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杨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笔者12年前的呼吁引起了央视焦点访谈关注
热度 3 蒋高明 2019-6-1 09:41
5月27日,央视焦点访谈播放了《杨树:成长的烦恼》,笔者接受采访并重复了12年前呼吁的观点。单纯树种造成的生态问题,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栽杨树? 作者:蒋高明 科学时报 2007年10月 目前,我国营造单一纯林过热现象令人担忧。几十年来,大量发展人工纯林的传统不但未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原来的“南方杉家浜,北方杨家将”,现已发展到了“东西南北中,全是杨家兵”。如今,杨树已经南下江南,接近南岭,甚至有人还在海南岛策划杨树育苗基地,试图将杨树栽到海南岛。 只要驱车绕山东一圈,就会发现到处都是杨树幼树、幼林,很难见到多样化的乡土树种。北方甚至江南各地的公路和铁路两侧,也以杨树居多,杨树中又以“107”、“108”或三倍体毛白杨之类的“人造品种”居多。笔者小时候,山东乡村的本地树如楸树、枫杨、侧柏、白蜡、国槐、榆树、苦楝、梧桐、板栗、核桃、皂角、香椿、臭椿、合欢、垂柳、旱柳、紫穗槐等等,随处可见,而今几乎被清一色的杨树所取代,而这个变化几乎是一夜间就完成的。记得笔者大学毕业(1985年)那年,农民们将河道两侧好端端的森林整体砍伐了,从此栽杨树至今。据说是上面要他们干的。 那么,为什么人们喜欢栽杨树呢?利益使然! 人们对杨树的使用,不是利用其整体木材,而是将其剥成一层层的薄皮(厚约2~3毫米)使用。将杨树木皮再贴到高密度板上,制造所谓的人造板材,用于城镇大规模装修或制作粗陋的家具。因为市场巨大,出现了一系列产业,即种植—砍伐—运输—销售—加工—再销售—装修。这种木材加工过程造成大量环境污染。化学黏合剂如脲醛树脂胶制作的木材会释放剧毒的甲醛,长期接触该类黏合剂严重威胁工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由于有很好的去向,杨树价格一路上扬,目前市场价格高达1300~1400元/立方米,接近名贵木材如楸树和香椿的价格,后者1700~1800元/立方米。因楸树和香椿不能剥皮使用,只能做木材,其用途反而不如杨树大。有了这种畸形消费,全国上下大栽杨树就不难理解了。 有人说,杨树长得快(华北地区7~10年可以成材)且用途大,老百姓喜欢,多发展不是很好吗?殊不知,长得快“烂”得也快。人造板材是“驴粪球表面光”,做家俱五六年就坏,用做装修材料亦然。因为价格便宜,扔掉了谁也不心疼。全国上下出现装修热,消耗了大量沙子、水泥、砖头、石膏、石头不说,杨树人造板材装修产品因其粗糙,坚持不了几年,很快就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或部分再生资源严重浪费掉了。杨树寿命短,木材质量差,制作的成品寿命短,难以固定日益增加的大气二氧化碳。相反,那些用优质木材制作的家具或者建筑材料,能够坚持数百年,固定其中的碳随之持续,可起到很好的固碳作用。 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对国土生态贻害无穷。有人用“绿色荒漠”来形容人工纯林问题:其一,地表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其二,生物多样性极差,生产力下降。我国享有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的美誉,但我国人工林生长量全球倒数,这正是由于人工纯林本身的生态学问题造成的;第三,土地生产力不能维持、不断衰减,需要像经营农田那些大量施肥和打药;第四,生态系统脆弱,极易感染病虫害,导致大面积损失;第五,景观单调,一些风景区以及公路、铁路沿线的人工杨树林在景观上无美可言。 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二战以后也发展了很多杨树、柳杉等速生林,但那是特定时期出现的现象,是以“木材栽培业”农业方式经营的,与我们现在的做法有本质区别,更何况当前意大利、法国的杨树栽培业已经衰退,并没造成灾难。如意大利杨树造林即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鼎盛时期,也只是局限在波河平原一带,杨树林不超过该国森林总面积的2.5%。现在,意大利986万公顷森林中,天然半天然状态的森林高达98.6%。 在国外,除了商品林,很难发现有成行成排栽植的人工纯林。整齐划一的杨树“横行”天下,就说明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缺乏考虑。 强烈呼吁国家在森林经营上多考虑乡土树种,增加生物多样性;在考虑速生获得木材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那些缓生而经久耐用的优良木材。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360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位青年树死亡引发的猜想
热度 16 xin 2017-8-7 20:00
小杨昨夜死了,慢性病,坚持了几年,最终还是死了,才四十岁。大家都觉得惋惜,觉得他不该死。关于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小杨是国家大政策背景下生下的孩子。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国家生态环境不好,为了改善环境,实施了重大生态林业工程。小杨就是那批孩子,应运而生。 四十年过去了,这批孩子都在四十岁左右,却未老先衰、步入晚年,颓势尽显,开始衰退死亡。要命的是,就在最近五年,尤其最近三年,原本正值他们的壮年,开始大规模地死了。有人说死了大约三分之一,也有人说,比例可能更高。这批青年不停地死,还有扩大化的趋势,恐怖的气氛有点儿蔓延,这时死因成了重点。 有人说,这批孩子天生寿命不长。天生命短,气数已尽,天命难违。虽然只有四十岁,其实已经年近耄耋之年。品种不行,天然寿命短,在这种恶劣环境,更是缩短了自然寿命。这种话,或许有点损,但也是当前解释大规模死亡,比较主流的观点。 有人说,是缺水造成的。最近一二十年,全球气候变化剧烈,当地温度上升,降水减少。要命的是,当地种菜业发展迅速,大规模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让当地缺水环境每况愈下、雪上加霜。说到底,小杨是渴死的。关于缺水,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批孩子青幼年时期,水分条件还很好,长势喜人,但后来水分不能被降水有效补给,形成了缺水层,造成最近三五年活活的渴死了一大批。 当然,还有很多歪门邪道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是他们遭遇了病虫害,而且离谱的是,是地底下的病虫害,专门烂根的病虫害。也有人认为,是当地的地不行,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很扎到两三米的时候,遇到了坚硬沙土层,扎不下去。努力了几年,功亏一篑。也有人认为,当初孩子生的太密集,成长的过程中,恶性竞争资源,最终导致环境恶化,同归于尽。 我是从新闻媒体上,得知这批青年大批死去消息的。听闻之后,内心非常沉重。三年前,我专门骑车几百公里,去看望了他们生长的地方,做了一些粗略的考察。此地降水稀少,地势平坦,沙地为多,农牧交错,属沙地向农地转换之地。我也看了,那些死去的青年。笔挺挺的,成行成列地,站立在哪儿,任由太阳暴晒,风吹雨打,不愿倒下去。 三年后,我又一次来到这里,事情似乎还没有好转,大有越演越烈之势。还有一大批,得了慢性病,即将死亡的青年,看得让人捉急。我一个人,走在青年树的故乡。天高地阔,蓝天白云,风景似乎已经无法掩盖我的忧伤。我仿佛进入了树的墓场,都还站在哪里,有的已经被当地农民腰斩。一切静悄悄的,暴晒在高原的太阳底下,沉默中诉说衷肠,凝固了一段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宛如一曲生态悲歌。 新的生态工程已经跟进实施,到处都是树的幼崽。他们蹲在树坑里,被铁丝网围起来,品种也变了,不再是四十年的那批姓杨的孩子。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但愿悲剧不再重演,希望他们能在这儿扎根,枝繁叶茂,千秋万载,为共和国守护好边疆。 青年的树,到底是怎么死的?
