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物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每日翻译20190506
Bearjazz 2019-5-6 07:01
# 编者信息 熊荣川 明湖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Estima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phylogenetic trees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computational biology. Conflicting phylogenies arise when, for example, different phylogenetic reconstruction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he same data set, or even with one reconstruction method applied to multiple different genes. Gene phylogenies may be codivergent by virtue of congruence (identical trees) or insignificant incongruence. Otherwise, they may be significantly incongruent Maddison (1997) . All of these outcomes are fundamentally interesting. Congruence of gene trees (or subtrees) is often considered the most desirable outcome of phylogenetic analysis, because such a result indicates that all sequences in the clade are orthologs (homologs derived from the same ancestral sequence without a history of gene duplication or lateral transfer), and that discrete monophyletic clades can be unambiguously identified, perhaps supporting novel or previously described taxa. In contrast, gene trees that are incongruent are often considered problematic because the precise resolution of speciation events seems to be obscured. Thus, it would also be very useful to identify significant incongruencies in gene trees because these represent non-canonical evolutionary processes (e.g., Maddison and Knowles, 2006; Edwards et al., 2007; Liu et al., 2008). 估计系统发生树间的差异是计算生物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例如,当不同的系统发育重建方法应用于同一个数据集时,甚至一种重建方法应用于多个不同的基因时,就会产生相互冲突的系统发育树。不同的基因系统发育可能具有一致性(相同的树)或不显著的不一致性。否则,他们可能是明显不一致的( Maddison , 1997 )。所有这些结果从根本上来说都值得研究。基因树(或子树)的一致性通常被认为是系统发育分析最理想的结果,因为这样的结果表明,支系中的所有序列都是直系同源物(源自同一祖先序列的同源序列,没有基因重复或横向转移的历史)。并且离散的单系可以得到明确鉴定,也许支持新的未被描述过的分类群。相反,不一致的基因树通常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模糊了物种形成事件的精确解析。因此,识别基因树中的显著不一致也非常有用,因为这些不一致代表非常规的进化过程(例如 , Maddison and Knowles, 2006; Edwards et al., 2007; Liu et al., 2008 )。 Arnaoudova, Elissaveta et al. “Statistical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using differences of means.”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vol. 4 47. 3 Aug. 2010, doi:10.3389/fnins.2010.00047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1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类简史(103)
罗非 2017-9-10 09:32
  另一种生命   第三种改变生命法则的方式,则是创造出完全无机的生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能够自行独立演化的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病毒。现在资讯工程世界正当红的一个领域,就是基因程序设计(genetic programming)。这种程序设计模仿基因遗传演化。许多程序设计师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创造出一个能够独立于创造者、完全自行学习演化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程序设计师只是一个原动力(primum mobile),程序一经发动之后,就会开始自由演化,无论创造者或其他任何人都不再能掌握它的发展方向。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这种程序的原型,也就是一般说的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流传的时候,会不断自我复制数百万到数亿次,一面要躲避追杀的防毒软件,一面又要与其他病毒争夺网络里的空间。而总有某一次,在病毒自我复制的时候出现了错误,这就成了一种计算机化的突变。这种突变有可能是因为病毒设计师,原本就让病毒偶尔会发生随机复制错误;也有可能就是因为某种随机发生的误差。假设在偶然下,突变后的病毒比较能躲过防毒软件的侦测,而且仍然保留着入侵其他计算机的能力,就会在网络里迅速传播。于是,这种突变种就能生存下来,而且开始繁衍。随着时间过去,网络空间就会充满这些并非由人所设计出来、经过无机演化而成的新型病毒。   这些病毒算是生命吗?这可能要取决于每个人对“生命”的定义,但它们确实是由新的演化程序而生,完全独立于有机演化的法则和局限之外。   我们再想象一下另一种可能性。假设你可以将自己的大脑整个儿备份到硬盘上,再用笔记本电脑来读取运作。这样一来,笔记本电脑是不是就能够像智人一样地思考和感受了呢?如果是的话,那算是你吗?还是算别人呢?如果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可以建构起一个全新的数字个体心灵,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码组成,但拥有自我的知觉、意识和记忆,这又算是什么?如果你让这个程序在计算机上运作,这算是一个人吗?如果你删了这个程序,算是谋杀吗?   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2005年成立了一项“蓝脑计划”(Blue Brain Project),希望能用计算机完整重建一个人脑,用电子回路来仿真大脑中的神经网络。计划主持人表示,如果能有足够的经费,大约只要10到20年,就能在计算机里建构出人工大脑,而且语言及举止就像是正常人一样。到现在,并不是所有学者都认为人脑的运作方式类似于计算机(因此也就很难用现今的计算机来仿真),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排除这种可能性。在2013年,蓝脑计划已经从欧盟取得了10亿欧元资金的挹注。133   奇异点   目前,所有这些新契机只有一小部分已经成真。然而,在2014年这个世界上,文化已经挣脱了生物学的束缚。我们现在不只能改造周遭的世界,更能改造自己体内和内心的世界,而且发展的速度奇快无比。有越来越多领域的行事方式都已经被迫大幅改变,不再能照旧便宜行事。律师需要重新思考关于隐私和身份认同的问题;各国政府需要重新思考医疗保健和平等的问题;体育协会和教育机构需要对公平竞争和成就重新定义;退休基金和劳动力市场也得调整,未来的60岁可能只像是现在的30岁。此外,它们全部都得面对生物工程、生化人及无机生命所带来的难题。   想当初,第一次进行人类基因组定序的时候花费了15年、30亿美元,但现在只要花上几周、几百美元,就能完成一个人的基因定序。134根据DNA为人度身定做的个人化医学时代已然展开。你的家庭医生很快就能告诉你,你得到肝癌的风险比较高,但倒是不用太烦恼心脏病的概率。医生还能告诉你,某种对92%的人有效的药物就是对你没用,而且另外一种通常会致命的药物反而正是你的救命仙丹。一个几近完美的医疗世界,已经近在眼前。   然而,医疗知识的改进也会带来新的伦理难题。光是现在,伦理学家和法律专家就已经因为DNA所涉及的隐私问题而感到焦头烂额。保险公司是否有权要求我们提供DNA定序数据?如果要投保人的基因显示遗传性的鲁莽倾向,保险公司又是否有权要求提高保费?以后公司要聘雇新员工的时候,会不会要求的不是履历而是DNA数据?雇主有权歧视DNA看来较差的求职者吗?而像这样的“基因歧视”,我们可以控告吗?生化公司能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生物或是新的器官,再申请其DNA序列的专利?我们都认同某个人可以拥有某只鸡,但我们可以完全拥有某个物种吗?   然而,以上种种都还只是小巫,真正的大巫是吉尔伽美什计划以及未来创造出超人类的可能,将会为人类的伦理、社会和政治秩序带来巨幅改变。不论是《世界人权宣言》、全球各地的政府医疗方案、全民健康保险方案甚至是宪法,都认为人道社会应该让所有成员拥有公平的医疗待遇,并且维持相对良好的健康状态。如果医疗只是要预防疾病、治疗疾病,这一切看来再好不过。