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少年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少年班”的由来:李政道偷师江青!
热度 7 xcfcn 2013-7-17 09:58
李政道同 江青 的一次辩论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2008年第5期 作者:施宝华 发现·忧虑·建议 1972年9月,李政道偕夫人秦惠君归返阔别了近三十年的祖国。那时,祖国处在“文革”时期,李政道参观了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发现教学和科研院所的工作秩序很不正常,基础科学研究被严重忽视,科学人才培养的路子不对头。他对此颇为忧虑。 1974年5月,李政道夫妇再次踏上祖国故土,他看到祖国各科研院所、高校的基础科学研究和科学人才培养的状况比两年前看到的情况更令人不安了。他在上海复旦大学参观时,发现学校的科研活动实际上处于停滞状况,物理系唯一的“研究”活动是测量一种电灯泡的性能。绝大多数师生都被下放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留校的少数“工农兵学员”,虽然政治热情很高,可是,他们的科学基本常识都十分欠缺,有的近乎是“科盲”。 李政道的心情十分沉重。但在参观、座谈等交流活动或与各级领导会见时,碍于自己的身份、情面,不能把看到的问题向领导、同行直抒己见,只能从正面提出希望重视基础科学研究、重视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深深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强盛的科学家,如果不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提出来,真是于心难安啊。几经考虑,他决定趁这次回国的机会,向中央领导人写封信,郑重建议祖国要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 李政道白天忙于参加各种会见、参观和进行讲学,晚上回到住地提笔就赶写建议。在写建议的过程中,李政道提出一个观点: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应从娃娃抓起,要从十二三岁的少年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为了阐述这个观点,李政道希望找到一些例证,最好是国内已有的例证来说明。但是,他一时苦于不了解国内的情况,无法找到合适的例子。 这时,一心关注李政道事业的夫人秦惠君女士想起了一件往事:1972年,李政道夫妇首次归国访问时,周恩来总理曾设宴款待李政道夫妇。当时,秦惠君女士与江青相邻而坐。她记得,在席间,江青曾向她夸耀上海芭蕾舞学校培养年轻演员的成功经验,说他们在十来岁的少年中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孩子,到芭蕾舞学校既学文化,又学芭蕾舞技艺。并说这是一条很成功的经验,云云。秦惠君把这件事说给了李政道听,李政道兴奋不已,并向接待部门提出,今天不去观看上海芭蕾舞团演出了,希望能安排去上海芭蕾舞学校参观,看看他们是如何培养芭蕾舞演员的。 5月中旬的一天,李政道夫妇来到上海芭蕾舞学校。他们仔细向学校领导和教师、学生询问了学员选拔的标准、程序,教学安排、学生专长、成才情况,观摩了芭蕾舞教学,看了学生们表演的节目。李政道兴致极高,他认为,芭蕾舞学校,在少年中选拔尖子培养芭蕾舞演员的做法很好,培养基础科学人才也可以参照芭蕾舞学校选拔、培养芭蕾舞演员的做法。 李政道在以《参观复旦大学后的感想》为题的建议书中,阐述了这样几个观点:祖国应从现在起就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和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建立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队伍,这支队伍只要占人口的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比例即可。如果现在不抓基础科学的建设,十年以后将出现严重后果甚至是危险。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没有基础科学就不可能有科学创造。李政道提出,完全可以参照选拔培养芭蕾舞演员的办法来培养基础科学人才。李政道说,选拔十三四岁的孩子集中培养,到十九岁就能达到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水平。当然这些孩子必须具备:(1)有极高的理解能力;(2)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怀疑已有结论,富于斗争精神;(3)有过人的记忆力。李政道说,这些选拔出来的少年在六年的学习生活里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学生既要学习数、理、化,也要学语文、外文、历史、体育,并适当参加劳动。这种培养尖子人才的学校,应当配备优秀的师资和适用的教材和教学设备。李政道最后说,他考虑中国的社会制度有条件这样做,所以才下决心提出这个建议。 建议书写好后,他并没有马上送给中国有关部门。5月下旬,他到达北京后,特地找了老朋友、著名医学家黄宛教授,请他看看行不行?黄宛教授看了认为,李政道先生提出建议是很好的,意见是中肯的,建议的思路是值得研究的。 黄宛的看法使李政道很受鼓舞。当晚,他在北京饭店的住处,又用中文认真眷写了建议书,并写了一封给周恩来总理的信。在信中,讲述了写建议书的动因和酝酿经过,并希望周恩来总理阅后如认为“有可取之处”,敬请转呈毛泽东主席,请他批评指正。 第二天,即1974年5月22日,李政道就把自己在西南联大的老学长、一同赴美国留学的朱光亚先生请来。把建议书和致周恩来的信一并交给他,请他呈报给周总理。朱光亚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是中国方面指定接待李政道的官员之一。 人民大会堂西厅的“争论” 周恩来总理很快看到了李政道的信和建议。他极为重视,在5月24日晚,他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就主持了对李政道夫妇的高规格大型会见。 参加会见的有刚刚复出的邓小平、郭沫若以及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 陪同会见的有著名科学家吴有训、周培源、钱学森、朱光亚、王淦昌、张文裕、周光召以及黄宛等近20人,还有迟群、谢静宜,以及王海容、唐闻生等。 周恩来主持会见。他首先告诉李政道,你写的信和建议书已经呈报给毛主席了。“今天,还是请您先讲讲你的想法好不好?” 李政道听说他写的建议和信已呈报给毛泽东主席,感到很高兴。 他遵照周总理的要求开讲了。他从什么是基础科学,什么是应用科学,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基础科学与国家、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讲起,又介绍了他在参观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芭蕾舞学校的观感,还阐述了他提出的从少年中选拔、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内容。 在李政道阐述自己观点时,在座的江青就显得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她对李政道讲话本能地显出反感、抵触和不耐烦,忍不住想“批判”他几句。 当李政道提出可以像上海芭蕾舞学校那样在十三四岁的少年中,选拔培养基础科学人才时,江青反问说:“五十岁就不行了?”李政道当即回敬:“舞蹈人才不是从小开始训练的吗?”江青见李政道“顶”了过来,马上又打断李政道的话:“舞蹈,是有持续性的。”李政道迅即针锋相对顶了一句:“基础科学也有持续性。研究效率最高也是在年轻时候。所以,也应该在年轻时开始训练,也许在十三四岁,或更早一些。” 李政道接着就选拔培养基础科学人员少年的标准作了解释,提出了三个标准:一个是要有较高的理解力,二是要有斗争性,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怀疑,三是记忆力。……这时,江青回敬说:“你讲的选拔标准有一条叫要有‘持续斗争性’,这有点道理。就是要有持续斗争性!理解是一个条件,但持续斗争性应该放在前面。如果没有持续斗争性,什么都干不成。当然,更重要的是社会制度和主席思想领导的党。” 李政道对江青的说法未必同意,但考虑这不是原则问题就没有反驳。不料江青突然又拔高嗓门嚷起来了:“意识形态的问题很复杂,我就不相信科学比意识形态更难!在座的都是搞科学的,都是二三十岁才出来的,十六年寒窗啊!”江青显然反对要用培养芭蕾舞演员的办法培养基础科学人才,反对从少年中选拔培养基础科学人员。江青看看会场上没人响应她,也发现自己失态和太霸气,于是,她故作轻松地问:“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顶了牛啦!小谢,你讲啊!” 谢静宜受宠若惊应声上阵,一本正经地说:“我认为首先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李政道不知道这位“小谢”是何许人也,便直言与之相辩:“为人民服务,这不错。问题是用什么、怎样为人民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将来的应用科学,也就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谢静宜辩解:“这和社会制度有很大关系,科学要为社会制度服务。主席讲过,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 谢静宜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辩解,连江青都听不过了,对谢静宜说,“你领会错了,他(指李政道)讲的是只有在我们这个国家才做得到。”江青的指斥,使谢静宜低下了头。 主持会见的周恩来总理也许觉得一个会见华裔美国科学家活动的谈话氛围弄得如此紧张有失大国风范,他出来讲话希望调整一下谈话气氛,他说,“毛主席在一次党的会议上曾讲到,一机部搞过一个41个科学家、发明家的小传。这些科学家、发明家中有些是社会地位很低的,不少都是穷苦的工人。它告诉我们(对人才问题)要破除迷信。”他接着对坐在第一排的几位科学家们说:“你们有什么意见?(李政道的建议)可不可以试验一下?” 在场的科学院负责人周荣鑫见没有人说话,便表态:“可以研究、探讨。”周恩来总理打断他的话说:“让他们(科学家)先说。” 在江青面前,科学家们知道要是吭了气必将大难临头,他们又看到江青对来自美国的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李政道都如此骄横霸气。他们哪还敢吭气。周恩来点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的名:“吴老先说说吧。”吴有训不吭气。 在扯了一些与李政道建议无关的话题后,周恩来正式表态了,他对李政道说:“你的建议我们要研究,重视,方法可以不同。”周恩来还没说完,江青又强调“我们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言外之意仍是不同意李政道在少年中选拔尖子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路子。周恩来则进一步明确对李政道说:“你说的完全可以试验一下,只是千分之一嘛!” 周恩来看江青一而再的“顶”李政道的建议,但又不好再跟江青“顶”起来,他很机智地问李政道:“(从少年中选拔培养基础科学人才)这个问题你看有没有阻力?”李政道很理解周恩来问他这个问题的含义。今天会见中江青等“顶牛”不是充分说明了阻力的存在嘛。所以,李政道也会意地回答说:“我想阻力是会有的。” 会见结束,李政道一行回到北京饭店住处后,他发现人们对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概念、范畴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知识了解太少,这也许是一些人对他的建议不理解或不置可否的原因吧。为此,李政道取消了原定当晚去天安门漫步观赏的安排,用中文写了一份《关于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补充说明》。