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经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暴力拆解iPod,与拆解中国经济
yue 2010-8-26 22:17
1 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将一台iPod媒体播放器进行暴力拆解,研究其中每一个零部件的生产商及其成本和利润。 一台在美国零售价为299美元的iPod,分销和零售成本为75美元,苹果公司的收入为80美元,所有成本为144美元。 在这144美元的成本中,仅硬盘和显示屏两项,日本企业的附加值就达到93.39美元,其中东芝占主要部分。其他成本还包括美国、日本和韩国一些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和技术专利费等。但真正组装这台iPod的中国,所赚取的不过是几个美元的加工费。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2010年6月下旬接受法国《世界报》专访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拉米说:以iPod为例,它是在中国制造的,但它的成本是由5%的中国薪水、15%的美国专利费和40%的日本附加值构成的。 经济随笔:拆解中国世界第二 2010年08月17日 22:41:07  来源: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8/17/c_12456302.htm 2 年日本人均GDP为39731美元,中国则为3677美元,相当于日本的9.3%,排在世界百名左右。而从世界范围看,据世界银行统计,去年世界人均GDP是8613美元,发展中国家中等水平是3260美元,中国也只是在这一水平上。 新华国际时评:不宜过度延伸世界第二的含义 2010年08月03日 21:19:44  来源: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8/03/c_12405431_3.htm 3 8月16日,日本政府发表第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速报: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名义GDP为1.29万亿美元,中国名义GDP为1.34万亿美元。 4 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占全世界GDP的25%30%,总量居世界第一,但那时候中国的人均GDP只是英国的1/5。人家2000万人口、40条战舰、7000名远征士兵,而有4.1亿人口、上百万军队、GDP总量世界第一。 权威访谈:怎样看待中国GDP跃升世界第二 2010年08月25日 07:53:15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8/25/c_12480776.htm
个人分类: diary by dialogue|2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当中国坐上全球“老二”交椅之后
xupeiyang 2010-8-2 15:17
鲁宁:当中国坐上全球老二交椅之后 2010年08月02日 07:49 青年时报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3 条 算算人均GDP4000美元,中国位置仍在百位之后。算算中国万元GDP所消耗的人、财、物等资源,不加快改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鲁宁 昨天,很多国人读到下面两条消息: 消息一、《新京报》援引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的报道称,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消息二、《广州日报》通过公开资料检索计算发现,上半年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GDP之和超过国统局公布的全国数据达8000亿元之巨。 迄今为止,日本并没有公布上半年GDP数据,国际媒体热炒中国经济盘子超过日本的主要依据,是援引国家外管局长易纲此前的一次谈话。易纲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脱口而出,称中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易纲此言是否靠谱不在于他外管局长的身份,也不在于他央行副行长的身份。但易纲的确说了大实话。 2009年的中国GDP,经今年一季度国统局公布最新修正版是5.01万亿美元,日本是5.1万亿美元,中国仅比日本少了900亿美元(二者差距不足2%)。今年上半年国内GDP增幅为11.1%,日本虽说要到本月16日才公布同期GDP数据,但各国的预测增幅均未超过2.5%。中日经济体量去年末已大致相当,今年上半年增幅中国是日本的4倍还多,中国坐上老二交椅已铁板钉钉。 大陆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迄今上海和贵州尚未公布上半年GDP。即使不考虑沪、黔的增幅,只加上去年上半年沪、黔的数值,那么,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半年GDP之和将超过国家数据1.54万亿元,超过国家数据的比例高达8.9%。实际更高因为沪、黔上半年不可能零增长。 把上述两条消息捏在一起思考,人们很容易得出地方GDP数据在继续造假,仍热衷于捞取虚幻的GDP政绩,其掺水至少高达8.9%。请注意,笔者在上文中用了至少高达,其含义所指懂行的读者一看就心知肚明因为在多数国人眼里,国统局的GDP数据同样存在掺水嫌疑。若此判断仍能成立,那么坐上老二交椅也是虚的,完全失却了其本真价值。 坐上老二交椅,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前进平台。但尤要清醒的是:算算人均GDP4000美元,中国位置仍在百位之后。算算中国万元GDP所消耗的人、财、物等资源,不加快改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英报告称中国9年超美当老大 专家称需防被捧杀
xupeiyang 2010-8-1 21:47
 中新网8月1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在央行宣布中国超日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境外各个机构纷纷表现出力捧中国之意。英国智囊组织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NIESR)更是发表报告称,中国只需9年时间就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将赶超美国。他并提醒,中国需防范发达国家的先捧后杀策略。   NIESR报告指出,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将以4.8%的速度增长,亚洲将持续引领全球的经济复苏,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的增长尤其强劲。在美洲,巴西和加拿大也表现甚佳。但美国和欧洲等传统经济增长强国将保持中等经济增长速度。 预计,中国今年GDP增长幅度将达到11.6%,而美国仅为3.1%。在未来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每年平均达8%。而美国却只有3%。按照这个速度,中国只需9年就能超过美国,成为头号经济体。   NIESR预测,中国成为头号经济体的时间比其它机构预测都要早。德意志银行预测是2020年,高盛预计是2027年,摩根大通认为是2020至2025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是2025年,王松奇在接受《文汇报》访问时表示,他比较赞同林毅夫的观点,他并称,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之内不会放缓。   对于这一看似振奋人心的报告,王松奇指出,这可能是发达国家的阴谋,先从经济层面把中国捧上去,然后再用责任论打压中国。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href; String1 = url.substr(0,29); //if (String1=="http://finance.people.com.cn/") document.write(" "); String2 = url.substr(0,29); if (String2=="http://fashion.people.com.cn/") document.write(" "); (责任编辑:王蕾)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2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林毅夫:未来20年中国经济仍将高速增长
xupeiyang 2010-5-17 08:00