但如果医药的目的变成要提高人的能力,情况会有何不同?是让所有人类都能提升能力吗?还是只有少数精英能够享有超人的能力?   我们这个现代晚期的世界,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认为所有人类应享有基本上的平等,然而我们可能正准备要打造出一个最不平等的社会。纵观历史,上层阶级总是说自己比下层阶级更聪明、更强壮,整体而言更为优秀。他们过去通常只是在自欺欺人,贫苦农家的孩子智力很可能和王子也相去不远。然而,在新一代医药推波助澜下,上层阶级的自命不凡可能即将成为一种客观事实。   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在大多数的科幻小说里,讲的是像我们一样的智人,拥有光速宇宙飞船和激光枪之类的先进科技。这些小说里的伦理和政治难题多半和我们的世界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把我们的情感和社会问题搬到未来的场景重新上演。然而,未来科技的真正潜力并不在于改变什么车辆或武器,而在于改变智人本身,包括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欲望。宇宙飞船其实只是小事,真正会惊天动地的,可能是能够永远年轻的生化人,既不繁衍后代,也没有性欲,能够直接和其他生物共享记忆,而且专注力和记性是现代人类的一千倍以上,不会愤怒、不会悲伤,而他们的情感和欲望完全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科幻小说很少会把未来描述成这个样子,因为基本上这种场景就是超乎我们的想象,就算描述出来也难以理解。想把某种超级生化人的生活拍成电影给现代人看,就像是要为尼安德特人演一场莎士比亚剧目。事实上,未来世界主人翁与我们之间的差异,可能会远大于我们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差异。我们与尼安德特人至少都还是人,但未来的主人翁很可能会更接近神的概念。   物理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Big Bang)就是一个奇异点(singularity)。在奇异点之前,所有我们认知的自然法则都还不存在,就连时间也不存在。所以要说宇宙大爆炸“之前”如何如何,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无法理解的。而我们可能正在接近下一个奇异点,所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不论是你我、男女、爱恨)都即将变得再也无关紧要。而在那个点之后的任何事,都还超出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
个人分类: 科普|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猎蝽新物种24种
热度 9 lailaizhang 2017-4-27 12:27
猎蝽 (Reduviidae),顾名思义是捕食性的虫子。全世界已知约有七千种。但是许多未知物种还有待发现和描述。下面简单讲讲我的一项工作经历。 去年在 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 (BDJ) 发了一篇             文章             ,名为《 71 种 Zelus 猎蝽分类专著》(   链接   )(图 1 )。这是我博士学位论文的一个章节。我的研究对象是美洲的一个属,叫 Zelus ,由   法布里丘斯   (Fabricius) 在 1803 年建立命名。此人是   林奈   的学生。有趣的是, Zelus 也是希腊神话里的一个神,中文称为   泽洛斯   。 Zelus 这个属没有中文名称,我们在此可以叫作“泽猎蝽” 1 。 在这项工作里,我参考、整理、鉴定了一万多个泽猎蝽标本, 描述了 24 个新物种,并且修订了其他 47 个物种。这么多标本哪里来的呢?借来的。我从九个国家的 26 个博物馆借来这些标本。当时完成这项工作的时候,单单是把这些标本打包寄走就花了整整三个星期时间 , 用了 50 多个纸箱子。 图1. 71种泽猎蝽分类专著的文章网页一隅。 物种修订整理的工作其实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厘定物种概念的界限。其二是正确地使用已有名称或者作出新的命名。也就是说我们要搞清楚有多少物种,如何区分它们,以及它们应该叫什么名字。这包括已知和未知物种。为什么正确的命名很重要呢?一个物种的名字由于种种原因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有多个名字。譬如一个人有乳名,有学名,古代还有字,有号。为了确保我们在科学交流上达到统一的口径,我们就需要一个办法和体系来对于物种的名称做出管理和记录。因为这篇博文不是一篇理论文章,更具体的就先不讲了。 我个人最喜欢的泽猎蝽叫做 Zelus championi (图 2 )。这个名字是纪念对于中美洲蝽类研究做出很大贡献的 George Champion 。这个种中文名称可以翻译为“乔泽猎蝽 ” 。此种 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北部,包括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厄瓜多尔。它的腹部是极其鲜艳的红色,而身体其他部分皆为炭黑色。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一目难忘。 图2. 乔泽猎蝽 Zelus championi 侧面图。 泽猎蝽中有些好玩的现象。同一个物种,同一个地点,同样性别的的标本颜色可以有很大的差异,譬如 Zelus armillatus (图 3 )。有些物种的雌雄在颜色和体型上都会有很大的区别,譬如 Zelus kartabensis (图 4 )。但这些现象给物种厘定也带来了困难。如果没有足够的标本的话,就有可能把雌雄划为两种不同的物种。这些现象也可以作为进化和生态的题目来研究。这在分类学家的工作范围之外,但是我们的发现往往是其他研究的开端。 图3. Zelus armillatus 属于同一个物种、地点和性别的标本展现巨大的颜色差异。 图4. Zelus kartabensis 左为雄性,右为雌性。 下面讨论一下为什么在 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 上发表这篇文章。这个期刊是保加利亚 Pensoft 出版的。和更广为人知的 Zookeys 是一个出版社。不同的是, BDJ 暂时还没有被 SCI 收录。那我为什么要选择它呢?有下面这么几个原因。 1. 开放获取( open access ),有电脑能上网就可以看。不只是可以免费看,所有数据和图片都可以免费共享。当然,作者要交出版费。我投稿的时候,因为 BDJ 还在初期试运营,免去了版费,省了几千美元。 2. 强大的互动功能。譬如物种 分布地图 、生物名称链接(譬如猎蝽 Reduviidae )和读者 评论 。 3. 文章可以多种形式呈现,包括 html, xml, pdf 。这样一来,这篇文章就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文件,它同时也是一个小数据库,方便数据挖掘、转换和链接。 4. 信息电子化和外部数据库链接 。这篇文章里的所有标本数据都自动地被 GBIF 收录。物种的描述和绘图也连接到 GBIF 的网页上(例如 Zelus paracephalus )。这就好比一个自动生成的生物百科全书。 5. 所有物种都自动在 Zoobank 注册。最近的动物命名法则规定凡是电子出版的新的名称都要在 Zoobank 注册才有效。 BDJ 自动注册功能方便了这个过程。 6. 科学传播功能。 BDJ 网站和很多公共媒体相连。轻轻一点,就可以把文章发到 Twitter, Facebook, Reddit 平台上,让更过的人看到。我的泽猎蝽文章的科学传播数据 如此 。 7. 全程网上写作、审稿。 BDJ 的投稿不是上传 Word 或者 PDF 文件。整个的写作编辑,包括审稿都是在网上进行的。好比是写一篇博文,大家可以评论一样。不仅如此,还可以多人合作写作。 BDJ 用的体系叫 ARPHA (arpha.pensoft.net) 。 8. 最后, BDJ 不只是发表分类学文章。生态、进化、生物信息学的也发表。点击 这里 查看更多文章。 未知的,好玩的,神秘的,或是漂亮或是难看的,可能有用可能有害的虫子还有很多很多。亟待我们的探索,发现和描述。这会是我们昆虫分类学家下面几个世纪要为之奋斗的任务。 1 中文命名有很多优点。名称可以有确切形象的意义,譬如鞘翅目,不需要学习拉丁文也能明白。而且一个名字就可以同时表示多个分类阶层(譬如说“乔泽猎蝽”这个名字表示了种、属和科)。这些是拉丁文命名所不及的。但是拉丁名称又是统一交流所须要的。近来在英文杂志上发表的中国物种好像多数没有中文名,有些遗憾。
个人分类: 工作笔记|12476 次阅读|15 个评论
“电动“生物:颠覆常识的新物种,完全依靠电力来生存
热度 5 SciLondon 2016-8-29 18:55
( London-science.com 原创,网页转载请附带原文链接: http://www.london-science.com/archives/1460 ,微信转载请联系我们) 神秘的研究 2015年的一天,生物物理学家Moh El-Naggar和他的学生 Yamini Jangir 来到了美国南达科他州的黑山(Black Hill),并深入到当地一座古老的金矿中-这里作为暗物质的观测地之一,在物理学界颇负盛名。他们在蜿蜒曲折的地下通道中摸索了许久,设法找到了几根金属质导水管道。随后,他们将管道中残留的水吸到了一个特殊容器中,又把许多种电极插入到这些”古老的“水中。最后,他们耐心地等待”猎物“上钩。 不远万里来到地壳深处,架设了这些奇怪的仪器—这次令人费解的行动可不是在寻找新的暗物质粒子,而是在 捕获一种鲜为人知的生命体:噬电微生物 。长期以来,它们的存在都被忽视了。直到近几年,科学家们才开始对这些微生物有所了解。不是因为人们太粗心,而是这些微生物太奇特,以至于颠覆了人们的常识:它们纯粹依靠电力来维生。 这意味着它们不需要任何光合作用,硝化反应,只需要得到电流,就可以进行生命活动。 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你可以把这个微生物看成是一个电饭锅,只要插上电源,它就开始工作了。这确实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生命“的形象。 许多调查显示, 这些微生物其实是一个很大潜在种群,广泛分布在矿物质丰富并且缺少氧气的地方 ,比如:深海火山口,富含矿物质的地质层以及海底的岩床。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积极地搜寻这些微生物了。