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转载]谌旭彬:“逻辑课”被中国教育无视数十年,太不应该
fqng1008 2018-10-20 18:11
作为通识教育的普通逻辑课缺席数十年,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这种缺席也必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 \0 1905年,严复翻译的逻辑学著作《穆勒名学》。该书一度成为京师大学堂的教材 逻辑是一种基础工具,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中学阶段,将逻辑作为一种必修的通识教育。但在中国,作为通识教育的逻辑课,已经缺席了数十年之久。 一、晚清民国,大、中学校多开设有逻辑必修课,很重视普及逻辑常识 “逻辑”一词,始于严复对“Logic”的音译。在近代史上,“Logic”还有过“辩学”、“名学”、“论理学”等意思更直白的译名。略言之,逻辑是一种基础工具,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科学研究对逻辑的倚重自不必说,人生随时随地之言(与人沟通交流)与行(思考、处理问题),都离不开逻辑。说话没逻辑,即不能有效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想法;做事没逻辑,就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缺少逻辑常识,尤其容易沦为被他人愚弄的对象。 故此,自 20世纪初,传统逻辑系统传入中国后,教育界即将逻辑学纳入到了正规课程之中。 晚清之际: 1902年,清廷颁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政科”三年须开设逻辑课(名学),每周两学时。1904年的《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将逻辑课(辨学大意)列为“经学科”、“文学科”、“商科”的必修课;《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则把逻辑学列为公共课程,共一学年,每周3学时。进入民国后:逻辑学成为很多大学、高等师范学校乃至中学的必修或通习课目。讲授的内容,也超出了传统逻辑,如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开课讲现代逻辑(数理逻辑)。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冯友兰、熊十力、胡适等学术名家,亦将逻辑学深入应用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1930年代,苏联开启了对逻辑学的大批判,勒令大、中学校取消逻辑课。受其波及,一批受苏联影响极深的知识分子,也于1920年代末开始掀起对逻辑学的批判。艾思奇等人宣称要用“辩证法”来打倒逻辑学,甚至公开“宣布了形式论理学的死刑”。这场批判,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末。这场“辩证法”针对逻辑学的大批判,虽然声势浩大,但因参与批判者的在野身份,结果并未能撼动逻辑学在大、中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张东荪、金岳霖等人,也尚有空间与叶青、艾思奇进行论战。1939年,蒋介石甚至还曾下达指示,欲聘请专家来讲授逻辑学,以改良公文的批示。 二、五六十年代,大、中学校的逻辑教学,两次遭受重创 苏联于 1946年11月作出《关于在中学校里讲授逻辑和心理学》的决议,结论认为:每一社会经济形态都有与自已相适应的逻辑,苏联必须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苏维埃的”逻辑。1950年代中国大、中学校所教授的逻辑课内容,深受苏联影响。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宋文坚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逻辑,则是在我国已有逻辑研究和教学成果上的全面大倒退。受害最为严重的是我国大学的逻辑课程。这种课程是给非理工学科开设的,叫作普通逻辑课。最先引进的苏联逻辑教材是曹葆华翻译的斯特罗果维契的《逻辑》,195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苏联1945年以前有段时期曾取消了大学的逻辑课程,理由为逻辑是形而上学哲学的产物。斯特罗果维契的《逻辑》是1946年开禁后出版的,仍带有对逻辑的高压态势,……其批判多是无中生有或者根本错误。在逻辑内容上则是讲授传统形式逻辑和培根、穆勒的古典归纳,大致是延续19世纪的逻辑教学体系,因而这是一本内容落后、观念陈旧的逻辑课本。1951年出版的维诺哥拉道夫和库兹明合著的《逻辑学》的译本,为苏联高级中学所用,比较简明、讲述清楚、废话不多,但内容仍是陈旧落后的传统形式逻辑。很显然,逻辑教研室的老师们对这样的逻辑课本是不欣赏的。但即使不欣赏、瞧不上,也仍得以苏联这两本教材为范本。……苏联不改,我们也不能改。……以苏联范本为模式在我国培养的一代逻辑教师,逻辑视野不宽,长期不知有数理逻辑。其中部分人刻板地固守着这类模式不放。影响较为深远。” 进入 60年代,“十年动乱”中,逻辑学再遭重创。据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倪鼎夫回忆: “逻辑科学是重灾区之一。逻辑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逻辑教研室(组)被撤销了,学校里逻辑课取消了,专业队伍解散了。在各门基础课中,‘四人帮’不准老师讲理论推导和论证,污蔑这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是‘脱离实际’、‘故弄玄虚’,是‘回潮’、‘复旧’。结果使学生只知道些现成的结论,不知道这些结论是从哪些前提推导出来的,只知道一些零散的感性的知识,不知道理论的论证。所有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把逻辑工作者看作专政对象,给有研究成果的老专家扣上‘反动权威’的帽子,强迫他们去打扫厕所……” 逻辑学家金岳霖及其 50年代著作。金晚年对学生诸葛殷同说:“我当初就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书(指苏联的《逻辑》教科书)。” 三、 80年代至今,大、中学校的逻辑课经短暂复苏后,再度形同虚设 70年代末,逻辑课开始在大、中学校复苏。1978年,第一次全国逻辑学讨论会召开;1979年,中国逻辑学会成立。1981年,教育学家张志公撰文,呼吁“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认为“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一些比较重视教学的高中和师范学校,专门开设过逻辑课,大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四十年代以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普通中等学校以及中等师范学校,不再专门开设逻辑课,就连一般的高等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也没有普遍地设置逻辑学课程。这样,使得一般受教育的人,渐渐对于逻辑愈来愈生疏。这是不妥当的。”鉴于教材、师资匮乏的现实,张志公建议:“在中学普遍开设逻辑课显然是不可能的,……由语文学科明确地把逻辑训练和简要的逻辑知识的教学任务承担起来,是可取的。” 类似的呼吁很多。也有一些效果。比如,高中语文课本确实一度增入了一些与语言运用、思维表达相关的逻辑基础知识。但 1988年,中学语文教材再次删除了有关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一些“专家学者”进而又提议取消师范院校课程中的逻辑学。进入90年代,情况变得更为恶劣。在很多大学,逻辑从必修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最典型者,莫过于从1998年起,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逻辑被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踢了出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吴家国如此总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逻辑教学走入困境。……主要表现是:第一,部分学校、专业的逻辑课被别的课程取代,开课面大为减少;第二,保留逻辑课程的学校、专业,有的减少了教学时间,有的把必修改为选修;……第四,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应考面相当大的几个专业(如中文、法律、行政管理等),把原已考了多年的‘普通逻辑’给取消了……”这种状况,时至今日,也未见改观。 逻辑课在大、中学校的这种命运,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高校市场化仅是其中之一。正如曾昭式所总结的那般: “目前,许多学校的逻辑课被取消,或者逻辑的课时量被压缩。这既有一些高校领导的责任,也与一些高校没有逻辑教师有关,甚至政府有关部门也不支持逻辑的教学与普及。” 四、数十年来,逻辑常识教育的缺席,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 艰深的数理逻辑,自然不必人人修学。但作为通识教育的普通逻辑课缺席数十年,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这种缺席也必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诉诸情感、诉诸传统、诉诸暴力 ……等背离逻辑的交流方式,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很多公共话题的讨论,因参与者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常沦为无意义的互撕口水战,乃至发展成“用U型锁说话”。 较典型者,如讨论 “中西医话题”时,大多数人浑然不觉“中医”与“西医”这两个概念的对立,在逻辑上并不成立——以“阴阳五行”和《黄帝内经》为核心标签的“中医”,实际上应该命名为“传统医学”(西方“传统医学”里也有类似“阴阳五行”,如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土、气、火、水相生相灭之说)。“西医”实际上指的是建立在多种现代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不存在任何的国家、民族属性。也就是说:“中医”与“西医”的概念对立,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讨论时诉诸民族情感,在逻辑上更是错上加错。 在普及逻辑常识方面,殷海光的努力尤其值得一提。殷早年师从金岳霖,去台后任教于台湾大学。自 1950年代起,即致力于向民间播撒“逻辑种子”、用逻辑揭破两蒋当局“用一切光明的字眼”包装起来的政场言论。据林毓生回忆:“殷先生在他的(逻辑)课上,常常拿生活上的具体实例来说明逻辑的规则,有时也拿官方的政策、文告来说明其不通(不合逻辑)之处。这样的方式,使他的课程变成让头脑不受专制散布的愚昧与虚伪所蒙骗的利器。殷先生讲课时,非常有条理,庄严而小拘谨,隽语如珠,灵光闪闪,……生活在威权体制之下,大家都深感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中,殷先生的课程,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深具魅力,非常吸引人。”(11)1957年,殷海光出版了一本以对话体写成的逻辑常识普及著作《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这本六十年前的小册子,对数十年未曾受过正规逻辑常识教育的国人而言,相信仍会极有助益。 殷海光 在殷看来,普及逻辑常识,对造就一个良性社会至关重要。比如,尊重并培护言论自由,必须做到“就是论事”。意即:“只问是非,不问是谁说的。…无论赞成或反对,应该完完全全以论题为范围,而不旁生枝节。这是言论自由必需的态度和修养。” 注释 本文所谈 “逻辑”,除非特别强调,均系指作为常识的普通逻辑,而非供科研之用的数理逻辑。 曾昭式,《包容与拒斥:逻辑学东渐命运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P42-43。具体批判情形,可参见:《中国逻辑史 现代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P92-119。 (台) “国史馆”藏:蒋中正电贺耀组日呈情报以十件为限并聘专家讲授逻辑学以利公文批阅,1939/01/13。数位典藏号:002-010300-00019-021。《国内外哲学问题讨论综述 1983-1986》,复旦大学哲学系资料室、上海第二教育学院政教系/编,1987,P110。 宋文坚:《为学简叙》,收录于:《文化集思》,人民出版社, 2013,P568-569。宋认为:“列宁所说的逻辑,以及我国学者由而滋生出的另一类别的辩证逻辑根本不是逻辑,而是哲学或者就是思维的非逻辑研究”。 倪鼎夫,《努力发展逻辑科学,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在一九七八年全国逻辑讨论会上的发言》,收录于:《哲学研究丛刊 逻辑学文集》,《哲学研究》编辑部/,1979。 张志公,《承担逻辑训练的任务是可取的》,原载《语文战线》 1981年第7期。 曾昭式,《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科学出版社, 2009,P188。 吴家国,《从传统逻辑到普通逻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6,P224。同注释。(11) 黄晓峰,《林毓生谈殷海光》。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yjjsu27 2017-8-2 08:44
搜狐公众平台 - 中国孩子到底多费钱 月薪三万撑不起一个暑假? 中国孩子到底多费钱 月薪三万撑不起一个暑假? 1501582306000 全球父母们平均在子女教育方面支出44221美元,其中,中国香港排名在第一位,平均教育支出132161美元, 并且,有图有真相 问题在于,如果你每个假期都要给你的孩子换一辆奔驰小跑车的话,估计只有马云和马化腾等能养得起孩子了。 把“舞蹈培训”、“钢琴培训”、“海外游学”“旅游费用”等等全部纳入“中国教育费用”的范畴,这真的是王健林的小目标。 前期曾经看到一个文章,说中国基础教育,引子呢是小孩拼音不好,跟不上,然后延伸出“奥数等”、 “舞蹈培训”、“钢琴培训 ”等等。我就纳闷了,有几个学校的老师会要求学生去学习拉丁舞,会要求学生钢琴四六级,会要求学生欧美一月游??而学会拉丁舞,学会弹钢琴等等对于学拼音,有多大用处?百思不得其解
4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现状
guanyundoudan 2017-1-21 09:28
有一个人,发明了一种自动剃须刀,声称把脸放上去,就能自动刮干净。 有人问:不同的人脸型不同,你是怎么处理的? 他回答:刮完脸型就一样了…… 他回答:完脸型就一样了…… 他回答:脸型就一样了…… 他回答:型就一样了…… 他回答:就一样了…… 他回答:一样了…… 他回答:样了…… 他回答:了…… 他回答:…… 大师在民间,大师高居庙堂。 中国大学何需大师?
2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的困境、补习班的疯狂和师范院校的沦落与兴旺
热度 5 qiaoqiao1980 2017-1-19 15:39
1.高考的困境 高考就像雾霾,虽然知道有问题,但是还必须得忍着。从九九年扩招开始,到二零年新高考改革方案,这二十年的高考改革的是非争论让很多人都疲惫不堪。不管是过去的二十年,还是可以预期的未来,考试的内容本身看不出会有太大的变化。 而这才是中国教育困境的根源。如何能在考试试卷上考出更高的分数,成为了折磨所有中国人的问题。这个问题让人极其困惑,更是一个挣脱不开的魔咒。 一张试卷上,十几个题,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张试卷带来的都是一生的阴影。 2.补习班的疯狂 课外辅导已经成为了当下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不好的,除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就是补习班的疯狂练习。超级的暴利也使得补习班在过去的二十年疯狂的成长起来,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赚到钱就好。 这真是一个人间乱象。 我不反对课外辅导,毕竟聪明的学生很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有非常严重地学习问题。但是像中国这样的疯狂,完全是谋利性质的,我也真是无语。不过面对高考的困境,面对毕业就会失业的现实,谁又能说什么呢? 只要失业的那个不是我,不是我的孩子,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这不是每个人的心声么? 3.师范院校的沦落与兴旺 在同档次的院校中,师范院校正在开始变得越来越火,这是托补习班的福了。师范院校现在已经成为了补习班的教师辅导人才的培养基地,高考在二本录取线以上的成绩来师范院校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毕业去补习班,年薪三十万以上,远远超过同档次院校的毕业学生的工资水平。 高考的困境使得教师本身的能力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只要会做题,只要能把学的内容讲出来,只要能把学生忽悠住,就是在补习班立足的三大基本技能。如果能在教师培养中再学会一些技巧,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 聪明的学生是少数的,自己就能明白如何学习的更是稀少。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的。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最好的成绩,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付出多少都是愿意,只是希望不要让自己后悔就好。 这就是师范院校面对的现实。 沦落,还是兴旺,不过都是利益罢了。
个人分类: 我爱我师|3483 次阅读|9 个评论
未来教师(2):当下的教师问题
热度 4 qiaoqiao1980 2016-12-31 11:20
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多,根本上来说是制度性的,不合乎学生学习的本性。在这个体制下,不是培养学生,而是淘汰学生,是其运行的根本作用。而且我们也注意到,虽然问题会被察觉,但是修正起来却极其困难,甚至很多被直接无视。 而在这许多问题之中,与教师相关的问题往往更多的会被忽视。教师群体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所以即使出现问题,也会被社会同情。 实际上,中国教育问题和教师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制度的问题和人的问题一直是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教师群体一直都没有被认为是一个精英的群体,而是一个大杂烩的人群。进入教师行业的人,虽然不是谁都可以,但是在当下,也不是要求很高的。本科生毕业就可以教高中或者初中,尤其让人感觉教师素质的不够。尤其是对于教师职业本身,国家一直也缺少一个评价的标准。只要进入这一行,很少会被淘汰的。由于应试教育的程序化,教师也很少关注自身能力的提升。 由于中国变得更加富裕,进入教育行业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所以教师职业也成为了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低标准和相对来说的高收入,就和高级小区的保安一样,让人趋之若鹜。 进入这个行业的标准更多的是一张文凭,而不是潜在的能力,是教师职业的问题所在。很多人并不适合当老师却进入了这个领域,而长期的教学压力也使得许多教师不再前进。 而在当下,尤其是可怕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一种罪恶。一些人,把教师职业,看成了谋取暴力的工具。 极恶者的乐园必然建立在他人的善意和无知之上。 如何推动教师职业的进一步的正规化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1.教师职业的准入制度需要快速的建立,并且要看到成效。 2.教师职业的评价问题和分级制度应该建立在一个科学和客观的机制之上。 3.教师能力的培养如何更加有效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4.规范教师职责变得更加重要,甚至需要法律化。以谋取钱财为唯一目的的课外辅导班的问题已经成为教育中的一个畸形问题,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来解决它。
个人分类: 我爱我师|3559 次阅读|16 个评论
周恩来的《我的修养要则》《十条家规》《党员守则》
热度 1 ysy123 2016-12-9 18:20
好久没有写东西了,都不会了。 今天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学习“两学一做”课程视频,观看了《纪录片:周恩来的严与实》。 分享几张视频截图的照片。 周恩来的《我的修养要则》 周恩来的《十条家规》 周恩来亲手制定的《党员守则》 周恩来考察的照片 周恩来演讲的照片: 看看周恩来的 《我的修养要则》、 《十条家规》、《党员守则》 感触颇多,好好安静下心来做事吧。
624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种自我认为正确的处事的方法
guoguoqing 2016-9-24 09:05
鄙人才疏学浅,看了一点各种类型的好书,什么鸟事都能插上一嘴,但又无法看透其本质,混沌度日到今天,荣幸的走上了中国教育的最高学位工学硕士。更加荣幸的是遇见了一位优秀的导师,让我看见了优秀的品质,自我认为我正在向着好的方向迈进。 下面谈一谈题目吧 正确的处理事情的方式是什么呢!其实无所谓正确与否,只有恰到好处的做事。就像早上我一不小心碰洒了一位哥们的早餐豆浆,虽然洒了不多,但是早上的心情很重要,会影响一天的工作激情,所以我就应该果断的把他桌子上的豆浆擦掉,然后重新买一份端给这位仁兄并真诚的道歉,并问一下您是否满意!这在我现在看来才是恰到好处的做法,可当时我只有一句不好意思,在他第三次斜视我的时候我又问了一句要不要重新买一份给他,他当时只是摇了摇手,于是我们就低下头吃饭了,吃饭的过程中他又一次的斜视我,走到收餐具的桌子上时再一次的斜视了我,,,。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出对我的处事不满和需要被尊重的神情,可是一切只能这样了,你走了,我也去忙了。希望我的行为没有对你的一天工作情绪造成些许的影响。 现在坐在实验室打字的我,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有一天我被别人不小心碰到了或者怎么样,我才不会因为别人的过错来影响自己的心情呢!值与不值咱不去讲,关键就是开心是自己的,难过也是自己的,既然都是自己的又何必为难自己的小心灵和完美的身体呢! 最后呢,希望自己在平时的交往中找到这种恰到好处的方法,让别人舒心才是我的胜利。
24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进行时】”985高校”录取的“洼地”(理科版)
Janet912 2016-7-5 15:59
随着2016年全国各省高考分数线的公布,“985高校”成为考生择校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尽管教育部近期宣布985、211相关文件失效,但“985高校”依然会在较长一段时间成为社会判断高校的重要标准)。因各种原因,不同的“985高校”在相同省份的录取分数有很大差别,即便是同一个高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也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985高校”在各省份录取的情况,小编采集并统计了中国教育在线、阳关高考网及“985高校”官方网站相关信息,整理了2013年-2015年“985高校”在各招生省份的理科录取平均分数及省控线等相关数据以作分析。 由于各省市考试总分和分数线的不同,为了更好地对比”985高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情况,本文对录取线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从处理结果来看,线差百分比越小,说明该重点高校在某省的录取分数线越低;反之,线差百分比越大,说明该重点高校在某省的录取分数线越高。 本文涉及的主要指标说明如下: l 院校平均录取分:是指院校某年度录取的所有考生的平均高考分数。 l 省控线:全称是“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阻档线、省定线,是各省(区、市)划定的相应本科、专科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l 录取线差:是指该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对多数院校来说,尽管录取分数波动较大,但其录取线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 l 线差百分比:即录取线差占一本省控线的百分比。 本文的数据处理方法: 求各”985高校”的理科线差百分比的平均数,根据结果再筛选出来的线差百分比最小TOP5的省份和线差百分比最大TOP5的省份,即分数线最低、最高的五个省份。其中国防科大的数据缺失,故没有统计。表中空白数据表明相关高校未在该省招生或官网未公布录取分数。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985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均值为0.2237,也就是说进入统计的38所”985高校”全国录取分数线平均高全国一本线22.37%。同时,21所(占比55%)”985高校”在13个省份(占比42%)的录取分数线高于”985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的均值。其中,录取线差百分比在0.25以上的“985高校”有13所,录取线差百分比在0.2237-0.25范围内的高校有8所。具体如表1-1,表1-2所示(颜色越红,表明录取线差百分比越高,即院校实际录取分数线高出省控线越多;颜色越绿,表明录取线差百分比越低,即院校实际录取分数线高出省控线越少)。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1 、多所“985”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洼地”,例如:吉林大学、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这几所高校录取分数线差百分比较低,从录取难度上来看也相对容易。 2 、”985高校”的录取线差百分比与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表1的4张图表和表2的情况基本吻合。表1中”985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较高的省份集中在西、中部地区。高于”985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均值的省份有: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黑龙江、贵州、陕西、宁夏、辽宁、海南、云南、甘肃和广西。表2中近三年录取分数线百分比均值最低的前5名省份以经济发达、教育水平普遍较高的沿海省份为主,有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和山东省,以及个别中西部地区;而录取分数线百分比均值最高的前5名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省份,包括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及个别中部省份。 3 、”985高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也有特殊情况。虽然江苏省教育质量一直在全国领先,但因其高考总分较小,且考分分数相对集中,所以其录取线差百分比仅为0.1030。因此,需要进一步考虑江苏省高考录取的其他相关因素。另外,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西藏的录取分可能有一定政策扶持。其他个别”985高校”在个别省份出现较高或较低的录取线差百分比,可能由于当地当年有大的事件变动、所报学校近几年社会知名度出现大的变化,或是所报学校存在明显“大小年”现象等因素造成的,需要结合当年具体情况进一步的分析。 表 1-1 : 2015 年” 985 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分布情况 1 表 1-2 : 2015 年” 985 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分布情况 2 录取线差百分比低于”985高校”平均水平的院校共有17所。其中,录取线差百分比在0.16-0.2237范围内的高校有11所,录取线差百分比小于0.16的高校有6所。具体如表1-3,表1-4所示(颜色越红,表明录取线差百分比越高,即院校实际录取分数线高出省控线越多;颜色越绿,表明录取线差百分比越低,即院校实际录取分数线高出省控线越少)。 表 1-3 : 2015 年” 985 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分布情况 3 表 1-4 : 2015 年” 985 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分布情况 4 同时,我们也统计了各省“985高校”近三年(2013-2015)的录取分数线百分比均值最低、最高的五个省份,具体如表2所示: 表 2 : “ 985 高校”近三年理科各省录取分数线百分比均值最低、最高的五个省份
个人分类: 院校研究|3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招生】”985高校”录取的“洼地”?(文科版)
Janet912 2016-7-5 15:53
随着2016年全国各省高考分数线的公布,“985”高校成为考生择校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尽管教育部近期宣布“985”、“211”相关文件失效,但“985”高校依然会在较长一段时间成为社会判断高校的重要标准)。因各种原因,不同的“985”高校在相同省份的录取分数有很大差别,即便是同一个高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也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985”高校在各省份录取的情况,小编采集并统计了中国教育在线、阳关高考网及“985”高校官方网站相关信息,整理了2013年-2015年“985”高校在各招生省份的文科录取平均分数及省控线等相关数据以作分析。 由于各省市考试总分和分数线的不同,为了更好地对比”985”高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情况,本文对录取线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从处理结果来看,线差百分比越小,说明该重点高校在某省的录取分数线越低;反之,线差百分比越大,说明该重点高校在某省的录取分数线越高。 本文涉及的主要指标说明如下: l 院校平均录取分:是指院校某年度录取的所有考生的平均高考分数。 l 省控线:全称是“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阻档线、省定线,是各省(区、市)划定的相应本科、专科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l 录取线差:是指该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对多数院校来说,尽管录取分数波动较大,但其录取线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 l 线差百分比:即录取线差占一本省控线的百分比。 本文的数据处理方法: 求各”985”高校的文科线差百分比的平均数,根据结果再筛选出来的线差百分比最小TOP5的省份和线差百分比最大TOP5的省份,即分数线最低、最高的五个省份。其中国防科大的数据缺失,故没有统计。表中空白数据表明相关高校未在该省招生或官网未公布录取分数。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985”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均值为0.1330,即纳入统计的38所”985”高校全国录取分数线平均高全国一本线13.30%。同时,15所(占比39%)”985”高校在14个省份(占比45%)的录取分数线高于”985”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的均值。其中,录取线差百分比在0.2000以上的“985”高校有5所,该梯队从数据呈现结果来看,在“985”高校行列中录取难度相对较大;录取线差百分比在0.2000-0.1330(线差百分比均值)范围内的高校有10所,0.1330(线差百分比均值)-0.8690以上的高校共有10所,该梯队的高校从录取难度来说相对平稳。录取线差百分比低于0.8690的高校相对特殊,从该梯队各省招生情况来看,相对之前的高校而言,覆盖省份较少;从类型上看,绝大多数为理工类见长的高校,文史类招生计划也多有不足,致使线差百分比相对较低。具体如表1所示(颜色越红,表明录取线差百分比越高,即院校实际录取分数线高出省控线越多;颜色越绿,表明录取线差百分比越低,即院校实际录取分数线高出省控线越少)。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1 、多所“985”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洼地”,例如: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这几所高校录取分数线差百分比较低,从录取难度上来看也相对容易。 2 、”985”高校的录取线差百分比与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表1的4张图表和表2的情况基本吻合。表1中”985”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较高的省份集中在西、中部地区。高于”985”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均值的省份有:黑龙江、陕西、内蒙古、新疆、海南、辽宁、青海、河北、西藏、贵州、云南、宁夏、河南、湖南。表2中近三年录取分数线百分比均值最低的前5名省份以经济发达、教育水平普遍较高的省市为主,有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北京,以及个别中西部地区;而录取分数线百分比均值最高的前5名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省份,包括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及个别中部省份(大连理工大学面向招生省份不足,故表格内有所缺失)。 3 、在线差百分比较低的省份中,多为教育水平较高的沿海省份,而山西省在其中异军突起,均值为0.1006,综合其省控线情况,即在各“985”高校录取线差在50分左右,与同总分省份相比录取难度相对较低。 4 、通过招生录取分数线表现出的“马太效应”明显。剔除国家专项等面向贫困以及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招生计划,“985”高校生源省份仍旧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教育水平普遍较高的省市,且从分数线上来看,录取难度也相对低于中西部地区,教育公平依然是高考招生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表 1-1 : 2015 年” 985 ”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分布情况 1 表 1-2 : 2015 年” 985 ”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分布情况 2 表 1-3 : 2015 年” 985 ”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分布情况 3 表 1-4 : 2015 年” 985 ”高校录取线差百分比分布情况 4 同时,我们也统计了各省”985”高校近三年(2013-2015)的录取分数线百分比均值最低、最高的五个省份,具体如表2所示: 表 2 : “ 985 ”高校近三年文科各省录取分数线百分比均值最低、最高的五个省份
个人分类: 院校研究|3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1977年高考以来高考状元调查
热度 2 liangweihong 2016-6-29 12:42
自多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诞生了很多高考状元,请问这些状元现在在哪里?他们生活的如何?如果能有记者把每个高考状元采访一遍,把他们的故事编辑成册,估计会对中国教育有不可估量的参考作用吧。
个人分类: 观点|425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炒冷饭:章开沅与一位普通考生的通信
lxj6309 2016-6-15 23:11
章开沅:与一位普通考生的通信 -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http://www.cssm.org.cn/view.php?id=16082 章开沅先生系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知名学者和教育家、本刊编委。 章先生与一位普通考生的通信揭示了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不乏对现行教育状况的忧思,很值得一读。张蓉同学说“现在中国孩子的处境让人担心”,章先生指出“我们的教育已经生病”。这绝非虚妄之辞。 感谢章先生信任本刊的“直面现实、坦诚敢言”,并将两封信的复印件一并寄来。也许这两封信仍然无力改变什么,但若如章先生所愿,“藉此提请全社会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前途”,则考生幸甚,教育幸甚。—— 编者 “或许我的分数没有别人高,但我脑袋里的东西决不比别人少” —— 一位普通考生给章开沅教授的信 学校的经济意识太强了,学校的形式主义搞得太火了,造假造得太明目张胆了。 急功近利的教育让孩子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当孩子被惯得懒得思考,被灌得不愿思考的时候,整个社会又在埋怨这群孩子没有思考的能力。 ————————————-———— 敬爱的章校长: 您好! 我是湖南省益阳市的一名高中生,非常冒昧地给您写了这封信,希望您在百忙之余能看一看。谢谢! 曾经,老师告诉我,中国人的品质差是因为中国人穷。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明白我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知道,品质与知识不成正比,与金钱更没有关系,中国人品质差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没有健全的人格。 中国人的品质确实不怎么样,否则也不用那么炒作洪战辉了。部分有识之士尽管明白这一现实,却又无能为力,教育作为先锋队腐朽不堪,更何况家庭、社会? 学校的经济意识太强了,现在的学校,招收的不仅是一群高分低能的学生,还有一群腰缠万贯的家长。学校的形式主义搞得太火了,造假造得太明目张胆了。为了申上省重点,图书室里平白无故多了几十万册没影的图书,发动全校伪造借书卡只为迎接上级检查…… 急功近利的教育让孩子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当孩子被惯得懒得思考,被灌得不愿思考的时候,整个社会又在埋怨这群孩子没有思考的能力。 多元的开放的时代让孩子们接触的太多。这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用“贞节牌坊”的方式标榜美德却不认清人性的本质,只会让那群不谙世事的孩子鄙视美德。于是,他们无视真善美,承认假丑恶。于是,他们习惯了不匡扶正义,习惯了嘲笑传统美德,习惯了极端自我主义,习惯了在物欲横流之中忽略精神文明的价值。 在如此情况下,孩子们信仰的大厦建得劳(编者注:牢)吗?思想的灵魂铸得硬吗?知识的仓库装得满吗? 现在中国孩子的处境让人担心,可现在中国的哪方面又能让人放心?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三毕业生,但我也是一名热血青年。我渴望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完善自我,然后做一名教师,帮助祖国的花朵摆脱“官本位”、“权本位”、“钱本位”的思想桎梏,帮助未来的建设者摆脱只求知识不求思想,只求分数不求能力的教育模式,帮助孩子们找到一条合适且正确的人生路。或许我的分数没有别人的高,但我脑袋里的东西决不比别人少。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无法衡量的,一个小小的信念可以支撑起无论多么困苦的生命。 很少人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思考如何教育学生,很少人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思考如何管理学生。我的思想中有一些独特的感悟,我相信这些感悟能让我更好地为中国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如果您收到了这封信,麻烦您能回一封,让我知道您对我以及我的这种行为的看法,谢谢。 再次谢谢您能在百忙之余看完我的信。非常感谢! 此致! 敬礼! 张 蓉 2007年6月20日 “我们的教育已经生病,你的信已经超越高考” —— 章开沅教授给考生张蓉的复信 张蓉同学: 看到你的信,很受感动。你思考那么多问题,又提出那么多问题。我仿佛自己也变成一个考生,而且还是个交不出满意答卷的考生。作为资深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到惭愧,更感到痛苦。我们的教育已经生病,但我却表现出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虽然也不断有所建言,有所呐喊,但收效甚微。 我并不悲观,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醒悟过来,不要轻信那些巧舌如簧的所谓“发言人”的花言巧语,似乎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创造出世界教育史上的伟大奇迹。你的信值得学校家长一读,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领导者一读。我感谢你给我来信,虽然我早已不再是什么校长,现在已成主流之外的闲散人员。你的信已经超越了高考,你应该更为勇敢地向整个社会发表你的见解。 我不知道你的考试成绩如何?但对我来说,分数并非决定一切。我很讨厌那些“状元”之类的炒作,自古以来有多少英雄豪杰拥有“状元”的光环?南通的张謇虽然颇有作为,但他视已经到手的“状元”为微不足道的玩艺儿,而且从根本上否定了以考状元为目的科举制度。他更重视的是做事而不是做官,而且他确实是做了不少有益于国家、社会与人民的大事。人们早已弄不清他是否高中过状元,但至少整个南通地区,至今仍然公认他为乡梓现今的经济起飞奠定过较好的基础,张謇与南通,这两个名字已经紧密联接在一起。(编者注:张謇在科举路上可谓跌跌撞撞,一直到不惑之年才终于拿下“末代状元”之冠。曾被清政府授予三品官衔,但他淡于功名,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在他的带领下,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而张謇也被称为“中国百年前的改革开放之父”。据统计,科举几百年间,江苏大概产生了49名状元,但真正有大贡献、 造福社会、 名垂后世的,仅张謇一人。) 我欢迎像你这样有志于教育改革的年轻人报考我为之终身服务的华师,衷心希望你能成为免交学费的“铁杆”师范生。我就是“铁杆师范”,我自以为荣,很多中外学者也因此对我更加尊敬。哥伦比亚大学的同行这些年热情邀请我为21世纪的世界公民合作编写教育课本。我不是什么“高考尖子”,更不是什么“高考状元”,我实实在在曾是一个高考落榜生,当然这已经是60多年以前的往事。 衷心希望你能实现自己报考华师的愿望,但即令未能如愿,也不必灰心。因为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坚强者,经得起任何挫折与挑战。如果你能够进入华师,当然我非常高兴;如果你未能如愿以偿,也希望能继续保持联系,因为我们至少在教育根本改革方面还有这么多共同的见解与追求。 祝你 好运 章开沅 2007.7.2 (原载《同舟共进》2007年第9期,天益网受权发布)
个人分类: 教育|1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部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
idmresearch 2016-4-3 09: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50个不合格学位点被撤销。 2014 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相关处理意见下达给各地学位办。根据评估结果,不合格的4个博士学位点、4个硕士学位点、42个专业学位点被撤销。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中,博士学位授权点为5个,硕士授权点为1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为67个。这些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2016年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结束后接受复评,复评结果为“合格”的恢复招生,复评结果达不到“合格”的撤销学位授权。 (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 教育部近日召开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指出,要把握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从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她强调,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各高校要大力发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摘编自教育部网站) ·蓝皮书显示:近八成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显示,2015年共有40.91万留学人员回国,近年来近八成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今年首次利用留学回国就业落户数据库信息进行留学回国就业趋势分析。蓝皮书指出,到2015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404.21万人,年均增长率19.06%;累计回国人数达到221.86万人,年均增长率22.46%。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有79.87%学成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从学历构成看,80.7%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9.4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9.81%为本科和专科学历。从就业地区看,留学人员回国寻求就业发展的首选仍然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尽管比2013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但仍接近半数。就工作期望的区域来说,75%的受访者希望在东部沿海城市发展。从就业类型看,企业仍是留学回国人员青睐的就职目标。有29%的受访者选择了外企、20%选择国有企业、17%选择民办企业,约占总数的2/3,其次是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机构,仅有3.32%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自主创业。当前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经济学等专业仍是热门,存在“扎堆”现象。这一问题在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中并不明显,博士学位的主要专业方向是化学、材料、经济学、电子与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但是在硕士和本专科阶段则比较突出。(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2015年12万大学生参与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015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9339项,参与学生人数共计120345人,投入项目经费共计4.98亿元。据了解,1878所高校的5.7万余支团队报名参加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交项目作品3.6万余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上百万高校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目前,我国已有23个省份和101所高校已完成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编制,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机纳入、有序推进。(摘编自人民网) ·中科院报告:我国工业生物技术发明专利数居世界首位。 中国科学院近日在天津发布的《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白皮书2015》指出,中国发明专利数位居世界第一,全球总计公开工业生物技术发明专利半数在中国进行保护。白皮书指出,2012-2014年,全球总计公开工业生物技术发明专利28154件,其中有一半(14862件)在中国进行保护。按照专利家族成员国分布情况统计,在所有专利家族中,中国发明专利所占份额最高,达到31%,是排在第二位的美国专利的2倍。尽管工业生物技术中国发明专利数量全球领先,但中国专利权人在国外申请专利的数量却非常少。白皮书披露说,2012-2014年,中国专利权人在国外申请工业生物技术发明专利累计112件,仅占此期间中国专利权人申请的工业生物技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0.8%。我国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研究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白皮书指出,2012-2014年,全球学者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专门性代表期刊发文量为19797篇,中国共发文5114篇,发文量排名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美国共发文4019篇。中美两国发文量合计占全球发文的46.1%,数量优势较为明显。白皮书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已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工业生物技术核心研究力量。(摘编自新华社) ·英诺-泰有100万美元支持清华全球创新人才培养。 3 月29日,英诺天使基金、泰有基金捐赠清华在美“全球创新学院”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英诺天使基金和泰有基金是由清华校友发起的两个基金。本次捐赠将用于设立“英诺-泰有基金”,基金款项中部分用于支持GIX(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简称GIX)的启动,其余则设立“英诺-泰有奖学金”。该项奖学金预计每年支持2-5名同学,获得资助的同学每人将获得2万美金。GIX在美国建设的校区被称为“走出去的清华园”,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里程碑。杨斌指出,“创新”是GIX的最高法则。GIX将注重创新教育模式,依靠International(国际合作);Interdisciplinary(学科交叉);Integration(跨界融合),通过营造一个全方位的、与项目研究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在学生和教师、高科技企业和大学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共同解决一系列涉及可持续发展、移动医疗在内的各类全球性挑战难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热情和敏捷思维的新一代未来领导者。(摘编自清华大学新闻网) ·上科大全球引才已有三位诺奖得主。 在汤森路透集团最新发布的一篇报告中,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的创始所长、特聘教授雷蒙德·斯蒂文斯入选“2015年全球高引用科学家”,与这名外籍所长同在“结构生物学”研究方向上,还有一位特聘教授Kurt Wüthrich。他是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在位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上科大,这样特聘而来的诺奖得主其实还有两位。上科大正与目前约1600人、规划约6000名的本科生、研究生规模相适应,按照1:10到1:12的师生比,建立一支约千人规模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常任教授占半。(摘编自科学网) ·“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专家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3 月27日,由南京大学主办的“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 (Chinese Book Citation Index,简称“CBKCI”)第三次专家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二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与会。“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的研发坚持严谨客观的学术标准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创新性地采用“7+100”的同行评议模式,积极而广泛地吸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建立一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服务平台为目标,全面服务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旨在建立一个公益性、开放型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也是国内中文学术出版研究、评价的重要协同创新平台。(摘编自南京大学新闻网) ·675名外籍人员来华做博士后。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消息,数据显示,2015年外籍人员和留学回国(含港澳台)人员来华(回国)做博士后人数达1755人,占当年招收全国博士后总数的11%,创历史新高。其中,外籍人员来华做博士后人数从2011年的158人增长至2015年的675人。外籍博士后人员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此外,留学回国(含港澳台)人员回国做博士后人数年均增长率近30%。2011年至2015年,共有3704名留学人员回国做博士后。2015年,有一半以上回国做博士后的留学人员毕业于世界百强名校。(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英国合成生物学战略计划瞄准百亿欧元市场。 日前,英国合成生物学领导理事会(SBLC)发布《英国合成生物学战略计划2016》,旨在到2030年,实现英国合成生物学100亿欧元的市场,并在未来开拓更广阔的全球市场,获取更大的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SBLC提出5条建议,并在每条建议下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第一,加快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通过对生物设计技术的投入和转化,推动生物经济的增长;第二,实现创新能力的最大化:加强平台技术开发,提高生产效率,迎接未来更大的机遇;第三,建立专家队伍:通过教育和培训,掌握生物设计所需的技能;第四,营造支持商业的环境:完善监管和治理体系,满足产业与利益相关者的愿望和需求;第五,国内外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全面整合英国合成生物学团队,促进英国科研、产业、决策的发展,使英国成为国际合作的首选伙伴。据悉,2012年,英国商务、创新与技能部(BIS)发布《英国合成生物学路线图》,明确指出实现合成生物研究创新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性,为英国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提出了5个重点主题。路线图发布三年来,英国合成生物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 BIS支持下,专门成立了SBLC,负责新的合成生物学路线图规划制定。(摘编自《中国科学报》) ·英、中等国科学家将建耐药结核杆菌基因数据库。 英国牛津大学24日发布消息说,该校将与中国等国的研究人员合作,对来自世界多个地区的结核杆菌样本展开全基因组测序,建立耐药结核杆菌的基因数据库,以便提高对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和用药效率。耐多药结核病在诊断上非常耗时,医生不但需要多项检查来验证病人是否患上这种病,如果确诊了,还要进一步的测试来判断病人适用哪类药物,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如果能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确认某种结核杆菌的遗传编码,然后利用这一编码与其他已知具耐药性的结核杆菌比对,就能更快地确认患者所患的是不是耐多药结核病,也能简化医生选取药物的过程。英国和中国、巴西、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研究人员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收集结核杆菌样本,然后在各自实验室展开病菌的耐药性测试和基因组测序,所获得的数据最终将由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汇总到一个数据库中。利用这些数据,医生就能更迅速地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未来还会基于这些数据,开发能分析结核杆菌耐药性的人工智能程序。(摘编自新华社) ·德国建设“未来城市”创新平台。 2 月22日,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BMBF)和联邦环境建筑部(BMUB)联合举办“通往未来城市之路”论坛,并由此开始“未来城市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平台是BMUB主导下的联邦政府跨区工作组“国家和国际视野下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让科研新成果更快进入城市日常生活。希望平台不仅能够开展新项目和计划,而且能为跨越知识和实践之间的鸿沟并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社区实践做贡献。BMBF共投入1.5亿欧元,并将于3月发布首轮项目招标通知。环境变化、能源供应和城市交通等将是重点资助领域。(摘编自德国教育动态信息) ·2016欧洲科研基础设施战略论坛路线图发布。 近日,欧洲科研基础设施战略论坛(ESFRI)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欧洲科研基础设施战略论坛路线图2016》,新的版本包括21个ESFRI项目型、正处于开发设计的基础设施,以及29个路标型、已经处于实施或完成阶段的基础设施。健康与食品领域的科研基础设施总计14个,其中:项目型基础设施8个,包括生态系统分析和实验基础设施、欧洲海洋生物资源中心,欧洲变化气候下多层次植物表性组和食品安全模拟基础设施、欧洲高致病性病原体基础设施、欧洲化学生物学开放筛选平台、欧洲生命和生物医学成像基础设施、欧洲系统生物学基础设施、微生物资源研究基础设施。路标型基础设施6个,包括生物体样本库与生物分子资源研究设施、欧洲医学转化研究先进设施、欧洲临床研究基础设施网络、欧洲小鼠疾病模型生产表型分析存档与分布基础设施、欧洲结构生物学基础设施。(摘编自《中国科学报》) ·斯坦福重金全球招揽顶尖学生 每年100名学生。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宣布已启动一项总投入为7.5亿美元的奖学金计划,用于在世界范围内吸引最优秀的学生进入斯坦福大学接受研究生教育。这项奖学金经费全部来源于捐款,现已筹得超过7亿美元,已接近筹款目标。其中,4亿美元由斯坦福校友、美国耐克公司联合创始人菲利普·奈特捐资,这也创下了斯坦福大学历史上接受个人现金捐赠的记录。通过该奖学金项目,斯坦福大学每年将从世界各地招收100名学生,为他们提供包括生活费在内的全额奖学金,最长资助期限可达3年。在3年内无法完成博士或硕士学位学习的奖学金生,将有机会申请延长资助期限。奖学金申请人需要由其本科院校推荐,除学术功底必须过硬外,还应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最早一批奖学金生将于2017年底开始接受申请,于2018年秋季学期入学。除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外,斯坦福大学还将为奖学金获得者提供多样化、跨学科或多学科的教育,包括该校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围绕公共政策和解决社会问题等开展的领导力培养、校外实习和浸入式教学等。(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作者:姜洁,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专员)
个人分类: 一周要闻|15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之 “过犹不及”
热度 6 martinluomin 2016-2-12 19:02
在中国,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被“过度教育”了,这样的教育超出了学生的资质和兴趣,必然是被动的教育,不仅无法提升其能力,反而扼杀了其学习兴趣,摧残了学习的原动力,造成了人生和就业的重重困境。目前大学生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其实就是由于“过度教育”造成的,不加以分流的全民高等教育其实让高等教育不堪重负,背了沉重的包袱,无法全面开展精英教育。全民高等教育也无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即使一部分大学生想进入技术工人的领域,也由于大学教育的偏差而无法成为合格的高级技术工人。 当前亟需改变”过度教育”现状,引入分类教育体系。 西方教育注重公平性,宪法和制度上避免各阶层的固化,保持了很好的流动性,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公平的教育。以德国的教育为例,德国教育保证了源头的公平性(小学教育的公平性),保证底层民众的子女能凭借自身的天赋获得更多的机会,进而实现自己的抱负。相比之下, 国内的智力早期开发、择校、教育资源失衡、拼关系、拼钱的现状才是造成阶层固化和教育公平性丧失的罪魁祸首呀! 前文所述的德国的分级教育体系目前还不能单独引入国内,因为我们不能只“拿来”人家的分级教育体制(无论如何先进),而不改变我们的小学教育现状(国内的智力早期开发、择校、教育资源失衡、拼关系、拼钱等等 现状 )。教育是环环相扣的一个整体,要进行教育改革,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整个 教育思想的觉悟 和 教育体制的重构。否则,无论拿来多么先进的体系,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都是无法适应的。但是分级教育的理念无疑是正确的,是在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和教育的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值得我们深思! 建议改变我国的小学教育体制,从法律上禁止过早开发小孩的智力,改变目前小学生负担重的现状,还孩子们以“自由的童年”! 在德国,没有小学家长对自己的小孩拔苗助长,学校更是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德国人心血来潮的做法,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行动。从德国宪法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教育”: (1)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2) 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3) 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不限于德国,整个欧洲国家都有类似的规定。 教育的“不足”固然是社会不公平的因素,然而教育的“过度”也对人有害无利,可以说“过犹不及也”。 从社会角度来看,教育的“程度”应该切合受教育的人,“充足”和“适度”的教育足以使人幸福,而“不足”和“过度”的教育则埋没了人才和浪费了社会资源。在德国,无论贫富,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国家、学校、乃至家庭都不进行智力早期开发。德国在小学毕业后实施分类教育是基于小孩自然的智力发育来进行的,有着很高的置信指数,能充分反映小孩的智力水平。小学毕业是一个合适的分水岭,可以说90%以上的人已经能够看出其发展潜力了,进行分类教育最为合理,其余10%,以后还可以转学。基本解决了能上能下的问题。承认人和人的差异性并不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相反是“适度教育”的体现,目前我国的全民高等教育其实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冲击了教育体系,也造成了大量“过度教育”的受害者,他们从所受的教育中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也必将在将来的就业和生活中继续迷失自我。 在法律上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受教育权,但是 对“教育公平”的定义并不是每个人都受到同等的教育,“公平教育”本质是在承认个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给于每个人适度的、独特的教育,使之能认识自身价值和感受到生活乐趣的教育。 只要保证社会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出身平凡的孩子不一定就在学业上不及出身高贵的孩子,中国现在最缺少的就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比如现在上海等大城市中最缺乏的不是大学生,而是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这就是社会不重视培养这类人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而是唯文凭论,害人害社会呀! 用人单位应该摒弃只看文凭,本科学历等惰政陋习,唯才是举,唯能力是举,实为国家之大幸也! 延伸阅读: 让人“目瞪口呆”的德国教育 http://www.techweb.com.cn/digitallife/2016-02-10/2275934.shtml 德国中小学制度的不合理之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5709-955371.html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4925do=blogid=955435
个人分类: 大学百态|5507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北大教授章启群发出吼声: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地时候!
热度 2 bjwang 2015-12-9 09:57
北大教授章启群发出吼声: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地时候! 2015-06-22 汇道刀会  考察今天美国的情况,可能会让我们更为警策,更加清醒。除经济总量之外,美国在军事、科技、管理、教育、文化等众多层面均领先于世界各国。支撑这个世界第一领跑能力的当然是实力。而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的背后,不言而喻是人才。从每年获得诺贝尔奖各种奖项的人数,以及世界科技新闻,就可以看出美国巨大、雄厚的人才实力。同样,在文化、体育、艺术、学术等方面,美国也具有巨大的人才储备。   人才由教育培养出来。人才的培养大约是三十年一代人。今日在校学生到2049年(建国100年)时则为中国社会中坚。从这个角度省察中国今日的教育能否为此承担历史重任,是刻不容缓的战略思考。   毋庸讳言,新中国65年的教育成就巨大,尤其是普及教育的成果,令世界刮目。然而,新中国教育原先存在的根本观念和体制问题,现在已经出现灾难性后果,而且积重难返。对于今天中国教育面临巨大危机,很多人估计远远不足。因为教育不同于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处理不当会马上产生后果,立竿见影。教育造成的后果大约三十年以后才能出来。教育涉及每个个体的一生,涉及群体的是一代人。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古训是人们总结的真理。我们现在出现的社会问题,根源至少在三十年前。而我们当前更严重的教育问题,大概到三十年后会爆发为社会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对于教育立即作出根本的战略性调整,则未来之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无异于羊入狼群,后果令人不堪设想。 一、尖锐的两大现实问题 1、庞大的教育规模后面是世界一流人才断缺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菲尔茨奖是公认的当今世界科学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国大陆至今无人获得这两个奖项,说明中国大陆现有的自然科学家属于世界一流的几乎没有。每年世界发布的十大科技新闻,至今也与中国无缘。这个现象常被人们提起,也成为国人的一个心结。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   反思一个特殊的现象会让我们不寒而栗:迄今为止所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菲尔茨奖的中国人(包括华裔外国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高锟、丘成桐、陶哲轩等人,都没有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上过学。反过来说,1949年以后在中国大陆受教育的中国人数以亿计,至今却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获得者。   当然,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领域(例如人工合成胰岛素)曾经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而从事“两弹一星”和其他某些工程研究的科学家,不少应该属于世界一流,例如钱学森、华罗庚等人。然而,这些科学家都不是新中国培养的,基本上也都是欧美的留学生。   1949年后中国仍然不断派遣留学生,上世纪80年代后留学生更多。今日中国已经或曾经在海外留学的人员有3百万之多,归国者上百万。按照一般规律,一个人从事科学创造的黄金年龄是30~40岁。如果说1970年代之前中国教育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那么在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改革开放以后,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培养的学生包括留学生达到这个黄金时段的中国人至少几千万。但是,其中至今仍然没有出现世界一流科学家。   简单归纳一下以上信息,我们可知:第一,中国人有能力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家;第二,1949年以后我们自己却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科学家。结论自然指向一个总根源:教育。   这就是钱学森不断提问的要害: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不能培养世界一流人才?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由于国际战略的因素,今后中国不可能从外国引进顶尖的科技人才,必须靠自己培养。像1950年代大批海外科学家归国的情景,是一去不会复返了。   可能也有极少数例外:陈景润的成就应该是世界一流。最近张益唐关于“孪生素数”证明的成果也达到世界一流。但是这两个个案不能从根本上回答中国教育在科技人才培养上的尖锐问题,即“钱学森之问”。   中国当前也在追赶世界科学技术前沿,航天和军事科技犹为瞩目。但是,这些都属于模仿和追踪,尽管是世界第二、第三,仍然不是领先。科技不能领先,成为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大国的中国何以应对世界?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大多数领域,占居最高学术地位的仍然是“五四”一代学者。虽然哲学社会科学每年都有很多“成果”,也有国家重大项目和课题,但是,其学术水平实在乏善可陈。少数学科例如考古学,由于新材料的发现而有所推进;经济学由于现实问题而拓展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对策。但是在学术水准上,仍然没有重大突破。   反观今日之中国学校,尤其是大中城市,从幼儿园到大学,其规模之大,设备之新,可谓空前。全国“985”大学39所,“211”大学100多所,省市重点中学、小学更是无法统计。国家的教育投入虽然只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但比起当年的西南联大,甚至民国时期的北大、清华的投入,可谓天壤之别。此外,今日中国基础教育基本普及,文盲基本消除。从每个家庭来说,子女教育可能是家庭除了买房之外的第二大投资,可谓不惜血本。社会上的课外教育是当前中国巨大的产业。教育,实际上得到举国重视。然而,为什么中国不能出现世界一流人才?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大批留学生中也没有世界一流人才。这与20世纪初的中国留学生人才辈出的现象,形成鲜明对照。   原因在哪里? 2、社会道德失去底线,人格教育失败 人类社会总是从野蛮走向文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这一目标,培养社会公民的文明素养。故孟子曰:“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礼记·学记》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韩愈《师说》亦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人天生就能获得人类的文明,每个个体进入文明的捷径就是教育。无教养的人就是野蛮人。因此,每个个体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接受教育。教育也因此称为启蒙、“开蒙”。这些教育的成果,对于每个个体会产生终生的影响。因此,在社会生活的长河中,教育是上游。如果上游污染了,下游是无论如何清除不了的。   当下中国社会出现种种空前严重的道德缺失事件,也从根本上暴露出教育的深刻危机。下面只提及一些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现象,这些现象虽然与一般的违法犯罪相关,但本文重在揭示这些事件背后深层的道德空缺。   首先是社会性的欺诈。几乎所有的成年中国人都有遭遇诈骗的经历,例如电话、手机信息、Email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诈骗活动几乎天天发生,肆无忌惮。中国制造品的造假范围和程度绝对世界第一,而且大面积涉及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突破安全底线。中国欺诈方式之新奇独特堪称世界第一,不仅有假公司、假警察、假军官、假高干,甚至有假学校、假军队。中国的骗子人数稳居世界第一是毫无问题的,可以推断大多是受过教育的,甚至是掌握高科技知识的人。这些概括说明发生在中国的欺诈行为具有一种“社会性”。中国的社会性欺诈可谓无孔不入,难以想象,防不胜防。每个人在生活中稍不留神就会上当受骗,造成不同物质和精神损失。社会性的欺诈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不安全感。社会性欺诈表明进行这些欺诈行为的人对于道德的淡漠和蔑视,更从广度上表明道德感缺失的社会普遍性、整体性。   其次是一些令人尊重行业的职业性犯罪。例如产科医生贩卖婴儿,教师奸污、猥亵幼女,医生奸污病人,法官犯法,等等。医生、教师、法官的职业本身就具有道德的含义。所有这些犯罪人员绝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因此,这些行为不仅仅是犯罪,实质是丧尽天良,表明道德缺失前所未有的深度。   最后是校园血案频发,更让人们心惊胆战。从1990年代开始,在校学生自杀和他杀的案件大幅度上升。一度在大学生中盛传“感谢不杀之恩”成为毕业用语。这其中轰动全国的是“马加爵杀人案”、“付成励杀人案”等,轰动世界的是“朱令铊中毒案”。   孤立地看这些似乎都是偶然事件,没有普遍性。但是,从现在频发的难以统计的校园自杀和他杀案件,应该不能简单认为这些都是偶然事件。用金属铊毒杀自己同学的事件在不断重演。1997年5月,北京大学1994级化学系两名学生因同学投毒发生铊中毒。2007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3名大学生铊中毒。 残杀室友的血案也不是清华个案,北大发生过,复旦的投毒案近日正开庭审判。这些中国最好大学中的残杀室友案,实在是令人寒心彻骨,彻底绝望。甚至在中国政法大学这个法学最高学府的教室里,学生用刀砍杀老师,真是空前绝后的绝大讽刺!   更加令人忧虑的是,校园血案已经从大学蔓延到中学。2008年10月4日晚,山西朔州一中的郝旭东老师,被一名16岁的高一学生连捅几刀,倒在血泊中。这个自称是“倒数第一、差生、坏学生,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的学生,在一张活页纸上写下300余字的“死亡笔记”:   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后悔,从我这个想法一出,我就知道了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向死亡的道路,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业(也)可以改变。   不难看到这个绝命辞所指何处。   校园生活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生活,有什么理由要毁弃、自杀?师生、同学之情是最珍贵的情感之一,有什么仇恨要相互残杀?我们很难完整统计近20年来中国校园血案的次数,也很难描绘具体的情景。仅从上面描述的情况来看,有一点可以肯定,今日中国校园发生的血案决不能看成是偶然。校园血案展示了在校学生心理和人格扭曲的极致,反映了当下学校人格教育的深层失败。当然,古今中外也有校园血案,美国校园枪击案也令人震惊。但是我们绝不能将此与中国校园血案混为一谈。设想一下,如果今日中国的学生像美国学生那样手里有枪,校园情景我们能够想象吗?   社会对于每个人的约束分为刚性与柔性、内在与外在。法律、法规、上司、家长、老师等等的约束是刚性的、外在的。道德、信仰等约束是柔性的、内在的。我们社会如果只有刚性的、外在的约束,失去柔性的、内在的约束,也一定会崩溃。如果说,连受教育者甚至受高等教育者都没有道德自律,社会的道德底线则绝无保障。更何况受教育者带着心灵的创痛,扭曲的人格,他们的社会行为如何能有道德底线!   由以上两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分析,足以证明当下中国教育在深层次上的失败。 二、“应试教育”模式之恶果分析 任何教育都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中国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这个教育规律逆反。   具体说,当下的中国教育的很多弊病是由“应试”而来。人才与道德断缺的直接原因是当下的“应试教育”模式。 1、“应试教育”模式对于科学人才的摧残 任何一流人才的出现都基于两个条件,即天赋和兴趣。不能说新中国的天才学生比民国时期少,更不能说新中国没有天才学生。从教育普及程度与人口增长可以推断,新中国的天才学生只能必民国时期多,而且多很多倍。没有出现像钱学森、华罗庚等那样的一流人才,原因只能是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强烈兴趣的整体缺失。这种对于科学创造强烈兴趣的丧失,是“应试教育”直接恶果。   现在的中、小学生们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状态,繁重的课程和作业,各种各样的考试,甚至周末还有各种补习。当他们进入大学或者熬到博士的时候,对于科学的真正兴趣已经消磨殆尽了。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在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等比赛中,中国常居第一。然而,这些拿了金、银牌的学生在进入理想的大学之后,却失去继续探讨科学奥秘的热情。利用自己的知识来挣钱、做官、过好日子,是这些孩子的大致出路。我们的教育消磨了学生追求知识、探究真理的强烈兴趣,是我们教育毁坏人才的根本所在。   此外,“应试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着重技能训练,实质上与马戏团的驯兽没有实质区别。这对于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伤害是彻底的,如同釜底抽薪。高考的题型及回答技巧,已经深深嵌入学生的思维之中。可怕的是,越是高考获得高分的学生,进入这个陷阱就越深,伤害越大。他们是考试的高手,却是科学创造的低能儿。笔者深切感到,近几年来这个现象在北大已经非常突出地展现出来。 2、“应试教育”模式是道德教育的灾难 “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是灾难性的。为了高考,升学率是中国每个中、小学追求的目标。更严重的是,对于高考的冲刺,已经从幼儿园、甚至胎教就开始了。高考是个必须要过的独木桥,因此,分数是硬道理。为了升学率,中、小学教育之首恶是伤害、戕害了“大多数”。中、小学里的优秀师资主要用在少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质言之,我们的中学就是为这些少数人办的,而遗忘了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这种为了培养“少数”而让“大多数”带着心灵的创伤走出校门的教育,本质上是反教育的。   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受到的负面影响,对于个人是影响人的一生,对于社会则影响到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甚至犯罪等多种领域,其危害性是难以估计的。让走出校门的“大多数”成为这个社会冷漠无情、甚至是具有对抗心理的公民,是中国中、小学教育真正的失败。   而那些学习优秀的少数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道德教育。由于学习成绩被当作衡量一个孩子全部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学习好的孩子,即使有任性、自私、懒惰等缺点也不被在意。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使有节俭、勤劳、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点,也被忽略不见。出现在大学里的问题,例如大学生的精神问题甚至高校血案,其实是这些中、小学德育缺失的直接后果。   由于“应试教育”这个根本的原因,现在中、小学的德育和素质教育基本形同虚设。因为,与分数相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等这些东西能值几何?而礼义廉耻又何从谈起?中国教育的失去正是这一根本指向,把教育混同于学手艺的工匠学徒。可以推想,一个初中毕业生也受过9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至于大学、硕士、博士受的教育更多。但是,漫长的学龄与人格教育无关。从根本上说,受过教育的学生只是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的人,或者说,只是过去意义上的手艺人。因此,举目中国社会,从农民工到企业家、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在学校都没有受到严格、完善的人格教育。他们其中很多人没有基本的文明意识,例如不敬业,不能平等待人,等等。中国旅客糟糕的世界形象是各色人等的缩影,而校园血案则表现出人格扭曲的烈度。 3、“应试教育”导致家庭教育扭曲 应该强调的是,形成中国目前顽固的“应试教育”模式,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学校,还有很多其他社会因素。限于篇幅,本文略谈一点:狭隘的“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也为“应试教育”模式推波助澜,使之愈演愈烈不可遏制。   大多数中国人把孩子的未来当作家庭的唯一一重心。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贫困家庭亦是如此,甚至这个观念更加强烈。而且,孩子未来的关键就是高考。于是,从孩子受孕的时候起,向这个终点的冲刺就开始了。这种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让学生和学校都处于泰山压顶之下,变得畸形。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社会现实,让学校的压力更是雪上加霜。这种压力不仅直接体现在中、小学老师身上,而且更加沉重地落在中、小学校长身上。任何学校,如果升学率不行,优秀的生源则会干涸。学校因而经费短缺,老师待遇下降,严重的则会关门大吉。升学率高的学校则完全相反。全国的中、小学面临这一同样现实,它们也别无退路,只有“华山一条道”:不惜一切追求升学率。由此也产生一些奇特的现象:一些个别中学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数竟然占全省的80%以上!然而学生生活之单调、刻板令人难以忍受,甚至为高考开誓师大会,口号是“拼尽最后一滴血”,被称之为“高考集中营”。但是,这种教育史上空前的怪胎却得到社会仰慕,仍然生源滚滚,十分红火,成为中学生及其家长圆梦之地。而这些高考名校招收的收费生,每个人其金额竟然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之多!因此,这一类中学教师的收入,亦是北大、清华等名校教授的几倍,这也是人所共知、习以为常的。   独生子女政策强化了“望子成龙”的观念,导致家庭教育观念极度扭曲。中国几千年优良的家教传统,例如教育孩子节俭、勤劳、忍让等,今日已经所剩无几,或可谓荡然无存。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赞赏。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重重压力之下,悲观消沉,于是利用上网等各种形式叛逆家庭,造成了很多家庭和社会悲剧。有各种中、小学生残害自己父母或其他亲属的报道,就是佐证。 三、为什么没有真正的教育改革   古今中外的学校都有考试的设置。学生学习不能没有考试,学校招生也不能没有考试。但是,像今日中国这样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是教育的常态,而是教育的变态,亦可谓千古独步。问题在于,现实的教育问题如此尖锐,真正的学者痛心疾首,社会批判不绝于耳,而现状却依然如故。教育行政部门熟视无睹,我行我素。真正的教育改革为何如此艰难?   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教育改革的阻力也来自巨大的利益集团。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有一个巨大的教育既得利益集团,顽固坚守着旧有体制,阻挡中国教育的真正改革。   这个利益集团中之最庞大、也是最要害的,是教育官僚集团。中国教育的“官本位”体制,是个不争的事实。“官本位”体制对于中国教育的扼杀与危害,简单说就是把学校变成政府衙门。衙门的实质就是谁官大谁说了算。离开现行的教育体制,这个官僚集团中大部分人就要转岗或下岗。他们的全部身家性命与这个体制是一体的。而无论教育的现实问题如何严重、尖锐,都不会丝毫影响到这个官僚集团的私人利益。   这个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首先是升官。具体分析一下,现有39所“985大学”的校长和书记都是副部级干部,而很多“985大学”的校长书记都是从教育部的厅局长直接空降任命的。教育部近百个副部级位置,给教育官僚们留下了巨大的升迁空间。不仅是副部级位置,还有厅局级、处级位置等等。全国的教育行政官僚人数我们是可以想象和估算的。其次是经济的利益。由于“官本位”体制,教育官僚的权利之大、好处之多是秘而不宣和人所共知的。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多,这个官僚集团掌握的巨额资金越来越多,他们的个人利益反而会越来越好。因此,教育官僚集团在现行的体制中如鱼得水,滋润无比。他们绝不想改变现状。   梳理一下近二十年来教育部进行的所有“改革”措施,人们不禁会发现有一个本质特征:越是“改革”,教育行政部门权利越大。例如,无论是把高考从一次变成多次,还是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等等,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利丝毫不受影响。所以,他们热衷的正是这样无关痛痒的“改革”。这恰恰与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反其道而行之。相反,对于任何损害教育行政部门权力的改革,对于真正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社会举措(例如南方科技大学的模式),教育官僚集团都会自发本能地反对,坚决将其扑灭、扼杀。从这些事件中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官方发言,即可看出其语言之刁钻,态度之蛮横,理由之荒唐。人们不难发现这种情景与刘志军时期铁道部所作所为,如出一辙。   第二个既得利益集团是巨大的教育商业体系,包括出版社、报纸、电视、民办学校、系列的补习班等。他们是依附于这个体制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附庸。现在人们认识到,赚孩子的钱是最容易的,也是有暴利可图。过去被称为“电子一条街”的北京中关村,现在则电子业萧条,而课外教育红火。从到处闪烁的高楼上巨大的广告,人们都知道这里已经成为“课外教育一条街”了。而早已在美国上市的“新东方”,不仅成为家喻户晓的着名企业,而且也是青年人励志的模本。这个教育商业集团不仅利用现行教育体制进行商业运作,还不时与教育官僚集团相互呼应,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推波助澜,共谋巨利。其中最突出的是垄断大、中、小学各种教材的出版、发行。   第三个既得利益集团是这个体制指定、认定的“专家”、“学者”。这些人绝大多数既不是纯粹学者,也难说是纯粹官僚。他们以学者的身份出现在官场,以官僚的身份出现在学界。他们是官僚身份和学者身份两位一体。这种两栖的身份使他们获取双重的好处:进而能做官,成为纯粹的官僚;退而能为学,继续在学界颐指气使。他们在这个体制内得到的好处,甚至不亚于官员。因此,他们经常以“专家”、“学者”身份为这个教育体制辩护,效果比教育官僚的说服力更大,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由此可见,虽然现行的中国教育与教育规律逆行,其灾难性现状和巨大的危机已经暴露无遗,但是,撼山易,撼中国教育难!因为,这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形成的阻力不是一般的社会力量能够冲破的。而寄希望于现行的教育行政部门来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只能是幼稚和妄想。 四、中国教育改革的唯一出路:市场化   从根本上说,中国现行的“官本位”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体制。试想,“计划经济”都无法运行,“计划教育”如何能够正常运行?简言之,政府连一个生产企业都管理不好,如何能够管理好一个大学?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本位”教育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现实。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前的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基本一样。当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无法从内部突破时,只能运用市场的杠杆从外部消解。市场经济不仅滋生、壮大了民间企业,也改造了国营企业。对于现行中国的教育体制,只有运用“市场”的杠杆和力量,才能革除它的痼疾,让“官本位”釜底抽薪,恢复教育原本的功能。因此,中国教育要进入常态的唯一办法是:真正实现民间资金进入国家教育,开放私立大学。   中国学生的高考情结及其变态现象,主要是由国内大学尤其是优秀大学数量极少造成的。除了北京、上海、天津以及具有南京、西安、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的省份,一般省份的中学生考入“985大学”大约为几十万分之一,考入“211大学”的中学生也是几万分之一。惨烈的竞争是导致高考扭曲、变态的直接原因。这可以说是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指出这个现状,就自然知道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依靠简单的高考改革是解决不了的。无论是一次高考还是多次高考,只要升学的比例不变,对于中学生和老师的压力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实质上是把过一次鬼门关变成多次过鬼门关,最终还是增加中学生压力和负担。解决这个矛盾的出路实质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力兴建大学,大力兴建高水平的大学,增大中学生升学比例,尤其是增大升入优秀大学的中学生比例。除此之外,别无它途。一切异想天开和花拳绣腿的做法,不是欺人,就是自欺,有害而无益。   但是,兴建大学仅仅依靠政府的财力则远远不够。现有中国教育主要依靠政府财力支持。2013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宣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由此推算大约每年国家的教育投入是15590亿元人民币。但是,很多大、中、小学经费仍然严重不足,尤其是非重点的学校,更不用说是大批兴建大学了。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近年外流的教育经费却令人触目惊心!中国目前出现了留学大潮。可以说正是国内高水平大学太少而将大批中学生挤出了国门。 数据显示海外中国留学生总数为309.54万人,除去回国的大约100多万,仍在海外的约有200万。自费留学占到整体人数的90%以上。如果按照一个学生的年费用20万元人民币计算,全部留学生的金额可达4000亿人民币。我们为什么不用新的政策、法规,让这笔巨大经费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近5年国家年平均投入的教育经费是15590亿人民币。如果每年再增加4000亿人民币用在中国大陆的教育投入上,我们现在“985大学”、“211大学”的数量可以增加多少?   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让孩子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出国留学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这对于心智尚未健全的独生子女,实质上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很多中国家庭用一辈子积蓄让子女留学海外。这些留学生中除了不到1%的学生能够进入国外一流大学,其余学生大都进入二、三甚至不入流的学校。设想,如果中国再由民间资金新建100所“985大学”,1000所“211大学”,中学生上大学的比例达到75-80%,上名牌大学的比例达到30-40%,中学生和老师为高考还会这样玩命吗?出国留学还是这样火热吗?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病,中国教育的广阔前景才会展现出来。   教育还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如此大规模的新建大学出现,能够解决各方面的人才就业。需要的教学人员就有几十万,可以吸引大批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任教。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也要几十万,相关的建材、设备和服务人员,更是不可胜数。   用市场的规律不仅会在中国兴建起一批世界一流的私立大学,而且还能盘活我们的国立大学。实际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名牌大学,例如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早稻田等都是私立的。这是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办教育的共同经验。只有引进这个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模式。 五、最后的呼吁   中国教育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中国教育,有很多相关的事情要做。教育的改革必须与纳税制度改革配套,否则无人主动捐资教育。还要改变人们狭隘的“望子成龙”的观念,要树立平等的人格尊严,要宣传普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试图一蹴而就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幼稚的。   但是,中国教育必须立即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必须作出战略性调整,必须有顶层设计。在目前,恢复私立大学,实现教育市场化,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最重要、最迫切的。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腾飞,才能在人类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近代欧美还是日本的崛起,在根本上都得力于大力发展教育。当年邓小平在1977年断然恢复高考,及时挽救了一大批人才,尽可能地弥补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人才不足,展示出一个伟人高远的眼光和伟大的气魄。教育是最能考验政治家战略眼光的试金石。   今日中国之教育危机丝毫不亚于1977年,而三十年后之中国未来完全系于当下。如果坐失良机,一错再错,则将成为中华民族千古之遗恨!
168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北大教授章启群发出吼声: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地时候!
bjwang 2015-12-9 09:55
北大教授章启群发出吼声: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地时候! 2015-06-22 汇道刀会  考察今天美国的情况,可能会让我们更为警策,更加清醒。除经济总量之外,美国在军事、科技、管理、教育、文化等众多层面均领先于世界各国。支撑这个世界第一领跑能力的当然是实力。而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的背后,不言而喻是人才。从每年获得诺贝尔奖各种奖项的人数,以及世界科技新闻,就可以看出美国巨大、雄厚的人才实力。同样,在文化、体育、艺术、学术等方面,美国也具有巨大的人才储备。   人才由教育培养出来。人才的培养大约是三十年一代人。今日在校学生到2049年(建国100年)时则为中国社会中坚。从这个角度省察中国今日的教育能否为此承担历史重任,是刻不容缓的战略思考。   毋庸讳言,新中国65年的教育成就巨大,尤其是普及教育的成果,令世界刮目。然而,新中国教育原先存在的根本观念和体制问题,现在已经出现灾难性后果,而且积重难返。对于今天中国教育面临巨大危机,很多人估计远远不足。因为教育不同于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处理不当会马上产生后果,立竿见影。教育造成的后果大约三十年以后才能出来。教育涉及每个个体的一生,涉及群体的是一代人。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古训是人们总结的真理。我们现在出现的社会问题,根源至少在三十年前。而我们当前更严重的教育问题,大概到三十年后会爆发为社会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对于教育立即作出根本的战略性调整,则未来之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无异于羊入狼群,后果令人不堪设想。 一、尖锐的两大现实问题 1、庞大的教育规模后面是世界一流人才断缺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菲尔茨奖是公认的当今世界科学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国大陆至今无人获得这两个奖项,说明中国大陆现有的自然科学家属于世界一流的几乎没有。每年世界发布的十大科技新闻,至今也与中国无缘。这个现象常被人们提起,也成为国人的一个心结。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   反思一个特殊的现象会让我们不寒而栗:迄今为止所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菲尔茨奖的中国人(包括华裔外国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高锟、丘成桐、陶哲轩等人,都没有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上过学。反过来说,1949年以后在中国大陆受教育的中国人数以亿计,至今却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获得者。   当然,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领域(例如人工合成胰岛素)曾经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而从事“两弹一星”和其他某些工程研究的科学家,不少应该属于世界一流,例如钱学森、华罗庚等人。然而,这些科学家都不是新中国培养的,基本上也都是欧美的留学生。   1949年后中国仍然不断派遣留学生,上世纪80年代后留学生更多。今日中国已经或曾经在海外留学的人员有3百万之多,归国者上百万。按照一般规律,一个人从事科学创造的黄金年龄是30~40岁。如果说1970年代之前中国教育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那么在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改革开放以后,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培养的学生包括留学生达到这个黄金时段的中国人至少几千万。但是,其中至今仍然没有出现世界一流科学家。   简单归纳一下以上信息,我们可知:第一,中国人有能力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家;第二,1949年以后我们自己却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科学家。结论自然指向一个总根源:教育。   这就是钱学森不断提问的要害: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不能培养世界一流人才?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由于国际战略的因素,今后中国不可能从外国引进顶尖的科技人才,必须靠自己培养。像1950年代大批海外科学家归国的情景,是一去不会复返了。   可能也有极少数例外:陈景润的成就应该是世界一流。最近张益唐关于“孪生素数”证明的成果也达到世界一流。但是这两个个案不能从根本上回答中国教育在科技人才培养上的尖锐问题,即“钱学森之问”。   中国当前也在追赶世界科学技术前沿,航天和军事科技犹为瞩目。但是,这些都属于模仿和追踪,尽管是世界第二、第三,仍然不是领先。科技不能领先,成为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大国的中国何以应对世界?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大多数领域,占居最高学术地位的仍然是“五四”一代学者。虽然哲学社会科学每年都有很多“成果”,也有国家重大项目和课题,但是,其学术水平实在乏善可陈。少数学科例如考古学,由于新材料的发现而有所推进;经济学由于现实问题而拓展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对策。但是在学术水准上,仍然没有重大突破。   反观今日之中国学校,尤其是大中城市,从幼儿园到大学,其规模之大,设备之新,可谓空前。全国“985”大学39所,“211”大学100多所,省市重点中学、小学更是无法统计。国家的教育投入虽然只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但比起当年的西南联大,甚至民国时期的北大、清华的投入,可谓天壤之别。此外,今日中国基础教育基本普及,文盲基本消除。从每个家庭来说,子女教育可能是家庭除了买房之外的第二大投资,可谓不惜血本。社会上的课外教育是当前中国巨大的产业。教育,实际上得到举国重视。然而,为什么中国不能出现世界一流人才?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大批留学生中也没有世界一流人才。这与20世纪初的中国留学生人才辈出的现象,形成鲜明对照。   原因在哪里? 2、社会道德失去底线,人格教育失败 人类社会总是从野蛮走向文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这一目标,培养社会公民的文明素养。故孟子曰:“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礼记·学记》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韩愈《师说》亦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人天生就能获得人类的文明,每个个体进入文明的捷径就是教育。无教养的人就是野蛮人。因此,每个个体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接受教育。教育也因此称为启蒙、“开蒙”。这些教育的成果,对于每个个体会产生终生的影响。因此,在社会生活的长河中,教育是上游。如果上游污染了,下游是无论如何清除不了的。   当下中国社会出现种种空前严重的道德缺失事件,也从根本上暴露出教育的深刻危机。下面只提及一些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现象,这些现象虽然与一般的违法犯罪相关,但本文重在揭示这些事件背后深层的道德空缺。   首先是社会性的欺诈。几乎所有的成年中国人都有遭遇诈骗的经历,例如电话、手机信息、Email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诈骗活动几乎天天发生,肆无忌惮。中国制造品的造假范围和程度绝对世界第一,而且大面积涉及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突破安全底线。中国欺诈方式之新奇独特堪称世界第一,不仅有假公司、假警察、假军官、假高干,甚至有假学校、假军队。中国的骗子人数稳居世界第一是毫无问题的,可以推断大多是受过教育的,甚至是掌握高科技知识的人。这些概括说明发生在中国的欺诈行为具有一种“社会性”。中国的社会性欺诈可谓无孔不入,难以想象,防不胜防。每个人在生活中稍不留神就会上当受骗,造成不同物质和精神损失。社会性的欺诈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不安全感。社会性欺诈表明进行这些欺诈行为的人对于道德的淡漠和蔑视,更从广度上表明道德感缺失的社会普遍性、整体性。   其次是一些令人尊重行业的职业性犯罪。例如产科医生贩卖婴儿,教师奸污、猥亵幼女,医生奸污病人,法官犯法,等等。医生、教师、法官的职业本身就具有道德的含义。所有这些犯罪人员绝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因此,这些行为不仅仅是犯罪,实质是丧尽天良,表明道德缺失前所未有的深度。   最后是校园血案频发,更让人们心惊胆战。从1990年代开始,在校学生自杀和他杀的案件大幅度上升。一度在大学生中盛传“感谢不杀之恩”成为毕业用语。这其中轰动全国的是“马加爵杀人案”、“付成励杀人案”等,轰动世界的是“朱令铊中毒案”。   孤立地看这些似乎都是偶然事件,没有普遍性。但是,从现在频发的难以统计的校园自杀和他杀案件,应该不能简单认为这些都是偶然事件。用金属铊毒杀自己同学的事件在不断重演。1997年5月,北京大学1994级化学系两名学生因同学投毒发生铊中毒。2007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3名大学生铊中毒。 残杀室友的血案也不是清华个案,北大发生过,复旦的投毒案近日正开庭审判。这些中国最好大学中的残杀室友案,实在是令人寒心彻骨,彻底绝望。甚至在中国政法大学这个法学最高学府的教室里,学生用刀砍杀老师,真是空前绝后的绝大讽刺!   更加令人忧虑的是,校园血案已经从大学蔓延到中学。2008年10月4日晚,山西朔州一中的郝旭东老师,被一名16岁的高一学生连捅几刀,倒在血泊中。这个自称是“倒数第一、差生、坏学生,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的学生,在一张活页纸上写下300余字的“死亡笔记”:   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后悔,从我这个想法一出,我就知道了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向死亡的道路,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业(也)可以改变。   不难看到这个绝命辞所指何处。   校园生活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生活,有什么理由要毁弃、自杀?师生、同学之情是最珍贵的情感之一,有什么仇恨要相互残杀?我们很难完整统计近20年来中国校园血案的次数,也很难描绘具体的情景。仅从上面描述的情况来看,有一点可以肯定,今日中国校园发生的血案决不能看成是偶然。校园血案展示了在校学生心理和人格扭曲的极致,反映了当下学校人格教育的深层失败。当然,古今中外也有校园血案,美国校园枪击案也令人震惊。但是我们绝不能将此与中国校园血案混为一谈。设想一下,如果今日中国的学生像美国学生那样手里有枪,校园情景我们能够想象吗?   社会对于每个人的约束分为刚性与柔性、内在与外在。法律、法规、上司、家长、老师等等的约束是刚性的、外在的。道德、信仰等约束是柔性的、内在的。我们社会如果只有刚性的、外在的约束,失去柔性的、内在的约束,也一定会崩溃。如果说,连受教育者甚至受高等教育者都没有道德自律,社会的道德底线则绝无保障。更何况受教育者带着心灵的创痛,扭曲的人格,他们的社会行为如何能有道德底线!   由以上两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分析,足以证明当下中国教育在深层次上的失败。 二、“应试教育”模式之恶果分析 任何教育都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中国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这个教育规律逆反。   具体说,当下的中国教育的很多弊病是由“应试”而来。人才与道德断缺的直接原因是当下的“应试教育”模式。 1、“应试教育”模式对于科学人才的摧残 任何一流人才的出现都基于两个条件,即天赋和兴趣。不能说新中国的天才学生比民国时期少,更不能说新中国没有天才学生。从教育普及程度与人口增长可以推断,新中国的天才学生只能必民国时期多,而且多很多倍。没有出现像钱学森、华罗庚等那样的一流人才,原因只能是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强烈兴趣的整体缺失。这种对于科学创造强烈兴趣的丧失,是“应试教育”直接恶果。   现在的中、小学生们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状态,繁重的课程和作业,各种各样的考试,甚至周末还有各种补习。当他们进入大学或者熬到博士的时候,对于科学的真正兴趣已经消磨殆尽了。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在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等比赛中,中国常居第一。然而,这些拿了金、银牌的学生在进入理想的大学之后,却失去继续探讨科学奥秘的热情。利用自己的知识来挣钱、做官、过好日子,是这些孩子的大致出路。我们的教育消磨了学生追求知识、探究真理的强烈兴趣,是我们教育毁坏人才的根本所在。   此外,“应试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着重技能训练,实质上与马戏团的驯兽没有实质区别。这对于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伤害是彻底的,如同釜底抽薪。高考的题型及回答技巧,已经深深嵌入学生的思维之中。可怕的是,越是高考获得高分的学生,进入这个陷阱就越深,伤害越大。他们是考试的高手,却是科学创造的低能儿。笔者深切感到,近几年来这个现象在北大已经非常突出地展现出来。 2、“应试教育”模式是道德教育的灾难 “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是灾难性的。为了高考,升学率是中国每个中、小学追求的目标。更严重的是,对于高考的冲刺,已经从幼儿园、甚至胎教就开始了。高考是个必须要过的独木桥,因此,分数是硬道理。为了升学率,中、小学教育之首恶是伤害、戕害了“大多数”。中、小学里的优秀师资主要用在少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质言之,我们的中学就是为这些少数人办的,而遗忘了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这种为了培养“少数”而让“大多数”带着心灵的创伤走出校门的教育,本质上是反教育的。   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受到的负面影响,对于个人是影响人的一生,对于社会则影响到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甚至犯罪等多种领域,其危害性是难以估计的。让走出校门的“大多数”成为这个社会冷漠无情、甚至是具有对抗心理的公民,是中国中、小学教育真正的失败。   而那些学习优秀的少数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道德教育。由于学习成绩被当作衡量一个孩子全部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学习好的孩子,即使有任性、自私、懒惰等缺点也不被在意。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使有节俭、勤劳、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点,也被忽略不见。出现在大学里的问题,例如大学生的精神问题甚至高校血案,其实是这些中、小学德育缺失的直接后果。   由于“应试教育”这个根本的原因,现在中、小学的德育和素质教育基本形同虚设。因为,与分数相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等这些东西能值几何?而礼义廉耻又何从谈起?中国教育的失去正是这一根本指向,把教育混同于学手艺的工匠学徒。可以推想,一个初中毕业生也受过9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至于大学、硕士、博士受的教育更多。但是,漫长的学龄与人格教育无关。从根本上说,受过教育的学生只是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的人,或者说,只是过去意义上的手艺人。因此,举目中国社会,从农民工到企业家、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在学校都没有受到严格、完善的人格教育。他们其中很多人没有基本的文明意识,例如不敬业,不能平等待人,等等。中国旅客糟糕的世界形象是各色人等的缩影,而校园血案则表现出人格扭曲的烈度。 3、“应试教育”导致家庭教育扭曲 应该强调的是,形成中国目前顽固的“应试教育”模式,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学校,还有很多其他社会因素。限于篇幅,本文略谈一点:狭隘的“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也为“应试教育”模式推波助澜,使之愈演愈烈不可遏制。   大多数中国人把孩子的未来当作家庭的唯一一重心。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贫困家庭亦是如此,甚至这个观念更加强烈。而且,孩子未来的关键就是高考。于是,从孩子受孕的时候起,向这个终点的冲刺就开始了。这种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让学生和学校都处于泰山压顶之下,变得畸形。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社会现实,让学校的压力更是雪上加霜。这种压力不仅直接体现在中、小学老师身上,而且更加沉重地落在中、小学校长身上。任何学校,如果升学率不行,优秀的生源则会干涸。学校因而经费短缺,老师待遇下降,严重的则会关门大吉。升学率高的学校则完全相反。全国的中、小学面临这一同样现实,它们也别无退路,只有“华山一条道”:不惜一切追求升学率。由此也产生一些奇特的现象:一些个别中学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数竟然占全省的80%以上!然而学生生活之单调、刻板令人难以忍受,甚至为高考开誓师大会,口号是“拼尽最后一滴血”,被称之为“高考集中营”。但是,这种教育史上空前的怪胎却得到社会仰慕,仍然生源滚滚,十分红火,成为中学生及其家长圆梦之地。而这些高考名校招收的收费生,每个人其金额竟然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之多!因此,这一类中学教师的收入,亦是北大、清华等名校教授的几倍,这也是人所共知、习以为常的。   独生子女政策强化了“望子成龙”的观念,导致家庭教育观念极度扭曲。中国几千年优良的家教传统,例如教育孩子节俭、勤劳、忍让等,今日已经所剩无几,或可谓荡然无存。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赞赏。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重重压力之下,悲观消沉,于是利用上网等各种形式叛逆家庭,造成了很多家庭和社会悲剧。有各种中、小学生残害自己父母或其他亲属的报道,就是佐证。 三、为什么没有真正的教育改革   古今中外的学校都有考试的设置。学生学习不能没有考试,学校招生也不能没有考试。但是,像今日中国这样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是教育的常态,而是教育的变态,亦可谓千古独步。问题在于,现实的教育问题如此尖锐,真正的学者痛心疾首,社会批判不绝于耳,而现状却依然如故。教育行政部门熟视无睹,我行我素。真正的教育改革为何如此艰难?   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教育改革的阻力也来自巨大的利益集团。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有一个巨大的教育既得利益集团,顽固坚守着旧有体制,阻挡中国教育的真正改革。   这个利益集团中之最庞大、也是最要害的,是教育官僚集团。中国教育的“官本位”体制,是个不争的事实。“官本位”体制对于中国教育的扼杀与危害,简单说就是把学校变成政府衙门。衙门的实质就是谁官大谁说了算。离开现行的教育体制,这个官僚集团中大部分人就要转岗或下岗。他们的全部身家性命与这个体制是一体的。而无论教育的现实问题如何严重、尖锐,都不会丝毫影响到这个官僚集团的私人利益。   这个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首先是升官。具体分析一下,现有39所“985大学”的校长和书记都是副部级干部,而很多“985大学”的校长书记都是从教育部的厅局长直接空降任命的。教育部近百个副部级位置,给教育官僚们留下了巨大的升迁空间。不仅是副部级位置,还有厅局级、处级位置等等。全国的教育行政官僚人数我们是可以想象和估算的。其次是经济的利益。由于“官本位”体制,教育官僚的权利之大、好处之多是秘而不宣和人所共知的。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多,这个官僚集团掌握的巨额资金越来越多,他们的个人利益反而会越来越好。因此,教育官僚集团在现行的体制中如鱼得水,滋润无比。他们绝不想改变现状。   梳理一下近二十年来教育部进行的所有“改革”措施,人们不禁会发现有一个本质特征:越是“改革”,教育行政部门权利越大。例如,无论是把高考从一次变成多次,还是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等等,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利丝毫不受影响。所以,他们热衷的正是这样无关痛痒的“改革”。这恰恰与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反其道而行之。相反,对于任何损害教育行政部门权力的改革,对于真正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社会举措(例如南方科技大学的模式),教育官僚集团都会自发本能地反对,坚决将其扑灭、扼杀。从这些事件中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官方发言,即可看出其语言之刁钻,态度之蛮横,理由之荒唐。人们不难发现这种情景与刘志军时期铁道部所作所为,如出一辙。   第二个既得利益集团是巨大的教育商业体系,包括出版社、报纸、电视、民办学校、系列的补习班等。他们是依附于这个体制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附庸。现在人们认识到,赚孩子的钱是最容易的,也是有暴利可图。过去被称为“电子一条街”的北京中关村,现在则电子业萧条,而课外教育红火。从到处闪烁的高楼上巨大的广告,人们都知道这里已经成为“课外教育一条街”了。而早已在美国上市的“新东方”,不仅成为家喻户晓的着名企业,而且也是青年人励志的模本。这个教育商业集团不仅利用现行教育体制进行商业运作,还不时与教育官僚集团相互呼应,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推波助澜,共谋巨利。其中最突出的是垄断大、中、小学各种教材的出版、发行。   第三个既得利益集团是这个体制指定、认定的“专家”、“学者”。这些人绝大多数既不是纯粹学者,也难说是纯粹官僚。他们以学者的身份出现在官场,以官僚的身份出现在学界。他们是官僚身份和学者身份两位一体。这种两栖的身份使他们获取双重的好处:进而能做官,成为纯粹的官僚;退而能为学,继续在学界颐指气使。他们在这个体制内得到的好处,甚至不亚于官员。因此,他们经常以“专家”、“学者”身份为这个教育体制辩护,效果比教育官僚的说服力更大,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由此可见,虽然现行的中国教育与教育规律逆行,其灾难性现状和巨大的危机已经暴露无遗,但是,撼山易,撼中国教育难!因为,这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形成的阻力不是一般的社会力量能够冲破的。而寄希望于现行的教育行政部门来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只能是幼稚和妄想。 四、中国教育改革的唯一出路:市场化   从根本上说,中国现行的“官本位”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体制。试想,“计划经济”都无法运行,“计划教育”如何能够正常运行?简言之,政府连一个生产企业都管理不好,如何能够管理好一个大学?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本位”教育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现实。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前的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基本一样。当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无法从内部突破时,只能运用市场的杠杆从外部消解。市场经济不仅滋生、壮大了民间企业,也改造了国营企业。对于现行中国的教育体制,只有运用“市场”的杠杆和力量,才能革除它的痼疾,让“官本位”釜底抽薪,恢复教育原本的功能。因此,中国教育要进入常态的唯一办法是:真正实现民间资金进入国家教育,开放私立大学。   中国学生的高考情结及其变态现象,主要是由国内大学尤其是优秀大学数量极少造成的。除了北京、上海、天津以及具有南京、西安、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的省份,一般省份的中学生考入“985大学”大约为几十万分之一,考入“211大学”的中学生也是几万分之一。惨烈的竞争是导致高考扭曲、变态的直接原因。这可以说是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指出这个现状,就自然知道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依靠简单的高考改革是解决不了的。无论是一次高考还是多次高考,只要升学的比例不变,对于中学生和老师的压力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实质上是把过一次鬼门关变成多次过鬼门关,最终还是增加中学生压力和负担。解决这个矛盾的出路实质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力兴建大学,大力兴建高水平的大学,增大中学生升学比例,尤其是增大升入优秀大学的中学生比例。除此之外,别无它途。一切异想天开和花拳绣腿的做法,不是欺人,就是自欺,有害而无益。   但是,兴建大学仅仅依靠政府的财力则远远不够。现有中国教育主要依靠政府财力支持。2013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宣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由此推算大约每年国家的教育投入是15590亿元人民币。但是,很多大、中、小学经费仍然严重不足,尤其是非重点的学校,更不用说是大批兴建大学了。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近年外流的教育经费却令人触目惊心!中国目前出现了留学大潮。可以说正是国内高水平大学太少而将大批中学生挤出了国门。 数据显示海外中国留学生总数为309.54万人,除去回国的大约100多万,仍在海外的约有200万。自费留学占到整体人数的90%以上。如果按照一个学生的年费用20万元人民币计算,全部留学生的金额可达4000亿人民币。我们为什么不用新的政策、法规,让这笔巨大经费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近5年国家年平均投入的教育经费是15590亿人民币。如果每年再增加4000亿人民币用在中国大陆的教育投入上,我们现在“985大学”、“211大学”的数量可以增加多少?   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让孩子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出国留学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这对于心智尚未健全的独生子女,实质上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很多中国家庭用一辈子积蓄让子女留学海外。这些留学生中除了不到1%的学生能够进入国外一流大学,其余学生大都进入二、三甚至不入流的学校。设想,如果中国再由民间资金新建100所“985大学”,1000所“211大学”,中学生上大学的比例达到75-80%,上名牌大学的比例达到30-40%,中学生和老师为高考还会这样玩命吗?出国留学还是这样火热吗?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病,中国教育的广阔前景才会展现出来。   教育还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如此大规模的新建大学出现,能够解决各方面的人才就业。需要的教学人员就有几十万,可以吸引大批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任教。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也要几十万,相关的建材、设备和服务人员,更是不可胜数。   用市场的规律不仅会在中国兴建起一批世界一流的私立大学,而且还能盘活我们的国立大学。实际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名牌大学,例如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早稻田等都是私立的。这是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办教育的共同经验。只有引进这个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模式。 五、最后的呼吁   中国教育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中国教育,有很多相关的事情要做。教育的改革必须与纳税制度改革配套,否则无人主动捐资教育。还要改变人们狭隘的“望子成龙”的观念,要树立平等的人格尊严,要宣传普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试图一蹴而就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幼稚的。   但是,中国教育必须立即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必须作出战略性调整,必须有顶层设计。在目前,恢复私立大学,实现教育市场化,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最重要、最迫切的。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腾飞,才能在人类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近代欧美还是日本的崛起,在根本上都得力于大力发展教育。当年邓小平在1977年断然恢复高考,及时挽救了一大批人才,尽可能地弥补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人才不足,展示出一个伟人高远的眼光和伟大的气魄。教育是最能考验政治家战略眼光的试金石。   今日中国之教育危机丝毫不亚于1977年,而三十年后之中国未来完全系于当下。如果坐失良机,一错再错,则将成为中华民族千古之遗恨!
个人分类: 杂谈|15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大战略的一点思考
zhangqq 2015-12-4 17:31
中国教育大战略的一点思考 (在“第十届民盟高教论坛——大学之策”上演讲) 章启群 未来三十年应该是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版图翻天覆地的大变局时期,因此也是人类历史地覆天翻的大变局的时期。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今日实质上又面临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人类历史上湮没的文明很多,例如巴比伦,古埃及,亚述,迦太基等等。现在的希腊人与古希腊文明没有关系,现在的意大利人与古罗马文明也没有关系。由民族国家把古代文明一直传承至今,严格地说,只有中华文明。 马云们是现代中国的神话,能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但是,三十年后的问题要靠教育来解决。教育问题刻不容缓。台湾现在年轻人的台独思想,主要是教科书出了问题。 2000 年连战和宋楚瑜的票远大于陈水扁的票。张之洞云:“世运之明晦,人才之兴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劝学篇》)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谈开放私立大学。今天谈一点中国的教育结构问题。 中国的教育应该是比较有特点的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西方的 education 。因为中华文明不同于西方文明。因此,全面按照西方现成的模式直接搬过来,不会成功。中国的教育必须有大战略。而在中国解决教育问题,首先还必须依靠政府动大手术,搞顶层设计,搞大战略。 一、“师”与古代中国 意大利思想家维科( G.B.Vico 1668-1744 )认为,所有民族国家的早期发展必须具有原始宗教。按照蔡元培的观点,成熟的文明必须具有宗教、科学、艺术、哲学。 从人类历史看出,宗教对于人类社会生活具有异常深厚和十分顽强的影响力。一般人们所谓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是宗教提供的。哲学尽管提出真理观(知识论)、善恶观(伦理学)、美丑观(美学),但都是一种学术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且百家争鸣。因而哲学无法像宗教那样为整个社会提供大体恒定的价值观。不懂得哲学思想与不懂得高等数学、量子力学一样,不会影响一个普通人的社会生活。而宗教提供的价值观与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在西方,宗教不仅古代人们生活的意义指归,是中世纪的统治思想,实际上伴随整个西方文化的进程。近代以来,康德论证了哲学的对象及其功能,为信仰留下空间。尼采在 19 世纪末叶宣称“上帝死了”,而且尽管现代科技无孔不入,但宗教在西方的领地没有丝毫收缩,依然支配着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学术是一个互补的整体,是平衡整个社会的精神两翼。不仅是西方,在今天已经现代化的国家中,例如日本、韩国,不仅传统的宗教影响力仍然存在,而且新兴宗教可谓如雨后春笋。可见,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张力依然非常巨大。 人类文明的进程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现象。中国的宗教状况有点特殊。在远古中国直到殷商时期,原始宗教对于社会生活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甲骨文证明,商王每日占卜,重大事情请示鬼神做主。《礼记·表记》所谓“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为确实之论。然而,西周之后,统治阶级树立“以德配天”的观念,以周公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制礼作乐”,理性逐渐主宰了社会生活,从《尚书》、《诗经》可以看出鬼神的影响力式微。国家的管理即处于一种理性的指导之下。因此,作为西周文化集大成者孔子,从来不说“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罕言“性命与天道”。儒、墨、道、法诸家皆鲜有神秘主义。汉代虽有儒学宗教化运动,但最后失败。东汉后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对中国社会现实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有皇帝本人(例如梁武帝)崇信佛法,但仍然没有产生国家宗教。后来传入中土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事实上也没有成为国家宗教。而传统的佛教、道教,对于古代的士大夫即知识分子的影响,基本上停留在文化层面。中国古代的儒、释、道思想和理论,都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在这些国家的位置和作用不同。瞿同祖先生说过: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神判法的国家。 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等国家不同,没有国家宗教是中国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最为不同的特点。这在当今世界上是非常独特的。 除中国以外,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整个社会生活都与宗教密切相关。据权威统计,“当今世界人口约 70 多亿,各种宗教信徒近 60 亿,占世界人口的 85% ,当前中国人口约 13 亿,各种宗教信徒已逾 3 亿。” 可见全世界非宗教信徒的 10 亿人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一项“世界人口信奉主要宗教传统的比例(百分比)”表明:“全世界信奉各种宗教者的相对数量在本世纪没有发生急剧的变化。” 这两个调查的结果大致相同。 当然,这些宗教有现代宗教与传统宗教之分。例如佛教世界、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世界,包括东正教和天主教,都是如此。而古代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和佛教的世界,与今日世界的政治势力版图仍然具有一种大致的契合。今日世界上爆发战争的地区,也与古代的宗教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由于没有国家宗教,因此,在几千年的历史和现实中,中国从来没有产生由宗教引起的战争。 如果说,一种成熟的文明必须具有宗教,那么没有国家宗教的中国,是如何实现社会的各项运作,而且保持高度的文明程度呢?换句话说,一般社会的宗教功能在中国社会是如何实现的? 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国家宗教,但是,儒家思想通过读经、科举等途经渗透在中国智识阶级的精神世界之中,并引领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中国式的宗教生活。古代中国的智识阶级通过读经和修身,也能达到类似宗教引领的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的人格理想,与一般宗教的圣徒、烈士在本质上相通。而在民族大义和国家存亡的危机时刻,总有仁人志士赴汤蹈火,舍生取义,其实就是一种宗教的精神。共产党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与儒家舍生取义信念本质上一脉相通。而在这种中国式的宗教生活中,“师”是一个轴心。 因此,古代中国人所供奉的天、地、君、亲、师,是一切人间价值之源起和根本。天地是万物之本,君是国家之本,亲是家族之本,师是教养即“成人”之本。除了天地之外,帝王是政治生活的轴心,父亲是家庭生活的轴心,“师”是教化的轴心。这三个轴心是安定社会生活的“铁三角”。“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道”就是圣贤之道,即“仁义礼智信”,实质上就是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孔子就是“师”的代表——“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智识阶级尤其是“师”的行为方式,为普通大众提供了理想的人格范本。圣贤思想通过“师”的教化形成了“尊德性、道问学”的社会风尚。由此可见,“师”决不能等同于 teacher 、 professor 之类,至少应该是兼有教师和牧师的职责。 另外,构成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深层结构的是儒、释、道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居于支配地位。因为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经学是宣扬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孔子和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制度、教育和风俗习惯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儒家、儒教、礼教之间的关系也是难以分割的。 在这种传统教育之中,即使是孔乙己这样的人,在最落魄的时候,也就是偷书而已。而且还有一个理由:“窃书不为偷。” 随着中国社会从古代向现代转型,这种教育、教化的形态基本终结了。 二、“四部之学”到现代知识体系的变局 在西方现代学科体系被引入中国之前,中国的知识体系(简称“学问”)的总体构架和分类是经、史、子、集,即“四部之学”。《四库全书》即是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然而,在现代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古代中国“四部之学”必须要整合到现代学科门类之中。从“四部之学”到现代科学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演进过程,可以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转变中的院系、课程设置看到其轨迹。至一批现代大学在中国建立之后,古代中国的知识体系即“四部之学”,就完全被西方现代的知识体系和范式所取代。以现代中国大学为标志的所有知识传承与创造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在西方现代知识体系的范式之下实现的。简言之,这个知识体系就是当下中国的科学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四部之学”相比,这是全新的知识体系。应该说,这是新文化运动的理想结果。从“四部之学”向现代学术转换的根本目标,是向西方学习,振兴中华。从观念上来说,这个转换是由古典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换。从方法上来说,转换之后中国学术可以与现代西方学术直接接轨,这样不仅有利于中国学者学习西方,还能够实现在同样的标准之下进行新知识的创造,攀登世界学术的顶峰。 然而,在由“四部之学”向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演进过程中,有两个重大问题至今难以解决。 第一是学科建设问题。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来说,这种转换几乎是直接进行的,很少出现障碍和困难。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科学的学科特征明确,分类较易。例如屠呦呦先生研究的《肘后备急方》,在古代属于“子”部,现在毫无疑问归入医学。在当下中国进行研究和教学的自然科学与西方的自然科学没有任何区别。对于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来说,这种转换虽然遇到一些难题,但并不尖锐。除了一些历史方面的研究(例如中国古代政治、法律、经济史等)之外,就基本范式、主要概念、核心问题来说,中国当下的社会科学与西方社会科学之间相同之处,远大于相异之处。当前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中盛行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潮,也与此相关。然而,在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建构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将“四部之学”整合进各自的学科。这一工作不是简单、机械的表面名词、术语的切割、焊接和归类,而是要透过文本内容实现内在中西思想的对接。有些重大问题中国学界至今仍然没有共识。因为中国古代的“文”、“史”,绝不简单等同于今日的文学和历史学,而中国哲学学科的建构亦是更加复杂,不仅“经”部大多是哲学要典,“子”部等更是哲学重镇,“史”部和“集”部亦有与哲学相关的不能忽缺之作,例如《史记》之“八书”、《汉书》之“十志”及《昌黎先生集》、《刘禹锡集》等。 第二是学术功能问题。中西之间即使是相同学科,承载学术使命和社会功能却不尽相同。例如,从 《诗·大雅·荡》所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可见 以古鉴今是中国古代政治家治国的必修课。故修前朝之史为历代王朝必行之事。中国古典“史”学的这些学术的指向和功能,与其说与现代历史学相关,毋宁说与现代政治学更加接近。就现代学术而言,与政治家治国和政治运作更密切相关的学科则是政治学,历史学则基本退居为政治生活边缘的一门学术。 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个学科转换之后,读经、修身、科举这种儒家的中国式宗教生活完全消失了。首先是经学的文本划分到哲学、历史、文学、语言学等学科之中,子学中的佛家、道家文献,也划入哲学、医学等学科之中。其次是儒、释、道三家尤其是儒家所承担的中国式宗教功能,在这个学术转换中消失殆尽。 从学科性质上来说,不仅自然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具备宗教功能。然而,从文明的形态来说,仅仅只有知识体系而没有宗教的文明,则是不健全、跛足的文明。从逻辑上来说,中国不能仅仅把古典学术转换为现代学术体系,而把西方的宗教及其功能完全弃之不顾。失去平衡社会的精神两翼,那样的现代化社会在地球上还没有先例。 就今日中国社会现实而言,随着古典学术范式的退场,儒学从中国人价值观支配地位自然淡出。读经以修身的启蒙必修课,早已成为历史遗迹。今日中国虽然也有一些“国学”研究,却只能收缩在学术的象牙塔里。附着于传统经学之上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普通大众,即使是对于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也出现陌生化。他们成为了真正的 teacher 和 professor ,古代中国社会中与“天、地、君、亲”并列,承担社会教化功能而被普遍尊崇的“师”因此缺位。因此,在当下中国,不仅真正的儒家十分稀有,真正的道家、佛家也不多,倒是纵横家们风生水起,各领风骚。 中国为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现代知识体系,即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体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是,“四部之学”的消解导致读经活动消亡,从而拆毁了道德人格建立的基本训练,进而导致智识阶级的修身虚无化。就像必修的功课缺失导致基础知识无法建立一样,当下中国庞大的受教育群体的人格修养和精神世界,从理论上说就必然处于一个价值真空之中。对于建立社会核心价值观来说,这正是釜底抽薪。 虚无主义由此进入,正如入无人之境。这是中国当下虚无主义盛行的内在根由。 三、中国教育大战略:兼顾知识创造与人格建构 审视百年来中国教育,大略言之,清末和民国时期是传统教育(私塾、官学、国子监)式微,逐渐西化;建国后到文革前是苏联化;现在是官僚化。民国教育西化比较成功,乡间和偏远地区的传统教育一直延续。苏联模式给中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至今没有彻底消除。当下中国教育官僚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时期,也是建国以来最糟糕的时期。中国目前教育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违背教育规律,表面上头头是道,实质上似是而非。真正的教育家缺位。 人格建构与知识创造是教育的两个根本功能。在西方这是由教会和学校分开进行的。建制上大学与神学院分开,并行不悖,当然相互之间也有互补。 中国教育必须把现代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这是一个绕不过去坎。怎么办?我的思考不太成熟,姑且抛砖引玉吧。 首先用排除法。我们不可能通过教会、寺庙、道观、清真寺来承担全民的教化功能。那么,剩下的只有一条道:还必须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这两个功能。在以传授知识的教育之外如何有效地进行人格教育,除了在学校之中尤其是中小学设立读经学制,大概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为了培养经师,必须设立经学院。只有这样,中国教育的两个功能都得以实现。把大学与经学院分开,独立运行。实际上在学术上也有互补的可能。大学是现代全球化教育,西方教育是样板。经学院培养经师,就像西方神学院培养神职人员一样。经师的待遇职称等等,需要具体研究。 目前大学的国学院实际上是个“四不像”,教学和科研的内容完全可以归入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如果改造成为经学院,则名正言顺。 应该说明的是,五四一代读经出身的学人,都可以成为大科学家、大学问家,并且中西兼通,文理建通。杨振宁曾用一个暑假就专门学习《孟子》。李政道在东吴大学附中也曾系统学习过先秦诸子课程。因此,读经不妨碍科学和知识创造。 2015 年 12 月 1 日 於潜白堂,京城最重雾霾 蔡元培认为,每一种文化的精神文明都有四个主要成分: 宗教、科学、哲学、艺术 。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 7 册第 52 页。台湾蓝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1 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第 272 页。北京:中华书局, 2005 。 卓新平:《全球化的宗教与中国文化战略——对中国宗教问题的思考》,李四龙主编:《人文宗教研究》第三辑,第 76 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3 。下同。 塞繆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第 43 、 45 页。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3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钱学森之问” ——或有解了!
lulingkxw 2015-11-15 20:33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它与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都是对中国科学的关怀。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百度百科/钱学森之问) 答案在这里——可以看到冰山一角了 奇怪的职称评价——如何激励科技创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61739-935298.html 职称评价只是一个方面, 在其他许多方面,都可发现鼓励创新的社会机制很少、很少, 抑制创新的阻力仍然是普遍地存在,人们并习以为常, 这跟某种不利于创新的传统文化、整体社会机制也有一定的关系。 等我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就可以告慰钱老的在天之灵了, 就有机会集思广益,采用改变的措施,为科技创新开辟空间,开出一条绿色通道。
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中国教育之殇
martinluomin 2015-9-13 00:55
古语有云:“将门虎子”、“强将手下无弱兵”、“老子英雄儿好汉”。是说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多有出自一门者,或父子,或兄弟姐妹,或夫妻,或同门者比比皆是。父子者有苏式父子(苏洵(父)苏轼(哥)苏辙(弟) ),都是文章大家,曹氏父子(曹操,曹植,曹丕),开建安一代文风;兄弟者近代有周氏兄弟(周作人,周树人(鲁迅)),开白话文和近代小说之先河;姐妹者最为著名的当属宋氏三姐妹,或嫁于商贾,或嫁于先驱,或嫁于元首,皆能引领风潮,左右历史,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现代科学界有不少,比如夫妻院士徐光宪(量子化学,稀土化学)、高小霞夫妇(高分子化学);兄弟院士梁思成和梁思礼,田绍武和田中群(电化学) ;父子院士严济慈和严陆光;父女院士李四光和李林;这里面不少是学化学的,最为有名的还要数量子化学之父的唐敖庆,一门八弟子,五位院士,两位大学校长,可谓英才俱出一门。 但是当代确有很多例外,诸如“将门出逆子,老子英雄儿混蛋”的例子也有不少。“将门虎子”是子承父业,耳濡目染,有着良好的家教和传承;“将门逆子”是声色犬马,胸无大志,缺失了传统的家教和内在精神传承。可见,好的精神要通过家教来传承,现代教育不应该完全取代家教,也没有必要如此。为什么要让现代教育承受如此不可能承受之重呢,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家庭教育,就留一份薪火相传。儒家重视家教和厅训,应该发扬光大。无论是道德传家,耕读传家或是诗书传家,总强过富贵传家百倍,提高品德、自食其力、勤于学习才可以安的住清贫,守得住富贵,否则纵使有和绅之财,也无非落个守财奴和看门狗的下场!
个人分类: 高校改革|2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BBC纪录片-Chinese School-第二集
lhj701 2015-8-14 17:03
BBC纪录片-Chinese School-第二集 BBC Chinese School自从播出以来,褒贬不一,当然各人会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一场有趣的中外教育对比试验,虽说未必全面,剧集也强调戏剧性,但作为一个教育者,认真看一下,认真思考,还是能够获取一些积极看法,不论对教育本身,还是教学过程,相信都会有好的助益。 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也许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才能获得更大进步。 BBC《Chinese School》第二集播放地址: http://www.putclub.com/html/ability/interpreCulture/20150812/105100.html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4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中国的基础教育总是得“差评”?
热度 8 damin123 2015-8-11 18:57
为什么中国的基础教育总是得“差评”? 刘加民 在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人们不是被教育“成全”了,就是被教育“祸害”了,完全不被教育影响的人,几乎不存在。正因如此,多少年来,议论教育都是最广谱的话题,似乎人人是专家,个个是内行。但是,如果有人对中国教育给出全面的、根本性的“差评”,仿佛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万劫不复、不可救药了,我觉得就要多一个心眼儿,下一番调查研究的工夫,不能人云亦云,被人带到沟里还浑然不觉。 首先,中西方对“基础教育”的功能和任务的设定,是有区别的。西方的基础教育,更加重视保护个性,遵从天性,喜欢求异而不追求趋同,在幼儿园、小学阶段,不是特别重视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他们流行的教育观念是:把孩子当作一粒粒种子,教育就是给与他们自然生长发育的气候和土壤,给每一个生命的先天素养充分的发挥发展,提供最大可能的便利。而反观我们自己,自从告别了那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我们几乎就把“基础教育”变成了“知识教育”了。从出生就开始学英语,学数学,认汉字,一切为了将来一定会遇到的那个中、高考做好准备……有人调侃说,中国的孩子从生下来的第一天,就开始了“高考倒计时”。 总之,中国的教育比较功利化,也许是悠久的农耕文化所造就,一切教育都跟着中高考的指挥棒起舞。凡是考试不涉及的,基本上就不会有人认真学习。即便是被列入了选修课目录,也不会有人真的重视,尤其是毕业班的那些师生。如此说来,重视考试的教育就输给保护个性的教育了? 且慢,重视考试一定意味着伤害学生个性,就一定是与素质教育对立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考试不过是通行的教育手段之一,不考试的教育不存在,素质教育如此,保护个性的教育也是如此。有没有不考试的教育?我觉得没有。 考试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之一,至今没有过时。如何把握这个分寸和尺度,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西方国家也是要考试的,甚至有些考试方式,比如标准化命题,还是作为先进经验引进的。那些来自世界各国,能够通过“考试”取得到西方发达国家重点大学读书的机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祖国”名牌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他们是以近乎满分的成绩“考试”进入国内的大学,又以近乎满分的 GRE 、 TOFFLE 成绩“考试”进入了美国的大学的,通过考试拿下学位,通过考试谋得工作岗位,每一个人生关节点,都离不开考试。有没有“考试”之外的选拔手段?有,比如名师推荐、社区服务、科学发明、竞赛获奖等等。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考试。因为考试也是一种能力。考试题目的创设,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它有无数的类型和方法,有标准化的,也有自主发挥的,还有鼓励创新的,试卷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丰富的“选拔学”智慧。你可以说考试的内容不科学,有待改进,不能从根本上否定考试本身。考试没有错。 据媒体报道,在哈佛、耶鲁、剑桥这样的顶级大学,图书馆是 24 小时不打烊的,凌晨三四点钟,也依然灯火通明。这种寒窗苦读的感人情景与很多中国人对西方大学的想象,大相径庭。如此发奋读书,也无非为了能有个好的考试成绩,能有个更优势的发展平台。因为我们习惯于把一般公立大学、社区大学的自由散漫当成了西方大学的全部,忽略了他们的等级和类型,也忽略了“宽进严出”的西方大学教育的传统。批评中国教育不行的人们,还喜欢这样的故事:某孩子在国内成绩很差,到了西方忽然变成了优等生,因为他们更加重视个性,教学方法更先进科学。我觉得未必。应该是西方的评价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而对那些招生困难的野鸡和半野鸡大学而言,这样的“励志故事”,与其说是西方教学方法有点石成金的神力,不如说是他们的招生宣传手段高明。 最近几年的形势,又有微妙的变化。中国的崛起事实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秩序,但是中国所承受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来自方方面面的负面评价,中国啥都不行的言论很有市场,教育只是“之一”,甚至“中国教育失败论”都出来了。自费留学的越来越多,因为有钱了。低龄留学也升温很快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好。可是,如果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不好,为啥那么多中国学生轻松愉快考上美国的名牌大学?如果中国的教育体制压抑个性、排斥创新,为什么那么多中国留学生把美国的考试卷子也做得甘之如饴、哗哗作响?岂非咄咄怪事! 说一千道一万,把中国的基础教育“批倒批臭”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很简单,后果就是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人选择到西方留学,接受西方教育,享受西方文化,根植西方价值观,当然也拉动西方经济,每一个留学生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财神爷不是?教育产业也可以像军火、能源、操纵汇率等一样给美国人民创造福祉不是?中国教育失败论的最大受益者,是西方,是美国。那些没有钱也考不赢的孩子呢?他们只好在国内跟老师作对,向老师叫板,让本来就苦哈哈的中小学教师更加雪上加霜、动辄得咎,会有更多的家长杀进校园跟老师理论,更多的学生把老师揍扁打趴。 可是西方觉得这还不够,还要继续加大力度,独辟蹊径,直接到中国本土来掠夺优秀生源。几年前我曾经发表文章《西方对中国的人才掐尖儿已经从高一开始》,引起不小的轰动。全国各地的重点高中校园里边,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国际班”,竟然是政府层面准许发达国家在中国的校园里开辟“小特区”,把中国最优秀的孩子提前“圈”进来,用西方的教材和理念培养三年,高中毕业不用参加国内的高考直接进入美国的大学。把中国最好的孩子,这些连北大清华都看不上眼的孩子提前送给欧美发达国家,其中奥妙早就超出了“基础教育”孰优孰劣的一般性比较这么简单了。在大批民族品牌快速消亡的全球化时代,在非常可乐、健力宝、汇源、美加净、牡丹电视机被外资猎食并快速消亡的时代,教育问题早已经不是教育本身,它不可避免与经济问题相钩连,甚至与地缘政治也大有关系。 2015 / 08 / 11 12
2979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中国科技没有带头大哥是教育方式决定,钱问之关键所在
热度 14 laserdai 2015-8-10 23:12
上篇 给师扑生跨求导:当求生存的中国教育遭遇求生活的英国学生 ,感到言犹未尽,接着继续再来这篇。 中国古代教育的形式是私塾形式,背些蒙学教材,教些四书五经等等,长大后参加层层考试/提拔,从秀才到状元/翰林,几乎没有科学包括算学(国家有专门机构负责天文学和相关算学),而真正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学,需要跟随师傅带徒弟那样手把手教和传授,难免出现留一手的情况,因此导致传下来的科学与工程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越来越少。文艺复兴后欧洲突然发现科学与技术如此威猛,于是爆发起来,把古老庞大的中华帝国轻易揍趴下了。 中国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制度和班级授课制,形势上来自西方,但是其精髓,完全来自中国古代历史,没有任何不同。过去高中举人/状元,突然荣华富贵,现在高考也弄出各种级别的状元来。 中国教育的精髓,其实就是跟随古人/古训/古籍,不能越快雷池半步,就是说,跟过去比较,你不能左也不能右,这跟科技发展的精髓格格不入,科技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再创新,就是说跟过去比,你要有创新,起码要有明显不同。 因此,中国方式的教育就是,严格听老师的话,上课认真听,不能讲话不能开小差不能做小动作更不能向老师提出新问题怪问题,下课多做作业,把书本知识深深写进脑子中以后熟练使用,如此的胡萝卜加大棒,日积月累,学生的考试/测试分数提高上来了,但创新积极性被被打掉了,学生们毕业了进入社会后就忙于继承和传承过去,希望能原封不动带给未来就行了,而没有能力成为带头大哥去创新,其实连创新的想法的都没有,因为门的方向/方位都没有摸到。所以,所见中国科技界满城尽是跟风甲,遇到马头碰马尾了就能弄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个别人的创造性晚年再次萌动,这要么像骨质增生,要么像肿瘤没准还是恶性,蜕化为无端狂妄的民科(以前博文点名说过很多),当然这还包括气功演化出的那些特异功能。 再次想起钱学森之问。钱问的精髓是,中国科技的大发展和创新的确需要带头大哥,这么多年,怎么没有出现几个带头大哥? 如此教育体制和理念下,科技带头大哥出现,认真耐心等吧!
个人分类: 科普|5161 次阅读|47 个评论
该不该去支教?
热度 39 jianhuxie 2015-7-13 11:36
我该拿什么去支教? 我的先生曾是一位高校教师,而我虽没有做过教师,但是心中一直有过当老师的念头和理想,暑假已至,我和先生商量,带上孩子去支教 2 个月,一方面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帮山区的孩子,另一方面也让我的两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有个与大自然和农村接触和体验。 原计划 8 月去贵州或西藏支教,和支教联盟多次沟通和确认,他们希望我的支教能坚持 12 个月或 24 个月。这让我有点犹豫,毕竟时间有些过长。 得知至少要 1 年的支教时间,这和我们的预期迥然 不同 ,我们因此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我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孩子也正在上幼儿园,如果脱离现状长达 2 年支教,那么我们的事业必将受到阻碍甚至停滞,孩子目前的环镜也会全然变化,毕竟没有人会在此等你,城市 2 年的变化也会让你感觉到日新月异,当我们再次回归城市的时候,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我们小时候都在农村出生长大,现在农村也有许多的亲戚,对农村特有感情,我们也亲眼目睹农村留守儿童的孤单与困苦,特别是前段时间毕节小孩集体自杀的时间让我们心里更是震撼,我们打从心底想去给予那些孩子一点帮助,带去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温暖,可是就算我们过去了,短短的数日就能产生很大的变化,给到很多的帮助与关怀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教育需要从制度上去改革,光靠社会的爱心人士去支教,仅仅只是杯水车薪。 据我了解的支教大致目前分为 3 种。 第一种,是纯粹的吃喝享受型的。 支教的时间一般在 4~7 天不等。有官方组织也有民间组织。官方组织主要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为代表。麻烦当地的村民不说,还是公款吃喝,并没有达到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的作用。更不要说是帮助当地人有所发展了。民间组织与各种各样的慈善基金会。短短的一个周时间其实是没有什么成效的。 这种显然不是我们想去的,与其去做,不如不做。 第二种,一边享受一边教书型的。 这种组织一般多见于民间。各种的爱心社和爱心机构。大量的招募志愿者。在某种意义上,很大一部分人很少有事情可做。每天的课时量就是 1~2 节,其他时间都在闲着。经常举行会餐,生活较为奢侈。甚至有些志愿者直接沦为做饭的,因为别的志愿者不会做饭,那么做饭的义务就别无旁骛的落到了他们的肩膀上。 第三种,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体验生活型的。 这种需要 1 年, 2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能做到这种类型的人是少之又少。 支教人的出发点主要归为 3 种,要么 出于功利 ,比如有的去支教 1 年,在考公务员时候可以加分什么的。要么 出于好奇 ,在大城市长大,厌倦了城市喧嚣,想体验下农村生活。要么 出于爱心 ,丢下现有的环境,去农村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可是不管是哪种?这些支教有效吗?微信上经常看到支教过后孩子们更迷茫,因为支教的老师流行性大,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同,孩子们不知道该听谁的。这样支教不但没有起正作用,后遗症一堆。 这样的支教靠谱吗?我看答案未必,即使靠谱,现在农村面对的教育更大的问题,农村空心化,很多村的村小都没有了,孩子们需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有学可上,只有镇上才设有学校。以前一窝蜂上的希望小学基本都被荒废。 农村的教育问题让人堪忧。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没有接受正确的教育和思想引导,未来的社会不堪设想。 关于农村文化问题,王波博主的 正在裂解的文化基因 分析的非常全面和客观。 中国教育的地区差异、阶层差异最终导致了整个教育体系的严重失衡,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整体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 因素,是教育体系本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又岂是我们前往支教就能解决的问题? 教育产业化真的可能是一大败笔,诸多问题日渐显出。 (图片来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16265 次阅读|112 个评论
大学老师抱怨中学老师,合适吗?
热度 9 woshixiaowangzi 2015-6-11 19:43
张林老师写了一篇《中国教育的失败恰恰在于中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8012do=blogid=897154。选为精选。 文中把中国教育的失败归结于中学,读后不免让人不寒而栗:中学老师没有教好的地方,大学老师就教不了? 大学老师就不能针对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就行补救教育吗?还是说,大学老师自己不愿去做、不愿花时间去做? 中学教师的学历、专业知识水平是不如大学老师的,正是因为这样,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大学是高等教育,学生需要进入大学学习。文章中提到的人格教育真的就是在中学定型了,不能在以后发生变化了,以后的教育都没有影响了?显然不是。为什么大学不能开设一两门针对高中和大学不同的教育特点的课程引导学生呢?让学生有好的过度。如果学校不开课,为什么自己不开课呢?大学不是让很多老师开设选修课等课程吗?为什么要选择大声抱怨呢? 类似的,大学老师常常抱怨经过高考,学生都没有了提问题、问问题、创造性的想法了。如果学生没有,大学老师就不能自己加以改变吗?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吗?还是说只会去抱怨,抱怨中学的老师呢? 中学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变,但是学生作为教育的接力棒,传到了大学老师手上,大学老师应该有更多更大的责任把学生教育的更好。大学老师去抱怨学历、能力比大学老师低的中学老师,合适吗?
3735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万亿蛋糕,互联网教育能切分多少
zqb625024295 2015-6-4 11:27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今年有望达到近万亿市场规模。而当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碰上具有 刚性需求的教育,在线教育与培训正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需求强劲 显现市场潜力 2012 年 4 月,斯坦福大学的两位计算机教授建立了一家名为“ Coursera ”的网络教育平台,吸 引了来自 190 个国家的 68 万名学生通过该平台学习,且每周有逾 3 万名学生注册。这样的例子在国内不胜枚举。 作为汇集各类网校的第三方平台网站,网校网自 2012 年 7 月初正式上线以来, 3 个月的课程交易额已经超过 10 万元人民币。在网校网首席执行官张迪欧看来,对于一个刚刚上线的互联网教育网站来说,“这个数字是一个积极信号”。 老牌英语学习网站沪江网副总裁徐华介绍,截至目前,该网站用户数已达 2 亿,具有社交功能的沪江部落拥有注册用户数 2000 万,沪江网校付费用户数也达到了百万规模。 从 2002 年开始推出远程教育业务至今,公职类考试培训领军企业中公教育集团通过互联网 培训(即中公网校)的学员已极为庞大。“很多教育机构将互联网作为市场推动和强化销售的工具和平台,实际上,中公在开始做远程教育时就认识到:要使更多不方便参加面授的学生学习到高质量的课程,在线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且随着网络对人们学习习惯的渗透和改变,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中公教育集团副总裁刘斌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公教育已将在线教 育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还将对在线教育(即中公网校)作更有针对性的投入。 据近年来不完全统计,西方远程教育的消费额已经占据普通民众接受教育总消费额较高的比 例,而中国的远程教育占比还极小,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从企业运营角度来看,面对未来的发展,线下面授和线上远程的培训项目,用两条腿走路将是一个现实和必要的选择。”刘斌说。 在线教育的强劲需求也激发了创业者的热情。据互联网创业投资交流平台 17startup 网站最新统计数据,到 2012 年 8 月,从公开渠道看,全球在线教育行业近 50 起投资并购案,融资规模为 2.68 亿美元。从企业探索来看,互联网教育网站的类型已超过百种,涉及语言学习、 P2P ( C2C )分享及教育、在线教育(网校)、儿童教育、出国留学服务、移动教育、教育信息化方案等。 大多数从业者均表示,尽管从目前教育培训整体市场来看,在线教育所占比例不高,但我国的互联网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生存不易 成功之路漫漫 “在线教育在国内提了很多年,但真的把这些公司的收入和市值加起来规模也很有限。” 17startup 创始人文飞翔认为,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创业难度比较大。“相对而言,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也不多。”据 17startup 统计,目前在该平台登记注册的互联网教育类网站有 100 家左右,只占所有网站数量 2%~3% 的比例。 C2C 分享型的教育网站是目前互联网教育的主要类型之一,教育者通过网络手段直接与学习者达成教学意向,完成教学过程。但是在文飞翔看来,中国想要把 C2C 做成功“太难了”。由于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稍有不慎,这种教育方式就有可能“流于表面化”。 “很多人对线上互联网教育存在质疑,国内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支付习惯都有待培养,愿意为虚拟的学习资源埋单的用户还属少数。”徐华如是说。 文飞翔也指出,在线教育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如果投入大而用户不愿意埋单,就会削弱开 发者的积极性”。 刘斌透露,中公网校每年在硬件方面至少要投入几百万元确保学员的各项服务。“教育不是 通过互联网短平快地赚钱,打造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要扎实地投入才能在行业立足”。 在张迪欧看来,教育机构转型做互联网教育也面临着技术挑战,张迪欧将其归结为“教育机 构的互联网基因问题”。“教育机构的互联网化对每个企业而言都是挑战,这涉及网站产品设计、技术、推广传播、客户服务乃至人力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内容。” “综合来看,在线教育具备长线机会,但短线问题也比较多。”易观国际分析师孙培麟总结 到,除了面临与所有内容型市场的相同问题,即内容版权的保护与用户付费的机会,企业做在线教育还面临着其他特殊问题:潜在的政策风险更多;上游内容更难整合,尤其是部分学校的内容一般不能商业化,而商业化机构利益诉求多,在利益与教育的平衡上很难把握;做教育平台,对内容引进和运营的压力很大;产品体验对用户习惯的说服是个非常漫长的培养过程,另外,涉及付费转化的过程也需要长期培养。 找准定位 做好体验是关键 创业者的需求涉及方方面面,找人、找资金、找用户。而在文飞翔看来,投资方对于创业者 的选择标准是具有“闪光点”,要成为垂直细分领域的龙头。 “互联网行业讲究赢者通吃,第一名基本可以获取 70% 的市场份额,第二名和第三名获取 20% ,剩下其他所有的人只能分到 10% 。”文飞翔说。 真格基金投资人顾旻曼则将互联网教育投资形容为一种“沙里淘金”的感觉。“你不能指望 公司在初创的时候就都是金子。”顾旻曼表示,投资时关键还是看人,看团队的水准和能力,是否有明确的规划和足够的经验都是投资方考量的内容。 盛大资本投资人陈昱川提出了“口碑”至上的观点,他认为,无论在内容、用户体验还是运 营上,口碑对于互联网教育能否取得成功重要性十足,而无论是聚合内容还是产生内容,“没有好内容就无法形成好口碑”。在运营方面,陈昱川认为,为提高用户黏性,互联网教育要有良好的互动,不能让用户成为单个个体。 创新工厂投资经理曹飞强调互联网教育应贴合用户需求。“互联网教育要与其他应用抢时间 抢用户,要根据互联网的特点打造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内容。”曹飞说。 从用户角度来看,教育网站想脱颖而出还要拥有独特的用户体验。张迪欧认为,互联网教育 的实质仍然是一种“人对人的服务”。“在线教育学员最需要的,同时也是最敏感的就是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比如视频课程的质量、答疑速度、响应时间等。这是我们与众多用户接触后体会最深的地方。”张迪欧说。 刘斌也指出,互联网教育“要在体验感受上下工夫”,给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又 能享受到与面授不一样的服务。不过,在刘斌看来,一切可以由硬件解决的问题都不是根本问题,“无论是设备的更新还是制作技术的优化,都不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问题,互联网教育竞争的关键点在于教学服务质量,从根本上说还是师资问题、人才问题。最优秀的师资力量、资源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阿牛: 启邦人才网 ,国内唯一一个专注中国民办教育人才服务的师范类人才垂直招聘平台。为民办教育企业提供从校长、教师、市场到客服一站式人才服务。首创人才视频云招聘。人才视频简历。简历返利模式。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与人才面对面的沟通。
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八千留学生被开除!中国人不诚信?!
热度 28 sucreal 2015-6-1 20:49
今天看到科学网上一则新闻《八千中国留美学生被开除,八成因学术作假》(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5/319778.shtm),心中泛起一阵寒意,原来留美学生竟然如此不堪,我国教育现状堪忧啊!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找到了这个“厚仁教育”发布的《2015中国留美学生现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原文,发现这里面还有几个问题是报道中没有说的。 首先,8000人准么? 在该公司网站上明确写了:8000人是估算出来的,不是统计结果。白皮书是根据这个公司掌握的2013-2015年共1657个开除样本制作的,并根据某种不宜公开的科学方法估算出来的。以下是网站原文: 关于估测 8,000 中国留美学生被开除数据的解释 厚仁估测,在2014学年,中国留美学生明确遇到开除问题的中国留美学生有8,000 人。这个数字是基于专业领域的估测,且涉及厚仁商业机密,故厚仁不提供这个数据的来源和估算方法。 厚仁声明:在厚仁官方白皮书中,没有“8,000”学生这个数字。 其次,8000人多么? 在《白皮书》摘要开头写明:“根据中国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数据,2014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达45.98万人。”在网易新闻的报道中,指出:“作为数据发布方的首席发展官,陈航在接受《留学》杂志专访时说,被开除的中国留美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3%左右。” 第三,8000人都是因为学术不端开除的么? 《白皮书》通过分析案例,指出57.56%是因为“学术表现差”,22.98%是因为“学术不诚实”。但在媒体报道中,把这两个数据加起来,变成了“八成因学术作假”。学术表现差的原因有很多,在该公司网站上,对“学术表现差”原因的分析为:“学术表现差主要体现为GPA低。导致GPA低的原因很多,如中国学生未能适应美国教学、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控能力差而贪恋游戏、学习能力不足等各种因素。由于学生年龄和心智的关系,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没有父母在身旁的留学生们的学术表现堪忧。这时,若有专业的引导,帮助学生重回学术正轨,学生定会有一个更积极的转变。”这与学术造假没有关系。 第四,8000人被开除恐怖么? 相比媒体而言,发布的公司显得比较镇定。在该公司网站上写明了“对于白皮书应该如何解读”。摘录一些句子如下: 遇到开除不必慌张。开除这个词,在美国学校系统里,包括比如dismission,probation,suspension, expulsion. 程度各不相同。把开除这个真实的现象告诉大家,是让家长知道这是一个美国学校学术制度严谨的事实。但是同时,美国的教育制度,也提供了完善的第二次机会的转学,重新注册的系统。在中国,开除比较少见,这个二次机会的系统并不存在。 总结, 所谓8000人被开除,是一个留学服务公司的估算结果,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很小一部分,其中只有23%是由于学术不端导致的,而且这个“开除”,和国内高校的“开除”不是完全一样的含义。经国内媒体曲解报道,变成了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大搞学术不端。另外,如果有老师掌握国内大学被开除学生的数据、美国大学开除学生的总体数据、美国大学开除本土学生的数据、美国大学开除其他留学大国如印度学生的数据(后两项由陆绮老师补充),恳请提供,以便博友更为全面的了解中国教育的诚信状况,不胜感激。 这是白皮书和发布公司的网站,有兴趣的博友可参考: http://www.wholeren.com/2015whitepaper/
14015 次阅读|40 个评论
[转载]点评楼继伟先生的《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
热度 1 yjjsu27 2015-5-6 12:29
============= 点评《 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 》: 楼继伟先生对于中国解决增长(质/量)问题,说了四点。但是我认为,楼先生遗漏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没有这个问题的解决,中国解决中等收入陷阱的希望渺茫。 那就是:教育问题。 楼先生的四点是: 第一个最大的潜力在于释放农业人口。 第二是户籍改革。 第三,合理的城镇化。 第四,社会保险体系必须改革。 以上这四点问题,即便解决了,但是如果教育问题没有解决,那一样根本解决不了中国的陷阱问题。但是反过来,如果中国解决了教育问题,即便这四点问题遗留未解决,也不影响中国解决陷阱问题。 其实,教育问题解决 ,这四个问题便自然的迎刃而解了。举例如下: 一个山区农村的孩子(第一、二个问题),考上了一所大学(不分文理),成绩优秀、积极向上、能力突出,通过自己的拼搏,或者创业,或者就业(解决第四个问题),终归是可以实现安居乐业(第二、三问题)(参照现在的薪酬水平,比如金融领域,或者高水平蓝领等等)。 这样的话,这个大学,就真的成为这个农村孩子的人生转折点,也解决了这个孩子的那4个问题。 但是反之,如果没有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而只是徒有其名舍本逐末的解决了那4个问题,就像那些暴发户一样,有钱,任性,挥霍,败家。虽然表面上解决了农业,户籍,城镇化和社保问题。但是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希望得到的吗? 很可惜,身为国家高级官员的楼先生, 面对中国的大学生的演讲的大片文字中,教育问题,寥寥几笔,若有若无。很有无关紧要的意味。 所以,我不看好中国能解决收入陷阱的问题 ======================= 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 (2015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演讲) 楼继伟 钱颖一院长今天给我指派了一个任务。这个周末是清华校庆,明天校里有活动(清华建校104周年)。我今天到经管学院讲课,也算是对校庆的贡献吧。今天我讲一讲大家都很关注的原来高速增长变成中高速增长,可能吗?如果可能,什么样的路径才能够实现?否则的话会是什么样的?讲这么一个更宏观一点的题目。我想给我们同学一点启发,因为我觉得这里的问题很多都可以变成我们大家研究的课题。 我讲的题目是“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我想讲四个方面。先简单地回顾到目前为止经济增长的特征。第二,当前经济阶段的特征。第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第四,走出“陷阱”、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实现途径。如果讲的面特别广,就没法概括,因此我着重从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增长的关系方面来讲。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阶段概括 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早期,工资的增长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是成本真实化的早期,当时我挣七八十元的时候,广东打工的挣二三百元。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把工资压得特别低,使得利润比较高,因为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高投资,高利润,高上交。早期成本真实化过程持续到九十年代的中早期,压抑的工资已经基本上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并不平稳,而工资增长快,造成了通货膨胀压力。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了进一步工资成本真实化的第二阶段。原来养老支出、医疗支出以及住房支出都不反映在工资中,而是反映在企业的其他成本里,到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推行这些方面的改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货币化的改革,工资成本进一步真实化。随着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地位,多元所有制的兴起,这段时间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得到了释放,再加上人口红利释放的非常充分。改革早期,基本是搞乡镇企业,到90年代中后期很多乡镇企业都垮掉了,因为真正的市场化开始后,遂形成了真正的竞争,那些夹缝中的乡镇企业不再有竞争力。劳动力开始真正的流动,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红利大规模进入制造业。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07年,其间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 在前面两个阶段,经济增长基本达到9%—10%,而且可以说是基本健康的;当然,也有很多扭曲,比如说养老、医疗、住房改革都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被巨大的人口红利缩小了这些扭曲带来的效应,使得经济增长比较快。除了中间有一些波折或是外部冲击导致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总的来说没有大的问题。 2007年是一个拐点。从这一年开始,工资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2007年在讨论《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实施。这个《劳动合同法》是很有弊端的,当然,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我的看法。它的弊端主要在于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职工可以炒雇主,但雇主不能解雇职工,很多投资人离开中国也是这个原因。推行企业集体谈判是对的,但是提出行业集体谈判和区域集体谈判,是可怕的,欧洲就是这个问题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僵化。美国底特律行业工会力量很强大,工资福利特别高,如果以美国南部日本投资的汽车企业作为标杆的话,每辆汽车的成本要高2000美元,最终导致底特律汽车业破产。 另外一个大的问题是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劳动力增速开始减慢。而且农民工已经是第二代了,不同于第一代,择业标准也不同了。这时候需要尽快调整政策。也就是恰恰这个时候,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大规模的投资驱动掩盖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2009年和2010年,虽然工资增长很快,但经济增长更快。但不可持续的刺激政策消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又慢于工资的增长。 归纳一下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就是如下三个阶段:80年代到90年代中早期, 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2007年,2008年刺激以后一直到现在。 二、当前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三期叠加”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 经济换挡期是必然的。第一是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2011年是8.1%,2014年是10.1%,这个比例超过10%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第二是劳动阶段的人口,即16—59岁阶段的人口,开始净减少,从2012年开始减少了300万,以后还会减少。第三,特别是2007年开始,工资陡然上升,工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2014年,我们的人均GDP是7500美元左右,比马来西亚低,比泰国略高。但是,据中国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显示,上海的工资是吉隆坡的1.16倍,曼谷的1.8倍。我们的工资已经没有竞争力,与此同时,劳动合同法又削弱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其他约束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适龄劳动人口的下降,需要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才能推动增长,否则工资增长长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就会带来通货膨胀或“滞胀”。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当然经济学上讲的政策包括改革,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低于5%。 由于近年来工资增长非常快,沿海一些地区制造业已经开始机器人 化,它的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现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机器人是在中国,当然是比较初级的,智能机器人比较少。这使得劳动生产率在变化,在提高。如果没有这些变化,我们的潜在经济增长可能还会低。 三期叠加中的第二期是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在经济学上,经济结构调整是指为结构调整而实行的结构改革。这部分内容将放在后面来讲。先来看看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前期刺激政策带来了一些问题。第一是高杠杆率。关于杠杆率,有很多的说法。最近彭博社说是280%,也有的说是230%,这些说法可能都有其分析依据。最简单的是看M2和GDP之比,这个比例现在是193%。我认为,拿这个比例和美国比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美国不是银行占主导的金融体系,而是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比较国际可比的是欧洲,因为欧洲也是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但是欧洲的M2/GDP是160%,我们是193%。这个比率自2008年以来,提高了大概四五十个点。在杠杆率中,有40%是政府债务,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务大规模地上升。据审计署审计,到2013年上半年直接由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是10.9万亿,一年多过去了,这个数字又有增加。间接承担偿还责任的部分,一般情况下代偿率可能是20%,但经济下行时,有可能大幅度上升,这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数:设备投资占总投资之比。2007年是23%,2013年降到20.4%,降了2.6个百分点。设备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直接相关的。那么,前期刺激期大量的是造城和房地产。所以在消化期,要去杠杆,而且要稳妥地去杠杆。去快了,不行,像美国2008年、2009年、2010年快速去杠杆,导致2009年和2010年经济增长是负的,失业率11%,加上一些不愿意登记失业的,实际失业率高达16%。我们没有那样的承受力,所以要考虑缓慢地、稳妥地消化过剩产能和去杠杆,还要恢复劳动生产率。仅从这两期叠加看,GDP增长速度是不乐观的。 三、结构调整期和中等收入陷阱 如果我们在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也就是经济学上的结构改革,中期增长有可能达到6.5%—7%。这是一个需要努力奋斗去实现的比较乐观的前景。但是,我们也有另一种前景,即今后的五年十年,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是非常大,我甚至觉得是五五开。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停滞陷阱,但是容易发生在中等收入阶段。1050美元到12470美元都是中等收入,5500—12470美元,是中等偏上,我们现在就是中等偏上。拉美一些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也是在这一阶段停滞的。 为什么我们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刚才提到,我们的老龄化和劳动力人口下降来得太快。五六年前我们还在谈论刘易斯拐点,很快就发现劳动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老龄化,即65岁以上人口占比快速上升。据社科院的研究表明,从老龄化比率从7%上升到14%,世界平均时间是40年,我国是23年;14%上升到21%,世界平均时间是50年,我们是11年。劳动力人口以每年二三百万人的速度下降,要降20年。 为什么特别容易滑入中等收入陷阱,是怎么滑入的呢?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如果政策是比较合理的,而且重视教育,特别是有效的教育,就可以带来人力资本的提升,这时候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收入也在提高。由于开始时劳动力几乎无限供给的,所以工资的增长并不是很快。这个时期资本收益很高,资本积累非常快。伴随这个过程的是,资本质量得到提升,经济向价值链更高端跃升,工资在上涨,然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当然这个过程是转型过程,也是各方面矛盾交织的过程。成功地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脱离停滞陷阱,否则就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在我国比较不利的是,这一过程的时间比较短。如果说过去没有学苏联鼓励生育,然后又不得不实施计划生育,那么这个过程会是逐步的。所以现实情况使我们更要有紧迫感。 不滑入陷阱需要什么条件呢?要有好的政策,包括人力资本提升的政策;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产权保护;要素流动和交易,特别是土地;开放的经济环境。拉美为什么出问题,第一是不开放,第二是劳动力市场逐步僵化,还有民粹主义。东南亚的问题和拉美不太一样,他们还有另外的问题,如法治化比较差。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条铁律,就是在正常情况下,工资的增长一定要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我们说的八十年代开始的那一阶段不是一个正常情况,那是一个人为压抑工资成本后的真实化的过程。还有一个一般规律:政府收入占比,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宏观税负,要逐步提高,提供再分配。在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这些环节往往是综合的,容易表现为民粹主义,社会浮躁,法治缺失,腐败盛行,最后出现陷阱。 对中国来说,还没有这么悲观。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些条件,比如开放,我们一直是开放的。我们是开放的受益者,是加入WTO的受益者。我们自己和国际的分析都认为,WTO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而且我们是全方位的逐步开放。我们的财政能力应该说还是比较强的,而且总体来说是比较谨慎的,劳动力的流动性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下降,但并不是很严重,比如我们并没有像欧洲和拉美那样搞行业集体谈判和区域集体谈判。一个企业内部应该推行企业职工和雇主的集体谈判,但是绝不能搞行业集体谈判和区域集体谈判。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推行劳动力市场改革时,第一项措施就是终止区域集体谈判和行业集体谈判。拉美行业集体谈判带来的问题也很大。巴西各行业都推行,工资过快上涨,然后是通货膨胀,结果是普通贷款利率、债券利率高达20%,对经济增长带来严重影响。我在中投公司时,去巴西访问,正赶上巴西银行业工资集体谈判,银行业工会一带动,不管是有效益的银行还是没效益的银行都涨工资。这种情况下,谁敢去投资。 但是,我为什么又觉得不乐观呢?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些问题,也就是劳动力和土地为代表的要素流动性、产权保护、对外开放等等,在其他国家可能有二十年的演化过程,但是由于我们未富先老,只有五到十年的调整期。 在三期叠加中,换档期是客观的,即使其他条件不变,只是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增速就必须换挡。消化期的高杠杆率、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产能过剩,也是客观的。如果我们不做出很有作为的一些调整,落入停滞陷阱的可能性是很大。 四、保持中高速增长,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 要想保持中高速增长,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有什么样的途径呢?特别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途径就是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确定了大量十分具体的改革任务,最具决定性的任务都要在2020年完成。落实两次全会确定的任务,我们就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从经济学上说,所谓改革,就是校正扭曲,使潜在的生产力释放出来。 第一个最大的潜力在于释放农业人口。2014年,我们的城镇化率是54.8%,比我们相近发展水平的国家低10个百分点;而且其中按户籍人口算城镇化率为35.9%,其他是所谓的常住非户籍人口。我们必须要劳动力人口的增长,才有增长的基础。那怎么释放人口呢?一个是改革农业,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1.2万亿斤,但各级财政大量补贴,是一种从种子到餐桌的全程补贴。补贴干预了资源配置。比如说,东北应该是漫山遍野大豆高粱,但是补贴后的玉米成本是6毛钱,国家再按八九毛钱收购,相当于再补贴,所以农民都改种玉米。但玉米市场价格人为抬高,玉米加工企业大量亏损,又在争取国家补贴,于是补贴变成指导资源配置。我们应该减少对价格的干预性补贴,可以对勉强耕作的农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生态恢复的活动给予补贴,而对农业生产应回到承包制时的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怎么用由农民自己决策。现在的做法就是国家用所谓的经济杠杆直接配置资源,而不是市场配置资源,国家作为补充。怎么办呢?就是把价格放开,让农民根据比较效益自主决策。资源配置的结果,很可能是因粮食收益不高,出现耕地集中化经营,达到平均收益,分散的农户发展各类种养业,相对收益较高,农业合作组织获得发展,帮助农民连接市场。目前,经过大量补贴后,我国粮食价格仍高于国际市场,反映了我国的农业资源条件相对较差。价格放开之后,资源配置的结果,必然是粮食生产减少。其实不必过分担忧,适度进口就行了。例如,阿根廷关心的是中国人得买它的大豆,韩国人拍的纪录片《超级中国》,一上来就说阿根廷40%的耕地种的是大豆,主要卖给中国人。种大豆的收入比过去畜牧业收入高,阿根廷能回去吗?他们会卡着不给我们吗?如果我们不进口,这些国家马上会来交涉。我们保住了基本口粮,一些非关键品种如籼稻都可以适度进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特别是民选政府国家,如果卡住农产品 出口,政府就要丢选票,就站不住。那么,如果发生严重紧张的国际局势呢?很好办,保留一年的库存周转,搞好种业,然后还草一耕,几个月就长出小麦,还湿一耕,几个月就长出水稻了。 放开价格,让市场配置资源,实际上是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按照三中全会确定的任务,农用土地的流转试点现在也已经开始了。还有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国有土地在同样用途管制的情况下,同等入市,也在选一些地区做试点。这些全部推开后,几百亩上千亩的大户就有可能越来越多。当然在WTO“黄箱”约束之内,我们仍可以适当地对粮食提供补贴,但是不要全过程补贴,应该实行后补助。所谓后补助就是设定一些标准,比如按农药、化肥残留标准。因为施用农药、化肥越少,产量越低,适度补贴后还可以卖高价,让农户自己选择。 通过对上述方面的改革,我们可以释放出农业劳动力、合理利用农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的收入也可以增长。 第二是户籍改革。这也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大改革,而且公共服务资源应该随着人口的流动,特别是其中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卫生和医疗等。财政部和教育部合作,推行终身学籍制度,正在探索义务教育资源随着学籍流动。户籍制度改革现在已经开始了,但是不理想,2014年7月份户籍制度改革文件下发,到现在为止有14个省市出台了落实的方案,而人们最愿意落户的那些省份一个也没有。 第三,合理的城镇化。大量的研究表明,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带,包括周围的小城镇,才有就业机会,比如设计、物流、生活服务,以及围绕制造业的一些生产服务业就业。西部地区很可能围绕省会以及一两个重要城市,形成城市带。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农业人口转入非农部门,于是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我们必须打破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一些障碍。现在各地都对劳动力流动有限制。在1954年《宪法》中,我国劳动力人口是有自由迁徙权的。1958年的时候逆转了,因为全面进入计划经济,随后实行最严格的人口流动管制,直到1982年《宪法》重新修订,但当时仍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其后屡次修改《宪法》,劳动力充分流动这个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在宪法正文中都没有改入。目前相当多的地区规定必须有产权房才能够落户。这也是造成住房价租比畸高的重大扭曲。租房为什么不能落户口,在德国80%的人租房,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大城市病”。 劳动力向最能发挥其效能的领域和地域流动,是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当然,可以有适度限制,主要是考虑公平性。有的国家的一些省州规定,要在当地交税达到一定时间,子女才能享受上省州立大学的优惠。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有可能向价值链比较高的方向发展。实现这一条就需要解除管制,放开市场进入。现在国务院正在推简政放权。克强总理一直在讲,创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已产生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在创造就业方面。在进一步解除管制的同时,政府也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支持引导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财政现在成立了一些基金,把过去直接面对企业的资金改造成“种子基金”,就是引导社会上的一些基金对企业创新投资,比政府自己做要强,而且还减少了腐败的机会。 当然,讲到城镇化有必要讲房地产税。我见过很多文章说地方主要靠土地财政,是看到土地基金年收支规模达到四、五万亿。实际上地方在土地上的净收入并不多。全国平均,土地拆迁补偿、安置及土地整理后的净收入约占毛收入的20%。问题主要在于地方不断依靠新增土地获得收入,造成了用地扭曲。今后农村建设用地在符合用途管制的情况下,同等条件入市,地方财政土地净收入还可能少一点,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总是靠土地增量来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七八年,建设用地增加了70%多,常住人口增加了50%,人口密度是降低的。我们的城市不仅人口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不要说OECD国家,而且交通还比人家拥挤。这就是用地扭曲的表现。今后应该有一个好的激励,而房地产税是一个好的激励。激励地方政府盘活存量,城市集约式发展。 第四,社会保险体系必须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必须改成国家直接管,才能形成劳动力自由流动。三中全会明确了要国家统筹,但是,必须要改目前的保险制度,因为这个制度负激励效应太大。不改成一个正激励的制度,也就是三中全会要求的多缴多得的制度,单纯提高统筹级次,就是灾难。社会保险要精算平衡,收缴、给付、投资收益以及替代率、给付年龄等等都是精算调整的因素。不然的话,我们也是过不去的,马上进入的快速老龄化更过不去。医疗保险问题也很多,但不再赘述。 上述这些改革都是三中全会中提出的重要任务,四中全会又提出了依法治国的180项改革。我们已经看到了改革正在推进,比如,在沈阳设立了最高法院的巡回法庭,管辖东三省,在深圳设了一个巡回法庭,管辖海南、广东、广西,全国至少还得设若干个个跨区域的巡回法庭,这是促进市场统一、公正的重大改革。巡回法庭属于中央事权,将由中央财政承担支出责任。中央财政的支出占比要提高,也是三中全会确定的。 总之,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确定下来的决定性任务,如果到2020年我们按时完成了,我认为是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而且这几年非常非常关键。由于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因素,人家有二十年时间的变动,我们可能就只有十年要做那么多的事,才能够使我们的全要素生产率上去,走出停滞的陷阱。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推进改革外,还要处理好两大难题。第一个难题就是去杠杆化,不能再积累,但是又不能经济失速。在企业方面,现在股本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应该大力发展股本性融资,比如私募基金、风险投资。资本加大了,债务率就下来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失速和规范有时候是冲突的。改革是需要规范的,比如对地方存量债务的处理,要清理也要给出路。要置换债务缓释风险,转换方式,例如转成规范的PPP方式,从而在规范中增长。 另一个难题是社会稳定与改革力度之间,改革的进度和改革力度之间也要平衡。例如,2008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过分超前的法,可能超前50年。但修改它要取得共识是很难的。2011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账户可以继承。保险是大数定律,互济原则。买了保险最后的结果是相当于同等年龄段的人,互相之间互济。说直白点,就是短寿补长寿。保险法却规定为储蓄了,而不是保险。那么长寿者怎么补呢?只好提高单位的缴费率,大多数人却认为这是对的。医疗保险应该是一辈子缴费,而在我国退休后是不缴费的,绝大多数实行基本医疗保险的国家是退休后还要缴费。美国比较特殊,是65岁开始缴医疗保险,缴到终老。在65岁之前是税收政策支持的商业保险。这些难题都是老龄化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社会稳定与改革力度之间,改革的进度和改革力度之间这两个权衡,难度比20年前大多了。我认为,我们如果不采取措施,就有可能是5%左右的增长速度,但如果采取措施真正推行很好的改革,6.5%—7%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实实在在,人民在当前和长远都受益的包容性的中高速增长。上述列举的改革措施,其实都是三中、四中全会规定的任务,有些已在推开,有的正在试点,有的处于积极准备阶段。我们要坚定地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文件规定的要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尽我们所能往前推,再难也要做到。现在正在开始研究“十三五”规划了,这些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不仅是指标,更大的是怎么落实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任务。所谓途径,就一句话,按照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真这么做就对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一个中高速的增长,而且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作者:楼继伟】
1020 次阅读|9 个评论
数学思维的必要性
pkdlxx 2015-4-27 14:28
面对着现今社会很多众说纷杂的学说,如果不是因为考试的必须性,大家对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还有待提高。数学思维值得重视的是条理性,严谨性,规范性等特点。 很多人也许记得一个故事:中学生在进行数学竞赛,问几点几分时针与分针重合;美国学生直接动手拨来找答案,中国学生则用笔算。有人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笔者看来不然,经过笔算的结果会更为精确与严谨,同时对于一些无法触及的微观问题,更需这种数学思维去解决,这才有了科学发展的基础--数学思维。 如果说结果问题的方法是“术”的话,其背后隐藏或者蕴含的数学思维则是“道”,掌握此“道”,可以灵活多变,遇事解疑,融会贯通。而此“道”的延伸,可以使得生活中更多得问题迎刃而解。
个人分类: 学习感悟|2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扬眉吐气的时代来临
热度 1 shehuiguanli 2015-3-18 23:11
中国科学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是不争事实。 今天科学网更是发表中国对“海龟”的“普惠性”政策,更说明我国政府也自认为中国难以培育出优秀人才,优秀人才一定来自“国外教育”。 这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耻辱”,再一次敲响对中国教育的警钟。 随着“解决问题思维规律”的发现,这个时代即将结束。 “解决问题思维规律 ”的发现, 是世界科学划时代的发现。将极大的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按照 “解决问题思维规律 ”,仅用3年左右的时间,即把几百年来世界教育界没有解决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思维教学方法,非常系统、科学的解决了。 教学效率提高4—6倍,这将使中国教育大大领先世界各国。 随着“解决问题思维规律 ”的发现,中国科学和中国教育扬眉吐气的时代已经来临。
5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周鼎,被调戏了!
热度 41 xqhuang 2014-12-27 14:13
周鼎,被调戏了! 在马年行将结束的时候,四川大学周鼎老师的一颗“马后炮”,让寂静的科学网终于有丝节日的气氛。 2014年流行这样一句话:“有财(钱)就是任性”,周鼎的自白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有才就是任性”。听说周鼎老师的课很受学生欢迎,还听说他曾经上过《百家讲坛》,这些应该是周老师可以任性的部分资本吧? 周老师29条的自白书,他最想自白的是最后一条:“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 今夜死去了,他早就该死了。”。小人一回,周老师,您真的相信吗? 我们都曾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似乎也被很多铁的事实证明过。可是,当你的一门好课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你相信它能改变那些为你点赞的学生的命运吗?当今中国,谁还相信一门课比一篇论文更重要?一篇网络拼凑的垃圾文章,不是轻易地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不难看出,周鼎任性过:老子不尿什么职称。让周老师不再任性的原因是四川大学新推出的“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优秀公共基础课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绿色通道试点范围。周老师亦不能免俗地要试一试,事后发现,自己被绿色通道狠狠地调戏了一把。 试想:一个矮穷丑屌丝,本来心甘情愿打一辈子光棍。某天有人告诉他一条喜讯:赵员外的美貌千金要“比才招亲”,以你的才华一定能问鼎夺爱。经过一番精心化妆和准备,屌丝走上了擂台,结果可想而知,与美女进洞房的还是那个高富帅,才有屁用!于是,自白了。 大学,需要“才”还是“财”?本没啥好争论的。教育产业化后,“财”成为大学的核心,能否敛财成为衡量是否有才的重要标准。能发SCI/SNC是有才吗?是也不是,大学热衷引进SCI/SNC“才子”的根本是它们背后的“财”,通过SCI/SNC可以换取大量经费。 周鼎老师被调戏后,还可以高调地任性一下,他最应该感谢的是CCTV。对绝大部分青椒来说,别人能玩的、你不一定能玩,有多少“有才的”到科学网任性后死去了?
