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报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网的一则报道成就了我的创新研究
qpzeng 2010-8-24 08:06
2009年9月14日,科学网发表了一则《 研究发现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新机理》 的简讯 引起我的注意,尤其这句话:“ 细菌内产生的一氧化氮分子会缓解细菌的氧化“压力”,同时一氧化氮还会帮助“中和”抗生素中的许多抗菌化合物,从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对我触动最大。当得知这是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最新论文时,我设法从Science下载了全文,文中最后一句话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hibition of NOS activity may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microbial therapy 给我指明了可能成就创新性研究的方向。 我首先想到的是重复这个实验。我们选择一种革兰氏阳性非致病性地衣芽孢杆菌作为研究对象,先后添加几种常用抗生素进行培养,然后检测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发现检测值极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将过夜细菌培养物放在冰箱保存了一天,再测定时发现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双双升高,我就想这是否意味着低温诱导了一氧化氮合成呢?但是,比较低温和常温下细菌培养物的测定结果后,我们否定了这个推断, 实际上缺氧才是导致一氧化氮诱导合成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抗生素和缺氧一样能诱导一氧化氮合成,只不过效果是逐渐显现的。 我在查阅文献时了解到,一氧化氮合酶以血红素为辅基催化合成一氧化氮,而我已经知道某些药物可以共价结合血红素。于是,真正的突破出现了!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100微克/毫升浓度的抗生素也不能抑制的细菌,加入该药物后只用20微克/毫升就能完全抑制住,抗生素的效力至少提高了5倍!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补做了大量实验,获得了预期的结果,现已向美国和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整理的研究论文即将发表,新药研制工作也开始启动。值得一提的是,说不定这种药物对“超级细菌”也有效哩!期待在科学网上找到国内同行开展合作研究。 算起来,我们从查文献、做实验到获得结果,前后还不到一年的时间,真是事半功倍啊!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科学网及时提供最新的科研信息,否则我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才会发现这个宝贵的信息或者永远错过它! 最近科学网对如何“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议题讨论热烈,我认为很好! 我希望更多的科学前辈在科学网休闲聊天之余能传授更多宝贵的研究经验,同时我也建议年轻学者密切关注最新科研成果的报道(欢迎每天都来科学网,呵呵),这比你们闭门造车、冥思苦想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你不必担心自己好不容易想到的思路早就有人做过了!一句话, 高起点成就高水平!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11174 次阅读|22 个评论
應該隱惡揚善
jiangjinsong 2010-5-13 21:04
不好的事情不應該過分渲染 許多罪惡經過媒體報導後 會引起可恨之人的模仿效尤 這樣說估計會被大夥拿板磚砸 但我的確不喜歡讀門戶網站上的那些社會新聞 其實誰讀了那些新聞都沒有什麽好處 陽光會喚醒陽光 陰暗會引發陰暗 慈善鼓勵慈善 罪惡滋長罪惡 所有防範措施都是表面文章 關鍵是全社會應該塑造一種和諧包容慈善護生的氣氛 罪犯對弱小的兒童下手 和拆遷隊對付釘子戶有何區別? 和那些虐貓殺狗人士對付無告的動物有何區別? 都是對於比自己弱小,沒有反抗和自衛能力的生命的迫害和虐待! 發現自己離目前知識份子群體中政治正確性的自由主義越來越遠了,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291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北京日报》对鸭子们的报道
book 2010-1-20 12:55
今天《北京日报》第三版报道了奥林匹克公园几只绿头鸭的情况,也算我为这些小鸭子帮了点忙。天气预报说寒潮又要来了,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帮助下这几只野鸭吧。其实,这几只鸭子反映出来的应该是服务意识的问题,你想,既然有关部门把鸭子放养到这儿,那么也应该及早想好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保护好它们。希望明年、后年、以后都能未雨绸缪吧。人和动物之间,不仅仅应该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那么简单。 ----------------------
个人分类: 在路上|3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影响日本股市的物理论文--不会这么“牛”吧
热度 1 ripple 2009-10-8 22:34
人在江湖,或早或迟,总有或大或小风光的时刻。像星星一般,流星也好,恒星也罢,都有晶晶闪亮,灿灿发光的时候。闪亮的次数多了,也就有些习以为常,不会大惊小怪,兴奋异常。不过这次,却着实的让我有点震撼。说句不敢大声说的话:这次真的牛了一把,牛的出乎寻常。 咱是做研究的,比起产品研发,还有点偏基础。就像众神一般,光吃贡品,至于干活没干活,或者说有没用处,那也只有天晓得,最大的贡献多半也就是给普天百姓以希望和光明,至于创造点直接效益,那没有点远见卓识,肉眼凡胎一时半会还真是无缘得见。 就是这样的一份差使,却在除了一向的给论文出版商,会议组织商交钱以外,出乎意料的创造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效益,应该比卖几集装箱电脑的利润大多了。 这还是出自咱那应用基础性研究,一项国家项目研究,研制了一个器件,出了一篇论文。简简单单,世界上几百万人不厌其烦前赴后继在做的事情。报纸报道了,嗯,好像有点意思了,不过报道咱也不是头回,到此为止,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也不过是普通又普通的事情。 没料到的事情就在后面,见报当天,任职公司(这可不是一般的小公司哦)股价坚挺,持续上涨,于是,震撼人心(起码震撼了我)的消息来了,绝对权威网站,权威金融分析公司报告,某某公司,今日股价坚挺上涨是因为受到某科研成果发表报道的影响。 这个可就不一般了,虽然受新产品发表,提振股价的事情也听了不少,但对咱这不关心股市何况这日本股市的人,听到类似科研成果提振股价的消息,大概也只有田中耕一获诺贝尔奖公布后,岛津制作所股价爆涨那么一次了。当然咱不能和田中先生比,光是他那种淡定名利专心科研的精神就够咱学小半辈子了。咱也不慕名利,不好风光,不过咱这一篇论文,让公司股价涨一天,直接创造可观的效益,也可以很得意一番,多少也算对得起公司一大帮挣钱给我发工资的同僚们。 咱做科研的,居然影响过日本股市,真没想过敢这么牛。不过,为了对得起工资,对得起事业部,营业部新辛辛苦苦的同僚们,能这样多牛几次,也挺过瘾。就让我多牛几次吧。
个人分类: 科研思考|40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图】给我一个统计,让我证明你的心跳会引发地震
gwailee 2009-7-20 22:31
给我一个统计,让我证明你的心跳会引发地震 李貴 2009-7-20 最近,报道 日全食会引发地震 铺天盖地 。 Science 的一个作者的文章令世人瞩目( Elizabeth S. Cochran, John E. Vidale, and Sachiko Tanaka. Earth Tides Can Trigger Shallow Thrust Fault Earthquakes. Science. 2004, 306: 1164-1166. )。但此乃一家言,无确切证据。 还有诚实好事者如王思潮,统计了 20 世纪发生的世界地震与月食的关系。他指出 以近20年世界上影响大的16次大地震为例,其中发生在上、下弦前后两天内的大地震为5次,而发生在农历初一(朔)和十五前后各两天的大地震却有8次之多;发生在其他时间的大地震也有3次,包括1999年我国台湾 9.21 大地震(日期是农历十二)。因此,无法说明大地震与月球上、下弦时刻有关 。 后来又有人指出 上、下弦前后是潮汐极小值,农历初一(朔)和十五前后是潮汐的极大值。 16 次大地震有 13 次与潮汐的极值有关,这恰恰说明地震与潮汐变化有关。提出的反面证据却证明了正面的结论,这可以也叫做反证法吧 (杨学祥 . 反证法:没有证据显示汶川地震与天文因素有关?发表于 2008-6-1 15:35:3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425 )。 然而,稍微懂一点统计学的人都知道,统计的相关性只起到参考作用,真正的解释是科学机理的探讨。 What? 不相信,我狂倒。 给我一个统计,让我证明你的心跳会引发地震! 你看下面两幅图吧,一个是地震波,一个是心电图。我可以肯定,去年 5.21 地震的时候,地震波与你的心跳一定分别能从下面两幅图中找到似曾相识。你甚至可以恰当选取一段数据做相关分析 国人经常这么做的,可以得到极大的相关性的结论。 图 1 地震仪纪录下的地震波,可以辨识出 P 波和 S 波的抵达时间。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File:Seismogram.gifvariant=zh-tw ) 图2 正常心电图(图片来自: http://www.med126.com/photos/200710/15244.shtml ) 更有疯狂者。 1920 年代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经济学家乔治泰勒用了上面同样的手法,将英国多年的经济增长情况与英国女人裙子长短做了相关性分析,得到一个搞笑的结论 经济情况影响英国女人裙子长短 。当然他的出发点是采用统计数据得到裙子长短与经济增长强相关。他甚至解释说: 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更可笑的是这样的论点居然玩弄了经济学家一百年,美其名曰 裙边理论 。 相关系数的本质是什么?只要两个待考察的参数具有类似波动规律 它们的差或者和具有比较稳定的值,那么它们就会强相关。 可是大千世界,发生这样类似规律不要太多了。单就一秒钟全世界出生了一百几十号婴儿,但我们重来不认为他们有什么心有灵犀;单就一秒钟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多少人死于非命,但我们从来不认为他们有什么必然联系。甚至包括奇思妙想,不要以为只有你或者他才能想得出来 想想,一个奇思妙想的概率是多少?人类 50 亿,概率是 2x10 -10 。东方有勾股,西方就有毕达哥拉斯;欧洲有莱布尼茨,英国就有牛顿;甚至相对论还另有高人即将带喷预发。 如此如此。事实上人的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概率,包括坐飞机失事的概率也最多为百万分之一( 1x10 -6 )。因此,会有很多很多的人同样想到你所想的事,做你正在做的事。所以为什么人家常说行胜于言就基于此。 统计相关性,绝大部分都是貌似必然的偶然。 相信我,你的心跳会引发地震 ,抓狂的统计学家说。
个人分类: 水煮世界|2195 次阅读|5 个评论
新闻报道常用语[转]
刘玉平 2009-6-8 17:59
(摘自 讲话稿 ,略有删改) 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 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 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 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 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 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 ; 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 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 ; 领导没有不微笑的,问题没有不解决的 ; 事情没有不瞩目的,会谈没有不坦诚的; 反对没有不强烈的,交涉没有不严正的; 完成没有不超额的;竣工没有不提前的; 中日没有不友好的,中美没有不合作的; 节日没有不祥和的;妇女没有不解放的 ; 决策没有不英明的;路线没有不正确的; 扫黄没有不彻底的;行动没有不果断的; 治安没有不好转的;打击没有不严厉的; 布署没有不全面的;意见没有不统一的; 形势没有不大好的;观点没有不赞同的; 气氛没有不友好的;信心没有不增强的; 粮食没有不丰收的,抗洪没有不英勇的; 贪官总是极少数的,群众总是受蒙蔽的; 成绩肯定是在领导的关心下取得的;  干涉没有不粗暴的,遗憾没有不深表的;   对抗总是没出路的,后果总是你来负的;   台独分子总是一小撮的,亡我之心总是不死的; 态度没有不坚决的,措施没有不得力的;   成绩总是主要的,困难总会克服的;    申奥没有不支持的,法律没有不公正的;     调研没有不深入的,贯彻没有不彻底的;   理论没有不高屋建瓴的,政策没有不鼓舞人心的;     生命没有不宝贵的,抢救没有不及时的;   损失没有不惨重的,设计没有不合理的;   技术没有不先进的,论证没有不专家的;   检测没有不严格的,运行没有不可靠的;   系统没有不安全的,特色没有不中国的;   失误总是难免的,运动总是成效显著的;    创造利润没有小的,带来利税没有少的;  团结总是紧密的,拥护总是一致的;  旗帜总是高举的,思想总是坚持的,  道路总是曲折的 , 前途总是光明的;   社会主义总是在优越的,问题总是历史遗留的 ; 传统总是五千年的,初级阶段总是长期的! 后记:据悉, 《新闻联播》将于 近期进行重大改版 。希望 CCTV 能作出表率,今后的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一些生动鲜活的、少一些常套刻板的
