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海外华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圈谁在“包二奶”和“傍大款”
热度 27 yz2011 2011-9-7 21:53
在段振豪包二奶被曝光之后,如今杨宝峰校长和王志国千人合作发论文如今又出事了,科研界给搞得一地鸡毛。其实,这些只是两个简单的例子而已。 总结一下中国人与外国人合作发论文,有两大趋势:包二奶和傍大款。 中国人出钱,外国人干,最后成果共享,共同署名。此为包二奶。其实,这里的中国人,多为当权者,手头有资源,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再苦哈哈地搞科研了,但仍然想表现出“活跃在科研第一线,成果辈出”;这里的外国人,多为海外华人,他们和国内当权者结盟,偶尔可以回国来衣锦还乡和名利双收一下,当然这类人的水平不错,也已经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 中国人出钱,中国人干,外国人挂名,最后成果共享,共同署名。此为傍大款。这里的中国人,一般处于爬坡期的人,手头有点钱,也努力卖命干活,但急于发论文,出成果,升职,以奠定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因此他们往往在得到了好的试验结果之后,会拼命找同领域的国外大牛挂名,这样在CNS等顶级杂志上容易把论文发出来;这里的外国人,水平会非常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本领域的话语权。如果说在这类合作中,国外大牛真的有所贡献的话,那就只是语言润色和加工而已,当然也会偶尔帮着讲圆故事。 在中国人与外国人的科研合作之中,至于谁包了二奶,谁傍了大款,大家应该心里清楚。
13821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六普前全国各省市区及海外华人十大姓氏最新排名
JiuBaiYi 2011-9-7 11:02
(00)全 国十大姓: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吴、周。 (01)北京市十大姓:王、张、李、刘、赵、杨、陈、孙、高、马。 (02)天津市十大姓:王、张、李、刘、杨、赵、陈、孙、高、马。 (03)上海市十大姓:张、王、陈、李、朱、徐、周、沈、吴、陆。 (04)重庆市十大姓:李、张、陈、刘、王、杨、周、黄、罗、唐。 (05)黑龙江十大姓:王、张、李、刘、赵、孙、杨、陈、于、徐。 (06)吉林省十大姓:王、李、张、刘、赵、孙、杨、陈、于、高。 (07)辽宁省十大姓:王、李、张、刘、赵、孙、杨、陈、于、高。 (08)河北省十大姓:张、王、李、刘、赵、杨、高、陈、马、郭。 (09)内蒙古十大姓:王、张、李、刘、赵、杨、郭、孙、高、陈。 (10)山西省十大姓:王、张、李、刘、赵、郭、杨、陈、武、高。 (11)山东省十大姓:王、张、李、刘、孙、赵、杨、陈、徐、马。 (12)安徽省十大姓:王、张、李、陈、刘、杨、吴、周、徐、孙。 (13)江苏省十大姓:王、张、陈、李、徐、周、朱、刘、吴、杨。 (14)浙江省十大姓:陈、王、林、张、李、叶、郑、吴、徐、刘。 (15)江西省十大姓:刘、李、陈、张、黄、王、吴、周、胡、徐。 (16)福建省十大姓:陈、林、黄、张、吴、李、王、郑、刘、杨。 (17)河南省十大姓:王、张、李、刘、杨、赵、陈、郭、孙、马。 (18)湖北省十大姓:李、刘、张、陈、杨、胡、黄、王、徐、周。 (19)湖南省十大姓:李、刘、陈、张、王、周、黄、杨、唐、罗。 (20)广东省十大姓:陈、李、黄、张、梁、林、刘、吴、罗、杨。 (21)广西省十大姓:黄、李、梁、韦、陈、陆、杨、刘、卢、张。     壮族十大姓:黄、莫、韦、覃、农、蒙、蓝、赵、罗、梁。 (22)海南省十大姓:陈、王、李、吴、符、林、黄、张、周、郑。 (23)云南省十大姓:李、张、杨、王、陈、刘、赵、马、周、朱。 (24)贵州省十大姓:王、李、陈、张、杨、刘、周、罗、吴、黄。 (25)四川省十大姓:李、张、王、刘、陈、杨、周、黄、罗、吴。 (26)陕西省十大姓:张、王、李、赵、刘、马、杨、陈、吴、郭。 (27)甘肃省十大姓:王、张、李、刘、杨、马、陈、赵、魏、周。 (28)宁夏区十大姓:王、张、李、刘、杨、陈、赵、吴、马、孙。 (29)青海省十大姓:李、张、王、刘、赵、杨、陈、马、郭、吴。 (30)新疆区十大姓:王、张、李、刘、杨、徐、吴、朱、郭、黄。 (31)西藏区七大姓:嘎、珠、扎、冬、党,韦、达。 (党=党项) (32)台湾省十大姓: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 (33)香港区十大姓:陈丶林丶黄丶李丶王,张丶吴丶刘丶蔡、赵。 (34)澳门区十大姓:陈丶黄丶林丶李丶王,张丶吴丶刘丶蔡丶梁。 另 35、越南十大姓:阮丶黎丶陈丶范丶武,吴丶裴丶黄丶潘丶邓。  36、新加坡十大姓:王丶张丶李丶刘丶杨,徐丶吴丶朱丶郭丶黄。  37、朝韩十大姓:金丶李丶朴丶崔丶郑,姜丶尹丶张、赵、王。  38、美国十大姓:黄丶林丶陈丶李丶王,张丶杨丶赵丶吴、刘。
个人分类: 人文研究|10986 次阅读|2 个评论
100%美国式的博士后制度不值得歌颂
热度 2 DustyAshtray 2011-9-4 10:15
我不反对博士后制度。只是有一点:我始终觉得这是对现实的妥协,而不是什么值得肯定、值得歌颂、更不要说用强力手段进行大范围推广的事情。 (1)博士后的大范围出现,和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读硕、硕士毕业找不到工作读博这些现象一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就业压力。 (2)博士后、特别是基础科研领域的博士后的大量涌现,和当下美国“海归派”引进的美国科研体制不无关系。可是,这种“先进国家”的科研体制真的很美好么?看看各大海外华人论坛,很大一部分留学美国的中国博士后们,现在已成怨妇,最有创造力的年龄被耽搁。 (3)博士后的取舍问题,经典的反映了“挤公交”的阴暗心理(没上车的时候拼了命挤,一旦上车,转头就冲下面喊“别挤啦”)——自己做博后期间恨透了博后制度,一旦当上老板,马上颂扬博后制度是个好东西,因为博士生还需要时间培养,而博后是立等可取的工作材料。 (4)博士后一旦作为基本制度大范围普及,结果就是博士后的时间会越做越久,“给年轻人以独立的科研条件”将变成彻头彻尾的空话。我身边在美国做生物学博后的,所需时间越来越久,大部分需要5-7年,最极端的例子,我所在的学校有个做了17年的博后。等中国也普及了这种制度,若干年后,也会像美国一样,自己做独立老板的平均时间被推迟到四十多岁之后。 (5)我的观点是,博士后可以有,但不值得宣扬,更不值得无条件、大面积、一刀切的推广那种“100%美国式的博士后制度”。提高已取得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的待遇,设立各种小范围内的fellowship,确立并完善与其它行业相似的加班补贴,给博士一定的人力资源支持(比如技术员,我觉得对于科研第一线,两个博士至少需要一名技术员,否则真没时间去思考),等等等等,创造性的用灵活的福利待遇举措去改造“美式博士后制度”,才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研长久发展之道。 (6)题外话:海归的老板,回国如果只是为了cheap labor(廉价劳动力),有这种心态的精英不要也罢。很可惜现在这种情况很普遍,“大干快上”,且看今日通讯地址是中国的那些高影响因子的文章,怎么会如此普遍的、有如此多的、“共同第一 (co-first)”的作者?这些共同一作真的贡献相同?那这些课题究竟是谁的ideas(估计老板们自己不但完成了开题,连每一步的细节构想也一并 代劳了)?这么多共同一作,第一线科研人员的独立性体现在哪里,有谁是真正在思考和设计、还是大家都只不过一颗棋子,像“福特式流水线”那样每人分担一部 分老板交代的任务、做个技术员而已?