个人分类: 科人网事|10307 次阅读|92 个评论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视频和图书介绍网络链接
viviantjy73 2014-11-30 02:09
视频和图书介绍:《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仔细品味。 下午从微信里知道了《盗火者》这个名字,书籍还没有看,但用了三百多分钟认真看了一遍十集的记录片,有种说不出的兴奋。如果钱学森钱老在他健在时能看到这个纪录片,也许他就不会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了。 我很庆幸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到目前所上的中学都遇到了勇于改革和创新、以人为本的教育工作者,孩子是幸福和幸运的。也许随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体制制定者的觉醒,中国再回到大师、杰出人才倍出的年代指日可待。 视频链接如下: 1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1 集: 重回人的语文 2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2 集: 呵护童年 3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3 集: 天梯 - 寒门学子的出路 4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4 集: 守望乡村 5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5 集: 大学 大学 6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6 集: 在路上 - 高校改革 7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7 集: 课堂风暴 8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8 集: 寻找马小平 - 人文教育 9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9 集:在家上学 10 、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盗火者】第 10 集:公民教育 图书点评链接如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UxOTc4Mw==mid=201788501idx=3sn=c4e210d8c3b27eaefca67bd545a490fb;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amp;key=6486219245d7bc9e52232982e106d63b18e43977549e149de9d81275976c6ca52e0b6ab214222d0f058958513b29866f;ascene=2amp;uin=MTIzMTgyNDQ4Mg%3D%3Ddevicetype=android-17version=26000038pass_ticket=SpZlzOJ%2FAA3VOuRupUSXyt4bbaEwZcGoZxVAkaDI6KFWjN6TwT3KYzkk0LunZVtV 2014年度好书回放 | 《盗火者》:践行更好的教育,想象更好的人 入围理由: 邓康延及其团队的几位编导,历时两年时间,走访了中国30多所大中小学,采访了50多位一线教师,访问了近20名教育学者。在纪录片《盗火者》拍摄之后,用文字的形式沉淀充实了这一话题。本书关注教材改革、在家上学、农村职业教育、华德福教育、课堂改革、公民教育、大学改革等社会极度关切的教育话题,并且试图让读者了解那些奋斗在教育改革第一线的民间组织和个人的理念、实践和困惑。 http://v.sznews.com/2013-09/05/cms29256article.shtml?bsh_bid=283194256 视频: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将在教师节播出 来源: 责任编辑:傅大伟 发布时间:2013-09-05 本片的制作方深圳越众影视公司对此片的缘由有以下这样的描述:   9月是一个孩子和老师们经常会记得的一段岁月,1号开学,10号教师节,他们的童年和师长友谊便是在这样一个秋天刚来的时光里,书包还塞着满当当新书的年月里,渐行渐远,留下无法忘却的回忆。   去年的9月,《盗火者》还在上海,还在安徽,还在河北,还在北京,还在路上……   那时先生刚举办完首映礼,制片人邓康延还在指着墙壁上的《先生》海报,给华侨城的学生讲述民国先生当年的往事,他情绪激昂,说民国先生远去,我们的先生在哪里,这是一个我们最需要先生的年代,却遗失了先生的教育。12、13岁的孩子们,有些已经戴了眼镜,他们好奇的目光里,有的是对那个时代的陌生,民国,好像是另一个时空的故事……   在苍茫大地,有些山,有些水,需要跋涉才能遇到,我们记录了先生,寻找回当初那段美好。但注目当下,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当下的教育已经在损害着这个民族的肝和肺,缺乏新鲜而自由的空气,我们的孩子,遭遇贫瘠和亚健康的土壤,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教育的不平等现象也在加剧……所以,有了这部记录当下教育现状的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总导演刘晓梅是一个温婉而独立的女子,她喜欢直面问题,并擅长在繁芜的故事中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直抵观众的内心。往往,故事讲完,片子也结束了。公司与她的合作,始于去年七月。当时,《先生》未竟,《盗火者》已然萌芽,层出不穷的教育乱象让我们深感忧虑。古人说,三岁看大,对一个在剧烈转型期的社会来说,也可以从最近几年的迹象,寻找到过去三十年甚至更久,我们的教育深受应试之苦,国民素养未有根本提高,我们的教育制度亟待改进。   在寻访过程中,我们得到许多热诚的教育家的帮助,杨东平,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的院长,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长期致力于教育改革,他关注农村教育师资的缺失和撤点并校带来大量农村孩子失学的残酷现实,并呼吁国家增加教育投入。杨东平撰写了两篇关于农村教育和中学课堂的调研报告,成为《盗火者》最初的蓝本。   郭初阳,杭州独立教师,致力于语文课堂的生态改良。他和他的教师朋友们发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出了大问题,在小孩子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却给他们喂了垃圾。他们坚信,教育终究会回归人性和真实,据此,他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如果一个人丧失了思考的能力,那么他和一头猪有什么区别?。郭初阳和他带领的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抄起锋利的手术刀,为我们剖析了小学语文教育的种种怪现状。他们长于善于思辨,交谈中经常迸发一些奇思妙想,这让纪录片跳脱了死板的说教,更具张力、亲和力。   摄制组走进校园,直击这个时代的教育生态--成都华德福学校、立人乡村图书馆、南京行知小学、深圳央校、北京十一学校、北大、清华、复旦、人民大学……为期九个月的拍摄,我们探访了二十多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记录下许多令人深思的故事;   朱学勤、钱理群、陈丹青、熊丙奇、周孝正、陈伟、王小妮、张鸣、周国平、陈伟……十多位教育专家和民间学者的观点碰撞,奠定了这部纪录片的话语深度。   在家上学、民间学堂,公民教育、乡村教育、网络教育,各种教育方式交织融汇,基层教师、律师、大学教授,民间机构……他们为教育发声,阐释为师之道、育人之困,以及他们经历牵绊煎熬却始终不弃的教育理想。   在寻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听到许多校长猥亵案的发生,深感教育现状的疮痍,正在持续的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人能置之度外。
个人分类: 教育|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无效的
热度 7 rbhuang5907 2014-9-15 08:45
概念的限制,就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它使一个外延较大的属概念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小的种概念。概念的限制只适用于普遍概念,不能也不必应用于单独概念。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无效的 中国的教育有一个体制,包含了很多部门,机构,政党的,政府的,社会的,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包括关于教育的各种制度。 中国的教育体制有效吗? 钱学森说无效,钱学森否定了中国的教育体制。“钱学森之问”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全社会的共识。 昨天的教学工作会议,我们的教务处副处长又一次否定了中国的教育体制,说中国培养的学生还不如印度的学生。这个否定,共识的范围较小。 自从钱学森否定了中国教育体制之后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个教育体制就是无效的了。无效的教育体制所作出的所有行为也是无效的。 肯定了全部,也就肯定了局部。否定了全部,也就否定了局部,这是公理,无需证明。 这个无效的教育体制作出的行为包括对自身的行为。 起码,道义上如此。
259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院士专家热议“中国教育的人文思考”
ajygz 2014-8-23 11:01
2010 年6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了这次会议。此前,《纲要》草案曾两度公开征求意见,由此引发全社会关于教育问题的大讨论, 此为当时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热点话题,亦是至今热度不减的话题。教育的本源问题是什么?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什么?中国教育当走一条什么样的改革发展之路?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日前举行研讨会,邀请两院院士、专家与学者阐发有关“中国教育的人文思考”。中国科协常委、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张开逊主持了这次会议。 18 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深化并发展了文艺复兴孕育的自由、理性探索精神。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由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筹建的柏林大学于1810年诞生。200年来,柏林大学因其开启一个新时代——以教学与科研为一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方面人文综合素养,被西方尊为高等教育模式而广泛照搬。然而,一些学者不无忧虑大学人文精神日渐缺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比尔·雷丁斯在其《废墟中的大学》一书中坚称:以柏林大学为模式的“后历史”现代大学已走入“黄昏时代”。或许,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们,恰恰为此提供了佐证。 全球金融海啸 哈佛等世界名校当反省 “2010年仍是金融危机中充满凶险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在向实体经济扩散”,有学者这样认为。 “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有人提出哈佛大学等名校应反省——对这次危机负有责任的华尔街金融高管们大多毕业于哈佛等名校,他们在校期间接受的专业教育,只专注如何取得更大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清华大学党委原副书记、人文学院院长胡显章在发言中引用哈佛大学下属哈佛学院原院长哈瑞·刘易斯的观点印证上述指责。 刘易斯在其专著《失去灵魂的卓越 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中,批评“哈佛的领导人听任学校办学方向偏离教育宗旨,只一味地迎合消费者需求”。刘易斯强调“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他痛指哈佛领导人在种种诱惑面前,忽视这个核心问题,一味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 东北大学教授罗玲玲从另一个方面指出“失去灵魂”的灾难。 半个世纪前,人们曾痛楚地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社会带来的空前灾难,并着手清算法西斯涂炭生灵的罪恶。此中,德国的悔痛尤为深切:这个曾以哲学理性精神和新人文主义引领柏林大学等一批大学成为世界现代大学典范的国度,恰因理性与人文精神迷失而导致其高校培养的一批专业人员沦落为纳粹帮凶。 我国教育的工具理性偏颇 ●“鸟巢”世界难题背后扭曲的价值观 “北京奥运场馆‘鸟巢’,曾被人们誉为攻克世界难题的一项卓越创新。然而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加以理性审视——我们有没有必要将此建筑构建得那般复杂,以至于花费那样多资金、耗用那样多钢材、耗费那样多精力?其实,用很少的投入亦无需占有那样多矿产资源,完全可建设得很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直言。 如何从价值理性层面思考和判断技术工程价值,在自然资源匮乏的今天,尤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马国馨说,价值体系在人才终端显现的问题,在医学、文艺、设计乃至各行各业均有反映。然而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在教育的人文思考中解决工具理性偏颇问题。 ●最糟糕的标准化是优秀人才标准化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原本多样化,而我国强调标准化。”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陈难先强调,最糟糕的标准化是优秀人才标准化,因为,标准化出不了优秀人才。 陈难先说,人才培养应有一个结构分布,而我国教育对此尚无合理框架,社会上更是将人才分为三六九等。如果不让哪个孩子上大学,简直就被认为是对他及其家庭的侮辱,由此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如今,我国评价体系将创新标准化,亦将人才与优秀人才标准化——看其发表了什么文章、哪个杂志引用了这些文章,在SCI(科学引文索引)上共计多少……最终,我们的评审委员会成了数“数”机器。 陈难先说他曾访问德国教育委员会,那里一半以上工作人员并非大学毕业,而是职业学校毕业——你能说德国不是发达国家吗? ●有违人才成长规律的“悖论” “当今,教育的全过程几乎全部是将人知识化而非社会化的过程,尤其是各个年龄段教育提前化问题凸显——小学生做中学习题,中学生研究大学课题,而大学生反过来学习怎样做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道出当今我国教育的一大“悖论”。 柯杨提出,如今,我国将学前教育首次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需特别注意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她说,一定要将道德信仰与价值观教育贯穿整个教育链条,并注重从娃娃抓起,特别是从娃娃的教师抓起。 中国科协常委、河北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在会上列举另一现象,可谓当今我国教育又一“悖论”:有些地方甚至将素质教育应试化。 王海波说,尽管孩子们对科学研究非常感兴趣,然而他们不得不屈服于应试教育。他举例说,一些地方的考前训练乃至针对中小学生的所谓素质教育,是要求其参加很多培训班,而学生们对种种问题求解的“正确”答案只能是预设的“标准”答案。这里既无独立思考亦无集体探讨,其结果是学生全面发展受到压抑。王海波曾做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外科技辅导员,学生们向他诉说“素质”提升带来的应试痛苦;家长则希望孩子参加的培训或辅导有助于高考加分,否则他们不希望孩子“分心”。 王海波认为,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理念发生扭曲,应试教育盛行,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导向“助纣为虐”。为此,他建议:淡化“重点学校”、“重点班”概念;理性制定教学评估标准;将人文精神作为德育教育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文化失根与科学理性缺失现象 “美国《科学》杂志曾于2008年7月刊发《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该报告显示,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来自我国清华、北大两校的本科生数量名列全球前两位。有调查称,他们中绝大多数表示要留在美国工作。”胡显章说,“这表明来自我国顶尖高校出国深造的留学生,当他们在美国就业并成为业务尖子后,其多数人的文化选择和服务选择,首先是美国而非祖国。” 胡显章提出,我国高校偏重工具理性倾向的重要表征为:重物化目标而轻精神因素。这是由于人文教育被职业教育屏蔽所致——偏重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忽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养成、忽视心灵教化与人格培养。他说,在中小学应试教育基础上,这种偏颇强化了科学与人文分离,使得我们的学生群体既存在中华优秀文化失根现象,又缺乏科学理性精神,从而严重地影响具有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人才的全面发展,严重地影响杰出人才脱颖而出。 胡显章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针对19世纪前半叶德国民族“热衷于实际”摒弃哲学理论而发出警示:“一个民族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他说,古典社会学理论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指出,西方的启蒙运动是工具理性的胜利。工具理性关注过程的可操作性和高效率,追求效果最大化而漠视人文关怀和精神价值。胡显章强调,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工具理性常常发挥主导作用。它一方面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空前的财富,另一方面因人文关怀和精神价值缺失而不断引发巨大危机,包括当前的金融危机与生态危机。 胡显章说,大力弘扬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这是被称为“国家理性圣殿”的大学的历史使命。 “钱学森之问”与教育本源问题 教育本源问题究竟是什么?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曾言,教育本源问题有三:其一,教育理念;其二,教育体制;其三,培养人才模式。他认为,迄今具代表性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美国的通识教育,另一个是苏联的专业化教育。他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仍为专业化教育。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尚武曾在美国执教,并在那里被评为模范教师,他对两国大学理念差别十分感慨。 钱尚武认为,大学教育理念、体制与模式,可归纳为“三自一包”:自然、自在、自由、包容。他说,大学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自由探索与发展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理应包罗万象,并非仅仅传授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钱尚武提出,大自然物象万千,人类秉赋多种多样,教育者的责任是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受教育者不同特质进而激励其在自然环境中探索,而非揠苗助长,此为自然。他说,当年他读书时,他的导师叶企孙、彭桓武等都是大师,导师博学、造诣深,故教得轻松,而学生们学得亦轻松,此为自在。关于自由,他说,国外大学比较自由,学生学习探索空间较大。譬如允许学生自由地选修许多课程,允许插班生转班等。当年清华大学借鉴这种制度,培养出不少大师与杰出人才。讲到包容问题,钱尚武认为,大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自由探索空间,这本身即是一种包容。 “我国教育当如何定位?”两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王越设问并自答:“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之根,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应定位为这种文化的主要基地。” 王越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于上世纪20年代初访问中国,他认为,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至今唯一幸存的古老的文明实体。罗素列举事实说:只有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人类5000多年文明史的风风雨雨,不仅没有消灭亦从未中断,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热追不舍的一个话题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人们将矛头直接指向教育,实际上这有失公允;而学校将培养大师的责任揽于一身,这亦难负其重。”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徐善衍说。他认为,“钱学森之问”带给人们的思考是:我们的社会为大师成长铺就了什么样的道路? 徐善衍说,目前我们的社会导向存在问题。如果将社会喻为作用于教育的能量场,那么,这个能量场引力的核心就是升学;学生就业选择亦非依其专业所长,而是考虑薪酬收入是否满意。由此,思考大师成长途径,不仅需从社会整体改革发展视角审视,还应从全民终身教育层面考虑。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 “我国高等教育仅有近百年历史,又经历多次社会变革和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其先进理念与科学制度远未牢固建立。”柯杨强调,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应有顶层系统设计,而非依靠各种各样孤立的“工程”。 柯杨说,今天,我国教育理应回归根本使命,那就是通过充分挖掘受教育者多样性潜能,有教无类使之成为文明、成熟、可自食其力且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与合格公民。 柯杨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同样需要遵循其成长规律。这些受教育者往往具有种种特质,譬如强烈的好奇心、追求真理的执著、开放的思维、探究的不凡能力等,而此中既有天然品质,亦有后天熏陶、知识传承和先人启迪,我们的教育需反思是否保护了这种天然品质,是否熏陶了科学精神,是否在科研管理上过多设立了功利性目标,是否为其潜心探究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决不能以灌输更多知识取代创新人才人格培养。 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文学院院长张大庆提出,有学者认为:人们当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审视我国教育问题,即中国人对人类的技术贡献曾领先世界1000年,近1000年来贡献较小,而再过1000年或许还会作出更多贡献。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留学生留学之后不回国现象?”张大庆认为,这对我国不会有丝毫影响。他说,有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工作10年、20年,这段时间正好是其磨炼的过程;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任其在最佳环境中成熟起来再引进国内或许更明智。 张大庆说,我们现在常急功近利,有人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便马上引进。其实,获博士学位并非就成为人才。由他主持的一项关于中美医学交流研究显示,医学人才必须在国外做过3个博士后项目,方才在其专业领域站住脚。因而完全没必要忧虑所谓人才不归问题。 张大庆强调,中华民族应以更长远的战略视角,审视并思考中国未来发展以及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科学理性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探索实践 ●从描述历史到感受历史 “有学者认为,人文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由它培植的人文精神,乃是人类自身在长期的文明历史演进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最为宝贵的财富。人文教育是人格教育的前提,唯有使受教育者更富有人性,读、写、算等诸多知识技能才具有可贵的价值。”北京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朱广簪曾考察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的教育与教学状况,在本次“中国教育的人文思考”研讨会上,她介绍了有关历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古代希腊人称人文教育为‘自由教育’,这种教育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极好人性环境。”朱广簪认为,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欧美国家基础教育的做法,或许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这些国家的中小学并无主科、副科之分,而是重在构建有效的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其基础教育的科学与社会人文课程设置上——课时多、科目多且内容难、要求高。譬如,英国历史、地理课程设置4年,而我国中学生只学两年且每周分别各上2~3节课。由于课时少、内容有限,故学生很难具备足够的历史、地理知识。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欧美一些国家鼓励学生以多学科的宽阔视野独立思考,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美国中学人文社会学科课程,除历史、地理外,还有诸如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当代社会问题研究、综合性人文研究等。美国有一所中学在世界历史试卷上给出这样一道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如果当初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3个方面分析。用假设的方式改变某一历史条件,让学生回答历史将如何改写,以此促使其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发散思维进而得出结论,这种历史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研究历史,关注现实并展望未来。 朱广簪谈及她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以课题研究为全过程跨学科教与学的一些探索与尝试。 譬如,历史课的前5分钟,由学生演讲“历史上的本周——自然科学成就”,学生们讲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科学家的故事。而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以课题形式探究科学家解决科学与技术难题的科学思想、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精神。 再如,“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课中的“中国邮政史与文化”课题,充分利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丰富的资源,由历史、美术、语文、英语、地理等5个学科联动。教师将课题细划为几个部分,其中要求中国古代邮驿组学生观察博物馆主要朝代的邮路图,探究驿站、邮运方式、邮驿路线与地理环境之间呈何关系等;同时指导学生排演历史剧再现中国邮政历史,制作竹木简封泥探究古代官函保密措施,鉴赏邮驿诗词,绘画展现古代邮政情景,考察近代海外邮递业务扩展等。 朱广簪说,从教室到博物馆,从描述历史到感受历史,这种探索实现了从单一的研究性学习发展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学科延伸与综合实验的研究性学习。 ●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链” “在全球金融海啸最为严重的2009年,我有幸考察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的职业教育,发现这3个国家有个共同点: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就业人群,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云南省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夏昌祥说。 “全球金融海啸,意大利国债增加、通货膨胀、就业率停滞,拥有十几万在校生的罗马大学亦出现了‘高智商的失业者’。该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紧急政策应对空前的困扰,其中对职业教育及其培训的投资,非但没有缩减而且不断增加。” 夏昌祥说,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数量占总量的64%,在校生占总量近50%。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上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技能等陈旧观念的影响以及轻视高职高专学生的不公正礼遇,有可能给这个群体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倘若他们带“病”上岗,又会成为一种社会隐患。关于这一点,尚未引起社会足够重视。 夏昌祥说,截至目前,昆明冶专已连续6年实现就业率超过92%,为云南省培养并输送了4万多名高技能人才,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3000多人,由此学校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夏昌祥说,昆明冶专注重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链”,从8个方面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夯实一个基础:优化环境;贯穿一条主线:产学结合;突出一个重点:强化师资;围绕一个中心:规范教学;注重一个根本:内涵教育;落实一个导向:促进就业;实现一个目标:特色办学;实践一个宗旨:服务社会。该校还坚持将“育人为本”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实施“校长心系学生计划”,譬如“开学寄语”、“培训感言”、“表彰祝词”、“直接解惑”,以及在毕业典礼上“临别赠言”。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仅仅传承知识、培养专门人才,这是工业经济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特征。即使是在工业经济时代,许多有识之士即已开始呼吁摆脱知识传承式教育和以专门训练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模式。爱因斯坦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他认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年轻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思贝尔斯强调: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胡显章说。 历史上,清华大学曾为国家培养众多杰出人才,近些年培养杰出人才势头减缓。针对这个问题,学校着力做好包括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建设,并通盘规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在整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文化整合,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多年来,学校反复强调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责任,就业引导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并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开始进行价值观与择业观教育与引导,力争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像大师那样思考” “迄今人类思想史上有4个时代,在历经神的时代、先知的时代和英雄的时代之后,如今已进入共同探索的时代。”中国科协常委、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张开逊认为,这样一个时代需要大师,而在全社会倡导“像大师那样思考”更重要。 张开逊说,大师有3个最明显的特征:第一,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执著追寻本源问题答案,而他们的创造性源于深刻的思索;第二,对人类活动作“云中观”,探索并发现不同领域乃至相距甚远事物间的高度关联;第三,真诚地关爱人类,研究人类社会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开逊说,教育的责任是培育人们具有大师那样的思维能力。我们的教育若以大师的标准塑造人,大师就会在充满生机的人类活动中自然涌现。 1999 年6月27日 至7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20世纪第二次世界科学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21世纪的科学——新的承诺”。作为中国科学家代表团成员,张开逊出席了这次会议。他回忆说:这次大会并非通报、交流科学技术最新进展,而是呼吁全世界科学家和决策者思考在21世纪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张开逊说:“这次大会有关人类处境与未来的许多话题令人震撼。学者们忧虑,一日千里的科技发展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人们忽视了一个问题:这种繁荣究竟能维持多久?如果没有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技术,在不太长的时间之后,人类就有可能面临新贫困;许多学科各自形成孤立的价值观,偏离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譬如,研究汽车的专家不遗余力追求速度与舒适,然而很少思考人类到底需要多高的速度、什么程度的舒适,更少去思考为了这种速度与舒适,人类需付出多大代价。这可能是人类自身的另一种灾难。” 张开逊说,当今社会十分缺乏有关人类未来的科学理性与人文设计,只有蕴含人文情怀与哲学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关爱人类、理解未来的人。 张开逊认为,当今,我国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已走向两个极端:大学过细的专业学科分类淡化了人文,而小学漠视了科学,高中则强行拆分文理,使学生知识残缺。 “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思考或质疑小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张开逊指出,语文训练表达与交流能力,数学训练逻辑思维与计算能力,它们固然重要,然而仅仅是工具;人类知识的本体,应是关于物质与价值的知识,是科学与人生观。他说,小学决不能让科学缺位,应由科学、语文、数学三者共同支撑人生的知识大厦,科学应成为小学的主课,小学升初中一定要考科学。 张开逊提出,高中是人们获取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文理分科强行制造学生知识残缺——选择文科的学生将失去重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终身缺乏对真实物质世界的理解;选择理科的学生会失去文、史、哲的熏陶,缺乏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其未来人生将因缺乏人文滋养而变得苍白。 媒体的责任观价值观表达观 科学时报社社长、总编辑刘洪海在“中国教育的人文思考”研讨会上,就媒体的责任观、价值观和表达观发表见解。 在阐述媒体的责任观时,刘洪海表示,通过媒体传播,将学界关于“中国教育的人文思考”变成全社会的思考,这是媒体特别是科学媒体的光荣责任。 关于媒体的价值观,刘洪海强调,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童真世界原本充满幻想,孩子们应自由、自在、自然成长,然而我们的教育使他们从学龄前起就不自由、不自在、不自然。由此,媒体特别需要传播理性与人文价值观,譬如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一个享受生活的自由人。 谈到媒体的表达观,刘洪海说,媒体的有些表达为何受众不赞成?虽然话题没错,然而有的记者采写的是没有新闻的“新闻”;道理不错,然而动辄套话,人们不爱听。现在媒体整体都需审视表达观及其文风问题。 《科学时报》 (2010-6-29 A3 专题) 原文链接: http://ppa.xjtu.edu.cn/newshow.asp?id=5801
个人分类: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1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创]中国教育百年大计---普及传统文化和科学
热度 1 immunology 2014-6-30 21:15
中国教育百年大计 (1)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对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普及教育。 (2)强调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在各年龄人群大力进行科普教育。
个人分类: 师者|242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但愿教育真循市场逻辑(转载)
热度 1 selfsaving 2014-6-28 14:01
本文转至袁岳新浪博客对教育的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读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王朝文教授的《市场逻辑“重伤”中国教育》一文,还不论把升学率与就业率这样不同性质的指标混为一谈的逻辑混乱,光是把目前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管理体制公司化、管理模式标准化、管理主体官僚化、教育资源租金化、教育思想功利化等”问题通通归咎于“市场逻辑的产物”,就觉得真是有意思的奇谈怪论。市场逻辑的本质是供需平衡,如果教育是一种服务那么它就要寻找自己的服务对象,构建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教育服务模式。 我们今天教育的真正问题是无论针对长远的需要还是针对中短期的需要,都没有真正建立供需对应的模式:其一如果站在学术研究需要的角度而论,我们需要建立的是基础扎实、培养学生对于专业领域有自己特别兴趣的教育模式,而我们使用的专业调配、轻慢基础学科与通识学科、大肆扩招研究生、以成绩考分取代研究兴趣录取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做法,导致我们今天硕士博士学位漫天飞的情况下,有真正学术兴趣与能力的学生凤毛麟角,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与供应机制不能满足真正的学术研究的需要;其二站在职业人才需要的角度,今天大量的大学不以进行职业技能教育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来还有点职业人才培育能力的专科学校也因为待遇的原因而一味地去追求成为职业技能成份极其薄弱的专升本,最后的结果是大量的大学生甚至二本三本的大学生都沦为没有对接的社会需要的“笨科生”,尽管现在开始强调应用性教学,但是因为强调高校正规师资要出自院校毕业的高学位生(连自己都没有职业技能如何能去教出职业技能?),因此所声称的时髦专业(比如电子商务、服务设计、金融投资)的师资徒有其课名而根本无法胜任专业教学,无论教学大纲的要求还是纸上谈兵的老师讲课都远离实际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其三当大学在行政化的管制思路下长期封闭化,越来越多的老师考试以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来掩盖自己的不懂社会,以小圈子里的学术八股来掩盖自己对于社会新生事物的不学无术,而当新一代不通社会的年轻学生成为下一代学生的辅导员与老师的时候,校园的社会隔离现象就更加严重。这样的结果,我们就看到一个民工供不应求社会中的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反常现象,因为大学不仅没有遵循供需对应的最基本的市场逻辑,而是形成了一整套以行政化教育管理者与非社会化师资构成的特殊利益集团共同主导的非市场逻辑甚至反市场逻辑。 著名如哈佛、斯坦佛大学的世界性研究型大学,他们的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设计学院、牙医学院都还以他们的职业技能教育作为自己的标榜;著名如 瑞士 的洛桑、格里昂、雷诺士这样的顶级酒店管理学院更是花那么多的时间让学生把四年学习时间的差不多一半多用在实操地学习烹调、理货、前台、站店与场面管理;而像米兰工业大学、 荷兰 格罗宁根汉斯大学、纽约斯蒂文斯理工这样的应用型大学更是做到了“师资社会化、教师车间化、作业项目化”。我在哈佛读肯尼迪学院的时候,提出“软实力”的约瑟夫奈教授在回答我关于哈佛高学费的问题的时候理直气壮地说因为你可以因此而在走向社会的时候获得高收益,就像著名的全球教育集团劳瑞德负责酒店管理学院的总裁回答我关于格里昂学生的高学费的时候回答的那样,平均6万欧元年薪的起始点才是他们大学真正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我们那么多大学与教授鄙薄职业技能教育,尤其那么多在教授管理、谈判、商务、互联网、设计等应用技能的教授都称自己之所以只能照本宣科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我实在不知道他们自己有何等人文素质去冒用人文,这哪里配得上用“市场逻辑”这四个字?又有谁能去直面学生的择业迷茫与学生家长投入产出不平衡下的心理失衡?如果真的是强势的市场逻辑主导,那么我们的校长与老师作为供应者就应该去面对与回应服务对象的责难,而不是以体制为名一推了之,市场逻辑是无可推诿的! 今天中国超过700万的大学生迎接毕业生,接近3000万的在校大学生中,真正把自己人生规划为做学术经院研究的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合谋为学生定制一张光线亮丽的通往社会的门票”,但这样的门票不只要光线亮丽而且要有真才实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靠现在的学校、老师与学生自己而不结合社会资源尤其是企业资源根本办不到。现在这样的封闭式的行政管制式教育模式已经让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大学的无能了,用“基础性、公共性、公益性”来为无能做掩盖的时代应该结束了,而王教授极力反对的把“教学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放在投入产出的坐标系中进行评判(不讲投入产出你让那么多工薪阶层的父母为子女做的教育投入何以平衡?),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基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尽可能拉近与经济活动的距离(拉得还不够近,但现在普遍的用好听的专业名包装差劲课程的做法简直就是欺骗);受教育者也基于预期收益最大化”去选择,不仅不应该去除,恰恰应该得到更大的强调,而在这样的强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弱化行政逻辑而要加强市场逻辑,比如让更多的资深社会人才尤其是企业操作人才担当教学力量,让更多的实操训练进入课程编排,让学生有更多实习机会与管理提升实习质量,教学评估专业第三方化而非官样文章化。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希望公立大学要率先弱化行政逻辑而强化市场逻辑,加强自己广泛回应市场需要的能力;私立捐赠的公益型大学更要获得更大的特色办学确立自己的细分人才市场优势的空间;而私立营利大学则在敏感人才需求变化、最大化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遵章纳税。结论只有一个,中国人才市场之大,让真正的学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领导人才供不应求,在这里市场逻辑才是硬道理,它不可能“重伤”教育,但可能为吸金而不产金的教育模式所重伤。
个人分类: 求学路|115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Overfitting
热度 66 dwchen 2014-6-22 16:27
最近北京在召开ICML大会,即机器学习国际大会,是该领域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大会。据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ordan教授也要亲自来做大会报告。Jordan 是该领域的顶级大牛,是美国的三院院士(科学院、工程院和艺术科学院),尤其培养的弟子遍布世界名校,也都各有建树。我在2009年访问伯克利的时候,每周几乎都参加Jordan 组织的Machine Learning Tea的茶会。我的学术水平提高不多,世界各地的茶和茶点倒是品尝了不少。机器学习的一些概念、方法和技术,在Jordan 教授及其学生的闲聊和争论中,不知不觉地偷学了一些。至于ICML大会的具体细节就不多做广告了,有兴趣可以去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亲身体验。 机器学习现在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内容甚多。其核心思想之一,是通过大量训练数据学习出一个模型;有了新的输入,通过训练的模型获得新的输出。以前的研究,要求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误差越小越好,即训练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优化模型及其参数。 但是,最近这些年的研究发现,不是训练误差越小越好,而是要适可而止。如果训练误差太小,将会导致模型出现overfitting(过度拟合)现象,使得模型在面对新的输入(训练集中没有的输入)情况下,输出误差很大。由此,发展出了很多的相关技术和方法,比如正则化、模型选择、Lasso 等,有关技术细节,本文不做深入探讨。在机器学习领域,目前已经是一个理论基石:Overfitting将导致generilization(泛化)能力下降。泛化能力就是就是在新的数据出现的情况下,模型获得正确输出的能力,类似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今天不停呼唤的创新能力。 Overfitting现象正如中国中小学教育广泛存在的题海现象,通过大量反复的讲解、习题和模拟训练,使得学生获得这些题目(很类似的题目)的解题能力,得分越来越高,类似于训练误差趋于0。有的学生,尤其是高考状元,通过大量反复训练,甚至可以达到,对于试卷上的所有试题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凭经验、记忆就可以快速自动求解,而不需要再花费时间去思考。显然,我国教育广泛存在overfitting,导致了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泛化能力)明显下降。 机器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不能过度训练、不能过度教育,不能追求误差最小 (考分最高), 只有泛化能力(创新能力)最为重要。希望我们广大的家长朋友,不能再让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过犹不及!辅导班上得越多,考分越高,表面上看获益了,其实是Overfitting, 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创新能力。
个人分类: 教育|27731 次阅读|144 个评论
读饶毅教授的文章:保持科学的好奇心(2012-09-05 )
xuxfyuwp 2014-6-18 14:47
《环球科学》杂志第九期“编者的话”题目为“中国难题与美国难题”,内容是关于中国和美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配合这一题目,还发表了几篇相关的封面文章,包括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帕特· 温格特(Pat Wingert)撰写的文章“美国科学教育之痛”和中国生命科学饶毅教授写的文章“保持科学的好奇心”。 帕特· 温格特的篇文章主要谈了美国在基础教育上投入偏低,缺少对教师的吸引力,只好让几乎从未受过科学训练的教师执掌教鞭,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认为如此教出的学生很可能在科学素养上存在“天生缺陷”,长此以往,会动摇美国的人才根基。 饶毅教授谈的是中国教育在开发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这或许是更致命的。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中国尖端人才的匮乏问题,一方面中国的中小学生似乎是世界第一,经常在各种世界科技大赛和能力测试中获得第一名;另一方面,在前沿科技层面则缺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这一状况,造成中国科学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就生命科学而言,中国相对水平低于美国1910年的水平,那一年,摩尔根发表了对果蝇白眼突变分析的论文,遗传学的重要部分在美国被奠定,我们迄今没有这样的成果。瑞士这样的小国有21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日本也有20位,中国还是零。 回想一下大气科学界的情况,也有些类似,与上个世纪前半段的世界气象基础科学水平相比,很难说有中国的气象学家做出了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开创性工作,以欧洲的挪威学派和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气象学家通过对锋面气旋、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数值预报模式原理等基础工作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大气科学的基础。 饶毅教授接着谈到,中美小学生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2008年,他曾到北大附小讲了一堂课,五年级的孩子很开心很活跃,问了许多问题:人为什么要有两个眼睛?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老虎厉害不厉害?老虎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婴儿看不见听不到怎么吃得到奶?还争论了单养的动物长大后打架多还是群养的长大后打架多等问题。他们都很会动脑子,大大方方,无拘无束。我们的教育应该避免把知识枯燥、刻板化,不要让学生成为低头背书的人,多发挥他们的天性,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让科学的种子不断成长。 饶毅教授认为亚洲各国中小学生普遍考试分数高于美国学生的历史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总体科技素质却无法领先,部分原因是只顾了学知识,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培养。而这一问题经过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都不会明显暴露出来,评价体系全都是分数,直到研究生阶段才会反映出来。特别是到国外去读研究生,独立开创能力则明显不足。 我们常探讨中国的高考制度,认为这一指挥棒的负面作用之一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只能以分数为导向。而按饶毅教授的看法,中国学生创造力的减弱从小学教育就开始出现了,十几年漫长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渐渐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只有那些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毕业之后才应该继续选择科研道路,这也是饶毅教授在文章中阐述的一个观点。不少学生将步骤变成了目的,上重点学校、出国就算达到了目的,以至于不知自己未来要干什么好。应该设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体验,使他们自己判断是不是喜欢科学,要不要做科学,做什么科学。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要教经典的实验,而不是结论。让学生知道科学不仅仅是一个结论,还有思想过程。科学的吸引力在于未知性,而不是给学生一个答案。真正的科学研究,多数是失败的,所以实验不能全是基础性的,还要有探索性、不确定、对智力有挑战的。 缺少对经典实验的重复和理解,不注重科学思想的原始产生过程,不宽容失败,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在中国的学校里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或许从思维方式上对学生的影响更长远。饶毅通过对中西方教育的对比,或许体会更深一些。 培养创造性人才要注意发现特色,靠总分选拔人就很难将有偏科的人才选拔出,还有些人很有勇气,组织能力强,靠分数也是体现不出的。没有一个人是样样杰出的,杰出都是表现在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 要注意保护争议,越超前的工作争议会越大。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希望少有争议,而争议越小进步就越小,争议是进步必然要伴随的一件事情。科学上一定要允许、支持争议,但一定以坚持理性作为保证,否则就会把事做错、做歪、做错。 显而易见,当流行的、公认的、权威的理论或认识受到挑战时,又如何不引起争论呢?若争论总是受到压制,我们就只能选择因循守旧了。教授指出的这一问题在现实中不难发现,但若想解决则会面临较大挑战。 饶毅教授最后谈到,我不要求学生刻苦,如果他们有兴趣,他们会追随自己的兴趣。如果没有,要求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意义。 我不完全认同教授这一观点,若学生能对某一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当然是最理想的,但理想的事往往与现实存在差距,多数学生很难在初始时就能凭兴趣对研究方向做出准确的选择。作为一个好的导师,应把引导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并激发出兴趣作为自己的责任,若经过努力做不到,则另当别论。 这是一篇谈培养创造性科技人才的文章,但其中的道理应不仅限于科学界,各类人才的成长,不论从事什么工作,评价体系、探索过程、创造力、兴趣、特色、保护争议、理性都是应该普遍关注的问题,否则,人无法健康发展,社会也就失去活力。
个人分类: 文章|2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歪解2014高考作文
热度 37 xqhuang 2014-6-10 16:03
中国科学、中国教育,两颗被强煎的蛋蛋 【安徽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科学家】科学创新谁说了算?SCI?SNC?院士?千人?CCTV?。。。 【广东卷】胶片与数码时代 【科学家】纸质时代,论文很少,却记录下科学史的几个精彩瞬间。电子时代,论文很多,但精彩不再。 【 湖北卷】山顶的风景 【科学家】满足于山脚下的SCI、山腰的SNC,永远也无法欣赏到山顶诺贝尔的美景。 【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 【科学家】你有选择穿越沙漠、破解难题的自由,人家有不给你经费的自由。 【四川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科学家】弄个院士吧,这世界才属于你。 【北京卷】老规矩 【科学家】想在中国学术界混,要懂京城的老规矩,否则别说院士、千人不让你当,国基都不给。 【江苏卷】什么是不朽 【科学家】名与利,才是科学家不朽的追求。 【新课标I】两人过独木桥 【科学家】所谓学术合作,如同两人过独木桥,拥抱转身分钱,皆大欢喜。 【山东卷】开窗看问题 【科学家】中国学术界,开窗看别人问题,关窗唱自己赞歌。 【湖南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 【科学家】钱在哪里祖国就在哪。 【福建卷】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 【科学家】用假大空的SCI换取满仓的金谷,对国家是悬崖,对个人是桥梁。 【辽宁卷】科技改变生活? 【科学家】科技正在加速人类的灭亡。 【广西卷】老王生病 【科学家】老王SCI论文不够,教授又没评上,生病了! 【重庆卷】租房 【科学家】拿不到经费、交不起房租,实验室要关门了。 【浙江卷】门与路 【科学家】没有门路就没有出路,做生意是这样,做科研也一样。 【新课标II】 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科学家】重奖跟风,让中国科学家失去原始创新能力。 【江西卷】课内外学习探究 【科学家】课内被忽悠、课外学忽悠。 【天津卷】假如有一款芯片 【科学家】假如有一款芯片,一定打磨处理后,重新打上Made in China!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4906 次阅读|60 个评论
[转载]江濡山:中国教育为何如此惨败(下)
lbjman 2014-5-29 21:36
中国教育为何如此惨败(下) 江濡山 【导言: 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是多么的清纯可爱,可是 把他送上扭曲畸形的教育“流水线”,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加工”后,竟然是“次品”,而且还看不出次在哪里,这是莫大的悲哀呀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中的教育投入和教育发展,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与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诉求,却有着极大的差距。那么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及根本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接上期) 第四、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亟待创新,应当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 节奏 同步同拍。 不少人一直纳闷: 为 什么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出了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是今天的教育家在哪里?思想家在哪里?难道中国人的文明基因在退化? 大家每天打开中国的各类主流媒体,看到的是哪些人物的面孔和声音呢?主要是三类人 :各级领导东奔西走看看说说、指指画画,各类土豪及附庸炫耀作法、造势唬人,各种明星作秀显摆、轮番炒作;其次才是 拿老百姓的事儿 填填 牙缝儿、 卖卖 关子 。教育家的声音在哪里?思想家的声音在哪里?民众的声音在哪里?在微博里,在微信里,在博客里,在田野里和巷子里 。所以,绝 大 多数官方及半官方公开媒体,发出的最强音主要来自权势人物、财富人物、明星人物 。综合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教育上已经“惨败”给了西方,若长此下去,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会像我们一样,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子孙后代“自愧不如”。 教育上的败北,输的可是几代人呀!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失败 得如此惨重? 根源 就 在于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已经扭曲和腐朽! 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是多么的清纯可爱,可是 把他送上中国教育这条“流水线”,相当比例的人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加工”后,竟然是“次品”,而且还看不出次在哪里,这是莫大的悲哀呀! 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是, 是 不应该 把 有些成年人参与的某些政治游戏 的思想和使命,强加到 了 学生身上 。 毕竟天真无邪的 儿童 、意气风发的青少年,在步入社会前,他们的思想是一张白纸, 这是他们 思想的贞操 ,他们将来为个人前途事业、为 人类文明的进步,为 国家发展复兴,会适时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判断 。任何权势集团 和政府, 只能 把自己的思想理念及价值判断施加给自己的组织和 成员 ,而应放过学生, 没有必要给一张洁净的白纸上去肆意涂鸦--- 一但当他们长大后明白事理后,是该感谢你呢还是怨恨 教育理念的核心问题是, 忽视人性和自然法则, 在一定程度上 采取的 是 非人性的高压 灌输 教育和非伦理、非科学的大学“ 放羊式 ”教育 。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品性,需要在强化体质、认知自我、道德规范、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形式灵活的教育, 使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发育的成熟,其心智也越来越健康成长。 而进入中学后,学生应当逐渐形成这样一种没有任何政治及借机偏见的思想意识: 为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要有一种敢于担当的 、责任感和 使命感 。 可 是,中国的多数学生从中学就开始崇尚权力和玩权谋游戏,家庭和学校无不充满这种畸形的文化氛围。 一直 以来 ,国家执政高层 总是强调: 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要培养掘墓人,可是建国六十多年来,到底培养的“ 掘墓 ” 人多,还是 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多 呢? 难道各级 权力岗位干着 各类腐败勾当、大 挖国家利益 墙角者,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培养出来的?冷静想想, 难道这跟教育的失败没有关系吗? 不少领导干部总是 说要培养又红又专的 革命事业 接班人,那为什么 他们 还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去深造 , 并设法安排到欧美投行机构去就业, 难道你不想让自己孩子成为接班人? 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则是, 腐朽僵化、不适时宜的内容太多,而创新的、道德的 、体育的 和现代人文的东西太少。 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给学生脑壳里灌输了太多残次的、甚至垃圾的知识,大大浪费了学生大脑的 “ 内存 ” 。而导致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僵化的体制对创新知识有很大的抵制作用;二是老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存在着极大的缺陷。 第五、不少高等教育是在大规模误人子弟。 近两年来,我先后都神户、东京、香港、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考察 完一些 大学及中学教育后,有这样一个切身感悟: 一个优秀的学校,无论从 教育理念 还是校园都没有围墙,与现实社会是相通相融的,是面向 市场 、 面向 全社会开放的;而中国多数大学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封闭管理和运行,而最最误人子弟的是师资力量的“弱 化 内循环” 。 怎么来理解这一现象呢? 在 我接触到的 当今 许多 国际知名大学,总有现实社会各个领域里的优秀人士,会流进大学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而且主要是实战策略及优秀案例的教学;他们不仅有来自政界退下来的名流,也有大型财团的管理层;他们可能没有博士学位、没有很好的外国语言水准,但是,他们知道传授给学生怎样的知识。比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院系,都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实践经验很丰富的教授和讲师;而且这些实战型人士进入大学后,会给那些搞纯理性的、数理性的教授,提供良好的富有创意的思想和理念。 而中国的绝大多数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院派权威教授及弟子们”的封闭循环:不同门派、不同山头的教授们,把好的晋升、 海外 留学 等 机会,都给 了 自己的弟子,弟子的弟子一直占据着高校的优势地盘和好的饭碗,他们不去 、 也不敢去面对市场和社会,只能缩守在学校内 。因此,很多教授及其弟子不敢面对现实社会的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见底,只是照本宣科而已。 我们能够看到的情景是这样的: 没有体验过一天企业管理的人在讲授现代企业管理 教程 ;没有当过一天记者编辑的人在讲授新闻采编;没有一天体制内公务员经历的人在讲授行政管理;没有当过一天律师、法官的人在讲授司法体制改革,没有丝毫财政金融工作体验的讲授财税改革,等等。 正因为如此,导致大学培养出的好学生都是 一代代 “呆子”学生 ,并留校作为嫡系弟子培养,而不好的学生都是进入社会,重新在实践中开始自己的学习、奋斗经历。 总之一句话, 没有尝过大枣的人在告诉你大枣是什么味道 。 第六、教育资源配置严重扭曲、极为不公 。 大家都知道, 中国 现行教育体制及办学模式,导致教育的资本投入、师资力量、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在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差异很大, “教育资源分享不公”已经衍生为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 我到西部一些地方考察时发现,全县几十万人中,稍有钱的家庭,都送孩子到县城上学,而且在县城买房或租房,而贫穷的孩子只能守候在条件越来越差的乡村学校; 更 有钱有地位的家庭,则送孩子到省城去上学。这是因为教育资源倒挂现象很严重,越是偏远地区、越是乡村,教育资源配置就越差, 即便是在一个中心城市里的公立学校中,优势教育资源也往往配置在少数学校,地方领导干部及有钱人,基本占据了这些学校 。教育资源配置严重扭曲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公办教育系统,因为各地经济条件及文化底蕴不同而差异较大;二是公立主导的教育体制,导致民办学校缺乏政府及社会支持,特别是 民办学校 师资匮乏且不稳定; 三是好的越好、坏的越坏的不良循环,导致优秀师资扎推在好学校 。虽然进几年来,中央政府及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但是,由于传统的办学思想及僵化的教育体制并未被打破,导致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严重滞后。 很多人士欣慰地看到,中共十八 届三中全会, 就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颇有力度的改革方针,但是却看不到有 力度的 具体落实举措。现在,从城市到乡村、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越来越多的家庭,对于子女在教育起跑线上的不平等,越来越愤慨不满。 那么,中国教育改革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在目前局势下,如何运筹面向未来的振兴国家教育 的 战略及改革举措呢? 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未必成熟的个人意见。 1、中国的教育改革首先要从弱化教育部 资源配置 功能和大大削弱教育部及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权力开始。 政府的教育部门不应该过渡把控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师资人事管理权力,其核心职能定位只能是: 依法依规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 组织 服务,并依照相关法律督导全社会教育工作。 所有公立大学、中学和小学,均实施理事会制度,校长由理事会聘任。理事会由教师代表、政府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法律界代表、教育专家等组成。 2、划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社会及市场界限,并实施不同形式的政府财政支持政策 。在中国现阶段教育如此落后的情况下,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潜力,在基础设施、经费补贴、教学创新与研究等方面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 3、取消所有学校的行政级别和校长任命机制,实行面向社会的、独立自主的聘任机制,拒绝任何形式的权力干预教育事业的现象 。 使人性化、文明化、自然化的教育及教学管理工作,成为中国社会教育事业开速发展的常态机制。 4、给予全国人大、地方人大,实质性监督各地教育工作的实质性权利,以确保教育工作合法、民主、有序的发展。 5、创新并透明化管理各级财政教育经费的预算及支出,使全社会各阶层人士能够看到花费在教育事业上的每一分钱都是有效的,从而彻底清除形形色色的教育腐败现象。 6、尽快制定真正切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符合千万家庭真切诉求的 、具有全球化视野的 “大国教育发展战略”。 此举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在政府组织下,由社会各阶层人士民主参与。 原文链接: http://jiangrushan.blog.sohu.com/303368440.html
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材为什么要教学大量不实用的解决方法
热度 14 shehuiguanli 2014-5-29 21:22
随着世界第一个知识教学方法和第一个思维教学方法的发明,我希望利用这一方法找到一些实用的例题和习题,使中国教育更接近生活实际。 可是我发现,可能无法做到,因为,中国的教材的例题和习题都是经过专门设计的,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遇到。 如,解三角形中大量求角的问题,告诉3条边,求某个角。教材采用方法是“余弦定理”,而实际中呢?人们根本不会去求一个角(要求也是科学家的事),即使要求,人们也可以采用最简单办法“量角器”,而不是计算。 如,求二面角、求数列的和、证明两条直线平行、三线共点、求两点之间的距离等等,都是同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要求,即使要求,一是可以直接问更专业的人士(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二是可以测量,而不是计算,如二面角、距离、三线共点测量即可,两条直线平行也仅仅需要测量即可,没有需要计算的内容,而真正遇到数列求和问题,请教专业人士、电脑都非常方便。 因此,发现我国学生学习了大量不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这些方法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这是我国学生负担沉重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是我国教育将大量简单问题复杂化,教会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大量复杂(新奇、好玩哈,大概也可以炫耀)的解决方法。 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解决即可,方法越简单,越好。 记得有一则故事: 3个学生测量楼高,中国学生一定要等到天气晴朗有投影,测量投影、测量仰角,然后计算;英国学生采用绳子测量,美国学生采用找设计员要数据。 显然中国学生的方法最复杂,也是最不可取的一个方法,而这正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真实写照。 我们为什么要把对“科学家”的要求,强加给我们中小学生呢? 中国教育,赶快改吧,不要迟疑了。 方法已经发现,问题已经找到,还等什么呢?
1636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江濡山:中国教育为何如此惨败(上)
热度 1 lbjman 2014-5-28 08:01
中国教育为何如此惨败(上) 江濡山 【导言:今年初参加 哈佛大学一个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 交流 研讨会时, 谈了一些个人看法。由于 发言 时情绪稍显激动,所以言辞有些过烈 , 不妥之处,希望读者海涵、批评。--根据录音整理。 】 大家好! 在陈述我的观点之前,我先提个倡议或者说建议: 中国中央政府应当 发文 出个规定并让全国人民监督:正处 级 以上干部的子女一律不得出国留学!理由是:既然你们权势阶层觉得中国教育糟透了,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发达国家 接受高品质教育 , 而 把普通干部群众的孩子窝在国内,良心何在?( 此处删除原文34字 ), 如果所有中高级干部的孩子都留在国内,他们就会真心想办法、下决心推动教育改革 。 言归正传。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水平跟欧美发达国家比,至少落后 一百多年 ,也就是说 一百多年 前欧美的综合教育水准,都比中国现在 好 许多 。不少教育专家研究发现,民国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教育差距只有几十年,而现在中西方教育差距超过一百年,差距为何这么大呢?难道我们不觉得脸发烧吗? 这种差距不仅仅是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和教育投入的问题,不是差在硬件,而是差在软件---教育本身就是一项软实力的积蓄 。大致来讲,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差在教育思想及教学理念、教育体系及教育体制、师资综合素质及教学管理、教育环境及教学内容结构,等等。很多教育家对这个问题都有很多深入的阐述,我 在此谨以一位普通学者、或者说以一位普通家长的身份,谈几点 个人的看法 。 第一、中国教育使学生对人类文明、人类历史、社会规律及思想工具缺乏最起码的认知 ,弱化了学生思维和是非辨识能力。 这个责任不在学校、不在家长, 甚至不完全 在教育部,而在于执政党及政府,对待教育的态度、目的及思维方式上 已经 严重落后,在有些方面是 甚至是 严重倒退。我去年跟来哈佛访学的一个教育部的官员谈及教育改革问题时,我告诉他:中国教育改革首先要 “ 正本清源 ”, 所谓正本清源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逐渐对人类文明进步、人类历史发展、人类社会演进及人类思想进化,有系统的认知,这叫做在历史长河中先找到自我位置 。可是那位教育部的官员学者一副不屑的口气对我说:中国国情你不懂,中国教育你外行,你明白中国教育的宗旨是什么吗、中国教育是为谁服务的吗?我当时就有些恼, 反问他: 那你告诉我,你孩子接受教育是为谁服务的, 你们部长及司局长的 子女出国留学是为谁服务 ,你们教育部的处级以上干部是子女,接受教育是为谁服务的 。其实,我不是跟他抬杠,而是想让他回到教育部后,能够散发些正能量。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 “ 人之初、性本善 ” , 其实 这是极大的谬误。西方的观念是:人类生性本 “ 恶 ” ,恶源于 “与生俱来的自私” , 正因为“人性本恶”,才需要系统性的文明教育、公正严厉的法律约束和“救赎灵魂”的宗教信仰。 所以整个西方教育的逻辑就是,从孩子进入学校开始,就有学校与家长共同开始 “救赎孩子灵魂、培养孩子 良好而文明的生活及生存发展习惯。 就是说,当一个人从步入学校开始,就要循序渐进地使其对人类文 明、人类历史、社会规律有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教育孩子如何掌握思想工具。何谓思想工具? 思想工具就是思维逻辑 、 哲学知识、思维逻辑,科学定理、宗教与政治理念、民主与法治价值准则。 正是这些方面的思想及思维能量的集聚,使一个人逐渐变得内心强大和具有社会责任心、历史责任感,使其日后在各自领域为社会做出极大的贡献。 第二、中国的教育体系及教育体制已经严重扭曲和变形,而且这种畸变“非一日之功”。 每每谈及中国教育体制,总令人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无奈”! 坦率地说,中国经济越是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力度越大,中国无数为人父母者心里越难受, 而且这种难受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因为从给孩子选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孩子大学毕业, 无数家长总是为孩子的教育成长而揪心操劳,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畸形的教育体制糟践了、被堕落的教育风潮搁浅了,而 多数 家长又无能为力,只能茫然叹息。近几年,很多家长跟我谈起孩子上学时,总是满腹牢骚和埋怨、甚至怨恨。 当然,现在一线大城市已经出现少数注重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但数量极少且很有限度。 当然,我们的教育官员可以用很多数字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觉得他们所谓的巨大成就无非是教育投入增加了多少,甚至说政府教育投资占当年GDP的份额已经超过4%,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或者说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防止了很多失学儿童;或者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有了多么了不起的增长。其实, 这些方面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粗放的投入和官僚的作风积累起来的“泡沫”。作为每个学生的家长和全社会真正关心的不是这些,而是:孩子们从入学到步入社会,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思维方式如何,其成就个人事业和报效国家的实际能力到底有多强? 我们应该静心想想:国家巨大的教育投入有多少是有效的没有腐败的投入?当下的教育综合水准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形象及姿态是否相符?虽说国际开始积极倡导素质教育,但现行僵化的教育体制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克星。我觉得, 中国整个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已经被腐朽败坏的社会风气“风化”了,整个教育体制已经被权力主导的官僚体制禁锢了。看看中小学生被僵硬的数字、呆板的文字铸成的书山压成什么样子了,中小学生老师为了升名利和学率“残酷”到什么程度了;而大学的学生休闲无聊到什么程度了,大学的专家教授们做项目捞外快疯狂到生命程度了 。 我这两年在波士顿、洛杉矶、纽约、东京、香港等地接触了很多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有不少学生是国内一些最著名大学排除深造的博士生,总体感觉不食人间烟火的“呆子”学生的确不少。有位读硕士的女生,竟然让他妈妈陪读了近两年,给她做饭洗衣服。不少来美国的留学生, 竟然把中国“好”学生的特点原封不动地带到了美国:不了解社会、不懂得人情礼仪、不善于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缺乏最基本人类学、历史文化、社会学等基本修养。 正因为如此,这些学生与欧美学生缺乏思想交融的基础,由此导致很难融入欧美主流社会。有人认为这是民族文化的差异,我说:瞎扯!最根本的差异是中国学生的知识结构明显残缺且知识积累量明显不足、人生价值观要么空白要么扭曲。因此, 这些留学的孩子中,最终只有极少数融入发达国家的社会环境中而不断成长,多数人只是镀了一层金回国躲进一个避风港,压根儿不敢进入社会及市场大潮参与机会多多的竞争。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孩子,实际上把孩子“捏造”成了“呆子”型的学究,或者功利性的投机分子。这怪学生们吗?不怪他们!只能怪中国僵化迂腐的教育体制和愚昧无知的家庭教育。 第三、中国的家庭教育既无比伟大又太过愚昧无知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说中国的家庭教育。对此有两点看法。 一是中国的家长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应当说是全世界为了孩子教育付出代价最大的。 中国的家长们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中国梦的实现,付出的牺牲和代价的确太大了,值得全世界学习。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的家长们太轻松了,把孩子只要就近送上班车,基本就不用操心了,一切学习、活动、实践、参观、运动、娱乐,全部由学校组织实施。但是,他们最大的优点是带孩子“玩”----玩锻炼身体、玩参观博物馆、玩社会实践,等等,而最最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是: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其实, 中国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不比欧美发达国家少,因为无法将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巨大教育投入计算进去,更没有把家长为孩子上学服务的劳动力折算进去 。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家长们都是为了孩子上学起早贪黑、早送晚接,甚至租住高昂的学区房。这些年我徒步考察中国城乡经济发展时发现,从繁华的大都市到偏远的山村,越来越觉悟的年轻一代父母们,为了孩子上学而不惜代价。首都北京如此,西部贫苦地区也是如此。比如:我到甘肃、陕西、四川一些较偏远的地方发现,有些农村家长为了孩子能在县城上个好学校,就在县城学校附件租房,孩子父母忙着打工挣钱,爷爷奶奶接送孩子和给孩子做饭,每周末回到村子里。还有很多到城市打工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在城乡结合部租房子蜗居,过着十分艰辛的生活,主要任务是未来孩子上学。一位来自河南的打工农民对我说:到北京打游击卖小吃,成天跟城管玩游击战,就是为了供孩子上学,北京郊区再差那也是首都,学校水平也比俺们老家好的多。其实,现在北京很多外来人口,主要是冲着北京的教育资源。 虽然,为人父母者任劳任怨、心甘情愿地为帮助国家的教育事业,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心血和金钱,做了很多事情, 而中国的教育官员并不领情,认为那是为了你自己的孩子,你应该做的 。 国家每年巨大的教育投入到底发挥了多大效益,值得深思。 二是中国相当一些父母太多愚昧无知,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自以为是、盲目蛮干。 我们在责备国家教育体系迂腐和教育体制扭曲的同时,更要重视: 家庭教育的愚昧无知,会对孩子的心灵、性格和思想造成更大的扭曲。 特别是多少有些文化、多少有些钱财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反而不如一些“放羊不管”的家庭的孩子有出息。 与其瞎管不如不管! 家庭是一个孩子步入社会、履约人生最重要的“第一课堂”,孩子若在这个课堂长歪了,学校也很无奈,这样的孩子的一生基本上很难“矫正”过来 。我们时常看到最多的现象是这样的:父母用自己的价值观及臆想境界,教育孩子要怎样怎样,而家长自己的错误连自己都意识不到,最后导致自己的孩子成了自己做实验的牺牲品。在这里, 我想弱问一下我们一些家长:您成功了吗?您取得巨大成就了吗?您真的知道家庭培养孩子的使命和责任吗?如果没有,那您有什么资格要求按照您的思维和方法来教化孩子呢? 其实,对于一个家庭里说,在教育孩子时,最重要的是做好五点: 一是给孩子健康的饮食结构并使其有一个真正健壮的身体, 切 忌 孩子想吃什么就做什么、买什么,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培养孩子的味觉习惯---好的味觉习惯可以保障孩子一生营养合理、身体健康; 二是使孩子形成热爱劳动、注重礼仪孝道、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惟有 品格的力量,可是使孩子真正强大起来; 三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自理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其受用一生; 四是带孩子从事认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并使孩子初步形成健康的社会态度及价值观;五是使小学生开心快乐、健康活泼的成长,因为他们的生理器官和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不宜外界给予太大的精神压力 。除此之外才是点缀些才艺和文化知识。中国的家长们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成长历程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最终取决于个人的自主努力,家庭的施压和灌输,只能是在摧残孩子的心智。 原文链接:http://jiangrushan.blog.sohu.com/303324426.html
581 次阅读|1 个评论
信息技术可能倒逼中国教育
热度 4 outcrop 2014-5-9 14:00
科学网大学,是“教育”在科学网这个信息平台上的一个萌芽,虽然还没有结果,但相信还有人在努力实现,起码我还在努力。 在互联网上,我也在持续关注在线教育的动态;国际上的成功项目很多,比如开放式课件,可汗学院等。在国内的互联网领域,也有不少以信息基于为依托的教育系统上线。比如知名的有YY平台,腾讯教育等。 如果说之前的在线教育,重点在在线培训等项目,如在线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珠宝鉴定师培训等;那么接下来民间更多的尝试,则可能从不同角度,不断的渗透进传统教育中来,甚至直接与传统的学校教育发生碰撞,形成倒逼机制,这是很值得关注的现象。 之所以让我觉得信息技术正在倒逼中国教育,是因为民间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动越来越大,以信息技术在基础的民间教育尝试也越来越多。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方面,民间有不少的努力和行动,比如狮子会的“爱芯工程”。在具体的教育项目方面,最近就遇到几个基于互联网的教育项目,给人遍地萌动的感觉;比如北京张军宏等朋友推动的“开放教育计划”,这个计划的筹备参与者和关注者档次比较高;项目本身也有不少好的理念和野心。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平台,在实现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PC以及移动客户端(手机、平板等)上都有成熟的实现技术和方案。移动教育、终身教育、碎片学习等将极大的改变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唯一不确定的问题可能是权威机构是否会放开教育领域,毕竟关系到知识和价值观的输出;是否认可,可能倒还是其次——因为市场也有自己检验教育的能力,比如微软、思科等公司的认证,在市场上也有不错的行业认可度。 如果国家能够放开,或者限制不大的话,在可以预计的未来里,全局对教育者的需求将可能越来越少,也就是教师的需求会减少——如同电商对传统实体店的冲击;但不会改变对知识创造者的需求,也就是科研人员的需求不会减少。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3064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
热度 3 Zhanglincn 2014-3-28 21:40
中国教育从人文的角度上讲有成功的地方,但总体而言缺失了很多必要的元素,才导致如今社会的心态和思潮,一个社会的内在是靠教育获得的,所以教育只能是国家事业。 中国教育的内核里其实缺少如下一些基本的元素: 1. 缺乏对人格、性格教育的内容。 人的性格和脾气等是人非常重要的方面,其有时候其实比知识的教育更重要,而性格的教育应该发生在孩子非常小的时期,即幼儿园或者小学低年级阶段。当然大多数人认为人性格和脾气等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来源于家庭,这不是教育的内容。而在中国这个家庭观念很强的社会,这一点被默认正确,所以都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然而在当今社会里,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应该加入性格方面的教育内容,特别在中国。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发生在几代人共同构建的宠爱的环境中。家庭环境中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可能存在教育上的代沟,造成孩子教育的多元化,而且无论如何这个环境最大的缺陷是溺爱,家庭里对孩子只是一味地宠爱,比如被凳子绊倒骂的是板凳,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孩子的一切事务包办,这些行为在教育上都缺乏科学性,所以需要通过学前教育的科学方法加以改变。幼儿园的教育不是知识性教育,而是性格教育,让孩子在群体中去玩,玩看听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图像声音,让他们建立坚强(在适当环境下锻炼)、独立和自由的性格特征,比如日本让孩子们在冰天雪地上玩耍,杜绝孩子随便哭泣,让孩子之间在相互打闹、合作中健康、尽情地玩乐!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对中国孩子来说尤其显得重要,性格尤其是独立、坚强的性格对任何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而这个教育过程不应该被认识字母、认识生字等知识教育所代替,而且其持续的时间应该延续到小学阶段。 2. 缺乏生活教育的内容。 对于一个人来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给予他们自然知识、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怎么生活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而中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没有这种教育在里面。而很多人也都认为这种教育应该在家庭中完成,而不是学校。但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文化甚至有严重人格缺陷的父母这项艰巨的任务是无法完成的,他们会毫无意识地用他们原始的方式影响他们的孩子,而且他们的孩子也会继续延续他们的错误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因为生活的教育内容,不是知识教育可以替代的,而学校的教育效果有时是家庭教育无法完成的。在中国教育里有一个非常不实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教育虽然涉及到做人,品格等很多东西,但缺少对人实际生活的正确指导,缺乏教给孩子在不同年龄时期如何面对生活和如何解决生活问题的教育。比如没有更实用的家庭伦理课程,没有在不同年龄阶段如何处理生活和与人相处的心理和礼仪课程,其实生活教育的内容甚至应该包括如何生活、工作和找对象、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如何做家务,如何对待体育锻炼和疾病,以至如何烹饪和制衣的课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增长人的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教给人如何在社会和家庭中生活,让这些孩子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在走入社会独立生活时能够做好应该有的心理和知识准备。 3. 缺乏自由、怀疑的环境。 中国教育模式从头到尾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学习的目的都最后退化为以考试为目的的目标教育。学校的环境往往依赖很严格的管理来约束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们在行为上不准这样也不准那样,什么都必须合乎规范,在中学如此的环境在大学也同样延续。大学里的管理依然依赖于刻板的管理模式,学生不准穿什么样的衣服,不准留什么样的头发,教育的模式依然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延续了几千年“靠科举判断好坏”的现实无法改变。学校的管理者不希望另类的教育出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教育处处体现着学校和教师的权威,学生们的选择很少,基本的人生轨迹是在学校中由学校主导地生活下去!这类环境的一个可怕后果是产生千篇一律的人才,产生缺乏创新和怀疑精神的人,学生的思想没有活力、生活没有起伏的状态。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听课、做题、考试中谋划自己的人生。当然这个整齐划一的社会现状需要整个社会全面的改变才能完成。 中国教育中以上的三点是迫切需要获得改变的方面,这对于一个以人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家庭社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不想看到我们的父辈用他们陈旧的方式一代代地影响和传递那种并不科学的教育模式,我希望中国教育能通过官方学校的努力培养出独立、坚强而具有创新精神的下一代!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7807 次阅读|3 个评论
南科一梦,国科二梦?
热度 36 xqhuang 2014-2-28 09:35
南科一梦,国科二梦? 中国科学院大学今年首招300名本科生! 导师制、小班制、研讨式、启发式、浸入式、个性化、主动思考、大胆质疑、。。,又一个美丽的“中国梦”。这梦似曾熟悉,往前几年的“南科大”,再往前几十年的科大“少年班”,难道不是同一个导演,根据同一个剧本导演的相同故事? 培养神童的“少年班”,心还在梦不再,高擎“去行政化”、“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大旗的南科大,梦还没开始就已破碎南国,“国科大”的美梦会成真吗?科学网不少博主对此信心十足,陈安博主罗列了“国科大”的 五大优 势 ,陈博主啥时变得如此谦虚了?有科学网“十大王”之称的您,怎么也该凑足十大吧,白校长一高兴,弄不好直接委任老兄为国科大招生办主任。 粗略扫描一遍国科大的招生广告,这是办大学、招本科生吗?是为了解决科学院的研究生生源问题?非也、非也!我直接掀谜底吧,他们是建“诺奖集中营”、招“诺奖敢死队”。各位请耐心等待,用不了几年,类似本科生攻克世界难题、发NATURE/SCIENCE、带博士硕士的喜讯,将从国科大频频传出。 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招生网 ,最夺人眼球的是右上不停滚动的“备选导师”,350名院士,已成为“国科大”最大的卖点,让300名新生随心所愿地挑选“意中人”,院士们有没有感觉被贱卖了?要玩就玩彻底一些,干脆一个院士领养一个学生,让“干儿子、干女儿、干孙子、干孙女”,与“干爹、干爷”吃住学研都在一起,或许更能创造奇迹? 宣传说,国科大将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原则,秉承因材施教、培养的理念,制定“精品化”培育方案。这听起来很不错,其实不然,国科大的培育方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幼儿园式的护理、小学式的课堂规模、中学式的教育管理,培养出劳教学校式的叛逆学生。 “国科大”这个简称一直被网友吐槽,真心话很不伦不类,本博也马后一炮,“院大”(院士的大学)最贴切!每所大学都有校歌,本博献丑为“院大”写上一首,歌名【啊,院大!】,歌词: 背大、亲大,不如院大 / 爹背、娘亲,不如院士亲背 /...。 南科已成一梦,国科是美梦还是噩梦(二梦)? 中国教育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必须动大手术!我认为,国科大这种“小打小闹”不会有任何疗效,邓小平先生的“一国两制”很有创意,不妨移植到中国的教育改革中,改名“一教两制”。具体方案,把985高校一分为二,一半仍由教育部管辖,另一半则划归为科学院。科学院可以自主招生、自订培养计划、自授学位,彻底打破教育部一统教育的局面,逐步实现教育资源与人才培养的平等竞争。 作为改革的第一步,可以选择高校相对集中的十个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广州等,它们中最有名的两所985名校中的一所改投科学院,比如:北京的清华大学、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天津的天津大学、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的东南大学、广州的华南理工大学等,它们将成为科学院直属985高校。 让教育部985高校与科学院985高校打架?这梦虽二,但一定精彩!
个人分类: 科人网事|6397 次阅读|79 个评论
[杂类]评博文《驯兽与中国教育》的标题
htrmt 2014-2-19 13:09
博文 《驯兽与中国教育》 的标题将驯兽与中国教育并论不妥: “中国教育”发生在中国人之间,是同物种之间的事情。 “驯兽”则是发生在人、兽不同的物种之间。 所以 《驯兽与中国教育》 这篇博文的标题不恰当,而其中的“中国教育”使用“驯化教育”或“奴化教育”的说法更贴切、可取。不过使用“中国教育”确实更容易吸引大多数人的关注。 另外,如果兽不怕鞭子会是怎样的情形? 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逆反期可能是人类自身应对“驯化”或“奴化”教育、实现精神救赎的生理基础。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学者可以就此做更深入的研究。
个人分类: 杂类|4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驯兽与中国教育
热度 33 张能立 2014-2-17 23:43
春节过后的2月13日,依照早就与孩子商量好的约定,我们一家三口去附近的武汉九峰动物园游玩。孩子一般天生都会喜欢各种动物,我丫头也不例外。到了九峰动物 园,看到老虎、狮子、狗熊、长颈鹿等动物,丫头欢喜不已。特别是看到了孔雀开屏,众多游人真的是喜出望外。孔雀开屏的那种美丽,真的美得非常艳丽,让人感叹大自然这个 造物主的神奇与伟大。参观完了圈养的动物之后,我们来到动物园内的梦幻剧场看动物表演,如下图所示: 图1 老虎骑马 图2 山羊“拉”老虎 图3 老虎滚石球 图4 猴子骑自行车 图5 山羊“金鸡独立” 看到这些野兽被驯化之后,具有如此高的技艺,真的是叹为观止。突然,脑袋里面电光石火一般闪现出一个想法: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不就是“驯兽教育”的么?这些能 够上台给观众表演的聪明动物,不就是中国奥数金牌得主之类的“好学生”的么?被驯化的老虎、山羊等动物,就是能够做没有被驯化的动物不能完成的动作。正如 被驯化的动物一样,奥数尖子和中国教育的“好学生”,就是能够做很多同龄的孩子做不了的习题。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不能自主完成新的动作。别看台上 表演的被驯化的动物如此“优秀”,但是,如果没有驯兽员对它们进行新的动作训练,这些看上去非常“优秀”的动物,绝不可能自己学会新的同样难度的动作。中 国教育下的学生,不是这个表现的么?我们的学生只能解决现有的曾经被其它人解决过的问题。原因就是这些问题,被我们老师(其实就是驯兽员),反复重复训练 。学生经过这样长时间反复训练,获得了一种媲美于被驯化了老虎等动物那样的能力。但是,一遇到新问题,需要发挥自主能动性来解决的事情,中国教育的“好学 生”立马傻眼,这个表现与被驯化了的动物完全一样。因为我们的知识教育,不是基于形式逻辑和科学实证这种联系的联系教育,而是信马由缰那样的一盘散沙式教 育,以及死记硬背和不断重复的模仿式教育;不是基于发展孩子们的创新性及创新力的教育,而是通过思想洗脑等各种手段扼杀孩子们创新性及阻碍孩子们创新力发展的“钝化”教育。正是中国自古以来实行的是“驯兽教育”,因此,我们不仅没有能够在科学上做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那样的科学发现,而且迟迟也没有能够做出第五大发明。 图6 中国“驯兽教育”的“道具”之一 图7 中国“驯兽教育”的“道具”之二 图8 中国“驯兽教育”的“驯兽场”--培优机构 如果有人对中国教育是“驯兽教育”这个观点持怀疑态度的话,我们不妨看看成人的表现。我们成人有几个想到去创造发明的呢?我们不难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想创造发明的人非常非常少。我们成人喜闻乐见的事情是被布置,就是有人安排我做什么事情。我们成人多半只是在应付工作,而不是采取创造性的思维去追求解决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可以说,我们成人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学生”,我们成人的顶头上司扮演了“老师”的角色,不断给我们成人布置各种“习题”。其实,人生下来不是这样的,看看孩子们多么喜欢到处探索,多么喜欢提出各种问题。怎么成人之后,我们就只能被动地等待各种“习题”的呢?显然,这是后天的中国教育导致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合情合理地推论出:凡是不能产生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教育,必定是“驯兽教育”。目前世界上只有欧美等一些国家的主流教育不是“驯兽教育”,原因就是欧美这些国家不断有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如果有一天欧美等有关国家不是这样的表现,那么,欧美等有关国家的教育也一样沦为了“驯兽教育”。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我看来,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种真正的教育就是欧美主流教育。 正如我在前面博文中提及到的,中西教育最本质的差异:从知识教育来看,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基于经验来实施教学活动,而欧美主流教育是基于现代心理学阐述的客观规律来组织教学,因为中国没有诞生出科学,也没有将算术进化为数学,因此,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包含很多伪知,即使是真知教育,也很少意识到建立真知之间的彼此联系,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不是鹦鹉学舌般记忆知识点;从创新性和创新力来看,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驯兽教育”,就是反复练习规定动作,扼杀学生的自主动作,而欧美主流教育练习规定动作是为了鼓励学生大力发展自主动作;从人性这个角度看,中国教育从古至今实行的是奴性教育,而欧美主流教育是基于联合国人权宣言基础之上的现代人性教育。 从世界近代史可以得知,凡是实施“驯兽教育”的国家,必定被实施“人的教育”的国家所统治。 即使实施“驯兽教育”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也不能逃脱被统治的命运。中国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祖宗遗产问题。我们祖宗搞“驯兽教育”,我们仍然秉承祖宗遗志,继续搞“驯兽教育”。只要不对“驯兽教育”进行革命,将“驯兽教育”演变为“人的教育”的话,中国仍然将会继续被欧美等国家所“统治”,绝不可能实现民族中兴! 为了救救我们的学生和孩子,现在到了对“驯兽教育”进行革命的时候了! 注:博文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教育|5864 次阅读|101 个评论
2014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新鲜出炉
热度 1 邱均平 2014-1-6 16:52
新增“加分项”和“减分项” 武大首进前五强 厦大重返一流大学行列 (通讯员邱均平,李小涛,余厚强) 2014 年 1 月 6 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RCCSE )、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 www.nseac.com )隆重推出《 2014 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这是 RCCSE 连续第 11 次发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 今年大学评价的最大创新是增加了“加分项”和“减分项”:对于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学校增加 1-3 分;对于有副校级以上干部贪腐行为或教师学术不端的严重事件被查处的学校扣减 1-3 分。武汉大学因为培养了 120 多名院士、校友大力支持学校发展、核心指标进步较快而跃升至全国第 5 位,复旦大学因网络及社会声誉明显下降而跌至第 6 名。 报告显示,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北京市连续 11 年蝉联地区教育竞争力榜首,江苏省居第二位,上海市第三位,湖北省跃居第四,浙江省进入全国五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蝉联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前三甲,上海交通大学稳定在第 4 位,吉林大学强势回归,位列第 9 。值得注意的是,厦门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凭借出色表现,重新跻身中国一流大学行列。 山东大学(上升 9 名)、厦门大学(上升 6 名)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升 5 名)上升势头迅猛;中国人民大学(下降 8 名)、北京师范大学(下降 7 名)和四川大学(下降 4 名)排名下降较多;其他大学的排名波动都稳定在 3 名以内。 2014 年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排名 学校名称 总分 办学资源序 教学水平序 科学研究序 学校声誉序 省(自治区、 直辖市)序 类型序 1 北京大学 100.00 2 1 1 2 北京市 1 综合 1 2 清华大学 94.64 1 9 4 1 北京市 2 理工 1 3 浙江大学 94.53 4 4 2 6 浙江省 1 综合 2 4 上海交通大学 92.48 8 3 3 8 上海市 1 理工 2 5 武汉大学 90.48 3 5 6 5 湖北省 1 综合 3 6 复旦大学 89.26 6 12 5 11 上海市 2 综合 4 7 南京大学 89.03 7 2 9 3 江苏省 1 综合 5 8 华中科技大学 85.91 13 21 7 4 湖北省 2 理工 3 9 吉林大学 85.44 9 10 10 7 吉林省 1 综合 6 10 中山大学 85.08 11 11 8 14 广东省 1 综合 7 11 山东大学 83.71 18 8 13 12 山东省 1 综合 8 12 南开大学 82.12 5 13 14 22 天津市 1 综合 9 13 四川大学 82.07 16 19 12 16 四川省 1 综合 10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0.93 23 16 11 27 安徽省 1 理工 4 15 西安交通大学 80.79 17 14 15 24 陕西省 1 理工 5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80.18 21 7 27 10 黑龙江省 1 理工 6 17 中南大学 79.36 19 15 21 17 湖南省 1 理工 7 18 东南大学 78.99 24 28 20 9 江苏省 2 理工 8 19 中国人民大学 78.79 27 6 23 25 北京市 3 文法 1 20 同济大学 78.65 20 22 17 23 上海市 3 理工 9 21 北京师范大学 78.63 14 18 19 36 北京市 4 师范 1 22 天津大学 78.49 32 17 18 13 天津市 2 理工 10 23 厦门大学 78.39 28 24 16 21 福建省 1 综合 11 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6.11 22 27 26 20 北京市 5 理工 11 25 大连理工大学 75.43 25 33 22 43 辽宁省 1 理工 12 26 华东师范大学 75.23 34 20 28 19 上海市 4 师范 2 全国本科院校竞争力总榜中,首都医科大学力压众多重点大学,排到第 34 位,首都师范大学表现不俗,排到第 49 位,共有 13 所一般大学成功挺进前 100 强。民办院校中,江西科技学院位列 410 名,赶超了近半数公立本科院校,共 8 所民办本科院校跻身中国本科院校 500 强。 清华大学问鼎 2014 年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榜首,北京大学位居第二,浙江大学屈居第三。电子科技大学(上升 11 名)和中国农业大学双双挺进前 20 强,中国科技大学科技竞争力有所削弱(下降 5 名)。北京大学摘得 2014 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排行榜桂冠,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凭借优异表现,分别收获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美名。暨南大学表现不俗(上升 12 名),成功进入前 20 强,四川大学(下降 7 位)在本榜中则跌出了前十。其他高校的排名波动幅度都稳定在 3 位以内。 2014 年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前5强 排名 类型 第 1 名 第 2 名 第 3 名 第 4 名 第 5 名 综合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理工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文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师范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医药 首都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农林 中国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财经 中央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民族 中央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艺术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体育 北京体育大学 天津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分别位居 10 种相应类型高校排名魁首。但是结合中国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总排行榜,可看到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的排名均相对靠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民族类、财经类、艺术类和体育类高校的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 在哲学、经济学、法学 3 大学科门类中,中国人民大学均居于榜首;而在文学、历史学、医学 3 大学科门类中,则是北京大学居于首位,充分体现了两校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强大实力。教育学前 3 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理学前 3 名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前 3 名为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农学前 3 名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管理学前 3 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艺术学前 3 名为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东南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位居 2014 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前三强;前 32 强中没有艺术类、体育类或民族类高校。江西科技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和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位居 2014 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前三甲,民办院校前 42 强均为本科院校,民办专科院校的排名普遍较低,陕西、河南、山东和湖北等地的民办院校整体实力强劲。在 2014 中国独立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独占鳌头,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继续稳居第二到第四位。 安徽省在高职高专院校排名中具有明显优势,前 30 强中占有 5 席;其次是山东省与河南省,在前 30 强中各占有 3 席。从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地区分布来看,江苏省有 81 所,广东省有 79 所,安徽省、山东省、湖南省各有 74 所、 73 所、 71 所。这些省份专科层次的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不仅有数量众多的高职高专院校,而且排名都较为靠前。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2014 年 1 月 6 日
个人分类: 评价与管理|5373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国际学生能力评估 上海世界第一” 说中国的教育
热度 2 AlbertFang 2013-12-5 11:29
我想从一个在中国读了16年的学生的角度,说说中国的教育,谈谈我的教育理想。 我现在在一所全国知名的985学校,学校工科的排名更是靠前,来了来这几个月后,我真的很想退学,去美 国,去欧洲,去寻找能最大释放自己科研激情的地方。 当我把这想法跟同学说了之后,他们都认为我很傻,像是在炫耀(我本科学校一般)。其实他们理解不了我此刻内心的挣扎。 前日,我看到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 上海世界第一”的相关报道,更是刺激了我的神经,故想写此博文,泄自己心头的一股不明之气。 中国人都很看重分数,到了研究生了还是这样,学校评国家奖学金,也是将专业排名作为一项硬性指标。但分数到底代表了什么?? 可能分数代表勤奋、好学,但我想在中国,这种勤奋、好学也是被逼出来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更不谈怎么用这些知识,只是在以后的科研中遇到了,会说:哎,这块内容我学过。中国的学生缺乏主动性,不是学生的错,是这个培养制度的问题。 所以,我想学生的培养制度能否发生一些实质性的改革,而不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变化! 自主招生也能算是改革吗? 名校争取生源的另一种手段罢了! 我的看法是: 首先,学生的课程由自己安排。每门课的第一节课,不安排讲解知识点,只讲解这门课的作用,这门课的历史,有学生决定是否选择继续修这门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自己的主动性肯定最大。 其次,授课老师实行淘汰制,让每门课的含金量最大化,充分尊重认真讲课的老师,保证老师的基本生活不会受影响。 另外,自由!Freedom! 学生的毕业不一定要修完特定的学分。若他能完成很出色的研究,请让他毕业,请将schoolarship给与这部分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最有可能在以后提高学校学术声誉。他们也会感激学校给予他自由。 我很想哪天在中国,能有一所这样的学校……
33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哪些人总是为自己或自己的硕博研究生获得科研资源?
lwz7976 2013-11-21 00:04
世上是没有公平而言,但起码得有个相对公平。 很多国家的动乱之所以总是发生,不是没有道理。 资源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这些都是罪魁祸首。而在中国教育领域,恰恰是一些所谓的 高智商人群 担任这一罪魁祸首,并持续不断的为自己或自己的“集团”获得利益。 一个人不能获得资源有两个原因: 1.自身实力确实不行;2.周遭环境不利于他去获得资源。 但往往有实力的人也得不到资源,那就是第二种原因了,这里就有周围的 “敛财主” 为自己(自己人)而战,而别人或是实力稍弱或是人情关系稍缺的人群变得越来越贫乏,导致科研都进行不了,学生毕业也成问题。导致 青椒们 无法获得足够科研前进的财力支撑。如若这样下去,将来的某一天,动乱、谋杀、枪杀、再次革命将持续发生在中国也将是现实。 他们不知道这样会遭受多少人唾弃,却还是执迷不悟,以天下为敌。或许他们会打着这样的旗号:谁有能力说就获得资源,不管是科研能力还是公关能力。 倘若大家都去公关,谁还会去做科研呢?这就解释了中国不出现诺贝尔是很合理的事件。
1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培养杰出人才的关键:我国探索全国统考不分文理科
热度 2 杨学祥 2013-11-16 11:50
培养杰出人才打破文理分科是关键:我国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 杨学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我在2005年就指出,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文理分科将哲学一分为二,我们的“瘸腿”教育培养怎能培养出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在经验主义横行,理性思维缺席的今天,官员腐败、公众科学观念淡薄、暴富阶层素质低下,不能不与长期的“瘸腿”教育相关。中国教育是外国教育的简单复制品,教育管理机构本身就不懂教育(教育评估的闹剧就是证明)。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挂钩是另一个典型例子,它对大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影响,很快就会有所表现。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270.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2518.html 相关报道: 我国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 2013年11月15日19:05 新华社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编辑:SN095) http://news.sina.com.cn/c/2013-11-15/190528722416.shtml 培养杰出人才打破文理分科是关键:走出哲学的困惑 已有 509 次阅读 2013-7-30 10:5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人才 哲学 文理分科 培养杰出人才打破文理分科是关键:走出哲学的困惑 杨学祥 “中学文理分科的教育制度,过不了多少年就会被取消!”这是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日前在“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科学营”复旦分营开营式上作出的预测。他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是必须培养文理皆通的学生。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文理分科将哲学一分为二,我们的“瘸腿”教育培养怎能培养出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在经验主义横行,理性思维缺席的今天,官员腐败、公众科学观念淡薄、暴富阶层素质低下,不能不与长期的“瘸腿”教育相关。中国教育是外国教育的简单复制品,教育管理机构本身就不懂教育。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挂钩是另一个典型例子,它对大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影响,很快就会有所表现 。 如果把科学当成圣经来背诵,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如果说哲学的困惑始于文理分科,你相信吗? 相关报道: 杨福家院士:培养杰出人才,打破文理分科是关键 作者:俞雯艳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30 9:08:07 杨福家 ■本报实习生 俞雯艳 记者 黄辛 “中学文理分科的教育制度,过不了多少年就会被取消!”这是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日前在“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科学营”复旦分营开营式上作出的预测。在这场开营式上,杨福家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66名高中生作了主题报告,回答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他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是必须培养文理皆通的学生。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先生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对此,杨福家表示,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文理皆通。“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所以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时候,要做到文理融合。”他说。 杨福家以自身经历为例介绍说,他曾经认为历史学了无大用,因此从高中时就讨厌历史,工作以后也不怎么关注历史知识。但是,当后来知道美国有一位数学家在大学时代的专业居然是历史后,他开始思考其中的关系。 “文不能离理,理不能离文。”他表示,很多文理知识是相通的。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文理皆通。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去接受知识,敢于与别人争论。“老师讲完,学生听完就没事的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 ” 除了打破文理分科,在杨福家看来,让学生具有学习动力也很重要。 如何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呢?杨福家表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生选择大学和报考专业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能仅考虑学校的名气、毕业后是否有利于谋生等功利因素。 杨福家说,他更认同“各种类型的人,各尽其力,各得其所”的观点。“在一个成功的集体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学生来讲,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一所大学的名气不应成为学生择校的标准,而就业亦是如此。每个社会都有明确分工,不可能所有人都上大学,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得诺贝尔奖。” 他介绍说,在美国,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即便只是讲师,其工资也可能高于教授,这就是分工明确。而在我国,很多医院在招聘时,对于不是博士,没发表过论文的应聘者往往不予考虑。可是,医院所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帮病人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能发表文章的人。这就说明我国在某些领域分工还不明确,亟须改变。 《中国科学报》 (2013-07-30 第1版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7/280540.shtm 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5-7-19         哲学的困惑:从官场堕落到文理分科                  杨学祥 1. 关注兰州腐败案 ??官场“59岁堕落”现象,又多了杨在溪的版本。这位兰州市前副市长坦陈:“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退休,希望把身后事安排得好一点。”杨在溪的“危机感”来得有点早,他今年才55岁,离退休还有数年;而他敛财的手段又特别贪婪,4年索贿受贿300万元(包括人民币193万元、美金9.3万元、港币5万元、价值人民币约15万元的金条) 。 ??甘肃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王润康在5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甘肃省去年查处了一批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大案要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742起,涉及2088人,其中地厅级干部17人,县处级干部173人;受党纪政纪处分1549人,其中地厅级干部9人,县处级干部76人;移送司法机关80人。省纪委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中100多名政府官员都是由张国芳事件直接或间接牵涉其中,用他的话说:“张国芳确实害了不少人,也怪这些官员太贪。” ??有评论说,张国芳这个亿万富豪被中纪委带走后,兰州的官场如多米诺骨牌般轰然崩塌。据悉,副厅级以上高干被侦察的有20多位,副省级的也有几位,有赶超沈阳腐败案的劲头 。商人张国芳的暴富与兰州市官员的腐败,构成了兰州官商互动的权钱经济。信仰、真理、法律、公正,被淹没在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之中。   以俄顷之乐,易无穷之悲哉,此乃智者所不为。贪官为什么失去了理智? 2. 哲学的困惑 人的行为是受世界观制约的,政治腐败源于信仰的破灭。官场“59岁堕落”现象表明官员对自己丧失权力后的恐惧,也表明权力在现代社会的滥用。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被誉为科学之王的哲学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长久的保持沉默。 刘长明和宫紫云认为,哲学虚假繁荣的背后不掩其在困谷中徘徊的尴尬现状。是用现代的理论裁判活生生的实践,还是用正在进行的实践去修正、完善直至突破既有理论,历来是哲学需要随时解决的重大问题。要使哲学走出“难民营”,必须进行哲学的全方位再造。模糊哲学永远鄙视用抽象神圣的教条演绎出整个世界,而注重从客观实在中推导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当我们用模糊哲学的方法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时,我们和模糊哲学本身必定也会 被改造了的世界所改造。如果模糊哲学能称得上时代精华的话,那么,它难免也带有时代的烙印。20世纪科学和哲学的深刻变化敲响了经典哲学定义的丧钟。哲学似乎不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更不能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作出任何意义的概括。修正哲学经典定义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哲学是启迪人们思考的思维流,是关于人的学问,其目的在于研究人类自身探索自然和社会的方法并大致描绘出人类与自然融合、趋同的轨迹 。 否定过去对哲学的定义并不是一家之言。据说,北京大学哲学系前主任朱德生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的北大课堂上曾经说过大意如下的—段话:如果哪位哲学老师能用几句话清清楚楚、毫无疑义地告诉你哲学是什么,那他一定不是—位好老师和哲学家。对于朱先生的这段话,当时受课的学生大多颇感惊愕和振奋:这不是对那时中国哲学现状的大胆而强烈的批判和抗议么?因为当时的各种哲学原理教材中几乎只有一种像法律条文—样的、学生人人都必须不加思考牢记于心的哲学定义。惊愕之余,那些颇有哲学慧根的学生们便打发感慨:看来对于“哲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还真是“难得糊涂”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书评园地〉评论说,胡军教授编著的《哲学是什么》—书2002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9月即登上风入松书店的销售排行榜第—名。读者与本书作者—样,对于哲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同样经历了从糊涂到明白再到糊涂的哲人悟道之路。胡军教授似乎从当年王国维所说的可信的西方哲学转向了更加可爱的东方智慧 。由“可信”转向为“可爱”,是褒乎?是贬乎? 模糊也好,糊涂也罢,哲学的困惑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大智大圣都读不懂现代社会,普通百姓也只好随波逐流。处于风口浪尖的官员,坚守与失足,只在一念之间。 3. 学术根源 有人说,自然科学讲真,人文科学讲善,艺术科学讲美。按过去的哲学定义,哲学就应该讲真、善、美的统一。 当今,美女经济火爆异常,以至于整形行业大发其财。丑变美,既不真也不善,人们却趋之若鹜。自然科学求真,却远离公众;人文科学求善,却苦于清贫;艺术科学求美,却假冒丛生。问题出在哪里 ? 有人评论说,现在,搞认识论的不懂儿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研究唯物论的对物质结构的最新成就十分陌生,许多人不熟悉能量与质量互变公式,甚至对物质仅仅是能量存在形式的提法也一无所知;研究本体论的不清楚天文学中的哈勃定律;研究辩证法的却很少光顾克利修斯的第二热力学定律。许多人几乎牢牢停留在牛顿时代 。搞科学的人不懂科学,不讲科学,这就是问题的实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这里仅举一例。 据北京青年报2005年03月11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递交提案建议,应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争取从2006年高中入学和2008年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 朱永新说,我不知道当时的教育部门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策,但是从最近若干年实施的情况来看,问题已经暴露无遗。 第一, 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由于理科的高难度,在全国所有的中学,几乎千篇一律地是理科学不下去的人在学习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热爱,而是无奈的选择。这样,学习文科的人本身就成为二等公民,选择文科本身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象征。我们认为,一个不重视社会科学的国家,一个文科学生没有地位的国家,是不可能在科学决策、人文精神方面取得真正的成就的。 第二, 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过早地文理分科,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不再阅读经典、文学,从而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薄弱;文科学生则远离物理、化学,不熟悉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训练不够。这样,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成为一句空话。其实,儿童的许多才能是在大学以后才开始表现出来的,如钱伟长是大学二年级才开始从文科转向理科发展的。太早的分科,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真正的自然科学家和真正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大师。 第三, 文理分科,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由于文理分科,理科知识开始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开始越来越大,因为这样才能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所有的理科学生都要开始学习那些他们一辈子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东西 ,少数学生就成为绝大多数学生陪同学习的对象。其实,我们认为中国学生理科知识的学习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有一些类似中世纪的“一个针尖上可以站立多少天使”这样无聊的问题,真正的最基础的最现实的理科知识到很少让学生去学习,而学生们一辈子有用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却在中学教育中间没有什么地位。在中学,学科有高低贵贱之分,理科学生明显比文科学生优越得多。更为荒唐的是,文理学生在保送大学时的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理科学生,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任何奥林匹克的竞赛都可以换一张大学的入门券,而文科学生再精彩,也没有保送的资格。许多文科方面有优异才能的学生,最后都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心爱,选择报考理科。 第四,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文理分科,我们的自然科学发展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你朱永新能够负得了这个责吗?我的回答是,美国的中小学理科知识比我们简单得多,为什么他们的自然科学反而比我们发展得快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那些真正有理科才华的学生通过学习选修大学暑期课程等方法,让他们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第五, 从根本上说,文理分科反映了中国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教育没有真正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努力改变重理轻文的片面做法,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加全面、更加轻松、更加快乐、更加主动,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 取消文理分科,并不是由朱委员第一次提出。但在高考指挥棒下,文理严重分化的局面不但没得到扭转,反而愈演愈烈。于是,在我们身边,诸如文科生不知光年是长度单位,理科生不知巴尔扎克是何人等现象也越来越多。有人说,这么多年,我们不了解光年和巴尔扎克,不是照样活得很好?这话不错。但是,中国未来的脊梁如果全是连最起码的文理素养都不具备的“人才”,又怎能奢谈中华民族的复兴?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中国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已走过100多个年头,培养出一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如钱伟长、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苏步青、陈省身等。引人注意的是,这些人才的高中、大学求学时代全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分理分科以前。相比之下,建国后我们引进苏联文理分科模式,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对这一模式的全面“深化”,我们的“瘸腿”教育越演越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文理分科将哲学一分为二,我们的“瘸腿”教育培养怎能培养出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在经验主义横行,理性思维缺席的今天,官员腐败、公众科学观念淡薄、暴富阶层素质低下,不能不与长期的“瘸腿”教育相关。中国教育是外国教育的简单复制品,教育管理机构本身就不懂教育。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挂钩是另一个典型例子,它对大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影响,很快就会有所表现 。 如果把科学当成圣经来背诵,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如果说哲学的困惑始于文理分科,你相信吗? 参考文献 1.chinaxue。关注兰州腐败案。提交日期:2005-06-15 14:57 http://chinaxue.tianyaclub.com/blogger/post_show.asp ? BlogID=123775PostID=2006665idWriter=0Key=0 2.孙瑞。第一财经日报:兰州原副市长杨在溪的八大罪状。 http://www.nen.com.cn   2005-05-24 04:24:42 东北新闻网。编辑: 牛鑫 http://www.nen.com.cn/72340194296070144/20050524/1685556.shtml 3.孙瑞。兰州首富张国芳复出 曾向当地多名高官行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05:12 第一财经日报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701/05121747022.shtml 4.刘长明,宫紫云。哲学的贫困与困谷中的抉择。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 (2):1~9,14。 http://www.hubce.edu.cn/cbb/qwjs/lib/11335.html 5.“难得糊涂”说哲学——评胡军教授的新作《哲学是什么》 2003-01-20 09:39:50。来 源:全国新书目2003.1 http://www.sinobook.com.cn/comment/newsdetail.cfm ? icntno=1068 6.杨学祥. 公众为何远离基础科学? 2005-7-1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4733 7.那媛。高考文理分科应该取消。北京青年报,2005年03月11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840331 8.朱永新。文理分科:中国教育的毒瘤。2004-09-01 08:39:31。 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669906typeid=17 9.文理分科是不是毒瘤? 2005年04月12日09:26:37 新华网  http://education.163.com/edu2004/editor_2004/school/050412/050412_188879(1).html 10.杨学祥. 四六级英语考试:大学校长的心头之痛. 2005-7-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 络评论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096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270.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2518.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237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罗辑思维:中国教育毁掉了一代人的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
seawan 2013-11-13 06:30
个人分类: 博览|2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大校长:北大不培养技术专精而格调低下人物
yanjundu 2013-11-6 17:08
北大校长:北大不培养技术专精而格调低下人物 王恩哥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既拥有巨大机遇,同时也面对着严峻挑战。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造福大众,改善了医疗服务,提高了生活水平,加速了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人类依然被战争和灾难的阴影所笼罩——核扩散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泛滥,生态环境的恶化,国家和文明之间的冲突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还远没有摆脱仇恨、贪婪、自私、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梦魇。 在汹涌的世界大潮中,中国,这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正以迅猛的发展速度重新回到全球舞台的中央。毋庸置疑,中国是否能够继续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现代的国度,一个地球村里负责任的成员,对世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机遇和挑战呼唤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他们深入了解并热爱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他们具备建立在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之上的远见卓识;他们怀有高贵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中国大学,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培养新一代领军人物的使命,而北京大学这所中国历史最为悠久,也最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正是其中之一。 北大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始终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她始自清朝的京师大学堂,在二十世纪初转型为现代的研究型大学。自诞生以来,她既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社会变革的有力推动者,又是一座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北大老校长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约翰·米尔斯的《自由论》,为中国的思想启蒙铺垫了道路。蔡元培校长是奠定整个中国现代教育基本理念的巨匠,他点燃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火炬,为一代代北大人薪火相传。蔡元培和胡适、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北大人,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对封建文化发起猛烈的冲击,照亮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北京大学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等北大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重要领袖人物。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等建立了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所,强力地推动了学术研究。当前,北大依然挺立改革开放的潮头,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成果,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在北大,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志存高远。领军人物与技术型人才有着质的不同:领军人物具有高远的理想和强烈的使命感。在一个实用主义充斥的世界里,北大始终坚持个人成功与理想主义完美结合的理念。北大的目标从来不是培养技术专精而心胸狭窄、格调低下的人物。在我们的教育目标里,除了对学生进行具体学科领域的扎实训练外,还非常注重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历史的广度和哲学的深度来思考各种问题。 我们坚信综合的人文通识教育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北大从人文、社科到科学技术的全部领域,都汇集一流的学者执教任课,为我们进行全科综合性通识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人文艺术对学生是不可缺少的素质,综合的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同样是现代公民,特别是领军骨干的立身之本和思维之基。现代科技知识使艺术家、作家、律师、社会科学家更加富于想象,通过量化的手段更深入地理解人的本性。因此,我们在坚持人文通识教育的同时,还大力推行数、理、化、生物、信息等科学的综合教育。 如此深广多样的培养需求带来了一个实际的问题:如何避免过度紧张带来的厌学情绪,如何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自由地探索,深入地思考,甚至无忧无虑地想象?和世界各地的同行一样,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一直在认真地探索和尝试:第一,课程需要更新和重组,变得更有效率;第二,科学与人文教育需要形成交叉融合的一个整体;第三,诸如互联网、互动学习软件、开放课程等新的方法应该被用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很难且工作量很大的工作。所幸的是,北大的师生对综合的人文科学通识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各种教学方法实验百花齐放。 诸多实验中的一个,就是我们对推进办学国际化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中国要融入地球村,世界也要了解、尊重和接受中国。那么,对话和交流就是第一步。我们不仅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人类灿烂多样的文明,而且为师生提供了大量出国访学的机会,北大60%的学生,90%的老师都有国外访学或工作的经历。另一方面,北大面向全球争取优秀师资,招收优质生源。以2012年为例,北大有1000多名外国专家授课,2000多人次的国际专家交流,2400多名国际学生在攻读学位,6000多名国际学生来做非学位访问学习。目前,北大的计划是把燕园变成国际优秀学者、研究人员、创业者云集的家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正在为中国和国际学生建立一整套的英文课程体系。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创新和实验是改革创新的基本形式,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于是,我们创办了元培学院,作为改革的一块试验田。在这里,我们大胆尝试招生、综合培养课程、通识教育等方面的新方法和新机制。 世界和中国都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之一,北大正在不断地改革前行,立志尽快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顶尖高校。 世界的舞台风云激荡,我们希望北大培养的“船长”,能在汹涌的世界大潮中带领舰队破浪前行。 (王恩哥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1999-2007),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8-2009),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物理学院院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等(2009-2013),现任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理特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原标题: 世界大潮中中国大学需乘风破浪)
个人分类: 教育沉思|2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的问题也许是出在大学上了!”
热度 3 Bobby 2013-10-26 06:23
“全国各地我都去过,还是海南好!” “美国人都吃转基因食品一二十年啦,一点事儿也没有!” 还是那位东北哈尔滨的老者。 老人跟我聊到中国的教育问题。老人说:“美国高中生的水平跟中国的初中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为什么大学一毕业,中国的学生就不如人家美国的学生了呢?” 老人停顿了一下,说:“中国教育的问题也许是出在大学了!你看,那么多中专、大专都纷纷升级成大学,很多什么也不是的普通教师都突击晋升为教授,中国的大学教育能好嘛?” 我说:“你说的颇有几分道理。”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891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凤凰大视野: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热度 1 Julia87 2013-10-24 21:50
每个调查视频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令人深思,值得看完。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 虽然很多地方让人觉得失望,甚至是绝望,但在乡村、在最底层,仍有一群有梦想的人在默默努力,是他们向上的不屈的灵魂点燃了孩子们梦的希望,以个体的希望点燃了社会的燎原之火。但是,志愿者的力量是微薄的,希望看到政府能真正重视教育并大力资助教育改革的那一天。 感谢徐磊推荐了这么好的视频,也希望他的教育梦想能早日实现。 中国教育改革调查(一): http://v.ifeng.com/history/wenhuashidian/201309/01d6c3e6-3612-48c5-bb86-b9d67a2b99a4.shtml 中国教育改革调查(二):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309/01d3a09b-8cb1-40c1-84e7-60a355c8d7d3.shtml 中国教育改革调查(三)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309/0175894a-92c6-4016-a443-cf6f42fd813b.shtml 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四)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309/010e58d1-cbac-42e2-9813-da6670a6a1d1.shtml 中国教育改革调查(五)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309/01304ec7-6193-46dc-b12e-2302cbf97509.shtml 相关链接: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http://v.163.com/special/justice/ 上课记-王小妮.pdf
个人分类: 与你分享|218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北京大学李迪华谈中国教育的六大本末倒置现象
sdzjh870 2013-10-16 12:56
北京大学李迪华:中国教育的“关系倒置”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悠久的尊师重教的传统,《论语》这部伟大的著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在讨论教育、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不器”等脍炙人口的语言都出自《论语》。唐朝理学家韩愈进一步发扬归纳出名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我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教育第一个被倒置的关系就是“师生”。表面上我们承认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但实际工作中学生这个主体都被放在了次要的、从属的、依赖性的位置。主体的权利基本已都被悄悄地掠夺。结果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大学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何时何地和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举一例,很少有学生知道自己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拿到各门课程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证书。结果是,那些课程学习任务重,要求严格的老师在教学评估中会被学生给低分,而有学生不能按期拿到学位证书,着急的是他的指导老师,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首先会被认为是老师指导不力!中国高校执行学分改革近20年,但转专业学习、跨学科学习者很少,也很少有学生不能按时毕业!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主体没有把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总是安于接受既定的安排,很少有为了自己的兴趣,为了自己制定的目标挑战自身智力和体力极限的。 既然主体不把自己当主体,那么谁是主体呢?第二个中国教育中被倒置的关系是“父母与儿女”。“父母比孩子着急”是中国教育普遍现象,无论贫富,倾一家之力从幼儿园开始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几乎是一切家长的宏愿。孩子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家长安排好的,孩子的表现只是为了给父母巨大投入所期待的回报以一个满意的回馈,更是为了赚取父母更大的投入,而这些投入不少时候超出了父母的经济承受能力。真正让孩子通过教育成为“人”所需要的错误、失败、挫折,则是满怀望子成龙、望儿衣锦还乡抱负的父母所不能接受的。我们的教育是地地道道的“避错教育”,而不是“发现教育”、“试错教育”。所以传授已形成的知识方法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而方法教育、思维方式的教育、知识创新的教育模式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实际操作中被家长和学校、老师淡化,甚至被忽视。 为什么父母会如此热衷教育,这是因为我们有所谓的“尊师重教”之文化,所以第三个被倒置的关系是“知识与文化”。这个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有几位中国著名高校的校长居然不同意“怀疑一切”这个在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立起来的科学和知识思考方法,理由是中国传统博大精深,我们有自己的思维体系。大家是学习工程学科的,我们的工作成果被群众使用,但我们的城市中有大量“有文化没知识”实际是“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工程。有一次儿子问我:“爸爸,什么是‘有文化没知识?’”我说:“就是这些工程被说成是体现传统文化,但却违背了今天的科学知识要求。”“那他们没读过书吗?”“当然读过。”我说:“他们都是大学毕业,但他们用传统文化代替知识思考。”“那传统文化不好吗?”儿子紧追着问。我说:“只是把它们当成文化,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但把它们强加给今天的人类,就不好了。”儿子说:“哦,我知道了。” 我不知道我儿子是否真的懂了,但是我要说第四个被倒置的关系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太过推崇,达到了对如何创造现代文化、当代文化几乎不闻不问的境地。为什么近100年来,我们不努力创造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现代文化?因为我们沉溺于文化传承、知识传承,而不习惯于创造知识。所以我要讲的第五个被倒置的关系是“传统知识与创造知识”。很多时候,我们对老师总是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来证明什么,但英国哲学家培根却说“你并不能教给人们什么,你只能帮助人们去发现”。发现什么?未知的知识!解什么惑呀?告诉学生们“不逾规矩”的答案!这样的教育使我们不可能把创造新的知识、尊重知识创造者放到关键位置当成一种文化,我们不愿挑战权威,我们不愿听从心灵的呼唤去探索未知世界去创造新的知识。 那么麻木的心灵被什么左右了?被市场和高经济回报的技术学科和管理学科所左右了。这些学科专业包括如工程、设计、MBA、MPA等。尽管这些学科在社会心理层面的地位远不如物理、数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但在实际社会中却受到热捧。 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被倒置的关系是“应用学科专业与研究性学科”,或者说是“应用知识与创造知识”。一些需要跨学科背景的职业性教育的研究生专业放到本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工商管理,它基本上是高校最热门的专业,远远超过经济学。实际上这个专业不应该是本科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本应面向的是有管理经验的学生。而创造知识的学科专业,总是被放到次要的实际被忽视的位置。由于我们不懂得创造知识比应用知识重要,因此从骨子里缺乏对知识创新的尊重。缺乏对知识创新的尊重,不仅仅是人们心安理得地使用和购买盗版软件;更加严重的是,我们也不可能尊重创造知识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谓的尊师重教,实际上只是表面文章,是无源之水。 (作者为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该文为作者在纪念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暨深圳大学建校25周年中外教育与管理创新研讨会上的发言) 《科学时报》 (2009-1-9 A3 周末评论)
个人分类: 国外教与学|1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发 “中国状元”在美国读大学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作者
MedXia 2013-10-15 12:29
从人人网上看到的,也算是对最近离开港大选择北大的刘同学的历程的一个很好的回应。 “中国状元”在美国读大学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 作者: AIESEC 威海 分享湖北当年的中考状元、“太空少年”、曾收到美国九所大学邀请后到华盛顿大学就读而后毕业的小伙郑人元写完的一篇日志。 今天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 我要怎么告诉她呢? 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 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 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我决定整理一下电话里的内容,这些是我在美国四年对大学教育的很多思考,这一阵子一个接一个的社团听到我的讲座邀请我去讲梦想-讲经历、讲选择-受之有愧,因为我毕竟没有那么多超出同龄人的见解可讲,但我又时分迫切地希望更多处在迷茫中的学弟学妹们得到一些正能量,面对压力和挑战更加坚定信心,去做最好的选择。 那么,我干脆写成一篇文章吧。也许在填报志愿这些日子不经意间转发到某位大学新生的手里了还可以给人一些启迪。当然啦,我不是教育学专家,一家之言,有些偏颇的观点还望指正。 一、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首先问她:你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吗?她迫不及待地说:想!我说:那我告诉你,所有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金融,但是觉得金融好就业就填报金融,那大学四年会非常的难过,工作之后会觉得压力特别的大,生活质量也不高... 但如果你认为你真心的热爱画画、你可以不知疲倦地研究地图、谈到各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就会眉飞色舞,那很有可能你就应该去学美术、地理或者烹饪,并且很可能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哈佛大学的校长Faust曾在毕业典礼上说:你可以选择你的退路,但人生很长,先去做你最热爱的事情,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退路。 对!人生还很长,即使你现在已经中年了,只要目标坚定,都是可以重头开始的!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重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大家知道折纸原理吗? 50年可以奋斗的人生如果是50张纸叠在一起,就只有几厘米厚,但是目标坚定的人,50年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在生活,那么50年之后的成就就像一张无限大的纸折叠了50次一样厚!一张纸折叠50次之后一定会很厚吧?但你绝对无法想象,它的厚度竟然可以从地球伸到太阳! 那我们现在来想象,为什么有人一辈子对人类的贡献微不足道,有的人却可以改写人类的历史呢?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当然了,这个不适用于没有成功野心的人,很多人就是喜欢安逸的小日子,那随波逐流地选专业、进体制,也未尝不可。但是我想说 ,社会永远都只有绝对的上游和绝对的下游,和一个正在缩小的的中游,中国的经济脉搏一刻不停,而社会阶层在固化,不进则退的河流里,是容不下一条小船舒适地游弋的。 说到选专业这个事情,我认为就先不要考虑好不好找工作了,反正不好找!今年大学生只有30%不到能找到工作,再说,找工作跟专业不相关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肯定会有人说,那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呢?挣不够钱买不起房丈母娘看不上娶不到老婆怎么办呢... 其实这些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范围,但如果允许我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的话,我觉得找不到工作的意思是说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即使是工地里的工作都可以至少让自己有饭吃啊, 如果梦想够坚定,就能体会到一边流浪一边作画的乐趣,就不会把当下吃的苦看得那么重了... 我相信好姑娘会欣赏有梦想有志气的男生的,喜欢这篇文章的人很多都是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我相信你们不会连自己都养不活的。 我高中是理科,我一直有种从政报国的念头,于是看着很多领导人的简历,感觉应该去学理科,于是大学也继续学习电子工程 (真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好在现在的领导人都开始变成文科出身了)。 我修了很多的数理化,结果发现那些课学起来过于简单(可能是国内高中基础打得好),慢慢地越来越迷茫-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付这么多的学费,到底要来美国学什么?我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念完大学的四年,最后像大多数华盛顿大学工程系的学生一样去微软、英特尔找个舒适的工作-我接触过这些公司里的一部分工科男,社交圈子非常的窄,每天和程序打交道,以至于英文都说不流利了(当然啦,真心喜欢这个行业的肯定也不少的)... 我跟学校提出要休学,于是我去了中国的西部各省,开始穷游欧洲,后来决定要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和国际研究学。 可是在国内可等不得!读了一年多发现不喜欢了再转肯定是很困难的!我们还是先问问自己,本科学习到底意义是什么?英文里,之所以有undergraduate和graduate的区别,是因为西方人觉得研究生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本科只是打个基础而已。 美国上层家庭的子女爱去文理学院,就是因为那里的基础打得好,什么基础呢?人文基础! 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这里是我与很多美国人交流之后的一个不具权威性的总结,并不代表对任何专业的否定,还是那句话,不管是数学、医学、工程... 都是有价值的专业,你必须去学你热爱的东西)中国的富人们也开始慢慢转变思维了,开始避免让孩子选择会计、工程等类似技校也可以学到的专业,而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人文教育。 二、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银行的人力资源经理写的面试大学实习生的感悟,说进银行的三类大学生特征明显:机关子弟、商人子弟、知识分子子弟和农民子弟。父母是公务员或者国企职工的,一般会搞关系,做事儿的时候爱耍小聪明;生意人的孩子显得自信而且做事认真;父母是知识分子的总显得有点傲气,不合群;农民的孩子不太爱说话,情商不高,但是做事勤快。 接着作者说,最受欢迎的商人子弟一般都能留下,机关子弟有关系,也可以,知识分子子弟和农民子弟一般都很难留在银行... 每个人的父母都会不知不觉地把他们认为最正确的一套是非观和为人处事的办法教给孩子- 如果他们认为不正确他们也不会那么干-结果就是孩子们完完整整地接受了父母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很多人一辈子辛勤工作却仍然无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我认识的大多数同龄人,都处在父母粗暴的人生规划之下,从小学这学那是父母决定的,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是父母决定的,大学毕业马上读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是父母决定的,跟哪个女生在一起也是父母决定的... 那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是自己的?大多数的美国学生都不会在本科毕业之后立即读研究生(少数数学、物理等理论科学除外),而是进入社会体验个几年或者十几年,甚至有人在没进入本科或者刚读了一两年之后中断好多年去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总是认为带着经验阅历进入研究生院才能学到更多,在职业生涯里遇到一个学位造成的瓶颈了再去取得那个学位更有目的性。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尝试很多领域,真正知道自习喜欢什么之后,再带着自己工作中的实战经验去听课,真是把读研究生的时间和钱花在了刀刃上,再看看我们中国一窝蜂地读研大军,非常的盲目,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到这样的学位如果以后再找一份跟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将会是怎样一番感受呢?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可以去做做职业性格测试,或者多接触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比如参加各种论坛和聚会),听听他们的成长轨迹,也可以禅修、去休学、去打工、去旅游,让自己的内心走出喧嚣的环境,自习地听清楚内心的呼声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再去读书,再去花时间培养自己那一方面所需要的所有素养,而不是相反。 好在,还是有人敢于去冒险,敢于挑战常规,去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为了教育的理想建学堂,还有人耶鲁毕业去当村官... 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尝试,虽然在美国人看来可能都是身边随处可见的例子,但至少中国的90后们开始了对常规的挑战,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对于父母的建议,很多当然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但不要在自己独立思考判断之前就全盘照收,除非你不想发展得更好,只想复制你父辈的人生轨迹。父母永远都是为你好,没错!但是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做为司机的你,做为棋手的你,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手握方向盘、自己谋划大的棋局,而不是和父母一起握着方向盘、在争吵声中落棋... 三、大学,不仅仅只是学好专业那么简单 在美国的大学毕业要求里,每个学生通常都必须修满定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课程,这三个领域也是构成一个人知识系统的基本分类,如果任何一个人,没有在这些领域都有过较好的教育,都很难称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以,不管你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去关心政治、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地理、天文、生物、数学、美术、音乐这些学科吧,为什么犹太商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 因为它们对待各种学科的知识贪得无厌!据说犹太商人聚会的时候不怎么爱谈生意,话题通常会非常的广阔。 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了他的高度,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一个多好的领导,其实你永远都不知道哪一天某一门知识就会在一个重要的时刻派上大的用场!乔布斯不就是从他感兴趣的大学书法课中获得苹果独创字体的灵感的吗? 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GPA,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好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领导能力(包括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你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永远保持冷静客观?尤其是在国内上学的学生们,更应该特别小心地呵护自己地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否则将造成非常大的遗憾)、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素养... 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严重欠缺的。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地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吧 !给自己一个阅读和锻炼的计划;去勇敢地开口和陌生人交谈,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积极地参与几个有意义的社团,或者组建一个自己的社团;去旁听各类入门的课程,打开自己的知识面;去逼自己跳出舒适圈,不要交那么多的酒肉朋友,独立地应对挑战,并且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吧;去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吧! 前些天我参加了一个活动的面试,被问到在美国的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了一会儿,觉得是 包容 二字。 我尽量避免过多和中国学生“扎堆”,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理解华大里的国际学生们背后的文化,去感受基督教、天主、摩门教徒们的信仰,利用交流访问、会议、采访、背包旅行各种机会,去到20多个国家,认识当地的人,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认为避免“文明的冲突”需要包容的公民和包容的国家 ,增加对整个社会和世界格局的认识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顺便说一句,去很多国家不需要很有钱才可以做到的,很多人可以一分钱不带,靠coachsurfing和打零工环游世界。你可以有一百个理由不去做,但如果要去做,那只需要一个理由,就是你真的想! 去年在东京UNIQLO实习的时候,亲自面试每一位实习生的总裁柳井正曾一度是日本首富,他年轻的时候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专业背景,他具有非常独特的视角和眼界。他不喜欢看人的简历,常常会问: 你是哪里人?父母是做什么的?你曾经在哪里生活过?你童年的时候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他试图去从文化和价值观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因而会比别人看到的更深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大家需要多接触人、多关心时事、多认识世界-有容乃大,包容让人成为更出色的领导者。 四、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没好处 现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流行说“感谢室友四年的不杀之恩”了,其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牺牲生命的代价呢!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 已经进入到大学的各位,肯能深有体会,身边很多人是这样的吧!他们真的很聪明,有手腕,为了自己的保研、留学、奖学金、竞选真的可以不择手段。 我 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 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我倍受感动, 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 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总是在想,我去做公益,你们真的就觉得我不懂为自己捞利益那么傻吗?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快乐,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赔偿、减肥)... 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屈原、鲁迅、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 我一直很厌恶各种在网络上炫富的行为,一方面,这样的人没有思想,只有继承的一些财富和挥霍的暴发户习气,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家这么的积贫积弱,人均收入在非洲都只能算中等啊!你们知不知道,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生活,没有饥饿、战争,拥有住所、洁净的饮用水、充足的粮食,是多少人做梦都在渴望的生活啊!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某个角落,也许就在印度活着非洲,每四秒钟就有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因为贫困而死,你还会忍性浪费粮食吗?你还好意思去炫耀自己的包包和汽车吗?收入分配还这么的不公平,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炫耀自己的很可能是不法所得的财富?施比受更有福,去关心一些更大的事情,去帮助别人吧!
2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早恋”能拯救中国教育 激发各种潜能
twhlw 2013-10-6 15:53
信源:村山宏博客 “如何才能改变应试教育?”。我在日经中文网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章中曾指出填鸭式教育阻碍了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导致创新型产业难以出现。随后有读者提出,“这种事儿谁都明白。那么怎么才能改变现状呢?在其他小孩全都接受填鸭式教育的情况下,如果仅仅让自己的孩子不去接受那种教育,在中国就考不上大学了!”此后,笔者一直在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标准答案不外乎“如果全社会都重视独创性,最终教育将发生改变”。中国儿童由于对长时间学习和死记硬背感到疲劳,上大学后就将丧失对学问的兴趣,但美国的儿童在高中之前基本不怎么学习,因此并未厌倦学习。美国人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开始努力学习,结果不断获得了独创性的研究成果。美国社会对独创性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而不采取死记硬背等犹如苦行般的学习方式。 不过这次打算提出其他解决方法。听起来或许有点不靠谱,但我依然要提出建议:应该更加重视少男少女的恋爱感情。喜欢异性的情感将让人的内心更加丰富,可以激发各种潜能。虽然不知道这对改变应试教育的问题是否有直接作用,但通过喜欢异性,可以让学生找到学习之外的价值。 女孩在进入小学高年级,男孩在进入中学后,就会开始在意异性。在这个年龄段,儿童最大的关注点就是恋爱。在美国和日本,少男少女们把学习扔在一边,每天都在因为恋情而喜悦、烦恼或悲伤。恋爱本身还具有情操教育的效果,而笔者更加关注的是“希望获得异性青睐”的心理。我在上中学时,每天都在拼命思考“如何才能吸引喜欢的女生的注意”。 并非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受欢迎”,具备魅力也是必要条件。当然,美男美女最受欢迎,但也不限于此。在日本,受学生追捧的是体育运动员。每当举行棒球和足球比赛,选手都会被很多女孩众星捧月般围起来。而男学生也会为了观看女子排球队的美少女而涌向球场。 有些人不但学习成绩良好,而且热衷于体育运动。如果将运动花费的时间用于学习,成绩应该更好。但是这些学生还是热衷于体育运动,这是因为即使学习好也不会获得女孩子的青睐。“要是不搞点体育运动,女孩子就看不上啊”,动机不纯地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不在少数。 与体育选手同样受女孩子欢迎的是“具有音乐天赋的人”。一到校园文化节,就会有一群男学生拿着电吉他,热情地演唱“The Ventures”、“The Rolling Stones”等乐队的歌曲。而女学生则发出尖叫声,为之狂热不已。在成为高中生后,“会画画的人”也开始受欢迎。如果能用漫画和插图制作海报,就会被称为“可爱”,备受异性青睐。 《星》这首日本歌曲在中国也是耳熟能详。这首歌的创作者是在中国的音乐学校任教的歌手谷村新司。谷村多次在电台的脱口秀节目中说过,他小时候长得很胖不受女生欢迎,所以一门心思玩吉他。谷村因过分专注于音乐而荒废了学业,大学也中途退学了,不过如果他当时只顾埋头学习就不会创作出名曲,这对于日本音乐产业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 森鸥外(1862~1922)是奠定日本近代文学基础的着名小说家。他也是陆军军医,并做到了军医的最高职位军医总监。另一方面,森鸥外以留学德国时的一段悲伤恋情为基础,创作了小说《舞姬》,深受年轻人追捧。如果没有年轻时的热恋经历,森鸥外也只不过是一位严肃的军医。如果没有森鸥外的小说,日本的文艺繁荣无疑将来得更晚。 恋爱会耽误学习,忙于恋爱就没心思学习了。不过,正是因为开始在意异性,才会正视自己的内心,发挥自己的强项,从而释放学习以外的才能。恋爱或许会让人感到不安和苦恼,也会存在危险,不过如果得到升华将会产生艺术。 听了笔者的观点,想必会有人大发雷霆吧。或许会批判说“中国和日本、美国的社会观念不同,少男少女谈恋爱是不道德的”。不过,我想强调的是动机不纯地和异性交际与恋爱是不同的。日本曾经和中国一样对男女关系非常苛刻,不过后来逐渐成为珍惜爱情的社会。中国也一定会改变吧。 下面说说我自身的经历吧。我小时候成绩不好,身体弱所以不擅长运动,一样乐器也不会,尝试着画漫画也画不好。所以理所当然的不受女孩子欢迎。虽然笔者毫无特长,但是唯独喜欢写文章。大学时代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法律,整天只知道写诗和小说,不过写的东西毫无艺术价值。将自己写的诗和小说送给喜欢的女生,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成为周围人的笑柄。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日本经济新闻的招聘考试中,我因为一篇讲述爱慕中国女生的文章被录用为记者。考试中根本没有涉及经济学的知识,如果我只顾埋头学习,肯定当不成记者。多亏了年轻时候的爱恋之心,我才有今天。
2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师不读书何以成了中国教育的宿命?
twhlw 2013-10-4 23:22
信源:王贵成博客 中国的国民阅读率近些年一直在持续走低,有识之士忧心忡忡:读书的人为什么这么少呢?让人好笑的是,在这些有识之士中,有不少人是教师。他们平时无心读书,也不爱读书,自身没有为国民阅读率的升高做出任何贡献,而今还能摆出一付痛心疾首的忧国忧民模样,实在是难为他们了。我虽然嗜好读书,但对不爱读书的同事们不敢有丝毫的不恭,在轰轰烈烈谈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的教育时代,不读书正是校园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而教师也不需要读书,这近乎成了一种宿命的存在。 应试教育比拼的是教师严防死守的功夫,根本不需要读书的智慧。应试教育讲究的是“吃得苦中苦,方能分数高”,学生吃苦是自然之事,就连教师只要能吃得严防死守的苦,也是一份吃苦一份收获。有一段手机短信生动地写出了教师的悲苦:起得早的,是教师与拾破烂的;睡得晚的,是教师与美容院的;吃不好的,是教师与要饭的;整天挨整的,是教师与犯了案的。应试教育要想出成绩,就必然要求教师早起晚睡,胡乱吃喝,然后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学生从早到晚呆在学校,教师就得从早到晚守在学校,抓时间挤时间不让学生成为有闲阶层,这是各地应试成绩芝麻开花节节高的不二法宝。现时的教师,搞管理的成了苦力工,就是代课的,备课时把参考书上的东西搬到备课本上,成了搬运工;课堂上,一路播放多媒体,成了播映员;即便是考试评讲,不过是把标准答案鹦鹉学舌一遍,成了录音机。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根本没有创造性可言,没有智慧的闪耀,自然不需要用读书来充实提高教师了。 应试教育管理者的一个管理真谛是,要想出应试成绩,必须千方百计延长教师的劳动必要时间,恨不得把教师的一天24小时全都霸占到学校里,双休日变成单休日甚至不休日还嫌时间不够用,那儿敢鼓励教师读书呀!教师读书是要花大量时间的,那会占用出应试成绩的多少时间啊!须知,时间就是学生的分数,时间就是学校的生命,时间就是校长的政绩。因此,在应试教育主宰一切的中国学校里,教师读书几乎成了不务正业的代名词,教师本人也成了另类,在学校里要风没风要雨没雨,生存发展面临困境。学校里的读书精神就这样慢慢地丧失殆尽。 让应试教育管理者感到不安的是,教师一旦读书,就会产生一些独特的思想,不再与应试教育保持同步一调,而是搞什么标新立异的教改。比如王泽钊,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新颖至极,开辟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途径。十几年来,他通过博览群书扩展了自己的教育视野,基本上不用国家的统编教材,往往只在开学三周内就将教材有选择地讲完,余下的时间都讲自己为学生精选的文章(后来他用这些多年积累的文章编写成了一本150万字的自编教材);他的语文课居然还细分出了阅读课、对话课、辩论课、表演课等好几种;考试方式也和别人大为不同,尤其是答案,往往是开放性的,例如诗歌鉴赏,学生所答能自圆其说就行。靠着这种天马行空般的授课方式,王泽钊带过17届高三毕业班,而且所带班级的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但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先进教育理念的老师,却不被世俗社会接受。不但有家长直接打电话给校长:“从未见过这样不重视课本的老师!”还有学生写“匿名信”向校长反映他“不负责任”,更有校领导认为:他不依靠教材,很多学生在课后无法复习;而且更可怕的是他语文教学组的同事。一位与他共事的老教师在校长面前老泪纵横地评价他说:“他这是在误人子弟啊!我以一个老教师的身份要求,不能让这样的人教学。”在这种四面楚歌的环境中,即使学生再喜欢他,王泽钊还是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2000年学校搞竞争上岗,让各学科组自己投票,王泽钊落了个差点下岗的结果,最后被“降岗使用”。要强的王泽钊“觉得窝囊”,再也无法在官办学校里呆下去了,最后以“不适应学校环境”为理由,递交了辞职报告,无奈地到外面去应聘民办学校。 更让应试教育管理者感到害怕的是,读书多了的教师,看什么也不顺眼,动辄就犯上作乱。有的教师在网上随便批评校长。常州市知名高级中学的一位特级教师高老师,在网络上竟然跟帖了一首抨击校长的打油诗(内有“教学管理一团糟,自由落体往下掉”等词句,批评时任校长邹平对学校疏于管理,导致教学质量出现了滑坡)。如果不让这个教师陷入点“麻烦”,他还真不知道校长头上长几只眼。高老师接连两天被带到派出所询问跟帖之事。随后,当地教育局找高老师谈话,说他在网上批评校长不对,并要高老师写检讨,被高老师拒绝;最后,由武进高级中学被调到偏远的三河口中学任教。(2010年8月25日《新华网》) 还有一个人们不愿提及的现实,那就是应试教育肆虐横行二十多年,培养出了一大批教师,这些教师早就对读书失去了兴趣,或许根本就不知读书为何物。应试教育只在分数上竭泽而渔,对语文课上的优美文章按照考试中的标准答案施以解剖式的分析,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政治历史课上老师成了主旋律的传声筒,亦步亦趋鹦鹉学舌,所谓的知识剩下的只是残羹冷炙,这样的课堂学习言传身教,不但没有教给学生读书的能力,而且极大地败坏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这样的学生日后不幸当了老师,这样的老师再如法炮制出一样的学生,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老师哪个还去读书啊?哪个还有读书的兴趣与能力呢? 不过,话说回来,教师不读书的好处还是有的。极大地方便了各级应试教育者的管理,使教师们能为中国应试教育走上登峰造极的境界而鞠躬尽瘁。 教师不读书就这样成了中国教育的宿命。学校本来应该是读书的地方,而今教师带领学生坚决不读书,世上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1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早恋”拯救中国教育
热度 1 lzxun123 2013-10-2 07:47
“早恋”拯救中国教育 作者村山宏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村山宏为日经中文网撰稿:“如何才能改变应试教育?”。我在日经中文网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章中曾指出填鸭式教育阻碍了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导致创新型产业难以出现。随后有读者提出,“这种事儿谁都明白。那么怎么才能改变现状呢?在其他小孩全都接受填鸭式教育的情况下,如果仅仅让自己的孩子不去接受那种教育,在中国就考不上大学了!”此后,笔者一直在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标准答案不外乎“如果全社会都重视独创性,最终教育将发生改变”。中国儿童由于对长时间学习和死记硬背感到疲劳,上大学后就将丧失对学问的兴趣,但美国的儿童在高中之前基本不怎么学习,因此并未厌倦学习。美国人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开始努力学习,结果不断获得了独创性的研究成果。美国社会对独创性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而不采取死记硬背等犹如苦行般的学习方式。  不过这次打算提出其他解决方法。听起来或许有点不靠谱,但我依然要提出建议:应该更加重视少男少女的恋爱感情。喜欢异性的情感将让人的内心更加丰富,可以激发各种潜能。虽然不知道这对改变应试教育的问题是否有直接作用,但通过喜欢异性,可以让学生找到学习之外的价值。   女孩在进入小学高年级,男孩在进入中学后,就会开始在意异性。在这个年龄段,儿童最大的关注点就是恋爱。在美国和日本,少男少女们把学习扔在一边,每天都在因为恋情而喜悦、烦恼或悲伤。恋爱本身还具有情操教育的效果,而笔者更加关注的是“希望获得异性青睐”的心理。我在上中学时,每天都在拼命思考“如何才能吸引喜欢的女生的注意”。   并非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受欢迎”,具备魅力也是必要条件。当然,美男美女最受欢迎,但也不限于此。在日本,受学生追捧的是体育运动员。每当举行棒球和足球比赛,选手都会被很多女孩众星捧月般围起来。而男学生也会为了观看女子排球队的美少女而涌向球场。   有些人不但学习成绩良好,而且热衷于体育运动。如果将运动花费的时间用于学习,成绩应该更好。但是这些学生还是热衷于体育运动,这是因为即使学习好也不会获得女孩子的青睐。“要是不搞点体育运动,女孩子就看不上啊”,动机不纯地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不在少数。   与体育选手同样受女孩子欢迎的是“具有音乐天赋的人”。一到校园文化节,就会有一群男学生拿着电吉他,热情地演唱“The Ventures”、“The Rolling Stones”等乐队的歌曲。而女学生则发出尖叫声,为之狂热不已。在成为高中生后,“会画画的人”也开始受欢迎。如果能用漫画和插图制作海报,就会被称为“可爱”,备受异性青睐。 《星》这首日本歌曲在中国也是耳熟能详。这首歌的创作者是在中国的音乐学校任教的歌手谷村新司。谷村多次在电台的脱口秀节目中说过,他小时候长得很胖不受女生欢迎,所以一门心思玩吉他。谷村因过分专注于音乐而荒废了学业,大学也中途退学了,不过如果他当时只顾埋头学习就不会创作出名曲,这对于日本音乐产业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 森鸥外(1862~1922)是奠定日本近代文学基础的著名小说家。他也是陆军军医,并做到了军医的最高职位军医总监。另一方面,森鸥外以留学德国时的一段悲伤恋情为基础,创作了小说《舞姬》,深受年轻人追捧。如果没有年轻时的热恋经历,森鸥外也只不过是一位严肃的军医。如果没有森鸥外的小说,日本的文艺繁荣无疑将来得更晚。 恋爱会耽误学习,忙于恋爱就没心思学习了。不过,正是因为开始在意异性,才会正视自己的内心,发挥自己的强项,从而释放学习以外的才能。恋爱或许会让人感到不安和苦恼,也会存在危险,不过如果得到升华将会产生艺术。 听了笔者的观点,想必会有人大发雷霆吧。或许会批判说“中国和日本、美国的社会观念不同,少男少女谈恋爱是不道德的”。不过,我想强调的是动机不纯地和异性交际与恋爱是不同的。日本曾经和中国一样对男女关系非常苛刻,不过后来逐渐成为珍惜爱情的社会。中国也一定会改变吧。 下面说说我自身的经历吧。我小时候成绩不好,身体弱所以不擅长运动,一样乐器也不会,尝试着画漫画也画不好。所以理所当然的不受女孩子欢迎。虽然笔者毫无特长,但是唯独喜欢写文章。大学时代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法律,整天只知道写诗和小说,不过写的东西毫无艺术价值。将自己写的诗和小说送给喜欢的女生,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成为周围人的笑柄。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日本经济新闻的招聘考试中,我因为一篇讲述爱慕中国女生的文章被录用为记者。考试中根本没有涉及经济学的知识,如果我只顾埋头学习,肯定当不成记者。多亏了年轻时候的爱恋之心,我才有今天。 文章来自: http://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special1/6672-20130930.html
个人分类: 博览|1642 次阅读|2 个评论
听了国际名校公开课,才感觉中国教育不是一般的落后
热度 1 chemistryche 2013-9-26 14:05
今天中午利用午休时间,听了一下网易公开课里面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人性的哲学与科学》前二课,有如下感觉: (1)特别重视经典文本的阅读,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原著等; (2)充分使用案例,让学生大脑活跃起来; (3)教师和学生都没有使用固定教材,只是一些材料的组合(书籍或论文),偶尔会联系最新的研究论文来组织教学; (4)教师上课轻松活泼,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拥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我们经常听到“要与世界接轨”,“要有国际视野”,“需要洗洗脑”如此等等,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出国机会的人来说,怎么办呢?多听网易国际名校公开课或者TED未尝不是一个便利的办法。
258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借外国人的眼和口说中国学生与中国教育
lxj6309 2013-9-26 09:57
网络红人北语俄籍学生会主席:同学你为何这么急 2013年09月26日 07:53: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我有话说 -- 分享到: 8   克罗索夫·大卫和他的学生会同事一起在操场上招新宣传。   近日,在北京语言大学社团招新现场,一名西方面孔的男生格外引人注目,他拿着喇叭混在中国学生堆儿里,卖力地喊着宣传口号。因为太帅,他引来许多人的驻足“围观”。他就是今年新当选的北京语言大学校学生会副主席,来自俄罗斯北高加索的大二男孩克罗索夫·大卫。校学生会把他英俊潇洒的证件照放到网上,迅速走红,网友大赞他是“史上最帅学生会主席”。   一名外籍的“主席”能够带领身边的中国 同学 一起工作吗?   “学生会里的人各式各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并不在意他们为学生会工作的目的,只要大家一起把事情做成做大。”大卫自信完全有能力胜任校学生会的工作,他用标准的中国逻辑回答:“我相信愿意参与学生会工作的人都是有责任感有抱负的人。”   大卫具有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曾在入学第一年创办俄罗斯学生会,组织过几次中俄文化交流活动;他出色的中文表达能力也使他迅速在校园文化中崭露头角——曾参加CCTV汉语之星大赛,获得“十大汉语之星”称号;在2012年北京高校外国留学生辩论邀请赛中获得冠军;他还是一名北京旅游服务志愿者,参加过旅游卫视《畅游北京》节目录制。   大卫还是一个中国文化迷,13岁那年,他意外看到了一大段中国象形文字,一下子被吸引了,从此买来光盘自学,一发不可收拾。中学毕业后他高分通过汉语初级水平考试,后来辗转来到中国,考取“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进入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起先是在汉语学院(为外国人提供中文培训),一个学期之后,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他了解中国文学、文化的渴望,他毅然转入人文学院,与中文系的同学一起上《 中国古代文学 》、《当代文学》课程,一起研究“汉语言文学”。   相较普通中国学生,大卫更注重象形文字的内涵,他向记者讲起了“学习”和“习得”的区别:“你看这个‘習’字上面是鸟儿在拼命地拍打翅膀,所以鸟会飞翔是在生活中通过模仿习得的;而“學”字是老师在上面用教鞭打“儿子”,所以学习是通过后天刻苦的钻研领会出来的。他又拿“道”字举例:“‘道’字上面两点一横是阴、阳,下面是自然,三者交融产生智慧于“首”,你的脚跟着脑袋走,知行合一,就是道,道要符合自然的法则。”大卫自豪地讲述着。   他还在现场写下“鬱”、“鬥”、“國際”等多个繁体字。大卫说,自己平时喜欢使用繁体字,因为“繁体字保留了好多中国传统的智慧和思想。并不是说用简体字不对,但有些简得太离谱啦。比如‘皇太后’和‘博士後’怎么能是同一个‘后’呢?‘理髮店’和‘發现’怎么能是同一个‘发’呢?”   “我不希望中国人把自己的文化都忘掉,因为这不仅是中国的宝贝,更是全人类的遗产。”大卫认为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很深厚的社会,但现在这个社会没有按照 中国传统思想 存在。   比如说在中文系的课堂上,大卫发现,老师在黑板上讲唐诗宋词,好多学生在下面拿着TOEFL或GRE词典背单词。大卫疑惑地问:“中国年轻人觉得不用学语文了吗?”   在校园里,他曾遇到一个女孩用英语和他搭讪,他礼貌地用中文回答:“对不起,我是俄罗斯人。”可对方坚持继续用英语说话,他很不爽:“难道长着西方面孔的就应该说英语吗?”   还有一次,他在北京的地铁上看见一位年轻妈妈和自己四五岁的孩子完全用英语聊天,当时就惊呆了:“这太不可思议了,他们怎么可以这样?这是在中国啊。”他认为,热爱西方文化,梦想出国留学没问题,但忽视自己的语言就是本末倒置。   他也曾认真和中国学生探讨汉语词汇,但很少有人能给他讲清楚 汉语词组 背后的含义:“我问‘往往’和‘经常’的差别在哪里,中国同学告诉我这两者没有差别。”北语讲授高级翻译的老师告诉他,现在很多中国学生考不上同声传译的研究生并不是因为他们英文不够好,恰恰是因为他们中国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大卫深以为然。   “我听到很多青年讲‘爱国’,其实我觉得不管在哪里,爱国首先是看你对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了解多少。”他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个人在出国之后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这一点在他自己身上也存在。“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俄语词汇量太有限了。要是能回到中学时代,我一定会好好地上语文课,好好地学习俄罗斯文学。我现在认识了一个新的俄罗斯。”他以自己最崇拜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举例:小时候贵族家庭出身的普希金接受的是法语教育,过上流社会的生活,俄语并不好。后来他对民间创作产生浓厚兴趣,感受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并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我们所使用的现代标准俄语,就是由普希金予以修改完善的。”大卫补充说:“所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除了 语文学习 ,大卫发现系里很多中国学生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中文。“我问他们为什么要选择中文系。他们给我的回答是,数学不好,不喜欢物理化学。我再问,那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又回答没有,不知道。”不只是中文系,很多中国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所学的专业,很多都是高考被动录取的结果。“你应该想一想。这个专业你可能不喜欢,可是有多少孩子想上这个大学这个专业,却没有机会,你不能辜负你的父母。”他还发现很多学生平常根本不学习,成天玩电脑、上网,临考前两周开始通宵备考:“如果就这样没有目标,不知为何而学,即使你自己不作选择,命运也会替你抉择。”   大卫还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在学校里过于关心自己的“前途”。很多学生一入学就备战出国考试,或者太在意所学的知识会不会考,太在意参加社团活动对找工作有没有帮助。“太着急了,中国同学,你为什么这么着急?”   “有人跟我抱怨现在工作太难找了,我问他你想找什么工作,他说想做律师,因为律师很赚钱。但是他都不了解律师的工作,怎么知道自己会喜欢这个职业呢?”大卫说在俄罗斯,大学生们选择学什么专业是基于兴趣,而不会是为了某个职业。“对这个领域感兴趣,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社会就会需要你,钱会自己来。”大卫笑着说。   “其实工作哪儿都难找,我觉得中国青年有很多机会。愿意就是一百个机会,不愿意就是一百个借口。”他说,“我的看法就是当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要追求回报。”
个人分类: 教育|2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迟早要杀死中国人
热度 1 shehuiguanli 2013-9-22 10:59
中国的“奇葩”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迟早要杀死中国人。 举几个例: 1.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思维方法是 10 分错误的思维方法,一个中学不用,大学不用,以后人生都不用的思维方法,为什么要教给小学生使用。更为可气的是,学生采用中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小学教师一律算错,为什么一个更先进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要算错呢?简直不可思议。 2. 某新闻报道: 第一,作家叶开经历女儿语文教育:诸葛亮称作孔明被判错 认为在小孩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却给他们喂了垃圾 题目: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 答案: “ 孔明和庞统 ” 。 语文老师的标准答案是 “ 诸葛亮 ” 。学生问老师, “ 为什么不能是庞统? ” 老师回答,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 第二, 作家叶开谈“语文教学之痛”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打电话给编辑,质问: “ 哪儿来一个疯子在这儿胡说八道? ” 3.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问题必须用传统方法解决,用向量方法也算错 作者最近在研究高中数学教学,高中学习了向量和立体几何,采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简单而快捷,而大多数教师没有找到这一方法(无需用向量的坐标表示部分),因此,按照这一方法解决的立体几何问题,大多教师都认为错误的,理由是教材上没有这样的方法。 特别,高考的标准答案已经确定,是老师想得到的方法就可以得到认可,还有“步骤分”,如果是老师都想不到的“好方法”,这样的方法不管多么优秀,是没有“步骤分”,并且很可能“不能得分”,更不要奢谈“步骤分”,这难道不是“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吗? 用两个字表达中国的教育:“死板”是再恰当不过了,要成为优秀学生的标准是:“必须死板”。这就是中国教育现状,这迟早要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扼杀掉。 中国教育必须改变,中国教育一定要改变。
个人分类: 中国社会管理|795 次阅读|4 个评论
推行“标准教学方法”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shehuiguanli 2013-9-2 20:41
中国教育一直奉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致中国各地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我们有幸走访乡村学校一些教师的教学,会发现很多教师连起码的教学常识都没有,教还不如不教。 即使城市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教师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就是中国各类教学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理解正确与否不得而知。而一个教师从大学毕业(还有很多没有读过大学呢。),到一个成熟的教师,需要漫长的过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师范学生几乎都是比较差的学生(特别是上世纪 80 、 90 年代),因为“好学生”一般都不会选师范院校。而这些“比较差”的学生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学习方法,难道通过探索就会探索出好的教学方法吗?即使有个别“好的老师”,探索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按照中国目前的教学管理体系,也很难提高中国整体教学水平。 那么,如何快速提高中国整体教学水平呢?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标准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标准教学方法” 1. 什么是“标准教学方法” 所谓标准教学方法,就是经过专家深入研究,找到教学某一知识“最优的”教学方法,并将这一方法编入“教学材料”,教师只需“照本宣科”,这样保证所有教师的教学过程都采用“最优的”教学方法,从而快速提高中国整体教学水平。这样的“教学材料”即使学生自学,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 这样的教学方法存在吗? 为什么不存在呢?教学同一知识,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中一定存在一个最好的方法(难道还需要说明吗?以前有很多人会说“各有优点”,根据最新理论,不会出现这一情况),按照这一方法教学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教学方法”不一定是“最科学教学方法”,但是目前相对最好的教学方法。 3. 还有很多教师有“更好的”教学方法,怎么办? 真的吗?你说好就好吗?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即使真有比“标准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方法(一定不会有很多,应该很少的),好呀,提出来呀,通过专家组评价呀,确实好一些,修改“教学材料”呀。 二.如何实施? 非常简单,将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编入教学材料即可。需要教学的内容就是教师需要表达的内容,为什么不编入教材呢? 三.目前实施条件成熟吗? 目前是最成熟的时期。 第一,“标准教学方法”不是现在需要实行,是一直需要实行,只是由于中国教学思想的错误,一直没有实行而已,导致中国各地教学水平差异极大,同时带来太多社会矛盾。 第二,作者目前发明“系统科学思维教学法”,这是国际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教育的革命,利用这一契机,正是推动“标准教学方法”的最有利时期。 四.推行“标准教学方法”,如何体现“因材施教”? 你怎么这样呢?我说东,你说西。 “标准教学方法”,是指教学内容相同时采用的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是指“材料”(教学材料和对象)不同时,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两码事,为什么要扯到一起呢? 五.推行“标准教学方法”,有什么好处? 好处太多了,可以快速提升全国整体教学水平,可以大大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不同学校水平差异很小。 我也数不过来,还是自己想吧。 我国教学理论很多是错误的,或者是模棱两可的,或者是模糊的,需要尽快改变。
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事求是:中国教育的罩门
热度 4 arithwsun 2013-8-31 16:19
实事求是:中国教育的罩门 王永晖 毛主席为什么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因为,在中国,不实事求是的人太多。 否则的话,我们早“干”过日本了,日本人应该在智力上比中国聪明不了多少吧,但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很多方面,就是还追不上日本,现在还多了一个韩国。 那么,中国社会里,那么多不“实事求是”的人,乃至不“实事求是”的机制,是怎么产生的呢? 教育,在其中有没有关系呢? 不能死读书,但是,现在倡导国学的人,像王财贵,他的教学方法下来,能让孩子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么? 我们几个家长组织的工作坊,为什么强调武术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武术能让孩子们“实事求是”,靠吹牛是没用的,手下见真章。 数学也是一样的,数学家从来不是大众舆论所能吹出来的。 中国人,在这些实打实的内容上,在这些真功夫上,倒底水平怎样呢? 首先,小孩子就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缺少这个精神,就没法子进入这样的领域了。 哲学专题 如何在等级社会中,保持“逻辑正确”和“诚实守信”之风 哲学之树-读书会讨论摘要 I II 知礼仪而仓禀足
个人分类: Book-W|295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教育机构为什么对“世界第一”的教学方法不感兴趣
热度 10 shehuiguanli 2013-7-18 10:18
我经过多年研究提出的“系统科学思维教学法”,最先采用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提出的思维方法,经过实践存在很大缺陷,后经过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应用在教学中,多年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超乎想象。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素质,大大减轻学生负担。而提高学生成绩非常容易,3小时即可提高15-20分,针对高考学生开发了一个12课时的思维训练课程,一般学生可以轻松提高30分以上。 由于该“思维规律”由作者首创,远优于目前国际最科学的波利亚思维方法,因此毫无疑问“系统科学思维教学法”是目前国际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世界教育的一次革命。 就是这样一个十分优秀的教学法,我多次致信教育部、中央教科院,没有任何回复(我们的政府机构怎么了,对人民的声音总是保持“沉默”),后来我专程到教育部,连门都没有能进去(不让进)。 十分可笑的是,已经研究成熟的教学方法不采用,而国家为了“教学改革”(革命好,还是改革好呀?)在全国建立了几十个“教学改革实验区”,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是盲干;教育部宁愿盲干,也不不愿采用成熟的“教学方法”。 我一直不十分清楚其中的原因,最近看了两则报道,大概清楚其中一二。 其一,报道“全国教科办”以专家做摆设,操作课题,而不是以课题好坏做标准; 其二,中央教科院某院长,也是“全国教科办”主要领导,宁愿乱花教育经费,也不愿干一些实事。 在这些只希望从中捞取利益,而不愿为中国教育事业出力的人当道,有谁会真正关心学生的死活呢?有谁会在乎中国教学方法的好坏呢? 看来,我仅仅又是一个“杞人忧天”而已。​
1061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医疗的投入比不上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乌干达?
热度 2 周可真 2013-7-18 04:05
2 网易云南省昆明市手机网友(112.112.*.*)的原贴: 【你们爱国?谁来爱你们!】 中国GDP世界排名: 1978年 第15名, 1990年 第10名, 1995年 第7名, 2000年 第6名, 2007年 第4名, 2010年 第2名。 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 1960年 第78名, 1970年 第82名, 1980年 第94名, 1990年 第105名, 2008年 第106名, 2010年 第127名。 官民比例(纵向): 汉代: 1:7948, 唐代: 1:3927, 明代: 1:2299, 清代: 1:911, 1949年: 1:294, 今天: 1:28。 官民比例(横向): 印尼: 1:98, 法国: 1:116, 日本: 1:150, 美国: 1:187, 中国: 1:28。 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 世界平均: 5.1%, 发达国家: 5.3% ,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4.6%, 印度: 3.5%, 最不发达国家: 3.3%, 中国: 2.3%。 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受教育人口的中国,只用了占世界各国教育总开支的1.5%! WTO最底投入标准:5%, 世界经合组织: 8.4%, 美国: 13.9%, 瑞士: 10.9%, 中国: 4.5%。 在全球191个国家中排名第188(倒数第四)! 中国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投入比不上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乌干达! 【来源:《 中国教科院院长回应携妻公款出国:为节省开支 》,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3_bbs/940EDI9F00014JB5.html 】 博主按:未知上述网易评论所述是否确实,仅仅供参考。
个人分类: 转贴转载|4317 次阅读|3 个评论
智慧融通可应对(导致中国教育根本困难的)"三大瓶颈"
geneculture 2013-7-10 14:59
中国教育的根本困难实质上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困难,也是中国最大的难题即人口质素提升的难题。 "五十知天命"即:性命、生命、使命(融智在当今群英时代集知识之大成) 确立以 软件系统工程 为 龙头 ,以第六代第七代编程 语言系统工程 为 龙眼 ,以教管学用的 知识系统工程 为整个 龙身 ,来展开 融资与融智 的社会系统工程 优化实践 活动(这才便于对接 智慧融通的九级台阶 )。 顶层 出 高质量的论著 ; 底层 做 高效率的软件 (来贯彻实施 融智文化基因系统工程 涵盖软件、知识和语言三大工程,基于 中文棋盘 做 三类双语 协同编程语言 开发环境 和 三多网络 服务平台)。 提示 (中国教育的根本困难): "钱学森之问"须重视! "三个瓶颈之困"更不可轻视! (图10仅修订了高低端文字描述,其核心模型未做也无需做任何改变取自正式发表的) 文献: 高校教育学科建设理论探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硕士论文 文献综述涉及 高校教育学科建设 实践与理论及学科建制实际发展的历史、理论和方法, 模型建构涉及 高校教育学科建设理论探新 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 因此,本研究主要是笔者学... 知网空间 - cdmd.cnki.com.cn/...-1012364994.htm - 2013-6-23 - 快照 - 预览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1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制造业与中国教育
热度 5 heitiedan2012 2013-7-8 21:39
现在媒体常说,中国是个制造业的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的强国。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思考,中国要想在发展中再提高一个或者几个大的台阶,还是需要在建设制造业的强国上下大功夫。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在这方面似乎不是很敏感,很多做法造成比较混乱的结果。 比如,我们的一流的牛校,似乎对制造业没有什么兴趣。当然,这也情有可原。因为一流牛校之所以为牛,应该是他们的基础领域。对于一流牛校来说,基础领域当然是很重要的,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科技的发展,基础领域从来都是不应该被忽略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那些一流的牛校,真正在下功夫的,或者招生的重点,似乎也不是在这些基础领域,而是在商科管理一类,以及金融之类。这是一个很大的偏差。你若重视基础学科,那么数学、物理、生物成为状元们向往的专业,那无话可说。你若重视制造业,那么电子、机械等工程类成为状元们向往的专业,也无可厚非。可是这所谓商科管理、金融管理,又算是什么呢? 这倒不是说,商科管理或者金融管理就是可以置若罔闻的。它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但从整个国家发展来说,这是属于软件范畴的,而基础学科或者工程领域,则更倾向于硬件范畴。没有硬件基础,软件水平再高,也是国家发展的软肋。硬件的基础牢固了,扎实了,软件再向上提高就相对简单一些。 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我们国家在制造业上至少有两大软肋,一个材料,二是工艺。材料既包括金属类,如各种特殊钢材,各种合金材料,也包括非金属类,如合成材料等。在这两在材料领域里,我们比起过去了,确实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起来,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在材料领域,我们还在一点一点往前追赶,虽然进度不算太快,但总还是有所进度。这个问题可能还会长期存在,但是追赶的速度应该说还算是差强人意的。比如,我们国家的航空发动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能发展起来,材料的限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同样,航空发动机的另一个弱项就是工艺。工艺粗糙,是中国制造业一个长期的缺陷。这既包括加工组装过程的粗糙,也包括操作技术上的粗糙。我曾经在给学生上课时,不止一次地讲过,七十年代,中国从瑞士进口一整套机械手表的生产设备。可是,人家瑞士技工用这套设备生产出来的手表就是罗马、英格级别的,而中国工人,使用同样的设备,加工出来的手表顶多就是上海牌水平的,有的时候连这个水平也达不到。这就是技术工人的差别。虽然现在中国的制造业出现高级技工荒,但是解决的办法并不太多。我们的职校、技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不断培养新的高等级技术工人,但真正能达到高等级水平的仍然不多,仍然很难满足中国制造业的大量需求。 更要命的是,我们现在不仅缺少高级技术工人,就连低端产业,也缺少大量的熟练工人,因为工资待遇低,即使对于农民工,吸引力也越来越小。对我们国家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要大量增加高等级的技术工人数量。现在的产业结构还不太有利于增加大量高等级技术工人。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它愿意出高薪聘请这类技术工人,但作为全国产业整体而言,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还是过于偏低。 可能有人担心,如果大幅度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整个产业的工资成本会大幅度提高,从而影响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这我以为是多虑了。我们工资水平再高,至少目前距离德国、瑞士甚至美国的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人家的高端产品照样赚钱,因为附加值高。这种高附加值产生的原因不是别的,不是设备,不是材料,而就在于技术工人的技术。 中国家长在大多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哪怕是当高等级的技术工人。这是一个很大的偏见,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想让孩子学理工的,都希望孩子去学计算机,想让孩子学非理工的,都希望孩子去学管理、金融,这都哪儿跟哪儿呀?我以为,如果是学理工的尖子,最好是学数学、物理。而那些并非尖子的理科生,不妨去学工程,甚至去学习高等职业技术。如果从国家发展的大趋势来看,这个大趋势也是整个世界大趋势中的一个部分,高级技术工人的地位和待遇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这里当然需要眼光,其实更需要孩子们的兴趣。我相信,有的孩子是喜欢学习基础领域的,但我也相信,有些孩子不太喜欢学这类领域,他们的兴趣可能更容易集中在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上。这样的孩子,照样是会有前途的,照样会有不错的收入与待遇的。
440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美国四年本科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
热度 4 储成才 2013-7-5 10:24
今天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 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 ... 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 ... 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我决定整理一下电话里的内容,这些是我在美国四年对大学教育的很多思考,这一阵子一个接一个的社团听到我的讲座邀请我去讲梦想-讲经历、讲选择-受之有困,因为我毕竟没有那么多超出同龄人的见解可讲,但我又时分迫切地希望更多处在迷茫中的学弟学妹们得到一些正能量,面对压力和挑战更加坚定信心,去做最好的选择。那么,我干脆写成一篇文章吧。也许在填报志愿这些日子不经意间转发到某位大学新生的手里了还可以给人一些启迪。当然啦,我不是教育学专家,一家之言,有些偏颇的观点还望指正。 一、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首先问她:你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吗?她迫不及待地说:想!我说:那我告诉你,所有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金融,但是觉得金融好就业就填报金融,那大学四年会非常的难过,工作之后会觉得压力特别的大,生活质量也不高 ... 但如果你认为你真心的热爱画画、你可以不知疲倦地研究地图、谈到各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就会眉飞色舞,那很有可能你就应该去学美术、地理或者烹饪,并且很可能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哈佛大学的校长 Faust 曾在毕业典礼上说:你可以选择你的退路,但人生很长,先去做你最热爱的事情,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退路。 对!人生还很长,即使你现在已经中年了,只要目标坚定,都是可以重头开始的!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重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大家知道折纸原理吗? 50 年可以奋斗的人生如果是 50 张纸叠在一起,就只有几厘米厚,但是目标坚定的人, 50 年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在生活,那么 50 年之后的成就就像一张巨大的纸折叠了 50 次一样厚!一张纸折叠 50 次之后一定会很厚吧?但你绝对无法想象,它的厚度竟然可以从地球伸到月球!那我们现在来想象,为什么有人一辈子对人类的贡献微不足道,有的人却可以改写人类的历史呢?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当然了,这个不适用于没有成功野心的人,很多人就是喜欢安逸的小日子,那随波逐流地选专业、进体制,也未尝不可。但是我想说,社会永远都只有绝对的上游和绝对的下游,和一个正在缩小的的中游,中国的经济脉搏一刻不停,而社会阶层在固化,不进则退的河流里,是容不下一条小船舒适地游弋的。 说到选专业这个事情,我认为就先不要考虑好不好找工作了,反正不好找!今年大学生只有 30 %不到能找到工作。我高中是理科,我一直有种从政报国的念头,大学也继续学习电子工程。我修了很多的数理化,结果发现那些课学起来过于简单(可能是国内高中基础打得好),慢慢地越来越迷茫-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付这么多的学费,到底要来美国学什么?我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念完大学的四年,最后像大多数华盛顿大学工程系的学生一样去微软、英特尔找个舒适的工作-我接触过这些公司里的一部分工科男,社交圈子非常的窄,每天和程序打交道,以至于英文都说不流利了(当然啦,真心喜欢这个行业的肯定也不少的) ... 我跟学校提出要休学,于是我去了中国的西部各省,开始穷游欧洲,后来决定要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和国际研究学。 可是在国内可能不得!读了一年多发现不喜欢了再转肯定是很困难的!我们还是先问问自己,本科学习到底意义是什么?英文里,之所以有 undergraduate 和 graduate 的区别,是因为西方人觉得研究生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本科只是打个基础而已。美国上层家庭的子女爱去文理学院,就是因为那里的基础打得好,什么基础呢?人文基础!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中国的富人们也开始慢慢转变思维了,开始避免让孩子选择会计、工程等类似技校也可以学到的专业,而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人文教育。 二、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银行的人力资源经理写的面试大学实习生的感悟,说进银行的三类大学生特征明显:机关子弟、商人子弟、知识分子子弟和农民子弟。父母是公务员或者国企职工的,一般会搞关系,做事儿的时候爱耍小聪明;生意人的孩子显得自信而且做事认真;父母是知识分子的总显得有点傲气,不合群;农民的孩子不太爱说话,情商不高,但是做事勤快。接着作者说,最受欢迎的商人子弟一般都能留下,机关子弟有关系,也可以,知识分子子弟和农民子弟一般都很难留在银行 ... 每个人的父母都会不知不觉地把他们认为最正确的一套是非观和为人处事的办法教给孩子-如果他们认为不正确他们也不会那么干-结果就是孩子们完完整整地接受了父母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很多人一辈子辛勤工作却仍然无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我认识的大多数同龄人,都处在父母粗暴的人生规划之下,从小学这学那是父母决定的,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是父母决定的,大学毕业马上读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是父母决定的,跟哪个女生在一起也是父母决定的 ... 那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是自己的? 好在,还是有人敢于去冒险,敢于挑战常规,去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为了教育的理想建学堂,还有人耶鲁毕业去当村官 ... 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尝试,虽然在美国人看来可能都是身边随处可见的例子,但至少中国的 90 后们开始了对常规的挑战,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对于父母的建议,很多当然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但不要在自己独立思考判断之前就全盘照收,除非你不想发展得更好,只想复制你父辈的人生轨迹。父母永远都是为你好,没错!但是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做为司机的你,做为棋手的你,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手握方向盘、自己谋划大的棋局,而不是和父母一起握着方向盘、在争吵声中落棋 ... 三、大学,不仅仅只是学好专业那么简单 在美国的大学毕业要求里,每个学生通常都必须修满定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课程,这三个领域也是构成一个人知识系统的基本分类,如果任何一个人,没有在这些领域都有过较好的教育,都很难称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以,不管你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去关心政治、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地理、天文、生物、数学、美术、音乐这些学科吧,为什么犹太商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因为它们对待各种学科的知识贪得无厌!据说犹太商人聚会的时候不怎么爱谈生意,话题通常会非常的广阔。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了他的高度,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一个多好的领导,其实你永远都不知道哪一天某一门知识就会在一个重要的时刻派上大的用场!乔布斯不就是从他感兴趣的大学书法课中获得苹果独创字体的灵感的吗? 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 GPA ,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好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领导能力(包括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你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永远保持冷静客观?)、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素养 ... 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严重欠缺的。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地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吧!给自己一个阅读和锻炼的计划;去勇敢地开口和陌生人交谈,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积极地参与几个有意义的社团,或者组建一个自己的社团;去旁听各类入门的课程,打开自己的知识面;去逼自己跳出舒适圈,独立地应对挑战,并且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吧;去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吧! 前些天我参加了一个活动的面试,被问到在美国的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了一会儿,觉得是-包容-二字。我尽量避免过多和中国学生“扎堆”,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理解华大里的国际学生们背后的文化,去感受基督教、天主、摩门教徒们的信仰,利用交流访问、会议、采访、背包旅行各种机会,去到 20 多个国家,认识当地的人,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 我认为避免“文明的冲突”需要包容的公民和包容的国家,增加对整个社会和世界格局的认识是一件非常每秒的事情! 去年在东京 UNIQLO 实习的时候,亲自面试每一位实习生的总裁柳井正曾一度是日本首富,他年轻的时候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专业背景,他具有非常独特的视角和眼界。他不喜欢看人的简历,常常会问:你是哪里人?父母是做什么的?你曾经在哪里生活过?你童年的时候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他试图去从文化和价值观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因而会比别人看到的更深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大家需要多接触人、多关心时事、多认识世界-有容乃大,包容让人成为更出色的领导者。 四、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没好处 现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流行说“感谢室友四年的不杀之恩”了,其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牺牲生命的代价呢!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 已经进入到大学的各位,肯能深有体会,身边很多人是这样的吧!他们真的很聪明,有手腕,为了自己的保研、留学、奖学金、竞选真的可以不择手段。我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 ... 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我倍受感动,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 ... 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总是在想,我去做公益,你们真的就觉得我不懂为自己捞利益那么傻吗?人或者的意义就是为了快乐,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赔偿、减肥) ... 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屈原、鲁迅、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 我一直很厌恶各种在网络上炫富的行为,一方面,这样的人没有思想,只有继承的一些财富和挥霍的暴发户习气,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家这么的积贫积弱,人均收入在非洲都只能算中等啊!收入分配还这么的不公平,我们有什么资格炫耀自己的很可能是不法所得的财富?施比受更有福,去帮助别人吧!(郑人元 2013.6.25 ) P.S.: 深夜成文,时间仓促,我成长的一路上有很多人帮助过我,从申请大学、到选择课程和专业、到公益计划的建立 ... 谢谢你们所有人 ... 因为今天就是填志愿的时间了,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篇文章,如果我也能尽一份力,给学弟学妹们一点点启发,实在是万分荣幸 ... 祝大家求学路上一路顺利:) 原文地址 : http://blog.renren.com/share/390612528/16018957314?from=0101010202ref=hotnews...
