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重审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
热度 3 techne 2011-5-25 01:53
此文已发表于“爱思想”网站(天益思想库),该网站的网址为 http://www.aisixiang.com/;文章标题略有改动(《重审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 重审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 王 键   前一阵读了茅于轼老先生“把毛泽东还原成人”的文章,感想颇多。相对于很多接受传统教育所建构的认知系统的人群而言,这种偶像由神到人的跌落感,其冲击力恐怕是巨大的。毕竟,在中国大陆地区生活的中国人,他们所接受教育的方式,还是有章可循的。基本上,中国政府的教育部门,几乎控制了所有中国人从小接受的各种学校教育内容的范围和价值导向。教育部不仅控制着各种教材的具体内容,而且通过一个庞大的官本位导向下的官僚体系和制度安排,来对人事事务、教师资格和思想领域进行着卓有成效地控制。正是通过这种正式的体系安排,毛泽东的形象给戴上了光环。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不断发展,很多事情无疑在发生变化,上述局面也有些微改观。比如,不少教材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有些文章进行了更换,也有些文章的内容受到了修改。但笔者以为,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整个体系的制度安排,却尚未有实质性改变。笔者迄今还清楚地记得,在中学读书时,语文老师煞费苦心地讲解鲁迅的一篇作品,尤其突出文中作者“对着山那边的微笑”这一细节,以此烘托出当时的鲁迅对激进政治势力的赞赏和支持。但当时笔者年幼无知,不解风情,始终不能理解其中的玄妙。待到日后皓首穷经,终于拜读了鲁迅文集之后,才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由此不禁感到鲁迅其实是死得其时,否则日后恐怕难免被强迫认可自己文中充斥着潜移默化的“微笑”。果真如此,一代文豪的风骨也就不免骚然顿失了。   作为中国民间思想和知识分子的代表,鲁迅的表述本身具有其独立性,其思想并非可以用阶级、阶层利益冲突的简单定位方式,随便贴个标签就能解释清楚。但是,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制下,这样的歪曲现象却是普遍的。然而,对鲁迅的曲解并不是唯一的例子。由此不禁让人感叹,在超限的权力淫威之下,人性的扭曲和变异居然可以如此之严重。尽管以赛亚•柏林早就有名言曰:扭曲的人性之材,凿不出直的东西。但柏林一定很难想象得到,如此这般的扭曲教育,不但不会造出直的东西,反倒会把“笔直”人材活生生给扭成弯的。   类似于茅于轼先生的“去光环化”尝试,笔者根据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试图梳理一番,重新审视这篇文章到底在说什么。应该说,这篇文章非常经典,被中国教育部钦定收入中学课本之中,让十数亿民众奉为楷模。在求学之初,当老师讲解此文时,资质驽钝的笔者同样不知所云,根本不能理解此文的深刻内涵。但时过境迁,当笔者转过头来,重新回首这些往事时,心头却不禁感到惊诧。因为经过再三犹豫和推敲,笔者仍然不免要发现这个具有颠覆性的事实:原来,曾被中国民众奉若神明的这位毛泽东同志,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自由主义”。而教育部钦定写进教科书的模范文章,居然是篇皇帝新装一般经不起推敲的问题作品。   毛泽东在他的文章里,号称要反对“自由主义”,那我们先要明确自由主义这个主题。自由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伟大领袖毛泽东所反对的这个自由主义,同作为世界范围内一般意义中“常识”的自由主义,到底是不是一个东西?对此,我们最好有个界定,以免概念上的混乱。   笔者研究政治学已有多年,“自由主义”这个话题自然是很庞大的,西方有很多学者进行过众多复杂论述。在此笔者不在概念上进行过于繁琐的描述,只借用一个经典、简单又很形象的表述。所谓自由主义,其实是这样一种想法和信念:它有两条核心观点:“我们必须捍卫他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我们能够和我们的敌人和平地共存”。   上面的这个表述是很简单和直观的。但它已经凸现出了作为一种理想的自由主义的美妙和迷人之处。当然,同时也凸现出了它的幼稚和不切实际之处。   “捍卫他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这只是在近代以来的人类社会中才逐渐演变成一种现实的可能。在霍布斯丛林和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中,从来都是由强者来掌控话语权并塑造世界,那所谓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从来都是蜷缩于权力淫威之下的空话、套话。也只有在自由民主制度在全球崛起之后,自由同权力结合在一起,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才真正开始成长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现实。由此可见,自由主义这个“权利”信念来之不易。   至于“我们能够和我们的敌人和平地共存”,这也是自由主义的基本信念。当然,从险恶的世界格局来看,这个信念最后到底能不能维持下去,它是不是一种天真幼稚的幻想,恐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在国家框架之内,自由民主制度已经作出了一定的表率。在这样一种体制下,它倾向于认定只有持不同政见者,而没有所谓的敌人。任何发表不同意见的人,都不会涉及到敌我划分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涉及国家公共事务的讨论中,只要没有损害他人的行为,任何言论只存在对错之分,但无论对错,它都不会被看作一种威胁,不会被看作是“敌对的”。   由此可见,在自由主义的这一信念中,它所设想的世界图景,是多么浪漫,多么具有包容力。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看毛泽东在他的文章中是怎么评说自由主义的,这篇文章的种种牵强附会到底何在。   毛泽东开篇指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就是思想斗争。毛泽东认为,不同于自由主义的是,“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而自由主义则相反,它“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   那么什么是“积极的思想斗争”呢?就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假象,毛泽东大概会认为它是“对敌人如冬天般冷酷,对朋友如春天般温暖”一类的姿态。笔者不得不承认:在这一点上,自由主义的确无法同“积极的思想斗争”相融和,因为一旦涉及到权利问题,自由主义的斗争要求就变成了普遍的人权问题, “对敌人或朋友都如春天般温暖”,或者套用已遇刺身亡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名言:“即使是敌人的鲜血,也会让我悲痛万分”。   在这里面的分歧在哪里呢,自由主义并不要是取消思想斗争,而是要保证这种斗争的公平和头争中各派的权利平等。它是一种建立在牢不可破的 “底线”之上的和平,它并不是毛泽东所谓的“无原则的和平”。自由主义的和平与极权主义的和平,其区别在于:自由主义的和平强调和平共处、双方权利的对等,而极权主义的和平强调头争的你死我活、钦定的正确一方(我方)必须要压倒被预设的错误一方(你方)。   然而,极权主义对于正确必胜的要求,真理必压倒错误的要求,反倒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自由主义实际上潜在设定了“自由先于真理”,“民主先于哲学”,“人权高于主权”,“伦理高于国家”。而极权主义则设定了真理是先于自由探索的,它可能以某种神秘莫测的方式已预先掌握在某些人手中,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真理或神性的抽象或世俗的代言人,利用一套现实中的极权制度来帮助伟大领袖实现这种真理的按需显现而已。斗争归斗争,但斗争只是走过场,结局早已由神一般的化身预先设定。   但是,最后导致腐朽和败坏的恰恰不是自由主义者,反倒是极权主义者。这是因为,在自由主义的预设下,很容易形成多方相互制衡的局面。多方反复博弈,信息经过再三传播、反馈和升级,最后形成折中的终端意见均衡,并不容易走向极端,而且可以持续不断地加以改进。而在极权主义的预设下,反倒容易形成一家独大下的垄断局面。阿克顿说得好,“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那么,哪种情形更容易招致腐败,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毛泽东随后罗列了自由主义的11种表现。我们逐个看一看,这些表现到底和自由主义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一组表现:拉帮结派,难得糊涂      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第九种。      仔细观之,其实,上述这些并不是自由主义的表现,而属于“拉帮结派”或“难得糊涂”。这反倒违背了自由主义所要求的个体的独立自主原则。毛泽东指出这些不良现象,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正如卡尔•波普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所指出的,与开放的自由社会相敌对的,正是建立在血缘、地域基础上的熟人小圈子式的低级封闭社群。这种小帮派现象的存在,甚至有悖于建立在平等权利基础上的自由社会形象。   至于“难得糊涂”的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之中。笔者以为,“不争论”或“难得糊涂”,无非暴露出中国的制度和体制所具有的某种特殊气质:对于权力或财富的推崇,完全压倒了人们对于精神和文化的需求。在这样一种制度幽闭下的“逆淘汰”博弈,自然很容易倾向于淘汰掉崇尚“争论”追求“真理”的异端分子,而造就出大批“莫谈国事”的冷漠民众,人们怎么会不“难得糊涂”呢?   由此可见,毛泽东此处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是无的放矢,而且暴露出他在这个问题的缺乏理解,以及对于自由主义思想的无知。   第二组表现:背后乱说,少说为佳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二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看到这段令人诧异的表述,不知毛泽东是不是想把人们都变成机器一般服从命令的生物?我们要认识到,自由主义强调言论自由,但其前提是要建立一套制度安排来保证人们发表不同意见确实不会招致政治迫害,人们批评领袖不会招来权力的打压。也只有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所谓言论自由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这样来看,无论是“背后乱说”还是“少说为佳”,这些都不是什么自由主义的表现,而是人们面对强权时不满情绪的宣泄,或者是一种但求自保的心态。在笔者看来,这仿佛是一幅官僚集权文化的素描,它恰恰反映出超限权力对于自由主义的权利原则的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不去反思制度本身,而把人们“背后乱说”的发泄行为以及“少说为佳”的自保行为贴上自由主义的标签,着实是匪夷所思。   第三组:不要组织纪律,个人攻击      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是第四种。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五种。      毛泽东的这段描述,是关于个人言行和组织纪律的关系问题。与毛泽东不同,自由主义者确实会认为:坚实的个人权利构成集体的基础。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人权高于主权,伦理高于国家”。然而,极权主义者的看法恰恰与之相反。极权主义者不但要求集大权于一身的领导核心,而且认为可以为了集体利益而彻底抛弃个人利益,煽动狂热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   当然,上述的分歧其实是表面的。在自由主义者看来,个人权利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分界,是通过一套法律和制度安排来实现的,关键之处在于这个具备普遍性和正当性的法治基础。而极权主义所鼓吹的集体高于个人,它和自由主义的真正分歧,并不在于这一主张本身,而在于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它不可能通过一套具备普遍性和正当性的制度安排来实现这种有效裁决,而惟有通过特殊的极权垄断来实施这种价值诉求。   在这种情况下,命令、组织或纪律很可能已经预先丧失了正当性,而所谓团结、进步的代价是以严重损害某些个人的权利为基础的,这自然会招致某些个人的抗议和反叛。只要求生、逐利的人性没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自由主义的解决方式,只是面对人性难以改变的现实,而最大化地通过诉诸个人独立、自主的意愿,通过保障个体权利,以及在权利和权力之间不断调适、互动的过程,来实现个人和集体利益的统一。这样来看,毛泽东此处的批评又再次无的放矢。这些不良现象并不必然和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而他的主张所强调的价值倾向也有悖于自由主义的权利基础。   第四组表现:不报告,不宣传,不鼓动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这是第六种。   