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著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什么中国没有好书?
hj58 2014-3-7 07:33
为什么中国没有好书?   一方面抱怨没有好书,另一方面出版社不敢承担经营风险出好书。作者数年心血之作不仅没有稿费,还要掏钱包销上千本,出版社永远稳赚不赔。出版社又垄断书号,敢冒险出好书的人却又没有资格出书。长此以往,谁还会去静下心来慢慢写书呢? (附图:《译龙杂谈》书稿介绍,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传统书业都在惊呼网络和手机、平板电脑抢走了自己的生意。但出版社自己有没有反思过自己应该如何挖掘优势迎战电子媒介?为什么不敢花大钱出版图文并茂的美书呢?为什么还要把图片和照片印成黑乎乎的一片呢?   为什么要把书的价格强行限制在三四十元以内呢?随便打个车就要三四十元,真的有好书,读者会舍不得一两百元吗?读者真地不愿意买一两百元一本的好书吗?图书馆藏书和企业送人也舍不得买吗?十几亿人的中国,一本好书的销量真的超不过一万本吗?   读者是因为价格贵而不买书呢,还是因为写得糟、印得烂而连便宜的书也不买呢?   出版社在推广自己的书的时候能不能多动点脑筋呢?只有一个书名目录,或一两百字的简单介绍,书店老板怎么判断此书好坏?为什么不能利用强大的新媒介详细介绍新书呢?并直接向读者推荐呢?为什么不能拍个最简单的视频并上网,让读者直接看到新书的五彩缤纷呢? (附图:《译龙杂谈》书稿介绍,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译龙杂谈——关于中国特有事物名称翻译的思考和研究 书稿照片 黄佶 著 插图说明: 古代镶嵌画 (公元260年) 圣乔治杀死 dragon 故事的最早模板 宣传海报(1939年) 用 dragon 象征纳粹德国 时政漫画(2009年) 把中国龙画成恶魔 dragon ,妖魔化中国 时政漫画(2011年) 用 dragon 象征本拉登 时政漫画(2014年) 中国雾霾“龙”游向美国 五百五十余幅插图,时间跨度一千七百余年, 汇总、评论百年来国内外学者论述龙的翻译。 二十五万字沉淀八年论战思考研究精华, 详解疑惑,点名痛批中国学术界奇谈怪论, 深挖错误观念文化根源。 翻译实践对策建议。 意外大发现:为什么 dragon 是万能坏蛋? 最新考古成果:1817年龙已被音译为 Loong。 作者:黄佶 龙落选奥运会吉祥物后建议译龙为 Loong 第一人 2015年:龙落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十周年 2016年:“弃龙与否”全国大论战十周年 中国人如何面对世界? 一个刚刚开始的课题......
个人分类: 翻译|1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试述第一、第三人称的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的新概念
YUNYANGZHANG 2014-2-28 10:30
——转载: 本人参与《第七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跨境语言研究论坛》的参会论文的文摘(原载于《研讨会的会议手册》:第34-35页)。关于句子语法人称狭义与广义的定义与标志的新发现,于本人博客本月业已发布。本人非常感激研讨会的审稿专家的审定与宝贵的修改意见。有关领导与专家的研讨会总结讲话中,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应该予以明确的区分”这样一句话。因为关于这个观点,本人经历了太多、太多的退稿(当然,与本人写作能力低、写得不好密切相关;同时,也多少可以说明,没有相应身份、没有平台的思考者要发表有创见的观点,是多么的不容易。);本人在从事过的4个专业(药理学教师、医刊编辑部档案员、法医毒理学教师、医刊编辑人员)以外的领域中,本人还能够有一点点创见,非常幸福,相当满足:无论本人的参会论文将能否正式公开发表,自感:本人总算没有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白走一回。—— 大胆、初步试行提出: 世界语言学中 人称指示语 的 原创性新概念、新观点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应该予以明确的区分。(1)语法人称:包括:(a)词汇的语法人称;(b)句子的语法人称:其讲究(强调)的是:句子中主语的人称;一个句子的主语是第一(二、三)人称,则这个句子就是第一(二、三)人称的句子。 ( 在自述性语篇中,上述狭义的 句子语法人称的定义与标志,是有一定的缺陷;参会后发现: 广义的句子语法人称的定义与标志是: 一个句子中,使用了第一(与/或第二)人称代词或 其限定词,则这个句子、就是第一人称的句子;不使用,则是第三人称的句子。一语篇中,只要有一个第一人称的句子,则这个语篇的语法人称是第一人称(的语篇)(即:in the first person);如没有(一个第一人称的句子),则这个语篇的语法人称是第三人称(的语篇)(即:in the third person)。) (c)语篇的语法人称:其好像仅有第一、第三人称之区分:(2)语用人称,好像主要是讲究 “语篇的语用人称”;其就是中文作者第一人称语气(研究)、境外英语作者第一人称身份(研究)。学术著作(学术论文、作者文摘、学术专著中的章节)中,第一人称代词及其相对应的限定词的使用,均可用作直接表达作者第一人称语气(人称身份);但仅仅是承前代表作者(署名者)而已;况且,还可用合理人格化的“本文”、“本研究”等代用词。后者在境外英语研究中均被称为:无生命、非人称的抽象实体,作为间接表达作者第一人称身份(人称语气)的手段。本人的最基本观点是:(1)学术著作中的作者署名(连同作者单位署名、作者简介),才真正是作者在学术领域中的社会身份,以及作者第一人称的语用人称(人称身份/人称语气)最重要、最明显、最强有力的标志(表达、或显露或构建与自我宣传)。所谓第三人称语气,好像主要存在于作家的创作小说中。(2)使用或不使用、多用或少用第一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主要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作者在语言应用方面的一个传统习惯的问题。在语言学中,当然值得深入探索与研究;但是,学术论文中使 用 in the first person (学术论文-作者身份的构建与自我宣传论) 或 in the third person (学术论文-符合客观论) 写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好像均不宜说得太高、太过重要。 学术 著作;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语法人称;词汇人称;句子人称,语篇人称; 语用 人称;人称语气;人称身份 注:“ 说得太高、太过重要”是指——本文摘 转载 时,新增补的小括号中的 楷书体 的涵义 。
2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简述第一、第三人称的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应该明确区分
YUNYANGZHANG 2014-2-15 07:41
——世界语言学(语用学)人称指示语基本概念中的这一新概念新观点,由一退休普通的药理学教师、医刊编辑人员发现并提出,真有其偶然性与必然性,有待以后另文叙述。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退稿,本人才注册中国科学网个人博客。本文是上一文(2014-02-12)、前两文(2012-07-11/2013-04-15)简明的综合。与大家来一起切磋,并敬请指教与斧正。(2014-02-16)—— 简述第一、第三人称的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应该明确区分 ——什么是句子语法人称广义的定义与标志的新概念? 学术著作;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句子人称,语篇人称; 语法/语用 人称;人称语气/人称身份 1 语法人称 在自述性语篇中,句子语法人称广义的定义或标志是:一个语篇中只要有一个句子,使用第一(与/或第二)人称代词或 其 相应的限定词,则这个句子、这个语篇,就分别是语法人称的第一人称的句子、第一人称的语篇(即:in the first person);如所有的句子均不使用(第一(与/或第二)人称代词或 其 相应的限定词),则所有的句子均是语法人称的第三人称的句子,这个语篇,就是语法人称的第三人称的语篇(即:in the third person)。 2 语 用人称 在自述性语篇中,所有的句子的语用人称,均总是第一人称语气(人称身份);无论如何撰写,学术语篇的语用人称总是第一人称人称语气(人称身份)。 3 不宜过分强调与夸张 不宜过分强调“以第一/第三人称撰写”(“in the first / third person”)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例如:中国国标《文摘编写规则》、《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过分强调 “in the third person”撰写时的所谓的“学术论文-符合客观论”;近20年来,世界语言学界一个热点研究——学术论文中强调要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过分强调“in the first person”撰写时的“学术论文中作者身份的构建与自我宣传论”。过分强调,好像均是欠妥的。 4 应该明确区分两类不同的人称 第一、第三人称的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应该明确区分。国标《文摘编写规则》、《学位论文编写规则》,应该正名为:《文摘写编规则》、《学位论文写编规则》。两个国标中“人称问题”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学术论文、文摘,一般是以第三人称的名词做主语的语气写成的;当然,也可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前者使用谦逊、平实的语气叙述;后者叙述的语气,好像自信度高、带有感情色彩,较为张扬,好像带有权威性的涵义。
4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试述句子语法人称狭义的、广义的定义与标志的新概念新观点
YUNYANGZHANG 2014-2-12 22:35
试述句子语法人称狭义的、 广义 的定义与标志的新概念新观点 —— 什么是英文 “in the first / third person”? 在自述性语篇中,广义的句子语法人称的定义或标志是: 一个句子中,使用了第一(与/或第二)人称代词或 其限定词,则这个句子、就是第一人称的句子;不使用,则是第三人称的句子。 一语篇中,只要有一个第一人称的句子,则这个语篇的语法人称是第一人称(的语篇) ( 即:in the first person ); 如没有( 一个第一人称的句子) ,则这个语篇的语法人称是第三人称(的语篇) ( 即:in the third person )。 自述性语篇中,所有的句子的语用人称,均是第一人称语气(人称身份); 无论如何撰写,学术语篇的语用人称总是第一人称人称语气(人称身份)(境内本人首先研究人称语气, 境外首先兴起研究 人称身份) 。 国标《学位论文编写规则》正确的表述应该是 : 文摘,一般是以第三人称的名词做主语的语气写成的 。 英文“in the first / third person” 种种 “ 误解 ” 的根本原因是:世界语言学(语用学)中,大体上尚没有论及“ 语用人称” 这一基本概念,尚没有论及语用人称的主要的语用学表达或构建与标志:—— 作者署名(连同作者单位署名), 往往再加上作者简介。 英文“ in the first / third person”,好像主要仅仅是一个语法学的问题, 一个 不同语言与文化的不同传统习惯的问题,一个学术著作中作者自我指称的不同风格的问题。 好像不宜过分强调“以第一/第三人称撰写”(“ in the first / third person”)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学术著作;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语法人称;词汇人称;句子人称,语篇人称;语用人称;人称语气;人称身份 在中国科学网本人张云扬博客(于2012-07-11)发布的前文“‘文摘应该以第三人称撰写’的思考——(1)认可-显露式“误解” 的基础上,写成“试述第一、第三人称的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的新概念、新观点”一文。 