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杰出人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图灵奖得主是怎样炼成的--侧应钱学森之问
热度 1 tangchangjie 2010-12-6 10:13
图灵奖得主是怎样炼成的--我所认识的L.Adleman (2) (唐常杰)   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本文不说“为什么不能”,而说“怎样能”,从另一个侧面响应钱学森之问。将介绍广谱多产且高质的科学家L .Adleman;他幼时非神童,青年时见异思迁,如他自己所说,“非常幼稚和不成熟”,但最后,成长为图灵奖得主。    看看他的成长环境,看看他的人生经历,看看杰出人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赶上了美国的盛世享太平 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M. Adleman)于1945年12月31日出生在一个由电器推销员和银行出纳员组成的犹太家庭。当时二战已结束,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处于一个历史区间的峰值,二战中备受艰辛的犹太人扬眉吐气,憧憬着幸福和繁荣。他的童年是美国经济科技和教育的成长期。    中国的同龄人可没有那么好的童年运气 。65年前,就在阿德曼出生的那一天,五星上将马歇尔在中国过了他退休后的第一个生日,65岁生日,(65后又一个65,真是无巧不成文)。   马歇尔来华目的不是享受退休生活,而是筹备国-共-美的三方会谈和军事协调。时值重庆谈判后两个多月,神州大地战雨欲来风满楼,那以后的三年中国故事,地球人都知道。(本文将借用电视剧中的双线索方法,做四次对比和感慨,希望不影响主线。)       好变好奇一少年 他的小学和中学时期的故事鲜见报道, 我们只能猜测,这位聪明好奇、见异思迁的犹太少年的生活是怎么样呢?像马克吐温笔下汤姆,沙耶,还是像哈克,贝利芬?从已知的佚事,用上一点关于人生履历数据流的聚类方法,有理由猜测,那一定是充满了兴趣、好奇和探索。高中的英语老师辅导他读哈姆雷特,启迪了它,他的生活和理想仍然充满了青春的变数、不确定和见异思迁。在电视上看了Mr.Wizard,他就想当化学家,听了远房亲戚的鼓动,又想当医生,上大学时,游移踌躇中选定了数学,天生一副探索者的身子骨。    I was fun. 下面这段他的话也印证了上述猜测:“Things have never change from when I was little child --going out and doing chemistry…. It never changed. I was fun then, it was fun now (从小就没变,走出去。作化学家……,那时充满了兴趣和好玩,现在也充满了兴趣和好玩)。   不知道他像不像罗大佑在《童年》中唱的,想着“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思考着“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那就是个“这么好奇、这么幻想的童年”。          见异思迁一青年 。 1963年,他毫无悬念地进入了名校UC Berkeley,作为本科教育的第一站,在游移和思迁中,放弃了小时候憧憬的化学家和医生、阴差阳错,不,应是阴 “ 合” 阳 “对” 地、正确地选择了数学。   在美国,职业和个人也是“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设若Adleman去当医生,可能世界上会多一个名医,RSA这项发明则可能被延迟,其第三个字母 “A”也可能改变了,而DNA计算要等另外一个聪明勤奋和运气的、难能可贵的基因组合了。   大学读了5年,1968年获得了UC Berkeley数学学士学位,顺而且爽。       在中国的同龄人就没这样顺爽了,那一年,是文化革命第三年,造反派开始退场、刘少奇被开除出党,工宣队、军宣队进校,中国的在校大学生开始到军垦农场,……      此后,伦纳德·阿德曼,浅试了闯荡社会,做过银行程序员,练成了编程高手(这是他后来扮演RSA蓝军的硬功),一度想进旧金山州立学院攻读物理,刚录取,还没注册,就又改了主意。   他说,那时“不喜欢做物理实验,喜欢思考理性的东西。“   见异思迁和志存高远(或可用有点贬义的词汇 好高骛远,较难界定)是读研前的小伙子们的特色状态,未来的图奖得主L.Adleman也莫能其外,如他自述,当时是“难以置信的幼稚和不成熟 ”。   短时间的且有益的晃荡,练就了程序员高手水平之后,又回到了UC Bekerl攻读博士学位,夯实了坚实的数学内功, 1976 写出了一篇关于数论计算复杂度的论文,获得了电子电气和计算机科学(EECS)的博士学位。      那一年的中国,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例如唐山地震,例如四人帮垮台,……, 痛苦和新生相继,像凤凰涅槃;艰难和希望交织,似登山观日。在美国的L.Adleman拿到了博士学位,而同龄的中国人求索和思考的主要是“中国向何处去”,还不是学术和技术。……       人生的辉煌 一般地,博士生在指导下做科研,获得了博士学位,才算是独立研究生涯的正式开始。   1976年来到MIT数学系,开始了人生的辉煌 ,1977做讲师,他加入了RSA公钥密码研究团队,扮演蓝军,为这一图灵奖成果做出了卓越贡献(本系列博文之三详述)。   1979晋升副教授,在美国,一般讲师需要5-6年才能晋升副教授,在顶级大学MIT,能两年做到副教授。殊为不易。   1980年到南方加利福尼亚大学(USC),1981年发表从合数中鉴别素数的算法 ,Adman本人认为这项成果超过了他在图灵奖成果RSA中的贡献,是他一生的骄傲,他曾说过,此项成果或可刻在自己的墓志铭上。   1983升教授 ,他的学生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那年写出了能自我繁殖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病毒,在讨论班上演示时, Adleman命名其为计算机病毒,一不小心,成了计算机病毒的教父;稍后,发表了深刻的论文 。      