个人分类: 转载空间|4803 次阅读|9 个评论
痛苦来自比较之中,中国对5.12地震的研究报道 (Can Chinese tru
baoyu 2009-5-12 21:58
痛苦来自比较之中,中国对 5.12 地震的研究报道 ( Can Chinesetrust their own Earthquake Research ) by Baoyu 今天是汶川地震一周年,非常想了解中国地震科学的研究实力。于是检索了网上对汶川地震的科学报道、简报,可惜国人的网站上根本没有科学报道。那么我只能一厢情愿的给他们编造理由: 1 地震后都忙救灾去了,无暇研究,更无暇发布科学报道; 2 地震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国民科学素养不高,发布了他们也理解不了; 3 在忙其他事,如救灾款如何发放,如何申请分配地震研究的自然科学基金——这是从中国地震局等网站上读到的最多的信息。 之后检索了东洋、西洋人对汶川地震的研究报道,不但有,而且很快, 5 12 当天就报道了( google 网页快照真是个好东东);不但内容丰富,还时有更新。 无语。 (下面是我检索到的网站,看下来,绝对的震撼) 国人的地震相关网站: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网页居然开不出来,被黑了或是被 hx 了: http://www.seis.ac.cn/balanceoa/nets/ 地震前网页上的内容: ·享受山水 放松心情 (2008-04-29) ·预测所组织老科协之家会员赴救援训练基地参观学习 (2008-04-28) ·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结束 (2008-04-14) ·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学生名单公示 (2008-04-11) 中国地震局直到 2008-08-01 才出的 5.12 汶川特大地震专题,专题点击进入找不到丁点的对汶川地震的科学报道: http://www.cea.gov.cn/manage/html/8a8587881632fa5c0116674a018300cf/dzzt/index.html 在其《 2007-2008 双年报》中总算找到和地震科技有关的内容,有两页,不过是表功的,标题名为“汶川地震科技支撑工作”: http://www.cea-igp.ac.cn/ 研究所年报 /2007-2008 双年报 .htm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点击进入同样找不到丁点的对汶川地震的科学报道: http://www.cenc.ac.cn/manage/html/402881891275f6df011275f971990001/kjqb/index.html 再看东洋人的对 汶川地震 研究: 日本气象厅对汶川地震第一次报道解析: http://www.jma.go.jp/jma/press/0805/13a/20080513.html ,网页后有 PDF 下载 日本气象厅对汶川地震第二次报道解析: http://www.jma.go.jp/jma/press/0805/16a/shisenshoujishin200516.html ,网页后有 PDF 下载 东京大学对汶川地震的研究快报( 2008.5.16 更新): http://www.eri.u-tokyo.ac.jp/topics/china2008/index_eng.html 京都大学对汶川地震的研究报告( 2008.5.27 更新) 强烈推介: http://www.rcep.dpri.kyoto-u.ac.jp/SICHUAN/ 名古屋大学地震火山-防災研究所 对汶川地震 的简报: http://www.seis.nagoya-u.ac.jp/sanchu/Seismo_Note/2008/NGY8.html 日本 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对汶川地震 的快报 : http://www.gsj.jp/jishin/china_080512/index.html 西洋人的研究: 美国地质调查局对汶川地震报道: http://earthquake.usgs.gov/eqcenter/eqinthenews/2008/us2008ryan/ 推介一个资源链接: 何小波的博客 -国际著名的地震高校和研究所 http://xb9he.bokee.com/6547531.html
个人分类: 科学自然|1999 次阅读|4 个评论
从几则报道中看记者写科技报道的水平
cutefay 2009-3-12 17:37
刚刚从何玉财的博客上看到他转载的一些关于生物质能源的新闻报道,刚好是本行的报道,所以就仔细看了几篇,随便写了点评论。看完之后,我的感想是:如果写报道的人不懂这行,又没有仔细调研的话,很多文章让懂行的人感觉特别不专业。这里就拿他转载的几则报道点评一下。 报道一: 工程酵母转化木糖、阿拉伯糖合成高生物燃料及附加值醇类 工业生产中常使用酿酒酵母发酵产乙醇。目前的生物乙醇生产技术只能应用原料植物的贮藏性糖,如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瑞士生物燃料公司的Eckhard Boles和德国Goethe大学教授合作开发了可以将木糖、阿拉伯糖转化为乙醇的基因工程菌。现在,Boles和他的同事已经成功的构建了可以将木糖直接转化为乙醇的基因工程酵母,并且使用基因工程菌成功将阿拉伯糖转化为乙醇。他们已经找到一种将植物原料转化为生物燃料的高效方法。Boles说以前科学家一直认为构建基因工程酵母,使其具有细菌酶转化木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 Boles和他的同事一直在探索分析目前基因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他们从不同的细菌中找到了12中酶,并将这些酶转化到酵母细胞中尝试,最后他们发现了一种酶可以在酵母中保持活性。与其他普通的纤维素乙醇技术相比,新的酶可以通过一步法将木糖转化为乙醇,并且不受其他存在与酵母细胞中的化学成分的抑制。研究人员最近对这项过程申请了专利,这是纤维素乙醇商业化生产的一项重大突破。Boles说:我们已经成功的将废弃的糖分转化为生物乙醇,但是乙醇并不是最好的可再生生物燃料,还有许多其他更有应用前景的醇类。他们现在的工作目标是将木糖、阿拉伯糖等转化为生物丁醇。 点评: 我查了一下这则报道是最近刚发到网上的。这则报道中说,目前的生物乙醇生产技术只能应用原料植物的贮藏性糖,如葡萄糖、蔗糖和淀粉。这句话是错误的,很早之前就有人让工程酵母代谢木糖产乙醇了,也就是说,目前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除了能够最终转化为葡萄糖的物质之外,木糖也可以用来生产生物乙醇了。下面是我引用的一点资料:1993年,Ho等通过将木糖还原酶(催化木糖生成木糖醇),木糖醇脱氢酶(催化木糖醇生成木酮糖)和木酮糖激酶 (催化木酮糖生成5-磷酸木酮糖)的基因通过载体转入酿酒酵母,首次成功构建可以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生产乙醇的工程酵母。随后在1995年Ho等又将上述3个基因的多拷贝整合到酵母染色体上,得到了稳定的工程酵母,可以在36h发酵每升含53g葡萄糖和56g木糖的混合发酵液产生50g/L乙醇。鲍晓明等将木糖还原酶、木糖醇脱氢酶、转酮酶和转醛酶4个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表达,重组菌株可以利用木糖发酵生产乙醇。汪天虹等将Pichia stipitis的木糖还原酶和 Trichoderma reesel的木糖醇脱氢酶两个酶基因转入酿酒酵母,得到的重组酵母可以利用木糖产生一定量的乙醇。也就是说, 这则报道有明显的错误 。 报道二: 稻秸作为生物能源原料可减少 环境污染 从事遥感研究的印度科学家们发现利用稻秸作为生物能源的生产原料潜力巨大。采用卫星遥感图片方法,分析彭加邦(Punjab)地区稻谷产区发现,许多农民直接在田野里将稻秸燃烧掉。结果发现,该地区种植有260万公顷稻谷,年产稻秸1亿吨,其中有3/4被焚烧掉。预计约有7,000~8,000万吨稻秸可作为现代生物质发电厂发电原料,所产电力相当于消耗3,500~4,000万吨标煤的产电量,这还仅仅是一个邦一年内从单一农作物中获得的生物质资源。 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区域发展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的Milap Punia以及遥感研究所(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的Vinod Prasad Nautiya和Yogesh Kant发现,稻秸等农作物的废弃物在燃烧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CH4,CO,N2O,NOx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全球变暖以及区域大气化学性质的变化,而大气污染还会危及当地居民的健康。 至于当地农民为何将稻秸燃烧掉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对这种资源的市场意识。目前,稻秸没有什么商业利用价值,而处理并利用它则需要额外投入资金。将燃烧后的残余物犁进土壤既省时又省能源,否则稻秸自然腐烂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如今,可以利用这些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制造先进生物能源,既减少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又缓和了能源危机。 点评: 这则报道让我觉得很菜的地方是:本来不仅仅是稻秆,玉米和小麦秸秆都是如此,而这则报道让人的感觉是,就稻秸比较特殊,其他的秸秆这类问题不如稻秆严重了,我觉得在印度是稻秆现象比较严重,但是中国就不是了,在中国玉米秸秆问题更为严重。并且,如果从中国国情角度上看,如果把这则报道的稻秆换成秸秆,再结合中国的国情,会更好,根据中国农业部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能够产6-7亿吨秸秆,远远比报道中那几千万吨的稻秆数量大多了。所以这则报道给我的感觉是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报道三: CleanTech生物燃料公司获得纤维素原料预处理专利技术授权 CleanTech生物燃料公司(CleanTech Biofuels, Inc.)宣布与位于加州利弗莫尔(Livermore, California)的HFTA一起,获得加州伯克利(California, Berkeley)分校一项专利技术独家许可。这项专利技术使用硝酸而非硫酸或盐酸水解纤维素生物质,并用于生产乙醇和来自其他生物质的燃料。硫酸或盐酸酸通常用于大多数热化学水解过程。CleanTech公司认为HTFA/加州大学伯克利(California, Berkeley)分校的硝酸加工技术在纤维素乙醇产业是代表国家最先进的技术。 这个有专利技术的美国专利号分别为5221357, 5366558, 5536325, 5628830, 6019900。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与HFTA共同开发。 关于CleanTech生物燃料公司 CleanTech生物燃料公司(CleanTech Biofuels, Inc.)是一个正在开发尖端废弃物清洁燃料技术的新公司。目前已经获得许可并开发其核心专利技术,可以用来转换都市固体废物、绿化废弃物和其他纤维素废料中的纤维素材料为发酵糖类用于生产乙醇。 该公司的加压蒸汽分级技术采用旋转压力容器来分离和清理在路边的垃圾中的纤维素材料,将它作为准备转换成可发酵糖类的原料。其水解工艺为:采用稀酸在两个阶段中持续不断的加工纤维素原料,并将其转换成可提炼成燃料级乙醇的发酵糖类。 关于HFTA HFTA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使用硝酸水解生物质技术的科学家创立。这项专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从木质纤维材料来产生和收回的糖分。HFTA获得了由加州大学独家授权。被许可使用这项技术。 点评: 从这则报道中我没有看出用硝酸代替硫酸或者盐酸有什么好处,转化率高了还是怎样。在我看来,无论用什么酸水解,都会产生大量含酸废水,从环境保护来说都不如用无污染汽爆技术。所以,我总体感觉是这项专利是个科研方面的不痛不痒的小事情,没多大创新点或者经济效益。或许这专利确实有,但是报道中没有表现出这个意思来。也就是说我觉得这则报道不痛不痒,表面上像是报道了一则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实际上可能并非是一件大事,或者本来是大事,却写得很人看了觉得不是什么大事,总之是 写得抓不到重点 。 总之,我觉得如果写科技报道,作者最好对这方面多了解一些再写,这样写得才更专业一些,不会误导大众。不过,也有可能是正因为我搞这一行,所以才觉得写得不专业,就像很多科普作品让懂行的专家看了会觉得写得很烂,但是普通人看着挺好的。所以,也许这种报道只要不犯第一则报道中的那种明显的错误就行了,用不着让专家觉得好。但我觉得虽然这样糊弄一下,大众还是会接受,但是如果能够更谨慎一些,多一些深入了解,才是职业化的科技新闻报道者。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6618 次阅读|17 个评论