6942 次阅读|43 个评论
“小两口建房”记
热度 6 fdc1947 2017-4-20 08:03
“小两口建房”记 我家的住房建于上世纪90年代,前后几排都是六层楼房。过去这里是50年代初所建的平房,是学生宿舍,也是这样一排排的。两排之间,当时栽种了杨树。把平房拆了盖建楼房的时候,这些已经四十多岁杨树早就长成了“参天大树”,于是就留下来了一些。这样,在我家的南、北两面的窗外都有一棵二十多米高的大杨树。当然,楼下都还种着其他的树木和花草。 看书或在电脑前坐久了之后,我经常站在南面或北面的窗户前,或来回走走,朝外面看看。我住三层,朝下可以看地面种植的花草和灌木,抬头也可以看参天的树冠,既休息眼睛又放松了颈部和腰部。 3 月22日,在楼后(北)的过道和小房的房顶上,频频地见到了喜鹊。见到喜鹊并不奇怪,这里离开校园很近,学校里大树成林,各种鸟儿很多,喜鹊也常常飞到我们这里。不过,它们通常只是在六层楼顶间飞来飞去,只是偶尔飞到楼间的地面上来,没有像那天的那样频繁地下到地面。仔细观察才发现,来的是两只喜鹊,一只体型略大,另一只略小一点。太太的眼睛比我好,她看出来了,那两只喜鹊是要在楼后的树上筑窝。它们不知从哪里衔来了小树枝,要放在二十多米高处的树杈间,不小心把小树枝掉落下来,于是,从树顶上飞下来,衔起掉下的小枝,再飞回树上。太太还看出来了它们想筑窝的那个高树杈。于是,我们开始注意起这两只喜鹊,称之为小两口。 小两口的工作非常积极,每天一早起来便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日落。我猜想它们找到合适的小树枝不大容易,常常要飞出去很长时间才能够飞回来。光溜溜的枝杈上放那些小树枝大概也不容易,常常掉落下来。一旦掉落下来,它们便迅速地从空中冲下来,衔起树枝后重新飞上建窝处,由于建窝处很高,一般要在中间的树枝上停留四五处。 虽然他们工作积极,但是,一开始几天的成绩并不很显著。到了3月26日,也就是开始“建房”的第五天,终于,有一点可观的成绩了: 由于一开始我们胆小,生怕拍照惊跑了它们,不敢开窗,上面的照片是隔着两层玻璃窗照的。后来一想,我们应当是多虑了。它们既然选定了房址,又已经花了好几天的心血,我们又在它们的下方至少十五、六米处,估计它们不会因为下面人们的拍照而受惊迁址,于是就拉开窗户照相。下面的照片是建房的第六天早晨照的,可以看得见树杈间已经放置上不少细小的树枝。 万事开头难,自从房基打好,小两口建房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了。这是所建房子的第八天,一只喜鹊正站在“地基”上: 到了第九天,盖房子的进度就突飞猛进了: 它们所用的枝条,也似乎越来越杂,到了第十天,它们的家就基本上像个样子了: 这是第十一天的两张: 到了第十二天,看样子在加盖房顶了: 到了第十三天,房顶也很像个样子了: 第十四天,虽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但是,小两口仍然抓紧它们的工作: 辛苦了半个月了,第十五天(4月5日),基本上快大功告成了: 下面的两张是第十六天与十七天的照片,与第十五天相比,就没有什么变化了。它们的房子,似乎在南面有进出的门口,我们也看到它们确实是从这个门口进去的: 经过半个多月的辛勤劳动,房子终于建好了。它们建房的时候,也正好赶在了大树的叶子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这样,对飞来飞去的小两口没有很大的阻挡。 下面的照片是第二十天(4月10日)所摄,与第十七天时完全一样,房子确实已经完成。 从4月7日或8日(建房的第十七或十八天)房子大功告成之后,小两口就不大来了,只有到了傍晚或者快下雨的时候才匆匆回家。我估计它们应当飞到食物丰富的地方去大快朵颐了,它们将来的任务还繁重着呢。 上面的照片是小两口新房的最新面貌。杨树的枝叶越来越茂盛了,很快我们就将难以看清楚小两口的新家了。它们的隐私将得到很好的保护。如果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得到它们的好消息,那是我们的幸运,如果大树的浓荫不让我们知道,那我也不会遗憾,我们与它们本来就应当如庄子所言“相忘于江湖”的。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5533 次阅读|16 个评论
春城无处不飞花
热度 6 fdc1947 2017-4-11 07:54
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唐代诗人韩翃的著名诗句,恐怕也是韩翃最有名的诗句。韩翃的诗词,有两首最有传奇色彩。一首是“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 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说的是他与柳氏因战乱而悲欢离合的故事,那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事情。另一首就是这首“寒食”了。“寒食”这首诗引起的故事是唐德宗建中年间的事情。据说当时韩翃“不得意,家居”。一日近半夜,有人叩门,来祝贺他将任“驾部郎中、知制诰”。韩翃不信。来贺者说:“制诰乏人”,中书两次所荐之人唐德宗都不同意,最后皇帝亲自点名韩翃。当时还有另一位任江淮刺史的韩翃,唐德宗说,要那个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知制诰是要为皇帝草拟文稿的近侍官员,当然需要很好的文学修养。 这两首诗词都与杨柳树有关。“寒食”中所说“春城无处不飞花”,涉及到物候,诗句中说,杨柳飞絮的时节在寒食节,也就是清明的前三日,这在济南是很准的。可能正是有了这首诗暗示的缘故,我一直很注意济南杨柳飞絮的时间,几十年来差不多都是4月2日。那时候骑自行车上班,一进新校北门,柳絮飞舞,一看日历,4月2日。 今年也是如此,4月2日,下楼散步,看见柳絮飞舞,想起来前一天还是空气清新,没有飞絮。所以,大多数时候,物候还是很准的。 把下雪比作飞絮,据说是东晋谢道韫的发明,那是《世说新语》上说的。这件事写在了《三字经》里,可算是人人皆知的。也正是这个比喻,把谢道韫送入了历史上最有名的才女之列。 实际上,很多比喻都是“双向”的。我们常常把美丽的姑娘比作花儿,歌词也有“姑娘好像花一样”,但是也常常说花儿像美丽的姑娘。人们往往说风景美丽如画,又说风景画画得好,站在画前面就像站在田园里一样。古人可以把下雪比作飞絮,人们也可以把下雪比作飞絮,说这些天柳絮飞舞就像大雪纷飞。 不过,这些天有些地方飞絮很多,山大老校有一个小树林,它附近的学生宿舍边上真的就像下了雪。 产生这么多飞絮的就是学生宿舍西面一个不大的杨树林。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杨树林都产生这么多飞絮的。一号楼东南方那个大杨树林就没有多少飞絮。 两个树林里杨树的品种不同,产生飞絮的数量也就相差极大。从外表看,两个树林的树干、树叶看不出很大的不同。我不是学生物的,不懂具体的品种。但是,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两种树的花也就是“树挂”差别很大。 大树林里树挂早在二月底三月初就挂下来了,树挂粗大,它们的颜色是近棕色的。当初春时节树挂突然从树枝上挂出来的时候,整个冬天都是透亮的杨树林一下子变得黑乎乎的。这种杨树产生的飞絮很少,校园里大多数的杨树都是这个品种,所以整个老校校园里的大多数地方飞絮并不多。 而产生大量飞絮的小树林中的杨树,它们的树挂出现得晚,绿色的树挂,细细的,到了四月上旬才往下掉,这时候,树叶都很大了。这种杨树产生大量的飞絮,很是令人讨厌。幸而校园里这种杨树不多。 “春城无处不飞花”,这首诗里面据说隐含着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和讥讽,但是,其诗句是美丽的。春天的校园是美丽的,在一片桃红柳绿美景和满园丁香的飘香过后,在某些角落上,飞舞着白絮,总让人感到有些美中不足。种下了那么多年的产生白絮的树,也不能一下子都换上别的树种。天下总有不如意的事情。还是回顾一下前几天美丽的校园吧。我的照相技术很差,但是从中还是可以想象到校园里到处鲜花灿烂,春色如锦。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1049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又到金秋收获时
热度 16 lixuekuan 2015-9-25 08:42
马上又要到中秋与国庆双节,提前祝各位节日快乐!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无论是农民还是科研工人。农民在算计一年的粮食产量和副业收入,科研工人在计算文章数量与总点子数。 也许今年是你的丰收年,也许今年是你的欠收年。无论是那个年,来年生活还要继续。粮食产量高并不意味着收入高,同理文章多也并不意味着奖金多。粮食价格受市场价格影响,文章奖金受政策影响。这些都会影响心情。 实际上,没有必要太在乎这些,放松心情,出去走走吧。 秋天的枫叶变红,连杨树叶子都成为了金黄色。 不要辜负金色的秋天,国庆长假出去2天吧。今年已经基本上过去,来年好好干! 1 2 3 4 5 6 7 8 刚刚拍的杨树,应该属于三北防护林的一部分。杨树都那么漂亮,何况枫树了?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141 次阅读|32 个评论
赖在树上的枯叶
热度 6 fdc1947 2015-2-3 11:43