在广西百色学院、于2013年11月21-22日,参与了第七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暨首届跨境语言研究论坛回沪后,本人在快乐地、慢慢地修改参会文稿中发现:句子的语法人称,好像应该有狭义的、广义的定义 与标志之区分 。现主要试述这一新概念新观点,以期与大家一起切磋,并敬请多多指教与斧正。 1 句子语法人称狭义的定义与标志 是以句子主语的人称作为句子人称的定义与标志,即:一个句子的语法人称,就是这个句子主语的人称 。 这种狭义的以句子主语作为句子语法人称分类 ( 的方法 ) 是有重大缺陷的 : 例如 ,当 第三人称的句子中 , 含有第一人称的宾格代词 (如: Teacher Wang taught us … ) 、相应的限定词 (如:Our dog ran away.) 等情况下好像就产生了矛盾。故以第三人称撰写时就要有附加要求: 当使用第三人称撰写学术论文时,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指称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尽管 这类 第三人称的 句子中,还保留例大部分第三人称的特性 。 2 句子语法人称广义的定义与标志 学术著作,是自述性写作(self-writing或read-me-wring)。 在自述性的 学术著作中,由于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进行叙述 ” ,在对话中双方均用第一人称 ,故 “ 第二人称 ” 即 “ 第一人称 ” 。 在自述性著作、语篇中,广义的句子语法人称的定义或标志是: 一个句子中,使用了第一(与/或第二)人称代词或其限定词,则这个句子、就是第一人称的句子;不使用,则是第三人称的句子。 在学术著作中,一般均是不使用(省略或隐藏)第二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非常罕见学术著作中含有第二人称代词或其限定词的,本人仅仅见于ACCA。 3 语篇的语法人称 一语篇中,只要有一个第一人称的句子,则这个语篇的语法人称是第一人称(的语篇) ( 即:in the first person ); 如没有( 一个第一人称的句子) ,则这个语篇的语法人称是第三人称(的语篇) ( 即:in the third person )。 4 句子与语篇的语用人称 自述性著作(语篇)中,所有的句子、语篇,均是第一人称语气(的句子、语篇) 。 学术语篇是自述性的语篇,无论如何撰写,学术语篇的语用人称总是第一人称语气(人称身份),其就是境内本人首先研究作者第一人称语气 、境外(兴起的)英文研究作者第一人称身份(详细的文献标注,请参见前文 ) 。 现举例说明之:语法人称为 第三人称的学术语篇中(即:“in the third person”), 在如下的文摘开头处,本人用小括号中的 斜体字体 增补出原被省略的语句;在文摘中可均使用英文被动句,均隐藏逻辑主语,相当于中文的自述省主语(“我们”/“我”)句。分析证明:在自述性语篇中,语法人称是第三人称的语篇,其语用人称也总是第一人称语气的。下面的语篇是 本人为第二作者的发表在Journal of C hromatography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1987,417:357-365) 上的论文的文摘 , ) 。 —— ( In the (present)/our study ) 或 (We studied… / To (for us) study …) Metoprolol and its alpha hydroxy metabolite were determined in plasma down to 2 nmol/L (S.D.10-15%) after solvent extraction and bond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ometric detection. The major metabolite with acarboxylic function was also measured in plasma when liquid-solid extraction on a column activated with dodecyl sulphate was applied. In urine the three components were assayed by direct injection of a diluted sample. 5 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应该明确区分 人称、语气,两者分别均是语法学上的概念(见:朱敏、齐沪扬 . 上海师范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人称与语气选择性研究》, 2005 )。如上所述, 英文“in the first/ third person” 是语法人称的问题;中文 “ 用第一/第三人称 (的人称) 语气 ” 撰写,是语用人称的问题。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是在不同语言、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尽管中国 语言学期刊论 文与专著中可能在文字上尚未有记叙过 “ 人称语气 ” 的问题,我们用中文的人,大家对 “ 第一人称语气 ” 均是尚能理解的;但是,也非常、极度容易与语法人称的 “ 第一人称 ” 相混淆;故两者必须明确区分 。 国标《学位论文编写规则》(以及在该国标之前许多学术期刊稿约、许多大学学位论文写作规定也是大同小异如此要求的)中要求:文摘,一般是以第三人称语气写成的;正是混淆语篇的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这是全国性的“误解”(“误表述”)。 国标《学位论文编写规则》正确的表述应该是: 文摘,一般是以第三人称的名词做主语的语气写成的 (即:语法人称中,一定要将“人称”与“语气”分隔开来;“人称语气”是语用人称的概念) 。 针对作家创作的小说等文艺作品来说,作家的人称语气(人称身份),则好像总是第三人称的语气(人称身份);即所谓的 “ 站在事外说事情 ” 。 6 结束语 英文“in the first/ third person” 种种 “ 误解 ” 的根本原因是:世界语言学(语用学)中,大体上尚没有论及“ 语用人称” 这一基本概念,尚没有论及语用人称的主要的语用学表达或构建与标志:—— 作者署名(连同作者单位署名),往往再加上作者简介。 英文“ in the first/third person”,好像主要仅仅是一个语法学的问题,一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与文化的不同传统习惯的问题,一个学术著作中不同作者自我指称的不同风格的问题。 好像不宜过分强调“以第一/第三人称撰写”(“ in the first/third person”)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例如,用了一个(或:多个)第一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物主代词),科技论文报道怎么就会变得不客观了;学术论文,明明白白是作者(即:“我们”/“我”)所撰写的,却由国标明文规定:不准使用 “我们”/“我”。这样,是不是有点 好像 “弄虚作假”了吗。反之,全用第三人称的、非人称名词的人格化的“本研究”等,替代第一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文摘中在没有引述研究背景、仅仅叙述自己的研究目的(目的内容,大体上与文题一致,故可省略)、方法、结果与结论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举例的文摘中,还也可不用“本研究”等代用词,均用英文被动句/中文自述省主语(“我们/我”)句,作者署名还在,怎么成了 “作者-不在场性 ”;即使是无作者署名的文章,也不 会是所谓的“非人格化 ”了的吧;那个不知、谁人不晓:文章总是由有血有肉的某个( 某 几个)人所写的。 第一、第三人称的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应该明确区分。 参考文献 张云扬. “文摘应该以第三人称撰写”的思考——(1)认可-显露式误解. (中国科学网,张云扬博客 (2012-07-21)) 张云扬. 第三人称(的句子)指像 “ 狗曾狂吠 ” 这样的句子.(中国科学网,张云扬博客(无名氏英文短文与中译转载 于: 2013-08- 27) 马正平. 说 “ 第二人称 ” 即 “ 第一人称 ” .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4):41-43
3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著作可获得性小考
热度 2 libseeker 2013-1-8 11:19
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布之后,笔者关注了图情领域获奖成果,其中有8项为著作,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随后试图从孔夫子旧书网购买几本专著,进而引发了笔者对学术著作可获得性的关注。 孔夫子旧书网(卖的不一定均为“旧书”,有的是新书。),有的书找到了,但下了订单后,告诉实体店已售出,有些书找不到。总体来说,获取并不易。 2013年1月8日,读秀( http://www.duxiu.com/ )检索的情况是: (1)、《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黄水清著.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08),可“阅读部分”, 收藏馆59个(表示59家图书馆收藏了,可以进一步连到有关馆检索书目信息。),其中江苏省11个。 (2)、《信息资源网络模型及应用》(王昊著.信息资源网络模型及应用.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05),可“阅读部分”,收藏馆121个,其中江苏省15个。 (3)、《我国信息战略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研究》 (黄奇,袁勤俭,邵艳丽等著.我国信息战略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01),可“阅读部分”,收藏馆89个,其中江苏省9个。 (4)、《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徐雁、江少莉、陈亮.全民阅读推广手册.海天出版社,2011.11),“没有找到与‘全民阅读推广手册’ 相关的中文图书”,但孔夫子旧书网“查到相关图书16项”。 (5)、《信息化指标构建理论及测度分析研究》(郑建明.信息化指标构建理论及测度分析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0),不可“阅读部分”,收藏馆46个,其中江苏省6个。 (6)、《信息资源共享评估研究——以JALIS为例》(刘磊著.信息资源共享评估研究 以JALIS为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可“阅读部分”,收藏馆85个,其中江苏省10个。该书出版后,笔者第一时间获赠。 (7)、《电子政务服务管理》(胡广伟著.电子政务服务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07),收藏馆93个,其中江苏省11个。笔者所在单位有馆藏两本,可借状态。 (8)、《中国集报学概论》(马志春,刘广金著.中国集报学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1),可“阅读部分”,收藏馆23个,其中江苏省2个。 需要说明的是,“收藏馆”主体为高校图书馆,种种原因,读秀对馆藏书目数据的整合有一定规模,但远未全覆盖,而且已整合馆或多或少存在更新滞后。以上图书目前均未发现“引用量”。以上成果有2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获奖成果作者(或第一作者)单位,有5项为南京大学,2项为南京农业大学,1项为宿迁市图书馆,作者多为图情领域知名教授、专家。获奖成果出版单位有4项为南京大学出版社。 笔者通过CSSCI检索了2010年出版的5本图书被引情况(检索时间:2013年1月8日。检索范围:2010年、2011年)。《信息资源网络模 型及应用》2011年被引2次,均属于自引。《信息资源共享评估研究——以 JALIS为例》2011年被引1次,系书评。《我国信息战略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研究》、《 电子政务服务管理》、《中国集报学概论》未被引。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笔者以为,在这学术著作出版难的时代,种种因素,近年学术著作产量可观,学术著作的可获得性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差很远。学术著作的发行量通常不大,高校图书馆即便收藏了,通常提供借阅时间滞后数月乃至更长,且复本量多为1-3本,通过图书馆可获得性较差。学术期刊本身的发行量通常也不大,甚至不少比学术著作的印刷量小,但其大多可以通过数字化期刊较为便捷的获取。学术著作的可获得性差,进而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比如“被引量”)亦不理想。 相关资料: 王启云.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图情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3646do=blogid=647452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38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After50 2012-8-26 20:44