127 次阅读|2 个评论
给汶川地震灾区的捐款用上了吗?
热度 5 yzhang111 2011-8-29 09:55
一个捐助人弱弱地问 中国红十字会目前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其实我这个捐助人早就疑心满腹了。三年多以前的汶川地震牵动着所有海外华人的心,大家当时都踊跃捐赠。博主当时从牙缝里抠出1300刀(800刀直接写支票给中国红十字会,500刀通过学校给中国红十字会)分两次捐助灾区。说是从牙缝里抠一点儿也不过分,因为我有相当一笔信用卡债至今仍未能还上。 这两笔捐款给我的感觉像是打了水漂。看看这个原因是否有道理:我通过美国红十字会给日本和海地(没多少,日本100刀,海地200刀)捐款时,都得到美国红十字会的直接回执和感谢信(见下列附件)。甚至隔三岔五还给我发一些美国红十字会如何在帮助日本和海地灾民。但给中国红十字会的捐款就像是石沉大海,别说汇报善款如何使用了,就连个回执都没有,退税都没法报。换句话说,这1300刀是不是个人取走中饱私囊了都不一定。将来我还会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捐款嘛?不想让人怀疑也成,那就给我个官方回执,汇报汇报善款使用情况。我不嫌晚,现在给也来得及。 附件: Yanbin.pdf
3402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高耀群:步入职场,你要清楚自己“卖”给谁,“卖”得是什么?
weisman 2011-8-25 08:55
高耀群: 步入职场之初,自己也搞不明白该怎么做。记得当时同事对我说,“你要跟着趋势走”。我理解,所谓跟着趋势走,就是“ 入对行 ”,然后还要“ 跟对人 ”。   我是学力学的,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系,后来学计算机。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不知不觉步入软件行业,当时的关键词是“软件”,但是在中国,那个年代,无形资产卖不出价格,但是我认定软件是一种趋势。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工作5年后我回到中国,那时候,“中国”是一个关键词。当时,外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非常之大,外企能否健康经营跟外企选择的中国区掌门人大有关系。那时候,外企在中国的掌门人几乎全部是外籍员工或者是从境外总部派来的,后来逐渐有海外华人,内地出生、成长的中国人担任中国区掌门人。   从微软公司到新闻集团,以前是IT产业,接着是电信、互联网,现在是传媒。传媒是市场巨大的产业,比如中国移动,把自己定义为电信提供商,表面上看,传媒面临着急剧融合,实际是一场混战。传媒在某种程度上挣的是注意力的钱,如果创作内容供大家免费观看,那就会利用这样一个免费观看过程获取广告商的钱,或者我卖的本身就是注意力。传媒收入中除了付费内容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在赚广告收入。传统传媒无非三件事:制造内容、传播内容、经营注意力。这种传统模式由于数字化而发生巨变,今天传媒已经互联网化,所以内容已经变成大众内容,不仅你在写,很多人在写,无数人在写,数字内容成为海量。这对应了原来传媒内容一贯所谓的稀缺,今天海量内容在不断分散注意力,因而搜索就很关键,搜索同时也在大范围稀释原来的广告集中度。 另外,数字内容的载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的注意力被电视、电脑、手机,还有平板阅读器像IPAD等分化重组,有更多新的经营注意力的商业模式出现。总而言之,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在发生变化,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给参与者,特别是数字化信息的手段和方式。   “跟对人”也很重要,回首自己的职场亲历,就是跟着3个著名人物,今天是默多克,以前是卡罗尔·巴茨和比尔盖茨。不同的成长阶段紧跟能人,确实能让你快速成长和发展。好老板,首先应该是你的朋友、教练、同盟,是力量的源泉,好的老板会改变你的人生。无论你有多成功、多煊赫,都不要忘乎所以、自以为是。记得做微软中国区总裁的时候,门口堵了许多媒体,搞得我最后跳窗回家。那时候的一个感觉是安静不下来,所以,心态就变得特别重要。不管你有多成功,都要有普通人的心态,心态好坏决定职业的高度和生命的质量。招聘新员工,我关心的主要是——这个人是不是阳光的,是不是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才能有好的职场经历。我倒挺欣赏赵本山公司的那句名言:“快乐生产、生产快乐”,很简单的八个字,但是很有道理。    身在职场,关键的一点是沟通 。美国著名公司的中层,印度人的比例高于华人,某种程度上不见得是技术、语言上的分别,我认为主要的差异是沟通和交流。沟通是一种职场技能,沟通不仅仅是信息传递,而是一种情感交流。快乐做事,主动感恩,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我在跨国公司做高管已经20年了,回顾过往的职场亲历,走得就是从就业、敬业到乐业的路径,不停地设立阶段性的发展目标,把握好事业发展的拐点。今天的我谈不上成功,我始终认为,阳光心态、积极作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耀群: 人生成功不在起点,而在于转折点,这是我的切身感受。过去的15年,我在中国一直做跨国公司的CEO,服务过三个主要的公司:首先是微软,比尔盖茨是我的老板;一个是新闻集团,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传媒人默多克;还有就是欧特克,这家公司的掌门人卡罗尔·巴茨女士如今是雅虎公司CEO。跟随这三位老板打拼的这些年,经历了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发展的三个阶段:初始期、稳定期、发展期。   所谓成功,没有通用的公式,一定没有。当我们刚刚从大学毕业,那时候问得最多的是自己能干什么?目标特简单,去工作、去赚钱,自给自足。那一时期,是就业。那个时候是不是说你找到的工作和你的爱好完全一致?凡事常常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市场需求决定一切,这是梦想的储备期。   接下来,要自问的是,我该做什么?我有一个理想要实现。在这一时期,就是敬业、职业,是从就业向职业、敬业的转变。   职业、敬业之后,走到了一个新的节点,那就是——我想做什么?这一时期是为了兴趣爱好而工作,是一个“乐业”的过程。从最初的“我能做什么?”,到“我该做什么?”然后到“我想做什么?”。经历了自给自足、实现价值和为爱好而活的阶段,从就业到敬业,再到乐业的嬗变。   一步一个脚印亦步亦趋的时候,要清楚自己“卖”给谁,“卖”的是什么。一个职业经理人就是一个“产品”,你具备什么“功能”,“市场”上值多少钱等等。 我曾经给同事划过一条曲线,横坐标代表着“做大事”,纵坐标就是“赚大钱”,最理想的状态是“45度”曲线,沿着这根线做上去。但是,真实的职业状态并非如此,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在“45度”曲线以下运行。那时候,我们常常想,“横坐标”要变得最重要,因为做事是第一位的,先不觊觎“纵坐标”。当“横坐标”走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拐点,这个拐点是被市场认可的过程。拐点常常发生在变化之中,或者是公司重组,或者市场发生剧烈变化,或者你跳槽了,等等。经过各种努力,你最终会逼近“45度”曲线,这也就意味着你在成长中实现了成功。 http://bbs.qdqs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794
个人分类: 阅读收藏|3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政经随想(3)美国的末日到了吗?
