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反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李约瑟谈科学家与暗杀犯、毁灭者
antiscience 2010-3-27 16:47
绝大多数科学家都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感觉良好,通常不会在意自己所做的科学会给社会、后代带来什么,更不愿意外行对科学说三道四。科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有这样的一段话,相信中国科学家会觉得奇怪: 还有另一种麻醉剂,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麻醉剂。看不到人生的悲剧性的一面,不认识神圣观念在世界上的作用,不知道人类保持正义而进行斗争,那就是我所说的受了科学麻醉剂的毒害;在今天,其危害性就要比前原子时代更加严重得多了。那些科学家们把宗教以至哲学一概都斥为无稽之谈,一心只想充分发挥他们作为数学物理学家或实验生物学家的才能,还要引导别人走同样的道路;而对于政治问题闭口不谈,也不想想他们所生存的那个社会是怎样利用他们的创造发明的。这样的科学家确实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成为麻醉剂,成为暗杀犯,成为一切无辜人民的毁灭者;其危害之烈,远远超过了犹太的希律王。所以,我们要千万注意,不要过份强调宗教是人民的麻醉剂这种说法;今天科学的麻醉剂也正在造成同样严重的危害。 (李约瑟. 四海之内: 东方和西方的对话 .劳陇译. 北京: 三联书店,1987, 170-171) 李约瑟反科学或者很反科学吗? 随你怎么认为。 如果科技工作者还有良知的话,就应当想想科技的伦理问题。合格的科学家应当做对他人或者子孙后代无害的研究工作,或者做害处尽可能少的研究工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51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什么人在反对转基因?
wliming 2010-3-18 20:12
转基因,我们该信谁?   作者:方玄昌   《科学新闻》2010年第5期社论   两会期间,有关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追根究底,这一轮讨 论起因于此前的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 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   与以往由绿色和平组织高举反对转基因的旗帜不同,这一次反对转基因一方 有三个引人注目的阵地:著名经济学家 郎咸平 领袖群伦、网民以 乌有之乡 为 依托、最后是由 曹南燕、蒋劲松、江晓原、刘华杰、吴国盛 等人发起的《关于暂 缓推广转基因主粮的呼吁书》。    这三个阵地的守卫者,没有一位是转基因技术方面的研究专家。   与此同时,主张推广转基因技术的一方做出了回应。杨晓光(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与黄昆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 全委员会委员)联名发表文章《转基因抗虫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具有同样的食用 安全性》。   尽管发表在前,但《转基因抗虫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具有同样的食用安全性》 很有针对性地回答了稍后发出的《关于暂缓推广转基因主粮的呼吁书》提到的公 众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即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回答是: 已有充分的证据证实,两种通过安全认证的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同样 安全。这一结论与呼吁书中所陈述的是相反的。   出于对立场不同的怀疑,公众难以判断这两方观点孰是孰非。但认真研读 呼吁书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中存在一些明显违背事实的表述。比如,文章开 头就下结论这意味着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行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 国家。而事实上,美国大规模种植转基因玉米已有14年的历史,美国80%以上 的玉米是转基因产品;另外,美国目前已批准6个转基因水稻的种植。   另外,呼吁书的一些表述明显违背科学。比如转基因不是杂交,自然 界里从来不存在转基因生物,它是按照某些人的意志合成的人工生物。事实上, 转基因在本质上与杂交技术并无差别,只是前者对于目标基因具有更明确的选择 性。   呼吁书还指出,目前不正常的是,某些鼓吹转基因水稻的专家和部门 选择性地利用各种数据向公众保证转基因水稻是安全的,认为当事者应该向 公众澄清自己与该项目是否具有利益相关性。然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 国粮农组织、欧盟委员会、美国科学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英国王家医学会 在内的众多国外权威机构都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风险并不比其他食品更高, 反而可能更低。我们也很难想象美国这些研究机构会拿自己国家民众的生命和健 康开玩笑。   长久以来,一方面是绿色和平组织的负面宣传,另一方面是科学家的正面推 介,而媒体在此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这导致中国乃至于世界上大多数公众,针 对转基因问题都已经堕入云里雾里。但无论如何,转基因时代已经来临,公众已 经到了自己做选择的时候。是相信科学家和权威研究机构,还是该相信公民质疑 者和社会活动家?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的逻辑选择题。 (XYS20100317)
个人分类: 社会|1387 次阅读|2 个评论
答案揭曉:究竟是哪些人在散佈反科學謬論?
jiangjinsong 2010-3-10 10:22
在博文 猜猜看:這些反科學謬論都是哪些人說的? 中 我列舉了許多貌似極其荒謬的反科學觀點 語帶玄機地讓大家猜猜都是什麽人說的 這種腔調暗示著陰謀 而且許多人對科學家大牛的著作很熟悉 猜出了許多 這樣許多本來可能會批評的朋友就有點膽怯了 這種做法好像有點不厚道 無論如何 我現公佈一下答案 以後有時間再討論這些論點究竟是否正確、合理? 因為即使是大牛科學家說的話 也未必就一定正確 1, 不存在科学方法这种东西。 免疫學家Peter B.Medawar, The Art of the Soluble, London: Methuen, 1957,p132 化學家James B.Conant,Science and Common S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1, p45 生物學家Lewis Wolpert and Alison Richards, A Passion for Sc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p3 2, 现代科学只存在于今天并且也只适用于今天;它更像是股票市场上的一种投机而不是探索自然真理。 生物化學家Erwin Chargaff, Heraclitean Fire: Sketches from a Life before Nature, New York: Rockefeller University Press,1978, p138 3, 新知识只有在成为社会知识之后才是科学。 昆蟲學家、社會生物學家E.O.Wilson, Naturalist, New York: Warner Books,1995,p210 4, 人们既不能把观察到的现象也不能把所观察现象的性质归结为某个一般物理学意义上的独立实体。 Niels Bohr,轉引自Abraham Pais, Niels Bohr's Times , in Physics, Philosophy and Po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1, p314 5, 物理学的概念基础是人类心灵的自由创造。 Albert Einstein,Out of My Later Year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1950, p96 6, 科学家并没有发现自然界中的规律,而是把规律赋予了自然界。 數學家Jacob Bronowski, Science is Human in The Humanist Frame, ed. Julian Huxley,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1961, P88 科學家原文為我們 7, 科学由于具有完全的客观性而已经得到普遍尊重,但是它不配得到这种尊重。 數學家、科學管理專家Warren Weaver, Science and People ,in Paul C.Obler and Herman A. Estrin, eds., The New Scientist :Essays on the Methods and Values of Science, Garden City, NY: Anchor, 1962. p104 8, 把科学家描绘成思想开放的人,认为他们全凭证据来支持和反对某种观点,这是胡扯。 對生物化學家斯滕特的採訪,見: Lewis Wolpert and Alison Richards, A Passion for Sc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116 9, 现代物理学建立在某些根深蒂固的信条的基础上。 物理學家Brian Petley,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Bristol: Adam Hilger, 1985, p2 10, 科学共同体容忍无确实根据的假设。 進化生物學Richard Lewontin, Billions and Billions of Demons,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44,No.1(9 January 1997 ):p31 11, 在任何历史时期,被作为可接受的科学解释而被忽略了的东西,既具有社会决定因素又具有社会功能。 進化生物學Richard Lewontin,神經生理學家Steven Rose,and 生理學家Leon J.Kamin, Not in Our Genes:Biology ,Ideology and Human Nature, New York: Pantheon, 1984,p33 以上的這些觀點及出處, 引自: 史蒂文夏平, 怎麼成了反科學? 一種文化?關於科學的對話, 杰伊A拉賓格爾 哈裡柯林斯 主編 張增一 王國強 孫小淳等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 116,133-135 過兩天對 yjagh 的留言進行評論 发表评论人: yjagh 删除 回复 1, 不存在科学方法这种东西。 ___ 举个反例比如数学推导就是种科学方法 9, 现代物理学建立在某些根深蒂固的信条的基础上。 任何学科都有其一些基本的,不需要证明的假定,这样说似乎也没错,只是怀有这种质疑的人不妨问问看有哪种理论是可以证明其所有定理的? 新知识只有在成为社会知识之后才是科学。 如果地球上人都死光了,任何科学也随之消失吗? 先评论这3条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3030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不必擔心轉基因
jiangjinsong 2010-3-6 16:46
先是發明了農藥 忽悠得大家接受了它 後來大家發現以科學名義保證的農藥其實挺危險 然後再說我們有辦法 可以轉基因 再說轉基因就算可能有風險 總比我們天天吃農藥好吧 您這可是自願吃轉基因的 您還有什麽選擇嗎? 現在擔心轉基因的朋友 也不用害怕 將來還有更厲害的狠角色來代替和補充它 那時就會說轉基因當年不是也有許多人反對嗎? 還不是推廣成功了 所以你們反對新技術的應用都是徒勞無功的 況且你們要是不接受新發明 那就只好繼續忍受轉基因 你願意嗎? 我們就在這科學的不斷發展中 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182 次阅读|15 个评论
科学网上的“科学”家
华明 2010-3-5 12:00