2012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http://www.most.gov.cn/tztg/201208/t20120824_96393.htm 2012国家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pdf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4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即将实施
suqing1961 2011-12-28 22:42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即将实施
中国科协与中国三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社将承担“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任务 12 月 28 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主持,来自中国科协、中国三峡集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以及媒体记者共 70 余人见证了这一协议的签署过程。 中国科协与中国三峡集团战略合作领域主要包括科技合作、人才培养、科学普及、阵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双方将重点围绕水电等清洁能源相关领域,联合开展战略研究、科技创新规划、专家咨询、技术诊断等科技合作;将围绕科技人才培养、设立科技出版项目,支持创新性科学研究;将围绕全民科学素质提高联合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特别是传播水电等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知识。 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一项引人注目的内容是,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中国三峡集团将斥资 2100 万元人民币(每年420万元),实施“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用于重点资助 科技工作者出版高水平科技著作。这一出版项目将由中国科协所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独立承担。 该计划面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并向 45 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倾斜,重点资助科技人员出版首部学术专著,以满足广大科技人员出版学术专著的迫切需求,达到繁荣科技出版,推动学科建设,促进科技进步,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目的。 为确保“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高质量实施,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多次 组织召开社内外专题论证会和研讨会,配合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制订了《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管理办法》,并将组织强大的编辑团队实施落实。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3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著作的上乘境界
黄安年 2011-8-12 10:34
学术著作的上乘境界
学术著作的上乘境界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8 月 12 日发布 蔡义江先生《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 ( 以下简称蔡著 ), 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在 2004 年 10 月出版,全书 22 万字,凝集了他近十年间红学研究的心得。 蔡先生是红学名家,二十多年前他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问世以来,累计已发行上百万册,风行海内外,近年又由中华书局易名《红楼梦诗词曲赋赏鉴》修订再版,老树新姿,长盛不衰。一部学术著作,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行量,不仅在红学界,即在整个学术界也是十分罕见的。 新著是继此之后的又一力作,他“自己认为现在的这一本更好”,因为新著涉及的红学问题要广泛得多,几乎无所不及。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居于红学学术前沿,对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提出了新见的著作,最为可贵的是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明辨慎思的探索精神,以及平朴清浅的行文风格。一部具有如此学术含量的书,读来却平易朴实,极具亲和力,不愧大家。 拨开雾障 探求真相 和其他学术领域相比,红学领域由于文献资料的稀缺和直接证据的匮乏,因而“云遮雾障”特别多,本书就是针对这些迷障开篇破题,立论叙说的。人们长期以来受惯性思维影响,习焉不察,正是在这些地方,蔡著提出了质疑并给以尽可能深入的探求,令人不得不重新思考。 比方说,人们历来都认同曹雪芹“生于荣华,终于苓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著书西郊,未就而没”,这是鲁迅的话(见《中国小说史略》),而鲁迅依据的是胡适的考证。或者说,新红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即对《红楼梦》作者的考证,其中合理的部分已为包括鲁迅在内的研究者所继承。笔者也从来相信曹雪芹生于江南,少年时代曾历风月繁华,至少是感应过那流风余绪,友人诗句中的“秦淮风月”“扬州旧梦”不是佐证吗!这似乎是无庸置疑的。现在,蔡著十分鲜明、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曹雪芹“没有赶上好日子”的推断。支撑这一推断的,首先是认定雪芹存年为四十岁。这一认定其要领在于辨析作为存年依据的敦诚诗与张宜泉诗何者更加可靠。敦诚《挽曹雪芹》诗初稿谓“四十萧然太瘦生”,改稿亦谓“四十年华付杳冥”;张宜泉《伤芹溪居士》诗小叙称“年未五旬而卒”。张宜泉居于城东南隅,与居西北郊的雪芹相距较远,未能得知雪芹死讯参加葬礼,其说较为笼统;而敦诚从当年虎门相聚到以后诗酒往还,与雪芹相识多年,又参加了葬礼,所知确切,挽诗两稿均记“四十”。可见敦张两说表述不同,而当以敦说为首选依据。准此,由卒年(卒年学界虽有分歧而相差不过一年上下,蔡著同意香港梅节先生的甲申说即 1764 年 4 月)上推,则雪芹生于 1725 年即雍正三年乙巳,当雍正六年抄家时,雪芹仅为一虚龄四岁的幼儿。 其次,曹家被抄后窘迫凄苦,绝无“中兴”迹象。这有抄家前后的一系列档案史料可查,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发现和公布的有关曹頫骚扰驿站获罪以及被“枷号”重罚的刑部档案,时间也在雍正六年。负枷带锁是雍正朝施行的对拖欠官银官员的催逼手段,曹頫这桩新罪案应赔银两不过四百多两,可是从抄家治罪后的七、八年间,竭尽全力仅赔得一百余两,可见曹家确已家产荡尽,无可赔补。在这种环境下,雪芹随家北归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可想而知。 再次,二敦诗中的“扬州旧梦”、“秦淮风月”向来被人们当作实况来引用,究其实他们毕竟比雪芹年龄小许多,对曹家过去的了解来自于雪芹的叙说,雪芹自幼在家人长辈的抚今思昔、忆旧谈故中长大,浸淫在对往昔风月繁华的追怀想象之中,友人在他娓娓动听终日不倦的谈吐中,这些“旧梦”真正是一段已经远去的“陈迹故事”,就算他早生十年,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祖父曹寅在世的全盛时光的。 那么,这部“备记风月繁之盛”的小说,“如此广阔、真实、深刻的封建官僚大家庭的生活场景,可以没有现实的真切体验、感受,就凭空虚构出来吗?”蔡著这样的设问说明他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早已看到了症结所在。人们之所以总是倾向于把曹雪芹的生年往前提,也是出于“亲历”对一个作家重要性的估量。 面对雪芹并未赶上好日子的事实,蔡著提出了创作不一定拘泥于事事亲历,提出了“亲闻”即倾听家人长辈回忆谈旧,也就是间接经验的重要性,尤其是提出了天才作家艺术想象艺术虚构的巨大能动性。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不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才能现诸笔端呢?记得鲁迅说过这样意思的话,写偷窃,不见得非要去当偸儿,写妓女,不见得非要去当嫖客。我们看《红楼梦》里“借省亲事写南巡”,若要赶上南巡,亲身经历,那非得早生二、三十年不可。当然,这决不意味着否认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设若没有曹家由盛而衰的家世背景作为依托,没有清代社会历史变迁作为底色,就不可能产生一部《红楼梦》。“源泉”是终极意义上的,具体到作家作品,所谓“真实性”我以为应当包含两个方面,即生活的真和感情的真。生活的真可以是亲历,也可以是亲闻,是上辈亲旧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和精神伤痛回叙的往事。至于感情的真对于作家来说尤其重要,即他对于生活中眼前和过往的种种事象的感受之真切深刻的程度对创作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天才作家曹雪芹必定是十分敏感的人,家族败落后的窘困生活和炎凉世态是他亲身感受到的;而昔日的煊赫盛景风月繁华,则是经由“过来人”的回忆间接感受到的,由于这种二度感受往往更加扩大和深化了当年情景,犹如一颗种子埋入心田,在艺术想象中萌发、生长、放出异彩。童幼年的感受和记忆尤为神奇,比方说我们都曾参观过鲁迅故居的“百草图”,它的平淡乏味根本不能与“朝花夕拾”中的那个童年乐园相比。同理,《红楼梦》里气象万千的大观园,有哪一个宫廷的或私家的园林可以和它比美呢!它只能存在于作家的艺术想象中,在艺术的虚构的空间中。 艺术想象的贫弱似乎是当代难以产生杰出作品的原因之一,较之中国古代那些杰出作家想象翅膀的高扬(诗歌、戏剧、小说都在内),当代作家似乎飞不起来或飞得不高。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同对艺术源于生活的机械的、狭隘的理解似乎不无关系。《红楼梦》的创作在这方面其实可以给我们极为有益的启示,或者说可以极大地解放作家的思想,它告诉我们,艺术想象对造就杰作可以有怎样的作为,想象之翼可以在怎样广阔无垠的空间里飞腾驰骋。当然,想象不能凭空,它的根在生活之真,更在作家感受之真,《红楼梦》作者人生感受的真切、丰富、细腻是任何读过作品的人都为之心折的,这种感受犹如酵母,感受愈是真切深刻,想象就愈能挥洒任意,二者应当是成正比的。 