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技传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普产业风生水起
rongting 2010-12-27 21:45
今天,安徽省科协主席做东,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的梁院长、赵副院长、洪主任,安徽省标准研究院的戴院长,以及科普工程研究中心的部分管理层干部,进一步探讨科普产业的布局。 早在2003年,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发挥科协作用的决定》的皖发17号文件。该决定指出,重视和支持发展科普产业、科技咨询产业。努力营造政策环境,支持鼓励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进入,积极培育引导产业形成。要对科普产业和科技咨询产业实行税收优惠。经认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科普基地和科普活动,由税务部门凭相关证明办理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科协开展对科普企业及科普产品的认定工作。其中,符合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条件的,有关部门应及时予以认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要支持省科协尽快组建科普产品研究发展中心,其科普产品研究开发项目应纳入省计委、省科技厅的项目计划。积极扶持科普企业创立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科普产业园区,形成科普产业集群。这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党委、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科普产业,并比照高新技术产业给予科普产业发展以相应的税收、资金等政策扶持的政策文件。 2004年5月28至31日,安徽省芜湖市召开了由中国科协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并在2006年、2008年、2010年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国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科普产业发展的重要实践探索,也为科普产业的形成研究、发展研究提供了支持。 2004年5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软科学项目科普市场化运作机制研究课题组综合研究了国外科普产业的发展,并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值得我国借鉴的若干经验。2005年4月,绵阳市开展了关于科普创新与发展科普产业的研究。 2005年9月,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和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共同主办了中国(合肥)首届科普产业论坛,标志着科普产业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该会上,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作为主办单位作了《科普产业形成研究》的主题报告,提出由文化产业的概念引申得出科普产业的概念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科学技术知识的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和这些活动有关联的集合。报告指出,科普产业具有一般产业所必备的某些属性,就它所提供的产品性质而言,可以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也可以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分配科普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报告对科普产业的市场形成、产品的形成和分类以及科普产业形成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2008年8月,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合作,经安徽省发改委批准,共同组建成立了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整合资源,组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战略联盟,建设了全国最大的科普产品综合研发基地,其基本功能包括科普产品创意设计、科普产品的研发并将成果形成专利、技术成果与创意设计的工程化、技术集成和系统集成、科普产品行业的标准研究、科普人才培训、科普企业孵化器、科普产品市场的培育与研究、行业指导以及工程的技术承包等。 2010年11月,全国首个科普产业园在国家级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诞生,这标志着中国科普资源集散中心在安徽芜湖正式启动。芜湖市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有关政策,结合招商引资,打造中国第一个科普产业园,吸引科普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在产业园落户。为加快科普产业园建设,芜湖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人才引进、经费支持、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科普企业大力支持:办公用房免费使用十年,下拨配套资金,在税收、工商、入园方面都有一系列优惠政策。芜湖市将用5年时间,吸引50家左右研发、生产、销售科普产品的企业落户,把科普产业园建成科普资源的研发、生产、展示、交易、集散和服务的平台,成为芜湖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推动安徽乃至全国的科普产业建设奠定基础。 可见,我国科普产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正在开展。但是科普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产业政策、产品研发、企业生产、市场形成、产业发展规划、社会认同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科普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将科普产业继续开拓下去,将会有十分辉煌的前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0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时评的威力
rongting 2010-11-30 23:54
今天,科学时报新闻中心的编辑部主任张明伟给我们学生介绍了新闻评论的实践与思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0 个评论
张惠民,姚远:《格致益闻汇报》与其科技传播特色研究
kexuechuanbo 2010-10-22 11:37
张惠民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6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新的挑战: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
rongting 2010-9-26 18:17
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MJC,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是个新鲜事物,尽管筹备了近一年时间,新的招生也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挑战。新闻与传播学位计划培养能掌握现代化新闻与传播知识和技能,适合传媒、科技传播等企业与机构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与传播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JC的培养目标是: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勇于创新的综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 该专业面向国家对科技传播、新媒体应用的巨大需求,基于在科技传播、科学普及、科技新闻、网络传播、数字媒体、新媒体应用等新兴的学科领域和交叉应用领域的长期研究和产学研结合的优势,致力于培养内容创意能力、平台运营能力以及传播技能等,也注重培养运筹帷幄的传播战略思维、协同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富有朝气、极具发展潜力的专业学科之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注科普产业
rongting 2010-9-10 00:19
《科普产业发展研究》是较早申报的课题,从06年至今,做了多年,确实有很多感慨。昨天做了答辩,评委专家给予了较好的评价。 对于科学家,把科普事业当成科普产业来讲,这是很难接受的。实际上,我们也不认同科普产业化。我们的课题在专家调研和内部评审过程中,为科普事业还是科普产业的说法非常纠结。不过,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思路将成为我国发展科普的重要举措,这是国家的新思维。这样,专家评委要求项目对科普产业做好界定工作,更加清晰地界定科普企业、科普产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惠民,姚远:《关中学报》及其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kexuechuanbo 2010-9-8 13:42
:《关中学报》及其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睿,姚远,姚树峰等:晚清《利济学堂报》的科技传播创造_兼论我国高校专业科技期刊的起源
kexuechuanbo 2010-9-7 22:26
晚清_利济学堂报_的科技传播创造_兼论我国高校专业科技期刊的起源 晚清_利济学堂报_的科技传播创造_兼论我国高校专业科技期刊的起源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4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文高峰,姚远:《北直农话报》的刊物特色及其社会作用
kexuechuanbo 2010-9-7 16:30
《北直农话报》的刊物特色及其社会作用 《北直农话报》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亢小玉,姚远等:《北直农话报》传入的格致学及强国论
kexuechuanbo 2010-9-7 16:27
北直农话报_传入的格致学及强国论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北直农话报》的科技传播创获
kexuechuanbo 2010-9-7 16:21
《北直农话报》的科技传播创获 《北直农话报》的科技传播创获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聘一位兼职教授
rongting 2010-7-6 23:10
今天,聘请中国青年报的常务副社长、副总编张坤博士为我系的兼职教授。学校校长、副校长、副书记参与了受聘仪式。学校对兼职教授的授予还是比较审慎的,已经拒了几位传媒人士了。张坤获聘兼职教授也会让我们系受益匪浅的,我们太需要一线的资深专家了。 他的报告《云思维对传媒人的启示》,确实很有创新思维。结合中国青年报社的实践,相信云计算的应用会在新媒体领域、在中国青年报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也期待着我们这个系在跟媒体的合作上能更上一层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学生创建北京实习基地
rongting 2010-7-6 22:55
今年暑期,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有12位同学将赴北京实习,所幸获得了这些传媒机构的大力支持。这七家实习单位包括了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科学时报社、中国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科普教育中心、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北京星光影视制作基地和Viacom(维亚康姆)。 前两天在北京联络学生的实习基地,由于行路匆匆,司机朋友无法找到目的地,让我提前下车。我下了车,才想起自己的一个行李箱放在出租车的后备箱,于是百米冲刺了一把,也没有赶上。 不过,谈及此事,所有的朋友都关切地问我是否要了出租车票,哪知那位司机朋友因为不知目的地,绕错了方向,也是没有向我要的费,自然我也没有要到车票。想起来,还好笔记本电脑还背在肩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尚未存在的职业岗位培养学生(图)
rongting 2010-5-9 22:22
