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教育

相关日志

留学生的一句话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热度 7 Bobby 2012-4-9 17:58
“中国的教育制度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应付考试,在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上做的很差。”( http://news.163.com/photoview/3R710001/22267.html#p=7U1GQ86200AH0001 ) 留学生的一句话给中国教育敲响了警钟,号准了脉门。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必须向应试制度开刀。大学怎样考试,考些什么,录取用什么标准和方式,就是中小学教育的风向标和指路灯。如果还是为了公平,为了操作简单一率而不改革教育和考试制度,“钱学森之问”就永无答案,创造性人才就会窒息枯萎。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386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俞敏洪:让民办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鲶鱼
热度 1 whyhoo 2012-4-3 21:39
让民办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鲶鱼 --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各位教授学者,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的发言没有PPT,因为我觉得PPT太正经了。今天的主题是中国高等教育,其实这个主题我是没有资格发言的,因为我已经脱离了高等教育十八年,我从北大出来是1991年,从此我就混迹于被视为江湖的培训行业之中,离庙堂越来越远了。对于高等教育我有过十一年的经历,五年在北大当学生,六年在北大当老师,后来就开始做新东方学校。大家都知道新东方学校并没有做高等教育,我们做的是夹缝中求生存的培训,这既不是基础教育也不是高等教育。   之所以还要来谈这个话题,是我从心底里觉得:只有高等教育才能救中国,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代代人赶上世界的脚步,超越世界的智慧,就不会有未来,所以中国的高等教育从数量到质量都需要迅速提高。尽管我已经不在高等教育界工作了,但是我跟高等教育接触的机会还是相当多,原因非常简单,我每年都要进入50到80所大学去讲课,给学生演讲,演讲的时候我会接触校长、主管教育副校长、学生团队的领袖以及大量学生。所以从旁观者的角度也可以感觉到,中国高等教育有些地方还是挺需要改革的。   高等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实际上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的竞争力。广度是什么呢?大学多。深度是什么呢?大学好。这一点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都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说美国之所以厉害,不仅厉害在政府体制,也不仅厉害在美国有多少人才,而是厉害在人才的由来。怎么来的?高等教育来的。这次金融风暴,大家看到美国依然向外国留学生发放奖学金,这是美国国家发展战略形成的共识,不管怎样都要把人才留住,如果没有人才就什么都别谈了。在美国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美国大量吸纳已经被别的国家培养成半成品的国际人才到美国学习,这些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成就留在美国,为美国作贡献,包括刚才的程星教授,也是在为美国高等教育服务的。当然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美国心在中国,所以要回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出谋划策。也有像徐小平这样的,学成后干脆回到中国,这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新东方的助理副总裁柯宇涵,他是纯粹的美国人,是犹太人,哈佛毕业后来中国为中国教育作贡献,我们更加欢迎。中国意识到了我们需要大学多和大学好,人才决定了中国整体的竞争力。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中国才会拼命进行高校扩招和建设校园。这是对的,但是有一点很多大学没有做好的是,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教学质量反而下降了。   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就是公立教学体系和民办教学体系,这个不是说民办教育重不重要的问题,而是公立教育和民办教育应该形成互相促进的局面,形成一个活力互动。就像国有企业一样,一旦属于垄断状态,服务、价格都没有保证,当教育形成垄断之后,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教授队伍是否好,都无所谓了,国家给我名额我就可以招生,形成这样一个局面的最后结果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只有公立教育一支,但不是独秀,因为没有真正“秀”起来。大家看到,加拿大就有这个问题,全部都是公立教育体系,而加拿大自己的很多优秀学生都到美国去读书去了,人才就外流了。我们知道有一个多伦多大学,优秀的教授没有优秀的大学可去,就到美国去了,教育就没有了发展。中国大学存在的问题就是不需要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担心的也不是教学质量问题,我去任何一个大学,几乎没有一个大学校长是在为教育着急的,着急的都是我招生能不能多一些,欠的钱能不能早点还上,本来不该让校长担心的事情校长都在担心,本来应该校长操心的事情却没有了时间操心。   中国的孔子,可以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不发学历的高等教育学院,大家知道,孔子3000多个学生,都汇聚到曲阜那个不四通不发达的地方听课。讲课的地方我去看过,就是一个土堆叫杏坛,3000人听他讲,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听得到的,没有扩音器,那么多人去听老头子上课,而且不是一门课,是很多门,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最后大家还都不愿意走了。这是典型的高等教育,名师带高徒。就像我们今天的这个论坛,如果没有大师来,大家听得就没有意思。因此,老师对于大学起到了重大作用,如果是智慧之师,就是到露天去讲课学生也会跟着去;如果讲课不好,到五星级宾馆开课也没有学生来,因为学生不是为了环境来的,而是为了学习来的。   孔子的教育是典型的“私立学院”,而学院、书院一直在中国存在,比如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其实中国历史一路走来,私立教育相对来说是比较健全的,解放之前中国也是两种办学制度并存,私立和公立。北京大学中的一部分燕京大学在解放前就是私立的,我们所知道的一些著名教授都是在这样的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比如鲁迅、朱光潜他们。到文化大革命,一下子就把私立学校消除了,这样做带来了什么呢?用30年时间切断了中国教育2500年的命脉,切断的后果就是:虽然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支持民办教育,但是与历史对接的难度太大。我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支持民办教育,到现在接近三十年了,回头大家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还有民办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仍然是七零八落。教育是千年命脉,切断了命脉现在要接上,是何等艰难的事情。公办教育现在国家给钱,民办教育拿不到一分钱,不但没钱,有时还给你出点难题,所以我们就有一点像过街老鼠的感觉。同时,公立大学一枝独秀的局面使中国高等教育也有困境。首先是教育需要资金,中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学,钱本来就不多,大家一分就没有钱了,大学质量提高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但要请著名学者或者教授去大学教书,一定是要给钱的,知识分子不喜欢谈钱,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钱,比如程星这样的教授来中国教书,你不给他和美国差不多的工资怎么行啊,其实就是没有好钱就没有好人才。这一点即使在新东方这样的培训学校都能体现出来,你给的工资高,优秀的老师就会自动到你麾下工作。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钱比中国多,但鼓励私立大学,这样私立大学既完成了人才的培养,又为国家省了钱,因为私立大学主要是自己筹钱办学,这一点中国应该学习一下,利用民间力量,为国家教育作贡献。   问题怎么解决呢?我觉得通过私立学校介入可以得到部分程度上的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在过去30年走了非常漫长的道路,走了很多改革的道路,这些改革的良苦用心我们都非常认可,但是增加大学数量的同时降低了大学的质量,大学背负了巨大的债务,这些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我参加过大学的贷款调查,少则欠银行几千万,多则欠几十个亿,这些钱就让大学背在身上,校长天天就想着怎样还钱。还有的大学校长干脆说,没事,我借得越多,教育部对我越重视,我这里有四万学生,如果倒闭了肯定引起社会动荡,所以不用担心,政府最后会出面解决。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大学欠钱,老师没钱进行学术研究、学术不能渗深入就教不出好学生。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想改观很难,在这样的状况下培养高素质人才更难,所以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比较失败的一笔是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支持不够。比如民办教育刚起来的时候,就出了一个政策,叫做名校办民校,这样就把真正的民办学校整下一批来。然后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时候,又出了一个政策,叫做公立大学办独立学院,一上来就能发本科文凭,但真正的民办大学,奋斗了很多年都弄不到本科办学的资格,公办学校办的独立学院当天就可以拿到资格,可以看出对民办教育的支持明显不够,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陷入困境。大家知道民办教育的困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二是资金严重缺乏。事实上,任何一个大学的学费只能够支撑学校运行总费用的25%到30%,民办大学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只有学费收入,除了花费还得有利润,这些利润要用来还贷款,发工资,这样一种状态,民办大学哪有钱搞研究。所以中国民办教育坦率地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   现在中国很多人投资民办大学,包括投资独立学院,多有盈利目的,认为这是个可以赚钱的行当,有的是圈地,以教育为幌子做商业,有的认为我同正规大学合作可以利益无穷。那民办大学是不是没有出路了呢,不是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还没有出现,但往后一定能出现。现在有很多企业家,年纪大了花不了那么多钱,还是想投入到民办大学当中去的,美国真正民办大学的起因也是一两百年前很多有钱人没有地方花钱,最后把钱捐出来把一个大学办起来了。所以中国高等教育要想健康发展一定要两条腿走路,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我认为今后中国排名前一百名的大学中间,要有四十所左右的民办大学出现,那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状态。这个过程我认为至少100年到150年才能完成,但是只要国家支持往这个方向走,一定能完成。   关于民办教育对于公办教育的促进作用,我举一个简单例子。我在扬州办了一所中小学,刚开始大家对于这一中小学的存在不以为意,后来由于教学质量不错,周围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把孩子送到学校来,结果扬州的一些公立中小学就开始着急了,想尽各种方法要留住学生,因此对学生的态度也好了,教师的待遇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因为新东方的存在,促使了扬州公立中小学的改革和进步,也使得整体上扬州的教育得到了提升。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鲶鱼效应,本来一筐鱼很快都会死掉,但放一条鲶鱼进去,鲶鱼不安分反复搅和,结果一筐鱼就都活下去了。所以民办教育的存在一定能够激活公办教育,使中国的教育局面活跃起来,教学质量提高起来。如果有一所优秀的民办大学出现,公立大学就会坐不安宁,就会改革,中国的教育就会进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再过二十年,一定有这样的企业家口袋里有大笔钱不知道怎么花,又希望能够雁过留声,怎么办呢?找能够办大学的人,找俞敏洪,我们一起办个大学。未来就会有这样一批人,为私立教育进行大规模的捐款,这样一方面民办大学起来了,另外一方面又为国家节约了很多教育经费。而国家从现在开始唯一要做的就是给与政策上的支持。   我自己所做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很简单,新东方上市了,我个人比原来富有一点,我算了一下,我的钱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下了决心,而且成立了基金会,必须把我的钱拿出来办一所大学,办一所小型的文理学院。现在这所大学的征地工作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不知道国家什么时候能给我办本科的资格,我希望真的有一天等我把校园建成之后,国家能给我这个资格。如果不给我资格,我就继续在那块土地上开培训学校。   谢谢大家。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b54e0100bape.html
个人分类: 教育|20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友见面活动纪实:在河南工业大学工大讲坛说应急
热度 5 陈安博士 2012-3-23 09:51
  因为前周在河南大学讲授一周《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的事情,在郑州的科学网博主刘广明兄问是否有时间造访工大,并给在郑州进行两年长时间培训的新疆班做个讲座,因为时间宽裕,加之刘兄常议中国教育之大问题,是我也非常关心的,就很期待着这次的博主相见机会,很愉快地计划好了时间和报告的题目。   其实,我个人因为科学网的缘故而与各地的博主进行学术交流或喝酒交流或唱歌交流已经不是一回了,可以说是“累犯”,自己从中获益颇多,向向科学博主朋友们展示了自己的第四能力——口才和第一能力——唱歌,也很不好意思地展示了应该算是零能力无能力的喝酒和酒桌局面控制能力。   广明兄随后告知我,他将此事与校领导进行了沟通,然后就将“新疆班授课”升格为“工大讲坛”讲演,按照延续的次数,这次是第55期。   周三,在滂沱的大雨中,我离开开封,前往郑州,55分钟后到达河南工业大学的新校区,中午稍事休息,下午4点10分开始报告,而题目则由之前有些过于学术的《现代应急管理与机制设计》改为《应急管理和机制设计的故事》,我准备了30个故事将理论性的内容串了起来。   前文说过,我写博客的能力是第二能力,唱歌是第一能力(最近长期不练略有下降),科研能力排名第三,口才则排名第四。当然,要论这第四能力,端得也非常厉害,基本可以做到不看讲稿讲8个小时没有任何问题,听众们也还能被调动起情绪来,不至于疲乏。曾经某次,和我的一个朋友在某地共同讲演,他上半场我下半场,结果下半场时整个大礼堂基本鸦雀无声,而上半场则有些乱得不成样子。最后他说:陈兄,觉得你沙哑着公鸭嗓子,口才不咋地,应该被我比下去才对。哪承想却被你给比下去了。俺大度道:兄弟,别郁闷,俺说话嗓音确实还得向你学习,但是,讲演的分寸把握俺们是写过《如何讲演》这类文章的,所以,欢迎向俺学习。   以上为笑谈。   不管怎样,1个半小时的课程,30个故事伴随着PPT上的内容缓缓而出,虽然有时难免前后有重复的时候,也许口头语如“这个”“那个”偶尔也会跟着出一些(这一点于丹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值得俺们学习),总体而言还算顺畅,整个过程中,也看得出,虽然听众组成成分多样,其关注的神情基本算是被俺“拢住”了。   应急管理的故事,我脑子里至少300个,有些悲伤,有些诙谐有趣,有些则令人顿足捶胸。但是,由于现在中国正在巨大社会和自然风险的包围之中,每个人未来说不准啥时候就会遇到点事儿,知道一些应急管理的原则、做法和经验教训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说到管理机制,我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管理者和管理学者要面对的终极问题——如果能设计出一个完美机制使得每个人都在其中如鱼得水,这个世界当然会更加美好。在本次讲演中,10几个故事涉及到高速公路布局、旅游景点管理、公共产品设计等内容,按照我给管理机制进行的7元组分划,从时间、空间、动力与约束规制等三个角度,对于主体、客体、介质等参与者进行了详尽说明,我相信听众受点启发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整个讲演第三部分的应急机制设计的各类故事也精彩纷呈,包括应急状态下的资源分派,技术在应急中的作用等多个方面,只是时间有限,肚子里的故事无穷,在5点43分的时候也只能中止了。   这一天郑州的雨从早下到晚,地面聚集了大量的雨水,不过心情却因为见到新博友而格外兴奋,看上去颇为冷面的我也在黑黑的面皮之下流露出热烈的颜色来,这个世界因为交流而更加均衡,因为朋友而改变着季节的萧索。   最后,感谢山东老乡刘广明兄的邀约,感谢雨里前来听俺白活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并期待着有机会在此相见。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3373 次阅读|7 个评论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实施三个月了
热度 1 xianlaoguo 2012-3-19 09:37
2012年1月1日,《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取代1985年教育部和原中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开始施行。 至今已三个月了,身处省属高校,现在还没有听到看到任何的做法。看来,在中国,有些事还是需要时间的。
2804 次阅读|2 个评论
总理报告3条民生:教育经费首次4%,等
zw373737 2012-3-5 10:24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崔清新、周英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   提请本次大会审查的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与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汇总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用于教育的支出,以及其他财政性教育经费,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84.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达到7%左右。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近年来,这一比例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3.66%。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中新网3月5日电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日上午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一年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   温家宝说,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1.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温家宝说,一年来,中国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温家宝说,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   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温家宝说。   温家宝说,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我们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隐患,及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摸清了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规模、形成原因、偿还时限和区域分布。这些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部分偿债能力较弱地区存在局部性风险。 中新网3月5日电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日上午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强调,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   温家宝称,2011年,中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   二是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8600多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   三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降低900多万个体工商户税负。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四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   五是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向制度全覆盖迈出重大步伐,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六是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着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水平,制定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   七是努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置、调查、问责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集中打击、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行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个人分类: 政治|1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乔布斯就正在中国
热度 1 lxj6309 2012-3-4 14:33
中国的人才培养和发现问题,我在科学网的博客里已经论述过多次,今天在科学网上看到一篇报道的标题: 政协委员:如何培养中国的“乔布斯” ,仔细读了两位政协委员的谈话,觉得还是要强调一些观点。 首先,乔布斯不是唯一的人才类型,比尔盖茨也是,丘成桐也是,……。 其次,中国这样的人才也多的是。我们有柳传志,有王选,有袁隆平,有张瑞敏,有马云,……。 再次,乔布斯等人才既是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培养出来的。教育作为一个以批量方式生产的人才产业,它有效的培养出的是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而不是可数的几个。新中国60余年来培养的优秀杰出的人才是千千万万的,尽管有太多的不尽人意。杰出人才是一种自然机制,也就是他们是优秀中的特别显眼的少数人,这些人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在众多的优秀人才中由于偶然的机制突出出来的。比如,科学院院长必然有一人,但是不能人人都去当科学院院长。发现重大自然规律的科学成果在必须的实验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能不能发现则有很大的随机性。有准备的人很多,但幸运儿只有一个!我国的诺奖缺憾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包括歧视),但不能说我国不存在具有这样的才华的科学家。 最后,我们的各级领导人必须承担领导的责任,不要简单把没有杰出人才说成是教育的落后。领导人的最重要责任之一是发现人才,恰当地使用人才。正确的人才观应该把每个人都当做人才,把每个人用在适合他的岗位上,承认每个人的贡献,尊重每个人。比如,我们的活雷锋郭明义不是人才吗?广西 沾益县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不是人才吗? 他们的作用贡献比一个大科学家小吗?千万不要犯了舍近求远的毛病!杰出人才是使用和实践出来的!