那一年,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批利用联合国贷款的中国学者和学生到了USC,为弥补因那特殊年代造成的十年差距,我认识的一些中国学者和学生特别勤奋;为了晚上能半费或免费上机,时不时地在星期二四六只打个盹,星期一三五才睡个6小时的“好”觉;只因中国刚打开久闭的窗户,满眼新奇,令人亢奋。      1985 年,他继Seymour.Ginsburg之后,成为Henry Salvatori讲座教授, (一种荣誉或位置,退休前恒有不须申请的大额科研基金),笔者目睹了他们都每周70小时工作方式。   1991年发表了关于艾滋病免疫机理的数学模型的两篇论文 :建立了数学模型描述艾滋病病毒破坏免疫力的数学过程。   1994年在Science上发表了开创DNA计算领域的论文 (见本系列博文之四)   2002年,他成为第三十七位图灵奖(2002年)获得者(R、S、A三人共享); 如今,接近65岁了,还孜孜不倦的思考,如他自己所说,有时一天工作16小时,连续几周甚至几个月。在著名的DBLP文献库上可以看到,从2002年到2009年他在判定性问题,Infinite Ribbon问题,组合优化方面还有署名第一的文章发表。    L. Adleman的典型语录    我是理论计算机科学家,是一生都异想天开的人。   把有限的智力资源花在正确的问题上.(right question to spend your valuable limited intellectual resources) 没有好问题时,我情愿读魔幻小说。不是忙碌于平凡的工作而错失重要问题的机会。   感谢这个的国度给我的科研自由,允许我按照我认为的最好方式来工作,   当我是小孩子时候,科学是有趣的,现在还是有趣的,我惊奇这个社会允许我这样继续工作一生且给了我好的生活条件养家活口。   可以每天16小时,持续几个月或几年去攻克一个问题,有时是如此的专注,以至于有人进我的工作室时,会把我吓一跳。    从另一个角度议论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L. Adleman的例子,从一个侧面做了响应。 在科学成就上,L .Adleman达到了钱学森所说的杰出人才标准,有过之而无不足。   L .Adleman不是神童,不是金钱的富二代,也不是知识和教育的富二代;不是少年老成,也非从小立大志。如他自己所说,他曾经幼稚,曾经很不成熟,曾经见异思迁;但他最终成长为图灵奖得主。从他的成长过程中,似可悟出:    1 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盛世是科学文化人才批量出现的最重要条件 ;上面用类似于视剧的双线索方式,对比了Adleman及中国同龄人的条件。 类似于Adleman成长的条件,在中国晚到了30多年。 想告慰钱老 钱学森大师,我们再稳定地发展十年、二十年(也给我们大致相同的时间,这才公平);先小康了,然后又受教育了的中国人,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检讨和改进教育体制,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批量地出现。    科学文化人才的零星出现,可以靠家庭环境、个人奋斗和奇遇(如武侠人物)实现,而批量出现一定要安定繁荣的社会大环境。培养人比发展企业更花时间,以中国体育为例,两代人吃饱了、吃好了,第三代人的身体素质上去了,金字塔的底层又广又实,再加上正确方略,奥运亚运冠军就批量出现了。   2 对见异思迁的宽容、对研究兴趣的尊重,是对潜在人才的爱护;   3 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出大师;   4 前辈大师对年轻人的扶持,“名师+明师”出高徒,这里的“明”,是开明的明;   5 很多科学家都曾为经费伤透了心,如果能不为科研经费发愁,不年年为申请花去 N%的精力,那真是愉快科研,那真是善莫大焉;   6 神童和学前教育并非必要条件,知识的富二代也不是必要条件。      还有更多的“悟”,请博友们补充。 关于 Leonard . Adleman的系列博文    1 一位狂热科学家的工作照 2 图灵奖得主是怎样炼成的-----侧应钱学森之问 3 他凭什么得到图灵奖 ? (在RSA中的贡献,+RSA科普) 4 一不小心,成了计算机病毒的教父 (科普) 5 奇思妙想,客串艾滋病免疫研究 (科普 ) 6 沧海横流,谁开辟了DNA计算? (DNA计算简介,科普)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参考文献   .Leonard M. Adleman On Distinguishing Prime Numbers From Composite Numbers, Annals of Mathematics, 117, 173-206, 1983. (with R. S. Rumely and C. Pomerance). Leonard M. Adleman,An Abstract Theory of Computer Viruses ,Leonard M. Adleman,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1990, Volume 403/1990.   Leonard Adleman, David Wofsy: Selective Depletion Of CD4+ T-Cells Elicits The Production Of CD8+ T-cells In Mice. Abstract. V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IDS. Flourence, Italy, (June) 1991.   Leonard Adleman, David Wofsy: T-cell Reconstitution Following Selective Depletion Of CD4+ T-cells. Abstract. Clinical Research, 39:2, 1991   Leonard M. Adleman Molecular Computation of Solutions To Combinatorial Problem, (Science, 266: 1021-1024, (Nov. 11(Nov. 11) 1994.)
