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丁香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高位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来源:丁香园 作者:phdyhm )
zygswj 2011-11-24 15:34
通常累及到上颈椎的病变,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时,往往都存在不小的困难,且常伴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尽管有一些文献报道了各式各样的高位颈椎前路术式,但鉴于该区域有不少重要的解剖结构,对于最佳术式的选择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高位颈椎手术的许多并发症如吞咽困难、发声困难、音调变低、咳嗽反射受损等多由于神经血管组织的损伤所致。 为了更好地明确高位颈椎前方区域的相关神经血管结构,美国学者Justin M. Haller等进行了一项解剖学研究,通过对11具成年尸体(男性5具/女性6具)高位颈椎前方的组织进行解剖,并对颈椎周围的的神经血管结构进行了观察与测量,从而确定了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HN), 喉上神经内外侧支(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s,ESLNs),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STA)以及喉上动脉(superior laryngeal artery,SLA)等手术可能的易损结构与颈椎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将发表在12月1日出版的Spine杂志上。 结果发现,所有尸体的舌下神经(HN)在C2-3前方均向颈正中线行走,因此C3-4的下方为舌下神经较安全的手术区域。绝大多数(95%)喉上神经内侧支(ISLN) 的解剖位置离C3-4椎体不到1cm。尽管喉上神经外侧支(ESLN)的行走路线存在较大的变异,但C3-4节段以上以及C6-7节段以下的区域可避免伤及喉上神经外侧支。虽然喉上神经外侧支与甲状腺上动脉(STA)一样解剖位置较深在,但却没有内侧支粗大且张力也较内侧支小。颈动脉上甲状腺上动脉的发出部位变异性很大,多位于在C4节段。另外发现有两处喉上动脉(SLA)的解剖位置发生变异。有15处喉上动脉为甲状腺上动脉发出的分支,有6处直接从颈外动脉发出。但在这些神经组织结构中,却未发现存在明显的左右侧(side-to-side)解剖变异。 通过这项研究,使脊柱外科医生对高位颈椎前方重要的神经血管解剖结构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有利于提高高位颈椎前路的手术技巧,从而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图1. 颈椎的右前侧,可见颈内静脉(IJ)与颈总动脉(CC)在C2-3节段水平分叉。白色的星号所示为甲状腺上静脉、黑色的星号所示为甲状腺上动脉,并发出分支形成喉上动脉(黑色三角箭头所示)。黑色的箭头所示为舌下神经(HN),位于舌骨 (SH)、二腹肌的前腹 (ABD) 与后腹 (PBD)的下方。白色的箭头所示为喉上神经内侧支,穿过甲状舌骨膜,位于胸舌骨肌(StH)后方。 图2. 颈椎的左前侧,可见颈内静脉(IJ)与颈总动脉(CC)。黑色的箭头所示为喉上动脉,为颈动脉在C3-4节段水平与喉上神经外侧支(黑色三角箭头所示)临近处所发出的分支。白色的箭头所示为喉上神经内侧支,白色三角箭头所示为喉上动脉,穿过甲状舌骨膜,喉上动脉单独从C2-3节段水平的颈动脉发出。 表1. 易损伤的组织结构 关键要点: 舌下神经是支配同侧舌的主要运动神经,在C2-3水平很容易伤及该神经。 喉上神经分为内侧支(咳嗽反射)和外侧支(高音障碍)。 喉上神经内侧支在C3-4水平最容易损伤。 喉上神经外侧支的变异较大,在C4-5和C5-6之间最容易被伤及。 左右侧并没有的明显的变异规律,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和术者的习惯来选择手术从哪一侧进入。
个人分类: surgery|19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药品研发项目管理学习心得
windlight 2011-10-20 09:20
药品研发项目管理学习心得 (ANDA 部分 ) 2006-10-20 09:37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分享到哪里? 毕业三年了,一直从事药品研发工作。昨天,又看了 “ 从零再来 ” 的《致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和 “ 奋斗 10 年 ” 的《致:从事生产的学弟学妹》两篇文章,深受启发之余,将自己这段时期的工作也进行了一下小结,希望能给刚毕业的学弟学妹一点参考,更重要的是勉励自己吧。 “ 从零再来 ” 致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5711897sty=3keywords=%D1%A7%B5%DC%D1%A7%C3%C3 “ 奋斗十年 ” 致从事生产的学弟学妹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5id=7285893sty=1tpg=1age=0 个人的致从事制剂研发的学弟学妹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5id=7306522sty=1tpg=1age=0 大宋 edited on 2008-01-17 11:52 这两周学习了一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了整理思考,发现国内的项目管理(自己曾经经历的)与国外的项目管理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期间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也许是中国特色吧。通过这次学习,觉得还是有些许的收获。 基本理论:所谓项目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和预算范围内进行的一次性活动。所谓的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经理有效利用项目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和预算范围内,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⑴ 项目综合管理(计划制定、计划执行、整体变更控制); ⑵ 项目管理范围(项目组成员组成结构、管理程序及流程变动); ⑶ 项目时间管理(项目的周期、进度安排、进度控制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偏离规划时,知道如何控制研发过程,使偏差降至最小); ⑷ 项目质量管理(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需了解项目使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程序,力求产品开发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⑸ 项目成本管理(资源计划编制、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 ⑹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计划编制、人员获取、团队人员工作安排、人员间冲突处理); ⑺ 项目沟通管理(沟通计划编制、信息分发、执行状况报告、管理收尾,委托方的客户关系维护); ⑻ 项目风险管理(风险计划编制、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计划编制、风险监管和控制); ⑼ 项目采购管理(采购计划编制、询价计划编制、询价、供货方选择、合同管理、合同收尾,了解合同签约中的关键法律法规及原则)。 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说句实话,好多内容只见其表,不知其里(理)。现在一回顾当时所从事的所谓的项目管理,真是小儿科,经过分析发现有如下几大差距(个别案例的除外): ⑴ 首先,国内的项目经理与国外所称的项目经理所要求的职能不同,国外的项目经理往往具有资深经历和总裁给予的 “ 上方宝剑 ” (权利),国内的项目经理大多经验尚浅而且 “ 有责无权 ” ⑵ 国外的项目立项严格而慎重,有专门的立项团队,而国内的立项大多由老板拍脑袋而定,可能对名著《三言二拍》非常熟稔,擅长初刻二刻拍来拍去。 ⑶ 国外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流程的畅通非常之关键,而国内也在轰轰烈烈的学流程,专门学习流程绘图软件,最终的结果只是挂在墙上的一副画。 ⑷ 国内的科研成果为何难以转化成产品,或者委托给科研院所大牌教授的项目为何一推再推,仅仅是委托费用的问题吗?或者能够真正的按合同执行吗? ⑸ 项目管理的工具应该如何使用,会了 Project 就会项目管理了吗?会画甘特图就能管理好项目吗?(不少领导花大力气培训项目专员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学习这类软件,当然学习本身没有错,而要有所取舍。) ⑹ 还有其他,在以后学习中逐渐增加吧 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大宋 edited on 2007-03-06 11:26 举报 • 【交流】科研就是赛跑:丁香园2011 年SCI 论文全国巡讲重装上阵 思考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国内外项目经理之间的区别 园子中 dancedream 对国外项目经理的技能概况的挺全面( 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3873001_1.html ) 1 、扎实的专业知识,学历一般来说越高越好,基本上达到学科带头人的地位吧。 2 、具备销售,市场,管理丰富的经验 3 、强硬的工厂或者公司管理经验背景(在国外至少做过 5 年以上的工厂厂长或者公司高级管理者才有资格); 4 、精通财务和投资。 这样的项目经理可谓真正的项目经理啊,更像是职业经理人或者老板,不仅具有个人魅力和威信,更有总裁批准的特权(项目进行过程中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这一点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想自己当时从事的项目管理工作(对外称项目经理,呵呵听起来蛮不错的,实际上上面的各项技能一无所有,应该称为项目专员或者最多称作课题负责人更为合适)我们当时所具备的技能仅仅是打打报告跑跑腿,审查整理一下注册申报资料,更多是求爷爷告奶奶式的与不同部门的人员沟通,但是尽管如此,还是了解了整个项目的前前后后,从中的确学到了不少东西。最后的长进可以归结为以下 5 个方面吧: 1 、知道了该干什么(具备了鉴别该做什么事情的能力,如完成一个品种需要做那些工作) 2 、知道如何做(完成任务的方法,基本知道试验和资料是如何完成的) 3 、知道找谁来帮忙(从何处得到关键资源) 4 、知道在何处(知道那些环节经常出现问题) 5 、知道在何时(选择时机的能力,如选择合适的时间沟通协调讨论) 通过与大生产人员的接触,了解了大生产的相关知识,通过参加市场部人员的讨论,了解了什么是产品的卖点,通过求爷爷告奶奶式的沟通,增加了自己脸皮的层次 ......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提及立项,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理有据。但是一旦项目销售上不去,或者中途失败,皮球又踢回到立项的人头上。有的说是老板脑袋热,一拍而立的,有的说立项的时候市场的信息是误导的或者说没能提前预见未来的市场,也有的说,这个剂型本身就不合理,明明是赶鸭子上架 ....... 尽管众说纷纭,共同点就是: 首先,立项要慎重,立项要少而精。不要轻易去开发,但可多花功夫去调研。立项之后也不要认为上市后立刻可以赚钱,要理解新产品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其次,立项尽管不希望老板拍脑袋,但是所有重大产品的立项必须是公司最高层的拍板,一来需要其提供资金支持啊,二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板是站在整个公司的经营层面上的,一项大的方向性的研发投入必须通盘考虑,这个人就是老板。 再次,为什么大多研发人员立的项目难以通过呢,因为好多只是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出发,却不了解市场。而对于企业来说,所有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都是来源于市场与客户的需求。没有市场与用户的需求的产品只是空中楼阁,是没有空间的。例如,研发人员认为将水针或输液做成粉针更加稳定,但是医生并不都认同,他们更关心的是使用的方便性,而不是稳定性,稳定性出了问题是厂家的事情,当然有的产品除外。但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技术含量高的或者质量更稳定的产品市场不一定就好,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有别的原因。 另外,有些情况下是技术先行,即有了这个新技术再找市场,培育市场和教育用户接受这个新技术新产品。此时,立项时需征求市场部的意见。 注册立项的晋级攻略学习 “ 从零再来 ” 的帖子 【原创】注册立项之菜鸟晋级全攻略( 061207 更新)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5795018sty=1tpg=1age=0 大宋 edited on 2007-03-04 16:23 2006-11-29 02:49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 大宋 wrote: 一提及立项,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理有据。但是一旦项目销售上不去,或者中途失败,皮球又踢回到立项的人头上。有的说是老板脑袋热,一拍而立的,有的说立项的时候市场的信息是误导的或者说没能提前预见未来的市场,也有的说,这个剂型本身就不合理,明明是赶鸭子上架 ....... 尽管众说纷纭,共同点就是: 首先,立项要慎重,立项要少而精。不要轻易去开发,但可多花功夫去调研。立项之后也不要认为上市后立刻可以赚钱,要理解新产品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其次,立项尽管不希望老板拍脑袋,但是所有重大产品的立项必须是公司最高层的拍板,一来需要其提供资金支持啊,二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板是站在整个公司的经营层面上的,一项大的方向性的研发投入必须通盘考虑,这个人就是老板。 ...... 最近刚开始学习选题立项,先是老板给出几个题目,自己去检索分析,写出立项报告。在丁香园中看了一些相关的帖子,也知道选题要慎重。可是细查之下,发现每个项目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和问题,甚至是风险,现在不太明白的主要就是:调研之后,怎样去写立项报告,是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都写上去,让老板自己去权衡利弊呢,还是自己有选择地写呢?此外,我看到的模版上面,写的几乎全是 “ 可行 ” 之类的,是不是有问题的都 pass 掉了,有立项报告的就全是 “ 可行 ” 的呢?另外,如果问题考虑得过多了的话,是不是反而把自己束缚住了呢,那么这之中的尺度要如何把握好呢? 困扰一夜了,呵呵,还请师兄多多指教为感! Strong in action, gentle in method. yangkailiang edited on 2006-11-29 03:35 ); yangkailiang wrote: 最近刚开始学习选题立项,先是老板给出几个题目,自己去检索分析,写出立项报告。在丁香园中看了一些相关的帖子,也知道选题要慎重。可是细查之下,发现每个项目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和问题,甚至是风险,现在不太明白的主要就是:调研之后,怎样去写立项报告,是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都写上去,让老板自己去权衡利弊呢,还是自己有选择地写呢?此外,我看到的模版上面,写的几乎全是 “ 可行 ” 之类的,是不是有问题的都 pass 掉了,有立项报告的就全是 “ 可行 ” 的呢?另外,如果问题考虑得过多了的话,是不是反而把自己束缚住了呢,那么这之中的尺度要如何把握好呢? 呵呵,不敢当,对于立项我也正在学习当中,提一点自己的观点吧仅供参考。立项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吧: 1 、药物适应症所对应的流行病学,看看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有多大,治疗周期需要多久,患者的数量有多少等等。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一下市场的容量或者空间有多大。 2 、当前市场上的同类药物有哪些,市场销售如何,特别是你所选择的药物与同类药物相比有何优缺点。如果是改剂型就要分析一下新剂型的优点。 3 、法规政策方面的可行性:查一下新药保护(保护期、过渡期、监测器)、化学药行政保护(中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已有国家标准的查一下标准。 4 、技术可行性:这一点是技术人员关注较多的,而且在没做之前挺难把握的,不敢保证是否能够做出来或者需多长时间做出来,想必你也对此点困惑吧。这个没关系,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可以把角度放宽一些,不要光考虑自己是否能做出来,更要考虑目前国内的其他研发单位是否能做出来或者是否有类似的先例,这样可以在立项报告中建议采取委托的方式降低风险。另外,技术可行性里要考虑一下成本和大生产的可行性,现有的设备是否能够完成,如果不能,也要客观的在报告中体现,让领导决定是否增添设备。 目前网络上发布的立项报告大多是技术转让的,因此肯定写的都是可行。但是我们自己立项的话一定要将所有可能的问题列出,不要隐瞒。问题能自己解决最好,解决不了的组织大家讨论。总之立项要慎重,不要怕问题多。当然领导不会因为问题多就不立项,每个项目都存在一定风险的,要看是否担的起,而且项目也并非都一定成功的。 立项最终有老板拍板,但是立项的信息咱们要尽可能提供全。 大宋 edited on 2006-11-30 13:50 最近一直在学习如何立项,一个字难啊,技术先进的我们做不了,技术门槛低的,又被上百家踏破 ....... 立项之难难于上青天。初涉立项,犹如大海捞针,尽管水性不错也被呛了 N 多口海水。继续学习中 ....... 期望 07 年能有所收获。 整理电脑资料过程中,又看到了新药研发的流程问题,因此就多思考了一会。流程管理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研发过程中可谓磕磕碰碰,因为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项目的开发过程,二是研发的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只有把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减少交接处的摩擦。项目的开发过程大同小异,研发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对于新的研发部门一开始往往难以明确的规定下来,这就导致互相扯皮的现象发生,互相踢球。因此流程处于不断的完善当中。 记得当时虽然制定好了流程,也打算订在墙上了,却未能执行下去,我觉得主要是各科室之间的责任没能明确,在交接的过程中才出现推诿的现象。解决的方法嘛,思考中 ...... 有关研发流程的内容学习了 shyflysky 战友 “ 研发 SOP” 的帖子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7929382sty=1tpg=1age=0 有关研发流程内容见附件 药品注册研发SOP.doc (32.0k) 在线查看 大宋 edited on 2007-03-04 15:56 学习了园子中对研发项目经理的职能要求。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8297474sty=1tpg=1age=0 可见对项目经理来说专业上要是一名通才(每门专业都要熟悉,各个环节都要衔接好);同时还要具备管理技能,因为项目经理不是救火队员,也不是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搬,其最重要的是协调,让项目团队中的每一员都各显神通,完成各自手中的工作,而不是把自己一个人累晕。 好久没能坚持学习项目管理了,努力! • 【求助】有谁了解浙大麻醉博导的? 学习 shyflysky 战友的帖子 " 研发 SOP":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7929382sty=1tpg=1age=0 文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项目资料的撰写,并提供了相应的模版,值得好好学习: 有关项目资料的撰写模版见附件 申报资料整理SOP.doc (263.5k) 在线查看 大宋 edited on 2007-03-04 17:20 2007-03-04 16:08 消息 引用 收藏 接上贴,申报资料整理模版的制定依据主要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技术指导原则》, 2003 年至 2006 年期间, SFDA 药品审评中心共启动了 74 个 “ 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的起草工作,目前化药已经颁布 22 项,送审 1 项,起草 14 项;中药部分已经颁布 12 项,送审 4 项,起草 5 项。感谢 hanshanzi 战友对此目录进行的整理工作。 “ 新药研究指导原则目录 ”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8330922tpg=1ppg=1sty=1age=0#8330922 另外,指导原则的制定也在逐步的向国际接轨,需要学习 FDA 及 ICH 的指导原则 FDA 指导原则目录见 xfg1980 战友的帖子 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934666_1.html ICH 指导原则见 72℃ 战友的帖子 “ICH 英文版 ” 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3513149_1.html 大宋 edited on 2007-03-04 16:18 新产品研发项目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学习:主要内容包括新产品研发风险的识别;新产品研发风险的量化;新产品研发风险的评价; 新产品研发风险的规避战略; 新产品研发风险的对应措施; 新产品研发风险的管理规划。 eryangzgs 战友在帖子 “ 新药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 中进行了新药研发项目风险咨询调查,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7763992sty=3keywords=%B7%E7%CF%D5%B9%DC%C0%ED 1 、文中对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 1 )政策风险:由于国家政策变化而导致新药研发项目受到潜在威胁的风险。 ( 2 )法律风险:与新药研发项目有关的法律问题,例如法律不健全导致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法律纠纷。 ( 3 )金融风险:由于利率或通货膨胀影响导致研发项目的成本增加或利益损失。 ( 4 )或有风险:除上述三项以外的风险,例如上市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风险。 ( 5 )决策风险:在研发前,由于自身认识能力和预见水平或判断失误导致的立项风险: a 调研不充分; b 认识能力和预测水平的局限性 ( 6 )技术风险:由于技术原因而使新药在研发过程中遇到风险。技术风险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a 技术不成熟; b 技术不先进; c 技术难度与复杂性 ; d 所需互补技术的可获得性 ( 7 )管理风险: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由于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工作达不到预定要求会造成的风险。 a 费用风险; b 进度风险。 ( 8 )市场风险:由于市场要素的不确定引起的风险。 a 价格风险 ; b 竞争风险; c 需求风险 ( 9 )人力风险:由于人员问题而造成新药在研制过程中的风险损失。 a 责任心风险; b 能力风险; c 人员稳定性风险 2 、具体到每个阶段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常见问题: ( 1 )立项阶段:立项调研不充分,立题依据主要来自老板一个人决策。 ( 2 )临床前研究: a 有效部位或有效成份不明确或含量小难以富集; b 药效筛选过程中安全系数低,或与同类药物相比疗效不明显; c 小试没问题,但中试、放大则通不过; d 剂型选择不合理,稳定性差于其他剂型。 ( 3 )临床研究: a 病例数少,临床纳入困难或病例选择不严格; b 病症选择不合理,观察指标不全面,统计处理不规范; c 与临床单位沟通不畅。 ( 4 )申报阶段: a 注册法规及相关政策变化; b 指导原则及电子刊物的新要求; c 发补 ( 5 )上市前:卖点挖掘得不充分导致概念无法提炼。 相关的风险的规避可参见 “ 从零再来 ” 战友在 “ 菜鸟晋级攻略 ” 中 “ 后记 ” 部分内容:需要把握相关的政策动向、法规办法、技术难度和要求、市场容量、竞争环境等等环节的情况,简而言之就是 “ 技术 ” 、 “ 政策法规 ” 、 “ 市场 ” 三大因素。 “ 技术 ” 因素是相对恒定的 “ 常数 ” ,反而较易把握(作为立项者,只要能评估出技术难度所需的大致费用和时间即可);而 “ 市场 ” 因素则瞬息万变,且人为因素不可知因素太多,理论分析半天,往往最后还是要凭直觉和魄力来决断。但 “ 政策和法规 ” 因素不同,它介于 “ 技术 ” 和 “ 市场 ” 之间,既相对稳定,却又时时变化;既年年调整,却又有脉络可循;既受诸外力干扰,却又能加以把握 —— 它是灵活多变的,深邃晦涩的,但是,只要努力,却是可以分析和掌握的。 大宋 edited on 2007-03-27 19:45 2007-03-20 22:00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 十二狼 wrote: 大宋兄如此认真之态度,让人佩服。顶起来 " 十二狼 " 老弟过奖了,多谢支持。行业不景气,空闲之余算是勉励自己吧,呵呵。 接上面的讨论项目经理与职能经理之间的磨合 目前好多研发部专门设立了项目部,同时设立了各个科室如合成室、制剂、分析室等等,采用的管理模式称之为 “ 矩阵式 ” 管理,即每个小兵头上有两个领导,科室主任和项目经理,前者负责日常行政工作安排、绩效考核,后者负责手中项目的进度安排。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就不再重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项目经理与科室主任之间的职能分工不明确,而且有的项目经理与科室主任又归属于不同上级领导管理,项目经理 “ 责大权小 ” ,项目经理把很多的时间放在与科室主任之间的沟通上,而不是直接安排给项目成员,项目经理与科室主任之间沟通不了的又上升一级别的沟通,造成了各个环节之间的扯皮。所以项目经理迫切希望得到总经理的上方宝剑,在自己的项目上一路绿灯。 另外,项目中的技术问题是项目经理负责解决还是科室主任负责解决的问题也经常提到桌面上来(项目经理认为项目组成员应该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解决不了应由其领导科室主任指导解决,因为在此专业上科室主任应该给予自己下属无偿的指导;而科室主任认为此项目由项目经理负责,其不是全能吗?,其应该负责解决该项目的所有技术问题,科室主任的职责只是从行政上给予协调安排本科室的人员)。 还有,对项目组成员(小兵)的考核问题,目前还是科室主任打分的多,项目经理打分的少,所以,项目经理多数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来动员项目组成员。 总之,球踢来踢去的时候,项目经理到处捡球的情况比较多。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国内一些项目管理的现状吧。 举报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招聘流行病学教师 2007-05-31 10:55 消息 引用 收藏 junfan wrote: 宋哥果然是有心人 , 同样的环境你就总结出这么多的东西 , 惭愧我还在混日子 . 以后要向你看齐 ! 过奖了,感谢支持! 说来惭愧,荒废学习两月了。一直处于春困的状态,工作也不忙,也没有什么干劲。以前的公司撤资了,老同事们重新择业,昨天了解到大家都已重新到岗,有的继续坚持在研发第一线,有的去做进口注册了,还好没有改行的。医药的寒冬,我们小小的医药人能做些什么呢? 明天就是六一了,真想再过个快乐的节日!无忧无虑,还有免费糖果!呵呵。 举报 2007-05-31 12:59 消息 引用 收藏 ); 项目管理我接触过一点点,主要运用在课题实验的实施阶段,石川图、因果分析图、时间管理图表。。。很管用,所以实验进行的很顺利。所谓 “ 预则立 ” 也正是如此。我只是及了皮毛,楼主总结的更深入,学习了。 关注一下你的 blog ,项目管理的确不容易,我目前只对技术这块比较了解,分析和注册都了解太少,整个管理还是没本事啊,暂时只能做好分内事。 FDA 指导原则目录可以更新,附件是截至 2007 年 5 月 1 号的目录。 List-200705.pdf (97.66k) 在线查看 2 有关中试规模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大家的问题,园子中不少帖子是关于中试应该生产多少量的问题?学习了帖子 “FDA 、欧洲对制剂中试批生产量的相关要求! ” ,收获不小。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9288492sty=1tpg=1age=0 一、 明确了 FDA 中几个概念 PILOT BATCH / BIOBATCH/ PIVOTAL BATCH (参考 tinybayonet 战友的解释) 1 、 pilot batch 主要从批量方面讲,译为中试批; 其同我们国内的中试概念,只不过要求数量不一样,主要用于质量和稳定性研究。 2 、 biobatch 主要从其临床或生物等效性试验用途讲,直译为生物批。 在国内,如果中试批样品在符合 GMP 条件下制备的话,则可以直接用于生物等效或临床研究。 3 、 pivotal batch 主要从其注册申报用途讲,译为关键批。 在国内相当于报批生产的样品。 二、 “ 婴儿的呼吸 ” 战友对此的解释 “ 关键批的精神实质就是:中试和正式生产不仅仅是量的问题,而是中试工艺参数可以用到正式生产中 ”FDA ANDA 中关于关键批( Pivotal Batch )有个 CHECK LIST ,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你回答 Y/N ,下面几个比较关键 1. The product formula for the pivotal is the final marketing formula? (处方是最终上市处方吗?) 2. The Manufacturing Instructions are suitable for routine production? (生产方法是否适用于正式大生产?) 3. The pivotal batch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is standard production equipment operated by production staff with routine QA personnel? (关键批的生产设备是常规的 QA 人员操作的标准生产设备吗?) 4. A side-by-side comparison of the pivotal equipment and the validation batch equipment are similar, and differ in a change in scale only? (关键批的设备和正式大生产的设备类似吗?是否就仅仅是规模大小的区别) 5. The pivotal batch production will follow all production SOPs? (关键批是否遵照生产时的所有 SOP ?) 6. The pivotal batch size is 10 % or greater of the largest proposed commercial lot? (关键批的大小是否是正式批次的 10% 的量,或者更大?) 但是,目前国内的现状是,几乎没有多少企业具有自己的中试设备和中试车间,更没有多少企业拥有和大生产配套的中试设备以及符合 GMP 要求的中试车间,所以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还有不小距离去弥补。 另外,还有一个一直挺困扰的问题 “ 临床样品需要在符合 GMP 条件的车间生产 ” ,没有明确所用的设备及所需的最小量。现在看来,如果国内有符合 GMP 的中试车间的话,就可以解决此问题了。一句话,都是没有中试车间中试设备惹的祸。 大宋 edited on 2007-07-19 13:36 学习了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心得一时写不出,总觉得挺乱的。光是新药申报流程就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也不知是否理清楚: 新药(生物制品):小试(工艺和质量研究) → 三批中试样品(验证工艺和质量标准) → 申报临床 → 现场考核(省局抽取三批样品,标准复核) → 临床批件 → 临床研究 → 申报生产 → 现场考核(省局不抽样) → 生产过程检查(国家局认证管理中心抽取三批样品,样品检验) → 生产批件。 新药(非生物制品):小试(工艺和质量研究) → 三批中试样品(验证工艺和质量标准) → 申报临床 → 现场考核(此阶段省局不抽取样品) → 临床批件 → 临床研究 → 申报生产 → 现场考核(省局抽取三批样品,标准复核) → 生产过程检查(国家局认证管理中心抽取一批样品,样品检验) → 生产批件。 (感谢 “ 田妞宝宝 ” 战友对新旧办法的比较整理) 17 号令-28 号令对比文件.xls (279.0k) 在线查看 大宋 edited on 2007-07-17 15:50 接上贴,将中药、化药的申报资料清单整理了一下,便于查阅。 中药、化药申报资料清单.rar (29.7k) 举报 • 【共享】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2 转贴网上一篇周可祥博士关于《新药研发项目管理的文章》 新药研发项目管理的范围相当广阔,包括个别项目管理和研发战略管理以及项目具体运作的管理,包含决策、风险评估以及人员、信息流的管理过程。 如何有效地管理研发项目是医药企业面临的最大管理问题之一。市场需要的不断变化,跨部门项目问题,开发人员流失造成项目延期,以及各项目的管理和协调,文档难以有效管理等,都使项目计划进度控制不力,领导不满,开发人员情绪波动甚至离职,项目经理夹在中间忙于上下解释四处协调。这些都是研发项目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研发管理的意义在于:降低研发风险,控制研发成本,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确保企业能源源不断地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推动企业的发展。 我国新药研发管理现状   我国现有医药科研院所近 200 家,企业研究机构 1000 余家,每年立项研究的课题有几千个,但除个别研究机构外,其余药物研发机构的平均成果转化率在 10% 以下。我们注意到,在近期统计的 2000 多个医药科技成果中,技术的转出率约为 8% ,其中,真正投入市场的品种实际尚不足 3%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科技成果都没有得到转化。目前在我们企业手中,沉淀了大量没有上市的技术资源,在我国许多企业的手中,拥有数百个品种的并不罕见。可以肯定,跨国企业绝对不会去储备自己的真正意义的新产品。最新的趋势,他们会研发一个就上一个。 我国药品 RD 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管理。一方面,我们 RD 的投入与跨国公司相比少得可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客观上又造成了有限研发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使我们 RD 竞争的环境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研发理念存在的问题    ( 1 )面向科研还是面向研发 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未知的知识;研发的目的是研制新的产品。企业的目标是其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目的是通过新产品的研发成功获取其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确定企业的研发战略定位。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    ( 2 )面向项目还是面向产品 面向项目还是面向产品是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首先面对的理念问题。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往往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寄托在开发新产品的基础上。这种思路使企业容易仅关心企业产品目标的状态,忽视新产品研发的规律,忽视企业的研发技术管理,从而反过来影响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    ( 3 )面向过程还是面向结果 这是指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时是重视过程还是重视结果。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时,往往把所有的注意力寄托在开发产品的结果上。我们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只能能把新产品开发出来就行 ” 。这种思路使企业容易忽视新产品研发的科学性和规律,仅关心产品结果。而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往往不具有竞争力。研发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要比研发结果的检验难得多。   ( 4 )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 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也是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面对的理念问题。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许多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不是从企业自身的环境出发,盲目地把 “ 寻找新产品,抓住机遇 ” 作为企业发展的希望。这种思路使企业容易失去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忽视新产品研发所需的技术储备与积累,从而反过来影响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技术储备要比创意的 “ 火花 ” 和 “ 闪光点 ” 难得多。   ( 5 ) “ 人治还是法制 ” 任何新产品的开发都是建立在研发规律的基础上,这种新产品的研发规律就是 “ 法治 ” 。但是,许多企业不重视新产品的研发规律,不重视企业的技术储备,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而把新产品的研发寄托于个人身上,希望依靠个人创造 “ 奇迹 ” ,完成新产品的研发。建立科学规范化的研发管理体系要比 “ 寻找人才 ” , “ 以人为本 ” 难得多。 新产品研发成功的一般现象   ( 1 ) 99% 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积累,而不是依靠一闪念的 “ 火花 ” 。 2 ) 99% 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长期研发过程,而不是依靠企业一时的 “ 创意冲动 ” 。 ( 3 ) 99% 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科学规范化体系生产的结果,而不是 “ 人治 ” 研发的结果。 ( 4 ) 99% 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团队的努力,而不是 “ 单枪独斗 ” 的结果。 一、要高度重视产品发展战略: 企业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产品战略?这是因为: △ 产品战略是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核心和起点; △ 产品战略是其他各项分战略的基础和依据; △ 产品战略牵动着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 △ 产品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它向市场提供产品,并以此为手段从市场争夺其生存发展的资源。产品是企业被市场接受,在市场中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市场的需要在变化,竞争者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新以适应变化的要求,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企业的产品 — 市场战略,包括:研制开发并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加强现有产品的市场地位;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明确了三者的关系,我们不难分析这样一些现象:成功的企业总是有成功的产品,能够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的企业都是有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和丰富创新产品储备的企业。有研究都调查了 929 家企业,其中盈利企业 616 家, 32% 有自己的新产品,亏损企业 313 家,仅有 22% 的企业有新产品,而破产企业中只有 15% 的企业有新产品。 二、要培养高素质研发管理人才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新药 RD ,其兴起与发育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管理经验缺乏、管理素质较低是不争的事实。 