热度 6 fouyang 2011-8-24 07:15
由于美国的经济困难和应对过程中表现出的政治无能,引来了很多“美国末日”的言论。对于我们海外华人来说,与祖国经济高速发展,建设蒸蒸日上的新闻对比,更是很难对美国的未来建立信心。这篇文章里,我就想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要说明的是:讨论美国的前途有两个切入点。一个是因为自己生活在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美国的国运和走向与自己有切身的关系,也是自己观察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所以讨论美国的前途对于自己在知识上和利益上都有现实意义。我这里就是采取这个角度。另一个角度是通过美国的困境来证明中国制度的优越和不用改变。这篇文章将不涉及这个问题。 我对美国前途的认识,主要来自对于美国历史的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从来就不是高效率,而是有意设计成一个混乱,缓慢的过程。虽然美国宪法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但正如制宪和建立联邦政府的积极推行者麦迪森(James Madison)所指出的,由于美国之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存在一个单一的“人民”。有的只是各种相互博弈的利益集团。这个特点保证了以前只在古希腊等小国实践过的民主与共和制度可以在美国这样的大国实行,而不会导致像刚被唾弃的英国“中央政府”那样的暴政。的确,美国宪法中也充满了模糊含混的条文,特别是在一些如联邦与州的权力分配,蓄奴制度的前途等关键问题上。至今,为了宪法是否允许个人拥有枪支还有激烈争论。美国的政治体制也充满了模糊和矛盾。宪法墨迹未干,“国父”们依然健在的时候,就在第三任总统的选举中,政见不同的国会与新任总统就在选举程序上僵持,差点造成总统难产。两党政治成形后,政治僵局更是成了政府运作的常态。然而,从宪法通过到现在已经二又四分之一世纪了,美国人口增加了100倍,疆界从13州增加到50州,从荒蛮之地变成了世界唯一强权。而宪法和政治制度却一直在演变和发展中延续了下来,除了一次内战以外没有受到过严重的挑战。我的意思不是说美国制度就是天下最好的制度,也不是说美国在自己制度的框架中没有改进的可能与必要。我只是想指出,美国制度的优点和缺点是相互依存的。我们考察这个制度,也需要把两者联系起来考虑。 从战后的历史看,在每个十年美国都遇到过貌似“无解”的困境。五十年代与苏联的对峙,历史上第一次输掉了一场战争(朝鲜战争),麦卡锡主义;六十年代总统被刺,越战泥潭和种族冲突;七十年代能源危机和严重经济衰退;八十年代经济低迷,赤字高企,日本和德国步步紧逼;九十年代末的道康泡沫;本世纪起的恐怖主义威胁。。。有趣的是,这些困境大多数不是因为政府的“英明决策”而解决的,甚至大多数都谈不上“解决”,而只是时过境迁让位给了新的“困境”。如果你读报的话,任何一个时期美国都好像在朝不保夕的危机之中。关于“美国末日”的专著,在美国也从来没有缺席过。然而,那么多年美国也就磕磕碰碰地走过来了。 就拿中国从文革走向改革开放的转折点——七十年代中期开说吧。那三十多年中,中国无疑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美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七十年代中期的美国,刚经历了越战的失败,又将要面对大使馆人员被伊朗劫持的奇耻大辱。国内政治上刚发生了水门事件那样史无前例的丑闻。经济上面对油价飞涨,国内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并存,失业率居高不下(在八十年代初曾超过10%)。想来当时“美国末日”的呼声不会比今天少吧。在社会进步方面,“反歧视法”1968年刚刚通过,1971年还在为黑人白人同校上学而打官司。民权运动方兴未艾,马丁路德金1968年刚被暗杀。当时谁能想到一代人以后,一个黑人能当上总统?那时大学生中少数民族比例是17%,今天是37%。而人工流产也是1973年才全面合法化的。在生活水平上,当时有50%的人家没有空调(今天贫困线以下的人家中也只有22%没有空调)。当时连美国首都都没有地铁。如此“忆苦思甜”并不是要说今天我们不应该抱怨,而是想说明,“发展的眼光”对于美国也是适用的。 当然,正如投资界常说的,“过去的表现不能保证将来”。我也认为,美国目前遇到的挑战是结构性的和长期性的,不是“挺一挺”就能过去的。而且从长远看,美国二战后“超级大国”的地位其实是特殊历史形势造成的,并不代表美国的应有地位。比如说,中国人勤劳聪明,吃苦耐劳一点不比美国人差,完全有理由过上同样水平的生活。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甚至人均GDP接近或超过美国,都是早晚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美国是否会从此堕入深渊,走向灾难?当然谁也不能打包票,特别是谁都看不到“隧道口的亮光”时。但是考虑到以上所说的种种,我觉得有乐观的理由。
个人分类: 政治经济|4232 次阅读|12 个评论
第四届海外华人学者管理科学与工程协会年会归来
热度 1 bzniuscut 2011-7-26 17:03
亲爱的诸位,我刚从机场回来,行李放下,思绪还没有打开。趁热记录一下。这次是去天津大学参加我们领域在大陆举行的很高水准的一个年会,是年轻有为的陈方若教授组织的。秘书长薛梅博士是个美女,呵呵。我去年在北京参加过上届年会,这次又见到了很多新朋友和老朋友,大家气氛融洽,教授和学生都平和自如地交流。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个圈子本身都很小的缘故,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已经厌烦了带着面具装大爷充小辈的风气。现场的参与者都认真地欣赏着别人的研究,积极地思考着未来的研究方向,热烈地跟共同兴趣的学者辩难--没有所谓的EI proceeding,没有所谓的官僚和企业推销,纯粹的学术,这种感觉,真好。 很多大牛出现在会场,MS现任主编G. Cachon也出现了。他看起来很年轻,瘦,沉默,而且充满好奇心。没敢跟他搭讪,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大牛,远观也就是了。碰到了几位我很感兴趣的文章的作者,例如yin shuya, lu xiaoyuan, shen yuelin, wang tong, rachel chen, zhang fuqiang等,特别地,跟yin shuya 和shen yuelin聊了一些关于channel management方面的问题,向lu xiaoyuan请教了bargaining方面的问题。向wang tong请教了uncertain demand和timing的问题。收益良多,有点想法做做论文啦。 在晚宴上颁发了今年的最佳论文奖,第一名被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的zhang fuqiang和他的学生wu xiaole夺得,他的学生要去复旦大学教书啦,是个很文静的女生。厉害厉害。第二名是ut戴维斯的rachel chen,她也是去年的第一名得主。第三名是个美女,可惜忘记是什么名字了。提名奖是ut奥斯汀的赖国明博士和北卡教堂山的lu xiaoyuan博士。规格很高啊,得主都是美国著名高校的老师或者弟子。第一届的时候,我导师指导我做的文章得了提名奖,我当时还觉得有点失落,现在看来,真是幸运啊。 会上遇到不少山东老乡。呵呵,我们领域的老乡越来越多啦。原来的时候听过的山东老乡就是赵修利(密歇根大学)和王云增(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现在看来队伍壮大啦。惊讶的是我原来写的一些帖子居然在闲谈中被提到,有位科学网博主还积极鼓励我继续写下去。真是受宠若惊。多谢各位捧场啦。会继续努力的。
793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海外华人地理信息科学(GIS)领域教授 - 联合培养有用(转)
csuyijie 2011-6-28 09:04