新华网芝加哥5月15日电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15日表示,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高效投资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确保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林毅夫是在当天由芝加哥大学主办的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未来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首先对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效率给予积极评价。他说,上世纪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解决了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投资投向了基础设施领域,有效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贡献。 林毅夫说,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普遍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这一经济瓶颈,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高效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 谈到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林毅夫说,相比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更具有潜力。他说,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随着未来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需求仍会大量增加,从而确保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谈到房地产价格偏高等影响中国经济的不利因素时,林毅夫说,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周内采取的调控措施,可以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运行。 谈到人民币汇率问题,林毅夫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早已不在美国生产,因此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只会增加美国居民的生活成本。 来自中外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600多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经济总量今年必超日本 20年后超美
xupeiyang 2010-4-28 21:19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8日20:1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4月28日电 (记者 朱晓颖) 今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必将超过日本,拿到经济总量的世界银牌,再经过20年的奋斗,中国必将超过美国、拿到经济总量的世界金牌,28日上午,在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主题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发表演讲,提出上述观点。   在2009年,中国GDP为33.5万亿元,日本名义GDP达5.07万亿美元,美国GDP为14.27万亿美元。按照现行汇率折算,中国GDP约为日本的96%、约为美国的34.5%。日本自1968年以来便稳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交椅,坊间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总量距日本仅有一步之遥。   郑新立说,根据英国的经济数据学家考察,在过去,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中都是居于第一位的,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GDP总量仍然占世界的30%,也就是在最近的100多年,当工业革命在西方出现之后,中国才逐步衰落。   21世纪,应当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回到世界第一的最好时机,郑新立认为:200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发动机,纵观国内国际形势,中国正面临着千载难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5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聊中国经济
LJF 2010-4-28 07:49
这两天几个教授不约而同拿来几份报纸和杂志给我,《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商业周刊》等,问我,嗨,李,你是怎样看中国现在的经济的?是啊,收音机里整天也在谈这个,可能是因为这个季度的中国的GDP数据出来了吧,超过10%了,在这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商业周刊》(2010.4.15)上说上海和深圳的GDP上月超过了22%。他们都在谈论,中国的经济是不是泡沫太大了,要崩盘了? Amnon和Rami教授习惯中午一起午餐,我偶尔也参加。这里所谓的午餐简单,就是几片面包和一点水果,大家坐在休息间一起聊聊天而已。昨天,Amnon刚从Arizona大学回来,说那里的财政状况太不理想,一年里商学院已经换了3个系主任了,主要是他们不能够从富人那里拉到赞助,员工抱怨很大。他们两人都在香港的大学呆过多年,Rami还是北京大学EMBA的特聘教授,所以非常关心中国的经济。 我说,你们大不必担心,中国经济十年二十年不会有问题。除非周边国家都出现问题了,例如美国经济起不来,不买中国的东西了。Amonon笑着说。那也不会有问题,中国的内需占到80%。我笑着说。Rami非常好奇,什么让你这么有信心呢?现在房地产的价位这么高,政府一控制,会不会崩溃?不会的,其实,房价高是正常的,控制后下跌10%-20%是非常自然的,但是,中国城市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总体上房价还是上升。你们美国人住什么,住house,中产阶级以上都住house,我们住什么,住apartment,哪里能够比?中国人那么多,地那么少,房价怎么可能不涨?那是你们城市里,农村的地比我们大得多!Amnon笑着说。那怎么能够比,农村的房子那么破旧(Shabby),如果轮到他们的房子改建,GDP还会往上拉!我笑着说,现在,国内人信心十足,买房买车,相关产业迅猛提升,GDP不往上升才怪,我们的基础差,离你们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且,现在还不是房价上升最猛的时候,0607年提得凶,后来降了点,现在又往上拔了。中国经济一直是这样的,有几年特别猛,需要强控,不过政府的经验足,在9596年就出现类似的情况了,所以政府是不怕的!我确实对国内经济很有信心。那你们政府最怕什么?Rami若有所思。怕乱,最怕人心乱,所以控制舆论。经济迅猛上升,意识形态跟不上,最容易出问题,所以现在互联网控制严,所以GOOGLE赢不了。我轻声说。现在国内不是很乱了吗,刚发了地震?Amnon说。那不一样,是天灾,包括西部2000万人缺水喝,所以,我们需要重建,这些都会拉动生产力,正如战争后生产力会大力提升一样,所以,更不必担心经济泡沫了!天灾从来就不是好事,但是,可以让人心齐,这次在青海玉树的地震,是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从某种程度上说,让汉族和藏族等少数民族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山高皇帝远,这次皇帝可以下山看民情了,也是一个机会呢。在这个时候,最怕的是人祸,怕意识形态的煽动,所以,google当初威胁退出中国市场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政府绝不会让步的。Rami点点头,呵呵,他当初在第一时间问我政府的反应,1个月后验证了我的说法,他很惊讶,所以,现在,喜欢和我聊聊中国的现状。 今早,Michael教授拿着华尔街日报(2010.4.26)说,李,房地产要征税了,你要损失了!我大笑,第三套房产才征税,我还没有资格!他又执意让我看昨天的洛杉矶日报,上面登载着安徽合肥的房子半年上涨了50%,我笑着说下午和他细聊。 是啊,中国的经济牵动了太多人的心,远在彼岸的我,也感受到了他的强劲脉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0年春季报告