科学网上有不少写博客出奇地勤劳的博主,有几个还是著名的科学家。这里称他们是科学家,因为他们的博客以科学为主题,经常性地对科学发表高论。下面列举2个例子:【注,GOOGLE关键词搜索不一定合理,不过也多少反映了一点现状。】 Results 1 - 100 of about 11,000 from www.sciencenet.cn/blog for 科学 周可真 . ( 0.45 seconds) http://www.google.com/search?num=100hl=enlr=q=%E7%A7%91%E5%AD%A6+%E5%91%A8%E5%8F%AF%E7%9C%9F+site%3Ahttp%3A%2F%2Fwww.sciencenet.cn%2Fblogaq=faqi=aql=oq = Results 1 - 100 of about 1,070 from www.sciencenet.cn/blog for 科学 蒋劲松 . ( 0.07 seconds)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enas_q=%E7%A7%91%E5%AD%A6+%E8%92%8B%E5%8A%B2%E6%9D%BEas_epq=as_oq=as_eq=num=100lr=as_filetype=ft=ias_sitesearch=http%3A%2F%2Fwww.sciencenet.cn%2Fblogas_qdr=allas_rights=as_occt=anycr=as_nlo=as_nhi=safe=images 估计科学网的读者都比较熟悉两位的作品和思想。大概是我天资较差,从他们的文章中我从来就没有读懂过啥大道理。小道理可能有一个,那就是有些人崇拜科学主义,把科学神话,忽视科学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云云。 我就不懂,那是多了不得的事,犯得着那么大动干戈地大做文章?一方面,那种问题哪里都有,包括在欧美日等发展成熟的社会。另一方面,你要说理写一篇文章就够了,不够就把原文改动一下再版也行,犯得着那么辛苦地一篇又一篇吗? 要是有真正新鲜的内容,也对得起科学网的编辑和读者们啊。 然而,对中国社会来说,主要问题不是所谓的科学主义,而是普遍缺乏的科学精神。 要是博主们有时间和精力,有社会责任感,就应该以宣传科学精神为己任。至少在下次批驳科学主义的时候,讲究点实证精神,把问题给具体细致地分析一下,相信会受到读者们的欢迎。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506 次阅读|3 个评论
当心数字垃圾对现代社会的污染
华明 2010-3-3 12:22
刚才,我在周可真老师的网上很不客气地留下一些话,可能有点过份了,【后面有拷贝】,这里向他道歉。我反感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写下的很多文字。 周老师最近发表了大量的关于科学主义,科学与哲学等主题的文章。个人认为周老师的很多观点是不成熟的,对一个哲学教授来说反复地发表那种文章是很不严肃的行为。【说明】 武夷山老师写了篇关于垃圾的文章,【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598 】于是我就联想起数字垃圾,因为这个问题也是很严重的。做为一个学者,我们都应该对自己公开发表的文字负责任,应该考虑它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参考: 周可真老师的文章: 科学主义盛行于历史领域的危害性】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133 我在后面的两个评论: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华明 都啥乱七八糟啊,科学和哲学矛盾起来了,我看你别教书了,误人子弟啊! 估计很多网友会同意我的观点,只不过大家不说而已 博主回复:您暂搞不懂的,只是您搞不懂不要说其他人也都搞不懂,相反,我相信许多人知道我在说什么. 您不会清楚 现代知识领域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或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矛盾关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华明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拜托了,周老师。以后你的文章我都可以忽略不读,不评,但是 你以一个大学教授的身份在科学网上不知疲倦地发表着非常不成熟的的论调,也应该考虑一下社会 影响。昨天看到有人在谈论现代社会垃圾的问题,依我看,文字垃圾也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 学者,研究人员,需要珍惜网络资源,而不是象编了一个死循环似的,不断地向互联网倾销文字垃圾。 【说明】通过GOOGLE搜索在科学网上的记录,关键词为 周可真, 科学主义, 查到516个记录。 http://www.google.com/search?num=100hl=enlr=q=%22%E7%A7%91%E5%AD%A6%E4%B8%BB%E4%B9%89%22%2C+%22%E5%91%A8%E5%8F%AF%E7%9C%9F%22+site%3Ahttp%3A%2F%2Fwww.sciencenet.cn%2Faq=faqi=aql=oq =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歌唱科學
jiangjinsong 2010-3-3 09:25
俺的學生給俺推薦的, 的確很科學的說! 有人說俺反科學 俺比竇娥還冤啊 科學 俺的名字叫科學! 請跟著唱: 歌唱科學 歌詞: Lyrics: Science is the best tool ever devised For understanding how the world works Science is a very human form of knowledge We are always at the brink of the known Science is a collaborative enterprise Spanning the generations We remember those who prepared the way Seeing for them also If youre scientifically literate, The world looks very different to you And that understanding empowers you Refrain: Theres real poetry in the real world Science is the poetry of reality We can do science And with it, we can improve our lives The story of humans is the story of ideas That shine light into dark corners Scientists love mysteries They love not knowing I dont feel frightened by not knowing things I think its much more interesting Theres a larger universal reality of which we are all apart The further we probe into the universe The more remarkable are the discoveries we make The quest for the truth, in and of itself, Is a story thats filled with insights (Refrain) From our lonely point in the cosmos We have through the power of thought Been able to peer back to a brief moment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universe I think that science changes the way your mind works To think a little more deeply about things Science replaces private predjudice With publicly verifiable evidence (Refrain) 【本科學按:有暇將做簡單點評,不保證都是贊同的話,呵呵】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803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學主義者是什麽人?
jiangjinsong 2010-3-2 22:04
他們不是壞人 也不是笨人 許多人知識淵博智商很高精通專業 很有禮貌熱心公益不隨地吐痰甚至可能很幽默 但是他們缺乏對時代精神的批判 是一些主流社會中的高尚人群(感謝房地產商的絕佳命名) 缺乏想像力 就像土摩托在一篇博文中 不斷地抱怨一樣 不這樣做您還能怎麼樣? 他們總是認為歷史將按照眼前這段曲綫的切線方向 直線前進永不拐彎(參考福山,呵呵) 他們總是過分看重當下似乎不可抗拒的力量 就好像中國古代社會中某些士子 做夢也只能想像如何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功名 也像歐洲中世紀某些教士那樣 認為天下的學問只能是在托馬斯阿奎那的體系裏面細心推導 今天的科學主義者唯一的想像力就是 想像科學技術的進步解決所面臨的一切問題 其實 歷史的發展從來都出乎意料 當年投奔延安的青年 永遠想不到革命成功後 自己會被同志當作特務幹掉 高唱從來也沒有什麽救世主的叛逆者 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要早請示晚彙報 當年爲了顛覆經院哲學的精神壟斷 冒險探索的科學先驅們 做夢也想不到科學今天會變成資本的幫兇 當年領袖們的夢想是北京滿城都是大煙囪 今天生態文明的理想已經開始爲人們所接受 當年魯迅等人恨不得滅了漢字 用拉丁字母代替 今天漢字的優越性越來越為人所認識 鬼佬學漢語越來越起勁 宗教改革的領袖們怎麼知道 新教倫理推動的資本主義 會發展到今天這樣背離宗教的地步? 吊詭的是 這種想像力欠缺的另一面 就是邏輯能力的薄弱 這使得他們總是有意或無意地偷換概念 利用科學的權威 走私偷運形形色色的偏見以及特殊群體的利益 他們喜歡將只能在很局限的特定領域中有效的規則 強加到其他 地要將所有人的思想格式化 恨不得人人都是方腦殼 可是生活總是更加豐富多彩 總是出乎意料 永遠超出他們狹隘的視野 總有無法還原的複雜現象 女性主義科學哲學家桑德拉哈丁指出 與主流人群相比 邊緣人群具有更為優越的認識論立場 不是因為邊緣人群更有知識、智商更高 恰恰相反 在主流社會的標準中 邊緣人群的知識被當做迷信和胡說八道受到排斥 邊緣人群所擅長的技能被當做微不足道的把戲 主流社會的規則從一開始就嚴重地歧視邊緣人群的認識論地位 例如某些科學主義者以中醫理論和概念並無解剖學對應物 而貶斥中醫是偽科學 其實就是偷偷地把解剖學當做衡量一切醫學概念是否實在的標準 從來不去反思解剖學的視角並不是唯一可能的視角 不去思考解剖學對人體認識的局限性 沒想到此外還存在著其他豐富多彩的多元視角 邊緣人群正是因為其獨特的生活和實踐方式 由於他們與主流人群迥然不同 利益關係 甚至完全衝突 結果就很不容易受到主流社會偏見的束縛 更進一步 他們常常感到 主流世界觀和認識論總是在羞辱他們 總是在不斷強化他們痛苦的合理性 因此他們往往本能地懷疑主流觀點 雖然他們的(主流形態的)教育不足 往往難以(向主流社會)表達他們的懷疑和批判 其中少數勤勉的幸運兒一旦加入了主流社會 又背叛了原來的族群 也就喪失了能夠批判主流觀點的獨特視角 只有那些始終無法或者不願加入主流社會 又有足夠的能力發展相對完整話語體系 的邊緣人士 才有可能顛覆既有的話語霸權 揭示新的真理 而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人們事後往往無法理解 那些博學而聰明絕頂的主流人士 爲什麽不能認識到如此顯然的真理? 人們不知道 真理的發現絕非僅僅與純粹認知相關 它與價值、利益緊緊糾纏在一起 扎根於人的生活和實踐方式之中 我們其實不是發現了現成的真理 而是人類新的生活方式 讓新的真理展現了自己 真理的揭示總是與人對未來的籌畫 與理想生活方式的構想密切相關的 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理解 爲什麽認識論總是與倫理學不可分割 也可以理解在亞裏士多德那裡 真爲什麽會從屬於善 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看似靜觀的純粹理論工作中其實澎湃著實踐的熱情 仰望星空總是與詩意地棲居緊密相連 既然認識是鑲嵌在人生之中的 觀念的變化就不可能完全通過理論的說服 社會變遷所蘊含的現實力量可能遠遠超過邏輯的雄辯 先知總是不被認可 太早的預言總是被當做惡意的詛咒和熱昏的胡話 而等到真的被廣泛認可的那一天 其實是更加深沉的杯具 因為那些经过浴血奮戰所獲得與捍衛的真理 那些需要人類最偉大的智力艱難打造的藝術精品 早已被當做傻子才會懷疑的陳詞濫調 喪失了一切的技術含量 真理一旦變成了現成的結論和神聖的教條 就喪失了其解放的力量 搖身一變成為新的壓迫工具 成為既得利益者的幫兇 於是我們又再次需要新的瘋子和流浪詩人 西西弗斯的石頭永遠推不完 真理的獲勝就是最大的失敗 而避免失敗的最大訣竅 就是永遠堅定地站在被羞辱被蔑視的失敗者一邊 天之道 損有餘而補不足 道者反之動 今天 向科學霸權挑戰 算得上是 助天行道 在挑戰主流文化的意義上 反科學主義者才是伽利略和培根精神的真正繼承者 【本科學按:仍在修改中,歡迎板磚,】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262 次阅读|18 个评论
哲学家们,能否少一点空谈?