个人分类: 佳作欣赏|301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产业资本地图
ailiyakong 2013-6-27 11:47
  文/谢晨星(TMT投资从业者,首发于搜狐IT)   俞敏洪说自己一直很后悔让新东方上市,认为教育和资本相结合是个错误,但其实资本早已渗透入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而教育也已离不开资本。那么资本在多大程度上在影响、推动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历时半年,与国内数十家投资机构及教育创业公司交流后,并结合投资经验,草绘出下面这张“中国教育产业资本地图”,为教育创业者们深度解读中国教育行业的创业机会和资本态度。   教育,按办学性质来说,可分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近十年的数据统计趋势显示民办教育处于飞速扩张,而公办教育正在逐渐收缩,本文主要讨论民办教育。   按照教学模式来说,也可分为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线下教育板块早在2006年新东方上市前就已被资本大规模介入推动,以安博、学而思、学大教育2010年在美国陆续上市为代表,但上市后在资本市场表现一直不佳,总体来看未来已无大机会,多数VC甚至放弃关注该领域,其余投资也以未来被并购为主要退出渠道。   线下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利润率与发展规模成反比”,区域化特征明显,究其原因在于“人治”因素过重,标准化管理困难,这在留学咨询行业尤为突出,但由于预付费制,普遍现金流良好。   而线上教育,从过去两年该领域发生的众多投资案例即可看出,投资者一致认为这是一片蓝海。线上的优势在于跨地域、标准化程度高、内容复用性强、学习个性化,移动设备更有便携优势。但难点在于现阶段盈利困难,中国用户不习惯为虚拟内容付费,而线下教育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线上亦难以通过向线下导入用户来获取收入,目前已上市的线上教育企业要么是做B2B业务,要么以其他领域为主营业务,教育为辅,如淘米、多玩YY等。   细看上图“中国教育行业上市公司概况”后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在国内A股上市的教育公司?中国民办教育与资本结合所面临的最大阻碍就在于此,因为《教育法》第25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受此影响,教育服务企业短期内还无法在国内上市。虽然目前证监会也会受理教育企业的上市申请,但在教育企业上市的政策态度尚未明朗前,绝不会开闸放水,目前仅有围绕教育的出版及技术服务企业存在上市机会,而该政策今明年是否能放宽将是中国教育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因素。   宏观说完说细分,将整个教育产业拆开来看,可按年龄分为幼儿教育(0-6岁)、K12教育(6-18岁)和大学教育,除此之外,还有P2P教育、外语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兴趣教育、出国留学、考研/国考、考试服务等领域,并且多数领域都有相对应的线上、线下模式。   一、幼儿教育:   线下:以儿童兴趣培养、潜能开发、英语早教、民办幼儿园等连锁模式为主,得益于近年来一二线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及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一线城市一个儿童每年业余学习的花费投入可达万元甚至数万元。国务院更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的目标规划写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学前教育成为与高等教育并列的近十年来仍能保持扩张式发展的教育阶段。行业发展迅猛,现金流良好,但同样受线下模式的弊端所限,目前是上市公司重点投资并购领域。   另外专注于幼教出版和幼教装备的洪恩和亿童也已达到上市规模,但相比于“按月订购”模式的日本巧虎在中国的百万用户、八亿收入,不管是收入规模或收入稳定性来说仍差不少距离,因此业内都在密切关注谁会成为中国的“巧虎第二”。   线上:2010年、2011年资本投入重灾区,都试图通过APP形式将移动设备与教育内容相结合,产品普遍做的不错,可惜摸索至今仍然叫好不叫座,用户规模和收入双失。原因一是此类APP主要是iPad版本,但是iPad销量较于iphone毕竟有限,硬件平台用户基数不够大,二是iPad的设计本身不适于6岁以下儿童使用,远不如点读笔、点读机产品畅销,三是中国的越狱用户比例实在太大,付费状况堪忧。   但是这其中却有一家公司一枝独秀,宁波启点教育的“悟空识字”产品业内风传2012年收入就达四千万,其中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相较于其他绘本、游戏产品而言,识字对于中国人是刚性需求,且效果达成简单直接,家长付费愿望非常强烈。二是该产品采用在线会员付费制和应用内付费,能向用户收到钱,这才是关键。未来该领域将何去何从仍有待观察。   二、K12教育:   线下:以课外教辅为主,产业成熟度、集中度很高,同样为资本重灾区,除了学大、学而思、安博三家上市以外,龙文、巨人目前上市皆受阻,且安博退市案已闹得不可开交,至于其他所投公司,皆“让投资人很受伤”,目前避之不及。该领域传统教育出版业务规模非常大,但未来仍需面对数字出版的冲击,产业链延伸投资并购需求明显。   线上:12岁以下与学前教育领域线上部分类似,且游戏与教育本身结合紧密,未来发展仍需等待互联网接受程度较高的“80后家长”们的孩子慢慢成长。12岁至18岁则受考试升学压力较大,“电脑”、“网络”目前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来说如临大敌,思维对抗根深蒂固。线上远程教育模式如弘成教育的“101网校”等,诞生十几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线下机构在线上也做了很多尝试,如巨人网、E度网、学而思网校等,但毕竟线上线下左右手互搏,用户认知培养尚需时日。相较而言B2B模式更靠谱一些,如校讯通,或能在教育财政支出中分杯羹的“体制内”模式,如继教网,规模已经十分之大。   三、高等教育:   线下:高盛、凯雷、霸菱亚洲等都是大手笔投入,全部折戟。高等教育目前由于高考学生数量开始下降,出国留学比例提高,公办高校不断扩招,2011年高考入学比例已经高达95%,招生面临增长困境。特别是民办高校受到的冲击更大,在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公立高校竞争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尽早改变发展方式,那么必将面临倒闭或被兼并的命运。   线上: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学习精力除了本身课业以外也基本在英语、考研、国考、职业教育等方向。近两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公开课广受关注,美国Coursera、Udacity、edX三大公开课都获得了巨额融资,但中国除了网易旗下公开课以外尚未出现同类级别产品。除此之外手机课程表产品今年发展迅速大受欢迎,本身又具有一定社交粘性,是近期一大亮点。   四、P2P教育:   P2P(Person to Person)教育是去年投资热点,包括网易门户事业部总经理李甬辞职创业的粉笔网,创新工场投资的多贝网络教室,及风传被腾讯投资的传课网等,试图将教育授课从线下搬到线上,但依然受制于教师个人品牌,目前都处于探索阶段,商业模式尚待验证。   五、外语教育:   中国教育巨头新东方的传统业务重地,线下空间不多,线上投资事件众多,尤其以徐小平老师的真格基金最为活跃,独占大半项目,但以网易有道词典过千万用户仍难盈利来看工具类产品的商业模式会是问题,退出方式更多以被并购为目标。在线外教视频教学模式以其比线下更低的价格优势和便利性获得好评,创业者中不乏世纪佳缘前CEO小龙女这样的知名创业者。但是该领域目前盈利能力最强的还是耕耘多年的沪江网校,政府关系过硬,本周刚传闻获得高达2000万美元投资,已离上市不远。   六、留学咨询:   中国近五年出国留学人数年均增幅高达22.6%,五年翻了近三倍,这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也是一个高毛利市场,留学咨询机构既从学生处收咨询费,也从学校收取学费分成,按人均费用假设一万来算,这一细分市场年规模就高达40亿,但是竞争集中度并不高,包括新东方、启德、金吉列等在内的第一梯队,市场份额均未能超过10%。究其原因在于线下业务中,留学咨询顾问的权重过高,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低,综合管理能力落后,规模化扩张困难。   但这个行业已经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变革,尤以前去哪儿网副总裁戴政创办的决胜网,做教育产品的搜索引擎模式,和上海汇紫咨询旗下中英网的DIY模式最值得关注,大幅砍掉前向收费可能将该行业推向彻底变革。   七、职业教育:   以IT培训为主,移动互联网ios、android开发是热点,但对VC来说早已过了投资时间窗口,而会计、网络营销、Photoshop教学等科目市场规模太小,只能选择以被并购为退出方式。   八、兴趣教育:   真格基金在这个领域投资了彩翼美术、聂卫平围棋、汉翔书法和优肯体育,被徐老师称为“素质教育”投资。这个领域的投资逻辑和模式与学前教育、K12教育的线下领域基本一致,主要看好一线城市中等以上收入人群对于子女素质教育的高增长投入,以及中国人均GDP达到一定量级后正在缓慢爆发的文化板块,以被并购为主要退出途径。   九、其他:企业教育、考研/国考、考试服务等。   总结:中国近两年的教育投资热潮,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基于移动设备的新型个性化、交互式学习模式,另一方面是受近年来美国在线教育领域众多的投资事件所影响。但中美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土壤不同,在教育行业可参照性并不强,因此模式也不可简单套用。目前来看,中国在线教育的全面爆发仍需时日。   另外笔者认为产业颠覆皆始于某个博弈均衡点被打破,比如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为什么会在2011年爆发?原因有二,一是工信部对于手机禁带wifi的政策限制在2011年初被厂商逐渐打破,二是2010年底CPI走高导致资本涌入移动产业。这两个因素,一个是政策,一个是资本。   那么,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的博弈均衡点是什么?何时打破?值得深思。
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元芳你怎么看:读文双春的“把学术较真者关进笼子”
热度 14 fqng1008 2013-6-15 10:49
 读文双春的“把学术较真者关进笼子”,不禁让人啼笑皆非,但实际上文双春讲的故事在中国当代教育中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个案,绝大多数答辩委员都顺应潮流而熟视无睹。也许正因为如此,文双春博文中的深刻寓意就更加触目惊心:学术不较真,较真什么 ?  每年都参加论文答辩,都要写一些论文评审意见,正如老文所说,“ 既吸纳眼球,又赚取银子,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真是个功利社会,大家都非常习惯地遵照“潜规则”行事,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但可能就是这么一种和谐的气氛,却把硬伤引进了学术的骨髓。我们的教授、研究员,还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你们怎么看?元芳你怎么看?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科技、教育文化? 附 文双春 :把学术较真者关进笼子 最近参加了一些各种各样的评审会,包括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碰到了许多熟悉和不熟悉的专家和砖家,他们说非常关注老文的博客,发现老文很长时间不更新博客了,表示经常担心老文是否被关进笼子了。专家和砖家这么一担心,老文倒突然想起了两位真的被关进笼子的专家,毛骨悚然。请关心老文的哥们儿放心,作为砖家,老文这一辈子恐怕是很难进笼子了,因为老文早已谙熟砖家如何才能不进笼子的真谛。现在,老文不在写博客,就在当评委,既吸纳眼球,又赚取银子,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第一位被关进笼子的专家是一位典型的“书呆子”,凡事好讲道理,喜钻牛角尖,特别是遇上学问之事,眼里容不得沙子,非整个明明白白、水落石出不可,在其所在学院被封“一根筋”。 几年前,“一根筋”作为主席批主持了学院几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虽说现在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都是批处理,但遇上“一根筋”这样的答辩主席,研究生也别想企图蒙混过关。在这批答辩研究生中,“一根筋”将院长的一位研究生给抓了,不予通过答辩,因为答辩委员会发现该生学位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 结果刚一宣布,院长立马给“一根筋”打来电话,气急败坏地丢下两句话:“哪有硕士论文答辩不通过的事?赶快更改结果让XX过了!” 有些委员慑于院长的一贯淫威,表示可以让学生先过后改,即先通过其答辩,再让其修改论文;有些委员则和稀泥,表示一切由主席定。“一根筋”不愧是一根筋,他的观点是,其一,答辩委员对学生严,不放水,是促使学生进步,更是帮助和保护导师,特别是学术不端问题,如果放过去了,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导师都永远是一颗定时炸弹,照说导师应该感谢答辩委员才对;其二,答辩决议是经答辩委员会认真讨论后集体表决通过的,必须维护学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任何人都无权更改,别说院长,就是校长乃至国家主席下指令,都不容更改! 此事之后,“一根筋”再也没有出现在该院的任何研究生答辩场合。不仅如此,由于院长宣传得力,“一根筋”又迅速在学校领导和师生中留下了“偏激”的深刻印象,“臭名”甚至远扬至兄弟院校。“一根筋”尽管学术做得非常出色,但不仅官位、学帽一样都没捞着,凡发银子的任何学术劳动机会也都没他的份儿。 第二位被关进笼子的专家是一位资深院士。他本来被关进笼子好多年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其学院有位博士生正好从事其感兴趣的研究,于是主动要求看看这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并主持答辩会。有知情者深知把老先生从笼子放出等于放虎归山,对答辩人师生、管理者和其他答辩委员都后患无穷,所以建议想方设法紧锁笼子,但没能得逞。 老先生亲自主持的答辩会,首先那阵势就必须正规庄严,按“公堂”标准配置,会标不能省,主席、委员和秘书席位都有讲究,都要有明确标识。老先生正襟危坐主席位,俨然堂上的包青天,几位委员分列两边,呈手持板子的“威武”吆喝者状。 “升堂”时间到,有人提醒老先生可主持答辩会了。老先生说程序不对,没有得到授权不能开会,否则无效。老先生坚持要求学校或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同志亲临会场宣布答辩委员会组成和授权决定才肯主持答辩。有老师小心翼翼地提醒老先生,现在这一程序基本上都省略了,改以书面文件代替或委托其他老师代为宣布,因为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同志都很忙,答辩会又太多,他们跑不过来。老先生坚决不同意省略或以其他方式代替这一传统程序。十几分钟后,一位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同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赶到会场,宣布了组成和授权决定,老先生这才开始“堂审”。 老先生请答辩人先宣读自己的论文工作。他老人家在这一环节倒打破了宣读时间应为50-60分钟的规矩,要求答辩人在20分钟内讲完自己的工作,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不讲。他解释这么调整的原因是发现答辩人的论文工作量只值讲20分钟,而且论文的错误太多,从概念、逻辑、科学、语言文字到图表错误,要有尽有,必须要留出更多的质疑和讨论时间才能澄清。 答辩人还未开口就遭遇下马威,乱了方寸,战战兢兢宣读完毕后,老先生逐一提出他不明白的问题或指出他认为不对的地方。有些问题十分尖锐,学生回答不上来时甚至失去了理智,跟老先生急了。但老先生始终不温不火,根本不理会学生的非学术辩解和不理智行为,提请学生回到学术本位,必须化解每一个学术疑问。 漫长的质疑答辩环节后,开始讨论答辩决议。老先生尽管眼睛不好使,但仍坚持亲自审定,因为他说草拟的答辩决议中水分太多,必须拧干。老先生逐字逐句这么一拧,又耗去了一个多小时。 本来两小时的答辩会延续了近五个小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答辩会是在一个炎热夏季的下午在一间封闭的小屋子举行的,老先生因年老体弱,既吹不了空调,也容不得窗外噪声,所以一屋子的答辩委员和旁听师生都像在蒸笼中痛苦煎熬,一个个都汗流浃背、焦躁不安,无不渴望尽快结束答辩会。不知情者大多不时埋怨为什么要请老先生参加答辩会,这不纯粹折磨人嘛! 国外有诚信记录,国内有较真记录,特别是学术较真者,在国内的学术机构和管理部门都有记录,在同行中往往也家喻户晓。目前无论在学术圈内还是圈外,普遍的共识是,一定要千方百计把学术较真者牢牢地关进笼子,即使没关进笼子,最宽容的极限是让独立之精神者孤立,让自由之思想者自游。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699088. html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991 次阅读|28 个评论
中国教育为什么要将一个完整教学内容拆得七零八乱
热度 6 shehuiguanli 2013-6-7 01:06
任何一个知识都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形成的系统解决方案,它是难以分割的系统。 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到底应该怎样教学呢? 很简单,一个知识就是一个科学故事,按故事的叙述方式叙述即可,这样易懂,又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逻辑性又强。 可是中国教育却将这样一个本来非常美好的故事,大卸八块,拆得七零八乱,听完以后叫人摸不着头脑。 我们以高中数学为例,分析中国教育是怎样将一个完整的知识拆得七零八乱的。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是一个相对系统的知识。它的主要脉络是: 1. 函数是什么? 2. 函数有什么特性? 第一,函数的特性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第二,如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采用的方法是导数。 第三,如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判断两个数或式的大小,即不等式和不等关系。 3. 学习了一些特殊函数 第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第二,三角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的应用解三角形。 第三,数列。 这是一个极其系统的知识,逻辑性和思维性很强。可是在教学中,中国教育不仅将知识拆得七零八乱,教学过程横跨三个学年。最关键的是没有建立这些知识间的联系,使本来联系极其紧密的系统知识变成一个个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孤岛。 一、一个完整的系统知识被拆得七零八乱 关于函数知识内容,人教 A 版被分成以下各章节: 1. 必修一:第一章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第二章基本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2. 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三章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 3. 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第二章数列;第三章不等式。 4. 选修 2-2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从教学过程看,教学过程横跨三个学年。 从知识来看,解三角形是三角函数的一个应用,却被分为两个学期教学;导数的主要应用是研究不等关系,而不等式和导数放在不同的学期教学。 二、教学时间安排不科学也加剧知识教学的零乱 中国教学同一学科知识,每次安排一课时(中小学),并且知识教学和例题教学同步进行,更加剧了知识教学的零乱。 三、没有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是中国教育最大的缺陷 由于科学知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各种知识相互交错,相互促进。正因为这样,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将这些错综复杂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后教给学生,以便学生很容易获得相关知识,而中国教育仅仅将传统知识进行罗列,没有从思维角度系统整理。 以函数为例: 1. 函数的应用 函数的利用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函数。 而按教材“函数是一个对应关系”,按照这一定义,函数是没有办法利用的。 尽管教材必修一第三章利用一章讲述函数的应用,而具体内容和函数的应用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第一,讲述了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这也算函数的应用吗?这一部分内容中函数是如何应用的呢? 第二,介绍了几个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也算函数的应用吗?函数是如何应用的呢?自始至终没有告诉学生。如果这也算函数的应用,最多只能算如何利用这几个函数。 2.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一个(组)函数,教学重点应该是 x 、 y 是如何对应的。而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本末倒置。教学中没有建立三角函数和函数的关系,致使 90% 以上的学生不知道三角函数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3. 数列 数列也是一个函数,教学重点也应该是对应关系,而中国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求和,求通项公式等,基本没有建立数列和函数的联系。 4. 导数和不等式 先有不等式和不等关系,后有导数,导数是研究不等关系的重要方法。而教学中没有将这两种知识进行整合后教给学生。 上述知识都是关于函数的系统知识,而教学中没有建立这些知识的联系,更没有从思维上建立这些知识的联系,这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十分零乱,形成很多没有任何价值的知识孤岛。 逻辑性最强的学科数学尚且如此,其它学科更加零乱。这也是中国教育质量差、学生负担重的重要原因。急盼教育部门及时调整。
2696 次阅读|6 个评论
大规模网络公开课可能带给中国教育的革命
热度 1 james016 2013-5-28 13:27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规模网络公开课( MOOC )的特点,并指出 MOOC 不仅会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会对 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生存基础 产生革命性影响。而要能使这种影响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优质的课程 和严格且 有信誉的认证体系 。 文章说明: 关键: 课程质量、认证信誉 特色: 课程免费、认证收费 在文章 ,提到在 中小学“应试教育 + 半行政化”的体制上无法看到利用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提高素质教育的希望。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而且认为 MOOC 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可能会从根本上挑战应试教育生存的土壤。为中国初等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 中国初等教育广受诟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应试教育和高考。而高考的存在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它是在中国优质高等教育缺乏的现状下产生的。国内没有充足的 优 质高等教育资源,只能通过选拔性考试选拔优秀人才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而过度强调选拔性考试重要性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其实我认为国家投入过于集中于少数几所大学是在培植应试教育出现的土壤。因为学生需要通过考试证明自己应该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加强了考试的重要性。)所以,要解决高考带来的问题,就需要解决产生高考的前提条件——优质高等教育缺乏的问题。 而大规模网络公开课有很好的潜力去解决优 质高等教育缺乏的问题,因为课程具有可扩张 性 ,同时 参与课程只需要一台可联网的电脑即 可(实验类课程可能还是很难通过网络达到教学目的)。我 认为大规模网络公开课能完成这种对教育的革命性变革需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 、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发挥作用的关键性因素。现在缺乏的是优质教育资源,而并不缺乏平庸的教育资源。课程发布方应充分研究网络教育的特点,找到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差别,以网络课程的方式去设计课程,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提升质量也是在社会中构建课程教育信誉的基础 。 只有有了信誉,社会才会认可 MOOC 的教育质量,发布的课程认证才能具有说服力,才能实现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变革。 ( 提到的模式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自己的信誉) 服从 网络教学特点的应对方式有,将课程视频时间设置为 20 分钟左右,加入随堂测验等。 2 、课程交流。 从 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的特点 知 ,学生几乎不可能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及时交流 。这 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 , 教学反馈和学生讨论问题。 a. 教学反馈。其实对于老师而言, MOOC 更容易使老师获得教学反馈,因为有大量的统计数据。老师可以 以此 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让教学方式更符合人的学习特点,提升课程完成率。 b. 学生交流。学生几乎不可能和老师直接交流,但教学反馈让老师有可能把视频教学中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与老师直接交流的缺少会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很重要。课程发布方可以为学生建立线下学生讨论组提供指导性意见,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课程质量,让学生完成课程。同时,基于网络的线上交流也会带来线下交流所没有的便捷,但线上交流也可能会带来信息过多的问题。易使人忙于收集信息而缺少深入思考。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需 要深入思考的。我的想法是可以通过信息分级来处理,一般性讨论的发布条件简单。总结性或有原创性的内容需要发布者有尽可能方便阅读者的精心设计和同为学生审稿人的审稿意见才能发布。 (在 中为线下交流重要性的例证) 3 、考试与认证。因为网络教学很容易存在作弊的问题,所以对于需要提供课程认证的学生,参加考试就必须是在线下,而且必须有严格的监考制度。同时有严厉的处罚 制度,如被发现作弊就不得再申请课程发布方提供的认证服务。同时,认证也可以不局限于单个课程的认证,课程发布方可以设计出一个课程系列。当学生通过了这一系列课程的线下考试,可授予其类似于学位证书的认证。(Cours era 暂时不会考虑与线下机构合作认证 ) 4 、信誉。 MOOC 教学模式要 能改变现有的教育体系,信誉是不可或缺的。包括课程质量信誉和认证信誉。只有保证课程发布方完全以教学质量和认证信誉为目标基础,才能使 MOOC 良性发展。因而不要由只对上负责的政府官员去完成这项工作,应交给市场去完成。政府应做的是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扶植非恶意竞争者,避免垄断。 5 、盈利模式。 我认为基于认证的盈利模式是可行的。如按照这样的逻辑流程(保证认证质量不变) 提高教学质量-增加选课人数与课程完成率-增加认证需求-增加盈利。 这样能使提高教学质量与盈利耦合在一起,课程发布方就会有动力去提高教学质量。 优质大规模网络公开课可能带来的影响, 1 、高等教育的变 革。变革程度的关键是课 程质量的优质程度 。 如果 MOOC 课程 的质量普遍高于一般大学的教学质量,那么这类一般大学在教学方面就没有存在下去的价值。面临的结果是没有生源而转型,或者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MOOC 也会促使优秀的大学优化自己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效果差的课程退出,使教师有更多精力去完成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2 、初等教育的变革。当优质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时,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将消失,教育公平也能够进一步 保证 。初等教育就可以更好 地 按照人的价值发展方式教学,实现素质教育。 3 、社会人才需求的变革。课程发布方可以同时完成人才市 场的功能,企业可以通过课程发布方的数据库寻找所需的人才。人才也可以用自己的课程成绩让企业相信自己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在信息交流充分的前提下,人的信誉就变得极为重要,这对创造诚信社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要实现以这种方 式实现对中国教育的推进,MOOC 的教学质量与认证信誉是关键。而实现这种推进应该会对中国教育甚至中国社会产生革命性变革 。 致谢:感谢曹文飞、祝笑颖、周达与作者就这个问题的讨论,感谢曹文飞同学细致地阅读了原稿并给出有益的建议。 james016(_AT_)mail.ustc.edu.cn 2013 年 5 月 28 日 参考 与补充阅读: Amanda Ripley| 大学已死,大学永存 | http://www.guokr.com/article/366086/ 劳拉•帕帕诺 |2012 , MOOC 之年 | http://www.guokr.com/article/420030/ 华琪 |MOOC ,像追美剧一样上大学 |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6958/ 装大雷 | 如何保证 MOOC 学习效果?随堂测验是个办法 |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6880/ 学习之道 | 在线教育观察:中国复制美国 MOOC 是橘生淮北吗? |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6864/ 维基百科 |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A7%84%E6%A8%A1%E5%BC%80%E6%94%BE%E5%9C%A8%E7%BA%BF%E8%AF%BE%E5%A0%82
个人分类: 教育|3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高校招生规模看中国教育的变化
热度 3 ninglz 2013-5-19 09:16
从高校招生规模看中国教育的变化 1949 年中国人口 54167 万人,高校招生 3.06 万人。 2011 年中国人口 137835 万人,高校招生 657 万人(按 2010 年计算)。 由于没有 18 岁合适入学人口数量,按高校招生数量和当年人口数量之比,从 1949 年到 2011 年从 0.0056% 增加到 0.48%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从 1949 年到 2011 年有了飞速的发展。完成了从 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转变。 年份 年末总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总和生育率 高校数量 招生数量 (万人) ( ‰ ) ( ‰ ) ( ‰ ) ( 个 ) ( 个 ) (万人) 1949 54167 36.00 20.00 16.00 6.14 205 3.06 1950 55196 37.00 18.00 19.00 5.81 1951 56300 37.80 17.80 20.00 5.70 1952 57482 37.99 17.00 20.99 6.47 7.89 1953 58796 37.00 14.00 23.00 6.05 188 8.51 1954 60266 38.19 13.18 25.00 6.28 1955 61465 32.18 12.28 19.90 6.26 1956 62780 33.67 11.40 21.39 5.85 1957 64238 34.03 10.80 23.23 6.41 229 10.56 1958 65346 29.22 11.98 17.24 5.68 1959 66012 24.78 14.59 10.19 4.30 1960 66207 20.86 17.91 2.95 4.02 1289 32.32 1961 66457 18.02 14.24 3.78 3.29 1962 67295 22.63 10.02 12.61 6.02 1963 69172 40.00 12.11 27.89 7.50 407 13.28 1964 70499 30.68 11.50 19.18 6.18 1965 72538 38.42 9.50 28.92 6.08 434 16.42 1966 74206 31.82 8.83 22.99 6.26 1967 76032 33.04 8.43 24.61 5.31 1968 78198 36.70 8.21 28.49 6.45 1969 80335 35.35 8.03 27.32 5.72 10.8 1970 82542 35.07 7.60 27.47 5.81 4.4 1971 84779 34.42 7.32 27.10 5.44 1972 86727 30.59 7.61 22.98 4.98 1973 88761 30.49 7.04 23.45 4.54 1974 90409 25.91 7.34 18.57 4.17 1975 91970 24.59 7.32 17.27 3.57 1976 93267 21.35. 7.25 14.10 3.24 21.70 1977 94774 23.03 6.87 16.16 2.84 27.2 1978 96159 20.86 6.25 14.61 2.72 40.2 1979 97542 20.59 6.21 14.38 2.75 28.4 1980 98705 18.26 6.34 11.92 2.24 28.0 1981 100072 20.21 6.36 13.85 2.63 28.0 1982 101654 22.28 6.60 15.68 2.87 32.0 1983 103008 20.19 6.90 13.29 2.42 39.1 1984 104357 19.90 6.82 13.08 2.35 48.0 1985 105851 21.04 6.78 14.26 2.20 1016 61.9 1986 107507 22.43 6.86 15.57 2.42 57 1987 109300 23.33 6.72 16.61 2.59 62 1988 111026 22.37 6.64 15.73 2.31 67 1989 112704 21.58 6.54 15.04 2.25 1990 114333 21.06 6.67 14.39 2.17 60 1991 115823 19.68 6.70 12.98 2.01 62 1992 117171 18.24 6.64 11.60 75.4 1993 118517 18.09 6.64 11.45 92.39 1994 119850 17.70 6.49 11.21 90 1995 121121 17.12 6.57 10.55 93 1996 122389 16.98 6.56 10.42 97 1997 123626 16.57 6.51 10.06 100 1998 124761 15.64 6.50 9.14 108.3 1999 125786 14.64 6.46 8.18 159.68 2000 126743 14.03 6.45 7.58 1.22* 180. 2001 127627 13.38 6.43 6.95 260 2002 128453 12.86 6.41 6.45 320.5 2003 129227 12.41 6.40 6.01 382.17 2004 130000 447.3 2005 504 2006 131448 530 2007 567 2008 132246 599 2009 629 2010 657 2011 137835
个人分类: 教育漫谈|3789 次阅读|6 个评论
从博士后基金,看中国教育的大爆炸
热度 68 xqhuang 2013-5-16 10:33
从博士后基金,看中国教育的大爆炸 大学生的另类就业 :大学生袁成勋正在长沙市某小区搬运货物。长沙市体育新城还要往东的一片棚户区里,隐藏着多家搬家公司的仓库和宿舍。这里苍蝇乱飞、垃圾满地,不远处就是一片坟场。为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大学生袁成勋一度和数十名工友挤住在一间工棚下,每天在长沙市各个搬家地点奔忙。 从 科学网新闻 获悉: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决定对北京大学郑世林等2239人进行资助。其中一等资助469人,每人8万元;二等资助1770人,每人5万元。 这些看似繁荣的数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 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一项研究基金,用以资助优秀的青年学者在较好的研究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由于在最初基金资助的20人中有4人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故人们称之为“博士后”。 1984年,李政道先生向邓小平建议在中国设立博士后制度,1985年,国务院批准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支持优秀博士后顺利开展科研工作,1985年7月设立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先看一组数字,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年度进站人数:1985(1人)、1986(50人)、1987(103人)、1988(215人)、1989(241人)、1990(346人)、1991(443人)、1992(582人)、1993(729人)、1994(897人)、1995(1207人)、...。 从中可以看出,在八九十年代博士后绝对是稀缺人才,即使985名校,每年也只有可怜的十几个博士后进站名额,经常有教授为抢博士后名额而闹不愉快。 有一段时间,博士后被误认为比博士学位还高的最高级人才,出站博士后成为众多高校、研究所疯抢的对象。不少在站博士后,早早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甚至有单位提前给他们发工资、分房子、评职称,当年博士后的“待遇”并不比当今的千人差。 好像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博士后从人见人爱的人才跌落到科研打工仔的可怜地位。博士后成为白菜是不争的事实,仅中科院系统,2012年博士后在站人数就达3394名。现在进博士后流动站就像进临时避难所,博士后在人们心中的高大形象已经坍塌,取而代之的是找不到工作的博士。 老实交代,兄弟我也曾经在博士避难所流浪过,而且还流动了两站。从第53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不难得出这些年国家为找不到工作的博士新建了大量避难所。兄弟我也获得过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一次一等一次二等,记得当时能获得一等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因为全国只有4人。十几年时间,一等资助人数增加了一百多倍,是发展还是贬值? 中国教育已经不是大跃进,而是大爆炸,大爆炸过后一定是一片废墟。看看上面的照片,大学生背上驮着不是一张桌子,而是一座大厦,即将倒塌的中国教育大厦。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19539 次阅读|152 个评论
教育沉思录之12: 我的大学之“通识教育”
热度 26 yanjundu 2013-5-1 17:12
我的大学之“通识教育” 杜彦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全国性的价值和精神危机,生活中缺少情感和友爱,冷漠弥漫在当下社会各个角落。为什么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内心还有空虚感?为什么我们缺少个人价值和社会集体价值所应有的成就感、归属感和同胞情谊? 这是一种社会性的灵魂的麻木。如何才能走出这种精神真空?面对“灵魂的癌症”,教育应当是一剂良药。但是,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是治不了当下的“灵魂癌症”的,否则,也不会有当下社会的种种弊病。在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好好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社会?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继承人应该有哪些品质?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对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的“中国梦”,是应该排在首位的。但是,中国对于大学生的培养,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甚至人们都没有认真思考一下什么是大学? 关于大学的定义,我比较认同的是 20 世纪国际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科南特( Conant , 1893-1978 ;曾任哈佛大学校长 20 年)的观点,他认为大学是“一个学者们高度独立的自治区,进行专业化的教育,促进知识的进步,培养通识教育的场所,以培养未来公民的领袖”。而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并没有针对学生成为未来的公民而设计,没有为健全的生活和人生而设计,更没有美国大学教育中“对未来领袖的培养”的理念,这主要是过去 60 年来中国大学过度的“专业化”所造成的。大学毕业生可能有某一种技术或专门的训练,也许专精,但同时也狭窄,而很少得到如何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称职的父母、一个健全的人的教育;学生接受太多的专业教育成为某一行业的能手,然而缺乏生活的乐趣、欠缺与人沟通的能力。大学不是仅仅传承知识的场所,否则成了补习班;大学的目标在于发展心灵,要发展心灵,当然先传授知识是必需的,但目的在于运用知识以开启心灵,而不是用大量知识的记忆和背诵来压制学生。依我看,大学教育至少还应有三个具体目标。首先,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教给学生知识,因为教育不是用各种知识塞满人的头脑的过程,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辨识好坏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不仅会解决自己专业内的难题,他还能解决好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能够在其他对专业知识要求不深的方面迅速成为“专家”,因为他懂得如何去收集信息、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找到主要矛盾。一个有辨识好坏能力的人,能够辨识出“好人”和“坏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会被官方的舆论牵着鼻子走,不会被错误的价值观误导。如果社会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有独立思考能力,那“文革”式的事件就不会发生。大课堂的灌输式教育,是培养不出学生的这些能力的;而通过小课堂的参与式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能力。而如果一个国家大学教育首要目的是“知识”,它就主要采取“灌输”形式了。但是,技术发展迅速,大学所学的那点专业知识,很可能在几年内就又过时了,那学生如何应对这种技术变化吗?光靠灌输知识的教育形式,行吗?而一个有能力的人,在某个领域,很快就能成为“专家”。因为他知道如何在一个领域内去学习、去提高、如何解决问题。 其次,教育还要培养一个人的文化涵养。老百姓认为一个人受过高等教育,除了认为他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有文化、有涵养。有知识不等同于有文化。文化这个词很抽象,我认为有文化的人,应有一定的常识,包括生活常识、人文常识、历史常识、自然科学常识。比如对于历史常识,不能仅仅通过教科书的途径去获知,那可能不是常识,要通过阅读一定的历史书籍,才能获取。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如果连一些常识都不明白,那说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需要重新审视的。 再次,教育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公民。到过国外的人会发现,在欧美等国家,人们很热情,很乐意帮助人,也很文明。喜欢足球的朋友都知道,欧洲和美洲的球队总体是非常团结的,而不像中国人的单打独斗。中国受过高等教育方面的人越来越多,但为什么中国人还是给人一种“人情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呢? 如果大学教育的目的仅仅是教给人专业知识,那很难培养出有能力的人、有文化的人、有品格的人。而美国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或称博雅教育、通才教育)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 the whole man ),即培养内在的完整的、泰然自若的、坚定的人,它归根结底源于某种完美的人生哲学,最终培养的是一个好公民。公民身份并不意味着毫不质疑公认的社会目标的那种忠诚。一个社会如果不允许公民批评其目标和方法,就没有机会纠正其失误和弊病,就没有机会更新和改善制度,最终必然非死即僵。一个好的社会应有那些具有独立的观念,既考虑自身利益,又愿意使个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公民组成。 有人还会反驳,一个国家的发展,看中的是科技,学那些常识有什么用?读那些小说有什么用?了解那些人类文明有什么用?可是,我们都实现了 50 多年的“专才教育”了,那为什么就培养不出来创新性人才呢?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都调整成“通才教育”了呢?如果专才教育更管用,他们为什么不坚持专才教育呢?为什么美国实现通才教育后,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呢?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钱学森在临终前对《人民日报》的最后谈话中曾说:“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我看,这是中国教育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中国教育中的“实用主义”思想太重,专业划分太细。中文专业的学生,不学数学,数学系的学生可能不会去学习历史、哲学、音乐史,不会学国际关系。所以,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不宽阔。从哲学道理上来说,看起来越实用的,越无用;看起来越无用的,越有用。这就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致词中说的“ 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最大的用处。 ”人文和社会科学,看起来似乎无用,但是,正是他的“慢”,他的润物细无声,才能出“细活”,最终打造出了人的品格和灵魂。曾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罗索夫斯基认为“通识教育的好处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身心的成熟、世事的洞察和生活的经验而越发显著;同时教育的价值是难以捉摸的,是专业学术能力在其最高层次的实施中所不可或缺的。” 教育,不是从一个模子里批量造模具,不能速成,要培养一个个独特的、个性化的人。中华民族过去有那么辉煌的文明,我们培养的人应该考虑继承中华优秀文明,应该能够开创未来,实现“中国复兴之梦想”。而中国现在也处在国际化的潮流中,需要担负一种世界责任,要有能力在世界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是否应该在高等教育中增加对他国的文化、制度、文明等了解的课程呢?我认为 21 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不应有地方的狭隘性而忽视其他地区和其他时代的文化,我们必须了解塑造现在和未来的其他地区和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文化和力量。正如罗索夫斯基所说,一个人有无受过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之处,就在于生活经验是否能用广阔的视野来省察。 (二) 什么是通识教育呢?通识教育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共同教育。通识教育不是让学生记住或知道多少事实,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和评论,怎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识教育不是以专业化为主,不是以科和系为主,而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能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科学上要想有创造性的科学突破,离不开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这还不够,还需要有“关联性”思维能力,从而可以跨越各领域的思维。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纳什对于博弈论的突破,来源于他在学生俱乐部对于追求女生的关联性思考。此外,阅读文学作品,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对于科学创新点子的构思是很有裨益的。文学能使学生有机会通过最好的作者的慧眼看到人生的可能性和规范。艺术能带来快乐、能陶冶情操、能提高悟性。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包括文学史、哲学史、音乐史和艺术史,文理学院的每个学生都要求学这些课程,这些非专业的核心课程占教学的 40% 时间。在大学阶段,受过这样全面的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举一个我所研究领域的人为例说明,加州大学的贾雷德 . 戴蒙德 (Jared Diamond , 1937- )是鸟类生态学家,但是,他对人类学方面有许多思考: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 “ 不了起的 ” 作物和牲畜出现在一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 写成的专著《枪炮、病菌与钢铁》,获得了著名的普利策奖。他还写过另一部著名作品《崩溃— 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因此成为全球惟一两度荣获英国科普图书奖的作家 。要想写成这两部伟大著作,需要作者有生态学、遗传学以及人 类学知识。如果他受的是专才教育,没有 “人类学”等课外课程的视野,他可能一辈子只能在鸟类学专业方向有科学贡献。试想,在现有的中国教育体制下,是否有可能出这样的人才?有时候我们都感叹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获普利策奖的人才?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鼓励生去阅读不同领域的书吗,比如学理工科的,去鼓励他去阅读人文社科方面的“闲书”吗?教育界上层没有一流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很难培育出一流的人才的。人才培养,是离不开适宜特殊人才的“土壤”的。 大家意识到中国现在的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必须得思变,得变革。美国现有的教育,也是经过一步步的变革的,早年学习英格兰式牛津、剑桥的“教学”功能,后来引进德国大学的“研究”功能。二战后,美国的教育面临一系列挑战,理论界就有争论“美国教育为什么差强人意?”“教育改革怎样进行?”比如在 20 世纪 60 年代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学生自由大学”实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Santa Cruz) 的住宿学院式通识教育,布朗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等。其中我认为在通识教育史上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在二战刚刚结束,哈佛大学组织了 12 位教授,用 3 年时间思考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探讨通识教育的可行性,最终写成了《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使得通识教育从几所试点性的高校推广到全国。像麻省理工大学这样的理工科大学,也意识到通识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即使理工科的大学教育,必须具备广博而有系统的核心通识教育,使理工专业教育相得益彰。因此,除了加强写作和语文的坚实基础之外,麻省理工大学将人类文明的历史、社会、科学、工艺、伦理、政治等编成颇有连贯和完整的核心课程,这些科目是所有麻省理工学院大学部学生的必修课。美国已经在教育体制上探索了上百年,有过争论,有过教训,才了今天比较成熟的模式。中国的教育,可以借鉴美国成功的方面,可以避免自己探索所走的弯路。 就我个人来说,从我 2008 年攻读博士学位至今,才后知后觉地去主动阅读了大约 150 多本小说、历史、哲学、诗歌、传记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才去聆听音乐会,去美术馆欣赏美术和书法作品。我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我虽然没有能够在大学期间就阅读这些人文社科书籍,但总算在不太晚的时候补回来了(幸运的还有我的导师没有反对我反而鼓励我们研究生去阅读“闲书”)。我是真真实实地感觉到受这些“通识教育”的好处,作为一名受益者,我特别期盼中国能够在大学实现“通识教育”。 当然,我不是排斥“专业教育”,也不能否认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通识教育是有益于专业教育的,因为它提供广博的视野和观点,使个人成为更有效的工作者,提供多样的角度,使个人在工作中有多面的考虑。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通识教育可以被比做一棵树的树干,而专业教育是树枝。专业帮你打开一个用人单位的大门,之后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的判断力、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思想看法方面的、有关性格方面的品质,开始起作用,并且工作越重要,职位越高,这些品质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大学只有专业知识,那一个人在事业上的后劲就会不足,难以取得大的成就。要改变专业教育占主导的大学教育,改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结合。 中国的教育需要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渐进式”体制改革。可以先选择 5~10 所大学进行试验,前两年主修“核心课程”,让学生灵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追求新方向的能力,后两年进行专业课的教育。关于核心课程的设置,可以参考美国后来修正的比较成熟的模式,在试点中根据中国的情况进行微调。核心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体包括六个领域: (1) 科学 通识教育中的科学课程,是为那些非主修数理科学,不打算成为自然科学家的学生设计的;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对科学进行一般性和广泛性的认识,比如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了解进化论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如何从上帝“造人说”到“自然选择”。 (2) 社会分析 要让学生“具备历史文献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以探知现代社会的问题”。比如我上面说的 Jared Diamond 对人类学的思考,为什么有些人类社会崩溃了?有些却成功存活下来? 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地理成因是什么? (3) 历史研究 历史学学习中,不能再是我们中国人从小受的历史知识的灌输式学习了,应该以现代世界的重要问题或争论作为开端,来探讨其历史的背景和发展过程,说明复杂性和各种可能性,以激发学生个人的灵感和见解。比如对“台湾问题”,不是简单地的“是”与“不是”的认识,还应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讲授: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站在“台湾”、“大陆”、“美国”、“日本”四个角度,站在各自的立场来辩论,然后每个小组都轮流扮演一篇四个立场,经过这样的辩论,相信每个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就不是简单的是非了。 (4) 外国文化 正如本文前面所述,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与各个国家打交道,需要了解他国的文化与文明,这样才能知己知彼。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应该有地方狭隘性而忽略其他地区的文化。 (5) 文学与艺术 应该让学生大量阅读经典名著,比如以我个人阅读经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系列“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值得推荐,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约翰密尔《论自由》、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 6 )道德推理 核心课程中的道德思考的教学不是教导或宣扬某一种道德或哲学,那是不正确的,也将注定是灌输式的。目的应是“讨论人类经验中重要而且经常出现的有关价值和选择的问题”,比如让学生大量阅读相关书籍,然后一起讨论自杀问题、同性恋问题、与不同人群的和谐共处等问题,从而显示对正义、责任、忠诚、个人责任的理性思考与反省。 参考文献: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哈佛委员会著( 1945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国大学教育写真》,朱幸福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黄坤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教育沉思|6130 次阅读|52 个评论
中国教育=谋财害命!
热度 71 xqhuang 2013-4-19 12:59
中国教育=谋财害命! 中国教育又杀人了!现在还是小范围的“点杀”,教育部新出台的“三个严禁”,却暗示着另一场大规模的“屠杀”已经或即将展开。 为什么说中国教育=谋财害命? 教育原本追求的是一种公平和平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避免社会阶层的固化,实现不同阶层的动态流动与和谐交替。人们接受教育的原动力在于它能提供一个向上阶梯,借助它,社会底层的人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往上爬,使自己和家人有机会看到光明、享受阳光,通俗说:我奋斗了二十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三十年前,中国教育为底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绿色阶梯,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穷国,却能勒紧裤带供养几十万被称为“天之骄子”的穷大学生,让年仅十几岁的他们享受几乎半个公务员的待遇。 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教育不仅拆除了绿色阶梯,还在底层人们的脚下挖了一条直接通往地狱的隧道。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却要千千万万底层家庭勒紧裤带为教育产业化埋单,让中国教育变成宇宙最大的金钱黑洞,它贪婪地吞噬着穷人的血汗钱、养老钱、救命钱,中国教育难道不是谋财害命? 为什么说中国教育=谋财害命? 鲁迅先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被教育者出钱是为了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他们希望学习能实现理想的知识、能谋生立命的技能,把年轻人的青春浪费在《ML理论》、《M概》、《S修》、。。。上,甚至从小到大强迫学生吞食几百年前、早被洋人丢弃的洋垃圾,缺不缺德?脑残地把祸国殃民的英语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它又浪费了多少中国人最美好的岁月?中国教育难道不是谋财害命? 更缺德的是,教育部公然践踏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把被教育者分为上下九等:一等985女神、二等211女仙、。。。、九等×××女鬼!并强暴地把这种歧视性的标记刻在弱者的额头上,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现在突然抛出“三个严禁”,难道是良心的发现?我看是骗局败露、教育大厦将倾倒的前兆。想象一下,教育部在一批人胸前挂上“处女”的牌子,而在另一批人胸前挂上“非处”的牌子,却要求“男人”在娶妻时不得歧视“非处”,是不是太娱乐了? 吴飞鹏博主问: 教育部这个通知打了谁的耳光 ? 我说:是被中国大学生誉为“德艺双馨”的苍老师打了教育部一个耳光!当,一个女优能轻松秒杀985女神、完爆211女仙,不让教育部脸红吗?当,女神、女仙们废寝忘食地通过苍老师的教学视频学习《ML技术》,而讲授《ML理论》的教室却门可罗雀,中国教育不应该认真反思吗? 中国教育不要再谋财害命了!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8349 次阅读|157 个评论
中国教育进入“4%后时代”
lgmxxl 2013-4-2 09:34
—— 2013 年 3 月高等教育“那人、那事、那大学” 3 月,在中国是有“大事”的月份,中国的“两会”要在这个月召开。正是在本次十二届一次代表大会上,温总理宣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3 月8日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戴柏华在解读《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时表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94亿元,占GDP比例达到了4%。“4%”,是牵动中国教育的“符号”,“4%”目标实现,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中国教育投入至此完成了长达二十年的“4%”梦想,顺利进入“4%后时代”。“4%目标实现”注定成为3月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事件;提出“4%”目标的人,将是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人;而随着4%目标实现,更多的大学将受益。 那人:谁提出的4%目标? 厉以宁认为,提出“4%目标”,“实际上是当时的中国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共同合作的成果。”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央有关负责同志向专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政府要拿出多少钱办教育才算合理?为此,由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任组长,陈良焜、王善迈以及中央教科所的孟明义任副组长,共计40多人组成的课题组成立。该项目的名称定为“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例与教育投资经济效益分析”。这个题目被列入“六五”时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组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收集了大概100多个国家的从1961年到1980年共20年的各种数据。并采集了我国1953年到1983年政府教育经费支出的相关数据。经过筛选,项目组选择了38个人口千万以上的市场经济大国1961年到1979年公共教育支出和GDP统计数据(换算成1980年美元),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测算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平均水平的方法。根据这组计算公式,按照邓小平提出的2000年小康社会的标准——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到1000美元,把800美元代入模型中计算,结果是4.06%。1986年,项目组写了一个一千字的报告,报送给中央。中央最终决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末达到4%,并把这一目标写入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那事:4%后时代 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教育财政投入的全世界平均为4.4%,其中高收入国家平均为5.3%,印度亦已达到4.1%。2001年的统计,澳大利亚、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秘鲁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2008年,OECD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2%,欧盟国家均值为5.4%。 从上,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如下问题。 (1)4%最多是一个及格线。4%目标实现后,国家仍然应该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与OECD国家均值相一致。 (2)4%后时代,国家应该重点解决教育的“公平”与“质量”两大主题。在公平方面,要重点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各级教育投入不平衡问题。在质量方面,则重点应该解决农村小学发展问题、解决高水平大学建设问题、解决教师待遇问题,等等。 (3)应该建立教育投入的公平化、科学化机制,同时对教育经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做到教育花费的信息公开。提高教育经费的运行效率。 (4)定期公开、公示各省教育投入情况。 在3月份,还有几件大事值得关注。北大换帅,周其凤因年龄原因退休;王恩哥继任。重庆工商大学教师因不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酿成公共事件,等。也可入选当月中国高等教育那人、那大学范围。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3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多数富人拟望子女出国上学,中国教育堪忧!
热度 2 zhuhong 2013-3-29 08:12
大多数富人拟望子女出国上学,中国教育堪忧! http://business.sohu.com/20130329/n370834872.shtml
36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zz
cinnabaris 2013-3-24 19:10
8月2日《南都周刊》资中筠文称,在中国的所有问题中,教育问题最为严峻,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国人已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 -------------------------------------------------------------------------------- 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今年82岁的资中筠,是香港书展上最年长的一位讲者,也是发言最犀利、大胆的一位。她来自北京。 资中筠于199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退休后,就公共事务撰文多篇,2011年出版自选集五本:《感时忧世》、《士人风骨》、《坐观天下》、《不尽之思》、《闲情记美》,社会反响巨大。 “她不阿世、不迎俗,以独立的人格,自立于天地之间。”《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杨继绳对她如是评价。 在香港书展上,香港天地出版公司根据内地版自选集编选的新书《思想不能用钱买》面世,资中筠在序言中,毫不掩饰她对今日中国现实的失望。她这样写道:我们这代人“生于忧患,长于国难”,做梦都希望民族振兴,但在一片“崛起”声中,却感到离当初向往的道路似乎渐行渐远。 同样的失望,在内地版的自选集中也传递给读者。她将现时的心情与1980年代相比,尽管当时仍感觉到旧的顽固势力和种种太熟悉的思维习惯的羁绊,总的心态却是乐观而有信心,但如今,心情“沉重”。 在7月18日的主题演讲“人性·文化·制度”中,这位国际问题与美国研究专家对中国当下的腐败及制度问题表达看法:在权力不受监督的情况下,官员必然腐败,以德治国不再适用于现代中国。对于中国的海外形象,她亦直言:“中国宣传软实力,只要发生几宗‘被自杀’事件,在国外开多少间孔子学院,都救不了中国的面子!” 在100分钟的演讲中,资中筠多次提到“启蒙”对今日中国的重要。她所认为的“启蒙”,是要恢复用自己的头脑按常识和逻辑来思考问题,因为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国人已经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在今时今日的中国,最让她感到痛心疾首的问题,是教育。“在中国的所有问题中,教育问题最为严峻”,在资中筠看来,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 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资中筠对记者说:“这个过程,就像退化土豆一样”。 只要给我空间,我就敢讲想讲的 记者:最近几年,您越来越多地就公共事务发言,出版自选集后更是引起很大反响,有人称您是公共知识分子。 资中筠:我不喜欢这顶帽子,一直以来我就在发表我想发表的意见,只是最近突然受到了多一些的关注,我也觉得奇怪。当然,这是一件好事,我觉得这是社会的进步,也许这样说,有点把自己说得太好,但是我确实是这样认为,所以我不想自己有一种怎样的身份,什么这个派或者那个派的,我不属于哪个派,我就是想维持自己的独立性。 记者:在您的自选集自序中,说从文章时序来看,越到后来,所表达的心情越沉重。是现实越来越令人失望吗? 资中筠:我是这个意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我们对于改革开放期待很高,比较乐观,以为会沿着这样一条路走下去,后来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如人意,并且问题越来越严重,我的心情也就越来越沉重。这是事实。那么,失望后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只能够说,我想发表什么意见了,憋不住了,就会出来说话。如果谁受了我的话的影响,绝对是好影响,不是坏影响。我相信我发表的意见,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记者:有人听了您昨天的演讲,觉得您在香港讲话,比较放得开,是因为香港的言论环境比较自由? 资中筠:并不是因为我在香港,说话就放得开了,这些话在很多场合,在很多内地的大学,我都讲了。昨天在演讲上,观众问的问题不是太尖锐,我以前的演讲还要尖锐得多。现在只要给我空间,我就敢讲我想讲的话。 打破教育僵局,应允许私人办学 记者:今年作家出版社邀请100位作家抄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人批评知识分子犬儒化,也有人说该讲话对今时今日的中国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您怎样看? 资中筠:这个座谈会的讲话出来后,多少文人受到迫害,今天要断章取义地来纪念这次讲话,说艺术该为人民服务,这在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但是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一个很狭隘的政治服务,其本身就是一种倒退。我不想去评论那些接受抄写邀请的作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不太熟悉的,但就我知道的,也有好多人收到那一千块钱和一封信后选择了拒绝,这就说明不是不可以拒绝,所以我认为,他们抄讲话,既不是威逼,也不能算利诱,因为这些作家也不会在乎这一千块钱,只能说他们各有各的想法。 记者:您一直对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关注,也说过内地的教育是摧毁人的糟糕的教育,您认为在现有体制不改的情况下,中国的教育应该怎么走? 资中筠:我最担心的是教育,教育是百年树人,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这就像土豆要退化一样,因为你教育出来的学生,再过十年,他就是老师,然后他再接着用这一套方法去教育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下去的话,教育就是在不断摧毁人。家长们都喜欢说一句话,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中国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教育没有别的目的,就只是奔着升学去,而且现在的学校两极分化特别明显,如果进不了所谓的重点,其他的那些学校就变成了放羊的学校。 为什么好多家长、好多学生都会选择香港的大学,就是因为现在香港的教育至少还比较正常。中国内地的大学被课题制摧毁了。这样完全破坏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当然也还是有少数教员在坚守理念,但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这个制度逼着你非要这样做不可。譬如教育部来评什么211、985工程,你要进不去,对学校的经费、地位影响太大了,所以大家用各种不正常的手段往里钻。你说怎么办呢,我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放开思路,允许私人办学。如果在政策上能够放开的话,我觉得中国的教育要会好得多,也会打破目前的僵局。 现在中国内地正在出口腐败 记者:现在内地和香港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您对香港在中国的角色有什么期许? 资中筠:香港的法治,特别是香港的廉政,一向是被大家所看好的,所以我觉得香港人的确该警惕,因为要保持廉政是非常困难的,要腐败是非常容易的,现在中国内地正在出口腐败,不仅是香港,很多跨国公司都觉得很麻烦,因为美国是有《海外反腐败法》的,它要坚持《海外反腐败法》的话,在中国做生意就非常非常困难,所以他们每年都要研究这个问题该怎么办。香港人自觉维护金融的法治和廉政,这是一个谁影响谁的问题,是用好的来影响坏的,还是被坏的所影响,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不是香港人,我也不大常来香港,但我希望香港能够把原来好的东西坚持下去。 记者:中国社会除了腐败问题,也会有一个阶层固化的现象,“富二代”、“官二代”占据最好的资源,上升渠道的阻塞,会让很多人对未来丧失信心。 资中筠:你说的社会流动性问题,确实是现在中国社会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国力比较强、有活力的社会,应该是流动性比较强的社会,假如要是哪个阶层的子子孙孙永远就属于哪个阶层,年轻人认为没办法通过努力就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中国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是社会的不幸。 当然也不能说现在完全都是这样,现在社会上并不是说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就永远没有出路,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的空间还是有的。年轻人不能以此为借口,觉得一切都是白搭,用不着努力,等到机会来了的时候,你又没有准备好,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1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政协委员:学英语使中国教育质量遭毁灭性打击
viviantjy73 2013-3-13 06:22
 中国网讯 英语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为了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熟悉和精通英语的人才。但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认为中国应该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   张树华说,重视和学习英语只是一种手段,是基于我们改革发展的需要,一些教育部门和机构却本末倒置,将它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张树华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英语学习风”现在已经刮到幼儿教育中来。幼儿园时期就开设外语必修课,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和接受能力。中学阶段,英语始终是语文、数学之外的三门主课之一。英语在大学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过不了四级就休想拿到学位。四级考过了,学生要接着准备考六级,准备研究生英语考试。频繁的英语考试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使大学的专业课遭到沉重打击。对很多大学生而言,专业课只要考及格就行;毕业论文也只是走走过场罢了。结果是,中国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已经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   张树华说,对于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来说,英语更是具有“一票否决”的关键作用。每年,都有很多专业成绩优异的考生因为英语没过线而惨遭淘汰,而一些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成了录取的亮点。“考研就是靠英语”的说法在很多老师和学生中颇为盛行。   在张树华看来,那些从事中医、古汉语、二十四史研究等工作的,不管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用到英语,只要参加职称评定,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槛,这显然没有必要。   张树华呼吁,在社会舆论以及教育和用人等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畸形的语言格局:英语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的一个资格和门槛。   张树华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成本高、收效低;同时英语教学与应用严重脱节,教学陷入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学生从小学一路拼杀到大学,12年的英语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几个考试,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浪费。张树华引用英语教育界泰斗张道真2010年10月接受媒体关于国内英语教学的访问时说:“目前国内学生学到的基本都是哑巴英语,而哑巴英语和没学过英语没有什么区别,传统的考核方式应该被彻底打倒!”   让张树华痛心的是,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方式已经弱化了对汉语言的学习。他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受访者中,54.4%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国内的教育环境缺乏对母语的热情,国人的汉语日渐退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为此,张树华建议:1、重视中文教育。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文化密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各种象征、情感、记忆,承载着他们对起源、目的、价值的共同想象。汉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纽带,在传承文化、训练思维、塑造精神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建议从小开始重视中文教育。小学至初中,重视中文语言文字和口语表达的教学。除语文、数学课程外,大幅度减少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变成高年级后的选修。大幅度减少各类考试的科目,给孩子体会中文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逻辑和美感留下空间和时间。3、治理中学、大学、考研等各教育阶段的“英语崇拜症”。确定外语教育中英语与其它外语合理的比重和格局;职称晋级和干部提升与外语水平要求不应该一刀切。4、在大学课程中改变英语教学方向和方法,重视与外语相关的应用教育。5、除外语专业外,降低外语分数在高考中的权重。( 今日中国记者 李国文)   《今日中国》供稿 转自:http://news.sina.com.cn/c/2013-03-11/212526500035.shtml (原标题:张树华:"英语热"耗费大量教育资源 教学陷怪圈)
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政协委员:学英语使中国教育质量遭毁灭性打击
热度 1 zhangshibin 2013-3-12 16:59
转载地址: http://news.sina.com.cn/c/2013-03-11/212526500035.shtml政协委员:学英语使中国教育质量遭毁灭性打击 2013年03月11日21:25 中国网 我有话说( 73477 人参与)   中国网讯 英语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为了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熟悉和精通英语的人才。但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认为中国应该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   张树华说,重视和学习英语只是一种手段,是基于我们改革发展的需要,一些教育部门和机构却本末倒置,将它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张树华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英语学习风”现在已经刮到幼儿教育中来。幼儿园时期就开设外语必修课,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和接受能力。中学阶段,英语始终是语文、数学之外的三门主课之一。英语在大学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过不了四级就休想拿到学位。四级考过了,学生要接着准备考六级,准备研究生英语考试。频繁的英语考试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使大学的专业课遭到沉重打击。对很多大学生而言,专业课只要考及格就行;毕业论文也只是走走过场罢了。结果是,中国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已经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   张树华说,对于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来说,英语更是具有“一票否决”的关键作用。每年,都有很多专业成绩优异的考生因为英语没过线而惨遭淘汰,而一些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成了录取的亮点。“考研就是靠英语”的说法在很多老师和学生中颇为盛行。   在张树华看来,那些从事中医、古汉语、二十四史研究等工作的,不管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用到英语,只要参加职称评定,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槛,这显然没有必要。   张树华呼吁,在社会舆论以及教育和用人等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畸形的语言格局:英语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的一个资格和门槛。   张树华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成本高、收效低;同时英语教学与应用严重脱节,教学陷入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学生从小学一路拼杀到大学,12年的英语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几个考试,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浪费。张树华引用英语教育界泰斗张道真2010年10月接受媒体关于国内英语教学的访问时说:“目前国内学生学到的基本都是哑巴英语,而哑巴英语和没学过英语没有什么区别,传统的考核方式应该被彻底打倒!”   让张树华痛心的是,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方式已经弱化了对汉语言的学习。他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受访者中,54.4%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国内的教育环境缺乏对母语的热情,国人的汉语日渐退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为此,张树华建议:1、重视中文教育。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文化密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各种象征、情感、记忆,承载着他们对起源、目的、价值的共同想象。汉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纽带,在传承文化、训练思维、塑造精神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建议从小开始重视中文教育。小学至初中,重视中文语言文字和口语表达的教学。除语文、数学课程外,大幅度减少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变成高年级后的选修。大幅度减少各类考试的科目,给孩子体会中文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逻辑和美感留下空间和时间。3、治理中学、大学、考研等各教育阶段的“英语崇拜症”。确定外语教育中英语与其它外语合理的比重和格局;职称晋级和干部提升与外语水平要求不应该一刀切。4、在大学课程中改变英语教学方向和方法,重视与外语相关的应用教育。5、除外语专业外,降低外语分数在高考中的权重。(今日中国记者 李国文)   《今日中国》供稿 (原标题:张树华:"英语热"耗费大量教育资源 教学陷怪圈)
151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转载::论中国教育的失败和万门大学必然成功的原因——铜门铁将
热度 1 Alexwjlster 2013-2-20 11:27
这一篇写出了年轻人的心声,我认为值得一看。 ===================================================================== 来自: http://www.guokr.com/post/435725/ 论中国教育的失败和万门大学必然成功的原因 铜门铁将 2013-01-20 14:28 万门大学, 如果你常看我的主页就明白是什么, 我天天在转的都是和她有关的东西。 我的巴黎高师的挚友童哲创办,在这个京都大地苦寒的冬天里破土而出。 我天天转她, 不是因为校长是我的死党, 或者我是她的第一大股东。 而是只因为万门本身,就算她是nobody开的,我还是会一无反顾的支持她。 理由如下: 万门,是对急功近利的中国教育的一次反叛:从天津到里昂到巴黎到香港再到上海, 我走过的高校可能罕有人比,若论深刻的感触,就是中国人不爱科学。 你若懂科学,你就知道我的话不科学。 世界人种虽多, 可是科学研究和我实地调查表明, 人们在致趣心理上是无差别的, 就像每个国家的女孩都喜欢巧克力,都想开小店(个人比较无数例子)。 好奇心上各地人就更是无差别的, 何以中国人就不喜欢科学呢?可是中国人就是不爱科学,比如我现在所访问的中国最好大学之一的复旦大学生物系的博士们,没有一个喜欢科学。 原因是, 在中国,学术早已被定义为晋升的工具,学校往往是为下一步晋升做准备的临时栖居之所。 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教人如何治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言道尽。 那么古代的学问成为官场晋升的跳板就不奇怪了,为官之术收拢了读书人所有的注意力。 中国古代无科学(火药,指南针一流只是由于从事劳动人数众多总会有些中彩试的发现), 科学是英国人的火炮而强迫进入的舶来品。 从一开始中国人(应该说洋务官僚)学科学的目的就是以夷长技以治夷,那些较早的大学什么都是以此目的而建。直到今天这点没有丝毫变化, 学术总是和爱国挂在一起, 受重视的科学往往是因为他们能够给特色的中华体制进行保护,无论他是以生产力的提高为目的, 还是爱国强兵。它的发起是由上而下却非自下而上,是帝制的产物,就象这个帝国的大多数事物。 所以在中国科学成为政治的婢女, 或者说巴结权势的工具。 老爸天天跟我说,读博好当官,就是现实最好的体现。 如此之下, 做科学的“中国精英” 往往并非是真正的科学精英, 而只是特别能计划,特别能忍耐的 “聪明人”, 一旦由计划进入体制,走向仕途,那么科学就拜拜了,虽然他还是要挂着它的名(执着学术的大家还是有的,但往往是米国或者民国培养)。 那些还没来及入仕的“科学家” 往往是实验室的土皇帝,以摧残学术的学术热情为乐(不算严谨但是我身边人有很多故事,比如冬天不准喝热水以免犯困,上厕所多罚款,把漂亮女生关到自己屋写论文---中科院的故事)。 真正喜欢科学的人还未必是“中国精英”的对手,很多无缘学术。 万门大学,是对现有体制的反叛,首先是她自下而上,脱离体制。 她纯粹是由热爱科学的个体为了传播思想而设计。 这是对柏拉图式的希腊精神的回归, 而这才是科学产生的摇篮,与君王无干。 这样的机构本来早该有,但是由于以前信息传播的困难,个人力量脱离王侯就没有大作为。但只是赶上这个中国互联网暴发的时代,她才得以成立(percolation model,网络的连接够密集,星火燎原的概率升高)。 万门大学,是对现有体制的反叛,第二是她无门槛。 以前享受求知的乐趣是个奢侈品。 或者他要10年寒窗过科举, 或者他要G托赛达过重洋。 伊人憔悴时,金榜题名日,兴趣早被磨平, 不磨平的也已经不在道上了。 现在呢,我们可以从网上获得很多东西,但是google,youtube这些公共知识的载体被屏蔽。 其他一些都是无系统性的百度知道一类。 如果有一群海外留学精英能够首先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集中整合优势资源于一处, 就已经大大降低了教育的门槛。 更或况, 万门并非只收集而且消化。 把一些虽然有趣但是难啃的东西,比如量子力学(这些都是我们学了几遍,岁岁年年熬出来的,通过了巴黎高师的变态考试)先消化掉,再把精华以最易懂的方式反刍给大家(如小课),门槛就更低。 试想,如果一个喜欢物理的高中生要领会量子力学,要一路斩杀多少红绿灯才能走到那一步,而每一个十字路口,都降低他到达的概率。 今天我们如果提出一条捷径,如蜀军出斜谷而奇袭长安,那么这些高中生就直接领略了量子力学的魅力, 而不至于将来与之失之交臂。 即使他决定不学物理,那么领略了,就象游历胜景,将来也至于没学过而惋惜。 对于大学生也一样, 迷茫于慢慢考级路的大学生,能够从迷雾森林里偶尔出来透口气,站在山顶暸望森林之美,做做测绘定位, 都会裨益匪浅,即使他只是生活的插曲。 对于其他已经不再读书的人, 万门更是找回内心活力,摆脱世俗缠绕透口气的地方,我们身边有多少东西我们已经不再好奇因为习以为常,但只要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绝非寻常。 对以上三类人没有门槛的万门都是传统大学所望尘莫及的, 而她所回答的,恰是人的本质需求-好奇心。 只要吃饱穿暖的人都会有。那么相比大众的娱乐项目, 酒吧舞厅游戏厅,万门一样是必需品, 可相比前者,它的领域还是空白(尤其中国,在法国,哲学杂志是何ELLE-女性之友一起卖的报厅畅销杂志)。 所以万门大学无须与中国的传统大学比肩,一个只是御用大臣修的帝国零件加工厂, 而另一个是可以纵马驰鞭的学术狩猎场。 定位殊异, 而前途自知。 当然,既然我自命铜门铁将(童门铁匠),尽量多提想法: 1. 打造黄金品牌,速度不宜过快。 尽然降低门槛是目标, 那么就要打造最能让人消化得动的课程,万门打出一件算一件, 树立良好口碑。 2.不拼专业化,但拼脉络广。 就想那本《枪炮,病菌与钢铁》脉络开合,气魄宏大,把学科间看不到的联系冲破。而通过生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知识与我们现有生活的息息相关。 因为娱乐性本来是我们的初衷, 让人眼前一亮,让人觉得世界有趣,出了万门课堂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让科学如同艺术, 是我们的目的。 我觉得这些都是童校的理念,也做得不错。 但反复提醒,以使方向不偏。 自别法国,常念高师和高师花园里那个情感义气与理性俱风发的童校, 喷泉边的指点江山,卢森堡的思想碰撞,火花里的志向相投。 今虽远离, 心志未迁, 万门终是此生愿望。 因为, I think we can!
个人分类: 家庭教育|3901 次阅读|2 个评论
内疚-“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说假话不脸红”?
热度 3 LongLeeLu 2013-2-12 09:55
内疚-“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说假话不脸红”?
“ 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说假话不脸红 。 ” 童大焕 ( 时评人之一 ) 说 (见 “ 人人都是光明的光 ”)。 童大焕引用: “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 “ 市场制度最道德, 道德只能在市场中实现。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如果社会不注意制度建设,不尊重人权、财产制度, 仅仅靠说教,最后恰恰是人人都变得虚伪 。由于否定了市场的逻辑, 才使得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 ”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卢克 • 约翰逊也英雄所见略同: “ 多数企业并不从事一次性买卖,而是重复的交易。如果你在自由市场上欺骗客户、供应商、员工或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他们就会把生意、产品和劳动力带到其它地方。那些欺骗和撒谎的人往往会被拆穿,那些名声极其糟糕的人很可能落败。 竞争和选择会淘汰那些糟糕的做法和欺诈,而投资会流向那些履约且执法公正透明的地区。 ” 我以为:制度建设,还要人心建设为基础。 我们需要自己的内心的道德愧疚。道德内疚是我们的内部的制衡体系,倔强的内心的声音,我们内部的警察部队。 “我感到内疚!” -- 道德愧疚,是为了社会的功能沉闷的发动机。撒谎,应觉得一个沉重的自我厌恶,我辜负我父母辛辛苦苦来提供的教育。如果我说我不一点点的内疚,我们就不能为我们的选择和行动承担全部责任。 内疚是一种祖传的情感,人心建设为基础, 才能达到 童大焕说的 “ 自己给自己做手术、自己给自己做法官, ” “ 管你是巨无霸,还是通天塔。时间是公正的法官,该显出原形的总会现出原形。你的势再大,也大不过历史和众人之势。尤其是,你可以欺骗别人,但永远欺骗不了自己的灵魂 。” 有道德愧疚 ,诚信和责任才有基础。制度建设,还要人心建设为基础。
个人分类: commentator|714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普林斯顿教授谈:如何选择中国学生(折射中国教育弊端
yulele 2013-1-31 21:49
普林斯顿教授谈:如何选择中国学生(折射中国教育弊端 转载 ▼ 爱思英语编者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康毅滨曾来上海讲学。他负责该系在中国的招生工作,因此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国内知名学校的尖子生)。 “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康毅滨 在接受《星期日新闻晨报》访问时说。 什么样的学生被淘汰? 每年一月底,康毅滨就要从系里抱回一大包资料仔细看——里面是所有申请普林斯顿生物分子系的中国学生的材料。每年,该系每年大约招收25名本科学生攻读博士,系里给康毅滨的“中国额度”3-4个,而他收到的申请约有七八十份。4%左右的“成功率”。每个“申请包”主要有这些材料:本科各科成绩单, 托福 和GRE的考分,个人陈述, 以及推荐信。康毅滨把它们分成“定量”和“非定量”两类。分数他看得很仔细,但那些“非定量”的东西却能告诉他更多。 星期日新闻晨报(以下简称星期日): “个人陈述”有什么用? 康毅滨:就是说说你为什么想成为一个分子生物学家,为什么想来普林斯顿。 星期日: 你看过几百份“个人陈述”,从里面看到了些什么? 康毅滨:中国学生的GRE能考得很好,但我能看出来,他们写的“陈述”经常千篇一律,缺乏特点。 星期日: 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康毅滨:不清楚为什么要来普林斯顿,或者过分要求完美,不敢展示真实的自己。还有一些“个人陈述”都是空洞的套话、废话,比如自己如何热爱科学,普林斯顿如雷贯耳,很想得到这个机会……言辞华丽,但是我却看不到一个真实的、鲜活的人。 星期日: 真实鲜活的“陈述”是怎样的? 康毅滨:有个学生是这么写的:他以前的专业是电子工程,后来才慢慢发现真正感兴趣的是生物。他申请转了系,尽管绝大多数人反对,因为没有基础,读得有些吃力, 但他还是很高兴。因为每一学期都会比上一学期进步一些。他的“陈述”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因为它展示了一个人在寻找和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困惑和欣喜。去年我们还录取了一名学生,她在“陈述”中坦率地指出了母校的问题:她很遗憾本科四年没有接受更为全面的教育。你可以看到她的渴望。第一轮筛选,从80份申请材料中挑出10-15名左右的“候选人”。2月初,康毅滨开始电话面试。虽然并不直接和学生面对面,但大洋彼岸传来的声音,会告诉他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星期日: 你会问些什么问题? 康毅滨:主要是看看英文口语能力、科研经历、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一些背景状况。 星期日: 接到电话的学生,会很紧张吧? 康毅滨:电话面试大约一个小时,45分钟说英语,15分钟用中文。就算英语不是特别好,学生还是可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但大部分中国学生会把它看作一个“考试”,而不是一个“对话”,所以有些会很紧张。 星期日: 你听出了什么? 康毅滨:有些学生听得出来他(她)事先在纸上写好回答,照着念,或者是背出 来。还有是“排练过度”,说得非常溜,像演讲一样,但并没有针对我的提问。 星期日: 他们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康毅滨:那些答非所问的学生,我想可能没有自己做过真正独立的研究,或者对自己没对信心。我希望学生是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一个过度包装的、失去了真实性的“加工成品”。 星期日:或者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告诉他们,说实话是最好的回答。 康毅滨:我们要挑选的,是真的热爱科学、而且诚实的人。去年,我几乎是在申请 F P B `!截止前的最后一刻才收到了一个学生的材料,条件很好,我就给他打电话。他老老实实 , 告诉我,虽然他很早就进实验室,工作也很努力,但不知道为什么,实验总不是很顺利。但他可以很清楚地描述他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问题所作出的种种尝试。表面上看,他的科研并不成功,但我能感受他的认真、诚实、努力,这已经具备了一个科学家、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电话面试并不是最终的决定。之后,康毅滨要在候选人中反复地掂量、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分数高低往往不是决定因素,而是从细微处看到的非智力因素。 星期日: 分数重不重要? 康毅滨:分数很重要,但不是一个绝对因素。申请普林斯顿的学生都是国内名牌大学的尖子,经过高度选择过的人,智力都没有问题。我会仔细看每一门的成绩,但并不是分数高就能入选,相反,我认为第一名和第七八名的实力并不相差太远。录取与否,智力以外的因素很重要。我们系录取过一个河南的学生,家在农村,初中就独自在县城住校读书,吃过不少苦。在电话和电邮里,我感觉到她为人谦和,没有一些被宠惯的尖子生的趾高气昂。还有个学生,他会和老师“套瓷”,但不是恭维,套近乎,而是自己的确做过研究,对老师有真正的了解,提问很专业,很深入。这样的学生,不油嘴滑舌,让人感觉到懂得认真负责,尊重机遇。但有的学生过于自信,甚至有些傲慢,觉得自己不是去普林斯顿,就能去哈佛,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很难给人留下好印象。进入普林斯顿后,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扰?来上海之前,康毅滨在福建老家待了十多天。每天陪父亲、侄子去爬山。读五年级的侄子告诉他,在他们学校,老师让每个学生都要在班上找一个“对手”。每次考试下来,赢得多的同学受表扬,输得多的要被批评。在这样的氛围中,班上 学习 好的同学也不大愿意花时间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让康毅滨震惊的是,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到处可见这样的“激励”方式。 普林斯顿是金字塔尖上的精英学校,但对最终被普林斯顿录取的中国学生来说,与其说已经攀登到了金字塔尖,不如说真正的竞争刚刚开始。 星期日: 中国学生到了普林斯顿后,会遇到哪些问题? 康毅滨:有些学生进入普林斯顿后,心态急,享受不了科学研究的乐趣,而把实验 !看作“计件劳动”,急于求成,一旦不如意,就垂头丧气。有些学生进来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考上来,但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很迷茫。还有,他们往往在人际关系上会遇到问题,觉得不受欢迎,孤单。 星期日:为什么会这样? 康毅滨:普林斯顿相信 学习 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的过程,但国内教育系统出来的学生,常常是另一种心态:最好一进学校,就有人指定给他(她)一个课题,而且是一个保证可以做出来成果的课题。就像解一道数学题,一定会有答案,做出来了就能拿高分。然后呢,就想靠这个课题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基础扎实, 学习 勤奋,上进心强,应试能力强,成绩优秀,但缺乏探索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功利心比较强。 星期日:其实这是成年人的典型心态。 康毅滨:我们系有过一个中国学生,来普林斯顿不久,我发现他并不真正喜欢研究。后来他告诉我,其实早就发现自己并不热爱科研,但从小学到大学,他都是第一名,所有的人都指望他考上美国一流大学。他是为了别人的期待考普林斯顿的。其实这个学生小时候对生物很有兴趣,只是后来成人世界把他的实验成功与否过早地和名利、和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在这一行业真正成功的人,往往并不以出人头地为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这些,还有其它很多更简捷的路可走),而是享受探索的过程,包括其中许许多多的失败和得来不易的成功。 星期日: 你刚才说的中国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麻烦,是什么造成的? 康毅滨:你看,我小侄子从小就被这么“教育”,从这样的思维里出来的学生,对竞争的理解会很狭隘,认为把别人踩在脚下就是胜利,把别人压下去就是成功。实验室是一个团队工作,有人发表论文,本来是大家一起高兴的时候,但一些中国学生往往有些闷闷不乐,似乎别人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有时科研项目八字还没一瞥,就想“分家”,好算作自己一个人的成果……有些中国学生特别想快速成名。这样的心态,学校和家庭教育要负很大的责任。在美国,成绩是一个人的隐私,不会公布出来,分数就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压力。他们提倡团队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星期日:两种意义上的竞争,就会产生矛盾。 康毅滨:这样的竞争意识过强,就会缺乏团队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造成和他人关系的紧张。比如,老生周末带新生开车购物,晚到了几分钟会被人埋怨,而新生却可以理所当然地在超市慢条斯理地货比三家,让老生在外面等几个钟头。还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去年邀请他去家里过节的那些美国人今年不再邀请他了呢……有时候我会想,他们恐怕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从小到大,玩完的玩具,吃完饭的碗筷,换下来的脏衣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帮他们处理好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会觉得理所当然。而多数美国学生的确比较有“公共意识”。实验室的垃圾通常他们处理得比较多。生物系有许多做后勤工作的员工,包括老鼠房负责日常喂养的工人,运送实验用品的搬运工和收发员,打扫实验室的清洁工等。 每年到了圣诞节,我实验室的美国学生会牵头一起凑份子,每人出个五块十块,买个小礼物送给那些工人,以表示对他们平时工作的感激。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往往反映出一个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以及将来他在事业上能走多远。
个人分类: 资料分享|2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看一眼哈佛,中国你就知道缺什么?
jysjkx 2013-1-1 20:22
http://www.zhixing123.cn/ziyuan/9654.html 20年前,一篇文章《牛津,揭开你的面纱》,记载了那时的感悟。但凡世界前几名的著名学府,都有着自己的传统和品质,虽然略有差异,但本质上大多是相同的。前几天看到有关哈佛大学的一篇文章,很有震撼!很值得一读!特整理转载。相信读过都会有所触动的!东西方的教育有着质的不同,体制、机制、理念、文化等等太多的不同,虽然也在不停地调整、改革,仍不尽人意……。我们不能完全效仿,但总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也寄望于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政策实施者能有所顿悟、改进,中国教育才有希望!中国才能真正国富民强! 在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日前,一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多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 照片显示: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 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哈佛的学生餐厅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体会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激发了出来)。 谢娟说,在哈佛学习的一个北大女孩跟我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的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那个北大女孩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要求很大。她说,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贡献您的个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当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时间认真准备了,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之前如果不读那么多的书,你就无法参加到课堂讨论之中。 谢娟说,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在哈佛的课堂,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住前沿科学的发展变化。因此,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我们采访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时,他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谢娟说,我也有同感,我们也对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进行了采访,但却很难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谢娟非常感慨地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说到中美大学生的比较,谢娟说,我有两点感触,一是,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的精神。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过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逃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甚至有些家长也是从小灌输给孩子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而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为此哈佛的课程安排多而且紧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 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聚能量的时候,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身为中国的大学生却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 旅美教师吕老师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 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比较中国,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于是,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很多学者用金字塔来形容中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在于,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正金字塔,年纪越大学习的空间越小。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倒金字塔,他们学会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中国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大学的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都让他们觉得上大学是无比轻松的一件事情。从自身到外在都没有敦促他们学习的力量,于是,放松成为一种普遍的状态,都在讨回他们前12年被克扣的休闲时间,尽情地休闲。中国学生是刻苦学习12年,到大学休闲。美国学生是“休闲”12年,大学开始刻苦学习,玩命的学。这是走向社会前,最有价值的黄金学习阶段,这4年,他们在本领与情商的提高上会有质的飞跃。(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
1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凝聚教育正能量--2012年中国教育盘点
毛宁波 2012-12-29 13:17
2012 年,最美女教师、最美中学生、最美司机,无数最美的人物,用他们的行动乃至生命,诠释着人性的光辉,温暖着这个社会,传递可贵的“正能量”……2012 年,教育投入创新高、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异地高考破冰……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教育公平与保障大步迈进……2012年,虐童事件、学生体 质下滑……一个个热点事件,让我们在争议中前行,不断总结反思。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发布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 教育部颁布“高教三十条” 3月19日,教育部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并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 “教育‘十二五’规划”发布 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 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启动 “2011计划”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教育部通知组织收看电视新闻纪录片《张丽莉》 对话“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大爱感动中国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 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颁出,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该荣誉。他也因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 中国作家莫言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报道追踪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拟入“教材”事件调查 北京大学校长 周其凤 以“化学歌”闯进公众视野的周其凤陆续经历了“抨击美国教育”、“对领导媚笑”、“亿万富翁论”、“跪哭母亲”等等风波…… 北大校长周其凤写新歌给母亲 由宋祖英演唱 北大校长祝母亲90大寿 长跪膝前泪满面(组图)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朱清时 朱清时说,如果南科大成功,则说明,真正改革一定要有大改变。南科大招生方式“回归”高考。“南科大妥协了?这是误解!” …… 朱清时:南科大挂牌成立 教育改革思路不变 改革将走得更远: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谈"转正"后 承诺“四个不” 北京师范大学新校长 董奇 清华大学新校长 48岁陈吉宁 22岁正教授级研究员 刘路 保安出书《站着上北大》 北大保安 甘相伟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俞立中 挺身为学生做主 深圳大学校长 章必功 钱理群“告别教育” 最美中学生 龚钰犇 哈佛研究生院新院长 孟晓犁 回应开会打牌 浙江大学校长 杨 卫 清华学霸 孪生姐妹 马冬晗 马冬昕 中国最牛学历哥 周宝宽 教育均衡 异地高考 奥数禁令 考研泄题 学历造假 虐童事件 开学第一课 留学安全 温家宝:推进教育均衡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袁贵仁:全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答记者问:如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八大措施”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驾护航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 取消长跑 状元游街 吊瓶班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袁贵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朱永新:如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立德树人是根本 20部门要求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近日,教育部、公安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等20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就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作出部署…… 新版校车安全强制性国标5月1日起施行    校车安全专栏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公布 相关政策解读 50所高校党委集中换届 教育部试点公选校长 教育部表示,今年要完成50所高校党委、行政换届工作。开展直属高校校长公开选拔改革试点,完善大学校长选任办法。…… 教育部就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等答记者问   公选大学校长专栏 教育部将继续开展公开选拔大学校长试点工作   选拔严格竞聘 国务院出台意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发出“十二五”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通知…… 多部委联发6文件 破教师队伍瓶颈 努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发展 学习十八大精神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国学生营养办通知要求各地严格管理阳光操作   为解决当前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日前,全国学生营养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做好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有关工作提出了八项要求…… 学生营养办回应湖南凤凰"营养餐事件"相关热点    学生营养专栏 十五部门印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配套文件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全部开餐 我国全面实现"两基":书写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 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2000年中国初步实现“两基”战略目标,再到全面完成“两基”战略任 务,中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从一个文盲大国、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为迈向教育强国、 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现两基专栏 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 聚焦2012两会:教育热点盘点 上海纽约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南方科技大学转正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患了什么病?   由高校职称评审引发的社会关注不断,大学职称评审制度“病得不轻”……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之一:论文之殇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之三:学术人才用什么度量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之四:祛痼弊 创机制 荐人才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之五:深化职称改革 “逃离科研”:另一维度的思考 一篇博文引发公众热议理想、科研环境、青年人才、钱学森之问、隐性逃离…… 博士逃离科研教中学 称没兴趣了厌恶科研 他为什么“逃离科研” ?科研人才生存忧思 博士教中学就“没出息”?教育终极目的是啥 研究:高校市场化改革副作用大 教师愁于生计 谁来破解学生体质下降之困? 一些城市对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显示,仅三成学生体重正常……   学生体质专栏 教育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令人堪忧 体育强国学生体质堪忧 拿什么拯救学生身体 透视体育课之殇:不敢上、不让上、不会上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系列报道:何处是拐点?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15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考研英语应用文书信写作句型汇总(1)
dongzg101 2012-12-25 08:54
2011考研英语应用文书信写作句型汇总(1) 2010-10-14 11:02 中国教育在线【 大 中 小 】【 我要纠错 】   随着2011 考研报名 工作的正式启动,1月份的考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要参加2011 考研 的考生神经又要绷紧一些了。今天, 考研辅导 团队与大家分享一下有关 考研英语 写作中书信写作的方法常用技巧等,掌握了这些,相信此类题型的提分会有很大帮助。   书信题型写作是应用文写作中常见的功能性写作形式,书信写作的准备一是宏观,就是要掌握它的格式,基本框架,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二是微观,具体到语言如何使用。    一、书信写作考察的结构   ①日期,写信人应将写信日期(年,月,日)放在书信正文的右上角,如Jan. 30th, 2010.   提醒:考研书信写作没有要求考生必须写时间,如果没有把握自己的时间书写格式是正确的,建议考生不要写,以免出错反而扣分。   ②称呼,称呼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谓,称呼可以根据收信人的性别,职务,婚姻状况,姓名等个人信息来写,如:Mr. Williams, Mrs. Bush, Professor Li, Dr. Smith, Dear Mum and Dad   如果写信人不清楚收信人的具体姓名,职务等情况,可以写:Dear Sir or Madam, To whom it may concern.   ③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要部分,在称呼下方隔一或两行处开始。考生写正文时,要分层次进行。书信正文通常由引言,展开段和结尾三个层次组成。   ?引言,引言表明写信人的写信目的和写信背景,一般仅限于一段,一两句话即可。   提醒:此处考生容易犯一个错误:照抄题目的表达,甚至原句,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在阅卷过程至少会扣到2分,希望广大考生要注意。   ?展开段,展开段内容应详实,具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写,每一段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提醒:提醒广大考生,题干中的要点必须全部包含,考生若是在漏掉一个要点(一般小作文有3个要点)会至少扣掉3分。   ?结尾,结尾部分通常比引言部分短,使用一两句话表达一下希望或祝愿。   ④结束语,结束语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谦称,写在正文下面二至三行处。公务等较正式的信件多采用Yours sincerely, Sincerely yours, Yours faithfully, Yours truly等;私人信件,多采用Yours, With love, Yours affectionately等。   ⑤签名,签名应写在结束语的下面。   二、主体段语言的操作   书信按照指令边想边写。主体第一段一句话,开门见山,提出写信的目的,表明信的性质:是投诉信还是申请信还是请求信?我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常用句式包括:   I am writing to complain about…   I am writing to thank…for…/express my gratitude for…   I am writing to ask for…   I am writing to apply for…   正文第二段,100个字左右,8、9句话。   此段写作的中心任务是把题目中的提纲进行扩展。如果有3条提纲,可以每一条提纲扩充3句。怎么样扩充,主要是发挥点小小的想象力,有两种思路,一是将上义拆分成为若干下义,二是把一件事情说得更为形象具体。比如第一条指令,题目里面说是books,可以细化为各种各样的书,这就是下义拆分法。还可以具体描写一下这些书是什么样子的。同样第二个指令里面的methods of payment,和第三个指令里面的time and way of delivery都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扩展。   结尾,一般为礼貌性的套话,一般都是焦急等待着您的回信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足以,或者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send a replay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也行。   以下为书信写作中常用的经典句型参考,希望大家在写作中活学活用。   常用起首语   1) I am much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2) I wish to apply for the teaching position you are offering.   3) Your kind letter of November 22th arrived this morning.   4) In reply to your letter dated July 4, I want to say…   5)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dated Dec.22, 2000.   6) Many thanks for your letter of Sept.5,1997.   7) A thousand thanks for your kind letter of June 5,1997.   8) Your letter which arrived this morning gave me great comfort.   9)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letter of August 2 and the gift you sent me on Christmas Eve.   10) First of all,I must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assistance and high attention to me .   11) With great delight I learn from your letter of this Sunday that…   12) I am too excited and delighted at your good news.   13) I am very obliged to you for your warm congratulations.… 【1】 【2】 ◇ 编辑推荐 · 2013考研复习指导:政治 英语 数学 专业课 · 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2013考研时间 · 考研网络面授班热招中 · 2013各高校招生简章 · 考研院校录取数据对比 复试信息 相关热词: 考研英语 书信 应用文写作
个人分类: 人际关系|1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五常对中国教育如此这般说
热度 9 卫军英 2012-12-16 20:53
张五常在刚刚举行的“第一届凤凰财经峰会”上演讲中说到了中国教育。据说他已经多年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了,然而语出惊人,“狂生”形象依旧。张五常关于中国教育和学术的看法我都很认同,唯一不敢苟同的是,他说道中国学校里的“政治教育”课时候,认为应该由“文化教育”来取代。不认同的不是他的想法,而是他的建议的可行性问题。他说起爱国教育什么的,其实并不知道政治课的核心内容并不是爱国教育而是爱党教育,所以政治课本质上首先是为了政权稳定而不是为了国家民族稳定。其实早在7年半之前在教育部的行政学院里,在接受我党的各位部长亲自培训时候,课间休息时作为小组长之一,我就直接跟周济部长讲过政治课太多会冲击专业教育的。但是这些明显属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思想,不是那个部长就有能耐改变的,即便他有这个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说,阻碍中国教育和学术发展的根本就在于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所以从本质上我很认同张五常的话。 张五常表示: 中国学术界我到今天看不到所谓的一家之言,为什么没有一家之言,有钱的到外国念书,很多回来,那也是念的不好的回来,读的好了就留在外国不回来了。中国这种大学制不发表文章就升不了级的制度,一定要全盘重新做,回想到以前,你说说看那时候蔡元培的北京大学,那时候的教授是不需要谈教授的头衔,发表文章的。 张五常在发言中谈了他对教育制度的看法。张五常表示,几个星期前我发表一篇文章,发表有关文化教育这件事,网上支持率是100%,其中我提到国内的小学,中学,有所谓的政治课,有所谓的思想教育,应该转为文化教育,爱国这回事是不能够勉强的,但是假如你教他们中国的文化,他们会有归属感,他爱不爱没问题。假如一个小孩,以他自己是中国人而对中国的文化感到骄傲,这是多好的事,你教他中国的文化,他出来他可以抓到钱的,你现在给他们的政治教育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你教他们苏东坡的诗有什么不妥,学学王羲之有什么不妥,一个人有文化,应对起来可以谈几句中国的文化,这个是很大的本钱,两个人来找工作,一个人对中国的文化能够说几句,另外一个一点都不懂,那你选哪一个?所以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大致上来讲,中国的中小学办的不是那么差,但是大学很差乱七八糟,这个问题,这些人到外国去念书,起码要六万块钱美金一年,为什么不把国内大学搞好呢?自己大学搞的好的话,学生都不用出去了,很多学校都可以自己收学费的,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到国外念大学呢?在中国念大学一个学生收两万块钱不是那么多钱的,有的念的好的或者是家境比较清贫那就免学费吧。 三十年前我说过,我说十年以后一定有出一位经济学家比我好的,我到今天我都看不到,中国教的学术我到今天看不到所谓的一家之言,为什么没有一家之言,这点怎么解释,有钱的到外国念书,很多回来,那也是念的不好的回来,读的好了就留在外国不回来了,在外国做教授了干吗回来。还有一点,现在这个教育制度,外国人批评我们,说中国的学生没有创建,没有想象力,都是考可以,创造不行,我不同意,我不是中国人吗?你问问美国的经济学家,我张五常有没有创造力,我有一个外甥是我教出来的,是从事生物研究的,研究细胞的,现在是大名家,为什么我们家的人有创意,为什么你们没有创意,我家里的人是我教的,怎么会没有创意呢?外国人先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创意,被批评没有创意这就是教育问题了,一定要改,你怎么想象李白的后人没有创意简直不可想象,苏东坡的后人没有创意,世界上的人创意怎么可能比中国人的创意更好呢?中国的任何唐诗宋词,他们的想象力,西方的诗人是没有这种水平的,中国人不是天生没有创意,是制度把他教坏的,所以我认为,这个教育制度,要大手改革,要不从国外抄回来,那些考试制度,那个高考制度,你逼学生背书干吗,为什么逼老师要发表文章呢,这些都是抄回来的,越改越坏,要尊重一下中国的青年,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中国这种大学制不发表文章就升不了级的制度,一定要全盘重新做,回想到以前,你说说看那时候蔡元培的北京大学,那时候的教授是不需要谈教授的头衔,发表文章的。
个人分类: 校园内外|5202 次阅读|15 个评论
由美国多起校园凶手与药家鑫的共同点反思中国教育
热度 4 ljry8044 2012-12-16 01:19
今年12月14日,24岁的Ryan Lanza闯进美国康涅狄格小学开枪杀死28人,其中20名儿童。Ryan Lanza是个优秀的学生,还枪杀了家中的母亲。 1966 年 , 25 岁的查尔斯 · 惠特曼( Charles Whitman )开枪杀死、杀伤 46 人,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与母亲。惠特曼也是优秀的学生,还是从美国海军退役的神枪手。该事件发生后,精神病学家的调研发现,惠特曼与绝大多数杀人犯都有两个共同点: 来自于暴力家庭、童年时从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玩耍 。 而药家鑫正好也有这两个共同点——他父亲限制他自由玩耍 ( Free play ) ,并通过暴力促使他成材。 Ryan Lanza据说也有类似遭遇,他母亲对他管得非常严格。 因此,未能正常玩耍,被过于严格地管理为三者的共性。 而 美国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的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曾针对贫困儿童和成绩较差的儿童进行了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到 2 、 3 岁时,曾就读于教导型幼儿园的孩子中,超过 1/3 的人都犯过重罪,而曾在玩耍型幼儿园学习的孩子,只有不到 1/10 的人犯过重罪。 因此,好玩为孩子天性,被扼杀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顺应孩子天性太重要了,如此,首先确保孩子做一个正常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 故而,易中天老师曾在药家鑫案后反思: 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育人做个正常人,不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关心其酸甜苦辣、不关心喜怒哀乐,不关心兴趣、追求、烦恼、纠结等等一切正常心态。只关心如何让孩子成材、成器、成龙,还通过各种励志、培优、成功学拔苗助长,尽可能剥夺孩子各种休息、娱乐时间,就是不让其正常成长。 正是这种扭曲人性的教育,最终让药家鑫变成凶手,并导致他的父母失去儿子,张妙的父母失去女儿,张妙的儿子失去母亲,让两个家庭都家破人亡的! 因此,应该判处“望子成龙”,判处励志、培优、成功学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非如此,不足以保护更多的张妙,挽救更多的药家鑫! 【易老师还指出,我们的教育,一到道德领域,便忍不住要唱高调。而且,教育越是高等,则调门越是高昂。我们总是要提出一些实际上做不到的道德高标,比如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类,然后再树几个所谓“典型”来自欺欺人。满嘴官腔,自然忘了常识;时时高调,自然丢了底线。既无常识,又无底线,哪里还保得住 天良(恻隐之心)?结果呢,说是奔着“德艺双馨”去,其实朝着“家破人亡”来,刀刀都插到了别人的肋上。 这就不是该校一家的事了。实际上,它是中国高校乃至中国教育的通病,因此非改不可。怎么改?先学会说人话。说人话,就讲人性;讲人性,就有天良。事实上,只要告别官腔,自然回归常识;能够不唱高调,自然回归底线。有常识,有底线,有天良,足矣。】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372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眼中中国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热度 3 entangle 2012-12-6 23:00
我眼中中国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 太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对人性格的培养。 学校和社会都是以多小能背多少唐诗宋词,能认多少字,能考高分等诸如此类的来评价学生的,这对于小孩子而言无疑是一个灾难,因为小孩子少有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他对自己的评价更多的是来自于学校和社会对他的评价,于是,他们便以此评价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等到其中的某些人觉得这种评价方式有问题的时候,这已经晚了,很多想法死路已经很难从脑袋里移除了。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个人的性格远比知识更为重要,学校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直、刻苦、独立思考、公正等诸如此类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造成这种原因的是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造成的,高考作为目前中国较为公平的一种进入大学的方式,是很多农村小孩唯一的走出农村、改变自己未来的方式,于是,应试教育在所难免。这或许就是出身贫苦的孩子必须付出的代价,可是这代价未免有点过高。不过目前仍然想不出可以在现时代中国取代高考的大学入学制度,越来越多的自主招生正在逐渐侵蚀这种仅存不多的公平。 二、 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 学校教育的是一套,社会实行的又是另外一套,这对于保护小孩子的童真是有好处的,但是,人总是要走上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节,要么是学校教育落后,要就就是社会有问题。 比如说独立思考对于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但是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社会上得不到承认,中国的公司和企业需要的并不是独立思考的人,而是有手工具,甚至很多大学里需要的教师也不是独立思考的人,而是唯上的工具。学生都不是傻子,相反,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现实,尤其是最近几年入学的这一批大学生,社会需要什么,他们很清楚。但是,他们自己作为人究竟人究竟需要什么,思考的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 三、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学校教育学生要诚实,要敢于承认错误,但是看看咱们的教课书,尤其是近代历史,诚实了吗?都骂日本人篡改历史,不敢直面历史,咱们学校接受到的历史教育是没有篡改的历史?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历史?我们所知道的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们真的可以靠着地雷战、麻雀战之类的就可以把日本兵打败? 为了短期的利益,将整个民族长期利益弃之不顾。现在学校培养出来的各种顺民、奴隶、看客,在将来整个民族受到外族欺负的时候,依然会是顺民、奴隶、看客。 四、 高考缺乏公平性 高考作为目前比较公平的一个制度,仍然不公平,北京、上海占用了全国太多的教育资源,这些地方的孩子不仅能够享受到全国最好的教育,他们在起点上就已经比全国很多地方的小孩好了很多,现在的高考录取竟然还要向这些地方倾斜,不得不说这样的录取制度真是扯淡。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竟然还不能以一个公平的制度来录取,当权者到底是想选一些什么样的人来接受所谓的精英教育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网上杂谈|922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取消奥赛保送和加分是中国教育的倒退
热度 10 Education 2012-12-3 21:40
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除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其余奥赛获奖者都不再有保送资格;只有获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才能获20分加分,省赛区获奖者不再享加分。 一 奥赛保送加分是最公开公平的 奥赛毕竟拼的是真本事,比那些三好生,特长生,学生干部保送加分公正得多,后者主要靠拼爹,拼钱. 二 奥赛是对应试教育的抗争 应试教育主要是指应付高考,反复训练几门课. 奥赛内容和高考本质上是不同的,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和高考不在一个档次,更要求比赛智力而不是死记硬背. 三我们真的对奥赛没有兴趣吗? 我上中小学的时候,没有奥数,更没有奥数的保送. 我学趣味数学-跟现在的奥数基本是一回事,取消高考的年代,许多知青还在痴迷数学和高数. 科学网里年级较大的博主,应该都有类似得经历. 那时候学数学没有功利,很简单,就是兴趣. 学物理也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手工制作航模舰模一类. 今天,数理课仍然是大中小学最受欢迎的学科,比语文政治英语更受欢迎. 四大多数人的声音未必就是合理的 取消奥赛保送是中国大多数人的胜利. 大多数人注定要在奥赛里面败北,于是对奥赛的反对成为许多人的呼声, 大多数人注定要在奥运里面败北,难道我们就应该取消各项体育运动吗? 错了,大多数人败北不表示他们没有通过奥赛/体育体高了他们的智力/体力. 义和团时期,大多数的官民剿杀传教士,结果把中国拉向落后愚昧。 五 现代国家普遍提倡奥赛 美国,俄国,日本不都在搞奥赛奥数吗?大学不也抢竞赛获奖者吗? 为什么没有禁令? 估计是因为: 1 .外国成才的途径很多,不需要千军万马挤奥赛奥数高考一条路. 2. 许多优秀的大学中学是私立的,反对奥数的人也找不到教育部这种东东投诉. 3. 宽进严出,考试成绩不好一样可以上好大学. 匈牙利不到一千万的人口,工业基础落后,但是本土出了十几个诺贝尔奖, 不能不说和他们的奥赛传统有关. 六奥赛可以行政禁止,但精神永不灭 政府可以封锁奥赛,奥数,和焚书坑儒有点相像. 但是,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奥数或者其它的智力竞赛活动,比如下棋. 人们一定会在私下学习奥数或者趣味数学物理. 人性固有的好奇心和探索本能,sport spirit体现在奥赛中, 奥数奥赛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花朵. 人进化于区别于动物,就在于对智力和思维能力不懈的追求. 朝代会更替,主义会消散, 人类和孩子对奥数或者其它科目如物理,科学,工程技术的兴趣甚至热爱, 对自由竞争的向往,永远不灭. 这是算命计算机预测的.
个人分类: 教育|5799 次阅读|29 个评论
多谈‘良心’,少吹‘理想’---少高调
热度 25 lin602 2012-11-28 15:07
近期网上不少帖子大谈‘理想’----为了中国的科研事业,为了中国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等。 笔者从事三十年教育科研的体会,觉得中国的教育科研事业,目前不是缺‘理想’,而是要大力提倡‘良心’。 好好上课,对得起家长与学生们,他们来受教育是对高校与教师们的信任。 好好做科研,对得起纳税人的钱,因为我们在用着纳税人的钱生活与工作。 遵守好的道德情操,给学生们一个身体力行的‘品行教育’,不要让学生及社会上普通的公众说教授象‘叫兽’,让教授这个职业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不要弄虚作假,给学术界与学生们树立起一个好的学术风气,踏踏实实地做科研,让自己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并给社会的进步与就业提供帮助。 不要竭力奔官而去,让学术受到社会的尊重,让自己的学生与年轻人看到做学术的美好与希望,并以此为榜样致力于科研与教育事业。 不要在学生们面前高谈‘理想’,而是要与学生们做朋友,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了解他们目前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慢慢地默默地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思想上的困惑。 真心帮助年轻人特别是年轻教师,不要与他们大争资源,在为他们的科研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让他们早日走出成长期,早日做出成绩。 不要为了一些经费,让企业新建项目‘颗粒无收’、‘血本无归’。 不要做学术包工头,将课题组里人做出的科研成果完全占为己有。 有多少人能够拍着自己胸脯说:我在大学与研究所做科研,不是为了职业,而是为了‘理想’?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与科研领域,更应该提倡的是‘良心’与非‘理想’。
5022 次阅读|60 个评论
义务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直接导致了中国教育的乱象
nktornado 2012-11-26 17:40
有孩子以后,了解了一下小学初中教育,深有体会。 中国本科以前的教育乱象有哪些,这里列举一点: 1、小学生压力大。奥数,主课补习等现象非常普遍。 2、近视学生占比例很高,身体素质普遍较差。 3、心理素质较差,很难管理好自己,甚至大学生也有家人陪读现象。 说个简单的,孩子准备上小学。打听到的信息是,以后小升初只能上本学区的。本学区只有1个是市重点,还有2个是区重点,剩下的是三流学校。而我们准备上的 这个附小每年大概有4,5个能考上市重点,4,50个能上到区重点,剩下的都是去三流初中。关键在于初中考高中是全市统考。本区这个市重点的初中,其高中部也是市重点。而全市5个重点有3个在另一个学区。导致了很多人去那个区买学籍房,即使是30平米的房子。房价3万相对于我们区的1.5万。 我是说如果,9年义务教育所涵盖的所有小学初中,相比之下谁也不比谁的师资力量有压倒性的优势。那么小升初还会有如此压力吗??任何政策都是好的,比如为 了小学减压,孩子每天3点半放学。问题是在这样畸形的教育资源分配的现实中,其他的孩子都在上各种主课补习班。你怎么办。政策规定早放学,早放学以后干嘛 去了,都上补习班了。甚至小学教师因为大多数学生提前学习过相关内容。上课看到大多数孩子都会了,就不再解释了。于是这个政策幸福了小学老师,苦了孩子和 孩子家长。原来课堂的内容通通去补习班上课。任课老师再去开小班。呵呵,你觉得如何?这能怪家长吗? 如果教育资源很平均,每个小学的升学率都相差不大,你有必要不上你家周边的小学,费劲的往别的学校钻吗?如果初中招生学生不按照学生成绩而是按照学区来 招。初中学校生源的学习成绩相差不大。也就是你孩子即使不上补习班,最终上的初中和好学生上的初中没有区别。那你还逼你孩子在小学阶段去天天补习吗?没有 了这个压力,你才可能让孩子学点感兴趣的东西,体育类,音乐类,画画,书法,学什么不行?可是这个小升初压制着你,你不补习连上课的进度都跟不上。你能如 何??? 既然是9年义务教育,为什么教育资源要集中??为什么要搞市重点的初中,区重点的初中?在12岁的孩子里分三六九等这合理吗???小学除了认字和学点算术还能学点什么。就靠这点知识把孩子分优等和差等。从此打上优良中差的标签,合适吗??? 教育资源集中,这就相当于美国的私立和公立的区别。私立压力大,学习好。公立钱少,学习一般。有钱人才能享受了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啊!所以就不应该允许什么校办校?校办校就是让公立的学校拿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去办私校去肥他们的腰包!!!!!!!!!!!所以就 不应该允许9年义务教育搞私校@!!!因为这就会演变成美国私校和公校的严重不平等。人生来平等。把小学生从12岁分出三六九等来享受不同的教育资源本身 就是严重的不平等。这就是为什么小初中减压不见效果的原因。 义务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直接导致了本科前教育乱象。 1、因为初中教育资源的不平均,你要上好初中,那就要努力。在周围同学都补习,而不补习就跟不上进度的情况下,只能上补习班,因而教育部给小学生省下来的时间,都用来补习主课了。而为什么很多家长都支持补习,因为你要上好学校啊。所以如果初中的学校不分好坏。意思就是所有小学生成绩大排名。前10名分别去10个学校,每个初中涵盖的名次都有。那你还会逼你的孩子非得前几吗??甚至为了小学那点知识去强迫孩子刻苦努力,放弃其他一切兴趣值得吗? 2、课业繁重直接造成小学生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课外兴趣,甚至课外活动,体育爱好全部被剥夺。如果初中的教育资源是平均的,去哪个初中都无所谓。那么孩子喜欢某项体育运动,家长自然会允许并支持。因为学习压力不大,有这个时间。 3、在学习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陪孩子体育运动,学习很多感兴趣的事情。甚至让孩子参与家务财务管理等等。这些事情孩子参与的越多,对事物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就越大。现状的心理素质差就是因为孩子只生活中只要学习好万事都好的评价体制中。对家庭社会参与度低,是孩子心理成长慢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没时间啊。 上面3个问题都归结在初中教育资源不平均的根结上。平均,才会减压,才会有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由的成长。
11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兴趣:“伟哥”助兴,难以致兴
热度 47 xqhuang 2012-11-20 15:21
兴趣:“伟哥”助兴,难以致兴 云彩: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奔塔利亚海湾上空 程代展先生“ 昨夜无眠 ”点燃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仍在科学网熊熊燃烧。 我为什么逃离科研 ?文章的主人公Z同学做出了回应,虽然Z同学写得很婉转,还是证实了我在博文【程代展先生,您错了!】中的猜测:Z同学被过度培养和过度消费使用。 在程先生的“昨夜无眠”中,Z同学为“逃离科研”找的理由是:“做研究太累,没兴趣,不想做了。”,回应一文的核心就是解释:1.为什么对科研没兴趣?2.研究为什么这么累?Z同学逃离科研绝非偶然和个别现象,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教育问题,一位抱着科学梦想的有志青年,一位导师倾注毕生心血重点培养的优秀学子,结局为什么是“我已经厌恶科研了”? 对Z同学的回应,程先生做出最新反应【 再反思——兼评我学生的博客 】,从中不难感受到程先生对国家、对教育、对学生的一片苦心。也许真的存在代沟?对程先生“再反思”中的某些观点,我有不同的观点。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聪明的好学生,却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来?这是大家都在问的“傻”问题(一人装傻,全国“范”傻!),培养不出大师,显然是培养不当造成的。作为导师,程先生对Z同学真的费尽心力,除了正常学习、科研和学术交流,要求Z用英语讲《随机过程》,几近苛刻地要求他把每道习题都要讲清楚,这种残酷的训练与高考冲刺何异?这种培养方式,是培养合格的科学工作者还是科学大师? 对于中国教育,最应该反思的是:中国家庭在教育上投入最多,孩子学习最苦,为什么中国人的科研兴趣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殆尽?兴趣如性趣,毫无疑问,内在好奇心驱使的兴趣才是真正的兴趣,中国大学生宁可花99%的时间看A片,也不愿意花1%的时间看Discovery,为什么他们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会失去兴趣?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老师说『读好书,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父母说『不读书,以后只能当乞丐』, 媒体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程先生说『你这样做,中国,甚至世界可能会失去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从这些说教式的口号不难看出,中国教育有很强的功利性取向,没有人认认真真地思考过: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科学、对自然的热爱和兴趣?即使像程先生这样的国内知名学者,面对“叛逃”的学生,也只能以“优秀科学家”的头衔做诱饵,“诱骗”学生继续留在科研这艘贼船上。 当学生内在的科研兴趣不在,或根本就没有产生过兴趣,通过外在“伟哥”的刺激,也只能维持短暂的兴趣,是难以致兴的。要解决中国人科研兴趣缺乏症,必须改变“教育塑人”的思想,喊“中华民族需要你们,祖国人民在看着你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为国家做贡献”这类无趣的口号,根本无助于兴趣问题的解决,唯有从小培养孩子对自然的兴趣和最朴素的好奇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兴趣问题。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12031 次阅读|105 个评论
网络公开课导航(更新中......)
毛宁波 2012-11-19 12:58
http://www.edu.cn/html/opencourse/index.shtml 网址导航 中国教育在线开放资源平台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新浪公开课 搜狐公开课 网易公开课 土豆网视频课程 优酷网视频课程 腾讯视频课程 中国网络电视台 超新学术视频   下载专区 电驴下载 网易公开课下载 其他 辽宁省大学 视频公开课 中国 大学视频公开课 _中国大学生在线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视频专区( http://video.jingpinke.com/ )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3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有公平吗?
热度 1 tarimriver 2012-11-2 22:04
2012年中国教育投入终于占到了GDP的4%。然而,2万多亿的教育投入不是救济性投入,而是按马太效应实施的。 根据一位校长说,省内一个部属高校一年的下拨经费127亿元,这位校长所在的学校在省内也是重点了,一年经费7亿,一个普通的高校的经费才1点几个亿。这段话是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我们的权威领导(省领导、省一高校校长)说的:“一部属高校校长问我经费多少,我说7个亿,他惊讶地说7个亿够发工资吗?他说他一年127亿。原来我们的经费还不如人家零头的零头,可是,有的学校经费更少,才1亿多” 有的高校钱多的花不了,成天发愁怎么花钱,而有的高校却连维持最基本的职工工资都艰难,公平何在? 有专家调研发现,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极低的情况下,有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订了。然而这样的民办高校却由于生源不足,经费不足,面临倒闭境地。
262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体制可能扼杀创新
Romann 2012-10-28 09:52
许多专家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包罗万象的结构,这是一个非常系统、集中且经过精心设计的体系,其关注的重点是准确性。这种教育体制源自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经济,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专门培养遵纪听令的工人。 因为对考试的重视,中国学生的自由时间都用来背诵、记忆或做训练题,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自由思考。如果他们的思维跳不出考试提供的模式,他们就不会形成模式之外的想法。因此,中国现行的教育体系扼杀创造力。 如果是在现有体制下或在基础知识方面,中国学生都可以表现得非常好,因为他们努力得多,某种意义上讲也非常自律;但中国还要花很久时间才能赶上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因为它对人、对学生都有很多结构性的限制。 转自 http://cn.wsj.com/gb/20121026/bch092940.asp?source=UpFeature
2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位清华学生留美一年后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fameszhang 2012-10-24 21:35
―― 谨以此文献给亲爱的电63   注:作者系清华电机系96级学生,目前在UCBerkeley读Ph.D.   光阴似箭,眨眼间留美已一年之久(呵呵,这般开头最是不费劲)。于昨日收到本月初刚刚出版的我班班刊,一本薄薄的仍泛着油墨清香的蓝色小册子。翻阅之 下宛如重历往日岁月,心中充实喜悦。想想因受prelim之苦,好久也没有正儿八经跟父老乡亲们打个招呼了,却还枉负着许多牵挂祝福,实在惭愧,于是择此 黄道吉日(俺们学校的开学第一天说:),为自己砌上一杯冰豆浆,于心爱的机器前正襟危坐,待将那分别之后种种一一道来。   说些什么呢?想起在去年此时写的那篇"初到美国"结尾的一句话,"到美国来1月后能出一本书,一年之后只能写出一篇文章,三年后就什么都写不出来了, 因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句话其实当时也只是单纯引用,现在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来美后一月可以用丰富的新鲜的素材写出一篇文章来,博大家一乐,而渐渐 地呆得越久对于这个体制文化与中国完全不同的环境切身的感触越多,越觉得很多东西至少我是远远不能说得出来说得明白的。这时候要写点什么就变得很难,因为 明白自己是肤浅的。也许等到很长时间以后看得足够多经历足够多了,才能够真正写些有意义的东西。   呵呵,绕了个大弯子表示一下谦虚。总之现在我还是要写的,一是向父老乡亲们问声好;二是尽我所能总结一下来美一年的感想,希望对今后出来的同志们能够有所借鉴。   由于时间关系(开学了无数的事情压下来好忙啊……),只能把感触略深的东西草草写就,主要是学习方面的体会,像生活方面很多都没有时间涉及。望大家多多包涵,今后有时间了再加补充。   (一) prelim   Prelim,即Preliminary也,Berkeley一道令新生们闻风丧胆的关卡--博士生资格考试。标准其实因系而定,尤以EE和物理系为 最恐怖。EE每年的通过率一般在50%左右(个别方向如CAD好一些),被传为佳话的是去年communication的7过1之史诗。每个人基本上有两 次机会。一般来讲绝大多数人考了两次都是能过的,但是这其中的痛苦绝不亚于GRE(对于不拿GRE当回事的美国人来说Prelim就更是史无前例的头疼事 了)。归其根源应该是因为美国对博士的期望值和要求都非常高,远远高于硕士。有一个Ph.D的学位就能够说明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高度和地位。我认识一位前辈 在浙大念的博士,出国10年后已获生物界Chief Scientist称号,但他的名片上简简单单几行字中最醒目的就是名字后Ph.D的字样。可见美国的博士学位之来之不易和受重视。   Berkeley EE的Prelim形式是口试。一个密封的教室中坐着三位大教授,每人给考生出一个大问题,各二十分钟,共计一个小时。考生在台上当场思考,在白板上画图分析,用英语讲解和回答问题。   这里面其实一是考基本功,二是考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后面这点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不太容易,因为向来都是笔试考惯了。相反美国学生则擅长此项,他们 从小教育就强调presentation的训练,练的就是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本事。美国是一个讲究沟通讲究自我推销的地方,不论将来是作faculty, 还是在工业界发展,都需要很强的表达能力,才能让别人认识你肯定你从而重用你。据说Berkeley和stanford这两所学校尤其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呵呵,我都不好意思说Stanford的prelim是怎么考的,10个老师每人12分钟的一个问题,或者12个老师每人10分钟的问题,比我们难上不 是一个等级,而且他们的博士淘汰率很高,所以其实我们不应该叫苦才对。)   EE的Prelim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它反映了美国教育的侧重点。考察的决不是简单的课堂或教材内容,也不仅仅是运算分析的能力,而是看一个学生具 不具备作Engineer的素质,也就是intuition或sense。那些拿到一个问题直接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参数和运算解题的人必废无疑,因 为教授要看的是学生能不能有效地将未知的问题分解简化成熟悉的形式,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给出解答。你有可能将问题解答得很完整,但是你不合格。   我知道的最悲惨经历是:一位师兄在很短时间内完满地解出了问题,教授对他很满意,然后给出了一道附加题。这位师兄略作思考,写出了一个很长的公式得出 了答案。当时教授非常惊讶,问他怎么能够记住这么复杂的公式。师兄愉快地说这是他充分准备的结果。最后结果是prelim结果出来胸有成竹的师兄被这位教 授fail掉了,教授的答复是师兄在采用technician的思维方式而不是Engineer。也就是说只有技术工人才会去背公式和套公式,而 Engineer会用自己的直觉和方法。   ……除了为这位灰头土脸的师兄遗憾以外,我听到这个故事时的感触是,根据我的印象整个清华大学似乎都在培养 technician。我的切身体验是这一年中我用了很长时间去发现我的思维方式和那些让我惊讶的genius差别在哪里。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苦 苦学习了四年的电机专业在我脑子里总好像只是几个课程名称的累加(还好这样我还可以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告诉别人像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其实我全都学过),而那 些金发碧眼或是高鼻深目们总是说到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一般。后来我发现其实我心里面的想法是让我再翻翻课本,看看那些我熟悉 的公式们,我就能告诉你我学过些什么(wuwu…包括我那为之骄傲的电机学)。这其实就是典型的technician型思维方式,只不过 technician也分高级的和初级的,虽然基本上都是在把公式生吞活剥,但是高级的能够在考试前成功地消化一部分,明白了公式在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 这样基本上就保证了这门课的GPA,之后内存随着时间清空直到下一次写操作到来。   在我们现在用过的EE的教科书中,最好的或者说最适合用来准备prelim的是一本公式最少的,甚至可以说从头到尾其中没有一个写出来让人套着用的公 式。所有的结果都是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推出来的,适用于某些场景,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在其他场景时也能使用类似的方法推出其他的结果。并且尤为重要的是作者 在以饱含热情的态度向学生们介绍这个学科的有趣之处,带领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得出直觉上的解释,有时直觉与事实产生了差异就更成为一个好的题材。这样的结 果是学习的高效和引发了对学科的兴趣。美国人的信条是:If no fun,why do it? 学生自觉地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否则他就会去换另外一个自己喜欢的学科。   似乎已经从prelim扯得太远了。话说回来,以上说的是美国教育中注重的是intuition和sense,翻译过来就是直觉和感觉,前者指思维方 式,后者指在实践中具有对该学科的实际的概念。这两点在我上上周五考的这次prelim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这次考试中事先知道   有两个analog问题,一个digital,而在前者方面我的背景较弱,于是下了好大功夫准备。看书,做题。最后考场上发现准备的东西一点没用上。 一个问题问我在设计中如果需要隔离直流和交流该怎么办,如果要把电流转化成电压来测量怎么办,我愁眉苦脸地开始想那些曾经见到过的复杂的漂亮的电路,结果 老师说no no no,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答案,最后分别用一个电感和一个电阻解决了问题。另一个问题引导我将一个真空管器件类比成MOS管,导出一些参数然后问我:"和 MOS管的参数相比它们是比较大还是比较小?"这个问题对于一般稍微做过一些设计的人都简直不能再简单了,但是如果只关心怎么样运用那些充满Gm, Ro等等符号的公式进行复杂运算的话,这个问题绝对是答不出来的。这次考试并不代表所有的prelim都这么简单,但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大教授们非常重视学 生对该学科是不是有一个实际的概念,而不是只知道算题。   再举几个例子,有个母亲和我是老乡的新加坡师兄在他的prelim中碰到的问题是:什么是傅立叶变换。他马上往黑板上写积分公式,教授说no, give me an intuitional explanation,他左解释右解释最后还是在这个上头被fail掉了。当他第二次考的时候,教授微笑地看着他,说,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傅立叶变换了 吧?呵呵,这是这位师兄见人就讲的故事。   另外不要认为只是工科系重视直觉和感觉,实际对于理科这更是基础,物理系的prelim训练方法是,给出一个物理现象,要求学生马上用直觉给出一种解释。然后再想办法用数学方法去证明。如果你的直觉对了(也就是猜对了),哪怕证明不了也有一半的分。这导致在   跟一位物理系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不得不经常痛苦地跟他辩论他的一些可爱的异想天开的并且又及其自信的直觉。比方说春天突然有天从早阴冷下雨到晚,他 会兴奋地告诉我他认为热空气来了,因为所谓热空气通常导致降雨(实际上两天之后他不得不同意我的看法是冷空气来了,因为天气越来越冷);又比方说他坚持认 为柏油马路上的规律的微小的起伏是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波造成的,这点我无法找出事实反驳,但是我认为那不是,因为这些起伏的周期性长度只有一米左右,我不认 为能扭曲地面的地震波的频率有这么高,而宁愿相信这是因为压路机的轮子不圆(en..akai的解释是路面热胀冷缩,这个答案似乎比较专业)。   嗯……又东拉西扯了半天,总之就是我感觉美国教育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视直觉(这在prelim中有充分体现),由此他们学生的头脑非常充实和具有对学科 的热情。这一点我认为清华走在相差很远的另外一条道上。有时候真的觉得清华之所以能够一直都这么牛,主要还是良性循环起作用,靠着生源质量出人才。   谢谢那些在我考prelim期间给了我许多关心和鼓励的兄弟姐妹们,很遗憾虽然题目并不难,但是我最后还是被fail掉了。教授们给了我一个比及格线 稍微低一点的分数,然后告诉我"Will benefitfrom TA experience; Has a potential to do well; Should practise interaction and try to explain her thoughts to others." 总之就是说虽然你什么都知道,但是很遗憾你说不出来,我们不能让一个没嘴的葫芦去念博士, blah blah blah…… 感谢我的导师和组里众多师兄师姐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毕竟这一年来的专业课学习是被肯定的,但是就象大多数中国学生那样,我还是忽视了对自己表达能 力的训练。这里面包括快速整理自己的思路,以规范形式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沟通,和英语口语能力。这是我在美国第一个失败的教训,但对于我是一次很好的锻 炼机会并且指出了我关键的不足之处。希望后来的同学们有所借鉴。我会于明年夏天再次take prelim,相信到时候我就能以十足的把握走上考场了。   (二)竞争心理   我认为这是美中教育制度差别很大的另外一个方面。中国强调竞争,而美国强调兴趣的引导。   在中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造成了极其激烈的竞争,绝大多数的学子们是在为了竞争而竞争,每一个阶段前方的目标都是代表着某种机会的一些金光闪 闪的名额。我们总是在这样永无休止的追逐中忘掉了自己,总是在达到目标的时候却感到莫名的空虚。Sigh,想起这十几年的读书时光,最生动最快乐的是小学 高班的时候,那些数学竞赛的应用题给了一个小女孩无穷的乐趣。自那以后的她就像是一匹受训的野马,在越来越高级的运动场的跑道上她把追赶和超越当作了最大 的乐趣,却再也想不起原野上自由奔跑是什么滋味了。呵呵,   回想清华四年来学业上是什么在激励我和鼓舞我奋勇前进,绝对是每年年底的那次大排名和奖学金评定的说……   到了美国,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在Berkeley的研究生院感觉身边的人一个个脑子都转得飞飞快,这许多聪明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科研环境下共同学习却一 点竞争气氛都感觉不到。首先是研究生课程以扩大知识面为目的,大家的GPA都可以保证是A(何况GPA已经不再重要),然后在科研方面各人有各人的领域, 互相学习各自求发展,基本上没有任何来自竞争的压力。   当然真正的比较在于中美的本科教育,本科生相对来说竞争压力比研究生大得多,因为他们也有就业和升学的竞争。但是美国教育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压力和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兴趣,让大家都有一个愉快的环境学习,并且同时把很大一部分侧重点放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上。   去年我上过两门美国本科生的课(初级模电和初级数电),这两门课都非常热门人数非常多,也就意味着竞争比研究生课程激烈得多。但是他们的本科生要幸福 得多。首先美国课程评分是分段给分,各个分数段分别给A,B,C及中间段如A ,A-等,这样就比国内差一分就差好些名次的情况要让人轻松得多,大家各自知道自己大概是什么层次,只要学得明白就没有什么其他因素会导致成绩出现大的误 差。另外分数基本上均摊到学期内的作业,project和大考小考中,期末考一般仅占30%,project比重大于等于期末考,而做好project的 关键就在于平时努力和小组成员有效的合作,这样学生们就用不着在期末时惶惶然,也没有机会指望考试前突击就能拿个好成绩。总之我感觉他们的课程制度比国内 合理。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们资源丰富的基础上,没有良好的上机条件 project是没法做的。   除了制度方面,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美国老师对学生很尊重。无论是什么性质的考试,哪怕是TA负责的期末作业评分,都不允许分数公开。或者是分数发到各 人邮箱里,或者是按学号公布,反正9位数的学号只能记住自己的(呵呵,俺们prelim的结果就是按学号公布的,虽然这种结果其实大家都是会知道的,谁过 谁没过,但是老师们仍然要在公布时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使没过的学生不会感到尴尬)。课堂上发卷子的时候老师都会把卷面严严实实地扣着发给每个人,尤其是考 得不好的同学。说实话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某些程度上我认为美国抨击中国不重视人权是有道理的,中国的还击总是指出美国在诸如种族歧视等等一些方面作得也 不好,但是普遍意义上美国人更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从小到大我曾经已经习惯了看老师们用刺激落后学生自尊心的办法督促其上进,也许这样有 效,但我怀疑仅仅是很小的比例有效,对于其他那些被刺激而没有能够上进的,甚至那些小比例的上进了的,他们的心理都会留下被刺激的阴影。   事实上有一篇文章叫做"清华的炼狱,麻省理工的天堂"讲的是一位81届清华前辈的同样感受。DEE第4篇文章。   美国孩子像是在大自然里成长的生物,而中国孩子都在加上了重剂量的化学肥料的田野里生长,他们能够拔得高窜得快,但是未必真的健康。   中国教育这种单纯强调竞争的观念首先是吃掉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获得的乐趣,抑制了他们对自身发展方向的思考。比方说随便搞一个调查去问毕业了的中国本 科生,学术上你到底对什么有兴趣,估计98%的情况下会是一双迷茫的眼睛在瞪着你。而这种结果美国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我曾经在第一学期做project 作得快要发疯的时候对旁边的美国小本科生大发牢骚,结果是他瞪着迷茫的眼睛看着我说,You don't like it? Why take it? 当时我就愣了一下,想告诉他这是学位要求,想了想还是没说,因为说了也没意思。   并且这种竞争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急功近利的,学不到什么扎实的东西。比如说清华的学生一般来讲上完了四年本科后就已经充分掌握了让大脑在考试前后一个月时间里达到最大知识容量的能力,除此之外的时间就可以快乐地空空如也。   最后我认为这种竞争式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弊端是,学生十几年在这种狭窄的目标巨大的压力的培养模式下成长的结果是他们的心理和人格得不到全面的健康的发 展。这种狭隘的竞争心理的普遍表现就是无法正视挫折,总觉得自己要走的路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要争取什么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成功之前和失败之后的心理压 力都过大,导致做事情和看待人生的角度总是偏激和片面。像自杀频频的清华,时常爆出学生血案的北大,91年的卢刚和2001年的尹湛(Purdue生物系 研究生,8月2日于学生宿舍楼内杀死一对韩国姐妹),都是被中国教育的重重关卡挑选到最高层的人才……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说明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个案,而 代表一种在具体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狭隘心理。 Read more: 一位清华学生留美一年后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 社会纵横 - 贝壳村
个人分类: 教育|1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莫言获诺贝尔奖并非中国教育的成功
热度 1 jianglin6408 2012-10-18 10:14
通常,一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情况,可以用来分析这一国家的 教育环境 、科研环境,因为要取得学术创新,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科研环境。且总体看来,这些奖项几乎没有什么争议。而诺奖的其他奖项则不然,获奖与教育、学术关系不密切,更多与社会环境和个人奋斗有关。 莫言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多媒体将其与中国文学得到世界认同、文艺复兴等联系在一起,还有的在找其与我国教育的关系。 强烈“诺奖情结”的一大表现,就是想用一次 获奖 ,来证明什么。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能证明的只是他的作品得到了诺奖评审委员会的认可,其他的却很难证明。通常,一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情况,可以用来分析这一国家的教育环境、科研环境,因为要取得学术创新,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科研环境——没有经历严格的学术训练,在缺乏创新的学术环境中,想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世界级的原创成果,是十分困难的。且总体看来,这些奖项几乎没有什么争议。而诺奖的其他奖项则不然,获奖与教育、学术关系不密切,更多与社会环境有关,并加上个人的奋斗。 莫言的教育经历,也正说明这一点。虽然在其获得 诺奖 后,北京师范大学马上发布消息,称“我校校友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可是,查阅其简历,出生于1955年的莫言,在上了小学五年级之后就辍学、务农了,21岁入伍,26岁开始发表作品,之后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91年,36岁的莫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从莫言的教育经历,可以看到,他只接受了五年的基础教育,以小学毕业生的身份,开始 创作 、发表作品,而了解我国大学教育的人,大约也会明白,其之后接受的大学教育、硕士教育,更多是“镀金性质”。对于在北师大读硕士的经历,莫言就曾笑言:“我的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是滥竽充数”。这也许是莫言自谦,但我国不少大学举办的研究生班,后来被舆论质疑为贩卖文凭,国家也对此加以治理,却是事实。 我想说的是,要通过莫言获得文学奖,来证明中国教育的成功,是证明不了的。莫言的教育经历更说明,作家获得诺奖,与其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关系并不大,那些指望通过办作家班来培养作家的想法,是不符合作家成长的规律的,这与办画家班来培养画家一样,都是灌输教育思维。培养作家和画家,主要在于给他们自由创作的土壤。另外,莫言支离破碎的基础教育,却让其走上创作之路,反过来倒值得对当前的教育深思:按照我国当前的 教育方式 ,一名学生完整地接受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后,他们还有多大的创造力、想象力呢? 如果真要找莫言和教育的关系,不要想着怎样贴金,“消费”莫言,而应该从其成长经历中,思考怎样创造有利于优秀作家成长的环境,以及反思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在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方面的缺失。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 中国本土 学者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可能性是十分渺茫的。而即便文学奖之类的奖项与教育的关系不是那么密切,获奖也只能是偶然事件。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1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解放思想 任重道远
热度 1 wyc 2012-10-7 11:16
柯领:中国教育已经死亡! 已有 112 次阅读 2012-10-7 09:18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中国教育 柯领:中国教育已经死亡! 柯领 http://www.aisixiang.com/data/57802.html 【摘要】今天的中国,高考指挥棒绑架了整个教育,基础教育是分数教育,高等教育是职业教育。显然,在中国,教育已经死亡,教育在重复制造着已失去了教育精神的形式。唯物主义的缺少个性机械而又呆板的 “ 五统 ” 教育体系 ——“ 统一思想、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考试 ” 已经完全失败。在现在的中国,对每一个成长个体来说,接受教育就意味着是一场灾难,一场 “ 身、心、灵 ” 彻底被摧毁的浩劫,一场五千多历史垒积起来的负担,人人面对这个 “ 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 都需要痛苦地争扎与咬牙切齿的成长,不把学生培养成 “ 废人 ” ,决不让你毕业。在这里,我要以 “ 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 ” ,呼唤中国教育由 “ 死亡 ” 走向 “ 苏醒 ” ,走向 “ 再生 ” !   在我看来,美是教育的本质构成教育的核心、灵魂与出发点;文、史、哲是大学的灵魂学科,大学学风在文、史、哲教育,文、史、哲强,则大学强,国家强,文、史、哲弱,则大学弱,国家弱。拯救中国教育的办法只有一途: “ 去意识形态化,回归普世价值,建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 。 【原文】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的大学里,我的《唯物主义哲学》这门课考了 100 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肠地对我说 :“ 你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学得很好,深刻领悟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精髓,希望再接再励 ” 。经过多年的生活体验以后,我产生了一个判断 —— 唯物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种瘟疫,是糟蹋中国人的病根。   近几十年,中国的教育倡导的是 “ 唯物主义 ” 与 “ 实用主义 ” 的价值观,中国的 “ 课程、教材、教法 ” 由于缺少生命体验与自我的表述,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没有个性的 “ 假、大、空 ” 的教科书文化,已完全沦落成了毫无生命活力的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僵尸,必然会遭到学生们普遍的唾弃与 “ 撕书、扔书、烧书 ” 的报应;教育领域是最需要个性、最需要情感、最需要精神、最需要多元的领域,而中国唯物主义思想主导下的教育体系恰恰缺少了这些元素,成了 “ 反文化 ” 与 “ 反教育 ” ;学术界深陷 “ 苏联唯物主义模式 ” 的怪圈中而不能自拔,把社会发展的规律简单地定义为 “ 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这样一些非常片面而又落后的价值判断中;在今天西方的人文书店里,除了有一些佛教书和风水书以外,基本上找不到当代中国学人写的任何学术著作,显然,唯物主义是一种瘟疫,已经把中华民族的学术体系与教育体系彻底摧毁,使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里被落后的教条所主导基本上没有创新与突破,形成了学术一个模样,学校一个模样,课程一个模样,教材一个模样,教法一个模样,考试一个模样,个性一个模样,是一堆堆无精神、无灵魂的僵化物,成了全世界学术界的笑柄;这部分印证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断言 : 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 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据《凤凰周刊》 2006 年第 16 期的一篇文章,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针对 “ 中国威胁论 ” 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在 100 年以内不会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力的先进思想、从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先进的思想。)   看一看今天的世界,发达国家都是 “ 唯心主义 ” 的国家,重视体育、重视人文教养与宗教净化人心的价值,倡导 “ 精神高于物质 ” ;唯物主义国家轻视体育、轻视人文教养与宗教净化人心的价值,倡导 “ 物质高于精神 ” ,这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是前苏联与东欧倒台的根本原因。因为,人的情感与意志需要多元的刺激,才能保持其激情与活力,如果被一种外在的唯物的力量捆绑在一起,人格就会萎缩,人种也会退化,国家就会衰亡。 “ 唯物主义 ” 就意味着一元、无自由、物质主义、形而下、物质高于精神、无个性、求生存、计划经济、集体主义、集权政治、人治、官本位、被动、呆板、说假话、死亡, “ 唯心主义 ” 就意味着多元、自由、精神主义、形而上、精神高于物质、有活力、求发展、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法治、人本位、主动、浪漫、求真理、创新;而事实上 “ 意识决定物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 ,这样的唯心主义的价值追求更有其发展的合理性。由于缺少个性与务虚的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实际上,中国的大学已沦落成了一个职业的培训机构,完成的是高等技工学校的功能,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一所有大学精神的大学,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耻辱与人类文明史上的笑料,整个大学校园被一种官本位的庸俗氛围所笼罩而导致全面精神疲软,缺少人文价值观的引导,缺少人文精神的 “ 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 ” 所形成的 “ 追求真理 ” 的气场,使学生们普遍缺少人文修养,缺少求知的神圣感与崇高感,缺少对学校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 “ 圣地 ” 的敬畏感,缺少精神家园与内心的精神生活,教师与学生们都气喘吁吁地被迫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失去了生活的诗意与优雅,失去了多元发展的个性与创造性,失去了人作为人能悠闲地享受精神生活的乐趣。   毛泽东主席曾指示,办大学主要是办理工科,用不着办文科。这一落后的思想在今天的中国依然严重存在。片面重视数理化与科学技术而轻视情感世界和人文艺术所造成的灾难正在渐渐地呈现出来,当代的学生们难以从学校的枯燥的课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普遍沉湎于互联网与电子游戏,就像是一群浮游动物,在一种寻求刺激的虚幻的世界中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运动、艺术、人文、亲情友情的亲密接触,越来越不喜欢阅读与接受有精神深度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共同配合造就了成堆成堆的追星族、嘻哈族、卡通族、草莓族、啃老族,花少女、花美男,成了身体虚弱、心无定力、精神空虚、躲避崇高、打扮怪异、物质享乐、东飘西飘、精神恍惚的宅男宅女,六神无主而又偏偏倒倒地行走在大地上,被喻为 “ 游戏的一代 ” 。事实上,成长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开始的,首先要让孩子成为自由的自然人。在我看来,凡是没有亲近大地、亲近自然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少阳光与大地 “ 精、气、神 ” 的哺育,身、心、灵的发育都不会健全,有气无力永远都难以成熟与长大。   整个中国在唯物主义思想的主导下,还在用二百年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1776—1841 )创建的以 “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 为主的 “ 知识教育模式 ” 来填鸭式地培养学生,以及还在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人。幼儿与小学生以 “ 语文、数学、英语 ” 三科为中心进行系统训练,主要接受的是 “ 脑 ” 的教育,而缺少 “ 心 ” 的教育,打下的基础是功利的价值观与残缺的心智,就像是一群小鸟与小鸡主要为眼前的食物所驱动;中学教育受高考绑架,被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各类练习题训练成了知识的奴仆,解书面练习题的能手,缺少 “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 高贵感,失去了个性与创造性;大学还是以知识教育为中心,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老师们面面俱到的满堂灌,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培养的是身体虚弱、人格残缺与高分低能的人。     今天的中国,高考指挥棒绑架了整个教育,基础教育是分数教育,高等教育是职业教育。显然,在中国,教育已经死亡,教育在重复制造着已失去了教育精神的形式。唯物主义的缺少个性机械而又呆板的 “ 五统 ” 教育体系 ——“ 统一思想、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考试 ” 已经完全失败。在现在的中国,对每一个成长个体来说,接受教育就意味着是一场灾难,一场 “ 身、心、灵 ” 彻底被摧毁的浩劫,一场五千多历史垒积起来的负担,人人面对这个 “ 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 都需要痛苦地争扎与咬牙切齿的成长,不把学生培养成 “ 废人 ” ,决不让你毕业。在这里,我要以 “ 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 ” ,呼唤中国教育由 “ 死亡 ” 走向 “ 苏醒 ” ,走向 “ 再生 ” !   在我看来,美是教育的本质构成教育的核心、灵魂与出发点;文、史、哲是大学的灵魂学科,大学学风在文、史、哲教育,文、史、哲强,则大学强,国家强,文、史、哲弱,则大学弱,国家弱。拯救中国教育的办法只有一途: “ 去意识形态化,回归普世价值,建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 。我 们要进行 “ 思想创新、制度创新、教育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内涵与外延创新,生活方式创新 ” 这六个方面的系统建设。要 “ 以人为本 ” ,由 “ 国家本位的教育体系 ” 转型为 “ 个人本位的教育体系 ” ,建设 “ 自由、平等、博爱 ” 的社会制度,追求 “ 普世价值与多元文化 ” 的统一,要放弃 “ 唯物主义 ” 的一元价值观,这是糟蹋中国人的罪魁祸首,要倡导 “ 唯心主义 ” ,倡导审美的多元主义 ” 。学习美国的招生体系与 SAT 考试体系,象美国的升学考试制度一样,把学校教育与高考考试相分离。生命是平等的,教育要公平,没有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学校与班级建设不以考试分数论高下、不排名;若有可能,高考只考三科 —— 文学、数学、写作,把学生们从繁重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引向课外活动与个性化的学习去发展特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与创造性。从小孩开始,人格教育第一、智能教育第二,专业学习第三;要以人文教育为中心,寻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平衡,强调 “ 生态世界观、公民、体育、劳动、音乐、文学、美术、哲学、美学 ” 等这些核心课程学习第一, “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脑、英语、历史、地理等 ” 这些工具课程学习第二的教育价值观;要培养学生 “ 野性而又高贵 ” 的人格,培养学生务虚的激情,与培养学生 “ 仰望星空与俯察大地 ” 的高贵感。强调精神高于物质,精神成功高于物质成功,精神享受高于物质享受, “ 人文是立人之本,科学技术是立人之术 ” 。这是教育文化的转型,是深层价值观的转变,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中华民族才能逐渐走出 “ 唯物主义 ” 的困境,真正活出 “ 人 ” 的气象。       2012 年 10 月 1 日 于美国旧金山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0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柯领:中国教育已经死亡!
热度 9 baiyuxiao 2012-10-7 09:18
柯领:中国教育已经死亡! 柯领 http://www.aisixiang.com/data/57802.html 【摘要】今天的中国,高考指挥棒绑架了整个教育,基础教育是分数教育,高等教育是职业教育。显然,在中国,教育已经死亡,教育在重复制造着已失去了教育精神的形式。唯物主义的缺少个性机械而又呆板的 “ 五统 ” 教育体系 ——“ 统一思想、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考试 ” 已经完全失败。在现在的中国,对每一个成长个体来说,接受教育就意味着是一场灾难,一场 “ 身、心、灵 ” 彻底被摧毁的浩劫,一场五千多历史垒积起来的负担,人人面对这个 “ 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 都需要痛苦地争扎与咬牙切齿的成长,不把学生培养成 “ 废人 ” ,决不让你毕业。在这里,我要以 “ 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 ” ,呼唤中国教育由 “ 死亡 ” 走向 “ 苏醒 ” ,走向 “ 再生 ” !   在我看来,美是教育的本质构成教育的核心、灵魂与出发点;文、史、哲是大学的灵魂学科,大学学风在文、史、哲教育,文、史、哲强,则大学强,国家强,文、史、哲弱,则大学弱,国家弱。拯救中国教育的办法只有一途: “ 去意识形态化,回归普世价值,建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 。 【原文】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的大学里,我的《唯物主义哲学》这门课考了 100 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肠地对我说 :“ 你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学得很好,深刻领悟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精髓,希望再接再励 ” 。经过多年的生活体验以后,我产生了一个判断 —— 唯物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种瘟疫,是糟蹋中国人的病根。   近几十年,中国的教育倡导的是 “ 唯物主义 ” 与 “ 实用主义 ” 的价值观,中国的 “ 课程、教材、教法 ” 由于缺少生命体验与自我的表述,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没有个性的 “ 假、大、空 ” 的教科书文化,已完全沦落成了毫无生命活力的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僵尸,必然会遭到学生们普遍的唾弃与 “ 撕书、扔书、烧书 ” 的报应;教育领域是最需要个性、最需要情感、最需要精神、最需要多元的领域,而中国唯物主义思想主导下的教育体系恰恰缺少了这些元素,成了 “ 反文化 ” 与 “ 反教育 ” ;学术界深陷 “ 苏联唯物主义模式 ” 的怪圈中而不能自拔,把社会发展的规律简单地定义为 “ 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这样一些非常片面而又落后的价值判断中;在今天西方的人文书店里,除了有一些佛教书和风水书以外,基本上找不到当代中国学人写的任何学术著作,显然,唯物主义是一种瘟疫,已经把中华民族的学术体系与教育体系彻底摧毁,使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里被落后的教条所主导基本上没有创新与突破,形成了学术一个模样,学校一个模样,课程一个模样,教材一个模样,教法一个模样,考试一个模样,个性一个模样,是一堆堆无精神、无灵魂的僵化物,成了全世界学术界的笑柄;这部分印证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断言 : 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 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据《凤凰周刊》 2006 年第 16 期的一篇文章,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针对 “ 中国威胁论 ” 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在 100 年以内不会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力的先进思想、从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先进的思想。)   看一看今天的世界,发达国家都是 “ 唯心主义 ” 的国家,重视体育、重视人文教养与宗教净化人心的价值,倡导 “ 精神高于物质 ” ;唯物主义国家轻视体育、轻视人文教养与宗教净化人心的价值,倡导 “ 物质高于精神 ” ,这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是前苏联与东欧倒台的根本原因。因为,人的情感与意志需要多元的刺激,才能保持其激情与活力,如果被一种外在的唯物的力量捆绑在一起,人格就会萎缩,人种也会退化,国家就会衰亡。 “ 唯物主义 ” 就意味着一元、无自由、物质主义、形而下、物质高于精神、无个性、求生存、计划经济、集体主义、集权政治、人治、官本位、被动、呆板、说假话、死亡, “ 唯心主义 ” 就意味着多元、自由、精神主义、形而上、精神高于物质、有活力、求发展、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法治、人本位、主动、浪漫、求真理、创新;而事实上 “ 意识决定物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 ,这样的唯心主义的价值追求更有其发展的合理性。由于缺少个性与务虚的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实际上,中国的大学已沦落成了一个职业的培训机构,完成的是高等技工学校的功能,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一所有大学精神的大学,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耻辱与人类文明史上的笑料,整个大学校园被一种官本位的庸俗氛围所笼罩而导致全面精神疲软,缺少人文价值观的引导,缺少人文精神的 “ 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 ” 所形成的 “ 追求真理 ” 的气场,使学生们普遍缺少人文修养,缺少求知的神圣感与崇高感,缺少对学校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 “ 圣地 ” 的敬畏感,缺少精神家园与内心的精神生活,教师与学生们都气喘吁吁地被迫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失去了生活的诗意与优雅,失去了多元发展的个性与创造性,失去了人作为人能悠闲地享受精神生活的乐趣。   毛泽东主席曾指示,办大学主要是办理工科,用不着办文科。这一落后的思想在今天的中国依然严重存在。片面重视数理化与科学技术而轻视情感世界和人文艺术所造成的灾难正在渐渐地呈现出来,当代的学生们难以从学校的枯燥的课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普遍沉湎于互联网与电子游戏,就像是一群浮游动物,在一种寻求刺激的虚幻的世界中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运动、艺术、人文、亲情友情的亲密接触,越来越不喜欢阅读与接受有精神深度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共同配合造就了成堆成堆的追星族、嘻哈族、卡通族、草莓族、啃老族,花少女、花美男,成了身体虚弱、心无定力、精神空虚、躲避崇高、打扮怪异、物质享乐、东飘西飘、精神恍惚的宅男宅女,六神无主而又偏偏倒倒地行走在大地上,被喻为 “ 游戏的一代 ” 。事实上,成长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开始的,首先要让孩子成为自由的自然人。在我看来,凡是没有亲近大地、亲近自然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少阳光与大地 “ 精、气、神 ” 的哺育,身、心、灵的发育都不会健全,有气无力永远都难以成熟与长大。   整个中国在唯物主义思想的主导下,还在用二百年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1776—1841 )创建的以 “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 为主的 “ 知识教育模式 ” 来填鸭式地培养学生,以及还在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人。幼儿与小学生以 “ 语文、数学、英语 ” 三科为中心进行系统训练,主要接受的是 “ 脑 ” 的教育,而缺少 “ 心 ” 的教育,打下的基础是功利的价值观与残缺的心智,就像是一群小鸟与小鸡主要为眼前的食物所驱动;中学教育受高考绑架,被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各类练习题训练成了知识的奴仆,解书面练习题的能手,缺少 “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 高贵感,失去了个性与创造性;大学还是以知识教育为中心,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老师们面面俱到的满堂灌,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培养的是身体虚弱、人格残缺与高分低能的人。     今天的中国,高考指挥棒绑架了整个教育,基础教育是分数教育,高等教育是职业教育。显然,在中国,教育已经死亡,教育在重复制造着已失去了教育精神的形式。唯物主义的缺少个性机械而又呆板的 “ 五统 ” 教育体系 ——“ 统一思想、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考试 ” 已经完全失败。在现在的中国,对每一个成长个体来说,接受教育就意味着是一场灾难,一场 “ 身、心、灵 ” 彻底被摧毁的浩劫,一场五千多历史垒积起来的负担,人人面对这个 “ 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 都需要痛苦地争扎与咬牙切齿的成长,不把学生培养成 “ 废人 ” ,决不让你毕业。在这里,我要以 “ 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 ” ,呼唤中国教育由 “ 死亡 ” 走向 “ 苏醒 ” ,走向 “ 再生 ” !   在我看来,美是教育的本质构成教育的核心、灵魂与出发点;文、史、哲是大学的灵魂学科,大学学风在文、史、哲教育,文、史、哲强,则大学强,国家强,文、史、哲弱,则大学弱,国家弱。拯救中国教育的办法只有一途: “ 去意识形态化,回归普世价值,建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 。我 们要进行 “ 思想创新、制度创新、教育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内涵与外延创新,生活方式创新 ” 这六个方面的系统建设。要 “ 以人为本 ” ,由 “ 国家本位的教育体系 ” 转型为 “ 个人本位的教育体系 ” ,建设 “ 自由、平等、博爱 ” 的社会制度,追求 “ 普世价值与多元文化 ” 的统一,要放弃 “ 唯物主义 ” 的一元价值观,这是糟蹋中国人的罪魁祸首,要倡导 “ 唯心主义 ” ,倡导审美的多元主义 ” 。学习美国的招生体系与 SAT 考试体系,象美国的升学考试制度一样,把学校教育与高考考试相分离。生命是平等的,教育要公平,没有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学校与班级建设不以考试分数论高下、不排名;若有可能,高考只考三科 —— 文学、数学、写作,把学生们从繁重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引向课外活动与个性化的学习去发展特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与创造性。从小孩开始,人格教育第一、智能教育第二,专业学习第三;要以人文教育为中心,寻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平衡,强调 “ 生态世界观、公民、体育、劳动、音乐、文学、美术、哲学、美学 ” 等这些核心课程学习第一, “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脑、英语、历史、地理等 ” 这些工具课程学习第二的教育价值观;要培养学生 “ 野性而又高贵 ” 的人格,培养学生务虚的激情,与培养学生 “ 仰望星空与俯察大地 ” 的高贵感。强调精神高于物质,精神成功高于物质成功,精神享受高于物质享受, “ 人文是立人之本,科学技术是立人之术 ” 。这是教育文化的转型,是深层价值观的转变,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中华民族才能逐渐走出 “ 唯物主义 ” 的困境,真正活出 “ 人 ” 的气象。       2012 年 10 月 1 日 于美国旧金山
2360 次阅读|15 个评论
就社会和教育等问题与朋友的对话一
热度 8 yanjundu 2012-10-5 12:16
国庆假期,约好友在咖啡馆一起看书。我捧一本《胡适的声音》,她读《李开复自传》,想到什么问题就一起讨论,基本上是她在提出问题,我尝试回答,内容涉及电视、报纸、主持人、自杀问题、小孩子教育、孝顺、鲁迅与胡适、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等社会、教育和政治问题,不知不觉就讨论了三个多小时 。我跟她开玩笑说:“我们今天的讨论, 像一个访谈节目,你是主持人,我是嘉宾。我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主持人,由于你读过不少书,对许多问题有思考,有疑问,所以问题都很棒,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很多大众司空见惯的问题,你会问为什么;而且能根据我的回答,深入提问并能跟着讨论下去,最后随着两个人对话的不断深入,使得我俩对问题有更深入入的思考,我相信如果今天有观众在听的话,大家对这些问题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假如今天能把我俩的对话录下来,绝对是一期非常棒的节目,只可惜这样的节目通不过审查,因为我们的谈话太自由,太有批判性,而且还涉及到很多敏感词。” 下面是我根据回忆整理的部分可以贴出来的对话,作为一个理科生对社会学等相关问题的不成熟看法。因此,很多看法可能是错误的、荒谬的,还请大家指正。放在这里,也是作为我自己思考问题中间过程的存档。 朋友问: 不成熟的看法是否要表达?是不是应该等认识成熟之后再说出来? 我答: 我认为不成熟的看法可以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把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有助于大家的讨论,根据讨论,才能够使得不成熟的看法逐渐变得成熟。我觉得国内的教育目前就缺乏一些探索性问题的提出,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目前的教科书的内容都是“成熟的看法”,但是“成熟”的另外一面就是“陈旧”和“过时”,所以我觉得一定要鼓励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甚至编书发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部非常好的著作,这是他在西南联大上课时给学生一边探索一边讲的内容,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提出的概念一般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所以有时候会片面,但是,教育(特别是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任务不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学习,而主要是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的进军。至于最终的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新闯的领域,这样要求也是不切实际的。“不成熟”就代表着,可能遭到批判,但是会引发大家思考,我觉得能够引发大家探讨的观点,就是值得提倡的。 朋友: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当初在李宇春参加“快女”选秀时,特别看不惯她,就到处在各个论坛和贴吧里说李宇春的坏话;为了说更多坏话,她不断搜索和收集李宇春的相关资料,当她搜集到相当多资料的时候,她发现了李宇春的好,开始就变成她的铁杆粉丝了。那我的朋友是不是在没有足够认识清楚李宇春的时候就不应该发表对她的不利评论呢?是否应该等到看法成熟了再去评论呢? 这样子是不是很不好,这不是成了两面派了?一会认为是 A,一会又认为是B,回头又成A了。 我: 我们所谓的成熟看法,也就是自认为正确的看法,在别人或者过几年自己看来还是不成熟的的。我们不能断定这是一个非常成熟和正确的观点,因为对事物的认识可能是不断趋近真理,所以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比较好。你的朋友当初可能就是因为在论坛中提出李宇春的不好,然后看到别人的反驳意见,不断修正自己的意见,才改变主意的。如果当初没有把不成熟的看法贴出来,可能她一辈子都看不惯李宇春了。哲学上说认识的全过程: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所以,也保不准她将来还会改变主意,但是在论坛中的辩论中,使得大家对李宇春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朋友: 是否需要那么偏激? 比如你刚才说“一定要废除 **”,是不是应该说“我们提倡。。。”,这样缓和和中庸些比较好。 我: 这点我倒是认同胡适和梁漱溟的态度,对事情的看法不应该是中庸的,一定要是极端的。按照胡适的看法,是“反对调和”。为什么要反对调和呢?因为批判的态度只认得是与不是,好与不好。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如果我们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也不走了。所以批判的时候,只是认定一个“是”的方向走,不要回头讲调和。社会上自然有无数懒人、懦夫出来调和。 朋友: 你喜欢哪些主持人? 我: 我比较喜欢凤凰卫视的几个主持人,像阮次山、杨锦麟和曹景行,喜欢的原因也就是我认为一位出色的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特质。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不是普通话要有多么标准,人长得要多漂亮,而是要有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独立思考,有思想。普通话只是众多方言中的一种,主持人的普通话只要能让大众听懂即可。电视台的领导们,应该在除了新闻联播之外的其它节目,不再把普通话的标准与否、人的外表看得那么重,而应该更看重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一个人是否有独到的思想、是否有好的思维。相信有这样主持人的节目更精彩。 我问: 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报纸? 朋友: 《京华时报》。 我问: 为什么? 朋友: 因为《晨报》都是昨天的消息,用来休闲娱乐的版块比较多,《北京晚报》呢,晚上下班后一般没有时间阅读,而且这两个报纸都是陈述了事实,没有自己的观点。而《京华时报》是中午刊出,对于慵懒清闲的人来说,下午就有时间阅读一下。 我: 那你的依据是新闻的时效性评判了。我比较喜欢南方报系的《南方周末》。要知道《南方周末》作为一个地方的周刊报纸,比《人民日报》这个需要很多行政和事业单位订阅的日报,发行量还要大,为什么?说明读者认可《南方周末》,我觉得《南方周末》能在现有体制下,尽可能的去做一些相对自由和开明的报道和评论,是值得鼓励的 。 朋友: 你小时候有没有特别多的疑问?我小时候就有很多的疑问,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比如我就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数学公式和定理是这样的,我就问老师,这些公式是用来干什么的?结果老师告诉我,这个公式是用来算对这道题用的。 我答: 我觉得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失败之处。很多知识,老师没有告诉我们是有什么用,只是在那一个劲的灌输,遇到乖学生,就乖乖地学习,遇到不乖的,由于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就不去好好学,自然成绩不好。 如果教师能够告诉这些不乖的学生这些是做什么用的,学生会有兴趣去学习,不乖的学生中有部分是有潜质学好的。可惜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下,一些潜在的人才就被耽误了。 朋友: 我想起了一个笑话:一个学生读初中时遇到难题,就请教老师,老师说到高中就知道了,到了高中,遇到难题,老师说到了大学就知道了,升到大学,请教大学老师,大学老师说:高中前都干嘛去了?! 朋友: 你对自杀问题怎么看?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每年都有自杀的?是什么原因让自杀率提高了? 我: 一个社会有自杀现象是很正常的,应该这么分析这个问题,一个国家的自杀率只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算正常,比如十万分之一;看近年来自杀率是否比较高,需要有一个对照,这和我们做科学研究一样,看施肥是否使幼苗长得更高,需要有一个不施肥的苗区作为对照。看一个大学自杀率是否高,需要与其它学校做比较,说中国大学的自杀率近年来是否增多,需要与以前进行比较,在没有比较结果的统计分析之前,不好下结论说是否提高了。 朋友: 我说说以前看过的一个报道: 一个小学要求所有女生剪掉辫子,如果在规定时间不剪掉,就不用去上学了;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妈妈催着她的女儿去剪辫子,小女孩选择了自杀。你说说怎么避免这样的自杀? 我答 : 我觉得在这个案例中小女孩之所以自杀,问题出在两方面。首先是小孩子的母亲,平时的教育不够,小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剪掉辫子,应该是觉得剪掉辫子不美了,作为父母,以前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美”的教育:一个女孩子美不美,不在于有没有靓丽的外表和苗条的身材,也不在于是否有顺直的长发,而在于心灵的美,有知识的美, 内心充实的美,以及帮助处于困难中的人们的美。另一方面,是校方决策的错误。让女孩子剪掉辫子,不论是出于什么考虑,都是一个非常荒谬的规定,是对个人自由权利的践踏。这两方面只要有一方面得到解决,就不可能发生这个悲剧。而其它自杀案例的避免,也无非在这两个方面:个人方面与环境方面。 朋友: 你怎么看待鲁迅与胡适? 答:几年前,我没有读过胡适的作品,除了小学和中学教材上几篇鲁迅文章之外,我也没有自发的读过鲁迅的作品。但是,我的印象中鲁迅非常牛,而胡适是不好的。但是,那是政府的洗脑。一个人在没有读过这两人作品时,是不能盲从政府的灌输的。这两年我读过鲁迅的杂文全集,也读过胡适的四五本书,觉得鲁迅与胡适不是一个层次的。如果你没有读过鲁迅的著作,那你应该看过韩寒的博文,鲁迅和韩寒是一个层次的,对社会问题有深入浅出的评论,让人读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韩寒被誉为“当代鲁迅”。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抬高了韩寒,在没有读过两个人的文章之前,一个人没有权利说韩寒不配当代鲁迅,据我对两个人作品的阅读,我认为称韩寒为“当代鲁迅”是可以接受的。而读胡适的作品不同,不光能对社会问题有好的理解,而且他提供给读者很多“方法”和“思维”,教给我们很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历史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让我们凡事持“批判的态度”,多问“为什么”。我从读胡适作品中收获最大的是对于“容忍”的认同,那种容忍异己的态度是多么的重要!可惜当下的环境中,是多么的不容忍不宽容。如果说鲁迅给我们的是“鱼”,那胡适给我们的是“渔”,是分析问题的方法。另外,胡适在美国留学多年,我觉得一个真正的大师,一定是学贯中西的,刚才说了,做出正确结论,要有“对照”,对中国文明和文化的更好理解,需要有西方文明和文化作为对照,才容易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因此,没有人敢说“韩寒是当代的胡适”,因为胡适是有学术思想的,不光是评论。
个人分类: 评论|3832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教育应从妈妈抓起!
热度 9 zlhua 2012-9-29 23:01
看到这个题目,你肯定会奇怪,为什么中国教育应从妈妈抓起,而不是从娃娃抓起,或者从老师抓起... 13年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事件发生后,当时的我刚好大三,作为一名大学生,为了表示自己的悲愤,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学校组织的游行,我现在都还记得我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边走边大声疾呼着"振兴中国"的口号... 但是游行完后,我突然陷入一个困境...因为我突然发现,真正在我们国家安全遭受到外来侵袭的时候,我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好了,我想了很久,到底我可以为我的祖国做些什么呢?最后答案很明确,我之前最害怕做的事情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作为师范生,理应义不容辞地投入中国的教育事业... 此外,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在成年后所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境都来源于他(她)在幼年(0~7岁)所经历的心理障碍,这些障碍无一例外地来源于他(她)身边最亲近的人群,特别是孩子的父母,其中,0~3岁阶段则最多来源于母亲,因此,要振兴中国,首先要抓教育,而中国教育就应该从妈妈抓起!,因为只有身心健康,自信快乐,能悦纳自己和变化的妈妈才能真正成为孩子最好的玩伴,医生和老师...所以开办中国妈妈学堂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强国利民的大事业,值得贡献青春,终身追求!!!