这份说明用通俗、简练的文字阐明什么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李政道说:“什么是基础科学?就物理来讲吧,宇宙间自然界中一些事物的演变都有它们的规律。星球、星云的变化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原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有一定规律的。核和基本核子的构造反应,也是有它们的规律的。可是,这些不同事物的规律又基于一组共同的基本规律。要了解和掌握这组共同的基本规律就要去研究基础科学。 “掌握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就可以将这些规律反复地、螺旋式地循环应用,这就产生了应用科学。今日的应用科学是基于过去的基础科学的成就。现在觉得有用的应用科学项目,如激光、电子计算机、核反应堆,在二三十年前是没有的,它们的产生是由于我们过去在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基础科学上的成就,而目前有用的应用科学不见得在二三十年以后,还都有同样的用处。 “要有将来的应用科学,就得有今日的基础科学。所以,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问题恐怕是不能忽略的。” 李政道用了一个晚上撰写这份《补充说明》。他第二天一早就把《补充说明》呈报给周恩来,同时,给参加5月24日会见的所有人员都印发了一份。他想把道理尽量说清楚,让中国领导人更理解他希望祖国科学和基础科学教育迅速健康发展,使祖国早日更强盛起来的真诚心愿。 毛泽东当“裁判” 在北京逗留的几天中,他虽然忙于各种参观、座谈、讲学活动,但心中时时记挂着他这次回国为振兴祖国科学教育提出的第一个建议的命运,能否被中国政府接受并付诸实施? 5月30日,也就是李政道夫妇拟结束北京访问的那天早晨6点钟,李政道还未起床,就接到一个令他意外的通知:毛泽东主席即将接见他和他的夫人一行。 不到8点,李政道一行来到中南海毛泽东主席的书房,毛泽东已坐在沙发上,看到李政道一行来了,就起立与李政道握手。落座后,毛主席知道李政道在上海长大,就幽默地问:“有上海,有没有下海?”李政道虽说在上海长大,但从未听说过下海,便回答说:“不知道。”毛泽东说:“有上海就有下海,不然就不对称了。下海是一个镇子。”李政道对毛泽东知识渊博而深感钦佩。 毛泽东很快切入了正题:“你提的培养人才的建议我是赞成的。但是,你的那个理论没有讲清楚。” 李政道听毛泽东说赞成他提出的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非常高兴,担虑多天的建议能否被采纳的问题有了最权威的答案。但是,毛泽东又说“理论没讲清楚”又使他心中泛起不安。 毛泽东接着说:“理论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应用科学来的,然后又指导应用科学。”李政道听了断定,毛泽东没有看到他的《补充说明》。由于自己在建议书中,对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阐释不够充分清楚,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同科学上的阐述是有差异的。 于是,李政道向毛泽东阐释了自己对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观点。李政道说,从科学上看,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基础科学有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应用科学也有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基础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应用科学是以基本规律为指导进行创造发明。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启示或为应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或规律性指导。 同毛泽东这次的会面和交流,使李政道深受鼓舞。他知道,毛泽东对他提出的从少年中选拔培养基础科学人才建议的肯定,不仅对发生在人民大会堂的与江青的争论作了结论,也为中国政府采纳实施这项建议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当时的中国,有了毛泽东主席的“最高指示”,那是必定会得到贯彻实施的。 在周恩来主持人民大会堂西厅的接见时,郭沫若、吴有训、周培源等老科学家对他的建议不吱声,李政道当时也困惑不解。因为,这些老科学家都深知基础科学的重要和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重要和急迫,但是为什么不表态呢? 接见以后,李政道和夫人秦惠(竹下加君)先后从老朋友和在祖国的亲属交谈中,他们才知道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尤其是在江青等人面前,科学家都属“臭老九”,都是要被揪出来的“反动权威”斗倒斗臭的。仅仅因为中央的保护才免遭批斗。“你是美国人,又是应邀来访的贵宾,顶了江青没事,那些老科学家要是像您这样同江青‘对阵’,早就被揪出来‘斗倒、斗臭’了,弄不好还得坐班房呢。” 李政道夫妇听了,连连“呃,呃”若有所悟,他们很理解这些老科学家的处境和心情。 后来,他们还知道,就在周恩来主持接见他们的时候,国内正在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四人帮”蓄意将矛头指向周恩来。周恩来是在承受巨大政治压力的困境中,对他的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表示支持,提出“完全可以试一下”是冒了政治风险的,是很不容易的。幸好毛泽东也表示“赞成”,才算以“建议被接受”而告终,要不,不知会生出什么风波来。 李政道听了惊愕咋舌,感到不可思议。 最后还要交代:由于有了毛泽东的“最高指示”,李政道提出的从少年中选拔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终于得到贯彻,但是,也拖了近四年时间,其间遇到的困难与阻力可谓“山重水复”。直到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在方毅同志担任副总理、主持科学教育方面的工作后,贯彻落实李政道的建议的工作才放到了议事日程。这年三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了“少年班”,这是我国开辟的“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第一期招收了21名学生,平均年龄14岁,最小的是11岁。 在美国的李政道得到消息后欣喜不已,他特地发来贺电:“人才代出,创新当少年;桃李天下,教育数科大。” 少年班从1978年开办以来情况相当好,到2002年已经招生26期共999名少年大学生,毕业767人。1985年,在“少年班”的基础上又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到2002年已招收18届共727人,毕业432人,据统计,在“少年班”毕业的学生中,80%考取了国内外的硕士研究生,其中三分之一的硕士研究生攻读了博士学位。许多人成为科技领域的拔尖人才和各种科学奖项的得主。 长期在李政道身边工作的季承先生对我说,李政道教授提出在少年中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是在“文革”动乱的特殊时期,那时,他先后于1972年、1974年来到中国访问,亲眼看到中国教育事业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了被破坏的困境,教学陷于停顿,教师被打倒靠边,优秀学生去“接受再教育”了,基础科学和基础科学人才培养被否定、受歧视。科学事业,特别基础科学面临人才断档、后继无人的危境。李政道先生建议是希望经过他的呼吁能拯救中国基础科学事业和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冲击“极左”派对基础科学事业和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破坏。而不是仅仅强调从少年中选拔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看来,李政道教授的这个目的是达到了的。事实上,后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李政道教授再次归国访问时,他一再强调要重视和振兴基础科学,应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特别是他主张派优秀青年到美国名牌大学去深造,倡导并亲自参与“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培养中国基础科学人才的活动,在十年中培养了千名中国科技精英。 PS:虽然耳闻少年班是李政道提议搞得,但是具体细节还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李政道还是向江青偷学来的。李政道介入中国的政治可谓深也。这个课题其实很值得一做。
个人分类: 杂论|1408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Science 杂志专题报道中科大少年班?(转)
zhaofuqiang 2013-5-6 10:17
近日在中科大主页上看到一个标题为“ Science 杂志专题报道少年班学院 ”的新闻, Science 专题报道我国大学的事情,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专题报道一所大学一个特别学院更是闻所未闻,所以很感兴趣,就想自己看看英文原文报道。根据中科大以往的新闻报道习惯或者模式来看,对于像发表在 Science 这么牛的杂志报道,一般都会在文后给出英文原文报道的链接。但是这次很反常,中文报道很短,并且没有任何链接。无奈,只好自己查了,前两天没有查到,越是查不到,反而越是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个周末闲来无事,就再次用谷歌查。中科大的上述报道的开头说, “4 月 19 日出版的第 340 卷 Science (《科学》)杂志以 “The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chool of the Gifted Young” 为题专题报道了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 ” 于是就用 “The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chool of the Gifted Young” 这个标题来搜,结果,用谷歌搜后,不但没有任何相关英文报道,连上述的中文报道也没有。后又在 Scienc 杂志的主页上查找还是没有查到,就越发感到蹊跷,于是用百度搜了一下,结果虽然没有英文相关报道,但是相关中文报道却不少(这也说明谷歌搜中文内容不给力),除了上述的中科大自己网站的报道外,还有包括凤凰网在内的多家媒体的转载,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有人说这是一个广告,而非正式报道,于是重新到 Scienc 杂志的主页上查找,终于查到,真是费劲啊,这篇 “ 专题报道 ” ,可在如下网址免费下载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0/6130/local/advertising.pdf ,( 文中 第 3-4 页 ) 。我们知道, Scienc 杂志一般报道或者论文是要付费阅读的,但是广告除外。 从这个网址也可以大致判断出 , 这篇报道是广告性质,下载读后发现,果然在文章的首页左上角,明确标注了 “ADVERTISEMENT” (广告,参见上面的文章首页截图) , 所以这个是千真万确的广告。并且从这篇英文文章的写作来看,应该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中文介绍的英译本,不像英语是母语的英美人士写的,更不是 Science 自己的记者写的。所以,这篇文章似乎真的是 “ 专题报道 ” :自己 “ 专 ” 门花钱让 Science 刊登自己写的报道。
1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ence 杂志专题报道中科大少年班?
