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四大发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评“中华五千年文明已获考古证实”
热度 3 deepblue1969 2012-7-16 08:07
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7/266975.shtm 让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的300000,何其精确,不是299999,也不是300001;还有中国的四大发明,不过是李约瑟一家之言,我们上上下下捧人家臭脚,不做精确的研究,人云亦云,贻笑大方。 这里又来了个5000年,不过是想和古埃及比拼。何苦来着。3000年如何,4000年又如何??? 要么是脑子进水了,要么就是骗钱高招。
245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毕业即失业,出门就落伍
热度 1 seawan 2012-2-3 09:12
“毕业即失业,出门就落伍”   ( 人生百忌 ── 忌不时时进修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a1c1601012e3l.html?tj=1 刘墉 你家一定有古董照相机吧! 那古董可能一点也不古,搞不好连十年都不到,里面的电池还能充电、闪光灯也亮,镜头还有好几个,问题是它硬变成了古董,就算今天不是,过两年也非成收藏品不可。 这有什么办法呢?连百年老店柯达都关门重整了,许多底片几年前就不再生产,就算还生产的,照相器材行也不一定卖。即使卖,冲洗的地方也不多。如同你有枪,却没子弹,那枪还管什么用? 再会了!过去的光荣 留声机也一样,一百多年前就发明了,转了一百年,被卡式取代、被CD数位取代,今天除了专业DJ,谁还会用黑胶唱片? 电话也是,一百多年前就发明了,管它是手摇的,还是拨号的,座机一百年都没什么变化,可是为什么没多久,几乎全被手机取代了? 印刷排版更不用说,从毕升发明活字版,多神哪!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改变了全人类的文明。那些活字、从油泥到木刻、铜雕、铅铸,二十年前还有人用,怎一下子全被电脑打字取代了? 混口饭愈来愈难了 都是百年或几百年啊!都是值得骄傲的发明啊!怎么过去百年都不变,这二十年全变了?而且不断变、三天两头变,管他手机电脑还是相机音响,没多久就过时了。 那么,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变的理论技术和观念,是不是也会变呢? 「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过去几千年,如果你拜师学艺,三五年出师,就能用那点本事,混吃混喝一辈子。 现在还行吗?所有的东西都在变,连刻印章和做招牌都变,你能不变吗?当所有的人都向前飞奔,你能不跟进吗? 不进则退,慢进也退 再想想「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从小到大,不知听过几百几千遍的名言,它说得还对吗? 过去六岁启蒙,一头钻进书堆里(说实话,书堆加起来,还不够一个光碟的容量)十年苦读,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举、当了官,衣锦还乡,敲锣打鼓地上任。 管你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还是「一介书生去,两袖清风回」的清官,请问你能在任多久?如果以上世纪初的平均寿命计算,即使你二十岁就上任,又因公殉职地死在办公桌前,也不过二十多年。 可是现在呢?你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六十多岁退休,以后还可能延到七十几,那是四五十年哪! 当年项羽自刎不过三十一岁,现在有人七十多还在选总统,面对比上一代加倍的寿命和千倍的变化,你十年寒窗学的东西还够用吗? 古人可能够用,套一套「之乎者也」、掉一掉圣贤书袋、再练得一笔王字柳字颜字,二十多年,一下子就过了。 可是今天成吗?你换一台相机手机,就得看一次使用手册;你换个电脑,就得学新的操作,工具在变、观念在变、思想在变、世界在变、所有人都在进步,你「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如果学校再跟社会脱节,很可能你才毕业,已经落伍了! 大学生不如高职生? 让我说个亲身体验吧: 因为房子装修,我最近常跟一位设计师打交道,那设计师很有名、也设计得很好,但我后来才知道,他不过是某高职的学历。 问题是,他设计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比名牌艺术系出来的人差。艺术系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再受四年科班训练。高职不过高中学历,从进去到出来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为什么他们能比大学生还棒? 我后来终于想通了。因为那高职是私立,没钱聘专任老师,所以都从外面找人兼课。兼课的老师可能前一刻还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建筑公司、摄影公司忙得团团转,后一刻就冲到高职,教那一票毛孩子。 按说他们绝不如名牌大学的专任教授教得好。 可是错了!他们教出来的可能更棒! 因为他们在公司前一刻才操作最新的机器、设计最新的建筑,或者跟挑剔的顾客大吵一架,后一刻就把他们的经验分享给学生。有时候他们忙不了,还要学生去公司帮忙。 比脸还黄的讲义 相对的,学院派的教授,每学期可能教同样的科目、用同样的教材、甚至发同样的考卷。他们是会研究、会写论文、会出国考察,而且可能在学术界位居要津。 但是,他们也可能不食人间烟火,跟社会脱节! 退回五十年,他们半辈子在黑板上抄比脸还黄的讲义,可能都不会过时,如同相机、留声机、电话机和印刷术,可以百年不变。 但是放在今天,如果教授不努力求新求变,没多久就过时了。他们过时,教出来的学生也可能过时,如果那学生再被留校,一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升上去,就过时加过时了。 别被自己打败 说了这么多,我希望大家想想,你是不是从金榜题名的那天,就以为黄金屋跟颜如玉已经近在眼前?从走出校门,就认为你学到的「一技之长」已经够用一生?搞不好你还因为学历高,睥睨四方,认为自己是人上人。 你真是人上人吗?你就算知道天高,只怕也难知道地厚,因为你的脚还没落在地面。 回到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柯达。 过去十年,柯达的股价掉了百分之九十九,他们是被谁打败的? 是被数码相机打败的!也是被他们的自以为是打败的。既经济又方便的数码相机,取代了要装底片、冲底片、晒照片,而且无法洗掉重来的旧式相机。 数码相机是谁发明的? 居然是一九七五年的柯达! 今天你再伟大、再聪明,只要一刻不儆醒、一天不进步,就可能落在人后。即使是你自己的创意,只要你不掌握、不开发,就可能落在别人手里,而且用它把你打得很惨。 今天也没什么铁饭碗金饭碗,同一个饭碗倒是可以装金,也能装铁。你跟得上时代,可以装金;跟不上时代,就只能装铁。 今天也没什么真正的退休,你跟不上、被辞退,或你的单位跟不上、关了门,就是你退休的时候。不是让你退而休息,是让你退而进修。至于那些不能时时进修的人,则可能被永远淘汰。 别怪这个世界太残酷,别怪你沉在社会的底层,要想想你有没有在这疾流里奋力往上游。 今天的时代没有毕业。 人生百忌,忌不时时进修!
个人分类: 思路网摘|154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是文化而是体制,阻碍了我国的科研!
热度 6 caojian123 2012-1-31 19:02
中国的四大发明,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是在传统文化仍在兴盛的年代中发生的。如果那时有诺奖,估计中国人一定会问鼎一项。 文化本来是人的文化。因为是人的文化,所以才有了东西文化、地域文化、古今文化、甚至个体文化等的差异。文化差异只是时空差异的一种体现,本不该大惊小怪,也无须上纲上线评价孰优孰劣。原始社会在茹毛饮血中,创造了原始文化;封建社会在压迫奴役中,延续且发展了原始文化,使其成为封建文化;社会主义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延续并发展了封建文化,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其它国家也不例外。 站在文化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谁能区分清楚这是传统文化,那是现代文化;这是落后文化,那是先进文化呢?谁都不可能。文化只是人们适应自然、适应社会能力的一种表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个体都有一套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文化体系。 因此,文化是社会、人共同进化的结果。既然是进化的结果,怎能有优劣呢?怎能比较呢?古埃及文化好,还是现代埃及文化好?汉族文化好,还是藏族文化好?不同文化代表不同的进化能力和进化形态,任何文化在特定阶段都是最优秀的,也是效率最高的。 鼓吹美国文化好的人,只是站在美国人角度上,看到他们超级的进化能力,也就是适应自然和制衡其它国家的能力。这些人,也许忘了,我们的文化只能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我们就处于这种进化水平。与进化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就是最优秀的文化,没有其它文化可以替代。 如此说,文化根本不存在优劣,阻碍科研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科研?答案是体制,因为体制是一小撮人的游戏。众所周知,一小撮人也能创造文化。但这种文化只能是圈内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距甚远。故可以这么认为,现阶段,阻碍我国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体制及其圈内文化。要改变这种现状,只能在体制上下功夫,直到圈内文化消失,或圈内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的科研才有希望。
3053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的文化现状及其“走出去”困局
whyhoo 2012-1-7 09:11
文化是不需要被推广的,尤其不需要通过政治力量而得以推广。在唐朝,没有政府到处去推销文化,但文化到达了东亚社会的各个角落。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的传播,基本上也不是依靠政府力量的。   中国数千年古老文明,是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中国文明也曾经为西方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西方启蒙时代哲学吸取了很多中国的理性主义文化。我们常常强调“四大发明”,这些是技术上的事情。但即使在思想和实践领域,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东亚地区,而达至西方。这里举几个例子。   一是中国的文官制度。传统上,中国发展出了世界上最为庞大、也最有效的文官体系。那么大的中华帝国靠什么来统治?建立帝国的是武力,但统治帝国的是发达的文官体系。西方也经过帝国时代,但没有发展出类似中国的文官体系。西方从近代国家的产生,到后来的民主政治的转型和运作,没有文官体系是不可想象的。隐含在中国的文官体系里面的几个原则,对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是皇权和治权的分离。天下是皇帝打下来的,国家的所有权属于皇帝,但是治理天下的权力,即治权或者相权(宰相)是向社会开放的。中国发展出了一套中央集权式的考试制度来录用官员。这和西方历史上的家族统治,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西方引入了中国式的文官制度。在民主化发生之后,最终演变成为现在的政治和行政的分离。而政治和行政的分离,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运作的制度前提条件。   二是文官的中立性。政治是要变的,但如何保证一个国家的政策的连续性呢?如何保证治权不会因为政治的变化而中断呢?中立的文官制度就是关键。在西方,政治人物受民主规则的制约,但文官制度的运作具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受民主政治的影响。这一点在任何一本西方教科书都会有论述。   三是文官的轮流掌管不同部门的制度。中国历史上,文官一般不能在一个地方长期掌权,皇帝会把他们进行调动,类似于现在人们所说的“干部交流制度”。这里有两个目标,一是防止地方主义和地方势力的形成,二是为了让官员积累治理不同地区的经验,便于他们升迁,累积治理整个国家事务的能力。这一点对近代西方国家政权制度也很重要,更不用说在亚洲了。   这里要举的第二个例子是中国传统的“有教无类”的思想。传统中国也是等级制度,有“士、农、工、商”等,但中国没有像其他文明那样的等级制度,例如基于宗教、种姓、民族等之上的等级制度。对中国的儒家来说,人只有“接受过教育”和“没有接受过教育”之分,而每一个人都是可以“被教育好的”。西方传统教育制度是精英教育制度,能够接受教育的是贵族和富裕家庭的子女。在近代之前,接受教育的权利为社会的绝少数人所垄断。中国的“有教无类”思想对西方后来的“大众教育”影响很大。尽管中国传统社会,儒家往往垄断知识,中国本身并没有发展出大众教育制度,但“有教无类”的思想则在西方演变成为“大众教育”制度。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政治制度逐渐民主化,而大众教育则构成了大众民主有效运作的最重要的一环。   那么,当代中国的情形又是怎样呢?这里我们可以从讨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运动开始。随着经济崛起,中国感觉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文化“走出去”,中国其它方面的“走出去”已经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比如企业“走出去”往往被视为是对外在世界的威胁,军事现代化被视为对世界安全的威胁等等。所以,这些年中国正在努力把中国文化推向国外,包括孔子学院、各种名目繁多的“媒体走出去”项目。那么,这些“走出去”项目的国际命运怎样呢?在何种程度上成功了? 营销效果取决于实际内容   一个严酷的现实是,大家都知道了中国文化需要“走出去”,但谁也不知道文化方面什么东西要走出去。正如商家做营销,你要推销产品,首先必须有产品。营销只是包装和策略问题。营销得当就能够改变人们对你所有的产品的认知,甚至确立对你的产品的认同感。但无论如何,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产品。如果产品质量低下,营销做得怎么好也会无济于事。   孔子学院在做什么呢?在推销中国语言。各种媒体“走出去”项目在做什么呢?对西方来说,中国是在做“出口转内销”的努力,就是说中国从西方进口了一些概念,经过中国包装之后再出口西方。   实际上,如果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客观形势不容乐观。简单地说,两种主要的宗教文化,即西方文化和穆斯林文化正在急剧扩张,而中国文化则越来越处于守势。   