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误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也谈进化论的误区--偶然
热度 1 smallland 2010-12-30 15:33
如果你是一名基督徒,如果你是一名佛教徒,或者,如果你是一个文盲或半文盲,我不跟你争论,我尊重你的信仰。不管人是怎么来的,只要你觉得人是什么东西直接创造出来的,如果那样会让你觉得舒服,那是你的自由,也是你的权利。逼迫他人信仰什么,不是现代文明所允许的。 可悲的是,一些受人尊重的教学、科研工作者,甚至,一些自认为是生物学家的人,只要道听途说一点什么事实,也跟着起哄,动不动就质疑或动摇进化论。 对进化论的怀疑,一是来源于无知者的盲目跟风,更重要的,是来自一些具有生物学背景的宗教信徒。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发表的言论具有一定的蛊惑能力。 偶然有一天,电闪雷鸣,轰隆隆地在海面上滚动;狂风呼啸,把海水卷起来化作浪头。霎时间,雷电抓住了一个涌得最高的海浪,把它打得粉碎,连水分子都分解开来,和空气中的氮原子合成了氨基酸分子--- 据说它就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本源。 氨基酸分子偶然地产生出最低级的生物--- 海藻; 海藻在数不清的偶然机会后,变出了低级植物和动物。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偶然机会后,低级动物变成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最后是灵长类的猴子--- 据说它就是人类最直接的祖先。 ......这种可能性,就像在餐桌上放一袋面粉,一盒巧克力,一袋糖和几个鸡蛋;等到许多意外事故相继发生完了以后,你就发现餐桌上摆着一盆可口的巧克力蛋糕。 看了上面几段话,你可能觉得很有道理。问题是,生物进化的环境不不是随机的,生物体发生随机的变异后,环境的压力会使其中一些更好地生存和繁殖,另一些要被淘汰掉。这就是选择。进化的基础是随机的突变,但进化的过程不是随机。所以,上述的言论是在故意混淆视听,把读者引向歧途。 如果猴子有智,或者,几万年前的人观察蛋糕,他一定不会相信那个精致的蛋糕就是那几种原料做出来的,因为他的工具只有木棍和石头,他不知道制作蛋糕的复杂过程,他无法想象人能做出来。人能做出这样的蛋糕,也不是偶然获得的本领,也是几千年的积累。同样,面对一架大型客气,他更不会相信那是人做出来的,那一定是上帝的作品。 毫无疑问,完全的偶然不可能创造出复杂的生物。一些单细胞生物,如果有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营养,它们只会无限地繁殖,因为环境毫无压力。但无限资源是不存在的,地球表面的容量本身就是很有限的。 至于最原始的生命是怎么出现的,都只是有一定根据的猜测,而不是定论。反对者以此为突破口,其实不得要领。这个问题不是进化论的基础,不管原始生命以何种方式出现,都无关紧要。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40 次阅读|4 个评论
防治高血压的八个误区
xupeiyang 2010-10-8 08:29
  1.担心血压降得过低。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根据 现代医学 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2.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3.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4.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5.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6.不用药亦可降压。   7.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8.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其中一项便是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2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捐赠图书给图书馆的误区》有感
黄安年 2010-8-16 15:53
读《捐赠图书给图书馆的误区》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6 日发布 王启云先生 2010 年 7 月 1 日的博文《捐赠图书给图书馆的误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0380 ) 写得很好 , 我今天才看到(当时我在上海 , 无法上网看到),这篇博文只得到一个人的推荐,是否页面上有推荐我不清楚。 捐赠者需要仔细考察受赠图书馆的需求 , 如果按图书馆的名望来考虑 , 就可能陷入误区。因为有些书是某些图书馆并不需要的 , 捐赠的结果有可能增加了图书馆编目和储藏及管理等一系列的负担 , 在一般情况下 , 图书馆必须按照图书馆的统一编目处理 , 而不可能专列个人图书陈列室。但是如果捐赠者将图书赠送给特别需要的图书馆 , 并且经过选择而不是将所有图书赠送,那情况就很不一样。事实上 , 个人的某些图书由于并非孤本、稀见图书 , 而且图书馆副本已经很多 , 他们是不欢迎的 , 不如送给需要的读者为好。 以笔者之见 , 如果该图书中有名人收藏本或者私人笔记、手稿、教材油印本及非卖品图书 , 则是很有价值的,目前我国缺少这类特色图书馆(或分馆),把这类书籍捐赠给需要的图书馆是很重要的。 我认识美籍华人万心蕙教授曾亲手在美国选书、购书、邮寄书、编目为原九江师专建立了拥有近万册的美国问题图书室 ( 江西美国中心美国图书室 ) ,已经在我国美国史学界成为佳话。但是在九江师专合并入九江大学后 , 这个图书室如何管理就不清楚了 , 捐赠人再怎么热心 , 没有一个热心而且善于管理的图书馆负责人是不行的,事在人为。 我还认识美国俄亥俄州立莱特大学袁清教授并在他家看到了几万册图书 , 其中有些图书很有价值。退休后他想将这些图书免费捐赠给国内的一家图书馆,条件是运费由图书馆负责。这件事几经交涉并无结果,因为图书馆不愿意花这笔运费和编目费,只愿坐享其成。现在他只能分散将部分图书捐赠给南开大学等校图书馆,其他部分图书仍在谋划中。
2958 次阅读|1 个评论
亚洲人:卓越的误区
lanjs 2010-3-19 06:01
亚洲人:卓越的误区 蓝劲松 孩子考取 A 、 B 两校。 A 校系一流大学(比如说哈佛或者清华吧), B 校系二流(抑或三流)大学。亚洲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印度人, Chinese 尤其如此)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 上上选:能进 A 校热门专业尽可能进热门专业,哪怕那里高考状元成堆,任谁也无法保证孩子还能进入哪怕中游行列。日本的要进东大,台湾的要进台大,印度的要进 iit ( 印度理工),韩国人要进首大。大陆的么,非北大或清华不予考虑除非能够进入美港名校! 上中选:万一上上选不行,那就进入 A 校非热门专业吧哪怕自己不大喜欢,哪怕不是自己的兴趣当然孩子似乎也说不清自己的兴趣,因为功课门门优秀。于是老师尤其是父母的意见就成为选择的依据。无论如何, A 校毕竟是 A 校,那牌子、那含金量不一样啊听上去就不一样! 上下选:进不了 A 校,那就进 B 校吧。 B 校或许没有 A 校名气响,但毕竟还有其他许多诱惑啊! 其他中下选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无论作出何种选择,思维模式完全一样。 结果:大多数孩子顺利进入 A 校或 B 校,但读书期间感觉不是太好:要么成绩不好,压力大;要么成绩虽好但对专业谈不上有太大兴趣。以后找工作也一样的选择心态:上上选:进入大牌单位。工作结果也一样:孩子要么工作不好,心情不大好;要么工作认真,业绩不错,但对工作没有十二分的虔诚和热情。以后嘛,恋爱、婚姻、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后、找工作的新一轮循环又开始了 . 于是进一步得到如下的结果:亚洲人会读书,凡是欧美名牌大学,亚洲人的比例普遍高于欧美人(相对其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更别说其他族群。学习成绩总体也不错,但学习成绩尤其是研究成绩极为突出的比例显著下降,工作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在创业领域以后取得显著成绩的比例更低。 欧美人的选择标准完全不一样。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最基本的选择标准是能否 Happy 。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它能给我 Happy ; 选择这个专业,也是因为它能给我 happy ;选择这个工作,还是因为它能给我 happy ;选择这个老公(或老婆),当然也是因为 Happy 。 反之,如果不选那所学校、那个专业、那种工作或那个人,那是因为它(他或她)不能给我带来 Happy或者说不够happy 。 因为Happy,所以我学习不累;因为Happy,所以我工作努力;因为Happy,所以我白头偕老。虽然不见得人人都恨 Happy ,但各得其所,大多数人都比较 Happy 。 别人怎么看?他们才无所谓呢。再说,谁又会干涉别人 Happy的 选择呢!提出这个问题本身,显然又是一个亚洲人尤其是 Chinese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 结论:如果说小聪明就是着眼于局部的短期利益,大智慧是立足于全局的长远利益(超功利),那么,如何把小聪明转化为大智慧就是21世纪东亚人尤其是中国人特别值得关注的。
个人分类: 海外见思|29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沙漠治理观念中的几个误区
热度 10 fanxiaoyingz 2010-3-11 14:32