然而,它们却极难被转移到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培养。最近一份样本取自加州西海岸群岛的海底,科学家们正是利用这些样本发现了噬电微生物的奇妙属性:可以通过从金属和矿物质上获得电流,从而维持生命活动。如今,EI-Naggar在黑山金矿取得的研究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此项发现。 如图所示,橙色和红色部分为这种特别的噬电微生物,附着在电极表面(灰色纤维)。图片来源:Moh El-Naggar 你也在靠“吃电”维生 不进行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同化和异化作用,不分解有机物,而是如同电子设备一般直接利用电流来维持生命活动-这听起来虽然怪异,但却完全符合科学原理。事实上,电流,也就是电子的转移,一直都是生命活动的核心要素,所有生物都在利用电子的传递来制造和存储能量。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 Albert Szent-Györgyi 就曾经说过: “生命只不过是电子在寻找归宿。” 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来简单探究一下电子如何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以人体为例,摄入氧气和食物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食物将在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能量的基本来源。随后,葡萄糖被人体细胞吸收,并在细胞内通过糖酵解作用,被转化为丙酮酸-它们随之被转运到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在这个“能量工厂”里,丙酮酸将进入TCA循环(即柠檬酸循环,也被称为Krebs循环),电子将在这个过程中传递。来自食物中的电子(蕴含在丙酮酸中)将首先被传递到一位“中间人”-NADH身上。随后,NADH被分解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电子。吸入的氧气,将在此时与氢离子结合,成为水,随着呼吸和代谢排出。而电子,将进入线粒体膜内的“电子传递链”,沿着细胞膜传递。在这个过程中,电子的自由能(可以简单理解成电流所蕴含的能量)将不断降低,如同一个“下楼梯”的过程。能量降低到最底端的电子,将与氧原子和氢离子共同组成水-细胞可不是蓄电池!通过这个过程,电子最终会被排出体外(另一部分电子也会用于二氧化碳的合成,随着多余的碳原子一起被排出)。线粒体是通过膜上的离子通道蛋白,排出“中间人”携带的氢离子,形成电势差,从而驱动电子的移动。可是,电子损失的那部分能量去哪里了?不用担心,能量守恒法则是十分可靠的。这部分能量会被ATP合成酶利用,来驱动它产生ATP分子-这便是生命活动的“硬通货”了:所有细胞活动的能量,必须通过ATP分子来获取。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便可以了解这种微生物的本质了: 它们实际上也是依靠电子的传递来产生电流,从而把电子的能量转移给细胞内的酶,从而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但是,它们却不需要食物作为介质,直接获取电子,同时不需要借助氧气,排出电子。在自然环境中,一些富含矿物质的岩层和矿石,便是绝佳的“电极”,它们可以为这些生物提供充足的电子来源。 曲折的探索 不过,这些噬电生物的存在似乎违背了生物物理学: 包裹细胞的脂质细胞膜是良好的绝缘体,可以创造出一个电中性的区域,使电子无法穿过。所以,电子想要直接跨域细胞膜,貌似是不可能的 。在过去,不少学者对这种生物的存在持有怀疑态度。 正是因为这种颠覆常识的特点,它们的发现过程也就十分曲折-噬电生物一直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在上世纪80年代,南加州大学的地理生物学家Kenneth Nealson发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细菌种群:它们能够直接将电子排出细胞,转移到固态金属上【1】。然而,直到2006年,这种细菌的分子生物学原理才被人发现-一组位于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会形成一个导电结构,可以直接将电子排出。 这种结构的发现,很好地解释了上文提到的生物物理学悖论-电子直接穿越细胞膜,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受到这项研究的启发,一些科学家开始思考:既然微生物能够充当电子的贡献者(donator),那么微生物能不能作为电子的接受者(acceptor),从而直接从电子出获得能量?因为从经验上来看,生物学上的很多原理,逆向也能够成立。在2009年,美国科学家Bruce Logan率先发现了一种叫做 methanogen的细菌可以单纯依靠电极提供的能量生存 【2】。然而,关于这种电子吸收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他们还没有得到可靠的结论。 直到2015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Alfred Spormann终于揭示了这些噬电细菌是如何吸收电子的: 它们释放出一种特殊的酶,靠近电极表面,然后从电极上捕获一个电子,同时从周围的水环境中捕获一个质子,结合为氢原子,然后转移回细胞当中 【3】。它们的细胞表面并没有形成任何导电结构,完全是依靠这种酶来携带电子。因此,这是一种间接摄取电子的方式(如下图)。这些酶的特性也令人吃惊:一般来说,细胞内的酶在分泌后会被迅速的降解,及其不稳定,一般只能存在几个小时。而Spormann的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携带电子的酶竟然可以在细胞外活跃6个星期! Spormann表示,除了这种间接摄取的方式,他还证实了人们苦苦探寻的直接摄取方式: 某种微生物可以不借助任何媒介,直接吸收裸电子-这是真正类似电饭锅的工作方式了 (如下图)。然而,他的论文尚未发表,具体的分子机理还未透露,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重大的意义 在今天,噬电生物的谜团终于被揭开了一角,人们的“常识”也得到了扩充: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学家开始关注这个令人惊奇的生命群体。对于噬电生物的研究,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这对于微生物学,生态学以至外太空生命学都有深刻的意义。 首先,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开辟了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培养方式-利用电极提供能量。 要知道,地球上存在这么多中微生物,却只有2%能够在实验室中被培养,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微生物的研究。而这种新型的培养方式,可以被应用到其它难以培养的微生物上,从而使它们可以在实验室中被培养和研究。一些科学家已经利用这种方式,在实验室中得到了许多过去不可能被培养的微生物种群。 其次,这种微生物的发现以及分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解开地球生命起源的谜题。 对于生命起源,一种学说认为,最初的生命是由一些附着在矿物质表层的生物分子所组成,可以催化各种生命所必须的化学反应。噬电生物的研究将为这种假说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细胞可以与固态矿物质表层进行交互,并通过摄取电子来获得能量,促成生命的繁衍。 最后,这对于外太空生命的探索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火星这种环境下,普通的生命是无法生存的。然而,对于噬电生物来说,只需要有矿石这种电子来源,并能够获得一定水分,它们就可以生存。因此,外星球上很可能存在这种靠电力生存的生命-我们探索宇宙生命的思维定式将被打破。当我们登上一颗环境恶劣地外行星,第一个要探索的区域就是矿岩和水分交汇的地区-这里很可能存在未知的生命!现在,NASA对噬电生物的项研究十分重视。Moh El-Naggar和他的学生在金矿中的研究活动就是由NASA所资助-足以见得这项研究的对于宇宙探索的重要性! 在文章的最后,小小的脑洞一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否改造人体的基因,将这种微生物的分子机理“嫁接”到人类身上?到时候,人类也可以不借助食物,而是靠电力获得能量了!随身带一个充电宝,手臂上植入一个插销,饿了就插上插头,开始充电-还有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口味可供选择! 参考资料: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20160621-electron-eating-microbes-found-in-odd-places/ 【1】 Gorby Y A, Yanina S, McLean J S, et al.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bacterial nanowires produced by Shewanella oneidensis strain MR1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103(30): 11358-11363. 【2】Cheng S, Xing D, Call D F, et al. Direct biological conversion of electrical current into methane by electromethanogenesis .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2009, 43(10): 3953-3958. 【3】Deutzmann J S, Sahin M, Spormann A M. Extracellular enzymes facilitate electron uptake in biocorrosion and bioelectrosynthesis . MBio, 2015, 6(2): e00496-15.