今年 4 月底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参加了比较媒体研究( Comparative Media Studies , CMS )项目的十周年庆典学术交流活动。我自己在那里访学一年,收获颇丰,如今跟 MIT 有着新媒体领域国际合作项目了。这次感触颇深的是,短短十年,该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很多在企业、政府和高校的新媒体研究、产业等领域担当要职。学术交流的主角不少是该专业的毕业的学生。 CMS 的教育目标是为 尚未存在的职业岗位培养学生,而不是复制已有的教学和研究范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其教学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面向社会新需求的。 CMS 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媒介运营中去,并对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媒介形式进行批判性的调研与评估。通过参与这些研究项目, CMS 让学生们学会了注重实效的思考方式,将他们的所学应用于对媒介产品所做的详细而精确的设计挑战中去,让他们的观点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检验,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CMS 的研究方法以基本的多学科性为特征,让学生在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中获得多种方法,在知识结构上形成交叉融合,以便于学生发现和理解在他们所处的世界中,媒体对文化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CMS 不仅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的媒介传统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还要具有广博的视角,以理解不同媒体之间是如何互动的,并鼓励学生对媒体变化过程中全球化和本土化因素所起的作用进行思考。 毕业以后的CMS研究生在展示自己在新媒体领域的工作 在办公楼展示CMS研究生的项目成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富有特色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播学专业(图)
rongting 2010-5-7 12:47
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是我自己工作和研究的天地,如何搞好科技传播专业,期待着更多的人帮助和指导。 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体现,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不仅要让公众尽快尽可能地理解创新的成果,不断提高科技素质,也要使科技创新真正进入社会,成为大众的财富,成为全社会的力量。基于这一引领时代的神圣使命,对面国家和社会巨大的紧缺人才需求,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25 系)的传播学专业致力于培养科技媒体和科技传播领域的英才,致力于培养具有卓越的内容创意设计能力、优秀的平台运营管理能力以及出众的传播技能的优秀人才。面对网络传播、数字媒体、媒体艺术、科技传播、科技新闻等新兴的学科领域,传播学专业的全体师生已是搏击的高手、弄潮的好手。基于科技传播的传播学专业方向已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富有朝气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建设方向之一。 基于科技传播的传播学专业方向源于 1987 年(从 85 级分流),至今已招收 26 届本科生, 1989 年开始招收传播管理方向硕士生, 2001 年开始招收传播学硕士生、教育技术硕士生、传媒管理硕士生以及传媒管理博士生, 2006 年获批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又开始招收新闻学硕士生,是全国培养科技传播学士、硕士、博士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基地之一。该基地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行文表彰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并曾两次作为中国科技传播教育的唯一样本在国际科技编辑大会上(意大利、西班牙)介绍。 2009 年获批安徽省特色专业进而得到专项支持。 该专业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新华社、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北京创建了实习基地;该专业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 )、日本早稻田大学( Waseda University )、日本东京大学( Tokyo University )、日本电气通信大学( National Eletro-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相关学科有着科研、教学上紧密的联系,本系本科生与研究生可按照学校规定申请去海外大学交流的交换生计划。 传播学专业既传授学生的理工科知识基础,也探讨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既重视跨文化的沟通能力,也重视网络和媒体技术的应用,其培养理念是产学结合、应用为先、传播科技、人文关怀,本系本科学生在一年级即可进入实验室,从事新媒体艺术设计、掌握新媒体技术与技能,从事网络传播和科技传播等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可以在二年级、三年级申请包括国家本科生创新研究计划的科研活动。优秀学生有机会直接免试攻读研究生。 从创办至今的十几年里,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传播学专业已培养出一大批富有真才实学,理工知识深厚,专业技术娴熟,富有战斗力的优秀毕业生,深受中央级媒体、网络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及跨国公司等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传播媒介发达地区从事科技传播及信息整合传播等工作。如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科学时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科学出版社、 IT 经理世界、新华网、大洋网、易观国际等京沪粤等地著名传媒和咨询公司担负要任,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与母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他们反馈的信息来指导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改善教学质量,优化培养模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58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9年中国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综述
majun007 2010-4-29 15:08
摘 要: 随着 社会进一步发展,科技新闻传播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9 年度,学界对于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在平稳推进的基础上稍稍有所深入,本文将就这一年内国内科技新闻传播 业务、责任功能、理论与历史、媒介、受众、问题与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 科技新闻传播 2009 年 回顾 总结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科技新闻传播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科技新闻传播的力度在逐年增强。 2009 年,国内科技传播研究平稳发展,论文数量较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论文质量还有待提高。学界对于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新闻传播业务、责任功能、理论与历史、媒介、问题与对策研究等方面。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借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该年的研究得以拓展和深入。 一、科技新闻传播业务研究 对于科技新闻传播业务的研究主要是从科技新闻传播实务、科技新闻传播题材、科技新闻传播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入手。 实务研究。科技新闻传播的实务研究本应包含采、写、编、评四个维度,然而综观 2009 年研究成果,对于科技新闻实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写作和编辑两个方面。关于科技新闻传播报道技巧、专题策划技巧的论文数量相当可观。在写作上,不少学者对科技新闻传播深度报道技巧发表了自己的经验之谈。有学者提出,围绕社会关注热点进行整体策划,巧用相对现成稿源编写稿件,借助系列报道形式增强份量是科技新闻传播做深做透的不二法则; 也有学者提出在科技新闻报道中紧紧抓住问号和感叹号来挖掘新闻,提炼新闻,是一个重要而且实用的方法和经验。 这类文章基本上都是采编一线的工作人员或者高校新闻研究院所专家对业务进行的探讨,文章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对于提高科技新闻传播报道技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题材研究。 2009 年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对象 80% 以上都是涉农题材。如《我国节水农业科技传播中的性别倾向与对策》、《论我国农村科技信息传播从创新扩散理论角度分析》、《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科技新闻传播》等等,这类文章数量很多,但是理论创建并不高,主要原因是有些作者纸上谈兵,对于农村实际情况并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质量难免有所欠缺。但是与以往有所进步的是, 2009 年的农村题材科技新闻传播研究在方法上有一定的突破,运用了诸如创新扩散理论等相关理论,对于务农人口的性别变化这一社会背景也进行了关注,虽然有的文章显得比较牵强,但是对于学术研究而言,也算是有了一些小小的进步。另外在题材研究中,北京理工大学 翟杰全 教授对科技传播政策的框架与目标进行了相关研究,给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补充了新的题材。 产业发展研究。该年的产业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期刊的广告经营和市场化方面。有学者认为与娱乐型书刊相比,科普图书的利润空间要小得多,如果受众面小,就更难以赢利。然而,如果从一开始就只顾赢利,把价位定得高高的,必定会影响销售,进而影响印数。 因此,有学者提出,科普期刊应该遵循物美价廉,薄利多销的规律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应该通过实施广告经营的商业化运作和合理选择广告主,提高广告信息的质量 来解决科技期刊经营中的问题。本文认为科技新闻传播产业研究的提出对于科技新闻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述研究基本具备了定性研究的特征,但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于定量分析方面尚未涉及或者涉及不深,因而该类文章虽然为我国科技新闻传播期刊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但是仍然远远无异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科技新闻传播责任功能研究 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科技新闻传播作为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9 年关于科技新闻传播责任功能方面的研究文章不多,但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文章。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一方面有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也深深困扰着社会公众,因此,如何把握好科技新闻的伦理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学者认为 科技新闻传播应当在重视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的同时,遵循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指向,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和全面的发展,关注科技与人文精神、道德伦理的协调发展 可以说,这个观点的适时提出,给每一个从事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人都敲响了一记警钟,对科技新闻传播的伦理导向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提得比较多的一个名词。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离不开强大的科技实力支持,作为树立科技强国形象的重要手段,科技新闻传播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大有可为。有学者提出,科技新闻传播能够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突发事件中能够通过传播相关科学知识,帮助消除恐慌情绪,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能够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能够促进社会全面平衡发展。 