沙漠治理观念中的几个误区 我是学水土保持的,但是近几年水土保持专业另起了一个名字叫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成为一个专门的专业,就是说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有着同根相连的关系,所以我也被大家认为是荒漠化治理方面的专才,但是我对荒漠化治理的确是半瓶水,但是看了社会上关注荒漠化治理的同志们的想法,我又不得不说一些让大家失望的话。 我觉得社会上的人对于沙漠治理在观念上还有一些误区,现将其列举如下: 首先,治理沙漠不是固定沙漠,固定沙漠仅仅是治理沙漠的一个首要步骤。治理沙漠的终极目的是使得沙漠产生某种顺向演替,即原生演替( primarysuccession ),又称为初生演替,使得沙漠从沙漠景观改变为草原景观或者森林草原景观,这些景观必要的一个条件是有生物生产活动。同时沙子必要地改变为能够生产生物,有一定营养的土壤。所以,治理沙漠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沙子变为土壤后,土层的厚度,例如在毛乌素沙地的东南部,经过 50 多年的综合治理,有些沙地的土壤厚度已经达到了 4cm ,效果相当不错。有了土壤层,有了腐殖质层,沙子一般就不会再流动了。 一个没有生物生长的沙地,用别的化学方法再治理,就是完全固定了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当然对于住宅,城市和道路还是有些用处的。所以荆州老叔(他的真名叫高德敏)所说的利用沙子造砖,然后用砖大面积铺到沙地中的作法没有实际意义,尤其对于大面积治理沙漠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对于铁路两边,公路两边以及城镇的沙漠治理是有意义的,而且人们已经在行动。例如,如果到陕西榆林城去,可以看到在古老的街道和住宅区的小巷子,全部是用砖倒立铺过来的,其用砖量应该以万为计量单位了。但是假如用砖铺了沙地,沙地就不流动了吗?依然不是的,还要流动。砖本身也会被再次风化为沙子,仅仅是时间上推后 10 年左右。 另外一些人认为用塑料薄膜来覆盖来治理沙漠,这也是不可取的。首先大面积覆盖不可能,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是 33.76 万平方公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是 4 . 88 万平方公里, 巴丹吉林沙漠面积约 4.43 万平方公里 , 库姆塔格沙漠面积约 2.2 万平方公里 ,腾格里沙漠面积 4.27 万平方公里,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约 1 万平方公里,库布齐沙漠总面积约 1.45 万平方公里,加上河西走廊地区的沙漠和柴达木盆地的沙漠,中国的沙漠总面积超过 52 万平方公里,要给这么大面积的沙漠覆盖地膜或者铺上砖,不仅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倒回一万步,即使把地膜全部覆盖上,也不会阻止沙漠的前进,首先,地膜的受力强度很有限,在 7 级大风下很快会破坏,第二,地膜也是会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分解为粉末的,尤其在极其干燥的条件下,第三,沙漠中地形是很复杂的,新月形沙丘的高度就达到了 50 多米,小的也在十几米,铺设是很困难的。最根本的,固定流沙不是治理沙漠的终极目的。我们民间有许多人十分关注沙漠治理,提出了许多想法,铺砖和铺地膜是其中两个典型的例子,但是老实说,都是不可取的。 荆州高德敏老师还提出一个方案,就是在沙漠中修建许许多多的储水窖,来储存雪水,这个方法好不好呢,很好,但是不够实际,对于东部沙地是合适的,但是对于西部沙漠是不合适的。西部地区的人们为了节省水,早就发明了类似的坎儿井。高老师可能没有考虑到降雨量和蒸发量问题。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在 100mm 以下(过了玉门关),而玉门关以东到榆林这段的降雨量在 100mm 以上 350mm 以下。全年降雨量不及南方地区一天的降雨量,而且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就是说在普通水窖中,也会因为蒸发和渗漏而消耗掉全部雨水,特别是西部。在新疆伊犁地区,多年不降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水窖面临的尴尬是无水可存。而且,在沙漠地区修建水窖因为没有牢固的地基,所以全部会坍塌。 治理沙漠的第二个观念误区是混淆了沙漠和沙地的区别。一般来说,我国的沙漠处在宁夏以东的是沙地,我国的沙地多数处在草原森林景观地带。包括,呼伦贝尔沙地、松嫩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毛乌素沙地,沙地地区的降雨量一般在 250mm 以上,沙地中部分地区的水量还是很丰沛的,例如陕西榆林,由于降雨量达到 350mm ,有河流水系,所以这种沙地的治理就比较容易,植物也容易成活。十年前,榆林农村地区的地下水的水位仅仅只有 5m 左右,而且水质甘甜爽口,就是现在榆林人依然在种植水稻。所以,沙地的问题主要不是流沙固定,也不是水分不足,而是土壤没有形成,生物无法大面积生长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地下水相对多,但是地表水很少,植物无法持续生存问题。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沙漠和沙地有什么区别,区别第一就是水分,沙漠中是极其干旱的,所以我的老师说无法治理是正确的,但是他并没有说沙地也是无法治理的,沙地的治理在毛乌素沙地,在 科尔沁沙地 都有很好的经验,例如 科尔沁沙地 引种的樟子松已经成为当地的优势树种,面积很大。有了水分,就有了生物生长的首要条件,所以,沙地治理在我国近几十年成效是很大的。许多地方的林草覆盖率已经达到 70% 以上,沙地中不仅出产象甘草等药物,而且出产木材、粮食等作物。沙漠和沙地的区别之二,就是沙漠本身没有植物,流沙非常多,而且多是大沙丘,而沙地中天然植物很多,可以就地利用。沙漠和沙地的区别之三是,沙漠中的沙丘是巨大的,而沙地中的沙丘一般不高,地形起伏不大,沙漠中沙丘流动性大,而沙地中的沙丘流动速度很小。沙漠和沙地的共同点就是都没有土壤,都是荒漠化地区,沙子中基本没有营养物质,营养渗漏和流动很快。 我国的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大约 300 多万平方公里,数目很大,但是荒漠化面积并不都是沙地和沙漠面积,还包括荒漠化面积,石漠化面积。所谓荒漠化就是指退化土壤的土质正在发生变化,营养正在减少,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贫瘠化很严重,基本不能再生产植物的土地,这部分土地是沙风暴的主要源发地,多数是退化草原。而石漠化土地是指,在强烈水蚀下,细沙粒土粒被流失殆尽,石头已经裸露的地区。荒漠化土地、石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共同组成了我国的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是这部分土地中有些地区还在住人,还有希望。住人地区的治理可以采用高德敏老师的建议。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治理沙漠指的是整个沙漠和荒漠化地区,所以方法就大不相同了。 治理沙漠的第三个观念误区是混淆了治理的尺度。我国的沙漠面积是 52 万多平方公里,而 毛乌素沙地 总面积为 3.98 万平方公里,浑善达克沙地 面积大约 5.2 万 平方公里, 科尔沁沙地面积大约 5.06 万 平方公里,呼伦贝尔沙地面积近 1 万平方公里,加上 松嫩沙地 ,我国沙地总面积超过 16 万平方公里,而如果把沙漠和沙地总称为沙漠,那么沙漠总面积超过了 68 万平方公里。而且我们讲,中国的沙漠化面积还以每年 3260 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前两年的数据)。我国的沙漠化和荒漠化面积达到了 300 多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是个巨大的数字,从景观尺度上来讲就是大尺度。大尺度的东西就必须采取大尺度的措施来解决。那种小打小闹式的小尺度,精细化的解决办法是不会起多大用处的。 打个比喻,我们是林业工作者,在荒山野岭中栽植树木,那叫林业,但是也有一部分林业工作者,他们搞的是城市绿化,叫园林,以精致美丽为目标。而林业工作者的工作目的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荒漠化,另外一个作用现在还有个漂亮的名词叫碳汇。很显然,园林和林业的作用是有根本区别的。 同样,因为尺度不同而采取的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也是完全不同的。现在的荒漠化治理工作者基本上已经一致性地认识到治理沙漠的根本途径是大面积大规模地调水。高德敏老师不同意这个方案,他认为没有可操作性,因为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高老师的想法代表了中国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的认识。这个就是没有认识清楚治理的尺度,他们以小尺度的方法来对付大尺度的问题。只有用大尺度的调水才能解决大尺度范围内的水文、气候和自然条件,从而才能根本治理。我在我的狂想博文《世界土地整治千年规划》提出的就是这个调水规划,针对的就是大尺度环境治理问题。 所以,无论是民间的科学家,还是经院科学家都应该提出附和尺度要求的治理方法。那些覆盖砖块、大水窖、覆盖地膜等方法都是针对小尺度的方法。而只有造林种草、大范围调水等措施才是大尺度,适合大范围的措施。而使用人粪尿实际上也是一个适合小尺度,仅仅适合在东部沙地使用的方法。如果在西部沙漠地上,再多的人粪尿也会快速分解气化。 治理沙漠的第四个观念误区是认为仅仅用物理的和化学的、或者工程的方法就可以包揽一切,解决问题。实际上,要正真解决问题,必须采用生物方法,同时兼顾其它方法。这有个主次问题。生物方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生物可以繁殖再生,只要治理好,它可以自动修复自动产生持续效果。而其它方法都不具备这种效果。比如,有人发明了一种胶,可以固定沙漠,效果很好,但是这种胶的作用能持续多久呢?十年不错了,十年以后怎么办?而且沙地上的资源和太阳光能源利用了吗?所以,依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任何治理沙漠的方法都必须和植物方法相结合,才是好方法。比如,有人发明了一种吸水胶,把它放到树木的根部,就能为树木提供水分,树木依靠这个长盛不衰,就能够治理沙漠。 所以,目前治理沙漠的主要办法依然是栽植植物法。科学家研究出防护林来减少蒸发。研究出极度抗旱的植物,极度抗盐碱的植物栽植到沙漠中,效果很好。研究出分隔模式把沙地和农地区别对待。 治理沙漠的第五个观念误区是错误地看待沙尘暴等沙漠气象现象的作用。有些人一致认为流沙和沙尘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黄土高原的土壤为什么如此深厚,就是因为沙尘暴把大量粉粒和粘粒质的土壤吹到了黄土高原等地,从而形成了深厚的土层和发达的农业文明;就连日本和夏威夷岛上的土壤也是得益于中国西部,而中国东部和东南部许多地区的土壤来自这个地区的占相当大的一部分。相反,中国西南部很少得到来自西北的尘土,所以他那里的土层就很薄,也不能及时补充,那里的农业就不是很发达。 从根本上来讲,沙漠是一种风蚀地貌,是风蚀产生的结果,和水蚀地貌、冻容地貌一样,有其特有的特点。对于风,只要加大其湿度,加大地面粗糙度,就能较好地减小。而科学家治理沙漠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从这里出发,然后利用再生资源。这是当今治理沙漠的一个主流思路,对于民间思路和更更好的方法,我们有更殷切的期待。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17006 次阅读|27 个评论
"实用护肤简论"-第1章(4)常见护肤误区
yejianq 2010-3-7 19:24
个人分类: 护肤教学|3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些SCI的论文还不如国内的论文”评
热度 1 yuelugj 2010-1-24 12:47
