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结束语)
热度 6 GongChen 2012-1-22 06:04
本文作者在大学里就树立起教育兴国的理想,二十多年来一直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进行观察和思考。近年来频频回国,深感中国的教育在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有许多方面正远离教育的基本功能,有些是与社会大潮有关,有些则是教育系统的偏差。在新华书店的教育理论专柜读到一些针砭时弊的教育丛书,唯不见谈论高考改革的专著。有些书对于教育乱收费、学生和家长自杀、贫困生以及师德缺乏等严重问题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鞭挞,但如何整治这类问题,如何实行正确的教育方法则缺少论述。作者承认,本文在某些方面带有理想色彩 , 亦或有言辞偏颇之处,欢迎百家争鸣。希望能以此文抛砖引玉,与一切关心中国以至于全世界的文化与科学教育的有识人士进行广泛的讨论,全面地分析中国教育的得与失,寻找教育改革的正确方法与路径。建议中国建立国家级的教育研究所,对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直至成人教育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较完善的改革报告,然后进行改革试点,逐步推广。教育研究所应同时向先进国家派出专家学者进行学习访问,探求先进的教育方式,融汇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之中。同样地,中国的教育在有些方面也值得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学习借鉴。教育乃立国之本,要让中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更广义地说,要让全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富裕,唯有教育教育再教育。 2006 年初稿 2012 年 1 月修定
个人分类: 随感|4043 次阅读|5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五)
热度 1 GongChen 2012-1-22 05:43
(五) 法制教育 有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素养是不是就是良好的公民呢?我想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但总是有例外。目前一类突出的例外代表就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但却进行贪污腐败的官员和职员。究其本质,绝大多数是受金钱和利益的驱使,窃取他人或大众的财富并据为己有,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的经济犯罪尽管在美国也有不少,但在中国确实已成为并非个别现象的一大公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中国官方的新华网上得知,教育乱收费被查处的每年几万件,占各类举报问题之首。大家心知肚明的是其实被查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所代表的可能是几十万、几百万的案件。需要明确的是,教育乱收费就是一种经济犯罪,它是在公然地侵吞大众的财富。虽然素质教育也需要财政支撑,但绝不是以牟取暴利为基础的。目前的教育乱收费与素质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教育产业化是在把中国教育引向歧途。对于各类形式的犯罪包括经济犯罪,除了依靠立法、执法和新闻曝光与监督外,教育大众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要加强大中小学的法制教育。比如在小学一、四年级,初二,高二和大二各设一学期的法制课,由浅入深地讲授中国的法制知识,并结合当前的实例予以分析讲解。学生每学期写几篇关于所学法制知识的评论,与父母讨论,并由家长签字,通过教育学生从而间接地教育家长。试想一个公民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不断地接受法制教育,为人父母后又通过自己的孩子间接地接受法制再教育,那么在他 / 她想以身试法的时候,可能会更加三思。一个法制意识淡薄又缺乏家庭和社会监督的人也许更容易铤而走险。 其次应增设社会教育的课程,包括思想教育在内。中国目前的德育课常流于空洞,或宣传一些极其优秀的雷锋式的典型,学生觉得太疏远或做不到,因此常不感兴趣。社会教育应以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用一些学生日常关注的话题进行引导和教育。比如为人诚实的重要性,如何帮助你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学习与游戏之间的矛盾怎样解决,如何交友,怎样看待网吧和电子游戏,中学和大学里还可增设如何与异性交友和恋爱婚姻的话题。社会教育课是为了启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世原则,并建立明确的是非观。我回国常问学生长大了想干什么?“想赚钱”。“怎么赚?”“不知道”。在当今的经济型社会里,想赚钱是非常正常的。在社会教育的课堂上完全可以就“赚”钱这一主题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多想如何用正当的手段,如何通过学习专门的知识技能来达到赚钱的目的。赚了钱干什么也值得讨论。比尔盖茨,李嘉诚,邵逸夫等都是很好的实例。个人的财富来源于哪里?来源于社会和大众。从学生时代起,每个公民都应树立起财富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财富观。当今社会允许个人凭借特有的聪慧才智和努力工作积累起远超于普通人的财富,但综观世界上显赫的富豪,他们大都是慈善事业的热心人,因为他们懂得财富来自于大众,应该反馈给社会。比尔盖茨是当今的首富,他和夫人建立的基金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正在为减少全世界的贫穷与疾病而作出贡献。 另一教育主体便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教育功能。除了新闻监督,对丑恶现象进行曝光,对英雄事迹着力宣传之外,大众教育也应成为新闻媒体服务于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比如电视除播放电视剧、新闻、综合文艺、旅游等方面的节目外,也可以制作一些针砭时弊、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方面的教育节目。建议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和随后的电视剧之间插播一套高质量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每晚半小时,对当前社会上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专家和观众共同参与的评论,以便对一些大众关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对教育乱收费的问题,请教育部领导、教育局中层干部、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一起坐下来探讨其原因和整治办法,观众可以打电话或写电子邮件当场予以提问或评论。其他敏感问题诸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军营式办学、青少年厌学、农民工问题、贫困生问题、煤矿事故、交通规则遵守,以及如何看待财富、如何培养子女、大学生恋爱等等,都会成为热门节目。相信收视率和观众参与的热情都会很高。经过 SARS 事件后,政府和老百姓都已认识到纸包不住火的道理。如果有问题存在,就必须正视它并解决它。通过公开的讨论,引导大众对各种社会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很重要的。有些问题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不妨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力求深入准确。 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关于民主和自由的教育。民主自由是人类的理想之一,但遗憾的是当今世界上还没有诞生真正的民主自由。来美十余年,对西方的民主自由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应当承认,西方的民主自由有一定的发展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发展模式。但是,在现实生活里,西方的民主自由主要是为西方社会的利益而服务的,中国和其他国家不应简单照搬。远的如五十年代伊朗民主选举的政府被颠覆,近的如伊拉克战争,许多被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进行的活动实际是为了本国或某一西方集团利益进行的。这样说并不是要完全否认西方民主自由,而是说中国需要在借鉴西方民主自由的先进性的同时,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自由。逐渐给予全民以民主选举权利是第一步,目前试行的村级选举是好的开端。言论自由也应大大拓宽。除非公然叫嚣推翻国家政府之类的极端言论,一般对于社会时政的批评应予以宽容,即便有错误评论也不应逮捕,必要时可由司法机关立案调查,通过正当法律途径解决。民主自由的教育也应在大、中、小学的课程里增设,把民主和自由的正确含义教给学生,比学生只呼民主自由的口号,却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民主和自由要好的多。那么什么是民主自由呢?我的理解是: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来之于民归之于民。“官本位”是封建思想的余毒,与“民主”和“为人民服务”是直接对立的,应逐渐废除。自由是每个公民在不妨害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如何实现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值得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讨论。
个人分类: 随感|21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四)
GongChen 2012-1-22 03:44
(四) 大学教育 相比职业学校而言,大学则应培养高精尖的 创造性 人才。如何让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除了中小学需要打破应试教育,高考制度需要改革,教育产业化需要纠正,从而为大学输送有创造力的学生外,大学教育一定要灵活多样,给学生许多自由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好学生并不需要每门考试都得 A ,当然也绝不是要 60 分万岁。每个大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应该设计这四年大学学习和生活如何安排,毕业以后究竟想干什么。大部分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可能还不很明确将来想干什么,那么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多与高年级同学接触,和指导员谈谈,暑假里多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去各种企事业单位打工以了解现实情况,多看报纸杂志包括电视新闻,这样可以掌握社会的动态需求。在学校里应多听各类讲座,扩展视野和知识面。参加一些社团组织的校内外活动,一可以结识新朋友,二可以锻炼工作能力。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大学生都应检视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在哪方面。有些学生属于学者型,爱静静地看书,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或做实验以解决问题,那么他们应在大三、大四时去寻找合适的导师,做助手搞研究以积累经验并训练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有些学生可能不愿意成天读书,但善于人际交往,也许将来适合搞市场营销。还有些学生可能有特殊爱好,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钻研自己的爱好。大学在新生入学之始,就应该给学生指出有多种途径可以探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果说中小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公民都懂得一定程度的文化、科学知识,那么大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因此必须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让一些特殊人才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他们的特长。中国著名画家陈丹青教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想招收有很强绘画功底的学生,却被学生的英语不及格而难住,这是很荒唐的事。一个稍有常识的普通公民都能理解英语好坏与一个中国画家能否创作出杰出的中国画没有必然的联系。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学科,因为要与国际同行竞争,英语必须达到一定水准,因此应该严格把关。但诸如文学、艺术、舞蹈之类不是非要英语不可的专业,拿英语考试来卡压专业特长的学生岂不是在扼杀人才,扼杀创新吗?在美国,破格录取其实是家常便饭,因此也就无所谓破格了,因为大家都在抢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是最有特长的学生。有些学生申请读博时,英语可能比其他学生低上百分,但因为有出色的研究经验,还是可能被录取,没什么破格不破格的。其他考生可能 TOEFL 和 GRE 很高,但专业研究平平,不被录取也是完全正常的。一个博士生需要做出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当我们考察博士生候选人的时候当然首先看他们的专业研究的潜力而不是考试分数了。从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角度看,美国的教育确实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身为美国大学教授,英语是生活、教学和研究的第一语言,我自然懂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重要性。但这几年频频回国,深感中国在某些方面把英语学习推向了极端,却又极不实用,徒劳浪费时间和财力。中小学教英语应以阅读和会话为主,到中学毕业时可以进行基本英语交流就可以了。中学之后以职业学校和专科院校为主,其中某些专科类对英语要求的程度可能比较高些,但有些专业如“果树栽培”就不需要非考英语不可。大学应招收 10-20% 的优秀中学毕业生。大学生应对英语有一定的要求,因为他们将负担起高级管理和高科技的重托。但即使是大学生,有些特殊专业如文学、艺术类也可以降低英语要求。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切记一刀切。大学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管理和研究型人才,要让有特殊才能的人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成长并脱颖而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向创新型社会转变。
