川崎重工,日立制作所和三菱重工修建。 印度:德里-孟买的货运铁路,全场约1400公里,由川崎重工业修建,1期待款4500亿。 另一则新闻,日本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占有率2007年占全球的24.6%,2008年仍占有到17.7%,主要的制造商包括夏普, 京瓷 (京セラ株式会社),三洋电机,三菱电机。 三菱化学推出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预计2012年上市。 2009年中国汽车牛了一把,一举突破1000万辆的销售总量,达到1364万辆,替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从当日的日本经济新闻,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比亚迪去年的成绩不斐。而丰田去年的增速不理想,低于全年的平均增速46.2%。增长过慢也是一种倒退。 最新消息,2010年1-2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52.5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3.81%,而日系车销售了36.7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3.63%。今后不仅日系车,其他品牌也很难维持现在的市场份额。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2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福州-温州铁路:乘动车组过隧道舒适吗?
热度 1 陈龙珠 2009-10-23 22:30
国庆前欣悉 上海-宁波-温州-福州铁路开通试运行 ,动车组全程时间在6小时之内,大约只是原来线路上海-福州快车历时的一半。近日到福州参加全国工程质量学术会议,我便有意返程从福州乘动车组列车去温州,一则亲身体验一下这段山区乘准高速列车沿途观光的心情,二则去看望那里的熟人( 还有科学网博主 胡新根 先生 )并切磋明年可能的合作科研。 第一次到福州且停留时间有限,没能大街小巷地走走看看,只是在会议住处( 梅峰宾馆 )爬上10楼高的平屋顶扫描了一下福州老城西北区域的大致轮廓。青山绿水映托着一排排整洁的房屋建筑,看来 福州 是座值得下次再来的城市。 今日天一亮,我便起床下楼结帐,再出门打的去了福州火车站。东方天边的晨曦尚未消退,车站广场宁静而宽敞。 在广场周边转了一圈后,我便进站上楼候车,不久随人流走过天桥再下到站台准备上车。这趟早班开往上海的动车组所停靠站台的地面竟然还没铺上地砖,而刚才走下来的天桥也是由临时钢构简单地搭接而成的。看来,福州站尚未完成对接沪-甬-温铁路交通的基本建设工程。 7:44动车组启动离开福州站,我欢欣地期待着浏览沿途的自然风光,可这很快就被一个接一个的隧道和耳膜的不舒适感判决成了幻想。 前几天的一个中午,我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园内还与碰到的一位流体力学教授谈及京沪高铁运行 于隧道时乘客听觉舒适度临界车速 和 台风过境时段防侧覆安全车速 的科学论证问题。这位早年柏林工大学成归来的教授说,铁道部科研设计单位按理说应该早已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而我则不以为然,因为最近十多年来,在国家许多重点、重大工程中边施工边设计边研究的现象屡见不鲜。 从福州站开出经过第一个较长隧道后听觉的不舒适感,让我放弃了沿途观光的想法,而开始凭直觉与车厢前端显示屏上的车速进行粗略地相关性观察了。在经过了10余个隧道后,本人的感觉大致是: (1)这趟动车组正常运行(包括通过隧道)的时速 250km/h ,对不能于几秒钟通过的较长和超长隧道, 列车出洞前后那段 车内气压变化乃至耳膜不舒适感最强,在 超长隧道的中部 还有一个区段耳膜不舒适感 较强 ; (2)由于有2个隧道出洞不远就要经停车站,所以有幸观察到列车以160~210km/s经过隧道时的听觉舒适感,初步结果是列车时速低于 200km/h 时,上述出洞前后那段的耳膜不舒适感基本消失。 在1个小时稍余的时间内10余次经历了进出隧道的不舒适作用后,我的听觉变得相当的难受且令人心情不爽,而且在下车后近半天的时间内那种不适感仍未完全消失,似比我当年乘坐日本新干线经过隧道时的问题要严重不少。由这种现象, 至少我本人认为铁道部在设计或决定这条隧道较多的铁路运行方案中,没有科学地考虑过隧道时人听觉的舒适度 。对目前已建成的隧道来说,按人听觉舒适度控制的运行车速似不能超过200km/h,而不应该按现在的250km/h运行。 京沪高铁沿线也是有一些隧道的,其考虑乘客舒适度的运行时速会是多少呢?铁道部似乎至今尚未就京沪高铁运行速度和历时发布正式的决策信息,其中之一的因素会包含于此吗? 经过颇为难受但又有收获的100分钟,我正点达到了仍在大兴土木的火车温州南站。 (2009-10-23晚编发于温州奥林匹克宾馆,次日下午修改于上海南洋博仕欣居)
个人分类: 土建科技|9557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