这些观点的提出,全面论证了科技新闻传播的功能,对于大众认识科技传播、利用科技传播为社会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三、科技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研究 2009 年对于科技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可以说在此前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突破。该年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概念、特点研究,而是结合相关传播理论,做了一些相对深入的研究。 有学者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切入,结合国内外科学传播的实践,对于科学传播中公共领域的合理建构的三个核心要素进行了理论辨析,总结出科学传播公共领域的合理建构 , 其目的在于吸引公众的有效参与 , 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搭建一个进行争论的科学论坛 从根本上促进四科 (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 在公众中得以有效传播。 有学者运用拉斯韦尔的 5W 模式来解读科技传播,对科技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受众、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宏观整合的解读和微观多层次的构建,为科技传播体系的创新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框架。 有学者提出科学传播有三个阶段,即传统科普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科学传播阶段;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有三种模型,即中心广播模型、欠缺模型和对话模型。中国现阶段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而最好的状态就是达到第三阶段,建成对话模型。 有学者运用自然科学相关理论,从能量角度考察科技传播生态,提出了以熵变化过程为特征的科技传播生态模型。观点融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科技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在该年得到了重视。这类文章数量虽然不是很多,而且对于科技新闻传播历史的研究并不全面,但是研究者们研究科技新闻传播历史的不同角度值得借鉴。有学者认为,科学技术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整个历程 , 决定了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科学技术的传入在传统的小农生产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 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被引进 , 最终冲击了专制制度 ,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演了近代史上一幕幕壮丽的场景 , 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提供了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 , 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有学者通过对近代西方科学输入中国的两个时期背景比较,得出:明末清初时期 (1582 - 1775 年 ) 和清末民 ( 国 ) 初 (1807 - 1928 年 ) 时期,由于科学传播主体、背景等的不同,科学输入过程经历了从平等到不平等、从被动到主动、从蒙昧到觉醒、从自在到自为、从单向到互动的过程。 还有的学者介绍了历史上面向科学信息传播的三次科学著作翻译运动。以上的文章,都是从较小的角度入手,试图揭示科技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过程,为进一步的科技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新闻界人物或人物的新闻思想研究近两年受到更多学者的青睐。有学者通过对朱熹著作的研习,提出:朱熹在其学术生涯中,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科学知识。他或是通过传注经典,或是通过授徒讲学,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 s 有学者详细介绍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及其科普创作,认为他是科学小品文这一重要科普创作体裁的集大成者,并且开创了现代科学诗这一新的体裁;有学者介绍了美国 19 世纪的科学传播者爱德华尤曼斯,为世界科技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补充了相关材料。上述研究科技新闻传播历史人物的文章,反应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近年来的一些变化趋势。以史为鉴,学者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科技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这无疑对于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科技新闻传播媒介研究 对新闻传播媒介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科技新闻传播也不例外。 2009 年对科技新闻传播媒介的研究集中在电视、网络以及科技期刊的研究上。 电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这类研究文章基本分为以下两个方向:一是对某一电视报道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如有学者对央视神七直播报道进行了分析,认为多角度、零距离、透明化的报道策略是重大科技新闻传播直播形式取得成功的关键;二是对对具体科技新闻报道的特征、特色进行的分析,如有学者在综合分析了电视科技新闻传播特色后提出,重大科技新闻报道具有: 1 、报道解读、揭秘、权威色彩浓厚; 2 、其内容多种学科交汇特点明显; 3 、报道的同时进行了科普宣传; 4 、报道中的名词术语含有很多的科技成分; 5 、要求现场报道记者及演播间主持人具有足够的相关科技知识储备; 6 、多个演播室多个主持人造就同步直播,运用模型、卫星图、模拟图等展开事件的分析等方面的特色。由此看来,该年对于电视科技新闻传播与以往并没有太大区别,仍然停留在就事论事阶段,其对于电视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更多地是偏向于对于电视新闻传播的研究,即使其中的科技换成访谈节目、重大庆典报道等名词,有些特点、策略也是适用的。 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相对而言,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文章数量上不敌电视科技新闻传播,但是就其研究角度来看,比电视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则略胜一筹。有学者在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后提出科普网站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是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对于青少年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社会实用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有研究者对新浪网科学探索栏目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该栏目的一些传播特征;有的研究文章对于科学博客能否取代传统科学媒体引入了正反两方面的说话,给读者进一步思考提供了启迪。以上文章,有的是对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与功能进行了研究,有的是从新闻传播业务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则是对于新型的网络传播形式进行了及时的探讨。每一项研究,都能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 科技期刊研究。该年度对于科技期刊的研究比较充分。有的从新闻传播业务的角度对科技期刊传播过程中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来划分科技期刊传播的要素,从而把这些要素概括为作者、编辑、传播和信息接收四大要素 ? 文章针对每一个具体的要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建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同学者研究了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科技期刊信息组织网络化与传播智能化、科技期刊业从纸媒传播为主向数字化过渡以及科技期刊实行市场化运作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有学者运用调查法,对国内科普类期刊进行了详细的现状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通过以上文字我们不难看出, 2009 年对于科技期刊的研究相对而言是比较全面的,既有相关理论探讨,也有产业化发展的思索,更有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展望。笔者认为,对于科技期刊的研究相对比较充分,主要是由于科技期刊发展的时间相对较长,发展较为成熟,因此研究起来更能得心应手。 其他科技新闻传播媒介的研究。以上科技传播媒介的研究,主要是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然而在科技新闻传播过程中,有些研究文章并没有针对具体理论进行阐释,仅仅是介绍一些相关知识,但是这些文章往往更具有一些实际指导作用。有学者分析了科普展板的视觉效果,有学者介绍了科技展会具体产业知识,有学者分析了科普大篷车这一新的科技知识传播模式的作用,还有不同学者分别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 MIT ) 在公众科技传播领域的一些做法经验和英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科技社团,以期对我国的科技新闻传播发展起到启迪作用。 五、科技新闻传播问题与对策研究 问题与对策研究几乎充斥了上述所有方面。这类文章同质化程度相当高,总结出的问题大同小异,提出的建议基本雷同。笔者综合相关文章,总结出关于我国科技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大致不超出以下范围: 1 、科技报道数量偏低 2 、科技报道内容覆盖面较窄 3 、科技报道形式单一 4 、科技报道来源各有千秋 5 、科技报道记者采写能力有限 6. 科技报道观念落后;而提出的建议往往是 1 、增加科技报道数量 2 、拓展科技新闻报道内容 3 、丰富科技报道形式 4 、注重培养科技报道记者素养 5 、转变观念。此类文章,基于调查研究得来的结论往往雷同程度惊人,没有创见性,而没有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给人闭门造车的感觉。 结束语 综观 2009 年科技传播相关研究成果,存在着以下特点与问题: 1 、研究主题增多、研究方法多样。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既可以从新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同时还可以从二者交叉融合的角度进行研究。 2009 年的科技新闻传播研究,增加了对科技新闻传播伦理导向以及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新闻传播历史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科学博客这一新兴事物进行了及时的关注,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科技新闻传播的主题,使得这一学科的系统性得到了增强。另外从方法上来说,在以往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定量研究,针对具体的个案,运用社会调查等相关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也是 2009 年科技新闻传播值得称赞的一个方面。 2 、在理论研究上有一定的突破。 2009 年的科技新闻传播,仍然没能摆脱对传统理论的阐释模式,然而研究者每一种观点的提出,都自成一派,为后续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和提纲挈领的作用。更为可贵的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面引入了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为科学新闻传播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文章在思想深度方面也教以往有了较大提高,论文的写作并没有对理论生搬硬套,而是在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合理的借鉴。 3 、研究面较窄,研究深度不够。对于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者们往往偷换概念成农业科技新闻传播,对于涉农方面的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过多,而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并不理想;对于业务方面的指导,往往集中于写和编,而未能涉及到科技新闻传播的采和评;科技新闻传播的责任与功能研究还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社会宣传作用;对于科技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态势展望不够;问题与对策的提出往往过于模式化,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4 、研究者以行业人员为主,包括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教师及学生,以及少数新闻从业人员,研究队伍成员较为单一。