热度 15 wsyokemos 2013-5-6 03:58
近日在中科大主页上看到一个标题为“ Science 杂志专题报道少年班学院 ”的新闻, Science 专题报道我国大学的事情,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专题报道一所大学一个特别学院更是闻所未闻,所以很感兴趣,就想自己看看英文原文报道。根据中科大以往的新闻报道习惯或者模式来看,对于像发表在 Science 这么牛的杂志报道,一般都会在文后给出英文原文报道的链接。但是这次很反常,中文报道很短,并且没有任何链接。无奈,只好自己查了,前两天没有查到,越是查不到,反而越是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个周末闲来无事,就再次用谷歌查。中科大的上述报道的开头说, “4 月 19 日出版的第 340 卷 Science (《科学》)杂志以 “The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chool of the Gifted Young” 为题专题报道了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 ” 于是就用 “The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chool of the Gifted Young” 这个标题来搜,结果,用谷歌搜后,不但没有任何相关英文报道,连上述的中文报道也没有。后又在 Scienc 杂志的主页上查找还是没有查到,就越发感到蹊跷,于是用百度搜了一下,结果虽然没有英文相关报道,但是相关中文报道却不少(这也说明谷歌搜中文内容不给力),除了上述的中科大自己网站的报道外,还有包括凤凰网在内的多家媒体的转载,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有人说这是一个广告,而非正式报道,于是重新到 Scienc 杂志的主页上查找,终于查到,真是费劲啊,这篇 “ 专题报道 ” ,可在如下网址免费下载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0/6130/local/advertising.pdf ,( 文中 第 3-4 页 ) 。我们知道, Scienc 杂志一般报道或者论文是要付费阅读的,但是广告除外。 从这个网址也可以大致判断出 , 这篇报道是广告性质,下载读后发现,果然在文章的首页左上角,明确标注了 “ADVERTISEMENT” (广告,参见上面的文章首页截图) , 所以这个是千真万确的广告。并且从这篇英文文章的写作来看,应该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中文介绍的英译本,不像英语是母语的英美人士写的,更不是 Science 自己的记者写的。所以,这篇文章似乎真的是 “ 专题报道 ” :自己 “ 专 ” 门花钱让 Science 刊登自己写的报道。但是我相信没有哪位读者在未看本文之前,看了上述报道后会如此理解 “ 专题 报道 ” 。我个人觉得,自己花钱在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媒体介绍自己当然是好事(也说明我们一些大学越来越不差钱了),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但是没有必要刻意隐瞒真相,拔高自己。上述中科大的报道,实在是有违该校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传统本色,不应该花了钱,反而起了负面作用,最终给少年班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这篇报道(或者说是付费报道),尽管已经正式刊登,我还是有自己的两点马后炮式的粗浅看法: 一:该英文报道应该是一位英语高手写的,但是其翻译中文版的痕迹明显,尤其是有关历史介绍部分,对于并不了解中国和少年班历史的外国读者而言,简短背景介绍恐怕是必要的。所以我觉得在文章刊登之前,如果能让一位母语是英语的学术界英美人士来润色,使之英文更地道、更符合外国尤其是欧美读者的阅读习惯,效果会更好。毕竟,花大钱在 Science 上买两个整版的版面做广告是做给外国读者看的,主要目标读者不应该是中国读者,不然直接上中文就是了。 二:该报道确实如中科大网站的报道所言: “ 从专门的学生选拔方式、独特的课程体系、学生培养成果、 “ 为未来创造领导者 ” 的办学目标等四个方面,对少年班学院的历史和成就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 。我个人觉得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报道?!现在中科大的少年班学院已经包括 “00” 班(即教改班),少年班的学生除了年龄和录取方式与 “00” 班有所不同外,录取后,选课、上课以及管理方式并无不同。另外,整个少年班的管理运作方式和美国许多大学(至少上百所)都有的 Honor School/College 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不妨大致比较一下中科大少年班和这些 Honor School/College 的异同,并明确提出自己的特色之处,并说明为何这些特色可助早慧 / 精英学生成功。如此,也许读者更有兴趣阅读。一点浅见,不当之处,欢迎拍砖。 最后,本文无意给中科大 / 少年班上眼药,我也不是第一个爆料的,网上已经有人看出端倪,只是善意提醒上述中文报道要严谨和实事求是,比如中文报道说 “ 杂志从 …….. ,并且称赞少年班学院的办学是一项对中国优秀学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 ” 如上所述,这个 “ 称赞 ” 显然不代表 Science 杂志的态度和观点,而是纯属自己称赞自己。中科大少年班 30 余年办学成就有目共睹,没有必要非要 Science 杂志肯定、称赞一把。 后记:本文在科学网贴出后,为了慎重起见,又在网上搜了一把, 觉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的相关报道更靠谱,用的标题是 “ Science 杂志介绍中国科大少年班 ” ,是 “ 介绍 ” ,而非 “ 专题报道 “ ,而有关涉嫌付费广告的问题,是这样报道的: “ 从《科学》杂志关于少年班报道的内容判断,上方均用小字体标注 Advertisement 。中国科大校友新创基金会在 2 月曾致电一位熟悉美国科技期刊运作的校友教授。他也是美国总统奖获得者、科学促进会会士( AAAS Fellow )。该教授介绍,这可能是中国科大与《科学》杂志的合作。即使付费,他也高度肯定, “ 这也是对中国科大的重大宣传利好 ” 。 ” 所以,根据这个报道看,中科大也未必就付费给了 Science 杂志,进行自我宣传,但是中科大主页上的报道还不如独立的 校友基金会的报道专业、靠谱,确实有自我拔高之嫌。
个人分类: 乱弹杂谈|17569 次阅读|29 个评论
宁铂终成云海法师,但也身披大红袈裟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3-4-8 13:31
  李祥刚的新博文提到了宁铂的事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0487do=blogid=678169   记得自己听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历史,印象里少年班很大成分就是因为宁铂的存在而建立起来的。   之后,全国不少名校开始开设少年班,可谓一窝蜂,最后,大浪淘沙,今天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家的少年班保存了下来,其他的几十个少年班全都烟消云散了。而如果从统计意义上说,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应该比我们这般正常班的要高(一点或者半点),但是,说到毕业生个人间的比较,那就没有办法做了。   但是,正如贾宝玉出家也要披大红的袈裟一样,宁铂即便出家也还是会被世俗打扰的,他的讲座就会被广泛关注,而其他同年出家的和尚则肯定没有这样的社会影响力了。   出家的名人很多,李叔同是另外一个近代史上的名人,但是,也许和宁铂不同的是,李叔同是感情过于丰富的人,最后选择出家有对感情寂灭的绝望。而宁铂,我不知道到底内心的什么驱动使得他做了如此决绝的抉择。   关于宁铂,我在科大当学生的时候他已经是老师了,我们的老师也不时在课上提到他的大名,比如,他的围棋下得不错,是业余几段云云。我的同班同学有和他下过的,回来说他确实厉害。   围棋如果只是业余爱好,其实离和尚好像就很近了,呵呵。君不见很多和尚都是围棋高手呀。   当然,这是戏谑之言。不过我对有这个印象是受王诗槐主演电视剧《几度夕阳红》的影响,最后,无法找回原来爱情的男主角去做了居士,镜头里他和和尚下围棋的镜头给我留下了极其凄美的印象。   还有人说宁铂是捧杀,俺觉得荒唐,其实,记者们一个时期的关注能对一个人有多少影响呀!更靠谱的解释其实应该是宁铂适合于某种类型的学习,但是不见得适合做研究,做教授。他儿时表现出来的天赋也更多是记忆类的领域,与创造关系不大。   但是,正如中国的任何领域的历史都是政治史一样,所有的才子都必须要上大学、当状元,做翰林,如果去采了草药,那就是一生的失败。即便是李时珍,每个家长也绝对不会让自己家孩子去以他为榜样,李大师只是个失败后的励志故事罢了,先依然是要承认失败的。   另外一个出家的名人是李娜,她的《青藏高原》至今都是无法企及的高度,听完李娜再听韩红,几乎是不忍卒听——高音太勉强了。看过一个采访,说李娜一直没有机会出个人专辑唱片,而和她同时代的人都有人赞助出了唱片。我看得到那篇采访里暗含的意思,李娜不愿意为出一张唱片而舍弃自己,而其他出了唱片的人,舍弃些自身的什么是社会所鼓励的。这个暗示很恶毒,但是也许事实如此,我不知道。   在媒体得知宁铂出家之后,一篇惋惜之声,或者间或有嘲讽之声,现代版的伤仲永云云。   里面也有合了我胃口的评论,说宁铂终于到了他永恒的家乡。   是这样的.............................
个人分类: 人论|57656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大少年班天才---宁铂(云海法师)<摄阿毗达摩义论>专题一:八正道
热度 2 lixiangfm 2013-4-8 12:24
不知道为什么,主流媒体对宁铂出家总是惋惜、总结教训的态度。 谁的一生比另外的人的一生高一等?就像人真的比动物高一等,为“高等”动物? 只要不侵害别人的利益。认认真真度过自己的一生。哪算更好?哪算更差?哪算理想远大? 若理想是卖猪肉。 还就只摆一个肉摊子,不扩大。 只要卖的每天高兴,不也挺好? 先不问:宁铂万一成了高僧呢? 成了高僧才能证明一些什么吗? 成为普通僧,少林寺的扫地僧,“庸僧”就不行吗? 当然,现在看来,“高僧”的势头是有点挡不住了。 喜欢的可以听听他的讲课: http://www.tudou.com/plcover/EGFtxJx3thE/
个人分类: 我的各种谬论|7719 次阅读|3 个评论
老蒋,你怎么看?
热度 26 zhangyuxiu 2012-12-8 12:38
老蒋,你怎么看?