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第七种。      显然,毛泽东在这一部分谈论的其实是思想控制的问题。关键之处在于,面对不正确的议论,是不是只是个争辩的问题?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报告上级之后,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难道会是拥抱亲吻么?   可以想见,按照毛泽东的设想,在力压群儒盛气凌人的真理部教士们的控制下,那些“不正确”的议论自然就必须要销声匿迹。勇于告密报告上级,自然就是好同志——于是,那些持不同政见者就被迅速地检举揭发出来,随后被“咔咔”掉,也“被消失”了。   而在自由主义的理解中,问题并不在于争辩。如果通过争辩而非暴力,而且是真正的权利对等的讨论,并没有确凿理由可以预先认定“反革命分子”的论点一定会在这场辩论中败下阵来。在自由主义的世界中,少数和多数都是相对变化的,通过长期的信息传播,极少数可能会发展成少数,而少数可能发展成多数。自由主义并不会以一种僵化不动的方式来理解变动不居的世界。   而毛泽东的观点则完全不同,所谓“时时刻刻对民众进行宣传、鼓动、演说、调查”,这一切似乎是要把人都变成宣传机器、鼓动机器、演说机器、调查机器。甚至通过持久的极权控制乃至暴力的方式,让确保让某种特殊观点来彻底压倒所有其它不同观点。   这里,我们又回到了上面所说的自由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分歧:自由主义会认为,存在着某种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所谓正确或真实是“自然”形成的,外力不应介入这个过程,而应当维持这个过程中的当事者之间的权利的平等。也惟有如此,通过“fair play”的公平竞争,才能有助于正确或真实的产生。显然,毛泽东式的极权主义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想要的结果是,这个自然过程应当是受自己控制的,通过这种控制,将所有错误观念和异己分子一网打尽。毛泽东需要的不是所有参与者所需要的“公平竞争”,而只是他自己所需要的预定了的“正确”。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垄断集团的正确性和持久性。   需要认识到:自由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实质性观点,它并不预设某种观点在事实上是对的或错的,尽量将政治形式同实质观点向分离,它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实质正确,它所追求的是提供一个可以尽量让所有不同观点都纳入其中的具备最大包容力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各种观点进行公平竞赛,人们通过不断延续的过程反复进行判断,来逐步选择最优的观点。   而极权主义则完全是一种实质性观点,它预设了某个观点在事实上是对的,另一些则是错的。它认为这种预设完全没有必要经过公平竞争来检验,最优的观点事先已经在那里了,而不是一种尚有待发现的东西。通过这种对比,各位读者应当可以判断出高下对错。   第五组:随便松懈,知错不改      工作随便,学习松懈。这是第十种。   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这是第十一种。      毛泽东在这一部分对自由主义的描述,近乎于栽赃行为,这不禁让人感到无语。作为神一般的最高领袖,不该如此张冠李戴。先不说这人不是机器,不可能随别人的意志而盲动——无论如何,毛泽东所列举的这些特征,完全是些个人修养的问题,和自由主义到底能扯上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文章的最后,毛泽东又开始一阵上纲上线的批判:“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这是一段典型的阶级斗争理论。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早已有无数学者阐述过。求生逐利的人性,终归无法变成笔直的神性。毛泽东的问题在于,他非要把所有的人都变成神,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自由主义则认为,我们必须把政治表述建立在现实的人性基础之上。   自由主义当然并不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变成神,但自由主义同时也并不像那些在毛泽东时代过后因为神性的丧失而涌现的大量虚无主义者所设想的,认为所有的人都是猥琐不堪只知道趋利避害的动物。   自由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无论你想成为神,还是甘愿做动物,它都会初步认可你的这种表述方式。尽管如此,接下来自由主义仍然会表明它追求进步的姿态:无论你是神,还是动物,大家必须彼此尊重对方的权利,通过一个“公平竞争”的过程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青睐。这才是自由主义所认可的将理想同现实结合在一起的追寻美德的方式。   以下不再过多转引毛泽东的论述。笔者的总体感觉是,“反对自由主义”这篇文章让人想起奥维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在文中,所谓 “自由主义”就像是一个活靶子,仿佛临近的农场总有敌人虎视眈眈地惦记着自己农场那块地旁的一大堆宝贝木材,当自己的“老大哥”(Big Brother)或伟大领袖宣称“自由主义”是一个敌人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睛都突然变得炯炯有神,随时愿意为一个伟大的事业牺牲奉献,献出自己的生命。   重读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各位读者将会明白在一个肉身世俗之神所鼓吹的乌托邦世界里,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其实也就是“动物庄园” (Animal Farm)里如同那头任劳任怨的辛勤公牛(BOX)一类的人物。而它的最著名的标志性口号是:“伟大领袖是永远正确的”(Napoleon is alway right)。更令人感慨的是,1930年代的中国,如此一篇文章居然成为了此后中国人的近乎永恒的经典作品,这让人情不自禁会为此感到百感交集甚至热泪盈眶。由此,不禁想起动物庄园中的那个伟大口号:“全庄园的动物联合起来!你们失去的只是生命和虚假的自由,赢得的却是整个世界”。   无论如何,笔者亟需指出的是,上述对“反对自由主义”的分析所揭示出来的这种政治表述的谬误,却早已作为一种常识,而深入到中国整个国家的骨髓。这决非偶然现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父,毛泽东如此著名的一篇文章,被广泛收入教科书之中,并作为样板作品广为传颂,这无疑已经深深型塑出数代中国人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和判断力。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不禁为中国人整个群体,乃至中国整个国家的自我认知,及其认知世界的能力而“杞人忧天”。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人们的自我认知情况,应当能够发现,实际上存在着两种认识情形:一种可以称为“自然认知”,另一种则可称为“反常认知”。   什么是自然认知?它建立在这样几个基本假设之上:   其一是当事人的影响力基本对等,权力的差异(对暴力的使用)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在一个设定的博弈情境之下,尽管存在着很多当事人,但没有一个置身于博弈中的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当事人或其集团,可以垄断暴力来消灭或镇压其他的当事人或者集团。   其二是当事人都具备理性分析能力,差异不是很大,都可以遵从逻辑判断,大家出错的几率也不会相差很大。形象地说,就是大家的思维基本正常,没有人是疯子或精神病患者。   其三是公共信息能够及时充分地实现自由流动。也就是说,当涉及各位当事人的公共事务发生时,当事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帮助自己获得理性分析的结论。在当事人之间并不存在巨大的交流障碍,也不会存在明显的黑箱操作或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形。   其四是假设认知的时间或轮次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经过多轮反复的博弈,认知结果将会逐渐收敛于某个测度区间。   笔者以为,如果能够同时满足这些预设,当事人所形成认知,就是一种自然认知。这种设定的理由在于,满足的这些预设条件,将能够保证博弈过程中的各个参与者在其权利接近对等的情况下,充分实现认知过程,他们对信息的掌握、不断学习的过程以及对未来的预期,都可以较充分地建立在自主性的原则之上。这样形成的认知,是比较符合自然过程的认知。   相反,如果这个认知不是建立在上面这些预设之下,那这种认知就不是自然认知。具体地说,如果预设一和预设三同时都没能得到满足,存在着明显的垄断和信息控制,在这种反常状态下所形成的认知及其结果,就会是一种“反常认知”甚至是“受迫认知”。   在这种“反常认知”模式下,当事人所形成对自我的观点,其看待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态度,将是严重扭曲的,它可能会完全偏离于“自然认知” 状态之下的认知结果。由于权利不对等,信息不透明,人们的认知很可能会完全受到博弈过程中的强势利益集团的操纵,也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再调试。   在笔者看来,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这样一篇指鹿为马的文章,居然能够在中国大陆地区长期流行无阻,被奉为楷模,这无疑可被看作一个绝佳的案例,验证笔者所谓的“反常认知”状况。而这种状况,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是一种持续了很久的认知“常态”。   这种现象,无疑值得人们为此而担忧。而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并逐渐成为足以影响世界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利益相关者,这种反常的认知偏离现象,不应当也不可能再这样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在这样一种反常认知模式之下,一个无法以自然方式实现自我认知的人,不能成为正常人。而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认知世界的国家,也绝不可能成为正常的国家。   伴随着力量的不断增长,一个不能正确认知自我也不能正确认知世界的国家,在逐渐摆脱了外部约束后,无疑将会愈加放手对世界范围内已存的所有常识进行重新定义,以“再定义”方式对正常和“不正常”的认知进行颠覆,而伴随这一“再定义”和颠覆的,则不可避免地将世界范围内的动荡。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26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hyxia 2011-5-18 17:10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某学院院规“自2011年5月11日起,凡早操旷到5次者,其所在寝室停电一天,以后每加一次停电一天。”乍一看挺搞笑,还有这么荒唐的规定,实质上这是中国教育系统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早晨不愿意起床,为什么不愿意做早操? 这跟我们学校的教育时间制度有问题。中小学尤其是高一点的年纪都有早自习的课程,寄宿学校甚至有人监管学生睡觉,当然大学里有不少学生也被监管,我想国内大多数的高校都有熄灯的规定。所以中国的学生渴望自由,我想这可能实施中国的学生自主性差一点的原因,因为总在各方的呵护下成长。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 而且学校从小学到上大学都有午休这么一项作息时间,通常是2小时左右,但工作以后很多的单位却没有这个时间,如何解决这种工作时间不对称的矛盾。另外通常午休起来有一段不太清醒的时候。 当然回到早操的问题,中国的养生或者健康专家可能都认为早操能够起到强身健体,增加凝聚力,改善精神面貌等作用,但是在这种不是发自内向的自我需求的条件下,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吗? 个人认为如果我们每天能够改革上课的时间,例如上午8:30-12:00,下午13:00-16:30,晚上如果上课可以在18:30-21:00,给学生更多地自由时间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和选择合适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和组织集体活动。我想也许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当然,所有的这些工作体系也需要统一,中小学负担太重,学生没有时间支配能力,可能伤了大学会更加的变本加厉。 这也只是个人的空想,可行性如何还需要考察。
3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学也只有自学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唯一方法
热度 1 Mathsun 2011-5-17 18:46
什么都改变不了,懒得说了。 我们自己动手吧,想学什么的归归类,建个组,定期交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68do=blogid=444627
4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果把中国看成是一个人....
