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国史课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就1950年学年开设美国史课程 丁则民先生给我的亲笔信
黄安年 2010-4-18 20:33
就 1950 年学年开设美国史课程 丁则民先生给我的亲笔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18 日发布 1981 年 6 月 27 日上午,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档案室查阅教学档案时发现了 1951 年时任北师大历史系任副教授的丁则民先生拟定的一份美国史教学计划。笔者 2009 年 6 月 24 日的博文 58 年前一份《美国史教学计划》 说到 58 年前的 1951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当时称北平师范学院)历史系任副教授的丁则民先生拟定的一份美国史教学计划,是为历史系三年级在 1950 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美国史》制订的课程教学计划。每周 3 学时,选修 5 学分, 30 人选(据学校教学档案)。这份计划的原稿保存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档案馆内,是笔者在档案馆内查阅教学课程计划档案是发现的。这是迄今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保存的美国史教学计划。对于我们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历史教学的发展变化是一份宝贵的教学档案资料,反映了当时的教学突出了政治学术和以翻译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教学情况。这份《美国史教学计划》以一份半个世纪前的《美国史教学计划》为题发表在 2002 年 10 月 14 日的学术交流网上。全文如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9962 2010 年 4 月 8 日笔者的博文《记丁则民先生来北师大主持美国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1984) 》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0005 )也提到这份计划。 1981 年 7 月 3 日 , 我写信给丁则民先生询问 1951 年丁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开设美国史的情况,今天在翻阅资料时发现了 1981 年 7 月 13 日收到丁先生 1981 年 7 月 10 日写给我的信,信的全文如下: 安年同志 : 你好 , 来信收到,关于 1951 年在北京师大历史系开设美国史课程事,大致回忆如下: 该课程系 1950-1951 年第二学期为历史系四 ( ? ) 年级开设的必修课,每周授课 3 小时 , 一学期共上 50 多学时,似乎是按三个学分计算。当时没有教材或课本,主要是由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记得上课有 30 多人。该课属美国通史性质,由英国殖民北美开始 , 一直讲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该课没有再开 , 因第二年碰上全国院系调整,我被调来动北师大任教。 那时 , 没有别的教师开过美国史,解放前是否开过这门课,就更不知道了。 在北师大任教期间,曾在光明日报《史学》或《历史教学》双周刊发表过《美国史纲要》一文 ( 可能是 1950 年, 月,日积记不清了 ) ,后来又在《史学》双周刊与黄绍湘同志就《美国史纲要》展开争论,同一期(年, 月,日积记不清了 ) 刊载了她和我的争论文章。 1952 年撰写了《美国排华史》一书 , 中华书局出版。 1951 年撰写了美帝国主义迫害华工史辑一文 , 在《历史教学》月刊发表。 事隔多年 , 有些情况亿记不起来了,上面所写的也不够准确 , 仅供参考。此致 敬礼 丁则民上 1981 年 7 月 10 日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史课程北师大75年前国内领先, 新世纪以来一直不开
黄安年 2010-3-28 22:10
美国史课程北师大 75 年前国内领先, 新世纪以来一直不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8 日发布 这是一件发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真事。 齐思和先生是我国第一位在哈佛大学研究美国史并于 1935 年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 1935 年在北平师范大学 ( 今北京师范大学 ) 开设美国史课程。这在全国是迄今所知最早在大学开设的美国史课程。 然而创国内一流、世界前列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却自新世纪以来就没有再安排教师开设美国史了 , 这种状况有点不可思议,却实实在在发生在北师大历史学院。我曾在 1998-1999 年间多次提出课程设置中防止以确保重点学科为名 , 扼杀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世界国别史课程的弊端,谨防偏瘫症,现在不幸被言中 , 而且这种情况居然延续了十年之久 , 实在令人痛心。 上周有历史学院大二学生打来电话 , 希望笔者指导他们研究有关美国社会保障话题,我说 , 你们还是找在职老师为好 , 我已经退休十年 , 不宜参与这类活动,当然为不扫他们的兴致 , 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着手思路的建议。我以为,历史学院的本科课程设置不能因人设课,需要有全球和全局眼光才行。怎么 75 年前的全国领先 , 现在连美国史课程也不安排了呢?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954 次阅读|2 个评论
