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FDA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FDA

相关日志

狂犬病疫苗的管理策略:泰国FDA的观点
yanjx45 2019-11-8 16:13
狂犬病疫苗的管理策略: 泰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观点 Witta wat Viriyabancha Regulatory strategies for rabies vaccines: Thai FDA perspective 作者: Wittawat Viriyabancha 泰国卫生部 此文为 今年9月在泰国曼谷召开的国际狂犬病专家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此次会议由国际生物标准化联盟(IABS)和泰国国立疫苗研究所(NVI)共同组织。会议于2019年9月25日至26日召开,会议的主题是: 在亚太地区消除狂犬病——从理论到实践 。 狂犬病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造成致命危害的病毒性传染病。它可以通过预防性疫苗即狂犬病疫苗来控制。泰国已将狂犬病疫苗用于公共卫生系统,用于预防人和动物的狂犬病。在泰国使用的所有疫苗都由泰国 药物控制局 (BDC) 和 泰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 泰国 FDA) 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性。药物在批准上市后 , 每批疫苗还必须通过批签发程序 , 以在产品进入公共卫生系统并被使用前确保其质量。 尽管泰国做出了很多努力来在全国范围消除狂犬病,但由于 2018 年狂犬病的爆发,泰国曾出现紧急情况。尽管通过上述严格的监管程序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但在泰国,有关狂犬病疫苗质量的问题有时仍然是一个引发争议的公共问题。为此, BDC 制定了战略,以促进国家药品安全,特别是疫苗安全,并通过加强狂犬病疫苗和其他药品的监管体系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改进监管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改进相关的监管流程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 , 实施优质药品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 同时还要执行既定战略 , 以鼓励国内药品研发单位和生产企业积极开发泰国公共卫生系统所需要的药品。而且,不仅要加强泰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自身的监管体系,该网络中其他机构的合作对在泰国成功地控制或消除狂犬病也至关重要。 Towards Rabies Elimination in Asia-Pac-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发言专家 (本文作者) 简介: Wittawat Viriyabancha 泰国卫生部 专业药剂师 泰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物管理局 售前管制处 e-mail: Wittawat.v@fda.moph.go.th Wittawat Viriyabancha 是一名专业药剂师,就职于泰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生物制品部售前管制处。他是生物药品和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内部审评人。 他除了在负责生物产品评估方面具有 6 年的专业经验 , 还曾参与多个项目: 泰国 FDA 的生物制品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生物制品相关的政策开发项目, 如医药产品先进监管科学实施项目 , 服务于创新的医药产品的新的监管方式的建立 , 旨在促进和支持泰国医药产品研发的科学咨询系统的建立等。 Wittawat 在南加州大学获得药学硕士学位,并获得管理和临床事务的毕 业证书。 附录: 参考文献全文下载: Toward Rabies Elimination in Asia-Pacific.pdf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药来了 - 2017-18年FDA批准新药一瞥
热度 1 wfangimm 2019-2-13 20:39
2017 年, FDA 批准的新药( NMEs, new molecule entities )从 2016 年的 22 个回升至 46 个,超越 2015 年的 45 个,创近二十年新高。不过, 2018 年的批准数又创了历史新高,达到 59 个! 回想 2010 年代早期的各种分析,随着二十年来( 1990-2000 年代)新药批准数逐年走低,导致新药研发成本不断走高,不同来源的估计高达 13-26 亿美元,似乎让新药研发成了一件让人恐怖又有点绝望的事。不过几年时间, FDA 的新药批准就屡创新高,从年均 20 个左右增加了 1-2 倍,如同近年来的美国股市大牛市一样引人注目。 此文仅限于对 2017-18 年的新药审批中一些引人注目的情况加以介绍,其背后的原因留待今后细品。虽然 Gottlieb 出任 FDA 新掌门后都在推行加速审批的理念,但单靠审批效率的提升似乎还不足说明近几年的 NME 产出大幅提升(毕竟十年左右的研制周期在那里摆着),但是对肿瘤适应症的创新性审批则是 FDA 的贡献。 一、肿瘤药的丰收 2017 年批准了 12 个肿瘤药, 18 年批准了 16 个,在全部新药中占比四分之一强,绝对是大赢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 FDA 列举的 46 个 NME 中,没有包括 Keytruda 的新批适应症。 依据基因变异情况而非传统的肿瘤发生部位方式去批准新药适应症,是肿瘤药审批上的突破性事件。 2017 年, FDA 批准默克公司的 PD-1 抑制剂 Keytruda (已被批准用于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可用于 “any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solid tumor withDNA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ies or a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state ” 。 2018 年又迎来了第二个这样的药物,即 Loxo Oncology 与 Bayer 合作推出的 Vitrakvi ,用于 NTRK ( neurotroph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基因融合的各种肿瘤。不过 Vitrakvi 却包括在 2018 年批准的 59 个药物名单中。 二、 RNAi 药物的问世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的 Onpattro 是第一个基于 RNAi 技术被批准的新药,是将短的双链核苷酸用于治疗一种名为 hereditary transthyretin-mediated amyloidosis 的罕见病。仅仅数个月后, Akcea Therapeutics 和 Ionis Pharmaceuticals 的反义 RNA 也被批准用于治疗同一种疾病。 三、 FDA 名单中遗漏的突破性品种 2017 年 FDA 还批准了无法归类到小分子和大分子(蛋白)药物中的新型药物:细胞治疗( CAR-T )的代表诺华的 Kymriah 和吉利德的 Yescarta ,二者均为嵌合型抗原受体(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 的 T 细胞,是由患者自身的 T 细胞经改性后重新注入人体用以治疗癌症。此外, Spark Therapeutics 的 Luxturna 用于治疗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致盲,它是基因疗法中第一个获得批准基于基因而选择的适应症(类似抗癌药 Keytruda )。上述两类很有代表性的药物,均未归入 2017 年 46 个 NME 的 FDA 名单。 总体而言, 2017 和 18 年化学合成的小分子药物占 2/3 ,大分子药物(主要是抗体)则占有 20% 的比例。剩余的 15% 新药则无法归于传统分类的药物,包括由小分子和抗体共同组成的药物 - 抗体偶联物( ADC )。 还可以看到,突破性药物并非由大型跨国公司包办,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也跻身其间,甚至成为创新的主力。与大公司财大气粗,禁得起失败、敢于尝试的想象不同,它们风格相对保守;而小公司则勇于尝试新观念和新产品(尽管有大量的小公司未能成功而倒下),通过风险投资的支持,以及与其他公司结盟或被大公司收购的方式,最终将药物推动上市。上述情况不仅体现了该国药物科技的领先,也表明了其研发能力的广度,其原因值得玩味。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 2018 年还迎来了第一个大麻来源的药物 Epidiolex 用于难治性的癫痫。大麻含有上百种化学成分,目前已知对人体神经兴奋和有害的是四氢大麻酚 tetrahydrocannabinol (THC) ,而 Epidiolex 含有 cannabidiol (CBD) 即大麻二酚,并无神经兴奋作用。至于在北美蓬勃发展的大麻合法化则是另一个话题了。 参考文献: 1. New Drugs at FDA: https://www.fda.gov/Drugs/DevelopmentApprovalProcess/DrugInnovation/default.htm 2. CEN, 22 Jan 2018, p. 26-30.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nnabinoid 后记:本人最近尝试开始使用微信公众号(分子间的斗争,molwar2019),一位同行说“你越来越会玩了”,我回答“都是别人剩下的”。确实,微信公众号我已经是后来者了,不过考虑到很多人转到手机上,这么做也能和同行更多互动吧。欢迎大家关注,这是第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贴在这里,今后就不在这里贴了。希望编辑能容忍我这一次。
个人分类: 药学研究|9485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技工作者首先要讲认真二字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8-6-4 07:14
科技工作者首先要讲认真二字 蒋继平 2018年6月4日 六月一日我在科学网读到一篇博文, 题目是:【黄金大米在美国获准食用】。看了博文的具体内容后, 我立即写了一个评论。“这个题目是一个严重的误导。 文章中的:Intended use: Use in human and animal feed in certain countries. 难道你看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它是说可以在某些国家食用, 而不是指美国。” 作者看到我的评论后,马上回复说:“立即改过来”。我发现他说到做到, 立即将原标题改为 【黄金大米获美国FDA批准动物和人类食用!”。 他后来也将我的评论和他的回复一起删除了。 看到这样的行为, 我觉得很难理解。 作为一个科技人员, 如此不负责任地对待科学和法律的态度, 实在令我失望。 先从法律的角度讲, FDA文件是正式的法律文件, 不是一般的八卦新闻。对于这样的政府法律文件, 翻译时应该尽量保持原意和准确性。我认真地查看了这位作者附在博文中的原始内容, 其中的一个描述是: Intended use: Use in human and animal feed in certain countries. 这句话的翻译应该是: 预期的使用: 在某些国家可以被人和动物食用。 这位作者在文章标题上虽然改了一次, 但是, 改过来的更加具有误导的意图。 他把法律文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故意忽略了, 给人一种既成事实的感觉。 文章一上来就说:“黄金大米在美国获批!美国FDA宣布, 经过基因改造的黄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 我再次细读这个文件, 无法从中看到批准安全食用的任何信息。文件中只是指明:预计的使用, 而且在某些国家, 更没有保证黄金大米的安全性。 由此我觉得, 现在一些奋斗在科技战线的科研人员, 也许具有广博的知识学问, 但是, 明显缺乏认真的精神。 科学是什么?科研就是求真的过程。 科学探求的就是真理和真相, 而不是断章取义, 任意而为的举动。 我想, 要是这位作者的这篇文章当成论文发表, 一定会被审稿人在第一时间拒稿。 原因是翻译文不对题, 出现严重的失误。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191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基因2018之三 FDA的实质等同安全风险威胁
francy 2018-2-19 15:50
1979年,也就是40年前,当我们的老师(从美国学习回来的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一位副教授、中山大学生物系的两位讲师)向我们讲解“植物分子育种学”时,我想不到,30年后它会成为自已撰写涉及转基因(GMO)食品安全问题的基础知识。 在过去5年时间,即2012年2月开始,我推动了在光明网先后推出三个涉及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第3只眼”观点,目的是给一些只说一个方面、不讲另一个方面的媒体声音有一个补充,让公众多长另一个角度视野,因为健康知识的传播,需要更加客观和全面。 回归主题,涉及转基因(GMO)食品安全问题的几个技术判断,需要有临床循证依据,这个是医学的原则,而其中的几个循证基本原则又必须有临床病理学依据。 下面再重新疏理一下这些问题的关键点: 关键点之一 转基因(GMO)食品与非转基因(GMO)食品有“实质等同”吗? 答案是否定的。 否则,咱们对2022年冬奥会食品安全问题,就有严防转基因(GMO)食品进入冬奥会食品供应做了承诺。《让转基因食品服务2022年冬奥会,为什么不敢呢?》(http://www.szhgh.com/Article/health/zjy/2017-07-19/142718.html)一文的质问很有道理:    长城网2017年7月14日讯 张家口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通过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 “玉米转基因成分测定” 的能力验证弥补了张家口市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空白。 从欧盟到联合国官方权威论述中,都没有出现转基因食品含兴奋剂描述,而《奥林匹克宪章》100多页的规范性文件中也未将转基因产品包含在内,中国奥委会也没有明文规定运动员不能食用转基因产品。中国奥委会有明文规定的“赞助企业甄选原则”,五条原则无一与转基因话题相关。 换句话说,无论联合国还是奥委会都没有将转基因食品列为绝对禁用名单,那么我国政府举办冬奥会,为何要将转基因食品绝对禁入?新闻说研发转基因检测技术,是为做好2022年冬奥会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上市的转基因食品被认为非转基因(GMO)食品有“实质等同”安全,何必还要花费这精力去争议甚至封杀不同声音呢,这不是现代版的“掩耳盗铃”是什么?对,应该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这个问题的核心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 转基因(GMO)食品比非转基因食品多了什么东西? 这个涉及到技术定义,这么多年来,挺转基因(GMO)和反转基因之间的争议,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因为挺转基因(GMO)一方不想讲明白、反转基因一方多数不太明白。 这里有几个定义必须界定,一个是转基因(GMO)食品只限于植物、即“植物分子育种学”;另一个是转基因(GMO)食品只限于大宗人类主粮,即我国定义的每天吃进肚子里超过50克食物的主要成份(小麦、稻米、油、糖、盐等);第三个是在地面正常繁育的植物。 划明了边界,就有几个差异出现: 1、繁育方式 非转基因植物是指自花授粉通过细胞层次(普通1500倍显微镜能观察到)行为繁育后代,这种方式可以用人工干预方式。授粉则都是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例如,杂交水稻是加入了野生稻。 转基因(GMO)植物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机器行为、通过“强制”繁育后代,这种方式在细胞染色体基因片段层次(普通1500倍显微镜能观察不到),这些基因片段往往是远缘,例如,(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再“强制”繁育出抗病虫害的基因片段。 2、留种方式 植物的传统留种方式,即“得瓜种瓜”,基本上在留若干代/造(必须选优)内,生产性状不会明显地退化,这就是非转基因植物。 而转基因植物的种子供应商要求种植者每一造都购买新种子(法律上,此事还有转基因植物的种子供应商诉种植者例子)、86%还必须配套含草甘磷生物农药(例如 农达)使用,因为转基因植物的下一代留种会出现生产性状明显退化、尤其是抗虫性。 3、土地连作 传统种过非转基因植物的土地可以连续耕作、换另一个植物耕作(轮作),提高土地肥力。 而种过转基因植物又施过含草甘磷生物农药(例如 农达)的土地只能连续同品种耕作,想换另一个植物耕作(轮作)会出现轮作障碍,即另一个植物可能没有收成或者收成比预期减少。 这三点是一般农民都会直接明白的知识。 第二个是 转基因(GMO)食品比非转基因(GMO)食品多了的这个东西如何在法律上得到有效监管? 那么,如何从法规层次有效监管转基因(GMO)食品,这是一个涉及公众食品安全的问题。 这里有几个问题必须清晰,否则就没有办法有效监管及执法: 1、检测转基因(GMO)食品的东西属于什么性质? 本人建议:在食品添加剂检测项目中,增加“生物活性添加剂”新子项目,独立检测。 检测标准:国家进出口检测规范。 在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南口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沈阳 摄影 2、检出的转基因(GMO)食品依据什么现有法规如何执法? 首先,是必须按《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yp.gmw.cn/2018-01/31/content_27533064.htm),从进入餐桌前环节入手,展开执法。 其次,进出口必须防止不获批准检出的转基因(GMO)食品进入中国市场。 最后,按《食品安全法》处罚条例严肃处理非法转基因(GMO)食品进入百姓餐桌。 3、按“三定原则”谁应该负责中国转基因(GMO)食品安全责任? 这个问题是目前中国涉及转基因(GMO)食品安全责任问题最欠缺明晰的地方。建议国务院按“三定原则”、成立一个跨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设在监管非法食品进入百姓餐桌环节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效地监管非法转基因(GMO)食品进入百姓餐桌。 这一文,就是从中国《食品安全法》角度,讨论FDA的实质等同安全风险威胁及应对措施,本文没有回应2018年1月22日《科技日报》刊发文章《墙内开花墙外香 我国转基因抗虫水稻获美国食用许可》引发了广泛反响、及《澎湃新闻》1月23日《美国FDA到底有没有“批准”中国转基因大米进入市场?》(http://k.sina.com.cn/article_5044281310_12ca99fde020005tw1.html) 所涉及的问题,因为上述两文根本就解答不了公众关注转基因问题的焦点,只是继续为非转基因(GMO)食品进入中国呐喊,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媒体表达,作为中国第一批学习“植物分子育种学”大学生,本人会继续用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已的专业态度,给公众普及中国转基因(GMO)食品安全知识。 沈阳(sz1961sy) 14:47 2018/2/19 写于广东中山市家中 【相关问题文章】 《说说转基因》( http://w.org.cn/user1/4/subject/288.html )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系列文章链接》( http://w.org.cn/user1/4/subject/260.html )
个人分类: 转基因|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干细胞诊所发展现状
热度 3 jhsbj 2018-2-9 11:30