censambao 2011-5-17 03:49
最近,号称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的北京故宫频频登上镜,“盗窃门”、“会所门”、“错字门”......三门事件,门门创伤中华博大文化,或许,最文化的故宫应该关门歇歇了。 在这里,不是想探讨故宫的这门那门,我感到惋惜的是,故宫的丑闻,恰恰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问题的再一次深刻体现。如果说把中国看成是一个人的话: 1.这个人做事不认真,心态浮躁。 想想我们有多少战略失误,有多少事情是急功近利? 2.这个人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 是不是总想事事拿第一,是不是各种项目总是通过规划、控制,然后又总是按期甚至提起完成,达到预期目标?事事如此,年年这样,这可能吗? 3.这个人做事不讲方法,不能扬长避短。 是不是很多事情都是不讲方法,不看过程,只计较结果?是不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放弃了自我的优势,更多的去追寻别人的脚步?5000年的光辉与灿烂,到而今是文化丧失殆尽,到处错字连篇 ( http://nifangliubk.blog.163.com/blog/static/12679122020114151135056/?touping )......可预见的时,曾经我们讥笑印度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不久这种情况又会在中国上演了。 作为久经中国教育栽培和考验的青年来说,如果以20多年来学校老师批评教育,拿来诊断这个家伙,我看也是问题学生,甚至有病入膏肓的感觉。 关于中国文化、中国教育、中国科技的讨论甚多(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6/233892.s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5/247260.shtm ),这里,我仅从故宫案出发,对中国这个巨人做一个简要把脉,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用个人成长、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祝愿中国巨人早日走上正轨,恢复健康。那时就和谐了...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2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唯一方法是自学
热度 11 lingfeng 2011-5-16 11:10
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唯一方法是自学 每一个人都希望祖国强大,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人都知道要想祖国强大,必须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可是,到底怎样改革呢? 从高一开始关注中国教育问题,到现在已经将近十三年了。这十三年来,我阅读了很多批判中国教育的文章和书籍,进行了很多思考,也写过一些博文,甚至想过自己创办一所大学,但最后还是觉得不具有可行性。 南方科技大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它有财力雄厚的深圳市大力支持,借鉴香港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和经验,由我所敬佩的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担任第一任校长,提出了“去行政化”的口号,将近一半的师资海外引进,目标是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尤其是它敢于跟教育部叫板的做法,让我觉得中国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非它莫属! 可是幻想被现实无情击碎。号称要去行政化的南方科技大学在全国公选两名副校长时,最基本的要求却是“国内高校正处级以上、深圳正局级或副局级两年以上干部”。“去行政化”遭遇“去去行政化”,南方科技大学无疾而终。 我不怪朱清时,因为换做是我,如果教育部要求必须这么做,我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辞职或者奉命。辞职肯定无法办成南方科大,而奉命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南方科技大学的无疾而终,让我对中国教育感到彻底绝望。我知道,从学校开始的改革已经是此路不通了。 其实国内的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去行政化”,所以我们不必再对这些改革心存幻想。 那些曾经对南方科技大学抱有希望的人们,你们都很幼稚。当然我也不例外。 幸好,我们还可以自学。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政治课不是必修课,不为了文凭、考试而学习,我们可以对行政化说“不”。自学,才能让大学精神真正得到回归。 自学,也只有自学,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唯一方法! 相关阅读:《基于网络的自学方法(修订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68do=blogid=444606 参考资料: 科学网《南方科技大学在全国公选两名副校长——任职资格为国内高校正处级以上、深圳正局级或副局级两年以上干部》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6750.shtm 百度百科《南方科技大学》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5910.htm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7157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十年前与十年后
热度 2 zjzhang 2011-5-14 18:51
十年前,央视热捧了三位好学生,猛批韩寒。如今,他们的各自去向和情况如下: 马楠: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向克林顿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引起中国人叫好。十年后,拿着美国绿卡,嫁了美国老公。 哈佛少女刘亦婷:十年前,准备报效祖国,中国很多人的希望。十年后到了美国做基金副总裁,嫁了美国人。 黄思路:十年前,中考高考参考书上封面都是她,在节目上歌颂中国教育的好来反衬辍学生韩寒。十年后,北大毕业到了哥伦比亚(讽刺吧?),老公也是白人。(还是白人!) 韩寒:十年前,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被中国人认为破坏80后形象的第一人。十年后,现在在中国,被认为是年青一代最有良心的知识分子。
个人分类: 文学|1536 次阅读|1 个评论
又闻跳楼声:当下教育问题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需要标本兼治
热度 2 JYH64J98Y99H 2011-5-13 12:12
跳楼,跳楼,又是跳楼!这是我这段时间的阅读印象。读到《高三男生压力大跳楼身亡 母亲责怪自己期望太高》,感觉这几乎不是什么新闻了。大学老师跳楼,中学老师跳楼,研究生跳楼,高中生跳楼,初中生跳楼,小学生跳楼,像传染病一样蔓延!个别人跳楼因为住户违章搭建而躲过劫难,负负得正,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悲剧中的喜剧。教育研究不能不正视这些问题,不能不从根本上深入研究、探讨这些问题。 从中国教育实际出发,研究与探讨教育现象背后的问题,揭示问题根源,寻求理论突破,努力形成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成果,并切实将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教育信念、教育理想、教育法规、教育政策,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教育理论、政策、行为的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普遍存在,社会因素没有起到应有的帮忙作用反倒添乱。当下教育问题多多。一个学生不卓越似乎就不成功,就没有快乐的理由,一个学生的光明未来似乎只有做大官、挣大钱的出路,财大气粗、官大一品压死人,钱越多、官越大就越风光、越成功、越有价值。教育理论工作者,当直面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做出积极的理论回应。 对于揠苗助长的行为,对于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实际存在的市场运作,对于不尽合理的教师职业定位、工资差别,对于不顾实际近乎虚幻的教育目标追求,对于行政部门的不当干预,都应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回应。形势逼人,现实近乎暴力,思想与理论近乎乏力,教育研究走到了尴尬的境地。有一些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一方面充当了不合理教育制度的受虐者,另一方面,有充当了对家长、对社会的施虐者。教育内耗很大,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可以提供完整的基础教育教学服务,完整的教育教学服务需要家长重新到社会培训机构配套购买,这是近乎荒唐而客观存在的当下教育现实。 以教育理想的旗号破坏教育的公平正义,以爱的名义损害儿童健康成长,以揠苗助长的方式追求教育的急功近利。我们将成就感、幸福感、人生意义定义得越来越狭窄。在当下的字典里,只有学校教育成才,已经没有自学成才的概念了。我们常常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涉嫌复辟倒退;我们又常常以突出海龟的价值,涉嫌崇洋媚外。这样的时候,惟独忘记了实事求是。现代教育强化了这样的判断:高学历、高学位、高收入、高职位、高官才是人才。甚至高消费、奢侈品消费成为成功人士摆显的不二选择。成功仿佛是一条生产流水线,教授是被公式、公分计算出来的人物,官员是被组织伯乐相马相出来的人物。成功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完全可以对号入坐。某名校庆典,未必告诉人们成功可以复制,但告诉人们成功可以精确计算。不把复杂的人,复杂的教育现象分出三六九等算是高等学校没有本事。排名、排队、排序,当下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就热衷于干这样的事情。这是当代版本的刻舟求剑。 教育的问题出在教育内部,根源常常出在教育的外部。人类历史上的教育智慧值得汲取。社会需要给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教育要正视个体差异,减少揠苗助长的成绩追求,回归到教育的本来面目。实际上,政府主管部门有许多不作为、不积极、不主动之处,社会办学结构则是乱作为、太积极、太主动,政府的乏力甚至无力与市场的强力甚至暴力,严重扭曲了当下教育。一系列的跳楼事件,给社会敲响了警钟,但愿有更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作出积极回应,但愿有更多的教育实际工作者认真反思。当然,这也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当在校园之外。当下教育问题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需要标本兼治。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45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高三男生压力大跳楼身亡 母亲责怪自己期望太高