个人分类: 随感|2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三)
热度 2 GongChen 2012-1-22 01:38
(三) 教育改革 怎么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首先要找到造成目前这种教育现状的原因。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考。应该肯定高考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我们又必须明确高考只是一种途径,而并非唯一途径。考上大学未必都是优秀人才,少数优秀人才又未必上大学。整个社会必须对上大学保持一个平常心。事实上,经过这几年的大学扩招,上大学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上了大学也不再有铁饭碗,即使上了清华北大也不能保证有好的工作。中国现在缺的不是大学生,缺的是受过高度专业训练的职业技工和有极大创造性的尖端人才。中国的教育现状无法满足全社会对这两方面人才的需求。为了缓解学生考大学的压力,中国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和大专院校,着力培养有专业技术的工人。综合型大学应减少招生人数,提高教育水准,培养真正有创新、能够领导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精、尖人才。而高精尖人才又绝非能凭一次高考分数来选拔的。因此,必须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虽然目前高考招生采取 分数线 一刀切的模式有绝对公平的感觉,但它所产生的弊端如死记硬背标准答案,题海战术,一考定终生等等是绝不容忽视的。减轻高考压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允许考生有多次考试的机会。每年可以考两次,每个考生可在三年里考四次,取最高分数为录取分。这样高考也就不再是如临大敌了,一次考不好下次再考。高考成绩也不应是唯一录取的依据,可占录取的 70-80% 权重,另外 20-30% 的权重则应看考生的平时成绩和竞赛获奖以及各种特长等。有人立刻会出来反对,说这会为走后门大开方便之门。诚然,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当今社会的诚信与道德危机已经非常严重。因此,每个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力设定最低投档线,只是要比现在的低,比如低上 30-50 分。这样各高校都会有比较多的考生可以选择。上了投档线的学生其实水平已相差无几,这样可以杜绝差生上好大学。每个高校为争夺好学生势必要挑平时成绩优秀或有专项特长的考生,必要时还可以电话考试和面试。目前试行的大学自主招生应偏向特长生,让某方面有特殊才能但其他方面一般的学生有机会受高等教育,因为他们在高考中很可能输给各科比较好但并无特长的学生。对农 村地区的 学校,高校可实行配额制,保证大学之门始终对农村学生敞开,并对这些学生减免学费。如有走后门冒名顶替之类事件发生,当事人应革除公职。为官的父母会想想是否值得为子女上大学而丢了自己的乌纱帽。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是打破中小学教育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的第一步。接下来是如何促使中小学教育注重对学生文化、科学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教育部应颁发教育大纲,增加中小学以及大学的法制基础知识,地理历史知识,和自然与人文知识。特别要加强心理和社会关系教育,包括诚信教育和爱国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对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不只是看升学率或是否出了状元,更应由教育局、校长和优秀教师组成评审团,对每个学校的领导管理,教师教学方法和效果,学生素质和精神状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如果一个校长只强调分数不重视素质教育,其管理水平就将被大大扣分。对老师的评价不只要看所教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他 / 她的教学方法,是否敬业,是否生动活泼,是启发性还是填鸭式。另一重要指标是由学生给老师无记名打分。因为是无记名,所以学生可以没有顾忌。如果一个老师对学生拳打脚踢或斥责辱骂,那么他 / 她就不能得到学生的好评,也就不能升迁或拿高奖金。我在美国大学里教课,每学期期末考试之前都要被学生无记名打分。学生被要求写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该课的地方。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均不作数,中间值才是主流学生对你的评价。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也绝不能只看分数,更不能排名次。目前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败就是各学校、各班级都要在中考和期末考试后按分数排名次,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背叛!名次绝不是素质!两个学生分数差几分绝不说明他们能力上有差异。分数可以公布,但绝不与任何一个学生的名字挂钩。每一个学生都会知道自己的相对位置,但别人不知道,这就减少了心理上的压力,也保护了许多学生的自尊心。老师无权当着其他学生的面指责某学生考的差,只可以单独帮助,并且教育应以鼓励和激发学习热情为主。我一生的转折点便是初二有一次数学只考了 66 分,夏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教育我好好学习,将来考清华北大做一个科学家。这一席话激励了我一辈子。每一个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都应与学生交流思想。学生可以自由发问,老师可以循循善诱。纵观所有的优秀老师,无一例外的共同特点就是首先有一颗炽热的爱心。通过与学生交谈,老师不仅知道学生的成绩,而且对其兴趣、爱好和特长都有一个综合的评价。教师的素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每个学校都应对教师首先加强素质教育。请特级教师来讲课,或去听特级教师讲课应予以推广。 一个不能不提的近年来教育失败的原因便是教育产业化。最近回国参观了不少中小学的现代化楼群设施,其中有些大大超过美国的平均水准。中国真的那么富有了吗?不是。在中国的大地上,教育产业化引发了多少幕悲剧啊!那一篇篇关于贫困生上不起学,上了学抬不起头,关于贫困生或其父母交不起学费而自杀的报道,难道还唤不醒社会的良知吗?! 教育乃社会和民族的根基,岂能任由经济浪潮来冲击。教育产业化把沉重的经济负担转嫁给了平民百姓,特别是穷困的工人农民,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中央虽然三令五申禁止教育高收费,而年年教育收费居高不下,为什么?因为教育产业化的思想没有得到彻底纠正,经济利益冲昏了许多人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的头脑!如果教育产业化不能完全废除,其祸害还将进一步蔓延,一幕幕悲剧还将重演。整个社会将会进一步地畸形化发展。 如果说国家财政有限,不能满足所有教育发展的需要,那么有一种可能性是向企业挖掘潜力。我所在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为一家摩托车公司 Harley-Davidson 专门办了一个班,培养专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这是一个值得效法的做法。如前所述,中国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企业提供资金,学校输送有专门技术的人才,做到双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让一大批心灵手巧的学生去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毕业后从事一项受过专门培训的职业,这是比较经济适用的教育。
个人分类: 随感|2985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二)
热度 1 GongChen 2012-1-20 11:39
(二) 科学素养 与文化素养齐头并进的是科学素养。若要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是不行的。科学素养应分为两方面:一是大众的科学素养,二是尖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对于大众的科学素养,一是要从小学到高中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二是要大力发展科普文化教育,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施肥耕地,各行各业的专家应该写出浅显易懂、老少咸宜的普及读物。顺便提一下,《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很好的丛书,每家每户都应买一套。 大学教育包括硕士博士教育是为了培养尖端人才,包括高科技人才、文化教育工作者和领导管理人才。中国为什么至今没有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除了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外,中国的教育模式无疑是一大拦路虎。众所周知,目前的中国教育大都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造性” 虽 常挂嘴边,但实际上局长、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是“高分万岁”。六月底回国正值高考中考揭榜,中国的夏天不知何时多了一道风景,街头巷尾,校门前到处都是大红喜报,“热烈祝贺 XXX 高考(或中考)第一名”。考的好固然值得庆贺,但过分渲染第一名无疑是对其他许多考的好的同学无形的贬低。翻看大报小报,每年的状元都有两种,一是平时一直很好,总在前五名。二是平时也很好,但这次冒尖了。所谓的状元也就是在一次考试中发挥得比较好罢了。状元自然可以采访,总是有值得传授的经验可谈,不过全社会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状元。在我看来,一个省的高考前一、二千名学生在水平上可能都相差无几,尽管考分可能相差几十分。听说某考生考了 650 多分可以上前十名的大学,居然还要复读,来年再考清华北大。这简直是荒谬!分数和名校真的比青春和智慧还重要吗?!我在美国大学做教授,也参与研究生招生委员会的工作。只要申请者 TOEFL 和 GRE 过了一道线,至于是高出 10 分或 30 分,委员会是不太看重的。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工作和研究经历,是否有特殊技能,写作和表达能力,以及心理成熟度。希望某些中国大学生不要再为 GRE 多考 10 分 20 分而浪费几个月的青春了,把时间花在学习真本领上。什么是真本领?真本领就是经过学习和研究得来的,对于将来生活、学习和工作有长远影响或帮助的知识与技能。一个具有高科学素养的人不一定是考试特别好的人,但一定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顽强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思考能力的人。 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立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每个中国人都击掌叫好。但是,中国的现今教育体制严重约束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因为应试教育和高分万岁是绝对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对比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稍许极端的看法是,美国式教育产生天才和笨才,中国式教育则产生大量庸才。为什么如是说?美国的教育对学生比较松,相对比较放任,不努力的学生学不到很多知识。但天才的学生有充分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时间,在闲暇时间可以看大量自己想看的书,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美国的教育又时常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美国的学生经常会想自己学的和做的是否能发展成为一项产业。比尔盖茨恐怕要算这一教育模式下的经典代表了。许多中国大学生要仿效盖茨退学办公司,殊不知盖茨在哈佛念书时,他的许多知识与思想已超过了当时教他的教授,他是在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坚实的知识基础上退学办公司的。美国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退学,成功的也是凤毛 麟角, 其余大部分先得靠父母养着,有的也许就流落街头了。美国的教育是精英教育,它的先进与强大靠的是少数的精英,以及从全世界吸引来的精英。这样的模式未必适合其他国家,但许多先进理念是值得借鉴的。 与美国教育相反,中国教育给每个学生都上了紧箍咒,教师在讲台上填填填、灌灌灌,学生坐在那里听听听、写写写。从早到晚,上课考试,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哪有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没有思考何来创新?如果把比尔盖茨放在中国现今的小学和中学里教育,就算他考了状元进了哈佛,他能有独立思想去创建微软吗?那太阳岂不是要从西边出来?!我的外甥曾抱怨说有时课间十分钟全被老师占用,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给,有的同学憋的都想哭。中午回家吃饭必须一溜烟小跑,父母必须早已把饭菜准备停当并稍微凉凉,学生到家便狼吞虎咽,然后立刻跑回学校。如果上学迟到,还有可能遭到喝斥甚至拳脚 。 这种教育当然会产生许多厌学者,甚至轻生者!如此从小学到高中毫无创造性地教育,我们怎能要求这些学生将来有非凡的创造力?凭什么要求他们拿诺贝尔奖?这样的教育模式是不可能建立起创新型的社会的。 虽然中国也有一些中学和老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但我从大报小报、亲戚朋友、老师学生和一些教育评论上看出“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和“高分万岁”仍是目前中国教育的主流,而“素质教育”对于许多人只是装装门面说说而已。中国大学如何能诞生自己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国怎样建立创新型的社会?教育,只有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才能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智慧。
