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太湖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古代园林-人文气息
热度 1 yaojunwei 2015-9-7 02:30
雨天到天津的人民公园,说此园是毛主席给题的名,园中大致游了一番,唯独“枫香园”为其园中之园,遗憾的是现在是“无枫之园”,却也可以一窥古代园林的别致幽雅,在扇形的花窗外向里看去,宛如奇绝的扇面风景画,可惜的是在窗前排列着几株塔松,大煞风景!若植秀竹几株,或倚或耸,配以太湖石则别具韵味。而拱桥、湖心亭则透露出古代园林之“幽、曲、含蓄、空灵”,皆以拱桥而喻湖上彩虹,以湖心亭而喻中央至尊,又喻天人合一之境,体现古人的中庸意境,如古画格局远近层次,或雾或雨,若隐若现。而不似西洋画之鲜明、直白、无所掩映。中国之物,人文气息可见一斑。
个人分类: 应如室|2046 次阅读|1 个评论
苏州随笔(6)游五峰园记
热度 4 fdc1947 2013-11-3 19:03
网友的聚会原来定在五峰园,后因那里的茶室太小而改它地。这倒引起了我对五峰园的兴趣,从地图看,住处离五峰园又不远,于是午睡起来,便去了那里。 坐公交车到“桃花坞”下车,就是“阊门西街”,那里正在拆迁,看上去无法通行。见到路口有一个“警务亭”,便去问询,一位警察很客气地告诉我,往南一走,有一小巷往西再往南就到了。我往南仔细一看,原来虽然当街在拆迁,边上仍可走人。于是,照着那位警察所指示的,向南再向西便到了五峰园路。往南到五峰园,门口也正在拆迁,建筑垃圾几乎堆到了园门口。我知道我属于老年免票,于是就径直走了进去。 五峰园大概是苏州名园之中最小的之一,只有二亩半大,一个方形的园子。园子的东南是太湖石假山,其中有五块高大而仍显得瘦、透的太湖石耸立着,据说这是明代文徵明之侄文伯仁先生的爱物,文伯仁为此自号五峰老人。假山之北有一小池塘,金鱼数枚游弋其中。院子的北边为园的正厅,号“五峰山房”。正厅之西,有一旱舫,名“柱石舫”。旱舫之南、五峰之西,有一土包,传说是唐代柳毅之墓,当然这是无稽之谈,墓上一亭,曰柳毅亭,亭旁一古树参天。 我先到假山前,仰望这五个太湖石山峰,由于靠得很近,确实有山峰刺天之感。然后,我走向五峰山房。山房即为茶室,已经高朋满座,人声鼎沸。室内似乎只有五张桌子,大概是与五座石峰相对应。其中两张桌子并在了一起,好像在聚会,边上的十来位客人是清一色的老太太,看上去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在另外的两张桌子上笑语的也都是老年女士,只有靠门的那张桌子上还夹杂着两位男士。除了厅堂之上悬挂的“五峰山房”匾额之外,并无其他字画摆设。人已满座,我在里面只能破坏别人聚谈的兴趣,便匆匆地退了出来。 旁边的旱舟分成三个部分,前面的“甲板”边上坐着两位老头,正在高谈阔论。“前舱”空无一物,只有一块匾额高挂,上书“柱石舫”,草写的作者名看不清楚。屏风后的“后舱”有一张条桌,两边各有一对茶几靠背,似乎都是红木制作。在很多地方,这样的红木家具都是只供参观不可触摸的,这里却可以随便坐下。我一个人靠在这红木椅子上,欣赏着周围的一切。“船舱”中悬挂的四方宫灯很是精巧。“后舱”的窗后天井中有五六根石笋,石笋边上种着芭蕉,十分雅致。舱后有小走廊与五峰山房相同,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女士在走廊里来回散步,看起来她并不属于茶室中的那几个茶客集体。我想到,近百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妇女的地位。在旧时代,妇女被裹着小脚,禁锢在家庭之中,直至今日,北方仍然时可见到这被称为金莲的畸形物。年轻时,读那本经典的“考察报告”,说妇女们闯进祠堂,“一屁股坐下来喝酒”,那是造反的举动。直到数十年前,茶馆基本上仍旧还是男人的专利,现在,像男人一样为社会工作了数十年的妇女终于可以占领茶馆,这也是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很多家庭中,妻子的收入比丈夫要多 …… 前舱“甲板”上那两位用带着不知哪里口音的普通话高声地争论是四川好还是重庆好的的男高音打断了我的遐想。 我站起来,又绕到五峰假山之前,预备再看一下,“谨此告别”了。这五块太湖石,如果放在渺茫浩瀚的太湖边上,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过是不起眼的石头,放在由摩天大楼围绕的硕大的现代化广场中,也只像一个小盆景,可是在这二亩方园之内,却显得嵯峨高大,有刺破青天之势。我们看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合适的视角和场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放到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完全毫不足道。