热度 2 JYH64J98Y99H 2011-5-13 12:07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3日06:51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樊未晨    悲剧发生   对于黑龙江的一位妈妈来说,2011年2月28日深夜,已经变成了“永夜”,因为那个深夜,她的儿子纵身一跳,把自己17岁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黑暗里。   这个网名为祝小约的孩子是黑龙江省一所省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去年年底开始,小约决定参加艺考,于是便开始了紧张的艺考培训和一轮轮的艺术考试。   小约的理想学校是中国传媒大学。艺考的过程虽然很紧张但还算顺利。2月25日,小约参加完中国传媒大学在北京举行的“三试”后回到黑龙江,但是仅三天之后便跳楼轻生了。   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他根本没给我留一点儿时间,让我再做点儿努力。”儿子的突然离开,让小约妈妈忍受着“尖刀剜心”般的痛苦,同时在一个个无法入眠的黑夜中,另一种更加无边的痛苦也在纠缠着她:是不是我给他的压力太大了,才让他走上绝路?这些年我做错了什么?    反思家庭教育   小约妈妈一遍遍地回想着儿子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中找到这个悲剧的缘起。   小约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又贪玩的孩子。   他上小学时比同班的孩子小一岁(当时教委规定孩子7岁入学,小约是6岁上学),小学三年级时又跳了一级,跳级以后“仍然保持学习成绩中上等”。   “小升初”时,小约考上了哈工大附中,“报考那个学校竞争非常激烈,100个孩子中只能录取一个。”从小约妈妈的话语中,完全能听出儿子是她的骄傲。虽然小约的成绩一直不错,但是中考发挥得并不太理想,仅以几分的差距与理想的哈师大附中失之交臂。   小约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读高中。这可能是小约学业历史上的第一次失利。   家乡的这所省重点高中在高一时就文理科分班,在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问题上,小约与父母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小约从小就喜欢阅读。“刚上小学时,他就已经能独立阅读,并能读故事给其他同学听了。”妈妈从小就培养小约的阅读兴趣。曾经,小约的阅读水平是妈妈的骄傲。   小约的阅读兴趣十分广泛,小说、散文、动漫、哲学、神话……   文理分科时,酷爱阅读的小约当然希望选择文科,但是,家长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希望儿子选择理科。   这次分歧以小约的失败告终。   “我说服他的理由是他的语文成绩,”小约妈妈说,小约虽然阅读面很广,口才好,能够出口成章,但是,小约的作文成绩却不理想,“他的思维方式总是与众不同,高考作文是有一定套路的,他总是独树一帜不按着套路来,所以成绩总是不高。”   因为喜欢张扬个性不能拿语文高分,小约不得不“弃文从理”了。   但文科仍然是小约的最爱。小约还会到他喜爱的地理老师家去上课。文科班的学生考地理,小约也把考题做了一遍,结果小约的成绩是70多分,文科班的学生平均成绩比他低很多。   为了给孩子选择好的任课教师,妈妈托学校领导把儿子插进了“快班”。这所学校同届有20个平行班,仅有这么一个“快班”。每个月的月考学校都要排大榜,只有考试成绩排在全校前60名的学生才能留在快班,后面的学生就要降到普通班。而普通班的学生如果考试成绩能进入全学年的前60名则有机会进入到快班。   快班巨大的学习压力,加上小约的成绩在快班排得比较靠后,高一的小约非常郁闷,“他总是说烦,不开心。”   后来,家人决定让小约回到普通班。到了普通班,小约的名次提高了,在班里能排到10名左右,情绪也慢慢好了起来。“他甚至说过要靠自己的能力考回快班。”妈妈回忆说。   进入高三以后,小约坚定地告诉妈妈他要参加艺考。   “我从来没有想过让孩子参加艺术考试,他有学习语言的天赋,我过去一直计划着让他报考外语专业,但是孩子的热情感动了我,为了给他一个圆梦的机会,我同意他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小约妈妈说。   在小约妈妈看来,这似乎是儿子回归文科的最后一搏,同时,小约妈妈也觉得艺考的考题更加海阔天空,更能发挥儿子的聪明才智。   但是,让妈妈没有想到的是,儿子的选择似乎像是赌博:“他只想考中国传媒,其他学校全都不考虑,根本不给自己留后路。”妈妈让小约也参加了吉林大学的艺考,“总得有个垫底的。”   从备战艺考到参加艺考,小约就像上满了发条,一直处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妈妈回忆,从2月13日正式考试到2月24日结束中传媒的三试,小约似乎很少睡觉。“每天我睡的时候他都还没睡,夜里醒来迷迷糊糊地看到他还在鼓捣,早上也是他把我叫醒,我真不知道这些天他到底睡觉了没有。”   到现在为止,小约妈妈一直都在深深地自责,责怪自己没有早点儿发现孩子一直处在极度疲惫的状态、责怪艺考结束后儿子想休息一天自己却只让他睡了半天就把他轰去了学校、责怪自己没能意识到孩子是在走独木桥、责怪自己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到了高中又扼杀他的兴趣、责怪儿子上高中后自己就很少跟他聊天、责怪自己对孩子一直期望太高、责怪自己要求儿子“一定要出类拔萃”……    孩子内化的压力是一个无法看清的心灵黑洞   其实小约妈妈并没有给小约太大的压力,他们夫妇对小约的期望其他家长也会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呢?但是,为什么悲剧偏偏发生在小约身上呢?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忽视一个现象:孩子承受的压力有一些是来自外部的,但是更大的压力是孩子把外部的压力内化了。”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   孙云晓介绍,一个人习惯的形成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被动阶段,这时人们的行为更多的表现为遵从,遵从外在的要求和压力;第二个是主动阶段,这时人的行为更多的表现为认同,认同来自外部的要求和压力;第三个是自动阶段,这时人已经把来自外部的要求和压力完全内化了,行为的动力来自自己。   当到了自动阶段,孩子把承受这些压力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当成自己必须、应该做好的事情。“这个力量是巨大的。”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大家眼里的“好孩子”选择了自杀,因为他们更容易把外部的压力内化,当他们做得不够好时,他们更加不原谅自己,他们对自己更加不宽容。   孙云晓至今也无法忘怀一个13岁的宁夏小女孩。小女孩在小学毕业典礼的当天上吊自杀了。她的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的遗书时悲痛欲绝。孩子写道:爸爸、妈妈,我是个差生、我没考好,我上不了重点中学,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元。   这对父母想了又想,他们从来没有跟孩子说过考不好还要花10万元钱的事。只是跟邻居议论过:×××是花钱上的中学,六年下来差不多得花10万元。谁知道这个无心的闲聊却让孩子认真了。   “你要知道,什么叫童年恐慌啊。童年恐慌就是,儿童由于面临巨大的压力,不能理解、不能承受,而产生的一种焦虑。而这种恐慌正在越来越厉害地在未成年的孩子中弥漫着。”孙云晓说,这么巨大的恐慌和压力被孩子内化了,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呀!“同时,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暴风骤雨’的时代,他们容易偏执、容易走极端。”   “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成功而不是幸福,”孙云晓说,虽然父母、学校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时候并没有直接把压力抛给孩子,但是却有意无意地、有选择地给孩子呈现信息: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考上大学是成功的,却没有告诉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即使摆个小摊仍然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常常吓唬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父母就要付出更多辛苦,却没有告诉孩子,这些辛苦是爸爸、妈妈能承受的;我们常常告诉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辜负了老师和父母,却没有告诉他们努力的过程更重要,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这样的人生就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   为了激励孩子,我们在孩子面前铺开了一条没有退路、没有出口的道路。   于是,从小到大,孩子们默默地毫无选择地内化着周围强大的要求和压力,而大人们往往对此浑然不知,也就无从感受这种内化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它成为一个心灵的黑洞,正在给孩子造成致命的伤害。”孙云晓说。   “当孩子的压力内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寻找解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孙云晓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有好的引导,孩子可以释放掉心里的压力,重新轻装上阵,否则,很有可能误入歧途。    贴近孩子的心灵最重要   “教育的关键在于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孙云晓介绍,这里所说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一味地对孩子好,而是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   “我能理解这个孩子没能学文的心情,其痛苦一定不亚于失去一个情人”,孙云晓自己就是一个酷爱文学的人,因此他非常理解小约没能学文时的深深的无望感。   小约妈妈也在心里无数次地检讨她和丈夫当初的做法。   “其实,孩子上了高中以后我对他就不太了解了。”小约妈妈说。   由于孩子初中时的学校是在哈尔滨市区,为了照顾孩子,小约妈妈把工作调到了哈市,高中,小约又回到了家乡,可妈妈没能再把工作调回来。这样,她上班就要很早出门,晚上也会很晚回来。为了保存体力,小约妈妈通常晚上九点之前就会睡觉。此时,在高考重压下的小约,每天却过着极为紧张封闭的生活,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晚上到家妈妈通常都已经睡觉了。   父母和小约的沟通已经非常少了。   这时的小约仍然酷爱阅读,因此,每天晚上的时光对于小约来说是非常自由的,他会大量阅读。   “我觉得这种大量的阅读一定会影响他的学习,所以,经常过一小段时间就没收一次他的书,但是,没收了他还会买,他的零花钱几乎都用在了买书上。”小约妈妈说。“我现在最大的失误是,只知道没收他的图书,给他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而没有坐下来跟他沟通,走进他的心灵。”   旅美学者,著名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快乐专家王占郡曾这样跟记者形容家庭教育: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0”,好的家庭教育是在“0”上不断增加“正数”,孩子长大以后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这些都是一些“负数”,一个人身上的“正数”如果足够大,那么他就有足够的能力削减这些“负数”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身上没有积累足够的“正数”,那么这个孩子就会缺少抵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就会出现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心理学博士李文道指出,世上没有哪个父母能做到不犯错误,也没有哪个父母能为孩子抵挡住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家长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地贴近孩子的心灵,与他们树立良好的关系,在恰当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尊重,在关键的时刻给他们及时的引导。    高考+艺考让孩子身心俱疲   无法回避的是,小约是个正在承受着高考压力的高三学生。   “每年的中考、高考季到来的时候,都是孩子心理出问题比较集中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更容易听到孩子自杀的悲剧。”孙云晓说。   2005年,“国内五城市未成年人发展联合调查”课题组对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感到压力最大的三个方面依次是:“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课业负担过重”和“父母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另外一项由安徽省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抑郁自评量表,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的调查表明,初一学生中抑郁症状所占比例超过一成,到了高三这个比例达到了56.8%。   过大的高考压力无疑也是造成小约一家悲剧的原因之一。   “学校里没有了音乐课,没有了美术课,甚至没有了体育课,从早晨6时一直到晚上9时,高三的孩子都被困在教室里一套一套地答题。”小约妈妈说,孩子临走前的那个晚上,曾反复跟她说:人类的“贪欲”太大了,把地球都给毁了,孩子盯住妈妈的眼睛,坚定而果断地说:“我要去拯救地球,妈妈记住这是我的遗嘱!”   “一个17岁的少年,概括人类即将毁灭的根本原因就是‘贪欲’,多么准确而恰当。是我们太‘贪’了!”小约的妈妈说。   除了高考,小约又加上了艺考的枷锁。   “经历过艺考的家长都不会忘记那些个天昏地暗赶考的日子。”