xupeiyang 2010-4-22 17:56
社科院预测:2010年我国GDP增速有望达到9.9% 2010-04-22 17:48:33 来源: 新华网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专电(记者王茜)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2日在京联合发布了《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0年春季报告》。蓝皮书认为,2010年我国GDP增速有望达到9.9%。 蓝皮书指出,2010年是中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正增长,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做好2010年的经济工作,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做好今后两年刺激性政策逐步淡出的预案;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 在模型模拟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蓝皮书预测,如果国内外不出现重大意外,预计2010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9%,增速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蓝皮书认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投资增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达到33.3%。2010年则更要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蓝皮书同时认为,2010年中国的通胀预期将有所上升,但2010年中国CPI上涨率仍将处于温和适度的范围,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本文来源: 新华网 )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2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经济二季度将超日本成世界第二
xupeiyang 2010-4-17 21:28
 今年中国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终于尘埃落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9%,这无疑为全年经济打下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开局,也超乎之前国内外的预期。与此同时,中国何时能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问题也再次吊起全世界的胃口。   本报统计了中日两国近20个季度的GDP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这样一个振奋国人的预测超越日本就在二季度。  日本网友言论   1.什么?中国GDP第一季度增长11.9%,真有人觉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了吗?太不可思议了!   2.这么高的增长率!是不是就可以说照这样下去,不久中国就成为发达国家了呢?   3.除去日本,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可以说中国是先进国家了吧。而且,历史上中国大概有4000年都是世界的中心呢。   4.中国低收入阶层人口很多,如果要算人均GDP的话,中国还和日本差很远。   5.日本也该加油了!   6.如今,中国打个喷嚏,日本就得感冒。   7.如果说国内生产总值,日本恐怕不如中国。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同样的条件下,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很多倍,如果比人均,中国还是不行的。    日本媒体 中国已被认为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据日本《每日新闻》昨日报道,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9%,是中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了内需,恢复出口所致。被认为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最快的一次增长。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美国向中国施压希望人民币升值,因此中国方面的行动受到各国的关注。   报道称,这次是自2007年四季度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又一次新高。从2009年四季度开始,中国已经连续两季度持续高增长。   报道称,在金融危机前,中国的季度GDP增长长期持续在两位数。尽管2009年第一季度突然下降到6.2%,但之后快速回升。可见这10年间,中国已经被认为是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经济回暖与中国经济增长分不开   据日本《读卖新闻》昨日报道,根据日本银行15日发布的最新经济报告显示,由于向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出口增加,4月开始,日本大部分地区都呈现出经济回暖的态势。   根据日本内阁府的调查显示,日本1-3月实际GDP增长的预测大约为2.42%,较之前预测0.9%的增长率有大幅提高。   《读卖新闻》报道还称,日本银行分行行长在回答日本媒体提问时表示,日本经济的回暖与中国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分不开。   本报分析统计了中日近20季度的GDP数据,建立了Holter-Winter季节迭加模型,通过指数平滑分析,预测出中日两国2010年四个季度的GDP。   这个模型可以反映既有趋势,又有季节波动的近期数据变化,经常用于对经济数据的短期预测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416/16097766816.shtml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农村建设 & 城镇化: 引领中国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的着力点
hucs 2009-11-12 22:12
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 引领中国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的着力点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十年卧薪尝胆让七国集团土崩瓦解
zhao1198 2009-10-19 00:45
中国十年卧薪尝胆让七国集团土崩瓦解 世界应该记得,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的崛起,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日本奇迹,而1975年爆发了石油危机严重冲击了西方国家。这两起重大的事件却合力催生了7国集团(G7)。 世界现已看清,历史又出现了惊人的相似,G7诞生了30年后,中国经济已然崛起,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整个世界。这两起重大事件合力不仅催生了20国集团(G20),而且酝酿着中美两国集团(G2)。 当然,G20的诞生不仅因为中国的崛起,也因为金砖四国的兴起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就在G20伦敦峰会前夕,巴西外长放言G7已死,G20必将 替代G7。在经历了数月之后,为更好地协调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再度召开了G20匹兹堡峰会,即不到一年时间之内的第三届G20峰会。由此可 见,G20已凸现出主导世界经济政策和治理全球经济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德国《世界报》10月3日发表了题为《G7已死!G20万岁!》的文章,似乎在呼 应和证实巴西外长的预断。 然而,在G20诞生及其召开仅三届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对中美两国集团(G2)的热议、热捧。参与G20会议国家的一些舆论认为,G20的核心是G2,更有甚者还主张用G2代替G20,其理据是:主导世界经济和引领世界走出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非G2莫属。 