即使是人类万年的文明史甚至地球上千万年的生物史,对于宇宙的演变来说,也就好像我们看角落里一粒小面包屑,受潮了、发霉了,然后又慢慢干巴,如此而已。但是,我们还是要看重我们每一天的日子,力求使每一天都愉愉快快,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当然,遇到实在不称心的时候,也不妨想想那角落里的发霉的面包屑。用一个雅致一点的词汇来说,这叫做圆通。 在假山前池塘边,一只白猫卧在墙边道上,懒洋洋地晒太阳。由于道很窄,我不得不走近白猫,它却懒得动一下,我从它身上跨过去,它眯缝着眼睛,仍然不动。一会儿,一位茶客老太太过来喂它什么东西,它也跑到了堂前的空地上,另一位年轻的女茶客(大概也是所有茶客中唯一的年轻人)拿着手机给它照相。茶室角落上,刚才独自散步的女茶客一个人在摆扑克,看样子是自己在玩接龙。那边旱船里,两位男高音中略微年轻一点的已经离开了园子。 我走出了园子。“五峰园弄”东侧园北的房子墙上都打上了红色的叉,好像不久都要被拆了。以后,这里的老房子,大概将只剩下五峰园了。走到北面快到“第四中学”的地方,往西一条弄堂的名字引起我的注意:官宰弄。印象中好像听说过似的,不知是不是某一位老同学曾经住在这里,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五十年前我可能来过,不过已经不能确定了。 五峰园弄北口的桃花坞大街仍然只有三米来宽,喜欢猎奇的年轻朋友不妨来看看这一小段残存的仅仅三米来宽的著名大街。
个人分类: 闲说苏州|3420 次阅读|6 个评论
读高尔泰《隔膜》有感
热度 4 lvnaiji 2011-6-3 09:12
吕乃基 数月前,读到高尔泰的一段文字。 百年人生 , 有许多维度 , 在每一个维度上 , 都有许多空洞。比如在时间这个维度上 , 一场反右挖掉你二十年 , 一场“文革”挖掉你十年 , 算是大空洞。一场感冒挖掉你一星期 , 一次塞车挖掉你半小时 , 算是小空洞。有些维度无名 , 但是都有空洞。有的空洞大到无边 , 这个维度就算没了。   没了这个维度 , 还有别的维度 , 还有人生。维度欠缺的人生 , 不一定是没有价值的人生。瞎子阿炳的琴声 , 是文化人类的珍品。活在轮椅上说不出话的霍金 , 是科学界无与伦比的巨星。虽如此 , 毕竟遗恨。   平凡微贱如我辈 , 生存努力的成败得失之外 , 也有思想感情、性格倾向和人生体验的维度。这些主观维度 , 同样有其空洞。其中之一 , 就是隔膜。未进入意识的、意识到了跨不过去的 , 和事后发现已成心殇的隔膜之洞 , 多到不可言说。高尔泰,隔膜,南方周末 2011-3-10 , http://bbs.sycatv.net/thread-238334-1-1.html 初读这段文字,泛起阵阵涟漪,直达心底。一时说不清道不明。 数月后再翻出来看,细细品味。 隔膜有来自外部,所谓不可抗力,诸如来自社会的反右、文革,以及源于自然的如疾病、耳聋等。高尔泰说起阿炳的琴声,说起霍金的学术。 笔者曾写过 上帝的门和窗 ,以及 “ 门” 的隐喻 。前者从熟知的上帝关上门,会打开窗说起。比较由社会和自然原因所导致的隔膜,后者大多会打开窗,让受创伤者在窗外得到超乎寻常的成就,让周围的人油然而生崇敬之心,从而达到某种均衡。一个维度的空洞会在另一个维度得到实体的补偿。然而,由社会所致的隔膜则否。没有补偿,失去的就是失去了。大概也得不到周围人的崇敬,或许还要远离,甚至落井下石。 为何社会造成的隔膜对人的伤害会如此远甚于自然界的伤害?上帝在为受自然界伤害者开窗之时,为何不同样为受社会伤害者打开窗? 更多的隔膜来自自己:虚荣、嫉妒、狭窄、小心眼……,伤害了家人、朋友和自己。在多大程度伤害他人,到头来在更大程度上伤害自己,关上自己通往家人和朋友,通往世界的门与窗。记得朋友说起,在人群中擦肩而过,是百年之缘,能互道问候,是千年修的缘分,而彼此思念,则是万年的缘分。然而,却往往在不经意间便断了缘分。在人间筑起隔膜,在心中留下空洞。每每想起,有蹉跎岁月之感。 为何不拆去隔膜,何以不修补空洞?有些可以拆,有些可以补,但更多的大概只能留着。时过境迁,岁月留痕。又有谁,人生一世,没有隔膜,了无空洞? 君不见太湖石,妙在隔膜,意在空洞。无空洞则无隔膜,无隔膜则无空洞。隔膜支撑起太湖石,由空洞可见湖光山色,大千世界。此处,隔膜的含义已经转换。 人生,便是层叠的隔膜,错落的空洞。隔膜之实,得以串起空洞,脚踏实地,立足当下,珍惜现在;空洞之虚,方可容思绪回旋,追忆往事,期盼未来。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645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