个人分类: 自省自立|2205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改革要从学习逻辑开始
dongzg101 2012-9-28 17:06
http://lunannanlu.i.sohu.com/blog/view/239831229.htm 中国教育改革要从学习逻辑开始 转发(8) 评论(36) 09月28日 01:52 首先我声明一下,这篇文字并没有贬低中国人思维能力的意思,针对的是中国人思维方式漏洞,而不是中国人的人格。笔者在国内为国企和私企都做过咨询项目,总的印象是“中国人缺少思维逻辑”,凡事依靠“赌一把”,从来都是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做事,做来做去,最后变成了瞎折腾,缺少章法,更无真实战略,最终事事以“维稳”为结局,固步自封。按理说,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好的发展条件,无论人口与土地都非常充裕,文化历史也比较长,为何落入如此低档格局呢?归根到底,就是思维方式有内在漏洞。 有人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论证了“ 1+2=3 ”,这还不能说明中国人思维能力强吗?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难道刘翔跑的快就代表了中国人体育水平高吗?再看看中国到处都是“大师”、“神医”、“祖传秘方”这类伪品牌,我们不能不怀疑中国人缺乏逻辑演绎推理思维。这种生活中的思维漏洞用到国家关系中时,受害者就不单单是中国人了,所有国家都会受影响,可能被别国利用误导,也可能造成自己做出非理性行动。西方外交界给中国外交形象取了个“四千岁孩童”的诨名,大概就是这种看法所致。 让我举个例子,一位愤青读者这样写道:“有人说美国会用核武器攻打中国,就算原子弹能够攻击到中国本土,中国幅员广阔,高山众多,原子弹的威力大大降低。即使催毁沿海经济,象房地产、股市、几亿条裤子才换一架的飞机这样的经济也无所谓,反正都是泡沫,也是中国经济的毒瘤,最坏的结果是中国再次回到农耕时代,中国人民照样可以生活。但如果中国有强大的天空和海洋运输、攻击能力,运送一亿人攻击美国本土,这对美国来说恐怕就是一场灾难。因为美国大部分是移民,建国二百多年又没有遭受外来侵略,美国人的保家卫国、精忠报国的精神大打折扣;美国的民众组织能力与中国民众的组织能力相差甚远,没有反侵略的传统”。大家不要笑,这种言论在网上非常多,并非最可笑的。一是没有正确的概念,二是没有正确的逻辑推理,当然也就没有正确的因果关系导出结论。更可怕的是,这位愤青把“杀光敌人不惜自己死光”看成了终极信仰目标。这正是中国人思维方式漏洞所在,简直就是一个民族危机麽! 说到思维,人类其实只有一种可靠的思维能力 -- 线性的逻辑思维!虽然灵感和直觉也能带给我们很多观念,但它并不属于思维的范畴!但可悲的是,我们对于我们这唯一的、可靠的思维能力,却给予了太多的损毁和贬低,我们生造了一个"发散思维"的概念,然后装模作样的进行关于"线性和分散思维"的比较,并下结论说"分散思维更高级,线性思维是低级的落后的思维方式"。这是一场赤裸裸的骗局,一场愚民的大戏! 其实线性、发散都是线性思维,只不过线性是一根线,发散是多根线罢了!没有线性思维结构,发散性思维也不复存在了!线性思维是一种紧密的演绎,也是唯一真正可靠的思维方式,丧失了线性的思维能力,我们就会退回到荒蛮的世界、暴力的世界! 为什么说线性思维如此重要呢?请看看下面的分析: 天马行空的"跳跃"何其容易啊!哪种低级动物不是在"随机、跳跃"的思维之中?拥有线性逻辑、必然性的演绎能力,正是人类独有的智慧能力!人类获得线性思维能力极其不易,是人类理性文明的集大成者!切不可随意贬损啊! 所谓线性思维,就是在两个思维点之间建立确定的"连线"。人类现在只有两种建立连线的方式,一个是:因果关系,即两个点之间有必然性联系;另一个是判断,即将一个全称量判断为另一个概念。理性思维的几个最核心的范畴,如建立概念、判断、逻辑演绎等,都是致力于建立线性关。 线性思维是前后紧密联系的一个脉络,人类为了建立可靠的"连线"可谓殚精竭虑!所有理性的思考,哲学的思辨,就是在寻找和证明可靠的"连线",如果我们的的思维脉络(连线)是虚假的,思维的点并不能连接成线,那么,人类所有的思维和结论都将归零!可以说,人类之所以能建立文明,就是千辛万苦的建立了线性的结构,建立它何其难也,毁灭它却何其易也!所有反理性的、辨证法的思想,最大的乐趣就是攻击线性思维,我们一定要警惕! 线性思维的几个核心基石包括:因果关系,逻辑演绎,建立概念!任何一个失守,线性思维都不复存在,对线性思维的攻击,一直是邪恶思想的火力重点! 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线性思维被攻击后,人类文明的重大变故: 因果关系的陷落! 因果关系是理性的内核,当年休谟给理性主义的致命一击,就是攻击了理性主义大厦的基石 -- 因果关系!他证明了因果关系并不一定可靠,所以人类的线性思维不一定可靠,休谟这一波攻击是人类文明史的重大事件,被称为"用推土机将人类知识的大厦夷为平地",可见因果关系对人类之重要!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攻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为因果关系不在可靠,这个世界的一切并没有逻辑的必然,那么,终极价值也不在是这个世界的逻辑基础!因为,只有在逻辑的世界里,终极价值才是一切观念的演绎基础!攻击了因果关系,也就造成了信仰守护的终极价值的失守!虽然休谟本人的品行不差,但借他的思想发展邪恶概念的人却不少,其后黑格尔之流的辨证法横空出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杀戮,两次世界大战和共产主义都和因果关系的失守有关有关系。 另外,休谟的怀疑论也有一个副产品,那就是:承认了科学的地位!在休谟之前,科学并不被承认为正式的知识,科学只是一种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属于归纳法,归纳法不能揭示因果关系,因此不被承认位知识,而只有演绎法才具备知识的地位!休谟之后,科学和理性达成妥协,双方都承认了对方的正式的知识地位! 现代人类社会之所以还能保持理性和文明,得益于康德!康德修复了因果关系,重建了人类理性的大厦!康德将人类的认识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理性逻辑,这是一个线性的思维世界,遵从严格的形式,但这个世界是"观念之内的认识"并不能真正认识世界;另一个认识的来源是非形式的直觉,即灵感、情感和信仰的非形式思维提供的,直觉是发散的、非线性的,但所有的直觉最后都要进入线性的演绎系统!所以说,线性思维是不可替代的思维单元。 人类是靠线性逻辑和发散直觉这两个系统来认识世界的,缺一不可!但直觉是信仰世界的东西,就思维来说,我们唯一可靠的方式就是线性逻辑!只有在终极价值的判断上,我们才能依靠信仰来达成共识!这是两个世界,我们即不能在逻辑演绎中"靠情感来证明",也不能在终极价值的判断中"靠逻辑来证明"。上帝凯撒各有所管,人类的思维过程只有线性逻辑,发散的直觉只能获得思维地起点而不能参与思维的过程!(作者 : 李家健) 标签: 休谟 、 思维 、 中国人 、 逻辑 、 因果关系 分类: 政治科学研究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2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议改9月10日教师节为10月3日教育节
热度 2 hncszwj 2012-9-9 23:38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敬师。旨在肯定教师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教师节,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宣布与“五一劳动节”同时,但执行的结果是没有了,“文革”中教书育人成了“臭老九”;1985年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北师大王梓坤等老师提出的单独建立案,决定定在每年的9月10日。1985年9月10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给全国教师写了信。我记得我在初上讲台的1985年下部年是教《高等数学》,讲完导数的定义就过节了。 现提议教师节改称教育节,定在孔子生日那天——10月3日(天文学界推算的),因为孔子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尊崇的师表,他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根据“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灵活施教,不拘一格,逐渐形成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原理,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跟继教育、尊师爱生、践行兼顾、警惕“六蔽”;“爱之,能莫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他积极倡导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学,还亲自改编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经),以作为其讲授的基本教材,是加强学科建设的光辉典范。 关于孔子的生日,《春秋公羊传》说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日孔子生,《春秋谷梁传》说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孔子生。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谷梁传》十月庚子日为庚辰朔之后20日,即殷历十月二十一日,而《公羊传》十一月或许是是混用了周历或鲁历,为周历、鲁历的十一月二十一日,即殷历十月二十一日,即夏历或农历的九月二十一日,即 儒略历前552年10月9日 、 现行阳历10月3日 。两传在孔子出生这一年中都记载了日食,经天文学界推算,鲁襄公二十一年在曲阜确可见到食分达0.77的日偏食,而且出现此次日食的这一天,纪日干支恰为庚戌,与“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的记载吻合。而次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没有任何日食。 结论是孔子于公元前552年10月3日诞生,故提议10月3日定为我国教育节。
31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拿什么面向未来?
热度 2 hty333 2012-9-5 21:50
2012年“教师节”来临时,应重新审视中国教育的问题。只有对百病缠身的教育体系进行彻底大修,才能使之胜任民族振兴的需要。 在《中国山寨文化为何猖獗?》一文中,我提到山寨扼制了创新精神,阻碍了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的步伐,指出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国家的未来掌握在年轻人手中,而这部分人应该是最有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因此,改革和重构中国的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在开始本文议论之前,先看下面一则公益广告。这则广告曾在中国某国家级媒体上播放很久,描述了一位小学生与母亲的对话: 女儿:今天上语文课,我们老师批评我了。 母亲:为什么啊? 女儿:老师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我说像香蕉。 母亲:对啊,弯弯的月亮是有点儿像香蕉啊。 女儿:老师说:“错了!弯弯的月亮只能像小船!” 母亲:……(无语) 看到这里,我相信多数人会明白,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会缺少创新精神。上述对话令人悲哀却又毫不含糊地揭示出,孩子天真的想象力,正处萌芽状态的创 新意识就是这样被扼杀掉的。类似情形每天都会出现在这个国家的某个课堂上,长期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我们能指望他们搞什么创新吗?不大可能。说实 话,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山寨”、不贻害社会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上述情景中,小孩讲的无疑是真话,属于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之类,然而这却不是老师希望听到的话,也不是老师认定的正确的话。老师的批评或许会使孩子从此 变得蹑手蹑脚,逐步丧失孩子应有的天真、烂漫和想象力,孩子率真的天性也因此渐渐泯灭。他们不再说心里想要说的话,而是开始揣摩老师喜欢的话,因为只有这 样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问题是,我们要说“正确的”话还是说“真(心)话”?这一问题不要说小学生,即使是成年人也常常纠结。什么是正确的话呢?依据上述对话看,正确与否全凭老 师说了算,老师的答案似乎也不是经过独立思考而得,而更像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如歌曲“弯弯的月亮”,只是其中一句歌词与小船有关,老师便想当然地认为弯弯 的月亮只能像小船。如果刨根问底的话,我们会发现老师讲的不仅不正确,而且还很荒谬。实话实说的科学家或许会提供这样的答案,“月亮既不像小船,也不像香 蕉,月亮就是月亮!”可见,面对一群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弯弯的月亮像什么”这样的问题应该有无数种答案,甚至说没有答案。教师的所谓答案不仅抑制了学生 的想象力,而且有意无意间还在教唆学生讲假话。难怪,现在中国不少小学生就已经懂得了溜须拍马之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真人教育观----“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今天已经很难找到践行者了。 在很多场合,由于人们的认识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一,因此,人们对于什么是正确的往往会持不同意见,而现实也确实存在没有答案的情景。 恰是这一留白为人类的想象力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展示了世界的丰富多彩性,尽管它常常引发人们的争执。 如果说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珍贵天性,那么,上述对话揭示出,正是当前教育模式扼杀了孩子尚处萌芽状态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说一句不夸张的话, 正是这样一种泯灭人性的教育方式导致了我们的教育体系出现了问题,难出大师,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世界级人才。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误人子弟,而且祸国 殃民。一些教育专家发现,现在的学生比30年前的学生弄虚作假的多了,说假话的多了。从这一点上看,中国庞大的教育系统不仅未培养出大师级人物,甚至连符 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正常人都快生产不出了。为此,中国不少有识之士早已指出,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经阻碍了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到了不改革就不行的地步。 媒体报道,国内某知名作家因为觉得“学校教育让人心里没底”,认为学校不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混淆了思想道德与品德教育的界限,于是在其儿子上过小学之 后便退学回家。自此,这位作家父亲肩负起教育儿子的重任,亲自编写教材,20多年未间断。这种类似私塾的,自给自足的教育方式,在多数人看来属于典型的 “倒行逆施”,但恰是这种看似无力的反抗抽了中国教育模式的一记耳光。 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有钱家庭,一有条件便会选择送孩子去境外接受教育,不少高考状元也放弃国内名校去香港等地就学,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和家长对中国教育 的失望。近几年,越来越多学生家长开始购买几十年前民国时期出版的小学课本,表达了对当前教材“假大空”的不满,这种“向后转”的方式在不少家长看来却是 “面向未来”的一种选择,尽管实属无奈。这些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着实令人大跌眼镜,我们的教育者现在甚至编写不出几本像样的受民众欢迎的教材。 应该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与经济等诸多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用硬的指标衡量,变化可列一长串,但一想到学校的大楼并不意味着大师,我们 即刻变得清醒起来,因为软的指标更加重要,尤其对于教育这一与人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软”领域更是如此。当我们对历史稍作盘点时,发现教育其实是中国诸 多领域中最顽固、改革最滞后的一个部门,这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目前中国教育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与30年的相比并无多大 起色,在某些方面依旧是铁板一块,改革可谓举步维艰,一些束缚人的思想的作法依然存在。 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今30年快过去了,重提邓小平这句实实在在的口号,反思中国的教 育,会发现它在某些方面距离现代化,距离世界,比30年前还要遥远。一个简单的判据是,无论是现代化还是世界,抑或未来,都包含着对人类共同创造精神财富 的认可和接受。教育尤其是初级教育本来应该是超越党派和意识形态的,以培养人的品行操守如诚实守信为己任。然而,现实是,教育部门至今仍打着“中国特色” 的旗号,排斥并拒绝普适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强力推行愚民教育。最突出的便是,有增无减的意识形态教育比30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强制洗脑明显有悖于 “面向世界”,也和“面向未来”没什么关联。 从体制上看,中国教育实行的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那套东西,这是导致目前教育弊端的罪魁祸首。过去几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纷纷对中国教育领域存在问题进行过清算和鞭挞。 如有学者指出应该取消教育部,设立一个教育督管委员会即可。理由是,当前教育部门开展应试教育,扼杀个性;排斥经典,导致教材质量的降低;自我授权,滥用 公权;设租寻租,导致腐败;制造地区歧视,亵渎平等;破坏弱势群体的教育,压制民间教育。另一些学者认为,当今的中国教育还不及1949年的情形,并指出 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是说假话不脸红。总之,目前的教育体制导致了整个国家教育质量低下,贻误了中华文明的未来。 这几年,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批评不绝于耳,教育也成为社会公众抱怨最多的领域之一。一些学者在提到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时,还不惜用最“恶毒”的辞藻,如 有专家畅快地痛斥道,中国教育要么是“死要面子”,要么是“死不要脸”。结果是,中国教育死路一条。中国教育体制中存在一种类似“皇帝新衣”的机制,这一 机制会使得最初的“死要面子”完成向“死不要脸”的神奇转换。例如,人人都知道目前学校设置的一些课程无用,应该取缔,但人们又无可奈何。因为对当事人学 生而言,如果拿不到这些乏味课程的学分,就毕不了业。中国教育如此这般的“死要面子”必然会走向另一种极端,因为“死要面子”的人为了圆一个谎往往会炮制 一个更大的谎,结果距离真相越来越远,此时再抱着本就不存在的“皇帝新衣”便属于不择不扣的“死不要脸”了。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教育领域近几年爆出的腐败案件和丑闻充分说明上述指责并非空穴来风。我们还可以引用一位外国同行的话,耶鲁大学前校长施密德特公开撰文 严厉批评中国的教育者,称“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这样一句出自外国同行通彻的话 语,估计会令中国不少的教育者无地自容,颜面丢尽,如果他们还有些羞耻心的话。 既然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就需要首先弄清国外尤其发达国家办教育的理念,并切实落实那些经过国外同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作法,只有这样,中国 的教育才能面向世界,也才能跟上国际潮流。我们要特别警惕那些以中国国情特殊为名,实则排斥国外先进经验和普适价值的做派。 提到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不能不提到尼采。这位对西方社会乃至人类文明都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强调,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个体,这些个体能够为 其生命、信仰和价值承担责任。当今西方主流的教育理念与尼采所宣扬的人性真实(human authenticity)本质上是相通的,尼采的“成为你自己”早就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命题。这里的“authenticity”有诚实、可信赖 和真实之意。反观中国的教育,有多少是围绕诚实、可信和真实而设计和努力的呢?中国社会“正能量”的缺失,教育部门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依照尼采的教育哲 学,那种抑制人性自由发展,导致人不诚实的教育模式都必须立刻废止,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个体,更不可能为生命、信念 和价值承担什么责任。 在2012年“教师节”来临的时刻,重新审视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有益的。只有对当前百病缠身的中国教育体系进行一次彻底的大修,中国教育才能胜任未来中华崛起的需要,才能承担起民族振兴的重任。否则,一切皆无从谈起。 (作者:王军,网络文章)
458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李吉明:中国教育"死要面子"
胡业生 2012-8-26 10:36
4.43K 李吉明:中国教育"死要面子" 博文地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480781.html 昨晚,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在武大作了题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的讲座,批判当今的中国教育就是“死要面子”,老师、家长、学校对学生的期许霸占了一切,最佳的代表语就是:“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2011年12月22日武汉晚报) 应该说,石毓智“死要面子”的论述直接揭示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个“死要面子”,才让原本是多彩的、湿润的、幸福的、完整的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怪圈,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生产车间,将教师变成了工人,将学生变成了产品甚至是道具。然而对于踉跄而行、饱受诟病的中国教育来说,除了这个“死要面子”以外,“死不要脸”现象更应值得重视而不可小觑。 现象一:为了脸面使劲折腾,结果却丢了脸面该怪谁?。总是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总是担心别人说改革的力度不够大,于是便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折腾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式主义和花样翻新。而在这其间,基层的教育工作在从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到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学习与借鉴中,陷入了“丢了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困窘与尴尬。而当我们深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去看时,我们却发现,教师其实还是那些教师,学生其实还是那些学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唯一不同的是,教师越来越不象教师,学生越来越不象学生,课堂也越来越不象课堂了…… 现象二:打着学术的旗号搞诈骗,没钱难道就不是好教师?教育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本无关科研。可某些地方却偏偏出台了诸多的规定,评高级教师或者教授等,是必须要有发表的论文或者成果的。于是在教师胡乱拼凑、抄袭摘录的热闹非凡中,各学术刊物也趁火打劫,规定可以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但发表人必须出版面费,金额从400元到几万元不等。无论你的论文写得如何,也不管你的作品是否原创,只要有关系加之有钱,就可以照登不误。而到了职称评审时,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够条件”教师,又遭遇到了“必须得有淘汰”的评审规则。既然谁有关系、谁送礼就让谁过关,谁无人无钱就被刷掉,那么不跑不送岂不成了不明事理的傻蛋了? 现象三:掩人耳目玩“猫腻”,教师为何不如“妓女”?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教育者,他说“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一边是从国家到地方有关部门的禁令不断、雷声震天,一边是教师对治理教育乱收费进行公然反抗、“补课”热火朝天,而且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让学生、家长签字证明自己是自愿的;明明是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预订的教辅资料,到头来学生不得不说是自己在大街或书店里买的。而到学校评价教师时,学生又被打了招呼:“测评的时候给老师打分高点啊!”为了评个班长,家长有时候时要破点血本的,中考或高考时,老师更是“关爱”有佳,不是积极传授作弊的诀窍,就是动用所有关系争取指标;学生好歹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捞得了一个大学生的名分,最终希望却成为了泡沫,苦于工作无着落而不得不浪荡街头...... 现象四:拿着文件规定当作为,相关部门因何心明眼瞎?关于减负的问题,教育部20多年连续下发了30多个文件依然未能“减”下来,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对补课与乱收费的现象往往是或一罚了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甚至就连教育厅门前的学校补课也没有人查没有人问,这难道不是“补课之风仍然强劲、学生负担愈减愈重”的根源所在吗?“国家明令禁止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允许为之。对公然违抗的,就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不仅不能使其占到便宜,而且必须使其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以儆效尤,禁而方止。”可中国的教育管理特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如此心明眼瞎的管理特色,何以能够杜绝“鼠儿在猫须子底下玩把戏”的闹剧与丑闻上演? 现象五:校长队伍乱象丛生,领跑教育者啥德行?在这个“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口号喊得是震天动地的时代里,笔者不敢说所有的校长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但放眼中国的基础教育,笔者敢问:有几个校长是具有学者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的?有几个校长是真正有品行有学识且一心一意想把教育办好的人?每每校长的任命,有几个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通过请客送礼、现金交易获得校长的宝座的?他们除了会场、酒场、关系场,平常都在忙些什么?他们除了追求个人权力和利益,他们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吗?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校长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权威、权贵的象征,甚至把自己能和学生来一次“共进晚餐”作为对学生天大的恩赐——无怪乎不少教师已经沦陷了师德,甚至出现了拉关系、搞斗争的龌龊;无怪乎现今学生“拼爹”成风、以“官”为荣,教育事业由这些“死不要脸”的人来“统领”,岂能不蝇营狗苟、污浊不堪? 现象六:错把学生当道具,中国人的“奴性”咋炼成?应付上级领导的卫生大检查,学校赶紧发动全校师生大扫除;为迎接某一级重点中学验收,要求学生捐出几本书给学校图书馆以充数;为对付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教务处立马将六天的日课表改成五天的,并责令班主任要求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督查组的提问;再就是为取悦台上领导,教学生三番五次练习鼓掌,哪怕学生一百个不情愿,哪怕手掌鼓得又红又疼也在所不惜。如此这般下来,奴性因子岂能不深深植根于学生年幼的心中,岂能不从小就练就一身曲己阿人、奉承拍马的本领?按照鲁迅先生的逻辑,这种做戏又与俄国的“虚无党”大不同,人家的是“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们的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样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人教育观相距何啻霄壤! 一方面是“死要面子”的虚华与浮躁,一方面是“死不要脸”的无畏和无耻。这样的教育,哪里还有灵魂和真谛?又如何能够撑起中国的明天和未来? 给理想一点时间Ⅱ
3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吉明:中国教育"死要面子"
dzh65 2012-8-25 17:27
博文地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480781.html 昨晚,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在武大作了题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的讲座,批判当今的中国教育就是“死要面子”,老师、家长、学校对学生的期许霸占了一切,最佳的代表语就是:“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2011年12月22日武汉晚报) 应该说,石毓智“死要面子”的论述直接揭示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个“死要面子”,才让原本是多彩的、湿润的、幸福的、完整的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怪圈,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生产车间,将教师变成了工人,将学生变成了产品甚至是道具。然而对于踉跄而行、饱受诟病的中国教育来说,除了这个“死要面子”以外,“死不要脸”现象更应值得重视而不可小觑。 现象一:为了脸面使劲折腾,结果却丢了脸面该怪谁?。总是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总是担心别人说改革的力度不够大,于是便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折腾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式主义和花样翻新。而在这其间,基层的教育工作在从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到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学习与借鉴中,陷入了“丢了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困窘与尴尬。而当我们深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去看时,我们却发现,教师其实还是那些教师,学生其实还是那些学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唯一不同的是,教师越来越不象教师,学生越来越不象学生,课堂也越来越不象课堂了…… 现象二:打着学术的旗号搞诈骗,没钱难道就不是好教师?教育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本无关科研。可某些地方却偏偏出台了诸多的规定,评高级教师或者教授等,是必须要有发表的论文或者成果的。于是在教师胡乱拼凑、抄袭摘录的热闹非凡中,各学术刊物也趁火打劫,规定可以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但发表人必须出版面费,金额从400元到几万元不等。无论你的论文写得如何,也不管你的作品是否原创,只要有关系加之有钱,就可以照登不误。而到了职称评审时,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够条件”教师,又遭遇到了“必须得有淘汰”的评审规则。既然谁有关系、谁送礼就让谁过关,谁无人无钱就被刷掉,那么不跑不送岂不成了不明事理的傻蛋了? 现象三:掩人耳目玩“猫腻”,教师为何不如“妓女”?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教育者,他说“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一边是从国家到地方有关部门的禁令不断、雷声震天,一边是教师对治理教育乱收费进行公然反抗、“补课”热火朝天,而且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让学生、家长签字证明自己是自愿的;明明是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预订的教辅资料,到头来学生不得不说是自己在大街或书店里买的。而到学校评价教师时,学生又被打了招呼:“测评的时候给老师打分高点啊!”为了评个班长,家长有时候时要破点血本的,中考或高考时,老师更是“关爱”有佳,不是积极传授作弊的诀窍,就是动用所有关系争取指标;学生好歹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捞得了一个大学生的名分,最终希望却成为了泡沫,苦于工作无着落而不得不浪荡街头...... 现象四:拿着文件规定当作为,相关部门因何心明眼瞎?关于减负的问题,教育部20多年连续下发了30多个文件依然未能“减”下来,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对补课与乱收费的现象往往是或一罚了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甚至就连教育厅门前的学校补课也没有人查没有人问,这难道不是“补课之风仍然强劲、学生负担愈减愈重”的根源所在吗?“国家明令禁止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允许为之。对公然违抗的,就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不仅不能使其占到便宜,而且必须使其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以儆效尤,禁而方止。”可中国的教育管理特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如此心明眼瞎的管理特色,何以能够杜绝“鼠儿在猫须子底下玩把戏”的闹剧与丑闻上演? 现象五:校长队伍乱象丛生,领跑教育者啥德行?在这个“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口号喊得是震天动地的时代里,笔者不敢说所有的校长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但放眼中国的基础教育,笔者敢问:有几个校长是具有学者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的?有几个校长是真正有品行有学识且一心一意想把教育办好的人?每每校长的任命,有几个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通过请客送礼、现金交易获得校长的宝座的?他们除了会场、酒场、关系场,平常都在忙些什么?他们除了追求个人权力和利益,他们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吗?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校长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权威、权贵的象征,甚至把自己能和学生来一次“共进晚餐”作为对学生天大的恩赐——无怪乎不少教师已经沦陷了师德,甚至出现了拉关系、搞斗争的龌龊;无怪乎现今学生“拼爹”成风、以“官”为荣,教育事业由这些“死不要脸”的人来“统领”,岂能不蝇营狗苟、污浊不堪? 现象六:错把学生当道具,中国人的“奴性”咋炼成?应付上级领导的卫生大检查,学校赶紧发动全校师生大扫除;为迎接某一级重点中学验收,要求学生捐出几本书给学校图书馆以充数;为对付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教务处立马将六天的日课表改成五天的,并责令班主任要求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督查组的提问;再就是为取悦台上领导,教学生三番五次练习鼓掌,哪怕学生一百个不情愿,哪怕手掌鼓得又红又疼也在所不惜。如此这般下来,奴性因子岂能不深深植根于学生年幼的心中,岂能不从小就练就一身曲己阿人、奉承拍马的本领?按照鲁迅先生的逻辑,这种做戏又与俄国的“虚无党”大不同,人家的是“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们的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样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人教育观相距何啻霄壤! 一方面是“死要面子”的虚华与浮躁,一方面是“死不要脸”的无畏和无耻。这样的教育,哪里还有灵魂和真谛?又如何能够撑起中国的明天和未来?
2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改革的深水突围
whyhoo 2012-8-18 10:46
回望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没有哪一年像2010年那样汇聚如此强劲的教育改革呼声,没有哪一项政策像教育规划纲要那样凝聚如此广泛的教育改革共识。   纲要实施两年来,中国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每一步前行、每一次跨越也让改革之路面临许多前所未遇的障碍。于是,因发展遭遇问题,以改革推动发展,就成为教育在这个时代必然顺应的逻辑。   中国教育如何在改革“深水区”挺得住、走得出?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远眺2020年甚至更久远的教育图景以增加前行的信心,更需要直面前行路上的艰难险阻,勇于创新,攻坚克难,为教育改革探新路、开新局。    系统部署教育改革展新局   两年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指导意见出台;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尊重民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才能成为撬动现实的杠杆,才能真正发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力量。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这轮教育改革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同以往。   2010年3月,长达2.7万字的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公之于众,这是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开始,起草组就明确提出要真心实意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力求有所呼应、有所回答。   对于新一轮教育改革,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为重点,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并提出十大改革试点,以此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之际,为了加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领导组织,国务院成立了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组长,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20个部门相关领导参加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审议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010年8月25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教育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章程》。此后,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陆续启动,教育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根据各部门职能分工,国务院对教育规划纲要各项任务进行科学分解。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任务分工方案,将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分解为190项重点项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等11个牵头部门以及49个参与部门逐项负责落实。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逐条制定了分工任务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每项任务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工作安排。   为了确保教育改革科学推进,国务院首次成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首届委员会由64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委员组成,对应教育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十大改革任务,分10个组开展工作,负责对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评估。   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最高水平的咨询机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指导和推动教育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仅在2011年,10个工作组就分赴全国26个省、区、市,开展了55次调研。每次调研,咨询委员都深入教育工作一线,认真论证评议,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引导舆论,为教育改革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两年来,在决策层的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下,围绕教育发展重点和难题问题,以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中国教育改革格局全面铺开——   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基础教育全面推进教学方式改革;职业教育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鼓励高校探索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新模式。遴选17所高校启动试点学院综合改革,进行招生制度、培养模式、管理方式、教师聘任等方面的整体改革探索。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组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等16个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论证。推进高校录取模式改革,在坚持统一入学考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   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方面,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动高校逐步形成按章程规范管理学校的机制和氛围,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研究制定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   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推动和指导地方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首次批准5所办学基础较好、社会声誉高的民办高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   这是一场考验毅力和耐力的接力跑。虽然刚刚起步,但每一步都坚实有力。回顾两年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改革步履坚定,正一步步走向深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425项改革试点项目均已制定实施方案;落实4%目标的政策密集出台,土地出让收益中按10%的比例提取教育资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大学章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17所试点学院启动运行;3所开放大学正式组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指导意见已经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试点稳步推进。顶层系统部署,强力推动落实。两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壮丽画卷已渐次展开,宏大格局已初步奠定。尽管未来改革之路仍修远漫长,但极目远眺,已见峥嵘。    有序推进攻坚克难迈新步   2010年10月,中央决定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425个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这意味着教育改革工作重点由前期的顶层设计转变为过程指导和经验总结阶段   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即确定了“先行先试、鼓励首创、由点及面、逐步推开”的落实思路,形成从三个层面系统推进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 原文见 http://www.chinareform.org.cn/society/Edu/Practice/201208/t20120818_148785.htm
个人分类: 教育|1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资中筠: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热度 1 pikeliu 2012-8-13 14:15
新闻中心 正文 资中筠: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2日14:34 南都周刊 微博   记者_ 钟刚 香港报道   今年82岁的资中筠,是香港书展上最年长的一位讲者,也是发言最犀利、大胆的一位。她来自北京。   资中筠于199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退休后,就公共事务撰文多篇,2011年出版自选集五本:《感时忧世》、《士人风骨》、《坐观天下》、《不尽之思》、《闲情记美》,社会反响巨大。   “她不阿世、不迎俗,以独立的人格,自立于天地之间。”《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杨继绳对她如是评价。   在香港书展上,香港天地出版公司根据内地版自选集编选的新书《思想不能用钱买》面世,资中筠在序言中,毫不掩饰她对今日中国现实的失望。她这样写道:我们这代人“生于忧患,长于国难”,做梦都希望民族振兴,但在一片“崛起”声中,却感到离当初向往的道路似乎渐行渐远。   同样的失望,在内地版的自选集中也传递给读者。她将现时的心情与1980年代相比,尽管当时仍感觉到旧的顽固势力和种种太熟悉的思维习惯的羁绊,总的心态却是乐观而有信心,但如今,心情“沉重”。   在7月18日的主题演讲“人性·文化·制度”中,这位国际问题与美国研究专家对中国当下的腐败及制度问题表达看法:在权力不受监督的情况下,官员必然腐败,以德治国不再适用于现代中国。对于中国的海外形象,她亦直言:“中国宣传软实力,只要发生几宗‘被自杀’事件,在国外开多少间孔子学院,都救不了中国的面子!”   在100分钟的演讲中,资中筠多次提到“启蒙”对今日中国的重要。她所认为的“启蒙”,是要恢复用自己的头脑按常识和逻辑来思考问题,因为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国人已经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在今时今日的中国,最让她感到痛心疾首的问题,是教育。“在中国的所有问题中,教育问题最为严峻”,在资中筠看来,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   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资中筠对记者说:“这个过程,就像退化土豆一样”。    只要给我空间,我就敢讲想讲的   记者:最近几年,您越来越多地就公共事务发言,出版自选集后更是引起很大反响,有人称您是公共知识分子。   资中筠:我不喜欢这顶帽子,一直以来我就在发表我想发表的意见,只是最近突然受到了多一些的关注,我也觉得奇怪。当然,这是一件好事,我觉得这是社会的进步,也许这样说,有点把自己说得太好,但是我确实是这样认为,所以我不想自己有一种怎样的身份,什么这个派或者那个派的,我不属于哪个派,我就是想维持自己的独立性。   记者:在您的自选集自序中,说从文章时序来看,越到后来,所表达的心情越沉重。是现实越来越令人失望吗?   资中筠:我是这个意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我们对于改革开放期待很高,比较乐观,以为会沿着这样一条路走下去,后来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如人意,并且问题越来越严重,我的心情也就越来越沉重。这是事实。那么,失望后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只能够说,我想发表什么意见了,憋不住了,就会出来说话。如果谁受了我的话的影响,绝对是好影响,不是坏影响。我相信我发表的意见,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记者:有人听了您昨天的演讲,觉得您在香港讲话,比较放得开,是因为香港的言论环境比较自由?   资中筠:并不是因为我在香港,说话就放得开了,这些话在很多场合,在很多内地的大学,我都讲了。昨天在演讲上,观众问的问题不是太尖锐,我以前的演讲还要尖锐得多。现在只要给我空间,我就敢讲我想讲的话。    打破教育僵局,应允许私人办学   记者:今年作家出版社邀请100位作家抄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人批评知识分子犬儒化,也有人说该讲话对今时今日的中国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您怎样看?   资中筠:这个座谈会的讲话出来后,多少文人受到迫害,今天要断章取义地来纪念这次讲话,说艺术该为人民服务,这在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但是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一个很狭隘的政治服务,其本身就是一种倒退。我不想去评论那些接受抄写邀请的作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不太熟悉的,但就我知道的,也有好多人收到那一千块钱和一封信后选择了拒绝,这就说明不是不可以拒绝,所以我认为,他们抄讲话,既不是威逼,也不能算利诱,因为这些作家也不会在乎这一千块钱,只能说他们各有各的想法。   记者:您一直对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关注,也说过内地的教育是摧毁人的糟糕的教育,您认为在现有体制不改的情况下,中国的教育应该怎么走?   资中筠:我最担心的是教育,教育是百年树人,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这就像土豆要退化一样,因为你教育出来的学生,再过十年,他就是老师,然后他再接着用这一套方法去教育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下去的话,教育就是在不断摧毁人。家长们都喜欢说一句话,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中国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教育没有别的目的,就只是奔着升学去,而且现在的学校两极分化特别明显,如果进不了所谓的重点,其他的那些学校就变成了放羊的学校。   为什么好多家长、好多学生都会选择香港的大学,就是因为现在香港的教育至少还比较正常。中国内地的大学被课题制摧毁了。这样完全破坏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当然也还是有少数教员在坚守理念,但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这个制度逼着你非要这样做不可。譬如教育部来评什么211、985工程,你要进不去,对学校的经费、地位影响太大了,所以大家用各种不正常的手段往里钻。你说怎么办呢,我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放开思路,允许私人办学。如果在政策上能够放开的话,我觉得中国的教育要会好得多,也会打破目前的僵局。    现在中国内地正在出口腐败   记者:现在内地和香港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您对香港在中国的角色有什么期许?   资中筠:香港的法治,特别是香港的廉政,一向是被大家所看好的,所以我觉得香港人的确该警惕,因为要保持廉政是非常困难的,要腐败是非常容易的,现在中国内地正在出口腐败,不仅是香港,很多跨国公司都觉得很麻烦,因为美国是有《海外反腐败法》的,它要坚持《海外反腐败法》的话,在中国做生意就非常非常困难,所以他们每年都要研究这个问题该怎么办。香港人自觉维护金融的法治和廉政,这是一个谁影响谁的问题,是用好的来影响坏的,还是被坏的所影响,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不是香港人,我也不大常来香港,但我希望香港能够把原来好的东西坚持下去。   记者:中国社会除了腐败问题,也会有一个阶层固化的现象,“富二代”、“官二代”占据最好的资源,上升渠道的阻塞,会让很多人对未来丧失信心。   资中筠:你说的社会流动性问题,确实是现在中国社会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国力比较强、有活力的社会,应该是流动性比较强的社会,假如要是哪个阶层的子子孙孙永远就属于哪个阶层,年轻人认为没办法通过努力就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中国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是社会的不幸。   当然也不能说现在完全都是这样,现在社会上并不是说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就永远没有出路,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的空间还是有的。年轻人不能以此为借口,觉得一切都是白搭,用不着努力,等到机会来了的时候,你又没有准备好,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实习生杨涵对本文亦有贡献)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288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张维迎:中国教育最大失败是说假话不脸红
热度 3 pikeliu 2012-8-12 21:56
张维迎:中国教育最大失败是说假话不脸红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张维迎   经济学和宗教伦理的基本假设是,人是自我中心的。宗教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逻辑是通过改变人的心来达到善的行为,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    1. 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市场本身没有改变人的本性,市场从不试图改变人的本性   人类犯错误或干坏事有两种原因,一是无知,知识有限,不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想干好事,结果却成了坏事;二是无耻,明知这事坏,损害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仍然去做。比如,在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整个链条中,好多人做了负面贡献,其中有些人可能出于无知,有些人可能出于无耻。   现实中,这二者很难区分。许多无耻行为从根本上讲也可以说是因为无知,是缺乏智慧的表现,结果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我提醒大家,不要简单地把人类犯的所有错误,都归于无耻,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关于市场经济,学者包括经济学者都要保有这样一种认识:市场本身没有改变人的本性,市场从不试图改变人的本性,拥护市场的人没有想过用市场改变人的本性;反过来,正因人的本性没法改变,所以才有了市场经济,也才需要市场经济,市场使人的行为更符合善的要求。   人的本性是什么?宽泛点说,就是几乎所有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self-cen-tered)。我不一定说人是自私的,但是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这样看,亚当·斯密也这样看。   亚当·斯密说同情心普遍存在,即使最坏的人也有同情心,但所有的同情心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同情心的大小,一是与物理上的距离有关,二是与生理上的距离有关。人因为能设身处地,才会同情他人;因为能将心比心,才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可能。看到自己的亲人过世,比看到几千公里外非洲人的过世时的同情心肯定要大;看到猴子被杀,比看到蚂蚁被杀时的同情心也要大。为什么?因为猴子比蚂蚁与人的相似性更大。而你对蚂蚁的同情心,可能比对植物的同情心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信奉佛教的人,不吃荤,只吃素,因为动物在形象上、生理上跟人的相似性比起植物来更大。所以同情心是建立在自我中心的基础上的。   并且,即使利他主义也是自我中心的。为认识的人牺牲自己利益的人,比为不认识的人牺牲自己利益的人多;拔己一毛而利天下的人比比皆是,但舍己一命而救他人的寥寥无几。这些,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都讲到了。   我的理解,儒家的一整套伦理体系也是建立在自我中心的基础上。儒家伦理是有等级的,为什么从亲情孝悌扩展到宗族、国家层面?因为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国主义也是自我中心的表现,否则你为什么不爱其他国家?   事实上,所有的宗教都假定人是自我中心的,这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没什么不同。关于人性的假设,无论科学的宗教的,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都一样。亚当·斯密如果不假定人以自我为中心,就不会写出《道德情操论》,也不会写出《国富论》。同样,孔子如果不是假定人是自我中心的,就不会有儒家的道德伦理系统。正因为自我中心的这个本性可能带来问题,人类才需要被教导,才产生了宗教。儒家内部有人性恶、人性善的争论,西方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状态下人的行为描述也大相径庭,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都根本上假定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主张都从这个假设展开。 怜悯之心 (邝飚/图)    2. 市场的逻辑和强盗的逻辑   如果没有自由竞争,靠政府垄断,只允许一部分人干,这就不是市场的逻辑,是强盗的逻辑。就像国有银行,赚那么多钱,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强盗的逻辑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人是自我中心的,但任何人要生存都离不开他人的合作和协助,人类怎样从以自我为中心到达合作和互助?或者说,自利的本性如何能够给他人带来好处,而不是伤害?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幸福,都不断追求better life。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归纳一下,大概两种:第一,是通过让别人不幸福而使自己幸福,即用伤害别人的方式为自己得到好处。我称之为“强盗的逻辑”。第二,是通过让别人幸福使自己变得幸福。我称之为“市场的逻辑”。仔细想一下,市场的逻辑其实也是宗教的逻辑,所有宗教都教育人要积德行善,也就是通过利他而实现自己的幸福。比如,老子讲“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佛教主张通过了悟“空性”达到“无我”的境地,以“普度众生”来实现自己的幸福。当然,无我要修炼才能达到,不是天生无我,要是天生无我就没必要修炼了,也就没有宗教了。从这方面讲,宗教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逻辑是通过改   变人的心来达到善的行为,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   我上次去 山西 榆次,看到县古衙门有一幅对联,大概是这样的: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什么意思呢?善以心论,恶以行断。一个人是否是孝子,不能看这人给了父母多少钱、盖什么房子、买什么车,如果这样,穷孩子就没办法当孝子了。但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恶人,不能看有没有恶的心,而要看有没有恶的行。道德伦理规范的是行为,而不是心!这就是宗教和市场逻辑的基本差别。市场不求改变人的心,只求改变人的行为,市场就是你必须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实现你自利的动机。从这个角度讲,市场本身是最讲伦理的,它使得你不能伤害别人,你致富也好,地位提升也罢,一定得建立在给他人创造幸福、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基础上。这是我理解的市场的逻辑。   认为市场的逻辑和伦理宗教对立,完全不对。与市场的逻辑真正对立的是强盗的逻辑。强盗的逻辑随处可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强盗行为的出发点可能非常善,当初搞计划经济就是这样。当然,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这两种逻辑是共存的,有些人赚了钱不是因为给别人带来了幸福,而是因为给别人带来不幸,但这本身不是市场的逻辑。从长远看,在市场中一个人能持久致富,一定是靠诚实守信,而不是靠坑蒙拐骗,如司马迁所言,“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我认为市场制度是最符合伦理道德的,但是,正如我们对好多问题都有理解上的偏差,我们对市场也存有误解。   对市场的偏见可能与感情色彩有关。简单地说,市场给每个人发财致富的机会,只要你为别人创造价值。健康的市场中谁赚钱最多?就是提供服务人数最多的人。一个保姆,只能服务一个人或一家人,挣不了多少钱,但是生产iPad或iPhone,就可以服务几千万人,几亿人,赚的钱就多得多。市场就是按照你给多少人带来幸福回报你。给别人带来的幸福越多,赚得钱就越多;带给别人的幸福越少,赚得钱就越少,这就是市场的逻辑。   有时,同样情况别人赚钱了,你没赚钱,你会不满,这跟人性的一个特点有关:我们往往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失败了总怨恨别人;我们常把自己看得比本来高尚,把别人看得比本来卑鄙。赚不到大钱的人,往往有这样一种心理:不是我没本事,而是我道德水平太高,不愿骗人。那些人为什么能赚大钱?心黑。这是自我安慰。现实生活中,批评别人道德水平差的人,相当一部分道德水平最差。要求别人大公无私的人,可能最贪婪,他们喜欢占领道德制高点,忽悠别人以谋取私利。他说别人太贪,往往是嫌对方要价过高,希望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而从对方的角度看,也觉得另一方想占便宜,花这么点钱就想买我这么值钱的东西。如果仅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可能会做出和事实相悖的评价。   关于市场和伦理的关系,从古到今还是有好多误解,有必要澄清。大家都同意,通过给别人带来幸福从而使自己变得幸福,最符合伦理。但我的观点是,仅仅靠说服人,没用,还得靠制度。这个制度就是自由市场,就是自由竞争!如果没有自由竞争,靠政府垄断,只允许一部分人干,这就不是市场的逻辑,是强盗的逻辑。就像国有银行,赚那么多钱,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强盗的逻辑。你存款时它只付百分之一二的利息,而它贷款时收取百分之五六的利息,这么大的利差,傻瓜都能赚钱。银行的高利润,有一部分靠的是剥削储户,而不是创造价值。这不是市场,这是反市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太强了。   微观层面上,每个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每个人都有一双看得见的手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宏观层面上,市场是双看不见的手,这双看不见的手监督看得见的手一定不能偷偷干坏事。看不见的手一定是帮助别人的手,而不是伤害别人的手。如果在宏观层面还有其他看得见的手,这时候市场就可能无能为力,你的看得见的手就会伤害别人,而不是给别人带来幸福。    3. 道德只能在市场中实现   市场经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竞争中只有着眼于长远利益的人,才能够真正赚钱,所以市场经济里的人特别注重自己的名声   前文的意思不是否定宗教的、伦理的追求,它们和市场本身是一样的,使人有善的行为,只是宗教和伦理是从人心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市场是从行为上考虑问题,“原迹不原心”。   亚当·斯密原话的意思是,在竞争的市场上,一个人追求自身利益并不是什么坏事,并不是恶的行为,相反,他这样做的时候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比他直接去追求社会利益时还要大,还要好。这就是亚当·斯密的伟大之处,他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现实中也确确实实如此。再看看计划经济的后果,很难说它初始的目的有多不好,但带来的却是灾难,但那些卖瓜子的人,出发点不过是自己赚钱,但必须做出别人喜欢吃的瓜子才能赚到钱。   其实亚当·斯密的基本思想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提出了。司马迁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坚定的自由放任市场主义者,他说得很清楚,人们追求快乐幸福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你说服也没用。“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就是要顺其自然,不需要政府搞出那么多的规划,那么多的产业政策,征集动员大家干这干那。所以我认为司马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由市场的坚定的主张者、捍卫者。   早司马迁几百年的老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由主义者。老子承认人们追求幸福的正当性,他对政府干预政策对人类幸福的危害有深刻的认知,但他没有理解市场的奥妙,所以他教导人们,追求幸福的办法是节制欲望,清心寡欲。与老子不同,司马迁深刻认识到,节制欲望不是追求幸福的最好办法,市场经济可以将人的利己之心变成利人之行,农工商虞,分工合作,“各劝其业,乐其事”,“各任其能,竭其力”,财富就像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不召自来,不求自出,“上则富国,下则富家”,是最自然而然的事情。他并且认识到,财富是道德的基础,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市场经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竞争中只有着眼于长远利益的人,才能够真正赚钱,所以市场经济里的人特别注重自己的名声。一瓶矿泉水,它是谁生产的我们不知道, 这个矿泉水公司的老板我们不认识, 我们为什么能够放心喝它?就是因为利润制度的作用, 你的利己之心, 一定要变成利人之行。伦理、 宗教、 哲学, 我觉得和市场没有任何矛盾, 只是考虑问题角度不一样。好多科学的不同, 不是研究对象的不同, 而是研究方法的不同, 趋于这个目的的方法不一样。因为人是无知的, 教育就非常重要,就是让人们更懂得自己的长远利益所在,不要为短期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有一点要强调,利他主义并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比方说,一样东西我说两块卖给你,你说不行,得五块才买,我说五毛就行了,你说不行,得二十块,这个交易绝对成交不了,因为都太为对方考虑了。市场是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才能讨价还价,才有利益均衡,如果都是慷慨君子,交易价格反倒没办法确定了。   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基础,但这一道德只能在市场中实现和找到,也可以反过来说,道德需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因为善的动机既可能做好事,也可能做坏事。我们需要一个制度,使你要满足自己的利益,必须首先满足别人的利益;第二还要教育人,教育不是给人灌输什么,而是让人明白事理,不犯傻。就像我经常给企业界讲的,什么是企业?一个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是什么?是你的声誉,是名声。我们天生就看得比较近,要让一个人看得远一点,需要有好的制度,还需要好的理论研究。这么讲是有依据的。世界范围看,哪个地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比较健全,哪个地方人的道德水平就比较高,更诚实守信。不诚实守信你企业是存在不下去的,很快就会完蛋。相反,哪个地区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受到政府的干预多,哪个地方坑蒙拐骗就多。   当然我不否认修心很重要,但修心本身也是自我利益的需要,因为一个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我们希望自己比别人好,希望受人尊重,所以必须有个好名声,这些本身也是自我中心为基础的需要。人的道德、善心,还是基于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套用亚当·斯密的话,劝道人们行善的最有效方法是告诉他,这样做是他自己的利益所在,而不是别人的需要。如果一个人不关心自己,你瞪我一眼有什么关系,我不在乎自己,你打我一顿我也不在乎,又何必关心他人呢?    4. 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说假话不脸红   如果社会不注意制度建设,不尊重人权、财产制度,仅仅靠说教,最后恰恰是人人都变得虚伪。   由于否定了市场的逻辑,才使得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人类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每个人都自我中心,但又需要别人的合作,怎么能够这两方面统一起来,这是所有的哲学、道德学、市场理论都希望解决的。我深信,市场经济本身是解决这个矛盾和挑战的最有效的方式。   前面讲到,支配人类历史的就两大逻辑,一是强盗的逻辑,一是市场的逻辑。国家之间打仗是强盗的逻辑,自由贸易、交换是市场的逻辑。我相信这两个逻辑未来仍然会并存。我们希望处理国际关系也能用市场的逻辑,比如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是靠自由贸易,而不是靠征服、靠武力解决问题。好在人类都有学习的能力,中国有句古语,“不打不成交”,开始可能喜欢用打的方式,用侵害别人的方式,最后两败俱伤,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开始“交”往。“交”就是交换、互利、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 德国 企图用强盗的逻辑富强,没成功,二战后日本和德国靠生产汽车、电子等产品发展起来,依靠的是市场的逻辑。人类的进步就是不断走向市场的逻辑。我们跟美国人坐下来谈判,说这对美国好,美国人也说这对中国好,这就是人类的聪明之处。   如果社会不注意制度建设,不尊重人权、财产制度,仅仅靠说教,最后恰恰是人人都变得虚伪。由于否定了市场的逻辑,才使得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过去研究伦理学和研究市场的学者之间误解太多,其实人类的分歧好多都是由误解而来,是无知导致的。在化解分歧和误解上,伦理学者和经济学者应该像亲兄弟,因为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伦理道德和市场的研究在未来应该完全成为统一体。事实上,西方中世纪的时候,经济学不过是伦理学的一部分。我是搞经济学的,从来不否认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制度是大框架,同时也要道德伦理。   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是在哪里?不是抑制了青年人的创造性,消灭了他们的好奇心。最大的失败是使人变得虚伪,说假话不再脸红!为什么?就是因为没建立一个好的私有产权制度。西方没有一个企业贴标语说要诚实守信,不用贴,这是自然而然的,这就是市场。丢掉了市场的逻辑,丢掉了基本的市场规则,只能用虚无缥渺的说教,最后就是言行不一。   以前上学时,一个同学铅笔刀丢了,老师让学生排成一队,看谁脸红,脸红的人就是偷铅笔刀的人。现在再把人叫一块儿,不再脸红了,这方法没用。由于否定了市场的逻辑,才使得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这是让我最痛心的。强调伦理时不要忘记这一点,否则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建设贡献不大。   除了无知和无耻,社科院钱津教授讲的“无奈”,非常有启发性,也有活生生的例子,如央视经常播些节目,他们自己也不喜欢,很无奈。但我想,无奈是因为意志或能力软弱,通常是由无知或者无耻派生出来的。    5. 普适价值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如果不承认普适价值,等于中国文化永远不能走向世界,中国永远不能崛起   价值是我们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目的是解决我们的冲突和约束我们的行为。比如开车要靠右行,有这样一个规则,冲突就大大减少。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自然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全球化出现后,一些地方的价值观、规则还会保留,但一些基本规则就得统一了。在中国开车靠右行,在英国靠左行,如果英国人和中国人在同一条马路,就要统一规则。欧洲各国原来的交通规则也是不一样的,拿破仑以来的欧洲一体化导致了欧洲交通规则的统一。瑞典在1967年之前是靠左行,后来改成了靠右行。   在全球化时代,一定要有全球共同遵守的规则。现在有些人过分强调中国价值的独特性,按前文的逻辑,可能是因为无知,也可能是因为无耻。反对普适价值可能对人类本身不是件好事,如果没有普适价值,人类怎么可能相互交往呢?比如,不同国家之间要按照市场的规则交 换产品,就得尊重每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制度就应是普遍认可的规则,我不能抢你的东西,我也不能强迫你买我的东西,只有通过谈判,才知道什么是公平价格。 有个共同的规则,从平衡利益的角度看是非常有必要的。不承认普适价值,等于说开车不需要统一的交通规则,结果可能是冲突甚至更为悲惨。当然,普适价值并不 是简单地把某一方的规则强加给另一方,规则的形成可能是相互妥协的结果。   再举一例。如果各国都坚持说自己国家的语言,大家就没法交流。一百多年前有人创造了世界语,但没流行起来,语言是数千万年历史积累起来的,人为创造一种语言可能像计划经济一样不可行。我的意思是,交流首先要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其次才是使用哪种语言。具体使用哪种语言可能与历史有关。英语成为世界商界和学术界的通用语言,有诸多历史原因,其中一个就是美国成为世界大国。现在学中文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是因为中国崛起。中国人的一些价值观念也可能变成普适价值,儒家、道家等传统哲学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就是证明。如果不承认普适价值,等于中国文化永远不能走向世界,中国永远不能崛起!   普适价值也是可能的。人类本来就是同宗同族,一万多年前的冰盖融化把各大洲分开,人类现在的不同文化是在一万年以内形成的。人类来自共同的祖先,基因上不应该有文化冲突。   其次,人类好多利益冲突被我们大大夸大了,这些夸大有的是出于无知,有的是因为无耻。有思想者把人类的冲突都归结于不可协调的阶级矛盾,最后将一切都归为斗斗斗。我们应该认识到,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比想象的少,好多利益冲突是发生在工人内部,而不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现在反对中国出口的美国人主要是美国的工人阶级,而不是美国的资本家,帮助中国游说美国政府的反倒是美国的企业家,而不是美国的工人,就是因为中国工人阶级和美国工人阶级的冲突大于中国工人阶级和美国资本家之间的冲突,尽管前一个冲突也由于我们的无知被夸大了。中国和美国的冲突,中国和东南亚、日本的冲突,真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小。无知的教育灌输的理念导致我们夸大了冲突。现在,完全有可能通过更多沟通,尤其是中国的崛起使得普适价值的形成应该更加容易。过分强调中国的独特性对中国的利益或者说中国人民的利益是不好的。这是我的基本判断。   如果大家都按照市场的逻辑去做,都想办法通过为别人创造价值,为别的国家、民族带来财富而获得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个世界的冲突就会变少,自由贸易非常非常重要。我在美国演讲时推荐美国政治家读两本书,一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是自由贸易的理论;二是老子的《道德经》。老子讲“大邦者下流”,说的是真正做一个世界的领导者,不能太趾高气昂,不能太跋扈,要有胸怀和气量。要领导不同文化的人民,尤其如此!伊斯兰文化虽然与我们不一样,但人的本性一样,他们也热爱和平,问题是我们需要真正理解他们。   普适价值,第一是必须的,第二是可能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只能走向强盗的逻辑,世界没有宁日,只有末日。   (作者为北大教授。本文根据作者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一个学术对话上的发言修改而成。作者感谢对话组织者阎雨博士的组织工作。文章大标题为编者所加。)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346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郑永年:中国教育哲学的未来
baiyuxiao 2012-8-8 09:01
郑永年 : 中国教育哲学的未来 ( 2012-07-24 ) 郑永年 http://www.zaobao.com/yl/yl120724_001.shtml 【要点摘录】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哲学的变化和政治社会的变化紧密相关。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权,二是革命。这两个结构特征都为教育哲学的变化创造了条件。这些变化也导致了知识界的变化。第一是知识分子作为相对独立的市民社会群体的意识开始产生。第二是政治和知识之间的边界开始产生。这种新的发展给中国造就了新的教育哲学,造就了新的教育体系。多年的积累,到了西南联大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西南联大集中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界最优秀的人才,也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人才。 随着新政权的确立,政治回归集权,教育界的一切又变回去了。尽管教育哲学的名称和概念换了,例如换成了马克思主义或者别的概念,但性质和内容没有什么变化。中国的教育体系也没有什么独立性,只是政治行政系统的一个延伸。政治和知识界没有任何边界,权力还是倾向于控制知识。知识界没有自己的边界,也没有自己的认同,仍然是一个依附型阶层,要不依附政治权力,要不依附经济利益。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专业人才。不过,现在的局面是不仅培养不出人才,连人也培养不出来。教育界如果继续处于一个依附地位,无论是政治权力还是经济利益,知识发展本身就很难成为教育界的主体。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专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现存教育制度和专业主义背道而驰。首先,现存的教育体系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工资结构而转型,形成一个有利于专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工资结构。中国的工资制度与其说是鼓励独立研究,倒不如说是政治行政控制,就是说,资源分配成为有关部门控制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有效手段。这种改变,受到影响的是教育界的少数当权者的巨大利益,但收获最大的是知识界和知识本身。 同时,中国的教育和学术评审制度必须重新设计。必须从官僚手中转移到专业人才手中。教育和学术评审,应当是自治的组织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而不应当是官僚控制专业主义的机制。 中国的教育界和知识界,有两种倾向性阻碍着这种边界的确立,需要我们做深刻反省。第一,在很多场合,知识界本身不想取得独立地位,而过度依赖权力和利益。第二,另一个群体则相反,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对权力持批评态度。不过,这个群体也不见得具有专业精神,对专业感兴趣。他们不和权力合作并不表明他们的独立性。无论是依附权力还是反对权力,知识界的目标都不是自己的专业主义,而是利益。这种局面不改变,最好的政治环境也无济于事。 知识界必须确立专业主义优先原则。知识界追求权力不可避免,但要意识到,通过依附或者反对现存权力来追求权力,是最无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加重着知识和权力之间的依附关系或者紧张,而且也有害于知识本身。一个从事知识事业的人,不应当过问其所创造的知识是否和社会、政治和经济相关。如果是解释世界,其知识肯定是和现实相关。知识如果对实际的政策造成了影响,创造了社会价值,那是知识的副产品,而不是目标。如果没有这种对知识的独立品德的认同,就很难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也很难成为教育家。 中国第一波民办学校并不成功。无论从动机和体制设计上,民办学校和现存的学校并无任何质的差别,大多是现存体制的简单复制。大多民办学校只是看重教育这块市场,主要的目标是利益。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民办学校不会有多大的成功概率。教育机构是非盈利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当容许那些具有真正经济实力的企业家来办学。民办学校应当努力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分割市场。体制上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教育哲学的改革也要呼吁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不仅仅是针对政治行政当局而言的,而且更是对知识界本身而言。新教育哲学的确立,必然会导致一个新教育局面的出现。 【原文】 我们已经简单讨论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聚焦于儒家和王权。应当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想给传统教育哲学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我们这里主要是一种事实的陈述,讨论和西方比较而言,中国教育哲学的一些特点。中西方不同的教育哲学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从维持王权体系运作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非常成功。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中断,也和这种教育哲学有关。上面强调过,儒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统治哲学。但如果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看,儒家教育哲学就显得过于保守了,导致了王权政体的简单重复。   那么,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哲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哲学的变化和政治社会的变化紧密相关。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权,二是革命。这两个结构特征都为教育哲学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首先是分权,即权力的分散状态。清末以后,中国政治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统王权的衰落,但新政权则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了权力的分散。和历史上每次王权衰落一样,权力的分散状态导致了思想界的异常活跃。但这次知识界的活跃有其自己的新特点。传统上,当王权衰落的时候,思想上尽管活跃,但还是在传统的边界之内。清末之后,则表现为传统上王权主导的儒家不再是主导性教育哲学,向西方学习成为风潮。其次是革命。革命是为了建设新政权。那些致力于革命的政治力量,需要新的知识体系的支持,它们也尽力诉求于新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哲学。   这些变化也导致了知识界的变化。主要有二方面。第一是知识分子作为相对独立的市民社会群体的意识开始产生。晚清废除科举制度之后,知识界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突然不见了,传统上高度制度化的 “ 学 ” 与 “ 士 ” 之间的关联中断了,而新的关系则没有建立起来。这种脱离对知识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之一就是独立意识的出现。第二是政治和知识之间的边界开始产生。 “ 五四运动 ” 之后,各种从西方输入的知识体系相互竞争。政治力量对这些知识体系当然有所选择,但这并没有妨碍知识界对这些知识体系的执著追求。   即使在蒋介石时代,这种政治和知识之间的边界还是存在的。蒋介石建立的政权不可说不专制,但这个边界是存在的。如果知识群体干预政治,蒋介石政权会干预教育和知识界,甚至镇压。但如果知识界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权对知识界并没有过多的干预。这种新的发展给中国造就了新的教育哲学,造就了新的教育体系。多年的积累,到了西南联大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西南联大集中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界最优秀的人才,也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人才。 集权消灭了教育界累积成果   可惜的是,这种近代以来的教育哲学,并没有真正在中国的教育界和知识界生根。随着新政权的确立,政治回归集权,教育界的一切又变回去了。前面我们有意识地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儒家的教育哲学,主要是因为要说明这种教育哲学仍然占据当今中国的主流。尽管教育哲学的名称和概念换了,例如换成了马克思主义或者别的概念,但性质和内容没有什么变化。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实际上是一种分析哲学,分析资本和社会问题的哲学。但到了中国,或者被 “ 中国化 ” 之后,就演变成为一种道德哲学,就是用于判断事物和行为对错的工具。这和传统儒家没有很大的差别。当然,社会的接受度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体系也没有什么独立性,只是政治行政系统的一个延伸。政治和知识界没有任何边界,权力还是倾向于控制知识。除了传统上所具有的政治行政手段外,现在又有了更现代也更有效的控制手段,即通过经济利益的控制等。知识界没有自己的边界,也没有自己的认同,仍然是一个依附型阶层,要不依附政治权力,要不依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知识界并没有强烈的意识,为了知识而创造知识,而是为权力和利益提供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知识创造非常困难。  中国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教育哲学?我们认为,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目前的格局难以为继。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专业人才。不过,现在的局面是不仅培养不出人才,连人也培养不出来。中国的教育界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了?这不是一个明了的问题。教育界担负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反社会的;教育界要培养爱国主义者,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不爱国;教育界要培养专业人才,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一点专业精神都没有。实际上,很多所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素质都没有。中国的传统强调先做人,后做事。但是现在培养的人又怎样呢?专业主义没有养成,就连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教育首先没有把他们培养成人。   如果大学生竞争不过农民工,还要这种高等教育干什么!中国的家长非常辛苦,花大量的经济资源在小孩的教育身上,但有什么样的回报呢?最近几年出现了高中生罢考的现象,这非常容易理解。不过,在这个过程背后积累了社会对教育界(因此也是政府)多少的怨恨呢?传统上,教育界是最受人信任的一个领域,但现在的中国社会对教育界有多少的信任呢?   再者,政治权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也过于紧张。两者之间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两者之间的关系充满敌视。最终这种紧张关系会演变成一种零和游戏。现在在很多领域开始了政府向社会的分权运动,这个局面最终也必然扩展到知识界,知识界也必然会获得更多的自治空间。   因为教育界是政治行政体制的延伸,所以,如果要在政治和教育之间确立边界,政治行政改革必须是前提。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的改革会无济于事。实际上,从很多方面来看,政治权力方面也感觉到,在政治和知识之间建立边界的重要性。这种边界的确立,实际上对政治权力非常有利。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才的竞争,知识体系的竞争。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独立和自治的知识领域,如何在主权国家间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内部,知识发展的逻辑也在要求这一边界的确立。教育界如果继续处于一个依附地位,无论是政治权力还是经济利益,知识发展本身就很难成为教育界的主体。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   但说到底,能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体制改革呢?这些年来,已经进行了那么多的改革,但并没有很大的成效。大多改革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必须同时进行两件事情。首先是确定改革的目标,其次是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改革的目标不能过多,过多就不是改革了。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专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专业主义应当是教育哲学的核心。现存教育制度和专业主义背道而驰。我们并不认为,如果目前的局面继下去,中国能够建立专业主义;但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也不能另起炉灶。也就是说,专业主义的确立不得不面对现存体制,是要通过改革现存体制来确立专业主义。如何在现存体制下确立专业主义呢?我们认为,这个突破口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寻找。   首先,现存的教育体系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工资结构而转型,形成一个有利于专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工资结构。现在在教育学术研究领域,国家的投入越来越大,知识创新能力则越来越弱。这是为什么?主要是经济资源在这里扮演了控制的作用,而非知识创新。现在一个教育者或者研究人员的基本工资很低,凭借基本工资还不能过体面的生活,更多的收入就要靠申请政府或者外面的各种资金。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能够提供给教育者和研究者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中国的这种收入分配制度,貌似鼓励研究和知识创新,但实际的效果刚好相反。在其他任何国家,教育者和研究者的主要甚至是全部收入是基本工资,尽管也鼓励他们去申请政府或者其他资金,但他们凭借基本工资可以维持他们的体面生活。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做思考,去研究。中国的工资制度与其说是鼓励独立研究,倒不如说是政治行政控制,就是说,资源分配成为有关部门控制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有效手段。如果像其他国家那样,把工资结构改变一下,总体工资水平不会有多少变化,但其对知识界的影响则是巨大的。这种改变,受到影响的是教育界的少数当权者的巨大利益,但收获最大的是知识界和知识本身。   同时,中国的教育和学术评审制度必须重新设计。和工资制度一样,现行的各种评估体系,完全是教育部门为了管理来设计的,而不是用来鼓励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很多评估体系从国外输入。在国外,它们是专业主义的表现,是同行的行规,或者是为了鼓励知识创新和进步而设定的制度。但这些东西到了中国,则演变成为官僚主义的产物。因此,教育和评审制度的设计,必须从官僚手中转移到专业人才手中。教育和学术评审,应当是自治的组织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而不应当是官僚控制专业主义的机制。 知识界得确立专业精神   再者,政治和知识之间边界的确立不仅仅是行政当局的事情,更是知识界本身的事情。中国的教育界和知识界,有两种倾向性阻碍着这种边界的确立,需要我们做深刻反省。第一,在很多场合,知识界本身不想取得独立地位,而过度依赖权力和利益。很多人把教育和研究看成追求自己利益的职位,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很少有兴趣,更不用说是激情( passion )了。因为他们从权力和利益那里可以获取那么多的好处,他们根本就不想割断这个关联。第二,另一个群体则相反,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对权力持批评态度。不过,这个群体也不见得具有专业精神,对专业感兴趣。他们不和权力合作并不表明他们的独立性。无论是依附权力还是反对权力,知识界的目标都不是自己的专业主义,而是利益。这种局面不改变,最好的政治环境也无济于事。   但是,这里也应当强调的是,教育界的自治和独立地位,并不是说教育界可以 “ 无政府 ” 。无论哪个国家,教育界是最具有规制的一个领域,个人、系所、学院等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必须加以规制。中国的政治和行政仍然控制着教育界,但荒唐的是,教育界内部几乎出现无政府状态。除了批评政治,中国的教授和学者是全世界拥有最大自由的一个群体。教授、系所和学院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做。除了没有专业主义精神,他们什么品德都有了。如果这种无政府状态继续下去,如果教育界规制制度不能得以确立,无论怎样的自治和自由,都无助于专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要确立政治和知识的边界,知识界本身必须首先确立自身的认同和自己的边界。除了一些敏感的政治领域,知识界并没有什么阻碍来进行知识创新。应当看到,至少在一部分学者中间,学者的主体意识也在产生和发展。这是一个好的趋势。知识界必须确立专业主义优先原则。知识界追求权力不可避免,但要意识到,通过依附或者反对现存权力来追求权力,是最无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加重着知识和权力之间的依附关系或者紧张,而且也有害于知识本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追求专业主义。专业主义本身可以成为权力的巨大的资源。专业主义的本质就是知识为了知识,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知识,教育是要解放人的个性,培养独立精神,释放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创造。一个从事知识事业的人,不应当过问其所创造的知识是否和社会、政治和经济相关。如果是解释世界,其知识肯定是和现实相关。知识如果对实际的政策造成了影响,创造了社会价值,那是知识的副产品,而不是目标。如果没有这种对知识的独立品德的认同,就很难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也很难成为教育家。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中国经济改革方面学到一些经验。中国可以容许在现存的教育体制外,长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即民办学校。中国第一波民办学校并不成功。无论从动机和体制设计上,民办学校和现存的学校并无任何质的差别,大多是现存体制的简单复制。大多民办学校只是看重教育这块市场,主要的目标是利益。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民办学校不会有多大的成功概率。教育机构是非盈利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当容许那些具有真正经济实力的企业家来办学。民办学校应当努力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分割市场。体制上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我们这里只是列举了少数几个例子,来说明教育哲学的变化可能对知识界带来的影响。很显然,正如在其他领域,教育哲学的改革也要呼吁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不仅仅是针对政治行政当局而言的,而且更是对知识界本身而言。新教育哲学的确立,必然会导致一个新教育局面的出现。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本文是作者在 “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研讨会 ” (北京, 2012 年 4 月 21 日)上的发言的第三部分。
1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资中筠: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热度 14 卫军英 2012-8-3 12:12
这是一位曾经为毛泽东、周恩来担任翻译的学者,一位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老人如今已经82岁了,自199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退休后,就公共事务撰文多篇,2011年出版自选集五本:《感时忧世》、《士人风骨》、《坐观天下》、《不尽之思》、《闲情记美》。近年来她关于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些看法,每每受到关注,社会反响巨大。《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杨继绳这样评价:“她不阿世、不迎俗,以独立的人格,自立于天地之间。”在她身上会感受到一种中国传统文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这是一种优秀的道德精神。正在进行的香港书展上,资中筠先生对教育发表了这样一段看法: 我最担心的是教育,教育是百年树人,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这就像土豆要退化一样,因为你教育出来的学生,再过十年,他就是老师,然后他再接着用这一套方法去教育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下去的话,教育就是在不断摧毁人。家长们都喜欢说一句话,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中国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教育没有别的目的,就只是奔着升学去,而且现在的学校两极分化特别明显,如果进不了所谓的重点,其他的那些学校就变成了放羊的学校。   为什么好多家长、好多学生都会选择香港的大学,就是因为现在香港的教育至少还比较正常。中国内地的大学被课题制摧毁了。这样完全破坏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当然也还是有少数教员在坚守理念,但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这个制度逼着你非要这样做不可。譬如教育部来评什么211、985工程,你要进不去,对学校的经费、地位影响太大了,所以大家用各种不正常的手段往里钻。你说怎么办呢,我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放开思路,允许私人办学。如果在政策上能够放开的话,我觉得中国的教育要会好得多,也会打破目前的僵局。 新闻链接:资中筠: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个人分类: 校园内外|5179 次阅读|27 个评论
奥运精神是个屁
热度 5 yhuaze 2012-8-2 18:57
于洋/王晓理在小组赛肯定出线的情况下,消极比赛,引起轩然大波,对于那些痛恨中国,嫉妒中国在羽毛球项目上强势地位的西方人来讲,对这两位名将的诋毁可以理解,因为有的人总是有酸葡萄心理。但对于有些讲什么“即输球,又丢人”的毫无民族自尊心的二杆子中国人来讲,我不得不说:出现这种傻X,真是中国教育政策的失败。 什么是奥运精神?很多人冠冕堂皇的讲了一通。说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问题就在于奥运赛场上大家都是为金牌努力的,得到金牌才会对运动员的能力做出肯定。谁也不要忘了,竞技体育,说白了就是争取金牌,没有金牌,谁去比赛?那些个叫嚷奥运精神的人,都是自己吃的肥头大耳的人,他们根本不理解对运动员来讲,金牌的重要性。运动员十年磨一剑,在那里打比赛,就是为了拿到奖牌,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要不然,谁他妈的去干这种折寿的竞技运动。年龄一大,就没活路了。 谈奥运精神的人,请你为每一个运动员发一枚金牌。发不了,就不要谈。在国际赛场上,为了争取金牌,采取必要的策略,习以为常。NBA,世界杯,各类赛事中多的是。所有的赛事中尚未听到消极比赛要受处罚的说法。一帮没脑子的傻×,我服了你们。高谈阔论,我真的比不上你们。 国际羽联有一帮制定规则的饭桶,他们自己的失误,却要转嫁给那些勤学苦练的运动员。中国代表团也养了那么几个缩头乌龟,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却甘心受罚。饭桶们,缩头乌龟们,去死吧。
936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2011-2012年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情报学
Amywee 2012-7-30 23:04
[转载]2011-2012年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情报学
本文来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30ee7a01013t90.html   201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其中包括中国研究生教育按31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按56个研究生院,按476所高校(含分省、分类型),按11个学科门类分高校,按81个一级学科和373个专业等8个方面的508个排行榜。 详见下图 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它帮助人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 情报学的 研究对象 是科学情报及其活动规律,追求的目标是最佳的标引方案、最少的情报查找时间、最大的情报流通。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演进,情报学的社会重要性日益增加,其作用和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信息化社会的强大支柱之一。   情报学的概念源于欧美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学科,至今仍在发展完善中。因此,它不像一些基础学科那样,有着严格而且统一的学科定义。“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专家给情报学下了这样的定义:“ 情报学 是一门研究情报的性质和特点、影响情报流通的因素,以及有效查取和利用情报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演进,情报学的社会重要性日益增加,其作用和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信息化社会的强大支柱之一。 情报科学家把情报学的 社会重要性 总结为:可使人们有效地传播已积累的知识;不断地使人们及时吸收并应用新知识;通过情报的贮存与检索,唤起人们对知识的记忆;通过对情报知识的有效利用,强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情报学的性质与内容 情报学属于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成学科,它作为理解现代化通信与知识综合化所必须的一个领域而存在。 从科学技术发展史来看,边缘交叉学科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技术科学各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之间或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交叉;第二阶段则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而情报学则是属于第二阶段的交叉产物。 因为情报科学的 研究对象 是“科学情报及其活动的各种规律”,追求的目标是“最佳的标引方案”、“最少的情报查找时间”、“最大的情报流通”,所以 情报学的内容 主要有十一个方面,它们是: 1、情报的产生、内容、特点和结构; 2、情报的传播、交流和利用; 3、情报的贮存和检索; 4、情报的标准与规范; 5、情报系统和网络; 6、情报用户和情报需求; 7、情报的大容量存储和高速传递; 8、情报学与相关学科; 9、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在科学情报领域的应用; 10、情报的经济学与社会学; 11、信息化社会。 另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曾于1979年对情报科学的内容进行了另一种归纳,认为其内容主要有四方面: 1、情报的标准与计量。例如,情报系统的基本特性;情报的数量、复杂性、含义、利用和价值;情报的计量和算法;标准实验条件的定义和测试等。 2、情报的结构。研究课题包括情报搜集和存取系统的结构性质;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即语法学和语义学);语言结构和情报之间的关系;情报的统计理论以及情报模式如何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加以验证和目动识别等。 3、情报传递。主要是研究人作为情报加工者的能力和限制条件。研究课题包括人的情报加工特性;人和情报系统、情报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报的表述。 4、情报经济学。主要研究情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过程。所研究的问题包括情报学概念在经济结构中的应用,情报经济模型等。 情报学可分为理论情报学,应用情报学以及情报工程技术三部分。理论情报学主要研究情报的产生、加工、传递与利用问题。中国将其归纳为情报源、流、用的研究模式。 由于其他学科在情报学中的交叉渗透,近来产生了一些分支领域:如情报经济、情报心理、情报术语、情报数学、情报控制、情报社会……等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将会使情报学的面貌一新。 情报又可细分为政治情报、经济情报、科技情报、军事情报、社会情报等,但情报学主要关心它们的共性问题。理论情报学的观点还很多。如约维茨的决策论观点,葛劳斯的结构与功能观点等等。 应用情报学 主要研究情报工作与事业这样一些偏重实践的问题,情报工作按流程可分作情报采集、加工报道、检索、研究、服务等环节。研究这些环节中的规律性问题构成了应用情报学研究的微观方面。 情报事业则是指一个较大领域(如国家、地区、大的团体等)从事的社会情报活动,对它的研究构成了应用情报学研究的宏观方面,并多涉及情报的基础结构,如情报政策与规划、情报机构、情报中心、情报学会、情报标准化、情报教育等问题的研究。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情报吸收能力,也是各级领导与管理人员关心的一些问题。 情报工程技术 主要包括情报技术、情报系统等方面。情报技术主要是指与情报工作有密切联系的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又可以按流程分为情报输入技术、情报存储技术、情报处理技术、情报输出技术以及情报传输技术。情报技术相对于信息技术则偏重于应用层次。 由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知识工程的运用、智能情报检索、专家系统等给情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中国历来较为重视情报工程技术,各个专业部委在这方面倾注心力较多,其成果较多反映在历届的计算机情报检索及有关技术的研讨会上。 情报学的研究方法 目前情报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社会调查法。通过现场调查针对社会现象搜集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用现场观察法,后者又分作访问调查与调查表调查。 2、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对以记录形式进行交流的各个方面进行计量统计,从中找出变化规律,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从定性与定量分析中达到掌握过去与现在的变化脉络,进而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 3、数学分析法。现代数学的许多分支在情报学的研究中都在应用,如在情报检索理论、情报传递的机制、情报采集方案的确定中,概率论、集合论、模糊数学、微分方程、运筹学等均在应用,甚至数论、图论、泛函分析、变分法等,也可以应用。 4、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对于情报系统各个侧面与总体,可通过引进系统论等方法,进行分析与讦价、规划与设计。由于系统论的研究方法众多,对某一具体研究对象来说,就需要比较不同的方法,从中选择最佳方法,以期获得最优的结果。 5、历史的研究方法。进行历史的研究一般先鉴别一个历史问题,搜集有关史料,形成假说。然后进一步严格搜集与组织史料,认真加以核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情报学是如何形成的,促使我们了解过去的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与方式。 情报学的研究方法还很多,诸如德尔斐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哲学研究法,多综合加以运用,近来又出现空白点分析法、聚类映像法等。 情报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情报学是在融会许多学科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称它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信息科学的基础是信息论,它只研究信息传输的共性,而不研究信息传输的特性,不涉及传输的知识内容、价值或语义等问题,而这些正是情报学研究的内容。 计算机科学与情报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子计算机在情报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使情报的搜集、加工整理、存储、检索、传输、开发利用等工作及其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改变了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的传统观念和服务方式。 文献学与图书馆学关系十分密切,文献学或文献工作是情报学的基础之一,因此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关系也较密切。一般来说,图书馆是以藏书、出纳、阅览等为工作重点,而情报中心则侧重加工、报道、研究以至提供各类情报,要求揭示每篇文献以至每个数据的内容;目录学是图书馆学重要分支,而情报学则侧重于文献内容的文摘法、索引法与述评法的研究;藏书量是衡量图书馆规模的重要标志,而情报中心则以文献加工数量,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质量,以及情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作为衡量其工作之重要标志。 在情报活动过程中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因此它与物理、机械、电工、电子等硬科学也有密切联系。此外,情报学还与控制论、通信科学、语言学、语义学、心理学、社会经济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情报学的发展方向 由于情报工作对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进步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情报学的发展前景将是广阔的。 情报学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社会事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报社会化的程度将日益提高,传统情报系统的观念也将发生大的变化,情报工作将向产业化方向逐渐发展。 情报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财富,不仅由每个有情报意识的人脑来承载,而且需要“世界大脑”来承载。为了使人们随时都能方便的取得所需要的情报,就要在情报学的研究中注意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光盘、数字通信、光纤通信、人工智能系统等先进的理论与技术将获巨大发展和应用。 情报学除了会在情报产生、加工、传播等环节上继续加深外,情报交流全过程的研究将会发展,情报利用问题将会突出出来。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情报学的综合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会出现更多的分支。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情报计量学将会得到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中的突出位情报计量学将会得到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中的突出位置,将促使对情报经济问题研究深化。 在研究方法上,情报学将从定性的研究过渡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并将借鉴与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加以改造,创造出更有特色的研究方法,从而给本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情报学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将紧紧地与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逐步形成更加充实的学科体系与研究规范,将揭示未来信息社会中人们情报恬动的规律性.以及情报信息在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巨大影响与作用。 情报学就业方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5b95e0100izqq.html
3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奥数热的原因
热度 4 孙学军 2012-7-27 10:41
奥数的话题显然已经成为最近的热点话题,关于是否应该学习奥数,从政府到个人,从专家到普通教师,几乎都已经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奥数要不得,特别是全体学习奥数绝对不可以。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的奥数就象是中国教育领域缺乏天敌入侵的外来物种,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的毒草。那么中国教育领域出现的这种怪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怎么才能铲除这种外来优势物种?作为一个孩子家长,我想谈谈自己的感想。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教育领域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有的人认为是我们的家长攀比思想造成,中国家长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其实就我接触的许多家长大部分都是无奈,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支持。有的人认为是一些黑心的教师为了能得到一些灰色收入,私下鼓励,尽管存在这样的因素,如果没有大环境的支持,少数几个有私心的老师也不可能就把这样的“大事”做成,所谓存在就是合理,出现这种现象必然有更深层的原因。 我个人的一个想法是,造成目前这种奥数热的根本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的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目前的中国百姓,对将来的生活没有完全放心,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大部分人,无论你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无论你是否有能力,都可以得到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不需要任何担心,都有国家和政府来负担,我想许多家长将不会去追求一个虚幻的名声,主动让自己的孩子遭受这些莫名其妙的教育迫害。虽然我们的国家目前尚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民生问题,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总会逐渐解决。 另一个原因应该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重大缺陷,尽管现在的大学升学率非常高,但是许多所谓的大学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不得不让许多家长把筹码下在能进入少数真正不至于失业,或将来毕业后能找的谋生的好职业的好学校好专业上,这些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一直影响到小学和中学,催生出奥数这个中国教育领域的怪胎。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高等教育才应该是问题的根源,需要好好反思一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01 次阅读|6 个评论
奥数热的深层原因
热度 1 孙学军 2012-7-26 18:58
奥数的话题显然已经成为最近的热点话题,关于是否应该学习奥数,从政府到个人,从专家到普通教师,几乎都已经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学习奥数要不得,特别是全体学习奥数绝对不可以。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的奥数就象是中国教育领域缺乏天敌入侵的外来物种,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的毒草。那么中国教育领域出现的这种怪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怎么才能铲除这种外来优势物种?作为一个孩子家长,我想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想。 一、家长无奈 当然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无可厚非,追求自己的孩子将来进入名学校,参加奥数成为许多家长前期投资或长期投资的一种必要手段。我先举我自己和熟悉的例子。 我的小孩今年 8 岁,小学 2 年级,学校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我从一开始就对自己孩子的将来有个基本考虑,不过分追求成为学习尖子,不过分追求将来进入名校,只求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只求孩子将来能自食其力,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要说这样的想法应该是属于比较合适的,但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看法和想法总会受到周围环境和态度的左右,有时候真的身不由己。 我的小孩现在对数学是比较有兴趣的,而且学习能力也不错。她曾 用 3 个月把耽误了 1 年的学习补回来,从一个最差达到第 8 名,也算很不错的进步。当然学习不错不等于就一定喜欢奥数,我比较担心的是参加奥数把她的学习兴趣给消耗掉,我知道学习兴趣是最宝贵的,失去兴趣的学习可能会毒害孩子一辈子。 原来本来没有打算让她学奥数,但最后无法对抗整个形式,最后还是报了个奥数班。我为什么让她学奥数,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她具备学习奥数的基本条件,另一个是为了升学,因为如果不学奥数,实在找不出如何进入一个好中学的理由。为什么这么说,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一个私立小学学习,但由于没有学奥数,在升初中的时候硬是没有进入一个象样的学校,因为几乎所有比较好的学校都是奥数题目,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学,就是直接放弃机会。另外周围不少比她基础差许多的小孩都参加奥数班,我也不缺这点钱,也不少时间,怎么能拿孩子的前程开玩笑。因此尽管有种种不情愿,有种种道理,最后还是让孩子报了名,而且是到一个比较有名的培训机构学习。 二、老师鼓动 其实许多学校的老师本身就是这些培训机构的代课老师,虽然从名义上严格禁止学校老师到外面代课,但大家都不会去点破,没有哪个孩子家长愿意主动去得罪老师,而这些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暗示孩子家长去参加补习班,参加奥数班。 现在的小学中,至少普遍存在这样的突出问题, 2 年级的孩子学习 3 年级的课程,由于提前学习知识,考试成绩自然比较好,因此许多所谓的重点学校,学生的考试成绩好,主要是靠这种方法。有的学校小孩的成绩不考 100 分就是很差的,简直不可思议。提前学习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学校有组织进行,也就是学校在安排教学上就给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主要是一些重点学校,另一个是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提前学习,主要是那些相对一般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利用课外补习班提前学习,以达到在学校学习获得好成绩的目的。过去我一直认为参加补习班是为更好掌握学校学习的内容,现在才明白这些补习班的真实目的。我觉得,奥数的学习,只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一种比较极端的形式而已。 三、深层原因 过去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教育领域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有的人认为是我们的家长攀比思想造成,中国家长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其实就我接触的许多家长大部分都是无奈,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支持。有的人认为是一些黑心的教师为了能得到一些灰色收入,私下鼓励,尽管存在这样的因素,如果没有大环境的支持,少数几个有私心的老师也不可能就把这样的“大事”做成,所谓存在就是合理,出现这种现象必然有更深层的原因。 我个人的一个想法是,造成目前这种奥数热的根本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的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目前的中国百姓,对将来的生活没有完全放心,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大部分人,无论你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无论你是否有能力,都可以得到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不需要任何担心,都有国家和政府来负担,我想许多家长将不会去追求一个虚幻的名声,主动让自己的孩子遭受这些莫名其妙的教育迫害。虽然我们的国家目前尚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民生问题,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总会逐渐解决。另一个原因应该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重大缺陷,尽管现在的大学升学率非常高,但是许多所谓的大学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不得不让许多家长把筹码下在能进入少数真正不至于失业,或将来毕业后能找的谋生的好职业的好学校好专业上,这些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一直影响到小学和中学,催生出奥数这个中国教育领域的怪胎。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高等教育才应该是问题的根源,需要好好反思一下。
64 次阅读|1 个评论
假如你做教育部长
热度 1 GongChen 2012-7-24 12:18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不是教育专家,也没有研究过深奥的教育理论,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中国的教育有问题,有大问题,有大大的问题!这是路人皆知的事实。从学生到老师再到校长,从家长到局长再到部长,有谁不认为中国教育 有问题? 关键是如何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问题的原因出在何处?我认为中国教育的症结出在高考录取方式上。高考不可少,但高考制度必须改革!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富民强国,推动社会进步。但今日之高考鼓励的是应试教育,选拔的是会考试的学生(其中有很多确实优秀),培养出来的绝大部分是二流人才(按国际标准衡量,极少数在优良土壤里还是会拔尖的),扼杀的是一代又一代的童年青春和创造力! 中国何时会出诺贝尔科学奖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代人从 6 岁到 18 岁的黄金学习时段如何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有闲暇异想天开而不人云亦云。当十三亿中国人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时,诺贝尔科学奖不给中国人的时代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是什么扼杀了中国的诺贝尔科学奖?是当今的教育和科研体制!高考体制不改革(不是取消),科研体制不改革,诺贝尔奖还将后推。即便有一两个得到了,也不证明我们是科技强国。 来美十八年从未间断过对中美教育的思考,尤其是如何学习美国的优秀科技教育理念以及科学管理模式。前文说到诚信危机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有网友要我拿出解决办法。我对中国教育的思考和建议已在之前系列博文里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但是,假如我是教育部长,我会首先改革高考,把学生从题海中拯救出来,让他们自由地读书和思考并创造! 假如你是教育部长,你最想做什么? 欢迎网友作深入思考后开出你的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方子。
个人分类: 随感|464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郑永年 : 中国教育哲学的未来
whyhoo 2012-7-24 09:31
我们已经简单讨论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聚焦于儒家和王权。应当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想给传统教育哲学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我们这里主要是一种事实的陈述,讨论和西方比较而言,中国教育哲学的一些特点。中西方不同的教育哲学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从维持王权体系运作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非常成功。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中断,也和这种教育哲学有关。上面强调过,儒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统治哲学。但如果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看,儒家教育哲学就显得过于保守了,导致了王权政体的简单重复。   那么,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哲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哲学的变化和政治社会的变化紧密相关。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权,二是革命。这两个结构特征都为教育哲学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首先是分权,即权力的分散状态。清末以后,中国政治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统王权的衰落,但新政权则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了权力的分散。和历史上每次王权衰落一样,权力的分散状态导致了思想界的异常活跃。但这次知识界的活跃有其自己的新特点。传统上,当王权衰落的时候,思想上尽管活跃,但还是在传统的边界之内。清末之后,则表现为传统上王权主导的儒家不再是主导性教育哲学,向西方学习成为风潮。其次是革命。革命是为了建设新政权。那些致力于革命的政治力量,需要新的知识体系的支持,它们也尽力诉求于新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哲学。   这些变化也导致了知识界的变化。主要有二方面。第一是知识分子作为相对独立的市民社会群体的意识开始产生。晚清废除科举制度之后,知识界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突然不见了,传统上高度制度化的“学”与“士”之间的关联中断了,而新的关系则没有建立起来。这种脱离对知识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之一就是独立意识的出现。第二是政治和知识之间的边界开始产生。“五四运动”之后,各种从西方输入的知识体系相互竞争。政治力量对这些知识体系当然有所选择,但这并没有妨碍知识界对这些知识体系的执著追求。   即使在蒋介石时代,这种政治和知识之间的边界还是存在的。蒋介石建立的政权不可说不专制,但这个边界是存在的。如果知识群体干预政治,蒋介石政权会干预教育和知识界,甚至镇压。但如果知识界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权对知识界并没有过多的干预。这种新的发展给中国造就了新的教育哲学,造就了新的教育体系。多年的积累,到了西南联大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西南联大集中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界最优秀的人才,也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人才。 集权消灭了教育界累积成果   可惜的是,这种近代以来的教育哲学,并没有真正在中国的教育界和知识界生根。随着新政权的确立,政治回归集权,教育界的一切又变回去了。前面我们有意识地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儒家的教育哲学,主要是因为要说明这种教育哲学仍然占据当今中国的主流。尽管教育哲学的名称和概念换了,例如换成了马克思主义或者别的概念,但性质和内容没有什么变化。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实际上是一种分析哲学,分析资本和社会问题的哲学。但到了中国,或者被“中国化”之后,就演变成为一种道德哲学,就是用于判断事物和行为对错的工具。这和传统儒家没有很大的差别。当然,社会的接受度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体系也没有什么独立性,只是政治行政系统的一个延伸。政治和知识界没有任何边界,权力还是倾向于控制知识。除了传统上所具有的政治行政手段外,现在又有了更现代也更有效的控制手段,即通过经济利益的控制等。知识界没有自己的边界,也没有自己的认同,仍然是一个依附型阶层,要不依附政治权力,要不依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知识界并没有强烈的意识,为了知识而创造知识,而是为权力和利益提供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知识创造非常困难。 中国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教育哲学?我们认为,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目前的格局难以为继。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专业人才。不过,现在的局面是不仅培养不出人才,连人也培养不出来。中国的教育界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了?这不是一个明了的问题。教育界担负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反社会的;教育界要培养爱国主义者,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不爱国;教育界要培养专业人才,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一点专业精神都没有。实际上,很多所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素质都没有。中国的传统强调先做人,后做事。但是现在培养的人又怎样呢?专业主义没有养成,就连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教育首先没有把他们培养成人。   如果大学生竞争不过农民工,还要这种高等教育干什么!中国的家长非常辛苦,花大量的经济资源在小孩的教育身上,但有什么样的回报呢?最近几年出现了高中生罢考的现象,这非常容易理解。不过,在这个过程背后积累了社会对教育界(因此也是政府)多少的怨恨呢?传统上,教育界是最受人信任的一个领域,但现在的中国社会对教育界有多少的信任呢?   再者,政治权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也过于紧张。两者之间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两者之间的关系充满敌视。最终这种紧张关系会演变成一种零和游戏。现在在很多领域开始了政府向社会的分权运动,这个局面最终也必然扩展到知识界,知识界也必然会获得更多的自治空间。   因为教育界是政治行政体制的延伸,所以,如果要在政治和教育之间确立边界,政治行政改革必须是前提。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的改革会无济于事。实际上,从很多方面来看,政治权力方面也感觉到,在政治和知识之间建立边界的重要性。这种边界的确立,实际上对政治权力非常有利。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才的竞争,知识体系的竞争。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独立和自治的知识领域,如何在主权国家间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内部,知识发展的逻辑也在要求这一边界的确立。教育界如果继续处于一个依附地位,无论是政治权力还是经济利益,知识发展本身就很难成为教育界的主体。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   但说到底,能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体制改革呢?这些年来,已经进行了那么多的改革,但并没有很大的成效。大多改革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必须同时进行两件事情。首先是确定改革的目标,其次是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改革的目标不能过多,过多就不是改革了。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专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专业主义应当是教育哲学的核心。现存教育制度和专业主义背道而驰。我们并不认为,如果目前的局面继下去,中国能够建立专业主义;但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也不能另起炉灶。也就是说,专业主义的确立不得不面对现存体制,是要通过改革现存体制来确立专业主义。如何在现存体制下确立专业主义呢?我们认为,这个突破口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寻找。   首先,现存的教育体系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工资结构而转型,形成一个有利于专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工资结构。现在在教育学术研究领域,国家的投入越来越大,知识创新能力则越来越弱。这是为什么?主要是经济资源在这里扮演了控制的作用,而非知识创新。现在一个教育者或者研究人员的基本工资很低,凭借基本工资还不能过体面的生活,更多的收入就要靠申请政府或者外面的各种资金。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能够提供给教育者和研究者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中国的这种收入分配制度,貌似鼓励研究和知识创新,但实际的效果刚好相反。在其他任何国家,教育者和研究者的主要甚至是全部收入是基本工资,尽管也鼓励他们去申请政府或者其他资金,但他们凭借基本工资可以维持他们的体面生活。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做思考,去研究。中国的工资制度与其说是鼓励独立研究,倒不如说是政治行政控制,就是说,资源分配成为有关部门控制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有效手段。如果像其他国家那样,把工资结构改变一下,总体工资水平不会有多少变化,但其对知识界的影响则是巨大的。这种改变,受到影响的是教育界的少数当权者的巨大利益,但收获最大的是知识界和知识本身。   同时,中国的教育和学术评审制度必须重新设计。和工资制度一样,现行的各种评估体系,完全是教育部门为了管理来设计的,而不是用来鼓励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很多评估体系从国外输入。在国外,它们是专业主义的表现,是同行的行规,或者是为了鼓励知识创新和进步而设定的制度。但这些东西到了中国,则演变成为官僚主义的产物。因此,教育和评审制度的设计,必须从官僚手中转移到专业人才手中。教育和学术评审,应当是自治的组织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而不应当是官僚控制专业主义的机制。 知识界得确立专业精神   再者,政治和知识之间边界的确立不仅仅是行政当局的事情,更是知识界本身的事情。中国的教育界和知识界,有两种倾向性阻碍着这种边界的确立,需要我们做深刻反省。第一,在很多场合,知识界本身不想取得独立地位,而过度依赖权力和利益。很多人把教育和研究看成追求自己利益的职位,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很少有兴趣,更不用说是激情(passion)了。因为他们从权力和利益那里可以获取那么多的好处,他们根本就不想割断这个关联。第二,另一个群体则相反,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对权力持批评态度。不过,这个群体也不见得具有专业精神,对专业感兴趣。他们不和权力合作并不表明他们的独立性。无论是依附权力还是反对权力,知识界的目标都不是自己的专业主义,而是利益。这种局面不改变,最好的政治环境也无济于事。   但是,这里也应当强调的是,教育界的自治和独立地位,并不是说教育界可以“无政府”。无论哪个国家,教育界是最具有规制的一个领域,个人、系所、学院等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必须加以规制。中国的政治和行政仍然控制着教育界,但荒唐的是,教育界内部几乎出现无政府状态。除了批评政治,中国的教授和学者是全世界拥有最大自由的一个群体。教授、系所和学院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做。除了没有专业主义精神,他们什么品德都有了。如果这种无政府状态继续下去,如果教育界规制制度不能得以确立,无论怎样的自治和自由,都无助于专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要确立政治和知识的边界,知识界本身必须首先确立自身的认同和自己的边界。除了一些敏感的政治领域,知识界并没有什么阻碍来进行知识创新。应当看到,至少在一部分学者中间,学者的主体意识也在产生和发展。这是一个好的趋势。知识界必须确立专业主义优先原则。知识界追求权力不可避免,但要意识到,通过依附或者反对现存权力来追求权力,是最无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加重着知识和权力之间的依附关系或者紧张,而且也有害于知识本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追求专业主义。专业主义本身可以成为权力的巨大的资源。专业主义的本质就是知识为了知识,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知识,教育是要解放人的个性,培养独立精神,释放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创造。一个人从事知识事业的人,不应当过问其所创造的知识是否和社会、政治和经济相关。如果是解释世界,其知识肯定是和现实相关。知识如果对实际的政策造成了影响,创造了社会价值,那是知识的副产品,而不是目标。如果没有这种对知识的独立品德的认同,就很难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也很难成为教育家。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中国经济改革方面学到一些经验。中国可以容许在现存的教育体制外,长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即民办学校。中国第一波民办学校并不成功。无论从动机和体制设计上,民办学校和现存的学校并无任何质的差别,大多是现存体制的简单复制。大多民办学校只是看重教育这块市场,主要的目标是利益。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民办学校不会有多大的成功概率。教育机构是非盈利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当容许那些具有真正经济实力的企业家来办学。民办学校应当努力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分割市场。体制上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我们这里只是列举了少数几个例子,来说明教育哲学的变化可能对知识界带来的影响。很显然,正如在其他领域,教育哲学的改革也要呼吁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不仅仅是针对政治行政当局而言的,而且更是对知识界本身而言。新教育哲学的确立,必然会导致一个新教育局面的出现。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本文是作者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研讨会”(北京,2012年4月21日)上的发言的第三部分。 很多所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素质都没有。中国的传统强调先做人,后做事。但是现在培养的人又怎样呢?专业主义没有养成,就连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都没有。 原文见 http://www.zaobao.com/yl/yl120724_001.shtml
个人分类: 教育|1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郑永年:中国教育哲学的未来
mpmhpu 2012-7-24 09:15
我们已经简单讨论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聚焦于儒家和王权。应当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想给传统教育哲学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我们这里主要是一种事实的陈述,讨论和西方比较而言,中国教育哲学的一些特点。中西方不同的教育哲学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从维持王权体系运作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非常成功。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中断,也和这种教育哲学有关。上面强调过,儒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统治哲学。但如果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看,儒家教育哲学就显得过于保守了,导致了王权政体的简单重复。   那么,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哲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哲学的变化和政治社会的变化紧密相关。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权,二是革命。这两个结构特征都为教育哲学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首先是分权,即权力的分散状态。清末以后,中国政治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统王权的衰落,但新政权则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了权力的分散。和历史上每次王权衰落一样,权力的分散状态导致了思想界的异常活跃。但这次知识界的活跃有其自己的新特点。传统上,当王权衰落的时候,思想上尽管活跃,但还是在传统的边界之内。清末之后,则表现为传统上王权主导的儒家不再是主导性教育哲学,向西方学习成为风潮。其次是革命。革命是为了建设新政权。那些致力于革命的政治力量,需要新的知识体系的支持,它们也尽力诉求于新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哲学。   这些变化也导致了知识界的变化。主要有二方面。第一是知识分子作为相对独立的市民社会群体的意识开始产生。晚清废除科举制度之后,知识界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突然不见了,传统上高度制度化的“学”与“士”之间的关联中断了,而新的关系则没有建立起来。这种脱离对知识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之一就是独立意识的出现。第二是政治和知识之间的边界开始产生。“五四运动”之后,各种从西方输入的知识体系相互竞争。政治力量对这些知识体系当然有所选择,但这并没有妨碍知识界对这些知识体系的执著追求。   即使在蒋介石时代,这种政治和知识之间的边界还是存在的。蒋介石建立的政权不可说不专制,但这个边界是存在的。如果知识群体干预政治,蒋介石政权会干预教育和知识界,甚至镇压。但如果知识界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权对知识界并没有过多的干预。这种新的发展给中国造就了新的教育哲学,造就了新的教育体系。多年的积累,到了西南联大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西南联大集中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界最优秀的人才,也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人才。 集权消灭了教育界累积成果   可惜的是,这种近代以来的教育哲学,并没有真正在中国的教育界和知识界生根。随着新政权的确立,政治回归集权,教育界的一切又变回去了。前面我们有意识地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儒家的教育哲学,主要是因为要说明这种教育哲学仍然占据当今中国的主流。尽管教育哲学的名称和概念换了,例如换成了马克思主义或者别的概念,但性质和内容没有什么变化。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实际上是一种分析哲学,分析资本和社会问题的哲学。但到了中国,或者被“中国化”之后,就演变成为一种道德哲学,就是用于判断事物和行为对错的工具。这和传统儒家没有很大的差别。当然,社会的接受度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体系也没有什么独立性,只是政治行政系统的一个延伸。政治和知识界没有任何边界,权力还是倾向于控制知识。除了传统上所具有的政治行政手段外,现在又有了更现代也更有效的控制手段,即通过经济利益的控制等。知识界没有自己的边界,也没有自己的认同,仍然是一个依附型阶层,要不依附政治权力,要不依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知识界并没有强烈的意识,为了知识而创造知识,而是为权力和利益提供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知识创造非常困难。 中国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教育哲学?我们认为,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目前的格局难以为继。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专业人才。不过,现在的局面是不仅培养不出人才,连人也培养不出来。中国的教育界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了?这不是一个明了的问题。教育界担负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反社会的;教育界要培养爱国主义者,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不爱国;教育界要培养专业人才,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一点专业精神都没有。实际上,很多所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素质都没有。中国的传统强调先做人,后做事。但是现在培养的人又怎样呢?专业主义没有养成,就连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教育首先没有把他们培养成人。   如果大学生竞争不过农民工,还要这种高等教育干什么!中国的家长非常辛苦,花大量的经济资源在小孩的教育身上,但有什么样的回报呢?最近几年出现了高中生罢考的现象,这非常容易理解。不过,在这个过程背后积累了社会对教育界(因此也是政府)多少的怨恨呢?传统上,教育界是最受人信任的一个领域,但现在的中国社会对教育界有多少的信任呢?   再者,政治权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也过于紧张。两者之间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两者之间的关系充满敌视。最终这种紧张关系会演变成一种零和游戏。现在在很多领域开始了政府向社会的分权运动,这个局面最终也必然扩展到知识界,知识界也必然会获得更多的自治空间。   因为教育界是政治行政体制的延伸,所以,如果要在政治和教育之间确立边界,政治行政改革必须是前提。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的改革会无济于事。实际上,从很多方面来看,政治权力方面也感觉到,在政治和知识之间建立边界的重要性。这种边界的确立,实际上对政治权力非常有利。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才的竞争,知识体系的竞争。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独立和自治的知识领域,如何在主权国家间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内部,知识发展的逻辑也在要求这一边界的确立。教育界如果继续处于一个依附地位,无论是政治权力还是经济利益,知识发展本身就很难成为教育界的主体。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   但说到底,能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体制改革呢?这些年来,已经进行了那么多的改革,但并没有很大的成效。大多改革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必须同时进行两件事情。首先是确定改革的目标,其次是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改革的目标不能过多,过多就不是改革了。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专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专业主义应当是教育哲学的核心。现存教育制度和专业主义背道而驰。我们并不认为,如果目前的局面继下去,中国能够建立专业主义;但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也不能另起炉灶。也就是说,专业主义的确立不得不面对现存体制,是要通过改革现存体制来确立专业主义。如何在现存体制下确立专业主义呢?我们认为,这个突破口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寻找。   首先,现存的教育体系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工资结构而转型,形成一个有利于专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工资结构。现在在教育学术研究领域,国家的投入越来越大,知识创新能力则越来越弱。这是为什么?主要是经济资源在这里扮演了控制的作用,而非知识创新。现在一个教育者或者研究人员的基本工资很低,凭借基本工资还不能过体面的生活,更多的收入就要靠申请政府或者外面的各种资金。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能够提供给教育者和研究者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中国的这种收入分配制度,貌似鼓励研究和知识创新,但实际的效果刚好相反。在其他任何国家,教育者和研究者的主要甚至是全部收入是基本工资,尽管也鼓励他们去申请政府或者其他资金,但他们凭借基本工资可以维持他们的体面生活。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做思考,去研究。中国的工资制度与其说是鼓励独立研究,倒不如说是政治行政控制,就是说,资源分配成为有关部门控制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有效手段。如果像其他国家那样,把工资结构改变一下,总体工资水平不会有多少变化,但其对知识界的影响则是巨大的。这种改变,受到影响的是教育界的少数当权者的巨大利益,但收获最大的是知识界和知识本身。   同时,中国的教育和学术评审制度必须重新设计。和工资制度一样,现行的各种评估体系,完全是教育部门为了管理来设计的,而不是用来鼓励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很多评估体系从国外输入。在国外,它们是专业主义的表现,是同行的行规,或者是为了鼓励知识创新和进步而设定的制度。但这些东西到了中国,则演变成为官僚主义的产物。因此,教育和评审制度的设计,必须从官僚手中转移到专业人才手中。教育和学术评审,应当是自治的组织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而不应当是官僚控制专业主义的机制。知识界得确立专业精神   再者,政治和知识之间边界的确立不仅仅是行政当局的事情,更是知识界本身的事情。中国的教育界和知识界,有两种倾向性阻碍着这种边界的确立,需要我们做深刻反省。第一,在很多场合,知识界本身不想取得独立地位,而过度依赖权力和利益。很多人把教育和研究看成追求自己利益的职位,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很少有兴趣,更不用说是激情(passion)了。因为他们从权力和利益那里可以获取那么多的好处,他们根本就不想割断这个关联。第二,另一个群体则相反,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对权力持批评态度。不过,这个群体也不见得具有专业精神,对专业感兴趣。他们不和权力合作并不表明他们的独立性。无论是依附权力还是反对权力,知识界的目标都不是自己的专业主义,而是利益。这种局面不改变,最好的政治环境也无济于事。   但是,这里也应当强调的是,教育界的自治和独立地位,并不是说教育界可以“无政府”。无论哪个国家,教育界是最具有规制的一个领域,个人、系所、学院等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必须加以规制。中国的政治和行政仍然控制着教育界,但荒唐的是,教育界内部几乎出现无政府状态。除了批评政治,中国的教授和学者是全世界拥有最大自由的一个群体。教授、系所和学院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做。除了没有专业主义精神,他们什么品德都有了。如果这种无政府状态继续下去,如果教育界规制制度不能得以确立,无论怎样的自治和自由,都无助于专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要确立政治和知识的边界,知识界本身必须首先确立自身的认同和自己的边界。除了一些敏感的政治领域,知识界并没有什么阻碍来进行知识创新。应当看到,至少在一部分学者中间,学者的主体意识也在产生和发展。这是一个好的趋势。知识界必须确立专业主义优先原则。知识界追求权力不可避免,但要意识到,通过依附或者反对现存权力来追求权力,是最无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加重着知识和权力之间的依附关系或者紧张,而且也有害于知识本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追求专业主义。专业主义本身可以成为权力的巨大的资源。专业主义的本质就是知识为了知识,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知识,教育是要解放人的个性,培养独立精神,释放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创造。一个人从事知识事业的人,不应当过问其所创造的知识是否和社会、政治和经济相关。如果是解释世界,其知识肯定是和现实相关。知识如果对实际的政策造成了影响,创造了社会价值,那是知识的副产品,而不是目标。如果没有这种对知识的独立品德的认同,就很难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也很难成为教育家。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中国经济改革方面学到一些经验。中国可以容许在现存的教育体制外,长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即民办学校。中国第一波民办学校并不成功。无论从动机和体制设计上,民办学校和现存的学校并无任何质的差别,大多是现存体制的简单复制。大多民办学校只是看重教育这块市场,主要的目标是利益。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民办学校不会有多大的成功概率。教育机构是非盈利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当容许那些具有真正经济实力的企业家来办学。民办学校应当努力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分割市场。体制上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我们这里只是列举了少数几个例子,来说明教育哲学的变化可能对知识界带来的影响。很显然,正如在其他领域,教育哲学的改革也要呼吁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不仅仅是针对政治行政当局而言的,而且更是对知识界本身而言。新教育哲学的确立,必然会导致一个新教育局面的出现。
个人分类: 转载|1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诚信危机: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
热度 56 GongChen 2012-7-23 12:32
中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发展,中国人的钱包鼓起来了,中产阶级成长了,但伴随着财富的增长,物价飞涨了,道德滑坡 了, 诚信危机了,该吃的不敢吃了,该喝的不敢喝了,我们的钱为什么没有带来应有的幸福感? 因为我们活得不踏实!我们缺乏对他人对社会起码的信任!人与人的交往多了铜钱味,少了亲情和友谊。在下的常常琢磨上面的意图,当官的则对下颐指气使对上恭顺谄媚。穷困的还住在工棚或危房里,富裕的忙着购豪车买名包置房产。我们和谐了吗?没有! 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活得不淡定:中小学生为中考和高考埋头题海天资钝废,大学生为找到合适的工作彷徨迷茫,青年人为买房发愁,中年人为子女上学担忧,只有退休的人基本上淡定了。如果有一半的人不淡定,另一半的人想淡定都不容易。三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社会还处在动荡与焦虑之中。是什么出了问题? 最根本的问题出在中国的教育上!教育是立国之本。只有教育才能贯穿人心,才能让我们从浮躁不安的状态安静下来,才能让我们审视自己的诚信度。诚信危机是中国最大的危机,也是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最大悲哀! 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大中小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全民教育,并且是与体制改革和社会分配相关联的。为什么会爆发诚信危机?因为我们的良心失去了一条摧不跨的底线,这条底线是每个人自己定的。我们会把地沟油炸的油条送给自己的父母吃吗?我们会把三聚氰胺的牛奶给自己的婴儿喝吗?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有道德底线的,但为什么还要往牛奶里掺三聚氰胺呢?因为那是给别人喝的!别人的儿子女儿得了病我不管,我只想卖个好价钱!只要我的子女不喝有毒的奶就行。这就是诚信危机之所在:造毒牛奶的可以保证自己的子女不喝毒牛奶,但不能保证自己的父母不吃地沟油条;炸油条的可以保证自己的父母不吃地沟油条,但不能保证自己的子女不喝毒牛奶。于是乎大家人心惶惶,谁也不相信谁了!这就是诚信危机! 换句话说,诚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别人”当作人来看,当作人来待。殊不知每一个人都是“别人”。所以,解决诚信危机的根本方法是尊重每一个人,是提高全社会全民族的人文精神!这就要靠全民教育。只有教育每一个人去尊重每一个“别人”,我们的道德底线才会提高,我们才会放心地吃,我们才不焦虑,才会和谐。 如何教育?光靠宣传“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高富帅”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英雄人物离普通大众力所能及的事相距太远。需要大力宣传的是如何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如何尊重素不相识偶然相遇的人,特别是上级如何尊重下级,富人如何尊重穷人。上级的权力和升迁是建筑在下级的勤勤恳恳工作之上。富人的财富是自己的聪明勤恳加上普通人的辛勤劳作以及剩余价值的提取。道德修养高的人都知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为富不仁的人?是因为他们的道德缺失,也是教育的缺失。 只有当全社会都意识到每一个生命的重要性,才不会有那么多为了金钱而不惜坑害他人性命的麻木不仁者!
个人分类: 随感|9960 次阅读|56 个评论
本科生眼中的大学教育
热度 1 wushanjin 2012-7-18 19:29
科学网安家以来的第一篇博客,写写作为本科生对大学教育的观点吧。 偶然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篇帖子《 清华学生去香港后的反思 》,触动很大。其实,我们本科生也一直在关注被批评得体无完肤的中国教育,我也发表一下我眼中的大学教育吧。 作为高等教育,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对自身,对世界的初级探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这样的哲学问题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课题。这就是我们要探索我们要怎样活着,我们的兴趣在哪里,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把事做到自己满意,这样才能在我们走出大学进入社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个自己的兴趣和职业不吻合的人,你能指望他做出多么大的事来,职业在他们看来无非就是养家糊口的渠道而已。然而,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学生做不到。老师在讲台上PPT过一遍,前面的在睡觉,后面的在讲话,中间的在玩手机,下课拍拍屁股走人。考前通宵几个晚上,六十分万岁。这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它只负责把知识填进去,至于这样的知识有没用,怎么用,它不管。这样的教育是最偷懒的教育,最不负责任的教育。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上世纪的教材,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教育的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作为大学生,我们一进校就喊着要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至于什么是综合能力,我们不知道。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大多都是各种活动都参加,为的就是自己的总评学分而已,至于是不是自己真的喜欢的,有用的,不关心。为了在自己将来找工作时简历写得更漂亮一点而已。大学,只是一个职业培训班。
145 次阅读|1 个评论
林建华校长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专访 畅谈“2011计划”
pinjianlu 2012-7-17 19:34
近日,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应邀出席了中国教育电视台《仰望星空》栏目的“2011计划”专题访谈,一同参与的有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该节目于7月6日18:00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中播出)。访谈围绕“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就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困难和关注的重点,“2011计划”与“211工程”、“985工程”的区别、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等问题开展了交流和探讨,并对重庆市大学联盟和重庆大学与第三军医大学成立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的情况作了介绍。 看来985也要快成为过去时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刘梦溪:国学能否“拯救”误人不浅的中国教育
热度 1 crickxiang 2012-7-11 10:36
1 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所学知识与工作能否连接大成问题,误人不浅 2 国民精神的缺失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与百年来的中国教育直接相关 3 《六经》义理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应该永远作为国民教育的内容,不过时 4 在小学、中学、大学一、二年级都要开设国学课,这基本上就是价值教育,百年树人 刘梦溪:国学能否“拯救”误人不浅的中国教育 主题:国学与国民教育 主讲人:刘梦溪 时间:2012年6月12日 主办者: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录制、编辑:李杨、周东旭 嘉宾简介: 刘梦溪,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当代著名文史学者。历任《中国文化》暨《世界汉学》杂志创办人、主编。著有《论陈寅恪的学术创新与研究方法》、《汉译佛典与中国的文体流变》、《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奠立》、《传统的误读》、《中国现代学术要略》、《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等。 精彩摘要: 大师级的人物就是大学的文化典范和教育典范,能使大学得以树立起来,而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些大师级人物。 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所有年轻人都走到这一条路上,通过一级一级不断考试拿学位,可真正到工作的时候,所学知识与工作能否连接大成问题,误人不浅。 中国所传之道就是几千年来中国立国做人的基本义理,敬、知耻、恕、诚、信等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我们把它丢失,损失不得了,没有这层教育,中国人就不能被称之为中国人。 《六经》义理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属于全体中国人。《六经》的基本内容应该永远作为中国国民教育的内容,不过时。 在小学、中学、大学一、二年级都要开设国学课。这个教育基本上就是价值教育,会很慢,不是几年,十几年能够解决,可能要几百年,百年树人。 讲座实录: 大学校长不必投学生所好 “教育离不开一些教育的典范,离不开大师和第一流的学者,一个学校没有大师,没有第一流的学者,大学内涵就会大打折扣” 我演讲的题目叫“国学和国民教育”,讲教育离不开一些教育的典范,离不开大师和第一流的学者,一个学校没有大师,没有第一流的学者,大学内涵就会大打折扣。上世纪40年代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一次演讲就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仪态和胸怀,现在不容易找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是中科院院士,学问很好,负责任,把华中科技大学建设得很不错,我与他有很好交情。但是他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完全用网络语言发表演讲,大学校长不必这样,不要投学生所好,大学校长的演讲,不论开学还是毕业,都应该是有理想的憧憬,有思想,有问题意识,完全用网络语言,学生很高兴,称他为“根叔”,又能怎样?随后不久,据说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也效尤,这与北京大学的传统没有关系,我认为是不够严肃的。 大师级的人物就是大学的文化典范和教育典范,能使大学得以树立起来,而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些大师级人物。即使不是大师,也缺少一些能成为文化典范意义上的教授,这一点与国民教育息息相关。 现在的应试教育误人不浅 “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和知识教育。这样一种教育,如果我说它完全失败,大家不够相信,换个说法,相当不成功,你们没法反对” 什么叫国民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算不算国民教育?其实不是,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所有年轻人都走到这一条路上,通过一级一级不断考试拿学位,给未来的工作奠一个基,可真正到工作的时候,所学知识与工作能否连接大成问题,误人不浅。当前教育就形态而言是应试教育,就内容来讲,是不完全的知识教育,是自晚晴民国以来,吸收西方教育体系演化而成,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学校教育。 如果大学或中小学都是应试教育,那么这个教育是有问题的,内容主要是知识性教育,也有极大缺陷。这种教育方式除传授必要的知识之外,还告诉年轻人怎样做人吗?或者换个说法,有没有价值教育参与其间?仔细对教育有一些反思,就会知道在我们的大学以及中小学,价值教育微乎其微,沾一点价值教育,也是极端混乱,不知从何说起。这样一种教育,如果我说它完全失败,大家不够相信,换个说法,相当不成功,你们没法反对。我说它不成功是有证据的,自1949年建立新中国,已有63年,虽然培养出大量人才,但科学技术方面属于独立知识产权的发明或发现极少。 我研究思想文化史,对教育问题的破解主要站在人文学科角度,如果大家觉得我对当今教育现状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的话,那么国学与国民教育这个题目就能够成立。 国学概念混乱且过于宽泛 “这几年有一点传统文化热,相伴而来是国学热。但是,如果问到底什么是国学,能回答出来吗?不容易回答,因为国学概念本来就比较混乱” 长期以来,教育告诉我们要与传统彻底决裂,更不用说在动乱时期的一些极端做法,社会提倡子女揭发父母,学生揭发老师,街坊揭发邻里,整个社会伦理的毁坏不知有多么严重,所有传统美德被抛得干干净净,所带来的后果至今仍存在,对基本伦理的毁坏表现在各个方面,甚至语言所反映出的伦理价值都是混乱的。 幸好改革开放30年以后,特别在近10年开始有一点文化自觉,有些人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成分以及一些基本的价值理念,不一定已经成为过去,对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和成长也有直接的好处,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此认识。但是,作为教育者的老师、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文化有兴趣的人,已经开始出现这些文化自觉。 这几年有一点传统文化热,相伴而来是国学热,报刊上相关方面的文章很多。但是,如果问到底什么是国学,能回答出来吗?不容易回答,因为国学概念本来就比较混乱。 “国学”这一词汇《周礼》中就出现,魏晋时期也经常使用,唐宋以后一直沿用。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国学只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庐山旁边有个白鹿洞书院,朱熹创办,白鹿洞书院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就叫白鹿洞国学,是一个学校。 现在所使用的国学概念什么时候产生?在晚晴,国学概念是在与西学相比较中提出来的,此前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国学。我所看到的材料,最早是在1902年黄遵宪在广东老家与梁启超通信,梁启超在信里提出可以考虑办一个《国学报》,黄遵宪回信说现在办《国学报》可能还不是时候。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黄遵宪给梁启超的信,梁启超给黄遵宪的信还没看到,至少国学这一概念在1902年就出现。 1906年章太炎到日本东京开始讲国学。上海的刘师培等人办《国粹学报》,章太炎也参加,其中发表的国学文章比较多,对国学的概念也有所探讨。梁启超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也讨论了国学,称现在有人担心西学一来,国学可能就被吞并,梁启超认为不会,越是西学进来,国学才能够在比较中得到彰显。 这一时期所讲“国学”,与张之洞在1898年讲的“中学”或者“旧学”,在概念上有同等意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现在大家都觉得最早是由张之洞提出,其中有一个误读,张之洞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叫“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出自《劝学篇》。梁启超把张之洞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概括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没有大的差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发明权也就算到张之洞的名下。梁启超转述的“中学”,以及张之洞原来讲“旧学”与“国学”概念非常相似,但是大家都没有对国学概念做分梳,没有人探讨到底什么是国学。 第一次开始探讨什么是国学是在1923年,1921年底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编者注:由蔡元培创立的人文学科研究机构,因为“整理国故”口号获得许多北大教授响应,兼具今日大学研究所与专门研究机构两种性质),清华大学国学院1925年成立。后来因为北大国学门创办刊物《国学季刊》,创刊词请胡适撰写,胡适在发刊词中讲国学就是国故学的省称。国故概念是章太炎发明的,指所有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人物、语言等一套知识,国故学简称国学。 胡适最早也是第一次对国学概念做分梳。胡适虽然这么讲,但30、40年代的长时间内,学术界并没有采纳这个定义,因为定义太过宽泛,不容易成立。 后来大家一致比较同意国学是指中国固有学术。但是,如果国学是指中国的固有学术,他与一般民众有什么关系呢?与国民教育有什么关系?什么又是中国固有学术? 中国的固有学术就是先秦的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的经学、魏晋时期的玄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代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以及清代的考据学等等,中国的学术史无外乎这些内容,也就是中国的固有学术。 中国固有学术是非常高深的学问,与一般的国民不会发生关系,你不能向一般的国民讲王阳明的心学和朱熹的理学,这都是很难的事情。 国学应指“六艺之学” 永远作为国民教育内容 “《六经》最基本的义理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它与汉代、宋代的学术一点不相犯,是独立的,是中国最早的经典,属于全体中国人” 1938年,马一浮任教浙江大学,他第一次讲座就叫“国学讲座”,在第一讲中想厘清“国学”定义,标题叫《楷定国学名义》,“楷定”是佛教用语,马先生的佛学造诣很深。他认为将国学界定为中国固有学术,概念还是太宽泛,到底是什么学术、哪一家的学术、什么时期的学术? 所以,他觉得国学应该是“六艺之学”,所谓“六艺”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叫《六经》。六艺是中国文化最高形态,是中国学术的经典源头,我很赞成马先生的看法。如果把国学主要看作是《六经》,牵涉到经学还需要“小学”(编者注: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就是古汉语文字学),“小学”是经学的入门途径,如此,国学就是一个与其他学问有联系而不相犯,非常高的一个学问。 《六经》最基本的义理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它与汉代、宋代的学术一点不相犯,是独立的,是中国最早的经典,属于全体中国人。《六经》的基本内容应该永远作为中国国民教育的内容,不过时。实际上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教育都是以《六经》义理来培养中国人的心性,上世纪的几位大师,比如马一浮、熊十力等,都不约而同说《六经》是立国和做人的基本依据。 《六经》文本比较难度,而且《乐》已经流逝,现在剩下来的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经》直接作为学校文本比较难,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孔子以及孟子的思想来源都是《六经》,我把《论语》和《孟子》看作《六经》最简易课本,这样就没那么复杂。《论语》把《六经》的基本义理化作日用常态,比较容易理解,孔子讲的话最简便,非常好懂,都是《六经》的意思,孟子话说的多一些,读起来稍微有点麻烦。 《六经》的基本义理都有哪些?比如,最重要的一个义理是“敬”,不要以为是对他人尊敬,虽然后来有这个意思,但敬本意是指人的庄严,实际上是一种信仰,带有不可动摇性和终极的意味。现在我们经常讲“孝”,对孝也有误解。孔子弟子问到底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以为能养就是孝,如果能养就是孝的话,犬马也能养,“没有敬,何以别乎”。孝的核心内涵还是敬,敬父母。 从拜佛来看,核心内涵也是敬。孔子讲,“祭神如神在”,祭神就要相信神在,进而内心才能产生真正的敬,而这种态度带有永恒性,是不变的。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什么是“志”?过去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解释最清晰的还是马一浮,他认为“志”就是内心的庄严。你可以夺取我很多东西,但人性的庄严你夺不去。敬实际上具有信仰层面的含义,是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更不用说充满各种社会礼仪。 文化是一种限制,把自然状态区别开,一旦谈到文化,就使人与社会带有一整套约束,你不是随便的无限自由的。虽然现在社会中什么现象都有,可大体上人所追寻的文明规则,比如要穿衣服之类,还是会遵守。开会有开会的礼仪,朋友见面有见面的礼仪,互相称呼之间也是有各种各样的礼仪,而所有这些礼仪的内核就是敬。孔子说,“无敬不成礼”。 敬作为一种价值当然不过时,可当代人的精神中所缺少的就是敬。敬不是孤立的,与中国古代一系列概念黏合在一起,比如孟子所讲“四端”,人要有是非之心、侧隐之心、羞恶之心,以及辞让之心。 中国古代典籍中围绕“敬”展开的概念,比如“知耻”也非常重要。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最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耻辱感就不得了。顾炎武还把耻与廉放在一起,人如果要无耻的话将无所不为,如果要不廉的话将无所不取,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廉耻。 今天最缺的就是这些东西,还有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同情心,在今天社会有非常实在的现实意义,大家不觉得同情精神非常缺失吗? 中国教育遗漏“传道”功能 造成国民精神缺失 “用西方教育体制之后,产生一个重大的遗漏,西方的教育体系基本是知识教育,这没错,问题是传统教育转到知识教育以后,我们丢掉‘传道’方面的内容” 精神的缺失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与百年以来的中国教育直接相关。我们的教育基本采取西方教育体系,继续按传统方法来教古代的东西恐怕也不行,西方教育体系必不可免。但是,在采用西方教育体制之后,产生一个重大的遗漏,西方的教育体系基本是知识教育,这没错,问题是传统教育转到知识教育以后,我们丢掉“传道”方面的内容,而传统教育是知识传授与道的传授并重,甚至把道的传授放到知识教育的前面。 韩愈的《师说》就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业就是知识,解惑是回答学生的问题,而传道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我们百年以来的现代知识教育,传道的内容没有了。有人会问,西方知识教育也不传道,它不是很好吗?错了,西方有单独的传道系统,也就是教会,宗教信仰是合法的,普遍的,人人为之的,传道内容继续存在。 我们早已经忘记了传什么道,中国应该传什么道?中国所传之道就是几千年来中国立国做人的基本义理,在《论语》、《孟子》中,也在《六经》之中,敬、知耻、恕、诚、信等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我们把它丢失,损失不得了,没有这层教育,中国人就不能被称之为中国人,我们缺少一个深层价值的根。 小学中学大学都要开国学课 进行价值教育 “在小学开设国学课,以《论语》、《孟子》作为基本选本,慢慢再加上《六经》精选本,这基本上就是价值教育,会很慢,不是几年,十几年能够解决,可能要几百年,百年树人” 如果把国学与国民教育结合起来,按照马一浮的定义,我觉得主要内容是经学和小学,如果这个意见能达成一致,那么就可以在学校,特别是在小学开设国学课,以《论语》、《孟子》作为基本选本,但要做到精选,慢慢再加上《六经》精选本,这个教育基本上就是价值教育,会很慢,不是几年,十几年能够解决,可能要几百年,百年树人。如果这一教育能够成立,几百年后,中国几千年的基本价值,敬、恕、诚、信、仁、爱等,就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我的想法得到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先生的支持,他说我是试图在现代知识教育之外补充价值教育,我一开始只是讲了比较简单地想法,这个理念是他给我的。我采纳金先生的意见,近几年一直论述这个问题,提出在小学、中学、大学一、二年级都要开设国学课。 百年之后,《六经》的义理化作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基本德性不会缺失,而且都能写出浅显的文言文,以后国家公文,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白俗。五四时期废除文言文,变成白话,是历史进展的一个过程,不可阻挡。白话使文化知识与大家联系更紧密,但文言文的全废是传统不能接续的一个重大损失。但是,领导没有实行价值教育的决心,我还得不断去说服他们。 礼仪也非常重要,我在不同的场合除了讲国学基本教材外,还提出中小学的校服问题。现在中小学的校服,都是质量很差的运动装,北京的孩子现在长得都很胖,父母给孩子挑大号校服,中午他们都在大街上提着裤子走,没人管。到日本、韩国等看看,校服不是随时都穿,开学或者毕业典礼一定穿校服,都是深色,非常好看,女生白袜子、皮鞋。但是我们的中学生就这么提着裤子,我讲了6、7年没有一个人管。这些说法很多人都同意,但是做起来千难万难,没人去做。 我希望不虚此行,你们在座的哪一位,将来谁做了教育部长,还记得多少年前刘梦溪有此夙愿,你们帮我做做,好不好?谢谢,我就讲这些了。
个人分类: 人生的意义|54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转帖:中国教育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
热度 1 liuxg99 2012-7-11 06:22
作者:郑永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放到优先的位置。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从政府的政策话语来说,全世界很少有像中国政府那样把教育提高到那么高的高度。 不过,中国政府对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应当令人们惊讶,因为作为孔孟之乡的中国,数千年传统历来就强调教育。两千多年之前,孔子就已经把人口、财富和教育作为立国的三个最重要要素,强调在发展生产、创造财富之后,惟一的大事情就是“教之”,也就是发展教育事业。 无论是政府的政策还是传统都给予了教育高度的重视,但多年来中国教育的现实情况则非常令人担忧。这些年来,中国教育方面的改革也不少,但教育系统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反而在很多方面,似乎越改越糟糕。老实说,尽管中国改革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但人们最为担忧的还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很多人来说,这个领域简直是毫无希望。 教育领域方方面面的发展不仅没有实现人们对教育的高度期待,反而与这种期待刚好相反。在一些方面,中国的教育不仅没有为国家提高劳动生产力做出应当有的贡献,反而在阻碍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教育有了大发展,但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非常低下。不难发现,在教育费用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教育所能给学生带来的价值却在迅速减少;在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企业却越来越找不到所需要的技术工人。 中国产业升级异常缓慢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中国的产业升级异常缓慢。东亚其它经济体包括早期的日本和后来的“四小龙”(台湾、香港、新加坡和韩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的早期,每隔十来年就会有一次产业升级。中国尽管仍然处于工业化的早期,但在过去的三十来年还没有明显的产业升级。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仍然缺失自己的知识体系。无论在哪个知识领域,知识体系的缺失是显然的。科学和工程方面,知识具有普世性,中国尚可借助于“输入”的方式来填补。但也应当指出,这个普世的领域,中国并没有做出很多的贡献,中国在尽量输入西方的知识,就是说,应用西方的技术。中国能否继续这样下去?这取决于西方是否愿意继续向中国输出知识。西方对中国的知识输出,无论是研究还是技术产品,正在施加越来越多的限制。在这个普世领域,中国也有一些创造,但其所创造出来的知识与中国社会所给予的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的投入不成比例。 更为严重的问题在社会科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科学研究群体,每年都在生产着不计其数的著作和文章,有效推动着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统计显示,就出版作品的数量来说,中国出版业早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业。同时,也因为中国知识界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西方的研究“八股”(技术层面)方法,越来越多的学者能够在西方杂志期刊上发表论说。 不过人们要问,这个庞大的社会科学群体在解释中国吗?大多数人所做的仅仅是寻找中国证据来论证西方理论。不难发现,大多论文都被冠以类似“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这样的副标题。多少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互相竞争的都是来自于西方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观念。来自本土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到今天为止还是空白。实际上,就连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论述例如儒学也已经严重西方化了,所谓的对中国的研究仅仅是用西方“八股”所做的再解释罢了。缺失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展现出来。很显然,知识体系是任何一个文明的主体和核心。在缺失这样一个核心的情况下,何以有中国文明的复兴呢?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中国文明正在复兴。相反,文明衰落的症状则到处可见。 社会对教育界不满尤其明显 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中国教育和知识界处于这样一个难堪的困境?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力图从政府的各种教育改革政策、学界的行为入手来理解中国教育和知识界的局面,但很难找到一个令我们信服的理由。就教育部门来说,每出台一个政策,都能找到很大的合理性,洋洋洒洒,都是为了推进中国的教育和知识事业。但是,每一政策的实施则和政策的愿意有很大的距离,很多场合甚至是背道而驰。教育者和学者也一样。他们都是莫名其妙地被各种外在的力量(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的还是社会上的)牵着鼻子走,在一些场合是被动地,在一些场合是主动地,但结果又是怎样呢?很多方面的目标都达到了,唯独他们的职业对他们的要求没有达到。而社会呢?社会没有参与教育部门决策的讨论,对很多政策,社会只能被动接受。一旦政策对自己产生负面效果的时候,社会也就只会愤怒。社会对教育界不满尤其明显,花了那么多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但学校培养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教育政策部门、教育者和社会三者现在处于一个恶性互动过程之中。 为什么教育改革越改越糟以至于社会对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失去了信心?这里的因素当然非常多。我们想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透视中国的教育问题,因为我们相信教育哲学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因素。我们在考察西方世界或者其他国家近代教育制度兴起的背景时发现教育哲学的重要性。 在很大程度上说,整个近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实际上源自一种新的思想,也就是教育哲学。相比较而言,中国目前所处的困境也是一种思想的结果。这就意味着,要改变教育体制,首先就要改变教育哲学。如果不能改变这种教育哲学,那么任何有意义的体制变革都将是不可能的。改变教育哲学也就是思想解放的问题。实际上,这不难理解,中国其他方面改革的成功或者进步都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教育领域没有思想解放,也因此没有什么进步。当然,也必须强调的是,思想解放不仅是对执政党及其政府决策者而言,而更是对知识界而言。 讨论教育哲学要从教育界的认同和边界开始。中国传统上有没有教育哲学?当然有。我们初步翻阅了一下,发现这方面的论著数量还不少,论文尤其多。但是,使我们困惑的是,尽管大家都在研究和谈论历史上一些人物的教育哲学或者思想,但大家都不能很清楚地回答“这是谁的教育哲学?”这一关键问题。我们在谈论的是教育家的教育哲学,还是政治家的教育哲学,还是商人的教育哲学?或许有人会说,这一问题很简单。不过,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是人人都明白的。我们觉得这既是一个认同问题,也是一个边界问题。 认同和边界对知识界尤其重要 认同问题很重要。认同问题要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当我们谈论教育的时候,我们是作为一位教育者和学者,还是一位政治人物或者商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有不同的答案,因为这些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其背后的利益是不同的。例如,知识分子的利益是更多的知识,政治人物的利益是更多的权力,而商人的利益是更多的经济利益。每一社会群体从自我利益出发,对教育哲学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如果没有这一认同,那么就会产生角色混乱的现象。边界的问题也同样重要。既然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那么边界的重要性应当不难理解。政治权力有其边界,知识领域有其边界,商人有其边界。尽管权力、知识和经济都是同一社会的不同方面,但它们之间必须具有边界。如果边界混乱不清,那么就会产生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高度紧张,例如权力和知识之间,商人和权力之间,商业和知识之间等等。 这里更应当强调的是,认同和边界对知识界尤其重要。知识界或者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专业,最重要的品德就是专业主义。专业和专业主义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领域,例如政治和商业也都可以视为是专业。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Weber)就把政治定义为职业,强调职业政治家的重要性。不过,无论中西方,当人们说“专业”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和教育训练有关的领域。知识界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很多人都可以去从事政治或者商业,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事知识创造。在知识领域,专业主义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才可形成。 实际上,“专业”这个概念的起源指的就是基于教育之上的职业,为社会的其他领域例如政治和商业提供专业性服务。既然知识界也是社会的有机部分,那么向其他领域提供服务成为必需。但要指出的是,提供服务并不意味着这个领域要依赖于其他领域。在西方,古典意义上,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是神学、医学和法律。这些领域的专业人员当然是教育的结果。十九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职业的分化,专业也越来越多。但不管什么样的专业,都是教育的产物。 也正因为和教育有关,“专业”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特征。 第一、规制性。专业由法规来规制,法律规定专业团体所要履行的责任。对专业团体来说,这是一种外在边界的划定,就是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 第二、自治性。专业团体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来管理其内部事务。知识领域既然是一个特殊的领域,那么其必须发展出符合其自身特殊性的自治方式。 第三、声望,专业团体成员因为其所拥有的知识一般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这个特点也表明,知识领域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因为社会对知识群体的信任,这个团体较之其他群体更有能力对社会造成影响。 第四、和声望相关的是专业的权力相关性。权力包括两方面,一是内部的,即专业团体对其成员进行管理的权力;二是外部的,即专业人员对其他社会领域的人们的行为施加影响。(在人类历史上,知识既为人类带来福利,也为人类带来灾难。知识的权利和责任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另文论述。) 所有这些特征是从知识的认同和边界衍生而来的。正如政治人物追求权力,商人追求利润,教育界或者知识界追求的是知识的创造和传授。尽管这些社会领域也是互相关联的,但每一领域都有其独有的产品,通过其产品和其他领域发生“交易”,即关联。很显然,每一领域总有一种自然的倾向性去影响其他领域,追求影响力。 中国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 专业主义很显然是“专业”的产物。专业主义的唯一目标就是把教育者和知识者每一个人的专业水平发挥到极致。如果从专业主义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教育哲学的核心弊端在哪里。今天的中国,中国教育界和知识界,除了专业主义,什么都不缺。中国的大学以权力为本,以培养了多少政治人物为荣。看看中国的大学,有太多的领导职位为退休下来的政治人物和官员所担任。中国的大学以利益为本,以培养了多少亿万富翁为荣。唯独缺少的就是规定大学本质的专业主义。所以,中国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即“中国为什么出现不了大师?”。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大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大师。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发生了一场有关“社会主义异化”的讨论。这场讨论对中国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讨论使人们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至少促使中国脱离了毛泽东式的贫穷社会主义。今天,把“异化”这一概念应用到教育和知识界最也合适不过了。如果要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教育改革,那么首先必须回答教育界和知识界一些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例如“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和“什么是大学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等等。在大学的本质是“异化”的条件下,不管什么样的改革都会无济于事。 今天,最令人悲观的是,因为有权力和利益的支撑,大学里面甚至教育界里面的很多个体(无论是官员还是教员)感觉到自己都在发展和上升。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处的整体教育制度正在快速地衰退,并且这种衰退的速度和大学(教育结构)所获得的权力和利益是成正比的。就是说,大学(教育机构)所获得的权力和利益越多,它们被“异化”的程度就越高,离专业主义就越远。如果今天人们还可以讨论“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的问题,总有一天,人们就会失去资格来提出这个问题。
1114 次阅读|1 个评论
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学术报告数量多、水平高
xupeiyang 2012-7-5 14:10
由高校分会、苏州大学图书馆、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www.caigou.com.cn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数字图书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2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暨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于2012年6月10日-13日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举行。 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学术报告: 请看 http://www.sal.edu.cn/2012/ycbg.asp “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最早由旅美图书馆界学者倡议并始创于2004年,在2004年至2010年的七年中,已经分别在深圳、厦门、北京、桂林、上海、武汉、哈尔滨成功举办了七届,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逐步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全面了解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获得新信息和新技术的重要渠道。    主题:   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的战略规划、技术实践与创新发展   分主题:   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   二维码与移动技术图书馆应用   全文探索工具分析   科学数据管理   语义网应用   社交网络   下一代互联网   开源技术应用 图书馆的知识组织服务 图书馆系统和应用集成 学术评鉴标准与学科服务评价 简单元数据应用 用户体验 信息共享空间和社会媒体 数据挖掘 其它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云计算、电子书阅读器、RFID等)
个人分类: 信息科学|3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甘愿俯首称臣:男生已被女生全面超越
热度 24 杨学祥 2012-7-5 04:42
中国教育甘愿俯首称臣:男生已被女生全面超越 杨学祥 在动物界,雄性代表统治,雌性代表服从,决一雌雄是动物界的生存原则和传承规则。中国教育和 中国科学抛弃了自己的传统标准,把国外教育和科学当做最高标准,把出国留学和在外刊发表文章当做 成功底线,使中国教育和科学研究成为国际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初期阶段。在这样甘拜下风甘当第二的环 境下不会有创新,只能有复制,中国男生的创新精神被扼杀在摇篮中。 在康健看来,仅仅关注男生群体的利益还远远不够。“我们要担心的不是哪个性别受益了,而是我 们的教育在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康健说。   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相比,康健更看重的是学校教育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影响。“目前的教育不利于 人性均衡的发展。它助长了学生品格中乖巧、勤奋、不厌其烦做重复工作的特质。”康健说,这个教育 体系扼杀的不仅是男生的天性,可能也伤害了那些不擅长记忆、不够细致的女生们。   孙云晓也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反复强调,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生,更是我们的教育。 相关新闻: 大中小学调查显示:男生已被女生全面超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4日 08:00 中国青年报   □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几乎每一科的平均分都遥遥领先。   □从2007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的女生数量持续压倒男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比男生多33万人 。   □从2001年到2008年,重庆16个高考(微博)“状元”有13个是女生。最近9年,北京21个“状元”15 个是女生。   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原本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上海市外地孩 子与本地孩子的成长情况。但整理近1500份问卷数据的过程中,他却发现了另一个令自己震惊的结论。   “男生已经被女生全面超越了。”周海旺说。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每一个科目的平均成绩几乎 都高于男生。英语成绩的差异最为明显,接近8分。就连一向被认为是男孩强项的数理化,女孩的分数也 遥遥领先,化学的平均成绩更比男孩高出6分。   事实上,令人吃惊的现象远不止这些。2006-2007年,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超过65%是女生; 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甚至,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江苏、广东、福建、云南、 辽宁、吉林、天津、新疆、广西的文理科“状元”,全部被女生夺得。   这让周海旺始料未及。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强调,女生超越男生不是一两个年级的现象,而是一个 “全局性的、趋势性的问题”。而他更为担忧的,则是这场“全面超越”会如何影响男孩,进而影响整 个社会的发展。   在起跑线上,这个社会就把男孩淘汰了   相比于周海旺的吃惊,80后广州男生黄阳光却对这样的调查结果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在他看来,那 些冰冷的数据所印证的,正是他鲜活的学生时代。   在黄阳光曾经就读的重点初中,每逢大考过后,教学楼过道里都会贴出全年级前50名的成绩排行榜 。如今已经26岁的他依旧记得,那时居于榜首的几乎全是女生。   即使在他的奥赛重点班里,女生的成绩也总是“明显更好”。“她们显得很优秀,又在班里担任各 种干部。”他回忆说,“而我们男生淘气捣蛋,绝大多数都喜欢泡网吧,成绩也拖后腿。”   好容易进了大学,男孩似乎依然逊色。黄阳光就读于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经济学院,男女生比例为1 :1。但学院的一项统计竟然发现,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干部这些“看得见的奖励”,“2/3都被女 生拿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在黄阳光考上大学的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的学 生中,男生数量还略多于女生。可两年后,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女生所占比例由上一年的49%上升至 52.9%。   随后几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女生数量持续压倒男生。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0年招生数据,该年 度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中,女生数量比男生超出大约33万人。   儿童教育和研究专家孙云晓(微博)两年前就留意到了这些特殊的现象。他与李文道、赵霞等两位儿 童心理学博士,还专门写了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   人们平日里一些零星的感受在书中得到了集中呈现:在2006-2007年度,获得国家奖学金的5万名学 生中,仅有17458名是男生;从1999年至2008年,高考状元中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而重庆市26 所中学6539名高中生会考成绩,女生的考试总分也显著高于男生。   一组更常被引用的数据是:从2001年至2008年,重庆16个高考状元中,有13个是女生;从2004年至 2012年,北京文理科状元一共21人,其中有15个都是女生。   连外国媒体也忍不住投来了关切的目光。今年5月,《纽约时报》报道指出,“中国的年轻男子正在 课堂上拼命挣扎”。   “在所有城市地区,女孩在教育成就上已经超过了男孩;在农村,女孩依然落后,但她们也在不断 赶超。”长期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香港大学(微博)教授杰拉德·普斯提格里龙说。   差别似乎在孩子们踏进校园的第一天就开始显现。长期到各地小学调研的北大教育学院教授、北大 附中前校长康健发现,小学里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各种称号,“10个有9个都是女孩”。最终到了 小升初的节骨眼上,女孩也比男孩更容易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获得重点中学的保送资格。   康健介绍说,早些年,北京市甚至曾经出台政策,规定小升初时学校必须照顾男生,保证保送名额 中的男生达到某一特定比例。但直到现在,学校里各种评比,女孩还是占了“绝对优势”。   去年6月1日出席北京市少先队代表大会时,孙云晓也直接目睹了这种优势。当时,坐在会场第一排 的,是北京市各个小学推举出来的最优秀的少先队员。9个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中,只有1个是男孩。悬殊 的性别比例让长期关注“男孩危机”的孙云晓也吓了一跳。   “在起跑线上,这个社会就把男孩淘汰了。”周海旺感叹说。   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与男生所擅长的东西是对立的   毕业多年之后,黄阳光还记得班上那些优秀的女孩子们。他总觉得,那些女生更有自律能力,也比 自己成熟很多。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他绝大多数的课余时间都花在网游和卡牌游戏上,直到高二上学 期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认真读书。相比之下,班上的女同学们几年前就已经在努力了。   “她们好像很早就知道,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黄阳光说。   在孙云晓看来,男生迟到的“醒悟”并非偶然。因为男女大脑发育速度的差异,在整个小学阶段, 男孩的语言表达和读写能力都比女孩发育得更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生的劣势。   不过,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孙云晓与康健一致认为,教育方式也让“男孩危机”变得愈发严重。   “我们的教育特别关注细节,追求踏踏实实、认真听课、死记硬背的努力。”康健说。他认为,男 性从小更贪玩好动,他们更难专注眼下刻板的学习。而女性的细致、认真相对来说更容易适应学校的要 求。   一项针对全国10个省市3737名中小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印证了这一说法。根据这项在2000年公布的 调查,男生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参与体验、操作电脑等学习方式,而女生则更喜欢阅读、语言沟通等学 习方式。   然而,据孙云晓观察,那些被男生偏爱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里都“被严重忽视和排 斥”了。   康健分析说,正是国内“风格单一、狭隘的教育”,使性别之间的差异不断凸显。而孙云晓的表述 更加直接:“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与男生所擅长的东西是对立的,这是‘男孩危机’最根本的原 因。”   在孙云晓看来,由于体内生物激素的不同,男孩天生比女孩“好动、好竞争、敢冒险”,但眼下在 中国,学校普遍提倡的却是一种“静文化”:不让跑不让跳,不准大声喧哗。学习紧张时,许多学校甚 至纷纷取消了体育课。   根据2010年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与女生相比,男生普遍更不喜欢学校。2.4%的男生表示“ 很不喜欢”到学校上学,而有相同感觉的女生仅有1.9%。   “很多男孩子会觉得,学校就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地方。”孙云晓说。   黄阳光对此深有体会。初中时,他与班上许多男孩中午不想午睡。一开始,他们在课室里下象棋, 可老师不同意,说他们影响其他同学午休。他们跑到学校食堂,可食堂的工作人员也驱赶他们,最后, 一群男生只能拿着象棋到学校的各个角落里“打游击”。   直到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黄阳光才惊讶地发现,在美国,中学生已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 师和课程。“一个学生要上哈佛,可以靠钻研物理,也可以靠打橄榄球。”   这位已经长大的男生也因此开始审视自己的学生时代。“我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更多的选择空间,让 我用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东西证明自己。”他说。   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生,更是我们的教育   相比于黄阳光的习以为常,康健却对眼下学校里“阴盛阳衰”的局面感觉有些恍惚。这位63岁的老 人记得,在他上学的时候,无论是学习还是校园活动,“男孩都占了绝对优势”。最终考上大学的,大 多数也是男生。   196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只有25.7%。   数十载之后,强弱彻底颠倒。康健说,这固然反映了中国教育在性别方面日趋公平,越来越多的女 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值得肯定的变化”。可如今,女生表现压倒男生的“悬殊差异”似乎越来越 严重,而康健也因此越来越感到担忧。   在孙云晓看来,学业的失败将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带来一连串的反应,影响男孩日后找工作的成败 ,催生心理问题,甚至诱发犯罪。   “很多男孩子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就不如女生。他们是带着失败的阴影长大的。”孙云晓说。   从2000年开始,每一个月,孙云晓都会花上一整个晚上,与家长(微博)在网络上交流。他渐渐发现 一个规律:父母们谈得最多的是男孩的问题。“这些男孩子普遍不爱学习,人际关系不好,迷恋网络。 ”孙云晓说,在他跑过的少管所和工读学校里,男孩也占了大多数。   不过,在“悬殊差异”的面前,女生也不全然是获益者。离开象牙塔,迈入社会之后,女生的优势 很快消失。“许多单位还是偏向于招收男生,尽管现在毕业的女生已经越来越多。”康健说,这首先会 影响女生的就业,同时,男女生之间不平等的学历情况也可能导致女生“找对象比较困难”。   “对女生而言,男生的弱化绝对不是一个福音。”孙云晓说。   一些人正在尝试改变。今年3月,上海市第八中学宣布将在明年夏天成立“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 根据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课程内容。学校网站介绍,实验班的科目将包括野外生存、使用工具、 修理电器和拳击等内容。   “在‘男孩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来提升男生的受教育水准。”该校 在官方网站写道。   这一尚未成型的计划已经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只有60个招生名额的实验班,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200 人。   不过, 在康健看来,仅仅关注男生群体的利益还远远不够。“我们要担心的不是哪个性别受益了, 而是我们的教育在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康健说。   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相比,康健更看重的是学校教育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影响。“目前的教育不利于 人性均衡的发展。它助长了学生品格中乖巧、勤奋、不厌其烦做重复工作的特质。”康健说,这个教育 体系扼杀的不仅是男生的天性,可能也伤害了那些不擅长记忆、不够细致的女生们。   孙云晓也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反复强调,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生,更是我们的教育。   如今,距离周海旺那场“意外发现”的调查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但这位学者依然在时不时地担心, 长期“阴盛阳衰”的环境中,男生的心理将因此蒙上阴影。    “我们社会的传统观念还是对男生有更多期待,但在机制上却先把男生给淘汰了,面对这种落差, 男生会感觉很失望。”他说。   不过,这样的担忧并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作为一位父亲,周海旺也常常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 就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里,她在理科班“打败”了所有男生,拿到了全班第一名。本报记者 陈倩儿 http://edu.sina.com.cn/zxx/2012-07-04/0800347011.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6216 次阅读|47 个评论
中国的教学改革落入美国的教学误区?
热度 28 SoSoliton 2012-7-3 09:16
美国一份叫 Slate 的互联网杂志最近出了个关于理科教育的专辑( Slate's special issue on science education ),其中几篇文章谈到了几个关于美国理科教学的误区。误区不要紧,要紧的是把误区当神话,所以“教育制度改革的挑战之一是政客们自认为他们了解美国学校的问题所在,而事实上他们可能正在犯常识性错误。”反观咱中国人目前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教学改革,似乎也落入了美国佬所谓的教学误区,我们同样在把这些误区当神话,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误区一:过去 30 到 40 年,美国学生的理科成绩在国际评估中表现不佳,说明美国的学校(中小学)已经堕落,应该恢复昔日的辉煌。事实是,排名靠后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制度已经恶化,我们本来就一直没好过。 与美国相反,中国学生的理科成绩在国际评估中表现突出,这是否说明中国的学校很先进?为什么我们很多很先进的东西也成了改革对象呢?看来教育是件很难办的事,不管办成怎样都很难令人满意。正因为如此,教育领域成了为改革而改革的政客们改革的沃土,不好的不一定改,很好的很可能要动刀子,否则体现不出开拓和创新。而实践证明,教育领域最好的改革,很多恰恰是不改革,改来改去又回到了原点的教学改革见得太多了!折腾! 误区二:如果学生表现不佳,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理科天赋。事实是, 天赋作为成功的一个因素被高估了,勤奋和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美国的教师和家长常把这种失败归因于天赋低,而许多排名靠前的国家,如日本,他们的老师和家长的结论则是学生没有足够努力。 我估摸,美国学生大多不努力,所以成绩好坏主要凭天赋,日本学生大多很努力,所以不努力者当拖水鸭。中国教师看问题最全面,他们认为学生成绩不佳,要么是学生太蠢,要么是学生太懒,或者两者皆具,绝对不是老师的问题。埋怨学生的老师,数中国最多。最常听到的埋怨除了太蠢、太懒,就是风气太差。所以中国学校抓教学质量算是抓住牛鼻子了――抓点名、抓应试、抓学风。 误区三:课程改革是提高理科成绩的关键。事实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已经有许多大刀阔斧式的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课程改革,不幸的是,这些改革都没有提高美国学生的成绩。现在的教科书不是以连贯的方式呈现科学思想,而是充斥大量多余的、令人费解且常常是彻底错误的例子,这些例子使教材膨胀到上千页并扰乱思维逻辑。 教学效果好坏并不取决于教材的新旧,而是取决于教师是否富于激情和创造性。 在咱中国,课程改革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发动大学老师编写成千上万本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精品”教材,打造成千上万门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精品”课程。教材很“精品”,课程很“精品”,老师也因此成了“精品”,但就是培养不出学生“精品”,倒是从前的“糟粕”教材时期还培养了一些现在还叫得响的人才。 误区四:我们需要竭尽全力把顶尖大学毕业生招聘到教学中来。事实是,我们虽然需要更多的优秀教师,吸引顶尖大学学生从事理工科教学也的确有好处。 然而, 问题不是把人才招募到教学中来,而是确保他们一直在教学中。 教师工作很辛苦,报酬很低,压力很大。这些因素使很多人逃离了这个行业。全国教育协会的研究发现,新教师 5 年的逃离率达 50 %,这就像把水倒入漏勺。我们必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保留选择这个行业的人才。用俺们土鳖的土话说,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或者说想养大鱼又不想把塘做大做深,这样的奇迹很难创造。 误区五: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应考虑成为教师,不应招聘稍差的学生。事实是,优秀的教学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知识,还必须知道如何交流知识。优秀学生出身的教师往往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很难体会到多数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的困难;而稍差学生尽管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碰到更多的困难,但他们一旦掌握,就刻骨铭心,而且成为今后传授给他人的宝贵经验,这就是为什么有时稍差学生可能比优秀学生教得更好的原因。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提倡招聘稍差学生而不是优秀学生。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吃透教材的有才华的教师。培养学生最终不是取决于老师是谁,而是取决于老师如何教。 用两句中国话理解老美的误区四和误区五:黄世仁不会娶杨喜儿,潘金莲也很难爱武大郎。中国的大学现在都像黄世仁,有才有相的杨喜儿遭其调戏和奚落是完全可能的,但想要嫁入黄府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杨喜儿出身低微,没有 985 、 211 血统,有时有了这两样但没在洋人堆里混过也不行。其实中国的大学最像武大郎,满脑子“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庙虽不大唯我独尊”,却一门心思要娶潘金莲。娶了潘金莲又怎样?结果众人皆知。中国的很多大学本来连西门庆都不如,却经常用道德帽子扣人家潘金莲。呸! 误区六:使用先进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事实是,在有些学科特别是理科教学中增加使用技术被证明是帮倒忙而不是帮忙。虽然软件和工具可以使数学计算容易,但学生并没有学到最重要的、真正需要精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真正不足,可以通过更好的教师而不是更先进的技术来解决。从软件学习数学就像从“第二人生”(一个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的网络虚拟游戏)学习育儿技巧。技术对教学的贡献正如现代化农业对桹食的贡献:高效、单调、低质量。 突发奇想,中国的大学如果恢复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不知还有几人会教书 ? 估计会写字(特别是写正确的字)的人都不多了。 PPT 解放了老师,奴役了学生;电脑奴役了身子,解放了脑子。脑子都解放了,离动物的本性也就不远了。 References 1. The Five Misconceptions About Teaching Math and Science. By David E. Drew, June 19, 2012. 2. Why Johnny Can’t Add Without a Calculator. By Konstantin Kakaes, June 25, 2012. 3. Learning Math From Software Is Like Learning Parenting Skills From Second Life. By Konstantin Kakaes, June 29, 2012.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9864 次阅读|33 个评论
没上小学初中677分,真是对中国教育的极大讽刺!
热度 4 wangxh 2012-7-2 08:29
李佳乐,14岁女孩,郏县一高学生,几乎没上小学初中,今年 高考 拿 了 677 分,惊乎?叹乎? 倔眼看来,这是对中国现存教育体制与理念的极大讽刺! 讽刺之一:不上小学初中,就能把高中知识掌握的“摧枯拉朽”,说明我们的小学初中不是形同摆设吗?可能会有人说这是特例,但是既然存在了,肯定有其合理的成分! 讽刺之二:偌大的中国高考,全世界,不,也许是整个宇宙最大的考试,被一个年仅14岁、几乎没上小学初中的小女孩打败了,中国高考,你自己不觉得存在的很荒唐吗? 讽刺之三:“不XX能YY吗”定律的破产。这几乎成了中国人的口头禅:小学不好好学,能上好初中吗?不上个好初中能考上好高中吗?不上好高中能考上好大学吗?不上好大学能找到好工作吗?定律,你完了,俺小乐子小学初中都几乎没上,照样上好大学,嘿嘿! 疑惑之一:真想知道这个677分是“八股”出来的,还是“创造”出来的?如果是背诵出来的,那我们根本不必大惊小怪,教师们继续八股式教育,学生继续八股式学吧;如果是创造出来的,就有些意思啦!教育部的爷爷奶奶们,是不是真该琢磨琢磨我们的教育机制与理念了? 疑惑之二:我们的许多创造型小天才是被小学初中教育抹杀了吗?
个人分类: 社会|4353 次阅读|5 个评论
喧嚣的高考秀
热度 2 BMK 2012-6-30 12:41
前天有人告诉我,某电视台有一档名为《高考天问》的节目如何了得,我不以为然。积多年之观察,我知道这类电视节目只是一种作秀,对中国教育问题并未搔到痒处。昨天在科学网上看到嵇少丞先生博客发表 《高考天问,痛批中国教育现行制度,振聋发聩》一文,推荐83,评论74,点击2966(截止2012、6、30北京时间上午11时),觉得应该对这种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及其意义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据我分析,嵇先生的博文引起网友们的追捧,主要是该节目的内容表面看来耸人听闻,诸如考生家长毒死青蛙,迟到家长当众下跪、亲人去世隐瞒考生之类。不客气地说,这些内容只能算是一种低级社会八卦,无任何深层的理性的思索在其中,本身并不值得大家关注。对科学网这样高知密集的网络空间来说,人们关注它的原因应该是包含高教(高考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内的整个中国教育问题。 我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对职务以外的中国的教育问题也一直在作观察和思考。我以为,中国教育体系中,最当引起公众关切的是基础教育。从升学考试的角度来说,最当关注的是“小升初”。“小升初”黑洞深不可测。据我粗略估算,每年涉及各方利益的金钱数以万亿。牵涉到的家庭数以千万。有关当局对此心知肚明。前几年,在利益方的强力干涉下,央视的“关注小升初”连续报道,在无解释的情况下被紧急叫停。 从教育法理的角度来说,中国基础教育的违法程度不但在世界各国中仅见,在中国历史上也属空前。比如,北京——天子脚下,绝大多数的初中优质资源公然违背教育法,在有关当局的准许下(仅从被动的角度来说),不遵守义务教育法,收取每年每生数千到数万之钜的学费。中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完全不受公众的监督,乃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从这一点来说,高教的问题乃是小巫。 我在博文《美国的毕业典礼》《附记》中说:“ 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主要并不在高等教育。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也不在规模。中国教育应该首先重视基础教育,就高等教育而言,不入高人法眼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首先得到重视和提高。”从施政的角度来说,的确应该首先重视基础教育,世界各国皆如此,中国自清末新政以来同乎世界潮流,五十年代开始发生变化,八十年代以后则愈演愈烈 。那篇博文点击虽然超过900,惜乎少有网友关注博文这方面的内容,让我心中不安。
288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中国教育缺乏“渗透”型学法
sjh6896 2012-6-30 09:33
杨振宁:中国教育缺乏“渗透”型学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传统教育哲学有其合理之处,但并不适用于每个时代。事实上,很多知识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在不断地实践和失败中,不知不觉学会的。我更愿意称这种方法为“渗透”型学法,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不喜欢的,却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记者 陈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出自《论语》中的经典论述,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中对于学习态度的经典论述。但在4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名家论坛上,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对此却提出了反思。 见解不对不要紧 当天,杨振宁以《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为题,向到场师生讲述了他几十年的求学与研究生涯。在演讲中,杨振宁提到,1946年初他进入芝加哥大学,成为该校物理系的博士生。而在芝加哥大学的经历让他对中西方的教育产生了反思。 “芝加哥大学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其中我接触比较多的便是爱德华·特勒教授。”杨振宁说,特勒后因发现氢弹的制造原理被称为”氢弹之父”。而在他看来,特勒在研究物理学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有许多直觉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一定都是对的,甚至恐怕90%是错的。不过每次和别人交谈时,他从不怕他讲的见解可能是错的,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杨振宁表示,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表述,要求学习者在发表言论之前,必须明确区分知道的事情和不知道的事情,要想得清清楚楚,这才是真正学习。这种传统教育哲学有其合理之处,但并不适用于每个时代。“事实上,很多知识不是这么学的。比如幼儿学习说话,这一过程就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在不断地实践和失败中,不知不觉学会的。我更愿意称这种方法为‘渗透’型学法,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不喜欢的,却是非常必要的。” 杨振宁强调,即使是在当今,中西传统教育观念对教学的影响依然明显。“西方教育从不教学生‘知之为知之’,而是允许学生在‘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中学会知识。和我共事的西方学者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在讨论的时候没有把问题想得很清楚的习惯,但这没有阻止他们做出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一现象值得反思。” 要有骨头,还要有血肉 在赴芝加哥大学求学之前,杨振宁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比较芝加哥大学与西南联大的不同时,杨振宁说,在西南联大求学时,他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推演法:即由理论原理推演到物理现象。而在芝加哥大学则正好相反:从新的现象开始,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归纳理论。 “如果和既有理论相符合,固然很好;如果不符合,就代表着固有理论存在错误,需要修改。这更是一件‘好事’。”杨振宁说,渐渐地,他了解到了这种方法的好处:归纳法的起点是物理现象。从这个方向出现,不易陷入形式化的泥坑。 回想起在芝加哥大学的求学经历,杨振宁坦言自己学到的不仅有一般书本上的知识,尤其重要的是方法与方向。通过当时芝加哥大学研究的气氛,他接触到最可能有发展的研究方向。“我常常想,我是很幸运的。在联大我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学了推演法。到了芝加哥受到新的启发,学了归纳法。掌握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两个地方的教育都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他说。 1971年,杨振宁在考察了多所国内大学后,曾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国内的大学所教的课程往往是非常深的。有所谓“四大力学”。每一个大学物理系的学生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念这四门很深的理论课。“四大力学”是不是重要的呢?当然是重要的。没有人能否认“四大力学”是物理学的骨干。不过,物理学不单只是骨干。只有骨干的物理学是一个骷髅,不是活的。物理学需要有骨头,还需要有血、有肉。有骨头又有血肉的物理学,才是活的物理学。 “物理学的学习不但需要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对于几十年前我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目前在国内大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并没有完全解决,要改变现状,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杨振宁说。 原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4/263195.shtm
1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教无类yu因材施教
jiaguangjia 2012-6-25 13:54
教育创新研讨会聚焦大学与人才培养规律 本报讯(记者陆琦)“ 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核心措施。”近日,“教育创新:大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在会上表示。 在他看来,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牢固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教师已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顾明远认为,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设计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环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 “一定不要扼杀学生的天性,压抑学生的潜能,要让学生得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表示,大学在有教无类的同时,也要考虑因材施教。同时,他认为,创新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兴趣。“没有兴趣的事情即使做下去,也不足以激发其创新能力。” 顾明远则表示,培养创新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1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职业教育鼓与呼
tangminqian 2012-6-25 13:39
读了姚小鸥先生的博文《美国的毕业典礼》,有感附贴于后: 姚老师,您在博文“附记”中说,“中国教育应该首先重视基础教育,就高等教育而言,不入高人法眼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首先得到重视和提高。”可否请您就“高等职业教育应该首先得到重视和提高”稍微做一些粗线条的说明?因我现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关心。谢谢!” 姚先生回复道: 行高教体系好大喜功,似乎不分对象,不分教育目的,教育单位的级别越高,从社会所取得的资源也应该越多、越好。高等职业教育现在被作为一个低层次的高教类种看待。其实职业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体系中一个基本的教育分体系。现在的问题是将本科教育低水平化,比本科教育更低一层的职业教育不能发挥其长。社会各部门,各产业体系所需职业人才不能得到有效供给,社会教育资源严重浪费。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来源之一。 第一句应以“现行教育体系”开头。 读了姚先生的回复,加上今天中午,就是刚才,又读了6月22日《参考消息》中一篇文章“学士学位失去价值了吗”,又有一些新的感想,遂在姚先生的博文后,新发评论如下: 姚老师,弄不懂,难道当今中国大陆浮躁,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很浮躁?刚才看办公室一份《参考消息》,好像是6月22日(上星期五)的,其中整个一版似乎是介绍说,“学士学位失去价值了吗?”文中说,本来世界高教体系是本科为主、基本层次,但是现在上移了。我们知道中国从去年、或者前年开始,研究生大扩招,中国模仿美国,人为制造了许多所研究型大学,很多985高校培养中心层次上移,由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变为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了。这无疑更加恶化了职业教育的劣势地位和处境。实际上,职业教育,在很多国家,包括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甚至美国、英国、法国等,与传统上进行学术教育,培养白领的普通大学相比,实际上仍然是二等教育。只是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解决得好,接受职业教育者从业后,不觉其社会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有不足。我国除公务员之外的其他社会阶层的社会保障极为脆弱,中国大陆出现“弱势群体”、“草根阶层”这些概念性社会群体,实际也表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根本的思路,是要从教育之外找到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板结的社会阶层格局,固化了社会利益的分配格局,当前接受职业教育者,均是社会阶层、社会利益格局中的弱势者。要改变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需要从社会阶层格局、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上做文章,使接受职业教育者乐业、爱业、敬业、勤业,职业教育才有出路,接受职业教育者才有社会公平感、教育公平感!但是,谈何容易!