前一阵去合肥,晚上参观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听说那个著名的少年大学生,我们念书时心中的偶像之一——宁铂,从佛门回到中科大教佛学。别人问他:你怎么回来了?他说:本以为找到了一个清静的地方,没想到佛门比俗世更纷扰。中科大以一颗包容的心欢迎他回到母校。科学网吃素的老蒋,对这件事儿,你怎么看? 1 2 3 4
5716 次阅读|59 个评论
今昔少年班
ScienceNews 2012-5-15 18:39
今昔少年班
2012 年 5 月 1 日, 8 位华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其中,庄小威、骆利群均毕业自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78 年 3 月 9 日, 21 名少年被选拔进入中科大,成为中国首个少年班大学生。他们最大的 16 岁,最小的只有 11 岁。 为“早慧”者 他 2 岁半时会背 30 多首毛泽东诗词, 3 岁时能数 100 个数, 4 岁学会 400 多个汉字,具有如此能力的宁铂被誉为神童。 1977 年 10 月 12 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 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国恢复了高考。 10 天之后,“神童”宁铂父亲的好友、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给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举荐这位赣州八中高二年级的少年天才。 11 月 3 日,方毅批示中科院下属单位中国科技大学:“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中国科技大学立即组织了几位教授,带着考卷奔赴江西,现场考察“神童”,宁铂就这样走进了中国科技大学。 与宁铂经历相仿,来自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的高一在校生王永的考试也很顺利。 面试那天,王永答对了所有的问题。老师当场说,他被录取了,并问他“通知书你是现在带走,还是寄到学校?”当时的王永还有点小小的虚荣心,就说寄到学校去吧。再后来,王永成为科大自动化系的一名教授。 同年,招生工作人员奔赴上海、长沙、沈阳、福州、扬州等地,通过群众推荐和实地了解,发现了一批成绩优秀、 16 岁以下的学生。招生工作人员对这些少年进行笔试和口试、体检等,最终确定了 21 名智力超常少年成为少年班首批学员。 第二期少年班成员达到 68 名。第一期少年班虽早入学半年,但都在学习中学知识,最后与第二期少年班同时毕业。 少年班里,有不少各省市数学竞赛冠军:陕西省数学竞赛冠军姚进、江苏省数学竞赛冠军周曙东、四川省数学竞赛冠军魏幼成、山西数学竞赛冠军王化军……这些数学好的学生,逻辑能力很强。 由于一进校就被罩上了“天才少年”的耀眼光环,少年班“大学语文”的第一课就是王安石的《伤仲永》,以警示学生不要“骄傲”。 课后,一个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警惕着!泯然众人矣。”而当时少年班里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骄傲的尾巴按下去”。 传奇的起点 1977 年 12 月的一天,屋外的雪下得很大。张亚勤正在暖和的屋里和小伙伴下军棋。忽然,他的班主任拿着一张报纸来到家中。班主任此行的目的便是找他的妈妈谈那篇宁铂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的报道。 张亚勤认真地读了那篇报道。然后, 11 岁的他坚定地对妈妈说:“我要考中国科技大学。” 按照规定,只有高二的应届生才能参加高考,张亚勤非但不符合条件,而且还有两年的课程要补。 而张亚勤以惊人的学习速度,在短短一个月内完成了高中两年的课程,并成功考入了高二的尖子班。 张亚勤报名的时候,离少年班考试只有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了,但他连考哪几门都不知道,就拿了一本老的数学习题集,开始复习。经过 7 个月的努力,年仅 12 岁的张亚勤如愿以偿考入了中科大,而且是当时唯一一名数学得满分的人。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整个太原轰动了。张亚勤回学校时,墙上写着大幅的标语:“向张亚勤同学学习”、“掀起向张亚勤同学学习的新高潮”。 录取通知书寄到之日,张亚勤的母亲拿出一张老地图,想要找出中科大的具体位置。地图上有各个不同的城市: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是三个圈,太原算中等城市,是两个圈,合肥只有一个圈。 “原来我要跑到一个更小的地方去啊”,这是 12 岁的张亚勤对中科大的第一印象。不过到了那里,他发现合肥虽是小城市,却藏龙卧虎。 在中科大少年班,张亚勤发现,别人的成绩大都比他好。刚入校,他就得知自己上铺的同学考了 430 分(总分 500 分);后来又遇到一个考 452 分的江西省高考状元。这让他认识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他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同时也有几分不适应。 好在中科大的环境特别开放,学生比较自由,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融洽,像朋友一样。 张亚勤记得,班主任汪惠迪经常帮他洗衣服,还找他谈话,帮他解决思想问题。 第一年学期考试张亚勤的数学是 61 分,语文 71 分,其它都是 60 、 70 分,只有物理考了 80 分,在中科大成绩属于比较差的。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渐渐适应了新环境。毕业时,张亚勤的成绩已在班里名列前茅。 本科毕业后,张亚勤考上本校硕士。 23 岁,张亚勤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25 岁成为美国四大研究中心之一、被誉为“世界电子技术的摇篮”的桑纳福公司多媒体实验室的总监, 30 岁便拥有几十项国际专利,在世界权威杂志上发表了 100 多篇论文。 1999 年 1 月,美国电子工程师荣誉学会将 1998 年唯一的“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授予了张亚勤,他是获得此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1998 年,张亚勤回到北京参与筹建微软中国研究院。 大学正是一个年轻人世界观、价值观定型的时候。科大的 8 年学习生活,为张亚勤未来的“传奇”拉开了序幕。在回忆母校时,张亚勤说自己从科大收获了很多:开拓了眼界,学了很多东西,增强了自信,“培养了理想主义色彩,并希望为科学和理想献身”。 今昔少年班 “少年班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当年少年班管理委员会成员,原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尹鸿钧介绍说。 现在公认的说法是,最早提出少年大学生构想的是李政道先生。 1972 年,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首次从美国回国,并受到当时国家主席毛泽东的接见。当时李政道就建议毛泽东“要加强基础人才培养”。 在《少年班的建立与思考》一文中,李政道回忆 1974 年 5 月第二次访华时,他深刻地感受到‘文化大革命’给祖国带来全面的危机,其中最大的危机就是人才培养几乎全面停止。他认为,“这种状况必须立即改变”。 在上海参观芭蕾舞学校时,李政道很有感受:芭蕾舞演员都是从小培养的,为什么科技人才不能从小培养? 回京后,他立即写了一份关于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书,建议在中国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 这份建议书通过周恩来转到了毛泽东手里。当时的政治环境还不适合搞这种创新,这个想法就此搁置下来。 当“宁铂现象”出现后,建立一种针对早慧人才的超常培养模式的构想渐渐清晰起来。 随着中科大少年班的创办,各地高校也纷纷掀起少年班创办热潮。 1985 年 1 月,教育部决定,在北大、清华、北师大、吉林大学、西安交大等全国 12 所重点高校开办少年班,扩大试点。 时光流逝, 12 所高校少年班早已物是人非。除科大外,这些少年班先后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结合自身特点和条件的新办学模式。 曾任科大少年班班主任的叶国华认为,科大少年班能延续至今,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保持长期持续高投入;二是生源素质非常好。 他表示, 1984 年少年班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对科大少年班延续具有决定性意义。 2008 年,中科大少年班从简单的两个班级发展成为独立的少年班学院。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陈旸介绍说:“成立少年班的目的,一方面是教育教学上进行改革探索,另一方面进行一个书院式的探索,如因材施教、非课堂教育和同学之间的学科交叉等等。” 同年,经教育部批准,少年班与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联合组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试验区”。 除此之外,少年班学员还改变了一些惯有的做法。 之前,少年班学员完成一年基础课后,便分散到校内各学院自选专业;而现在,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集体——本科四年全部集中在学院,学院不分系,不设固定专业,不对学生统一要求。 管委会还根据每个学生个人兴趣特长,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除了基础课集中授课外,其他课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毕业时,授予数学、物理等不同专业学位。 然而利弊相随。自少年班成立以来,质疑声就不绝于耳。 不舍情结 汪惠迪是张亚勤当年的班主任,在少年班她承担着老师和母亲的双重责任。白天,教授文化课、带课外活动;晚上,去宿舍查房。 “我还清清楚楚记得,汪老师送我一袋奶粉,让我注意营养。我平生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礼物,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表达,只记得自己好像很乖地点了点头。”少年班第 2 期学生吴向东回忆说,汪老师是他见过的最好的老师,“她以一种本能的母爱温暖着我们,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周逸峰说:“如果再来一遍,我还会选择少年班。因为少年班,才使我较早离开了一遍遍重复己经学会的知识操练,在充分自由的学术土壤上有了专业发展。” 83 级毕业生、耶鲁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邵中认为,少年班学生的成功得益于科大独特的招生与教学土壤,时代的创举,才使一些有潜力的少年在历史性的高起点上开始了人生之旅。 85 级学生、国家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教授杜江峰回忆称,当时年龄很小,但得到了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母校常怀感恩之心…… 在少年班呆过的学生,忆及那段时光总会用到“信念、感恩、习惯、勤奋、坚持”这样的词汇。 他们对于科大的感情简单而深厚。 时至今日,少年班毕业生已有 18 人在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任正教授, 3 人当选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会士, 3 人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多人当选美国医疗信息科学院、美国光学学会等会士。 即便他们很爱这个集体,光环再耀眼,但神童宁铂的皈依佛门还是为少年班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位少年班家长就曾扪心自问,假如孩子按部就班地通过高考上大学,他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否会更好呢? 无论如何,“要办好少年班,争取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一直是中国科技大学坚持的理念。■ (本刊记者易蓉蓉闫岩) 戴红领巾的大学生谢彦波在课堂上演示习题,他是首届少年班最小的孩子,当时仅11岁。
3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科大少年班
dongzg101 2012-4-2 06:32
是智商重要还是社会阅历和人际关系重要? 新东方俞敏洪考了三次高考,曾以北大最后一名留校任教。马云考了三次高考,在西湖边给老外做导游!又做过英语老师,领军人物和团队啊! 新东方的三驾马车! 老师和军队出身的人是最好的企业家的人选!做企业家,神经系统一定要超级坚强!
1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大少年班座右铭之一
dongzg101 2012-4-2 06:3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引自科大少年班-神童的故事 温家宝总理04年在一次讲话中引用的屈原的这句话!