前者往往缺乏相关的从业经验,能够从纯理论上进行必要分析;而后者往往只是进行相关报道技巧探讨,对于理论的把握并不深入。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包括的范围极其广泛,并非只有新闻从业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研究。如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利用哲学相关原理对科技新闻传播进行研究,这不乏也是研究科技新闻传播的一个新思路。 吴红梅 . 科技新闻也能做深做透【 J 】 . 传媒观察, 2009 ( 4 ) 罗冰 . 科技新闻的深度报道技巧【 J 】 . 中国记者, 2009 ( 7 ) 马延 . 略谈我国环境科普和天文科普读物的出版【 J 】 . 中国编辑, 2009 ( 3 ) 朱小艳 . 对我国科技期刊广告经营的思考【 J 】 . 企业技术开发, 2009 ( 2 ) 陈凤贤 . 把握好科技新闻的伦理导向【 J 】 . 新闻战线, 2009 ( 3 ) 陶贤都 . 科技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 J 】 . 广东科技, 2009 ( 11 ) 黄时进 . 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对科学传播实践的启示【 J 】 . 自然辨证法研究, 2009 ( 8 ) 周东启 . 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J 】 . 自然辨证法研究, 2009 ( 10 ) 岳世川 . 科学意识的唤醒与体用之思的觉悟近代西方科学输入中国的两个时期背景比较【 J 】 . 自然辨证法研究, 2009 ( 7 ) ⑩ 乐爱国 . 朱熹传播科学知识的途径【 J 】 . 科普研究, 2009 ( 2 ) ? 张光录 . 浅谈科普网站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J 】 . 理论界, 2009 ( 9 ) ? 王映苗 . 科技期刊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J 】 . 编辑之友, 2009 ( 6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71 次阅读|1 个评论
试论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功能发挥
热度 1 sciteclife 2010-4-22 15:07
试论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功能发挥 李思敏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偏低,在 2001 年和 2003 年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中,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综合数值分别为 1.4% 和 1.98% ,而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更是显而易见:日本在 1991 年便达到了 3% , 1989 年欧共体 12 国的数字是 4.4% ,美国在 2000 年更是达到 17 % ① 。有关调查显示,在中国公民中, 83% 的人是通过电视获得科普信息, 52% 通过报刊获得, 20% 通过人际交谈获得, 11% 通过广播获得, 5% 通过图书获得, 2% 通过网络获得。②。大众媒介是我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大众媒介在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方面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一、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科技传播的本质是对科技信息的宣传、接受与交流。科技传播主要有六种类型,即科技新闻传播、科技出版传播、学术活动传播、科技展示传播、科技教育传播、科技中介传播。③。大众媒体主要是进行科技新闻传播,它的作用主要有:沟通信息、解读科学事件、引导舆论和教育受众。 1 、沟通信息。 媒体作为去塞求通、上传下达的工具,作为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为站在船桥上的瞭望者,应该把新近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及时地进行报道,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事件的发展进程。当然,科技新闻不同于其他新闻,它更注重科学性和专业性,不是什么轰动的事件都可以成为科技新闻的,它需要记者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分辨能力,这样才不会跟风,导致大众媒体把关失守。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邱氏鼠药、高露洁牙膏、啤酒致癌、基因皇后等事件给广大的科技新闻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科技新闻不能跟风、不能盲从、不能偏听偏信,它需要科学理智的判断,这样才能还原事实的真相。 媒体沟通信息的作用还表现为它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媒体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报道出来,帮助科技成果投入生产,帮助企业找到想要的技术支持。 2 、解读科学事件。 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天文学家卡尔萨根( Carl Sagan )说过,对于从事科学普及的人来说,巨大的挑战是,如何解释清楚科学发现、客观真实、曲折坎坷的历史和人们对科学的误解 。科学记者是科学事件的翻译者,做科学报道是必须小心求证,精益求精,不然,记者对科学的误读一旦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出去,这种误读的害处就会无限放大,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在传播方式上,如果在报道科技现象的同时辅以科学原理的介绍,既告知其然,也阐释其所以然,这种依托事件的科学知识推广,效果会比纯粹的科技介绍更能吸引人。例如,今年 7 月 22 日的日全食,媒体给予了很大关注,报纸、电视、网站,在日全食发生前的半个月时间内都预报了日全食的发生,并且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原理、观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引导舆论。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无论在什么时候,新闻媒体都要有利于党的团结和人民的团结把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最为自己的准则和目标。媒介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担负着宣传的使命,这就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要满足宣传的需要,分清哪些事实可以成为新闻,哪些事实只能压下来,变成旧闻,甚至不闻。在宣传中,新闻、旧闻、不闻的是一种传播策略,但是,媒体不能把新闻报道与宣传等同起来,认为负面消息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而一味地排斥负面报道。 信息的公开透明是保障健康的舆论环境的主要手段,根据传播学者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的流言公式, R=ia , R ( Rumour )指流言, I ( important )指重要性, a (amfiguous) 指暧昧性,事件越重要,影响范围越广,信息越模糊,流言量也就越多,传播速度也就越快,传播范围也就越广。所以,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应该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告知受众,指导他们采取应对行动,让信息走在流言前面,这是控制流言的最佳手段。而媒体对正面宣传为主、新闻、旧闻、不闻的错误理解,常常导致流言的蔓延,这种情况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最为明显。 2008 年年底的毒奶粉事件,媒体的不做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问题奶粉堂而皇之地登上国家免检产品名单的现象。如果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真实情况提醒消费者,通过舆论的作用向企业施压,促使其纠正错误,检验制作工序,及时回收问题奶粉并改进奶粉生产,也不会造成大范围的食品安全事件。 还清晰记得 2003 年的非典,由于政府的遮遮掩掩,媒体的万马其喑,病情迅速蔓延开来,面对环境的变化,受众需要应对事件的指导性信息,而他们又不能通过正式渠道来获取,于是流言开始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直到媒体开始公开信息才使公众的舆论混乱逐渐平复。 4 、教育受众。 2005 年,中国科普研究进行了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除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大众媒体是科技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高达 91.0% 的公众通过 电视 获得科技发展信息; 报纸杂志 利用的比例为 44.9% ;公众通过 广播 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为 22.4% ;通过 图书 、 科学期刊 和 其他 途径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依次为 10.2% 、 9.5% 和 7.9% ;通过 因特网 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仍然最低,只有 7.4% 。④ 但是,大众媒体似乎没有发挥好自身的科技传播作用。我国公众对当前新闻很感兴趣的人比例很高,达到 38.8 %,比较感兴趣的达到 43.0 %,但是对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新闻很感兴趣的比例仅有 28.2 %,比较感兴趣的达到 48.4 %⑤。这与媒体科技新闻报道的质量有关。常常看到有科技节目标题噱头十足,如千年法老复活、古墓探秘、健康长寿的秘密之类,结果观看完节目之后,才发现节目介绍的科学原理相当简单,心理上就会产生较大的落差,节目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的求知欲,久而久之,受众就会对这类节目甚至是其他的科技报道产生排斥心理。 二、媒体科技传播功能的发挥 我国科技信息需求广阔,那么,应该怎样发挥好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呢? 1 、明确媒体定位。 受众定位是媒体定位的关键。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受众市场已经替代了传者市场,所以,媒体应该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媒介产品的生产,受众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由于受众兴趣爱好的不同,受众市场已经呈现碎片化的局面,媒体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锁定好目标受众,制作有特色的媒介产品,还要注意收集受众反馈,努力提升媒介产品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媒体不能盲目追求阅读率而失去自我,硬是把专版专栏办成综合性刊物,这样效果反而不好,得不偿失。 2 、每个媒体都有自身的媒介优势,应该量体裁衣,选择适合的报道内容与形式。 纸质媒体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文字的间隙能给人们带来广阔的思考空间,所以,纸质媒体还是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的,关键是要把握住自己的特色,把新闻做新、做深,没有必要因为新兴媒体(如网络、 3G 手机等)带来的冲击而自乱阵脚。报纸权威性较强, 记者要沉到现实中去,采写具有三贴近的新闻,以独家内容和原创新闻稿件,为读者提供有用而真实的信息。 杂志有固定的读者群,可以把内容做精做细。 电视画面丰富多样,既可以是直观的现场直播(如 2007 年 10 月的嫦娥一号探月行动、今年的日全食奇观等等,央视就抓住了民众的兴趣点,抓住科技事件的时效性特征,全方位地对事件进行直播,实现了较好的科技传播效果 ),也可以是应用高科技制作的 3D 模拟动画(如在日全食奇观的报道中,用动画模拟日全食形成的原理及过程),电视的可视性降低了科学原理的理解难度,适合大众科学普及。 网络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它凭借即时性、交互性、多媒体性等方面的优势,很快笼络了一大批受众。 2009 年 1 月 13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了《第 2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08 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 22.6% 的比例首次超过 21.9% 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 2.98 亿,宽带网民数达到 2.7 亿,国家 CN 域名数达 1357.2 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⑥这说明利用网络传播科技信息还是大有市场的。 