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美是一种空灵
热度 9 saraca 2011-12-5 11:31
美是一种空灵
美是一种空灵 ------ 读宗白华的《天光云影》和《美学散步》有感 美是一种感觉,一种空灵。看到美的事物,总会想起一句话:宗白华的空灵。宗白华是我国著名的美学评论家。在他的文章中,汩汩地流动着一种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艺术的美,诗意的美。 美,看得见,摸不着。记得小时候喜欢看天上白云悠悠,天边晚霞绚丽多姿。形态各异,变化莫测的云让年幼的我在想象的空间里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厚的云层如深海,似高山;薄的云层像羽毛,比鱼鳞;转眼间,兔子来了,变飞鱼,棉花糖散了,成乱麻。云聚云散,云舒云卷,一直看到现在。 读《天光云影》,书中提到作者小时候喜欢坐在水边石上看云,居然把云分别为汉代的云,唐朝的云,抒情的云,戏剧的云等等,很想做一个“云谱”。我看云的层次就不如美学家了,从未曾想过把云按朝代分门别类,很难体会汉代和唐朝的云各有什么味道,更没想过为云写“谱”。细想一下,“云谱”应该是气象学家更尤为关注的吧! 读《美学散步》,体会《诗与画的分界》。诗与画是美的两种表现形式。诗是一幅画,画即一首诗,诗画并行,形式平行而意境交融。宗先生在文中对此的举例俯首即拾,信手拈来。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时至今日,依旧千古如新。与此对应,达芬奇用了四年功夫画出蒙娜丽莎,其美目巧笑,“深远如海,味之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 印象较深的是宗白华解析诗与画的异曲同工之妙。王昌龄的《初日》(初日照金阁,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描写了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晨光入射的香闺,阳光是这幅画里的活跃主角。它从窗门跳进来,跑到闺女的床前,散发着一股温暖,接着穿进罗帐,轻抚了一下榻上的琴瑟笙箫 --- 枕上如云的美发散开着,窗外的杨花飘进来,亲昵地躲在美发上。与此诗对应的是德国近代画家门采尔的油画:灿烂的晨光从门窗撞进卧室,乳白的光辉浸满在长垂的纱幕上,接着落在地板,反跳进穿衣镜,又从镜里跳出来,抚摸着椅背,令人感到晨风清凉,朝日温煦。诗就是一幅画,画里全是诗,诗与画都演绎着光的独幕剧,歌唱着光的抒情曲。诗与画中的主人是看不见的,但却能感觉到。诗虽境界华美,却赶不上油画那样光彩耀目,直入眼帘,然而诗叙写了光前后活跃的历程,更能丰富并加深着情绪的感受。 宗先生把古代中国诗人和近代欧洲画家对一米阳光的瞬间触动解析得如此完美,拓印了一幅太阳初升,暖意融融的闺房:阳光轻盈灵动,灵巧又调皮。只能想象一代美学大师在油画前的专注与入迷,内心思绪飞扬,贯穿古今。 我读的诗不多,画看得很少,思考就更少,自然没有美学家的独到见解,只能学着欣赏。在有限的思维时空里,感受最多的是“诗就是一幅画”。中国古代的抒情诗里,描写一个场景,不写出主体的行动,更不直接说出主体的感受,王国维称之为“无我之境”。诗人王维的作品多表现一种禅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家喻户晓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寥寥数语,将一幅远山黛青,溪流潺潺,鸟鸣花丛的春景跃然纸上。这是诗,也是画。其次,对于画是一首诗,只能想到中国山水画,一条小径从山脚向上延伸至山顶,途中有小桥、流水、樵夫,悬崖峭壁、云雾缭绕。这样的画面让人想起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宗白华总结说:诗与画各具自己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互不相代,形式上平行,但各自又可将对方吸引进自己的艺术形式上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读《美学散步》和《天光云影》有感,是为记。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5238 次阅读|19 个评论
书:《美学的故事》
热度 2 nillgump 2011-11-25 20:59
书:《美学的故事》
2011-11-25 美学的故事 rmb:24.7 北发图书网:http://www.beifabook.com/ 豆瓣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16288/ 购买地点: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16288/buylinks 《美学的故事》
个人分类: books|3843 次阅读|4 个评论
自然的纹理
热度 1 pingguo 2011-11-18 10:40
自然的纹理 月亮以朦胧的暗影,述说 美的往事 溪水以云游之心 书写着无 大理石用自然的纹理 雕塑自己 诗歌的指纹 如果我的诗句有一点亮色 ——我直接引用了一缕月光 如果我的呼吸有一丝芬芳 ——我直接模仿了一朵玫瑰 如果我的眼里有一片海 ——我直接倾听那缪斯的琴声 我不停地涂改自己 ——默默核对那诗歌的指纹 两首短诗,表达自然的美学原则。 自然,是最高的美学原则。想象、创造、境界,虚实、轻重、远近等等原则无不包括在自然里。自然之中充满了不被人类认知的东西,可是它一如晴空万里的星空,清晰无比。 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分析的方法,然而自然的事物本身是一个整体,不被分析。直觉之美,神秘之美,往往具有这种整体性。艺术家在表现自然美的时候,要凭借“心灵的自然”。如果分析的意味太浓,就成了科学或哲学的东西了。艺术的模糊性与精确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个人分类: 诗歌|2736 次阅读|2 个评论
蒋勋:不想当法海
热度 2 hjf306 2011-10-23 12:25
2010 年年底,蒋勋突发心脏病进了台大医院,每天听逝者家属在楼道里恸哭嚎啕。做心导管手术,他自己也疼得失声大叫。作为加护病房为数不多 “ 出得去 ” 的病人之一,出院以后,蒋勋开了关于 “ 此生 ” 、 “ 死亡 ” 和 “ 肉身 ” 的讲座。 有时候讲着讲着,台下就有人大哭起来,蒋勋知道他一定有亲人在加护病房。 “ 所谓文化不过就是做一点这样的事情。怕别人跌跤,想替别人分担点什么。 ” 1981 年,蒋勋在聂华苓的作家营遇到多年的偶像丁玲。那时候丁玲已经从一个大胆抒写时代苦闷的先锋女性变成满脸沟渠的老太太。她用不好浴缸,摔了跤,蒋勋帮她买地胶粘上。 “ 其实她一辈子受了那么多苦,哪里怕跌这一个跤,但是我仍然特别心疼。 ” 后来蒋勋出了诗集《少年中国》,丁玲特意为他作序。那是丁玲去世前不久,她在序中说:当年在爱荷华和蒋勋一起度过了一段很快乐的时光。 “ 我就像她的儿子,每天跟她瞎闹。 ” 蒋勋回忆。 《少年中国》是人互相搀扶、互相支持的善果,《此生 —— 肉身觉醒》也是。当蒋勋把他在一系列死亡教育讲座中的思考结集出版的时候,最初只为从讲座中获得简单安慰的听众变成了义工,帮忙设计装帧、联系出版社、向亲友推荐 …… “ 事情变得像 Facebook 一样,大家都愿意参与其中,做一点叫肉身的功课。 ” 蒋勋很欣慰,他跟很多陌生人一起做了一门每个人都要做,但是家长、学校、社会不怎么教的功课。 “ 你爱一个人,跟他的肉身告别就很辛苦。我的爸爸妈妈都走了,我才知道,最后一门功课是跟我自己的肉身告别。 ” 2000 年, 53 岁的蒋勋从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的位置上辞职,四处云游。给五行八作各色人等办美学讲座,就是从那以后开始的。辞职的原因,是一个学生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泪流满面,考试写作品分析时却写不了几个字,他没法给这学生打分。 “ 这个学生就是当年的我。 ” 蒋勋说。 少年时代的蒋勋本来是台师大附中样样功课都棒的好学生。学校的功课渐渐无法满足少年对生命提出的种种问题,蒋勋开始看《圣经》、看小说。东方出版社在台北重庆南路上的小书店成了他最常光顾的地方。厚厚上下两本《战争与和平》都是站在书店里看完的,每天看一段,看到哪页就悄悄地折一下页脚,改天回来接着读。 看过托尔斯泰对波诡云谲的大时代里那么多人命运和心灵的描写,冒着被打被骂的危险躲在被子里啃过一遍《红楼梦》,蒋勋觉得自己已经没法再去相信学校讲的东西。成绩急转直下,好学生成了经常被老师当众惩罚的捣蛋鬼:如果不能每天背会 5 个单词,就一个礼拜在讲台边罚站。 “ 我怎么可能一天背不会 5 个单词?我就是故意不背,固执地站在那里跟一个我说不清楚的强大东西对抗。 ” 蒋勋从小爱听妈妈讲《白蛇传》,少年时代他时常委屈地觉得自己就是白娘子,身上的 “ 压迫 ” 那么多。可是等他完成在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的学习,回台湾编杂志、进大学当老师当系主任之后,他却惊诧地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变成了法海。他对逃学的学生大发雷霆,怒其不争;他指望这个成为林徽因,那个变成英若诚,这个是李白,那个是曹雪芹 …… 体制教育怎样结合基本的生活经验,保留诗意,怎样让人成为完整的人而不是单面的工具?体制无法给听 “ 贝九 ” 听得泪流满面,考试却写不出漂亮答卷的学生打分。蒋勋决定出走,把美还给生活,还给贩夫走卒。 除了在电台上做节目,蒋勋大量地开讲座。讲座有卖票的和免费的。卖票的讲座一般由出版社组织,跟蒋勋新书的发布捆绑,连书带讲座四五百台币(相当于人民币 80 到 100 元)一个人;免票的讲座多由大企业的文化基金会赞助,蒋勋往往要求把讲座开在台湾偏僻乡镇的文化中心。 讲座内容就地取材,从古画引出的话题可以落实到台湾随处可以见的植物叶子;讲 “ 善与美 ” 这个貌似空泛八股的话题,蒋勋以花和杜甫的诗作为论据: “ 欣欣物自私 ” ,生命像花一样尽情绽放,艰难地完成自我,展示自我,才是最大的善与美。 北京四中和台北明德国中每年有一次互换学生的联谊活动。有时候,蒋勋被请去给四中的学生讲 “ 美 ” 。他不在教室上课,把来自海峡对岸那些陌生的,有时候甚至带有戒备和淡淡敌意的孩子们带到自己在淡水河边的家,不讲诗,不讲历史,不讲战争,不讲颠沛流离和各种各样人生的大道理,只是带他们在河边散步。 河滩上生长着很多红树,这种奇特的植物会结一种颇像毛笔的果实。果实落地,果荚裂开,里面就是一棵小树,根、干、枝、叶齐全,插到河滩地烂泥里就能成活。 “ 我想孩子们最初会为红树果的毛笔造型惊奇,日后他们人生遇到困难,想到红树奇怪的果实和它顽强实用的生命逻辑,说不定会挺过很多难关。 ” “ 我们有没有可能在这个季节,避开人潮,带孩子们去香山看看银杏的黄叶?如果你仔细看,银杏的叶子是非常美丽的,扇子一样,叶边有柔和的起伏,错综的叶脉,修长的叶柄。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里就画过这片叶子,它和宫女们别在发鬓上的金钗一模一样。 ” 在一个专门为北京几所重点中学和国际学校校长办的讲座上,蒋勋向对面的听众呼吁。大家好像在听一个童话,有人看上去有些入迷,但所有人都讪讪地不知道如何应答。 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64102
个人分类: 情感体验|4045 次阅读|4 个评论
坐水观天,水天一色——水之"蒙太奇"
热度 1 hillside 2011-9-24 12:19
  以水为业,俯仰皆水也。   前几日,坐于一水草依依的清池边,俯观水中的蓝天白云、树影婆娑,有如仙境一般,时有微波荡漾,更增迷蒙之感。蒙太奇,“蒙”太奇!   从美学而论,其实是朦胧、剔透总相宜。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罗丹也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个人分类: 似水流年|2477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生的艺术化
jinjunhou 2011-7-10 13:37
《美学十五讲》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 欧洲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宽阔的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一条标语说: “慢慢走,行赏啊! ” 朱光潜: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中生活,不要像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的急驰而过,而要多多回首流连风景,这样,丰富华严的世界才不会了无生趣。 清代王夫之描写人终日劳碌:“ 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 。” 在物质世界日益发展的同时,精神世界被分割的七零八落,成为所谓“文明的碎片。”人置身于不断丰富的世界中,只会感到“活得累”....... “对于我们来说唯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怎样生活。 ” 19世纪法国画家高更的一幅画就以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命名。 社会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要。人们似乎为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 做一个“深于情者”,是美学修养的最终归宿。 朱(光潜)先生建议我们像欣赏艺术一样欣赏世界和人生。凡是善于欣赏的人,他“有一双慧眼看世界,整个世界的动态便便成为他的诗,他的图画,他的戏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怡养”。到了这种境界,人生便经过了艺术化”。......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个人分类: 人文|2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饮食美学与地球美学
热度 2 hillside 2011-6-1 12:12
孔夫子的饮食美学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主张饮食简朴。“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讲求饮食卫生。“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3、讲求饮食艺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4、注重礼仪礼教。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席不正,不坐”;“食不语,寝不言”。 5、注重饭后作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君子谋道不谋食”。 作为凡夫俗子,我也是有自己的美学观的。除第3条外,大体上与孔氏美学相近。但我无法做到“食不语,寝不言”。另外,我对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传统解读一直存有异议,幸好发现了一位知音。傅佩荣所著《国学的天空》中也不相信孔子是一位美食主义者。他称,“孔子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可见孔子对于生活的享受完全不放在心上。” 易中天先生似乎是以古典美学(文论)起家的。但他看到古典美学乏人问津,遂顺应社会潮流、响应大众需求,转走大众路线,一举成名天下知。我的美学思考起步时间与易先生相差无几,可惜原地踏步。易先生已登堂入室,我还在美学大门外晃悠呢。 由饮食美学我想到了自然美学、地球美学。由于专业训练等原因,想到地球,总是环境问题自告奋勇先冲到大脑皮层,皱纹抢先占据了面孔,美学意念几乎很少有露脸的机会。 但天有阴晴圆缺,总是一脸深沉可能也不符合自然规律。遇到睛好的日子。不妨放松一下心情,以赤子之心欣赏地球的单纯之美、天然之美。 注:为避免以讹传讹,对关于论语的引述,我使用了手头的李泽厚《论语今读》进行了核实。
个人分类: 似水流年|282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生物多样性公约》
热度 4 earthloop 2011-5-22 03:18
[转载]《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缔约国,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价值,还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进化和保护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性,确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重申各国对它自己的生物资源拥有主权权利,也重申各国有责任保护它自己的生物多样性,并以可持久的方式利用它自己的生物资源,关切一些人类活动正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意识到普遍缺乏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和知识,亟需开发科学、技术和机构能力,从而提供基本理解,据以策划与执行适当措施,注意到预测、预防和从根源上消除导致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或丧失的原因,至为重要,并注意到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减少或损失的威胁时,不应以缺乏充分的科学定论为理由,而推迟采取旨在避免或尽量减轻此种威胁的措施。 注意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要求,是就地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维持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种群,并注意到移地措施,最好在原产国内实行,也可发挥重要作用;认识到许多体现传统生活方式的土著和地方社区同生物资源有着密切和传统的依存关系,应公平分享从利用与保护生物资源及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有关的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而产生的惠益,并认识到妇女在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并确认妇女必须充分参与制订和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级政策,强调为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利用,促进国家、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国际、区域和全球性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承认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和适当取得有关的技术,可对全世界处理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承认有必要订立特别的条款,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包括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和适当取得有关的技术,注意到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这方面的特殊情况,承认有必要大量投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且这些投资可望产生广泛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惠益;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根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第一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务,意识到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对满足世界日益增加的人口对粮食、健康和其他需求至为重要,而为此目的取得和分享遗传资源和遗传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注意到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最终必定增强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并有助于实现人类和平;期望加强和补充现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的各项国际协议;并决心为今世后代的利益,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   兹协议如下: 第1条 目标本公约的目标是按照本公约有关条款从事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实施手段包括遗传资源的适当取得及有关技术的适当转让,但需顾及对这些资源和技术的一切权利,以及提供适当资金。 第2条 用语为本公约的目的: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种群、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 “生物技术”是指使用生物系统、生物体或其衍生物的任何技术应用,以制作或改进特定用途的产品或工艺过程。“遗传资源的原产国”是指拥有处于原产境地的遗传资源的国家;“可提供遗传资源的国家”是指供应遗传资源的国家,此种遗传资源可能是取自原地来源,包括野生物种和驯化物种的种群,或取自移地保护来源,不论是否原产于该国。 “驯化或培殖物种”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影响了其演化进程的物种。“生态系统”是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和它们的无生命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交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合体。 “移地保护”是指将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移到它们的自然环境之外进行保护。 “遗传材料”是指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 “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遗传材料。 “生境”是指生物体或生物种群自然分布的地方或地点。 “原地条件”是指遗传资源生存于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之内的条件;对于驯化或培殖的物种而言,其环境是指它们在其中发展出其明显特性的环境。 “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以及维持和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种群;对于驯化和培殖物种而言,其环境是指它们在其中发展出其明显特性的环境。 “保护区”是指一个划定地理界限,为达到特定保护目标而指定或实行管制和管理的地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指由某一区域的一些主权国家组成的组织,其成员国已将处理本公约范围内的事务的权力付托它并已按照其内部程序获得正式授权,可以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本公约。 “持续利用”是指使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方式和速度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长期衰落,从而保持其满足今世后代的需要和期望的潜力。 “技术”包括生物技术。 第3条 原则 依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具有按照其环境政策开发其资源的主权权利,同时亦负有责任,确保在它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致于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 第4条 管辖范围以不妨碍其他国家权利为限,除非本公约另有明文规定,本公约规定应按下列情形对每一缔约国适用: (a)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位于该国管辖范围的地区内; (b)在该国管辖或控制下开展的过程和活动,不论其影响发生在何处,此种过程和活动可位于该国管辖区内,也可在该国管辖区外。 第5条 合作 第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直接与其他缔约国,或酌情通过有关国际组织为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并就共同关心的其他事项进行合作。 第6条 保护和持续利用方面的一般措施 每一缔约国应按照其特殊情况和能力: (a)为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制定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或为此目的变通其现有战略、计划或方案;这些战略、计划或方案除其他外应体现本公约内载明与该缔约国有关的措施; (b)尽可能并酌情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订入有关的部门或跨部门计划、方案和政策内。 第7条 查明与监测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特别是为了第8条至第10条的目的: (a)查明对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要顾及附件1所载指示性种类清单; (b)通过抽样调查和其他技术,监测依照以上(a)项查明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要特别注意那些需要采取紧急保护措施以及那些具有最大持续利用潜力的组成部分; (c)查明对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过程和活动种类,并通过抽样调查和其他技术,监测其影响; (d)以各种方式保存并整理依照以上(a)、(b)、(c)项从事查明和监测活动所获得的数据。 