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ffffff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内最大规模聚苯硫醚纤维生产线
nanyq 2011-3-10 22:08
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承建、以国产聚苯硫醚树脂为原料、国内最大规模的5000吨聚苯硫醚(PPS)纤维生产线,2008年在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投产。该生产线于2008年1月11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顺利纺制出 聚苯硫醚纤维 。经检测,纤维性能优良,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粉尘和尾气等污染源的严格控制,作为高温耐腐蚀滤袋主导制造材料的 聚苯硫醚纤维 在国内的市场已经形成并逐年扩大,其需求量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产品供不应求。作为我国急需、而国内产业化技术尚为空白的高性能纤维品种之一,高性能 聚苯硫醚纤维 受到了国内科技主管部门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纺丝用高纯度聚苯硫醚树脂的合成技术被国外少数集团所垄断,诸多技术难题阻碍了产业化、工程化技术的进程,国内的高温过滤领域滤袋的生产一直依赖进口 聚苯硫醚纤维 产品。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自2003年即开始与国内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聚苯硫醚原料制造商——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纤维级聚苯硫醚树脂的研制及其纤维产品和纺丝技术的开发。   在跟踪市场和国外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通过对高性能 聚苯硫醚纤维 纺丝机理、纺丝核心装置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攻克了相关技术难关。2004年底,利用国产的PPS树脂,批量试制出PPS短纤维。在中试放大过程中,成功完成了PPS纤维纺丝关键设备和成套技术的开发,较好地纺制出PPS短纤维,并加工成过滤袋,应用于烟道过滤系统,经两年多的在线运行,得到了用户好评。中试放大的成功,为千吨级短纤维生产奠定了基础。经过近5年的艰苦研发,千吨级短纤维生产线于2008年1月完成全部的设计、建设和安装调试,并一次投料成功。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生产聚苯硫醚短纤维数百吨。经检测,产品在力学性能和耐热、耐腐蚀性能等方面接近或超过日本进口产品。   在聚苯硫醚短纤维工业化的同时,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又完成了聚苯硫醚长丝的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和中试放大,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推广工作。此外,针对PPS纤维长丝产品,除开发其在高温过滤领域的应用外,也在积极拓展这种材料在绝缘隔热性能、介电性能等其他方面的应用。
3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证据 EvidenceUpdates for: 3/8/2011
xupeiyang 2011-3-9 12:09
Article Title Discipline Rele- vance News- worthiness Topotecan Weekly Versus Conventional 5-Day Schedule in Patients With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hase II trial of the North-Eastern German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Oncology Ovarian Cancer Study Group. J Clin Oncol Oncology - Gynecology 6 5 Knee arthroplasty with a medially conforming ball-and-socket tibiofemoral articulation provides better function. Clin Orthop Relat Res Surgery - Orthopaedics 7 7 Wireless pulmonary artery haemodynamic monitoring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Cardiology 6 7 Treatment for ulnar neuropathy at the elbow.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6 6 Surgery - Neurosurgery 5 4 Usefulness of the 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 determined by tissue Doppler imaging m-mode for predicting mortali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m J Cardiol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5 3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5 3 Cardiology 4 6 Strategies for the withdrawal of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in preterm infan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Pediatric Neonatology 6 5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s More Effective in Women Than in Men The MADIT-CRT (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rial With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Trial. J Am Coll Cardiol Cardiology 6 6 Surgery - Cardiac 5 6 Antidepressants for agitation and psychosis in dementi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6 5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6 5 Improved glycemic control without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using the ubiquitous healthcare service, a new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Diabetes Care Geriatrics 6 5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5 3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5 3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for treating venous leg ulcer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5 6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5 6 Surgery - Plastic 5 4 A comparison of active management and expectant management of the third stage of labour: a Swedish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JOG GP/FP/Obstetrics 6 4 Trimetazidin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in heart failure. Heart Cardiology 5 5 Food supplements for body weight redu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Obesity (Silver Spring)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5 4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5 4 Vitamin E for neuroleptic-induced tardive dyskinesi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Psychiatry 6 4 Continuous support for women during childbirth.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GP/FP/Obstetrics 7 4 Improved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of recalcitrant de quervain tenosynovitis with a novel 4-point injection technique. Am J Sports Med Rheumatology 6 5 Diuretic strategi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 Hospital Doctor/Hospitalists 7 7 Internal Medicine 7 7 Cardiology 6 5
个人分类: 循证医学|1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好人----张保庆 前教育部长
热度 1 chile 2011-3-8 22:45
  “我父亲是个农民啊,送我去北京上大学,为了省5毛钱,他和我走了几十里路到县城。他是农民,没有多少话讲,到了车站,给我一句话:“保庆,你也大了,我也没有什么话要讲,但你要记住,这一辈子不要贪财不要贪色。” 《南方人物周刊》专访退休后的张保庆 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新工作   张保庆:这个基金会是2002年朱镕基总理主持国务院工作时决定设立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立起来。到去年10月份,我退下来之后,他们让我负责。基金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助教、助学,责任比过去轻了,任务也小多了。不过想搞好,也比较难。因为有一点点的钱不行,几个亿都不行,没有几十个亿恐怕无法开展工作。所以我这个理事长的主要工作就是筹钱。 不当副部长了 没有感觉到失落   张保庆:倒没有感觉到有多少失落。我这个人啊,农民出身,当官这条路是我始料不及的,我也没想到能当到副部长。一个农民的孩子,靠苦干起来,当到副部长,我觉得超出我原来的预想,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没什么遗憾的。   下来后,很多人问我如何感觉,我觉得落了个坦然,觉得自己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乡亲,对得起党和政府。失落谈不上,不像有些人。 准备写三篇小说   一篇是写狗的,有很多素材和亲身经历,把文化大革命的一些事反映出来,说做人做事的原则问题,可以写个中篇。第二篇小说根据我自己年轻时在部队的观察和感受,写用人的问题。从省级干部写起,怎么看人、用人、培养人。这本小说出来会很麻烦,会暴露什么样的人真正能干,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容易成功。再写一个关于母亲的。我的母亲不简单,我对母亲很尊敬。 老伴,女儿,女婿   张保庆:我有一个老伴,是我大学同学,学法语的。我们是患难夫妻。还有个女儿,我对她要求很严的。她小学初中都是靠自己,高中成绩不错,后来受了点影响,不想上大学。我当时在教育部办公厅,忙得实在顾不上,后来知道已经晚了。她自己读了成人本科。她在社会奔波了好几年,什么工作都干过。女婿是北大物理系毕业的,在北大方正工作,他们现在没孩子。 退休后的张保庆接受采访 张保庆的爱情   张保庆:我们那时候谈恋爱,纯粹就是看重思想好,品质好,哪像现在这样,尽看表面的东西。文化大革命时,她和我是一派的。我这个人很保守,因为咱从农村来的,从来没想着高攀,但在这个问题上很严肃。后来到部队锻炼,我的连长很好,他有一次找我说,人家都说你们俩好,真的假的啊。我说没有,我们俩从来没谈过这个问题。1969年,外交部要调我走。