蔡著上述见解牵涉到作家的生卒年和家世背景、曹雪芹的著作权和创作动机、素材来源以及如何理解作品中的真假虚实等一系列问题,值得人们重新思考、深入研究。 明辨慎思 沿波讨源 近年来,有人宣称要横扫以往一切红学成果,宣称脂评本都是后人伪造的,脂评和脂砚斋是假冒的,判定刻本在前抄本在后,嘲笑红学家全都上了当。他们撰文著书,标新立异,轰动不小。 蔡著诚恳劝告这些“新说”持论者,严肃指出任何“伪造,都有动机、目的、需求和条件,其中历史社会背景是最能让我们准确判断出有无可能性的环境条件”,当一百二十回本刊行之后,假造残缺不全、颇多讹误的抄本和评语,所为何来?更重要的是:“有的抄本明明有清代重要收藏家及可考文士的题跋真迹、印章;有的抄本则可找出避怡亲王府家讳的“祥”、“晓”等字,而怡亲王府家与曹家的关系,在故宫整理出版清代关于曹家档案史料( 1974 )前,是外人、后人不可能知道的;有的抄本在胡适考证《红楼梦》前一个世纪就被沙俄来华的传教士携带出国了; …… 这些本子被著名的大学、科研单位、图书馆、博物馆及教授学者个人所收藏,经过多少文物古籍专家的鉴定。”作伪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作伪说”者全然不顾上述事实,而且几乎都揪住“脂评”作文章,说脂评自相矛盾,因而有问题,是伪造。 其实是他们根本没有读懂脂评,更谈不上认真分析脂评。须知脂评并非一人所加,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所加批语的集合体。由不懂而任意曲解,把不同人的批看成同一人而指其矛盾,这样就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要澄清此种混乱、揭破作伪说的最好办法,便是认真地、深入地研究脂评。 蔡著面对脂评的复杂情况进行了审慎的辨析和分梳,尽可能地把批书人的身份和批语的性质弄清楚。较之过去的脂评研究,蔡著第一次明晰地指出,批书人大体可分四类: 1. 家人 , 即畸笏叟和曹棠村 ;2. 友人 , 即松斋、梅溪及其他未署名者,批中常称之为“诸公”; 3. 合作人 , 即脂砚斋 ;4. 圈外人 , 即鉴堂、绮园、玉蓝坡及立松轩等人。几类人中批语数量最多、最重要的自然是即畸笏叟和脂砚斋,对二者的身份和批语的特点进行了多方推考和深入分析。 在历来的红学研究中,重视脂评的学者一般都较为谨慎,运用时能够注意区分早期身边亲友和后来那些圈外人。但是,对于脂砚斋和畸笏叟则往往“一锅煮”,不加甄别地都当作了解作者家世和关心小说创作的人,认定他们的批语都有同样的文献价值。往往举出“写宝玉如此,非世家经严父之训者,断写不出此一句”这类批语来说明脂砚了解雪芹幼年及证明他曾历旧家公子的生活。同时对脂砚阐释作品时“作者自云”的话都深信不疑,认作是转述的作者的夫子之道。如今蔡著指出了这些多是脂砚的误导,他是曹雪芹著书的合作人,他同作者的关系和批书的目的都与畸笏叟不同,分清这两个人的批语,至关重要。 分辨这两者的批语除去署名外,可以从加批的时间、批语的内容来辨析、畸笏是书稿最早的读者和最后的保存者,其批语的特点为关注书稿的情况如破损迷失等,提及雪芹幼年及曹家往事等素材来源,常常联想到自家身边处境,情绪激动、非哭即叹。蔡著用一个专章从十个方面来推定畸笏叟只能是雪芹之父曹頫,畸笏即曹頫这一主张过去有不少研究者都认同,但蔡著的论证全面、充分,很具说服力。相比而言,脂砚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似乎并非自幼同雪芹一起,而是后来结识的。他的批语阐释性分析性较多,偶涉雪芹幼时情形亦为泛泛之言,往往导致读者误会。脂砚斋评批的目的是想将自己的评语与小说正文一起流传,他的加评最认真、最细心,数量也最多,也有很高的价值,不能因为将其与畸笏之评分开而忽视它的重要性。 分清畸笏和脂砚两者的批语对推考成书过程,诸如增删修改的情况,历次加批的情况,借阅迷失的情况,甲戌本的价值以及黄叶村是否继续著书等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的每一个问题,本书都尽可能给以回答和论证,值得读者细加析辨认真思考。 在这里,有一点令人豁然醒悟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重评” 习惯上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第二次评,并据此推算在此前后评阅的次数。蔡著明确指出“重评”的含义不是第二次评,而是相对于在他之前的“诸公”之评而言的。否则,为什么己卯、庚辰本明明已经“四阅评过了”,而书名依旧称“重评石头记”呢!为什么独独在甲戌本楔子中郑重地写上“脂砚斋抄阅再评”而毫不及于何时初评呢?可知“重评”非指自己评阅的次数,而是尊重前人之评及自己重新加评的一种标志。这一见解最初是由是杜春耕先生提出来的,蔡先生将其吸纳,形诸文字,把他和杜先生思考的成果奉献出来。本书中,得杜先生启发的例子多有,说明学问的切磋商讨益莫大焉。杜先生以物理学者加盟红学,精研版本,卓然成家。近十年来,由杜春耕先生倡导组织的关于成书问题的大大小小的讨论已不计其数,给了大家多方面的启发和推动。蔡先生的这部专著,应是在这一学术背景下产生的重要成果。 前面说过,本书涉及的红学问题十分广泛;何况,改变成说改换惯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学界不同意见的存在更属正常。无论如何,蔡著以自己思考的成果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重新思考,每一个爱好《红楼梦》的人都会关注、都会加入到这个思考的行列。 平朴清浅 如话家常 过去,笔者曾经十分心仪蔡先生文章深入浅出的优长,宜乎他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的身份。 面对这部新著,更令人感受到一种平易之态、朴实之风,所谓举重若轻、返朴归真,其实是学术上的自信和表述上的自如互为表里所形成的上乘之境。 翻开蔡先生的这部著作,并无气势宏大的架构和叠床架屋的章节,只是平平淡淡地由读者的提问进入本题,直截了当,然后顺流而下,一个题目接着一个题目地谈下去,娓娓道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以内容屈就形式,不作艰深之语,不端学术架子。 最易让人入眼就感到亲切的是标题的一目了然清浅明白,不妨从头举来:一、为何要谈成书问题,二、有些成见须先抛开,三、资料须审辨可靠性,四、不珍惜资料也不行,五、还得从生卒年说起,六、生年比卒年更重要,七、没有赶上过好日子,八,曹家没有再起再落,九、大人为孩子说往事,十、亲见亲闻的是什么?数十个标题都如此平朴,十分口语化,不仅引起读者的兴趣,而且很快进入问题的核心。在行文中,还不时设问、多方举例,把逻辑的推理和缜密的论证隐没在平等的对话和平朴的叙说之中。 这里,还要强调蔡著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全书没有一个脚注和文尾注,所有材料的来源都在行文中交代明白,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若按时下一些专为成果“量化”需求设计的“标准”软件“规范化”“格式”,恐怕会因不符合他们的格式要求而被认为“不合规范”,会因文中注释“量”不够,被视为“不够学术”,而无缘进入所谓的“核心期刊”或“优秀著作”圈内了。 真正的学术规范应符合学术创新要求和学术道德标准,而不是那种流于形式的千篇一律“公式化”条框。学术规范应当有利于学术的创新、有利于与学术内容有机协调的多元表述,从而彰显出各个学者和不同学术论著的个性。本书作者对文献资料的审慎辨析,对前人成果的充分尊重,探讨问题求真务实的态度,这一切正是遵守学术道德符合创新要求的学术规范榜样。本来,学术论著的写法和表达形式就应当是多元的、多样的,富于人性化、个性化的,就学术文章而言,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式学术文章,也有非学位论文式的学术文章,无论哪种学术文章,衡量其优劣或价值在于检验该文章的学术观点和立论、所依据的资源、有无创新等等,而不在于引文注释的数量多少和形式。学术文章必须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这种有理有据的学术文章的写法不必强求一律,有的在文中列出大量的注释,甚至长注比正文的文字还多,注释本身就有很高的学术性,也有的像本书这样文下文后不带注的、而照样有理有据。各有千秋,百花齐放。只不过读者各有所好,有人对后一种写法更喜欢、更容易接受,这后一种写法并不见得比前一种更容易和省事,因为需要对所掌握学术资源的充分驾驭、消化和运用,需要有足够的功力。而对于编辑、评审和学术管理人员来说,则需要足够的学识水平和敬业精神。 总之,蔡著的出版告诉人们,学术著作可以这样来写,学术论著形式的多元化和学术规范并不矛盾,可以而且应该相辅相成。人们发现,有些在体制外,不受职称晋升、项目评审、奖励评估、刊物等级等等非学术因素制约的学者,却可以按照自身的学术专长和学术个性来为文著书,蔡著或许就是这样达到了上乘之境的一种学术著作吧。 (写于2005 年初 , 原载《社会科学论坛》 2005 年第 8 期) 照片 8 张翻拍自该刊。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申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建议
热度 1 After50 2011-8-6 20:12
申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建议 一年一度科技部征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工作又开始了。如果您手头有好的科技著作稿件,不妨申请一下。获得几万元的出版基金是小事,但有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头衔”,却无疑可以提高您的学术著作的影响力和推广效果,出版社也会对你的书认真做些,以后要报个什么图书奖也有了一个基础。那么,投哪个出版社比较容易得到资助呢,以下的这点统计也许对您有点参考价值。 2001 ~ 2010 十年间 888 个出版基金项目由 91 家出版社出版,获得项目资助数较多的前 25 位出版社排名如表 1 所示。从表 1 可以看出,其中,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项目 293 项,占总数的 33% ,远远超过其余任何一家出版社。其他获得资助项目较多的出版社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5 项,占 6.2% ;化学工业出版社 45 项,占 5.1% ;中国农业出版社 39 项,占 4.4% ;浙江大学出版社 36 项,占 4.1% ;电子工业出版社 33 项,占 3.7% ;国防工业出版社 24 项,占 2.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2 项,占 2.5%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 项,占 2.3%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19 项,占 2.1% ;中国林业出版社 18 项,占 2.0% ;科学技术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16 项,占 1.8%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项,占 1.6%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3 项,占 1.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2 项,占 1.4% ;复旦大学出版社 11 项, 占 1.2% ;气象出版社 10 项,占 1.1%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8 项,占 0.9% ;机械工业出版社 7 项,占 0.8% ;地质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6 项,占 0.7%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 项,占 0.6% ;其余 64 家出版社占 13.5% 。 表 1 近十年获得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较多的出版社前 20 位统计 排名 出版社 项目数 1 科学出版社 293 2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5 3 化学工业出版社 45 4 中国农业出版社 39 5 浙江大学出版社 36 6 电子工业出版社 33 7 国防工业出版社 24 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2 9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 10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 10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 11 中国林业出版社 18 12 科学技术出版社 16 12 冶金工业出版社 16 13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14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3 1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2 16 复旦大学出版社 11 17 气象出版社 10 18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8 18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8 18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8 19 机械工业出版社 7 20 地质出版社 6 20 中国电力出版社 6 从上可以看出,好的科技著作稿件如果投科学出版社并能得到出版社的支持,获得资助的概率是最大的。不过,这首先要得到科学出版社的认可和推介。相反,如果投获得资助较少的出版社,出版社会把您的稿件当做个事认真申请,顺利获得资助的概率也很大。博主写的《化学抑尘》和《安全科学方法学》于 2002 年和 2010 年分别获得这一资助,都不是在科学出版社投的稿。