重温1945-1981年间我国北京地区的美国史课程情况
黄安年 2009-6-28 11:36
重温 1945-1981 年间我国北京地区的美国史课程情况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28 日发布 现在发布的是笔者 1982 年 1 月 10 日所写的北京地区美国史教学调查报告:《北京地区美国历史课程开设情况( 1945-1981 年)》,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6 月 27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19 日重发,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2 日发布。本文同时附上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首任理事长 , 资深美国史专家黄绍湘《回顾我国美国史研究会(以下简称我会)初创时期为编写《指南》中国部分和《指南》主编刘易斯汉克打交道的艰苦过程》一文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3 年第 1 期 ) ,从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进行这次调查的背景。 今天我国的美国史教学和当时相比 , 无论是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设备和手段、教学图书工具、美中交流、学生的知识水平、学术渠道等等,均已发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北京地区美国历史课程开设情况( 1945-1981 年) 黄安年文 发表:北京地区美国史教学调查报告 /1982 年 1 月 10 日;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2 日发布 《北京地区美国历史课程开设情况( 1945-1981 年)》写于 26 年前 , 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 了解过去有助于开展好现在的美国历史教学课程。 **************************************** 北京地区美国历史课程开设情况( 1945-1981 年) 黄安年文 发表:北京地区美国史教学调查报告 /1982 年 1 月 1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研究 /2002 年 6 月 27 日首发; 2002 年 8 月 19 日重发 到目前为止,据初步调查了解,北京地区是我国开设美国历史课程较早地区之一。 早在抗日战争前, 1935-1937 年,齐思和先生便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北平师范学院)历史学系等单位开设美国历史课程,系统介绍美国历史及美国史学家的主要著作(根据邓广铭先生等的回忆)。 抗战胜利后, 1945-1948 年,刘崇鋐先生(现在台湾)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清华大学历史学系主讲有关美国历史的课程(根据北大周一良、田余庆先生回忆,但王永兴先生回忆说,他在清华开设的是世界通史,而不是美国历史),此外,解放前,在北京地区教会主办的大学西语系或史学系中,也有外国传教士以教员身份开设过有关美国历史的课程,这些课程谈不上讲课人对美国历史的系统深入研究。据辅仁大学文学院史学系和西语系课程表(存北师大档案室) 1946 年度开设了美国史,史学系,选修,规定学分 4 ,每周 3 学时。西语系,必修,每周 2 学时,各一学年。 解放初期,刚从美国回国不久的丁则民先生,在北师大前身北平师范学院开设了美国史课程,注意用新的观点,系统介绍美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据北师大档案室保存的丁先生拟定的 1951 年 2 月 22 日《美国史教学计划》手稿,该课程每周讲授 3 学时,共 17 周,自欧洲列强殖民美洲的开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以系统讲授为主,辅以阅读参考书和课外作业。听课学生共 30 多人。 1957 年秋,黄绍湘先生在外交学院开设了为期半年的美国史讲座。 在北京地区高等院校比较普遍地介绍美国历史课程有关情况的课程,还是在七十年代以后。如北京大学于 1973 年下半年, 1975 年下半年分别为 70 届、 73 届学员开设了美国通史讲座,每次一学期,每周 2-4 学时,由黄绍湘、齐文颖、杨立文、谭圣安、罗荣渠等主讲,选修。 73 届还和教师合作集体编写了 20 万字的《美国史话》(未发表)。 又如北京第二外语学院自 1973 年以来,每学年都在英语系开设了为期一学期的《美国概况》,由何春超先生讲授,每周 4 学时,使用自编《美国概况》铅印教材。 