个人分类: 人物故事|17471 次阅读|16 个评论
评丘成桐院士的“尤其我们中国人最缺乏的”
cjlinhunu 2010-11-22 08:43
丘成桐院士的一个演讲可以概括为:做好学问与四要素有关----立志、兴趣、不计名利、刨根问底。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最后一要素,他说:“ 尤其我们中国人最缺乏的 ,就是在做中学生或是大学生的时候, 没有将一个问题从头到尾仔细考虑清楚,并没有真正的全部了解,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 丘成桐院士说出了一个中国教育的主要症结。中国学生接受“概论式”的书本教育太多了。学习概论式的知识,学之骨架、学之皮毛,把思想、观点和方法的东西全部丢弃了,无血无肉、食之无味,学到最后,只剩下知识架构,兴趣全然丧失。亲自做一项科学研究,远比说教式教育,更有收获。专心一个问题从头到尾仔细探讨,远比什么问题都蜻蜓点水,更有效果。而且,这种模式应当从小学、中学开始,尽管研究的层次不一样,但应当养成这种深度思维。美国从小学开始就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大问题”的思考,这是有道理的,所看重的是这种深度思维的训练和兴趣的真正激发。 所以,中国要培养真正的杰出人才,应当坚守邱院士的忠言“ 刨根问底,将 一个问题从头到尾仔细考虑清楚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61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谈起: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杰出人才
cjlinhunu 2010-10-16 17:12
中国科技决策者应鼓励 中国科学家 大胆地设想,以兴趣为先,开展未知领域的研究。不能老跟在别人后面走,不能过分以利益为重。虽然科研行政化管理对于钱老(钱学森)主持的航空、氢弹等大工程类项目是很成功的,但这不一定放诸四海皆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应该鼓励更多自由空间。以下是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的经历和1999年诺奖得主《自然》刊文讨论科研创新。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的经历 2010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由两位原籍苏联,目前在英国曼彻斯特 (Manchester) 大学任教的安德列 · 海姆( AndreGeim )和康斯坦丁 · 诺沃肖洛夫( KonstantinNovoselov )获得。他们在材料方面制成石墨烯( Graphene ),它是已知的最薄的材料,它有可能在手机、超级电脑、太阳能触摸屏,发光板等领域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这个成果也进一步推动量子物理学的深入研究。 诺贝尔基金的委员会对他们的评语是: “ 他们很活泼,灵巧( playfullness ),在他们扬弃一些现有的科学理念,他们会漫无目标的在思考新的方向,有时他们的思考是典拆,不少时候是没有结果的。 ” 其实这两位获奖人有不平凡的经历,他们都是在苏联受本科和博士学位的教育。苏联继承了重视文化艺术和科学的传统,他们很早就表示追求科学真理的态度,也持有大胆、开放的研究作风。离开苏联之后,他们去了荷兰的 Nijmegen 大学,再转去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在他们成名之前,以他们的背景和学历是不可能挤进高等学府的殿堂,即顶尖大学。这对他们反而有好处,因为在这样的殿堂里,总要服从 “ 权威 ” 的指导,而限制了他们的大胆、创新的研究方向。 海姆( Geim )教授说: “ 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爱好 …… ,人们都说我是工作狂,但我喜欢我在做的科研,我们总是改变我们的科研课题,我们也尽量去了解别的成功结果,有多方面的兴趣,是很有乐趣的。 ” 从他们的经验,印证了只有勤奋,喜欢自己的专业,才有可能成功。 有很多人都说需求和实际价值是发明、创新之母,这个说法不一定是正确的,今年两位物理获奖人就告诉我们 “ 没有目标,好奇的工作,往往是发明、创新的主催力,大学研究就是向着一个未知的方向,功利主义的政策,往往得不偿失的政策。 ” 亚洲国家要培养出诺贝尔获奖者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要有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保守的政策,不论投下多少的资金,都不会有重大的发明和科学的突破。 大学需要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和管理模式,需要立足于长远效益,需要个性和特质。中国越来越多的行政化——各种评估体系、评价指标、竞争机制,各种级别和各类名目的计划、奖励、头衔,强加于大学,只会阻碍大学的发展,产生不了重大成果,产生不了大师级人物,培养不了一流人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行政化的东西强加于大学,可能会产生数量上的短期效应,但其弊甚大于利。 评1:高等教育过分强调科学技术功能与政治功能,而忽视文化传统和人本主义,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前者属于功利主义,后者则是以兴趣为中心。只有人本主义才是真正的优质教育。 评2:高校的科学研究过分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不利于自然科学的自身发展,很难出重大原创性的发现和发明,不利于尖端人才的出现。 评3:高等教育中过分强调对文化的选择,抑制了人才培养。文化是多元的,人才是各具风格的。人为的文化选择将精华都去掉,却把糟粕都留下,无怪乎培养不出天才。 评4:新形式下的“机械主义”和“八股论者”,就是那些不懂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规律,编制条条框框、作茧自缚者。 评5:纵观中国大学教育与科学发展。中国缺人才吗?不是。中国缺物质条件吗?非也。办世界一流大学和出世界级科学大师的希望在哪里?改善政策导向和现实环境,使中国科学家能够潜心做研究,不再疲于奔基金、奔项目、奔荣誉、奔关系、奔形式、奔数量。 评6:有人曾说“不会讲笑话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这句话颇有几分道理,兴趣是获取知识的第一良方,而幽默风趣就像润滑剂,对观点和知识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大学校长如今能够出口成篇,平易近人的玩风趣,确实是一大进步。而且在从从八股到八卦的转变过程中,更多受益的不是声名见长的校长,而是如沐春风的学生。 总评:政治化、行政化、功利主义会阻碍和抑制高等教育的发展,结果将“人才”变成“庸才”。 1999年 诺奖得主《自然》刊文讨论科研创新 应重视基础研究与科学教育;多鼓励自主性创新研究 11月1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了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AhmedZewail 的文章,就如何实现科研创新进行了讨论。