赖在树上的枯叶 时间已经到了五九之末,虽然仍是寒风凛冽,大杨树的枝头却像孕妇的肚子似的,一天比一天大。俗话说,五九六九,河边看柳。古人杨柳不分,这杨树的花芽,才真的是报春的使者。可是,由于它太普通了,太低贱了,一般人不大肯把这样好听的词语献给它。人们也真是势利。 学校里的大树,最多的有两种,杨树和法国梧桐。杨树有栽在路边的,也有成片栽种的,法桐则都是行道树。这些树,大多有20多米高。半个多世纪的大树,一个人是抱不过来的,要两个人合抱。学校的主要道路,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林荫道。就这样,夏天的时候,人们走在树阴下,也还总是嫌树冠不够大,树阴不够浓。人们希望在树下看不见太阳才好。 秋风起了,法国梧桐的叶子先黄了。再一场寒潮到来,大杨树的树叶仿佛在一夜之间就铺满了地。几天之内,这些树叶就基本落尽了。 这些树叶,真的好像懂得人们的心意。人们已经不需要树阴,我们需要的是阳光。天冷了,我们需要走在阳光之下,需要阳光给我们温暖。 真正到了冬天,由于树叶的落尽,林荫道上也是阳光灿烂。 夏天的时候,我们生怕树阴不够多,不够密。到了冬天,我们却希望所有挡着阳光的东西都统统消失,连树枝最好也没有。天好的时候,我总是到3号楼前面的路上来来回回地走上若干趟,那条路上的法国梧桐被剪成龙爪盆景的样子,每年都把所有的小枝条都剪得干干净净,好到来年都长出大大的树叶。这样,在冬天,那条路上将没有任何挡光的树枝。我可以在那里享受着冬天里的宝贵阳光。 可是,当人们最希望得到阳光的时候,有一些树叶,尽管早就已经枯黄,可是仍然连在树枝上,不肯飘落到地上。 每逢走到它们的阴影下面,我就想问这些叶子: “你们为什么不肯落下来? 是嫌树枝还没有给予你们足够的供给,因而还想着多得到一些营养? 还是嫌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阳光,愿意在上面多晒些太阳? 是羡慕边上的不落叶的女贞和松树,也想学它们的样? 是留恋高高在上的感觉,仍然渴求被人们抬头仰望? 是生怕掉下地来会被人踩碎,扫进那肮脏的垃圾箱?” 我也想告诉它们: “你们在树上赖着也没有什么用了, 松针和女贞叶还是绿的,而你们已经枯黄。 你们不能用阳光进行光合,树枝也不可能再给你们什么营养。 人们不需要你们的荫蔽,他们讨厌你们挡住了阳光。 俗话说,叶落归根,你们还是应当回归土壤。” 不管它们是否听得懂我的话,当春天到来之前,当树枝开始发出新芽的时候,它们总是通通要落下的。即使是今天,大多数人在它们下面也不过就是匆匆走过,不会去理会这些赖在树上的枯叶。只有我这样的闲人,才这样的胡思乱想。当然,真正倒霉的只是扫地的清洁工,每天都要扫起若干片飘落下来的树叶。 附:刘光银先生对法国梧桐树叶枯黄而不落的科学解释是:“ 这些法桐树叶之所以没有落下,是因为秋天时叶柄基部还没产生离层就干枯了,所以风很难将其吹落。原因可能是秋天温度一直较高,却突然来一场寒流,冻干了。也可能是在路灯附近,灯光干扰了光周期信号,让树叶误以为冬天还没来临,也不会产生离层。” 本文照片上的未落叶的法桐树,确实都在有强烈光照的路灯附近。 感谢刘光银先生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5325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一言难尽“三北”防护林
热度 4 蒋高明 2013-10-8 22:20
蒋高明 刚才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针对三北防护林(杨树林)成片死亡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这个问题笔者呼吁了十几年,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格局不是以乔木为主的,而是以草为主的,还有一些灌木。在上述地区大面积种植人工林,被大自然淘汰是迟早的事。十几年前,笔者做讲座,用的图片就是在三北地区拍的,当时就是小老头树,15年了没有成材,想不到今天还是成片死亡了。 三北防护林张北段林木大批死亡 杨树一推即倒 2013年10月07日 06:45:54 来源: 央视 分享到: 0   张北防护林调查   张北:杨树一推就倒 防护林大面积老化 死亡   随着假期临近结束,短途休闲游需求开始释放,城市周边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出行量明显增长。离北京仅200多公里的 张北县 坝上地区是近年来北京人消暑旅游的热门去处,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那里更是从上世纪50年代起大力植树造林,为首都北京的防风固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谓是守护首都北京的最后一道绿色防线。而近期我们的记者走访时发现,张北县防风林出现了大面积死亡的情况。一起来看记者的报道。   安重福是张北县张北镇林场的护林员,看护着2000亩林地,在这里已经五年了。老安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生活在林场旁的村子里,以前这里的杨树林郁郁葱葱,但现如今却成片成片的死亡。   护林员 安重福:(您看这两年这里树木死亡的状况严重吗)我守得这几年每年至少有20%的死亡,得有20%。(那这些死了的树,您会做一些补救吗?)什么也做不了,救了也活不了。   无独有偶,记者在张北县的另一片林区,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   记者魏欣: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位于张北县城区旁的张北中心林场,现在是初秋的季节,但是我身边的树木却是光秃秃的一片,我身边的这个树的树干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干裂,树皮也完全脱落,而这边的这棵树木已经出现了倾斜的状况,树根也已经完全糟烂。而像这种死亡的树木在这片林区随处可见。   据了解,目前出现老化死亡的大多是杨树,而在整个张北县160多万亩的防风林中,杨树面积达到三分之一。   张北县林业局副局长王进焕:可惜就是,树死了,木材腐朽了,没效益了,整个树死了, 防护效益 也没了,经济效益也没了。   说着话,王进焕在一棵杨树旁停下,用力的推了几下树干,这棵小叶杨树就折断倒地了。王进焕告诉记者,这棵杨树的树龄已经超过了40年,树的根部完全没有水分,已经彻底死亡了。   张北县林业局副局长王进焕:如果再不维护这60万亩树林都要面临这个情况。   据了解,由于种植成本低、生长速度快,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三北防护林中,杨树成为了主要的种植品种,而像张北地区这样杨树大面积老化死亡的情况,在整个三北防护林地区都普遍存在。   张北防护林老化调查   多重因素致50万亩杨树防护林濒临死亡   目前出现大面积死亡情况的主要是杨树,杨树的种植面积在张北县的防风林中达到三分之一,当地人更是用“杨老大”来形容这一树种单一的现状。曾经挺拔的杨树行列整齐、绿树成荫,风景无限。为何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这种情况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据张北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张北坝上地区的杨树防护林主要都是在1970年前后栽植的,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而《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规定,我国北部杨树树龄30年以上即进入 过熟期 。   张北县林业局副局长 王进焕:生理因素因为它岁数大了,肯定是死,迟死早死吧,这是决定它要死。(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从2007年,出现了整株枯死的现象,但是后来就逐年多一点了   据统计整个坝上地区现有杨树防护林152.9万亩,其中141.8万亩已达到过熟期,衰死和濒临衰死的有50.7万亩。除了树龄老化,张家口市水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坝上地区从2000年到2010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至3米,这也大大加快了防护林的衰死速度。   张北县林业局副局长王进焕:今年是降雨最好的一年,每几年都是不足三百毫米的降雨量。   记者:这对于杨树的生长非常不利?   非常不利。如果要是每年要遇个特殊干旱,就这种情况有可能就大面积死。   除了老化和缺水,资金缺乏、人力成本激增导致的维护不利,也在客观上加剧了防护林的衰弱。两届全国人大代表袁妙枝,就曾连续7年呼吁增加这方面的财政投入。   张北县张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袁妙枝:(现在真正的国家,加上地方,每年给咱们拨款一亩地多少钱?) 连种子,苗木费,带那个整地费是360块钱,咱们那个拨款3百块钱。(您的工作经验,大约需要成本大约是多少?)从现在的这个社会的发展情况,从咱们雇佣农民工的情况,一亩地最少四千块钱,最少,一亩地最少四千块钱。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5688 次阅读|7 个评论
北方地区可适生杨树新品种
zzllxx5168 2013-8-31 09:04