3 、营造良好的科技传播氛围。 第一,政府应该重视媒体的科技传播作用,加大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受阅率高的报纸、节目等的支持,另外,政府还可制定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投资科技媒体。当然,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它只能起到一定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科技媒体还需要提高自身水平来应对时代的挑战。 第二,媒介应该提升自身的传播能力。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身份使媒体不得不面对生存这一残酷现实,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以二重售卖的理论(受众花费金钱或时间购买了媒介产品之后,又被媒体当成注意力的商品售卖给广告商)为指导,受阅率就是生存。人类一直以来都是追求娱乐的动物,媒体抓住这一点,制作出了许多轰炸眼球、刺激神经的媒介商品,也就是把媒介产品娱乐化了,几乎所有的新闻加上一个噱头、吸引人的描写,都可以吸引到受众注意力。但是, 科技节目的娱乐化冲淡并简化了科技内容,久而久之,科技节目就会失去公信力,而更糟糕的是,这中低俗的节目误导了受众对科学的理解 。另外,由于媒体对广告商的依赖,常常放松了广告的把关,使得一些广告借用科学的名义,发布片面、甚至虚假的信息误导、欺骗受众,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媒体既有经济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作为 社会主义的媒体,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媒体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牺牲了人们的利益。媒体应该以人为本,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制作出有品位、有风格、倡导健康精神风尚的作品,努力成为受众的心灵鸡汤、精神充电器。 4 、加强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 新闻民工道出了许多记者的生存尴尬, 据资料介绍,中国目前约有近百万新闻工作者或媒体从业人员,其中约 43% 的人没有与所服务的媒体签订劳动合同,当然也就没有 三保一金 。许多人甚至没有工作证、记者证,有的人为媒体干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正常的工资待遇等合法权益却得不到保障⑦。无奈之中,一些记者只能出卖手中的新闻线索,以权谋私。有的记者,缺乏起码的新闻伦理道德,导致了为企业捂盖子、唱赞歌、抄袭、假新闻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 媒体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是媒体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基本上非科班出身的工作者进行几次实践之后,基本上都能掌握一定的报道技巧,有的媒体为了节约成本,甚至不经过培训就直接启用新员工,对操作程序的不熟悉、缺乏相应的职业精神等等,都会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 科技新闻的专业性科技要求记者 要成为专家,专业素养、科技知识储备不够,报道就会出现偏颇。提高记者素养,媒介要重视培训,为新员工提供入门指导,为老员工更新知识体系;高校也要针对科学记者的特点,建立合理的教学培养计划,既有新闻理论和实务的教学,也要有自然科学的学习。另外,邀请科学专家加入,可以保证新闻的权威性,起到引领作用,对提升科学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也有一定帮助。 5 、其他科学传播手段媒体的介入,能够提高传播的效果。 科学会议,如科学研讨会或论文会议,把科技研究领域或科技传播领域的精英聚集在一起,通过讨论、交流,新成果、新思想能够传播开来, 学术交流不但有利于科学家之间互相提供最新科技数据、科研动态、科研方法等信息,避免科研资源的浪费、防止科学研究的重复劳动,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且,媒体对会议的报道也能引起受众对科学事件的关注,有时候甚至能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 科技展示上和科技馆中的 展品不但可以观看,而且可以动手操作,形成与观众互动的交流方式,观众通过动手操作展品,了解展品所要表达的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或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加深对某一知识经验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现在,动漫也可以成为传播科学的渠道,例如 国外的《未来狂想曲》, 影片完全通过电脑模拟史前图景.观众能够感受到史前生物的生存状态,还有中国的 《蓝猫三千问》、奥运动画片《福娃》等等,借助动画这种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传递科学知识,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培根有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传播得越广、越深,这种力量的发挥就越充分, 科学技术正是通过普及的途径和手段变为生产力的 。 科技传播除了传播科学知识之外,还传播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培养人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科技的传播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政府要制定政策,正确引导,加大科学传播力度;大众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主力军,要不断提高自身科技传播的水平,科技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第一现场,仔细辨别科技信息, 特别是在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中更应该小心认真求证,要遵循科学的客观性,把最新的科技动态真实地报道给受众,从而引导受众以科学的方式理解世界,了解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科技工作者,应主动和传媒界沟通合作,引导帮助科技记者,积极促进公众理解科学,让中国媒体上出现更多更精彩更贴近大众的科技报道,让科学更好地服务生活。只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才能营造出有利于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的氛围。为了民众的发展,为了民族的振兴,媒体,行动起来吧! 参考资料: ① http://tech.163.com/06/1113/10/2VQ68AT400091537.html ② 吴月娥,刘静静 .WEB 时代的科技记者与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 李浩鸣 . 湖南省科技新闻学会 2005/2006 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175 ③ 李浩鸣 . 论现代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 ./ 李浩鸣,陶贤都 . 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82 ④ 中国科普研究所 .2005 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主要结果 .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9/56813/63493/ . ⑤ http://www.jswl.cn/course/B1015/chapter_1/section_2/paper/1zlkexuesuyang.htm ⑥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9/01/12/5447.htm ⑦ http://press.gapp.gov.cn/news/wen.php?val=newsaid=305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71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6年科技传播研究综述
savior15 2010-4-16 22:32
2006 年科技传播研究综述 以对《中国期刊网》 2006 年有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 李璐洁 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研究所 摘要: 2006 年,在国内几次大的相关学术研讨会的影响下,科技传播研究在我国的征程,逐渐步入进入高速轨道。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成为关乎国家科学发展与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命题。本文拟对 2006 年发表在中国期刊网上,有关科技传播的论文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科技出版、农业科技传播、科学精神与公民科学素质、科技新闻报道、宏观科技传播与理论研究、微观科技传播与实证研究等 7 个方面进行归纳,从中了解 2006 年科技传播研究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科技传播;科学传播;科技新闻;科学新闻; 从 1985 年科技传播成为独立科学起至今,有关科技传播的论文数量逐年加速递增,所涉研究领域,研究规模稳步扩大,为科技传播学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但是,相对于传播学,科技传播尚属于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从定义到理论架构再到研究模式仍待明确。所以从借鉴、分析总结、预测走势的角度对过去的研究论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将有利于科技传播研究的发展。 本文选取《中国期刊网》 2006 年刊发的 206 篇有关科技传播,和可纳入科技传播研究范围的论文(关键词限定为科技传播、科学传播、科技新闻、科学新闻)为样本。结合样本类型与学界对科技传播的界定,将论文分为 7 类: 科技出版、农业科技传播、科学精神与国民科学素质、科技新闻报道、宏观科技传播与理论研究、微观科技传播与实证研究以及其他。样本分布情况见下表。 一、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 科技传播学研究的领域甚广,多数学者认同其包括科技出版、科学普及、科技翻译、科技新闻、科技写作、科技元勘等。其他诸如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科学素养、科技教育、科技情报等亦可纳为科技传播的研究范围 1 。从本文选取的 206 的样本分布情况来看,以上诸多领域均有学者涉及,但个别方向论文相对较少,综合考虑后将之并入相关分析大类里。 1. 科技出版研究 近十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各种科技期刊的创办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针对科技出版的研究在 06 年也占着重大的比重,总样本数 39 篇,种类丰富。涉及论文涵盖科技期刊特点、品牌意识、编辑素质、管理与经营、稿流等等。例如,宋雪飞和曲辰在《 社科学术期刊的功能与管理体制创新》里提出,目前学术期刊分级的行政化倾向,极大地妨碍了学术期刊的自由竞争和发展;以单位为中心的学术期刊垄断削弱了期刊的传播功能;学术期刊缺乏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和权威机构。 孙丽荣在《科技期刊经营模式也应创新》里,根据 90 年代中期至今,各入网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量普遍下降率达 30%-40% 的现状提出,科技期刊出版社部应尽快的发展自身的网络建设 , 实行自办网络出版和数字期刊与传统纸质期刊相结合的策略 , 以突破目前经营困境。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出现的问题和新趋势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对策。 总体来说这方面的研究对社会动向的反应敏锐,学者众多,既有理论探索也是实践总结,丰富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了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繁荣。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专题里,学者多从传播者的角度考虑科技期刊的出版问题,从受众和市场角度考虑的论文相对稀缺,反映出目前科技出版的现状,重传播过程、手段,但尚不担心受众的认知和更高要求。 2. 农业科技传播研究 自 1998 年以来,农业科技传播研究逐渐兴起,并持续走热。 2006 年里,有关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的样本共 33 篇,以探讨建立农村科技信息传播体系为主,涉及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电视节目创作、农村科技传播的法律保障等。这类文章从分析农村特殊的地理、经济和人口条件出发,探讨运用切合实际的传播手段提高科技武装农民的水平。