众所周知,G2概念的提出和传播都源于美国的学政商界的世界知名人士。美国经济学家、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于去年6月首次提出了G2说。他 认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应升级为领导世界经济秩序的中美两国集团(G2)格局,G2共享经济领导权。此论一出便得到了美国前国务卿、国际政治学家 布热津斯基教授的热烈响应和赞同。在G20伦敦峰会召开前夕,世界银行行长、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也公开发表文章支持建立经济上的G2。 近日,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召开的伊斯坦布尔会议上,佐利克宣称,中国和印度将成为力量中心,美元作为唯一储备货币的地位将会衰退。美国再也不能 靠美元主宰一切,欧元和中国的人民币将会成为候选的储备货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奥巴马总统及其政府对建立美中共同应对全球课题的G2体制持积极态度 ,并在为 迎接美中G2时代做准备。奥巴马最近还再次强调:中国是国际社会重要的领导者,不是具有威胁性的敌人;如果没有中国,就不可能处理好国际问题。 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在肯定G2将成为世界两强,担任世界的领导者的同时,也主张G2同欧盟共同组成美中欧三国集团(G3)。在5月18日英国《卫 报》发表的专访文章中,他认为,中国将与美国一道成为两支权威力量,担任世界的领导者;如果欧盟能齐心合力则可能同美中两国结成美中欧三国集团 (G3)。 近日,米利班德外长还再次强调,欧盟应该谋求全球超级大国地位,因此,不应该由美中组成两国集团,应该由美中和欧盟组成三国集团即G3。 已下台的日本自民党政府,长期以来既不愿正视二战侵略罪责,又不甘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衰落和亚洲地区领导权的旁落;既对中国的发展抱有戒心,又对中 国的崛起更加恐惧。因而,在无可奈何之中对中国始终采取遏制政策,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竭力排挤中国。然而,日本所依靠的盟国美国却越来越重视中国,特别是奥 巴马总统上任后更加重视中国、重视中美关系,视中美关系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并积极推动构建G2。这可以说是G2被热议、热捧,并被视为世界格 局发展方向的原因所在。这对日本来说,比当年尼克松总统瞒着日本与中国开展秘密外交,以及卡特总统又抢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对日本的冲击更大。 因此,日本从政府到舆论都强烈反对G2说,可堪比其反对G8吸纳中国扩展为G9更加激烈。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眼看明年日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就将 被中国取代,也跟欧盟一样在大势已定的情况下,要挡住G2的最佳选择就是建立G3。于是乎,日本舆论也抛出了美中日三国集团(G3)说。新上台的鸠山民主 党政府,步奥巴马民主党政府后尘,大力改革前自民党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外交政策,务实地在美中之间找平衡,深知在当前提出建构美中日三国集团(G3)不是时 机,因而热衷于倡导构建东亚共同体,既拉拢中国又排除了美国,从而起到延缓G2和最终达到建立美中日三国集团(G3)的目的。 就在欧盟和日本为挤进G2建立G3而相互排斥,谋求各自的G3出现竞争和抵牾,以及中国对G2还心存疑虑和态度暧昧时,美国新近提出调和方案的G4新构想,即由美中欧日组成四国集团(G4),而且这个新方案旨在同G20争锋,也欲将名存实亡的G7改造成G4。 这是美国在近日已落幕的G7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非正式提出的有关G7未来发展方向问题的设想,即将G7中的欧洲四国英、法、德、意合并为欧盟 一方,去掉加拿大,换成中国,改造成为G4。美国的新方案虽然顺应时代潮流,终结G7使命,但却是吃力不讨好,弄巧成拙的败笔。 显然,将G7改造成G4,使得作为国家自主参与G7的英、法、德、意不乐意,加拿大更不乐意,日本也反对改掉G7,尤其担心中国加入由G7改造成的G4 后,美中两国就可能决定世界经济的方向,削弱日本在参与决策上的影响力,也不利于日本鸠山政府提出的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正因为如此,美国的新方案因遭多方 反对,未能在本次会议上具体讨论。 笔者认为,G4构想在发展方向上是有意义的,是可取的,但在G4建构的思路上应另辟蹊径,不是将G7改造为G4,而是将G2扩大重组为G4。这种G4新方案才易于为欧洲和日本接受。 首先,美国热衷的G2在当前不仅欧日印等都极力反对,而且中国为避嫌,对所谓G2共治世界格局也不赞同,在这种形势下,G4不失为一种实用的调和方案。 其次,G4方案也避免了欧盟、日本在构建各自提出的G3上相互排斥的对立,把欧日都结合进G2而改造为G4,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妥协方案。 其三,G4的构想构建不应和G7挂钩,不能建立在作为取代G7或改造G7为G4的基础上推出。合乎当今世界格局的政治学逻辑是,G7是G7,G4是G4。 也就是说,G4的构想构建与G7无关,是另起炉灶的新四国集团。G7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正如同G8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一样,让其在时代潮流中自生自灭, 自行淘汰吧。美国提出把G7改造成G4的方案是不智的下下策。美国应该提出的是新构建的G4方案,即综合欧盟日本各自提出的G3方案而成的包括美中欧日的 四国集团方案。准确地说,应是将G2改造成为G4的新方案。这才是符合当今现实和未来趋势的上上策。 其四,将G2改造成G4,对于不十分钟情G2的中国来说,更易于接受。这能打消了中国对中美共治世界说的担心,因G2建构不仅会使中国同日本、印度、欧盟易于产生矛盾,也会使中国失去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支持与信任。 细究起来,美国提出G4新方案,显然还有深层的用意。 一、当前G20的发展势头,大有取代G7之势,即便G7存在也要听命于G20做出的决策和贯彻G20做出的决议,而把世界头四大经济体美中欧日组建成G4,既能抗衡G20,也能在G20内主宰决策。 二、在G20内,欧洲占有了近半的8个席位: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欧盟和欧盟理事会主席国,因而G20很有可能为欧洲国家团结一致所左右。由此使美国担心,G20大有助欧洲主宰世界之虞。 三、G20召开共三届峰会以来,一直有人质疑20国集团规模太大,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美国也不满好些国家在G20峰会上无足轻重,却有参与决策权,且无 法为其所左右并平添干扰。与此同时,还有人认为G20规模太小,不具代表性,强烈要求扩大G20范围。这些矛盾和问题势将长期困扰G20。因此,美国的 G4构想作为共同主导G20或取代G20的方案提出,显然事出有因。 四、G4方案在美国看来或许是取代现在无法调和解决问题的G7和G20的最佳方案。可谓一箭双雕。 五、现在推出的G4方案如能成功,则为G2在G20和G4中发挥主导作用打下基础,更为将来正式推出G2方案埋下伏笔。可谓一石多鸟。 应该强调的是,G2的构想和构建是大势所趋,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大可不必太顾忌,而应主动、积极地把G2导向多极世界、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大格局。中 国不仅自身强大后需要,而且21世纪的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脱贫兴起,也都需要兴盛的中国积极主动发挥建设性领导作用,承担领导责任,而G2则是中 国更好发挥领导与平衡作用的重要平台。 概而言之,回顾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世界格局和展望21世纪的世界格局中的国家集团演变,可谓路线清晰:G7G8G20G4G2。这是世界发展的铁规律,时代发展的大潮流。这是不以任何国家和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定律和辩证法。
个人分类: 中国_经济|1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金岩石:中国未来20-30年超级泡沫崛起再破灭
poorsoldier 2009-10-8 12:44