第8条 就地保护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 (a)建立保护区系统或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地区; (b)于必要时,制定准则据以选定、建立和管理保护区或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地区; (c)管制或管理保护区内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生物资源,以确保这些资源得到保护和持续利用; (d)促进保护生态系统、自然生境和维护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种群; (e)在保护区域的邻接地区促进无害环境的持续发展,以谋增进这些地区的保护; (f)除其他外,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计划或其他管理战略,重建和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促进受威胁物种的复原; (g)制定或采取办法以酌情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体在使用和释放时可能产生的危险,即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也要考虑到对人类健康的危险; (h)防止引进、控制或消除那些威胁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的外来物种; (i)设法提供现时利用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利用彼此相辅相成所需的条件; (j)依照国家立法,尊重、保存和维持土著和地方社区体现传统生活方式而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并促进其广泛应用,由此等知识、创新和实践的拥有者认可和参与下并鼓励公平地分享因利用此等知识、创新和做法而获得的惠益; (k)制定或维持必要立法和/或其他规范性规章,以保护受威胁物种和种群; (l)在依照第7条确定某些过程或活动类别已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时,对有关过程和活动类别进行管制和管理; (m)进行合作,就以上(a)至(l)项所概括的就地保护措施,特别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和其他支助。 第9条 移地保护 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主要为辅助就地保护措施起见: (a)最好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原产国采取措施移地保护这些组成部分; (b)最好在遗传资源原产国建立和维持移地保护及研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设施; (c)采取措施以恢复和复原受威胁物种并在适当情况下将这些物种重新引进其自然生境中; (d)对于为移地保护目的从自然生境中收集生物资源实施管制和管理,以避免威胁到生态系统和当地的物种种群,除非根据以上(c)项必须采取临时性特别移地措施。 (e)进行合作,为以上(a)至(d)项所概括的移地保护措施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和维持移地保护设施提供财政和其他援助。 第10条 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持续利用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 (a)在国家决策过程中考虑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b)采取有关利用生物资源的措施,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c)保护并鼓励那些按照传统文化惯例而且符合保护或持续利用要求的生物资源习惯使用方式; (d)在生物多样性已减少的退化地区支助地方居民规划和实施补救行动; (e)鼓励其政府当局和私营部门合作制定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方法。 第11条 鼓励措施 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采取对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起鼓励作用的经济和社会措施。 第12条 研究和培训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缔约国应: (a)在查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措施方面建立和维持科技教育和培训方案,并为该教育和培训提供资助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 (b)特别在发展中国家,除其他外,按照缔约国会议根据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事务附属机构的建议作出的决定,促进和鼓励有助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c)按照第16、18和20条的规定,提倡利用生物多样性科研进展,制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方法,并在这方面进行合作。 第13条 公众教育和意识 缔约国应: (a)促进和鼓励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所需要的措施的理解,并通过大众传播工具进行宣传和将这些题目列入教育大纲; (b)酌情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制定关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和公众意识方案。 第14条 影响评估和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1、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 (a)采取适当程序,要求就其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拟议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期避免或尽量减轻这种影响,并酌情允许公众参加此种程序; (b)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其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方案和政策的环境后果得到适当考虑; (c)在互惠基础上,就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对其他国家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活动促进通报、交流信息和磋商,其办法是为此鼓励酌情订立双边、区域或多边协议; (d)如遇其管辖或控制下起源的危险即将或严重危及或损害其他国家管辖的地区内或本国管辖地区范围以外的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应立即将此种危险或损害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国家,并采取行动预防或尽量减轻这种危险或损害; (e)促进做出国家紧急应变安排,以处理大自然或其他原因引起即将严重危及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或事件,鼓励旨在补充这种国家努力的国际合作,并酌情在有关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同意的情况下制定联合应急计划。 2、缔约国会议应根据所作的研究,审查生物多样性所受损害的责任和补救问题,包括恢复和赔偿,除非这种责任纯属内部事物。 第15条 遗传资源的取得 1、确认各国对其自然资源拥有的主权权利,因而可否取得遗传资源的决定权属于国家政府,并依照国家法律行使。 2、每一缔约国应致力于创造条件,便利其他缔约国取得遗传资源用于无害环境的用途,不对这种取得施加违背本公约目标的限制。 3、为本公约的目的,本条以及第16和19条所指缔约国提供的遗传资源,仅限于这种资源原产国的缔约国或按照本公约取得该资源的缔约国所提供的遗传资源。 4、取得经批准后,应按照共同商定的条件并遵照本条的规定进行。 5、遗传资源的取得须经提供这种资源的缔约国事先知情同意,除非该缔约国另有决定。 6、每一缔约国使用其他缔约国提供的遗传资源从事开发和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力求这些缔约国充分参与,并于可能时在这些缔约国境内进行。 7、每一缔约国应按照第16和19条,并于必要时利用第20和21条设立的财务机制,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性措施,以期与提供遗传资源的缔约国公平分享研究和开发此种资源的成果以及商业和其他方面利用此种资源所获的利益。这种分享应按照共同商定的条件。 第16条 技术的取得和转让 1、每一缔约国认识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且缔约国之间技术的取得和转让均为实现本公约目标必不可少的要求,因此承诺遵照本条规定向其他缔约国提供和/或便利其取得并向其转让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技术或利用遗传资源而不对环境造成重大损害的技术。 2、以上第1款所指技术的取得和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应按公平和最有利条件提供给予便利,包括共同商定时,按减让和优惠条件提供或给予便利,并于必要时按照第20和21条设立的财务机制。此种技术属于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的范围时,这种取得和转让所根据的条件应承认且符合知识产权的充分有效保护。本款的应用应符合以下第3、4和5款的规定。 3、每一缔约国应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以其根据共同商定的条件向提供遗传资源的缔约国,特别是其中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利用这些遗传资源的技术和转让此种技术,其中包括受到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必要时通过第20条和第21条的规定,遵照国际法,以符合以下第4和5款规定的方式进行。 4、每一缔约国应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以期私营部门为第1款所指技术的取得、共同开发和转让提供便利,以惠益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并在这方面遵守以上第1、2和3款规定的义务。 5、缔约国认识到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可能影响到本公约的实施,因而在这方面遵照国家立法和国际法进行合作,以确保此种权利有助于而不违反本公约的目标。 第17条 信息交流 1、缔约国应便利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一切公众可得信息的交流,要兼顾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 2、此种信息交流应包括交流技术、科学和社会经济研究成果,以及培训和调查方案的信息、专门知识、当地和传统知识本身及连同第16条第1款中所指的技术。可行时也应包括信的归还。 第18条 技术和科学合作 1、缔约国应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久使用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必要时可通过适当的国际机构和国家机构来开展这种合作。 2、每一缔约国应促进与其他缔约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以执行本公约,办法之中包括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促进此种合作时应特别注意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和机构建设以发展和加强国家能力。 3、缔约国会议应在第一次会议上确定如何设立交换所机制以促进并便利科技合作。 4、缔约国为实现本公约的目标,应按照国家立法和政策,鼓励并制定各种合作方法以开发和使用各种技术,包括当地技术和传统技术在内。为此目的,缔约国还应促进关于人员培训和专家交流的合作。 5、缔约国应经共同协议促进设立联合研究方案和联合企业,以开发与本公约目标有关的技术。 第19条 生物技术的处理及其惠益的分配 1、每一缔约国应酌情采取立法、行政和政策措施,让提供遗传资源用于生物技术研究的缔约国,特别是其中的发展中国家,切实参与此种研究活动;可行时,研究活动宜在这些缔约国中进行。 2、每一缔约国应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以赞助和促进那些提供遗传资源的缔约国,特别是其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公平的基础上,优先取得基于其提供资源的生物技术所产生成果和惠益。此种取得应按共同商定的条件进行。 3、缔约国应考虑是否需要一项议定书,规定适当程序,特别包括事先知情协议,适用于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由生物技术改变的任何活生物体的安全转让、处理和使用,并考虑该议定书的形式。 4、每一个缔约国应直接或要求其管辖下提供以上第3款所指生物体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将该缔约国在处理这种生物体方面规定的使用和安全条例的任何现有资料以及有关该生物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任何现有资料,提供给将要引进这些生物体的缔约国。 第20条 资金 1、每一缔约国承诺依其能力为那些旨在根据其国家计划、优先事项和方案实现本公约目标的活动提供财政资助和鼓励。 2、发达国家缔约国应提供新的额外的资金,以使发展中国家缔约国能支付它们因执行那些履行本公约义务的措施而承担议定的全部增加费用,并使它们能享受到本公约条款产生的惠益;上项费用将由个别发展中国家同第21条所指的体制机构商定,但须遵循缔约国会议所制订的政策、战略、方案重点、合格标准和增加费用指示性清单。其他缔约国,包括那些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进程的国家,可自愿承担发达国家缔约国的义务。为本条的目的,缔约国会议应在其第一次会议上确定一份发达国家缔约国和其他自愿承担发达国家缔约国义务的缔约国名单。缔约国会议应定期审查这份名单并于必要时加以修改。另将鼓励其他国家和来源以自愿方式作出捐款。履行这些承诺时,应考虑到资金提供必须充分、可预测和及时,且名单内缴款缔约国之间共同承担义务也极为重要。 3、发达国家缔约国也可通过双边、区域或其他多边渠道提供与执行本公约有关的资金,而发展中国家缔约国则可利用该资金。 4、发展中国家缔约国有效地履行其根据公约作出的承诺的程度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国有效地履行其根据公约就财政资源和技术转让作出的承诺,并将充分顾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国的最优先事项这一事实。 5、各缔约国在其就筹资和技术转让采取行动时应充分考虑到最不发达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 6、缔约国还应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缔约国、特别是小岛屿国家中由于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地点而产生的特殊情况。 7、发展中国家棗包括环境方面最脆弱,例如境内有干旱和半干旱地带、沿海和山岳地区国家的特殊情况也应予以考虑。 第21条 财务机制 1、为本公约的目的,应有一机制在赠与或减让条件的基础上向发展中国家缔约国提供资金,本条中说明其主要内容。该机制应为本公约目的而在缔约国会议权力下履行职责,遵循会议的指导并向其负责。该机制的业务应由缔约国会议第一次会议或将决定采用的一个体制机构开展。为本公约的目的,缔约国会议应确定有关此项资源获取和利用的政策、战略、方案重点和资格标准。捐款额应按照缔约国会议定期决定所需的资金数额,考虑到第20条所指资金流动量充分、及时且可以预计的需要和列入第20条第2款所指名单的缴款缔约国分担负担的重要性。发达国家缔约国和其他国家及来源也可自愿提供捐款。该机制应在民主和透明的管理体制内开展业务。 2、依据本公约目标,缔约国会议应在其第一次会议上确定政策、战略和方案重点,以及详细的资格标准和准则,用于资金的获取和利用。包括对此种利用的定期监测和评价。缔约国会议应在同受托负责财务机制运行的体制机构协商后,就实行以上第1款的安排作出决定。 3、缔约国会议应在本公约生效后不迟于两年内,其后在定期基础上,审查依照本条规定设立的财务机制的功效,包括以上第2款所指的标准和准则。根据这种审查,会议应于必要时采取适当行动,以增进该机制的功效。 4、缔约国应审议如何加强现有的金融机构,以便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资金。 第22条 与其他国际公约的关系 1、本公约的规定不得影响任何缔约国在任何现在国际协定下的权利和义务,除非行使这些权利和义务将严重破坏或威胁生物多样性。 2、缔约国在海洋环境方面实施本公约不得抵触各国在海洋法下的权利和义务。 第23条 缔约国会议 1、特此设立缔约国会议。缔约国会议第一次会议应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于本公约生效后一年内召开。其后,缔约国会议的常会应依照第一次会议所规定的时间定期举行。 2、缔约国会议可于其认为必要的其他时间举行非常会议;如经任何缔约国书面请求,由秘书处将该项请求转致和缔约国后六个月内至少有1/3缔约国表示支持时,亦可举行非常会议。 3、缔约国会议应以协商一致方式商定和通过它本身的和它可能设立的任何附属机构的议事规则和关于秘书处经费的财务细则。缔约国会议应在每次常会通过到下届常会为止的财政期间的预算。 4、缔约国会议应不断审查本公约的实施情形,为此应: (a)就按照第26条规定递送的资料格式及间隔时间,并审议此种资料以及任何附属机构提交的报告; (b)审查按照第25条提供的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意见; (c)视需要按照第28条审议并通过议定书; (d)视需要按照第29和第30条审议并通过对本公约及其附件的修正; (e)审议对任何议定书及其任何附件的修正,如做出修正决定,则建议有关协定书缔约国予以通过; (f)视需要按照第30条审议并通过本公约的增补附件; (g)视实施本公约的需要,设立附属机构,特别是提供科技咨询意见的机构; (h)通过秘书处,与处理本公约所涉事项的各公约的执行机构进行接触,以期与它们建立适当的合作形式; (i)参酌实施本公约取得的经验,审议并采取为实现本公约的目的可能需要的任何其他行动。 5、联合国、其各专门机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任何非本公约缔约国的国家,均可派观察员出席缔约国会议。任何其他组织或机构,无论是政府性质或非政府性质,只要在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有关领域具有资格,并通知秘书处愿意以观察员身份出席缔约国会议,都可被接纳参加会议,除非有至少1/3的出席缔约国表示反对。观察员的接纳与参加应遵照缔约国会议通过的议事规则处理。 第24条 秘书处 1、特此设立秘书处,其职责如下: (a)为第23条规定的缔约国会议作出安排并提供服务; (b)执行任何议定书可能派给它的职责; (c)编制关于它根据本公约执行职责情况的报告,并提交缔约国会议; (d)与其他有关国际机构取得协调,特别是订出各种必要的行政和合同协议,以便有效地执行其职责; (e)执行缔约国会议可能规定的其他职责。 2、缔约国会议应在其第一次常会上从那些已经表示愿意执行本公约规定的秘书处职责的现有合格国际组织之中指定某一组织为秘书处。 第25条 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事务附属机构 1、特此设立一个提供科学、技术和艺咨询意见的附属机构,以向缔约国会议、并酌情向它的其他附属机构及时提供有关执行本公约的咨询意见。该机构应开放供所有缔约国参加,并应为多学科性。它应由有关专门知识领域内卓有专长的政府代表组成。它应定期向缔约国会议报告其各个方面的工作。 2、这个机构应在缔约国会议的权力下,按照会议所订的准则并应其要求,应: (a)提供关于生物多样性状况的科学和技术评估意见; (b)编制有关按照本公约条款所采取各类措施取得的成效的科学和技术评估报告; (c)查明有关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创新、有效的和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和专门技能,并就促进此类技术和开和/或转让的途径和方法提供咨询意见; (d)就有关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方案以及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国际合作提供咨询意见; (e)回答缔约国会议及其附属机构可能向其提出的有关科学、技术、工艺和方法的问题。 3、这个机构的职责、权限、组织和业务可由缔约国会议进一步订立。 第26条 报 告 每一缔约国应按缔约国会议决定的间隔时间,向缔约国会议提交关于该国为执行本公约条款已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在实现本公约目标方面的成效的报告。 第27条 争端的解决 1、缔约国之间在就公约的解释或适用方面发生争端时,有关的缔约国应通过谈判方式寻求解决。 2、如果有关缔约国无法以谈判方式达成协议,它们可以联合要求第三方进行斡旋或要求第三方出面调停。 3、在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本公约时或其后的任何时候,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书面向保管者声明,对按照以上第1或第2款未能解决的争端,它接受下列一种或两种争端解决办法作为强制性办法: (a)按照附件2第1部分规定的程序进行仲裁; (b)将争端提交国际法庭。 4、如果争端各方尚未按照以上第3款规定接受同一或任何程序,则这项争端应按照附件2第2部分规定提交调解,除非缔约国另有协议。 5、本条规定适用于任何议定书,除非该议定书另有规定。 第28条 议定书的通过 1、缔约国应合作拟订通过本公约的议定书。 2、议定书应由本公约缔约国会议举行会议通过。 3、任何拟订议定书的文本应由秘书处至少在举行上述会议以前六个月递交各缔约国。 第29条 公约或议定书的修正 1、任何缔约国均可就本公约提出修正案。议定书的任何缔约国可就该议定书提出修正案。 2、本公约的修正案应由缔约国会议举行会议通过。对任何议定书的修正案应在该议定书缔约国的会议上通过。就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提出的修正案,除非该议定书另有规定,应由秘书处至少在举行拟议通过该修正案的会议以前六个月递交公约或有关议定书缔约国。秘书处也应将拟议的修正案递交本公约的签署国供其参考。 3、缔约国应尽力以协商一致方式就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任何拟议修正案达成协议,如果尽了一切努力仍无法以协商一致方式达成协议,则作为最后办法,应以出席并参加表决的有关文书的缔约国2/3多数票通过修正案;通过的修正案应由保管者送交所有缔约国批准、接受或核准。 4、对修正案的批准、接受或核准,应以书面通知保管者。依照以上第3款通过的修正案,应于至少2/3公约缔约国或2/3有关议定书缔约国交存批准、接受或核准书之后第90天在接受修正案的各缔约国之间生效,除非议定书内另有规定。其后,任何其他缔约国交存其对修正的批准、接受或核准书第90天之后,修正即对它生效。 5、对本条而言“出席并参加表决的缔约国”是指在场投赞成票或反对票的缔约国。 第30条 附件的通过和修正 1、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附件应成为本公约或该议定书的一个构成部分;除非另有规定,凡提及本公约或其议定书时,亦包括其任何附件在内。这种附件应以程序、科学、技术和行政事项为限。 2、任何议定书就其附件可能另有规定者除外,本公约的增补附件或任何议定书的附件的提出、通过和生效,应适用下列程序: (a)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附件应依照第29条规定的程序提出和通过; (b)任何缔约国如果不能接受本公约的某一增补附件或把它作为缔约国的任何议定书的某一附件,应于公约保管者就其通过发出通知之日起一年内将此情况书通知保管者。保管者应于接到任何此种通知后立即通知所有缔约国。一缔约国可于任何时间撤销以前的反对声明,有关附件即按以下(c)项规定对它生效; (c)在公约保管者就附件通过发出通知之日起满一年后,该附件应对未曾依照以上;(b)项发出通知的本公约或任何有关议定书的所有缔经国生效。 3、本公约附件或任何议定书附件的修正案的提出、通过和生效,应遵照本公约附件或议定书附件的提出、通过和生效所适用的同一程序。 4、如一个增补附件或对某一附件的修正案涉及对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修正,则该增补附件或修正案须于本公约或有关议定书的修正生效以后方能生效。 第31条 表决权 1、除以下第2款之规定外,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每一缔约国应有一票表决权。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属于其权限事项行使表决权时,其票数相当于其作为本公约或有关议定书缔约国的成员国数目。如果这些组织的成员国行使其表决权,则该组织就不应行使其表决权,反之亦然。 第32条 本公约与其议定书之间的关系 1、一国或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得成为议定书缔约国,除非已是或同时成为本公约缔约国。 2、任何议定书下的决定,只应由该议定书缔约国作出。尚未批准、接受、或核准一项议定书的公约缔约国,可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该议定书缔约国的任何会议。 第33条 签署 本公约应从1992年6月5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并从1992年6月15日至1993年6月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开供各国和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签署。 第34条 批准、接受或核准 1、本公约和任何议定书须由各国和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批准、接受或核准。批准、接受或核准书应交存公约保管者。 2、以上第1款所指的任何组织如成为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缔约组织而该组织没有任何成员国是缔约国,则该缔约国组织应受公约或议定书规定的一切义务的约束。如这种组织及其成员国应就履行其公约或议定书义务和各自责任作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织和成员国不应同时有权行使公约或有关议定书规定的权利。 3、以上第1款所指组织应在其批准、接受或核准书中声明其对本公约或有关议定书所涉事项的权限。这些组织也应将其权限的任何有关变化通知保管者。 第35条 加 入 1、本公约及任何议定书应自公约或有关议定书签署截止日期起开始供各国和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加入。加入书应交付保管者。 2、以上第1款所指组织应在其加入书中声明其对本公约或有关议定书所涉事项的权限。这些组织也应将其权限的任何有关变化通知保管者。 