个人分类: 教育|277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一位中学教师写下万言书:对中国教育的真诚思考
热度 6 孙学军 2012-2-24 07:24
一位中学教师写下万言书:对中国教育的真诚思考 文章来源: 凯迪 于 2012-02-22 10:59: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 书签收藏 //--!-- //-- (被阅读 7698 次) 核心提示:中国教育沉疴已久。对“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指责也一直不绝于耳,亦包含本报对早已变异的奥数班现象的连年呐喊。然而,这问题太沉太重,至今,成千上万的孩子,依然生长于这看起来已固化的教育理念之下。孩子们的眼镜片厚了,心灵愈加脆弱,成长依然迷茫。 编者按 这是西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写给学生和家长的“万言信”,他称之为“心灵告白”。而我们,被其间流露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中国教育的真诚思考而深深打动。 中国教育沉疴已久。对“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指责也一直不绝于耳,亦包含本报对早已变异的奥数班现象的连年呐喊。然而,这问题太沉太重,至今,成千上万的孩子,依然生长于这看起来已固化的教育理念之下。孩子们的眼镜片厚了,心灵愈加脆弱,成长依然迷茫。 “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杨林柯老师如是形容自己的教育观。他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相对于当下被演绎到极致的、以升学率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他认为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更有利,然真正的改变,看起来何其缓慢何其艰难。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 这是他对整个中国教育的呼喊和发问。 这位主张教育是“良心工程”的高中语文老师,于信中贯穿着他的困惑与痛苦。而他的思考,或许难免个人的主观性,或许也失之于片面,但字里行间,却是真挚的、温热的,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其热切呼喊与深深忧患的背后,紧紧勾连着孩子们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我们刊发这封信,一方面是为了与读者分享他的观点,同时也希望和亲爱的读者们一起来思考:杨老师的大声疾呼可有道理?孩子们如何成长?以及中国教育的明天在哪里? 这几天一直比较纠结,因为几位家长的“上访”,我被告到校长那里。对一个“资深”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重事件。虽然我可以理解各方所持立场,但面对时仍有许多困惑。不久前开家长会,会后,有一位家长和我交流,说了一些赞扬和鼓励的话,说现在像我这样的教师真是太少了,不仅教书,还要做孩子的心灵导师,真不容易,甚至说到“崇拜”一类的话,这种话我已经听多了。我曾告诉学生,不要崇拜任何人,也不要让人家崇拜你自己,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这是现代意识。听到学生家长又在说“崇拜”一类的话,我立马插话:“不要崇拜,我和孩子是朋友。”我告诉家长,其实我一直在教育我自己,这不是谦虚,而是一种自我的需要。 没想到第二天,风云突变。领导找我“谈话”,说几个家长对我有意见,主要是学生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一些东西不相信了,爱怀疑了;对家长的话也不怎么迷信了,甚至用事实、道理和家长辩论;说我上课讲了批判性的话,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对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应该用“正面的、阳光的”东西教育孩子。意思大致就这些。 我深深理解领导的苦心,在教育市场化的现实背景下,家长缴了学费,买的就是学校的教育服务,作为“服务单位”的学校,为了“可持续发展”,能不考虑“上帝”的要求吗? 其后,虽然我做了一些解释说明,但在不同的思维空间里交流,似乎很累。实际情况是,个别家长的一面之词能说明一点问题,但却容易遮蔽更大的问题。我联系一些大学生自杀以及杀人的事实讲了我的价值选择理由,我希望用人生教育统摄和抑制应试教育下的功利冲动,把生命教育、理想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然从现实生存的角度,高考成绩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须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要用人生大目标统摄高考小目标,目标高远,行动才会更有力。 就这样,我一下子进入一个夹缝之中:一边是一些学生以及家长的夸赞与“崇拜”,一边是个别学生家长的排斥与“上访”,我心里五味杂陈。 1 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沉沦下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用处,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仔细想想,家长们也有他们的依据,不管他们是官员还是百姓,成功还是不成功,他们的孩子毕竟要进入这个世界,要和这个世界建立一种认同,要听“大人”的话。毕竟这个社会是由“大人”主宰的,如果孩子有叛逆之思,或者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好大学,让他们的面子往哪里搁?家长们的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有个别家长对我有很大的误会。 回到我自身,我的教育理念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在知识教育中我努力实践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我觉得,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更有利。 再从功利目的上来说,有些孩子不会写文章,关键是没思想,胆识才气都从思想而来,没有读书与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如何形成思想?我们常说“人文精神”,其实“文”的问题根本上是“人”的问题,“文”是由人的内在气脉发出来的,喷泉里出水,血管里冒血,文章就是一个人内在生态最直观的反映,也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存在。 教师的眼里要有生命,要有人,不能只有“教育”。我并不想证明自己的超越。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沉沦下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用处。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价值和意义,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在一个社会的诸多系统中,教育是推动社会、改变社会最重要的基础系统,它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主要任务。我自知能力有限,影响力有限,但无数能力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改变的希望。虽然我们把教师打扮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需要追问的是,谁在真正塑造孩子的灵魂? 从另一角度看,人们只看到教师社会地位提高了,学校收费似乎也不少,但如果深入教师们的生活深处、内心深处,看看教师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有假期,但假期常常补课;有双休日,但周六都在上课;错过了好看的电影,不知道歌星的名字,读书充电的时间很有限——在教育产业化的大潮中,学校成了“服务单位”,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要让上级领导满意,教师们不仅要面对“一仆二主”的外在尴尬,还得面对良心审判的内在羞愧,在“让他人满意”和“让自己满意”之间很难和解,经常得忍受内心的撕裂与痛苦的煎熬。 虽说外在的量化考评涉及学校的生存和教师的待遇与尊严,但毕竟教育是良心工程,良知的声音是教育最本真的力量。在与外在的各种矛盾与困扰的斗争和妥协中,那些有良知的教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努力。 2 教师所给学生的毕竟有限,而让学生有精神饥饿感,自己努力去寻找家园,就有了终生学习和进取的不竭动力。 这些年来,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几乎把一切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甚至上厕所、晚上泡脚都在阅读。我每年的阅读量绝不会少于1000万字,写读书笔记约在8-10万字,写文章和教学随笔不下30篇(这些与学校要求无关)。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稻粱谋,更不是为考个什么文凭获得体制认可,主要是想从精神上得救,发现真相,寻求真理,进而影响学生和我周围的人。在一个问题较多的语文环境中,我希望自己本身成为一种丰富的语文资源,在一个训练越来越多、读书越来越少的现实背景下,用自己的读书带动和影响学生,实现更高的教育价值。我知道自己道行不深、修炼有限,只是努力想成为一个后知后觉者,不想让孩子像许多庸碌之辈一样成为不知不觉者。 我知道,观念世界是一个僵化的世界,妄想把一些东西简单注入大脑的做法是可笑的,根本是心灵在起作用,而心灵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外在的教育再好,必须通过内化起作用。所以,最好的教育往往是自我教育,对于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来说,对学生最好的教育首先是教育好自己,让自己走向世界的高处,走向真理,然后才能对学生有一些精神辐射。如此来看,教师不过是一个学生而已,要不断学习,不断吸收,并去粗取精,不断消化,吃草挤奶,所以,我强调读书。因为教师所给学生的毕竟有限,而让学生有精神饥饿感,自己努力去寻找家园,就有了终生学习和进取的不竭动力。 至于家长说到的具体问题:比如说孩子不太相信一些新闻报道,说受了我的影响,因为我确实说过“不要活在新闻里,生活比新闻大得多”一类的话,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理性思考、独立判断,不要因为好新闻就简单肯定:“形势一片大好”,也不要因为坏新闻就得出“社会腐败,人心不古”的结论。 任何新闻都是社会的一个点,生活比新闻大得多,要放开眼光,自己去看;使用大脑,自己去想,大脑中要多一些问号,不要只是感叹号,要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追问,不要满足于别人给你的现成答案。对生活的判断要警惕极端化思维,或天堂,或地狱,神圣化或妖魔化都是不对的。我给学生推荐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就是希望学生能走向高处,因为在低处只会区分大小高下尊卑,而在高处才会发现世界原来是平的(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博大的心胸难道不好吗?)。 对于大人物,我让学生不要盲目迷信,我给学生推荐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大人物其实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并不是特殊材料构成的,不近人情的;大人物也并不是哪方面都伟大。 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我不希望他们像我当年受的教育,英雄偶像都是大人物,高高在上,不近人情,而不告诉我们,他们其实很亲切,他们也是人。 3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 认识光,也得认识光在另一面的投影,这样,认识才是全面的;对社会的认识也是一样,社会不存在什么“纯洁城堡”,学校不是,家庭也不是,所谓“纯洁”也只是相对而言。况且,学校也不是一个教育真空,社会不可能被隔离在学校之外。社会现实的各种正面或负面的东西在信息传媒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代,不通过学校也能够获得。 为了保护孩子,要告诉他们早晚要进入的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理想和美好,甚至有一些残酷,但必须直面这种残酷,让他们对不好的东西提前有一些预期,免得“见光死”,出现精神的扭曲与异常。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很多,是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想一想。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只是“成功教育”,是出人头地的功利教育,革命加拼命,学习不要命,头悬梁,锥刺股,一心只为考大学。我们当年是点着煤油灯上晚自习,以至于许多同学的头发被烧,晚自习为防止打瞌睡,就吃大葱、吃辣椒。“比、学、赶、帮、超”这是我们当年的口号,以致于我身体差到感冒一次两个月不好,一米八的个子体重只有110斤。现在的口号更离奇,“不成功,便成仁”等等之类,各种激进的口号让人啼笑皆非。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 我提出:享受学习过程!就是希望学生找到兴趣,找到方向,关注过程,不要只盯着成绩,因为成绩永远是一个变量,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因为考大学才需要学习,为了生命的幸福,终生都需要学习。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厌学,就是只把大学作为人生目标,甚至认为是自由天堂,但当学生真正走入大学以后才发现,和自己真正的理想有很大距离,自己努力追求的东西到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快乐,失落感随之产生,加上学生心理上的断乳,生命教育的缺失,有不少学生困惑、迷茫,也有学生麻木、沦落乃至走上绝路。要追问责任,大的社会原因不说了,要说具体原因,我觉得中学教育难辞其咎。 六年中学教育,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六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大都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对社会的基本认识也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中学教育,学生们六年都干了些什么? 一位毕业班学生申斥道:“我们除了做题还学会些什么?”问虽极端,但说出了学生的心里话。我们在应试选拔教育的同时,几乎没怎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审美教育,大部分时间只是在搞训练,学校成了训练集中营。由于教育本质目的缺失,导致应试性的功利人格遍布校园,生命里面空空如也。一些学生不会正常地思考问题,缺少常识,大脑简单,思维模煳,感情细腻,精神脆弱,缺少责任感,一遇到问题易走极端,忽视了自己是社会大生命链中的一环。 看起来长大了,但长大的只是肉体,精神依然在幼儿阶段,很不成熟。因为我们的教育让孩子读书很少,训练很多,孩子们把大量时间都用在做题训练上,很少顾及生命的内在意义。有些家长也不让孩子看课外书,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业,也不希望教师讲所谓“课外”的东西,只讲与考试有关的。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恰恰表现在能够突破课本及课堂限制,让学生看到和触摸到一个比课堂更大更真切的世界,让孩子的心灵更宽广,精神更强大,防止成为“单向度的人”。 有人戏言:“中国教育比中国足球还没希望。”但抱怨失望有什么用呢?就像母亲对一个不争气的孩子,真正的教育者从来没有放弃对教育的希望。 记得一句话:世界如此糟糕,你要心理强大。教育是造心工程,造就一颗强大的慧心就有了探求世界、追求理想、建立意义的不竭动力源泉,也就有了呵护生命安全的坚强屏障。 4 对于语文,我有十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考学训练是低技术含量的工匠活,几个月就够了,而知识积累、思维训练、精神涵养等等这些“内功”则主要在平时。语文成绩中,“显性成绩”是考试量化,“隐性成绩”则是生命成长。 也许有家长会说,扯这些干吗!让我娃考上重点大学就行了。虽然我知道中国的大学办得并不是很好,但我还是要告诉学生,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努力去考大学,在一个身份社会,大学文凭就是你一生的文化身份,“一本”和“三本”的利益含金量还是不一样的。当社会都在认可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不努力争取,在现实功利上可能会吃亏。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中三年就是人生最紧要的三年。对于语文,我有十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考学训练是低技术含量的工匠活,几个月就够了,而知识积累、思维训练、精神涵养等等这些“内功”则主要在平时。语文成绩只是语文学习和人格训练的副产品,而且有“显性成绩”和“隐性成绩”之分,“显性成绩”是考试量化,“隐性成绩”则是生命成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像身高体重与身体健康,我们不能只管身高体重而不管身体健康。 我自知生存靠社会供养,回报社会能力有限,人微言轻,似乎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我又不想满足于无意义生存,总想给这社会留下点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会活到哪一天,因为年龄一到,血压老高,天天服药,似乎有很多书要读,似乎有很多事要做,似乎有很多文章要写,但工作及各种事务把人的时间撕成碎片,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也似乎被撕成了各种碎片。