西方文化,也就是地中海产生和开始兴起的文化,仍然占据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这个文化从地中海开始一路扩张,先占据了大西洋两岸,现在又扩展到太平洋和印度洋。西方文化基于宗教之上,具有使命性。这种宗教使命一直是推动其无限扩张的巨大动力。同时,也需要注意到的是,这种文化尽管还具有宗教性质,但很多方面已经被世俗化,也就是不再具有原先的原教旨主义色彩。在亚洲尤其是东亚,这种变化更有利于其传播。   另一宗教文化,即穆斯林文化,近年来因为西方反恐怖主义战争,似乎处于守势,甚至消退。一些人把穆斯林文化简单地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穆斯林文化总体上并非鼓励暴力。从事恐怖主义的也只有穆斯林文化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人,或者说极端的基本教义派。实际上,这些年来,尽管有西方的反恐战争,穆斯林这些年在世界上的扩张相当迅速,并且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即使在基督教为主的欧洲社会,穆斯林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在欧洲,穆斯林信仰者和基督教信仰者经常发生冲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穆斯林在欧洲的扩张。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岛国地区,穆斯林的扩张同样迅速。   如果和基督教文化相比,穆斯林文化的扩张有其自身的特色。如上所说,基督教文化倾向于世俗化,或者说世俗化成份在增加。推行基督教文化的主体是作为这一文化产物的世俗政府。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努力推行其民主、自由为载体的政治文化和制度。穆斯林文化圈内,政府的力量相对软弱,并且也没有类似自由、民主那样的吸引人们的政治体系。实际上,西方的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和体系,也对穆斯林文化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穆斯林文化扩张的主体就是社会本身。这是一种信仰和道德体系的扩张。从长远看,会不会随着基督教文化的世俗化,穆斯林文化会占据越来越多的信仰空间?这需要人们的关注。 中国文化处于守势   和这两种主要的宗教文化相比,中国尽管有经济崛起,但文化则处于守势。这种守势,即使在中国国内也是很显然的。原因很简单,中国人的思维本身就已经相当西方化了。中国现在所进行的文化推广活动,尽管声势浩大,但不会对中国文化的扩张具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中国缺少的是一套核心价值(core value),也缺少一套可以和其他文化分享的共享价值(shared value)。很显然,中华文明如果不能发展出一套自己的核心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共享价值,那么就会被前面两种文化逐步消解和融化。   关键在于中国没有自己的文化知识产品,更没有基于文化产品质上的话语权。西方从中国的传统中学到了很多,并且已经大大超越了中国。中国很难再继续依赖传统来推销自己了。不求进步,光想着从传统中找些什么,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已经解释不了当代中国。尽管今天的中国有传统传承的一方面,但已经不再是传统文化中国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变。当然,这种巨变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末以来的历史。这要就我们生产一种新的知识体系,追求新的话语。没有这些,一种新的文化无从谈起。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够完成这一任务吗?这种新文化能否成为除西方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呢?也就是说,这种文化不仅为中国人所接受,而且也可以为处于其它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接受。   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至少离这个目标还远得很。一种文化要成为“软力量”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这个文化,不管是产自本土还是结合了从外面“输入”的因素,必须是能够解释自己。如果一种文化不能解释自己,那么如何让“他者”了解自己呢?第二,这种文化必须能够让“他者”信服,信任。如果“他者”对这种文化不能信服,不能信任,那么便是没有软力量。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是,“他者”能够自愿接受这种文化。这是软力量的本质。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文化是不需要被推广的,尤其不需要通过政治力量而得以推广。在唐朝,没有政府到处去推销文化,但文化到达了东亚社会的各个角落。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的传播,基本上也不是依靠政府力量的。西方的民主自由等价值是西方政治软力量的核心,但如果西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段要把这些价值强行推销到其它国家,强迫其它国家接受,那么便不再是软力量,而是软力量的反面。   中国现在还不具备这样一种文化,因此各种“推销”行为显得很吃力。中国现在所有的是一种依附性的知识体系,要不依附于自己的历史传统,要不依附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里面包含有传统因素,或者西方文化因素,或者是两者的结合,这不仅没有问题,而且也是优势。但这种文化必须能够满足第一个条件,即能否解释自己。中国缺少的是能够解释自己的文化产品。现在所有的产品是复制品,具有浓厚的“山寨”味道。很多人在进行所谓的“文化创新”过程中,要不简单照抄照搬,要不就是应用性,也就是西方技术,中国材料。在很多方面,中国往往是用人家的话语来说明自己,结果是很显然的。中国那么大的国家,很难像一些小国那样,用西方的话语来打扮自己,更因为中国努力抵制西方式政治制度,而不能像日本等国那样把自己打扮成是西方国家。中国强力反对西方把自己的逻辑强加给自己,但什么是中国自己的逻辑呢?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很多年里,在中国,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大家都在呼吁“文化创新”。但是效果怎样呢?这些呼吁往往沦落为简单的政策口号和政策运动。现在国家有钱了,大家都想多分一块蛋糕。能否把得来的钱用在文化创新上呢?没有人能够知道。但以往的经验告诉人们,一旦得到了钱,往往是不了了之。即使所得到的钱能够用到“文化创新”的领域,也不见得能够保证文化创新。   实际上,从历史上看,钱不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条件。欧洲丰富的文化的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钱是结果,不是前提。很多文化创造都是在贫穷的状态下进行的。在西方,如果去掉了那些在贫困潦倒的条件下进行艰难创作的哲学家、小说家、画家、音乐家,那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西方文明就不会如此吸引我们了。实际上,一旦个人或者文化的创造者沦落为钱的奴隶的时候,就很少与文化创造相关了。要进行文化创造或者创新,就要寻找另外的途径。   缺少文化发展和创新使得中国文化很难“走出去”。不仅如此,正如上面所讨论的,中国文化的生存空间反而受到其他宗教文化的巨大的挤压。不过,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世俗文明成功地消解了其它的宗教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和犹太教文化。人们可以相信,中国可能也能够再次发展出一种新的文化范式,一种能够容纳和整合其他宗教文化,而又能保持自己的世俗文化性质的文化。要不就被消解,要不再次重生,中国的选择并不多。如果不想看到前一种情形,那么就必须重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中国文化创新的全部意义。 作者是国大东亚研究所所长,本文是作者在2011年12月为浙江人文大讲堂所作题为《中国能否为世界提供另一个文化范式?》的演讲节选的第二部分。 原文见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11220.shtml
个人分类: 文化|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现代科学的起点在哪?
热度 1 daodezhenjing 2011-10-11 11:03
  我说的中国现代科学,就是指中国主导的新科学。现有的中国科学都是泊来的,本质上并不是中国的,你可以说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我总觉得拿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总有点抬不起头,要想中国的现代科学真正地抬起头来,就需要自己来创造,只有中国创造的才能够真正属于中国。   中国的古代科学辉煌而灿烂,在十七世纪以前还一直远远领先于西方。这不仅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而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关于人的科学体系。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闭关锁国,制度缺失,中国的科学人才一直毫无用武之地,致使中国科学几百年来一直没有进展。新中国成立,应该说,中国科学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可旧的传统仍在,科学的环境仍然不容乐观,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个全新的发展良机出现了,至今,我们已经系统地完成了对西方现代科学的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中国科学发展最好的奠基石,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人自己的思想融入科学,就能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科学体系。   回顾以往,每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结合都会给科学带来革命性的进展。为什么近现代科学能够在西方产生,其根本原因有两点,一个就是对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消化与吸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第二个就是对中国先进科学思想的吸收,以前人们一直信仰无知的上帝,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人们打倒了上帝,却吸收了中国“道”的思想树立了一个物质的上帝,即自然规律决定一切,如果没有这个思想,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今天,东西方文化的又一次大融合即将到来,这就是扬弃还原论,用东方文化中系统的观点来认识世界。虽然西方人也创造了关于系统的众多学说,如一般系统论,混沌沦,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等,但近几十年来的停滞不前已经说明了它还缺乏一个灵魂性的东西,而这个灵魂性的东西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果我们国人能够将两者结合,一个全新的科学体系将会建立,那时,我们将认识到一个现代科学还远没有认识到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是不可观察的,象暗物质、暗能量占据了宇宙的绝大部分一样,认识它靠现有的科学手段是不行的,只有系统论才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这个未知的世界。   科学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科学,就是因为自然的秩序性存在,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秩序存在的规律,用来指导人类的生存。可我们对自然秩序了解多少,现代科学只告诉我们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的单调走向无序,却无法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秩序产生的内在根源。特别是在对人的研究上,科学研究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自己,而关于人的科学应该是科学中的科学,可我们对人的科学了解多少,至今我们还有众多不治之症在等着科学来解决,科学的不完善是显而易见的。   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迷信现代科学的时代,很多人都觉得它已经接近顶峰,现代科学的未来就是修修补补的事,根本不需要大的变革,对新科学的产生总是报以敌视的眼光,甚至扣帽子,扔砖头,使新科学的发展受到重重的阻碍。特别是在中国,中国先人对人的研究一直就是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现代科学才刚刚入门,不少人就要抡砖头把它打死,疏不知,不懂得对先人成果的扬弃,就无法取得真正的进步,现代科学对人认识的无知不正说明这一点吗?或许不少人会辩解,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组织学,神经学等的研究不正说明现代科学对人认识的高明吗?可我要说,这些研究就象是瞎子摸象,你能说你摸到那一部分就是象的全部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真正认识人吗?   李约瑟对东西方科学认识很深,他说的话很值得人们借鉴,他说:现代科学不能作为古代科学的审判台,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远远还没有结束。是的,现代科学只帮助我们认识到了这个世界可观察的部分,可这个世界不可观察的部分占据了宇宙的大部,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它,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不全面的。可要认识它,不是靠现有的科学手段能够达到的,唯有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才是真正可能的。中国在系统论的研究方面远远领先于西方,如果现在的中国人能够用中国独有的思想来武装西方的系统论,将会带来一场真正的科学革命。那时,中国科学才会真正地扬眉吐气,我一直盼望着那一天!只是希望国人不要对他们扣帽子,拍砖头,给他们一个能够让中国人自豪的机会吧!