内蒙古通辽市培育的汇林88号杨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新品种权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http://sbj.forestry.gov.cn 2011年06月21日 来源:内蒙古通辽市林业局 近日,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培育出来的汇林88号杨(杨属)通过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审查和认定,被授予植物新品种权。 汇林88号杨(杨属)是小叶杨自然杂种,是通辽市林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反复选择,培育出的新一代速生、抗性强的杨树良种。该品种在收集的195个小叶杨实生种源定植的基因库内,生长表现极为突出,在常规抚育管理情况下,七年生树高16.1米,胸径25厘米,年平均径生长3.57厘米,优于周围5株小叶杨杂种的52.4%。该品种无性系化后,通过区域试验,并与当地引进及培育的推广品种对比试验,其抗逆性、生长速度都极为突出,通过国内外资料考证,在同等气候和立地条件下还没有发现优于该品种生长速度和适生特性的品种,它将是东北地区绿化造林首选的替代杨树品种。 “哲林4号杨”成为通辽市首个国家级林木良种 2012-4-21 中国种子网 www.seedinfo.cn 近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公告,将由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35个品种和认定通过的9个品种作为林木良种予以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这些品种在林业生产中可以作为林木良种使用,并在公告规定的适宜种植范围内推广。其中通辽市林研所经过多年培育出的“哲林4号杨”作为国家林业局审定通过的良种予以公告类别为无性系编号为:国S-SC-PD-004-2011。至此“哲林4号杨”成为通辽市第一个国家级林木良种,也是通辽市目前惟一一个国家级林木良种。 “哲林4号杨”干形通直,根系发达,雌株。该品种适于内蒙古、吉林平缓沙地、盐碱地、黄土丘陵地、轻壤土地的栽培。可用于营造农田防护林、固沙林等。 哲林4号杨的主要特点 哲林4号杨’(P. Zheyin3×P.canadansis cv.Zhelin 4)是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1975年以‘哲引3号杨’为母本、加拿大杨为父本,通过室内切枝水培人工控制授粉方法获得的杂交种,1991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已在科尔沁沙地广泛推广。 形态特征 雌性,花絮极少,为弱雌性,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小,侧枝开张角度小于36°,冠形较窄,呈圆锥形。树皮灰褐色,冠部为绿色,呈沟状浅裂,其开裂度明显比母本深,而比父本浅,枝痕三角形。短枝叶为菱状椭圆形,尖端宽渐尖,基部宽楔形,细钝齿,具有半透明叶缘。中主脉淡黄色,基部为淡红色,无腺体,叶柄长3-4cm,红色,被柔毛。 主要优良特性 扦插、造林易成活,生长迅速,抗干旱、耐瘠薄土壤,对白杨透翅蛾等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该无性系不但水平根系发达,而且垂直根系能穿透沙层1m以下厚达80cm的淀积层,根系最深可达270cm。 实践证明,‘哲林4号杨’对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性较强。据对生长在瘠薄沙壤土和粗放管理条件下的9a生林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株行距2×4 m,平均胸径19.4cm,平均单株材积0.1534m3,蓄积为150--180 m3/hm2,与小黑杨相比,树高增长13.7%,胸径增长33.9%,材积增长74.38%。 黑林1号杨的主要特点 黑林 1 号杨(P. xiaohei×P. p15a cv.)是黑龙江省“七五”杨树杂交育种的一项科研成果。 形态特征 乔木,雌性,树干通直,树冠宽圆锥形。树皮灰褐色,较光滑。小枝黄色圆棱形,短枝叶菱状三角形,叶基部广楔形,先端宽渐尖,叶基无腺点。茎明显 5 条棱线,茎中部皮孔椭圆,分布稀疏。叶芽扁圆锥形棕褐色,具淡黄树脂。花序长 4-6 cm ,苞片灰白色,裂片褐色。苗期叶片为桃形,叶缘浅锯齿,微有波浪。叶基微心形,叶宽大于长, 叶柄扁红。 主要优良特性 速生:在沙地 7a生林分,平均胸径 21.2 cm,单株材积 0.1886 m3。树干通直,是良好的用材树种,特别是培育大径材和纸浆材潜力大。 耐干旱:该品种根系发达,故有较强的抗旱特性,生长量大。当年扦插苗高生长超过 2.5 m,地径 2 cm 以上。从苗木的根系分布看,黑林 1 号杨3a生苗木的根系发达,其中 0.5 cm 粗侧根 11 条。主根系十分发达,粗 2.8 cm, 长度超过 2 m。 在旱作条件下,黑林 1 号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可达90%。 沙区主要乔木——甘肃二白杨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二白杨(Populus gansuensis C. Wang et H. L. Yang )也叫青白杨、软白杨、二不伦白杨,为杨柳科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河西走廊造林的主要乡土树种。在年降水量40~200mm、空气相对湿度50%以下的地区生长良好。在河西走廊一带栽培历史悠久,是优良的防护林、城镇绿化树种。它生长迅速,树干通直、耐干旱、耐盐碱、病虫害少、适应性强、材质好,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二白杨也较耐寒,在绝对最低温度零下30℃左右,日温差较大的条件下,生长正常,发育良好;土壤表层含盐量在0.5%以下,6年生二白杨平均树高5.5m,胸径5 cm,pH值8.5以上时,生长不良。二白杨生长较快,同一立地条件下,比小叶杨、加杨、健杨生长都好,如9年生的二白杨平均树高11m,胸径19 cm,而小叶杨平均树高8m,胸径12 cm。  (1)育苗。二白杨主要用扦插育苗,育苗地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育苗前,施入基肥,进行细致整地。在轻盐碱地上,也可育苗,重盐碱地则不可。春季土壤解冻后,选用1年生苗干,剪成长17~25cm,粗度0.6~1.5 cm的插穗进行直插,插后及时灌水。苗木速生期间,加强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除草、防止病虫害。当年苗可高1.4~2.5m,地径1.7~2cm。次春可挖苗造林。  (2)造林。造林以植苗造林为主,在土壤水分较好的条件下,也可插干造林。造林多于春季解冻后进行。插干造林,多用长1.5~2m.小头直径2 cm左右的枝干,栽植深度为0.7~1m,上露0.5~1m。栽后踏实、灌水,封成土堆 二白杨造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有条件的地方可多灌溉几次,更利于促进苗木的迅速生长。幼龄期注意及时抹芽、修枝,保证树干通直向上生长。 二白杨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内蒙古等地有引植。 白林二号杨 简介: 白林二号杨(poqulus×ˋbailin-2ˊ)吉林省白城市林科院金志明同志在1964年4月以新疆阿勒泰的欧洲黑杨(p.nigra)为母本,延边洲龙井镇的钻天杨(p.pyramidalis)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试验,经过对其杂种后代的反复试验、观测、筛先后,选育成功的一个杨树新品种。 形态特征 白林二号为杨为乔木,20年生时25m以上,胸径可达40cm以上,树干通直,树冠锥形。树皮深纵裂,灰褐色,小枝灰白色、圆柱形。短枝叶菱状三角形、先端尾尖,基部广楔形。雄性,花序长5-7cm,粗6-7mm每序具小花40朵左右,每小花具雄蕊25枚左右,花药紫红色。苗茎无棱,苗木叶片菱状三角形,苗顶液黄色,苗木适当密植条件下不分杈。 生态特征 1、速生:在扶余县增盛林场沿江沙地上,15年生时公顷蓄积176.0m3,为白城市小黑杨的184%。在吉林林学院蛟河试验林场八道河白浆化暗棕壤土上,12年生时单株材积0.3341 m3,为大青杨的250%。在辉南县朝阳镇——辉南镇公路行道树中,20年生时公顷蓄积237.6 m3,为北京杨的222%。   2.耐干旱、瘠薄:在扶余县增盛林场干旱、瘠薄的风蚀沙地上,16年生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达17.6cm、14.0m和0.1680m3,分别为白城小黑杨的107%、104%和121%。   3、耐寒:白林二号杨的当年扦插苗木可以在吉林省自然越冬。在吉林林学院蛟河试验林场八道河海拔680m,极端最低气温-43.5℃的白浆化暗棕壤土上,12年生时没有发现干皮冻裂的植株。   4、抗烂皮病:白林二号杨无论在干旱的扶余沙地上,在辉南县朝阳镇——辉南镇公路行道树中,还是在吉林林学院蛟河试验林场八道河林区里,都没有发现患有烂皮病的植株。 