个人分类: 随感|292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刘延东: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whyhoo 2012-1-6 12:58
同志们:   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教育国际交流的新老同志聚集一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回顾总结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对于开创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刚才我们观看了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展览,又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深为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和鼓舞,对这项事业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发端于建国之初,蓬勃发展于改革开放之后。作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外交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国际交流始终得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教育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按照“官民并举”的要求,牢牢把握国家教育和外交大政方针,充分发挥稳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优势,积极服务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外交整体战略,经历了从小到大、从面向少数国家和地区到遍布全世界、从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到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平凡历程,实现了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道路。 30年前,随着教育国际交流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需要,迫切要求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组织形式。1981年7月,在周培源、季羡林等一批专家学者的倡议下,教育部、外交部联合向国务院建议设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得到了万里、姬鹏飞、方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自此,我国民间的、半官方的教育国际交流有了专门组织,开辟了教育对外开放的崭新渠道,在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交流协会作为一个重要平台,在组织、协调和引领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方面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力地推动我国民间教育对外交往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30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配合政府外交,在承担国家重大外事任务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积极参与国家年、语言年、交流年等活动,并在国际舞台上,以民间立场代表教育界发出中国的声音,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与官方外交彼此呼应、良性互动,丰富了双边多边关系内涵,成为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和人文交流的活跃力量,为改善国家关系、增进彼此互信营造良好氛围,巩固和夯实了中外友好的民意基础。   30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主体多元、覆盖广泛的网络体系。我国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个教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地方教育国际交流协会。3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90万人,其中多数通过民间渠道自费留学。我们形成了遍布各大洲、涉及政经文体、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交流格局,民间教育机构参与国际交流的人数和层次前所未有,参与教育国际事务的能力大幅提升。 30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内容日益丰富,开展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师生往来、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合作办学逐步拓展,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各级各类教育都探索了许多好做法,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了联合培养人才、科研协同攻关、学位互授联授等深度合作。在职业教育领域搭建了与美、德、英、澳等国的双边多边对话平台。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校际交流、文体竞赛、夏令营等丰富活动。民间教育交流还为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学校创造了更多了解世界的机会,使教育开放成果惠及亿万家庭。   30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注重品牌引领,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广泛开展对外交往的同时,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语言文化传播、教育国际援助等重点,强化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孔子学院、大学校长论坛等成为知名品牌,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反响。交流协会在我国教育界第一个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成功举办11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举办10届境外“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实施教育领导者能力建设、大学生联合培养、师生教育文化交流等项目,赢得了广泛赞誉。   30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不断壮大,硕果累累,已成为中国教育连接世界教育的重要渠道,成为增进中外了解、互信和友谊的重要途径,成为展现当代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舞台,为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增强中国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了独特作用。   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深入发展,交流协会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是中央高度重视的结果,是教育外事战线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全社会共同努力参与的结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亲自出席重大活动,给予亲切关怀和有力指导。各有关部门从各自职责出发,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广大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者肩负使命、不懈探索、锐意创新,奉献了智慧和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周培源、季羡林、张维、黄辛白等为协会的成立和发展付出心血的著名学者和老同志,借此机会,我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所有从事和参与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各部门、各地方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国已经站在从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历史新起点上。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复杂变化,对加强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世界范围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营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迫切要求深化各领域民间友好交往。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都需要在交流合作中迎接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同文明也需要在交流对话中不断增进理解、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日益走到讨论和处理重大国际问题的前台。一些国家一方面期待与我更紧密合作,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发展也存有疑虑和误解。这迫切要求我们在发挥政府外交主导作用的同时,以民间外交增信释疑,让国际社会更加认同我坚持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争取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   从国内形势看,我们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提升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水平迫切要求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发挥独特作用。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但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一批产业在全球分工中处于中低端地位,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日益严峻,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瞄准国际前沿,培养和会聚高端人才,在高起点上提升创新能力。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覆盖广、途径多、机制活,为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成果开辟了更大空间,能够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更好地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   从社会需求看,人民群众对接受公平、优质和多样的教育需求更加强烈,丰富群众的教育选择迫切要求广泛开展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民主法制不断完善、群众生活不断丰富,教育在改变个人命运、创造幸福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更加凸显,成为寄托亿万群众期盼的重大民生课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日益成为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责之一。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植根于人民,也应造福于社会,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更有条件、更有责任调动社会力量,拓宽教育渠道,丰富群众的教育选择,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贡献。   从教育现状看,我国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提升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迫切要求拓展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广度深度。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但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教育体制机制不活。