例如,王子齐等的《农业科技传播新体系及其主要模式研究》 ,以及 赵惠燕等的《 探索农村参与式科技传播之新路》 ,分别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手段,为科技传播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考路径和翔实可考的数字资料。 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的特点是 1. 地域性强,多数论文均以某地方的个案进行分析,介绍传播推广的手段,分享成果; 2. 实用性强。论文提出的农民为中心、利益共同体、项目带动等传播模式对其他农业地区的科技传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 缺乏理论指导。研究趋向于技术传播的尝试和经验总结,缺乏研究深度和普遍性,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应用。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低的燃眉之急,注重实效。但是,这样的研究初衷同样推动了整个科技传播的发展,使科技传播的其他分支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 3. 科学精神与公民科学素质研究 此专题中一共有样本 15 篇,其中学者们更注重科学精神的传播。 04 年起十大科技骗局的评选让读者学会对媒体的报道持审慎的怀疑态度,也让传媒人明白了以科学精神传播和传播科学精神之重要。沈英甲的《重在传播科学精神》中提出,科学精神是科技新闻的内在 本能 , 这种介入使得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得以通过新闻报道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过程中得到传播 。续蕾的《科技工作者的信息道德》提出,科技的发展都是在追求真理求真 ; 道德的进步就是要规范人类行为求善。当科技工作者坚持真理、按科学态度办事 , 形成高尚的学术品格和信息道德 , 在科技活动实践中从根本上将真、善、美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 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才能真正维护人类尊严 , 尊重人的权利 , 造福全人类 。 科学精神与公民科学素质的研究也是时代催生的产物,是对前一代研究者过于注重技术、注重效果的一个补充。须知,传播虚假或者错误的科技信息,比不传播信息的危害更大。研究者们从社会学的角度解析科技传播与人类文明进程、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把科学传播的责任、科技传播者的价值取向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科技传播学中某些的功利主义取向进行了深刻反思。可惜的是,关于公民科学素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除刘华杰《公民科学素养测试及其困难》 进行了些许概念和方法的论述外,再无深入,有待将来的研究者继续开发。 4. 科技新闻报道研究 2006 年有关科技新闻报道研究的样本共 28 篇。这类研究属于科学与新闻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关注新闻报道的特殊科学属性,以真实性、科学性、三贴近等原则探讨科技新闻报道的手段和策略。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发展成型的动力除了上面提到的科技骗局之外,还有备受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 2003 年的非典,给传媒上了一堂有关流言与信息公开关系的课。在之后发生科技、卫生、环境事件的时候,如何正确地传播科学知识,引导舆论被提上日程。科技新闻报道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并开始成为主导趋势。如陶贤都的《论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功能》 和尹韵公的《对非典 时期新闻传播的科学反思 SARS 肆虐三周年祭》 等。 这一专题以定性研究为主,业务探讨为主。因为新闻报道的形式原因,多数研究为被动的,回顾式的总结而非前瞻性的报道创新,以至于研究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缺乏新鲜的角度和新鲜的推论。在未来,新闻业务的更新速度更快,社会环境更为复杂,竞争状况更为激烈,仅仅依靠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而不对未来变化做出预测和应对,将很难使业务有真正的突破和提升。 5. 宏观科技传播与理论研究 本文将非上述四类的、探讨国家 ( 社会 ) 科技传播体系、科技传播事业、科技传播相关制度与政策和科学普及等问题研究共归纳入宏观科技传播与理论研究专题,共有样本数 37 个。 其中,科技传播理论研究共有样本 7 个,占总数的 3.4% 。代表的陶贤都、李浩鸣的有《中国科技新闻史研究体系的构建》 ,对 中国科技新闻史的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分别进行了论述。 张 晶、尹兆鹏的 《 科学传播理论的历史考察:将传播 理念引入科学的历程》 指出,将传播理念引入科学 的历程就是从 PS 到 PUS 到 SC 。即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的科学再到科学传播。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发展序列,又是一个空间发展过程,科学普及从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过程变成了公众与科学家之间平等的双向互动过程;政府和传媒的介入,使得科学传播的运作方式发生变化,由少数个人的事业变成了一项社会立体工程。这些研究体系上的梳理和学术概念上的辨析,为科技传播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但是多年来,理论研究一直落后实务的研究,也是目前科技传播研究的现状之一。 科普研究共有样本数 15 个,占总样本数的 7% 。有关科普的研究虽然时间很长,但领域比较狭窄,研究多数处于初级阶段,为经验性、回顾性、比较性的总结。有代表性的是江晓原的《论科普概念之拓展》 ,他针对目前国内的科普状况 , 提出 : 传统的科普概念继续沿用于今日 , 已经很不适应。应该与时俱进 , 拓展科普概念 , 代之以科学文化传播。文中也讨论了科学面对伪科学时的竞争策略,大力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 , 使科学传播能够更好地造福社会。 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政策等宏观研究样本共有 17 个。占总样本数的 8.25% 。论文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缺陷、国家科学思想库建设、影响国家科学传播的因素、科技传播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进行论述。对完善我国科技传播体系、健全法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到来,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有关科技传播的宏观研究也将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6. 微观科技传播与实证研究 与宏观和理论研究相对,不属于前 4 类的,探讨科技传播策略与机制,或对个别科技传播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本文均归入微观科技传播与实证研究专题。该专题共有样本数 20 个,占总样本数的 10% 。论文研究范围宽广,尚未形成系统,内容涉及某报刊的科学话语传播、科技传播的流程分析、某街区科技传播分析、民族地区科技传播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此类科技传播个案及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的分散的、尝试性的研究,为微观领域科技传播技术的创新和范围的拓展、数据的积累奠定了基础,也为建立微观科技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提供借鉴。 7. 其他 有关国外科学传播的研究、科技翻译、高校科技教育、科技传播专业建设等内容的样本共有 30 个。其中科学教育的研究共有样本 15 个,占总样本数的 8% 。凸显了科技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远规划对科学教育得影响。同时高校科技新闻专业的逐渐壮大,也促进了相关教育研究的激增。总的来说,此类文章虽少,但是选题角度较新,代表了未来科技传播可能发展的方向和领域。 二、研究结论和前景展望 通过对 2006 年科技传播研究论文的分析,现在结论总结如下: 1. 研究领域呈现非均衡态发展。论文集中于科技出版和科技新闻报道和农业科技传播领域,而同样重要的科普、公民科学素养、宏观科技政策等则问津者少。这样的研究结构呈现出鲜明的技术学方向,体现出追求短期传播效果而忽略整个社会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培养的倾向,将来或会出现研究后劲不足,领域越走越窄的情况。 2. 经验性、回顾性的研究居多,前瞻性、创新性的研究太少,某些领域甚至没有。当今世界,科技传播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创新的速度和广度,传播新知与开拓崭新的科技传播方法和领域同样重要。科技传播不能只停留在在以史为鉴的阶段,而应该全面深入的进入社会生活得方方面面,借鉴社会学、科学哲学、技术学等多门学科的成果,大胆创新和推论,提出新的概念和课题,丰富科技传播学研究的羽翼。 3. 科技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尚未明晰。关键概念的界定尚在讨论阶段,理论体系的建构也仍在设想。不同研究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诞生了科技传播、科学传播、科技新闻传播等不同学术范畴。不利于科技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统一。同时实证研究集中于分散的个案研究,没有普遍性,不利于科技传播实践上升到理论水平,也造成目前理论的欠缺。 鉴于科技对于现代生活得深远影响,就像 P 耶雅德指出的那样,如果你今天不能以未来的方式生活,那么明天你将活在过去的生活方式中。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带来了一个科技传播的大舞台,但是面对不断幻化的科技传播环境、手段和对象,如果科技传播研究不能找准未来航向,同样承担不起传播科技文明的历史重任。 本人以为,综合上述分析论证,今后的科技传播研究应该首先应该对社会生活、国家政策的变化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关注新的传播现象和手段,如流媒体、短信、手机报、手机电视、播客等,迅速开辟专属科技传播的研究领地,将科技传播的触角伸到科技的最前沿。 其次,联合技术界、教育界、新闻界等多方力量,界定科技传播的研究概念、建立系统、翔实的理论体系。从宏观微观等领域,深化研究层次,从科技传播的传播模式、流程、机制、效果到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等环环相扣的理论框架。 再次,重视科技传播的对象,发展受众研究,改良传播的相对单向性。并再次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公民科学素质、公民科学普及等相关研究领域,营造良好科技文明环境,为科技传播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最后,全球化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并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针对网络和其他信息渠道里外语资料多达 90% 的情况,科技翻译,以及国外科技传播的研究必须早已提上议程。 1. 宋雪飞 , 曲辰 . 社科学术期刊的功能与管理体制创新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4):249-255. 2. 孙丽荣 . 科技期刊经营模式也应创新 . 《新闻传播》 ,2006(2):67-68. 3. 王子齐 , 吴敬才 . 农业科技传播新体系及其主要模式研究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9(6):15-18. 4 . 赵惠燕 , 李东鸿 , 杨梅 等 . 探索农村参与式科技传播之新路淳化县孙家咀村村民变化案例分析 . 《贵州农业科学》 ,2006,(04):112-115. 5. 沈英甲 . 重在传播科学精神 . 《中国记者》 ,2006 ( 9 ) :41-42. 6. 续 蕾 . 科技工作者信息道德 .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 2006 ,( 5 ):234-236. 7. 刘华杰 .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及其困难 .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2006(2):12-18. 8. 陶贤都 . 论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功能 . 吉首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06(9):63-67. 9. 尹韵公 . 对 非典时期新闻传播的科学反思 SARS 肆虐三周年祭 .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35 ): 49-54. 10. 陶贤都 , 李浩鸣 . 中国科技新闻史研究体系的构建 . 《科学新闻》 ( 学术专刊 ),7-9. 11. 张 晶 , 尹兆鹏 . 科学传播理论的历史考察:将传播 理念弓 I 入科学的历程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2 0 0 6( 5):27-29. 12. 江晓原 . 论科普概念之拓展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4):3-10.