这篇报道的标题会误导读者
wangdh 2009-3-6 12:55
这篇报道的标题会误导读者 刚读到《科学网》高教新闻: 侯建国代表:教育质量与扩招没有必然关联(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3/216942.html ) 。这篇报道来自《科技日报》。 问题: 谁有证据说明当今的教育质量下滑与扩招没有必然联系? 读了这篇报道,其实侯校长要说明的恰恰是: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扩招会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如报道的第一句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代表 3 月 4 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2008 年该校本科生的招生人数不到 1700 人,究其原因主要是怕师资水平和教育资源跟不上去,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 下列文字是摘自文章中的: 如果学生规模扩大一倍,要花 10 20 年来才能恢复到之前相当的教学水平。 科大的定位:科大的定位是培养未来技术界、科学界的领袖和精英人才。这种人才需要特别深厚的基础,因此培养方式要非常严格。 中国科技大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唯一一所大学,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是科大的办学方针。 (王德华 2009.3.6)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5175 次阅读|3 个评论
《焦点访谈》报道松鼠会新书
eloa 2009-2-13 09:34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2-10 5:01 2009年2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焦点访谈_书香伴我过大年》中,对科学松鼠会的新书《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进行了报道。 mms://media.xinhuanet.com/media2/shendubaodao/090209205043_wanghanlin_jdft.wmv
个人分类: 公告|3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质队之天山情趣
moxj 2008-12-7 21:40
   野外的故事不但很多,而且野外也是我们学习和科研的理想场所,最近没有精力兑现当初( 系列报道――几个地质队员在天山的一天 )栏目的后续内容,但既然有人喜欢这些内容,我就杂乱无章的介绍一点.考虑到不能让大家恐惧这个行业,(其实南极考察,海洋考察等都有这样的艰苦经历,甚至要艰难的多.)我就聊点愉快的事情. 和你的朋友好好相处,要记得照顾好它们. 掌握一种东西比强求达到自己的愿望要合适的多. 即使他们不像我们一样有专业知识,也是我们的老师. 时刻都要理性分析你看到的现象,而不像在旅游区那样. 感受野外动物为我们带来的情趣. 信仰有时是一种融洽,没有必要的时候你还在搞科学理性的分析是很糟糕的. 艰辛的不只是我们,时刻关注你周围的情况. 浪漫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在冰天雪地危险的环境下,让你一个人管理这些羊,一个月400块钱你是什么感觉. 前面我讲过这种草地,其实一种思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有时候你放下严禁的大脑,写一首诗,也许生活大不一样. 从事地质工作的人都不会留恋旅游和被大家捧的很火的风景区,连吃饭时身边的花都是这样的美,生活还没有乐趣吗?
个人分类: 地质队员|35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几个地质队员在天山的一天
moxj 2008-11-7 21:54
整理完上面几张照片,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因为就在前不久,七位导师中的一位在神农架野外工作重伤,现在还不能和我们正常交流.也就是在我们的工区,05年地大一位保研的同学离开了我们(和我床隔一堵墙);06年六位新疆队员重伤,一位离开(和他们不是很熟悉有待证实);07年我的一位物探队员离开我们;07年8位其它编队工作人员被洪水带走.08年我一直在科学院没有参加工作.回想这些,离开我们的队员很多是高级工程师和优秀学生,而他们在野外却是如此的孤独不被人关注.我从小在山西长大,我想这群人远比我们可爱的矿工朋友们有更大的危险和更高的死亡率. 遗憾的是我现在还在这里参加这个博客比赛,如果你不小心看到我的这篇报道. 我提议: 我们集体向那些奉献在祖国最偏远地方的地质队员们致敬;向那些离开亲人在一线工作的石油兄弟们致敬;向那些在寒冷的高原和恶劣的环境中勘测筑路的兄弟们致敬;向我那些响应温家宝同学号召,在国外为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奉献的导师和学友们致敬;向我们为地质事业奉献20多年的总理致敬. 下面把黄汲清院士 18 岁写的一首诗送给大家 男儿立志多雄风, 等闲总统鄙富翁。 但愿足踏额非尔士之高峰, 痛饮帕米尔高原之晴空。 云横秦岭家即在, 巫山巫峡乐无穷。 I have a dream: 毕业后再回地质队.
个人分类: 地质队员|4168 次阅读|5 个评论
王越:护卫苍穹越王剑
suqing1961 2007-9-14 12:41
旧作:刊载于 1997 第 17 期总 149 期《中华英才》 文/苏 青 , 范 建 1990 年 8 月 2 日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正式打响。 刀光剑影的战场,高科技的武器,现代化的通讯,每天这些都是他不断捕捉的电视画面和报刊信息。 东北某试验靶场。当经他之手问世的火控雷达引导着火箭弹、导弹呼啸着击中目标时,他便有了扬眉吐气的欣慰和自豪。 此时,他会回忆起毛主席、周总理接见他的幸福情景。 人们尽可以夸耀这致敌于灭顶之灾的霹窝火,但并不一定都知道他的名字。 国防科技保密的特殊需要,从来造就的都是默默奉献的人。 他叫王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思忧忧,乐悠悠,万家忧乐在心头,安居规划筹。 他魁梧健壮,颇有几分将军的风度。这样的外表,很难将他与儿女情长相联系。可我们却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暑假的一天,一场雨后,北京理工大学的办公楼里,他与一位小女孩正在对活:小家伙,送你两支自动铅笔,用它好好学习。小女孩贴着他的耳根说着悄悄话。若不是耳闻目睹,怎会相信一个繁忙的大学校长能够帮着照看他部下的孩子,并极有耐心地同孩子交谈。 他爱孩子,曾两次为希望工程捐款 2000 元,为学校附属小学捐款 1000 元,还资助一名延安地区家境贫困的儿童读书至今。 他平易近人,报社开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座谈会,特邀两院院士参加。院士们都很忙,记者挨个儿打了一圈电话,轮到王越院士却异常地痛快:好的,这个会我一定参加,只是请你们照顾我先发言。 我们采访他的头一天晚上,他凌晨方睡。一个学生夜间突然生病去世了。他的心情异常沉重:这孩子是去年从老区考来的,班上成绩最好。他家里很穷,是靠全村人凑钱才上的学。真可惜啊!我们应该为这样的贫困学生制定资助他们上学的有关政策。他在深深地自责。 王越是位善者,和他说话,他都认真地听,全无忙人、名人那种心不在焉打官腔的架式。对待工作,他极端认真、严格,不容许有任何的糊弄和草率。他批评人也是十分的严厉,无论是谁,出了错就要认错改错,决无情面可讲。 王越关心群众有口皆碑。两年前,他从西安某雷达研究所调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第一件事就是拉着校办的秘书去看青年教师住的筒子楼。拥挤的陋室,狭窄的过道,锅碗瓢盆奏出的杂音敲得他的心情格外沉重。第二年,学校工作会议上,他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以改善教职工的住房为主要内容的安居工程,并很快得到实施。 他在北京理工大学度过了两个春节,每个春节都搞得热热闹闹,别开生面。他邀请几十位院士及夫人到校,与本校的教授联谊,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 1995 年的联谊会上,由他倡议、 28 位院士联合签名,向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外交部上书,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重视海外留学人员子女的中文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以增强祖国对留学人员下一代的凝聚力。倡议书经新闻媒体传播,在海外留学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联谊活动最热闹的要数猜谜:勾践 ( 秋千格 ) 打一中科院院士姓名。一会儿,院士们不约而同地喊出王越。于是,他就笑着抱拳走到台前,献上他的节目。记者问他的名字与越王勾践有没有联系,王越笑了。尽管是文字游戏,但生于吴越之地的他,孩提时代就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铭记在心。 亡国耻,民饥怨,国盛民强平生愿,誓献军工界。 我的名字与那悲惨的年代有关。 1932 年 4 月,王越出生于江苏丹阳,那是九一八国耻日的第二年。他的父亲是位进步、开明的知识分子,由于痛恨日本侵略者,有感于苦难年代的漫长,就给儿子取名王越,希望儿子早日越过这段灾难的年代,同时也是激励儿子超越自我,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 抗战爆发后,王越全家搬迸天津的英国租界。出入租界经关卡每天都要向站岗的日本兵鞠躬,这亡国的耻辱,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在天津耀华中学读书时,一天,校长因为拒用日伪课本给学生讲课而惨遭暗杀。这使王越恨透了侵略者,并想方设法报复。一次,师生们被拉去为日本人修机场,他和小伙伴们就偷偷地接上水管往地下飞机库里灌水,并当着日本人的面吟诵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夜深人静,他帮着父亲把爱国青年悄悄地送往抗日的后方。 父亲偷偷地把一面青天白日旗藏起来。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美好的明天。 15 岁那年,父亲送他去上海念书,那时内战的炮火阻断了津浦铁路,于是他乘海船漂泊六七天孤身一人来到上海。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黄浦江畔停泊的一艘艘美国军舰, 20 万元金圆券换一个烧饼。 这使他的富国强民梦化为泡影。蒋介石煮豆燃萁、同室操戈的倒行逆施,使他深切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此时此刻,他忽然觉得父亲当年珍藏的那面青天白日旗是多么的可笑和可悲。 少年时代的王越喜欢兵器,迷上无线电。当日寇飞机狂轰滥炸祖国的山川大地,当美国军舰耀武扬威于我国的领海江河,他就渴望中国有朝一日能强盛起来,自己将投身祖国的国防事业。 新中国的建立为他实现这一心愿提供了机会。 1950 年,他考入大连工学院电讯系,后转至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专攻雷达技术。 军事院校的淘汰制近乎于残酷,学生一门功课不及格马上转业,中途生病缺课也无情淘汰。这里没有怜悯,通过的学生个个都是高质量的。 王越把今天自己的成就归结为大学 6 年激烈的优胜劣汰竞争的结果。全班入学时有 52 人,毕业时仅剩 25 人,一半以上的人被淘汰。作为全班的佼佼者,他顺利地通过了一次次的筛选、淘汰关,并每每以才思出众而受到教师的赞扬。毕业后,他成为解放军的一名中尉,分配到军工厂工作,开始了他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漫漫生涯。 千里眼,卫长空,卧薪尝胆屠巨龙,雷达立殊功。 王越是我国著名的雷达系统专家,他曾先后任 301 系统总体设计师、 201 系统主管设计师、 306 系统总设计师和行政指挥。我国国产第一代岸炮雷达、第一部全晶体管化炮瞄雷达,都是以他为主设计的。为此,他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兵器工业功勋奖等奖励。 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的电磁波,由此探测出目标的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它像一支千里眼护卫着祖国的蓝天。王越研制的各类雷达系统装备部队后,把我国地面火控系统的性能和水平提高了一步,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七五期间,在研制一种新型雷达时,王越用他建立起的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国内外著名火控系统的发展,为我国地面火控系统的发展提供实践根据和实际检验方法。