生命短暂,鲁迅说:“抓紧做!”但我能做什么呢?教书和读书写作似乎成了我生命最后的选择。我自认为40岁以前为了生存需要做了许多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出书几十本,但都是速朽玩意儿;比起农民工,挣钱也算不少,但发现钱不过是一个不断在贬值的身外之物。我为自己的生命做了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而为自己的生命做事难道不也是为这个世界做事吗? 记得一句话:“死人的墓碑如果不立在活人的心中,那这人便真的死掉了。”如果有一天肉体消失了,精神还能留在这个世界上某些生命里面,难道不是生命的延续吗? 作为教师,教书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我别无选择,只希望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延续一下我的生命,这在至高者看来,是多么渺小的一件事,因为一切都只是过程而已,谁也无法保证永垂不朽。但在我,又是多么看重的一件事。 仅此而已。 5 我希望给课堂灌注一点生气,给语文一双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思想中学会思考与写作,让他们在把许多东西忘掉之后能够真正留下一些东西。 至于说到我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历史文化的批判乃至于对教育或者学校某些做法的批判,有家长认为是“牢骚”,我要说:“我不是屈原,我没有冤屈。”我有车有房,家庭幸福,儿子也有工作,有很多尊重我的同事和朋友。我也很感谢学校这些年来给我的包容和相对的自由,能让我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能够在一个很小的精神空间中影响这个社会,传达一种精神的能量,从而给学生带来一丝温热。我希望给课堂灌注一点生气,给语文一双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思想中学会思考与写作,让他们在上了大学把许多东西忘掉之后,能够真正留下一些东西。 再从实用价值来说,批判是思想发展的必备素质,年轻人就要狂一些,该谦虚谦虚,该骄傲就得骄傲,因为谦虚是认可别人,骄傲才是认可自己,骄傲也可以让人进步。可当下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不断认可定论,记“标准答案”,把孩子搞得一点脾气都没有。许多孩子小时候活蹦乱跳,上学后渐渐变得呆头呆脑,小时候还像哲学家,爱思考大问题。越长大越世故、越深沉、越谦虚,其实是越来越失去自信。而自信正是人格核心。 我们只说孩子作文写不好,得不上高分,没有思想的作文怎么能够得高分。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去触碰大问题,不去关心社会,不去思考自己,不直面人生,如何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我们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我们采用的手段之间岂不是南辕北辙?而且,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最后走上社会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6 回头望,20多年了,我还在这个讲台上“活”着,因为我的同事和熟人里,从20多岁的青年人到40多岁的中年人,为教育“献生”的并不是绝无仅有;但还有些面对这种教育现状早就落荒而逃,做官或做生意去了。 从内心来讲,我是把这些孩子当我的孩子来教的,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虽然我做得不够好,但一直很卖力。我认为,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此而言,教师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影响别人的大脑和心灵。打动学生,先要打动自己,说服学生,先要说服自己。为了孩子,我顶着压力探索课堂改革之路,为了孩子,我在上课的激情与浪漫中常常忘掉自己。我天生愚笨,又不会“巧干”,但我觉得,顺应外界不难,放过自己不易。对于语文教学,我觉得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讲什么”永远比“怎么讲”要重要,在一个道德技术化的泛表演时代,总得有人冒傻气。 当然,作为一个教师,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喜欢你、认同你甚至“崇拜”你,但也一定会有孩子(或家长)误解你、反对你甚至“藐视”你,因为人的价值选择是多元的。在现有体制下,学生无法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老师,老师也无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可育之材”,一切全靠行政之手调配出的“缘分”。喜欢不喜欢都是“缘分”,对于学生而言,适合自己的好教师可遇而不可求,对于教师而言,也看是否碰上投合自己方法与理念的“有缘之人”。学生和教师都没有互相选择的自由。教材也很难自由选择,虽有选修课,但哪个学校真正让学生们“自由选修”呢?在一种别无选择的力量面前,教师和学生的思考也必须“体制化”。孩子们从小就被迫适应“二元话语系统”,要学会说“道德的语言”,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要不断认识“语境”的厉害。 王富仁说:“只有真实的表达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可在“经验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分裂中,孩子们只能在“听从外界”与“听从心灵”的痛苦选择中不断地陷入困惑与矛盾(我们文史教师们何尝没有矛盾与分裂呢?),孩子说话写作哪敢随便造次,在分数统帅一切的逻辑背景下,谁敢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 说这些,不得不交待,在中学,我是为数不多的追求个性的老师之一。我认为,思想只有经常保持自由的状态,才能具有勃勃的生机,但是,“教育意味着将一种观念加以强化从而忽略了那些‘缺席者’,面面俱到的教育,即便不是不可能,也已经失去了‘教育’的目的,教育者总不得不替受教育者作出选择(汪丁丁语)。”这就使教育成了一种“自由选择”的艺术。一种价值的被选择,意味着另一种价值的被忽略。要一个有具体风格与个性追求的教师,来满足无数个有个性追求与风格喜好的学生,不是一种奢望,也可能是一种强加。 我认为,人,不是人民币,无法让每个人满意。当然,人人都喜欢的“超人”型教师可能是有的,但至少我不是。在一些知识观点的表述上,我往往是本着心灵与良知的自由,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这些,我们的民族难道不需要吗?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知识和语言,更多的是人格精神,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知识资源,更是一种精神资源、文化资源,教师是教育最重要的生产力。“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只是口号,更应该是一种实践。 回头望,20多年了,我还在这个讲台上“活”着,因为我的同事和熟人里,从20多岁的青年人到40多岁的中年人,为教育“献生”的并不是绝无仅有;但还有些面对这种教育现状早就落荒而逃,做官或做生意去了;更多的,作为精神意义上的“传道者”的教育生命已不存在,剩下的只是一个教育符号。因为活着需要一个凭借,逃避自由只是为了躲开生存的恐惧,而我在一个夹缝中还能“存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安慰。 20多年来,眼看着我的同学们一个个成了各自小圈子里面的领袖,眼看着一个个年轻人成为自己的领导,被称这个“长”那个“任”,我很为他们感到高兴,当然也为自己感到自豪。因为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中,一个人“不上进”或“出不了头”,易被认为是“无能”。但我想,不管世界如何与你交换轻蔑,一个人总得看得起自己,珍视自己存在的价值,当世界在给你做减法或除法的时候,你得学会给自己做加法或乘法。在我看来,不管骑白马的是王子还是唐僧,也不管身高与影子是否成正比,我们总得面对这个神奇的世界。我只是想说,人总得守住点什么,仰望点什么。 7 我告诉孩子,要常想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 最后,我想给“上访”的几位家长说几句话。 我不知是因为我的一些话语灼伤了孩子敏感的心,还是我讲的什么和你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相悖,抑或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努力或成绩不好让你们焦虑。我深深理解你们的焦虑,在一个别无选择的教育现实面前,你们的焦虑其实也是我的焦虑,没有哪一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努力进步,也没有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当毒牛奶毒大米问题肉问题菜等等不断得到曝光和关注的时候,有多少人关注过我们教育和精神层面存在的“食品”问题? 虽然你们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但我不会责怪你们,从内心来讲还心存感恩。我感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到底是我错了,还是我们对教育教学有不同的理解?让我有了一次静下心来深入解读自己的机会。我的误区可能就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是同道者或能够理解你的价值追求,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解读常识的能力。但我清楚:盲人是不能给盲人带路的,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我爱每一个孩子,就像你们爱他们一样。他们其实都很优秀,有些能力卓越超群,常常让我感叹自己这个年龄时和他们的差距,只是在量化评价中他们的成绩可能并不如你们所愿。但你们想过没有,当一种评价体制只剩下一个刚性标准的时候,这对他们的心灵是多么大的伤害!难道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不重要吗? 我告诉孩子,要常想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我告诉孩子,生命本无意义,要找到意义,须有信仰,而信仰是一生的追求。年轻时要有功利心,年长要有超越心。人生要核算,加减乘除要计较,因为人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一步都要认真,人生的近目标和远目标要结合。我让大学生进班搞理想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有人生目标。 我只是想真诚地告诉各位:教育就是成长,生命只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个生命都会成长,每个生命也会走向自己的成功,而成功也是一个过程,不是那么可怜。不要预支焦虑,生命需要开阔,观念需要解放,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解放人,不是为了限制人,教育也要遵循自然、自主、自由的原则。 孩子的生命是自己的,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不要把孩子的成功和自己的面子捆绑在一起,任何人都不可能用他人的“成功”掩盖自己的失败,过强的意志很可能带来理性的错误,导致我们看不到更高的价值。 我知道有许多孩子会向家长介绍并转述我的观点,我不知道孩子是怎么转述的,我只知道许多孩子“文集”上记录的我的一些“语录”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 我推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希望孩子听话的家长因为孩子不再“听话”而迁怒于学校,我知道还有几位优秀的老师也有“被上访”和“谈话”的经历,说孩子竟然和家长辩论,要和家长讲什么“人格平等”,“道德地位与法律地位平等”,家长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我要说的是:每个生命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叛逆期和青春期是伴生的,难道“听话”就是评价好坏的唯一标准吗?孩子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要让孩子成长,不能只让孩子“听话”,还得让孩子学会思考。 当然,没有哪一种教育天然就是最正确的,只是在于人的理解和选择。我们要反思传统的教育,是否让生命充满使命感,而忽视了命运感?如何才能焕发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呢?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希望家长认识一个“人”和他的苦心,借此也谈谈多年来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和各位家长有精神上的互动与交流,也不希望家长把我看得多高。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没有那么多头衔,也没有那些华丽的宣传标签,我只是不甘心仅做一个“经师”,更希望做一个“人师”,成为一个有思想追求的教育者,使孩子们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人生。 说得不对之处,欢迎家长批评指正。我对家长的监督和关心表示感谢,对家长的误会表示理解,彼此都不用遗憾。因为误会本是世界的构成部分,只要心是热的,观点不同可以探讨。 我也愿意成为各位家长的朋友。 面对这封中学语文老师写给家长和学生的“万言信”,你也许是用家长的心情或者学生的感受,抑或是一个关心教育问题的普通人的心理来审视。但不管怎样,关注就是力量,希望你我能够共同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好,期待您的声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改,拯救国民的最后底线
zhouguojun 2012-2-23 18:34
教改,拯救国民的最后底线 刚到哈佛不久,就结识了一帮关注中国教育的朋友。我们常聚在一起,分享对哈佛新鲜的课程、独特的授课方式、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感慨,慷慨激昂地对比自己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和在哈佛领略到的新天地。    坐在教室里观察月亮 在与朋友的讨论中,我对有门课从嗤之以鼻到津津乐道,让朋友们非常惊讶,同时也受到了启发。这门课叫做《学习与教学:精彩观念的诞生》(LearningandTeaching:TheHavingofWonderfulIdeas),是由一位70多岁的老教授,爱丽诺?达克沃斯(EleanorDuckworth)执教的。她是法国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的理论发展和继承人,强调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其自由探索的教学方法。这门课的基本上课方式是教授和大家围坐在教室里,实践和观察学习过程并讨论阅读材料。   比如,每次上课的前10多分钟,大家会分享这一周观察到的月亮的变化;接下来,或者由Duckworth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独立或分组来实践和讨论,比如,四个孩子去看电影,他们想要坐在一起,有多少种坐法;又如,一个人应该怎么做才能通过墙上一面小小的镜子看到站在教室另一个角落的人。又或者,她会从某个小学带来几个孩子,在教室中间席地而坐,给他们上一堂课,而我们只作为观察者静静地做笔记,之后大家再就观察到的现象和心中的疑问进行讨论。 从不屑到惊讶   无疑,经过了刚开始的新鲜,我渐渐感到无聊:要想知道月亮的变化规律,去读几本书不就行了吗,何必自己天天辛苦地观察,科学家观察了几百年才探索出来的规律,难道一个学期我们就能总结出来?四个小孩怎么坐,不就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吗,至于每个人发一堆回形针或者橡皮通心粉,在地上摆来摆去,非要摆出那24种组合吗?镜子的实验,不就是镜面反射的原理吗,中国的初中生都知道。至于教那几个小孩子关于立方体表面积的概念,那个把几个小木块摆弄了很久的小女生,到最后都没弄懂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   我抑制不住地心烦——干脆告诉她答案,不就行了吗?让她自己琢磨真是浪费时间!要知道,中国学生一堂课45分钟,要学习多少知识,解决多少问题啊;要知道中国的老师,天天都在忙着让学生记住概念,学着解题,并且摸索更加简便的解题方式教给学生,好让他们在考场中取胜。   然而,当我带着满肚子的不满意阅读从哈佛走出去的一个个校友写下的教学日记时,我惊讶了。这些校友的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常常迸发出让人惊讶不已的想法和观念,并且执着主动地要去设计小实验来验证他们的想法,而老师,作为引路人,并不告诉他们答案,甚至当他们明显出错时,也不纠正,只是在旁边微笑着,观察着,时不时地问一句:“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越做越开心,越做越想学。老师的职责不就在于此吗?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工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他到知识的世界。 你扼杀了我对汉语的兴趣   后来,Duckworth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我们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我设计了一份教美国同学学习普通话音调的作业:通过教他0到10的念法,让他自己探索普通话的几个音调及其不同。带着我当时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解——无论如何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我开始了实践。然而骨子里想让他快点掌握知识的强烈愿望,让我忍不住通过各种手势和眼神告诉他答案。我不断告诉自己,我只是在暗示他,我可没把答案说出口。可当他意识到我的暗示时,他非常不高兴:“Xinyue,youarekillingmyinterestinlearningMandarin。Iwanttoexploreitmyself。”(馨月,你扼杀了我对汉语的兴趣,我想自己去探索它)。我顿时非常尴尬和愕然。然而那句“扼杀了我的兴趣”,犹如醍醐灌顶,让我开始去思考这种故意拖延时间,不告诉答案的教学方法意义所在;让我突然领悟到为什么很多中国的学生都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为那不是学习,那是做题。   还记得与朋友们分享时,他们听完我一番试图表达清楚所有细节的讲述后,那一片沉默。因为我们感到要让中国的教育有所改进,需要做的太多太多,比如从最根本的对于学习和教学的理解,到怎么保持学术环境的纯洁和自由。然而,仅靠一己之力,能做的太少太少。但当互相凝望彼此时,我们又充满希望:我们就是一群关注着中国教育的人,而国内还有更多的人,正在为中国教育行动着。 后记:为了中国的教育   回国后不久,从哈佛的朋友那里惊闻哈佛法学院的博士陆宏毅居然去参加了《非诚勿扰》这个在国内很引起一片哗然的相亲节目。充满了惊讶和好奇,我赶忙上网去欣赏他的表演。当他说到自己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时,全场掌声雷动;当他解释为什么辞掉在硅谷当知识产权律师的工作,回到中国做一个平凡的公民,投身环保事业时,我振奋不已。他的出现,给这个充满拜金欲望的舞台,给这个“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的出处,带来了一丝让人清醒的凉爽。的确,哈佛有许许多多的优秀学子,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更多的哈佛学子,也许就是眼前那个忙碌平凡的人,正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想起刚到哈佛不久,就结识了一帮为中国教育感到迷茫和焦虑的朋友。在提到自己为什么选择读教育学这个听起来毫无“钱途”的专业时,强烈的共鸣产生了。因为我们不希望以后的中国孩子从小就埋头钻研数学、物理、化学,却很少有人真正对这些学科有兴趣,仅仅是为了考试;因为我们不希望中国的学子不敢挑战权威,不敢开口说出自己的不同的想法,而习惯于接受权威给予的正确答案。 (本文系转载,题目为本人所加)