3、第34条第2款的规定应适用于加入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36条 生 效 1、本公约应于第30份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书交存之日以后第90天后效。 2、任何议定书应于该议定书订明份数的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书交存之日以后第90天生效。 3、对于在第30份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书交存后批准、接受、核准本公约或加入本公约的每一缔约国,本公约应于该缔约国的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书交存之日以后第90天生效。 4、任何议定书,除非其中另有规定,对于该议定书依照以上第2款规定生效后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该议定书的缔约国,应于该缔约国的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书交存之日以后第90天生效,或于本公约对该缔约国生效之日生效,以两者中较后日期为准。 5、为以上第1和第2款的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交存的任何文书不得在该组织成员国所交存文书以外另行计算。 第37条 保留不得对本公约作任何保留。 第38条 退出 1、任何缔约国于本公约对其生效之日起两年之后的任何时间向公约保管者提出书面通知,可退出本公约。 2、这种退出应在保管者接到退出通知之日起一年后生效,或在退出通知是指明的一个较后日期生效。 3、任何缔约国一旦退出本公约,即应被视为也已退出它加入的任何议定书。 第39条 临时财务安排 在本公约生效之后至缔约国会议第一次会议期间,或至缔约国会议决定根据第21条指定某一体制机构为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合办的全球环境贷款设施若已按照第21条的要求充分改组,则应暂时为第21条所指的体制机构。 第40条 秘书处临时安排 在本公约生效之后至缔约国会议第一次会议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提供的秘书处应暂时为第24条第2款所指的秘书处。 第41条 公约保管者联合国秘书长应负起本公约及任何议定书的保管者的职责。 第42条 作准备文本本公约原本应交存联合国秘书长,其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本均为作准文本。为此,下列签名代表,经正式授权,在本公约上签字,以昭信守。公元1992年6月5日订于里约热内卢。   附件1 查明和监测 1、生态系统和生境:内有高度多样性,大量地方特有物种或威胁物种或原野;为移栖物种所需;具有社会、经济、文化或科学重要性,或具有代表性、独特性或涉及关键进化过程或其他生物进程; 2、以下物种和群落:受到威胁;驯化或培殖物种的野生亲缘;具有医药、农业或其他经济价值;具有社会、科学或文化重要性;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性,如指标物种; 3、经述明的具有社会、科学或经济重要性的基因组和基因。   附件2 第1部分 仲 裁 第1条提出要求一方应通知秘书处,当事各方正依照本公约第27条将争端提交仲裁。通知应说明仲裁的主题事项,并特别列入在解释或适用上发生争端的本公约或议定书条款。如果当事各方在法庭长指定之前没有就争端的主题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则仲裁法庭应裁定主题事项。秘书处应将收到的上述资料递送本公约或有关议定书的所有缔约国。 第2条 1、对于涉及两个当事方的争端,仲裁法庭应由仲裁员三人组成。争端每一方应指派仲裁员一人,被指派的两位仲裁员应共同协议指定第三位仲裁员,并由他担任法庭庭长。后者不应是争端任何一方的国民,且不得为争端任何一方境内的普通居民,也不得为争端任何一方所雇用,亦不曾以任何其他身份涉及该案件。 2、对于涉及两个以上当事方的争端,利害关系相同的当事方应通过协议共同指派一位仲裁员。 3、任何空缺都应按事先指派时规定的方式填补。 第3条 1、如在指派第二位仲裁员后两个月内仍未指定仲裁法庭庭长,联合国秘书长经任何一方请求,应在其后的两个月内指定法庭庭长。 2、如争端一方在接到要求后两个月内没有指派一位仲裁员,另一方可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后者应在其后的两个月内指定一位仲裁员。 第4条仲裁法庭应按照本公约,任何有关议定书的国际法的规定作出裁决。 第5条除非争端各方另有协议,仲裁法庭应制定自己的议事规则。 第6条仲裁法庭可应当事一方的请求建议必要的临时保护措施。 第7条争端各方应便利仲裁法庭的工作,尤应以一切可用的方法: (a)向法庭提供一切有关文件,资料和便利; (b)在必要时使法庭得以传唤证人或专家作证并接受其证据。 第8条当事各方和仲裁员都有义务保护其在仲裁法庭诉讼期间秘密接受的资料的机密性。 第9条除非仲裁法庭因案情特殊而另有决定,法庭的开支应由争端各方平均分担,法庭应保存一份所有开支的记录,并向争端各方提送一份开支决算表。 第10条任何缔约国在争端的主题事项方面有法律性质的利害关系,可能因该案件的裁决受到影响,经法庭同意可以参加仲裁程序。 第11条法庭可就争端的主题事项直接引起的反诉听取陈述并作出裁决。 第12条仲裁法庭关于程序问题和实质问题的裁决都应以其成员的多数票作出。 第13条争端一方不到案或不辩护其主张时,他方可请求仲裁法庭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并作出裁决。一方缺席或不辩护其主张不应妨碍仲裁程序的进行。仲裁法庭在作出裁决之前,必须查明该要求在事实上和法律上都确有根据。 第14条除非法庭认为必须延长期限,法庭应在组成后五个月内作出裁决,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五个月。 第15条裁决应以对争端的主题事项为限,并应阐明所根据的理由。裁决书应载明参与裁决的仲裁员姓名以及作出裁决的日期。任何仲裁员都可以有裁决书上附加个别意见或异议。 第16条裁决对于争端各方具有拘束力。裁决不得上诉,除非争端各方事前议定某种上诉程序。 第17条争端各方如对裁决的解释或执行方式有任何争执,任何一方都可以提请作出裁决的仲裁法庭作出决定。 第2部分 调 解 第1条应争端一方的请求,应设立调解委员会。除非当事方另有协议,委员会应由五位委员组成,每一方指定二位成员,主席则由这些成员共同选定。 第2条对涉及两个以上当事方的争端,利害关系相同的当事方应通过协议共同指派其调解委员会成员。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方持有个别的利害关系或对他们是否利害关系相同持有分歧意见,则应分别指派其成员。 第3条如果在请求设立调解委员会后两个月内当事方未指派任何成员,联合国秘书长按照提出请求的当事方的请求,应在其后两个月内指定这些成员。 第4条如在调解委员会最后一位成员指派以后两个月内尚未选定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经一方请求,应在其后两个月内指定一位主席。 第5条调解委员会应按其成员多数票作出决定。除非争端各方另有协议,它应制定其程度。它应提出解决争端的建议,而当事方应予认真考虑。 第6条对于调解委员会是否拥有权限的意见分歧,应由委员会作出决定。
4026 次阅读|5 个评论
《古琴美学思想研究》赠书
wangshu 2011-5-12 23:45
中央音乐学院苗建华老师的专著《古琴美学思想研究》很好,在北大图书馆看过,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了千年来琴文化、理念和美学的变化,参考文献翔实,很是喜欢;不过由于这本书只印了 2000 本,市面和网上都没有卖。有幸联系到了苗老师,将其所剩的 80 本书中的 30 本书购买,于昨日半赠送给全国各地的同好。 苗师说, “ 对信封上的手书更感兴趣,也很高兴有这些资深的读者。 ” 可怜我这只打键盘和写英语的手,练习了一个小时才写好致谢。 嗯,顺丰快递和圆通快递不错。
2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 韩子善--摄影美学(转)
热度 2 tengyi1960 2011-4-8 14:53
值得周末一读。 如果您能够坚持全部看完, 就会了解到 何谓“意境”及其重要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bccf90100br5p.html 美学不仅属于社会科学,也溶于自然科学研究之中, 所以“意境”“美学”素养 可以给你的自然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兴趣”。
个人分类: 业余爱好|1707 次阅读|2 个评论
青春*诗意*美的发现与表现
jlpemail 2011-3-19 09:40
"表现和捕捉生活中尤其是青春的“诗意”和“美”, 这也是我写作中一贯的,虽小小但却执著的追求。" 一位执著的作者,在自序中这样表白。 这个小小的追求其实是很伟大或者宏大的。 青春,在某种程度上和年龄相关。但,年轻不等于有 并且焕发出青春的光彩。诗意和美的发现,是需要诗人 和美学的视角的。不具备诗人气质的人,不会发现生活中的 诗意;不具备美学眼光的人,难以发现生活中的美。 即使在肮脏,混乱的年代里也可以发现美和诗意。 春天是容易发现诗意和美的季节。在感觉敏锐的诗人和 美学家的视觉中,随时是可以发现和捕捉到青春*诗意和 美的。 能发现是表现的前提,对于这些美好事物的表现是否得到 了共鸣,考验的是作者的功力。这种功力,与天赋和勤奋关联。 生活中的多数人,不能同时具备这三个元素。能具备其一已经 可贵。具备其三,或者表现其三,更是非常难得。 作者能够有宏伟的愿望,是达到目标的第一步。 作者已经走出了第二步.......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2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日本茶道的“七大美学”
hjf306 2010-7-16 21:08
日本茶道文化不仅有其精神 清敬和寂 ,也有其独特的美学属性:缺陷、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 缺陷之美 日本茶道虽追求精神上的 一心 ,但却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论从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还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挂轴等茶道美术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齐划一的感觉,多是参差不齐。这种带有缺陷的美,却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简素之美 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禅宗的 无 ,所以,茶道的简素,就是 无 的表现之一。比如,日本古来建筑中,神宫和茶室的建筑,虽然理念上都推崇简素之美,但神宫的简素和茶室的简素,却是同一概念下的两种简素。神宫的建筑是古朴、庄岩、静穆,京都的桂离宫,东京的明治神宫,选材上用巨木和整齐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筑,则是简单、纯朴、寂静,选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简瓦搭成,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俗世修心养性之愿望。这两种简素,都体现了日本禅学的美感。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横梁,看似毫无精雕细刻,却有种稚拙笨朴的素美,令人入目难忘。进入茶庭和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 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在茶室中,常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或者老旧斑剥的茶盒等,虽然一目所见,有种枯槁之状,但却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表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 无心,无念,无意识。不论是茶师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视深礼一敬时,彼此流露出来的平常心态,为自然之美。古来日本茶道文化中,视人为做作的行为不美。所以,从茶见到茶人的行为,皆追求自然状态。比如,使用的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华丽釉彩。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烧制的粗陶。这和现代的一些所谓茶道新风完全不同。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 幽玄之美 中国的古诗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同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领神会的幽深玄美。这种东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达到极致。留白处的空阔意境,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灿的幽深玄阔之美。幽玄,不是阴暗沉郁之气氛,而是沉静中的寂落之美。 脱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过碎石板路,进入茶室入座,这一过程,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放下尘念,远离喧闹,进入神清心宁的境地,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种忘我脱俗之美。日本茶庭的露地 石板路 ,不仅仅是一条短短的路径,而是一种更多象征意义上的回归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进入茶室前的净水洗手等动作,也是一种净心脱尘之举。茶道追求的脱俗之美,不是简单地脱离世俗红尘,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再以清新的 我 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谓的脱俗,不是表象的脱离现实的生存规则,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利休大师倡导的 心中一尺自悟 ,便是对脱俗最练达的诠释。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规地行走尘路,便不易迷失本我,会走得更逍遥自在。比如在茶席中聚会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禁忌高谈阔论地炫耀财富和摆弄学问之谈。不论是茶师还是茶客,茶前茶后的交流,大多是轻语温句的情趣之事。脱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刻的清净俗念之愿。 静寂之美 沉稳、安静、平和,面对日常中的 我 内省内悟,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的元素之一。茶道的开始和完了,时常都是在一种无言的静寂中展落。从茶师到茶客到茶具到挂轴到茶花,均以静为旨,以求得悟淡中感知雅美,静中品味动美。窗外的风声雨声鸟声,室内的水沸滚动声和茶师手中竹刷的轻动做声,众静皆一动过程中的寂美,是红尘俗人在日常中忘知忘觉的美感,而在日本茶道中,寂静之美,却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可见,日本茶道文化的多重属性,构成了茶道文化久经不衰的生命力。也正是因为这些属性特点,成就了茶道文化的精神 清敬和寂。因此可以说,不论缺少哪个属性,都不能称为真正的日本茶道文化。禅学的 无 通过日常的 茶 ,诞生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佛学中的 无 通过茶人和茶客的内在觉悟而体现出具体的 道 。日本茶道文化中的 无 ,不是空洞的 无 ,更不是仅仅用以观赏的 无 ,而是一种创新的 无 。 无 中生 有 , 有 中而 无 。比如古来的日本茶人,在选用陶器时,也会选用外国或普通陶师之作品。这体现了所谓的美好,是在诸多现有中发现,在无中创新。因为茶道的 无 是一种不受拘束的自由,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可以激发美的发现和创新。可以说,汉语的 无中生有 一词,被日本茶道文化诠释了新的意境。 以笔者多年客居日本生活中的多次茶道体验感受,深觉日本茶道文化,不仅仅是茶席之乐,也不单是远离日常生活的茶事。而是融入俗世的人间平常道,令人生常在其 无 的自省中顿悟,展示创新升华的美。 无 是内在、内省、内觉、内悟的本我回归和真我创新,是人性一切脱胎换骨的精神原点,更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神髓。俗人通过茶而知 无 ,因知 无 而觉醒,因为觉醒而悟世间道。 在 茶 中悟 禅 ,在 禅 中觉 无 ,在 无 中生 有 。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根本,也是红尘俗人回归本我的涅盘。
个人分类: 茶道感悟|191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生活》杂志采访录
zhangqq 2010-5-19 12:26
百年来美学在中国章启群教授访谈 (2009年6月初采访,刊载于《生活》杂志2009年7、8合刊,44、45期,文字有删节,序言面目全非) 六月初的下午,阳光明朗,北京大学燕南园却显得十分幽静。浓郁的花木把阳光挡在了别处,安谧的院落让人不再存有杂念。难道这就是一种纯净的美吗?56号院在园子的东南面,是北大哲学系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的所在地。一座旧式洋房前是一片舒适的庭园,美学教研室主任章启群教授在这里迎接了我们。章老师致力美学研究三十年,著有《哲人与诗》、《新编西方美学史》、《西方古典诗学与美学》、《论魏晋自然观》、《百年中国美学史略》等数十部专书,对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可谓了然于心。研究中心的西洋画和古琴正好诠释了这种中西兼容的气度。从章老师清雅的外表中显露出的是一位学者对作为哲学之一门的美学的执著态度。由他来讲解西方美学进入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美学自身的建设问题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我们的访谈就此开始。 美学的中国历程 章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美学是一门起源于西方的学科。您能先谈谈美学这一概念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吗? 答:近代以后,西学东渐,对中国整个学术传统和文化是一个冲击和改造。现代形态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的,至少就名字来说是属于西方的。这里面就包含了美学。美学和整个西方哲学产生的时间相一致。所以现在所谈的美学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六世纪左右。真正提出美学本体论的哲学家是柏拉图,他谈论的是美本身。这与美本质相关,是一个哲学问题。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1750年成立,关键性的人物是鲍姆加通。他认为感性认识中有一种知识是可以确定的,大家的认识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建立一门感性学(Aesthetics)。感性学一方面是关于感性认识的学问,其次和艺术相关,例如,他认为诗是一种完善的感性谈论,不能像几何学那样去论证。特定的感性认识、美和艺术基本上构成了鲍姆加通感性学的对象,因此,感性学被译成了美学。康德是西方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是一座高峰,不懂康德美学也就不懂美学。康德美学的中心论题是:审美为什么是必然的而且是普遍的。康德之后,则有黑格尔的美学,影响很大。 西方美学经过两千年已经成为一个较成熟的学科。西学东渐,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是当时中国学习西方的路向。冯友兰先生就说过:中国落后是中国人脑袋落后,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学习哲学。严复的翻译工作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此时就有人开始关注美学了。 最早翻译或引进美学这个词的是德国驻华传教士花之安,也有说是日人中江肇民翻译的,然后再传入中国。更关键的问题是谁把西方美学的观念引入了中国。我认为是王国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等著作开始把中国美学带入建设之途。王国维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鲁迅就说过,要讲国学,王国维算是一个。 一个被学界认同的看法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山之作。为什么能够这样看呢? 答:因为《人间词话》最早提出了中国美学的一些重要观念。例如非常重要的境界说,现在讲中国美学没有人不提境界说的。它的蕴含和古典诗画理论里的境界不同,有新旧之分。《人间词话》采用的是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利用旧形式来思考新问题,这是属于过渡时代的特征,其背后有西方眼光的审视。王国维把两者结合得很好,拿捏得很准。 王国维的思想文化观念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尽管他政治上是保守派的遗老。王国维十分了解西方美学,然而他心里已有什么是中国美学这一问题存在着了。这是从王国维开始的中国美学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在王国维之后,有一批学者开始系统介绍西方美学。比较早的是蔡元培。蔡元培曾在湖南讲过两星期的西方美学史课,提到了德国新近美学家的思想,他的美育代宗教为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开拓了空间。后来就有邓以蛰,他在北大教书讲授的也是西方美学。然而他们的影响都比不上朱光潜。朱光潜系统和完整地向中国读者介绍了西方美学,就像照葫芦画瓢一样,朱光潜的贡献是解释了葫芦是什么。朱光潜的解释很好,这得益于他桐城派的学统,文字的表达非常清晰流畅。他传播西方美学的载体是文学作品,《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等都是美文,并且真正传播了知识。在那个年代,中学生几乎没有不读朱光潜书的,因为很好看,就像我们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一样。朱光潜一下子就成名了。由此美学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会涉足这个领域,例如翻译《资本论》的陈望道、研究佛学的吕澂等等。这是五四以后直到三、四十年代的情况。 那么在这段时间里,或者在整个20世纪,在翻译西方美学著述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关注? 答:在翻译方面,还是朱光潜的成绩最突出。他把西方古典美学的主要作品大部分都翻译成了中文。例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莱辛的《拉奥孔》,尤其是黑格尔的《美学》。当然那时候还有罗念生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等,但主要是朱光潜作出的贡献特别大。 朱先生对西方美学如此贯通,我们该如何看待他后来所写的《西方美学史》的价值呢? 答:到了写《西方美学史》阶段,朱光潜的西方美学研究达到了巅峰状态。这是汉语学界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著作。朱光潜后来还翻译了维柯的《新科学》,并把它也纳入到自己的美学史体系中。当时朱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了不起,我们可以体验到他对于学术的虔诚态度。 《西方美学史》的基本体例、术语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范式。即使和西方人写的美学史相比,朱光潜的这本书也是能立住的,并且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这本书有点把文学批评混同于美学,朱先生本人对于西方哲学的了解在现今看来也不很充足,他是从文学批评、文艺理论进入美学和哲学的,没有从哲学源头开始美学研究,这是他的局限。西方的美学理论恰恰都是哲学大家写出来的。 在二十世纪下半期,美学在中国的情况如何?应怎样看待五十和八十年代的两次美学大讨论? 答: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美学是健康发展的,可谓精彩纷呈。宗白华为此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到五十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戛然而止,百家争鸣只剩下一家了,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实际上就是黑格尔美学。 当时美学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呢?因为马克思没有美学专著。美是什么?马克思没说。那时中国第一流的哲学家都在做美学。美学研究提供了学者们的用武之地。李泽厚是其中最有才华的。另外,当时人们的生活是类似于清教徒的,精神、文化上是受压抑的。美学是表达思想的渠道,尽管这种表达是扭曲的。八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根源在于:人能不能理直气壮地追求美。这是美学热的深层社会心理。 讨论比较中心的议题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美的本质是什么?这些议题具有历史价值,尽管在理论方面建树不大。因为其中的观念来自于黑格尔。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当时的代表性观点是: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两者很相近。朱光潜当时对此有所批判,原因是这个命题不能得到验证。 虽然讨论中有不同意见,但都表现出人们对于冲破精神桎梏的愿望。 如何看我们目前美学界的状况呢? 答:现在美学界不像五十、八十年代那样拘谨了,思想比较活跃,也因此比较混杂。总体来看,学术在进展,并且具备了进展的条件。一是对西方哲学思想的了解是与西方哲学发展同步的,直接接轨的。二是在哲学训练方面,比较科学,这有利于对中西两方面的美学都有较好把握。中国美学发展是有希望的。 美学大家宗白华的建设之功 这很值得人期待。您刚才谈到了宗白华。就中国现代美学而言,蔡元培、邓以蛰、朱光潜等现代学人主要在中国北方传授美学,那么南方是不是宗白华的美学成就较为突出呢? 答:南方主要以宗白华为代表,所以有南宗北邓的说法。南是宗白华,北是邓以蛰。宗白华首先是个诗人,后来到德国去学哲学和美学。