近几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干细胞临床应用发展的趋势很快。了解美国的干细胞临床应用发展状态和行业规范特点,可以获得某些借鉴和经验,避免或少走弯路。这里说的不是美国大学和学术单位进行的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方面的进展,而是商业化干细胞治疗方面的现状和发展。 最近的一些资料显示,美国干细胞企业的网站数量迅速增长。有数百家干细胞公司正在做一系列干细胞疗法的直销广告。从2009年只有几家干细胞诊所,直到2014年间,美国新成立的有网站的干细胞企业平均每年至少翻倍增长。从2014年到2016年,每年大约有90到100个新的干细胞商业网站出现(图1-2)。 2016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教授Dr.Knoepfler,通过对互联网资讯检索结果显示,到2016年中期,美国至少有351家公司在总共570处诊所提供干细胞治疗(图2)。而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干细胞诊所估计会达到700多家。根据2016年的统计分析,这类诊所分布在美国各地,在一些特定州常常呈聚集性分布,例如:加州有113家,佛罗里达州104家,德克萨斯州71家,科罗拉多州37家,亚利桑那州有36家,纽约有21家。一些大都市周围,包括加州和佛罗里达州都有相对密集的诊所存在(图3)。造成这些地区诊所成堆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的有关因素包括地域人口密度,接受“替代性”医疗(alternativemedicine)在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别,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别、以及各州医疗委员会(medical board)和消费者保护机构的监管取向的宽松程度等。 (图3)加州(左)和佛罗里达州(右)的干细胞诊所分布 对诊所商业广告中特定干细胞类型分析显示(图4A),大多数诊所推广的是以自体细胞为基础的治疗。在自体干细胞中,61%是自体脂肪来源的干细胞,48%是骨髓来源的干细胞,4%是外周血来源的干细胞。初步估计,平均每5个广告中有一个是异体干细胞治疗,其中羊膜来源的干细胞最多(17%),其次是胎盘组织来源的(3.4%),脐带组织来源的干细胞最少 (0.6% ) 。一些诊所也分别使用自体来源和异体来源的两类干细胞。此外,各别广告也有声称使用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IPS)或胚胎干细胞。这些诊所使用干细胞治疗的疾病范围可见(图4B)。从大多数诊所使用自体组织来源的干细胞治疗这个现象来看,这些诊所还是重视和遵循FDA的相关规范。因为,美国FDA对自体组织来源的细胞治疗范围规范相对宽松,主要是强调尽可能少的对组织细胞进行加工和处理。 在美国干细胞领域Dr.Knoepfler始终以反对盈利性干细胞治疗而著名,是持这种观念的代表人物。10多年前,美国还没有干细胞诊所时,他就对美国人通过“干细胞旅游”的途径到中国,印度或加勒比海岛国等地接受干细胞治疗持鲜明的反对态度。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Knoepfler希望的方向那样发展,正如他自己所说:在美国,未经FDA批准的干细胞诊所像野火样的蔓延。现如今居住大都市的人开车十几-几十分钟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干细胞治疗。看来还是需求和市场可能在发挥内在的推动作用。“干细胞旅游”的方向也发生了逆转,现已鲜有美国人来中国做干细胞治疗,而中国有钱人反到开始热衷去美国寻求“高端的”“干细胞旅游”。对于上述状况,Dr,Knoepfler认为从2012年到现在,FDA以发出警告函形式的监管作用十分有限,美国快速扩张的干细胞行业与FDA对此市场监管不足之间,存在许多问题和脱节。 实际上美国FDA并未忽视对干细胞疗法的管控。佛罗里达州参议员Dana Young说,“干细胞治疗已经由美国FDA加以严格管制,只是一些法规间存在的漏洞,使得某些不严谨的治疗程序得以漏过”。佛州是赢利性干细胞诊所热点地区,存在较多相关问题。参议员Dana Young已提出了一项法案(SB1508),目的在于使干细胞诊所业务达到更高的标准,如果该提案能够通过,成为法律(2018年7月1日起),则(1)干细胞诊所需要在卫生部门登记,(2)并要员工中的一名指定医师负责遵守与诊所登记和操作有关的所有要求,(3)并遵循卫生部门的年检,(4)法案还会规定佛州医学委员会要采用提案的干细胞诊所广告管理规则和知情同意指导原则,(5)并允许卫生部门对违规行为给予最高5,000美元的行政罚款。 总体而言,提案中的几项条款都很合乎情理,相信会有助于提高诊所的医疗质量。仅就医疗临床来说,合格的执业医师对提供恰当的治疗和保障患者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事实上,现在的美国干细胞诊所大多也都是由医疗委员会认证的(board certified)执业医师领衔。这些医师或者是医学博士(M.D.),或者是医学博士兼科学博士(M.D.,Ph.D.),在美国都接受过相对严格的专业训练。应该能够对患者提供合理和安全治疗的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严格规范,将会使干细胞应用水平达到更高的标准。 显然,Dr.Knoepfler希望佛州SB1508提案能够得以通过,而成为法律。籍此可以推动他所在的加州建立类似的法案。然而,该提案能否通过,并不乐观。他本人也预计,这项提案将在佛州面临强硬的反对,并很可能得不到通过。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总之,美国干细胞诊所相关立法提案,听证,辩论,投票和立法过程,与一刀切式的行政干预与全面取缔的做法相比较,的确有着可供参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基本模式。 可能是由于需求,市场和诊所快速扩张的压力,Dr.Knoepfler对干细胞诊所的尖锐反对态度比以往也有所缓和,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他说到:“我们不打算就特定公司的干细胞治疗是否遵循了联邦和州的法规,以及是否符合医疗实践的现代伦理标准进行评价。也不打算对其营销内容进行伦理或法律的推断。我们也没有追究个体公司诊所是否达到和满足了现代道德,科学和法律标准的要求。而是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去确认这些伦理问题和监管问题的重要性”。 Dr.Knoepfler 也经常引据媒体对干细胞治疗失败的个案报道,来批评干细胞诊所的治疗模式,这些个案报道与国内魏则西事件有某种程度的类似之处。对此,有的专业读者也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批评意见:“不要根据报纸上的调查报道来判断FDA授权的临床试验的质量。相反,你需要客观的科研设计、公正的数据收集、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对结果的科学解释,同时还要进行一次全面谨慎讨论,以避免未知的遗漏和各种形式的偏见所造成的影响。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私人干细胞诊所的真实情况,就应该做出同样程度的努力去调查和评估。如果有如此严重的担忧,FDA就应该花费一些资源来进行这样的调查,或者资助其他科学家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客观数据进行评价,而不是根据高度偏颇、耸人听闻和选择性的新闻报道,来作出政策决定,这样将会以最好方式推动干细胞医学的前进和发展。” 1. Selling Stem Cells in the USA: Assessing the Direct-to-ConsumerIndustry. Cell Stem Cell Aug 2016 2. The FDA and the US direct-to-consumer marketplace for stem cellinterventions: a temporal analysis. FutureMedicine Jan 2018 3. Animated mapvideo shows wildfire spread of US stem cell clinics lacking FDA approval. The Niche Jan 26, 2018 4. Florida bill aims to crack down on state'sfor-profit stem cell clinics. The Niche Jan 14, 2018
个人分类: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9010 次阅读|5 个评论
期待着早日在美国吃到华恢1号转基因大米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8-1-27 07:47
期待着早日在美国吃到华恢1号转基因大米 蒋继平 2018年1月26日 最近科学网对华中农大转基因水稻华恢1 号获得美国FDA 食品安全认可有一些议论和报道。 据说国内其他媒体也有一些相关报道。 这些报道我没有看到, 不知其具体内容。 科学网的知名博主,清华大学情报专业的刘立教授给我发了一个私人短信,要我谈谈对这个事件的个人看法。 我本来真的不想卷入转基因的讨论。 一是因为我从事的都是常规育种, 不涉及任何转基因食品的研发,生产, 加工和销售;二是因为在中国,转基因的话题往往超出科学讨论的范围而涉及到政治的因素。任何事情一旦用政治的观点来谈论,就会变得错综复杂, 是否曲直, 难以分辨。 我以前曾经本着一个科研人员的良知, 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历站在科学的中性立场,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过实事求是的分析和介绍。但是, 我的好意却遭到个别转基因利益集团和反转派的猛烈攻击, 使我身心备受创伤。 今天在刘教授的要求下,我决定做一次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傻瓜, 再次来谈谈我对这个事件的个人看法, 算是给刘大教授的一个私人面子。 实事求是地说,当我在科学网首页看到华中农大华恢1号转基因水稻大米获得美国 FDA 安全认证的报道,心中非常欣喜和兴奋。 我认为要是这个认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被正式批准为生效的法律,那么这将是中国转基因科技工作者的一大胜利和喜讯。 我知道,华中农大为成功培育这个转基因水稻品种付出了及其艰巨的努力。耗资巨大, 耗时长久不算,获得生产和商业化推广更是困难重重,道道难关就像是站在育种工作者面前的拦路虎。 作为专业同行,我深知其中的艰辛。 在农业领域工作的科技人员都有切身体会, 要成功地将一个优良品种推向市场, 需要付出至少八年时间, 其中巨大的工作量不算,遇到的竞争和挑战是难以言叙的。 现在,获得FDA 的安全认可, 为打开转基因大米出口美国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我期待着在美国早日吃到这样的大米。 不过, 在兴奋高兴之余,冷静下来想想, 我还是为华恢1号的育种者和为之生产的农民捏一把汗。 众所周知,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不是计划经济, 所以,政府的文件只是一个框架, 对市场动态没有任何影响力。所以, 一个商品在市场上能占多大比例, 全凭消费者决定。 也许中国人民不知道, 大米在美国的餐桌上占的比例很小。 也就是说,美国人很少吃大米饭, 大米制品在超市占的比例远不如小麦,土豆和玉米。 要是美国超市的经销商根本无意进口中国的转基因大米, FDA的认可又有何用?谁能回答我的这个问题? 所以, 我非常担心我的期待会落空。 我想要是真的进口了,那么确实是一件大好事, 让美国人先做小白兔!
个人分类: 转基因|5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进军FDA:复方中药能否重新站起来?
热度 3 fqng1008 2017-9-14 23:44
我一直在关注复方中药进军FDA的动向。李连达院士的博文“丹参滴丸三期临床惨遭失败,损失惨重,教训惨痛”,让人 顿生剜心之痛。 记得去年 3 月,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 复方丹参滴丸 FDA Ⅲ 期临床试验进展情况的提示性公告 ” 的当天,我即写了博文 “ 复方中药获批FDA的挑战性 ”;去年12月,我写了“ 中药复方何时能够成为真正的现代药物? ”;随后, 天士力官方在12月24日发布了复方丹参滴丸顺利完成美国FDA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我又写了博文“ 复方中药进军FDA :敢吃螃蟹的天士力 ”。 其实,我并非看好复方中药,曾经认为拆方道路才是中药研究的正当途径,而复方道路最终要退出现代药物的开发研究(见 “ 申报FDA 临床试验:复方中药做好准备了吗 ”、“ 从近年医药研发失败案例看中药疗效竞争前景 ”、“ 英全面限制中成药预示什么? ”“ 砒霜和雄黄的现代故事(五) ”、“ 疗效竞争是真刀真枪,花拳绣腿上不了战场 ”) 。因为自从FDA2004年出台了《植物药指导原则》, 第一次明确表示植物药混合物制剂可以不加纯化而进入临床试验。到2015年,《FDA植物药研发行业指南草案》发布,其间一大批中药复方先后申报了FDA临床试验。尽管我一直认为复方中药进军FDA难度很大,但中药复方能够在美国FDA获批上市仍然是我最衷心的期盼。 这次天士力“吃螃蟹”虽然失败,但他们在进军FDA之前,已经切切实实地看到了难度。他们指出,“目前大多数中药制剂,缺乏被国际公认和接受的质量控制标准,缺乏明确的有效成分含量和规范的检测方法,无法达到药品的稳定性和均一性。”“现代化中药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稳定性与质量标准能否完全控制。”他们认为,作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863、97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研究项目,复方丹参滴丸对药材种植质量规范、药物有效成分、制剂工艺、质量标准、药理药效、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已探明了复方丹参滴丸中的药效物质基础,并揭示了其作用机理、药效学和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建立了现代中药开发研究方法体系和中药复方制剂工艺质量智能化数字控制智能制造系统,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因此他们于2006年重新向FDA申请了新的IND(代码为T89),以预防和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作为适应症,2010年完成美国FDAⅡ期临床试验,并于2016年3月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 。 但是,复方丹参滴丸Ⅲ期临床试验仍然失败了,而且,失败的原因是疗效不佳。显然,这并不是他们所解释的那样:“复方丹参滴丸(T89)经过近20年的面向美国FDA新药申报而进行的研究工作,经受了世界上严格临床试验的考验,是全球首例完成美国FDAⅢ期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制剂。目前美国慢性心绞痛市场均为化学药产品,无同类产品可比较。” 当然,“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还是希望通过 天士力 的深刻教训,中药研究者 能够 从中找到失败的深层原因,最终让复方中药在FDA真正地站立起来!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4367 次阅读|16 个评论
评天士力的FDA中药申请未获得预期数据
热度 1 francy 2017-9-11 09:16
评天士力的FDA中药申请未获得预期数据 sz1961sy 2017-09-01 09:16:20 删除 阅读数:1326 这几天,见到专门跑药口的同行陆续披露天士力在美国申请“复方丹参滴丸(这个名称其实一直备受争议)”一事的消息。 本人也是学过生物统计学,而且很专业地用它研究猪场流行病学:咬尾巴综合症(三年时间)。 我一见上面这份材料,第一个判断是:临床试验达不到FDA要求。 固此,它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FDA并没有按天士力自己所说的,由天士力自己发布临床Ⅲ期试验“成功”报告,这违反了FDA的注册申请信息披露规范。俗话说“喧宾夺主”。 第二,FDA对数据造假说“不”。一是一,二是二,在申请获得认证前,由临床用循证数据说话,没有达到要求的,停止申请,或者继续做,都是公开、公平、科学数据说事,不存在技术歧视问题,更不存在政治歧视问题。 第三,这次数据达不到申请标准,而此前在中国同名药品(复方丹心滴丸)却是有大量数据证明有效,证明两个问题的可能性: 一个是在美国做临床用的药品本来就不是复方丹参滴丸(是软胶囊),是天士力自己故意说是一样,给自己挖坑。 另一个是可能真的是一样,但是中国的临床Ⅲ试数据有造假可能。 所以,这次的报告,再次说明天士力在FDA申请的药品表述上一直存在技术严谨性漏洞。 有朋友给我另一个观点认为: 天士力确实在努力的推动复方中药走向世界,但应该没化药单组分那么容易。方法上肯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本人则认为:作为中国上市医药企业,信息披露必须严谨。这个是底线。 沈阳(sz1961sy) 2017-9-1 9:05写于北京家中 附:一个专业App的报道 转发 1 评论 3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全部 热门 认证用户 关注的人 陌生人 风雨逛大街 :回复 @sz1961sy :误会。当年没有试制成功。 9月1日 10:12 sz1961sy :回复 @风雨逛大街 :人家可不认。: 9月1日 09:57 风雨逛大街 :30多年前,上海中山医院試过,应该有完整临床数据。
个人分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4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应用只通过安全性认证药治疗老年痴呆症
j61zhang 2017-9-8 01:02
在 老年痴呆症 是一个主要影响老年人可怕的疾病 , 阿尔茨海默 病 占 其中 70-80% 。 患者早期 为轻度 痴呆 , 到了晚期, 完全依赖照护者 。 严重记忆力丧失,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对个人及家庭,社会都是很大的悲剧。 这个病白人比较多。 85岁以上有25%到50%的人都会有这个病。在中国人中此病比较少,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这个病会越来越多。 目前,仅在美国就有 500 万人患有 阿尔茨海默 ,全世界有 近 5000 万人, 在 2010 年,全世界化在 老年症 的费用 是 在 6000 亿美元 以上 。 美国是西医西药最发达的国家 。 药厂要出新药 需经过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US-FDA )的 批准 。一个化合物或生物制品只有通过安全性( Safety )和有效性( Efficacy )检验才能得到批准,进入市场。 通过这两个 检验 的 药 可 叫 Safety Passed Efficacy ApprovedDrug (SPEAD) 。 如果 化合物或生物制剂 只 通过安全性检验,没有通过效性检验, 就 得不到 FDA 的批准上市。如一个化合物在单独用于病人身上,效果并不明显,只有在和另外一个或几个相关的化合物一同用于病人,效果才能显现出来,我们把这类叫有潜在治疗效果的药或生物制剂 ( Potential TherapeuticDrug and Biological Agent / PTDBA ) . 在 2003到2013年之间,有244个化合物做过400多个 阿尔茨海默 病 的 临床试验,都失败了。其中一部分化合物是安全,但是无效。 按照现行 FDA 的规则, 它们是无法应用在病人身上的。 找不到有效药物的 原因目前未知,很多理论都是一些猜测。但其中一个可能是这个病需 两种或 几种药同时作用才能有治疗效果, 而每一种单独作用时都无效。 通过 FDA 批准新药要经过平均 15 年,花费平均十几亿美圆的 费用 。用如此高的代价, 也 只是检验一个未知化合物 。 要同时研究几个未知化合物,其费用高就令人无法承受 , 所以还没有药厂用两个未知的化合物同时进行临床实验。 在 FDA 批准下的临床试验中,也有一些是用两种,甚至三种 化合物 作实验,而这些试验中只有一种药是未知的化合物,其它 1 , 2 种都是已经被 FDA 批准上市的药物。 单独用 一个化合物对这个病无效 ,而 几个药在一起是否能有效 。 我们 目前无法知道, 但有这个可能。因为费用太高,人们有无法去做 临床试验 。如果这个病真是需要两个以上只能通过安全检验的化合物才能治,根据目前的办法,就永远无法治。 那么人们有什么 找出办法呢? 一个方法就是改变 现在 FDA的规则,让一个 已通过安全性检验的化合物( PTDBA ) 在临床中 应用 。 人们一个常有的疑问是,两种 PTDBA 在一起时,会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当然会。但是,任何一个已 FDA 批准 药都会, PTDBA 在市场上应用的安全性不会比如何一个市场药差。 目前,没有 人应用 PTDBA ,自然就没有 数据告诉人们什么组合在何种情况有效。随着 这类 PTDBA的应用,医生会很快发现什么组合在何种情况下, 何种 组合有效,什么样的组合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有可能治疗这个病的 PTDBA 至少有 10-20 个 ,它们之间 的 组合 很多 ,产生的效果的可能 很大 。即使是被 FDA批准上市的药,也并不是100%安全。人们可以让它们在临床上应用,并作市场后监测。 在监测中,不但收集药物是否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更重要是收集不同的 PTD BA 在 联合用药的情况下,病情是否有所改变。 开始应用 PTD BA时,可以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比如说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中,因为那些地方有很好收集数据的能力。数据收集后,上传到数据中心。数据收集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让有关的专家坐在一起,分析这些数据,通过网站及时公布出去,病人和医生可以得知那些组合有效,或有严重的副作用。联合用药的效果几个月 或一年 就可以看出来。 医学上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和方法。只有在比较益处( benefit)和伤害(risk)后,发现益处大于或远远大于伤害的情况下才会应用。医学伦理要考虑的问题不仅是诊治手段可能带来的不良的副作用,还应顾及到放弃本来合理和可能有效方法而不作为的后果。每天全世界有多少人死 于这个病 ,又有多少病人和家属 受着 的煎熬?应用 PTD BA会给多少人带来希望, 甚至 新生 。 为了能使人类许多不治之病找到有效的治疗办法,应该 美国政府及 国会对目前美国食物药物的有关法律提出并尽快通过修正案,容许 PTDBA应用。 美国政府有一个网站,如何人都可以去情愿。这个问题目前在网上向美国政府请愿。 如果一个月内,如有十万个人签字,美国政府就要正式答复。没有十万个人签字,也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美国国会和政府早一天同意和批准 PTDBA应用,就 可能使 千百人 早一天 受益。 请愿 对 个 人 , 家庭,朋友 只 能有好处 ,没有害处 。 如果您同意并赞同上述,并同意 签字,可点击下面的网站,只要姓 名和电子邮件地址,不需注册。 网站地址: http://tinyurl.com/y88fton4 这个网,在中国可能上不去。不过您可以把名字和 Email 的地址发到: acecare112@gmail.com, 我们帮您签好后,通过您的 Email 通知您。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医药学|1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CALL FOR CONGRESS AMEND THE LAW TO SAVE PATIENTS WITH ALZHEI
j61zhang 2017-9-5 03:09
Just in America, there are five m illions suffering people from Alzheimer’s disease; there is no medication to treat it. Numerous compounds have passed the safety, but failed the efficacy tests in clinical trials . The illness might be treatable with two or more compounds together, but it is too costly to test them in the trial. Since these compounds are safe, using them togetherdoes not cause any more safety issue s than other drugs in the market, the combination might slow down the process ,or even cure the illness. We the people call for US CONGRESS amend relevant FDA LAW s to allow those compound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to treat the disease without additional trials . Even it is not a guarantee, but still a hope. http://tinyurl.com/y88fton4 Not need sign-in,just name and email to sign the petition.