RD 管理人员、项目决策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在新产品开发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项目未来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风险很大,所以要求项目选择人员最好是懂管理、市场、金融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即使在欧美也很缺,国内更是非常稀缺,而且薪酬较高。    一方面,作为企业要大力引进和培养研发管理和决策人才。这些人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到国内外先进企业进行调研、考察、集中培训、提供舞台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获取经验都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作为研发管理人员要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观念的更新、要及时把握国家有关医药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医药科技发展的趋势。我们在进行研发管理时,可能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研发经费的不足、技术本身的难度、市场需求的变化、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技术人员的沟通、领导的支持等等。这些都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我们必须明白,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公司还要我们干什么?公司把我们放在这个位子就是要我们来解决问题的。如果我们不能解决问题,公司只能请别人来解决问题。 三、强调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技术创新是建立在科学在研发技术管理的基础上,规范化研发过程的控制与管理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必要保证。在许多研发机构和企业中,往往混淆了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新产品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特征,片面地强调技术创新的作用,从而在许多新产品研制过程中出现技术状态不足,研制经费不足,研制周期失控等,导致新产品的研制无法满足预期的技术状态,研制经费和研制周期的要求,反过来导致技术创新失去了意义。    研发过程要有一个客观、系统、量化的评价体系。产品创新工作应包括三个方面的评价:市场前景分析、财务分析、风险与技术可行性分析。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应该贯穿创新过程的始终,而在不同的阶段又各有侧重。在产品初步概念形成、前期研究工作、临床研究和投放市场的各个阶段,只要出现问题应立即调整,或者终止项目。目的是实现创新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新药研发项目的耗损率是非常高的,大多数 RD 分析都以失败告终。因此, RD 的第一个目标,是首先排除一些商业回报前景较差的项目。在临床研发和商品市场开发的导向中,目标产品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文件,也是在不同阶段建立清晰的 Go/No Go 标准的基础 四、面向市场,做好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信息收集是每一个先进制药企业必做的功课,与国内常见的 “ 某某药厂大大超额完成计划 ” 之类报道不同,杨森、史克等外企的战略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一般不会超过 10% ,其关键就在于对市场准确的把握。 市场调研包括产品研发调研、新产品上市测试调研。其主要内容有消费者研究、市场需求研究、产品研究、竞争策略研究、价格研究等,每一项研究都要尽可能细化,以确保调研结果的科学性、精确性,贴近市场,同时注意调研的先后步骤。    具体地讲,一个完整的市场调研报告应回答以下问题: 1 、功效、适应症。是否能有效地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是针对性地治疗某种疾病,还是对相关多种疾病都有疗效? 2 、安全性。安全性与现有品种比较是否有改善?是否有显著的不良反应而影响产品的使用? 3 、剂型与服用方法。是口服、外用或是注射剂型?口服又是固体还是液体剂型?是短效还是长效?每天服用三次还是一次?高血压新药最好采用长效剂型,既可以使患者服用方便,又能避免忘记服药导致的血压波动对患者心脑血管系统的损伤。 4 、价格。价格是产品营销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若定价过高,新产品难于被消费者接受,投入越多的广告促销费用,企业损失越大;反之如果定价太低,消费者可能不信任产品质量,企业也会损失较多的利润空间。价格的确定需要借助专门的市场研究技术。 5 、包装。包装不仅要给药品以有效的保护,便于使用、贮藏和运输,而且要美观而富于吸引力。 6 、原料、工艺和质量标准。这三项因素不仅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内在质量,还经常成为消费者选择某一产品的独特理由。 7 、其他。产品的设计还包括名称品牌等,一个符合产品特点、有吸引力的名称或品牌能对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五、建立一个跨部门、高效率、贴近市场的专业化研发团队 集成产品开发团队( IPT )是企业为了完成特定的产品开发任务而组成的各功能团队,它包括来自市场、设计、工艺、生产技术、采购、营销、财务等各部门的人员。团队的成员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绩效目标,并且共同承担责任。它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人员之间的相互信息交流,促进他们的协同工作。    IPT 是一个由少数能力互补的人员组成的小组,所有成员被委托以共同的目的、行为目标和工作方法,并互相负责。 IPT 具有三个基本属性: 1 、承担有限的任务,通常是某一具体项目; 2 、由具有各种交叉能力的成员组成,其中包括参与产品 RD 各阶段的核心成员组; 3 、有唯一的团队领导。 IPT 一般每周开一次例会,由项目经理主持 ① 对照上次 IPT 会议纪要,检查遗留问题的落实情况,对未完成的工作找出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新要求; ② 由成员汇报上次会议以来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③ 对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讲评,强调保证进度的严肃性; ④ 对下一周工作做出具体布置,提出具体要求。 六、正确处理好研发管理面临的三个关系 1 、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理清技术创新与科研管理的关系。第一,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企业现有的现实基础上。由于当前世界的技术进步是建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对于任何一种新产品来讲都是具有许多技术创新点。如何确定新产品的技术创新定位与企业的现实基础直接相关的,也是该新产品研制成功的关键。第二,科研管理必须严格控制技术创新带来的随意性和不可预见性。由于技术创新的含义就是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引入了企业不熟悉或者未掌握的新技术,如何预期新技术带来的效应,严格控制研制过程各个技术状态,把技术创新纳入了规范化的科研管理流程中去是新产品研制成功的必要保证。第三,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规范化科研管理的基础上。由于技术创新需求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不断变化和增加,在科研过程中必须锁定创新的变化,使整个研制过程技术状态控制在系统预期设计的状态控制流程中去。 2 、研发管理理和面向市场的关系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理清面向市场与规范管理的关系。第一,要面向市场,市场需求是企业新产品的主要来源;第二,在新产品开发前确定当前市场的需求,并预测一定量的市场需求的超前发展的余量。第三,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冻结市场需求的变化,所有的开发与研制过程都必须严格控制在系统规范管理的控制流程中。第四,市场新的需求一般在系统升级产品或新立项的产品中考虑。 3 、系统最优和局部最优的关系 在系统设计时,综合分析和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储备、资金状态、设备状态、以及研制周期等重要因素,尽可能在当前情况下进行系统综合考虑,尽可能做到系统最优设计。系统设计时,一般不考虑局部最优。主要原因是在系统设计阶段,无法详细考虑局部的实现,而追求局部最优很容易带来系统失控,从而影响系统最佳的实现。 大宋 edited on 2007-09-04 14:48 2 项目经理与 “ 救火队员 ” 不少刚开始项目管理的人员有这样的想法: “ 除了项目管理的事情外,还有好多事情要我去做,我觉得给自己分配的事情少了,干的活少了,内心很愧疚,我是项目经理,我要以身作则。 ” 因此从事项目管理者都或多或少的扮演过 “ 救火队员 ” 的角色(制剂部分去压片、分析部分去扎针、药理部分去 ..... ),外人看来,这个项目经理真是多才多艺,各个环节都能游刃有余。其实不然,这样的做法会使得项目经理很累,而且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光埋头做具体的事情,忽略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项目经理 必须想清楚整个项目的大阶段,在项目进度出问题的时候,如何快速解决问题,按期推进项目。项目经理不仅要列出大的阶段性计划和关键要求,具体的阶段的详细计划,并且安排一个项目成员来总体负责这个阶段的事情,因为项目经理已经没多余的精力来具体做实验了。有问题大家可以讨论,但必须有一双眼睛盯着这件事情。 如何摆脱 “ 救火队员 ” 的想法呢?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图片,说得很有道理。 项目管理之范围管理 1 、项目范围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所必须做的事情。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保证项目范围所规定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所有管理工作,界定哪些工作是项目必须做的,哪些工作不是必须做的,便于更好的分配团队成员的职责。 项目范围实行的管理有两种:一是产品范围管理,属于目标管理;一是项目过程管理。 2 、范围界定的方法 常用的有工作分解结构图( Word Breakdown Sructure , WBS )和线性责任图( Linear Resonsibility Chart , LRC )下面主要讨论第一种。 要制定出完善的项目计划,首先就必须对项目进行分解,明确项目所包含的全部工作。工作分解结构图是对项目工作从粗到细的分解过程,并且把这种分解过程以示意图表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分解结构不宜过粗和过细,过粗会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过细会造成无效工作,浪费时间。 项目分解结构的步骤:( 1 )识别可交付成果与有关工作;( 2 )确定工作分解结构的结构与编排;( 3 )将工作分解结构的上层分解到下层的组成部分;( 4 )为工作分解结构组成部分提出并分配标识编码;( 5 )核实工作的分解的程度是否必要而又足够。 简单举例说明:某一仿制品种,粗分需要的工作是工艺研究、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三大部分,其中质量研究再分为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其中含量测定细分为方法建立(检测波长选择、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溶液稳定性、回收率、重复性),依次类推。 3 、范围变更 项目范围变更是指项目目标和实现过程的变动,项目范围变更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项目三角形法。项目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时间、成本和范围,三者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质量处在三角形中心。三角形一边发生变化都将影响项目质量。如范围边扩大,导致时间和成本增加。实际的项目监管中要时刻注意政策法规及技术指导原则的变化,及时调整范围中任务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好项目。 附录:项目三角形 ( 略 ) 2 项目管理之时间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又称项目工期管理或项目进度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准时完工而必须完成的管理工作。其包括活动排序、时间估计、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进度控制。 1 、项目活动排序的方法:包括( 1 )紧前关系绘图法( Precedence Diagramming Method , PDM ),也叫顺序图法、优先图法、节点网络图法等;( 2 )箭线绘图法( Arrow Diagramming Method , ADM );( 3 )倒计时法。 2 、项目活动时间估算:除了活动消耗的实际工作时间之外,还有间隔时间,所以在估算时要考虑延误时间。( 1 )三点法:最可能持续时间 tm (为计划活动分派的资源及其相关条件以及其他参与者的支持都已确定后的项目活动持续时间估算);乐观持续时间 to (指最可能持续时间所依据的条件形成最有利组合后的项目活动时间);悲观持续时间 tp (指最可能持续时间所依据的条件形成最不利组合后的项目活动时间)。期望平均时间 te=(to+4tm+tp) /6 ;标准差 = ( tp- to ) /6 ;利用 Excel 的 Normdist(ts,te, 标准差, TRUE) (正态分布)功能可以计算特定时间 ts 完成的概率。( 2 )保留时间,又称应急时间、时间储备或缓冲时间(如 30% )。 3 、项目计划的制定:是根据项目活动界定、项目活动顺序、各项活动工期和所需资源进行的分析和编制。常用方法( 1 )系统分析方法;( 2 )模拟法;( 3 )关键路径法:指由关键工作组成的路径或在整个项目中总的工作时间持续最长的路径。( 4 )甘特图法 Gantt Chart :也叫横道图,就是在 WBS 的基础上将 WBS 形象化了控制进度。其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显示活动,构造时应包括实际日历天和持续时间,不要将周末和节假日算在进度之内 。通常采用 Project 软件制备(最方便使用,并可计算关键路径)。 4 、项目进度的控制:方法( 1 )进度变更控制系统规定了项目进度变更所应遵循的手续,包括书面申请、追踪系统以及允许的进度偏差和核准变更的审批级别;( 2 )执行情况测定:评估实际与计划时间进度差异的大小并且决定进度的偏差是否需要纠正的措施;( 3 )里程碑控制系统,在进度表或甘特图上标示出可交付成果以及所规定的开始与完成时间。 附件:某化药 5 类项目 Project 文件。 项目.mpp (251.0k) 2 项目管理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也叫费用管理,是指为保障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超过项目预算而开展的成本计划、估计、预算和控制的过程。 一、资源计划:是指通过分析和识别项目的资源需求,确定出项目需要投入的资源种类(包括人力、设备、材料、资金等)、完成数量和时间,从而制定出项目资源供应计划的项目成本管理活动。 二、成本估算和预算 成本估算是指根据项目的资源需求和计划,以及各种项目资源的价格信息,估算和确定项目各种活动的成本和整个项目总成本的工作。成本预算是把估算的总成本分配到各个工作细目,建立基准成本以及以衡量项目的执行情况。 成本估算和预算的类型:( 1 )从项目的过程分:定义与决策成本、设计成本、采购成本、实施成本;( 2 )从项目的类别分:人工成本、物料成本、顾问成本、设备费用、其他费用。 成本估算和预算的方法:( 1 )类比估算法:找出当前项目的基本属性、通过当前项目的属性找出类似项目;找出类似项目的实际费用于估算。( 2 )工料清单法:给出项目类别顺序号,列出人工物料清单,对各项物料和工作的成本进行估算;向上滚动累加得到项目总成本预算。 三、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使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超过预算范围的工作。成本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 1 )成本计划;( 2 )成本监督;( 3 )成本跟踪;( 4 )成本诊断。 挣值法是在对范围、进度和成本进行综合测量的基础上评价项目绩效的一种方法。包括预算成本( Budgted cost of work scheduled )、实际成本( Actual Cost of work performed )和挣值(挣得的价值,也叫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 Budgted cost of work performed )。 成本偏差( Cost variance ) = 挣值 - 实际成本;成本绩效指数( CPI ) = 挣值 / 实际成本 进度偏差 (Schedule variance) = 挣值 - 预算成本;进度绩效指数( SPI ) = 挣值 / 预算成本。 四、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 1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Fixed Costs )是相对稳定的不变的成本,有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前者有折旧费、保险费、财产税和管理人员基本薪金等;后者有研发费、广告宣传费和职工培训费等。变动成本( Variable Costs )是直接随项目业务量而变的成本。如原材料、计件工资、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资产和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 2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 Direct Costs )是指能直接计入并按一定标准摊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相关费用。如项目直接材料费,直接工人工资。间接成本( Indirect Costs )是指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工人以外的所有生产成本。如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 3 、应急储备( Contingency Reserve )如原材料储备、资金储备、预留时间等。和管理储备( Management Reserve )如为了应付团队成员可能会脱离团队的人员储备。 4 、折旧( Depreciation of caption ):年折旧费 = 固定资产价值 / 使用年限 5 、学习曲线( Learning Curves ) 6 、收益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 附件:研发费用预算 一、 药学研究费用(原辅料、包材、试剂费用等、样品加工费) 二、 药理毒理费用 【求助】请问,药理毒理的费用情况 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3190386_1.html 【求助】动物药代的费用 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2876907_1.html 【求助】动物试验及 I 期, II 期临床试验的时间及费用问题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22id=8088037tpg=1ppg=1sty=1age=0#8088037 三、临床费用 【求助】一个三类粉针剂临床费用的问题,请大家帮帮新手! 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4524993_1.html 【求助】仍是中药六类做临床的费用问题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22id=7685363tpg=1ppg=1sty=1age=0#7685363 四、注册费用及检验费用 【求教】 6 类仿制注射液 报国家和省的注册费用? 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5696158_1.html 药检所收费标准(据说要涨价了) 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4988967_1.html 项目管理之质量管理 国际标准化组织给质量的定义: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特性总和。美国质量协会认为质量是:内在系列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2000 )。质量特性的类别分为:内在质量特性、外在质量特性、经济质量特性、商业质量特性和环保质量特性。 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使质量得以实现的全部管理活动。质量管理的过程表现为 PDCA 循环(计划 Plan 、实施 Do 、检查 Check 、行动 Action )。 项目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项目的可交付成果能够满足项目业主、客户以及项目各方相关利益人的需要所开展的对于项目工作和可交付成果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TQM )也较全面质量控制( TQC ),是将组织的所有管理职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强调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强调全员的教育和培训,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 1 )早期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检验,事后把关,其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不能提高产品质量。 ( 2 ) 1924 年提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制造出来的,将质量控制提前到制造阶段。 ( 3 ) 1961 年提出将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 ( 4 )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将其提前到了设计阶段。 一、质量计划 1 、质量计划是指为确定项目应该达到和如何达到项目质量标准而作的项目质量的计划与安排。 “ 项目出自计划而非检验 ” 2 、质量计划的内容包括:( 1 )质量策略 ; ( 2 )范围描述;( 3 )产品或服务说明;( 4 )规则和标准。 3 、质量计划的方法有: ( 1 )成本效益分析法:从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来研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方法; ( 2 )质量标竿法:利用其他项目的质量管理结果和计划作为新项目的质量比照目标; ( 3 )流程图法:广泛应用于管理的一种方法,通过图来反映系统中各种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工作流程图、办事流程图、质量流程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GB1526-89 ISO 5807-1985 》 ( 4 )实验设计法: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帮助确定在产品开发和生产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产品或过程特定变量的一种统计方法,这种方法在产品或过程优化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二、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在执行项目质量计划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核查和改进,以确保项目实施满足要求所需的工作。 三、质量控制 1 、质量控制是指对项目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及时发现、解决和改进的工作。 2 、质量控制的方法: ( 1 ) ISO9000 系列标准 当需要证实企业设计、生产合格产品的过程控制能力时,选择和使用 ISO9001- 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当需要证实企业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过程控制能力时,选择和使用 ISO9002- 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当仅要求企业保证最终检验和试验符合规定要求时,选择和使用 ISO9003-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 2 )质量检查单 ( 3 )鱼刺图法,也称鱼骨图、因果图、特性要因图(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 ),是一种用来说明质量特性以及影响质量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三者之间关系的图形,类似鱼骨。其与头脑风暴法的发散性思维相反,运用收敛性思维。 ( 4 )控制图法,又称管理图,使根据统计出来的质量数据而画成的波动图。 ( 5 )帕雷托分析法( Pareto Analysis )也叫二八( 80/20 )法则: 80% 的问题是由 20% 的原因造成的。应首先采取措施纠正造成最多数量缺陷的问题。 园中部分帖子的学习( GXP 的就不再罗列了)。 【原创】我的质量观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5id=9011328sty=3keywords=%D6%CA%C1%BF 【原创】试论 6σ 质量管理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5id=5353919sty=3keywords=%D6%CA%C1%BF 【原创】中国药品质量管理遐想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7489806sty=3keywords=%D6%CA%C1%BF%B9%DC%C0%ED 【原创】针剂生产质量管理经验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5id=8631432sty=3keywords=%D6%CA%C1%BF%B9%DC%C0%ED 【资料】药品质量验收细则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5id=2336399sty=3keywords=%D6%CA%C1%BF%D1%E9%CA%D5 大宋 edited on 2007-09-30 09:40 2007-10-01 11:58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项目管理之采购管理 项目的采购管理是指项目组织从外部购买和获得各种项目所需资源包括产品、服务或成果的管理过程。 一、采购管理的方法 1 、制造或购买决策分析 也叫自制或外购分析,用以确定某项具体产品或服务是由项目团队自行生产还是采购。决策时遵循的三个原则:( 1 )成本原则;( 2 )质量原则;( 3 )保密原则。 2 、短期租赁或长期租赁决策分析 主要出于成本的考虑。 3 、采购管理要素 3W3H ( 1 )采购什么( What );( 2 )何时采购( When );( 3 )采购多少( How Many );( 4 )如何采购( How );( 5 )向谁采购( Who );( 6 )何种价格( How Much ) 二、采购计划的制定 采购计划是指通过识别项目组织需要从外部选择购买哪些产品或劳务而制定计划的管理过程。 1 、制定采购计划所需的信息 ( 1 )项目的范围信息;( 2 )项目可交付成果信息;( 3 )项目资源需求信息;( 4 )市场情况。 2 、采购计划的编制 ( 1 )采购计划的主要内容 采购项目名称、技术规格和数量、单价、采购进度安排、预算支出和资金支付办法、交货或开工竣工时间、责任的确定、供应商的管理等 ( 2 )单证文件 是所有采购文件、票据、凭证和许可证等的统称,一般由栏目和相应的数据所构成。 常用的单证有:发票、合同、银行汇票、信用证、订货单。最常见的是建议邀请书( RFP )和报价邀请书( RFQ )。 建议邀请书又称征求建议书,是买方邀请卖方参与供货的采购文件,主要以技术能力或技术方法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包括需求的详细信息、目标、项目时间期限、产品评估的进程以及供应商的详细背景资料,当然也包括报价信息。 报价邀请书又叫询价书,其目的是获取报价。是买方期望从应征的卖方那里取得报价的采购文件。 三、招标投标 是大宗物质采购和工程采购中广泛使用的采购方式,是由招标人和投标人经过要约、承诺和择优选定,最终形成协议和合同关系的平等主体之间的一种交易方式。 1 、招标投标的方式 ( 1 )公开招标:又叫公开竞争性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 ( 2 )邀请招标:又叫有限竞争性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 ( 3 )两段招标:是指相继运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招标方式。 ( 4 )协商议标: ( 5 )竞争性谈判 ( 6 )询价:是买方从潜在的卖方获得建议书或标书的全过程。 2 、招标投标的程序 ( 1 )招标准备;( 2 )准备标底;( 3 )投标者资格预审;( 4 )召开标前会议;( 5 )开标;( 6 )初审和询标;( 7 )评标;( 8 )决标;( 9 )授标与签约:确定中标单位 2 天内向中标人发出中标书面通知,发出通知之日起 30 天内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中标人如逾期或拒签合同,招标人有权没收其投标保证金。如招标单位不能如期签约,招标单位应双倍退还保证金。《世行采购指南》中规定,投标保证金应当在投标有效期满后 28 天内一直有效。 四、项目合同 是业主与供应商之间为完成指定项目的目标而达成的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供应商同意提供产品或服务;业主同意付给供应商相应的酬金。 合同管理是保证承包商的实际工作满足合同要求的过程。 1 、项目合同的构成 ( 1 )合同当事人;( 2 )合同标的;( 3 )合同的价款和酬金;( 4 )合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 5 )违约责任;( 6 )解决争端的方法 2 、合同类型的选择 ( 1 )总价合同:又叫固定价格合同( fixed price or lump sum contracts )或总包合同,是指对一个可明确识别的产品采用一个固定总价格包死的合同。 ( 2 )单价合同( unit price contracts )是指业主按预先设定的单价支付给供应商一定金额的合同。 ( 3 )成本补偿合同( cost reimbursement contracts )又叫费用偿还合同,是指业主同意支付供应商的实际成本外加一定数额或百分比的管理费和商定的利润。又可细分为成本加酬金合同( CPF )、成本加固定酬金合同( CPFF )和成本加鼓励酬金合同( CPIF )。 3 、合同分析 ( 1 )合同价格分析;( 2 )合同漏洞分析;( 3 )合同风险分析;( 4 )合同责任分析 4 、合同收尾 按合同要求对项目进行验收、付款、移交。 园中帖子学习 原料价格查询一般程序 : 粗略查询用百度或 Google “ 原料名称 元 公斤 ” 搜索;详细查询:( 1 ) SFDA 查有文号的厂家;( 2 )中国药业 123 查询厂家联系方式(其他方式也可);( 3 )打电话咨询。 上市药品价格查询常去商都医药网查询(需免费注册) 【求助】如何检索原料药价格 ? 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1030092_1.html 【分享】免费查询药品价格的网 (TO 新药立项的朋友 )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4141410sty=3keywords=%BC%DB%B8%F1%B2%E9%D1%AF ; 尽管不做药品研发,项目管理还是有很多东西相通的,有机会向你请教,不要拒绝啊,呵呵。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6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基金
胡业生 2011-9-24 15:09
为了帮助丁香园的兄弟姐妹申请到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基),本人联合夫人继成功申请到2005年的国基之后,再次在10月份飞来捷报,又中了2006年的国基。首先要感谢从丁香园学到的“独家秘笈”的成功应用。为了感谢丁香园,我们呕血力创,推出我们诀,提供给2007年奋斗的人们。 第一计:审时度势 所谓审时度势,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基金究竟要赞助哪些人,一般来说,国家设立基金,目的就是 赞助那些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的人 。判断哪些人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这个就依靠评委来判断了,要知道国基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 你要申请,首先要想,假如你是评委,你写的这封标书送到你手上了,让你来判断是不是会有突破性成果,你怎样来判断? 你肯定说看工作基础,对了,这几乎是肯定的。就是一个申请青年基金的人,尽管不是很强调工作基础,但你想,现在评委的手里绝对不是就你一个基金标书,现在哪个角落、哪个地方,可以说只要是人都在想办法申请基金,标书多的吓死人。评委不可能看到是青年基金,就不看工作基础了。所以不要认为申请青年基金,就可以不在工作基础上下功夫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工作基础的书写上下功夫?或者说如何让评委一看就知道你是有工作基础的人? 当然是你发表的文章了,如果你在nature上发表一篇文章,兄弟,你不光今年可以中,明年也有你的份,而且,你申请20万,人家会说20万怎么会够?给40万吧。 一般来说,只要你能够在你从事的领域10%最高影响力上发表过一两篇文章,在工作基础方面你就不用愁了。现在的国内学者非常看重SCI的影响因子,因此呢,是人就知道这说明你在科研方面能够有突破。 因此工作基础最重要的是你有好文章,而不在于你发表文章的多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中文文章就不多说了。 因此呀,奔2007国基的兄弟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埋头工作,搞上几年,来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这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牛文,就拉那些有牛文的人入股,呵呵,这也应该算工作基础。有人说了,我真的没有,但还想申请,哪怎么办?不要急,请看第二计,瞒天过海。 第二计:瞒天过海 第一计无疑极大地鼓励了那些有牛B文章的园兄园弟们,但没有牛文的兄弟们毕竟占绝大多数,大家可能会起哄,呵呵,这种介绍谁都知道,我们要的是怎样在一大堆发表的垃圾文章中征服评委,而且不是一个评委,是一审中的几个评委,三个到五个评委。 俗话说,行路难,行川路更难。套用这句话,我们申请标书可以说,写标书难,申请上标书更难。难在什么?你可以打动一个评委,但你并不容易打动所有的评委,评委在评阅自己分发到的20份标书中,一般只会让其中的一两份过关,我老婆说一句名言,一个人的标书就像一个精子,他和成千上万个精子一起赛跑,谁先进入卵子,谁就胜利了,其他精子就没有份了。所以你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两个办法,一个是跑在第一名,这要看你的内涵,看你的基础,看你思路的新颖性。另一个办法别忘了,你还可以具有超强的进入卵子的能力,在诸强中分得一杯羹,生双胞胎也是作为精子努力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你如何在别的精子进入卵子的情况下,想办法再进入卵子,取得双胞胎的成功。 我这里装着一个锦囊妙计,这真的如诸葛孔明的锦囊,我这里先打开送给诸位。我在2005年申请的时候,当时面临的形势也是非常尴尬的,因为我按照原来的idea做了一部分实验,有荧光的结果,有细胞的Ca 2 + 三维成像,还有脑片的免疫组化和2-D结果,但是由于尚未完成实验,因此文章尚没有组织和发表,当时申请国基的任务下达,我踌躇再三,不知道咋办。老婆发表了“双胞胎”的高论,我觉得这真的是标书申请中的“马列主义”。老婆当时将之概括为“瞒天过海”。 坦率地说,我现在也并不了解“瞒天过海”成语的本意,但是我将其按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 老婆当时问我,那些审标书的人牛不牛?我说不是大牛就是小牛。老婆说这就对了。正因为这样,他们也通常是那些投稿者的reviewer。他们也乐意做reviewer,你为什么忽视这一点呢? 我突然明白了,你在标书上陈列你已经做的前期工作,那些漂亮的结果当然可以说明你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了,他们经常评审稿子,知道什么叫好,什么不行。所以把你自认为可以征服评委眼球的结果放上去吧,这样在你发表文章的时候,你的标书也传来了捷报。 在本文中,瞒天过海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实验尚在进行,而你已经取得了很理想的结果,那么,在没有文章的前提下,将你的结果告诉评委,展示你也是将会取得成果的“潜在小牛”,一般来说,评委通常会将你和牛人并列,谁不想说自己有“慧眼识英雄”的本领呢? 这样说来。“瞒”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文章,但可以展示结果;“天”就是评委,“过海”就是取得标书的申请的成功。 如果你没有文章,也没有漂亮结果,我还有第三计:胯下英雄。 第三计:胯下英雄 提起胯下英雄,兄弟们都会想到汉朝大将韩信,那韩信年幼时被一富少欺负,“你要么把我杀死,要么从我胯下钻过。”那韩信平时虽自比管仲、孙武,看到这种情景,依今天我们在网上那些愤青的选择,会依然决然地杀掉那个富少,仕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样,我们这些几千年后的人可能就从来也不会听说有韩信这个人,今天我们都知道韩信后来建立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汉王朝的建立。但当时的韩信最终选择从胯下钻过,要知道在当时,对于男人,这是一个奇耻大辱。 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想申请到标书,可以说比登天还难。据不完全统计,中标者50%有SCI文章,35%将自己的结果罗列在标书上,只有15%的中标者不存在前面两种情形,这15%有何德何能,征服了评委?有人说是不是晚上提了二锅头去了评委的家?我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毕竟国基评审在中国目前的体制里算是相对最公平的,可以说不会超过5%的去送礼上货,也许在二审的过程中会动些手脚,但兄弟,如果我们没有这条路,为何不好好地在标书的撰写何准备上下些功夫呢? 我的一个同事,只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平时也没有作什么实验,但中了2004年的基金。这当然是15%中的人物,询问他经验,问答曰:“实事求是,要低调,但同时一定要将你付出的10倍于别人的努力或者10倍于别人的天才让评委通过字里行间去感知。” 你要知道,评委不是胡弄的。他们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他们不仅有“慧眼”,也有感知你付出努力的慧心。 比如你曾经因为某个问题而苦苦求证的时候,你可能在标书中忽略掉这些细节,如果你不说明,评委哪能知道?你历尽千辛万苦得到的某个实验细节,评委的眼睛可能在两秒钟扫过,坦率地说,如果你能让评委的眼球在此停留20秒,你就有成功的希望。 如何抓住评委的眼球?这真的是个艺术,这不仅仅可以通过你用黑体字、加下划线等方式来表示,你还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评委感知。比如在研究基础里,你可以就你立体依据中的某一点展开诠释和说明,你可以这样写道(RNAi为例,2000年书写):文献上通常报道基因过表达可以导致相应生物效应的增强,但最近有导入相应的基因片断后相应生物效应减弱甚至消失的报道,这其中是不是存在什么新机制呢?我们检阅了大量的文献,发现较少此类报道。我们也和国外的学者比如×××等E-mail交换过意见,他们认为……(附件附录有联系E-mail),鉴于此,本标书决定探讨这一机制。 你是不是会感觉这样写很有说服力呢?在字里行间都透漏着你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呢?而且妙还妙在附录上作者和其他牛人联系的E-mail网页,当然在E-mail里肯定有国外牛人对你“idea”的誉美之词,而且获得国外大牛对你的赞美也是间接地证明了你的实力。当然这只是表现你作为胯下英雄的很小的一个方面,但却是能够显示你“功夫”下足的最重要的方面。 记住:要用足一切可以说明你实力的证据,只要真实,只要你认为你应该属于那15%! 但是我必须提醒你,你所有的一切展示只能以非常低调的态度去展示,你没有文章,你没有结果,但你只有一些间接的证据,那么你就不能据此吹嘘,说你可能是下一个诺贝尔奖的潜在获得者云云。如果这样,如果你稍稍高调一点点,你肯定完蛋,低调,用一种谦逊的态度拿出一些有力的佐证,透过字里行间散发出你比别人牛B的证据,让评委去感受! 