本文转载自(安瀾的家): http://alanxuan.bokee.com/5468492.html 北大: Ningchuan Xiao, Ohio State Changshan Wu, Univ. of Milwaukee, new hire Xiaolan WU, Central Michigan Univ. Le Wang, Texas State Yongmei Lu, Texas State Dianshen Guo, SC Ling Liu, Univ. of Cincinnatti Xinhao Wang, Univ. of Cincinnatti Daniel Sui, TAMU,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Hongxing Liu, TAMU Wei Song, Univ. of Lueville Hongbo Yu, OKState, new hire Xiaohang Liu,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Fahui Wang, North Illinois Univ. Lan Mu, UIUC Yu Zhou,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 南大: Peng Gong, Berkley Liang, UMD Qiang Yu, Univ. of Mass, new hire Wanxiao Sun, South Illinois Univ. 武测: Xiaobai Yao, UGA Hui Lin, Chinese HK Univ. Liqiu Meng, 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 Germany Ben Zhang, Texas State 华东师大: Fang Qiu, Uinv. of Texas at Dallas Hongliang Fang, 中国地质大学 Xiaojun Yang, Florida State Univ. 同济 Ron Li, Ohio State 北师大 Axing Zhu, Univ. of Wisc, Madission Ling Bian, SUNY Baffalo 杭州大学 Dennis Yehua Wei, Univ. of Milwaukee 浙大 Liping Di, George Mason 哈尔宾师大 Jiaguo Qi, MSU 香港与台湾地区 Mei-Po Kwan, Ohio Stat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C.P. Luo, UGA Lina Nam, LSU, Chair of UCGIS Cindy Fan, UCLA May Yuan, Univ. of Oklahom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Shi-Lung Shaw,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有些未知 Max Lu, Kansas State Univ. Li Ying, SUNY Buffalo, Planning Wei Luo, NIU Jie Song, NIU Yichun Xie, East Michigan Hong Jia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Yi-Fu Tuan, U Wisconsin-Madison,这个我就不要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 (1)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ZHOU Qiming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正教授 Wei-Ning Xiang (2)武测 Le Wang, Texas State助理教授 武测本科,北大硕士,伯克利博士 Wenzhong Shi,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副教授 Chen Yong-qi,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正教授,系主任 Chuang Tao 加拿大York大学副教授 http://www.geoict.net/AboutUs/DrVincentTaoDirector.htm (3)关于齐家国 好像是东北农学院毕业的
4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不要海归, 要移民
热度 9 Majorite 2011-6-1 08:39
吴玉飞:不要海归, 要移民 http://blog.creaders.net/zhengwen2011/user_blog_diary.php?did=86448 最近有关海归的文章很多,表达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看法。有的后悔当年没有海归,失去了成为千万亿万富豪的机会;有的遗憾没有早点回国发展, 失去了当官做大腕的机会;有的苦大仇深,埋怨在美加等西方国家找不到工作,生活困难;有的十分羡慕嫉妒国内的以前不如自己的同学同事老乡发达了,后悔自己要是不出国就好了。很多人对是否海归矛盾重重,患得患失,甚至把经济上可能的得失计算到几个美元的地步。但是,这个世界上,卖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想当年,你出国时,国内的人不也是用你现在的心态来看你嘛。30年河东30年河西,只是这次风水转的快了一点,30年不到就转了。30年前,国内留守妇苦等着办签证,拼命想出国看看,当然也希望尽快与国外念书的老公们在一起,现在的情况刚好相反,中国女人留守海外,老公们在国内打拼潇洒。但根据我的海归与回流的经验,国内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国外也没有感觉的那么差,对大多数海外华人来讲,现在回去肯定有点晚了。如果我们从小家庭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发展来看,我认为,国人应该拼命向外移民,而不是海归。 如果你是中国需要的战略性人才,那应该马上回去报效祖国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你家是国内大官大款大腕,你也不要耗在国外,不过这样的人绝大部分已经回国了;如果你是家中三代单传,那也应该回国为老人们养老送终,那剩下来的应该是像你我一样国内没权没势没钱的老百姓。10年前,你我这样的小百姓回国还是蛮吃香的,那时有个博士学位一上来可以给个正教授,现在可能连个副教授也拿不到。那时国内百姓几百块一个月,你回国拿个上千块一个月,生活质量不错,别人捧着哄着你,你会有一种优越感,现在给你月薪几千块,日子苦的要跳楼。以前拿个假博士回去,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了青少年的导师,到处演讲上电视,并骗得家财亿贯,现在拿个真博士回去,别人可能会有点看不起你,认为你在国外混不下,回来讨生活的。10年前,你几十万就可以开一家公司, 现在几百万连办公室装修都不够。10年前,你100万人民币在上海可以买个100多平米的公寓,现在只能付首期。在国内,45岁可能被要求退休了,或退居二线, 而我们在国外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一般都30多岁,你回国没几年折腾的,除非回去自己创业,不打工。其实,大部分国人的生活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真是距离产生美, 我们中国人喜欢报喜不报忧,喜欢添油加醋,以个例无限外延, 就像我一个很久没见的老乡,他一开口就说我们县里的千万亿万富翁可以从东门排到西门几公里,还吹身价几百亿的有几个,讲话的口气好像他自己是亿万富豪似的,吓得我今年夏天都不敢回国玩了。我们中国人喜欢攀比,就我们现在这样,总可以找出一个以前的街坊邻居同学老乡把我们比得一塌糊涂,你可能不敢参加同学会,因为你以前看不上的家伙有好几套房子,N个奶,或是你未来老板的老板。也许你海归本意想作点贡献,但客观上就是抢别人的饭碗,你一家人回去,要占两个不错的工作岗位,你小孩要占一个学校名额,而你的那点本身或许很容易被复制取代, 所以你回去是去消费中国的有限的资源了。 所谓的文化入侵,经济入侵,都不如人员入侵好。要报效祖国,最好的办法是待在国外,这样国内就多出一份好工作给自己的同胞,你在国外赚了钱,可以寄点回国,为中国增加资源。有人抱怨国外苦啊闷啊不好玩,是的,10多年前确实是这样,主要因为过去华人数量太少了,但现在这种情况彻底改观。我1990年出国念书时,整个蒙特利尔就没几个大陆人,打牌凑不齐人,非常孤独,所以1995年6月一拿到文凭,第二天就背个破包去香港找工作去了。现在蒙特利尔可能有10万大陆人,连打错电话都可能听到对方讲普通话,中国式的吃喝玩乐也基本都有,以后老了一起玩的人会很多,也不会孤单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想想500年前,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新大陆,要忙着杀印地安人,要与毒蛇猛兽搏斗,要应付天寒地冻,要开山辟地,苦不苦? 