个人分类: 技术与职业教育|3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只要中国的教育搞不好,就能促进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增长”定律
Tianqing 2012-6-24 20:01
“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这是主流或官方对中国教育问题之一的说法。 君不见,类似这样的中国教育问题,正在迅速地催生着一个又一个行业的繁荣及其飞速的经济增长。 拿北京的基础教育为例,可以看看由于教育搞不好的原因催生出的一个个繁荣的产业链。 1 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肥到你我等P民无法计算其收益的地步 优质的中小学资源发展不均衡,导致家长拼命去择校,铺就了北京中小学名校通过择校费或变相“共建费”的发财之路.北京为数可数的那些优质中小学的经济,早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增长得我们这些老百姓都根本想不到和算不出它到底到什么程度的地步。 据可靠消息,仅仅为了解决1-2个班不收择校费的学生(北京市规定一个班的规模不得超过45人),北京某著名初中每年要求其上级单位补助500万元,这是根据该校在其上级单位的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上声称的损失费为依据给予的非全额补偿。大家可以想想,这个择校费把这些所谓的具有优质教育资源名称的学校,喂得肥到了什么程度,惯成了什么样子。 2 学区房的地产市场格外火爆 优质的中小学资源发展不均衡,学区房,尤其是初中和高中学区房的租赁,火爆到甚至频现有价无市的状态。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要好好感谢和珍惜中国教育目前做不好的局面,待到他日中国教育给搞好了,房地产市场就要崩盘了。 3 中国车市要想持续火爆,要记得逢年过节去烧香,祈祷中国教育不要搞好 优质的中小学资源发展不均衡,家长不愿意就近入学,若不能如愿租到高价的学区房,就要买车接送孩子,一辆车因限号出行显得不够就买第二辆。 中国车市的发展要大力感谢中国教育搞不好带动的车市发展的这个黄金时期。一旦教育搞好了,家长都愿意孩子们就近入学了,车市就要倒闭了。 4 从高级知识分子的就业考虑,商业化的教育市场将主导中国教育主流的未来发展 优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有限,导致课外补课补习行业迅速火爆,连中国教育学府中的顶级院校教育学领域某些学科的带头人,都开始看重这种商业化“社会力量”办的“非正规教育”市场,甚至将这个市场也作为未来高等师范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和供给的方向之一,力图助推这个教育商业化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并打算给这个教育商业化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研究生以上的高级人才。 这个产业链,如果得到中国教育高等学府里主流学科的推动,将来不知道会发展壮大成什么样子! 不知道教育部听到或预计到这样的问题,会喜?会犹? 教育部管理的高等学府的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们,不去为教育部如何改善中国的教育出谋划策,不去到学校教育实践里协助解决中国目前的教育问题,不去帮助教育部一起推动中国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而是看重和看上了现实社会中商业领域运作的这个教育商业市场,准备为这个非正规教育的商业市场推波助澜,甚至把这种商业需求当作未来高级人才培养的方向考虑,不知道教育部是该鼓励还是该无奈地叹息?还是教育部会有别的办法? 5 餐饮业、零食、软饮料市场得益于中国教育搞不好的现状 择校导致学生居住地与就学场所距离远,除非家里有全职母亲或在某个单位混日子工作的父母亲,否则家庭的就餐就需要依赖餐饮市场的支撑,学校周边的餐饮业,不光是孩子们吃零嘴的需要,也是这些孩子们家长喂饱家庭成员的需要。 学校周边卖零食和软饮料的超市或小市场,放学后的孩子们还需要去补习班(据我的孩子说:她是自己班里唯一一个没有喝过咖啡的孩子),提神的软饮料是很多孩子和家长在孩子下午放学后的不二选择。我想,这些小商小贩们,逢年过节肯定进庙里烧香磕头地求神仙保佑他们这些小财的财路亨通,这里建议他们,以后求神仙保佑可以具体地给神仙提点要求,比如:求神仙保佑中国的教育一定不能搞好,否则,若中国的教育搞好了,他们中很多人的财路肯定从此就断了。 6 再进一步揣测一下:中央政府害怕中国经济发展停滞或增速减缓,故意长期不愿意增加教育投入经费,骨子里不支持把中国教育搞好,以免以上产业链崩盘,国家陷入经济衰退的泥沼。 以上定律的提出和观点,是敝人再次观看完《2012》后的联想,请勿对号入座,若有对号入座者,责任自负,本人一概不承担对号入座者自寻烦恼的责任。 以上定律的解释,您可以证实或者证伪,无论愿证实或证伪,都请责任自负。
3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何用美剧真正提升你的英语水平
yzcck 2012-6-21 19:12
看到很多童鞋讨论有关美剧学习英语到底有没有用,以及用哪部美剧练习,我在这里想说这只是一个参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究竟有 没有用看个人,想必在校内上至少是高中生,大部分是大学生吧,如果你到现在还无法衡量自己的英语水平或者依旧被英语牵着鼻子走,我只能说我很抱歉,我觉得 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如果你到现在连自己基本的评判标准的话,即使存在完美无缺的日志,你依旧照搬照抄,不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那一切 皆为徒劳。就算这是学习英语的一条途径,有几个人能真的照着做呢? 1. 不是所有的美剧都适合学英语    如果喜欢看如《24小 时》这样的动作片, 那你基本会讲一口流利的"呯""轰""啊"之类的开枪爆炸声英语.如果你喜欢看如《豪斯医生》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片子,那你基本会讲一些如 MRI,CT,Tumor之类的连自己都不明白的江湖郎中英语.如果看的是《越狱》,基本不用举手,别人就知道你是黑手党的了.不是所有剧都合适的,用来 学习的美剧,是要有一定对话量,生活化的,平民化的片子. 2. 开着字幕看是没有前途的    很 多人喜欢开着字幕看,觉得会有参照更有帮助,其实这是在拖你的后腿.就像很多人结婚,喜欢找个比自己丑的伴娘,以为这样自己就进步了,事实上是被拖下水 了.中文是母语,对我们的眼球来说有无比强大的吸引力,只要在那里,你一定会看,就像放个美女在眼前,男人一定会看,不看的可能是老婆在一边,或是他爱人 也是个男人.一般人永远会不自觉通过中文字幕理解英语,而不是通过听懂-理解-记忆-重复,这样的过程学到英语. 3.看一遍是不够的    看 一遍根本不能叫学英语,充其量只能叫娱乐.如果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必须反复看,精听,理解句子词语的意思,为我所用才行.如果看一遍,基本你就被情节彻底 打败了,或哭或笑,反复思考自己该拥有HEROES里的哪种超能力,担心下集可以下载前的日子该怎么过,哪还有心思管学英语这码事,哪怕 讲 的是柬埔寨语都无所谓.所以通过看个几遍,基本到了对剧情已经免疫的程度,如看老友记看到已经笑不出来了,那差不多可以洗干净耳朵仔细听了.   给大家推荐几部我最喜欢用来正常学英语的美剧:   1. 初级:Friends   Friends是经典中的经典,对于英语初级水平的朋友来说,是突破发音和对话交流最好的美剧.整个剧都是人物间谈话,而且都很简短,没有长句,词汇非常简单,基本是plain english的典范.我发觉自己的英文有明显的提升,就是在看这部剧多达十遍后.   2. 中级:Desperate Housewives   这部剧讲述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故事,所以用词和语言非常标准,相对于Friends有更多的长句和表达,非常适合中级水平的朋友学习.   3. 高级:The West Wing   这是关于美国白宫的政治题材美剧,整个剧基本都是对话,而且语速非常快,充斥着辩论和演讲,词汇也非常高级,听起来很有难度.如果能把这部剧都搞透了,真可以谢谢十八辈祖宗了. 通过看美剧的方法,在2个月的时间内将《欲望都市》看了4至5遍,托福听力由原先的20分的水平升至了满分。她的做法就是,找到一部自己很喜欢的美剧,然后 先看一遍带中文字幕的。了解了大致的剧情,满足了自己休闲娱乐的好奇心,然后第二,三遍的时候开始看带双语字幕的,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就停下来查一查,然 后记录。这样虽然比较费时,但是相比死气沉沉地不停地听抄听写,已经要生动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已经记了满满一本的生词和句型。这个时候,再去看第 四遍和第五遍,完全脱离拐杖,不带中英字幕。经过前面的积累,这时候再看情节已经轻松很多,并且能够深入理解每个人物在说这句对白时候的动机和理由,对语 言本身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一步。于此同时,进行一下跟读。比如,听到一个人物的口语很好听,发音标准优雅,就刻意地进行一下模仿,体会一下她的语音、语调、 重音、节奏。这样在训练了听力的前提下,口语水平也会有大幅度地提升。要知道美剧当中的对白和旁白是最好的口语学习范本。 在看美剧学习语言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首先,注意发音。对于任何一门语言,语音是基础,它不仅包括单词的发音,还包括真实交际中词汇、习语的连读、失爆、弱 化、浊化、重音、缩读等一系列的音变形式。至于语调节奏,则是地道流利表达英语的润滑剂,没有接触过地道的外国人,没有和他们有过面对面的交谈,是很难感 受到语调节奏在表达思想中的巨大作用和强大震撼力的。因此要仔细地体会美剧之中,人物的发音和表达之中的语言习惯。其次,了解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 词和句式使用是否准确直接体现了对异国文化了解的程度。可以说,发音好其实只是与美国人的语言形似,如果能够掌握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用美国文化去思 维,则可达到神似的效果。这就是一种立体的学习方式,美剧则是这种学习方法最好的媒介。 一、准备好笔和纸,将笔放在鼠标旁边,将便笺放在屏幕和座椅之间,作好随时停顿和记录的预备动作。 二、只记录能引发自己内心感触和共鸣的语句和一些符合自身个性特色的句型及语法。 三、记录的时候最好不要分析思考和尝试记忆,待整个影片观看完毕之后,将统一回顾和整理。 四、一部章节或一部电影里面的典型句子和精彩对白记录完毕之后,一定要趁热打铁,想办法用上。(如通过写博客或者到英语角去操练。如果有参加培训班的话,一定不要放过任何能锻炼自己演讲口才的机会。) 五、 再告诉大家一个绝活:如果你发现了那种让自己百看不厌的经典英文影片,不妨通过全能音频转换通软件将它的MP3提取出来,然后到网站上下载完整的英文字 幕,再用LRC歌词编辑器将它做成同步显示歌词文本,放到自己的MP3或者电脑里,随时温习,处处操练。不知不觉这部影片的精髓尽入脑海,随时引用。从而 达到通过影视学英语的最终目的。 不少英语学习者都有这样的困惑: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通过了考试,能完全听懂标准语速的英语新闻广播,可就是听(看)不懂英语原版影视剧(无中文字幕),这使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听力能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闻英语和影视英语之间的区别。首先,两者在语体上有较大的区别。前者是书面语体的口头形式,用于正式的交际场合,经过加工和润饰,比较文雅,是合乎标准的书面语言,因而使较多使用长句、复句、结构严谨的完整句。布局层次分明、逻辑关系严谨是它的主要特征。后者为口头语体, 以日常会话为基本形式,一般用于交际双方直接接触的场合,因而多使用短句、单句、省略句。随意性,不完整是它的主要特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国的英语学 习者接触的绝大部分是书面语体。而在英语影视剧中,口头体的语言材料是最重要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口语中流行的惯用表达方式、俚语以及相关的跨文化因素。其 次,在语言材料的输出方面二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新闻或英语故事通常是一人输出,输出者往往经过专业训练,发音标准流畅,语速均匀。以美国英语为例, 语音输出速率一般在150音节/分钟,而在影视中,角色众多,根据剧情的要求,每个角色都有自身特有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再加上连读、弱读等,这些都使其 与英语学习都所熟悉的听力材料相差甚远,故造成了难以看(听)懂英语原版影视的情况。 因此,看原版英语影视剧是练习英语听说的最好途径,影视剧通过声音与图像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信息,将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其它学习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做到寓学于乐。 怎样才能使学习者基本上能听懂原版英语影视剧呢? 第一, 正确选择影视材料。在初级阶段,可选择那些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故事情节较强的影视材料,如肥皂剧。不要选那些专业术语较多或是逻辑推理较强的影视材料,如科幻、法律、医学、刑侦等。不宜选情景剧,因为情景剧一般固定在一、两个场景中,故事情节不足,有碍学习者对剧情的理解,另一方面情景剧对话多、信息量大且密集度高。加之丰富的俚语、流行语和文化背景知识,更增加了理解的困难。此外,也不要选择卡通片,因为卡通片的角色的语音和语调其极夸张,不易理解。 建议采用电视剧作入门材料,每一集比较短,一般在45分钟左右,情节交代比较详细,剧情发展比较慢而又相对独立,便于理解。 第二, 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观看学习时,绝对不能看字幕(可将字幕隐去),要强迫自己全身心去听、去理解,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议每天花一天两个小时,第次看一集,每一集至少看四遍。第一遍以了解剧情为主,不必在意能听懂多少;第二遍全神贯注地观看,尽可能地去理解;第三遍要有针对性地观看,对于不易听懂的对话要反复多次听,对实在听不懂的,建议使用复读机听写软件观看,既方便,效果又好,如能做到听写台词则效果更佳;第四遍,将这一集配上英文字 幕,再看一遍。四遍看完之后,再仔细研读剧本。弄清楚难点和生词,并将一些比较好的表达方式、惯用法等记录下来作为积累,并不断练习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此 外,如有必要也可看过两、三遍之后,再用MP3随时听。在有关的共享网站上,可下载各种影视剧的视频、MP3、英文剧本和中英文字幕。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可选择Desperate Housewives(绝望的主妇)作入门材料。该剧曾经获得全美收视冠军,它贴近日常生活,剧情引人入胜,更主要的是它的语言比较简单规范、地道,没有 像情景剧那么多的惯用法、流行语和俚语,同时又有舒缓优美的女声旁白惯穿于全剧,特别有助于对剧情的理解,这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非常适合于初学者。 Desperate Housewives(绝望的主妇) 现在有三季,每季有二十三集。看完这三季,学习者观看英语原版影视的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第二阶段的学习可采用Gilmore Girls(共七季)这也是一部生活剧,特别适合青少年学生观看,其语言规范易懂。还有One Tree Hill(篮球兄弟)共七季,是一部有关篮球的青少年偶像剧。 第三阶段的学习可采用Sex and the City(都市欲望)共六季,该剧描述了四位白领女性的都市生活,也是一部经典剧集,曾获多项艾美奖;或是The O.C(共三季),一部青春偶像剧。通过对以上电视剧的观看和学习,你的视听理解能力心及口语能力会得到飞跃。如果哪一天你能不借助字幕轻松地听懂情景剧 Will Grace所有的内容,那么恭喜你,你的英语水平已经到了足够高的境界,作为学英语的材料,它比Friends层次更高。演员的语速更快,台词更难,文化 背景更多。 以上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精看(听)。除精看(听),也可以进行一些泛听(看)。先一些台词不多或是自己喜欢的影视剧来观看,一方面也可以缓解精听的紧张听力,自娱自乐;另一方面也可以检验一下效果。但不要给自己任何压力,看(听)不懂也没关系。同时也要做好相应阅读以增加词汇、惯用法、流行语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由于我们目前能接触的绝大部分为美国影视资料,建议大家多看一点有关美国的语言文化资料。如Reader’s Digest,这是一本平民化的美国畅销杂志,与日常生活非常贴近。还要读一些有关美国流行口语和俚语的书籍。这会对理解英语影视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不无夸张地说:看一部美国影视胜过在美国生活十天。我们没有英语听说的语言环境,但可以通过看英语影视剧来创造一种“习得听说“的英语语言环境,使自己如身临其境般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 此外,看(听)只是语言交际的输入,决不能忽略它的输出---说,因为在看(听)英语影视时,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对于比较有用的表达方式要不断诵记,反复操练。这样才能将听与说有效地结合起来。 最后推荐给大家一些有关的网站和书籍: 1、 www.langfly.com 有一款能飞英语软件,配套很多影视剧,可以满足上面所能听懂原版英语影视剧的软件。很好用。可以取一小段时间段反复听;每句循环听;中英文显示与隐藏;逆 向听写,标注生词,重点句;生成MP3的字幕文件,可导入MP3或MP4中听;测试生词或重点句,等等。。。(在这里我推荐给大家用) 2、 www.verycd.com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分享网站。在这里你几乎可找到所有的英语影视。但是下载电视剧要注意它没有中文字幕。有关字幕的情况有两种:外挂和内嵌。要下载外挂字幕的那种,内嵌的事先已经将中文字幕写入影视中。 3、 www.torrentportal.com 这是个国外影视资料分享网。 4、 www.shooter.cn 是一个字幕网站,所有的影视的中英文字幕都可在这里找到。 5、 www.k555.cn 这是英语电影电视剧本网站。在这里你可以学习到如何将影视视频转成MP3。 6、 www.1000fr.com 是个电影电视网站。在这里你可以学到如何外挂字幕。 7、 www.simply script s.com 一个国外的剧本网站。 8、《当代美国流行语》吴青、赤杰 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9、《时尚英语---美国流行文化A to Z》刘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What’s up ?----A guide to American College speak(《美国英语沟通高手》)Jamie Drucker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英语学习|1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的批评者
热度 2 sums1996 2012-6-17 16:44
立此存照: 张维迎:中国教育一直在培养民众说假话。 张维迎:如果我们中国所有的学校取消了,包括连小学、大学全取消了,那么中国人的知识会大大降低,但中国人的道德水准会大大的提升。 钱理群: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现在的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己利益成为了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驱动力。为他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投资。 朱清时:近 30 年中国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 刘道玉:中国大学 “ 病 ” 了,患了 “ 狂躁病 ” ,其 “ 临床表现 ” 是:道德滑坡、精神虚脱、学术泡沫。十多年来中国大学的合并、扩招狂潮,乃至大学改名、升格、校庆泛滥,都是 “ 狂躁病 ” 使然 。
1922 次阅读|3 个评论
动不动拿【北大清华】说事,没意思!
热度 10 JRoy 2012-6-17 08:10
仅是管见,可以拍砖。 首先,我跟这两个学校一点关系没有,所以不存在利益辩护。 北大清华作为中国(大陆)大学里面的领头羊,当然在对中国教育和科研的批判声中要首当其冲了,这貌似一个很正常很合理的现象。甚至很多人认为其难咎其责,拿着那么多经费和国家和人民的希望,却不如民国时期那样叱咤风云,总有些尴尬。这个时候,如果你若是各专业国内排名居高,窝里斗的小奖有不少拿,指定更会增加人们的不满:你们对外不行,窝里斗来劲,单争取些让本属于国内三流院校努力的目标,在国际上长脸的时候却站不出来..... 可以说,很多的理由和思维---条条大路通罗马---都可以理直气壮地批评这两位学校。这一点,及其相似国人对国足的批评乃至谩骂。不过,好点是的大学不像足球那样正式明确的比赛谁输谁赢,普通百姓看不出这两个学校在国际上多么没面子甚至觉得仗着中国这个大国还可以吧,所以倒还不至于到国骂的程度。倒多是圈子内的人,知道更多,怒其不争,哀其不振!---这也许是科学网上不少人动不动拿这两个学校说事的原因。 这让我想起 当年大一的时候我跟寝室的两三个哥们辩论:该不该骂国足一样,我说:每个18岁以上的中国男人都没资格骂国足,要不你去踢啊!现在想想当初的言论确实偏激,因为当时比较反感的是很多人对足球一点不了解整天以骂为乐,比赛根本不看就等结果出来。尤其是输了的时候,开始骂开了。说实话,更不解是很多他们稍微看些新闻报纸的介绍自己也能侃侃而谈,中国足球怎么怎么地,体制问题啊,教练问题啊,哪个足球队员犯了什么错误。我的坦诚自己也跟着加入过骂战,确实属于跟风但是一般我至少是看了比赛的,经常踢足球对足球算是了解的。而很多人,根本不懂甚至不关心不喜欢,只是为了骂而骂!而,恰恰那次和我辩论的寝室的哥们,两个基本不玩足球,一个哥们好像就没碰过 --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足球本身就【抵触】 --因为他们不玩嘛,球队里面也没他们的位置。 (修改一下我大学时候说的那句话:每一个年满18周岁以上的中国足球队员都没有很强理由谩骂国足不行(除非你自己实力被蔑视被打压,但是这样很少见啊,你可以去欧洲踢啊)!) 那么把北大清华比作国家足球队,现在来看:对北大清华批评甚至谩骂的声音有没有上面这样的群体啊? 其实就以批评中国而批评,批评中国教育怎么都有理,怎么都对,而且整不好还被扣上犀利,明智,远见和主流的帽子!不管他或她懂不懂,分析过没分析过这两个学校真正的实力,所做的努力和这几年的变化和进步! 我觉得,就跟动不动拿中国民主自由说事一样,有时候我们不能一步登天,不要老看绝对量,也要看相对量。在进步不?进步的速度有没有大大国际平均或者一些好的国际的水平? 纯粹的骂,恰恰不是怒其不争哀其不振,而是满足自己的价值利益,就压根没想着这两所学校更好---这样是不对的。 而事实上,对于科学网上的多数(非这两个学校的)博主,相比于国家队,我们是没有入选的足球队员。有些可能好些,是国家二队的,比如常青藤其他院校乃至985,211院校,但也经常顺带着被骂!那么好,请问: 你见过一个没入选国家队的足球队员骂国足实力不行的嘛?人家都不好意思,我们呐!(若是因为别的原因没选上还可以理解,若是实力一般只是顶格一个省级二级运动员的水平估计就要被观众笑话了) 而我们科学网上的各位基本都是球员啊,我们跟那些别的职业的普通百姓不一样。人家搞航天的,搞进出口的等等能办到让中国耀武扬威的事还是有点理由:对国足怒其不争哀其不振的!哪怕他们自己不真的懂足球,就要结果也有道理。因为人家有成绩在手啊。而,我们各位呐?我们本身就是球员,你考试考了班里第十名,然后你们班里的第一名没有考过别的班的第一名,你有很足够的理由去责备自己班里那个第一名怎么这么不争气,不多考些为班级增光呐!! 比如自己年纪轻轻不好好科研,在自己的领域连国内都数不上,却将民族大任强加于别人然后不出成绩就怒其不争,哀其不振! 呜呼哀哉~~~~~ 啥也不说了! (当然了上面的意思主要是:年轻人不要骂,跟跟更多责任和担当放自己身上(包括我自己)。年长的不涉及,若是年长的主要为了激励年轻人,值得推崇和思考) ========= 事实上,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比如拿SCI说事,拿千人说事,拿院士说事.... 等等,这些的逻辑诡异处(或者说无聊)更为隐秘。因为这几项确实存在很多的不合理,值得商榷。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的学人喜欢以讹传讹,喜欢跟风掀浪了,所谓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哪去了?倒是国骂精神颇有市场 -- 人们对任何东西都不满,尤其是在网上。 现在动不动一个一篇SCI没发的人开始骂SCI弊端种种 一个对国内和国外情况只了解一半的人,批评指责千人百人等种种的不合理设计,制度的不公等等 一个对任何一个院士都不熟悉的人,开始说院士权利过大,行政化... 俺只能说:神人很多。就看几句新闻炒作听几句风言流语,不管内行外行然后自己扯开来侃侃而谈的人,真的伤不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S 另外,请大家注意我的措辞,标题说:动不动。 没有说不能批评指责这两所学校,按照我文中的足球例子。我觉得首先你得对这两所学校有所了解,尤其是这几年的发展人家的进步,也就是说不能只看绝对量还要看相对量 --因为和欧美几百年的名校怎么可能三年两年就赶上呐?所以,我反感的是那种对足球不踢不看不了解,纯粹是迎合潮流而骂 第二,不能将骂风当作自己的炒作工具,耍流氓。 因为国骂在汉语网络文化确实很有市场。基本上是骂的文章,多数是被支持的。我的一个观点是:人们在网上对什么都不满,有人骂院士就有人骂教授(好像后者比前者还强,骂教授是全民参与,院士级别的是教授主导开骂?),有人骂教授就有人骂老师,有人骂老师就有人骂不争气的博士生,有人骂博士生就有人骂社会....... 第三,动不动过一阵子就来一番,过一阵子就来一番。不有失去学者风度吗?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2740 次阅读|39 个评论
美国的毕业典礼
热度 10 BMK 2012-6-13 01:11
美国的毕业典礼
2012 年 5 月 18 日,在美国期间,参加了女儿畋的毕业典礼。我对美国毕业典礼的隆重早有所闻,且在 2008 年,曾在波士顿大学见识过这一阵势,但这次典礼关涉到自己的亲人,所以还是有些感慨。 波士顿大学的毕业典礼共有三场,分别安排在 5 月 18 日下午, 5 月 20 日的上午和下午。 5 月 18 日是女儿所在学院主办的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仪式简朴而隆重。会场色彩丰富,主席台(借用中国人惯用的名称)设置简单,没有什么领导席之类,四把折叠椅供发言者(学院负责人、教授代表、学生代表)等待发言时使用。坐池后部是亲友团的位置,前半部分别设置折叠椅供教授与学生坐。教授和学生入场时,分别奏不同的音乐。女儿说,他的导师头一天放着教授入场的音乐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有人奇怪地问他干嘛,回答说练习入场式。这当然是玩笑,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大会发言结束后,学位获得者身着学位服在各人同样身着学位服的教授陪同下依次上台,接受学位。授学位时,学位获得者由一位司仪类的教授协助各人的导师为其挂上与披肩,然后从院长手中接过证书,即礼成。 美国文化的多元从教授们身着的学位服可窥得一端。教授们的学位服五花八门。女儿导师的学位服更特别,是黄色的(袖子上镶有黑道道),所以女儿的副导师和这位七十岁的老学者开玩笑,叫他 yellow boy (译为 “ 金币 ” 或 “ 黄色男孩 ” )。他回答我的询问说,教授们身着其毕业时的学位服,美国各校学位服并无一律,他毕业的学校规模很小,毕业学生少,所以其学位服尤其显得特殊。 5 月 20 日上午是女儿系的毕业典礼,与本科生、硕士生一起举行,和 18 日的典礼差不多。下午是全校的毕业典礼,人太多,我没参加。 美国的大学的毕业典礼比我们隆重,但在美国定居的朋友说,其实在美国最被社会重视的是高中毕业典礼。高中生的毕业典礼往往要折腾好几天,有什么化装舞会、篝火晚会什么的。这是因为多数人上不了大学,中学毕业典礼是人生中的第一块里程碑。 写这篇博文,还因为记起了2012年5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上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谈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涉及高教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谈到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我不同意这一看法。我家数代从事教育,我自己从1978年起没离开过高校,并先后在数所高校任教,我觉得自己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我认为,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主要并不在高等教育。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也不在规模。中国教育应该首先重视基础教育,就高等教育而言,不入高人法眼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首先得到重视和提高。 附言:感谢网友 hangzhou 留言,质疑本博文美国多数人不能上大学一说。故加一个附言作为博文的修正和补充。博文正文据在美国生活的朋友提供的信息,说多数美国人上不了大学。这一说法不够准确。有资料说,美国60%的高中生能够上大学,但又据美国官方提供的数据,能够毕业的美国大学注册学生不到四分之一。从毕业典礼的角度来说,似乎美国朋友的说法并无大错。有缺陷的是我的行文。 上图:波士顿大学某学院的博士毕业典礼会场 下图:远望女儿被授予博士学位
7235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中国教育,贵在理解要深刻
fhli50613 2012-6-13 01:02
但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一句清代名宿龚自珍的名言,错了么?尤其是切合当时及目前的社会状态! 如果不错,那就是在暗喻那个时代老天的不公平,没有为咱中华大地按照西方的比例赐给人才,或者说,赐给中国的人才的比例少于或显著低于世界水平。 进一步的推论是否可以说,中国人尽管精英甚多,但平均智力水平低于或者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么? 如果这一推论也成立,那么咱中华,能够算得上是一个天资聪慧的民族民族么?顺着上述思维线索走,答案或许肯定不是! 博主们(包括其中的精英们),您的心没打颤吧? 如果科学网上诸博友不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可否假设,龚老先生的话是不是有点不靠谱? 咱试着再往前一步,近一月内科学网内至少有三位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仰天长叹,“但愿天公嘛嘛嘛----的---,”他们的神经正常么? 不敢再说下去了! 斗胆再弱弱地嘀咕一下我的观点,中国人并不笨,但看不出比外个人聪明,天公为中华所降英才的比例,与世界聪明人平均比例大致相等! 中国的教育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似乎不该在科学网中提出来!因为咱科学网这些从聪明人中脱颖的博主们谁不长篇大论地知道? 但如问诸位所知究竟多深,个人以为于此敢知敢为者,莫过于中南大学的张校长(院士)!何以见得?显然是因为他对该校那位数学奇才的大张旗鼓地奖励!或许正常人不敢明言,但傻子一定知道,在同一个体制下,中南大学在学生的培养上与国内其它院校其实真的难分伯仲。何以那位正教授级的研究员能够成材?我曾在一篇博文中推测,如果真的已成大才,或许是因为他的天赋,他的个人努力,以及他偶然获得的机遇。学校一定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学校造就不了,也培养不出诺许天才!或许张校长于此心知肚明,因此他力排众议给予重奖。其实,校长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仅仅是一个交易,在这个交易中获利的应该不仅仅是他们双方!我钦佩张校长的胆识与魄力! 某君小有大才,但其子身体偏差。由于哮喘,整个小学期间成绩总不赶趟。初中了,儿子所在班来了一个深孚众望的重点高中长期做毕业班班主任的退休老师,全部家长为之振奋!小有大才的某君自然十分舒心。一学期下来,儿子的学业没救了,某君赶快到学校找原因。这位老师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全班学生平均学习成绩有了大幅提高,全校师生尤其是校长给与该老师以极高的评价,除差生组的几位家长在一边叹息外,皆大欢喜!这悲崔的儿子几经努力(实际上是家长努力),通过上贵族学校(实际上是花大钱)混得高中学籍,以很低分数进入一个大专学校,毕业后进入一个十分像样的公司从事生产工作。三年前他被提升为工段长,32岁的他目前手下有一个博士,两位硕士,两位资深的老师傅,工作成绩咱免吹,但自少他不是别人眼中不可救药的人! 再回过头来谈大学(或者是中国教育),其实咱能否不要谈人才培养,不要追求什么造就了多少英才(精通英语的出国人才),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做得公平一些,以防止人才的无端流失,或许才是咱真正应该干的一份良心活儿!
个人分类: 杂谈|4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2安徽高考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解析
胡业生 2012-6-8 10:53
  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是一篇较为典型的材料作文。下面我就从审题立意、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三个方面来说说我的一家之言。   从审题立意的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一篇供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必须多加小心,否则,立意不佳的考场作文一般来说得分情况不会理想。就这篇材料作文来说,可以有多个角度供考生选择,比如从使用者角度,从留言者角度等等,都是可以的,但这其中有个最佳立意角度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材料作文比较好的立意应该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和他人的关系问题,所以社会公德方面的立意应该是作文出题者的命题意图。也就是说,诸如“梯子”一类的社会公共设施,在自己使用好以后,要妥善处置,处置时要充分要考虑到他人的安全利益等等,只有这样“我为人人”着想了,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文明。毕竟,在我们当前这个时代,“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不良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的,这个作文命题的社会基础应该就在这个方面。   从文体结构这个角度来说,把这个作文题的文章体裁选定为议论文,应该是比较妥当的较好选择。众所周知,议论文的写作一向是许多高考考生的薄弱之处。所以考生们在临场写作时一定要突出文体特征,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论点要突出:开题就要亮出中心观点,中间论述要紧紧围绕中心观点,结尾时要回扣中心观点。论证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多样化些,如举例论证,正反论证等等。论据则要新颖贴切,不要堆砌材料,而要熟例粗举,生例细举。如果能紧扣社会现实有感而发就更好了。议论文的文章结构主要依靠段落的划分来体现,而一篇应试作文的段落既不宜过多当然也不宜过少,一般来说,五至七段为佳。在议论文的写作三要素当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打造属于自己的作文亮点,或论点深刻,或材料丰富,或语言有文采,或表达有创新,等等都是可以的,关键是我们的考生一定要有考场作文的“亮点”意识。   从考场作文的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说。这篇应试作文的语言应该平和而不能过激,应该以理服人而不是感情冲动,应该注意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而不能思维混乱不知所云。因为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语言表达的条理性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考生思维的直接外化,也是写作部分的思维考点。此外,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尤其是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慎用网络语,不讲江湖话,也不能过于成人化和幼稚化,所用语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特征和年龄特征。最后,在写完后要检查一遍,避免语言的“硬伤”,如字数不够,错别字,病句等等,但要注意卷面的整洁度,除了必须要改的“硬伤”错误,否则,不宜涂改过多,不然是会影响阅卷老师的印象得分的。   纵观这次的安徽省2012年高考作文题,我个人觉得,审题立意是关键,文体结构要清晰,语言运用要规范,如果考生真正做到了这三点,他的语文作文得分就应该就会比较理想。(马鞍山市含山中学吴耀新语文教育硕士马鞍山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高考优秀阅卷教师)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0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何去何从,中国教育何去何从,我又何去何从
热度 3 usa00k 2012-6-8 08:56
清早在网上看到报道出的河南有关高考替考的信息,比较感慨。 河南作为一个教育大省,历年高考问题层出不穷,几年前流行异地考试,今年又有大学生替考现象的大肆曝光。高考问题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前一段师母还反复叮嘱让我们以后都到外地工作,避开以后孩子河南高考的困难。 高考决定人们的命运,此话一点不假。但在当今社会,高考的结果成为一个个层次、等级分明的分选。中国人为地将大学分为三六九等,何尝不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本来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在地区歧视、金钱利益的参与下,这一切变质了。父辈们在利益驱动下孵生出的一代代中国的精英只会愈加变质,直至变态。 在河南上了20年的学,以后是否还留在河南抚育下一代,以后何去何从,这不得不令我深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难道等孩子长大后,让他们也作出更名改姓投身异地,抑或投掷重金以聘枪手以挽回他们生于河南的囧态?
个人分类: 随笔|219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转载】高考--纪录片《中国门》:“中国式奋斗”背后的焦虑
starboy 2012-6-7 11:04
纪录片《中国门》:“中国式奋斗”背后的焦虑 2012-06-05 10:03:53 来源:东方网 作者:黄小河    高考:“中国式奋斗”背后的焦虑    纪录片《中国门》导演王杨谈中国教育 《中国门》剧照,甘肃省会宁县一所高中里,晚饭后的学生在操场上背书。    在王杨看来,“高考面前人人平等”正是高考神话的魅力所在,然而,他总觉得应该有一个“更人性的教育”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不公平,是否能靠高考弥 合?“中国式奋斗”背后的普遍焦虑怎样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出口?王杨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他只能“告诉观众我观察到了什么”。 《中国门》剧照,熄灯后的宿舍里,一位高三男生正打着手电看书。    据《东方早报》报道:深夜10点多,甘肃省会宁县的一所高中教学楼里依然灯火通明;就寝时间,看宿舍的老大爷劝学生赶紧上床躺着,“闭上眼,想想白天老 师讲的”;熄灯不久,黑暗的宿舍里又亮起手电,男生继续熬夜苦读;一位女生信誓旦旦地对着镜头说,“虽然我们现在和大城市的学生没法比,但是我们可以和他 们比未来!”……   在会宁这个典型的中国西部的贫困县城,这些都是高考前再常见不过景象,学生、老师、家长的表情如临大敌般紧张和严肃, 在他们眼里,高考成为使命运发生转机的唯一筹码。导演王杨将这个场景拍进了自己2011年完成的纪录片《中国门》里,并称之为“中国式奋斗”。为了更好地 阐释这种奋斗,《中国门》还在北京、上海取景,试图以三段不同背景下有关教育的故事,组成一幅当代教育现象集中呈现的现实图景。   在北 京,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是留下还是离开?失业已让他举步维艰;上海繁华的夜景如梦如幻,一位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回忆起苦 练钢琴的岁月,流下了辛酸的泪,父母的期待和曾经的付出让她备感压力……“一场高考、一次招聘会,都是改变命运的时刻。借用‘门’的概念,你能够看见一种 恒定而超越时代的中国式奋斗。”王杨在自己的拍摄手记中感慨,“人生就像通过一扇扇门,一扇门代表一个世界。当代中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仍然是绝大多数中 国孩子的必由之路。高考是一道门,毕业找工作又是一道门。对于普通人,这些人生拐点都异常重要,而对于社会,更多的是冰冷的数字和大大小小的挫折,我想用 摄影机深入到这些时代和数字的深处,到板块的交界处去看个究竟。”   《中国门》并不是个励志片,其中年轻人的奋斗看得人感到压抑,甚至感 到了主人公身上某种病态的期望。用王杨自己的话说,在转了一圈完成拍摄以后,他逐渐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畸形教育背后的病根儿,皆因人人都焦虑,人人内心都缺 乏安全感,个人所面对的局面,正是当代群体的寓言,“人的奋斗和社会的现实形成一种悖论,一个怪圈。同样的,这是危机,也是转机的开始。”    6月6日,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CNEX(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影像文化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CNEX-AOC‘明日家园’主题纪录片影展”即将在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开幕,影展以《中国门》作为开幕影片,该片曾入选2011第54届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展映单元,入围2012第8届克罗地亚 ZagrebDox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竞赛单元。据影展策展人、CNEX基金会项目与媒体经理王磊介绍,将《中国门》安排在6月6日——高考前一天,就是希 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社会对教育的探讨与关注。   早报记者结合纪录片创作和有关教育的话题在影展开幕前采访了《中国门》导演王杨。没看过 7年前轰动一时的纪录片《高三》的王杨,对高考的态度是矛盾的,他认为高考至少保证了孩子们在起跑线上得到有限的公平,但高考未必是人性的、理想的,“我 并不是教育专家,我只能提出问题,告诉观众我观察到了什么,他们的生存状态才是我最关心的。……如果我有了孩子,我当然希望他能够多跟大自然接触,有一个 很轻松快乐的童年,但是我也害怕,也许那个时候会不自然地被卷入这个奋斗的洪流中,也会跟其他家长一样。”    “我拍的不仅仅是教育”   东方早报:《中国门》是一部反映中国教育现状的纪录片,是不是你的切身经历让你有了创作冲动?你从中最想表述什么?   王杨:我一直对教育都比较感兴趣,因为教育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也经历过高考,后来从大学走出来,最后进入社会。    你说得对,这种切身经历让我有了冲动,再加上我偶然在《南方周末》上看到过一个报道会宁(高考学生)的专题,哎,我突然觉得这个问题特别的突出。其实我 所知道的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会宁这个地方会变得特别明显。再加上那年的CNEX基金会征集纪录片提案的主题叫做“危机与转机”,此前我申报 CNEX的提案项目是关于大学毕业生的问题。我意识到应该做一个更全面的观察。我认为我的纪录片更多的是以观察的方式(进行的),(有)一个旁观者—— “我”的节奏。我可能不单纯思考高考的问题或者教育的问题,而是思考在这样一个时代下,人的压力或者人在社会当中的一些变化,人的生存状态是我最想知道 的。   东方早报:为什么会选择会宁、北京、上海这三个拍摄地点?   王杨:会宁那个报道成了一个出口,衍生出一个好奇,让 我特别想去那儿看看。我去了之后,那里的确很让人很惊奇,令我觉得很震撼。陪读的家长、努力奋斗的孩子,紧张的氛围。但我并不想把视角仅仅是放在考大学这 件事儿上。其实因为扩招,大学生现在并不稀奇,我的问题是,这些孩子这样为了高考努力奋斗,那他们的未来真的会像他们所描述的那样吗?    所以沿着这样一个思路就到了北京,我就拍到了所谓的“蚁族”。而且正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这样的大学毕业生漂在北京的生活。最终我发现,我真正关心的是他们精 神层面的变化,他们郁闷的内心世界,我关心的并不是工作难不难找,生活稳不稳定,我一直觉得,我们过分强调了这个“难”,也许这个时代是很难找工作,但谁 说过去那个时代就不难找工作?我们应该把这个“难”,仅仅看做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从大学的“门”出来,再进入职场的“门”,从职场的 “门”走出来,又回到生活的“门”,不管你经历哪个没经历哪个,这都是生活的常态。北京之后,我觉得应该去上海看看,也因为之前我没有去过上海,上海给了 我新的感受,我想看看这个城市的普通家庭、或者中产家庭,他们在教育面前有什么不一样的状态;第一天到了上海,制片带我去了外滩,我问他,这么多漂亮的楼 里边住的都是谁?制片说,“我们上海人其实也不太清楚这里边住了谁。”然后天逐渐暗了下来,华灯初上,我突然觉得有一种海市蜃楼的感觉,你知道吗,我一路 从山沟里来到上海,这让我感觉很梦幻,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可是等我拍了那个音乐学院的学生之后,我发现,大家内心深处还是一样的。即使是中产阶层的家庭, 他拥有财富,他什么都不缺,但他还是会有更高的追求,他的面前仍旧有一道道门,应该说,每个人的面前都会有这样一道道门。所以,我要讲述的,不仅仅是教育 的问题,它更像是一个通道,引导我们观察社会某种核心化的感受,《中国门》就是这样跨越地界来探讨这样一个个人生阶段的纪录片。    “拍片缘于矛盾的公平性”   东方早报:除了你刚刚说的跨地域、阶段性的“门”,“中国门”应该有更多中国意味在里边吧?   王杨:没错,借用“门”的概念,我试图发现一种恒定而超越时代的中国式奋斗。会宁的孩子每天四五点钟就要起床,然后拿着手电筒去上学,我觉得他们不管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真的显得很勇敢。    从这一点看,我想不仅仅是这一代的孩子,也会让我联想到整个中国社会,甚至会联想到中国近代史,某种类似的形象上的感动,你看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青 年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进而改变了历史。辛亥革命也好,五四运动也好,而在某种程度上,个人的奋斗其实就是国家的奋斗,推开门和天亮实际上是一个 道理。青年人一步步往前走,从乡村走到大城市,但是即便到了大城市,他们发现还是有很多问题,但你不能说这种奋斗是毫无意义的。   门的一 方面是它很沉重,我们推开它需要很大的毅力,当这么重的东西能被推开的时候,那种回报和喜悦,希望也就出现了,这种光亮的出现也让人感动。对于人的个体来 说,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一个关口,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跟家庭背景、资源、社会等级,我觉得可能也不能叫做等级,就是二元对立,它的背后也关乎政治 和经济的问题。也关乎城乡对立的问题。抛开一切因素,其实在跨过“门”的那一刹那,这个形象就已经在我的内心有了相当大的触动。   东方早报:能否结合下自己的经历谈下中国式奋斗?你观察到的核心化感受是什么?    王杨:我本身是城市普通家庭出身,你说压力大吧也还可以,大家在考我也在考,那样的高三,仅仅是苦中作乐吗?也许还是要反思,不光是我,每个人或多或少 都会有这样的反思。我并不是一个典型奋斗的例子,因为我的家庭教育还是比较宽松的,我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感受可能来自我的同学和朋友,也许是我和他 们的成长经历不太一样,所以我会往后退一步或者退半步来看其他人。   我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在找工作,很不容易,却发现还有另一些 人,他们并不着急找工作,每天该玩儿玩儿。我就奇怪,我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着急呢?最后我发现,家里已经帮他找了很好的工作,这个事儿让我当时有了一 种很深的反思,我就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市场经济下成长起来的,应该没有不公平的概念。   大部分人会觉得,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就会得到我们 想要的,这件事出现以后,我就深深感到这种不公平。拍完回到会宁,会宁的孩子反差更大!比如说,会宁的孩子会比大城市的孩子显得更苍老一些,也可能是那边 风沙大,相同的年纪压力更大,那个地方的农村是一个极端环境下的农村,他们需要去城市,不仅仅是因为好,有可能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在教 育面前,地域不同,反差就如此之大,这个鸿沟不仅仅是贫富差距的问题。你即使解决了他经济上的问题,他还是会往大城市里来。我记得有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老 师的问题的时候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不能和城市里的孩子比,但是我们有信心和他们比我们的未来!”你会发现远处的大城市,对他们来说是既爱又恨的地方:为 什么我会生在农村,而别人会生在城市!   另外一个方面,他又很期待去这样的地方,因为那个遥远的地方是汇集了这个国家所有精华的地方,这种励志的东西其实是对心理造成一定的摧残的,因为当他经历了一圈的时候,当他不能接受在大城市扎不了根的这个现实的时候,压力会变得比刚开始更大。    我觉得我做这部纪录片的冲动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公平性。如果现在都是学校自主招生,或是完全放开的话,那我觉得更多的利益会往更多有资源的人的手里聚拢, 对我来说,这就是焦点。而说到公平性,恰恰最为矛盾的一点是,高考面前人人平等,还是用分数来看输赢,所以万人争抢过独木桥,这是有道理的。但往往很多人 不清楚高考只是其中一道门,这真的是非常矛盾的事情。    “对孩子过分期望    的背后是不安全感”   东方早报:在会宁有段场景很令我震惊,一位老师对围绕在他身边的一群好学生说,“你们是考清华北大的学生,但是你们的理综现在相当危险,你们要明白,得理综者得天下。”他的话令人毛骨悚然。同学们更是如临大敌的表情。   也许大城市里的老师也会说同样的话,但是没有他那么严肃,用战争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对于这样一种氛围,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这样紧张的气氛,你的拍摄不会干扰到他们吗?    王杨:没错,我和你的感受一样,那就是一个如同战场的氛围,很紧张。其实我还有很多镜头没有放进去,比如他们上厕所、打开水,这样跟学习无关的事情,都 是一溜小跑,节奏非常快,比北京上海快多了,这个氛围是很压抑。至于我们的拍摄,我们先找了当地的教育部门,因为我们这个纪录片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有一定的 合作。我们说明来意,他们很快就同意了。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进去会打扰他们,当然我们也采取了一种克制的方式,在视角上,基本上是一个观察式的,带有主观 的,镜头就像我的眼睛,我带着大家去看,包括很多时候是有一定距离的,在他们上课的时候,很多镜头是用长焦镜头调的,所以我们希望尽量做到不要打扰到他 们,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多打扰到他们,我们都觉得是一种罪过。没有任何干预,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我们只是把他们的生活记录下来。   东方早报:你最后一段拍了上海的幼儿早教,一些三四岁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就已经开始接受脑开发教育了,这段放在后面,显得很梦幻,像一个轮回,又似一个魔咒。    王杨:(笑)早教这段放在最后,我也觉得很梦幻,转了一圈之后,我发现了教育的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我发现了最深层次的问题是,这 个时代的人都很焦虑,无论他在什么位置,那些带着孩子来参加早教的父母其实并不缺钱,但是他们还是从(孩子)0到4岁时就已经来咨询了,其实这里边就有一 种深深的不安全感,对孩子的过分期望,这个病态的背后就是谁也逃不掉的不安全感。    “好教育:在公平状态下    更有人性的教育”   东方早报:王朔曾说过,“我最恨成功这个词儿,我干吗要让我女儿成功,成功不就是挣很多钱,然后让很多人知道!”你怎么定义成功?   王杨:我认为这种想法只是基于他这样生活背景下的一种人的看法。如果对于会宁的孩子来说,就会觉得我挣了很多钱了,这就是成功,这个成功的定义对他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缺什么想什么,无可厚非。    会宁那个地方,孩子们的选项太少,高考考到一个好点儿的大学,几乎是唯一的出路。其实成功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大城市的孩子其实有很多条路,高考只是其中 一条。当然我认为现在教育的这种状况,也可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经的阶段,我们不应该太过于担心,也可能再过一段时间会变得更好,比如说我去台湾,台湾以 前教育情况也是这样,但我现在去,发现社会导向已经有所改变,大家都在问自己,我为什么而活?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好的教育。当然我并不是一个教育学家,这只 是我内心深处对现实的一种反观。   东方早报:最近几天,著名学者、教育学家李开复在微博上公开抵制一档求职类电视节目《非你莫属》,你看过这个节目吗?你也拍了大学生求职,怎么看这件事情?   王杨:我也看到过关于这件事情的一些报道,当然我没怎么看过《非你莫属》这个节目,我还是认为这种节目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性的节目,并不能代表真正现实的求职。在我理解上来说,大学生求职面临的不仅是工作,还有一个社会体系。    东亚国家的社会规则都会非常严密,体系是一个非常正规的模板,但是其实它会留出很多的豁口,这种模块化的东西其实是可以组装的,所以它虽然看上去死板, 但事实上应该是非常灵活的。当然这里会存在有些负面的做法,可以定义为捍卫这种体系的安全感,而这些掌握社会话语权的人提出的这些所谓条条框框,只是寻求 自身体系的安全感,不是为了事情本身,或者创造一个东西,所以就会变成体制本身把创新的氛围破坏掉了,自然也就会出现这样一系列求职的怪圈现象。   东方早报:即使高考的分数使我们的孩子能够公平地站在一起选择,但是在毕业后,仍有可能面临不同的对待,教育的症结一直会延伸到老,那你觉得理想化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王杨:我不清楚问题在哪里,但是我知道什么是好的。如果在一个公平的状态下,去展开更有人性的教育,这应该是好的教育。这个人性其实是过于理性化的,这个城乡的差距能不能不要这么大?一个没有背景的人和一个有背景的人能否被等同对待?    地域公平性虽然和人性教育似乎像是沾不上边,其实是一回事儿,应该让孩子在更自由、更宽松的环境下选择,最起码它有超过两项或两项以上的选择。如果我有 了孩子,我当然希望他能够多跟大自然接触,有一个很轻松快乐的童年,但是我也害怕,也许那个时候会不自然地被卷入这个奋斗的洪流中,也会跟其他家长一样, 我还真的不知道哎(笑)。 王杨    1984年生于陕西咸阳,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2007年筹建《青年电影手册》,现任执行主编。2007年成立“王杨电影工作室”,同年完成纪 录片《地上-空间》,2008年完成纪录片《寂静之声》,2009年完成五集系列纪录片《毕业生》。2011年完成的纪录片《中国门》入围第54届莱比锡 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展映单元、第8届克罗地亚ZagrebDox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    ◎ 相关纪录片链接    《高三》    民间纪录片导演周浩在2005年拍摄的纪录片。它记录了中国福建省武平一中2005届高三(7)班高考前一年的生活。这一年中,有人紧张刻苦、有人执著 “早恋”、有人翻墙上网吧,班主任王锦春不厌其烦地进行着“动员演讲”。终于,高考结束,每一个高三亲历者若有所感若有所失,王锦春却已经开始对下一届高 三班进行“动员演讲”了。影片被评价“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著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2005年12月,纪录片《高三》获第三十届 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人道奖纪录片奖”,并入选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
3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振宁先生狠狠滴抽了教育部一记耳光
热度 117 xqhuang 2012-5-31 09:44
杨振宁先生狠狠滴抽了教育部一记耳光 中国教育部真可怜,钱老晚年抽了教育部一记耳光:为什么中国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旧痛犹深,新伤又至,这回下手的是九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 李晓明老师的博文【 杨振宁回应“钱问”:未来10年中国将做出诺奖级工作 】,杨先生回应了吗?我怎么就没看不出?我看到的是,杨先生在教育部、在中国教育的 伤疤上,大把大把地撒盐!他对“钱问”的所谓分析和思考,不过是肯定了“钱问”:中国的学校就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在杨先生看来,就像中国的工业产品一样,中国教育只能生产人才的初级产 品(中学、本科),而高级核心人才(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必须通过引进,特别是从美国引进。 毫无疑问,作为华人首诺,杨先生应该最有资格在中国谈诺奖,不过,是不是谈得最好就不一定了。关于“未来10年中国将出诺奖”,杨先生把筹码全部押在近几年出国的年轻博士 身上,希望这些人能在5-10年内回国,并立即做出世界级、诺贝尔奖级的工作。必须指出杨先生的分析很不科学!诺奖不是钦定,它的产生是非常偶然的,圈点某些人将来会拿诺奖,是不科学的。再说 ,即使这些年轻人做出诺贝尔级别的工作,要拿到诺贝尔奖也许是猴年马月。所以,我完全赞同陈安博士的观点【 杨振宁先生应该指出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大陆物理研究 】,而不是总拿“未来10年中国将出诺奖”,娱乐自己、愚乐大众。为了娱乐大众、愚乐自己, 我做个大胆预测,杨先生这一记耳光一定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教育部部长抽了大学校长一个耳光 :从今以后,大学校长全部从海外引进! 大学校长抽了教授们一个耳光 :各位好日子就要结束了,以后大学教师全部从海外引进,没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全部下岗! 教授们抽了学生一个耳光 :你们在这里读什么大学?还不敢快出国! 学生抽了家长一个耳光 :你们真没有本事,让我上什么狗屁中国大学,中学时候你们为什么不送我出国? 家长抽了自己的耳光 :上帝,谁让我生在这个神奇的国度? 。。。。。。 我真的很担心,如果杨先生的预言不幸成为现实,中国真的没有希望了!所以,我更希望有志气的土鳖能拿个诺贝尔科学奖回来,也狠狠滴抽杨先生一个耳光!最后引用曹俊博主的博文【 谁来拿诺奖 ? 】中的一句话: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27529 次阅读|172 个评论
耶鲁大学校长否定中国教育:是真是假?
热度 11 zhangzizhang 2012-5-19 18:25
有朋友发来邮件,题为《耶鲁大学校长全盘否定中国教育》,但真假难以判断,请科学网贤者赐教,谢谢!子张拜 作者: 卢东奥 耶鲁大学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日前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激烈批判中国大学,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大学的争论。 对于中国大学近年来久盛不衰的“做大做强”之风(即大规模扩招学生、大规模扩大校园),施密德特说:“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而校长的退休,与官员的退休完全一样,他们必须在退休前利用自己权势为子女谋好出路。”他认为,“新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灿若星海。” 对于通过中国政府或下属机构自行“排名”、让中国知名大学跻身“世界百强”的做法,施密德特引用基尔克加德的话说,它们在做“自己屋子里的君主。”“他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他们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 中国大学近来连续发生师生间的暴力事件,施密德特认为,这是大学教育的失败,因为“大学教育解放了人的个性,培养了人的独立精神,它也同时增强了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人更乐意与他人合作,更易于与他人心息相通,这种精神应该贯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是在中国的大学里,学生却和社会青年一样信马由缰、自生自灭……“他们大搞计划学术,更是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 对于中国大学日益严重的官本位体制,施密德特也深感担忧,他痛心地说:“宙斯已被赶出天国,权力主宰一切。”“文科的计划学术,更是权力对于思考的祸害,这已经将中国学者全部利诱成犬儒,他们只能内部恶斗。缺乏批评世道的道德勇气。孔孟之乡竟然充斥着一批不敢有理想的学者 , 令人失望。”施密德特为此嘲笑中国大学“失去了重点,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一贯保持的传统,课程价值流失,效率低,浪费大。”他嘲笑说,“(中国大学里的)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的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们不获礼遇。”由于当前经济危机引发的一系列困难,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施密德特说:“作为教育要为社会服务的最早倡议者,我要说,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大学的学院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他说,大学应该“坚持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根本无需回答它是否对公共事业有用,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备社会价值,反之大学教育就会偏离对知识的忠诚。” 对中国大学的论文抄袭、科研造假等学术腐败,施密德特提出了另一种观察问题的眼光 。 他说,“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政权是腐败的,那么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同样会骇人听闻的腐败。”他还说,“中国这一代教育者不值得尊重,尤其是一些知名的教授。”施密德特认为中国大学不存在真正的学术自由,他说中国大学“对政治的适应,对某些人利益的迎合,损害了大学对智力和真理的追求。”他提出“大学似乎是孕育自由思想并能最终自由表达思想最糟糕同时又是最理想的场所 。 因此,大学必须充满历史感,必须尊重进化的思想,同时,它倾向于把智慧,甚至特别的真理当作一种过程及一种倾向,而不当作供奉于密室、与现实正在发生的难题完全隔绝的一种实体。”他还说:“(中国的)一些民办教育,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靠人头计算利润的企业。”
个人分类: 教育:大学春秋|481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论文博士”要不要?
热度 3 lxj6309 2012-5-11 22:03
这些天,大家讨论得热烈的题目之一是清华大学的论文博士问题。看了“ 中国首位论文博士徐大懋院士忆“读博”” ,算是对中国的论文博士制度的历史有了个了解,得到的基本概念是:前期合法,后期不合法,分界点是1998年。所以,清华目前的论文博士制度是应该有个明确的交待!不过,清华作为国之骄子,不会有什么闪失。所以,本文下面要说的是:这个“论文博士”的博士类别能不能要? 首先,我们看一看,授予论文博士的目的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据规定:“为具有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并已做出突出成绩的大学本科或硕士毕业生,基本达到硕士或博士学位水平,又离不开岗位的在职人员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获取学位的方式”,条件是“凡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通过本人的工作实践和刻苦自学钻研,在教学、科研或专门技术上作出成绩,提高了业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而第一位“论文博士”徐大懋先生在入学时已经(1983年)出任哈尔滨汽轮机厂任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评为高级工程师。其领导设计并出口巴基斯坦的21万千瓦汽轮机达到国际水平,获国家机械委技术进步一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由此可以看出: (1)“论文博士”不是学校培养的,导师基本上辅导写论文(不是做研究); (2)根据入学条件,“论文博士”们是已经达到了博士水平,到学校是要拿那个证书,所以,是奔证书去的。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论文博士”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是不必要的,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达到了博士水平。但是,“论文博士”确实可以为双方带来实惠:学校得到了学费和高级的社会关系资源,这些准博士们已经很牛了,将来飞黄腾达的几率很大;准博士们获得了崇高的荣誉头衔:名牌大学的高级学位!或者说:从市场的角度看是有需求的,但是,从全社会效用的角度看未必是值得的! 其次,还用其次吗?
个人分类: 教育|3268 次阅读|3 个评论
支持中国科学院办大学
热度 13 tarimriver 2012-5-10 11:45
中国科学院要办大学,我觉得挺好的。 中国科学院办起来的大学肯定和教育部大学在教育理念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方面不同,这种看法是基于科学院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素质水平得出来的。 一般大学培养研究生是以学习为主,从事科研为辅,甚至不少没有课题的导师就直接放羊,学生也就抓紧时间去多打工挣钱,毕业吗,马马虎虎就过去了。但在科学院只有开题的导师才能带研究生,否则就没有钱给学生发补助(大学里不发补助是普遍现象),学生通过实际参与科研课题,得到了真正的科研锻炼,为茁壮成长奠定了基础。 我想,科学院如果要办大学的话,肯定还是以科学院系统的老师,或者新招聘具有实力的研究员教授为教员,他们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科研能力,必定会带出一批优秀的学生。 建议科学院大学不但应该在北京、上海建,而且应该在各省都建一所,这样,教育部大学才有参照物,才有压力和动力,中国教育才能更好地前进,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才更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4426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研究生自杀
xiaosanlang3 2012-5-9 19:46
今年夏天中国自杀的研究生格外多,光我听说的就已经好几起了。我初步估计,如果有哪位做个自杀学生数随时间变化的统计表格的话,从今年开始,三年内应该是一个骤增的趋势,三年后才有可能下降。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预言?在这篇里我不简单的说几句。 一、 扩招 。中国大学的扩招,大约从2000年左右开始,今年是2012年,基本上目前在读的研究生都是扩招后开始接受教育的。 客观的讲, 扩招的确给更多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革十年给中国教育和人才带来的负面影响 。 但是, 扩招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大学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消化扩招后的这么多学生 ,通俗的讲: 如果把中国的大学比作一辆客车,那么扩招后的这辆客车是严重超载的 。 这“超载”的后果就是每个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不足,严重少于他应该享受到的标准。 对于大学本科而言,这种每人享受到的教育不足表现在过去小班上课,现在全部大课,过去老师可以一对一回答问题,一对一批改作业,现在根本顾不过来,这种影响代表中国大学教学质量的下降,这种下降是隐性的,短期内看不出来,要在三十年之后回头去反思。 但对于在中国大学和科学院读书的硕士生,博士生而言,扩招的影响则没那么简单 。 本身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科技真正起步,教育恢复正常状态,都算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距今也只是30年左右的历史,教授们的总体科研水平并不高。 可扩招却使得每个教授平均负担的学生数成倍增长。 过去一个教授手下只有两、三个研究生,甚至有研究生能得到双导师的待遇,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和教授接触,一对一讨论问题。不少科学网的博主就是扩招前的那个时代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他们的基础很好。 但在扩招后,这种情况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教授手下十个,二十个,三十个研究生 。我很好奇: 中国的教授,有这么多题目给学生做吗? 我曾经借听报告的机会问过几位美国和欧洲名牌大学的终身教授(其中也有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组里有多少研究生? 他们给我的答案是他们这辈子手下教过的研究生全部加在一起,应该不超过二十个。 通常情况下他们组里只有三到五个研究生,好的时候每年招一个,但也有时候不招,因为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好的题目给学生做。 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一辈子只带过不到二十个学生,这在中国说出来恐怕都要被人笑话,因为中国扩招后,恐怕随便一个科研小组都不难找出十几个人来,于是我只能得出两个可能的结论 : 1、中国的教授找题目带学生的能力比诺贝尔奖得主还牛逼。2、中国的较大规模的科研小组其实都是在放羊。导师没有题目,学生自生自灭。 我亲自观察了一下,觉得第一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至少我迄今为止还没在国内见到一位带学生能力比诺贝尔奖得主还牛逼的导师。有哪位见到过,麻烦引荐一下,让兄弟我长长见识。 我所见到的是,放羊是普遍现象。请不要跟我说你组里没有放羊,据我观察,中国每所大学,每个科研院所,几乎都有放羊的组,你自己组里也许不放羊,但你隔壁可能就是羊圈,只不过平时你只注意到自己,看不到别人罢了。 说起放羊,如果导师没有题目,那学生就只剩下自学,或者靠师兄带,靠博士后带 。 科学网上去年不也曾刮起过一股“师兄带师弟”的最炫民族风吗?你知道为什么科学网的教授们会一再推崇“师兄带师弟”的模式?因为这是学术界传统和标准的教学模式?不,这根本不是传统和标准的教育模式,而是低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教授们之所以强调师兄带师弟,是因为他们自己根本带不动学生。 传统的标准教学模式,应该是导师带学生,师兄弟之间只是辅助学习,做交流之用。所谓导师二字,正是这个意思。可是在中国扩招后,导师根本没有那么多题目,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带这么多学生,这时,有良心有底线的教授,就会选择不随大流,只在自己能力范畴内招少数的学生,控制研究组的规模。但另外一些教授则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反正在中国养一个研究生,一个月也才千儿八百的支出,比外面雇人划算多了。对后者而言,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就变成了一种交易,学生给导师拼了小命干几年活,导师让学生拿学位毕业。 这些年我在暗地里观察过不少科研小组的运行状况,得出的结论是: 在中国,规模越大,人数越多的研究小组,导师所做的科研工作就越少。超过二十人的科研小组,教授基本上就不怎么指导学生,也不从事一线具体的科研工作了。 在中国,真正做科研工作的并不是院士,不是973首席科学家,不是学科带头人或者其他有各种光环的大牛教授,而是这些大牛教授手下的那些没什么名头和光环的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后以及普通的研究生。 但是,中国几乎所有的经费以及学术荣誉则全部都控制在院士,学科带头人等大牛手里。甚至有极端的例子,老板完全不干活,全靠下面的人来养。( 就是大学里分房子也是优先给根本不做科研的院士和大牛们分,因为这些人是真正掌控学术资源的,而那些真正做科研的年轻人却什么都分不到 。) 有位年轻人曾经向我发牢骚,说中国的科研圈,其实就是一大帮为了理想辛辛苦苦拼命干活的年轻人,养了头顶上一帮什么活都不干的蛀虫,咱们努力工作,一旦有了成果,什么荣誉和利益都被他们霸占了,剩下给年轻人的除了一句“为了科研牺牲一些是应该的”的屁话之外,什么都没有。 我觉得这话有些激动,但也反映出中国的大体状况 。尽管有跑题嫌疑,但我仍认为这情况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跟扩招有必然的联系,正是因为我们给放羊的小组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大环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才使得导师不指导学生,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成为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一件原本错误的事情,一旦成为普遍,大家就都不再觉得这是件错误的事情了。当导师不指导学生成为普遍现象,大家也就觉得这似乎算不得错误。当师兄指导师弟这原本荒唐的模式在中国成为普遍,大伙也就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了。 当导师没有题目,也不指导学生,只依靠师兄带师弟的模式便能运营一个科研小组,产出论文,申请基金时,导师也便可以坐享其成,于是乎一个人只要成了导师,当上教授,便可以不干活就拥有一切,这不就构建出了一个培养蛀虫的制度吗? 我们说做任何事都有代价,这样的制度的代价是什么?是研究生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学术积累,走不上正道,入不了门,做科研的理想便葬送在这里。但是,Who cares?这里是中国,我们在扩招,我们有的是学生。 所以我个人认为,尽管表面上中国的高等教育门槛低,学位授予制度没那么严格,但实际上,中国的高等教育淘汰率是非常高的。虽然在这个国家读研究生,几乎每个人都能拿到学位,但在毕业后,除了那个学位以外,你可能什么都没学会。读博士那几年你有文章,毕业以后就被学术界淘汰。 二、SCI。 其实单纯扩招,也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导师没有题目,没有指导,那就自学,或者跟着师兄混。可问题没那么简单,中国的研究生还面临一个巨大的压力,那就是毕业必须发表SCI论文 。 于是 这个情况就像是馅饼,研究生就是一块肉,被两片巨大的面饼紧紧夹在中间,一边是根本没有题目,没有指导的导师,另一边则是毕业必须发表的SCI论文。 对于一个本科刚毕业的学生,还没有入门过,没有做科研的实战经验,就要面临在无题目无导师指导的情况下发表SCI论文,你觉得这事儿难度大不大?如果你是他,你的压力大不大? 诚然,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在中国千百万的学生里,肯定有不少优秀的,学习能力强的人是可以对这样的局面应对自如的。 但天才是相对的,优秀的学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的求学轨迹是这样的: 起初想做科学家——只想做好手头的科研工作——只想完成毕业需要的文章——毕业后再也不做科研,不谈理想。 这个肉夹馍的模式给中国的研究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再加上研究生群体收入过低,基本的福利得不到保障,过度加班,甚至应有的节假日也被科研组生生剥夺,使得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长期处于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 。 在这种抑郁的状态下,如果当事人没能及时的调整心态,缓解精神状况,没能去K歌,去上网,去搞对象,去打游戏,他周围的人也没能及时给他必要的理解与支持,而只是一味的PUSH他,一味的要求他,一味的希望他,那么他的抑郁程度就会加重,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转变成为一种病。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但程度加重时则会成为一种精神疾病,就像文中开头例子提到的这位清华研究生,学校领导说他“精神出问题”,这里的精神问题可能未必真是精神分裂,但很可能就是高压力高强度工作状态导致的重度抑郁症。 重度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就是自杀,这种症状和抑郁症的关系就像打喷嚏和感冒的关系一样,是不由人自主控制的。 很多时候你可能不理解,你觉得他为什么会想不开要自杀呢? 这时候你就想一想, 你感冒的时候为什么会想不开要打喷嚏呢? 其实这根本就没有想开想不开的问题,如果你是患者,想不想,你都会寻死,你自己管不住自己的。 所以如果说有什么是我建议各位的,那就是多给研究生一些支持与理解,少一分期待与要求,家长对孩子少一分望子成龙,恋人对另一半少一分事业心的要求,他如果抱怨,你就多倾听,不要说他怨天尤人,不要怪他不够成熟,因为他的状况其实未必比富士康跳楼的那些工人好太多。而对于那些没题目没指导,只知道一味PUSH学生干活的导师,我没什么好说的。 三、 中国所有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心理辅导工作都没能跟上 。尽管不少单位设置了心理咨询的医师,但效果不太好。 在这里我建议各位看我文章的领导多关注学生的心里辅导工作,在自己学校多开心理学讲座,做多科普,让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个最起码的认识,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 同时, 我倡导不急不躁的科研生活,不提倡为了科研如何拼命, 我不喜欢,也非常不提倡研究生一周在组里待七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你今天说要为科研奉献青春,结果明天真的挂了,到时候你自己的在天之灵都会为你感到不值。 当然也有不少学生这么拼命是被逼的,你可能刚一进科研小组,你的老板就会对你洗脑,说做科研就要一天二十四小时努力工作,要专心致志,不要上网,不要搞对象,你最好每天除了吃睡就是看文献做实验写论文,周末也一定要呆在组里,不要出去约会,谁出去约会谁就是不热爱科研的坏榜样,等等 。 遇到这种导师,你能换趁早换,因为这样要求学生的导师,一般不是真正会做科研,有水平的导师。有水平的,会做科研的导师,都明白劳逸结合的重要性,更明白人的身体是有极限的,每天超过极限时间的工作都是无用功。 或者换不了也不要怕他,他只是让你干活而已,你只要自己不慌,hold住,能发论文就可以。如果他逼你逼的太厉害, 你就直接竖中指,MLGBD,让他滚蛋!(啊,不好意思爆粗口了) 别怕闹僵,实在要闹僵你就上网写博客骂他,就说是我教你这么干的。 四、综合上述几点, 目前中国研究生的状况不容乐观,导师总体能力不足以应对扩招的局面,以及毕业对SCI论文的要求使得中国研究生压力山大,部分研究生在不同程度上患有抑郁症。 重度抑郁症症状之一是自杀,所以近几年研究生自杀率呈升高趋势 , 同时我也注意到, 很多单位已经出台了“反放羊管理条例”,要求导师在一年内最多只能招收两名研究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放羊小组起到抑制的作用,但是从政策出台到收效还是会有一个过程,我认为这个时间是三到五年左右。 也就是说在三到五年内,中国的研究生自杀现象还会呈增加趋势,之后才会开始减小,大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各位读者中如果有亲戚在读研究生,建议你们在这几年里多关照一下他,免得他哪天也。。。。 此外, 抑郁症的另一个症状是出走 。 我这几年私下里都见过好几个因压力太大而出走的学生,情况好一点的是出走十天半个月就回来的,稍重一点的是出走一个多月才回来的,最严重的有一个学生出走了一年多,谁都联系不上,一年以后回来,婚也结了,房子也买了,堪称外出散心的典范。 话虽调侃,其间有多少辛酸,不为外人所知也
个人分类: 评论|2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书育人意何为
热度 3 yangyongtian 2012-5-9 15:39
老师不是老板, 学生不是学徒。 当今中国教育, 似乎步入歧途。 追求学时学分, 不顾发展前途; 追求报酬待遇, 不讲公益付出。 教育办成产业, 利益最大知足; 忘了育人本意, 为了国家民族。
个人分类: 感怀|213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贺卫方: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freedom110110 2012-5-4 09:27
作者:贺卫方(北京大学教授) 来源:賀衛方的博嘮閣 关键词: 按:2005年5月,因为不满于当时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我宣布停止招收硕士研究生,引起了相当的反响。同年9月,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主持人闾丘露薇对我做了专访,话题涉及考试、教育、知识分子角色等。从去年起,北大法学院硕士考试已经恢复到此前较为合理的模式,我也重新招收硕士生。现将这篇访谈稿修订若干文字,在这里再发表一下,也表达对闾丘露薇女士和栏目组朋友的感谢。2012年4月23日 暂停招生引发反响 闾丘露薇(下称记者):你看啊,今天真的很巧,刚刚开学,其实很想问你,因为刚刚开学,对你来说这一次的开学可能跟以前有一点点不一样,你会是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很关注的这样一个人了。听你说的,你今天开学回到学校,第一天,你的感受是怎么样? 贺卫方(下称贺):我们开学搞了一个开学典礼,新生们一块儿,大家聚在一起,然后院长讲话,教师代表讲话,学生代表讲话。法学院要求我们的教师都要参加这开学典礼,我们也都坐在前面两排,主持人介绍了一下每位老师,介绍到我的时候,好像来自学生的声音稍微多一点点,没有什么异常,其实我的同事们都比较了解我,知道我这个人是属于比较愿意就一些个事务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的人,实际上不只是这一次了,上一次,“一塌糊涂”的事,我也曾经写过公开信,不少人知道。过去的十年左右的时间,我在大众媒体上发表了一些文章,这样的文章不少同事不大写,他们觉得应该写那种非常长的文章,而不应该写那种报章文字。 记者:就指那种,就是专栏类的。 贺:专栏类的,杂文啊,时评啊,就是我一直比较爱写这些东西,写这类东西就经常会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见解,甚至是所谓针砭时弊。所以同事们都觉得我做什么事都不意外了。 记者:但这是同事,我觉得同事之间的理解应该是可以预料之内的,因为毕竟有些人不理解的话也无所谓,大家是同事嘛。但是你要面对领导,你要面对这个学校它毕竟是一个机构,你毕竟要去面对一些比同事之间相互交流要更复杂一点的东西,你有没有想过会有点…… 贺:也许北大这个学校稍微特殊一点,这个学校太大,那么领导跟我的距离就显得特别遥远,比方说许智宏校长,从他做校长以来,我就没有跟他有过任何低于五米之内的接触。 记者:没有近距离接触。 贺:只是远远地看见过他,所以这些领导对于一个教师做的事情很少有个人化的了解。他们也许知道我这人是谁,但是他们也不大容易能够找得着我。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因为历史的影响,北大的整体校风还是比较开明吧。当然,这只是与中国其他的大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包括院里边的那些人,院里边的领导,所谓的领导吧,他们都还是理解,只是有时候院长会觉得我这个人是太像是一个麻烦制造者的那种感觉,有点说是,哎呀,你最近……你看,你这样做给我添了很多的麻烦,他心里边或许有一些抱怨,但是不会真的采取什么行政措施啊,或者让我难堪啊。没有,我的课该上还上。其实本来大学里便的人际关系就相当松散,上完课,就各自回家了,平常各人忙各人的,所以一切还好。 记者:其实你看,多年前你曾经要离开,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有人给你写过信,那些学生给你写过那个挽留信,我看了一下,真的是很感人的,虽然很简单,但是我却很佩服他们,只有北大的学生,真的是不一样,写这样的用词,这么简练,但是感情都在里面。那么这次,因为你不再招收硕士研究生了,有没有一些学生,其实他可能在本科的时候,或者外面的学生,一早就跟你说,我要读你的研究生,然后现在这个门就给堵上了,他们有没有来跟你说? 贺:有,南京大学有一个,有一个男生,法学院大四,今年毕业,我去年到南大的时候,他给过我一篇文章,研究法国民法的历史,非常专业的文章,他自己写得很好,我也觉得真的是特别可造之才,这次我宣布停招以后,他给我来了一封信,觉得真的很伤心,觉得他本来的一个很大的希望,一个梦想,就是到北大,但是因为我不招,他不想考了,就不考了。确实,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心里边也很歉疚,为这样的一个同学。 记者:这好像有一个两难的局面,我知道您写这封信,您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是希望大家正视目前面对的这些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有一些人,他们真的是抱着很大的热诚,很大的理想,尤其那些学生,他希望好好地来学法律,好好地来做这一行,但是您的这个决定,可能就让他们以后可能在未来几年的时候没有这个机会,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些? 贺:我想就是上一次我们招生的最后结果,让我有一点绝望感。报考这个专业的,本身想学我带的这个西方法律史专业方向的同学,只有一个最后过关了,其他的都铩羽而归。最后有一些报考别的专业的同学转过来,但是他们本身对这个专业一点儿都没有积累,没有研究,可能也没有多大兴趣,过来以后,我们问他们一些专业领域的问题,他们当然就是一问三不知。我的一种感觉是,好像越是热爱我们这种专业的人,可能越考不上。所以自己心里边似乎有一点——也许只是一种聊以自慰的——想法,可能这个同学即使是报也考不上。现在的考试制度问题太严重,我自己觉得太不应该这样地设计考试方式,所以宁愿暂时停止一段时间。这也是一种制造压力吧,然后就与有关的部门、学校以及同行们来彻底反省一下我们的研究生考试制度到底应该怎样设计,才更有助于真正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我们要追求那种能够发现真正热爱学术、热爱法学专业和法律史的人才的制度。你知道,法律史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特别喜欢,但是要喜欢的人,那简直有点儿像教徒一样地那么虔诚甚至有些狂热地喜欢。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教师最大的期盼和最美好的感觉,但是如果你没有办法得到,或者说得到的并不是英才而是庸才的话,我就觉得这个制度就有问题,所以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动制度本身的变革。 记者:你这是一个方法。我相信有很多的老师,你的很多的同事或其他学校这些同行们,他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触,但是大家就没有采取这个方法,可能有的人是会像你以前一样,去大声疾呼,或者通过各个渠道,你有没有想过,当时在要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您觉得是不得不要用这个方法,大家才会去重视这个问题呢,还是你觉得这是当时对你来说是唯一的一个选择了? 贺:那样的方法我在那之前做了很多努力,去跟有关的部门说,很诚恳地去说,希望他们能够对于问题的严重性有所了解。就是不久之前,我们开过座谈会,我和同事们也据理以争。记得我第一个发言,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也得到了同事们的支持。这样的座谈会本来就是来听取我们这些教师的意见的,对于这样众口一词的意见,有关的部门即便不完全接受,也应该有所采纳。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最后的结果一点儿都没有改变,一点儿都没有变化,我说是连收效甚微都谈不上。 我在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北大所发生的这样的问题,其实不是个别的,也就是说在许多学校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甚至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所以我想有必要,不仅仅要引起北京大学的有关人士的反思,而且要让整个社会都去反思这样的问题,其他的各个大学都应该正视我们面临的这样一种很特殊的困难,所以你知道这也是为什么公开信一发出来以后会受到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关注——我从来没有做一件事情会受到这么多的关注。所以也会受到《名人面对面》的关注,自己也变成“名人”了,一下子全国的媒体,包括许多地方,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当地的报纸都登了,有些人还把剪报给我寄来。这说明,高等教育问题绝对不是一个仅仅是大学内部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个社会都会关注的问题。偏远山区的农民含辛茹苦地把自己的孩子养育大,送到大学去,他们当然会关注他们的孩子将来到了城市,到了大学,会受到怎样的教育。所以我想这个体制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我们这些从事高等教育的人更是有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没有犹豫地把它发到网上去。在现在这个时代的传媒中,网络我想最好的,它不需要经过苛刻的审查;发到网上去,就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就会让更多的人去把关注的目光投入到这个本来就应该受到密切和广泛关注的领域。 记者:但是我觉得,有一个目标你是达到了,就是说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就像你说的,你的决定一宣布之后,这封信出来,真的是媒体的报道,或者是社会各界的这些,大家的这个支持也好,或者说产生其他讨论也好,但是到最后你做的这件事情,其实更重要的是希望影响那些做决定的决策者。但有没有想过,可能只是大家讨论一阵子,然后过了一阵子,大家又把这个事情忘了,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经常是事情过得很快,大家一下子热点一过又忘了,然后这个事情,你所不满的这个东西还是没有一点改变,那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怎么样? 贺:的确,传媒的发达往往反而降低了人们对一些问题持续关注的可能性。有许多事情是真的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过眼烟云,了无痕迹。但是我自己总考虑我提出的可能是一个不那么容易能够很快地过去的事情。发出公开信本身也许是一个新闻性的事件,但是它的背后却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我们每年都会招生,每年我们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今年我们熬过去,明年问题又出来了,只要不解决,它总是要周期性地或持续性地再现。再说就学者们来说,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自己这个专业的下一代,然后想方设法地把他们雕琢成才,这是他们的一个日常功课,每天的使命,既是一个最高的追求,也是我们的饭碗所系。所以我自己总觉得这个事情可能会持续地受到关注,它的效果会比起其他的事件所引发的关注要更持久一些。但是现在刚刚开学,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下一步会是怎样的,比方说我的同事们会怎样地反应,但是我了解到了,昨天我碰到许多同事,他们都觉得,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地把它再推动一步,而不是说嚷嚷几句事情就过去了,不应该是这样的。 记者:那就是说像你的同事们他们表达这个意愿,大家觉得应该推动几步,这倒是蛮正面的一个信息,但问题是,为什么,大家都是不满,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到最后是你第一个站出来讲这个事情呢? 贺:可能……这个只是人的个性方面的差异吧。实际上,之前也有许多人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去想方设法地去推动这个制度的改变,他们做的事情很多。有些人不见得很喜欢在媒体上发表看法。我这个人在过去这些年里和媒体交往比较多,所以所发表的某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媒体的一些关注。这个得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许多人其实他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们并不是麻木不仁的一些人,另外就是说好像出来说话的人,也需要有某种可能,让这个话语能够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 记者:那你觉得你目前的,你自己的个性,再加上目前就是在这个社会上的影响力,以及就是媒体对你的这个认可程度,是不是已经是让你可以担当这样一个角色,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然后…… 贺:其实,哎呀,我真的有一点点感到惭愧,其实过去这十多年间,当然我可以说是在中国法学界跟媒体交往最多的少数几个学者之一吧。除了在媒体上发表一些观点之外,我也有机会到各个地方去作一些演讲,例如大学、法院、律师协会甚至军队等等。所以像《南方人物周刊》,他们做过一期专号,列举了中国50个公共知识分子,把我算作是法学界的,他们评了四个法律界的人士,我是其中之一吧。可能自己经常愿意去就公共事务发表一点儿自己的看法。但是坦率地说,这样的一个问题涉及到的是教育制度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环节超越了我自己的驾驭能力,所以我还会去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立场,到底研究生的教育怎么去设置,法律史的和其他专业的考试应当不应当有一些差异,然后法律专业跟其他专业的教育,又应当不应当有一些差异,我相信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做很深入的研究。我自己在呼吁研究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时候,其实特别关注的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的自治。大学作为一个机构,它的决策到底更注重吸纳是教师们的观念,还是关注学校之外的某些权力的指向或意志。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是我自己在提出研究生招生这个问题的时候,顺便提出来,但是也是必然会出现的,因为它们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毫无疑问,大学自治乃是更重大的问题,它关乎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 法学知识人的特殊使命 记者:那您在做这个决定,其实要做出这个决定,并且把它宣布出来的时候,我想您应该是有预期到,除了它有一些正面的,大家的呼应之外,也应该会来,面对一些压力,那这些压力有可能是来自上层的,但也有可能是来自一些民众,社会上的觉得您这样的做法会不会是炒作,会不会是,是有一些……做秀? 贺:我……其实过去自己发表一些东西,在报章电视上接受一些采访,一直以来在同行们中间会引起很不一样的评价,这些都是我完全了解的。有些人就会觉得,我们做学者的还是应该守在书斋里边,青灯黄卷,好好做自己扎扎实实的学问,不应该做一个特别愿意在媒体上亮相的人。其实我这个观点我也是比较认同的,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已经有六七年了,我事实上很少接受电视的采访,除了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做过两次,再其他的就是不大上电视了,我也觉得这个东西很耗费精力的,而且确实是学者的使命最重要的还是学问本身。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也觉得一个法律学者需要更全面地去完成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你知道这个国家正在向法治国家转型,我们说依法治国,依法治什么,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但是这个法治到底怎么治理法,其实是需要法学学者们去很多地去思考,去研究,也去传播。此外,我认为法治国家的建立其实离不开民众的法治意识的觉醒,而这种法治意识其实并不是凭空就觉醒的;那些专业化的研究所表达的有许多东西其实是民众看不懂的,到底这些东西跟他们生活有什么关联,像《物权法》出来以后,《物权法》跟我们一个买房子的业主之间的这个权利到底怎样关联,这需要法学界的人去帮助把这个桥梁给搭起来。 记者:深入浅出地…… 贺:是的,深入浅出地来告诉他们,这样看起来艰涩难懂的东西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另外,大学里面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向社会展现出来以求得社会舆论的声援。这个事件出来以后,也有人说做秀啊什么的,其实这真是过甚其词了。自己内心里面确实感到很痛苦的一点是,我们招不来好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人其实一方面自己感觉到自己是失职的,另外一方面感觉到自己简直是怎么会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这实实在在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啊。我认为作为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的生存绝对不仅仅是吃饱饭,有相对来说比较高一点的收入就可以了。知识分子的生存一定包括他所周边的学术制度,包括整个社会的制度,是一种在他看来比较合理的状况。他发现弊病,是一定要去说的,如果发现弊端而不能说,不能批判,那就直接危及他的生存了。所以这是我们的生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不是猪,我们不是狗,吃饱了就没事了,我们是人,我们人需要表达自己,我们需要把这样一种不合理的东西,我们明明看到这种东西不合理,我们忍气吞声,这种人生活着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了。所以我想这不是做秀,这不是炒作,而是要力图唤起人们对于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切实关系的这样一种教育制度的关注和改善。 记者:其实你也不是第一个了,就像之前这个陈丹青,他也这样,就这个问题,但是外界对他的做法,因为觉得他招收的是艺术类的,所以他辞职了。然后大家就会觉得,他的这个做法好像接受程度要比较高一点,我也特地上了BBS去看一些,你也知道,也有一些人可能会说,你既然不满意,为什么不采取一些更加就是绝对一些的做法,然后这个可能它产生的这个回响可能会更大,你有没有想过这些? 贺:其实陈丹青先生那样的一种处理法,我也很钦佩的,其实他的事件发生的时候,我自己也是心里边咯噔一下子,就觉得一个学者也真的是,他那么大老远从美国跑回来,接受清华的聘请来做一个导师,但是一年又一年,他最喜欢、最钟情的那些有绘画天才的人进不来,就是因为一些个跟绘画毫无关系的一些衡量标准,比方说政治,比方说外语,这东西跟绘画有什么关系?一些大的艺术家,你问梵高他懂得什么政治,会几门外语,张大千懂什么外语?所以他很痛苦,这个时候他做出那样的抉择,我非常理解。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自己也注意到网络上提到的那样一种批评,有人质问说,贺卫方,你为什么不辞职?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我不应该那么决绝地去选择辞职这条道路。首先一个很直观的原因,一个画家跟一个研究法律的人可能不一样,这个画家可以出去以后画画,一幅画,好,陈丹青名气很大,一幅画几十万,或几百万,那我,我卖什么,当然这个是一个最低层次的考虑,这是关系到生存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呢,其实,我自己并不是不满意北大的所有的制度,我不满意的是硕士生考试这种模式。 记者:因为博士生还—— 贺:博士生的考试制度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个制度现在的运行还是相当合理的。另外,在我整个教书的过程中间,我自己感觉到北大没有对我进行多少干预,例如对我教学内容进行干预。相对来说这个学校还是比较自由的。我非常喜欢这个学校的那样的一种传统,由蔡元培、胡适校长以及好多在这所大学任教的自由知识分子所创立这样的一种传统,这也是我觉得我很难一下就割舍这样的一种情感,割舍跟这个机构之间的关联。 接下来,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实啊,做烈士不算太难,但是做一个能够忍辱负重的人可能是比较难的。有一个英国的人曾经说过一句话,挺耐人寻味的,他说当某些特殊的时刻能够慷慨赴死,当然是一种英雄的行为。但是当情况变得生不如死的时候,一个人能够选择坚韧地活下去,那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个话说得有道理,其实我们人生谁不会遇到一些个自己感到不满意的地方,甚至个别的时候非常悲愤、非常压抑、非常苦恼的时候,这种时候有过一些阅历的人都会有的。我自己观察中国百年来,甚至上千年社会的变化,其实最不容易的可能是一些个在体制内坚守的人们,他们把自己的理念慢慢地去改变这种体制,改变它的运行轨迹,但是又不那么很声张地进行这种改造。最近这些年,你可能也会发现史学界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发生了变化。例如,我们看唐德刚先生对李鸿章的评价,甚至包括对袁世凯的评价,也越来越趋向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我们这些人当然是学者,不是官员,不过在官员的群体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人,他们是在选择一种非常不容易的道路,一步步艰难地走过来。假如他们选择退后一步,也许会发现对于个人而言很大的空间的,他们也许就获得某种个人的自由。但是一个人选择不自由的道路去想方设法地去改变这个社会,改变这个制度,而且还要忍受许多误解,有人说这个人是属于那种没有原则的妥协派或投降派。多少年来,李鸿章都顶着卖国贼的帽子,其实哪能把罪责全部归到他头上。我自己越来越感觉到,其实在中国,可能我后边说这样类型的人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变化可能是更重要的,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当然我绝对没有那样一种做英雄的情结,学者也不是官员,不过,处在体制内部的人都有一种责任去改善制度的道理还是一样的。 北大是一所如此重要的大学,里面的学者们应当想方设法地去参与到制度的建设中间。在公开信里,我清楚地表达了我的一个观点,即大学的主人其实就是大学的教师,大学并不是如同企业一样的单位,那里有老板,其他人是雇员,或者像衙门,校长、党委书记都是我们的领导,教育部是我们的领导,不,大学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大学是一个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大学的教授们本身就是大学的主人。你说是辞职,一个机关里的雇员可以辞职,但是主人如何可以辞职?另外,还有些人说是你如何拿着我们纳税人的钱,如何可以不为纳税人做事?我说我就是纳税人,我一点儿都没有少纳税,可能比批评我的人给国家纳税纳的还多。正是这样的主人翁意识,使得我们有了一种很大的责任感,要改变这个教育体制,而不是说一言不合就走人。 我觉得中国政治、文化中间有一种东西其实是比较缺乏的,那就是妥协精神。往往你看两边打得不可开交,互不相让,都是因为认为自己是真理在手,而且只有自己是真理在握,其他的人就是我们所不共戴天的,因为他们只是谬误,那是魔鬼。实际上这是很有害的一种政治观和思维方式。你看英国人玩政治,多么会玩,他知道大家都是要妥协,都是要让步,当然大家都需要斗争,斗争和妥协构成了一个民主社会政治文化的一个常态,而不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所以我自己觉得,还是应该倡导一点妥协精神吧。 记者:但是有一点在中国可能经常会发生的一个现象是,当大家呐喊,经过一些努力,然后,大家觉得有问题的这个制度,进行了修订,或者推出了一个新制度,但是它照样会产生很多的问题,然后这些进行呼喊的人发现,这不是原来我要的,今天会这样,原来我建议的,我想象当中让它落实到我的生活工作,工作当中来的时候,它应该是给大家带来好处的,但是没有想到一个新的东西,它反而又是给一些人有了另外一个方法去去钻了它的空子,那我就想就像大学招生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网上有的人说,如果自主权太大的话,就像之前也发生了某些丑闻。毕竟学者也是人,也可能腐败…… 贺:这我也理解,其实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就是,可能从宽泛的角度来讲,涉及到的是一个社会演变中间很大的问题,就是实际上我们有时候一些导致不少社会走向沉沦,走向一种灾难性后果的举措,实际上都是由一种最美好的愿望导致的,所以有句话说通向地狱的道路上铺满了鲜花。对每个提出改革主张,呼吁改革,提出某些理论的人来说,这永远是一个值得他们警惕的问题,那就是你要注意你的理论如果一旦实行的话,它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你要像下围棋的一样,你不能只看第二步,你要看到第五步,第六步。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需要对人性要有个很好的洞察,也就是说你要看到人性本身内在的弱点,而不要想象着一种好的制度就能够带来一个完美无缺的社会。所以基于对人性本身的洞察基础之上的那样一种制度的防范,可能是很重要的。我自己观察美国的宪法,那些制宪者们在200多年前就能够防范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问题,既要防范总统权力过大呀,又要警惕多少人的暴政,还要避免司法专横,让司法权真正中立……所有这些都需要在设计制度时仔细考量、安排。 回过头来,具体到招生制度的问题,我想某些不好的情况肯定会发生。大学教授是由人构成的群体,不是由神构成的群体,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就看到了不少这样的事例。这其中有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例如某些教师可以控制命题权,但是又不受必要的制衡。但是,有一个因素长期被忽视,那就是如何去培育大学教师群体的某种尊荣感。这些年我研究司法制度,研究法官问题,你知道司法腐败也是一个受到很多诟病的问题。发生这样的问题,有监督机制匮乏或完全不起作用的原因,与此同时,我们怎样才能让法官们树立起一种人格尊严,让他们更看重自己,看重司法职业的神圣性,也是需要考虑的。 记者:您写过一篇文章,从服饰开始。 贺:对,服饰改革是唤起这种职业尊严的一部分。同时还要结合司法官员选任标准的提高,通过司法程序朝向更严谨更理性的变革,逐渐树立法官本身以及全社会对司法职业的神圣感。事实上,我们观察英国的法官群体,美国的法官群体,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上百年的时间,那里很少出现腐败的法官,比方说收受贿赂的法官,比方说,英国可能一百多年了,没有出现一个法官收受贿赂;美国的联邦法院系统的法官,从建国200多年也只有区区几个法官受到过弹劾,这个比例简直是达到一种非常低的程度。原因在哪儿?当然我们也知道外部的监督例如新闻自由的重要。比方说,报纸要发现了你哪个法官跟当事人在一块吃饭,那肯定是不得了的全国性新闻,你就等着被弹劾吧,这是不可以的,所以外部监督很重要。但我自己发现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法官的选任制度,比方说一定要让你千辛万苦才能获得这样的一种法官职位,这是很不容易的,然后获得法官职位以后,你会终身任职,你会在所谓行为良好期间,你不会遭到弹劾,你的职务永远会得到保障,你享受很高的一种薪水和待遇,然后这个职业的境界才会提高。 大学转型与大学传统的维系 记者:让我们先撇开这么严肃的问题,讲一讲比较轻松一点的话题。你刚才说你的同事对于这样的做法比较认同,或者说他们比较接受。那你的学生呢,你有没有遇到一些学生,对你,比方说我觉得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导师,他跟别的同学在讲的时候,总归是有一些评论的。有没有想过,或者说听到一些学生怎么评价你? 贺:当然有啊,有的学生发来电子邮件,甚至有写信来的,我自己带的学生们呢,他们都比较支持老师这么做吧,当然他们也会说,老师,是不是我们也有点不大合格啊,让你失望,所以你不招了,当然这是笑话了。至于其他的一些学生的反响,我刚才说,我自己看到的反响更多是从网络上面看到的,比如说BBS上面所显示出来的,因为许多BBS都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来,大概我看还是有一种大多数的观点还是比较赞成,至少说是应当引起重视。 学生的认可和理解或许多少跟学生们本身都有点叛逆精神有关,他们比较喜欢的老师,还是喜欢那种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判断甚至包括立场——保持一种独立的立场的学者。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批判精神的话,比方教科书就变成真理的,他就读教科书,这样的老师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 记者:不管这个老师的立场对还是不对,前提是要有你自己的立场。 贺:是的,不管你对不对,因为有时候对或者不对,也不是那么容易去界定,有些东西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我们才能观察一个理论到底对还是不对,但是关键你要有自己的主见,你不能够把自己变成一个屈从于某种外部的权力或者金钱压力的一种角色,那就不是学者了,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了。 记者:这样我行我素,是不是有些激烈?平常读你的文章,觉得你一定是那种很冲撞的类型,不过看你本人…… 贺:是不是一交往就有点意外——这人不错啊,不像个坏人啊,不像是他的文章表现的那样壮怀激烈的啊! 记者:没有那种文如其人的这种感觉。 贺:当然,文章只是有时候偏于激烈一些,大多数还是对事不对人,也注重说理的。我们这个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的一个时期,国家真的是在经历着一个非常复杂、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个改变,从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一个工商业主导的社会,从一个总处在理想化构思中的人治社会转向法治社会,从过去那样的社会主义转向现在的市场经济化的社会主义,这个转变所牵涉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课题,对大家来说都提出了很大的一个课题或者考验,学者有义务去认真地思考其中的困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例如从经济学、从社会学、从法学、从哲学等角度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科学的任务便是及时地发现社会的弊端,并直率地加以揭示,还要提出复责任的解决方案。我想这个东西只要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和建设性的基础之上。我们姑且不说刚才你提到的最终会不会导致一个坏的结果,但是如果不让大家说话的话,导致的一定是最坏的结果。大家都说话,有可能我们会获得一种制度的渐进的一种改良吧,慢慢地、缓慢地改变,因为每个人的智慧都参与进来了,事情的症结所在就会更容易被揭示。 记者:你刚才也说,我们这个社会因为正在经历一个变革,所以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现象,比方说很多人说现在的大学跟大概十几、二十年前那个大学校园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其实不单单是在学生的学习氛围,或者说学习的上进心有所差异,可能老师作学问的心态也已经是不太一样了。我自己都会感觉到,现在的很多学者给我的感觉是,他已经不是以前我们纯粹印象当中那些学者,他变得复杂化了,或者说有的时候比较功利。那你觉得,校园是否应该像以前一样保持成为最后一片净土,学者就是应该保持安静和中立的状态来作学问,但是这蛮难的,人们的行为总会搀杂了一些利益的考虑。 贺:这是肯定的。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大学,看来在这几十年间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果说过去的大学就是一个传统型的、研究型的、以研究和传承古典知识、培育博雅之士为目标的机构,是一个与社会相对隔离的机构,但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今天的大学正在朝向一个跟社会形成更多互动的状态发展。大学要影响社会,同时也寻求社会的帮助,寻求社会的支持。我相信是世界各个地方的大学,北美的,欧洲的,都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我自己因为比较关心教育方面的问题,读不少西方的一些大学校长和教育家写的研究大学制度演变的书,我自己觉得这个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趋势了,也就是大学不能够再仅仅是一个象牙塔,里边的少数精英在那孤芳自赏、自娱自乐地作学问,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大能够持续下去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大学是否有一些传统是不可丢弃的,这又是一个大问题。最近有一本书出版了,是旅美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写的一本自传,你知道他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口史、土地史方面的专家,最近这些年也在研究中国古典思想史。他写了自己的回忆录,叫《读史阅世六十年》,最近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一个大陆版,我看了以后感触很多。现在的中国大学,如果要比较,也许不应跟50年代60年代比,我们应该跟30年代,40年代中国的大学比。在那个时代,整个东亚最好的大学也许就在我们这里。比方说东吴大学,这所教会大学,本部在苏州,法学院在上海,那是当时整个的东亚最好的法学院,美国人说那时全世界除了在美国以外,唯一真正的法学院就是东吴法学院。我们看远东国际法庭审判战犯的时候,中国所有的派出的参与的人员中,90%以上的都是东吴一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他们能够在那样的一个国际法庭上如鱼得水,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这本回忆录里,何炳棣先生回忆他的母校清华大学,我们今天看清华大学当时是怎么考试的,他们出的考题,比方说雷海宗先生出什么样的考题,陈寅恪先生出什么样的考题,然后本科生读的是什么书,读的是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而且要读英文,一个学历史系的人必须直接读英文,而他们英文胜任愉快。这种细读原典的做法是非常好的一个训练。接着到美国去留学,到了美国去以后,人家觉得,哎哟,中国的教育可真是不得了,去了以后直接就接博士。他详细叙述了博士在美国是怎么去训练的,我看了以后,我直觉得惭愧,你知道我真的是很惭愧,我觉得我们今天,我们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我们今天的大学整个哪有30年代那样的一种学风,哪有如此高水准的教育模式?校园现在别的因素,我不说了,到周末的时候,高级轿车停满了学校的这种情况不说,最大的失落就是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精神失落了,我们怎么去培养人,我们怎么样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使得教师自身也得到逐渐的培养和成长?另外,大学精神的失落也导致所有有关学术和教育的制度环节弊端横生。例如如何选任教授,如何评价教授,教授在管理中的角色怎样?凡此种种,都是问题多多。 当然,过去的20多年间,随着大学正常的招生和教育制度的恢复,慢慢地有些正面的价值在成长,但是我始终觉得其中问题还是太多。我们当然需要跟社会建立更加密切的关联,但这种关联真的不应该变成一种很世俗的功利的考虑。比方说前一段时间有一位朋友在报纸上写文章说,复旦大学在上海本地学生占的比例已经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要谋求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北京大学也存在着北京生源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一样存在,只不过可能不一定有那个比例那么高。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大学精神失落的一个缩影,我们正在丧失自己应有的精神追求,丧失大学的价值观。这是我非常感慨的一件事。 记者:但是您觉得大学的老师,比方像你作为里面的一个体,在这个大环境可能大家觉得有点不满意的情况下,老师们,像你自己,你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些什么? 贺:我想,大学里的学者本身是内部成员非常个性化的一个群体,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学者们携手联动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学者还是有作为的空间,例如,你可以自己好好地写一些文章,这文章本身实际上在显现出一个学者思想的独立性;组织一些好的学术研讨会,我自己也经常做这样的事情,就是包括做一些国际学术研讨会,能够让我们的学生也经常能够感受到那种学术思想的独特光芒。另外,我还做刊物的编辑,我们的那个学院的那个《中外法学》那份杂志,我是主编,我也尽可能把这个杂志办得具有真正的学术品味,具有学术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每个人都把大学当作自己的家园,你想,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就不一样了,你对家里边的,如果哪个地方不好的话,你就会急于自己亲手去改变一下,想方设法去影响决策者。大学里边,我自己的理想状态就是,教授们本身就是决策者,当然中国现在没有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的制度,比方说教授会啊,现在大致上来说,还是党政起的作用太大,但是如果这个制度如果现在没有办法一下子改变的话,我们还是有可能去施加某种影响。不要让决策者感觉到大学就是一个官僚机构,就是一个衙门,就是一个衙门加企业。更广泛的层面,我相信呢,也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反思我们整体层面上的大学管理制度,比方说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私立大学能不能出现的问题,等等。我认为一个国家没有合格的,特别优秀的私立大学跟国立大学竞争的话,大学制度是不可能有一个好的演变的。 独立与妥协 记者:我会觉得可能在大学里面,有很多你的同行,他们都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呢,你敢于表述,或者说你说的话有人听,这跟你已经是取得了一定的这样一个社会地位和话语权,跟之前已经有的积累关系很大。所以我想也会有人说,啊,这个贺老师他敢于说话,是因为他已经不怕了,不担心,所以他就敢说。你会不会那么想,我有的时候就在想,对于一个大学教师来说,这个话语权是怎样去取得。有很多的老师,可能他有很多想法,学术也不错,但是没有人去关注的,甚至他连声音也发不出来。 贺:这样的问法本身有一个假定,那就是我有了话语权。其实就中国目前这种状况,迄今为止的情况,我觉得人们可能过分地认为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就可以放言无忌,其实这是一个虚幻的东西。我自己其实并不算是什么,比方说有些很知名的学者,讲起话来投鼠忌器、遮遮掩掩的情况也是有的。我真的不是谦虚,自己还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所以我现在仍然要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这是我的很重要的考虑。不过,某些边界是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中的,不同的力量在不断地角力和博弈。所以,人们积极地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可以看到某些差异,比方说在一个外地大学和在一个北京地区的大学,可能学者说话的分寸就有所不同。在北京地区就可以更往前推一下子。其实在有些偏远的地方,说起来应该是“山高皇帝远”,但偏偏那里的学者们受到的管束是更严厉的,而北京地区反而是更自由一些,这个是很有意思的差异。记得胡适先生当年曾经分析过,说是一种文化越到了它的边缘地带,那里的人们对文化的某些繁文缛节的东西越计较,越严格,而文化中心其实早就不是那样了,或者相对更宽松些。对知识分子本身的管理也可能也存在这个问题,越是在中心地带的,可能有时候越宽松,相对来说北大更自由些,当然这跟我前面说的学校传统有关,里边的有一些做学校管理的人,他们也会受到大学本身传统的影响,会想办法对于某些严厉举措加以缓和。当然,你不能太激烈,或者太极端,否则就超出他们的保护能力了。过去有一个很俗套的说法,有一分热,发一份光,你自己能够获得一点点的说话的机会,就应该想方设法地把这个机会,把这样的一个空间能够充分地利用起来。 与此同时,我觉得如何以怎样的方式提出不同意见也是门艺术。你如何能够让对方听得进去,你如何能够让对方不觉得你是一个恶狠狠的家伙,有恶意的人,这点很重要。尽管我的立场是非常鲜明的,我会坚持学术独立的立场,比方说一直以来在修辞学上面,有一点爱惜“羽毛”,不会出于策略的考虑,引用大人先生们的话去强化自己言说的正当性,然后悄悄地加一点自己的私货进去,我觉得这样做所付出的牺牲太大。不少人这么做当然是为了安全,也许也有操作上的考虑。从策略上来讲,你看看,我都引了你的话了,我引了你的话,然后我再借枝开花,说自己的一个道理,而且说这是符合你的观点的,或者说符合一贯的意识形态的。用这种论证策略在中国有时候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我觉得虽然这样做可以收一时的成效,但是它的效果有时候会牺牲掉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同时也会弱化相关论证的说服力,而且还会损害知识人的尊严。想想看,你虽然是一个教授,但是你一写文章就开始引用我的话,那么我就变成了比你更高明的人,你只不过就是在我的宏论下边加几个注释而已。我觉得知识分子的这种尊严和独立性就丧失了,而且最重要的是理论本身的纯粹性也丧失掉了。所以我就写文章从来都不会去做这样的引用。前一段时间一些学界朋友提出要合作研究学术规范,让我起草一个引用方面的规范,我提出了学术引用方面的十条纪律,也可以说是引用上的十个训诫,其中第一条就说:引用本身应该体现学术和知识的尊严。有一段时间我们学者写文章,引用的不是伟大的学者的话,而往往都是一个最重要的政治领导人的话,被引用的频度最高,你可以做一个统计,也许可以成为知识社会学的一个很有趣个案,可以再做些比较,看其他国家学术文章引用频度最高的是那些人。这样的研究可以揭示学术独立的程度。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考虑到,维护学术独立与自由并不意味着用过分政治化的话语去表达抗争,那样做本身就不是学术了。重要的是,用学术本身来阐述一些问题,哪怕它们过去比较敏感,我相信,任何事物,如果我们能够把道理讲清楚了,它就不是那么敏感了,不是那么恐怖了。比方说这些年我分析过言论自由的价值,其实,新闻自由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人权,其实对于社会稳定也很有价值,对我们知识创新,对于真理的发现,也很有好处,对于经济发展其实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耶鲁大学的陈志武教授写过文章论证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绩效跟言论自由之间的关系,他做了一个比较,结果发现,很清楚,没有言论自由的地方,经济是不可能发展得好的,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场经济。我认为,这洋的研究也许不是为了说服谁,而是说事情本源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要去恢复事情的本来面目,去揭示不同制度安排背后的原因及其后果。学者,或者学术的研究,就不能一味地图嘴上的痛快,说一些很激烈的话,把有些话说得吓死人,那你说的太激烈的话,就会把一些正常的制度安排,比方说司法独立啊,言论自由啊,说成是一些很可怕、很极端的东西。你在这一边极端地提出,对方于是顺理成章地极端地反对,极端地打压,最后,我们就没有办法达成一个妥协了。所以说—— 记者:这就是你刚才说的妥协—— 贺:正是,说到底,我们要寻求一种很大的历史性的妥协,这个妥协不是说现在执掌权柄的人和现在没有权力的人之间的一种妥协,不仅仅是这个,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寻求历史传统中间的一些个因素,和我们今天引进的这样一种新型的政治法律体制之间的妥协,是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既有分别又有妥协的一种状态,是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平衡和共处。 记者:但是还有一个情况,我们会发现,也可以说对学者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就是当有一个重大的事情,或者政策性的东西,大家都希望能倾听这个学者的意见,或者知识分子是怎么看。但是也会产生一些现象就是说,你发现这些人讲的越来越多,你就在想,他是讲的自己的话吗,是自己的观点吗,还是在为了支持某一个政策的实施来出来讲话。那这样的情况,大家就会对这个学者的中立性发生怀疑,那你怎么样看待这个现象?其实有的时候蛮难的,因为你必须要出来讲,那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大学的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怎么处理? 贺:在没有网络的时代里边,我比较喜欢听BBC,BBC这个电台,我觉得它虽然是一个半政府,半官方的电台,但是它那个职业操守特别好。实际它的运行是独立的。除了独立之外,它还有一个好的传统,每一个事件发生以后,它就会在第一时间在全世界范围内物色最权威的专家来做一个评论,要言不烦,也许就是三五句话,但是一下子叫你抓到问题的实质了,帮助听众释疑解惑,这个是很好的传统。过去我们的电视,你看《焦点访谈》刚刚创办的那段时间,其实《焦点访谈》那个时候,最后收尾的时候,都是一个官员在说话,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官员最后定调,让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但是近年来媒体发展真的很快,一个变化就是学者越来越多地在媒体上发言,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学者来说话。 记者:对啊,像我们采访新闻,一个事件发生,如果没学者讲,我们就觉得不够中立。 贺:对啊,一个是不够中立,一个是知识上的权威性不足。但是学者确实也有可能会出现某些问题。有些时候,比方说要分析一个企业问题的时候,后来才发现这个学者原来是这个企业的独立董事,这可能就会带来一些学术伦理上的问题。我自己任何地方都无法形成一种真空般超然的一个学者群体,也就是说学者毫无利益或价值偏向,这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学者自己可能对某些问题他是有他的偏见的,也有可能是有偏见,比方说你可以发现关于市场经济抑或计划经济的讨论,到现在还有些学者顽固地认为计划经济很有价值。关于儒学的讨论,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学者把儒学逐渐变成了儒教,变成了信仰对象。这似乎已经超出了一个学者应有的行为规范。 记者:但是我觉得一个学者如果坚持自己的论点或观点,自己相信的东西,还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一个学者。但是我们会看到现在很多的情况是,他可能讲的东西不是他自己相信的,但是是出于一些某种的需要,某种利益的考虑,那怎么样去看待这种现象,其实有的时候很难,因为他可能要考虑的综合因素太多了,他必须要这么讲。 贺:我想,首先大学制度和研究所这样的制度本身应该想方设法地形成一种学者必须注重自己的学术伦理、科学伦理的体制环境。科学家有科学家的伦理,比方说不能够公然以一种偏见代替科学的研究,对任何事物信息得出结论的时候,都要严格地依据证据本身来去说话,而不能够完全地无视证据。学者不能够非常多地介入到非常商业化的活动之中,即使是一个经济学家,你过多地介入到商业活动中,你还要研究经济本身,你对国家的政策有时候经常会有影响,这个时候你的中立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我自己还是认为,学者担任好多企业的独立董事,甚至还有一些什么其他的一些收入,出席一些会议,以及某个公司给你十万块钱,请你来参加会议,我认为这个恐怕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为你是一个学者,具有中立的形象,你参加这样的会议,跟那个企业是没有经济的关联的,但实际上你拿了十万块钱,或者二十万块钱,我认为这个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所以我认为相关的机构尤其是大学自身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认真地去对待这样的问题,对学者违反职业伦理的情况,必须要进行严肃的处理。 另一方面,我觉得是媒体其实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看到,其实我们刚才说的这样的一种担任好多独立董事讲一些有利益偏向的话,这类事例都是靠媒体去发现的。如果新闻自由了,大家发现任何事情都会在媒体上加以揭露,我相信这些学者也会变得更加收敛,至少要收敛一些嘛,所以最怕的情况就是信息不对称,我们看到这个学者在电视上侃侃而谈,我们以为他是没有别的背景的,但实际上我们不了解的后边的东西。谁能够告诉我们这些后边的东西?自由的传媒就能够有很大的作用空间。 记者:但是作为大学里面的一个教师,这样做或许也会遭遇大环境上的问题。当身边的很多人都去这样做,如果你不去加入这个游戏的话,有可能你会受到孤立甚至排斥。有没有想过,你就断了很多人的这个活路? 贺:我还有点坚持邪不压正,因为大学毕竟是大学。其实在这个国家,大学只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不算长久,但是在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中间,对于知识分子,还是有着一些传统的期待的:他应该是清高的,应该是有自尊的,应该是有某种超然的眼界。我觉得这个传统还是有的。所以在今天的大学里边,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一些约束性的因素,某些不良行为其实还是要受到惩罚的,尽管这样的惩罚不是那么刚性,但是学生以及同行的口碑,有时候心里不说,但眼神里流露出来的那种独特的评价,还是具有很大的力量的。无论是学者,还是学生,人们对于那些具有道德勇气和知识尊严的教师还是更尊重,更欢迎的。当然,如果能够在刚性的制度上,大学能够更加有所作为那就再好不过了。
1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该撑起中国教育的天?
热度 1 whitesun 2012-4-27 19:32
虽然公开场合很少提及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阴暗面,但我想每个人并不否认中国教育不存在阴暗问题。 今日看到一则新闻后促使我联想到很多事。例如,某位学弟和我讨论房价和工资收入后总结到“中国人的志向 被房价拖垮了”;近日北京车展新闻又道,“4000万的车被30岁以下的爷抢空了”;再问问周围同学,能买 的起房的年轻人,都是2-3套,买不起的而是一套都没有。我认为出现这些事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教育出问题了。 很多所谓高素质人才采用各种低代价拿不到台面上的手段掠夺优先权,打破了资源分配常态,各种所谓精英 阶层也在变相的保护着中这种生存法则。这源于目前的教育过于强调竞争和名利,间接地对坚守道德底线和怀有 崇高情怀的做法给以严厉的惩罚。 然而目前撑起中国教育这片天的主体却来自上述所谓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的行为不断地示范给被教育者, 可谓是力量无穷大。由此,低水平教育引发大量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积累必将如多米诺骨牌倒塌那样产生深刻 的社会影响。 鉴于观点,撑起中国教育这片天的人必须更换,必须换掉那些“抄袭式”、“侵占式”起家的教授、博导 直至各“长”,让诚信的、道德底线相对较高的被目前机制即将淘汰的“老黄牛”成为撑起这片天的主体。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354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中国教育缺乏“渗透”型学法
热度 1 duanrf 2012-4-25 08:21
杨振宁:中国教育缺乏“渗透”型学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传统教育哲学有其合理之处,但并不适用于每个时代。事实上,很多知识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在不断地实践和失败中,不知不觉学会的。我更愿意称这种方法为“渗透”型学法,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不喜欢的,却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记者 陈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出自《论语》中的经典论述,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中对于学习态度的经典论述。但在 4 月 17 日,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名家论坛上,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对此却提出了反思。 见解不对不要紧 当天,杨振宁以《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为题,向到场师生讲述了他几十年的求学与研究生涯。在演讲中,杨振宁提到, 1946 年初他进入芝加哥大学,成为该校物理系的博士生。而在芝加哥大学的经历让他对中西方的教育产生了反思。 “芝加哥大学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其中我接触比较多的便是爱德华·特勒教授。”杨振宁说,特勒后因发现氢弹的制造原理被称为”氢弹之父”。而在他看来,特勒在研究物理学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有许多直觉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一定都是对的,甚至恐怕 90 %是错的。不过每次和别人交谈时,他从不怕他讲的见解可能是错的,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杨振宁表示,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表述,要求学习者在发表言论之前,必须明确区分知道的事情和不知道的事情,要想得清清楚楚,这才是真正学习。这种传统教育哲学有其合理之处,但并不适用于每个时代。“事实上,很多知识不是这么学的。比如幼儿学习说话,这一过程就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在不断地实践和失败中,不知不觉学会的。我更愿意称这种方法为‘渗透’型学法,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不喜欢的,却是非常必要的。” 杨振宁强调,即使是在当今,中西传统教育观念对教学的影响依然明显。“西方教育从不教学生‘知之为知之’,而是允许学生在‘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中学会知识。和我共事的西方学者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在讨论的时候没有把问题想得很清楚的习惯,但这没有阻止他们做出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一现象值得反思。” 要有骨头,还要有血肉 在赴芝加哥大学求学之前,杨振宁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比较芝加哥大学与西南联大的不同时,杨振宁说,在西南联大求学时,他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推演法:即由理论原理推演到物理现象。而在芝加哥大学则正好相反:从新的现象开始,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归纳理论。 “如果和既有理论相符合,固然很好;如果不符合,就代表着固有理论存在错误,需要修改。这更是一件‘好事’。”杨振宁说,渐渐地,他了解到了这种方法的好处:归纳法的起点是物理现象。从这个方向出现,不易陷入形式化的泥坑。 回想起在芝加哥大学的求学经历,杨振宁坦言自己学到的不仅有一般书本上的知识,尤其重要的是方法与方向。通过当时芝加哥大学研究的气氛,他接触到最可能有发展的研究方向。“我常常想,我是很幸运的。在联大我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学了推演法。到了芝加哥受到新的启发,学了归纳法。掌握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两个地方的教育都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他说。 1971 年,杨振宁在考察了多所国内大学后,曾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国内的大学所教的课程往往是非常深的。有所谓“四大力学”。每一个大学物理系的学生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念这四门很深的理论课。“四大力学”是不是重要的呢?当然是重要的。没有人能否认“四大力学”是物理学的骨干。不过,物理学不单只是骨干。只有骨干的物理学是一个骷髅,不是活的。物理学需要有骨头,还需要有血、有肉。有骨头又有血肉的物理学,才是活的物理学。 “物理学的学习不但需要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对于几十年前我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目前在国内大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并没有完全解决,要改变现状,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杨振宁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4-25 B3 思考 )
1693 次阅读|1 个评论
留学生的一句话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热度 7 Bobby 2012-4-9 17:58
“中国的教育制度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应付考试,在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上做的很差。”( http://news.163.com/photoview/3R710001/22267.html#p=7U1GQ86200AH0001 ) 留学生的一句话给中国教育敲响了警钟,号准了脉门。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必须向应试制度开刀。大学怎样考试,考些什么,录取用什么标准和方式,就是中小学教育的风向标和指路灯。如果还是为了公平,为了操作简单一率而不改革教育和考试制度,“钱学森之问”就永无答案,创造性人才就会窒息枯萎。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366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俞敏洪:让民办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鲶鱼
热度 1 whyhoo 2012-4-3 21:39
让民办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鲶鱼 --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各位教授学者,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的发言没有PPT,因为我觉得PPT太正经了。今天的主题是中国高等教育,其实这个主题我是没有资格发言的,因为我已经脱离了高等教育十八年,我从北大出来是1991年,从此我就混迹于被视为江湖的培训行业之中,离庙堂越来越远了。对于高等教育我有过十一年的经历,五年在北大当学生,六年在北大当老师,后来就开始做新东方学校。大家都知道新东方学校并没有做高等教育,我们做的是夹缝中求生存的培训,这既不是基础教育也不是高等教育。   之所以还要来谈这个话题,是我从心底里觉得:只有高等教育才能救中国,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代代人赶上世界的脚步,超越世界的智慧,就不会有未来,所以中国的高等教育从数量到质量都需要迅速提高。尽管我已经不在高等教育界工作了,但是我跟高等教育接触的机会还是相当多,原因非常简单,我每年都要进入50到80所大学去讲课,给学生演讲,演讲的时候我会接触校长、主管教育副校长、学生团队的领袖以及大量学生。所以从旁观者的角度也可以感觉到,中国高等教育有些地方还是挺需要改革的。   高等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实际上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的竞争力。广度是什么呢?大学多。深度是什么呢?大学好。这一点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都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说美国之所以厉害,不仅厉害在政府体制,也不仅厉害在美国有多少人才,而是厉害在人才的由来。怎么来的?高等教育来的。这次金融风暴,大家看到美国依然向外国留学生发放奖学金,这是美国国家发展战略形成的共识,不管怎样都要把人才留住,如果没有人才就什么都别谈了。在美国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美国大量吸纳已经被别的国家培养成半成品的国际人才到美国学习,这些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成就留在美国,为美国作贡献,包括刚才的程星教授,也是在为美国高等教育服务的。当然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美国心在中国,所以要回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出谋划策。也有像徐小平这样的,学成后干脆回到中国,这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新东方的助理副总裁柯宇涵,他是纯粹的美国人,是犹太人,哈佛毕业后来中国为中国教育作贡献,我们更加欢迎。中国意识到了我们需要大学多和大学好,人才决定了中国整体的竞争力。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中国才会拼命进行高校扩招和建设校园。这是对的,但是有一点很多大学没有做好的是,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教学质量反而下降了。   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就是公立教学体系和民办教学体系,这个不是说民办教育重不重要的问题,而是公立教育和民办教育应该形成互相促进的局面,形成一个活力互动。就像国有企业一样,一旦属于垄断状态,服务、价格都没有保证,当教育形成垄断之后,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教授队伍是否好,都无所谓了,国家给我名额我就可以招生,形成这样一个局面的最后结果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只有公立教育一支,但不是独秀,因为没有真正“秀”起来。大家看到,加拿大就有这个问题,全部都是公立教育体系,而加拿大自己的很多优秀学生都到美国去读书去了,人才就外流了。我们知道有一个多伦多大学,优秀的教授没有优秀的大学可去,就到美国去了,教育就没有了发展。中国大学存在的问题就是不需要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担心的也不是教学质量问题,我去任何一个大学,几乎没有一个大学校长是在为教育着急的,着急的都是我招生能不能多一些,欠的钱能不能早点还上,本来不该让校长担心的事情校长都在担心,本来应该校长操心的事情却没有了时间操心。   中国的孔子,可以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不发学历的高等教育学院,大家知道,孔子3000多个学生,都汇聚到曲阜那个不四通不发达的地方听课。讲课的地方我去看过,就是一个土堆叫杏坛,3000人听他讲,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听得到的,没有扩音器,那么多人去听老头子上课,而且不是一门课,是很多门,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最后大家还都不愿意走了。这是典型的高等教育,名师带高徒。就像我们今天的这个论坛,如果没有大师来,大家听得就没有意思。因此,老师对于大学起到了重大作用,如果是智慧之师,就是到露天去讲课学生也会跟着去;如果讲课不好,到五星级宾馆开课也没有学生来,因为学生不是为了环境来的,而是为了学习来的。   孔子的教育是典型的“私立学院”,而学院、书院一直在中国存在,比如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其实中国历史一路走来,私立教育相对来说是比较健全的,解放之前中国也是两种办学制度并存,私立和公立。北京大学中的一部分燕京大学在解放前就是私立的,我们所知道的一些著名教授都是在这样的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比如鲁迅、朱光潜他们。到文化大革命,一下子就把私立学校消除了,这样做带来了什么呢?用30年时间切断了中国教育2500年的命脉,切断的后果就是:虽然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支持民办教育,但是与历史对接的难度太大。我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支持民办教育,到现在接近三十年了,回头大家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还有民办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仍然是七零八落。教育是千年命脉,切断了命脉现在要接上,是何等艰难的事情。公办教育现在国家给钱,民办教育拿不到一分钱,不但没钱,有时还给你出点难题,所以我们就有一点像过街老鼠的感觉。同时,公立大学一枝独秀的局面使中国高等教育也有困境。首先是教育需要资金,中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学,钱本来就不多,大家一分就没有钱了,大学质量提高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但要请著名学者或者教授去大学教书,一定是要给钱的,知识分子不喜欢谈钱,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钱,比如程星这样的教授来中国教书,你不给他和美国差不多的工资怎么行啊,其实就是没有好钱就没有好人才。这一点即使在新东方这样的培训学校都能体现出来,你给的工资高,优秀的老师就会自动到你麾下工作。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钱比中国多,但鼓励私立大学,这样私立大学既完成了人才的培养,又为国家省了钱,因为私立大学主要是自己筹钱办学,这一点中国应该学习一下,利用民间力量,为国家教育作贡献。   问题怎么解决呢?我觉得通过私立学校介入可以得到部分程度上的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在过去30年走了非常漫长的道路,走了很多改革的道路,这些改革的良苦用心我们都非常认可,但是增加大学数量的同时降低了大学的质量,大学背负了巨大的债务,这些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我参加过大学的贷款调查,少则欠银行几千万,多则欠几十个亿,这些钱就让大学背在身上,校长天天就想着怎样还钱。还有的大学校长干脆说,没事,我借得越多,教育部对我越重视,我这里有四万学生,如果倒闭了肯定引起社会动荡,所以不用担心,政府最后会出面解决。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大学欠钱,老师没钱进行学术研究、学术不能渗深入就教不出好学生。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想改观很难,在这样的状况下培养高素质人才更难,所以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比较失败的一笔是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支持不够。比如民办教育刚起来的时候,就出了一个政策,叫做名校办民校,这样就把真正的民办学校整下一批来。然后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时候,又出了一个政策,叫做公立大学办独立学院,一上来就能发本科文凭,但真正的民办大学,奋斗了很多年都弄不到本科办学的资格,公办学校办的独立学院当天就可以拿到资格,可以看出对民办教育的支持明显不够,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陷入困境。大家知道民办教育的困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二是资金严重缺乏。事实上,任何一个大学的学费只能够支撑学校运行总费用的25%到30%,民办大学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只有学费收入,除了花费还得有利润,这些利润要用来还贷款,发工资,这样一种状态,民办大学哪有钱搞研究。所以中国民办教育坦率地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   现在中国很多人投资民办大学,包括投资独立学院,多有盈利目的,认为这是个可以赚钱的行当,有的是圈地,以教育为幌子做商业,有的认为我同正规大学合作可以利益无穷。那民办大学是不是没有出路了呢,不是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还没有出现,但往后一定能出现。现在有很多企业家,年纪大了花不了那么多钱,还是想投入到民办大学当中去的,美国真正民办大学的起因也是一两百年前很多有钱人没有地方花钱,最后把钱捐出来把一个大学办起来了。所以中国高等教育要想健康发展一定要两条腿走路,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我认为今后中国排名前一百名的大学中间,要有四十所左右的民办大学出现,那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状态。这个过程我认为至少100年到150年才能完成,但是只要国家支持往这个方向走,一定能完成。   关于民办教育对于公办教育的促进作用,我举一个简单例子。我在扬州办了一所中小学,刚开始大家对于这一中小学的存在不以为意,后来由于教学质量不错,周围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把孩子送到学校来,结果扬州的一些公立中小学就开始着急了,想尽各种方法要留住学生,因此对学生的态度也好了,教师的待遇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因为新东方的存在,促使了扬州公立中小学的改革和进步,也使得整体上扬州的教育得到了提升。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鲶鱼效应,本来一筐鱼很快都会死掉,但放一条鲶鱼进去,鲶鱼不安分反复搅和,结果一筐鱼就都活下去了。所以民办教育的存在一定能够激活公办教育,使中国的教育局面活跃起来,教学质量提高起来。如果有一所优秀的民办大学出现,公立大学就会坐不安宁,就会改革,中国的教育就会进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再过二十年,一定有这样的企业家口袋里有大笔钱不知道怎么花,又希望能够雁过留声,怎么办呢?找能够办大学的人,找俞敏洪,我们一起办个大学。未来就会有这样一批人,为私立教育进行大规模的捐款,这样一方面民办大学起来了,另外一方面又为国家节约了很多教育经费。而国家从现在开始唯一要做的就是给与政策上的支持。   我自己所做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很简单,新东方上市了,我个人比原来富有一点,我算了一下,我的钱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下了决心,而且成立了基金会,必须把我的钱拿出来办一所大学,办一所小型的文理学院。现在这所大学的征地工作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不知道国家什么时候能给我办本科的资格,我希望真的有一天等我把校园建成之后,国家能给我这个资格。如果不给我资格,我就继续在那块土地上开培训学校。   谢谢大家。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b54e0100bape.html
个人分类: 教育|20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友见面活动纪实:在河南工业大学工大讲坛说应急
热度 5 陈安博士 2012-3-23 09:51
  因为前周在河南大学讲授一周《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的事情,在郑州的科学网博主刘广明兄问是否有时间造访工大,并给在郑州进行两年长时间培训的新疆班做个讲座,因为时间宽裕,加之刘兄常议中国教育之大问题,是我也非常关心的,就很期待着这次的博主相见机会,很愉快地计划好了时间和报告的题目。   其实,我个人因为科学网的缘故而与各地的博主进行学术交流或喝酒交流或唱歌交流已经不是一回了,可以说是“累犯”,自己从中获益颇多,向向科学博主朋友们展示了自己的第四能力——口才和第一能力——唱歌,也很不好意思地展示了应该算是零能力无能力的喝酒和酒桌局面控制能力。   广明兄随后告知我,他将此事与校领导进行了沟通,然后就将“新疆班授课”升格为“工大讲坛”讲演,按照延续的次数,这次是第55期。   周三,在滂沱的大雨中,我离开开封,前往郑州,55分钟后到达河南工业大学的新校区,中午稍事休息,下午4点10分开始报告,而题目则由之前有些过于学术的《现代应急管理与机制设计》改为《应急管理和机制设计的故事》,我准备了30个故事将理论性的内容串了起来。   前文说过,我写博客的能力是第二能力,唱歌是第一能力(最近长期不练略有下降),科研能力排名第三,口才则排名第四。当然,要论这第四能力,端得也非常厉害,基本可以做到不看讲稿讲8个小时没有任何问题,听众们也还能被调动起情绪来,不至于疲乏。曾经某次,和我的一个朋友在某地共同讲演,他上半场我下半场,结果下半场时整个大礼堂基本鸦雀无声,而上半场则有些乱得不成样子。最后他说:陈兄,觉得你沙哑着公鸭嗓子,口才不咋地,应该被我比下去才对。哪承想却被你给比下去了。俺大度道:兄弟,别郁闷,俺说话嗓音确实还得向你学习,但是,讲演的分寸把握俺们是写过《如何讲演》这类文章的,所以,欢迎向俺学习。   以上为笑谈。   不管怎样,1个半小时的课程,30个故事伴随着PPT上的内容缓缓而出,虽然有时难免前后有重复的时候,也许口头语如“这个”“那个”偶尔也会跟着出一些(这一点于丹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值得俺们学习),总体而言还算顺畅,整个过程中,也看得出,虽然听众组成成分多样,其关注的神情基本算是被俺“拢住”了。   应急管理的故事,我脑子里至少300个,有些悲伤,有些诙谐有趣,有些则令人顿足捶胸。但是,由于现在中国正在巨大社会和自然风险的包围之中,每个人未来说不准啥时候就会遇到点事儿,知道一些应急管理的原则、做法和经验教训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说到管理机制,我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管理者和管理学者要面对的终极问题——如果能设计出一个完美机制使得每个人都在其中如鱼得水,这个世界当然会更加美好。在本次讲演中,10几个故事涉及到高速公路布局、旅游景点管理、公共产品设计等内容,按照我给管理机制进行的7元组分划,从时间、空间、动力与约束规制等三个角度,对于主体、客体、介质等参与者进行了详尽说明,我相信听众受点启发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整个讲演第三部分的应急机制设计的各类故事也精彩纷呈,包括应急状态下的资源分派,技术在应急中的作用等多个方面,只是时间有限,肚子里的故事无穷,在5点43分的时候也只能中止了。   这一天郑州的雨从早下到晚,地面聚集了大量的雨水,不过心情却因为见到新博友而格外兴奋,看上去颇为冷面的我也在黑黑的面皮之下流露出热烈的颜色来,这个世界因为交流而更加均衡,因为朋友而改变着季节的萧索。   最后,感谢山东老乡刘广明兄的邀约,感谢雨里前来听俺白活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并期待着有机会在此相见。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3358 次阅读|7 个评论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实施三个月了
热度 1 xianlaoguo 2012-3-19 09:37
2012年1月1日,《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取代1985年教育部和原中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开始施行。 至今已三个月了,身处省属高校,现在还没有听到看到任何的做法。看来,在中国,有些事还是需要时间的。
2783 次阅读|2 个评论
总理报告3条民生:教育经费首次4%,等
zw373737 2012-3-5 10:24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崔清新、周英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   提请本次大会审查的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与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汇总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用于教育的支出,以及其他财政性教育经费,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84.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达到7%左右。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近年来,这一比例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3.66%。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中新网3月5日电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日上午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一年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   温家宝说,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1.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温家宝说,一年来,中国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温家宝说,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   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温家宝说。   温家宝说,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我们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隐患,及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摸清了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规模、形成原因、偿还时限和区域分布。这些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部分偿债能力较弱地区存在局部性风险。 中新网3月5日电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日上午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强调,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   温家宝称,2011年,中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   二是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8600多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   三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降低900多万个体工商户税负。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四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   五是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向制度全覆盖迈出重大步伐,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六是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着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水平,制定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   七是努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置、调查、问责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集中打击、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行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个人分类: 政治|1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乔布斯就正在中国
热度 1 lxj6309 2012-3-4 14:33
中国的人才培养和发现问题,我在科学网的博客里已经论述过多次,今天在科学网上看到一篇报道的标题: 政协委员:如何培养中国的“乔布斯” ,仔细读了两位政协委员的谈话,觉得还是要强调一些观点。 首先,乔布斯不是唯一的人才类型,比尔盖茨也是,丘成桐也是,……。 其次,中国这样的人才也多的是。我们有柳传志,有王选,有袁隆平,有张瑞敏,有马云,……。 再次,乔布斯等人才既是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培养出来的。教育作为一个以批量方式生产的人才产业,它有效的培养出的是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而不是可数的几个。新中国60余年来培养的优秀杰出的人才是千千万万的,尽管有太多的不尽人意。杰出人才是一种自然机制,也就是他们是优秀中的特别显眼的少数人,这些人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在众多的优秀人才中由于偶然的机制突出出来的。比如,科学院院长必然有一人,但是不能人人都去当科学院院长。发现重大自然规律的科学成果在必须的实验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能不能发现则有很大的随机性。有准备的人很多,但幸运儿只有一个!我国的诺奖缺憾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包括歧视),但不能说我国不存在具有这样的才华的科学家。 最后,我们的各级领导人必须承担领导的责任,不要简单把没有杰出人才说成是教育的落后。领导人的最重要责任之一是发现人才,恰当地使用人才。正确的人才观应该把每个人都当做人才,把每个人用在适合他的岗位上,承认每个人的贡献,尊重每个人。比如,我们的活雷锋郭明义不是人才吗?广西 沾益县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不是人才吗? 他们的作用贡献比一个大科学家小吗?千万不要犯了舍近求远的毛病!杰出人才是使用和实践出来的!