如果这招你还做不到,或者说实在做不到,兄弟,我还有一计,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诗讲的是大草原戈壁滩中那种美丽的风景,申请标书何尝不是如此,在一大片茂密的标书草丛中,我们的标书被深埋于草丛之中。如果没有风,没有人会想到我们,我们是那样渴求评委们垂青的眼光,但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甚至有时也感觉惭愧,我们的工作基础徒壁四野,要知道好的工作基础是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似乎就像没有锐利眼睛的雄鹰,就像在战场上进攻敌人却没有好的栈道一样。我们却不能投降,投降我们将一无所获。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汉王元年,经过韩信训练后的汉军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当时的韩信挥师东进,采用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而主力在刘邦和韩信的带领下,离开南郑,出褒中,沿着古时的一条山路,向西北挺进,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渭水河,当楚军将领章邯还在等着汉军修复栈道的时候,汉军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陈仓。章邯忙亲率军队赶到陈仓去抵御汉军时,为时已晚,于是便在绝望中拔剑自刎了。 如此看来,我们在工作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出奇兵,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但这种希望必须建立在一系列高明的策略之下,只有身谙此道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我们将这种策略概括为谋事在胸、了如指掌和成事在人三个阶段。先解析如下: 第一个阶段:谋事在胸。古人云,要成大事者,必心中有沟壑。什么意思?就是你要知道你每一步要干什么,怎么干,如果行不通又有什么补救措施。具体在标书来说,首先你必须详细地阅读过申请指南,同时对这一年的申请趋势有大致的了解,什么是鼓励的方向?干细胞的研究还是蛋白组学研究?什么是国内的缺项?是很难突破的技术缺项,比如2000年你申请转基因的研究,你申请也没戏;是能够填补的国内空白,不妨尝试一下,但要估计到竞争对手。其实这种分析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你可以在国家基金委的网站上利用关键词查阅往年的申请情况,从而大致推断出标书的申请趋势,也可以简单地了解你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其次还要夯实你在标书申请和书写方面的基础,这可以通过“看标书、观同行、查高手”的手段来达到目标,所谓看标书就是你要认真地研究别人是如何进行书写的,各个部分的侧重点和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不仅要了解成功标书的成功之处,最好也要研究没有成功标书的教训,丁香园提供有较多的标书可以进行学习;观同行,就是你要知道在你申请的领域,国内的同行专家在关注什么,他们发表有那些文章,如果你不幸进入他们将要研究的领域,一旦评阅标书落到这些同行的手里,你说你标书的命运会怎么样?如果你的标书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你说你标书的命运又会怎么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查高手就是重点关注近几年回国的“海龟”们的学术动态,一般来说,这些海龟们带着从国外学到的良好的学术品质,评阅标书比较严谨而且正直,但又相对比较铁面无私,因此你的标书要充分针对他们这个特点,进行“有的放矢”地书写,说不定会红运当头的。 第二个阶段:了如指掌。你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为自己涂金。如果你符合条件,可以考虑申请青年基金、地方基金,这些基金虽然可能在金钱的赞助方面偏少一点,但对工作基础要求相对低一点。如果你尽了力,即使得到小额赞助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第三个阶段:成事在人。这要体现你成文的能力,要尽可能地变通文字,要变“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我们简单地对这部分展开来进行叙述。 在标书的书写中,涉及到本话题关注的部分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以及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通常可行性分析从工作基础(学术思想)、科研梯队、实验条件、实验技术、交流与合作(国内、国外)五个方面来写,这个部分的书写切忌写成对自己标书的自我评价或吹嘘,一定记住,你要专家去评述的,而不是你把自己的评述强加给专家的,因此书写的角度一定要从学术的角度来写。 工作基础的书写其实就是对课题组过去工作积累的整体总结,一般的书写格式是这样的: 本项目是在原工作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入。申请者共发表了若干篇 SCI 论文,其中影响因子在 10.0 的 X 篇,在 4.5 以上(国际某领域 10% 最高影响力, IF4.5 ) Y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若干篇(见工作基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 …… 。本课题组在研究 …… 发现 …… 。特别是我们首次报道了 …… , / 或者:我们以可靠的证据揭示了(未发表资料)。再或者我们的哪些研究工作改变了以往文献报道的观点,这可能是 …… 参与 …… 的重要证据。因此,我们具有完成本项目的切实可行的、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这种书写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你可以进行组合和重新编辑,如果上面提供的你实在没有可采用的语句,不妨以更平实的写法对这部分进行书写。就是说 采用文献资料对你的立体依据进行分析,分析可以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虽然平实,但由于一方面可以补充那些不能在立题依据中书写、但不写又有缺憾的部分,另一方面可以凸现你进行学术研究的严谨,也有一种平实之美 。 在科研梯队方面,突出搭配的合理和科学,比如职称、人员组成、研究生参与方面都要注意,没有高级职称,一些评阅者会说缺少领军人物,没有中级职称,评阅者会说缺少中坚力量,没有低级职称,评阅者会说忽略传帮带的标书功能;没有研究生的参与,天哪!是人都知道现在完成标书的主要力量是研究生,没有研究生,你的标书是在开玩笑吧? 在其他方面,比如实验技术方面如果采用自己发明的技术,那是最好也不过了,不过采用成熟的技术也不妨通过应用文献加以说明。与国外国内的交流合作也很重要,特别是课题需要的试剂、信息和载体方面能够互通互惠,可以在标书中点出合作单位。 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 正因为研究基础在国基申请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才将这一部分放在最开始的位置进行交流,以突出你发表SCI论文的重要性。如果我告诉你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相信你会有同感的。通常参加标书评审的都是导师级人物,他们带有一些研究生,导师为了培养研究生的需要,通常第一评会交给研究生去完成,研究生会把很多精力放在立体依据的推敲上,他们由于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对你立体依据中引用的文献有时候可以做到随手拈来,对你的错误可以做到如数家珍,当研究生把这些缺陷汇报给导师的时候,这些评委们只要看看你的工作基础,就定下了他评阅标书中的优先赞助、同意赞助和不予赞助等结论。呵呵,我看到你在偷笑,你是不是这几年都帮你的导师在干这种活? 其实术业有专攻,作为评委不可能对自己审阅到的标书的内容都有切实的了解,但他们可以从你文字表述的内容和自己常年的经验分出三流九等。甚至只要有一个很小的错误他们也会拿出来,据此作为否定你标书的依据。 你所做的就是雕塑工作,拿着文字的刻刀一点一滴地完善,而在标书的部分给了你自己评价的空间,你认为自己的鼻子好,就要突出你的鼻子,你认为自己的脚趾头好,就要赤脚。这个部分就是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在写这部分前,你要躺在床上,认真地想想,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完成了这份标书的书写?是评职称的需要,还是强烈的兴趣?在这种书写的过程中,你对这个领域的进展了解多少?在这种进展中,你居于何种位置?是独创,前列,还是跟跑? 我强调一句,且不要因为自己是独创而沾沾自喜,切莫要因为是跟跑而垂头丧气,因为科学上的创新不一定意味着先进性,创新通常包括原始创新、借鉴创新、跟踪创新和集成创新等形式,往往对原有知识和内容进行修改后可以产生更大的科学推动作用,对原有零散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提升往往产生比原来更强的对科学的指导作用,这些创新在标书的申请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当然我们并无意否认原始创新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但这种创新毕竟只是很小一部分人能够做到的,你不相信,你去发明一下PCR技术、膜片钳技术、SiRNA技术? 搞清楚了创新的含义,我们就能更好地对自己标书的特色和创新性进行评价,想想是不是我们标书的特色具有“中国”特色,比如我们研究某少数民族在血细胞的表面抗原基因的表达与汉族的差异,或者华南地区的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表达?或者河南林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与食道癌的关系研究,这叫地区或者中国特色。这种标书由于特色和唯一性,通常在具备较完善的研究方案情况下较容易获得赞助。 其实并不是太多人写的标书具有这种中国特色,很多人研究的其实都是很基本的问题,比如缺血缺氧的脑水肿机制、某信号通路在什么中的作用等等,对这类标书的评价通常是有一定难度的。 介绍一下本人的观点。 1、要突出自己以前的工作,特别要突出自己现在的研究是建立在以前发现的基础上的。将以前的发现进行展示,本人首先报道了什么现象,在某方面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机制,实验证据显示什么可能参与这种机制,如何参与呢?本研究拟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获得什么样的可靠依据,说明什么样的问题。 2、一定要把你标书的卖点突出出来,技术上有改进,改进在那里?必要时要引经据典,将自己突出出来。 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 那么,怎样书写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这部分呢? 关于研究基础的书写,依照笔者的经验,最好分几个部分,这些部分包括SCI论文、涉及到标书立项依据的前期工作、有关标书涉及到的实验技术的工作基础几个部分。 SCI论文也许是最惹评委眼球的部分,一目了然,这一条非常重要。很多人在介绍标书的书写的时候,没有特别注意强调这一点,本经验把这各方面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本人也将此视为标书能否获得赞助的最重要的部分。坦率的说,如果这部分有高IF文章或者罗列有较多论文,那么想和你讨论的是这是不是973或者杰青申请标书? SCI论文是干货,那是揉不进水分的,因而也是作为最客观的标书评审依据。但是这并不是说接下来你可以轻视的。其实在立体基础和实验基础方面也同样有很多文章可作。如果用发表的文章表示你在这方面具备工作基础的话,那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在工作条件方面,主要包括实验条件和实验人员素质条件,这方面如果有特别值得书写的仪器或者人员的话,也可以着力介绍,比如如果你购买了具有其他实验室不具备或者比较昂贵的超高速离心机,这个机器可能帮助你完成标书中的关键的细胞器的分离工作,你可以将他作为一条专门予以介绍,甚至可以附上相片。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具备了较好的申请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开始深入国基申请的腹地,逐一对标书中的项目进行分析和解剖。 第二篇开篇语:前言(在第五计前,来个小过渡) 书接上回,但同时也得指出,上面书说得是你的工作基础,我把分为几个层次,并针对各个层次进行阐述。不过,每个人情况不同,起点就决定了标书可能中的百分率,部分人可能看的心惊胆战,但同时也觉得应该那样,呵呵,这就有点眉目了。 前面的四计说来说去都是一个主题,因此可以称为第一篇;接下来将进入第二篇,我们依次解说标书的题目;怎样选题;怎样设计研究方案;标书的各个部分如何书写。 我们计划在针对标书的书写方面将更具针对性,特别是将结合具体的实验技术去针对立题的分析,但我老婆害怕我们的思路被剽窃,又让我感觉头皮阵阵发凉。 我老婆在入地狱这方面有一个有名的笑话,我觉得有点残酷,不过想想,你要有这种平和心态去听听这个笑话,说不定你还真中了呢! 笑话是这样讲的: 从前有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写标书,但从来没有中过。于是有一天决定去地狱了解不中的原因。 第一个房间,小鬼们都在给犯人上刑,鞭打、电烙还有向头上浇热油,这个人就问,这些人都是什么人? 小鬼回答:这些人都是为凑热闹,明明没有什么水平非要去写标书的那些人,这些人增加了评委们很多的工作量,害的国家基金委都决定收钱评标书了。 然后小鬼问那个人:“你说这些人可恶不可恶?” 这个人吓的赶紧向前走,又到第二室,看到很多人都在烧红的铁板上走路,很多小鬼拿着皮鞭,在抽打着那些走得慢的人。 小鬼们介绍,这些人都是那些为了提职称,为了某些利益不得不写标书的人。 这个人看到那些烧得滚红的铁板,也吓的赶紧向前走。 第三个房间,是一个很大的池子,里面都是粪便,半丈深的粪水上立着很多人,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小碟子,里面盛着精美的点心,有蛋挞等各种好吃的。 这个人终于心动了,你想虽然是在大粪池上面吃东西,但至少不痛苦,于是这个人就问小鬼,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小鬼回答到:“这些人是很努力地在写标书,最后给了小额赞助。” 这个人想想这个不错,于是就要求进入这个房间,当他进入大粪池,面前也放上点心,准备开吃的时候,就听到外面小鬼在喊: “中午茶时间结束,现在开始倒立。” 第二篇 标书内核书写 第五计:狐假虎威(一) 其实我们在写标书时,第一件事就是我们要写什么。标书如何起题目,一般来说对很多人说这都是小case,同样对于评委来说,大多数对题目也是一扫而过的,毕竟多数人更感兴趣的是实质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似乎没有必要在题目上兴师动众了。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好的题目在标书中的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于理由,听我慢慢阐释。 1、吸引眼球的题目会使评委更多的对你的标书进行研究,有的评委并不是逐字逐句地对你的标书进行细细的审阅,他们的眼睛更像扫描仪,一目十行,而你在写标书过程中最为得意的部分如果没有通过题目醒目地呈现,那么只可能隐藏在字里行间,这就使评委可能错过这部分,或者一些外行的评委根本不会注意你标书最”性感“和最出彩的地方。 2、好的题目肯定是画龙点睛,你的标书写的很好,评委看后肯定会进行回味,这时眼光肯定会关注你的题目,如果题目不好,他会摇头:“这个人虽然有点头脑,但素质不高,交给这个人30万会不会浪费呢?”就在这一犹豫间,你的评语就可能由“优先赞助”改成了“同意赞助”,或者降低了你资助的金额。 3、即使你标书写的不好,题目起的出彩,也有狐假虎威的作用。至少你认真的琢磨过,下过功夫的标书首先就体现在题目上,那些平淡无趣的题目肯定是不受人欢迎的。 那么如何起题目呢? 不外乎开宗明义、凸现亮点、展现发现、设置疑点和设置玄机等等方法。 第五计:狐假虎威(二) 书接上回,本人继续娓娓道来,不管诸位给小弟掌声,还是给小弟批评指正,一个目的,让真正有才华之人得到基金支持,让大家的科研能够如日中天,有人说本帖子象易中天品三国,本人岂敢和易中天相比,不过话说回来,易中天为什么会那么红?还不是因为他迎合这个时期人们心理的潮流。 我们给标书起名字,也一定要符合这个趋势。迎着潮流而上的就会成功,逆着潮流而动的人就会被潮流吞没。上回书说到,给标书题目起名字包括开宗明义、凸现亮点、展现发现、设置疑点和设置玄机等等办法,现一一道来。 1、开宗名义:对于那些大家,在science、nature、cell上发表过文章的人(或者高于IF10),不用拐弯抹角,评委一看名字就会认真加以研究,天哪,其实我很想用学习这个词,但害怕评委看了,以后看到我的标书上去就枪毙了。比如在有关的retroviruses上面发现Ras蛋白的人,你说人家申请基金可以直接写Ras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足矣!他完全不必要再麻烦,而假如我们写同样的标书,或许应该这样起名字:异源三聚体G蛋白对下游调节蛋白Ras的基因表达研究,你可能通过单细胞微注射的方法,标书设计研究内容包括PI3k、GAP、Raf、hSos、Crkl等等分子的作用研究,比较这两个标书名字的区别,可以看出有本钱的人名字可以大气点,反之就要稍稍内含一点。不管怎么说,开宗明义都是最常用的方法,成功容易,失败亦然。 2、凸现亮点:标书的内核中肯定有创新的地方,这种创新也是一份标书的精华之处。不容否定,这种亮点的闪光度应该极大地加强,因此建议在题目中加以凸现。标书的创新不外乎思想创新、方法创新,如果你有新的思想,比如你在研究cGMP介导的蛋白激酶G诱发的生物学效应比如血管平滑肌松弛时,发现了NO的作用不同于文献上报道的那样,不仅仅起着松弛作用,可能在不同剂量时还起着收缩的作用,那么你就可以将此命名为“NO在cGMP介导的蛋白激酶G诱发血管平滑肌不同于文献报道的效应研究”。呵呵,你可能不熟悉这样的语言,其实这种语言非常重要,他就像黑夜里的亮光,象你秃头上的虱子,直接就突出了你文章的创新之处。当然新方法或者刚刚出来的新技术也是非常需要突出的,比如如果你文章中采用了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的2-D技术,你就可以将题目命名为“用单细胞2-D技术研究大鼠肾上腺……”,怎么样?有意思吧。 3、展现发现:在你实验中有一些发现,比如你发现了神经元凋亡时促凋亡蛋白Bim上调是不依赖于JNK/c-Jun通路,那么又获得了SP1直接调控bim基因的可靠证据,那么你就可以命名为“神经元凋亡时SP1对BH3-only蛋白Bim的转录调控”。将你的发现陈列,同时列出发现的可靠证据,这是标书命名中的上上策。 4、设置疑点:我看到一些好的标书,这些标书直接用疑问句来作为题目,尽管猛一看到,颇为不习惯,但细细品来,觉得非常受用,首先点出了研究的内容,其次设疑也表达了作者严谨的科研思维,你没有做到最后,就不能十分地肯定那样的作用。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份标书竟然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书写的,他竟然也用疑问句作为题目。 5、设置玄机:这点就不用我来解释了,地球人都知道。 接下来我们将推出第六计:书写摘要的艺术——字斟句琢。 第六计:书写摘要的艺术---字斟句琢(一) 其实我们的摘要通常是在最后才完工的,但通常这部分也是我们在写标书前心里都有脉络的。前几年的摘要通常被限制填写在一些方格框里,现在则是被限制在400字范围内,超过部分就不再显示了。 摘要这部分通常是评委最先看的,感兴趣就继续读下去,否则评委可能就直接下评语了: 课题设计太过主观,没有严谨的科学方法和思路,申请者也不具备该领域的基本训练,课题可行性太小,不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建议不予资助。 为什么评委能够直接这样说呢?原因在于你的摘要写的不好,没有诱发评委的兴趣点,或者你写的摘要摸棱两可,人家看的云里雾里,你说人家怎样满意?人家仅仅看了摘要就给下了评语了,呵呵!你要通过SSH技术进行不同发育时期细胞的差异基因筛选,但你在摘要的书写中没有明确写明这样作的意义,你说你设计的主观不主观?你想在单细胞水平进行SSH操作,但你明白不明白SSH所需要的最少的标本细胞数?尽管你在标书中写明了要进行的一种改良式的操作,但你没有体现在摘要中,当然评委会说你的可行性太小,不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结果。看到了最后国家基金委的意见,你会大骂评委,你会置疑评委看没有看你的标书,但一切已经为时已晚,为什么你不在摘要中将你的观点清晰无误地表达呢? 因此,我们强调摘要的书写要作到以下方面: 一. 规范化:标书的摘要书写和论文一样,其实也是有一套格式的。往往专家一看就知道写标书的人是不是科班出身,当然据此也可以大致得出是否给予赞助。 二. 条理化:从A到B,再到C,依次写来,切忌逻辑混乱。 三. 鲜明化:是就是,非就非。不能有含混的语句,要语句坚定,不要出现“可能......", "有助于”等等这类连作者都怀疑的语句。 那么怎样书写能够作到这些要求呢? 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书写的格式问题。 第六计:书写摘要的艺术---字斟句琢(二) 摘要的套式程序通常为: 采用......技术, 在......标本上,研究......的特性,探讨.......的机制,观察........的现象,分析.......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般来说,摘要中需要明确你采用了什么技术,这种技术是改良的还是传统的,你要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意义,而以上的套式基本上回答了这些问题。 我们的研究通常涉及几个关键分子,首先明确研究的标本,在细胞上或者组织上还是系统研究;需要研究这些分子的那些的特性,电生理特性、mRNA丰度还是蛋白质表达丰度;探讨那些因素的影响特性,药物探针的作用、过表达或RNAi后的生物效应;观察那些现象,是报告基因的表达,GFP的现色或者离子通道活动动力学的特性变化;分析那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通道膜蛋白被切去-COOH段后脱内化,膜蛋白离开胞膜,进入胞浆甚至深入胞核,会影响核内的那些基因的表达,当然你要指明怎样观察分子之间的作用;解决那些关键问题,是细胞缺氧的机制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等等。 当然摘要有多种格式,你可以灵活应用,不一定拘泥于以上的表述,你可以首先阐明你研究的意义,然后再灵活展开。 不管采用何种形式,一定要行文如流水,切忌不要混乱,条理要清晰,首先是什么,其次什么,然后是什么。因为摘要在你以后的计划书和结题中都有显示,所以一定要字斟句琢。 那么我们说进行完以上的工作,我们就将进入正文的书写了,但支持立体依据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部分是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引用和选择很有学问,我们接下来将对此展开论述。 请看第七计---好马须要配好鞍 第七计---好马须要配好鞍(四) 不知我这样说对不对,一份好的立题依据引用的文献在核心文献、外延文献、支持文献和垃圾文献之间合适的比例应该为30%:50%:15%:5%,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笔者长期研究的“科研成果”,通常比较理想的参考文献数量不低于25篇,太少让人看起来觉得论证不充分;但不宜超过40篇,太多感觉有些堆砌,因此最好介于25~40篇之间,当然也不是太绝对。 按照这个比例进行推算,核心文献应该不低于7篇,外延文献为13-15篇,支持文献在5篇左右,垃圾文献则应该尽量压缩,当然也不是说不用,有时候垃圾文献也是非常有吸引评委眼球的效果,所以垃圾文献在必要的时候也是需要的,但最好不要超过3篇。现分析如下: 核心文献通常是对过去国内外研究的review, 通常的要求是高IF,引用率较高,如果你研究的是热点,有充分自信的话,最好在立题依据中进行文献的标示。但你是那种明不见经传的小字辈,建议不要选用当前的研究大热点的课题,最好是研究热点中的冷点,体现在核心参考文献中的表现就是相对少的nature、scicence、cell的应用率,引用这类期刊文献也基本上是往年的,但你引用文献不乏你这个学科领域最高期刊的当年文献;如果你选题属于冷点中的热点,文献通常会表现为较少高IF文献,但引用高IF文献通常为当年文献,而且期刊IF应用呈现为梯度,从高IF到相对低的IF期刊,相对分布合理。我们最好在写完我们的标书后对我们的参考文献中的核心文献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评价自己选题的竞争力。 我们这儿推荐一个公式,即用15%Σ(IF/n)/Σ(IF/n)来计算你选题的竞争力,公式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总结提出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分子表示在你申请的学科领域中top15%影响力期刊中引用文献的IF*n的和,IF为期刊的影响因子,n表示的是年代因子,当年的为1,当年的上一年为2,依次类推,如果这个值超过50%,表示这个选题面临较强的竞争,若低于15%,竞争不强,但可能也没戏;我对本人中标的标书进行计算,基本上介于25~40%之间。 这个公式非常有用,在外延文献中计算的是我们选题的创新性,支持文献中计算的是我们的可行性。采用全部文献进行计算则可以算出在同等文字表述水平、同等研究基础的标书中,我们标书的中标率,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评价标准。 我们将在下一次中介绍如何引用文献 第八计----------谁敢横刀立马 正如诸位知道的那样,06年资金申请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 资金批准额度拉开幅度大,凡是有较好基础的通常给的金额比较大。 2. 青年基金申请成功率高,但金额相对比较小。 3. 那些具有较好滚动发展项目的容易受到支持。 为了应付这些新出现的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我们的思路,跟着形势走,永远没错。 但如何选题,尽管很重要,却并不是令每一个人都头痛的问题,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是老油条了,在申请基金这条锅里滚打摸爬已经有些许年限了,大家对申请什么都已经心里有数了。 我知道大家都很关注怎样写才能成功,其实概括一句话,就是,“太热的太难成功,太冷的太不容易成功;热中选冷的有戏,冷中选热的有门”。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大家去评说。 第九计:新想法,新策略 承蒙诸位,我已经又解密了几份帖子。 关于立体依据,最重要的要做到三点,这叫程咬金的三板斧,抡的要快,要很,上去就要把评委打懵,让他出一身冷汗,然后低头沉思,难道中国又出了个毛泽东? 第一:逻辑性要强。说话不能颠三倒四,本人有最深刻的感觉,口痴的人很难申请到标书,尽管他有满腹经纶,往往很难表达出来,象阮次山那样的人我们都可以数得出来。所以选题肯定会成竹在胸,但如何表达却是决定成功得关键因素。 诸位肯定记得曾国藩屡战屡败,但他上书皇上却说,臣屡败屡战,再加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能不感动吗?所以表达好非常重要。 表达的功底主要表现在逻辑上,如果前言不搭后语,干脆就不要投了。通常标书在选题依据上是这样写的: 别人做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接下来做什么,因为什么原因别人没有做,我们为什么可以做到。 举个例子,我们谈恋爱,首先追哪个女孩,谁在追,为什么没有追上,我为什么要追,我可以追上吗,这些肯定都会在我们心里盘算。 我以追我的老婆为例,老婆是一个美人,1米72的个子,长得象王静初一样,最重要的是老婆很聪明。 据说追她的人有一打。 首先我要对自己进行评估,我追上的可能性有多少。对应于标书就是你今年中的概率多大,概率不大,何必去费那个力气。 我在评估过程中惊异地发现老婆和我都有一个爱好,到周围的一个网球场打网球。 天哪! 这就象你在写标书的时候,突然发现你自己有很独到的一面,这种独到是任何其他人不可能想到的。 打网球就意味着我们接触的机会会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发生,我不必要刻意去做,对女孩子刻意去做的事会引起她的反感和警惕,这样的结果肯定是适得其反。 对应于标书就是你不用刻意评价自己的标书,拔苗助长,在字里行间流露着你标书的“黄金”含量,这叫“字字珠玑”。
1 次阅读|0 个评论
比例选择的理由?我的观点是有数字比没数字好,但数字绝不是终点
windlight 2011-9-12 19:56
-9-12 13:57 这是我在赵明老师的上海市教委对高校的分类评估做法值得商榷 的评论: 这跟师生比,生均经费,人均经费,生均场地等指标类似,都是宏观指标,在于引导学校工作资源的配置。还是经济学的次优选择吧。黄金分割比例为什么是那个神奇的数,而不是三七或四六。我想说到二八,其合理范围应该是一九和三七之间都算合理吧。 正好看到丁香园一篇评价EBM的帖子。 zt 曾经很崇拜EBM,终于一梦醒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而选择0.05而非0.04或者0.06本身就是人为武断的,大家看着顺眼用起来方便。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已经不能说是纯粹客观的了。0.0501和0.0499既没有多少差异又有很大差异,如同考试的59分和60分,实际只差一分,而前者不及格后者及格。 相同的原始数据,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统计会用到模型,用到correction......)虽然不会引起统计结果的很大差异,但出现从p value从0.051变成0.049,或者RR的95% CI上限从1.02变成0.98,还是有可能的。 随机100个受试者(ITT),80个完成研究(PP),中间脱落的、退出的,将采用统计学方法来处理missing data,但是再好的推论也只是推论,那20个患者最后的结果将只是推论。留下的80个患者,能否代表当初的100个患者,谁来回答?那20个患者,如果坚持下去,是否一定和推论一致,不一致会对研究结论造成什么影响,谁来回答? 曾经见过不止一篇跨国的、多中心的RCT,纳入糖尿病前期(Pre DM)的患者,随机分组,一组活性降糖药物治疗,一组安慰剂,期间不停药定期监测血糖,达到DM的标准(两组在DM诊断标准上是统一的)就视为已经进展为DM,退出按照DM处理,最后——活性降糖药物可以降低DM的发生率。现在活性降糖药物已经变成治疗PreDM的手段之一写进了教科书。没有人去问,不停药测血糖,今天还吃着降糖药物,明天就去测空腹血糖,能否正确诊断DM。 EBM很有意义,但EBM不是神,只是重要的参考。 也提到类似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有数字比没数字好,但有数字绝不是终点。
个人分类: 思辨|2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药中药化,中药现代化系列文章
热度 1 windlight 2011-8-1 18:22
赵凤光 丁香园斑竹开心豆爸看到我的 中药现代化园内地图 200404小结 非常感兴趣,今天我们在网上沟通了不少,这还是我头一次跟网友比较深入交流专业问题。 又学到了一个词, 西药中药化 。我还真是头一次关注到这个概念。开心斑竹分享了几篇文章,让人收获不少。特讲转贴汇总到此文。 zt 我和豆爸的对话有所删减 开心豆爸9:07:44 关于中药现代化,您现在怎么看? windlight9:09:07 中药现代化还是过渡,终极还是个性化给药。但工具可以标准化,现代化。药为工具,不是目标。可能还是体和用的关系吧 现在的中药标准化,和易用性不错了 但质量控制工作还很多事情要做。 市场感觉也不错 开心豆爸9:12:02 是啊,中药有很多基础性的研究还远远不到位 开心豆爸9:12:55 个性化给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是人体的基因的测序?还是? 标准两个字,分量很重 “是不是中医,与用核磁与否无关 关键要看其思维方法,理论架构,遣方用药的思路是中医的还是西医的,核磁只是诊断环节的一个具体方法而已。不涉及整体。 ” 开心豆爸9:30:15 中医的发展不在于抱残守缺,而在于海纳百川,吸收科技进步,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开心豆爸 9:33:41 关于中药现代化我也纠结了挺长时间。 现在更觉得中医中药不可分。 有些话题也挺有意思的:西药中药化 windlight 9:35:51 这个说法很有趣,有什么文章介绍吗 开心豆爸 9:36:00 目前主流的研究是:中药作为天然药物的仓库,在挖掘有效成分。 关于性味归经的研究几乎很少人在做 开心豆爸 9:38:43 http://zhongyi.dxy.cn/bbs/thread/1223687?keywords =西药中药化#1223687 岳凤先 提出这个话题近30年。 广西中医学院邓家刚教授新著《中药新家族化学中药》 化药中药化 开心豆爸 9:41:17 我买了这本书。虽然只是开始,还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更多中医的介入。 开心豆爸 9:43:15 现在中医药科研挺尴尬的一个方面,搞中药的不懂中医,而同时很多中医不屑于搞科研。中医与中药的脱节,使得两败俱伤。 开心豆爸 9:44:22 国内配方颗粒也搞了十几年了,逐渐有些企业慢慢搞出特色来。 windlight 9:55:22 至少最近一年吃中药,感觉包装还是不一样了 开心豆爸 9:57:30 配方颗粒原来是学日本的汉方 有接触过两个企业,康仁堂有点特色 中药与西药的未来 岳凤先 中药和西药的未来,笔者之见,可简单概括如下:保留中药优势,克服中药劣势;保留西药优势,克服西药劣势;中西药学终将结合与统一,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中药和西药的如上未来,乃为中、西医药学各自状况所决定,亦是客观要求所决定。 准备从如下几方面加以论述。—、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内涵及其相应的优势与劣势明确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内涵及其相应的优势劣势,是探讨中药和西药未来的基础,故先论述。(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科学划定的原则中药和西药分别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故其内涵的科学划定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药物本身要具备相应体系的特征或称相应药物的性能表述,即具相应基本内容,从而能按相应医学理论使用;第二,药物只有按相应医学理论使用时,才能称相应概念,否则,不能称相应概念。(二)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及中药概念内涵与其优势和劣势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为了确定中药的概念内涵,首先应当明确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即具备哪些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才能称作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因为这是确定中药概念内涵的基础和准则,笔者之见,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况,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辩证论治的原则,即确定机体的状况(包括病因、病位和病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或预防措施;若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的状况时(因尚可采取针炙、推拿、按摩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根据机体状况,确定疾病机理—证型,选择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药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治疾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又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具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则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 中药的概念内涵中药概念内涵,应具备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相适应的特征。具体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 1)药物本身性能以中医药学独特术语表述,包括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酸苦甘辛碱;归经,包括脏腑、经络、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沉、浮等。(2)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对人体状况认识的对应术语表述,如滋阴、壮阳、理气、活血、疏肝平胃、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治实秘或虚秘、治寒喘或热喘等。(3)药物配合使用时,各药间关系,主次有别,即按通称的君臣佐使关系,又考虑药物间的反畏关系等,共同组成一个功效整体,施治于人,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具如上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故称中药。若不考虑如上基本内容,而是考虑其他内容,进而按其它医药学或其它学科使用,则可不称为中药。总之,具中医药学术语表述的药物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这样的药物才称中药。 3 中药的优势与劣势上述中医药学的内涵及中药概念的内涵已经表明其优势和劣势所在:优势在于,以宏观知识来认识人体、药物及两者关系,进而考虑人体的平衡即健康状况,其宏观到将人体、药物及两者关系放到宇宙大环境来考虑人体平衡,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和心理因素,故所涉及的可变因素更多,更符合整体客观情况。所以,在防治疾病中,呈现着整体的准确性。例如用药物防治疾病时,药物较少呈现对人体的伤害,即毒副作用小。劣势在于,对人体、药物及两者关系从微观知识角度认识的缺乏。从物质角度看,不仅未达到分子水平,甚至细胞水平亦未达到,故对人体局部病变尤局部急性病,中医药学常呈力不从心之状。至于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微观指标表示的疾病,中医药学简直处于无能为力之状。如此,充分表明中医药学及中药的微观精确性差的劣势。简言之,中药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 (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及西药概念内涵与其优势和劣势1 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为了确定西药的概念内涵,首先应当明确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即具备哪些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才能称作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因为这是确定西药概念内涵的基础和准则。笔者之见,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为: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所见)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生理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表示机体的状况,并以此作为诊断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若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的状况的话(尚可采取非药物手法如手术,物理疗法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变化的针对性而选用相应药物,施治于人,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外因对机体的作用,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具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则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2 西药的概念内涵西药概念内涵,应具备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相适应的特征。 具体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 1)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学和化学性质来表述,如是固体或液体,是酸性或验性,水可溶或不溶等。(2)药物功效则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微观指标表述,如降低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升高血醣、抑制细菌、增加白细胞等。(3)药物配合使用时,主要考虑各药间的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变化,如沉淀、分解、氧化、成盐等。至于生物活性,则主要考虑各药各自作用结果(包括拮抗和协同作用),而不是按一个功效整体使用于人,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具如上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故称西药。若不考虑如上基本内容,而是考虑其它内容,进而按其它医药学或其他学科使用,则可不称西药。总之,具西医药学或称具现代科学微观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这样的药物才称西药。3 西药的优势与劣势上述西医药学的内涵及西药概念的内涵已经表明其优势和劣势所在:优势在于,以微观的现代科学知识来认识人体,药物及两者关系,微观到很高程度,药物的物质基础可达分子乃至量子水平,药物的作用表述可用微小电变化,微小化学变化,微小组织形态变化的相应指标,故临床用药时,对局部疾病表现较高精确性,呈现较好治疗效果。劣势在于,对人体,药物及两者关系从宏观知识角度认识不够,甚至达到不予考虑的程度,例如人体感到发冷,喜热饮等,此乃为人体状况的反映,但往往在用药时不予考虑,故难保障临床用药时对人体整体的准确性,这乃为西药毒副作用难以避免的根源所在,充分表明西医药学的宏观准确性的劣势。