有些SCI的论文还不如国内的论文评 刘继顺 2010-01-24 2010年1月15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旗研究员,以花岗岩的危机与危机的花岗岩为题,在《岩石学报》网站上发表了致全国地质同行的一封信。信中:就结晶分离、花岗岩形成环境及花岗岩源区构造背景、埃达克岩等问题提出了他的疑问。他认为摆脱目前研究危机的办法是:回到野外去,开展学术争论(论战)。 他的最有意思的话是尤其发到国外的论文,大多往外国人的思路上去套,因为,套用国外现成的理论是最简单易行和最实惠的了。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个别野外研究不足的论文也容易蒙混过关。从这个角度说,有些SCI的论文还不如国内的论文。如果不改变现状,我们将制造更多的垃圾。 斯言可谓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目前搞大地构造的、岩石学的、地球化学的,地球动力学的大牛们,所用套路基本相同:那就是去公路边、采石场和采矿堆中,取几块标本,然后不惜重金和时间,左分析测试,右数据整理,再数字模拟,套用判别图解,提出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结论和创新来,再发到外刊上,悠然自得。这样制作出来的文章,的确不如地质与勘探、地质找矿论丛上的论文有参考价值,因为后者的论文起码能够提供一些新的基础地质资料和信息。 目前地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数据怪圈,所谓热点问题就是小团体(学术共同体)的自娱自乐,如大陆型斑岩铜矿、造山带型金矿、埃达克岩等等,就是一个伪创新命题。 花岗岩的危机与危机的花岗岩 致全国地质界同行的公开信 张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要:信中讨论了花岗岩研究的现状,指出花岗岩理论上存在的危机和花岗岩研究思路上存在的危机,提出回到野外去,建议开展一场关于花岗岩的大辩论。呼吁学术界要正视危机,抓住机遇,迅速改变现状。 关键词:花岗岩,危机,公开信 花岗岩研究现状如何?如何评价当代花岗岩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功与过?学术界是有不同认识的。多数人肯定持肯定的态度,但笔者深感忧虑,笔者认为花岗岩研究已经陷入严重的危机而不能自拔。笔者从2007-2008年已经连续发表了6篇文章(张旗等,2007a, b, c, 2008a, b, c),系统地讨论了花岗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一场花岗岩大辩论的主张,却如泥牛入海,无人问津。可是,翻开近期有关花岗岩的文章,错误的提法、研究方法和解释依然故我。 例如,笔者指出,花岗岩结晶分离从实际上和理论上都是不可能的(张旗等,2007b, 2008d),笔者也与某些同行探讨过,国内外花岗岩文章连篇累牍,但所有讨论花岗岩结晶分离问题的均以哈克图解作为依据,可是哈克图解真的不是依据。花岗岩结晶分离需要野外和岩相学观察的证据,可是这样的证据在哪里呢? 又如花岗岩构造环境问题,笔者也已指出,全球花岗岩大多出露在大陆上,而大陆花岗岩是无需判断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的(张旗等,2007c, 2008d)。再者,花岗岩所判断的环境也并非花岗岩形成时的构造环境,而是花岗岩源区形成时的构造环境。国外花岗岩判别图将碰撞前和碰撞后也当成构造环境是不对的。 又如埃达克岩,现在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了,但是,10篇讨论埃达克岩的文章大约有9篇认为埃达克岩形成于碰撞后和造山后阶段则令人费解。埃达克岩(C型)明明是加厚地壳形成的,地壳加厚必伴随挤压,所以,顺理成章埃达克岩应形成于造山阶段和碰撞阶段,为什么大家都青睐造山后呢?大多数学者承认A型花岗岩是造山后的,A型花岗岩形成的深度浅,与埃达克岩是相悖的,如何解释这个矛盾? 还有,许多人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是与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但是,几乎很少有人认真对比过中国东部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和玄武岩与真正与俯冲有关的日本、印尼和安第斯的花岗岩、火山岩、玄武岩有什么区别。笔者注意过这个问题,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和玄武岩基本上与日本、印尼和安第斯没有可比性(张旗等,待刊),更何况在中生代中国东部大规模岩浆活动时期太平洋板块究竟是否曾经向西俯冲过也不清楚(Koppers et al., 2001,也见张旗等,2009)。 本文的题目为什么是花岗岩的危机与危机的花岗岩?这里有两层含义:花岗岩的危机说的是花岗岩理论本身存在危机;危机的花岗岩指的是花岗岩研究思路和方法存在的危机(即危机的花岗岩研究思路和方法)。前者指物,后者指人。 花岗岩理论陷入危机是外国人造成的。我们现在的花岗岩理论统统是外国人发明的,我们没有任何自己的发明创造。外国的花岗岩理论误区有两个:一个是以玄武岩理论作为花岗岩的理论;另一个是以板块构造理论指导大陆花岗岩研究。为此,我们必须创立花岗岩自己的独立于玄武岩之外的理论,我们必须创立新的大陆构造理论来指导花岗岩的研究。 花岗岩研究思路、方法和态度陷入危机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笔者曾著文批评中国学术界存在的许多不良风气,其中人云亦云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弊病,包括奴性思想,从众思想,随大流思想等(张旗等,2008c, d)。中国学术界还有一个怪现象,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互不干扰。就像中国武术界,学派多如牛毛,但是,相互之间很少切磋技艺。中国人太看重辩论的结果了,认为辩输了丢人,于是很少有人愿意争论,很少有人愿意得罪人。学问无止境,人的认识也无止境,谁也不敢说自己从来不犯错误,科学就是从不断的犯错误中前进的,666不就是失败了665次的结果吗?没有多次失败,怎得一次成功?学术界争论的真谛不在于争个谁对谁错,不是为了把某人搞臭,而在于追求真理。错误中可能有对的要素,对中也可能有错的因素。正确的认识往往是从磕磕碰碰中走过来的。学术争论犯了错误并不丢人,而死要面子活受罪,死不认错才丢人现眼呢。中国学术界死气沉沉,没有辩论的风气,没有民主的空气,这是非常不利于学术交流和学术进步的。 中国地质目前正处于历史上难得的黄金时期,对比20年前,地球科学勘查和研究经费的成倍增加,世界顶级测试仪器的大量引进,各方面人才的聚集,直接导致我们研究水平的极大提高和SCI论文数量的激增。据统计,2008年我国发表的Geology学科的SCI论文已经高居全球的3/1。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地质研究的大国了,但是,与中国GDP处于同样的问题是,我们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地质研究的强国。我们的论文是以数量取胜,而不是以质量取胜。试问:我们在地球科学理论上有多少创新?有多少被国际地学界学习和追捧的思想?答案几乎为0,微不足道,实在可怜得很。 摆脱危机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至少有两条: 1,回到野外去,一切从头开始。要仔仔细细地观察,仔仔细细地做做分析,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我们的数据已经很好了,但是,由于我们野外研究的欠缺,由于我们思想上的束缚,我们的解释总是离不开外国的套路。我们空有好的数据,却拿不出好的思想。尤其发到国外的论文,大多往外国人的思路上去套,因为,套用国外现成的理论是最简单易行和最实惠的了。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个别野外研究不足的论文也容易蒙混过关。从这个角度说,有些SCI的论文还不如国内的论文。 2,开展花岗岩问题的大辩论。笔者已经发出了这个倡议,但是得不到响应。在这里笔者向全国同行再次发出倡议。我们的6篇评论并不完美,也会有错误,欢迎大家评头论足。世界上没有完人,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失误,认识论必须遵循否定之否定的原则,必须走否定-肯定-否定之路。学术不怕争论,真理越辩越明。无学术批评则学术无法进步。如果辩论的结果是张旗失败了而科学胜利了,这是大大的好事。 花岗岩危机重重,学术界不能再熟视无睹了。花岗岩问题成堆,如果不改变现状,我们将制造更多的垃圾。笔者忧虑花岗岩研究已经到了要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了。花岗岩研究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我们必须发出最后的吼声!当然,危机与机遇是并存的(张旗等,2008d),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发展大陆构造理论,努力发展花岗岩新的理论,为世界也为中国作出我们的贡献。 (2010-1-15) References Koppers AAP, Morgan JP, Morgan JW and Staudigel H. 2001. Testing the fixed hotspot hypothesis using 40Ar/39Ar age progressions along seamount trail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85: 237-252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7a. 花岗岩混合问题:与玄武岩对比的启示-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一. 岩石学报, 23: 1141-1152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7b. 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二. 岩石学报, 23(6): 1239-1251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7c. 花岗岩构造环境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三. 岩石学报, 23: 2683-2698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8a. 花岗岩源岩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四. 岩石学报, 24: 1193-1204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8b. 花岗岩研究的误区-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五. 岩石学报, 24: 2212-2218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8c. 21世纪的花岗岩研究,路在何方?关于花岗岩已经的思考之六. 岩石学报, 24: 2219-2236 张旗, 王焰, 熊小林, 李承东. 2008d. 埃达克岩和花岗岩: 挑战与机遇.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1-344 张旗, 金惟俊, 李承东, 王元龙. 2009. 中国东部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岩石圈减薄:与大火成岩省的关系. 地学前缘, 16(2): 21-51 联系方式: 北京德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邮编:100029 电子邮件:zhangqi@mail.igcas.ac.cn,zq1937@sina.com 电话:010-82998137;手机:13641226288
个人分类: 学场评论|12039 次阅读|28 个评论
你真的了解早泄吗?