转发一条旧闻,泼些冷水,但我们必须认真冷静的思考,即使口水战打完后我们还得硬着头皮回来继续反思。 金岩石:今年A股难见新高 8月25日,和讯2009 基金 业沙龙在上海金茂大厦召开,本次沙龙汇聚沪上多家知名基金及相关业内人士, 国金证券 ( 600109 , 股吧 )首席 经济 学家金岩石针对2009年 宏观经济 走势发表了专题演讲,他认为,中国未来 产业 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按照城市化启动内需的方向去,而这个过程可能会像日本一样经历一个超级泡沫的崛起和破灭。   中国的内需增长主要来源于哪里? 无法寄托于农村   金岩石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把扩大内需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这里面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内需增长主要来源于哪里?一些学者提出,我们有巨大的农村市场,这是悖论。我们无法寄托于农村。   因为在 金融 业面前,所有的人都分成五类。存款人、贷款人,投资人、创业者、捐赠者,没有存款的人在金融业中基本不是人。所以,当农村人口能以100块把自己的身份证卖掉的时候,不能期待农村出现奇迹,让农村替代美国的奇迹。数据显示,在80年代末,20%到25%的城市人口,75%到80%的农村人口,城乡消费比是2:1,也就是66.7%来源于城市,33%来源于乡村。20年后的今天则看到30%、40%的人长期居住城市,接近6亿人,60%、70%的人长期居住乡村。   城市化的内需正在替代国际化的外需   金岩石指出,城市化的内需正在替代国际化的外需,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把世界工厂在两个翘翘板上,中国形成世界工厂是出人意料的,没有任何政策推动,也没有任何资源禀赋的优势,但是城市化的外需成长比城市化的内需成长快,也就导致了这样的情况。这意味着有1/3的产能必须消灭掉,或者自生自灭,或者强制性的消灭。于是,要让城市化的内需长出一倍,来弥补原来的外需下降部分。   于是人们既寄希望于全球经济复苏,但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美国的消费结构在调整,美国的储蓄率在上升,也就意味着07年看到的全球经济繁荣,全球举债消费带来的繁荣,将永远不再。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明显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按照城市化启动内需的方向去走,城市化就带来一个新的概念,产业结构调整究竟是按哪个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究竟是按哪个方向走? 工业化升级为城市化   金岩石认为,很多人都接受了一个概念,脑子当中有一个产业升值的序列,应当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有人根据这提出了一个政策,但这实际上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这是工业化的产业升级序列。   如果把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崛起作为方向,把未来30年解读为世界都市,事实上是在调另外一个结构,工业文明向都市文明演进的过程。这个演进就产生另外一个升级序列,不是劳动、资本密集到技术密集,而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化的劳动密集升级为城市化的劳动密集型。中国的资源,唯一可以和世界相比的就是人口。   中国同时在进行着两层意义上的产业结构升级,一个是工业文明内在的结构升级,另外一个是工业文明到都市文明的产业升级,从一个工业化的劳动密集型升级为城市化劳动密集型。 城市化意味着什么? 房价5年内至少翻一倍   金岩石表示,未来20年城市化将使城市人口从6亿达到10亿。 互联网 到目前为止影响了3.5亿人,未来20年的城市化将带来5亿人的生活变化。生活方式的创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非常有可能形成北京、上海两大超级都市,而这两个都市占据的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30%,意味着什么?未来的大北京,将有3亿人。未来的大上海将有2亿人。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楼价应该涨多少?以今年1月1日的价格为基准,5年内至少翻一倍。   回顾日本经济崛起。从50年代到73年重工业崛起,从73年开始,日本进入了城市化,大东京崛起。城市化完成的阶段,也就是城市化人口达到63%的时候,当时在日本吹起两大超级泡沫股市,东京总市值超过了美国加英国加德国之和,一个东京股市的交易量超过了全球股市交易量的50%。楼市,一个东京的房价可以买两个美国。两大超级泡沫形成的基础,正是在当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美国的产业集群开始向欧洲、日本转移的过程中,吹起了一个超级泡沫,于是日本的崛起带动全球经济,带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成长,那是一个全球性的结构调整。然而随之结构调整完毕,当年东京的楼市,新宿70平米的房子120万美金,相当于现在200万美金。但今天这个房子,40到50万间,当年最低跌到30万,从来没有再涨过。 中国会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 出来混的,总得还,赶上谁就是谁的   金岩石分析,现在是全球性的经济调整。中国经济领先复苏就像当年日本领先崛起一样,会导致飞蛾扑火一样,全世界的资金向这个地区集中,那么是否可能在这样复苏的态势当中,中国会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也意味着股市、楼市会涨到所有人不可预期的高度?直到中国为世界做出了贡献,中国完成了从现在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远远超过日本,全球经济复苏的使命结束,结构调整的任务完成了,股市、楼市的泡沫像日本一落千丈,从此再不存在。超级泡沫的形成,不是一个国家内组资源完成的,是在人口的迁徙和全球资本流动当中完成的,这个概念需要进一步研究。   金岩石提出一个问题,请众人思考,未来这20、30年很可能是中国超级泡沫的崛起和破灭的过程。   金岩石最后说:出来'混的,总得还,赶上谁就是谁的。
个人分类: 军师祭酒|2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土斯有财的日子里
poorsoldier 2009-9-4 16:21
半月前,经济新闻报道房价反常上涨,担心影响经济发展。银行因为这个也产生了些许担心,担心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因为市场波动的不能如期偿还。不料房地产开发商倒是很看得开,放言道:如果楼价下跌,看你银行和我谁死的更快。有霸气,有底气。 地产商的霸气和底气不是没理由的。套用并篡改网游的一句时髦话来解释这个事情就是:贾君鹏,我就不信你娶老婆的时候不要买一处房子,我就不信你不结婚。巧合的很,看到地产市场反常回暖的新闻后没几天,又看到一条新闻,说广东某楼盘开盘出现抢房潮。其间记者采访一位老妪,老妪说她的 40 平房子住了好久,终于买到了一户 90 平的房子。看来我的解释似乎有些根据,因为现在在包头这个西北城市的工人家庭也基本在购买 90 平米以上的商品房了,看来广东等人口密集城市的购房需求还是很大的。 地产开发商的底气来自于中国百姓的住房需求还远没有得到满足这一实际情况。美国也许会出现房子多人少的情况,从而房价下跌。然而中国永远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只会人多房少。这样中国的房地产就成了一个永远不会赔本的生意。于是商人就有了这样的逻辑:搞地产买卖只要拥有土地就不会赔本,一旦有土地就一定会盈利。导致的结果就是地产商积聚大量资金,天价拿地。然后把成本转嫁给买房子的人,肆意提高房价,甚至可以利用一些中国特有的情况进行哄抬房价,地产商几乎可以不在乎购买能力。也许有人认为这是胡扯,但是现象是很残酷的:各地地王层出不穷,房价在实体经济还没有回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疯狂飙升了。老百姓抱怨生活难,因为现在的房价是根本不靠谱的,老百姓是无论如何也买不起的。同时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接踵而至:孩子要上学,选个好学校,让孩子受到重点学校的教育。于是地产商就把学区房的房价再肆意哄抬一把,再一次的提高利润。这就是中国的实际情况(教育资源分布的过分不均衡)给与了地产商可乘之机。也许以后还可以因为托儿所的分布再提高房价利润,我猜的。这真是有土斯有财啊。 中国的老百姓是是坚忍不拔的,但是有时也是会变通过头的。买不起房,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贷款买房,毕竟小伙子结婚还是一定要买房的,然而问题是工资永远都偿还不完贷款,又该如何?那贷款又将是生活中的一座大山。于是有人就想到以贷养贷,或者是假身份证套现。这就是许多人担心的次级卡和贷款坏账,这种问题不是没有可能出现的,而且现在也已经出现了苗头。市场不会因为这些导致金融危机吧?我十分担忧。 我们说中国人是很有韧劲的,假设贾君鹏也是这样一个典型,他决定结了婚还住在老爹老妈的家中,这样就不必买房了,以后有了孩子还可以在爹妈家所在小区的学校就近入学,这不就不必买房了吗。然而商人的智商是不可小视的,商人会延缓土地的开发,加剧住房的供求矛盾,加速现有住房的老化。很不幸,不久后我的猜想就应验了。