个人分类: 工作推进|1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评论:回归教育家办学中国教育方能崛起
dongzg101 2012-2-23 03:26
评论:回归教育家办学中国教育方能崛起 近日,在山东省两会上,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谈及利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化解高校债务危机时表示,现在不是教育家办学,而是房地产商在办大学了。 关于学校领导人究竟应该是教育家还是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等这样一个常识问题上,我们曾经纠缠不清,其突出表现就是因为大学校长这一职位,出现过官员、科学家,也出现过各种专业涌现出来的精英教授,但就是较为缺乏优异的教育家。其中在知名大学校长位置上,出现最多的仍然是官员和科学家,尤其是院士。在校长为副部级待遇的高校中,北大、复旦、浙江大学、中科大等高校现任校长均为中科院院士,华中科大、兰州大学等现任校长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院士校长”风潮。 现在,这一风潮有可能被清华大学打破。2月20日,清华大学在主楼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原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任清华大学校长,原校长顾秉林因年龄问题离职,重新回到学术科研岗位。顾秉林2003年就任清华校长时,已于4年前当选中科院院士,而其前任王大中就任清华校长前一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也就是说,年仅48岁的陈吉宁不仅成为近三十年来清华最年轻的校长,而且也是一位未顶“院士帽”的校长。这是一项重大改革吗? 显然还不是。恐怕这仅仅只是一个偶然,与陈吉宁校长本人的个人际遇有关,不能说是教育改革的一次行动。倒是原教育部长、现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此事上说得好:当校长不一定要是院士,而做好一个校长有时候比当院士更加重要。中国不缺乏院士,从中国科学院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数目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科技强国,中国真正缺乏的是教育家,是那种能够带领中国高校崛起、能够真正建设成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大学校长。再说激烈一点,当前的中国高校缺乏蔡元培。因为院士固然在科技领域里做出了相当的成就,但懂科技和懂教育是两回事,管理大学和钻研技术算得上是风马牛不相及。让院士去当校长,一是基本中断了该院士的学术生涯,二是未必对教育发展有利。 是不是院士并不构成当大学校长的必要条件,是不是教育家才更应成为当大学校长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我国高校的每一位校长都是教育家,那中国高校何愁不崛起,中国教育何愁不脱胎换骨,中国的各项发展事业何愁缺乏世界顶尖人才?可惜,让每一位校长都成为教育家是不现实的,至少在目前阶段属于痴心妄想、海市蜃楼。但是,倘若让每一位校长都成为教育家是不现实的,能不能先让一位、两位校长成为教育家呢?或者倒过来,能不能让一位、两位教育家先成为名牌大学的校长呢? 让教育家办学,才是正道。空谈教育改革的校长还算不上什么教育家。这些年,不少大学提出来要办世界先进水平大学,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大学还在那,世界先进水平却还只是一厢情愿。陈吉宁是不是院士不重要,是不是年轻也不重要,有没有留洋经历还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教育的认知,对教育的管理手段、对教育的改革趋势是不是到位,也就是说真正核心的是他是否是一位教育家。陈吉宁向清华大学的中层干部和师生代表说出了自己的四条办学理念: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至少从这四条理念来看,隐约有那么一些教育改革的影子。若陈吉宁校长果然成为一代教育家,则清华幸甚,教育幸甚,我国幸甚。若更多的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则我民族安能不后继有人,安能不傲然立于世界乎? 中国教育崛起的核心秘诀只有这一条:让教育家办学。 更多阅读 山东省长谈高校化债:一身债哪有心思办大学 温家宝:大学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 让教育家办学 媒体评论:解决大学官本位 “教育家办学”是关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11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高效课堂概论
zhouguojun 2012-2-22 10:30
我们必须团结一切课改的力量,“全天下课改人联合起来”,敢于推翻旧教育、缔造新教育。但我同时要批判那些带引号的“高效课堂”,因为它们正以扑朔迷离的各种幻象,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披着高效课堂的外衣,大兴应试教育的“妖风”。李鬼太多了,自然就会坏了李逵的好名声,并且蛊惑迷乱着课改,引领着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从此远离真正的教育本质而舍本逐末,那么南辕北辙的教育越发变得不太正经,遭人厌恶。 我当然一直在为了课改而不遗余力地摇旗呐喊,不改就没有出路。基于对中国教育的基本诊断,我们认为教育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或者换个说法,教育患了“课堂并发症”,揪住了课堂、解决了课堂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和找准了支点,便能撬动整个地球说法差不多。 “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改首先是为了让孩子们不痛苦、不厌学、“不跳楼”。而救救孩子其实也没有多么的高难度,只要去想办法“改变学习状态”,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引发学生精神状态、发展状态的改变。一旦在课堂上能收获快乐、找到感觉、获得尊重、激发出对生命的热情,我想跳楼的几率一定会降低。如果这一代学生有希望,那么我们的未来才真正有希望,不是说孩子就是未来吗?而那些加引号的课改,不以解脱和改变学生的“状态”为要旨,反而越发加剧着学生的厌学甚至厌世情绪,“变形”的应试教育正日益危害着我们的教育,如果任由它们存在而不去戳破甚至“打假”,那么教育就会犯祸国殃“人”的错误,仍然会有更多的孩子选择以牺牲而抗暴!即使今天不跳楼,可后天呢,即便不自杀,可杀他呢? 因此,课改是在“放生”,这是一份有良知的,基于“人”的必然选择。 有人说我们是在重新解构中国教育,那么这种“重构”也是循着新课改理念进行的。什么叫重构?如果教育回到一个“人”字上就被叫做“颠覆”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曾经的教育实在是谬之千里、离人太远! 如果你觉得旧城改造不错,那也该准许教育去“重构”才对。 高效课堂是个教育概念 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高效课堂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从教学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是在追求“四维目标”,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感,而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严格说来,靠的正是智慧,假如课堂只能给予学生知识却最终形不成智慧,那课堂即便能够满足“三维目标”,我以为仍然是有缺陷的,而高效课堂恰能够补正这个漏洞。 因此,高效课堂绝对也不可能是时下有人从字面理解的“高效益”的课堂,这样的“高效课堂”是肤浅的、低层次的、功利的、应试的,真正高效课堂的内涵十分丰富。高效课堂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并加以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人本。是从儿童出发,“认识”儿童。在我们看来,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具有好奇心、展示欲,教育就是设法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展示欲。这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任由学生去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我们认为,唯有认识儿童才能发展儿童。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为“惟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生”,认为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两惟”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高效课堂的理念承载在高效课堂模式之中。以杜郎口中学为例,课堂模式是10+35,规定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有人质疑说课堂教学岂能限制教师讲,这样的质疑应该说不是没有道理,但却没有明白另外一个道理,课堂仅仅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不限制“讲”岂能保障学生的“学”?这道理朴素到和“红灯停、绿灯行”没有差别。 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学习能力”。因而高效课堂认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其主要内涵正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仅有知识本位而离开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是低层次的甚至是应试的。我们固然可以承认知识能够通过灌输获取,那能力呢,智慧呢,可以靠灌输得来吗?离开了“在经历中体验”这一过程,死记硬背和知识灌输则显示出必然的劣势,传统教学方式太过原始,由此而导致的传统课堂“配置”过低,我甚至怀疑传统课堂的“企图”是错误的,方向也是错的,它无法承载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样的课堂学习能力从何而来?得舍弃“马车”换乘“汽车”,尽管有些不情愿,试着“心一狠”吧,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 高效课堂的原则是捍卫“学”的神圣。我们依照新课改转变教的方式、转变学的方式、转变评的方式这一理念,坚决要求“把学习还给学生”,这是“事归原主”。尤其是关于“教”和“教师”,我们以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教师定位在“二传手”上,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压力其实更多就来自于这样的定位,而发展教师“专业化”其实就是在培养“二传”技艺,问题是即便是“二传”的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了,那今天的课堂是否会因为教师的情绪不高、愿望不强而技艺发挥不好呢?高效课堂正是基于这样的怀疑,才放手发动、锻炼学生的“一传”——让学生动起来,和知识直接对话。这个对话的过程就是“学习”。学习即经历,学习即失败、反馈、矫正,学习即创造、成长、收获,知识一旦离开了应用,课堂一旦拒绝生成和生长,教学一旦变成了灌输和填充,那让学生得来的则只能是“死知识”,而“活知识”必须生根、开花、结果,能够让学生一生“带得走”、“用得上”,因此我们从相当高度上认识学习能力,我们主张,唯有致力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生成他们的终身发展能力。 高效课堂始终是追求“立人”、使人成为人,因而它是一个真正的“教育”概念。 高效课堂有三大系统作为基本的支撑。 高效课堂的三大支撑 “高效课堂教育”有三大系统。 首先是文化系统,其次是评价系统,然后才是课堂教学系统。 一、 文化系统全称为“高效课堂文化”系统。 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的深处是文化。在我们看来,传统课堂背后也有文化作支撑,但这种文化是什么形态和性质的?我们把它叫做“不相信学生文化”,因为太多的“不相信”,才导致不放手、不放心、不信赖、不归还……才有公然的“替代和包办”,才有命令、指责、干预、统一、惩罚……说到“根”,是陈腐的专制在作祟! 一个专制而冷酷的课堂岂能有学生的开放、创造、狂欢?难道他会乐在被奴役、沉迷于被压抑、陶醉于被囚禁?教育即解放!解放。解放什么?简单说,解放时间和体力,解放智力,解放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发表的《学生生存》著名报告中谈到:教育能够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解放学生的主体性,解放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能力和开拓探索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让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知识的接受者”。 当下中国的教育学实在应该是“教育解放学”,解放的主体是学生,其次是教师。因此课改又哪里是牺牲教师权益呢,相反,高效课堂一直在主张教师权益,维护教师的合法利益和捍卫教师的尊严,教师理应享受到尊崇、自由、快乐,享有发展的、自在的、幸福的生活。 如果一种教育是在牺牲教师“成全”学生作为代价,那这样的教育一定不是好教育。如果不能认识到唯有教师的解放才能带来学生的解放,唯有幸福的教师才可培养出幸福的学生,那课改当然无法推进,教师又哪里是课改的阻碍者? 唯有保全作为“人”之学生与教师的人格、兴趣、权利、理想、尊严,教育才会散发着“人性”,才让人迷恋和感动,教育不是牺牲、抢占和暴虐,不是奴役、命令和顺从,它必须服务于“人”的需要,从生存到成长发展。从这重意义上说,高效课堂文化的核心是“开放”,是开放与解放,是变一潭死水为一池春水,是充满生命的“泛活”。 但我们也应该读懂罗杰斯这样一句话,“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会任何知识”,“高效教师”(算是不严谨的一个词汇吧)他(她)在课堂上实在不应该是教知识,教师带给学生的最大影响首先取决于教师是怎样一个人,他(她)具有怎样的人格、性格,他面对的是“人”而不光是书本,他(她)是在心灵上书写,而不是单单是在黑板上,他(她)是和他(她)的几十个学生一起,在相互激活着自己的生命,在创造一个“未来的世界”——阳光、开放、向上,我们把这样的六个字列入“高效课堂文化”真言,旨在提醒那些做真教育的学校,去审视和创设学校文化,看一看我们的教室、走廊、餐厅、宿舍、校园,有没有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能不能有利于师生的解放,记住邓小平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个教导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以这个“软件”去给文化“杀毒”,用这样的文化去影响、浸染、滋润、陶冶、激活每一颗生命。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他还是班级、校园的主体。如果文化舍本逐末,不去致力于研究如何发挥和张扬学生主体,那文化就是没落而无生机的。但遗憾的是,时下许多学校的文化恰恰是这样的,我们有那么多漂亮的楼房、草坪、树木、假山、塑胶跑道、图书馆,可体现出来的不是儿童的意志,而是校长的需要,这样设计出来的文化,没能起到“化”的作用,即便在化,“化”的当然也不是学生,这就是“专制”下文化极其尴尬的呈现方式——脱离了儿童,一旦文化和儿童格格不入,花再多的钱,也无法起来积极作用,而只能是钳制、约束、囚禁儿童,没了创新和创造,便让他们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哪些东西在这样钳制、约束、囚禁儿童? 