andrologist 2009-12-19 23:37
早泄就是不论发生在插入前或刚刚插入之后所发生的违背自己意愿的不能控制的射精,这时候往往仅受到最低水平的性刺激。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第2届性功能障碍国际指导会议提出早泄的多元定义是:早泄是最小性刺激之前发生持久性的或反复性的射精;或者是插入阴道之后立刻射精,或者是在性交者不想射精之前发生,及性交者无法主动控制的射精。 早泄可以导致伴侣双方对性经历不满意。早泄可以加剧焦虑,而焦虑反过来使早泄越加严重。早泄是男性性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大概有1/3的男子受到它的困扰,或者可以说每个男子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可能受到它的影响。但是,真正了解早泄的男子少而又少。 误区一:早泄不是你能够控制的事情 实际上,你可以设法控制它。就像你小时候能够学会控制排尿一样,一旦你能够学会控制住膀胱,你就永远也忘不掉了。 误区二:早泄完全是你脑子里的问题 事实上,射精时性刺激主要是施加给龟头的,而大多数患者存在龟头过度敏感的问题,只要稍稍给予一点儿刺激就会很快射精。也就是说他们的射精阈值是很低的。 误区三:饮酒是控制早泄的好办法 男性射精活动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人的情绪变化影响交感神经的活动,从而也影响到人体的射精活动。酒和含酒精的饮料一般能起到减弱和抑制神经的作用,能解除或缓解压抑和紧张感。因此,不少人建议早泄患者少量饮酒来达到延长射精的目的。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只有含有少量酒精的饮料或低度酒才有效。而且,掌握饮酒尺度至关重要,饮用过量会严重影响阴茎勃起,反而会使性功能恶化。再者,长期借助饮酒来治疗早泄,会造成人体对酒精的依赖,时间久了会养成嗜酒的恶习,给婚姻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破坏。 误区四:性商店里的麻醉凝胶等局部外用的喷剂或涂抹剂是控制早泄的有效手段 它们很少会起作用,就算龟头麻木了,女方阴道也麻木了, 从而使双方的快感大大降低,因此在使用时要求在插入前将龟头表面的药物彻底清洗掉,或者佩戴安全套。龟头麻木之后,男子将很不习惯这种感觉,更不用说带着这样的感觉长时间做爱了,所以很快就会放弃这一方法。 误区五:网络广告中介绍了许多植物药,它们能够有效治疗早泄吗? 我们只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物,所以从来不用这些药物,目前认为这些药物根本没有效果,而且可能还有严重副作用。 误区六:早泄可以通过自慰时的持续时间来判断 在男科门诊中,经常会遇见一些年轻人因为射精快来就诊的。可询问后才发现,他们对射精快慢的判断,仅仅来源于自慰时的持续时间。对于这种情况,专家认为,判断射精快慢,自慰时间是不能作准的。射精时间受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毕竟手淫和性交差别较大,尤其是手淫的方式千差万别,在不了解你的手淫方式的情况下,外人很难作出正确判断。真正的生活和自慰有很多差别,后者不能替代前者,也不能完全反映男性真实的性能力。首先,自慰和性生活对男性心理的影响截然不同。性生活是男女双方性爱的正常方式,而自慰则是个人为性满足而采取的方法。正常性生活时,男女双方往往比较放松,男性射精前保持的时间自然较长。而自慰时,男性只是为了享受快感,对过程关注不够,甚至可能刻意省略。再加上很多人在自慰时偷偷进行且急于结束,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射精快的习惯。其次,性生活是阴茎和阴道的摩擦刺激,较柔和润滑。自慰对阴茎的刺激强度比较高,性感受更为强烈,射精时间自然会比正常性生活要快。 大多数早泄研究人员采用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作为主要客观终点,IELT短于1分钟或2分钟在临床试验中作为PE的诊断标准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次要主观终点已经集中在病人/伴侣对性交满意的程度上、病人对主动控制射精的评价、以及其对性自信心变化的总的影响。国外曾有专家对一组性功能正常的男性做过调查,发现该组男性在正常性生活时,射精时间平均达8.25分钟;而在相同环境下,其自慰时射精时间平均只有4.89分钟。 误区六:早泄与手淫和前列腺炎关系密切 为了更有说服力,我们介绍一下国外同行是如何看待早泄问题的,其中有两大特点:一是没有谈到所谓手淫后遗症,二是没有提到国内倍加关注的前列腺炎。可见这两者与早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目前,国内有不少关于手淫和前列腺炎引起早泄的报道和科普介绍,其中绝大多数缺乏科学依据,容易使病人产生误解,误以为只要将手淫戒除或者将前列腺炎彻底治愈,早泄自然就会消失。这是完全错误的!
个人分类: 男性|7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能预报吗?(二)
wangdw 2009-11-25 08:27
地震能预报吗?(二) 地震预报是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用毛主席的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应该是目前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报,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一定能解决地震预报这个难题,为人类造福利。 地球物理学泰斗付承义院士生前曾形象地说过:地震就象地下的一盏灯,忽然一闪就灭了,你得马上看(地下构造)!对地下太缺乏了解,地震发生的复杂性,使地震预报的探讨进展异常缓慢。 记得美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家还想致力于地震预报研究。例如,地磁同行就曾在一活动的大断裂带布了多台观测仪,可最后结果不太理想。后来,美国政府就干脆转为地震工程、防震。因为,如果报不准,也回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日本原来与中国一样,想攻克地震预报难关。他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后来在作规划时,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 本人所在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原来是科学院的一老所,明年是研究所 60 年生日。后来应邀调归中国地震局管辖。 80 年代初,所里的几位学部委员联名给中央写信,要求取消地震局。理由自然如上所说的,地震预报现在做不到,现在是处于研究摸索阶段。 地震局的现领导也多为研究生出身,他们也知道这个道理,可以为什么不讲科学?报不出又不敢说真话。结果引来老百姓的埋怨。上级领导要求准确预报是做不到的,地震局的官也是难当。 去年四川大地震,对地震预报有大量的研究讨论。地震局对海外中国学者的尖锐批评也应该听得进去,对他们称的伪科学应该有所认识。我们在磁暴与地震博文中用数据说话,磁暴与地震根本不一一对应。这可以说磁暴二倍法、磁暴九倍法是非科学的。如果地震局所重用的郭增建研究员还坚持此两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了。 有的学者主观上并不想坚持什么非科学的东西,而是入了误区。也有些学者走火入魔,有异常没有地震就拿其他灾害如洪水、天气等来凑数,以前甚至问气功师要不要报。 去年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闹腾了许久,说什么他们早有预报。马后炮谁不会放? 一段评论写得非常精彩: 确实是这样,地震预报是各国研究的课题,目前所有设备无法对地震做到有效的预警。要对地震作出及时准确的预报,需要开发和完善整个地震系统,看来是需要几代人才能做到的。 ( 陈先生 2009/11/14 ) 我们 应该采取科学的探讨方法和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努力创新,把工作做好。
个人分类: 地震预报|40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代教育的三大误区
shxzhang 2009-10-16 08:10
张 名先鉴 字 少雄 某报记者就高校学生投毒案采访鉴,问如下问题: 一九九五年九月,清华才女朱令铊中毒,十二年前那个曾两次用铊来谋害朱令的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一九九七年五月,北大化学系九四级的一个男生向他的同学投下铊盐。理由是这个同学跟他关系好,现在那个男同学不理他了,所以就给同学下铊。二○○七年六月二十日,徐州中国矿业大学三名大学生铊中毒案告破,投毒者正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而其投毒动机仅仅是因为这三名同学平时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玩,遭到三人的冷落。三起令人咂舌、舆论哗然的校园投毒事件的发生,使凶手一时之间成为了众矢之的,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天之骄子们到底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鉴回答三点:一、原因,制器消解育心;二、对策,培育包容性思维方式;三、是对待凶手的态度,社会抛弃凶手,也是抛弃自身安全。这三点,涉及现代教育三大误区。 第一是教育目标误区:指向才而不指向人,以致制器消解育心 归根究底,是我们的教育在起步之时便出现了错误,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在育心和制器的选择上出现偏差。简而言之,育心是育人,是培育有健全心力、健全人格的人,制器为育才,是培训有知识、有技能的才。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器,而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君子靠教育化成。然而,当下,应试教育与制器教育大行其道,令人痛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传授本来应当并进,前者更应该放在首位,遗憾的是,家庭与学校关注的都是孩子如何成才:让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学习班,想尽办法让孩子从小才变为大才,有意或无意地将育人和育才分离;上学后,不断加重学业负担,来加快孩子成才或成器速度;只要能考高分,只要能成器,孩子的人格缺陷与心力缺失都能忽略;教育的最基本功能育慢慢消解。 第二是教育方式误区:封闭学生于唯一而不是开启学生于多样,以致排他性思维扼杀包容性思维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几乎都在教孩子在做选择题,我们简单地告诉他们只能保留唯一答案,告诉他们必须要删除掉其它答案;我们不是鼓励与启发他们自己去追寻答案、选择与放弃答案,这种做法使孩子们渐渐形成一种删除式、排他式思维方式。 这种删除式、排他式思维方式一直伴随着孩子们,随他们的成长而变成思维定势,使他们习惯于求同与乐同,而不习惯于存异甚至乐异;一旦他们面对同和异的决择,他们必然会选取同,而排斥、甚至删除异。删除式、排他式思维,不仅使孩子们无法感受与体会世界与人生的多样性,而且使他们的包容力越来越小,使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越来越重。 要将知识传授和人格教育整合起来,以包容性思维方式贯穿整合教育;知识教育与知识学习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到对世界、对事物、对人生的认识及处理方式,会影响处事、做事与为人的思维方式。有包容性思维方式,孩子看到不同的东西与异己的东西,会愉悦而接纳,不会产生憎恨而粗暴地删除。 第三是教育态度误区:轻视或放弃慢进者,重视与哄抬快进者,以致部分慢进者沉沦为社会安全危害者 任何一个层次的受教育者群体中,都有慢进者与快进者,于业如此,于德更是如此。 如果能够关注慢进者,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尽早引导他们修业进德,促成或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也许悲剧便不会接二连三地发生。教育界与整个社会都应该意识到,抛弃慢进者,也是抛弃自身安全。 前不久,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一起一名凶手枪杀三十二人的恶性事件。凶手本人,在作案后自尽身亡。在悼念活动中,多数美国人悼念的不是三十二个人,而是三十三个人。他们连凶手也一起在悼念,因为,凶手是最初的受害者,是最初的死者。 教育要做的,是不让任何人成这样的最初的受害者与最初的死者,然后作为恶魔来伤害他人。教育要做的,是让一切人成为真正的人,是让一切人有人的灵魂。
个人分类: 教育漫話|3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高校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的误区
Frankchou88c 2009-9-20 13:19
目前,各个985和211高校都在进行相关学科的建设,其建设的内容主要是购买一些实验仪器。当这些利用国有资产购买的实验仪器是否都用于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中呢? 答案一般是否定的。这些实验设备一旦到了学校,就成为某一课题组或团队的私有财产,无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若利用这些资源为国家解决关键问题,也有情可原。最痛恨那些霸占资源,而无法为国家服务的人,他们整天利用这些资源来招摇撞骗。一旦他们退休,这些设备也到了退休的年龄。这简直在浪费国家的资源。 为此,本人建议学科建设必须以课题-教授-学生为一体的模式进行建设。大学教授要培养创新人才为基本,进行一些课题的研究,再进行一些学科的建设。若一个教授没有科研项目,就缺少创新之源,也就无法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因此,学科建设支持要看该教授的课题申请和完成的质量了进行评价。目前,许多大学出现有项目的人无实验设备,无科研项目的却霸占学校的实验设备。这种病态的学校资源管理必须要进行改革:(1)人员的优化和团队的建设;(2)学科建设经费必须要变成科研项目的配套经费,采取滚动的管理模式,强化经费的使用管理。(3)学校要对利用学科建设经费购买设备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总之,目前的学科建设存在一些误区,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审应尽量避免晕轮效应的误区
罗帆 2009-8-30 23:47