推广地区 白林二号杨适宜在吉林省以及其邻近省(区)的沙地、 栗钙土,黑钙土、黑土和排水较好的暗棕土壤上栽培推广。 白林三号杨 简介: 白林三号杨(Populus×`BaiLin-3'),杨柳科,白林三号杨是吉林省白城市林科院1964年4月以长春市的小叶杨(P.simonii)为母本,新疆阿勒泰的欧洲黑杨(P.nigra)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试验,通过30年对其杂种后代的反复试验、观测、筛选后,选育成功的一个杨树新品种。 形态特征 白林三号杨为乔木,20年生时树高达20m以上,胸径达45cm以上,树干通直,树冠圆锥形。幼龄树皮光滑,附有白粉,中龄树皮浅纵裂、灰色或深灰色。小枝灰白色、圆柱形。短枝叶菱状卵圆形,叶基圆形或广楔形,叶先端长渐尖。雄性,花序长5.5cm左右,粗0.75cm左右,每序具小花55朵左右,每小花具雄蕊25枚左右,花药红色或红褐色。苗茎棱线较为低平,苗木叶片卵圆形。 生态特征 ①耐旱:在白城市洮北区林杨表土层只有25cm(以下为根系难以穿越的聚钙层)的碳酸盐栗钙土上,5年生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每hm2达7.4cm、5.6m和0.0173m3和57.09m3,分别为白城小黑杨的125%、110%、170%和170%。10年生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每hm2达10.0cm、6.5m和0.0349m3和87.25m3,分别为白城小黑杨的127%、118%、172%和172%。   ②耐寒:白林三号杨在白城市年平均气温4.4℃,1月平均气温-17.2℃,极端最低气温-37.9℃的严寒条件下,越冬情况良好。白林三号杨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不仅表现速生,而且顺利越冬。   ③耐涝、耐盐碱:白林三号杨在镇赉县到保林场PH值8.0-8.5、全盐量0.1-0.2%,雨季经常内涝积水30-50天的草甸土上,13年生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每hm2达17.9cm、15.8m和0.1353m3和54.1m3,分别为白城小黑杨的111%、105%、128%和144%。   ④速生:白林三号杨在白城市林科院杨树基因库中,18年生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达到了43.9厘米、19.0米和1.0911立方米,分别为白城小黑杨的133%、119%和193%。   ⑤抗病虫害:白林三号杨抗烂皮病、抗杨干象甲和白杨透翅蛾,较抗杨叶锈病。  ⑥适应性强:综上所述白林三号杨对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的适应幅度是宽的或比较宽的,也就是说其适应性是强的。 推广地区 白林三号杨适宜在吉林省以及其邻近省(区)的沙地、轻-中盐碱土、草甸土、黑钙土和黑土上,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时栽培推广。 白城5号杨 简介: 白城5号杨(Populus×xiaozhuan CV. 'BaiLin-5')是吉林省白城市林科院金志明同志在1972年在白城市干旱、瘠薄的浅层聚钙栗钙土(白干土)上营造小青×美人工林时,不慎将其混入林中。造林后20多年中小青×美因不耐土壤干旱而被逐步淘汰,相反早年夹杂其中的白城5号杨则在经过了一段生长停滞期后,在23年生时便成了这种土壤条件下的优胜者。 形态特征 白城五号杨为乔木,树干通直,树皮开裂较早,纵裂较深、暗灰褐色。短枝叶菱状圆形和卵状菱形,长6.0cm-7.0cm,宽4.5-5.0cm左右,叶先端长渐尖,叶基部广楔形或圆形。 生态特征 ①耐干旱、瘠薄:白城5号杨在白城市洮北区干旱、瘠薄的浅层(土层厚度25cm左右)聚钙栗钙土上,在3年生树高生长到2.5m左右,胸径生长到4.0cm左右时,其与北京杨、白城小黑杨等品种一样生长停滞下来。从4-8年生的5年之内其高生长仅30cm左右,同时在树干2.5m左右还形成了一个侧枝密集并且微弯的区域。但是当它在10-40cm的土层内,以主干为轴心在水平方向辐射出由几条到十几条粗侧根和无数条支根组成的根系网;尤其是当它的几(3-5)条垂直根系慢慢地穿越了干硬的钙聚层,形成一个完整的、抗旱的根系体系后,便很快恢复了旺盛的长势。有时1年的树高生长量达70cm左右,胸径生长量达1.0cm左右。23年生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达到了16.1cm、10.3m和0.1057m3,分别为白城小黑杨的139%、147%和214%。②耐寒:白城市的年平均气温4.4℃,1月平均气温-17.2℃,极端最低气温-37.9℃。白城5号杨的扦插苗木和幼树都能在白城市自然越冬。同时其在通榆县四井子乡林场和扶余县三岔河林场25号营林区等地也都没发生干皮冻裂现象。③抗病虫害:无论在白城市洮北区浅层聚钙栗钙土试验林中,还是在通榆县四井子乡林场和扶余县三岔河林场,都没有发生烂皮病和白杨透翅蛾等病虫害的危害。④适应性强:白城5号杨不仅在洮北区干旱、瘠薄的浅层聚钙栗钙土上生长较好,而且在通榆县四井子乡的低湿地上也表现良好,11年生时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和每hm2蓄积达23.1cm、0.2449m3和101.9m3,分别为白城小黑杨的112%、129%和129%。 推广地区 白城5号杨之所以对干旱、瘠薄的浅层聚钙栗钙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如上所述,关键在于它在8年生左右,能够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形成一个完整的、抗旱的根系体系。因此白城5号杨既是一个在这种土壤条件下生态效益最佳的杨树新品种,同时也是一个在干旱瘠薄沙地上造林的良种。 此外,可能适合辽西地区的杨树尚有: 法库1号杨、通林5号杨、通辽杨、哲引3号杨、赤峰34号杨、小胡杨、拟青×山海关杨、喀左小钻杨、彰武小钻杨等。 博主简介: 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林业科技》和《林业世界》三刊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朝阳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朝阳市老科协理事。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1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3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 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微信同号);QQ号:527813275 http://www.xbmiaomu.com/vip/zzllxx5168/ ;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个人分类: 新品种新技术|4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树
flly 2013-4-11 09:33
杨树绿了 杨树白了 呵呵
个人分类: 植物|3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雨
热度 2 王震洪 2013-3-21 18:28
春雨 (王震洪,2013年3月19日) 新杨叶闹天边月,雏燕撒娇鸟巢中。 不闻笙歌阿娜语,忽听窗外 滴 答匆。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个人分类: 作品|3076 次阅读|5 个评论
杨树的理想
热度 6 liuxuxia126 2012-11-22 08:55
杨树的理想
站在窗台我往北看。南湖大道上车来车往的,噪音很大。 不过,差不多十年了,也习惯了。 房子离南湖大道不到50米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为了减轻点噪音,靠近院墙的一侧,种了十米左右的树隔离。有樟树,构树,杨树,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树种(植物知识实在有限了)。 杨树是阔叶落叶树,这个季节是她最美丽的时候,金黄金黄的叶子,高高地在树顶,随风摇曳着。我能在楼顶上平视她,可见,经过十年多的努力,她已经长得多么高了。 她这么努力地长高,更多是基于现实生存环境的压力。既然被人移栽到这里来,就要扎下根,立住脚。一方面向下扩展:让根部尽快发达起来,好占领更多的地盘,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另一方面,向上拓展,一定要超越那些樟树,构树,争取获得更多的阳光,更大的空间。长得够高,才可以看得更远。那些无法超越院墙的低矮树种,连南湖的模样都没有看见过呢?超越院墙,超过高楼,甚至要越过南湖边亭亭的池杉,不仅可以看得到南湖的粼粼波光,甚至,连路过的鸟儿,也不用费力俯冲到低矮的树顶歇脚, 有鸟儿如喜鹊,更喜欢在最高的树杈上做窝。 杨树的现实很残酷。但她挺过来了。她现在在所有的树种中,高高在上。 基于现实,杨树才可以和其它的树种畅谈理想:今年是在树顶上做喜鹊的窝,吸引更多的喜鹊,明年,也许有更美丽的鸟儿来做窝。即或是不做窝,它在树上停一会,也给她看看美丽的身姿呢? 说不定哪一天,杨树上也能引来“金凤凰”?幻想吗?不,这是杨树的理想,伟大的崇高的理想。不想引来金凤凰的树是没有理想的树,杨树是有远大的革命的理想的树,我为她加油,为她骄傲! 亭亭白杨