你千万别狡辩,说出一些貌似很有道理的话来,我们只问一句,你是想把学校办成“集中营”还是“政治学院”?是在“育人”还是在培养“棍徒”、走卒?是在倡议“民主”还是在膜拜“专制”?是在培养创造还是在扼杀创新?看不透这些,却一味跟着别人瞎嚷嚷,人家背论语你也跟着背论语,人家弟子规你也弟子规,“规”吧,日本人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把学校发展定位在“培养面向未来的竞争力”了,等有一天日本人再杀上门来,他们的屠刀会因为你会背弟子规,你是个谦谦君子,你非礼勿听而饶你不死吗?我们不是不需要培养谦谦君子,但我们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培养能保卫家园的虎狼之师,让每个中国的孩子“如狼似虎”,像英雄一般站出来抗击,而不是培养摇尾乞怜的汉奸,我不信他们还敢凌辱我们的国土、欺辱我们的姐妹。鲁迅说,培养“战士”,托马斯说,教育是在为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人才,你千万别“倒退”,为“封建社会”培养鹰犬和唯唯诺诺、只会说一句“嗻”的奴才,不信,在这样下去教育就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了,但今天的有些学校正在积极赶往回原始社会的路上。 因此,把学校的自治权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去创设匹配和适合他们的文化是当务之急。教室是谁的?答案是学生的。学校是谁的?答案是学生的。走廊、操场、绿地、树木……是谁的?答案是学生的。既然是学生的,好比他们自己居住的房间,要体现出来的当然是他们的意志、格调、兴趣、价值。 成立学生实施学校管理的“三驾马车”:学管会、学生会、团委。大校长每周任命一名学生担任执行校长,然后让他再去组阁,我相信这个学生校长一生都会珍惜这份荣耀和敬重。而学生会则把重点放在学校日常工作的管理上,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自主处理他们的“内部事务”,团委呢,则把怀有各种天赋、个性、特长的学生集合起来,成立兴趣小组,甚至把兴趣小组升格,比如文学社升格为“文学院”,自然兴趣小组升格为“自然科学院”,你也学着任命成员为“院士”,而且鼓励“小院士”们给大院士写信联络,聘请他们担任名誉“院长”,大手拉动小手,并出版自己的《自然科学》杂志。而对于本校的部分由才华的教师,现在课堂不是限制他们讲而遭遇到了抵制吗,现在,你就发挥他们的作用,鼓励他们成立“教师俱乐部”,会跳舞的成立舞蹈俱乐部,会写诗的成立诗歌俱乐部,教师俱乐部和学生社团挂接呼应起来搞,你想象一下这样的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 当然,教育是为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进步。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是不是还要重视班级乃至学校“媒体”的创办呢。广播站,为什么不可以尝试每个班一周,轮流负责编采播,“竞”起来,学校里的一切事情都“竞”起来,就能够激发出“声色”。对了,学校就是要围绕“声色”来创建“特色”,其实,特色就特在“学生”上,而不是你每年能考上多少清华北大,你有多少名特级教师,有什么领导来视察过学校。“声”是广播站、电视台,“色”是班级媒体,当然包括黑板报和班级报纸。除了鼓励他们创办这些,顶重要的是你要把他们的创作成果适时地“展览”出来,千万不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样就失去了原动力了,如何展览?很简单,你只需要在通过教学楼的过道上,栽上几个橱窗,然后不断展览更换,除此外,每周还要评奖,各种奖状不断发,别小看奖状,,虽然不值钱,但它代表的是什么,没有人不看重自己的脸面的。 具体到班级,我必须要特别说明,现代班级是一个“集体”,它是由几十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构成的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班级的权利权当然首当其冲地要归还给学生,班主任是谁?是学生。老师干什么?是学生班主任的助理,叫助理班主任。没有了教师的权威性,学生管学生靠什么?靠拳头显然不行,真正可靠的是是文化。班级文化更多体现在班规上,你知道美国年度教师克拉克先生的“55条班规”吗?如果没有,请研究一下,相信你会受到不少的启发。 在军队,有雷锋班、有钢七连、有英雄团,为什么?如果你是一名新兵,你是雷锋班的战士,那我相信你会骤然觉得这个班与别的班与众不同。那么,是什么带给你这种感觉,是什么影响到了你的行为,我说是“传统”。好了,有人会立马眼睛瞪圆,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不是反传统吗,现在咋就又倡导传统。我哪里反过传统,我反的是非人性的专制和暴虐。雷锋班的“传统”是激励向上,催人奋进,是给品格“沐浴”、给灵魂“洗澡”,你看这样的“传统”符合我们的文化主张——阳光、开放、向上,那这样的传统就是好传统。 班规的具体内容从哪里来?当然不能凭空杜撰,它来自于生活,关联于成长,是发生在身边、生活、班级、道路上的问题。把这样的问题一条条罗列出来,然后,就有了“活动策划”,我们的原则是,活动设计越具体越好,范围越小越好,指向性越准确越好,这叫“三好”原则。这些琐碎繁杂的问题,现在可以条分细缕了,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召开民主会,一天揪一个,揪一个就解决一个,把解决方案写下来,然后全体同学要郑重签字画押,宣誓遵守,这就是班规,更是“班级法典”。 违犯了班级法典怎么办?要“惩戒”。惩戒和惩罚一字之差,可和惩罚有天壤之别。惩戒当然应该是善意的,惩是手段,戒才是目的。你不能因为某位学生违犯可班规就罚他扫地、提水抹桌子,因为劳动是美德。 当然关于文化系统,远非这么个篇幅能说清的,但请记住这样一句话—— 凡是一切不利于开放和解放的文化,都必须敢于坚决的剔除。 二、 高效课堂评价系统叫“以学评教”系统 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排队、控制和打压,而是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 如果高效课堂是“汽车”,那以学评教系统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没有高速公路,仍然显现不出“汽车”较之传统课堂那架“旧马车”的优势。 高效课堂之所以把相信学生当做教师的师德,是基于教育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 尤其是课堂幸福指数,它要考量学个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存在状态,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关注永续发展,从关注个别人的发展到满足团队的发展需求,从关注达标率到关注情绪、情感和精神,从要求承受到关注但当,从教导式管理模式到关注自主成长模式。 任何有意义的成长都必须基于自主,基于信任、尊重和发挥。承认价值和发挥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价值感,高效课堂依托“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个灵魂建构评价体系。 当然相信学生是把学习交付学生的前提,敢于交付。不仅交付“学权”,还要交付“评权”,即以学评教。经验告诉我们,课改成在教师,败在校长,校长在课改中的责任什么时候都应该比教师的更大,而不应该一味把不改的责任加于教师,不明确这个职责,课改很难推进下去。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羊,就应该发挥出领军的“羊群效应”,否则校长就会成为课改最致命的“短板”。 以学评教首先要求校长要深入课堂、以身作则、揪住课改、建构评价。评价的核心是明辨是非,统一“好课”的标准。高效课堂这样评价: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的课才是好课。这当然是仅指实然目标,加上应然目标,这样说就较为完整,“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的课才是好课”,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德国教育家狄斯多维认为,一个教师教会了学生知识他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知识,他才是好教师,叶圣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威廉·亚瑟·伍德认为:平庸的教师讲述,好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 陶行知先生把世上的先生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结果把学生变成书架子、纸篓子。第二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学生仍是被动状态。第三种是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他认为,第一种最糟糕,第二种不好,第三种最正确。 什么教学的前提都应该是“目中有人”。那么,重视学则必须首先重视对儿童的研究,离开了对“学生”的研究,“学”则成为无稽之谈。 陈鹤琴认为,儿童心理有七个特点:1.小孩子是好游戏的;2.小孩子是好模仿的;3.小孩子是好奇的;4.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5.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6.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7.小孩子是喜欢被称赞的。魏书生认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有的学生获得较多的机会,掌握了方法,便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也有的学生遇到包办代替过多的教师,被剥夺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当然弱。陶行知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孩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还要小”。生本教育的郭思乐先生也说,“人之初,性本学”。 从诸多的论断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学生不是承装知识的容器;2,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的;3,学生需要教师的尊重;4,每个学生都有潜能。 评价必须从“学生”和“学”入手,如果不从“学”的角度去评价课堂、影响和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转变,那课堂只能脱变为某些教师的“秀场”,一味展演自己“课堂艺术”的行为,属于典型的越俎代庖。评价是武器,不建立评价,又如何推进课改,因而要坚持“评价先行”。 教师不可以占用课堂时间肆意表演,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底线。“鸠占鹊巢”这个词似乎很贬义,但时下的确有人就这样一直霸占着课堂,学生哪里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主角?是发展的主体?我们一直在讲“主体与主导”,课改真正的观念其实就包含在这对关系之中,而课改的最大难点也恰恰纠结在这对关系中。研究保证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教师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的制约,正是建立课堂评价系统的目的所在。 课堂还用争论教师该不该讲吗?也许很多人会这样“建议”,教师“必要”的讲授是不可去的,离开了讲,还能称为教学吗?我当然接受这样的观点,问题是,教师的讲什么时候才是“必要”的,谁能说清讲与不该讲的界线在哪里?如果我主张这个问题该讲而你恰恰认为不该讲,发生这样的争论怎么办,听谁的?或者王老师水平高该讲,而李老师刚毕业没经验不该讲?王老师和李老师的水平高低如何界定? 别空耗精力一味扯皮了,讲和不讲都要有理由。你是否承认传统课堂讲得过多了,乃至于满堂灌、满堂讲,而学生只是讲的附属,是知识的容器,要不怎么会有人总结说传统课堂其实也就六个字,“教师讲、学生记”,而考试成绩从哪里来的,死记硬背加题海战术,无他! 有人或许会问,不让讲了学不会怎么办?当然,这种情况实属正常,但学不会依然不是不把学习还给学生的正当理由。好比小孩子走路跌倒,教师在遇到学生遭遇到学习困难时,当然需要适时“点拨”,但点拨不是讲授,不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孩子从地上抱起来。如果教师一等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就名正言顺地开讲,那学习能力恐怕需要很难生成。今天,任何人都应该明白,一个以“教”为主体的课堂,实质上就压根儿就没真正完成新课改关于教、学、评方式的转变,仍处于“旧课堂”窠臼里,因此教师要“以模代讲”。评价课堂首先应该抑制讲,尽可能要求教师按照模式上课,无论教师专业化水平高低,都必须遵守课堂“规定”,以维护“标准”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好比桑塔纳和宝马,一旦上路敬请遵守交规。 高效课堂围绕评价这样具体建构,好课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果、探究深度”,而三个度的重要分值取决于“课堂氛围”、“参与度”与“达标率”。具体到一节课,要注重“三效”,即效率、效益、效能,也就是说看投入、看产出、看能力增长了多少。 高效课堂的评价系统重在有章可循。它分为课堂督察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反馈会议制度、树优促差制度、奖励晋级制度、管理评价制度等等,当然评价并非越系统越好,相反,我们主张评价要删繁就简,力争人人能评价,要注意“少与多”、“点和面”、“简与繁”、“粗与精”的关系。 高效课堂的评价系统重在督导。比如领导干部要能上出“指导课”,中层或者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一般教师要上出“过关课”,力争人人达标、个个过关。其实支撑学校内涵发展的恰是课堂,因为“学校的产品是课堂”,具体一节课的评价如何,一般情况下是先有学生当堂打分,然后结合“验评组”评分,两项相加得出评价。 高效课堂的评价重在明确责任。比如我们要求领导要全部下放班级搞承包责任制,每个班级课改的第一责任人,都是领导。我们一般要求课堂问题不过夜,每天至少有一把手校长召集一次“调度会”,对于出现的问题,要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拿出限期整改措施。问题不过夜即“即时性”,而课堂评价一旦出了结果,马上“公示”暴露,当然前提是客观“公正”。 高效课堂的评价重在反思。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高效课堂又叫反思教学。教师要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因此上课就是进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师首先是学生,兵教兵,兵教官,兵强兵,兵强官,教学共进,师生相长。高效 高效课堂的评价以团队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尤其是注重研究发挥年级组、学科组、班主任三大组织的作用。 评价同样有个“六字真言”:即时、公开、公正。 三、关于高效课堂教学系统。 现在我采用“倒叙”的方式,从整体上介绍什么是真正的 高效课堂。 1、课堂实然目标:课堂教学改革走过了一条从传统低效、负效课堂 → 有效课堂 → 高效课堂的过程。通过改变课堂结构,旨在最大幅度提升单位时间效益,原则是让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意义。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健康、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2、课堂应然目标:课堂教学改革走过了另一条从单纯追求掌握知识 → 基础学习能力 → 终身发展能力的路径。课堂教学的核心应该是体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飞跃—— 课堂即成长,即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能力,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成长,关注“人”本身,因而高效课堂才会被描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3、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的智慧、高潮、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让“现场”服务于预设。 4、概念概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同时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义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 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认识、思想、价值的变化带动课堂发生“质变”。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灵魂的跑马场。 5、高效课堂的支撑:新课改理念。它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达”。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恰是——群学、对学、群学,自学、展示、反馈。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主体,高效课堂的理解是“学生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 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体现在:重建教学关系,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重建师生关系,即变“师中心”为“生中心”。 高效课堂的五个教学原则 (1) 、分层原则: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2) 、选择性原则:“超市”体现出的学习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 (3) 、整体教学原则:整合教材、知识迁移,上挂下联、左顾右盼、举一反三 (4) 、展示教学原则:展示解决了学习内驱力,展示是发表 (5) 、反馈调节原则: 注重问题暴露,强调“当堂决策” 6、目标: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让教育回到“以人为本”上来,建构“四新”教育学,即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本书有具体论述)。 (1) 、解决了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冲突 (2) 、解决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冲突 (3) 、解决了学生个别发展与全体学生发展的冲突 (4) 、解决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冲突 (5) 、解决了师资不足、受制于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等学校发展的现实困局 (6) 、变厌学为乐学,厌教为乐教,改善了师生关系,让学校充满了魅力。 (7) 、解决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难题,把时间和能力还给了学生 (8)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个人分类: 工作推进|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对教育的思考