在他的主持下,运用随机服务理论在我国对空防卫系统中,建立了系统射击效能模型,并对雷达的重要参数和体制进行优化选择,首次实现了雷达、指挥仪两位一体设计方案,开创了我国防空火控系统发展的新道路。他还提出了很好的搜索跟踪和快速截获方案,使火控雷达系统的反应时速提高了一倍。 30 多年火控雷达系统研究的工程实践,造就了他独具特色的设计思路。他提出以系统对抗的基本构思设计火控系统,在实践应用中解决了许多关键问题,使火控系统性能大为提高。 王越在山沟里当了 13 年某研究所所长,他注重研究所的整体化建设和科技水平的发展, 把重点放在自力更生上,不图短期效益,不搞短期行为,为研究所的发展攒足技术后劲。 他的奇思妙想使该所由只能研制单一型号产品的纯科研单位,逐步发展成可同时担负多型号多项目及产品的研制任务,指令性项目与其它任务形式相结合,军品民品科研生产、开发与经营齐头并进的新型科研单位。 或许是从那个任人宰割的耻辱年代走来,王越便有着勾践一般卧薪尝胆的大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以我为主。他说:在高科技领域,要想获得尖端技术,即使有钱人家也不一定卖给你,还得要靠我们自己干。在领导研制某项重要国防产品项目时,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走功能研制道路的指导思想,反对一味跟随国外的设计道路。他的这一设计思想和研制思路,得到了国防科工委领导的首肯并起到良好效果。 对待工作,王越有一句口头禅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越不想得到的却悄悄地来。他参加工作不久,厂里有一项产品设计改进任务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这是块硬骨头,王越却偏偏接了过来。他裹着皮大衣几次到大冰箱里观察实验情况, 连着加班,半夜两点才回家。当时厂长说:王越,厂里能不能全面完成任务就看你的产品了。于是,他们的实验室 几乎每天都是整夜灯火通明。厂长怕累坏了大家,每天送来一桶红烧肉,专门犒劳王越和他的伙伴。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好转,这种金贵的食物实在是难得 ,可累坏了的王越一班人怎么也吃不下去。就这样, 硬骨头终于被啃下,任务最终提前完成。接着,他又带着一支队伍到东北的基地进行实验,一千就是 4 个月。 蓝天翱翔的国产战鹰首次装上了国产火控雷达,那就是王越的功劳。王越因此当选为全国青联四届二次大会代表。此后,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奖,兵器工业学铁人标兵,陕西省科技精英 ,可他从不居功自傲。 他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敢想敢做,与人真诚合作。在技术第一线,他常常和大家泡在一起,久而久之,大伙和他的距离就近了;这个领导原来挺在行,在他手下干舒心畅快;这位合作者确实诚心诚意,凡事都主动替别人着想;这位领导还真仗义,再大的责任他都勇于承担。 王越是两院院士,这是很令人羡慕的。有人认为这是他走运,碰到了好机会。其实,机遇对谁都是平等的。一个人如果怕苦怕累,畏首畏脚,或是瞻前顾后,即使有机遇,也会与他擦肩而过,他也就不可能交上好运。王越认为,无论干什么事情,为自己想得太多,盘算得太细,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出息。他经常这样比喻:白菜心固然好吃,可你想要吃到菜心,首先就得先吃白菜帮。 为了研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王越常常通宵达旦地苦思冥想,设计方案,一些重要军工项目常常折腾得他思考好几个月。人影消瘦,愁肠苦断。这便更增添了他成功后的喜悦。 为祝贺他科研、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前段时间有朋友赠诗一首:学富五车谦为上,开物成务自能强。长官科技兴邦国,曾以步勇守封疆。青春做伴研兵戈,白首依旧育栋梁。等闲学海衔两院,再厉北工铸辉煌。 抓改革,育栋梁,科技文化兴国邦,放眼铸辉煌。 仕途与业务,王越更看中后者。当年领导叫他干研究所所长,竟使他几天睡不着觉。总工、副总他都愿意干,就是这行政的长让他发怵。然而,世上许多事,你越是不想就越有你的份,当年兵器行业最年轻技术人员出身的研究所所长最终还是落在了王越的头上。当组织上把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这副重担交给他时,他思考了整整两天两夜。这回他没有多犹豫:还有什么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事呢?没说的,干!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 1940 年诞生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建校 55 年来,从这里走出了共和国总理、部长和将军 40 余人,培育了成百上千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造就了一代名扬海内外的企业家。 1940 年 9 月,自然科学院在延安南门外杜甫川的窑洞前举行开学典礼。第一任院长李富春宣告:这里培养出来的人,既是技术专家,又是革命通才。于是,王越把李富春、徐特立、陈康白、李强等老一辈院长以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输送一大批技术干部的办学经验铭记在了心头。为此,他和学校其他十几位领导组成了新一届的北京理工大学团结有力的领导班子。 刚到学校那阵,校园里正刮着经商风,本是书声朗朗的校园,一下子摆起了地摊,建起了饮食一条街。对此,他坚决反对,不允许玷污这神圣的育人殿堂,贻害青年学子纯真的心灵。有人就用搞市场经济作挡箭牌,这越王之剑便挥斩过去: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是不一样。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又红又专的帅才和将才,不是摆摊子做买卖。于是,校党委一道命令,饮食一条街销声匿迹,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出国访问,王越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少留学人员学成后滞留不归?在美国的近十所大学,他会见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并深深地被他们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他发现,留学生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也即留学人员回国后,其子女在就学、升学、适应国内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是留学人员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促成他和 28 位院士上书国家有关部门的缘由。我们一方面要鼓励留学生回国效力,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为他们回国安心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此,王越感慨道:过去我们更多注重的是留学生住房及待遇等生活硬件的改善,而未注意他们精神负担的消除,这是需要加以改进的。 北京理工大学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在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中。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抓了办学机制的转变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成立了北京理工大学董事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办学,扩大了与海内外许多高校、单位、团体的合作友好关系。 1995 年 8 月,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向国家教委提出了北京理工大学 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预备立项申请。王越校长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从现在起,经过 10 年到 15 年的努力,把北京理工大学基本建成具有军民结合特色,以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 211 工程的启动,使我们学校迈出了向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学进军的新历程。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王越在多种场合下倡导他培养帅才、将才的主张。于是,跨世纪德育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学科建设在扎扎实实地开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产业,一系列工作在等待和呼唤着王越以及他的志同道合者。 1995 年 9 月 24 日 ,是北京理工大学建校 55 周年的喜庆日子。站在主席台上,王越为学校昨天的历史和今天的成就感到自豪,也为明天的奋斗目标深感责任重大。他满怀豪情致词,并即兴赋诗言志: 科教兴国春常在,建设改革两相长。 求实创新生气盛,团结勤奋力更强。 科学文化毋偏废,素质能力育栋梁。 往过光荣留青史,再接再厉铸辉煌。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拓荒牛
suqing1961 2007-9-4 16:02
旧作: 1995 年 8 月 23 日发表于《 光明日报》 ( 一 ) 1991 年 12 月 25 日 晚,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在学校的学生正沉浸在圣诞节的狂欢笑语声中。一位中国青年告别匆匆为他举行欢送会的中国留学生,登上底特律飞往北京的波音 747 飞机,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他,就是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 32 岁的副教授白春华。 十几天前,母校的同事来函相告: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资金已经到位,建设工作即将全面铺开,但由于对国际上先进实验室的情况不太了解,尤其是缺乏最新发展实验设备的第一手资料,因而给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带来了困难。得知这一消息后,白春华再也呆不住了。他心里非常清楚:一年前,学校派他到密西根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就是希望他在这个工业爆炸灾害研究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里取回真经。 当白春华把回国的决定告诉自己的导师考夫曼教授时,考夫曼教授一时竟不知所措。他实在弄不明白,他所器重的这位中国学者在这里的事业正在展开,并且离访问截止期还有一年的时间,为什么就要这么匆匆忙忙地回国呢?他只能用一个劲的挽留来表达自己的遗憾。 考夫曼教授的挽留是诚恳的。他记得白春华刚进入空气动力学实验室时,自己对这位取得中华人民共 和国 博士学位的年轻人的眼光是挑剔和居高临下的。但是,没有多久, 白 博士厚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实验技能,以及对新设备、新技术掌握的良好悟性,很快使他明白了自己的偏见是多么地不应该。两个月后, 白 博士提出开展沉积粉尘冲击波卷场过程实验测量的课题研究,更让考夫曼刮目相看。这个题目是国际爆轰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课题,它的解决将有助于揭示工业粉尘系统爆炸的机制,对预防工业粉尘爆炸有着重要的意义。白春华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再次向考夫曼教授昭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刻苦。考夫曼教授禁不住给北京理工大学的领导致函: 白 先生的工作解决了粉尘爆炸领域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他的成功使粉尘爆炸研究向前迈进了显著的一步。 ( 二 ) 从密西根大学回到北京理工大学后 , 白春华马上投入爆炸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中 , 并被任命为实验室副主任 , 主管实验室的设备建设和科研工作 。 作为这一领域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 爆炸灾害预防与控制实验室建成后 , 将主要开展对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有着巨大威胁的爆炸事故发生机理 , 以及防护技术的研究。因而 , 实验室首先必须建设一批模拟和再现各种爆炸事故发生和发展过程的设备及装置。这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在了白春华的头上。 白春华没有辜负领导和同事对他的期望。他在借鉴国外先进水平设备的基础上 , 大胆创新 , 勇于改革 , 自行设计出了一批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爆炸模拟容器等实验设备。其中 , 0.5 米 直径、 80 米 长的燃烧转爆轰模拟水平管道 , 成为当今世界同行业实验室中最大的一个爆轰模拟管道 ; 2 米 直径、 3.5 米 长的爆炸容器 , 将成为国际上同行业实验室相近尺寸爆炸容器中功能最全、设计独特的爆炸容器。有关专家在评审这些实验设备时 ,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认为其整体设计水平达到了当今世界一流实验室的水平 , 并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阶段,应该坚持一边建设、一边开展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一边规划学科建设的方针。这是白春华在工作实验中总结出的颇有成效的经验。为此,他在完成繁重的实验室建设任务的同时,还组织承担了一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多项部门研究课题和基金研究课题,以及指导研究生的任务。回国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共计发表论文 10 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3 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校级科技进步奖各 1 项。由于业绩突出, 1993 年 6 月,年仅 34 岁的白春华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北京理工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 问及白春华教授今后的打算时,这位性格内向的青年学者告诉记者,他愿意做一头拓荒牛,在爆炸力学这一研究领域默默耕耘。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553 次阅读|1 个评论