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最近有人问我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我的回答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基础研究上,聘用最出色的人才。”在现代科学中,通过好奇心驱使而产生研究想法似乎越来越过时而不被人看好了。一些人更倾向于严格管理和规划研究——好像他们已经知道研究预期结果了似的,而这种在我看来是错误的想法甚至对科研经费的资助也产生了影响:人们太过重视应用型研究。我曾强调过,如果一个国家的科教和基础科研建设没有牢固的投资作保障,那么这个国家的科研创新无从谈起。 对于自主性创新研究而言,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的的相互合作很重要,而这样一种合作氛围不容许外界过多干涉,因为创新和官僚是无法和谐共存的。要想做到突破创新,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提供一套完善的、能激发人科研兴趣的教育措施,因为科研发展创新需要的是年轻一辈的灵感。其次,营造一个人才沟通交流的环境,这对创新想法的具体落实非常重要。第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研资源提供一定要跟上。国家和研究机构要为科研人才的创新想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资助并服务于他们,不能为“赶时髦”逼科学家投入到一些尽管热门但他们不愿从事的研究当中。 如今,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在试图努力实现创新,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基础研究和科教的关键作用;而现在,这种势头也在发达国家慢慢滋长起来。要知道,实现创新靠的是新想法、新知识,有了新想法,那些年轻人才有兴趣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科学网张笑/编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学森之问和施一公的核心竞争力
applechina 2010-7-1 17:51
2005年7月,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形成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2010年5月,施一公讲到’中国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这个人才是高端人才而不是普通人才‘。’是领军人才而不是项目人才‘。 钱老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对我们的学校,对我们的教育体制提出了疑问。施一公老师提出‘中国有能力引进领军人才’。一个质疑了内部的教育体制,希望从内部存在的问题修改,培养自己的杰出人才;一个提出从外面直接引进高水平的领军人才, 两个站在前沿领域的人,从内部机制和外部引进的方式从两个方面互补的解决了中国的人才问题。教育体制是一个庞大的机构,笔者认为,它的改革需要逐渐的有条不紊的改革,教育体制的弊端,逐步的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进行改革。科技人才的引进是一种较快捷的方式,领军人才的引进是重中之重,但是如果只引进杰出的领军人才,那么,领军人才和普通人才之间就会存在很大的空洞。如果能够同时引进不同层次的人才,并且相互搭配,会更加合理。 60年前,身为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教授的钱学森从美国返回中国,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中国不可能成为当今世界的原子能利用以及航空事业占一席之地。3年前,为普林斯顿教授的施一公从美国全职回到中国。 两个人同样在中国出生,在中国读高等教育,同样在美国名牌大学拿到教授位置,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相隔60年回到中国。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但是提到和关心的是同样的问题:’高端人才’或‘杰出人才‘。时隔将近60年,接近60年,接近一个甲子年,在学术界是一个轮回。60年,好像历史又重演了一次。 今天,我们群众受高等教育的普及度提高,国力也比60年前提升,国家比60年前更加开放。科学本来是无国界的,在下一个甲子轮回,再过60年,希望我们中国会有自己培养出来的杰出科技人才,也希望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蜂拥来到中国。中国成为科学的殿堂。
个人分类: 观点讨论|3333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师们都遵行“要做事不要做官”
SoSoliton 2010-6-30 16:41
当教书人不屑于教书,读书人不打算读书的时候,要指望由教书人和读书人构成的学校培养出所谓的杰出人才,那可能是痴人说梦了! “ 要做事不要做官。 ” 这是温家宝总理几天前考察浙江大学时给同学们的劝诫。总理在一所高校说出这句话,相信不光是说给大学生听的,也是说给高校老师听的。据说孙中山先生也说过: “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 今天总理再次告诫 “ 要做事不要做官 ” ,也许是他老人家意识到了读书人的价值追求、人生目标又有复古的倾向, “ 学而优则仕 ” 、 “ 读书做官论 ” 又有愈演愈烈的势头。而这种势头也许从某种程度上回答了几年前的所谓 “ 钱学森之问 ” :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先看看高校这座象牙塔里读书人扎堆的地方,有多少教书人在 “ 做事 ” ,又有多少教书人在 “ 做官 ” ;有多少教书人想 “ 做事 ” ,又有多少教书人想 “ 做官 ” 。在高校, “ 一个处长职位,竟有 40 个教授来争 ” ,这种 “ 咄咄怪事 ” 在高校已司空见惯,一点也不新鲜。在行政职务面前,教授们的清高和自傲都愿放下,处长竞争不成,副处长捞一个也不错,于是屈尊参加考试、答辩、民主测评甚至打电话、发短信、请吃饭、拉选票,四处讨好同事,八面逢迎领导,社会上职业官员的那一套都使上。这一方面反映大学教授的地位低下,还不如一个副处长,难怪有人说 “ 当个处长比评上教授更值得开心 ” ,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教授的价值取向在发生变化。当然还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 再看看高校的学生在想什么。向总理提问想从政的那位同学很具代表性,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以考公务员为例, 一个公务员岗位,往往有成百上千的大学毕业生去争,因为他们明白,公务员是通往做官之路的人 。