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列维-布留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壮丽的死胡同?
热度 1 lvnaiji 2010-3-26 17:06
吕乃基 博主近日泛读陈方正大作《继承与叛逆》,同时也顺便浏览了多篇评论,其中数篇关系到同一个命题,引起我的思考,希望也能引起网友的关注。 江晓原 教授提出,在百川朝宗于海的总背景下,中国的川有没有入世界的海?江晓原在评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的文中写道, 李约瑟将现代科学看成大海,一切民族和文化在古代和中古所发展的科学(广义的)则是千百条河川,最终都汇入了现代科学这个大海之中李约瑟自己的措词是借用中国的说法百川朝宗于海。 然而 江晓原 教授质疑:   中国古代的这条川,究竟对今天现代科学这个海有多大贡献?这也是很成问题的。   而余英时在本书长序中提出了一个看法,他认为到 19 世纪时,李约瑟所想象的百川朝宗于海的状况根本未曾出现。事实上,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全盘西化,中国传统的科技被全面放弃甚至连接引西方新科技的作用都起不了,那又如何谈得到百川朝宗于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f2bc80100h7a9.html 类似的说法是,研究计时仪器发展史的兰德斯在《时间革命:时钟与现代世界之建构》一书中,断定苏颂水钟为没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其标题,无疑是许多西方科学史学家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看法与心态的最佳写照:《壮丽的死胡同》。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05/17/content_793927.htm 同时见陈方正( 24 ) 略有差异的是, 2009-07-24 陈方正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中国的科学就像是在山上旅行,东转西转;西方的科学则像是在海上使船向一个既定的目标航行。你不能说哪个走得更远、哪个走得更快,因为它走的方向跟经过的地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没有比较的可能。但是中国的这个走法,是走不出现代科学来的,因为方向已经不对了。 http://www.syb.cas.cn/ydhz/hzlt/200907/t20090724_2194367.html 《原始思维》的作者列维-布留尔也有类似的评论。参见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列维-布留尔述及中国古代思维方 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691 百川归海、死胡同、东转西转,以及空洞自足,没完没了;有必要对这些相近及相关的表述做进一步分析。 其一,走进死胡同的究竟是知识还是得到该项知识的思维方式?是否需区分思维方式及由此得到的知识或成果。知识走入死胡同是否也就宣判相应的思维方式死刑?或者说,思维方式是否唯一的以成败论英雄? 其二,如果说是知识走入死胡同,是不是中国古代所有的科技知识,从钟表到中医和周易,全然到不了大海,如同塔里木河消失在沙漠里?(此处当然只是比喻)如果其中还有所区别,陈方正本人就将中医视为特例( 29 ),那么,产自古代中国的什么样的特定的知识能汇入大海,为什么? 其三,在一种知识汇入大海之时,是否必然地挡住了另一种知识的入海之途?或者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在不同知识之间能否融通、融合,如同 IT 产品彼此间的兼容?同样,那么知识的融通与融合是否需要标准,这又是什么样的标准? 其四,即使至今尚未入海,这大概是由归纳得到的经验判断,而归纳总是不完全的,能否由此推出永远不能入海? 最后,中国古代科学知识还有没有其价值,什么是它的价值?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5534 次阅读|5 个评论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列维-布留尔述及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热度 4 lvnaiji 2009-6-17 15:44
近日阅读《原始思维》。《原始思维》是列维-布留尔得到世界公认的名著。一路看下来,感到出彩之处颇多,受益匪浅。不料在第 447 页处有这样一段文字: 中国的科学就是发展停滞的一个怵目惊心的例子。它产生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以及诸如此类的浩如烟海的百科全书,但在我们看来,所以这一切只不过是扯淡。怎么可以在许多世纪中付出这样多的勤劳和机智而其结果却完全等于零呢?这是由于许多原因造成的,但无疑主要的是由于这些所谓的科学中的每一种都是奠基在僵化的概念上,而这些概念从来没有受到过经验的检验,它们差不多只是包含着一些带上神秘的前关联的未经实际证实的概念。 这些概念所具有的抽象的和一般的形式可以容许一种表面上合逻辑的分析与综合的双重过程,而这个永远是空洞的自足的过程可以没完没了地继续下去。 说实话,列维-布留尔的这段文字让我读来怵目惊心。作者对原始思维的研究深入细致,评论客观公允,怎么在述及中国古代科学时,且不论正确与否,会带有如此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段引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尤其令我震撼。在相当程度上,这段话确是对国人延续至今之思维方式的深刻把握: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 列维-布留尔,不论其名声有多大;《原始思维》,不论这本书的评价有多高,对于其中的言辞,包括笔者在内的各位读者自然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必要对空洞自足,没完没了做进一步辨析。这种思维方式的长处是兼容并蓄,包罗万象,乃至在任何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弊病是缺乏批判和怀疑精神,缺乏反省和发展的动力。持这种思维者的手头拥有各类武器,应有尽有。例如,某单位完成了任务,领导在年终总结时说,在下,我们完成了,说明英明决策之类;若是没有完成,领导把情况告诉大家,然后说,由此表明襟怀坦白,实事求是云云。这样的领导,按照波普尔的说法,叫做不可证伪。还有诸如无所不在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既要,又要,以及辩证的或有机的综合之类,貌似面面俱到,实则不知所云。太极图大概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形象体现,以柔克刚。中华文明正是因此而延续至今,或许也正因为此而停滞不前。 如果说,西方文明以严密刚性的逻辑而可以称之为阳刚文明,那么中华文明则以其分析与综合的双重过程而可冠以阴柔文明。记得佛教里的观音本是男身,来到中国后即被揉成女性,可见阴柔之力。中国足球阴盛阳衰,还有盛行于家家户户的妻管严,以及成年男性似乎都要补肾,是否也与此有关?至于依法治国之难,个案处理之多,以及铺天盖地之原则上之无原则,已经有人将其提升为中华民族的智慧。 这种阴柔或智慧可能集中体现在体用的关系上。 在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185 同样面对日心说和进化论,为什么中西文化有不同反应? 中,笔者述及,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涉及人与人的关系,而西方传统文化始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在内容上就不发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正面的冲突。在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伦理道德并非直接建立于关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船坚炮利未必动摇伦理道德,后者乃体,兹事体大,前者乃用,过眼云烟耳。眼下经济腾飞,而政治相对滞后或亦可由此得到解释。 这似乎又涉及知易行难了。在中国语境下,只需一方面,另一方面,然后是辩证的综合,有机的统一,理论研究,或者说知,就大功告成,实际上几乎什么都没说。这大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不需要理论上一致的出发点,只需要在实际上达成一致的终点。广西柳州一个大排档的墙上写着: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吃喝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问题是,吃喝,仅仅涉及人的生理需求,或许尚可,更高、更大的目标呢?再说,即使吃喝,难道就没有人心怀鬼胎?
个人分类: 人文|11728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