他到德国以后反观中国艺术,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大约五、六篇,是中国二十世纪美学研究的精华之作。宗白华不仅仅介绍了西方美学,还为建设中国美学付出了极大努力。他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行了解释和建构,就像胡适从美国留学回来建构中国哲学史一样。宗白华对中国美学的核心思想和观念有深入思考,特别在中国艺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因为艺术是美的观念的结晶,每个时代的审美观念最终总是落实到艺术产品之上,反过来,从艺术作品中可以挖掘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 宗白华的突出贡献首先是回答了中国艺术为什么和西方艺术不一样的问题。过去的解释停留在技法层面,比如中国画讲究笔墨,西洋画讲究油彩,中国艺术是表现的,西方艺术是写实的等等。宗白华指出根本的不同在于中西宇宙观的不同。西洋画是两维的平面中展示三维的空间,中国画却不符合严格的透视,其背后表现出的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其次,宗白华区分了中国古代两种美的理想。一种是错彩镂金的美,一种是芙蓉出水的美。宗白华认为芙蓉出水之美比错彩镂金更高一层。京剧的光彩照人属于错彩镂金,李白、陶潜的诗,写意画则是芙蓉出水。玉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最美的境界。 同样是关注传统美,宗白华和王国维又有什么不同呢? 答:宗白华对中国美学体系的建设已有了清醒意识。王国维还只是发现了中国美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境界、古雅等等。而宗白华讲授过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有十分深厚的中、西学功底。他翻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最难翻译的一部书,就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是第一位从德文翻译了这部书的人。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的《判断力批判》上卷用的就是宗白华翻译的本子。 和朱光潜的贡献相比,宗白华的美学研究是否更值得我们现在借鉴? 答:学习总是有阶段性的。第一阶段是照葫芦画瓢,必须首先知道葫芦是什么。这一方面的工作经过王国维、蔡元培、邓以蛰、朱光潜,已经基本完成。之后就应该进入建设阶段了。如何建设?宗白华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也给了我们很高的起点。宗白华对西方美学哲学和中国美学的了解都很深入。我认为,宗白华对西方美学了解的程度要胜朱光潜一筹。宗白华教过西方哲学大纲,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当时全国哲学委员会只有五个人,宗先生是其中之一,可见他在哲学方面的造诣。除此之外,宗先生对艺术的感受力特别强,绝不在朱光潜先生之下。他和徐悲鸿等画家都是朋友,给他们的画册作过序。 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收集的是探讨中国古代艺术的文章。把中国艺术美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联系了起来。这些文章的背后有一个很大的体系,他想建立一个体系,但没有实现,是很可惜的。 现在有人说应该沿着朱光潜的研究之路继续行进下去。我认为,尽管我们在二十世纪是读朱光潜的书入美学之门的,但在二十一世纪要建立中国美学,就必须在宗白华的起点上着手。 是不是建立中国自身的美学体系比较困难。因为西方早就有了自己的体系了,而美学在中国经过了百年的历程似乎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体系。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答:这个问题很关键。在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中国历史学、中国文学已由一批学者建立了各自的学科门类,形成了基本成熟的学科。但五四那一代学者却没有参与中国美学的建设。宗白华知道建设的重要性,可意识到这个问题比较晚,没来得及去做。建立美学体系,恐怕比建立哲学体系更加困难。因为美学的对象很难把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要建立中国美学史学科,教育部指令宗白华写一部《中国美学史》,朱光潜写《西方美学史》,王朝闻主编《美学原理》。这就是现在美学学科的三大块。《美学概论》和《西方美学史》都编写出来了,可宗白华的《中国美学史》没有交稿。他说:编写《中国美学史》的条件还不具备,现在只能编辑整理资料。所以他指导于民和叶朗编了一套中国美学史的资料集,这个资料集对于后来的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功莫大焉! 建立体系首先必须清楚每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仅从哲学家的言论来看是不够的,还有器物、文学艺术等等方面。要到这些材料都整理清楚了,才能把美学体系建立起来。所以宗白华头脑中的中国美学史和现在已经出版的一些《中国美学史》著是不一样的。 朱光潜其实也有写《中国美学史》的能力。他和宗白华为什么都不写?这是个被遮蔽的问题。因为他们意识到建设中国美学不简单。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很多问题必须先想清楚。 中西美学之不同 中国美学建立体系的不易,是否还在于中国美学和艺术的联系更加紧密,而西方美学从属于哲学,相对比较容易从哲学资源来引发自身的建设?情况的不同造就了中西美学的不同? 答:中西面对的美学问题其实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审美,为什么要追求美,为什么要创造艺术美,这些问题都是中西方美学必须解决的。关键是如何解决。中西方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美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在中西方存在巨大分歧。一个很可以对比的例子是,古希腊为了美丽的海伦打仗,不惜付出十年的时间和巨大的生命代价。荷马写出了不朽的史诗来赞美这件事。可在中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遭到人们批评的。这就显示出不同来了。 另外,中西方的一些美学概念是不同的。崇高、优美、喜剧、悲剧是西方的美学概念。而中国则讲究气韵生动,讲究境界。中西方美学尽管基本问题相同,但从中伸展出来的具体问题还不一样。 宗白华说,美学处在哲学和生活之间,涉及到很多具体方面。如果仅仅按照西方美学的观念来建构中国美学,就等于把中国美学变成了西方美学的注释,朱光潜的《诗论》就是这样做的,因此不能算是中国美学的著作。 是否可以把这种情况看成西方美学进入中国后,所形成的一种冲撞呢? 答:应该不能说冲撞,还是一个建设的问题。怎么吸取西方美学的营养。我们当然不排斥,但也不能用错。我们必须借鉴才能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 那么该用何种方法去借鉴和建设? 答:我们所用的方法和西方的美学研究方法,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是科学。胡适就说过,认识一个字比发现一颗行星还重要。都要经过科学论证的方法,才能做成一项研究。 还有一点需要澄清,就是宗白华先生的散步美学只是表述方式有自己的特色,和科学方法不相冲突。他的观点和结论都是能够被确定的,是很准确的。 美育传统 宗白华、朱光潜既是美学家又是文学家,所以他们以文学的表述方式来传播美学并不足奇。这是否能看成文学艺术对于美学是有助益的? 答:研究美学要有中西哲学的根底,当然对于艺术要有自觉的感受。而我更强调中西哲学根底。现在哲学系的学生学习美学很大程度上出于对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的兴趣,而不知道哲学在背后的支撑作用,这是需要艰苦的思考和逻辑思辨的能力的。学哲学、学美学可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对思维的要求很高。 您提到了学习、教育方面的情况。能不能再就美学教育从二十世纪至今的发展作进一步讲解?比如在北大,邓以蛰、朱光潜都教过美学史,现在是您在开西方美学史的课程。美学教育是否有传承性呢? 答:确实有传承在里面。中国学术一向都有传承。从孔子开始就如此。现代以来,北大的美学传统没有中断过。蔡元培、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都教授过美学。我的老师辈,于民、叶朗担任过宗白华的助教。还有阎国忠、李醒尘教授是朱光潜的助教,都在哲学、美学教育方面作出了很多成绩。 我曾和朱光潜先生见过面,也交谈过。虽然没有和宗白华先生直接交流过,但经常在未名湖畔见到他。宗先生去世,我抬过他的遗体。这种耳濡目染的教诲是我的幸运。 我们现在人为的把美学、伦理学等科目分开,其实在研究、教育中不应该有截然的区分。北大有把学问融会贯通的传统,所以才会出现大家。 北大的美学教研室成立于1960年,是当时中国唯一的美学教研室。宗先生来北大后就在这里工作。 美学教研室的成立一定为美学教育提供了更多便利,更有利于美育的发展和完善。那么美学课程是如何设置的? 答:八十年代以后,美学课程有所拓展。马克思主义美学设有专题课程,西方美学史有很多选修课,中国美学课中包含了绘画美学等分支学科的专题课,同时也向经学、子学方面伸展。现在的课程建制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一是哲学系本科必修、选修课。二是研究生必须完成五门必修课,主要是阅读中西哲学美学原典。三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课和通选课,例如美学原理、中西美学史、中西艺术与中西美学、艺术与人生等等,都很受学生的欢迎。 就学生来讲,接受美学教育,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会显示出很好的效用吗? 答:有些研究生在读书期间会觉得他们所受的训练和当初他们对于美学的想像不太一样。美学教育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大学是什么?大学是培养人格和德行的地方。人文学科包括美学,都是大学生应该接受的教育,关系到人文素质的提高。我不是强调美学如何重要,美学只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而人文教育必须得到应有重视。 美育渗透到了我们的为人处世中。它可以不着痕迹,也可以无处不在。非常谢谢章老师用一下午时间给我们讲解美学,让我们收获丰盛。再次谢谢您! (张蕾)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纯学术:科学与革命同源
热度 2 周济 2010-5-12 20:53
科学与革命同源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时常困扰我:在近现代,多数顶尖科学家(特别是物理学家)在政治观点上通常属于公共知识分子或社会左翼,具有革命情节,从爱因斯坦到鲍林到萨哈罗夫都是如此。 最近有点想明白了,科学与革命同具有共同的来源,那就是对美的执着追求。科学的真正主题是世界之美(韦伊语),而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蒋硕语)。革命追求的是一种简洁而理想的社会演进方式,尽管这种方式通常事与愿违,但这种方式恰与科学中的理想模型、简洁形式和最短路径相吻合。这种深层次的暗合注定了科学家和革命家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的美学偏好,由此形成了对社会问题的共鸣。 80年代中期,《光明日报》某著名记者采访某著名学者,谈话中涉及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北大物理系在中国的民主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得到的回答大意是:物理学家追求的是和谐与美,他们对不合理、不和谐的东西具有特殊的敏感,因此会率先站出来反对。 有趣的是,第一位将西方美学引入中国的人,恰恰是令晚清朝廷闻风丧胆的革命斗士蔡元培。而正是这位蔡先生,后来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科学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创始人。 科学之美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和谐的形式美。而革命之美也可以表现在形式上(例如革命家的优美文字)。从某种视角看,秋瑾的《绝命辞》与麦克斯韦的电磁方程组具有同样的震撼心灵的形式美: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个人分类: 冷眼观潮|3926 次阅读|3 个评论
宅,读蒋勋
wujingzhi 2010-4-27 22:21
蒋勋 ,我是从一位 博友 的日志中第一次知道此人。好奇之下,翻看了他的一些著作。 我很长时间不看书了,除去一些专业的英文书籍,和一些唐诗宋词论语道德经之类的古典短文。一者没那耐心看大部头著作,二者孤陋寡闻不知道当代有什么书值得认真的阅读、体味。如此,我常常就去看视频了,不用费力阅读,还能获得一些肤浅的信息和体会。 蒋勋的《孤独六讲》很短,因为手头暂时没有纸质本,也就没有兴致看了。闲暇的时候在网上找了几个视频听听。遗憾的是断断续续没有能够听到多少,不过,从一些细微之处和只言片语中,我觉得蒋勋在当代可以算是比较有内涵的人,他的作品是经得住品位的。 蒋先生著作颇丰,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目前还没有看过他的任何一部著作,只是从他的几句话里品味他的气质。即使是几句话,那种感觉也是很难言表的。今天听了蒋先生评说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从中略微体会到他对书法、历史、美、情感等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从他平和舒缓而富含感情的语调中也隐约可以领会到他的孤独美。 孤独对每个人来说理解都会不同。蒋先生之孤独也别有他的风骨。他将人生、生活和生命一以贯之以孤独,细细斟酌玩味,颇觉合体合理合情。看到孤独这个词我忽然想到据说是阿波罗神庙三箴言的名言 认识你自己 ,你是,毋过(目前世界上似乎没有统一说法)。我想这些名言和孤独也有一些联系。 孤独是什么?孤独那里来呢?~ 或许知道孤独前,需要认识你自己,然后才知道你是,进而毋过才有意义。 我每天闲的没事,很多人就很奇怪,我自己也觉得挺不爽的,无所事事啊,不过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规律生活,八点起床、吃饭、走路二十分钟、坐车、工作、上网、坐车、走路二十分钟、吃饭、上网、睡觉~似乎没什么正事~ 不过今天听蒋先生讲忙乃心亡。我不忙,说明我心还没死? 或许是吧~或许不是~ 谁又有多少正事呢~ ~~~~~~~~~~~~~~~~~~~~~~~~~~~~~~ 附蒋先生诗一首: 路 上 蒋勋 这里有寂寞与 孤独 可以细细品尝 忧伤的味道 从一个市镇到 另一个市镇 可以前去 但不能退回了 与许多人 聚散离合 哭泣与拥抱 每一次团聚 只是为了 再度分别 关于年代 关于方向 没有人记得 也许是 月亮刚刚圆过 潮汐又上涨了一次 太阳落山的地方 有一株榆树的影子罢了 你说 朝代几次兴亡 人事变迁 历史的是非与功过 但是 没有人记得了 岛屿南端 每年秋季有候鸟经过 向南三千哩 是阳光和 茂密的丛林 苔藓和蕨类四处蔓延 关于年代 关于方向 没有人记得 因为山脉起伏 大河流淌 星辰与季节 都在换位 关于历史 朋友, 最近的消息是 山崩和海啸之后 城市宫殿都成废墟 人们唯一找到的 只是一页诗句 已成化石 也不可辨认了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1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人生的美学——访北大哲学系美学名师朱良志教授(节选)
pkullt 2010-1-11 16:00
一、认识美学,体验人生 记者: 朱老师,您是搞美学的。一个人如果有足够高的美学素养,那么他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境界可能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今天特别想请您谈谈美学对人类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还有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学生产生对美的追求、美的体验。 朱老师: 现在经济浪潮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教育的技术培训色彩越来越浓厚。我做美学和中国艺术研究,跟经济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 本来美学就是非功利的、非目的的, 如果抱着强烈的功利目的来学的话很难学下去。我经常跟我的研究生和朋友们讲: 人还是要有一点趣味的,没有趣味的人生过着干什么?过得匆匆忙忙的,当你一抬头的时候,年龄大了,老了 , 趣味何在? 人生还是要有一些境界的,没有境界没有格调的人生,它站不高,也看不远。 中国古人特别强调这种境界的提升。清代学者张潮用看月亮的比方来说人生的三种境界:一般的人受到时间、空间限制,只能窗内观月;第二种是庭中望月,从屋里面走出来,到了庭院,天地原来如此开阔,这样一来他扩展了胸襟、气象;最高的境界是台上玩月,站在高台上、高山上和月亮嬉戏,这是一种快乐的大境界。 境界的提升看起来不会带来多少直接效用,但实际上对人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一个人的胸襟气象怎么树立的?他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有时候也决定他的创造力的大小。 不同的心灵境界可能提升你的创造力,让你不陷入一种蒙昧的挣扎和角逐中去。 对于解决人生问题,美学扮演了一个特别的角色。禅宗讲,人要做透网之鳞,这样的人极少,大量的人都像是被网住了。时间和空间、人内在的妄见、各种功利的驱动、社会习惯的力量、一些陈词滥调的理性知识,这些都给人束缚,使人得不了自由。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从这种束缚中摆脱出来的过程。 美学是跟心灵做的游戏,它带来一种自由感,就是解脱束缚的。 二、提升生命的境界 记者: 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中,美学的意义远远超出单纯审美的问题。 朱老师: 北京大学从蔡元培校长开始就提出美育代宗教的问题。西方一些比较激进的人觉得中国没有宗教,是没有灵魂的世界。实际上中国人非常讲究人的内在修养、人的品行、人对世界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自古以来就以所谓广义的艺术或审美来取代宗教的地位,通过人的修养和境界的提升,来使人的生命、生活更有意义。 我们传统的教育,主要的精力在这个方面,而不仅仅是一个识字教育、懂得科学的教育。 我在讲课中把人生的教育,和艺术知识、审美知识的教育融到一起,把美学学科所包含的人生的内涵更充分地剔发出来,帮助大家理解中国艺术、中国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我的一个主要理念就是为人生的艺术, 中国一切的艺术,都是为人生的,青山绿水很漂亮,但国画是水墨的,把色彩全都淡去了,独存本真,表达的是人生命的愿望。 记者: 我们的国画、音乐和诗词,都通过形式来表达一种思想。写实主义在中国好像一直是不受到推崇的。 朱老师: 对。比如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对外国人来讲叫写景诗,他们看不上,我们读起来却非常有韵味。这不是一个审美趣味不同的问题,而是我们理解的角度与他们不同。因为我们从来不将它当作写景诗,它描写的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比如 有的人画梅花,他表达的意思根本就不在于这个植物,他要把那种内在的、清幽的、疏淡的、高逸的品性描绘出来 ,表达自己心灵中那种感觉,那种对人格的、境界的追求。 中国美学跟西方完全不一样。西方美学是重视感性的学说,而中国的美学追求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它恰恰是要超越感性的。 三、淡化教师角色,内容常新,知识与体验并重 记者: 下面想请您谈一下美学教学问题。深入浅出,寓复杂的美学问题于平凡的事物是您的教学特色。 朱老师: 当然不是给学生讲浅的东西,而是要把比较有意思的、深邃的东西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讲出来,这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 比如我讲含蓄。中国的艺术讲究言外之意、意外之象,这就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根本东西含蓄。我将我的论题定为曲径:你沿着弯曲的小径走进中国的园林,转一个弯,然后豁然开朗,有一片大的世界,这就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从大家能感觉到的小问题入手,来讲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力求讲得有意味一些。 记者: 能谈谈您教学的经验和感受吗? 朱老师: 教师的场合不仅仅在于课堂,大量的时候还在于言传身教,一个教师是一个能够对别人有影响的人。作为人文学科学者,比较重要的是回到苏格拉底、孔子这样的教师的本意:知识探求是教学最根本的内容,解决人生问题是他们最主要的驱动力,苏格拉底临死的时候都在传递他的教育,孔子弹琴都是在晓示学生。我们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要承继一种比较死板的知识,知识是既定的,方式是固定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是确定的,这不是教育的根本方式。 我每次课都是自己准备新教案。我一般让学生课后看课程讲稿,上课的时候主要听我讲,我讲的一般超出教案的内容。我觉得按照教案一点一点往下讲,比较生涩,课堂的感觉也不是很好的。 我努力长期保持教学与课堂的新鲜感,要有新知识、新内容、新的方式,我不能把同样的内容讲两次。 四、为人生的美学 记者: 哲学系办有针对成人的培训班, 对已有多年社会阅历的人,您对他们的美学修养有什么建议吗? 朱老师: 通常说的美学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种是审美文化、知识方面的,扩展人生境界;另一种是关于美、研究美的学术,是少数专业人员能够从事的。 我们不能只讲纯粹的理论,也要在提高人的审美修养这一块做点工作,让更多人学会欣赏。 比如欣赏石头,价值和来历不是主要的,中国人欣赏石头叫千秋如对,石头是永恒的东西,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欣赏石头是一个短暂的生命跟永恒的东西的对话,与其说是爱石头,倒不如说是爱人生。 欣赏不是急匆匆的、急功近利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地的、把人生当成丛林法则的那种态度。胜利和失败都是暂时的,人生也没有一个终极的目的。 来到大学最重要的是叩问知识,而这个知识是为了人生更圆满。不能放弃了这个本质的东西,要使对知识的探求服务于自己的人生追求。 记者: 一味争强好胜的人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容易走向毁灭。 朱老师: 胜固可喜,败也欣然,这是苏东坡讲的。要知道欣赏生命中美好的东西。生命是一个无可挽回的过程,所以人如果能够细细地欣赏、回忆,而不是成天计算得失的话,得到的东西会更多。 全文地址: http://llt.pku.edu.cn/?p=220
个人分类: 明师论教|67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克服现代性的休闲
antiscience 2009-12-7 08:42
2008年的一个发言,现在收入一部书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43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女与美学元素
liux831 2009-1-28 22:29
一个初步的研究,大概500人中可以出一个美女。 美女元素: 1.洁净 从皮肤到脸型都很洁净,可能人们对洁净是有很高要求的。美女都是很洁净的。 2.身材 身材匀称,比例合理,CCTV大赛中规定了,19:1. 3.脸型 多数美女的脸型是尖下颏,眼睛,鼻子,嘴形,脸的总体轮廓都有具体要求。 4.高度 大美女身高要在170cm以上。CCTV的冠亚军身高在180cm左右。 5.气质 有一定文化修养和内涵。CCTV模特大赛中已经增加了才艺表演。 综合条件是最重要的。除了洁净、身材、脸型、高度、气质等具体条件以外,体重、健康、文化、教育背景、训练(这一点对模特,特别是名模最重要!)、化妆、打扮、肢体特别信息(比如性感)等都有一定关系。 因为青春才美丽,因为活力才美女。 美女有多种类型,本人将以专业的视角进行分类和演示。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7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二十世纪前期的美学、娱乐与游戏
自我源于思考 2008-6-27 15:36