临走前一天,连长又说,你们俩到底怎么样啊。我说连长你去问问她有什么意见,如果她没有意见,我也就没意见了。连长很热心,就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在他屋里,他把她叫去,我们当面说开了,也就明确关系了。   我们确实有这样的感觉:这位张保庆,这位前辈,这位“官儿”,他是一个好人。他的好,是在做人做事基本原则上有所坚持的好;他的好,本来并不该出人意料——他的好,是“正常”的好,是“稀罕的正常”的好…… “土”   我第一次见到张保庆,是1999年冬季首次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上。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纯粹一个“农民”:个子高大壮实、板寸头、一口土里土气的河南话,身上随意套着一件夹克衫。后来听说他是北京外国语学院学法语的并且搞过外事工作,一时惊讶得让我差点喘不上气来。 “贫寒出身”、“爱动感情”   张保庆主管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救济贫寒子弟,情急心切,常溢于言表。他曾对媒体回忆过多年前亦是贫寒少年的自己如何为省路费步行80里往返学校与家之间;他还曾在报刊上写文章纪念故去的中学老师;他还曾为反映乡村代课教师的纪录片流泪。 “敢言”   在过去一年里让张保庆以“敢言部长”闻名的一个“事件”是:他点名批评八省份助学贷款落实不力。对于当时媒体报道和网络论坛上击节叫好“出位”,张保庆今日的“澄清”又是这样:其实并没有冒多大风险。批评个别地区工作没做好,这早就向国务院汇报过的了,点名也是事先教育部领导们集体讨论决定的,只是时间上提前了。 “恋家”   他有很不错的家庭。他说,几十年来他和爱人同甘苦共命运,女儿女婿也好,一家人感情和睦,在为人处世原则上,不添乱,一致支持他;他少应酬,少走动,下班回家,读书、写字,一条心爱的上了年纪的小狗不离左右;他还爱好古诗词、爱好书法、构思了三篇小说。 “不讲排场”   关于这个,也有过“张部长到下面视察工作不一样的作风”的报导,但张保庆本人也并没有就此上纲上线。他说,当官的在吃喝上讲排场,真是很低级很庸俗的事情。我们国家贫富差距较大,一顿饭吃掉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怎么行?“我对这个是很厌恶。” “不贪财色”   张保庆说他记得很清楚,多年前,他要离家出来念书,父亲和他从村里出发一路步行到县城公共汽车站——“为了省5角钱的车费”——一路沉默。到了车站,父亲解下背上的行李,递给张保庆,说,你也长大了,我也没什么话要讲,但记住,不要贪财好色。   张保庆,原教育部副部长,分管财务,主管国家助学贷款6年,从他制造的新一轮教育问题反思风暴到他本人卸任,时隔两月。之后十余天,他的名字和行为被更广泛关注,并引发了猜测和评论的风潮…… 部分银行在承办助学贷款时嫌贫爱富 张保庆语录   ◆“大学学费已经超过了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短期内绝对不能再往上提了。我和我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   ◆“越一般的高校,或者差一点的高校收费越高。”   ◆“我就不相信,我们培养的、接受教育层次最高的大学生反倒是一个最不讲信用的团体。”   ◆“反正我就要退了。”   ◆“教育太重要了,把教育搞好太难了” 高校教育收费过高   早就有人惊呼:中国大学收的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学费!也有人不停地拿数据说话:现在的大学学费是10年前、20年前的数倍甚至上百倍,认为这是导致贫困大学生绝对人数增加的重要原因。   张保庆曾在很多场合不止一次说过,现在的大学学费已经超过了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短期内绝对不能再往上提了。他甚至说,我自己就知道,我和我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 助学贷款走过场   张保庆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海南、天津、黑龙江、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甘肃等8省市自治区在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方面毫无作为,去年以来基本上都没有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海南一个也没贷出去,天津也是如此。张保庆批评说,“遇到困难学生都这个、那个理由就出来了,我们整天在喊,就是不动”。他认为,根本原因不是这些省份财政困难,一些政府不落实,脑子里根本没有贫困学生的概念。 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   张保庆说,教育部历来是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因为教育是一个要体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部门,教育是一种崇高的公益事业,对凡是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要提供教育,所以将教育产业化违背了我们的办学宗旨。所以产业化的问题,我们教育部是坚决反对的,是绝对不能把教育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了,就毁掉了教育事业了。 高校普遍存在盲目扩招、乱收费用的问题 张保庆简介 1944年6月生,河南镇平人,中共党员。 1964年至1968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法语专业学习; 1968年至1970年,在部队农场锻炼; 1970年至1979年,在中国国际旅行社天津分社任翻译等。期间,1973年至1976年,在中国驻乍得使馆工作; 1979年至1983年,在中国驻法国使馆文化处、教育处任三等秘书、二等秘书; 1983年至今,在国家教委、教育部历任处长、副局长、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这是一位寒门学子。读高中时,为了省下一元钱的路费,他每周徒步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80多公里。大学四年,他全靠国家助学金度日。 他说,“人穷志不短”。 这是一位部级高官。从翻译到驻外使馆官员,从处长到局长,从局长到副部长,宦海沉浮几十年,秉性不改。新闻发布会上,他大反官场常态,点名批评各地政府、高校和银行。 这也是一位正直而又有爱心的人。看到贫困的大学生无钱上学的种种窘迫,他潸然泪下。他说,实在有困难解决不了,你们可以来找我。为此,他办公室收到了两麻袋各地学子寄来的求助信。 但看到一群“公仆”宴客时,他愤然为诗:“座上宾客皆岸然,一派潇洒逼窗轩……醉眼哪识膏脂血,冷眼观之心生寒。” 这个人,就是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一个声称自己“快退休”的人。 愤怒 8月29日下午两点,高校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教育部召开了2005年的第11次新闻发布会,由副部长张保庆介绍以国家助学贷款为重点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 一位与会者说,在前15分钟里,一切和平时的发布会没有什么不同。先由教育部学贷中心主任崔邦焱发言,提出了问题,摆出了成绩,鼓励了地方和有关部门,说了不到十五分钟。 两点二十分左右,张保庆开始发言。让现场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张滔滔不绝地讲了四十五分钟,矛头直指某些地方政府。 “资助困难高校学生的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但也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满意解决的问题……我去年在网上听到一句话,这句话我听了很伤心,就是我们在喊空话、作秀、落实不下去。” “有的省委领导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品学兼优的概念……搞一个大项目,几十亿都出去了,遇到困难学生,这个、那个理由就出来了。现在有八个省没有动作。我们一天到晚喊,他就不动,是不是他省里这么困难呢?我看不是这个问题。” 三点零五分,张保庆开始答记者问。敏感的记者立即追问其刚才提到的八个省是哪八个? “八个省我可以说说,分别是海南、天津、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这里要说一说天津,他们的特点是基本上几年没有动。海南一个都没有贷出去,天津一个没贷出去。不贷没关系,你要有勇气的话,你们来点。不点的话,我会点出来。”张保庆说。 一位与会记者说,这个时候,张似乎意犹未尽,或者是觉得应该再讲些什么,于是,炮口再次对准一些高校和银行。 “我对银行行长说,以前没有助学贷款呆坏账的时候,其他的呆坏帐几千亿元,你怎么不说呢?我就说这些人好像是对国家很负责的样子,如果真要这么负责的话,我国的金融机构会好极了,哪到今天啊!” “我调查的结果是,中小学乱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乱收费。大家记住这句话。不是学校在乱收费,都是地方政府逼着学校乱收费,没办法,不投入怎么办呢?” “高校又变过来了,高校的乱收费主要是高校的责任,高校的领导在变相乱收费。” …… 这次远远超过常规发布会长度的谈话,后来被媒体解读为“张保庆发怒”,“教育部门被迫捍卫中央权威”,张本人也被称为“很有个性的部长”,“不带官腔,没有官话”。 “忧虑,无奈” 然而,就这样一个焦点人物,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形容自己的心情时,他选择了“愤怒”、“忧虑”和“无奈”,他说自己的感情很复杂。 确实,作为教育部分管财政工作、直接负责高校助学贷款六年的副部长,比任何人对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收费和资助贫困生问题,都有着更多的思考。 资料显示,从1999年施行国家助学贷款起,至2004年6月,5年时间实际发放贷款仅52亿元,全国约80万学生享受了贷款,与有关部门最初的预计相去甚远。 基于此,2004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原有政策做出了调整。但教育部的统计表明,实行新机制的2004至2005学年里,全国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虽然较之前有很大进步,但距离一年100亿元的基本理想目标仍有相当差距。 症结何在? 张保庆认为,部分银行在承办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时,存在严重的嫌贫爱富现象,致使部分地方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难以解决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招标问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银行之所以对国家助学贷款积极性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助学贷款成本高、风险大,而且收益总体不高。 对此,张保庆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大学生的诚信有没有问题?有。但我始终是这么看的,从宏观上判断,现在还不能得出答案说大学生不诚信。因为最早的助学贷款是2000年开始,八年的贷款,十年的还款期。到2008年才开始还款。还没有到2008年,你怎么说大学生不诚信。要做出准确的判断,一定要等到八年下来。第二,现在大学生尽管有问题,但从整体来判断,我不相信大学生是最不讲诚信的一个群体。第三,有点呆坏账又如何?将来国家助学贷款形成四五十亿的呆坏账,又如何呢?” “做事情要凭良心” 自从8月29日点名批评八省市后,张保庆迅速成为媒介焦点,频频露脸。其实,教育系统内的人都知道,张早就以敢说、敢做著称,个性如此。另外,“快退休”的年龄也让他无所顾忌。 张有一句名言:“家庭贫困学生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可先找自己所上的高中学校;高中解决不了,可找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解决不了,可借路费到高校报到;高校再解决不了,可以给我写信!” “我平均每天接到的信至少是20封。”张保庆说:“每天下班前,我必须把每天的信看完。看完之后有三种处理办法。第一,比如他提的是建议,建议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做的,这类建议凡是对的,我们确实都在认真考虑。第二,我批了之后管用的,我肯定要批。比如有些地方,部属高校的学生来信或者地方高校的学生来信,只要我认识那个省的主要领导,我熟悉,我批给他能办的,我直接批给他。” “至于直属高校学生来的信,我都会批给那个学校的书记和校长,行和不行都得答复。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有的学生要求千万不要把信转到地方去处理,怕打击报复。对这种情况,我就叫秘书复一个条子说,‘你来的信我收到了’。” 张保庆说他对这些信很留恋,因为这是一段艰难历史的见证:自1999年创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贫困大学生直接寄给他的信。有时间的话,他会选择晚上坐在灯下阅读、批复。信中那些悲伤的故事和无奈的求助,常常让他落泪、叹惜,甚至愤怒,以至于夜不能寐。 “要带感情地做这个事情”,他说,“我们高校一天到晚在做思想工作、德育工作,如果这个学生家里有困难,就没人管,学都上不下去,那还有什么思想工作可做呢?” “我在教育部呆了二十六七年了,做事情我们都得凭良心。” 或许只有了解张保庆的人才知道,他说的这是真心话。来自河南镇平的他是苦孩子出身,全靠着国家一个月18元钱的助学金,才完成了四年学业。 寒门学子 1960年,贫寒的张保庆成了村子里第一个高中生——考入了距家85里的县城高中。为了节省下一元钱的路费,周六下午上完两节课之后,他都要徒步回家。 “那时候年轻,走得快,但是85里路大约也要走5个小时。”张说,回家一次,带上够吃一周的东西。 他的诗集《抱清吟》记载,有一次,深冬大雪,无法回家带下一周口粮的张被困在学校,正当为一周生活发愁时,见到父亲满身皆雪闯入,说是专为送白薯而来。张保庆闻之泪下,父子相抱痛哭。 后来张发奋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后,回想此事感慨万千,赋诗曰:“多病高堂煮命饭,白发慈尊送雪谷。” 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他喜欢上了古体格律诗和书法这两项颇具传统文人气质的爱好,至今仍乐此不疲。2001年他出版了诗集《抱清吟》,书法也被人评价为“师古不泥古、求新不媚俗”。 如今,身为副部长的张保庆还时常回忆起几十年前的苦难,因为在他看来,有时侯贫困也是一笔财富——激发起他学习的动力,让他的成绩在高中时代始终名列前茅。 由于家庭贫困、学习好,他甚得其班主任田老师的喜爱,常常周济他一些馒头、肉菜等。 然而,高三上学期的一件小事,差点让张保庆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起因很简单,与其临桌的一位女同学的钱包丢了,据说里面装了100多元人民币。后来一位副班长奉命查办此事时,指名点姓说是张保庆干的,主要依据是看他平时穷得连地瓜面窝头都吃不饱,近来却每逢周三晚上就一个人偷偷地吃馒头、吃肉菜(记者注:此为田老师私下所赠)。 士可杀不可辱!愤怒的张保庆冲上前去,将这位副班长打倒在地,愤然离开了学校。事发第三天,女同学的钱包找到了。学校给张保庆记大过处分,同意其继续上学。 让张保庆感动莫名的是,一个深冬的夜晚,他还在睡梦中,眉毛和胡须上都挂满了霜花的田老师来到其家门口,劝其回校读书,并用自己右派的经历,教育张保庆要挺过挫折。 或许,从那时起,年轻的张保庆就已开始领略这个世界的艰辛。贫寒赋予了他动力的同时,也给予了他对贫困学生与众不同的感情。 “在我脑子里,助学贷款这件事情比天还要大。”他说。 经典语录 我再次重申,家庭贫困学生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可先找自己所上的高中学校;高中解决不了,可找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解决不了,可借路费到高校报到;高校再解决不了,可以给我写信! ―― 2003.8.29(《中国青年报》 2003年9月2日 记者 刘万永)   我还是坚持去年说过的话,我们国家有能力、也有办法,确保高考新生能够顺利入学,确保在校的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 2004.8.31   教育部历来是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因为教育是一个要体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部门,教育是一种崇高的公益事业,对凡是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要提供教育,所以将教育产业化违背了我们的办学宗旨,也违背了我们的办学方针,也直接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可以说,直接违背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根本原则。所以产业化的问题,我们教育部是坚决反对的,是绝对不能把教育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了,就毁掉了教育事业了……2004.09.02   我们一天到晚喊(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问题),他(地方领导)就是不动,是不是他省里有这么困难呢,我看不是掏不起1000万拿来助学贷款贴息的问题,而是人治和法治的问题,是地方领导关不关心这个事情的问题……
个人分类: 转自他乡|137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植被演替
syfox 2011-3-8 21:26
植被演替 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叫做 演替 。例如,在某一林区,一片土地上的树木被砍伐后辟为农田,种植作物;以后这块农田被废弃,在无外来因素干扰下,就发育出一系列植物群落,并且依次替代。首先出现的是一年生杂草群落;然后是多年生杂草与禾草组成的群落;再后是灌木群落和乔木的出现,直到一片森林再度形成,替代现象基本结束。在这里,原来的森林群落被农业植物群落所代替,就其发生原因而论是一种人为演替。此后,在撩荒地上一系列天然植物群落相继出现,主要是由于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自然演替过程。 原生演替:是在过去没有植被的原生裸地上开始的演替。最典型的是从岩石表面开始的旱生演替和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旱生演替系列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地衣植物阶段,壳状地衣首先出现在坚硬的岩石表面,而且从假根上分泌有机酸以腐蚀岩石表面并逐渐形成极少量的土壤; 苔藓植物阶段:在地衣群落发展的后期,会有苔藓植物出现,这类生长在岩石表面的苔藓植物可以在干旱的状况下停止生长,而在温和多雨季节有大量生长,能积累较多的土壤;草本植物阶段:草本植物中的蕨类及一些被子植物中的一年或两年生植物首先出现在苔藓植物群落中,并大量繁殖而取代了苔藓植物,土壤继续增加,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开始出现。此时原有岩石表面的环境条件有了较大改变,土壤增厚,小气候形成;木本植物阶段:在草本植物群落发展到一定时期,首先一些喜光的阳性灌木出现,形成高草灌木群落,继而喜光的阳性乔木树种生长,并逐渐形成森林。在整个旱生系列演替中,旱生环境因群落的作用而变为中生环境,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阶段演替的速度相对较快,而后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原生演替中,每一个阶段的群落总是比上一个阶段群落结构复杂,高度增加,因此利用环境更充分,改变环境的作用就更强,也就为下一个群落创造了条件。当然并不是在地球上任何地带,都可以按上述系列达到森林群落阶段。如在北极地区和高山雪线附近,只能达到地衣群落阶段;而干旱荒漠地区能达到短年生草本群落阶段。 水生演替系列(1.沉水植物带;2.浮叶植物带;3.草带;4.芦苇带;5.苔草带) (摘自植物生态学,姜汉侨等编) 次生演替:在天然条件下,原生植被受到破环就会发生次生演替,并由各种各样的次生植物群落形成一个次生演替系列。次生演替的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如火烧、病虫害、严寒、干旱等,但最主要的和最大规模的是人为利用植被的活动,如森林采伐、草原放牧、耕地放荒等。最典型的是森林采伐和草原放牧的演替。森林的采伐演替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以云杉林皆伐以后,从采伐迹地上开始的群落过程为例):采伐迹地阶段:即森林采伐时的消退期,较大面积的采伐迹地上,原来森林内的小气候完全改变,地面受到直接光照,水热状况变化剧烈。原来林下的耐荫或阴性植物消失,而喜光植物则蔓延形成杂草群落;小叶树种阶段:采伐迹地阶段的气候不适宜于云杉等的生长,却适合一些喜光阔叶树种(桦树、山杨等)的生长,在原有优越的土壤条件下他们会很快生长起来,形成以桦树和山杨为主的群落,同时郁闭的林冠也抑制和排挤了其他喜光植物; 云杉定居阶段:由于桦树和山杨等上层树种缓和了林下小气候的剧烈变动,小叶林下已能够生长耐阴性的云杉幼苗,约30年左右,云杉就能在桦树和山杨林下形成第二层,并逐渐伸入上层林冠;云杉恢复阶段:当云杉的生长超过桦树和山杨,并组成森林的上层时,桦树和山杨因不能适应上层遮荫而开始衰亡。50-100年后,又形成了单层的云杉林,其中混杂着一些留下来的云杉和山杨,而且树木的配置和密度以及林内的环境条件也有所不同。当然,森林采伐后的复生过程,并不单纯取决于树种的耐荫或喜光特性,还取决于综合的生境条件的变化特点。同时,引起森林消退的原因、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森林采伐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也具有决定向作用。如果采伐面积过大、采伐后水土流失严重,就失去了复生的基本条件,群落的演替也就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进行。
1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纪念林奈诞辰300周年
syfox 2011-3-8 19:51
经典分类学的时代契合——纪念林奈诞辰300周年 何家庆 自1735年《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一书出版始,自然科学有了经典的分类学。该书作者林奈(C.von Linné)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法则。《自然系统》的内容涉及植物、动物、矿物,历经270多年使用至今。 林奈生平与分类学史   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让欧洲人开阔了视野。许多学者从亚洲、非洲和美洲各地采集了大量植物、动物及矿物标本运至欧洲。因没有一个统一的命名规则,采集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取名或描述所发现的东西,致使研究工作困难重重,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1)命名上出现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的混乱现象;(2)动植物名冗长;(3)语言、文字上的隔阂与混乱。时至1600年,植物学家们大约了解6000种植物,100年后,又发现了12 000个新种。到18世纪,在那个生物学信息空乏的时代,研究者们渴望解决问题的途径,对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的分类变得极为迫切。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在瑞典南部斯莫兰省斯腾布罗胡尔特教区的南雷舍尔特村,林奈(1707—1778年)出生了。他的父亲N.林奈(N.Linnaeus)是个路德派乡村牧师,极爱好园艺,善于管理花草树木,他的园圃是全瑞典收集植物种类最多的园圃之一。母亲布罗德森(C.Brodersonius)也是个牧师的女儿。林奈自幼对其父母让他继承父亲和外公做教士的愿望极不感兴趣,但却受到父亲业余爱好的影响,对花草树木有着异乎寻常的爱好。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在野外采集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标本,以及阅读植物学著作。小时候的林奈在校成绩总体较差,虽然生物学、逻辑学的成绩表现突出,但其他科目只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甚至不及格,因而被迫退学。林奈对上学的印象是:“处罚,不断地被处罚,教室是最令人坐立不安的地方……如果能够有间教室,是在森林中漫步,是在小草中打滚,不知道有多好!”他在植物学方面的兴趣和知识引起了罗特曼(J.Rothman)博士的注意。在这位老师的劝说和努力之下,1727年其父以仅有的40克朗将林奈送到隆德大学。一年后林奈转入乌普萨拉大学。林奈在乌普萨拉大学医学院学习,但他仍无法改变致力于植物学的兴趣。   1730年他曾在《植物婚配论》一文中将植物的雄蕊和雌蕊比拟为一对夫妻,生动有趣地描述植物的繁殖过程,因此受到学者们的好评。不久,林奈通过自己的观察与研究给出了“植物性别”的概念,在当时科学界也是对植物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1731年,林奈出版《植物辞典》(Botanical Dictionary)。1732年获得乌普萨拉科学院资助,随探险队到瑞典北部拉普兰地区野外考察,在方圆4600平方英里(约7400平方公里)的荒凉地带,他发现了100多种新植物,调查结果发表在他的《拉普兰植物志》(Flora Lapponica)上。1735年7月,他在荷兰哈德维克大学以《间歇热病因新论》的学位论文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去德、法、英等国旅行考察,结识了许多第一流科学家,并得到了原本在国内所没有的一些植物标本。   在国外的三年是林奈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他学术思想成熟、初露锋芒的阶段。在荷兰期间他完成了不少重要著作,著名的《自然系统》一书就是在此期间著成的。尽管该书当时只有14页,但首先提出了以植物的生殖器官进行分类的方法。到1758年,该书第10版计1384页,为4235种动物命名,无疑已经成为一部巨著。1737年《植物的属》(Genera of Plants)出版。1738年10月,林奈返回祖国,定居于斯德哥尔摩,并回到母校乌普萨拉大学任解剖学、植物学、药物学、博物学教授,他重建了该校植物园,栽培植物达1600种。