个人分类: 医药学|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7年FDA药品召回一览表
zhpd55 2017-5-18 10:39
2017 年 FDA 药品召回一览表 诸平 据 FDA官网 ( http://www.fda.org )2017年5月17日提供的最新公布结果,自2017年1月24日以来(截止2017年5月17日),FDA已经公布药品召回 ( Drug Recalls ) 15次,召回药品一览表见如下: Date Brand Name Product Description Reason/ Problem Company 01/24/2017 Hospira, Inc. 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Particulate matter Hospira, Inc. 02/08/2017 X-Gen Ibuprofen Lysine Injection, 20 mg/2 mL Presence of particulate matter Exela Pharma Sciences, LLC 02/14/2017 Synergy Rx Pharmacy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for injection Lack of Sterility Assurance Synergy Rx Pharmacy 02/17/2017 Synergy Rx Pharmacy Non-sterile drug products Lack of Quality Assurance Synergy Rx Pharmacy 02/23/2017 Advanced Pharma All unexpired sterile injectable products labeled “latex free” that were produced at Advanced Pharma, Inc.’s Houston location Products may contain synthetic latex and/or natural latex Avella Specialty Pharmacy 02/24/2017 Edex Alprostadil for injection Potential Lack of Sterility Assurance Endo Pharmaceuticals Inc. 03/28/2017 LaBri’s Body Health Dietary Supplement Unapproved new drug Envy Me 03/31/2017 Mylan EpiPen (epinephrine injection, USP) and EpiPen Jr® (epinephrine injection, USP) Auto-Injectors Failure to activate the device due to a potential defect Mylan N.V. 04/06/2017 Isomeric Pharmacy Solutions Multiple compounded sterile products Concerns of lack of sterility assurance Isomeric Pharmacy Solutions 04/13/2017 Hyland's Baby teething tablets and Nightime teething tablets Contains inconsistent amounts of belladonna alkaloids Standard Homeopathic Company 04/18/2017 Uproar, Cummor, Zrect, Monkey Business and others Dietary Supplement Unapproved new drug Organic Herbal Supply, Inc. 04/21/2017 C.O. Truxton, Inc. Phenobarbital Tablets, USP, 15 mg Product may contain 30 mg tablets C.O. Truxton, Inc. 04/21/2017 Hospira, Inc. 25% Dextrose Injection, USP (Infant) Particulate matter (human hair) Hospira, Inc. 05/05/2017 GEC Laxoplex Marketed as a dietary supplement Presence of anabolic steroids Genetic Edge Compounds 05/08/2017 Truxton Incorporated Amitriptyline HCL Tablets, USP 50mg and Phenobarbital Tablets, USP 15mg, 30mg, 60mg, 100mg Labeling mix-up C.O. Truxton, Inc. 更多药品召回信息请浏览FDA官网: Recalls for all FDA-regulated products For recall notices older than 60 days, see the Recall and Safety Alerts Archive.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DrugRecalls/default.htm
个人分类: 新观察|5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7年FDA批准新药名单
zhpd55 2017-5-18 09:41
2017 年 FDA 批准新药名单 诸平 据 FDA官网 ( http://www.fda.org )2017年5月12日提供的最新公布结果,截止2017年5月5日,FDA已经批准了20种新药,约占2016年FDA批准新药数量(22种)的90%。2011-2017年5月5日FDA批准新药数量变化见图1所示。 图 1 FDA2011-2017 年批准新药数量变化 2017年以来(截止2017年5月5日)FDA批准新药名单见表1。 表 1 2017 年 FDA 批准新药一览表 No. Drug Name Active Ingredient Approval Date FDA-approved use on approval date 20. Radicava edaravone 5/5/20017 To treat patients with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Press Release 19. Imfinzi durvalumab 5/1/20017 To treat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 Web Post Drug Trials Snapshot 18. Tymlos abaloparatide 4/28/2017 To treat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t high risk of fracture or those who have failed other therapies 17. Rydapt midostaurin 4/28/2017 To treat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16. Alunbrig brigatinib 4/28/2017 To treat patients with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positive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ho have progressed on or are intolerant to crizotinib Drug Trials Snapshot 15. Brineura cerliponase alfa 4/27/2017 To treat a specific form of Batten disease Press Release 14. Ingrezza valbenazine 4/11/2017 To treat adults with tardive dyskinesia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13. Austedo deutetrabenazine 4/3/2017 For the treatment of chorea associated with Huntington’s dis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12. Ocrevus ocrelizumab 3/28/2017 To treat patients with relapsing and primary progressive forms of multiple sclerosis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11. Dupixent dupilumab 3/28/2017 To treat adul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eczema (atopic dermatitis)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10. Zejula niraparib 3/27/2017 For the maintenance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fallopian tube or primary peritoneal cancers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9. Symproic naldemedine 3/23/2017 For the treatment of 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Drug Trials Snapshot 8. Bavencio avelumab 3/23/2017 To treat metastatic Merkel cell carcinoma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7. Xadago safinamide 3/21/2017 To treat Parkinson’s disease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6. Kisqali ribociclib 3/13/2017 To treat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a type of advanced breast cancer Drug Trials Snapshot 5. Xermelo telotristat ethyl 2/28/2017 To treat carcinoid syndrome diarrhea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4. Siliq brodalumab 2/15/2017 To treat adul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plaque psoriasis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3. Emflaza deflazacort 2/9/2017 To treat patients age 5 years and older with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2. Parsabiv etelcalcetide 2/8/2017 To treat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undergoing dialysis Drug Trials Snapshot 1. Trulance plecanatide 1/19/2017 To treat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CIC) in adult patients. Press Release Drug Trials Snapshot * This information is currently accurate. In rare instances, it may be necessary for FDA to change a drug’s new molecular entity (NME) designation or the status of its application as a novel new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 (BLA). For instance, new information may become available which could lead to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original designation or status. If changes must be made to a drug’s designation or the status of an application as a novel BLA, the Agency intends to communicate the nature of, and the reason for, any revisions as appropriate. 更多更新信息请浏览FDA官网。 https://www.fda.gov/Drugs/DevelopmentApprovalProcess/DrugInnovation/ucm537040.htm
个人分类: 药物动态|5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别吃来自日本的任何食物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3-5 19:59
别吃来自日本的任何食物 友人发来如下信息,供网友们参考! Subject: Fwd: FDABAN IMPORT OF JAPANESE FOOD Don't eat any foodfrom Japan Sent from myiPhone Begin forwardedmessage: 刚开始以为是谣言,查了一下,确实是美国药监局 12 月 29 号发布的通知。一星期前美 國 法例己生效 : From a Japanesefood Lover today: FDA bans import ofJapanese food. It's OFFICIAL nowfrom FDA, USA - No more Japanesefood on your table unless you want to be a walking battery. 美 國 食品 藥 品管理局 FDA 7 月 28 日 2015 (2016 年 10 月 17 日更新 ) 發佈 的第 99 - 33 進 口警示,禁止下列日本食品 進 入美 國 : 鮮 奶、 黃 油、奶粉、 嬰兒 奶粉、及其它乳 製 品;蔬菜、及其 製 品;大米、全 麥 ; 魚類 ;肉 類 和禽 類 ;蛤蜊 類 ;海 膽 ;柑橘柚 類 水果;奇 異 果。原因是核污染 ( Radionuclidecontamination) 。看到的不要吃了! FDA 的公告: http://www.accessdata.fda.gov/cms_ia/importalert_621.html Please lookcarefully into the above link of alarming alert report together with the LONGlist of contaminated and/or radioactive vegetables, fruits, seafoods,mushrooms, etc. 一星期前美 國 法例己生效 , 日本食物,不能再食! Barbara Leung: 日本终於承 認無 能力控制福 島 每日排放 數 百 萬噸輻 射 廢 水不 斷 流入 太平洋,已 導 致多人患上癌症或疾病,已 嚴 重影晌全球人 類 及生 態環 境了,真不敢想像! 請 花 點時間 聆 聽內 容, 專 家 講 「不要去日本」和「食日本食物」的真相! http://youtu.be/db3MCyExUpc 通知朋友,家人不要再吃日本食品。 在 網 上 這個 女 專 家 說 ,日本食物真不能吃。 Barbara Leung: 《重要消息》: 通 知: (转发台湾黄埔四海同心会王秘书长的信息)。 多数日本人开始研究移民 ! 为什么 ?! 目前周边国家把日本的放射性污染以 TOP 新闻来告知自国人,不要饮食日本的东西。 美国的临海中被发现到放射性数值越来越高。 尽量能不去日本最好不要去。 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停止日本人的签证发放, 美国也停止了日本人的美国移民。 目前日本的状况比我们想象的还严重,全日本领土的 70 以上被污染。 日本的放射性物质已经向海洋流入,而且受影响的海洋面积越来越广。 它的严重超过想象,日本政府怕带来恐慌他们会放弃或者谎言来告知周边人。 日本的海鲜,菇类都不要饮食。 上次地震之后损坏的日本核能发电厂的放射性物质开始流入的海洋或者周边。 开始发现畸形海鲜及植物。 变异的菇类 , 变异的鱼类 , 变异的海产受到放射性物质的食品饮食之后 1--2 年内会诱发食道癌,淋巴癌,白血病等。 特别是对幼儿,孕妇会有更大的影响。 周边国家已经停止了与日本的海鲜贸易。 从日本进口的青鱼,贝壳,香菇是第一个一定要避开的食品。 日本各个地方开始发现了畸形黄瓜畸形草莓畸形西红柿更惊讶的是玫瑰花中间出现了畸形草,还出现了畸形百合花,畸形茄子等等植物以及畸形青蛙等动物。 这些说明日本国土的植物动物开始产生畸形了。 寿司是日本代表菜肴。 有位日本渔夫几天前在网络电视里忠告日本国民,千万不要吃旋转寿司。 他说最近两周内他抓获的海鲜里发现了一些畸形鱼类。 这些鱼类廉价来出售给这些餐厅,日本临近海域里抓获的鱼类放射性数值达到 380 倍。 核辐射会引发动物基因突变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而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引发的辐射危机已经开始显露。 近日,日本琉球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爆发核危机的日本福岛县蝴蝶出现严重基因突变,他们发现很多蝴蝶的腿、触须以及翅膀形状发生变化。 在实验室试验显示,这些异变与放射性物质有关。 福岛核危机爆发 2 个月后,琉球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在日本 10 个地方,包括福岛地区,收集了 144 只成年草酢浆灰蝶。 核危机发生时,这些成年蝴蝶应该处于正在过冬的幼虫状态。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蝴蝶出现的基因突变,研究人员发现在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的地区,蝴蝶翅膀更小,眼睛发育不规则。 6 个月后,研究人员再次从上述 10 个地方收集蝴蝶,发现来自福岛的蝴蝶基因突变率几乎是此前 2 倍。 从现在开始,千万不要饮食日本的海鲜或生鱼片。 自日本海啸核爆炸以来去日本旅游并多次食用日本食品的我国旅日游客调查 43% 有不同程度怪异疾病! 并在上升中! 而日本受放射核污染的本土产品全部供应国外游客 ! 日本国却食用从别国进口的食物!! 亲爱的朋友们! 为了亲人、朋友和我们同胞的健康请分享到你的空间里,大家会感谢你的!(请转发出去救救我们的同胞吧)。 Barbara Leung: 日本食品! 安全日期後面 製 造者代 號 , K :福 島 , Oi : 櫪 木, F : 福 岡 , Z : 千 葉 , A :群 馬 , W :奈良, T :茨城 . 雖 然 產 地 寫東 京都,但有效日期前面 寫 : (K)- 福 島 , (OI)- 櫪 木 , 這 是 給 日本人辨 識 不要 買 ,已 經 流通了,大家要多注意看才 買 唷 ! Grace Sent from my iPad =close folder 全部跟贴 上周看到切片的猪肉才 1 块,再一看内包装上东京,恋恋不舍 giss 2017-03-03 13:26:14 (1378319) 是没有看, 一个英语非常好的朋友转的, 应该问题不大(:) 格丘山 1 2017-03-03 04:18:23 (1378289) 总结几条: 一 FDA 对日本某些食品的所有禁令, 全部是日本政府 凯源 2017-03-0305:52:15 (1378291)
个人分类: 哲理|18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质疑天士力在美国向FDA申请注册药品信息进入第二季
热度 2 francy 2017-1-16 14:31
近几个月,居住在芬兰的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世中联)常务理事、全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北欧现代自然疗法协会主席祝国光(医学博士)质疑天士力在美国向FDA申请注册药品信息真实性问题,由于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上的报告写了:“复方丹参滴丸胶囊”通过FDA临床三试(见2017年1月11日《光明日报》田雅婷在《科技创新,为中医药插上腾飞之翼!》一文介绍)再次引起了争议: 祝国光 先生在《复方丹参滴丸或复方丹参滴丸胶囊天士力和王国强局长谁说真话》(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61427-1027831.html )一文再次提出了两个质疑天士力在美国向FDA申请注册药品信息问题: 一是代表企业一方天士力表述的“复方丹参滴丸”和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机构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表述的“复方丹参滴丸胶囊”谁说真话? 国为懂专业的人都知道:从剂型、成分比例、工艺制作等这是不一样的品规。 二是2016年12月13日,天士力发布《关于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告》(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1-07/doc-ifxzkfuh5893620.shtml )披露,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已完成美国FDAⅢ期临床试验,经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证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2017年1月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上讲的:“复方丹参滴丸胶囊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Ⅲ期临床试验”这句话,这是被谁批准通过的?主语是谁?谁有资格公布药物申报注册重要进展及重大结果? 换句话说:发布美国FDA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的流程,在公众未从美国FDA官方网站上见到之前,申请方、第三方代为发布,是否符合法规的问题。难怪一位中医业内专家看了祝国光先生《复方丹参滴丸或复方丹参滴丸胶囊天士力和王国强局长谁说真话》一文之后留下评论: “抛开企业的各种说词,官方对不具解释权的事情、且未说明是否与具解释权的机构沟通过(或充分沟通过)就急于表态,难免会让受众充满迷惑不解!” 由此可见,祝国光先生质疑天士力在美国向FDA申请注册药品信息的问题,由于官方代言(可能存在同样不当之处)进入“第二季”: “第一季”是“复方丹参滴丸或者复方丹参滴丸胶囊?”“第二季”是“美国FDA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是否可以由申请方、第三方代为发布作为事实? 这本质上是“专业精神”(准确表达药品品规)和“法治精神”(尊守药品相关法规)的问题。 希望见到有人进行解释。 沈阳 13:512017/1/16写于北京
个人分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3527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士力在美申请注册药名同在中国披露不对称错在哪
francy 2016-12-26 16:30
首页 药品频道 权威发布 正文 天士力在美申请注册药名同在中国披露不对称错在哪 2016-12-2615:20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6-12-2615:20:28 来源: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梦凡    光明网12月26日北京讯(记者沈阳) 最近,中国上市知名企业天士力公司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一位在欧洲工作了30年、据介绍曾经是天士力公司技术顾问的医学博士祝国光先生,先后发了系列文章,认为:天士力公司在美国食药监局(FDA)申请注册药名同它在中国向媒体披露的名称不对称,而且,在12月24日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发布《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告》,而且在中国很多媒体同步发布相关新闻,再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光明网药品频道一直关注中国及全球药品及药事事件,对天士力此次事件一直同步披露相关可信材料,在圣诞日(12月25日)通过微信,记者向祝国光先生致节日问候外,顺便就媒体披露《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首个圆满完成美国FDA三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和经过一系列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形成了《临床试验顶层分析总结报告》问题请教祝国光先生,下面是采访内容:    网上搜索可以方便地找到天士力公司广告    一、美国食药监局(FDA)未批准复方丹参滴丸上市    光明网: 祝老师,是不是美国食药监局(FDA)真的批准了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药品完成试验?    祝国光: 当然不是,只是试验做完了数据的总结。    光明网: 学医的人说,怎么我们看不明白试验的主目标的意义?    祝国光 :这个问题应该问天士力公司。我愿意提醒大家,从天士力的II期临床试验的报道有关学术部分到《临床试验顶层分析总结报告》都是一个调,这是搞数理统计的人又不明临床医学的手法。这不能怪人家,要你们这么费心干什么?    光明网: 你认为披露在美国申请注册药品应该谁说了才能算数?    二、天士力在美申请注册药名仅仅是名称不同吗?    祝国光: 你问了一个很关键的好问题,到美国申请注册药品这个审查工作是美国FDA的事!美国食药监局(FDA)有很多医学和药学博士(MDPhD),他们会告诉应该怎么写,但绝对不允许美国食药监局(FDA)未公布数据,申请人就公布结果,这是很严重的违规行为!    光明网: 据你所了解信息,天士力公司到美国申请注册药品是复方丹参滴丸还是Dantonic胶囊在做临床试验?    祝国光: 这也是一个关键点,也是天士力急急忙忙抛出这一系列文章的原因。我原来以为我已向媒体解释清楚,我看了几篇报道,看来还没有全明白。天士力这么宣传关联到二个国际上药物市场的问题:   一个是中国,复方丹参滴丸在这市场上已20年。另一个是美国的药物市场。   在世界上有很多药市,都有自己一套法律规定。天士力向美国申请的是Dantonic胶囊,这可以在美国NIH临床试验网上找到。   大家要注意美国还没有植物中来源的滴丸,天士力在美国申请愿意写什么名字现在都没有人来关心。       三、天士力在美申请注册药名同在中国披露不对称错在哪    光明网: 我知道你在欧洲生活工作了30年,常和欧美的药审当局打交道,你认为天士力公司知道在美申请注册药名与媒体宣传不同的后果吗?    祝国光: 我料也不敢含糊!天士力公司在美国申请的Dantonic胶囊,这一套药不可能有问题,我在这里再强调一下,复方丹参滴丸这是个好药!   问题是:把在美国市场上试验的Dantonic胶囊,拿到中国股市公告,股市媒体和“二会”上一口咬定那就是复方丹参滴丸,这无疑是一个很大广告,它会让中国人产生以为一种心理:能在美国申请的药肯定是好药。所以这不是盲法,随机双盲对照组的事,天士力在美国试验设计的开始就是胶囊剂,就根本不是复方丹参滴丸。他们在美国市场就是想买胶囊剂!现在既然已做完III期了,按理可以晒晒你们在美国市场的制品的照片,是不是闫希军的微滴丸胶囊,可以让全中国人民看看和中国市场上的复方丹参滴丸是不是一样的?!他们的三期临床用的药物在美国食药监局(FDA)肯定还保留着试验样品呢!   但是,按中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胶囊和滴丸是不同药品品规!所以天士力公司犯了股市法,广告法和药法!   就像有媒体前几天刚发表的采访文章引用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所说:“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改动剂型,都属违法行为。”以国内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为例,中药被分为9类,其中第8类为“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   换个角度讲,如果“丹通尼克胶囊”想拿到中国市场来买,需按新药向中国食药监总局(CFDA)进行申请程序申报。因为这根本不是己经批准、允许上市的复方丹参滴丸。话又说回来,如果Dantonic胶囊在美国申请不成功,也不影响复方丹参滴丸在中国市场,因为这是不同的药。   大家都看到12月12日天士力的《正面回答》一文,对于将滴丸装在胶囊中进行FDA的注册研究,其解释是“西方患者的用药习惯以及开展临床研究的盲法要求”。还是有媒体报道写的好:“安慰剂也能做成滴丸,为什么非要用胶囊呢?”多位专家认为,盲法要求的理由很牵强。    四、天士力老总曾经把Dantonic叫微滴丸胶囊    光明网: 这是天士力第一次用中文公开承认在美国试验用的是胶囊剂吗?作为非专业人士,听你们各说一词,有点摸不着头脑,可否找点我们读者听明白的词儿说说?    祝国光: 其实,不要太冤枉天士力公司的老总,其实早在2015年11月13日天津媒体报道天士力老总闫希军在杭州一次会议上讲话:《以国际化带动现代中药的创新和发展》谈到复方丹参滴丸时后面加上(Dantonic)然后就解释这是一种新剂型,叫微滴丸胶囊。   (光明网记者注:祝国光先生提供的网址是《医药地理》一个网页,现在已经删除了此文,不过,2016年5月13日帐号“天士力大健康”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由“科技创新事业群”所写的《在天士力第八届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年会暨关键技术学术研讨会召开》一文,确实这样写:“2016年5月11日,在天士力国际交流中心大礼堂举办了天士力第八届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年会暨关键技术学术研讨会......T89三期临床已顺利结束,正处在临床中心关闭仿查和数据统计阶段;T89的研究过程,天士力产品研发理念有了跨越性提高和再造,也带动了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制药装备体系、人才团队全面与国际接轨,并创造了全新剂型——微滴丸胶囊剂,”此文光明网药品频道转载过,见相关新闻)    2016年5月13日“天士力大健康”公众号发布的微滴丸胶囊   所以说,这不是药物临床试验的盲法问题,不是随机双盲对照组的事,而是天士力公司在美国申请临床药物有效性试验设计时,一开始就是用胶囊剂,而根本不是复方丹参滴丸。因为他们在美国市场就是想买胶囊剂。现在既然已做完III期了,按理可以晒晒你们在美国市场的制品的照片,是不是微滴丸胶囊,可以让全中国人民看看和中国市场上的复方丹参滴丸是不是一样的?因为三期临床用的药都必须在美国食药监局(FDA)保留着样品,这个很易找到。    五、中医药国际化必须遵守国际规范才能有底气    光明网: 最后,想问一个可以不回答,但其实是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你这样披露天力士信息不诚实的目的是为什么?    祝国光: 我在这里愿意提醒国内的医药界朋友,我们大家都是为了中医药产业真正发达,为了中医药走向真正国际化的健康之路共同努力。只要不用欺骗中国人的方法,只要不是借着国际化的旗号欺骗我们的病人和股民,只要不是借着各种名义把中国的钱转到国外去、而没有用到中药国际化上去。就是人家出了点错,应该让人家有改正的时间,那怕是偷偷地改,只要对中医药发展有利!但是鸭子都熟了,嘴还硬着!?接着骗股民和病人,这个当然不能容忍!   我在这里再重申几点:我研究了丹参、三七、冰片的配方19年多,这是个好配方。其中复方丹参滴丸是好药,复方丹参片也是好药,现在加一个Dantonic胶囊(这个名不是我取的,是天士力在NIH网上的)证明复方丹参的配方是经的起考验的,证明中药是有作用的!   我的一生就是为中国医学(主要是中医药)在世界发达奋斗作为己任的。大家都要好好想想我们的初心!    光明网: 感谢您接受我们采访,祝你和家人节日快乐!   【相关新闻】    《医学家演讲须有“科学性”——对张伯礼院长在博鳌亚洲论坛演讲的一点意见》    《天士力第八届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年会暨关键技术学术研讨会召开》    《天士力关于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告》 http://yp.gmw.cn/2016-12/26/content_23339881.htm