据了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过程和管理程序规范,大多数评审专家认真负责,评审结果相对客观公正。但是,评审结果有时很难避免 晕轮效应的影响。 由于名额有严格限制,评审专家对项目申请书是苛求完美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小缺陷或忽视,都可能会导致申请被枪毙。相对而言,各方面比较均衡没什么问题可挑的申请书一般无可争议。评审专家大都有这种体会,如果发现某份项目申请书有问题,可能还没看完就倾向于否定了,而这种倾向性会影响最终的评审结论。有些选题新颖、意义重大的好项目,因为研究团队结构不尽合理、前期研究相关性不强、局部表述不够清晰等问题被否定,挺可惜的。不少年轻学者锐意进取,思维敏锐,但一般前期积累不够,经验不足。因此,评审专家不应因为存在一些小问题而轻易否定他们选题很好的申请。 晕轮效应 (The Halo Effect ),又称 光环效应 ,指人们对人和事物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 , 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爱德华 桑戴克 于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 认知对象 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 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人或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其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评审专家的评价应尽量避免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减少主观色彩。不过,评审管理的流程设计和程序控制更为重要。 在基金项目评审过程中,会评专家重点讨论的是通讯评议平均水平为 B 的项目。随机分工的主审专家介绍评审意见、排序及理由后,专家们再讨论其综合评价是由 B 趋向于 A 还是 C 。这种会评方式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受到基金委工作人员和专家们的互相监督,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通讯评议专家个人产生晕轮效应的影响,但也可能因为主审专家的倾向性而导致群体决策进入晕轮效应的误区。因此,应加强评审专家的遴选、培训、监督和考核环节。 晕轮效应的现象,不仅出现在项目评审中,也出现在职称评审中。 武汉某高校有一位中年副教授,任期内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教学和科研成果突出。在评职称前期,所在学科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时全票通过。但是,在校学术委员会评审会议之前,专家们收到了匿名信,称他有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所在学院立即成立检查小组,对其申报材料进行了进一步审查,结果未发现所举报的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学院立即向学校有关部门及学术委员会反映情况,澄清事实真相。职称评审结果名单公示以后,大家认为最有实力 通过 教授评审的他却因投票数不足三分之二而落选。当大家听说匿名信事件之后,都说他一定是得罪了什么人,尽管匿名信反映的情况不属实,但使评委对他的印象不好,在名额有限时不投票也就顺理成章了。 想起在美国进修时的一个例子。系里有一位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教授,他性格孤傲,几乎从来不主动与人打招呼。听同事说,他的学术水平高,但个性张扬,特立独行,不大讨人喜欢。在他申请教授资格时,没通过本校学科学术委员会的评审,但校外专家对他的评价很高,一致投了赞成票。于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以校外专家的意见为主。不少国内高校的职称评审中,也吸收了校外专家,但校外专家的名单应变化和保密,校外专家的比例或权重应提高。由于校外专家与申请人很少有利益关系或冲突,相对客观的立场有助于评审专家群体减少 晕轮效应的影响 。 当然,作为项目和职称的申请人,要清楚晕轮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要尽可能扬长补短,注重细节,减少晕轮效应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个人分类: 学术点滴|6036 次阅读|5 个评论
关于“信息”研究的一个误区
gl6866 2009-5-28 22:02
信息是一个范围极广,含义极多的概念。然而,人们以往对于信息的研究总是局限于信息是(what)什么的领域内;也就是说,试图为信息给出一个定义。通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国内外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的妥协意见,根据我的大略统计,关于信息的定义大约有134种之多,那么究竟是采取谁的定义更准确呢?有哪种定义能将信息这个概念最后确定而没有争议?我想这是相当困难的。而且也不会令其他学者令人信服。信息的概念虽然来自香农的狭义信息论,可是他对信息的研究有着极其明显的局限性。而且他的研究基本是限于通讯领域中的科学问题,而非哲学问题。科学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要求为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可是香农提出狭义信息论确没有给出。尽管如此,自狭义信息论提出后通讯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香农却在他的奠基性论文中没有为信息下过什么定义。一个没有定义的学说却导致20世纪科学发展的大进步。这就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甚至连科学家都不为其下定义的关键概念却被来自五花八门的哲学家们下出了形形色色的定义,岂不怪哉!于是问题就出来了,科学家未能对信息下定义的一个概念,哲学家反倒成为科学家了,仿佛哲学家亲自操刀要干科学家的事情了。 那么信息究竟是一个科学的还是一个哲学的概念呢?我想如果是个科学概念,就没有必要哲学家来做工作了。哲学家要做什么工作呢?曾记得罗素在上个世纪为哲学圈出很大一个领域,他曾说科学在有限世界里面活动,神学在无限的世界里活动,而在科学和神学之间,还有一片无人地带。这片地带应是哲学活动的地带。也就是说,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领地。科学追求确证、精确、严格,它在有限的世界里面通过证明来把握真理。而神学靠信仰,它追求的是一个大全的无限世界,全能全知的上帝。人生活在有限现实世界里,但人的追求却是越来越大,尽量希望超越自己的有限性。我认为不断超越人的有限性的努力就在哲学家身上。既然如此,作为哲学研究,为什么一定要为一个连科学家都没给出定义的概念下定义吗?所以我认为哲学研究采取下定义的科学方法是相当不妥当的,没人能够为一个最简单的哲学概念下定义,比如说,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存在?什么是价值?有谁能回答出来?因而,我将以往的关于信息的研究称之为信息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就是指那些积极为信息下定义而言的。 在2003年我曾写过一篇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的文章,其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对信息的研究问题划出一条界线,就像科学划界那样。凡是为信息下定义的研究我都认为是关于信息的哲学问题的研究。但我认为,应该走出先前的研究误区的一个最好办法就不要去再寻求什么是信息这样的问题了。而是要追问信息能做什么(how)。这才符合本世纪初信息哲学(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的研究纲领,即其所强调的信息转向(information turn)。否则永远也无法走出误区,就像我们遇到鬼打墙那样的尴尬境地。同样也不会有什么积极成果出现。
个人分类: 信息哲学|4381 次阅读|12 个评论
科学的价值及其认知误区
热度 2 zjlcas 2009-5-13 00:10
科学的价值及其认知误区 张金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科学与技术带来的恩惠,从计算机到汽车,从衣着到手机,现代科学与技术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另一方面,人类也面临着着各种前所未有的威胁,全球变暖,环境污染,核武器威胁等等,已构成了对文明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 。教育中的重要方面是科学的与科学方法的学习,媒体热衷于报道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科学及其价值受到了几乎前所未有的关注。但科学究竟是什么? 其价值何在?人们对科学的认知存在哪些误区呢 ? 本文试做阐述。 一 科学是什么 ? Science 一词,中国最早在清末翻译为 格致 , 科学 一词源于日本的翻译 ,2007 年,维基百科将科学定义为 科学是一个基于科学方法的获取知识的系统 , 同时 , 知识的体系也是基于科学方法获得的 . 科学有时候称为纯科学 , 它区别于应用科学 . 应用科学是将科学研究应用到人们的需要中 . 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则将科学定义为依据无偏观测和系统实验得出的,关于物质世界及其现象的知识体系。 综合得说,科学包括对解释一般事实的知识或基本规律运行的追求。 可见科学是一种用无偏差的手段,进行观察,实验后对现实的一种解释,是一种知识体系。 二 科学的价值 科学共同体把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科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 。但 科学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2.1 科学价值定义 价值是对人需要的满足。科学价值是指人从自身需要出发 , 与科学活动及其成果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审视 。 2.2 价值中立说和科学价值负荷说 西方科学价值观大致可分为两种观点 , 即科学价值中立说和科学价值负荷说。 前者如 18 世纪法国启蒙伏尔泰把科学看作是了解自然进而实现支配自然的手段和工具 , 认为科学使人类改善了物质生活条件、扩大了视野 , 使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联系和交往。休谟、康德、韦伯等人认为科学是不承载价值的 , 科学是正确反映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的一种知识体系 , 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事业。即科学价值的中立说 。如史蒂文森认为 , 科学只能处理事实 , 而不处理价值 ; 只能处理技巧 , 而不处理目标 ; 只能处理达到目的的手段 , 而不处理目的本身,对后者的处理 , 是由社会决定的 。人为科学研究活动是无利益驱动的 , 它 只为科学而科学 , 不问功利 。 后者如,彭加勒、默顿、劳丹等人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 , 科学不是价值中立的。在科学活动中始终渗透着价值判断因素 , 科学家进行科学活动时都脱离不了价值判断 , 因而科学不是纯粹的个性工具 , 而是处在社会中的复杂事业 。科学发展应该有其功利价值 , 追求实际应用 。 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仍然在继续,从科学发展史上来看,科学研究,往往是适应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作为科学研究本身,其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社会,而科学本身也仅仅是对事物的理解与知识体系的完善过程。而直至现在,仍然有学者在强烈的否定科学价值中立论。如果没有社会的需求 , 就没有大量社会的有效资助 , 从而科学难以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所以说 , 科学价值中立论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这种观点模糊了科学本身的概念。 2.3 科学价值的体现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认为:科学的价值第一方面指它在技术上的应用,这是科学最明显的价值之一。第二方面科学为人类提供智慧与思辨的享受。第三个方面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永远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对任何事物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和怀疑的精神 。这种观点还可以进一步补充,作为人类知识的积累,就有自身的价值。 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价值可分为 : 科学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 。内在价值主要指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成果蕴含于科学本身中 ; 社会价值是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 《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中国科学院 2007 )是将科学作为一种促进国家发展的一种措施,强调其重要性,科学的外在价值从促进国家发展的角度得以体现 。 第一 科学本身作为一种价值存在,科学是人类对自然及其规律的一种理解与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是构建在科学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的。随着认知程度的加深,人们理解自然,理解支配物质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更近一步。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科学家体会到智慧的快乐。 第二 科学精神的价值。科学是关于 事实的知识 ,科学精神是对 事实 的 真 的追求。科学精神,是关于 事实的知识 ,是对 事实 的 真 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 是与非 、回答 是不是真 的问题 。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倡导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强调科学技术要服务于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福祉 。科学主要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得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影响人的行为,改变社会价值观念 。 科学精神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体现出科学的重要价值。 第三 科学的潜在应用价值。任何科学知识,都有潜在被应用的可能。历史上,伦琴在实验室发现 X 射线时,无法预料其发现在医学上的巨大应用。沃森和克里克在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的时候,也很难预计分子生物学会受到这一发现如此深远的影响。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了微积分,奠定了高等数学的基础,后来高等数学成了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在科学发现初期,很难预测其后来的重要意义,正所谓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正因为如此,基础研究才显得如此重要。 三 认知的误区 3.1 科学与技术的混淆 虽然科学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并不代表每一项研究,都能得到实际应用。能够实际应用的是技术本身,而不是事务的原理。历史上,功力思想,急功近利的思想,促进了科学,同时又制约了科学的发展 。 前面已经述及,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但是当前的一种常将 科学技术 结合在一起使用,而 科技 一词有时作为科学的代名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科学与技术。甚至有些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作者也将两者混淆。例如 , 宣称科技价值是一个包含事实价值真理价值和工具价值实用价值两大要素组成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真正作为生产力的,应该是应用了科学的技术。而非科学本身。科学要通过一系列的过程,经过理论科学、基础科学,再到应用科学和技术,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 科学研究的结果往往是不能确定的。 但是由于当前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的混淆,使得科学研究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得到某种可以预测达到的目标,而没有在时间或者结果上给科学发现留出足够的余地。用技术的管理办法来管理科学。申报课题时,要求写清楚创新点在哪里,预期产生什么成果,给出明确的研究进展时间表,隔段时间检查,为了验收合格,研究只能按照既定的线路走,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的。因此,必须将纯粹科学研究、应用型研究、技术型研究分开对待。在管理上,应根据科学的特点来采取一种评定方式 。 3.2 科学的善与恶 如在工业化早期 , 因环境污染曾导致大量损害人类健康的事件。