1739年,他与一位著名医生的女儿伊利莎白(S. Elisabeth)结婚,以行医与教学为生。两年后,他在乌普萨拉大学获得一个医学教授职位,但他很快就将这个职位转换成了一个植物学教授职位。   1751年,林奈的《植物哲学》(Philosophia Botanica)出版,这是他最有影响的工作。书中阐述分类的自然系统源于上帝的创造,并永远不变。在书中,作者证明了植物的有性繁殖现象,并依雄蕊和雌蕊的类型、大小、数量及相互排列等特征,将植物分为纲、目、属和种等分类阶元。这些不同层次的分类概念是林奈的首创。他采用拉丁文双名制(binomial nomenclature)命名法定植物学名。拉丁文是当时欧洲知识界流行的书面文字,变化少,比用英、法等文字记述物种更容易被各国科学家接受。用拉丁文给不同物种定名,并要求在使用诸如希腊文或其他文字时先把它们拉丁化。这一创举强制了物种名称的统一,便于交流,有利于学术发展。1753年,林奈出版《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该书从1746年开始写作,1752年脱稿,历时7年。书中使用双命名法给7300种左右的植物命名。   由于大量的野外调查与整理工作,林奈认识到:“知识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事物本身。这意味着对客观事物要具有确切的理解;通过有条理的分类和确切的命名,我们可在认识客观物体时将其区分开来……分类和命名是科学的基础。”林奈能产生这样的真知灼见,还在于他重视研究与总结前人的工作,虚心汲取前人之长并加以发展。如在1729年,林奈读到一位法国植物学家著的《花草的结构》一书受到启发,嗣后,他根据植物的雌蕊和雄蕊的数目进行植物分类。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所建立的动植物命名法已具有双名制法则的萌芽,只是到了林奈才将双名制加以完善和推广。他感叹自己建立的分类体系是“上帝创造,林奈整理”。确切地说林奈不是双名法首创人,但可以肯定,他完善了物种命名法则,使之标准化并被各国生物学家所接受,植物界的混乱局面也因此被他的命名法则调理得井然有序。他的工作促进了植物学的发展,林奈无愧是近代分类学的奠基人。   林奈一生所从事的自然科学研究很广泛,对植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昆虫学、医学及矿物学都做过大量研究,收集的植物标本达14 000号,昆虫标本7000号,很多动、植物都是林奈第一次命名的。他根据植物花的特征,把植物分为24纲、116目、1000多属和1万多种。如此浩瀚的科学工程由他独自一人完成,所以人们称呼他为“植物学之王”。对于动物分类,林奈也很有建树,他把动物分成6个纲,即四足动物纲、鸟纲、两栖动物纲、鱼纲、昆虫纲和蠕虫纲。将鲸、人、大猩猩、猴等都列入四足动物纲,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哺乳动物纲。   他认为物种是真实存在的,并可以归入被称为属的更高分类阶元。由此,他建立的分类系统以属作为分类基础,把向下分类法严格限制在属的水平。他强调的是“发现”属而不是“设置”属。林奈在确定属时,首先根据植物的外形,随后再详述其本质。属就最好不过地代表了他的本质论思想,一切的属都被严格的不连续性分隔开。因此,他划分的许多属符合自然分类。现代分类学家把属看作是最低级的集合阶元,是具有某些共同性质的种的集群。这并不是遵循逻辑分类的早期关于属的概念。他们认为属是具有一定本质并可依据特异性划分成种的一个独立阶元。   由于林奈生活在“神创论”占支配地位的时代,他的分类方法必然受到流行的“物种不变论”思想的影响。他曾说,混沌初开时,万能的神创造了多少物种,到现在就还有多少物种。对于不同的物种,林奈不持生物进化观念,他认为物种不会改变,物种彼此之间不存在亲缘关系,因此他的分类系统是不能反映不同生物类群在进化上的地位的人为分类系统。到了晚年,林奈对物种不变的信念有所动摇,在176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第12版中,他删去了有关物种不变的论述。另一方面,他鉴定物种所选用的性状大多是有同源关系的,是可以比较的,因此他的分类系统至今仍是有意义的,给生物所定的名称至今大多也仍是有效的。林奈一方面是经院哲学逻辑的追随者和坚定的本质论者,另一方面他又承认强调连续性的完满原则(Principle of Plenitude)。他发现,许多生物之间有从属的关系,因此他首先将自然物分成三个界;在界的下面,是如阶梯般排列的5个阶元:纲、目、属、种、变种。林奈将世界上的所有生物(甚至包括矿物)统一在自己的分类体系之中,建立了经典分类科学。   林奈给出的分类学阶元属、目、纲、界的定义完全是他独自完成的。他采用这些高级阶元好像不是为了学术原因而完全出于实际理由。他曾说纲和目不如属那样“自然”。他在《植物哲学》中写道:“纲是几个属在它们的结实(fruitifications)方面按自然和艺术原则取得的一致……目是为了防止把超过易于处理的许多属放在一起而将纲再细分一次。”可见林奈的纲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为的,但是他又暗示当植物所有的属都被发现并描述之后它们将会被“自然纲”代替,“目”则更是为了选择方便。对林奈来说,很明显高级阶元只是一个方便的信息检索器。   林奈一生出版著作多达180余部,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有《自然系统》、《植物哲学》、《植物学基础》、《性别分类法》、《植物种志》和《植物属志》。他不仅认真从事科学研究,还是一位不容忽视的教育家。林奈知识广博,他还编写了一部有关瑞典民俗、重点介绍瑞典民间舞蹈的书籍,为民俗学研究作出贡献。他对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也给予广泛关注。他讲课生动且富于幽默感,来自对大自然广泛观察和深邃思考之后的见解颇为新颖,因而吸引了大批学生听他的课。在乌普萨拉大学,每次听他课的学生多达200~400人,还有许多校外学生,不少是来自欧洲各国的学生。   鉴于他的学术成就与贡献,林奈生前获得了极高奖赏,如瑞典国王于1757年授予他骑士的贵族头衔。1761年林奈退休,他的姓氏也由平民的Linneaus改为贵族的von Linné。 分 类 学 现 状   分类学家认为分类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林奈以前的时期,人为地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一个至几个明显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分类,称为人为分类;林奈以后的时期,依据最能反映不同植物类群之间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的主要性状进行分类,称为自然分类。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至今对自然界已知物种数目的统计约在140万~180万种,其中每个类群已被记录的数目与估计数目都有一定差距。   已被鉴定和描述的物种大多数为昆虫和高等植物,大量的昆虫、蜘蛛、线虫、藻类、细菌、病毒和真菌尚未被描述,而且定名种的最终数目可能达到500万种或更多。   研究生物学所涉及的首要问题,在于正确阐明每一种被研究对象的系统位置,明确它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经典分类学以植物体的形态特征,尤其是花部的特征为分类基础,所获得的上述结果不仅局限于鉴定物种,确定其等级,建成分类系统,而且还用于研究植物种间亲缘关系及整个生物界系统发育的演化过程,使人们对分类学的概念从静态的创造论转变为动态的进化论。   在宏观植物学领域,分类学不仅建立起一个个植物自然进化系统,还一直活跃在生态系统学研究领域,如今已经应用于关注生物丰富度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鉴定大量从野外采集的物种标本,实现对群落生态学的研究,阐述环境变化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想没有明确的物种基础知识,这些相关研究会处在何等窘迫的状态! 分类学的发展   生物分类的习惯是根据个别的模式标本作为种的鉴定,因而把个体当作基本的分类单位。1940年代赫胥黎(J.Huxley)在他的《新系统学》中,以种群分类概念代替模式分类概念,使分类学除用形态特征作为分类性状外,还引入了生态、行为、生理、生化、地理等方面的资料作为分类依据,以生物学概念替代纯形态概念。   1963年斯尼兹(P.Sneath)和索卡尔(R.Sokal)联合出版《数值分类学原理》,提出用数学方法来划分种和高级阶元。对所研究的生物类群的许多性状加以数值化,再用计算机运算、对比和统计分析,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来分类。   应用细胞学特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如其数目、形态和大小,染色体的类别,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及其臂长,染色体的带型(染色体经染色在一定部位显示出不同的条带)等特征,被称为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   蛋白质电泳分析技术已成为现代分类学的标志之一。分子生物学家发现,两个物种的蛋白质分子长链的氨基酸排列相同的部分愈多,它们之间的差异就愈少,其亲缘关系也愈近。将待检物种的提取液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淀粉凝胶电泳,或等电点聚焦电泳,用溴酚蓝等蛋白质染色剂染色,得出条带电泳图。计算样品中相同移动率的条带数与最大条带数之间的比值,得出物种的相似系数。   在生物大分子水平上比较细胞色素c(具有104~112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从进化角度看,细胞色素c是很保守的分子。据估计, 它的氨基酸顺序每2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反映了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从描述生物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生物学的信息浩瀚如海地涌来,进一步敦促经典分类学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瑞典林奈学会的雅可布松(C.O. Jacobson)在纪念林奈诞辰300周年的庆祝活动结束时介绍说:“林奈依然不会过时,原因不光在于他的林奈双名命名体系。林奈认为,人类对其生活的世界负有责任,人类是整个世界平等的一部分,而不能主宰世界。因此,在气候转变的时代,林奈也可以被看作是环境保护的思想先驱。”   分类学是千万不能在信息时代落伍的。自然科学中的每一门学科都以能最有效地衔接大众为其成功与价值的标志之一,分类学亦不例外。20世纪中期遗传物质DNA的结构被揭示,生命科学的研究拉开了新序幕,也给分类学注入了活力。嗣后,研究者建立起以鸟类DNA相似度为基础的系统树。由此,物种测序研究也进入高潮。事实说明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经典分类学研究的“提速器”,能用于更加精确地验证物种间的系统特征。以标本为分类依据的研究,只能从形态上“推测”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可能”与“不可能”同时存在;采用生化、遗传、生理等实验方法才有可能确定,然而需要克服耗时较长的弱点。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点明了分类学的时代特征,近期有人提出用DNA区分不同物种的方法。赫伯特(P.Hebert)采用了一种特定的基因片段(类似条码)来分类各种生物,而不需要测定整个基因组的序列。这个“条码”基因会反映出不同物种的COI(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条码”就应该有所不同。尽管目前COI基因仍不能完全把不同种的植物或动物区分开,但能做到让大家都来参与,即便是外行也可以通过小型的DNA条码“扫描”装置来鉴定物种。分类学只有伴随时代发展引入新思路和技术并予以传播,才能形成该学科未来发展的动力。   在林奈诞辰300周年之际,各国植物学家高度关注如今的分类学能不能与网络时代契合,这对该学科的未来非常关键。在已经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整理所有已知植物类群的信息,诸如形态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环境适应与胁迫、种群动态及其资源价值等,将已知的各类相关信息整合到诸如DNA序列测定的新技术中来。这样是否能最终实现如同扫描条码一样鉴定不同的物种呢? 胡先骕. 卡尔 · 林奈对近代植物分类学的贡献. 科学史集刊,1958,(1):15. 汪振儒. 卡尔·林奈事略. 科学史集刊,1958,(1):10. Takhtajan A. Diversity and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Cronquist A. An Intrgrat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Godfray H C J. Linnaeu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ature, 2007,446:259. Knapp S. Spreading the word. Nature,2007,446:261. Prusinkiewicz P,et 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florescence architectures. Science,2007,316:1452.