与公务员相比,科学家这种很神圣的职业的吸引力就差远了。尽管每年考研的人数也在增加,但考研为做研的人是凤毛麟角,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缓兵之计,硕士阶段继续在朝公务员努力。另外,几十个博士竞聘一个公务员岗位的情况也常见诸报端。 “ 要做事不要做官 ” 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常人很难达到,因为常人很难抵挡得住做官的诱惑;这种境界往往要靠潜心学术的人去实现,而 学术人要想成为学术大师或钱老所期待的杰出人才,非遵行 “ 要做事不要做官 ” 不可 。举两个例子: 一、爱因斯坦极力拒绝出任以色列第二任总统    1952 年 11 月 9 日,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以色列总理古里安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一位记者询问爱因斯坦: “ 听说要请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您会接受吗? ”“ 不会,我当不了总统。 ”“ 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位置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您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您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 ”“ 不,我干不了。 ”   以色列驻美国大使也给爱因斯坦打来电话说: “ 教授先生,我是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古里安的指示,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您当总统候选人,您愿意接受吗? ”“ 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您向报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 ”   大使进一步劝说: “ 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也是教授呢。您能胜任的。 ”“ 魏茨曼和我不是一样的。他能胜任,我不能。 ”“ 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您呢! ”   爱因斯坦的确被同胞们的好意感动了,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委婉地拒绝大使和以色列政府,又不使他们失望,不让他们窘迫。不久,爱因斯坦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出任以色列总统。在爱因斯坦看来, “ 当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同时,他还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 “ 方程对我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   二、钱学森要求当官只当副    钱学森曾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后来要求改任副院长。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四十五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是院长这职务,按照现行体制,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包括生老病死,柴米油盐。举例说,底下要办一个幼儿园,也得让他拨冗批复。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这些琐事上,他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集中精力,专门抓业务。大师终究是大师,仅就这种胸怀与情操而言,在当代就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 天才就是集中精力的本领 ” 。很难想像既做学者又做官员还能把两者或两者之一做得很好!何况这两者的思维方式还有很大不同(如治学要求严谨,而做官绝对不能较真)。 什么时候我们的高校 “ 要做事不要做官 ” 的人多了,也许我们就能培养出钱学森先生心目中的杰出人才了。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975 次阅读|1 个评论
怎么成为三维科学家
xiaojunyang 2010-5-13 00:01
杨小军 于景元称钱学森是三维科学家,因为钱老首先有学科理论深度;第二有跨学科、跨领域的广度;第三有跨层次的高度。从这个角度看,钱老是一个三维科学家,我们现在科学家大部分是一维,二维也不多。钱老是真正的科学大师,一位难得的科学帅才。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从而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钱老首先是应用力学专家,他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钱老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 钱老在工程控制论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在回国前的1954年,美国出版了他的专著《Engineering 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紧接着此书的俄文、德文、中文译本在相关国家先后出版,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工程控制论》一书以其创新性、前瞻性而闻名, 对培养我国新一代自动控制方面的专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在国际上获得极高的声誉;该书在20世纪50年代是自动控制领域中引用率最高的专著。国际著名的自动控制理论专家在他2000年出版的一本书中, 一开始就引用了《工程控制论》序言中的一段话:这门新科学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完全不考虑能量、热量和效率等因素,可是在其它各门自然科学中这些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控制论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定性性质以及整个系统的总的运动状态。如果我们着眼于物理世界三个要素的分析:物质、能量和信息,那么控制论只研究信息与控制,它不讨论能量和物质。由此可以看出钱学森早在1954年已经把研究的着眼点转到信息与控制方面了。 