个人分类: 家庭教育|1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少年班三十年》
ustcp 2012-3-22 08:52
《少年班三十年》
历三十年风雨,学校首次回应社会对少年班的高度关注 敞博大胸怀,解密对超常儿童成才机制、培养模式的成功探索 看桃李满天下, 90% 以上少年班毕业生考取硕、博研究生,多少少年成英才 忆前辈提携,大量披露国家领导人和著名海内外科学家关切少年班的题词和照片等珍贵史料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亲自题写书名并作序,拳拳之心感人肺腑
3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考学看大学课程AP的成绩是方向性错误
热度 1 liwei999 2011-10-10 23:23
立委按:发了系列博文谈美国教育的弊端。把美国教育的问题提出来给国内朋友看,可以作为国内教育改革的一个教训和参照。国内高考指挥棒的问题讨论很久了,很多人以为应该学习美国“全面考核”考生,而不是只看高考成绩,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上,问题的根子不在这里。根子在现代社会的过度竞争过早从职场下放到教育了。适度的竞争是必要的,人无压力轻飘飘,人的本性是懒惰的,需要鞭策。然而一切都有个度,都有个阶段。无论美国中国,压力和竞争都是太超过了。 ~~~~~~~~~~~~~ 引用: 由 hotchili 在 星期日, 10/09/2011 - 23:04 发表。 有点极端吧。 极端是肯定的,各人感受不同。看过 Race to Nowhere 么?有这种感受的,绝对不是个别学生和家长。说明它反映了真实现实的一个侧面。 每个孩子的智商、性格、在压力下的应对能力不同,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同样的现实在每个人眼中不一样,解读就更不一样。一个为极少数人设计的系统,对于少数人与多数人,感受肯定迥异。现在这种设计,还不如国内当年的少年班制度。少年班也是为了解决天才吃不饱的问题,rather than 在所有人中开AP选修课,少年班是提早把他们提出来,特殊培养。少年班争议很多,但至少他的负面影响只局限在少数人中,而且是为少数人精心设计的(甚至配有专门的管生活的辅导员)。 高校录取看AP是一个方向性错误。是揠苗助长的一个现代典型。虽然说你可以不选AP,但是高考指挥棒和潮流逼迫你这么做。人性是一样的,难以改变。可以改变的是制度。这是制度问题。Rice to nowhere 就是改变制度的舆论准备。当然,教育改革的路还很长。 引用: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作为仅仅是一个家长,真的无奈。 由 苏楠 在 星期日, 10/09/2011 - 08:55 发表。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作为仅仅是一个家长,真的无奈。需要从很多方面,甚至根本上改革。 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进?金融大鳄贪得无厌,华尔街开始暴动。对于升学目前简直就没有一个好坏对错的标准。 我也真的搞不清楚,为什么微积分要在十年级就开始,中国那时高考竞争激烈,但我们还是在大学才修的微积分的。关键是大学在录取时如果可以明确告诉申请人,我们就不要AP成绩,估计就没有这个压力了。 我一直在想,光抱怨没有用,怎么才能平等?让优秀的孩子能进到自己想进的大学?什么管道可以起到作用?可能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工作。 不知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有时明明知道是恶性循环,可都还在那里推波助澜,说实话很心痛。如果能有效抑制这种恶习,我愿意去做。 http://www.bayecho.com/node/3410
个人分类: 其他杂碎|2170 次阅读|1 个评论
睡在我下铺的兄弟--忆我的同学徐老
热度 1 lotusboat 2011-9-10 21:51
虹桥科教论坛上思琪网友的一篇“回忆高中同学胡”,勾起我对大学同学“徐老”的回忆,特别是胡的身体差和因气功出偏,和我的同学徐老更是颇有相似。所不同的是,胡毕竟还活着,还有希望被纠偏恢复正常生活,而我的同学徐老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和我本科同届的歌星老狼,有首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是我一向所喜欢的,每次听到它,我就会想起徐老这位睡在我下铺的兄弟。姑且就改个字借用来作为我这篇文章的标题吧。 徐老其实并不老,离开我们的时候大概也不过二十二、三岁。和我朝夕相处的日子,是十六到二十那段黄金年华。之所以被称为“老”,大概是稍微有些显得少年老成,性子慢,沉得住气,加上身体差一点,不很活跃,少点朝气吧。 当年我们都在少年班,在大班之下根据各人所选专业又分了小班,我和徐老同是选择了物理这个当时已经渐为冷僻的专业,加上又都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可算是志趣颇为相投。不同的是,我花在打球下棋上的时间挺多,而徐老从大一入学到毕业,都比我用功的多,成绩自然也强我不少。不知道多少次,有不懂的作业题或物理定理,都是靠请教徐老或者索性抄徐老的作业应付过去。 徐老的身体不很好,锻炼也不多,和同龄人相比,脸色一直比较苍白。为人处事则比较缅腆,讲话声音也细小,不象多数大学生那样喜欢做出些有些阅历的老成样子来。相处的久了,我和物理班最活跃的小熊等几位就难免开点徐老的玩笑,特别是那时候刚学了捧人的手段,不免常拿老实的徐老来练兵,估计徐老被恶心的够呛。现在想起来,徐老毕业时执意要离开南京,未必和这没有关系,不免内疚。 徐老家境不算好,父母似乎在安徽的一个矿区工作,不过是文员不是矿工,徐老上面下面还有姐姐、妹妹。好在那个年代大学不交学费,生活费用也不算高,一般工薪阶层的子弟,稍微节俭一点,是不难过下去的。大概因为经济的原因吧,徐老吃穿都不讲究。当然,那时候我们同学里面讲究这些的本来也不多。 90年代初是全国上下气功热的时候,我和徐老受影响,找来气功书,一度早晨起早到图书馆旁边的草坪“练功”,我们练的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比较起徐老来,我是没什么定性,除了喂了蚊子,没有太多的感觉,而徐老练了不久就有少许的热麻等气感,显然属于那种敏感型的人。后来我们没有坚持多久,就都不练了,不过对各种传统文化的兴趣依旧。 每当想起徐老来,音容宛然,好象昨天才见过。但是我的记性其实是很差的,能记得清楚关于徐老的事情却并不多。比较有印象的是一次徐老在一个旧笔记本里面发现五块钱,不由大喜,满怀希望地从头到尾把笔记本翻完没有再找到一分钱方才罢休。大四时候,徐老睡我下铺,因为没有卖洗脚盆,就只好用我的。常常是我在洗脚,徐老就在一旁站着“恭候”,一等我洗完,徐老就飞快地端起盆来,跑到盥洗房倒掉我用过的旧水,再端回一盆新的来。。。 至今印象较深刻的是毕业时,徐老的父亲来接他回家。一位满脸风尘的中年人,挑着付扁担就这样来了,挑走了徐老的铺盖和其他家当。去汽车站送行的是我和同学晓波,徐老的父亲挑着扁担,大家挤了公共汽车,到了长途汽车站,不知道是徐老父子的劳碌相还是对未来的不好预感,我和晓波从去到回一路上都有点伤感。 大四毕业,徐老考上的是复旦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当时还不很时兴SCI排行,复旦物理系在大家心目中地位还比较崇高,当然也有相当难度。同学中还继续报研的,多数图省心,都报了本校的研究生。徐老却不知道为什么坚持要考复旦,也许是不愿意我们这帮损友成天叫他“徐老”叫的心烦,也许是仰慕复旦的名声,也许只是想换换环境。徐老入学后是在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孙先生门下,具体师从的是高分子方面年轻有为的杨教授。那几年里面工作做的也算出色,陆续有几篇文章发表。和我相似,徐老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都也不强,自然学的是理论物理。 除了徐老,大学同学中去上海的还有几位,包括我们物理班的小熊,因此毕业后还常有些徐老的消息,也通过一些信,见过几面。一次是徐老暑假回南京小住,一起去了郊区的灵谷寺。最后的一次是我去94年下半年复旦开会,就住在复旦新区,离徐老的宿舍不远,去找徐老而不遇,他的研究生同学提起他来,表情颇为异样。因为那时候徐老整天的呆在实验室过夜,不常回寝室。后来在我住的旅馆还是见到了徐老,看起来除了待人接物比过去多些历练,并无太多不同。 听到徐老的噩耗则是第二年开春以后了,开始是来自考去复旦的,同系低年级的系友,大家听了都不相信。我们那时候也有同学在复旦其他系读书,但是那年他去学校的晚。让他进一步打听,因为事情发生在寒假,已经过去不少日子了,细节无从了解。从打听来的推测起来,大致是寒假期间,徐老一个人在宿舍打坐,大概是因为身体弱,引发了某种宿疾,身边又没有人(平常开学期间他也喜如此在实验室一个人打坐),就这样突发而亡。寒假宿舍一直没有人,等同寝室回来发现,已经是若干天后的事情了。徐老当时练的其实已经不算气功,更近于佛家的禅定,但是却无明师指点,身边也没有人护持。具体情况已经无从了解,后来虽然多方面设法打听,也没有得到更多的细节。 徐老是家里的独子,他的姐妹都没有他有出息,当时家庭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可惜我们知道的太晚了,当时已经不合适再去信给徐老的父母家人,以免让他们更难过。而且就算真的去这样一封信,年轻的我们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好。这七、八年过去了,不知道两位老人现在是不是膝下有外孙,伤子之痛可以减轻一些。 徐老如果现在还在,该是而立之年了,大概也已成家了,科研上发的paper绝不会少,以复旦物理系出国风气之盛,多半也来了美国。每年的美国物理年会上,大概还能见个面,一起喝杯水酒什么的。如果方向相近,一起合作些东西也未可知。 想起徐老,不由得感慨生命之无常、命运之难测,还是让我们更好的珍惜生命吧。 【原文2003年发表于虹桥科教论坛】
446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有没有胆量去上南科大?
热度 6 zxj368 2011-6-28 17:34
今天相对空闲,想对南科大说点什么。 我首先想到两个问题: 假如我面临着高考,我会不会选择南科大? 假如我上了南科大,我会不会参加高考? 要想回答第一个问题,我就得先看看南科大的招生条件,不是我适合不适合这个学校,还有这个学校是否适合我,更关键的是学生的收费如何? 招生简章表示:“为免除学生的经济负担,南科大将为本届学生颁发全额奖学金,减免学费,同时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 有这样的条件,作为农村出身的我,很可能会去试一试的,减少家庭的负担呀!在哪里上学都一样,能否有成就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努力与机会!在能够省掉家庭大量开支时,省钱也等于是争钱了,我为什么不选择它呢? 回答第二个问题就没有这么复杂了,假如我选择了上南科大,教育部要求高考,我还是会参加的,因为这可以证明我们并不比别人差呀!为什么不在大环境下去考验一下自己、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呢?不参加高考,是胆怯还是真是个性? 朱校长想办成科研型大学,培养优秀人才,这不但要看学校的硬件也软件,还要看学校招到学生质量。希望这批孩子是朱校长想培养的人,也能够真正为南科大争口气!