第十三章 二十世纪前期的美学、娱乐与游戏 艺术即是表达美的技术,善于用某些方式表达美的专家就是艺术家。 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如何? 朱光潜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包豪斯 游戏的真正本质在于使游戏的人脱离那种他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所感到的紧张状态 。伽达默尔 一般地讲,美首先是一种感觉,然后才能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形成思想认识。所以这一过程必然存在一个生理基础。从美对人的作用来讲,美的、愉快的情绪对人的健康有益,而反之则有害。而自然界的压力和社会内部的竞争又使社会的本质是发展的,所以人们对情感体验的追求是多样的。虽然美是伴随着文明而生的,但从哲学角度来讲,美学的历史却并不长, 1750 年,德国鲍姆嘉通使用 Aesthetic 来称呼他研究人的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他的这部著作就被当作历史上的第一部美学专著。 美首先来自感官的倾向,但美不仅来自感觉的愉悦,更源自思想的共鸣。人类思想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宽容,但是宽容并不表示认同,而美则是一种认同(感性的认同),即人们对于事物通过正反两面的评价而作出的倾向性认识,这种认识内在地包含了因人而异的可变性。虽然万事万物都蕴含着美,但美专指非语言(音乐、舞蹈等)的美,以及简化语言(诗、词、歌、赋甚至散文)的美。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并伴随生活(时间)而变化(提高)的审美能力,但表现美的能力却是一种技能,艺术即是表现美的技能,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表现美的技术也越来越多,所以艺术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艺术家则是指那些善于表现美的专家。从艺术主体的角度来说,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社会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不断进行大众化,公众个体呈现复杂多样的个体特征。因此艺术主体的社会层次,生活经历,知识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变数,由此艺术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审美观的历史比艺术的历史更为重要,如凡高等人在世时不被重视,去世后却备受追捧。所以,由于个体差异性而决定了美学内在的差异性,任何社会的美和娱乐都明显带有上层的政治倾向。所以美与阶级有一定的关系,但阶级本身是一个可变的、非固定的社会范畴,阶级仅是一个经济、政治、法律综合起来的概念,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阶级的定义表现为法律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只要在法律上保证人与人的平等,并且保证社会成员在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平等,则阶级的界限必然逐渐模糊。虽然人们的审美必然存在差异,但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法律上的不平等。从个体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与生活经历等方面全面地研究人的审美观才是适当的。 美不但包括个体差异,而且包括审美疲劳。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美是通过某种信息传递的,这种信息的重复性过多必然引起个体神经系统的抵制反应,即我们所说的出现审美疲劳。个体的思维有着系统性的自然生理基础,然而思维体系在独处时成为一个固定的框架,难以有新的信息的输入,当个体处在社会当中,并且个体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竞争时,个体的思维体系便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新奇、激情与灵感。而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产生审美疲劳。 正因为人们有审美疲劳,所以需要美感信息的多样化,在这些信息中添加新鲜的因素以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的需求。有人把滴水的声音分解出来,用高科技整合成旋律。所以美的表现形式要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并不是说美学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而是不断进步的人们必然用新的方式表现自己认同的美。当然,从现代的科技来看,我们也可以通过外在技术手段使人的神经系统对某种事物、人物、思想产生依赖,以此消除强制消除审美疲劳。 美是有个体差异的,并且在审美过程中会有审美疲劳,所以美决非是永恒的,从理性的角度来理解美是不完全的。美是多样的,宽容的,寻求对立不是美的特征,而是政治对于审美观的影响。普遍认为从范畴的角度来理解美,有优美、崇高、悲与喜这四个范畴。优美是一种引起人情绪平静、欢愉美感;崇高是一种心态,在这种情感下,审美者在外在的强烈的感官和情绪冲击下,引起思想的震撼与内心认同。 一般的美在程度上更鲜明强烈,在范围上更广阔宏伟。 悲剧首先创造出美,然后在美的被迫毁灭过程中使审美对象感到思想震撼与情感共鸣。喜剧与娱乐相近,营造一种欢愉的氛围。但这仅是对于美的表现形式的描述而已,并非是美的本质。有时很简单的几样东西都可以让人觉得美,而许多画家杂乱的画体现自己的荒诞思想。再有许多畸形的美感也广泛存在。这些使用美的范畴是无法解释的,还有一点就是审美疲劳无法用美的范畴来解释。 另外一种观点是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定义美,但审美与艺术(表达美)本身即是一种社会实践,审美主体与艺术主体本身即是社会中的人,人一直追求美,所以美与社会实践并非是因果关系,说美源于社会实践相当于什么也没有说。一般的动物也有爱美之心,这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但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无法解释动物也趋向美的事实。美是系统的、多样的、可变的,美一旦由社会实践定义,审美与艺术的个体差异必然被淡化,社会实践也会被模式化,这对于社会创新是一个潜在的抵制因素。 为什么人们要用艺术表现美,并拥有审美意识?从心理活动方面来说,美与正性情绪是相关的, 浅层次的审美活动引起的是生理的愉悦、感官的愉悦 , 深层次的审美活动引起的是心理的愉悦、精神的愉悦。生理感官层次的快感毕竟是低级的审美感受 , 明显带有刺激传导反应的生物学性质 , 因而是浅薄短暂的。心理层次的愉悦则是美感的充分实现 , 是主体的整个审美结构积极能动地把握审美对象的成果 , 因而对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长久和深刻的影响 , 能够以此带来真正的心灵自由。当我们在生活中欣赏美的时候 , 不能满足于生理感官层次的愉悦 , 而要力求进入审美境界 , 获得充分的美感。这需要我们抵御现实生活中缤纷的现象对于生理感官的某些诱惑 , 寻求高品位的审美活动 , 即获取心灵的自由。而这个心灵自由即是个体主动的、较少受到外界影响的审美观。 上面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为什么人们要追求美?是人的生理性的必然要求,还是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的主题是发展与进取,虽然它内在地包含了审美和艺术,但建立于科技之上的经济与政治才是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理性的思考首先承认人类自身存在的合理性,然后不断从进化的角度研究自身存在的历史发展,对于美学亦然,实验美学即是研究美感存在的必然途径。人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从自然性的角度来分析审美与艺术是神经科学与实验美学的工作,从社会性的角度分析审美与艺术是心理科学与神经科学与实验美学的工作。另外,社会成员又有独立性与团体性两个社会性,所以美也被相应地分成两部分一来研究。从人的独立性来说,美具有个体差异,而从人的团体性来研究,个人的审美与艺术是受其它成员的影响的,这种影响即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审美潮流。 一般美感有移情、想象与联想,通感多种情感形式为基础,这正是心理科学的范畴。用科学的手段研究美学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必然,而现代的科技通过对心理、神经的研究进一步地提示出美感的物质基础。 20 世纪实验美学家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找出一套计算审美价值的公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 G. 伯克霍夫于 1933 年发表的《审美测量》一书。伯克霍夫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 :M=O/C ,其中 M 代表审美感受的程度, C 代表审美对象的复杂性 ,O 代表审美对象的品级。按照这个公式,审美感受的程度与审美对象的品级成正比,与审美对象的复杂性成反比。换言之,审美在对象 C 的复杂结构上花费的精力愈小 , 在品级感觉 O 上留下的注意力就愈大,因而美感程度 M 就愈高。依照公式推理,简单的多角形会引起高等级水平的美感程度,因为它有高水平的品级和低水准的复杂性。伯克霍夫声称,他的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知觉,而且适用于对一切艺术品的知觉。但这样一个简单公式不是科学的和完整的,例如从中看不出人的个性构造、个别才能、教养和趣味对审美知觉的影响,同时也没有体现审美疲劳。 在科技并不发达时,人们使用哲学方式分析美学。今天的科学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信息论、系统论与控制论的观念深入到科学体系与社会体系中来,人们开始使用信息论与系统论的观点研究美,逐步降低哲学在美学中的作用。信息论美学着重研究一部文艺作品能够给人们发送出多少新颖、独创的信息。由于信息的新颖性、独创性在通讯过程中与信息的可理解性成反比例:越是新颖的东西就越难以使人理解,而完全是被人理解的则同时也是完全陈旧的。为此,就必须找到既有新颖独创而又容易被人理解的最优信息。信息论美学的研究,还可以把一部作品所带来的信息量按不同层次分离出多级水平,然后用超级符号进行有序排列组合,供接收者在各级水平之间进行不断选择;同时也可用这种多层次排列组合理论来解释审美趣味的高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明白地解决审美疲劳的问题,但是信息论更多地研究了一个信息产生与传递的过程,忽略了信息的反馈方面。另外审美观念在社会中有着惯性,即继承性,人的审美观念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对于这些问题,信息论美学目前还难以解释。 信息论美学还提出了审美信息这一概念。一般信息论分析有三个阶段,即:语法信息阶段 ( 主要解决信息在通讯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 、语义信息阶段 ( 主要解决信息内容的正确传送、接收问题 ) 、价值信息阶段 ( 主要研究信息的实效问题 ) 。审美信息主要属于第三阶段的内容。因为有些作品不可译性很明显,如交响乐的指挥,对同一曲作原谱可作出不同的解释,处理上就不一样,因此,在演奏时就会发送出不同的审美信息。审美信息这一概念的提出,对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传统美学中的风格问题具有一定意义。另外,信息论美学还注意到了多余信息量的问题,并可用来分析艺术作品和从事艺术创造。信息论美学在理论部分要研究如何用推理的方法制定出一些模型和规则;这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设计;在实验部分要研究信息、发送者、接收者的种种特性,这相当于计算机的操作过程。由于信息并不是纯客观的东西,同样的符号,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因而信息论美学需要社会中的审美观指导,才能符合社会要求地统计分析出审美对象的特性。 信息论美学不能取代全部美学,但它的实际应用却十分广泛,用于分析现成的艺术作品,如对文学作品的用词和题材方面的特色,都能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与描述,然后得出准确的判断。对音乐作品,用同样的方法也能分析无声素、调式、主导动机等各级水平的不同特性。用于艺术创造,特别是对实用美术,它可以在工业、建筑、广告、装璜等设计方面,用计算机列出多种排列组合供人选择。还发展出激光音乐、光效应艺术等。目前便有研究鉴别美的智能机器,但这些机器与人有什么区别,能不能达到人的水平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用图灵机的模式来回答,对某一个事物的美学鉴别,如果人们不能分清楚这个美学鉴别是由机器作出的,还是人作出的,那么这个美学鉴别机器就是成功的。 社会的主题是进取与宽容,社会的基础是自由、平等与博爱。 从社会功能看待美学,它包括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认识功能。美学与艺术不断地成长,特别是后者,对于人的道德情操,社会秩序有积极的作用。艺术是表现美的技能,所以有助于提高人的表达能力和主动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许多科学家对于艺术都有一定造诣,如达芬奇、哥白尼、普朗克等。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社会中独立的个体追求美、激情与灵感(创新)。艺术表现的是一个故事、一个模式或者一个经典,社会不断变化,这些故事、模式与经典也会成为过去,增加新的内涵,引入新的模式是审美的必然要求。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中国古代,一直祭祀与战争放在社会生活的首位,美学与娱乐成为一种私人的活动,更不要说游戏了。儒家要求士大夫要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称六艺:礼、乐、舞、射、书、数。把固定的礼仪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东方文化中迷信因素较多,社会成员缺乏自我实现动力所致。虽然中国的礼仪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始终在礼教的要求保持着令人惊讶的保守性。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会要求社会精英必须具备七种才能:文法、修辞、算术、辩证法、几何、天文、音乐。通过这两方面比较,西方对于固定仪式的要求不如东方苛刻,并且增加了哲学的内容,这对于理性思维是一种重大的鼓励。缺乏理性思维的东方文化虽然有礼、乐、舞、射,但最终没有把美与社会进步联系起来,反而限制了科技进步,直到近代被迫改变封闭、保守的社会观念。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 1949 年撤退到台湾之前,共举办了三届全国美展。第一届全国美展继续由教育部统筹。为的是引诱倡导世界性的美术,恢复振兴中国的美术并翼助促成中国的新教育。但以后随着中国内战及抗日救国等原因减少了对美学的倡导,仅于 1937 和 1942 年各举办了一届。这也是国民政府对民族艺术精神的削弱。 一一、语言 语言文字本身是信息传播的介质,所以其美学意义远不如实用意义重要。所以文学要想表达美,必须要超越其实用价值。文学则是语言的延伸,诗词歌(曲)赋及散文的美主要体现在韵律及描写的意境上,而小说、寓言等体裁的文学的美主要表现在宣传教化与现实批判的功能上。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方文化在近现代发展中处于相对滞缓状态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一种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经验需要新的艺术语言及其方式表达传递,而文化发展的羸弱与积累的匮乏,东方白话文在西风东进中借力而行便成为必然 借外来文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封闭状态。在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里,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生命感觉和经验的传达方式,语言符号赋予我们周围世界的经验以形式及其色彩。语言学家爱德华 萨皮尔认为,人类建构真实的世界是通过他们对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特别选择。他的学生本杰明 沃尔夫亦认为,说话的语言不同导致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理想景观与现实景观相对应,它是人们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一种景观理想,并通过文化建构形成的对完美栖息地的想象和愿望。 《圣经》中记载犹太人在埃及、巴比伦等地不断流转迁徒。中世纪的骑士在欧洲各地游击作战,骑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明。与西方富有外向的扩张性的海洋文明相比,中国文明可以说是黄土文明,这种黄土文明即是农业文明。东西方的这种文明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很大。中国人安土重迁,家园不仅提供衣食,而且是宗庙所系,古训有 父母在,不远游 和 叶落归根 。中国的几次北方人向南方的大迁徒都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政治压力而被动作出的,中国人自居于天下之中心,对待周边夷狄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实行德化要近者安而远者归,要四夷宾服。总之,中国文明富有内向的聚敛性。 神话是每个原始文化的必然主题,无论文学、音乐、舞蹈还是绘画等,都是围绕神话传说展开的。与希腊完整的神话系统相反,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完整的神话或宗教体系。中国古代对万事万物的起源或形成都不感兴趣,因而很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中国神话很多,然而,中国神话零乱无序,众神之间的关系也是模糊不清。佛教传入以后,出于东方文化的包容精神而逐渐将道教与佛教的神话人物相融合起来,如玉帝与佛祖开始平起平坐,但创世纪的英雄们如盘古等人还是孤零零的。 宙斯作为众神之主,激起的是一种对力量的崇拜。他四处征战,所向无敌。希腊神系中有许多这样的力量型超人,而文化型超人则相对要少得多。与此相反,中国神话中则大多数都是文化型超人。黄帝本是一个伟大的征战神,最后同样以伦理和道德的化身被认为是文化型超人。他所激起的是人们对伦理道德的追求。古代 中 国偶尔也在宇宙现象中引入力量的概念,但这种力量却是受伦理和道德支配的,也就是他们所称的天意支配的。这种力来自于理而非神 ; 它是条件性的而非绝对的力量。它所推崇的只是一种用以加强社会平衡的中庸之道。 中国模式在理想景观的选择上,凸显了对居驻地捍卫和保护的重视,属于大陆、山地文化。希腊模式强调了景观的空间感。发源于爱琴海区域的欧洲文化,在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及沿岸地区度过其定型时期,随后扩散到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属于海洋文化。 海洋国家受其特殊的世界观影响崇尚超人力量,并不惜一切追求超能。与内陆国相比,他们生活自由,这有利于其意志、个性以及创造性的发展。 正因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西方自文艺复兴后,接受了古希腊的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现代的西方文化主体。 而中国则囿于伦理、保守的局限,在文化上使用文言文,在诗歌上也采用严格的格律。宋词、元曲都有固定的调式,当然,西方的诗也有格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但随着时代进步,逐渐放弃了固定格律,如惠特曼的《草叶集》。《草叶集》对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的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1919 年,日本文坛为纪念惠特曼诞生一百周年而掀起了 惠特曼热 ,郭沫若正是在此时才得见《草叶集》并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 惠特曼式 风格,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人。 1924 年,泰戈尔应梁启超、蔡元培等邀请访华,受到徐志摩为首的新月社的热情接待。由于泰戈尔反对暴力,与国内当时热情革命的形势不相符合,所以遇到许多反对声音。 1909 年,意大利文坛出现了以马里内蒂( 1876-1944 )为首的未来主义流派,对欧美现代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了怪诞派戏剧和隐逸派诗歌。怪诞派戏剧主要以离奇的情节表现现实的荒诞、人生的苦闷和被扭曲的心灵,代表作家是皮兰德娄。他创作的《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等剧作,表现了法西斯统治年代小资产阶级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立足点的颓唐和苦闷,开了欧美荒诞派戏剧的先河。隐逸派诗人回避严酷的现实生活,转向个人的情感世界,抒发在社会的重压下人们孤寂、哀怨的精神状态。 美国文学表现为平民化,多元化,富于阳刚之气,热爱自由,追求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美国梦。但其中也不乏对社会批判的作品, 《嘉丽妹妹》、《马丁伊登》等就是代表。捷克作家哈谢克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好兵帅克》发表于 1923 年,通过主人公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傻得可爱的普通士兵形象,用这一形象对比上层及军队的腐败进行了讽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罗素本人还因反战而被捕,罗曼罗兰公开称德国纳粹党为褐色瘟疫。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是一部经典的反战小说,描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保家卫国,但他们在前线上目睹的战争实况却是残酷而无意义的。当主角好不容易从爱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时,却发现另一批青年学子又被骗上战场送死,而他自己则在一个战壕中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时被敌军开枪击毙。作者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抨击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学,白话文普及,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一方面是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社会中剥削现象的批判。中国的文学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并在第一次内战期间受到鼓舞。茅盾的《子夜》即产生于这个时代。 《子夜》 出版于 1933 年,震动了中国文坛。这部长篇围绕着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赵伯韬之间的尖锐矛盾,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了 30 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对立与工人罢工,农村的生活环境与农民暴动,当局镇压和破坏下层的革命运动,买办的活动,中小民族工业在破产边缘挣扎,公债场上惊心动魄的投机活动,资本家家庭内部的各种矛盾 通过这些生活画面,艺术地再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风云,反映了国内经济环境极不稳定,民族资本不断受到破坏而衰落,国民经济逐渐半殖民地化,由此上下层之间矛盾不断激化,下层在革命团体领导下加强了斗争性,造成革命发展,渐成星火燎原之势,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貌。 在政治斗争的环境下,文学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斗争工具。这部小说运用了文学的现实批判功能,并从社会运动史的角度对下层的反抗斗争进行了一定的教育。但有时为了突出自己要表达的主题而对信息做了大量的取舍与加工。例如在《子夜》的背景年代里,官僚资本与外资的扩张迅速,可我们在书中难以看到。另外,虽然书中也隐约宣扬了暴力反抗的行为,但远不如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那样明显和直接,正因为小林多喜二把现实批判与下层的暴力反抗运动(或者在知识分子领导下的暴力革命)联系在一起,鼓吹反政府的革命,导致他被日本法西斯政府杀害。然而当纯粹代表下层的政权建立以后,不单限制宣扬针对自身的暴力反抗的文学,对于针对自身的现实批判的文学也严格地限制了,这就是王实味不幸遭遇的原因所在。 正因为保守的思想,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西方进步的动力是科学技术,科幻作品在其中的贡献绝对不可以忽视。由于想象力的丰富,所以对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动力,为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果说古代的神话代表一个民族的想象空间,那么今天的科幻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想象空间,东方的科幻较西方贫乏,这也是东方直到现在在整体水平上仍逊于西方的原因之一。法国的儒勒凡尔纳是一位著名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以在社会及科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提出的潜艇、直升机、坦克等创意影响到了这些武器的具体设计。他深刻地影响了 20 世纪的科幻文学。 1941 年,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 Run around 》中提出了著名的 机器人三原则 。这三条原则逐渐发展完善,成为今天广为认同的机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遵守人类命令,除非该命令违背第一定律;第三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自保过程中违背第一和第二定律。他的《基地》三部曲更是科幻史上的里程碑。而中国也有科幻作品,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精神幻想因素,这对于科学幻想来说是一种损害。 一二、舞蹈: 二战以后经英国舞蹈界人士制订的国标舞是欧美国家的舞蹈艺术,其中摩登舞的起源是西方的欧洲文化,而拉丁舞是非洲文化、印地安人文化、和欧洲南部文化的结合体。而每一支舞蹈,都有其源远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而这两种舞蹈的内在精髓和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 原始宗教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成为艺术起源直接的、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艺术与宗教都起源于原始人的社会实践与混沌意识,表达美,欣赏美是一种自发的意识,原始艺术即萌芽于此。崇拜自然(神灵),表达对自然(神灵)的爱敬之情,祈求受到保护也是必然选择,原始宗教即形成于此。在原始时代,原始宗教、原始艺术本身又是原始生产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生产、宗教(崇拜自然神灵)、艺术(表达美)往往是三位一体混融在一起的,这种实践行为的混融性便决定了思维意识的混沌性。 具有语言共同特性的身体语言 舞蹈语言成形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环境,以特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着特定民族生命生存的状态。因此,东方舞蹈家借鉴他文化他民族的生命经验来表现本文化本民族的生命经验之时,两种文化,两种环境,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经验之间的距离必然十分鲜明地凸显出来。