个人分类: 思悦|1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奏响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对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思考
fishstar1030 2010-4-6 00:27
精读了《科技创新和科技传播》这本书后,我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有了个全新的、通透的认识。关于怎么做好、如何去做并有效运用手段去进行科技新闻报道,我有了深刻的了解。然而本书中最吸引我去继续思考的还是对科技新闻传播的面临的危机和未来出路分析这一层面,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科技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以及趋势,影响着科技新闻传播的前途和命运。就当前总体来看,我国科技处于高度发展时期,可国内科技新闻报道处于弱势群体行列,这种不良的情况值得我们去分析讨论。 科技升温,科技传播处弱 当前,全世界的科技呈迅猛发展之态势,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一批批令人眩目的高尖端科技被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我国的科技也跃入一个强盛时代,新发明、新技术、新成果等等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推动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在这个纷繁多姿的世界里,科技正以一股从未有过的雄劲之势如影随形地渗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当今国内科技传播处于弱势地位,大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况味。 科技与民众的生活既然如此休戚相关,作为承载着不断满足受众需要,帮助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新闻媒介,可谓重任在肩。但是,纵观当今我国的新闻媒介,除了极少量科技报刊杂志外,又有多少肯拿出一定的版面、时段认认真真下大力气来做科技新闻传播的事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的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性被忽视了,与其它新闻相比,在比重、内容、显要性等方面成了可有可无的 点缀品 ,有时还表现为忽冷忽热,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如对一些神功异能等伪科学以及类似外星人之迷等目前无法通过科学考证的东西,数不清的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则不惜版面、时段竞相大肆炒作,且欲罢不休。以为这就是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拥有极强的 卖点 ,能调动受众的眼球。可事实证明,伪科学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是受到科学界一致谴责的东西。这谜那谜也都无科学定论。在此,新闻媒介的热衷作为,只是扮演了 不太光彩 的角色,对科学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总体而言,通过对书中的诸多文章的归纳分析,科技新闻传播处于弱势,其主要变现有三个方面: 一、科技新闻传播失重。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明显表现:传媒资源、新闻框架和报道总量。从传媒资源上看,全国近2000家报纸、2000多家电视台以及诸多的杂志、网站,专门报道科技新闻的少之又少。同时从事科技新闻与传播的记者编辑屈指可数,且日渐减少。时至今日,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传媒资源十分丰富,但科技新闻传播的资源与力量却处于严重短缺的状况,这与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形势构成巨大的反差。从新闻报道的框架上看,书中以《人民日报》对科技新闻报道为例,其每星期出96个版,其中只有4个版以科技周刊之名,固定在周四出版,仅接近版面总数的4%。以点带面,纵观各报刊台,科技新闻在媒体的总体内容框架中失其比重,是个不争的事实。在报道总量上,科技新闻报道总量严重不足。这也是前两个非那根面导致出来的必然结果。 二、科技新闻失真。科技新闻的不真实的突出表现就是报道中充斥着虚假报道,并且明目张胆。从报道中的耳朵识字、水变油、牙膏致癌等报道中可以体现。同时科技新闻报道并不完全立足于本位,而是背离本位去别开生面,搞娱乐化,大肆炒作,这样导致本末倒置,新闻严重变形消解了科技新闻的底蕴。 三、科技报道失效。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新闻接受的缺位和新闻受众的缺席。 有的虽说是科技新闻,但堆砌术语,晦涩难懂,很难让广大受众接受。这样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新闻媒介与受众的隔膜和不协调。一方面,新闻媒介觉得吃力不讨好,不愿多做科技新闻;另一方面,受众有滋却寻无味,只好对科技新闻敬而远之 。 可以这么说,科技报道的失效是科技新闻传播失重、失真的必然结果。 找到了科技新闻传播处于弱势的表现之后,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挖掘出造成科技新闻报道处于明显缺陷的原因咯,归结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原因。这是科技新闻处于弱势的直接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市场化,需要盈利。而科技新闻报道不那么大众化、通俗化,受众不多,这样自然广告效应差,得不到青睐。二是文化原因。在我国,存在很多科盲,这样造成社会的科普水平不高,公民的科学素养较低,导致对科技新闻的不重视。三是机制原因。我国新闻报道一向都重视时政题材,至于科技新闻,由于其专业性、小众化,就常坐冷板凳了。四是业务原因。主要是科技新闻队伍及其业务水平问题。 科技新闻传播的不足之现状远不止上面所述,已落伍于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成为了新闻传播中的弱势项目,情势相当严峻。如何增强科技新闻的传播力度,改进报道形式,让其成为时代的强音、受众的知己,确实任重而道远。 科学普及,科技传播者任重道远 中国的科学普及事业有将近一个世纪了。江泽民同志在给中国科技馆的题词: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就比较全面的概括了新时期科普的全部内容。 科学技术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宝,其意义极为重大,全党、全社会都务必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不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基本了解程度还很低。据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显示:在不同职业群体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中,学生为1142%;专业技术人员为629%;服务性工作人员为103%;个体劳动者为055%;农民为004%。除了正规教育外,公众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是:电视828%;报纸杂志521%;人际交谈202%;广播109%;图书52%;因特网16%;其他33%。国人科学素养的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深思。从调查显示的数据看,一方面,公众的科学素养太低;另一方面,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的影响力相当大。这对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介在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及传播新闻信息等的过程中,怎样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极富挑战的,也是一种崇高、神圣的使命。 为此,这就要求我们科技传播者们在进行科技宣传报道时候,不光只报道科学的结论,还要看到科学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新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同时更加注重科学在影响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以至在形成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指导作用。 科技新闻,做大做强之路 科技新闻是关于科学技术领域里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涉及党和政府的科技政策 , 科技领域的新发明、新发现、新成果 , 科技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新问题 , 科技界杰出人物的事迹 , 受众感兴趣的科技新技术、新知识等等。 科技传播者们 如何克服科技新闻传播普遍薄弱的弊端,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办出品位、办出特色、办出活力,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充分发挥 润物细无声 的功效, 从而去做大做强科技新闻,势在必行。我认为在这条做大做强之路上,应当有政府、媒体、公众积极地参与。 其一、各级党政领导应切实增强重视科技的宣传意识,为新闻媒介提供一个宽松、有益的进行科技新闻传播的环境。科技是全社会的事,但领导的觉悟程度尤其重要。长期以来,新闻媒介与科技部门的联系显得稀疏平常。以至于 稿荒 与 见报难 问题凸现。由于双方沟通较少,新闻媒介难以明了一定时期科技工作传播的重点,对一些科技新发明创造、新成果等把握不准;科技部门也因不谙熟新闻媒介的工作特点和规律,无法提供更好的宣传策略。领导除出面做好协调工作外,还应对科技新闻传播的重点、方案作出明确安排。 因此作为政府的领导职能,就要对科技新闻报道在两个方面的大力扶持:一是内容上的保护,二是经济上的支持。 其二、新闻媒介应加强科技新闻的传播意识,做足、做大、做强科技新闻的传播工作。社长、总编、台长应亲自出马抓好科技新闻的传播工作,安排充裕的版面、时段,拓展一定的栏目、专题,并建立一支过硬的科技新闻采编队伍,形成科技新闻传播的强劲局面。中央电视台在科技新闻的传播中卓有成效,其 人与自然 地球故事 科技苑 等融科技知识与受众的兴趣为一体,并长期坚持、花样翻新,深受广大受众欢迎。我们的地方报、台也可借鉴一番。党的机关报威信高、影响大、受众面广,对提高受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很大的 市场潜力 ,应扎实做好科普等方面的文章。一些都市、生活类报纸也不应一味追求社会新闻的 卖点 而削弱科技新闻的传播,可结合市民的需求,建立一定的可读性、指导性强的科技板块。过去,新闻媒介由于不重视科技新闻的传播,造成受众多熟悉郎平、聂卫平,而鲜知为我国创造百亿元效益的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这 三平 现象颇耐人寻味。新闻媒介应吸取教训,迫在眉睫地从附属的传播方式转向为带有全局意义的传播方式上来,使之形成人人关心和重视科技的舆论氛围。 其三、记者、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做科技新闻传播的行家里手。