个人分类: 杂谈|4728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导式【刘学浩选载 18511 学导式创新人才】
ljkf 2011-5-18 13:11
中国科大“少年班 的学导式 【刘学浩选载 18511 学导式创新人才】 ============================= “神童”培养嬗变英才教育 ——探秘中国科大教育改革中的“少年班效应” 【 “ 神童 ” 培养嬗变英才教育 2010 年 5 月 31 日 ... 少年班学院副院长尹民介绍 , 学院还聘请了 62 位 “ 学导 ” , 具体指导学生进行 ... 因此 , 在交叉学科环境中 培养创新人才 , 是少年班学院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 www.gmw.cn/01gmrb/2010-05/31/content_1137...2011-4-29 】 本报记者李陈续通讯员李雅清 发布时间:2010-05-3105:55 来源:光明日报 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把帽子高高抛起。资料照片   “少年班改成学院了!”广受社会关注的中国科大少年班,悄然进行着规模的“扩张”——在原有少年班和教改试点“零零班” 基础上,“华罗庚数学英才班”、“严济慈物理英才班”和“少年班—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低调起步,扎实推进。   对于有着“教改试验田”美誉的少年班“转身”,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内涵:“瞄准为国家未来15至20年储备拔尖创新性科技英才的目标,我们正在积极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少年班要在深化英才教育中再次走在前面!”    “十人九升”:不同寻常的成功实践   “很难找到有哪个教育机构有少年班这样好的人才培养成绩。”——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陈旸   侯建国“走在前面”的厚望和陈旸的自信与自豪,源自于中国科大少年班不同寻常的成功实践。   1978年3月,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等著名科学家建议下,在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重视下,中国科大创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个少年班,首批破格录取了21名智力超常少年,其中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5岁。从那时起,被誉为“科学春天里一抹新绿”的中国科大少年班,开始了对中国特色超常教育进行不懈探索。而少年班在招生、教育、管理方面持续不断的创新,为中国科大乃至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人才选拔环节的自主招生,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科学选拔和鉴别、尊重个性的科学公正的招生模 式 ;培养模 式 上的宽口径通才教育,入学不分专业、自主选择学科和专业;实施“ 学导 制”,指导进行个性化的专业选择和选课、学习计划的制定;推行自主研究性学习、国际化学习……一系列拓荒之举,犹如一粒粒种子在少年班萌芽、绽绿,进而扎根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沃壤。   “十人九升”——根据追踪调查形成的少年班的成绩单上,醒目的列着:已毕业的1000多名学生中有九成以上获得博士、硕士学位;其中百余人成为国内外名校和科研机构教授,有多人成为国际顶尖科学家。超过70%的少年班毕业生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约35%。    “四进为一”:因材施教的不懈努力   “当年力学专业是我的第四志愿。现在,它是我的第一志愿。”——即将赴哈佛深造的06级学生刘綦涵   “四进为一”,是刘綦涵在本科学习阶段专业选择的“轨迹”,更是少年班在探索因材施教不懈努力的生动例证。   因材施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智慧总结,也是现代教育的成功之源。从少年班创立至今,因材施教的努力一直坚持从学校“选材”和学生“选学”入手。在刚刚恢复高考的当年,少年班的招生是教授们带着试卷到处跑,后来发展到考生先高考,学校老师到考生所在地复试,再改成学生集中进行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在形 式 变化中一直不变的是:老师与学生的接触“零距离”,通过海阔天空的“闲聊”和专业科学的测试,选拔最适宜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与少年班招生形 式 变化相伴的是,中国科大的招生方 式 从高考“唯一”到高考、保送、自主招生相结合;而保送、自主招生的面试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学校选到了适宜的学生,还要让学生选到最适宜的学习方向——少年班和后来的“零零班”学生入学后先进行一年左右的通识基础课强化训练,然后所有学生可在全校范围内按照个人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尽可能实现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科学选择,少年班实行后来在全校推而广之的指导计划:开放 式 、大密度的教授讲座和推行学生导师制度。“单单今年3月底4月初,物理学院就组织了28场专业介绍报告会,给学生介绍优势学科,讲解物理学发展及前沿问题,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学。”少年班学院副院长尹民介绍,学院还聘请了62位“ 学导 ”,具体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专业选择和选课、学习计划的制定。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专业对我们来讲已经比较模糊。”方静一的专业方向是应用物理,去年去美国加州大学参加暑期学术交流后,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被预录为生物物理专业博士生。回来后,他便选修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细胞生物学、病毒生物学课程。如今在中国科大,专业选择是一个“自由空间”,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长,有三次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院、学科、专业的机会,每年有九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调换专业,其中还有转出后又转回者。    “四方卧谈”:学科交叉的精彩诠释   “我们宿舍四个人四个专业,用各自专业思维和逻辑的卧谈很有趣。”——06级物理学专业汪臻涛   现代科学中,新的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往往产生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之中。有数据表明,近百年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34项成果中,有大约一半是多学科交叉取得的。因此,在交叉学科环境中 培养创新人才 ,是少年班学院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学科交叉从日常生活做起——汪臻涛同学所在的宿舍四个学生分别学力学、等离子体、原子分子、凝聚态,平时入睡前的交流被称作“四方卧谈”,不同专业的知识、思维和逻辑潜移默化。与汪臻涛的宿舍一样,少年班学生二年级后虽然选择不同院系进行专业学习,但住宿组合不再变动,所以四人一间的宿舍里往往专业各不相同。“大家各有所长,学习中遇到难题,往往不同专业的同学一碰撞,眼界也开阔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谈起四年的室友,都感到受益匪浅。   “在生活空间创造交叉条件同时,我们更注重在交叉学科平台上锻炼学生。”陈旸介绍,少年班学院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联合成立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就是这样的大平台,在这里学生完成通修的单变量微积分、力学、普通化学和生命科 学导 论等大理科基础课后,根据个人兴趣、学科差异和交叉需要,再进入“数理”、“生命、化学、物质科学”和“信息科学”三个平台,并可按照个人兴趣在不同平台上转换,根据主修方向对课程有所偏重。专业课学习鼓励交叉,不要求必须完成专业所有课程,经过导师同意,可以多个专业的部分课程。国家实验室的大部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并划拨部分实验设备供学生自主使用。   几乎与少年班同步,中国科大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全院办学、所系结合”的资源系统转化为学科交叉培育英才的优势,不仅投资建设了理化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和高性能计算等5个公共实验中心,作为不同学科的开放创新平台,而且通过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使大学生参与科研、大学生在一流学刊发表成果的比例,一直居全国高校前列。    “三牛成D”:人文精神的生动例证   “自然科学越是发达,就越是应该重视人文科学。”——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寄语   2001年9月,91岁的费孝通与少年班学生座谈,语重心长的告诫师生: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必须相辅相成。他没有去说明这些话的特殊针对性,但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的确是包括少年班在内的中国科大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   “他太牛了,要用三个‘牛’字来形容,我们都叫他大D!”被同学们叫做“大D”的何宇,是06级力学专业学生。之所以被公认“三牛成D”,不仅是他参加国际遗传工程的机器设计竞赛,和同学一起让中国科大与美国伯克利大学的成绩并列世界第一;也不仅因为在校就发表3篇学术论文,获得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还因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义务献血、为困难学生捐款、参加义务特教工作,样样都少不了他。“少年班的学生不像外界误解的都是只会数理化的木讷‘天才’,也不是高智商低情商的懵懂少年。他们爱好广泛,活泼开朗,是个单纯、快乐、充满朝气的群体。”少年班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义英告诉记者。   也许因为少年班诞生在百废待兴的特殊年代被人们寄予过多的神化期盼,也许“不要命的上科大”的口碑太过响亮,包括少年班在内的中国科大学生被一些人误解“学习机器”。其实,中国科大一直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注重锻炼他们具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宽阔的科研视角,让他们构建广博的知识基础,具备成熟的人文品格。在中国科大的校园里,音乐会、演奏会……经常性举办;芭蕾舞剧、黄梅戏、交响乐……精彩纷呈;周光召、杨叔子……著名专家学者的报告一场接着一场——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必修课程”。   5月9日晚,科大东区大礼堂,一场名为“我们在一起”感恩晚会正在这里举行。由2008级金军同学组织策划了这场义演,募集到的4万余元善款已捐给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256名孤儿——自己没有参加学校社团的金军,是依靠少年班同学资源成功的,参与义演的十几个学生社团,负责人都是少年班的学生。而在中国科大,现有的70多个社团,已经成为平时埋首于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学子们文化熏陶的载体和人文氛围的风景。   从特殊年代的“神童教育”,到大众化背景下的英才教育,少年班和中国科大在为国家未来15至20年储备拔尖创新性科技英才的教育改革中嬗变。
个人分类: 学导式创新人才|1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惊!人类源自一个非洲女人.自然期刊
热度 1 罗岚 2011-3-9 15:37
惊!人类源自一个非洲女人.自然期刊
今天电视的记录片频道一个节目里最后提了一句:根据基因或 DNA 测序,人类起源自一个非洲女人----刊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自然期刊上----换频道的时候看的,缺乏前因后果,是个系列节目. 因为最近我的网速比较慢,没有能够到 CCTV 记录频道去查确切的节目和自然期刊.但是登在自然上的文章肯定有数据有根据,而且结论惊人!有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如果解释一下这篇文章就好了,看的时候没看到这个非洲女人的时间,也不知道人类基因或 DNA 采集的时间和地理范围. 回到现实,希望有人可以喜欢我的商品房,愿意以合理价格购买,这样我,中介公司,担保公司,贷款银行呈现多赢.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更换地理位置,实际做些具体的事情,小孩也可以继续少年班之旅.请大家继续帮忙!非常感谢.