闷不闷?肯定没有欧洲舒服好玩,但他们没有打退堂鼓,而是迎接挑战,勇往直前,建立了一个个新的国家,成为了新大陆的主人。再看看我们的郑和七下西洋,就是游山玩水,没有为中华民族开辟疆土,对人类历史也没有什么贡献。 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生存发展的竞争,一切的战争,其本质就是为了保住或扩大自己生存的空间,其他的理由全是幌子。这样的例子很多。1882至1943年这60年间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通过国会立法进行种族歧视的法案,其中包括不允许华人来美,不允许妻儿来美团聚,不允许华人成为美国公民。我想这个法案至少使华人在美国少了1000万,否则,华人在美国的势力比现在要大很多,因为那个年代刚好是各国大量移民美国的黄金时光,只要为自己买一张去美国的船票即可。现在你有权利移民了,反而要海归,还口口声声说因为太爱中国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日本人移民中国东北就是一个横跨了几代人的阴谋,从上个世纪初持续到四十年代,近200万日本人移民中国东北。日本政府赋于他们的使命,是永久地霸占这里的土地, 把中国人赶走。张作霖做了一件对国家民族的大好事,他紧急大量引入山东和华北等地的汉人进入东北,这一移民战略大大充实东北边疆,改变了东三省的人口、民族、文化格局,成为日后日本侵略此地时一大障碍。如果没有张作霖上世纪20年代开始大量移民汉人到东北,东北还是中国的吗?即使倭寇占领东北,有数量优势的汉人,东北丢不了,可见人口优势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是多么重要。 想当年,英法等殖民主子们把黑人当奴隶贩卖到美国和加勒比地区,这些奴隶们肯定很痛苦悲惨,但现在黑人受益非常大,连总统都当了,要不然,他们还在黑非洲呢。想当年,为了那几个加勒比小岛,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互相打斗得死去活来,最后统统白忙了,因为加勒比海大部分国家黑人占大多数,他们反而成为了主人。印度人也占了英国主子的不少光,中国藏南就是直接被英国人划入印度,英国人把印度人带到了世界很多地方做劳力,然后这些印度人就不走了,像斐济,毛里求斯等,印度人占主导地位。 加勒比海特立尼达岛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是华人200年来到西半球的第一个地方,非常富裕,1962年从英国独立,5000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其中40%是英国人1845年以后带来的种甘蔗的印度人的后裔, 40%是200前来做奴隶的黑人后代,5%的白人,10年前有10%华人,主要是1806年以后从中国运来的华工后代,不过他们很多最近20年移民美国加拿大了, 现在只有2%的的华人,有一半是最近几十年从中国来的广东乡下人,没什么文化。第一批中国人1806年就来该岛了,比印度人早50年, 所以更有资格在岛上呆下去。2010年以前,黑人为主的党(People National Movement Party)当政了10多年,中国人日子很好过,中国国内公司获得了很多工程项目,本地华人中餐馆就开了1000多家,密度可能比广州还高,2010年五月,印度人为主的党(People’s Partnership Party)执政,开始排挤华人,停了大部分中国公司在建的项目,最近又在华人开的餐馆频繁抓没有证件的华人,制造麻烦,目的就是要把华人人赶走,还在报纸上说华人太多了,华人来了还要生孩子等等,同时,大大欢迎印度的公司,并准备给印度人免签证。由此可见,都150年过去了,一样对自己遥远的祖国有亲近感,并十分愿意帮助他们,一样会对与自己民族有过节的民族下毒手。你可能不知道,加勒比地区的正式地理名称叫西印度群岛。200年前华人不愿意来做劳工,因为大清朝生活还不错,结果没办法,只能搞印度人来。如果鸦片战争早几十年爆发,200年前的华人肯定非常愿意来加勒比,可以想象,现在的加勒比甚至整个拉丁美洲到处都是一个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中国政府也应该直接或间接鼓励刺激国人出国移民向外发展。让人高兴的是,现在国人拿护照非常容易,可能出国也不稀奇了,但以前不是这样的,20年前,我搞到了国外的奖学金,但为了拿到那本中国护照,花了我有大半年,最后被迫到精神病医院开了本人有神经病的证明才给放行,相信很多老留学生有类似的经历。最近纽约时报报道,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十分担心中国商人在他们那里买地种农作物,这使人想起了当年他们恳求清朝廷和民国政府给他们移民几十万,白给钱给土地的计划,居然被拒绝了。如果200年前开始中国政府允许国人移民南美洲,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广大的土地,再加上华人吃苦耐劳,非常能生孩子,现在应该有几千万人口了,并肯定拥有大量私人土地农场,当然更不用为了买点地种庄稼让当地政府不安。当然历史没有假设,但可以作为教训,那就是,要多多移民,不要海归。 我们不但要扎根在异国他乡,更要茁壮成长,发扬光大。华人太重视小孩教育了,这当然重要,但很花钱花精力,可能是华人不敢多生孩子的主要原因。其实在发达民主国家,游戏规则是不一样的,一人一票,人多就厉害。看看那些墨西哥人和黑人,家家户户都生一大堆,小孩就像野猪一样放养,个个身强力壮,社会生存能力很强, 他们的工作上学还有Affirmative Action 保护着,他们的名额你华人动不得,所以,不管你华人小孩多么用功,主要还是华人之间竞争。就算华人孩子长大后个个是博士、教授、医生、工程师和会计师等,由于华人人口太少,总统,州长,参议员、大经理等还是人家当,最后人家还是我们的老板。所以,我们要争取多移民,在国外多生孩子, 不要把上名校拿博士看着这么重。 美国加拿大是我们的新家,我们的子孙们要在这块土地上永远生活下去,虽然现在美国加拿大经济不好,很多海外华人日子不好过,但这是正常的经济周期造成的,坚持一下,一切都会好起来,千万不要当逃兵做海归。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2726 次阅读|8 个评论
海龟的四个类型:“回国得瑟型”好像最能刻画中国国情
热度 15 陈安博士 2011-5-1 21:14
  纽约市大史坦顿岛分校萨斯曼教授很有意思,她把海龟分成四个类型,分类准则是“文化认同”。   她分的类(引用的文中有具体解释),俺们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下   1,“加固型”(Affirmative): 浓郁乡愁型。自己的祖国“好脏好乱好快活”。   2,“减少型” (Subtractive): 乐不思蜀型。对于陌生文化适应性强型。犹太人比较显著,其他欧洲人也有这个风格,犹太人因为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祖国,所以乐意融入另外的文化。况且了,耶稣也是他们的直接祖宗,而全世界各地都信这个。   3,“附加型”(Additive): 回国得瑟型。常有“兄弟在英国的时候”之表达。这个类型在中国人里比较典型,当然,有些引进些好东西,有些仅仅是弄点皮毛,了了而已。   4,“全球型”(Global): 天涯芳草型。又可以叫做无所谓型,到哪里都一样。   以下为报道原文:      据美国《侨报》报道,“海归”近年来成为海外华人热点词汇,殊不知,“海归”的现象在全世界由来已久。纽约市立大学亚裔研究所当地时间29日晚邀请纽约市大史坦顿岛分校心理学系主任、过去6年来对香港和中国大陆“海归”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的萨斯曼教授(Nan Sussman)作专题演讲,谈西方和中国的“海归”历史以及这一过程中人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知与定位。   萨斯曼在座谈中表示,她过去20年对世界各地的移民“回归”现象和这一过程对人们的心理及文化冲击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过去6年里她更将香港移民的回归作为主要课题,并在最近推出了新书《移民回归和身份认同:全球现象,香港特例》(Return Migration and Identity:A Global Phenomenon,A Hong Kong Case)。   