1979 年起,该课程同时在北京二外分院开设。 再如自 1975 年到 1980 年间,北师大历史学系先后为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英美概况、美国简史课程,由杨育才、黄安年先后主讲,共三次,每次一个学期。该课程使用自编《美国简史》铅印教材,共 28 万字。据同学反映修改后的《美国简史》比较适合英语专业的教学需要,叙述了从殖民地时期前到目前为止的美国历史,分上下两册。此外,黄绍湘先生等还在系内外分别讲授有关美国问题的专题。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的美国史教学还只偏重于概况讲授或专题介绍性质。 对美国史教学系统深入讲授和研究开始在 80 年代以来。如 1981 年上半年,北大历史学系开设了《美国史讲座》,听课者主要是北大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 1977 、 1978 、 1979 级学生、文科各系研究生和校外美国史同行,每周 3 学时,共一学期。主要请京津地区美国史同行作专题讲授,每人讲授自己研究心得,有相当深度,深受听讲人的欢迎。参加讲授的有杨生茂、张友伦、黄绍湘、黄颂康、朱贵生、邓蜀生、郝贵远、罗凤礼、黄安年、齐文颖、唐德刚等 11 人。 1981 年下半年,齐文颖在北大历史学系讲授美国史,每周 2 学时,共一个学期,以系统讲授为主,主要讲授有关美国近代的历史。 1981 年下半年,何春超在北京二外开设了美国研究课程,每周 2 学时,共一学期。为配合学生写毕业论文的需要,编选了美国对外关系文件,一课堂讲授为主。 同年,黄安年、黄德禄(北京师大历史学系兼任教授),在北师大历史学系和北师大一分校历史学系开设了美国史专题,围绕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政治制度和美国对外政策三组,进行专题介绍。在北师大分校, 1978 、 1979 级学生选修该课程的人数占 2/3 。讲授结束时,每个学生写了一篇自选题目的美国史作业。这门课程受到了本系和分校学生的欢迎。(详见附表)此外,还有外籍教师在北大、师大、北外等院校讲授有关美国问题的专题。 写于 1982 年 1 月 10 日 附表: 1946 以来北京地区美国史开设情况 1982.1.10 课程名称 讲授人 开课对象 讲授学时 开设时间 开课单位 课程性质 听课人数 美国历史 刘崇鈜 历史系学生 周 2 学时 45-48 待定 北大清华 美国史 西语系学生 周 2 学时 46 学年一学期 辅仁大学 必修 4 学分 美国史 史学系学生 周 3 学时 46 学年一学期 辅仁大学 选修 4 学分 美国史 丁则民 历史三年级 周 3 学时 50 学年二学期 北平师院 选修 5 学分 30 人 美国史讲座 黄绍湘 学生 57 年下半年 外交学院 美国概况 何春超 英专学生 1973 年以来 北京二外 必修 每次 100 人 美国史讲座 齐文颖等 5 人 历史系学生 周 2-4 1973 下半年 北京大学 选修 10 人 美国史讲座 齐文颖等 5 人 历史系学生 周 2-4 1975 下半年 北京大学 选修 30 人 英美概况 杨育才 外语系学生 周 2 学时 74 学年一学期 北师大 选修 50 人 美国简史 黄安年 外语 77 , 78 级 周 2 学时 78 学年二学期 北师大 必修 95 人 美国简史 黄安年 外语系 79 级 周 3 学时 79 学年二学期北师大 必修 70 人 美国概况 何春超 英专学生 1979 年以来 北京二外分院 必修 美国史讲座 杨生茂等 11 人 文 77-79 级 周 3 学时 81 年半年 外校 选修 120 人 美国史 齐文颖 历史系学生 周 2 学时 81 年下半年 北京大学 选修 50 人 美国研究 何春超 英专学生 周 2 学时 81 年下半年 北京二外 选修 48 人 美国史专题 黄德禄黄安年 历史 77-78 周 3 学时 81 学年一 北京师大 必修 55 人 美国史专题 黄德禄黄安年 历史 78 , 79 级 周 3 学时 81 学年一 北师大分校 必修 132 人 中国部分和《指南》主编刘易斯汉克打交道的艰苦过程 作者:黄绍湘 来源:《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3 年第 1 期   回顾我国美国史研究会(以下简称我会)初创时期为编写《指南》 1 中国部分和《指南》主编刘易斯汉克打交道的艰苦过程,抚今忆昔,感慨万千。 1979 年美方邀请我方参加编写《指南》中国部分,在双方同意根据中美建交公报达成的协议,我方承诺编写中国部分后,美方不断制造麻烦:首先将编写资料的内容由研究与教学扩大到无所不包的程度;继而违背双方达成的协议,邀请台湾方面编写 1970 年以前中国部分,企图在编写《指南》工作中为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打开缺口。在我方坚持原则和台湾同行顾全大局,拒绝参与的情况下,美方终于越俎代庖,草率从事,致使我方准备的材料未能编入。这种不愉快的插曲已成往事,丝毫无损于我国美国史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及中美两国学者交流日益扩大的趋势,而《指南》不包括中国自己编写符合历史实际的资料,却是一大缺陷。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悠久而文明未曾中断的泱泱大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大作用的今天,这个缺陷就显得更加突出。   经手办理这件事主要负责人刘绪贻和我还健在,见证人丁则民已仙逝,杨生茂、张友伦同志知之不详,我会顾问,当时任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宦乡同志,世界历史所所长刘思慕同志,均已作古。