3416 次阅读|2 个评论
晒晒我在中科大少年班的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热度 1 luo971 2009-9-10 16:54
晒晒我在中科大少年班的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这博文的修改稿已发表在《教育与现代化》(2010年12月),可从中科大网站下载PDF文件( http://staff.ustc.edu.cn/~luo971/USTC-Chem-One.pdf )。 罗渝然(Yu-RanLuo),luo971@ustc.edu.cn 2008年秋,科大恢复了少年班大一的化学课程。这是国内化学教学众多改革中的新尝试之一。我从美国回来,接受了讲授少年班化学课的任务。我面临不熟悉的新环境,碰到了许多没有预料的困难。本短文将汇报,如何把在海外体验和国内情况结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设计课外作业与思考题,考核与考试,受到学生欢迎等实际过程。本文呼吁,国内应当出版多方位的、有不同特色的、反映化学催生新学科、新前沿、新热点的新教材。 30年来,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不断地坚持创造性的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最初,科大少年班是五年制,普通化学是必修课之一。自从我国大学改为四年制后,科大也砍掉了化学课。2008秋,才开始恢复。 1.确定教学内容 现代科学的许多大热门,如能源、材料、信息和健康,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化学知识。科大恢复少年班大一新生的化学课程,一个学期,(实际)74-76学时,是明智之举。 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材,是一个大难题。少年班学生的大一化学课,应当区别于化学和生物专业的化学课。应在有限的课时内,不仅传授化学的最基本原理,而且应当介绍这些原理在现代科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现代新兴学科中的应用。 检索国内已有的普通化学、化学原理、大学化学等大一教材,都不具备我们期望的特色。检索国外出版的相应教材,一部分书籍具备我们期望的特色,例如J.A.Suchocki编写的ConceptualChemistry?UnderstandingOurWorldofAtomsandMolecules.它已被我国的国外高校优秀教材审定委员会推荐,购买了在大陆境内发行影印本的权利,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发行(2002年印刷),中文书名定为化学原理。我从美国邮购了该书的第3版(768页)。2007年出版了第3版(2007)比第2版(2002)增加了121页。Suchocki的该教材分两大部分,前12章介绍化学基本原理,后8章是介绍化学与生活中的化学物质、药物化学、食品与粮食生产、水资源、空气资源、新材料、能源、和生物聚合物。这些广博的内容和新知识将吸引青年学生,有利于他们日后进入社会时更好地发挥综合才能。 Suchocki的教材很少介绍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的内容。而这两项科学内容,国内的大一教材,却花了很多笔墨和学时。我们认为,国内教材这样的安排,未必适合于大一的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包括少年班),因为他们将在后续的物理学课程中系统深入地学习量子力学和热力学。 阅读美国的相应教材,我们都会发现,他们教材的起点要比国内大一教材的低得多。原因是美国的高中教育水平,不值得称赞。美国中学生的数理化教学平均水平低,在口头表达方面比国内学生要强,但笔头和应试方面比我们的差。Suchocki的教材的低起点适合于美国的国情,不适合于国内。我们相信,尽管Suchocki教材和海外类似书籍中的许多优点,值得我们的借鉴,但不适合作为科大少年班学生的化学教材。 由于三个月还找不到适当的中文版教材,开课前七天,我匆忙地挑选了北京大学华彤文老师主编的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2005),作为教学参考,因它被评为优秀教材,声誉很好。但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和学生们才发现,这本化学系学生用书,虽17年内,三次修订改编,仍有多处缺陷,如部分内容陈旧,十余处科学论述欠妥。 2.确定教学大纲 我经与科大张祖德等优秀教师及有关部门协商讨论之后,确定教学大纲包括两大篇(一,化学基本原理;二,化学催生新学科、新前沿、新热点),二十三章。具体的各章节、小节与课时安排,可从我的主页(http://staff.ustc.edu.cn/~luo971)看到。 在课堂上,结合具体讲授,我插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新内容,例如:软物质、元素起源、原子簇(团簇)、超分子、可燃冰、石墨烯、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量子化学,细胞膜中的水和离子通道,化学第零定律,振荡反应、化学反应的三层次、表面上的原子簇、表面过程的基本类型、光化学与视觉化学、绿色化学、大气层演化、生物聚合物等等。 3.设计课外作业与思考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设计了目前题库中没有的课外作业。例如: (1)利用Internet,查阅什么是暗物质?写出50-500个字的简短回答。 (2)2028年,科大70周年校庆时,中国科大1号载人飞船进入外太空。宇航员张小虎博士测量得到,飞船周围每升平均一个粒子。请你预测外太空的压力是多大? (3)关于235UF6和238UF6的扩散速率之比,北大教材的第19页给出值是1.004,但课堂上罗老师给出值是1.00429816.请回答,哪个答案符合误差理论?你能找出第19页例2.9计算时的问题吗?假如你是该工程的设计师或负责人,你愿取哪个值?为什么? (4)邀请你担任一次稿件和书籍的评审员(reviewer)。对比北大教材p.55和p.33两张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对作者(投搞人)有什么建议。 (5)人们已测定宇宙中的元素丰度。你能利用这些信息,推测出宇宙中头三种丰度最高的分子吗? (6)请对比北大教材285页的表12.5和94页的表5.2.你还相信平均键能概念是可靠的吗?为什么? (7)从2004年起,石墨烯(graphene)成了物理学和化学中最热门的议题之一。你知道为什么吗?请给出200-500字的回答。 (8)在常温和常压下,热化学的数据表明,从金刚石到石墨的过程是自发的。请利用手册的资料,计算这过程的?G.请猜想,为什么你没在常温和常压下观测到该过程? 此外,我结合当前的科研新动向,给出课外思考题。例如:请写出水的分子式。我告诉学生,科学是无止境的,目前这问题至少有四种答案。你的回答,折射出了你的学术水平高低,你是高中生(~220年前)水平?大学生(~80年前)水平?水溶液科学的研究生水平或专家水平?相当多的学生对这类怪问题有很浓厚的兴趣。 我用多媒体,放动画和幻灯片,介绍有趣的网站和优秀的工具书。我提供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科普材料和科学史,放在网上,安排学生课外阅读和讨论。 参照美国教学方法,我邀请部份学生(~1/3)分期分批地到我家做客,交朋友。我们畅聊人文、历史、哲学、社会和海外见闻等,这使我加快熟悉了学生们的个性、爱好、现况、要求和期望。 4.考核与考试 我看重学生平时努力和学习主动性,安排近十次课外作业,占总成绩40%,见下表: 考核方式 成绩% 课外作业 40% 期中笔试(1hrs,开卷) 20% 期末笔试(2hrs,开卷) 40% 期末Seminar(自选) 20%(加分) 总成绩 100%和加分 期中和期末,各安排笔试一次,开卷考试,允许学生携带任何材料、这包括笔记、课件、任何习题解答与参考书、计算机等。但不许交头接耳与外界通讯作弊。有趣的是,期末笔试虽然完全开卷,但160位学生的成绩范围是58-99分,无人满分! 针对国内学生不如美国学生那样爱张扬,口述科学能力比较低的现象,我设计了期末Seminar的自选项目。凡演讲与化学有关的题目,都允许。160人中,88%的学生报名参加演讲会。每人演讲八分钟,限三人提问,提问者获加分鼓励。许多学生对口述科学的训练方式,兴趣很高。特别是,几组学生在化学实验课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他们有兴趣的化学实验并录像,挑战YouTube和Google网站介绍的结果,讲述自己观点。我被作者们允许,他们的素材可用来充实今后的化学教学。 5.小结 (1)科大恢复少年班的大一化学课程,确实调动了学生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开拓了大一新生的知识面,为他们提供了比较全面和广博的科学训练。 (2)编写适合少年班学生的化学教材,是一项教学创新工作,应当列入教材改革的课题。 这博文的修改稿已发表在《教育与现代化》(2010年12月),可从中科大网站下载PDF文件( http://staff.ustc.edu.cn/~luo971/USTC-Chem-One.pdf )。
19938 次阅读|18 个评论
少年班中的少年班
cwhm 2009-9-2 09:24
这些孩子到大学后,会不会被我们这些大孩子带坏,尤其青春期的孩子在大学会有我们初高中那阵的骚动么?在大学里,没有同龄的,他们需要爱情么? 是孩子愿意成为最小的大学生,还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 10年后,这群孩子本科毕业了,硕士毕业了,博士毕业了,工作几年了,他们还好么? (1)华科最小大学生仅13岁 个子不矮想法较多 http://hb.qq.com/a/20090902/000162.htm (2)9岁男孩成香港浸会大学的数学系最小大学生 http://news.sina.com.cn/o/2007-08-25/094712447914s.shtml (3)10岁中国最小大学生 12岁中国最小硕士生 http://blog.163.com/hzh_9876/blog/static/50454913200852262354460/ (4)最小大学生仅13岁 http://epaper.xplus.com/papers/ctjb/20090902/n47.shtml (5)神童11岁读硕士 成香港最小大学生 http://www.maoming.gd.cn/fun/fun_detail.aspx?news_uid=FwuPMlgEXmxqC (6)10岁成全国最小大学生 3年修完4年大学课程12岁炘炀又上研究生 上午通过北京工业大学复试取得录取证书 http://www.jwb.com.cn/jwb/html/2008-06/12/content_161416.htm (7) 全球最小大学生只有六岁 http://v.ku6.com/show/uX0F9YC8ujYb0fdt.html (8) 10岁儿子成年龄最小大学生 父亲出书谈教育秘诀 http://www.dzwww.com/jy/jyxw/200608/t20060806_1689946.htm (9) 12岁广州娃成德国最小大学生 http://www.ek360.com/article-ek14216360.html 。。。。。。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339 次阅读|0 个评论
错过阳光我不哭
freton 2008-10-24 12:28
给我投票 看到网易上的报道: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有13所高校争相开办少年班,如今只剩下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两所高校仍在开办。30年来超常教育一直争议不断,而师资和管理的原因更直接导致了少年班的衰落。 此前,南方人物周刊针对少年班这个问题也做了深入报道和讨论,更以中科大少年班宁铂(2003出家,遁入佛门)和31岁就成为院士的 张亚勤(1966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1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博士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现任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董事长。)做了一个反差鲜明的比较。如今的中科大,在陈列的优秀校友名录中,摆在显眼位置的是张亚勤的介绍,宁铂,则似乎已为少年班写下了一股凄凉和悲怆。而令人深刻思考的是,同为中科大少年班的宁铂和张亚勤,如今的境遇却完全不同,在这个现实的背后,是个人因素,还是体制所致?如果让宁铂和张亚勤做一个面对面的对话,或许,答案可以揭示出来。 天才、神童毕竟是少数,面对少年班的衰落,我们更应对对教育、超常教育持有一种平常心,客观、公正地看待那些天才,平视而非仰视,顺其自然而非苛责求全。一种教育体制之中,包含一种人文关怀、容纳包容和理解的客观现实,显得是如此必要和重要。 太原一名小姑娘报考西安交大少年班失利。 知道少年班落榜那天,这位网名叫东篱采菊写的博客标题是:错过太阳我不哭。很佩服小姑娘的豁然和乐观。其实,她根本没有错过太阳,她依然是那么优秀,太阳,始终在她心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想必其网名也来源于此。送上自己养的菊花照片,愿她永远不哭,保持错过太阳我不哭的人生状态。 BTW:我喜欢养花草,它们让我看到绿色和阳光。 小姑娘尚能错过太阳而不哭,我想,读研的我,更应该笑而不哭,追赶心中的太阳,随阳光、灿烂的日子前行。 下面的植物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SORRY -_- (现在知道这小家伙是什么了:君子兰,谢谢告诉我这名字的朋友)
个人分类: 水岸书香|4050 次阅读|4 个评论
超常儿童,少年班,政绩工程与牺牲品
lingfeng 2007-7-5 22:25