萨斯曼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世界各国的移民回归现象,她表示,其实人们在谈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历史上很多的欧洲“海归”,当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后又回到了欧洲(但犹太移民是个例外,返回欧洲的犹太“海归”几乎是零);还有过去一两百年间的美国人到欧洲定居一段时候后又返回美国。有趣的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西方移民在“海归”后发现融入母国的文化也并不容易。   萨斯曼表示,她在采访一些西方的年轻“海归”时,也发现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从海外回来后,会跟自己当初的环境格格不入,自己和当初的朋友们对对方的话题都彼此毫无兴趣。   萨斯曼在新书中总结出了“海归”群体对自身文化身份重新定位的四种类型,即“加固型”(Affirmative)、“减少型” (Subtractive)、“附加型”(Additive),和“全球型”(Global)。所谓“加固型”是指海归人士回到母国后对自己的原有文化身份更加认同,如中国海归回国后更加认同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定位;“减少型”则是减少了自己对原有身份的认同;“附加型”则是在保持原有文化定位的基础上,也吸收了很多外国文化的因素;“全球型”则是少数在很过国家生活过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到哪里都能很快适应那里的文化。萨斯曼在调查中发现,多数西方“海归”都属于“减少型”,“海归”后通常还会遭遇精神抑郁,而多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海归”都属于“附加型”,“海归”后通常都对生活满意度很高,不会经历感情上的不适。   萨斯曼表示,她之所以对香港的移民回归现象进行专门研究,是因为从1984年到1997年,有80万香港人移民海外,主要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而从1997年到现在,这80万人里有50万作了“海归”。这些香港“海归”在回到香港后呈现一些文化认知上的共同点,是前面所述类型中的“附加型”,比如语言上更加灵活 --萨斯曼在一项测试中发现,“海归”们平均在396个单词的谈话中做了26次中英文切换。同时,这些香港“海归”在饮食、文化、隐私和生活步调方面都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但他们对自身中国文化的认同丝毫没有减少。萨斯曼发现,日本的“海归”也通常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实的认同,有些人在回归后不得不想法隐藏自己在西方已经习惯了的一些举动。有一个采访对象告诉萨斯曼,他在美国时喜欢上了在上班途中阅读《Newsweek》这本杂志,但他回到日本后意识到,在地铁上看这种杂志会让引来异样的眼光,因为日本男人在上班途中最流行的就是看色情卡通一类的读物,于是这位日本“海归”不得不将《Newsweek》夹在一本色情卡通书里偷偷阅读。萨斯曼也顺带提及,她本人在日本时养成了进门脱鞋的习惯,结果回到曼哈顿后,她的很多朋友都拒绝服从她这一要求,因此半年后她不得不改掉这一习惯。   萨斯曼也对中国大陆,尤其是上海的“海归”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查,中国大陆的“海归”将是她下一步的研究重点。萨斯曼表示,就她目前观察所得,中国大陆的“海归”在文化身份的转换中属于“附加型”再加“加固型”,即他们吸收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元素,但对中国的文化也更加认同。有趣的是,中国大陆的 “海归”在就业方面,凡是回到以前国有企业的,50%以上都随后辞职,凡是到大学做教职人员的,都很成功,其中北大75%的教师都是“海归”人员。而最成功的“海归”群体就是创业者,目前上海有6000家“海归”人员创立的新企业。
个人分类: 新西游记|8233 次阅读|45 个评论
“海外华人学者混得怎么样?” 好问。
热度 3 liwei999 2011-1-30 07:54
“海外华人学者混得怎么样?” 好问。 (1076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9, 2011 07:31AM 这是一位叫刘岩的老师的博文 的题目。“混得怎么样”的问法很微妙。因为“混得如何”是个多意的表达方式。不知道为什么国人对杂志的编委、学会的理事如此地“感兴趣”,居然要用这样的“指标”来判定学者的研究业绩。 在镜某看来,杂志的编委、学会的理事基本上就是“学雷锋”的事儿。洋人们不会因此而能够获得丝毫额外的“利益”。有擅长做这样公益事情的人,那就让能者多劳吧。仅此而已。 不知道这位刘老师是否有博士的学位。不论是文科背景还是理科背景,李老师收集数据和解读、解释数据的能力都相当缺乏。院士的名誉是对这个人过去工作的评价,而科研水平则是“进行时态”,是要对现在和今后的事态作分析。从复旦的陈良尧老师读博经历可以看出,至少复旦的陈良尧老师的博士生们都没有能够达到当年陈老师读博时代的水平。 可以说海外华人学者混得不怎么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当中的多数人都没有在“混”。因此也就自然是“混不出来个样子”来。 成功可以有许多种,不必都是学术上的。 洋人的水平再高,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也不管用。好莱坞的明星再漂亮,也不能娶回家里来做老婆。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埋头苦干”的问题,而是个“风马牛”的问题。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5826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01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主人心态和客人心态
热度 3 youxue 2010-10-17 10:53
在国内和友人聊天,有时会听说国外一些华人学者很狂,在国内常常说这说那。(估计也是提醒我注意一些。)我一般都是会心地笑一笑,然后解释说这是主人心态的表现。 自己家里,如果看到地上有碎纸片,常常会捡起来仍垃圾桶里。看到门窗破旧了,会想办法修好。在别人家里,就不会这么做。 第34任美国总统 Eisenhower 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和当总统之前曾当过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校长。据传:Eisenhower 对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们第一次作演讲开始时说:哥伦比亚大学的雇员们!(Employ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有一位教授站起来说:“将军,您错了。我们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雇员,我们就是哥伦比亚大学。”这就是对主人心态的极好诠释。 我到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当助理教授后,对系里的各种事情,如工作环境,招聘教授,录取学生,课程的设计(curriculum),学科的发展,都感觉有责任和义务管一管,感觉我就代表这个系,不只是过客,和当学生和当博士后时明显不同。 曾在北大做过一阵讲座教授。虽然只是临时工,但也许因为那时有计划全职回国,很有主人心态。什么都插一杠子,如改善楼道环境、卫生间的条件、图书馆的开门时间,学院的报告会,学术氛围、实验室建设、其他教授的处境、学院和学校的发展、人才引进、如何与来访学者交流、等。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创新建议,而且持续关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但大部分都被认为不合国情,最后还是只得罢休了。另外一位也是从国外到北大当临时工的学者,我们聊天时,我一下子就感觉他总觉得自己是北大的客人,于是对其展开了一通主人心态和客人心态的教育。有人批长江学者大部分都是假的,我也主动首先站出来反驳,直述胸臆,毫无委婉辞令,引火烧身。 后来不当讲座教授了,随之也失去了主人心态,而变为客人心态了。碰到关己或者不关己的事,都高高挂起。如果不顺眼或者不习惯,则一笑或一走了之(但极少数时候还是忍不住偶尔管一下闲事)。只有当被请到了,或是与朋友聊天,才比较放任说一说。同胞们大概都觉得我变得谦虚了,似乎对我的意见也少了一些(大概也是因为把我当客人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6398 次阅读|13 个评论