简言之,西药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宏观。 二、中药现代科学化是时代的必然中药现代科学化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说,未来中药将是现代科学化中药,如此,才能保持优势,克服劣势,适应现代人和法规的需求,同时,中药及中医药学自身能得以丰富和发展。 1 以微观知识为主体的现代科学构成时代特征的主体近三四百年,尤其近百年来,以微观知识为主体的现代科学得以产生并得到长足发展,主宰或影响着医药学及药物,更左右着人们思维和对客观事物包括对医药学及药物的认知和接受。在此顺便提及,近几十年出现了以宏观知识为内容的现代科学,如系统论,控制论,模糊数学等,但尚未构成人们知识的主体和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依据,尤其在医药学领域甚至尚未得以利用。故所指现代科学仍然是指微观知识为主体的现代科学而构成的时代特征。 2 时代要求中药实现现代科学化中药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中药,就要面对现代的人和现代的药用法规,而现代的人,其知识结构的主体为现代科学,即从微观知识方面来认识和接受中药及中医药学,可见,现代人对中药的宏观优势不能认识,能认识的药物只能是微观知识表述的药物,而此又为中药的劣势,故中药面临的是难于被现代人认识和接受的状况,其优势也就难于发挥,故中药为了发挥自身优势,就必须克服自身的微观劣势,即再获微观优势,可见,必须实现现代科学化,此为时代要求之一。时代对中药要求之二,就是对现代用药法规的适应,而现代用药法规的制定,则以微观知识为依据,故中药延续到今天,若再仅为宏观优势,那是难以被现代药用法规承认,面临非法状况,故应再获微观知识,实现现代科学化。 3 中药及中医药学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亦要求中药实现现代科学化中药及中医药学自身丰富和发展的历史。就包括着不断吸收同时代其它学科所取得的成果,以往为宏观知识罢了。正是在宏观知识的范畴内,达到较完善的程度,若想再取得较大发展,仅在宏观知识范畴内,看起来,困难较大,近三四百年,中药及中医药学发展迟缓,尤其在中药方面更加突出。表现在现今临床用药方面。几乎难以与三四百年前没有较大区别,如此表明,中药及中医药学自身若欲取得较大丰富和发展,应当吸收微观知识以克服微观劣势,即应当实现现代科学化。 4 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为获现代科学化中药,对中药应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包括化学,药理学,临床学,制剂学等多方面的现代科学研究,使之具备现代科学的微观内容。但应注意,将中药研究成具现代科学内容的药物,更具体讲,如西药样药物,是不是就是现代科学化中药,换言之,将中药研究成西药,是不是就是中药现代科学化?前已述及,西药仅具微观优势,不具中药的宏观优势,丢掉中药宏观优势的现代化,显然不是真正的中药现代化。如此,就摆在前面的一个问题,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是什么?即一个药物具备哪些基本内容,才能称现代科学化中药?笔者之见,现代科学化中药应当仍具中药优势,同时克服微观劣势,即再获得微观优势,故具体标志为 1)仍具中药基本内容,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即仍为中药;(2)对中药基本内容给予现代科学的阐述,包括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物质基础达分子乃至更小物质单位的表述;生物活性则达到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的微观指标和术语表述。如上(1)(2)两点,缺一不可:若缺(1)则不为中药,无从谈起宏观优势的保持;若缺(2),则仍为现有中药或称现状的中药,仍属微观劣势,只有(l)(2)均具备的药物,才为现代科学化中药。对现代科学化中药的两点标志,还可作进一步表述:其物质组成清楚,即明确其组成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其作用,即可针对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的疾病而使用(又可理解为能针对西药学概念的疾病而使用),又能针对中医药学的病征和证型来使用。换言之,用中西医结合的术语讲,未来中药将是对病又对证而使用的药物,如此状况的药物,能具中医药学的宏观优势,又克服其微观劣势,即又获微观优势,从而能准确与精确地来防治疾病。5 中药现代科学化的主要途径为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从字面就可理解,中药加现代科学,即对现有中药按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而研究,就能得到现代科学化中药,一般来讲,应当如此,此为中药现代科学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具体如何研究,此处不再多述。应特别指出,客观运作,却非易事。以人参为例,对其进行现代科学的化学研究,历史超过百年,化合物已确定百种以上,但其现代科学的物质基础,尚不能说已经确定,表现有二 1)不断有新化合物陆续发现;(2)已知物再混合,还不能等于人参。人参的生物活性研究,仅从药理学角度而言,所见人参专著所引文献, 其数达几千篇;研究历史而达百年:不断有其新作用报导,如此可见,其生物活性仍不能达现代科学化。人参如上情况,固然与已往未从现代科学化角度进行研究有关,客观亦非易事。再以人参为例,为研究清楚人参所有成份,从植物化学发展水平看,是可能做到。但若真正运作,实有困难之处。如人参所含多醣类,蛋白质类等大分子,研究清楚其化合物种类和数量,诚非易事。再从药理作用研究讲,人参的中医药学功效,主为性温和补气,而这两个方面均指对全身作用的反映,若从微观进行研究,势必涉及人体各方面的生理、生化、病理指标的影响,如此工作量将很大,总之,从现有中药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决非易事。为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除从现有中药这一途径而研究外,是否还能有其他途径?为此,先看下表:现代科学化中药具中药基本内容具现代科学内容现有中药具中药基本内容缺现代科学内容现有西药缺中药基本内容具现代科学内容   如此表明,若使现有中药和现有西药保留所具内容,研究确定所缺内容,则均可得现代科学化中药。这就是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的两大途径———从现有中药和现有西药而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从现有中药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之难,已为上述。从现有西药获现代科学化中药,实际是研究确定现有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那么它们也就成了中药。笔者于1982在〈医学与哲学〉杂志第一期以“试论西药中药化”为题,公开发表西药中药化论点,即研究确定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的过程和结果,称作西药中药化,此为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的另一途径。关于西药中药化的相关问题下述之。 三、西药中药化是克服西药劣势的最佳选择未来的西药,应当是在保留微观优势,又克服宏观劣势,即再获宏观优势的药物,从而达到能被临床精确而准确使用的药物。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笔者之见西药中药化为最佳选择。1 西医药学克服西药劣势的艰难性分析西药劣势的突出表现:毒副作用突出;新要研制困难,即周期长,花费大,又具毒副作用。为此,西医药学做了多方努力,但收效甚微。原因何在,在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自身,即以微观知识为基础。换言之,在于宏观劣势。西医药学若欲从微观知识角度克服西药劣势,势必需要对西药在机体内的作用作广泛的微观认识,进而总结出宏观内容,使得宏观劣势得以克服,即再获宏观优势。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人们现时对人体整体的微观认识还很不够。这从多方面可以证明,例如,很多疾病的病因从现代科学角度尚不能认识,更确切地讲,现代科学尚不能解释很多疾病的病因。在此情况下,若想使西药对人体作用的微观各方面均得以认识,可以说是很难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故从西医学理论体系自身来解决西药的宏观劣势,类似于人们自己想提着头发离开地球一样的艰难。然而客观上又要求西药克服其宏观劣势。 未来西药如何才能达到如此要求?只能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之外来寻找办法,起码现今是只能如此思考和操作。 2 西药中药化是克服西药劣势的最佳选择西药的宏观劣势克服,中医药学是可担当此任的。根据在于 1)中医药学及中药具宏观优势;(2)中医药学和中药与西医药学和西药,都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科学和药物,两者具有内在的共同性。据此,自然会引出如下思路:若能使西药亦获得中药的基本内容,那么西药也就具备了宏观内容,而获得宏观优势,微观劣势得以克服。而正如前述,令西药在获中药基本内容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笔者称之为西药中药化。鉴于西药已是法定药物,在临床使用中,中医药学再给予其中药基本内容的认识和确定。对此,中医药学是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的。尤其今日的中医可在医院进行研究,更具很多方便之处,故西药中药化是克服西药劣势的最佳选择。3 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论证关于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在前述中已有所提到,更在笔者以往相关文章中作过较详细论,为了此文的完整性和给新读者以方便,此处再做简要性论证,西药中药化是可能的。第一,从理论上讲,中药和西药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作用对象均为人体,即均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药物,故两者具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第二,从历史上看,中医药学丰富和发展的历史,就包括中药品种的增加。新中药来源有:非药物物质或其它医药学的药物,如蒙药,印度药;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物质,如砒霜,冰片;混合物或单体化合物,如砒霜即为三氧化二砷,冰片即为右旋龙脑。如此表明,连不是药物的物质都能被中医药学吸收为中药,即能令其具中药基本内容,显然,作为临床已在使用的西药,是完全可能被吸收为中药,即中药化。第三,从反证上表明,西医药学能吸收中药为西药,说明中药和西药具有共性,可见,西药亦应能被中医药学吸收为中药。近代,在此方面作了多类研究,包括中药的部分成分乃至单体化合物,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均可被吸收为西药,故西药亦能够中药化。第四,从实践上证明,西药确能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本世纪初期,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有阿斯匹林为辛凉解表之性能,用来治疗外感风热之病证,且组成阿斯匹林石膏汤用于临床。六十年代出版的〈北京市老中医经验汇编〉载有姚正平医师关于对考的松的中药性能认识,“考的松类西药,似一种阳性药,具有资助肺脾肾阳气的功效。”笔者于1982年发表西药中药化论点后,陆续有具体西药的中药性能研究结果报导,且较多是临床研究结果。例如,利血平;性凉味甘,归肝肾经,具平肝熄风功能,临床表明,用于肝阳上亢高血压,具效;用于痰浊内阻高血压,不效。再如,头孢拉定;性味为苦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清热解毒功能。临床表明,用于实热证细菌感染者,具效;用于虚寒证细菌感染者,不效,且易致菌群失调的二重感染。总之,西药中药化是完全可能的,从而使西药再具中药基本内容,克服其宏观劣势。4 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基本方法现代对药物性能、功效、毒性的研究确定,一般程序是先做动物实验研究,再过渡到临床研究,最后确定之。但作为西药中药化研究,若依此法来确定西药的中药性能、功效、毒性等基本内容,则具很大局限性,乃因现今与中医临床一致的实验动物模型鲜见。当然,此类方法不应完全排除应用。但也只能供作参考。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应当是临床研究,乃基于如下两方面情况:第一,中医药学对中药基本内容的确定,历来是由临床研究来确定的,即根据药物对人体作用情况来总结,归纳确定,如对寒证有效,对热证无效或致毒性,那么此类药为热性。其它亦然。 第二,西药已是法定药物,可在临床使用,在使用中进行研究,显然应允许。故具体研究方案和方法为:按西医药学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并根据西医药学理论和西药基本内容,选择相应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用药前后,均给患者进行中医药学诊断,那么,此西药所致中医临床诊断的变化,则是其中药性能、功效、毒性的反映,据此可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使达中药化。前述的利血平,头孢拉定的中药基本内容,则是如此研究确定的。即利血平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于高血压患者,客观仅对肝阳上亢高血压者具效:头孢拉定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于细菌感染者,客观仅对实热证细菌感染者具效。如此,则使一药又获中药基本内容,即又获宏观优势,克服了劣势,增加使用的准确性,预防或根本避免了毒性作用对人体的危害。西药中药化研究,使西药展现出美好的未来,相应意义却是多方面的,此处不准备详述,仅作如下提示:具现时和长远意义;具实践及理论意义;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具医药学意义和文化意义,一句话,为中医药学在当代对人类再做新贡献的重要所在,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声望的重要一举。 四、中药学与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从前述的二三两部分的论述,已经表明中药和西药的结合与统一。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化,即现代科学化中药,体现着宏观与微观的统一:西药中药化,即中药化后的西药,体现着微观与宏观的统一,故均为共同内涵的药物,呈现着结合与统一。为深刻认识中药学与西药学结合与统一,故从第一部分的角度,再做些论述,即中药学与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1 中药学和西药学是能够结合与统一的今天,中药学和西药的各自存在,是从不同角度对药物认识的结果,即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分别认识药物的结果,但无论如何认识中药和西药,却具如下事实:中药和西药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作用对象均为人体。正如前述,中药和西药具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正是此基础,中药学和西药学终将结合与统一。2 中药现代科学化的实现,就是中西药结合与统一的到来中药现代科学化后,则具中医药学的宏观优势和现代科学的微优势,达到准确性与精确性的统一。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的另一途径,则是西药中药化,中药化后的西药,同样具备中医药学的宏观优势和保留西药已具的现代科学的微观优势,亦达到准确性与精确性的统一。可见,中药和西药在未来均可称作现代科学化中药,故中药的现代科学化内容,正是包括了现有西药的现代科学内容,从而体现着中西药的结合与统一。 3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这从前述内容,已经充分表明,此处再从认识论和辨证法角度加以阐述。中医药学及中药优势在宏观,西医药学及西药的优势在微观,认识论和辩证法表明,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微观则用来阐述宏观,但决不能包括和统帅宏观。可见,具有宏观优势的中医药学及中药,必然作为中西药及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此种哲学和理论的认识,在实践中能得以表明,将中药研究成西药,尽管从表面看,现有中药又具备了现代科学内容,呈现着微观优势和使用的精确性,但因失去宏观优势,使用却难保准确性,又呈现了西药的弊端,如毒副作用的突出。 若将西药中药化,即研究西药而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则能在保留微观优势的同时,又获宏观优势,呈现着精确性与准确性,可见,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的内容,是中药医学。至此,本文已可结束,因为已经论述清楚中药和西药的未来:保留中药和西药的优势,克服其劣势,最终实现二者的结合与统一。具体讲,保留中药的宏观优势,克服其微观劣势,实现途径为中药的现代科学化;保留西药的微观优势,克服其宏观劣势,实现途径的最佳选择是西药中药化,最终使现有中药成为能准确而精确使用的药物;现有西药成为能精确而准确使用的药物。 正是由于未来中药和西药,均为宏观与微观优势兼具药物,能成准确性与精确性共有药物,中西药及中西医药学得以结合与统一。 如此的中药和西药的未来,尽管终将实现,但现今在走向中药和西药未来的道路中,还存在很多误识,故有必要使此文再作延长,即再讲如下的第五个问题:五、中药和西药向未来发展过程中应澄清的几种误识现在有些误识,正在阻碍着中药和西药向真正的未来发展,对此,若不澄清,中药和西药真正未来的到达,将会延缓。现择几种主要误识,加以剖析,以达澄清。促进中药和西药真正未来的早日达到。1 西医药学是标准医药学,西药是标准药物。西药是标准药物是基于西医药学是标准医学的观点,此种观点,虽然鲜见明言,但多方面的表现,却是基于此种观点。 首先,认为西医药学是先进的医药学,在医药卫生、医疗保健等多方面的标准是依西医药学相关内容而制定;第二,西药为标准药物,只有将中药研究成西药,才是正常,才是方向。据此观点,在新药研制认可方面,即新药评审内容方面,只有将中药研究成新西药的内容要求,而无将西药研究成新中药的内容要求。如上的认识或称观点以及实际表现,实在是对中西医药学和中西药的误识。此类误识,近些年在中西药关系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之所以称视西药为标准药物为误识,正如前述,中药和西药各有优势和劣势。如此的误识,势必仅承认和坚持西药的微观优势,而不需克服宏观劣势;对中药则重视劣势的克服,而不顾宏观优势的保持,结果只能是中药和西药真正未来的不能实现。 现今,从中药及中医药学来讲,危害更大,以西药为标准药物,将中药研究成西药,势必致中药临床无药可用,(因西药尚不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导致中医药学的消亡。那种一边讲中药重要性,一边却将中药研究成西药的作法,实质是从中药角度来消灭中医药学。不管具体人的主观愿望如何,只要如此作为,客观效果定然如此。2 微观知识构成的知识体系才为科学微观知识构成的知识体系才为科学,此种观点本身就是对科学的误识,更是视西医药学为标准医药学,视西药为标准药物的误识的理论基础,因为西医药学和西药是以微观知识为主体的现代科学为基础。 微观知识构成的知识体系是科学,宏观知识构成的知识体系同样是科学,按现代观点,一门精密的科学必须备三条标准 1)正面精验累积;(2)概念陈述的单一性;(3)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即系统化。仅符合(1),则为原始科学,仅符合(2)(3),则为伪科学。正面经验是任何知识体系科学性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正面经验才能在必要时予以重复和验证。科学是应能重复和验证的。这一点中医药学和中药是极为突出的,翻开中医药学典籍,几乎记载的都是如何用药物(尚有其他方法)治好疾病的内容:实践中药物的作用如地黄滋阴,人参补气确能重复和验证。陈述的单一性,中医药学及中药亦很突出,每种概念是有其限定内涵的,例如药物的寒性或热性,疾病的热证或寒证,辩证论治的理、法、方、药等,均有特定内涵。至于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系统化,中医药学及中药更是具备。因为中医药学有理论,有实践;理论指导贯践;实践丰富和发展理论。对中医药学的科学性问题,德国学者M波凯特(ManfredPorkert)曾言“中医—让我说出来叫你们大吃一惊———除了还有一点原始科学和伪科学残馀外,大部分属精密科学。” 可见,以宏观知识构成的中医药学及中药,是科学和具科学性的药物。宏观知识或微观知识构成的相应知识体系均为科学,即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均为一门医药科学,各有优势与劣势,这才是正确的认识,才有真正的中药和西药的未来———准确性和精确性共具药物。3 中西医结合是中药现代化必由之路所谓中医结合是中药现代化必由之路,这就意味着中药现代化应当在中西医结合之后,如此认识,恐不尽然。在一种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应当是医学和药学两大方面有机结合,两者关系应当是即有区别,又密切关联。区别在于各有侧重,医学是以人体状况的认识———诊断及药物的选用为主要的对象;药学是以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侧重于药物功效确定及制备;关联在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决不是彼此可包含或替代的关系。如此可见,中西医学结合可促进中西药学结合的实现,决不是中西药学结合一定要等到中西医学结合后才能做起。正是中西医结合是中药现代化必由之路的认识或称观点,那么,中药现代科学化的单独研究工作可放后,形成今天中药现代科学化滞后的局面,不能不说与此认识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今天的中药和西药仍处各自优势和劣势状况,没能出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药物。好在现今中西医学结合取得了较大进展,即达辨病与辨证结合诊断,呈现着微观优势与与宏观优势的结合诊断。如此,要求与此相适应的药物,促进中西医药学结合。如果当初不是如此认识,即中药现代化必由之路为中西医结合的话,中西医药学结合会早日实现的。客观讲,若中西药结合先行,可能更利于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实现,因为药学较易于研究,同时基础较好,药物的功效,客观表述着医学内容。未来中药和西药具备宏观及微观优势后,势必促进中西医学结合,最终实现中西医药学结合。 4 中药是天然药物,故中药毒性小首先应明确,药物是指制剂,制剂前的与药物相关物质,只能是原料。再者应明确,天然药物乃指药物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动物,植物机体制备,或者为宇宙自然存在之物,如矿石等。最后应明确,由天然产物再制备的物质,并不能简单再称天然产物。根据如上共识,再看中药到底有多少是天然药物。中药制剂由中药饮片制备而成,中药饮片由中药材或称中药生药制备而成。很多中药饮片是由中药材经热、水、酸等处理而得,处理过程会发生成分的改变,如熟附片是附子制备的生附片加热加水处理而得,内中产生乌头硷的水解,故熟附片不能再简单称作天然药物。更很多炒炭类而成的中药饮片,显然更不为天然药物。由中药饮片再制成中药制剂过程中、更多还会发生内中成分的变化,不为天然药物了。真正是天然药物的中药,仅剩如麦冬口含,生附片及生大黄片等的直接使用者等为天然药物,为数极少;故不能由少数中药为天然药物而统称中药为天然药物,还是如前述,中药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之认识为宜。视中药为天然药物。对其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则不必再顾及其优势保留及劣势克服,更不会想到将人工合成的西药再中药化,使之再获宏观优势,克服微观劣势,即不会有中药和西药的真正未来。至于中药毒副作用小或少而归于中药为天然药物,更非事实,纯属误识。上述中药为天然药物,以属误识。中药毒性大小,乃由中医药学理论决定,按中医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使用,则毒副作用小或少,否则,则不小或少。例如桂枝,本为毒性小之药物,但有“桂枝下咽,阳证以亡”之谓,因此为热性药,若用于阳证,属不对证,毒大。在此特别强调一下,当今在很多情况下将中药当西药用,而不顾中医药学理论而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所出现的毒副作用,都归罪于中药,是不公正的,客观乃为西药毒副作用。正是这种归罪,使人误认,避而不用,限制使用,此况多有报道,如此难有中药的真正未来到达。5 其它误识还有很多,如中药科学化,中药能卖出去的国际化等等,不再———列举和剖析了。小结几句,结束此文:中药的优势,在于理论体系———中医药学;中药的劣势,在于技术方法———现代科学;西药的劣势,在于其理论体系———西医药学。未来的中药和西药,保留现有优势,克服现有劣势,达到宏观与微观均具,准确性与精确性并有的新型药物,实现结合与统一。未来中药和西药的结合与统一,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前提是中药的现代科学化。故可预见,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药学,将是中药学占主导地位的药学,此乃为中医药学在当代再对人类健康和世界医药学做出新贡献的重要所在,进而成为大大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地位的扬眉吐气之举,此为中国医药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重任,任重道远,愿与同道携手共进。 原载《台北医学大学药学系迎新专刊》药学专栏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3857 次阅读|1 个评论
推荐:丁香园用药助手,查询药物说明书非常方便
digela 2011-7-27 23:01
推荐:丁香园用药助手,查询药物说明书非常方便
iphone版 android版都有 http://drugs.dxy.cn/phone.htm 软件最新特性: 1.按照药品生产厂家说明书整理汇编,保证数据的规范和权威性; 2.通过药品中文名称,首字母简拼,商品名,通用名方便找到目标药品; 3.通过疾病名称,找到各科室常用药品,并可随时收藏个人常用药; 4.汇集常见药品的相互作用数据,并有参考文献来源,方便医生临床用药时参考; 5.通过药品颜色、形状、剂型,可准确定位到不知名的药品; 6.专业的UI设计风格,人性化的操作体验,努力树造健康行业移动应用标杆。
3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SCI投稿过程总结、投稿状态解析、拒稿后对策及接受后期相关问答
热度 1 jiaqionghit 2011-7-27 15:52
转自: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42433 来自丁香园bbs SCI投稿过程总结、投稿状态解析、拒稿后处理对策及接受后期相关问答综合荟萃目录(重点是一、二、四、五、六): (一)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投稿过程相关经验总结 (二)SCI期刊投稿各种状态详解及实例综合(学习各种投稿状态+投稿经历总结) (三)问答综合篇(是否催稿、如何撤稿、一稿两投及学术不端相关内容等) (四)如何处理审稿意见(回复意见、补实验、润色、重整数据、作图及调整、申辩及其他) (五)Reject 或者Reject and resubmit后的对策和处理 (六)稿件接受后期的相关问题(作者信息、地址版权、单行本、彩图费、版面费、如何汇款、清样相关等) (七)进阶篇(如何选投SCI杂志、各专业方向期刊选择、SCI写作经验) (八)备用预留贴 (九)园友意见综合篇(欢迎各位版大、站友拍砖,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利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投稿过程相关经验总结 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总结提示语 : 1)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区别: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通信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于论文作者名单的最后(使用符号来标识说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文章的成果是属于通讯作者的,说明思路是通讯作者的,而不是第一作者。第一作者仅代表是你做的,且是最主要的参与者! 通信作者标注名称:Corresponding author,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或 The person to whom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paper should be addressed 若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以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的署名方式,并说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2)作者地址的标署: 尽可能地给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有二位或多位作者,则每一不同的地址应按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本以相应上标符号的形式列出与相应作者的关系。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应该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期刊大部分以星号(*)、脚注或者致谢形式标注通讯联系人。 3)挑选审稿人的几个途径 : 很多SCI杂志都需要作者自己提出该篇论文的和您研究领域相关的审稿人,比较常见的是三名左右,也有的杂志要求5-8人。介绍几个方法: ①利用SCI、SSCI、AHCI、ISTP检索和您研究相关的科学家;②文章中的参考文献;③相关期刊编委或学术会议的主席、委员;④以前发表的类似文章的审稿人;⑤询问比较熟识的一些专业人士;⑥交叉审稿,邀请以前的作者;⑦若是团队序贯研究,斟酌考虑自建期刊审稿人专家库。 4)重视审稿人较为关注的问题,对照修改自己的稿件最后定稿 ①有的审稿人特别重视是否有比较明确的假说和意义凸显点存在(我之前投shock有位审稿人就是抓住这个不放,重投杯具原因之一就在于此);②论证是否合乎逻辑,讨论和结论十分合理;③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妥当;④内容是否新颖、重要;⑤文字表达是否正确、简明、清楚;⑥实验描述部分是否清楚并且能被读者重复、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⑦论题是否适合于相应的期刊;⑧图表的使用和设计是否必要、规范、清楚;⑨摘要、引言、体例是否合适。 5)合理应用一些小技巧 :①了解所投杂志刊登文章的主要方向,投其所好;②阅读目标期刊的征稿说明,按要求逐一修改;③参考文献要有1-2篇来自该期刊或者审稿人;④请在该期刊发表过较多文章的同行或朋友修改一下文章。 6)稿件及其相关材料准备 :Manuscript.doc、Tables.doc、Figures(多大多数杂志要求tiff格式,少数可接受jpg等)、Cover letter,有时还有Title page、Copyright agreement、Conflicts of interest等 参考链接—— 【 经验】SCI收录各杂志网址快速查找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0667809 【经验】 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问题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4090011? 【资源】 SCI在线大讲堂视频和PPT资料免费下载 ——详细目录请看图片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49494 【经验】论文投稿经验总结--初级入门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7990912 ? 【经验】我第一篇SCI 投稿经历(分享)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83429 Re:【求助】 请问SCI和SCIE的区别?在SCI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算SCI论文吗?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500373?age=0tpg=1ppg=1#19500373 【经验】如何查找投稿时要求提供审稿人及其email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0112102 【转贴】如何选择审稿人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524832?tpg=1age=0 【经验】如何了解期刊及投稿指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659425 【求助】投专业杂志还是投综合杂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744617?fromRecommend 【经验】 SCI投稿--初级入门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3979404 ? 【经验】推荐什么样的国际审稿人?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60098?tpg=1age=0 【资源】2009年中科院公布的最新SCI期刊JCR分区表-依各学科中的等级划分期刊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043585 【讨论】讨论下各位战友如何“辨明”或“圈定”专业内的top professor?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08169【资源】sci文章投稿经验技巧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6921832? 【求助】如何在cover letter中规范表达 “已得到通讯作者授权代为处理整个投稿事宜”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02679?tpg=1age=0 【交流】【丁香园精华帖】一篇SCI论文有趣的投稿过程(本帖获120同行票、11500点击量、被归档入丁香园【精华帖】)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068595 【交流】论文版庆新年活动三:分享2010-2011年你的接受经历及其经验(投稿经验已经按照杂志顺序整理在第二贴,不断更新中)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140787 【转贴】学术期刊投稿术语-第一次投稿必看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284378 【求助】求0IF2.0的医学综合杂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977522 【 求助】求2.0IF5.0的医学综合杂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959743 【共享】 Springer学术期刊投稿流程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8181395 【共享】 关于Elsevier期刊投稿状态变化 (从Submitted to Journal,后成为with editor,状态再次变回Submitted to Journal)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5180493? 【资源】Sci 从投稿到接收全过程信件模板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156035 【交流】文章署名时学位缩写问题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964868 【共享】稿件状态说明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4286868?fromRecommend 【资源】论文版常见论文撰写、投稿和发表疑问荟萃(求助之前先搜搜)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0104166?fromRecommend 【资源】论文版精品荟萃-阅读、撰写、投稿、发表和科研经验和资源集锦(已经更新至2011.01.27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074968?fromRecommend 【经验】分享SCI论文写作资料(可以下载)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903069?fromRecommend 【共享】sciSCI论文写作全指导(从选题-投稿-写作思路-修改-共82篇)下载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0736344?fromRecommend 【交流】发表SCI的一般流程是哪些呢?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762173?tpg=1age=0 【交流】研究生生涯——SCI菜鸟成长之路(加分)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747281?tpg=1age=0 【共享】常见的稿件状态词汇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674471?fromRecommend 【经验】 DXY关于投稿状态的讨论贴汇总 【投稿状态】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5449268?fromRecommend 【求助】选择hepatology还是mol cell bio?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6489?tpg=1age=0 【讨论】ACS期刊审稿意见求助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4112?tpg=2age=0 【求助】有投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的战友吗?它对manuscript格式有什么要求啊?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9610?tpg=2age=0 【求助】万分火急:大家给推荐几个食品、生物、免疫、方面的SCI杂志,要快,其他条件都次要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02657?tpg=2age=0 【求助】急问:稿件投错了杂志(还处于未审状态),已申请退稿,能同时向别的杂志投稿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49564?tpg=2age=0 (二) SCI期刊投稿各种状态详解及实例综合(学习各种投稿状态+投稿经历总结) 1.Submitted to Journal 刚提交的状态—— 新手请看这里!!! 一般的步骤是这样的 : 网上投稿-Submit a manuscript:先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 paper一栏,先以通讯作者的身份register一个账号,然后以author login身份登录,按照提示依次完成:Select Article Type、Enter Title、Add/Edit/Remove Authors、Submit Abstract、Enter Keywords、Select Classifications、Enter Comments、Request Editor、Attach Files,最后下载pdf,查看无误后,即可到投稿主页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 总结提示语: 对于投稿之前和提交确认投稿过程,这里还需要对投稿新手强调以下几点。因为这些小问题被编辑评个低印象分不划算,被打回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一条条说来: 1)大多数系统是要求word投稿正文内容的,pdf多不为接受格式。但也有很少数要求用pdf格式的,务必注意细看稿约。 2)文献格式是否按拟投杂志标准要求核准?有的投稿系统是可以直接检查的。 3)引用文献条数是否符合该杂志要求?有的杂志不特别要求,有的还是非常重视的。如我之前投shock杂志,编辑和一位审稿人都提到参考文献不要超过35条。如果你文章写完后,能够适当精简文献条数,那么,请删减几条吧。 4)很多系统要求勾选同意一些如伦理道德的声明文件 5)提交后可能会有一个小栏目提示对提交图片的质量做了初步审查(不合格的最好重新作图再上传) 6)绝大多数投稿完成后需要view submission和最后确认(approve submission)。view submission 就是要求你再整体看看投稿填写的这些资料信息+cover letter+正文+图片表格,所生成的pdf全文是否满意、合格,也是你投稿完成前最后一次检查的机会了。PS:有的新手可能不注意这点,提交后就不管了,还开开心心以为自己投稿成功,殊不知结果邮箱里一直没有收到投稿后的邮件回执和稿号,直到最后纳闷几天了才回去看系统状态。 2.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 文章到了编辑手里了,证明投稿成功 3.With editor 若投稿时未要求选择编辑,则先到主编处,主编会分派给副主编或者其他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 I)Awaiting Editor Assignment指派责任编辑 II)Editor assigned是把你的文章分给一个编辑处理了。 III)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如果编辑接手处理了就会邀请审稿人了。 