个人分类: 科研杂文|3749 次阅读|1 个评论
闲话学术著作出版
热度 4 libseeker 2011-6-21 17:07
有道是“有需求就有市场”。当前,学术出版代理业颇为红火。有代理发各类论文(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报纸论文等)、代理出版学术专著的。偶尔会收到相关电话或邮件。 近期收到一家学术著作出版代理商的邮件。“出版单位主要是为评高级职称、做科研的老师代理出版学术专著,准备学术材料、成果,以奠定学术地位。”“根据省里的评职称条例及您个人职业晋升的实际情况,可以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出本学术性的专著。一方面是奠定您的学术地位,另外重要的是随着评职称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从核心期刊入手准备的话太有局限性,版面也很有限。再说,现在省高评委看重的也是一个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问题,若是您材料准备的面广了,这专著也相当于是前期的投资,到时一次性评上高级职称不也值得嘛。” 我读到这个邮件,滋味比较怪异。当前的学术出版环境,确实存在诸多问题。林林总总的期刊,良莠不齐,大有“劣币淘汰良币”之势。有些“学术成果”只要愿意掏钱总是有地方可以发表的;有些考评体系只认部分“学术成果”,比如自定义或认可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SCI、EI、CSSCI等检索工具收录的期刊。导致有部分期刊,资源非常稀缺,乐意花“大价钱”也不一定能如愿。关于职称评聘,问题更加复杂。时下的人事制度改革,“编制”问题很头大。各级职称人员比例是定死的,“前人”占了位置,“后人”靠边站。相当一部分人过早遭遇职业生涯之“天花板”。严肃的“学术专著”生产是非常艰辛的。有些“速成的”或者“急就的”学术专著,也许最终发现是得不偿失。 许多高校都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内容大同小异。比如某高校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有以下内容:“著作出版基金按照‘自由申请、公平竞争、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原则,专款专用。”,“ 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范围。受资助的著作需具有正确的思想导向,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学术观点应属相关研究领域填补空白,或有重大创新,或为重大学术问题的总结性论著。优先资助省部级以上计划项目、省部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和以外文撰写的优秀学术著作。受资助的著作原则上为学术专著。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编著、译著,亦可列入资助范围,但数量应严格控制。辞书、论文集、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教材、工具书、学校已安排专项资金资助的学术著作和再版著作,不列入出版资助范围。”,“申请者提出申请时,须完成全部书稿。申请资助的著作应是尚未出版的著作,对已出版的著作学校不予资助。受资助出版的著作须在书中显著位置注明‘本书获xx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字样,否则出版费不予报销。”,“出版资助申请的受理时间为每年三月。”,“学校每年资助出版学术著作不超过10部,每部资助额度不超过5000元。”。透过以上政策内容,一定程度上,可以感受到“学术著作”的分量。可以肯定的是,费了那么大力气,即便“幸运地”获得了“5000元”资助,这离学术著作出版所需费用缺口太大了。 本人曾与多家出版社打过交道。总体感觉是出版社方最关心的是赢利。比如给某985高校出版社打过电话,出版社方一抓起电话就问你有没有经费支持,接着问能包销多少册?至于书稿内容,根本不在乎。当然,出版社有出版社的若干难处,特别是若干原本属于“事业单位”的出版社全面公司化运作之后。 这些年,出版的图书是越来越多了,但真正称得上“学术专著”的似乎不多(比如通过网络买过一些“学术专著”,感觉相当失望,因为有的充其量只是编著,有的只是水平一般的个人文集等等),至于“其学术观点应属相关研究领域填补空白,或有重大创新,或为重大学术问题的总结性论著。”,也许囿于学识,自身眼拙,在个人所关注的学科尚未见过。 “学术著作”与“经典”是有距离的,但从作者角度,期待创造经典,从读者的角度,期待阅读的是“经典”。近读郭英剑先生《经典阅读:读,还是不读——当代中外阅读的现状与前景》(郭英剑.经典阅读:读,还是不读——当代中外阅读的现状与前景.悦读时代,2011(1-2):1-5),作了点摘录:“经典通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它有几个特点:第一,经久不衰;第二,具有典范式或者说权威性;第三,是经过了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的书。人们一般认为阅读经典有两大理由:第一,经典作品微言大义。虽然它是一部小小的书,但是隐含了大大的道理在里面。人们阅读之后,能够从中悟出一些为人处事以及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道理。第二,阅读经典作品有现实意义,即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人生太短,好书太多,我们只有去阅读经典。首先,阅读经典有现实意义,它也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其次,阅读经典可以引发宁静的感悟和睿智的思考。再次,科学技术勇往直前,而由经典阅读形成的人文教育又负有要努力把握前进方向的责任。” (图谋注:图片来自网络。希望增添些许趣味性。)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5106 次阅读|7 个评论
高校获国家科技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数排名
热度 2 After50 2011-1-27 17:27
近十年(2001-2010)中国大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数统计 一部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往往倾注了作者大量的研究心血甚至毕生的精力。一个国家出版的科学技术学术著作的数量和水平高低是反映该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理,一个高校出版的科学技术学术著作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反映该高校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以下简称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是1997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旨在更好地贯彻国家的科技政策和出版方针,支持优秀科技学术著作的出版,繁荣科技出版事业,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面向全国,专项用于资助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优秀的和重要的学术著作的出版。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坚持“自由申请、公平竞争、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原则,按照党的出版方针,以国家科技发展政策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应对国际科技出版竞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实施“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打造精品,走向世界”发展战略,资助出版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科技学术著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著作反映了中国科学技术成果的顶级水平。特别是在目前各高校尚未将获得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数作为评比和排名指标的情况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更显得比较反映实际情况。如果说从1999年以来开展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是体现中国高校(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则从1997年以来,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著作更反映了中国高校(研究院)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而且后者更加有深度、有分量、有价值。 近十年(2001-2010年)127所中国大学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数统计如下: 1. 北京大学 38 2. 清华大学 35 3. 浙江大学 34 4. 上海交通大学 30 5. 复旦大学 25 6. 首都医科大学 20 7. 华中科技大学 13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9.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10 10. 西安交通大学 10 11. 中南大学 10 12. 四川大学 10 13. 中国农业大学 10 14. 南京大学 8 15. 武汉大学 8 16. 北京理工大学 7 17. 北京师范大学 7 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 19. 中国矿业大学 7 20. 同济大学 6 21. 北京化工大学 5 22. 北京科技大学 5 23. 北京林业大学 5 24. 大连理工大学 5 25. 南开大学 5 26. 天津大学 5 27. 东北大学 4 28. 华北电力大学 4 29. 华南农业大学 4 30. 吉林大学 4 31. 南京农业大学 4 32. 厦门大学 4 3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 34. 西北工业大学 4 35. 北京工业大学 3 36. 北京中医药大学 3 37. 