超常儿童,少年班,政绩工程与牺牲品 13岁男孩高考获687分高分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北京某中学少年班13岁男孩高考获得687分的高分,“该校少儿班今年高考成绩,全班30名学生高考平均分达638分,其中最高分为687分。令人惊叹的是,取得如此高分的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超常儿童。”看到这则消息,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惊讶或羡慕。可是,难道一个13岁的小孩获得如此高的考分真的值得我们庆祝和宣传的教育成果吗?这些接受少年班培养的超常儿童的将来是否会比接受普通培养更为灿烂辉煌?在辉煌的高考成绩背后,我看到的是政绩工程和牺牲品。 高考成绩不是评价人才的科学指标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有它的科学性,也具有公平性的一面。可是,它到目前为止,还不是一种评价人才的科学指标。因为它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积累、记忆和对已知世界的了解。在国际与考试有关的大赛上,我国选手屡屡获得不俗的成绩,在国外上学的华人学生,他们往往在学校的考试中名列前茅。可是,真正在科学上取得原创性或突破性的成果的又有几人是华人? 做任何事情都有机会成本。时间一天只有24小时,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当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记忆上时,用于思考和创新的时间就不足了,更严重的是渐渐形成一种不良的思维习惯,那就是习惯于接受,习惯于记忆,而很少会想到发扬,突破,批判,创新。 高考还远不是一种完善的评价人才的方法,它只有体现出批判性,创新性的时候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绩工程? 既然高考本身就很不完善,作为特殊教育的少年班为什么还要以高考成绩作为宣传的重点呢?在我看来,这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政绩工程。什么是政绩工程?就是做本身没有益处甚至是有害的事情来宣传自己,包装自己。例如,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建立一个所谓的号称某某最高的大楼,却是一个既危险又不实用的建筑。超常教育本身不是政绩工程,可是,如果它的目的异化为获得高考高分,并用于对外宣传,如果它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人的长远的发展,而是急功近利地追求高分时,它也就变为一种政绩工程了。 “由于高考成绩突出,从2003年起北京八中每年都招收少年班的学生。”可见,正是由于高考成绩的突出,少年班才会一直办下去的。 事实上,就是这样一种高分也不值得宣传。试想,如果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以他们的高智商,难道就不能考得这么高的分数么? 怎样为将来打基础? 少年班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当记者问刘兆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的时候,他回答道“我现在还太小,还没有具体的想法,现在多学一些基础知识,为 将来打基础。”可是,如果连自己将来要干吗都不知道,又怎能为将来打基础呢?因为从事不同的职业所需要的基础是不同的,如果是打算将来当医生,或医学家,那么,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就是重点,就要学好,就要在这方面多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是打算将来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那么就要把数学物理学好,就要在这方面多花时间和精力。正如一个旅行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里,但他却一直在走,在跑,这有意义吗?他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吗?当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小孩,还没有想过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也不能怪他们。可是,对于一个将来迈入大学门槛的准大学生,却是很不应该的了。作为他们的老师,完全应该清楚这一点的重要性,并结合他们的优点,兴趣,协助他们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他们不知道,就只有说是老师的过错了,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弄清楚,却去忙什么高考? 别让超常儿童成为牺牲品 “许多高三学生为了高考成绩都会晚睡早起,但这些孩子不需要那么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他们课余时间反而挺多。这是少年班老师对记者所说的。可是,与记者见面的6名少年班学生中却有5名戴着眼镜。6人中有5人近视,这个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十三四岁的学生了,事实上,在我上高三时,班上同学近视的比例也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不是说他们课余时间很多的吗?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呢?孩子近视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先天性的,学习所致的,看课外书,如武侠小说等,看电视,现电游,上网等。后面的有因基本上可以排除吧?那如果不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就是先天性的了?可是,先天性近视的发病率是非常之低的。 超常儿童更早接受高考受到高考的危害比正常教育更大。因为在接受正常教育时,他们可以只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考试和学习,这样,就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自己更感兴趣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去自我发展。当要他们花比常人少得多的时间去参加高考时,他们属于自我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天才就是这样,他不是人为地去栽培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成长起来的,我们不去扼杀它就已经难能可贵了,如果能给以鼓励和支持当然更好,但是,急于使他快速的成长,往往会赶到拔苗助长的作用,最终,本可以成大器的人才却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平庸之辈。 据说少年班的学生音乐、美术、体育等一科都不少。 “这保证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可是,为什么他们全部都选择了理科呢?难道社会科学就不需要人才吗? 千里马的故事 有两个人各有一匹马,一匹是千里马,另一匹是普通的马。有一天,他们想要让两匹马赛跑看谁的跑的快,距离是1000里。比赛开始了,只见普通的马扬起双蹄,很快的跑出去了,而千里马却不紧不慢,慢腾腾的开始跑起来。大家等了一天,远远地看见有一匹马回来了,普通马的主人说:这一定是我的马儿回来了。可是,近了大家才发现是千里马,只见它精神抖擞,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跑到终点还意犹未尽。又过了一天,普通的马也回来了,只见它浑身大汗,精疲力竭,疲惫不堪,跑到终点后口吐白沫,躺倒在地,再也无力站起来。 人生就是一次长跑,判断一个人的输赢,不是看他开始跑得多快,而是看他最后能跑远,是否跑得太累。如果是千里马,它就有信心羸得最后的胜利,而不会在一开始就用尽全身的力气去争取领先。有过长跑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比赛时是不应该一开始就跑太快的,只能当跑了一段距离后,全身的器官开始进入状态,才能开始加快速度跑。 人生也是如此,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急于领先,而不惜采取拔苗助长的方法,最后就会像那匹普通的马一样,精疲力竭,输在终点。 谁有能力去教育他们? 王鸿飞先生在他的博文《我的两次高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2948 中提到,目前在北大清华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比老师聪明,结果是老师不能教好学生,以至于过了几年学生反而没有刚开始进来时聪明了。这个观点我是极为赞同的。事实上,对于超常儿童而言,这个问题更为突出。那些担任超常儿童老师的人,他们自己究竟有多大能力,多少学识能担当起如此重任?对此,我表示怀疑。至少,我看到了,他们没有协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对于超常儿童,最好是能有一个比他们更聪明的老师去教育他们。如果没有,那最好让他们自由的成长,自我学习,别让外界环境抹杀了他们的天才。最不好的情况是,让远不如他们聪明的老师去教育他们,这样只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昔日神童今安在? 事实上,当长大以后,当他们终于有了一定自己的思想以后,当他们发现自己原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牺牲品之后,这些当年风光无限的天才们却开始后悔当初选择了少年班。宁铂是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的学生,当年,“这个天才少年出尽了风头,当年的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他的事迹。”可是,在1998年参加的央视的探讨神童教育的“实话实说”节目中,他却频频发言,言辞激烈地抨击神童教育。见 http://zhangpingyu.spaces.live.com/blog/cns!f68940d4e501b5a9!660.entry 武汉的华中科大从1985年到2000年共开办了十几期少年班,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现在这些少年班的毕业生过得怎样呢?他们是否都成了栋梁之材?“记者调查后发现,少年班全部毕业生中后来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超过85%,绝大部分的“处境”较好,但称得上“拔尖人才”的科技工作者并不多。”并且有50%接受采访的人说,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不会读少年班。见《教育今日谈:过半神童后悔读少年班 究竟为哪般》。见 http://edu.sina.com.cn/l/2006-11-03/1520135914.html 我的经历:因祸得福 在我上中学时,大约是1995年,当时可能正值全国流行少年班,我所在的县城中学也开设了中学的“少年班”,我当年也被选入了这个班级。这个班级本是打算4年学完初高中全部课程然后参加高考的,可是后来由于我们不知道的原因,改为正常的6年,并在高中时解体,少年班的学生分入普通的班级。记得当时刚进那个班级的前两年,由于承载着分母,老师的的殷切期望,我当时脑海里想到的几乎全部是怎样能考个好成绩。翻开那里的日记,里面记的也基本上都是告诫自己不要贪玩,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和班级排名之类的。而我的成绩也由刚开始的全班40几名上升到第二名。那时,学习,考试和分数是我生活的全部。如此一直按照这种状态发展下去的话,我也许很早就上了清华北大,可是,那时我也是一个平庸的清华或北大学生,最后很可能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幸运的是,有初二时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这一切。初二第二个学期时,我突然中暑了,体温烧到43度,虽然由于抢救及时,第二天便出院了,不过,从此以后,我常常头痛,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记忆力也大幅下降,很多东西都很难记住。这样的结果是,我的成绩很快下滑到30几名,并且再也无法获得更好的成绩。于是,我放弃了努力,在进入高一后就更是如此了,但是,正是在那个时期,我看了很多课外书,看了许多杂文,其中有批判当时教育体制的,我接受了这种观点,认为学校的教育完全是扼杀天性,拒绝再去努力学习把成绩提高上来。而且,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了我的知道面,开阔了我的视野,我不再相信老师说的一切。那里,我还迷上了打篮球,常常整天整天的打球,上课和自习的时候则睡觉或者看课外书。幸运的是,由于当时的基础还好,在普通班里我就是这样成绩也还在中上水平,父母也不会给我压力,他们还以为我在认真读书呢。记得当时成绩最差的时候,100分的数学,我得30几分。因为上数学课我从不听课,也不做课后作业。就这样到了高三,迫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再加上也觉得应该好好学习一下,那一年还是努力了一些。就这样考上了大学。当时我常常想,如果没有那一次中暑该多好啊,我就不用吃这么多苦。可是后面我才发现,正是这一次中暑把我解救了出来! 希望少年班的高考成绩越低越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超常教育是有必要的,因为超常儿童与正常儿童还是有着许多差别的,既然有差别,就有必要因材施教。可是,我们的教育不要急功近利。确实,高考成绩是很快就能看到,也能看得很清楚,可高考高分远不是人才的表现,同样,有多大的比例读研读博也不是。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大部分研究生也很普通。对于人才的判断,可能不是那么的清晰,人才与非人才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但是,如果我们的少年班里面出了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在科学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或者在某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或者产生了世界500强的企业家,或者培养出了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干部等,这就确定无疑的是人才了。古人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其实,七年还是远远不够的,可能需要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需要问我们的教育者的是:你们有耐心来等待这么久吗?如果没有,就不要办教育,尤其不要去扼杀天才儿童。 高考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与长期的发展相矛盾的,所以,我希望少年班的高考成绩越低越好。 教育亟需科学化 由于缺乏严谨的量化的研究,教育还是一门很不完善的科学。例如,你有什么证据来说明这种教育方法比另一种方法更好?我们的大部分观点,还是建立在模糊的事实和推理上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就体现在这里。 结语 如果学校刻意地拿少年班的高考成绩去宣传,那少年班就是学校的政绩工程,如果学校没有这样,而是媒体这样做,那它就成了一个社会的政绩工程。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有几个是靠超常教育教育成才的?自己的追求,强烈的好奇心,永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批判的思想,创新的思维,这些都是成才的重要因素,远比记住多少东西,考多少分更重要。 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6921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