我不仅参加经办这件事,还有幸在我 1985 - 1986 年赴美访问、讲学期间,在莱特大学图书馆浏览了这套沉甸甸的汇编,我复制了其中与我方有关的几篇文章,并摘录苏、英、法等国的报道,和美国著名黑人历史学家富兰克林的序言提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参加《指南》编纂的 48 个国家没有任何一国是按美方对我方提出的苛刻条件写的,全都是按照本国研究美国史的实际情况撰写的。美方对我方提出的难题居心何在,路人皆知。幸而台湾同行从大局出发,并未参加编写,难能可贵。美方的企图并未得逞。   我出于历史责任感,早就打算写一篇详尽的报道向我会全体同志汇报,但未能如愿以偿,因为:一、我在美国史研究领域战线拉得太长,而个人水平不高,忙于补拙工作;二、这件事虽是中美文化交流过程中一件小小的涟漪,但涉及的资料(通信、《指南》简讯、备忘录以及我方善后工作方方面面)虽称不上纷繁浩瀚,却也相当庞杂,非花大力气进行分析、研究,几次写出开篇未能继续;三、近年来健康状况欠佳,几乎每年都因重病住院,体力大不如前。现在考虑自己记忆力严重衰退,来日苦短。而我会会员日渐扩大与年轻化,年轻的会员对此可能毫不知情,与其蹉跎岁月,不如不计工拙,先写一简略汇报,以后如尚有余力,当作些补充,也希望当时参与此事的其他同志补正。这份汇报拟分为:(一)我方承诺编写《指南》中国部分的经过和我方的善后处理;(二)《指南》概况简介。由于时间关系,现将前者汇报于后:    1979 年 7 月,美国历史协会和马萨诸塞大学历史系共同赞助编辑《指南》一书,定于 1983 年或 1984 年出版,作为对美国历史协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的献礼。 10 月,《指南》主编马萨诸塞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易斯汉克分别致函世界历史所所长刘思慕与我会负责同志黄绍湘、刘绪贻,邀请我方参加编写《指南》中的中国部分,其内容为概述 1945 - 1980 年我国美国史教研情况,当前的主要研究机构,学者发表的著译、文章,以及这一时期主要档案资料、刊物、出版物等,来信并云已有五十多个国家应邀参加。我会理事会全体同志一致同意参加,但事先必须由美方对台湾问题明确表态,遵照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一个中国的原则,由我方编写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部分。我会理事会的意见得到社会科学院及世界史研究所领导的同意与支持。 1980 年 3 月 13 日由我会理事长黄绍湘和秘书长刘绪贻复函汉克。同年 4 月 10 日汉克在复信中表示个人同意。 7 月 11 日,《指南》最高决策机构顾问委员会主席麦克汤普森又来函称该委员会一致同意我方提出的原则。可是,到了 10 月美方突然提出苛刻的要求,我方不仅要概述中国美国史教研情况,还必须涵盖对美国移民史、文学史、艺术史、音乐史、体育史、社会史、政治思想史诸多内容。我会当时正处于初创阶段,教研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深度,我会理事会将美方变卦的新情况提交 10 月 18 日我会在烟台召开的第一届全体会员大会讨论,大会建议请美方考虑,同意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按原计划进行,否则我们难于承担编写任务。黄绍湘根据我会第一届全体大会的建议,于 12 月 26 日致函汉克。同时,世界史研究所科研处与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就编写工作地积极展开了全面部署,并在武汉地区聘请了兼职人员,开始试点的调研工作。次年 1 月 13 日汉克代表美方,一方面复信对大会的建议表示不理解,另一方面却在暗中活动,企图利用编写《指南》的机会,在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方面打开一个缺口。根据当时正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进修的北京大学历史系罗荣渠教授转来汉克致《指南》顾问委员会主席汤普森的第一次备忘录( 1981 年 1 月 7 日),内称:为减轻我方繁重任务的负担,建议我方只承担 1971 - 1980 年的中国部分,至于 1945-1971 年部分,美国准备物色熟悉中国情况的美国史学家承担。汉克的第二次备忘录( 1981 年 2 月 13 日)又声称:将委托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美籍华人王翼写一篇关于中国美国史教学和研究的资料。这些信息使我们提高警惕。 3 月下旬,汉克来信提出拟于 5 月初来北京和台北访问。经过世界历史研究所领导同志与我会刘绪贻、杨生茂、丁则民同志(用通信方式)磋商后,由黄绍湘执笔于 4 月 4 日致函汉克通知他我们已推定刘绪贻同志为编写《指南》中国部分的主编以及我们近来调研工作的情况,同时重申双方早已达成的协议,按中美建交原则处理。《指南》中国部分应该是包括台湾在内的整体。我们欢迎台湾学者或其他方面的学者提供各种资料,但均应交我方主编审定、汇总。结果汉克并未来北京。却于 10 月 11 日突然以最后通牒式的强硬措辞致函黄绍湘,自称代表顾问委员会的意见,除指责外,借口减轻我方负担,提供一个所谓的理想的安排,新的协议,和盘托出罗荣渠教授早已传递的信息,即美方拟委托台湾美国史研究机构写 1945 - 1970 年部分,我方只承担 1971 - 1980 年时期我方对美国史的教研情况。汉克来函措辞粗暴无理,还以蔑视的口吻,说我方过问编写台湾方面的资料,从业务上(学术上)说来是没有好处的,说台湾的教授们更富有知识。