个人分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方中药进军FDA:敢吃螃蟹的天士力
热度 1 fqng1008 2016-12-24 13:49
1 2 3 一、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发布 12 月24日,天士力官方发布了复方丹参滴丸顺利完成美国FDA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成为全球首例完成美国FDAⅢ期试验的复方中药制剂,实现了中药历史性的跨越与突破,首次向世人证实复方中药也可按国际标准进行临床评价 : “复方丹参滴丸(T89)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T89-07-CAESA)”试验主要临床终点的顶层统计分析(Top-lineAnalysis)近期完成。现特将采用标准布鲁斯平板运动试验条件下最大运动耐受时间(TotalExerciseDuration,TED)改变作为主要临床终点指标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全球9个国家/地区的127个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公告如下: 1. 复方丹参滴丸在主要临床终点上具有显着的量效关系、增加TED的作用:明显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和三七冰片拆方组。排除由于不可抗力(如国家战争、中心倒闭)导致研究数据不可采用的个别病例,对多种类型心电图异常的较严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在临床研究的前四周治疗期间,复方丹参滴丸高、低剂量增加TED的作用类似;随后至第六周,高剂量组随服药时间而继续增加TED的速率保持不变,低剂量组的增速相对有所放缓,但均具统计学显着意义( P 0.001)且显着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及三七冰片拆方组( P 0.05);第六周试验治疗结束时的点对点比较显示,高剂量组的作用高于低剂量组,且两组均显着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和三七冰片拆方组( P 0.05) 。 2. 次要疗效观察终点指标佐证主要临床终点指标,疗效证据成链。在4周治疗期后,复方丹参滴丸高、低剂量组相对于安慰剂组可减少每双周硝酸甘油使用量25%,同比安慰剂组在此期间大约增加了硝酸甘油使用量9%。复方丹参滴丸高、低剂量组相对于安慰剂组还可显着降低每双周心绞痛发作次数27%,同比安慰剂组仅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0.001%。 3. 本试验首次采用大规模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的方法,通过复方丹参滴丸高剂量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与其相当剂量的三七冰片拆方组的头对头比较,用临床研究解读了复方丹参滴丸的组方基础,满足了对复方中药研发需进行拆方研究的药政管理要求 。 4. 鉴于试验用不同生产批次的复方丹参滴丸在本试验的疗效上没有可见的差异,因此用于Ⅲ期临床的三个批次生产样品中的有效物质控制范围可作为上市产品质量标准依据 。 5. 本次试验再次证明了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安全性。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发生任何与试验方案或复方丹参滴丸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所有其他一般不良事件均低频率、较轻微、可自愈,不同研究组之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区别 。 于是,我征求了在美国做中医工作的师弟的意见,他的回复如下:数据公布不足。(1)雷声隆隆很多年,赶紧下雨!(2)更多国内企业要做研发;(3)在美国的中医师们要研判处方中药对他们未来的影响。师弟也从事过复方中药FDAⅡ期临床试验,算是过来人。 我回复说:能做完Ⅲ期,已属不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复方中药进军FDA,真的很难。 二、中药国际化的标杆 现代化中药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稳定性与质量标准能否完全控制。天士力要做的不仅仅要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医药市场的注册和研究体系,做到技术、标准、监管的融入和接轨,还要让中医药文化在国际生根开花。目前大多数中药制剂,缺乏被国际公认和接受的质量控制标准,缺乏明确的有效成分含量和规范的检测方法,无法达到药品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制约了国际化发展。 从天士力的实践来看,复方丹参滴丸既是中药国际化的先行者,又是中药国际化的获益者。该药1993年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目前已经成为国家行政保护品种、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医疗保险药物和中医急救必备药物。 1998 年2月,它以药品身份正式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临床研究(IND)申请。2006年公司重新向FDA申请了新的IND(代码为T89),以预防和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作为适应症,2010年完成美国FDAⅡ期临床试验,并于2016年3月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 。 这一成果的取得,依赖于科技与标准创新的结果。作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863、97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研究项目,对复方丹参滴丸药材种植质量规范、药物有效成分、制剂工艺、质量标准、药理药效、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已探明了复方丹参滴丸中的药效物质基础,并揭示了其作用机理、药效学和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建立了现代中药开发研究方法体系和中药复方制剂工艺质量智能化数字控制智能制造系统,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复方丹参滴丸以其多靶点作用特点、良好的临床效果、低副作用发生率等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天士力首先确立现代中药国际化“三步走”战略: 1. 走出去:走出国门,多元模式进入国际市场,实现34国家/地区注册。其中,6种处方药,进入8个国家;18种中成药、非处方药、保健品,进入23个国家/地区。并建立17个海外公司,实现美国、欧洲、日本、非洲、东南亚等23个国家的销售 。 2. 走进去: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医药市场的注册和研究体系。是技术、标准、监管的融入和接轨的过程。面向国际质量标准开创现代中药质量数字化方法体系。中药国际化-以现代制剂、质量控制等重大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到形成一个技术链条和技术系统,构筑现代中药创新技术平台和先进制造平台,达到信息化、智能化制造,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 3. 走上去:经过“走上去”的过程,使中药成为国际临床一线用药,成为医生和患者都能接受和使用的药物,能够被医保机构接纳,进入医疗保险用药目录体系 。 三、吃螃蟹的滋味 天士力官方数据发布后,新一轮争议又开始汹涌而至。事实上,这种争议一直就没有停息过,大多数围绕着利益,其次是学术。 我相信,复方中药参入国际竞争是必然,无论成功与否。当然,问题是天士力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没有天士力还会有其他企业。那些眼红的,或者事先就不看好的,或者是后来跟风的,肯定不能与它相比。 我相信,那些个随后跟进的,通过天士力的尝试,或者自己的Ⅱ期临床试验经历,有的已经要打退堂鼓,有的还在信誓旦旦。当然,其中的艰难、欣喜以及许许多多的汗水和辛劳,只有天士力的试验团队有最深的感受。而且,当一些观众在欢呼胜利的时候,他们已经明白无误地知道最终的结果。 从他们公布的“与同类产品临床试验结论的对比情况”:“复方丹参滴丸(T89)经过近20年的面向美国FDA新药申报而进行的研究工作,经受了世界上严格临床试验的考验,是全球首例完成美国FDAⅢ期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制剂。目前美国慢性心绞痛市场均为化学药产品,无同类产品可比较。”什么是“无同类产品可比较”?难道FDA也会这样认为,不必与化学药竞争疗效? 特别是最后的“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尤其是新药国际研发,是项长期工作,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药政评审决策、相关研发进展及未来产品市场竞争形势等均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难道不是告诉我们,“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美国FDAⅡ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得到进一步验证”与FDA的批准还有很远的距离。 当然,天士力仍然意味着成功。无论他们争取国家和专业人士的垂青,还是国内外宣传、销售业绩,以及促使股票的升值等等,都是非常成功的。而且,他们以现代中药工业的发展倒逼中药材产业的全面创新,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质检从传统的松散粗放、集贸市场式的中药材产业,转型为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的中药材产业链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推动,按照“省部共建、企业实施、依靠科技创新、市场化运作”的要求,联合建设“安国数字中药都”,打造“数字本草”,解决制约中药业发展的瓶颈。搭建“数字本草”中药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四网合一”交易、追溯、质检、物流融合,将中药材电子交易、中药材第三方检测、产品溯源和现代物流四大核心功能进行融合贯通,打通中药产业链一体化标准体系,为中药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坚实基础,构筑联结“三农”、农工商一体、利益共享的商业新模式。 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发布了,我们期待它的进一步成功,也期待其他企业的成功。但值得提醒的是:复方中药进军FDA真的很难,而且难就难在“复方中药”上……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聊医学博士祝国光一年多来不断打假天士力的原由
francy 2016-12-16 23:31
《医学博士祝国光一年多来不断打假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和天士力》一文发出后,因为只是介绍一个存在一年多来的发生事件,没有过多地介绍其中的原由,主要三个原因: 一是涉及一个知名上市企业,大家知道上市企业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尤其是事关大众健康的医药企业,如果信息披露有漏洞,股价波动涉及公众公司投资人利益; 二是涉及一位科学家,他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院士。医学博士祝国光指证的打假缘由正是前后信息披露不对称这个严谨科学基础问题。 “白马非马”在技术人士看来,是不可以接受的原则或者底线; 三是涉及到专业证据,祝国光先生是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是院士,天士力是专业医药企业,他们之间纠缠不清,我们外人要一下子理清,有点难! 所以,从本文开始,将陆续介绍这个专业事儿的背景,再找一些公开材料分析分析,算是为很多关心此事的人解惑。 声明一下: 本文作者同医学博士祝国光素未谋面、也没有见过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院士。天士力的产品从没有吃过。不存在与这三方有利益纠缠不清关系。 今天公布一下查证的信息: 医学博士祝国光是 《复方丹参滴丸》,《丹参大全》 第五临床分册和《复方丹参滴丸百问百答》中文和英文版的主编 、《丹参大全》 全书(中英文版)副主编。 这个背景,了解医学的人应该明白:祝国光对于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产品,从中药生产工艺、中药药理、临床上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学术问题,从专业角度上有一定的发言权。 【资料出处】《医学家演讲须有“科学性”——对张伯礼院长在博鳌亚洲论坛演讲的一点意见 》( http://tech.gmw.cn/2015-04/16/content_15389235.htm ) 【参考文献】    (1) 张伯礼:中医走向世界的途径是依靠科技(更正)( 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50327/3849486.shtml )    (2)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ct2/results?term=T89Search=Search 下一个问题是PEG6000与FDA什么关系? 下次再聊 16:30 2016/12/16 写于北京
个人分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5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药复方何时能够成为真正的现代药物?
热度 9 fqng1008 2016-12-9 15:45
今天,《自然药物发现》杂志发表了一个由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新墨西哥大学和英国癌症研究院合作研究结果,统计到目前为止FDA批准的药物数量和这些药物的作用靶点。截至2015年,现有1578个FDA批准药物,作用于893个靶点,其中有667个人体靶点(其余为细菌、病毒靶点)。如果包括美国以外上市的抗疟疾药物,那么药物总数为1669个,其中1419个小分子、250个生物大分子药物。 他们在2006年曾发表过类似文章,当时统计有1357个药物、324个靶点。过去10年药物增加了221个,靶点却增加了343个。这一方面是因为蛋白激酶是过去10年的一个主要方向,而很多激酶抑制剂有多个靶点。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计算靶点的方法有了变化,比如把功能复合物细化到每个单元,不仅考虑基因还考虑表达后蛋白修饰、蛋白亚型等。 显然,按照现代药物学标准,我们至今还没有研究出一种传统医学的复方植物药或动物药,那些传统的药物学理论并不能帮助我们的传统药物脱胎换骨。尽管早些年,FDA放开了一条口子,容许复方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申报临床试验,而且先后已经有二三十种中药复方涌向FDA,但真正能够通过那些严格的试验规则,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具有强有力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种,可能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过去10年新药增长最快的领域为抗癌、免疫抑制、抗病毒、降糖、抗凝,而心血管、中枢神经等传统领域则相对安静。比较针对某类靶点的合成化合物数量和上市药物数量,GPCR、核受体药物发现效率较高,而激酶、蛋白酶抑制剂则效率较低。和10年前类似,GPCR、离子通道、核受体依然是主要 药靶 ,但激酶抑制剂现在成为另一个主要药物。这四类蛋白成为当今药物靶标的四大家族,占整个药靶的44%。蛋白酶抑制剂也增长很快,占到4%。 药物是通过单个靶点还是多个靶点起效难以准确定义。实践中如果类似药物活性类似、选择性很好但不同,如果这些药物临床疗效类似则基本认为是单靶点起效,如果有人体基因变异和动物基因敲除数据支持则更为确凿。如果药物同时和多个蛋白结合,如GPCR和激酶抑制剂则难以判断靶点是一个还是多个蛋白。如果是一个是哪一个也难以判断,尤其考虑到很多药物活性可以很差(2006年那篇文章统计有10%药物IC50大于1mM)。加上靶点组织分布、游离药物浓度、活化代谢产物等可测不可测因素,找到真正靶点更加困难。 这一切还是建立在蛋白活性与临床疗效相关这个逻辑框架之上,而生物体可能比这个模型复杂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中药能否搭上“复杂系统生物学”的便车,让某种中药复方脱颖而出,那可能是非常偶然而幸运的事情。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5852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美国是如何管理益生菌产品的
hongkuan15 2016-9-14 12:10
在美国,益生菌是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下属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应用中心(CFSAN)来管理和监督的。 考虑到益生菌的安全性,益生菌进入市场前必须通过“公认安全使用物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的认可。采用GRAS标准,需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提供的成分数据和信息是否得到业内专家关于使用安全性的一致肯定;对安全性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信息是否被普遍的科学团体获得。 GRAS列出的无害乳酸菌属名单中,嗜酸乳杆菌明确得到核准,其它菌还包括链球菌(嗜热链球菌、乳酸链球菌、乳脂链球菌和双乙酰乳酸链球菌)、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乳酸乳杆菌)和3种明串珠菌。 当然,未列入名单并不表示不能安全使用,这可能与美国的研究情况有关。众所周知,美国有关嗜酸乳杆菌NCFM研究很多,而其它菌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双歧杆菌。还有个例子是Ganeden生化科技筛选出1株凝结芽孢菌(Bacillus coagulans GBI-30, 6086)已得到GRAS的许可。此外,生产商可以为自己的产品建立GRAS“自律”文件。 对于益生菌食品和膳食补充剂,FDA成分标注强调菌株和活菌数需得到标注。但仍有局限性,这是因为活菌数会受到各种环境因子(生产条件、湿度和贮藏温度等)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在声称方面,对于益生菌,可以使用组成/功能性声称(Structure/Function claims)和健康声称(Health claims)。组成与功能声称 只是针对健康人保持健康而设立,应避免提及某种疾病或症状。 常见的益生菌相关组成与功能声称有“帮助保持肠道菌群”,“帮助重建健康菌丛”和“维持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 FDA健康声称标准是只有符合“明确的科学共识”(significant scientific agreement)标准才被批准。迄今为止, FDA对益生菌的健康声称管理很严格,还未通过具体到某种特定健康声明的益生菌 ,比如改善过敏症状,降低胆固醇等。 由于菌株的特异性和使用条件的不同,很难规定益生菌活菌数达到多少就能够起作用。 作为一类特殊食品,含益生菌的婴儿配方乳粉是从益生菌产品中独立出来并进行评价的。目前,只有Nestlé益生菌婴儿配方乳粉已获得FDA的认证。 对于将益生菌用作药品,因菌株具有特异性,故申报时要按照新药规范(investigational new drug,IND)来进行。 要注意两点: 1)申报数据和信息必须是安全的; 2)证据必须是基于充分而良好控制的研究,由具备资格的研究者来做有效的试验。 然而, 至今美国FDA还未批准任何益生菌产品作为药品 ,说明其难度更大。生产商也倾向于用临床试验来获得组成与功能性声称,而不是用申报新药来获得。 当然,为确保益生菌及其产品的质量,如防止污染和保持货架期,在生产中需要遵守“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规范。 本文转载自:益生菌专家的新浪博客,仅代表其本人观点。
29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入解读FDA生物类似药Biosimilar分析相似性的评估体系
wuwj06 2016-9-11 12:01
编者按 生物类似药与参照药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那么到底如何来把握相似性呢? FDA 在生物类似药指导原则中给出一些原则性建议,并在在实际案例中给出了具体建议。2015年,FDA专家撰文 介绍了生物类似药分析相似性的评估策略,总结和梳理 FDA 的立场以及在具体审批案例中积累的经验。 这篇文章题为 “ Development of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Analytical Similarity Assessment” ,作者为 FDA 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 CDER )下属翻译科学办公室生物信息学办公室的 Yi Tsong 、 Xiaoyu Dong 和 Meiyu Shen 。 2015 年 9 月发表在期刊 Journal of Biopharmaceutical Statistics 。 一、背景 为评估生物类似药与参照药分析层面相似性, FDA 建议建立三级质量参数系统( three tier ),通过分析单个质量参数(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与潜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来确定其级别,进而按照不同的方法来评估相似性。 2009 年 BPCIA 法案建立生物类似药途径以来, FDA 相继发布了相关指导原则: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s in Demonstrating Biosimilarity to a Reference Product” (2015) 、 Quality Considerations in Demonstrating Biosimlarity of a Therapeutic Protein Productto a Reference Product” (2015) 和 “Clinical Pharmacology Data to Support a Demonstration of Biosimilarity to a Reference Product” (Draft Guidance 2014) 。在这些指导原则中,相似性这样定义: “that the biological product is highly similar to the reference product notwithstanding minor differences inclinically inactive components ” and that “there are no clinically meaningfu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biological product and the reference product in terms of the safety, purity and potency of the product” 。 FDA 在指导原则中给出了递进原则和建立质量参数分级体系的原则性建议。这篇文章则进一步进行了深入解读。 二、证实相似性的递进策略 FDA 希望通过按照递进策略提供 “totality-of-the-evidence” ,即按照下图的倒金字塔逐步证实相似性,当某个环节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时,在下一个环节着重分析该不确定性的影响。并在过程中与 FDA 及时、充分沟通,以便 FDA 可以更好确认是否有足够证据证实相似性。 三、 FDA 相似性分析的质量参数分级体系 FDA 建议建立质量参数分析体系,对质量参数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根据分级体系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相似性分析。 表一 Three-tier based 质量参数分级体系 Tier 级别评估 相似性评价标准 1 对于临床效果而言风险最高,或直接表明首要作用机制的质量参数( CQA ) 等效验证法:类似药该参数 90%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处于参照药均值 ±1.5 倍标准差范围内 2 对于临床效果而言风险相对较低的质量参数 质量范围法:类似药 90% 批次以上质量参数范围处在参照药均值 ±3.0 倍标准差范围内。不适用情况下可采用预设范围法等。 3 对于临床效果而言风险最低,或不可量化的质量参数 定性分析法:如图谱比对等 3.1 对于 Tier 1级 的质量参数, FDA 建议进行统计学的等效验证 对于 Tier 1 的质量参数, FDA 建议进行等效性验证,类似于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验证。用 X T ~ N ( μ T , σ T 2 ) 、 X R ~ N ( μ R , σ R 2 ) 分别代表类似药于参照药的参数分布。 μ 表示平均值, σ 2 表示方差。我们要对如下假设进行统计验证: δ 为等效性边界, μ T 、 μ R 为测定后的统计值,分析相似性就是是否可以否定 H 0 ,接受 Ha 。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单边验证: 同样 , δ 为等效性边界, μ T 、 μ R 为测定后的统计值。分析相似性就是是否可以否定 H 0 ,接受 Ha 。 双边验证也可以用两个单边验证( TOST )来表示: 为了否定 H 01 、 H 02 假设,可以做如下统计分析: S pool 2 表示样品 pool 方差, n 表示批次,如果 处在 (- δ , δ ) 范围内,则证明两者具有等效性,置信区间为( 1-2α ) *100% 。 正如在所有等效验证中一样,确定合适的等效界值尤为关键且富有挑战。我们更希望根据既有的经验和生物学的科学性,设定一个合理的等效界值。但实际上,对于生物类似药的开发来说,这并不可行。而且一刀切的等效界值也不适合作为所有的参数,这是由于: 一个生物类似药可能有多个 Tier1 参数( CQA ),每个参数可能有不同的变异性,如果设定固定的等效界值,对于不同的 CQA 可能需要不同批次数的样品,有时能批次数可能是不可达到的; 同一个参照药可能存在不同的类似药申请企业,不同企业可能设定不同的 Tier1 参数( CQA ),需要一个统一的但非固定的等效界值; 几遍不同企业设定相同的 Tier1 参数( CQA ),其使用的分析方法可能不同,方法的变异性因而也就不同; 生物类似药的批次通常有限,这样一刀切的固定等效界值,会使得通过等效验证的统计功效过低。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统计学意义的的等效界值。 考虑到以上原因,在设定等效界值时我们有如下考量因素: 需要为不同变异性的 Tier1 参数( CQA )设定统一标准的等效界值; 对于有限批次样品的情况,需要达到足够的统计功效来通过等效验证; 在相同的样品容量和变异性条件下, Limentani 提出了一个分析化学层面的等效界值设定法( 2005 ): δ 0 表示预设的可接受偏移值, s* 是标准差 95% 置信上限。 t(a,b) 是 100a-th 自由度为 b 的 t 分布。 Limentani 建议对于任何样本容量都采用 1-β/2=0.99 对于备择假设 μ T- μ R= δ 0 。