热度 1 xjdjcs 2012-2-22 00:13
西安中学老师写“万言书”:对家长的心灵告白 --------------------------------------- 编者按 这是西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写给学生和家长的“万言信”,他称之为“心灵告白”。而我们,被其间流露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中国教育的真诚思考而深深打动。 中国教育沉疴已久。对“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指责也一直不绝于耳,亦包含本报对早已变异的奥数班现象的连年呐喊。然而,这问题太沉太重,至今,成千上万的孩子,依然生长于这看起来已固化的教育理念之下。孩子们的眼镜片厚了,心灵愈加脆弱,成长依然迷茫。 “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杨林柯老师如是形容自己的教育观。他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相对于当下被演绎到极致的、以升学率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他认为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更有利,然真正的改变,看起来何其缓慢何其艰难。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 这是他对整个中国教育的呼喊和发问。 这位主张教育是“良心工程”的高中语文老师,于信中贯穿着他的困惑与痛苦。而他的思考,或许难免个人的主观性,或许也失之于片面,但字里行间,却是真挚的、温热的,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其热切呼喊与深深忧患的背后,紧紧勾连着孩子们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我们刊发这封信,一方面是为了与读者分享他的观点,同时也希望和亲爱的读者们一起来思考:杨老师的大声疾呼可有道理?孩子们如何成长?以及中国教育的明天在哪里? ----------------------------------------------------- 这几天一直比较纠结,因为几位家长的“上访”,我被告到校长那里。对一个“资深”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重事件。虽然我可以理解各方所持立场,但面对时仍有许多困惑。不久前开家长会,会后,有一位家长和我交流,说了一些赞扬和鼓励的话,说现在像我这样的教师真是太少了,不仅教书,还要做孩子的心灵导师,真不容易,甚至说到“崇拜”一类的话,这种话我已经听多了。我曾告诉学生,不要崇拜任何人,也不要让人家崇拜你自己,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这是现代意识。听到学生家长又在说“崇拜”一类的话,我立马插话:“不要崇拜,我和孩子是朋友。”我告诉家长,其实我一直在教育我自己,这不是谦虚,而是一种自我的需要。 没想到第二天,风云突变。领导找我“谈话”,说几个家长对我有意见,主要是学生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一些东西不相信了,爱怀疑了;对家长的话也不怎么迷信了,甚至用事实、道理和家长辩论;说我上课讲了批判性的话,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对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应该用“正面的、阳光的”东西教育孩子。意思大致就这些。 我深深理解领导的苦心,在教育市场化的现实背景下,家长缴了学费,买的就是学校的教育服务,作为“服务单位”的学校,为了“可持续发展”,能不考虑“上帝”的要求吗? 其后,虽然我做了一些解释说明,但在不同的思维空间里交流,似乎很累。实际情况是,个别家长的一面之词能说明一点问题,但却容易遮蔽更大的问题。我联系一些大学生自杀以及杀人的事实讲了我的价值选择理由,我希望用人生教育统摄和抑制应试教育下的功利冲动,把生命教育、理想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然从现实生存的角度,高考成绩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须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要用人生大目标统摄高考小目标,目标高远,行动才会更有力。 就这样,我一下子进入一个夹缝之中:一边是一些学生以及家长的夸赞与“崇拜”,一边是个别学生家长的排斥与“上访”,我心里五味杂陈。 1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沉沦下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用处,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仔细想想,家长们也有他们的依据,不管他们是官员还是百姓,成功还是不成功,他们的孩子毕竟要进入这个世界,要和这个世界建立一种认同,要听“大人”的话。毕竟这个社会是由“大人”主宰的,如果孩子有叛逆之思,或者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好大学,让他们的面子往哪里搁?家长们的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有个别家长对我有很大的误会。 回到我自身,我的教育理念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在知识教育中我努力实践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我觉得,通识教育和全人格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更有利。 再从功利目的上来说,有些孩子不会写文章,关键是没思想,胆识才气都从思想而来,没有读书与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如何形成思想?我们常说“人文精神”,其实“文”的问题根本上是“人”的问题,“文”是由人的内在气脉发出来的,喷泉里出水,血管里冒血,文章就是一个人内在生态最直观的反映,也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存在。 教师的眼里要有生命,要有人,不能只有“教育”。我并不想证明自己的超越。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沉沦下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用处。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价值和意义,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在一个社会的诸多系统中,教育是推动社会、改变社会最重要的基础系统,它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主要任务。我自知能力有限,影响力有限,但无数能力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改变的希望。虽然我们把教师打扮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需要追问的是,谁在真正塑造孩子的灵魂? 从另一角度看,人们只看到教师社会地位提高了,学校收费似乎也不少,但如果深入教师们的生活深处、内心深处,看看教师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有假期,但假期常常补课;有双休日,但周六都在上课;错过了好看的电影,不知道歌星的名字,读书充电的时间很有限——在教育产业化的大潮中,学校成了“服务单位”,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要让上级领导满意,教师们不仅要面对“一仆二主”的外在尴尬,还得面对良心审判的内在羞愧,在“让他人满意”和“让自己满意”之间很难和解,经常得忍受内心的撕裂与痛苦的煎熬。 虽说外在的量化考评涉及学校的生存和教师的待遇与尊严,但毕竟教育是良心工程,良知的声音是教育最本真的力量。在与外在的各种矛盾与困扰的斗争和妥协中,那些有良知的教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努力。 2教师所给学生的毕竟有限,而让学生有精神饥饿感,自己努力去寻找家园,就有了终生学习和进取的不竭动力。 这些年来,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几乎把一切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甚至上厕所、晚上泡脚都在阅读。我每年的阅读量绝不会少于1000万字,写读书笔记约在8-10万字,写文章和教学随笔不下30篇(这些与学校要求无关)。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稻粱谋,更不是为考个什么文凭获得体制认可,主要是想从精神上得救,发现真相,寻求真理,进而影响学生和我周围的人。在一个问题较多的语文环境中,我希望自己本身成为一种丰富的语文资源,在一个训练越来越多、读书越来越少的现实背景下,用自己的读书带动和影响学生,实现更高的教育价值。我知道自己道行不深、修炼有限,只是努力想成为一个后知后觉者,不想让孩子像许多庸碌之辈一样成为不知不觉者。 我知道,观念世界是一个僵化的世界,妄想把一些东西简单注入大脑的做法是可笑的,根本是心灵在起作用,而心灵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外在的教育再好,必须通过内化起作用。所以,最好的教育往往是自我教育,对于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来说,对学生最好的教育首先是教育好自己,让自己走向世界的高处,走向真理,然后才能对学生有一些精神辐射。如此来看,教师不过是一个学生而已,要不断学习,不断吸收,并去粗取精,不断消化,吃草挤奶,所以,我强调读书。因为教师所给学生的毕竟有限,而让学生有精神饥饿感,自己努力去寻找家园,就有了终生学习和进取的不竭动力。 至于家长说到的具体问题:比如说孩子不太相信一些新闻报道,说受了我的影响,因为我确实说过“不要活在新闻里,生活比新闻大得多”一类的话,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理性思考、独立判断,不要因为好新闻就简单肯定:“形势一片大好”,也不要因为坏新闻就得出“社会腐败,人心不古”的结论。 任何新闻都是社会的一个点,生活比新闻大得多,要放开眼光,自己去看;使用大脑,自己去想,大脑中要多一些问号,不要只是感叹号,要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追问,不要满足于别人给你的现成答案。对生活的判断要警惕极端化思维,或天堂,或地狱,神圣化或妖魔化都是不对的。我给学生推荐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就是希望学生能走向高处,因为在低处只会区分大小高下尊卑,而在高处才会发现世界原来是平的(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博大的心胸难道不好吗?)。 对于大人物,我让学生不要盲目迷信,我给学生推荐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大人物其实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并不是特殊材料构成的,不近人情的;大人物也并不是哪方面都伟大。 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我不希望他们像我当年受的教育,英雄偶像都是大人物,高高在上,不近人情,而不告诉我们,他们其实很亲切,他们也是人。 3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 认识光,也得认识光在另一面的投影,这样,认识才是全面的;对社会的认识也是一样,社会不存在什么“纯洁城堡”,学校不是,家庭也不是,所谓“纯洁”也只是相对而言。况且,学校也不是一个教育真空,社会不可能被隔离在学校之外。社会现实的各种正面或负面的东西在信息传媒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代,不通过学校也能够获得。 为了保护孩子,要告诉他们早晚要进入的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理想和美好,甚至有一些残酷,但必须直面这种残酷,让他们对不好的东西提前有一些预期,免得“见光死”,出现精神的扭曲与异常。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很多,是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想一想。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只是“成功教育”,是出人头地的功利教育,革命加拼命,学习不要命,头悬梁,锥刺股,一心只为考大学。我们当年是点着煤油灯上晚自习,以至于许多同学的头发被烧,晚自习为防止打瞌睡,就吃大葱、吃辣椒。“比、学、赶、帮、超”这是我们当年的口号,以致于我身体差到感冒一次两个月不好,一米八的个子体重只有110斤。现在的口号更离奇,“不成功,便成仁”等等之类,各种激进的口号让人啼笑皆非。 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也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时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 我提出:享受学习过程!就是希望学生找到兴趣,找到方向,关注过程,不要只盯着成绩,因为成绩永远是一个变量,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因为考大学才需要学习,为了生命的幸福,终生都需要学习。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厌学,就是只把大学作为人生目标,甚至认为是自由天堂,但当学生真正走入大学以后才发现,和自己真正的理想有很大距离,自己努力追求的东西到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快乐,失落感随之产生,加上学生心理上的断乳,生命教育的缺失,有不少学生困惑、迷茫,也有学生麻木、沦落乃至走上绝路。要追问责任,大的社会原因不说了,要说具体原因,我觉得中学教育难辞其咎。 六年中学教育,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六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大都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对社会的基本认识也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中学教育,学生们六年都干了些什么? 一位毕业班学生申斥道:“我们除了做题还学会些什么?”问虽极端,但说出了学生的心里话。我们在应试选拔教育的同时,几乎没怎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审美教育,大部分时间只是在搞训练,学校成了训练集中营。由于教育本质目的缺失,导致应试性的功利人格遍布校园,生命里面空空如也。一些学生不会正常地思考问题,缺少常识,大脑简单,思维模糊,感情细腻,精神脆弱,缺少责任感,一遇到问题易走极端,忽视了自己是社会大生命链中的一环。 看起来长大了,但长大的只是肉体,精神依然在幼儿阶段,很不成熟。因为我们的教育让孩子读书很少,训练很多,孩子们把大量时间都用在做题训练上,很少顾及生命的内在意义。有些家长也不让孩子看课外书,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业,也不希望教师讲所谓“课外”的东西,只讲与考试有关的。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恰恰表现在能够突破课本及课堂限制,让学生看到和触摸到一个比课堂更大更真切的世界,让孩子的心灵更宽广,精神更强大,防止成为“单向度的人”。 有人戏言:“中国教育比中国足球还没希望。”但抱怨失望有什么用呢?就像母亲对一个不争气的孩子,真正的教育者从来没有放弃对教育的希望。 记得一句话:世界如此糟糕,你要心理强大。教育是造心工程,造就一颗强大的慧心就有了探求世界、追求理想、建立意义的不竭动力源泉,也就有了呵护生命安全的坚强屏障。 4对于语文,我有十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考学训练是低技术含量的工匠活,几个月就够了,而知识积累、思维训练、精神涵养等等这些“内功”则主要在平时。