早在 1749 年法国哲学家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表达了他对科学的否定 , 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不但没有使贫困人口减少,反而污染了环境,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认为科学是邪恶的 。科学的善恶之争也随之展开。在二十世纪至今,著名的环境公害事件,几乎都和工业发展有关,如光化学烟雾,酸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水体污染,海上原油污染等。 一些学者认为,由于科学的承载的价值取向发生问题,因此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威胁到了人类生存本身。他们认为科学并非价值中立 , 而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性 , 因此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 还是在科学应用中都应充分考虑科学的价值倾向 , 正确地处理科学与人类的关系 , 从而避免科学对于人类的伤害 。而的科学家的任务是要为社会的物质生产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支持 , 真正把科学作为一种为人类谋福利的手段而不是危及下一代的工具 。 他们不但粗略得承认科学承载着善与恶,而且混淆了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但是也有学者指出,科学,作为一种不承载价值取向的知识体系,并不会带来环境问题,也更不存在邪恶的之说。如费曼认为科学应用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并不是科学本身造成的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技术的滥用。正如 李醒民 教授所言:科学以及其导致的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增进了社会福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科学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副作用,但是这只是技术被恶用,或被误用所致,并非科学本身之过 。 3.3 科学成果的评价 在对科学工作者科研水平的评价中,人们正从一种单一评价指标转向另一种单一评价指标,也就是从追求数量,转移到到追求 SCI 影响因子上。 1990 年我国的科技论文篇数全球排名是第 15 位, 2000 年排名第 8 , 2004 年排名第 5 , 2005 年第 4 ,到 2007 年,科技论文篇数已跃居世界第 2 了。我们正满怀信心地向全球首屈一指的论文生产大国冲刺 。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 310 所,而美国只有 253 所,博士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 2008 年 5 月 16 日 ,汤姆森科学论文检索的数据显示: 2007 年,美国的 SCI 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首次超过日本位居第四,而且只比位居第二的英国少将近 4000 篇,比位居第三的德国少 400 篇 。 博士研究生世界第一,论文总数世界第二, SCI 论文数量世界第四,是否表明我国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大国了呢? 答案可能仍然不能十分肯定。因为我国的论文质量从总体上来说,仍然缺乏足够的创新性。一切以以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为准,也就是认为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和论文本身的引用次数是科学研究的水平的唯一标尺。但实际上,大约一半左右的刊物中的文章,可能是不被引用的 。而不同学科受到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生物学,生态学,数学,医学,物理学之间,科学家的数量,学科发展的时期不同,繁荣程度也不尽相同,势必造成影响因子与论文数量的差异。 论文的质量取决于其深远的影响,而简单的比较论文的横向比较论文的影响因子,或刊物的影响因子是不合适的。国际数学联盟、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委员会和国际数理统计学会警告说: 研究太重要,不能只用一种粗糙的工具来衡量它的价值。 三大国际数学机构联合发布严重警告:科学评价不能过度依赖引文数据。某些研究的初期,可能并不会受到重视,过于依赖影响因子,将可能阻碍学科的发展。《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需要耸人听闻的科学,不需要吸引眼球的科学,不需要头条,真正优秀的科学研究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论文影响的深远程度是关键。郭光灿院士告诫他的学生:发表论文还不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重要的是你的研究对学科发展所产生的真正影响和价值 。 参考文献 周志娟 科技负效应、科技的价值和科学家的责任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年 3 期 12-13 艾尔曼 从前现代的格致学到现代的科学 2000 年第 2 期 中国学术 http://www.cp.com.cn/emd/17/newsdetail.cfm?iCntno=1024 时东陆 再论科学的定义 科学 2007 , 59 ( 5 ): 23 science. Encyclopdia Britannica . 2008. Encyclopdia Britannica Online. 29 2008 http://search.eb.com/eb/article-9066286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http://www.cas.cn/html/Dir/2007/02/26/14/77/72.htm 2007 年 2 月 26 日 王国弘 , 王树恩 科学价值评价的困境及出路 齐鲁学刊 2006 (2) 611-614 李醒民 科学是价值中性的吗 ? 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年 12 月 35(4) 113-118 韩美兰 论科学价值的基本蕴涵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 年 6 月 21 ( 3 ) 14 -16 吴兴华 科学价值中立吗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年 02 期 8-10 李亚宁 费曼谈科学的价值 , 大众科技报 , 2001 年 9 月 16 日 余谋昌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中国青年报 2001 年 6 月 10 日 路甬祥 科学的价值与精神 科学时报 2008 年 12 月 9 日 李醒民 关于科学与价值的几个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 1990 年第 5 期 43-6 姜靖 专家学者热议:是什么阻碍了科学界经典理论的 中国造 科技日报 2007 年 8 月 3 日 武际可 论文等于科学研究吗 杨纯 李大庆 科技日报 2008 年 6 月 25 日 张志坤 博士生数量世界第一 光明日报 2008 年 9 月 24 日 王丹红 金碧辉:现在是提高中国论文质量的关键时刻了 科学时报 2008 年 5 月 29 日 王嘉宁,金煜 菲利普 坎贝尔:惟一要传递的是科学本身 新京报 2007 年 6 月 19 日 王静 郭光灿院士谈科学理念:发表论文不是目标 科学时报 2008 年 9 月 17 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031 次阅读|2 个评论
走出科普工具理性的误区
yangwenzhi 2009-2-14 23:10
走出科普工具理性的误区 杨文志贾子文 (中国科协北京10086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要使全社会重视和参与科学技术普及,接纳科学,充分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就必须调整和协调社会规范以营造适合科学技术普及事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同时协调科学技术普及本身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规范。我国科学技术普及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科学技术普及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规范方面,仍然存在过分崇尚工具理性的问题。前一段时期,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不够,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市场广阔,社会科学精神缺失,“法轮功”邪教活动泛滥等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出现,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比较严重的恶果,这不能说与对待科学技术普及的工具理性态度无关。要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及时走出科学技术普及工具理性的误区,推进新时期科学技术普及事业的蓬勃发展,以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一、积极迎接社会转型对科学技术普及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经济的观念逐步确立。这种商品经济公开承认个人利益、个人权利和个人价值,而且需要发展工具理性,追求效率、功利和成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人能力和创造性,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事业上的永不满足,生活上的争取美满、追求丰富多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西方文化中的赤裸裸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也同时在影响着我们,对财利的追求一时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全民经商、金钱潮等现象曾在全国出现。然而,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应的法律和伦理道德观念的缺陷,这种金钱潮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构成许多隐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弄虚作假的现象普遍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商业、金融、人际之间信用下降,逃、废、赖、骗债务情况经常发生;违背科学的蛮干造成的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社会腐败严重等。这些违背科学精神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风气,成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严重问题,影响了执政党和国家、民族的形象和声誉,成为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障碍。我们的时代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是新时期科学技术普及的根本性任务。 然而,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由于人们价值观和价值取舍标准发生重大变化,使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甚至包括权力)都商品化,没有使用价值,或暂时没有效益的事情都被放置到一边。在这种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公益性事业、社会效益纷纷被忽视,科学技术普及也就很难被真正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科学技术普及组织被解构;一些长期从事科学技术普及创作的作家被改行;一些长期从事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的机构难以为继、被迫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出路;不少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以至于造成今天科学技术普及组织不健全、队伍老化;科普作家队伍青黄不接、后续无人;科普公益性事业单位基础差、设施不足、手段落后、举步唯艰、发展后劲不足等严重现实。在新的时期,要积极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科学技术普及面临的挑战,抓住党和国家重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全社会大力支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良好契机,勇于创新,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开创新时期科学技术普及事业的新局面。 二、正确处理科学技术普及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和技术有根本性的区别。①科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认识自然,而技术的目的和任务是改造自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科学需要回答的“是什么”和客观世界的因果性的“为什么”的问题。而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技术需要回答的是“怎么做”,解决人的行为的目的性的“为什么”和行为合理性的问题。②科学研究是一个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技术活动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活动过程,是一个从精神到物质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发明的过程。在科学活动的发现过程中,科学发现是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规律,例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万有引力定律却不是因牛顿的发现而存在的,实际上在牛顿发现之前它就始终存在于自然界中。而在技术发明的活动中,单凭自然界本身的进化和发展是永远也不可能“自然形成”这些仪器或机器的。客观规律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的客观存在;而仪器、机器、工具等却是依赖于人的有目的、有意志的活动产物。③科学活动的结果一般表现为知识形态;而技术活动的结果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在实践中,技术活动也包含着一定的知识成分或知识要素,例如软件、配方、图纸、技术诀窍等都是知识形态的技术,但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仍然有重大区别。科学知识是以概念、规律为主要“形式”的知识;而技术知识却是以程序、操作规程、规则等主要“形式”的知识。④评价科学的标准是真理性标准,科学的判定问题是是非、真假、对错等性质的问题。而评价技术的标准是价值性标准,技术的判定问题是效用、效率、价值等性质的问题。新的科学理论取代旧的科学理论,其根本原因是新的科学理论更接近于真理,相比较说新的科学理论是正确的,旧的理论是错误的。新技术取代旧技术,不是因为旧技术是“错误的技术”,而是因为新技术比旧技术更有价值。这里的价值绝不是单指经济价值,而且还包括了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文化价值等。