华明 2010-2-26 10:38
科学网上弥漫着一股反科学的思潮,很让人费解。 其实他们在本质上大概是反对一些对科学无限崇拜的人,反对把科学知识视为绝对真理的观点,不过,他们在反对一个极端的同时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知道是有意而为之,还是啥别的原因。 最不让我看好的是,那些反对的文章很少分析具体的问题,比如谁是反对者,反对者的具体观点是啥,哪点不对,等等等。这就是为何我在周可真的长篇哲学大论之后留言,希望他们少些空谈,多分析些问题。【1】 没想到还被他给误读了,在另一篇反腐败的文章里面拿出来说事。【2】 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根据我的观察,他们基本上是没有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或者缺少必要的知识背景。对于那些空洞无边的文章,实在是只有一声叹息。 【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6302 周可真: 科学怎样才能变得更科学? 【2】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596 周可真: 中华民族什么时候才算是最危险的?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682 次阅读|4 个评论
坚决支持[科学网编辑部]封除张xx博客的正确处理
jitaowang 2010-1-20 09:00
科学发展 举报 原来以为这事早已过去,尽管还有反科学人士在我的博客中进行欺骗和骚扰,也公开予以揭露就是了。最近又有人公然以备份为名一再坚持转载因触犯三根红线而被 封除的三篇张 xx 博文。这样 三根红线的规定实际上就等于形同虚设。因此我建议 采取适当措施删除被转载的 三篇张 xx 有违于人类科学史上业已公认并得到实践认可的科学理论 博文。但不要封除转载者的博客,也不要删除转载者的其他转载,以示区别对待。 衷心感谢有人提醒我,可以采用举报方式。因此我把本博文同时转发给 ,仅供参考,兼作举报使用。 王季陶 2010-1-20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2471 次阅读|3 个评论
伪科学和反科学的特征:[无知+无理]
jitaowang 2010-1-19 10:00
科学发展 搞伪科学和反科学的基本特征就是: 1. 单纯的 并不要紧。科学家和教师都有责任去消减 。 从另一方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着无知(应该称为不知道)的方面。搞伪科学和反科学的特征之一就是明知是 却要伪装成 有知,弄虚作假等等。于是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以张 xx 的例子来说,他连热力学中最基础的卡诺循环都没有真正弄懂,就属于 。这就好像是一个小学毕业生连最基本的 加减乘除 都不懂,可以称为 。这和没有念过书的人不懂 加减乘除不一样,我们不能说他们是 ,而仅仅是不知道 或没有学过。 2. 就是搞伪科学和反科学的基本特征。首先他们根本就没有正确的理论。这也就是 。 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没有经过实验或事实的考验,也包括经受不住时间(历史)的考验的理论。却谎称是正确理论,甚至妄图推翻经过实验或事实的考验,也包括经受不住时间(历史)的考验的正确理论。这就是 。 以张 xx 的例子来说,指出他的所谓重新定义把卡诺热机篡改为所谓TV功机等核心基本错误时,张 xx 连一句学术答复都没有,而是使用谩骂、人身攻击、威胁、欺骗等手段对付评论人。这样就改变了性质,成为非常典型的伪科学或反科学的 。 由此可见,单纯的学术理论错误不要紧,改了就好。旁人也会等待。当事人一时想不通也不要紧,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进行学术讨论,直到弄清是非,服从客观真理。切切不可 。 3. 检验科学的最高标准是实验和事实的检验,当然也包含了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国内外搞伪科学和反科学的都拿不出任何真正的实验和事实依据,从而是违背这根本的一条,也最害怕这一条。我们判断什么是伪科学或反科学是也必须把这一条作为根本。 4. 郝云龙先生在我发表了维权声明以后就删除了他擅自转载我的博文,这是一个进步。尽管 郝云龙先生说: 学生也没有伪科学或反科学意图,也就无所谓掩盖与否。 但是郝云龙先生至今 始终坚持转载被 因触犯三根红线 而封除的张 xx 伪科学或反科学的博文这是事实。针对多个批评或劝告的评论不作回应也是事实,这都是错误的,事实上表达了 郝云龙先生 某种程度上的 伪科学或反科学意图或倾向。仍然希望 郝云龙先生能及时删除转载的 张 xx 伪科学或反科学的博文。 如果 郝云龙先生 要表达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进行学术讨论。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2602 次阅读|3 个评论
“正统派”个人维权声明
jitaowang 2010-1-18 15:27
科学发展 -- 维权声明 1. 本人在科学网上的博文正熵产生原理(普及版)从未一稿二投或一稿多投。 2. 按 2008 年 4 月郝云龙博士生的博士论文( 2008 年 6 月 26 日郝云龙说没有通过专家审查,现在通过与否不详)的标准,本人只能属于熵的热力学正统派。本人在此严正声明:不同意被泛化派的郝云龙先生擅自转载本人的博文正熵产生原理(普及版)。本人不同意郝云龙先生把本人的任何博文和他转载的所谓泛化派博文一起放在他的博客中。本人更不同意郝云龙先生把本人的任何博文和他转载的被 因触犯三根红线 而封除的张xx伪科学或反科学的博文一起放在他的博客中,以掩盖郝云龙先生自己的伪科学或反科学意图。 3. 本人(王季陶)严正声明:要求郝云龙先生自即日起在 3 日内删除郝云龙先生擅自转载本人(王季陶)的博文正熵产生原理(普及版)。否则一切后果和责任将全部由郝云龙先生负责。 4. 本声明同时复制在郝云龙先生转载本人(王季陶)的博文评论中作为告知用。 王季陶 2010-1-18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1696 次阅读|2 个评论
“泛化派”煞是了得
jitaowang 2010-1-18 08:14
科学发展 -- 泛化派 敬告各位学者千万不要得罪熵的泛化派。 一. 物理圈子中的王云平老师建议的科学讨论五项原则: 讨论要就事论事。 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讨论中不要假定自己 100 %正确,说话要留有余地。 要凭证据说话,特别是反驳对方观点或现有理论的时候。 遇到摆事实讲道理的有效质疑,应该要积极应对。如果不能答复,可以选择沉默。但在给出有效反驳之前,不适宜继续宣传被质疑的学术观点,因为它很可能误导读者。 科研工作者都明白,学术成果一旦公开,任何人都是可以质疑的。被人质疑很正常,要理性地面对其他人的质疑。 我非常赞成。可是眼前一条也不适用,根本就没有科学可以讨论。因为我们已经被纳入正统派。正统派的熵根本就不是 泛化派的熵,如何讨论? 二. 万一正统派讨论不赢,想搬出祖师爷作为救兵时,只能请克劳修斯老爷爷一位祖师爷。当心! 泛化派的 祖师爷可是一大堆呀。结果肯定是要把我们的祖师爷从坟墓中掘出来,打个稀巴烂。泛化派的祖师爷都是近代年轻得很。说不定现在 30 刚出头就成为第 1001 位祖师爷了。 三.再次恳请泛化派高抬贵手,留给正统派一口饭吃吧。这熵可是热力学正统派的金饭碗和命根子哪。一旦泛化派和伪科学或反科学人士联起手来,正统派就得等死! 四.昨天正统派不得已做了讨饭派,如今又得成为等死派!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一搏。集中力量把泛化派中要搞伪科学或反科学的人士先行打翻在地。这叫正统派的先死而后生的策略,不得已而为之。顾不得 科学讨论五项原则了,先求生存了。可怜哪, 正统派连骂人都不会的,当然也不想骂人的。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175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成了可怜“讨饭派”
jitaowang 2010-1-17 15:53
科学发展 可怜的讨饭派 近日看到科学网上有人转载被 封除的张张树风三篇伪科学博文。 今天我看了一下这位博主的部分博文,从博主简历知道:这位转载的博主在 2008 年 4 月是一位农学博士 ( 申请中 ) 博士生,博士论文的课题是《生态系统 _ 熵 _ 健康》,当时博士论文没有通过专家审查。目前的情况我不了解。 从所附的博士论文中的几句话, 在克劳修斯熵出现后的一个世纪里,热力学熵的正统发展远没有泛化熵的速度快。 103 页 自从克劳修斯于 1850 年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及 1865 年引进状态函数-熵,并从数学上严格证明了熵增原理、完成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量化问题之后,熵概念便很快被泛化,成为众多学科发展的关节和引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 70 ~ 80 种熵分别应用于生命科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生态学、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自然、生命、思维、社会各个领域中。 106 页 我立刻就恍然大悟,所有的学术讨论都是无用的。我们是正统派,而他们可能也包括搞伪科学或反科学的人士都是泛化派。我衷心希望所谓泛化派的人士能够和伪科学或反科学的人士划清界限,否则我们这些正统派的科学家都要被清除到科学网和科学界以外了。 在此,我只能提 的最低要求: 立即删除被 认为违反三根红线而封除的张树风伪科学的博文。 这是泛化派博主转载张树风伪科学一博文处的评论。其他博文后还有更早一天的评论,但至今都没有看到泛化派博主的任何回应: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ouke ip:172.21.233.* 想死灰复燃,可惜物理理论上死灰复燃是不可能发生的 张树风:从科学的信徒到伪科学的创造者。希望有人写书总结一下。 发表评论: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taowang 我本人坚决支持 对 xxx 的这次正确行动。也希望不要有人因再转载这类博文而触犯 的 三根红线 规定。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2303 次阅读|2 个评论
警惕反科学人士的欺骗和骚扰
jitaowang 2010-1-13 14:38
今天上午打开博客,发现有一名游客公然假冒 在我的博客中留下两份内容基本相同的评论:(见灰色) ========== 发表评论人: 科学网编辑部 ip:119.32.30.* 科学网博客事宜 -- 发送人 : 科学网编辑部 2010-01-12 20:59:63 王季陶老师: 您好! 因您在博客中发布属于 个人学术理论 的博文,不符合科学网相关管理规定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5127 ,您的博客已暂时被取消在最新博文和博客首页各栏目显示,限制期限为一周。 请您于三日内删除 个人学术理论 相关博文。您可以将相关博文发布到科学网论坛《个人学术展示区》。如果您再次在博客上发布上述内容,或者三日内未删除相关内容,编辑部将关闭您的博客,并取消您的注册账号。 科学网编辑部 ========== 当然还是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这就是他的 游客 身份。我立即向 作了举报和联系。随即 加以删除。删除后是:(见绿色) ========== 标题:主题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发表评论人: 已删除 此评论已被科学网删除! =========== 同时科学网编辑部还告知:(见红色) 科学网编辑部与您联系时会使用 科学网编辑部 用户名登录科学网(而非游客身份),或者会通过邮箱 blog@stimes.cn 以邮件形式与您联系。 如今,个别的反科学人士穷途末路,什么欺骗,假冒,骚扰的卑劣手段都可能采用。为了提高各位博主的警惕,特此告知。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1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语丝:植物所首席造谣员和反科学文化人联手造谣