这样, Limentani 法下不论样本量多大,只要平均值差值小于预设的 δ 0 , 99% 统计功效通过等效验证。一般认为, Limentani 法设定的等效界值太宽泛,而且申请企业也没有动机采用更大的样本量。 为克服 Limentani 法的缺陷,我们根据小的平均值差值考虑据样本量修正的统计功效,并用样本标准差替代标准差置信上限。这样,统计功效被设计为对样本量大小单调上升的函数。对于申请企业, 10 批次一般是可能的,当批次少于 10 批时,仍然能达到 50% ( 4 批次时统计功效为 65% )以上的统计功效来通过等效验证,前提是平均值差值小于目标相似性范围。如果没有预定的等效界值信息, δ 0 =0 。经过 FDA 生物学家和统计学家的讨论,对于给定的样本批次,初始统计功效值如下表: 表二 统计功效与批次数关系 批次 统计功效 4 65% 10 85% 15 90% 20 92% 25 95% 统计功效值是通过一个明确的函数计算出来的,变量为平均值差值、变异性、类似药批次、参照药批次。 为了对于任意批次的样本都能计算统计功效,我们对上表中的数字进行单调指数函数的拟合,得到如下函数: 根据这个函数,得到下图: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认目标相似范围 Δ0 以确定等效界值的系数 f , δ= f × σR ,使得对于样本量 n 的情况,在实际平均值差值为 Δ0 时,统计功效达到给定值: U2 符合 2 ( n-1 )自由度的 Chi-square 分布, Φ 为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函数, E 是 Φ(U2) 的期望值。根据模拟结果和讨论, FDA 生物类似药分析方法工作小组 1/8σ R . 作为目标平均值差值。在此条件下,等效界值的系数值 f 与批次的关系如下表( δ= f × σR ): 从表中可以看到,批次越少, f 越大,即等效界值越宽泛,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批次来验证等效性。因为,批次越少,统计功效就越低。同时,为了使得等效验证更简单, 我们建议采用固定的 f 值而调整 α ,选取等效界值 δ= 1.5 × σ R ,如此,等效假设变为: 如上文所述,等效验证可采用双边验证,( 1-2α ) *100% 为置信水平。当给定等效价值 δ= 1.5 × σ R ,置信水平( 1-2α ) *100% 与批次数关系如下表: 表四 置信水平与批次数的关系 批次 统计功效 等效界值 置信水平 6 76% 1.5 × σ R 80% 8 81% 1.5 × σ R 87% 10 87% 1.5 × σ R 90% 15 90% 1.5 × σ R 90% 3.2 对于 Tier 2 的质量参数, FDA 建议进行参数范围验证 对于 Tier 2 的质量参数,可以采取质量参数范围法:即 90% 的类似药批次参数落在参考药参数范围内。如果参照药为 X R ~ N ( μ R , σ R 2 ) 分布,参数范围为 μ R ±x σ R 。 对于参照药本身, 对 于参数范围 μ R ± σ R ,覆盖了 68% 的参照药;对于参数范围 μ R ±2 σ R ,覆盖了 95% 的参照药;对于参数范围 μ R ±3 σ R ,覆盖了 99.7% 的参照药,对于参数范围 μ R ±4 σ R ,覆盖了 99.99% 的参照药。我们建议用 Mean ± kSD (平均值 ±k 倍标准差)设定质量范围, 在目前的几个案例中,通常取 k=3 。根据样本量系数具体选用多少,应提前与 FDA 达成一致。有些参数的特点不适用参数范围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预设范围法。 四、 Three-Tier based system 质量参数分级体系( ABP501 ) 本文以山德士开发的 Humira 类似药 ABP501 为例,梳理其质量参数分级体系,供大家参考。 五、 Tier 1 参数的统计分析案例( Zarxio 、 ABP501 ) 5.1 山德士 Zarxio 的 Tier 1 参数( CQA )相似性分析 2015 年 3 月 6 日, FDA 批准了第一个生物类似药来自山德士的 Zarxio ,参照药为安进的 Neupogen 。 分析相似性在 Zarxio 、美国市场 Neupogen 、欧洲市场 Neupogen 间进行,双双比较。 Tier 1 ( CQA )参数确定为生物活性( bioactivity )和含量( Cotent )。生物活性用与内部标准品相比的百分比来表示,含量用与标示量 600mg/ml 的百分比来表示。等效界值均设定为 1.5σ R 。 对于生物活性,山德士测定了 15 批 Zarxio 、 15 批美国市场 Neupogen 、 34 欧洲市场 Neupogen 。 美国市场 Neupogen 和欧洲市场 Neupogen 的 σR 分别为 6.21% 和 6.71% 。请注意欧洲市场 Neuppogen 有 34 批,超过 Zarxio 的两倍, 在分析过程中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 15 批用来估计平均值差值,一部分 19 批用来估计等效界值。 这两部分的平均值差值和方差相同。这样, Zarxio 与美国市场 Neupogen 的等效界值为 δ = 1.5× 6.21 = 9.32 , Zarxio 与欧洲市场 Neupogen 的等效界值为 δ = 1.5 × 6.71 = 10.07 。对 zarxio 的分析发现,置信区间完全落在等效界值范围内,证明 Zarxio 与美国市场 Neupogen 、欧洲市场 Neupogen 均为等效。结果如下: 对于含量,山德士测定了 20 批 Zarxio 、 12 批美国市场 Neupogen 、 49 批欧洲市场 Neupogen 。 美国市场 Neupogen 和欧洲市场 Neupogen 的标准差 σ R 分别是 1.51 、 2.17 。同样,欧洲市场 Neupogen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 20 批用来估计平均值差值,一部分 29 批用来估计等效界值。对于 Zarxio vs 美国市场 Neupogen ,等效界值为 δ = 1.5× 1.51 = 2.26 ,对于 Zarxio vs 欧洲市场 Neupogen ,等效界值为 δ = 1.5× 2.17 = 3.23 。 5.2 山德士 ABP501Tier 1 参数( CQA )相似性分析 2016 年月 12 日, FDA 专家委员会 26:0 投票支持批准山德士阿达木单抗 ABP501 ,参照药为艾伯维的 Humira 。 经过与 FDA 专家协调一致,确认 Tier 1 参数( CQA )为效价(通过细胞凋亡抑制法测定)和对游离 TNF-α 的亲和力。 对于游离 TNF-α 亲和力,山德士测定了 10 批 ABP501 、 10 批美国市场 Humira 、 10 批欧洲市场 Humira 。 ABP501 在 90% 置信水平的置信区间,完全落在美国市场 Humira 的等效界值范围内(平均值差值在 1.5 倍标准差范围),因而证实两者等效。 对于效价,安进测定了 10 批 ABP501 、 21 批美国市场 Humira 、 18 批欧洲市场 Humira ,结果发现 ABP501 在 90% 置信水平的置信区间,完全落在美国市场 Humira 的等效界值范围内(平均值差值 1.5 倍标准差范围),因而证实两者等效。 六、 Tier 2 参数相似性分析案例( ABP501 ) 对于 Tier 2 的质量参数, FDA 建议使用参数范围法分析相似性。 Quality Range = Mean ± X*SD ,以 ABP501 为例,系数选择 3 ,即类似药的参数应有 90% ( 比例,非统计学的置信水平 )批次落在参照药平均值 ±3 倍标准差范围内。如 ABP501 某些参数使用批次为 10 批,意味着允许一个批次超出 ±3 倍标准差范围,可认为与参照药相似。如果不到10批,意味着所有批次结果都不能超出范围,否则就认为该参数不相似。 表十 ABP501 部分Tier 2 参数相似性分析 糖基化 profile ,不相似,略有差异 无盐藻羰基化组分:不相似 高甘露糖组分:不相似 半乳糖组分:不相似 唾液酸组分:不相似 生物活性:证实相似 FcγRIIIa 158V 亲和力:相似 FcRn 亲和力:相似 ADCC 活性:相似 CDC 活性:相似 七、总结与展望 目前的统计学方法存在一些挑战,如参照药的选择,如果集中在一段时间购买,那么 样本量可能无法充分估计其变异性。而类似药的批次通常非常有限,目前的方法在提高相似性验证的通过率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个方法建议的基础(如Tier 1参数的1.5,Tier 2参数的3.0等)是基于FDA科学家的模型运行结果,更多的实际经验还要等到生物类似药上市以后才能获得。FDA会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进一步对该方法进行修正。类似药开发企业也应更多搜集相关数据,并与FDA充分沟通以最大程度避免相似性分析过程出现Type I 的验证错误。 How similar is similar?这一次是困扰生物类似药开发企业的问题。本质上仍然是如何将统计学工具更好的应用到相似性评价中,一方面需要更好的统计模型,另一方面更需要积累数据以确认生物类似药相关质量参数(QA)与临床outcome的关联性。尽管类似药监管体系发展较晚,FDA近年来仍做出了积极努力。这些原则和经验,值得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参考借鉴。 FDA专家组非常重视统计学工具在生物类似药分析相似性验证中的应用,国内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差距:诸如分析相似性的工作不足、参照药批次有限、统计学工具应用不充分不够科学等。随着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类似药竞争激烈,一个重要出路就是角逐全球市场;真正意义的新药则研发投入巨大,国内市场难以回收成本,必然也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如此,面对全球竞争的必然方向,国内企业应该及早看齐国际标准,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资料 1. Developmen tof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analytical similarity assessment(2015) ; 2. Assessing Analytical Similarity of Proposed Amgen Biosimilar ABP 501 to Adalimumab(2016) ; 3.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in Setting Product Specifications(2015) 4. FDA 官网 欢迎加入小编读者交流群 请加 小编微信号:wuwenjun7237 如有技术解读、行业洞见愿意分享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wuwj06@163.com 版权声明: 版权为生物制药小编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生物制药小编”。 坚持原创、坚持专业 欢迎关注 生物制药小编 投稿信箱:wuwj06@163.com 想联系小编?欢迎随时联系 小编微信号:wuwenjun7237; 小编团队现有五位成员: Armstrong、医药局外人、Fairy、Jone、东胜西牛 欢迎有共同兴趣的 朋友加入
个人分类: 生物类似药|16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FDA:抗菌成分被禁用,因为啥?
热度 8 hongkuan15 2016-9-5 11:23
9月2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表了关于抗菌洗涤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最终规则,含有某些抗菌活性成分的洗涤产品将不再销售。具体来说包括19种杀菌成分,如 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等将不允许再添加在洗手,洗澡等日用品中。一年后,公司也不再允许销售含有上述杀菌成分的产品。但此规则不影响手部“消毒剂”或纸巾,或在卫生保健机构使用抗菌产品。可喜的是一些制造商已经开始在产品中去除这些成分。 有人说,这是美国人民的福音,终于不再祸害皮肤微生物了!我们非常期待,中国早日开始建立这方面的法规。 杀菌,抗菌剂是个啥? 通俗来说,杀菌,抗菌剂实际上就是菌的毒药,专门杀死微生物的。能有效地控制或杀死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化学制剂。在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常用氧化性杀菌剂有氯气、二氧化氯、溴、臭氧、过氧化氢等。常见非氧化性杀菌剂有氯酚类、异噻唑啉酮、季铵盐类等。 日用品中常用的杀菌剂有:氯酚、混合甲酚、三氯卡班(TCC,Triclocarban)、三溴沙仑(TBS)、卤卡班(IrgasanCF3),三氯生(Triclosan)等。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三氯生首次用于医院杀菌,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抗菌物质之一。这类抗菌物质在日常用品中的使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杀菌?别逗了,跟普通香皂或水冲没啥差别! FDA做出这个决定是充分考虑到杀菌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不怎么样。因为并没有研究表明这些杀菌成分的长期日常使用是安全和有效的。实际上,在预防疾病和某些感染的传播方面抗菌洗涤产品并不比普通肥皂和水更有效。 “消费者可能会认为抗菌洗液是防止病菌的传播更有效,但我们没有科学证据表明他们比任何普通肥皂和水更好”珍妮特·伍德科克博士,药物评价和研究FDA的中心主任(CDER)。 晚上回家,打开电视,留心一下广告。那些生产和销售洗涤用品的厂商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让人们坚信,人类皮肤上的细菌太“脏”了,必须彻底清除!公众对于接触微生物病原体一直都有担忧,从而导致了这些抗菌产品的使用增加,包含有“抗菌”或者“抗菌”关键词的洗涤用品十分畅销。但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具有“抗菌”功能宣传的肥皂实际效果和传统肥皂相同,并不能有效去除更多的细菌。 志愿者用普通肥皂和抗菌肥皂分别吸收后,测试手上的细菌数量,结果表明差别不大。另外,再把20种不同的有害细菌分别放入普通肥皂和抗菌肥皂中,并且也给加热到40°C左右,结果也是一样,发现抗菌香皂所能杀除的细菌数量和传统肥皂相同。 弊大于利!抗菌成分的长期使用危害多 虽然,很多人认为使用抗菌肥皂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益,但实际上抗菌肥皂对人体的伤害远大于好处,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质疑抗菌肥皂的安全性,而且美国FDA早在2013年就已经要求抗菌肥皂的制造商提供更多的研究数据来证实肥皂的安全性。 “事实上,一些数据表明,抗菌成分的长期作用可能会弊大于利。”珍妮特·伍德科克博士说。 三氯生普遍存在于洗发水、除臭剂、牙膏、漱口水等日用品中,很容易容易通过皮肤和胃肠道而被吸收,出现在尿液、粪便和母乳中。在鱼和大鼠中,它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可以作为一种肝肿瘤促进剂,并可能改变炎症反应。 早在2008年,研究人员就在75%的人类尿液样本中发现了三氯生。 2012年,《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显示,三氯生在细胞水平上会阻碍肌肉收缩,导致鱼类游行缓慢,小鼠的肌肉力量减弱。2014年11月份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显示,三氯生会在实验室小鼠中引发肝纤维化和癌症。 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三氯生的暴露会使得人类和大鼠机体对葡萄球菌等细菌变得更加易感。 抗菌剂的使用,破坏人体微生物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体表面和内部分布了大量的共生微生物,细胞数量比人体自身的都多。这些微生物对维持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皮肤表面的微生物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多彩。这些微生物是正常皮肤的一部分,想要完全杀死它们基本上是徒劳的。 人们都知道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但是像抗菌剂这种能够普遍杀灭微生物的物质被人们长期使用,是不是也会诱发超级细菌的出现?不分青红皂白的,对细菌的任意杀灭必定引起细菌的反抗,超级细菌就是它们反抗的产物。 美国内分泌学会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将母鼠暴露于三氯卡班中,其会把三氯卡班遗传给后代,同时三氯卡班会改变母体和婴儿机体中的肠道微生物组。 来自马凯特大学的两项研究论文发现,三氯生和三氯卡班都会干扰降解污水的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从而降低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同时促进细菌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最近的一项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OSU)的研究表明,三氯生可迅速破坏斑马鱼肠道内的细菌群落。三氯生暴露可使实验室动物体内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和组成发生快速的变化。 用普通肥皂或温水吧,省钱,又放心! 洗手是关键,用什么洗可能并不重要。相比正常肥皂和温水而言,抗菌肥皂清洁手部卫生的效果实际上并不比前者好多少,也就是说,你花费几分钟来洗手,使用抗菌肥皂和正常肥皂或温水的效果实际上相差不大。 普通肥皂清洗,自来水仍然是消费者避免生病,防止病菌传播给他人的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如果肥皂和水不可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预防中心(CDC)建议,用含有至少60%的酒精的洗手液也可以。 别太干净,脏点更健康 ! 现在人们过分追求干净卫生,这样做虽然会降低儿童感染的发生,但是有研究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减少与传染性病原体的接触,会增加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除了其他有害的影响之外,炎症还会增加压力相关疾病的发展风险,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症。 “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认为在生命早期接触病原体实际上有利于人免疫系统的训练和发育,太干净的环境比例用免疫系统的成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观察到,在发达国家中,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如I 型糖尿病、过敏症和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等比较普遍,而在发展中世界并不明显。来自美国布罗德研究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阿尔托大学、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和世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作为DIABIMMUNE研究团体的一部分)研究了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婴儿肠道微生物组,发现支持这种卫生假说的证据,而且指出细菌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至少部分上能够解释在西方社会发现的免疫疾病增加。 在十年前,研究人员发现,接触土壤中的细菌的肺癌患者,情绪有所改善,痛苦有所减轻。研究人员还发现,提前用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免疫接种的小鼠,在接触另一只好斗的小鼠时,可表现出持久的、主动性的应对行为。 也许,健康,快乐的源泉在土里! 文章中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Dinwiddie M T, Terry P D, Chen J. Recent evidence regarding triclosan and cancer risk.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Public Health, 2014, 11(2):2209-17.Raut S A, Angus R A. Triclosan has endocrine-disrupting effects in male western mosquitofish, Gambusia affinis .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Chemistry, 2010, 29(6):1287-91.Wang C F, Tian Y. Reproductive endocrine-disrupting effects of triclosan: Population exposure, present evidenc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5, 206:195-201.Reber S O, Siebler P H, Donner N C, et al. Immunization with a heat-killed prepa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bacterium Mycobacterium vaccae promotes stress resilience in mice.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Vatanen T, Kostic A, D’Hennezel E, et al. Variation in Microbiome LPS Immunogenicity Contributes to Autoimmunity in Humans . Cell, 2016, 165(4):842–853.Gaulke C A, Barton C L, Proffitt S, et al. Triclosan Exposure Is Associated with Rapid Restructuring of the Microbiome in Adult Zebrafish . Plos One, 2016, 11(5) 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517478.htm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81512.html
789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帕金森精神分裂新药Nuplazid获批
hongkuan15 2016-5-5 10:27
帕金森精神分裂新药Nuplazid获批 编译者: 杜慧 2016年4月29日,Acadia药业的Nuplazid (pimavanserin)获FDA批准,该药为首个获批的用于治疗帕金森精神分裂患者出现的幻想和妄想症症状的药物。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统计,全美每年约有五万人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60岁以上的人群为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发人群,他们大脑中的细胞因受损或死亡而无法产生多巴胺。多巴胺参与大脑中产生吃、写等运动的信号传递。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不太明显,并且是逐步发展的。有些患者的疾病进程要比其他人更快一些。随着疾病的发展,震颤会影响并阻碍正常活动。其他症状包括低落和其他情绪变化;幻想和妄想;吞咽、咀嚼、说话困难;排尿问题或便秘;皮肤问题;睡眠障碍。 大约50%的帕金森症患者会出现幻觉或妄想。他们会看见或听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幻觉),或存有虚妄的信念(妄想)。严重的幻想和妄想会让患者出现错误的想法与情绪,从而伤及与亲友间的关系,并使他们无法照顾好自己。 Nuplazid是一种靶向5-HT2A受体药物。一项为期六周,纳入199例受试者的临床试验对Nuplazid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Nuplazid能够显著降低幻觉或妄想的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此外,它并不会让帕金森症患者的运动能力进一步恶化 Nuplazid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脚踝、腿和脚的肿胀、恶心以及精神混乱。
2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7种中药在美国进入Ⅱ、Ⅲ期临床
fqng1008 2016-3-9 09:47
早在1998年,我国就制定了《 中药 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提出将中药推向国际化的目标。近期出台的《 中医药发展 战略规划纲要》也显示出国家对于发展中药产业的鼓励和决心。随着世界对于中医药认识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的药监机构均在逐步完善相应的监管和申报法规制度。比如,在2004年,FDA出台了botanicaldrug products指南,并在2015年进行修订,发布了botanicaldrug development (draft guidance)。 一、FDA已批准上市的植物药 FDA已批准上市的植物药有两个。第一个是在2006年10月30日,FDA批准了绿茶提取物Veregen,用于治疗18岁和以上免疫受损患者的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锐湿疣,属于外用药。直到2012年12月31日,FDA才批准第二个植物药,巴豆提取物Fulyzaq,用于治疗艾滋相关性腹泻,这也是FDA批准的第一例口服植物药。 这两个获批药物表明FDA对于植物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认识在逐步提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药物的给药途径是相对安全的外用药和口服制剂,组分也相对简单。 二、IND申报阶段的植物药的特点 除已获批上市的药物外,还有不少植物药处于IND研究阶段。据报道,我国已有数十种中药产品向美国FDA提交IND申请。下表列举了部分处于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走在中药国际化前列的以上药物有这样一些共同点: (1)为国内已上市多年的产品,多为中药大品种。临床应用经验丰富,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验证,不良反应信息较为全面。因此,得到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的可能性大。 (2)丰富的文献支持资料,包括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文献,为临床获批提供更多支持数据。如,CNKI中可搜索到接近2万条复方丹参滴丸相关文献,3千多份桂枝茯苓胶囊相关文献。 (3)除15年新获批II期临床的连花清瘟胶囊为13味大复方外,其他药品组方相对简单,为1-6味药材组成,在提供符合法规要求的CMC资料上面临的挑战相对小。 (4)除康莱特注射液外,其余均为口服剂型。而康莱特注射液仅含单一药材提取物,组分相对简单,相较而言更容易实现良好的药品质量控制。 四、中药国际化的企业策略 1. 适应症如何选择? 向FDA申报IND,需选择符合西医理论疾病定义的适应症,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功能主治暂不被FDA认可。那么,应如何选择适应症呢? (1)选择有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适应症,如缺少或者没有有效化药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如,Fulyzaq适应症的选择、扶正化瘀片的适应症选择就是范例。 (2)仔细评估药物的作用机理,临床前研究资料以及已有临床应用经验,适应症明确且有显著临床效益对于获批来说是关键因素。 (3)开发过程中合理考虑FDA丰富的激励政策。如罕见病产品的相关的孤儿药认定、罕见病产品资助等政策;优先审评、快速通道、突破性疗法等可能的审批途径。 (4)受试者招募数量和难度、开展临床研究的费用和时间长度,以及其他商业考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 国际合作 中药海外申报同时带来了多种国际合作方式。如: ①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 ②与有丰富临床试验开展经验的国际CRO合作。寻求专家对于试验设计和临床开发方案的建议,选择合格CRO监察临床研究开展的GCP符合性、数据管理,确保合格临床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等; ③与熟悉海外申报法规、技术指南的海外顾问公司合作。当前已有部分顾问公司/CRO立足海内外,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合作和沟通方式,如方恩、汉佛莱、雅昂、泰格等。 结语 越来越多的中成药步入了美国IND,FDA也在逐步完善其对中成药的监管和开发指南,这些进步都足以看到FDA对中医药的认可程度在逐步提高,同时国家的鼓励政策也一直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相信更多优秀的中药企业将勇敢地踏上国际化征程,而选择进行国际化开发的品种和适应症是我们在开始国际化征程时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先行者总是会遇到更多挑战,挑战是机遇,也是进步。在国际化过程中,根据目标市场要求所作的研究,不仅仅是企业获得上市批准的必经之路,同样也是一个对已上市药物再开发、再创新和再验证的过程。 这终将是一项光荣的事业。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在美国,学生物的不好找工作?