个人分类: 植物故事|3071 次阅读|17 个评论
秋叶
热度 3 wangdh 2012-11-2 21:48
秋叶
秋叶 (王德华) 节气催人老。 每天上班坐在班车上,车窗外路边的树由葱绿渐渐变黄了。这几周似乎像变魔术似的,一天一个摸样。今日气温骤降,还没有见到霜冻呢,树叶开始凋落了。办公室窗外的那片银杏林,黄绿点缀着,阳光照射着,煞是好看。再多看几眼,心就开始着慌,又是一秋。过不了几日,会变成一片金黄,然后地上绿绿的草丛上会被金黄色的银杏叶覆盖着。季节轮回,生命的螺旋半径在缩小,留下的是无奈的感叹。 金秋时节,容易感慨的就是那些地上的落叶。走在路上,路边铺满了落在地上的树叶,风吹过来,向波浪似的随风移动着,到路边、到角落、到墙根下。小时候秋天里最钟爱的应该算是杨树叶了,眼前时常涌现的是老家公路边上那黄黄的杨树叶。 老家村东头有一条大公路,是县城通往青岛方向的。有记忆的时候那是一条沙子路,每天有很多工人在路上维护路面,整理路上被汽车碾压过的那已经很不均匀的沙子。工人们有时候是添加新沙子,有时候是将被汽车挤向公路两边的沙子再移到路中央。后来,路面换成沥青了,老家叫油漆路。公路两边生长着高大的杨树,春季里看杨树开花,那毛茸茸的花。在夏日里那高大的杨树遮阴蔽日,靠路边骑自行车是惬意的。最难忘的还是秋日里霜冻后杨树落叶的那些日子。 大集体时代,几乎什么东西都是集体的(老家称公家的),但秋天里公路两边的落叶还是允许捡回家的。捡回家的树叶在太阳底下晒干后,可以当柴烧、做饭用了。一到秋季落叶的季节,公路两边的斜坡就会被一些勤快的、家里兄弟姐妹多“占领”了,被分成一段一段的。他们在公路两边做好标记,那地盘暂时就是他们的了,落在地上的树叶自然也就属于他们的了。我们这些没有势力占领一块地盘的孩子们,就在公路路面上去捡拾一些零星的落叶。有地盘的人家就会用搂耙子把路面上的落叶搂向路两边他们占领的斜坡地盘上去。那时真羡慕那厚厚、黄黄的落叶。积攒几天,他们会用柴筐、麻袋包等把树叶运回家里,在院子里摊开,等太阳高照的时候晒干。自己那个时候年龄小,只能用小柳筐等去捡拾一些树叶。我印象深的是我家有一个很大、长长的、扁扁的铁针,在针鼻处栓上线绳,在线绳末端栓一块树枝作为挡头。用铁针一个个串起地上的树叶,串一阵子,用手往线绳上撸一下,渐渐地线绳上就串满了树叶,拖在地上像大毛毛虫似的,很有成就感。拖回家里,把线绳末端的挡头拿掉,一抖楼,整串的树叶就散在家里的院子里了。姐姐们是用大筐和搂耙子捡拾树叶的,在那些有霜冻的早晨,总是早早地出门,搂捡夜里被霜冻打下的树叶,然后迎着朝阳背着满筐的树叶回家吃早饭。 很想念风吹过,树叶哗哗落下的景象,也想念大家抢着搂扫地上树叶的场景。现在想来,路边那厚厚的、黄黄的杨树叶,看着就是一种喜悦。现在看不到这种场景了。这几年回家,走在那条已经加宽了很多的公路上,发现公路两边的杨树都不见了,更换成槐树了,所以就看到夏季里人们采摘槐米的景象了。
个人分类: 人生漫笔|4986 次阅读|5 个评论
记多次赴大杨树考察
fgzengtyut 2012-5-12 08:24
2009年-2011年,多次赴内蒙东部大杨树盆地考察,作歪诗以记! 林海草原花似锦 , 火山沉积奥秘藏 . 寄情山水学霞客 , 骄阳似火兴致浓 . 锤落石开穷究理 , 偶有所得须凝思 . 二叠侏罗与白垩 , 宏观微观察过程 . 良驹宝马五千里 , 堪比当年苏轼心 .
4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杨树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zzllxx5168 2012-5-5 17:48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杨树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张连翔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辽宁 朝阳 122000 ) 摘 要: 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杨树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速生树种之一,相应地,杨树速丰林的栽培技术亦成为广大林农最迫切掌握的实用技术。该文从 14 个方面作出的系统总结,既有对前人工作的辩证继承,更有我们的一管之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杨树产业和杨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辽西北地区 1 杨树短轮伐期经营与造林密度 按经营目的的不同,可把杨树短轮伐期经营分为 3 种模式:即超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和短轮伐期。 超短轮伐期:超短轮伐期林业有人干脆将其称之为“杨树农业”。是用于描述高密度、集约经营、伐期 1-3a ,并采用萌芽更新经营的林分。造林密度一般在 10000-35000 株 /hm 2 之间,株行距为 0.3m × 0.9m 、 0.5m × 0.5m 、 1.0m × l.0m 。第一次产量收获是在造林后的 2-3a 。萌芽更新的林分(萌芽林),也可在 1-3a 收获。林分个体大小及产量因密度和轮伐期不同而异。一般树高在 2.2-5.0m ,平均胸径为 1.4-3.8cm ,但萌芽林 3a 轮伐时胸径可达 5.0cm 左右。林分年生物量一般为 12-20t/hm 2 。超短轮伐期林分收获的生物量主要用于生产纸浆和纤维板。 中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经营的杨树林分,一般造林密度为 3000-10000 株 /hm 2 ,轮伐期为 4-8a 。但国外常用的株行距为 1.5m × l.5m ,平均最终密度为 4000 株 /hm 2 ,生物量一般在栽植后 5a 收获,采用萌芽更新,萌生林分的生长间隔期一般亦为 5a 左右。中短轮伐期经营的杨树林分,平均胸径在 12.4-18.3cm 之间,平均树高在 9.4-12.7m 之间。林分的年生物产量多在 10-15t/hm 2 之间。中短轮伐期林分收获的生物量其用途同超短轮伐期林分,只是由于轮伐期延长了,在纤维特性和木材、树皮及叶子之间的比重有差异,可用于生产高级纤维板。 短轮伐期:短轮伐期经营是为生产传统的木材而设计的,株行距大小取决于培育目标和在轮伐期内是否计划间伐,一般是 3-6m 或更大一些,林分密度通常为 1000 株 /hm 2 ,栽植后的第一次收获为 10a 。林分更新可采用萌芽更新或重新造林。短轮伐期经营的杨树林分,收获时每年生物产量大约为 5.5-10.0t/hm 2 。树高约 20m 左右,直径生长则表现为造林密度和间伐的函数。不间伐的林分胸径为 18-26cm ,而间伐的林分胸径可达 23-32cm 。从短轮伐期林分中收获的木材可用于锯材、建筑材、胶合板、人造板和造纸等,也可为非传统方式利用。 2 关于杨树混交林 从“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的观点来看,发展杨树混交林势在必行。亦即,在杨树造林时,除以杨树为主要用材树种外,还应因地制宜合理混栽部分经济树种、园林绿化树种和肥料树(固氮树种),如大枣、核桃、山核桃、臭椿、京桃、暴马丁香、银杏、五角枫、刺槐、榆树、新疆杨、银中杨、沙棘、紫穗槐、柠条等;更可在杨树林下复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百脉根等固氮草种,实行生草覆盖;此外,不同杨树用材树种间的混栽,亦是一种混交。 大力推广杨树混交林,不仅能有效阻滞病虫害的爆发流行,还可通过科学调整混交模式,实现立体复层、各占其位、优势互补、互利多赢的经营目标。例如,在河北省海滨林场沙丘地上, 19a 生北京杨与刺槐混交,每公顷木材蓄积量达 135.7m 3 ,而相同条件下的同龄北京杨纯林为 101.1m 3 ,刺槐为 125.7m 3 ;另据河南洛阳林科所调查,杨树 + 紫穗槐混交等模式,造林后 15a 林地材积总生长量明显高于杨树纯林,林地肥力明显提高,林地 0-20cm 土层土壤盐分含量普遍低于 0.10% ,而对照林的盐分含量高达 0.46% ,混交后抑制土壤返盐效果十分明显;沙棘 - 杨树混交林,地上各部分生物量明显高于杨树纯林,与杨树纯林相比,混交林地土壤表层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两种林地土壤含水量除 8 月份接近外,其他月份混交林地都要高很多。 3 团状栽植技术(适度聚集式栽培) 在管理措施相同、不增加造林成本和不影响单位面积林地效益的前提下,一改过去按规则株行距造林的传统做法,采取随机定点挖穴,每团栽植 3-4 株树。这种被称之为顺应聚集格局自然规律的造林新法的有效性问题,可能是通过“团状聚集效应”和“树木竞争机制”得以体现的。再有,像刺槐、沙棘之类根蘖性较强的树种,采用“团状栽植技术”,还可以进一步稀植,进而大幅度节约造林成本。说到底,团状栽植就是把原来行状栽植方法进行巧妙变换,由单株等距离定植,变为 3-4 株一团定植,使团与团之间拉大了距离。实际栽植时通常是每团 4 株树,株距 1m ,团间距 4m ,采取大穴、大苗、大水、大肥栽植,通沟浇水,一次造林,一次成活。