如果我们对于这种距离和差异缺少足够的认识,在文化借鉴中对语言系统不进行应有的必要的转换,由于二者间的不兼容性带来的文化冲突便不可避免。作为近代 文明 的初级形态 , 文雅的社交礼仪早在中世纪宫廷就已经出现。文艺复兴时期 , 人文主义思想的启发下 , 社会上形成了崇尚文雅和高贵的礼仪风尚 , 从而为芭蕾舞的生长提供了土壤。在 文明 意识的驱动之下 , 贵族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对民间性舞蹈加以改造 , 使其成为具有贵族趣味的社交性舞蹈 , 继而向宫廷芭蕾转变。 身体的语言作为人类最早的语言形态是对生命进行诗意的表达,舞蹈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态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一些伟大的艺术创造往往不是诞生于艺术家刻意追赶时尚之中,而诞生于艺术家不失时机地关注和及时地提供了如何解决民族的生命的问题思考之中,当代东西方现代舞蹈家的重大成就亦产生于此。 20 世纪 20 年代末,面对美国和欧洲经济的大萧条,美国现代舞的奠基人玛莎 格雷姆认为她的艺术不可能像前辈艺术家那样去做一朵花,去成一片浪,或像古典芭蕾那样关心美的线条,她的舞蹈是要使人体成为能量发动机,表现人类有机的行为。玛莎 格雷姆以伴随着呼吸的强有力的腹部收缩和脊椎伸展,揭示人的欲望的人性的内在风景。成为美国现代舞先驱。 1886 年,一个《点石斋画报》上有一条这样的消息:一个名为车尼利的西方马戏团在上海演出。这是有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个来中国演出的外国马戏团。这个马戏团的节目有跑马、调狮、钻圈、掷帽、正剧、杂剧、鼓人舞蹈等等。使熟悉祭祀乐舞和宫廷舞蹈的国民见识到了西方的舞蹈,舞中强烈的娱乐性让人大受刺激。 1895 年,裕容龄随同出任日本公使的父亲裕庚赴日四年,学习了日本的古典舞。后裕庚改任驻法大使,裕容龄又随其到法国。她在巴黎读书期间,师从美国现代舞蹈家依莎多拉 邓肯学习舞蹈达三年这久,得到了邓肯的赞赏。后来她又师从法国国立歌剧院的萨拉夫尼教授学习芭蕾舞,并进入到巴黎音乐舞蹈学院深造。 1902 年她在巴黎公开表演《希腊舞》和《玫瑰与蝴蝶》,得到好评。 1903 年裕容龄回国任慈禧太后御前女官,经批准在宫里研究舞蹈。她结合东方戏曲舞蹈和民间舞蹈,创作了《菩萨舞》、《荷花仙子舞》、《如意舞》等民间舞蹈。 1905 年端午节前夕,在颐和园乐寿堂的舞台上,在太监们组成的中乐队和袁世凯的西乐队伴奏下,她表演了《西班牙舞》、《希腊舞》、《如意舞》,轰动了整个宫廷。 邓肯是现代舞的先驱,而现代舞的真正的创建者,在美国是露丝 圣一丹妮丝和泰德 肖恩夫妇,在德国则是鲁道夫 冯 拉班。德国现代舞由于拉班所拥有的高度理论素质和科学精神,一开始就将注意力放在定量语言范畴 ( 主题与结构 ) ,从而创立了著名的《人体动律学》、《拉班舞谱》;而美国的丹妮丝和泰德 肖恩夫妇凭着定性语言中的感性认识 ( 元素与风格 ) ,于 1915 年在洛杉矶创办舞校迄今为止的 80 多年里,仅在美国就已有七代传人。他们这个阶段就统称为 早期现代舞 阶段。在训练体系上,这一时期的现代舞蹈家们为了与前人从内容到形式有区别,也为了用自己特定的动作语言,来揭示各自的内心情感,均竭力创造出自己的训练方法。如玛莎 格莱姆那大名鼎鼎的 收缩一 放松 技术;玛丽 魏格曼的 紧张 松驰 的动作原理等等。这些体系之间尽管保持了某种师承关系,但在更大程度上各行其道,遵循各自的哲学思想,实践各自的动作原理,创造出异彩纷呈的动人局面。 进入 20 世纪以后,西方大量的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团来华演出,并在 20 年代达到高潮,形成了 20 世纪初中国舞蹈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 1923 年,美国檀香山哈佛歌舞团在上海维多利亚剧院演出美国歌舞; 1925 年,日本剧团在上海演出歌舞剧《 20 岁之少年》; 1925-1926 年,美国现代舞先驱圣 丹尼丝率领的现代舞团在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巡回演出了现代舞及各国民间舞,节目有:《西班牙舞》、《海之精》、《爪哇舞》、《印地安人舞》和具有中国风格的《观音舞》、《霸王别姬》等; 1926 年,莫斯科国家剧院歌舞团在上海卡尔登戏院演出了芭蕾舞剧《关不住的女儿》、《吉赛尔》、《葛蓓利亚》、《火鸟》及舞蹈《华尔兹》、《小丑舞》、《牧童舞》等,这是一个代表着当时西方芭蕾舞最高水平的团体,在中国演出影响很大。 1926 年,国人在欣赏了现代舞先驱圣 丹尼丝舞蹈团的现代舞和莫斯科国家剧院舞蹈团芭蕾舞的精彩表演之后,同年 1112 月又迎来了依莎多拉 邓肯的学生爱玛 邓肯率领的莫斯科邓肯舞蹈团的到来。 莫斯科邓肯舞蹈团 首先来到中国东北的哈尔滨,然后到北平、上海等地演出,主要节目有:《青春舞》、《快乐》、《捉迷藏》等。它们表演了具有依莎多拉 邓肯风格的现代舞,它们的舞蹈具有很强的前卫意义,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影响。 1927 年 1 月,邓肯舞蹈团来到武汉演出。为纪念 孙中山 先生逝世而演出的现代舞《葬礼歌》、《国民革命歌》、《中国妇女解放万岁》、《少年共产国际歌》等。 西方舞蹈团体的这一系列演出活动,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震动。从此,在中国的土地上,特别是大都市里,西方式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人们一种追求的时尚,以《华尔兹》、《探戈》、《列对方阵舞》等为代表的西方社交舞成为人们娱乐的潮流。西方早期的社交舞主要流行于宫廷和上层社会,随着社会变革、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社交舞蹈也从深宫贵宅走向各阶层人士都能自由参加的公共场所。这种以男女对舞的形式来进行交流的西方交际舞,在 20 世纪初由西方舞蹈团体、商人和旅华外侨或留学欧美归国人员传入到中国各大城市。交际舞在中国的传播时间非常之快,在各大城市学舞者日益增多,国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于是,围绕学 习 教授交际舞的机构迅速产生,出现了很多交际舞学校和书籍。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俄国侨民司大纳基芙曾在哈尔滨、青岛、上海开办的跳舞学校,教授的是当时世界最为流行的探戈、华尔兹、查尔斯顿舞等。杰克 坎根办的跳舞传习所,该所自有一套交际舞的教学体系,不少舞者慕名而去,在当时已很有名气,成为舞蹈名家与各界知名人士经常联欢之地。 留法归来的演艺人士唐槐秋 1926 年在上海开办的 交际跳舞学社 ,后扩大更名为 南国高等交际舞学社 。这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专门教授西方交际舞的学校。后来,类似的教舞机构在各地纷纷成立。上海成为最活跃的地区,到 30 年代,不同档次、不同规模的舞厅发展到了 100 多个。这些机构的成立与存在为西方舞蹈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培养了一大批舞蹈爱好者。使交际舞很快成为了中国社会最为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其势头之猛烈程度使今人难以想象。 西方舞蹈,尤其是西方交际舞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有着它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长期以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十分忌讳男女之间的身体公开接触, 男女授受不亲 是严格遵循的祖传训诫。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与西方式的生活娱乐方式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这种文化背景并未对西方舞蹈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丝毫影响。国人也没有拒绝对西方舞蹈这一新生事物的接受与学习。相反,人们开始热爱交际舞, 随着五洲万国文物人事之相接日繁日近,中国固有的传统礼节便 不得不有所迁就,改良实时势使然 。把舞蹈与学校体育结合的做法完全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在西方人看来,舞蹈能培养人的灵活性,锻炼人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的协调性,更能训练人对于体态美感的感受力。因此,体育课里安排舞蹈的内容是十分自然的。 1927 年 2 月,黎锦晖创办了中华歌舞专门学校,招收了 30 余名青少年。在舞蹈课中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类:第一是艺术舞蹈,有古典舞、现代舞、土风舞等,主要学习《天鹅舞》、《水手舞》、《西班牙舞》等,并编排了《火光舞》、《金铃舞》(少数民族舞蹈)、《宝刀舞》(传统武术)、《浪里白条》(戏曲中的水斗)等节目。第二是形意舞,用舞蹈手段将各种动物、植物及自然事物拟人化,并努力突出其内在个性。第三便是歌舞剧,主要培养演员将歌、舞、剧融为一体的能力。通过紧张而有效的学习,学生们在短短的三个月中就能登台表演了,他们边学习边演出,很快就成为出色的演员,受到广泛好评。 戴爱莲,出生在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岛,从小习舞,并于 1930 年进入英国著名舞蹈家安东 道林芭雷舞蹈室和玛利 兰伯特芭蕾舞蹈学校学习,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接受正规芭蕾教育的第一人。 1940 年戴爱莲学成回国,在重庆等地创作演出了一系列舞蹈作品,引起了很大社会反响。她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较早地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加工成舞台艺术。在重庆期间,她曾多次深入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舞蹈,并进行加工整理,取得了巨大的收获。 1946 年在重庆首次举行的 边疆音乐舞蹈大会 上,戴爱莲创作并表演的 10 余个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舞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连续 10 余场的演出,观众场场爆满。在此后的三年内,她所开创的 边疆舞蹈 迅速风靡全国,许多青年人纷纷加入了跳 边疆舞 的行列中。一时间, 边疆舞 风行校园街头。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是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 新舞蹈艺术运动 ,这是由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吴晓邦倡导的。 现代舞 这个概念是于 1936 年,由吴晓邦从日本带到中国。但因当时国内特定的政治形势而带上了强烈的政治内涵。吴晓邦在日本是受父命学习经济的,在学校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了由早稻田大学学生们演出的舞蹈《群鬼》,该舞蹈通过塑造各种鬼的形象和行为,表现了因社会不平等而造成的冤屈之情。短短几分钟的舞蹈,强烈地震撼了吴晓邦的心灵深处,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改变了吴晓邦的人生道路。他暗暗决心用舞蹈艺术去播种人类的真、善、美,用舞蹈鞭笞假、恶、丑。于是,吴晓邦放弃了经济的学习,选择了舞蹈之路,参加了日本著名舞蹈家江口隆哉的舞蹈班学习现代舞,开始了他的舞蹈生涯。他努力以舞蹈探索人生,融民族气派和时代精神为一体,将国外现代舞蹈的表演技法与中国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使舞台上出现了一种值得去奉献给人民和时代的 新舞蹈 。 一三、音乐艺术 音乐的本身即是空气震动,所以可以用音乐这种震动来表示心灵的跃动。人类的语言只不过使用了自身发声能力的一小部分,而音乐则有千千万万的音节与音符,用来音乐表示主体的极为复杂思维活动是可以变得很简单。 从中西音乐结构来比较,一般来说,西方音乐的结构具有逻辑性,它是建立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中国音乐呢是一种散体性的结构,它不追求内在的一种张力,而是更多考虑的是一种自然的融入。所以它展现的形式,它在形态上来看,主要是体现在一种多段连缀原则,是一段一段的,它不会是翻来复去的或者讲究材料之间的关系,它不是在这种关系当中进行的,而是一种很自然的一种流露。 在欧洲音乐当中,作品当中有一个乐章是要用 奏鸣曲式 来写的,因为 奏鸣曲式 它本身的结构原则是对立统一。这样一种结构就比较容易体现一种戏剧性,或者是某种哲理的一种含义。交响乐的结构原则之一就是其中有一个乐章必须要用 奏鸣曲式 来写。西方 奏鸣曲式 的逻辑性主要体现在呈示部,它包括两个主要主题,一个主题是主部主题,一个是副部主题。这两个主题,它必须要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对立性的主题。那么这个对立是通过两个因素来建立的。对立统一这样一种音乐发展的逻辑,是 奏鸣曲式 的结构原则。中国音乐一般是一种散体性的、线性的。一般作品每一段都有它自己的音乐,但是音乐之间这种联系,不是靠逻辑,不是靠结构来进行整合的,而是自然的一种发展和变化,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是情感的一种需要,变化的需要。 德彪西使用全音音节和泛音,创造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音乐效果。 拉威尔是位公认的管弦乐大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管弦乐配器的方法,充分发挥每个乐器的 表现性能,形成异常精美与华丽多彩的效果。 拉威尔曾经受到德彪西的影响,但这位富有才华的青年音乐家几次考罗马奖都没有通过,引起法国音乐界人士的不满,罗曼罗兰也站出来为之说项。在一战中, 拉威尔入伍当兵,在军中任货车驾驶员,战争带给他的是痛苦的经历。列奥波尔德 斯托科夫斯基在 1940 年担任迪斯尼的《幻想曲》一片的音乐指挥及演员,该片将音乐和动画结合在一起。 如 1900 年南京两江师范学校开办就聘请了日本教 师 教授音乐课; 1903 年,清朝政府对在刚刚兴起的 新式学堂 中设置 乐歌 一课予以认可; 1906 年清政府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中正式把音乐列入了 随意科 ; 1912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实施细则》中规定了中学开设 乐歌 一课,每周一学时,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音乐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作为音乐传播媒介的手摇腊筒唱机也传入我国。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音乐社团,如 1914 年前后,曾志忞等人曾在北京创办 中西音乐会 ; 1916 年, 北京大学音乐团 ( 1919 年改组为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会长蔡元培,会员共有三十多人。 北大音乐研究会 于 1920 年在北大创刊《音乐杂志》,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音乐杂志,它为 五 四 以后新式音乐社团期刊的大量出现和发行提供了先例。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由中国人或外国人举办的 音乐会 ,我国的音乐家也开始学习欧洲的作曲理论并进行创作的尝试。 19 世纪末,中国被迫开放南方沿海,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和乐器,广东音乐首当其冲,首先吸收西方和声方法,创造了新乐器扬琴和木琴,发展了乐队合奏的音乐,至今广东音乐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是中西结合比较成功的典范。民间音乐家为中国乐器的演奏发展创造了新的阶段,二胡作曲家刘天华创作了大量的二胡独奏曲。演奏家华彦钧(瞎子阿炳)创作了《二泉映月》等二胡和琵琶曲。尽管当时时世动乱,但中国民族音乐不论在独奏和乐队合奏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1910 年代到 1920 年代的新文化运动期间,很多到海外留学的中国音乐家回国之后,开始演奏欧洲古典音乐,也开始用五线谱纪录新作品。大城市里组成了新兴交响乐团,混合欧洲古典音乐和爵士乐,在音乐厅和收音机里非常流行。在 1930 年代的上海达到其鼎盛时期。虽然使用西方的乐器和音乐手段,但通俗音乐仍然是以中国的方式,即旋律为主,五声音阶为主,才能受到最多人的喜爱。周璇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表演家之一,是当时通俗音乐的代表,其为电影《马路天使》演唱的主题歌《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一时极为流行,符合当时的民众的抗日情绪,被称为 金嗓子。 当时的聂耳对黎锦晖不合时宜的作曲风格不满,离开了黎的歌舞团。 1935 年,聂耳为田汉作词的的《义勇军进行曲》谱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引起了极大轰动,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冼星海在巴黎学习回国以后,奔赴延安, 1938 年除夕,光未然朗诵了《黄河吟》,冼星海在一个星期内写成了《黄海大合唱》,为中华民族奋斗史建筑了一座音乐丰碑,这类歌曲还有郑律成的《八路军进行曲》。 1945 年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而创作的《白毛女》则基本上本着平民层次的口味而写成,在国共内战中,对于凝聚大部分由平民层次组成的军队的战斗力起到了极大作用。 当时的上海作为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受到外界兴起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代表是黎氏八骏之一黎锦晖。他把民间旋律爵士化,模仿西方风格,创作了《麻雀与小孩》等儿童曲目以及《桃花江》等通俗曲目,《夜来香》等影视歌曲也风靡海内外。但是,他处于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当时的中国平民占绝大多数,而且在日本的侵略威胁下,尽显民族支离危亡之像,代表个人享受生活的通俗音乐显然与时代不合拍。直到抗战前夕,黎锦晖在聂耳、田汉等影响下改变了风格,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为郭沫若的《虎符》配乐,编写爱国歌曲激励民族斗志。 二三十年代中国艺术上的成就,是与具体的环境分不开的。一方面,西方音乐大量输入,并成为主流;另一方面,音乐家们把中国传统音乐溶合进来,配合抗战的时代背景,成为中国上接受西方音乐最大的特点。大批优秀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被创作出来,但首先要指出的是,上海成为当时音乐的中心不是偶然的,上海的创作环境比较自由,自由创新的观念在创作者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虽然中国的音乐设备缺乏,有些优秀曲目几乎是在没有相关乐器的情况下完成的,这说明作曲者具备何等坚实的功底。在根据地创作的曲目,也是由那些拥有自由创新意识的人完成的,只有自由创新的精神深深地根植于人们心中,与具体的情况结合才能够触发专业知识的灵感。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的音乐相比有一些区别,由于大量的木质乐器的使用,意境倾向于质朴自然。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缺乏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诘问,及在此基础上对于自我的肯定。 一四、建筑艺术: 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思考的体现,既要标榜自我,又要与自然和平相处。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摩天大楼与横跨大河的宏伟桥梁成为人类标榜自我的象征。东方的建筑与西方的建筑风格比较,前者崇拜自然,注重稳固保守的心态,后者则注重。如果说建筑之父是技术,建筑之母是美学,则建筑的灵魂则是思想文化。从建筑的差异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中世纪否定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果,启蒙主义又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与蒙昧,重新尊崇人的价值,在巴洛克、洛可可走上华丽、花俏、奢靡的方向之后,古典主义又一次向简洁、典雅的古代传统回归。 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古希腊文明,一是中东的基督文明。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也折射出这种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源头都在古希腊,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基督文明给西方带来了宗教品格,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更多地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 与西方相对,中国的儒教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讲究温良恭俭让,讲究忠恕之道,忠是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是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总之要推已及人,强调自我约束,强调从内部调节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些,则足以羞耻。由此出发,中国人素有忍的传统与韧的精神, 小不忍而乱大谋 、 欲速则不达 是忍,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也是忍,卧薪尝胆、悬梁剌骨等莫不是忍。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环境培育了国人的坚韧精神。佛、道做为宗教是儒的制衡与补充。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木材的细致、深秀、坚韧、柔美有更多相通之处。 从整体上来看,西方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开放、轩敞、一览无余。这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深藏不露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即使有,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这种差异同样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这种海洋文明富有商业精神。 中国哲学中有一个命题叫 天人合一 ,这在徽派建筑中可得到反映。西递、宏村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典型的例子。它模山范水,师法自然,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大概与 天人合一 的思想间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传统士大夫将广大的宇宙囊括进内心,或者说他们将内心的修养性命做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即把它当做宇宙,因此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并无太多探险家。士大夫又将 内宇宙 投影在园林建筑上,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西方人把世界幻化为自家的花园来游戏探险,而中国人把自家的园林臆想为宇宙来修养心性。海洋文明与黄土文明的这种差异在建筑上得到了确实的反映。 原始人类从穴居开始,建筑开始于人类从事农业耕作,兴盛于商品贸易阶段。爱斯基摩人彻冰雪为屋,中国西南地区人伐木竹建吊脚楼,游牧民族长期以帐篷为家,这是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建筑受自然气候、原料质材、社会技术、宗教文化、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造成了多种建筑形态的差异性。东西方建筑在十八世纪以前的古典建筑中体现在建筑物的结构与比例上,而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大量的新材料的应用,并出现装饰艺术流派、空间设计概念,由此逐渐掀起现代建筑的潮流。 现代建筑不是随着 20 世纪的来临而突然出现的。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 产业革命 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革。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影响建筑发展的新的因素。这种变革表现如下: 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建筑类型不断增多。 19 世纪工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需要建造大批工厂、仓库、住宅、铁路建筑、办公建筑、商业服务建筑等。在建筑史上长期占有突出地位的帝王 宫殿 、坛庙和陵墓退居次要地位,而生产性和实用性为主的建筑愈益重要。对新型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有的要求大跨度,如 博览会 、 展览馆 、铁路站棚 ; 有的要求增加建筑层数 , 如大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建筑;有的要求有复杂的使用功能,如医院、科学实验室。建筑形制变化迅速,照搬照抄传统的定型的法式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了。 工业发展给建筑业带来新型建筑材料。已往几千年世界各地区建筑所用的主要材料不外是土、木、砖、瓦、灰、砂、石等天然的或手工制备的材料。产业革命以后,建筑业的第一个变化是铁用于房屋结构上。先是用铁做房屋内柱 , 接着做梁和屋架 , 还用铁制作穹顶。 19 世纪后期,钢产量大增,性能更为优异的钢材代替了铁材。与此同时水泥也渐渐用于房屋建筑。 19 世纪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和水泥的应用使房屋建筑出现飞跃的变化。 