热度 1 j61zhang 2016-2-13 11:10
在美国,学生物的不好找工作这是一个事实。学生物的很辛苦,在本科后,如果读博士,很多人都要5到8年才能完成,以后又要做博士后,一般至少三年,有人做很长时间 博士后 还找不到正式工作。 很多到美国研究生物的中国人,当年都是很优秀的。在80年代北大生物系是一个专业取分数最高的专业,高过北大的绝大多数专业。随着时代的改变,学生物的优秀生可能大不如从前了。 学生物的人很辛苦,不但是在读书时辛苦,在博士后,当了教授以后工作中也很辛苦。不但如此,他们的报酬往往比同样年龄,同样资历,但不同专业的低。 但是为什么这样辛苦而又薪水低呢?有人经常会提到生物学的成果很难产业化,就说它的结果很难产生商业利润。他们的资金来源大多数只能从政府的科研经费来,而政府的科研经费比商业的资金要少的多。憎多粥少,竞争性当然就很强,报酬自然就不会高。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没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我认为有,其原因就是以美国FDA代表的西方医学遇到的难以逾越的瓶颈。 生物学的成果很难产业化,就是说它的成果很难成为有用的产品应用在人身上。而生物学的成果要能用在人身上,就一定要通过FDA的批准。FDA 批准一个药时间很长,而且花费很高。平均下来一个新药从实验室到上市需要 15年,至少 20 亿美元。更关键的是花了这么多钱 ,这么多时间,它就只能发现一个未知的化合物是否有效。如果任何一个疾病,需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合物才能治好或者有效的话,那这个方法就都没有可能解决。 近百年来人类的寿命大大地提高,这主要功劳是西方医学,这一点大家基本没有什么意见。但这些疾病都是可以通过一个化合物或生物制品产生的,比如说抗菌素,疫苗,等等。 你有一根2 米 长的棍子只能打到 2米高的果子,如果树上的果子在2.2米的地方,那你手里的子棍就无法打到。对于目前的疾病来说我们并不知道哪一类的疾病需要两种化未知合物同时治疗才有效,但是我们知道很多疾病没有什么好办法,比如说晚期肿瘤,自身免疫病,老年痴呆症,等等。这些疾病是不是在2.2米地方的果子,人们无法知道,但其中一部分可能是,这是个合理的推测。 如果一个疾病你需要两个途径同时治疗才能治疗,即使做基础研究的人发现了两个途径、你也无法通过临床实验的方法去证明这两个途径就是问题的关键,因为费用太高,没有一个公司去愿意去冒这样的 风险,所以只能是纸上谈兵。这样一来,再伟大的发现也无法转化成对人们有益处的成果,无法商产化, 做基础研究的人只能说自己发了多少 CNS文章,自我感觉良好。 目前这种情况不能改变,情况只能越来越差,原因是2米以下的果子越来越少,杆子能打到的果子就越来就越不容易,过一些年后,2米以下的果子就可能都打光了,大家想想那时会是什么情况。 所以我所说的只能测量单一未知化合物的功能就是目前 西方医学的 瓶颈,更可悲的是,基本没有人认识到这是个瓶颈,更不用说找出突破瓶颈的办法了。
个人分类: 医药学|1735 次阅读|2 个评论
现行的美国FDA的方法不适于评价中医中药 (2)
热度 1 j61zhang 2016-2-10 01:36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934777 2 .国外对针灸,作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常用假穴位的方法。它是在人体上找一些非穴位点作对照。病人并不知医生是否扎在假穴位上,还是真穴位上。通过这种方法,联合国的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 )已认可针灸对 40 多种疾病有效。而这两个组织之所以承认针灸对这 40 多种疾病有效,是因为临床研究以证明它的有效性。 http://acupuncture.prairiecomm.net/NIH.php 这些都是直接的科学数据,还有其它间接证据: 1 。中药有对症下药一说,板篮根可用于感冒初期,而乌鸡白凤是妇科良药。如它们都是安慰剂的话,感冒病人可用乌鸡白凤,或任何一种中药。为什么这么多人选用板篮根呢? 2 。中医有良莠之分。名医常有过人之处,有口皆碑。如中药都是安慰剂的话,那良莠之分又从何而来呢? 3 。中医需经过 4-5 年的大学和多年的临床才能比较得心应手。如中药都是安慰剂的话,那便无需任何训练,人人得以为之。一个缝鞋匠开个方子应与名医开个方子的效果无明显差异,这不是很荒唐吗? 医生行医对与人的建康有关,人命关天,当然应慎之又慎,但在实际上往往不科学,即是科学也未必是正确,更不是完美,医生能用最新的知识就不错了。在 20 年前,正常的血压是 140/90 ,而几年前改成 130/80 ,对有糖尿病或高血脂的人,血压要 120/80 才算正常。类似的例子,在医学上比比皆是。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医学上的盲区还很多,尤其在中国。比如说现代医学是建立在数据上的,这些数据是多年收集,投资巨大。目前医学上有的数据基本西方国家是从白人和少数黑人身上得来的。从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能否用在中国人身上,无人知晓。而中国人有不可能每年拿出几十,几百亿美圆来把人家的工作在重复一遍。在没有自己数据的情况下,只能拿别人的来用。如此说来,中国医生行医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骗自己和病人。但它们是最好的知识 。我们做事力求科学,但不迷信它,更不应把科学尚解释了的,一律斥为 ’ 伪科学 ‘ ’ 骗子 ‘ 等等。 知其然往往不知其所以然,然之所以然往往包含了真理。大米饭能让人吃饱肚子,是人们知道几千年的道理。发现它是碳水化合物,可通过肠道里的酶消化,变成葡萄糖而吸收则是上个世纪的事。我们现在讲的科学,就有 500 年的历史。而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药物就有几十年的历史。中医中药是中国古人观察,实践的结果,对中国人,日本,东南亚人民几千年的疾病建康作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毫无疑问,中医中药不是科学的产物,也不可能是 ‘ 科学 ’ 的。 地球围着太阳转,即使没有经过望远镜,没有伽利略,不是科学,也是正确的。中医中药并不是用科学方法得出来的,但并不能说它是 ‘ 巫术、玄学,安慰剂 ‘ 。中医中药可用一些当今科学方法去验究,科学化。但关键的能解决这类问题的科学方法还未产生。 在以西医为主导的医学界,很多疾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人们不知道怎么治疗 “ 感冒 ” 。目前针对它的症状,如发烧,咳嗽等,用一些减轻症状的药,并不是针对病因。中药中的 “ 版蓝艮 ” 对治疗 “ 感冒 ” 有很好的效果。可能五十年,五百,五千年后,西医有了更好的科学方法, “ 感冒 ” 得到解决。到那时,人们也就不用 “ 版蓝艮 ” 了。 中医中药不是科学的产物,就不可能向西医西药那样规范。正因为如此,就难免 “ 鱼龙混杂 ” ,江湖骗子盛行,即使行医多年的良医也会说些不实之辞,但不应因此全面否定中医中药。迷信科学,一口咬定只有经过临床医学实验证明的才有效,只能表明他们不了解科学的性质和它的局限性,也不了解成功实践本身对真理的发现和科学的贡献。 发现真理和控告罪犯是完全不同的过程。脑袋掉了不能再放回去,是不容许犯错误,或尽量少犯错误。而发现真 理往往经过长时间,多次反复,一点一滴,从感性到理性,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中医在中国的有反对之声比西方还大,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对西方的东西往往是盲目崇拜,不知的西方有自己的局限性,而自己的东西有些独特的优势 (我会在另一篇文章中谈到)。 美国是一个对人体键康及重视,管理很严格。 FDA 对中药基本没有管理,把它们放在食品副助品里,任其自生自灭。它知道无法用要求西药的方法去要求中医中药。而中医中药并没自灭,反而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 人类有记载的历史有几千年,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与疾病斗争的方法。德国有德国草药医生开业,用的不是中医方法。德国自身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德国应用植物药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文字记载始于公元 460 年的西罗马帝国后期,在日尔曼民族大迁徙,战争、疾病、灾荒中,植物药对保障民族的生存和繁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德国于公元 1086 年出版了首部《药用植物志》,德国对其他国家的植物药也有很高的认可。 1996 年欧洲草药销售额约 38 亿美元,其中德国占 79% 。 世界上多数流派的医学都消亡了,而中医在西方却有很多人在研究。美国 NIH, Harvard 大学 , John Hopkins 大学,是美国乃世界医学研究的重镇,有很多人是本领域知名的学者。他们没有人只凭个人的爱好或经验去否定人们行之千百年的 ’ 替代医学 ‘ ,而是花时间和金钱去研究它们,还表文章,用数据说话。可以说是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的范例 。而目前的已做的工作表明替代医学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安慰剂效应。 反对中医的称中医骗子的人在中国应该说是少数人,他们产生的噪音不小。他们可能是某一领域的硕士,博士,专家,教授,但绝大多数缺乏对临床医学的了解。他们即不懂中医,也不懂西医。在专业上与西医学,中医学,医学实验不沾边。在网上发言绝大多是笔名,无法知道他们的出身背景。即使如此,通过他们的网上言论,就可知道他们不会有过临床医学实验的经历,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临床医学,中医学,统计学,药理,药化,临床医学实验的真谛,是一群 ‘ 门外汉 ‘ 。对一个自己完全外行的,如此复杂的领域,作如此武断对评语,让人体会道 ‘ 不知者不畏 ‘ 的无知和浅薄。
个人分类: 医药学|641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行的美国FDA的方法不适于评价中医中药 (1)
热度 1 j61zhang 2016-2-10 01:31
中国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医学史,形成了带有东方文化特色独特的理论框架和诊治方式。近现代随着西方科学的撞击及西医的传入,不时地出现一些全面否定中医中药的潮流。历史上有过 3 次公开的废除中医的提法, 1879 年俞樾先生发表《废医论》,是最早地提出了废除中医的人。 1913 年,教育总长汪大燮公开提出废除中医; 1929 年,国民政府卫生部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余岩、诸民谊等人提出的废止中医案,这些主张最后都不了了之。有了因特网后,全面否定中医言论更是无日无之。发中医的人常常把中医中药斥为江湖骗术,安慰剂效应等等。 主张废止中医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评价中医中药的应与西药相同,应该把现行的科学方法用于评价中医中药。因为科学是同用的,没有什么中国的科学,中医的科学。既然西医西药是用科学方法评估的,中医中药为什么不行? 绝大多中医的专家对西药的发展过程缺乏了解,不知道西药发展的弊端和瓶颈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懂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更不知道如何用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去发掘自己的优势。对来自对方的攻击也就 “ 只有 ” 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说明现行的临床医学实验方法根本不适于评价中医中药。 西药发明是一个十分耗工费时的过程,可分为临床前及临床期。临床前期是筛选出一个有希望的化合物,为临床医学实验做准备。它只需在细胞和动物上作就行。临床期前期是目地是看看它的安全性如何和是否也能有效性。如一个化合物在临床前期发现毒性小,而且在动物模型中发现有治疗某种疾病的效果,能就可以向美国 FDA 申请进入临床实验。 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RCT ) , 也称对照临床试验( controlledclinical trial ),又分三期,每期的目地不同,要求的人数也不同。第一期,要有两组,一组是试验组,一组是非试验组。每一组都要 20-80个正常人(除了肿瘤药物),时间大概是几周到一个月,实验的目的是安全性检验。第二期实验是有效性的初步检测和观察药物在病人身上的安全性,每一组都要一百至三百个病人。第二期实验通过后,就要进入第三期实验。第三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性检测,对大多数的情况下,每一组都要一千至三千个病人。很多药经过这三期的试验都被淘汰,最终能通过 FDA 批准的药也就有当初进入临床医学实验的百分之几。一个能上市的药,要经过平均 15 年,花费平均十几亿美圆的代价。在西方任何一个化合物要能成为一个可用于人类的药物,最终要经过临床医学实验。 有效性的检测,可用检测药物与安慰剂作比较,但当一个疾病有了公认的有效疗法,再用安慰剂作比较,就不道德了,服用安慰剂的病人风险很大,特别是这个疾病是比较严重的,如感染,肿瘤。这种情况下,检测有效性时就要用检测药物与令一种以证明有效药物作比较。 西方临床医学实验中,经常能听到一个词,就是双盲法。双盲法是指在作有效性检测时,病人和医生都不知道用的是检测药物与安慰剂,这样药物的有效性就不会有心理影响产生的效果。所谓的主观因素对于疼痛,抑郁症等感觉型的疾病影响较大,而对肿瘤,感染,外伤,皮肤病等等的疾病,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双盲法也不适用于手术。外科医生不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外病人做手术。一切药物都要经过双盲法才能证明有效,本身是小题大做,没有什么科学根据。 http://tinyurl.com/76jsek2 中医中药由于其特性,是不能用目前西药( FDA )的这套方法检测的,其理由如下: 1 .中医有效成份和结构不清 根据美国 FDA 的要求,所有要进行临床试验的药,它的结构是什么,含量为多少,发生作用的机理是什么都要搞清才能通过 FDA 批准开始进行。中药的有效成份是什么还没有搞清,一般认为是碱性大分子。一味药可有上千种碱性大分子,绝大多数的碱性大分子并不清楚,而其中到底有多少效成份更不清楚。连成份和结构是什么都不知道,机理的研究就无从谈起,含量就也无法控制。正因为如此,中药的质量就无法有效的控制,即使是同一厂家,不同时期出厂的中药药效成分可能不一样。 2 .复合用药 西药几乎都是单一用药。有个别的药物有 2 , 3 种成分,每个成分都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有效。中药几乎复合用药,三,五味药是经常事,一,二十味也不少。如此复合用药,其中每味的有效成份可能有几种到几十种,五味药混合在一起,有效成份可能有几百种。这样几百种有效成份绝不可能通过 FDA 的试验要求。 3 .实验成本太高 即使人们分离了中药中的碱性大分子。能合成它,如按目前西药的方法作三期临床实验,其费用是令人无法承受的。我以一个五味中药为例,假设一味药只有一种有效成分,并取 2 个浓度。那五种成分便 2X2X2X2X2=32 种方式组合。是原来 2 组的病人多出 16 倍。如每一组 一 千人, 32 组就需 32,000 名病人,其费用可达至少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圆。如 5 个化合物取 3 个浓度。那五种成分便 3X3X3X3X3=243 种方式组合,是原来的 3 组的病人多出 81 倍,其费用就是天文数字了,不是认何一个药厂所承担的了的。 即使这种药也幸问世,那消费者也吃不起。目前美国的新药月付美元几十元至几百元,个别的有上千元。如新药的研发费用几十倍的增长,它最后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那新药月付美元几百元至几千元,很多消费者就买不起。能消费的人少了,药厂能赚的钱就少了。投出了钱也就无法回收。由于以上原因中医中药是不可能按照目前 FDA 的标准去做临床试验的。最近几年, FDA 开始批准中草药在美国作临床试验,在是个别的例外,不符合 FDA 传统规范。 http://tinyurl.com/8y56r89 即使在西方,很多证明有效的方法也没有经过 FDA 的这套方法检验。比如说我们熟知治疗感染的青菌素,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都没有经过双盲试验。既然我们知道中医中药无法用 FDA 的这套方法检验,那么人们有什么根据说它不是安慰剂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1 .对中药,国内即国外如日本都作过大量的临床医学实验。因医学伦理学的考虑,只能于另一 种西药比较,大量的报道表明,中药可有西药类似的临床作用,有时还比西药的临床作用效果好。在 PubMed 上罗列和草药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有 290 种,其中大多数是中国人在中国作的,但也有一些非中国人在外国作的,我就罗列几例。 A compound herbal preparation (CHP)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DHD: 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Katz M, Levine AA, Kol-Degani H, Kav-Venaki L. ADHD and Adaptation Clinic, Sheba Medical Center, Tel Hashomer, Israel.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228219 Effects of Yokukansan on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inregular treatment for Alzheimer's disease. Okahara K, Ishida Y, Hayashi Y, Inoue T, Tsuruta K, Takeuchi K, Yoshimuta H,Kiue K, Ninomiya Y, Kawano J, Yoshida K, Noda S, Tomita S, Fujimoto M, HosomiJ, Mitsuyama Y. Keimei Memorial Hospital, 762 Iwachino, Kunitomi-cho, Higashimorokata, Miyazaki880-1111, Japan; Shonan Hospital, 1 Shimokubomachi, oosumi-cho, Soo, Kagoshima899-8106, Japan. k-okahara@keimei.or.jp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170698 Use of a multibotanical (Nutrafem) for the relief of menopausal vasomotorsymptoms: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Garcia JT, Gonzaga F, Tan D, Ng TY, Oei PL, Chan CW. St Luke's Medical Center, Quezon City, Philippines.