适度聚集式栽培模式最早由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张连翔教授提出,并在沙棘扦插育苗、刺槐人工造林实践中证实其优越性,杨树团状栽植技术也已在河北省魏县获得推广应用。 4 宽行窄带 - 林下经济模式 宽行窄带栽植实际上是一种“规则的聚集”,因此能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光能和林地并实现资源及效益的最大化。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2m × 2m × 10m 、 2m × 3m × 8m 、 2m × 1.5m × 15m 等不同的株行距。这种变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克服了传统均匀格局模式栽植过密、郁闭过早、生长缓慢、易发病虫的弊端;二是可最大限度地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快树木生长;三是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使林下土地的利用年限延长 3a 左右,从而更好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综合效益;四是初步顺任了自然,有利于培育近自然林业。 例如在辽西北地区,杨树速生林的林下经济模式就不下 10 种,诸如“林菌模式”——杨树林下栽培食用菌,“林禽模式”——杨树林下放养白鹅和溜达鸡,“林油模式”——杨树林下种植花生等油料作物,“林蔬模式”——杨树林下种植西瓜、香瓜、辣根、青椒、甜菜、地瓜、南瓜、土豆等蔬菜类以及苦菜、苦麻子、婆婆丁等人们普遍追求的带有“乡土”特色的天然蔬菜,“林花模式”——杨树林下种植万寿菊等花卉植物,“林粮模式”——杨树林下种植豆类、耐阴谷子等矮棵作物,“林灌模式”——杨树林下栽植红树莓、紫穗槐、沙棘、水腊、连翘等经济林或绿化灌木树种,“林药模式”——杨树林下种植甘草、黄芩等中草药类,“林烟模式”——杨树林下种植烤烟,“林苗模式”——杨树林下培育樟子松、油松、侧柏等营养杯苗木,“林草模式”——杨树林下种植紫花苜蓿、白三叶草、百脉根等豆科牧草。现在,林下间作已成为林农的自发行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5 杨树速丰林的施肥 根据杨树速生丰产林的需肥量、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施肥试验研究资料和生产实践经验,对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施肥一般可作如下要求: 施肥数量。杨树施肥量的确定,除考虑杨树自身的需肥规律及造林地土壤养分条件外,还应综合考虑杨树品种、树龄、林分密度及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就追肥而言,一般要以氮肥磷肥为主,少施钾肥,通常采用配比为 N ∶ P ∶ K=1 ∶ 1 ∶ 0.5 。每亩可施尿素 40kg ,过磷酸钙 40kg ,氯化钾 30kg 。此外,还必须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加施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养分。造林当年可少施、晚施,幼林郁闭后可适当多施。追肥要与浇水结合进行,以保证肥效能正常充分发挥。 施肥次数。杨树施肥以每年 4-5 月、 7-8 月两次施肥效果较好,每次分别施入全年施肥量一半的肥料。 施肥方法。采用四点穴施的方法,根据杨树树龄的大小,在根系分布的范围内,于杨树周围均匀挖穴 4 个,将肥料平均施入后覆盖。施肥深度依据不同树龄以 15-30cm 左右为宜。 辅助措施。①造林前施基肥。每亩施土杂肥 1500kg 以上,掺入过磷酸钙 50kg 左右,集中施入植树穴内根系主要分布区。②幼林期间可实行农林间作,通过对间作作物增施肥料,既可保证间作作物的产量,又促进了幼林的生长。③杨树速生丰产林增施绿肥效果明显,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提倡。具体做法为:每年林木生长期为每株杨树压埋鲜草 20-30kg ,位置位于树冠投影外缘,深度为 40-50cm 。④选用沙棘、刺槐和紫穗槐等固氮树种与杨树合理混交,用作肥料树,对促进杨树生长、提高土壤肥力,大有裨益。⑤林地秸秆覆盖、林禽、林菌混养,更是好处多多。此外,杨树的落叶中也含有很多养分,可于每年秋末冬初结合林地中耕翻压落叶,这样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提高林木生长量。 6 多措并举保活促长技术 泥浆蘸根。虽说杨树容易生根,但用混有生根剂或磷肥的泥浆处理杨树的根系,更有利于苗木早生根、快成活,加速生长。 剪梢技术。此项技术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落到实处并非易事,这关键的一剪子,一定要落在梢端向下首个饱满芽处。通过剪梢,使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获得初步平衡,成活率显著上升且萌芽生长加快,丝毫不影响树形。 采用降解型栽植袋栽植。栽植袋是采用现代高科技技术生产的新产品,由两层天然植物纤维基材复合一层植物营养剂、保水剂而成。使用栽植袋植树,一次浇足水后,可在树苗根部形成一个水分充足、营养丰富、适合树木根系生长的微环境。 液体地膜覆盖。利用可降解液体地膜对树盘、树干实施喷洒,达到增温保墒和促进成活生长的目的。 新型肥料与生长促进剂。除强调使用化肥外,另有多种新型激素、肥料可供选择,如杨树速长增粗剂、注干剂、杨树专用肥、氨基酸类树干涂抹剂和平衡注射液等,生产中可有选择地开展试验和利用。 7 钻孔深栽造林技术 杨树钻孔深栽造林,系指在地下水位 1-3m 经过翻耕的造林地上,用钻孔机在定植点上垂直钻孔至地下水位以下 20cm ,将截根的杨树插干插入钻孔地下水位层中,填土捣实。在干旱地区没有灌溉的条件下大面积深栽杨树的造林成活率可达 90%-95% ,幼树生长也得到明显改善。 该技术已在我国“三北”风沙区杨树造林试验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主要特点是: ①深栽加深和扩大了树木的生根范围,插干浸水部分可以直接吸收地下水并在深层土壤中产生不定根, 这是常规造林所没有的额外吸水途径, 消除了干旱地区缺水这个最大威胁。试验表明,同一钻孔深度时,无根苗比有根苗成活和生长的更好。深栽前苗木要重修剪,仅留约 10cm 长的短侧枝。 ②与传统的常规造林相比,深栽的杨树有明显的水分优势,蒸腾速率高,水分饱和亏缺小,叶片含水量大,水势高,根系深、根量大,抗早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较好。 ③杨树钻孔深栽造林可节省整地和浇水费用约达 44% 左右;因成活率高,又可节省补植费用(苗木费和人工费);钻孔深栽只需采用无根苗,根桩可留在圃地连续使用 6-7a ,年复一年地培育下一年度使用的无根钻孔苗木,可节省插穗和扦插育苗的花费。 ④秋、冬、春 3 季皆可深栽造林,从而大大延长了造林时间。 采用“种条浸水储藏技术”,全年则可延长造林时间 3-5 个月。 ⑤ 此项技术成功的关键是树种的选择与钻孔插干的深度,只有把握住这两点,就能充分利用沙丘旱地深层土壤中的水分,保证造林成活。在一定的钻孔深度范围内,幼树生长量随孔深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不同地区应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通过试验确定合宜的钻孔深度。此外, 采用截去根部的两根一干或两根两干杨大苗作为插干,成活生长得更好。 ⑥据杨树钻孔深栽造林试验,深栽苗可提前放叶 7-10d ,在钻孔深达 1.3m 时, 6a 生时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速度分别比传统造林方式提高 8.0% 和 3.6% 。深栽的杨树插干下切口直接吸收地下水分,秋季营造的杨树,翌春随土壤温度的逐渐升高,下端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并形成了许多幼根,先生根后放叶,为幼苗的成活和生长提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干旱缺水的科尔沁沙地以及其它干旱、半干旱地区,钻孔深栽造林技术比传统造林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 8 “切根贴膜”减少林带胁地技术 该项技术是在减轻林带胁地研究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突破,为国内外首创。塑料薄膜地下隔离主要采取在林缘外侧一定距离内,顺林带方向用特种机械开沟,切断树根后将塑料薄膜垂直放入沟内,然后用土填平恢复地表原状。其配套机械业已研发成功。采用上述综合配套技术,农田防护林优化模式区防风效能加强,气温有所提高,更新后林带减少占地减少,减少胁地近 1/3 ,防护年限大幅延长,系统稳定性成倍增加,林带胁地范围内粮食增产效果显著。 9 灌溉技术 灌溉时间:春旱地区一般在杨树萌动时灌溉最佳,夏季干旱和树木落叶时要适时灌溉。一般是测定土壤含水量,在根系分布层中,土壤水分含量降到田间持水量的 70% 以下时,即应立即灌溉。 灌溉方法:目前,常用的灌溉方法主要有沟灌、畦灌和漫灌 3 种,以畦灌效果较好。每灌 1 次水需水量约为 40-50m 3 / 亩左右。 