2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证据 EvidenceUpdates for: 3/7/2011
xupeiyang 2011-3-8 12:21
Article Title Discipline Rele- vance News- worthiness Comparison of Sirolimus with Azathioprine in a Tacrolimus-based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 in Lung Transplantation.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Surgery - Thoracic 5 4 Bisphosphonate use and the risk of subtrochanteric or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in older women. JAMA Geriatrics 7 6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5 4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5 4 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cardiac surgery: a randomized trial. Anesthesiology Surgery - Cardiac 6 5 Feeding interventions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infants with cleft lip, cleft palate or cleft lip and palat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Pediatric Neonatology 6 5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risk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J Clin Oncol Oncology - Breast 5 5 Shengmai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heart failur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4 4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4 4 Cardiology 3 3 Parotid-sparing intensity modulated versus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RSPORT): a phase 3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Oncol Surgery - Head and Neck 7 5 Induction chemotherapy with cisplatin and fluorouracil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docetaxel in locally advanced squamous-cell cancer of the head and neck: long-term results of the TAX 324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Surgery - Head and Neck 6 6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s Among Persons Without Hypertension: A Meta-analysis. JAMA Hospital Doctor/Hospitalists 7 6 Internal Medicine 7 6 Cardiology 5 4
个人分类: 循证医学|1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新闻 F1000-The Scientist 2011年3月3日 00:38 (星期四)
xupeiyang 2011-3-3 05:03
To view this email in your browser: www.the-scientist.com/daily1/2011/03/02/ 02 March 2011 News and Features The latest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Best Places to Work for Postdocs, 2011 Setting up your own lab is no easy task, but this year’s respondents are using their postdoc experiences to prepare for the challenge By Cristina Luiggi Behavior brief A round up of recent discoveries in behavior research By Jef Akst Editor's choice in immunology Researchers discover a mechanism of antibody action that works inside cells, providing a "last line of defense" against infection By Richard P. Grant Fig share Mark Hahnel, a PhD student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describes a new scientific figure-sharing site he released in beta today By Richard P. Grant New mechanism for dementia? The voracious clearing of injured and dying cells that could have otherwise recovered may contribute to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By Cristina Luiggi Eye evolution questioned Invertebrates with vertebrate-like vision challenge the idea that the two groups of organisms have distinctly different visual receptors By Amy Maxmen Top 7 in molecular biology A snapshot of the most highly ranked articles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related areas, from Faculty of 1000 By Megan Scudellari News in a nutshell Postdoc protests; cell phone disturbs brain; Japanese university unrest By Jef Akst Capsule reviews A selection of top-notch science books By Bob Grant The forum Dip into The Scientist's mailbag to see what readers are saying about recent stories By The Scientist Staff Mad science?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research of neuroscientist Robert White goes beyond his macabre head-transplant experiments to highlight his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By Hannah Waters Puzzle me this Why are placebos so mysterious? By Graeme Stemp-Morlock The evolution of credibility A new book on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explores the winding path of discovery, and much more By Frederick Grinnell
个人分类: 科学杂志|2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证据 EvidenceUpdates for: 2/28/2011
xupeiyang 2011-3-1 18:39
Article Title Discipline Rele- vance News- worthiness Single or double-level anterior interbody fusion techniques for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Surgery - Orthopaedics 5 4 The effect of melatonin, magnesium, and zinc on primary insomnia in long-term care facility residents in Italy: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J Am Geriatr Soc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5 4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5 4 Rifaximin Improves Psychometric Performance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The RIME Trial). Am J Gastroenterol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6 5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6 5 Interventions to enhance return-to-work for cancer patien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GP/FP/Mental Health 4 5 Oncology - Genitourinary 4 5 Evalua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lasma D-dimer for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Eur Heart J Surgery - Vascular 5 7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or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ediatrics Pediatric Neonatology 6 6 Respirology/Pulmonology 5 5 Transparent cap colonoscopy versus standard colonoscopy for investig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ondition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Oncology - Gastrointestinal 5 4 Gastroenterology 4 3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Who Benefit From the Addition of Gemtuzumab Ozogamicin: Results of the MRC AML15 Trial. J Clin Oncol Oncology - Pediatric 6 6 Randomized study of basal-bolus insulin therapy in the inpatient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ndergoing general surgery (RABBIT 2 surgery). Diabetes Care Hospital Doctor/Hospitalists 6 5 Internal Medicine 6 5 Endocrine 6 5 Effects of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Functional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J Am Coll Cardiol Cardiology 6 6
个人分类: 循证医学|1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多巴胺
chinaneonate 2011-2-21 14:41
多巴胺 药品名称 (包括商品名、通用名) 多巴胺 用法用量 常用量:静脉滴注,1次20mg,稀释后缓慢滴注;极量,静脉滴注,每分钟20μg/kg。将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0~300ml中静滴,开始每分钟20滴左右(即每分钟滴入75~100ug),以后根据血压情况,可加快速度或加大浓度。 药理作用 本品为体内合成肾上腺素的前体,具有β受体激动作用,也有一定的α受体激动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加快心率作用较轻微(不如异丙肾上腺素明显):对周围血管用轻度收缩作用,升高动脉压,对内脏血管(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则使之扩张,增加血流量;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从而促使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多。能改善末梢循环,明显增加尿量,对心率则无显著影响,为其优于其他血管收缩剂或血管扩张剂之处。 适应症 用于洋地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联用血管扩张药硝普钠(既能降低前负荷,又能增加心排出量)减轻多巴胺所致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又可扩大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使用范围,二药合用时可治疗有轻度或中度低血压的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硝普钠可降低血压,多巴胺能维持血压)。本品还可治疗循环性休克及心源性休克。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包括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中枢性休克、特别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足血容量的病人更有意义。 不良反应 若剂量超过每分钟10ug/kg,可激动α受体,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后负荷,降低左室作功,井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的潜在危险,同时由于量大时收缩肾血管,降低肾血流量,减少排钠排尿,对患者不利,因此必须注意多巴胺的灌注速率。本品不宜与β受体阻断剂合用。慎用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者。禁用于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 制剂 注射液:20mg/2m1。 注意事项 (1)大剂量时可使呼吸加速、心律失常,停药后即迅速消失。过量可致快速型心律失常。(2)使用以前应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3)静滴时,应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和一般状况。避光保存。
1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geneculture 2011-2-21 08:51