结构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使人越来越深入地掌握房屋结构的内在规律 , 从而能够改进原有的结构形式 , 有目的地创造优良的新型结构。在 19 世纪后期,由于科学的发展,人们了解到了一般建筑结构的内在规律,建立了为实际工程所需要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形成系统的结构科学。这样就可以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预先计算出结构的受力状态,作出合理、经济而坚固的房屋结构设计。 1889 年巴黎建造的高 300 米 的 埃菲尔铁塔 和跨度为 115 米 的机器陈列馆就表明了 建筑结构 方面的成就。 建筑业的生产经营转入资本主义经济轨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大量的房屋是企业家手中的固定资本或商品。资本的所有者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资从建筑活动中获取最大的利润。这一准则也在建筑设计、建筑观念以及建筑美学方面或隐或现地表现出来。此外,从 19 世纪起资本主义国家建筑师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变化。 建筑师 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在 建筑设计 中从事竞争,于是商品生产的经济法则也渗入建筑师的职业活动中。 19 世纪出现建筑领域的这些变化,无论就深度和广度来说,在建筑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这是一场由产业革命引起的建筑革命。进入 20 世纪后 , 变化继续进行着 , 并且向世界更多的地区扩散。正是这个建筑历史上空前的建筑革命孕育了 20 世纪的现代建筑。 19 世纪下半叶,继水晶宫与埃菲尔铁塔的建成,现代建筑开始萌芽。结构、技术与材料的发展,给建筑师的艺术想象力提供了不断扩展的空间。 格罗皮乌斯和勒 柯布西耶等人在 20 年代提出以下的观点: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在他们的倡导下,现代建筑逐渐风行。 1919 年,一战刚刚结束,德国大量城市被摧毁,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提议政府成立一座建筑设计学校,政府很快任命他担任包豪斯校长。在学校里, 学生们不但要学习设计、造型、材料,还要学习绘图、构图、制作,包豪斯拥有着一系列的生产车间:木工车间、砖石车间、钢材车间、陶瓷车间等。 在格罗皮乌斯的主持下,包豪斯在 20 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他们抛弃了原来的宗教神话对世俗生活的影响,以大工业的标准对待建筑和生活,并且包豪斯明确提出了工业设计与营利之间的关系。 1927 年,在密斯 范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了住宅展览会,对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产生很大影响。 1928 年,来自 12 个国家的 42 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现代主义建筑 一名也四处传播。 从 19 世纪末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间,倡导建筑改革的人更多了。有的人运用新的建筑材料,如法国建筑师 A. 佩雷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了一批房屋;有的人在建筑形式和手法上进行创新,其中有以比利时为中心的 新艺术运动 ,奥地利的 分离派 , 意大利的 未来派 等。 1907 年 , 德国成立 德意志工业联盟 推动各种产品的设计改革,其中也包括建筑。德国建筑师 P. 贝伦斯于 1909 年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涡轮机工厂是一座反映新建筑观念的著名厂房建筑。在美国,建筑师 F.L. 赖特继承芝加哥学派的精神坚韧不拔地进行建筑创新活动。他在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期,在美国中西部地区设计了许多小住宅和公共建筑,以其独创的手法和清新的风格启发和鼓舞了当时欧洲的改革派建筑师。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 20 ~ 30 年代是建筑思潮十分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保守和革新两种趋向激烈斗争,新建筑运动终于由弱而强,取得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在许多国家中复古主义建筑仍然相当流行。很多纪念性建筑和官方建筑以及一些大银行、大保险公司仍然应用古典柱式。 1924 年建成的伦敦人寿保险公司以至到 40 年代完工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和美国最高法院大厦都是这样的例子。但总的说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领域的改革创新是有利的。德国、法国、荷兰以及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的苏联是这些新流派最活跃的地方。 1919 ~ 1920 年建造的德国波茨坦市的爱因斯坦天文台(建筑师 E. 门德尔松)是表现派的代表作品。建筑师 G.T. 里特弗尔德 1924 年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市一所小住宅体现了风格派的特征。苏联美术设计师 B.E. 塔特林 1929 ~ 1930 年所作的第三国际纪念碑建筑设计方案是构成派的作品。 自国门开放之后,西方建筑开始传入,各地首先建成的基督教堂是最有影响的西方建筑了。美国基督教会于 1889 年在南京建成的汇文学院钟楼是一座典型的欧洲中世纪风格建筑,屋顶为法国双折式坡顶。在这一期间许多城市的别墅建成了西方城堡式的宫邸建筑,在上海等地,西方风格的建筑比比皆是,另外,即便是国内的建筑,在外观上体现着传统形象,但是内部装饰、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等很多都是仿照西方而来。中国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建筑科, 1927 年并入中央大学,设建筑系,是为中国建筑教育开端。 1929 年,建筑师吕彦直为纪念孙中山设计的中山陵在南京建成, 吕彦直设计中山陵图案,融汇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精神,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其全部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寓含孙中山先生 唤起民众 之 意。他设计、监造的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都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型建筑组群,是我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9 年,朱启袊、梁思成等人成立中国营造学社, 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 究等工作 。民国时期的建筑保存较多的是南京,但显然对该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是很好。 1933 年,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南京中央体育场从设计到完工仅用了 6 个月时间,并于当年 10 月份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60 年代以来,在建筑艺术风格方面,发生激烈争论。电子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等渗入建筑领域,孕育着建筑学新的突破。 一五、绘画艺术 在绘画和雕刻艺术上,中国画是泼墨写意,西方的油画讲究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比如:中国人为了表现神仙可以飞行就在仙女的脚下加上几朵白云,体现飞的意境。在西方的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因为他们只有想到翅膀会飞。在雕刻作品中,中国人更注重想象力和意境,比如一个猴子蹲在马背上,它们的比例相差无几,只是表现了一种意境:马上封侯。而西方的雕刻作品讲求写实和细腻,绝不会出现这种比例失调的艺术作品。 东方人的视觉往往更具整体意识。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克里斯提 洛克哈特认为,上述研究结果可能也反映出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西方社会倾向于提倡张扬个性,东方社会强调集体需求。通常认为:造成东、西方绘画差异的原因与中国的象形文字有关,且古有 书画同源 之说,故中国绘画的造型语言是以线条为主。此说并不完整,它无法解释西方绘画何以明暗、色彩、透视为造型语言的根本原因,更何况象形文字是世界许多文字处于雏形阶段的共性。东、西方绘画的异同,从表面上看,是技法的不同;深一层研究,是观察方法的不同;再深一层剖析,是思维方式、哲学基础及审美意识等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东、西方绘画中的人物画科虽然名称一致,但在艺术观念上有许多不同。中国古代肖像画有着比西方肖像画更为悠久的历史和更多的功用。其历史至少可上溯到商朝,是最古老的画科。在宗教画里,东西方的画家们都将诸神画得十分静穆和庄重。由于东方文化的包容特征,佛、儒、道三教并存无虞,古代中国未发生过以宗教为目的的战争。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绘画从不表现血腥的战争场面。值得注意的是,弗兰斯 . 麦绥莱勒《英俊小生》和任熊的《自画像》轴都是19世纪的作品,平民阶层的肖像画具有相近的构思、相同的力度和感染力,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超越地域的人类感应,可见随着近代大工业的到来,时代精神越来越趋于一致。 东、西方人物画在观察方法和创作方法上多有不同,中国人物画的写生观念与其它画科是一致的,只是更强调画家目识心记的默写能力。如明代曾鲸的《葛震甫像》卷等。东、西方分别以白描和素描来训练肖像画家的基本功,两种不同的单色绘画最终都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种,在这方面,西方画家更注重表现人物的运动感,中国画家倾向于描绘客观对象的静思状态,也就是人物的内在精神。 因为一位评论家对莫奈的《日出印象》作了嘲讽,莫奈等人干脆称自己为印象派。 在法国前总理克雷孟梭的劝说下,晚年的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长 23 米 、宽 20 米 、高 15 米 的大画室,并着手创作大型装饰画《睡莲》系列。期间他一度失明,经过白内障手术后,又投入了该画的创作之中。在人们期待的目光里,这件足以反映出画家对光与色认识的深度,描绘技巧娴熟的大型壁画《睡莲》终于完成。然而在第 2 天这位仅存的印象派大师永远地告别了人间 与印象派相同,野兽派的名子也来自批评家的嘲讽, 1905 年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强调形的单纯化和平面化,追求画面的装饰性。 1903-1906 年是野兽派盛行的三年。这期间反对者的咒骂声此起彼伏,马蒂斯也遭到强烈攻击,幸好有几个收藏家独具慧眼,大量购买他的作品,马蒂斯一时身价百倍。 1908 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绘画继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则,将自然物象分解成几何块面,从而从根本上挣脱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和空间概念。随着德国 1905 年桥社和 1909 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此派绘画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 1909 年在意大利出现了未来主义美术运动,此派画家热衷于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活动的物体和运动的感觉。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大约于 1910 年前后产生,其代表画家有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和荷兰画家蒙德里安,而两人又分别代表着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个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思潮,此派艺术家不仅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反对传统,而且否定艺术自身,否定一切。杜尚将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上胡须,并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便是达达主义思想的体现。随着达达主义运动消退,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此派画家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力图展现无意识和潜意识世界。其绘画往往把具体的细节描写与虚构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表现梦境和幻觉的景象。代表画家有恩斯特、马格利特、夏卡尔、达利、米罗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产生的以波洛克、德 库宁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综合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的特点,强调画家行动的自由性和自动性。 齐白石的绘画风格仍然沿着古典路线,一幅《棉花图》题曰: 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吴昌硕探讨篆刻治印艺术, 1913 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徐悲鸿年轻时在康有为 鄙薄四王,推崇宋法 的艺术观念影响下,对只重笔墨不求新意的 四王 加以贬薄,认为只有唐代吴道子、阎立本等人的写实绘画才具精深之妙。他观摩各种名碑古拓,潜心临摹《经石峪》、《石门铭》等,书法得以长进。后获得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的资助,在日本,徐悲鸿饱览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吸收了日本画家在创作上写实求真的优点。 刘海粟于 1896 年生于江苏常州,擅长油画、国画、美术教育。自幼酷爱书画,十四岁到上海入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他认为美术应是广义的:美术不仅是绘画、雕塑和实用美术,还要包括工艺音乐和美术教育。他还是国内提倡和推广人体绘画艺术的第一人,在当时的环境下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1931 年傅雷在上海和刘海粟一起编写《世界名画集》,宣传东西方绘画艺术。 徐悲鸿 1919 年留学 法国 ,后又转往 柏林 、 比利时 研习素描和油画。学习画画、 素描 ,观摩、研究西方美术。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 田横五百士 》、《九方皋》等一系列对现代 中国画 、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一五、雕塑、陶瓷艺术: 雕塑是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雕塑品的实际体量与绘画的虚拟体量从视觉感受上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虚拟体量要达到雕塑的实际体量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也就是雕塑魅力所在,它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是其它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雕塑是使用真材实料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国雕塑较之西方尤为丰富,如土、木、石、玉、铜等等,其中以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土木居多,对土木具有依赖性和亲切感。西方由于工商文明的发展而较早地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也较早地扬弃了土和木的利用,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创造了以石雕为主流的雕塑艺术史。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宗教佛像也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表现对象之一。对人体美的表现也是两方雕塑家们的又一题材。体育竞技和大型的敬神是古希腊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竞技大多以裸露身体的方式进行,这也许是为了在竞技比赛的同时显露强悍,优美的体型。 西方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突出了人的意志。西方雕塑的表现题材基本上是以人体为主,就算是神话人物也是以人为衣钵,体现人体的美。每个时代的雕塑家几乎都共同关注人体与精神的统一。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除了空间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中国雕塑以写意为主的表现手法与西方雕塑的写实性表现手法也形成反差。中国雕塑在漫长的岁月中,只是作为实用美术的一种装饰手段,因此形成了中国雕塑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特征。而在西方,就雕塑而言,他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写实性雕塑。如《米洛的阿芙洛狄特》与《大卫》都是对人体的真实再现。并且,围绕着人体塑造,古希腊令创造出一系列的标准法则,如 1 : 7 和 1 : 8 的人体比例。文艺复兴时期又创立了透视学和解剖学两大成就,有些雕刻家如多纳太罗、米开朗基罗等还亲自动手做人体解剖实验。这些都是为了能更好、更准确的模仿自然,更完美的刻画雕塑形象而服务的。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另外,中国古代雕塑还喜好在雕塑上绘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问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 20 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 18 世纪法国 洛可可 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但那种净素妍雅。强调光影感的大理石刻雕塑则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西方雕塑家大多尽力排除从色彩的优越性中择取绘画的辅助方法。 中国一直视雕塑为皂隶之事,从来没有形成一项独立的艺术门类。辛亥革命后,西方雕塑迅速发展,占据了主流地位。 1920 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设立雕塑科,是中国雕塑教育的开端。在 1927 年全国第一次美术展览会上, 王静远 女士的雕塑作品受到称赞。民国时期的雕塑以写实见长,尤其在时代背景下,透露出民族精神。刘开渠受教于 法国着名雕塑家让 朴舍, 1934 年,为纪念淞沪抗战他创作了《淞沪会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更具有影响的是他的《无名战士》,这是一座鼓舞人们抗战的力作。 1931 年 4 月,岳仑在上海法租界举办个人雕塑展,这是中国雕塑家在国内举办的第一个个人雕塑 作品 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王朝闻的《毛泽东像》被用作为《毛泽东选集》的封面,是共产党领袖塑像中极为成功的一个作品。 滕白也 1923 年秋入华盛顿州立大学 艺术 系学习雕塑, 1928 年,经司徒雷登推荐,滕白也获燕京大学奖学金,到西方进修。 1933 年 12 月由燕京大学返回上海,并于次年 1 月创立了 白也雕塑绘画馆 。他作的《蒋介石像》依蒋在黄埔军校时照片而成,展现了蒋介石富有个性魅力的一面,是一座很成功的作品。在 1935 年在南京举办的孙中山塑像创作竞赛中,滕白也名列第一。 在现代工业革命到来后,雕塑的设计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发展,雕塑与建筑一样,是城市精神的体现,是城市文化的代表。现代社会中,雕塑注重和城市环境、建筑空间的共处,从传统雕塑封闭、静止、孤立的形态走向了空间、环境的开放。新材料如玻璃、塑料、金属、纤维等的出现侧重了现代软雕塑、纤维艺术等新兴雕塑艺术。 随着工业的发达程度,雕刻工具也走进现代化,切割机,角磨机,电转等机床或小型电动工具,都是雕刻师的好帮手。 与雕塑类似的还有陶瓷艺术, 我国的英文名子 China 即指瓷器的意思。 专门的艺术陶瓷有:如花瓶、雕塑品.陈设品等。秦汉时期的陶俑,是我国古代人物雕塑的高峰,使制陶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很高的境 地。此外,唐代的三彩器、明清两代的紫砂器等,都是中国陶器文物的重要内容。 一七、设计艺术 设计 这个词也许包含着发明 , 或者工艺,也许还包含着一种最初的想法。设计往往在不同的时期和所有这些因素互搭 , 我们所划的任何界线都会有一点不自然。 设计 可以指或者暗示许多不同的东西,它当然与产品的外观有关 , 但是也关心它怎么操作。如果强调的是外观 ,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 装饰设计 , 对于功能我们就叫它 实用设计 。几乎每一种设计都包含着外观和功能之间的某些平衡。就材料和规模而言 , 对设计的需要涵盖着人类活动的所有范围 : 包括从集成电路到大型工程和建筑布局的所有事项。所以设计是个广大的领域 , 一个 设计师 可能只在做许多不同工作的一种。 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19 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工业设计诞生于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时间。因为在一战之前,欧洲的主流设计仍然带有浓重的怀旧和中世纪风格,人们生活在浪漫的生活愿景中。 1902 年至 1903 年间,威尔德广泛地进行学术报告活动,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从建筑革命入手,涉及产品设计,传播新的设计思想,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纯艺术。这即是设计艺术的发端,它逐渐深化为美学的一个分支: 技术美学。技术美学是美学原理在物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是设计观念在美学上的哲学概括。技术美学表现出高度的综合性,它不仅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问题,而且涉及文化学、符号学以及各种技术科学知识。 技术和艺术的问题在技术设计中或者对技术美学来说,两者的关系总是 个敏感又难于处理的问题。艺术人才的训练不得不要求在工厂生产条件进行充分的基本训练,并结合进行设计法则的系统的理论教学。 在艺术设计上最具影响力的是包豪斯。国立建筑工艺学校(包豪斯)设计的工厂不再有任何装饰,厂房为四方形,平平的房顶、楼身除支柱外全部用金属板搭构,外镶大块的玻璃,简洁而敞亮,完全适于生产的需要。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椅子没有任何装潢雕饰,四方的坐椅靠背仅由几条曲线状的木条或钢条支撑,它在生产流水线上一天就能产出上百把。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台灯,金属的半圆灯罩下一根灯杆直立在薄薄的圆形灯座上 至此,小到水壶大到楼房,格罗皮乌斯让他的学生学会了用最简单的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赢得设计样式和风格的现代感。在包豪斯的教学中谋求所有造型艺术间的交流,他把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等一切都纳入了包豪斯的教育之中,包豪斯是一所综合性的设计学院,其设计课程包括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舞台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甚至连话剧、音乐等专业都在包豪斯中设置。包豪斯思想还要求设计人员要有营利的思想, 懂得营利的目的坚决要求最充分利用时间和生产设备,包豪斯追求的就是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从包豪斯开始,艺术设计风行世界。 1932 年,包豪斯举办了首届展览会,设计展品从汽车到台灯,从烟灰缸到办公楼,展览会最热情的观众是遍布欧洲的各大厂商,实业家们已经预感到了这种仅以材料本身的质感为装饰、强调直截了当的使用功能的设计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一旦这样的设计被实施生产,成本降低了而成效却会百倍地提高。格罗皮乌斯的国立建筑工艺学校从此名扬欧洲,它被那些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 20 世纪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人称之为 包豪斯 。 包豪斯的继任校长内斯迈耶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在政治压力下于 1930 年辞职。由于其它原因,包豪斯于 1932 年被纳粹关闭,包豪斯的建校历史虽仅 14 年 3 个月,毕业学生不过 520 余人,但它却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坚实基础。 1937 年包豪斯的教师莫霍利 纳吉 (Mo-holyNagy) 在芝加哥筹建了 新包豪斯 ,继续弘扬德国时期的包豪斯精神。