灌水次数和灌水量:轻质土保水性差,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即增加灌水次数,而减少每次灌水量。而对于粘重土壤则恰好相反,每次灌水必须灌透,使水能达到根系的主要分布层。浅灌会使根系集中在土壤上层,削弱树木的抗旱能力。一般说来,杨树速生丰产林每年至少应灌水 4 次:①返青水, 3 月下旬树木发芽前灌水;②促生水, 5-6 月份枝叶扩大期灌水;③夏季干旱时灌水,降雨多时可免灌;④封冻水, 11 月份灌溉,促进根系的发育。一般幼林根据土壤干旱程度可酌情增加灌水次数,林龄越大,每次灌水量也越大,但次数可适当减少。 需要说明的是,杨树喜欢流动水,在水分停滞的地方则生长不良,地下水位过高和土壤含水量过多时,根系常因缺氧导致生长不良。在非生长季节,亦即杨树根系处于休眠期时,较耐水淹,水淹 30d 对来年生长无大碍。但在生长季节,水淹 7d ,树木即落叶,因此在夏季暴雨后必须立即排水降渍。 10 整形修剪技术 杨树修枝可分为 3 方面内容,即整形、修枝和清干。 整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通直圆满的树干。整形工序由栽植当年开始,直到枝下高达 8m 左右。在栽植后的第 1a 秋或第 2a 春,剪去或短截影响主枝生长的竞争枝,避免形成多头植株,以后逐年剪去树冠中下部的力枝,即“霸王枝”。 修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无节良材。为培育胶合板材,幼林生长最初 2-3a 不进行较大强度的修枝,使幼树尽力发展树冠。当最下部侧枝着生部位树干直径达到 6cm 时,将这一轮侧枝修去,以后每年随树干直径增长,凡达 6cm 处的侧枝修去一轮,直到枝下高达 8m 。 清干的目的是减少无价值消耗,保证主干木材质量。其内容是及时清除萌条。 1-3a ,为调整根干比例平衡关系,对侧枝进行少量修剪和短截; 4-5a ,剪去树高 2/3 以下全部侧枝; 6-8a ,修剪到树干 1/2 处; 9a ——主伐期,树冠高保持在树高 1/3 的程度,直至主伐。 修枝技术对伤口愈合速度与质量有很大影响,要求修枝工具锋利,切口平滑,不撕裂树皮。修剪时应紧贴枝条基部,修后切面与树干相平,不留茬。用修枝锯修剪较大侧枝时,从枝条基部的膨大部位以下,紧贴树干由下向上修剪。 修剪应在晚秋或冬季进行,也可在早春和生长季节进行,但应避免在雨季修枝,以免伤口不易愈合而感染病害。在生长季节修枝,可减少萌条发生,伤口愈合较好。据同行业专家试验研究,在 4 月底、 5 月初修枝,不产生萌条,不流液,伤口愈合快。 11 蛀干害虫防治技术 我们总结出的林果蛀干害虫防治新法 7 法(树干涂药包扎法、树干打针注射法、根部埋药法、樟脑丸法以及利用野生芫花防治蛀干害虫、应用磷化锌毒签防治蛀干害虫、绿色威雷喷雾防治成虫技术),方法简便易行,技术先进适用,效果经济环保,推广前景广阔,有望对解决杨树蛀干害虫防治难题提供助益。 12 杨树萌芽更新管理技术 砍伐时间:早春 3-4 月初为砍伐树木的最佳时间,因这一时期,地温回升快,伐桩根部水分集中,萌芽能力强。 伐桩高度:一般砍伐高度应在 5-7cm 之间,这样既便于埋土,又便于砍伐操作。 伐桩管理:砍伐后,伐桩要及时用湿土埋起来,萌条易成活。 萌芽管理:伐桩萌芽后要加强管理,防止牲畜啃食。要配备专职护林员及时除孽、除草,适时灌水,提高成活率。 定干技术:伐桩萌芽后,萌条要在 6-7 月间及时定干,在不同方位留 2-3 个生长旺盛的萌条,促其尽快木质化,早日成材,安全越冬,以提高保存率。 抚育管理:加强监测,发现天牛,及时防治。同时,注意防治其它病虫害(大青叶蝉等),防止牲畜啃食树皮。 13 杨树伐根嫁接更新技术 伐根嫁接的主要技术要点是: 嫁接方法:插皮接。 接穗要求:在优质接穗圃中选用 1a 生的木质化好的壮条作为接穗,一般接穗长度 15cm ,粗度 0.6cm 。冬季在阴凉处埋于湿沙中,随用随取。嫁接时,每个接穗要保证有 2 个可用的饱满芽。 伐根处理:在采伐时,要求伐根高度不能超过 5cm 。嫁接时用镰刀削去嫁接部位失去水分的树皮和木质部,削出一个干净、新鲜、形成层部位明显的小斜面,必要时挖土,使嫁接部位尽量降低,有利于苗期管理,要随削随接。 每个伐根嫁接株数:一般直径 10cm 以下的伐根嫁接 1 个接穗,直径 10-15cm 的伐根嫁接 2 个接穗,直径 15-20cm 的伐根,嫁接 3 个接穗,直径 20cm 以上的伐根嫁接 4-5 个接穗。 嫁接时间: 4 月上中旬伐根“离皮”后为嫁接最佳时间。 抹泥:嫁接后要将接穗顶端、接穗与砧木衔接处缝隙及时用黄泥抹严。 埋土:用干净疏松的湿土把伐根和接穗埋严,埋土厚度超过接穗顶部 5-10cm 左右。 苗期管理: 1 )除蘖抹芽。嫁接苗出土后要及时去除砧木萌蘖和接穗幼树上的萌生枝芽。 2 )培土。嫁接苗长到 1m 左右( 5 月底至 6 月初)培第一次土,培土高度不低于 50cm ;嫁接苗长到 2m 左右( 7 月初)培第二次土,培土高度不低于 80cm ,以利于苗木自生根的生长和防止苗木被风吹倒。 3 )绑缚。为防止幼苗被大风刮折或长弯, 7 月中旬要把每个伐根上的嫁接苗绑缚到一块。 后期抚育管理:为了保证伐根嫁接杨树前期生长优势的继续发展,后期管理不能放松,应按照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技术要求进行抚育管理。 14 杨树嫩枝扦插育苗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对于像新疆杨、银中杨、 84K 杨等硬枝扦插育苗较难生根的杨树品种,皆可采用半木质化枝条实施嫩枝扦插,生根率近乎 100% 。插盘可采用我们试验成功的“裸地土盘”,在全光喷雾设施支持下,或改在简易塑料拱棚里(人工喷水)扦插育苗均可行。生根剂既可采用山西农大研制生产的“根宝 3 号”原液浸蘸插穗基部 10s ,亦可采用张连翔等发明的“木本植物速蘸发根剂”原液做速蘸处理。 参考文献: 张连翔 , 孔繁轼 . 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全生态经营 . 河北林果研究 ,2000,15(1):24-29 张连翔 , 张育红 . 沙棘适度聚集式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 沙棘 ,2000,13(4):6-8 张连翔 , 于向阳 , 李幼军 . 物极必反——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生态学原理 . 防护林科技 ,2004,(2):27-30 耿立君 , 张连翔 . 林果蛀干害虫防治方法 . 辽宁林业科技 ,2008,(1):58-60 张连翔 , 王世忠 , 王洪江 . 辽西地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对策及建议 . 辽宁林业科技 ,2009,(2):41-48 张连翔 , 李彬彬 , 张 平 , 等 .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经济林抗旱保水栽培技术 . 新农业 ,2009,(5):10-11 张连翔 . 昆虫中群空间格局理论与应用 . 沈阳 :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0 张连翔 , 等 . 木本植物速蘸发根剂 : 中国 ,200510045674.4 .2006-07-19 冯政夫 , 宋保民 , 韩玉生 , 等 . 科尔沁沙地杨树钻孔造林技术的研究 . 防护林科技 ,1999,(4):1-3 雷启迪 , 钟玉华 , 杨慧凡 , 等 . 沙棘在小叶杨人工林中的供氮效应 . 林业科技通讯 ,1983,(4):21-24 张志达 . 德国生态林业的思想和主要措施 . 中国林业 ,1999,(3):41-42 徐志和 . 樟子松一穴双株造林试验研究 . 辽宁林业科技 ,1996,(1):26-27 陈章水 . 杨树栽培实用技术 .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 王胜东 , 杨志岩 . 辽宁杨树 .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 王胜东 . 杨树抗寒速生新品种与栽培技术 . 北京 : 台海出版社 ,2004 陈章水 , 张守攻 , 齐力旺 , 等 . 杨树栽培技术规程 . 北京 :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
个人分类: 原创论文|5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形的眼睛
lixuekuan 2010-9-16 12:53
杨树的伤疤形状像人的眼睛。 在北方杨树可以说无处不在,杨树上的眼睛也是数不胜数。也许这些眼睛正在看着人间的冷暖,看着每个人的所作所为。 那么多眼睛盯着,咱们写文章不剽窃不行吗?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6763 次阅读|18 个评论
顶天立地的杨树
flly 2010-5-10 21:13
公园里面有一棵杨树,某日一看,顶天立地。确实非常好看。 就拍了两张。 做人,也应该做顶天立地的人。不过想要立住,可并不容易。
个人分类: 植物|4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树林生物灾害的科学控制
zhguoqin 2009-6-19 07:30
杨树林生物灾害的科学控制
个人分类: 其它|2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