637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回顾2014年10大物种名单:分类学成果也可以广受关注
zhuchaodong 2015-5-7 21:35
去年浙江古田山采集到的蚁墙蜂的新种 ( Deuteragenia ossarium ) 发表以后,国外媒体广泛报道。其新、奇、特和故事性都比较强。能否进入新一期的十大新种榜单? 中国物种多样性丰富,还有大量的物种有待研究和发表。期待中国学者发现更多新物种并带给世界更有趣的故事和更美妙的文化。 Top 10 New Species of 2014 January 1, 2015 | by Lisa Winter http://www.iflscience.com/plants-and-animals/top-10-new-species-2014 photo credit: Ohl et al. As 2014 draws to a close, let's take a look back and celebrate the top 10 announcements of newly discovered species from the past year. These aren't presented in any particular order, because they're all pretty great. Click on the titles of each specie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discoveries. River Dolphin Image credit: Nicole Dutra When the discovery of a Brazilian river dolphin was announced in January, it was the first new species of river dolphin that had been described since World War I. Inia araguaiaensis was originally believed to be members of I. geoffrensis, until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and closer examination of the skulls proved otherwise. The dolphins were named in honor of the Araguaia River basin, where they live.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描 述的淡水豚。科学家应用线粒体基因和头骨数据,界定了这个新物种。 Pseudoscorpion Image credit: J. Judson Wynne Inside a tiny cave in the north rim of the Grand Canyon renowned for its biodiversity, researchers discovered two species of tiny blind pseudoscorpions. Though they have front pincers like scorpions, they have a rounded body, rather than a venomous stinger tail. The specimens were originally collected between 2005 and 2007. In addition to describing the new species, the researchers recommended that the cave in which they live continue to be under protection, forbidden from entry by tourists who could harm the ecosystem. 大峡谷洞穴中发现伪蝎。 New York Frog Image credit: Brian Curry A new species of frog from New York City was formally described in October, which is the first time the metropolitan area has had a new frog species since 1882. The frogs have a fairly large range, spanning from New York down the coastline down to North Carolina. The frog was originally suspected to be a unique species by Carl Kauffeld in 1937, though the idea didn't gain much traction and was later forgotten. The species was named Rana kauffeldi in his honor. 1882年以来首次在大都市里发现蛙类新种。 Harry Potter Wasp Image credit: Ohl et al. Remember the terrifying ghost-like creatures known as dementors from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They have been immortalized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fter Ampulex dementor, a wasp native to Thailand, was described earlier this spring. The name was chosen after a public voting campaign held by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in Berlin. The wasp reminded many of the dementors due to its terrifying way of getting into its prey's head, literally. Females of this species lay eggs inside the head of a cockroach, turning them into zombie-like incubators. The offspring later hatch and then eat their way out. 这种泥蜂的雌性将卵产在蟑螂的脑袋里,并使之成为一个僵尸一样的孵化器。新种的名字, Ampulex dementor 是有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通过公众投票选出来的。 Supersonus Image credit: University of Lincoln Though they be but little, their mating call is fierce. A paper published in June described a new genus of insect which has a record-setting mating call. Supersonus, as the genus was named, emits an ultrasonic mating call that can be heard by other members of the species, but is outside of the frequency which can be heard by potential predators. These insects, which are related to katydids, live in South America. 南美的这个新种可以发出超声波。这种声波只能被物种内的个体收到,而它的捕食者则不能。 Deep Sea 'Mushroom' Image credit: Just et al. These organisms proved to be a phylogenetic oddity, not quite fitting in with Cnidarians or Ctenophorans. Proper categorization could prove to require a major overhaul of the tree of life, as it would require the addition of an entirely new phylum. Though they look a lot like mushrooms, these are actually animals who live in the deep sea. The specimens were originally collected in 1986, but were luckily preserved well enough to make the proper description nearly 30 years later. 这些标本采集于1986年,看上去很象蘑菇。实际上它们是一类居住在深海的动物,代表了动物界的一个新门。 Praying Mantis Image credit: Gavin Svenson/Clevelan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 paper published in March described nineteen new species of bark mantis, which span eight countries throughout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The coloring of the mantises allows them to blend in with foliage and litter on the forest floor, allowing them to quickly sneak up and attack their prey. Two of the new species were named after the lead author's daughters, and tributes were paid to former Vice President Al Gore, explorer James Stephen Fossett, and TV hosts Chris and Martin Kratt as well. 这篇论文发表了19个螳螂新种。这些物种有很好的隐蔽色,有助于它们快速捕食。 Deep Diving Whale Image credit: Lisa Thompson The first specimen of this new species of deep-diving whale was actually collected over 50 years ago, but the species proved to be so elusive, another would not wash onto the shore for two more years. It was originally predicted to a member of another species, but when another specimen washed ashore recently, scientists were able to perform genetic analysis, and identify the whale as a distinct species. 