The UCMP website contains thousands of pages of content about the history of life on Earth. Our main exhibit sections include: History of life through time This enormous collection catalogs life on Earth, focusing on the ancestor/descendant relationships which connect all organisms, past and present. Tour of geologic time Journey through geologic time to see how the Earth has changed since its debut 4.5 billion years ago. Understanding Evolution The Understanding Evolution site includes discussion of evolutionary theory, evidence for evolution, the relevance of evolution to our daily lives, and the history of evolutionary thought. The Paleontology Portal The Paleontolgy Portal focuses on the fossil record of North America, including state-by-state U.S. paleontology, fossil photo galleries, and resources for the North American paleontologist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Activities and lessons specifically for K-12 teachers/students, as well as information on paleontology education at Berkeley. Field notes Accounts from UCMP faculty curators, staff, and students of their adventures and findings in the field. Research profiles Take a look at some of the exciting work happening at UCMP. These profiles give a glimpse of science in action. The world's biomes Explore our planet's biomes — environmental divisions defined by the community of organisms adapted to live within them. This includes forest, desert, tundra and more. Mystery fossil Perhaps it was photographed from a different viewpoint or from up close. Maybe it's odd-looking or simply uncommon. Can you identify the monthly mystery fossil? Special exhibits A collection of miscellaneous exhibits that UCMP has put together over the years. Dinosaurs, coelacanths, mantis shrimp and more! http://www.ucmp.berkeley.edu/exhibits/index.php The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is to investigate and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life and the diversity of the Earth's biota through research and education.
1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元
热度 1 yangshuranok 2011-2-20 10:43
从来月上柳梢头,几见人约黄昏后。 又是上元月夜时,青衫把盏邀红袖。 离合聚散喜中忧,缱绻何须叹翠楼。 得意直须尽阔酒,胸存江海千年流。
2245 次阅读|2 个评论
千人专家-科学家 F1000-The Scientist 2011年2月18日
xupeiyang 2011-2-18 08:39
February 17, 2011 Trading resistance via nanotubes? Bacteria may be able to exchange large molecules -- including those that confer antibiotic resistance -- via microscopic tubes, but some researchers are skeptical By Edyta Zielinska Contaminated genomes Human DNA sequences are found in nearly a quarter of the publically-available non-primate genome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better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By Hannah Waters Light therapy, circa 1939 Before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UV radiation were widely appreciated, physicians saw the sun mostly as a source of healing By Cristina Luiggi Nothing new on the grasslands To understand biodiversity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we can’t simply measure single, key ecosystem functions By Richard P. Grant Opinion: When the wells run dry The practice and funding of science may change drastically when humanity enters an era of energy crisis, in which cheap oil is but a distant memory By John Day Impure genius Lewis Cantley has made a career of turning chemical contaminants into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By Karen Hopkin Top 7 from F1000 A snapshot of the highest-ranked articles from a 30-day period on Faculty of 1000 By Megan Scudellari Skin wounds trigger tumors Researchers show how stem cells in hair follicles can transform into cancer while helping to heal an injury By Carrie Arnold Top 7 in cell biology A snapshot of the most highly ranked articles in cell biology and related areas, from Faculty of 1000 By Bob Grant Scientist to watch Anne-Claude Gingras: perfecting proteomics By Jef Akst The mouse is not enough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differs between mice and cows, suggesting mice may not reflect mammalia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cientists had believed By Hannah Waters News in a nutshell Publically funded drugs; misconduct closure; shrunken brains at Chernobyl By Megan Scudellari Genome digest Meet the species whose DNA has recently been sequenced By Hannah Waters
个人分类: 科学杂志|1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人专家-科学家 F1000-The Scientist 2011年2月17日
xupeiyang 2011-2-17 08:04
February 16, 2011 Opinion: When the wells run dry The practice and funding of science may change drastically when humanity enters an era of energy crisis, in which cheap oil is but a distant memory By John Day Impure genius Lewis Cantley has made a career of turning chemical contaminants into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By Karen Hopkin Top 7 from F1000 A snapshot of the highest-ranked articles from a 30-day period on Faculty of 1000 By Megan Scudellari How to handle dwindling funds Cutting costs can kill employee morale; those who invest in long-term income will emerge as the winners By Morgan Giddings Skin wounds trigger tumors Researchers show how stem cells in hair follicles can transform into cancer while helping to heal an injury By Carrie Arnold Top 7 in cell biology A snapshot of the most highly ranked articles in cell biology and related areas, from Faculty of 1000 By Bob Grant Scientist to watch Anne-Claude Gingras: perfecting proteomics By Jef Akst The mouse is not enough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differs between mice and cows, suggesting mice may not reflect mammalia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cientists had believed By Hannah Waters News in a nutshell Publically funded drugs; misconduct closure; shrunken brains at Chernobyl By Megan Scudellari Genome digest Meet the species whose DNA has recently been sequenced By Hannah Waters Researchers are punks The fields of science and punk rock share some surprising similarities, according to the people who love both By Alison McCook Cellular chaos fights infection Blocking RNA degradation in bacteria could help treat Staph infections by overcrowding the microbe with a surplus of transcripts By Hannah Waters Cell division with a twist Scientists discover a key mechanism in the final stages of human cell division By Megan Scudellari
个人分类: 科学杂志|1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千人专家与科学家 F1000-The Scientist
xupeiyang 2011-2-16 08:06
Two-faced proteins? Proteins that both hinder and spur cancer progression may not be as uncommon as previously thought Opinion: Training home and away China’s graduate stipend programs offer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and host institutions, but some of the programs’ publication requirements may need amending Gene swap key to evolution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prokaryotic protein evolution The iPSC-ESC gap Human cells reprogrammed into multipotent stem cells display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from true embryonic stem cells New mosquito identified With distinct genetics and behavior, a novel subgroup of mosquitoes encourages scientists to rethink the fight against malaria Gut microbes influence behavior Mice lacking normal gut bacteria show differences in brai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New circadian timer? A metabolic pathway that maintains its own 24-hour cycle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a purely transcription-driven biological clock Opinion: Torments of tagging Is marking the wild animals we study skewing our results? And if so,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Amoeba agriculture Some slime molds transport and farm the bacteria they eat Model worm susceptible to virus Researchers discover the first virus that can infect Caenorhabditis elegans Fighting noise with noise Pairing tones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brain may reverse the constant ringing caused by exposure to loud sound Cancer pilfers cell powerhouse An atypical form of contagious canine cancer may steal its host’s mitochondria when its own succumb to DNA damage Above a troubled planet A film that takes a bird’s eye view on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debut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metastasis marker found A new molecular predictor of cancer-spread adds to a growing list of biomarkers that could improve treatment QA: Alzheimer’s trial disconnect While preclinical studies identify ways to prevent Alzheimer’s disease in animals, human trials test these same therapies in symptomatic patients—long after they are most likely to be effective
个人分类: 科学杂志|1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F1000-The Scientist 2011年2月9日 00:52 (星期三)
xupeiyang 2011-2-9 20:56