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立足国情,以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民间交流是教育开放中极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抓住教育资源跨国配置活跃、教育要素流动加快的有利时机,更加积极主动地“请进来”、“走出去”,加快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工作面临着诸多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突出体现在:一是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潮流,各国都更加重视通过民间交流促进国家间友好与合作,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二是中央明确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舞台。三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基础更加坚实、保障更加有力。四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成为国家战略,日益深入人心,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为扩大教育开放谋划了蓝图。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赋予了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在国家发展大格局和外交大战略中更加重要的使命,其意义远远超过教育交流本身。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中大有可为,在深化人文交流中大有可为,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中大有可为,在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大有可为。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还不完全适应教育事业和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还没有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战略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同志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总书记强调,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这对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对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全力推动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迈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主题主线,以服务大局为宗旨,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为落脚点,以民间性为特色,以人文交流为依托,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注重统筹谋划,注重内涵发展,注重能力建设,不断开拓创新,把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坚持服务大局,贯彻党和国家外交外事大政方针。教育国际交流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要自觉把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工作纳入国家大外交、大外宣和外贸外援的格局,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前瞻谋划。要适应形势,创新思路,拓展功能,优化布局。要积极宣传介绍中国基本国情、发展理念和内外政策,配合做好外国媒体、智库、教育文化等各界人士的工作,拉近彼此距离,培养友好感情。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增强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正确处理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对外开放与抵御渗透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做到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 第二,突出民间特色,拓展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是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是国家关系发展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国家把人文交流提升到战略层面,这是外交工作的一个创举。教育交流合作是人文交流的一个亮点,要发挥其形象亲和、易于接受、符合国际惯例的优势,探索通过活动基地、专项基金等形式,深化中外师生交流,让外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了解一个发展的中国、开放的中国、文明的中国,使中外友好的大树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第三,扩大开放共享,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坚持外事工作为内事工作服务,是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教育的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可以发挥穿针引线、外引内联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推动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成功经验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更好地结合,促进中外教育优势互补,提升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民间“智库”功能,密切跟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为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智力支持。要向深度合作拓展,围绕国家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一批跨国科研平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增强我国教育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在国际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修订地区学位文凭互认公约,学分转换、多边、双边跨境教育市场准入、质量监控和学历认证等标准制定中,积极争取话语权和参与决策权,增强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创新工作模式,增强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活力。多年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在实践中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好思路好办法,许多教育开放的举措都来自民间的创造。要着眼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需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突破思维定式和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模式,提升交流合作的层次、质量和水平。要更好地整合和开发社会资源,培育整体优势,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标志性品牌项目。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完善竞争机制,抓好规范管理,重点扶持服务质量高、社会信誉好、具备资质的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组织和项目,形成有序、开放、充满活力的民间教育交流体系。   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是教育工作、人才工作和中外民间交流的重要结合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在经费投入、项目安排、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创造更好条件。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已经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交流协会作为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交流的全国性机构,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打造交流学习和互动协作的平台,真正成为广大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者之家。要继续配合政府做好重大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项目,推动多层次、宽领域的实质性教育交流,探索建设与国际标准衔接、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稳步推进行业自律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要按照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组织纪律严、经得起考验的工作队伍。希望交流协会以成立30周年为契机,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同志们,我们置身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教育改革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使命光荣、天地广阔、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谱写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篇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0日第1版 原文见 http://china.jyb.cn/world/zwyj/201110/t20111020_458827.html
个人分类: 教育|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科生学数学——中国教育体制的典型病例
热度 8 gothere 2012-1-5 21:25
文科生是否应该学数学,这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但在中国却成了新闻焦点和令师生皆痛苦的话题(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257653.shtm)。 也许身处中国,无法理解为什么说是“伪命题”。文科生、理科生,文理的强制划分本就是中国教育体制下的杰作。我的意思并非攻击教育体制,反而是想对教育体制有所建言。现代科学与人文的分支太多,孩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大都是懵懂的,没有办法去了解这么多的学科。最简单的学习理论无非是”一个人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可是这”需要“是什么,却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人的可塑性极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没法知道自己未来到底如何如何。按此来说,他不仅可以不学数学,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不学,因为将来都没有用。可是反过来说,他又得学一切的一切,因为将来也许都用得上。 学生的论调太多,我们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我是中国人为什么学英语?我是理科生为什么要学写文章?我身体不好为什么要考体育?我喜欢生物为什么要学历史?……这是一类问题。还有反过来的——我喜欢文学,可是理工院校不开设?我研究生想考北大,为什么学校的课程和北大差距那么大?我想出国,为什么学校的英语课如此简单,难以对付雅思托福?为什么老师上课讲的都是狗屁和老黄历? 学生还小,老师的职责是引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的都好办。记得蔡元培上任校长的那篇演说词,多么简明扼要。大学就是搞学问的地方,你想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请勿入此门。一句话就让学生晓得,大学带来的不是直接的就业,而是人生和修养的提升。 大学里什么都要学,然后找定自己的方向 ——文科生不一定要学数学,个人的禀赋各有差异,但是有了数学的支撑,才可能做出顶尖的成就,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文理兼通,不只是一种奢求、一种求完美的心态,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契合的状态。文理并没有截然的界限。艺术创作貌似与理科无关,但回到问题的本原,人的智慧由何而来,没有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支撑,只能落入佛道的宗教式感慨。作为人类智慧的整体,认识人自己,认识宇宙,改造生存环境,延续种族是天职。作为个体的年轻人,你的定位是什么呢?我一直崇仰罗素的一句话:”只有体会了大千世界的种种,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职“。寻找的前提的体验,体验种种学科和技术的妙处。如果还在懒惰,还在彷徨自己的未来,为什么不去图书馆,看看罗素、胡适的书鼓舞一下自己呢? 突破枷锁,创造自我 ——现代的科技体系均是西方所创,我们的教师难以人人都通晓这繁复的体系。学生也难免挠头。其实,这也不难,读一读古希腊文明的灿烂,那文史哲兼具、科学诞生的时代,多么启人智慧。只是第一个门槛好难好难,它已经被文理分科、考试主义、功利主义的枷锁牢牢控制。请用天赋的感悟之心体验人与自然,用智慧和汗水击之!