总结提示语: 一般情况下,投稿(submit)状态后一个星期内会出现编辑处理稿件(with editor)这个状态。很多老外编辑很不能理解中国人喜欢催稿,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像国内某些期刊一样能拖上一年半载再给屁大点修回意见。要适当给编辑一点时间处理,他们也很忙的。不要轻易催稿,也有人因为催稿而立马收到杯具消息——不知是编辑不耐烦了,还是一种巧合。当然,如果submit四个星期后网上投稿系统还没出现with editor状态信息,就要询问主编了,要注意委婉用语。不过要注意,也有期刊没有with editor状态。 参考链接—— 【求助】投ATS近5周了,没音讯,焦虑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92202 【求助】小修后with editor七周,催稿成功(附催稿信)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4272024? 【求助】催稿信发给谁--催稿信发送成功,稿子被拒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5285335?fromRecommend 【求助】第一次投稿phytochemistry,revised 之后一个月了还是显示with editor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9527242?fromRecommend 【求助】lung cancer的with editor状态多久?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9400667?fromRecommend 【求助】投BBRC已经11天了,状态一直是with editor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3155452? 【求助】medical hypotheses投稿半个月还是with editor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7065808? 【求助】BBRC投了三周了,还是with editor,我该怎么办?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674471?fromRecommend 【求助】投surgery后with editor整整20天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290881 【求助】“with editor”状态一个月了,无限等待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0692023? 【求助】投稿SCI文章一个月了,状态还是with editor,不知是否可以发信询问?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264917?fromRecommend 【求助】第一次投稿,with editor一个月了,怎么回事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8080438?fromRecommend 【求助】请问文章投出2个月后从with editor变到under review是什么意思?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761478?fromRecommend 【求助】"With editor"状态究竟要延续多久?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7147525? 【求助】with editor要多长?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2298671? 4. with editor后送审可能有的2种状态(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或Reviewers invited ): 总结提示语 :Ⅰ)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就是编辑没找审稿人就自己决定了,一般而言此时很危险。一可能是英文太差,需要语言润色。 二可能是内容太差。 除非被大牛们直接接收。 Ⅱ)Reviewer(s) invited 找到审稿人了,就开始审稿 5. Under review 此过程的等待较为漫长。当然之前各步骤也可能很慢,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 总结提示语 : 这个过程也不要轻易催稿,一般都是已邀请审稿人和已送审等过程中。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我之前第一篇SCI投inflammation research 初审就用了四个半月,而且还是我中途催稿两次。之后小修两次,不符审稿人口味,8个月杯具了,那时心情万分沉重难受。参见本贴—— 【交流】怀孕已久的第一篇SCI终于投出去了——时隔八月,杯具了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6335178 参考链接—— 【求助】这样的状态还要多久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9902647?fromRecommend 【求助】请教各位大虾,Lancet的under review一般要多久会结束啊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5170166?fromRecommend 【求助】投稿后一天状态变为under review, 二周后,变为evaluating reviews,一天后重新变为under review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761978?tpg=1age=0 【交流】Heart投稿一审第二次进入Under Review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7879?tpg=2age=0 【经验】Under review 4、5月了还没有消息,怎么回事呢?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8887?tpg=1age=0 6.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表示审稿意见已经返回给编辑。 总结提示语 :这个状态大多情况下不会持续太久,几小时到几天为多,基本上根据最初投稿后分配的稿件编号数量可以预测到这个过程的处理时间。稍安勿躁,安心等待吧。 我前阵子投稿surgery 2011-1-21稿件变成此状态,持续三天后,于1-24号变成了decision in process,已等待一周多了(此稿最后被surgery拒于2011春晚即将结束时——链接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285030)。 7. Evaluating Recommendation 评估审稿人的意见,随后你将收到编辑给你的decision 8. Decision in process 等待稿件处理意见 总结提示语 :这时候应该全部审稿人意见回来了,编辑开始斟酌意见、处理稿件。有的稿子评价都很好,一般都很快就决定accept或者小修;有的稿件审稿评价均很差,则无一例外会reject; 值得重视的是:相当一部分情况是等待时间一周以上的,多是由于审稿人意见不统一,有好有坏,这时候编辑可能会自己决定此文章的命运,可能充分尊重审稿人意见而拒稿(这种情况处理也很快的),可能编委会讨论决定是再修(major revision可能性较大,否则就直接Reject),也可能会找一位审稿人。这时要根据不同的状态而出现等待时间不一了。 参考链接—— 【求助】关于Decision in process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8591471? 【交流】投稿状态Decision in Process时间长短,能否预知文章命运?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454401 【求助】Medical Hypotheses 的Decision in process状态,被拒可能性大不?(已经被接受,感谢大家!)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247175 【讨论】medical hyotheses with editor 2天后出现decision in process还有希望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320506 【求助】8天就Decision in Process了吗?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4834615? 【求助】Decision in Process 一般维持多久呢?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5577352? 【求助】Decision in Process 以差不多一月,真急人!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908529 【求助】MH 稿件状态变成Decision in Process还需要多长时间能知道接收呢?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2770412? 9.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小修或大修。至此问题一般不会太大,充分尊重审稿人和编辑的意见。 总结提示语 :能有条件就尽量补实验,是在不行就认真考虑理由申辩,但谦虚谨慎的语气必不可少。毕竟大修的也存在一定的拒稿率,而小修的绝大多数是能够最后搞定的。 10.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又开始了一个循环。 11. Accepted 接受(这是最开心的时候了) 12. reject (将在后面推出专栏、专楼或另外专贴谈谈拒稿后如何处理的专题篇) 总结提示语 :这里就不必多说了。对于我们广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而言,绝大多数人是有着杯具经历的,那种心情大多体会过,一定要振奋精神。希望大家整理好心情,重新上路。 13.其他相对少见的、细分的状态(期待大家补充): Initial QC Started: QC=quality control, Initial QC Started就是说编辑刚开始初审,还没有提交给审稿人。 这个是编辑部会有个对文章格式、附图等的检查,等着就行了。如果有问题他们会联系你的,关注邮箱或系统吧。 editor assigment pending Editor Invited Removed by Editor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Awaiting Editor Recommendation with editorial office 编委会讨论决定 Transfer copyright form 签版权协议 uncorrected proof 等待校对样稿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文章在印刷中,清样已校对 Manuscript Sent to Production 排版 in production 出版中 参考链接—— 【求助】Initial QC Started 这个是什么意思呀。 http://aidpaper.com/a/yixuelunwen/2010/1030/1770.html 【共享】editor assigment pending是什么意思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1431529 【求助】先是with editor后是 Editor Invited是什么意思?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5634051?fromRecommend 【求助】文章修回editor invited 10天状态不变,这个状态一般要多久?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5098341?fromRecommend 【求助】请问 Awaiting Editor Recommendation 是什么意思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9447570?fromRecommend 【求助】请问“Removed by Editor”是什么意思?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287483?fromRecommend 【求助】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表示什么?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5536218? 【求助】with editorial office持续多久才会做决定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8596480?fromRecommend 【求助】vaccine 审稿流程为何?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8378?tpg=1age=0 【交流】Awaiting Decision Approval?真着急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578108?tpg=2age=0 (三)问答综合篇(是否催稿、如何撤稿、一稿两投及学术不端相关内容等) 总结提示语:①何时可询问状态?也即如何催稿? 一般来说,根据这个杂志通常审稿周期来定。具体审稿周期不建议询问,但可以参考一些投稿系统和公司的查询网页,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上DXY求助。写信一定要委婉,否则你的催稿信就可能成拒稿信了。 ②关于撤稿 ——投稿本身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撤稿则相当不严肃。实际上,撤稿,除非极特殊的原因,是很坏的行为。不能把稿子发现问题,要重新修改等作为撤稿的借口。你每次投稿,以及相关的行为和结果,都是有记录的。撤稿会严重影响你们课题组的credit。最后导致你们组的稿件会受到特殊“照顾”,可能你以后不投那个杂志了,但可能对今后的师弟师妹投稿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链接—— 【交流】 SCI论文投稿背后的秘密:我的论文谁做主?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076463? 【求助】如何撤稿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6533517 【求助】如何撤稿?急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097500 【交流】杂志编辑给我(审稿人)关于国内作者撤稿的通知-怒!羞!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9302900? 【求助】请教如何撤稿让杂志社好接受点?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4780219 【求助】阴差阳错被撤稿,还有机会再投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969597 【求助】我想撤稿,杂志是SCI扩展版,不能毕业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4224370 【求助】如何写撤稿英文信,急!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943490 【交流】学术不端行为“诊疗中心”-咨询、解惑、预防及补救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5736487? 【讨论】 一稿两投的教训,原因,预防及补救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3447213? 【讨论】学术不端行为:国情不是理由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5322501? 【讨论】学术不端大讨论:自我抄袭算不算剽窃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257592?fromRecommend 毕业活动二:丁香园再次邀请著名学者方舟子先生答疑《如何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8998371 【交流】紧急求助!!!如何推迟已接受的SCI文章发表时间?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8745102?fromRecommend (四)如何处理审稿意见(补实验、语言润色、重整数据、回复、统计方法、生存率作图、申辩、版面费和彩图费减免,及其他) 如何回复审稿人意见: 总结提示语: ①所有问题必须逐条回答。②尽量满足意见中需要补充的实验。③满足不了的也不要回避,说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④审稿人推荐的文献一定要引用,并讨论透彻。 一般而言,审稿人提出要补充的实验,如果不是非做不可的,还是可以进行解释。有时审稿人即使想接受你的文章,总还要提出一些不足之处。如果你真的不想补充实验或者补充很困难,可以合理的解释,一般没问题的。最重要的是逐条回答,老实交代。绝大部分实验是不要真追加的,除非你受到启发,而想该投另外高档杂志。 ⑤修回后投稿一定要核对初稿中改正的地方:作者的一般信息和各种联系方式、标题、摘要、图片编号、数据值、cover letter等。版权协议和利益冲突表格要谨慎填写。签名时尽量不要代签。 参考链接—— 【交流】如何回复编辑和审稿人 - 友情修改回复信(请用英文草拟回复信并以附件形式上传)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3723128?fromRecommend 【资源】SCI投稿过程中如何答复审稿人的策略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600005 【交流】不采纳审稿人的意见文章能发表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613309 【投稿小结】详解审稿过程中的一些人名(EIC,AE,ADM)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0015273? 【资源】SCI论文写作投稿修回免费咨询(基础和临床医学答疑解惑)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654473?tpg=1age=0 【转贴】如何回应审稿人的批评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66716 【交流】 英文优美句子、短语和单词以及英文表达汇聚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860708?tpg=1age=0 【资源】SCI投稿过程中如何答复审稿人的策略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600005 【交流】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762593?tpg=1age=0 【求助】关于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的问题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86828 【经验】巧妙地答复审稿人的策略和答复信的写作技巧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5379962 【经验】审稿人的称赞语言是否需要回复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49482 【求助】第一次发SCI,文章修回,有一意见我觉得reviewer的意见有问题,该如何回答?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0721 【求助】急求助:多张流式图怎么合并到一张上?并且改为黑白色的?多谢!!!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274731 【求助】请问不同的干预措施的几篇文章共用了相同的对照组,正常组的数据,图片,会有问题吗?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327208 【求助】如何回答关于参考文献太少的批评.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92421 【求助】修稿了,但是修稿后字数严重超出杂志要求,怎么办? http://www.dxy.cn/bbs/thread/20112823#20112823 【求助】审稿人问:抗炎药物在致炎前给药与临床不符,该怎么回答???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20235745 【求助】 被接收后的文章,杂志说要在另一个新创办的杂志上发表,我怎么办?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20102144#20102144 【求助】 DCFH不能代表胞内活性氧水平?论文俢回 ,急求帮助!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20430001 【求助】 请问以下几个特殊字符(作者单位序号标注)是什么字母/符 号?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85511 【共享】 推荐一个外文杂志 - 所有文章附有审稿人的comments和作者的response! 关于two-way ANOVA http://stat.dxy.cn/bbs/topic/8884756 【求助】这种数据是不是应该用two way anova方法来解决? http://stat.dxy.cn/bbs/topic/18357702 【求助】reviewer的一个意见是什么意思?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57264 【经验】如何选投SCI期刊及应对编辑审稿人意见之个人经验小结(1)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665448?fromRecommend 【经验】如何选投SCI期刊及应对编辑审稿人意见之个人经验小结(2)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704050?fromRecommend 【求助】彩图费出不起怎么办?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50036 【求助】 elsevier的彩图费如何电汇 ?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759356 【求助】紧急求助BBRC的订单及彩图费问题!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0862550 【求助】紧急求助:彩色图片的版面费(编辑会让你选择那些图片印成彩图,哪些印成黑白图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8597484 【求助】收到JH交彩图费的文件了,要求填好之后E-mail给他,尽快。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663090 【经验】关于Medical Hypotheses的版面费及相关问题的经验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0549371 【交流】SCI文章的样稿已经出来,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付版面费?请有这方面的经验的战友来交流一下!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0730565 【求助】紧急求助:如何将ppt中的图片转化为tiff并保持一定的分辨率?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146889 【求助】 怎么把两张照片编辑在一个TIFF图内,又保持很好的分辨率呢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501280 【求助】关于投稿图片的分辨率的调整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0555775 【求助】有关编辑回复的问题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49636 【求助】投稿后编辑回复中的一个看不懂的问题,请园子内的高手指教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329384 【求助】投稿一天,编辑回复,请教怎么回答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234146 【求助】初投SCI,敬请战友指导编辑回复信件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261413 【求助】怎样回复这样的意见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50437 【经验】以我的SCI投稿经历看如何处理国外审稿人意见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5075243?fromRecommend 【求助】国外审稿人认为共聚焦免疫组化图太小看不清,高手相助!!!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8480268?fromRecommend 【求助】投稿后,这个退修意见我该怎么改?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7008?tpg=2age=0 【求助】大修意见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7924?tpg=2age=0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975545?tpg=2age=0 【求助】6分文章小修,请英语高手帮我看下这两句话的意思,先谢谢了!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2613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454112 【求助】审稿人发了一个评论,求这是什么意思啊,谢谢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61049?tpg=1age=0 【讨论】 ACS 期刊审稿意见求助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454112 (五) Reject 或者reject resubmit后的对策和处理。 审稿人直接给出意见,或者几位审稿人意见不统一,编辑可能直接拒稿reject,或者处理为拒稿可重投(Reject and resubmit)。 总结提示语: 如果是reject了,那么就只能改投别的杂志了。当然也不能盲目投稿,如果还期待投个IF比较合意的杂志,那么还是要认真考虑审稿人的拒稿意见,针对修改。 而如果是reject resubmit,相当于是给了次机会再修改投稿,务必珍惜。一定要充分考虑是否能达到全部审稿人的所有要求,尤其是对待那个别持反对、尖锐意见的审稿人。要根据意见逐一修改所有问题,否则此番再投,审稿人还是会觉得没有达到其期望值和满意度,文章必然凶多吉少。我先前投的shock(五年来IF在2.87~3.5之间),经历有些坎坷,是重投后三位审稿人通过两位(有位审稿人纠缠初投时提出的两点意见不放,认为我的回答和修改不满意),编辑拒掉了。当然,如果觉得难度较大,初投被拒可重投时就果断地另外考虑其他杂志投算了。 被拒稿后如何应对处理? 参考链接—— 【经验】参见此贴 ——【交流】shock投稿经历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006549 【经验】 当幸福来敲门——历经艰辛的第一篇SCI终于被接收了 (审稿+大小修后用时8个月后杯具,再改投了2个多月接受)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8845938 关于大修后审稿人再审的几个问题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911590 【经验】投稿被拒绝时该怎么办?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659501 【求助】被拒稿后,我该怎么办?!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5708947?fromRecommend 【讨论】三个reviewer, 1个reject,2个minor changes, 还有希望吗?求助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8230363? 【讨论】关于Revise 和Reject and resubmit后文章的不同走向的看法及宏观对策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8441565? 【求助】reject and resubmit 这句话是不是表示要我重新提交修改后的文章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8439990? 【求助】REJECT RESUBMIT 4月,询问否?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4170414? 【求助】结果是rejectresubmit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0714879? 【求助】reject and resubmit?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4553064? 【求助】怪哉!比较友好的主编来信,但是网站上是Reject but Invite Resubmission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2028676? 【求助】Reject Resubmit ,这不是拒稿的意思吧?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0128011? 【交流】SCI IF2.3处女篇10.27submission,11.28审稿完成,12.6 reject,sorry各位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5830692? 【求助】大修后被拒,我该怎么办?想再争取一次机会,请前辈指点迷津!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4546457?fromRecommend 【经验】收到4封拒稿信后,终于被接受了!感谢dxy!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336105?fromRecommend 【经验】被拒四次终于有杂志接受了,一点个人感受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547421?fromRecommend 【求助】J hepotology的状态竟然从reject变成了revise????, 但是要求重新投?我该怎么办?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201323?fromRecommend 【交流】两次reject and resubmit后,终于accept了!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7153123? 【交流】投稿到vaccine杂志,历时6个月,今晚终于接收了,此刻眼泪流了出来(以图为证)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362863?fromRecommend 【经验】历时10个月第一篇SCI接受过程及一点感悟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754931?fromRecommend 【求助】超级郁闷,reject!!!大家帮忙看看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8045927? 【求助】文章投BBRC5天后completely reject,拒稿信建议重投,我该怎么办?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5980013? 【交流】BBRC投稿:from reject to accept, 20 days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1527400? 【求助】今天收到 Hepatology 审稿意见-Reject with Opportunity to Resubmit!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7975545? 【经验】大修文章被拒【前后共被“Reject”5 次】☆失败后继续努力→两篇均已接收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7728092? 【交流】尝试投稿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under review后被reject!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7426980? 【求助】因为reviewer的错误理解而被reject,可以写信要求重审吗?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9535275? 【求助】这样的回信是否就表明已经reject不用再按他们的意见修改了?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8911214 【经验】 复活reject论文,与大家交流一点经验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8014567? 【求助】【Neuroscience总编回复信】reject~~ 杯具ing~~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903241 【求助】Reject和resubmit,有希望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21324?tpg=2age=0 【求助】今天收到Hepatology 审稿意见-Reject with Opportunity to Resubmit! (六) 稿件接受后期的其他相关问题(作者信息、地址、版权转让、校样proof、单行本、版面费等,请大家参与总结自己遇到的所需处理问题) 【求助】今日两篇SCI均accept!关于共同通讯作者!急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856476?fromRecommend 【求助】在线求助填写SCI(Endocrinology)文章"Copyright form”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274713 【经验】谈谈英文杂志单行本的问题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1617399? 【求助】Archives of Medical Science已接受,要求汇款,请问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37751?tpg=1age=0 【求助】关于inflammation的“版权转让”问题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16329 【经验】关于proof的那些事儿(相关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你信么)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20228389 【求助】准备投稿,对于作者签名项目有疑问,寻求帮助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31931 【求助】请帮我看一下 wiley出版社的版权转让书该怎么填 ?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0015830?fromRecommend 【求助】请教这个版权协议里那些需要自己填?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59227?tpg=2age=0 【求助】怎样写所有作者签名的无侵权和资金的同意书?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8743042?fromRecommend 【经验】收到4封拒稿信后,终于被接受了!感谢dxy!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336105?tpg=1age=0 【求助】Springer 投稿的Copyright Tansfer 问题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90736 【求助】请帮看看是所有作者签名还是单纯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签名就可以了呢?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3055581?fromRecommend 【求助】关于版权转让的小问题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8325122?fromRecommend 【求助】请教版权转让如何填写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3252721?fromRecommend 【求助】文章接收后发现作者单位中有个字母拼错了还能改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20212561 【求助】文章已接收,但已放春节假期,关于版权转让协议的签署可否迟些回?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40726?tpg=1age=0 【求助】Archives of Medical Science已接受,要求汇款,请问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37751?tpg=1age=0 【求助】有点看不懂版权转让协议,请大家帮忙!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4589238?fromRecommend 【求助】我必须邮寄版权转让协议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3487889?fromRecommend 【求助】版权转让协议书应该怎么填写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3462941?fromRecommend 【求助】Archives of Medical Science已接受,要求汇款,请问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37751?tpg=1age=0 【经验】专帖讨论文章接收后修改清样的一些故事---请有"故事"的战友拿出来一起分享!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4711003?fromRecommend 【求助】关于文章接收后的相关文件签署协议问题(已把各选项截图贴出,等待wljenny战友相助指教)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212976?fromRecommend (七)指导篇——不同专业如何选投SCI杂志?( 未完,待继续整理) 【共享】急重症低分sci杂志 http://www.dxy.cn/bbs/thread/12815460#12815460 【交流】最新神经外科SCI投稿一览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528512 经验】 【求助】糖尿病方面论文,有比较好发的SCI杂志吗?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543631 【求助】糖尿病方面的英文论文往哪个国外期刊投比较好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1136604?fromRecommend 【求助】万分火急:大家给推荐几个食品、生物、免疫、方面的SCI杂志,要快,其他条件都次要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02657?tpg=2age=0 我推荐的危重病期刊和网站 http://www.dxy.cn/bbs/thread/5890670 【求助】请大家推荐肾内科2分以下的SCI杂志,谢谢!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984864 【交流】美英、非英的欧洲及其它国家SCI杂志投稿经验大比拼!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4060315 【资源】泌尿外科、肾脏SCI杂志汇总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730846 Re:【求助】麻醉学方面有什么比较容易投的SCI杂志啊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487257?age=0tpg=1ppg=1#19487257 【求助】你好请问英文的国际上比较著名的肛肠杂志有哪些,谢谢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553425 【求助】骨科基础方面的文章,想投SCI,不知有哪些杂志,请指点,谢谢!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3715215 【求助】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方面SCI收录的杂志都有哪些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5590922 【求助】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方面的文章想在SCI发表的话,哪些杂志可供参考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1951455 【求助】中药单体抗氧化效应与机制的文章该如何选择SCI期刊?