海浪帮助科学家采集到一头罕见的深潜鲸类。该新种的第一头标本采集于50年前。 Marriage Equality Snail Image credit: Chih-Wei Huang It was announced in October that a species of snail that was originally believed to be a similar species originally described in 1884 was discovered in Taiwan. The species was named in honor of marriage equality, and was dubbed Aegista diversifamilia. Diversi- comes from the Latin diversus meaning different, while familia comes from the female form of the Latin word for family. As the snails are hermaphroditic, the researchers paid tribute to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all kinds of different families that exist in the world. 台湾发现一个蜗牛新种,和1884年的另外一种近似。 Threatened Birds Image credit: Steve Garvie In July, the wildlife group BirdLife International announced the recognition of 361 new distinct species of bird. Many of these birds were assumed to have been other species, which meant that they were not given the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they may have needed. In fact, about a quarter of the newly-identified species were designated as threatened. However, now that researchers know more about the biodiversity of these birds, more can be done to protect them and preserve the species. BirdLife International认定了361个鸟类新物种。这些鸟类,大部分曾经被认为是其它物种。
20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分舌蜂属(Colletes)研究进展
热度 2 zhuchaodong 2014-9-11 12:50
自2012年开始,牛泽清博士对中国分舌蜂属(膜翅目:蜜蜂总科:分舌蜂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目前,我们已经纪录中国该属66种,描述10个新物种,新纪录18个。这些新物种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青海、西藏和西藏。在相关项目的资助下,我们研究组将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加大采集力度,预期会发现更多新物种或者新纪录。 该属的研究得以高效开展,得益于下列因素:1)动物研究所积累了大量前辈们采集的标本;2)在科学院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支持下,我们得以从新疆、西藏、四川、云南、江西采集到一批新鲜标本;3)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员Michael Khulmann博士讨论并制定详细、可行的合作研究计划,按照种组从小至大逐个开展研究;4)整合了分子和形态数据,解决了几个物种的雌雄配对问题;5)购买配件并组装了一套高清晰图像获取系统。 Colletes alini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14年9月7日。 Papers by Ze-Qing NIU et al. 2012_Niu et al._A review of the Colletes succinctus -group from China.pdf 2013_Niu et al._Bees of the Colletes clypearis -group (Hymenoptera: Apoidea: Colletidae) from China.pdf 2014_Niu et al._Bees of the Colletes flavicornis -group from China.pdf 2014_Niu et al._The Bees of the Genus Colletes (Hymenoptera: Apoidea: Colletidae) from China.pdf Checklist of the Colletes species of China in alphabetical order of species-groups. Species group Species Distribution in China Colletes caspicus -group C. alini Kuhlmann, 2000 Beijing, Tianjin, Hebei, Inner Mongolia, Heilongjiang, Liaoning, Shandong, Shanxi, Jiangsu, Ningxia, Xinjiang C. anceps Radoszkowski, 1891 Xinjiang C. morawitzi Noskiewicz, 1936 Xinjiang Colletes clypearis -group C. cinerascens Morawitz, 1894 Gansu, Qinghai, Xinjiang C. clypearis Morawitz, 1876 Xinjiang C. floralis Eversmann, 1852 Hebei, Qinghai, Xinjiang, Xizang, Guangdong, Yunnan C. friesei Cockerell, 1918 Ningxia, Shaanxi, Gansu C. fulvicornis Noskiewicz, 1936 Xinjiang, Xizang, North-eastern China C. harreri Kuhlmann, 2002 Xizang C. harrerioides Niu, Zhu Kuhlmann, 2013 Xizang, Sichuan, Yunnan C. haubrugei Kuhlmann, 2002 Xizang, Sichuan C. hedini Kuhlmann, 2002 Xizang C. heilongtanensis Niu, Zhu Kuhlmann, 2013 Yunnan C. himalayensis Kuhlmann, 2002 Xizang C. hirsutus Niu, Zhu Kuhlmann, 2013 Qinghai C. impunctatus Nylander, 1852 Inner Mongolia C. inspersus Niu, Zhu Kuhlmann, 2013 Xizang C. jankowskyi Radoszkowski, 1891 Beijing, Hebei, Shandong, Shanxi, Gansu, Heilongjiang, Jilin, Inner Mongolia, Yunnan C. paratibeticus Kuhlmann, 2002 Xizang C. sanctus Cockerell, 1910 Xizang, Sichuan C. sidemii Radoszkowski, 1891 Beijing, Hebei, Inner Mongolia, Qinghai, Shandong, Sichuan, Xinjiang, Xizang, Yunnan C. sodalis (Cameron, 1897) Yunnan C. tibeticus Kuhlmann, 2002 Xizang C. xizangensis Niu, Zhu Kuhlmann, 2013 Xizang C. xuezhongi Niu, Zhu Kuhlmann, 2013 Xizang C. yanruae Niu, Zhu Kuhlmann, 2013 Yunnan Colletes conradti -group C. conradti Noskiewicz, 1936 Hebei, Inner Mongolia, Qinghai, Xinjiang Colletes cunicularius -group C. cunicularius (Linnaeus, 1761) Beijing, Hebei, Heilongjiang Colletes flavicornis -group C. popovi Noskiewicz, 1936 Qinghai C. vestitus Niu, Zhu Kuhlmann, 2014 Xinjiang Colletes fodiens -group C. daviesanus Smith, 1846 Qinghai, Heilongjiang C. edentuloides Kuhlmann, 2011 Inner Mongolia, Jilin C. fodiens (Fourcroy, 1785) Xinjiang C. patellatus Pérez, 1905 Beijing, Henan, Hunan, Jiangxi, Fujian, Sichuan; Zhejiang C. pauljohni Kuhlmann, 2002 Xinjiang C. perforator Smith, 1869 Beijing, Shanxi, Inner Mongolia, Heilongjiang, Jilin; Jiangxi C. ravulus Noskiewicz, 1936 Xinjiang, Shanxi, Inner Mongolia C. similis Schenck, 1853 Xinjiang C. tuberculatus Morawitz, 1894 Qinghai C. xuechengensis Kuhlmann, 2007 Xizang, Sichuan Colletes foveolaris -group C. annapurnensis Kuhlmann, 2002 Xizang C. brumalis Noskiewicz, 1936 Guangdong, Fujian, Hong Kong C. laevigena Noskiewicz, 1936 Xizang C. linzhiensis Niu, Zhu Kuhlmann, sp. n. Xizang