188 次阅读|1 个评论
愚民和贪官相辅相成:中国科学黑洞
热度 7 杨学祥 2011-9-22 05:32
愚民和贪官相辅相成:中国科学黑洞 杨学祥 行贿受贿必须是两者俱在,两厢情愿。同样,贪官和愚民也是落后腐朽社会存在的基础。中国科学落后的几千年历史,不仅仅是因为贪官忽视和压制科学发展,垄断科学成果的所有权,而且在于公民只注意是非和眼前利益,忽视科学规律,盲目营造自己的关系网,通过潜规则以行贿等方式获取生存条件,酿造和滋生腐败的土壤。 四大发明被销毁在中国的科学黑洞中,发明者甚至被遗忘,研究成果被吞噬。不堪回首的是,火药的发明者不但没留下姓名,他的祖国反而败在火枪火炮之下不得不割地赔款。现代文明传播方式的进步并没有使中国的科学创新得到承认,文山会海淹没了有价值的科学精神和观点,权威只顾争夺名利,忽视科学的首发权,忽视对科学发展的客观评价,忽视科学的自然规律。 灾害发生了,人们怨天忧地;灾害过去了,人们又忽视灾害的预警。许靖华低温干旱的警报、郭增减等人地震低温的警报、汤懋苍等人坏天气时代(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警报,杨冬红等人流感大流行的预警,远不及轻歌曼舞被网民追捧。 为什么对社会有益的灾害研究得不到重视和发展?阿斗,你是贪官还是愚民? 参考文献 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中国科学, D辑. 1998, 28(4): 366-384 郭增建.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气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2002,24(3):287. 杨冬红,杨学祥.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西北地震学报,2005,27(1):96. 郭增建.巨形大震与全球变化 .2005,23(10):68-70. 汤懋苍,柳艳香,郭维栋. 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Ⅰ):太阳黑子周长与中国气候.高原气象. 2001 Vol.20 No.4 368-373 页.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88867 全球正处在大流感预警期。凤凰资讯。2008年07月22日 17:37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07/0722_23_668605.shtml 附件: 两面作战的鲁迅:反抗精英与批判底层 wangxi820412 新手入门 0 精英群体创造的人文学术体系,主要具有三个功能。 第一,精英人物探讨精英人物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如何维系政治的平等、财富与权力分配的公平、社会的繁荣和彼此的幸福。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汉代人整理的周代“宪法”《礼记》,还有孔夫子的伦理思想,都体现了这样的功能。 第二,精英人物探讨对底层群体作出什么评价、提出什么要求、征收多少赋税、施加什么刑法。在这四项功能中,后两项一般是由社会控制集团的最核心机构决定的,王宫、总统府、议院等等就是这样的核心机构。前两项通常是由精英群体中的笔杆子完成的,鲁迅的一系列涉及底层人形象和境遇的小说,以及进行国民性批判时涉及底层群体的诸多杂文,就体现了这样的功能。 第三,精英人物对人类生命的自由意义、对“存在”的神秘性和宇宙大生命的奥秘进行哲学研究和神学思考。《庄子》、佛教的《金刚经》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即体现了这种作用。这些精神成果有时候也能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被底层群体接受和消费,但是总的来说,这主要是上流社会即精英群体享用和消费的东西。 从以上所列人文学术的三大功能中,我们不难看出,底层人群在这个文化体系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他们永远是“被描述”者、“被要求”者、“被征收”(财产赋税)者、“被征调”(劳役、兵役等)者、“被刑罚”者、“被处置”者。至于如何“被”描述、“被”要求、“被”征收财产赋税、“被”征调劳役兵役、 “被”刑罚、“被”处置,他们自己没有发言权,没有表达意愿的渠道和机会。因为这些都由王公大臣们聚在皇宫大殿里议决,由屈原、亚里士多德、培根、杰弗逊等等大宗师拟成条文,颁行天下。 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结构的现实,韩愈有充分的依据总结说:“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原道》)韩愈的言论跟亚里士多德的言论如出一辙。中国农民虽然并没有被精英阶级明确描述为工具和财产,但是一个“诛”字表明他们的境遇比古希腊时代的奴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个社会内部不同群体的关系既然如此判然有别,由精英群体掌握的文化权力必定会对那个无力掌握文化权力的群体进行否定性的描述和评价。所以,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愚民愚妇”是一个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这是上流社会人士对底层人的基本用词。 即使是那些在感情上对底层群体十分同情的贤达之士,只要一谈到底层群体,“愚昧”往往是首选词。比如,真心实意为底层群体谋利益,终生都在从事平民教育的晏阳初先生,他对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描述是“愚、穷、弱、私”,其中愚字名列第一。著名的胡适博士在诊断中国的病症时,提出了“五鬼乱中华”的重要学说,在“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鬼中,“愚昧”当然不是用来描述他自己的,而是用来描述那个生产“粟米麻丝以事其上”的底层群体的。 在晏阳初和胡适等精英人士的描述中,大众的“愚昧”始终是、永远是中国近代以来政治腐败、国力衰弱、军事溃败的主要原因甚至是根本原因。在这个判断中,精英群体显然把谋国无智、治国无方、护国无力的责任统统转嫁给了底层群体,底层群体不但永远是精英群体的供养者,必要的时候必须充当精英群体的替罪羊。 描述了这样的背景之后,终于到了可以讨论鲁迅的时候。 我把鲁迅安置在一个庞大的人文学术体系的背景下来讨论,并不是说鲁迅在精英群体中有什么特殊的身份或者特殊的社会关系,只是想指出鲁迅作为一个文化人所拥有的基本特征。 这个特征分两层说。第一层,鲁迅获得生存资料的方式是官俸、政府补贴、版税,他不是靠体力或者武力而是靠他的知识谋生的;第二层,他作为一个靠知识谋生的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自古以来的精英群体所建立的这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作为基本资源和依托。这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的主要部分被命名为人文学术,这个人文学术体系及其诸般特征,成为鲁迅无可摆脱的背景。 我们必须指出的是,鲁迅是对于人文学术的精英性质具有洞穿力和批判意识的极少数学者之一。他时时警惕着社会控制集团的政治权力转化为文化权力和意识形态权力对弱势群体构成的隐性威压。就此而言,鲁迅一直是精英意识形态的敌人。鲁迅在五四时期写过不少文化批评文字,对于体现中国历代精英群体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进行猛烈的抨击。定居上海之后,他的晚年毫不放松对于精英群体及其意识形态的批评。很显然,鲁迅为自己竟然只能属于精英群体而沮丧万分,并且十分渴望跟精英群体划清界限。他经常强调自己“无所属”(“在中国活动的现有两种主义者,外表都很新的,但我研究他们的精神,还是旧货,所以我现在无所属,但希望他们自己觉悟,自动的改良而已。”《两地书·八》),其中包含着他对精英群体和某种权力框架的拒绝。 尽管鲁迅对于人文学术体系中所隐含的权力因素抱有世所罕见的敏感和警惕,但是,他作为一个文化人,作为一个仰仗人文学术体系的养育而获得话语权力和话语方式的人,他的言说也只有带着“权力”的原罪才能产生并展开。底层群体呼吸于空气之中,精英群体却呼吸于人文学术体系之中。精英群体的血肉之中因此饱含着精神权力的因子。 就像《狂人日记》中猛烈抨击吃人文化的狂人也吃过妹妹的人肉一样,鲁迅只要一开口,整个人文学术体系就作为一种精神权力自觉地站在他的身后,作为他的护法使者和后盾。当他对上流社会即精英群体展开批评时,他所攻击的对象实际上就是他身后的这个护法使者和后盾,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与他自己的权力来源相对抗的悲壮身姿。然而那搏战的力量极其渺小,情景似乎不无荒谬。因为他只是孤家寡人,无法获得身外力量的支持。 可是,当他对底层群体展开批评时,他的思想和言说立时拥有万钧之力,因为此时他实际上是那个庞大的精英意识形态的代言人。就像狂人无以摆脱吃人的原罪一样,鲁迅也无以摆脱作为一个文化人的原罪。 鲁迅是精英群体之中极为少见的两面作战的异数。一方面他对精英群体及其意识形态的权力结构,奋力揭示之、反抗之;另一方面,他又借助精英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将精英群体和底层群体所共有的人性弱点,诸如麻木、贪婪、愚昧、残酷等等,作为专属于底层群体的弱点,予以激愤的描述和猛烈的批判。 在鲁迅小说所描述的形象体系中,精英群体的人物分化为夏瑜、狂人、子君、涓生、魏连殳、吕纬甫和鲁四老爷、赵太爷、假洋鬼子等判然有别的不同类型,由鲁四老爷、赵太爷、假洋鬼子组成的后一种类型,显然也像华老栓、华小栓、七斤、九斤老太太、闰土、阿Q、吴妈、祥林嫂、豆腐西施、阿金(《阿金》)等等底层人一样,被作者归入“愚昧”的行列,但是,鲁四老爷、赵太爷、假洋鬼子这些愚昧的精英只是信手拈来的角色,不是鲁迅所要表现的重点。鲁迅小说的重点一直是仔细考察愚昧底层群体的精神状况。他给后代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也恰是这些底层人形象。 鲁迅为什么如此重视对于底层群体状况的考察,这一点我们留到后边再谈。我们先强调一下他的考察结果。众所周知,鲁迅对于底层群体的精神状况极为不满。他一直在努力揭示这个群体的精神缺陷。因此他对底层群体的评价也是很负面的。除了《社戏》中的孩子和那个极不起眼的六一公公表现了一点人情之常的可爱,其他作品中的底层人,几乎都是极尽夸张的愚昧、麻木、自私、丑陋。要读者喜欢上这样的人,实在很难,连同情他们也不容易做到。作者原是要表达他的失望和批判而写作的,读者果然也很自然地跟着作者产生了压抑感,失望感,并常常涌起批判的冲动。 鲁迅对于底层群体的形象展示,正好呼应了胡适、晏阳初对于底层群体的定性分析。他们与那个时代的整个精英群体一起,共同完成了对于底层群体的卑贱性建构、否定性描述和批判性评价。 不勾勒出以上的历史背景,我们就无法理解,鲁迅对于他笔下的底层群体何以如此夸张和尖刻。鲁迅对于底层群体的态度,比起历史上孔子、韩愈等等圣贤之徒来,可能格外复杂一些。他在批判底层群体的同时,常常为底层社会说几句贴己话,实际上是多么难能可贵。 但这种内在的品德并不能消解他观察底层群体时同样内在的歧视性视角。他对底层群体的绝大多数特点都以一种神经质式的大惊小怪予以负面的解读。他最终无法逃脱他那个士大夫阶层对于底层群体的偏见,往往将社会黑暗的责任归咎于一无所有的底层群体,他在诅咒专制政府的罪恶时,甚至将此归咎于被统治的国民。 这样的思路虽然十分乖谬,却又非常自然。他的背后矗立着一个庞大的精英意识形态,这种精英意识形态对于底层群体不遗余力地进行着卑贱性建构、否定性描述和批判性评价。国家贫弱决不是因为精英群体穷奢极欲,而是因为底层群体纳税不诚。政局动荡决不是因为精英群体争抢天下,而是因为暴民作乱。这种对底层群体极尽卑贱性建构、否定性描述和批判性评价,并且将一切人间罪恶转嫁于底层群体的习惯性思维,在五四时代达到了最为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具有一些新的内容和特色,我将五四时代精英群体的这种倾向,命名为“五四精英意识形态”。 以下来研究鲁迅对于底层群体的卑贱性建构、否定性描述和批判性评价,然后再来研究五四精英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精英群体对于底层群体的卑贱性建构、否定性描述和批判性评价,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到底层群体的认可和接受。比如一个农民见到一位前来采风的学者,他多半会谦逊地说:“我们是粗人,没文化。”这个“没文化”的描述,就是“愚昧”的延伸。因为底层人背不出四书五经,也没读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既不知道维新运动,也不知道文艺复兴,所有上流社会的礼乐他都不曾见识,而他自己的生存经验和日常习俗又无法进入知识分子的法眼,无法形成文本进入历史传承的渠道以及教育体系,所以,他们只能相信知识分子对他们“没文化”的描述是真实准确的。这显示了精英群体对于底层群体的精神奴役十分成功。 (本文系《中国的疼痛》之一章,该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http://bbs.gmw.cn/thread-183739-1-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96 次阅读|8 个评论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四大发明
热度 14 xupeiyang 2011-9-18 21:17
毛泽东时代的四大发明是大家公认的,改革开放以后有什么大家公认的新发明吗? 毛泽东时代中国四大发明,应该拿诺贝尔奖。 1 青蒿素 发明者:屠呦呦 2 杂交水稻 发明者:袁隆平 3 汉字激光照排 发明者:王选 4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发明者: ??? 关于四大发明的文献资料和历史研究记录很多,这里只是简要的介绍。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发明者是谁? 是研究项目组集体,但第一人是谁?哪位同志知道吗?请补充,谢谢您。 ----许博主 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 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工作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 得奖人名单: 朱大元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李 英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李国桥 -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 周维善 - 中国科学院上海化学研究所 梁钜忠 -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许杏祥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 屠呦呦 -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刘 旭 - 广西桂林制药厂 魏振兴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 顾浩明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奖金:十位得奖人合得奖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 和 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 诺贝尔 奖“风向标”的 拉斯克奖 。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1971 年 10 月 4 日 屠呦呦小组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 60 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 100% 。 这是许多成功的科学家也曾经历的,激动人心的一刻:在多次挫折甚至失败后, 实验终于有所突破,达到了初步理想的结局。 