甘肃农业大学 3 38. 河海大学 3 39. 华南理工大学 3 40. 四川农业大学 3 4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 42. 云南农业大学 3 43. 中国海洋大学 3 44. 北京交通大学 2 45. 北京邮电大学 2 46. 东北农业大学 2 47. 东华大学 2 48. 国防科技大学 2 49. 哈尔滨工程大学 2 50. 河北大学 2 51. 后勤工程学院 2 52. 湖南师范大学 2 53. 华中师范大学 2 54.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 2 55. 南京理工大学 2 5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2 57. 上海水产大学 2 58. 首都医科大学 2 59. 武汉理工大学 2 60. 西南交通大学 2 61. 西南农业大学 2 62. 浙江理工大学 2 6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64. 中国药科大学 2 65. 中山大学 2 66. 重庆大学 2 67. 重庆医科大学 2 68. 安徽大学 1 69. 安徽农业大学 1 70. 北京服装学院 1 71. 成都理工大学 1 72. 第三军医大学 1 73. 第四军医大学 1 74. 电子科技大学 1 75. 东北林业大学 1 76. 东北师范大学 1 77. 福建农林大学 1 78. 福州大学 1 79. 甘肃中医学院 1 80. 广西大学 1 81. 广州中医药大学 1 82. 贵州大学 1 83. 哈尔滨医科大学 1 84.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1 85. 海南大学 1 86. 河北师范大学 1 87. 河南师范大学 1 88. 衡阳师范学院 1 89. 华北煤炭医学院 1 90. 华中农业大学 1 91. 江西师范大学 1 92. 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 1 93. 辽宁医学院 1 94. 洛阳大学 1 9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9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 1 97. 南京邮电大学 1 98. 南通大学 1 99. 内蒙古大学 1 100. 内蒙古民族大学 1 101. 内蒙古医学院 1 102. 青岛大学 1 103. 青岛理工大学 1 104. 山东农业大学 1 105. 山东师范大学 1 106. 上海理工大学 1 107. 上海师范大学 1 108. 石家庄经济学院 1 109. 温州医学院 1 110. 西北大学 1 111. 西藏大学 1 112. 西南林学院 1 113. 香港城市大学 1 114. 香港科技大学 1 115. 香港理工大学 1 116. 燕山大学 1 117. 浙江工业大学 1 118. 中北大学 1 119. 中国地质大学 1 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 1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 1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1 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1 124.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1 125. 中央民族大学 1 126. 重庆邮电大学 1 127. 装甲兵工程学院 1 http://blog.sina.com.cn/safetyculture
个人分类: 科研杂文|4190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著作是“赔钱货”
Bobby 2010-11-20 05:29
以前在农村,风气普遍重男轻女,把女的蔑称为赔钱货。因此之故,订婚后会要一大笔订金或彩礼作为经济补偿。 在学术界,出版学术著作 / 教材,如果不是出版社组稿,那就只能申请出版资金,但这事情实在是狼多肉少,极难如愿。如果自费(自己掏腰包或课题报销)出版,不仅要交高额的书号费、编辑费和印刷费外,通常为了节省经费,稿费是没有的。这种赔了精力折了金的事情,不禁让人感叹学术著作 / 教材实在是赔钱货呀!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657 次阅读|4 个评论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著作高被引榜
热度 1 libseeker 2010-4-14 09:03
贾洁为考量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学术影响力的大小,借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2000- 2007)数据,利用引文分析法,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论文引用的图书进行统计,推出该学科领域最有学术影响的137种国内外学术著作。遴选标准:(1)2000-2007年间,CSSCI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论文引用25次及以上者;(2)以图书出版年算起,平均被引5次及以上者。 摘编自:贾洁.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基于CSSCI的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2):56-69 一、国内学者学术著作 1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 2 徐引篪:《现代图书馆学理论》 3 孟广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4 邱均平:《文献计量学》 5 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 6 孟广均:《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 7 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 8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 9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10 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 11 高文:《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实现》 12 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 13 马费成:《信息经济学》 14 马费成:《信息资源管理》 15 汪冰:《电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 16 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 17 吴宝康:《档案学概论》 18 赖茂生:《计算机情报检索》 19 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 20 刘炜:《数字图书馆引论》 21 包昌火:《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22 吴志荣:《数字图书馆: 从理念走向现实》 23 程焕文:《信息资源共享》 24 冯惠玲:《档案学概论》 25 张晓林:《元数据研究与应用》 26 李华伟:《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27 初景利:《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 28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展望:访谈录》 29 吴建中:《DC元数据》 30 吴建中:《战略思考:图书馆发展十大热门话题》 31 袁咏秋:《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 32 王子舟:《图书馆学基础教程》 33 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 34 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 35 缪其浩:《市场竞争和竞争情报》 36 胡昌平:《信息服务与用户》 37 张琪玉:《情报语言学基础》 38 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 39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 40 李希泌:《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 41 宓浩:《图书馆学原理》 42 曹树金:《信息组织的分类法与主题法》 43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理论图书馆学教程》 44 俞君立:《文献分类学》 45 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 46 吴慰慈:《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 47 彭斐章:《书目情报需求与服务组织》 48 中国图书馆学会:《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 49 周庆山:《文献传播学》 50 周宁:《信息组织》 51 储荷婷:《INTERNET网络信息检索:原理、工具、技巧》 5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53 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 54 胡昌平:《信息管理科学导论》 55 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 56 刘国钧:《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 57 包昌火:《情报研究方法论》 58 范并思:《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 59 包昌火:《竞争对手分析》 60 胡昌平:《现代信息管理机制研究》 61 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教程》 62 彭斐章:《目录学》 63 符绍宏:《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64 卢泰宏:《信息资源管理》,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8 65 何嘉荪:《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 66 岳剑波:《信息环境论》 67 罗式胜:《文献计量学引论》 68 马费成:《信息管理学基础》 69 黄宗忠:《文献采访学》 70 霍国庆:《企业战略信息管理》 71 张琪玉:《张琪玉情报语言学文集》 72 李彬:《传播学引论》 73 陈禹:《信息经济学教程》 74 邓绍兴:《档案管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75 张守文:《信息法学》 76 赖茂生:《科技文献检索》 77 黄宗忠:《图书馆管理学》 78 王知津:《竞争情报》 79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 80 刘嘉:《元数据导论》 81 程亚男:《书海听涛:图书馆散论》 82 李国新:《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 83 陈禹:《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 84 周文骏:《图书馆学研究论文集》 85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图书馆学基础》 86 郭莉珠:《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 87 马张华:《文献分类法主题法导论》 88 韩玉梅:《外国现代档案管理教程》 89 吴慰慈:《图书馆藏书, 补充、组织、控制、协调》 90 鲁迅:《鲁迅全集》 91 史忠植:《知识发现》 92 沈继武:《文献资源建设》 93 谭祥金:《信息管理导论》 94 谢新洲:《电子信息源与网络检索》 95 张新华:《情报学理论流派研究纲要》 96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 97 胡昌平:《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 98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图书分类》编写组:《图书分类》 99 周继良:《图书分类学》 100 邵培仁:《传播学》 101 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 102 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103 卢泰宏:《国家信息政策》 104 严怡民:《情报学研究导论》 105 李培:《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 106 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 107 宋炜:《语义网简明教程》 108 戴维民:《信息组织》 109 李东来:《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 110 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 (注:序号按被引次数排列。