昨天的中央二套今日观察说道,广东(咋又是广东)连续 27 个地王,在拿到地后两年中有 24 个没有进行开发。开发商似乎并不着急土地开发,也不担心土地占有流动资金。我想现在开发商一定依然看得开,也许他们心里正在想:贾君鹏,我就不信你爹妈的的房子还能再住一百年,我看等你二老百年之后你去哪里买房,到时候我叫你连房子都难买,让你一定接受我的天价房。 现在中国地产业的发展,让我们又看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事物。能够买的起天价地皮的都是上市公司的开发商,而他们的运作也很有一套:投资天价地皮 然后提高账面业绩,报喜不报忧 增加股票市值 股民投资,公司融资 进行下一轮的天价地皮买卖。而另一有规律性的事物是:许多政府更愿意将土地出让给商品房开发商,而不是开发成为经济适用房和工厂厂房,因为这样之后财政收入会很高,有利提高政绩。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想:地产商是愿意联系政府的,因为地产商要得到地皮就一定的想办法让政府向他出让土地;对应的,政府有时候也是偏爱地产开发商的,因为它们可以为政府带来财政收入。如果这样下去,政府和地厂商过分的结合,是否会导致地产寡头的产生呢?如果地产寡头产生,那住房这种民生问题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就是地产商。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地产商就可以操控政治了。一旦地产商有了政治的暴力,就可以使用暴力来进行国内市场的掠夺,这让我想起了初中政治课本上关于圈地运动的例子 羊吃人。 我实在不敢设想下去,这样的畸形地产市场一旦运行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下场。我认为房地产已经不能再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了,因为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这是必然导致经济畸形发展。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国家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用来向经济注入养分,为的是促进经济的复苏。房地产却蜕化为资本运营的平台,象癌细胞一样侵蚀着本应该给予实体经济的政策养分,最后导致实体经济没有得到本应得到的养分,从而发展缓慢,迟迟不能复苏;而房地产市场勾结银行、股市等疯狂抢夺政府资金和政策优惠,甚至民众的资金来进行掠夺式的发展,严重与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脱节。 将房地产市场立刻取缔,把房地产与市场经济割离,使之独自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由国家调配土地并进行房地产开发也许是个可以考虑的方法。毕竟土地是国家的,国家在考虑发展时候可以更加长远,也不必唯利是图,同时还要兼顾公平,这样的房地产也许才不会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今天的房地产市场,显然已经不是面对广大买房者的市场,而是金融大鳄的游戏世界了。在这有土斯有财的日子里,老百姓的忍耐是有限的,这同样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情。 零九年写于建军节前夜家中酒后
个人分类: 体罚广场|3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经济的短板
rbwxy197301 2009-5-8 17:38
什么是中国经济的短板?   在新贸易战中我们如何突围?   面对被侵犯的遗产,我们能做什么   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规则   这是一场未分胜负的搏弈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关注知识产权领域的核心问题,追述知识产权的本质和发展历史,剖析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经典事例,总结在经验和得失。《经济与法》栏目连续4天(5月5日到5月8日)播出系列节目《危险的短板》。    第一集:中国经济的短板   广东东莞,世界的玩具王国,全球40%以上的玩具在这里制造。然而这个专门生产快乐的王国,却在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风雨飘摇,有些甚至轰然倒塌。合俊玩具厂的倒下,震动了整个中国玩具制造业,更震动了每一颗曾经为中国制造感到自豪的心。是什么阻碍着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是什么决定了未来的竞争? 第二集:一场胜负未分的博弈   2009 年4月1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旁听席上记者云集,中国专利索赔第一案将在这里宣判。最终,正泰从施耐德那里获得1点5亿的补偿,双方达成和解,这是中国企业从外资企业获得的最高额的专利赔偿。回顾知识产权引进中国30年,围绕知识产权的商战越演越烈,已经成为新贸易战最主要的斗争武器。 第三集:无法面对的遗产   20多年前,一部电影风靡全国,人们开始走进这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少林功夫也渐渐闻名于世界。然而,当少林寺的武僧走出国门进行武术表演时,却遇到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全球有十几个国家的企业和团体注册了各种少林商标一百多项。而作为正宗少林文化的传承人,少林寺却没有自己的商标,每到一地演出都不得不争求当地商标持有人的同意。5000年文明留下遗产为什么成就了别人的商业价值,面对被侵犯的遗产我们又该做什么? 第四集:亡羊补牢,没有时间表   从 1979年到2001年,中国用22年的时间打开了通往世界舞台的大门,知识产权立法也从无到有,完成了西方国家用300年的时间才走完的路程。2008 年6月,国家出台了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第一次把知识产权提高到国家高度。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规律,更是被动挨打后的主动选择。可是,未来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帷幕,我们能不能尽快改善创新环境,让创新的灵魂在全国大地上觉醒,这决定着我们在新一轮赛跑中的速度。 节目我只看了第四集的一部分内容,觉得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去思考和探讨。譬如知识产权在保护什么?保护谁?等等。好在网上陆续推出了视频。请关注: 视频点播:http://space.tv.cctv.com/page/PAGE1240991484307327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4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里巴巴卫哲:中国经济将呈U字反转
drqian 2009-4-18 18:04
2009年4月17日-19日,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 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阿里巴巴CEO卫哲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阿里巴巴CEO 卫哲 优秀伟大的企业应关注危机后应干什么,卫哲指出,全世界担心的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大家都担心的第二轮金融海啸不会到来,中国会进入U型恢复,亚洲的外向型经济将得到内需的平衡。阿里巴巴因此将坚持立足中国、优先亚洲、最后辐射全球的策略。 记得2007年底,阿里巴巴在2007年底就发出了冬天来领的预警,当时没人相信,应者寥寥。现在看来不得不佩服阿里巴巴的前瞻性。正如CEO卫哲所自豪 的,阿里巴巴的可以提供预测数据要比海关出口的正式数据早3-6个月,通过这次金融海啸我们也看到了阿里巴巴的从容与自信。比起那些牛皮吹破的经济学家和 智囊饭团来说,我认为阿里巴巴更值得我们信赖。那么,为什么不让阿里巴巴的数据为我们中国的决策层服务呢?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95 次阅读|1 个评论
向格老致意
gevin 2008-10-31 12:47