C. luzhouensis Kuhlmann, 2007 Shanxi, Gansu, Inner Mongolia, Xizang, Sichuan, Yunnan C. pseudolaevigena Kuhlmann, 2002 Xizang C. reinigi Noskiewicz, 1936 Gansu, Qinghai, Shanxi Colletes marginatus -group C. chengtehensis Yasumatsu, 1935 Beijing, Hebei, Shanxi, Gansu, Inner Mongolia, Heilongjiang, Xinjiang Colletes mixtus -group C. annejohnae Kuhlmann, 2003 Xinjiang C. kozlovi Friese, 1913 Inner Mongolia, Qinghai, Gansu, Ningxia, Xinjiang C. mixtus Radoszkowski, 1891 Gansu, Xinjiang Colletes nigricans -group C. eous Morice,1904 Xinjiang Colletes roborovskyi -group C. roborovskyi Friese, 1913 Inner Mongolia, Xinjiang Colletes squamosus -group C. squamosus Morawitz, 1879 Xinjiang C. wahrmani Noskiewicz, 1959 Xinjiang C. wollmanni Noskiewicz, 1936 Xinjiang Colletes succinctus -group C. arsenjevi Kuhlmann, 2006 Shanxi, Gansu, Inner Mongolia, Xinjiang C. bhutanicus Kuhlmann, 2003 Xizang C. collaris Dours, 1872 Beijing, Hebei, Jiangxi, Inner Mongolia, Heilongjiang, Qinghai, Xizang, Sichuan, Yunnan C. gigas Cockerell, 1918 Sichuan, Fujian, Guangdong, Zhejiang, Jiangxi, Guizhou, Hunan C. taiwanensis Dubitzky Kuhlmann, 2004 Taiwan Colletes uralensis- group C. kaszabi Kuhlmann, 2002 Inner Mongolia C. uralensis Noskiewicz, 1936 Xinjiang Species of doubtful placement C. dorni Kuhlmann, 2002 Inner Mongolia C. sichuanensis Kuhlmann, 2007 Sichuan C. spinatus Niu, Zhu Kuhlmann, sp. n. Xinjiang
405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自发进化》节选(31)
罗非 2013-1-22 13:23
最相合者得繁荣 随着人类的进化之路继续向更为平衡的、整体的生命知觉摆动,我们看到量子力学的新规则也同样适用于进化理论。 当今的各种研究强调,进化发生在某种环境背景之中——而不是与环境分离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做一个环境持续地寻求平衡其自身。例如,假设 1 号有机体吃掉环境中的 X 并排泄 Y 。随着 1 号种群的增加,它的食物 X 必然会减少,而它的副产物 Y 则会同时增加。尽管 X 的损失和 Y 的累积会使环境略微偏离平衡,但这种情形也提供了某种机会,使得一种新的有机体,通过吃掉 Y 并排泄 Z 来茁壮成长的 2 号得以进化出来。随着 2 号种群的增加,它让 Y 的水平回到平衡,但代价是增加了环境中 Z 的数量,后者相应地支持了未来以 Z 为食的 3 号有机体的进化。诸如此类,以此类推。这是一种超级简化的实例,但正如复杂系统理论学家呈现给我们的那样,情况的确是这样的。 1998 年,英国科学家蒂莫西·兰顿在著名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为那个由科学家、环境学家、未来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构想出来的盖亚假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洛夫洛克提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实体,它用进化来调节其自身极其复杂的代谢过程。兰顿描述说,自从 38 亿年前生命开始出现在地球上以来,太阳已经变暖了 25% ,然而,这颗行星却有能力用某种方式调节了它的气候,缓冲掉了这巨大的温度变化。兰顿提出,有益于整个系统的进化特征会倾向于得到强化,而那些会以某种不利的方式改变环境或者使环境变得不稳定的进化特征则会被抑制。 兰顿总结道,“如果一种有机体获得了一种变异,导致它以某种‘反盖亚’的方式行动,它的繁衍就会受限,因为它会处于进化劣势。”更切中要点并且适用于我们当前情况的是,兰顿提出如果我们人类没有找到与这颗行星更加和谐的各种进化方式的话,我们有可能发现自己已无家可归。 我们过去未能意识到的是,真正的进化原理是“最相合者得繁荣” (thrival of the fittingest) 。那些能够最好地贡献并支持全球和谐从而与环境相合的有机体会得到繁荣发展,而其它的——好吧…… 答案就在其中 不过,或许有关生命的真实本质最有说服力的实例,能引导我们走出马尔萨斯式匮乏困境并指出下一次进化之方向的实例,就与这颗行星上多细胞生命形态的起源和发展有关。 为什么,而且怎么会,数以万亿计的单细胞有机体能联合力量变成我们?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记住,在这颗行星上有生命的最初 38 亿年中,唯一的生命形态是单细胞有机体,就像细菌、水藻、酵母和各种原生动物。 大约 7 亿年前,细胞们开始组合成原始的多细胞集群式有机体。通过分享讯息,新的公社式联盟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对周围环境的觉察,从而提升了其构成细胞的生存质量。简而言之,环境觉察是进化水平的度量,它为有机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可以在一个动态的世界中有效且高效地生存。两人世界的开支像一个人一样便宜,所以联合力量胜过单打独斗。 最初,在进化的早期阶段,集群式有机体中的所有细胞都执行同样的功能。然而,当组成一个有机体的细胞数量达到某个临界值时,所有细胞做同样的事就不再有利了。 想象一下,我们仍然是一个由猎人聚集起来的社会,每天早晨,八百万纽约人都坐车到韦斯特切斯特县去寻找食物的情形。与此相比,在部落成员之间分工一下大家的维生职责就要远远地更为有效了。在这种情况下,猎人会出去到野外打猎,而社区里其余的人则留在家中干各种杂务,比如做饭、带孩子、保养工具、看电视,等等。 这正是多细胞有机体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情形。随着它们的社区成员数量增加到上千、上百万、上万亿,社区中的单个细胞们承担了专业化的工作,以支持整个有机体的生存。生物学家把这种在组成细胞之间进行的分派工作量的过程称为 分化 过程。 随着不断分化的细胞社区结构的进一步进化,它们最终创造了大量全新的物种——这种进化对于生命最初的 38 亿年间繁荣于世的单细胞有机体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多细胞社区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颗行星上进化进程中的一次量子跃迁。因此,我们也许会认为,眼下这种有知觉的人的有机体代表了拉伸到极限的进化终点。但在现实中,人实际上正处于下一次更高水平进化的起点,这次进化将产生全新的多人超级有机体, 人类 (Humanity) 。 过去,最适者方能生存的观念应用于我们的个人主义文化,就意味着最会适应的个人能够生存。然而,悲剧的真相是,大地女神盖亚才不在乎那些最会适应的人,因为她更关注的是整个人群对其全球代谢的影响。不论我们产生了多少圣雄甘地、特瑞莎修女或者列奥纳多·达·芬奇,眼下这个时刻,我们整个物种正在受到考量的不是它的适应,而是它的“相合”。或许我们,就像我们的单细胞祖先一样,必须把我们的单细胞个人主义甩在身后,进化成某种相互关联的多细胞整体,在其中自我的利益和行星的利益是完全同一的。
个人分类: 科普|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说新种-2】 笔帽多毛虫新种
热度 4 lailaizhang 2012-5-29 11:18
【物说新种-2】 笔帽多毛虫新种
新种名称 : 圆锯齿 膜帽虫 Lagis crenulatus 发现地点 : 香港 米埔内后海湿地 22°30'N 114°02'E 分类 :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 多毛纲 ( Polychaeta ), 管触须目 ( Canalipalpata ) , 蛰龙介亚目( Terebellida ), 笔帽虫 科 ( Pectinariidae ), 膜帽虫 属 ( Lagis ) 发现者及 工作单位 :Sun, Yanan; Qiu, Jian-wen ( 邱建文 ); 2012年; 香港浸会大学 模式标本 存放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杂志论文 : Zootaxa 《动物志》Sun Y, Qiu J-W. (2012) A new species of Lagis (Polychaeta: Pectinariidae) from Hong Kong. Zootaxa 3264:61-68. (圆锯齿膜帽虫, Lagis crenulatus , 外面的筒。于2010年在香港海岸发现,2012年正式描述命名。) 这里介绍的新物种叫“ 圆锯齿 膜帽虫 ”, 是一种环节动物。已发现描述的环节动物大概有一万七千多种。我们平时很熟悉的蚯蚓就是环节动物。绝大多数的环节动物生活在海洋里。 圆锯齿 膜帽虫 属于笔帽虫科。这是一类有趣儿的环节动物。它们会 用沙粒建造一个筒子 ,把自己的身体藏在这个筒子里,头从一边露出来。看起来像是个笔帽。英文也叫做小号虫,或者冰淇淋筒虫。 圆锯齿 膜帽虫 身长1.2厘米,宽2.5毫米。是个挺小的生物。它被发现于香港 米埔内后海湿地 的潮间带。珠江的淡水进入这个地方,会导致海水的盐度在10psu(practical salinity unit)到25psu之间变化。 膜帽虫属 在这个发现之前有九钟。它们一般吃食微小的食物颗粒。 (另一种笔帽虫 Pectinaria koreni ,有管子和没有管子的样子) 在香港这么繁忙的海边还能发现新的物钟,这或许让人惊讶。其实我们对海洋物种的了解远远不如陆地生命,而海洋新物种几乎是无所不在的。看在 加州大学校园海岸边 发现的新物种。 再说 环节动物 (annelids),动物学家一直以为它们在亲缘关系上和节肢动物(arthropods)是最接近的,因为这两种动物都有分节的身体。最近的研究表明,环节动物其实是跟 软体动物 (蜗牛,章鱼等)和一些其他的动物是更接近的。它们总称 冠轮动物 (Lophotrochozoa) 。 拓展阅读 : 《沙蚕养殖和开发》 , 日本的环节动物图揽 , 环节动物检索 , Annelid Resources , 环节动物系统发生 说明 : 圆锯齿 膜帽虫 这个 中文名是我根据拉丁文学名翻译过来的,但并没有通过同行审议和正式发表,不能作为正式的中文名字来使用。