Cover story: Face to Face with the Emotional Brain Amygdala responses to the facial signals of others predict both normal and abnormal emotional states. BY AHMAD R. HARIRI AND PAUL J. WHALEN The Gen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The minority of Parkinson’s cases now known to have genetic origins are shedding light on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of all the rest. BY BOBBY THOMAS AND M. FLINT BEAL Opening a Can of Worms A father’s determination to help his son resulted in an experimental treatment for autism that uses roundworms to modulate inflammatory immune responses. BY BOB GRANT To Err is Human This is your brain on emotions. BY SARAH GREENE Do Fruit Flies Dream of Electric Bananas? Visualizing neuronal activity in small brains over four dimensions BY BJRN BREMBS At the Tipping Point Data standards need to be introduced—now. BY H. STEVEN WILEY Impure Genius Lewis Cantley has made a career of turning chemical contaminants into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including novel lipids, potent inhibitors, and kinases involved in cancer. BY KAREN HOPKIN The Evolution of Credibility The winding path that an interesting result takes to become a bona fide discovery is just one of the topics covered in this new book on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BY FREDERICK GRINNELL When Stress Is Good Fast blood flow protects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BY CHRISTINA M. WARBOYS, NARGES AMINI, AMALIA DE LUCA, AND PAUL C. EVANS One on One: Parasites Unite! Gabriele Sorci discusses how invaders can band together to more effectively infect hosts. BY CRISTINA LUIGGI F1000 Hidden Jewel: Down but Not Out Cells on standby are surprisingly busy. BY RICHARD P. GRANT
个人分类: 科学杂志|1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路边李苦”原理及其可能的滥用——从生活说到科研
热度 1 espero 2011-1-20 16:13
我家门口新通车的马路是双向的,中间有隔离带的那种。最近因为要修地铁,其中的一侧又被拦起来禁止机动车通行——两端用施工围挡板挡住,这样,双向往来的车辆于是都挤到另一侧的路面上去通行了。结果这两天不知道谁把道路一端的挡板拆了一个大口子,于是就时常出现一些“傻车”,自作聪明地挑选了“没车走”的“宽敞”一侧,虽然远远看到另一侧有挡板,也总觉得可能会有口子钻出去。结果呢,不出所料,总是到了另一侧然后无奈地悻悻调头返回。 其实这也是“路边李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鲜活实例(关于“路边李苦”的著名故事,如果还有谁不记得的,请参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9657.htm )。总以为别人是傻子,总看着别人似乎是“眼前的便宜不知道捡”,其实真相是“根本没有便宜可占”。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相距一百米的两台ATM机,一台排着长队,另一台无人问津,总还有等不及排队的人专门跑到另一台前头去看个究竟,亲眼看看“故障停用”之类的通知。再比如公交车上有个位置不错的空座,周围一堆人站着却迟迟没人去坐,那么基本可以断定座位附近有人呕吐过,或者是“凳子没有板”之类的原因。 说这些例子其实挺无聊的。关键是这让我想到了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而人数大为增长的“民科”群体(即草根的、观点往往呈非主流态势的业余科学研究者)。有人还按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门类分野,把“民科”群体进一步划为“民自科”和“民社科”。不管怎么细分吧,民科们往往在学术观点上是一副遗世独立的姿态,并对自己的论点拥有着笑傲古今的自信。什么主流理论和基本科学定理,都敢拿来作靶子,大肆轰击一番,并且在自己的“论文”(有的人甚至还写不出逻辑流畅的论文,而只能写出语录式的嚎叫)不被主流学界和主流科学网友批驳之后,大叹“我就像哥白尼和布鲁诺一样不被同时代的人理解”之类。至于哥白尼和布鲁诺他们当年是在什么样的资料基础和逻辑基础上才决定坚持自己的观点的呢,这些民科却基本都忽略了。这些民科要挑战的并不是当时那个反科学的封建教廷,而是近现代实证科学体系建立几百年以来,被无数受过严肃的实证科学训练的研究者所公认的理论事实。简单地说,是在挑战众多实证科学研究者的智商。因此,如果这些民科的自大狂症状稍微轻一点的话,他们就应该意识到,他们自己很可能正是那些不知道路边李子苦的人——如果主流理论这么容易就被推翻,那么还轮得上他们来推翻?凭什么他们一个人的智商就干得过以往的所有科学家?“路边李苦”,一个简单的成语故事,但没有真正体悟到其中道理的民科们,还真是屡见不鲜啊。 当然,有些民科会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挑战的不也是当时的主流科学吗,所以我的理论也应该像他一样名垂青史的”。这样的辩护看似很有力,但其实仍然逃不出“不知路边李苦”的窠臼。因为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靠着爱丁顿等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相对论的效应之后,才广泛地被接受的;而这些民科的理论呢?他们所引用的事实(有些人甚至都没引用事实,只做自己玄奥的信仰式论述,消除了科学讨论的余地),有哪些事实表现出当前主流理论的漏洞呢?有多少事实中可以找出当前主流理论无法解释清楚的东西呢?又有多少事实可以用他们的所谓理论进行更加简单清晰的解释,而同时不引发与其他事实的矛盾呢?这些科学话题就是路边的李子,虽然唾手可得(拿来就敢讨论),实则水深无底(要考虑的太多),而我们可爱的民科朋友们就不停地摘下并吃着这些苦李子,有的人嘴里还不停地硬说这李子是甜的。或许他们的学术味蕾确实有异常吧,不过我相信这种异常恐怕也是吃过的苦李子太多所造成的。主流的科学方法论学习,其实就是要告诉人们“什么味道是甜的”吧。 不过,这里又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主流的理论,确实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积累、科学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主流理论自然不是万古不变的,理论的里程碑式进展,大爆发式的突破,也不是绝然不会发生的。相对论的确立不就是这样吗?——但是,如果只是说到这里,则“路边李苦”的劝诫似乎失灵了(“路边也有甜李子”),则民科们又会信心百倍地为自己的所谓划时代发现叫嚣个不停了。于是我们不禁要问,“路边李苦”真的不可全信吗?路边真的也有甜李子等着我们去摘,去白吃吗? 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分两个层次来看。第一层,即真的有极少的可能出现“路边甜李子”,注意,是“极少的可能”,这主要是指某些崭新的科学发现(自然科学方面)和崭新的社会现象(社会科学方面),这些崭新的素材,谁抢先发现,谁的研究就是开创性的,就是填补空白的,并很可能是载入史册的。这就相当于“路边的甜李子刚刚长出来,你第一个路过了”,晚了的话,甜李子肯定被第一个人差不多摘光了。我们不能否认总有成为“第一个路过的人”的这种幸运者,科学史上毛头小子愣头青捡到甜李子也并非没有先例,只是不比中500万容易多少而已。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强调,如果没有足够高的科学表达素养,幸运的新发现也是无法得到大家的充分理解的,因此也就得不到充分的肯定,进而不被主流学界认同。正如前文所言,已有的理论在此出了哪些问题?我的新理论为什么能够更好地解释这个现象,我的证据在哪里?很多民科根本没学会按照这个逻辑顺序来表达自己。当然,我也有充分的把握估计他们根本就不是那个中奖的人。 至于第二个层次,则更加适合用来论述科学史上的那些划时代理论。上面说的第一层“路边甜李子的偶然出现和抢摘”,似乎主要对应于一些“先有现象后有理论”的情况,你够走运,赶上了新现象,于是就提出了新理论;而现在要说的第二个层次,或许应该表述为“李子是甜的但不在路边而在深山”,主要对应于像爱因斯坦那样真正传奇式的科学进展,即“先有理论后有实验证实”的情况,这种进展的主角更像“先知”,更容易受到神祇一样的膜拜(尽管主角本人并不一定喜欢这种膜拜)。我想,广大的民科们心目中所梦想的,正是这第二个层次所对应的事情,他们往往先造理论,或根据某些浅显无误的事实硬提出一个对不上号的奇怪理论(实质上还是等于先造理论),然后梦想着有朝一日被大家作为先知来膜拜。但是,我要强调的就是,这种“甜李子”虽然会有,但必须是“在深山”而非“在路边”的。显然,如果在路边,早就被无数先哲给摘了,轮不上你;那么“在深山”是指什么呢?我想指的是:这种待发现的伟大理论如果存在,一定隐蔽在不同学科的疆界交叉之处,是个茫远险峻的思想地带,在这种情况下,前人可能因为知识结构的局限,从而无法到达这个桃源之乡(说白了就是“没学过这科,就不会往这想”)。那么,有志于发现桃源的人,必须要有着全新的知识结构,而这就要求这个人事先必须有海量的、艰苦的并且结构上富有创意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个功夫,恐怕是绝大多数民科下不到的(其实我也下不到,但好在我没有民科那种野心)。回到李子的比喻上,要找免费的甜李子,如果在路边赶不上“第一号”(赶不上是正常的,赶上了才是中大奖),就要肯去深山里人迹罕至之处进行冒险,而冒险过程中可能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科学研究是个高淘汰率的事业)。因此这种情况其实不符合“路边李苦”故事的情况,也就是说,根本不能说明“路边李苦”原理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滥用了“路边李苦”这个成语来打击那些极少数的真正有实力、有决心、有牺牲精神的探索者。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8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The Scientist 2011年1月19日 02:02 (星期三)
xupeiyang 2011-1-19 07:52
Scientific smear campaign? An anonymous agitator upsets a German misconduct investigation Opinion: 6 impossible things Why biomedical research is stressful, and how it can be slightly less so Normal today, cancer tomorrow Researchers discover how cancer can develop overnight Arctic mismatch threat? A new report suggests that hybridization between species may put future Arctic populations at risk Opinion: Success! The astonishing secret to getting jobs, grants, papers, and happines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New gut bacteria regulate immunity A commensal microbe that affects host immunity may hold implications for treating autoimmune diseases Fewer mutations in kids’ cancer The first genetic map of pediatric cancer reveals important differences from adult tumors Model organisms up close New research from the frontlines of the modENCODE Project reveal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genomic picture of the worm and the fruit fly Tears dampen arousal Women’s tears contain a chemical signal that reduces men’s sexual excitement Malaria parasites synch with host Plasmodium microbes that cause malaria coordinate with the internal clocks of their hosts to increase their chances of survival New compound disrupts clock A high-throughput chemical screen could identify new drug candidates for circadian diseases Opinion: 5 ways to save antibiotics Here’s what we need to do to create new antibiotics and extend the life of those that already exist African elephants: 2 for 1 deal Savanna and forest elephants in Africa are two distinct species, according to new genetic data, settling a long-standing controversy Musical pleasure Drugs, sex, and food aren’t the only sources of pleasure—music activates the brain’s reward circuitry as well Behavior brief A round up of recent discoveries in behavior research
个人分类: 科学杂志|1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吴重庆
zhanglin9099 2011-1-16 18:43
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 国公网-www.21gwy.com 吴重庆 精彩尽在21gwy.com 费孝通先生曾把中国农村称为“熟人社会”,他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 会……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熟人社会”里,血缘和地缘合一,所谓沾亲带故或者非亲即故,其自然地理的边界和社会生活的边界都是清晰的,同时也往往是重叠的,属于封闭的社会空间。熟人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行事注重亲情和礼俗规约,但讲究亲疏远近有别。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包括: 第一,舆论压人 在熟人社会里,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频密的互动带来信息的对称状态,所以,舆论的发生与传播总是快速而广泛,所谓“一传十,十传百”。 熟人社会里的所谓“民风淳朴”,与其说是个体自觉践履道德规范的产物,毋宁说是“熟人社会”里道德舆论压力的结果。试想一想,如果社会生活的流动性极低,人们便不可能轻易脱离日常熟悉的人际圈,便不得不考虑某种非道德行为发生后来自众多乡里乡亲的谴责,所以人们历来都把“兔子不吃窝边草”奉为金玉良言,就是为了规避 来自封闭的社会空间里的道德舆论压力及其不良后果。 第二,“面子”有价 不同于“陌生人社会”的无情冷漠,熟人社会充满人情味,好面子。“树活皮,人活脸”,许多人“死要面子”、“死撑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可见面子的重要性。为什么面子值 钱? 因为在封闭的社会空间里,社会资源有限,要有所作为,就需要“有头有脸”。 “面子”的获得来自道德舆论对个体行为的肯定性评价,一个对“面子”孜孜以求的农民,可以因此获得其争取到的社会资源——他人对自己的赞誉、信赖及必要时的扶助,所以 “面子值千金”。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在貌似温情脉脉的熟人社会中,熟人社会里的人际行为事实上是一种社会交易行为,个体通过认关系、拉关系、套关系获取社会资源,并以“及报”作为人情法则的基础。 第三,“社会资本”可累积 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 S ·科尔曼( James S · Coleman )在谈到各种“社会资本” ( social capital ) 的特征时指出,“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了人们是否可能实现某些既定目标”。在一定意义上讲,熟人社会里每个个体所拥有的“关系”,就是他的“社会资本”。 在熟人社会的地理边界和社会边界固定且重叠的情况下,彼此长期互帮互助,并且在有力的道德舆论的约束和正向激励下,“面子”和“关系”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社会资本也随之积累和再生产,甚至可以实现代际的承接和转换。所以,才有为村民长期信任的民间权威出现,有的民间权威还父传子,类似世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但农村社会却在不断解体。大量农村劳动力常年离土离乡,农村日趋空心化。 中国农村人口如此大规模的外流,可谓史无前例。 2010 年 3 月 23 日 ,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监测调查报告指出, 2009 年度全国(大陆地区)农民工总量为 22978 万人,比上年增加 1.9% 。 2009 年全国外出从业 6 个月以上的农民工为 14533 万人 , 在本乡镇以内从业 6 个月以下的本地农民工为 8445 万人。 