杂交水稻发明者:袁隆平   袁隆平 ,男,1930年9月1日农历庚午年七月初九,生于 北平 (今北京),汉族,江西省 德安县 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 长沙 。他是 中国 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世界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 杂交水稻 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6年10月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 菲律宾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英国 、 意大利 、 埃及 、 澳大利亚 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杂交水稻推向世界,美国、日本、菲律宾、 巴西 、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 印度 前农业部长 斯瓦米纳森 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汉字激光照排发明者:王选 王选,1937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本科)。现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香港)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 1958-1974年期间,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的研究,与同事共同完成了DJS21机ALGOL60编译系统,并得到了推广。 1975年起主持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该系统可用于书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的编排。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来描述笔画的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化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这一发明获得了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其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中国的印刷术从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 主要著述: 《软件设计方法》(1992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选文集》(1997年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选谈信息产业》(1999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发明者: ??? 对“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工作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 得奖人名单: 邢其毅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汪 猷 - 已故 杜雨苍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 季爱雪 - 已故 邹承鲁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徐杰诚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陆德培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钮经义 - 已故 龚岳亭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奖金:九位得奖人合得奖金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 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生物系三个单位联合,以钮经义为首,由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花、季爱雪、邢其毅、汪猷、徐杰诚等人共同组成一个协作组,在前人对胰岛素结构和肽链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经过周密研究,他们确立了合成牛胰岛素的程序。合成工作是分三步完成的:第一步,先把天然胰岛素拆成两条链,再把它们重新合成为胰岛素,并于1959年突破了这一难题,重新合成的胰岛素是同原来活力相同、形状一样的结晶。第二步,在合成了胰岛素的两条链后,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连接。这种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在1964年获得成功。第三步,把经过考验的半合成的A链与B链相结合。 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 1965年9月17日,人工合成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发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这是我国科技人员在奋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祖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争得的一项世界冠军。这一成果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1965年9月17日, 人工合成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发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 蛋白质 的全合成。这一成果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这项工作的完成,被认为是六十年代多肽和 蛋白质合成 领域最重要的成就,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声誉,对我国在蛋白质和多肽合成方面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工 牛胰岛素 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 征途 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产生了及其巨大的意义与影响。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5623 次阅读|20 个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一轮科学革命中的作用
热度 4 zhaodeyu 2011-9-16 20:56
五百年前,东方文明的西扬为东西方文化的第一次结合创造了条件,这不仅仅是四大发明被西方人借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的西扬。上帝的概念大家都知道,它本是西方先哲对自然深刻领悟的一种结果,很多人以为先哲就信仰上帝,其实他根本不信仰它,它信仰的是一种自然规则,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却决定着自然界的一切。只是让公众接收这种思想太难了,比如你相信你和万物一样都有生命吗?你相信你在世界上和一粒微尘一样微不足道吗?如果给你讲这个道理,大家会骂死你,可如果人们不了解这种思想,就会在自然规律面前处处碰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让大家接受真正的思想,先哲才创造了一个人格化的上帝,目的就是让人们根据自己的悟性都领悟出一定的道理。可问题是,这个上帝逐渐被演化为一个无知的上帝,封闭了人们探索真理的道路。近代西方科学的突破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道”的理解,这也是一个类似上帝的概念,可它却是一个物质的上帝,决定自然一切的规则,西方人正是借鉴了它,才建立了自然规律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给无数科学家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因为科学家们相信,自然的一切存在都是遵循着规则的,如果找出这个规则,就可以用这个规则理解世界的存在,指导人们的生存。 然而,西方科学一开始就是沿着一条绝路向前飞驰的。自然规则是什么?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它似乎是一种可观察的东西,只要我们观察到它,就可以认识这个规则。可实际上呢?它根本不是什么东西,而是一种内在于物质本性的原理,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存在于自然的每一个事物当中。西方科学的所有成就主要都来自于观察和实验,或许是成就太大了,使不少科学家相信,观察不到就不存在,自然规则是可以用观察的方法得到的。可结果呢?现代科学却走上了一条绝路,因为我们的观测仪器和被观测的东西本质上是一样的,它根本无法正确地告诉我们真实的东西。 那么认识这个规则的终极方法是什么呢?它不是靠仪器,而是靠人对自我的认识。因为从统一性看自然,人和万物都是一样,不仅由同一种料子做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所支配,如果你能够认识自我存在与发展的原理,就可以用这个原理来理解万物的存在。这种方法就是哲学思辨。爱因斯坦为什么称“哲学为所有自然科学之母”?原因就在于他相信一个物质的上帝存在,相信自然的终极统一,不仅在物质组成上,而且在运动原理上。 认识自然需要两条道路,一条是外在的科学观察,一种是内在的哲学思辨,哲学可以提出原理,指导人们实践,而科学的观察则可以验证原理,并为提出更为合理的思想奠定依据。真正的科学是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前进的。可西方科学则一直拒绝哲学的指导,盲目地相信他们的精密仪器,结果走向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的陷阱。我们试举几个例子说明: (1)哲学认为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切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这个观点来空间,它一定在物质上是连续的,如果不连续,那么引力和电磁力就无法解释,难道引力和电磁力可以不需要物质的相互作用来传递吗?可近现代科学抛弃了象征连续的以太说,而起源于与之对立的原子说,它认为空间中没有物质,可观察的实体就是宇宙的一切。于是,还原法成了科学的主导,可结果呢?还原到能量这里,上帝又出现了,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却指挥着自然的一切。 (2)在哲学上,物质不灭是哲学的最基本原理,可在科学上,质能转换的出现使科学家们抛弃了物质不灭的思想,竟然认为物质可以消失变成能量,能量也可以无中生有产生物质。真的会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物质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可观察的有序形式,即实体,另一种则是不可观察的无序形式,物质消失变成能量,本质上不是物质的消失,而是物质从有序向无序转化变得不可观察罢了,反过来,物质的无中生有也是物质从不可观察的无序形式向有序形式转化罢了。如果忽视了哲学的指导,认为物质可以无中生有,或从有到无,那么世界上的一切解释变畸形了。 (3)物质的运动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实体的线性运动,一种是依赖连续物质有序和无序变换进行能量传递的非线性运动。可近现代科学只研究了线性运动,而对非线性运动却一无所知,甚至把非线性运动当成是线性运动,造成现代科学上的大笑话。如光的传递,它的本质是非线性运动,连续物质的有序和无序变换,暂态的有序使它表现出了粒子性,周期性地有序和无序变换使它表现出了波动性。可现代科学却把生死周期变换的粒子当成了一个稳定不变的粒子,结果弄出来了一个“不确定理论”,否定自然内在的必然性,使科学走上了不归路。 (4)哲学上的自然规则不是东西,而是一种关系,或者说一个原理。看看由统一物质组成的世界是怎样的运动的,它无怪乎生和死两个字。从无序向有序转化是事物的生,从有序向无序转化是事物的亡,自然界的一切存在都处于这种生死变换当中。如果说自然界存在一个规则的话,那么这个规则就是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原理,也可以说是生命的原理。 目前的西方科学已经无路可走,所有的发展不过是惯性使然,很多的发展已经走上了不归路。如用观察的方法来找出自然最基本的粒子,这肯定是不可能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物质分解到最后其实都是一种东西,第二我们的精密仪器不可能观察到它的本原。象中国也弄了一个粒子对撞机,不过是劳民伤财,不会出任何结果。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宇宙探测,不要以为人可以毁灭地球到其它星球上生存,人到了这些地方根本无法生育,也不要以为观测到的都是真实的,空间中的物质分布是不对称的,当然也是在不停地运动中存在的,信息在其中的传递是变形的,忽视了这种变形就会闹出科学上的笑话。如太阳发光说,宇宙大爆炸模型等。 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新一轮科学革命的关键点,这一次革命将重点揭示隐藏在自然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就是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决定着自然界的一切存在。不过它不是什么上帝,而是一个物质性的原理。 新一轮的科学革命必然是哲学和科学的有机结合,目前西方的哲学已经流于形式,走向时髦,用它来指导新科学根本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出路就是东方哲学和西方科学的结合。目前这种结合已经不断进行中,它就是系统论。不过,目前的系统理论来源于西方,从根本上还缺乏一个科学灵魂,如果没有中国哲学的注入,它注定是个空架子,只有加了中国哲学这个灵魂,一个全新的科学平台就出现了,它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世界。万物其实都是成系统的,它们存在与发展的规律都是一样的,用它不仅能够合理地理解一切存在,而且能够真正地指导人们的生存。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在这方面还缺乏一个头羊,科学界也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规则,真正的人才无法脱颖而出,使中国的科学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甚至一直跟在西方人的屁股后面,人云亦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需要多久。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94 次阅读|6 个评论
四大发明pk爱迪生一千多发明,又是一种读书无用?