语文成绩中,“显性成绩”是考试量化,“隐性成绩”则是生命成长。 也许有家长会说,扯这些干吗!让我娃考上重点大学就行了。虽然我知道中国的大学办得并不是很好,但我还是要告诉学生,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努力去考大学,在一个身份社会,大学文凭就是你一生的文化身份,“一本”和“三本”的利益含金量还是不一样的。当社会都在认可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不努力争取,在现实功利上可能会吃亏。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中三年就是人生最紧要的三年。对于语文,我有十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考学训练是低技术含量的工匠活,几个月就够了,而知识积累、思维训练、精神涵养等等这些“内功”则主要在平时。语文成绩只是语文学习和人格训练的副产品,而且有“显性成绩”和“隐性成绩”之分,“显性成绩”是考试量化,“隐性成绩”则是生命成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像身高体重与身体健康,我们不能只管身高体重而不管身体健康。 我自知生存靠社会供养,回报社会能力有限,人微言轻,似乎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我又不想满足于无意义生存,总想给这社会留下点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会活到哪一天,因为年龄一到,血压老高,天天服药,似乎有很多书要读,似乎有很多事要做,似乎有很多文章要写,但工作及各种事务把人的时间撕成碎片,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也似乎被撕成了各种碎片。生命短暂,鲁迅说:“抓紧做!”但我能做什么呢?教书和读书写作似乎成了我生命最后的选择。我自认为40岁以前为了生存需要做了许多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出书几十本,但都是速朽玩意儿;比起农民工,挣钱也算不少,但发现钱不过是一个不断在贬值的身外之物。我为自己的生命做了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而为自己的生命做事难道不也是为这个世界做事吗? 记得一句话:“死人的墓碑如果不立在活人的心中,那这人便真的死掉了。”如果有一天肉体消失了,精神还能留在这个世界上某些生命里面,难道不是生命的延续吗? 作为教师,教书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我别无选择,只希望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延续一下我的生命,这在至高者看来,是多么渺小的一件事,因为一切都只是过程而已,谁也无法保证永垂不朽。但在我,又是多么看重的一件事。 仅此而已。 5我希望给课堂灌注一点生气,给语文一双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思想中学会思考与写作,让他们在把许多东西忘掉之后能够真正留下一些东西。 至于说到我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历史文化的批判乃至于对教育或者学校某些做法的批判,有家长认为是“牢骚”,我要说:“我不是屈原,我没有冤屈。”我有车有房,家庭幸福,儿子也有工作,有很多尊重我的同事和朋友。我也很感谢学校这些年来给我的包容和相对的自由,能让我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能够在一个很小的精神空间中影响这个社会,传达一种精神的能量,从而给学生带来一丝温热。我希望给课堂灌注一点生气,给语文一双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思想中学会思考与写作,让他们在上了大学把许多东西忘掉之后,能够真正留下一些东西。 再从实用价值来说,批判是思想发展的必备素质,年轻人就要狂一些,该谦虚谦虚,该骄傲就得骄傲,因为谦虚是认可别人,骄傲才是认可自己,骄傲也可以让人进步。可当下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不断认可定论,记“标准答案”,把孩子搞得一点脾气都没有。许多孩子小时候活蹦乱跳,上学后渐渐变得呆头呆脑,小时候还像哲学家,爱思考大问题。越长大越世故、越深沉、越谦虚,其实是越来越失去自信。而自信正是人格核心。 我们只说孩子作文写不好,得不上高分,没有思想的作文怎么能够得高分。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去触碰大问题,不去关心社会,不去思考自己,不直面人生,如何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我们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我们采用的手段之间岂不是南辕北辙?而且,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最后走上社会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6回头望,20多年了,我还在这个讲台上“活”着,因为我的同事和熟人里,从20多岁的青年人到40多岁的中年人,为教育“献生”的并不是绝无仅有;但还有些面对这种教育现状早就落荒而逃,做官或做生意去了。 从内心来讲,我是把这些孩子当我的孩子来教的,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虽然我做得不够好,但一直很卖力。我认为,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此而言,教师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影响别人的大脑和心灵。打动学生,先要打动自己,说服学生,先要说服自己。为了孩子,我顶着压力探索课堂改革之路,为了孩子,我在上课的激情与浪漫中常常忘掉自己。我天生愚笨,又不会“巧干”,但我觉得,顺应外界不难,放过自己不易。对于语文教学,我觉得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讲什么”永远比“怎么讲”要重要,在一个道德技术化的泛表演时代,总得有人冒傻气。 当然,作为一个教师,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喜欢你、认同你甚至“崇拜”你,但也一定会有孩子(或家长)误解你、反对你甚至“藐视”你,因为人的价值选择是多元的。在现有体制下,学生无法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老师,老师也无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可育之材”,一切全靠行政之手调配出的“缘分”。喜欢不喜欢都是“缘分”,对于学生而言,适合自己的好教师可遇而不可求,对于教师而言,也看是否碰上投合自己方法与理念的“有缘之人”。学生和教师都没有互相选择的自由。教材也很难自由选择,虽有选修课,但哪个学校真正让学生们“自由选修”呢?在一种别无选择的力量面前,教师和学生的思考也必须“体制化”。孩子们从小就被迫适应“二元话语系统”,要学会说“道德的语言”,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要不断认识“语境”的厉害。 王富仁说:“只有真实的表达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可在“经验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分裂中,孩子们只能在“听从外界”与“听从心灵”的痛苦选择中不断地陷入困惑与矛盾(我们文史教师们何尝没有矛盾与分裂呢?),孩子说话写作哪敢随便造次,在分数统帅一切的逻辑背景下,谁敢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 说这些,不得不交待,在中学,我是为数不多的追求个性的老师之一。我认为,思想只有经常保持自由的状态,才能具有勃勃的生机,但是,“教育意味着将一种观念加以强化从而忽略了那些‘缺席者’,面面俱到的教育,即便不是不可能,也已经失去了‘教育’的目的,教育者总不得不替受教育者作出选择(汪丁丁语)。”这就使教育成了一种“自由选择”的艺术。一种价值的被选择,意味着另一种价值的被忽略。要一个有具体风格与个性追求的教师,来满足无数个有个性追求与风格喜好的学生,不是一种奢望,也可能是一种强加。 我认为,人,不是人民币,无法让每个人满意。当然,人人都喜欢的“超人”型教师可能是有的,但至少我不是。在一些知识观点的表述上,我往往是本着心灵与良知的自由,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这些,我们的民族难道不需要吗?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知识和语言,更多的是人格精神,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知识资源,更是一种精神资源、文化资源,教师是教育最重要的生产力。“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只是口号,更应该是一种实践。 回头望,20多年了,我还在这个讲台上“活”着,因为我的同事和熟人里,从20多岁的青年人到40多岁的中年人,为教育“献生”的并不是绝无仅有;但还有些面对这种教育现状早就落荒而逃,做官或做生意去了;更多的,作为精神意义上的“传道者”的教育生命已不存在,剩下的只是一个教育符号。因为活着需要一个凭借,逃避自由只是为了躲开生存的恐惧,而我在一个夹缝中还能“存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安慰。 20多年来,眼看着我的同学们一个个成了各自小圈子里面的领袖,眼看着一个个年轻人成为自己的领导,被称这个“长”那个“任”,我很为他们感到高兴,当然也为自己感到自豪。因为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中,一个人“不上进”或“出不了头”,易被认为是“无能”。但我想,不管世界如何与你交换轻蔑,一个人总得看得起自己,珍视自己存在的价值,当世界在给你做减法或除法的时候,你得学会给自己做加法或乘法。在我看来,不管骑白马的是王子还是唐僧,也不管身高与影子是否成正比,我们总得面对这个神奇的世界。我只是想说,人总得守住点什么,仰望点什么。 7我告诉孩子,要常想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 最后,我想给“上访”的几位家长说几句话。 我不知是因为我的一些话语灼伤了孩子敏感的心,还是我讲的什么和你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相悖,抑或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努力或成绩不好让你们焦虑。我深深理解你们的焦虑,在一个别无选择的教育现实面前,你们的焦虑其实也是我的焦虑,没有哪一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努力进步,也没有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当毒牛奶毒大米问题肉问题菜等等不断得到曝光和关注的时候,有多少人关注过我们教育和精神层面存在的“食品”问题? 虽然你们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但我不会责怪你们,从内心来讲还心存感恩。我感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到底是我错了,还是我们对教育教学有不同的理解?让我有了一次静下心来深入解读自己的机会。我的误区可能就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是同道者或能够理解你的价值追求,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解读常识的能力。但我清楚:盲人是不能给盲人带路的,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我爱每一个孩子,就像你们爱他们一样。他们其实都很优秀,有些能力卓越超群,常常让我感叹自己这个年龄时和他们的差距,只是在量化评价中他们的成绩可能并不如你们所愿。但你们想过没有,当一种评价体制只剩下一个刚性标准的时候,这对他们的心灵是多么大的伤害!难道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不重要吗? 我告诉孩子,要常想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我告诉孩子,生命本无意义,要找到意义,须有信仰,而信仰是一生的追求。年轻时要有功利心,年长要有超越心。人生要核算,加减乘除要计较,因为人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一步都要认真,人生的近目标和远目标要结合。我让大学生进班搞理想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有人生目标。 我只是想真诚地告诉各位:教育就是成长,生命只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个生命都会成长,每个生命也会走向自己的成功,而成功也是一个过程,不是那么可怜。不要预支焦虑,生命需要开阔,观念需要解放,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解放人,不是为了限制人,教育也要遵循自然、自主、自由的原则。 孩子的生命是自己的,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不要把孩子的成功和自己的面子捆绑在一起,任何人都不可能用他人的“成功”掩盖自己的失败,过强的意志很可能带来理性的错误,导致我们看不到更高的价值。 我知道有许多孩子会向家长介绍并转述我的观点,我不知道孩子是怎么转述的,我只知道许多孩子“文集”上记录的我的一些“语录”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 我推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希望孩子听话的家长因为孩子不再“听话”而迁怒于学校,我知道还有几位优秀的老师也有“被上访”和“谈话”的经历,说孩子竟然和家长辩论,要和家长讲什么“人格平等”,“道德地位与法律地位平等”,家长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我要说的是:每个生命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叛逆期和青春期是伴生的,难道“听话”就是评价好坏的唯一标准吗?孩子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要让孩子成长,不能只让孩子“听话”,还得让孩子学会思考。 当然,没有哪一种教育天然就是最正确的,只是在于人的理解和选择。我们要反思传统的教育,是否让生命充满使命感,而忽视了命运感?如何才能焕发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呢?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希望家长认识一个“人”和他的苦心,借此也谈谈多年来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和各位家长有精神上的互动与交流,也不希望家长把我看得多高。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没有那么多头衔,也没有那些华丽的宣传标签,我只是不甘心仅做一个“经师”,更希望做一个“人师”,成为一个有思想追求的教育者,使孩子们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人生。 说得不对之处,欢迎家长批评指正。我对家长的监督和关心表示感谢,对家长的误会表示理解,彼此都不用遗憾。因为误会本是世界的构成部分,只要心是热的,观点不同可以探讨。 我也愿意成为各位家长的朋友。 面对这封中学语文老师写给家长和学生的“万言信”,你也许是用家长的心情或者学生的感受,抑或是一个关心教育问题的普通人的心理来审视。但不管怎样,关注就是力量,希望你我能够共同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好,期待您的声音。
个人分类: 随想|154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教育产业文化 产业发展的未来
dongzg101 2012-2-15 18:06