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152542?fromRecommend 【求助】中药单体成分抗肿瘤治疗投那家SCI杂志比较简单(影响因子1-3)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511734?fromRecommend 【求助】中药总成分的药效学研究投哪些SCI杂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20222884?ppg=1#20226962 【求助】神经科学投哪个SCI杂志好? http://article.dxy.cn/bbs/post/page?bid=45age=0tpg=1 (八)进阶篇——SCI写作经验和选投期刊的经验、如何应对审稿人的意见及其他(未完) 【经验】如何选投SCI期刊及应对编辑审稿人意见之个人经验小结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665448 【经验】SCI收录各杂志网址快速查找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0667809?fromRecommend 【资源】带2010年最新影响因子的各科SCI杂志列表及索引(内部资料)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851655 【讨论】 SCI 投稿中如何选择联系主编的最佳时机!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385449?fromRecommend 【求助】在SCI阶梯上如何往上迈进!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2946977 ? 国际顶级SCI杂志各类论文范例-------开篇布局赏析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4268784 【资源】新增视频地址 春节推出:教你如何写出完美的论文--系列教程(10 DVD)(MP4+PDF) 新增加pdf文件下载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55426 【资源】How to write a research paper and get it published http://www.dxy.cn/bbs/thread/20110746#20110746 【资源】How to write a research paper and get it published http://article.dxy.cn/bbs/thread/19938564 【交流】投高级别论文心得,值得大家学习 http://www.dxy.cn/bbs/thread/20213321 【交流】我的一篇life sciences文章投稿到接收全过程。惭愧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7245049 【资源】Sci 从投稿到接收全过程信件模板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156035 有关 SCI 论文投稿 Cover Letter 的那点事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651815 【经验】医学SCI论文撰写要点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637558 【经验】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系列话题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661606 【经验】学术英文论文写作图表之使用时机与原则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659615 【经验】第一篇SCI被接受,谈点感想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9709711 【经验】夏华向老师对各领域易发杂志总结-更新中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986486 【交流】SCI编辑教你如何进行SCI论文的准备和写作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762568?tpg=1age=0 【交流】Improve Scientific Writing and Avoid Perishing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762623?tpg=1age=0 【交流】如何在国际刊物发表文章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762585?tpg=1age=0 基础医学领域SCI论文写作投稿修回免费咨询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654473 精华] 【资源】英文论文写作、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tangdl2000 的个人经验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4769204 聊聊英文论文写作 (转贴)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38131 【交流】英文论文写作经验付发表论文共享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6649804 【求助】求助心血管领域顶级杂志的审稿周期和投稿经验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217775?tpg=1age=0 【经验】在medical hypotheses发表论文有感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4491160?tpg=1age=0 【转贴】在外文期刊投稿的收获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18219?tpg=2age=0 【转贴】如何写SCI论文的Discussion部分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37840?tpg=1age=0 【讨论】中文文章翻译后再投稿,属于一稿两投吗?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378955?tpg=1age=0 【资源】 (美)罗伯特·戴《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中文版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30678?tpg=1age=0 【评述】史上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8134174?tpg=1age=0 【经验】在medical hypotheses发表论文有感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4491160?tpg=2age=0 【经验】SCI杂志主编和哈佛教授教您怎样写好英文文章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31032?tpg=1age=0 【共享】 SCI 编辑对中国学生写英文论文的忠告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2225700 【讨论】中国稿件是否真要raise concerns了???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88902 【转贴】如何写SCI论文的Discussion部分 http://article.dxy.cn/bbs/topic/19437840
个人分类: SCI 论文|6396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药现代化园内地图 200404小结
windlight 2011-7-23 22:37
中药现代化园内地图 200404小结 windlight 丁香园中级VIP站友 211 积分 40 得票 621 丁当 2004-04-03 12:24 消息 引用 编辑 收藏 分享 推荐上首页 园内的中药现代化的帖子也不少了,近两周以自己的思路整理了一下,供各位学习参考。 自己也是继续教育,收获颇多。有好多问题以前似是而非,现在有了比较权威的答案,也深为自己以前的一些错误说法汗颜。因时间关系和认识角度,取舍不当之处,欢迎各位指正和补充。 再一次提醒大家: 论坛有风险,读者请慎重。 一、历史,理论,综述,名人,他国经验。 历史背景 世界药品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新药研究开发的进展与分析 2002年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及未来趋势 我国中药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中药产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的构想 中国:最适合参与全球创新药品研发 WHO启动传统医学全球战略 莫让中药步火药后尘 天然药物在现代医疗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简史 综述 中药行业研究报告 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中医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理论: 中医现代化de新思路 中药开发应当走标准汤之路 2002深圳中药研究方法讲习班部分内容 中医药现代化之路 名人:(虽然自己曾经很关注这个方向,看了一些文章,并参加了一些会,但重要人物还是有可能漏掉,如企业界众多高人担负着中药国际化的重要任务,如三九的以医代药,中药自动化配置煎煮机等,但署名权往往和实际的人员不是一回事,就不列入这个名人榜,以下只列出我比较熟悉的,如有高手,请补充指正) 甘师俊: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李振吉: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 贾谦: 中医药不能与国际接轨 惠永正: 钓鱼论 姚新生: 两步论 裴 刚:新中药 新中药ppt 他国经验 美国医药的研发机制 日本汉方药业的发展战略 日本汉方药情况汇编 东瀛归来话医药 日本汉方医学发展简史与现状 从日本汉方医学发展的轨迹思考中医未来的发展 二、国家的政策及相关管理部门 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 - 2010年) 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成都倡议 “九五”重中之重项目“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实施方案 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国家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体系建设及发展战略 中药现代化第二批课题申报指南 “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第三批课题申报指南(2003年度) 三、技术路线及政策 1、GXP 中药标准化回顾 提高国家药品标准行动计划 中药质量控制方法 中药质量评价讨论 2、知识产权 解决我国中药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从一个药品专利纠纷而想起zhuan 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 zz 试论中药新药开发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中药炮制技术面临泄密风险 3、国际化 中药为什么迟迟走不出国门? 为什么说中药现代化的指标是国际化 国际化不等于美国化 中药怎样进入美国市场 三九收购日本东亚制药 中药跻身国际主流市场 (本地化制造,打入相关市场) 以医带药 4、新药筛选 新药的开发与高通量筛选 中药研发中基因组学与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 研制开发中药有效部位群的二类新药 5、临床前 中药缓释制剂有关问题的专题讨论纪要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现代化 中药制剂现代化 中药剂型现代化 中药现代制剂的研发设计 四、最新动态 中药现代化:四道迷题待 破 解 数字化与中药现代化 上海多方联手创制“新中药” 中药复方药物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启动 我国中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对策 药材市场大起大落 机会考验各占一半 中药复方研究关键技术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21世纪的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修订版 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传统中药的新面貌 中医药如何绽放异彩?加快民族医药科技创新步伐 科学家着手研究中西药相互作用 中药将有“交友档案” 五、相关网站,期刊。 官方 http://www.acca21.org.cn/zhongyao/index.html http://www.satcm.gov.cn/lanmu/zhongyao/index.htm http://www.cintcm.com/wst/index.htm 学术 http://www.100md.com/index/0L/a1/90/Index.htm http://www.modernization.com.cn/luntan.htm 商业 http://www.chinamtcm.com 六、一些争论,批判,思考。 创新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有感于中药现代化! 植物药:中药现代化的误区 “别再神化FDA!”中药现代化前途在国人自己 阻碍中药现代化的瓶颈问题? 中药现代化的反思 如何看待药品审评与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中药资源流失严重 危急时刻谁来保护 提高中药疗效的探讨 中医药能否重回艳阳天?没必要硬去和国际接轨 http://news.sina.com.cn/c/2003-06-12/1010212089s.shtml 七、比较研究 中药与西药研究的相互借鉴 关于植物药!(对植物药有兴趣的同学参与讨论)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学|3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建议】基于SELDI 或 2DE技术蛋白质组文章很容易被拒
热度 1 northsnow 2011-7-22 21:04
偶然浏览丁香园一篇关于蛋白质组学技术方法的文章,连接如下:http://protein.dxy.cn/bbs/topic/13925271?tpg=1ppg=1age=0#0,文章对基于SELDI或2DE技术的profiling文章审稿意见基本是拒绝。 我赞同作者意见,但是认为: 从技术层面上讲,所有技术都不是万能的,每种技术都有其应用范围和领域,要看研究者如何进行应用。 我认为2D-GE和SELDI虽然重复性还有待改善,但是也是解决基因到蛋白质间联系的一种有效分析手段,关键是要有适当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设计,再加上多种方法和层次的验证才能获得真正的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个人分类: 蛋白质组|37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丁香园最大的竞争对手:每个科里都有一个老太太
windlight 2011-7-15 13:12
丁香园最大的竞争对手:每个科里都有一个老太太 2011年7月11日 由 逃 留言 不论医院大小,每个科里都有一个老太太,她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她满头白发,慈祥热情,总是温暖的握住病人的手。 她早就熬够了年头当上了教授或主任医师(那会儿还没有SCI什么事)。 她不进病房(或不上手术),只看门诊。 看门诊,她的处方经常是一方治百病,其中包含中成药那是必须的。 非常敬业,病人最多的周一绝对不请假休息。 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很少发言,或只重复其他医生的发言。 她可能是工农兵大学生或半路出家走上医路。 几十年来不多的专业知识更新可能来自一些药厂组织的有车马费的产品宣讲会或医药代表主讲发块毛巾的科室宣讲会。 她不知道和她相关的专业指南已经更新到什么版本,甚至搞不清MRI的T1和T2相的区别。 …… 老太太当然也可以是老公公,或许有的科里还不止一个,以上的特点大家也欢迎大家跟回复补充。 经常有人问我们丁香园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我总是给他们讲老太太的故事。 诸位看官看到这里大部分都会会心一笑,因为老太太就在你们身边,也经常是你们取笑的对象。有他们垫底,怎么看你自己都是一个专业过硬的优秀医生。 这些过硬的优秀医生也靠不住,不信你看看这些博士、教授 全文copy别人的文章发表 ,连标点都不带改的,我猜这些过硬的医生是不太上丁香园的,否则看看论文版的经验,作假也会聪明一点吧。相比之下,就有相对聪明一点的来自部队医院系统的同志,选择 抄袭小语种国家的SCI论文 ,只是科研经费列全球第二的国家抄袭泰国的论文,怎么让我想起了足球:那些白天卖香蕉的、给人理发的泰国业余球员,下班后组织一只球队,也能把羞辱一把过硬的中国男足。这些过硬医生的存在,居然让学术打假成为一个产业,养活一批人。 这些 年来一直听到一种说法,在网上混的人都是loser,这叫丁香园情何以堪。换句话说,丁香园240万会员是全国医生的失乐园,谁上谁倒霉,因为你是loser嘛。是啊,成功的医生都忙着走穴代言,PPT不用自己做,连email这种最基本的互联网应用都有人代劳,互联网和他们几乎是绝缘的,除了他们的丑闻在网上被暴露出来的时候。 2010年,丁香园在参观了日本和美国一些成功的医生社区,他们有一个非常受医生欢迎的产品叫”key message”,由真实或虚拟的医药学术代表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关于产品的学术信息,医生根据兴趣选择性学习和讨论。他们非常热情的说要把这个产品通过丁香园推荐给中国医生,我们当时含蓄的回答说,我们需要慎重评估一下这个产品在中国推行的可行性。在中国医药代表需要key message来传递学术信息吗?我们这里马杀鸡(massage)才是王道,message是浮云。 互联网的最大作用之一是让message流动自由快速,让key message变得比massage更加重要也是丁香园一直努力在做 的事情,这才是丁香园真正的敌人。 message还是massage?丁香园的站友们,你的选择是什么?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2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创新的言论集锦---来自丁香园
热度 1 timbre 2011-7-1 12:47
创新难,难创新,首先就是要找到创新的点,才能想实现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我觉得可以从如何几个方面: 1。科研扫盲,这是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 首先是把导师,师兄,师姐的文章和论文,科学基金的申请成功报告,没中的申请报告,结题报告,横向课题的报告,咨询报告等全部浏览一遍,知道自己在什么领域,这个领域你的导师和前几届做什么,这个对于硕士来说,我觉得很有必要。这相当于给你科研扫盲,对于那些博士跨学科的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 2。寻找问题和分解问题,创新的源头。 如连问题都找不到或不知道如何分解问题,科研的基本功需要加强和科研思考的方式需要转换。 多参加知名专家或者基金委或者部委的讲座。这个可以听到很多现实问题的描述,不一定是怎么解决,可能是抛出了问题。问题导向,往往就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还有有的虫子可以走捷径,就是关注当年国家基金(自然、社科、863,973等)申请指南和已经中标的基金项目,这些都有网站,上面都有每年中标项目和项目列表统计,多去看看。如果2007年,有个基金项目你正好赶兴趣,这时你正好处于选题时候,就可以选他,等那个基金结题了,你的博士论文也差不多了。尽管处于两个地方,但是肯定结果不一样。还有就是多观察和对经常见的问题问个为什么?不要相信任何权威,敢于对一切质疑。导师不一定是对的。许多重大创新都是建立对权威的挑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我硕士是做实验的,我举个简单例子,农村的小孩大概都知道田边的稻子长得好,谷子饱满,我想大多数都知道阳光充足呀,肥料好呀,根系可以深入田埂吸收营养。但是估计有的农村出身的同学可能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长在田埂护边上的稻谷更好,这是为什么呢,平时护边上的稻子并没有被水淹没,所以这就一个问题。仅研究这个问题或现象,我原来的老板的团队就做了863,973项目,其实就是一个适度亏缺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延伸到医学,你看那些得胃病的人,往往是饱一顿饿一顿,或者经常吃的很饱(据说经常吃的很饱容易变傻),其实如果我们让得胃病的人吃饭的时候“适度亏缺”不就容易了吗?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那么为什么适度亏缺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发明什么药物让这个人吃了这个药胃还没吃饱情况下就产生饱意或者适度亏缺呢?所以,问题就是要平时多观察一些细致的问题或者已经发生的问题,我们往往对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不问为什么,建议大家看看每年搞笑诺贝尔奖的情况。比如现在学管理,管理的问题就多了,举个简单身边例子,读博士的时候,发觉大家相互交流很少,有的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所以,许多老板开什么周会月会,但是往往是气氛不热烈,老板说得多,那么为什么这样呢?你如果深究下去,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不是没有,而是你没有观察,或者没有对经常的问题,问个为什么? 分解问题,我想学管理的大概知道WBS(工作分解结构),这个对于其他学科虫子来说,真的很有帮助,可以去google,百度搜索下。各个学科不一样,看了这个工具,大家结合自己学科捉摸吧。没有共同的经验,就是工具一样。最后提醒一下,在工作分解结构之前或者看问题之前,一定要高处着眼,低处着手。高处,就是你头脑里要想着你这个问题所有有关联的各个方面,而低处就是从叶子着手解决。 3。看文献——获取创新灵感或者解决问题方法的路径依赖。 看文献,不是看书。这个很多虫子也贡献了很多经验。但是我周围的人也知道小木虫,但是很多人看了那么多经验,可是看完了还是很困惑?原因何在呢?我观察了很周边的同学和同事,我发觉一个重要的就是动手太少,看纸质期刊太少。这个我想小木虫很多发SCI的,一般看国外期刊,但是现在很多图书馆的国外期刊也有纸质版本,看纸质版本,你可以浏览到你的这个领域顶级期刊相关的研究,一些人为什么没有找不到创新,有可能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研究的领域到底有那些方向。,随便浏览纸质版本,或许一个并不相关的问题,你无意中看到了,给了你启发,电脑搜索的电子文献往往我们是按主题或者关键词搜索的,请问,你能保证你提前设置的关键词是最新的吗?创新要看不同主题的文章,很多来源于交叉和其他学科。当然有的学科即使要创新也要需要实验设备支撑,这个也是不断磨合的过程。要想找到自己创新点,我觉得看文献很重要。如何看呢?首先,准备好一个不大不小的笔记本(可以命名为科研灵感本),最好有个厚重封皮,准备一支笔。摔开电脑,周边的同学许多很依赖电脑,存了很多文献,至于看了没有,估计大多数占空间。还有电脑一看,网络一开,你得思维无法完全集中于文献,一会儿QQ,一会儿小木虫论坛等等,打扰太多。灵感=心静+环境。去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带着前面1,2想到的问题和听到的问题(也要记在你那个专门的科研灵感本上),静下心来,加起来的时间至少2个月,边看期刊的时候,如果闪现什么灵感,马上记下来,切记,一定要记下来,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注明出处,你的灵感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这个文献给你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当时沿着这个灵感还有其他想法,就沿着这个思路下去,直到你不知道写什么,那么就停止,看第二篇。看期刊,最好是从目录看起,稍微沾边的都要浏览一下。对于做实验的科研来说,一般期刊比较少,也比较专业,所以很快能看完。但是对于社科,比如,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来说,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期刊,所以时间很长,但是一定要静下心来,这个时间可以在一年级上完课就去读。对于社科的来说,往往创新不容易,我这里特别提醒一下,由于我原来学工科的,现在学管理,我觉得社科类的研究生一定要去浏览下工科类的杂志或者理科类的杂志或者交叉学科的杂志,一般会有大收获。我的几篇小论文都是启发来源于工科。另外,社科研究的问题往往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所以,只要是系统问题,工科类的控制类杂志(像控制与决策,电气自动化,机械工程等),系统类杂志(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运筹学等),计算机类的杂志(计算机学报,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等)都要看。即使就是工科的也可以去看,比如有点人研究水资源配置,显然就是一个系统问题。这些杂志很有帮助。 4.利用网络——创新帮助的好助手。 网络当然有很多专业论坛,数据库等,我都将其归类为电子文献。 如何看电子文献。首先得按主题分类,很多虫子都贡献了,这里不说了。按照上3,这样你从纸质期刊得到很多灵感,那么现在你把你的这些灵感关键词或者主题,从电子文献中去索取,也要按照3的办法,看的时候,马上记下来,或者建立一个WORD文档或者专门的软件,把感兴趣的截取下来,并在旁边注明给你得启发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这个很重要,有的人看了文献,就丢在一边,看得多,丢得多。另外,在看电子文献的时候,一定要关掉QQ和论坛等东西,不要让这些断了你灵感的来路。 5.积累——创新的技巧和关键手段。 按3,4步骤,这样你就积累了很多灵感了。厚厚一个本子或者一个长篇word文件,这样重温一遍。请记住,没有积累,是没有创新的!!!!这个积累不是说把文献从数据库下载下来,放在计算就里面,而是你看了文献,你的随时闪光点或灵感的用笔记下来的看得见的积累。这样,你把你这些闪光点,找了相关文献,觉得可以写一篇小论文,就马上动手写,不要拖,不要找借口,要知道写作的激情会失去的,找不回来的。把小论文写好了,放在一段时间,再看,可以的话,修改后就投,如果觉得可以,投高一些杂志,觉得一般,投一般核心,觉得实在不咋样,就投哪些不是核心的。这里,我周围一些同学和同事,有个观念就是要发就发好的,我觉得这个不好,即使是一篇非核心的,看到自己的东西变成铅字了,心里还是会高兴的,这会给你极大的精神动力。如果,你的稿子就是要发SCI,EI,SSCI等,发了一年半载都难中,会打消你得积极性和使你苦闷,而一旦苦闷了,灵感就跑了。灵感是非常偏向哪些思想活跃的人,那些有精神的人。还有要注意,大的创新点是要靠小的创新点集成的。没有小的,那有大的。胜利的目标总是在不断的加油中接近的,小论文就算你的油,写写,你就顺了,这点对于社科类的虫子,估计很重要。 6.走向大自然——获取一颗创新的生态心。 现在其实我们很多解决的问题来源大自然,大自然是生命的来源,也是创新的生命起源。不管你是理论研究还是社会研究,保持一个生态心很重要,过于功利,浮躁,布满灰尘的心都是创新的杀手。走向大自然,不要逛什么街和超市。这点,估计有的人会说,这与找创新点有何关系?登高而望远,试问,你在那么喧闹的超市,那么多帅哥美女从你前面经过,你的神经会得到休息吗?你的思维会有闪光吗?所以,如果在实验室或者宿舍呆烦了,不知道怎么做。不如带上自己科研灵感本和笔,去郊外或者爬山,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说不定心中的苦闷气出去了,灵感就进来了。 总结:注意看交叉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杂志,多记,心静,多动手,贴近大自然。 我的心得:没有不开窍的脑袋,只是方法不对。不是没有创新,而是积累不够。 转自 emuch 科研工作时应该培养的习惯 : 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培养想要成功的动力; 2: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多有点成本意识; 3:碰到卡壳时,静下心,换个角度,再多想一想,总能找到解决方案; 4:有积极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理想的结果; 5:懂得自救,条件好时,要努力;条件不好时,更要努力; 6: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或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8:不要怕耗时间,不要悔自己的选择; 9:不要和自己较劲,让证据说话更有效果; 10: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要想做的漂亮点,就每天多做一点点. 如何获得好的idea 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科研,最关键的是idea,idea的出台决定了科研水平和档次。高水平的科学家一听你的科研课题和方向,就能判断你科研水平。因此,获得好的idea是至关重要的。 1. 优秀科学家要具备敏锐的科研嗅觉,而这种敏锐性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的。通过几天或半个月的苦思苦想得到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idea,很可能是别人十几年前就做过的工作。但新手上路时重复一些经典实验以获得经验是很正常的。此外,科研要注重质量,千万不要为单纯地追求数量而令懂行的人嘲笑。如何获得 idea呢? A. 大量地、仔细地阅读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多与同行探讨,从中获得启示,不能急于求成。 B. 总结感兴趣领域内尚未探讨过但很有意义的课题; C. 总结争论性很强的问题,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从中发现切入点; D. 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思维的闪光点; E. 细致地拟定方案,论证可行性。 2. 获得idea的两种途径:传统途径就是先阅读大量科研论文,弄清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等;非传统的途径是自己先冥思苦想一段时间,有了自己的 idea后再去查文献。这样不会让以往的研究限制你的思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别人没作过的东西,也许不是因为别人没想到,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可能性。 3. 获得良好idea的基础前提: A. 在科研前必须弥补基础知识,这是看懂文献的基础。 B. 广泛阅读文献是支撑。硕士至少查阅600篇,粗看300篇,细看100篇,研读50篇。博士至少再多一倍,并始终关注国际动态。 C. 学会阅读文献,读懂文章。建议先review再article,先中后英;看10-20篇review后看研究性论文。拿到一篇研究性论文,先看标题,立即停住,问自己几个问题:(1)想想别人这文章是怎么做的(可参考材料方法)?会做哪些内容来说明其标题?(2)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吗?(3)如文章是近半年内发表的,该文章解决了什么问题?引出了什么问题(结合你看的综述)?接下来仔细看摘要,就知道你的想法是否与别人吻合?(4)看完实验结果,再思考有什么地方不完善?有没有深入或拓展到底?一般来说,SCI-3分以下的文章只可能做了一部分机理,下面肯定有东西可做,关键是你自己要思考,去发现。 4. 长期作战持之以恒。做好上面所述要求肯定会有所谓idea,但过程艰辛,需长时间磨练,需要patience和passion。有天赋的人能考上海中科院生命科学院,北京中科院那几个所,北大、清华。耐心干5年,这些地方正为中国带来更多本土nature、science文章。 创新性思维的天敌 1. 从众心理和思维定势 科研思维也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同一个单位的人容易搞相同或相似的解决方案,并形成一种定势,限制你的创新性思维。比如在申请NSFC过程中就可看出,有一个人搞凋亡中标了,大家都来搞凋亡;有一个人搞RNAi中标了,大家都来RNAi。结果是盲目跟踪,毫无创新可言。在此,姑且将这种怪现象说成是“从众心理和思维定势”。 在从众心理影响下,定势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跳出来。我原来所在的研究所,就有一个类似的情况,见什么热就搞什么,没有从一而终的精神,打一枪换个地方。 要真正潜心搞科研,一开始就应该努力避免跟跳入了身边同事的一个模子里面去了!!避免一叶障目。当然,看文献不全面、不权威,也是限制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看文献应该看一定档次的,具有不同倾向的观点,不能选择文献来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拓展思维、发现真谛!! 2. 先入为主 在社会交往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以貌取人。 我们在科研中往往也会犯这种错误。在对现象了解还不全面的情况下,就认为已经了解了本质的东西,结果闹笑话。我们有些专家,正因为他是专家,他对自己的观点就深信不疑,于是对别人的研究结果先入为主的进行了一次并不真正客观的评估;非常可惜的是,有些专家在过高估计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的同时,忽视了对立的意见或观点。结果必然限制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并产生错误导向。 比如,生物医学专业的人可能都知道,脓毒症的发病机制至今还没有搞清楚。但在我们的媒体上居然会看到“我国在脓毒症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之类的报道。相关专家在这些报道中还能泰然处之,显然他们的观点是有局限性的,并没有反应这个领域的真实现状,并不是真正取得突破进展了!!而是变了个花样再一次重复了国外相关研究的结果而已。相反,刚入门的学生看文献就没有个人嗜好和观点选择倾向,所以更客观些。或许,这些学生也许才真正知道那个领域内真正发生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那些是已经发生过的、那些是还没有发生的,等等。然而学生的那种并非先入为主的相对客观些的观点即使提出来,有人相信吗???? 创新性思维的源泉 如果没有创新性思维,就没有办法谈科研问题。经过几年的科研工作,自己在这方面有了积累一些切身体会和感想。 一、创新性思维的源泉 (1)交叉学科的学习过程 我身边有个点子特多、特好的人,连续中了5个NFSC面上项目和一个重点项目。他的学习经历是:师范学院本科,农业大学硕士,医学博士,后来还在生物物理方面与某综合大学做了些合作研究。这个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正是他思维开阔的重要基础吧。 他的思维是发散型的多向思维。他在考虑医学问题时,可以将物理或化学中很基础的问题与之巧妙联系起来。刚开始接触时你会觉得这思维很怪异、很不可理解,但听他分析讲解之后你就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最后就是拿到NSFC资助了。在他身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也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实说乖也不怪,国外很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经历吧。其他专业的我不太清楚,仅知道搞医学生物学的那些科学家,他们的基础学科的知识非常扎实,以至于同样得出了一个结果,在他们的讨论里面,总会科学的预见这个结果的可能意义,而我们就不一定做得到!这也是他们高明之处,也是学科交叉的力量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名符其实的双学士学位,有时可能要比一个直线发展、并在同一个学校获得的硕士学位要更容易产生创新思维。 因此,交叉学科学习对拓展思维非常有益。 (2)不同专业的人员交流过程 我们都有同感,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员交流中,会突然打开你多年的谜团。因此,科研工作者加强交流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什么都没有听进去,但却使你有了一个“想法”(idea),那就已经很有收获了!说白了,这个ider的产生,其实就是在别人报告的刺激下,自己所谓灵感的爆发。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要重新学习一个专业可能很难,因此,跟不同专业人员的交流可能是获得创新思维更有效的一种方式方法。 这个问题还可以说大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扶超声聚焦刀的产生过程就是这样的。王教授的专业是妇产科,他在与工科学者的交流过程中提出如果将超声聚焦,是否可以用于肿瘤治疗?这样,一个原始的创新就出来了。我们可以想象:产生超声、以及超声聚焦的设备,都是工科学者的拿手好戏;生物医学专业工作者看来很复杂甚至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有可能就是小菜一碟!这就是现在很多研究小组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小组中既有医学生物学的、也有工科的、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的,这样的团队是很有战斗力的团队。 (3)刚刚接触新的领域时 跟日常生活中刚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对周围一切都特别警惕和关注一样,搞科研也是如此。你多年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都可能在这一刻与新领域内的任何东西的任何细节发生碰撞,产生火化。过了这段时间,火化可能就越来越少了,而且思维定势也逐渐形成。因此,要十分珍惜这段时间和这种机会! 记得我从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生)考硕士研究生,结果被调配到了一个基础研究所。接触的是一个相当陌生的领域,是一个搞研究的领域,这和临床医生有很大差别。就是在刚刚进入研究室的那段时间,我的新思维新点子很多,虽然有很多都是被后来的工作证实为可笑的想法,但就是从中产生了一些有用的想法,老板对此也很高兴。再往后,新点子就很少了;到最后,我的思维几乎就跟他们一样,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了。 就是这个过程,让我真正认识到,我的博士学位一定不能在获得硕士学位的同一个单位攻读!应该吸取其他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模式。 (4)特别要注意你身边点子花样本身多的人 搞科研要分人的,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就医学来讲,有人特擅长搞临床,有人特别能搞创新发明。还有人就是创新思维很发达,想法多、奇、怪、新,这种人可能会有较好的创新思维。跟这种人交流,你也会受益匪浅! (5)注意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 国内的科研课题,许多都是在开题论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结果了,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实验结果有时候刚刚和我们预想的结果相反,或出现我们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然而,这很可能才是问题的真实结果。因此,此时千万不要简单的以为这是实验“出了错”,或者是“意外”,而应该想到这有可能就是新发现的开始!是创新性发现的苗头!!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应该重复实验,确认所谓的“意外”究竟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还是一些干扰和假相,一旦经实验确信正确,那就可能是很好的一个出发点。 说得太好了,就是要在大量的实践(阅读文献)上思考和总结理论(闪光点),只有积累一定的量变(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进行独立的思考)才能引起质变(自己的创新)!!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54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丁香园 同行评价系统讨论
windlight 2011-5-26 14:38