热度 3 windlight 2011-6-21 08:46
四大发明pk爱迪生一千多发明,又是一种读书无用? 原文地址: 让“悦读”成就幸福人生 作者: 许锡良 让“悦读”成就幸福人生 许锡良 一、悦读成就“丰富的安静”人生 记得周国平先生曾经有过一句话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的宝藏。”周国平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位研究员,是当今中国少有的真正思想者。他也是我在国内非常尊敬的一位学者。同学们选择读书,就要多与这样的人为友。在这里“丰富的安静”这一说法非常富有哲理。  刚才廖守权同学还说到中国的商店里热闹非凡,每个商店里都喜欢用高音喇叭来压倒别人的声音,结果我们的商店总是显得特别嘈杂。确实如此。我也为此也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人说话的声音为什么特别大》,也因为缺乏丰富从而才缺乏安静。 其实,这种情况在欧美这些国家的情形是大不相同的。我也去过日本的商场,日本的商场都非常宁静。当然不仅商场宁静,而且是整个国家都非常宁静。这个宁静的后面蕴藏着什么呢?就是蕴藏了“丰富”。我们中国人说话的声音特别大,尤其在公共场合里不仅说话的声音大,而且连放的音乐的声音也是特别大。别小看这个安静与嘈杂的差别,其实后面是大有文章的。  日本是一个非常爱好阅读的国家。我去住他们的酒店,常常会在他们的大堂里发现好几个满满的书柜,有如我们的阅览室,再一看人家的书,可不是一些时尚的消遣书或者报刊,而是很有学术思想品位的一些科学读本或者历史文学读本。我曾经在日本一个并不显眼的酒店里发现在他们的大堂里的书架上竟然有全套的日本通史,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书并没有布满灰尘,而是被翻阅得很勤快的那种。有这种阅读习惯的民族,其社会变得非常安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安静的后面是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嘈杂的后面是空虚浮躁的心灵。  说到中国人的嘈杂与热闹,其后面就是这种思想精神空虚的结果。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不愿意读的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有时在读书方面荒唐到了怎样的地步呢?就是连学校也越来越成为了不读书的地方。不仅小学中学不读书,连大学里读书的也不多见。不仅是学生不读书,而且就是教师,甚至教授也不读书。中国这几年有一个非常火爆的课题在全国展开,就是要“打造书香校园”,这个课题当然是极有现实意义的。不过,这样的课题后面其实也反映了一个非常荒唐的现实。那就是说明我们的校园里越来越不读书了,因此,这样的课题才会那样有市场,才会那样容易引起共鸣。学校在社会中本来定位就是用来读书探讨知识与学问的地方,结果被严重异化了,变成了不读书的地方。这正如,一间食堂,久不做饭,然后要重新提倡建设“饭香食堂”一样。假设一下,如果我们学院的食堂久不做饭,突然有人提倡我们要建设“饭香食堂”,大家一定容易引起共鸣的。不过,这其实是很可悲哀的。 二、悦读让我们充满自信 要读好书,我们每一位同学先要摆正自己的思想动机。首先要消除压抑在我们心头上的一种自卑感。我知道,大家的高考不是很顺利,才考到广东教育学院来读书。现在回想起来,我与同学们曾经是同病相怜,因为我的高考也不是那么成功,只考到了一间名不见经传的的师范专科学校,今天这个抚州师专也被人家合并掉了,连母校都没有了。 那时,我们作为学生是非常自卑的,不但学生自卑,连老师也自卑,甚至连校长也很自卑 ( 大笑 ) ,因为出身不好,总感觉自己只是众多大学的一个小小的婢女。 现在看来,这些都是这个充满世俗偏见的社会强加给我们的。也许,你们是高考的失败者,却不一定是人生的失败者。你们只是高考分数不太高而已,但是远不能够说明你们的综合素质不高,发展潜力不大。大家只要看看,人类发展史上,那些顶尖的天才人物,那些最有创意的头脑,他们都不是考试的成功者。他们甚至还是差生。自古天才人物,都是严重偏科的,连爱因斯坦当年都不算好学生。好坏是有一个标准的。今天中国的高考方式,主要是考人们的记忆力的,而那些人身上的更为重要的素质,比如想像力,比如创造力,比如求知欲与好奇心和责任感 , 都是无从考核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考试制度其实是一种逆淘汰。就是把坏的作为精英选拔出来,把好的淘汰下来了,今天,同学们也许就是被高考淘汰下来的天才。 现在我们要通过自由读书,广泛交流,增强我们的自信,抛弃世俗社会强加给我们的偏见与自卑,重新认识自己,发掘我们的潜力。我们一定会获得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好的教育,一间好的学校,就是要让学生获得自信心,那些通过羞辱,通过偏见让人变得自卑的学校与教师,都是坏的学校,坏的教师。要知道,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只要找到了自己的个性特长,每个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人之所以有时会表现出那样的差异,就是因为每个人在自信心上的不同。有自信的人,会重新发现自己。现在我可以告诉同学们,我早已经走出了当年那个师专生的自卑阴影。一种教育如果不能够将学生教育成“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那样状态,就不能够称之为是成功的教育。这并不是要学生变得那样自傲,而是要学会尊重自己这个生命的唯一性。在国外,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靠的就是有这种自信,他们借鉴前人,但是他们批判性的阅读,他们学会超越前人,学会创造。他们靠的就是自强不息,靠的就是那股永不服输的劲头,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要通过我们每一位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读几本好书。 三、中国人读书为什么没有乐趣 要读好书,可能先要消除我们内心存在的一点误解与偏见。比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从小,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曾经告诉你们,一定要刻苦学习,勤奋学习,而且要学会吃苦,因为“吃得苦中苦”_(此时学生齐声补充下一句:“方为人上人”。)是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读书的观念。我们现在来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一谈到读书,立即就与“苦”联系起来了 , 常常动辄就是“勤学苦练”。而且“吃苦”的目的也很不光彩,就是要做“人上人”。其实在西方国家,读书的目的与动机都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相比更为强调天赋与兴趣爱好。他们读书常常是读自己有兴趣的书,是一种真正的悦读。而我们却是一种苦读。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作一点反思。 中国人强调刻苦读书的经典案例不计其数。比如“头悬梁,锥刺骨”,再比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后面都隐藏了一种错误的读书观念。当然,这些读书观念的总根源是孔子。孔子作为圣人数千年来,严重误导了中国人对待读书、对待思想知识的态度。他的思想中有“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读也,禄在其中矣;耕也,馁在其中矣”,再后来干脆发展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自古读书的功利之心是十分强烈的。今天,这种读书心理仍然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我们一直以来,读书只为稻粱谋,读书本身是没有乐趣的,所有的乐趣,都是在书本之外,在知识之外,书本与知识只是作为一个敲门砖在使用而已。这哪有不痛苦的?真读书的人其实并不需要刻苦,也不需要勤奋,相反,需要的是闲暇,有点悠闲之心。真正读书的乐趣,应该在读书本身,而不是那样带着强烈的功利心理来读的。 这一点西方的苏格拉底与孔子最大不同就在于。苏格拉底是纯粹以探求知识为乐的。他有一次走到一个奢侈品市场,然后非常感叹地说了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我不需要的东西竟然是如此之多”。苏格拉底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有如中国的孔子。但是苏格拉底与孔子最大不同就在一个是那样纯粹地追求知识与真理,一个是那样不惜一切代价谋求升官发财。苏格拉底据说是一个不太称职的丈夫,因为他有一个河东狮吼般的太太。常常在苏格拉底会见客人的时候,当着客人的面将一盆脏水泼在苏格拉底头上,苏格拉底也不生气,只是对客人笑笑说,我早知道,雷声过后就会是倾盆大雨的。但是,尽管如此,苏格拉底还是不愿意在家里呆,喜欢去外面与年轻人交谈。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就是这样造就的。  除了功利性的读书观念外,中国人读书读得痛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中国的书,其实大多只是圣人之言。将圣人说过的话当成知识,甚至当成真理来学习,而学习的方式与方法也主要是记忆与背诵。滚瓜烂熟还不行,还要倒背如流。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更不是建立在创造性的发挥上,也不敢有所批判,我们的大脑就这样降低到了一个传声筒的作用,这哪有不痛苦的。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之下,我们的教育也是失败的。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常常一说就说,我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大发明”。我感觉这样说,其实是很丢脸的。你一个民族的文明史有五千年,但是,拿得出手的发明创造才“四大发明”。美国的爱迪生一个人的发明就在一千几百项。一个民族弄了五千年,还不如人家一个发明家的数百分之一,你说这是有光还是无光?同时,即使是这“四大发明”,也是与我们的正统教育无关的。你看,纸是文盲太监蔡伦发明的,印刷术是布衣毕升发明的,指南针是风水先生发明的,火药是炼仙丹的道士发明的,就是没有一个是中国的读书人发明的。这种教育确实是成问题的。以功利之心去看待发明创造,那些发明创造不但是读书人发明不出来的,别人发明出来了,他们还要诬蔑为“奇技淫巧”,只是“雕虫小技”,只有读后能够升官发财的,才算数。以这样的心态读书,能读出幸福感才怪呢。     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关于如何,选择书籍,我建议同学们在读书选择时,尽量选择西方的书,少读或者先不读中国的书。这个建议不是我的发明,而是鲁迅先生的发现。论对中国经典的熟悉程度,当今中国所有的所谓国学家,儒家学者,恐怕都不远不及鲁迅先生的百分之一。鲁迅先生的旧学功底是十分深厚的,他自己也说过,他几乎通读完了十三经与二十四史,那些所谓的汗牛充栋的中国书,在鲁迅先生那里根本不成问题。但是,他读到最后的感受竟然是劝年轻人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我当年在大学里读到鲁迅先生这个劝告的时候,对鲁迅先生是很没有好感的。因为这无异于对中华传统文明作了根本性的否定。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重新回味鲁迅先生的劝告,感觉他是对的。这绝不是一句偏激的气话,而是有充分的现实根据的话,是非常负责任的一句话。他说,不读中国的书,只是不会作文,而不读国外的书就不能够好好地生活。中国书的乐观也只是僵尸的乐观,外国的书有时悲观,但是也是充满人性的悲观。