美国搞起来的金融灾难继续演变,前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十月二十三日在国会作供,解释所知与看法,跟着在质询下承认自己曾经作出错误的判断。整个二十世纪的经济学者中,论到政策的举足轻重与国际荣誉斗多,没有谁可以比得上格老。然而,这次风暴伤亡惨重,将来的经济历史总会用上一整章处理,而格老将会无可避免地成为该章的一个重要角色,能不使人感慨乎? 事实上,在这次国会讲话之前,格老被媒体骂得厉害,而学者也出了几本很不客气的书。这些言论给我有点「事后孔明」的感受。就是投资天才毕菲特五年前说金融衍生工具是「大规模杀伤武器」,最近的诺奖得主克鲁格曼三年前说美国的楼市是泡沫,这些「先见之明」只是买中马,没有谁曾经清楚地解释在哪方面美国的金融制度有大错。君不见,只在不久前,美国数百位经济学者(其中几位也曾获诺奖)签名的反对政府救市的公开信,第三点说美国的金融市场是伟大的,给国家带来史无先例的繁荣。另一方面,在金融市场操作的一般是聪明人,虽然不少因为优薪厚职而获利,但今天看是整体中了计。格林斯潘看错了不奇怪,做错了也不奇怪。奇就奇在美国的金融制度为什么会发展得复杂如斯,就是今天行内的专家们还是各说各的,使我这个局外天才(一笑)读得天旋地转也。 我也事后孔明。这个孔明可能旁观者清,也可能胡说八道。以我之见,美国的金融制度有两个大麻烦。其一是通过什么衍生工具的扩散,借贷总额与抵押资产的比率(我称为「浮沙指数」的)是升得太高了。其二是借贷的扩散,加上保险的安排,使金融市场的合约纵横交错地织成一片,大事发生整层金融市场的合约组织塌了下来。我是研究合约经济的,任何经济制度都从合约组织的角度看,认为一个制度的合约怎样组合或怎样串连起来很重要。读者可能记得,几个月前在这里发表的《中国的经济制度》,高举此制,说地区之间的承包合约上下连串,而重点是县与县之间不连。以我之见,美国的金融制度闯大祸,一个主要原因是合约的串连出错。那是为什么呢?这是难题。 格林斯潘是信奉自由市场的。我也是。这次金融风暴惹来的国际言论,说自由市场证明是失败了,政府要多加管制。没有谁会那样傻,认为市场应该自由到完全不需要政府。问题是什么政府要管,什么不要管,争论了好几代,到今天还是没有一致的看法。格老年纪比我长,对专政的可怕比我知得多,而又受到 Ayn Rand 的影响,对「自由」的看法可能与我的不同。我是从令人非常讨厌的政治环境中长大的,任何涉及政治的事皆避之则吉。然而,从事交易或社会费用的研究多年,知道好些事项应该用上有形之手。经验不同,局限的认识不同,什么政府要管什么不要管的看法可以有别。其实是大同小异,但有些事,有些情,大家到今天还没有一致而又肯定的答案。 提到上述,因为我认为美国今天搞得一团糟的金融制度,不可能全是自由市场促成的。自由市场不会接受那么高的浮沙指数,也不会衍生出我们见到的纵横交错的合约组织。美国的金融制度无疑是政府的干预与市场的运作合并而衍生出来的悲剧,其中的含意,是某些政府要管的事没有管,不应该管的却管了。什么政府要管什么不要管往往不容易作出准确的判断。像中国的新劳动合同法那样,只一读就知道会闯大祸的政府管制,是不容易遇上的。 顺便一提。昨天晚上在电视见到刘老弟遵义分析次贷事件,没有说错。但他可没有指出,目前的地球灾难「次贷」只是导火线,不是主角。主角是制度,那把浮沙指数推得高而又让金融合约纵横织合的金融制度。只要这制度存在,没有次贷目前的灾难也早晚会发生。这也是说,目前的灾难不是救市那么简单,而是制度本身要大幅修改。 我不认识格老。他的好友佛利民也是我的好友。认识佛老四十多年,知道他喜欢的人不多,而格老肯定是其中一个。佛老认为六十年来,称得上是及格的联储主席,只有格老。我的货币观早期受到佛老的影响,后来改变了,认为无锚的货币制( fiat money )不可取,也不同意把利率辘上辘落──虽然在无锚制度下可能是需要的(佛老早期反对以利率调控,后来没有反对格老这样做)。像佛老一样,格老显然认为一个大国找不到一个可下之锚。得到朱镕基的启发,这一重点我是不同意的。 历来佩服格老在国会的应对,也欣赏他临危不乱的大师风范。记得一九九七年初,洛杉矶加大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夏保加荣誉讲座」,请我开场。我怕会议,更怕写应酬文章。过了两个月,邀请者给我电话,说在我之后的那届讲者是格林斯潘,把我吓得立刻动笔,写成了《邓小平的伟大改革》(见《张五常英语论文选》第二篇)。这可见我对格老早存敬佩之心。 作为炎黄子孙,我对格老是感激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起来,但未富先骄,地球上眼红者无数。在众人皆欲杀的喧闹声中,格老维护中国,没有说过半句对中国不利的话。也是中国之幸,朱镕基掌管中国经济的十年(一九九三至二○○三)间,把人民币紧钩美元。那是格林斯潘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经济奇迹最奇的十年。因果关系只有上苍知道,但中国欠格老是肯定的。 再请格老到中国来吧。他名头那么多可以从简了,但故人之情还是要表达一下的。
个人分类: 读者|1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奥运之后中国经济将走哪条路
simonjo828 2008-9-28 14:17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当前,中国经济活动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超过以往,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即使经济进入这一轮增长的调整期,有基本面因素的支撑,加上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政策的支持,中国经济仍有可能保持9%左右的增长率。   事实上,分析上半年经济增长指标就可发现国内经济增长的现状和前景已不是很乐观。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为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而其中二季度的表现更差,10.1%的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高达2.5个百分点。而近期的一些迹象更加剧了我们的担忧:新近公布的7月份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4,自2005年1月以来首次低于50;分项中反映生产的指标几乎齐刷刷大幅下跌,这很可能反映了国内制造业生产从高位跌落,甚至轻微萎缩的现状。这些不能不说是经济增长的明显放缓。   提示这样的风险并非是将上半年的放缓趋势简单复制到下半年。虽然下半年通胀的风险将会有所减轻,但真正使我们担忧的是:目前在经济增长方面,国际国内的情况都在持续恶化。   首先,一个明显的转变可能会发生在消费领域。源于高通胀压力使得老百姓被动增加消费,上半年消费增长的成果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6个百分点,刨除通胀后的实质增速也在加快。但这种加速趋势很可能在下半年中止甚至逆转。原因之一在于下半年通胀压力将呈下行趋势,民众被动性消费将会减少。另外,今年以来老百姓的真实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高通胀以及楼市、股市低迷导致财富缩水的情况下,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仅有6.3%,相比之下,2007年的增长率为12.2%。收入增长的明显下降意味着下半年老百姓在消费方面将会更加审慎。近期国内汽车、航空等领域消费下滑可能就是这方面的迹象。   其次,全国工业生产增长未来几月可能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据统计局14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对比6月份工业增加值实现16%的增速,全国工业生产在7月份放缓的趋势是很明显的。工业生产增长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再次,主要经济体衰退风险将使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 (特别是外贸领域)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最近公布数据称,该国第二季度GDP经季调后季比下降0.5%,为近4年来首次出现萎缩。欧元走强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已抑制德国出口需求,就像通胀上升削弱国内消费力一样。同一天,法国全国统计和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法国的经济增长率为负0.3%。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法国出口总额锐减2.0%,对外贸易对法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负0.5个百分点。该研究所预计,如果今年后两个季度经济增长率为零,那么今年法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仅为0.9%,远低于此前法国政府预期的1.7%至2.0%。此外,日本第二季度GDP环比下降0.6%,这是日本经济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德国、日本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一起放缓,乃至衰退的风险,是中国经济必须关注的外部环境。   最后,近期国际油价出现持续大幅下跌。纽商所石油期货价格从大约1个月前的每桶147美元,下跌到8月12日的113.54美元,跌幅约22.8%。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一轮油价下跌的原因,与供需基本面没有什么关系,石油供需的基本面没有太大变化。美元近期持续走强是导致商品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美元仍是全球石油交易的最重要结算货币,美元转强将导致油价的下跌。美元走强、商品价格下跌、全球经济放缓引发的担心,对油价变化都能提供多种解释。   综上所述,我国下半年经济形势将不容乐观,应对减速的风险做好充分准备。