个人分类: 物说新种|7663 次阅读|8 个评论
【物说新种-1】 天华山无翅雪大蚊
热度 4 lailaizhang 2012-5-23 15:03
【物说新种-1】 天华山无翅雪大蚊
今天起推出‘物说新种’系列,旨在介绍最近发现的新物种,推广分类学,向大家展现大自然最‘新’的一面。以中国或亚洲地区物种为主。同时加入生态,行为,生活习性,分类方面的知识。 新种名称 : 天华山无翅雪大蚊 Chionea tianhuashana 发现地点 : 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宽甸满族自治县 天华山 41°4′N 124°35′E 分类 : 昆虫纲, 双翅目 , 沼大蚊科 ,无翅雪大蚊属 发现者及 工作单位 :Zhang, Xiao; Wang, junchao; Yang, Ding ( 杨定 ),2012年,中国农大 标本存放单位 : 中国农大昆虫标本馆 杂志论文 : Zootaxa 《动物志》 Zhang X, Wang J, Yang D. (2012) Chionea Dalman newly recorded from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Diptera, Limoniidae) . Zootaxa 3316: 1-14. 小评 : 同篇文章还描述另外一种新种: Chionea sphaerae (涨胫无翅雪大蚊)。无翅雪大蚊属已知37种。其中 古北区 有19种。2008年在韩国也发现过一个新种 Chionea mirabilis (奇妙无翅雪大蚊) 链接 : 【科學珍聞】 無翅大蚊雪地求偶,血中有甘油可抗凍 (台湾媒体报道) 说明 : 中文名是我根据拉丁文学名翻译过来的,但并没有通过同行审议和正式发表,不能作为中文的学名来使用。 额外参考 : 生物分类法 Chionea tianhuashana 天华山无翅雪大蚊,雄性,左图为正面(背面),右图是头部侧面
个人分类: 物说新种|7476 次阅读|7 个评论
一种新物种?我的命名:行道树栖阳面嗜绿叶巨大青虫
hucs 2011-6-27 23:43
一种新物种?我的命名:行道树栖阳面嗜绿叶巨大青虫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在职博士生 从 6 月中旬的《参考消息》知道,去年全球共发现并命名十种新物种。因此,我想自己在生活中应该细心留意观察,也许能有新的发现。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啊。果然,很快机遇就出现了。 昨天( 星期天 ), 6 月 26 日 — 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在 2000 年抵达美国新泽西 Prof. Jun-Yan Hong/ 洪均言教授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上班的第一天。 早上,我象往常一样打开电视。一开机就是本地的南昌电视台早 7 点新闻( 7 : 00 )。通常,我看上 1-2 分钟就会调至中央一台( CCTV1 )看《朝闻天下》。可这次,我却被一条南昌新闻震住了。 此时,电视画面正播放的报道(主播:雅莉)是第 2 条早新闻( http://portal.ncnews.com.cn/Content.jspa?contentid=158762 ### ):当地居民向电视台记者反映,南昌红谷滩凤凰洲,一夜之间( 23 日晚上 - 24 日早上),一整棵树的树叶被一种虫子吃光,树下是绿豆大小的虫屎,却不见虫子。原来,虫子躲在树叶的正面,树下的行人不能发现。当人们用棍子把虫子捅下,发现虫子呈黄绿色,大概 10cm 左右长,比手指还要粗。具体叫什么名字人们却不清楚。此处既往无类似情况发生。 看完这条新闻,我就在心中琢磨,到底是啥虫子呢?吃完早餐,我就去参加上午的学术讲座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do=blogid=459423 )。但我对这条新闻一直不能释怀。今晚,我从百度搜索了一下,结果发现, 2002 年 9 月 18 日大江网有一条类似的新闻报道(南昌 上海路上绿化樟树的树叶被虫吃光了: 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02/09/18/000243349.shtml )。我想这可能是同一种虫子。可这虫至今还没有一个名字呢。命名机会大概属于我吧?所以,现在我毫不犹豫将其命名为: 行道树栖阳面嗜绿叶巨大青虫 。 需要各位支持啊,或上报至世界昆虫学会吧? -- 您好! “保健康才能奔小康” 欢迎介绍您在南昌的朋友来看看心血管。 欢迎访问我们的科学网博客和搜狐微博。 胡春松 大夫 在职博士生 南昌大学医学院门诊部心内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 463 号 就诊预约电话(短信优先): 1897081680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view=hucs 微博 pine : http://t.sohu.com/u/132051852 主要研究方向: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与临床),等 also Dr. HU Chun-So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 Medical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o. 463 Bayi Ave , Nanchang 330006 P.R.China Tel: +86-(0)189 7081 6800(mobile) Blog: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view=hucs Email: chunsong_hu@yahoo.com.cn or cs_hu@yahoo.cn Micro Blog: http://t.sohu.com/u/132051852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2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NASA发现新微生物种,生命形式引争议
sheep021 2010-12-3 14:02
NASA发现新微生物种 生命形式将重新定义(组图) 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Dimitar Sasselov(未参与该项目)说:生命是什么、生命存在于何处概念的范围将扩大。当你看生命时,它基本上是很神秘的。自然只用有限的分子和化学反应,就创造出成千上万的形式。这第一次给了我们希望:也许还有其它选择。新发现的微生物名为菌株GFAJ-1,它是常见细菌群Gammaproteobacteria的成员,它是湖中成长最好的细菌。在砷中,这种细胞比在磷中成长要大60%。在放射性环境下,研究者发现砷原子在DNA能占据重要位置,如同其它元素在分子中一样。因此研究者找到了确证,砷的确能在DNA中成为主要元素。 网友评论: 宇宙的生命也应该多样化的,这从哲学角度就可以得出。那种以地球的生命形式想象和参照其他星球的生命,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 生命的形态本应该就是多样化的,偌大的宇宙人类并不孤单!!!总有一天人类会发现我们周围外星生命是多么的丰富的!! 最近有关地外行星、外星生命形式、UFO的文章越来越多,这些文章要表达的含义并不是简单的科技报道或是靠标题吸引点击率这么简单,我认为是在慢慢的透露一个讯息,外星生物真的存在。少部分人已经知道实情但不能一下子全部公布出来(突然公布出来可能会导致恐慌),解决的办法就是----温水煮青蛙。先把一些擦边的讯息一点一点的透露出来,然后越来越多,最后再公布实情。这时候大部分人的意识里已经可以接受这个事实了--哦,这很正常,我就知道是这样。 现在是信息透露越来越多的阶段,相信不久后会有捅破窗户纸的一天。 生命的形式既没这么复杂,也没那么简单。万事万物皆阴阳。 NASA宣布发现新细菌 拓展生命定义基础 2010-12-03 08:10:32  美国宇航局NASA在北京时间今天凌晨3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由NASA资助的研究机构在加利福尼一个环境极其恶劣的湖泊中首次发现了一种可以利用有毒的化学物质砷进行代谢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的细胞架构利用砷代替了传统生命中的磷。 这项新发现颠覆了目前已知生命的基本生物构成原理,它是生物化学史上的一个补充并将替换现有的生物学教科书,此外这项发现将大大扩展地外生命的搜寻范围。 这项研究已经在本周的Science Express科学杂志上发布。 美国宇航局科技副局长Ed Weiler表示 :生命的定义被扩大了,当我们继续在太阳系内努力去寻找生命的标志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更为广泛些了,因为更多各色各样的生命形式我们之前完全没有考虑到过。 本博评论: 《分子生物学导论》中对生命下了如下定义: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但,这一定义是多么的狭隘。古人的思路则非常开阔: 人类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进行过艰难的思考。在古希腊人那里,产生运动而不管人是否能了解那种运动的原因被称之为力,为此他们提出了生命力和活力这样伟大的概念。古中国人则倾向于将产生运动的原因称之为气,生命活动当然也就是气的活动了,如从之生,其犹产也,水凝而成冰,气积而为人。和力一样,气也是个不明确的概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火是一种剧烈的物质运动,它当然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因此也有部分东方古人认为生命来源于火,重点在于强调了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另外中国古人通过一个巧妙的方法去探讨生命,即死,在这一对立中将生与死统一起来加以研究恐怕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 中国古人认为,一气流行,化成天下。散则为气,聚则成形。《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可看作是现代术语新城代谢)。 人之生气之聚,人之死气之散。生命也就是气之聚而已。聚久必散,所以不能有生无死。 生命 、意识、潜意识和灵魂 生命的本质,在于它的 意识 。这种 生命意识 ,也就是 自我 意识,或者灵性。 如果以 意识 作为生命本质的话, NASA发现新微生物种,并不能导致生命形式的重新定义。 遗憾的是,科学对生命的定义并不是以意识为基础的,所以,NASA发现新微生物种,可能导致科学界生命形式的重新定义。 科学又向前发展了一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2 次阅读|2 个评论
金丝猴新物种!不过它们真的怕雨天吗?