个人分类: 教育|2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一位中学教师写下万言书:对中国教育的真诚思考
热度 6 孙学军 2012-2-24 07:24
一位中学教师写下万言书:对中国教育的真诚思考 文章来源: 凯迪 于 2012-02-22 10:59: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 书签收藏 //--!-- //-- (被阅读 7698 次) 核心提示:中国教育沉疴已久。对“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指责也一直不绝于耳,亦包含本报对早已变异的奥数班现象的连年呐喊。然而,这问题太沉太重,至今,成千上万的孩子,依然生长于这看起来已固化的教育理念之下。孩子们的眼镜片厚了,心灵愈加脆弱,成长依然迷茫。 编者按 这是西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写给学生和家长的“万言信”,他称之为“心灵告白”。而我们,被其间流露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中国教育的真诚思考而深深打动。 中国教育沉疴已久。对“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指责也一直不绝于耳,亦包含本报对早已变异的奥数班现象的连年呐喊。然而,这问题太沉太重,至今,成千上万的孩子,依然生长于这看起来已固化的教育理念之下。孩子们的眼镜片厚了,心灵愈加脆弱,成长依然迷茫。 “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杨林柯老师如是形容自己的教育观。他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相对于当下被演绎到极致的、以升学率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他认为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更有利,然真正的改变,看起来何其缓慢何其艰难。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 这是他对整个中国教育的呼喊和发问。 这位主张教育是“良心工程”的高中语文老师,于信中贯穿着他的困惑与痛苦。而他的思考,或许难免个人的主观性,或许也失之于片面,但字里行间,却是真挚的、温热的,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其热切呼喊与深深忧患的背后,紧紧勾连着孩子们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我们刊发这封信,一方面是为了与读者分享他的观点,同时也希望和亲爱的读者们一起来思考:杨老师的大声疾呼可有道理?孩子们如何成长?以及中国教育的明天在哪里? 这几天一直比较纠结,因为几位家长的“上访”,我被告到校长那里。对一个“资深”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重事件。虽然我可以理解各方所持立场,但面对时仍有许多困惑。不久前开家长会,会后,有一位家长和我交流,说了一些赞扬和鼓励的话,说现在像我这样的教师真是太少了,不仅教书,还要做孩子的心灵导师,真不容易,甚至说到“崇拜”一类的话,这种话我已经听多了。我曾告诉学生,不要崇拜任何人,也不要让人家崇拜你自己,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这是现代意识。听到学生家长又在说“崇拜”一类的话,我立马插话:“不要崇拜,我和孩子是朋友。”我告诉家长,其实我一直在教育我自己,这不是谦虚,而是一种自我的需要。 没想到第二天,风云突变。领导找我“谈话”,说几个家长对我有意见,主要是学生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一些东西不相信了,爱怀疑了;对家长的话也不怎么迷信了,甚至用事实、道理和家长辩论;说我上课讲了批判性的话,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对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应该用“正面的、阳光的”东西教育孩子。意思大致就这些。 我深深理解领导的苦心,在教育市场化的现实背景下,家长缴了学费,买的就是学校的教育服务,作为“服务单位”的学校,为了“可持续发展”,能不考虑“上帝”的要求吗? 其后,虽然我做了一些解释说明,但在不同的思维空间里交流,似乎很累。实际情况是,个别家长的一面之词能说明一点问题,但却容易遮蔽更大的问题。我联系一些大学生自杀以及杀人的事实讲了我的价值选择理由,我希望用人生教育统摄和抑制应试教育下的功利冲动,把生命教育、理想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然从现实生存的角度,高考成绩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须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要用人生大目标统摄高考小目标,目标高远,行动才会更有力。 就这样,我一下子进入一个夹缝之中:一边是一些学生以及家长的夸赞与“崇拜”,一边是个别学生家长的排斥与“上访”,我心里五味杂陈。 1 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沉沦下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用处,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仔细想想,家长们也有他们的依据,不管他们是官员还是百姓,成功还是不成功,他们的孩子毕竟要进入这个世界,要和这个世界建立一种认同,要听“大人”的话。毕竟这个社会是由“大人”主宰的,如果孩子有叛逆之思,或者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好大学,让他们的面子往哪里搁?家长们的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有个别家长对我有很大的误会。 回到我自身,我的教育理念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在知识教育中我努力实践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我觉得,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更有利。 再从功利目的上来说,有些孩子不会写文章,关键是没思想,胆识才气都从思想而来,没有读书与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如何形成思想?我们常说“人文精神”,其实“文”的问题根本上是“人”的问题,“文”是由人的内在气脉发出来的,喷泉里出水,血管里冒血,文章就是一个人内在生态最直观的反映,也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存在。 教师的眼里要有生命,要有人,不能只有“教育”。我并不想证明自己的超越。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沉沦下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用处。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价值和意义,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在一个社会的诸多系统中,教育是推动社会、改变社会最重要的基础系统,它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主要任务。我自知能力有限,影响力有限,但无数能力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改变的希望。虽然我们把教师打扮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需要追问的是,谁在真正塑造孩子的灵魂? 从另一角度看,人们只看到教师社会地位提高了,学校收费似乎也不少,但如果深入教师们的生活深处、内心深处,看看教师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有假期,但假期常常补课;有双休日,但周六都在上课;错过了好看的电影,不知道歌星的名字,读书充电的时间很有限——在教育产业化的大潮中,学校成了“服务单位”,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要让上级领导满意,教师们不仅要面对“一仆二主”的外在尴尬,还得面对良心审判的内在羞愧,在“让他人满意”和“让自己满意”之间很难和解,经常得忍受内心的撕裂与痛苦的煎熬。 虽说外在的量化考评涉及学校的生存和教师的待遇与尊严,但毕竟教育是良心工程,良知的声音是教育最本真的力量。在与外在的各种矛盾与困扰的斗争和妥协中,那些有良知的教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努力。 2 教师所给学生的毕竟有限,而让学生有精神饥饿感,自己努力去寻找家园,就有了终生学习和进取的不竭动力。 这些年来,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几乎把一切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甚至上厕所、晚上泡脚都在阅读。我每年的阅读量绝不会少于1000万字,写读书笔记约在8-10万字,写文章和教学随笔不下30篇(这些与学校要求无关)。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稻粱谋,更不是为考个什么文凭获得体制认可,主要是想从精神上得救,发现真相,寻求真理,进而影响学生和我周围的人。在一个问题较多的语文环境中,我希望自己本身成为一种丰富的语文资源,在一个训练越来越多、读书越来越少的现实背景下,用自己的读书带动和影响学生,实现更高的教育价值。我知道自己道行不深、修炼有限,只是努力想成为一个后知后觉者,不想让孩子像许多庸碌之辈一样成为不知不觉者。 我知道,观念世界是一个僵化的世界,妄想把一些东西简单注入大脑的做法是可笑的,根本是心灵在起作用,而心灵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外在的教育再好,必须通过内化起作用。所以,最好的教育往往是自我教育,对于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来说,对学生最好的教育首先是教育好自己,让自己走向世界的高处,走向真理,然后才能对学生有一些精神辐射。如此来看,教师不过是一个学生而已,要不断学习,不断吸收,并去粗取精,不断消化,吃草挤奶,所以,我强调读书。因为教师所给学生的毕竟有限,而让学生有精神饥饿感,自己努力去寻找家园,就有了终生学习和进取的不竭动力。 至于家长说到的具体问题:比如说孩子不太相信一些新闻报道,说受了我的影响,因为我确实说过“不要活在新闻里,生活比新闻大得多”一类的话,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理性思考、独立判断,不要因为好新闻就简单肯定:“形势一片大好”,也不要因为坏新闻就得出“社会腐败,人心不古”的结论。 任何新闻都是社会的一个点,生活比新闻大得多,要放开眼光,自己去看;使用大脑,自己去想,大脑中要多一些问号,不要只是感叹号,要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追问,不要满足于别人给你的现成答案。对生活的判断要警惕极端化思维,或天堂,或地狱,神圣化或妖魔化都是不对的。我给学生推荐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就是希望学生能走向高处,因为在低处只会区分大小高下尊卑,而在高处才会发现世界原来是平的(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博大的心胸难道不好吗?)。 对于大人物,我让学生不要盲目迷信,我给学生推荐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大人物其实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并不是特殊材料构成的,不近人情的;大人物也并不是哪方面都伟大。 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我不希望他们像我当年受的教育,英雄偶像都是大人物,高高在上,不近人情,而不告诉我们,他们其实很亲切,他们也是人。 3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 认识光,也得认识光在另一面的投影,这样,认识才是全面的;对社会的认识也是一样,社会不存在什么“纯洁城堡”,学校不是,家庭也不是,所谓“纯洁”也只是相对而言。况且,学校也不是一个教育真空,社会不可能被隔离在学校之外。社会现实的各种正面或负面的东西在信息传媒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代,不通过学校也能够获得。 为了保护孩子,要告诉他们早晚要进入的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理想和美好,甚至有一些残酷,但必须直面这种残酷,让他们对不好的东西提前有一些预期,免得“见光死”,出现精神的扭曲与异常。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很多,是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想一想。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只是“成功教育”,是出人头地的功利教育,革命加拼命,学习不要命,头悬梁,锥刺股,一心只为考大学。我们当年是点着煤油灯上晚自习,以至于许多同学的头发被烧,晚自习为防止打瞌睡,就吃大葱、吃辣椒。“比、学、赶、帮、超”这是我们当年的口号,以致于我身体差到感冒一次两个月不好,一米八的个子体重只有110斤。现在的口号更离奇,“不成功,便成仁”等等之类,各种激进的口号让人啼笑皆非。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 我提出:享受学习过程!就是希望学生找到兴趣,找到方向,关注过程,不要只盯着成绩,因为成绩永远是一个变量,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因为考大学才需要学习,为了生命的幸福,终生都需要学习。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厌学,就是只把大学作为人生目标,甚至认为是自由天堂,但当学生真正走入大学以后才发现,和自己真正的理想有很大距离,自己努力追求的东西到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快乐,失落感随之产生,加上学生心理上的断乳,生命教育的缺失,有不少学生困惑、迷茫,也有学生麻木、沦落乃至走上绝路。要追问责任,大的社会原因不说了,要说具体原因,我觉得中学教育难辞其咎。 六年中学教育,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六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大都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对社会的基本认识也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中学教育,学生们六年都干了些什么? 一位毕业班学生申斥道:“我们除了做题还学会些什么?”问虽极端,但说出了学生的心里话。我们在应试选拔教育的同时,几乎没怎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审美教育,大部分时间只是在搞训练,学校成了训练集中营。由于教育本质目的缺失,导致应试性的功利人格遍布校园,生命里面空空如也。一些学生不会正常地思考问题,缺少常识,大脑简单,思维模煳,感情细腻,精神脆弱,缺少责任感,一遇到问题易走极端,忽视了自己是社会大生命链中的一环。 看起来长大了,但长大的只是肉体,精神依然在幼儿阶段,很不成熟。因为我们的教育让孩子读书很少,训练很多,孩子们把大量时间都用在做题训练上,很少顾及生命的内在意义。有些家长也不让孩子看课外书,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业,也不希望教师讲所谓“课外”的东西,只讲与考试有关的。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恰恰表现在能够突破课本及课堂限制,让学生看到和触摸到一个比课堂更大更真切的世界,让孩子的心灵更宽广,精神更强大,防止成为“单向度的人”。 有人戏言:“中国教育比中国足球还没希望。”但抱怨失望有什么用呢?就像母亲对一个不争气的孩子,真正的教育者从来没有放弃对教育的希望。 记得一句话:世界如此糟糕,你要心理强大。教育是造心工程,造就一颗强大的慧心就有了探求世界、追求理想、建立意义的不竭动力源泉,也就有了呵护生命安全的坚强屏障。 4 对于语文,我有十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考学训练是低技术含量的工匠活,几个月就够了,而知识积累、思维训练、精神涵养等等这些“内功”则主要在平时。语文成绩中,“显性成绩”是考试量化,“隐性成绩”则是生命成长。 也许有家长会说,扯这些干吗!让我娃考上重点大学就行了。虽然我知道中国的大学办得并不是很好,但我还是要告诉学生,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努力去考大学,在一个身份社会,大学文凭就是你一生的文化身份,“一本”和“三本”的利益含金量还是不一样的。当社会都在认可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不努力争取,在现实功利上可能会吃亏。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中三年就是人生最紧要的三年。对于语文,我有十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考学训练是低技术含量的工匠活,几个月就够了,而知识积累、思维训练、精神涵养等等这些“内功”则主要在平时。语文成绩只是语文学习和人格训练的副产品,而且有“显性成绩”和“隐性成绩”之分,“显性成绩”是考试量化,“隐性成绩”则是生命成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像身高体重与身体健康,我们不能只管身高体重而不管身体健康。 我自知生存靠社会供养,回报社会能力有限,人微言轻,似乎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我又不想满足于无意义生存,总想给这社会留下点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会活到哪一天,因为年龄一到,血压老高,天天服药,似乎有很多书要读,似乎有很多事要做,似乎有很多文章要写,但工作及各种事务把人的时间撕成碎片,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也似乎被撕成了各种碎片。生命短暂,鲁迅说:“抓紧做!”但我能做什么呢?教书和读书写作似乎成了我生命最后的选择。我自认为40岁以前为了生存需要做了许多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出书几十本,但都是速朽玩意儿;比起农民工,挣钱也算不少,但发现钱不过是一个不断在贬值的身外之物。我为自己的生命做了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而为自己的生命做事难道不也是为这个世界做事吗? 记得一句话:“死人的墓碑如果不立在活人的心中,那这人便真的死掉了。”如果有一天肉体消失了,精神还能留在这个世界上某些生命里面,难道不是生命的延续吗? 作为教师,教书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我别无选择,只希望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延续一下我的生命,这在至高者看来,是多么渺小的一件事,因为一切都只是过程而已,谁也无法保证永垂不朽。但在我,又是多么看重的一件事。 仅此而已。 5 我希望给课堂灌注一点生气,给语文一双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思想中学会思考与写作,让他们在把许多东西忘掉之后能够真正留下一些东西。 至于说到我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历史文化的批判乃至于对教育或者学校某些做法的批判,有家长认为是“牢骚”,我要说:“我不是屈原,我没有冤屈。”我有车有房,家庭幸福,儿子也有工作,有很多尊重我的同事和朋友。我也很感谢学校这些年来给我的包容和相对的自由,能让我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能够在一个很小的精神空间中影响这个社会,传达一种精神的能量,从而给学生带来一丝温热。我希望给课堂灌注一点生气,给语文一双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思想中学会思考与写作,让他们在上了大学把许多东西忘掉之后,能够真正留下一些东西。 再从实用价值来说,批判是思想发展的必备素质,年轻人就要狂一些,该谦虚谦虚,该骄傲就得骄傲,因为谦虚是认可别人,骄傲才是认可自己,骄傲也可以让人进步。可当下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不断认可定论,记“标准答案”,把孩子搞得一点脾气都没有。许多孩子小时候活蹦乱跳,上学后渐渐变得呆头呆脑,小时候还像哲学家,爱思考大问题。越长大越世故、越深沉、越谦虚,其实是越来越失去自信。而自信正是人格核心。 我们只说孩子作文写不好,得不上高分,没有思想的作文怎么能够得高分。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去触碰大问题,不去关心社会,不去思考自己,不直面人生,如何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我们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我们采用的手段之间岂不是南辕北辙?而且,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最后走上社会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6 回头望,20多年了,我还在这个讲台上“活”着,因为我的同事和熟人里,从20多岁的青年人到40多岁的中年人,为教育“献生”的并不是绝无仅有;但还有些面对这种教育现状早就落荒而逃,做官或做生意去了。 从内心来讲,我是把这些孩子当我的孩子来教的,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虽然我做得不够好,但一直很卖力。我认为,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此而言,教师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影响别人的大脑和心灵。打动学生,先要打动自己,说服学生,先要说服自己。为了孩子,我顶着压力探索课堂改革之路,为了孩子,我在上课的激情与浪漫中常常忘掉自己。我天生愚笨,又不会“巧干”,但我觉得,顺应外界不难,放过自己不易。对于语文教学,我觉得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讲什么”永远比“怎么讲”要重要,在一个道德技术化的泛表演时代,总得有人冒傻气。 当然,作为一个教师,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喜欢你、认同你甚至“崇拜”你,但也一定会有孩子(或家长)误解你、反对你甚至“藐视”你,因为人的价值选择是多元的。在现有体制下,学生无法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老师,老师也无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可育之材”,一切全靠行政之手调配出的“缘分”。喜欢不喜欢都是“缘分”,对于学生而言,适合自己的好教师可遇而不可求,对于教师而言,也看是否碰上投合自己方法与理念的“有缘之人”。学生和教师都没有互相选择的自由。教材也很难自由选择,虽有选修课,但哪个学校真正让学生们“自由选修”呢?在一种别无选择的力量面前,教师和学生的思考也必须“体制化”。孩子们从小就被迫适应“二元话语系统”,要学会说“道德的语言”,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要不断认识“语境”的厉害。 王富仁说:“只有真实的表达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可在“经验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分裂中,孩子们只能在“听从外界”与“听从心灵”的痛苦选择中不断地陷入困惑与矛盾(我们文史教师们何尝没有矛盾与分裂呢?),孩子说话写作哪敢随便造次,在分数统帅一切的逻辑背景下,谁敢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 说这些,不得不交待,在中学,我是为数不多的追求个性的老师之一。我认为,思想只有经常保持自由的状态,才能具有勃勃的生机,但是,“教育意味着将一种观念加以强化从而忽略了那些‘缺席者’,面面俱到的教育,即便不是不可能,也已经失去了‘教育’的目的,教育者总不得不替受教育者作出选择(汪丁丁语)。”这就使教育成了一种“自由选择”的艺术。一种价值的被选择,意味着另一种价值的被忽略。要一个有具体风格与个性追求的教师,来满足无数个有个性追求与风格喜好的学生,不是一种奢望,也可能是一种强加。 我认为,人,不是人民币,无法让每个人满意。当然,人人都喜欢的“超人”型教师可能是有的,但至少我不是。在一些知识观点的表述上,我往往是本着心灵与良知的自由,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这些,我们的民族难道不需要吗?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知识和语言,更多的是人格精神,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知识资源,更是一种精神资源、文化资源,教师是教育最重要的生产力。“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只是口号,更应该是一种实践。 回头望,20多年了,我还在这个讲台上“活”着,因为我的同事和熟人里,从20多岁的青年人到40多岁的中年人,为教育“献生”的并不是绝无仅有;但还有些面对这种教育现状早就落荒而逃,做官或做生意去了;更多的,作为精神意义上的“传道者”的教育生命已不存在,剩下的只是一个教育符号。因为活着需要一个凭借,逃避自由只是为了躲开生存的恐惧,而我在一个夹缝中还能“存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安慰。 20多年来,眼看着我的同学们一个个成了各自小圈子里面的领袖,眼看着一个个年轻人成为自己的领导,被称这个“长”那个“任”,我很为他们感到高兴,当然也为自己感到自豪。因为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中,一个人“不上进”或“出不了头”,易被认为是“无能”。但我想,不管世界如何与你交换轻蔑,一个人总得看得起自己,珍视自己存在的价值,当世界在给你做减法或除法的时候,你得学会给自己做加法或乘法。在我看来,不管骑白马的是王子还是唐僧,也不管身高与影子是否成正比,我们总得面对这个神奇的世界。我只是想说,人总得守住点什么,仰望点什么。 7 我告诉孩子,要常想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 最后,我想给“上访”的几位家长说几句话。 我不知是因为我的一些话语灼伤了孩子敏感的心,还是我讲的什么和你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相悖,抑或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努力或成绩不好让你们焦虑。我深深理解你们的焦虑,在一个别无选择的教育现实面前,你们的焦虑其实也是我的焦虑,没有哪一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努力进步,也没有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当毒牛奶毒大米问题肉问题菜等等不断得到曝光和关注的时候,有多少人关注过我们教育和精神层面存在的“食品”问题? 虽然你们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但我不会责怪你们,从内心来讲还心存感恩。我感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到底是我错了,还是我们对教育教学有不同的理解?让我有了一次静下心来深入解读自己的机会。我的误区可能就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是同道者或能够理解你的价值追求,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解读常识的能力。但我清楚:盲人是不能给盲人带路的,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我爱每一个孩子,就像你们爱他们一样。他们其实都很优秀,有些能力卓越超群,常常让我感叹自己这个年龄时和他们的差距,只是在量化评价中他们的成绩可能并不如你们所愿。但你们想过没有,当一种评价体制只剩下一个刚性标准的时候,这对他们的心灵是多么大的伤害!难道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不重要吗? 我告诉孩子,要常想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我告诉孩子,生命本无意义,要找到意义,须有信仰,而信仰是一生的追求。年轻时要有功利心,年长要有超越心。人生要核算,加减乘除要计较,因为人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一步都要认真,人生的近目标和远目标要结合。我让大学生进班搞理想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有人生目标。 我只是想真诚地告诉各位:教育就是成长,生命只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个生命都会成长,每个生命也会走向自己的成功,而成功也是一个过程,不是那么可怜。不要预支焦虑,生命需要开阔,观念需要解放,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解放人,不是为了限制人,教育也要遵循自然、自主、自由的原则。 孩子的生命是自己的,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不要把孩子的成功和自己的面子捆绑在一起,任何人都不可能用他人的“成功”掩盖自己的失败,过强的意志很可能带来理性的错误,导致我们看不到更高的价值。 我知道有许多孩子会向家长介绍并转述我的观点,我不知道孩子是怎么转述的,我只知道许多孩子“文集”上记录的我的一些“语录”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 我推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希望孩子听话的家长因为孩子不再“听话”而迁怒于学校,我知道还有几位优秀的老师也有“被上访”和“谈话”的经历,说孩子竟然和家长辩论,要和家长讲什么“人格平等”,“道德地位与法律地位平等”,家长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我要说的是:每个生命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叛逆期和青春期是伴生的,难道“听话”就是评价好坏的唯一标准吗?孩子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要让孩子成长,不能只让孩子“听话”,还得让孩子学会思考。 当然,没有哪一种教育天然就是最正确的,只是在于人的理解和选择。我们要反思传统的教育,是否让生命充满使命感,而忽视了命运感?如何才能焕发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呢?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希望家长认识一个“人”和他的苦心,借此也谈谈多年来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和各位家长有精神上的互动与交流,也不希望家长把我看得多高。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没有那么多头衔,也没有那些华丽的宣传标签,我只是不甘心仅做一个“经师”,更希望做一个“人师”,成为一个有思想追求的教育者,使孩子们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人生。 说得不对之处,欢迎家长批评指正。我对家长的监督和关心表示感谢,对家长的误会表示理解,彼此都不用遗憾。因为误会本是世界的构成部分,只要心是热的,观点不同可以探讨。 我也愿意成为各位家长的朋友。 面对这封中学语文老师写给家长和学生的“万言信”,你也许是用家长的心情或者学生的感受,抑或是一个关心教育问题的普通人的心理来审视。但不管怎样,关注就是力量,希望你我能够共同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好,期待您的声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改,拯救国民的最后底线
zhouguojun 2012-2-23 18:34
教改,拯救国民的最后底线 刚到哈佛不久,就结识了一帮关注中国教育的朋友。我们常聚在一起,分享对哈佛新鲜的课程、独特的授课方式、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感慨,慷慨激昂地对比自己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和在哈佛领略到的新天地。    坐在教室里观察月亮 在与朋友的讨论中,我对有门课从嗤之以鼻到津津乐道,让朋友们非常惊讶,同时也受到了启发。这门课叫做《学习与教学:精彩观念的诞生》(LearningandTeaching:TheHavingofWonderfulIdeas),是由一位70多岁的老教授,爱丽诺?达克沃斯(EleanorDuckworth)执教的。她是法国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的理论发展和继承人,强调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其自由探索的教学方法。这门课的基本上课方式是教授和大家围坐在教室里,实践和观察学习过程并讨论阅读材料。   比如,每次上课的前10多分钟,大家会分享这一周观察到的月亮的变化;接下来,或者由Duckworth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独立或分组来实践和讨论,比如,四个孩子去看电影,他们想要坐在一起,有多少种坐法;又如,一个人应该怎么做才能通过墙上一面小小的镜子看到站在教室另一个角落的人。又或者,她会从某个小学带来几个孩子,在教室中间席地而坐,给他们上一堂课,而我们只作为观察者静静地做笔记,之后大家再就观察到的现象和心中的疑问进行讨论。 从不屑到惊讶   无疑,经过了刚开始的新鲜,我渐渐感到无聊:要想知道月亮的变化规律,去读几本书不就行了吗,何必自己天天辛苦地观察,科学家观察了几百年才探索出来的规律,难道一个学期我们就能总结出来?四个小孩怎么坐,不就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吗,至于每个人发一堆回形针或者橡皮通心粉,在地上摆来摆去,非要摆出那24种组合吗?镜子的实验,不就是镜面反射的原理吗,中国的初中生都知道。至于教那几个小孩子关于立方体表面积的概念,那个把几个小木块摆弄了很久的小女生,到最后都没弄懂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   我抑制不住地心烦——干脆告诉她答案,不就行了吗?让她自己琢磨真是浪费时间!要知道,中国学生一堂课45分钟,要学习多少知识,解决多少问题啊;要知道中国的老师,天天都在忙着让学生记住概念,学着解题,并且摸索更加简便的解题方式教给学生,好让他们在考场中取胜。   然而,当我带着满肚子的不满意阅读从哈佛走出去的一个个校友写下的教学日记时,我惊讶了。这些校友的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常常迸发出让人惊讶不已的想法和观念,并且执着主动地要去设计小实验来验证他们的想法,而老师,作为引路人,并不告诉他们答案,甚至当他们明显出错时,也不纠正,只是在旁边微笑着,观察着,时不时地问一句:“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越做越开心,越做越想学。老师的职责不就在于此吗?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工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他到知识的世界。 你扼杀了我对汉语的兴趣   后来,Duckworth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我们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我设计了一份教美国同学学习普通话音调的作业:通过教他0到10的念法,让他自己探索普通话的几个音调及其不同。带着我当时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解——无论如何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我开始了实践。然而骨子里想让他快点掌握知识的强烈愿望,让我忍不住通过各种手势和眼神告诉他答案。我不断告诉自己,我只是在暗示他,我可没把答案说出口。可当他意识到我的暗示时,他非常不高兴:“Xinyue,youarekillingmyinterestinlearningMandarin。Iwanttoexploreitmyself。”(馨月,你扼杀了我对汉语的兴趣,我想自己去探索它)。我顿时非常尴尬和愕然。然而那句“扼杀了我的兴趣”,犹如醍醐灌顶,让我开始去思考这种故意拖延时间,不告诉答案的教学方法意义所在;让我突然领悟到为什么很多中国的学生都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为那不是学习,那是做题。   还记得与朋友们分享时,他们听完我一番试图表达清楚所有细节的讲述后,那一片沉默。因为我们感到要让中国的教育有所改进,需要做的太多太多,比如从最根本的对于学习和教学的理解,到怎么保持学术环境的纯洁和自由。然而,仅靠一己之力,能做的太少太少。但当互相凝望彼此时,我们又充满希望:我们就是一群关注着中国教育的人,而国内还有更多的人,正在为中国教育行动着。 后记:为了中国的教育   回国后不久,从哈佛的朋友那里惊闻哈佛法学院的博士陆宏毅居然去参加了《非诚勿扰》这个在国内很引起一片哗然的相亲节目。充满了惊讶和好奇,我赶忙上网去欣赏他的表演。当他说到自己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时,全场掌声雷动;当他解释为什么辞掉在硅谷当知识产权律师的工作,回到中国做一个平凡的公民,投身环保事业时,我振奋不已。他的出现,给这个充满拜金欲望的舞台,给这个“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的出处,带来了一丝让人清醒的凉爽。的确,哈佛有许许多多的优秀学子,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更多的哈佛学子,也许就是眼前那个忙碌平凡的人,正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想起刚到哈佛不久,就结识了一帮为中国教育感到迷茫和焦虑的朋友。在提到自己为什么选择读教育学这个听起来毫无“钱途”的专业时,强烈的共鸣产生了。因为我们不希望以后的中国孩子从小就埋头钻研数学、物理、化学,却很少有人真正对这些学科有兴趣,仅仅是为了考试;因为我们不希望中国的学子不敢挑战权威,不敢开口说出自己的不同的想法,而习惯于接受权威给予的正确答案。 (本文系转载,题目为本人所加)
个人分类: 工作推进|1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评论:回归教育家办学中国教育方能崛起
dongzg101 2012-2-23 03:26
评论:回归教育家办学中国教育方能崛起 近日,在山东省两会上,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谈及利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化解高校债务危机时表示,现在不是教育家办学,而是房地产商在办大学了。 关于学校领导人究竟应该是教育家还是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等这样一个常识问题上,我们曾经纠缠不清,其突出表现就是因为大学校长这一职位,出现过官员、科学家,也出现过各种专业涌现出来的精英教授,但就是较为缺乏优异的教育家。其中在知名大学校长位置上,出现最多的仍然是官员和科学家,尤其是院士。在校长为副部级待遇的高校中,北大、复旦、浙江大学、中科大等高校现任校长均为中科院院士,华中科大、兰州大学等现任校长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院士校长”风潮。 现在,这一风潮有可能被清华大学打破。2月20日,清华大学在主楼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原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任清华大学校长,原校长顾秉林因年龄问题离职,重新回到学术科研岗位。顾秉林2003年就任清华校长时,已于4年前当选中科院院士,而其前任王大中就任清华校长前一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也就是说,年仅48岁的陈吉宁不仅成为近三十年来清华最年轻的校长,而且也是一位未顶“院士帽”的校长。这是一项重大改革吗? 显然还不是。恐怕这仅仅只是一个偶然,与陈吉宁校长本人的个人际遇有关,不能说是教育改革的一次行动。倒是原教育部长、现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此事上说得好:当校长不一定要是院士,而做好一个校长有时候比当院士更加重要。中国不缺乏院士,从中国科学院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数目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科技强国,中国真正缺乏的是教育家,是那种能够带领中国高校崛起、能够真正建设成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大学校长。再说激烈一点,当前的中国高校缺乏蔡元培。因为院士固然在科技领域里做出了相当的成就,但懂科技和懂教育是两回事,管理大学和钻研技术算得上是风马牛不相及。让院士去当校长,一是基本中断了该院士的学术生涯,二是未必对教育发展有利。 是不是院士并不构成当大学校长的必要条件,是不是教育家才更应成为当大学校长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我国高校的每一位校长都是教育家,那中国高校何愁不崛起,中国教育何愁不脱胎换骨,中国的各项发展事业何愁缺乏世界顶尖人才?可惜,让每一位校长都成为教育家是不现实的,至少在目前阶段属于痴心妄想、海市蜃楼。但是,倘若让每一位校长都成为教育家是不现实的,能不能先让一位、两位校长成为教育家呢?或者倒过来,能不能让一位、两位教育家先成为名牌大学的校长呢? 让教育家办学,才是正道。空谈教育改革的校长还算不上什么教育家。这些年,不少大学提出来要办世界先进水平大学,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大学还在那,世界先进水平却还只是一厢情愿。陈吉宁是不是院士不重要,是不是年轻也不重要,有没有留洋经历还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教育的认知,对教育的管理手段、对教育的改革趋势是不是到位,也就是说真正核心的是他是否是一位教育家。陈吉宁向清华大学的中层干部和师生代表说出了自己的四条办学理念: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至少从这四条理念来看,隐约有那么一些教育改革的影子。若陈吉宁校长果然成为一代教育家,则清华幸甚,教育幸甚,我国幸甚。若更多的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则我民族安能不后继有人,安能不傲然立于世界乎? 中国教育崛起的核心秘诀只有这一条:让教育家办学。 更多阅读 山东省长谈高校化债:一身债哪有心思办大学 温家宝:大学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 让教育家办学 媒体评论:解决大学官本位 “教育家办学”是关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11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高效课堂概论
zhouguojun 2012-2-22 10:30
我们必须团结一切课改的力量,“全天下课改人联合起来”,敢于推翻旧教育、缔造新教育。但我同时要批判那些带引号的“高效课堂”,因为它们正以扑朔迷离的各种幻象,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披着高效课堂的外衣,大兴应试教育的“妖风”。李鬼太多了,自然就会坏了李逵的好名声,并且蛊惑迷乱着课改,引领着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从此远离真正的教育本质而舍本逐末,那么南辕北辙的教育越发变得不太正经,遭人厌恶。 我当然一直在为了课改而不遗余力地摇旗呐喊,不改就没有出路。基于对中国教育的基本诊断,我们认为教育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或者换个说法,教育患了“课堂并发症”,揪住了课堂、解决了课堂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和找准了支点,便能撬动整个地球说法差不多。 “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改首先是为了让孩子们不痛苦、不厌学、“不跳楼”。而救救孩子其实也没有多么的高难度,只要去想办法“改变学习状态”,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引发学生精神状态、发展状态的改变。一旦在课堂上能收获快乐、找到感觉、获得尊重、激发出对生命的热情,我想跳楼的几率一定会降低。如果这一代学生有希望,那么我们的未来才真正有希望,不是说孩子就是未来吗?而那些加引号的课改,不以解脱和改变学生的“状态”为要旨,反而越发加剧着学生的厌学甚至厌世情绪,“变形”的应试教育正日益危害着我们的教育,如果任由它们存在而不去戳破甚至“打假”,那么教育就会犯祸国殃“人”的错误,仍然会有更多的孩子选择以牺牲而抗暴!即使今天不跳楼,可后天呢,即便不自杀,可杀他呢? 因此,课改是在“放生”,这是一份有良知的,基于“人”的必然选择。 有人说我们是在重新解构中国教育,那么这种“重构”也是循着新课改理念进行的。什么叫重构?如果教育回到一个“人”字上就被叫做“颠覆”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曾经的教育实在是谬之千里、离人太远! 如果你觉得旧城改造不错,那也该准许教育去“重构”才对。 高效课堂是个教育概念 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高效课堂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从教学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是在追求“四维目标”,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感,而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严格说来,靠的正是智慧,假如课堂只能给予学生知识却最终形不成智慧,那课堂即便能够满足“三维目标”,我以为仍然是有缺陷的,而高效课堂恰能够补正这个漏洞。 因此,高效课堂绝对也不可能是时下有人从字面理解的“高效益”的课堂,这样的“高效课堂”是肤浅的、低层次的、功利的、应试的,真正高效课堂的内涵十分丰富。高效课堂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并加以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人本。是从儿童出发,“认识”儿童。在我们看来,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具有好奇心、展示欲,教育就是设法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展示欲。这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任由学生去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我们认为,唯有认识儿童才能发展儿童。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为“惟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生”,认为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两惟”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高效课堂的理念承载在高效课堂模式之中。以杜郎口中学为例,课堂模式是10+35,规定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有人质疑说课堂教学岂能限制教师讲,这样的质疑应该说不是没有道理,但却没有明白另外一个道理,课堂仅仅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不限制“讲”岂能保障学生的“学”?这道理朴素到和“红灯停、绿灯行”没有差别。 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学习能力”。因而高效课堂认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其主要内涵正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仅有知识本位而离开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是低层次的甚至是应试的。我们固然可以承认知识能够通过灌输获取,那能力呢,智慧呢,可以靠灌输得来吗?离开了“在经历中体验”这一过程,死记硬背和知识灌输则显示出必然的劣势,传统教学方式太过原始,由此而导致的传统课堂“配置”过低,我甚至怀疑传统课堂的“企图”是错误的,方向也是错的,它无法承载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样的课堂学习能力从何而来?得舍弃“马车”换乘“汽车”,尽管有些不情愿,试着“心一狠”吧,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 高效课堂的原则是捍卫“学”的神圣。我们依照新课改转变教的方式、转变学的方式、转变评的方式这一理念,坚决要求“把学习还给学生”,这是“事归原主”。尤其是关于“教”和“教师”,我们以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教师定位在“二传手”上,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压力其实更多就来自于这样的定位,而发展教师“专业化”其实就是在培养“二传”技艺,问题是即便是“二传”的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了,那今天的课堂是否会因为教师的情绪不高、愿望不强而技艺发挥不好呢?高效课堂正是基于这样的怀疑,才放手发动、锻炼学生的“一传”——让学生动起来,和知识直接对话。这个对话的过程就是“学习”。学习即经历,学习即失败、反馈、矫正,学习即创造、成长、收获,知识一旦离开了应用,课堂一旦拒绝生成和生长,教学一旦变成了灌输和填充,那让学生得来的则只能是“死知识”,而“活知识”必须生根、开花、结果,能够让学生一生“带得走”、“用得上”,因此我们从相当高度上认识学习能力,我们主张,唯有致力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生成他们的终身发展能力。 高效课堂始终是追求“立人”、使人成为人,因而它是一个真正的“教育”概念。 高效课堂有三大系统作为基本的支撑。 高效课堂的三大支撑 “高效课堂教育”有三大系统。 首先是文化系统,其次是评价系统,然后才是课堂教学系统。 一、 文化系统全称为“高效课堂文化”系统。 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的深处是文化。在我们看来,传统课堂背后也有文化作支撑,但这种文化是什么形态和性质的?我们把它叫做“不相信学生文化”,因为太多的“不相信”,才导致不放手、不放心、不信赖、不归还……才有公然的“替代和包办”,才有命令、指责、干预、统一、惩罚……说到“根”,是陈腐的专制在作祟! 一个专制而冷酷的课堂岂能有学生的开放、创造、狂欢?难道他会乐在被奴役、沉迷于被压抑、陶醉于被囚禁?教育即解放!解放。解放什么?简单说,解放时间和体力,解放智力,解放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发表的《学生生存》著名报告中谈到:教育能够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解放学生的主体性,解放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能力和开拓探索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让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知识的接受者”。 当下中国的教育学实在应该是“教育解放学”,解放的主体是学生,其次是教师。因此课改又哪里是牺牲教师权益呢,相反,高效课堂一直在主张教师权益,维护教师的合法利益和捍卫教师的尊严,教师理应享受到尊崇、自由、快乐,享有发展的、自在的、幸福的生活。 如果一种教育是在牺牲教师“成全”学生作为代价,那这样的教育一定不是好教育。如果不能认识到唯有教师的解放才能带来学生的解放,唯有幸福的教师才可培养出幸福的学生,那课改当然无法推进,教师又哪里是课改的阻碍者? 唯有保全作为“人”之学生与教师的人格、兴趣、权利、理想、尊严,教育才会散发着“人性”,才让人迷恋和感动,教育不是牺牲、抢占和暴虐,不是奴役、命令和顺从,它必须服务于“人”的需要,从生存到成长发展。从这重意义上说,高效课堂文化的核心是“开放”,是开放与解放,是变一潭死水为一池春水,是充满生命的“泛活”。 但我们也应该读懂罗杰斯这样一句话,“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会任何知识”,“高效教师”(算是不严谨的一个词汇吧)他(她)在课堂上实在不应该是教知识,教师带给学生的最大影响首先取决于教师是怎样一个人,他(她)具有怎样的人格、性格,他面对的是“人”而不光是书本,他(她)是在心灵上书写,而不是单单是在黑板上,他(她)是和他(她)的几十个学生一起,在相互激活着自己的生命,在创造一个“未来的世界”——阳光、开放、向上,我们把这样的六个字列入“高效课堂文化”真言,旨在提醒那些做真教育的学校,去审视和创设学校文化,看一看我们的教室、走廊、餐厅、宿舍、校园,有没有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能不能有利于师生的解放,记住邓小平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个教导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以这个“软件”去给文化“杀毒”,用这样的文化去影响、浸染、滋润、陶冶、激活每一颗生命。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他还是班级、校园的主体。如果文化舍本逐末,不去致力于研究如何发挥和张扬学生主体,那文化就是没落而无生机的。但遗憾的是,时下许多学校的文化恰恰是这样的,我们有那么多漂亮的楼房、草坪、树木、假山、塑胶跑道、图书馆,可体现出来的不是儿童的意志,而是校长的需要,这样设计出来的文化,没能起到“化”的作用,即便在化,“化”的当然也不是学生,这就是“专制”下文化极其尴尬的呈现方式——脱离了儿童,一旦文化和儿童格格不入,花再多的钱,也无法起来积极作用,而只能是钳制、约束、囚禁儿童,没了创新和创造,便让他们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哪些东西在这样钳制、约束、囚禁儿童? 你千万别狡辩,说出一些貌似很有道理的话来,我们只问一句,你是想把学校办成“集中营”还是“政治学院”?是在“育人”还是在培养“棍徒”、走卒?是在倡议“民主”还是在膜拜“专制”?是在培养创造还是在扼杀创新?看不透这些,却一味跟着别人瞎嚷嚷,人家背论语你也跟着背论语,人家弟子规你也弟子规,“规”吧,日本人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把学校发展定位在“培养面向未来的竞争力”了,等有一天日本人再杀上门来,他们的屠刀会因为你会背弟子规,你是个谦谦君子,你非礼勿听而饶你不死吗?我们不是不需要培养谦谦君子,但我们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培养能保卫家园的虎狼之师,让每个中国的孩子“如狼似虎”,像英雄一般站出来抗击,而不是培养摇尾乞怜的汉奸,我不信他们还敢凌辱我们的国土、欺辱我们的姐妹。鲁迅说,培养“战士”,托马斯说,教育是在为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人才,你千万别“倒退”,为“封建社会”培养鹰犬和唯唯诺诺、只会说一句“嗻”的奴才,不信,在这样下去教育就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了,但今天的有些学校正在积极赶往回原始社会的路上。 因此,把学校的自治权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去创设匹配和适合他们的文化是当务之急。教室是谁的?答案是学生的。学校是谁的?答案是学生的。走廊、操场、绿地、树木……是谁的?答案是学生的。既然是学生的,好比他们自己居住的房间,要体现出来的当然是他们的意志、格调、兴趣、价值。 成立学生实施学校管理的“三驾马车”:学管会、学生会、团委。大校长每周任命一名学生担任执行校长,然后让他再去组阁,我相信这个学生校长一生都会珍惜这份荣耀和敬重。而学生会则把重点放在学校日常工作的管理上,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自主处理他们的“内部事务”,团委呢,则把怀有各种天赋、个性、特长的学生集合起来,成立兴趣小组,甚至把兴趣小组升格,比如文学社升格为“文学院”,自然兴趣小组升格为“自然科学院”,你也学着任命成员为“院士”,而且鼓励“小院士”们给大院士写信联络,聘请他们担任名誉“院长”,大手拉动小手,并出版自己的《自然科学》杂志。而对于本校的部分由才华的教师,现在课堂不是限制他们讲而遭遇到了抵制吗,现在,你就发挥他们的作用,鼓励他们成立“教师俱乐部”,会跳舞的成立舞蹈俱乐部,会写诗的成立诗歌俱乐部,教师俱乐部和学生社团挂接呼应起来搞,你想象一下这样的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 当然,教育是为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进步。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是不是还要重视班级乃至学校“媒体”的创办呢。广播站,为什么不可以尝试每个班一周,轮流负责编采播,“竞”起来,学校里的一切事情都“竞”起来,就能够激发出“声色”。对了,学校就是要围绕“声色”来创建“特色”,其实,特色就特在“学生”上,而不是你每年能考上多少清华北大,你有多少名特级教师,有什么领导来视察过学校。“声”是广播站、电视台,“色”是班级媒体,当然包括黑板报和班级报纸。除了鼓励他们创办这些,顶重要的是你要把他们的创作成果适时地“展览”出来,千万不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样就失去了原动力了,如何展览?很简单,你只需要在通过教学楼的过道上,栽上几个橱窗,然后不断展览更换,除此外,每周还要评奖,各种奖状不断发,别小看奖状,,虽然不值钱,但它代表的是什么,没有人不看重自己的脸面的。 具体到班级,我必须要特别说明,现代班级是一个“集体”,它是由几十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构成的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班级的权利权当然首当其冲地要归还给学生,班主任是谁?是学生。老师干什么?是学生班主任的助理,叫助理班主任。没有了教师的权威性,学生管学生靠什么?靠拳头显然不行,真正可靠的是是文化。班级文化更多体现在班规上,你知道美国年度教师克拉克先生的“55条班规”吗?如果没有,请研究一下,相信你会受到不少的启发。 在军队,有雷锋班、有钢七连、有英雄团,为什么?如果你是一名新兵,你是雷锋班的战士,那我相信你会骤然觉得这个班与别的班与众不同。那么,是什么带给你这种感觉,是什么影响到了你的行为,我说是“传统”。好了,有人会立马眼睛瞪圆,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不是反传统吗,现在咋就又倡导传统。我哪里反过传统,我反的是非人性的专制和暴虐。雷锋班的“传统”是激励向上,催人奋进,是给品格“沐浴”、给灵魂“洗澡”,你看这样的“传统”符合我们的文化主张——阳光、开放、向上,那这样的传统就是好传统。 班规的具体内容从哪里来?当然不能凭空杜撰,它来自于生活,关联于成长,是发生在身边、生活、班级、道路上的问题。把这样的问题一条条罗列出来,然后,就有了“活动策划”,我们的原则是,活动设计越具体越好,范围越小越好,指向性越准确越好,这叫“三好”原则。这些琐碎繁杂的问题,现在可以条分细缕了,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召开民主会,一天揪一个,揪一个就解决一个,把解决方案写下来,然后全体同学要郑重签字画押,宣誓遵守,这就是班规,更是“班级法典”。 违犯了班级法典怎么办?要“惩戒”。惩戒和惩罚一字之差,可和惩罚有天壤之别。惩戒当然应该是善意的,惩是手段,戒才是目的。你不能因为某位学生违犯可班规就罚他扫地、提水抹桌子,因为劳动是美德。 当然关于文化系统,远非这么个篇幅能说清的,但请记住这样一句话—— 凡是一切不利于开放和解放的文化,都必须敢于坚决的剔除。 二、 高效课堂评价系统叫“以学评教”系统 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排队、控制和打压,而是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 如果高效课堂是“汽车”,那以学评教系统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没有高速公路,仍然显现不出“汽车”较之传统课堂那架“旧马车”的优势。 高效课堂之所以把相信学生当做教师的师德,是基于教育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 尤其是课堂幸福指数,它要考量学个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存在状态,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关注永续发展,从关注个别人的发展到满足团队的发展需求,从关注达标率到关注情绪、情感和精神,从要求承受到关注但当,从教导式管理模式到关注自主成长模式。 任何有意义的成长都必须基于自主,基于信任、尊重和发挥。承认价值和发挥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价值感,高效课堂依托“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个灵魂建构评价体系。 当然相信学生是把学习交付学生的前提,敢于交付。不仅交付“学权”,还要交付“评权”,即以学评教。经验告诉我们,课改成在教师,败在校长,校长在课改中的责任什么时候都应该比教师的更大,而不应该一味把不改的责任加于教师,不明确这个职责,课改很难推进下去。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羊,就应该发挥出领军的“羊群效应”,否则校长就会成为课改最致命的“短板”。 以学评教首先要求校长要深入课堂、以身作则、揪住课改、建构评价。评价的核心是明辨是非,统一“好课”的标准。高效课堂这样评价: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的课才是好课。这当然是仅指实然目标,加上应然目标,这样说就较为完整,“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的课才是好课”,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德国教育家狄斯多维认为,一个教师教会了学生知识他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知识,他才是好教师,叶圣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威廉·亚瑟·伍德认为:平庸的教师讲述,好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 陶行知先生把世上的先生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结果把学生变成书架子、纸篓子。第二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学生仍是被动状态。第三种是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他认为,第一种最糟糕,第二种不好,第三种最正确。 什么教学的前提都应该是“目中有人”。那么,重视学则必须首先重视对儿童的研究,离开了对“学生”的研究,“学”则成为无稽之谈。 陈鹤琴认为,儿童心理有七个特点:1.小孩子是好游戏的;2.小孩子是好模仿的;3.小孩子是好奇的;4.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5.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6.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7.小孩子是喜欢被称赞的。魏书生认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有的学生获得较多的机会,掌握了方法,便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也有的学生遇到包办代替过多的教师,被剥夺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当然弱。陶行知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孩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还要小”。生本教育的郭思乐先生也说,“人之初,性本学”。 从诸多的论断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学生不是承装知识的容器;2,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的;3,学生需要教师的尊重;4,每个学生都有潜能。 评价必须从“学生”和“学”入手,如果不从“学”的角度去评价课堂、影响和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转变,那课堂只能脱变为某些教师的“秀场”,一味展演自己“课堂艺术”的行为,属于典型的越俎代庖。评价是武器,不建立评价,又如何推进课改,因而要坚持“评价先行”。 教师不可以占用课堂时间肆意表演,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底线。“鸠占鹊巢”这个词似乎很贬义,但时下的确有人就这样一直霸占着课堂,学生哪里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主角?是发展的主体?我们一直在讲“主体与主导”,课改真正的观念其实就包含在这对关系之中,而课改的最大难点也恰恰纠结在这对关系中。研究保证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教师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的制约,正是建立课堂评价系统的目的所在。 课堂还用争论教师该不该讲吗?也许很多人会这样“建议”,教师“必要”的讲授是不可去的,离开了讲,还能称为教学吗?我当然接受这样的观点,问题是,教师的讲什么时候才是“必要”的,谁能说清讲与不该讲的界线在哪里?如果我主张这个问题该讲而你恰恰认为不该讲,发生这样的争论怎么办,听谁的?或者王老师水平高该讲,而李老师刚毕业没经验不该讲?王老师和李老师的水平高低如何界定? 别空耗精力一味扯皮了,讲和不讲都要有理由。你是否承认传统课堂讲得过多了,乃至于满堂灌、满堂讲,而学生只是讲的附属,是知识的容器,要不怎么会有人总结说传统课堂其实也就六个字,“教师讲、学生记”,而考试成绩从哪里来的,死记硬背加题海战术,无他! 有人或许会问,不让讲了学不会怎么办?当然,这种情况实属正常,但学不会依然不是不把学习还给学生的正当理由。好比小孩子走路跌倒,教师在遇到学生遭遇到学习困难时,当然需要适时“点拨”,但点拨不是讲授,不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孩子从地上抱起来。如果教师一等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就名正言顺地开讲,那学习能力恐怕需要很难生成。今天,任何人都应该明白,一个以“教”为主体的课堂,实质上就压根儿就没真正完成新课改关于教、学、评方式的转变,仍处于“旧课堂”窠臼里,因此教师要“以模代讲”。评价课堂首先应该抑制讲,尽可能要求教师按照模式上课,无论教师专业化水平高低,都必须遵守课堂“规定”,以维护“标准”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好比桑塔纳和宝马,一旦上路敬请遵守交规。 高效课堂围绕评价这样具体建构,好课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果、探究深度”,而三个度的重要分值取决于“课堂氛围”、“参与度”与“达标率”。具体到一节课,要注重“三效”,即效率、效益、效能,也就是说看投入、看产出、看能力增长了多少。 高效课堂的评价系统重在有章可循。它分为课堂督察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反馈会议制度、树优促差制度、奖励晋级制度、管理评价制度等等,当然评价并非越系统越好,相反,我们主张评价要删繁就简,力争人人能评价,要注意“少与多”、“点和面”、“简与繁”、“粗与精”的关系。 高效课堂的评价系统重在督导。比如领导干部要能上出“指导课”,中层或者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一般教师要上出“过关课”,力争人人达标、个个过关。其实支撑学校内涵发展的恰是课堂,因为“学校的产品是课堂”,具体一节课的评价如何,一般情况下是先有学生当堂打分,然后结合“验评组”评分,两项相加得出评价。 高效课堂的评价重在明确责任。比如我们要求领导要全部下放班级搞承包责任制,每个班级课改的第一责任人,都是领导。我们一般要求课堂问题不过夜,每天至少有一把手校长召集一次“调度会”,对于出现的问题,要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拿出限期整改措施。问题不过夜即“即时性”,而课堂评价一旦出了结果,马上“公示”暴露,当然前提是客观“公正”。 高效课堂的评价重在反思。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高效课堂又叫反思教学。教师要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因此上课就是进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师首先是学生,兵教兵,兵教官,兵强兵,兵强官,教学共进,师生相长。高效 高效课堂的评价以团队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尤其是注重研究发挥年级组、学科组、班主任三大组织的作用。 评价同样有个“六字真言”:即时、公开、公正。 三、关于高效课堂教学系统。 现在我采用“倒叙”的方式,从整体上介绍什么是真正的 高效课堂。 1、课堂实然目标:课堂教学改革走过了一条从传统低效、负效课堂 → 有效课堂 → 高效课堂的过程。通过改变课堂结构,旨在最大幅度提升单位时间效益,原则是让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意义。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健康、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2、课堂应然目标:课堂教学改革走过了另一条从单纯追求掌握知识 → 基础学习能力 → 终身发展能力的路径。课堂教学的核心应该是体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飞跃—— 课堂即成长,即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能力,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成长,关注“人”本身,因而高效课堂才会被描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3、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的智慧、高潮、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让“现场”服务于预设。 4、概念概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同时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义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 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认识、思想、价值的变化带动课堂发生“质变”。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灵魂的跑马场。 5、高效课堂的支撑:新课改理念。它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达”。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恰是——群学、对学、群学,自学、展示、反馈。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主体,高效课堂的理解是“学生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 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体现在:重建教学关系,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重建师生关系,即变“师中心”为“生中心”。 高效课堂的五个教学原则 (1) 、分层原则: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2) 、选择性原则:“超市”体现出的学习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 (3) 、整体教学原则:整合教材、知识迁移,上挂下联、左顾右盼、举一反三 (4) 、展示教学原则:展示解决了学习内驱力,展示是发表 (5) 、反馈调节原则: 注重问题暴露,强调“当堂决策” 6、目标: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让教育回到“以人为本”上来,建构“四新”教育学,即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本书有具体论述)。 (1) 、解决了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冲突 (2) 、解决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冲突 (3) 、解决了学生个别发展与全体学生发展的冲突 (4) 、解决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冲突 (5) 、解决了师资不足、受制于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等学校发展的现实困局 (6) 、变厌学为乐学,厌教为乐教,改善了师生关系,让学校充满了魅力。 (7) 、解决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难题,把时间和能力还给了学生 (8)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个人分类: 工作推进|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对教育的思考
热度 1 xjdjcs 2012-2-22 00:13
西安中学老师写“万言书”:对家长的心灵告白 --------------------------------------- 编者按 这是西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写给学生和家长的“万言信”,他称之为“心灵告白”。而我们,被其间流露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中国教育的真诚思考而深深打动。 中国教育沉疴已久。对“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指责也一直不绝于耳,亦包含本报对早已变异的奥数班现象的连年呐喊。然而,这问题太沉太重,至今,成千上万的孩子,依然生长于这看起来已固化的教育理念之下。孩子们的眼镜片厚了,心灵愈加脆弱,成长依然迷茫。 “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杨林柯老师如是形容自己的教育观。他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相对于当下被演绎到极致的、以升学率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他认为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更有利,然真正的改变,看起来何其缓慢何其艰难。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 这是他对整个中国教育的呼喊和发问。 这位主张教育是“良心工程”的高中语文老师,于信中贯穿着他的困惑与痛苦。而他的思考,或许难免个人的主观性,或许也失之于片面,但字里行间,却是真挚的、温热的,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其热切呼喊与深深忧患的背后,紧紧勾连着孩子们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我们刊发这封信,一方面是为了与读者分享他的观点,同时也希望和亲爱的读者们一起来思考:杨老师的大声疾呼可有道理?孩子们如何成长?以及中国教育的明天在哪里? ----------------------------------------------------- 这几天一直比较纠结,因为几位家长的“上访”,我被告到校长那里。对一个“资深”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重事件。虽然我可以理解各方所持立场,但面对时仍有许多困惑。不久前开家长会,会后,有一位家长和我交流,说了一些赞扬和鼓励的话,说现在像我这样的教师真是太少了,不仅教书,还要做孩子的心灵导师,真不容易,甚至说到“崇拜”一类的话,这种话我已经听多了。我曾告诉学生,不要崇拜任何人,也不要让人家崇拜你自己,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这是现代意识。听到学生家长又在说“崇拜”一类的话,我立马插话:“不要崇拜,我和孩子是朋友。”我告诉家长,其实我一直在教育我自己,这不是谦虚,而是一种自我的需要。 没想到第二天,风云突变。领导找我“谈话”,说几个家长对我有意见,主要是学生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一些东西不相信了,爱怀疑了;对家长的话也不怎么迷信了,甚至用事实、道理和家长辩论;说我上课讲了批判性的话,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对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应该用“正面的、阳光的”东西教育孩子。意思大致就这些。 我深深理解领导的苦心,在教育市场化的现实背景下,家长缴了学费,买的就是学校的教育服务,作为“服务单位”的学校,为了“可持续发展”,能不考虑“上帝”的要求吗? 其后,虽然我做了一些解释说明,但在不同的思维空间里交流,似乎很累。实际情况是,个别家长的一面之词能说明一点问题,但却容易遮蔽更大的问题。我联系一些大学生自杀以及杀人的事实讲了我的价值选择理由,我希望用人生教育统摄和抑制应试教育下的功利冲动,把生命教育、理想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然从现实生存的角度,高考成绩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须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要用人生大目标统摄高考小目标,目标高远,行动才会更有力。 就这样,我一下子进入一个夹缝之中:一边是一些学生以及家长的夸赞与“崇拜”,一边是个别学生家长的排斥与“上访”,我心里五味杂陈。 1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沉沦下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用处,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仔细想想,家长们也有他们的依据,不管他们是官员还是百姓,成功还是不成功,他们的孩子毕竟要进入这个世界,要和这个世界建立一种认同,要听“大人”的话。毕竟这个社会是由“大人”主宰的,如果孩子有叛逆之思,或者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好大学,让他们的面子往哪里搁?家长们的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有个别家长对我有很大的误会。 回到我自身,我的教育理念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在知识教育中我努力实践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我觉得,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更有利。 再从功利目的上来说,有些孩子不会写文章,关键是没思想,胆识才气都从思想而来,没有读书与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如何形成思想?我们常说“人文精神”,其实“文”的问题根本上是“人”的问题,“文”是由人的内在气脉发出来的,喷泉里出水,血管里冒血,文章就是一个人内在生态最直观的反映,也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存在。 教师的眼里要有生命,要有人,不能只有“教育”。我并不想证明自己的超越。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沉沦下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用处。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价值和意义,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在一个社会的诸多系统中,教育是推动社会、改变社会最重要的基础系统,它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主要任务。我自知能力有限,影响力有限,但无数能力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改变的希望。虽然我们把教师打扮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需要追问的是,谁在真正塑造孩子的灵魂? 从另一角度看,人们只看到教师社会地位提高了,学校收费似乎也不少,但如果深入教师们的生活深处、内心深处,看看教师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有假期,但假期常常补课;有双休日,但周六都在上课;错过了好看的电影,不知道歌星的名字,读书充电的时间很有限——在教育产业化的大潮中,学校成了“服务单位”,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要让上级领导满意,教师们不仅要面对“一仆二主”的外在尴尬,还得面对良心审判的内在羞愧,在“让他人满意”和“让自己满意”之间很难和解,经常得忍受内心的撕裂与痛苦的煎熬。 虽说外在的量化考评涉及学校的生存和教师的待遇与尊严,但毕竟教育是良心工程,良知的声音是教育最本真的力量。在与外在的各种矛盾与困扰的斗争和妥协中,那些有良知的教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努力。 2教师所给学生的毕竟有限,而让学生有精神饥饿感,自己努力去寻找家园,就有了终生学习和进取的不竭动力。 这些年来,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几乎把一切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甚至上厕所、晚上泡脚都在阅读。我每年的阅读量绝不会少于1000万字,写读书笔记约在8-10万字,写文章和教学随笔不下30篇(这些与学校要求无关)。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稻粱谋,更不是为考个什么文凭获得体制认可,主要是想从精神上得救,发现真相,寻求真理,进而影响学生和我周围的人。在一个问题较多的语文环境中,我希望自己本身成为一种丰富的语文资源,在一个训练越来越多、读书越来越少的现实背景下,用自己的读书带动和影响学生,实现更高的教育价值。我知道自己道行不深、修炼有限,只是努力想成为一个后知后觉者,不想让孩子像许多庸碌之辈一样成为不知不觉者。 我知道,观念世界是一个僵化的世界,妄想把一些东西简单注入大脑的做法是可笑的,根本是心灵在起作用,而心灵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外在的教育再好,必须通过内化起作用。所以,最好的教育往往是自我教育,对于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来说,对学生最好的教育首先是教育好自己,让自己走向世界的高处,走向真理,然后才能对学生有一些精神辐射。如此来看,教师不过是一个学生而已,要不断学习,不断吸收,并去粗取精,不断消化,吃草挤奶,所以,我强调读书。因为教师所给学生的毕竟有限,而让学生有精神饥饿感,自己努力去寻找家园,就有了终生学习和进取的不竭动力。 至于家长说到的具体问题:比如说孩子不太相信一些新闻报道,说受了我的影响,因为我确实说过“不要活在新闻里,生活比新闻大得多”一类的话,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理性思考、独立判断,不要因为好新闻就简单肯定:“形势一片大好”,也不要因为坏新闻就得出“社会腐败,人心不古”的结论。 任何新闻都是社会的一个点,生活比新闻大得多,要放开眼光,自己去看;使用大脑,自己去想,大脑中要多一些问号,不要只是感叹号,要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追问,不要满足于别人给你的现成答案。对生活的判断要警惕极端化思维,或天堂,或地狱,神圣化或妖魔化都是不对的。我给学生推荐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就是希望学生能走向高处,因为在低处只会区分大小高下尊卑,而在高处才会发现世界原来是平的(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博大的心胸难道不好吗?)。 对于大人物,我让学生不要盲目迷信,我给学生推荐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大人物其实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并不是特殊材料构成的,不近人情的;大人物也并不是哪方面都伟大。 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我不希望他们像我当年受的教育,英雄偶像都是大人物,高高在上,不近人情,而不告诉我们,他们其实很亲切,他们也是人。 3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 认识光,也得认识光在另一面的投影,这样,认识才是全面的;对社会的认识也是一样,社会不存在什么“纯洁城堡”,学校不是,家庭也不是,所谓“纯洁”也只是相对而言。况且,学校也不是一个教育真空,社会不可能被隔离在学校之外。社会现实的各种正面或负面的东西在信息传媒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代,不通过学校也能够获得。 为了保护孩子,要告诉他们早晚要进入的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理想和美好,甚至有一些残酷,但必须直面这种残酷,让他们对不好的东西提前有一些预期,免得“见光死”,出现精神的扭曲与异常。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很多,是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想一想。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只是“成功教育”,是出人头地的功利教育,革命加拼命,学习不要命,头悬梁,锥刺股,一心只为考大学。我们当年是点着煤油灯上晚自习,以至于许多同学的头发被烧,晚自习为防止打瞌睡,就吃大葱、吃辣椒。“比、学、赶、帮、超”这是我们当年的口号,以致于我身体差到感冒一次两个月不好,一米八的个子体重只有110斤。现在的口号更离奇,“不成功,便成仁”等等之类,各种激进的口号让人啼笑皆非。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 我提出:享受学习过程!就是希望学生找到兴趣,找到方向,关注过程,不要只盯着成绩,因为成绩永远是一个变量,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因为考大学才需要学习,为了生命的幸福,终生都需要学习。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厌学,就是只把大学作为人生目标,甚至认为是自由天堂,但当学生真正走入大学以后才发现,和自己真正的理想有很大距离,自己努力追求的东西到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快乐,失落感随之产生,加上学生心理上的断乳,生命教育的缺失,有不少学生困惑、迷茫,也有学生麻木、沦落乃至走上绝路。要追问责任,大的社会原因不说了,要说具体原因,我觉得中学教育难辞其咎。 六年中学教育,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六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大都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对社会的基本认识也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中学教育,学生们六年都干了些什么? 一位毕业班学生申斥道:“我们除了做题还学会些什么?”问虽极端,但说出了学生的心里话。我们在应试选拔教育的同时,几乎没怎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审美教育,大部分时间只是在搞训练,学校成了训练集中营。由于教育本质目的缺失,导致应试性的功利人格遍布校园,生命里面空空如也。一些学生不会正常地思考问题,缺少常识,大脑简单,思维模糊,感情细腻,精神脆弱,缺少责任感,一遇到问题易走极端,忽视了自己是社会大生命链中的一环。 看起来长大了,但长大的只是肉体,精神依然在幼儿阶段,很不成熟。因为我们的教育让孩子读书很少,训练很多,孩子们把大量时间都用在做题训练上,很少顾及生命的内在意义。有些家长也不让孩子看课外书,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业,也不希望教师讲所谓“课外”的东西,只讲与考试有关的。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恰恰表现在能够突破课本及课堂限制,让学生看到和触摸到一个比课堂更大更真切的世界,让孩子的心灵更宽广,精神更强大,防止成为“单向度的人”。 有人戏言:“中国教育比中国足球还没希望。”但抱怨失望有什么用呢?就像母亲对一个不争气的孩子,真正的教育者从来没有放弃对教育的希望。 记得一句话:世界如此糟糕,你要心理强大。教育是造心工程,造就一颗强大的慧心就有了探求世界、追求理想、建立意义的不竭动力源泉,也就有了呵护生命安全的坚强屏障。 4对于语文,我有十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考学训练是低技术含量的工匠活,几个月就够了,而知识积累、思维训练、精神涵养等等这些“内功”则主要在平时。语文成绩中,“显性成绩”是考试量化,“隐性成绩”则是生命成长。 也许有家长会说,扯这些干吗!让我娃考上重点大学就行了。虽然我知道中国的大学办得并不是很好,但我还是要告诉学生,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努力去考大学,在一个身份社会,大学文凭就是你一生的文化身份,“一本”和“三本”的利益含金量还是不一样的。当社会都在认可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不努力争取,在现实功利上可能会吃亏。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中三年就是人生最紧要的三年。对于语文,我有十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考学训练是低技术含量的工匠活,几个月就够了,而知识积累、思维训练、精神涵养等等这些“内功”则主要在平时。语文成绩只是语文学习和人格训练的副产品,而且有“显性成绩”和“隐性成绩”之分,“显性成绩”是考试量化,“隐性成绩”则是生命成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像身高体重与身体健康,我们不能只管身高体重而不管身体健康。 我自知生存靠社会供养,回报社会能力有限,人微言轻,似乎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我又不想满足于无意义生存,总想给这社会留下点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会活到哪一天,因为年龄一到,血压老高,天天服药,似乎有很多书要读,似乎有很多事要做,似乎有很多文章要写,但工作及各种事务把人的时间撕成碎片,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也似乎被撕成了各种碎片。生命短暂,鲁迅说:“抓紧做!”但我能做什么呢?教书和读书写作似乎成了我生命最后的选择。我自认为40岁以前为了生存需要做了许多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出书几十本,但都是速朽玩意儿;比起农民工,挣钱也算不少,但发现钱不过是一个不断在贬值的身外之物。我为自己的生命做了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而为自己的生命做事难道不也是为这个世界做事吗? 记得一句话:“死人的墓碑如果不立在活人的心中,那这人便真的死掉了。”如果有一天肉体消失了,精神还能留在这个世界上某些生命里面,难道不是生命的延续吗? 作为教师,教书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我别无选择,只希望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延续一下我的生命,这在至高者看来,是多么渺小的一件事,因为一切都只是过程而已,谁也无法保证永垂不朽。但在我,又是多么看重的一件事。 仅此而已。 5我希望给课堂灌注一点生气,给语文一双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思想中学会思考与写作,让他们在把许多东西忘掉之后能够真正留下一些东西。 至于说到我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历史文化的批判乃至于对教育或者学校某些做法的批判,有家长认为是“牢骚”,我要说:“我不是屈原,我没有冤屈。”我有车有房,家庭幸福,儿子也有工作,有很多尊重我的同事和朋友。我也很感谢学校这些年来给我的包容和相对的自由,能让我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能够在一个很小的精神空间中影响这个社会,传达一种精神的能量,从而给学生带来一丝温热。我希望给课堂灌注一点生气,给语文一双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思想中学会思考与写作,让他们在上了大学把许多东西忘掉之后,能够真正留下一些东西。 再从实用价值来说,批判是思想发展的必备素质,年轻人就要狂一些,该谦虚谦虚,该骄傲就得骄傲,因为谦虚是认可别人,骄傲才是认可自己,骄傲也可以让人进步。可当下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不断认可定论,记“标准答案”,把孩子搞得一点脾气都没有。许多孩子小时候活蹦乱跳,上学后渐渐变得呆头呆脑,小时候还像哲学家,爱思考大问题。越长大越世故、越深沉、越谦虚,其实是越来越失去自信。而自信正是人格核心。 我们只说孩子作文写不好,得不上高分,没有思想的作文怎么能够得高分。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去触碰大问题,不去关心社会,不去思考自己,不直面人生,如何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我们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我们采用的手段之间岂不是南辕北辙?而且,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最后走上社会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6回头望,20多年了,我还在这个讲台上“活”着,因为我的同事和熟人里,从20多岁的青年人到40多岁的中年人,为教育“献生”的并不是绝无仅有;但还有些面对这种教育现状早就落荒而逃,做官或做生意去了。 从内心来讲,我是把这些孩子当我的孩子来教的,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虽然我做得不够好,但一直很卖力。我认为,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此而言,教师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影响别人的大脑和心灵。打动学生,先要打动自己,说服学生,先要说服自己。为了孩子,我顶着压力探索课堂改革之路,为了孩子,我在上课的激情与浪漫中常常忘掉自己。我天生愚笨,又不会“巧干”,但我觉得,顺应外界不难,放过自己不易。对于语文教学,我觉得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讲什么”永远比“怎么讲”要重要,在一个道德技术化的泛表演时代,总得有人冒傻气。 当然,作为一个教师,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喜欢你、认同你甚至“崇拜”你,但也一定会有孩子(或家长)误解你、反对你甚至“藐视”你,因为人的价值选择是多元的。在现有体制下,学生无法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老师,老师也无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可育之材”,一切全靠行政之手调配出的“缘分”。喜欢不喜欢都是“缘分”,对于学生而言,适合自己的好教师可遇而不可求,对于教师而言,也看是否碰上投合自己方法与理念的“有缘之人”。学生和教师都没有互相选择的自由。教材也很难自由选择,虽有选修课,但哪个学校真正让学生们“自由选修”呢?在一种别无选择的力量面前,教师和学生的思考也必须“体制化”。孩子们从小就被迫适应“二元话语系统”,要学会说“道德的语言”,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要不断认识“语境”的厉害。 王富仁说:“只有真实的表达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可在“经验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分裂中,孩子们只能在“听从外界”与“听从心灵”的痛苦选择中不断地陷入困惑与矛盾(我们文史教师们何尝没有矛盾与分裂呢?),孩子说话写作哪敢随便造次,在分数统帅一切的逻辑背景下,谁敢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 说这些,不得不交待,在中学,我是为数不多的追求个性的老师之一。我认为,思想只有经常保持自由的状态,才能具有勃勃的生机,但是,“教育意味着将一种观念加以强化从而忽略了那些‘缺席者’,面面俱到的教育,即便不是不可能,也已经失去了‘教育’的目的,教育者总不得不替受教育者作出选择(汪丁丁语)。”这就使教育成了一种“自由选择”的艺术。一种价值的被选择,意味着另一种价值的被忽略。要一个有具体风格与个性追求的教师,来满足无数个有个性追求与风格喜好的学生,不是一种奢望,也可能是一种强加。 我认为,人,不是人民币,无法让每个人满意。当然,人人都喜欢的“超人”型教师可能是有的,但至少我不是。在一些知识观点的表述上,我往往是本着心灵与良知的自由,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这些,我们的民族难道不需要吗?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知识和语言,更多的是人格精神,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知识资源,更是一种精神资源、文化资源,教师是教育最重要的生产力。“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只是口号,更应该是一种实践。 回头望,20多年了,我还在这个讲台上“活”着,因为我的同事和熟人里,从20多岁的青年人到40多岁的中年人,为教育“献生”的并不是绝无仅有;但还有些面对这种教育现状早就落荒而逃,做官或做生意去了;更多的,作为精神意义上的“传道者”的教育生命已不存在,剩下的只是一个教育符号。因为活着需要一个凭借,逃避自由只是为了躲开生存的恐惧,而我在一个夹缝中还能“存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安慰。 20多年来,眼看着我的同学们一个个成了各自小圈子里面的领袖,眼看着一个个年轻人成为自己的领导,被称这个“长”那个“任”,我很为他们感到高兴,当然也为自己感到自豪。因为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中,一个人“不上进”或“出不了头”,易被认为是“无能”。但我想,不管世界如何与你交换轻蔑,一个人总得看得起自己,珍视自己存在的价值,当世界在给你做减法或除法的时候,你得学会给自己做加法或乘法。在我看来,不管骑白马的是王子还是唐僧,也不管身高与影子是否成正比,我们总得面对这个神奇的世界。我只是想说,人总得守住点什么,仰望点什么。 7我告诉孩子,要常想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 最后,我想给“上访”的几位家长说几句话。 我不知是因为我的一些话语灼伤了孩子敏感的心,还是我讲的什么和你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相悖,抑或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努力或成绩不好让你们焦虑。我深深理解你们的焦虑,在一个别无选择的教育现实面前,你们的焦虑其实也是我的焦虑,没有哪一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努力进步,也没有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当毒牛奶毒大米问题肉问题菜等等不断得到曝光和关注的时候,有多少人关注过我们教育和精神层面存在的“食品”问题? 虽然你们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但我不会责怪你们,从内心来讲还心存感恩。我感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到底是我错了,还是我们对教育教学有不同的理解?让我有了一次静下心来深入解读自己的机会。我的误区可能就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是同道者或能够理解你的价值追求,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解读常识的能力。但我清楚:盲人是不能给盲人带路的,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我爱每一个孩子,就像你们爱他们一样。他们其实都很优秀,有些能力卓越超群,常常让我感叹自己这个年龄时和他们的差距,只是在量化评价中他们的成绩可能并不如你们所愿。但你们想过没有,当一种评价体制只剩下一个刚性标准的时候,这对他们的心灵是多么大的伤害!难道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不重要吗? 我告诉孩子,要常想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我告诉孩子,生命本无意义,要找到意义,须有信仰,而信仰是一生的追求。年轻时要有功利心,年长要有超越心。人生要核算,加减乘除要计较,因为人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一步都要认真,人生的近目标和远目标要结合。我让大学生进班搞理想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有人生目标。 我只是想真诚地告诉各位:教育就是成长,生命只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个生命都会成长,每个生命也会走向自己的成功,而成功也是一个过程,不是那么可怜。不要预支焦虑,生命需要开阔,观念需要解放,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解放人,不是为了限制人,教育也要遵循自然、自主、自由的原则。 孩子的生命是自己的,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不要把孩子的成功和自己的面子捆绑在一起,任何人都不可能用他人的“成功”掩盖自己的失败,过强的意志很可能带来理性的错误,导致我们看不到更高的价值。 我知道有许多孩子会向家长介绍并转述我的观点,我不知道孩子是怎么转述的,我只知道许多孩子“文集”上记录的我的一些“语录”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 我推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希望孩子听话的家长因为孩子不再“听话”而迁怒于学校,我知道还有几位优秀的老师也有“被上访”和“谈话”的经历,说孩子竟然和家长辩论,要和家长讲什么“人格平等”,“道德地位与法律地位平等”,家长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我要说的是:每个生命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叛逆期和青春期是伴生的,难道“听话”就是评价好坏的唯一标准吗?孩子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要让孩子成长,不能只让孩子“听话”,还得让孩子学会思考。 当然,没有哪一种教育天然就是最正确的,只是在于人的理解和选择。我们要反思传统的教育,是否让生命充满使命感,而忽视了命运感?如何才能焕发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呢?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希望家长认识一个“人”和他的苦心,借此也谈谈多年来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和各位家长有精神上的互动与交流,也不希望家长把我看得多高。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没有那么多头衔,也没有那些华丽的宣传标签,我只是不甘心仅做一个“经师”,更希望做一个“人师”,成为一个有思想追求的教育者,使孩子们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人生。 说得不对之处,欢迎家长批评指正。我对家长的监督和关心表示感谢,对家长的误会表示理解,彼此都不用遗憾。因为误会本是世界的构成部分,只要心是热的,观点不同可以探讨。 我也愿意成为各位家长的朋友。 面对这封中学语文老师写给家长和学生的“万言信”,你也许是用家长的心情或者学生的感受,抑或是一个关心教育问题的普通人的心理来审视。但不管怎样,关注就是力量,希望你我能够共同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好,期待您的声音。
个人分类: 随想|154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教育产业文化 产业发展的未来
dongzg101 2012-2-15 18:06
中国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 2011-01-28 11:46:15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第三产业 经济学 教育 发展 工程师、改革开放 字号 大 中 小 这次去北京,在清华的经管学院听了新浪总裁关于微薄、新媒体的演讲,觉得真有意思,刚好旁边坐的是一些经管学院的女老师,和她们交流了一下,给了我很多启发。 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终于发展到了一个瓶颈。过去的发展模式在今天看来,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不改变,恐怕几年后会出问题。以全面高投资、过度消耗资源、能源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模式,应该逐渐减少乃至终止。因为这会透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我们的经济学,一直在跟随国外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没有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当然,我们必须有一个模访的过程。但现在,应该是开启自己独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时代。现在绝大多数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产、二产的研究基础之上,今天所有的经济学组织、金融机构都是围绕着这些来构建。很多第三产业的机构,构建在一、而产业的基础之上,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美国金融 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我想,构建在这些基础上的金融组织的合法性问题受到质疑,实体经济的风吹草动,加上今天资讯快速的传播方式,就会迅速导致一场金融灾难。简单说,我们的经济学理论有点过时了,与其不断的修修补补,不如从新构建。其实、今天的第三产业已经开始实体化了,就未来而言,绝大多数人从事的都会是第三产业。如果那些伟大的经济学家活在今天,我想,他们会建立构建的一、二、三产业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因为,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都活在我们自己的头脑里,而我们头脑里的理论是我们教育的结果。 在第三产业中,最具潜力的就是教育产业和文化、科研产业。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它是其它服务产业的基础。其它服务产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人观念和需求,而教育和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会最大限度的改变人的观念和需求。第二,在过去的社会里,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第一产业农业占据了最大的人口,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特别是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人口被转移到第二产业 、城市中来。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给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基础。人口集中度越大的城市,教育越发达的城市,第三产业就发展得越快。第三,发展教育产业,中国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搞错了教育产业的目标群体。教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对象应该是成年人 ,而我们目前教育的主体对象还是没有经济能力的人。这是应该予以保护的。我们一直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可能除了少数单位的少数人员有继续教育的特权和资源,大多数的单位的人,都是一种个人行为。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出去学习甚至要冒着失去工作的危险。我想,工作五年,至少要有半年的带薪学习的机会,工作十年年至少要有一年带薪外出学习的机会,这应该是一种权利,是人人都有的受教育权,每个人不管时谁,不需要任何条件,都应该是平等的。当然,这种学习是要付费的,但这个费用的相当部分应该由政府承担相当部分,个人承担少部分。为什么,收了那么多税,总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与其投资那么多产能过剩的项目,投一点到中华民族人力资源上,不过份吧。而且,这种机会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不应该只是领导、学科带头人享受这种待遇。为什么人人都想去北京生活,因为那里有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对大多数人来说,改变命运只有高考这唯一机会。但 如果,工作之后还有这种机会呢。高考还会那么重要么。当然这种培训教什么,怎么教,那就是各个大学考虑的事情,而且这事情不受教育部的控制,能发挥大学的主管能动性和自主性,也可以为大学的自身发展开辟一个财路。 中国制造业的困局,是因为教育没有培养出足够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工程师、高级技师。我们现在有些大学引进了国外的工程师培养课程,这很好。问题是这些人将来毕业能找到对口的工作么。即使找到对口的工作,待遇不解决,他们能一辈子干下去么。为什么没有大学能对现在已经工作了有一定年限的,从事实际工作工人开设针对性的课程,也许他们的成材率还高些。立足岗位搞科研,并不是什么难事。解决普通工人的继续教育权问题,和技术工人的待遇职称和评定问题或许还是一个制度层面上的问题。 我想,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释放民智,创新不应该是少数精英的事情,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时进行的。 0 人 | 分享到: 阅读( 5 ) | 评论( 0 ) | 引用 (0) | 编辑 | 删除 | 推送 | 置顶
1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韩寒神化的破灭是中国教育的福音
热度 11 zbt92 2012-1-31 09:12
文 / 水博 新年伊始,网络名人韩寒被打假专家方舟子盯上了。即麦田怀疑韩寒的成名作是其父代笔之后,方舟子连续发了几篇文章,质疑韩寒的作品,可能不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方舟子不愧是打假的专家,所发的文章确实很有说服力。看过方文之后,难免让人感到韩寒的作品确实与他本人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相差甚远。再加上韩寒作为当代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天才,居然在上学期间经常是语文不及格;韩寒和其父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相互矛盾解释;以及在媒体记者问韩寒其成名作的小说《三重门》的名子的寓意时,韩寒居然说他自己给忘了。所有这些,都不能不让人怀疑,韩寒的成名作,确实不像是他小时候自己写的。 然而,对于这样一件引人关注的打假事件,社会上的反响确实非常不同。有的人认为这是方舟子博士对社会进步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也有人认为方舟子不该打一个孩子的假。例如,一位名叫解滨的网友所发表的《看韩寒方舟子掐架有感》文章,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的理由是中国社会造假,已经相当的普遍,所以没有必要跟一个孩子过不去。用作者解滨的原话来说“ 这年头中国的事情有几个不是假的? 只有造假这件事是一点也不假的。 ”。解滨还认为:即便韩寒的背后有一个炒作的团队,也不值得去深究。因为,为了出名和获利,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在中国已经非常普遍了。特别不能让人理解的是,作者竟然还故意以“文人相轻”来解释方舟子的质疑和揭露造假的行为,完全混淆了社会的正义。 客观的说,方舟子与韩寒的论战,对我们这个造假成风的社会有极其特殊的重要意义。社会造假成风,并不能代表造假,就是合理、合法的。韩寒的造假(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认定)决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问题。要知道,他不仅曾经是很多当代青年学生的偶像,而且还是一个批判应试教育的典型。可以说,韩寒的成功曾经颠覆了整个中国教育的理念。自古以来的提倡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学习方能成才理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警世名言,成为了一句笑话。似乎韩寒的神话已经证明了:学生不学习,考试都不及格,也可以有才华,也可以成功,也可以赚大钱。然而,当我们今天突然发现,所有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骗局,我们当然要震惊,当然应该反思。原来不学习,玩出来的不可能是天才,只能是骗子。 从这一点上看,我倒是觉得方舟子质疑韩寒,恐怕是他比以往任何一次揭露造假,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这将是一场拯救我们下一代被“天才”欺骗的重要战役。尽管目前关于韩寒的成名作是否存在造假,还没能得到最后的认定。不过,各种迹象已经表明,所谓玩出来的“文学天才”的确是不存在的。特别是韩寒在遭受到质疑后的某些表现,已经明显的让人们感觉到,他的水平和素养确实不太高。否则,也用不着靠“骂人”来为自己辩解。更可笑的还有,最近居然还出现了,韩寒要起诉方舟子名誉侵权的怪事。根据双方的言论内容,在常理看来,应该是方舟子起诉韩寒骂人才对。 不过,当前利用司法的腐败,达到为造谣和造假者“正名”的事情,在我国还是屡见不鲜的。武汉某法院就曾经判决方舟子揭露肖传国造假的行为违法、侵权,最后还是肖传国自己不争气,在暗地里顾人行凶,以至于把自己送进了班房。如果韩寒肯把 2000 万的悬赏金,投入司法运作,这结果还真有点难预料。 总之,我觉得搞清楚玩出来的“天才”是否存在的真相,关系到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方向。韩寒神化的破灭,绝对是中国教育的幸事,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幸事。我们应该明确地告诉我们的下一代,不勤奋学习、玩出来的“天才”很可能是骗子。“名人”、“偶像”神马都是浮云,在我们这个造假成风的环境里,救救我们的孩子吧!
3264 次阅读|17 个评论
论建国以来最失败的方面:中国教育
热度 5 Zhanglincn 2012-1-28 04:00
首先写这篇博文之前,我还是得当面问一句,我们可不可以直接批评我们的政府?! 说这个话是因为中国有文字狱的历史非常久远,从老祖宗那里就曾听说过很多人因为“文章”和“言论”就会被投入大牢甚至丢掉小命,对今天的一介草民也几乎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去对抗文字狱的发生,唯一可以信赖的至高的法律都能被政治任意歪曲和干涉,所以顾虑不可能没有。其实相隔不远就在七十年代的文革就有过很多文字狱的悲惨例子,有时政治的威胁可以让你在瞬间就付出昂贵的人生代价。文革中很多人的死就是因为一句真话。 但今天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二个年头,改革和开放都已过去了34年,我想进步的力量所一直争取的就是平等、自由和公正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的庇护下个人的幸福生活! 不要扯得太远,咱们还是说教育。 经常听到有识之士说这样的话:中国现在最不缺的是人,最缺的是人才!透过这句话只能有一个结论:中国建国以后最失败的地方就是教育。说到这里,我觉得中国的所有领导层都应该向所有的国人当面道歉。 钱学森曾经用一个问题婉转地批评了我们的政府: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而我们可培养的人的样本数量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论如何单从概率的角度上讲中国优秀的人才数量都可不能是现在这个数量级! 我可以清楚地记得在新中国建立以前,那个物质并不富庶的旧式学堂就能激发和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人才,也正是在这些优秀人才强大的精神感召和带领下,才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但是历史的精彩似乎瞬间就被建国切断,当这些优秀人才一个个相继牺牲或离去,在中国新式的教育体系中却没有能继续产生新的优秀人才,就似乎是历史碰上一个地层的断带,像瞬间休眠一样地寂静! 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被称为泥腿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可以打败文化层次和教育程度都平均高于解放军军官的国民党军队?我的答案其实和很多人一样:打仗和教育程度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战略层的人物都是精英,又拥有一个非常超前和激动人心的政治理想,在这些精神力量的感召下,用一群哪怕是文盲的军队都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然而战争和建设却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战争简单地说更多在于“蛮力”,而不在于文化。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多了,文化落后的民族经常可以通过蛮力战胜文化体系发达的民族,这不是什么怪事而是非常自然的,但蛮力过后的国家建设却需要文化和教育做为基础支撑,才能获得发展! 然而战争上的胜利已经让很多人失去了判断,包括有时清醒有时糊涂的曾经是精英的人物,他们都以为没有文化的打败了有文化的是因为文化其实是中看不中用的废物,所以非常自然地鄙视或者轻视“文化”。新中国在大部分人没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当然会被打成臭老九,读书无用不如上山下乡的思想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发生。其实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战场上的胜利并不代表你身上任何东西都代表着“先进”,没有文化和缺少教育的致命缺点是战争胜利后必然要表现和无法回避的东西。其实,果不其然,我们为此不仅付出了代价,而且直到现在还依然在支付着这个代价的“本金”和这个代价不断产生着的“利息”。 然而可悲的是到现在很多人依然沉醉在往日的胜利中或今天的经济奇迹中无法自拔,即便看到很多国家在努力发展着自己国家的教育,但这种重视从来都是没有真正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可以出台首先把教育踢入市场的改革举措,也可以出台中长期教育规划,更可以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标语贴满大街小巷,但他们从没有把教育真正放在眼里! 一个拥有如此数量人口的国家,竟还是没有培养出一位顶尖级的人才,却依然好意思送更多的人到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去“修补”自己培养的庸才,竟然还好意思回过头来“鄙视”自己出产的土鳖。建国以来虽然到现在已经过了3代人才成长的周期(从建国出生的那一代人算起到现在已经是第4代都快成人),但依然没有数得上的算得着的顶尖人才出现,展望未来我依然看不到任何希望,虽然那个雄心勃勃的教育10年发展纲略在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声中已经公布了将近2个年头。 重视教育,那要在内心获得认同才有效果!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4364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新留美一族让中国教育很受伤
热度 4 beepro 2012-1-25 03:23
世纪80年代,到美国自费留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一种模式,那就是国内某大学毕业,通过托福、GRE等考试,然后到美国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大多数 理工科学生都是申请的硕博连读,且一般都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最起码也有“半奖”),否则,家庭根本供不起,再说,没有奖学金的学生,签证也很难获得。这些 学生基本上是国内重点大学里的优秀学生,给美国的大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节俭、谦虚、聪明、勤劳,再累也毫无怨言。那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中,以中国 科大学生为最多,人们都戏称中科大是留美预科。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到美国后,极为节省,每月还将数额不高的奖学金省出两三百美元寄给父母,家庭的经济状况 也由此立即改观,形成了“一人留学,全家享福”的局面。 今天,中国赴美自费留学生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到美国上高中到攻读博士学位的都有,数量最多的是本科阶段的留学生。据不完全统计,这三年来,到美国读 本科的中国学生数量翻了3倍,总数达到近5万人。例如,美国某著名大学2008年的本科生中只有二十几名中国留学生,而到2011年就猛增到七百余名,以 至于这家大学的校园边上增加了两家中餐馆。中国赴美的留学潮来势之猛,让美国大学有点措手不及,也给美国大学的师生们带来不小的震动。这些1990年前后 出生的留学生,让美国的大学对中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有了切身的体会,有些方面可以说把美国大学搞得哭笑不得。 这些到美国读本科的留学生除少数学习成绩优秀、语言交流没有大碍,大多数都是在国内学习成绩欠佳或对中国教育体制不满的。但不管如何,他们的身上常常打上了四个典型的烙印:有钱、不善交流与合作、对公益事业不关心、习惯作弊和撒谎。 有的学生有钱的程度令美国学生咋舌。在通常依靠勤工俭学挣得学费、生活费的美国同学看来,中国留学生虽然不舍得捐款,但开的是价值5万美金以上的高级轿 车,用的是高级电脑,穿的是名牌,连一个钢笔的套子都舍得花几百美元,请一顿饭花几百美元简直小菜一碟……怪不得有些美国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哪里是世界第 二,简直已经远远地超过了美国!由于在国内接受的是填鸭式教育,在中国留学生选修较多的课程的课堂上,中国留学生很少发言,基本上不提问和发表观点,以至 于有些美国学生觉得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感觉没有意思而退出这门选课。美国大学里面有许多参与社会服务的公益活动,可这些活动中却鲜有中国留学生的影子。 “他们(指中国留学生)总觉得这些事情与他们无关,”一位担任学生环保组织召集人的美国学生曾这样说,“中国留学生下课以后总是和来自中国的学生一起去聚 会、飙车甚至泡妞去了。”另外,由于美国大学发现中国的某些留学生善于作弊且精于作弊,所以,现在美国大学的考试,只要中国留学生较多的,就加强监考力 度,更有甚者,教师在考试之前,要求学生把课本上交到讲台旁边,以防止作弊。美国的大学现在也意识到,这些通过中介“包装”过来的学生有许多文件、资料是 伪造的,所以有的大学在中国学生入学时还增加了一个再审查的程序,有些大学甚至要到中国来“外调”。 总之,198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留给美国的“朴实、聪明、勤劳、节俭”等等的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留美新一族,让美国大学如同接了一个烫手的山 芋。“如果你有渠道,请你转告这些学生的家长们,美国大学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有信心把这些孩子改造成像美国学生一样,或者,接近美国学生素质的毕业 生!”一位美国大学校长这样对我说。 南方周末 作者: 聂圣哲(作者为民营企业家)
个人分类: 国内|217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结束语)
热度 6 GongChen 2012-1-22 06:04
本文作者在大学里就树立起教育兴国的理想,二十多年来一直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进行观察和思考。近年来频频回国,深感中国的教育在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有许多方面正远离教育的基本功能,有些是与社会大潮有关,有些则是教育系统的偏差。在新华书店的教育理论专柜读到一些针砭时弊的教育丛书,唯不见谈论高考改革的专著。有些书对于教育乱收费、学生和家长自杀、贫困生以及师德缺乏等严重问题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鞭挞,但如何整治这类问题,如何实行正确的教育方法则缺少论述。作者承认,本文在某些方面带有理想色彩 , 亦或有言辞偏颇之处,欢迎百家争鸣。希望能以此文抛砖引玉,与一切关心中国以至于全世界的文化与科学教育的有识人士进行广泛的讨论,全面地分析中国教育的得与失,寻找教育改革的正确方法与路径。建议中国建立国家级的教育研究所,对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直至成人教育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较完善的改革报告,然后进行改革试点,逐步推广。教育研究所应同时向先进国家派出专家学者进行学习访问,探求先进的教育方式,融汇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之中。同样地,中国的教育在有些方面也值得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学习借鉴。教育乃立国之本,要让中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更广义地说,要让全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富裕,唯有教育教育再教育。 2006 年初稿 2012 年 1 月修定
个人分类: 随感|4027 次阅读|5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五)
热度 1 GongChen 2012-1-22 05:43
(五) 法制教育 有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素养是不是就是良好的公民呢?我想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但总是有例外。目前一类突出的例外代表就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但却进行贪污腐败的官员和职员。究其本质,绝大多数是受金钱和利益的驱使,窃取他人或大众的财富并据为己有,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的经济犯罪尽管在美国也有不少,但在中国确实已成为并非个别现象的一大公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中国官方的新华网上得知,教育乱收费被查处的每年几万件,占各类举报问题之首。大家心知肚明的是其实被查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所代表的可能是几十万、几百万的案件。需要明确的是,教育乱收费就是一种经济犯罪,它是在公然地侵吞大众的财富。虽然素质教育也需要财政支撑,但绝不是以牟取暴利为基础的。目前的教育乱收费与素质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教育产业化是在把中国教育引向歧途。对于各类形式的犯罪包括经济犯罪,除了依靠立法、执法和新闻曝光与监督外,教育大众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要加强大中小学的法制教育。比如在小学一、四年级,初二,高二和大二各设一学期的法制课,由浅入深地讲授中国的法制知识,并结合当前的实例予以分析讲解。学生每学期写几篇关于所学法制知识的评论,与父母讨论,并由家长签字,通过教育学生从而间接地教育家长。试想一个公民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不断地接受法制教育,为人父母后又通过自己的孩子间接地接受法制再教育,那么在他 / 她想以身试法的时候,可能会更加三思。一个法制意识淡薄又缺乏家庭和社会监督的人也许更容易铤而走险。 其次应增设社会教育的课程,包括思想教育在内。中国目前的德育课常流于空洞,或宣传一些极其优秀的雷锋式的典型,学生觉得太疏远或做不到,因此常不感兴趣。社会教育应以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用一些学生日常关注的话题进行引导和教育。比如为人诚实的重要性,如何帮助你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学习与游戏之间的矛盾怎样解决,如何交友,怎样看待网吧和电子游戏,中学和大学里还可增设如何与异性交友和恋爱婚姻的话题。社会教育课是为了启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世原则,并建立明确的是非观。我回国常问学生长大了想干什么?“想赚钱”。“怎么赚?”“不知道”。在当今的经济型社会里,想赚钱是非常正常的。在社会教育的课堂上完全可以就“赚”钱这一主题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多想如何用正当的手段,如何通过学习专门的知识技能来达到赚钱的目的。赚了钱干什么也值得讨论。比尔盖茨,李嘉诚,邵逸夫等都是很好的实例。个人的财富来源于哪里?来源于社会和大众。从学生时代起,每个公民都应树立起财富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财富观。当今社会允许个人凭借特有的聪慧才智和努力工作积累起远超于普通人的财富,但综观世界上显赫的富豪,他们大都是慈善事业的热心人,因为他们懂得财富来自于大众,应该反馈给社会。比尔盖茨是当今的首富,他和夫人建立的基金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正在为减少全世界的贫穷与疾病而作出贡献。 另一教育主体便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教育功能。除了新闻监督,对丑恶现象进行曝光,对英雄事迹着力宣传之外,大众教育也应成为新闻媒体服务于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比如电视除播放电视剧、新闻、综合文艺、旅游等方面的节目外,也可以制作一些针砭时弊、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方面的教育节目。建议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和随后的电视剧之间插播一套高质量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每晚半小时,对当前社会上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专家和观众共同参与的评论,以便对一些大众关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对教育乱收费的问题,请教育部领导、教育局中层干部、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一起坐下来探讨其原因和整治办法,观众可以打电话或写电子邮件当场予以提问或评论。其他敏感问题诸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军营式办学、青少年厌学、农民工问题、贫困生问题、煤矿事故、交通规则遵守,以及如何看待财富、如何培养子女、大学生恋爱等等,都会成为热门节目。相信收视率和观众参与的热情都会很高。经过 SARS 事件后,政府和老百姓都已认识到纸包不住火的道理。如果有问题存在,就必须正视它并解决它。通过公开的讨论,引导大众对各种社会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很重要的。有些问题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不妨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力求深入准确。 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关于民主和自由的教育。民主自由是人类的理想之一,但遗憾的是当今世界上还没有诞生真正的民主自由。来美十余年,对西方的民主自由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应当承认,西方的民主自由有一定的发展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发展模式。但是,在现实生活里,西方的民主自由主要是为西方社会的利益而服务的,中国和其他国家不应简单照搬。远的如五十年代伊朗民主选举的政府被颠覆,近的如伊拉克战争,许多被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进行的活动实际是为了本国或某一西方集团利益进行的。这样说并不是要完全否认西方民主自由,而是说中国需要在借鉴西方民主自由的先进性的同时,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自由。逐渐给予全民以民主选举权利是第一步,目前试行的村级选举是好的开端。言论自由也应大大拓宽。除非公然叫嚣推翻国家政府之类的极端言论,一般对于社会时政的批评应予以宽容,即便有错误评论也不应逮捕,必要时可由司法机关立案调查,通过正当法律途径解决。民主自由的教育也应在大、中、小学的课程里增设,把民主和自由的正确含义教给学生,比学生只呼民主自由的口号,却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民主和自由要好的多。那么什么是民主自由呢?我的理解是: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来之于民归之于民。“官本位”是封建思想的余毒,与“民主”和“为人民服务”是直接对立的,应逐渐废除。自由是每个公民在不妨害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如何实现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值得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讨论。
个人分类: 随感|21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四)
GongChen 2012-1-22 03:44
(四) 大学教育 相比职业学校而言,大学则应培养高精尖的 创造性 人才。如何让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除了中小学需要打破应试教育,高考制度需要改革,教育产业化需要纠正,从而为大学输送有创造力的学生外,大学教育一定要灵活多样,给学生许多自由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好学生并不需要每门考试都得 A ,当然也绝不是要 60 分万岁。每个大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应该设计这四年大学学习和生活如何安排,毕业以后究竟想干什么。大部分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可能还不很明确将来想干什么,那么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多与高年级同学接触,和指导员谈谈,暑假里多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去各种企事业单位打工以了解现实情况,多看报纸杂志包括电视新闻,这样可以掌握社会的动态需求。在学校里应多听各类讲座,扩展视野和知识面。参加一些社团组织的校内外活动,一可以结识新朋友,二可以锻炼工作能力。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大学生都应检视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在哪方面。有些学生属于学者型,爱静静地看书,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或做实验以解决问题,那么他们应在大三、大四时去寻找合适的导师,做助手搞研究以积累经验并训练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有些学生可能不愿意成天读书,但善于人际交往,也许将来适合搞市场营销。还有些学生可能有特殊爱好,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钻研自己的爱好。大学在新生入学之始,就应该给学生指出有多种途径可以探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果说中小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公民都懂得一定程度的文化、科学知识,那么大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因此必须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让一些特殊人才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他们的特长。中国著名画家陈丹青教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想招收有很强绘画功底的学生,却被学生的英语不及格而难住,这是很荒唐的事。一个稍有常识的普通公民都能理解英语好坏与一个中国画家能否创作出杰出的中国画没有必然的联系。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学科,因为要与国际同行竞争,英语必须达到一定水准,因此应该严格把关。但诸如文学、艺术、舞蹈之类不是非要英语不可的专业,拿英语考试来卡压专业特长的学生岂不是在扼杀人才,扼杀创新吗?在美国,破格录取其实是家常便饭,因此也就无所谓破格了,因为大家都在抢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是最有特长的学生。有些学生申请读博时,英语可能比其他学生低上百分,但因为有出色的研究经验,还是可能被录取,没什么破格不破格的。其他考生可能 TOEFL 和 GRE 很高,但专业研究平平,不被录取也是完全正常的。一个博士生需要做出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当我们考察博士生候选人的时候当然首先看他们的专业研究的潜力而不是考试分数了。从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角度看,美国的教育确实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身为美国大学教授,英语是生活、教学和研究的第一语言,我自然懂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重要性。但这几年频频回国,深感中国在某些方面把英语学习推向了极端,却又极不实用,徒劳浪费时间和财力。中小学教英语应以阅读和会话为主,到中学毕业时可以进行基本英语交流就可以了。中学之后以职业学校和专科院校为主,其中某些专科类对英语要求的程度可能比较高些,但有些专业如“果树栽培”就不需要非考英语不可。大学应招收 10-20% 的优秀中学毕业生。大学生应对英语有一定的要求,因为他们将负担起高级管理和高科技的重托。但即使是大学生,有些特殊专业如文学、艺术类也可以降低英语要求。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切记一刀切。大学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管理和研究型人才,要让有特殊才能的人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成长并脱颖而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向创新型社会转变。
个人分类: 随感|2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三)
热度 2 GongChen 2012-1-22 01:38
(三) 教育改革 怎么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首先要找到造成目前这种教育现状的原因。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考。应该肯定高考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我们又必须明确高考只是一种途径,而并非唯一途径。考上大学未必都是优秀人才,少数优秀人才又未必上大学。整个社会必须对上大学保持一个平常心。事实上,经过这几年的大学扩招,上大学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上了大学也不再有铁饭碗,即使上了清华北大也不能保证有好的工作。中国现在缺的不是大学生,缺的是受过高度专业训练的职业技工和有极大创造性的尖端人才。中国的教育现状无法满足全社会对这两方面人才的需求。为了缓解学生考大学的压力,中国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和大专院校,着力培养有专业技术的工人。综合型大学应减少招生人数,提高教育水准,培养真正有创新、能够领导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精、尖人才。而高精尖人才又绝非能凭一次高考分数来选拔的。因此,必须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虽然目前高考招生采取 分数线 一刀切的模式有绝对公平的感觉,但它所产生的弊端如死记硬背标准答案,题海战术,一考定终生等等是绝不容忽视的。减轻高考压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允许考生有多次考试的机会。每年可以考两次,每个考生可在三年里考四次,取最高分数为录取分。这样高考也就不再是如临大敌了,一次考不好下次再考。高考成绩也不应是唯一录取的依据,可占录取的 70-80% 权重,另外 20-30% 的权重则应看考生的平时成绩和竞赛获奖以及各种特长等。有人立刻会出来反对,说这会为走后门大开方便之门。诚然,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当今社会的诚信与道德危机已经非常严重。因此,每个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力设定最低投档线,只是要比现在的低,比如低上 30-50 分。这样各高校都会有比较多的考生可以选择。上了投档线的学生其实水平已相差无几,这样可以杜绝差生上好大学。每个高校为争夺好学生势必要挑平时成绩优秀或有专项特长的考生,必要时还可以电话考试和面试。目前试行的大学自主招生应偏向特长生,让某方面有特殊才能但其他方面一般的学生有机会受高等教育,因为他们在高考中很可能输给各科比较好但并无特长的学生。对农 村地区的 学校,高校可实行配额制,保证大学之门始终对农村学生敞开,并对这些学生减免学费。如有走后门冒名顶替之类事件发生,当事人应革除公职。为官的父母会想想是否值得为子女上大学而丢了自己的乌纱帽。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是打破中小学教育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的第一步。接下来是如何促使中小学教育注重对学生文化、科学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教育部应颁发教育大纲,增加中小学以及大学的法制基础知识,地理历史知识,和自然与人文知识。特别要加强心理和社会关系教育,包括诚信教育和爱国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对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不只是看升学率或是否出了状元,更应由教育局、校长和优秀教师组成评审团,对每个学校的领导管理,教师教学方法和效果,学生素质和精神状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如果一个校长只强调分数不重视素质教育,其管理水平就将被大大扣分。对老师的评价不只要看所教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他 / 她的教学方法,是否敬业,是否生动活泼,是启发性还是填鸭式。另一重要指标是由学生给老师无记名打分。因为是无记名,所以学生可以没有顾忌。如果一个老师对学生拳打脚踢或斥责辱骂,那么他 / 她就不能得到学生的好评,也就不能升迁或拿高奖金。我在美国大学里教课,每学期期末考试之前都要被学生无记名打分。学生被要求写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该课的地方。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均不作数,中间值才是主流学生对你的评价。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也绝不能只看分数,更不能排名次。目前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败就是各学校、各班级都要在中考和期末考试后按分数排名次,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背叛!名次绝不是素质!两个学生分数差几分绝不说明他们能力上有差异。分数可以公布,但绝不与任何一个学生的名字挂钩。每一个学生都会知道自己的相对位置,但别人不知道,这就减少了心理上的压力,也保护了许多学生的自尊心。老师无权当着其他学生的面指责某学生考的差,只可以单独帮助,并且教育应以鼓励和激发学习热情为主。我一生的转折点便是初二有一次数学只考了 66 分,夏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教育我好好学习,将来考清华北大做一个科学家。这一席话激励了我一辈子。每一个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都应与学生交流思想。学生可以自由发问,老师可以循循善诱。纵观所有的优秀老师,无一例外的共同特点就是首先有一颗炽热的爱心。通过与学生交谈,老师不仅知道学生的成绩,而且对其兴趣、爱好和特长都有一个综合的评价。教师的素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每个学校都应对教师首先加强素质教育。请特级教师来讲课,或去听特级教师讲课应予以推广。 一个不能不提的近年来教育失败的原因便是教育产业化。最近回国参观了不少中小学的现代化楼群设施,其中有些大大超过美国的平均水准。中国真的那么富有了吗?不是。在中国的大地上,教育产业化引发了多少幕悲剧啊!那一篇篇关于贫困生上不起学,上了学抬不起头,关于贫困生或其父母交不起学费而自杀的报道,难道还唤不醒社会的良知吗?! 教育乃社会和民族的根基,岂能任由经济浪潮来冲击。教育产业化把沉重的经济负担转嫁给了平民百姓,特别是穷困的工人农民,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中央虽然三令五申禁止教育高收费,而年年教育收费居高不下,为什么?因为教育产业化的思想没有得到彻底纠正,经济利益冲昏了许多人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的头脑!如果教育产业化不能完全废除,其祸害还将进一步蔓延,一幕幕悲剧还将重演。整个社会将会进一步地畸形化发展。 如果说国家财政有限,不能满足所有教育发展的需要,那么有一种可能性是向企业挖掘潜力。我所在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为一家摩托车公司 Harley-Davidson 专门办了一个班,培养专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这是一个值得效法的做法。如前所述,中国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企业提供资金,学校输送有专门技术的人才,做到双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让一大批心灵手巧的学生去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毕业后从事一项受过专门培训的职业,这是比较经济适用的教育。
个人分类: 随感|2977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二)
热度 1 GongChen 2012-1-20 11:39
(二) 科学素养 与文化素养齐头并进的是科学素养。若要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是不行的。科学素养应分为两方面:一是大众的科学素养,二是尖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对于大众的科学素养,一是要从小学到高中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二是要大力发展科普文化教育,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施肥耕地,各行各业的专家应该写出浅显易懂、老少咸宜的普及读物。顺便提一下,《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很好的丛书,每家每户都应买一套。 大学教育包括硕士博士教育是为了培养尖端人才,包括高科技人才、文化教育工作者和领导管理人才。中国为什么至今没有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除了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外,中国的教育模式无疑是一大拦路虎。众所周知,目前的中国教育大都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造性” 虽 常挂嘴边,但实际上局长、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是“高分万岁”。六月底回国正值高考中考揭榜,中国的夏天不知何时多了一道风景,街头巷尾,校门前到处都是大红喜报,“热烈祝贺 XXX 高考(或中考)第一名”。考的好固然值得庆贺,但过分渲染第一名无疑是对其他许多考的好的同学无形的贬低。翻看大报小报,每年的状元都有两种,一是平时一直很好,总在前五名。二是平时也很好,但这次冒尖了。所谓的状元也就是在一次考试中发挥得比较好罢了。状元自然可以采访,总是有值得传授的经验可谈,不过全社会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状元。在我看来,一个省的高考前一、二千名学生在水平上可能都相差无几,尽管考分可能相差几十分。听说某考生考了 650 多分可以上前十名的大学,居然还要复读,来年再考清华北大。这简直是荒谬!分数和名校真的比青春和智慧还重要吗?!我在美国大学做教授,也参与研究生招生委员会的工作。只要申请者 TOEFL 和 GRE 过了一道线,至于是高出 10 分或 30 分,委员会是不太看重的。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工作和研究经历,是否有特殊技能,写作和表达能力,以及心理成熟度。希望某些中国大学生不要再为 GRE 多考 10 分 20 分而浪费几个月的青春了,把时间花在学习真本领上。什么是真本领?真本领就是经过学习和研究得来的,对于将来生活、学习和工作有长远影响或帮助的知识与技能。一个具有高科学素养的人不一定是考试特别好的人,但一定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顽强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思考能力的人。 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立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每个中国人都击掌叫好。但是,中国的现今教育体制严重约束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因为应试教育和高分万岁是绝对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对比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稍许极端的看法是,美国式教育产生天才和笨才,中国式教育则产生大量庸才。为什么如是说?美国的教育对学生比较松,相对比较放任,不努力的学生学不到很多知识。但天才的学生有充分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时间,在闲暇时间可以看大量自己想看的书,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美国的教育又时常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美国的学生经常会想自己学的和做的是否能发展成为一项产业。比尔盖茨恐怕要算这一教育模式下的经典代表了。许多中国大学生要仿效盖茨退学办公司,殊不知盖茨在哈佛念书时,他的许多知识与思想已超过了当时教他的教授,他是在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坚实的知识基础上退学办公司的。美国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退学,成功的也是凤毛 麟角, 其余大部分先得靠父母养着,有的也许就流落街头了。美国的教育是精英教育,它的先进与强大靠的是少数的精英,以及从全世界吸引来的精英。这样的模式未必适合其他国家,但许多先进理念是值得借鉴的。 与美国教育相反,中国教育给每个学生都上了紧箍咒,教师在讲台上填填填、灌灌灌,学生坐在那里听听听、写写写。从早到晚,上课考试,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哪有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没有思考何来创新?如果把比尔盖茨放在中国现今的小学和中学里教育,就算他考了状元进了哈佛,他能有独立思想去创建微软吗?那太阳岂不是要从西边出来?!我的外甥曾抱怨说有时课间十分钟全被老师占用,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给,有的同学憋的都想哭。中午回家吃饭必须一溜烟小跑,父母必须早已把饭菜准备停当并稍微凉凉,学生到家便狼吞虎咽,然后立刻跑回学校。如果上学迟到,还有可能遭到喝斥甚至拳脚 。 这种教育当然会产生许多厌学者,甚至轻生者!如此从小学到高中毫无创造性地教育,我们怎能要求这些学生将来有非凡的创造力?凭什么要求他们拿诺贝尔奖?这样的教育模式是不可能建立起创新型的社会的。 虽然中国也有一些中学和老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但我从大报小报、亲戚朋友、老师学生和一些教育评论上看出“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和“高分万岁”仍是目前中国教育的主流,而“素质教育”对于许多人只是装装门面说说而已。中国大学如何能诞生自己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国怎样建立创新型的社会?教育,只有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才能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智慧。
个人分类: 随感|291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刘延东: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whyhoo 2012-1-6 12:58
同志们:   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教育国际交流的新老同志聚集一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回顾总结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对于开创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刚才我们观看了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展览,又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深为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和鼓舞,对这项事业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发端于建国之初,蓬勃发展于改革开放之后。作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外交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国际交流始终得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教育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按照“官民并举”的要求,牢牢把握国家教育和外交大政方针,充分发挥稳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优势,积极服务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外交整体战略,经历了从小到大、从面向少数国家和地区到遍布全世界、从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到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平凡历程,实现了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道路。 30年前,随着教育国际交流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需要,迫切要求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组织形式。1981年7月,在周培源、季羡林等一批专家学者的倡议下,教育部、外交部联合向国务院建议设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得到了万里、姬鹏飞、方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自此,我国民间的、半官方的教育国际交流有了专门组织,开辟了教育对外开放的崭新渠道,在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交流协会作为一个重要平台,在组织、协调和引领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方面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力地推动我国民间教育对外交往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30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配合政府外交,在承担国家重大外事任务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积极参与国家年、语言年、交流年等活动,并在国际舞台上,以民间立场代表教育界发出中国的声音,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与官方外交彼此呼应、良性互动,丰富了双边多边关系内涵,成为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和人文交流的活跃力量,为改善国家关系、增进彼此互信营造良好氛围,巩固和夯实了中外友好的民意基础。   30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主体多元、覆盖广泛的网络体系。我国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个教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地方教育国际交流协会。3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90万人,其中多数通过民间渠道自费留学。我们形成了遍布各大洲、涉及政经文体、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交流格局,民间教育机构参与国际交流的人数和层次前所未有,参与教育国际事务的能力大幅提升。 30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内容日益丰富,开展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师生往来、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合作办学逐步拓展,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各级各类教育都探索了许多好做法,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了联合培养人才、科研协同攻关、学位互授联授等深度合作。在职业教育领域搭建了与美、德、英、澳等国的双边多边对话平台。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校际交流、文体竞赛、夏令营等丰富活动。民间教育交流还为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学校创造了更多了解世界的机会,使教育开放成果惠及亿万家庭。   30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注重品牌引领,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广泛开展对外交往的同时,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语言文化传播、教育国际援助等重点,强化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孔子学院、大学校长论坛等成为知名品牌,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反响。交流协会在我国教育界第一个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成功举办11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举办10届境外“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实施教育领导者能力建设、大学生联合培养、师生教育文化交流等项目,赢得了广泛赞誉。   30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不断壮大,硕果累累,已成为中国教育连接世界教育的重要渠道,成为增进中外了解、互信和友谊的重要途径,成为展现当代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舞台,为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增强中国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了独特作用。   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深入发展,交流协会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是中央高度重视的结果,是教育外事战线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全社会共同努力参与的结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亲自出席重大活动,给予亲切关怀和有力指导。各有关部门从各自职责出发,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广大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者肩负使命、不懈探索、锐意创新,奉献了智慧和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周培源、季羡林、张维、黄辛白等为协会的成立和发展付出心血的著名学者和老同志,借此机会,我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所有从事和参与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各部门、各地方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国已经站在从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历史新起点上。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复杂变化,对加强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世界范围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营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迫切要求深化各领域民间友好交往。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都需要在交流合作中迎接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同文明也需要在交流对话中不断增进理解、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日益走到讨论和处理重大国际问题的前台。一些国家一方面期待与我更紧密合作,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发展也存有疑虑和误解。这迫切要求我们在发挥政府外交主导作用的同时,以民间外交增信释疑,让国际社会更加认同我坚持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争取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   从国内形势看,我们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提升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水平迫切要求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发挥独特作用。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但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一批产业在全球分工中处于中低端地位,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日益严峻,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瞄准国际前沿,培养和会聚高端人才,在高起点上提升创新能力。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覆盖广、途径多、机制活,为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成果开辟了更大空间,能够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更好地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   从社会需求看,人民群众对接受公平、优质和多样的教育需求更加强烈,丰富群众的教育选择迫切要求广泛开展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民主法制不断完善、群众生活不断丰富,教育在改变个人命运、创造幸福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更加凸显,成为寄托亿万群众期盼的重大民生课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日益成为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责之一。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植根于人民,也应造福于社会,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更有条件、更有责任调动社会力量,拓宽教育渠道,丰富群众的教育选择,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贡献。   从教育现状看,我国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提升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迫切要求拓展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广度深度。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但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教育体制机制不活。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立足国情,以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民间交流是教育开放中极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抓住教育资源跨国配置活跃、教育要素流动加快的有利时机,更加积极主动地“请进来”、“走出去”,加快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工作面临着诸多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突出体现在:一是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潮流,各国都更加重视通过民间交流促进国家间友好与合作,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二是中央明确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舞台。三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基础更加坚实、保障更加有力。四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成为国家战略,日益深入人心,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为扩大教育开放谋划了蓝图。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赋予了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在国家发展大格局和外交大战略中更加重要的使命,其意义远远超过教育交流本身。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中大有可为,在深化人文交流中大有可为,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中大有可为,在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大有可为。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还不完全适应教育事业和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还没有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战略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同志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总书记强调,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这对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对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全力推动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迈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主题主线,以服务大局为宗旨,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为落脚点,以民间性为特色,以人文交流为依托,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注重统筹谋划,注重内涵发展,注重能力建设,不断开拓创新,把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坚持服务大局,贯彻党和国家外交外事大政方针。教育国际交流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要自觉把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工作纳入国家大外交、大外宣和外贸外援的格局,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前瞻谋划。要适应形势,创新思路,拓展功能,优化布局。要积极宣传介绍中国基本国情、发展理念和内外政策,配合做好外国媒体、智库、教育文化等各界人士的工作,拉近彼此距离,培养友好感情。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增强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正确处理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对外开放与抵御渗透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做到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 第二,突出民间特色,拓展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是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是国家关系发展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国家把人文交流提升到战略层面,这是外交工作的一个创举。教育交流合作是人文交流的一个亮点,要发挥其形象亲和、易于接受、符合国际惯例的优势,探索通过活动基地、专项基金等形式,深化中外师生交流,让外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了解一个发展的中国、开放的中国、文明的中国,使中外友好的大树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第三,扩大开放共享,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坚持外事工作为内事工作服务,是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教育的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可以发挥穿针引线、外引内联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推动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成功经验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更好地结合,促进中外教育优势互补,提升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民间“智库”功能,密切跟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为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智力支持。要向深度合作拓展,围绕国家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一批跨国科研平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增强我国教育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在国际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修订地区学位文凭互认公约,学分转换、多边、双边跨境教育市场准入、质量监控和学历认证等标准制定中,积极争取话语权和参与决策权,增强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创新工作模式,增强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活力。多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在实践中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好思路好办法,许多教育开放的举措都来自民间的创造。要着眼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需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突破思维定式和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模式,提升交流合作的层次、质量和水平。要更好地整合和开发社会资源,培育整体优势,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标志性品牌项目。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完善竞争机制,抓好规范管理,重点扶持服务质量高、社会信誉好、具备资质的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组织和项目,形成有序、开放、充满活力的民间教育交流体系。   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是教育工作、人才工作和中外民间交流的重要结合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在经费投入、项目安排、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创造更好条件。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已经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交流协会作为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交流的全国性机构,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打造交流学习和互动协作的平台,真正成为广大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者之家。要继续配合政府做好重大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项目,推动多层次、宽领域的实质性教育交流,探索建设与国际标准衔接、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稳步推进行业自律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要按照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组织纪律严、经得起考验的工作队伍。希望交流协会以成立30周年为契机,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同志们,我们置身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教育改革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使命光荣、天地广阔、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谱写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篇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0日第1版 原文见 http://china.jyb.cn/world/zwyj/201110/t20111020_458827.html
个人分类: 教育|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科生学数学——中国教育体制的典型病例
热度 8 gothere 2012-1-5 21:25
文科生是否应该学数学,这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但在中国却成了新闻焦点和令师生皆痛苦的话题(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257653.shtm)。 也许身处中国,无法理解为什么说是“伪命题”。文科生、理科生,文理的强制划分本就是中国教育体制下的杰作。我的意思并非攻击教育体制,反而是想对教育体制有所建言。现代科学与人文的分支太多,孩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大都是懵懂的,没有办法去了解这么多的学科。最简单的学习理论无非是”一个人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可是这”需要“是什么,却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人的可塑性极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没法知道自己未来到底如何如何。按此来说,他不仅可以不学数学,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不学,因为将来都没有用。可是反过来说,他又得学一切的一切,因为将来也许都用得上。 学生的论调太多,我们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我是中国人为什么学英语?我是理科生为什么要学写文章?我身体不好为什么要考体育?我喜欢生物为什么要学历史?……这是一类问题。还有反过来的——我喜欢文学,可是理工院校不开设?我研究生想考北大,为什么学校的课程和北大差距那么大?我想出国,为什么学校的英语课如此简单,难以对付雅思托福?为什么老师上课讲的都是狗屁和老黄历? 学生还小,老师的职责是引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的都好办。记得蔡元培上任校长的那篇演说词,多么简明扼要。大学就是搞学问的地方,你想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请勿入此门。一句话就让学生晓得,大学带来的不是直接的就业,而是人生和修养的提升。 大学里什么都要学,然后找定自己的方向 ——文科生不一定要学数学,个人的禀赋各有差异,但是有了数学的支撑,才可能做出顶尖的成就,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文理兼通,不只是一种奢求、一种求完美的心态,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契合的状态。文理并没有截然的界限。艺术创作貌似与理科无关,但回到问题的本原,人的智慧由何而来,没有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支撑,只能落入佛道的宗教式感慨。作为人类智慧的整体,认识人自己,认识宇宙,改造生存环境,延续种族是天职。作为个体的年轻人,你的定位是什么呢?我一直崇仰罗素的一句话:”只有体会了大千世界的种种,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职“。寻找的前提的体验,体验种种学科和技术的妙处。如果还在懒惰,还在彷徨自己的未来,为什么不去图书馆,看看罗素、胡适的书鼓舞一下自己呢? 突破枷锁,创造自我 ——现代的科技体系均是西方所创,我们的教师难以人人都通晓这繁复的体系。学生也难免挠头。其实,这也不难,读一读古希腊文明的灿烂,那文史哲兼具、科学诞生的时代,多么启人智慧。只是第一个门槛好难好难,它已经被文理分科、考试主义、功利主义的枷锁牢牢控制。请用天赋的感悟之心体验人与自然,用智慧和汗水击之!
个人分类: Thinking|6151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中国教育中不存在培养精英的方式
热度 5 qiaoqiao1980 2012-1-2 18:17
王元老院士说了很多真心话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57892.shtm ,但是让我感到有一些方面,他的语境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一句话,是文章中写的,但不是王老说的,是“不是英才非要按照英才培养同样糟糕”。王德华老师针对这句话说了很多,很让人思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24755 。 我想再说几句。 中国近三十年的教育问题,很多人是清楚的,但是始终没有改变的希望,反而问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一场灭种亡国的灾难。我想,可能除了那些教育官僚们,没有几个人会认为现在的教育是正常的。很多人向国外移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中国的教育。 很多人,包括王老,认为中国已经实现了“有教无类”,差的是“因材施教”。对于这种把两者分开看的想法,我相信是绝对荒谬的。我相信,这八个字的顺序是“无类”“因材”“有教”“施教”。而这四个词,每一个做到都不容易,而中国的教育在当下没有一个做到的。 “无类”,就是只要是人,就有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教师,就是对于所有人都应该传授他知识,不管他来自哪里,他有没有钱,他的智力如何。今天的中国依然没有做到真正的无类,学生上学的差别太多,谈不上公平和平等。 “因材”,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根本不存在这个概念。“无类”和“因材”实际上根本没有矛盾,一个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授予不同的知识。虽然表面上,好象是不公平的,但是只要教师和学生有效的沟通,那么学生就能明白什么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对于这一点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言。 “有教”,因为没有“因材”所以也不会有“有教”。我们的教育不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不同,完全采取统一的标准,结果只能是照本宣科。虽然有些老师,会更深入一些,但是由于缺乏因材施教的语境,所以“有教”就是空谈。而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恐怕问题更多。中国的教育产生不了大师,也很难产生非常专业的专家,更多的是业余专家。而中国的老师虽然努力的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很业余,没有东西可以交给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教材的复读机罢了,和一个做题的工具。 “施教”,就是教的过程。当然我们也没有,我们只会满堂灌加做题。 中国的教育根本谈不上教育两个字,根本就是扯淡,就是一个骗人的把戏。所以,中国教育中根本就不存在培养精英的方式。我不太知道那篇文章是怎么把中国教育和培养精英的方式联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因为是奥数的话,那么就太无知了。
个人分类: 我爱我师|4925 次阅读|26 个评论
[转载]这一年,教育有哪些新变化
panfq 2011-12-30 07:55
2011年12月30日 07:24:22 来源: 人民日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报告这一年,教育有哪些新变化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年多来,全国各地贯彻落实纲要的情况怎么样?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纲要的实施情况。 建章立制,科学规划教育事业 据袁贵仁介绍,纲要发布后,各相关部门马上开始着手建立健全推进纲要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国务院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党政群20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及由64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委员组成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同时,教育部与9个省签署了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协议,与13个省共建24所直属高校,与34个部门共建52所直属高校。此外,纲要所确定的190项重大任务,也全部分解落实到60个部门和单位。 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科学规划,有关部门充分结合教育各重点领域特点,研究制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民族教育、艺术教育以及语言文字等10个专题规划。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都编制发布了各自的教育规划纲要,许多市县也制定了本地教育规划。 有关部门还把纲要确定的10年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目标任务、中等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阶段性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使纲要与 “十二五”规划更加紧密地衔接。 此外,为配合纲要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了开展教育改革试点、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重要文件。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100多个重要文件,各省(区、市)以党委政府名义出台了370多个文件,政策措施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教育改革、发展、保障等各方面。通过一系列规划、政策,把纲要的大政方针细化为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措施,有力有序推动工作落实。 财政保障,确保教育平等公平 一年多来,全国教育战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扎实推进纲要贯彻落实工作。目前,各项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趋于缓解。 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用于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据统计,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6%,比2009年提高了0.07个百分点。到2012年还将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近3年来,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2200余亿元,用于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3亿多平方米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了加固改造。针对一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状况,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约2600万人。针对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有关部门编制实施了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全国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在园规模500多万人,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将提高10个百分点。 教育公平正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保障,老百姓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平等。努力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是教育部门应尽的义务。教育部分别与实现“两基”目标的27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备忘录,明确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要求各地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使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有关部门相继启动了“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使农村地区的教育从硬件到软件都有了质的飞跃。通过“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等,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同时,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也持续加强。据袁贵仁透露,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做到了没有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 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教育发展 袁贵仁表示,一年多来,各地贯彻落实纲要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不平衡,有的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缺乏阶段性目标和有效抓手;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还很突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诸多困难;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破解难度大,配套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跟进;一些保障政策措施还不到位,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选聘、幼儿教师补充等都需要加大力度,一些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寄宿制学校人员编制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同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通过均衡发展逐步破解“择校热”,缓解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认真落实“两为主”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抓紧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落实普通高中国家资助制度,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规范管理,坚决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 为提高保障水平,夯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有关部门将确保2012年如期实现4%目标,并保障教育经费向最急需领域和最薄弱环节倾斜,同时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和业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快开放大学建设步伐,公开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此外,还将加快改革步伐,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同时注重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个人分类: 教育新闻|1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中国教育很是成功
热度 15 pukin 2011-12-25 11:22
北京大学,那可是万千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我等智力平庸的人当年高考只能望北大兴叹。 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北大校长如是说;北大这根葱是入俺法眼滴,陈安老兄如是说 放眼世界,傲视环宇,北大校长周其凤院士携前一段谱写神曲(化学歌)之旋风,近日在长沙又痛斥美国教育,周校长说: 【 “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 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周其凤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 】 针对周校长这番话,微博上有众多的评论,我就啥也不说了,转几条评论大家看看吧 1、美国大学没有马邓三毛概课,不设党委,焉能不一塌糊涂。北大校长真是B大,欠F啊。 2、周如此能装B,当北大校长太委屈他,至少教育部长至国委什么的! 3、周校长认为:还是古代好混,割掉了就能当公务员。哪来这么多意见领袖?! 4、北大校长周其凤请滚下台!前不久周校长写了一首让学生拍其马屁的歌,尝到了被网友关注的甜头,近日这厮又痛骂美国教育一塌糊涂并狠批美国历届总统不懂尊重人。这个腐朽体制培养出来的怪胎,通过吹牛拍马混到高位,通过违心的出位的言论骗取关注,如此浅薄的混帐东西,别再误人子弟! 5、周校长称美国大学教育一塌糊涂,北大教育很好,但是诺贝尔奖美国科学家年年有,而北大60年都是光头!究竟相信周校长胡话还是相信事实?!若谎话大王继续当北大校长,则诺贝尔奖与北大无缘! 6、中国的灌输式教育不鼓励创新,学术界学霸横行,近亲繁殖,丑闻不断,在误人子弟,是愚民政策的帮凶;思想界万马齐喑;新闻界严格审查;高校校长尚且如此弱智,猛听以为是凤姐发声,仔细看却是凤哥出世,真是奇葩不断! **************************************************************** 北大校长批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称总统不懂尊重人 ( http://news.sina.com.cn/c/2011-12-25/033823689961.shtml ) 12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演讲会在长沙市一中举行。图/记者殷建军 本报长沙讯北大校长周其凤是湖南长沙浏阳人,因为敢讲敢说,数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昨日,周其凤站在家乡长沙市一中的讲台上,面对长沙四大名 校中学生进行演讲。周其凤数次强调演讲的目的不是宣传北大,但演讲中多次赞颂北大是中国最好的一所大学,以至于很多学生或者老师都觉得周校长此行就是揽生源的。   周其凤是湖南浏阳龙伏镇尚埠村人,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起,他有了个更重要的头衔——北京 大学校长。前段时间他写了一首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在网上迅速蹿红,甚至被封为“神曲”。昨日上演讲台时,周其凤几步跳上台阶,个性十足。   演讲会进行了2个多小时,周其凤说自己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谈谈北大,二是谈谈自己。不过,谈北大的时间明显要多很多,他反复告诉同学们,北大是中国最好的一所大学,“如果错过北大,真的很亏”。    对于现在很多人否定中国的教育,周其凤持不同态度,“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 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周其凤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   和周其凤校长同行的还有北大招生办主任秦春华教授、北大湖南招生组组长孙华,很多人觉得周其凤此行重点在于“招生”。周其凤解释说完全没有想过招生的事,只 是回湖南看看。据悉周其凤原本只是想在长沙市一中的学生中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演讲会,不过长沙市一中校长赵雅茜邀请了师大附中、雅礼中学、长郡中学的负责人 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于是演讲会成了四大名校生的小型聚会。记者沈颢实习生曾新       问:我的好朋友很想背着吉他走天涯,可是他爸爸要他考北大、清华光宗耀祖。我想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是要牺牲很多人的梦想,去成就那么几个高分英雄?   答:北大毕业生也不一定要做学术,有更多选择,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卖得好,北大也为他骄傲和自豪。能抱着吉他走天涯是好事,但上大学不会坏你的事,只会让你的路走得更长、更远、更好。我们的大学所学提供的是成功的素质。    力挺网络热点问题    谈“校长撑腰体”:支持   谈“校长大管家”:力挺   本报长沙讯面对四大名校的中学生,周其凤盛赞北大;而昨日下午做客湖大,面对湖南的高校学子,周其凤对一些网络热点问题予以解答和力挺。   此前,北大副校长吴志攀在鼓励校友时,表示“如果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诉,北大无偿提供法律支持,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该言论随即红遍网络,被网友称为“校长撑腰体”。   湖大学生第一个问题就是针对此事。周其凤表示,吴志攀副校长的表态非常好,北大学生扶跌倒老人如遭讹诈,北大一定支持,并笑说北大有很好的法学院。   日前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宣布任内不带研究生不申报科研项目,专心当校长。   周其凤力挺赵跃宇,他表示早在吉林大学当校长期间,自己就没有搞实验室和教书,专心做校长,并谦虚地笑称在学术方面现在是“不学无术”了。“大学是为学生办的,如果只是为了老师的学术,办一个科研院所就可以了,衡量任何事情,第一位的是否对培养学生有利。”周其凤同时认为,学校师生希望校长有比较高的学术威 望是可以理解的,这应该在选校长时解决。记者胡力丰 潇湘晨报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4199 次阅读|22 个评论
有感于中国教育让学生走得太窄
热度 8 黄安年 2011-12-24 22:45
有感于中国教育让学生走得太窄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12 月24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最近 , 杨振宁教授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和学生专门谈到中国教育让学生走得太窄的问题。笔者以为这涉及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即在打基础阶段是狭窄还是宽广之路。这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不仅存在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 也存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中。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出在我们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也和考试及招生制度、过于强调专业对口有关。在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博于约的关系 , 要想开阔学术视野,发展新兴跨学科是很困难的。在我们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既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 , 也需要广博的学术视野,在广阔的学术视野下发展精深的专业知识,如果基础知识不广阔犹如根不深叶难茂, 难于成材。 前两天 , 一位来自上海的就读于耶鲁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大学生,在返回上海探亲途中在我家小住三天 , 谈起耶鲁大学本科的课程设置深有感触。耶鲁每年开设 2000 多门课程为大学生选课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 学校要求大学生需要修完 36 门课程(每门课程一个学分 , 学时不等),这 36 门课程分成六个不同类别 , 对于大学生大体上分为三三制 , 即各三分之一左右课程需要在六类中分别选课,每类又有不同的学科或学术领域限选和自由选课,这样合起来这 36 门课程涵盖内容既十分广阔,又可以依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课,总体结果既使学生有广阔的知识面 , 又使学生在自己喜爱的专业领域学的很扎实为今后就业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还谈到 , 这些课程并非教师注入式的你打我通 , 而是由富有教学经验的教授上教学第一线 , 通过讲座,学生大量阅读,教授亲自组织讨论 , 来组织教学互动。每学年 , 学校都会推出一些新的课程和专业 , 如伦理经济与政治 , 是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跨学科课程,对于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规划建设和社会问题 , 具有前瞻性。像这样的课程,绝非某一专业领域所能解决的,涉及数学、逻辑学、统计学、经济学、伦理学、城市学、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社会保障学等学术领域。耶鲁的教学实践值得我们的大学课程设置和教授教学思考。 *************************8 杨振宁 : 中国教育让学生走得太窄 难涉猎无关知识 2011 年 12 月 24 日 08:01:1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新华微博   日前,杨振宁、吴良镛、冯其庸、欧阳中石 4 位已过耄耋之年的学界泰斗,戴着棉帽裹着大衣,在人搀扶下走进清华大学大礼堂,围坐一起纵论人生经历。 4 位大师年龄之和达到 350 岁,最长者是同为 1922 年出生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与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其次是 1924 年出生的红学家冯其庸和 1926 年出生的书法家欧阳中石。   中国学生很少关注与自己研究领域无关的知识   作为最长者,杨振宁首先回忆起 2004 年他在清华大学教授大一物理的日子。   在那段时间,杨振宁接触了不少国内大学生。对比他在美国的学生,他发现,中国的大学生学得比较深入,也更为成熟。相比之下,美国至少有 1/3 的大一学生还处在一个不开窍的状态。他把这些归结于中国教育成功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这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学生吸收新的方法和知识。   杨振宁说起自己在美国的一段经历。美国一所研究性大学每周都要举办一场讲座,邀请学者就某一领域最新的题目进行讲解,这样的讲座并未赢得中国留学生的青睐,“原因是听不懂,不涉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自己没关系。”这让杨振宁有些失望,因为有一些学科其他方向的前沿讲座他也听不懂,但一次没听懂没关系,杨振宁有个事后琢磨的习惯,过一段时间,再听其他人讲同一个题目,他便发现自己多懂了一些。   他给这种方法起名叫渗透性学习法。在杨振宁看来,这正是中国大学生急需借鉴的一种方法。   不过,这种渗透性学习法似乎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路相悖。杨振宁说,中国教育讲究的是专心把个人的研究方向搞清楚,不相关的东西就不管。“教育太过于偏重训导,导致学生太注重专一,不管闲事”,因此很难吸收新的知识和方法。 “这容易让人走到太窄的方向。”杨振宁告诫现场学生,“窄”的眼界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最为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不时到图书馆浏览,多读书,读好书。   人文也要求真,不真何以善   冯其庸痛斥当下不正的学风,“一些学术文章看着实在让人不放心,写得无理无据。今天的主题虽然是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但是,人文也要求真,不真何以善?”   他现身说法,向现场学子讲起自己考证玄奘法师从印度回中国路线的故事。   冯其庸十去西域,三上帕米尔高原,只为反复考证这一路线,直到他 83 岁时,还坚持上海拔 4900 多米的高原。除了做学问,冯其庸还被人称为“探险家”,便缘于此。   第八次去西域,当地领导以为冯其庸是来旅游的,便和他商量怎么活动。听到冯其庸说明来意,连忙婉拒称,“您年龄太大,路很难走的。”冯其庸说,“他们战士能走我为什么不能走?”对方看冯其庸不服继而说道,“路途非常颠簸。”如此一说,冯其庸更加来劲儿,“再怎么颠簸我也要去!”    2007 年, 83 岁高龄的冯其庸来到荒无人烟的一个地方,当地人说“这里没有路”,冯其庸说,“没有路也要走出路来。”在他的坚持下,当地人找到了一个牧羊人,顺着这位牧羊人指的小路,冯其庸找到了他在史料上看到的公主堡。但在距离公主堡不到 1 里的地方,囿于地形,机动车无法行驶。   带队的当地人说,年轻人可以踩着石头过去。眼看着到跟前的发现又要化成泡影,冯其庸拉着牧羊人翻上马,“请扶我过去”。    强弩之末的专业会越走越窄   当下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学生也相应有了新的困扰:可选的多了,研究哪个才好?   杨振宁十分看重这一问题。他说,研究生在刚入学的时候看不出太大的区别,经过几年以后再看,如若成绩上十分悬殊,“那一定是因为有的学生选择了一个正确的专业,有的则没有,而不是勤奋或聪明与否。”   “正确的专业就是在读研究生阶段,以及此后的 10 年、 15 年社会上都将同步发展的某一领域。”杨振宁说,如果走到一个强弩之末的领域,就会越走越窄,进入一个没有意义的研究怪圈。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来判断哪个专业是有前途的。杨振宁建议: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前,不妨先找一位对相关领域有足够经验的前辈聊聊,听取他们的一些劝告,再自行判断。   在现场,杨振宁还教了学生一招。他告诉同学,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发现自己对某些事情特别有兴趣,一定要去培养这个兴趣,以及相应能力的再发展。“因为,这很可能成为你将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杨振宁向同学们讲了一位物理学者出书的故事。一次,这位学者告诉杨振宁,在他 20 岁出头读物理专业的时候,就想要写爱因斯坦的传记,并时刻注意有关爱因斯坦的素材。到了上世纪 70 年代,这位学者放下物理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材料的整理中,完成了他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代表作《爱因斯坦传》,而他就是物理学家和物理史学家亚伯拉罕·派斯。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12/24/c_122476440.htm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974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死要面子”且“死不要脸”
zhao1198 2011-12-23 21:03
昨晚,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在武大作了题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的讲 座,批判当今的中国教育就是“死要面子”,老师、家长、学校对学生的期许霸占了一切,最佳的代表语就是:“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 (2011年12月22日武汉晚报) 应该说,石毓智“死要面子”的论述直接揭示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也正是 因为这个“死要面子”,才让原本是多彩的、湿润的、幸福的、完整的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怪圈,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生产车间,将教师变成了工人,将学生 变成了产品甚至是道具。然而对于踉跄而行、饱受诟病的中国教育来说,除了这个“死要面子”以外,“死不要脸”现象更应值得重视而不可小觑。   现象一:为了脸面使劲折腾,结果却丢了脸面该怪谁?。总是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总是担心别人说改革的力度不够大,于是便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折腾中,上 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式主义和花样翻新。而在这其间,基层的教育工作在从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到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 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学习 与借鉴中,陷入了“丢了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困窘与尴尬。而当我们深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去看时,我们却发现,教师其实还是那些教师,学生其实还是那些学 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唯一不同的是,教师越来越不象教师,学生越来越不象学生,课堂也越来越不象课堂了…… 现 象二:打着学术的旗号搞诈骗,没钱难道就不是好教师?教育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本无关科研。可某些地方却偏偏出台了诸多的规定,评高级教师或者教授 等,是必须要有发表的论文或者成果的。于是在教师胡乱拼凑、抄袭摘录的热闹非凡中,各学术刊物也趁火打劫,规定可以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但发表人必须出版 面费,金额从400元到几万元不等。无论你的论文写得如何,也不管你的作品是否原创,只要有关系加之有钱,就可以照登不误。而到了职称评审时,好不容易获 得了一个“够条件”教师,又遭遇到了“必须得有淘汰”的评审规则。既然谁有关系、谁送礼就让谁过关,谁无人无钱就被刷掉,那么不跑不送岂不成了不明事理的 傻蛋了? 现象三:掩人耳目玩“猫腻”,教师为何不如“妓女”?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 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教育者,他说“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一边是从国家 到地方有关部门的禁令不断、雷声震天,一边是教师对治理教育乱收费进行公然反抗、“补课”热火朝天,而且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让学生、家长签字证明 自己是自愿的;明明是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预订的教辅资料,到头来学生不得不说是自己在大街或书店里买的。而到学校评价教师时,学生又被打了招呼:“测评的时 候给老师打分高点啊!”为了评个班长,家长有时候时要破点血本的,中考或高考时,老师更是“关爱”有佳,不是积极传授作弊的诀窍,就是动用所有关系争取指 标;学生好歹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捞得了一个大学生的名分,最终希望却成为了泡沫,苦于工作无着落而不得不浪荡街头...... 现 象四:拿着文件规定当作为,相关部门因何心明眼瞎?关于减负的问题,教育部20多年连续下发了30多个文件依然未能“减”下来,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对补课与 乱收费的现象往往是或一罚了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甚至就连教育厅门前的学校补课也没有人查没有人问,这难道不是“补课之 风仍然强劲、学生负担愈减愈重”的根源所在吗?“国家明令禁止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允许为之。对公然违抗的,就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不仅不能使其占到便宜, 而且必须使其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以儆效尤,禁而方止。”可中国的教育管理特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如此心明眼瞎的管理特色,何以能 够杜绝“鼠儿在猫须子底下玩把戏”的闹剧与丑闻上演? 现象五:校长队伍乱象丛生,领跑教育者啥德行?在这个“一 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口号喊得是震天动地的时代里,笔者不敢说所有的校长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但放眼中国的基础教育,笔者敢问:有几个校长是具有学者 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的?有几个校长是真正有品行有学识且一心一意想把教育办好的人?每每校长的任命,有几个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通过请客送 礼、现金交易获得校长的宝座的?他们除了会场、酒场、关系场,平常都在忙些什么?他们除了追求个人权力和利益,他们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吗?更为可笑的是,有 些校长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权威、权贵的象征,甚至把自己能和学生来一次“共进晚餐”作为对学生天大的恩赐——无怪乎不少教师已经沦陷了师德,甚至出现了拉 关系、搞斗争的龌龊;无怪乎现今学生“拼爹”成风、以“官”为荣,教育事业由这些“死不要脸”的人来“统领”,岂能不蝇营狗苟、污浊不堪? 现 象六:错把学生当道具,中国人的“奴性”咋炼成?应付上级领导的卫生大检查,学校赶紧发动全校师生大扫除;为迎接某一级重点中学验收,要求学生捐出几本书 给学校图书馆以充数;为对付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教务处立马将六天的日课表改成五天的,并责令班主任要求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督查组的提问;再就是为 取悦台上领导,教学生三番五次练习鼓掌,哪怕学生一百个不情愿,哪怕手掌鼓得又红又疼也在所不惜。如此这般下来,奴性因子岂能不深深植根于学生年幼的心 中,岂能不从小就练就一身曲己阿人、奉承拍马的本领?按照鲁迅先生的逻辑,这种做戏又与俄国的“虚无党”大不同,人家的是“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 们的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样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人教育观相 距何啻霄壤! 一方面是“死要面子”的虚华与浮躁,一方面是“死不要脸”的无畏和**。这样的教育,哪里还有灵魂和真谛?又如何能够撑起中国的明天和未来? (李吉明2011年12月22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 liming730210@163.com )
1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死要面子”且“死不要脸”
dongzg101 2011-12-23 16:18
中国教育“死要面子”且“死不要脸” 2011-12-23 00:16:46 浏览 415883 次 | 评论 637 条 昨晚,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在武大作了题为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 的讲座,批判当今的中国教育就是 “ 死要面子 ” ,老师、家长、学校对学生的期许霸占了一切,最佳的代表语就是: “ 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 ” 。( 2011 年 12 月 22 日武汉晚报) 应该说,石毓智 “ 死要面子 ” 的论述直接揭示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个 “ 死要面子 ” ,才让原本是多彩的、湿润的、幸福的、完整的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怪圈,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生产车间,将教师变成了工人,将学生变成了产品甚至是道具。然而对于踉跄而行、饱受诟病的中国教育来说,除了这个“死要面子”以外,“死不要脸”现象更应值得重视而不可小觑。  现象一:为了脸面使劲折腾,结果却丢了脸面该怪谁?。总是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总是担心别人说改革的力度不够大,于是便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折腾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式主义和花样翻新。而在这其间,基层的教育工作在从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到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学习与借鉴中,陷入了“丢了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困窘与尴尬。而当我们深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去看时,我们却发现,教师其实还是那些教师,学生其实还是那些学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唯一不同的是,教师越来越不象教师,学生越来越不象学生,课堂也越来越不象课堂了…… 现象二:打着学术的旗号搞诈骗,没钱难道就不是好教师?教育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本无关科研。可某些地方却偏偏出台了诸多的规定,评高级教师或者教授等,是必须要有发表的论文或者成果的。于是在教师胡乱拼凑、抄袭摘录的热闹非凡中,各学术刊物也趁火打劫,规定可以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但发表人必须出版面费,金额从400元到几万元不等。无论你的论文写得如何,也不管你的作品是否原创,只要有关系加之有钱,就可以照登不误。而到了职称评审时,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够条件”教师,又遭遇到了“必须得有淘汰”的评审规则。既然谁有关系、谁送礼就让谁过关,谁无人无钱就被刷掉,那么不跑不送岂不成了不明事理的傻蛋了 ? 现象三:掩人耳目玩“猫腻”,教师为何不如“妓女”?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教育者,他说“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一边是从国家到地方有关部门的禁令不断、雷声震天,一边是教师对治理教育乱收费进行公然反抗、“补课”热火朝天,而且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让学生、家长签字证明自己是自愿的;明明是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预订的教辅资料,到头来学生不得不说是自己在大街或书店里买的。而到学校评价教师时,学生又被打了招呼:“测评的时候给老师打分高点啊!”为了评个班长,家长有时候时要破点血本的,中考或高考时,老师更是“关爱”有佳,不是积极传授作弊的诀窍,就是动用所有关系争取指标;学生好歹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捞得了一个大学生的名分,最终希望却成为了泡沫,苦于工作无着落而不得不浪荡街头 ...... 现象四:拿着文件规定当作为,相关部门因何心明眼瞎?关于减负的问题,教育部 20 多年连续下发了 30 多个文件依然未能“减”下来,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对补课与乱收费的现象往往是或一罚了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甚至就连教育厅门前的学校补课也没有人查没有人问,这难道不是“补课之风仍然强劲、学生负担愈减愈重”的根源所在吗?“国家明令禁止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允许为之。对公然违抗的,就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不仅不能使其占到便宜,而且必须使其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以儆效尤,禁而方止。”可中国的教育管理特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如此心明眼瞎的管理特色,何以能够杜绝“鼠儿在猫须子底下玩把戏”的闹剧与丑闻上演? 现象五:校长队伍乱象丛生,领跑教育者啥德行?在这个“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口号喊得是震天动地的时代里,笔者不敢说所有的校长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但放眼中国的基础教育,笔者敢问:有几个校长是具有学者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的?有几个校长是真正有品行有学识且一心一意想把教育办好的人?每每校长的任命,有几个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通过请客送礼、现金交易获得校长的宝座的?他们除了会场、酒场、关系场,平常都在忙些什么?他们除了追求个人权力和利益,他们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吗?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校长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权威、权贵的象征,甚至把自己能和学生来一次 “ 共进晚餐 ” 作为对学生天大的恩赐——无怪乎不少教师已经沦陷了师德,甚至出现了拉关系、搞斗争的龌龊;无怪乎现今学生“拼爹”成风、以“官”为荣,教育事业由这些“死不要脸”的人来“统领”,岂能不蝇营狗苟、污浊不堪? 现象六:错把学生当道具,中国人的“奴性”咋炼成?应付上级领导的卫生大检查,学校赶紧发动全校师生大扫除;为迎接某一级重点中学验收,要求学生捐出几本书给学校图书馆以充数;为对付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教务处立马将六天的日课表改成五天的,并责令班主任要求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督查组的提问;再就是为取悦台上领导,教学生三番五次练习鼓掌,哪怕学生一百个不情愿,哪怕手掌鼓得又红又疼也在所不惜。如此这般下来,奴性因子岂能不深深植根于学生年幼的心中,岂能不从小就练就一身曲己阿人、奉承拍马的本领?按照鲁迅先生的逻辑,这种做戏又与俄国的“虚无党”大不同,人家的是“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们的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样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人教育观相距何啻霄壤! 一方面是“死要面子”的虚华与浮躁,一方面是“死不要脸”的无畏和无耻。这样的教育,哪里还有灵魂和真谛?又如何能够撑起中国的明天和未来? (李吉明 2011 年 12 月 22 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 liming730210@163.com ) 欢迎为本博主投票: http://qgblog.people.com.cn/236629/index.html http://blog.cntv.cn/blog/special/2011bozhu/01/index.shtml 谢谢关注和支持!
1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死要面子”且“死不要脸”
热度 1 sqzhang 2011-12-23 14:31
转自 李吉明的博客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480781.html 昨晚,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在武大作了题为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 的讲座,批判当今的中国教育就是 “ 死要面子 ” ,老师、家长、学校对学生的期许霸占了一切,最佳的代表语就是: “ 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 ” 。( 2011 年 12 月 22 日武汉晚报) 应该说,石毓智 “ 死要面子 ” 的论述直接揭示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个 “ 死要面子 ” ,才让原本是多彩的、湿润的、幸福的、完整的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怪圈,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生产车间,将教师变成了工人,将学生变成了产品甚至是道具。然而对于踉跄而行、饱受诟病的中国教育来说,除了这个“死要面子”以外,“死不要脸”现象更应值得重视而不可小觑。   现象一:为了脸面使劲折腾,结果却丢了脸面该怪谁?。 总是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总是担心别人说改革的力度不够大,于是便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折腾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式主义和花样翻新。而在这其间,基层的教育工作在从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到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学习与借鉴中,陷入了“丢了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困窘与尴尬。而当我们深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去看时,我们却发现,教师其实还是那些教师,学生其实还是那些学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唯一不同的是,教师越来越不象教师,学生越来越不象学生,课堂也越来越不象课堂了…… 现象二:打着学术的旗号搞诈骗。 没钱难道就不是好教师?教育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本无关科研。可某些地方却偏偏出台了诸多的规定,评高级教师或者教授等,是必须要有发表的论文或者成果的。于是在教师胡乱拼凑、抄袭摘录的热闹非凡中,各学术刊物也趁火打劫,规定可以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但发表人必须出版面费,金额从400元到几万元不等。无论你的论文写得如何,也不管你的作品是否原创,只要有关系加之有钱,就可以照登不误。而到了职称评审时,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够条件”教师,又遭遇到了“必须得有淘汰”的评审规则,既然谁有关系、谁送礼就让谁过关,谁无人无钱就被刷掉,那么不跑不送岂不成了不明事理的傻蛋了 ? 现象三:掩人耳目玩“猫腻”。 教师为何不如“妓女”?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教育者,他说“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 一边是从国家到地方有关部门的禁令不断、雷声震天,一边是教师对治理教育乱收费进行公然反抗、“补课”热火朝天,而且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让学生、家长签字证明自己是自愿的;明明是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预订的教辅资料,到头来学生不得不说是自己在大街或书店里买的。而到学校评价教师时,学生又被打了招呼:“测评的时候给老师打分高点啊!”为了评个班长,家长有时候时要破点血本的,中考或高考时,老师更是“关爱”有佳,不是积极传授作弊的诀窍,就是动用所有关系争取指标;学生好歹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捞得了一个大学生的名分,最终希望却成为了泡沫,苦于工作无着落而不得不浪荡街头 ...... 现象四:拿着文件规定当作为。 相关部门因何心明眼瞎?关于减负的问题,教育部 20 多年连续下发了 30 多个文件依然未能“减”下来,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对补课与乱收费的现象往往是或一罚了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甚至就连教育厅门前的学校补课也没有人查没有人问,这难道不是“补课之风仍然强劲、学生负担愈减愈重”的根源所在吗?“国家明令禁止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允许为之。对公然违抗的,就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不仅不能使其占到便宜,而且必须使其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以儆效尤,禁而方止。”可中国的教育管理特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如此心明眼瞎的管理特色杜绝“鼠儿在猫须子底下玩把戏”的闹剧与丑闻上演? 现象五:校长队伍乱象丛生。 领跑教育者啥德行?在这个“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口号喊得是震天动地的时代里,笔者不敢说所有的校长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但放眼中国的基础教育,笔者敢问:有几个校长是具有学者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的?有几个校长是真正有品行有学识且一心一意想把教育办好的人?每每校长的任命,有几个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通过请客送礼、现金交易获得校长的宝座的?他们除了会场、酒场、关系场,平常都在忙些什么?他们除了追求个人权力和利益,他们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吗?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校长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权威、权贵的象征,甚至把自己能和学生来一次 “ 共进晚餐 ” 作为对学生天大的恩赐——无怪乎不少教师已经沦陷了师德,甚至出现了拉关系、搞斗争的龌龊;无怪乎现今学生“拼爹”成风、以“官”为荣,教育事业由这些“死不要脸”的人来“统领”,岂能不蝇营狗苟、污浊不堪? 现象六:错把学生当道具。 中国人的“奴性”咋炼成?应付上级领导的卫生大检查,学校赶紧发动全校师生大扫除;为迎接某一级重点中学验收,要求学生捐出几本书给学校图书馆以充数;为对付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教务处立马将六天的日课表改成五天的,并责令班主任要求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督查组的提问;再就是为取悦台上领导,教学生三番五次练习鼓掌,哪怕学生一百个不情愿,哪怕手掌鼓得又红又疼也在所不惜。如此这般下来,奴性因子岂能不深深植根于学生年幼的心中,岂能不从小就练就一身曲己阿人、奉承拍马的本领?按照鲁迅先生的逻辑,这种做戏又与俄国的“虚无党”大不同,人家的是“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们的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样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人教育观相距何啻霄壤! 一方面是“死要面子”的虚华与浮躁,一方面是“死不要脸”的无畏和无耻。这样的教育,哪里还有灵魂和真谛?又如何能够撑起中国明天和未来? (李吉明 2011 年 12 月 22 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 liming730210@163.com )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1574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预计达35万[转载]
halcon 2011-12-14 02:28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吴晶)根据中国教育在线13日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有望达到35万人。   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0年,中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是17.98万,22.93万和28.47万,同比增长比例依次为24.43%,27.53%,24.16%。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8.47万,按24%的最低增速推算,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将逼近35万。   报告称,截至2011年10月26日,中国共有419家正规合法留学中介机构,由教育部通过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进行监管。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对12家知名留学中介机构的调查,这12家机构2011年的业务增长多数超过30%。据此判断,巨大的留学人数将继续拉动留学经济,按今年30万留学人数的保守估计,将撬动约600亿人民币的留学市场。   报告指出,出国留学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以下特点:宽松的签证政策催动留学,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相关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留学经济,许多大学经费不足,积极增加留学生份额;低龄化发展迅速。2011年报考托福的考生中,18岁以下的考生比例增长一倍多。   从留学意向上看,目前最受欢迎的留学国家排名靠前的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等。 http://news.sina.com.cn/c/2011-12-13/225923626910.shtml
28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外领军性人物全时回国的算计
热度 16 changliu8888 2011-12-12 03:05
海外领军性人物全时回国的算计
我写了两篇有关施饶事件解读的博文,收到很多博友的反馈。 一篇讲施饶的事不是悲剧,而是闹剧 。一篇鼓励 施饶应该“入乡随俗 “.我同时认为 世界范围很多人对科研的定义很模糊 .中国教育 科技的进步 是无需质疑的.但同时教育科学面临 很严重的挑战 .所以我想我看问题是两方面的.没有人问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世界上 七十亿人 ,生活在 被互联网压得平平的世界 , 还能再出大师吗 ?反正我是不信。 (注:本文不是施饶的讨论,而是更广泛的政策讨论。虽然很多用施饶作例-抱歉二位)。 很多人同意他们是理想主义的代表,是学研有成的知识人,是仗义执言的声音。少数人抱怨他们“掠夺资源”和“作秀”。 明白的人都知道,施饶这种领军人才回国是不会白回的.这些人在回来的时候,必须要"患得患失".当年钱学森被麦卡西反共产主义势力逼回中国,能出狱就谢天谢地了,所以没谈待遇就回来了。这可以算一个个例.现代社会不能指望人没有私心.这些人的患得患失,即使不是个人考虑,也是从科研的得失考虑的. 海外”领军人物“(施饶级别)回来,要考虑失去如下东西: 1。 生活 :悠闲,工资,空气。领军人物在美工资起码是二十万美元,换成人民币是一百二十万rmb,而且是“终身”的。就从工资上没有任何国内学人的正常工资可以比(灰色收入除外)。 2。 科学的进度 :时间的耽误,研究进程的不确定性,学生质量的不确定性。 3。 家庭 :如果家里人不回来,就是长期分住。如果家里人回来,孩子的安排,对国内学校的适应,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4。 科研经费 :领军人物科研经费可能在每年二百万美元量级(施可能更多)。这就是自动算成的每年一千二百万人民币。 (比如施有至少三个R01,再加讲座经费,加HHMI,起码每年二百万(听起来吓人,其实就是养八个学生的钱))。 5。 领导,政策和同事的不确定性 。国内容的下你吗?国内的人会不会怪我“掠夺资源“?回国要评审,会发生什莫? 6。 家里人的损失 ,包括工资的损失,家里其他人工资的损失。 7。施饶这样的回来,一定考虑冲院士的,就是一定要 放弃国籍 。君不见,现在中国人都在走另一个方向。这是多大的勇气。 (这里只说损失.回来当然会有补偿,比如主流感,家人,美食,享受便宜的服务等,可是这些都是第二类的考虑.国内在1-3,5,7五个重要方面肯定现在是补不起补不齐的.) 这些不确定性和损失值多少钱?我想很多人会有自己的估计。这如上七项是个人声望的函数。我想像施一公这样的,总体损失(显形,隐形)起码要算一亿人民币。至少五千万rmb。而且只有施饶式的人物,在2和4上风险才小,因为会得到“特殊照顾”。不如施饶的,科研停滞的风险极大,2和4的风险无穷大。我这些都是保守估计。请不要叫真。 领军级人物,能被211校长重视的人,在2和4上风险才小。另一类2,4风险小的(回国回的起)的,就是事业没有基础的,比如新毕业的人。 一般海外正教授,都有1-7的考虑,其实是不会回来的。全时回来的确实很少。 新毕业的人,其实每个风险都小,包括1-7,很多人还是中国国籍,没有家累,其实应该是国内找的重点。 这就是为什麽其实海外回来的人还是少上加少的原因。 损失太大 。美元人民币的比价,美国长期的高收入和中国长期的低收入,造成海外很多人“归不起”。 领军人物回来,包括补回海外的损失(五千万rmb,保守),加国内不可缺的平台,起码就是七千万人民币起价。所以施饶级的领军人物,起码需要千万-亿元人民币的支撑才可以开谈。为了提供相对的稳定,还要给建一个平台,否则扎在别人的平台下就不要提了。这个平台,需要用美元买设备,还要中国式人事配备,起码是千万人民币量级。饶毅需要亿级的投资,施一公需要亿级的投资,不足为怪。这些人全时回来了,其实才是真正的令人惊奇。很多和美国的没落和中国的崛起有关系。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七千万人民币需要从各种渠道得到,即使清华北大能有这样的资源和现钞,也不会傻乎乎的全部自配。我想施饶的回国“硬嫁妆”也不会到亿级。很多要靠自己嘴皮子,靠搞些关系,靠不要得罪人。这就造成了这种“领军人物”和国内资源的冲突。我想很多人会把这解释成”掠夺“。 说这些,只是希望国内有些羡慕施饶钱的人有些背景资料。 有些人可能会说,施饶根本不应该回来,中国根本不应该吸引施饶这样的人。这样的说法可能也有道理 。 国内找施饶这样的领军人物,肯定没有经过深度细致的多方考量-从经济文化行政方面国内和国外人员往来还不匹配。 海外没本事的回来没用,有本事的回来会冲突。到头来,回国的海龟还是很少的,回国的领军人物少的很。施饶是理想式的特例,中国应该感谢有他们这些人,不应该排斥。对这些人要鼓励支持,因为他们回国是来帮助中国科研 超过 美国的。中国更要吸引“回国代价低”而且货真价实的人才,比如好的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这点看来已经在广泛实施中(担这些人一般也要考虑很多)。 国内找领军人物正教授的决策层必须知道这些算计。 正确理解这些理想主义者 。不要只看到他们的”风光“,不看到他们的纠结。如果你不喜欢施饶,请放心这些人是不会多的。 中国的科学到最后是中国自己的事情 。
8645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
dongzg101 2011-12-3 17:51
张望未来 2011年 永远开心同志的春节健康表 中国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 2011-01-28 11:46:15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第三产业 经济学 教育 发展 工程师、改革开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这次去北京,在清华的经管学院听了新浪总裁关于微薄、新媒体的演讲,觉得真有意思,刚好旁边坐的是一些经管学院的老师,和她们交流了一下,给了我很多启发。 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终于发展到了一个瓶颈。过去的发展模式在今天看来,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不改变,恐怕几年后会出问题。以全面高投资、过度消耗资源、能源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模式,应该逐渐减少乃至终止。因为这会透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我们的经济学,一直在跟随国外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没有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当然,我们必须有一个模访的过程。但现在,应该是开启自己独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时代。现在绝大多数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产、二产的研究基础之上,今天所有的经济学组织、金融机构都是围绕着这些来构建。很多第三产业的机构,构建在一、而产业的基础之上,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美国金融 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我想,构建在这些基础上的金融组织的合法性问题受到质疑,实体经济的风吹草动,加上今天资讯快速的传播方式,就会迅速导致一场金融灾难。简单说,我们的经济学理论有点过时了,与其不断的修修补补,不如从新构建。其实、今天的第三产业已经开始实体化了,就未来而言,绝大多数人从事的都会是第三产业。如果那些伟大的经济学家活在今天,我想,他们会建立构建的一、二、三产业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因为,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都活在我们自己的头脑里,而我们头脑里的理论是我们教育的结果。 在第三产业中,最具潜力的就是教育产业和文化、科研产业。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它是其它服务产业的基础。其它服务产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人观念和需求,而教育和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会最大限度的改变人的观念和需求。第二,在过去的社会里,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第一产业农业占据了最大的人口,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特别是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人口被转移到第二产业 、城市中来。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给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基础。人口集中度越大的城市,教育越发达的城市,第三产业就发展得越快。第三,发展教育产业,中国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搞错了教育产业的目标群体。教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对象应该是成年人 ,而我们目前教育的主体对象还是没有经济能力的人。这是应该予以保护的。我们一直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可能除了少数单位的少数人员有继续教育的特权和资源,大多数的单位的人,都是一种个人行为。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出去学习甚至要冒着失去工作的危险。我想,工作五年,至少要有半年的带薪学习的机会,工作十年年至少要有一年带薪外出学习的机会,这应该是一种权利,是人人都有的受教育权,每个人不管时谁,不需要任何条件,都应该是平等的。当然,这种学习是要付费的,但这个费用的相当部分应该由政府承担相当部分,个人承担少部分。为什么,收了那么多税,总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与其投资那么多产能过剩的项目,投一点到中华民族人力资源上,不过份吧。而且,这种机会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不应该只是领导、学科带头人享受这种待遇。为什么人人都想去北京生活,因为那里有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对大多数人来说,改变命运只有高考这唯一机会。但 如果,工作之后还有这种机会呢。高考还会那么重要么。当然这种培训教什么,怎么教,那就是各个大学考虑的事情,而且这事情不受教育部的控制,能发挥大学的主管能动性和自主性,也可以为大学的自身发展开辟一个财路。 中国制造业的困局,是因为教育没有培养出足够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工程师、高级技师。我们现在有些大学引进了国外的工程师培养课程,这很好。问题是这些人将来毕业能找到对口的工作么。即使找到对口的工作,待遇不解决,他们能一辈子干下去么。为什么没有大学能对现在已经工作了有一定年限的,从事实际工作工人开设针对性的课程,也许他们的成材率还高些。立足岗位搞科研,并不是什么难事。解决普通工人的继续教育权问题,和技术工人的待遇职称和评定问题或许还是一个制度层面上的问题。 我想,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释放民智,创新不应该是少数精英的事情,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时进行的。 董志刚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10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细数今年收获的让我感动的生日礼物:)
热度 3 zlhua 2011-12-1 19:09
1.最早送我礼物的是老公,他自己很省,想买个好手机却舍不得,最后看到一个女同事用三星手机很不错,可以自己给自己照像,他很喜欢,所以打算给我买一部,他用我的旧手机...开始也有点纠结....因为有点贵....4999....然后去体验店和水货店都走了走,最后,老公还是决定给我买体验店的正品,感动中.... 2.第二个生日礼物来自学生,她刚带领她的团队拿了国家大奖,而且是特等奖,她曾经送过我礼物,被我拒绝过,所以她学乖了...她打电话说想跟我分享她在参赛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然后我们一起去了咖啡店,中途,咖啡店的工作人员给我们送上了一盘可爱的蛋糕,后面还有一束漂亮的鲜花....然后,她真诚地对我说,张老师,我觉得您属于这一类人,您可以把我这样的二流学生教成一流学生....感动中... 3.第三个生日礼物来自科学网,在接到教学秘书催订教材的电话,教研室主任要求12月底交教材稿的QQ交流,以及多个同事论文被录用的恭喜邮件之后,我突然感觉自己真的很一无是处,天天都在忙...但可以填在绩效考核上的却什么都没有.......再加上前段时间科学网上《今天的大学让我失去了兴趣》这篇文章深深触动了我,让我之前"是留下继续战斗,还是选择离开"的思考更加强烈了,苦闷中写了《我其实不是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博文,那些都是我的心里话,也是我很长时间一直在纠结的事情....因为我虽然很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但现实是,这越来越难....我不想让自己做一个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井底下的焦急的青蛙.....最后,没想到,这篇文章却意外成精选博文,引起了很多博主的共鸣....很多之前素不相识或者我认为可能并不怎么喜欢我的博主都为我祝福,还加我为好友...感动中... 4.第四个生日礼物来自课题组,晚上课题组开会,学生们很乖,首先呈上了他们用心制作的结题报告(学生部分)初稿...会后大家一起聚餐,围坐桌前吃生日蛋糕,吃火锅,聊天,一起排马路...感觉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973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教育的出路在何方?
热度 1 yurongming 2011-11-21 10:35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古往今来,中国教育模式最大的弊端,是遏制甚至取消了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把人培养成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木偶。最大的悲剧——这不仅是统治者愚民政策的结果,更是政府、社会环境、家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代统治者,为了政权的稳定,不是想着如何好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如何减少政府的花销,而是采取瞒和骗的手段,把自己装扮成至高无上的“天命之子”,对老百姓大肆的搜刮,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 自古以来,“文以载道”是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但这“道”并不是普世的、永恒的道,而是顺应统治者需要的统治之道。说起来,古代比现在更好一点,文人士大夫还懂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尼采的一声“上帝死了”,不仅宣告整个西方信仰世界的崩溃,在100多年以后的今天,也成为绝大多数政府官员内心世界最经典的刻划!他们把魔鬼——金钱和权力奉为真主!眼睛朝上,是他们唯一选择的目标。对老百姓,他们最无耻地宣告:自己就是“上帝之子”,就是正义和良知的化身!由此,教育就是让学生懂得,不许思考、不许质疑,老老实实朝他们所划定的“黄金般的未来”迈步前进!这种无耻,正如鲁迅所说,你们把黄金般的未来许诺给了下一代,为现在的人,你们究竟许下了什么! 可悲的是,觉醒过来的长者和成人,不是想着如何教育下一代拥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不是想着如何改变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而是以他们所谓的经验谆谆以告:“要好好学会做人”!一如肖川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里指出:“ 我很难想象,一个率真的人,一个淳朴憨厚的人,一个具有赤子之心的人,一个童言无忌、口无遮拦的人,他能坏到哪里去?只恐怕是他们最有可能道出‘皇帝新装’的真相,成人们才早早地、严格地教导他们‘学会做人’吧”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对统治者残暴血腥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使家长本能要告诫自己的孩子。同时,在一个普遍缺乏诚信的社会,家长以自己惨重的教训,也不得不告诫自己的孩子,老实就会吃亏!这是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诚实=愚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我们不得不采取的生存策略和手段。对刚踏出学校的学生,我们往往只有一个感叹:“太单纯了”!就拿俺来说吧,刚踏出校门,对未来和前途充满了信心,人情世故却一窍不通。在生活中一次次碰壁,渐渐懂得诚实就是愚蠢的道理。俺改变不了也不想改变自己,只是清楚记得最好朋友的一句话:“你不适合做生意”,其实朋友只是没有明说,你根本就适应不了这样的社会,你这种人只能被社会所淘汰! 拉拉杂杂扯了这么多,俺不得不提出这个严峻的问题,面对政府、社会、家长三方面的围剿,中国教育的出路究竟在何方?中国跨进现代文明社会的希望究竟在何方? 鲁迅说:“救救孩子”!虽然无异于与虎谋皮,俺还是要说,首先,从政府方面,俺完全赞同肖川提出的观点:“ 如果一定要说,‘教育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那必须强调的也是: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毫无疑问,应该是学做现代化国家的‘公民’。懂得什么是民主政治,什么是对权力的制衡,什么是司法独立,懂得什么是市场经济、法治国家、宪政国家 ……” 其次,从社会环境来说,还是要依靠政府加大对贪污腐败的监督、惩罚力度,同时,最大限度严厉打击假烟、假酒、假药、有毒害食物等等不诚信事件,还社会一个清平。 再次,每一个家长和成人都必须深刻反省,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何以有资格称之为人?逃避现实、麻木自己, 让子子孙孙永远在愚昧与麻木中循环,我们于心何忍?于心何忍?! 文章很无力,俺也很无力。可是,俺真的好想呼喊:救救孩子吧!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
个人分类: 其他|242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自古以来阴盛阳衰?
热度 1 miran 2011-11-20 09:02
[转载]中国教育自古以来阴盛阳衰?
中国教育自古以来阴盛阳衰?网帖称全国高校奖学金女多男少无例外 (Sun Nov 20 08:02:02 2011) 南师大14名学子日前喜获2011年费孝通奖学金,其中女生13人,男生仅1人。男女生如此不 成比例,引起众多网友关注。 费孝通奖学金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奖学金,旨在鼓励广大 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该奖学金在江苏仅设于4所高校,南师大是其中之一。 11月15日23点零5分12秒,一篇以“阴盛阳衰!南师费孝通奖学金13女1男!”为题的帖子 ,出现在仙林大学城资讯门户网“XL7788”上,并配了一幅相当醒目的主题漫画“阴盛阳 衰,拯救男孩”。帖子在“XL7788”网上一露面,即引来大批围观者,截止17日晚9点记者 发稿时为止,浏览的网友已达1652人次。 有趣的是,这篇网帖既感叹13:1的悬殊“伤不起”,又在列出全国部分省属高校国家奖学 金“阴盛阳衰”排行榜后说:“全国所有省市高校女生获得奖学金的人数都比男生多,并 且无一例外。可见女生已经在全国所有省市高校中占据了绝对的不可撼动的优势地位…… 女生的强势不仅表现在奖学金上的优势地位,在社会、学校、学院、班级等各类工作中, 都表现出了超人的积极性与能力。” “女生为什么这么猛?差距到底在哪里?”该网帖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相较男生而言,女生在学习等方面更加积极,更有针对性。”这样的场景在高校已 经司空见惯:女生全线压阵,黑压压地在前面坐了一片。而男生大多坐在后面不易被注意 的地方。上课的时候,女生在前面认真记笔记,而男生在后面聊天、睡觉、看小说,还常 常中途逃课。差距由此产生。 “第二,当今社会仍旧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要想在社会领域取得与男性同样 的成功,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在现实社会状况下,女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她们不 得不付出更多的辛劳去换取一份安全感。” “第三,‘阴盛阳衰’背后,值得反思的还有我国教育的评价导向。考核大学生的综合素 质时,很多东西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量化评比,实践学分、学生干部的加分方式根本无法反 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帖子最后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正值大学时代的男孩们,我们该拿什么拯救你! “与其说拯救男生,不如说拯救教育更恰当。”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南师大教育科学 学院副教授殷飞认为,高校现行的评价学生标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翻版,以 奖学金获取为例,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来评的,而大学的考试成绩很多还是以纸笔测 试为主,肯用功、记忆力好的学生容易考出好成绩,而这些恰恰是女生的长处。再比如大 学里也有综合测评,但多是以参加各种活动为主要标准,这也是女生的长处。“女生比男 生更容易服从,也有利于她们在与学校老师打交道时获得好感,在各种评比中胜出。相比 之下,男生更倾向于个性、权力、挑战、不服从,所以不太适应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而 由于不受重视,得不到鼓励,学习兴趣会减弱,人也会变得懈怠,转而打游戏或对学校乃 至周围环境产生对立情绪。” 殷飞和一些跟帖网友都认为,现行的高校评价学生标准对培养创新人才很不利,对破解“ 钱学森之问”很不利,应该改革。
3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达尔文是科学家么?那方舟子呢?读《what is life?》(1)
热度 1 jinkai719 2011-11-17 22:21
达尔文提出了《物种起源》,一时世界沸腾,连美女也去搭讪,那是何等的地位和荣耀?虽然,达尔文先生给了美女也是猴子的,确是一个漂亮的猴子的后代的。 那么,随着科学的进展,我们发现了达尔文的学说是错的!很错误的。那达尔文是科学家么? 答案:当然是!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说牛顿不懂量子力学是无知一样,虽然达尔文的理论有问题,但是提出了一个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的观点,就把上帝抛出了地球,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每个科学背后的哲学和社会意义是很要思考的,没有这些思考,我们无法理解科学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不讲哲学,科学的精神没有办法真正讲述! 上博士,我的导师给我最大一句的启迪就是:一次我跟老师说我今天读了一个大牛的文章,我好敬佩,大牛啊!!可是我的导师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没有大牛,我当时懵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大牛”! 是的,所以,我的嘴里在也没有大牛两个字了!科学家是平等的!没有平等的基础,我们无法做科学,没有大牛,这就是最大的科学@!!!!所以,我再看到大牛两个字的时候,我是非常反感的 ! 薛定谔这个被有些书籍写成了花花公子,甚至他的波函数也是在女人身上搞到的灵感,但是但是,我们读完《what is life》 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物理学家,什么是真正的科普,千万不要提《三体》,当把多体问题当成为没有解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说这个作家已经离科学的精神太远了,因为三体的解析解可能没有,但是记住任何问题,在近似的科学的领域都是有解的,π,你非要搞个几亿位,我们只能说哥,你太棒了,但是你非要拿着这个庞大到要装几个Tb的硬盘的数,去做测量,我不笑话你,小学生也要笑话你! 那我们肘子先生,是科学家么? 当然不是了,为什么?在那扯淡? 不懂瞎说! 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有感情的,有民族自信的, 民族自信是我们必须的,那中医是我们文化中最美的一个奇葩。 你奇怪了,为什么我总是骂肘子? 因为他是中国人,因为有人盲目相信他,因为我知道点科学是什么? 科学就是在一定理由下,互相对骂。。。。。
31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假如乔布斯生在中国肯定是个“少年犯”
热度 8 武际可 2011-11-13 06:52
新世纪:假如乔布斯生在中国肯定是个“少年犯” 20111107 : http://www.55188.com/viewthread.php?tid=4457527 陶景洲 到底什么样的外部环境,促成了乔布斯的成长,保持了他的创新精神? 美国时间 10 月 5 日 ,史蒂夫 · 乔布斯病逝时,我正在美国参加研讨会。我随即用 iPhone3 手机给朋友发了条短信:“没有乔布斯正像没有莫扎特一样,对人类的生活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 回京后,开始读关于乔布斯的两本传记。开卷不久,我就深深感到,他如果生活在中国现有的教育和文化环境下,肯定成了个“少年犯”,无论如何会在管教所的高墙大院里,度过一段他的青少年时光。 是啊,他上小学就恶作剧,不仅乱贴混淆视听的小广告,而且竟敢在老师的椅子下点燃炸药。但是,每次被老师送回家时,他的养父却向学校声称,“如果你们提不起他的学习兴趣,那是你们的错。”而中国的哪位家长不会在此时把小孩揍上一顿(不管真打还是假打),然后向老师赔礼道歉?又有哪位家长胆敢说出上述大不敬之言 ? 15 岁时,他抽大麻,被养父发现后竟称:“我不愿意保证再不抽大麻了。”而他的养父竟也没有采取强制措施。此时,中国的养父若不把他送还给生父或送到戒毒所,那就十分奇怪了。 16 岁,他又和后来共同创建苹果的沃兹模仿当时的一名黑客,制造可以盗打免费电话的蓝盒子,并且非法销售,牟取非法利润。这使我想起因在 ATM 上恶意取款 17 万元,而被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的许霆。 17 岁,他进入里德学院,但很快退了学。他既不想付学费,又不想再去上他不感兴趣的课程。但校方竟容忍他旁听课程,并继续保留宿舍。这在中国无论是公立还是民办大学,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20 岁,当他在一家公司开发游戏软件时,欺骗他的朋友沃兹,把因节省芯片而得到的奖金(据说有 5000 美元之巨)据为己有。 瘾君子,盗打电话,欺骗朋友,在法庭上为了不承认自己的女儿而谎称无生育能力,乔布斯的劣迹不胜枚举。上述任一事件,在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下,都是难以被容忍的异数。但是,如果在上述任何一件事情上,乔布斯受到严惩、训诫、劳动教养等待遇,都可能把他身上非凡的创作热情、疯狂追寻的自我意识扼杀掉,也因此可能改写全球亿万人在信息时代的生活体验。 没有人质疑乔布斯带领苹果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世界,但我们更应该问一下的是,到底什么样的外部环境促成了一个乔布斯的成长,保持了他的创新精神? 这使我想起中国按部就班的教育制度。中国小学、中学填鸭式的教育,使青少年的个性天分与才华完全被这一套程式所压抑。忙碌的奥数、钢琴、各类补习班,都是为独木桥式的高考所不得不做出的准备,而少年时代玩耍、恶作剧、动手创作的时间都被占用殆尽了。 这使我想起中国古代“人无完人”的宽容,以及中国当代对孩子求全责备的严格。乔布斯总使我想起“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嵇康崇尚老庄之学,讲求养生之道,主张“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乔布斯信奉素食,甚至不洗澡、不洗脚,害得办公室脚臭熏天,同事及客户十分反感。在中国的公司,如果他不被找个理由开除,那一定是个奇迹。 怎样为个性发展创造宽松和宽容的外部环境,是中国的家长、学校及所有用人单位都需认真研讨的问题。 正如一篇悼念乔布斯的文章所说,“乔布斯是一个天才,但不是我们生活的楷模。”为了中国未来天才的生存环境,我们应当有改革现有教育制度的决心,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允许他们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天才们可能桀骜不驯、惹是生非,“他们发明,他们想象,他们治愈,他们探索,他们创造,他们启迪,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也许他们必须疯狂”。 (作者为美国德杰律师事务所亚洲业务执行合伙人、国际商会仲裁院委员)
个人分类: 科技史|587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科学网大学的教育理念应该是?zt上海学生考高分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热度 4 windlight 2011-11-2 07:05
各位科学网大学干系人是否应该明确一下教育理念。 此人点评的前两句是关键问题。 zt 上海学生考高分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2010-12-11 13:02:13 |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教育 学生 考试 中国 上海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http://cn.wsj.com/gb/20101210/opn140945.asp?source=mostpopular 上海学生考高分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时间:2010-12-10 来源:美国中文网 点击:114次 PISA被认为是全球最权威的学习成绩考试项目。(美联社图)   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10日载文《上海学生考高分是中国教育的失败》,摘要如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当全世界欣赏中国教育体系的优点时,中国却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中国的学校十分善于帮助学生应付标准化的考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无法帮助学生们做好接受高等教育和知识经济的准备。   周二,几名来自上海的15岁学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组织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 考试中获得了阅读、科学和数学项目的世界冠军。对任何在中国学校工作的人来说,他们都不感到意外。   有了望子成龙的父母,雄心勃勃的学生和一种痴迷于考试的文化,中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也许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而上海,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化都市,有着无限的雄心和残酷的竞争,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先锋。   所以说,中国在产生中等水平的会计、电脑程序员和技术专家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可那些引领21世纪全球经济所需要的企业家和创新者呢?中国最有前途的学生还是必须到海外去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创造力,在那里他们必须抛弃被灌输给他们的那套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式体系的缺点已是众所周知:社会及实践技能不足,缺乏自律和想象力,丧失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中国学生拼尽全力考上大学,而在那里许多人却玩着《魔兽世界》来消磨时间。   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对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有着同样的抱怨:他们无法独立工作,缺少团队工作所需的社会技能,傲慢自负不屑于学习新技术。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200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将阻碍其经济发展。   可难道PISA考试的结果不是至少说明了中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说明了标准化考试,就像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似乎认为的那样,对于发展美国的学校是必要的?   不一定如此。根据对教育进行的研究,利用考试来构建教育体系是一个错误。学生们会失去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变得失去安全感,无从辨别是非。   就连上海的教育学者也承认,他们仅仅是在制造具有某种能力的平庸之辈。经合组织的报告指出,考试的要求几乎使学生没有自学时间,也没有自学的机会。在越来越多的人看来,中国的学校非但没能帮助中国超越西方,反而阻止了它的发展。 博主点评: 这篇文章反映了美国多年来的主流教育理念:教育不应该鼓励学生片面追求考试的高分。教育不要求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同一天达到同一个水平线,而应该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有所得并取得最大的进步。基于这个理论,美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教育评估的依据并不完全是考试成绩,而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全面评估。这个理论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因为教育评估除考试以外的其余方面考查常常因为缺乏硬性标准而难以科学精确地实施。这在没有统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的美国尤其造成各地区教学质量评估的困难,因为各地区的教学标准不一,掌握尺度也不一(有松有严),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各阶段记录在案的学业成绩之间缺乏可比性,造成区域性教育评估和高校招生的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因为受到严重影响。一个学生可能在自己的班上,年级甚至学校一直是高分,但到了地区统考才发现自己其实属于中下游甚至是下游学生。到临近高考时才发现自己早已落后于别人已经为时过晚。因此,很多人,包括不少学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已经开始质疑这样的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纽约市这几年就大刀阔斧地“走回头路”,延长学生的课时,增加考试的频率和难度,特别是增加区域性的统考,以期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每年年底统考完,市教育局就要各学校按考试成绩排队,排出最后的10名,对之发出警告,限时拿出得力措施整改,大幅度提高学生成绩,否则校长必须走人。严重的整个学校关闭。纽约市今年就要关闭统考成绩连续3年最差,经整改仍无明显进步的22所中小学,弄得差校的校长和教师人人自危。此举这几年已经初见成效。其他城市仿效者也越来越多,可见此举还是得人心的。奥巴马最近就几次在公开场合呼吁改革美国的教育制度和改进方法,并提出向中国学习。说美国再不采取措施就会后悔莫及。有人觉得他言过其实了,但大多数家长则赞同这样的改革。
个人分类: 思辨|402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是科研的湿地
热度 2 dxniu 2011-11-1 11:18
先引用一段评述: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学生: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也是世界上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他们的学习成绩与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 20 年时间,中国在科学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实际情况是 1979 - 1999 , 20 年间,美国有 40 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还有近 200 位亿万富翁。 2004 年 12 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美国就占了 7 名。 中国呢? 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符合美国人的“英雄”主义文化:一个人拯救一堆人。中国的文化是少数服从多数,中庸文化。 家长要求孩子的最常见词是“听话”,创新需要对权威的挑战,这在中国文化中是忤逆的表现,方方面面给你最大的打击和改造。我不清楚“叛逆期”是不是中国教育的特色,相信整体共性上父母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上应该是有很大差别的。你想不听话么??找死!!经历了一番教育后,勤奋有了,创新的气质没了。 可以这样比喻:中国是文化的湿地,物种繁多,历史悠久,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看上去也没觉得的这摊水多么深,但是下面的土壤早就浸泡松软了,可以长出芦苇,长不成大树。 美国是后开发的田地,之前是荒芜的高地,殖民了杂七杂八的种子肥料和水分后,抢先成了良田。 红杉林可以矗立在他们的国土上几百年上千年经风沥雨,这棵大树长在我们的土地上早就被放倒了当梁,压在砖瓦之下不见天日,谁让我们比他们有文化呢?2000年前我们就知道伐木造房子了,那个时候他们还在树上汤秋千,摘果子。 所以,也别太担心我们这里是科研的湿地,出不来栋梁,换个角度看兴许是件好事。 觉得自己是那块料的可以逃离啊,顺便验证一下我的断言:中国人可以在国外拿奖,外国人甭想在中国出头!! 中国大学可以请来拿过诺奖的老头子,说明我们这里的确气候宜人。--可以作为科研度假村。 什么时候能请来能拿诺奖的青壮年才俊??---那时才是向科研培养基地的成功转型。
个人分类: 杂文|3720 次阅读|4 个评论
从一个故事看中美儿童教育的差别
热度 8 estellin 2011-10-20 15:29
今天看到儿子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故事叫"小母鸡种稻子", 正好之前也给儿子讲过英文的" little red hen". 于是对比了一下.故事的前面部分都是一样的, 基本上是说小母鸡要种稻子(或麦子),请其他小动物帮忙, 可是其他小动物都很懒,不肯帮忙,小母鸡只好自己种了稻子. 但是故事的结尾部分却迥然不同. 中文版本中, 小母鸡把种好的稻子送到各个小动物那里和他们分享, 其他小动物羞红了脸. 而英文版本是,其他小动物闻到小母鸡用种的麦子做的面包的香味, 向小母鸡讨要,可是小母鸡说:"我只分给帮助过我种麦子的人".... 想了一下,发现这个故事的结局竟然反映了中美教育的一个巨大差别. 中国教育是所谓的道德感化,就是说你犯了错没关系, 犯了错,别人还是会对你好,直到你良心悔悟 (羞红了脸). 美国教育则是强调, 犯了错误就一定要付出代价, 不种麦子就没面包吃.... 于是就不难理解中国和美国的成年人对规则的理解了。。。
8244 次阅读|10 个评论
50万人退学敲响中国教育警钟
热度 2 daodezhenjing 2011-10-20 11:43
美国《侨报》10月19日载文《50万人退学的警示》,摘要如下:   近日有调查显示,中国在校大学生的自动退学率接近3%,每年退学人数近50万人次……这一结果的发布,引起了社会不小的争议。在自动退学的高校学子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对高校专业不满意或计划赴海外求学,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择校、择业观念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之后的许多年间中国的莘莘学子把上大学看做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时至今日,还有许多父母仍然把大学文凭当作“无上的法宝”。然而,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学生们已经不再有学就上,他们开始选择学校、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认为对今后有发展的专业,此时,学校与学生间的关系正在悄然改变。   1999年中国大学正式扩招,在短短的12年间,高考录取率已提高到72%,如今的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了660万人次。   疯狂扩招使寒窗苦读的学子有更多的机会步入高校,并且起到了提高中国民众文化水平的作用,但随之也带来教育水平下降、就业难度增加等负面效果。管理水平滞后,专业设置不合理,使得许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与社会脱节,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此外,经济全球化也使人们看到中国高校与海外名校的差距,中国高校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的竞争,而是与全球的名校一起,供学子比较选择。如今,每年数十万的学子出国留学,中国高校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小。 其实,大学生退学现象也属正常,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都存在退学现象,但学校和学生都不觉得有多大损失,反而被认为是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既能促进大学提高教育质量,也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以发展自身的个性和兴趣。乔布斯、比尔•盖茨都是退学无碍成功的案例。   退学不可怕,可怕的是退学背后暴露出教育体制的问题。每年百万人放弃高考、50万人自动退学、几十万人出国求学……学子们在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表达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满。随着生源持续下降,高校破产不远的将来可能成为现实。中国高校应尽快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提升自己在全球高校内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这样,才能留住学生。
个人分类: 教育|243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学有三宝:复制,粘贴,过就好!----中国的大学教育到底怎么了?