他下结论:只要你们(指我方)坚持要控制《指南》中的台湾材料,在美国史学界看来,这是一种政治性而非业务性的决定。   汉克来信的安排,实际上是企图在《指南》编写中树立一中一台的先例,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为此,由黄绍湘出面,邀请刘绪贻、杨生茂同志来京研究对策。 5 月 26 日上午在世界历史研究所召开了讨论会,参加者有刘绪贻、杨生茂、黄绍湘、程西筠、薛少明、冯鸿志,大家一致认为,汉克的新安排显然是配合里根政府对华政策大气候的举措,我方应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智来回应,重申《指南》中的中国部分应符合中美建交公报一个中国原则,美方应遵守承诺,我方之所以承担这项工作,完全出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和学者的了解和友谊的善意,我方将尽力而为,克服困难,如没有外来干扰,可以在指定缴稿日期( 1982 年 6 月 1 日)完成。我方相信美国史学界对我们会加以谅解。黄绍湘根据讨论的精神,写了复信,措辞谨慎平稳,无懈可击。以后双方还进行一些书信来往。我方并且将我方准备编写中国部分的具体规划草案送交美方提意见,美方坚持其既定方针,一意孤行。双方立场、观点距离甚远,最后只得分道扬镳。   但我方并未停顿,为维护我国尊严和信誉,我方在美国史教研、出版的同志出于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将《指南》中国部分编写工作进行到底。我会指定刘绪贻、杨生茂、丁则民同志牵头担任总编、审稿工作。下设编写组,除西北地区外,北京、天津、东北、华北、上海、华东、中南、西南地区从事美国史教研、出版的同志均有专人负责调查、整理或编写工作。所有资料要求详尽、具体、翔实、可靠,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学术活动,一方面检阅自己力量,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美国史教研和出版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借此机会将国内教研和出版工作的成就向国外介绍,扩大学术交流。我们的编写方针是:尽量适应美方对《指南》中国部分的要求,但总体上要体现以我为主,如实地介绍我国美国史研究由无到有,逐渐发展的事实。按时间顺序,将我国美国史研究全过程分成五大阶段:(一) 1945 年以前,(这一阶段可以简略些);(二) 1945 - 1949 年 10 月;(三) 1949 年 10 月- 1966 年 6 月;(四) 1966 年 6 月- 1976 年 10 月;(五) 1976 年 10 月- 1980 年。前两阶段均需包括解放区和国统区两部分,并侧重介绍有代表性的著作,对那些对美国阿谀、歌功颂德的著作,译述要加以分析,慎重选择。对第四阶段即十年浩劫期间反美文章要突出时代背景,加以慎重选择、分析。对第三、第五阶段教研和出版可做较详细的介绍。   关于台湾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是我们极端重视却又感到艰难的焦点,初步决定通过官方和私人渠道进行,有专人负责。各地区档案馆有关美国史教学与研究的档案资料,由专人负责汇总与编写。   《指南》中国部分预定 1981 年 12 月完成(因美方规定缴稿的截止日期为 1982 年 6 月 1 日,实际上是一纸空文,参与国家未能按指定时间交稿,《指南》也未能按预期出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总编刘绪贻邀请霍光汉等我会会员组成临时工作组,分别赴华东、东北、华中、华北地区作调研、统筹工作。各地区编写人员加强联系,着手编写本地区美国史教研情况,武汉大学编写组首先推出湖北省关于教研与出版物的情况报告, 1945 - 1951 年(草稿)。北京编写组汇总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关于台湾美国史教研的情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黄柯可执笔,公开发表《台湾的美国史研究》(载《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2 年第 4 期)。我会会员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指南》中国部分已初具规模,但被美方拒于门外。然而这丝毫不能阻止美国史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写成于 2002 年春 美国历史协会与马萨诸塞大学共同赞助由马萨诸塞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易斯汉克主编的《 1945-1980 年美国以外世界各国研究美国史指南》( Guide to the Study of United States History Outside the U.S.,1945-1980, 简称《指南》)已于 1985 年由克劳斯国际出版社( Kraus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出版。共五大卷。美国参考书年鉴( American Reference Books Annual 简称 ARBA ) 1986 年第 17 期有简介。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4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