钱老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 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老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并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及其方法论。 在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所取得的成就,使钱老具有了极大的学科理论深度。回国后,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系统工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给予了钱老跨学科、跨领域的广度。90年代后期,钱老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并对他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进行了深刻思考,提出了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等理论及方法,而且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从而成为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达到了跨层次的高度。 钱老深系祖国、深系人民,深系民族的振兴、深系国民的教育。他将他的大成智慧思想,应用于祖国的教育,致力于培育杰出人才。 从钱老的科学研究历程可以看出,要想成为三维科学家,首先,要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具有足够的深度,能够达到学科的前沿,研究前沿问题,解决前沿课题;在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后,其次,在实际的大课题中,遇到各种各样、甚至跨学科、跨领域的难题,能够自己迅速寻求到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深度和学科面的广度;要达到跨层次的高度,必须得停下来思考,只有发自内心的、深刻的思考,才能最终带来思维高度的提升。当然,要成为 三维科学家,心中必须要有伟大的信念、深刻的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钱老的信念:Nothing is final !!!(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Knowledge was boundless(学无止境);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 。 钱老的爱:中国大学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和音乐艺术家蒋英教授婚姻美满,夫妻恩爱;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 。 钱老的 无私奉献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伟大国家;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 。 相比之下,现在的很多科研人员,很少有潜心钻研、思索的了。在我认识的教授、博导中,几乎没有自己写论文、做实验的了,很多都是走向行政岗位,或者只是拉拉项目,挣挣外快。真正能够停下来思索的很少,学而优则仕,这是非常悲哀的景象。这些科研人员中,有很多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他们大多只走到第一维,有些甚至还没有走到第一维,就停下来了。因为他们这时停下来就能仕,就能早点占据那个位子,就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大的权利,而后也就大都不搞研究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一个原因吧。 引用请注明出处:杨小军,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3539.
个人分类: 探讨交流|50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讨论]钱学森之问与人才怪癖
blueyye 2010-4-8 11:59
钱学森问及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可知道如今既缺乏判识杰出人才的伯乐,更没有适宜杰出人才成长的环境,难道还指望杰出人才像竹笋一样辈出?何况杰出人才也不是能培养出来的。 正如不可能有集运动员的体格、演员的容貌、科学家的智力、哲学家的智慧于一身的完人,也不可能有听话的大师。人才自有思想,不会人云亦云,既不会阿谀奉承,也不会溜须拍马,于是无人欣赏,领导更不喜欢,为在环境中生存,难免会生出种种怪癖。 如同事物失去顺利生长的环境,当社会不能让人才顺利成长时,冒出的人才就只能像是黄山上长奇松、岩石缝出怪苗,有就不容易,还想要杰出?更别求全责备了
个人分类: 学术讨论|301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十年师兄熬成父,一夜师妹成师母:回应陈龙珠兼答“钱学森之问”
JYH64J98Y99H 2010-2-21 15:03
相关背景: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 钱学森之问 。它其实 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亟待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 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 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学森认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 冒 不出杰出人才。 据 统计,国家最高科技奖自 2000 年设立以来,共有 14 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 11 个是 1951 年前大学毕业的。 有材料说, 2006 年 温总理就 这一问题,专门听取国内最著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有关教育专家的意见,遗憾的是,他们的回答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教育官员乱弹琴,一厢情愿定课程。 学者追名编教材,出版逐利印教辅。 小小娃娃负担重,书包改成拉杆包。 公办教师开私塾,童叟无欺不二价。 东西千篇进头脑,南北一律进课堂。 文学教授谈高考,数学教授讲奥数。 外语教授走四方,心理教授玩心战。 德育刚有新起色,心育反添新负担。 朝三暮四有典故,三好五好四更好。 小学生苦作业多,大学生哭就业难。 口头反对产业化,实际步入产业链。 教育市场品种多,一切全为取高分。 