个人分类: 医药学|8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药和西药的区别
热度 2 j61zhang 2016-2-9 03:28
在中药是否有效的争论中人们常常会听到一种说法是中药一定要通过美国FDA所要求的临床试验,才能证明它的安全和有效。他们认为既然科学普世正确的,那么中药就要用和西药同样的方法通过鉴定,没有什么中国的科学,中医的科学,我们用应该一视同仁,如果它通过不了这种检测,那中药就无效,是个骗局。 这种观点听起来有些道理,但实际上有根本性的错误。错误就在于他们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西药,它们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且每一种科学方法都有它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 我们先来看一看西药。西药可以说是现代化学合成的产物,这些药物都是在实验室合成出来的,在现实中不存在,有一些是在自然物加上一些集团,极个别的是自然物纯化。而这些化合物其成份结构都很清楚,可以合成,所以可以很好地质量控制。 西药的化合物在合成出来前,没有在动物,更没有在人身上试过,所以会产生什么效果和副作用都不清楚。要搞清楚它们,需要细胞,动物和在人体上的三期临床试验,这个过程很长,一个新药大概需要十五年,花费在二十亿美元左右。 而中药是以植物为基础,植物是天然的产物,这些植物药在人身上上已经千百年,它的效果和副作用有很多记载,当然这些记载并不是按照现代科学标准和要求记录下来的,但也绝不是无中生有,胡编乱造。 植物中有很多大分子,一种植物可能就有上百种,其中很多结构都不清楚,不知道结构,就无法合成,质量也就没法控制。而且,这么多的大分子中,那一个或那几个大分子是有效的也不知道。 我在前面提到的西药的三期临床试验只是测试一个化合物,费用就要在二十亿美元,如果要测试几个化合物,费用还会成倍增长,这样的费用是药厂无法承担的。 要求一个有几百,上千年应用历史的植物药与一个没有应用历史,实验室产物做同样的事,显然是不合理,也不可行。 显微镜可用于观察细菌,不能用于观察银河系,你能够因为在显微镜下,看不的天王星,就说银河系不存在吗? 问题的关键不是什么中国的科学,中医的科学,而是目前FDA所说的三期试验只适用于化学合成药和其它实验室产生的生物药,不适应于混合型,自然存在的植物药,这就是它的局限性。至于什么科学方法适应于检测混合型植物药的效果和副作用,现在还没有,大家只能等待。
个人分类: 医药学|708 次阅读|2 个评论
FDA方法的死穴是什么?
热度 1 j61zhang 2016-2-9 03:18
很多人(中国的和外国的)都对美国 FDA特别崇拜,认为它是科学的代表。而科学又是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唯一方法。他们希望,待以时日,用 美国 FDA所规定的方法,科学家就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或大多数健康问题。 理论上来说科学能解决很多问题,但具体的说,科学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和人们用的科学方法有关。人们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只能看到细菌的结构,看不到病毒的结构。要看到病毒的结构得用电子显微镜才行。 那么美国 FDA是不是能够不负所望,解决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所有或绝大多数问题呢?我认为它不能,至少说它目前的这套方法不成。因为这套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这里我就谈谈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药物治疗疾病三个可能的方式 为了理解问题的方便,我根据治疗疾病药物,我可把疾病分为三个可能的种类。 1. 单一药物可治疗的疾病 有一些病,单一药物可治愈。比如说,大肠杆菌导致尿路感染,金黄色葡萄菌可导致大叶肺炎。这种单一机制的病大多数有外来因素造成的,细菌性疾病在没有产生抗药菌前,一种抗菌素就可治愈。 2. 不同药物分别作用有效的疾病 第二种病是不同药物可有治疗效果,这些病有很多。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艾滋病,哮喘病,胃溃疡,等等。治疗高血压就有可通过 8 种不同的机制,如 alpha 受体阻断剂 , beta 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 ACE 对抗剂等等。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作用产生降压效果,如几种药一同服用,可产生更强的降压效果。 对付艾滋病的鸡尾酒配方,还有治胃溃疡的配方都是每一位药单独都有作用,而一同用效果更好 。 3. 不同药物共同作用才能有效的疾病 第三种病是不同药物单独用没有治疗效果,而只有几种药同时作用才能有治疗效果。这种病的特点是多位点造成的,而当一个药物在单独的情况下,它只作用于一个位点,它并没有什么效果,只有几个药物(或化合物)同时用于不同的位点时,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举个例子,美国政府为了保证核武器的安全,特别设计了一种发射装置。它是由三人组成,三个人在不同的位置。一个人插入钥匙不能启动发射,两个人也不行,只有三个人同时插入钥匙,核武器才能发射。 临床医学试验不仅是个证明药物有效的试验,它还是个验证疾病发病原因的过程。不管科学家在试管中,细胞上和动物身上做过什么科学研究,结果是如何理想,最终要经过临床医学试验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是否正确。如科学家发现高血压与心肌中的钙浓度过高有关,就在医学试验用钙通道阻断剂,观察病人的血压是否降低了。如确实是下降了,那么高血压是由钙浓度过高的机理也就证实了。如病人的血压在用了钙通道阻断剂后没有降低,那就说明心肌中的钙浓度过高并不是高血压原因。 我在 《现行的 FDA的方法不适于评价中医中药》 一文中已谈到美国 FDA 发展新药方法的过程是什么,并指出这种方法只能试验一个化合物的效果如何 , 对于有几个化合物同时作用才能产生的效果的病没有什么办法,原因很简单。研究出一个化合物新药的费用很高,而要研究出几个化合物新药的费用高的令人无法承受。而一个疾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只有人们找到的治疗它的药物后,才能证实它的原因是什么。 在我所谈到的以上三种疾病中, FDA 的方法对第一,和第二种疾病效果好。而第三种需要在医学试验中把几种不同的未知效果的化合物同时在病人身上试,因费用太高而不能试, FDA 的方法而对这类疾病便束手无策了。 有人会说,不对啊,在 FDA 批准下,也有一些临床试验是用两种,甚至三种药作实验。人们如仔细分析这些临床试验就会发现在这用两种,甚至三种药的医学实验中,只有一种药是未知的化合物,而在实验中的其它 1 , 2 种都是已知有效果,被 FDA 批准的药物。 FDA 的条文并不排斥多组份混合物,但 FDA 规定的这套方法费用太高,不可能测多组未知疗效混合物的临床效果。不论人们知道还是不知道结构和能否在实验室合成出来,都不可能 ,所以说 不但中药做不到,西药也做不到这一点 。 如蛋白质药物一类的生物药 FDA 的管理稍有不同,目前蛋白质药物的结构组份并不是完全清楚(只在一定程度上知道,所以 FDA 只敢叫" WELL CHARACTERIZED ")。蛋白药物是用最现代的技术 CHARACTERIZED ,只要确实有效, FDA 仍是批准上市。 蛋白质药物实际上就是很多组份的混合物( Post - 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 可能很多),它仍是一种蛋白质混合物,而不是不同的蛋白质在一起的混合物。除非一种蛋白质混合物能治某种病,那它还是治不了我所说的第三类病。所以任何需要两种以上蛋白质同时作用才能有好的效果的病,目前 FDA 的方法都无法应对 。 还有些药,并不是蛋白质类药物,本身是混合物, Enoxaparin和Pentosan Polysulfate sodium 是每个的通过FDA三期试验的药物,它们都是polymer, 分子量不同,基本结构一样。Enoxaparin 是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它们的分子量不同,但 基本结构 是 heparin (C 26 H 40 N 2 O 36 S 5 )n ,它的话性成分是 C 26 H 40 N 2 O 36 S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Enoxaparin_sodium Pentosan Polysulfate sodium 性质类似。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ntosan_polysulfate 和我说谈到不同结构的 compounds 是不同的概念,它们能治我所说的第三类疾病? 人们看到一把锁,但又不知它的内部机构,要想知道内部的机构。人们可以配置不同的钥匙,试试能不能打开,如能打开,人们就可以通过钥匙的形状来推断锁内部的机构。如一把锁有几个锁孔,几把不同的钥匙都可以打开它,人们就可以通过分析不同钥匙的形状来推断锁内部的机构。而一把锁需要几个钥匙同时插入才能打开时,但人们无法将几把不同的钥匙一起插入锁里,试试看他们能不能打开锁,那人们就无法推断锁内部的机构。 目前 FDA 方法的能解决的病,就像只需要一把钥匙就能起开的锁或不同的钥匙都能开一把锁,它不能打开几把不同的钥匙一起插入锁里才能开一把锁。就是说 FDA 只能试验一个未知效果化合物在临床上是否有效,而不能同时测试几个未知效果化合物在临床上是否有效,它不能发现只有几种药同时作用才能有治疗效果药物组合,而这正是 FDA 的禁区,是它的 死穴。而这一 禁区 正是中医的优势,是中医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谈到。 对付不了这第三类疾病不仅是 FDA 的问题,而是整个生物医学研究和制药公司面临的重大挑 战。难度远远高于单一构成的 药。 到底什么疾病属于这种机制,目前无法知道。我们可以想象 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发育性疾病,等等目前没有什么办法或者效果远不理想,它们当中有一些或者很多可能是属于 第三种类型的疾病 。
个人分类: 医药学|788 次阅读|1 个评论
Theranos 的技术初探
zhouming2011 2015-10-26 18:15
(续 上文 ) 2015 年 10 月中旬华尔街日报连续发表文章质疑 Theranos 的体外诊断技术后, Theranos 及其 CEO Holmes 本人在不同场合与媒体打起了口水仗。 Theranos 在 10 月 22 日祭出 6000 字重磅雄文 Theranos Facts , 我一开始被这气势震了一下,莫非它真有价值 90 亿美元的独门秘技。 慢慢看过来,好像是这样: 迄今为止, Theranos 获得 FDA 批准的唯一一个项目是 2015 年 7 月 2 日获批的 I 型单纯疱疹病毒 IgG ( HSV-1, herpes simplex 1 virus IgG) 的免疫分析。 FDA 的这份文件( 510(k)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Determination Decision Summary, No. K143236 )在 2015 年 10 月 22 日的 Theranos Facts 中被反复提及和引用。 Theranos 以此证明其 技术获得了 FDA 认可,其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容质疑。 在这份文件上,我终于看到一些除“革命性”、“颠覆性”以及“创新性”( FDA 不用这些术语)以外的,从未出现在媒体上的技术关键词。 这些词大致勾画了 Theranos 的 HSV-1 免疫分析方法, 也暗示了它未来 的 其它免疫分析项目的平台技术所可能基于的科学原理。这些技术关键词有以下: t hree-step sandwich c 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 三步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q ualitative detection -- 定性检测; glycoprotein G (gG) recombinant antigen coated surface -- 糖蛋白重组抗原包被的固相表面;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uman IgG, conjugated to alkaline phosphatase (AP) -- 碱性磷酸酶( AP )偶联的抗人 IgG 鼠单抗; chemiluminescent substrate -- 化学发光底物 尽管我还未在 510(k) 中找到 chemiluminescent substrate (化学发光底物)的化学本质(即哪一个化学发光物质),有了这些关键词,任何一个从事过免疫分析的研究人员都能基本了解 Theranos 的技术平台了,一些人也能猜出它所用的 化学发光物质。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 Theranos 的 510(k) 文件中 HSV-1 IgG 免疫分析的原理描述。原文如下(关注原理的人都能看懂英文,就不翻译了): Test Principle: During the first incubation step, the HSV-1 IgG antibodies present in the positive control and sample bind to the gG recombinant antigen on the coated surface. Following the first incubation step, unbound materials are removed with a wash cycle. Then the detection reagent-AP conjugate is added and during the second incubation step, the detection reagent-AP conjugate reacts with the HSV-1 IgG antibodies already bound to the capture surface. Following the second incubation, unbound materials are removed with a wash cycle. The chemiluminescent substrate is added to the capture-analyte-detection complex during the third incubation step to initiate th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Light generated by this reaction is detected and analyzed by the Theranos System using a calibration function to determine the cut-off index (COI) values for the sample and controls. The results for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ols must be within specified limits for a run to be considered vali d. 过去有一些人从 Theranos 申请的专利以及其宣称的几滴血做百十个测试的神功上推测它可能采用了微流控以及多重检测等方法。我于是分别用“ microfluidic ” , “ microfluidics ” , “ multiplex ” , “ multiplexing ” , “ multi-analyte ” , “ multi-analytes ” 几个词对 29 页的 Theranos 510(k) 文件进行了搜索,没有发现 510(k) 文件中有这几个关键词。 进一步关于试剂盒中的材料描述“ The Theranos HSV-1 IgG Assay reagents are assembled in a self-contained, ready-to-use pouched cartridge that is sufficient to run one test. ”表明, Theranos 获得 FDA 批准的是与其特定样本处理和信号检测装置配套的供一次性使用的 HSV-1 IgG 免疫分析试剂。显然,这种设计不是针对中心实验室( centralized laboratories )的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的,而更适合 de-centralized 测试环境(即 POCT, point-of-care testing) 。这也是 Theranos 获得 HSV-1 IgG FDA clearance 后,几乎同时( 2015 年 7 月 16 日)又获得 CLIA Waiver 的原因。 国内投资界以获得的检验项目注册证数目为体外诊断(IVD)公司估值的投资机构可能不明白,仅仅获得了一个 FDA 注册证和一个 CLIA Waiver 的 Theranos 凭什么值 90 亿美元呢? 关于 CLIA ( 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 )以及 Theranos Facts 中提到的 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LDTs) 等法规概念以后再谈。从唯一能获得的载有一点技术内容的 510(k) 看, Theranos 没有在其唯一一个获得 FDA 注册证的 HSV-1 IgG 免疫分析项目上展示出任何非传统的科学和技术元素,或者这些元素的新的组合方式。但在其 6000 字的 Theranos Facts 雄文中, 反复引用这唯一一份 FDA clearance ,仿佛媒体关注的、涉及 Theranos 开展的二百多个检验项目的一切答案都在其中。但即使是免疫分析项目基于抗体 / 抗原特异性结合这一基本过程,其它检验项目的建立,及其有效性、可靠性是不能被一 个项目所获得的 clearance 所代表的。 从抽取血样到检测报告送到医生或患者手上,完成一个体外诊断项目的测试有多个步骤。大多数质疑 Theranos 技术的人关注的是样品如何被分析,而不是样品如何被采集。但看来目前 Theranos 强调的核心技术是指尖采血以及用指尖血来代替静脉血。那么指尖采血是多大的革命,指尖血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代替静脉血呢?