个人分类: Thinking|6172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中国教育中不存在培养精英的方式
热度 5 qiaoqiao1980 2012-1-2 18:17
王元老院士说了很多真心话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57892.shtm ,但是让我感到有一些方面,他的语境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一句话,是文章中写的,但不是王老说的,是“不是英才非要按照英才培养同样糟糕”。王德华老师针对这句话说了很多,很让人思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24755 。 我想再说几句。 中国近三十年的教育问题,很多人是清楚的,但是始终没有改变的希望,反而问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一场灭种亡国的灾难。我想,可能除了那些教育官僚们,没有几个人会认为现在的教育是正常的。很多人向国外移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中国的教育。 很多人,包括王老,认为中国已经实现了“有教无类”,差的是“因材施教”。对于这种把两者分开看的想法,我相信是绝对荒谬的。我相信,这八个字的顺序是“无类”“因材”“有教”“施教”。而这四个词,每一个做到都不容易,而中国的教育在当下没有一个做到的。 “无类”,就是只要是人,就有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教师,就是对于所有人都应该传授他知识,不管他来自哪里,他有没有钱,他的智力如何。今天的中国依然没有做到真正的无类,学生上学的差别太多,谈不上公平和平等。 “因材”,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根本不存在这个概念。“无类”和“因材”实际上根本没有矛盾,一个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授予不同的知识。虽然表面上,好象是不公平的,但是只要教师和学生有效的沟通,那么学生就能明白什么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对于这一点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言。 “有教”,因为没有“因材”所以也不会有“有教”。我们的教育不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不同,完全采取统一的标准,结果只能是照本宣科。虽然有些老师,会更深入一些,但是由于缺乏因材施教的语境,所以“有教”就是空谈。而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恐怕问题更多。中国的教育产生不了大师,也很难产生非常专业的专家,更多的是业余专家。而中国的老师虽然努力的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很业余,没有东西可以交给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教材的复读机罢了,和一个做题的工具。 “施教”,就是教的过程。当然我们也没有,我们只会满堂灌加做题。 中国的教育根本谈不上教育两个字,根本就是扯淡,就是一个骗人的把戏。所以,中国教育中根本就不存在培养精英的方式。我不太知道那篇文章是怎么把中国教育和培养精英的方式联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因为是奥数的话,那么就太无知了。
个人分类: 我爱我师|4948 次阅读|26 个评论
[转载]这一年,教育有哪些新变化
panfq 2011-12-30 07:55
2011年12月30日 07:24:22 来源: 人民日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报告这一年,教育有哪些新变化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年多来,全国各地贯彻落实纲要的情况怎么样?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纲要的实施情况。 建章立制,科学规划教育事业 据袁贵仁介绍,纲要发布后,各相关部门马上开始着手建立健全推进纲要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国务院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党政群20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及由64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委员组成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同时,教育部与9个省签署了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协议,与13个省共建24所直属高校,与34个部门共建52所直属高校。此外,纲要所确定的190项重大任务,也全部分解落实到60个部门和单位。 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科学规划,有关部门充分结合教育各重点领域特点,研究制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民族教育、艺术教育以及语言文字等10个专题规划。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都编制发布了各自的教育规划纲要,许多市县也制定了本地教育规划。 有关部门还把纲要确定的10年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目标任务、中等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阶段性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使纲要与 “十二五”规划更加紧密地衔接。 此外,为配合纲要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了开展教育改革试点、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重要文件。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100多个重要文件,各省(区、市)以党委政府名义出台了370多个文件,政策措施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教育改革、发展、保障等各方面。通过一系列规划、政策,把纲要的大政方针细化为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措施,有力有序推动工作落实。 财政保障,确保教育平等公平 一年多来,全国教育战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扎实推进纲要贯彻落实工作。目前,各项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趋于缓解。 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用于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据统计,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6%,比2009年提高了0.07个百分点。到2012年还将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近3年来,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2200余亿元,用于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3亿多平方米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了加固改造。针对一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状况,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约2600万人。针对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有关部门编制实施了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全国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在园规模500多万人,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将提高10个百分点。 教育公平正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保障,老百姓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平等。努力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是教育部门应尽的义务。教育部分别与实现“两基”目标的27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备忘录,明确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要求各地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使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有关部门相继启动了“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使农村地区的教育从硬件到软件都有了质的飞跃。通过“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等,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同时,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也持续加强。据袁贵仁透露,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做到了没有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 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教育发展 袁贵仁表示,一年多来,各地贯彻落实纲要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不平衡,有的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缺乏阶段性目标和有效抓手;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还很突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诸多困难;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破解难度大,配套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跟进;一些保障政策措施还不到位,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选聘、幼儿教师补充等都需要加大力度,一些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寄宿制学校人员编制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同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通过均衡发展逐步破解“择校热”,缓解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认真落实“两为主”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抓紧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落实普通高中国家资助制度,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规范管理,坚决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 为提高保障水平,夯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有关部门将确保2012年如期实现4%目标,并保障教育经费向最急需领域和最薄弱环节倾斜,同时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和业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快开放大学建设步伐,公开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此外,还将加快改革步伐,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同时注重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个人分类: 教育新闻|1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中国教育很是成功
热度 15 pukin 2011-12-25 11:22