中国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 2011-01-28 11:46:15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第三产业 经济学 教育 发展 工程师、改革开放 字号 大 中 小 这次去北京,在清华的经管学院听了新浪总裁关于微薄、新媒体的演讲,觉得真有意思,刚好旁边坐的是一些经管学院的女老师,和她们交流了一下,给了我很多启发。 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终于发展到了一个瓶颈。过去的发展模式在今天看来,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不改变,恐怕几年后会出问题。以全面高投资、过度消耗资源、能源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模式,应该逐渐减少乃至终止。因为这会透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我们的经济学,一直在跟随国外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没有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当然,我们必须有一个模访的过程。但现在,应该是开启自己独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时代。现在绝大多数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产、二产的研究基础之上,今天所有的经济学组织、金融机构都是围绕着这些来构建。很多第三产业的机构,构建在一、而产业的基础之上,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美国金融 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我想,构建在这些基础上的金融组织的合法性问题受到质疑,实体经济的风吹草动,加上今天资讯快速的传播方式,就会迅速导致一场金融灾难。简单说,我们的经济学理论有点过时了,与其不断的修修补补,不如从新构建。其实、今天的第三产业已经开始实体化了,就未来而言,绝大多数人从事的都会是第三产业。如果那些伟大的经济学家活在今天,我想,他们会建立构建的一、二、三产业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因为,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都活在我们自己的头脑里,而我们头脑里的理论是我们教育的结果。 在第三产业中,最具潜力的就是教育产业和文化、科研产业。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它是其它服务产业的基础。其它服务产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人观念和需求,而教育和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会最大限度的改变人的观念和需求。第二,在过去的社会里,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第一产业农业占据了最大的人口,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特别是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人口被转移到第二产业 、城市中来。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给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基础。人口集中度越大的城市,教育越发达的城市,第三产业就发展得越快。第三,发展教育产业,中国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搞错了教育产业的目标群体。教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对象应该是成年人 ,而我们目前教育的主体对象还是没有经济能力的人。这是应该予以保护的。我们一直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可能除了少数单位的少数人员有继续教育的特权和资源,大多数的单位的人,都是一种个人行为。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出去学习甚至要冒着失去工作的危险。我想,工作五年,至少要有半年的带薪学习的机会,工作十年年至少要有一年带薪外出学习的机会,这应该是一种权利,是人人都有的受教育权,每个人不管时谁,不需要任何条件,都应该是平等的。当然,这种学习是要付费的,但这个费用的相当部分应该由政府承担相当部分,个人承担少部分。为什么,收了那么多税,总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与其投资那么多产能过剩的项目,投一点到中华民族人力资源上,不过份吧。而且,这种机会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不应该只是领导、学科带头人享受这种待遇。为什么人人都想去北京生活,因为那里有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对大多数人来说,改变命运只有高考这唯一机会。但 如果,工作之后还有这种机会呢。高考还会那么重要么。当然这种培训教什么,怎么教,那就是各个大学考虑的事情,而且这事情不受教育部的控制,能发挥大学的主管能动性和自主性,也可以为大学的自身发展开辟一个财路。 中国制造业的困局,是因为教育没有培养出足够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工程师、高级技师。我们现在有些大学引进了国外的工程师培养课程,这很好。问题是这些人将来毕业能找到对口的工作么。即使找到对口的工作,待遇不解决,他们能一辈子干下去么。为什么没有大学能对现在已经工作了有一定年限的,从事实际工作工人开设针对性的课程,也许他们的成材率还高些。立足岗位搞科研,并不是什么难事。解决普通工人的继续教育权问题,和技术工人的待遇职称和评定问题或许还是一个制度层面上的问题。 我想,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释放民智,创新不应该是少数精英的事情,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时进行的。 0 人 | 分享到: 阅读( 5 ) | 评论( 0 ) | 引用 (0) | 编辑 | 删除 | 推送 | 置顶
1993 次阅读|0 个评论
韩寒神化的破灭是中国教育的福音
热度 11 zbt92 2012-1-31 09:12
文 / 水博 新年伊始,网络名人韩寒被打假专家方舟子盯上了。即麦田怀疑韩寒的成名作是其父代笔之后,方舟子连续发了几篇文章,质疑韩寒的作品,可能不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方舟子不愧是打假的专家,所发的文章确实很有说服力。看过方文之后,难免让人感到韩寒的作品确实与他本人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相差甚远。再加上韩寒作为当代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天才,居然在上学期间经常是语文不及格;韩寒和其父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相互矛盾解释;以及在媒体记者问韩寒其成名作的小说《三重门》的名子的寓意时,韩寒居然说他自己给忘了。所有这些,都不能不让人怀疑,韩寒的成名作,确实不像是他小时候自己写的。 然而,对于这样一件引人关注的打假事件,社会上的反响确实非常不同。有的人认为这是方舟子博士对社会进步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也有人认为方舟子不该打一个孩子的假。例如,一位名叫解滨的网友所发表的《看韩寒方舟子掐架有感》文章,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的理由是中国社会造假,已经相当的普遍,所以没有必要跟一个孩子过不去。用作者解滨的原话来说“ 这年头中国的事情有几个不是假的? 只有造假这件事是一点也不假的。 ”。解滨还认为:即便韩寒的背后有一个炒作的团队,也不值得去深究。因为,为了出名和获利,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在中国已经非常普遍了。特别不能让人理解的是,作者竟然还故意以“文人相轻”来解释方舟子的质疑和揭露造假的行为,完全混淆了社会的正义。 客观的说,方舟子与韩寒的论战,对我们这个造假成风的社会有极其特殊的重要意义。社会造假成风,并不能代表造假,就是合理、合法的。韩寒的造假(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认定)决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问题。要知道,他不仅曾经是很多当代青年学生的偶像,而且还是一个批判应试教育的典型。可以说,韩寒的成功曾经颠覆了整个中国教育的理念。自古以来的提倡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学习方能成才理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警世名言,成为了一句笑话。似乎韩寒的神话已经证明了:学生不学习,考试都不及格,也可以有才华,也可以成功,也可以赚大钱。然而,当我们今天突然发现,所有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骗局,我们当然要震惊,当然应该反思。原来不学习,玩出来的不可能是天才,只能是骗子。 从这一点上看,我倒是觉得方舟子质疑韩寒,恐怕是他比以往任何一次揭露造假,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这将是一场拯救我们下一代被“天才”欺骗的重要战役。尽管目前关于韩寒的成名作是否存在造假,还没能得到最后的认定。不过,各种迹象已经表明,所谓玩出来的“文学天才”的确是不存在的。特别是韩寒在遭受到质疑后的某些表现,已经明显的让人们感觉到,他的水平和素养确实不太高。否则,也用不着靠“骂人”来为自己辩解。更可笑的还有,最近居然还出现了,韩寒要起诉方舟子名誉侵权的怪事。根据双方的言论内容,在常理看来,应该是方舟子起诉韩寒骂人才对。 不过,当前利用司法的腐败,达到为造谣和造假者“正名”的事情,在我国还是屡见不鲜的。武汉某法院就曾经判决方舟子揭露肖传国造假的行为违法、侵权,最后还是肖传国自己不争气,在暗地里顾人行凶,以至于把自己送进了班房。如果韩寒肯把 2000 万的悬赏金,投入司法运作,这结果还真有点难预料。 总之,我觉得搞清楚玩出来的“天才”是否存在的真相,关系到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方向。韩寒神化的破灭,绝对是中国教育的幸事,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幸事。我们应该明确地告诉我们的下一代,不勤奋学习、玩出来的“天才”很可能是骗子。“名人”、“偶像”神马都是浮云,在我们这个造假成风的环境里,救救我们的孩子吧!
3264 次阅读|17 个评论
论建国以来最失败的方面:中国教育
热度 5 Zhanglincn 2012-1-28 04:00
首先写这篇博文之前,我还是得当面问一句,我们可不可以直接批评我们的政府?! 说这个话是因为中国有文字狱的历史非常久远,从老祖宗那里就曾听说过很多人因为“文章”和“言论”就会被投入大牢甚至丢掉小命,对今天的一介草民也几乎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去对抗文字狱的发生,唯一可以信赖的至高的法律都能被政治任意歪曲和干涉,所以顾虑不可能没有。其实相隔不远就在七十年代的文革就有过很多文字狱的悲惨例子,有时政治的威胁可以让你在瞬间就付出昂贵的人生代价。文革中很多人的死就是因为一句真话。 但今天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二个年头,改革和开放都已过去了34年,我想进步的力量所一直争取的就是平等、自由和公正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的庇护下个人的幸福生活! 不要扯得太远,咱们还是说教育。 经常听到有识之士说这样的话:中国现在最不缺的是人,最缺的是人才!透过这句话只能有一个结论:中国建国以后最失败的地方就是教育。说到这里,我觉得中国的所有领导层都应该向所有的国人当面道歉。 钱学森曾经用一个问题婉转地批评了我们的政府: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而我们可培养的人的样本数量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论如何单从概率的角度上讲中国优秀的人才数量都可不能是现在这个数量级! 我可以清楚地记得在新中国建立以前,那个物质并不富庶的旧式学堂就能激发和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人才,也正是在这些优秀人才强大的精神感召和带领下,才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但是历史的精彩似乎瞬间就被建国切断,当这些优秀人才一个个相继牺牲或离去,在中国新式的教育体系中却没有能继续产生新的优秀人才,就似乎是历史碰上一个地层的断带,像瞬间休眠一样地寂静! 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被称为泥腿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可以打败文化层次和教育程度都平均高于解放军军官的国民党军队?我的答案其实和很多人一样:打仗和教育程度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战略层的人物都是精英,又拥有一个非常超前和激动人心的政治理想,在这些精神力量的感召下,用一群哪怕是文盲的军队都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然而战争和建设却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战争简单地说更多在于“蛮力”,而不在于文化。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多了,文化落后的民族经常可以通过蛮力战胜文化体系发达的民族,这不是什么怪事而是非常自然的,但蛮力过后的国家建设却需要文化和教育做为基础支撑,才能获得发展! 然而战争上的胜利已经让很多人失去了判断,包括有时清醒有时糊涂的曾经是精英的人物,他们都以为没有文化的打败了有文化的是因为文化其实是中看不中用的废物,所以非常自然地鄙视或者轻视“文化”。新中国在大部分人没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当然会被打成臭老九,读书无用不如上山下乡的思想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发生。其实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战场上的胜利并不代表你身上任何东西都代表着“先进”,没有文化和缺少教育的致命缺点是战争胜利后必然要表现和无法回避的东西。其实,果不其然,我们为此不仅付出了代价,而且直到现在还依然在支付着这个代价的“本金”和这个代价不断产生着的“利息”。 然而可悲的是到现在很多人依然沉醉在往日的胜利中或今天的经济奇迹中无法自拔,即便看到很多国家在努力发展着自己国家的教育,但这种重视从来都是没有真正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可以出台首先把教育踢入市场的改革举措,也可以出台中长期教育规划,更可以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标语贴满大街小巷,但他们从没有把教育真正放在眼里! 一个拥有如此数量人口的国家,竟还是没有培养出一位顶尖级的人才,却依然好意思送更多的人到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去“修补”自己培养的庸才,竟然还好意思回过头来“鄙视”自己出产的土鳖。建国以来虽然到现在已经过了3代人才成长的周期(从建国出生的那一代人算起到现在已经是第4代都快成人),但依然没有数得上的算得着的顶尖人才出现,展望未来我依然看不到任何希望,虽然那个雄心勃勃的教育10年发展纲略在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声中已经公布了将近2个年头。 重视教育,那要在内心获得认同才有效果!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438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新留美一族让中国教育很受伤
热度 4 beepro 2012-1-25 03:23
世纪80年代,到美国自费留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一种模式,那就是国内某大学毕业,通过托福、GRE等考试,然后到美国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大多数 理工科学生都是申请的硕博连读,且一般都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最起码也有“半奖”),否则,家庭根本供不起,再说,没有奖学金的学生,签证也很难获得。这些 学生基本上是国内重点大学里的优秀学生,给美国的大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节俭、谦虚、聪明、勤劳,再累也毫无怨言。那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中,以中国 科大学生为最多,人们都戏称中科大是留美预科。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到美国后,极为节省,每月还将数额不高的奖学金省出两三百美元寄给父母,家庭的经济状况 也由此立即改观,形成了“一人留学,全家享福”的局面。 今天,中国赴美自费留学生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到美国上高中到攻读博士学位的都有,数量最多的是本科阶段的留学生。据不完全统计,这三年来,到美国读 本科的中国学生数量翻了3倍,总数达到近5万人。例如,美国某著名大学2008年的本科生中只有二十几名中国留学生,而到2011年就猛增到七百余名,以 至于这家大学的校园边上增加了两家中餐馆。中国赴美的留学潮来势之猛,让美国大学有点措手不及,也给美国大学的师生们带来不小的震动。这些1990年前后 出生的留学生,让美国的大学对中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有了切身的体会,有些方面可以说把美国大学搞得哭笑不得。 这些到美国读本科的留学生除少数学习成绩优秀、语言交流没有大碍,大多数都是在国内学习成绩欠佳或对中国教育体制不满的。但不管如何,他们的身上常常打上了四个典型的烙印:有钱、不善交流与合作、对公益事业不关心、习惯作弊和撒谎。 有的学生有钱的程度令美国学生咋舌。在通常依靠勤工俭学挣得学费、生活费的美国同学看来,中国留学生虽然不舍得捐款,但开的是价值5万美金以上的高级轿 车,用的是高级电脑,穿的是名牌,连一个钢笔的套子都舍得花几百美元,请一顿饭花几百美元简直小菜一碟……怪不得有些美国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哪里是世界第 二,简直已经远远地超过了美国!由于在国内接受的是填鸭式教育,在中国留学生选修较多的课程的课堂上,中国留学生很少发言,基本上不提问和发表观点,以至 于有些美国学生觉得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感觉没有意思而退出这门选课。美国大学里面有许多参与社会服务的公益活动,可这些活动中却鲜有中国留学生的影子。 “他们(指中国留学生)总觉得这些事情与他们无关,”一位担任学生环保组织召集人的美国学生曾这样说,“中国留学生下课以后总是和来自中国的学生一起去聚 会、飙车甚至泡妞去了。”另外,由于美国大学发现中国的某些留学生善于作弊且精于作弊,所以,现在美国大学的考试,只要中国留学生较多的,就加强监考力 度,更有甚者,教师在考试之前,要求学生把课本上交到讲台旁边,以防止作弊。美国的大学现在也意识到,这些通过中介“包装”过来的学生有许多文件、资料是 伪造的,所以有的大学在中国学生入学时还增加了一个再审查的程序,有些大学甚至要到中国来“外调”。 总之,198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留给美国的“朴实、聪明、勤劳、节俭”等等的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留美新一族,让美国大学如同接了一个烫手的山 芋。“如果你有渠道,请你转告这些学生的家长们,美国大学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有信心把这些孩子改造成像美国学生一样,或者,接近美国学生素质的毕业 生!”一位美国大学校长这样对我说。 南方周末 作者: 聂圣哲(作者为民营企业家)
个人分类: 国内|2177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