全国 2.3 亿农户,户均劳动力外流 1 人, 40 岁以下男劳力基本全部外出。另外根据 2006 年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 2006 年全国 农村劳动力为 4.79 亿。可见,已有近一半的农村劳动力离土离乡。 在中国的大多数乡村,春节一过,绝大多数青壮年纷纷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远赴他乡打工谋生的行程。在平常的日子里,乡村的景象依然,但屋在人去,惟有老幼留守家园,他们孤单的身影愈益衬托出乡村的冷清寂寥。因为劳动力外流严重,有的乡村甚至在村中老人去世后尚凑不齐抬棺材的青壮年。根据我的田野调查统计,山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外出打工者的人数一般在户均 1.5 至 2 人之间,余下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依恋乡土,而实在是因为身残体弱或一时找不到离土谋生的途径。 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离土离乡之后,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是否还在运作? 我试图以“无主体熟人社会”( baseless society of acquaintance )这一自创概念,描述并解释中国农村空心化之后的社会生活。 “无主体熟人社会”是在“熟人社会” 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也受到贺雪峰在研究村民委员会选举时提出的“半熟人社会”的启发。但“半熟人社会”揭示的是与“熟人社会”之间的量(熟识程度)的差异,其解释力表现在村民委员会选举这一特定事项上;而“无主体熟人社会”是为了揭示与“熟人社会”之间的质的变化,并试图解释空心化农村的社会运作逻辑。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 Talcott Parsons ) 的“社会系统”理论认为,具备足够数量的行动者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乃是社会系统内部整合及社会系统和文化模式之间整合的必要条件之一。否则,便有可能无法维持系统的均衡而呈现“病态”。乡村虽然还是聚居社区,邻里之间虽然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熟人,但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长年的异地化生活,已导致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运作有异于“熟人社会”的逻辑,或者说已日渐呈现出帕森斯所谓的“病态”。我把此“病态”的熟人社会称为“无主体熟人社会”。 之所以把青壮年大量离土离乡后的农村社区称为 “无主体熟人社会”,是因为青壮年乃农村社区里最为活跃的成员,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以及利益冲突的当事人。在经历革命冲击之后,老人的传统权威息微,青壮年日渐成为农村社会生活的主体。大量青壮年在农村社区的长期不“在场”,构成了农村社会主体的失陷。 “无主体熟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于“熟人社会”的特征? 第一,舆论失灵 如上所述,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首先有赖于道德舆论压力。我们知道,舆论压力的形成,又有赖于一定数量的生活共同体成员与口头传播中的舆论放大效应,只有“一传十,十传百”,才会产生“唾沫淹死人”的舆论效应。如果舆论的传播仅仅“一”止于“十”或者无人可传播,当事人则可能将舆论视为“耳边风”,乃至胆大妄为,“如入无人之境”。 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大量缺席,自然村落范围的道德舆论便难以形成“千夫所指”、“万人共斥”的“同仇敌忾”式的压力。于是,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出现了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在家种地的媳妇苛待年迈的公婆,老两口在忍无可忍之际向远在他乡的儿子诉苦,而年关临近,儿子与其他青壮年一道回家过年,媳妇又一反常态,中规中矩地奉敬行孝,儿子一头雾水,往往责怪起自己父母的不是。我们可以指责“媳妇”们虚伪之至,但事实上,“媳妇”们的行为变化又是有章可寻的——其行为的“道德”含量总是与其所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而道德舆论压力又与舆论传播者的数量成正比。 第二,“面子”贬值 说“行为的‘道德’含量与行为主体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其所预设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可以说,“熟人社会”里的人群越是众多,一个有“面子”的人所缔结的有效人际关系网络就越是宽广,“面子”就越是具有扩张和增值的能力。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大家无非图个“面子”。给别人“面子”,事实上也是对别人抱有“回报”的期待。但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构成社会主体的中青年大量地长期不在村,农村社区成员锐减,在在村的村民看来,“面子”的效能难以扩展,其“含金量”明显偏低。因此鼓励了只顾眼前利益的“不要脸”的“一锤子买卖”,所谓“ 树没皮必死无疑,人没脸天下无敌”。 为蝇头小利而不惜撕破“脸面”大打出手,为宅基地而寸土必争绝情断义,目前中国乡村出现大量纠纷(如宅基地和水利纠纷)的深层原因,都可以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中得到部分解释。 第三,社会资本流散 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的社会边界是流动而模糊的, 青年人已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朋友”网络。从村民的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看,较为普遍的情况是,姻亲关系超过了血亲关系,而“朋友”关系又胜于亲戚关系。这在家庭操办喜宴的受邀来宾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少数在外闯荡而终有所获的村人,他们根据人生成功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家”的所在,挣够 50 万元者把“家”安在大城市,挣够 20 万元者把“家”安在县城,而挣够 10 万元者也要把“家”迁到距真正的家乡仅一步之遥的镇区中心所在地。这些幸运者已在乡村之外的世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已没有必要回到原先狭小的熟人社会里去争得“面子”,赢取荣光,所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样,乡村社区的社会资本开始外向运作,难以在社区内累积,本土的民间权威日渐没落。本来,当村民之间出现纠纷时,民间权威尚能从中从容斡旋调停,但对“见多识广”的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来说,并没有多少人把本土民间权威的“说话”当回事,大家互不服气,这就给黑社会恶势力染指乡村纠纷提供了机会 ---- 在没人能够调解的情况下,就请外来的“黑社会”来“摆平”。 第四,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 之所以称为“无主体熟人社会”,不仅因为时至今日留在村里的人仍然生活在熟人圈里,还因为“无主体”的农村社会,也周期性地呈现熟人社会的部分特征。 目前的外出打工,基本上以增加家庭收入为目的。伴随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家庭生命的周期性以及乡村节庆的周期性,打工者总是周期性地离乡与返乡,如一群候鸟,穿梭于城乡之间。村里平时冷清,但逢年过节却热闹异常。这种景观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大的返乡周期(如家庭生命的周期)套着小的返乡周期(如乡村节庆周期和农业生产的周期)。大的返乡周期具体指在外打工的年限,男性一般比女性多七至八年;小的返乡周期具体指隔数个月回乡播种或者收割以及每年回乡过年。这中间既有黄宗智先生所谓的“半工半耕”逻辑在起作用,也有白南生先生所谓的“家庭策略”( family strategy )在起作用,即从“家庭策略”及成本收益比较的角度考虑,在以男性为中心将家庭的经济生产功能外移的时候,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的生育、抚养、赡养功能即劳动力再生产却不便外移,女性离土离乡大多仅发生在婚前或婚后尚未生育之前,以及孩子两岁后至上学前。我们可以将此进一步归结为“男工女育”的逻辑。 农民工周期性返乡除了被动地受到“半工半耕”和“男工女育”等生存逻辑的支配,还受到社会及文化的心理需求的驱使,这主要体现在打工者年终返乡过年的情形中。 首先是解决纠纷的需求。在正常的熟人社会里,由于每个家庭的主事者在村,加上民间权威的作用,纠纷往往得到及时化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在乡村“主体”不在村的情况下,在村的家人之间发生的摩擦往往日积月累,等待“男人”返乡时解决。还有,在外打工的村人之间发生矛盾,也往往在年底时带回家乡,由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第三者来调解。这是典型的“年终算总账”。我在田野调查时访问过一位主管治安的副镇长,他说,“治安在腊月二十至正月十五,是案发高峰期。平时村里也发生民事、宅基地和经济纠纷,但基本上都积压着,不会发展为激烈冲突,因为 80 %的青壮年男子常年在外,村里缺乏主角,吵不起来。年底大家回来过年了,矛盾就集中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总爆发,也有一些外出者在外地产生的经济纠纷等到年底拿回本村来算总帐的。所以,我们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一开始便着手掌握线索,根据群众汇报,分析今年会有一些什么大的案子发生,然后干部分头承包各村的治安,提前打预防针,化解矛盾。”为什么村人都选择在年终来“算总帐”?因为该回来的人此时都回来了,大家齐聚一堂,论理有人倾听,纠纷解决的结局有人品评,有理者因此得到交口称道,无理者在最大范围内“丢人现眼”。这种现象表明了“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 其次是通过“夸富”寻求认同。虽然已经有人以在乡村之外的城市安家置业作为人生目标,但这毕竟只是打工者中的少数“成功人士”。对大多数平凡的打工者来说,一年一度返乡过年,正好可以向村人展示自己的“业绩”,以寻求他人对自己的认同。 在人类学文献中被叫做“ 夸富宴” (potlatch) 的现象在年关之际的“无主体熟人社会”里上演着。在熟人社会里,人们信奉“财不露眼”。但在特定时候的“无主体熟人社会”里,返乡的年轻人往往反而虚报一年来在外的赚钱“业绩”,以免被别人看不起。由于 平时天各一方,即使是虚报,也无从揭穿。为了将个人在外打工的成功度得以量化和外在化,许多人返乡过年还忙于与他人协商宅基地,兴起盖房比赛的风气,比面积,比楼层。以财富表现个人能耐,以房子“实打实”表现财富。以夸富的形式追求“面子”,抽空了熟人社会里“面子”的道德含量。所以,只能说是部分地呈现了熟人社会的特征。 其三是通过参与年终祭祖以及元宵节等重大乡村节庆活动,激活宗族记忆,寻找次群体(如宗族)的归属感。对出外打工的村民来说,常年离乡离土,又难以融入城市,其心理漂泊感和孤独感是驱之不散的。“夸富”是为了获得他人对个人的认同,是个人之间的竞赛,它解决不了个人的归属问题。而参与与宗族相关的活动,正好可以满足个人的心理归属需求。所以,在今天的中国农村社会,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一方面是村民的个人意识高涨,熟人社会的特征模糊,另一方面则是宗族活动复兴的迹象明显。 “无主体熟人社会”的上述四个特征,显示了变迁中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特性,也显示了“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的解释能力大于“熟人社会”的概念。它表明,在村成员人际关系的高度熟悉并非构成熟人社会的充要条件;熟人社会的形成,还取决于农村社区内“主体”成员的常在。 2010 年8 月8 日 至11 日写于台大修齐会馆
3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zz什么是(生物)化工?!
weydong 2010-3-18 23:35
什么是(生物)化工?! 应该说,生物化工的发展,同时给化学工程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非常广阔的领域。 我上大学以前,也不知道什么是化工,家里人也不懂,班主任老师是化学老师,说化学 好,但是大学在我们那里只招收化工专业,于是就进了化工系。 上了大学以后,听别人讲讲,觉得有些失望,在普通人的眼里,化工是傻大黑粗的专业 ,没有什么前途。实际上他们在胡说八道。我在化工领域有十年了,越来越觉得当初的 选择是歪打正着。在此我对那些还拿不定主意的中学生说,如果你还没有下定决心抱什 么专业,为什么不了解一下化工,报考化工专业呢? 那么什么是化工?我记得我大学班上的一位同学说,他的老师说了,化工就是教你怎么 合成一小瓶子浓浓的液体,然后把这一小瓶子东西稀释成一汽油桶,然后把这一汽油桶 液体再分成若干小瓶子,每一小瓶子再稀释成一汽油桶,如此循环若干遍,最后你得到 了无数个小瓶子的溶液,这些溶液装到漂亮的小玻璃瓶子里,就成了商场里面卖的香水 ,差一些的一瓶可以卖几十块,好的可以卖多少就不知道了。这是我的同学的中学老师 眼里的化工。 现代化工的发源地是西方,尤其是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那么西方人怎么看化工? 2003年美国化工年会上,一个反复播放的宣传片里,对化工有一个风趣地描述,说“ Chemical Engineering is about turning molecules into money”。 其实就是一句话,化工是个很赚钱的行业。 严肃地讲,化学工程是工程学科里面的母系学科之一。也就是工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工 科的基础学科主要有机械工程,电机(电子)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其他的工程 学科,几乎都是他们衍生出来的。比如仪器、车辆是从机械工程来的,自动化是从电机 (电子)来的,材料学科是从机械,电子,化工交叉发展起来的,环境工程是从土木和 化工交叉出来的,热能是从机械和化工交叉出来的,等等。所有的工科专业分分合合, 变来变去,但是终究变不出这几个大类,所以这几个大专业方向也就始终自成一体。 化工研究的是怎样规模化地实现有价值的化学反应。从实验室试管内的产物到最后大规 模的产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到了物理、化学、数学、机械、材料、 力学等很多学科,所以化学工程名义上是化学的工程,但是实际上化学在其中只是一个 组成部分。作为化工专业的学生,你大可不必担心将来一定和化工厂里的污水和反应器 打一辈子交道,因为化工涉及的东西很多,因而应用范围也很广,无论就业还是继续深 造,都有很宽的道路让你选择。 比如在美国,每年的就业市场上除了向杜邦、孟山都、道化学、拜尔等这些传统的化工 公司大量需求学化工的人,还有各大治药公司、石油公司、橡胶和轮胎行业等等,也需 求大量的化工人才。即使是像通用电气、Intel、IBM、Honeywell、西屋电气等等看起 来和化工没什么瓜葛的公司也招收很多的化工人才。实际上,大的公司不管你主营什么 产品,最终都需要一部分化工的人才。还有拿到化工博士以后到银行里工作的, 因为化工中涉及到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很容易转到和金融相关的模拟上。在国内,我们 还不应该忘记大的贸易公司也需要很多化工人才,因为化工品的贸易是世界上最大最重 要的贸易之一,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每年都招收不少化工 专业的毕业生。 如果你毕业以后选择继续深造,那么化工也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如果你愿意,你将来可 以转到和化工有关系的很多其他领域,比如材料、化学、生物、药学、石油、甚至电子 。比如德克萨斯的一些微电子企业,就给德克萨斯大学化工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让他 们研究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连续化生产。这是因为化工科学在连续性操作的研究上很成 熟,而连续性操作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降低成本。比如现在微电子企业 的间歇性生产的利润率只有大多数化工企业的不到50%,所以怎样将化工的理念和方式 引入到微电子业,也就成了一个很热的课题。我现在的研究课题,就是关于分子电路的。 最近几年由于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工程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由于生物和化学天生的 亲缘关系,所以生物化工也就很自然地成了化学工程的一个崭新的领域。康乃尔大学、 威斯康辛大学等传统的化工重镇,都把原来的系名改成了化工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大名 鼎鼎的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虽然没有改名,但是理由是“他们不需要改名,因为人人都 知道他们是生物化工的重镇”,当今世界上做药物输送最有名的研究小组就在麻省理工 学院化工系。清华大学化工系也响应这个潮流,也改了专业名,以反映他们的研究方向。 应该说,生物化工的发展,同时给化学工程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非常广阔的领域。 化工的毕业生,多年来都有非常好的就业和深造前景。毕业生也遍布海内外。 加入化工,你不会后悔的。
个人分类: 生物化工|3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