北京大学,那可是万千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我等智力平庸的人当年高考只能望北大兴叹。 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北大校长如是说;北大这根葱是入俺法眼滴,陈安老兄如是说 放眼世界,傲视环宇,北大校长周其凤院士携前一段谱写神曲(化学歌)之旋风,近日在长沙又痛斥美国教育,周校长说: 【 “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 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周其凤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 】 针对周校长这番话,微博上有众多的评论,我就啥也不说了,转几条评论大家看看吧 1、美国大学没有马邓三毛概课,不设党委,焉能不一塌糊涂。北大校长真是B大,欠F啊。 2、周如此能装B,当北大校长太委屈他,至少教育部长至国委什么的! 3、周校长认为:还是古代好混,割掉了就能当公务员。哪来这么多意见领袖?! 4、北大校长周其凤请滚下台!前不久周校长写了一首让学生拍其马屁的歌,尝到了被网友关注的甜头,近日这厮又痛骂美国教育一塌糊涂并狠批美国历届总统不懂尊重人。这个腐朽体制培养出来的怪胎,通过吹牛拍马混到高位,通过违心的出位的言论骗取关注,如此浅薄的混帐东西,别再误人子弟! 5、周校长称美国大学教育一塌糊涂,北大教育很好,但是诺贝尔奖美国科学家年年有,而北大60年都是光头!究竟相信周校长胡话还是相信事实?!若谎话大王继续当北大校长,则诺贝尔奖与北大无缘! 6、中国的灌输式教育不鼓励创新,学术界学霸横行,近亲繁殖,丑闻不断,在误人子弟,是愚民政策的帮凶;思想界万马齐喑;新闻界严格审查;高校校长尚且如此弱智,猛听以为是凤姐发声,仔细看却是凤哥出世,真是奇葩不断! **************************************************************** 北大校长批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称总统不懂尊重人 ( http://news.sina.com.cn/c/2011-12-25/033823689961.shtml ) 12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演讲会在长沙市一中举行。图/记者殷建军 本报长沙讯北大校长周其凤是湖南长沙浏阳人,因为敢讲敢说,数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昨日,周其凤站在家乡长沙市一中的讲台上,面对长沙四大名 校中学生进行演讲。周其凤数次强调演讲的目的不是宣传北大,但演讲中多次赞颂北大是中国最好的一所大学,以至于很多学生或者老师都觉得周校长此行就是揽生源的。   周其凤是湖南浏阳龙伏镇尚埠村人,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起,他有了个更重要的头衔——北京 大学校长。前段时间他写了一首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在网上迅速蹿红,甚至被封为“神曲”。昨日上演讲台时,周其凤几步跳上台阶,个性十足。   演讲会进行了2个多小时,周其凤说自己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谈谈北大,二是谈谈自己。不过,谈北大的时间明显要多很多,他反复告诉同学们,北大是中国最好的一所大学,“如果错过北大,真的很亏”。    对于现在很多人否定中国的教育,周其凤持不同态度,“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 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周其凤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   和周其凤校长同行的还有北大招生办主任秦春华教授、北大湖南招生组组长孙华,很多人觉得周其凤此行重点在于“招生”。周其凤解释说完全没有想过招生的事,只 是回湖南看看。据悉周其凤原本只是想在长沙市一中的学生中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演讲会,不过长沙市一中校长赵雅茜邀请了师大附中、雅礼中学、长郡中学的负责人 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于是演讲会成了四大名校生的小型聚会。记者沈颢实习生曾新       问:我的好朋友很想背着吉他走天涯,可是他爸爸要他考北大、清华光宗耀祖。我想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是要牺牲很多人的梦想,去成就那么几个高分英雄?   答:北大毕业生也不一定要做学术,有更多选择,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卖得好,北大也为他骄傲和自豪。能抱着吉他走天涯是好事,但上大学不会坏你的事,只会让你的路走得更长、更远、更好。我们的大学所学提供的是成功的素质。    力挺网络热点问题    谈“校长撑腰体”:支持   谈“校长大管家”:力挺   本报长沙讯面对四大名校的中学生,周其凤盛赞北大;而昨日下午做客湖大,面对湖南的高校学子,周其凤对一些网络热点问题予以解答和力挺。   此前,北大副校长吴志攀在鼓励校友时,表示“如果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诉,北大无偿提供法律支持,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该言论随即红遍网络,被网友称为“校长撑腰体”。   湖大学生第一个问题就是针对此事。周其凤表示,吴志攀副校长的表态非常好,北大学生扶跌倒老人如遭讹诈,北大一定支持,并笑说北大有很好的法学院。   日前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宣布任内不带研究生不申报科研项目,专心当校长。   周其凤力挺赵跃宇,他表示早在吉林大学当校长期间,自己就没有搞实验室和教书,专心做校长,并谦虚地笑称在学术方面现在是“不学无术”了。“大学是为学生办的,如果只是为了老师的学术,办一个科研院所就可以了,衡量任何事情,第一位的是否对培养学生有利。”周其凤同时认为,学校师生希望校长有比较高的学术威 望是可以理解的,这应该在选校长时解决。记者胡力丰 潇湘晨报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4199 次阅读|22 个评论
有感于中国教育让学生走得太窄
热度 8 黄安年 2011-12-24 22:45
有感于中国教育让学生走得太窄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12 月24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最近 , 杨振宁教授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和学生专门谈到中国教育让学生走得太窄的问题。笔者以为这涉及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即在打基础阶段是狭窄还是宽广之路。这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不仅存在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 也存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中。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出在我们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也和考试及招生制度、过于强调专业对口有关。在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博于约的关系 , 要想开阔学术视野,发展新兴跨学科是很困难的。在我们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既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 , 也需要广博的学术视野,在广阔的学术视野下发展精深的专业知识,如果基础知识不广阔犹如根不深叶难茂, 难于成材。 前两天 , 一位来自上海的就读于耶鲁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大学生,在返回上海探亲途中在我家小住三天 , 谈起耶鲁大学本科的课程设置深有感触。耶鲁每年开设 2000 多门课程为大学生选课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 学校要求大学生需要修完 36 门课程(每门课程一个学分 , 学时不等),这 36 门课程分成六个不同类别 , 对于大学生大体上分为三三制 , 即各三分之一左右课程需要在六类中分别选课,每类又有不同的学科或学术领域限选和自由选课,这样合起来这 36 门课程涵盖内容既十分广阔,又可以依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课,总体结果既使学生有广阔的知识面 , 又使学生在自己喜爱的专业领域学的很扎实为今后就业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还谈到 , 这些课程并非教师注入式的你打我通 , 而是由富有教学经验的教授上教学第一线 , 通过讲座,学生大量阅读,教授亲自组织讨论 , 来组织教学互动。每学年 , 学校都会推出一些新的课程和专业 , 如伦理经济与政治 , 是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跨学科课程,对于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规划建设和社会问题 , 具有前瞻性。像这样的课程,绝非某一专业领域所能解决的,涉及数学、逻辑学、统计学、经济学、伦理学、城市学、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社会保障学等学术领域。耶鲁的教学实践值得我们的大学课程设置和教授教学思考。 *************************8 杨振宁 : 中国教育让学生走得太窄 难涉猎无关知识 2011 年 12 月 24 日 08:01:1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新华微博   日前,杨振宁、吴良镛、冯其庸、欧阳中石 4 位已过耄耋之年的学界泰斗,戴着棉帽裹着大衣,在人搀扶下走进清华大学大礼堂,围坐一起纵论人生经历。 4 位大师年龄之和达到 350 岁,最长者是同为 1922 年出生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与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其次是 1924 年出生的红学家冯其庸和 1926 年出生的书法家欧阳中石。   中国学生很少关注与自己研究领域无关的知识   作为最长者,杨振宁首先回忆起 2004 年他在清华大学教授大一物理的日子。   在那段时间,杨振宁接触了不少国内大学生。对比他在美国的学生,他发现,中国的大学生学得比较深入,也更为成熟。相比之下,美国至少有 1/3 的大一学生还处在一个不开窍的状态。他把这些归结于中国教育成功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这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学生吸收新的方法和知识。   杨振宁说起自己在美国的一段经历。美国一所研究性大学每周都要举办一场讲座,邀请学者就某一领域最新的题目进行讲解,这样的讲座并未赢得中国留学生的青睐,“原因是听不懂,不涉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自己没关系。”这让杨振宁有些失望,因为有一些学科其他方向的前沿讲座他也听不懂,但一次没听懂没关系,杨振宁有个事后琢磨的习惯,过一段时间,再听其他人讲同一个题目,他便发现自己多懂了一些。   他给这种方法起名叫渗透性学习法。在杨振宁看来,这正是中国大学生急需借鉴的一种方法。   不过,这种渗透性学习法似乎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路相悖。杨振宁说,中国教育讲究的是专心把个人的研究方向搞清楚,不相关的东西就不管。“教育太过于偏重训导,导致学生太注重专一,不管闲事”,因此很难吸收新的知识和方法。 “这容易让人走到太窄的方向。”杨振宁告诫现场学生,“窄”的眼界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最为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不时到图书馆浏览,多读书,读好书。   人文也要求真,不真何以善   冯其庸痛斥当下不正的学风,“一些学术文章看着实在让人不放心,写得无理无据。今天的主题虽然是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但是,人文也要求真,不真何以善?”   他现身说法,向现场学子讲起自己考证玄奘法师从印度回中国路线的故事。   冯其庸十去西域,三上帕米尔高原,只为反复考证这一路线,直到他 83 岁时,还坚持上海拔 4900 多米的高原。除了做学问,冯其庸还被人称为“探险家”,便缘于此。   第八次去西域,当地领导以为冯其庸是来旅游的,便和他商量怎么活动。听到冯其庸说明来意,连忙婉拒称,“您年龄太大,路很难走的。”冯其庸说,“他们战士能走我为什么不能走?”对方看冯其庸不服继而说道,“路途非常颠簸。”如此一说,冯其庸更加来劲儿,“再怎么颠簸我也要去!”    2007 年, 83 岁高龄的冯其庸来到荒无人烟的一个地方,当地人说“这里没有路”,冯其庸说,“没有路也要走出路来。”在他的坚持下,当地人找到了一个牧羊人,顺着这位牧羊人指的小路,冯其庸找到了他在史料上看到的公主堡。但在距离公主堡不到 1 里的地方,囿于地形,机动车无法行驶。   带队的当地人说,年轻人可以踩着石头过去。眼看着到跟前的发现又要化成泡影,冯其庸拉着牧羊人翻上马,“请扶我过去”。    强弩之末的专业会越走越窄   当下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学生也相应有了新的困扰:可选的多了,研究哪个才好?   杨振宁十分看重这一问题。他说,研究生在刚入学的时候看不出太大的区别,经过几年以后再看,如若成绩上十分悬殊,“那一定是因为有的学生选择了一个正确的专业,有的则没有,而不是勤奋或聪明与否。”   “正确的专业就是在读研究生阶段,以及此后的 10 年、 15 年社会上都将同步发展的某一领域。”杨振宁说,如果走到一个强弩之末的领域,就会越走越窄,进入一个没有意义的研究怪圈。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来判断哪个专业是有前途的。杨振宁建议: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前,不妨先找一位对相关领域有足够经验的前辈聊聊,听取他们的一些劝告,再自行判断。   在现场,杨振宁还教了学生一招。他告诉同学,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发现自己对某些事情特别有兴趣,一定要去培养这个兴趣,以及相应能力的再发展。“因为,这很可能成为你将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杨振宁向同学们讲了一位物理学者出书的故事。一次,这位学者告诉杨振宁,在他 20 岁出头读物理专业的时候,就想要写爱因斯坦的传记,并时刻注意有关爱因斯坦的素材。到了上世纪 70 年代,这位学者放下物理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材料的整理中,完成了他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代表作《爱因斯坦传》,而他就是物理学家和物理史学家亚伯拉罕·派斯。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12/24/c_122476440.htm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985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死要面子”且“死不要脸”
zhao1198 2011-12-23 21:03