网络舆论和独立思考
youxue 2010-8-22 09:06
近几年我上网比较多了。看网上文章时总提醒自己,任何人都可以写网络文章,其准确性是需要证实的。这与科研中文献调研类似。我有两门课需要写学期论文(term paper)。每次我都要提醒学生,各种信息来源的准确性不同。经过同行评议的杂志论文的可靠性远远高于任何人都可以上贴的网络文章,而不同来源的网络文章的准确性也有很大差别。从文献中提取准确信息是写学期论文的一个基本训练,也是学期论文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 从几件我的亲身经历,看到一些国内国外的华人似乎过分被负面网络舆论潜移默化地左右了,尤其是遇事总把海外华人往不好的方面想,即使自己已知的情况并不是这样。 一例。某人在考虑回国,我告诉了一位海外华人,其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我问,我考虑过回国。是不是因为混不下去了?回答是,那当然不是。再问,另外某某人也在考虑回国,是不是因为混不下去了?回答还是,那当然不是,你们都有终生位置嘛。我又问,那为什么你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该某人混不下去了呢?回答是不知道为什么。 又一例。某著名华人学者来国内做报告,报告前几个小时在楼道我旁听到两位不认识者议论,大意是:一些在国外混得不怎样的学者,到国内好像就成了大学者,到处招摇撞骗。我只好比较认真地准备了一下这位学者的成就,报告前对主持人说,我来介绍这位学者吧。但不知道我的介绍是不是有作用。 第三例。在国内与一位学生聊天,不知怎么说到了长江学者(该生知道我已经辞去了长江学者)。学生想也没想就说这些人在国内工作是为了赚钱占便宜。我问该生一位我们两人都极熟悉的一位长江学者是不是在国内占了便宜?回答是没有。再问另一位长江学者是不是占了便宜?回答也是没有。谁在国内占便宜了?回答是网络上经常说起的名字。其实该生和我本人都不了解这位网络名人是不是真的占了便宜,而且关于该学者的正面报道也很多。但不知为什么负面报道就深入人心了。即使网络报道说的都是事实,也常常是特例,不代表群体,否则也就不会有报道了。因此很奇怪:虽然知道自己认识的长江学者并没有在国内占便宜,但似乎一说起长江学者这个群体就觉得他们都是为了占国内的便宜,就是因为网络文章。 看来,对国人来说网络舆论确实有力量。一是很多读者以为写出来了就是真的。二是以少概全。网络舆论揭露丑恶现象多。虽然也有一些正面报道,但这年头同胞们相信正面报道的似乎很少,而负面报道很容易被同胞们不加思索地相信。不仅如此,关于某人的负面报道很容易被广大网民推广到一个群体,认为该群体都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会不用负面报道中的人和事以偏概全呢?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57 次阅读|3 个评论
请善待科学网的弱势群体
chemicalbond 2010-7-3 20:45
有位博主看到施一公在网上遭人指教,大声叫好,充分肯定了科学网的言论自由舆论导向。 喜看海归大牛被指教: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0741 据说(或者来自某些人的考察,也可能仅是网络八卦),科学网上土鳖的势力很大(至少是人多势众的意思),要是随意压制,恐怕就要招致洪水猛兽 :-) 在我看来,海归乃至海外的华人在科学网真有点 弱势群体 的味道,动不动就遭人攻击。昨天看到 有人就某些海外华人猥琐大放厥词 ,实在是荒唐 !懒得跟他们争吵,洪水猛兽还是适当回避一下为上策。但是,一篇恶狠狠地人身攻击的文章(无聊的是前后还包着些遮羞布/烟幕弹),竟然受到那么多实名博主的推荐和好评,只能感受到悲哀! 【注:刚才一位网友转来一篇文章,有点大开眼界的感觉,原来猥琐是那么回事啊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782 】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3311 次阅读|11 个评论
女儿喜获省督奖
majorite 2010-5-2 11:21
女儿喜获省督奖 嵇少丞 1. 颁奖现场。省督Pierre Duchesne先生和夫人位于中间。 女儿然然喜获2010年度加拿大魁北克省督杰出青年奖,该奖授予25岁以下在读的大、专院校和中学品行兼优的杰出学生,不仅要求学习成绩特别优秀,而且要求参加和组织校内外许多服务社会、帮助弱者、保护环境等的义工活动。 女儿在学习之余,经常去医院、老人院帮助病人和老人;暑假去发展中国家的穷地方的孤儿院做义工;在学校里参加和组织话剧演出,为海地地震和盲人基金会捐款等活动。在北美,仅学习成绩好而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学生,是不赞赏的。 2. 女儿然然在皇家卫士的陪伴下来到领奖台,站到省督的面前。 这里是我5月1日下午在颁奖仪式现场上拍到的照片。 3. 从省督手中接过奖章,合影。 4. 在获奖者纪录薄上签字 5. 获奖后和她同学合影, 左边的女孩秋天进法学院,右边的秋天进新闻系。她们是然然未来的社会关系。 6. 获奖后和他弟弟合影。姊姊为弟弟做了一个好榜样。 省督奖,不接受个人申请,仅从各大学、大学预科、大专、中学推荐的候选人中选出。整个过程,然然都不知道,直到通知她参加颁奖仪式,她才知道自己获奖了。然然对我说:“论学习成绩,有几个同学和我差不多,为啥他们没有得奖?论社会活动, 有的同学干的义工时比我还多,为啥他们没有得奖?”女儿为她的同学抱不平。我说:“你的运气好,或许你两者兼而有之”。 教育孩子,一是大环境(社会、学校等)要好,二是潜移默化、身教重于言传,润物丝无声。 7. 奖章的正面是魁北克第28任省督的头像 8. 奖章的反面是魁北克省徽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7174 次阅读|34 个评论
2009-2010 AOCABFE执委会第三次会议纪要
wangyk 2010-2-6 09:01
王 应 宽 2010-02-06 Beijing, China 博主按: 本人 2009 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参加了 2009-2010 年 AOCABFE 执委会第三次会议。由于我已经提前确定 12 月 9 日结束访学回国,为了能让我在回国前参加此次会议, AOCABFE 专门调整了会议时间,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本人在上一期的会讯中撰文提出了关于正确使用协会对外交流中英文名称的建议,在此次会议中除了例行汇报英文刊 IJABE 的进展外,还专门讨论了此建议。按照 AOCABFE 的章程,上次会议的纪要在广泛征求各位执委意见后在下一次执委会上审议通过。在今天召开的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上次会议的纪要。现发布于此,留此存照。 2009-2010 AOCABFE 执委会第三次会议纪要 纪要起草人:隋瑞秀 2009-2010 AOC 执委会第 三 次会议于美中时间 2009 年 12 月 4 日下午 3 时召开。会议由 AOC 主席王玲娟博士主持,下列执委会成员参加了会议(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应宽、王玲娟、 刘聚华、 刘聚德、 盛祝平、 陈曦光、 杨秀生、 黄岩波、隋瑞秀。 1. 由盛祝平博士提议,隋瑞秀博士附议,会议通过了本届执委会第二次会议纪要。 2. 学委会主席陈曦光同学汇报了 AOC 学委会的工作计划。 组织对 AOC 的宣传活动 ; 为国內参加 2010 ASABE 年会的学生提供帮助 ; 帮助国內学生在海外选择学校和导师 ; 因邮寄成本高 , 学委会打算停售 AOC 体恤衫。王应宽博士建议可考虑将其作为奖品使用。 3. 王应宽博士汇报了 IJABE 杂志的有关情况。截至 2009 年 11 月 IJABE 已经出版三期,第四期准备于 12 月底出版。最近 , IJABE 又被 EBSCO 收录。王应宽博士感谢大家对 IJABE 的支持 , 非常希望大家能积极为 IJABE 审稿并多投稿。 4. IMPACT Newsletter 主编盛祝平博士汇报了 Newsletter 的约稿、编辑和发行工作。 IMPACT Newsletter 新增龙笛、王紫煜、郑霞等三位副主编。 下一期 IMPACT Newsletter 计划在 2009 年 12 月底出版。 