费元春:中国妇女五百杰代表
suqing1961 2007-8-27 13:34
旧作:发表于 《中国兵工》 1995 年第 9 期 1994 年 3 月 3 日 ,钓鱼台国宾馆。费元春教授作为中国妇女 500 杰代表,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道,出席了大型书籍《中国妇女 500 杰》首发式,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将这一新闻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费教授也成为记者们追逐的对象。 潜心于微波与雷达技术研究 50 岁出头的费元春教授,现为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自 1960 年大学毕业至今,她一直潜心于微波和雷达技术研究,顽强拼搏,不断创新,硕果累累: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完成 30 余项研究课题,共获国家发明奖三项、部级科技进步奖 8 项、发明专利 2 项 。她的研究成果有的已经装备部队,更多地被广泛应用于科研机构和生产单位,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0 年代,我国第一台相控阵雷达研制工作正值关键时刻,此时,参与这项研究工作的费元春,正受文革的冲击,在那动乱的年代里,别人忙着抓革命,她则冒着走白专道路的风险促生产。在这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她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种雷达的天馈系统及接收机的研制工作,满足了国防预警的需要。 70 年代,她攻下了舰载全相参、捷变频雷达研制中的微波频标难题。她承担了设计、研制 S 波段微波晶体管压控振荡器和高稳定本振源的任务。当时,该波段的晶体管国内正处于起步研制阶段,发达国家也把它列为向我国禁运的行列,无论是仪器设备、测试手段,还是工艺手段,都不具备条件,研制工作可谓困难重重。费元春率领课题组全体同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几经艰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研制任务,并使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解决我国雷达抗干扰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在科研工作中费教授带头不拿加班费,不要研制酬金,并用近几年时间里用节余下的 50 多万元人民币购置了一批新仪器和新设备,改善了研制条件,建立和发展了微波电路实验室。 90 年代,她继续追踪微波与雷达技术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承担了 5 个大型研究课题,科研总经费达到 100 多万元人民币,并在 X 波段高稳定本振源、 X 波段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及其 CAD 等研究项目中,又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新成果。为表彰她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就,国家有关部门先后授予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北京市三八劳动能手等荣誉称号。 在谈及她科研工作的动力时, 费 教授的表达十分朴素:我们从事国防科技研究工作,就是要打破外国的封锁,缩短我国在这一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争一口气,为建立起祖国强大的国防而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 作为女性,在事业、母亲、妻子多副担子重压下,费元春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别人加倍的艰辛。在她主持的每个重大科研课题后面,几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和辛酸的插曲。 第一个孩子出生,正是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此时,费元春虽然也受到冲击,但为使她负责的相控阵雷达天馈系统的设计和加工不拖整个研究工作的后腿,她给两个月的孩子断奶,孩子不到 6 个月就送到四川老家托人照管,自己整天埋在实验室里计算、设计,泡在车间里和工人师傅一道加工。 1969 年,当相控阵 16 单元线阵调试工作进入紧张阶段,正值她怀上第二个孩子,为了保证科研进度,她每天挺着大肚子爬上 5 层楼顶,进行天线的调整测试,临产的前一天她还坚持工作在楼顶的平台上。雷达天线辐射出的大功率电磁波,直接伤害了母体中的孩子,孩子刚满 10 个月就不幸夭折。作为母亲,费元春第一次经历了人生的悲痛。 多少年来,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费元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怎样保持天平的平衡。丈夫是一名军人,和她一样也是一名国防战线上的教学、科研人员,紧张的科研工作使他们无法精心照料两个儿子。无论是在托儿所,还是在幼儿园,阿姨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费元春的孩子总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稍长大后,儿子一旦做错了事受到母亲的责怪,就会委屈地数落母亲对他们小时候照料不周的一个个事例。此时,费元春的心像被针扎了一般,紧紧抱住儿子,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费元春每天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单调,住宅实验室总是重复着一条简单的直线。 30 多年来,为了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她在这条直线上往来奔波,把生命的法码重重地投在了醉心的事业那一端实验室。星期天和节假日对她已成为陌生的名词。 1992 年,她从住了十几年的房子里搬进新居时,前来帮忙的研究生从衣柜里翻出了一摞童装。原来,这还是儿子小时候穿过的衣裳,由于工作繁忙,费元春夫妇竟然十几年没有整理过这个衣柜,十几年前存放的衣服现在仍然保持当年的摆放位置。研究生见后,感叹不已,敬佩不已。 研究生的严师慈母 电子工程系是北京理工大学最热门的系,每年报考的研究生非常多,可并非每位导师的门下都会有许多学生来报考。每一个研究生心里都有着自己选择导师的标准,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不仅希望导师学术造诣精深,更希望导师有着高尚的品德,在各个方面得到导师的培养和熏陶。 做 费 教授的研究生,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研究生这句肺腑之言,表明了 费元春 教授就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导师。确实,每年报考她的研究生数量在系里几乎总是名列前茅。 费 教授也用实际行动一次次向她的研究生们表明:你们的选择是对的! 费 教授对她的研究生要求是严格的。她要求研究生认真记录每一个枯燥的实验数据,爱惜和维护实验室的一切设备,每次实验做完后都必须清扫现场,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细致的科学作风。审查毕业论文,每一个错误的数据都难以躲过她那双锐利的眼睛,字迹潦草她也会一个个订正。在她的严格要求下,研究生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也正是在这样严格的指导下,她的研究生们很快就都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还有 4 位研究生获得了部级科技进步奖。 作为女性, 费 教授对研究生又时常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她把十几年来欠儿子们的那份情和爱,全部又灌注到了她的研究生身上。研究生病了,她问寒问暖,解囊相助;毕业分配时,她为那些朋友在外地的研究生出谋划策,四处奔波,为避免研究生新的两地分居操心费力。 费 教授的胸怀是博大的,她甘愿做研究生的人梯,在发表研究成果时,她总是把研究生的名字放在第一位置上,充分肯定研究生的劳动成果,为他们的成材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一位外系的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时遇到困难,希望 费 教授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她毫不迟疑,像对待自己的研究生一样,精心辅导,耐心指点,使得这位研究生很快攻克了难题,圆满地完成了学业。目前,在读 费 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有 10 名,全校的最高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的系里获得者,已经连续好几年被 费 教授的研究生承包了,研究生们为有这样好的导师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经跋涉了半个世纪, 费元春 教授深深地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宝贵。如今,这位在事业上永不满足的微波与雷达技术专家,又瞄准了这一领域的前沿课题新型微波、毫米波器件 HEMT 、 HBT 在雷达中的应用研究、高稳定、高精度频率源研究、低噪声接收模块系列化研究,开始了新的科研攀登。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5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中别有欢喜事, 向上应无快活人——西南师范大学吕进教授侧记
suqing1961 2007-8-14 14:32