小约妈妈说。   所有的艺术类学校的招生考试都集中在年初的一二月份,而最后的合格成绩是在四月份后才公布,因为不知道孩子能拿到哪个学校的合格证,家长们只好像无头的苍蝇,乱考乱撞,带着孩子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马不停蹄地赶考。   “我们只是参加了两个学校的艺考,从2月13号到2月25号,几乎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赶场,早上出门,从考场出来常常已经到了晚上八九点。还有家长让孩子报考了10多所学校,付出的辛苦和劳累可想而知。”小约的妈妈说,因为有些学校考试时间发生冲突,有的家长甚至带着孩子在两个城市之间来回地奔波。孩子来不及休息,有时只能在出租车上啃面包,换服装。一个学校又一个学校的考试;一个专业又一个专业的考试;一个专业的一试、二试甚至三试……   确实,承受着这种压力的并不是只有小约一个人,但是没有出事的孩子并不意味着就不痛苦。不少同学在得知了小约的事情之后表示:不是我们不想这样做,是我们还没有勇气。   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艺考的不规范也确实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抱怨。谁也不会认为小约的选择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他的选择却再一次给我们敲响警钟。   刚刚过去的4月是艺考公布“三试”结果的时间,小约妈妈得到通知,小约已经通过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三试”。这个消息让她陷入了更大的悲伤之中。   小约妈妈是个坚强的人,她一直在反思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的失误,但是,无论多么深刻的反思,也无法换回孩子的生命了。    拯救孩子   ——小约妈妈的手记   虽然每一寸的回忆,都令人肝肠寸断,但我还是强忍着灭顶的痛苦,把这段经历说出来,为我那永别了的宝贝,也为了那些千千万万还生活在不快乐的校园里的孩子们。   听说过“草莓族”的孩子吗?在今天的校园里生活着一大群像草莓一样鲜嫩、柔弱的孩子,他们生活在顺境之中,生活在父母百般的宠爱之下,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和苦难,所以不能抵抗外界哪怕一点点的压力,只要稍微碰碰他们,他们就被挤压破了,情感上、行为上、思想上,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时候,在成人看来不足挂齿的事情,在这些孩子看来却是天大的事情、要命的事情。这种现象非常具有普遍性,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办?   同时,在高考的阴影下,孩子们始终生活在一种有形的压力和无形的担忧之中,久而久之,这种担忧慢慢淤积于心,使孩子们感到生活是那么不快乐,甚至恐惧。   无论我怎样痛心疾首,怎样撕心裂肺,都无法召唤回我的儿子了。亲爱的孩子,你是妈妈一生的骄傲,你是一个有独特思想的人,你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浪漫,那里既神秘又高远。你满腔热忱研究戏剧、研究文学、研究地理、研究中医医术、甚至研究魔术……你看西方哲学,你读北欧神话,你也迷恋动漫,好像没有你不涉足的领域,你的意愿是“拯救地球”,而我的目的也和你一致,我要提醒地球上那些幸福的妈妈,要关注孩子、理解孩子、肯定孩子、夸奖孩子、扶持孩子……   但愿这些文字可以拯救年轻的生命!   但愿我的努力可以抚慰我悲伤的灵魂!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789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科大是中国教育的蓝军
热度 1 胡业生 2011-5-12 11:02
蓝军是矛盾的对立面,是推动中国教育的动力,是北大、清华为首的红军的镜子。体制对教育的功能需要检视,科学网博主自由的精神气质是体制内反思的阶层,对体制的局限和依赖持久分裂中,社会就是这样被推动的。教育部不敢给南科大招生权利,本质是不敢让体制内教育作出比较的考量,那样太危险。为掩盖教育的失败,唯有掩盖。检验质量的路径很多,比如诺奖。教育部何时有勇气给南科大招生权,中国的教育就成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04 次阅读|1 个评论
普通人生存的钱和一流大学的经费
热度 4 Zhanglincn 2011-5-2 03:41
引言:感谢网友们的回复,我想大家之所以花时间到博客上来,为的是传播和讨论某种理想或真理的东西,让这些美好的愿望能通过不止一个人的努力在现实的世界里改变我们的祖国!当然从博客里我就能感到中国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力”(呵呵,言重)。观念如果不统一,对中国人来讲,在推行某个决策的时候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当然观念可以不同(我绝对捍卫和尊重人说话的权利),但如果行动需要决定出最有效率的那个的话,我们当然要统一在一个决定上做共同的努力。当然没有绝对对的东西,就如同我偏激的语言总会存在显而易见的漏洞,但如果什么现实条件和细枝末节都得考虑进去而不能“武断”的话,我们真的还能做什么呢? 我到过美国,才看到了美国大学参天的大树结满了果实,也看到了美国教授挥霍他们果实的潇洒,所以我似乎在埋怨自己的母校,为什么也不那样生活!然而我内心也无比痛苦,因为我经历了去美国求学的辛酸历程,我们保受煎熬(包括学习语言到办理各种手续)千里迢迢背井离乡来到美国为的是什么?我冲的是美国的参天大树,高楼林立吗,不,北京上海任何一个城市的环境或高楼都要比美国漂亮,我冲的是美国宽阔的街道吗,不,中国的哪个街区不比美国宽阔呢,我冲的是美国自由女神的雕像,还是美国白宫圆形的屋顶呢,不,这些都不是。我们冲的是美国那一批有着一流水平的教授群体,这些人才是美国的国宝和骄傲,才是我们没有的,才是美国富豪挥洒他们潇洒的根基(我不想激怒很多人的群众心里,因为他们会说人民才是根基),对,是这些人,我们才费尽艰难去的美国,才忍受吃美国廉价汉堡住美国便宜公寓,才去那里忍受孤独和寂寞。我不想抱怨自己的祖国,我可以看到祖国已经急切发展教育规划的国家意志,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站在十几亿人才资源的土地上,我的内心时时刻刻都能涌现出的我们的背井离乡的悲哀。 经费或者钱是一切的基础,我谈美国大学的时候是站在美国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那我就站回到祖国的经济上,谈谈我们自己大学的运行经费。比起美国,我不能不说中国GDP的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这是做为头条宣传过的),但为什么花在教育上的经费却不到10%,仅仅4%,而这些钱落在大学头上时的比例真是可想而知,每每想到这里我都就感到非常气愤(但我不想骂政府,俺很文明和理智)。同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又会涌入很多人的大脑:中国太大了,重要的事情太多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很多啊。好吧,如果是这样,我宁愿在我工资里增加教育税,把这些钱直接用到教育中去可以吧。 我记得我当时到美国的第一感觉就是美国的国民每个人都在为国家做着显而易见的贡献。记得那时候我到美国的任何超市买日用品或者到学校的学生中心去吃饭,都会得到一个详细的账单,账单上有一项让我非常奇怪,那就是税收。也就是说美国人民的任何一次消费都得向国家纳税(呵呵我没办法把这些钱贡献了给美国)。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中国不这样呢,而只是交点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也不清楚的个人所得税,而且这种税往往都只是平民老百姓才足额支付,那些有钱(就有权)的人往往总有办法和能力去逃避这些税收!我不指望每个人都认为缴税是自己对国家的贡献,所以都不会去逃避,我只是觉得缴税应该比我们现在的体系更合理和透明(我相信很多人消费时没有索要发票以增加国家税收的习惯)。美国不仅有这透明的消费税,而且谁更有钱谁对国家的贡献应更大(请不要说在中国这也是当然,我是指按收入来算的比例。你一月收入1000万,我一月2000元,比例一样你也觉得比我贡献大,我能说什么呢。在美国我想比例一样就是贡献一样,当然我只从我老板一个个案推论了,你可以说我没有科学精神)。当然我还知道美国的房产税更是厉害,谁住的房子价值越高谁就应该给国家更大的贡献。而在中国我觉得只有每月去领工资的那些人才在老老实实交个人所得(只有工资所得嘛)税,其他的住豪宅开跑车的人们我就不能妄加猜测了(别猜测我有仇富心理,呵呵),他们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有些偏题,但没有跑题。 看到美国的账单我感触也是良多,如果真有许多人哭诉说那里要投资,不然就怎么了,那里也要投资不然就出人命了,好,何不借鉴美国,增加透明的消费税,或干脆叫教育税(体现政府和人民对教育的决心),我当然愿意缴纳(OK我代表我,我不想强迫别人)。 这些税收所带来的国家财政收入首先投入的应该是教育(不要说你吃不饱,我能不能假设你吃饱了)。历来经济崛起的国家,文明发达过的国家政府都是非常重视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真让我无话可说,我忍不住又要武断了,教育经费就是教育经费,哪怕教育经费用不了,也要放在那里等着,那部分预算是教育用的!为什么要让大学去贷款发展呢,让校长们跑断腿去国家要经费(有意思的是竟然也能要来钱,中国的行政真是弹性很大啊,没有这一块经费竟然可以要来),让你你你放下工作去企业要钱。国家必须给公立大学充足的运行经费,对待教学员工不能太廉价,提高他们的待遇(一片哗然,教师的待遇已经很高,地球人都羡慕!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怎么能带头向国家要钱呢)。这是基本前提,如果国家真的(真的吗?)感觉负担过重,该撤消的公立大学关闭算了(要关闭大学里的人不干了...当然依然可以为国工作),呵呵看来关闭的阻力真的很大,那么充足的运行经费这件事情等到2020年再提提看吧。 对于私立大学的筹钱办学那是私立大学经营模式必然的结果,美国的很多优秀大学都是自己筹钱的私立大学,但无论如何经费的获取和使用都是要靠学校拥有的牛教授。有了这些牛教授银行企业才愿意投资(风险一般不会很大),那些培养的优秀学生才愿意把一生的所得捐赠给学校(中国愿意精心培养学生的学校不多,能培养出杰出学生的学校也不多,培养的学生爱校的也不多),更多家长才愿意把孩子送到那里读书。如果说在中国办私立大学,没有牛教授办什么私立大学,办其他的学校不好吗?当然市场总会给私立大学以存在的空间(如果能办下去的话), 但这和我说的国家教育经费的使用似乎关系不大! 就如同刚才所谈的,教育税收的钱一定得用到教育上,我们纳税人都在工资条上或着消费税上保留着,我们可以算这笔钱的去处,我们可以保证这些钱不会被某个处级干部用在澳门的赌桌上(或转到国外的某个帐户上)!反正无论如何大学的任务是教育和科研,产出更优秀的人才和新的科学技术,不是去筹钱,大学必须获得国家足够的运行经费(不要跟我讨论什么才算“足够”,明白我的意思就行了)。 当然还会有一种情况是:现在公立大学钱是多了,不是没钱,是钱用不了,比如仪器买回来闲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的视角。好,我现在就说用不了的话。我当然不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情况有多么地复杂,但这至少能表现两点:使用的人水平低下和行政管理的激进和武断。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我依然认为:如果不改变中国大学的运行模式,用不了放着,等能用的人来用!可问题又来了,你怎么判断他能用呢?等有水平人来评审,那你怎么保障评审的公正呢.....,何必这么复杂呢,快刀斩乱麻,这些钱难道不能用在服务系统的建设上吗?实在不行就放着,着什么急呢,为什么非要花完呢,不花钱就是不干活吗,不贡献GDP吗?搞不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我们建设好我们的服务系统和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耐心等待有水平的教授在这个环境中出现,几十年都这样落后地等过来了,我们不在乎再等几十年(呵呵挖人很快,但没有环境即便真挖到了人参也会在第一时间...跳楼)! “让我们的科研人员干他们该干的事情”是我们建立环境首先应该保障的。当然要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首先是没有生活之忧,而没有生活之忧首先是环境。其一是国家大环境。美国有各种齐全的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养老等等,所以对于一个本身也没有多少物质追求的科学工作者来讲,这些后顾之忧已经在国家层面上通过公民身份获得解决。他们即便由于能力智力所限不能申请到多少科研经费或发不了几篇牛paper而离开岗位,也不会在美国社会里没有尊严的活着。这在中国这似乎又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建设一流大学真的不能立刻开始!然而我认为并非如此。全民保障如果不行,实行先部分重要部门人员社会保障!(又是一片哗然,公民不平等,歧视没文化或次要部门的人,没人权,哪些部门重要?重要岗位怎么去聘任?无耻,为了自己私利,呵呵,暂时到此,待续......)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3604 次阅读|9 个评论
药家鑫案, 给了中国什么?