zbt92 2010-1-10 07:00
作者:   方舟子   后面这篇奇文,是从一贯挂着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吓人的头衔在网 上散布谣言的蒋高明的博客转来的,据说是一个名叫侯福龙的人发表在《世界博 览》上。我检索了一下,是有一个叫侯福龙的人经常在《世界博览》上发一些 科技报道,但没有查到这篇报道,大概是刚刚或即将出版。从北大哲学系网 站查到侯福龙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2006级硕士生,导师就是著名的反科学文 化人吴国盛。在吴国盛的博客上还有此人在2009年毕业时与其聚餐的照片。所以 这是反科学文化人的党羽发的造谣文章。   几年来国内媒体发表过无数妖魔化转基因食品的报道,但是姿态如此赤裸、 手法如此下作的,还是很罕见的。其中有关转基因的谣言,都是重复过无数次的 陈词滥调,我此前也已多次驳斥过,在这里无需再重复。此文比较新鲜的是公然 造我的谣。他们无法正面回应我的驳斥,只能采用造谣抹黑的手段,两次造谣说 我受雇于美国某生物公司,并言之凿凿:以学术打架斗士闻名的方舟 子,是打着科学家的名义为美国生物转基因公司唱赞歌的典型;他的周围形成了 大批的拥趸者,也在暗中结成了强大的利益链条。   显然,其逻辑是,你是美国某生物公司的雇员,所以要为美国生物转基因公 司唱赞歌,所以你的科普是不值一驳的。如果这种逻辑能成立,全世界生物技术 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只能闭嘴。就算这种逻辑能成立,也不适用于我,因为说我受 雇于美国某生物公司发表言论,根本就是谣言。我自1999年起就成为自由人,不 曾受雇于任何公司。与生物公司勉强扯得上关系的,是在2001~2003年期间曾经 兼职给美国加州一家生物信息公司审核、评估论文数据,美国称为独立顾问 (Independent Consultant),但是第一那不属于公司雇员,第二那家公司的业 务和生物技术、转基因毫无关系,第三那也是六年前的事了,和我这几年的所作 所为何干?我如果受雇于美国转基因公司要为其某利益,应该去妖魔化中国自己 研发的转基因产品才对,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大中国转基因技术与美国的差距,让 美国转基因技术一统全球。所以,我们不妨学着问一下:你们这些人拼命地诋毁 中国转基因产品,是不是暗地里受美国某生物公司的指使啊?   这篇报道还捏造了我的一些言论,什么转基因水稻大鼠、小鼠都能吃,为 什么人就不能吃呢?,什么对于支持转基因的人,都归为无私的、正值的和 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请问我在哪篇文章里发表过这些以严谨的科学逻辑 推测出的确凿的科学结论?据说是亦明剥壳总结的。要总结我对转基因 食品的观点,不自己去看我的有关文章,反倒要给那些匿名诽谤我的网上文章当 二道贩子?对方学家亦明躲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威尔士人文大楼的某个角 落数年如一日炮制出来的那些造谣传谣、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罗织罪名诽谤我 的长篇大论,反科学文化人当然要吹捧其为对当今中国的一大贡献。不过, 除了反科学文化人,大概也没有几个人会有耐心去阅读这些表现了精深的文献 考证功力,心理分析功力,逻辑推理功力,这份功力,做史学家,做记者,都是 一流的大作,虽然亦明不停地用各种各样的马甲到处为自己吆喝(愚蠢到连南 卡罗来那大学威尔士人文大楼的IP都不知道掩蔽),也读者寥寥,甚至连我本人 都懒得去读了我本来对这些以研究方舟子为毕生事业的方学家的心 血还有一点欣赏,可把它们当成文革时期的大批判文章的珍稀遗物,后来眼见越 来越臭越长倒了胃口。   这个欺骗读者说自己从中国大陆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所学专业在生命科 学领域;从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专业是分子生物学。本人在国际学术刊物发 表本专业科学论文多篇,发表这些论文的杂志包括那个曾专文介绍方舟子学 术打假的美国《科学》,却在南卡罗来那大学人文大楼语言系上班的文傻 有多深厚的生物学背景,我举两个例子读者就清楚了:第一,此人曾经声称 核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第二,此人现在正在长篇累牍地为肖传国辩护、为武 汉肖氏法院叫好这大概是义务帮闲,和反科学文化人在网下为肖传国站台不 同。   顺便说一下,那位被反科学文化人吹捧为科学界内部反转基因的另类中 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薛达元教授其实也是对生物技术一窍不通的文傻: 1994至1997年在南京大学地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 的研究;1998年底至2000年底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研 究领域为国家公园管理政策与经济机制。他还有一个身份是绿色和平组织的 科学顾问真正是受雇于反科学组织,大家可以明白为何此人如此偏执地反 对转基因了吧。   首席造谣员蒋高明和首席骂街员傅德志都是中科院植物所的极品。在这次植 物所国际评估中,傅德志被评为倒数第一,研究组被解散,这是植物所做得最正 确的一件事。蒋高明的评估成绩不知如何,如果这位屡屡在媒体上表现其对生物 学基本知识的无知、散布谣言、让中科院植物所丢人现眼的首席造谣员也能被解 职,倒算得上植物所做的第二正确的事。   从当年清华剽窃教授刘兵指使其学生柯志阳整我的黑材料可知,反科学文化 人培养研究生当打手,由来已久,这次又是个证明。现把北大反科学文化人的研 究生及其导师名单公布如下,提醒大家的注意。   2007硕士 许国荣 刘华杰   2007硕士 叶金洲 吴国盛   2007硕士 陈凌霄 吴国盛   2007硕士 熊姣 刘华杰   2007硕士 李墨秋 苏贤贵   2007硕士 张美丹 苏贤贵   2006硕士 侯福龙 吴国盛   2006硕士 沈萌溦 吴国盛   2006硕士 宋果 苏贤贵   2006硕士 徐保军 刘华杰   2008博士 李文靖 吴国盛   2007博士 刘胜利 吴国盛   2006博士 周奇伟 吴国盛   2006博士 姚大志 吴国盛   2006博士 肖磊 吴国盛   2005博士 张东林 吴国盛   2004博士 张卜天 吴国盛   2004博士 柯尊科 吴国盛   2005硕士 刘大炜 苏贤贵   2004硕士 陈欢 吴国盛   2004硕士 刘国琪 吴国盛   2004硕士 龙金晶 苏贤贵   2004硕士 下上 刘华杰   2003硕士 周正国 刘华杰   2003硕士 周祥 苏贤贵   2003硕士 王耀华 吴国盛   2001硕士 陈国强 刘华杰   2001硕士 张东林 吴国盛   2001硕士 王键 吴国盛   基因为谁而转   记者:侯福龙 来源:《世界博览》   一场并不新鲜的科技伦理争论,被一纸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悄然唤醒。这 里,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与商业利益、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知情参与、国家的粮食问 题及生态环境,又一次交织在了一起。   正文   北京的冬天寒气逼人,天气状况和蒋高明教授的心情有几分相似。坐在香山 脚下的办公室里,满脸愁容的他向记者娓娓道来这个冬天发生的大事件--农业部 为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证书,预示着转基因大米搬上餐桌 已为时不远,此事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担忧。转基因水稻其利在商,对于食用者 和整个生态环境而言,弊大于利!蒋高明教授言辞坚定。   蒋高明教授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生态学家。这次农业部颁发 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在科学界内部,只有他和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 院薛达元教授,对该证书的获批、其商业化种植前景提出了公开的质疑;此外, 绿色和平组织也对此事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媒体一片沸腾。   面对大众和媒体的呼声,以华中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传媒中心为代表的国内科 学界,通过撰文对此事进行了辩驳和澄清。另外,人民网还于近期邀请了三位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就转基因水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毒理学评价方面,转基因水稻的大鼠试验结果表明,对试验动物未见不 良影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杨晓 光,以确凿的动物实验数据,推测出转基因水稻对人体没有负面影响,长期食 用也没有任何危害!   受雇于美国某生物公司的方舟子也指出,转基因水稻大鼠、小鼠都能吃,为 什么人就不能吃呢?尽管迄今还没有以人为实验对象的转基因食物实验,但是方 舟子以严谨的科学逻辑推测出了确凿的科学结论。   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 已。   谁动了上帝的种子   在欧洲传统中,任何生物作为上帝的作品,都是神圣的;而转基因技术则是 企图干预上帝精心的设计,按科学家的意愿再创造和改造生物。   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合成,水稻的基因组中'转'入一个外源基因片段,这 个水稻就会生长出特定的蛋白质。吃了这种水稻的叶子,害虫就可被毒害致死。 这便是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蒋高明以科普式的语言给记者解释道。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时代的标志之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1983年, 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第一次培育出了转基因烟草,标志着转基因植物的诞生。 1994年,美国孟山都生物公司推出了转基因大豆及转基因番茄,并获得美国国家 准许的推广资格,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就此开始。   以孟山都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公司在生物产品商业化应用的前景下应运而生。 时至21世纪,转基因农作物产品作为生物公司的主要商品之一,已成为世界贸 易竞争的主角。生物公司商业化研发并生产转基因作物,引领了植物转基因技术 发展的潮流,又为公司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从而形成了一套动力机制。中 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赵功民研究员告诉记者。   然而,就在商业化生产的同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引发了一系列科技伦理方 面的争议。