热度 2 毛宁波 2011-10-19 07:01
今天早上起来,我订阅的手机报响起来了.看到一条反映中国教育的"三宝"的信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笑不起来.....感到一阵阵痛心.............这36个字我粘贴在下面,,,,,,看看大家的感受! 小学有三宝:起立,敬礼,老师好! 中学有三宝:补习,熬夜,拼高考! 大学有三宝:复制,粘贴,过就好! 这36个字意味深长啊!小学,我们在教育孩子们怎么做人,尽管不全面,但无可非议.中学,孩子们在拼搏,竞争的压力,谁不顺应,谁就不能读大学.大学,成了一个混的世界........... 中小学教育的"三宝"还是在学习和拼搏,,,是为了竞争和"PK",,,,,,这也是中国教育资源现状决定的...教育体制当然也有问题....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 复制,粘贴,过就好!----多么痛心的表达!尽管有点夸张,,,但肯定是当代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写照,,,,我在想....中国的大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中国的教育将走向何方? 想请教各位朋友,问题在哪?我们怎么解决?什么办法最有效?
4775 次阅读|1 个评论
没有阳光下的中国教育
热度 2 yue 2011-10-14 15:18
1 某高校的附属幼儿园。照片显示,在10-14日的时候,校园里面已经没有阳光。 高校附属幼儿园都办成这个样子,其它的可想而知。当然,其它地方的幼儿园本来就不一定要一定比高校的差。 IMG_0903.zip 2 根据照片中的景物的影子可以计算具体的日期,例如根据国旗的影子。 IMG_0904.zip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的成长也靠太阳。 国家的未来——儿童——祖国的花朵,他的成长更需要太阳。
个人分类: 木头记---------散文|247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教育立言
热度 1 zhouguojun 2011-10-14 13:33
中国教育,从入口到过程到出口,从体制到实践,从社会到学校到学生,无不存在病态,如何回归本真,如何还教育一本来面目,如何实现教育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伟大的课题,也许永远都无法完成的课题。 一、体制 从科举制到精英高考到教育大众化,不可谓不说是进步,但进步后面临的矛盾越来越多,大量失业、矛盾冲突,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教会了学生做人还是教给了学生犯罪的本领呢?深思之,窃以为或许可再改改制度;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举,让有志于学、有志于研的进入一流大学,从事高深学问,毕业后统一分配(允许自主择业),保障就业;其余学校遵循各方意愿,学生及学校均实行优胜劣汰,政府不对学校进行考核,让社会(市场)来考核学校。 二、学生 以改制后的制度为准绳,实行生源分流,凭自身造化生活,自己如何选择,自己决定命运,但一定要让读书人找回尊严,决不让“我与张二狗”的故事普遍重演;读书人待遇参照同类阶层最高档次水平。 三、社会 崇尚教育改变命运,文化决定未来的导向,让中国教育重回公民心中。 四、政府 为政策的落实保驾护航,同时打击教育人投机等违规行为,发现后清出教育队伍。 五、其他 以上纯是空想,不必当真,权当乌托邦。
个人分类: 朝花夕拾|2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中的两个错误:综合考试和地域录取
热度 2 qiaoqiao1980 2011-10-13 16:16
问题和错误是不同的。出现问题是我们没有把因素都考虑清楚,从而得到了不好的结果。但是错误是没有额外的因素而就做错的事情。两者好比意外杀人和故意杀人的区别一样,但是我们往往把错误看成是问题。所以很多方面只能越来越糟糕了。 这里来谈高考中的两个错误。完全的取消高考肯定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反对高考实际上是反对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和录取方式。由于高考和大学教育紧密相连,所以考试方式和录取方式的不同会出现各种可能的后果和区别。如何考试和如何录取,这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错误。当然当前的考试方式和录取方式的确是有问题的。而重要的是也存在错误。 这里指出两个,一个是综合考试,一个是地域录取。 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位二百五的官员想出了综合考试的主意。过去十几年的高考改革,实在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官员的无知和无能。我相信这是一个超级的大笑话,几十年后会让所有人都笑掉大牙的荒谬无比的事情。高考的重要性谁都知道,而高考改革的意义谁也都清楚。但是教育官员却把高考和高考改革视同儿戏,不去真正的建构有效高考的模式。却在考几张卷纸的事情上下来十几年的功夫,难道不荒唐么?这是一种错误。 在今天的中国,好坏不分,就知道唱好听的。以至于我们对错误的东西几乎没有感知,只能让人无奈。 另一方面,地域录取的方式更是让人不可思议。而且这个错误虽然被广泛的认识,但是却愈演愈烈,已经发展到了地域考试的地步。其背后的利益推动让人心寒。连高考这么一个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事情都被利益操纵,又如何让我们相信中国的明天呢?
个人分类: 随笔|3704 次阅读|4 个评论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去年11月份写的,今在科学网开博献】
wuqiang198 2011-10-11 14:04
1 昨天看了中国教育频道的《职来职往》这档节目,印象很深刻。 遥控器在我看电视的过程中频道通常是换来换去的,一看这个节目是在模仿《非常勿扰》的程序而被吸引的,所以看了几分钟,后来更是像吸了毒一样停留了许久。 这是一档真人秀,把一个个年轻人找工作整个过程都呈现出来,还有关于招聘单位的雇主的反应。 我看的这期总共是四个人:一个北大中文系的美女,校女生部部长,天之骄女;一个是典型的 IT 男,北大青鸟计算机专业毕业;一个是南开大学毕业,本科时候保研现在研究生毕业的女生;一个是一个高中毕业没有多久,上了一个美容美发学校毕业后,因为男友不同意她从事发廊工作而被迫要选择一个文员工作的女孩。 每个人都有特色和代表性,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和曾经的影子。 北大毕业的美女很轻松就找到了一家雇主,而这也是唯一一家给她亮灯的企业。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宿命,正如智联招聘方面的招聘官张勇讲的很有启发性:“北大出来的孩子自身出来工作,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一种自傲感和优越感。一旦自己的观点没有得到对方认同的时候,就很快的反击并前倾性的开展反驳。”故在场灭了她灯后,说是让美女记住今天他讲的话和面对的失败,也许那也是一种很好的成长。 第二位出场的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这位 IT 哥,最然穿着西装革履,但是看得出来举手投足散发出一种不自然和不自信。但是得到了很多雇主的认同,我想是很多雇主很年轻的时候也和他一样,也有着同样的求职经历和打扮吧。 他是河南人,自小习武,现场表演了一段武术。为了不使西装打折,特意交给主持人。这也给雇主产生了问资。但是我想最打动雇主的是他的一段经历:毕业后,一家单位从他们专业招聘了 18 人,最后通过实习只要六个人,在最后六个人中选三个,这位 IT 哥是六个之一,最后六个同学中有人决定采取抓阄的方式决定去留,由于手背,他没有抽中“留”,只有暗自离开。有的雇主斥责这种荒唐的方式,但是有的雇主支持这种方式,理由是在不破坏同学之谊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感性的方式他很认同。 接下来的环节这位同学的表现并不能用好来形容,无论是形体仪态、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的反应,还是回答现场雇主的问题方面。但不管怎样,这位忠厚老实的同学最后得到面试百强企业的面试机会,就在进入百强之前,得到了宅急送、红帽软件、智立方、凡客等企业的雇主的抢购,最后这位 IT 哥选择了红帽。 在这样一个求职以利益最大化,人力工具化的职场,这些雇主能给这个忠厚老实甚至有点缺心眼的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样的机会,正是说明了诚信、勤奋、吃苦、耐劳这些传统品德仍然是在这个社会最看重的指标,那些油嘴滑舌、投机智慧在一定程度能取得成功,而最终赢得长跑胜利的是德行一致、不计小利的憨厚者。 在第三个和第四个女生是由于在亲情、爱情面前而不清楚自己在现阶段需要什么的年轻人,和我一样暂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很感动这些雇主们的宽容,然而我想如果没有在这些镁灯光面前,这些雇主或者这些企业的面试官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是否能保持这份宽容,能给我这些刚刚踏上社会伴随彷徨、焦虑、散漫、幼稚的年轻人一个机会呢?是否能认真倾听我们的遭遇和经历呢?而或者这些老总比公司的人力资源更宽容些吗? 2 今天小董师傅来看我,因为他明年要离开杭州去别的地方发展。我和他去打了场篮球。篮球场上一次次看看年轻的 90 后在自己头上摘下篮板,只叹体力不支,不再能用生命去打篮球了。 花有百样红人无再少年,所以珍惜每天的生活,好好享受,锻炼自己的体魄,时光匆匆,唯有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而我失去的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好胜的性格也渐渐找回来吗? 3 下午看了“卖菜哥”的报道,不由得产生了钦佩之情,很惊讶现在怎么那么容易产生感动和恻隐之心。 这个卖菜哥是一位很成功的贩卖服装生意的商人司德华和一位热心的司机,二人由于做生意而变成朋友。 他们卖菜源于物价上涨的背景下一次买菜的亲身经历:司德华一次在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在一个摊位前买青椒,价格是 8.5 元 / 斤,由于在前面摊位上看到的价格是 8 元 / 斤,遂还价 5 毛,摊主很不耐烦的回答他说爱买不买,不买就走,令他非常气愤。 后来就与朋友司机商量想搞一个流动的平价菜摊。一开始的启动并不是非常容易,但是流动的摊点很受欢迎,因为如果一旦摊位摆上,附近许多居民便冒着寒风大雪前来排队。 但是这又遭到了市容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阻挠。他们只得隔几天、不定点的打游击了。他们通过渐渐做下来,发现在现在农产品价格产生“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牛市的同时,菜农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收入,这其中一级批发商也没有得到多少利润,因为一级一级批发,这其中的成本逐渐累积,谁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利润,而坐大的是一批又一批的“炒客”。 遂与当地菜农商量组织成二级联盟,这样成本少同时,菜价也降了,农民的利润也实惠了。而同时他们的摊点也逐渐受到了当地的社区的欢迎,周边的菜价也降了不少,老百姓生活成本低了这样的多赢局面。 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和物价、房价的微观调控也许长期来讲有效果,但是更需要更多的像司德华一样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者,可以做出一些示范给政府借鉴。政府本也可以这样做,但是惯于现在网络舆论和围观监督来解决问题的被动局面,还有一些有关部门无所作为和越做越错的思想在作崇,故都静观其变,蓄精养锐,都加大动力来寻求租借利益空间,如何使 GDP 最大化,空等自下而上的动力和政策,而放弃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通道和互信,错失了一件又一件得到信任的机会,而逐渐与微观渐行渐远。 4 白岩松在江西财经大学的演讲,很给力。 其中讲到的从大学出来后带给自己的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很发人深省。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演讲全文) 开场:我是被绑架来的(笑)因为这并不在这次我南昌计划中,前天晚上易建东教授恳请我替学生加这一站,不仅仅我们是很好的朋友,财大这个位置蛮特殊的,我 6 点 05 的飞机要飞,他强调这离机场很近。此刻站在这里,原本不可能站在的地方。既来之,则安之。    一,在大学里一定要去珍惜维系和发展一辈子很难再遇到的集体友情,书萍曾有一句话:人到中年,友情之树和头发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树日渐凋零,但是在大学结下的情谊最深。以后你们大多在一个行当,一生当中有许多交集,没有很多利益纠葛,为什么这么强调集体友情,我既不反对也不同意大学谈恋爱,但不要提前谈恋爱走人两人世界而丢掉一生难得的集体友情去。    二,在大学期间锻炼自己的心里素质,让自己的心脏更大学会面对失败,同样面对成功也是很严峻的考验,对于心里素质不强的人几乎演变成自卑压抑,对于心里素质强的人愈挫愈奋。让我衡量一个人专业素养心里素养很多层面,心里素质是我照顾的优先方面。中断:(外面还有多少人?如果你们愿意,台上可以容纳三百多人,大学应该不拘一格。)(众人涌上)    三,在大学期间用自己的脑子思维,在座的同学也许发现刚进大学和高中同学没什么差异,也许你们高中 45 个同学,有的去了清华复旦'有的去了南昌大学,有的去了财大,是什么让你们 4 年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第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用你们的专业思维方式看世界。但是你们有没有用你们的眼光看待世界?人的成功也取决于思维方式的成功,一个思维方式不断学习变化的人会更强,一个人云亦云的跟随者则不强,一个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和你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性更高的人。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方式不可替代。我们总是想做到和别人一样,但是你能做到别人无法和你一样吗?这点比如我们干新闻的,每天围绕不超过 5 个的网站找选题,新闻不再具有垄断性,拼的是你在传播发布新闻中你是否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这就是挑战,这就是竞争。   四,学习和工作与未来的关系 曾经我见到一个年纪很小的孩子实习,我问: “ 校友? ”“ 校友,广播学院的 ”“ 几年级? ”“ 一年级 ”“ 从明天开始本单位不接受你实习,回去上课 ” 。因为我当时还是有点小权利的,把他撵走了,我不能接受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实习。你连自己要什么,填充什么都不知道,不能拥有一个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训练,实践对你没有意义。因为你不知道缺什么。大学实践是一面镜子,大学相当一部分实习心猿意马,许多大学实习形同虚设。如果我们大学无法向社会提供需要的成品而是残次品,社会怎能接纳。没有必要在专业知识不充分发情况下实践,工作恋爱和婚姻都相似:求之,不得,可遇不可求,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过程做的好必有好结果。让自己安静下来必有好结果'相当一部分不好结果的人却是心猿意马,所以有的时候上来就功利性地去追求往往求之不得。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必有好结果,不做就是去赌博,有人会赢,概率很低。为何不去用做好一个过程的方式去求得一定的结果?    五,大学校园中你终将面向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成品,我需要的是看到你不断可成长进步的人,我屡次招聘,我从不看他现在的水准,看他有没有很大生长空间。你不会电视我可以教你,而你仅仅会电视而不会其他,我又如何教你?我的选择不要求你立刻成为我师傅。于是,我招聘进来的有新华社的,报纸的,各行各业的,现在成为我们那的中间力量。我用人是得知道这哥们抗打击能力强不强?抗表扬能力强不强?很大一部分人折在第一二次成功上,厄止了原本相当不错的生长空间。另外我格外看重人格,这是一种直觉,无法衡量人格人性,相当不错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合作,所以做人是一个人永远无法改变的行业。时代不管怎样变迁,终极权衡人的标准变化不大, 100 年前坚信有人和我这般讲过, 50 年后也这般。 93 年我问过一位上海哲学家:为什么我们的科技医学进步如此之快,为什么现代人需要一两百年前的人的音乐抚慰心灵,他说:人性的进化是很缓慢的。    很多人问我: “ 你真的是手写的书?真的不会打电脑'发邮件? ”“ 那你怎么知道犀利哥呢? ” 我当时很同情这位朋友,这是怎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呢?对,相当多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好即坏,说到思维方式,很多下意识的习惯是不对的,比如考试的时候上大学的时候'连工作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记笔记,我劝他们:该记的不记你也会记得,不该记的记了也记不住, 100 个计笔记的 99 个都没有再翻过。(掌声不止)有了电脑我一定要会吗?会了固然可以,对于我来说,已经习惯了手写和思维之间的同步速度,我不打电脑是因为我等不及我的脑子,因为它更快。朋友相处恋人相处,都是因为优点而走进,但是因为接纳对方缺点而相近,没有觉得的对错,生活都是如此。    六我们带着什么离开大学。 70 %女的结婚理想有房,我觉得太浪漫了,应该是 100 %。现实生活中不会 100 % 26 到 30 岁的男人有房,中国女性都单身了吗?(全场大笑)人们总是因为别的因素选择结合,就像我和我的太太那时居无定所,前景不明朗,但是那是我们最快乐幸福的时光,非常简单的想就能把简单做到不平淡来了解生活是这样的,你走向社会才能适应。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平淡的,只有做好迎接平淡的准备,才能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辉煌。冯友兰说过人生三个成功标志。    一,立言。《道德经》在 25 岁之前别翻,否则你翻了以后不看可惜了。立言靠的是天赋    二,立功。立功需要机缘,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还需要机缘巧合    三,立德。大成功的标志,最容易也最难,需要你每一天约束自己,积极向上,去准备迎接挑战。要么天赋要么机缘巧合要么坚持每一天。很多人问我,白岩松你现在算成功吗?我说不算,运动场上有个项目如同人生,我一直喜欢跳高。跳高,越过一个高度就要摆上一个新的高度,在不断向上的过程中,即使你身边的竞争对手全没了,你已经拿到了冠军,你也一定要升,注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我觉得这才是人生。(鼓掌)因此很多人说,白岩松你很成功。我说: “ 那是临死前才可以念叨念叨的 ” 。(爆笑)    很多人包括我讨论过一个问题,现在年轻人压力很大,我们对你们要关爱但不必溺爱。这一代因为有了互联网,可以把委屈拿出来说一说,把他们的压力和委屈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这一代,包括上一代,哪一代敢拿出来说一说呢?现在蚁族很难,漂泊在北京确实不行就回老家,我们那一代连成为蚁族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们解决不了户口,没有粮票,必须遣返回原籍(笑)人不拥有自由,连痛苦的权利都没有(大笑鼓掌)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媒体和中国的环境居然给大家描绘了这么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大饼,所以大家以为每个人都要有一套住房,丈母娘告诉他:没有住房不能娶我女儿!(笑)曾经我从一个校区的六层搬到另一栋的六层,我厚着脸皮说:搬在一个小区,可不可以便宜?他说:对不起,我们得加钱,我们不算路程只算楼层。(全场爆笑)季羡林老先生当年去德国,二战爆发十年回不了祖国,你说那一代容易吗? 49 年出生的新中国的同龄人'在 61 , 62 , 63 三年自然灾害'长身体的时候吃不着东西。决定去上大学了, 66 年文革爆发这事取消了,谈恋爱吧男女不分,那时候男女特征一样,性别掩饰的越没越好。等我要结婚了, 70 年代中末期,突然面临残酷的选择:您是回城?还是高考?还是结婚?好不容易熬完了多生几个孩子天伦之乐了,计划生育了(大笑鼓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时代,却下岗了。等到有一天孩子千辛万苦毕业了,找工作困难了。你们苦还是这代苦?没有一带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青春固然好,因为在回忆中。青春好在于可以尝试可以花大把时间改正错误,人生中无数次第一次在考验我们,我们上大学有一首诗: 21 岁 我们走出青春的沼泽地。可见大家都还在沼泽地里,所以希望大家放大青春的最美好的日子'把平淡的日子过好。(掌声不止) 6 梦想总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往往是我们没有实现它的勇气和遗憾而显得弥足珍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美教育差异(转自网络)
热度 2 mark10060 2011-9-23 08:31
1.美国学生为兴趣而学,中国学生为前途而学。2.美国重视创造力,中国重视记忆力。3.美国教育重启发,中国教育重总结。4.中国老师 称师长,美国老师是朋友。5.美国考试很放松,中国考试为淘汰。6.美国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中国不鼓励。7.美国学生成绩是隐私,中国学生成绩张榜公布…
176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举报:动车---文凭----未来 。。假到真时,假亦是真?
胡业生 2011-9-22 09:30
长期办理真实上网文凭,国家教育网 www.chsi.com.cn永久查询, 本中心与中国教育系统合作多年,能帮您快速办理全国各地部分院校专科,本科文凭.上网文凭真实可靠,我们决对保证在国家教育网永久查询,学校档案查询. 电-话: 15289877422 QQ:1392999130 联系人:李老师。 额的邮箱里收到的的垃圾邮件。感慨,,,那年。。。大学里还有学生。。。大学学制是4年。。。。。 急促的脚步声不断回响,固然明知这是由于自己走路而致,可月光仍不禁打了个寒战。这栋老楼少说也住了百人,邻里间却形同陌路
3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之疾在哪
热度 1 jianlytnj 2011-9-22 08:40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如今中国教育之疾到哪里了?中国社会之疾到哪里了?
381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 未来
热度 1 dongzg101 2011-9-20 05:25
中国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 2011-01-28 11:46:15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第三产业 经济学 教育 发展 工程师、改革开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这次去北京,在清华的经管学院听了新浪总裁关于微薄、新媒体的演讲,觉得真有意思,刚好旁边坐的是一些经管学院的老师,和她们交流了一下,给了我很多启发。 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终于发展到了一个瓶颈。过去的发展模式在今天看来,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不改变,恐怕几年后会出问题。以全面高投资、过度消耗资源、能源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模式,应该逐渐减少乃至终止。因为这会透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我们的经济学,一直在跟随国外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没有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当然,我们必须有一个模访的过程。但现在,应该是开启自己独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时代。现在绝大多数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产、二产的研究基础之上,今天所有的经济学组织、金融机构都是围绕着这些来构建。很多第三产业的机构,构建在一、而产业的基础之上,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美国金融 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我想,构建在这些基础上的金融组织的合法性问题受到质疑,实体经济的风吹草动,加上今天资讯快速的传播方式,就会迅速导致一场金融灾难。简单说,我们的经济学理论有点过时了,与其不断的修修补补,不如从新构建。其实、今天的第三产业已经开始实体化了,就未来而言,绝大多数人从事的都会是第三产业。如果那些伟大的经济学家活在今天,我想,他们会建立构建的一、二、三产业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因为,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都活在我们自己的头脑里,而我们头脑里的理论是我们教育的结果。 在第三产业中,最具潜力的就是教育产业和文化、科研产业。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它是其它服务产业的基础。其它服务产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人观念和需求,而教育和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会最大限度的改变人的观念和需求。第二,在过去的社会里,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第一产业农业占据了最大的人口,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特别是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人口被转移到第二产业 、城市中来。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给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基础。人口集中度越大的城市,教育越发达的城市,第三产业就发展得越快。第三,发展教育产业,中国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搞错了教育产业的目标群体。教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对象应该是成年人 ,而我们目前教育的主体对象还是没有经济能力的人。这是应该予以保护的。我们一直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可能除了少数单位的少数人员有继续教育的特权和资源,大多数的单位的人,都是一种个人行为。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出去学习甚至要冒着失去工作的危险。我想,工作五年,至少要有半年的带薪学习的机会,工作十年年至少要有一年带薪外出学习的机会,这应该是一种权利,是人人都有的受教育权,每个人不管时谁,不需要任何条件,都应该是平等的。当然,这种学习是要付费的,但这个费用的相当部分应该由政府承担相当部分,个人承担少部分。为什么,收了那么多税,总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与其投资那么多产能过剩的项目,投一点到中华民族人力资源上,不过份吧。而且,这种机会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不应该只是领导、学科带头人享受这种待遇。为什么人人都想去北京生活,因为那里有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对大多数人来说,改变命运只有高考这唯一机会。但 如果,工作之后还有这种机会呢。高考还会那么重要么。当然这种培训教什么,怎么教,那就是各个大学考虑的事情,而且这事情不受教育部的控制,能发挥大学的主管能动性和自主性,也可以为大学的自身发展开辟一个财路。 中国制造业的困局,是因为教育没有培养出足够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工程师、高级技师。我们现在有些大学引进了国外的工程师培养课程,这很好。问题是这些人将来毕业能找到对口的工作么。即使找到对口的工作,待遇不解决,他们能一辈子干下去么。为什么没有大学能对现在已经工作了有一定年限的,从事实际工作工人开设针对性的课程,也许他们的成材率还高些。立足岗位搞科研,并不是什么难事。解决普通工人的继续教育权问题,和技术工人的待遇职称和评定问题或许还是一个制度层面上的问题。 我想,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释放民智,创新不应该是少数精英的事情,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时进行的。
182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教师何时候开始不如妓女的
dongzg101 2011-9-12 04:11
教师何时候开始不如妓女的 2011-09-10 21:59:08 浏览 176410 次 | 评论 256 条 “……一个小时几十元,基本上与妓女开的是一个价。同是赚钱,教师就比妓 女厉害多了。妓 女赚钱,是因为妓 女给了对方快乐;而教师给了对方痛苦,却照样收钱,这就是家教的伟大之处。”      相信这句话及其简化论“教师不如妓”已经流传甚广了,这是韩寒说的。这句话为他招来的骂名和美名的比例消长,正可以标示出中国教育的堕落轨迹。      中国是个尊师重道的国家,对师道尊严非常看重,韩寒的比喻可想而知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震动。      几年前,韩寒刚出名时就看到过这句话,这让我颇为反感,不管他多有才,都让我不愿意去了解他的作品,当时就觉得,小屁孩一个,故作语不惊人死不休状。后来几年,逐渐在网上看到他一些时评杂文,才慢慢消除了成见,或者说,明白了世道人心,多了一份宽容。这让我逐渐明白,我和韩寒之间,几乎已经算隔着一个时代了,因为中国教育几乎就是沿着我完成求学的时间线条开始崩溃,中国三千年尊师重道的文化,已经在新时代的教改下瓦解。      我的小学学费是5块钱一学期,从81年到87年一直未变,那时的教师工资大约45块左右,上初中学费是多少忘了,大约是20块以内吧,87年到90年,教师工资大约一百多点,上高三时为150块一学期,那时的班主任,大约月薪是400左右,93年上大学,包括住宿,一学年的费用是600块,那时,我们班的同学中,有5个申请困难补助和助学贷款,比例占20%,95年读大三的时候,高校开始“并轨”,本校95届开始,一般专业每学年的费用是4500块,热门专业学费高至翻倍,此后更逐年递增。如果我再晚生两年,上大学估计会逼得爹娘跳井,那时父亲在乡镇企业做会计,每月的薪水不过300左右,普通农家,一年的收入,大约也不会超过一千。      大学一年级暑假,学生会要求做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我写的是《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一万二千字,获得了当年学校的社会实践报告特等奖,但这个奖,并不能镇抚我所看到的那些状况与资料带来的痛苦。      继韩寒之后,2006年,江苏宜兴宜城镇升溪桥一个卖漫画和杂货和小店铺,贴出了“教师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我们这一代之前基本是被尊师重道的文化所熏陶的,一时,教育幻灭之痛,几让国人痉挛。      我小时候最想干的职业就是教师,我的想法很简单,教育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行业,无论政 档如何轮换,朝代如何更迭,教育兴则民族兴,当然选重要的行业干比较有趣。而我的哥哥姐姐最不想干的职业就是教师,后来,我们都未能如愿,这是一个很吊诡的结局,事实证明,我比哥哥姐姐更理想化,而他们比我更明白这个世道的荒诞。      5.12地震,范美忠兄一跑成名,国人的口水几乎将他淹没,这说明,尽管教育已经奄奄一息了,但国人仍旧幻想它绝地复活,一时师道伦理,进入空前的口水战中。当时我写了万言长文为范兄辩护,以致有朋友对我极其鄙视。      在范兄事件中,有两种观点几乎形成对垒的阵营,而且势均力敌,一种观点认为,教师是高尚伟大,阳光的职业,教师都是高尚伟大阳光的人,教师负着民族振兴的宏伟使命,他应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面对天崩地裂,他也应该像托塔天王一样,变成擎天一柱,或者摊地一饼,总之不能先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师,一样不过是个普通人,挣钱糊口而已,他们既不是搞豆腐渣的建筑商,也不是训练有素的消防员,他们不过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白面书生,让他们杀鸡都会吓得比鸡还害怕,凭了什么可以让他们去无谓的送命?      其实,只要有争论,逻辑自然会越来越清晰,正常的伦理,自然会建立,但是,这样的结果,是权 力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教愚部开始明里暗里的插手,从不许范执教,到呼吁媒体“不给无耻的人以话语权”,形成一个全面打压的阵势。      在制度破败的废墟里,竖起伦理道德的大旗,转移公众视线聚焦,其行也昭昭,其言也炎炎,其心则不可问。      都知道,一个社会,必须要有合理的价值体系,所谓的价值体系,乃是社会的行业,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和社会文明贡献力度,以货币的形式和公众多数认同观念排出一个有序的结构。合理的社会价值体系,将社会导向多元,自由,文明,和谐,社会矛盾极少且可以循法理顺利化解,各行业之间,都有彼此认可。      在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行业的投入是足够的,教师的工资,大约是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到五倍(各位看官可以算算,如果中国也这样,教师的正当收入应该是多少),甚至更高,人権意识更是根深蒂固,教育费用虽然不菲,但不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总可以找到一条相对公平的路,去奋斗,去改变。      经济的发展,让社会的价值体系开始重新排序,而极 权之下,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权力高,极 权一方面成为推动经济的伟哥,一方面成为所有行业中收益最高的,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教育科技和学术,则成为装饰品和绕口令。为了生存,或者更好的生存,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不得不开始以各种借口收钱,补课,开课外项目,高校的教授们,不得不开始请吃请喝,低声下气的去跑课题立项,然后,文抄公和伪学术开始长盛不衰。      九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逐渐深化,本来愚民的力度已经渐次减弱,历史的三峡本来出口在望了,却见一个大坝横空出世,拦住去路,这就是韩寒们所遭遇的时代,他们有权利冒几句非礼出来。      教师是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这种话太大套了,这几年的教改之下,中小学的校长们,都成了抓钱有术,迎来送往,日麻夜嫖的达人,跟教育行业看起来是那么的不搭调,更有远远近近的禽兽教师诱 奸多名幼女的,有教授用毕业证潜学生的,多了,这个职业更让人侧目。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每个民族都不缺智者和精英,只有当教育行业领袖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的时候,学术自由表达自由的时候,民族就有希望了,那个时候,不需要你对老师点头哈腰,也不需要你三跪九叩顶礼膜拜,你自然会对学术精深,随和可爱的老师,心生敬意,否则,哪怕教师个个都是大成至圣的孔夫子,也难逃锅中绝粮,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结局,而民族则将难免在王朝兴替的周期律中浮沉悲歌,教师不如妓的比喻将不绝于史。      最后,贡献旧闻一枚: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某大学女教师,白天教书,晚上卖身,两不误,至于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女教师嫌工资低,不够花费,二说是,女教师喜欢干这事。究竟事实的真相是什么,谁知道呢,反正这女教师两种工作干得都挺愉快的,而我们这里,盛产教师卖身资助学生的谣言,却都是逼出来的。      祝所有的教师节日快乐!
11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农村贫困学童现况的一些感慨
热度 2 lotusboat 2011-9-10 21:42
这个周末得闲,根据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分派的任务,评审了来自山西吕粱地区某县某学校(小学+初中)30份困难儿童的资助申请表。忙乎了一个周末,总算基本完成学生情况复核与基本情况录入,松了口气。看到一份份原始资料,一家家各不相同又颇多类同的困难情况,实在感慨良多,在坛子上说几句。 这30个孩子,在贫困的山西吕粱地区,也算是学校里面最困难的。因此有的家庭家境之惨(例如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反欠大量外债),实在是我们这些惯于“幸福生活”的人们难以想象的。总结这些困难家庭,大致特点有以下几个: 1)父母至少一方去世或残疾(致残的原因有外出打工的事故,也有车祸和其他事故),丧失劳动能力; 2)家庭子女多,独生子女很少,往往是三个孩子同时上学,使本来收入微薄的家庭更加不堪重负; 3)家中有亲人生病,医药费开支巨大; 4)除务农外无经济收入,少数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收入也有限; 5)父母年迈或体弱多病。 6)父亲去世的家庭,往往出现母亲改嫁,孩子由祖父母抚养的情况。 让我颇为感动的是,孩子们虽然家庭这样困难,但是多数学习勤奋刻苦(根据班主任评语),成绩都不错,30个孩子,成绩最低的平均分也接近80分。更加令人敬佩的班主任们工整的评语,不少充满真情实感,读来令人心酸。另外一点就是,虽然如此困难,辍学的情况还是很少。一些特困生提出退学,学校、老师和同学,会以各种方式设法挽留。 现在农村的情况,虽然很多地方还很穷,但是吃不到饭饿死人的事情应该基本不存在了。这上面最困难的无收入家庭,总也有亲戚周济和政府救济。所谓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OCEF的帮助,最多也只能使他们完成初中的教育,并不能改变更多的事情。这一个个家庭悲剧已经发生了,作为政府,如何减少这样的困难家庭,减少社会负担呢? 我觉得关键是建立农村医疗保健体系,这多数的困难家庭,都是因为家庭成员生病死亡而引起的家庭经济崩溃,甚至出现家破人亡。在农村吃饭问题已经解决的今天,减少农村贫困家庭的办法应该是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医疗保健体系,使农民不至于因一场疾病导致家破人亡。另外一个问题还是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这么多年了,多数农村家庭还是生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家庭经济负担重也是可以想象的。而人口压力,进一步加剧人均资源(以土地为代表)的减少,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计划生育还是要抓。目前很多地方罚超生款的办法不解决根本问题,应该拿出更有限的限制办法,宣传也得跟上。 就基础教育而言,国家还是应该真正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即不光不收学费,而且不收杂费和书本费。学校的费用和老师工资完全由行政拨款。相对目前的国力,这笔费用不算小,但是也还承受得起。而这样举措对中华民族未来的益处,却是大的难以估量的。 我们中国人对于苦难的承受能力确实是超强的,无论怎么说,这些孩子都将长大成人。希望基金会资助他们完成的初中教育,能够对他们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这少许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一点温暖,未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原文2003年发表于虹桥科教论坛】
320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教育离依法执教相差很远
热度 3 BJTUcivil 2011-9-7 08:51
依法治教任重而道远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中共中央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为了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1999 年 11 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并且在 2004 年 3 月颁布实施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 " 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 。 为落实中央精神和国务院的要求,教育部于 1999 年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并制定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提出到 2005 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教育法制建设要“遵循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和 "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的基本方针,将教育事业的管理与发展全面纳入法治的轨道。”现在教育部这个文件实施已经满十年, 2005 年也已经过去了 5 年,但是,教育事业的管理与发展距离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颁布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专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幼儿园管理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十几项教育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各地制定了 100 余项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从无法可依到初步形成了现在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但是,我国现行教育法规,还远远没有形成能够充分反映教育规律、体现人民意志、符合人民利益、内容全面的教育法规体系,还难以满足保障、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如学前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家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的事物,至今还缺乏法律规范。而各方面呼吁多年要求制定的《学校法》、《教育投入法》等,其立法进程还没有启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已有的法律法规已不符合现实和发展要求,还迫切需要修订。同时,为使已颁布的教育法律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更好地贯彻施行,尚需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补充制定必要的配套法规、规章。 此外,在教育法制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教育相关主体政府部门、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教师,甚至学生家长,对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缺乏尊重,致使“有法不依” 的现象非常普遍。《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是独立的法人,并规定了若干方面的自主权,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90年代以来政府对大学的干预日趋严重。教育主管部门不但不落实高校的自主权,相反通过招生计划、学位点、工程立项审批等手段,不断强化对大学的行政干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然而,各地中小学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学习内容多,课业负担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而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相比,“违法不究” 的问题更是引发教育系统和社会的强烈不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拨款”必须做到“三个增长”,不少政府部门和人员虽然长期没有依法行事、甚至严重违法,却既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也没有受到什么惩处。这方面更令人诟病的是很多学术不端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理问题。一些学术论文、著作抄袭、造假问题被发现后,相关学校和教育、科技主管部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坚决及时处理、消除影响,却是要么对行为不端者采取包庇、袒护,要么久拖不决和避重就轻,严重危害了有关法律法规的公信力! 另外,尽管全国教育系统已开展了五轮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即“五五”普法工作),在教育实践中,人们仍普遍欠缺必要的教育法律法规素养。在我国,不管是各级政府还是教育机构,普遍存在着属法律禁止性行为,本不该为而为的“作为性违法”,而对于学校以及教师和学生,则又普遍存在放弃或漠视自己应尽职责或合法权益的行为,应为而不为的“不作为性违法”。这两类行为背后,都体现了人们教育法律意识的淡薄,表明教育法制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依法治教是 21 世纪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和造就 21 世纪的一代新人,根本上要靠法治 、靠制度保障;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才能更好地解决。可以说,只有全面实行依法治教,我国教育改革顺利和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 然而,作为针对我国教育问题而全面设计的改革方案,规划我国未来教育十年发展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 以下简称《纲要》 ) ,对教育法制建设却重视不够!不但在序言部分对于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依法治教问题和不足没有表述,在非常重要的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和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也没有任何“依法治教”的文字,尤其是在战略目标的“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部分,也没有依法治教或法制建设方面的表述,这不能不让人遗憾。《纲要》倒是有专门的第二十章“推进依法治教”,从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和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对依法治教工作做出了规划。但总体而言,依法治教工作在《纲要》中的高度不高,内容不多,对于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为《纲要》提出的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扩大教育开放的多方位的改革内容,予以调整、规范,从制度层面加以保证思考不深。 因此,应深刻认识依法治教的重要性,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进行深刻的观念更新,在正在实施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列入“依法治教”专门项目,制订有效的落实措施,不断推进教育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教水平,开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时报》 (2011-06-14 )
275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小事知人品 大事知能力
caity2008 2011-9-3 14:08
/*广告定位窗口*/ .ggpfr2{width:120px;height:600px;float:right;position:fixed !important;top/**//**/:15px;position:absolute;z-index:400;right:15px !important;} .ggpfl2{width:120px;height:600px;float:right;position:fixed !important;top/**//**/:15px;position:absolute;z-index:400;left:15px;} .ggguanbi{border:1px solid #ccc;border-bottom:0;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f4f4f4;height:20px;line-height:20px;cursor:pointer;} .ggguanbi:hover{background:#999;color:#fff;} * html .ggpfr2, * html .ggpfl2 {{ top:expression(offsetParent.scrollTop+15);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closead(){ var ad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1").style; adst.display='none'; } function leftshow(){ var screenwidth=screen.availWidth; var ad_left= ''; try{ if(screenwidth1200) { //ad_left+=' '; ad_left+=' 关闭 '; //ad_left+=' '; ad_left+=''; ad_left+='google_ad_client = "pub-4332166838821519";'; ad_left+='google_ad_slot =\"2284782267\";'; ad_left+='google_ad_width =120;'; ad_left+='google_ad_height = 600;'; ad_left+=''; ad_left+=''; ad_left+=''; //ad_left+=' '; //ad_left+=' '; } document.write(ad_left); } catch(e){} } leftshow();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closead1(){ var adst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2").style; adst1.display='none'; } function rightshow(){ var screenwidth=screen.availWidth; var ad_right= ''; try{ if(screenwidth1200){ //ad_right+=' '; ad_right+=' 关闭 '; //ad_right+=' '; ad_right+=''; ad_right+='google_ad_client = "pub-4332166838821519";'; ad_right+='google_ad_slot =\"5643974517\";'; ad_right+='google_ad_width =120;'; ad_right+='google_ad_height = 600;'; ad_right+=''; ad_right+=''; ad_right+=''; //ad_right+=' '; //ad_right+=' '; } document.write(ad_right); } catch(e){} } rightshow();  偶尔听到朋友说起一句话,“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工作六年有余,问自己也经历过很多很多的事,也做了许多浪费时间,又无效率的事情,一直以来,许只拿解决问题做挡箭牌,以做大事为动力,口号喊的声声响,做事不细,处理问题不严谨,对待自己以结果扫瑕疵。安知“小事知人品、大事知能力”。一语可批失所有自己做过的事,审视下来做事做人,受益非浅。   从小细节小工作来衡量一个人能否做成事,这是陈安之成功学之领导法则之一。当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以做到领导为成功,做一份事就应该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锻炼自己细节处能否做好,恰恰是一个拓展性视野能力的延伸,很简单,我们中很多人,在对待一个上级下达的简单指令时,会相当然的认为很简单,感觉自己可以轻易处理好,当把事情完成的时候,上司依然可以挑出问题所在,难道是上司在故意挑你的毛病吗,我想不是,原因是在我们所做的事只可以算及格,但绝对达不到优秀或则满分。为了一份事而做事,而没有去思考这份任务指令下达人的需求和想法。更差者如字有错,词有不当等等,在这些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对细节上的问题没有去认真思考,去细化处理的结果,也就只能算一个及格而已,离优秀很远。   上个礼拜我陪朋友去参加驾驶证笔试,相信很多人都考过吧,共计100道题,需90题答对才及格,每题一分,全部参考题目为1500题,考试完出来,很多人在哀怨:“真郁闷,我错了一题,89分啊!!!”。也许我们会为他可惜,但我觉得的这一点不该感到可惜,其实89分和90分就这么大差距!不是一分那么简单,为什么呢?从概率上分析,1500题抽100题再错一题,是不是就不少了。问题在于他少看了多少题,他少学习了多少呢?当然我也不是在为他没过而幸灾乐祸。也许他这次考到90分,那又怎么样呢?正如平常我们做事一样,我们做了,上司或则验收部门通过了,我们是否做好了呢?我们所做的事是否真正的经的起考验呢!事无做细,也许你我只是哪个90分。运气可一时,绝不可一世。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每天都在重复着做同样的事情,正因如此,很多事情在我们眼里那是闭着眼都可轻易解决的事情。凭经验做事,相当然去处理工作,结果呢!也许只是个交差而已,事做了,没做好,比较难听的说是没用脑子去做,我们还能做出什么好的工作呢,更不用谈优秀。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人,得到不同的结果。发散思维才能让你的工作做到更细、更好。一直做一直没有进步,一直在犯着同样的错误,浪费着同样的时间。我们还谈做什么大事吗。如果要谈那请把小事做好做细。   “小事知人品,大事知能力”和我们经常说到的酒品、牌品如人品许有着相同的道理。小事做不好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点。首先在态度上已经对这些小事不重视,随即敷衍了事,再就是你对下达这小事的人存在偏见或则意见,从而犯了对人不对事的毛病,还有就是这种小事做过N遍,毫无新意可言,不动脑的机械性做事。还可能是你认为这些小事对你而言本不该你去做,大材小用之嫌。当然还有其他原因等等。从我例举的几点为什么说小事知人品我想应该可以体会一下。大事者每人空谈可以眉飞色舞。处理事情,很多人的框架结构还是比较清晰的。这是一种能力,但能把事情做到多好,这要看你把事情框架分的有多细,你思考是否全面,充分完成这件事情的程度。决定你的能力有多大。关键工序,细节决定成败。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每个人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各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做事有多细,事情完成有多好,这是要经的起检验的标准。从别人博客上拷贝几句话大家一起共勉。“把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认真对待,认真负责,做比说难,一定要言行一致,言而有信。小事做起,要做好,小事情可以说明大道理,可以知人品,品德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要不做事情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个人分类: 经典文献|4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是一面镜子
热度 3 marietta 2011-9-2 11:57
现在高校科研申报动员会,动辄就提学术圈子。中国没有饶毅,如同没有钱学森。沉默的中国教育和科研,就在酱缸里面越搅越浓,直至窒息而死。 体制不改,不会有真科研的。中国也不可能真正复兴。所谓发展,都是虚火。那么多科研经费,都是流进了私人口袋,没有做科研。
1651 次阅读|3 个评论
晒晒中国教育60年60人获得者江树人的德能
热度 12 tian6985 2011-9-1 12:18
晒晒中国教育60年60人获得者江树人的德能 一、“中国教育60年60人”评选活动基本情况 据报道,今年1月31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频道联合主办的 “60年,见证教育大国崛起”搜狐教育年度盛典暨中国教育成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举行,为中国教育改革做出卓越贡献的60位德高望众的教育家、知名人士及100个教育机构荣获年度教育大奖。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现北京吉利大学校长江树人获“中国教育60年60人”殊荣。 获得“中国教育60年60人”殊荣的还有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等教育界人士。 此次活动由搜狐网、搜狐教育频道发起,全国60余家主流媒体联合主办,自2009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以来,先后有近600万网友积极参与在线投票,经过专家评委的评议,最终推选出“60年60人中国教育成就奖”、“建国60周年十大品牌教育集团”、“建国60周年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品牌”、“建国60周年最具影响力商学院品牌”等14个奖项,涉及教育行业各个细分领域,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中国教育行业中口碑佳、威信高人士和机构进行嘉奖。 二、江树人的基本情况 据搜狐网站介绍,“中国教育60年60人”获得者江树人的基本情况为:  江树人,1944年生于安徽。196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农药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吉利大学董事会董事,北京吉利大学校长。历任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主任,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农林高校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药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农药学会理事长,宝钢教育基金理事,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江树人教授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农药学(农药残留和环境毒理),农产品安全(环境污染物分析与毒理)。江树人教授近年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多项,并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著作多部。 三、江树人在中国农大的德能 (一)、制造反法律、反科学、反人民的97103659.4号专利坑农害农惊天大案 2000年底,中国农业大学前校长江树人等人滥用中国农业大学的名义将王玉万申报了专利的97103659.4号技术《一种含阿维菌素/依维菌素的兽用抗寄生虫药》转为学校所有,并经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价值为782.49万元,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入股组建北京中农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开发,注册资本4000万元,计划生产十年时间,产值几亿元人民币,且准备上市;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江树人为该公司技术总顾问。 这项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1.使用阿维菌素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废料阿维菌素油膏代替国家标准原料药——阿维菌素B1制造兽药,违反了国家《阿维菌素兽药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使用有毒溶剂丙酮、乙酸乙酯作为兽药成分,危害畜牧业生产及人民身体健康。 3.使用丙酮、乙醇作溶剂,因缺乏“油相物质”无法制造出本专利所要发明的药剂学乳剂,违反科学,没有实用性。 这项专利的实施,无疑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产值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律、反科学、反人民的妨害公共安全重特大事件。不可思议的是,在我们通过国家行政、司法途径解决本案时,又在时任常务副校长的江树人操纵下以中国农业大学的名义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提供伪证,制造冤案。此案具体情况《新语丝》以前作过披露。 通过第二部分江树人的基本情况介绍可知,他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和公司技术总顾问不可能不知道“以次充好”是否违反国家法律;作为“农药学(农药残留和环境毒理),农产品安全(环境污染物分析与毒理)”方面的专家,不可能不懂什么是“乳剂”、不可能不知道丙酮、乙酸乙酯的毒性,这个案件的发生发展,不能不让人怀疑江树人的领导能力、基本学识和人性人品。 (二)、迫害和打击报复学校职工 江树人任校长的中国农业大学以学校名义根据伪造的考勤记录对职工田向荣作自动离职处理,在田向荣通过行政、司法途径寻求救济时,转任常务副校长主管人事的江树人又提供伪证说田向荣不是农大教工,在田向荣打电话质问江树人为什么作伪证时,江树人制造冤案后不知耻的答复:“法院判决怎样就是怎样,相信法院”。对党员职工杨智泉,违背党章,在不让其参加会议、不让知情人作证的情况下,捏造事实对其作出党纪、政纪处分。有关内容《新语丝》以前作过详细披露,这里不做累述。 (三)、亲自向新闻媒体和法院提供假情况和伪证,制造冤假错案 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证据表明,江树人还亲自新闻媒体提供假情况、向法院提供伪证,制造冤假错案。 基本情况是,在农大职工杨智泉、曹玉信、田向荣等举报单位领导偷税、小金库等问题已经查实且《中国青年报》等几十家媒体对其作出公开报道的情况下,时任校长的江树人亲自操刀,向《科技日报》提供假情况进行反击,在杨智泉等进行名誉权起诉后,又向法院提供伪证,证明所说情况属实,制造冤案。有关内容《新语丝》以前作过详细披露,这里不做累述。 据我们所知,江树人等谎言治校、提供伪证制造冤假错案等恶行早已激起农大教工的不满,有一批农大的中科院院士、老领导、老教授奋起联名向中组部、教育部、农大内部等单位举报,要求追究江树人等提供伪证、制造冤假错案、迫害教职工等的法律责任。 江树人这种德能的人成为“中国教育60年60人”获得者,玷污了这次活动的意义。好坏不分,让人不知是60个伟人还是60个坏人,其他伟人当选者脸上无光。 中国农大教工:田向荣 杨智泉 2010年2月23日
11465 次阅读|9 个评论
论“北大”
热度 1 zls111 2011-8-29 22:20
我要是XX大学校长,给我十年时间,我就把北大从第一位置拉下来,还踩在脚下。 这个不单单是本校的光荣,更是中国教育的大幸。 从某种意义上讲,北大占据第一的位置很严重的损害了我们的教育,简直是一个毒瘤!如果不切掉这个毒瘤,身体总有一天会被他点爆,绝对不是从新站起来,而是到下! Ps:这些话的背景, 中午吃饭时候经过我们学校的亚洲第一高楼的时候,大家说这是学校百年校庆的产物,花费巨资,这还不说每天的物业费和电费等也是不少。我就在感慨,要是让我当校长,我保证把北大拿下来。学校不是没有这个机会,当年谢老主持学校的时候是多么的风光,里根也来这里做报告,亲自领头美国研究中心,哎,现在都是过眼烟云,老黑来的时候只是校长过去当主持人,哎。要是这个大楼不盖,在百年校庆的时候把校友忽悠一批回来,再上一个台阶,我想北大压力就有很大了, 但是盖个大楼,堵住了大师, 还好这几年还是动了下,把我给放进来了,哈哈。 北大的前身是燕京大学,那块地上大部分是圆明园的,包括那两个华表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搞来的,当初哪里有三个,故宫有一个,故宫眼红不知道怎么再要去一个, 每人两个。而最开始放四个华表的地方确实空空的,述说着历史,荒唐。 还有北大的那个校门是价值连城的,是真正的价值连城。任何一个大学的校门拆了就不值钱了,唯有北大,唯有北大知道那个校门是怎么来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20 次阅读|2 个评论
李晓霞,姚远:《科学》与西方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传入
kexuechuanbo 2011-8-27 10:07
摘要 探析《科学》杂志在西方科学教育方面的传播贡献,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起源和发展研究提供新线索。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科学》1~15卷传播的科学教育文章篇目共计62篇,关于国外大学、科学教育实验室以及图书馆等插图60余幅。从博硕士教育、大学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与留学教育等多层次全面传入西方科学教育体系;从师资培训、学生选科、教材编写、科学教学法、设备购建、实验室建设及其使用,科学实习、电化教育手段运用等要素全面传播西方科学教育体系。《科学》及其主办者任鸿隽明确倡导和践行科学教育救国,首次较为系统地引入西方科学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教育、职工教育等,注入中国传统教育新的元素,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教育观,深刻影响了中国科学教育体制的基本架构,从而大大推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李晓霞,姚远: _科学_与西方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传入.kdh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2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朱清时:中国教育改革的希望在于年轻一代
dongzg101 2011-8-24 19:00
朱清时:中国教育改革的希望在于年轻一代 2011年08月24日 09:51 来源: 凤凰网教育 作者: 杨喆 字号: T | T 43 人参与 10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8月23日上午9:30,在第七届全国高校社团会长年会开幕式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到场做了主题演讲并回答了现场学生提问。他指出了当下教育的很多问题,并表示教育改革的希望在于年轻一代。 朱清时演讲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 大学首先要让学生学到真本事 很多人谈到教育改革都会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实际上目前的目标还谈不上创新人才,首先是要培养有真本事的学生,而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真本事,有很多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学到真本事。所以要改革国家的教育制度,首先需要让你的教育制度能够教学生真本事,在这个基础上,才说创新能力,没有真本事,更不要奢谈什么创新。 教师更须要提高自身道德水平 中国高校老师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根本没法跟国外如麻省理工这样大学的水平道德相比,美国大学的教授授课的水平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美国的任何教授都不容许抄袭,尽管发现抄袭很难,但是校方会尽全力去发现,如果作业相似之出太多,就会被查,首先就把分扣一半,因此,大家只好坐下来勇敢地面对困难,自己做作业,谁都不敢去碰抄袭这件事情。 要提高教师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 很多美国老师都会把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留给学生,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有的时候老师会为学术上的问题工作到很晚,而我们的大学教师很多时候心思不在这上边,例如在我决心在中科大推行改进课程的时候,发现教师普遍缺乏积极性,老师的心思在取得成果奖,做很多社交工作,在哪个协会当个理事,或者理事长,提职称,提工资。 全世界只有中国还是由国家承认学历 国家承认学历这个事,有很明显的弊端,第一个弊端就是教育部门,行政部门,就用国家承认的学历,只有国家承认的学历才货真价实,于是可以看到我们统一高考,统一入学标准,统一教学要求,统一课程设置,这样一来高校没有自主权了,结果就是千校一面,没有特色。 有人就会说,国家承认学历一取消,教学质量就会下降,然而事实上取消国家承认学历,每个大学只能背水一战,必须要提高自身教育质量,社会才承认你,不然你这个大学没有学生来上。中国大学现在急需我们农业和工业改革走过的路,工业由国家办的工业,到由社会来选择,结果农业工业改革,造成我们国家的经济繁荣,现在教育要繁荣,也要有走这样一步,让学校接受社会的选择,而不是接受行政部门的选择。 改革的希望在于年轻一代 我觉得中国教育改革的希望,还是在年轻一代,现在我们的工作遇到了很多很多阻力,现在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梦想的人,大家不计眼前的得失,去追求梦想和理想,才使得我们教育发生大的变化,尤其像我刚才说的,一个个城市,一个一个的城市变化,需要大批理想主义者才能把它实现。
1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教育部副部长谈中国教育
tangminqian 2011-8-23 11:56
时间:2011年08月23日 09时22分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 李小晓 求是理论网 首页 科教 教育视点 http://www.qstheory.cn/kj/jy/201108/t20110823_104436.htm 华裔虎妈登上《时代》封面   在当当网或卓越网搜索“美国教育”相关的图书,都会立刻出现几百条搜索结果。其中几乎全是赞美和解析美国教育的优点:《都说美国教育好》、《我在美国做妈妈》、《素质教育在美国》、《向美国父母学习不一样的教育》等等。   美国的教育是否真的完美无缺?中国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向美国教育学习?《中国经济周刊》就此专访了美国教育部副部长埃德华多 奥乔亚(Eduardo M. Ochoa)。    我们要不要当“虎妈”?   2011年,一个被称为“虎妈”的美国华裔女人在美国迅速蹿红,《洛杉矶时报》、《时代》周刊都对她进行了连环式的报道,一时间,她的风头甚至超过了美国总统奥巴马。   在她所著的《虎妈战歌》一书中,虎妈介绍了自己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是垃圾、要求女儿每科成绩都拿A、不准女儿看电视、女儿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虎妈自称,正是通过这样严厉的方式,她把女儿送进了耶鲁大学。   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究竟应当是以虎妈严厉的中国式教育方法来培养小孩,还是以传统美国式的方法让孩子自由成长?一时间,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在美国兴起。   奥乔亚作为美国教育部官员,也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虎妈的故事也引发了他对家庭教育的思索。   “我认为虎妈的教育方式很有意思。我本人来自一个阿根廷移民家庭,我的童年在英国度过,因此我从小的教育环境比大多数美国人都要严厉。我和我妻子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我希望能严格一些,她却希望随性一些。我对虎妈的方式表示理解,但我认为她做得太过火了,在两种教育方式之间一定存在一个‘快乐的中间值’。”   奥乔亚表示,尽管他本人从小也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但他认为过分“虎妈式”的教育有可能会物极必反,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我儿子有个同学来自一个印度移民家庭,他们家把自己的女儿活活逼自杀了,因为她不堪忍受家庭施加给她的压力。这说明父母不能做得太过火了。”奥乔亚回忆道。   奥乔亚认为,如果你把你所有的期许和愿望都寄托在你的孩子身上,他们就成了你的愿望的载体,而无法发展属于自己的生活。有时候家长的愿望和孩子的本性之间存在剧烈的冲突,冲突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负面的结果。   上海华侨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智韬也曾在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中指出,在没有明确孩子的兴趣爱好或者孩子的特长在哪个方面的时候,你替他做了一个选择,并且不允许孩子放弃,孩子放弃就意味着孩子没有毅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然而,提起中国人一向推崇的纯美式教育,奥乔亚也认为它并非像中国人想象的那么美好。   “纯美国式的教育也有它的问题。我们给予孩子太多的鼓励,不论孩子做得好或不好都能受到赞扬。现在我们就发现,许多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后,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他们自我感觉非常好,但其实大都眼高手低,做的不如想的多。这样也是不好的。”   奥乔亚建议中国和美国的家长,去寻找一个所谓“快乐的中间值”,根据孩子的天性加以正确引导。他提出,你需要敏锐地观察一个孩子的天性,了解他与生俱来的长处和兴趣,然后你循循善诱地给他们灌输努力奋斗和提高责任感的观念,让他们知道,如果你希望赢得别人的赞扬,你就要做出值得别人赞扬的事情。    “从个体角度看,高考制度是完全不公正的”   对于许多中国孩子和家长来说,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美妙之处在于,不用高考。   在中国,每年一次的高考被视为决定人一生命运的“独木桥”,如何度过这座桥,甚至已成为中国学生十二年寒窗苦读的首要目的。而这座桥并不好过,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为933万,而招生计划只有675万。尽管录取率每年都在增加,但截至今年,依然只有72.3%。落榜的学生抑或永远地和大学校园失之交臂,抑或选择长达一年的复读。   相比之下,美国的大学录取则灵活许多。在美国,高校录取学生并非通过一次性的考试,而是对学生递交的一整套入学申请材料进行综合审核。其中申请材料包括学术成绩(包含平时成绩、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和班级名次等)、课外活动(包含科研、文艺、社区服务、竞赛得奖等)和个性展示(包含个人陈述、老师推荐信、面试等)。同时,一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所高校,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也避免了“复读”的命运。   那么,美国的高校录取方式真的是十全十美的吗?   奥乔亚认为,中国和欧洲一些国家通过一次性考试来进行高校录取,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高效率,低成本。美国的录取方式比较灵活,但效率比较低,投入比较大。“有一些学生今天来上学了,明天又不想上学了,后天又想换专业了,这些程序都浪费了很多的人力资源。”   但奥乔亚也肯定地认为,尽管牵扯大量人力的投入,但对个体来说,美国的大学录取方式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机会。   提到中国的高考,奥乔亚指出,对整个社会来说,高考不失为一种高效率的筛选方式,但问题在于,你同时也把一些很有潜力的学生抛弃了。“他们现在学习不好,但可能换一个环境他们就会表现得很出色。特别是在入学考试中,如果今天身体不舒服,或者没有发挥好,他们的命运就改变了。因此从个体角度看,我觉得高考制度是完全不公正的。”   “入学制度的选择取决于这个国家更愿意从社会资源的角度,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处理这件事。”奥乔亚总结道。    中国服务于不同宗旨的学校太少   提到中国的高等院校,奥乔亚告诉记者:“我希望中国高校不要太强调排名,因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宗旨。一个成熟的教育系统必然存在不同宗旨的教学机构,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你把社区大学和哈佛、耶鲁放在一起排名次是很不合理的,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不同的东西。”   奥乔亚指出,目前中国服务于不同宗旨的学校还是太少,基本都以公立大学为主,少数私立民办大学随着高考人数逐年下降,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我国目前有各类普通高校2200多所,其中各类民办高校共有658所(含独立学院),占全国普通高校数的28.2%,在校学生446.14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学生数的20.8%。相比之下,美国有2600多所私立高校,占全国高校的60.8%。   除了普及率低,中国民办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教育质量总体偏低、社会形象欠佳、社会认可度较低等。民办学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运营资金除了投资者的资金外,主要依赖学生缴纳的学费及住宿费等费用,这意味着学生需承担高出公立学校许多的费用,大大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美国,据奥乔亚介绍,共存在两类私立学校:一种是非营利性质的私立学校,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英格兰时期,殖民者为了树立宗教信仰而创办的学校。另一种是营利性质的私立学校。私立大学往往拥有独立的董事会,其作用在于宏观把握学校的运行,并且为学校筹集资金。非营利的私立学校主要依靠学费作为经济来源,而营利私立学校则主要依靠校友捐款。   此外,国家拨款对私立学校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联邦政府通过提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让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能够去私立学校就读。   因此奥乔亚指出,对中国政府来说,不能仅仅给公立学校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私立学校的学生也很需要这方面支持。这对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2010年中国在教育方面的中央级财政支出为720亿元,仅占40万亿元GDP的不到0.02%。而美国联邦政府今年教育拨款共1500亿美元,预计将占GDP的1%。两国的教育投入相差5倍以上。   奥乔亚提出的另一个方案是,中国的私立教育可以只面向高收入人群。他介绍说,美国很多营利性质的私立学校就是这样,他们以市场化为导向,可以公开上市,需要向股东披露季报和年报,自己负责推广,自负盈亏。但在美国,这些学校的问题在于,他们的推销太过强势,以至于一些人盲目地去上一些并不需要的课程。   除了私立院校以外,奥乔亚还特别向记者提到了美国的另一种高等教育模式——社区大学。   “社区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美国教育的支柱。事实上,社区大学所接纳的生源比任何高等院校都要多,他们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高中毕业生敞开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大门。”   奥乔亚介绍道,在社区大学里,学生可以学到普通高校头两年的课程,如果成绩足够好,在两年之后就可以申请转学到普通四年制大学。所以,社区大学等于给了美国学生“第二次机会”。   同时,社区大学中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就业,因此在上学过程中,学生有许多机会和各个单位接触,也有很多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如果有新的职业产生,社区大学会在第一时间设计新的课程和专业,从而保证该领域人才的供给。    对于美国高校,政府最大的作用就是给钱   上海复旦大学校长今年年初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就是建立被称为“复旦宪法”的大学章程。按照章程,校长及行政负责人必须退出学术和教务委员会,以此摒除行政权力对教育的过度干预。   稍早前,迟迟未获教育部授权招生的南方科技大学宣布启动自主招生,自称“背水一战”的校长朱清时表示,将自主授予学生大学文凭。此举打破了大学文凭统一由教育部授发的常规,而教育部方面则并未公开予以否定。   这两所高校的惊人之举并非一时冲动。大学“去行政化”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一个热议的话题。和美国自由独立的高校科研氛围不同,中国的高校由于过分行政化控制,已然充斥着浓郁的官场气息。   事实上,高校“去行政化”在中国也早已引起了官方极大的重视。早在2010年1月26日,温家宝总理就曾表示,“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同年2月27日,温家宝在一次和网友的交流中进一步明确表示,现在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大学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   早在建国之初,美国就曾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就州政府能否干预大学管理的问题,从美国独立至1935年,美国有47个州共发生了265起相关案件。在这其中,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案件之一就是达特茅斯学院一案。   达特茅斯学院是美国著名的8所常春藤联校之一。因学院董事会和第二任院长约翰 惠洛克之间的纷争,1816年6月27日,新罕布什尔州通过法律修改了达特茅斯学院原来的特许状,将学院转为公立大学,由州长威廉 普卢默和州政府选派的监事会管理。这道法律引起了达特茅斯学院董事会强烈不满。他们立刻向法院起诉新罕布什尔州议会擅自订立法律,未经正当程序就剥夺了他们的财产权利,破坏了具有契约效力的特许状,并经过漫长的诉讼,最终在联邦最高法院获得了支持。   通过一系列的案件,美国才最终确立了大学的自治,达特茅斯学院一案的胜诉成为美国大学自治发展的坚强法律后盾。奥乔亚告诉记者,自此以来,美国的高校和政府都是完全互相独立的。   “我们不会直接控制或管理高校的运行。联邦政府对高校起的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我们有专门的经费,来根据需要提供给各大院校的学生。今年我们一共拨款1500亿美元,其中既包括奖学金,也包括助学贷款。”   除了提供必要的资金,奥乔亚介绍,政府在教育系统中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保证学校质量。他表示,政府不会介入学校的管理,学校拥有高度的自治权,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向评定机构证明他们的质量合格。   “在我们给这些学校提供了这么多资金的情况下,我们要求这些学校的质量要达到一个标准。为了确保学校质量,我们雇用专门的评定机构对学校进行审核,政府不直接接触学校,而只负责评定机构的挑选。学校教职工之间也会互访,来互相检查彼此的运行状况,并且给评定机构提交意见书,作为评定机构的参考标准之一。一个学校如果想从政府获得资金,就必须通过评定机构的审核。” var bq=''; //alert(zb); //alert(zb.value); if (bq==""){ }else{ document.write(bq); } var zb=''; //alert(zb); //alert(zb.value); if (zb==""){ }else{ document.write("责任编辑:"+zb); } var gjc='中美教育比较'; if (gjc==""){ }else{ document.write("关键词:"+gjc); } 关键词:中美教育比较
个人分类: 国外教育动态|1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什么时候才能不只关注升学率,而把注意力放在学生成才?
热度 3 jzhou65 2011-8-14 20:36
我有几个疑问。 看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各年级学生做的演讲,我意识到我们国家是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投入很大;奥巴马说,想从事某个职业就要培训,美国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很大,在学校就要完成,具备职业技能。这让我感受到,所谓中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大的漏洞,就是没有职业技能的学习或者这方面投入很弱,学生没有参加或者极少有机会。方向出问题,教育投入少;高水平教师奇缺,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近日了解北京及上海等有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仍然是个大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这就是现状,还在入学率上,填鸭式教育什么时候能够解决?怎么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在这方面投入多少?这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把人才培养好,光有钱是不行的,还要有培养人才的“好人才”!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方面,人才缺乏。 我深感,教育改革势在必然!连基本教育都不能够办好,何谈人才培养啊? 我自认为,中国的教育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要全面,要彻底,也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最重要最迫切的变革! 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是个大问题,同在一个城市,城里的孩子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不平等,怎能不违背国家规定的教育的平等性呢?各地也是受教育的不公平,这些都是挑战! 受教育公平,才是最基本的事情。才人人平等。要么平等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406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CCCCTV10将播出:清华公益事业电视专题片《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Fangjinqin 2011-8-12 15:12
清华公益片《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播出通告 发布日期:2011-08-04 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即将播出 清华公益事业电视专题片《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大同爰跻 祖国以光》清华公益事业电视专题片是由清华校友总会主管、山西校友会发起制作的为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献礼的电视专题片,现已制作完成,即将在中央电视台 10 套(科教频道)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欢迎届时收看。 专题片从教育、科技、环保、赈灾、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的视角展现清华大学、清华学生和清华校友“爱国奉献”的崇高社会责任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爱民亲民的优良传统。 片名“大同爰跻 祖国以光”源自清华老校歌歌词,体现了清华学子热爱祖国、追求大同的崇高理想。片名由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学长题写。 《大同爰跻祖国以光》专题片共有 12 集,每集 15 分钟,内容框架由四部分组成:以体现厚德载物、教书育人为核心的清华大学(包括在校学生)的公益事业;以展现清华校友爱校感恩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校友对母校教育的捐赠;以展现清华精神“行胜于言”为核心的清华校友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 电视专题片内容丰富,片中采访的学校领导、在校学生和校友总计约 60 人。 即将在中央电视台( 10 套)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是本片的精简版,播出时间如下: 中央电视台( 10 套) 8 月 15 日、 16 日、 17 日、 18 日、 19 日每天 18 : 10 分五集播出。 中国教育电视台 8 月 13 日、 14 日每天 16 : 00 分上下集播出。 清华校友总会 2011 年 8 月8日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3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的悲哀——人性的缺失
热度 7 entangle 2011-8-11 19:28
看了北大一学生被导师逼得跳楼,不顾抛下年迈的母亲,一个人就那么无声无息的走了心里总是不是滋味。(相关的信息参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1666 ) 作为一个学生,除了感到同情之外,更多的是感到痛苦,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能让一个北大的硕士生能够抛下他孤独的母亲,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没有一点对于现实的反抗。 可能,他是以他自己的生命来向整个社会抗争,可是,过不了几天,他就会被忘记,他所恨得人依然快活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而爱他的人却只能继续生活在失去他的 悲伤里,尤其是他孤单的母亲所需要承受的痛以及以后继续生活的动力,是难以言表的,一个北大的硕士生是一位母亲的骄傲,虽然我不是北大的学生,但是我是我 们村这么久来第一个博士生,我母亲一谈起我总是觉得很骄傲。我可以想象他对他的母亲意味着什么,他的离开对他的母亲又意味着什么。 死者已去,再对逝者谈论些什么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但是,我真的对他的离去感到很悲伤。并不是对于他的死,在现在这个走在路上不知道为什么就被车撞死的时代,人的死其实也不是那么令人震撼的事了。 我不能理解他为什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也理解不了他怎么能狠心离开养育他多年的无依无靠的母亲,但是,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他选择离开的方式:一点反抗都没有,给他造成痛苦的人还是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虽说暴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是,当法律只是一个条文的时候,你就必须靠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死真的不是 一个问题,毛主席说过,人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如鸿毛,关键是怎么去死。 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自杀,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为我一个人活着,我还有自己的家人,但是,生命也并不是不可放弃的。如果我处在他的环境下,我有可能也会选择离开,但是,在离开之前,我会让我的亲人感到最少的悲伤,我也会让那些罪有应得的人付出代价,连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 ? 能上北大的硕士,杀几个牲畜应该不成问题吧? 可悲的是,中国现代的教育让人失去了这点血性,真的是这样,还上什么学,读什么书啊,人性都没有了,读书还有什么意思啊。另外还有一个极端就是太有血性了,碰上一点事情就跟人拼命,前不久看新闻说公交车两人因为相互挤了一下结果就有人动刀了。 总是喜欢走极端,极端的懦弱的反面就是极端的残忍,现在这些忍受着各种各样不公平耻辱的屁民,在有机会的时候会残忍地让人心寒。 虽然我比较偏激,但是,与下面的人相比,都是选择了死亡,谁的死亡才是有价值的呢?醒醒吧 ~~~ 发信人 : 草鱼余超 ( 草鱼 ), 信区 : NewYouth 标 题 : 山西杀人犯胡文海的最后一段话 ( 转 ), 太牛 B 了!!! 发信站 : 两全其美网 (Fri Jul 3 20:40:10 2009), 本站 (lqqm.net) police :知道为什么逮你吗? 胡文海:知道,杀了点人。 police :杀了一点?你杀了十四个! 胡文海:不止十四个吧? police :那你说多少? 胡文海:我记着是十七个。 police :死了十四个! 胡文海;我不记的还有活的,我都拨拉过,看谁象没死的,就再给两枪。--那就是没杀净。 police :你知道后果吗? 胡文海:(对 police 满脸媚笑)知道、知道,我的给人家抵命。 police :后悔不后悔? 胡文海:咋不后悔,有个娃娃不该杀人家,你们一说,才知道人家是串门的。再就是该杀的没杀净。 police :你还想杀谁? 胡文海:就那几家的男人。 police :你为啥杀人家? 胡 文海:他们当村支书和村主任时,三年挥霍贪污了至少五百万。三个煤矿让他们卖了两个。我到镇上告状没人管。他们就恨的我不行,就想抬死我。 99 年 6 月 19 号,我到地里浇水, xxx 兄弟(其中一个满门被杀)借口和我吵架,往我头上劈了三铁锹,我缝了几十针。要不是头硬早让他们劈死了。 xxx (村支书)派人找 我,要出钱私了,我不干。从那时起,我就起了杀心了,本来准备今年三十晚上下手,那时都看春节晚会,能杀干净。 6 月 19 号,我把 xxx (支书)和村会计叫 来,让他们写贪污了多少,他们不干,这时外面有警笛声音(路过的警车), xx (会计)就气粗了,指着自己的脑门说 ‘ 文海,有本事朝这里打 ’ 。我就给他脑门 上一枪,把他打死了。他还以为我不敢。没有办法,只能提前动手。   当记者问他后悔不后悔时,他理直气壮的回答:不后 悔,一点不后悔!就是遗憾,没有把该杀的都杀了。遗憾没有死净的话,胡文海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 据分析,是担心给他父母妻儿留了后患。记者问他为什么连孩子一起杀时,他蛮有道理的讲:不把他们也杀了,他们长大要欺负我家娃娃。。。。。。 法 院审判胡文海时,他站的笔直,捧着自辩书大声朗读,就象农村劳模发言。共同受审的还有一个帮他杀人的朋友,胡答辩时说他朋友没有杀人,跟着 他是一直劝他不要杀。这时,控方指出,一个受害者(装死躲过)指证他朋友拿斧子砍过他。胡答辩,我一枪打的他趴在地上,他就再没回头看过。是我捡起斧子砍 他的。控方又指出,他朋友拿钳子夹受害者。胡文海当即辩道:是我拿枪逼他干的。他不夹受害者,我就开枪打他。明目张胆的大包大揽。判胡文海死刑后,退庭 时,胡文海逮着一个审过他的干警就握手,边握边说: ‘ 先走一步,先走一步 ’ 。那么些 pol.ice ,躲也躲不及他,实是滑稽。 2001 年的 12 月 25 日 ,也是西方人的圣诞节。今天,山西晋中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特大枪杀 14 人案的 3 名被告人。最后,有 2 人判处死刑 1 人判处无期徒刑。第一被 告人胡文海依法定程序在最后陈述中说到: “ 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 …… ,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为此,我不断的去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 从小时侯起的性格就是仗义执言 . 敢做敢为。村里的那些无权无势的善良的村民和我和睦相处,有时,我就成了他们利益的代言人。然而,近年来,历任村干部贪污 行贿 . 欺压百姓,村里的小煤矿(村民冒着生命危险)等企业上交的 400 余万元被他们瓜分。 4 年来,我多次和村民向有关部门检举反映都石沉大海,公共安全专 家 . 纪检 . 检察 . 省 . 市 . 区的官老爷们给尽了我们冷漠与白眼 …… 。可是,我们到那里去说理呢?谁又为我们做主呢?我去公共安全专家机关报案,那些只挣着工 资的人民的公务员开着 30 多万元买的小车耀武扬威根本顾不上办案,甚至和村干部相互勾结欺压老百姓 …… 。 我只有以暴制暴了,我只能自己来维护 老百姓的利益了 ...... 。实际上我每年的收入都有 4――5 万元,我完全可以不管这些事,但是,我不 能,我的良心告诉我不能这样做,我不能对此置之度外,官逼民反,我不能让这些蛀虫们再欺压人了 …... 。我知道我将死去,如果我的死能够引起官老爷们的注 意,能够查办了那些贪官污吏,我将死而无憾,否则我将变成厉鬼也不放过他们 ……“ 听众席上爆发出一阵掌声,审判长急忙制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54 次阅读|19 个评论
关于学制体系改革之孔见
热度 3 lxj6309 2011-8-8 16:41
近来不断思考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从钱学森之问到教育公平,从农村学校布局到各类重点学校问题,从高考制度到学制体系,不断在大脑中发酵。这些思考大都发表在我的科学网博客上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标志开始的中国教育改革运动是一场大的战略操作,也将是一场持久战,或许要 10 至 20 年,甚至 30 年才能完成。对于战略操作,必须首先明确战略目标,因此许多制度设计必须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我以为学制改革是纲,下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教育学制体系不能小学、中学、大学分段设计,必须从幼儿园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整体设计。既是人类个体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反映,也是中外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现代教育分成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其中中学又分成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大学教育又分成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又分成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学以上的教育又在一定意义下分成了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不仅中学有职业中学,大学有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教育也分成了专业学位教育和学术学位教育。这就是我们学制体系的现状。我们这个现状不是一次整体设计出来的,而是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补充修改而来的。这样就不免造成一定的系统缺陷,内部逻辑一致性趋向减弱。趁这次战略改革的机会,进行全面的系统设计是应有之义。 首先,必须明确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这里认为, 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是使学生具有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和环境事物初步认知能力;在伦理教育上是使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要求的基本是非判断概念和恰当行为习惯(本文的伦理教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及家庭和社会公德教育)。设计小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小学阶段的学生( 6~11 岁)以感性和具体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自我控制能力开始发展。 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是使学生获得当代普通公民应具有的科学、人文、艺术、体育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具有根据需要开展自学的能力;在伦理教育上使学生具有理性思考社会生活的能力和自觉服务社会的认知。设计中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中学阶段的学生( 12~17 岁)逐渐具有了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推理能力,具有了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是发展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基本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系统的专业领域基础知识和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技能,具有自主职业发展的基本能力;在伦理教育上使学生获得进行社会伦理思维的系统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够自觉主动地与社会加强联系,做好职业心理准备。设计大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大学生( 18~22 岁)的心理素质(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和伦理素质逐渐成熟,具有了相当水平的生活自主能力。研究生教育分成两个阶段: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系统深入的专门领域专业知识,具备一定水平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一定的科研课题的系统深入研究过程,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科学技术领域自主开展知识和技术创新活动,完成比较复杂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任务。研究生阶段的伦理教育以自我教育为主,进一步提高社会认知水平和形成良好学风。 其次,确定各个阶段的教育年限和布局结构。所谓学制一般就是指一个教育阶段的年限。我国目前是小学 6 年、初中 3 年、高中 3 年、专科 2 至 3 年,本科 4 至 5 年,硕士研究生 2 至 3 年,博士研究生 3 至 4 年。按照这个学制, 6 岁上学,博士毕业时是 27~29 岁,目前我国的博士生毕业大多在 30 岁以上。而根据世界历史经验,理工科科学家做出卓越成就时的年龄在 25 岁左右, 30 多岁则成为学界一方霸主。如果 30 岁才正式开始学术生涯,则由于家庭社会因素的干扰,能做出真正卓越成就者必然寥寥无几。这也可能是钱学森之问的答案之一,也可能是一些杰出人才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所以,建议对当前的学制进行根本的改革。 这里建议的学制体系是: 6 岁开始,小学 6 年,中学 4 年,大学预科或专科 2 年,大学本科 2-3 年,硕士研究生 2 年,博士研究生 3-5 年。这样,读博士时 22-23 岁,博士毕业 25 至 27 岁,正是知识创新的大好年华。此学制比较特殊的是预科或专科阶段的设置。我们的想法是:预科是按比较宽泛的文理分科,专科是按照职业类型分科。专科相当于现在的职业技术学院。预科和专科的教育内容都是本科的基础学科知识,预科或专科毕业后如果不再上大学,则再加半年到一年的职业技术培训。 这样的学制改革比钱学森先生的激进方案( 2008 年 10 月 16 日《光明日报》第 10 版钱学敏教授文章: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设想)更具有现实性,能够与现行体制比较好地衔接。比如:义务教育年限可以从九年改为 10 年,刚好完成中学学业,大学预科或专科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优秀高中或职业中学、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资源;由于生源的萎缩,一部分本科教学师资可以充实到预科或专科学校。另外,这样的方案在国际上也有类似的范例,如法国的基础教育体制基本上就是达到预科的水平,欧盟的高等教育体制统一为 3+2+3=8 年。 教育改革是百年大计,一定要有前瞻性,不可固步自封。
个人分类: 教育|3942 次阅读|7 个评论
掐着70年代尾巴的乡村娃所经历的湖北西北乡村教育
热度 2 marfxf 2011-8-7 13:07
写本篇博文目的有三: 一是反思自己所受的教育,从小学到研究生 二是终于红帽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偶得闲暇,从学生变成教师,得角色转换。 三是受科学网对中国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持续关注。 掐着70年代尾巴的乡村娃所经历的湖北西北乡村教育 我出生在昔日汉光武帝与今朝航天英雄所在的县,不幸的是我未能与这两位名人出生于同一镇。 祖父辈世居华阳河水库尾,1956年前后父辈受水库修建影响,迁居在水库下游的公社,如今已经成为G316线的汽车运输大镇。如果用GOOGLEARTH 定位我家的话,可以直接定点于兴隆集火车站。 我懂事时,家里仍是爷爷当家,8岁那年父亲送我上学时,爷爷说读啥书,再大点在家挣工分多好啊。未受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早教辅导的我,小学报名入学时,仅会写自己的名字与数1-100个这100数字。 小学的原校址是在我们村八组的北头,上到4年级的时候,国家补和村民集资将小学从原址迁建到八组中部,临近行政村的中心;而且小学建筑也从原来的土坯与青砖混合的砖木结构,变成青一色的红砖砖木瓦房。 学校的老师,仍然是那些人,只是多了几个村官的子女,听父亲说他们都是在县二中、白水高中读,未能上大学被做官的父亲拉回来做民办教师的。当然,在5年级的时候也来了中师的一个女教师,教授我们音乐、美术。 临近小升初,全县54制改63制,我又在小学读了6年级,课程与教师仍是那些内容。6年级的时候,全镇安管理区分片搞数学竞赛,我那时和同班的李强、张建林等被老师选去柏树小学参加,结果一路光欣赏麦田风景,竞赛的一沓糊涂。 93年5月参加全镇小升初考试后被分到镇第2初级中学,在那呆了3年,教室是2栋4层楼(其中一栋是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初中俺仅摸过天枰、烧杯、稀盐酸等),每层有6个班级,煤渣铺的足球场,开始住校生活,宿舍是青砖砖木结构的瓦房,学生大通铺,曾经一人有虱子全班都有的生活,弄的青春期的我们非常邋遢,尤其某些哥们们梦游与尿床。这些宿舍是老教室临时改造的。直到95年夏一场暴雨,将临近的一栋女生宿舍冲塌了两间,镇上才开始投资兴建学生宿舍,初中毕业前的一个学期,我们住进了4床8人制没有洗浴和厕所的新宿舍,而学生食堂缺依旧,只是学校引进了蒸汽蒸盒饭,不用铁锅做了。卖菜的仍是那些老师家属们从镇菜场买来土豆、白菜等各季节大量上市的蔬菜(也都是镇上农民自己种的),那个年代不用担心农药残留。初中老师大都来自地区电大和县电大、地区师专,而县中师则也是常见的。 当然,初中那会没见电脑,最开心的就是体育课,可以群体玩篮球,其他器材非常少。体育老师是专业军人,上体育课便训练我们短跑、蛙跳和立定跳远,当然不幸的是我们毕业那年体育成绩3项共30分也计入中考成绩,以便排名上县的一中、二中、白水高中、鹿头高中,以及两所职业高中。 读初中时,家里仅靠农业收入供我一人入学,还记得那时每学期需要交学杂费500-800元。交费读书,从我读小学便开始,一直持续到我读硕士研究生。对我和我的家庭都是沉重的负担。 初中升高中,那会按成绩排能进县2中,当然父亲为接受好教育,掏了4500元赞助费进一中,96年一中招700多人,其中一半是交赞助费的。这种现象从9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现在,可见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县教育局、县一中与二中领导创收之心情,学生是他们鱼肉的对象……。 高中教学楼很好,唯独住宿仍和初中差不多,高一年级可以从家带大米,吃菜交钱买,到高二年级学校鉴于学生家庭交的大米质量层次不齐,便开始统一定量交现金买饭票和菜票。高2上学校未创收,将临近围墙一带盖了15余间小门面出租教师家属与亲属,开始做大排档,同时允许一部分学生退出学校食堂。就这样我的高三年基本在这些排档吃饭,认识了刘毅大厨(顺城湾的居民在校门口开小吃),99年高考很糟糕,只能上专科,未去。复读一年,而那年湖北省将才升的本科院校和老本科一起放在第2批招生(提前一批、提前2批,一本、二本、高职高专),复读一年未能上一本,二本我报的志愿都是土木工程(从湖农、江汉石油、北京建工、襄院),由于分数排队靠后,前三所都未被录取,襄院还将我调剂到现在从事的专业地理科学,大一曾想转专业,看到本班同学转往计算机专业和高中好友从土建转向数学专业的难度(给两个专业的辅导员送礼,不停的拜访系主任),自己便没再想,就这样熬到大二下。发现专业课程还是好学,也有些兴趣。随机便徜徉于GEOGRAPHY。 很可惜,大学那会专业基础设施差,对于GIS RS 等课程仅学到皮毛,2004毕业那年考SCNU的HG又因英语太差未过,便去福建高山教乡村完全中学。在那领教了台风、沿海小孩厌学风、家长们出国打工挣钱风、教师们赚副业风……,加之方言不通,便决心考研走人,04.8-05.8这一年很顺利,去了YNU,虽然读自费的HG硕士,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这三年导师不错:项目锻炼机会很多、补贴还行,加之同学们资助,三年未问家里要过一分钱。可惜的是没有时间去认识异性,结果与恋爱失之交臂。 不幸的是:70年代末的人一出生便不停的向党国交费,拖累了父母。 小学一学年约400元、初中一学年约1500元、高中一学年约2000元、大学一学年3600元、硕研一学年8000元。(仅统计学杂费,未计各类住宿费、伙食费、平时买联系册等费用)。 在不停的向学校缴费的20年里,父母牺牲了太多。而那时也正是农村各项税赋最高的时候,父亲总是低头承受了这一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3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摩罗/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
dongzg101 2011-8-4 05:19
摩罗/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 2010-01-18 07:57:00 |分类: 思想随笔 |标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 摩罗 中国远古时代,像所有其他民族的远古时代一样,是以原始宗教作为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体系。 周代后期,文化精英们对文化问题、政治问题、历史问题、人性问题、宗教问题进行了广阔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人文思想空前繁荣(所谓百家争鸣)。 这个时代的文化繁荣为后来历朝历代的社会发展、政治治理提供了基本的人文资源。汉初尚黄老之学,崇尚无为而治,主张有限政府,颇有点“自由主义”的味道。 后来的当政者以儒学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资源,同时还时常夹杂佛学、道学作为辅助。 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期间,通过颁布法律废除了基础教育中儒家经典的课程设置,将中国传统文化剔除在教育资源之外。课堂之上,尽是西学。 百年之后蓦然回首,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百年来,我们是中学西学两头都不靠谱。 在“西方现代化模式”出现危机的今天,为了探讨人类未来时代的发展前景,我们除了继续发掘西方文化资源之外,也必须从非西方文化中寻找资源。 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 - 伊斯兰文化很可能是最值得重视的几种文化。所以, 继承中国文化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维护民族自尊心,也是为了更加广阔地探讨人类的未来前途。 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尽早将中国文化列入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 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竟然没有资格列入本国基础教育的基本资源之中,这种不可思议的局面真该早点结束了。 我们在将传统文化重新列入基础教育资源之中的时候,也应该避免历史上只重儒家文化,不重其他各家文化的片面做法。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看作一个复杂的、广阔的、开放的体系,其中各种优秀文化成果,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资源。 正如台湾学者殷海光所说的,中国知识分子要想“发掘中国文化的精华,显彰过去本来有的观念和思想,必须打破儒宗独占的局面,尤其必须弃置儒家专断的价值范畴,把它列为众学之一的地位。”只有这样,中国知识分子的“观念和思想才可望恢复活力。”(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 41页注释六,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 ) 所以,在中国基础教育的资源设置中,儒家之外的典籍和学说,也应该作为中国的“众学之一”享有一席地位。《老子》、《庄子》、《列子》、《抱朴子》等等以及一部分佛经(比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金刚经》等),都应该像《周易》、《尚书》、《礼记》、《论语》、《孟子》那样成为国人基本的教育资源。如果还像宋明清那样只读儒家的四书五经,那是对于中国文化资源的肢解。 我当然不是说,只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成为教育资源。我认为外国文化也可以列为我们的基本教育资源,除了西方文化中的科学、人文等内容之外,我们还可以将印度、非洲、阿拉伯 - 伊斯兰等几种人文文化也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与其他文化相比较之中才能明白自己的特色,一种文化只有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才能拥有不衰的活力。 (原载《中国站起来》)
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结婚后恋爱”
热度 1 aceyea 2011-7-21 08:42
分形很好玩,如树一样疯长,随便截取一段,与整棵树几乎一样!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中国的封建思想就是一棵疯长的树,已经长了两千多年啦!中国教育很大程度上如原来的婚姻习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结婚后恋爱”,过得不好,还离不了婚!强势群体三妻四妾,不正像现在很多牛人处处兼职、处处捞钱吗?弱势群体从一而终,内心苦受煎熬,,还要守住贞节!什么时候才能自由恋爱呢?
32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一篇让中国式教育震撼的文章-值得一看!
热度 3 eduman 2011-7-20 19:28
这是北京大学喻岳青老师推荐阅读的文章。 喻老师说:我们无法评判教育现象的对错和价值,但该文确实能引发我们许多思考。 附文章全文。 美国小学生作文一篇让中国式教育震撼的文章!    10岁的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老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   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排位。这就是呈现在一个中国记者眼前的美国教育。面对与中国教育截然不同的西洋景,种种的疑虑、困惑接踵而至,美国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这究竟是教育学者的危言耸听,还是对人与教育之间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   我们中国人是否认真反省过我们的教育?我们中国的教育有缺陷吗?如果有,在哪里?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全面谋划自己未来前程的民族,应该怎样审视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教育环境?   美国小学给10岁的儿子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论文,题目吓我一跳:《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学习二战史,美国老师竟然让10岁的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种种躲闪不开的冲突与思考,我由此遭遇美国教育。   当我牵着10岁的儿子登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往美国洛杉矶的班机时,心中就充满了疑惑:我不知道在孩子这么小的年龄就把他带到美国去,是不是一个失策?一位朋友的劝告还响在耳边:最少应该让孩子在中国接受完基础教育再到美国,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完整、最系统的。多少专家也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很出色,而基础教育绝对不如中国扎实。   直到我把儿子送进了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内心的忧虑终于得到证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在学校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的是儿子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教师弗丝女士看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6年级以前,他的数学是不用再学了!面对她那双充满笑意的蓝眼睛,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是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觉得沉甸甸的。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书包里没了负担,孩子精神上就更松快了,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送给了我一个字正腔圆的答案: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至此,总不能再把他送回国去呀?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作业?我忍不住凑过去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是一个小学生的作业?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严声厉色地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一时语噎: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偌大一个中国,它的地理和文化,它的历史和现状,一个10岁的孩子能说得清么?我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弄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文的方式,那时,我30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个作业又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边际可循,那这次真可谓是不着边际了。   儿子猛不丁地冒出一句:饺子是文化吗?   饺子?文化?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为了不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真是没少下功夫,我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计算机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样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我这个虎头虎脑、从来就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只是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很快就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设计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考书。   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没有评价,既未说对,也没说不对。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   是不是?儿子反问我。   我无言以对。心中始终疑疑惑惑:弗丝老师希望他们进入什么境界?   儿子6年级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这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开始对美国的小学教育方式有了一些理解。老师正是在是通过这些设问,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引导孩子们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   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情景: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有些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两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审视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个人分类: 基础教育|4268 次阅读|3 个评论
令人感动的袁腾飞:教历史就是为往圣继绝学
热度 7 qunluo 2011-7-17 23:21
令人感动的袁腾飞:教历史就是为往圣继绝学 袁腾飞的一席话,是对与历史教育,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彩点评,看后我差点留下了感动的眼泪,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观看一下这段视频。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专访袁腾飞的《教育人生》访谈节目。 贴上袁老夫子的座右铭,也是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句: “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 ( 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 冯友兰 概括为“横渠四句” ) 。 视频: 教历史就是为往圣继绝学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xMjA3ODU2.html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7932 次阅读|13 个评论
续谈中国教育的问题
热度 1 sstone2009 2011-7-12 20:55
昨天不小心对我们的教育说了几句话,我肯定不是存心的,只是对当前某些教育理论家们的观点有点不敢苟同,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教育出了大问题,非改不可,而且必须大改!!!但是,改什么呢?分数、校长的说话算数、主管领导的权力、新教育实验、教育生活、应试教育…… 在我这个外行看来,我们的教育面临的问题最迫切的却是如下三个问题。 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们,什么时候能够享受到跟长三角孩子一样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优秀的孩子可以去上大学、或者发展他们在某个方面的特长。(教育理论家们,你们去实地感受下,或者看看一些报道材料,你们有良心的话,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比所谓的“新教育”要远远远远重要!) 选拔、评价和定级校长、主管领导们的机制是否科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校长”是一个官职的时候,这个校长的工作必然会存在有悖于教育本质的事情。比如:热衷于陪他的各种领导吃饭而忽略对教师的培训,热衷于提高学生的主课分数而忽略发掘学生的各种潜质。 如何鼓励社会各个角落大胆任用、带教刚刚走出学校的年轻人,也是大问题。一个人的教育主要包括家庭(家族)教育、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师徒”教育等,在一个人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工作中的“师徒”教育普遍被我们忽视,而这恰恰是一个人成才的最重要、最持久的教育。
个人分类: 随笔|277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式教育毁人的一面
热度 4 Education 2011-7-10 22:24
中小学生们起早贪黑,小小的身影背着十几斤重的书包, 是大街上最早出现的人群。 在学校受到过多学业压力,常有体罚,辱骂,罚作业,强制剃短发, 牺牲了应有的玩乐和身心均衡发展。学生一家都痛心。 我们那个年代上学时有近视眼吗?我几乎没见过,现在的大中小学,近视占相当的的比例,明 显是不正常的。 教育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受教育者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扼杀创造性教育,强迫的填鸭教育,不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教育,甚至非人道的压迫, 仅仅为了提高几门考试的分数,或者维护师道尊严, 就是本末倒置了(后来发现 的说法是美好人性,美好人格应该重于分数,比我写的细致)。 所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同样眼光近视。 太多太多的悲剧上演,举例几个: 1。三帆是北京最好的一所初中: 5 月 10 日晚,北京三帆中学初三女生小美 ( 化名 ) 以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还没来得及绽放的生命。家人发现后迅速将其送往医院,经过 18 个小时的抢救,昨天下午,因窒息时间过长,年仅 15 岁的小美停止了心跳。事前,小美曾说自己学习不顺利,在不久前的英语考试失利。 http://house.focus.cn/msgview/724/211026340.html 2。人大附中分校,也是北京的著名学校: 2009-10-20 我要跳下去了……”一名 15岁的初三女生说下这句话后,纵身从4层的教室窗口跳下,所幸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方保住性命。 记者在北医三院外科大楼二层手术室看到,受伤的刘星仍在手术中。据急诊医生称,送到医院时女孩穿着红白色的校服,圆润的脸上没有了血色,已经昏迷。她的脑部和脊柱未受重大创伤,并无生命危险,但腿部骨折,需要大手术。 “她小时候多乖啊。”等在手术室外的刘星父亲一直低着头,神情憔悴落寞。他手上拿着一个公文包,每提到女儿就下意识地揪一下包带。刘星父亲说,女儿成绩一直不错,就是不太爱和家人沟通。他不了解女儿的兴趣爱好,只知道她爱闷在自己小屋里看书、上网。“十一”节前刘星还好好的,节后突然变得异常敏感,因为“压力大、太累”而不愿意去学校 http://stock.bbs.hexun.com/viewarticle.aspx?aid=34827862bid=2 3。西安蓝田县孟村乡 6月15日清晨,当阳光像往日温暖地投射到西安蓝田县孟村乡大王村时,一个叫小阳的男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最后一个动作是摇醒身边仍在熟睡在哥哥,说:“我喝药了,不用去上学了”。此前他毅然喝下半斤敌敌畏。 在死前一刻钟,刚刚从打工地新疆回归的妈妈樊双丽叫醒小阳,催他起床做作业。她回忆说:“因为孩子前一天没有把作业做完。但是他说,我不想做作业,作业没写完老师会打人。” 小阳笔记本上记录的最后一次作业共有7项,包括:错的20遍默写早晨;练习册、期中卷子和5单元卷子;听写1-2单元生字,错的改20遍;1-3单元日积月累必会;作文__的时候(成功、痛苦、快乐);练笔;抄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878a0102dqo5.html?tj=1 4。南京林业大学: 6月 21日中午,刘宇化跳楼身亡。 刘宇化父母在女儿留下长达 5页的遗书中发现,这一切都与毕业论文有关:“我估计论文修改后还是通不过……我还是无法面对不能毕业的现实,只能先解脱。” 她曾向送行的同学抱怨“论文压力很大”。同学一再宽慰她“没事,论文就没有过不了的。”但从北京回来后,刘宇化一直处于论文反复修改的焦虑和自我否定中。 http://news.qq.com/a/20110708/000431.htm 5。 2010-04-3家住顺德区杏坛镇光华村的9岁小学生小龙(化名)原本可以享受一个舒适的假期,但没想到3日却成了她的祭日。3日下午6时许,小龙因为拒绝被父亲拉去附近的补习班上课,被当街暴打,其后送院不治身亡。 http://news.163.com/10/0406/04/63IEVF3O00011229.html  6。 2005-07-07 在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中学的门口出现了惊人一幕:一位父亲推着儿子的尸体来到学校门口,在校方无人理睬的情况下,这位父亲割下了儿子的头颅,提着它去见校长。  据一位知情者介绍,靖安乡新陈村村民王某的儿子王华曾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两年前,王华因被该校一名老师殴打后导致肾坏死,为此父亲一边带着儿子四处求医,一边讨要公道。就在不久前,当地法院判决校方负责赔付王华的医药等相关费用,但校方迟迟没有履行,儿子的病情因无钱治疗迅速加重,于7月6日上午死亡。 http://news.163.com/05/0708/08/1O4JA9IJ0001122B.html 7。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道东小学六年级学生徐奥,在教室里和班主任顶了两句嘴,班主任候老师就抓住徐奥的头发往身上猛踢,致使徐奥摔倒,头部撞墙,造成徐奥头颅内血肿,在随后的几日内,病情严重恶化,于 10年5月20号去世。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freeidArticle=1900177 8. 2011.8.31 男童成绩差称老师未让其参加考试 其母服毒自杀 http://news.sina.com.cn/s/2011-09-01/130023088584.shtml 9。中国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08年10月20号爆发大规模群众事件,起因是该校一名初中生经常挨老师打,写下遗书上吊自杀,家长到学校讨说法,校方通知警方殴打家长,引起民愤,成千上万民众围堵校门,围打警察,上百警察狼狈而逃,当地政府封锁消息,警方正在追捕参与抗暴的群众。 http://club.edu.sina.com.cn/bbs/thread-899724-1-1.html?retcode=0 10。北京某大学。 09年,不到9个月时间,就有硕士生,博士生、双硕士共三名,离开了这个世界。 http://blog.qq.com/qzone/622006317/1268784531.htm 11 合肥某大学 2010年圣诞期间, 3天2起跳楼事件 。 http://www.qianshanre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848 11。1。武汉某大学,9天3跳 http://news.sohu.com/20111129/n327197760.shtml 11.2洛阳13岁女生跳楼身亡 http://news.sohu.com/20111121/n326277343.shtml 12。我所在的大学,因学习不符合老师要求跳楼身亡这几年好几个了。 13。你所在的大学,你的学生同学,厌学厌世的有多少? 14。你所在的城市,乡村,厌学厌世的有多少? 15。中国,多少孩子厌学自杀,多少濒临自杀,多少没自杀但充满悲愤? 16。 加上许多被封锁消息,这个名单太长太长,没有结束的迹象。 我们都曾经是学生,是家长或者老师,看到伴随教育光鲜外表下的许多阴暗面,不痛心疾首吗? 苛教猛于虎,但找谁去投诉呢?找谁去控诉中国教育的非人性成分呢?没有一家法院受理。 (中国素质高的学生,越来越多地投奔大陆以外的地区上学,他们用脚给中国教育投了票,另文再述) 作者:朱永新   今天,教育面临着一个“再出发”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追问教育的原点,应该进行教育的启蒙,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素养,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重新认识教育,思考教育,理解教育的使命。   最近读钱理群先生《我的精神自传》一书时,看到他关于对教育原点的追问的提法,很有同感。钱先生说,现在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教育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教育原点上来,追问我们办教育是干什么的?大学是干什么的,中小学是干什么的?如果这些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其他的枝节问题就无从谈起。   是的。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似乎全社会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素质教育的问题,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讲了多少年,似乎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路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方向还不明确,我们不知道教育是什么,不知道教育要干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一个看来简单其实决定着教育的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被我们忽略了。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需要教育思想的引领。首先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想清楚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教育才有正确的方向,投入才有真正的效率。我们似乎都知道,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分数,而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是,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生活中,分数恰恰成为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衡量教育品质的标准。在我们的大学,就业成为最急迫的任务,成为判断大学最关键的指标。分数与就业,成为我们整个教育的原点,成为教育的重要追求,这是中国教育许多问题的滥觞。   新教育人一直认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也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我们主张,应该让教师与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美好的人性,应该从幸福的童年开始。把童年和童心还给孩子,这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人的一生其实是围绕童年展开的。教育不仅是为未来的幸福做准备,教育生活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这样的幸福不是简单的感官的快乐,而应该是完整和谐的。因此,给孩子多样化的教育,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世界,帮助他们获得多样性的发展,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成功地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的难题,逐步从一个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但是,教育面临着一个“再出发”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追问教育的原点,应该进行教育的启蒙,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素养,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重新认识教育,思考教育,理解教育的使命。   超八成家长考虑送子女国外上大学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4_04/24/35995587_0.shtml   京华时报讯(记者马文婷)汇丰日前最新发布的一项环球调查《教育的价值》显示:中国内地父母对于子女教育寄予厚望,四分之三的受访父母认为教育是对子女最好的投资。同时,中国内地家庭海外留学的意愿强烈,85%的受访父母会考虑大学阶段送子女赴海外接受教育,高于全球的平均比例74%。 【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6167c90102ux2w.html 2014-07-14 荣耀与卑微 教育思想网 本人就是一名中学教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工作,先在山区农村初中任教十多年,后在县城一所重点高中至今,有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我谈的都是事实,夹杂着一些感触。 中学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监狱,区别的是里面囚禁不是人犯,是表面上是有人身自由的青少年,其实他们比人犯更缺少自由,他们的休息时间比犯人要少得多。校长在这里扮演的是典狱长的角色,教师充其量不过是个狱卒而已。本有是一群生龙活虎的青年,他们可以自由地向探讨人生价值,可以在科海泛舟,他们可以自由地歌唱,打打球,自我组织各种活动,也可以谈谈男女朋友(因为恋爱也是人生必修课)。但实现中,他们已经成了一种机器,会做题的机器而已。 这里没有吵闹声,没有喝彩声,只有老师在讲台上唾星四溅。从醒到睡,他们所做的事,都会有规范,都有人“管理”。晚饭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十分钟的课间,还可以被“拖堂”,只容许有上厕所时间。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半,十几个小时坐在杌子上,伏在课桌上,写呀,做呀,听呀!两耳不闻窗事,精神上是没完没了的苦役。学生宿舍里十点就熄灯,学生们就要用一种电池灯来照明,继续完成课业。考考考,不知考学生还是考老师,学生的成绩因为与老师的工作业绩挂钩,而大多数学生对考试早就麻木了,需要老师不断的挥舞手中的鞭子驱赶。中国的校园里最缺的人文关怀,正常的学习活动都被升学率这个恶魔搞得面目全非。 我相信中国教育是最落后的,因为从骨子里落后。 先看授课模式。 当前的授课模式还停留在几千年,仍旧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统一进度,统一内容,按部就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废止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不能个性化教育,不能兼顾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对于精英学生来说,智力上也是一种浪费;对差生的来说,拼上命也无法追赶匆匆的脚步。 填鸭式的灌输占统治地位,学生只要用耳朵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主要教学用具。 许多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投影设备,这种教学手段仅仅形式上,只不过是多了一块小黑板而已,只是提高了一点效率,对教学模式没有根本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向老师提问,不能跟老师辩论,老师对喜欢发问的学生会很厌烦,只有听、写、背,获得知识的渠道非常狭窄。 从讲台上看下去只见一片亮花花的眼镜,疲倦的眼神从书山后面抬起来。估计,高三学生近视率在 80% 以上(近视也算一种病,学生几乎皆病)。他们已经丧失了青年人的活力,成了病态,没有个性,没有爱好与兴趣,没有才艺。 因此中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真正的知识,只是用来的考试的工具而已。他们的学的所谓“知识”,都是些专门为考试而制造的知识和题目,没有实践性,没有应用价值,也不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基本丧失了科学性与真实性,支离破碎,差不多已经沦为伪科学、伪学问。 下面把中学各学科分析一下。 数学 变得艰涩无比,所谓的难题无非是把有限的几个公式变来变去,难度无限提高而已。 物理、化学、生物, 本来是实验科学,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现在都变成了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连接电路,在卷面上做化学实验,据老师说现在越是让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实验题成绩反而纸上谈兵好。对这些学科来说,概念比知识更重要,但我们的学生只会做题,科学观念与概念都是浮云。 历史课, 变成了无限多“知识点”,每个题目考查几个知识点,这样就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脉络,也不能培养历史观,只能学到一些知识的碎片。 写作能力是 语文课 的高级体现,但这个不容易见效,不容易立马见到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很少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主要让学生大量的记忆与背诵,书写大量的字词,也不培养阅读的爱好,也没有阅读时间,语文教学已经到了舍本逐末的地步。 政治, 这本门只是当局的一个洗脑工具,越学人的素质越低下。 英语, 几乎是“哑巴英语”,不会会话,不会交际,也不学英美文化。 地理, 里面大量的题目是计算“地方时”的,大家知道“地方时”在生活中基本上是没用的东西。还有那些大量“太阳光照图”等,其实就是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属性变来变去,结果地理变得比像立体几何更难,十分令人头痛。 本来可以容忍千差万别答案的科目,比如政 - 治、历史科、语文,在考试时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教师全是教书匠,只会照本宣科,把需要考试的内容教给学生,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千万不能教,否则就是不务正业,还可能受到投诉。 教师们只了解本学科知识,对于其它学科几乎是“隔山如隔山”,打个比喻来说历史教师只知道历史,数学教师只知道数学,而且他们仅懂得课本知识,而且语文教师不会写作。缺乏全面的知识修养,没有人文内涵,这是中学教师的通病。 而且,我所了解的一些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文化程度之低,让人咋舌,简直可以称得上“半文盲”。 什么是名师、好老师?家长在择校、择班的时候,一般都要问,哪个老师教得好? 现在所谓的“好老师”这个价值取向,一般是指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心比较强的人,他们比较“狠”,滴水不漏,会做“思想工作”,人际关系较好。因此会管人,把班级管得像铁桶,比较恐怖的教师,才会考出好成绩,至于科学人文素养、学科素养,一般不在考虑之列;另一类,会猜题压宝的老师,掌握考试动向的教师,也比较受欢迎。 说到“思想工作”,一般是恩威并用,并不是什么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比如说“你考不好,怎么对得起家长”,“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都像你这样不守纪律,我们班的成绩能上去吗?”当然也要会惩罚学生,让他们罚站,背不过课文的在走廊里站着。以前老师们体罚,曾经有一个教师用一张板子打手背,好玩的是板子上写着“落后就要挨打”几个字。现在体罚容易被举报,举报渠道很多,老师们可能因此被惩罚。因此体罚现象已经不多见。但既要管好班级,又不能用极端措施,老师们比较难,经常唉叹“学生不好管!” 没有工作热情。前一两年,在我们学校里一个潜规则,男 52 女 50 就能内退,所以一到年龄,他们比兔子跑得还快,回家颐养天年去了,说不定还可以找个第二职业挣点钱。中学教师,一般只要晋上副高级就到头了,就万事大吉了,这些人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干后勤,不愿意上课。说白了,我所了解教师,没有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教师为了学生考个好成绩,也拼命工作,也就是拼命给学生增加负担,并不提高学生素质,为的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一是学校的压力,清规戒律很多,学生的成绩不高,就批你,少发给钱,没面子;二是为了晋职称,职称与待遇是挂钩的,为了糊口,为了生计。中国教师几乎没有什么理想信念!更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教育家的。 我们的学校把学生当机器,事事讲究“整齐划一”,让学生跟军队一样守纪守时,制订了极为苛刻的“学生守则”“校规校纪”,对学生的作息严格控制,让学生无比听话,无比驯服。吃饭睡觉等都有规范,如果午休、晚休不到,可能要受到“劝其退学”的待遇,虽然学校一般不会开除学生,但领回家让家长教育,这是惯用的。学生喊着号子、迈着整齐的步伐跑操,像军队一样。这种表面上的整齐,其实是对学生个性与人身自由的极大漠视,这种规范可能要与法律冲突。 学校里最重要的工作是“迎查”,迎接上级检查。 为了让上级满意,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督导,还有其它部门的检查,如文明单位、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工会工作检查等。这为了迎查,领导班子开会研究,副校长挂帅,制订周密的方案,教学工作可以让路,学生停课让打扫卫生,可以大把地扔钱,要填写大量的文字材料,摆上高档水果给领导吃,大量的精力与经费花在“迎查”上,“培训”学生,好让学生帮着圆谎,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可以作假。教师们一面要求学生讲真话,做正直的人,一面教学生撒谎。老师和学生都要有多重人格!这样培养的学生除了利己主义,还可能人格分裂。 前几年学校参加规范化检查,因为被评上“省规范化学校”,可以提高学费,还可以提高中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为了这个倾向的政策性,许多学校趋之若鹜。为了这个检查,学校调用一批人员来造文字材料,准备各项内容,买了大量的平时根本不用的器材,建设了平时不用的“功能教室”,如劳技教室、舞蹈室、美术器材室、地理教室等。仅档案就造了七百盒,用了数百斤纸张,不知累瘫了多少次打印机,为了这此检查,据说花了数百万元。但省里的检查团根本没有来,不知什么原因也通过了。 教师们的压力还是有的,因为高考,还有平时的各种考试。如果哪个老师的成绩差了,都会被级部主任批评的,甚至被校长点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比较生疏的,只要上课不打闹就行了。班有总有一批学生,他们是受到父母的压力来上学的,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混天熬日头比认真学习的更难受,他们在后边睡觉还差些,怕得说话、打闹,影响班级,任课教师管不了,就要交给班主任处理。弄不好,就要打电话找家长,“孩子哭,抱给娘”。 让学生规规矩矩地读他们的书,做他们的题,不必心灵的沟通,师生的关系已经异化为牧羊人与羊群的关系。学生桌上永远有做不完的题,有各类辅导资料,还要印大量的“卷子”,“卷子”就是把找到的题目挖天窗剪下来,贴到纸上印制而成。每科每天都发几张这样的试卷,学生桌上摞得老高,再加上各种教材与教辅书,几乎可以把学生的头埋起来。他们的发型,服饰更都有严格的限制,可能被强制理发。那些敢于说摇头说“不”的学生,会遭到老师的白眼、指责,甚至体罚。只有良好的考试成绩才是通行证,只有清华北大生让能让学校光耀门楣。 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 +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最完美的结合;还有人说,西方国家也来学习中国基础教育的经验。这简直是痴人说梦!中国的中学教育几乎泯灭人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高考仍然是指挥棒,俨然是个统帅。除了升学率是真的,其余的都可以是假的。许多学校制造了很多噱头,比如“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孝德教育”“挫折教育”,这些都是为了宣传之用,你可千万不要相信;还有什么“选课走班”“导师制”等“改革”,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除了学生成绩,别的没人关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升学服务的,美其名曰:为了学生的前途。学校里的摆设很多,比如说图书馆、阅览室,据说有藏书十万册,但不向学生开放,再说学生也没有时间看课外书。 几乎教学的每一个题目,每一项管理都是为了升学而设,偏离了升学的东西会大逆不道。偶尔搞点活动,比如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不过是为了粉饰,只是安排少数“精英”学生,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只能充当“看客”,这些活动的程序和内容都是校方规定好的,学生更像些牵线木偶,没有任何自由发挥的余地。校长给学生讲话,其内容都是高调,没有共鸣,也没有共识,也没有对话。 还有无所不在的歧视,教师的课堂提问或辅导瞄准得两类学生,一类是“尖子生”,可能能考上名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是学校和教师的脸面;另一类的“边缘生”,即加把劲能够统考上线,或升入一般院校的学生。“渣子生”最受人漠视,他们上课可以睡觉,只要不捣乱就行了,几乎是可有可无的,除非是教师的子女,家长有权势的,或给老师送过礼的请过客的。排桌、选班干、入党、三好学生,都得看人下菜。 公道说,现在的教师待遇也不算低,主要特权是假期节假日多,工作时间一年也就二百多天。教师的劳动几乎没有任何创造性,完全是一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不敢创新,也不需要创新,每年都是把那些“知识”翻来翻去,天天给学生出题,看作业,批卷子而已。有些教师利用一些空闲时间到个假期班、辅导班,去赚一些外快,但主要限于英语、数学、理化等几门。中国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喜欢学习,不懂教育,而且中国人重实用、重功利的品性,充当了应试教育的“推手”这个角色。 高考政策改来改去,教改只是那些行政部门与“砖家”们闭门造车的产物,是一种瞎指挥,没有实质内容的改变,也没有教学模式的变革。这些“教改”没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没有任何参与的机会,只能被动的服从,那些改革政策落实到学校仍是换汤不换药,而且“上有政策,上有对策”。 高考试卷的模式几乎延伸到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我就见过幼儿园小朋友做的试题也是这个程式。一种模式,千篇一律,能培养什么的人才!中国的高考,就是凭一纸试卷来决定学生的一生的基础。一纸试卷,你如何考查出一个人的智力、潜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社会责任感呢?还有中国的高等教育,腐败无耻,学术能力低下,被网友们称之为“养猪场”。我所了解的许多大学生,只是混一张文凭而已,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大学收费高昂,让一些贫困家庭难以抵挡,说到家大学是收费的机器而已! 几十年来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有个被誉为“青年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他到处宣扬,一年天下地下跑十万里,到处演讲,他当着校长、两个班的语文课、两个班的班主任,而且他班级井井有条,语文成绩非凡,因为他实行了“学生自我管理”。魏书生这样的神通,你相信吗?我相信一定是扯谎。现在山东有个杜郎口中学,一所农村初中,他们分组教学,去他们学校取经的人踏破了门槛,收了不少“参观费”,受到教育部与某些专家的褒扬,这样的经验你相信吗?我是不相信的,他们只是精于制造噱头而已,实际上是一些骗子。素质教育,喊得山响,连篇累牍的文章,完全是作秀,天下乌鸦一般黑,神州大地没有一处真正的素质教育。 教育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没有智力启迪,没有非智力因素培养,没有独立人格,没有创造能力,没有社会责任感,不仅身体虚弱,而且心理严重不健康,身心俱残,陶行知先生最厌恶的“死读书,读死书”在这里变成了现实。现在的高考制度,只是一个另外形式的科举,这样培养的“接班人”将来凭什么做民族的脊梁? 教育病了,并不是肌肤之疾,而是从内脏和大脑坏了。 而教育制度只不过是社会制度的组成或延伸,学校更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的,学校只不过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附属品,在办学上毫无独立性,从某个角度上看学校和老师并没有错。泯灭人的创造性,愚昧青少年,教育在摧毁民族的明天,是一种自残行为。教育、学校、教师、学生,你们一到底错到哪里? 如此不堪的教育如何支撑起中国的现代化大厦! (本文来自天涯头条)
个人分类: 教育|4960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新一代互联网服务管理方法及机制介绍说明
baiyunrui 2011-7-9 10:56
新一代互联网服务管理方法及机制介绍说明 http://www.edu.cn   2008-05-22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作者:苏森   本课题的目标是解决新一代互联网多维可扩展体系结构框架内的服务可扩展问题,解决网络体系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与网络服务需求的复杂多变之间的矛盾,在服务的生成、执行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理论突破。   本文介绍本课题所取得的主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基于范例推理的动态服务组合方法;大规模广域异构网络环境下的智能化的服务发现方法;面向服务质量的基于全局搜索的服务选择机制;基于免疫原理的服务冲突动态检测机制;新一代互联网服务自动协商机制;互联网服务的分层故障管理模型和故障诊断算法;P2P服务的拓扑构造机制。    动态服务组合方法   目前基于工作流、人工智能规划、模型驱动等技术的服务组合的自动化程度低,很难实现复杂服务的自动组合,且容易出现错误。相关系统在灵活性、可扩展性方面都较差。因此,必须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服务组合场景,易于开发,并且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动态服务组合方法。   本课题通过分析现有服务组合的特点,从中抽象出粒度较大、不易变化的元素作为服务组合的范例模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重用的、可动态调整的规划机制,用于实现在业务层面即时组合服务,按需创建个性化应用。   该机制充分利用知识积累,在业务层面实现了一种较大粒度的服务组合;可以动态评估和修正服务组合流程,为用户提供最优的组合服务。   与现有服务组合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人工智能规划的依赖,在知识缺乏或知识不良定义的领域中可以获得较好的服务组合效果,更符合实际组合的需要。    服务发现方法   研究大规模广域异构网络环境下的智能化的服务发现方法,可以避免服务集中式注册发现机制中单点失败和性能瓶颈的问题,可以解决具有语义描述能力的服务发现问题,可以为动态的服务发现提供基础,可以为大规模广域异构网络环境下的服务组合等活动提供条件。   本课题结合了网络服务的本体数据模型和语义匹配要求,建立了全分布的基于有结构对等网络的服务自动发现机制,将服务的语义描述信息分布注册在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有结构对等网上,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语义信息的路由和定位算法,通过基于本体的语义服务前缀匹配策略和语义相似度测量,建立了语义服务的全分布匹配算法,大大提高了服务查找的精确度与效率。    服务选择机制   随着互联网上服务数量的增多,不可避免的将出现许多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同功能服务的现象,这些服务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QoS)。因此在服务组合过程中,需要根据用户对QoS的要求,对具有相同功能的Web服务进行选择,以向用户提供最优质量的端到端服务。   本课题针对面向服务质量的、基于全局搜索的服务选择,提出了一种具有快速收敛性的种群多样性控制遗传算法。该算法以可扩展的QoS计算模型为基础,以组合方案的QoS值为判断准则,以解决服务选择的实时性、稳定性、有效性为目标,包括关系矩阵编码方式、种群多样性控制机制、增强型初始种群生成策略、多样性个体交叉策略以及增强型个体变异策略五个主要组成部分。该算法可以在动态的环境中,在保证实时性、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选择结果的准确性。    服务冲突动态检测机制   随着互联网上服务数量的增多,服务之间的冲突问题在所难免。服务冲突检测是服务冲突解决的前提条件,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静态检测方法。已有的研究成果只能解决已知服务的冲突,而无法预测并解决未知的服务冲突,而这正是互联网服务的主要特点之一。   本课题分析了新一代互联网服务生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服务冲突动态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架构。在总结当前基于分类的研究方式和静态形式化检测方法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服务冲突检测系统应具备的特点,结合免疫系统在非自体检测中的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动态检测方法。此方法克服了目前研究中采用静态形式化方法检测的劣势,突破了基于分类方式研究的局限,可以全面检测已知和未知服务冲突现象,更符合实际检测的需要。    服务自动协商机制   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每个用户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服务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可定制的、各种等级的服务是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服务协商机制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环节。   目前关于服务协商的研究成果在服务协商协议方面过于简单,不能支持灵活、复杂的服务协商。而且,当前提出的服务协商协议都没有涉及服务协商过程中参与者的决策机制问题。   本课题主要针对一对一的服务协商模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在一对一协商过程中参与者的决策机制,包括参与者偏好的表示以及在协商过程中指导自己行动的策略。   在一对一协商模型中,需要同时考虑数值化的协商议题和非数值化的议题。使用效用函数建模用户对数值化协商议题的偏好,采用模糊命题表示参与者对非数值化协商议题的偏好,并综合两个部分提出整体建议的评价算法。另一方面,基于不确定多目标决策理论,综合考虑决策时刻的环境因素,提出了建议产生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当前的形势,做出适当的让步,在提高协商成功率的同时,使用户获得最大化的效用。    分层故障管理   为了简化故障诊断任务,本课题提出了一个分层故障管理模型。该模型包含三个层次:服务交互层、服务软件层以及平台层。同时给出了服务故障管理场景的建模方法,为各层建立二分图故障传播模型。   分层模型通过将故障管理任务划分到多个独立的层次,每一层只关注相应的症状和故障,从而简化了故障诊断过程。另外,层与层之间的交互可以进一步提高故障定位算法的准确度,并使得影响分析更为可行。   本课题的研究中,将二分图故障传播模型的故障诊断问题转化为集合覆盖问题,借鉴启发式贪婪算法,设计了最大覆盖算法MCA和MCA+,仿真结果证明MCA和MCA+算法能获得较高的故障检测率和较低的误判率。   由于MCA和MCA+算法都是基于时间窗口,而基于时间窗口的服务故障检测算法的准确度依赖于时间窗口的设置值,为了解决此问题,进一步提出了MFD算法。MFD算法在MCA+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相邻时间窗口关联关系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时间窗口设置不准确对算法造成的影响,获得较好的诊断性能。    P2P服务的拓扑构造机制   本课题针对主流P2P网络在构造拓扑时没有考虑节点的行为特征,而已有相关工作并没有区分节点提供文件可信度和连接可信度之间差别的现状,充分考虑了节点构造拓扑的理性,提出了基于节点互惠能力的自适应P2P网络拓扑构造协议RC-ATP。   基于节点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推荐服务提供者的能力的节点互惠能力定义,使得具有互惠关系的节点能够充分建立连接。同时,响应选择机制减小了节点下载不可信文件的概率。仿真分析表明,利用RC-ATP构造的拓扑对P2P网络中不同类型的节点具有激励一致性。   此外,该网络拓扑比已有同类拓扑(APTP)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抗攻击能力。与APTP相比,尽管RC-ATP拓扑调整的开销稍大,但RC-ATP的整个网络开销更小。
1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万恶的中国教育
热度 2 duke01361 2011-7-8 17:32
中国普通人是善良的,那时他们接受的教育是传统的;但一旦接受了当今的教育往往就由善良,变成非善类! 教育之毒可见一斑。 守信?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不守信!博爱?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甚至不爱同类,谈何博爱?民主?中国的教育把自然人转化成了权力的奴才,眼里只有主子,哪有民主?中国教育造就着最大不公和腐败,中国的党派教育是藐视人类普适价值的,是造就集团邪恶的罪魁祸首! 例证: 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如果拼砌忠君思想,那么绝对是培育“好人”的教育! 中国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如果剔除相对左的元素,那绝对是培育爱人类的教育! 反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教育?金钱万能,恶性竞争,见死不救...破坏环境....
1697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生角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热度 6 plpbeckham 2011-7-1 09:52
在科学网上读过很多教师学者对当前中国教育问题的看法,再加上朱清时先生的南科大目前又处在舆论的刀口浪尖,昨日又品读了博文“ 我们是不是学得太多了??? ”而惊讶于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差异之大,故萌生以学生角度来聊聊当前的教育问题。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如果将教育过程看成一个力作用的过程,施力物体是教师学者或者相关政府部门,而受力物体为学生,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对于力作用效果的评价及后续的施力调节不是得看受力物体的信息反馈吗?另外,看惯了大师们对于当前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也请听听一个刚刚经历过义务、高中及本科教育而正处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的一点看法——到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晚生认为:父母不要过早施加学习压力!去年过年去二伯家拜年,聊到我尚读小学二年级的侄女的成绩:语数外都是98分,班级第三名。婶婶很是感慨孩子成绩不行啊!说实话,这成绩比我那时真是好多了,而且侄女还是在市里做好的学校,而我那时只是在一个现在只存“教学楼遗址”的村办小学。我当时跟他们说“一、两分的差距不能说明什么,只要她学到东西,学好了就行了”,婶漠然;同样,姐姐现在也为给我5岁的外甥女报舞蹈班还是画画板或者别的而发愁——城市里的小孩,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童年应该就是这样经历的吧。回想我们那时,童年更多是“玩”过来的,甚至几近疯狂,犹记得自己被老妈罚跪搓衣板或者挨打的情景,至少那时是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是快乐自由的,那时小孩的自然天性。而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这样那样的培训,过早的承受压力,再加上大多是独子,往以后发展,容易变得冷漠、自私或者孤僻。我想谁都明白,自身人格品质对一个人的影响远大于外界的强迫,正如“外应通过内应起作用”。所以说,与其投资较多的金钱与经历来培养小孩某一方面的特长或能力,不如仔细发觉或者引导性地培养小孩的兴趣,那样应该更有效果。笔者一直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的“教育从娃娃抓起”思想大有被曲解之意。 晚生认为:初、高中教育不要过于应试。似乎初、高中的教育只为一个目的——升学。笔者那时正是实行“素质教育”、“减负”初期,现在实行得怎么样笔者未曾多关注,只知道当时更多是一个“口号”:犹记得当初江苏省某市试点素质教育而高考成绩排名大跌落,据说第二年立马改了。大多数情况下“一考定终身”,眼看着每年高考大军牵动千万家长的心,再看看高考过后考生扔书撕试卷肆意发泄的情景,现在想想不免有些心寒。考虑到当前国情:这也没办法! 晚生认为:大学教育希望能务实些。当逃课成了习惯、代人上课成了产业、教师上课成了负担、工厂实习成了过场,你还会像刚踏进大学校门时那样雄心勃勃、斗志昂扬吗?大学,疲于评奖、排名;教师,奔波于申请项目、结题与评职称:如何来保证一个优越或者良好的教育环境?常有学生抱怨学习了那么多到底有什么用处?而企业也常反馈学生上岗后连基本的都不会。细想一下,一些课程的学习真的是多余的,而一些很有必要的专业课却不能开。所以说,大学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合理些:学校或者学院可以根据行业特色选开相关课程并自己制定合适的教材,同时增开相关的实验课程及实习环节以弥补当前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一不足。笔者感叹,学校的实验室更多的时候只是摆设,用于某些领导参观使用,而学生,有些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而做实验,更多时候要的只是一份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而就算有学生想进行拓展实验,一些老师也会来一句“下班了,没时间了”等来搪塞,谈何意义?有时真想建议学校减少没必要的基础建设转而将节省的资金多购买些仪器设备和创造其他实验条件,这样也不至于学生缺乏后天的应用能力了。 当然,我国幅员辽阔而致各地教育差异性较大,文章看法仅代表个人意见。
个人分类: 研究生生涯|1764 次阅读|7 个评论
不妨支持朱校长,大刀阔斧干起来
热度 5 yangyongtian 2011-6-25 19:33
中国教育是怪胎,岂止深圳出新台? 身陷泥浞南科大,引来毁谤扑天来。 一些俗人充高雅,说三道四显能耐。 其实任嘛也不是,巧舌如簧显鬼才。 中学教育分文理,犹如荤素两分开。 营养搭配不合理,长大成人方明白。 明星体育也下滑,领导无能分不开。 不妨支持朱校长,大刀阔斧干起来!
个人分类: 感怀|2725 次阅读|7 个评论
清华与北大
热度 2 hyxia 2011-6-24 17:19
90岁的老人杨振宁说:清华北大对中国贡献大于哈佛对美国。 这句话没有错,但是从这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的巨大差距。美国恨不得有50个哈佛,所以贡献起来当然毕不了北大清华。 清华北大占有中国所有的优势资源,如果再没有什么贡献,那我看这个学校也就不要办了。 从这我特别担心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发展不均,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人才培养质量总体偏低。很多学校办学条件差,还要想尽一起办法多招生,能培养出人才吗? 所以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没有好学校,而是好学校太少,资源配置太不合理。
255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的教育积重难返?
wweeii2009 2011-6-15 13:43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时,谈到中国教育,有识之士总不免蹙紧眉头。   2009年时,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黄玉峰在复旦大学演讲,历数基础教育之弊病——“功利主义驱动”、“专制主义坐镇”、“训练主义猖獗”等,这样的教育将人变成了机器。黄老师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从培养奴性的人的角度讲,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长期以来用斗争的理论去教育孩子”,“教材中,有多少‘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那样残酷无情’的文章,有多少‘要与敌人划清界限’的标准答案。教育孩子,要横眉冷对千夫指!教育孩子,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他们,却要他们完全照标准答案答题。”结果导致受教育者“几乎完全不会将心比心”,“失去宽容精神。”“专制主义的本质是‘不把人当人’,而是当成机器或机器中的零件,当成工具,当成特权者为达到目的,为他们效力的后备军。”“反右时斗,文革时斗,现在还在斗……硬是失去了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同情心。”   对于自己的同行,这位老师也一样直言不讳:“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具体执行人、贯彻者”,“同时也成了这种教育体制的替罪羊,甚至成了帮凶”。许多教师“失去了独立性”,“只有技术,缺乏艺术;只有知识,缺乏见识;只有学历,缺乏能力;只有苦力,缺乏魅力;只有表格,缺乏风格;只有规格,缺乏人格;只愿做题目,不愿做学问;只会纠缠于字面,不能深入于意旨;只会要求学生作文,自己却常常不如学生;只能关注学生成绩,不能注重塑造人格;只顾眼前利益,很少远大理想;读书不多,修养不够……”   难得的是,这位老师没有停留在大声疾呼阶段,而是身体力行,认为“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教师也并非完全无所作为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越是难,越能有所作为”。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以创新之法来点滴改进,尽可能地“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去”,减小中国基础教育对莘莘学子的危害。例如,在课堂上,针对“为了政治需要而选入的”“实在是不能作为范文的”文章,比如“关于香港回归的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春天的故事”,还有鲁迅的为一点小事与人而争吵的文章,“首先是进行处理,该简的简,该删的删”,同时“增加大量的原典名家名篇,包括一些好的时文”。(黄玉峰: 《“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 )   行胜于言。行动的不只是黄老师这样的中学教师,曾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先生不顾已过花甲之年,不辞劳苦,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披荆斩棘,出任特区创办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在与教育管理部门等权力机构交涉博弈近两年后,今年终于在全国招到45名学生。这45名学生是在南科大文凭不获教育部承认的情况下由南科大完全自主招生入学的,他们突破教育体制僵化症的勇气令人钦佩!而在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他们必须参加高考(这一要求在教育行政部门未授权南科大招生的情况下显得荒唐)时,他们果断发布公开信,表示:“教育部做出这项决定,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是难以接受的”。这种表态是理性稳健、有理有据的,他们的胆识值得一赞。(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称:学生回去高考,改革将无意义》 )   而对于中国高考录取中存在的地域不公平问题(例如,在每309名北京高考生当中有一名能考上北大的时候,在山东和河南则分别是每10556名中一名和每15833名中一名),韩国人金宰贤以韩国的经验提出解决之道: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统一标准录取的真正的“统一高考”。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能消除地域歧视。对于青海省等教育环境落后地区的高考生,大学在招生程序上可以适当地给予优惠。(金宰贤: 《谁的北京大学:如何实现高考地域公平》 )   为中国教育求医问药,他山之石当可鉴之。缅甸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昂山素季在向香港大学发表的演讲中谈到:“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将我们变成关心别人和富责任感的世界公民,以知识装备自己,用实际行动表达我们所关心的事。”“教育应培育对人类尊严的价值观,带领人类朝正确方向发展。教育应当是真正的学习过程,并非纯粹一部生产机器,制造温驯服从……的人民。”( 《教育应当是真正的学习过程》 )   而在自家,先人也为我们提供了正面的遗产,足以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近代以来形成的正面的教育传统中,就曾包括培养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健全人格的公民的教育。20世纪以来在清末民国时期的近半个世纪中,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定,包括面临大规模的外敌入侵,整个公民教育的进程都没有中辍。而当时公民教育的内容可谓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居于时代的前列。这从商务印书馆曾出版的公民教科书中能窥见一斑。例如,民国初年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高小第六册就有《人权》一课,课文中有:   人权者,人人所自有,而非他人所能侵损者也。析而言之,有对于公众之权,有属于个人之权。   组织社会,参与政治,选举议员,举吾学识之所及,皆得发布于外,以求有益于人类。此人权之对于公众者。   信教自由,营业自由,生命自由,财产自由,意志所在,即权利所在,非他人所得干涉。此人权之属于个人者。   具此伟大之人权,但能各保其权,而不相侵犯,任所欲为,无施不可也。   格言:人有同等之权利。(傅国涌: 《百年转型中的公民教育——以商务印书馆的公民教科书为例》 )   有观念上的变革,有行动上的突破,有人类文明可资借鉴,有正面经验足以传承,中国教育僵硬的坚冰就有望融化。 转自: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6151152705.html #
1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烂透了
热度 2 windlight 2011-6-4 20:51
中国教育烂透了 a style="margin-right: 10px;" href="javascript:void(0);" entryTitle="中国教育烂透了" data-shareType="31" data-title="#{@entryTitle}" data-url="http://mayu2008.blog.sohu.com/174515360.html" data-abstracts="#{#main-content@innerText 2011-06-01 14:50 中国教育烂透了!!! 马 宇 老师卖学生获利,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吗?世界教育上出现过吗?今天的中国,却是屡见不鲜,涉及之广泛、程度之恶劣直让人瞠目结舌! 长沙市培训学校送回扣给老师已成行业规矩,且几乎是明码标价:学生每报一个科次,班主任可以拿到 80-150 元,年级主任 50-100 元;很多班主任一年能收 10-20 万元的回扣,年级主任能拿到 30-40 万元;学校校长一年能从一家培训学校拿到七、八万元“公关费”,换取不封杀在他的学校里招生;培训学校给老师的回扣占成本的四至五成,有的学校一年给老师的回扣就上千万元;老师直接向学生推荐培训学校,不去的学生甚至可能被“搞死”;有的老师自己办培训班,该在课上讲的不讲,在自己的培训班上讲 ….. 是不是只有长沙这样,其他地方就好?不是的!各位可以了解一下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不是也跟长沙一样?哪个地方不是培训班遍地?哪个培训机构不是与当地学校、教育部门有着利益联系?我太太的侄子几年前在东北一个城市读中学,一样要上这样的培训班(补习班),老师为了拉学生故意把一些重要内容放在自己培训班上讲,学生如果不去,考试就很难有好成绩。我女儿在北京上了 8 年学,是因为一个课外班不报,才免遭此类荼毒,但北京的各种培训班一样遍地开花,一样与基础学校和教育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老师贩卖学生、收取回扣,是以其公职身份谋取不当利益,相当于索取商业贿赂,可就是这样明目张胆的事,还没有哪个老师因此获罪 -- 大家都一样,抓谁?全国都一样,干嘛长沙就要抓?比老师还黑的官员、公职人员多了去了,不也没事?所以,不捞白不捞,你捞我也捞,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拼命利用自己手头的任何一点权力去换取最大的个人利益! 老师贩卖学生收取回扣,古往今来惟有现时中国才有此等怪现状。但这种现象,绝对不是孤立的,而是教育烂透了的表征之一。看看大学里的学术腐败官僚横行的丑恶现象、教授们逢迎拍马不学无术的恶心嘴脸、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科学精神的全面陷落 …… 看看长期应试教育导致的学生创造精神的丧失、灌输教育假大空连篇导致的学生道德信仰危机、收费教育导致的基础教育商业化职业教育空心化高等教育流氓化 …… 看看中小学生减负就是减不下来,教育领域的既得利益者们不顾国家民族孩子的未来而以学生作人质 …… 看看中国教育水平的急速下降、我国科技竞争力在全球排名的大踏步后退 ….. 看看百年清华前 38 年出了 29 位大师、后 62 年出了 280 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 …… 看看南方科大的教育改革,还没实质推进就开始被行政化、回归体制 …… 看看 1900 年以后,中国刚引入西学、没多少人出国留学就能出物理化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现在拥有教授、研究员、科学家头衔的科研人员全球第一,留学人员以百万计,却再也出不来一个学术大师级人物 …… 看看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那些专职博导、专家们都在干什么,看看那些顶着博导、教授、研究员头衔的大批官员们都在干什么 …… 看看官员们是如何以权力获取学位和职称的,看看学者们是如何臣服、献媚权力以获取项目资金的 …… 不能不说,结论只有一个:中国教育,烂透了! 是什么样的体制,才能让教育这个神圣的领域堕落成这个样子? 人人都清楚,我们中国人,向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教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近乎神圣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老师多受尊重?我出生在教师家庭,即使在文 . 革时期、知识不被重视甚至被批判亵渎的时候,在家乡那些纯朴的人心里,老师依然是倍受尊敬的。我母亲至今还常常回忆,她姥爷就靠办私塾当先生,过着优裕且受人尊敬的生活。母亲当了一辈子中学老师,现在最感欣慰的就是没有对不起学生;母亲的学生现在跟我谈起来,还是深深感激母亲当年的教育和关照,怀念当时简单、纯洁、温暖的师生关系。可现在,所谓的尖子生、精英们,有谁愿意当老师?有谁当了老师后真对于自己的职业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神圣感、责任感、自豪感? 我文 . 革时上学, 1980 年代初上大学,那时的教育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 虽然已经有很多荒唐的东西了,但更多是在教育政治化上;而现在,教育政治化未有改观,官僚化却更加严重,商业化更是突破了一切底线! 这样烂透了的教育现状,如何支撑得起中国崛起?如何支撑得起所谓盛世?不但不能,国本都会动摇了!这个国本,不是说这个体制,而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不是一朝一代的事,而是子子孙孙、千秋万代的事。 ( 2011 年 6 月 1 日 -- 突然意识到今天是儿童节,即使在节日里,中国的孩子们也还在繁重的学习中受苦,学到的多半还是没用甚至有害的垃圾知识,泯灭的是创造力、想象力、自由思想,侵蚀的是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公民意识,伤害的是幼小纯洁的心灵、善良活泼的天性、快乐幸福的现在与未来…… … 救救孩子!)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210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以为看美剧就能成英语达人?错!!!这样看美剧,才能学好英语
songyanru243 2011-6-3 15:57
没想到这篇日志会这么火,看到很多童鞋讨论有关美剧学习英语到底有没有用,以及用哪部美剧练习,我在这里想说这只是一个参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究竟有没有用看个人,想必在校内上至少是高中生,大部分是大学生吧,如果你到现在还无法衡量自己的英语水平或者依旧被英语牵着鼻子走,我只能说我很抱歉,我觉得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如果你到现在连自己基本的评判标准的话,即使存在完美无缺的日志,你依旧照搬照抄,不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那一切皆为徒劳。就算这是学习英语的一条途径,有几个人能真的照着做呢? 1.不是所有的美剧都适合学英语 如果喜欢看如《24小时》这样的动作片,那你基本会讲一口流利的"呯""轰""啊"之类的开枪爆炸声英语.如果你喜欢看如《豪斯医生》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片子,那你基本会讲一些如MRI,CT,Tumor之类的连自己都不明白的江湖郎中英语.如果看的是《越狱》,基本不用举手,别人就知道你是黑手党的了.不是所有剧都合适的,用来学习的美剧,是要有一定对话量,生活化的,平民化的片子. 2.开着字幕看是没有前途的 很多人喜欢开着字幕看,觉得会有参照更有帮助,其实这是在拖你的后腿.就像很多人结婚,喜欢找个比自己丑的伴娘,以为这样自己就进步了,事实上是被拖下水了.中文是母语,对我们的眼球来说有无比强大的吸引力,只要在那里,你一定会看,就像放个美女在眼前,男人一定会看,不看的可能是老婆在一边,或是他爱人也是个男人.一般人永远会不自觉通过中文字幕理解英语,而不是通过听懂-理解-记忆-重复,这样的过程学到英语.     3.看一遍是不够的 看一遍根本不能叫学英语,充其量只能叫娱乐.如果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必须反复看,精听,理解句子词语的意思,为我所用才行.如果看一遍,基本你就被情节彻底打败了,或哭或笑,反复思考自己该拥有HEROES里的哪种超能力,担心下集可以下载前的日子该怎么过,哪还有心思管学英语这码事,哪怕讲的是柬埔寨语都无所谓.所以通过看个几遍,基本到了对剧情已经免疫的程度,如看老友记看到已经笑不出来了,那差不多可以洗干净耳朵仔细听了.   给大家推荐几部我最喜欢用来正常学英语的美剧:     1.初级:Friends   Friends是经典中的经典,对于英语初级水平的朋友来说,是突破发音和对话交流最好的美剧.整个剧都是人物间谈话,而且都很简短,没有长句,词汇非常简单,基本是plainenglish的典范.我发觉自己的英文有明显的提升,就是在看这部剧多达十遍后.    2.中级:DesperateHousewives   这部剧讲述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故事,所以用词和语言非常标准,相对于Friends有更多的长句和表达,非常适合中级水平的朋友学习.    3.高级:TheWestWing   这是关于美国白宫的政治题材美剧,整个剧基本都是对话,而且语速非常快,充斥着辩论和演讲,词汇也非常高级,听起来很有难度.如果能把这部剧都搞透了,真可以谢谢十八辈祖宗了. 通过看美剧的方法,在2个月的时间内将《欲望都市》看了4至5遍,托福听力由原先的20分的水平升至了满分。她的做法就是,找到一部自己很喜欢的美剧,然后先看一遍带中文字幕的。了解了大致的剧情,满足了自己休闲娱乐的好奇心,然后第二,三遍的时候开始看带双语字幕的,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就停下来查一查,然后记录。这样虽然比较费时,但是相比死气沉沉地不停地听抄听写,已经要生动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已经记了满满一本的生词和句型。这个时候,再去看第四遍和第五遍,完全脱离拐杖,不带中英字幕。经过前面的积累,这时候再看情节已经轻松很多,并且能够深入理解每个人物在说这句对白时候的动机和理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一步。于此同时,进行一下跟读。比如,听到一个人物的口语很好听,发音标准优雅,就刻意地进行一下模仿,体会一下她的语音、语调、重音、节奏。这样在训练了听力的前提下,口语水平也会有大幅度地提升。要知道美剧当中的对白和旁白是最好的口语学习范本。 在看美剧学习语言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首先,注意发音。对于任何一门语言,语音是基础,它不仅包括单词的发音,还包括真实交际中词汇、习语的连读、失爆、弱化、浊化、重音、缩读等一系列的音变形式。至于语调节奏,则是地道流利表达英语的润滑剂,没有接触过地道的外国人,没有和他们有过面对面的交谈,是很难感受到语调节奏在表达思想中的巨大作用和强大震撼力的。因此要仔细地体会美剧之中,人物的发音和表达之中的语言习惯。其次,了解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词和句式使用是否准确直接体现了对异国文化了解的程度。可以说,发音好其实只是与美国人的语言形似,如果能够掌握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用美国文化去思维,则可达到神似的效果。这就是一种立体的学习方式,美剧则是这种学习方法最好的媒介。 一、准备好笔和纸,将笔放在鼠标旁边,将便笺放在屏幕和座椅之间,作好随时停顿和记录的预备动作。 二、只记录能引发自己内心感触和共鸣的语句和一些符合自身个性特色的句型及语法。 三、记录的时候最好不要分析思考和尝试记忆,待整个影片观看完毕之后,将统一回顾和整理。 四、一部章节或一部电影里面的典型句子和精彩对白记录完毕之后,一定要趁热打铁,想办法用上。(如通过写博客或者到英语角去操练。如果有参加培训班的话,一定不要放过任何能锻炼自己演讲口才的机会。) 五、再告诉大家一个绝活:如果你发现了那种让自己百看不厌的经典英文影片,不妨通过全能音频转换通软件将它的MP3提取出来,然后到网站上下载完整的英文字幕,再用LRC歌词编辑器将它做成同步显示歌词文本,放到自己的MP3或者电脑里,随时温习,处处操练。不知不觉这部影片的精髓尽入脑海,随时引用。从而达到通过影视学英语的最终目的。 不少英语学习者都有这样的困惑: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通过了考试,能完全听懂标准语速的英语新闻广播,可就是听(看)不懂英语原版影视剧(无中文字幕),这使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听力能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闻英语和影视英语之间的区别。首先,两者在语体上有较大的区别。前者是书面语体的口头形式,用于正式的交际场合,经过加工和润饰,比较文雅,是合乎标准的书面语言,因而使较多使用长句、复句、结构严谨的完整句。布局层次分明、逻辑关系严谨是它的主要特征。后者为口头语体,以日常会话为基本形式,一般用于交际双方直接接触的场合,因而多使用短句、单句、省略句。随意性,不完整是它的主要特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接触的绝大部分是书面语体。而在英语影视剧中,口头体的语言材料是最重要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口语中流行的惯用表达方式、俚语以及相关的跨文化因素。其次,在语言材料的输出方面二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新闻或英语故事通常是一人输出,输出者往往经过专业训练,发音标准流畅,语速均匀。以美国英语为例,语音输出速率一般在150音节/分钟,而在影视中,角色众多,根据剧情的要求,每个角色都有自身特有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再加上连读、弱读等,这些都使其与英语学习都所熟悉的听力材料相差甚远,故造成了难以看(听)懂英语原版影视的情况。   因此,看原版英语影视剧是练习英语听说的最好途径,影视剧通过声音与图像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信息,将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其它学习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做到寓学于乐。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者基本上能听懂原版英语影视剧呢?   第一,正确选择影视材料。在初级阶段,可选择那些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故事情节较强的影视材料,如肥皂剧。不要选那些专业术语较多或是逻辑推理较强的影视材料,如科幻、法律、医学、刑侦等。不宜选情景剧,因为情景剧一般固定在一、两个场景中,故事情节不足,有碍学习者对剧情的理解,另一方面情景剧对话多、信息量大且密集度高。加之丰富的俚语、流行语和文化背景知识,更增加了理解的困难。此外,也不要选择卡通片,因为卡通片的角色的语音和语调其极夸张,不易理解。建议采用电视剧作入门材料,每一集比较短,一般在45分钟左右,情节交代比较详细,剧情发展比较慢而又相对独立,便于理解。   第二,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观看学习时,绝对不能看字幕(可将字幕隐去),要强迫自己全身心去听、去理解,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议每天花一天两个小时,第次看一集,每一集至少看四遍。第一遍以了解剧情为主,不必在意能听懂多少;第二遍全神贯注地观看,尽可能地去理解;第三遍要有针对性地观看,对于不易听懂的对话要反复多次听,对实在听不懂的,建议使用复读机听写软件观看,既方便,效果又好,如能做到听写台词则效果更佳;第四遍,将这一集配上英文字幕,再看一遍。四遍看完之后,再仔细研读剧本。弄清楚难点和生词,并将一些比较好的表达方式、惯用法等记录下来作为积累,并不断练习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此外,如有必要也可看过两、三遍之后,再用MP3随时听。在有关的共享网站上,可下载各种影视剧的视频、MP3、英文剧本和中英文字幕。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可选择DesperateHousewives(绝望的主妇)作入门材料。该剧曾经获得全美收视冠军,它贴近日常生活,剧情引人入胜,更主要的是它的语言比较简单规范、地道,没有像情景剧那么多的惯用法、流行语和俚语,同时又有舒缓优美的女声旁白惯穿于全剧,特别有助于对剧情的理解,这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非常适合于初学者。DesperateHousewives(绝望的主妇)现在有三季,每季有二十三集。看完这三季,学习者观看英语原版影视的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第二阶段的学习可采用GilmoreGirls(共七季)这也是一部生活剧,特别适合青少年学生观看,其语言规范易懂。还有OneTreeHill(篮球兄弟)共七季,是一部有关篮球的青少年偶像剧。   第三阶段的学习可采用SexandtheCity(都市欲望)共六季,该剧描述了四位白领女性的都市生活,也是一部经典剧集,曾获多项艾美奖;或是TheO.C(共三季),一部青春偶像剧。通过对以上电视剧的观看和学习,你的视听理解能力心及口语能力会得到飞跃。如果哪一天你能不借助字幕轻松地听懂情景剧WillGrace所有的内容,那么恭喜你,你的英语水平已经到了足够高的境界,作为学英语的材料,它比Friends层次更高。演员的语速更快,台词更难,文化背景更多。   以上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精看(听)。除精看(听),也可以进行一些泛听(看)。先一些台词不多或是自己喜欢的影视剧来观看,一方面也可以缓解精听的紧张听力,自娱自乐;另一方面也可以检验一下效果。但不要给自己任何压力,看(听)不懂也没关系。   同时也要做好相应阅读以增加词汇、惯用法、流行语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由于我们目前能接触的绝大部分为美国影视资料,建议大家多看一点有关美国的语言文化资料。如Reader’sDigest,这是一本平民化的美国畅销杂志,与日常生活非常贴近。还要读一些有关美国流行口语和俚语的书籍。这会对理解英语影视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不无夸张地说:看一部美国影视胜过在美国生活十天。我们没有英语听说的语言环境,但可以通过看英语影视剧来创造一种“习得听说“的英语语言环境,使自己如身临其境般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   此外,看(听)只是语言交际的输入,决不能忽略它的输出---说,因为在看(听)英语影视时,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对于比较有用的表达方式要不断诵记,反复操练。这样才能将听与说有效地结合起来。    最后推荐给大家一些有关的网站和书籍:   1、www.langfly.com有一款能飞英语软件,配套很多影视剧,可以满足上面所能听懂原版英语影视剧的软件。很好用。可以取一小段时间段反复听;每句循环听;中英文显示与隐藏;逆向听写,标注生词,重点句;生成MP3的字幕文件,可导入MP3或MP4中听;测试生词或重点句,等等。。。(在这里我推荐给大家用)   2、www.verycd.com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分享网站。在这里你几乎可找到所有的英语影视。但是下载电视剧要注意它没有中文字幕。有关字幕的情况有两种:外挂和内嵌。要下载外挂字幕的那种,内嵌的事先已经将中文字幕写入影视中。   3、www.torrentportal.com这是个国外影视资料分享网。   4、www.shooter.cn是一个字幕网站,所有的影视的中英文字幕都可在这里找到。   5、www.k555.cn这是英语电影电视剧本网站。在这里你可以学习到如何将影视视频转成MP3。   6、www.1000fr.com是个电影电视网站。在这里你可以学到如何外挂字幕。   7、www.simplyscripts.com一个国外的剧本网站。   8、《当代美国流行语》吴青、赤杰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9、《时尚英语---美国流行文化AtoZ》刘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What’sup?----AguidetoAmericanCollegespeak(《美国英语沟通高手》)JamieDrucker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英语学习|1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育乃育人者也
wyc 2011-6-2 06:12
视频:朱镕基感叹日本处变不惊 批中国教育唯利是图 已有 102 次阅读 2011-6-1 22:32 |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 | 系统分类: 博客新闻 | 关键词:中国教育 日本处乱不惊 朱镕基 视频:朱镕基感叹日本处变不惊 批中国教育唯利是图 一位老者,一位已经退位的总理,能够说出此言,说明我们的教育已经到了什么地步,我们的教育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武大郎们还要继续开店下去吗?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简评“朱镕基感叹日本处变不惊,批中国教育唯利是图”【附视频】
热度 3 wangxh 2011-6-1 22:32
视频:朱镕基感叹日本处变不惊 批中国教育唯利是图 一位老者,一位已经退位的总理,能够说出此言,说明我们的教育已经到了什么地步,我们的教育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武大郎们还要继续开店下去吗?武大郎们,要知道,你们也是最终的受害者!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240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普及,能否走向手机终端?