家长慷慨如范伟,买拐言谢称缘分。 社会办学乱插手,公务教师穷折腾。 成败荣辱潜规则,揠苗助长埋祸根。 学校高墙像监狱,课外活动比商场。 教育像个大市场,教育像个大官场。 教育像个大工厂,教育像个大赌场 。 教育像个养殖场, 教育堪比名利场。 教育正处转型期,换季时节乱穿衣。 年纪大的是学生,年龄轻的是老师。 三十出头是教授,年近六旬副教授。 十年师兄熬成父,一夜师妹成师母。 校长列队迎小秘,学生停课为陪舞。 九荣九耻有民主,满堂学官无学者。 校长到系算视察,立个科长是提拔。 教授竞聘副处长,教师病故亦逝世。 学生家长被绑架,博士教授托盛世。 豪华校门进聊大,观光电梯看人大。 假引人才有北大,汉芯造假上交大。 商业贿赂在兰大,后来居上数武大。 挪用公款炒股票,巨额亏损有天大。 学术造假如川大,新闻调查到浙大。 长江学者被举报,焦点访谈西交大。 北外华科上师大,此起彼伏影响大。 经济腾飞堪称奇,科教误国罪过大。 开口修建大学城,闭口科研搞量化。 普通老师像孕妇,一胎只生一个娃。 高等学校有奇才,像猪像狗像藏獒。 科学研究结硕果,一窝产下十八崽。 八仙过海各有招,教育竞争不缺少。 百里挑一公务员,百万雄师拼国考。 硕士败军成博士,博士败军成博导。 博导败军封大师,大师远不如老师。 学界常有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大学宗旨要明晰,大学品性宜珍视。 牛津剑桥好榜样,哈佛耶鲁当为师。 大学信念别扭曲,大学权力莫旁落。 人才培养有规律,大学功能不异化。 高深学问需宁静,欲求大师勿喧哗。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独立精神任鸟飞,自由思想凭鱼跃。 系统思想三尺剑,大成智慧五车书。 紫气东来出机杼,智者乐山仁乐水。 鬼斧神工张家界,出神入化九寨沟。 五岳独尊是泰山,黄山归来不看山。 杰出人才何处觅,观山看水听物语。 高校改革须猛药,官员首当成职员。 专家学者是业主,职员实乃保洁员。 行政机构搭舞台,著名学者唱大戏。 莘莘学子奔谁来,哺英育豪靠教员。 指鹿为马真荒唐,本末倒置究可哀。 村里书记刚喝死,市里局长又醉死。 酒色财气入俗套,清心寡欲出圣境。 民贵君轻留遗训,天下为公有明示。 民生民权和民族,家事国事天下事。 国家利益无上高,人民教育为人民。 教育革命有真谛,矫枉过正需反省。 恢复高考真英明,七七七八传美名。 鱼龙混杂泥沙下,溪壑无厌沉渣起。 鲜花误插牛粪上,骄子错嫁幸运儿。 嘴尖皮厚腹中空,头重脚轻根底浅。 无病呻吟唤风雨,哗众取宠弄玄虚。 口蜜腹剑小鸡肠,弄虚作假大排场。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 三部砖著窃一家,一床锦被全遮盖。 抄袭剽窃太猖獗,鸠占鹊巢享其成。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沛公。 大风起兮云飞扬,教授治校宜先行。 宪法法律来保障,投石问路合国情。 安得人手持一票,平庸校长被下台。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育人才。 教育犹如大餐桌,杯具洗具实在多。 文人雅士重平仄,无知无畏奈我何! ( 附陈龙珠先生原文: 中国教育到底缺啥?)   谈中国教育改革的文章,我已有一段时间大多只是看标题和作者姓名,基本不去看其全文。为什么?我觉得没有太多的新意,更因为在众多的文章和谈话中,提得最多的是中国教育模式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思想的人。   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定位主要是哪个年龄段形成的呢?改革开放后大约有15年的时间,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攻博或进修的学者,绝大多数是按照我国教育体系培养且被选派出去的青壮年人,他们中的不少人现在不是在国内外的科教界做得相当的出色吗?反过来,设想一下,对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生长并完成全部初等和高等教育的学者,若他们到现代中国长期从事科研工作,我们能肯定他们能获得与其留在本国工作所获得的同样业绩吗?   值得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若中国教育模式真地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思想的人,则国民遵纪守法的比例应该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更高才是啊,可现实是这样吗?除腐败和违法手段、方式的形形色色、层出不穷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社会时尚,无不反映出这些并非少数的人们具有着高超的思想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尤其是对具有教育和研究双重职能的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确实需要。但是,仅在校园里改,能行得通吗?在搞清了整个社会最缺什么且找到具体的强力措施着手解决之时,我们再来谈中国教育的后续深化改革之路,或许并非难题!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3747 次阅读|3 个评论
培养人才,要有多样化的模式
brbaba 2009-12-11 17:20
核心观点:培养模式创新将是未来10年中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创新的难点与关键。我们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可能的选择   钱学森先生在晚年对中国教育的深深忧虑和思考,或许是这位大科学家留给我们最沉重的一笔遗产。这笔遗产让总理感到很内疚,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自责与反省,让国人触动与深思。   我作为一名大学管理者,面对这一课题有时会有这样的心态:一是觉得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所大学所能为的;二是觉得培养世界一流的杰出人才,这个目标似乎离我们还比较远,因而缺少一种直接的和现实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当然,这样的心态是错误的。中国的学生是一流的,这似乎是世界的公认。而拥有一流学生的大学在培养一流人才上能够大有作为,也必须大胆改革和探索。   从大学自身来讲,我以为培养杰出人才有三个方面是关键的,或者说是必要条件。   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杰出人才,没有一个统一模式,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在学习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的模式,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可能的选择。   