110种涉及80位学者和3个团体著者。吴慰慈、吴建中、胡昌平各有4种;严怡民、马费成、包昌火各有3种;张琪玉、岳剑波、彭斐章、孟广均、罗式胜、卢泰宏、赖茂生、冯惠玲、陈禹各有2种。) (1)图书馆学基本理论类(21种):1、2、5、6、10、12、28、30、31、32、41、43、46、56、58、77、81、84、85、106。 (2)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类(11种): (3)科学计量与评价类(6种): (4)情报学基础理论类(7种): (5)信息检索与情报检索类(5种): (6)数字图书馆类(5种): (7)竞争情报类(4种): (8)信息经济学类(3种): (9)档案管理与档案学类(8种): (10)元数据与知识发现类(4种): (11)其他著作。 二、国外学者学术著作 1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著;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 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6 2 (印)阮冈纳赞著;夏云等译.《图书馆学五定律》.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8 3 (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MarshallMcluhan)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4 (美)William Y. Arms著;施伯乐等译.《数字图书馆概论》.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5 (美)施拉姆(W. Schramm) ,波特(W. E. Porter)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 6(美)沃纳赛佛林(Werner J. Severin)等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7 (加) J iawei Han等著;范明等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8 (英)麦奎尔等著;祝建华等译.《大众传播模式论》.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9 (苏)米哈依洛夫著;徐新民等译.《科学交流与情报学》.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0 10 (德)哈贝马斯( Juergen Habermas) 著; 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 11 (美) 杰西H. 谢拉著;张沙丽译.《图书馆学引论》.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6 12 (美)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3 13 (美)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5 14 (英)菲利普吉尔( Philip Gill)主持编写;林祖藻译.《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15 (美)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著;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16 (美)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17 (美)谢伦伯格著;黄坤坊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 北京:档案出版社, 1983 18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19 Nonaka, Ikujirō.《The knowledge2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 EricMcluhan)等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1 (美)布鲁斯金格马(Bruce R. Kingma)著;马费成等译.《信息经济学:信息工作者的成本- 收益分析指南》.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9 22 (美)维纳艾莉(Verna Allee)著;刘民慧等译.《知识的进化》. 珠海:珠海出版社, 1998 23 (美) E. M. 罗杰斯( EverettM. Rogers)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24 (美)斯蒂文小约翰( S. W. Littlejohn)著;陈德民等译.《传播理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5 (美)彼得圣吉( PeterM. Senge)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 26 (英)尼克史蒂文森(Nick Stevenson)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7 (美)卡尔夏皮罗(Carl Shap iro)等著;张帆译.《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注:序号按被引次数排序。) (1)传播学或传播媒介类:3、5、6、13、16、20、23、24、26、27。 (2)图书馆学研究类:2、4、11、14。 (3)信息学研究类:1、12、15、21、27 (4)其他:7、9、18、17等。
个人分类: 学习日志|5260 次阅读|3 个评论
《生态科学与环境问题研究丛书》
生态人 2010-2-10 10:02
丛书名称: 《生态科学与环境问题研究丛书》 编著者:编辑委员会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丛书介绍 所谓生态,顾名思义就是生命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而生态学就是研究生命生存和发展状态的一门科学,它的核心是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内涵是分析环境对生物的决定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共同进化,形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持系统,即生态系统。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成份,已经成为影响所在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驱动力量,人类从生态系统中的随意获取自己需求的东西已经引起全球性的生态破坏,人类向生态系统中随意丢弃自己不需要的废弃物已经导致全面的环境污染,其后果业已影响到生物圈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制约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应用和发展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变化的规律,明确人类社会干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扰动自然生态过程的机制,认识自然界承载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能力和接纳人类社会影响的程度和容量,探讨长久地维持自然界服务人类的资源支持能力和环境保障能力,是生态科学及其解决当前资源与环境问题、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虽然生态学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已广为人知,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乃至其他各种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生态学往往以一种曲解的形式出现。要么认为生态学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及,并且演变成为一种口号、一个标签,从而出现了生态社会化、社会生态化的现象,要么给生态学赋予过高、过大的期待,当生态学并非可包打一切的时候,又往往将它贬低成做什么都不能、干什么都不行的概念性学科。什么都是生态学将导致生态学什么都不是,这种窘迫给生态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生态学面临机遇和挑战。全社会的普遍关住成为生态学发展和成长的土壤,而生态学工作这如何按照学科自身的特点开展脚踏实地的工作,做出创新性的成果,发展新颖的理论和思想,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知识贮备和思想智慧,并推进和引领人类逐步形成生态思维、打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高地,就成为生态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生态学急要从经验的、定性的、一般号召的、宏观建议的传统学科范式中,尽快走向理论的、定量的、具体过程的、预测可控的新天地中。 在人口众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重性日益凸现。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甚至整个生态化的社会都处在围绕资源与环境问题开展生态救亡的运动中。生态学在这个救亡运动中的贡献不仅仅在于阐述运动本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提出建设性的思想和有效的方案,以引导人们如何积极有效地行动,而生态学目前还难以真正做到这一点。生态学家需要如稍离中心地带,在敏锐观察形势发展的同时,冷静地潜心研究,发展生态学的理论和思想,以更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解决生态救亡问题。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而发展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也正需要从具有不同时空特点的生态现象和生态问题中着手。