抛开人类能否干预自然、扮演上帝的角色不说,单是发生在1998年的 转基因马铃薯事件就让全球民众恐慌了一把--英国科学家阿派特普斯陶伊教 授在电视节目上宣称,用某种转基因的马铃薯喂养大鼠,会导致大鼠体重及器官 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被损坏。   该事件是第一个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案例,它使得人们对转基因的抵制从 英国波及到了整个欧洲。查尔斯王储曾这样说,人类企图插足某个神圣的领域, 然而我不打算让朋友和家人食用转基因食品。   查尔斯的言论得到了很多公司以及欧洲民众的响应,此后,关于反对转基因 技术和转基因生物实验的呼声和活动就没有停止过。因此,欧洲得转基因技术一 般仅限于实验室,在商业化种植方面则较为保守。而在生物技术公司大行其道的 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商业化种植都较为积极。   但是,争论不曾停止。   奇妙的科学共同体   1998年,阿派特普斯陶伊教授的实验结果并没有获得业界科学家的认同, 相反,有很多生物学家指出其实验的漏洞,并指责其结论不够严谨;当然,英国 皇家学会最后组织专家调研,也没有完全推翻他的实验结论。该事例成为了华中 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传媒中心反驳蒋高明教授的例证。   博文《蒋高明对转基因的质疑可以休矣》有这样的句子,由于普斯陶伊的 实验工作差错百出,其结论是不可信的。随后,其所在的研究所宣布劝退普斯陶 伊,并声明不再对其言论负责。这个10年前已有定论的事件,现在还被蒋博士和 其他一些人拿来炒作,显然是很不严肃、很不负责的,有'忽悠'公众之嫌。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著名黑猩猩研究专家珍古道尔在最近发表的著作 《希望的收获--食品安全关乎我们的心灵》中写道,普斯陶伊教授被除名后,有 些科学家出面为其辩护,极力维护其科学家的人品;他的文章也在著名医学杂志 《柳叶刀》上重新发表。一方是生物技术公司的商业利润,另一方是人类、动 物和环境的健康,争论会持续下去。珍古道尔在无意间揭示了科学领域的一个 关键性问题。   1962年,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 革命的结构》中对科学共同体进行了全面的定义--有共同的探索目标、掌握着 大致相同的文献并且接受相同的科学理论的一群科学家,就组成了一个科学共同 体。如果以政治作比喻的话,科学共同体相当于党派,科学革命则相当于政治制 度的变革。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替代另一个的过程,库恩将其称为 科学的革命。比如,牛顿和爱因斯坦就属于不同的科学共同体,因为他们对物 理学的基本假设持不同观点;如果他俩能见上面,一定会吵得面红耳赤。   现代社会,以生物技术公司为背景的转基因科学家群体,也形成了奇妙的 科学共同体。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田松副教授告诉记者,研究某领域的科学 家,绝对不说该领域的坏处,只有说他好,才会拿到基金,拿到课题。而个别有 道德感的科学家,即使站出来,指责自己领域的问题,也会迅速地被边缘化,被 这个领域所抛弃;所以从科学共同体内部反思本领域的科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 是一个悖论。   这就解释了普斯陶伊被除名的根本原因--他的实验引起的恐慌使转基因公司 损失惨重,也使受雇于生物技术公司的转基因科学家群体丧失大量资助。   受雇于美国某生物公司的方舟子,在倡导转基因方面呼声颇高。从2001年开 始,方舟子就公开发文,极力支持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转基因食品在中国的销售。 有关人士指出,以学术打架斗士闻名的方舟子,是打着科学家的名义为美国生 物转基因公司唱赞歌的典型;他的周围形成了大批的拥趸者,也在暗中结成了强 大的利益链条。   方舟子对转基因植物的观点,在一个名叫亦明剥壳的博客中阐述得十分详 尽。亦明将方舟子的观点总结如下:其一,转基因食品安全、绿色、营养全面, 而且能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对此,在国内销售转基因食品,完全可以不加标注; 其二,反对转基因的人都是无知的、反科学的、制造恐慌和玩弄阴谋的分子;其 三,对于支持转基因的人,都归为无私的、正值的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而对 于基因污染问题,方舟子的观点是,不能排除转基因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基因污染, 即使污染了,也无所谓。   亦明是一位神秘的人物,我们谁也不知道此人的真正身份。不过从他的文 章看,他有深厚的生物学背景,在专业领域内应该做得很出色。而且,此人对方 舟子的研究,表现了精深的文献考证功力,心理分析功力,逻辑推理功力,这份 功力,做史学家,做记者,都是一流的。他对方舟子的剥壳,是对当今中国的一 大贡献。田松副教授告诉记者。   从普斯陶伊与方舟子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科学共同体维护其团体利益的过 程,就是剔除异己的过程。 '干什么的吆喝什么',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 员会三分之二是搞转基因的科学家,很多人持有转基因专利,或正在申报专利, 有些还有自己的转基因公司。在生物安全委员会里,环保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 非常少。蒋高明阐述道。   无处安放的公众   我们曾多次检测过超市出售的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转基因成份,但是包 装上并没有注明;或者虽有注明,但是并不显眼,对消费者有一定的误导性。 绿色和平组织北京办事处农业项目负责人方立锋告诉记者。   绿色和平组织从2001年我国进口国外转基因玉米、大豆开始,就一直关注转 基因的食品的安全问题。对于本土化种植的转基因棉花、木瓜等作物对环境的影 响、基因污染等,该组织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调研。   方立锋提出的是一个公众对科学事件知情权的问题。科学家和大众之间的 鸿沟由来已久。现代社会,学科发展愈来愈精微细致,以至于同一学科不同分支 的科学家之间,都难以进行交流,更别说大众和科学家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朱 效民副教授告诉记者。   因此,才出现了以方舟子等人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者,认为只要是科学,就是 对的、好的、毋庸置疑的,而把公众当成纯粹的科学盲,认为公众没法理解科学、 科学家就可以为公众做出决定--对转基因食品不予标注的建议就是例子。   现代的科学家和以前的科学家有根本的差别,工业文明前的科学家也是哲 学家,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时候仅仅是出于人类的好奇心;而现代科学家和利益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科学已然成为了资本的'帮凶',科学家也仅仅变成了一 种职业。田松副教授这样说。   而现代的人类,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创造的生存环境,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 --技术摆置着人,并强求自然。一般的科学家作为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只会赞 颂科学的好处,但是却少有人言及科学的另一面。朱效民副教授说,爱因斯坦 二战时建议美国发展原子弹;但是战后又公开宣传核武器、核反应的危害。他的 作风代表了科学家的良知。他接着说,科学本身是双刃剑,但是科学家应该有 责任和义务告诉公众科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以转基因作物为例,转基因的鼻祖英国向来都遵守潜在风险原则。比如转 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在当下表现不出来,但是可能在后代中表现出来,这就 叫潜在风险。也就是说,在转基因种植不能排除潜在风险的情况下,科学家和政 府一般持谨慎的态度。   对于相关科技政策的决定,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一种共识会议的形式, 对科学进行大众科普,科学家将科学知识、正面和反面的科学后果讲述给参与的 公众。   共识会议对科学议题的讨论,完全是公开、透明的。选择权最终交给公众, 科学家、科学知识仅仅作为背景呈现。朱效民副教授这样说。   而在我们国家,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证书只由农业部、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 来决定。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彭于发教授比喻道, 水稻转基因安全证的颁发就像结婚证一样,没必要把这个'结婚证'发布到网上, 让大家都知道。言下之意,转基因是否安全,也是科学家和农业部的事情,和 公众没有关系。   但是公众是科学后果的直接承受者,公众有权利知道转基因作物的危害; 公众也有权利参与转基因水稻的审批过程中。蒋高明教授告诉记者。   国际性转基因安全管理条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中明确指出,转基 因生物的决策过程,公众有绝对的参与和决策权。2000年,中国在该议定书上 郑重签名;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议定书。   然而,中国公众在重大的科学事件中,尤其类似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颁发这 样的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仍旧是不明朗的。   有罪的证据   田松副教授还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往科学在中国的姿态往往是无罪推定式 的,也就是说,只要不能证明某具体科学有害之前,则视其为无罪的;而如今, 科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迫使人类不得不对科学采取有罪推定的态度,即在证明其 无辜之前,则视其是有罪的,要谨慎对待其结果的应用和推广。《卡塔赫纳生物 安全议定书》也提出了类似的谨慎原则。   和三位应邀到人民网的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委员的声音不同,以蒋高明、 薛达元、绿色和平组织为代表的呼声令人担忧。他们不是方舟子所谓的没有严谨 的科学根据,他们也不是方舟子眼中不懂科学的愚昧公众。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国外早就争议不断,不止转基因马铃薯事件一个案 例。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 肾脏具有毒性。2008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小白鼠的 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这等 于转基因作物种植在法国的永久废除。   