热度 3 machan 2011-4-23 10:38
药家鑫,昨日按照法律被判为“死刑”(尽管还有,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可能)。 民众,是否应该欢呼庆祝? 药家鑫,得到死刑,按照现行法律,本来毫无争议。 因为,出了“激情杀人”;因为专家偏颇的评论; 更因为百姓,对法律的不信任: 比如,南京彭宇案, 比如,赵连海案, 比如,贪官的死刑、死缓、无期的“不同”判决……才有今天的争议。 但是, 面对药家鑫母校的集体统一支持死刑判决的报道, 更感中国教育的悲哀。 判决之前,你怎么不说话支持死刑? 判决之后,难道所有的学生都支持死刑判决,没有一个不同意见? 发表这样的声明,是为了什么?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 还是,怕高晓松所谓的“封杀”? 看采访受害者家属的视频, 受害者家属说其实还想原谅药家鑫的,前提是药的父母如果登门道歉…… 但是没有,所以才有受害者家属的死刑要求。(那些认为农民难缠的人,不要以己度人。没有人情味儿的,多数是住进高楼,邻居、对门都相互不知道是谁的人。在中国,生活在底层的人,反而更多的人愿意宽恕别人的: 宽恕贪官、宽恕小偷流氓、宽恕那些为非作歹的人……) 当年,李刚还在电视上痛哭(不管是真是假),有一个作父母的表态。 难道药家父母没有一点教育不当的“内疚”,还是有其他原因,不便见受害者家属? 都不得而知。 出现药家鑫、李刚之子等这样的大学生,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我国的教育, 更需要反思的是我国的家庭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个人的道德、价值观、个人素养等多数来之家庭的教育。 当然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也很重要。 如果没有教育的反思和改变, 还会有更多的药家鑫、李启铭,这样的孩子……
个人分类: 生活|2357 次阅读|5 个评论
百年老校上海交大
热度 4 yangyongtian 2011-4-22 15:44
百年老校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百十五, 中国教育榜眼录! 学子万千遍宇内, 振翮高飞出此庐! 上海交大徐家汇老校区——摄影陈龙珠
个人分类: 诗配画|456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关于我国高职教育未来走向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wmy9039 2011-4-22 15:40
转载中国青年报( 2011年04月18日11 版) http://zqb.cyol.com/html/2011-04/18/nw.D110000zgqnb_20110418_1-11.htm?div=-1 高职院校不仅要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人才源,也要成为应用技术的技术源 首先,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这一专有名词内涵的重新思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这一专用概念,这是因为黄炎培老先生创建的中华职教社一直沿用这一概念之故。我们有时也简称为职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这类教育统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1987年,在德国柏林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公约》,制定了世界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可见,在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看来,这一类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同时是技术教育。起初有一种理解是:以培养脑力劳动为主的技术员学校教育称为技术教育。以培养体力劳动为主的技术工人学校教育称为职业教育。 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因为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当今是互相渗透、互不分离的。即使这样,两者之间仍然有差别。 其中技术教育重在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技术素养;职业教育则重在岗位、岗位群或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旨在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中所渗透的技术教育是与岗位和职业紧密相关的,因而是并不完整的;而技术教育虽然也渗透着岗位和职业的要素,但是它重在技术训练和技术活动的完整性,既可表现为教授有形的工具装备、机器设备、实体物质等硬件的技术要素上;也可以表现为教授无形的工艺、方法、规则等软件的技术要素上,还可以表现为教授虽不是实体物质却又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新技术要素上。尤其是技术教育会让学生经历持续改进或创新现有的工艺、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完整的技术活动过程。在今天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现代技术格局中,让学生具有这样一种技术素养和技术训练是非常宝贵的。 需要重新审视高职院校若干指导理念 一是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比例问题。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分专业的具体情况,将理论教学课时一减再减,甚至有将实践教学来替代理论教学的倾向;不分具体的课程性质,一律套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等教学方法,搞得有些课程内容牵强附会,信息量锐减,大大削弱了现代大学集约式输出信息和传授知识的功能。结果造成理论教学缺斤短两,内容空洞化、稀薄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技术基础和后期发展。 二是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问题。 由于培养目标的重心下移和片面性,使得实践教学从内容上看比较浅薄,大部分学校停留在对某一实务、流程、软件的熟知和熟练上,缺乏对技术活动全过程的完整训练;从形式上看,集中表现在顶岗实习呈“放羊”状态,质量严重下滑。 三是关于生产性实训问题。 为了强调在学校里也能真刀真枪地进行技能训练,便引入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概念。所谓校内生产性实训必须符合生产是真实的,产品是真实的,营销是真实的等诸多条件。而且有一段时间还强调校内生产性实训要占整个实训的80%。这种过头的指导思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既不符合学校实际,在现实中也很难做到。为了迎合这一指导方针,一些学校机械地将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至于利用学校宝贵的稀缺资源,究竟能覆盖多少专业,能为多少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能否可持续发展,效果究竟如何,却很少去客观评估。 四是关于产学合作还是产学研合作的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高职院校只能提产学合作,而不能提产学研合作。理由是认为研发不是职业院校的任务,而是本科院校的任务。其实这样的指导方针是相当幼稚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新加坡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他们的实践已经出色地回答了职业院校在技术应用和研发方面同样能大有作为的问题。今天,我国的高职院校能否将企业的研发中心或者企业的真实的研发项目搬到学校里来,与企业共同开发,这关系到高职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也关系到这类教育是否能真正站住脚。 五是关于千校一面和以特立校问题。4 年来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包括第二期的骨干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高职院校的第一方阵。其示范带动效应也是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隐忧。正因为示范校的示范效应,它们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甚至是示范校的申报书,成了很多学校的范本。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无论是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还是其他的普通院校,其热门专业设置的高度雷同性,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思路的高度相似性,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反之,以特立校不足,特色专业匮乏,品牌教师稀少,倒是成了常态。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反映了我们在示范校建设的指导理念上还存有缺憾。 六是关于让学校跟着企业走,还是鼓励学校领着企业跑的问题。 目前,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一般专业多,前沿专业少;长线专业多,紧缺专业少;紧跟现在需求的专业多,指导未来需求专业少。例如,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在全国范围来看,真是凤毛麟角。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核心的高技术服务业在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反应。至于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化新趋势,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外包服务,以及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社会服务等出现的新业种,支农、惠农、强农的新技术等等,不仅高职院校普遍反应不灵敏,而且国家的专业目录指南也反应得相当迟钝。 现在很多学校更为强调的是如何适应企业的需求,很少考虑如何引导企业需求和制造需求。我国的高职教育今后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转变,让更多的院校,尤其是让更多的示范校成为 企业的人才源、技术源和信息源。
个人分类: 专业建设|1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教育问题的随想(微博或留言)
热度 6 hj58 2011-4-22 07:47
关于教育问题的随想(微博或留言)    黄佶      根据我的经验,给大学新生讲“如何读好大学”等是没有用的。他们听前人悲惨故事时是当做笑话听的。而不会接受教训。他们非要自己以后吃亏了,才会明白老师说的道理。此时他们会积极地向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教训,叮嘱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但后者仍然是哈哈大笑,然后再重蹈覆辙,年复一年,代复一代,……      大学应该宽进严出!宽进严出不仅能够减缓高考压力、促进学生学习,还可以消除高考舞弊的负面影响。他即使靠舞弊(高考加分、耳机提示等)混进了大学(昨天《南方周末》报道贵阳靠培训“二级射击运动员”骗取高考加分),如果不勤奋学习,成绩不好,也会很快被淘汰出去。        “严出”不是不让毕业,而是看他不用功学习、或者学不进去,就让他提前离开学校,给个学时证明。以后想读,可以再回来或去其它学校接着读。       很多高中男生高考不行,但实际上很聪明。严格的高考就使他们无法进大学。现在大学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很危险。      可以把实行“宽进严出”时多出的指标用于男生。      或者进行增量改革:只对男生实行“宽进严出”,试行几年,看看有什么问题,以便进行完善。      中国教育的出路是“宽进严出”。“宽进”可以减轻高考压力,“严出”可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质量。(黄佶:中国教育的出路:宽进严出,网上评职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75do=blogid=434747 )      以后国家应该规定:高中应届毕业生不能直接考大学,必须到社会底层工作一年。让年轻人尝过只能靠出卖体力才能生存的苦头,他们才会知道知识的价值,才会主动认真的学习。没有自觉性,即使不迟到旷课,学生也只是上好指定的课程,而不去读课外书。这样的大学仍然是白上的。文革后第一二届学生为什么用功?因为他们有知识饥渴症。      现在的大学生,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被父母强制去学习:数字、四则运算、汉字、英语、古诗、钢琴、……,一口气连续学习近二十年,早就都患上“学习疲劳症”了。中间应该打断一下,例如规定高考后不能立即上大学,而是必须在社会底层工作一年:种地、做工、做营业员、当兵,等等,使他们离开书本一年。在只能靠体力生存的情况下,他们会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此时再去读书,他们有知识饥渴,也有新鲜感,配合好的教学方式,他们才会自觉认真地学习。      现在的大学生不认真听课,不博览群书,不肯做作业,老师点评作业后不肯修改。老师则忙着评职称、拿课题,只有高学历,却无实践经验,……。呜呼!      大学教师的收入太低,只有五流研究生才考虑进大学做教师(民谣)。大学教师的工资应该高到有足够数量的优秀人才来竞争做教师,竞争上讲台。只有这样,大学才有希望。现在大学的钱很多,但都花在名人和大师身上,轻视忽视承担主要教学工作的教师,让其勉强维持,甚至要自己出去创收。      中国高等教育还是崩盘了的好。然后全民办学,优胜劣汰,涅槃重生。      要让文科的研究生也来啃外国学者的学术论文,既学英语,又练中文(先要翻译过来),还能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评论上课录像、下面没有学生)上课还是要互动。我用 QQ 给研究生上课,大家都不必奔忙,坐在家里或寝室里就能够上课。最大的好处是:学生发言不但没有了心理障碍,反而因为他们非常习惯使用 QQ 聊天,因此发言非常主动,听课时有了想法不再只和同桌小声嘀咕,而是发在 QQ 上,大家都能看到,其中很多观点还真不错。一些同学在世博会新闻中心做志愿者,也能利用那里的电脑忙里抽闲地瞄上几眼、发几句言。      实际上大学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那种方法,那种思维方式。具体的专业课只是训练这种思维方式的工具。凭空是无法训练这种思维方式的。这种思维方式也无法独自存在,只能依附在具体的知识身上。大学生应该能够从事任何工作。大学里没有“总统学专业”,但有些大学生就能做总统。      我读大学时,从图书馆借到外国的物理学教材,耳目一新,比国内教材好太多了。解释由浅入深,示意图形象生动,没老师教,也能够看懂。后来自学微机,中文的书一上来就讲“分区”、“磁道”,怎么也看不懂。但书名为“introduction to ...”之类的外文书,由浅入深,图文并茂,虽是外文,但比看中文的还轻松。      中国不应该简单地做一个消费大国。应该走一条和美国不同的道路,应该把钱花在教育上。更好的学校和设备,高薪吸引全世界最优秀最伟大的教师,高投入编撰出版最好的图书(包括电子书和网站),高投入搞科学普及和基础科技和技术研究。让搞学问搞科学的人成为收入最高的人,成为社会羡慕的对象,……      由知识分子(教授)来管大学也未必能够管好。现在的官(校长、党委书记)哪个不是研究生毕业的?哪个不是教授或研究员?弄虚作假、剽窃、学术腐败、做学术包工头,不都是教授副教授干的吗?      北大完蛋了。连批评涨价两毛钱的自由都不给学生了。两毛钱虽然绝对数值不大,但相对几元钱一份的饭菜,这个比例还是很大的,为什么不允许批评?学校为什么不反思自己的工作?学校食堂的伙食差、价格高,是老问题了。一面在培养将去解决中国乃至世界问题的学生,一面却解决不了自己食堂的问题。      继续教育现在实际上就是卖文凭。继教已经成为大学和院系的创收工具。为了争夺生源,不断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虽然还假装着在抓教学质量,但考试之前把题目和答案给学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哪个学校要是真地抓教学质量,对学生严格要求,生源立即流失,于是只能竞相降低标准。中国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把好事情变成坏事情。继教是一例。      国家应该支持这样一个产业:有选择的或者全部的保存网上的内容。我们现在可以找到两千年前的人写的东西(竹简,甲骨文),但以后可能连两年前的人写的东西都找不到了。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2011-4-21 整理
个人分类: 教育|2268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教育:让我如何来爱你
热度 1 zhouguojun 2011-1-12 11:00