旧作 (写于1992年11月) : 用我这支笨拙的笔写这篇文章,时常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倒不完全是怕吕进教授用评论诗歌的锐利眼光挑出文法、语句等方面的一大堆毛病,而是担心即使我饱蘸诗的情感,也不一定能写好这位国内外著名的诗评家、优秀的研究生导师。 今年 50 出头的吕进教授,现任西南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职务。这位四川省劳动模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学者,早年从事诗歌创作, 70 年代后期开始转向诗歌评论研究。几十年诗坛辛勤的耕耘,吕进教授出版了 9 部图书,在国内外各种诗歌和理论研究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100 余篇,培养了 12 名研究生,接待了 6 名国内访问学者,提携和扶助了成百上千的诗歌爱好者。吕先生那一摞摞丰硕的成果、一桩桩感人的事迹,如同一颗颗灿烂的珠玑,我的墨迹能将它们串成眩丽、动人的项链吗? 关于诗的本质的探讨,从建国初期亦门到50年代何其芳,再到 80 年代吕进,所经历的简繁简的辩证过程,是诗评家们向这一哥德巴赫猜想极地靠近的一个个营地。 评论家如是说 80年代中期的中国诗坛,当诗歌理论界的传统派和崛起派争论得不可开交之际,另一个诗歌理论群落正在悄然形成。这个理论群落的代表人物吕进、阿红、朱先树等诗评家,频繁地相聚于北京上园饭店,宣传着相同的诗学见解,讨论着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这些刚逾不惑之年的诗歌理论工作者,以他们承前启后的独到眼光俯视中国诗坛,提出了坚持继承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同时借鉴外国诗歌的一切有益的东西,以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诗歌的新主张。 如今,这一见解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诗界人士的赞同,并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路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诗界称之为上园派的这些学者的诗歌理论,也就成为继传统派、崛起派之后的又一引人注目的诗歌理论流派。在上园派高扬的旗帜下,吕进教授冲锋陷阵,接连发表了新时期诗歌的逆向展开、诗学的三个基本意识、诗运的三段式、诗:生命意识与使命意识的和谐等论文,全面地阐发了上园派的传统诗学的现代化转换和西方诗学的本土转换的诗学见解,从而使他成为上园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吕进教授在事业上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诗歌,这一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最凝练的语言里却孕含着最丰富的人文情感。它的魅力是无穷的,它的奥秘也是无穷的。吕教授甘愿做这美丽的缪斯女神的忠实仆人,在诗的国度里默默耕耘、辛勤劳作。 1982年春节,亿万人民都在热热闹闹过新年,吕教授却把自己关在书房,修改他的第一部专著《新诗的创作与鉴赏》。中午,妻子进书房送饭,吕先生大惑不解:不是刚吃过吗?怎么又端来了?妻子又气又怜:那是早饭,现在该吃中饭了。专心漫游于诗的天国,时间也被吕教授填成了匆匆的如梦令。 对于醉心于工作和事业的人来说,时间确实像诗一样凝练、短暂。而吕进教授对时间的吝啬,一如他从事诗歌创作炼字时的惜墨如金。 1988 年初夏,他患增生性咽炎,很长时间不能发音。诗人梁上泉得知后,帮他在重庆市区找了一名医治疗,可吕教授一听治病要花十多天时间,马上谢绝了医生,拔腿返回学校继续工作。 吕进教授应该感到自豪,从 1982 年到现在,他的《新诗创作与鉴赏》、《给新诗爱好者》、《一得诗话》、《上园谈诗》、《新诗文体学》、《中国现代诗学》、《诗歌美学辞典》、《外国名诗鉴赏辞典》等著作先后问世,并受到了诗界的好评,以及诗歌爱好者如饥似渴目光的回报。这一部部凝聚着他无数个日日夜夜心血,并屡获全国、省、市创作奖、著作奖、文学奖的作品,奠定了吕进教授在当今中国诗歌评论界的地位。 《文艺报》发表的文章在评论吕进教授的学术成就时说:关于诗的本质的探讨,从建国初的亦门到 50 年代的何其芳,再到 80 年代的吕进,所经历的简繁简的辩证发展过程,是诗评家们向这一哥德巴赫猜想极地跋涉靠近的一个个营地。在中国新诗文体的研究上,从何其芳到吕进反映了从一个堡垒向另一个堡垒的飞跃。 吕进教授领导创建的中国新诗研究所,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新诗研究的重要中心,培养新诗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与世界各国诗歌界联系的纽带。 各界评论如是说 写吕进教授就不能不提到中国新诗研究所。这所由吕进教授领导、创建的国内唯一的专事中国新诗研究的科研机构, 1986 年 6 月一创立,就受到了海内外许多诗界朋友的关注和首肯。许许多多庆贺电函都表达了这种喜悦心情,台湾《葡萄园》诗学季刊主编吴明兴也寄来了海峡对岸的衷情:这样一个专门性的研究所,对只有树木没有森林气象的台岛诗界,在未来的创造上,我相信必有益处。这里的朋友对贵所发生很大兴趣。 研究所不仅有方敬教授、吕进教授、邹绛研究员等知名学者,还聘请了老诗人卞之琳、臧克家为顾问教授,李元洛、许世旭(韩国)等学者为客座教授;确立了中国现代诗学、中外诗歌比较研究、中国新诗史三大研究课题;创办了一份致力于中外诗歌以及大陆与台港、海外华文诗歌交流与研究的学术刊物《中外诗歌交流与研究》;因而,研究所的研究和教学力量非常强大,研究方向配备合理,颇具特色,信息沟通也很灵便。 在这个充满了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风气的研究所里,一大批研究生健康成长,研究所迄今已培养出 10 余名研究生。这些从事新诗研究的有志青年分配到各地大学、科研机构和文艺杂志编辑部,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借助于这块研究阵地,在集中国内诗歌评论的同时,吕进教授把眼光又远射到了国外。他在美国、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发表了一篇又一篇诗论,翻译了许多海外诗论,双向介绍海内外的诗学和学者,使新诗所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让不同肤色诗人的心贴得更近。 这些成就使得吕进教授从中国走向世界,引起了海外诗界的瞩目。他的著作多次参加国际书展,被许多外报外刊转载或评论。吕进教授也连续两届当选为世界诗人协会中国理事,并受聘为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创会理事、香港当代诗学学会顾问研究员等职。 1988 年奥运会期间,在汉城召开的世界诗人会议为表彰吕进教授在诗歌理论研究、诗歌交流方面的突出成就,特决定授予他世界诗歌奖的金冠和奖金。 为了扩大中国新诗在世界的影响,拓宽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吕进教授还计划于 1993 年的暮春在西南师范大学由新诗所主办召开中国新诗国际研讨会。如今,正如外界评论的那样,吕进教授领导创建的中国新诗研究所,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新诗研究的重要中心、培养新诗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与世界各国诗歌界联系的纽带。 1991年,国家教委在对委属大学的 140 多个文科研究所进行全面评估时,中国新诗研究所获得了居上的评分,有的单项还得了满分。吕教授自信地说:我相信,新诗所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创造出更多的研究成果,从而为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新诗史上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 我们在人生与艺术的道路上苦苦求索,时刻都能感受到导师那关注与渴望的目光在背后叮嘱着我们。 研究生们如是说 作为研究生导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吕进教授把无数心血浇注到了他的弟子身上。吕先生 1985 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来自江南水乡浙江的柳扬有幸成了吕教授的开门弟子。 三年前,我来到这陌生的城市,和黄昏一起叩响先生的门,也一步步走向先生敞开的心;他给我腾出了床铺,亲手做了碗麻辣面条递到我手上从此以后,那四川辣子就热呼呼地弥漫我全身,再也不会消散了。毕业后,柳扬在回忆与导师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时这样写道。对柳扬来说,这种师生之情无异于父子之情。这一回忆是永生难忘的,这一感激是无言的。 和从事诗歌理论研究一样,吕进教授指导研究生也有他的独到之处。他将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教学重心放在培养研究生的治学能力上,他认为,导师应该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教研究生如何读书,而不是代替研究生读书;二、培养并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塑造研究生的学术思想,而不是代替研究生思想;三、为研究生创造一切成才的机会。 吕教授深深地感到,学术研究的未来在于下一代,中国新诗研究的明天属于这些朝气蓬勃、才气喷发的青年人。他所期待和致力于的正是新诗研究园地的百花盛开、万花争艳。为了让研究生早日脱颖而出,为了给研究生开辟更多的学术天地,这位可敬的导师颇费了一番心思。新诗所的学术刊物《中外诗歌交流与研究》,从组稿到编辑他都放手让研究生去干;国内一些学术刊物的约稿,他也尽量推荐研究生去完成;他还在《诗林》、《沿海大文化报》等报刊上,为研究生争取了可观的理论版面;他还从诗坛前辈臧克家那寻求支持,由老诗人出资在新诗所设立了臧克家奖学金,一年奖励一名学风正派、学习勤奋、有较好成果的新诗学研究生。 在导师的悉心培养和提携下,几年来,他的研究生不断发表研究成果,研究生的作品频频出现在《诗刊》、《文艺报》、《星星》、《当代文坛》、《中国文化报》、《黄河诗报》等报刊上;有的研究生还出了论文集;许多研究生就读期间在诗学领域已经小有名气。 当吕进教授的研究生是幸福的,先生严厉的目光里不时荡漾着缕缕慈爱的柔情。一位研究生把他写的一篇五千多字的笔记交先生审阅,从先生手里接过来时,竟留下了密密麻麻、横批竖改的三千多字批语;学生家庭发生了纠纷,在吕教授这也能得到抚慰和开导 在厌学风盛行时,个别研究生不安心学习,吕教授就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尽管社会上普遍认为读书吃亏、不划算,但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就应该有一种高的超凡脱俗的追求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心中别有欢喜事,向上应无快活人。也就是说,我们在从事业的必然王国通往自由王国的道路上付出的种种艰辛,必将取得一般人所没有同时也不可能理解的欢喜事成果。这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而要得到这种精神享受,必定会失去一些世俗 派励作们望世界术刊物砂涯传地要无上了生诗论 的快活。吕教授辩证的得失观是那样的通达,研究生马上就理解并接受了。 在新诗所成立六周年的日子里,吕教授的一位研究生在满怀深情的贺信中写道:我们在人生与艺术的道路上苦苦求索,时刻都能感受到导师那关注与渴望的目光在背后叮嘱着我们,鼓励着我们。 您多像一株挺立拔节的青竹啊!我们这些诗歌爱好者,像那一株株稚嫩的竹笋,在您精心培育的绿荫下,纷纷破土而出。 诗歌爱好者如是说 每年,吕教授都要收到一千多封诗歌爱好者的来信。来信人多半是年轻人,有求教的,有索要资料的,甚至还有在人生道路上受挫向吕教授求助的大多数信件都是沉甸甸的,装着不少诗稿。一些读者担心诗稿石沉大海,干脆来个激将法:吕教授,像我这样无名之辈的来信,您一定会把它扔进纸篓吧? 其实,吕进教授家是没有这样的纸篓的。他深知,这些沉溺于诗歌创作的年轻人,大都有一颗敏感且容易受伤的心,他们特别渴望获得老师的指点,获得人性的抚慰,他们也特别珍惜世间的温情。吕教授也同样珍惜这份情感,每封来信他都仔细阅读,并尽量答复,实在忙不过来就请研究生代为作答。在他看来,这些信任他、崇敬他的诗歌爱好者就是自己的编外弟子,他有责任扶持他们,提携他们。 一位诗歌爱好者从没和吕教授见过面,但两年多来他们已经通了八九封信。自从这位青年第一次投书请教心中仰慕已久的老师,吕进教授就不断地用他那特有的简练的语言评点青年的每首诗,并不断给予鼓励。 1992 年 5 月,吕先生还从这位诗歌爱好者寄去的诗作中挑出三首诗,发表在他主办的《中外诗歌交流与研究》刊物上。吕教授谆谆告诫这位青年,要做发表作品少而精的大诗人,不要去做那只追求作品数量大的小诗人。 吕进教授不仅教青年如何做诗,也教他们如何做人。一位喜爱诗歌的学生写信给吕先生,希望当面请教。吕教授约他来后,正翻阅他的诗稿,这位学生却怯怯地从书包中掏出两瓶古兰大曲。吕教授当即放下诗稿,严肃地说:这诗我不看了。现在这两瓶酒已经把你和我隔开了,我们谈诗也变成了一场交易。我问你,我今天讲一首诗值几两酒?青年羞愧而去,不几天写来一封道歉信。吕进教授又约他谈心,和他谈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谈做诗与做人的关系 青年要者 先生严肃而又富有人情味的谈话,使学生深受教育。 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苦恼地告诉吕教授,班上的同学笑他土气,笑他写的诗也土,并带来一篇习作请教。先生开导说:诗歌应该强调民族特色,土的才能成为洋的,中国味的才能走向世界。并鼓励他继续写土的诗献给农村家乡的诗,同时帮助他修改好了拿来的这首诗。后来,这首修改后的诗以《继母》为题,在《诗刊》上发表了,并获 1983 年优秀作品奖。如今,这位青年已经成为全国比较有影响的青年诗人。 吕教授关心热爱他的编外弟子,弟子们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一片深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鸿雁,衔来了众多弟子送给吕教授的枫叶、自制书签、帽徽领章等礼品。一位青年的书信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您多像一株挺立拔节的青竹啊!我们这些诗歌爱好者,像那一株株稚嫩的竹笋,在您精心培养的绿荫下,纷纷破土而出。 诗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诗歌理论工作者首先要遇到并力求回答的问题。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首诗。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实际上都是在为自己人生的诗篇添行加段。作为诗人出生的诗评家,吕进教授已经为自己的前半生写出了美好、动人的诗篇,但他对这一诗篇的认识和评价又是清醒的: 中国是地球的一部分,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而太阳所在的银河系则包含了总数在 1000 亿颗以上的各类恒星,银河系外还有河外星系。真可谓天外有天。科学领域是求实者的领域,学者自己对出了一两本书、得了一两次荣誉应当有实在的估价。把这些看得过大过重,成绩和荣誉反而会成为累赘。个体生命很小,重要的是将个人的抱负和成就感融入祖国的振兴大业中,化小为大,从有限中寻求无限和永恒。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吕进教授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谱写出更加壮丽、辉煌的诗篇。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新诗研究所原办公室主任符忠荣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滴水映辉