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中国书大多是不讲道理的,而且其蕴藏的价值观也很成问题。至于史书,读一部便知其余。我最近把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拿来读了一遍,再对照《史记》、《资治通鉴》这些史书,感觉,“明朝那些事儿”也就是中国所有朝代的那些事,其血腥残暴及毫无人性是一致的。我们现在打着张扬民族文化的旗号,重新倡导国学,大兴孔子学院,这是一个非常大误区。我们这个民族如果总是在这里混的话,是没有出息的。我最近准备出版一本关于传统文化批判的专集,希望能够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有所警醒,有所借鉴。  关于读书选择,我还建议同学们先选择那些死人的书(大笑),那些死了几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的人,如果他们的书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地阅读,那不是偶然的,那一定是有某种道理的。读完死人的书,特别是那些一再被反复阅读的经典著作,你们再读活着的人书,就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不会被那些三四流的作品所迷惑。现在同学们除了读教材,还读些什么作品?(一个学生轻声说道:读郭敬明),是吧,我们常常崇拜与迷信一些三四流,甚至不入流的文字,就是因为我们内心里一流珍品空缺导致的。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流的作品,他就会变得浅薄而狂热地崇拜那些靠哗众取宠成功的人。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立场,没有鉴赏一流作品的能力,被那些投机取巧的人一煽动,就立即五体投地。现在这种情况在中华大地上到处出现,层出不穷。中国人阅读品味的低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把我们的思想头脑掏空了。  即使面对一流经典著作,我们也不可以轻信别人的介绍。经典著作既有公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也就是说,别人感觉是经典,却未必适合你来阅读。因此,经典还有是不是属于你的经典问题。属于你的经典,才是适合于你的真正经典。我记得我在大学读中文系时,有老师这样批评我们不阅读经典名著。说,你们作为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连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都没有看过,算什么中文系毕业生呢?说得我们一个个人灰头土脸的,因此,我们一个个立即就去读。《三国演义》不成问题了,《水浒传》也好读,《西游记》更不在话下,这原来就是属于儿童文学的作品,但是唯独四大经典名著文学成就最高的《红楼梦》却不是那么好读的,但是为了不辱中文系毕业生的这个称号,我还是硬着头皮借来了《红楼梦》。花了三个月的晚上,一页一页地读下去。总算是读完了。但是有什么感觉呢?没有什么感觉,收获更是谈不上,仅仅是怕别人说自己没有读过《红楼梦》,而去完成一个任务。读得很痛苦。因为《红楼梦》里描写的那些生活,是我们现在人完全陌生的。总是写一些年轻人打情骂俏,喝酒猜拳,吟诗作对,贪官徇私枉法之类的事情,而且没完没了。要融入这种生活情景的描写确实是不容易的。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再翻阅过一次《红楼梦》,但是也没有感觉有什么特别遗憾。据说,俄国的托尔斯泰就不喜欢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著作,但是这并不妨碍莎士比亚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巨人,也不妨碍托尔斯泰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巨人。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适合每个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选择有品位的一流作品,同时还要你自己能够读出滋味来。能够有所感悟。读书说到底是为自己的,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古之人读书为已,今之人读书为人”,《论语》中这句话说得还是有道理的,这里说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读书态度。 读书,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前人的知识,而是要帮助我们思考。因此,我们必须更正一个错误的读书观念,就是以为读书只是在于积累知识。就像居里夫人为了炼出镭而用上百吨的矿石来冶炼。其实读书不是这样的。读书只是用来撞击我们的思想头脑的。真正读书,就是用别人的思想来碰撞我们的思想,从而激发与帮助我们思考。严格说来,一个人只有感觉困惑的时候,才需要去阅读,这种阅读才会比较有效果。因此,我以为读书如有如核爆炸,他们的书只是用来点燃我们的思想智慧的。因此,阅读过程中,学会批判地阅读就很有必要。 批判一词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严重误解了的一个词,以为批判就是简单地否定别人,就是把别人用口号打倒在地,这是简单肤浅地理解了批判。真正的批判就是要我们学会与他人交流对话,学会对他人提出的结论表示怀疑,同时追问理由。一个人只有这样读书,才能够读了他人的,帮助想出自己的。才不会被淹没在知识信息的海洋里,才不会因为尽信书而变得不如无书。  要读有所得,最好的方法,还是那句古老的话: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时不读书也不动笔墨。读书与动笔墨之间一定要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读”一定要与“写”结合起来呢?就是因为,写的过程会帮助我们去加深理解。一些常常读书,却有不肯动笔墨的习惯,结果读到后面,书是读了不少,但是越读越感觉眼高手低,眼界是越来越高了,但是动手写的能力却越来越差了。当一个人动手去写的时候,他就要调动他所有的知识与智慧,这样迫使他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力求理解,读有所得。这样的阅读就会精细,同时也会将自己的生命情感融化进去,就不至于食而不化。吃进牛肉再长出牛肉来。 五、电子信息时代的悦读 我建议同学们,处于今天这个时代,一定要学会顺应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也就是所谓的 e 时代。同学们要学会主动上网阅读。有人说网上泡沫太多,这不错。但是越是这样,越是要学会分析鉴别与选择。网络的发明绝对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极大的进步。这个网络的出现的意义远远在中国人发明纸的意义之上。网络其实并没有过错,网络上泡沫确实多,但是,这是泡沫的人弄出来的,网络上的垃圾确实也多,但是这是垃圾的人弄出来的。这正如我们当初发明的纸,既可以用来写《红楼梦》,也可以用来写低级庸俗的黄色小说,这不是纸的过错,而是人的过错一样。大师上网肯定不会制造垃圾知识。 现在网络的出现,刚好能够把一个人的阅读、思考、写作、交流与探讨综合在一个平台上。这种方式,我以为最好的就是博客。博客既是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也是自己的一个学术思想库,用这种方式广交天下朋友。过去我们古人倡导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是因为读书,如果“独学而无友,则孤闻而寡问”。现在呢,因为有了网络,人在家中坐,能知天下事。现在的大学生忽略网络的学习功能是不可思议的。其实,网络上也有不少的经典著作,也有不少良师益友。看你会不会选择了。网络时代的阅读量与写作量及交流量大增的原因,是因为随着网络的到来大大地激发人们的心智。因为网络的交流平台,可以将我们的学习,还原为苏格拉底式的探讨。思想是互相激发的。 年轻人不要怕人家说你肤浅。我曾经劝一个同学写点读书笔记,她说不好意思,因为自己感觉太肤浅了。我说,如果你自己真的感觉自己肤浅,则你已经不肤浅了(大笑)。没有人生来就是深刻的,只有不断地在犯错中摸索,人,才会真正成熟起来,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有网友给我写信,说在自己的手机上常常读到我的文章,很有感触。才知道,我的文章通过博客在手机上也能够随时随地读到,这也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将是一个个性魅力充分展现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的社会结构常常决定了屁股决定脑袋,也因此每个时代都有数不清的怀才不遇者,比如唐代的韩愈会感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屈原因得不到楚王的赏识,而只有去投江,现在呢,不用了,没有人欣赏你,没有人用你,也不用怕,你只要在网上开通一个博客,就马上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音,只要你真是有才华的,就不怕被埋没了,关键是你要有思想,要有真知识。   前不久,上海海事大学的女研究生杨元元在自己的宿舍里上吊自杀。她显然是绝望了,绝望的原因是复杂的,社会的因素原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就她个人来说,她所受的教育,所学的知识大多是伪知识。如果你真有知识,真有个性,可以将自己的苦难历史写成小说,写成故事,让天下人知,也是一种解脱的办法。她无法解脱出来,说明她所学的知识还不是个性化的知识,不能够在现实中根据自己的生命个性作出转换,使自己摆脱困境。当然,一个人选择死,我们要理解。人,不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选择这样一条路的。但是,即使这样,我们的生命仍然要学会承载重量,负重前行。生命有不能够承受之重,也有不能够承受之轻。任何时候都要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 现在是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与学习观念的时代了。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在把一个图书馆放入口袋的时代已经来临了。手机阅读的时代,就意味着掌上图书馆的到来。我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能够拥有一个自己的博客,每天转载一点东西,然后再写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悄然地进步了。慢慢你们就感觉到自己的自信。将来你们去找工作,人家问你读过什么书,心中也就有底气。 当然,我们的协会还可以开展一些读书活动。福州的张文质先生有一个“ 1 + 1 ”读书会,就经常召开这样的读书活动会。比如可以在周末大家聚集起来交流阅读体会,可以组织起来一起去郊外边散步,边交流,这样的活动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心智活动。还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在读书活动中交到的朋友,是真正的心灵伴侣。唯有心灵伴侣才是长久的朋友。   2009 年 12 月 16 日 晚在广东教育学院 “ 读书思辨协会 ” 成立大会上的演讲(节选) ( 发表于《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 年第 1 期。 )
个人分类: 思辨|361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科学在中国,古已有之?