后来更名为 芝加哥设计学院( 1nstituteof Design Chicago) 。以后又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设计学院。从此,欧洲设计运动便在美国蓬勃开展,形成高潮。 1958 年,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落成,它是包豪斯那位带领学生流亡的校长米斯设计的,米斯发扬了包豪斯的精神,让简单的四方形成为立体后拔地而起,直向云端。 二战之后,战败的德国人却又一次走在了工业设计的前端。他们设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主张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他们采用了设计与制造企业挂钩的模式,这一设计界的教育模式沿用至今,成为工业设计界广泛认同和使用的教育体系。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工业在二战之后的崛起, IT 产品的工业设计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娱乐 娱乐与美是息息相关的,但娱乐与美毕竟是不同的,前者在当前风行的影视媒体上表现得更加感性化。虽然我们普遍希望通过娱乐获得更深层的东西,如美国电影〈公民凯恩〉,但娱乐的主要目的是 把人从常规的单一的繁杂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 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紧张与疲劳 , 使人重振精神 , 全力投入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美学、娱乐与游戏都可以表现美,都可以被称为艺术,但艺术则主要地指美学方面。关于娱乐与美学的关系有很大的争议,本人认为娱乐更强调观赏者心情,而非艺术家的思想。 审美是以快感的获得与思想的共鸣为标志的,娱乐强调前者,它的目的是审美的快感的获取。 能够满足人们愉快情绪的需求即是娱乐的,所以娱乐越来越商品化。 东西方对于娱乐持不同的态度,东方文化具有压抑个性的一面,把礼放在首要地位,娱乐与游戏成为了私人活动。然而西方具有张扬个性的一面,古希腊把体育运动会作为全民性的娱乐活动,并且各国为举办体育会而休战。东方称艺人为伶人,大加贬低,唐以前,艺人多由国家( 乐府) 和权力者供养,尤其把戏子视为贱民,几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民间艺人组织的室内剧场勾栏虽然在宋代就已经出现,然而当街卖艺仍然主要形式之一。 西方则有许多职业的艺术家,虽然他们也受到教会、宫廷或贵族的赞助,但享有较大自由,并且还颇受尊重。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娱乐活动,现代足球起源于我国的蹴鞠运动,现代高尔夫起源于我国的捶丸运动。汉朝的儒家坐大对娱乐活动有了抑制,形成重文轻武的社会文化。魏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崇尚玄山淡水,士大夫遵循道教的无为观念,多服丹砂以求长生。然而在经过战乱和民族融合的唐朝时期,重文轻武的局面有了改变,皇室流行打马球等体育运动,与此同时,妇女的地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随后的游牧民族攻击又使中原文化南移,体育运动逐渐让位于心智游戏,主张皆空的佛教开始兴盛,梁武帝时举办了全国围棋大赛。宋朝以来,士大夫以乘坐行走缓慢的轿子为荣,排斥骑马、驾车等追求速度的交通工具。由于理学抬头,在灭人欲的口号下,五代末流传下来的女子缠足推行到全社会,对妇女健康造成了很大损害。南宋的王清明把北宋时期的高俅描绘成一个足球运动员,民间更是将其改造成了一个只会足球的无赖形象,有祸国之能而无治世之才。竞技性体育运动被贬低了,成为流氓无赖的代名词,明清时足球仅成为艺人的谋生手段。娱乐在官方的历史中逐渐被稀释掉了,只保留了一些竞技性的民族习俗,如赛龙舟等。直到近代,社会不断大众化,娱乐才逐渐兴起,而中国间接受到西方的影响,重新接受了体育等娱乐方式,将其列为政府支持的重要社会活动。 西方文明的发端在于古希腊与古罗马,上层对于民众娱乐如体育比赛等较为重视,基督教统治欧洲后,对娱乐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骑士精神的培养也延续了西方对于娱乐的追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对于民权、民主的要求提高,大众娱乐逐渐受到重视。随着工业革命,社会不断大众化,娱乐成为不可阻抑的社会潮流。 二一、影视媒体 1975 年 , 美国社会学家赖特在《大众传播的社会观点》一书中 , 对美国政治家拉斯韦尔的关于大众传播所具有的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三大功能学说做了重要补充 , 增加了一大功能提供娱乐。 在《电影周刊》创刊号上,曾留学法国的该刊编辑吴铁生便发表过论文,分析了电影的优越性及教育作用,指出电影比戏剧更自由,并更能格外真切地表现事物的特点,还在发刊词上表示 : 电影足以改良社会习惯,增进人民智识,堪与教育并行,其功效至为显著。 十九世纪末,随着音像科技的进步,影视媒体成为新兴的艺术工具。广播首先在西方普及, 1938 年的一天,几百万美国人在收听现实主义广播剧《世界大战》时,得知地球已和火星人发生了战争,公众发生了极大的恐慌。直到第二天,真相才告大白,原来人们都上了这档广播节目的当,这个广播节目的作者就是 奥逊 威尔斯,后来他在 1942 年推出了《公民凯恩》这部里程碑式的电影。 电影,是美国文化处于上升时期的产物。作为缺乏传统文化积淀的美国人,恰恰在电影默片时期的视觉形式的表现中,作出了具有独特的、创造性的贡献。他们紧紧抓住了这一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发展他们的本土文化的同时丰富了电影的视觉语言,确立了电影的叙事形式。 1903 年,鲍特以更为独特的电影叙事方式,拍摄出他最著名的影片《火车大劫案》,进一步发展了他对于电影叙事风格和结构观念的尝试。许多科幻作品被搬上银幕,如儒凡 贝尔纳的几部经典。 1902 年法国人梅里埃推出《月球旅行记》,才标志着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出现。 1916 年好莱坞生产的一部长达 105 分钟的《海底两万里》,开创了水下摄影的先河。 1925 年卓别林拍摄的《淘金记》风靡世界,在 1936 ,卓别林访问上海,由于喜爱京剧,他在梅兰芳推荐下看了一出《法门寺》。世界不断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美国的爵士乐和好莱坞的电影成为全球大众娱乐的代表。 1928 年左右迪斯尼推出了历史性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在 1937 年推出的卡通长片《白雪公主》更是引起了轰动。 1913 年,香港电影《庄子试妻》中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女演员严珊珊。大量影片被推出,其中有反映封建包办婚姻的《难夫难妻》,有反映鸦片毒害的《黑籍冤魂》,也有反映民众反对袁世凯接受日本 21 条的游行大示威的纪录片。 1918 年,商务印书馆成立影片部,大规模拍摄电影。 1919 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是一部惩恶、劝学的家庭伦理片,反映了编剧郑正秋的教化社会思想,引起市民轰动,创下票房记录。 1921-1931 年期间 鸳鸯蝴蝶派作家参与创作了私营电影公司拍摄的 600 多部电影中的绝大多数作品。 1925 年,邵氏兄弟成立天一电影公司,拍摄电影。邵氏表现出明显的商业化特征,其《荣华富贵》等片,受到了著名影评杂志《电声》的批评。 1927 年,全国出片 180 余部,其中 90% 出自上海。三十年代初,电影事业和播音台事业发展迅速。当时上海拥有收音机的家庭约 5 万户。发起成立中国摄影学会的林泽苍,于 1932 年创办《电声日报》即后来著名的《电声》,该杂志不作广告,不与电影公司发生联系,完全独立于电影制版业思考、评议,实属难得。 一二八事变以后,上海电影界拍摄了大量的抗日题材电影,最著名的是《风云儿女》,许多人在悲壮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踏上抗日战场。由于共产党派潘汉年、夏衍等人领导上海文化界,电影创作自然也受到影响,大批批判现实,反映上层与底层斗争的影片产生,如《铁板红泪录》、《渔光曲》等。这是由其时代所决定的,在那个政治、军事斗争残酷的年代,一部分人着眼于娱乐、享受、教化,另一部分人着眼于斗争、反抗、革命。所以刚刚接受西方文明理念,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人们对于科技、创新显然关注不够。 另一方面,从创作水平和技术水平上来讲,中国影片的视觉效果、音响效果,以及故事情节、想象力空间与西方有较大差距。 1930 年 代 全国 300 家电影院中仍有近 200 家电影院专门放映外国影片 。上海影院 1934 年有 44 家,全球城市排名第七位。纽约一城 400 家影院,而全中国不过 100 余家,差距惊人。其中 1935 年美国片 300 余部进入中国,占外国片的 90% 。美国电影 《乱世佳人》在国内受到普遍好评,被誉为当时最优秀的影片之一。 电视机被发明后,电视迅速成为家产娱乐的主打产品。电视可以极为方便的为公众提供各种信息,并且产生了电 视剧这种 兼容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 艺术表现形式。许多电视娱乐节目的整个过程都非常重视召唤观众的参与,电视娱乐节目带来 了巨大经济效益,并获得了广大观众的热心支持,这给电视艺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走向观众。只有以观众为中心,充分考虑观众的期待视界,制作出具有召唤结构的电视作品,才能最终赢得观众,实现观众的审美愉快。 但影视媒体仅是单向传递信息的媒介普及,而双向通讯的设施(如个人手机)却没有普及,这对于权力机构控制社会信息提供了便利,为法西斯独裁提供了条件,各国都制作了大量的战争电影宣传片以影响民众的思想。这是影视媒体对于社会的不利一面。 二二、语言娱乐 相声一般认为形成清 咸丰 、 同治 年间于,起源于 北京 ,流行于全国各地。它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成为人们的消遣。另外还有评书,是中国的国粹吧。它们从历史中提取一些素材,在传统文化的框架下进行虚构演化成一系列的故事,既有宣传教化的功能,又满足了缺少艺术活动的下层的娱乐性需求。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中国话剧诞生于 1907 年,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在缺乏音响、视觉设备的条件下,话剧是一种很好的美学表现形式,江青即是依靠主演话剧《娜拉》而走红。当然,许多话剧成为必不可少的宣传教化的工具。 戏曲也属于一种语言娱乐,因为它更关注对发声的把握。 歌剧、话剧、戏曲随着时代进步而在形式上相对落后,其表现形式不足以承载现代爆炸式的信息和令人目不暇接的创新,并且难以表现出现代的繁忙的生活节奏,无法满足人们在紧张生活之余的休闲娱乐与社会交往的需求,并且缺乏观众互动性。由此,某些传统美学表现形式在时代的进步中逐渐衰落。而长久不衰的则是简短的幽默、笑话。 二三、体育 处于地球东方的大多数国家,自古以来主要是以农耕形式为其主要生存方式,在农耕文化下,人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安稳,使得心态上也相对比较的平和,在这种平和中,人们遵循着 应天而生、随天而存 的自然法则,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崇尚着 中庸 和 周旋 的理念,在争夺生存权的战争中,也更擅长于运用 心机谋略 去战胜对手,甚至于古代农耕民族的娱乐形式,更多的是如下棋这样的文雅的心智游戏来进行。而在地球的西方和非洲地区,大多数人类族群是以游牧和狩猎形式为其生存方式,人们是在和自然界的凶猛野兽在争夺生存权,和不同族群在争夺生存空间,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面,充满着力量的抗衡的意识,他们所习惯的游戏形式,多是以人体实实在在的对抗为主。在这一点上,我们透过现代奥运会中的各种项目,可以看到其端倪,由此可见,竞赛( competition )这个词的理念,是源于古代欧洲的生存方式。 体育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造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 体育所固有的根本特性,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提高了社会成员的独立性和个体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全民性的体育培养了良好的社会竞争秩序。这种公开、公平的社会竞争秩序蕴含着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 当今世界所开展的竞技运动项目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远在公元前 700 多年的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赛跑、投掷、角力等项目,发展至今已有数百种之多。普遍开展的项目有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游泳、自行车等。各国、各地区还有自己特殊的民族传统项目,如中华武术,东南亚地区的藤球、卡巴迪等。其发展与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中国体育从马球、游泳、蹴鞠(足球)及竞舟,驾车、骑马等。种类繁多,可以说古代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体育在中国不断受到排斥。 中国在西周时把礼与体育相联系,称为礼射。讲究礼仪固然很好,但死守固定的礼仪不变却会限制社会的发展。不承认社会竞争,并希望通过礼来消除社会竞争,使社会制度变为永恒,这一观念大大损害了中国的发展。而公元前 776 年,希腊举办了第一届古代奥运会这种全国性的体育运动会。苏格拉底把个人身体素质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提出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把体育列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1442 年,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在教学中加入体育一项, 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并经常让学生练习骑马、击剑、角力、游泳和做各种游戏。 17 世纪的洛克在英国提倡绅士体育,他的名著《教育漫话》成为英国近代办学的宪章。 西方文明传入东方以后,知识分子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詹天佑在美国耶鲁大学组织了东方棒球队成绩优秀。维新派康有为提倡教育中须设体育科。 1903 年,陈独秀组织爱国会,下设体操分会。同年,江苏师范学堂成立体操科,是最早的体育专科教育,自 1905 年由徐锡麟主管,后由秋瑾接手。 1908 年左右,开国元帅朱德从事仪陇县立高等小学体育课教师一年之久,后作为高考移民按云南籍考入云南讲武堂。 1899 年,中国人自己办的女校经正女塾在上海成立,开办之初便设体操课。 1906 年 5 月 19 日 , 上海市举行了首次女子运动会。 运动会在务本女塾及幼稚园举行。运动会设自行车、球竿操、爬绳、少女舞、制旗赠从军者等 10 多个比赛项目。 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开办有体育师范学校,由美国办理,我国第一个留学美国的女体育教育家陈英梅曾任该校副校长。 1921 年第 5 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青年会组织了若干名中学生参加健身操表演,这是中国女子体育首次在国际比赛中露面。 1923 年女青年会还在北京主办了第一次女子联合运动会。 1934 年 4 月,陆礼华自筹资金,亲率两江女篮远征日本、朝鲜。这次出国比赛取得了 13 战 10 胜 3 负的佳绩。 基督教青年会对于中国近代体育有重大影响, 清末的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召开的全国学校运动会被视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1907 年,麦克斯埃克斯纳在上海成立体育班,并举行公开体育表演, 先后 开办过篮球、排球、足球、游泳、乒乓球、手球、羽毛球、器械体操、晨操(主要指柔软体操),国术(即武术)、水球、跳水、举重、拳击等体育项目的培训班。早期体 育家如吴蕴瑞、王毅成、张汇兰等人都接受过青年会的培训。 在 1912 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夏季奥运会上,美国印地安人吉姆索普在他所报名的两个项目: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比赛中都取得冠军,被称为当世最优秀的运动员。在他效力于卡莱尔大学足球队时,击败了包括艾森豪威尔在内的西点军校队,比赛中,所向披靡的艾森豪威尔试图和他争球导致膝盖受伤,从此只能做拉拉队员,并差点离开西点军校。后来他在总统期间的一次演讲中表达了对索普的敬意。 1923 年,中国参加日本举行的远东运动会,惨败而归,由此引起了收回体育权的运动,并且在国内掀起了是否继续西方体育的争论。 1924 年,中华体育协进会在南京成立,并于 1931 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但直到 1941 年才被国民政府承认。 1933 年的全国运动会,短跑名将刘长春从东北沦陷区赶到参加比赛,并获得了 100 米 和 200 米 的冠军。他还在 1928 年作为唯一的中国运动员参加了世界奥运会,但因长途跋涉,缺乏教练及后勤人员而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北洋政府召开过三届全国运动会,国民政府也仅召开过三届。 1933 年,共产党领导下的瑞金也召开了运动会。 1939 年延安建立了根据地的体育组织。总体说来,由于连年战乱,中国政府对于体育的关注不多,更关注于国家权力的问题,对于民众关心不足。 三、游戏 在西方美学研究中 , 很多美学家在进行美学研究时把艺术同游戏相联系 , 进行对照 , 寻找二者的共通点 , 以期找到美学、娱乐和游戏的本质。从 16 世纪的马佐尼到 18 世纪的康德 、 席勒 ,19 世纪的谷鲁斯等以及 20 世纪的伽达默尔等都对游戏和艺术的共通点作了充分考察 , 并借助这一共通点建立自己的美学思想。将艺术同游戏联系起来 , 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把艺术同游戏相对比时 , 人们注重的是二者对于审美主体的娱乐性。其实将美学同娱乐相联系在西方一直有着悠久传统 , 德谟克利特、柏拉图、贺拉斯等人也论及美学应该具有娱乐或者令人愉快的功能。康德认为艺术和游戏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享受 , 而不是在艺术和游戏中主体获得什么实际利益 , 只要我们愉快就行 , 席勒提出游戏 ( 或艺术 ) 的冲动是自然赋予人的天性 , 游戏是一种生命冲动的产物 , 而且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后剩余精力的产物。斯宾塞继承了谷鲁斯的观点 , 即游戏和艺术是功利性的。动物进行游戏是力量的一种自然练习 , 是发泄过剩精力的必须。但他把游戏同目的性、功利性结合起来。 19 世纪末期 , 格罗塞认为人们并不是精力过剩才从事艺术 , 艺术直接同人类生存相联系 , 其目的是为了锻炼人类诸如狩猎等实际的生存才能,这也是艺术发展的动力。 伽达默尔把游戏看成是一种自我制定法则下的往复运动。他在游戏的无目的性上进行建构 , 提出了游戏具有主体性、反复性、自我实现性和同戏性 , 进而把游戏同人认识真理和人的实现相联系。只有承认艺术具有了无目的合目的性 , 艺术才相对于人是自由的 , 才具有主体性 , 才是人认识真理的途径。 伽达默尔实际上是在用目的的内外在性来解释活动之所以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原因 外在目的活动是被迫的,因而,主体的感受是严肃、紧张乃至痛苦;而游戏目的的内在性则使得游戏者不必受外在目的的强迫,因而感到自由、轻松和愉快 。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都认为游戏是人自发性的活动,事实上,美学、娱乐与游戏三者都是人类自然性决定的自发性行为,而在这一自发行为中又加入了社会性的因素,即人类的目的性,人们会随着变化的审美观和文化趣味而主动地创造、创新美学、娱乐及游戏的方式和内容。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娱乐是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所以有人称娱乐是审美的游戏。美学、娱乐与游戏都内在地包含了自由,但美学以艺术家为主,娱乐以观众为主,而游戏则是主体(参与者)平等性的体现。 游戏与自我实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自我实现是建立在平等竞争基础上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生理、安全、爱、尊重及自我实现几种需求。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的,生理与安全的需要都是属于人的自然性的方面,爱则属于人的独立性方面。尊重和自我实现则属于人的团队性的方面。而对于成人来说,游戏是平等的体现。在游戏中,参与者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体现了平等的一面,并且参与者分享游戏带来的正性情绪。通过正性情绪的获得,参与者以游戏为中介增加了情感联系,而宽容、自由的环境又使人们的思维自由地发挥,促进创新性。另外,社会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团体之间各种形式的竞争。有些人必然会处于权力、财富的边缘地区,这样使社会的不稳定性增高。于是美学、娱乐与游戏的功能就在于把社会联结在一起,使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发展。 儿童的游戏是自为的,因为他们不懂得社会利益与竞争,于是儿童通过游戏进行学习外部世界,保护自我。游戏中的娱乐性使情绪愉悦,有益于生长发育。随着智力的增长,他们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技能,使体育、智力的得到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形成使得游戏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因为自身思维体系的形成,人便通过整个思维系统与外界交流,而不是全面地接受。于是他们以不断重构的自我意识来思考环境中的元素,按照接受了的思维模式处理信息、做出行动。当然,儿童无目的的学习(游戏)过程始终受到成人有目的的影响、指导。中国在二十世纪初引进西方文化的时候,便在学校内鼓励各级学生在课余开展竞技性的活动(游戏),这对于人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中国古代文化尊崇老人是好的,但轻视儿童游戏便不应该。重视儿童也不应当是像甘罗那样满腹心机的儿童。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扭曲。我从小也以这样有心机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偶像,直到中学时看到一篇文章说,对于甘罗这样小小年纪却在权力场上如鱼得水,让人不寒而栗。我读过之后蓦然而醒悟。另外,作为改变人的心智结构的游戏具有复杂、系统性的一面,而单一的游戏则使人的思维片面化,关于网络游戏的一些反面报道恰恰说明了游戏中的负面生活元素会对人的心智造成破坏。虚拟网络游戏作为一种产业自然要受到保护,但是更要注意实体游戏在生活中的价值。
个人分类: 昨天的世纪|8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悬念美:对联创作和欣赏的极致美
suqing1961 2007-7-8 20:09
汉字的形声特点,造就了对联这一独一无二的文学形式。汉字的方正大方、庄重齐整,上下联词句的工整对仗,赋予了对联结构上的均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汉语的阴阳顿挫,上下联语调的和谐应对,使得对联诵读时表现出神妙的音韵美,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但是,我以为,愉悦人们心智、慰藉人们心灵的,却是对联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悬念美。 对联上下两联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者设计一个悬念,并不断破解这一悬念的过程。上联愈是精巧、别致,悬念就愈是神秘、新颖;而下联一旦被工整、完美地对出,如同悬念一经被彻底破解,此时,创作者获得美的愉悦和享受就愈刺激、强烈。但是,有时悬念的设计者和破解者并非同一个人,前人的绝妙出联会令后来者绞尽脑汁,悬念似乎就悬藏在文人墨客可望却难以企及的头顶前方,诱惑你为此追求不懈。 有这样一个破解上联悬念的美妙故事。古时候,一文一武两新科状元各自乘舟载誉归乡,得志气盛的两位年轻人在运河上竞舟争先,互不相让。最后,武状元竟提出比试对联决定谁行先后,文状元欣然应诺,并自认为胜券稳操。不料,武状元抛出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及帆快时,文状元却目瞪口呆,无言应答。原来,此联利用谐音法内嵌三国时期名臣鲁肃和汉高祖手下猛将樊哙姓名,并以此暗喻文臣不及武将。出联合时应景、自然贴切,挑战口气昭然若揭。输给武状元后,文状元从此寝食不安,日夜苦思冥想下联。若干年后,新婚之日的他在热闹喜庆的音乐声中忽发灵感,终于对出满意下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下联用宋代名将狄青和汉朝良臣萧何的谐音,暗示武将难比文臣,对仗工整和谐,回应自然巧妙。文状元苦索下联呈现出的悲剧美让人刻骨铭心,可以想像其成功破解悬念后的欣喜若狂。 时间常常是悬念美的发酵剂,悬念持续的时间愈长,悬念破解后的欣喜和愉悦就愈畅快无比,美的享受就逾甘醇、持久。相传,宋朝翰林学士院的墙上曾有人书撰这样一幅上联李伯阳生,指李树为姓,生而知之。联中李伯阳即《道德经》的作者老聃,据说他生下来时父母取门前李树为其姓,由于老聃为道教创始人,故后人认为其生而知之。此联不仅难在含一成语生而知之,以及连用两个李字,更难在将姓字中的生字两次巧妙分解运用。这一出联无疑是对翰林院众学士的一个公然挑战,也是对满腹经纶的学士们才识的一次检验,可以想见所带来的冲击之巨大。不料,此悬念竟常年无人破解,直到十年后才由诗人杨大年对出下联:马文渊死,以马革裹 屍 ,死而后已。这一悬念确实解得玄妙。马文渊乃汉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他在率兵抵御匈奴时曾豪言大丈夫当战死疆场,以马革裹 屍 还。联中两个马字工整应对二李,成语死而后已赞誉马援十分贴切, 屍 字中的死字重复分解运用,可谓出神入化。此时,不仅创作者在破解悬念的过程中得到了致美的享受,读者看到此处内心也会露出美的微笑。 但是,如同每一个悬念并非都能最终破解,偶尔也会有出联成为千古绝对,在寻觅应联、破解悬念的过程中探索者的智慧不断闪现着耀眼的光芒。此时,对联的悬念美被发扬到了极致。下面是一颇有情趣的同音词组上联,请有兴趣的朋友应对下联:近世进士尽是近视。
个人分类: 诗联拾趣|4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