沈博士就有关稿件事宜与相关人士交换了意见。 5. 刘聚华博士汇报了 AOC 网站方面的工作。 AOC 网站新界面正在设计之中 , 待完成后报请执委会审批 ; 需要 2009 AOC 年会上的有关照片 , 供网站使用 ; 刘聚华博士建议设立 Google Group, 以便于 AOC 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 经讨论 , 会议同意其先做一个 protocol, 待试用一段时间后酌情再议。 6. 杨秀生博士汇报了有关杨凌现代农业国际研究院筹建情况。 杨凌现代农业国际研究院筹委会将于 2009 年 12 月底在中国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筹委会会议。会议将就杨凌现代农业国际研究院组建、运行等事项进行讨论。 杨秀生博士提议 AOC 委派杨秀生博士、张强博士、 杨成海博士等三人代表 AOC 参加杨凌现代农业国际研究院筹委会。与会者表决通过了该提议。 杨秀生博士希望 AOC 成员积极参与研究院的工作 , 提交 Research Proposal 。与会者还就如何选定研究项目等问题与杨秀生博士交换了看法。 7. 刘聚德博士最近在 AOC 成员发展工作上采取新举措。他推出的 AOC 成员发展对象建册计划已初见成效。 刘聚德博士希望大家能积极协助把这项计划推向深入。 8. 王应宽博士建议 AOC 应当规范其名称 ( 详见 IMPACT Vol 9:1) 。 会议讨论了该建议 , 并予以肯定。但此事涉及团体名称 , 要慎重稳妥对待。经讨论 , 会议指定隋瑞秀博士负责首先就此事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 , 其后酌情再议。 9. 黄岩波博士代表兰玉彬博士就邀请有关人士在 2010 ASABE 年会的 China Exchange 上演讲事宜作了汇报。目前已初定了七位演讲者,欢迎推荐更多候选人。 10. 有关 AOC 会费和 2010 AOC 年会的筹备事项也在会上进行了简单讨论。 11. 在完成各项议程后 , 王玲娟博士宣布会议结束。 附: 2009 年 12 月 AOCABFE 执委会会议议程 Tentative agenda for AOC board conference call in December 2009 1. Call to order 2. Approval of the meeting minutes of last conference call on October 2 3. IJABE update (Roger Ruan, Yingkuan Wang) 4. Impact newsletter update (Zhuping Sheng) 5. AOC website update (Juhua Liu) 6. Fund raising committee update 7. Yangling project update (Xiusheng Yang) 8. AOC membership development update (Jude Liu) 8. SAC activities in 2009-2010 (Xiguang Chen) 9. Other business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4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外华人地理信息科学(GIS)领域教授 - 联合培养有用(转)
GIS 2009-6-19 02:42
本文转载自(安瀾的家):http://alanxuan.bokee.com/5468492.html 北大: Ningchuan Xiao, Ohio State Changshan Wu, Univ. of Milwaukee, new hire Xiaolan WU, Central Michigan Univ. Le Wang, Texas State Yongmei Lu, Texas State Dianshen Guo, SC Ling Liu, Univ. of Cincinnatti Xinhao Wang, Univ. of Cincinnatti Daniel Sui, TAMU,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Hongxing Liu, TAMU Wei Song, Univ. of Lueville Hongbo Yu, OKState, new hire Xiaohang Liu,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Fahui Wang, North Illinois Univ. Lan Mu, UIUC Yu Zhou,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 南大: Peng Gong, Berkley Liang, UMD Qiang Yu, Univ. of Mass, new hire Wanxiao Sun, South Illinois Univ. 武测: Xiaobai Yao, UGA Hui Lin, Chinese HK Univ. Liqiu Meng, 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 Germany Ben Zhang, Texas State 华东师大: Fang Qiu, Uinv. of Texas at Dallas Hongliang Fang, 中国地质大学 Xiaojun Yang, Florida State Univ. 同济 Ron Li, Ohio State 北师大 Axing Zhu, Univ. of Wisc, Madission Ling Bian, SUNY Baffalo 杭州大学 Dennis Yehua Wei, Univ. of Milwaukee 浙大 Liping Di, George Mason 哈尔宾师大 Jiaguo Qi, MSU 香港与台湾地区 Mei-Po Kwan, Ohio Stat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C.P. Luo, UGA Lina Nam, LSU, Chair of UCGIS Cindy Fan, UCLA May Yuan, Univ. of Oklahom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Shi-Lung Shaw,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有些未知 Max Lu, Kansas State Univ. Li Ying, SUNY Buffalo, Planning Wei Luo, NIU Jie Song, NIU Yichun Xie, East Michigan Hong Jia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Yi-Fu Tuan, U Wisconsin-Madison,这个我就不要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 (1)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ZHOU Qiming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正教授 Wei-Ning Xiang (2)武测 Le Wang, Texas State助理教授 武测本科,北大硕士,伯克利博士 Wenzhong Shi,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副教授 Chen Yong-qi,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正教授,系主任 Chuang Tao 加拿大York大学副教授 http://www.geoict.net/AboutUs/DrVincentTaoDirector.htm (3)关于齐家国 好像是东北农学院毕业的 ==================================================================转载完毕 回味起当初找联系信息的艰辛,把这个信息贴出来,供大家对外联系时参考。信息多是北美地区的,也符合当前申请的潮流。欧州也有很多,最有名气的当属慕尼黑理工的 孟丽秋 (副校长),印象中她是军测毕业的,不是十分肯定,欢迎大家补充。另:华人地理信息系统协会 CPGIS 是十分有用的一个网站,加入该协会,可以得到相当多的信息。
个人分类: 一般问题|974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