蒋高明教授介绍道,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一方面,而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 境的破坏,即基因污染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999年的帝王蝶事件、 2001年备受关注的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2年的转基因玉米混进美国 大豆事件、2006年转基因大马哈鱼逃逸事件,等等,都成为转基因作物实验 或商业化种植过程中,基因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典型案例。   赵功民研究员说,基因污染无异于核扩散,原因在于它是世界上惟一能够 不断增殖、扩散且又无法清除的污染。更进一步,赵功民研究员将转基因技术 诞生以来所关涉的伦理问题归结为三个方面,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基因污染和基因武器。前两者就现状而言,争论较为激烈、需谨慎对待;而 基因武器则是对未来的预测而言,防患于未然。   薛达元教授在2000~2002年,针对在我国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了严谨的科学论文。   绿色和平组织的方立锋将该论文的核心内容总结为:转基因棉在短期内克服 了棉铃虫,但是其它害虫成为主要害虫、并更为猖獗,因此使用农药不会减少; 另外,随着种植时间增加,棉铃虫就会适应这种棉花,转基因失去了其效用。由 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转基因并不能解决减少农药使用的问题,相反,转基因 种子公司成了棉农的主宰者。   转基因科学家、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的专家专家们,闭口不为大众科普 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而是以科学家十足的底气,预测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 对人体无任何损害。这种科学的态度,应该接受公众的质疑。   绿色再革命的困境   以人口大国印度为代表的 绿色革命,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利 用杂交的方法改良种子、改善灌溉技术、使用化肥和农药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粮 食产量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我国的杂交水稻,也在全球绿色革命的范围之内。   1990年,在全球粮食理事会部长会议中,代表们首次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 命的概念。2008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全球粮食安全高级会议上重申了农 业生产再次革命的迫切性。潘基文指出,时下全球粮食危机初步显现,凭借第一 次绿色革命的相关技术及农业生产改进为增长中的人口提供粮食,已经显得力 不从心。   田松副教授指出,工业文明的典型特点就是向自然的无限掠夺,矿产、石油、 森林、土地都成了人类榨取价值的对象,当代人实际上是在从子孙后代手里抢夺 资源。第一次绿色革命就是个典型的例证,最初看起来皆大欢喜,是新的技术凭 空导致了粮食增产,但是在十几年后,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当初的增产,可以看 作是从十几年后掠夺来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之所以失败,原因也在于此。   因此,转基因技术被列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技术系统之列。生物科学家认 为转基因最大的优势在于: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解 决粮食问题。   然而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事实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蒋高明教授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转基因巨头游说下,阿根廷政府放 弃传统粮食生产,改为转基因大豆(抗农达)商业化种植,该国成了开发转基因作 物的最大实验室。遗憾的是,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转基因大豆单位面积除草剂 和农药用量,不但没有像他们鼓吹的那样降低下来,反而上升了。传统的谷 物、小扁豆、豌豆和绿豆田几乎消失殆尽。阿根廷整个国家的粮食主权拱手交给 了转基因巨头。   农药污染依旧、生态环境破坏、粮食主权堪忧,这就是发展转基因作物种植 的直接后果。   由此可见,解决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转基因水稻并不是唯一之计、更不是 长远之计。 (XYS20100108)
个人分类: 三峡|6014 次阅读|1 个评论
当技术化为宗教,当科学已成神学【轉】
jiangjinsong 2010-1-6 22:26
当技术化为宗教,当科学已成神学 时间: 2009-11-05 15:38 来源: 本站 作者: 蔡历 点击: 54次   在 教科书中,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科学技术与宗教、神学之间就象黑颜色与白颜色一样界限分明,不仅如此,而且宗教、神学是落后的东西,而科学技术则是先进的东 西,人类抛弃宗教、神学而选择科学技术是一种进步,是历史的必然,这样的观念被认为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不容置疑的真理。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不仅不是真 理,而且是一种幻觉,大家被误导甚至欺骗了,技术与宗教之间,科学与神学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是现在,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的宗教特征,科学的神学 特征,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可以这么说,技术就是21世纪的宗教,科学就是21世纪的神学;现在的技术专家就是中世纪欧洲的牧师和传教士,现在的科学家就是 中世纪欧洲的神学家。 宗教和神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迷信,盲目、虔诚地相信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相信上帝等各类神的存在,认为上帝和神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现代社会,大 家都不相信上帝了,不信神了,也会富有优越感地嘲笑以前信神时代的无知和愚昧,至于其原因,大家一致认为是科学技术发展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碎了上帝, 宣告了其死亡。然而,我们(尤其是欧美基督教文化圈)打碎了上帝,却没有打碎自己迷信的心理,只是转移了迷信的对象而已,由上帝转移到科技。如果说中世纪 欧洲是一个迷信上帝的时代,那么当前21世纪的全球则是一个迷信科技的时代。 本质上,对人类来说,迷信上帝以及其他一切神灵是一种盲目的他信,盲目地相信人类自身以外的力量能够帮助自己解决一切困难;迷信科学技术则是一种盲目 的自信,盲目地相信人类自身的智慧可以解决由于放纵贪欲而导致的一切困难,人类自身的智慧可以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贪欲。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然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全球的人们产能满足 感,相反的是,人们的物质欲望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甚至其速度比物质生活水平还快。欲望不能满足便是痛苦,于是大家便寄希望于科学技术再次发 展,创造更多更新鲜的物质财富去满足高速膨胀的欲望。尽管人类物欲的膨胀速度可能比科技的发展速度还要快,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但是 大家还是相信科技的发展速度能够解决经济发展速度问题,能够解决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一切问题,这是什么?这就是迷信,迷信科学技术的力量,这和迷信上帝的力 量没有本质的区别。 大家知道,现在全球的政府对碳排放问题都很关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一个全球政治问题。抛开这里边各国之间相互推诿的争吵甚至别有用心的阴谋不谈,碳 排放只所以在现在引起全球人们的如此关注,原因在于这是关乎全球人们生活质量甚至生死存亡的一个大事。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在大气层中不断积聚会导 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甚至使人类无法生存的改变。所以,我们必须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那么二氧化碳是怎么产生的呢? 主要是大规模燃烧煤、石油以及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人类大规模燃烧化石能源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起先是18世纪前期蒸汽机发明以来开始大规模燃烧煤 碳,接着二十世纪初开始大规模燃烧石油。从浅层次看,二氧化碳排放大规模增加是科技驱动下的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从深层次看,是人类物欲迅速膨胀的结果。 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其最终驱动力都是人类不断膨胀的物欲。只有控制、节制人类的物欲,才能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到釜底抽薪。然而,目前全球主 流的碳排放解决思路还是依赖技术的发展,迷信科技的力量,人类已经深深陷入技术宗教中而无法自拔。 说技术是一种宗教,其原因还在于,技术信仰象宗教信仰一样引发了惨烈的战争,宗教战争是不同教派之间所谓的圣战,而技术战争则是在人类与养育了人类之 间的大自然之间展开,所谓的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其实质是对大自然开战,对其进行改变。在现代化的意识形态下,是强调征服自然的,改造自然的,从自然 中攫取财富的,而且还愚蠢地假设,征服一个自然的局部、改造一个自然的局部、从自然的一个局部中攫取不会影响另外的局部。自然固然是存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和 生活的局部,因为自然不是为人类而存在。但是,人类还是从自然中诞生了,这个事情本身说明,自然中存在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局部存在。但是,欲望无限的人 类,却在梦想着把自然的全部都变得适宜于人类。于是在攫取财富的驱动下,以科学技术为工具,对自然的一些局部进行不停地征服,改造和攫取。而这些征服改造 和攫取正在慢慢地破坏掉那些适宜人类生存的局部。譬如我们的水和空气均被污染,我们气候在变暖,我们的生物同伴在加速减少。从这个意义上将经济发展和科学 技术是屠杀人类母亲-----大自然的刽子手!