中国教育,从入口到过程到出口,从体制到实践,从社会到学校到学生,无不存在病态,如何回归本真,如何还教育一本来面目,如何实现教育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伟大的课题,也许永远都无法完成的课题。 一、体制 从科举制到精英高考到教育大众化,不可谓不说是进步,但进步后面临的矛盾越来越多,大量失业、矛盾冲突,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教会了学生做人还是教给了学生犯罪的本领呢?深思之,窃以为或许可再改改制度;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举,让有志于学、有志于研的进入一流大学,从事高深学问,毕业后统一分配(允许自主择业),保障就业;其余学校遵循各方意愿,学生及学校均实行优胜劣汰,政府不对学校进行考核,让社会(市场)来考核学校。 二、学生 以改制后的制度为准绳,实行生源分流,凭自身造化生活,自己如何选择,自己决定命运,但一定要让读书人找回尊严,决不让我与张二狗的故事普遍重演;读书人待遇参照同类阶层最高档次水平。 三、社会 崇尚教育改变命运,文化决定未来的导向,让中国教育重回公民心中。 四、政府 为政策的落实保驾护航,同时打击教育人投机等违规行为,发现后清出教育队伍。 五、其他 以上纯是空想,不必当真,权当乌托邦。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蔡津津博文《中国需不需要精英教育?》
pww1380 2011-1-12 00:14
一个民族如果既没有真正的精英群体而又在整体上漠视这样一个群体,认为不再需要这样一个群体的时候,这个民族也就彻底放弃并将永远丧失自己可能的前途。 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否需要一个精英群体这原本是一个无需讨论的不证自明的问题。当我们十分认真而严肃地提出这个问题并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急的时刻。 这一危机虽然不是大敌当前兵临城下所面临的那种亡国灭种的民族危亡,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危机是一种比民族危亡更要严重得多的民族危机。 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精英,是承载民族之魂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是一个精神和文化层次上的社会存在。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自己的精英群体也就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随之,也就丧失了自己得以生存和存在的民族精魂。 漠视民族精英,就是漠视本民族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上所形成的文明积累。而民族文化和本民族的文明积累是一个民族得以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成其为一个民族的现实根基。因此,漠视民族精英这一社会现象直接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其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已经到了一个多么危险的地步! 显然,当代中国的这种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势将从民族得以自立的根基之处——精神和文化层次上,彻底动摇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一想到这里,顿感全身肃然。倏忽间,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硝烟里的义勇军进行曲——今天的国歌。国歌高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让我们发出最后的吼声”这两句歌声久久地在耳边回响,在胸中回荡…… 参考文献: 1. 蔡津津 .中国需不需要精英教育?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8290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46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瞭望》:学前教育倒退的十年
yue 2010-12-17 11:59
参考:中国教育,世界之耻,历史之辱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9825 走出学前教育倒退的十年 进入21世纪,多数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经费占公共经费的比例是6%~8%,中国仅为1.2%;再以生均经费指数衡量学前教育投入,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指数是18,中国仅为2.7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大平   中国的学前教育正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11月初,先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紧接着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    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指出“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此前的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从1990年起,联合国发起成立的这个纪念日,旨在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受教育权是21年前联大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出的儿童享有的四大权利之一。”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儿童工作处处长宋文珍认为,发展学前教育是完善儿童保护体系的重要环节,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建立在保护儿童权利的基础上。    定位偏移   今年3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第二轮征求意见期间,收集到上万条意见建议,其中涉及学前教育领域的就超过四成,一些参与制定者不禁感叹:“这个问题一夜之间变得突出。”有专家分析,这种感叹的背后,是学前教育多年不被重视,甚至从未有过系统规划的事实。   许多城市的学前教育日益供不应求,这在坊间被概括为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 做了几十年教育研究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峡,对于整个学前教育的现状深感痛心。她说:“这个问题是多年积累后的集中爆发。”   学前教育的上一个拐点始于2000年,当时在农村税费改革和国企改制的背景下,国务院发文对以公办园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办园体制予以确认。从此失去政府保护的学前教育呈现了连续的大幅度滑坡,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园和国有公办园的数量急剧萎缩, 到2003年,公办园数从1999年的18万所锐减到11万所, 致使在园儿童数跌至改革开放以来的谷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长冯晓霞说,上述文件中提出 2007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要达到55%,实际仅为44.6%,相当于发达国家1970年的水平。此后国务院批准的“十一五”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2010年要达到55%,然而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这一指标只有50.9%。   据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研究所刘云波博士的相关研究,进入21世纪,多数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经费占公共经费的比例是6%~8%,中国仅为1.2%;再以生均经费指数衡量学前教育投入,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指数是18,中国仅为2.7。有学者称,在中国,无论是国家的财政投入,还是公办园数量,都呈不可遏制的减少之势,这个因 定位偏移而出现的下滑拐点使学前教育经历了倒退的十年 。   就在国内许多地方把一批又一批积累丰、师资优、国家投入有保障的公办园拍卖给市场时,许多国家已经把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学前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自身发展,而且对幼儿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促进作用。这一反差,又引发国内各界对学前教育是否应该回归公益的讨论。   “绝对不要高估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冯晓霞说。2008年暑假,她在四川震区尝试做了一个流动幼儿园,争取到一个基金会对每班各捐助了一万元的设备。开学时她把幼儿园整体移交给当地政府,很多家长乘兴带着孩子前往报名,结果大约有一成的家长含泪带着孩子离开,因为一个月收费320元。本刊记者在北京昌平区的一个月收费200元的民办园也看到类似的场景:中午时分,有不少奶奶辈的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用餐,她们说这样每月就可以少交100元。   高峡赞同把学前教育定位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大众所期盼的公办园的公益性,迄今在国内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因为它对城市群体高额收费。而在农村,除了乡镇政府办的中心园外都是民办园,绝大多数孩子也享受不到所谓公办园的公益性。她强调:“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不应继续混淆公办和公益的概念了。那种把问题都归于民办园,把功劳都归于公办园的认识,是一个误区。”    “稀缺化”与“贵族化”   早在数年前,北京市政协的一份专项调研就发出警示:“本市现有的幼教资源,仅能满足近3年出生幼儿入园需求的50%。”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许多城市,公办园“稀缺化”和收费“贵族化”的问题愈益凸显。   幼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认为,目前有限的财政投入基本上都给了公办园中的示范园,由这种把财政投入给“小众”的不公平导致的“入园难”,民间称之为“优质资源‘特权化’”。政府只有使公办园具有补偿低收入群体的功能,保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入园难”才可能得到解决。   各地统计出生人口的曲线是由一个个的“峰”与“谷”连接的。根据人口变动的轨迹未雨绸缪地作出相应的安排,并非政府一系列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可是,面对扎堆出生的“奥运宝宝”,面对与日俱增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许多地方政府尚无权宜的应对之策。前不久,北京市政府表示“未来5年将投入50亿元,新增公办幼儿园118所,改扩建幼儿园300所”,然而,对于那些需要马上入园的宝宝而言,这个转身又怎能解得了“近渴”呢?   “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这是《规划纲要》对作为“短板”的学前教育的规划目标。有评论称,这个保守的发展思路,为学前教育多年得不到政府足够重视的事实又添了一个例证。    上海是一个例外。“十一五”期间,上海全市新增了幼儿园400多所。目前上海已有公办园784所,民办园327所,公、民办园接纳的儿童数之比约为4:1。3~6岁适龄儿童入园率超过了98%,只要家长愿意,随时可以在公办园给孩子找到一席学位。   当年一些地方纷纷以改革的名义把一批又一批公办园推给市场时,上海凭着“学前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应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的认识,将政府的责任承担至今。尤其是针对非上海户籍适龄儿童迅速增长的态势,上海已多年尝试由政府向民办幼儿园购买“学位”,鼓励兴办规范的、收费较低廉的三级民办园或“看护点”等办法,有效补充了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介绍,现在的幼儿园人数还在增加,在2009年比2004年在园人数增加8.8万的情况下,生均建筑面积却从8.3平方米增加到10.91平方米。前几年的工作为上海迎接“十二五”学前教育的入园高峰作了很好的铺垫。他说:“我们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已经形成了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共同发展的格局。”    隐含近忧   “学前教育必须实行政府主导的命题,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确定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政府主导说起来容易,真正实现是非常难的。目前的学前教育有两大隐忧,一是受前些年产业化的影响,学前教育被毫不留情地推向市场。二是这两年学前教育供应不足,政府又开始轻车熟路地大包大揽,尤其在城市的中心区。所以,没有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不可能根本改变学前教育困境的。   在《规划纲要》制订时,不少人提出把义务教育制度前移到学前教育的方案,最终没有被《规划纲要》采纳。“前移方案”的基础是认为义务教育的问题已经解决,所以政府可以把更多的钱投到学前教育。杨东平说,其实“已经解决”是不存在的,所谓99%的普及率只是一个假象。如果很多农村地区实行的是一种没有质量的教育,只是通过变化数字来产生某种轰动效应,那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包括农村初中的辍学率到底是多少?前两年有关方面抽样调查了六个省,结果是43%。这就是整个义务教育的现状,“拆东补西”式的低水平,脆弱得经不起检查。   政府不可能包揽学前教育,又如何实现政府主导?杨东平认为,首先,政府必须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层次和责任,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中;其次,大量的小区配套,如果由开发商主导,必然会出现很多天价幼儿园。政府只有从一开始就把幼儿园控制在自己手里,就能以低价出让给办学者,也可以像上海浦东新区那样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办公办园。   综合未来十年幼儿人口发展数量,以及一般的建园标准,高峡算了一笔账:如果满足所有幼儿入园,政府每年必须投入190多亿元,而现在只有102亿元。因此,她认为倡导多元、扶持民办,是保障更多孩子享受基本学前教育的唯一途径。这需要政府转变投入方向和投入方式。美国的学前教育投入是给低收入群体,让中产阶级选择民办园,而国内以往的锦上添花式投入,则只能使弱的永远得不到经费。只有多条腿走路,才可以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   高峡还指出,农村乡镇地区发展幼儿园也存在一定误区,“不要想着中心园能解决一切问题。目前很多中心园都号称办成示范园,有点像义务教育的示范校,实际上等同于重点园。这样,不仅不会起到对农村孩子普惠的作用,相反可能会使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因地制宜,降低门槛,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非常重要。”杨东平说,农民工进城后的一个基本需求就是有个地方帮助看护孩子,自己可以放心出门打工。政府满足不了这个需求,又限制简易园的存在,必然会有“黑园”乘虚而入。作为民间组织的“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在甘肃和宁夏农村办的每月收40元的简易园,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基本的“粗茶淡饭”式的学前教育。如果政府坚持理想的办园标准,在培训机构、培训面积、注册资金方面都设置很高的门槛,这样的简易园就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解决入园难。   2009年,网上公布的广州9家市级机关幼儿园共获得年度财政补贴6000万元,一度遭到广泛质疑。有学者称,如此救急之举,可缓解学前教育资源一时之短缺,却会造成严重的教育不公平,因为办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在使职工获得这种教育福利的同时,更多民众只有望园兴叹。从长远考虑,只有政府加大投入举办更多的公办园,并且给民办园相应的补贴,才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使普通民众的子女都有平等的入园机会。
个人分类: 我的阅读|2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革故鼎新(15):中国教育忧思录
pww1380 2010-12-11 23:23
革故鼎新(15):中国教育忧思录 杨文祥 长期以来,外行领导内行,不尊重管理规律的盲目决策和瞎指挥始终是当代中国社会各管理领域的顽症。而教育,则是这一顽症的重灾区,直接威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命运。 为此,我们不能不大声疾呼, 一定要加快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一定要加快中国教育领域的管理改革! 为此,我们不能不高声呼唤中国的管理大师,首先是教育家和教育管理大师的出现!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3712 次阅读|1 个评论
经典的张二狗——经典的中国教育?