五年前在丁香园的讨论,今天看了还有些借鉴意义。请各位好友不要转载到外面。谢谢 zt 草案:基于score值的同行评议系统的建立 天天 李天天 丁香园荣誉超版 131 积分 425 得票 115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09-20 11:01 score值与value值分轨制度已经进行过比较充分的讨论,我们的技术正在开发这一功能。 这里要提及的是:“ 基于score值的同行评议系统的建立 ”,以回答诸如:如何提高20分战友继续得分的积极性,如何提升好帖子位置等疑问。 这里提出的是草案,尤其感谢壹刀版主提出主体方案,以及reflexhammer,csust,moliliao,Lewiszhou,qxbgx等版主/超版的完善和补充。 草案如下: 一、制定原因: 1、部分20-30分左右的会员失去继续得分的热情,产生“够用就好”的惰性; 2、部分好帖子由于应者寥寥,而迅速“沉底”,版主要经常关注,或者手工置顶; 3、部分求助帖子缺少及时应助; 4、高分会员缺乏荣誉感,丁香园如何为高分骨干战友提供更好的个人成长空间。 二、基本构思: 建立“基于score值的同行评议系统”,鼓励大家继续得分,鼓励高手继续发言,鼓励新手不断涌现,鼓励好帖子长盛不衰。 三、假设的待定细则(以下具体数值都是假设,具体还需要深入讨论): 1、假设规定50分(score)以上的会员具有“同行评议票”的投票权资格; 2、假设在50分基础之上,每增长5分可以投出一票,投票不扣任何分数,和积分交换制度完全不同; 3、投票可以表示“赞成”、“反对”或者“保留”等态度; 4、每投出一票的同时,都需要对帖子内容进行专业点评,版主对投票者的专业点评进行审核后加分(不论态度,只看内容,和正常加分过程完全一致); 5、假设每投出5票,就获赠1次投票机会(等于每投5票就鼓励5分); 6、投票权可以跨板块使用,促进学科交叉; 7、假设在50分基础上,通过投票,评议等方式,获得一定积分的会员,就自动成为板块“特邀评论员”,或“同行评议专家”(名称待定),上限为20人,实行末位(或末几位)轮换等制度,保证20人的团队不断有新鲜血液充实; 8、丁香园可以为这些人(每个板块10-20人)发放证书以及纪念品,并作为丁香园的“优秀专业代表”,优先参与丁香园专业出版,专业翻译,人物专访,以及其他媒体(如报纸,期刊,网站,会议)的推荐,人物采访,文章发表等活动; 9、被评议帖获得评议或正面投票的比例越大,则自动上升,不受回帖的限制,超过一定正面票数比例,则自动变为精华;反之,如果负面投票比例越大,则自动下降。 10、被评议人获得正面投票的比例越大,则分数也随之上涨(但有上限限制),鼓励新人快速成长,但又避免浮躁。 11、使用投票比例进行评价,而不是绝对投票数,避免不同板块的“同行评议组”人数不同而产生差异; 12、每月板块的“同行评议组”推选出本月最佳新人,再次给与象征性的积分鼓励,原则上不重复推选。 ============================================ 基本方案如上,原则是: 积分换选票,换票不扣分,多评多得分,多投有赠票,投票选好帖,投票选能人,能人快发展,现实机会多,灵活用积分,搞活丁香园。 鲜血写就柳叶刀 举报 • 搜集到97道基础真题 求剩下3道 windlight 丁香园中级VIP站友 211 积分 37 得票 590 丁当 博客空间 2006-09-21 09:10 没有太多时间细看细想,还有一些疑惑要问: 1、如何与现行体制融合的问题,积分交换或消费制度是dxy做大之后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市场制度比计划制度先进之所在,如何能利用现代的经济科学成就来做好论坛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2、逃到广州时曾提到这个问题,当时的主要想法是,积分如果进入消费,看不到消费前的最高值,或者说不能再以积分的现值直观得到dxyer对dxy的贡献。逃说,分成value与score来避免这个问题,一个是军功章体系,一个是货币体系,但在现在这个方法中,这个大问题比上述提到的调动积极性或发展空间更重要,而在此办法中没有体现。 3、操作性或换算性的两个体系,最简单或最直观的需要一个公式或表格来体现。上面的文字描述很难让人有一个明确的信息来推算自己的可能发展空间。当然这也可能是管理层还没有想好。 4、我以为这个不应该是一个积分制的修修补补的体系,而应是与积分制并行的或更重要的评价体系,覆盖范围可能更广,比如骨干战友互助板也应公平对待等。 5、这个大制度出台需要考虑所有可能影响的利益团体方面,而不仅仅是调动20分到50分之间的积极性问题。当然上面制度目标集中于此,并为此而开药方,无可厚非,我们毕竟不是纯粹的市场体制或计划体制。但计划体制更应讲究系统性和全面。 windlight edited on 2006-09-21 09:27 沈药校友超级群61981301 本群需班期+专业+名字+电话实名申请,核实后方可入群,信息不全恕不接受 举报 • 【讨论】坚决抵制转基因食品 请大家签名 天天 李天天 丁香园荣誉超版 131 积分 425 得票 115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09-22 11:25 1、如何与现行体制融合的问题,积分交换或消费制度是dxy做大之后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市场制度比计划制度先进之所在,如何能利用现代的经济科学成就来做好论坛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此制度和“积分交换/消费”并不打算进行任何的“融合”,这个“同行评议”制度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术评论,活跃学术交流。没有经济学原理的任何支持,如果说有一点点,那么就是“投5票赠1票”带有一些“促销”的味道。 2、逃到广州时曾提到这个问题,当时的主要想法是,积分如果进入消费,看不到消费前的最高值,或者说不能再以积分的现值直观得到dxyer对dxy的贡献。逃说,分成value与score来避免这个问题,一个是军功章体系,一个是货币体系,但在现在这个方法中,这个大问题比上述提到的调动积极性或发展空间更重要,而在此办法中没有体现。 ===此办法不体现“score或value”的任何消费功能,军功章的score体系只升不降,货币形式的value体系可升可降。“同行评议体系”属于“军功章体系”,拥有投票权,成为评议组成员可以调动很大的专业参与积极性。 3、操作性或换算性的两个体系,最简单或最直观的需要一个公式或表格来体现。上面的文字描述很难让人有一个明确的信息来推算自己的可能发展空间。当然这也可能是管理层还没有想好。 ===原因同上,之所以不需要换算/公式等,就是因为“专家评议体系”在积分交换/积分消费体系之外。而通过这套体系带来的实惠和方便是积分交换/积分消费体系所无法企及的(丁香园可以为这些人(每个板块10-20人)发放证书以及纪念品,并作为丁香园的“优秀专业代表”,优先参与丁香园专业出版,专业翻译,人物专访,以及其他媒体(如报纸,期刊,网站,会议)的推荐,人物采访,文章发表等活动)。 4、我以为这个不应该是一个积分制的修修补补的体系,而应是与积分制并行的或更重要的评价体系,覆盖范围可能更广,比如骨干战友互助板也应公平对待等。 ===该体系是基于score值体系的补充,而非并行。 5、这个大制度出台需要考虑所有可能影响的利益团体方面,而不仅仅是调动20分到50分之间的积极性问题。当然上面制度目标集中于此,并为此而开药方,无可厚非,我们毕竟不是纯粹的市场体制或计划体制。但计划体制更应讲究系统性和全面。 ===“20分到50分之间”是一个假设,其实覆盖范围我们可以探讨。 鲜血写就柳叶刀 举报 • 【经验】给想改变生活的朋友们一点力量——我和老公工作考研成功之路! easymedicine 温暖的阳光@血液版 丁香园版主 血液科 187 积分 127 得票 780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09-23 21:16 同意。 前言:小白兔刚出生时是一个快乐的婴儿。每天除了玩耍、吃饭和睡觉之外,什么都不用操心。生活真的很美好。 举报 • 大内科303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部分真题回忆 windlight 丁香园中级VIP站友 211 积分 37 得票 590 丁当 博客空间 2006-09-25 16:43 推荐: http://blog.gxsti.net/cs/blogs/hxtan/ 货币的意义在于作为交换媒介。这个交换是以交易各方认同这个媒介的等价物性质所为前提,如果大家不认可这个货币的等价交换前提,交易不可能进行。 一般说这个货币是国家的主权和政府信用的体现,国家也没有权利要求所有的参与交易者必须认同,他所能做的是如果这个货币的持有者要求国家体系来兑现货币,国家将无条件兑现,有这个前提之后,货币才能取代实物成为交易的媒介。这个前提也解决了物物交换的评价问题,大家对货币的认同,解决了这个方程式没有等价物就不能配置资源的问题。 货币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于交易而不是保值,这就决定了,货币的持有者如果如葛朗台般的吝啬,那么国家就需要发行更多的货币以满足流通中货币的需要,否则资源配置无法完成,货币可以有部分沉淀,但如果完全沉淀则失去货币存在的根本意义。 我们如果认同货币是交易媒介,那么国家如何保证兑现,这里有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但跨越这个起点问题,一般认为货币流通需求量应大体与一国财富相当或成正比,而现在研究表明除了全社会的财富被创造出来以后,国家必须相应的提供对应的货币需求量,还要有一定的通货膨胀即多发行一些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完全对应财富拥有量发行货币,就比较难刺激经济,而相反,由于交易费用和时间的存在,这个对应发性,往往意味着通货紧缩或银根不够,造成人们在交易时发现缺少交易媒介而降低交易数量。 上面的几个问题,货币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和媒介,他所面临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中也会面临,毕竟作为资源配置的科学规律,这个科学规律很难打破。计划经济的货币以及众多的票证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已经被证明为是低效的手段,其资源配置能力强于简单的物物交换,但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物物交换,而远弱于单一货币体系所带来的交易费用降低的好处,远有秦始皇的统一六国货币,近有美元成为事实上的世界货币,以及欧元所产生的原因,亚元已经在筹划中,那么不久的将来,节省交易费用的要求,世界将统一他的货币,这是现实中的经济发展所必然带来的结果。 丁香园的积分制中的积分与货币相似,除了上面提到的问题,他同时具有计划体制的特点,这个计划体制所对应的深层原因,在于知识的外部性。 也是我很早之前的签名所诉,由于知识可以分享,而苹果不能分享,那么由于一个人提供得到积分的东西,并不如现实中的苹果,他卖掉以后,自己或其他非买家就不能再利用了,而是可以多人使用,这时他所提供的东西如果是由一个买家来支付,就对买家非常不公平,其他人可以不付费免费使用,另外,卖得东西不一定有买家能有能力支付,而有能力支付的人又不需要。这时交易就没有发生,资源配置没有完成。所以一早我建议,可以积分贷款,保证新手的交易能力,确保丁香园的活力。积分制如果只是版主手动打分,这个纯计划体制也没什么意义,有买才能有卖,那么由于积分限制,而要求一定的分数才能观看或利用相关资源,就成为dxyer的动力所在。这个还是货币交换但交易的对象是丁香园与dxyer。 这几年在丁香园的观察,这个类似货币的进化尤为明显,我还没有看到丁香园的积分有脱离这个经济规律的可能所在。 丁香园的积分由于主要由丁香园的版主手工打分,其产生可以对应着丁香园整体的财富增加,由于dxyer的贡献了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那么给其他的dxyer足够的外部性效应。这个财富足于吸引一部分dxyer驻扎在丁香园学习和利用他人的知识。这个意义上积分制是非常有效并降低了交易费用,还符合知识经济的特点。但在sos由于这个外部性的知识扩散能力非常之有限,基本具有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交易的特点,所以这几年进化最快的板块就在于sos,对与有一技之长的sos应助者来说,如果按照老的规则,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赚个几千几万分的空间都是有的,但这很快带来了问题,这些积分相对其他专业得分来讲贬值太快,如果还保持同一种货币制度,维持币值稳定,那么对其他的专业板块冲击太大。所以很快,高分者再应助只能很多篇算一分,到分板块,给零分战友应助不加分等等,计划体制的票证制度再现丁香园sos版就是必然的,而且这个制度还在不断的自我强化和进化中。 我一直没有备份sos的制度进化,仅凭不时地去求助再不停的学习新制度,这个制度是越来越繁琐和等级制,如果那个管理员有心能把之前的制度一一列出和比较。再看看sos每天发出的积分这些年的变化。应该是一个很好计划经济体制进化的例证。 所以有人很早建议从积分制入手,而不是采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票证,80分应助者可以几篇加1分,40分应助者几篇加1分,而是让sos版的积分贬值,所有的人都是几篇1分。但这又带来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大拿很容易由于熟练而在速度上占优,即使拥有同等的mm和数据库,老人由于操作熟练,就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大拿一来,其他人就不要得分了。这个sos积分贬值的制度还是不能保证整个体系的公平,所以计划体制的票证制度不得不出台来避免这个问题。 所以有百分以上的战友,如何看待积分的问题,所以有~~提问丁香园要给他点动力。这些问题都是丁香园的发展和积分制的作用所要回答的问题。 windlight edited on 2006-09-25 17:32 沈药校友超级群61981301 本群需班期+专业+名字+电话实名申请,核实后方可入群,信息不全恕不接受 举报 • 【读片】腹部经典病例,三天后公布结果 zwqql 青龙偃月刀 丁香园版主 外科 1753 积分 151 得票 1782 丁当 2006-10-02 09:24 建议版主为windlight 加分。 欢迎光临丁香园普外讨论版 举报 • 普外科中级考试题回忆~~~~~~欢迎踊跃发言~~ url 方圆 丁香园版主 27 积分 917 得票 659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05 22:57 在国内医学/检索论坛里混的人都知道,丁香园的分最难拿,最有价值,最是荣誉的象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肯拿来消费的。其实积分代行的更是价值的职能。 现在增加value,应该不是增加一套价值荣誉方面的评价指标,那样未免有些重复,除了最开始的一些新鲜感,刺激站友们发帖发好帖的作用不会太大。 是想把积分的消费功能给解放出来?那么哪些东西可以用于积分消费呢?专业帖、DL/MM、书籍抑或其他实物?似乎积分交换版在这方面的试验还远未成功。有积分的看不到想买的东西,没积分的看到东西买不起。这个市场依然无法活跃,解放出来的积分反可能变成鸡肋了,何不从缓? 如果增加value是为了提升发帖质量,并赋予帖子以权重的话,对现有的同行评议方案还有些疑问,评议是针对发帖者,还是帖子呢?是针对整个帖子,楼帖还是精彩回帖呢?评议的内容在版面的什么地方实现呢?其他站友包括被评议人是否可以看到评议内容?如何避免只评好不评坏的现象发生?如何针对评议内容进一步申辩与讨论?评议除了更容易加分以外,它与直接回帖的区别在哪?评议对新手的帮助必然有限,会不会进一步拉大穷富距离?帖子按时间排序是最常见的排序方式,评议分如何影响这个排序?怎样的权重与算法?是否和加分、精华等一道影响站内搜索时的排序更有意义? 试提几个问题: 1、丁香园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吸引人气,提高专业水平还是探索产品服务模式? 2、丁香园如何吸引人气?政策该向高分站友还是低分无分站友偏斜? 3、丁香园如何提高讨论的专业水平?依靠自身站友的成长,还是要引进更多的专家教授? 4、丁香园如何“制造”出一些能鼓励站友发帖和积分消费的产品或服务来? 丁香人才网/求职版诚招兼职网络编辑,欢迎申请! 举报 • 【求助】女博士去成都211高校,河南的研究所,还是苏南县城 885511 丁香园荣誉版主 药剂实验室 258 积分 139 得票 627 丁当 2006-10-05 23:22 如果要为了提高高分战友的积极性而设置同行评议系统个人认为可操作性实在是不强的,众口难调,对一个帖子的质量大伙每个人的看法和意见是不一样的。如果要大伙都要评议的话,那么对斑竹进行版面管理,主要是是不是应该给分,会带来很大的干扰,那如果评议的结果很好,是不是一定要给分呢?个人认为还是坚持现在,这样的纯学术讨论的气氛本来就是丁香园论坛的特色之处,其实高分战友不一定代表他的专业水平也一定高吧。当前的人气已经很好,还是坚持特色不是更好? 引进更多的专家教授是靠机会吧,因为他们都很忙啊。主要是靠我们自己吧。 其实积分的问题已经讨论过多次,然而每个人对积分的态度是不一样,就是斑竹里每个人的尺度或者对帖子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所以评议是没必要的。 专业讨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举报 • 财新网:多位科学家入选“千万俱乐部” url 方圆 丁香园版主 27 积分 917 得票 659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05 23:29 一些可能有借鉴价值的帖子。 你可能想知道的:Del.icio.us的成功经验 昔日老大WebMD清算服务出问题 被迫接受检查 欢迎就丁香园周边实体问题与jinwsapa直接交流 丁香人才网/求职版诚招兼职网络编辑,欢迎申请! 举报 • 【转帖】降糖药文迪雅将全美下架 daweiwei 丁香园荣誉版主 128 积分 13 得票 422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05 23:32 1、丁香园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吸引人气,提高专业水平还是探索产品服务模式? 吸引人气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当务之急应该是怎样协调好这个庞然大物似乎已经开始显得笨拙的行为。也就是加强内部管理,理顺各级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发掘新的管理人才以有力保护现有管理人员的热情;明确将来的发展战略。 2、丁香园如何吸引人气?政策该向高分站友还是低分无分站友偏斜? 其实目前已经不需要“主动”吸引人气了,据调查大部分站友都是通过同学或师长的介绍而来。目前丁香园已经名声在外,如果能服务好目前在站的站友,相信新的站友自然会源源不断的。 高分站友通过骨干版的服务稳定性应该会大大增强。主要工作应该放在对低分站友的引导,避免其重复提问等等破坏讨论气氛。我觉得可以通过加强对各版旧帖的整理、索引等等建立类似丁香园图书馆,甚至定期发行各版快报的形式来主动加强对低分站友的服务。——不知道静态网页的问题出在哪里? 3、丁香园如何提高讨论的专业水平?依靠自身站友的成长,还是要引进更多的专家教授? 没有合理的薪酬,即使引进了专家教授,也不可能长期留住他们的。还是需要依靠站友的成长,但问题是丁香园能提供留住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站友们的理由吗? 4、丁香园如何“制造”出一些能鼓励站友发帖和积分消费的产品或服务来? 至于积分消费,我觉得当前另建积分消费版的制度并不理想,而应该在各专业版内建立消费子版。道理很简单,“交易市场”应该建在买卖双方都常去的地方,这样才能减少时间及交易不成的风险等等交易成本。 总之,园子大了,需要顾及的地方也多了,效率肯定会下降的。就跟大公司一样。 daweiwei edited on 2006-10-06 00:03 Farthest from your mind is the thought of falling back,in fact,there is nothing at all. So you dig your hole carefully and deep,and wait. 举报 • 【病例讨论】病例讨论 - 六省一市麻醉会议部分案例讨论 daweiwei 丁香园荣誉版主 128 积分 13 得票 422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05 23:51 还有,我完全同意885511 的看法。 我觉得到底能不能留得住人,并不是靠分数或者score等等,而要看能不能提供给他专业提升的机会。对大部分丁香园站友而言,分数的真正意义主要并不在于荣誉感,而在于能让他得到他需要的资源和讨论。如果没有这些,其他东西很难引起他的兴趣。 而且,我觉得score系统结构复杂,运作成本高得惊人,可操作性不高(比手工加分的协调难度更大了许多),这种“双重人治系统”特别容易引起争议的。到时候吃力不讨好事小,得罪一个站友,可能就会跟一个站友“永别”的。 真的要进行专业评价的话,还不如先把那个bug完善了。也就是说如果能把一个人所有的得分帖都调出来看,到底水平有多高,大家一目了然,就跟看履历表一样。 daweiwei edited on 2006-10-06 00:00 Farthest from your mind is the thought of falling back,in fact,there is nothing at all. So you dig your hole carefully and deep,and wait. 举报 • 【讨论】坚决抵制转基因食品 请大家签名 url 方圆 丁香园版主 27 积分 917 得票 659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05 23:59 如果拿丁香园和斗牛士的专业性相比,就会发现丁香园站友的年龄普遍偏轻,泡论坛的时间偏短,在自己所处专业的权威性也弱,号召力也自然比不上斗牛士上的一些牛人。论坛其实没有太多拿的出手的自己的东西。这方面的劣势不是单纯靠激励就能轻易扭转的,或许需要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 如果拿同行评议与web 2.0的互动性相比,就会发现同行评议采取的是一对一(多)的形式,web 2.0采取的是多对一的形式,后者更容易交织成网状结构,在短期内实现对信息的聚合。 再拿丁香园和webmd 6年前的技术理念相比,发现还相差很大的一段距离,看着webmd的发展经历,是否有一些思路可供借鉴,一些失误可以避免呢? http://www.microsoft.com/china/net/ent2000/healtheon.asp 丁香人才网/求职版诚招兼职网络编辑,欢迎申请! 举报 • 【原创】肺癌影像集锦 windlight 丁香园中级VIP站友 211 积分 37 得票 590 丁当 博客空间 2006-10-06 21:55 很高兴除了天天还有其他人关注这个帖子,并认真思考,其实我就是个经济学业余爱好者,真要拿经济学来给天天或丁香园搞出个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案,自己是没有这个金刚钻的。但用经济学角度来思考问题是我所爱,天天也很实在的告诉我这个制度与经济无关,顶多有点促销的味道。 我个人感觉,中国的经济学教育还是不太普及和专业,经济学所关注的角度不是所有事情的全部,但就如钱的作用一样,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愤青好当,建设者难做,但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我们还是有机会犯错和试错的,不知这个value系统的变更成本是多少,对整个的 丁香园的体系最好的影响和最坏的影响有没有一个估算。是部分版面试验,还是全体变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等的估计。我以为版主板块应该有比较详细的讨论和意见交流和沟通。我就不多言了。 url wrote: 在国内医学/检索论坛里混的人都知道,丁香园的分最难拿,最有价值,最是荣誉的象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肯拿来消费的。其实积分代行的更是价值的职能。 现在增加value,应该不是增加一套价值荣誉方面的评价指标,那样未免有些重复,除了最开始的一些新鲜感,刺激站友们发帖发好帖的作用不会太大。 是想把积分的消费功能给解放出来?那么哪些东西可以用于积分消费呢?专业帖、DL/MM、书籍抑或其他实物?似乎积分交换版在这方面的试验还远未成功。有积分的看不到想买的东西,没积分的看到东西买不起。这个市场依然无法活跃,解放出来的积分反可能变成鸡肋了,何不从缓? 如果增加value是为了提升发帖质量,并赋予帖子以权重的话,对现有的同行评议方案还有些疑问,评议是针对发帖者,还是帖子呢?是针对整个帖子,楼帖还是精彩回帖呢?评议的内容在版面的什么地方实现呢?其他站友包括被评议人是否可以看到评议内容?如何避免只评好不评坏的现象发生?如何针对评议内容进一步申辩与讨论?评议除了更容易加分以外,它与直接回帖的区别在哪?评议对新手的帮助必然有限,会不会进一步拉大穷富距离?帖子按时间排序是最常见的排序方式,评议分如何影响这个排序?怎样的权重与算法?是否和加分、精华等一道影响站内搜索时的排序更有意义? 试提几个问题: 1、丁香园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吸引人气,提高专业水平还是探索产品服务模式? 2、丁香园如何吸引人气?政策该向高分站友还是低分无分站友偏斜? 3、丁香园如何提高讨论的专业水平?依靠自身站友的成长,还是要引进更多的专家教授? 4、丁香园如何“制造”出一些能鼓励站友发帖和积分消费的产品或服务来? url首先提到了dxy的分最难挣,这个特点是丁香园能够保持国内类似论坛的前几名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里的经济学角度分析,就如我上面所提到的丁香园积分所对应的知识经济特点,对于可以分享的东西,版主买单或丁香园买单是比会员个人买单更经济的,更有效率的。 虚拟货币的终极发展应该是逐步走向统一,但 沈药校友超级群61981301 本群需班期+专业+名字+电话实名申请,核实后方可入群,信息不全恕不接受 举报 • 【病例讨论】两肺多发团块影,发热多饮多尿(省呼吸病学会讨论病例) 壹刀 手术这东西,急不来地 丁香园版主 认证专家 整形科 430 积分 1274 得票 1441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08 17:34 url wrote: 试提几个问题: 1、丁香园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吸引人气,提高专业水平还是探索产品服务模式? 2、丁香园如何吸引人气?政策该向高分站友还是低分无分站友偏斜? 3、丁香园如何提高讨论的专业水平?依靠自身站友的成长,还是要引进更多的专家教授? 4、丁香园如何“制造”出一些能鼓励站友发帖和积分消费的产品或服务来? 我想回答一下这几个问题: 1、丁香园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落地”。丁香园是个虚拟空间没有错,但丁香园的目标最终是要成为一个传媒,专业传媒。这样的目标决定丁香园要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的支持。这些人才如何来?不能去聘请现在已经成名成家的大腕们,他们对这里没有感情。丁香园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打造一批专家。这样才能起到“平台”的作用。天天曾提到健康报多年前搞的一个“一百单八将”的活动,将当时一些有好的发展苗头的医学界青年学者请到健康报,给他们一次沟通的机会,结果现在这批人已经成长起来,成为健康报最忠实的支持者。丁香园现在也是青年学者居多,之所以上丁香园,也就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快速成长。成长过程中,再帮助一下别人,去得到自己应得到的尊重。 2、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内容为王”。没有好的贴子,没有精彩的深入讨论,是吸引不来人的。但好的贴子好的讨论如何来?还是得靠人! 3、这个问题的答案更是回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人”! 学术界是需要权威的,这种权威不是谁去册封就会有的,学术上的权威性靠的就是“同行评议”。你可能在某一专业方面你很牛,出了这个专业别人可能都不认识你,但别人要接触到这个专业时怎样去了解?问一个你们圈子里的人就行了,这就是“同行评议”。比如我是干整形的,心血管外科谁厉害我根本不知道,但我真有病人想做这个手术了,我会去问我干这个专业的同学,他告诉我的那个人就会是我心目中的权威。 之所以提议在园内实行“同行评议”的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 1、让学术水平高的青年学者通过一定分数以上的站友们(应该可以认为是某个专业方面的专业人士了)投票浮出水面,达到树立权威的目的; 2、促使一些高水平的战友为树立权威而发表精彩的内容; 黎叔说了:“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丁香园只要能树立起二三十个将来生物医学界的人才,就会永远不倒了! 欢迎光临丁香园修复重建与烧伤整形讨论版 严谨严谨再严谨,谦虚谦虚再谦虚 举报 • 【原创】肺癌影像集锦 西门吹血 没有专业我们还有什么 丁香园荣誉超版 麻醉科 575 积分 690 得票 1712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08 20:14 关注,学习。 关注专业,少说话,做实事 我的丁香blog 举报 • 【讨论】三因素致中国药企“无为”研发 windlight 丁香园中级VIP站友 211 积分 37 得票 590 丁当 博客空间 2006-10-08 21:46 发现写跑题了,本想授人以渔,但自己也不是个合格渔夫,想做个经济学家第三种人都难,打住不写了。 还是就题论题吧。 天天 wrote: score值与value值分轨制度已经进行过比较充分的讨论,我们的技术正在开发这一功能。 这里要提及的是:“ 基于score值的同行评议系统的建立 ”,以回答诸如:如何提高20分战友继续得分的积极性,如何提升好帖子位置等疑问。 一、制定原因: 1、部分20-30分左右的会员失去继续得分的热情,产生“够用就好”的惰性; 2、部分好帖子由于应者寥寥,而迅速“沉底”,版主要经常关注,或者手工置顶; 3、部分求助帖子缺少及时应助; 4、高分会员缺乏荣誉感,丁香园如何为高分骨干战友提供更好的个人成长空间。 二、基本构思: 建立“基于score值的同行评议系统”,鼓励大家继续得分,鼓励高手继续发言,鼓励新手不断涌现,鼓励好帖子长盛不衰。 三、假设的待定细则(以下具体数值都是假设,具体还需要深入讨论): 1、假设规定50分(score)以上的会员具有“同行评议票”的投票权资格; 2、假设在50分基础之上,每增长5分可以投出一票,投票不扣任何分数,和积分交换制度完全不同; 3、投票可以表示“赞成”、“反对”或者“保留”等态度; 4、每投出一票的同时,都需要对帖子内容进行专业点评,版主对投票者的专业点评进行审核后加分(不论态度,只看内容,和正常加分过程完全一致); 5、假设每投出5票,就获赠1次投票机会(等于每投5票就鼓励5分); 6、投票权可以跨板块使用,促进学科交叉; 7、假设在50分基础上,通过投票,评议等方式,获得一定积分的会员,就自动成为板块“特邀评论员”,或“同行评议专家”(名称待定),上限为20人,实行末位(或末几位)轮换等制度,保证20人的团队不断有新鲜血液充实; 8、丁香园可以为这些人(每个板块10-20人)发放证书以及纪念品,并作为丁香园的“优秀专业代表”,优先参与丁香园专业出版,专业翻译,人物专访,以及其他媒体(如报纸,期刊,网站,会议)的推荐,人物采访,文章发表等活动; 9、被评议帖获得评议或正面投票的比例越大,则自动上升,不受回帖的限制,超过一定正面票数比例,则自动变为精华;反之,如果负面投票比例越大,则自动下降。 10、被评议人获得正面投票的比例越大,则分数也随之上涨(但有上限限制),鼓励新人快速成长,但又避免浮躁。 11、使用投票比例进行评价,而不是绝对投票数,避免不同板块的“同行评议组”人数不同而产生差异; 12、每月板块的“同行评议组”推选出本月最佳新人,再次给与象征性的积分鼓励,原则上不重复推选。 ============================================ 基本方案如上,原则是: 积分换选票,换票不扣分,多评多得分,多投有赠票,投票选好帖,投票选能人,能人快发展,现实机会多,灵活用积分,搞活丁香园。 我也是中级会员申请评议版的会员,但甚少发言甚至光顾,现在较少光顾专业板块,与新申请的会员没有互动,当然也没有发言权。 这背后的利益驱动,不是我没有荣誉感,而是这个板块的激励机制和作用,就如这个板块的加分一样,大家都是熟面孔,我在这个板块的得分不超过5分,但自以为就为丁香园或dxyer的贡献(如果这个贡献以有效时间为基准),如与外面的标准打平,我应该得个三五十分不成问题,应该有两三个可以得到精华的帖子。 但这个板块没有做到这一点,换句话说,这个版的版主与参与者对这个板块并不以外面的板块平等相待。专业传媒或交流场所的定位,或者是学校的定位,或者是什么,丁香园的发展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选择,对于新老会员的公平,牺牲谁,造福谁,怎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还很难做到。 如果丁香园真的对应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并尊重经济规律,就应该注意到曾生杀人的作用,或者说应该注意到风险投资的推出机制。 天天所做的工作应该得分的就要得,但可以将这些分作为奖品或慈善目的。 url捐出的分,不知后续的使用情况如何,货币一旦沉淀就失去其意义,不过是印着头像的一些花花绿绿的纸片而已。 为什么20分以上的战友不再想得分,因为很多板块很少有20分以上的加密帖子。而不是因为很多板块有很多求助帖没有人回答。 ftp中有多少板块的高分目录里有东西,反正我常去的几个板块是很少见,大部分在5分左右。 如果想解决20分以上战友得分不积极的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发动各个板块尽可能向上加密相关资源或讨论,而不是用什么投票的方式来加分。这个加分对应的丁香园财富比较虚一些。 一个名人说过,当他所知道的越多,他所不知道的就越多,就越谦虚,不知道的越多,求知欲会给他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努力目标。财富也是如此,一个即使富可敌国,他也不能支配全世界,他还有很多事情不能解决,还有很多人让他羡慕或妒忌。丁香园能否给dxyer自卑,让他更有求知向上的动力,比让他自满于所得到几十分是一件更难得事情。 好贴子沉的快,部分也可归功于其本身的成功,问题都解决了,又不许顶或感谢,这样帖子当然沉的快了。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也可以解释部分原因。 我个人意见,这个问题与激励20分战友应该不是一个体系可以解决的问题,好贴子沉的快,是不是一个真问题,如果不是真问题,他隐藏了什么问题。 这个意见我在天行健的有关灌水的帖子里有些看法,就不再重复了。如果dxyer的搜索技巧以及丁香园的静态网页和论坛的搜索功能足够强大,如果有足够的人手去芜存精,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目前迫切需要管理层关注的问题。这样这个问题就变更为4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那些问题是短板问题,并因地制宜。就如我们不能以零投诉率来要求具体工作人员一样,这个问题也可以不以好贴子都置顶为工作目标,这个应该是静态网页的建设问题,应该另行解决。 丁香园的积分或财富不是集权制的计划体制,还是行计划体制之形实际反应市场经济之实的制度,但这个制度又照顾了知识经济的特点。那么作为丁香园应该有意识的利用好这个制度,丁香园现在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比较难回答,但具体的板块应该很好确认并采取相应的办法来繁荣版面(经济) 。 以这个板块而言,极其不活跃,需求很少,供给相对过剩,而这个供给如没有对应的需求(可以加分的讨论),也不会活跃到哪里去。由于不是货币交易形式,这个供给与需求的对接,需要版主手工打分完成这个交易,如果版主不积极打分或没有能力打分(这个能力包括时间,精力,以及知识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天天上面提到的这个方案,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些打分者,这些打分者(购买者)将会部分弥补版主在打分方面工作的欠缺。 药学区的分版和sos的进化我是感同身受,但其他板块的进化我关注的很少。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医生论坛中主要的参与者医生实际上因为知识产权的刻意忽略(治疗疾病的方法和诊断不得授权专利),这个板块没有得到充分的注意和利用,但药学板就不同,新药研发70%没有知识产区保护将不能被研发。这是新药多学科交叉必然要求。而这个板块由于其资源的敏感性,也很难充分讨论。 这个同行评议系统所解决的问题,除了增加一部分打分者,按经济学的说法是拉动内需。还想解决好贴子上浮的事情,好贴子上升的形式是什么,是对应的板块置顶,还是归档,还是精华,还是自动置顶延迟一定时间下沉,这个对应的也是版主的工作的外部化,由积极分子来弥补的版主的工作不足。 除了上面提到的好贴子是否真的需要我们一直将其置顶,涉及到板块的访问者对本板块的熟悉程度,以及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就以大学为例,访问一个大学网站的人我们可以对他们初步分类,在职教师,在校生,校友,参观者,潜在校友。这些人对网站所要解决他们的需求是不同的。信息消费一次后,或者说新闻看过一次以后就不再是新闻,最好的相对论,如果读懂了一次,也不会让人产生每天都再学一遍的欲望。如果都是精华居于版面的前几页,那么对于老人来讲,每打开一个版面的动作肯定是看也不看的翻页。 对于板块而言,就如爬山一样,精华或存档是大本营,初学者需要一部一个脚印爬上这个山,他应该做到基础扎实,但对于修炼久已的神仙来说,他就是要飞上山,而不是每天重复昨天的情形,这样才能谈到发展空间的问题。 所以,如果想在技术上解决此事,可以针对每个id的特点(对板块的熟悉程度,对专业的熟悉程度)和自己选择的形式来决定他所看到的版面的帖子分布情况。如果能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好贴子沉的快的问题才是真的解决了。而且这个板块之间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即使是老人,访问一些不常去的板块还是应该以初访者对待。 回到哲学意义上的好贴子的定义,这个好贴子的评价标准是因人而异,是有阶级的,没有普适意义的好。 我现在能想到的真的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思路是以id为基准,以版主和众人推荐的好贴子区分其重要性,一般的贴子,看过一次以后就自动下沉,而好贴子,作为读与未读的标志,可以让其在读过三次或更多次转为已读下沉。这个应该是这个问题的终极解决,但技术上和资源上需要很多的冗余来解决。 对于高分会员的发展空间问题,我个人认为丁香园还是一个可以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校,但这个学校不会要求学生永远都在这个学校学习,而不学以致用。还是要阶段性毕业的。 windlight edited on 2006-10-09 07:07 沈药校友超级群61981301 本群需班期+专业+名字+电话实名申请,核实后方可入群,信息不全恕不接受 举报 • 【读片】腹部经典病例,三天后公布结果 url 方圆 丁香园版主 27 积分 917 得票 659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18 12:44 试述一个好的Web 2.0产品应该长什么样 2006-10-09 10:56:52 21CN论坛 作者:吴鹍   自从有了Web 2.0,互联网就有了“产品”这个概念。因为,刻薄地说,Web 1.0没有产品。   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行业标准,但一个好的Web 2.0产品长什么样?检验一个Web 2.0产品的好坏,有没有一个可供判断的标准?以下从我个人的体会,总结几点:   首先,用户驱动。   一个好的Web 2.0产品,能够充分地调动用户的积极性,不断地为网站贡献信息和资源的。是用户驱动,而不是编辑驱动。Web2.0不能没有编辑,但编辑被弱化了。编辑驱动是Web 1.0,用户驱动是Web 2.0。Myspace、Delicious、Digg和Flickr,无数成功的Web 2.0产品都告诉我们,用户的力量可能是无穷的,共享与分享,在社会化数据上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良好的用户体验。   一个好的Web 2.0产品,应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易用性、简洁性,逻辑层次清晰明了。AJAX的应用,虽不至于过分强调,但不可或缺。   第三,方便地创建和传播。   一个好的Web 2.0产品,为其提供的站点应该有好的响应速度,可以方便地创建和传播内容。一个好的Web 2.0产品,一定是个简单的纯粹的产品。   第四,用户访问的理由。   对Web 2.0产品的设计,产品设计者应该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服自己,有什么样的理由让用户来访问这个产品,他们为什么访问,他们通过访问能得到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二次访问,如何让访问者形成访问信赖,养成习惯。要做一大部分群体喜欢的产品,让这部分群体的大多数认同这个产品,来用这个产品。   第五,以用户为导向。   在访问者形成访问依赖之后,培养起浏览者登陆的习惯。Web 2.0产品与1.0不同的是,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以用户为导向的,因此一个好的Web 2.0产品,应该培养起浏览者登陆的习惯,培养用户之间互动交流的习惯。而用户的注册信息应该是真实的,翔实的,有效的。因为只有真实全面的人,才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面建立丰富多彩的群体、圈子、俱乐部。   第六,个性化的发挥。   要让用户知道提供的产品,是一个可以根据用户自己喜好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办用户自己的网站,而不是办产品设计者自己的网站。首先是共性,在共性的基础上要让用户成为网站的主人,个性化其实是你帮他做的,定制则是他完全主动的。在共性层面之上,不同层次的人,不同背景的人我们都需要去满足。   第七,沉淀用户,沉淀内容。   一个好的Web 2.0产品,应该能够沉淀用户,能够沉淀有价值的内容。对用户有用的信息,越多越好。有效信息越多越好,有效在于对用户有用,而且是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内容的沉淀,应该是有组织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第八,可扩展的平台。   一个好的Web 2.0产品,应该具有可扩展性,可延展的,技术可扩展,内容可扩展,用户互动可扩展。根据目标人群,确定平台的定位,定位于哪部分人群,将他们锁定。根据平台的定位来组织产品的应用,根据人群的需要发展技术应用,根据应用的成熟度来不断升级平台。   第九,用户自组织。   让用户来组织,并过滤无用信息。让用户以用户他们自己的方式、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己的衡量标准,来标注和组织数据。因为对于产品设计者,或者产品运营者来说,你永远无法及时地处理数据,你永远不能保证客观。用户会按照他们自己理解的最佳方式来处理。一个好的Web 2.0产品,要保证能够按照用户所需所想的方式来工作。   第十,与线下的结合。   如果不与传统线下结合,网络永远只是虚拟的。只有与线下的结合,才能真正体现网络的方便性。这也是携程们成功的关键。很多Web 2.0产品,是很有想法的,不管是点评系统也好,配送系统也好,SNS圈子也好,他们都不应逃脱线下的商业机会。线下的业务推广将非常重要,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Web 2.0网站不盈利的关键,他们脱离了线下,商业模式才变得虚幻缥缈。换句话说,这些需求本来就是存在的,那么,Web 2.0产品设计者应该用Web2.0的方式去满足本来就存在的这些需求。   当然,Web 2.0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广泛和深奥的话题,没有一个人能够全部列举出它的衡量标准。也正因此,Web 2.0产品设计才会多样化,才会变得有魅力,尽管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有很大的泡沫成份,但我坚信这是个有前途的领域。我们在讨论Web 2.0产品的时候有点乱枪打鸟。用的是不同的枪,有手枪,有机关枪,有玩具枪。打的也是不同的鸟,有麻雀,有海鸥,有大雁。打法也不尽相同,有俯击,有侧击,有连环射击。如果你对2.0的产品充满了兴趣,请花一点时间来补充我没有提到的地方。 丁香人才网/求职版诚招兼职网络编辑,欢迎申请! 举报 • 【读片】肺内多发病变,较典型,有穿刺病理结果。 刀锋战士 IP人士 丁香园中级站友 208 积分 5 得票 398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18 20:26 占个位置,回头仔细阅读 举报 • 【medical-news】《柳叶刀》:中国医改,进步与挑战并存 waynepionnet 小蚂哥 丁香园荣誉版主 339 积分 142 得票 545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20 02:44 先谈一点想法,关于积分制度的,很粗糙,有待细化,但愿没跑题。 