suqing1961 2007-7-29 14:28
旧作: 发表于 1992年7月《新闻出版导刊》 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常常要与那些著名的专家学者打交道,他们中的许多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令我肃然起敬的并不是印在他们名片上的那一长串的头衔,而是他们的人格力量和学者风范。 (一) 认识高景德教授还是他当清华大学校长时。那是 1988年初春的一天,我和编辑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老刘赴清华大学采访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工学女博士倪以信。我们在机电系资料室拍完工作照,交谈中了解到倪以信原来是高校长的高徒,攻读博士学位时受教于高教授门下。碰巧的是,这一天正好高校长在机电系参加一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陪同我们的老师提议,请高校长上来与倪以信合拍一张照片,采访不就更完满嘛! 建议确实很好,但高先生这样的大教授、大校长能说来就来吗?我和老刘心里直犯嘀咕。这位老师似乎很有把握:没问题,高先生特好说话。下楼不一会,他就把高校长请来了。 高教授果然特好说话。这位老先生一点架子也没有,我和老刘噼哩啪啦一气照了十几张片子。在这十几分钟里,高校长被我们摆弄过来摆弄过去,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没有一句怨言。他时而和倪以信低声交谈,时而插话询问我们刊物的情况,他说我们刊物每期都看,对他指导研究生颇有帮助。他的神情是那样的自然,没有一丁点的做作。此时此刻,他在我们眼里不再是一位海内外著名高等学府的一校之长,国际上闻名的电机与电力系统专家,而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熟悉的朋友。 在高校长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的照片拍得很成功,不仅自己的刊物采用了,后来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倪以信时也采用了我们的照片。 那是一幅动人的师生情意图。那是一次多么愉快的合作啊! (二) 蒋慰孙教授是华东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工业过程自动化专家。他在生产过程模型化与控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应用高级过程控制技术为国民经济带来的重大经济效益,令海内外学者瞩目。我们刊物在 1987年第5期导师论坛栏目里刊登过蒋教授博士生培养之我见一文,这篇文章是该校通讯员推荐给我们的,发表后反映很好。几个月后,编辑部收到了蒋先生的一封来信和一张40元的汇款单。信中写道:感谢编辑部发表我的文章,现将40元稿费退回,因为这篇文章我已先给《上海研究生教育》杂志且在创刊号上刊登了。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原谅。 这是我们刊物创刊 3年来收到的唯一一份稿费退款单。其实,蒋教授完全没有必要把这份稿费退回,因为《上海研究生教育》只是一份刚创刊的内部刊物,并且我们刊物是在这份杂志之前登出蒋教授文章的。退一步说,蒋教授要觉得拿两份稿酬于心不安,完全可以退掉《上海研究生教育》的那一份,因为该刊的稿酬标准比我们低得多,纯属意思意思。可蒋先生没有这样做,在他看来,登在我们刊物上的稿件是通讯员转来的,而发表在《上海研究生教育》上则是他自己投的,理应把我们这份稿酬退掉。 我虽然没有见过蒋慰孙教授,但这一件小事却让我永远记住了他。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力是在美国打拼的基础——访CSUN中国所苏智欣教授
suqing1961 2007-7-15 15:21
加州州立北岭大学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简称CSUN)坐落在洛杉矶市区西北约30英里的圣福兰多山谷中,这是一所拥有三万多名全日制学生、以教学见长的多科性大学。刚过不惑之年的华裔女教授苏智欣博士,就在这所大学的教育学院任教,并兼任中国所(China Institute)所长,负责该校与中国教育、文化界的交流和合作。在高校林立的加州,北岭大学的名气并不算很大,但在以苏教授为代表的两代华裔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它却成为与我国交往最早、最为活跃的美国大学之一,先后与我国的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外语大学等30多所高校结成姊妹学校,长期负责执行世界银行贷款培训中国教育管理人员及师范教育培训项目计划,并大量接受中国大陆访问学者。笔者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有幸结识了苏教授,并对其进行了采访。 我是 80年代中期从大陆自费公派来美国留学的,选择的研究方向是美国教育管理和政策研究,当时一心想学成后回国服务,帮助祖国开展一些教育方面的研究项目和改革。1989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由于家庭和专业等方面的原因,我留在了美国这边做学问。但是,为自己的故土做贡献的初衷和抱负并没有改变。十多年来,为了兑现这一诺言并实现这一愿望,我利用自身的优势,着重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中美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工作,二是中美比较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苏智欣,1978年毕业于上海外语学院英国语言和文学专业,同年获中国政府海外学习奖学金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修;1981年至1984年就职于原国家教委外事司,负责国际交流及选派留学生工作;1984年后赴美国留学,毕业后先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简称UCLA)、加州州立北岭大学任教。由于有了这样一段经历和背景,苏教授认为自己从事上述两方面的工作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 1990年至今,我在美国大学已经做了九年教授。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非常多,但在大学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做到终身教授位置的却不多。美国学术界基本上是白人和男人的世界,外国人要打入并站稳脚跟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女人,在美国既是少数民族,又是女人,被称为'double-minority'(双重少数民族),受到的歧视是双重的,困难也是双重的,因此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谈到初闯美国创业的艰辛,苏智欣有着许多的感慨。 从大陆来的学者,大都有一种使命感,这使得我们全力以赴在美国奋斗 ,为自己的民族争光、争气。十多年来,我在国际权威教育刊物以及重要学术会议上,总共发表了近百篇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成为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比较和国际教育学会、师范教育全国协会等学术组织的会员;多次在重大国际教育组织及教育学术会议上主持研讨或担任评审;1994年,还入选对美国社会作出贡献的亚裔美国名人录'。我在美国提副教授、正教授、获终身职都属破格,每次晋升都提前了四五年,等于跳了四五级;现在也是教育学院里唯一的一位华裔教授。可以说,这种情况在土生土长的美国教授里也是非常少见的。因此,美国同事对我们这些中国学者也十分钦佩和赞扬。苏教授认为,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让美国人对中国人刮目相看,使他们知道中国人可以比美国人干得更好,同时也是自己在美国开展两国教育、文化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必须奠定的基础。 说到这,细心的苏博士注意到了我眉宇间凝成的问号,便解释道:如果你在美国大学没有拿到终身教授职位,没有在学术界站稳脚跟,工作也不稳定,又怎么可能为促进中美两国的交流做出贡献呢?其实,美国人是非常 snobbish(势利眼)的,你的业务能力如果不被美国同行认可,学术水平也不被本领域国际学术界所承认,你站出来牵头做交流工作就不会有分量,别人也就不会听你的话。 在苏智欣看来,大多数美国人都非常狭隘,这是一个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民族和国家,他们并不认为国际交流对他们有多重要;按照他们的观点,大学雇你首先是要求你为美国的教育和美国的大学做贡献,决不会单纯为了国际交流而出资让你做某个研究项目。但是,苏教授话锋一转,进一步展开了刚才阐述的观点:一旦你有了这个背景和学术地位,你就可以在这个宽厚的舞台上比较顺当地从事中美比较教育的研究,为发展两国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说,这些年来,我做中国所所长取得了一些成就,除了广大华裔教授的鼎立相助和共同努力外,还得益于北岭大学校长及各个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个人认为,得到他们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我的专业成就非常欣赏,对我的业务能力也非常佩服。在这里,自身的实力是最为重要的。 苏教授的学术专长是美国教育管理和政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是在此之外发展起来的研究项目,而中美比较教育研究又是她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她看来,只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才能比较直接地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她做的第一个比较教育研究项目是中美科学教育比较研究,这是以世界银行贷款的一个培训项目为基础设计并发展起来的,研究成果的两篇主要论文分别在国际一流教育刊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Education)和《比较教育》(Comparative Education)上发表,受到两国教育界学者以及中国有关部门的关注。中美教育交流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研究,是她做的另一个比较教育研究项目。她关于美国现代教育哲学家杜威博士对中国现代教育以及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胡适、陈鹤琴等的影响的系列研究论文,被美国杜威研究学会认为是杜威理论研究史上的重大研究成果,是令人兴奋和前所未有的。最近几年,她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全力开展中美师范教育比较研究,收集了国内二十多所师范院校的资料和数据,多次赴西藏、武汉、昆明、南京等地师范院校调研,已出版两本论文集,美国比较教育学会和世界比较教育大会曾多次报道这一项目的研究成果。苏教授自豪地告诉我:这项工作结束后,我将向中国教育部呈交一份详尽的研究报告,希望能对祖国的师范教育改革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自 1983年中国所成立以来,许多老一辈华裔教授为促进中美两国教育、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北岭大学成为中美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历任中国驻美大使以及驻洛杉矶总领事,都把这里作为发表施政演讲的重要场所;中国所定期举办中国电影周等文化活动,宣传、介绍中华古国的灿烂文明、改革开放的建设成就;1984年的奥运会,这里成了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欢聚的根据地。但是,1989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美两国的很多交流都中断了。那些年,北岭大学一直没有再和中国开展任何实质性的交往。说到这,苏教授的语气显得格外的沉重:1995年,我刚接任中国所所长时,整个北岭大学居然一个中国访问学者都没有。 