那么以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为导向的现代文明也可以说是屠杀自然的文明。 如果说,此前人类迷信上帝的原因是对自己的智慧盲目不自信,那么现代人类迷信科技的原因则是对自己的智慧太盲目自信。盲目不自信固然不好,但是盲目自信可 能更糟糕。哪种方式最好?答案是中庸之道!这是中华文明传统智慧的结晶。人们,全世界的人们,必须从古老的中华传统文明中汲取营养,才能找到应对全球变暖 以及其他现代化之病、经济发展之病的良方。实事上,关于人类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25个世纪以前的老子就给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无为。道可道, 非常道,人类可以窥探大自然的一部分运行规律,但是人类的智慧无法、无力明了大自然全部的运行规律,对这一点,人类要做到自知者明。既然,你无法、 无力去窥探自然的道,那么理性的选择就是放弃这些无谓的努力,去顺应自然,去无为。如果你不自量力,狂妄到要去驾驭自然,必然招致灾难,所以,老 子说教导我们要绝学无忧、弃圣绝智。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中国为什么科技不发达了吧。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是理性早启,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看透了这些事,他们告诫我们, 既不要迷信任何神灵,也不要迷信自己的智慧,前者导致中华文明是一个无宗教的文明,而后者导致中华文明是一个无科技的文明。事实上,宗教和科技在本质上是 一回事,都是一种非理性的迷信,为中华的先贤所鄙视。 那么,如何应对当前的全球变暖的其他因经济发展多产生的问题。答案是破除技术迷信,积极开展制度创新,以控制、节制人类物欲为导向的制度创新。 而关于如何进行制度创新以节制人类物欲上,中华的先贤同样给出明确的指示,中华文明也已经拥有了2000多年的实践,那就是礼教。请看春秋战国最后一 个大家荀子的说法,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 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荀子 礼论》) 请看被变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制度的设计师董仲舒的说法,他说:夫礼,体情而防乱者也,民之情不能制其欲,使之度礼,目视正色,耳听正声,口食正味, 身行正道,非夺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春秋繁露》)无论荀子还是董仲舒,都是在致力于以礼为核心,探索设计出一套社会制度,使人们能够适当节制 自己的欲望,以期在人类物质欲望和有限的社会财富之间形成一个和谐的匹配,他们都没有求助于科技,都没有寄望于经济高速发展。实际上,孔子早就说过:不 患寡而患不均。 当然,我们不能刻板地全盘恢复礼教,而是说,要更多地从中国的传统文明中去汲取灵感,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核心重新设计社会制度,重建社会秩序,这可能处理人类当前困境的一个可行甚至必然出路。 当前包括全球变暖在内的诸多重大社会问题,从根本上是西方文明所导致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能够跳出西方文明这个圈子。譬如,在应对碳 排放的国际争论上,中国就应该不能老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屁股后边,因为现行的游戏规则是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具体来说更多地依赖技术和市场,而单纯靠技术 和市场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碳排放问题的。中国应该以自身传统文明为基础为全球的碳排放重新设计解决方案,制定崭新的游戏规则,让西方人跟着我们跑,而不是我 们跟着西方人跑。 (共道经济研究所 蔡历 网址: www.gongdao.org ) 轉自: http://www.gongdao.org/html/yanjiuchengguo/ziyuanweiji/2009/1105/82.html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379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贴:老蒋的反科学言论
antiscience 2009-12-26 11:13
点评:科学主义的强盛,不是一时,要很久很久,直到人类头破血流也难说改变。许多科技工作者信奉给钱就做的XX哲学,似乎没有什么办法制约这一点,因为标准也是这些人以科学的名义制订的。 另:DDT的合成者1948年获得的是生理学或医学奖,不是和平奖。1970年有人获得和平奖,仅仅是过多使用了DDT。[我已经自作主张删除了那半句不准确的话] 关于科学主义、价值标准、先进性的访谈 【本科學按:這篇訪談應該是2007年或者2008年作的。】 关于科学主义的访谈 原载深圳《晶报》图书评论版 《晶报》王恒嘉先生做的访谈,他写了之后,我在其原稿上做了修订。感觉还是不如自己写表达得那么准确。 晶报:在中国,科学主义目前处于什么地位? 蒋劲松:在前些年,科学主义本来是很强势的。 批判科学主义的人士被污蔑为反科学文化人, 经常发表他们文章的《科学时报》被污蔑为反科学时报。近几年来,因为同道中人的宣传,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例如,这些所谓反科学文化人今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6本个人文集火蝴蝶文丛,好像就没有人再提反科学出版社之类的说法。标志性的事件是, 2007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发表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其中有几个鲜明的观点。一个是科学研究活动要重视,其它知识的研究也要重视,传统的知识也要重视,不能把科学知识凌驾于其它知识之上;二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小心审查自己研究的东西,如果发现自己的工作对社会有不利影响,就要停止自己的工作,建立预警机制。这说明中国科学界至少已经就两点有了一些共识,一是科学并不高于其它知识和学科,二是 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并不一定就是对人类有利的。 晶报:有永远正确的科学真理么? 蒋劲松:事实上是没有的,任何科学知识或者理论,都是在一定经验基础上做出的判断的发展,当然可以帮助一些人,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科学理论,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范围之内才是正确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有可能是错误的。正因如此,科学才能进步,科学中才会发生革命。说一个在地球上被证明的原理能适用于整个宇宙,或者一个理论在一万年后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都是值得怀疑,需要不断检验的。 当年DDT刚被发现的时候,人们仅仅发现它有用的方面。 可是后来人们又发现其实它对人类、对环境是有害的,于是又禁止生产。再比如克隆人,也许在技术上将来是可以实现的,但在伦理方面能无所顾忌吗? 晶报:科学或者科学的标准,可以用来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么? 蒋劲松: 恐怕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之所以严格,恰恰是因为科学家比较谨慎,有意识限制其结论的适用范围,充分考虑边界条件。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属于科学范畴,当然科学可以提供很好的意见。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伦理、审美、宗教等等其他维度。 即使在涉及到与自然打交道的领域,我们也有其他的认知传统,比如说中医,有人要求中医解释自己的药物的化学原理和作用过程,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中医理论本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上的。两个不同系统的东西,一个要求另一个用自己的标准来阐述,很难。而事实上类似于中医这样的知识或者知识系统,世界上还有很多,毕竟从伽里略开始的近代科学才走过了几百年,而人类文明已经存在了几千几万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了,在此之前,人类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与世界打交道的强大能力。现在我们看有些巫术和宗教仪式很可笑,其实在它们那个时代有其重要的功能,你抛弃它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无视它的文化功能,把它拿到现在的文化语境中来当然可笑。那其实是你的可笑。 再以中医为例,貌似荒唐,没有西医那么容易理解,其实如果有两亿中国人能读古文,读中国古代的阴阳理论,中医也没有什么不好解释的。 现在的困境是因为我们丧失了中国传统的基本素养,丧失了对于传统自然观的信心,自然感觉难以理解了。 中医为人诟病的还有可重复性,不同大夫开的药不一样,其实中医理论本身就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和治疗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而所有合格的中医,对于需要降火的病症,都会开出降火的药方,这难道不是可重复性?至于目前中医的衰落,与西医的巨大成就无法相比,你应该把中医研究的投入与西医研究的巨大投入进行比较才对。不仅中西医本身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整个西方近代科学的研发都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西医的强大支撑环境。 晶报:不客观的评价之外,科学是不是还有被利用和盗用的嫌疑? 蒋劲松:是的,科学很多时候做不到完全中立的。比如美国著名营养学家坎贝尔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指出, 西方的医生乃至医学协会,因为受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影响,接受了资助和礼物等等,影响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那些只需调整生活方式就可以避免罹患甚至可以治疗严重疾病的方法,刻意回避、淡化、甚至打压,而强调采取费用高昂的手术和药物治疗手段等等。还有一些美国专家。因为担任了某些能源公司的顾问,就开始宣扬全球变暖与人类的废气排放能源消耗无关等等。据报道, 国内许多鼓吹转基因食品无害的所谓专家们,其实个人都与那些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利益有不为人知的密切关系 。结果在利益链条下,许多冠冕堂皇的科学结论背后实际是利益在发言。 晶报:先进的科学就一定比落后的科学好么? 蒋劲松:如果以技术的复杂和现代化程度为标准来评判,那就未必。而且,标榜自己的先进,往往成为诱使不先进地区和人民进行不等价交换的手段。比如一些发达国家在非洲推广他们的先进种植技术,这些技术确实能让产量提高很多,但为了获得这技术,当地农民要花钱购买种子、购买灌溉设备等等,而家里的妇女、老人等以前可以在用中间技术种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人,现在被排除在外,丧失其原有的尊严和地位了。