个人分类: 经济评论|20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奥运结束中国经济“圣火”不会熄灭
hurrylai 2008-9-15 10:34
曾有一种说法认为,北京奥运结束后中国经济会陷入萧条。实际上,去年10月突破6000点、呈现过热迹象的上证指数在奥运会结束后的8月26日仅收于2350点。与最高点相比,股指缩水了60%以上。部分经济专家也提出了悲观的展望。 渣打银行的经济分析师史蒂夫-格林说,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让中国的未来笼罩在黑云之下。但中国方面的看法却是,奥运会之后不会有任何问题。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的副所长王一鸣披露说,虽然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北京经济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仅为3.6%. ▲ 图为,将在2010年举办国际博览会的上海外滩夜景。 ▲一群妇女在上海国际博览会吉祥物海宝前载歌载舞(左)。上海国际博览会中国馆预览图,外型为冠状。/照片=上海国际博览会组委会 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韩国举办首尔奥运会时,首尔在韩国经济中占据的比重为26%。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分析师林毅夫展望说,北京奥运后,中国经济仍将在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内需增长、高科技发展的支撑下,长期延续目前的增长势头。 据悉,其实中国政府最近正在研究大规模经济扶助策略,总规模达1万亿人民币(150万亿韩元)。据悉,150万亿韩元中的90万亿用于四川地震灾区重建,60万亿韩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事业是2010年相继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奥运会后有望继续上演摆富烧钱。 上海世博会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时长达6个月 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的8月17日,记者来到了距上海市中心东南方向30公里处的浦东国际机场。这里有2栋候机楼和3条跑道,年运送旅客6000万人次,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出入关口。虽然中国官方媒体中央电视台(CCTV)和华语媒体连日直播奥运会,竞相报道本国选手夺金消息,但这里却意外平静。机场免税店连北京奥运会官方吉祥物福娃的身影都很少见,在机场中央赫然而立招手欢迎外国宾客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在机场附近开黑出租车的孙强说:开奥运会、夺金牌虽然也很高兴,但这里与北京发生的事不大相干。 上海最近正全力以赴地准备世博会。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历时长达6个月的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不亚于奥运会的国际盛事。上海2002年打败韩国全南的丽水,夺得了世博会主办权。被上海挤掉的丽水只能用主办2012年的专业博览会聊以慰藉了。虽然两个博览会都是世界博览会机构(BIE)承认的,但规模和内容方面却相差很大。上海举行的世博会是综合性博览会,而丽水的博览会则是专业性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是继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之后时隔5年举办的综合性博览会。据世博会组织委员会预测,在上海世博会上将会有200多个国家参会,共吸引7000万人次。 世博会会场设于黄浦江两岸 全面整修基础设施 卢浦大桥是连接上海新区浦东和旧区浦西的高架桥,桥下缓缓流淌着黄浦江水。在黄浦江两岸,用于博览会建设的各种起吊机和重装备正在紧张地工作。从江北侧的南浦大桥至下游的卢浦大桥共5.28平方公里的黄浦江两岸,全部都是施工现场。该施工现场正是1865年在清朝末期由李鸿章盖建的江南造船厂原址。为了准备博览会,该造船厂移至位于上海东北侧的长兴岛。这与为举办北京奥运会,首都钢铁公司迁移北京是一样的脉络。不仅如此,原来居住在博览会会场新建现场的1.8万余名居民也都迁离旧址。由此,从去年12月份开始着手建设将成为世博会主会场的中国馆。 此外,社会基础设施(SOC)的整修也在继续进行。继2005年5月开通上海至洋山深水港的总延长距离32.5公里的东海大桥后,于今年6月份连接上海至杭州的总延长为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竣工完成。还有上海至江苏省南京市的城际铁路也以2010年举办世博会之前为目标,已于今年7月份全面开工。该项目有望每三分钟贯通上海至南京的300公里距离。不仅如此,城市内部交通整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说:基础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地铁。到举办世博会的2010年为止,计划将地铁总距离从目前的8条线路100公里增建至400公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剖析美国狙击,遥望我国经济二次腾飞
唯我独尊 2008-6-20 22:44
 错过前一轮经济发展良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的累积,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这四个国家的人均GDP自2001年开始,陆续超过1000美元,经济步入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四个人口大国,人口之和占到世界总人口的40%以上,拥有巨大的新兴国内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外汇储备,其经济规模占到全球GDP的1/6~1/7,四国共同构成全球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同时掌握着强大的核能力,在各自所在区域拥有最大的军事力量;从政治上观察,其中已有两个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另外两个正在争取安理会的常任席位。由此构成了新时代崭露头角的全球多力量中心。   据高盛估计,巴西将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8年超越德国;中国将于2039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到2050年,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   美国多年来一直将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并一直试图维持其霸主之位。上述形势令美国十分不安。于是一场由美国率领的八国联军世界经济大战悄然展开。   金砖四国最大的软肋是资源。2002年全球资源产品价格突然急剧上涨,至2003年不少资源价格上涨数倍。金砖四国经济还未发展,未来的钱已通过狙击者大量买入期货掠入其钱包。这场战役狙击者提前盗走了四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部分血汗钱,但并没有阻挡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然而,更阴险的一招却几乎令四国经济濒临危机。2000年美联储连续降息,并对外大量发行国债,美元流通量大量增加,美元持续贬值(美国借口次贷危机疯狂不顾),至目前美元相对欧元已贬值83%。大量印钞的结果,一方面使 各国的 美元 储备大缩水,刮他国钱财为其所有;另一方面,将以石油为首的资源价格推到四国难以接受的价位(由于世界普遍以美元结算,美元贬值,资源价格则相对升高)。这造成各国难以控制的输入性高通胀。至2008年初,经济基础并不十分牢固的四国的经济最终掉头下行,出现调整或衰退的迹象。   这场世界经济大战目前并未结束。金砖四国最后还剩下几国很快就会分晓。我国资本项目未开放,应较其它三国容易渡过危机。可以预计,经过战火洗礼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平稳、更持久!   美国这一阴招是不能使得太久的。在其次级贷风波已近结束时,如继续任美元贬值,将会引起公愤,可造成世界性美元抛售,并威胁美元的霸主地位。预计明年上半年美元就可止跌回升,那时中国的经济将步入第二轮腾飞,黄金十年真正出现。
个人分类: 博文精品|391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