songshuhui 2010-10-31 13:23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10-30 11:38 作者:见习松鼠紫鹬 一支国际科考队在缅甸东北部发现了金丝猴家族的新成员,这个新物种被发表在10月26日刊的《美国灵长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上。 题图是该论文中新物种的标本照Geissmann et al. 2010,Fig. 2A)。 请不要被这副模样吓到,它们的生活照还是蛮可爱的。只是目前这样的照片很难找,现有的图只出自艺术家们的手笔。 它的学名叫做Rhinopithecus strykeri,它同金丝猴一样,在生物分类学上被归为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缅甸当地两个民族的语言里,都称这个物种为长着朝天鼻的猴子。与另外四位金丝猴表亲(即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滇金丝猴 R. bieti 、黔金丝猴 R. brelichi 以及越南金丝猴 R. avunculus )不同的是,这个新成员全身的毛发大多是黑色,似乎称之为黑丝猴更为合宜。不过,为了正经一点,我们还是姑且叫它缅甸金丝猴罢。 这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的艺术家Martin Aveling为缅甸金丝猴绘制的图谱。由于具有显著的朝天鼻,人们说它的鼻子会在下雨时进水。 根据初步考察与缅甸金丝猴的5次邂逅和对当地人的采访,科学家们总结出它生活在1720到3190米海拔范围的山区,夏天它们在高海拔的混交林和针叶林活动,而冬天也许是由于积雪的影响,它们会从高山上下来,到靠近村落的地方活动。它们的种群很小,大约只剩260-330只存活的个体,分布在大概27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因此在被发现时它已经极度濒危。由于地理上的屏障,这个物种过去一直没有被外界所知。就是在科学家们采访的当地33个村落中,也有8个村落似乎不知道这种猴子的存在。 有趣的是,当地人认为这种猴子其实并不难发现,尤其是在雨天。你可以听到它们打喷嚏,因为雨水进了它们的鼻子里。甚至有人说,这种猴子会在雨天把头埋在膝盖之间坐着以避免鼻子进水。 金丝猴们都具有朝天鼻这个悲催的特征(要不怎么会被称作仰鼻猴属?),难道它们的生活真的如此不幸么? 当地人都是这样说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从1980年代就开始研究滇金丝猴的中国灵长动物专家龙勇诚老师说,我多次在雨/雪中观察滇金丝猴,均未发现如此情况。大家可以想想:这些猴子所居住的地方降水有时会连续一周以上,若他们雨天就老是把头埋在膝盖之间,如何觅食?难道只有等死? 龙老师还说:关于金丝猴下雨打喷嚏之事,我认为这只是个传说。也许金丝猴是靠头上毛拦挡雨水流入鼻腔的,而且他们的前额也比较突出,其上毛也较多。此外,金丝猴在下大雨时也还是会在浓密树冠之下暂时躲避。 令人兴奋的是,这一濒危的新物种或许不只分布在缅甸,龙老师认为它们也有可能分布在中国:我认为:滇西北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也有可能存在这一物种,值得进一步调查。其实,我在1988年进行滇金丝猴调查时在云龙县的表村乡和兰坪县的兔峨乡(均属碧罗雪山范围)也都听说过此类猴子。但当时我实在无力顾及,且迄今为止一直未能得到标本,这才未能有所突破。 发现缅甸金丝猴的区域(图中红框处)紧邻中缅边境。(自Geissmann et al. 2010,Fig. 1) 龙老师还补充道:但这一地区极为偏僻,其原始森林总面积达近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原始森林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单凭个人或某一机构的力量,难以承担如此艰巨的野外调查任务,需要国家统一组织实施方能奏效。可是,这一地区具有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意义,完全值得我们为之付出更大努力。 如果我们大家都去给这样的物种多一些的关注,情况也许会更加乐观。那样的话,我们将有机会更加了解那些高山深谷间神秘的原始森林,并且更科学地保护它们我们国土上为数不多的伊甸园。
个人分类: 生物|1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造生命系统养成器(一个新物种)
热度 1 biozhang 2010-6-1 06:42
张星元:人造生命系统养成器(一个新物种) 今天清早读到一篇文章:人造单细胞细菌诞生是人造生命还是修改生命?很有意思。建议网上的生物学家好好读一读,网址是:http://nf.nfdaily.cn/ndzk/content/2010-05/31/content_12398489.htm 文特自己把这个所谓的人造生命称之为地球上第一个电脑制造的具备自我复制能力的物种,我认为有一定道理。我想还可以把它称为人造生命系统养成器。 生命现象,如新陈代谢、生长和繁殖等等,只能在处于空间与时间并表现为不同复杂程度的结构的天然物体中找到;我们称这些天然物体为有机体。每个有机体代表一个系统。细菌细胞是自然物体,是 有机体 ,是系统,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文特的团队把一个真正的生命系统(细菌细胞)改造成了人造生命系统养成器,一个新物种。 欢迎进一步阅读 人造生命系统养成器的组成性能的推测
个人分类: 科学网上晒一晒|547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在婆罗洲发现123个新物种(组图)
xupeiyang 2010-4-23 22:09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3日07:34 国际在线 这种竹节虫长达半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竹节虫。 这种绿黄相间的鼻涕虫是在马来西亚沙巴地区海拔1900多米的山区森林中发现的。   火焰蛇(柯普斯坦氏过树蛇)体长约1.5米,其颈部是鲜艳的橙色,并伴有彩虹色、蓝色、绿色以及褐色条文,一直延伸到身体后背上。   此外还有一种会变色的青蛙,也称为飞天蛙。它们在夜晚的皮肤是绿色的,而白天则变成褐色的,而且眼睛的颜色也随着皮肤颜色改变。   国际在线专稿:据美国生活科学网21日消息,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最近公布报告称,自2007年2月以来,科学家已经在婆罗洲发现了123个新物种,平均每月发现三种新物种。这些新物种十分奇特,包括长达半米的世界上最长的竹节虫、火焰蛇以及会变色的青蛙等。   这里发现的竹节虫长达半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竹节虫。它是在马来西亚沙巴地区基纳巴卢山公园发现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只发现了这种物种的三个标本。与其他竹节虫类似,这种昆虫可以伪装成嫩枝,即使它们活动的时候,也能很好地保持伪装,就像嫩枝随微风摇动一样。   绿黄相间的鼻涕虫是在马来西亚沙巴地区海拔1900多米的山区森林中发现的。鼻涕虫用尾巴运动,它的尾巴比头长两倍,而头被4厘米长的身体缠住,看起来就像一只宠物猫。火焰蛇(柯普斯坦氏过树蛇)体长约1.5米,其颈部是鲜艳的橙色,并伴有彩虹色、蓝色、绿色以及褐色条文,一直延伸到身体后背上。   此外还有一种会变色的青蛙,也称为飞天蛙。它们在夜晚的皮肤是绿色的,而白天则变成褐色的,而且眼睛的颜色也随着皮肤颜色改变。它们当然不能像鸟类那样飞,只能能够从在树木间短距离滑翔。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1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瓜多尔的奇特新物种
xbyang 2009-10-12 11:13
暴眼蝾螈 国际保护组织快速评估小组的科学家在南美洲厄瓜多尔记录了数百种生物物种。他们在厄瓜多尔的边境纳格里扎河盆地的热带雨林中经过数月的科学考察,发现了14个新物种,其中包括2种植物和12种动物,新品种动物中包括1种蝙蝠、1种蜥蜴、1种蝾螈、2种青蛙和7种昆虫。 纳格里扎河盆地位于厄瓜多尔与秘鲁边境地区。由于边境冲突不断,居民生存安全受到威胁,这里人烟稀少,这种不利于老百姓生存的环境却保护了生活在这里的稀有生物。此外,由于该区域与安第斯山脉其他区域相隔离,该区域的生物由于才表现出奇特的物种多样性。 新种白面侏儒蟋蟀 珍稀的彩蛙 新种短翼圈足蟋蟀 淡黄色的玻璃蛙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飞蛙可滑翔下落--喜马拉雅山发现353个新物种(转载)
lvming 2009-8-13 11:4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3日08:52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