⑤科学活动的主角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而技术活动的主角是发明家、工程师、技师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家和发明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是不同的社会职业和社会角色,他们的职业不同,社会角色不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不同。⑥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而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具体内容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说,不受社会经济、法律、资源、社会条件的约束,对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带有普适性。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多情况下必须考虑到社会、经济、法律、资源、文化等不同的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例如,水力发电技术在缺水地区毫无意义,养猪技术在穆斯林国家毫无用武之地。⑦科学和技术由于其内在本性的不同,决定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体制,以及实行不同的管理原则和运行管理模式。 同时,科学和技术也是有联系的。①科学与技术是互相依存和互相渗透的。一方面现代科学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和推动。没有超高温技术就不可能有超导理论;没有高速加速器,就不会有基本粒子物理学;没有电子显微镜,生物学就少了一只“眼”。另一方面现代技术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现代科学的指导和支持。②科学和技术互相促进与互相转化。技术不但对科学的发展提供研究手段、经验资料,而且技术的需要还为科学技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成为科学进步的动力。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的相互关系出现了与古代科学和古代技术的相互关系不同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相互关系更加紧密了,互相转化速度更快了,新时代已经向人们提出了在承认差别的同时更加重视统一性的要求。 科学技术普及中包括科学的普及和技术普及推广两个范畴,但不仅仅是技术的普及推广。在长期的科学技术普及过程中,特别是在我国农村科学技术水平极低、科学技术知识基础很差的情况下,通过普及推广技术的手段,让农民群众来认识科学、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破除迷信,是很受农民群众欢迎,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农民群众受到他们所处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影响,对事物工具理性非常强,比较务实,如果开始就讲一些与他们价值取向不一致的、抽象的科学知识类的东西,是脱离农村实际的。由此我国农村科学技术普及长期以来受到农民群众这种工具理性式需求的刚性牵引,技术普及推广成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公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社会群体分化和职业变迁越来越快,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求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新时期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仍然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缘落后地区等。但科学技术普及只停留在以技术普及推广为主或仅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普及必须在继续坚持普及推广技术的同时,大力普及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三、要克服科学技术普及的功利主义,体现人文精神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经济所具有的潜在利益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帮助人们完成某项社会活动,具有某种工具价值,而且还具有更高的人文、人道价值。人文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是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提倡高度的人文关怀。科学界的优良传统中道德观念,既是一种宝贵的科学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古往今来,科学界的优秀分子,为真理、为科学、为人类进步而斗争,充满着献身精神,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在科学研究中孜孜不倦、自甘淡泊、不求闻达,把精力倾注在事业中,而不是花费在享乐上。科学技术发展是为人类服务的,本意是为人类创造幸福、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 如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只注重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而忽视它的人文、人道价值,就会导致科学技术的误用和异化,就会出现利用科学技术制造恐怖、破坏生态环境、制假贩假、急功近利等不良社会行为和现象。对人文精神重视不够,张扬不力,是当今社会的一种不和谐现象。科学技术普及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普及宣传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要对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与社会风险进行普及宣传,并且要普及克服和防范这些社会风险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要避免科学技术功利价值的过度显彰,树立和建立起科学的人文、人道权威,推进科学技术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信念和价值观,向社会公众广泛深入地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在人类社会的人际关系方面,要张扬道德和伦理的观念,摒弃“见物不见人”、“见钱不见人”功利主义观念。 四、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科学技术普及所创造的价值 科学技术普及的成果主要是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表现在人的知识、思想、道德、伦理、方法、能力、行为等方面。这种精神、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物质产品经过消费后,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将消失或递减,而科学技术普及创造的成果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身,并且随着人的存在而长期保存和延续,甚至可以使几代人受益,以至为整个人类所共享。因此看待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的劳动成果的理论意义和价值要有战略的、发展的眼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社会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本身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科学技术普及更多地属于社会精神文化范畴,是一种社会文化事业,科学技术普及的成果绝大多数时候并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科学技术普及对人们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是渐进性,无法的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要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甚至花费几代人的精力。换言之,科学技术普及普及的成果作为一定内在的知识力量、精神力量、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在人的身上存在着,它也许暂时还不能为人们所理解、所认识,但是到了一定的时期,条件成熟了,它会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并迅速地从社会公众的深层迸发出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强大原动力。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水平,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力、创造力、凝聚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科学技术普及成果的价值难以量化,对它的经济效益评价的尺度难以确定,因此对科学技术普及功能的社会态度,是涉及妥善解决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待遇问题的关键。在现实中,许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成果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科普文章、科普著作、科普作品等在评定职称、晋级、升职中不能列入成果目录,不仅没有得到重视,甚至受到歧视,有的科教工作者兼职作科普(志愿者)还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一个国家看不到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不能认同一种较为深远的价值取向,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目标,那么将导致科学技术普及事业得不到社会的抚育、科普活动得不到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参与,科学技术普及无疑就会萎缩,社会也就会出现畸形。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的封建迷信抬头,伪科学、反科学甚行,甚至出现了“法轮功”在社会上蔓延的严重事件,这些不能不说与社会对待科学技术普及的态度、价值标准,以及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张扬不够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在“法轮功”事件以后,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决策的无比英明。 五、合理规范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的劳动报酬 许多科学技术普及的前辈都十分怀念我国50年的科普“生态环境”,因为那时是一种特殊年代的特殊背景。那时科普工作者真有些“言不及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时代情怀和革命激情,一心只想把科学技术普及到公众。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社会转型时期,标志着政治时代向生活时代的转化,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背景。在市场经济时代,言“利”不再受到耻笑而是自己的一种正当权利,虽然许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在短期内无法适应社会转型时期义利观的变化所引起的震荡,但仍有不少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始终不变,这是当今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引以骄傲的品格。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在短期内依靠理想和激情的支持战胜暂时困难,但却不能长期依靠殉道精神来支撑社会,而是要依靠人应该拥有的、体面的生活保障来支撑。人生的“金字塔”是以生存为基础的,先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让生命得到延续,而后方可言及追求辉煌的事业与成就。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若为生存条件问题而煞费苦心,这就不能不影响他们的智慧的发挥和事业成就的创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解决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待遇偏低的问题,离不开市场机制的引入。然而市场机制的明显缺陷在于偏重现有的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忽视“期货”,这是市场主体偏好于近期利益的必然反映。因此作为非政府、非营利组织里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由于他们的劳动创造的成果一时不能或不宜转化为使用价值形态,也就无法从市场直接获得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若不采取政府干预或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给予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相应的经济或精神补偿,获得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使其劳动报酬与付出的劳动相当,体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那么就很难保证他们全力以赴投入到科学技术普及的事业之中,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贡献。 六、崇尚科学理性,切实履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的使命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是社会精神财富和文化力量的创造者,崇尚科学理性,走出工具理性的误区,不但要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而且还要纠正影响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发挥作用的各种社会思潮。进入新的世纪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重要的不是回忆过去,感慨现实,而是要面向未来。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一定要对科学技术普及事业充满热情。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淡化了一部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的科学理性,强化了他们的工具理性,并且成为他们支配工作的一种倾向。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不应该是市场经济的局外人,有责任让自己介入现实世界,贴近社会现实生活、贴近广大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实际,也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蓬勃发展。