农民家里能劳动的人减少,种植成本增加,所有增加的收成其实又被剥削了。农药、杀虫剂大量使用又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而且,灌溉、农机的大量使用,就需要越来越多的资本,这样,就出现了垄断,许多人就只有一辈子打工,因为没有那么多钱购买大机器。传统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存活的突然就荡然无存了。而中间技术就可以让很多人自己创业,让社区可以更好地保存原有的文化传统。 晶报:给予科学怎样的地位才是恰当的? 蒋劲松:社会需要多元化,世界不止有科学,尤其是现代西方科学这一个评价标准。应该允许其它的标准其它的价值体系存在,提倡多元化。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从事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人士要做批评工作,另外大众媒体等要做相应的宣传。最终大众对科学也要拥有话语权,每个人都有,科学本来就应该允许大家批判它。科学不是不能批判的,即使它很专业。并不只有科学家才能批判科学。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感受,身边的科学好不好,科学自身有没有矛盾,是否需要改进,每一位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公民都有权发表意见。 晶报:很多科学都仰仗人的观察最终得出结论,那么如果人的感觉是假的呢? 蒋劲松:科学研究中对人的感觉并非是照单全收的,一般来说,只有那些比较可靠的比较稳定的感觉才会被接受,但这仍然有错误产生的可能。比如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大地其实是不动的,但伽利略之后的科学家们提出所谓运动相对性的概念,对此基本感觉进行加工,认定它一直在高速旋转。对于感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加工和整理方法,现在西方的所谓科学只是一类加工方法的体系而已,理论上有其它许多另外的加工方法,当然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衡量不同知识体系的优劣,依赖于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对这些体系的评价中又渗透了各种程度不等的相对的文化价值。科学的标准之一是可重复,即自己或者其它人用同样的加工方法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至于您想问的:如果所有人的感觉都类似,却都是错误的呢?这就是一个关于经验是否能真正通达实在的哲学问题了,经验科学并不处理这一问题,它只要能解决经验的一致性问题就行了。 晶报:科学能自己确认自己的价值和对错么? 蒋劲松: 恐怕不能。这就如同一个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飞起来。从根本上说,科学的价值应该由全社会的人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来评判。 从当代学科分化的角度说,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学者更有发言权。科学家未必对科学最有发言权,一方面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位埋头研究小白鼠的科学家,对于科学研究运作的社会学、认识论通常并没有系统和自觉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科学家对自己事业的评价还牵扯种种利益冲突问题。西方有句谚语, 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诉讼的公正法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对科学的评价,既要有其它研究科学的专业人士,也要鼓励大众发表自己的见解。 晶报:科学对哲学有帮助么? 蒋劲松:很多人认为科学对哲学没有帮助,比如很多原始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等,科学虽然进步了,但哲学并没有进步。其实,我觉得科学已经让这些问题更加清晰了,比如我从哪里来中的我,如果说指的是某人的身体,那当然要从其父母结合生育的生物学过程来解释,如果说的是人类的身体,那就要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谈。科学的进步就使得这个问题中的我有了更明确的定义,这当然也离不开哲学的概念分析和澄清。 晶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能完美融合么? 蒋劲松:对于这样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回答。我相信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都需要创造性重建。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充分挖掘这一宝贵的思想资源。中国近代从五四以来,民族虚无主义猖獗,反而阻碍了现代化的发展。反观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他们更加珍视传统,现代化进程却相对顺利,就能够说明这一点。 晶报:科学是怎样在世界上占了统治地位的? 蒋劲松:现代科学源自两个传统,一个是逻辑传统,来自古希腊,一个是实验传统,从伽里略开始。这些传统导致现代科学的特点就是量化、精确,并且通过这个实现对于自然的强力控制。也就是说,现代科学内在地具有进攻性、带有暴力成分,这就与资本主义文化中求利的原则、基督教文化中扩张的原则相配合,走向全世界。比如进入中国就是通过战争打进来的,现在我们为了自保、为了发展,也只有接受这些。可是对自然的操控并不就是真理的真正标志。这种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后患无穷。例如,发烧看西医,一针下去立马降烧,似乎相当科学、有效,殊不知发烧可能原本是身体的正常反应。降烧是成功了,但其实身体整个系统出了问题。西方科学为了达到发展目的,强力控制自然,造成环境污染,导致整个地球出了问题。这恰恰说明了以操控自然来作为真理评判标准的不合理性。 现在许多人开始意识到中国天人合一理念的价值,想从整体来治头痛的病,可是已经有众多不和谐出现,要调理就难了。现代科学征服世界、改造世界,只顾眼前,看似成功,其实未必,从全球环境恶化,前途未卜的情况来看, 一时胜利的西方科学传统,从另一方面来讲是整个失败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宇宙中有两个地球,一个按我们传统的方式发展,也许没有我们今天发达的技术能力,但可以长期持续生存下去;而另一个无限制地追求控制操纵自然,最后导致地球毁灭。 我们事后看来究竟是谁更 先进、更科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23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为什么反科学?
antiscience 2009-6-27 09:15
我为什么反科学? 刘华杰 我的信箱是 antiscience@gmail.com ,总有人问啥意义?我说没什么意思,只是好记罢了,我当初是要注册science来着,可惜那好词儿被人抢先了。[注1] 当然,不全是这样。 我们因为职业分工的不同,对科学技术做二阶(second order)的观察、研究,看一些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于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经常被若干高调捍卫科学的愤青、愤老指责为反科学。 开始时我们都很在意,尽力解释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在中国、在全世界,科学差不多都是个好词,是个政治正确(PC)的词。反科学当然代表着非理性、愚昧等等。由反科学,似乎还能引出反文明,反人类等等。谁代表科学,谁似乎就代表了真理。对科学一词的争夺,实际上是现代社会中话语权的争夺。 指责依然不断。我仔细想了一下,何必在乎名声!反科学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科学不可以反吗? 以前我做过若干年的一阶反伪科学工作,接着又做过二阶反伪的工作。伪科学可以反,科学也可以反。反伪科学的理由之一是它有危害,反科学的理由之一也是它有危害。科技太有效了,太厉害了。科技知识一旦发明出来,很难消灭。致毁知识对人类、对其他物种是巨大的威胁。没有人可以保证,科技只用于做好事,而不做坏事。而且许多科技从立项开始,就是要干坏事的。许多技术一开始就定位在高效地杀人。更多的科技,首先是为资本家服务,让资本增值,而不是让大多数百姓过得更好。 因此,在现在,既要反伪科学,也要反科学。 当然,不是科学中的什么东西都要反,那样做太不可思议了,毕竟科学很坚实、很有用。这正如对于伪科学,也不是什么都要反的,有的太XX,反它等于浪费自己的时间。有的伪科学只是个人玩一玩,理它干什么?有的伪科学比科学更有娱乐价值(同时也没什么危害),留着不也不错吗! 历史上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反出来的。当然这是指内容上,是在内部反,一般不允许外部反。科学比任何其他一种亚文化,更重视自我反驳从而进化。 我要反的一般不是内部内容上的(偶尔也会涉及,这与反伪科学很接近),而是外部反。对有些科技要坚决支持,对有些科技要坚决反对。 比如,对于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科研,要坚决反对,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对于探测个人隐私、干预公民信息访问权的信息技术研发,要坚持反对。对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则坚决支持。对于搞不清楚后果的,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说了半天,有人会说,你实际上反对的是技术,而不是科学,因此应当称反技术而非反科学。 如今科学与技术已经一体化(以前不是这样),科学不纯了。某些科学终究是要变成实用技术的。我说的反科学,包括了反科学和反技术,但都不是全称。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保持某种适当的速度。当前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掌控其行为之办法的发展速度。速度的不匹配导致全社会风险的增大。克隆人、转基因生物、器官移植等,不是根本不应当发展,而是目前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一个对科学技术进行二阶研究的人,如果不反点科学,则很难想像他(她)对问题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很难想像他(她)是一位有良知的学者。 本不想接受反科学这个字眼的,是被逼的。也好,把事情说清楚。 既然这样,就要科学地反科学。 这不矛盾吗? 矛盾总是存在的,没办法的。不科学地反,难道还伪科学地反?伪科学地反科学,等于支持科学。除此之外还有非科学地反的选项。但我觉得那样反的话没有力量。只有科学地反科学,才鲜明、才有力量、才合乎理性。 科学地反科学,相当于憧憬一种新科学。 [注1]我还记得,在google上注册antiscience当初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段伟文先生帮忙的。当时在张家界开一个科技伦理会议,他说google的信箱比较好,刚开始申请注册。他给google发信正式推荐了让我注册。口令还是他帮我想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5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