科技新闻难写、难编已是事实,不少采编人员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我们要增强使命感,多学习、多钻研,并掌握好采写科技新闻的角度和方法,精心烹制 科技大餐 ,变艰深为通俗,化晦涩为畅达,促枯燥为有趣,以开创科技新闻传播的崭新天地。 同时还要加强科技新闻人才队伍建设。 现实到未来,实现战略转移 新世纪的到来给了科技传播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在不远的未来,科技传播工作者们应当转化思维,与时俱进,实现科技传播的战略转移: 一、 科技报道向社会化、信息化、故事化转型 科技报道本身应当加大改革力度,构建自己的特有的受众群体,构筑起生存底线,并在时效性、信息量、故事化、大众接近性和社会化上下功夫,让科技报道贴近生活,贴近受众,贴近社会。此外科技新闻传播还要坚持常改常新的原则,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满足受众的新口味。 二、 提高科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科技新闻报道要贴近社会大众,强化受众本位意识,不断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借用各种方法,使科技新闻报道写得通俗易懂,贴近读者,使其更具亲和力、吸引力,从而提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效率。只有这样,科技新闻报道才能鲜活起来、丰富起来,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一是树立为社会大众和读者服务的意识;二是从生活化的角度,让科技新闻报道体现出人情味;三是讲究报道艺术,做好翻译工作;四是要善于利用细节,对报道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表述。 三、 大胆开辟科技专栏、专题,拓展报道空间 我国传媒的科技报道相对薄弱,但是空间和潜力很大。如国内目前所看到的科技专题 80@ 以上源自国外,而这个是我们自身完全可拓展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传媒载体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的推陈出新,网络、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未来传播格局也将发生改变,我们应当顺应这种时代发展潮流,开辟具有媒体个性的科技栏目、专题,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四、 精心打造品牌,深挖潜力,彰显作为 摒弃不合时宜的报道方式,创新报道形式和内容,精心打造科技报道品牌,主动争取市场。同时必须提高科技新闻报道队伍素质,注重科技新闻报道的质与量,注重报道方式,传者与受众打成一片,零距离对接。 五、 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是实现战略转移的重要保障 科技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其生存和发展是需要政策扶持和保护的。做大做强科技新闻,政府的政策支持极为重要,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的保护。去硬性规定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必须有科技新闻报道,并且必须占有一定的比例,乃至设置专门的版面或者节目。同时运用政策手段整合资源,防止科技新闻内容失重。另一个方面就是经济的支持。政府要对科技新闻传播进行资助,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记得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随着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新华社记者也要有世界眼光,尤其是经济、科技新闻领域更应该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建设创新性型国家的大好环境中,在科技如此蓬勃发展的新世纪,迎接我国科技新闻传播的又一个春天不会遥远!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征集论文
suqing1961 2009-6-22 22:59
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 2009 年 9 月 8 10 日在重庆市举办,本届年会主题为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其中第 33 分会 场 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由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联合主办,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协办。 以网络、手机、 户外多媒体广告、校园视频 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对公众的影响力逐年加大,对舆论的导向作用明显增强,正呈现出主流强势媒体的潜力和趋势 。本研讨会旨在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动向,研究新媒体的发展规律,探讨其在科技传播中的特点和优劣,发挥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迎接它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为开好这次研讨会,特向社会各界征集论文。 一、论文征集要求 (一)论文所反映的信息和学术成果须是 2006 - 2009 年完成的,每位作者限投一篇论文。本届年会文集收录的文章可另投其他学术期刊发表。 (二) 所提交论文应围绕研讨会主题 新媒体与科技传播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新观点、新理念,提示新趋向、新动态,阐明新理论、新模式。论文应紧密结合新媒体发展和科技传播中所产生的新问题、新趋势进行实证性和理论性研究,鼓励提出对策建议。 (三)请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责自负。 (四) 论文投送截止日期为 2009 年 8 月 1 日 (当地邮戳为准),请同时提供论文打印稿及报名表,并务必通过 中国科协通用会 议系统 网上报名注册个人信息并提交论文( http://meet.cast.org.cn ),点击 分 33 新媒 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进入登录注册页面,点击注册,用户注册后进入参会信息提交页面,完整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论文。 (五)请自留底稿,论文入选与否,均不退还来稿及相应磁盘。 (六)为扩大年会学术成果影响,拟将论文集向有关论文收藏机构和检索机构推荐,并 将从所投论文中进行选摘发布在中国科协网站上。 凡向年会投稿未作特殊声明者,视为已同意授权推荐和发布。 二、论文参考要点 1.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与网民直接对话给我们的启示 2. 如何看待第四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的挑战 3 . 第四媒体向第一影响力媒体的跨越 4 . 媒体的划时代变迁 如何看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 5 . 网络或是科技传播的最佳手段 6 . 新媒体引领传播领域全面创新 7 . 是谁带来了新媒体的春天? 略谈技术创新与公众需求的关系 8 . 新媒体与基于公众的科技传播 9 . 交互性在科技传播中的运用 1 0 . 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体系和从业人员的职业需求 1 1 . 新媒体向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需求 1 2 . 新闻工作者如何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 1 3 . 新媒体与公信力建设 1 4 . 新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新角色(新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优势) 1 5 . 传统媒体办好新媒体的研究与分析 1 6 . 全媒体记者呼之欲出 1 7 . 下一代新媒体展望,技术趋势研究 1 8 . 3G 技术对传统媒介格局的挑战 19 . 全球信息战背景下的新媒体责任 2 0 . 平面媒体在网络时代的生存和发展 2 1 . 新闻传播机制在网络时代的变革(新媒体与新闻传统机制的变革) 2 2 . 网络时代的自媒体发展 2 3 . 从内容为王向服务为王的演变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宗旨定位 2 4 .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安全与网络监管 25. 国家通讯社新媒体变革的意义 26 . 搜索引擎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27. 广播电台新媒体实践 28. 个人在网络时代的传播行为 29. 新媒体舆论导向控制研究 30. 网络媒体兼并收购传统媒体的体制机制研究 31. 科技人员利用新媒体的机遇 32. 商业网站科普频道的现状分析 33. 民间科普网站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4. 新媒体受众分类服务与研究 35. 互联网传播在新媒体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三、论文格式要求 (一)论文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 word 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 5000 字。 (二)文章结构。论文应依次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其中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分别用中英文表示。论文应完整并简明扼要,应保留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并注明数据来源。根据文集出版工作需要,编辑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 四、有关事项 1 、凡经评审后入选的论文作者均欢迎参加 2009 年 9 月 8 10 日在重庆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 33 分会场的论文交流和相关交流活动,我们将在此期间评选优秀论文,并选取较好的论文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科技新闻 学术专刊》刊用。 2 、欲了解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其它活动,请 登陆中国科协网站查询 www.cast.org.cn 。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玥、李松纬、李赟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 1 号 1005 室 邮政编码: 100045 电 话: 010-63314180 (兼传真)、 63438411 、 63314061 E - mail : kjxw@sina.com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284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