热度 1 liuhuan0216 2010-11-15 16:22
下面是一段最近流传比较盛行的张二狗的故事,希望您能耐心地读完,品味它是否反映中国的教育的另一面。 张二狗是我的同学。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被人拿来作为对比的两个极端,我曾经是他的梦魇,现在他却是我的梦魇。现将我和他的人生历程列出来,再一次深刻感受风水轮流转这一永恒真理。 1、小学入学第一天 我对老师说会背301首唐诗做100以内加减法,口齿清晰条理清楚,老师对我眉开眼笑; 张二狗对老师的提问一问摇头三不知,神情呆滞语无伦次,老师对他暗暗皱眉。 2、小学二年级 我考试次次第一,终于在一次满分后肩膀上多了三条杠杠; 张二狗和人打架有赢有输,终于在一次大败后脸上多了三条疤疤。 3、小学三年级 期末考试我再次拿到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双一百,老爸被老师请到家长会上介绍家庭教育经验; 期末考试张二狗再次拿到语文数学两门功课总分三十,老爸被老师请进办公室聆听家庭教育经验。 4、小学四年级 领导前来视察我校,我作为少先队代表上台发言,被大家称为主席台上的模范学生。 校长宣布从严治校,张二狗作为闯祸精代表上台检讨,被大家说是站壁角的形象大使。 5、小学五年级 我的作文《一个难忘的晚上》在某次大赛中获奖,老师陪我到省城领奖并游玩了一天。 张二狗在一个难忘的晚上爬墙进入某个工厂搬运废铜,门卫陪他到派出所领奖并休养了一天。 6、升初中了 听说初中的几个班主任为抢我到自己班上而争得面红耳赤。 听说初中的几个班主任为把张二狗踢到别人班上闹得不可开交。 7、初一时 初一时,我爸在酒店设宴庆功,为我在中学生奥数中获奖请别人一起高兴。 初一时,张二狗爸在酒店设宴赔罪,为张二狗闯的祸请别人不要追究 8、初二时 初二时,我光荣地加入了学校里的团组织; 初二时,张二狗光荣地加入了学校里的痞子帮。 9、初三时 班上的班花给我写情书,情书还没到我手里就被班主任发现没收,班主任警告班花:不得妨碍我考重点高中; 张二狗给班上的胖妞如花递纸条,如花转身把纸条扔进垃圾桶,还告诫张二狗:不要妨碍她混初中文凭。 10、初中毕业了 我理所当然地进入了重点高中; 张二狗顺理成章地进入社会深造。 11、毕业那天 我们初中的门卫李大爷指着我教育大孙子:一定要像我这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才能做个受尊敬的人; 我们初中的门卫李大爷指着张二狗教育大孙子:千万不要像他这样惹是生非门门红灯,将来一定是个受鄙视的人。 12、高中三年 我做过班长团支书学生会主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拿到了一笔又一笔的奖学金; 社会三年,张二狗做过混混推销员包工头,积累了一条又一条的人脉,攒下了一笔又一笔资金。 13、黑色七月 那个黑色七月,我如愿考上省城的大学; 那个火热七月,张二狗如愿在省城注册公司。 14、大学与商海 大学里我在学海遨游创业中, 张二狗在商海搏击。 15、毕业那年与创业四年 毕业那年,优秀毕业生我进入人才市场找工作,处处碰壁后不得不把薪金要求降低。 创业四年,民营企业家张二狗进入人才市场找员工,广受追捧后不得不把学历门槛提高到硕士起点,很轻松招揽一群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感受了一夜之间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荣耀 16、 我的破永久自行车跑遍全省城,孤身一人凄凄凉凉四处寻找租住的房子; 张二狗的保时捷跑遍全省城,市长区长作陪四处寻找建二狗大厦和工业园区的地块。 17、 我手头紧张,也想学张二狗白手起家自主创业,从小商品市场批发了一大堆东东搞兼职做起了推销,几星期内亏了一大笔,暗自感慨:做生意原来这么难 张二狗闲来无事,也想进大学校门学习深造增加内涵,请教授吃饭泡校里的美眉就是没认真上课,几年内拿到了MBA学位,暗自感慨:读书原来这么简单 18、 七夕节,别人介绍的恐龙女 朋友嫌弃我没房没车没出息,和我吹灯拔蜡分道扬镳 七夕节,大学里的校花因为张二狗家大业大前程大,向他眉目传情投怀送抱 20、 家门口,我哀求俗气的土包子房东缓交房费时唯唯诺诺支支吾吾,净给大学生丢脸 电视上,张二狗对着漂亮的财经频道女主持人大谈企业文化 21、 房价飞涨,我忽然发现在省城有一套房子只能是一个梦想,老爹老妈来省城看过我的租住房,回家后伤心不已 房价飞涨,张二狗把一套又一套的房子赠给各类美女,一小美女的老爹老妈来省城看过二狗赠的复式景观房,回家后得意不已 22、 春节我回家,没人理睬,路过当年就读的初中,听说里面在办校庆,想去看看却被拒之门外,门卫李大爷指着我教育小孙子:不要学习这个人,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一穷二白,连自己都养不活。 春节张二狗回家,县长接驾,还参加当年就读的初中特意举办的校庆,张董在校庆上砸下巨额赞助,门卫李大爷指着张董教育小孙子:你要像主席台上的这个人学习,白手起家富甲一方,连亲戚都沾光。 23、 十几年前,老师感叹,要是所有学生都像我一样该有多好. 十几年后,老师感叹,要是所有学生都像张二狗一样该有多好 这就是中国的教育?
个人分类: 科普 科学|6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育部长回应钱学森之问:中国教育不必妄自菲薄
xupeiyang 2010-11-11 08:05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02:34 新京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今年是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重要转折,也是落实教改纲要的第一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就此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成就。   针对 钱学森之问 ,袁贵仁说,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先试点再推开,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22年全国普及义务教育   记者:如果把十一五这五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你40多年教育工作生涯中去衡量,你会给出什么评价?   袁贵仁:十一五提出的关于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有的已提前实现,有的可望如期实现。   近五年,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可以概括为四方面:第一是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惠及1.6亿学生;第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提高,2009年在学总规模达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第三是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职高职分别占据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第四是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最突出的是建立健全了国家教育资助体系。   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转变。   记者: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已提出免费义务教育,但为什么到十一五期间才真正实现?   袁贵仁:我们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在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不仅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也减轻了亿万家庭经济负担,改善了民生。此外,免费义务教育还推动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   记者: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质量问题相应凸显出来,十一五时期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了哪些工作?   袁贵仁: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的扩招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我们必须充分肯定这项决策和成果。提高质量,不是说只有一个标准,而是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体现办学特色,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五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励1/2出自高校,社会科学领域2/3成果由高校完成。    完善资助促进教育公平   记者:过去5年,教育公平成为热词,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   袁贵仁:一是以加快发展促公平,推动入学率进一步提高。二是以资源配置促公平,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三是以完善资助促公平。国家资助制度覆盖面更广、比例更大、标准更高。四是以规范管理促公平。通过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强收费管理,建立教育收费听证、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行风行纪已得到明显规范。2009年反映教育乱收费的举报同比下降20.9%。   记者:从钱学森之问到 11名教授联名给你写信 ,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受到了质疑,该如何看待?   袁贵仁: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也有很多成功做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国外相比是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但我们也要放眼世界,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空间很大,应实事求是地发扬优良传统,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做法和经验,使教育改革更加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针对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已提出了思路举措,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先试点再推开,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激发创造力和积极性。    对实现4%目标有信心   记者: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有人对如期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忧虑。   袁贵仁: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提出2012年要实现4%,并保持稳定增长。现在离2012年实现4%只有不到三个财政年度,我对4%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持乐观态度。   中央领导都对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今后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同时开辟新的渠道。   记者:最近媒体和社会各界都在热议教育部等部门出台10项硬招治理择校乱收费,感觉政府对治理乱收费第一次有了时间表。但也有不少人担忧,这是一个顽疾,3至5年见效恐怕难以实现。   袁贵仁:择校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直接反映,择校引发了择校乱收费。经过共同努力,在义务教育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治理择校乱收费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不少地区,仍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最近,教育部具体提出10条措施,出重拳治理择校乱收费问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经过3到5年的努力,真正在全国范围内解决择校乱收费问题。   首先,这次出台的10条措施针对性强,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套组合拳。此外,各地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社会各界也在大力支持。由于择校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必须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同时,欢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加强舆论监督。   本报记者 郭少峰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