昨晚,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在武大作了题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的讲 座,批判当今的中国教育就是“死要面子”,老师、家长、学校对学生的期许霸占了一切,最佳的代表语就是:“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 (2011年12月22日武汉晚报) 应该说,石毓智“死要面子”的论述直接揭示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也正是 因为这个“死要面子”,才让原本是多彩的、湿润的、幸福的、完整的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怪圈,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生产车间,将教师变成了工人,将学生 变成了产品甚至是道具。然而对于踉跄而行、饱受诟病的中国教育来说,除了这个“死要面子”以外,“死不要脸”现象更应值得重视而不可小觑。   现象一:为了脸面使劲折腾,结果却丢了脸面该怪谁?。总是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总是担心别人说改革的力度不够大,于是便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折腾中,上 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式主义和花样翻新。而在这其间,基层的教育工作在从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到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 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学习 与借鉴中,陷入了“丢了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困窘与尴尬。而当我们深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去看时,我们却发现,教师其实还是那些教师,学生其实还是那些学 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唯一不同的是,教师越来越不象教师,学生越来越不象学生,课堂也越来越不象课堂了…… 现 象二:打着学术的旗号搞诈骗,没钱难道就不是好教师?教育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本无关科研。可某些地方却偏偏出台了诸多的规定,评高级教师或者教授 等,是必须要有发表的论文或者成果的。于是在教师胡乱拼凑、抄袭摘录的热闹非凡中,各学术刊物也趁火打劫,规定可以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但发表人必须出版 面费,金额从400元到几万元不等。无论你的论文写得如何,也不管你的作品是否原创,只要有关系加之有钱,就可以照登不误。而到了职称评审时,好不容易获 得了一个“够条件”教师,又遭遇到了“必须得有淘汰”的评审规则。既然谁有关系、谁送礼就让谁过关,谁无人无钱就被刷掉,那么不跑不送岂不成了不明事理的 傻蛋了? 现象三:掩人耳目玩“猫腻”,教师为何不如“妓女”?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 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教育者,他说“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一边是从国家 到地方有关部门的禁令不断、雷声震天,一边是教师对治理教育乱收费进行公然反抗、“补课”热火朝天,而且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让学生、家长签字证明 自己是自愿的;明明是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预订的教辅资料,到头来学生不得不说是自己在大街或书店里买的。而到学校评价教师时,学生又被打了招呼:“测评的时 候给老师打分高点啊!”为了评个班长,家长有时候时要破点血本的,中考或高考时,老师更是“关爱”有佳,不是积极传授作弊的诀窍,就是动用所有关系争取指 标;学生好歹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捞得了一个大学生的名分,最终希望却成为了泡沫,苦于工作无着落而不得不浪荡街头...... 现 象四:拿着文件规定当作为,相关部门因何心明眼瞎?关于减负的问题,教育部20多年连续下发了30多个文件依然未能“减”下来,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对补课与 乱收费的现象往往是或一罚了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甚至就连教育厅门前的学校补课也没有人查没有人问,这难道不是“补课之 风仍然强劲、学生负担愈减愈重”的根源所在吗?“国家明令禁止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允许为之。对公然违抗的,就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不仅不能使其占到便宜, 而且必须使其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以儆效尤,禁而方止。”可中国的教育管理特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如此心明眼瞎的管理特色,何以能 够杜绝“鼠儿在猫须子底下玩把戏”的闹剧与丑闻上演? 现象五:校长队伍乱象丛生,领跑教育者啥德行?在这个“一 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口号喊得是震天动地的时代里,笔者不敢说所有的校长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但放眼中国的基础教育,笔者敢问:有几个校长是具有学者 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的?有几个校长是真正有品行有学识且一心一意想把教育办好的人?每每校长的任命,有几个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通过请客送 礼、现金交易获得校长的宝座的?他们除了会场、酒场、关系场,平常都在忙些什么?他们除了追求个人权力和利益,他们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吗?更为可笑的是,有 些校长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权威、权贵的象征,甚至把自己能和学生来一次“共进晚餐”作为对学生天大的恩赐——无怪乎不少教师已经沦陷了师德,甚至出现了拉 关系、搞斗争的龌龊;无怪乎现今学生“拼爹”成风、以“官”为荣,教育事业由这些“死不要脸”的人来“统领”,岂能不蝇营狗苟、污浊不堪? 现 象六:错把学生当道具,中国人的“奴性”咋炼成?应付上级领导的卫生大检查,学校赶紧发动全校师生大扫除;为迎接某一级重点中学验收,要求学生捐出几本书 给学校图书馆以充数;为对付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教务处立马将六天的日课表改成五天的,并责令班主任要求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督查组的提问;再就是为 取悦台上领导,教学生三番五次练习鼓掌,哪怕学生一百个不情愿,哪怕手掌鼓得又红又疼也在所不惜。如此这般下来,奴性因子岂能不深深植根于学生年幼的心 中,岂能不从小就练就一身曲己阿人、奉承拍马的本领?按照鲁迅先生的逻辑,这种做戏又与俄国的“虚无党”大不同,人家的是“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 们的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样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人教育观相 距何啻霄壤! 一方面是“死要面子”的虚华与浮躁,一方面是“死不要脸”的无畏和**。这样的教育,哪里还有灵魂和真谛?又如何能够撑起中国的明天和未来? (李吉明2011年12月22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 liming730210@163.com )
1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死要面子”且“死不要脸”
dongzg101 2011-12-23 16:18
中国教育“死要面子”且“死不要脸” 2011-12-23 00:16:46 浏览 415883 次 | 评论 637 条 昨晚,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在武大作了题为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 的讲座,批判当今的中国教育就是 “ 死要面子 ” ,老师、家长、学校对学生的期许霸占了一切,最佳的代表语就是: “ 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 ” 。( 2011 年 12 月 22 日武汉晚报) 应该说,石毓智 “ 死要面子 ” 的论述直接揭示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个 “ 死要面子 ” ,才让原本是多彩的、湿润的、幸福的、完整的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怪圈,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生产车间,将教师变成了工人,将学生变成了产品甚至是道具。然而对于踉跄而行、饱受诟病的中国教育来说,除了这个“死要面子”以外,“死不要脸”现象更应值得重视而不可小觑。  现象一:为了脸面使劲折腾,结果却丢了脸面该怪谁?。总是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总是担心别人说改革的力度不够大,于是便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折腾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式主义和花样翻新。而在这其间,基层的教育工作在从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到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学习与借鉴中,陷入了“丢了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困窘与尴尬。而当我们深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去看时,我们却发现,教师其实还是那些教师,学生其实还是那些学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唯一不同的是,教师越来越不象教师,学生越来越不象学生,课堂也越来越不象课堂了…… 现象二:打着学术的旗号搞诈骗,没钱难道就不是好教师?教育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本无关科研。可某些地方却偏偏出台了诸多的规定,评高级教师或者教授等,是必须要有发表的论文或者成果的。于是在教师胡乱拼凑、抄袭摘录的热闹非凡中,各学术刊物也趁火打劫,规定可以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但发表人必须出版面费,金额从400元到几万元不等。无论你的论文写得如何,也不管你的作品是否原创,只要有关系加之有钱,就可以照登不误。而到了职称评审时,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够条件”教师,又遭遇到了“必须得有淘汰”的评审规则。既然谁有关系、谁送礼就让谁过关,谁无人无钱就被刷掉,那么不跑不送岂不成了不明事理的傻蛋了 ? 现象三:掩人耳目玩“猫腻”,教师为何不如“妓女”?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教育者,他说“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一边是从国家到地方有关部门的禁令不断、雷声震天,一边是教师对治理教育乱收费进行公然反抗、“补课”热火朝天,而且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让学生、家长签字证明自己是自愿的;明明是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预订的教辅资料,到头来学生不得不说是自己在大街或书店里买的。而到学校评价教师时,学生又被打了招呼:“测评的时候给老师打分高点啊!”为了评个班长,家长有时候时要破点血本的,中考或高考时,老师更是“关爱”有佳,不是积极传授作弊的诀窍,就是动用所有关系争取指标;学生好歹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捞得了一个大学生的名分,最终希望却成为了泡沫,苦于工作无着落而不得不浪荡街头 ...... 现象四:拿着文件规定当作为,相关部门因何心明眼瞎?关于减负的问题,教育部 20 多年连续下发了 30 多个文件依然未能“减”下来,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对补课与乱收费的现象往往是或一罚了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甚至就连教育厅门前的学校补课也没有人查没有人问,这难道不是“补课之风仍然强劲、学生负担愈减愈重”的根源所在吗?“国家明令禁止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允许为之。对公然违抗的,就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不仅不能使其占到便宜,而且必须使其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以儆效尤,禁而方止。”可中国的教育管理特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如此心明眼瞎的管理特色,何以能够杜绝“鼠儿在猫须子底下玩把戏”的闹剧与丑闻上演? 现象五:校长队伍乱象丛生,领跑教育者啥德行?在这个“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口号喊得是震天动地的时代里,笔者不敢说所有的校长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但放眼中国的基础教育,笔者敢问:有几个校长是具有学者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的?有几个校长是真正有品行有学识且一心一意想把教育办好的人?每每校长的任命,有几个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通过请客送礼、现金交易获得校长的宝座的?他们除了会场、酒场、关系场,平常都在忙些什么?他们除了追求个人权力和利益,他们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吗?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校长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权威、权贵的象征,甚至把自己能和学生来一次 “ 共进晚餐 ” 作为对学生天大的恩赐——无怪乎不少教师已经沦陷了师德,甚至出现了拉关系、搞斗争的龌龊;无怪乎现今学生“拼爹”成风、以“官”为荣,教育事业由这些“死不要脸”的人来“统领”,岂能不蝇营狗苟、污浊不堪? 现象六:错把学生当道具,中国人的“奴性”咋炼成?应付上级领导的卫生大检查,学校赶紧发动全校师生大扫除;为迎接某一级重点中学验收,要求学生捐出几本书给学校图书馆以充数;为对付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教务处立马将六天的日课表改成五天的,并责令班主任要求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督查组的提问;再就是为取悦台上领导,教学生三番五次练习鼓掌,哪怕学生一百个不情愿,哪怕手掌鼓得又红又疼也在所不惜。如此这般下来,奴性因子岂能不深深植根于学生年幼的心中,岂能不从小就练就一身曲己阿人、奉承拍马的本领?按照鲁迅先生的逻辑,这种做戏又与俄国的“虚无党”大不同,人家的是“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们的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样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人教育观相距何啻霄壤! 一方面是“死要面子”的虚华与浮躁,一方面是“死不要脸”的无畏和无耻。这样的教育,哪里还有灵魂和真谛?又如何能够撑起中国的明天和未来? (李吉明 2011 年 12 月 22 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 liming730210@163.com ) 欢迎为本博主投票: http://qgblog.people.com.cn/236629/index.html http://blog.cntv.cn/blog/special/2011bozhu/01/index.shtml 谢谢关注和支持!