1、论坛得分与论坛币值分开,得分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得分换算成论坛币,论坛币可用于消费,积分不变。 2、专业得分与非专业得分分开评价。战友目前获得积分的途径:一是应助得分;二是参与讨论得分;三是提供资源;四是参加活动得分;五是给论坛打工。这其中前三中途径较后两种得分相对难,董老师前段时间提的这个 案例 就是个例证。但园子主张专业性讨论,同时也不能否认这些非专业性的行为存在的必要性。因此,专业得分与非专业得分分开评价势在必行,两种途径的得分换算论坛币的比率相同,但同时可考虑引入论坛威望值这一衡量尺度,专业得分与非专业得分的换算比率不同,而这论坛得分与论坛威望值作为晋级考虑的因素。 3、采用人工打分与程序计算两种方式相结合来计算论坛威望值、论坛币。人工打分包括专业和非专业打分;同时可将发贴数/精华贴等因素都换算到威望值、论坛币中来,这部分程序可直接计算。 =========================== 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晋级门槛,比如准中战友/中级战友晋级时的专业得分,非专业得分,发贴量/论坛威望都设定一个值作为晋级的标准。 同时论坛的威望值还受登陆的频率/得分频率影响,比如晋级后的战友连续1周无故不登陆,1月内没有专业得分的,威望值下降,低于晋级标准时降级。 ~专心~专注~专业~ |||| ~拒绝沉默,支持医帮医~ 举报 • 中级考试分数线的问题 wangtao 丁香园中级站友 156 积分 55 得票 473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29 20:08 waynepionnet wrote: 先谈一点想法,关于积分制度的,很粗糙,有待细化,但愿没跑题。 1、论坛得分与论坛币值分开,得分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得分换算成论坛币,论坛币可用于消费,积分不变。 2、专业得分与非专业得分分开评价。战友目前获得积分的途径:一是应助得分;二是参与讨论得分;三是提供资源;四是参加活动得分;五是给论坛打工。这其中前三中途径较后两种得分相对难,董老师前段时间提的这个 案例 就是个例证。但园子主张专业性讨论,同时也不能否认这些非专业性的行为存在的必要性。因此,专业得分与非专业得分分开评价势在必行,两种途径的得分换算论坛币的比率相同,但同时可考虑引入论坛威望值这一衡量尺度,专业得分与非专业得分的换算比率不同,而这论坛得分与论坛威望值作为晋级考虑的因素。 3、采用人工打分与程序计算两种方式相结合来计算论坛威望值、论坛币。人工打分包括专业和非专业打分;同时可将发贴数/精华贴等因素都换算到威望值、论坛币中来,这部分程序可直接计算。 =========================== 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晋级门槛,比如准中战友/中级战友晋级时的专业得分,非专业得分,发贴量/论坛威望都设定一个值作为晋级的标准。 同时论坛的威望值还受登陆的频率/得分频率影响,比如晋级后的战友连续1周无故不登陆,1月内没有专业得分的,威望值下降,低于晋级标准时降级。 上面的想法听起来挺好的,但是操作起来似乎很复杂啊。 不知道系统能否排出每个版块ID得分的排行榜,相当于专业中的威望排名。这样新来的DXYERS就可以很快知道在这个领域比较权威的ID是哪个(虚拟世界的权威,和现实世界的水平没有直接联系)。另外,说不定这个排行榜的出台在专业版块还能刺激高手发贴呢。 举报 • 【公告】2011全国卫生专业中级考试试题总结(回忆为主) waynepionnet 小蚂哥 丁香园荣誉版主 339 积分 142 得票 545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0-31 10:53 wangtao wrote: 上面的想法听起来挺好的,但是操作起来似乎很复杂啊。 不知道系统能否排出每个版块ID得分的排行榜,相当于专业中的威望排名。这样新来的DXYERS就可以很快知道在这个领域比较权威的ID是哪个(虚拟世界的权威,和现实世界的水平没有直接联系)。另外,说不定这个排行榜的出台在专业版块还能刺激高手发贴呢。 其实也不复杂的,只是听起来有点麻烦,但这些设计完了以后,都是后台在工作了,对战友来说,没什么影响。 以前园子里有一个排行榜的,刚才看了下好像工作不正常,就是论坛首页最下面的那个“top status“。 ~专心~专注~专业~ |||| ~拒绝沉默,支持医帮医~ 举报 • 【medical-news】《柳叶刀》:中国医改,进步与挑战并存 chen281 永远和大家共同进步的 丁香园荣誉超版 507 积分 74 得票 2089 丁当 博客空间 加为好友 2006-11-06 20:44 这个帖子的内容确实需要细细阅读和思考。 ………………   给我发送PM 举报 • 【medical-news】《柳叶刀》:中国医改,进步与挑战并存 windlight 丁香园中级VIP站友 211 积分 37 得票 590 丁当 博客空间 2006-11-07 08:41 chen281 wrote: 这个帖子的内容确实需要细细阅读和思考。 经济学者都是悲观的,某名人语。 一百个经济学家会有101个不同的解释和方案。 如果技术可行,还请管理层尽早试行,我也没时间和精力做一个体系的设计和建设者,以上的言论以愤青的言论居多,希望不要影响各位管理者的工作。 我的核心思想是一句话,目前的积分制符合知识经济的特点,但还不够完善,需要尽快补充或设立平行体系来激励更多dxyer参与丁香园的发展。 沈药校友超级群61981301 本群需班期+专业+名字+电话实名申请,核实后方可入群,信息不全恕不接受 举报 • 【bio-news】人体自身细菌电脑合成图:长相酷似外星生命 windlight 丁香园中级VIP站友 211 积分 37 得票 590 丁当 博客空间 2006-11-07 14:10 学者称Q币等虚拟货币冲击人民币地位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10:12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针对网民非常熟悉的Q币,有学者近日发文称,Q币等网络虚拟货币可以买虚拟世界中的装备,支付会员服务费,甚至和人民币“兑换”,这可能违反了《人民币管理条例》,并冲击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   据了解,目前仅Q币的潜在用户就已上亿,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谢姓工作人员称,Q币等虚拟货币代替人民币在网上交易非常值得关注,他们已将此事向总行汇报,等待答复。   腾讯公司:Q币潜在用户过亿   据腾讯公司客户服务人员介绍,近年来,随着QQ网络聊天系统迅速在网民中普及,为方便网民支付服务费用,腾讯公司推出了Q币,官方价格为1元人民币购买1个Q币。Q币的官方用途为支付QQ会员服务、购买QQ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装备、购买QQ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币等。网民可通过银行卡、电话银行、实物QQ卡等多种形式购买Q币。网民购买的Q币存入对应QQ号的个人账户中。   据腾讯公司官方网站数据,截至2006年3月底,腾讯的即时通信服务活跃账户数达2.2亿,这些都是Q币的潜在消费者,目前Q币的销量也很大。   调查:Q币成网上交易“货币”   记者近日在成都南门的几家网吧展开调查。自称玉林某中学初二学生的方某是老QQ了,近来迷上玩“魔兽世界”,但苦于没有好的装备。后听说在网上用Q币可购装备,现在他已买了一身还过得去的装备。   另一位自称成都南门某高校物理系学生的张某称,网络虚拟装备交易有几个阶段。最初是在同城玩家之间发生,双方找到同一家网吧,一手交人民币,一手交装备。“现在一般都用Q币了。因为玩网游的一般都上QQ,于是大家找到了Q币这个一般等价物。”张某说,他已用这种方式多次倒过装备,从中赚取Q币,然后拿到网上卖,用Q币换回人民币。“Q币的官方价是1元1个,在网上8毛钱一个就比较好卖了”。   学者:Q币冲击人民币地位   近日,学者杨涛在2006年第7期的《法制与新闻》上发表《虚拟世界四大怪象的法律拷问》一文中称,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一切公私债务都必须用人民币支付。人民币的法定发行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其他组织和机构都无权发行货币。   “Q币等网络虚拟货币由商家发行,与人民币可以‘兑换’,如果泛滥后果不堪设想。”杨涛说,人民币等真实货币在现实中是有数量限制的,而Q币等虚拟货币商家可无限发行,虽然发行量可能会影响其“汇率”,但虚拟货币代替人民币成为网上交易的一般等价物,必会冲击我国的金融秩序。   人民银行:关注“Q币现象”   昨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一位谢姓工作人员说,Q币等虚拟货币代替人民币在网上交易非常值得关注。此事涉及《人民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而该条例的解释权在总行,他们暂时不方便表态,但他们已将此事向总行汇报,并等待答复。   面对学者质疑,腾讯公司客户服务人员称,他们发行的Q币只用于购买该公司的增值服务,本身并无其他交易功能,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对网民将Q币当成“网上人民币”一事,他们并不知情。“那是网友自己的事,我们也管不了”。   本报记者 李凌鹏   事件追踪:   腾讯回应Q币现象质疑 称其并非真正货币   相关报道:   网络卖家热炒Q币   浙江一公司饱受“Q币”之害 央行表态关注Q币等虚拟货币现象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 12:0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本报近日报道的“网上交易Q币冲击人民币”一文引起多方关注,除网友及专家大讨论外,昨日,来蓉参会的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央行已开始关注虚拟货币的发展,目前正认真研究。   与此同时,腾讯公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否认了Q币是“虚拟货币”的说法。他强调,Q币只是一种商品,类似于手机充值卡或游戏点卡,不能兑换成人民币。“我们公司坚决反对私下将Q币兑换成人民币的行为,并多次联合警方予以打击。”   论战Q币   反方:虚拟货币泛滥会成灾   学者杨涛在2006年第7期的《法制与新闻》上发表的《虚拟世界四大怪象的法律拷问》一文中指出,Q币等网络虚拟货币由商家发行,与人民币可以“兑换”,如果泛滥后果不堪设想。一旦Q币等虚拟货币商家无限发行,必会冲击我国的金融秩序。   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陈进也曾表示,虚拟货币一旦跟人民币发生联系,就会跟现实中的银行一样,可能面临挤兑等风险,冲击正常的金融秩序。   “Q币已经算是一种变相货币,法律是禁止的。”金融法、电子商务法专家、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远均称,包括Q币等网络虚拟货币在网络世界中作为交易的一般等价物已具备部分货币的特征,如果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在网上大量交易,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人民币还是有一定的冲击。网络货币的发展也成为我国法律上的一个空白。   正方:不会对人民币造成大的冲击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郭万达认为,Q币作为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交易支付手段,已被赋予某种价值,可以作为等价物交换。但Q币等毕竟只局限于网络,并不具备法定货币的地位和价值,并且需要以人民币计价,因此不会对人民币造成大的冲击。   各方反应   腾讯:Q币并非无限制发行   昨日,腾讯公司公关部助理总经理宋旸对记者说,Q币仅限于腾讯业务范围,不能在不同企业主体间交换,不具备一般等价物性质。他强调,Q币只是一种商品,类似于手机充值卡或游戏点卡,不能兑换成人民币。现实生活中,公司也多次联合警方打击私下将Q币兑换成人民币的行为。“获得Q币的前提是需要支付人民币,而人民币是有数量控制的,所以Q币的发行量也是有限的,并非无限制发行,更不具有搅动货币市场的能力。”   网友:银行网络支付亟待加强   针对本报报道,搜狐网专门开设辩论台,针对Q币是否会冲击人民币展开论战。有网友分析Q币产生的原因时称,它的产生和我国银行系统不完善有关。比如,一些国家即时通讯和网络游戏比中国更发达,却没有衍生出类似的虚拟货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银行普遍支持发达的网络功能,通过网络支付款项非常方便。中国的银行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网络支付能力。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远均也认为,我国网上银行起步较晚,最近两年才开始在网上建立银行支付系统,也是造成Q币等具有货币性质的产品在网上流行的原因之一。   央行:正在研究网络虚拟货币   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正好出现在了成都。他此行的目的是出席“全国金融知识展览成都巡展”的新闻发布会。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针对最近网络上有关“Q币等虚拟货币可能冲击人民币”的说法,提问央行对此有何看法。李超称,关于网络虚拟货币这个话题,人民银行已经开始关注,并且正在认真研究之中。   本报记者 李 凌 鹏 杨 斌 相关报道: 学者称Q币等虚拟货币冲击人民币地位
个人分类: 经爱沙|3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的丁香园
xupeiyang 2011-5-21 07:33
医生的家园 Welcome to doc2doc Registration is free and connects you to colleagues around the world. Start or join debates on the latest news, research and other developments in medicine. Discuss your next career move with colleagues. Get answers to your clinical questions from our doctors-only forums. Create your own online meeting place for your friends, colleagues, hospital or society. 英国的丁香园 http://doc2doc.bmj.com/ 中国的丁香园 http://www.dxy.cn/
个人分类: 医生指南|2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医学院校为什么没什么人报考了?
热度 2 cyhangel2008 2011-5-5 21:00
看了前几天的新闻(南方都市报),医学院校报考人数大幅度下降。一个医生有感而发,写了下面一些话。(转自丁香园) 孩子,紧张的高考刚刚结束,也许你和你的家人在为自己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而倍感骄傲,光明的人生和前途就在你面前。但我想说,孩子,千万要擦亮眼睛,这条道路上同样存在陷阱,其中医学院校就是你人生中最大的陷阱。 这不, 6 月 10 日,高考刚过,山东著名三甲医院齐鲁医院医生护士就被杀,这贴消息放在网上不到 2 小时就被喉舌们撤了下来,因为我们社会需要 *** ,医生护士被杀不值得、也不能让舆论同情。   我曾经是北京某大型三甲医院的高年资外科医生,我有充分的理由告诉你们目前中国医生护士的处境,供你们在填报志愿时参考。   首先说一下我们科室的情况:我们科室老中青三代医生算上,共 40 多名大夫,包括全国知名的专家 4 人,只有一个人的孩子选择了学医。从医近 20 年后,我决定,我的孩子 “ 男不学医,女不学护 ” 。如果我的儿子非要学医,我将只允许他学兽医。我以负责的态度,坚决反对任何向我咨询的人去当医生护士。我的外甥女就是在我的坚决劝告下放弃了医学院,报考了食品卫生专业。   没有人敢公布近年来中国医务人员的流失情况。我大学毕业的同学,已经有 50% 的人转业改行,他们其中有比我优秀得多的人才。医学院校生源不足已经是掩盖不住的事实。   在这里,我希望对医疗行业无知的家长和学生不要误入歧途。在中国,传统上对医生这个职业缺乏重视和尊重,医务人员声名狼藉,他们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中国的医学博士约占博士总量的 1/5 ,是博士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今年的某市社区卫生院已经进了几个省中医学院的医学硕士了,虽然中国的各行各业,几乎没有哪个行业的受教育水平比医疗行业高,但就是这样一个高学历、高素质的职业,一个在其他国家被视为崇高地位和荣耀的职业,却被社会妖魔化成了 “ 白狼 ” 、 “ 披着白衣的 ***” 、 “ 职业杀手 ” 。很显然,不是这个职业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   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 22% ,而医疗总支出(包括 zhengfu 投入和所有病人自付的医疗费)仅占世界的 1% (《 2000 年世界卫生报告》),这点可怜的经费其中的 80% 又用在了 850 万党政官员身上(中科院调查报告),其他 13 亿人瓜分剩余的 0.2% 。收了纳税人的钱,却没有给纳税人相应的医疗保障,全世界倒数第四的卫生投入连贫穷的非洲国家都比不上,为了维持卫生系统的运转给了一个以药补医的损政策,出了事就由卫生系统承担骂名,再指挥喉舌攻击医院、医生,造成医生患者之间剑拔弩张、两败俱伤的局面。一些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和他们的喉舌似乎很喜欢这样的环境,他们煽风点火,找到妙法成功地将医疗矛盾转嫁给了医生头上,把药品购销中的虚高定价、回扣风、不正当竟争等等所有脏水统统泼到了医生头上,让医生 —— 患者产生的冲突来遮盖整个社会问题,他们则在一旁开心地舔着沾满纳税人血汗的舌头。   在这个问题上卫生部有曾有明确的说法:为了社会的稳定 —— 平抑 13 亿人民群众对医疗支出的不满,牺牲全国几百万医务人员的利益是必要的。原卫生部张文康部长曾经说过: “ 在出现医疗纠纷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将坚决站在患者一边! ” 我理解了一位老医生说过的话:无论你抱着多美好的愿望走上这条路,在中国当医生,患者就是你的敌人,而且你的敌人绝不仅仅是患者!   护士也同样如此。在医院里,已经看惯了多少护士妹妹们委屈的眼泪。听说北京地区下半年要由护士承担病人的生活护理。生活护理绝不是象文字描述那样的简单,它暗含着青春年华的姑娘们要为病人端屎倒尿、洗头刷牙、为便秘的病人抠出大便、揩屁股、提着输液瓶和无数与自己父亲年龄相仿的陌生男人一起进厕所,帮他宽衣解带,掏出他的东西,遇上前列腺肥大的,还要帮他嘘嘘两分钟等他排尿。不是这样的工作不能做,这样的工作需要人做,至少要有足够的补偿吧。从事这样工作的女人,你愿意做她的老公吗?从事这一行的姑娘们,你们不要指望能嫁人甚至奢望嫁个好男人!你们从事的职业一点都不高尚,除非你每月拿 5 万元工资体现出你的工作价值!   在这个国家,药价高、看病贵的原因只有一个,千错万错,谁都没错,除了医生。那么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几何呢?在医院挂号看病,一个号是 2 块 5 ,加上 5 毛钱的病历费,一共是 3 块钱。到一个动物园看个猴子还需要 10 块钱,找个算命的看几眼,还得百八呢,医生用了花了至少 10 多年的专业知识就值这点钱。(培养一个主治医师至少需要 15 年,培养一个主任医师至少需要 20 年)。在北京市发改委的网站上,规定的肾切除手术是 320 元 / 例,这是什么概念: 4 名医生、 2 名护士、 1 个麻醉医生,为这个病人忙活 3-4 小时,平均每人每小时劳务费不到 15 元。还不包括手术后出了问题医生要掏腰包赔钱。试问拿杀猪刀的 1 小时能拿多少钱!这不是劳务费多少的问题,这是对医生人格和价值的侮辱,我就纳闷,那么多医院,为什么没有一家医院有血性敢于站出来取消如此低廉的手术费呢?   医疗纠纷是你永远抹不掉的痛。不要指望医院里的行政领导会为你撑腰,除了你和你的家人,你会发现你非常孤独无力。说患者是弱势群体,当医生护士后,你会发现真正的弱势群体只有你。没有人为你撑腰,科主任不会,院长不会,卫生部长不会, *** 更不会,他可以让自己脑出血的母亲享受高端免费医疗,医务人员无论被打还是被杀,统统与他无关痛痒。   孩子,人生的路千万条,你可以经商、做官,你可以相面、卖保险、卖茶叶蛋,但劝你不要走到当医生这一条不归路,因为将来某一天你后悔时,就像现在的我,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渺小软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没有代人受过,承担骂名的思想准备,劝你不要上这条船。   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诅咒他的孩子以后在在中国当医生;在中国,大家都是圣人,唯独医生是万劫不复的罪人;别人都可以索取,只有医生必须奉献。在中国,医生要生存,就要视你的病人为敌人,这只能让他们处事更圆滑、思想更邪恶。其他国家的天使,落地这个神奇的国度,终于成功地孽生成了魔鬼!   如果你恨自己的孩子,就叫他去当医生吧;中国医生不是为治病而存在的,而是为缓解医疗矛盾而存在的牺牲品,被百姓唾骂,被媒体指责,被官员敲打,被医 * 闹打破脑袋,被病人家属捅死而解脱。最窝囊的人不是戴绿帽子背黑锅看别人打炮的炮兵炊事员,而是中国的医生。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短命,就让他在中国当医生吧;这样他就会一辈子胆战心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天天为别人的健康而忙碌,而自己的身体却在无休止超负荷的工作中迅速垮下去。每天面对不可预知的医疗纠纷、赔偿、挨打、受骂,一定会心力交瘁,不被病人杀死也会有机会英年早逝的。死了也没什么,看看关于齐鲁医院医生被杀帖子的留言就知道:你死的活该,早就该死!原因只有一个:谁让你当医生呢?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不得安宁,就让他当医生吧。这样他就会不分节假日地超负荷工作,每天都要去查房。寝食不得安宁,夜间手机不敢关机,有急诊或病房有事打电话吵醒了老婆孩子也无暇顾及,你得赶快去会诊,晚了会被家属打的。   孩子,如果你对当医生还抱有幻想,我劝你到医院看看医 * 闹,看看家属堵塞医院大门,看看在病房里如何烧纸,知道原来死人肉是可以坐地还钱的,弄明白为什么这个国度里医务人员是需要带钢盔上班的。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思想境界都很高尚,非要献身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神圣事业,那让他出国当医生吧,因为任何一块土地,医生都有做人的尊严,唯独中国例外;如果没有能力出国,就在国内当兽医吧!你可以给野兽、家畜看病,但不要给人看病,因为动物虽然不知道感恩,甚至会踢你一脚,但它们不会受人教唆,把你当成敌人和发家致富的对象。   孩子,如果看完这个帖子后你还是选择了学医,我真的很佩服你的勇气和胆识!我也建议你把这个贴子存起来。 10 年以后,当你医学院校毕业 5 年时,伤痕累累的你一定要再看看这个帖子。我敢肯定,你一定会后悔当初为什么瞎了眼睛报了医学院校;你会问:既然是亲生的父母,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孩子推入万劫不复之境?   孩子,在中国,当医生就是苦海,在你踏上 “ 拆哪 ” 号这条破船之前,我劝你回头是岸!
339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丁香园 反式脂肪酸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windlight 2010-11-21 00:04
反式脂肪酸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原因(来源) 1.天然来源反刍动物(牛、羊)肉、脂肪、乳及乳制品 牛奶、羊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3%~5%。 2.植物油氢化加工氢化植物油、起酥油 用氢化过程植物油变成固体或半固态油脂,反脂肪酸就在上述工艺中产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担心存在于荤油中的胆固醇可能会对心脏带来威胁,植物油又有高温不稳定及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 优点:熔点高、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口感好,易储存 3.植物油精炼和烹调过程 植物油在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热聚合反应,造成脂肪酸的异构化,产生部分反式脂肪酸。有研究表明,高温脱臭后的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可增加l%4%; 另外,在不当的烹调习惯中,过度加热或反复煎炸也可导致反式脂肪酸的产生。 二、氢化油脂 特点:熔点高、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口感好,易储存。 应用范围: 主要应用于烘焙和糖果行业,也可应用在饮料、冰激凌、煎炸等其他一些食品领域,通常出现在面包、饼干、蛋糕、代可可脂巧克力及派等食品的夹心、涂层或面饼中。 采用部分氢化工艺的植物油脂会含有反式脂肪酸,但不同氢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因加工工艺不同差异很大。完全氢化的植物油脂不含反式脂肪酸。 三、食用专用油脂中降低反式脂肪酸的方法 ?酶法或化学酯交换 通过酶或化学催化剂的作用,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式脂肪酸含量极低。是取代氢化工艺生产低反式脂肪酸含量产品的理想技术。 ?产品配方的调整 通过加入一些有特殊性能的油脂(例:棕榈油或高油酸/低亚麻酸油),代替氢化油脂,在保持甚至提高油脂应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反式酸的含量。 ?改进氢化工艺技术 采用新型贵金属铂(Pt)或钯(Pd)替代传统的镍(Ni)为催化剂,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氢化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地降低反式不饱和脂肪酸。 ?分提技术 以棕榈油为例,通过分提技术获得不同性能的产品,分提过程不产生反式脂肪酸。 四、反式脂肪酸的健康危害 1、提高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及三甘油脂(TG),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CVD或CHD)的危险,危险性与饱和脂肪酸相似。 2、 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影响健康。 3、抑制胰岛素(insulin),导致血糖值上升。 4、 影响细胞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5、反式脂肪酸是否有致癌效应尚存在争议。 五、各国对反式脂肪酸的管理 WHO/FAO在《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2003年版)中建议,为增进心血管健康,应尽量控制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日平均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饱和脂肪和总脂肪,则应分别占每天总能量的10%和30%以下。以每天摄取2 000千卡热量的人为例,反式脂肪、饱和脂肪及总脂肪的每天摄取量应少於2.2克、22.2克及66克。 丹麦 国际上首先立法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国家。 2003年3月,丹麦兽医与食品管理局发布条例:从2007年6月1日起 (1)市售植物油、动物脂肪、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得超过总脂肪的2%; (2)标示无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得超过总脂肪的1%。 美国 在2004年修改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居民日均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l%。 美国FDA于2003年7月11日通过最终条例,要求从2006年1月起对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进行强制标示。 ??韩国从2007年12月起在食品包装上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成为亚洲最早对反式脂肪酸做出规定的国家。 ??日本制订了人造奶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限制标准,并提醒消费者减少含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的食品的摄入。但对是否标示无特别规定 欧洲(欧洲食品安全厅):关于是否有必要标示正在讨论中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关于是否有必要标示正在讨论中 六、各国反式脂肪酸平均日摄入量比较 1、中国人均反式脂肪酸摄入情况 反式脂肪酸日平均摄入量(g) 0.6 占总能量比(%) 0. 24 2、美国人(20岁以上)的日平均摄取量  约5.8克 是摄取能量的2.6%     (2004年FDA的报告) 欧洲14国的日平均摄取量  1.4克~5.4克 是摄取能量的0.5~2.1% (2004年EFSA的报告) 地 区日摄取量(克)占总能量比 中国 (平均)0.60. 24 % 日本   (平均)1.560.7 % 美国 (成人平均)5.82.6 % 欧洲(男性平均) (女性平均)1.2~6.7 1.7~4.10.5~2.1 % 0.8~1.9 % 七、几点认识 1、国际上对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是简单禁止食用,而是依据本国的反式脂肪酸摄入情况来设定反式脂肪酸的限量标准或标签标示要求。 2、目前国际上规定反式脂肪酸标签标示要求的国家尚为数不多,仅有丹麦、瑞士、美国、加拿大、奥地利、巴西、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等。 3、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4、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强制规定在食品标签上标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消费者,反式脂肪酸吃多了不好;但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等于有毒、有害食品,并不是说标签上有反式脂肪酸就表示这个食品不能卖、不能吃了。主要是给消费者提供信息,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 5、 过分强调反式脂肪酸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人们可能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比反式脂肪酸要多得多。不能因为强调了反式脂肪酸而忽视了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重要的是控制总脂肪的摄入总量。 《中国营养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不能食用超过25克油;总脂肪的摄入量要低于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即总脂肪摄入量低于65克。 八、针对反式脂肪酸管理建议 1、通过专项监测,了解我国主要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水平;并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消费水平,进行不同人群(分年龄)的反式脂肪酸膳食暴露评估; 2、通过风险评估,为是否制定反式脂肪酸限量标准或标签标示规定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科研经费投入,研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研究食品生产过程中控制反式脂肪酸产生的技术。 5、行业协会应积极推动食品专用油脂生产企业尽快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积极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尽快使用反式脂肪酸含量低或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专用油脂,以降低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提倡食品企业标示营养标签,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信息,合理选择食品。
个人分类: 思辨|3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丁香园管理建议系列一
windlight 2010-7-14 20:31
赵凤光 丁香园的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论坛,几年来志愿在上面参与了一些管理工作的讨论,正逢丁香园推出一个新的管理办法,丁当体系。特将之前的相关讨论整理到这里。由于篇幅较长,将会系列整理,并适当修改。欢迎各位博友讨论,但请勿转载其他网站。 系列一:
个人分类: 思辨|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许培扬的转载博文请到丁香园查阅
xupeiyang 2010-6-13 15:42
许培扬的博客 http://www.dxyer.cn/530828/index.htm xupeiyang'sblog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2368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的丁香园十周年活动建议书
windlight 2010-5-30 07:38
赵凤光 药学版搞得不错嘛,你和丁香园的故事? http://xdrug.dxy.cn/bbs/post/view?bid=114id=17252426sty=1tpg=1age=0 我个人建议搞这个调查: 你最希望大学里(或丁香园)增加的课程? 你认为最需要一直学习的方向?什么方式更好,会议报道,专题综述,热门话题讨论,最新文章翻译速递等。 你最想在丁香园认识的人是谁(3到5个人Id)为什么?你从他们那学到了什么 丁香园为你提供最好或最有用或印象最深刻的服务或话题是那一到三项? 你为丁香园或dxyer提供最得意的一到三个建议或话题? 但要合理设计,便于后续相关信息的统计和归纳。 我个人的部分答案 工作以后,会发现大学有的课是应该补上,比如项目管理,这是所有的人都要遇到的问题。 学习自己相关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具,新方法等动态。团队协作,志愿者服务,个人承诺,评判个人与帖子。 最想认识的人很多,几次聚会见到不少,之前就认识的不少就不一一列举了,就说些学到不少,但还没见过的高人,url,从零再来,老x,天戈,gy,url的Google系列,学到不少知识管理和搜索的,从零再来的药学法规与注册系列。老x的热情与hOt teChIe tOyS 系列,天戈老师的管理和医法,gy的热情与检索功底都使我受益匪浅。 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你论战的敌人,而不是你帮助过的,也不是你得到帮助的。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专利板块与ngm的论战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77id=489388tpg=1ppg=1sty=1age=0#489388 以及与MDINCANADA的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07id=657852sty=3
个人分类: 思辨|4587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国内最大生物医学论坛丁香园的网友发帖解读我国的学术生态状况
zhumengjin 2009-9-8 22:25
丁香园是国内知名的生物医学论坛,注册用户逾一百六十万。丁香园网友尽管以年轻人为主,但人员构成丰富,上至教授、下至研究生,分布地域遍及全国,他(她)们构成了我国生物医学界的重要的代表性样本。通过对丁香园网友发帖的解读,可以较为准确地揭示我国生物医学界(含其他生命学科)目前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本博文主要针对论文写作和投稿交流天地、科研开题与基金申报两个板块的部分网友发帖进行总结,试图从侧面揭示我国生物医学界(含其他生命学科)的学术生态状况。通过总结网友的发帖内容可以发现: (一)一稿两(多)投现象在国内研究生中普遍存在 在论文写作和投稿交流天地版经常出现的一类帖子是对一稿两(多)投行为善后的求助帖(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对一稿两(多)发的严重性还是有所认识)。从表面上看,一稿两(多)投行为是由客观环境所促成。国内大学盲目定位,一窝蜂地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大学以及研究所几乎无一例外地出台了研究生有论文(甚至有IF点数的要求)才能毕业的超越单位真实水平的规定。这种毕业压力是导致研究生一稿两(多)投行为发生的表层原因,但真正深层根源还是基本学术道德意识的缺失。这些帖子还反映出,对于国际学术界深为不齿的一稿两(多)投行为,很多人竟然习以为常。从网友的求助帖来看,国内的这种恶习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国际期刊的投稿过程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影响到大陆学者的国际形象。严重的是,从这些求助帖的发言内容来看,很多人对一稿两(多)投行为竟然没有一点道德愧疚感,对一些正义网友的指责嗤之以鼻,甚至乱用不以恶小而不为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更为严重的是,国内部分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一稿两(多)投行为不加以严格约束,采取了纵容的态度。由此而看,普及国内基本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任重道远,不仅仅是研究生需要接受基本学术道德规范的培训,部分带研究生的人也需要。 (二)文章署名非常随意 从论文写作和投稿交流天地版另一类高频出现的帖子可以看出,国内对论文的署名非常随意,还未建立像国际主流学术规范那样真实反映作者实际贡献的署名习惯。不少帖子显示,国内很多研究生在SCI论文修回、校稿阶段还在询问如何向编辑、出版社提供更改、添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合理理由。连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都能随意改动和添加,由此可见国内论文署名的混乱程度。从某些帖子还可以了解到求助者更改、添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1)帮助同门师兄妹达到毕业要求;(2)一些SCI论文产出很低的实验室年轻教师晋升需要,看到研究生的SCI论文即将出炉赶紧抓住难得的搭车署名机会;(3)领导要求做共同通讯作者(比较幽默的是,该帖中论文的IF甚至不到1);(4)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巴结、贿赂新单位的领导。 (三)国内部分研究生导师的素质令人担忧 导师(课题组老板)作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美国)或last author(欧洲)是被国际认可的惯例。从一些帖子可以看出,国内与研究生争抢第一作者、剥夺学生正常署名权的导师数量还不少。另外有几个帖子反映出有些导师竟然主动要求学生一稿两发,包括将国外发表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再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或将国内中文甚至N年前发表的中文翻译成英文投往国外英文杂志。比较有趣的是那些埋怨帖,帖子反映出有些导师只管招收研究生,招进来后没有能力、也没有经费去培养研究生,对毕业课题不管不问,让研究生自力更生,有研究生自己出钱买试剂的,有到别人实验室捡用剩试剂的,论文出来后导师对第一作者位置还当仁不让。不难看出,国内有些研究生导师素质实在令人堪忧,应该尽快建立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定期审查制度,或者引入类似美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的终身制度消亡,以能力和经费作为能否带研究生的标准,只要经费和能力具备,助研、讲师也可带博士研究生。在中国,这也许只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期望。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8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国内最大生物医学论坛丁香园的网友发帖解读我国的学术生态状况(二)
zhumengjin 2009-9-8 22:23
(四)非一流单位的研究生导师大都面临着经费拮据的窘境。 大科学项目要压缩,增加项目数,。经费分配出现不正常的地区性汇聚现象。与国内动辄上千万、上亿的项目相比,美国的很多项目经费可为相形见拙,但人家却做出了许多诺贝尔奖级的顶级成果。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并不是用钱砸出来的,几十万、一百多万同样能做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中国现在的科研问题不是差钱,而是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率太低。经费过分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研产出效率的下降。 没有基本实验经费的保障是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既然给了这部分人带研究生的权利,那么在科研经费分配的层面上却不能忽略这部分群体。这只能导致研究生素质越来越低下。 (五)学生、下属代写课题申请书的现象非常普遍 代写项目。 (六)学生代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现象广泛存在 从板块反映出来。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