我认为,在经历了10年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与调整之后,培养模式创新将是未来10年中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创新的难点与关键,也是中国的研究型大学逐步形成自己发展特色与成熟模式的时期。模式创新决定我们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和杰出人才。多样化的模式创新之目的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样化的选择,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批判思维,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和每个人的批判思维。一个只会被动接受知识、只会相信书本和权威的人无法去创新,无法成为杰出人才;而一所在制度和环境上不鼓励批判精神、不鼓励挑战权威和定论的大学也无法培养出杰出人才。   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认识到这一点或许简单,但要做到却实在不易。如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这样的标准和要求审视我们的大学教育,包括我们的课堂教学、考试环节、考核评奖、教育方式、管理制度、大学文化,等等,需要改变和改革的地方可以说比比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能够作为的地方同样比比皆是。   激发学生和大学的创造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但在一个被浮躁与功利色彩笼罩的社会变革时代里,又该如何激发与呵护学生的创造激情,如何让我们的大学更具创新的激情,这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这确是一个难题,又是一个简单命题。它难,难在我们要改变自己、超越自我甚至是要超越社会的现实,还难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它简单,简单在不需要经费的投入,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既然激情对于培养杰出人才如此重要,我们要破解的课题就是:如何让我们最具激情?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那一次次忧虑而急切的追问应该是对我们所有人去不断创新的鞭策与激励。 来自:人民日报
个人分类: 杂谈|2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怪才=杰出人才?
dwh5607 2009-11-23 23:24
北京大学别出心裁地率先推出了校长实名推荐制,社会反响强烈,但褒贬不一。无论如何,这是个创新,是个进步,是件值得欢呼的事件。 据说,北大此举之目的,乃在于在全国范围内物色怪才。笔者对此感到新鲜,怪才,一定与怪人不同。中国不乏怪人,但也确实缺少怪才。不过,我们的办大学的目的,大概不是为了培养怪才吧? 最近,我看到刚刚公开的大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一次谈话,他提到一个问题,被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称为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我注意到,钱老这里提的是杰出人才,而非怪才。 杰出和怪,其含义是有区别的。杰出者,才能出众者是也。有人评价,钱老是世界范围内十年一遇的杰出人才。但钱老并非怪才。由此不难明白,怪才,不等于杰出人才。像北大这样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应该把精力花在培养杰出人才上。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些怪才的确被拒之于高校门外,对国家也是一种损失,可以通过改革高考制度入手加以解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大郎时代不需要杰出人才?
大毛忽洞 2009-11-12 10:25
武大郎时代不需要杰出人才? 北大原副校长:现今不需太多钱学森般杰出人才 (中青在线 - 中国青年报) 言外之意,这位前北大副校长说我们的时代是武大郎时代! 众所周知,武大郎的店里,是绝对不聘用高大的人,也绝不允许高大的人冒出来。 不愧是北大官场练就的高人,高,实在是高!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416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所理解的高等教育
liux831 2009-7-9 10:40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高等教育就像坦克,总有盲角,不能触及,甚至难以描绘。 大家来探讨,很有益。 转载--- 高等教育的任务很艰巨! 高等教育的任务很艰巨。这里的高等教育主要指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 本科:一般83门课程。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高等数学,高等物理,统计学等。从意识发展看,虽然初二就开始有主动意识,但大一基本还是中学生水平,主动意识还不够。大二大约有50%的同学萌动爱情意识并有行动。大三专业课蜂拥而至,有的同学考研意识增强,加足马力考研,大四想到了就业。所以,高等教育有点无能为力。 硕士:现在有50%左右的人专业发展。导师的影响也充其量有50%。学校或研究所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但是,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多重的。高等教育难免留下遗憾。 博士:本来是培养进入前沿的先端人才。可是:(1)有的博导没有博士学位;(2)有的博导没有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思维;(3)有的博导没有经费。再加上,有60%的博导认为:我有足够的能力培养博士,高等教育的任务给大打折扣。 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查: 1.多少本科生属于优秀? 2.多少硕士有科学家的素质? 3.多少博士进入了世界前沿? 有一点还需要考虑,有的学生先天不足,甚至后天无补。 我自己的学生比较熟悉情况。我仍然认为高等教育的任务任重道远。我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考察了三个学生,一个来自美国,一个来自日本,一个来自以色列。都给我留下深的印象。 美国的学生说毕业后去做中学老师,但他适合做科学家。 日本的学生来自东京大学,他说会日本后也不比东京大学的博士有优势。 以色列的学生方向换了两次,失去了成为先端人才的大好时机。 可以把学生成型和就业和发展简单分开,那高等教育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619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