1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死要面子”且“死不要脸”
热度 1 sqzhang 2011-12-23 14:31
转自 李吉明的博客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480781.html 昨晚,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访问学者石毓智在武大作了题为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 的讲座,批判当今的中国教育就是 “ 死要面子 ” ,老师、家长、学校对学生的期许霸占了一切,最佳的代表语就是: “ 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 ” 。( 2011 年 12 月 22 日武汉晚报) 应该说,石毓智 “ 死要面子 ” 的论述直接揭示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个 “ 死要面子 ” ,才让原本是多彩的、湿润的、幸福的、完整的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怪圈,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生产车间,将教师变成了工人,将学生变成了产品甚至是道具。然而对于踉跄而行、饱受诟病的中国教育来说,除了这个“死要面子”以外,“死不要脸”现象更应值得重视而不可小觑。   现象一:为了脸面使劲折腾,结果却丢了脸面该怪谁?。 总是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总是担心别人说改革的力度不够大,于是便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折腾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式主义和花样翻新。而在这其间,基层的教育工作在从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到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学习与借鉴中,陷入了“丢了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困窘与尴尬。而当我们深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去看时,我们却发现,教师其实还是那些教师,学生其实还是那些学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唯一不同的是,教师越来越不象教师,学生越来越不象学生,课堂也越来越不象课堂了…… 现象二:打着学术的旗号搞诈骗。 没钱难道就不是好教师?教育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本无关科研。可某些地方却偏偏出台了诸多的规定,评高级教师或者教授等,是必须要有发表的论文或者成果的。于是在教师胡乱拼凑、抄袭摘录的热闹非凡中,各学术刊物也趁火打劫,规定可以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但发表人必须出版面费,金额从400元到几万元不等。无论你的论文写得如何,也不管你的作品是否原创,只要有关系加之有钱,就可以照登不误。而到了职称评审时,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够条件”教师,又遭遇到了“必须得有淘汰”的评审规则,既然谁有关系、谁送礼就让谁过关,谁无人无钱就被刷掉,那么不跑不送岂不成了不明事理的傻蛋了 ? 现象三:掩人耳目玩“猫腻”。 教师为何不如“妓女”?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教育者,他说“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 一边是从国家到地方有关部门的禁令不断、雷声震天,一边是教师对治理教育乱收费进行公然反抗、“补课”热火朝天,而且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让学生、家长签字证明自己是自愿的;明明是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预订的教辅资料,到头来学生不得不说是自己在大街或书店里买的。而到学校评价教师时,学生又被打了招呼:“测评的时候给老师打分高点啊!”为了评个班长,家长有时候时要破点血本的,中考或高考时,老师更是“关爱”有佳,不是积极传授作弊的诀窍,就是动用所有关系争取指标;学生好歹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捞得了一个大学生的名分,最终希望却成为了泡沫,苦于工作无着落而不得不浪荡街头 ...... 现象四:拿着文件规定当作为。 相关部门因何心明眼瞎?关于减负的问题,教育部 20 多年连续下发了 30 多个文件依然未能“减”下来,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对补课与乱收费的现象往往是或一罚了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甚至就连教育厅门前的学校补课也没有人查没有人问,这难道不是“补课之风仍然强劲、学生负担愈减愈重”的根源所在吗?“国家明令禁止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允许为之。对公然违抗的,就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不仅不能使其占到便宜,而且必须使其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以儆效尤,禁而方止。”可中国的教育管理特色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如此心明眼瞎的管理特色杜绝“鼠儿在猫须子底下玩把戏”的闹剧与丑闻上演? 现象五:校长队伍乱象丛生。 领跑教育者啥德行?在这个“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口号喊得是震天动地的时代里,笔者不敢说所有的校长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但放眼中国的基础教育,笔者敢问:有几个校长是具有学者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的?有几个校长是真正有品行有学识且一心一意想把教育办好的人?每每校长的任命,有几个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通过请客送礼、现金交易获得校长的宝座的?他们除了会场、酒场、关系场,平常都在忙些什么?他们除了追求个人权力和利益,他们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吗?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校长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权威、权贵的象征,甚至把自己能和学生来一次 “ 共进晚餐 ” 作为对学生天大的恩赐——无怪乎不少教师已经沦陷了师德,甚至出现了拉关系、搞斗争的龌龊;无怪乎现今学生“拼爹”成风、以“官”为荣,教育事业由这些“死不要脸”的人来“统领”,岂能不蝇营狗苟、污浊不堪? 现象六:错把学生当道具。 中国人的“奴性”咋炼成?应付上级领导的卫生大检查,学校赶紧发动全校师生大扫除;为迎接某一级重点中学验收,要求学生捐出几本书给学校图书馆以充数;为对付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教务处立马将六天的日课表改成五天的,并责令班主任要求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督查组的提问;再就是为取悦台上领导,教学生三番五次练习鼓掌,哪怕学生一百个不情愿,哪怕手掌鼓得又红又疼也在所不惜。如此这般下来,奴性因子岂能不深深植根于学生年幼的心中,岂能不从小就练就一身曲己阿人、奉承拍马的本领?按照鲁迅先生的逻辑,这种做戏又与俄国的“虚无党”大不同,人家的是“这么想,便这么说,这么做,我们的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样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人教育观相距何啻霄壤! 一方面是“死要面子”的虚华与浮躁,一方面是“死不要脸”的无畏和无耻。这样的教育,哪里还有灵魂和真谛?又如何能够撑起中国明天和未来? (李吉明 2011 年 12 月 22 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 liming730210@163.com )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1574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预计达35万[转载]
halcon 2011-12-14 02:28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吴晶)根据中国教育在线13日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有望达到35万人。   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0年,中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是17.98万,22.93万和28.47万,同比增长比例依次为24.43%,27.53%,24.16%。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8.47万,按24%的最低增速推算,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将逼近35万。   报告称,截至2011年10月26日,中国共有419家正规合法留学中介机构,由教育部通过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进行监管。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对12家知名留学中介机构的调查,这12家机构2011年的业务增长多数超过30%。据此判断,巨大的留学人数将继续拉动留学经济,按今年30万留学人数的保守估计,将撬动约600亿人民币的留学市场。   报告指出,出国留学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以下特点:宽松的签证政策催动留学,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相关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留学经济,许多大学经费不足,积极增加留学生份额;低龄化发展迅速。2011年报考托福的考生中,18岁以下的考生比例增长一倍多。   从留学意向上看,目前最受欢迎的留学国家排名靠前的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等。 http://news.sina.com.cn/c/2011-12-13/225923626910.shtml
2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