要看到,商品经济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走过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摆脱了历史阴影的纠缠后,开始由传统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每一个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都有责任促进这种转型的尽快实现。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者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要为一时改革给科普工作带来的暂时困难所下倒,要积极地肩负历史使命,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否则将有愧于社会和公众。 科学技术普及重要的是要弘扬科学精神,克服工具理性。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学技术长足发展,对传统的思想和观念产生巨大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时间、空间和视觉等界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人类开拓新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提供了可能。我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尤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随着知识经济的临近,文化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而我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在低潮,西方敌对势力一时也没有放松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他们的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我们在意识形态的较量仍然相当激烈。因此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铸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决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当今所处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时代的客观要求。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3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上的误区 1991年
tengyi1960 2008-1-3 13:47
点评: 1979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佳作奖;1996年被选入《中国图书情报工作文库 全五卷》,幸希孟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1 年 3期 p77-79 【DOI】 CNKI:SUN:ZGTS.0.1991-03-014 当前,我国图书馆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上存在着10大误区。 一 、 10个误区的表现形式 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中,“片面式”的研究倾向是误区之一。表现形式是:研究者采取一种片面的,排斥性的研究态度。如:开展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的讨论中,许多研究者受社会上“经营风”的影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分强调“有偿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地位,忽视甚至削弱了文献情报服务的主战场;另一些研究者习惯于盲目吸收或重复论述某些权威的观点,将偶然的错误扩大化或徘徊于权威理论水平之下的重复论证,使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新理论,新观点难产。 误区之二是缺乏运用逻辑工具构造理论的习惯,往往用烦琐冗长的语言论述并非必然产生的结果。表现为:㈠论述中概念含糊不清,常常出现相同观念用不同术语,不同概念用相同术语的现象。如“利用率”与“总流通率”、“完全著录”与“基本著录”。㈡公理性命题少,那些从经验总结中得出的命题大多缺少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论证。㈢缺少严密的逻辑推理,很少用辨证逻辑的工具去分析和认识问题的实质。㈣缺少理性研究,满足于事实或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归纳,分析和综合,不善于运用演绎方法,使结论缺少理论深度和可靠性。 误区之三是引进其它学科成果时忽视以实践作为基点。表现为:在引进国外图书馆学成果时,忽视成果在时间,空间,理论体系和学派上的连续性,忽视我国图书馆学实践的实用性。在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形成图书馆学交叉学科时,忽视其实用价值,往往给人以一种“贴标签”或牵强附会的感觉。其结果,势必造成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无序,研究对实际工作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误区之四是缺乏科学的理论评价。表现为:㈠图书馆学研究中,理论评价文章较少。㈡评判标准不科学,不规范。㈢学术评判受人为因素、感情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 误区之五是应用研究在理论基础薄弱的环境中进行。表现为:某些应用研究在基础理论尚未弄清楚前就匆匆上马,超现实、超能力地强行发展,从而产生错误的研究成果。事实上,任何应用研究都是研究领域中发展较快,成果较多的领域。当它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落后的理论研究势必影响它在较高的水平上获得更大的成功,因为在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研究必然会被引入歧途。 误区之六是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价值优先的倾向。表现为:许多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就对研究对象形成了先验的、直观的判断,所以在研究中对有利于先验结论的论据尽量采取,否则,或故意忽视,或弃之不顾,从而得出片面和非科学的结论。其实,正确的调查研究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较全面的随机采样。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全面分析,得出与客观相符而非主观臆想的正确结果。 误区之七是研究者视野缺乏现实感。表现为:有的研究者虽然对图书馆历史了若指掌,对图书馆事业的未来洞若观火,但对图书馆的现实变革与实际创造却很少下工夫进行研究。其实,越是科学的理论研究就越应该更加有效地关注现实,理解现实和掌握现实。 误区之八是“原理加例证式”的研究倾向。表现为:一是在图书馆实践中套用其它学科的理论框框;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似乎与原有理论相矛盾的东西与我们不尽成熟的图书馆学理论相对抗。前者一般是在原理下平列几条理由,从而或者认为这就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普遍规律,或者认为这就是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后者一般以静止的,非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图书馆理论,它带着过多的怀疑,使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烦琐化。 误区之九是“单因果关系式”的研究倾向。表现为:研究从单一角度出发,或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只从直观表象上寻找原因,往往缺少深入的研究。这种所谓研究,忽视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将问题的出现归咎于某个原因,甚至把A研究的结论作为B研究的原因,使研究陷入徘徊不前的循环论证。 误区之十是研究行为短期化。表现为:在研究中,往往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对策。这种短期对策研究属于一种被动性的战术反应,因为其短期性会产生的多变性,使它远不如中长期对策研究(战略研究)那样目标明确而行之有效。 二、 10个误区的成因分析 10个误区的形成,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一是研究队伍素质较差,二是缺少统一的理论标准,三是方法论研究的薄弱。 研究人员是研究行为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主体,是提高研究水平和产生误区的内因。在我国,图书馆研究队伍比较分散,专家名人对图书馆学研究人员的指导极为有限;另外,在庞大的研究队伍中,有不少研究者专业知识薄弱,分辨真伪的能力较差,加上没有受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因此很容易受到传统思维模式、错误价值心理以及不良学风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陷入研究方法上的误区。传统思维模式有三大弱点:一是片面追求学科的宏伟庞大,它容易导致把一些与图书馆发展没有互补关系的知识引入图书馆学研究,使图书馆学体系庞杂无序,同时可能引发第5,7,8种研究方法误区的产生。二是过分迷信专家、思维超稳抗变。它容易造成理论和方法的陈旧落后(如:在研究中习惯运用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而不习惯运用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同时可能引发第1,6,9种研究方法误区的产生。三是乐于走中庸之道。不重视运用理论评判武器,同时可能引发第4种研究方法的误区产生。错误价值心理的影响表现为:片面求新、求奇、求洋,鄙视实践、依附高雅,它容易造成研究成果空玄、过分超前和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可能引发第2,3种研究方法误区的产生。不良学风的影响表现为:研究者之间相互抄袭、剽窃;有的研究者为发文而发文,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有的采用没有经过论证的观点和数据,或在前提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强行论证;有的更是无所顾忌地采用“侃大山”式的研究,致使图书馆学研究误区日益扩大。 造成误区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统一的理论标准。在研究工作种,统一的、科学的标准是衡量研究成果真伪和价值优劣的尺度。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缺少这样的尺度,也缺少一种较为完善并得到研究者公认的、评判研究真伪的分析工具,从而诱发着错误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出现。 图书馆方法研究薄弱是研究方法误区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图书馆方法论的研究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苏联,美国,日本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推动这些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现在,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已逐渐认识到方法论的重要。巴普洛夫的名言“科学的跃进往往取决于研究方法上的成就”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三、 如何克服误区 要克服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上存在的误区,必须从5个方面入手: ㈠形成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提高研究队伍素质,建立以高级专家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理论研究队伍是当务之急。高级专家是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宝贵力量,他们长期工作和研究积累起来的宝贵知识和工作经验是提高广大研究人员水平的推动力量。建立以高级专家为核心,由中、初级图书馆研究人员组成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队伍,不仅能弥补图书馆研究人员知识面不广不专的不足,而且还能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和指导各门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交流。 ㈡建立必要的研究机构。为了深入进行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在国家一级应建立专门的图书馆学研究所,在省市级建立由省图书馆学会牵头的半脱产的研究室,在一些有条件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共图书馆建立兼职理论研究小组。在人员和经费等方面要有切实的保障。 ㈢编制成果评判标准。要尽快建立科学、实用的理论评判标准,并定期对图书馆学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评判;要确定每个分支学科的现有学术水平,以提高研究工作的起跑线。 ㈣加强方法的研究、创新和引进。要明确各种研究方法的性质、适用范围、使用程序、操作要点与优缺点。要在广泛应用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图书馆学研究方法。 ㈤狠抓研究人员的培训和提高。事业要兴旺,人才是根本。由于研究工作不是任何人都是可以胜任的,因此要注意对特殊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的后劲,才能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上的误区
个人分类: 工作感悟|1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活中的误区
suqing1961 2007-7-19 10:10
(一) 买了辆新车,怕汽车上漂亮的天线和车标被人偷走,拧下来锁进抽屉。 天线和车标从此再也没用过,和被小偷偷走没有什么两样。 (二) 没钱时买不起书,到处借书看,倒看了不少书。 有了钱,经常买书回家,书架都摆满了,却没有几本看过。 (三) 回到装修得像宾馆的家里,东西不能随便放,进卧室和厨房要换不同的鞋,感觉像宾馆一样别扭。 出差住宾馆,横躺竖卧,东西到处扔,摸脚气挖鼻孔,感觉像家里一样舒服。 (四) 进超市,见商品吐血大降价,图省钱买一大堆回家。 都是不需要用的,白花了不少冤枉钱。 (五) 生长在长沙, 40 多岁了,连衡山、洞庭湖都没去过。 总以为有的是机会,机会却总是没有。 (六) 逛旅游点小摊位,总要买回一些当地特色小玩意儿纪念品。 拿回家新鲜两天,下次打扫屋子都作垃圾处理掉了。 (七) 朋友、同事、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到京,都得花时间陪吃、陪玩,这才叫够朋友。 最不够朋友的,就是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八) 一门心思只知道拍上司的马屁,最终爬到了渴望的位子。 回过头来才发现,尊严和人格不知扔到哪去了。 (九) 花几千块钱办健身卡锻炼身体,觉得太贵,不舍得。 等到生病了,花几万块钱给医生送红包、住院动手术、吃药疗养,感觉很划得来。值! (十) 到医院东跑西颠做了一上午检查,医生说啥问题也没有。 心里很不平衡:花了那么多钱,也没查出点毛病来。真亏!
个人分类: 信笔涂鸦|3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