热度 3 jiasf 2011-5-29 20:34
文章摘自人民网 作者:陶世龙 原题为《科学在中国,古已有之?》 新近在网上看到一篇读《李约瑟文献50年》记,提到: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问世,使人们发现“被爱因斯坦判为不具备科学两大关键要素的中国,连冯友兰都论证为科学不毛之地的中国,却原来在近代以前是个富甲天下、璀璨耀目的科学大国。” 这这种看法在我国早就存在,听起来很舒服,流传也就很广。但在古代中国,其实无科学可言,科学尚不存在,何来科学大国? 我说这话,实在煞风景,一讲出来就有人反对,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难道不伟大!还可以举出张衡的地动仪,自流井的盐井。以及孔明灯是航天的嚆矢,爆竹二提脚是火箭的滥觞等等。这些事物,在当时的世界上确实是无与伦比,所以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航空航天博物馆里真的陈列着孔明灯。但遗憾得很,都只能称之为技术,而不能算是科学,技术和科学相关,但并不能等同,严格说来中国古代那些技术,并非以科学为基础,与现代意义的技术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有人把那个时代建立的文明称之为工匠文明,以始区别。 下面几个例子,我觉得足以说明。 冶金史专家朱寿康先生领导的一个小组,曾专门用现代的测试手段去研究中国的古剑。他告诉我,1974年在从葬秦始皇的陶俑坑中出土的三把宝剑,是直接埋在地下约五、六米深的土中,地上面的水能够渗入和它们接触,可是经历了两千多年,出土时仍是光亮如新,非常锋利,妇女的辫梢,竟可一挥而断!后来在一次会上,方毅同志也谈道这秦始皇时代的宝剑,他去参观时曾要出试过,真的有这样锋利。而这些秦剑是用铜和锡,还有少量的铅造成,并不是钢剑。 朱寿康他们用测试仪器反复检验,还做了一些模拟试验,最后查知,宝剑不锈的秘密是表面有一层厚度仅十微米的铬;他们还发现,在这些剑中,剑身中锡的含量量高于剑刃,所以刃口锋利,而整体坚韧。这样的剑是怎样造出来的呢?研究的结果是,先浇铸出中间的芯条,再浇铸两边的刃而作成的“复合剑”,要知道这是在两千多年前,是工匠的技术也好,这技术也是了不起的。 宝剑的物质组成清楚了,制作方法也知其大概,何不造它几把?有人试过,但都不成功。因为古代这些奇妙的宝剑,是摸着石头过河,凭个人积累的经验来制造。并不知道炼制宝剑过程中有什么物理化学作用,也没有可以作为规范的工艺流程,造出这一把,下一把就不一定能依样画葫芦地复制,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说,铸剑名家干将和他的妻子莫邪练剑三年不成,最后把头发指甲剪了投进冶炼炉,直至莫邪自己跳进炉中才炼成。而这剑也有了灵气,成为威慑邪恶的神物,留下的记载不少,由此可以看出,技术高则高矣,但与科学风马牛不相及,超自然的神秘倒是不少。没有上升到科学,只能靠在实践中学,师傅带徒弟,一代一代传下去,不知到了那一代,这经验随着师傅进了棺材,就完了。 再如张衡的地动仪,的确值得我们骄傲,西方也无疑问地表示了对张衡的尊崇,但里面有多少科学呢?史书的有关记载只有几行字,有的专家想复制一台,研究多年,造出来并不能报告那里发生了地震,就算是留的资料详备,能够复制出来并真管用,但这也仅是提供了认识地震的一种工具。张衡以后更无人接班,在中国社会中对地震的认识仍是天人感应那一套,在我们四川,便有一个故事,清朝同治年间,在保宁府大堂,一天突然陷落一大块,从地下冒出一座碑,上刻有"牛鸣地震"四字,据说是诸葛亮留下的预言,大家理解为牛叫起来地就要震,于是禁牛入城,并让农村中养牛的,给所有的牛嘴中加上一小段横木,让它叫不起来.谁知后来来了一位知府姓牛,而知县姓鸣,两人还恰好同时到任,而就在这一天地震了,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牛鸣"在此.如此荒诞不经,却是被一本正经地记在《寄蜗残赘》这本书中;许多人是相信这类说法的,所以洪秀全还以地震的发生作为建立“新天朝”的征兆,而1976年唐山地震后,当时的宣传工具还在引用。 还有这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但用来做正经事,恐怕没有看 风水 用的多。到头来航海或做地形地质测量用的罗盘,在早还得买西方制造的。中国传统的罗盘是圆形,磁针周围加上了些天干地支这类似乎是神秘的东西,对做地质工作无用,但现在听说比地质罗盘值钱了,因为信风水的人还是很多,包括有些单位的领导也信,盖房子请风水先生去看风水,收入比干地质强。赛先生潦倒如此,能不悲哀! 一个时期出现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宣传,实际上是不懂得科学的价值而停留在工匠文明的自我陶醉。在那时的许多影视和文艺作品中,科学家是最蠢的,不仅无用,还在那里碍事。 技术的高超不等于科学的存在。没得说的了。但仍有人会说,像朱熹对化石的认识,沈括对河北平原是河流带去的泥沙淤积而成,徐霞客对喀斯特地貌的观察,难道不是科学吗?十多年前,就遇到过这样的质问。 这些古人的认识都是很卓越的,但几句话就等于建立了这门科学吗?显然不是。就是李时珍有了大部头的《本草纲目》,里面有许多可用的材料,但也不能忽略其中还有生吃狐之五脏及肠肚可治狐魅,如以之作羹霍,可治大人见鬼之类的东西。如果说张衡、朱熹、沈括、徐霞客这些古圣先贤思想中闪耀出来的科学的火花值得我们自豪,而这些火花为什么没有在中国燃烧起来,自然科学的任何一门学科也不是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倒是更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四川有个著名的经学家廖季平(1853—1932年),在他的《地学问答》(1915年,请注意这不是科学意义的地理学,而是讲堪舆即风水的中国传统“地学”竺可桢、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引进作为自然科学的地学把它取代,可是现在有些人还真想去认祖归宗呢)中就发表过这样的高论“ 泰山 从海底过脉,当从闰美洲而来,美在昆仑之西,应属少昊,从西潜行到东,中土江河夹其左右,东西合并,乃笃生至圣。”用以说明出生在“少昊之墟”即曲阜的孔子,成为圣人是得天地之灵秀:中国的风水术竟和现代的地质学也结合起来了。 然而稍微有点地质知识,就知道这是在信口开河,但这位老先生是正儿八经的,他是按风水术中的龙脉去认识。 而现在竟有置人类共有的先进文化不顾。而以产生的地域为区分,强调未来为西方文化落后了,东方文化将取而代之,于是不知是些什么货色的金人玉符,秘笈宝典,纷纷从箱底翻了出来,打着宏扬民族文化的旗号,同时不忘穿上科学的袍服,你方唱罢我登场;孔夫子也不屑一顾的怪力乱神,竟成了超科学或另类科学,并得到为数可观的精神俘虏;其心不可测,还不如廖老先生有几分书呆子的真诚,另一方面,渲染科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反对科学主义的声音也在吠声吠影,成为世纪之交的中国的奇观。这种现象,恰恰证明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确是看看他的现在,就可以了解他的过去。 我以为,还是爱因斯坦在1953年致斯威策(J.E.Switzer)的信中说的对:“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不用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爱因斯坦文集,中文本,商务印书馆,页574;)。
个人分类: 科普|1682 次阅读|6 个评论
差不多40年才想明白的一个问题
热度 3 yuliping 2011-4-26 23:31
这几天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小时候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最多的就是四大发明,说中国是如何了不起!似乎从一年级开始就听说过,后来小学每个年级老师似乎都讲过这个事情,当然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可是现在似乎不怎么在报刊杂志上看到四大发明的宣传了,为什么? 因为我们有足以自豪的东西,可以列举很多,比如 GDP 全世界第二(这个有好有坏),比如公路收费里程全世界第一(这个似乎有点苦涩),比如钢铁水泥生产和消费量全世界第一等等(这个也有反省之处)。因为有了自豪的东西,所以就不需要拿祖先的荣耀说事,改革开放 30 年功不可没。 个人也好,单位也好,国家也好,总要有自豪的东西。仔细分析这个自豪的东西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定要站在历史的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比如北朝鲜提出的目标是让人民几年内喝上肉汤,和我小时候的理想肉汤泡饭简直如出一辙。如果一旦朝鲜人民实现这个目标,并以此为自豪,在中国人看来是多么辛酸的一件事情啊!在宣传自豪的东西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别闹笑话。我们现在已经在反省我们宣传的那些引以自豪的东西,这实在是很大的进步。 当我们不再重点宣传四大发明的时候,说明我们现在的成就已经不错了。无便是有,有便是无,对吧? 2011.4.26 俞立平于宁波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3035 次阅读|5 个评论
对蔡伦的追问
热度 1 vcitym 2011-3-21 17:40
最近观看CCTV9记录频道,发现一些节目非常不错。其中,《蔡伦的秘密》就给我留下了深刻意印象。 中国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 、 指南针 、 火药 、 活字印刷术 )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有多少人对这些常识进行质疑那。很少有人。CCTV9做了。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在蔡伦之前已经有造纸术。 报道的内容摘要如下: 蔡伦的时代离我们是如此遥远,时光倥偬,今天,没有任何考古证据能够确切地描述蔡伦的造纸术是什么样的,这个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到底是怎样出现的。接近蔡伦时代的历史记录都是只讲发明的结果,却只字不提发明的过程。 1999年,浙江省温州市一名专家吴明哲在一个名叫泽雅的深山小道上行走着。他应一个远在北京的朋友托付,寻找最古老的造纸工序。作为一个文物专家,吴明哲决定亲自到山里去看看。   泽雅山里的造纸人家让吴明哲大开眼界,他们手里操作着的的确是看似古老的造纸术,然而,那到底有多古老呢?泽雅的村民没有一个能够说得上来。吴明哲只好亲自调查。他走访水碓,查看所谓“仙人的刻字”,查访当地老乡的家谱。历经一年多时间,他的得出结论,泽雅造纸源自宋代。 吴明哲追寻的脚步在距离蔡伦一千年的时候停住了。 吴明哲并不知道,早在40年前,有一个人比他幸运,他甚至找到了比蔡伦更古老的造纸术。他就是北京的造纸学家潘吉星。   1957年,在西安的灞桥附近,出土了一座西汉时期古墓,这座古墓本身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然而,其中发现的几片奇怪的东西引起了震惊。人们认为那是几片古纸,并给他们定名为灞桥古纸。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里发现了纸,这似乎在挑战那个流传了两千年的传说——蔡伦造纸。在蔡伦之前真的就已经有纸了吗?潘吉星对灞桥古纸进行了化验,证实那的确是纸。于是他来到了陕西省一个名叫纸坊村的地方,那里的家家户户还在用麻料进行手工造纸。他利用这里的造纸作坊,仿照灞桥古纸复原出了中国最古老的造纸术,他相信,那是比蔡伦更古老的造纸术。   当人们对潘吉星的结论与吴明哲在泽雅的发现进行比照时,人们惊讶的发现,二者并无差别。更令人吃惊的是,即便是现代造纸厂里运行的那套造纸工序,其原理竟然也和潘吉星的结论一样。更令人叹服的是,这套工序在延续了两千年之后,它的原理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改变,然而,它却改变了世界。 以上摘自 http://www.cctv.com/science/special/kyc/20040819/102338.shtml 观看这个节目,使人们想起,对一件熟悉事情的质疑,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科学新价值。 于是想到了对地震发生的“定律”的质疑,一切均有可能!