云南是我国生态环境最复杂、多样、敏感的区域,也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生态功能极其重要的区域。伴随西部大开发、国家能源基地、中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通道的的建设,这里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云南的生态环境是中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的一个缩影,既保存有各种各样最原始的自然经济社会形态,也正在发生环境跃迁变化、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变更,未来的发展面临艰难的选择和众多的变数,引起的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的高度关注,也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区域和重要疆场。目前已有 10 多个国家重要研究计划针对云南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20 多个国际组织进入开展相关调研和分析。 为了结合国际生态学的学科前沿,推进我国生态学的研究工作,解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云南大学在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依托长期扎根研究积累的基础数据,组织生态学工作者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和整理,编写出版《生态科学与环境问题研究丛书》。这套丛书将着重介绍云南大学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近期研究成果和有关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背景资料,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生态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组织编写这套丛书也是我们相关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希望得到广大专家和学科同仁们的帮助和支持,并不吝提出宝贵意见。 云南大学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组
个人分类: 生态研究2:书刊资料|3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关系互动的案例分析
生态人 2010-2-10 09:56
- 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关系互动的案例分析 -生态科学与环境问题研究丛书 书号: 7030167740/Q.1681 著译者: 段昌群,杨雪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规格: 字数:410千字|开本:B5|页数:321页|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 2006年5月12日 【图书简介】 本书从时间和空间尺度,综合分析了生态环境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中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问题,讨论了人类在多种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面临的生态约束问题及其拓展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渠道和方式。所研究的案例主要涉及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密集区(昆明滇池流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同时对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如西部大开发中的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补偿、循环经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种质基因库的维护、全球变化等进行了剖析。 本书适合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有关人员、高校师生和政府机构管理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段昌群,1966年10月生,陕西镇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污染及恢复生态学研究,先后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获得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现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云南大学首届学术创新团队首席教授,担任中国生态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保护母亲河专家团首席科学家。 【图书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篇 论兴衰:从生态学的时空尺度中洞察 生态学的颠覆性和建设性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古代中国文明中心的空间移位 恐龙兴衰的生态学成因及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启示 第二篇 谈发展:从环境容量中找出路 滇池流域的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生态经济容量的变化特点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与环境整治的公众参与动力研究 滇池水环境退化与区域内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第三篇 看资源:从承载力中学生存 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约束以云南为例 生物资源的经济贡献能力与产业化利用以云南省为例 游客信息与湖泊旅游风景区开发中的生态建设以抚仙湖为例 滇东南岩溶地区的景观破碎与景观塑造的宏观生态经济学探讨以云南 文山为例 知识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定位与条件支撑以云南丽江为例 对矿产资源型城市突破生态环境问题的探索以云南开远为例 从流域生态学的角度整治滑坡泥石流地质生态灾害以云南昭通为例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研究以云南华坪县为例 第四篇 望未来:经不起的试验,当好自为之 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 生态经济学对西部大开发若干问题的审视 生态补偿的理论和不同开发领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生态环境的价值计量与评估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为例 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态初探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在国家社会生活 中影响作用的演进 全球变化研究与生态学在云南发展的机遇 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与生物的未来命运 人类的全球王国时代与人类面临的责任和义务 结束语迎接绿色世纪崇尚绿色文明营造绿色生活 附件绿色云南概览:数字中的云南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个人分类: 生态研究2:书刊资料|4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话学术著作
libseeker 2009-6-27 10:03
著作是指运用创造才能或经过创造性努力而产生的作品,古代专指撰写诗文,包括文学与学术作品。什么是著、编著、编?百度后知道,著、编著、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和创作结果不同。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绝对的原始作品;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编著则处于二者之间(编译类似于编著,但独创性略低于编著)。如果作者的作品不是基于任何已有作品产生的,作者的创作行为就可以视为著。一部著成的作品中可以有适量的引文,但必须指明出处和原作者。如果作者的作品中的引文已构成对已有作品的实质性使用,或者包含对已有作品的汇集或改写成份,作者的创作行为应该视为编著。笔者的理解,所谓学术专著,就是在学术或重大社会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能够经受时空考验的研究性的著作。学术著作有独著和合著。科学研究大致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大类,对于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多通过合作完成,但对于多数文理基础研究则多为个人独立完成。 接下来,单独说说独著。最近我浏览了几本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独著,分别为杜定友《图书馆学概论》、刘国钧《图书馆学要旨》、姚名达先生《目录学》等名家名著。这基本书有个共同点,相对今天,显得特别薄。《图书馆学概论》113页(其中目录4页);《图书馆学要旨》是164页(其中目录2页,附录16页);《目录学》258页(其中目录14页)。那时,每页文字至多只能排500字,实际很少页码是排满的,按照这个估算,《图书馆学概论》5万字,《图书馆学要旨》8万字,《中国目录学史》12万字。时下的独著,很少见到低于20万字的,20万字的图书,如果是纯文字(没有图表,或少量图表),实际字数在15万字左右。如果是32开本,字数256页左右。今昔相较,如今出版技术大大进步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辅助写作大大方便了,然而图书内容的质量,确实大都不比从前。 如果按照传统的做学问思想,时下的独著多半是不合格的。所以,我们可以感觉到,虽然每年出版的独著的数字不小,但令人满意的鲜见。就图情领域来说,曲指可数,如于良芝教授《图书馆学导论》、王子舟教授《图书馆学基础教程》是其中两本。如果按照传统的做学问思想,即便能产生一定数量的独著,多半也是要流产的,因为出版商通常是以利益为导向,很少顾及图书内容质量。出版一本书非常难,我知道图情领域有两位已退休多年的知名教授,他们的图书内容质量,个人认为确实很好,有一位是2006年在一家不是那么专业的出版社出版了一本10余万字的小书,另一位是2008年在澳门出版了一本20万字的独著,据说都花了不少钱,投入了个人的天资、精力、时间等等。 现在投书稿,出版社首先关心的是作者有没有经费支持,图书销售前景如何。本山小品中的白云大妈出书《月子I》,令人印象深刻。如今村头厕所数量有限,即便有估计也多用更为绵软的卫生纸了,不再那么期待《月子III》了。白云大妈是文化名人,我们的学者要出专著,恐怕不如白云大妈那么便利。作为一个学者,瞅着自己包销的1000册(或若干册)图书,多半心情好不了:销难以为情,送也难以为情,弃置书房亦实在可惜。 学术著作是读书人关心的头等大事。如何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这是个难题。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406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