我是 1998年5月到这所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曾多次作客苏教授家。也许是同根、同姓的缘故,我对这位大姐似的学者有着更多的好感。今年5月我期满归国时,北岭大学已经拥有大约80多名中国访问学者和近百名中国留学生,不仅恢复了与中国的交往和合作,再现了往日的辉煌,而且使这种交流与合作更为深入、宽广并具有实际意义。谈到这些成就,访问学者和华裔教授们在我面前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提到苏所长的努力。据我所知,近几年来,由苏教授策划、设计并主持,北岭大学开展了中美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课题研究的实践,已经为广东地区培训了一批中小学校长,并发展到培训上海、南京等地的中小学校长;她还为广州市政府设计了广州市跨世纪人才培训项目,先后两批培训了20余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企业等领域的后备干部。 访谈临近结束,当我公式化地请苏教授总结一下她做中国所所长成功的经验和体会时,她又一次强调了有关实力的观点:我觉得,要真正做好中美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工作,首先必须得到所在大学校长的支持。 1995年底,北岭大学新任女校长威尔森博士(Dr.Wilson)任命我为中国所所长时,当时我还在UCLA工作。威尔森校长破格晋升我为正教授,把我从UCLA挖了过来。为了使她对中国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1996年年底,我专程陪同她访问了中国。这是中国所自1989年后打开新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次访问非常成功,收获也很大,北岭大学又与一批中国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以前有协议的学校重新确定了新的合作项目,威尔森校长还特别给中国所拨出一笔经费,专门用于开展对中国的交流与合作。我想,是我的学术实力和人格力量打动了她,通过我们这样一批自强不息的华裔学者,使得她更加明白了与中国交往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人们常说,自强才能自尊。是的,在美国这块充满竞争的土地上,实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 (1999年发表于《大学生》杂志)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7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所结识的四位研究生导师(2)
suqing1961 2007-7-6 08:03
旧作 : 发表于 1992 年 12 期《大学生》杂志,接昨日内容。 国画家 刘文西 教授: 我有一个心愿,退休以后,创作一幅反映陕北高原风土人情的百米长卷。 1989 年 10 月下旬,我应邀参加在陕西三原县空军导弹学院举行的陕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十年回顾研讨会,有幸认识了著名的画家刘文西教授。在此之前,我虽然从没和刘教授见过面,但他的名字和他那洋溢着陕北高原风土人情的国画一样,早就刻在了我的心中。在我的想象中,刘教授应该像书中通常描写的艺术家形象一样,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才扬气傲。不料,当别人介绍我认识他时,我却被站在面前真实的画家形象惊呆了。 矮矮胖胖的他,穿一身无论是样式还是衣料都早已陈旧了的蓝色卡叽布中山装,头上戴着一顶土里土气的蓝单帽,在衣冠楚楚的人群中显得那样不协调,完全是一副十年前农村公社干部的打扮。唯一透出艺术家气质的是那双睿智的眼睛,以及压在帽子下的长长黑发。 刘 教授不仅第一印象让人感到惊讶,他在大会上的发言,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奇,说出来的话如同一连串的炮弹,把台下昏昏欲睡的代表一个个都轰醒了。 我们陕西省历来有保护古代优秀文物的好传统,临潼的兵马俑有一流的博物馆展厅,全省各地有众多的保护完好的文化古迹。陕西省的党政领导在这方面是舍得花钱的,这是我们的骄傲。但是,我们一些优秀的当代文物却得不到和古代文物同样待遇的保护,这又是我们的遗憾。陕西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文化名人,这是和兵马俑同样宝贵的文物,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思想都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理应得到很好的保护。可是,整个陕西省却没有几所像样的艺术博物馆和文化展览厅。艺术家的作品没有像样的地方展览,没有很好的措施保护,艺术家本人的待遇也不高,整天还得为柴米油盐所累。我们研究生的培养经费同样不足,研究生创作大的绘画作品也常常由于缺乏经费不能尽善尽美。这些难道不应该值得我们的领导深思吗? 刘 教授是全国人大代表。我想,这样的代表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一定会在最高决策会议上反映出人民的心声。 一天,大会组织代表参观三原县城。县城北面有一条已经干涸了的河流,河上架起了一座颇具现代化的吊索铁桥,铁桥下面还保留了几百年前建造的一座磨盘石桥。由于组织者规定代表们在桥边逗留的时间很短,大家都不愿意沿着陡峭的河床下到石桥上去,只是站在高处听听当地人讲讲有关石桥的传奇而已。 刘 教授听说石桥上刻有很多浮雕,就不顾大家的劝阻,拖着笨重的身体连滚带爬地下到了石桥上。我和另外一个年轻人怕画家出意外,赶紧也跟了上去。 刘 教授一面在速写本上勾勒浮雕的形象,一面给我们讲解这些雕塑的艺术特点。当他看到有些雕塑被后人好心地重新雕琢加工而失去原有的质朴、灵气后,气愤地对我们说:保护文物最怕有人好心干蠢事,好端端的艺术品就断送在这些一点文物知识也不懂却偏偏又自以为是的人手里。 和刘 教授搞熟了,谈话的内容也更广泛。 刘 教授告诉我,他除了担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负责全院的研究生工作,并亲自指导研究生外,还兼任延安市副市长等社会职务。他曾 40 多次到延安,去陕北,跑遍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和许许多多的陕北人交上了朋友。正是这片黄土地和黄土地上的人民,给了他不尽的艺术营养,使他画出了表现毛主席在延安和老百姓一起观看秧歌的年画《同欢共乐》,以及《山姑娘》、《老来乐》等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认为,是陕北的山山水水,使他这位出身江南的画家造就了熔西画造型手法和传统国画笔墨于一炉的浑厚庄肃的画风。 刘 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绘画实践,谈了他对培养研究生的看法,他说:在长年的创作苦乐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人民。艺术学院培养研究生也一样,在狠抓研究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还应该鼓励他们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反映生活。 刘 教授憧憬着他的艺术前景:等我脱离繁琐的行政工作后,我要扎根在延安,创作出一幅反映陕北高原风土人情的百米长卷,这是我后半辈子的最大夙愿。 我衷心地祝愿他这一美好的心愿早日实现。 可靠性专 家杨为民 教授: 我能对复杂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做出判断,但对自己身体每个部位的可靠性却毫无把握。 结识 杨为民 教授是在同病相怜的病房里。 1991 年 7 月,我因胃出血住进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的消化科病房,由于闲得无聊,整个病区的病人相互走动很快就打得火热了。不久,我们发现有一个病床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预定好后,病人却一直没来住院。据护士小姐介绍,准备住院的是一所高校的一位患有严重肠胃炎的老教授,老先生工作太忙,号称没时间住院。 大约过了五六天,一位长得高高瘦瘦、满头白发,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学者,被许多人押送来到了病房,这就是那位我们天天议论、总不肯来住院的病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系统工程系主任、航空航天辅机可靠性研究所所长 杨为民 教授。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 杨 教授系里的总支书记陈翠娣同志告诉我。 1977 年, 杨 教授在通县机场搞科研,一位同事不小心把手摇吊车打在了他的脸上,脸上顿时翻出一大块肉,鲜血直流。由于机场医疗条件太差,简单的伤口处理也无法进行, 杨 教授只好捂上一块纱布乘车赶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在那里, 杨 教授的伤口缝了 40 多针,住院的第一天他就嚷着要出院,医生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好在第七天伤口拆线后,马上放他出了院,并嘱咐他在家好好休息。可他从医院出来就直奔通县机场,不但没休息,反而加班加点工作,抢回了住院损失的时间。 这一回, 杨 教授显然又是很不情愿地住进医院的,做完了初步的病情检查,当天下午他就溜回了学校。第二天,我们看到他躺在病床上,鼻子里插着胃液分析管,手里已经捧着一本厚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认真地看起来了。这真是一个要工作不要命的倔老头! 杨老 先生没有一点架子。以后,当我知道他是老革命家杨秀峰同志的独子,并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更是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没几天, 杨 教授就和我们这些病人以及医生护士们混得烂熟。我注意到,尽管他也和我们聊天,但时间总是很短,过一会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床边,或是审看论文、翻阅资料,或是长长地思考,这时候我们怎么劝他休息都无济于事。 病房规定病人不准随便离开医院,尤其是回家。 杨 教授却不守规矩,三天两头就溜回单位一次:开会、听汇报、取材料 开始医生护士还批评批评他,次数一多不好意思再责怪且慢慢也习惯了。这下他老先生更来劲了,探视时间研究生来汇报工作、接受指导,研究所的同事也来商量问题,病房倒成了他的办公室。 杨 教授是搞可靠性研究的,他负责组织的对国产运七飞机、强五飞机的可靠性研究,使得飞机的飞行寿命得以大大延长,为国家节约了上亿元的财富。他的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杨 教授常常自嘲道:我能对某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系统做出可靠性判断,但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可靠性却毫无把握。 言谈中,当我得知满头白发的他才五十出头,充满敬意的心里直感到阵阵难过。可他却乐呵呵开玩笑说:长得老相不是更让人敬重吗? 杨 教授,您不应该那么拚命地工作,您实在是应该好好爱惜一下自己的身体。您把身体养好了,不就能干更多的事情吗? 各种各样的检查表明, 杨 教授不仅肠胃有问题,心脏、肝、肩周等部位也都有毛病。这下 杨 教授在医院呆不下去了,他心里还装着研究生的毕业答辩、明年澳星发射的可靠性问题、研究所的建设工作 他对我们说: 我得出院,否则毛病越查越多,到头来什么也干不成。 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医生实在是犟不过他,只好放行。 出院的那天,我们为他送行。望着他那渐渐远去的消瘦背影,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杨 教授,您可一定要多多保重啊! 补记: 杨为民同志 1992 年和 1997 年两次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93 年入选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十杰; 1997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0 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2 年 1 月 30 日 ,杨为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同年 5 月 23 日 ,国防科工委党组作出向杨为民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国防工业系统内开展向杨为民同志学习的活动。 2003 年 7 月 24 日 ,由人民艺术话剧院排演的话剧《杨为民》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首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杜玉波 教授亲自送演出票邀请我全家观看。凝视舞台上 杨 老师的形象,我不禁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09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