3281 次阅读|3 个评论
读沈晓雄的“阴阳:一个风靡现代生物医学界的科学”有感
热度 5 drYZZ 2011-2-19 12:45
为弘扬中华文化和发展中国的科学事业而顽强奋斗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沈先生花了数年时间,阅读了千余篇每外文献,创作了一部让中华儿女感到自豪的作品,十分值得敬佩! 在自豪的同时,我也隐约地担心,中医学会不会像中国的四大发明一样,传到海外,被人利用,对我们自己带来的好处不多,害处却不少呢?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中国的传统医学会不会被人家拿去发扬光大,自己却像用指南针来看“风水”,用造纸术来制造烧给死人用的纸钱----草纸,用火药来制作烟花爆竹来炸伤人、烧毁楼呢? 中国啊中国,好好地发展吧! 我理解那些骂中医的人,他们的初衷大都也是为了让中国尽快地发展;我更敬佩那些捍卫中医的人,他们更是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而不屈不挠地顽强奋斗。我觉得我们现在更加需要把我们的宝贵遗产变为新的“生产力”,更好地“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只让它们流传在民间,成为绵延千年的“遗风”而已。 这就要求每一位捍卫中医学的人:一是要努力把中医学真正理解透彻,力争把其核心的内容与现代科学联系起来;二是要主动地与热爱中医学的其他专业的人士密切合作,特别是要鼓励其他学科领域的人来研究中医学,而不要歧视他们较低的中医学基础;三是要舍得放弃中医学理论中那些与医学关系不大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空洞的词句。没大必要非得引用《淮南子》、《庄子》、《管子》、《国语》、《尚书》甚至《易经》(有人强调易医想通,我承认在过去是这样,但不主张将来要这样)里边的东西来阐释或助证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而是要尽力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及知识来阐释或助证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思想。四是要尽力把中医学“病”、“证”的实质与组织细胞,以至分子的变化过程联系起来。在指导思想上不落后,在科学水平上也不能停留在几百年前的水平上。最终把中医学发展成为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生物医学思想,并以中国传统哲学和生物医学思想为指导的,融入了世界最先进的医学技术的,传统中药与现代生物制剂(即人们常说的“西药”)互补共用(但不一定同时用)的世界最高水平的医学。 从几千年前到几百年前,中医学一直是把当时人们最先进的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都应用到医学之中。麻醉、手术、心理开导等都是中医学在世界上最先应用的治疗手段。现在很多人把这些内容都看成是西医的。这不能怪别人,要怪中医学人自己没有很好地发展中医学。较早的《神农本草》只包括了三百六十余种药,到《本草纲目》就发展到了近两千种中药。按照科学知识发展的一般速度,现在应有数万到数十万种中药。但是,实际上的数目要比这少得多。这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主要是没有把现代科学能够分离提纯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发展成中药。一两百年来,中医学面对“西医”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保守有余,发展不足。再照这样下去,后果很不乐观。
个人分类: 中医学与现代科学|3553 次阅读|5 个评论
沁园春·项目申请
热度 3 phd9992000 2011-2-7 02:12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群心复跃。 惜自然科学,一等奖缺; 四大发明,老生常谈。 人才老本,钱学森等,两弹一星立功劳。 看国内,难得有突破,人才何来? 资助多有增加,引大小学者填表格。 看科学领域,太过浮躁; 突破瓶颈,皆靠积累。 基础学科,应用技术,欲与国外争一流。 须努力,改评价机制,去行政化。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1288 次阅读|4 个评论
老文章,读新到的《再谈“四大发明”的神话是一种虚假宣传》
热度 1 liwei999 2011-2-5 16:06
老文章,读新到的《再谈“四大发明”的神话是一种虚假宣传》 (123683)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15, 2007 03:47AM 读新到的FDH《再谈“四大发明”的神话是一种虚假宣传》 东西不在多,列一大堆,看起来也累。受过数学训练的人应该知道否定一个命题的“程序”。讲那么多“证据”就是底气不足的表现。 当年纳粹批判老爱的相对论,找了很多的有学问的人来。老爱的回答是:要证明相对论是错误的,只要一个证据就可以了。 用火,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没有人争论是谁,也没有人争论在哪儿。被认为是大发明,看来是要有些过硬的理由和杠杠。这些个理由,辩论的双方都要明示出来。没有这一点,就谈不下去了。但是,人们对于用火这个“大发明”,不用明示“理由”也都认可,可见世上存在着“常识”。 FDH的脑子不够用,想说的事儿表达不清。其“质疑”可分为这样几个方面。 1)所谓“四大发明”的每一项,能否能构成是“大发明”; 2)人类中最先作此发明的人是否叫“中国人”; 3)这个发明是否向周围传播,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对周围的文明有影响。 有了这些准备,就可以和FDH较量一番了。 首先, 引用: (1)我们中国人所发明的‘火药’实际上指的是‘黑火药’,这种火药的用途,性能都有限的(得)很。(2)而真正导致了军事变革并对历史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的‘火药’是欧洲人发明的‘黄火药’,并大规模地用于工程和军事,是整个近现代军事工业的奠基石 的两句,可能FDH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特翻译如下:(1)都说用火是人类的大发明,其实那都是些用火的遗迹。充其量也不过是些火绳火镰用途,性能都很有限。(2)真正管用的,还得数“洋火”=火柴,那东西好用。 听了这番“故事”,也就不必怪人家钻空子了。因为您整个就是一个筛子,满世界都是窟窿。 在论“大发明”之前,先得搞明白何谓“发明”。FDH同学正是因为没有搞懂这个问题,才跑来“冒傻气”。这个定义也不难,不外是利用人类今天的知识来界定。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到要用“颜色”来区分的地步。‘火药’如何定义?大约有两个标准:1)要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充分的气体和热;2)其反应速度要充分地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反应。这是说事儿的平台,如果想发议论,也别黑的黄的、张三李四,就把符合这两个定义的事项都摆出来,看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就结了。 发明/发现不分的人,原料和材料的概念当然也就分不清了。 鉴定出土文物中的植物纤维制品是否是纸,还是有“科学方法”的。用显微镜看看纤维的切断面的状态就可以知道个大概了。同样,对什么是纸,也可以定义为:1)以植物纤维为原料(注意,不是材料),利用某种方法将纤维“宏观”地分解;2)通过“抄纸”的办法,将纤维重新组合成薄物。这也是个说事儿的平台。虽说这样的平台并不唯一,但也应该都是差不多的东西。而FDH同学的主张根本就是没有一个平台,不过是一通“发泄”而已。 剩下两个,就留给FDH同学当作业了。结论是什么都不打紧,先定义好了再说事儿。 中了500万的彩票,虽不能说中奖人如何有本事,但人家高兴一场,自豪一番的权利还是有的。这几大发明,也有几分彩票中奖的意思。 对有争议的事儿议论一番也可以。但是,如此不着边际的文章,还是省省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8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敢遗忘的大宋朝
wujingzhi 2010-5-11 22:39
(本文初稿曾误将张居正列为宋朝人物,虽然是低级错误,但我用两天时间才意识到。有sleep hand嫌疑,更是自己知识匮乏的表现。所以,特别感谢杨老师指正和李老师推荐!本人将以此为教训,以后极力避免此类低级错误!再次感谢不吝指教的老师们!) 历史不可遗忘! 历史是先人的现实,现实是后代的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说不尽的历史!但,宋朝是最不该被遗忘的历史阶段之一!陈寅恪先生曾评论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今天所号召的民族复兴之伟大历史使命,或许依然在继续陈先生之所谓终必复振的任务吧~、 宋朝的文化繁荣程度,举世公认,难以超越!此次世博会最吸引人的《清明上河图》堪称代表!至今中华引以为荣的古代四大发明也和宋代紧密相关!宋代的经济社会发达程度是今天难以想象的,更是当时世界所无法企及的。 与之相对的是, 宋朝腐败横行,奸臣辅政,军力羸弱,外交屈辱~这一面繁荣,另一面腐朽的大宋朝,维持了三百多年,是历代王朝中最长的之一。以并不宽广的疆域成就了影响深远的文化~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朝代,给我们留下的是什么呢? 秦桧,岳飞?苏轼,王安石?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童贯?水泊梁山,大宋提刑官?~~~ 在我们今天大力发展经济,倡导文化繁荣,推动科技发展的时候,对比一下大宋朝,我们前进的脚步能否走得更稳当点,心态更谦恭点,行事为人更谨慎点呢? 历史是血淋淋的,历史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用他们的人生和智慧谱写的!历史的教训不该遗忘和轻视啊,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结尾道 : 伏望陛下宽其妄作之诛,察其愿忠之意, 以清闲之燕,时赐有览,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得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则臣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矣!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9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筷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
famingkuang 2009-9-28 20:52
大家在谈到古代中国的发明的时候,只知道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其实,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不是号称四大发明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而是筷子。 筷子的发明和使用早于四大发明,虽然具体的时间已不可考,因为最初的筷子肯定是木质或是竹质的,无法完好的保存到现在。 但我们现在发现最早的铜筷子,应该是属于春秋时代的,在云南的一座铜棺里头,发现有一双筷子。另外,在安徽的贵池一座春秋墓里头发现了一双筷子。这个筷子有圆的,有扁的,还没有像我们现在的一头圆一头方的这种筷子。我们还要提到汉代画像石。汉代画像石里头有很多使用筷子的场面,在他们的饭桌上,在他们的盘子、碗里头,都明确地放有筷子,它都刻画出来,比较生动。其中,有一幅 《孝子图》,他的儿子拿着筷子夹着一个食物送到他父亲的嘴里去,表示他的孝敬,表现了用筷子的场面。在敦煌的一幅壁画上面,也是男男女女围坐在一起,在吃饭,大家每人面前除了一个勺子,还有一双筷子,这两大件,一件不能少。 中国的四大发明早已日薄西山并被西方发扬光大了,而唯有筷子从它被发明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那看似简单的两条小棍子,需要灵活的手指间的协调动作才能运用自如,所以筷子不光是中华民族用来夹取食物的工具,更是训练大脑的智力开发工具。中国古代人为何如此的聪明无疑得益于筷子的使用。所以筷子的发明与使用,让中国人在智力开发上占尽了先天的优势,在几千年中领导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筷子的发明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可以等同于人的直立行走。 所以我觉得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应是筷子,而非四大发明。筷子的发明与使用曾经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 现在,筷子的错误使用也可能要毁了中国,此话怎讲? 那是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后,并把它带到了中国,其实是又一次对中国资源的掠夺和思想的腐蚀。 话说当年日本有一个商人到中国来和黑龙江的政府协商一次性筷子的的好处,那时候是这么说的,我们日本出钱盖厂,出劳动力,你们什么都不用管就是出点木头就行了,什么时候都是钱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中国政府一想反正也对我们国家没什么伤害,就答应了。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 257 亿双,现在,日本国内的一次性筷子的产量只占 3% 左右, 96% 的一次性筷子却是从中国进口的,做为岛国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65% ,很少出现水土流失,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还不到 14% ,土地资源荒漠化,而且中国每年生产 450 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 2500 万棵树,按照目前的速度计算,我国就要在 20 年内砍完所有的森林了, 20 年就可以毁了中国植被。 更可恨的是这种一次性的思想深深的腐蚀了中国人的心灵,让我们学会了以浪费为荣的新的消费习惯,所以一次性筷子在方便了我们的同时,也在浪费了我们的资源、腐蚀了我们的心灵,也许中华文明就要毁于这不正确的筷子使用上了。
个人分类: 反思|1122 次阅读|11 个评论
您知道‘四大发明’这个称呼是谁提出来的吗?
qlms 2009-8-8 14:07
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 中国人都知四大发明,也愿意在老外面前津津乐道。 如果有人问 四大发明这个称呼是谁先提出来的, 您知道怎么回答吗? 四大发明这个称呼,并不是中国人首先提出的,它 来源于西方学者 ,不过这一概念传到中国后,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 。 在四大发明这个概念提出之前,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 - 培根 曾提出了 三大发明 的概念。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来自中国的发明对世界的发展起着革命性的影响,以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培根的看法得到了伟大的卡尔 - 马克思 的认同,马克思也曾这样评论三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 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来华传教士、汉学家 艾约瑟 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 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 ( 指日本 ) 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 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的著名英国生化学家、历史学家和汉学家 李约瑟 发扬光大。 1942 年,蒋介石先生在重庆听说李约瑟在搞中国科技史,急需提高中国军民士气的他立刻把李约瑟接到了重庆,让他到中国来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李约瑟在一年后的 1943 年,在重庆正式提出了 四大发明 这一概念,轰动了世界。 四大发明 在抗战进入关键时期及时提出,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斗志。张召忠将军评价说此项研究 抵得上共和国卫队 10 个师 。 李约瑟对中国科技文明发展史的整理,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人应该记住这个名字。其专著有 《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 约瑟 1994 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 本文主要摘录于百度百科上相关词条。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6004 次阅读|4 个评论
八国联军为什么不抢劫中国的四大发明?
大毛忽洞 2009-6-20 10:42
八国联军为什么不 抢劫 中国的四大发明? 1900 年(庚子年),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联合起来,以军事行动入侵中国。 八国联军抢劫了很多很多值钱的东西,包括科技作品和文化作品。 但是,中国最值钱的东西四大发明,却仍然被留给了中国,这是为什么? 什么叫抢劫四大发明呢? 就是八国联军(根据分账原则)向全世界宣称: 印刷术是 英国和法国发明的; 指南针是 德国和俄国发明的; 火药是 美国和日本发明的; 造纸术是 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发明的。 为什么八国联军不这么做呢? 为什么八国联军不把发明者的标签重新帖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上? 众所周知,八国联军什么都抢劫,也就是说,八国联军在抢劫方面是无所顾忌的。 但是,为什么八国联军不抢劫中国的四大发明呢? 中青报:撼山易,撼官难,撼动学官难上难 那为什么有些学者要强行抄袭呢?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514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