rongting 2011-5-29 11:30
记得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运营总监建议我,可以在中国教育手机报上开设一个栏目,叫“科学新知”,受众是教育系统的相关人士。我相信经过策划,这是可以实现的。但就项目来讲,其收益面还是偏窄了,如果是面向普通大众,也许就不一样了。 科学普及,能否走向手机终端?就是那样的一个建议,我更关心的是走向手机终端的科普。我想,这是一个迟早可以实现的梦想;作为手机用户,我已经通过体验,订阅了新华手机报、生活常识手机报,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PDA等作为科普的终端,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科学普及走向手机终端,看似容易,其实是构建一个全新产业链的事,因此需要牵动很多的资源,例如,在发展的早期要说服移动运营商或者是移动终端产品厂家。同时,要设计开发高品质的科普作品,最新科研成果也好,科学家的访谈也好,利用多媒体研制的产品也好,至少是受众喜欢的,另外,需要对作品进行包装、集成,可以形成专题或者形成系列。最后,要有较好的营销策略。归根结底,走向手机终端的科学普及应该是多赢的结果。 诚如此,还可以在手机上开发老少皆宜的科普游戏,在手机游戏中分享知识、感受快乐。 真的值得一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审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
热度 3 techne 2011-5-25 01:53
此文已发表于“爱思想”网站(天益思想库),该网站的网址为 http://www.aisixiang.com/;文章标题略有改动(《重审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 重审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 王 键   前一阵读了茅于轼老先生“把毛泽东还原成人”的文章,感想颇多。相对于很多接受传统教育所建构的认知系统的人群而言,这种偶像由神到人的跌落感,其冲击力恐怕是巨大的。毕竟,在中国大陆地区生活的中国人,他们所接受教育的方式,还是有章可循的。基本上,中国政府的教育部门,几乎控制了所有中国人从小接受的各种学校教育内容的范围和价值导向。教育部不仅控制着各种教材的具体内容,而且通过一个庞大的官本位导向下的官僚体系和制度安排,来对人事事务、教师资格和思想领域进行着卓有成效地控制。正是通过这种正式的体系安排,毛泽东的形象给戴上了光环。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不断发展,很多事情无疑在发生变化,上述局面也有些微改观。比如,不少教材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有些文章进行了更换,也有些文章的内容受到了修改。但笔者以为,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整个体系的制度安排,却尚未有实质性改变。笔者迄今还清楚地记得,在中学读书时,语文老师煞费苦心地讲解鲁迅的一篇作品,尤其突出文中作者“对着山那边的微笑”这一细节,以此烘托出当时的鲁迅对激进政治势力的赞赏和支持。但当时笔者年幼无知,不解风情,始终不能理解其中的玄妙。待到日后皓首穷经,终于拜读了鲁迅文集之后,才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由此不禁感到鲁迅其实是死得其时,否则日后恐怕难免被强迫认可自己文中充斥着潜移默化的“微笑”。果真如此,一代文豪的风骨也就不免骚然顿失了。   作为中国民间思想和知识分子的代表,鲁迅的表述本身具有其独立性,其思想并非可以用阶级、阶层利益冲突的简单定位方式,随便贴个标签就能解释清楚。但是,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制下,这样的歪曲现象却是普遍的。然而,对鲁迅的曲解并不是唯一的例子。由此不禁让人感叹,在超限的权力淫威之下,人性的扭曲和变异居然可以如此之严重。尽管以赛亚•柏林早就有名言曰:扭曲的人性之材,凿不出直的东西。但柏林一定很难想象得到,如此这般的扭曲教育,不但不会造出直的东西,反倒会把“笔直”人材活生生给扭成弯的。   类似于茅于轼先生的“去光环化”尝试,笔者根据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试图梳理一番,重新审视这篇文章到底在说什么。应该说,这篇文章非常经典,被中国教育部钦定收入中学课本之中,让十数亿民众奉为楷模。在求学之初,当老师讲解此文时,资质驽钝的笔者同样不知所云,根本不能理解此文的深刻内涵。但时过境迁,当笔者转过头来,重新回首这些往事时,心头却不禁感到惊诧。因为经过再三犹豫和推敲,笔者仍然不免要发现这个具有颠覆性的事实:原来,曾被中国民众奉若神明的这位毛泽东同志,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自由主义”。而教育部钦定写进教科书的模范文章,居然是篇皇帝新装一般经不起推敲的问题作品。   毛泽东在他的文章里,号称要反对“自由主义”,那我们先要明确自由主义这个主题。自由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伟大领袖毛泽东所反对的这个自由主义,同作为世界范围内一般意义中“常识”的自由主义,到底是不是一个东西?对此,我们最好有个界定,以免概念上的混乱。   笔者研究政治学已有多年,“自由主义”这个话题自然是很庞大的,西方有很多学者进行过众多复杂论述。在此笔者不在概念上进行过于繁琐的描述,只借用一个经典、简单又很形象的表述。所谓自由主义,其实是这样一种想法和信念:它有两条核心观点:“我们必须捍卫他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我们能够和我们的敌人和平地共存”。   上面的这个表述是很简单和直观的。但它已经凸现出了作为一种理想的自由主义的美妙和迷人之处。当然,同时也凸现出了它的幼稚和不切实际之处。   “捍卫他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这只是在近代以来的人类社会中才逐渐演变成一种现实的可能。在霍布斯丛林和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中,从来都是由强者来掌控话语权并塑造世界,那所谓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从来都是蜷缩于权力淫威之下的空话、套话。也只有在自由民主制度在全球崛起之后,自由同权力结合在一起,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才真正开始成长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现实。由此可见,自由主义这个“权利”信念来之不易。   至于“我们能够和我们的敌人和平地共存”,这也是自由主义的基本信念。当然,从险恶的世界格局来看,这个信念最后到底能不能维持下去,它是不是一种天真幼稚的幻想,恐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在国家框架之内,自由民主制度已经作出了一定的表率。在这样一种体制下,它倾向于认定只有持不同政见者,而没有所谓的敌人。任何发表不同意见的人,都不会涉及到敌我划分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涉及国家公共事务的讨论中,只要没有损害他人的行为,任何言论只存在对错之分,但无论对错,它都不会被看作一种威胁,不会被看作是“敌对的”。   由此可见,在自由主义的这一信念中,它所设想的世界图景,是多么浪漫,多么具有包容力。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看毛泽东在他的文章中是怎么评说自由主义的,这篇文章的种种牵强附会到底何在。   毛泽东开篇指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就是思想斗争。毛泽东认为,不同于自由主义的是,“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而自由主义则相反,它“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   那么什么是“积极的思想斗争”呢?就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假象,毛泽东大概会认为它是“对敌人如冬天般冷酷,对朋友如春天般温暖”一类的姿态。笔者不得不承认:在这一点上,自由主义的确无法同“积极的思想斗争”相融和,因为一旦涉及到权利问题,自由主义的斗争要求就变成了普遍的人权问题, “对敌人或朋友都如春天般温暖”,或者套用已遇刺身亡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名言:“即使是敌人的鲜血,也会让我悲痛万分”。   在这里面的分歧在哪里呢,自由主义并不要是取消思想斗争,而是要保证这种斗争的公平和头争中各派的权利平等。它是一种建立在牢不可破的 “底线”之上的和平,它并不是毛泽东所谓的“无原则的和平”。自由主义的和平与极权主义的和平,其区别在于:自由主义的和平强调和平共处、双方权利的对等,而极权主义的和平强调头争的你死我活、钦定的正确一方(我方)必须要压倒被预设的错误一方(你方)。   然而,极权主义对于正确必胜的要求,真理必压倒错误的要求,反倒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自由主义实际上潜在设定了“自由先于真理”,“民主先于哲学”,“人权高于主权”,“伦理高于国家”。而极权主义则设定了真理是先于自由探索的,它可能以某种神秘莫测的方式已预先掌握在某些人手中,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真理或神性的抽象或世俗的代言人,利用一套现实中的极权制度来帮助伟大领袖实现这种真理的按需显现而已。斗争归斗争,但斗争只是走过场,结局早已由神一般的化身预先设定。   但是,最后导致腐朽和败坏的恰恰不是自由主义者,反倒是极权主义者。这是因为,在自由主义的预设下,很容易形成多方相互制衡的局面。多方反复博弈,信息经过再三传播、反馈和升级,最后形成折中的终端意见均衡,并不容易走向极端,而且可以持续不断地加以改进。而在极权主义的预设下,反倒容易形成一家独大下的垄断局面。阿克顿说得好,“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那么,哪种情形更容易招致腐败,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毛泽东随后罗列了自由主义的11种表现。我们逐个看一看,这些表现到底和自由主义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一组表现:拉帮结派,难得糊涂      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第九种。      仔细观之,其实,上述这些并不是自由主义的表现,而属于“拉帮结派”或“难得糊涂”。这反倒违背了自由主义所要求的个体的独立自主原则。毛泽东指出这些不良现象,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正如卡尔•波普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所指出的,与开放的自由社会相敌对的,正是建立在血缘、地域基础上的熟人小圈子式的低级封闭社群。这种小帮派现象的存在,甚至有悖于建立在平等权利基础上的自由社会形象。   至于“难得糊涂”的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之中。笔者以为,“不争论”或“难得糊涂”,无非暴露出中国的制度和体制所具有的某种特殊气质:对于权力或财富的推崇,完全压倒了人们对于精神和文化的需求。在这样一种制度幽闭下的“逆淘汰”博弈,自然很容易倾向于淘汰掉崇尚“争论”追求“真理”的异端分子,而造就出大批“莫谈国事”的冷漠民众,人们怎么会不“难得糊涂”呢?   由此可见,毛泽东此处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是无的放矢,而且暴露出他在这个问题的缺乏理解,以及对于自由主义思想的无知。   第二组表现:背后乱说,少说为佳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二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看到这段令人诧异的表述,不知毛泽东是不是想把人们都变成机器一般服从命令的生物?我们要认识到,自由主义强调言论自由,但其前提是要建立一套制度安排来保证人们发表不同意见确实不会招致政治迫害,人们批评领袖不会招来权力的打压。也只有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所谓言论自由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这样来看,无论是“背后乱说”还是“少说为佳”,这些都不是什么自由主义的表现,而是人们面对强权时不满情绪的宣泄,或者是一种但求自保的心态。在笔者看来,这仿佛是一幅官僚集权文化的素描,它恰恰反映出超限权力对于自由主义的权利原则的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不去反思制度本身,而把人们“背后乱说”的发泄行为以及“少说为佳”的自保行为贴上自由主义的标签,着实是匪夷所思。   第三组:不要组织纪律,个人攻击      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是第四种。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五种。      毛泽东的这段描述,是关于个人言行和组织纪律的关系问题。与毛泽东不同,自由主义者确实会认为:坚实的个人权利构成集体的基础。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人权高于主权,伦理高于国家”。然而,极权主义者的看法恰恰与之相反。极权主义者不但要求集大权于一身的领导核心,而且认为可以为了集体利益而彻底抛弃个人利益,煽动狂热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   当然,上述的分歧其实是表面的。在自由主义者看来,个人权利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分界,是通过一套法律和制度安排来实现的,关键之处在于这个具备普遍性和正当性的法治基础。而极权主义所鼓吹的集体高于个人,它和自由主义的真正分歧,并不在于这一主张本身,而在于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它不可能通过一套具备普遍性和正当性的制度安排来实现这种有效裁决,而惟有通过特殊的极权垄断来实施这种价值诉求。   在这种情况下,命令、组织或纪律很可能已经预先丧失了正当性,而所谓团结、进步的代价是以严重损害某些个人的权利为基础的,这自然会招致某些个人的抗议和反叛。只要求生、逐利的人性没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自由主义的解决方式,只是面对人性难以改变的现实,而最大化地通过诉诸个人独立、自主的意愿,通过保障个体权利,以及在权利和权力之间不断调适、互动的过程,来实现个人和集体利益的统一。这样来看,毛泽东此处的批评又再次无的放矢。这些不良现象并不必然和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而他的主张所强调的价值倾向也有悖于自由主义的权利基础。   第四组表现:不报告,不宣传,不鼓动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这是第六种。   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第七种。      显然,毛泽东在这一部分谈论的其实是思想控制的问题。关键之处在于,面对不正确的议论,是不是只是个争辩的问题?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报告上级之后,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难道会是拥抱亲吻么?   可以想见,按照毛泽东的设想,在力压群儒盛气凌人的真理部教士们的控制下,那些“不正确”的议论自然就必须要销声匿迹。勇于告密报告上级,自然就是好同志——于是,那些持不同政见者就被迅速地检举揭发出来,随后被“咔咔”掉,也“被消失”了。   而在自由主义的理解中,问题并不在于争辩。如果通过争辩而非暴力,而且是真正的权利对等的讨论,并没有确凿理由可以预先认定“反革命分子”的论点一定会在这场辩论中败下阵来。在自由主义的世界中,少数和多数都是相对变化的,通过长期的信息传播,极少数可能会发展成少数,而少数可能发展成多数。自由主义并不会以一种僵化不动的方式来理解变动不居的世界。   而毛泽东的观点则完全不同,所谓“时时刻刻对民众进行宣传、鼓动、演说、调查”,这一切似乎是要把人都变成宣传机器、鼓动机器、演说机器、调查机器。甚至通过持久的极权控制乃至暴力的方式,让确保让某种特殊观点来彻底压倒所有其它不同观点。   这里,我们又回到了上面所说的自由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分歧:自由主义会认为,存在着某种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所谓正确或真实是“自然”形成的,外力不应介入这个过程,而应当维持这个过程中的当事者之间的权利的平等。也惟有如此,通过“fair play”的公平竞争,才能有助于正确或真实的产生。显然,毛泽东式的极权主义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想要的结果是,这个自然过程应当是受自己控制的,通过这种控制,将所有错误观念和异己分子一网打尽。毛泽东需要的不是所有参与者所需要的“公平竞争”,而只是他自己所需要的预定了的“正确”。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垄断集团的正确性和持久性。   需要认识到:自由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实质性观点,它并不预设某种观点在事实上是对的或错的,尽量将政治形式同实质观点向分离,它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实质正确,它所追求的是提供一个可以尽量让所有不同观点都纳入其中的具备最大包容力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各种观点进行公平竞赛,人们通过不断延续的过程反复进行判断,来逐步选择最优的观点。   而极权主义则完全是一种实质性观点,它预设了某个观点在事实上是对的,另一些则是错的。它认为这种预设完全没有必要经过公平竞争来检验,最优的观点事先已经在那里了,而不是一种尚有待发现的东西。通过这种对比,各位读者应当可以判断出高下对错。   第五组:随便松懈,知错不改      工作随便,学习松懈。这是第十种。   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这是第十一种。      毛泽东在这一部分对自由主义的描述,近乎于栽赃行为,这不禁让人感到无语。作为神一般的最高领袖,不该如此张冠李戴。先不说这人不是机器,不可能随别人的意志而盲动——无论如何,毛泽东所列举的这些特征,完全是些个人修养的问题,和自由主义到底能扯上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文章的最后,毛泽东又开始一阵上纲上线的批判:“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这是一段典型的阶级斗争理论。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早已有无数学者阐述过。求生逐利的人性,终归无法变成笔直的神性。毛泽东的问题在于,他非要把所有的人都变成神,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自由主义则认为,我们必须把政治表述建立在现实的人性基础之上。   自由主义当然并不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变成神,但自由主义同时也并不像那些在毛泽东时代过后因为神性的丧失而涌现的大量虚无主义者所设想的,认为所有的人都是猥琐不堪只知道趋利避害的动物。   自由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无论你想成为神,还是甘愿做动物,它都会初步认可你的这种表述方式。尽管如此,接下来自由主义仍然会表明它追求进步的姿态:无论你是神,还是动物,大家必须彼此尊重对方的权利,通过一个“公平竞争”的过程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青睐。这才是自由主义所认可的将理想同现实结合在一起的追寻美德的方式。   以下不再过多转引毛泽东的论述。笔者的总体感觉是,“反对自由主义”这篇文章让人想起奥维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在文中,所谓 “自由主义”就像是一个活靶子,仿佛临近的农场总有敌人虎视眈眈地惦记着自己农场那块地旁的一大堆宝贝木材,当自己的“老大哥”(Big Brother)或伟大领袖宣称“自由主义”是一个敌人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睛都突然变得炯炯有神,随时愿意为一个伟大的事业牺牲奉献,献出自己的生命。   重读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各位读者将会明白在一个肉身世俗之神所鼓吹的乌托邦世界里,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其实也就是“动物庄园” (Animal Farm)里如同那头任劳任怨的辛勤公牛(BOX)一类的人物。而它的最著名的标志性口号是:“伟大领袖是永远正确的”(Napoleon is alway right)。更令人感慨的是,1930年代的中国,如此一篇文章居然成为了此后中国人的近乎永恒的经典作品,这让人情不自禁会为此感到百感交集甚至热泪盈眶。由此,不禁想起动物庄园中的那个伟大口号:“全庄园的动物联合起来!你们失去的只是生命和虚假的自由,赢得的却是整个世界”。   无论如何,笔者亟需指出的是,上述对“反对自由主义”的分析所揭示出来的这种政治表述的谬误,却早已作为一种常识,而深入到中国整个国家的骨髓。这决非偶然现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父,毛泽东如此著名的一篇文章,被广泛收入教科书之中,并作为样板作品广为传颂,这无疑已经深深型塑出数代中国人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和判断力。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不禁为中国人整个群体,乃至中国整个国家的自我认知,及其认知世界的能力而“杞人忧天”。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人们的自我认知情况,应当能够发现,实际上存在着两种认识情形:一种可以称为“自然认知”,另一种则可称为“反常认知”。   什么是自然认知?它建立在这样几个基本假设之上:   其一是当事人的影响力基本对等,权力的差异(对暴力的使用)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在一个设定的博弈情境之下,尽管存在着很多当事人,但没有一个置身于博弈中的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当事人或其集团,可以垄断暴力来消灭或镇压其他的当事人或者集团。   其二是当事人都具备理性分析能力,差异不是很大,都可以遵从逻辑判断,大家出错的几率也不会相差很大。形象地说,就是大家的思维基本正常,没有人是疯子或精神病患者。   其三是公共信息能够及时充分地实现自由流动。也就是说,当涉及各位当事人的公共事务发生时,当事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帮助自己获得理性分析的结论。在当事人之间并不存在巨大的交流障碍,也不会存在明显的黑箱操作或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形。   其四是假设认知的时间或轮次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经过多轮反复的博弈,认知结果将会逐渐收敛于某个测度区间。   笔者以为,如果能够同时满足这些预设,当事人所形成认知,就是一种自然认知。这种设定的理由在于,满足的这些预设条件,将能够保证博弈过程中的各个参与者在其权利接近对等的情况下,充分实现认知过程,他们对信息的掌握、不断学习的过程以及对未来的预期,都可以较充分地建立在自主性的原则之上。这样形成的认知,是比较符合自然过程的认知。   相反,如果这个认知不是建立在上面这些预设之下,那这种认知就不是自然认知。具体地说,如果预设一和预设三同时都没能得到满足,存在着明显的垄断和信息控制,在这种反常状态下所形成的认知及其结果,就会是一种“反常认知”甚至是“受迫认知”。   在这种“反常认知”模式下,当事人所形成对自我的观点,其看待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态度,将是严重扭曲的,它可能会完全偏离于“自然认知” 状态之下的认知结果。由于权利不对等,信息不透明,人们的认知很可能会完全受到博弈过程中的强势利益集团的操纵,也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再调试。   在笔者看来,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这样一篇指鹿为马的文章,居然能够在中国大陆地区长期流行无阻,被奉为楷模,这无疑可被看作一个绝佳的案例,验证笔者所谓的“反常认知”状况。而这种状况,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是一种持续了很久的认知“常态”。   这种现象,无疑值得人们为此而担忧。而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并逐渐成为足以影响世界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利益相关者,这种反常的认知偏离现象,不应当也不可能再这样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在这样一种反常认知模式之下,一个无法以自然方式实现自我认知的人,不能成为正常人。而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认知世界的国家,也绝不可能成为正常的国家。   伴随着力量的不断增长,一个不能正确认知自我也不能正确认知世界的国家,在逐渐摆脱了外部约束后,无疑将会愈加放手对世界范围内已存的所有常识进行重新定义,以“再定义”方式对正常和“不正常”的认知进行颠覆,而伴随这一“再定义”和颠覆的,则不可避免地将世界范围内的动荡。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26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hyxia 2011-5-18 17:10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某学院院规“自2011年5月11日起,凡早操旷到5次者,其所在寝室停电一天,以后每加一次停电一天。”乍一看挺搞笑,还有这么荒唐的规定,实质上这是中国教育系统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早晨不愿意起床,为什么不愿意做早操? 这跟我们学校的教育时间制度有问题。中小学尤其是高一点的年纪都有早自习的课程,寄宿学校甚至有人监管学生睡觉,当然大学里有不少学生也被监管,我想国内大多数的高校都有熄灯的规定。所以中国的学生渴望自由,我想这可能实施中国的学生自主性差一点的原因,因为总在各方的呵护下成长。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 而且学校从小学到上大学都有午休这么一项作息时间,通常是2小时左右,但工作以后很多的单位却没有这个时间,如何解决这种工作时间不对称的矛盾。另外通常午休起来有一段不太清醒的时候。 当然回到早操的问题,中国的养生或者健康专家可能都认为早操能够起到强身健体,增加凝聚力,改善精神面貌等作用,但是在这种不是发自内向的自我需求的条件下,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吗? 个人认为如果我们每天能够改革上课的时间,例如上午8:30-12:00,下午13:00-16:30,晚上如果上课可以在18:30-21:00,给学生更多地自由时间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和选择合适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和组织集体活动。我想也许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当然,所有的这些工作体系也需要统一,中小学负担太重,学生没有时间支配能力,可能伤了大学会更加的变本加厉。 这也只是个人的空想,可行性如何还需要考察。
3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学也只有自学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唯一方法
热度 1 Mathsun 2011-5-17 18:46
什么都改变不了,懒得说了。 我们自己动手吧,想学什么的归归类,建个组,定期交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68do=blogid=444627
4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果把中国看成是一个人....
censambao 2011-5-17 03:49
最近,号称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的北京故宫频频登上镜,“盗窃门”、“会所门”、“错字门”......三门事件,门门创伤中华博大文化,或许,最文化的故宫应该关门歇歇了。 在这里,不是想探讨故宫的这门那门,我感到惋惜的是,故宫的丑闻,恰恰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问题的再一次深刻体现。如果说把中国看成是一个人的话: 1.这个人做事不认真,心态浮躁。 想想我们有多少战略失误,有多少事情是急功近利? 2.这个人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 是不是总想事事拿第一,是不是各种项目总是通过规划、控制,然后又总是按期甚至提起完成,达到预期目标?事事如此,年年这样,这可能吗? 3.这个人做事不讲方法,不能扬长避短。 是不是很多事情都是不讲方法,不看过程,只计较结果?是不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放弃了自我的优势,更多的去追寻别人的脚步?5000年的光辉与灿烂,到而今是文化丧失殆尽,到处错字连篇 ( http://nifangliubk.blog.163.com/blog/static/12679122020114151135056/?touping )......可预见的时,曾经我们讥笑印度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不久这种情况又会在中国上演了。 作为久经中国教育栽培和考验的青年来说,如果以20多年来学校老师批评教育,拿来诊断这个家伙,我看也是问题学生,甚至有病入膏肓的感觉。 关于中国文化、中国教育、中国科技的讨论甚多(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6/233892.s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5/247260.shtm ),这里,我仅从故宫案出发,对中国这个巨人做一个简要把脉,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用个人成长、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祝愿中国巨人早日走上正轨,恢复健康。那时就和谐了...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2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唯一方法是自学
热度 11 lingfeng 2011-5-16 11:10
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唯一方法是自学 每一个人都希望祖国强大,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人都知道要想祖国强大,必须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可是,到底怎样改革呢? 从高一开始关注中国教育问题,到现在已经将近十三年了。这十三年来,我阅读了很多批判中国教育的文章和书籍,进行了很多思考,也写过一些博文,甚至想过自己创办一所大学,但最后还是觉得不具有可行性。 南方科技大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它有财力雄厚的深圳市大力支持,借鉴香港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和经验,由我所敬佩的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担任第一任校长,提出了“去行政化”的口号,将近一半的师资海外引进,目标是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尤其是它敢于跟教育部叫板的做法,让我觉得中国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非它莫属! 可是幻想被现实无情击碎。号称要去行政化的南方科技大学在全国公选两名副校长时,最基本的要求却是“国内高校正处级以上、深圳正局级或副局级两年以上干部”。“去行政化”遭遇“去去行政化”,南方科技大学无疾而终。 我不怪朱清时,因为换做是我,如果教育部要求必须这么做,我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辞职或者奉命。辞职肯定无法办成南方科大,而奉命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南方科技大学的无疾而终,让我对中国教育感到彻底绝望。我知道,从学校开始的改革已经是此路不通了。 其实国内的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去行政化”,所以我们不必再对这些改革心存幻想。 那些曾经对南方科技大学抱有希望的人们,你们都很幼稚。当然我也不例外。 幸好,我们还可以自学。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政治课不是必修课,不为了文凭、考试而学习,我们可以对行政化说“不”。自学,才能让大学精神真正得到回归。 自学,也只有自学,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唯一方法! 相关阅读:《基于网络的自学方法(修订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68do=blogid=444606 参考资料: 科学网《南方科技大学在全国公选两名副校长——任职资格为国内高校正处级以上、深圳正局级或副局级两年以上干部》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6750.shtm 百度百科《南方科技大学》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5910.htm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7129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十年前与十年后
热度 2 zjzhang 2011-5-14 18:51
十年前,央视热捧了三位好学生,猛批韩寒。如今,他们的各自去向和情况如下: 马楠: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向克林顿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引起中国人叫好。十年后,拿着美国绿卡,嫁了美国老公。 哈佛少女刘亦婷:十年前,准备报效祖国,中国很多人的希望。十年后到了美国做基金副总裁,嫁了美国人。 黄思路:十年前,中考高考参考书上封面都是她,在节目上歌颂中国教育的好来反衬辍学生韩寒。十年后,北大毕业到了哥伦比亚(讽刺吧?),老公也是白人。(还是白人!) 韩寒:十年前,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被中国人认为破坏80后形象的第一人。十年后,现在在中国,被认为是年青一代最有良心的知识分子。
个人分类: 文学|1536 次阅读|1 个评论
又闻跳楼声:当下教育问题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需要标本兼治
热度 2 JYH64J98Y99H 2011-5-13 12:12
跳楼,跳楼,又是跳楼!这是我这段时间的阅读印象。读到《高三男生压力大跳楼身亡 母亲责怪自己期望太高》,感觉这几乎不是什么新闻了。大学老师跳楼,中学老师跳楼,研究生跳楼,高中生跳楼,初中生跳楼,小学生跳楼,像传染病一样蔓延!个别人跳楼因为住户违章搭建而躲过劫难,负负得正,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悲剧中的喜剧。教育研究不能不正视这些问题,不能不从根本上深入研究、探讨这些问题。 从中国教育实际出发,研究与探讨教育现象背后的问题,揭示问题根源,寻求理论突破,努力形成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成果,并切实将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教育信念、教育理想、教育法规、教育政策,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教育理论、政策、行为的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普遍存在,社会因素没有起到应有的帮忙作用反倒添乱。当下教育问题多多。一个学生不卓越似乎就不成功,就没有快乐的理由,一个学生的光明未来似乎只有做大官、挣大钱的出路,财大气粗、官大一品压死人,钱越多、官越大就越风光、越成功、越有价值。教育理论工作者,当直面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做出积极的理论回应。 对于揠苗助长的行为,对于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实际存在的市场运作,对于不尽合理的教师职业定位、工资差别,对于不顾实际近乎虚幻的教育目标追求,对于行政部门的不当干预,都应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回应。形势逼人,现实近乎暴力,思想与理论近乎乏力,教育研究走到了尴尬的境地。有一些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一方面充当了不合理教育制度的受虐者,另一方面,有充当了对家长、对社会的施虐者。教育内耗很大,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可以提供完整的基础教育教学服务,完整的教育教学服务需要家长重新到社会培训机构配套购买,这是近乎荒唐而客观存在的当下教育现实。 以教育理想的旗号破坏教育的公平正义,以爱的名义损害儿童健康成长,以揠苗助长的方式追求教育的急功近利。我们将成就感、幸福感、人生意义定义得越来越狭窄。在当下的字典里,只有学校教育成才,已经没有自学成才的概念了。我们常常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涉嫌复辟倒退;我们又常常以突出海龟的价值,涉嫌崇洋媚外。这样的时候,惟独忘记了实事求是。现代教育强化了这样的判断:高学历、高学位、高收入、高职位、高官才是人才。甚至高消费、奢侈品消费成为成功人士摆显的不二选择。成功仿佛是一条生产流水线,教授是被公式、公分计算出来的人物,官员是被组织伯乐相马相出来的人物。成功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完全可以对号入坐。某名校庆典,未必告诉人们成功可以复制,但告诉人们成功可以精确计算。不把复杂的人,复杂的教育现象分出三六九等算是高等学校没有本事。排名、排队、排序,当下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就热衷于干这样的事情。这是当代版本的刻舟求剑。 教育的问题出在教育内部,根源常常出在教育的外部。人类历史上的教育智慧值得汲取。社会需要给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教育要正视个体差异,减少揠苗助长的成绩追求,回归到教育的本来面目。实际上,政府主管部门有许多不作为、不积极、不主动之处,社会办学结构则是乱作为、太积极、太主动,政府的乏力甚至无力与市场的强力甚至暴力,严重扭曲了当下教育。一系列的跳楼事件,给社会敲响了警钟,但愿有更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作出积极回应,但愿有更多的教育实际工作者认真反思。当然,这也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当在校园之外。当下教育问题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需要标本兼治。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450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高三男生压力大跳楼身亡 母亲责怪自己期望太高
热度 2 JYH64J98Y99H 2011-5-13 12:07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3日06:51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樊未晨    悲剧发生   对于黑龙江的一位妈妈来说,2011年2月28日深夜,已经变成了“永夜”,因为那个深夜,她的儿子纵身一跳,把自己17岁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黑暗里。   这个网名为祝小约的孩子是黑龙江省一所省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去年年底开始,小约决定参加艺考,于是便开始了紧张的艺考培训和一轮轮的艺术考试。   小约的理想学校是中国传媒大学。艺考的过程虽然很紧张但还算顺利。2月25日,小约参加完中国传媒大学在北京举行的“三试”后回到黑龙江,但是仅三天之后便跳楼轻生了。   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他根本没给我留一点儿时间,让我再做点儿努力。”儿子的突然离开,让小约妈妈忍受着“尖刀剜心”般的痛苦,同时在一个个无法入眠的黑夜中,另一种更加无边的痛苦也在纠缠着她:是不是我给他的压力太大了,才让他走上绝路?这些年我做错了什么?    反思家庭教育   小约妈妈一遍遍地回想着儿子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中找到这个悲剧的缘起。   小约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又贪玩的孩子。   他上小学时比同班的孩子小一岁(当时教委规定孩子7岁入学,小约是6岁上学),小学三年级时又跳了一级,跳级以后“仍然保持学习成绩中上等”。   “小升初”时,小约考上了哈工大附中,“报考那个学校竞争非常激烈,100个孩子中只能录取一个。”从小约妈妈的话语中,完全能听出儿子是她的骄傲。虽然小约的成绩一直不错,但是中考发挥得并不太理想,仅以几分的差距与理想的哈师大附中失之交臂。   小约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读高中。这可能是小约学业历史上的第一次失利。   家乡的这所省重点高中在高一时就文理科分班,在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问题上,小约与父母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小约从小就喜欢阅读。“刚上小学时,他就已经能独立阅读,并能读故事给其他同学听了。”妈妈从小就培养小约的阅读兴趣。曾经,小约的阅读水平是妈妈的骄傲。   小约的阅读兴趣十分广泛,小说、散文、动漫、哲学、神话……   文理分科时,酷爱阅读的小约当然希望选择文科,但是,家长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希望儿子选择理科。   这次分歧以小约的失败告终。   “我说服他的理由是他的语文成绩,”小约妈妈说,小约虽然阅读面很广,口才好,能够出口成章,但是,小约的作文成绩却不理想,“他的思维方式总是与众不同,高考作文是有一定套路的,他总是独树一帜不按着套路来,所以成绩总是不高。”   因为喜欢张扬个性不能拿语文高分,小约不得不“弃文从理”了。   但文科仍然是小约的最爱。小约还会到他喜爱的地理老师家去上课。文科班的学生考地理,小约也把考题做了一遍,结果小约的成绩是70多分,文科班的学生平均成绩比他低很多。   为了给孩子选择好的任课教师,妈妈托学校领导把儿子插进了“快班”。这所学校同届有20个平行班,仅有这么一个“快班”。每个月的月考学校都要排大榜,只有考试成绩排在全校前60名的学生才能留在快班,后面的学生就要降到普通班。而普通班的学生如果考试成绩能进入全学年的前60名则有机会进入到快班。   快班巨大的学习压力,加上小约的成绩在快班排得比较靠后,高一的小约非常郁闷,“他总是说烦,不开心。”   后来,家人决定让小约回到普通班。到了普通班,小约的名次提高了,在班里能排到10名左右,情绪也慢慢好了起来。“他甚至说过要靠自己的能力考回快班。”妈妈回忆说。   进入高三以后,小约坚定地告诉妈妈他要参加艺考。   “我从来没有想过让孩子参加艺术考试,他有学习语言的天赋,我过去一直计划着让他报考外语专业,但是孩子的热情感动了我,为了给他一个圆梦的机会,我同意他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小约妈妈说。   在小约妈妈看来,这似乎是儿子回归文科的最后一搏,同时,小约妈妈也觉得艺考的考题更加海阔天空,更能发挥儿子的聪明才智。   但是,让妈妈没有想到的是,儿子的选择似乎像是赌博:“他只想考中国传媒,其他学校全都不考虑,根本不给自己留后路。”妈妈让小约也参加了吉林大学的艺考,“总得有个垫底的。”   从备战艺考到参加艺考,小约就像上满了发条,一直处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妈妈回忆,从2月13日正式考试到2月24日结束中传媒的三试,小约似乎很少睡觉。“每天我睡的时候他都还没睡,夜里醒来迷迷糊糊地看到他还在鼓捣,早上也是他把我叫醒,我真不知道这些天他到底睡觉了没有。”   到现在为止,小约妈妈一直都在深深地自责,责怪自己没有早点儿发现孩子一直处在极度疲惫的状态、责怪艺考结束后儿子想休息一天自己却只让他睡了半天就把他轰去了学校、责怪自己没能意识到孩子是在走独木桥、责怪自己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到了高中又扼杀他的兴趣、责怪儿子上高中后自己就很少跟他聊天、责怪自己对孩子一直期望太高、责怪自己要求儿子“一定要出类拔萃”……    孩子内化的压力是一个无法看清的心灵黑洞   其实小约妈妈并没有给小约太大的压力,他们夫妇对小约的期望其他家长也会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呢?但是,为什么悲剧偏偏发生在小约身上呢?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忽视一个现象:孩子承受的压力有一些是来自外部的,但是更大的压力是孩子把外部的压力内化了。”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   孙云晓介绍,一个人习惯的形成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被动阶段,这时人们的行为更多的表现为遵从,遵从外在的要求和压力;第二个是主动阶段,这时人的行为更多的表现为认同,认同来自外部的要求和压力;第三个是自动阶段,这时人已经把来自外部的要求和压力完全内化了,行为的动力来自自己。   当到了自动阶段,孩子把承受这些压力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当成自己必须、应该做好的事情。“这个力量是巨大的。”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大家眼里的“好孩子”选择了自杀,因为他们更容易把外部的压力内化,当他们做得不够好时,他们更加不原谅自己,他们对自己更加不宽容。   孙云晓至今也无法忘怀一个13岁的宁夏小女孩。小女孩在小学毕业典礼的当天上吊自杀了。她的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的遗书时悲痛欲绝。孩子写道:爸爸、妈妈,我是个差生、我没考好,我上不了重点中学,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元。   这对父母想了又想,他们从来没有跟孩子说过考不好还要花10万元钱的事。只是跟邻居议论过:×××是花钱上的中学,六年下来差不多得花10万元。谁知道这个无心的闲聊却让孩子认真了。   “你要知道,什么叫童年恐慌啊。童年恐慌就是,儿童由于面临巨大的压力,不能理解、不能承受,而产生的一种焦虑。而这种恐慌正在越来越厉害地在未成年的孩子中弥漫着。”孙云晓说,这么巨大的恐慌和压力被孩子内化了,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呀!“同时,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暴风骤雨’的时代,他们容易偏执、容易走极端。”   “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成功而不是幸福,”孙云晓说,虽然父母、学校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时候并没有直接把压力抛给孩子,但是却有意无意地、有选择地给孩子呈现信息: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考上大学是成功的,却没有告诉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即使摆个小摊仍然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常常吓唬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父母就要付出更多辛苦,却没有告诉孩子,这些辛苦是爸爸、妈妈能承受的;我们常常告诉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辜负了老师和父母,却没有告诉他们努力的过程更重要,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这样的人生就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   为了激励孩子,我们在孩子面前铺开了一条没有退路、没有出口的道路。   于是,从小到大,孩子们默默地毫无选择地内化着周围强大的要求和压力,而大人们往往对此浑然不知,也就无从感受这种内化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它成为一个心灵的黑洞,正在给孩子造成致命的伤害。”孙云晓说。   “当孩子的压力内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寻找解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孙云晓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有好的引导,孩子可以释放掉心里的压力,重新轻装上阵,否则,很有可能误入歧途。    贴近孩子的心灵最重要   “教育的关键在于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孙云晓介绍,这里所说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一味地对孩子好,而是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   “我能理解这个孩子没能学文的心情,其痛苦一定不亚于失去一个情人”,孙云晓自己就是一个酷爱文学的人,因此他非常理解小约没能学文时的深深的无望感。   小约妈妈也在心里无数次地检讨她和丈夫当初的做法。   “其实,孩子上了高中以后我对他就不太了解了。”小约妈妈说。   由于孩子初中时的学校是在哈尔滨市区,为了照顾孩子,小约妈妈把工作调到了哈市,高中,小约又回到了家乡,可妈妈没能再把工作调回来。这样,她上班就要很早出门,晚上也会很晚回来。为了保存体力,小约妈妈通常晚上九点之前就会睡觉。此时,在高考重压下的小约,每天却过着极为紧张封闭的生活,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晚上到家妈妈通常都已经睡觉了。   父母和小约的沟通已经非常少了。   这时的小约仍然酷爱阅读,因此,每天晚上的时光对于小约来说是非常自由的,他会大量阅读。   “我觉得这种大量的阅读一定会影响他的学习,所以,经常过一小段时间就没收一次他的书,但是,没收了他还会买,他的零花钱几乎都用在了买书上。”小约妈妈说。“我现在最大的失误是,只知道没收他的图书,给他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而没有坐下来跟他沟通,走进他的心灵。”   旅美学者,著名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快乐专家王占郡曾这样跟记者形容家庭教育: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0”,好的家庭教育是在“0”上不断增加“正数”,孩子长大以后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这些都是一些“负数”,一个人身上的“正数”如果足够大,那么他就有足够的能力削减这些“负数”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身上没有积累足够的“正数”,那么这个孩子就会缺少抵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就会出现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心理学博士李文道指出,世上没有哪个父母能做到不犯错误,也没有哪个父母能为孩子抵挡住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家长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地贴近孩子的心灵,与他们树立良好的关系,在恰当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尊重,在关键的时刻给他们及时的引导。    高考+艺考让孩子身心俱疲   无法回避的是,小约是个正在承受着高考压力的高三学生。   “每年的中考、高考季到来的时候,都是孩子心理出问题比较集中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更容易听到孩子自杀的悲剧。”孙云晓说。   2005年,“国内五城市未成年人发展联合调查”课题组对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感到压力最大的三个方面依次是:“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课业负担过重”和“父母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另外一项由安徽省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抑郁自评量表,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的调查表明,初一学生中抑郁症状所占比例超过一成,到了高三这个比例达到了56.8%。   过大的高考压力无疑也是造成小约一家悲剧的原因之一。   “学校里没有了音乐课,没有了美术课,甚至没有了体育课,从早晨6时一直到晚上9时,高三的孩子都被困在教室里一套一套地答题。”小约妈妈说,孩子临走前的那个晚上,曾反复跟她说:人类的“贪欲”太大了,把地球都给毁了,孩子盯住妈妈的眼睛,坚定而果断地说:“我要去拯救地球,妈妈记住这是我的遗嘱!”   “一个17岁的少年,概括人类即将毁灭的根本原因就是‘贪欲’,多么准确而恰当。是我们太‘贪’了!”小约的妈妈说。   除了高考,小约又加上了艺考的枷锁。   “经历过艺考的家长都不会忘记那些个天昏地暗赶考的日子。”小约妈妈说。   所有的艺术类学校的招生考试都集中在年初的一二月份,而最后的合格成绩是在四月份后才公布,因为不知道孩子能拿到哪个学校的合格证,家长们只好像无头的苍蝇,乱考乱撞,带着孩子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马不停蹄地赶考。   “我们只是参加了两个学校的艺考,从2月13号到2月25号,几乎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赶场,早上出门,从考场出来常常已经到了晚上八九点。还有家长让孩子报考了10多所学校,付出的辛苦和劳累可想而知。”小约的妈妈说,因为有些学校考试时间发生冲突,有的家长甚至带着孩子在两个城市之间来回地奔波。孩子来不及休息,有时只能在出租车上啃面包,换服装。一个学校又一个学校的考试;一个专业又一个专业的考试;一个专业的一试、二试甚至三试……   确实,承受着这种压力的并不是只有小约一个人,但是没有出事的孩子并不意味着就不痛苦。不少同学在得知了小约的事情之后表示:不是我们不想这样做,是我们还没有勇气。   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艺考的不规范也确实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抱怨。谁也不会认为小约的选择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他的选择却再一次给我们敲响警钟。   刚刚过去的4月是艺考公布“三试”结果的时间,小约妈妈得到通知,小约已经通过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三试”。这个消息让她陷入了更大的悲伤之中。   小约妈妈是个坚强的人,她一直在反思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的失误,但是,无论多么深刻的反思,也无法换回孩子的生命了。    拯救孩子   ——小约妈妈的手记   虽然每一寸的回忆,都令人肝肠寸断,但我还是强忍着灭顶的痛苦,把这段经历说出来,为我那永别了的宝贝,也为了那些千千万万还生活在不快乐的校园里的孩子们。   听说过“草莓族”的孩子吗?在今天的校园里生活着一大群像草莓一样鲜嫩、柔弱的孩子,他们生活在顺境之中,生活在父母百般的宠爱之下,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和苦难,所以不能抵抗外界哪怕一点点的压力,只要稍微碰碰他们,他们就被挤压破了,情感上、行为上、思想上,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时候,在成人看来不足挂齿的事情,在这些孩子看来却是天大的事情、要命的事情。这种现象非常具有普遍性,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办?   同时,在高考的阴影下,孩子们始终生活在一种有形的压力和无形的担忧之中,久而久之,这种担忧慢慢淤积于心,使孩子们感到生活是那么不快乐,甚至恐惧。   无论我怎样痛心疾首,怎样撕心裂肺,都无法召唤回我的儿子了。亲爱的孩子,你是妈妈一生的骄傲,你是一个有独特思想的人,你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浪漫,那里既神秘又高远。你满腔热忱研究戏剧、研究文学、研究地理、研究中医医术、甚至研究魔术……你看西方哲学,你读北欧神话,你也迷恋动漫,好像没有你不涉足的领域,你的意愿是“拯救地球”,而我的目的也和你一致,我要提醒地球上那些幸福的妈妈,要关注孩子、理解孩子、肯定孩子、夸奖孩子、扶持孩子……   但愿这些文字可以拯救年轻的生命!   但愿我的努力可以抚慰我悲伤的灵魂!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789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科大是中国教育的蓝军
热度 1 胡业生 2011-5-12 11:02
蓝军是矛盾的对立面,是推动中国教育的动力,是北大、清华为首的红军的镜子。体制对教育的功能需要检视,科学网博主自由的精神气质是体制内反思的阶层,对体制的局限和依赖持久分裂中,社会就是这样被推动的。教育部不敢给南科大招生权利,本质是不敢让体制内教育作出比较的考量,那样太危险。为掩盖教育的失败,唯有掩盖。检验质量的路径很多,比如诺奖。教育部何时有勇气给南科大招生权,中国的教育就成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87 次阅读|1 个评论
普通人生存的钱和一流大学的经费
热度 4 Zhanglincn 2011-5-2 03:41
引言:感谢网友们的回复,我想大家之所以花时间到博客上来,为的是传播和讨论某种理想或真理的东西,让这些美好的愿望能通过不止一个人的努力在现实的世界里改变我们的祖国!当然从博客里我就能感到中国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力”(呵呵,言重)。观念如果不统一,对中国人来讲,在推行某个决策的时候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当然观念可以不同(我绝对捍卫和尊重人说话的权利),但如果行动需要决定出最有效率的那个的话,我们当然要统一在一个决定上做共同的努力。当然没有绝对对的东西,就如同我偏激的语言总会存在显而易见的漏洞,但如果什么现实条件和细枝末节都得考虑进去而不能“武断”的话,我们真的还能做什么呢? 我到过美国,才看到了美国大学参天的大树结满了果实,也看到了美国教授挥霍他们果实的潇洒,所以我似乎在埋怨自己的母校,为什么也不那样生活!然而我内心也无比痛苦,因为我经历了去美国求学的辛酸历程,我们保受煎熬(包括学习语言到办理各种手续)千里迢迢背井离乡来到美国为的是什么?我冲的是美国的参天大树,高楼林立吗,不,北京上海任何一个城市的环境或高楼都要比美国漂亮,我冲的是美国宽阔的街道吗,不,中国的哪个街区不比美国宽阔呢,我冲的是美国自由女神的雕像,还是美国白宫圆形的屋顶呢,不,这些都不是。我们冲的是美国那一批有着一流水平的教授群体,这些人才是美国的国宝和骄傲,才是我们没有的,才是美国富豪挥洒他们潇洒的根基(我不想激怒很多人的群众心里,因为他们会说人民才是根基),对,是这些人,我们才费尽艰难去的美国,才忍受吃美国廉价汉堡住美国便宜公寓,才去那里忍受孤独和寂寞。我不想抱怨自己的祖国,我可以看到祖国已经急切发展教育规划的国家意志,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站在十几亿人才资源的土地上,我的内心时时刻刻都能涌现出的我们的背井离乡的悲哀。 经费或者钱是一切的基础,我谈美国大学的时候是站在美国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那我就站回到祖国的经济上,谈谈我们自己大学的运行经费。比起美国,我不能不说中国GDP的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这是做为头条宣传过的),但为什么花在教育上的经费却不到10%,仅仅4%,而这些钱落在大学头上时的比例真是可想而知,每每想到这里我都就感到非常气愤(但我不想骂政府,俺很文明和理智)。同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又会涌入很多人的大脑:中国太大了,重要的事情太多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很多啊。好吧,如果是这样,我宁愿在我工资里增加教育税,把这些钱直接用到教育中去可以吧。 我记得我当时到美国的第一感觉就是美国的国民每个人都在为国家做着显而易见的贡献。记得那时候我到美国的任何超市买日用品或者到学校的学生中心去吃饭,都会得到一个详细的账单,账单上有一项让我非常奇怪,那就是税收。也就是说美国人民的任何一次消费都得向国家纳税(呵呵我没办法把这些钱贡献了给美国)。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中国不这样呢,而只是交点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也不清楚的个人所得税,而且这种税往往都只是平民老百姓才足额支付,那些有钱(就有权)的人往往总有办法和能力去逃避这些税收!我不指望每个人都认为缴税是自己对国家的贡献,所以都不会去逃避,我只是觉得缴税应该比我们现在的体系更合理和透明(我相信很多人消费时没有索要发票以增加国家税收的习惯)。美国不仅有这透明的消费税,而且谁更有钱谁对国家的贡献应更大(请不要说在中国这也是当然,我是指按收入来算的比例。你一月收入1000万,我一月2000元,比例一样你也觉得比我贡献大,我能说什么呢。在美国我想比例一样就是贡献一样,当然我只从我老板一个个案推论了,你可以说我没有科学精神)。当然我还知道美国的房产税更是厉害,谁住的房子价值越高谁就应该给国家更大的贡献。而在中国我觉得只有每月去领工资的那些人才在老老实实交个人所得(只有工资所得嘛)税,其他的住豪宅开跑车的人们我就不能妄加猜测了(别猜测我有仇富心理,呵呵),他们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有些偏题,但没有跑题。 看到美国的账单我感触也是良多,如果真有许多人哭诉说那里要投资,不然就怎么了,那里也要投资不然就出人命了,好,何不借鉴美国,增加透明的消费税,或干脆叫教育税(体现政府和人民对教育的决心),我当然愿意缴纳(OK我代表我,我不想强迫别人)。 这些税收所带来的国家财政收入首先投入的应该是教育(不要说你吃不饱,我能不能假设你吃饱了)。历来经济崛起的国家,文明发达过的国家政府都是非常重视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真让我无话可说,我忍不住又要武断了,教育经费就是教育经费,哪怕教育经费用不了,也要放在那里等着,那部分预算是教育用的!为什么要让大学去贷款发展呢,让校长们跑断腿去国家要经费(有意思的是竟然也能要来钱,中国的行政真是弹性很大啊,没有这一块经费竟然可以要来),让你你你放下工作去企业要钱。国家必须给公立大学充足的运行经费,对待教学员工不能太廉价,提高他们的待遇(一片哗然,教师的待遇已经很高,地球人都羡慕!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怎么能带头向国家要钱呢)。这是基本前提,如果国家真的(真的吗?)感觉负担过重,该撤消的公立大学关闭算了(要关闭大学里的人不干了...当然依然可以为国工作),呵呵看来关闭的阻力真的很大,那么充足的运行经费这件事情等到2020年再提提看吧。 对于私立大学的筹钱办学那是私立大学经营模式必然的结果,美国的很多优秀大学都是自己筹钱的私立大学,但无论如何经费的获取和使用都是要靠学校拥有的牛教授。有了这些牛教授银行企业才愿意投资(风险一般不会很大),那些培养的优秀学生才愿意把一生的所得捐赠给学校(中国愿意精心培养学生的学校不多,能培养出杰出学生的学校也不多,培养的学生爱校的也不多),更多家长才愿意把孩子送到那里读书。如果说在中国办私立大学,没有牛教授办什么私立大学,办其他的学校不好吗?当然市场总会给私立大学以存在的空间(如果能办下去的话), 但这和我说的国家教育经费的使用似乎关系不大! 就如同刚才所谈的,教育税收的钱一定得用到教育上,我们纳税人都在工资条上或着消费税上保留着,我们可以算这笔钱的去处,我们可以保证这些钱不会被某个处级干部用在澳门的赌桌上(或转到国外的某个帐户上)!反正无论如何大学的任务是教育和科研,产出更优秀的人才和新的科学技术,不是去筹钱,大学必须获得国家足够的运行经费(不要跟我讨论什么才算“足够”,明白我的意思就行了)。 当然还会有一种情况是:现在公立大学钱是多了,不是没钱,是钱用不了,比如仪器买回来闲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的视角。好,我现在就说用不了的话。我当然不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情况有多么地复杂,但这至少能表现两点:使用的人水平低下和行政管理的激进和武断。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我依然认为:如果不改变中国大学的运行模式,用不了放着,等能用的人来用!可问题又来了,你怎么判断他能用呢?等有水平人来评审,那你怎么保障评审的公正呢.....,何必这么复杂呢,快刀斩乱麻,这些钱难道不能用在服务系统的建设上吗?实在不行就放着,着什么急呢,为什么非要花完呢,不花钱就是不干活吗,不贡献GDP吗?搞不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我们建设好我们的服务系统和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耐心等待有水平的教授在这个环境中出现,几十年都这样落后地等过来了,我们不在乎再等几十年(呵呵挖人很快,但没有环境即便真挖到了人参也会在第一时间...跳楼)! “让我们的科研人员干他们该干的事情”是我们建立环境首先应该保障的。当然要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首先是没有生活之忧,而没有生活之忧首先是环境。其一是国家大环境。美国有各种齐全的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养老等等,所以对于一个本身也没有多少物质追求的科学工作者来讲,这些后顾之忧已经在国家层面上通过公民身份获得解决。他们即便由于能力智力所限不能申请到多少科研经费或发不了几篇牛paper而离开岗位,也不会在美国社会里没有尊严的活着。这在中国这似乎又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建设一流大学真的不能立刻开始!然而我认为并非如此。全民保障如果不行,实行先部分重要部门人员社会保障!(又是一片哗然,公民不平等,歧视没文化或次要部门的人,没人权,哪些部门重要?重要岗位怎么去聘任?无耻,为了自己私利,呵呵,暂时到此,待续......)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3583 次阅读|9 个评论
药家鑫案, 给了中国什么?
热度 3 machan 2011-4-23 10:38
药家鑫,昨日按照法律被判为“死刑”(尽管还有,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可能)。 民众,是否应该欢呼庆祝? 药家鑫,得到死刑,按照现行法律,本来毫无争议。 因为,出了“激情杀人”;因为专家偏颇的评论; 更因为百姓,对法律的不信任: 比如,南京彭宇案, 比如,赵连海案, 比如,贪官的死刑、死缓、无期的“不同”判决……才有今天的争议。 但是, 面对药家鑫母校的集体统一支持死刑判决的报道, 更感中国教育的悲哀。 判决之前,你怎么不说话支持死刑? 判决之后,难道所有的学生都支持死刑判决,没有一个不同意见? 发表这样的声明,是为了什么?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 还是,怕高晓松所谓的“封杀”? 看采访受害者家属的视频, 受害者家属说其实还想原谅药家鑫的,前提是药的父母如果登门道歉…… 但是没有,所以才有受害者家属的死刑要求。(那些认为农民难缠的人,不要以己度人。没有人情味儿的,多数是住进高楼,邻居、对门都相互不知道是谁的人。在中国,生活在底层的人,反而更多的人愿意宽恕别人的: 宽恕贪官、宽恕小偷流氓、宽恕那些为非作歹的人……) 当年,李刚还在电视上痛哭(不管是真是假),有一个作父母的表态。 难道药家父母没有一点教育不当的“内疚”,还是有其他原因,不便见受害者家属? 都不得而知。 出现药家鑫、李刚之子等这样的大学生,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我国的教育, 更需要反思的是我国的家庭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个人的道德、价值观、个人素养等多数来之家庭的教育。 当然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也很重要。 如果没有教育的反思和改变, 还会有更多的药家鑫、李启铭,这样的孩子……
个人分类: 生活|2357 次阅读|5 个评论
百年老校上海交大
热度 4 yangyongtian 2011-4-22 15:44
百年老校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百十五, 中国教育榜眼录! 学子万千遍宇内, 振翮高飞出此庐! 上海交大徐家汇老校区——摄影陈龙珠
个人分类: 诗配画|455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关于我国高职教育未来走向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wmy9039 2011-4-22 15:40
转载中国青年报( 2011年04月18日11 版) http://zqb.cyol.com/html/2011-04/18/nw.D110000zgqnb_20110418_1-11.htm?div=-1 高职院校不仅要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人才源,也要成为应用技术的技术源 首先,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这一专有名词内涵的重新思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这一专用概念,这是因为黄炎培老先生创建的中华职教社一直沿用这一概念之故。我们有时也简称为职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这类教育统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1987年,在德国柏林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公约》,制定了世界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可见,在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看来,这一类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同时是技术教育。起初有一种理解是:以培养脑力劳动为主的技术员学校教育称为技术教育。以培养体力劳动为主的技术工人学校教育称为职业教育。 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因为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当今是互相渗透、互不分离的。即使这样,两者之间仍然有差别。 其中技术教育重在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技术素养;职业教育则重在岗位、岗位群或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旨在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中所渗透的技术教育是与岗位和职业紧密相关的,因而是并不完整的;而技术教育虽然也渗透着岗位和职业的要素,但是它重在技术训练和技术活动的完整性,既可表现为教授有形的工具装备、机器设备、实体物质等硬件的技术要素上;也可以表现为教授无形的工艺、方法、规则等软件的技术要素上,还可以表现为教授虽不是实体物质却又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新技术要素上。尤其是技术教育会让学生经历持续改进或创新现有的工艺、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完整的技术活动过程。在今天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现代技术格局中,让学生具有这样一种技术素养和技术训练是非常宝贵的。 需要重新审视高职院校若干指导理念 一是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比例问题。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分专业的具体情况,将理论教学课时一减再减,甚至有将实践教学来替代理论教学的倾向;不分具体的课程性质,一律套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等教学方法,搞得有些课程内容牵强附会,信息量锐减,大大削弱了现代大学集约式输出信息和传授知识的功能。结果造成理论教学缺斤短两,内容空洞化、稀薄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技术基础和后期发展。 二是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问题。 由于培养目标的重心下移和片面性,使得实践教学从内容上看比较浅薄,大部分学校停留在对某一实务、流程、软件的熟知和熟练上,缺乏对技术活动全过程的完整训练;从形式上看,集中表现在顶岗实习呈“放羊”状态,质量严重下滑。 三是关于生产性实训问题。 为了强调在学校里也能真刀真枪地进行技能训练,便引入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概念。所谓校内生产性实训必须符合生产是真实的,产品是真实的,营销是真实的等诸多条件。而且有一段时间还强调校内生产性实训要占整个实训的80%。这种过头的指导思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既不符合学校实际,在现实中也很难做到。为了迎合这一指导方针,一些学校机械地将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至于利用学校宝贵的稀缺资源,究竟能覆盖多少专业,能为多少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能否可持续发展,效果究竟如何,却很少去客观评估。 四是关于产学合作还是产学研合作的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高职院校只能提产学合作,而不能提产学研合作。理由是认为研发不是职业院校的任务,而是本科院校的任务。其实这样的指导方针是相当幼稚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新加坡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他们的实践已经出色地回答了职业院校在技术应用和研发方面同样能大有作为的问题。今天,我国的高职院校能否将企业的研发中心或者企业的真实的研发项目搬到学校里来,与企业共同开发,这关系到高职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也关系到这类教育是否能真正站住脚。 五是关于千校一面和以特立校问题。4 年来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包括第二期的骨干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高职院校的第一方阵。其示范带动效应也是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隐忧。正因为示范校的示范效应,它们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甚至是示范校的申报书,成了很多学校的范本。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无论是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还是其他的普通院校,其热门专业设置的高度雷同性,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思路的高度相似性,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反之,以特立校不足,特色专业匮乏,品牌教师稀少,倒是成了常态。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反映了我们在示范校建设的指导理念上还存有缺憾。 六是关于让学校跟着企业走,还是鼓励学校领着企业跑的问题。 目前,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一般专业多,前沿专业少;长线专业多,紧缺专业少;紧跟现在需求的专业多,指导未来需求专业少。例如,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在全国范围来看,真是凤毛麟角。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核心的高技术服务业在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反应。至于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化新趋势,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外包服务,以及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社会服务等出现的新业种,支农、惠农、强农的新技术等等,不仅高职院校普遍反应不灵敏,而且国家的专业目录指南也反应得相当迟钝。 现在很多学校更为强调的是如何适应企业的需求,很少考虑如何引导企业需求和制造需求。我国的高职教育今后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转变,让更多的院校,尤其是让更多的示范校成为 企业的人才源、技术源和信息源。
个人分类: 专业建设|1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教育问题的随想(微博或留言)
热度 6 hj58 2011-4-22 07:47
关于教育问题的随想(微博或留言)    黄佶      根据我的经验,给大学新生讲“如何读好大学”等是没有用的。他们听前人悲惨故事时是当做笑话听的。而不会接受教训。他们非要自己以后吃亏了,才会明白老师说的道理。此时他们会积极地向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教训,叮嘱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但后者仍然是哈哈大笑,然后再重蹈覆辙,年复一年,代复一代,……      大学应该宽进严出!宽进严出不仅能够减缓高考压力、促进学生学习,还可以消除高考舞弊的负面影响。他即使靠舞弊(高考加分、耳机提示等)混进了大学(昨天《南方周末》报道贵阳靠培训“二级射击运动员”骗取高考加分),如果不勤奋学习,成绩不好,也会很快被淘汰出去。        “严出”不是不让毕业,而是看他不用功学习、或者学不进去,就让他提前离开学校,给个学时证明。以后想读,可以再回来或去其它学校接着读。       很多高中男生高考不行,但实际上很聪明。严格的高考就使他们无法进大学。现在大学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很危险。      可以把实行“宽进严出”时多出的指标用于男生。      或者进行增量改革:只对男生实行“宽进严出”,试行几年,看看有什么问题,以便进行完善。      中国教育的出路是“宽进严出”。“宽进”可以减轻高考压力,“严出”可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质量。(黄佶:中国教育的出路:宽进严出,网上评职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75do=blogid=434747 )      以后国家应该规定:高中应届毕业生不能直接考大学,必须到社会底层工作一年。让年轻人尝过只能靠出卖体力才能生存的苦头,他们才会知道知识的价值,才会主动认真的学习。没有自觉性,即使不迟到旷课,学生也只是上好指定的课程,而不去读课外书。这样的大学仍然是白上的。文革后第一二届学生为什么用功?因为他们有知识饥渴症。      现在的大学生,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被父母强制去学习:数字、四则运算、汉字、英语、古诗、钢琴、……,一口气连续学习近二十年,早就都患上“学习疲劳症”了。中间应该打断一下,例如规定高考后不能立即上大学,而是必须在社会底层工作一年:种地、做工、做营业员、当兵,等等,使他们离开书本一年。在只能靠体力生存的情况下,他们会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此时再去读书,他们有知识饥渴,也有新鲜感,配合好的教学方式,他们才会自觉认真地学习。      现在的大学生不认真听课,不博览群书,不肯做作业,老师点评作业后不肯修改。老师则忙着评职称、拿课题,只有高学历,却无实践经验,……。呜呼!      大学教师的收入太低,只有五流研究生才考虑进大学做教师(民谣)。大学教师的工资应该高到有足够数量的优秀人才来竞争做教师,竞争上讲台。只有这样,大学才有希望。现在大学的钱很多,但都花在名人和大师身上,轻视忽视承担主要教学工作的教师,让其勉强维持,甚至要自己出去创收。      中国高等教育还是崩盘了的好。然后全民办学,优胜劣汰,涅槃重生。      要让文科的研究生也来啃外国学者的学术论文,既学英语,又练中文(先要翻译过来),还能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评论上课录像、下面没有学生)上课还是要互动。我用 QQ 给研究生上课,大家都不必奔忙,坐在家里或寝室里就能够上课。最大的好处是:学生发言不但没有了心理障碍,反而因为他们非常习惯使用 QQ 聊天,因此发言非常主动,听课时有了想法不再只和同桌小声嘀咕,而是发在 QQ 上,大家都能看到,其中很多观点还真不错。一些同学在世博会新闻中心做志愿者,也能利用那里的电脑忙里抽闲地瞄上几眼、发几句言。      实际上大学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那种方法,那种思维方式。具体的专业课只是训练这种思维方式的工具。凭空是无法训练这种思维方式的。这种思维方式也无法独自存在,只能依附在具体的知识身上。大学生应该能够从事任何工作。大学里没有“总统学专业”,但有些大学生就能做总统。      我读大学时,从图书馆借到外国的物理学教材,耳目一新,比国内教材好太多了。解释由浅入深,示意图形象生动,没老师教,也能够看懂。后来自学微机,中文的书一上来就讲“分区”、“磁道”,怎么也看不懂。但书名为“introduction to ...”之类的外文书,由浅入深,图文并茂,虽是外文,但比看中文的还轻松。      中国不应该简单地做一个消费大国。应该走一条和美国不同的道路,应该把钱花在教育上。更好的学校和设备,高薪吸引全世界最优秀最伟大的教师,高投入编撰出版最好的图书(包括电子书和网站),高投入搞科学普及和基础科技和技术研究。让搞学问搞科学的人成为收入最高的人,成为社会羡慕的对象,……      由知识分子(教授)来管大学也未必能够管好。现在的官(校长、党委书记)哪个不是研究生毕业的?哪个不是教授或研究员?弄虚作假、剽窃、学术腐败、做学术包工头,不都是教授副教授干的吗?      北大完蛋了。连批评涨价两毛钱的自由都不给学生了。两毛钱虽然绝对数值不大,但相对几元钱一份的饭菜,这个比例还是很大的,为什么不允许批评?学校为什么不反思自己的工作?学校食堂的伙食差、价格高,是老问题了。一面在培养将去解决中国乃至世界问题的学生,一面却解决不了自己食堂的问题。      继续教育现在实际上就是卖文凭。继教已经成为大学和院系的创收工具。为了争夺生源,不断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虽然还假装着在抓教学质量,但考试之前把题目和答案给学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哪个学校要是真地抓教学质量,对学生严格要求,生源立即流失,于是只能竞相降低标准。中国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把好事情变成坏事情。继教是一例。      国家应该支持这样一个产业:有选择的或者全部的保存网上的内容。我们现在可以找到两千年前的人写的东西(竹简,甲骨文),但以后可能连两年前的人写的东西都找不到了。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2011-4-21 整理
个人分类: 教育|2268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教育:让我如何来爱你
热度 1 zhouguojun 2011-1-12 11:00
中国教育,从入口到过程到出口,从体制到实践,从社会到学校到学生,无不存在病态,如何回归本真,如何还教育一本来面目,如何实现教育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伟大的课题,也许永远都无法完成的课题。 一、体制 从科举制到精英高考到教育大众化,不可谓不说是进步,但进步后面临的矛盾越来越多,大量失业、矛盾冲突,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教会了学生做人还是教给了学生犯罪的本领呢?深思之,窃以为或许可再改改制度;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举,让有志于学、有志于研的进入一流大学,从事高深学问,毕业后统一分配(允许自主择业),保障就业;其余学校遵循各方意愿,学生及学校均实行优胜劣汰,政府不对学校进行考核,让社会(市场)来考核学校。 二、学生 以改制后的制度为准绳,实行生源分流,凭自身造化生活,自己如何选择,自己决定命运,但一定要让读书人找回尊严,决不让我与张二狗的故事普遍重演;读书人待遇参照同类阶层最高档次水平。 三、社会 崇尚教育改变命运,文化决定未来的导向,让中国教育重回公民心中。 四、政府 为政策的落实保驾护航,同时打击教育人投机等违规行为,发现后清出教育队伍。 五、其他 以上纯是空想,不必当真,权当乌托邦。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蔡津津博文《中国需不需要精英教育?》
pww1380 2011-1-12 00:14
一个民族如果既没有真正的精英群体而又在整体上漠视这样一个群体,认为不再需要这样一个群体的时候,这个民族也就彻底放弃并将永远丧失自己可能的前途。 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否需要一个精英群体这原本是一个无需讨论的不证自明的问题。当我们十分认真而严肃地提出这个问题并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急的时刻。 这一危机虽然不是大敌当前兵临城下所面临的那种亡国灭种的民族危亡,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危机是一种比民族危亡更要严重得多的民族危机。 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精英,是承载民族之魂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是一个精神和文化层次上的社会存在。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自己的精英群体也就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随之,也就丧失了自己得以生存和存在的民族精魂。 漠视民族精英,就是漠视本民族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上所形成的文明积累。而民族文化和本民族的文明积累是一个民族得以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成其为一个民族的现实根基。因此,漠视民族精英这一社会现象直接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其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已经到了一个多么危险的地步! 显然,当代中国的这种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势将从民族得以自立的根基之处——精神和文化层次上,彻底动摇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一想到这里,顿感全身肃然。倏忽间,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硝烟里的义勇军进行曲——今天的国歌。国歌高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让我们发出最后的吼声”这两句歌声久久地在耳边回响,在胸中回荡…… 参考文献: 1. 蔡津津 .中国需不需要精英教育?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8290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460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瞭望》:学前教育倒退的十年
yue 2010-12-17 11:59
参考:中国教育,世界之耻,历史之辱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9825 走出学前教育倒退的十年 进入21世纪,多数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经费占公共经费的比例是6%~8%,中国仅为1.2%;再以生均经费指数衡量学前教育投入,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指数是18,中国仅为2.7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大平   中国的学前教育正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11月初,先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紧接着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    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指出“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此前的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从1990年起,联合国发起成立的这个纪念日,旨在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受教育权是21年前联大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出的儿童享有的四大权利之一。”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儿童工作处处长宋文珍认为,发展学前教育是完善儿童保护体系的重要环节,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建立在保护儿童权利的基础上。    定位偏移   今年3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第二轮征求意见期间,收集到上万条意见建议,其中涉及学前教育领域的就超过四成,一些参与制定者不禁感叹:“这个问题一夜之间变得突出。”有专家分析,这种感叹的背后,是学前教育多年不被重视,甚至从未有过系统规划的事实。   许多城市的学前教育日益供不应求,这在坊间被概括为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 做了几十年教育研究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峡,对于整个学前教育的现状深感痛心。她说:“这个问题是多年积累后的集中爆发。”   学前教育的上一个拐点始于2000年,当时在农村税费改革和国企改制的背景下,国务院发文对以公办园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办园体制予以确认。从此失去政府保护的学前教育呈现了连续的大幅度滑坡,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园和国有公办园的数量急剧萎缩, 到2003年,公办园数从1999年的18万所锐减到11万所, 致使在园儿童数跌至改革开放以来的谷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长冯晓霞说,上述文件中提出 2007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要达到55%,实际仅为44.6%,相当于发达国家1970年的水平。此后国务院批准的“十一五”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2010年要达到55%,然而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这一指标只有50.9%。   据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研究所刘云波博士的相关研究,进入21世纪,多数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经费占公共经费的比例是6%~8%,中国仅为1.2%;再以生均经费指数衡量学前教育投入,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指数是18,中国仅为2.7。有学者称,在中国,无论是国家的财政投入,还是公办园数量,都呈不可遏制的减少之势,这个因 定位偏移而出现的下滑拐点使学前教育经历了倒退的十年 。   就在国内许多地方把一批又一批积累丰、师资优、国家投入有保障的公办园拍卖给市场时,许多国家已经把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学前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自身发展,而且对幼儿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促进作用。这一反差,又引发国内各界对学前教育是否应该回归公益的讨论。   “绝对不要高估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冯晓霞说。2008年暑假,她在四川震区尝试做了一个流动幼儿园,争取到一个基金会对每班各捐助了一万元的设备。开学时她把幼儿园整体移交给当地政府,很多家长乘兴带着孩子前往报名,结果大约有一成的家长含泪带着孩子离开,因为一个月收费320元。本刊记者在北京昌平区的一个月收费200元的民办园也看到类似的场景:中午时分,有不少奶奶辈的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用餐,她们说这样每月就可以少交100元。   高峡赞同把学前教育定位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大众所期盼的公办园的公益性,迄今在国内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因为它对城市群体高额收费。而在农村,除了乡镇政府办的中心园外都是民办园,绝大多数孩子也享受不到所谓公办园的公益性。她强调:“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不应继续混淆公办和公益的概念了。那种把问题都归于民办园,把功劳都归于公办园的认识,是一个误区。”    “稀缺化”与“贵族化”   早在数年前,北京市政协的一份专项调研就发出警示:“本市现有的幼教资源,仅能满足近3年出生幼儿入园需求的50%。”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许多城市,公办园“稀缺化”和收费“贵族化”的问题愈益凸显。   幼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认为,目前有限的财政投入基本上都给了公办园中的示范园,由这种把财政投入给“小众”的不公平导致的“入园难”,民间称之为“优质资源‘特权化’”。政府只有使公办园具有补偿低收入群体的功能,保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入园难”才可能得到解决。   各地统计出生人口的曲线是由一个个的“峰”与“谷”连接的。根据人口变动的轨迹未雨绸缪地作出相应的安排,并非政府一系列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可是,面对扎堆出生的“奥运宝宝”,面对与日俱增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许多地方政府尚无权宜的应对之策。前不久,北京市政府表示“未来5年将投入50亿元,新增公办幼儿园118所,改扩建幼儿园300所”,然而,对于那些需要马上入园的宝宝而言,这个转身又怎能解得了“近渴”呢?   “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这是《规划纲要》对作为“短板”的学前教育的规划目标。有评论称,这个保守的发展思路,为学前教育多年得不到政府足够重视的事实又添了一个例证。    上海是一个例外。“十一五”期间,上海全市新增了幼儿园400多所。目前上海已有公办园784所,民办园327所,公、民办园接纳的儿童数之比约为4:1。3~6岁适龄儿童入园率超过了98%,只要家长愿意,随时可以在公办园给孩子找到一席学位。   当年一些地方纷纷以改革的名义把一批又一批公办园推给市场时,上海凭着“学前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应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的认识,将政府的责任承担至今。尤其是针对非上海户籍适龄儿童迅速增长的态势,上海已多年尝试由政府向民办幼儿园购买“学位”,鼓励兴办规范的、收费较低廉的三级民办园或“看护点”等办法,有效补充了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介绍,现在的幼儿园人数还在增加,在2009年比2004年在园人数增加8.8万的情况下,生均建筑面积却从8.3平方米增加到10.91平方米。前几年的工作为上海迎接“十二五”学前教育的入园高峰作了很好的铺垫。他说:“我们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已经形成了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共同发展的格局。”    隐含近忧   “学前教育必须实行政府主导的命题,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确定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政府主导说起来容易,真正实现是非常难的。目前的学前教育有两大隐忧,一是受前些年产业化的影响,学前教育被毫不留情地推向市场。二是这两年学前教育供应不足,政府又开始轻车熟路地大包大揽,尤其在城市的中心区。所以,没有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不可能根本改变学前教育困境的。   在《规划纲要》制订时,不少人提出把义务教育制度前移到学前教育的方案,最终没有被《规划纲要》采纳。“前移方案”的基础是认为义务教育的问题已经解决,所以政府可以把更多的钱投到学前教育。杨东平说,其实“已经解决”是不存在的,所谓99%的普及率只是一个假象。如果很多农村地区实行的是一种没有质量的教育,只是通过变化数字来产生某种轰动效应,那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包括农村初中的辍学率到底是多少?前两年有关方面抽样调查了六个省,结果是43%。这就是整个义务教育的现状,“拆东补西”式的低水平,脆弱得经不起检查。   政府不可能包揽学前教育,又如何实现政府主导?杨东平认为,首先,政府必须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层次和责任,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中;其次,大量的小区配套,如果由开发商主导,必然会出现很多天价幼儿园。政府只有从一开始就把幼儿园控制在自己手里,就能以低价出让给办学者,也可以像上海浦东新区那样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办公办园。   综合未来十年幼儿人口发展数量,以及一般的建园标准,高峡算了一笔账:如果满足所有幼儿入园,政府每年必须投入190多亿元,而现在只有102亿元。因此,她认为倡导多元、扶持民办,是保障更多孩子享受基本学前教育的唯一途径。这需要政府转变投入方向和投入方式。美国的学前教育投入是给低收入群体,让中产阶级选择民办园,而国内以往的锦上添花式投入,则只能使弱的永远得不到经费。只有多条腿走路,才可以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   高峡还指出,农村乡镇地区发展幼儿园也存在一定误区,“不要想着中心园能解决一切问题。目前很多中心园都号称办成示范园,有点像义务教育的示范校,实际上等同于重点园。这样,不仅不会起到对农村孩子普惠的作用,相反可能会使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因地制宜,降低门槛,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非常重要。”杨东平说,农民工进城后的一个基本需求就是有个地方帮助看护孩子,自己可以放心出门打工。政府满足不了这个需求,又限制简易园的存在,必然会有“黑园”乘虚而入。作为民间组织的“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在甘肃和宁夏农村办的每月收40元的简易园,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基本的“粗茶淡饭”式的学前教育。如果政府坚持理想的办园标准,在培训机构、培训面积、注册资金方面都设置很高的门槛,这样的简易园就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解决入园难。   2009年,网上公布的广州9家市级机关幼儿园共获得年度财政补贴6000万元,一度遭到广泛质疑。有学者称,如此救急之举,可缓解学前教育资源一时之短缺,却会造成严重的教育不公平,因为办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在使职工获得这种教育福利的同时,更多民众只有望园兴叹。从长远考虑,只有政府加大投入举办更多的公办园,并且给民办园相应的补贴,才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使普通民众的子女都有平等的入园机会。
个人分类: 我的阅读|2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革故鼎新(15):中国教育忧思录
pww1380 2010-12-11 23:23
革故鼎新(15):中国教育忧思录 杨文祥 长期以来,外行领导内行,不尊重管理规律的盲目决策和瞎指挥始终是当代中国社会各管理领域的顽症。而教育,则是这一顽症的重灾区,直接威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命运。 为此,我们不能不大声疾呼, 一定要加快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一定要加快中国教育领域的管理改革! 为此,我们不能不高声呼唤中国的管理大师,首先是教育家和教育管理大师的出现!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3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经典的张二狗——经典的中国教育?
热度 1 liuhuan0216 2010-11-15 16:22
下面是一段最近流传比较盛行的张二狗的故事,希望您能耐心地读完,品味它是否反映中国的教育的另一面。 张二狗是我的同学。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被人拿来作为对比的两个极端,我曾经是他的梦魇,现在他却是我的梦魇。现将我和他的人生历程列出来,再一次深刻感受风水轮流转这一永恒真理。 1、小学入学第一天 我对老师说会背301首唐诗做100以内加减法,口齿清晰条理清楚,老师对我眉开眼笑; 张二狗对老师的提问一问摇头三不知,神情呆滞语无伦次,老师对他暗暗皱眉。 2、小学二年级 我考试次次第一,终于在一次满分后肩膀上多了三条杠杠; 张二狗和人打架有赢有输,终于在一次大败后脸上多了三条疤疤。 3、小学三年级 期末考试我再次拿到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双一百,老爸被老师请到家长会上介绍家庭教育经验; 期末考试张二狗再次拿到语文数学两门功课总分三十,老爸被老师请进办公室聆听家庭教育经验。 4、小学四年级 领导前来视察我校,我作为少先队代表上台发言,被大家称为主席台上的模范学生。 校长宣布从严治校,张二狗作为闯祸精代表上台检讨,被大家说是站壁角的形象大使。 5、小学五年级 我的作文《一个难忘的晚上》在某次大赛中获奖,老师陪我到省城领奖并游玩了一天。 张二狗在一个难忘的晚上爬墙进入某个工厂搬运废铜,门卫陪他到派出所领奖并休养了一天。 6、升初中了 听说初中的几个班主任为抢我到自己班上而争得面红耳赤。 听说初中的几个班主任为把张二狗踢到别人班上闹得不可开交。 7、初一时 初一时,我爸在酒店设宴庆功,为我在中学生奥数中获奖请别人一起高兴。 初一时,张二狗爸在酒店设宴赔罪,为张二狗闯的祸请别人不要追究 8、初二时 初二时,我光荣地加入了学校里的团组织; 初二时,张二狗光荣地加入了学校里的痞子帮。 9、初三时 班上的班花给我写情书,情书还没到我手里就被班主任发现没收,班主任警告班花:不得妨碍我考重点高中; 张二狗给班上的胖妞如花递纸条,如花转身把纸条扔进垃圾桶,还告诫张二狗:不要妨碍她混初中文凭。 10、初中毕业了 我理所当然地进入了重点高中; 张二狗顺理成章地进入社会深造。 11、毕业那天 我们初中的门卫李大爷指着我教育大孙子:一定要像我这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才能做个受尊敬的人; 我们初中的门卫李大爷指着张二狗教育大孙子:千万不要像他这样惹是生非门门红灯,将来一定是个受鄙视的人。 12、高中三年 我做过班长团支书学生会主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拿到了一笔又一笔的奖学金; 社会三年,张二狗做过混混推销员包工头,积累了一条又一条的人脉,攒下了一笔又一笔资金。 13、黑色七月 那个黑色七月,我如愿考上省城的大学; 那个火热七月,张二狗如愿在省城注册公司。 14、大学与商海 大学里我在学海遨游创业中, 张二狗在商海搏击。 15、毕业那年与创业四年 毕业那年,优秀毕业生我进入人才市场找工作,处处碰壁后不得不把薪金要求降低。 创业四年,民营企业家张二狗进入人才市场找员工,广受追捧后不得不把学历门槛提高到硕士起点,很轻松招揽一群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感受了一夜之间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荣耀 16、 我的破永久自行车跑遍全省城,孤身一人凄凄凉凉四处寻找租住的房子; 张二狗的保时捷跑遍全省城,市长区长作陪四处寻找建二狗大厦和工业园区的地块。 17、 我手头紧张,也想学张二狗白手起家自主创业,从小商品市场批发了一大堆东东搞兼职做起了推销,几星期内亏了一大笔,暗自感慨:做生意原来这么难 张二狗闲来无事,也想进大学校门学习深造增加内涵,请教授吃饭泡校里的美眉就是没认真上课,几年内拿到了MBA学位,暗自感慨:读书原来这么简单 18、 七夕节,别人介绍的恐龙女 朋友嫌弃我没房没车没出息,和我吹灯拔蜡分道扬镳 七夕节,大学里的校花因为张二狗家大业大前程大,向他眉目传情投怀送抱 20、 家门口,我哀求俗气的土包子房东缓交房费时唯唯诺诺支支吾吾,净给大学生丢脸 电视上,张二狗对着漂亮的财经频道女主持人大谈企业文化 21、 房价飞涨,我忽然发现在省城有一套房子只能是一个梦想,老爹老妈来省城看过我的租住房,回家后伤心不已 房价飞涨,张二狗把一套又一套的房子赠给各类美女,一小美女的老爹老妈来省城看过二狗赠的复式景观房,回家后得意不已 22、 春节我回家,没人理睬,路过当年就读的初中,听说里面在办校庆,想去看看却被拒之门外,门卫李大爷指着我教育小孙子:不要学习这个人,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一穷二白,连自己都养不活。 春节张二狗回家,县长接驾,还参加当年就读的初中特意举办的校庆,张董在校庆上砸下巨额赞助,门卫李大爷指着张董教育小孙子:你要像主席台上的这个人学习,白手起家富甲一方,连亲戚都沾光。 23、 十几年前,老师感叹,要是所有学生都像我一样该有多好. 十几年后,老师感叹,要是所有学生都像张二狗一样该有多好 这就是中国的教育?
个人分类: 科普 科学|6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育部长回应钱学森之问:中国教育不必妄自菲薄
xupeiyang 2010-11-11 08:05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02:34 新京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今年是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重要转折,也是落实教改纲要的第一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就此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成就。   针对 钱学森之问 ,袁贵仁说,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先试点再推开,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22年全国普及义务教育   记者:如果把十一五这五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你40多年教育工作生涯中去衡量,你会给出什么评价?   袁贵仁:十一五提出的关于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有的已提前实现,有的可望如期实现。   近五年,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可以概括为四方面:第一是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惠及1.6亿学生;第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提高,2009年在学总规模达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第三是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职高职分别占据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第四是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最突出的是建立健全了国家教育资助体系。   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转变。   记者: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已提出免费义务教育,但为什么到十一五期间才真正实现?   袁贵仁:我们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在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不仅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也减轻了亿万家庭经济负担,改善了民生。此外,免费义务教育还推动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   记者: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质量问题相应凸显出来,十一五时期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了哪些工作?   袁贵仁: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的扩招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我们必须充分肯定这项决策和成果。提高质量,不是说只有一个标准,而是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体现办学特色,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五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励1/2出自高校,社会科学领域2/3成果由高校完成。    完善资助促进教育公平   记者:过去5年,教育公平成为热词,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   袁贵仁:一是以加快发展促公平,推动入学率进一步提高。二是以资源配置促公平,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三是以完善资助促公平。国家资助制度覆盖面更广、比例更大、标准更高。四是以规范管理促公平。通过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强收费管理,建立教育收费听证、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行风行纪已得到明显规范。2009年反映教育乱收费的举报同比下降20.9%。   记者:从钱学森之问到 11名教授联名给你写信 ,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受到了质疑,该如何看待?   袁贵仁: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也有很多成功做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国外相比是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但我们也要放眼世界,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空间很大,应实事求是地发扬优良传统,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做法和经验,使教育改革更加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针对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已提出了思路举措,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先试点再推开,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激发创造力和积极性。    对实现4%目标有信心   记者: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有人对如期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忧虑。   袁贵仁: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提出2012年要实现4%,并保持稳定增长。现在离2012年实现4%只有不到三个财政年度,我对4%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持乐观态度。   中央领导都对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今后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同时开辟新的渠道。   记者:最近媒体和社会各界都在热议教育部等部门出台10项硬招治理择校乱收费,感觉政府对治理乱收费第一次有了时间表。但也有不少人担忧,这是一个顽疾,3至5年见效恐怕难以实现。   袁贵仁:择校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直接反映,择校引发了择校乱收费。经过共同努力,在义务教育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治理择校乱收费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不少地区,仍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最近,教育部具体提出10条措施,出重拳治理择校乱收费问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经过3到5年的努力,真正在全国范围内解决择校乱收费问题。   首先,这次出台的10条措施针对性强,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套组合拳。此外,各地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社会各界也在大力支持。由于择校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必须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同时,欢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加强舆论监督。   本报记者 郭少峰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钱学森之问?
msxue2004 2010-11-1 13:0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起源 2005年 温家宝 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 钱学森 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 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1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专家回答   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钱学森之问实质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 知识 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 创造 型、 发明 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另外,为何我国没有 诺贝尔 那样的 发明家 型 企业家 ,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古代中国建立以儒者(有德有学的文官)入仕途体制,欧洲近现代化形成了以技术发明而成为企业家的知识产权体制。重钱不重人是社会风气问题所在, 以人为本 重的才是人,人是才之本也是财之源,一个人本身的 品德修养 与才学能力是知识与技能之根本,教育如果不放在品学才能的培养上,只是放在一些背书知识与技术细节上的话,怎么能造就社会尽职尽业的各类专门人才呢,其中,也包括具备道德良知与专业才能的商人或称之为商业人才。 钱学森在中国带动和推进 系统科学 发展,其实已经带来了许多卓有成就的自主创新成果,比如, 邓聚龙 的 灰色系统理论 , 曾邦哲 90年代国内提出的 系统遗传学 与 系统医学 、 系统生物工程 应用等已经成为国际发展的前沿科学。 古代儒家时代是知识进入官场,非儒时代的问题是行政进入大学;因此,大学的 去行政化 和教育的孔子学院世界化就是发展的趋势。有社会责任、理想信仰和探索精神的文化氛围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关键涉及如何重用自主创新型和德才兼备人才 - 设立客观的科学的人才评估体系,科技、教育和产业的高效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一切创新之根本所在,以及: (一)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   建立以人为本民族精神传统讲堂,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重视创造能力的人本身,还不只是看重人创造的财富,人是本物是末,这样才能真正将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转变跟踪国际新科学、新技术的被动为自主创新开拓的主体。 (二)学校的德才兼备教育   欧洲从儒家科举制学会了 文官制度 和考试制度,我们也可建立欧洲的命题型、思考型、实践型考试和研究生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制度,以及知识原创型教授考核、教授自己课题成果的授课等教育模式。 (三)创业园的孵化器建设等   建立创业园的公用研究开发中心,提供有创新课题与项目的科学家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实验室平台、资料检索平台等,从而增加创业的成功率,形成发明家型企业家模式,以制度化或税收政策促使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货真价实的高科技开发项目。    其中学术道德的监督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体制健全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创新型科技项目指南、公平竞争机制与客观评估系统等都是影响创新的极为重要方面,科技的进步应该以先进、优先、新颖以及其对学科、技术领域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范围与久远来衡量,不能只是以头衔、职位、奖项和刊物、等级、权威等来衡量;因为,科技与产业的进步总是在推翻旧权威建立新权威的创新过程中发展。   企业以专利技术为发展机制,以设立科研基金为税收优惠;因为只有公开的技术才能促进技术进步与带动产业经济持续发展。高科技企业的评估又应该以前沿尖端技术为依据;因为,传统产业、传统科技也有专利技术,只有最新的技术领域才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实力的发展方向。   科学创新、专利技术发明费力、费钱、费时,唯有有效而有力地保护创新的体制健全,才能形成科学创新与技术发明的环境。同样,只有鼓励而有利于生产优质产品的监督体制健全,才能形成创新型高科技产业。如果金钱在商业贸易或事务流通的交易过程比在第一线的生产与创新更能得到利益的话,就很难促进创新;然而,只有创新与发明的发达程度才是一个社会整体的真正财富与实力所在,对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型人才与机构的落在实处的支持与利益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9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教育必须推倒“三座大山”
zhangqq 2010-11-1 11:30
中国教育必须推倒三座大山 (在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的演讲) 章启群 新中国教育成就斐然,改革开放30年教育亦有不小成就。但是,今天中国教育面临巨大危机。对于当前教育危害性,很多人估计远远不足。因为教育不同于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处理不当会马上产生后果,立竿见影。教育涉及每个个体的一生,涉及群体的是一代人,造成的后果大约三十年以后才能出来。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古训是人们总结的真理。我们现在出现的社会问题,根源至少在三十年前。而我们当前更严重的教育问题,大概到三十年后会爆发为社会问题。 1.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上游 教育危机的第一个方面:人才培养。这也是钱学森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中国不可能从外国引进顶尖的科技人才,必须靠自己培养。 一个非常尖锐的事实是:在自然科学方面,所有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中国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李远哲、钱永健、丘成桐、陶哲轩)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所受的教育,与现在中国大陆的小学、中学、大学无关。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大陆出国留学人数大约400多万。在大陆受过教育的30到40岁的中国人大约在一亿以上,却没有一人能获得诺贝尔、菲尔兹奖。 教育危机的第二个方面:人格教育失败。简单说没有礼义廉耻教育。 表现的烈度:教师、医生杀幼儿园儿童,中学生、大学生杀老师。 表现的广度:从农民工到企业家、政府官员、大学教授,人格教育一样失败。例如:没有平等意识,只尊重他们有用的人。不敬业。中国足球是各行各业的缩影。 这些事件过去即使有,也是个别的,在当下中国比较密集出现、爆发。 这些问题根源都在于教育。因为,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上游。 任何人都知道,河流的上游如果污染了,下游在劫难逃。如果说社会生活是条河,那么,教育就是这条河的上游。 没有人天生就能获得人类的文明,每个个体进入文明的道路就是教育。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是野蛮人。因此,每个个体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接受教育。教育也因此称为启蒙、开蒙。这些教育的成果,对于每个个体会产生终生的影响。 一个初中毕业生,也受过9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至于大学、硕士、博士受的教育更多。但实质上他们没有受到完善的人格教育。因此,从根本上说,他们只是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的野蛮人,或者说,只是过去意义上的手艺人。 教育出了这些问题,我们社会生活的上游就被污染了,所有的其他社会问题必然会暴露出来,这是下游的社会生活不可避免的。 2.窒息中国教育的三座大山 当前中国教育不是常态,而是变态。导致变态的根由,我归纳为三座大山:官本位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模式,狭隘的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 第一座大山:中国教育的官本位体制,是个不争的事实。官本位体制对于中国教育的扼杀与危害,简单说就是把学校变成政府衙门。 从根本上说,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体制。试想,我们用计划无法管理经济,怎么可能用计划来管理教育呢?质言之,政府连一个生产企业都管理不好,如何能够管理好一个大学?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本位教育体制,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现实。 第二座大山:当下的中国教育的很多弊病是由应试而来。为了高考,升学率是中国每个中小学追求的目标。更严重的是,对于高考的冲刺,已经从幼儿园、甚至胎教就开始了。高考是个必须要过的独木桥,因此,分数是硬道理。 应试教育的危害直接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伤害、戕害了大多数。中学里的优秀师资主要用在少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实质上,我们的中学就是为这些少数人办的,遗忘了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带着心灵的创伤走出校门。 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这种负面影响对于个人是影响人的一生,对于社会则影响到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甚至犯罪等多种领域,其危害性是难以估计的。举一个极端例子。2008年10月4日晚,山西朔州一中的郝旭东老师,被16岁的高一学生李明连捅几刀,倒在血泊中。这个自称是倒数第一、差生、坏学生,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的李明,在一张活页纸上写下300余字的死亡笔记: 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后悔,从我这个想法一出,我就知道了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向死亡的道路,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业可以改变。 这种血泪呼喊,直指现存的教育制度! 任何教育都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教育不是那种培养少数精英而伤害大多数的教育。让走出校门的大多数成为这个社会冷漠无情、甚至是具有对抗心理的公民,是中小学教育真正的失败。 第二是消磨了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中、小学生们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状态,繁重的课程和作业,各种各样的考试,甚至周末还有各种补习。当他们进入大学或者熬到博士的时候,对于科学的真正兴趣已经消磨殆尽了。利用自己的知识来挣钱、做官、过好日子,是这些孩子的大致出路。科学创造的一个根本动力就是兴趣。这是我们教育毁坏人才的根本所在。 第三是人格教育的几乎空白。不能说中小学没有德育和素质教育,但是,与分数相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等这些东西能值几何?现在的大学生的致命弱点,就是没有经历挫折,难以承受打击。大学生精神出现问题的不少见,高校自杀的学生有不小的数字,而且正在呈上升趋势。 第三座大山:狭隘的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让学生和学校都处于泰山压顶之下,变得畸形。人们把孩子的未来当作家庭的惟一重心,而且,这个未来的关键就是高考。于是,从孩子受孕的时候起,向这个终点的冲刺就开始了。 家庭和社会的这种观念,首先让中、小学和老师产生巨大压力,他们也别无退路。任何学校,如果升学率不行,优秀的生源则会干涸。学校因而经费短缺,老师待遇下降,严重的则会关门大吉。升学率高的学校则完全相反。由此也产生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些名牌大学附中的校长,比该大学校长还牛气! 其次,望子成龙的观念,导致家庭教育的扭曲,学习成绩也被当作衡量一个孩子全部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学习好的孩子,即使有任性、自私、懒惰等缺点也不被在意。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使有节俭、勤劳、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点,也不能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赞赏,被家庭和社会压抑的抬不起头来,于是利用上网等各种形式叛逆家庭,造成了很多家庭和社会悲剧。家庭压迫往往成为摧毁孩子精神支柱的最后一击。 社会和家庭的这种观念,为应试教育模式推波助澜,使之愈演愈烈,不可遏制。 三座大山关系是:官本位是基础,它维护应试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模式直接产生危害;而家长和社会观念虽是被动的,但推波助澜。 中国教育必须要推倒这三座大山。但是,撼山易,撼中国教育难!因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有一个巨大的教育既得利益集团,阻挡中国教育的真正改革。 首先是巨大的教育官僚集团。离开现行的教育体制,其中大部分人就要转岗或下岗。他们的全部身家性命与这个体制是一体的。我们发现:近十几年来所有的教育改革有一个特点:越改教育行政部门权利越大。所以,他们非常热衷于这样的改革,不亦乐乎! 其次是巨大的教育商业体系,包括出版社、报纸、电视、民办学校、系列的补习班等。他们是依附于这个体制的附庸,捞到巨大的经济利益。现在大家认识到,赚孩子的钱是最容易的,也是暴利。 第三是这个体制指定、认定的专家、学者,他们实质上也是一种官。他们在这个体制内得到的好处,甚至不亚于官员。 因此,希望现行的教育部门来推倒这三座大山,只能是痴心妄想。 3. 怎样才能推倒这三座大山? 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前的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基本一样。当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无法从内部突破时,只能用市场的杠杆从外部消解。市场经济不仅滋生、壮大了民间企业,也改造了国营企业。对于现行中国的教育体制,我们只有用市场的杠杆和力量,才能革除它的痼疾,让官本位釜底抽薪,恢复教育原本的功能。 因此,中国教育要推到这三座大山的唯一办法是: 真正实现民间资金进入国家教育,开放私立大学。 用市场的规律不仅会在中国兴建起一批一流的私立大学,而且还能盘活我们的国立大学。实际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名牌大学,例如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等都是私立的。这是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办教育的共同经验。只有引进这个机制,才能推倒三座大山,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模式。 我们作一个个案分析:假如燕京大学复校,假如是司徒雷登这样的教育家重掌燕大,会是一种什么情形? 第一,燕大只要用相当美国教授的薪水(年薪8万美元),就可以聘到中国大陆最顶尖的教授和最优秀的学者,也可以聘到全世界杰出的华人学者。这个年薪已经远远超出了当下国立大学教授和长江学者的年薪。因此,即使像北大、清华、复旦等最好的高校等都无法与之竞争。这些用高薪聘请的第一流学者,自然会打造一些院系的学术旗舰。这些顶尖学者组成的无与伦比的教授队伍,会成为燕京大学最夺目的风景。中国大陆任何大学无法与之对抗,都会望其项背,自叹弗如。 第二,具有如此高水平的教授队伍,自然会吸引中国最好的学生。因此,燕大的招生(它可以单独招生或参加统招)在中国大陆也会一枝独秀,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两个变化会给整个中国大陆教育界带来雪崩般的冲击与整合。 第一个影响是在高校和整个学术界。 首先,它会产生一个真正严肃的而又有影响力的学术评价体系。因为,它不考虑非学术化的外在因素,只用学术的标准来衡量应聘者。这就给学者们开辟了一条严谨、科学的学术研究导向。一个真正的学者,会在这里得到认可,体现价值。因此,它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不可阻挡的。任何在非学术因素影响下获得的头衔、官衔,在这个体系下会一文不名。由于真正学术评价体系的确立,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才能够真正实现,所谓学术腐败问题会自然消失,迎刃而解。因为,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学者的学术生命就会终结。这样的惩罚足以让以学术为职业的人终身引以为戒。 其次,它会推动高校的真正改革,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真正确立起来。因为,没有一流的教授和师资,就不可能成为名校,那样既没有很好的生源,也不能获得国家和社会的教育资源,高校将成为无本之木。在燕大高薪聘教的强力冲击下,北大、清华、复旦等为了保持自身在学界的地位,也必须聘请最好的教授,否则它们将自动出列。因此,它们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在这样的改革面前,大学的生存是首要的,就像我们的国企改革一样,如果不真刀真枪、而是花拳绣腿,它就无法生存。因为归根结底,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不是由官僚们决定的。因此,高校必须要进行行政、后勤系统的改革。这样就会把当前人员臃肿、效率低下、腐败丛生的中国高校真正推向的改革,而不是停留于表面,官本位将被釜底抽薪。 第三,高薪聘请教授不仅会在全社会给学者带来尊严,还会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现在中国教授的薪水不仅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也远远低于解放前的平均水平。现在北大一个普通副教授的薪水约4千元人民币,只是当年燕大的25\1。无论从社会公正,还是学者尊严来说,这样的薪水都是说不过去的。目前有些教授走穴,或者做买卖,当律师,作顾问,挂名董事,与此待遇不无关系。现在教授之间贫富悬殊之大,令人吃惊。没有社会尊严感的教授,自然也会消解了职业的神圣性和责任感。 第二个影响是在中小学。 由于燕大招生的绝对影响力,它可以打破中国高考的模式,冲破的应试教育的堡垒,给中国大陆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方式和风气。这将会给中国教育带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出现这种现象,质言之,就是真正教育市场化的形成,因而激励大学之间展开真正的竞争。 应该强调的是,中国大陆现在的民办大学不具有真正私立大学的性质。因为,真正的私立大学是捐资兴建的,非盈利的,而我们现在的民办大学都是投资建立的,盈利的,它实质上就是公司。因此,它不是按照教育的规律办学,而是按照经济规律办学;它不可能让教育家来管理,而是让企业家来管理。因此,它既不可能成气候,也不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人才。 成功的私立大学在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中举足轻重,成功的私立大学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只要想到燕京大学、南开大学、辅仁大学、同济大学等等,就会知道私立大学对于中国教育曾经做过的巨大贡献。唯有打破国家垄断教育的体制,在办学、招生的根本制度上作出改革,同时也必须实行税收制度改革,建立民间的教育基金会,实现真正的教育市场化,才能带来大学真正健康的发展,带来中国教育、科学、学术的真正建康发展。这样,中国教育才能回到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常态,才有希望。 4.相关的话:钱的问题 现有中国教育主要依靠政府财力支持。2010年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到GDP的4%。而且,很多大、中、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尤其是非重点的学校。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闲置、浪费和外流的经费又令人触目惊心! 第一是存留在海外的教育基金。欧美过去在中国开办的学校不下上百所,著名的大学也有几十所。解放后我们停办了这些学校,但这些教育基金应该还在,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经费。仅仅燕京大学仍然存在的基金,据说有上百亿美元之多。此外还有辅仁、同济等其他大学的教育基金。我们为什么不让这笔巨大的资金回来,为我们的教育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腾飞服务? 第二是现在中国民间每年流失海外的教育资金。现在中国每年有大量的学生留学海外,仅2009年就有29万多人。这些人中拿到大学奖学金的不会超过3万,全额的甚至不会超过1万,自费生约26万多人。初步估算,一个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自费读大学的孩子,每年的费用约人民币20万。按照大学4年毕业计算,每年中国大陆流出海外的教育费用至少是:20万X26万X4=2080亿。而且这里很多是读中学的,还有读研究生的,所需时间更长,费用更大,再加上半奖学金的人,还有29万之后的数以千计的人数,等等,数字会更大。 2080亿是个什么概念?现在985大学(北大)每年国家投入6亿,211大学每年国家投入不到1亿。1991年香港科技大学建成花费20亿美元。如果用每年流出的2080亿,近期可以至少建立100所985大学,1000所211大学。 教育还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如此规模的私立大学,能够解决各方面的人才就业。需要的教学人员就有几十万,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也要几十万,相关的建材、设备和服务人员,更是不可胜数。 再设想:新建100所985大学,1000所211大学,中学生上大学的比例达到75-80%,上名牌大学的比例达到30-40%,中学生高考就不会这样玩命,这应该是解决应试教育弊病的根本办法。那些试图通过增加高考的次数的办法,实质上是把过一次鬼门关变成多次过鬼门关,最终还是增加中学生压力和负担。 当然,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中国教育,还有很多相关的事情要做。教育的改革必须与纳税制度改革配套,否则无人主动捐资教育。还要改变人们狭隘的望子成龙的观念,要树立平等的人格尊严,要宣传普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在目前,恢复私立大学,实现教育市场化,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最重要、最迫切的。 2010年8月31日下午初稿於燕南园56号,秋高气朗 9月20日再改,大雨将至 11月1日改定,秋色醉人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47 次阅读|3 个评论
根叔的这番话应该去哪说?
陈龙珠 2010-10-31 08:17
晨读,看到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院士日前在南京一次高等教育论坛上的讲话,颇为赞同。但这些问题,广大教师甚至大学书记和校长们应该都已熟悉的了,在此再说这些话又有何用呢?凭根叔的地位,应该有上书通达执政党总书记和共和国总理的能力吧 ? 本博相关旧作 : 中国教育到底缺啥? 、 加薪未必心静 来源 : 工资低逼得高校老师忙创收 演讲不说官话、被学生亲切称呼为根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昨应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邀请来南京。该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在根叔式演讲中,李培根直言不讳: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让某些教育机构的老师有了为房为车,追名逐利的借口。   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对教育的敬畏感正在逐步削弱甚至丧失。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更严重地侵蚀着教育的肌体。李培根痛心地说,在教育机构的某些角落,由此而滋生的毒瘤甚至使其斯文扫地。在很多高等学府里,某些教育者本身对教育缺乏敬畏感恐怕不是个别现象。一些教师不再有当初作为教师的崇高感,一些教育管理者也缺乏教育的神圣感。行政权力或公权力不太顾忌地挤压教育与学术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当教师为职称而折腰时,当教师为房为车而逐利时,当教师的爱心不再给予学生时,教育的崇高和神圣荡然无存。   教育界之外的整个社会当然也有责任。最关键的莫过于政府的作用了。李培根表示,尽管目前很多教师的实际收入还算体面,却是建立在工资外的创收或项目提成上。之所以出现此种状况,还是因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国家应该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教师的类似创收收入。校长及其行政系统不能滥用对学术的权力,其实这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95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教育的来龙与去脉,远虑和近忧
darkingwing 2010-8-29 08:27
很多在西方的华人下一代所受的教育里,是没有东方文明的位置的,但西方为数不多也不少的高级知识分子,心里都清楚他们对中华文明不得不惊叹的一点,贤者有 才者位上的社会理念,也就是所谓的Meritocracy以及其附带的选拔考试制度,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独一无二的贡献。 在印度文明里,人的社会地位是由于其出身的种族所决定的,这一制度的形成,来自于雅利安族为了让他们的后代有永远高其他种族一头的权利。而所有的希腊罗马 等等所谓欧洲文明一脉的,其统治方式也一直无非是一个部落压迫其他部落,一个民族压迫其他民族。希腊罗马的教育系统,本身就是针对贵族或者公民的,而 辩论研究也是贵族的无聊的产物而已。西方文明对辩论演讲极度重视,恰恰是他们文化高度排他性,小圈子性的体现。 而在已知世界的其他角落,能靠一篇文章就能从万里之外进京见到最高统治集团,这种制度是其他蛮夷们想都没有想过的 。能发展出这样的制度,自然也和中国人对文字教育的重视有关,汉语本身就是以文字为本的语言,学习汉语的过程可以自然而然地养成文字为本的接受理解信息的习惯,而西方单是阅读困难和通过书本学习效率低下这两个难题就淘汰了相当高比例的孩子在专业领域取得成功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目前为止所有的有文明的人类群体都知道文字教育的重要性,但中华民族尤其为甚。事实上,也就是这点对文字教育的重视和传承,才能让当年被各位 大家们批判了上百年的酱缸文化,阴阳五行这样全是破烂的中华文明里浸润出来的学子们,能够饱读国学之后在西方翻身拿到诺贝尔奖。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教育成功吗?
金镇 2010-7-18 10:59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7 月 13 日至 14 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足见对该会议的重视。会议提出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确保到 2020 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对国家这么重视教育的发展感到非常高兴!高兴之余,自己也问自己中国的教育到底成功吗?尽管没做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但从一些现象和事实上,还不能证明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我甚至认为很失败!我们可以一下一些现象和事实得到证明和解释: 1. 中国的教育缺乏基本的公平 在北京、上海等地拥有丰富国家的教育资源的孩子上大学更比其他省份容易很多,这是什么?是教育的不公平。就是同在北京的不同地区也非常不公平,比如 北京昌平区工业幼儿园门口家长排队 8 天 8 夜只为孩子报名上幼儿园,这震撼人心的同时,又说明了什么?教育不公平!其他的比如,重点大学享受的资源比一般大学享受的资源要高很很多,关键是教育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有许多重点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大多出国了,出国学习时好事,可他们出去了就不回来了,甚至变成假洋鬼子回来对付我们中国!这和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国内工作相比,哪个更好呢? 2 .中国孩子学习的精神努力程度与年龄成反比 幼儿园、小学、初中是孩子长身体,天真无邪,快乐成长的美好童年时光,可现实呢,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在巨大的学习,升学压力下生活着,更别说高中的巨大压力了。终于考上大学了,在中小学老师,家长的或多或少的影响下,认为上大学就解放了,可以不好好学习了,进而使孩子在大学不好好学习,许多大学生不能正常毕业!其实这正好弄反了,幼儿园、中小学应该轻松快乐学习,大学身体逐渐长成,将来面对社会竞争,更应该学习知识本领,而许多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和毅力很差。 3.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选择去国外学习,而且呈低龄化趋势 教育成功不成功一定简单的检验方式就是,看是不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教育方式。我们中国许多家长和孩子花很多钱也选择国外去学习,就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不能跟国外的大学,甚至香港的一些大学都不能比。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不成功!而且现在孩子去国外学习的不仅是去读大学,研究生,就连许多家长和孩子连幼儿、中小学教育都选择国外。这些我们必须深思! 4. 思想信仰教育不成功 中国的中小学、大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对思想、信仰等方面教育方式、方法、效果很不好。现在学生、甚至教师的思想、信仰都有问题。许多家长和孩子,认为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不是为了自由信仰,甚至认为不是为了提高生活品味和质量,只是为了获得对物质进行索取的手段和工具,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 5. 中国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回报社会意识差 我们不得承认中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培养出的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较差。其实教育应该服务社会,而且最直接,最有效的范式就是培养出的人才回报社会。但事实是我们的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教育制造出了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许多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这些所谓的精英事实上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他们许多人为自己能为其他国家工作而洋洋得意,甚至有的还回到国内来做损害国家的事。 能说明中国教育不成功的实例太多了,说不完,写不尽,今天就到这里。真希望我国的教育成为世界上最好,最成功的教育!
个人分类: 杂文观点|2554 次阅读|3 个评论
读“谁来拯救博士生”有感
mamingguo 2010-3-12 08:06
近期科学新闻杂志刊登了一个专栏,谁来拯救博士生。读到关于SCI文章发表时,感觉颇深。文中提到许然(化名)在读博期间,认为SCI文章发表是最大的一只拦路猛虎,因为没有SCI就没有学位。最后他通过努力,在数次投稿和修改的情况下,终于发表了1篇SCI,还发表了几篇EI。关于这个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感想: (1)因为没有SCI就没有学位可能对某些专业显得要求过高,因为有些专业发表文章很难,发表SCI文章就更不易了。但对于大多数专业,发表一篇SCI文章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欧洲和美国博士毕业时一般都有3篇左右的Papers发表。也许对中国学生来说更大的障碍是语言。我们的Chinese English是导致文章不易接收到原因之一,再就是中国期刊的行文规范和国外SCI杂志有一定差别,也导致国外审阅者不看好我们的文章,因为他们看不到他们想获取的信息。 (2)从一定程度上讲,有一个文章发表的要求,也是一种很好的动力,人都有惰性,文中许然在没有SCI就没有学位鞭策下,不是最终成果不错吗。如果我们博士学位获取不提这个要求,我估计至少1半的人就可以什么也不发表就拿到学位。只要搞一帮所谓的专家教授们走个形式就行了。国外之所以没有硬性规定,但论文审阅是非常严格的,审阅者要看你的发表情况,如果审阅过不去,肯定答辩不了。 (3)中国博士教育的政策是有问题的,美国找不到工作的人和真的想潜心搞研究的人才去读博士的,所以有人说在美国博士找工作是很难的,一般大学毕业就就业了。读博士的基本进了高校和研究所,从事科研。而中国的情形是因为读了博士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本科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只好读硕士,还是难找,那就读博士了。以至于很多人并不是为了研究兴趣去读书,而是被动的学习,当然成了累赘和负担。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43 次阅读|1 个评论
试问勤奋读书的动力源自何方?
陈龙珠 2010-3-2 17:44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存在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问题。学生学习的劲头没有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教育的头十来年那么足且有每况愈下的趋势,或许是不少高校教师的直觉。 本周是我们学校春季学期上课的第一周,我分别承担了一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授课任务,第一节免不了向学生唠叨一下我期望看到的学习氛围,但我除了要求教学纪律外又能说点啥呢? 我个人的理解,学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向新一代传播本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既有文明、文化和科技知识,并为今后生活和工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本民族乃至全人来的生活质量。 我没系统、深入地研究过出现教育问题的主要社会原因。但我觉得,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众多成人尤其是社会名流获得社会地位(包括 非脱产获得 博士学位)和社会财富的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对待学习的态度。在政治狂热、官本位或拜金主义一旦形成社会潮流的情况下,以奉献社会、诚实为人、勤劳致富等宗旨的教育理念还能对广大的青少年们不受干扰地贯彻得下去吗? 中华民族追求现代科技救国和强国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若对这个过程中的国民教育形势的起伏跌宕进行主因相关分析,则会给人们当前探索的教育改革之路会带来怎样的启迪呢?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09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教育到底缺啥?
陈龙珠 2010-2-21 14:25
谈中国教育改革的文章,我已有一段时间大多只是看标题和作者姓名,基本不去看其全文。为什么?我觉得没有太多的新意,更因为在众多的文章和谈话中,提得最多的是中国教育模式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思想的人。 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主要是哪个年龄段形成的呢?改革开放后大约有15年的时间,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攻博或进修的学者,绝大多数是按照我国教育体系培养且被选派出去的青壮年人,他们中的不少人现在不是在国内外的科教界做得相当的出色吗?反过来,设想一下,对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生长并完成全部初等和高等教育的学者,若他们到现代中国长期从事科研工作,我们能肯定他们能获得与其留在本国工作所获得的同样业绩吗? 值得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若中国教育模式真地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思想的人,则国民遵纪守法的比例应该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更高才是啊,可现实是这样吗?除腐败和违法手段、方式的形形色色、层出不穷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社会时尚,无不反映出这些并非少数的人们具有着高超的思想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尤其是对具有教育和研究双重职能的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确实需要。但是,仅在校园里改,能行得通吗?在搞清了整个社会最缺什么且找到具体的强力措施着手解决之时,我们再来谈中国教育的后续深化改革之路,或许并非难题!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5179 次阅读|27 个评论
信力建:周济为什么会下台(转载)
jlxt33 2009-11-1 13:23
前言: 请记住昨天,也即 2009 年 10 月 31 日,历史上将要记载的两件事:一件是著名导弹大师钱学森逝世,另一件是号称洲际导弹的教育部长周济下台。这两件事,前一件是突发的,也是令人悲伤的,后一件是构建的,却是令人大快人心的。钱老的离世,令人悲痛,中国损失的不止五个师,对大师的悼念和回忆,文章众多,属于我的,在心中。 周济的被免,感觉奇怪,也没说什么问题,这在国内倒不多见。因为不了解内幕,也不能妄自猜测。刚才看到一篇博文,论述较多,转载于此,与众分享。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383732.html 2009 年 10 月 31 日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是:教育部长周济终于下台!带着铺天盖地的叫骂非正常地被免职。一个不是因为贪污受贿等问题而下台,却被民众拍手叫好的,周济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周济为什么会下台呢?其实主要就在于几点: 周济没弄懂的问题:教育的本质,是平等及自主权 我曾在 7 月份由天则经济研究所组织的教育改革论坛上提出,中国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表现上是因为考试的卡住了所有人受教育的机会,其实更根本的原因是:教育部门究竟要用什么样的方针和思想指导办学。 而我们的教育部长周济对此说,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人们如何满意?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选择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来读书,那才是公平的,才是满意的。现在高考真是一夫挡道,万夫莫开,把大分部的小孩挡在受教育的门外。全世界也只剩下中国是这样的。因为全世界的教育设计是:你愿意读书就读书。受教育是每个公民天然的权利。 受教育跟衣食住行一样,没什么神圣的,你可以通过分数,也可以通过钱去读书。如果没分数也没钱,照样可以读书。现在我们的标准是:有分数才可以读书。那没分数的呢?有钱能否读书?有些愤青认为:不行,只能通过分数。于是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为何不多办一些学校?只能按规定办学?像刚才的研究员所说,只能通过某些研究员的规范设定,没有他们的规范设定,就不能办这个专业? 过去中国有三百六十行,现在经过统计,中国有两千多个行业,美国的行业有三万多。你们的二百多个专业可以囊括所有这些行业的需求吗?我现在想建一个只有一个学生的学校,行不行?在中国现行的情况下,绝对不行的。但为什么不行?我就办一个总统学校,目的就是培养一个总统!为什么不行?我做教育有什么不行?我现在违反了哪一条?有没影响你?你凭什么剥夺了我这个权力?你因为什么剥夺了我的权力?因为你高尚吗?因为你有道德吗?或者你更有知识?我能不能培育出一个总统,那是另外一回事。好的,如果说培养总统不行,那我就培养一个学生吧。虽然我没有广场,没有大楼,但有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那可以吗?我就培育这个学生。为什么不可以?谁限制了中国人的智慧,谁限制了中国的崛起?中国人难道就只能按照你刚才讲的两百多个专业去学习打工仔的技能? 大家可能说,北大清华不是职业学校。其实,北大清华早就沦落为职业学校了。没什么了不起的。都是外国大学的预科而已。读完新东方去留学的人,比读完北大清华再去留学的人加起来还要多。反正都是用来培养国外预科生的,哪用全国人民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参加海选?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基本没有真正的教育,从来就只是在竞赛,玩抢凳子的游戏。学习的最终结果是告诉你能不能读书。如果我们放开思想, 80% 的人都可以读书,那还用争吗?如果北大清华在每一个县都开一间分校,那有 2200 个北大, 2200 个清华,每个中国人都可以上北大清华,可以吗?大家肯定要说不可以。因为我们人为地设定了一些思想上的障碍。但是幸亏我们的胡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思维创新,要制度创新。我们现在就处于一个自己为自己设陷阱的境地。其实在国外,有两种国家,一种靠投票,即选举;一种靠投炸弹,即打仗;中国是投毒:大家互相陷害,互相阻碍。 现在是一个资讯发达的年代,就是信息和变化很大,在几年前我接触一个数字,美国人平均一年换一个工作,对这个问题来讲,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一个学生学什么专业对他一生是最有用?比如说职业学校,他一辈子要从事这个职业,如果要换工作的话这个人怎么办?据说在意大利平均一个学校有十几万学生当然这都是注册在校生,那表明他们的教育制度设计是很宽松的,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内,比如十年内完成学分,西方的国家大学都是宽进严出,不需要由一个部门来确定你能不能读书,你只需要自己去与学校互相选择。现在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每个学生有权利去选择。传统的中国的教育制度来自苏联,在延安的时候,和在 1949 年建国,或者在 1960 年,就是在和苏联闹翻之后,我们还是沿用着苏联的模式,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就是一个选官的教育模式,也既是事实上我们是国家出钱来选所谓最优秀的人去学习,在没改革之前,一入大学就是国家 22 级准干部,就是大学毕业本科出来是国家 22 级干部,教育制度的整个设计就是为了培养公务员,中考是 23 级。即使后来两考分开,并且独立设立公务员考试之后,大学的列车还是按照惯性往前跑,还是选官和育官的模式在进行,现在的大学有 99% 之多还是在为培养官吏服务。 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却至少有 95% 以上在读完大学以后只是得到一个职业而已,或者做老师,或者做研究,或者做任何一样东西。既然只是做一个职业,就得跟一种神圣的思想脱钩了,那大学就只不过是义务教育之后,经过三年的高中预科之后的另外一个学习,或者是工作之前的学习,是就业前的培训,这有什么神圣化的呢?大学生毕业前都已经是满街的乱跑找工作。既然只是找工作前的学习,那教育部门凭什么去阻碍他读书呢?学生可以通过票子,通过关系,通过分数去读书。限制读书的方式,就是阻碍的中国发展,限制国民读书的人是延缓中国发展的罪人。所以教育部应该有一个转变,从绘子手转变为接生婆。 周济最大的政绩败笔:制定高标准,封杀民办学校 曾经朱镕基在位的时候做了一个很经典的事情,以前有一个森工局,主要是砍树的。朱镕基一声令下,要求他们转变职能,不再砍树,要去种树。教育部也是面临这样的事情:从现在开始你要帮助国民去读书,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哪是罪犯、神经病、残障的人。我的观点很简单,多一所学校就少一个监狱。读书既不 是什么神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像是我们的吃饭一样。如果要认为读书是神圣的,可以,那所有的学校都必须是公办的及公益性的。所有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党的光辉要普照天下,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保证全部国民能读上书,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有困难的人。古时候所有穷孩子都会在祠堂内接受教育,现在的政府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 另外私立学校的分工,就是做选择性的优质教育。所以我现在就主张,我呼吁,政府要让 1949 年以前曾经存在的所有私立学校重新恢复,包括教会学校、私人学校。通过转制后,国内教育体系应该发展而成为两个积极性:一个是政府的积极性保障穷人读书。另一个是社会的积极性由慈善和宗教团帮助有需要的人,私立学校给予国民选择优质教育的权利。两个积极性,社会两个分工。 现在回到我们的教育模式上,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在做一个民间的教育改革版本,做得很不错。现在自总理起,都积极地采用他的这个民间的版本来进行教育改革,我们也期待他们能提出一个给中国国民更好未来的教育大纲:人人都能读书! 按国际惯例,都是私立学校先行的。而我国目前情况刚好颠倒,是公办学校先招生,私立学校后招生。公办学校利用税收办起来的,就应该为穷人服务。政府为什么能够存在?他的存在是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国家有军队和可以收税,有其存在的正当性,但一定要把自己的权力用作帮助有需要的人上,如果不是,那就等于把正当性放弃了,是麻烦的。 周济对教育的短视体现:倡导精英教育,忽视平民教育 现在的中国教育只有一个思维是我们培养精英!但对于一个 13 亿人口的落后国家来说,这是错误的,我们提出另一个口号我们要培养平民。早上有老师也谈到就是流动人口的培养。除了 20% 的精英外,还有 80% 的人要不要学习?先勿论有没钱的问题,但是首先要在政策上允许人家学习。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的问题,人口太多,但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变,将人口的包袱转为人力资源的优势,经过大学的培养后再变成人才,从人口的大国变成人才的大国,那就不得了了。早上有老师也说到,我们的土地都开完了,矿产都开采完了,但人力的资源却完全没有开发利用,人要变成有用的人。 美国的收入是我们的 20 多倍,韩国、日本的人均 GDP 三万多,台湾是两万多,现在中国是三千多,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是不是跟西方做一个竞争,把教育彻底开放。美国的社区学校就是可以随便进,几乎是没什么障碍,学校设障碍就是给国民设障碍,就是影响国民读书的障碍。我觉得学校不应该有任何的障碍,不但没有障碍,更应该帮助每个国民。现在招考办通过考试能得到很多利益,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我建议国家给一笔钱设立基金,招考办则转变工作方向,利用这笔钱帮助任何一个国民去找到学习的地方。我觉得教育部是可以这样做的,从砍树的,杀人的,变成种树的,救人的。 以前毛泽东曾经提倡过两个观点,一是赤脚医生,就是民间的医生,是赤脚的,不脱产,背着药筐到处医人,是半中半西的医生。二是 7 月 21 号发表的最高指示,号召全国办 721 大学,即任何工厂、社区、农村内,都可以办大学。毛泽东这么保守的人都提倡办这种 721 大学,或者叫社区大学,现在为何不可以?我国事业人口这么多,大学生就业这么困难,现在是就业压倒一切,一切围绕着就业,只要能帮到国民就业的任何措施都应该放行,这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说学校达不达标,老师符不符合什么政策规范。 另外,美国有三部教育法案是值得我们分享的,第一部是在林肯时期,解放黑奴后,颁布了一个法案就是教黑奴怎么种地的,就是用七天培训教黑人怎么种庄稼的,这个法案就是国家出钱帮助黑奴学会如何做人的法案。第二个法案是大兵法案。二战结束了,当时一千多万大兵将来怎么办,这时候提出了让他们入大学,把所有的在欧洲和远东的兵送去读书。当时接收这些大兵的都是野鸡大学,但到了七八十年代后,这些大学都办得非常好了。最后是克林顿时代的法案,叫一个也不能少的法案,就是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力读书,社会或者政府一定要帮助他读书。 牛人聂圣哲在苏州开了一个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培养自己的木匠,为很多孩子解决了学习和工作问题。他们并不颁发国家的证书,只发自己的匠士证书,这也是可以的。读书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以前看电影说,高玉宝受压迫,不能读书。但现在我们有 80% 的学生也不能读书,是现代的高玉宝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有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把它改为,安得学校千万间,大庇天下进修学子俱学习。政府对民办学校即使不给钱,也要给政策,至少也要给予宽容的态度,积极支持。取消任何的办学门槛,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规范管理民办教育的应有内涵应当是准入门槛不高,民间有志于教育的投资人只要看到不难进入该领域,前景明朗,投资人可以放胆前行。但是行政管理者拍脑袋开出的标准令人望而生畏,清规戒律多如牛毛,从校舍校长、教学设施到读书管等等,资金投入非千万富豪不能筹办。教育部的责任在于保障所有儿童包括成年人享受平等、自主的教育权利。教育部的任务在于取消一切举办限制,开放教育,使教育得到多样化发展。 另外我们要培养宽容的国民。六十年来中国人的精神似乎都没长大,仍然是一个愤青,没有思维,没有理性。我们不要再培养愤青,不要再培养革命、斗争、杀地主的文化,这些对国家的统治是不利的,我们要培养和谐的文化和社会,去掉怨恨。 周济的盖棺定论:没能成就千古美名,反落得千秋骂名 笔者曾说过,只要教育部能做到开放办学、保障国民个个有书读、让国民自主选择教育方式等,教育部就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部,周济可以成为历史上最牛的人才。在内外伸长脖子,期盼周济能再有点作为的时候,周济却黯然下台。但是这样的下台,反而给了我们教育改革的希望,增强了对党中央、政府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的信心。 但愿新部长能领导改组后的教育部一马当先,率先取消不合理的办学限制以及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政策,使中华民族真正崛起,使中国从人口大国顺利过渡为人力资源大国。 以周济为鉴,莫步周济后尘!
个人分类: 海纳百川|7839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中国教育已经不是道德的最后防线了
热度 2 taojunyan 2009-10-11 09:45
武汉的一些高校近来发生了人事变动的井喷现象,着实让人感觉到一场腥风血雨就在眼前。 但是似乎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中国的官僚自古以来如此,不管是封建时代还是奴隶制时代,抑或是现在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时代,似乎是刑不上大夫,官官相卫吧。老百姓明白这点,当官的更明白这点,只是这层薄纸不要捅破就行罢了。 社会各种乱七八糟的现象是层出不穷,我们都能接受,因为我们还在想我们中国的教育已经到了世界第一规模的水平,我们的科研到了世界第5 的层次,我们的大学教育门类齐全,我们的教育模式五花八门,我们的办学力量是大跃进式的发展,参与者也是三教九牛,前提是资金要有。 我们欣慰了,我们笑了,世界也笑了,因为我们也为很多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而教育部门也笑了,更高兴莫过那些有钱进入教育行业的人,家长也笑了,因为他们可以拥有管理孩子的场所。不爱学习的小孩也笑了,大家爱学习不爱学习同样都有一个很光荣的称号大学生。当然一些有地位有资源的人也为他们为子女谋得职位创造了条件,而最大的受益者似乎还是教育系统吧。 有一位退休的老师说,以前教育是清水衙门,现在则是肥差,因为自从教育产业化之后,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盈利的专业和行业了,与教育相伴而生的很多行业也成了暴利的代名词,相应出现了考试的集体舞弊和教育的定位错失。高考已经作为一个目前最具公平的教育选拨制度受到了社会的不良侵蚀。而大学教育似乎在承载着人类专业人才塑造和社会脊梁培养方面还在起着很重要的社会作用,但是我们似乎又错了。有人说,社会上的事情在学校都可以见到,而社会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学校同样可以见到,可以看出教育的缺失在哪里。 高校是个建筑队,党政领导是个包工头,这和封建时代大修土木工程的官僚有什么差别,时代进步了,但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思想还是如此。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其实现在的官员往往只注重了前者,而忘记了后者。教育其实是一个需要宁静致远的心态,而目前这种唯利是图的教育体系,最终只会培养一堆物化的知识者,这是一把利剑,既能伤人也能伤己。 是时候需要反省了,大学的目的在于塑造人,而没有良好道德底线的师长又怎么能培养出良好的社会建设者呢。社会需要反省,大学需要反省,而不是仅仅靠抓了一些蛀虫就能解决问题,体制有问题,监督体系有问题,而一个没有社会道德底线的名族和教育体制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些官居高位者必然也是博学有才之人,他们也许曾经贫穷过,也许也胸怀远略与大志,但是现实让人物化后的贪婪确实这样的残酷。 教育要营造有道德的人才,首先是能够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道德规范的社会体系,它与法律等很多相关,因此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没有意识到这种严重性,那么迟早会让道德缺失的洪流侵蚀我们的每个角度,到那个时候,想整治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我们需要正视现实的勇气,不能再以个别人道德伦失为托词,是教育反省的时候了,很难想象一个教育道德缺失的名族和国家会是怎么样。也许社会思潮多元化后,能够让我们平静接受大学周围大学同居村的存在,能够接受大学师生恋的现实,能够接受小贪无妨的事实,但是又怎能接受集体伦理和教育引导失职的现状呢。 让教育重新回归,回归到人性化、道德化、思想化、理想化、平民化、非盈利化,或许我们还能够不愧对几千年前孔夫子、孟子等老圣人留给我们的教导与财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56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奖人才
caisenchen 2009-10-10 19:18
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看看《大国崛起》拍的这部片子。 为什么美利坚联合众国,短短200多年的时间能够发展起来。成为世界强国呢? 里面有一点令我感触较深的是,美国对专利的保护措施,实施早,具体到位。由曾经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斐杰逊亲自签署。单单一个爱迪生就有数万项发明专利,其中发电机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整个时代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而我们呢?版权利益得不到真正的保护,国内盗版现象猖獗,科学家得不到真正的尊敬。甚至有些还得为生活奔波。 美国由于有了完善的专利法,科学家能够从专利中受益,这是一方面。另外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 今天只是谈谈其中的一点吧,因为一个培养一个诺贝尔奖人才,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大家认为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586 次阅读|1 个评论
开放私立大学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zhangqq 2009-6-4 15:42
开放私立大学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问题一: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得主? 中国人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李远哲、钱永健。获得菲尔兹奖也有中国人:丘成桐、陶哲轩。但是,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所受的教育与现在中国大陆的所有小学、中学、大学无关。 从概率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出国留学的人大约130-140万。这个数字不知是杨振宁、李政道时代留学生多少倍。从投入上说,大多数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几乎是尽其所能,我们的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至少比西南联大要不知多多少倍。在大陆受过教育的30到40岁的中国人大约在一亿以上,为什么没有一个能获得诺贝尔奖? 更令人惊奇的是,五四那一代人,不仅出现了一些文化巨人,还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例如华罗庚、周培源、陈省身、钱学森、李四光、严济慈、苏步青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是全球科学界的翘楚和领军人物。而他们作出代表性成果的也都在三十多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培养出几个这样的科学家?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问题可能不仅仅在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而是在整个中国教育。 科学创造的一个根本动力就是兴趣。兴趣也是一种乐趣。现在的中小学生们在繁重的课程和作业的重压下喘息,在各种各样的考试前打拼。他们每天的睡眠基本不足,甚至周末还有奥数、英语、艺术、美术等各种补习。在考场上身经百战的现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们,当他们进入大学或者熬到博士的时候,他们对于科学还有真正的兴趣吗?是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谋生、过好日子,还是一如既往,保持一种旺盛的兴趣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创造呢?(可以做个调查:那些中学的数理化奥林匹克金奖得主现在的职业是否与科学研究有关。)而我们的前辈却不是这样,他们终生保持对于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这可能就是他们与现在孩子的根本不同。 可以说,消磨了孩子们终生追求科学的兴趣,是当下教育的一大弊病。 从未来着眼,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需要自己完整的科学研究队伍。中国不可能从外国引进最尖端的科技人才。我们必须要自己培养一流的科学人才! 问题二:被遗忘的大多数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压倒的重心是学习知识。即使这种教育在德育和素质教育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似乎也在所不惜。然而,不能够上大学特别是理想的大学的人还是大多数,而这个大多数却被学校和社会遗忘了。 现在社会和媒体对于中小学生关注的主要是以下几类:一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诸如高考的状元、奥林匹克竞赛的奖牌得主等等;其次是一些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如写小说的、鼓捣电脑的、有发明创造的等等。而对于那些普普通通的大多数,社会和媒体是沉默的。 更为严重的是,这个大多数甚至受到歧视。全国的中学都分为重点和非重点,重点中学也分成各种班。大多数非重点中学、非重点班的学生的身份就是低人一等的标志,他们受到的压力不仅是学习方面的,很多是人格方面的。他们甚至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也没有自信。因此,他们的心理很容易扭曲、自暴自弃。中学生中犯罪的,可能主要就是这类学生。 应该说,一个人的天赋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人的天赋是不同的。科学家也许没有经商的本领,哲学家也少有高级技工的才能。尤其是在当前中国高考的恶性竞争下,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过错。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这种恶劣的学习环境会给这些大多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对于个人是影响人的一生,对于社会则影响到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甚至犯罪等多种领域,其危害性是难以估计的。 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民的、整体的教育,不是那种培养少数精英而伤害大多数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只要我们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行的人,发挥每个人自己的潜能,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就是极大的成功。而让走出校门的大多数成为这个社会冷漠无情、甚至是具有对抗心理的公民,是中小学教育真正的失败。 问题三:现代大学生中一些问题的根源 我们的中小学对于能够上大学的少数也进行了片面的教育。一个中小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成绩差,就一切不好。学习成绩实质上被当作衡量一个中学生全部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标准也影响到社会和家庭。成绩好的孩子,即使有任性、自私、懒惰等缺点也不被在意。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使有节俭、勤劳、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点也不能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赞赏(除非他们舍己救人光荣牺牲才得到社会的肯定)。那些上大学的孩子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宠儿,他们是伴随着阳光、鲜花和掌声一路进入大学的。 但是,聪明不能代替道德,智商不能代替良知。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此而碰壁,甚至走上极端。因此,现在的中国大学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几乎都有不适应的过程,几乎都有失落的感觉。他们具有受宠和被惯孩子的全部心理特征。他们的致命弱点,就是没有经历挫折,难以承受打击。在大学里发生的有些事件,社会上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不是偶然的。 大学几乎每年都有因考试作弊、偷盗等违法乱纪的学生受处分、退学和开除。精神出现问题的学生也不少见。更让人痛心的是,高校自杀的学生有不小的数字,而且这几年正在呈上升趋势。北京市在2007年5月8日到16日的8天时间里,有5名大学生连续自杀。2008年大学校园的杀人血案有愈演愈烈之势。10月28日在中国政法大学发生令人震惊的杀老师案。为什么经过千辛万苦考到大学还不好好学习?还要干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还要自杀、杀人? 大学里发生的这些事情,根源都在中小学。 不能说我们的中小学没有德育和素质教育。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升学率仍然是衡量中小学教育硬指标的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和素质教育怎么可能落到实处?与分数相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等这些东西能值几何?分数是硬道理,德育和素质教育只能是花拳秀腿。 必由之路:开办真正的私立大学 当下的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病是由应试而来。小学要为升中学服务,中学要为升大学服务。高考是个独木桥,我们必须要过。只要躲不过高考,分数就是硬道理。而废除高考,那样不又是文革了吗?因此,人们似乎找到一种借口甚至安慰:高考不是完美的,但它是不可替代的。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似乎都是不完美的必然产物。 现阶段高考当然不能废除,上大学当然要考试。但是,要考试未必就一定要玩命,未必要让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在头顶悬上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让高考成为一种人生路上顺畅的通道,而不是一道人人提心吊胆的鬼门关,这是我们思考的入口处。 对策:整治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最根本的还是从高考上思考、下手。我认为,中国高考残酷竞争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大学太少了,尤其是名牌大学太少了,即僧多粥少。那些试图通过增加高考的次数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在粥的分配上打主意,实质上是把过一次鬼门关变成多次过鬼门关,最终还是增加中学生压力和负担。要改变僧多粥少的状况,既不能用减僧办法,也不能在粥的分配上打主意,只有用增加粥的办法。 设想,如果中学生上大学的比例达到75-80%或者更高,上名牌大学的比例达到30-40%或者更高,面对高考学生就不会这样玩命了。 问题在于,中国怎么可能办那么多的大学?政府没有那么多的钱。中国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虽然逐年加大,可是按照我们以上设想的大学数量当然远远不够。 然而,中国的民间却具有充足的教育财力。可惜,由于目前的教育现状,这种民间的教育财力却流失到海外,投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流出的资金有多少?我没有精确统计,但可以大略估算一下。现在一个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读大学的孩子,每年的费用约人民币20万。如果每年出去1万人,就是20亿元。按照大学4年毕业计算,大约每年就有4万人在读,我们每年就有80亿人民币流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读中学和研究生。现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有100多万,每年自费出去最保守估计也不会少于1万人。这种资金流失实际上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这个数字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意味着什么?中国政府1998年以后加大对北大和清华投入的力度,当时每年每校划拨6亿元人民币,据说占全国高等教育投入的六分之一。那么当时全国的高等教育国家投入只有72亿人民币,还不到80亿!就是说,这笔流入海外的教育经费超过了我们的高教总投资,可以办十几个北大或清华! 因此,利用民间的资金办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实际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有民间捐助,美国、英国的名牌大学基本上都是私立的。这是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事业的共同经验,实际上也是教育事业遵循的共同规律。 有人要问:中国现在不是有民办的小学、中学、大学吗?为什么不能缓解高考的压力?简单说,我说的私立大学,或者说全世界的私立大学,与中国大陆现在的民办教育具有根本的不同。它们本质区别在于:真正的教育投入是非盈利的,古今中外没有人通过办教育、办学校赚钱,而中国大陆现在绝大多数的民办教育都在盈利、赚钱。这些民办学校实质上就是公司。这样的学校不是按照教育的规律办学,而是按照市场的经济规律办学。它不可能让教育家来管理,而是让企业家来管理。可以看出,现有的中国大陆民办中小学(打工子弟学校可能除外),与国家的中小学竞争的是升学率。它们的目的是挤出国家中小学上大学的学生。而现有的中国大陆民办大学招收的都是高考落榜的学生,同时在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与公办大学无法相比。因此,它既不可能成气候,也不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人才。因此,真正实现民间资金进入国家教育,唯有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打破国家垄断教育的体制,在办学、招生的根本制度上做出改革。同时也应该与税收制度改革相配套,建立民间的教育基金会。 引进这个机制对于现有学校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现有的中国大陆公办学校,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块堡垒。改革它的弊端,也只有通过市场竞争的机制才能实现。就像我们的国家企业改革一样,在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后,一切垄断带来的企业惰性、人员臃肿、低效率等问题都迎刃而解。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各种弊端(包括官本位、学术腐败),在真正的私立小学、中学、大学出现时,会得到彻底的改变。因为不这样,它们就不能生存。 当然,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中国教育,还有很多相关的事情要做。譬如,要改变人们狭隘的望子成龙的观念,要树立平等的人格尊严,要宣传普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在目前,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最重要、最迫切的。 1977年,邓小平毅然决定恢复高考,当年就进行招生。现在,我们需要同样的勇气和魄力对僵化的中国教育体制开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这样,国家未来怎么办?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我们等得起吗? 2009年2月3日于燕南园56号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最好:中国南瓜型教育嫁接到美国西瓜型教育
大毛忽洞 2009-4-29 18:32
最好:中国南瓜型教育嫁接到美国西瓜型教育 中国的小学和初中教育,是很强壮的基础教育,就像是南瓜藤。 美国的小学和初中教育,是很单薄的基础教育,就像是西瓜藤。 如果把美国的高中和大学教育嫁接到中国南瓜型小学和初中教育的藤条上,就会收获最好的教育成果。 这说明中国的小学和初中教育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然了,如果南瓜型教育没有和西瓜型教育嫁接,最后收获的是一个南瓜。 如果把中国高中和大学教育也改革成为西瓜型教育,不和美国嫁接效果也是一样的。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评价教育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是 9 年; 从高中到大学毕业是 7 年; 从读 博士到找到稳定学术型的工作,需要平均 8 年(非学术工作要短一些)。 完整评价这 24 年的教育环节,需要漫长的等待,也就是说,要检验俺的南瓜和西瓜模型是否正确,需要收集跨度为 24 年的数据和案例。 俺手头的数据不多,不过,可以先把观点亮出来,请大家批评。 如何评价中国的教育,应该用分段和嫁接的方法,来分别评价中国的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平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因此,评价中国的教育,也要面向世界。 俺用的方法,就是把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嫁接起来,分析各个阶段的效果。是南瓜藤的功劳就归南瓜藤,是西瓜藤的功劳就归西瓜藤。 中国和北美教育嫁接时段: 1. 中国初中毕业嫁接北美高中(最好的嫁接阶段,但需要家长陪读) 优点:精通汉语(听说读写)和中国文化,数理化基础强壮,精通英语(听说读写)和北美文化。 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就是这种模式(清朝留学)。 2. 中国高中毕业嫁接北美大学(此阶段不宜嫁接) 北美高中一般分为技术工作班和学术高考班,想读大学的和不想读大学的在高中就开始选择了。在条件好的高中,学生可以选修大学物理,大学微积分和大学化学等课程,而中国的高中正在备战高考。 此外,北美大学本科对英语水平要求太高,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多数不能适应。 3. 中国大学毕业嫁接北美读博士(比较好的嫁接阶段) 但是,在掌握英语思维技巧方面比较困难。 4. 中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嫁接北美读博士(晚期嫁接) 5. 中国博士毕业嫁接北美做博士后(晚期嫁接)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4794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念”与“顽强”——成功的两大内在因素——中国教育的软肋
甘永超 2009-4-12 20:14
由潘石屹的一篇博文 ( http://panshiyisoho.blog.163.com/blog/static/1175630320093211310797/ ) 《我和爷爷的故事》 并结合个人的一些思考,我解读出成功的两大内在因素信念与顽强。而这两大成功的内在因素,却又正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软肋,因为,我们的教育与信念和顽强的培养相去甚远、甚至格格不入!学校与社会追求分数、追求文凭的热潮何时能够消退而回归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信念和顽强的培养上来? 在我的科学生涯中,把粒子与波 ( 或场 ) 的平等看作天经地义的事情并形成了一种坚定的物理学乃至哲学信念,尽管这一信念与传统观念相悖、二十多年来受尽煎熬,但我就是痴心不改,顽强拼搏,直到取得官方和社会科学团体的初步肯定,后面还有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如果我的案例还不太典型的话,那么,就请看看潘石屹的成长故事吧,其中也不乏信念与顽强的培养 《我和爷爷的故事》 父亲很严肃地找我谈了两次话了,是关于我们家族的事。因我写的所有文章中 , 只要提到我的出身 , 都说我是从西北黄土高坡贫苦农村家庭走出来的,父亲说这与事实不符。但我每次找个话题就岔开了,昨天,父亲让本家的叔叔写来一封信,好让我正本清源。 我没有见过爷爷,他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去世了,我六十年代才出生。但爷爷在家里的影响很大,奶奶、爸爸、叔叔和姑姑常提起他来。 我上小学之后,我就很少提起爷爷,也很少对外人讲爷爷的事。走出黄土高坡后,就更少提起他了。但我心里永远有一个解不开的结。 记得刚上小学时,班上同学打我,说我爷爷是国民党军官,解放后被共产党拉到渭河滩里枪毙了。我很委曲,跑回家问奶奶。奶奶告诉我,爷爷不是被枪毙的,是病死的。但我去学校争辩没有任何用,班上同学都认定我爷爷是被枪毙的,老师也不同情我。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我在一位同学,也是我好朋友的面前炫耀说我爷爷是国民党的军官,他去过外面许多城市。这位同学把我的话告诉了老师。老师在班上开我的批斗会,一连开了好几天,还让同学们往我脸上吐口水,女同学吐的是口水,男同学把鼻涕擦到我的脸上。我的脸像痰盂一样有泪水、有鼻涕、有口水。开完批斗会,我就在小河边上把脸洗干净回家。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家人。 四年级时,我们学校里抓出了三个反革命的小学生,整天在他们的脖子上挂着大牌子开批斗会。我大伯也从村上被带到小学里批斗,批斗我大伯的理由也是因为我爷爷。爷爷留下了许多照片和黄埔军校的通信录,被大伯偷偷藏在我们邻村华南埠的一户贫下中农家里,结果被他家的女婿揭发了,这个女婿把照片和通信录都交给了公社,而我大伯因藏变天账整天被批斗。当时大伯一直没有承认是他藏的,说是爷爷藏的。其实据我了解大伯确实有藏点文物家谱的习惯。 在老师和同学们批斗的发言中,我同时也知道了我爷爷和我们家族的一些事。 我爷爷的另一个儿子也是一名国民党军官,与日本人打仗时,在山西中条山阵亡,没有找到尸首。爷爷在纸上写下他的姓名和生辰,然后把这张纸埋在了老家的坟地。其实这座坟是空坟。 因为有这些经历,我很少提到爷爷。记得我的第一位女朋友曾问过我:你爷爷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没有见过,据说在国民党的军队混过几年饭吃。 我爷爷的名字叫潘尔燊,字乐伯。燊字很难认,一般人读不出。但爷爷告诉爸爸说,他刚到黄埔军校时,蒋介石点名,把燊字读对了。 马上就到清明节了,我们怀念那些故去的亲人们。感谢亲人们在护佑着我们大家。 附上本家叔叔的来信的一部分: 潘石屹没有见过他的祖父,可能只有理性的了解,缺乏感性的体认。 乐伯 先生当年是东泉高小与胡文斗齐名的高材生,又有北京高等警官大学和黄埔军校第六期的双料学历。他为人忠厚,淡泊名利。 1953 年经邓宝珊提名与我父亲一同列入爱国民主人士的项列,纳入统战对象。然,无不假年,他却过早地逝世了。应提醒潘石屹要讲自己是爱国民主人士的家世,是将门之后。强调自己出生地和家庭的贫穷是可以的,但不要忘了自己是从有文化素养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http://panshiyisoho.blog.163.com/blog/static/1175630320093211310797/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21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想给中国的教育打分
wanghongcai 2009-3-4 23:30
昨天晚上我突然产生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念头,就是:我想给中国教育打分! 多么荒诞的想法呀!“你是谁呀?竟想给中国教育打分?别忘记自己姓什么了!” 我这样一遍遍地告诫自己,但是仍然没有用,“真的我什么都不是,难道我就不能给中国教育打分吗?” 这个反问把我自己都问住了,“是啊,我作为一个最一般的老百姓,我是否有权利给中国教育打分呢?” 我突然觉得我是有这个权利的!因为这是我的独立判断权,也是别人无法干涉的,这是我思想自由的权利。我评价是基于我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不是为了别人觉得面子好过才做的,为什么我不能进行一下评价呢?难道我就没有这个资格吗?谁剥夺了我这个权利? 我要进行评价,说明我还有自己的主体意识,还有一点主人翁的责任感,为什么我不去判断或要丧失判断或主动放弃判断呢?难道我们说不判断就真的不判断了吗? 于是我就一遍遍地问自己,我要给中国教育打分的话是否合法。我发现中国的宪法中还没有禁止言论自由这一条,只要我不出现什么反动的话或反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话,应该说我说什么话都是合法的。这是我的权利! 但是我还是不敢这么做,因为要打分谈何容易,因为别人要问“你究竟了解中国教育多少?你对中国的情况掌握多少?你有多少的资料支持?你有什么理论前提?……” 这么一下来,似乎我就没有评价权利了。 “但我又不是教育部长,又不是代表中国政府给打分的,我只是代表个人,我为什么需要这些附加条件?我只要根据我自己的满意不满意就可以了,我何必管那么多呢!何必管别人是认同还是不认同呢?!” 这么一想,又觉得自己要给中国教育打分的话是理直气壮的,“凭什么我作为中国公民一分子就不能给中国教育打分?即使是外国人给中国教育打分你也挡不住呀!”你只能说他简直是胡说,问“你究竟了解中国教育有多少?”他当然也不会被你问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他会说:“我就凭我自己对中国教育的了解打分的”,你不能说“你根本就不了解中国的教育”或“你根本没有接触过中国的教育”或别的什么说法。一句话,你没办法剥夺别人的发言权。因为这是全球化时代,没有人敢说自己知道的别人就完全不知道,也没有人敢说他自己就什么都知道。 啊——这就是信息民主的时代!因为信息是开放的,是无边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每个人都能够发布自己的信息,此时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完全垄断,所以这是一个共享的时代,从而也没有什么人指望你的观点百分之百正确,因为百分之百正确的荣誉只能归于上帝,因为在西方称颂上帝的时候经常用PERFECT来形容,这个用到人身上的时候只是一句奉承话,千万不能太当真。但是许多领导人仍然就是喜欢这句话,也难怪,因为他们也把当成无所不能的上帝了。 胡说了这么多干什么呀?就是为了自己下面说话随便一点,省得被别人揪住了小尾巴,来个躲闪不及,造成一个意外事故。 我想啊,我就是代表我个人,就是想私下里评价一下,中国的教育究竟怎么回事,别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丝毫没有自己的判断力,等到去吹牛的时候,别人都把你当成大傻帽了。 确实,我还是用心给中国教育评量了一下,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形势真的不乐观啊!因为我只能给打65-70分的样子,我觉得这个分数是进行充分的平衡了,因为如果打低了,我觉得以后日子就很难混了,打高了自己的良心上实在过不去,所以只能打个不上不下的水平,一般人还真的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为什么就打这点分数?很多人必然要问这个问题。我当然要说出个缘由来。你想啊,中国的教育,有几个老百姓满意的?我想真正满意的不是太多,有80%以上满意的?我估计根本不可能。有60%满意的?我觉得还是有点玄。有50%满意的?估计还是有点太乐观。那么究竟有多少人满意的?我想大部分上了北大清华的家长应该比较满意吧?其实也不尽然!如果满意为什么有的人还找不到工作呢?为什么那么多人拼命往国外跑呢?但总得有人比较满意吧?究竟谁比较满意呢?我想最满意的应该是那些家庭里几代人才刚出现了一个大学生的。可是大学生一找不到工作,就变得更不满意了。那么究竟谁满意呢? 你可能说,教育部最满意!也不然。如果教育部很满意的话就不用管那么多了。管那么多,就是不放心,因为不满意才不放心。所以别认为教育部就对中国的教育满意,否则教育部怎么带领大家进行教育改革呢? 难道就没有人对教育表示满意的吗?有!我想不少人还是基本满意的,但这个比例不可能很高。我觉得如果有30%到40%表示基本满意就不错了。毕竟这些家长感觉自己的孩子学习还不错,心理还是比较满意的,即使感到学校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足,但是认为总不能太苛求吧。所以能够比较满意的仍然是少数,多数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当然就会对教育不满意了。如果人家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你仍然要人家满意,那不是强迫人家吗!显然不能那样做。所以我估计能够有30-40%人表示比较满意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些人总体说来还是对教育看到了前途和希望的(升学),如果人家看不到一点前途和希望非让人家说满意,那确实太难为人家了。 如果这样的评价的话怎么得出65-70的分数呢?至多也就是30-40分的样子啊! 是的,如果这样评价的话,那教育部的人还不都得给气死了呀。是的,我们也真的不能这么评价。上面的评价是主观评价,是每个人根据在这个体系中的实际位置进行的评价,是相对评价,主观性比较强,因为只强调自己实际获得了没有或获得了多少或自己在其中合算不合算。这样评价显然是不公正的。如果想公正的话就得加上一些客观的指标。这怎么加呢? 首先是加上:孩子在学校总算没学坏。这个可是家长的一块心头病,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学坏了,那就是家长一辈子造孽,因为没有办法可以补救。现在大多数孩子都可能有点别扭,不那么能够令人满意,但作为普通人也就将就了,不能要求太高了。我想绝大多数家长会这么想,大概占到6-7成样子吧。有1-2成的家长实在是不能满意的,因为自己的孩子就是在学校里学坏的,什么坏习气坏毛病全会了,学校老师认为这些孩子是渣滓,家长自己也认为他们是渣滓。有人说“孩子总是自己的好”,我说不见得,你是没遇到那些把你气得半死的孩子,你要遇到了你也没办法。这些孩子正经的东西学不来,不好的东西一学就会,而且非常巩固,他还自己就认了这个死理,你说你生气不生气。这个时候你就会眼不见心不烦的。这个时候你让他们对学校表示满意,他们还不知道把火气给谁撒呢。还有1-2成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可以更好,学校没有提供这些条件,所以也别指望他们的满意。因此能够有6-7成的家长表示满意就非常不错了。当然这是仅就孩子的表现而言的。学校总算起到了看管孩子的作用,比放在社会上放心多了。为此得给教育加分,加多少呢?加10分吧!太多了大家都不满意,太少了就低估了学校的作用。 还有什么值得加分的?身体!毕竟现在的孩子大体还算健康,虽然近视眼的比率突飞猛进,但这也不完全是教育的事情,因为谁让现在的知识这么多呢?谁又让电脑发展这么迅速呢?而且谁又让家长对分数关注那么迫切呢?剔除了这些因素,能够让孩子保持在现在的样子就不错了,所以就知足吧!既然觉得还可以,那就要加分。加多少?仍然10分吧,这样不偏不倚。 现在已经差不多55左右左右的样子了。还有哪些值得加分呢?想来想去,我们都是受教育过来的,真的体会到教师们也不容易,成天可怜巴巴的,既着急又上火,不管管用也好不管用也好,自己总算学到一些知识,虽然对老师的方式不佩服,但许多知识还是很实在的,知道这些东西不可能作假的,也主要是这个理由才把孩子送到学校的。就凭这个,也得加个辛苦分。加多少,仍然是10分!为了公平起见! 看,这些因素都是客观的,不管你是否承认,这些总是存在的,所以加上基础分30-40分后,一算帐,也就是65分左右的样子。厚道一点算法,就高不就低,就是65-70分样子。我这样算没有什么偏颇吧? 你可能说了,这样算法不科学。是的,不科学,怎么就叫科学了?你拿出一个科学的办法来!我看我这个算法还是蛮科学的,既考虑的主观因素,又考虑了客观实际情况,既进行了相对评价,又进行了绝对评价,既进行了定性,又进行了量化,既照顾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又照顾了人们的接受能力,这还不叫科学,什么才科学? 你可能说,我们的孩子多累啊,美国的孩子多幸福啊!是啊,谁让你没出生在美国呢?美国的自然条件我们想都别想,所以别老与美国相比,毕竟世界上只有一个美国。而且美国人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也很着急,只是制度限制,而且家长又很开明,不象我们家长这么专制,如果我们家长象人家一样开明,中国的教育也不会这个样子。所以别怨别比,只能怨自己不争气。当什么时候在美国拿到绿卡,再在美国生个儿子以后再来体验一下美国教育,那时你也会觉得美国教育也不过如此。 你可能说了,中国的教师可没有美国教师敬业。这个我承认,如果你看到人家的福利保障制度再看看中国的福利保障制度你就不会这么想了。人家老师活得那叫自在尊严,中国的教师有什么?还不得好好干,而且还要看上级的眼色?你说他活得能够有尊严吗?时时刻刻被别人盯着,能够比较自在吗?中小学教师如此,大学教师就不如此了?所以不能比! 你可能又说了,既然不能减分,有没有其他可以加分的情况?比如……比如什么呢?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加分情况了。现在的得分就是死不了勉强活着,这已经不错了。中国人吗,你不能要求太高了,如果给你条件太好了怕你偷懒,如果条件太差了怕你造反,就这样不好不坏,可持续发展。所以我说65-70分,黄金分数,一点都不浪费。 你可能又说了,现在的学生不成材,到大了都不懂一些基本规矩。是啊,先问问我们自己,我们究竟懂多少,或者说懂那么多真的有用吗?或懂那么多干什么用去。你又说了,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失业,太不可思议了!你只是表达你的愤怒可以,但是毕竟还有那么多找到工作的,而且上大学毕竟是自己情愿的事情,中国人这么多,个个都找到理想工作,可能吗? 看,我究竟是在替谁说话呢? 说白了,我谁都不替,就是想说说老百姓的心里话。 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一个老百姓的话,你给中国教育打多少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5585 次阅读|3 个评论
加薪未必心静
陈龙珠 2008-10-4 16:38
这个国庆长假,白天基本上在办公室里度过,一项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相关的桩基施工新技术的现场试验分析报告初稿今天总算完成,于是便又来到这里灌点水了。 近日科学网博客上有些帖子谈及国内高校教师和博士生的经济待遇问题。就我个人看法而言,博士生人均每月350元的经济待遇问题确实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国家、学校、导师三个相关的方面应将其提升到保证国家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尽快共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然而,对高校教师,尤其是名校的教授们,再仅以提高工薪方式来促进其科教工作活力的有效性,本人则有些不以为然。 目前中国的高校教授群体似乎正在出现生活高档消费上的攀比之风和淡化学术交流,如熟人碰面谈论豪华私宅和小车的,蔚然成风;学术会议期间,只要不登台主持或作学术报告,在听众席上找不到人的现象相当普遍。另一方面,老教授们退休后现实的清贫生活和得不到良好的医疗保障现象,又促使中年在岗教授们为退休后的生计赚钱做点准备。其次,在高校具有教授头衔的人中,有相当多的是不在科教一线的党政管理工作者。再者,在我国长达10余年科技低水平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科技咨询和服务带来的经济收益既快又多,具体工作远没有基础性或应用基础性研究的费劲,这对身在科教一线岗位的教授也不可能不产生负面影响的。 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仅想通过幅度毕竟有限的提高教授工薪来促进其静心于科教事业的热情,我还想不出其真实效果会是怎么样的? 相比之下,为高校教师加薪是应该的。但在达到小康生活水准后,对待专业基础或应用基础性研究,讲点精神追求或许更为重要。以此自勉之。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旦前校长杨福家:“我想讲真话!”(转)
lingfeng 2007-7-24 18:23
他曾是复旦大学校长,是惟一一位担任英国名校校长的中国人,他屡屡出言抨击中国高教弊端    杨福家:我反对研究生大幅扩招    2003 年年底,作为担任英国名校校长的第一位中国人,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得到续聘,这种信任和肯定再一次震动了中英教育界。    2004 年 11 月,杨福家一篇文章《我对高等教育发展中若干现象的迷惑》在国内高校校长手中流传,直至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他痛心疾首地诘问: “ 当很多贫困学生接到入学通知书,却因付不起学费无法去报到时,我们有什么理由超大规模地扩建校园,建造豪华的标志性大楼? ”    杨福家坚持: “ 我想讲真话! ”    2006 年 11 月 21 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的消息,现场录音中,温总理提到自己会前曾约杨福家教授到中南海谈心、征求他的意见,国家领导人对这位高教直言者的信任再一次引起了各方关注。   趁着杨福家教授近日来广州参加第九届留交会以及其他活动的机会,记者有幸走近了这位学者、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人物档案   杨福家,男, 1936 年 6 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 1958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 1960 年担任复旦大学原子核科学系副主任, 1963 年被派往 原子物理故乡、丹麦哥本哈根的玻尔研究所 进修。 1987 年任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 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协副主席。 1993 年 -1999 年任复旦大学校长。 2001 年起至今担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成为出任英国名校校长的第一位中国人。 近年来频频直言中外高等教育之差异、差距,为高层、教育界及社会瞩目。    温总理一句 “ 散散步 ” 倍觉温暖      与温总理一谈就是一个半小时   谈到去年跟温家宝总理的那次直接交往,杨福家说,这是由温总理给他的一封信引出的。    2005 年 11 月底,世界经济论坛会刊编委会邀请杨福家写一篇文章。杨福家在文中引用了温总理在法国访问期间发表的一段谈话,大意是 “ 商业上的交换是为了现在,而文化、教育上的交流是为了将来;学生之间的交流的意义远远超过购买 150 架空客飞机 ” 。后来世界经济论坛会刊刊发时就给杨先生寄了两本,其中一本希望他转给温总理。杨福家就给温总理转寄了这份会刊,同时附上了 他新近出版的一本书《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 · 杨福家卷》。 温总理收到信后,亲笔回了一封信,邀请他到北京时一起谈谈。   今年 6 月 5 日,杨福家在北京参加院士大会,国务院来电话说希望他能够到温总理办公室去。   他们一谈就是一个半小时。 “ 谈完之后,我们在楼上,就是中南海的两层楼的房子,他说要送我下来,我说不要送,他说, ‘ 我也正好散散步 ’ ,等于就送我下来。 ” 杨福家说,这让他马上想到自己一生中另外两次听到这句话的情形:第一次是到指导老师卢鹤绂教授家里去请教问题,请教完了老师也这样说着就把学生送下了楼;第二次他到北京去拜访钱三强,钱先生谈完了送他到汽车站,也是这句话 “ 去散散步 ” 。卢鹤绂与钱三强都是一级教授、物理大师。 “ 如今温总理也是这样。这句话,总让人感觉到一种暖意。 ”   数年来,杨福家经常写文章、不断地呼吁、不断地提请社会关注我们的高等教育。他说: “ 我经常比较,在英国做的事情在中国会怎样,在中国出现的现象到英国又会如何?越比较越觉得有问题、感触越多。说出来、说真话是我的责任。 ”    批 国内高校 “ 造楼热 ”   建立世界一流大学靠大楼?   大楼越造越离谱,一时风光之后就用 “ 铁将军 ” 把门   掐指算来,杨福家在诺丁汉大学的第二个任期也已经满了,我们的交谈首先从他的去留问题开始。杨福家透露了一个消息: “ 诺丁汉大学的校董事会已于 2005 年 12 月决定,我的校长任期将从 2007 年开始再延长 3 年。 ” 对校长人选的年龄的限制,校董事会也按章给予解除,杨福家赢得了英国人极大的信任与尊敬 。   与杨福家交谈,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是离不开的话题。   两年前,他那篇刺痛了很多人神经的文章,就是有感于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并校风、升格秀、圈地潮之后又涌动 “ 造楼热 ” 而写成的。他直言: “ 建立世界一流大学靠什么?肯定不是靠大楼!当你时时处处把人放在首位,你离一流就不远了。 ” 在世界 大学排名的各项指标中,既没有校园面积或校内建筑面积这类项目,也没有院系设置的 “ 大而全 ” 或者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之类。   由于长期担任 “ 国际大学校长协会 ” 的执行理事以及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几乎踏遍了从诺丁汉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牛津、剑桥等所有世界顶尖名牌大学的校园,而且成了许多校长的朋友。他说,在这些校园里,处处是古老陈旧的建筑。   像普林斯顿大学,连续七年荣登美国大学排名榜首,加州理工学院也总是在美国大学排名前五之列,但两校既不大,也不全,都不是综合性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学生人数不到 6700 人,但拥有过 25 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 17 位来自物理学!还有 12 位菲尔兹奖 ( 数学界最高奖 ) 得主,为全美的一半,比世界第二数学王国法国全国的得主还多一位!它的特色何等鲜明! 加州理工学院学生人数只有 2100 ,拥有过 32 位诺贝尔奖得主 ,它是美国 火箭设计的发源地,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占主导地位,中国航天事业创始人钱学森院士是加州理工学院 1939 年博士毕业生;它在生命科学和物理学两个领域,也是世界一流中的一流:中国遗传学创始人谈家桢院士是该校 1936 年博士毕业生,中国物理学泰斗周培源是该校 1928 年博士毕业生 ……   提起这些,杨福家至今意难平。他说: “ 我那篇文章发表两年了, 国家领导也纷纷在上面批示,但我发现效果并不太大,很多学校还是我行我素。 ” 大楼继续在造,而且越建越离谱,什么最大的校门、最高的教学楼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在这些建设中犯了很多非常简单的错误。比如某重点高校造了两栋数十层的超高教学楼,其实超高层大楼对教学、科研都不利啊!学校建筑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是动辄数十层的高楼,如何交流呢?山东某高校,几年之内造了 110 万平方米的教学楼,相当于诺丁汉大学全部使用面积的两倍,就是为了升格为大学。去年 11 月份再度造访,主楼中还有很多地方是 “ 铁将军把门 ” ,根本用不上。   还有装着观光电梯的学生饭堂、号称拥有最昂贵钢琴的学校会堂、吧台舞场一应俱全的学生活动中心 …… 令杨福家感触的地方太多了。   杨福家成了 “ 洋校长 ” 已经 6 年,他说当自己 9 年任满时,会撰文专门来谈谈欧美高校的体制以及 “ 校长 ” 的职能。 将研究生人数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指标太荒唐 批中国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大幅扩招有必要吗?   将研究生人数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太荒唐   杨福家教授对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忧心忡忡。   他认为,研究生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之间有密切关系, 如果一所高校有一批世界范围内优秀的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并为此拼命工作,这所大学就离世界一流不远了。 但他同时反对研究生的大幅扩招,认为将研究生人数与大学生之比例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是很荒唐的。普林斯顿大学 6670 名学生中仅有 1900 名研究生,这并不妨碍它稳居世界顶尖高校的行列。剑桥与牛津也是如此。    “ 可是反观我们的研究生,恐怕是受了机制方面的限制。一方面国家给予研究生的待遇偏低,生活有压力;另一方面导师也不敢给他们出难题,三年保证毕业,出一个小题目做做,学业压力不大。培养的数量规模上升幅度世界第一,培养质量却得不到有效保障。 ”   令杨福家更 加费解的是,在一些实际工作领域,如临床医生、企业管理,完全没有必要取得博士学位,可是我国的一流医院却常有优秀的临床医生说: “ 这里没有博士学位就无法生存! ”    “ 在英国的医院里,有博士学位的医生只占 10% ,主要是搞学术研究的,或者因为工作特殊需要而再读一个物理硕士或博士 ( 专长于特种仪器 ) ,反而优秀临床医生的工资可能大大高过那些 ‘ 博士 ’ 同行。 ” 杨福家说。    批 中国人的人才观   高材生只想去名校很失败?   把专业看得过窄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 最近我认识了一个美国大学生,他的 SAT( 美国高考 ) 成绩够上哈佛,但他却选择进了一所烹饪学院。这所学院的录取率和哈佛一样低,学费比哈佛贵,据说欧美 10% 的烹饪专家出自那个学校。 ”    “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院 ‘ 升级 ’ 为大学。 ” 杨福家说, “ 其实,学院和大学没有高低之分,就好比一个是小提琴,一个是大提琴,把小提琴改造成大提琴,这难道算升级吗? ”    “ 我们的高中生几乎人人想上北大、清华、复旦,技术类、职业类高校是不会作为首选的,但在美国,能进哈佛的学生会选择进厨师学院,这说明他们的人才概念很宽泛,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多元的。 ” 杨福家继续说, “ 因此我感到,什么时候我们有一半优秀高中生不想进北大、清华了,就说明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对我国经济发展会大有好处。 ”   这种成才观也反映到了 “ 海归就业 ” 问题上。杨福家说: “ 真正出色的留学生不应该把自己的就业领域弄得太窄。我 1965 年从丹麦回来时,从来没有想过在国外的东西一定要全部对口到工作上,因为我不是职业学校毕业的。 复旦大学过去 20 多年培养出来最有成就的经济学家之一却是物理系毕业的 ,他学的是 ‘ 夸克理论 ’ ,如果他就业就局限于此恐怕很难找工作。但他进了一个证券公司,用夸克理论来算股票,谁也算不过他,成了研究部主任。他和一些同类型的人创了一门学问叫 ‘ 经济物理学 ’ ;后来又被聘为一流大学的教授。所以世界是多样的,如果你是普通大学毕业生或留学生,把专业看得过窄,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    批 国内大学的 “ 虚名 ”   高校 “ 名誉 ” 给得太过轻率?   吃饭吃到一半就被人套上名誉教授头衔让人哭笑不得   不久前,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常委会的换届选举上,常委会委员候选人杨福家院士意外 “ 落选 ” 了,可他是 “ 自找 ” 的。   当他向大会报到时,得知自己又被学部的院士们推举为常委候选人,当即给学部写了一封 “ 陈情书 ” ,请求不要推选他当常委。   近年来,杨福家经常在国内国外跑来跑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办学。所以他在信中写道: “ 常委会的工作很重要,我因为精力有限不能尽常委的义务,很内疚,希望大家把我的名字去掉 。 ”   为此,杨福家教授正色说道: “ 中国的虚名太多了。比如说我们去某地开会,吃饭吃到一半,就宣布聘其中一部分人为名誉教授。事先根本也没有通知,你不去拿这个证书也不好,但拿了呢也就是一个证书而已。在香港大学就不是这样,他们请我作校长特别顾问,问我同意否,我同意了,马上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本就来了,责任、权利、义务写得清清楚楚。去年我也辞职了,因为别的工作太忙而无法履行这份义务。可是像国内一些高校的类似名头,拿了聘书就忘了,我也不必辞职,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它只是一个虚名而已。 ” ( 《文汇报》记者江世亮为本文提供了相关素材 )   
个人分类: 敬佩的人物|481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