6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FDA授予辉瑞Xalkori(crizotinib)治疗ROS1阳性肺癌的突破性药物
bionion 2015-4-23 11:45
辉瑞(Pfizer)近日宣布,FDA已授予抗癌药Xalkori(crizotinib,克唑替尼)突破性药物资格,用于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治疗。ROS1阳性NSCLC约占所有NSCLC病例的1%左右,代表着NSCLC中一个特定的分子亚型。目前,Xalkori已获FDA批准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 FDA授予Xalkori突破性药物资格,是基于一项全球I期研究(Study 1001)扩展队列的分析数据。该队列共纳入50例证实为ROS1重排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研究中对患者采用标准方案的口服剂量Xalkori(250mg,2次/天)治疗,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治疗应答,同时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及RT-PCR确定ROS1融合伴侣基因。 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72%(95%CI:58-84%),3例完全缓解,33例部分缓解,中位缓解持续时间17.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9.2个月。在所检测的30例肿瘤标本中,研究人员发现了7个ROS1的融合伴侣:5个已知,2个为新发现。ROS1重排类型与Xalkori临床应答之间未观察到相关性,Xalkori安全性与ALK重排NSCLC患者中相似。完整数据已发表于2014年11月20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该研究表明,Xalkori对于ROS1重排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ROS1重排为Xalkori提供了第二个有效治疗的患者亚群。 ROS1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编码基因染色体重排定义了一种不同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子亚型,可能对ROS1激酶抑制剂治疗敏感。 Xalkoi( crizotinib ,克唑替尼)是一种靶向间变淋巴瘤激酶(ALK)、ROS1和MET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于2011年获FDA批准用于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该药的上市,极大地改变了ALK阳性晚期NSCLC的临床治疗。
1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新书《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揭露FDA转基因欺诈
蒋高明 2015-3-8 12:37
本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ve0b.html 在令人震惊的新书《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中,美国公共利益律师史蒂芬 · 德鲁克( Steven Druker )揭示了美国政府和主要科研机构如何系统地歪曲关于转基因生物的事实以及质疑其安全性的科学研究。 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达米 · 珍妮 • 古黛尔( Dame Jane Goodall )撰写的前言将它称为 “ 毫无疑问 , 过去五十年里最重要的一本书之一 ” 。 这部专著是德鲁克超过十五年深入研究与调查的结果,他因为发起对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署( FDA )的诉讼,迫使 FDA 公布了他们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档案。美国一位法律博士的评论令人深省: “ 作为纽约市前检察官,我震惊地发现 FDA 如何违法让转基因食品逃避联邦法规规定的严格测试要求。作为三个幼童的妈妈,了解到美国的儿童被无情暴露于 FDA 的专家自己都认为存在异常风险的实验性转基因食品时,我感到非常愤怒。 ” 美国资深计算机软件专家评论: “ 他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审查基因工程的问题尤其深刻,揭示基因工程更像一个 ‘ 黑客 ’ ,而不是修改复杂信息系统的认真的、系统化的方法。 ” 【 评论:《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对正在召开的“两会”无疑极具警钟意义! 】 Jane Goodall and Steven Druker Expose US Government Fraud over GMOs 珍妮 • 古黛尔与斯蒂芬 · 德鲁克 揭露美国政府对转基因的欺诈 编译自《亚马逊网站》: http://www.amazon.com/Altered-Genes-Twisted-Truth-Systematically/dp/098561690 与《可持续脉搏网站》: http://sustainablepulse.com/2015/03/04/jane-goodall-steven-druker-expose-us-government-fraud-gmos/#.VPbXaPRAWk4 Posted on Mar 4 2015 - 11:41am by Sustainable Pulse 发布日期: 2015-03-04 转载《人民食物主权网》英文中文对照版: http://www.shiwuzq.com/food/knowledge/gm/20150307/1530.html 珍妮 · 古黛尔 撰写的前言: “ 过去 50 年最为重要的书之一 ” 书名:《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 促进食品转基因的企业怎样颠覆科学、腐蚀政府与欺 骗公众 作者: 斯蒂芬 ·M· 德鲁克 新书《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的封面 http://www.amazon.com/Altered-Genes-Twisted-Truth-Systematically/dp/0985616903 In an acclaimed new book, American public interest attorney Steven Druker reveals how the US government and leading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have systematically misrepresented the facts about GMOs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hat casts doubt on their safety. 在令人震惊的新书《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中,美国公共利益律师史蒂芬 · 德鲁克揭示了,美国政府和主要科研机构如何系统地歪曲关于转基因生物的事实以及质疑其安全性的科学研究。 斯蒂芬 ·M· 德鲁克, 公共利益律师,起诉美国食品药物管理署案发起者 The book,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 , features a foreword by the renowned primatologist Dame Jane Goodall, hailing it as “without doub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ooks of the last 50 years”. 在为《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 )撰写的前言中,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达米 · 珍妮 • 古黛尔( Dame Jane Goodall )将它称为 “ 毫无疑问,过去五十年里最重要的一本书之一 ” 。 The book’s revelations come at a crucial time when the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are considering the commercial planting of GM crops following the European Parliament’s decision to allow member states to opt out of the blockade that has barred them from the EU until now. 这本书在关键时刻揭露了真相:欧洲议会决定允许成员国自己选择是否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以后,某些欧洲国家正在考虑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 Based on the evidence presented in the book, Druker and Goodall will assert that it would be foolhardy to push forward with a technology that is unacceptably risky and should never have been allowed on the market in the first place. 基于这本书中提出的证据, 德鲁克与古德奥尔断言,继续推动转基因技术是愚蠢鲁莽的,因为它的 风险高得不可接受,而且本来就不应该被允许进入市场。 The book is the result of more than 15 years of intensive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by Druker, who came to prominence for initiating a lawsuit against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that forced it to divulge its files on GM foods. Those files revealed that GM foods first achieved commercialization in 1992 only because the FDA: 这部专著是德鲁克超过十五年深入研究与调查的结果,他因为发起对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署( FDA )的诉讼,迫使 FDA 公布了他们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档案。案卷揭示: 1992 年转基因食品首次实现商业化,仅因为 FDA : • Covered up the extensive warnings of its own scientists about their dangers. •  将 FDA 自己科学家对于转基因危险性提出的全面警告掩盖起来 • Lied about the facts. •  就事实撒谎 • And then violated federal food safety law by permitting these foods to be marketed without having been proven safe through standard testing. •  违反联邦食品安全性法律,在没有通过标准试验证实其安全情况下允许转基因食品上市 The book points out that if the FDA had heeded its own experts’ advice and publicly acknowledged their warnings that GM foods entailed higher risks than their conventional counterparts, the GM food venture would have imploded and never gained traction anywhere. 这本书指出,如果 FDA 听从了自己专家的忠告并公开承认专家提出的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具有更高风险的警告 , 转基因食品企业必然崩溃,再不会在任何地方获得推动力。 It also reveals: 这本书同时揭示: • Many well-placed scientists have repeatedly issued misleading statements about GM foods, and so have leading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he UK’s Royal Society. •  某些有身份的高级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一再发表误导性陈述,一些领先的科研机构,如美国国家科学院(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和英国皇家学会( UK’s Royal Society )也如法炮制。 • Consequently, most people are unaware of the risks these foods entail and the manifold problems they have caused. •  后果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转基因食品包含的风险以及它们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 Contrary to the claims of biotech advocates, humans have indeed been harmed by consuming the output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fact, the technology’s first ingestible product (a food supplement of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 L-tryptophan) caused dozens of deaths and seriously sickened thousands of people (permanently disabling many of them). Moreover, the evidence points to the genetic alteration as the most likely cause of the unusual contamination that rendered the supplement toxic. •  与生物技术鼓吹者的声称相反,食用转基因产品的人已经确实受害。事实上,该项技术的首个可食用的产品(左旋色氨酸,一种至关重要的氨基酸补阳品 ) 造成了数十人死亡与数千人的严重疾病(其中许多永久瘫痪)。此外,有关证据将造成保健品毒性的不同寻常的污染最可能的原因指向基因转变。 • Laboratory animals have also suffered from eating product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well-conducted tests with GM crops have yielded many troubling results, including intestinal abnormalities, liver disturbances, and impaired immune systems. •  实验动物也遭受到转基因饲料的伤害,对转基因作物进行的严格试验得出了许多令人不安的结果,包括肠道异常、肝脏障碍,与免疫系统受损害。 • Numerous scientists (including those on the FDA’s Biotechnology Task Force) have concluded that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radically differs from conventional breeding and entails greater risk. •  无数科学家(包括美国 FDA 生物技术任务组的科学家)得出结论,创造转基因食品的过程与传统育种极端不同,它包含很大的风险。 • There has never been a consensus with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at GM foods are safe, and many eminent experts have issued cautions – as have respected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and the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  科学界内部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从来就没有共识,许多著名的专家都发出过警告 – 包括加拿大皇家学会(加拿大科学院)(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和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协会( the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在内的令人尊敬的科学组织也发出过类似的警告。 Druker says: “Contrary to the assertions of its proponents, the massive enterprise to reconfigure the genetic core of the world’s food supply is not based on sound science but on the systematic subversion of science – and it would collapse if subjected to an open airing of the facts.” 德鲁克说: “ 与其支持者的主张相反大型企业重新配置世界粮食供应的基因核心,不是基于合理的科学,而是对科学的系统颠覆 —— 事实一旦公开,它必定崩溃。 ” At their upcoming press conference, he and Jane Goodall intend to challenge the Royal Society to confront the facts, apologize for the misleading statements that it and several of its prominent members have issued, and take earnest steps to set the record straight. 在即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德鲁克与珍妮 • 古黛尔打算挑战英国皇家协会,要求他们面对事实,就其自身和几位著名成员发布的误导性陈述进行道歉,并采取切实措施进行纠正。 In her foreword to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 Goodall commends it for countering the disinformation and providing much-needed clarity. She states: “I shall urge everyone I know who cares about life on earth, and the future of their children, and children’s children, to read it. It will go a long way toward dispelling the confusion and delusion that has been created regarding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process and the foods it produces. . . . Steven Druker is a hero. He deserves at least a Nobel Prize.” 在她为《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撰写的前言中,古德奥尔称赞这本书打击了虚假信息并且提供了急需的清晰度。她说: “ 我敦促我知道的关心地球生命、关心孩子的未来和孩子的孩子的未来的所有人都阅读这部书。消除有关遗传工程过程和它生产的食物的混乱和妄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斯蒂芬 · 德鲁克是一位英雄。他至少应当得到一个诺贝尔奖。 ” Pat Thomas, Director of UK campaigning group Beyond GM, which is facilitating the press launch, says: “Under pressure from new legislation and the ongoing TTIP negotiations, the UK and the rest of Europe are on the precipice of making sweeping changes to their historical stance on GMOs. Much of our regulatory framework has been informed by foundations laid down in America in the early 1990s, and the belief that they got it right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the science of genetic modification . Steven Druker’s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istory of fraud and deceit that ushered in the era of GMOs deserves serious consideration before we take actions that will irreversibly alter the European food supply”. 帕特 · 托马斯( Pat Thomas )是协助组织这次新闻发布会的英国超越转基因运动团体的主任,他说: “ 在新的立法和 TTIP (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持续 谈判的 压力下,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正处于彻底改变它们对转基因的历史立场的边缘。 我们的监管框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于美国 1990 年代早期告知我们的信息,以及相信他们对基因改造科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基础上。 斯蒂芬 · 德鲁克对开创了转基因生物时代的欺诈和欺骗历史的调查,在我们采取不可逆转地改变欧洲食品供应的行动之前,值得认真考虑 ” 。 About Steven Druker 关于 斯蒂芬 · 德鲁克 Steven Druker is an American public interest attorney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Alliance for Bio-Integrity, the lead plaintiff in the lawsuit he initiated against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that gained worldwide attention by exposing how the agency had enabl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GM foods through a colossal fraud. 斯蒂芬 · 德鲁克是美国公共利益律师、 “ 生物整体性联盟 ” ( Alliance for Bio-Integrity )的执行主任以及对美国食品药物管理署( FDA )案的首席原告,由于揭露了 FDA 通过巨大骗局使得转基因食品商业化,他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 About the book: 关于这本书: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 – How the Venture to Genetically Engineer Our Food Has Subverted Science, Corrupted Government, and Systematically Deceived the Public 《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 —— 使我们促进食品转基因的企业投资冒险怎样破坏颠覆科学、腐蚀腐化政府与欺骗公众 By Steven M. Druker; Foreword by Jane Goodall. 作者: 斯蒂芬 ·M· 德鲁克; 前言作者:珍妮 • 古黛尔 Published March 2015 出版日期: 2015 年 3 月 Contents 目录 FORWARD by Jane Goodall 前言(作者:珍妮 · 古黛尔) INTRODUCTION: How I Reluctantly Became an Activist s-- And Uncovered the Crime that Enabl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引言:我如何不情愿地成为一名积极分子 —— 并揭露了纵容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犯罪行为 1. The Politicization of Science --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llusion 1 、科学的政治化 —— 以及错觉的制度化 2. The Expansion of the Biotech Agenda --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Politicization 2 、生物技术计划的扩展 —— 以及政治化的强化 3. Disappearing a Disaster -- How the Facts About a Deadly Epidemic Caused by a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Have Been Consistently Clouded 3 、让灾害消失 —— 转基因食品造成致命流行病的事实如何一直被掩盖 4. Genes, Ingenuity, and Disingenuousness -- Reprogramming the Software of Life while Refashioning the Facts 4 、基因、聪明才智和 不诚实 —— 在重塑事实的同时重新编程生命的软件 5. Illegal Entry -- The Governmental Fraud that Put GE Foods on the US Market 5 、非法进入 —— 让转基因食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政府欺诈 6. Globalization of Regulatory Irregularity -- How Food Safety Officials in Canada, the EU, and Other Regions also Sidestepped Science and Sound Policy 6 、监管违规的全球化 —— 加拿大、欧盟以及其他区域的食品安全官员如何避开了科学和健全的政策 7. Eros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Multiple Risks, Minimal Caution 7 、环境保护遭到侵蚀 —— 多项风险、最低程度谨慎 8. Malfunction of the American Media -- Pliant Accomplices in Cover-up and Deception 8 、美国媒体的失灵 —— 堕落为掩盖和欺骗的顺从同伙 9. Methodica l Misrepresentation of Risk -- Oversights, Anomalies, and 失职 9 、风险的系统误传 —— 疏忽、异常和拖欠 10. A Crop of Disturbing Data -- How the Research on GE Foods Has Failed to Show They're Safe -- and Instead Confirmed They Should Be Off the Market 10 、令人不安数据的农作物 —— 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未能显示它们的安全性 —— 反而确认它们应当从市场中清除出去 11. Overlooked Lessons from Computer Science -- The Inescapable Risks of Altering 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s 11 、被忽视的计算机科学的教训 —— 改变复杂信息系统造成不可避免的风险 12. Unfounded Foundational Assumptions -- The Flawed Beliefs that Undergird Agricultural Bioengineering 12 、毫无根据的基础性假设 —— 加强农业生物工程的错误信念 , 13. The Devolution of Scientists into Spin Doctors -- Genetic Engineering's Most Malignant Mutation 13 、科学家堕落为舆论导向专家 —— 基因工程的最恶性突变 14. New Directions and Expanded Horizons -- Abando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Advancing to Safe, Sustainable, and Sensible Modes of Farming 14 、新的方向和扩大的视野 —— 放弃基因工程,推进安全、可持续和明智的农业模式 Appendix A: Extended Examination of the Judge's Decision in Alliance for Bio-Integrity v. Shalala 附录 A :扩展 “ 生物整体性联盟(原告)对 Shalala (被告)案件中法官裁决的审查 Appendix B: Two Reports by Other Respected Organizations that Misrepresent the Risks of GE Foods 附录 B :其他受人尊敬的机构歪曲转基因食品风险的两份报告 Comments at on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 posted at Amazon website: 《亚马逊网站》上发布的对于《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的评论: http://www.amazon.com/Altered-Genes-Twisted-Truth-Systematically/dp/0985616903 “A fascinating book: highly informative, eminently readable, and most enjoyable. It’s a real page-turner and an eye-opener.” “ 这是一本令人着迷的书:信息丰富,可读性强且十分有趣。这是一本真正的引人入胜、令人大开眼界的书。 ” Richard C. Jennings, PhD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理查德 ·C· 杰宁思,博士,剑桥大学科学史与哲学系 “This incisive and insightful book is truly outstanding. Not only is it well-reasoned and scientifically solid, it’s a pleasure to read – and a must-read. Through its masterful marshaling of facts, it dispels the cloud of disinformation that has misled people into believing that GE foods have been adequately tested and don’t entail abnormal risk.” “ 这本尖锐而深刻的书极为出色。它的不仅合理的和科学上实在,而且有阅读性 -- 是一本必读书。通过高超编组的事实,它驱散了误导人们相信转基因食品已经充分测试不具有异常危险的虚假信息雾霾。 ” David Schubert, PhD, molecular biologist and Head of Cellular Neurobiology,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大卫 · 舒伯特,博士,分子生物学就与索尔科生物研究所分子神经生物学负责人 “A great book. The evidence is comprehensive, clear, and compelling. No one has documented other cases of irresponsible behavior by government regulators and the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nearly as well as Druker documents this one. His book should be widely read and thoroughly heeded.” “ 一本伟大的书。证据全面、清楚且引人注目。没有人如同德鲁克一般记录政府监管机构和科研机构不负责任行为的案例。他的书值得广泛阅读和认真留意。 ” John Ikerd, PhD Professor Emeritu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Missouri 约翰 · 爱柯德,博士,密苏里大学农业经济学名誉教授 “Steven Druker’s meticulously documented, well-crafted, and spellbinding narrative should serve as a clarion call to all of us. In particular, his chapter detailing the deadly epidemic of 1989-90 that was linked with a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supplement is especially significant. . . . Overall his discussion of this tragic event, as well as its ominous implications,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evenly-balanced and accurate account that I have read.” “ 斯蒂芬 · 德鲁克所小心记录、精心设计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应该对我们所有人形成号召。特别是,他详述 1989-1990 致命流行病与转基因食品补充剂的联系的一章,意义特别重大 ... 他对这场悲惨事件的总体讨论,及其不祥影响,是我所读到过的最为综合、平衡与准确的描述。 ” Stephen Naylor, PhD Professor of Biochemistry, Mayo Clinic (1991-2001) 斯梯芬 · 奈勒,博士,生物化学教授,玛幼诊所( 1991-2001 ) “A landmark. It should be required reading in every university biology course.” “ 这是一个里程碑。它应该成为每个大学的生物学课程必读书。 ” Joseph Cummins, PhD Professor Emeritus of Genetics, Western University, Ontario -- 约瑟夫 · 卡敏斯,博士,遗传学名誉教授,加拿大安大略西部大学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 is lucid, illuminating, and alarming. As a former New York City prosecutor, I was shocked to discover how the FDA illegally exempted GE foods from the rigorous testing mandated by federal statute. And as the mother of three young kinds, I was outraged to learn how America's children are being callously exposed to experimental foods that were deemed abnormally risks by the FDA's own experts.” “ 《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清晰明白且发人深省。作为纽约市前检察官,我震惊地发现 FDA 如何违法地让转基因食品逃避联邦法律所规定的严格测试要求。作为三位幼童的妈妈,我愤怒地了解到美国的儿童被无情暴露于 FDA 的专家自己认为存在异常风险的实验性转基因食品面前。 ” -- Tara-Cook Littman, JD -- 塔拉 - 库克 · 利特曼,法律博士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 is very readable, thorough, logical and though- provoking. Steven Druker exposes shenanigans employed to promote genetic engineering that will surprise even those who have followed the ag-biotech industry closely for years. I strongly recommend his book. “ 《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极具阅读性、透彻性、逻辑性和思考价值。 史蒂芬 · 德鲁克揭露一批诡计多端者受雇以推进转基因技术,对此即便多年密切关注农业 -- 生物技术产业的人也会感到震惊。我强烈推荐他的书。 - Belinda Martineau, PhD, molecular biologist, -- 贝琳达 · 马丁俄奥,博士,分子生物学家 a co-developer of the first genetically engineered whole food, 头一种转基因全食品合作研发者 author of First Fruit: The Creation of the Flavr Savt tm Tomato and the birth of biotech Foods 《头一种水果: Flavr Savt tm 转基因西红柿的创造与生物技术食品的降生》的作者 Steven Druker has done a beautiful job of weaving a compelling scientific argument into an engaging narrative that often reads like a detective story, and he makes his points dramatically and clearly. The examina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s especially insightful, exposing how the former is more like a 'hackathon' than a careful, systematic methodology for revising complex in information systems. I will recommend this book to my friends. “ 史蒂芬 · 德鲁克 将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争论编写成引人入胜故事,读起来像一个侦探故事,同时其要点不失显著和清晰。他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对基因工程的问题所进行的审查尤其深刻,揭示出基因工程更像一个 ‘ 黑客 ’ 所为,而不是表现为修改复杂信息系统的认真的、系统化的方法。我将向我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 ” -- Thonmas J. McCabe, devloper of the cyclomatic complexity software metric, a key analytic tool in computer programming employed throughout the world -- 托马斯 ·J· 麦卡比, 世界范围计算机编程应用的关键性分析工具 循环复杂度软件度量的研发者, Based on over 30 years of teaching computer science at universities and on extensive experience as a programmer in private industry, I can state that Steven Druker has done an excellent job of demonstrating the recklessness of the current practice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comparison to the established practic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His book presents a striking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fields, showing how software engineers progressively developed greater awareness of the inherent risks of altering 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s - and accordingly developed more rigourous procedures for managing them - while genetic technicians have largely failed to de either,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they alter are far more complex, and far less comprehended, than any human-made system. “ 根据我在大学执教计算机科学 30 余年的经验以及在私人公司工作的经历,我可以说 , 史蒂芬 · 德鲁克将 基因工程中的鲁莽操作与软件工程所确立的操作进行比较的工作非常优异。他的书对两个领域的情况做了鲜明对比,表明软件工程师如何逐步发展出对于改变复杂信息系统固有风险的认识 -- 并且响应开发管理这些风险的更为严格的程序 -- 与此相反,基因技术人员们在相当意义上既没有能够认识到这样的风险,又没有开发出管理这些风险的更为严格的程序,尽管基因工程修改的信息系统在复杂程度和理解难度上远胜于任何人造系统。 - Ralph Bunker, PhD -- 拉菲 · 邦克,博士 Steven Druker has written one of the few books I have encountered, in my many years of public interest work, with the capacity to drive major change in a major issue. What Ralph Nader's Unsafe at Any Speed was to the auto industy and what Rachel Carson's Silent Spring was to synthetic pesticides,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 will be to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I is profoundly penetrating, illuminating, and compelling, and it could stimulate a monumental and beneficial shift in our system of food production. “ 史蒂芬 · 德鲁克 的作品,是我多年公共利益的工作中所遇到的有能力推动重大变化的几本书之一。如同拉尔夫 · 内德《任何速度都不安全》对汽车工业以及蕾切尔 · 卡逊《寂静的春天》对化学合成农药,《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对转基因食品将发挥同样的作用。这本书有深刻而透彻、清晰而引人入胜,它可以推动我们食品生产系统中重大而有益的转变。 ” -- Joan Levin, JD, MPH -- 琼 · 莱文,法律博士, Druker's brilliant expose catches the promoters of GE food red-handed: falsifying data, corrupting regulators, lying to Congress. He thoroughly demonstrates how distortions and deception have been piled one on to another, year after year, producing a global industry that teeters on a foundation of fraud and denial. This book is sure to send shockwaves around the world. “ 德鲁克出色地揭露了转基因食品推动者的违法行为:伪造数据、腐化监管机构、欺骗国会。他透彻地揭示一个又一个扭曲和欺骗如何成为更多扭曲和欺骗的依据,年复一年堆积起来,从而在摇摇欲坠地欺诈和否认基础上造就了这个全球行业。这本书必将在全世界造成冲击。 ” -- Jeffrey M. Smith, international bestselling author of Seeds of Dececption Genetic Roulette -- 杰弗里 ·M· 史密斯,世界畅销《欺骗的种子》与《转基因轮盘赌》的作者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 reveals how the inception for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ignited a battle between those committed to scientific accuracy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those who saw genetic engineering's commercial potential. Steven Druker's meticulously researched book pieces together the deeply disturbing and tremendously important history of the interwined science and politics of GMOs. Understanding this ongoing struggle 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science in the modern world. “ 《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揭示分子生物技术的诞生如何激起了致力于科学准确性和公众利益者和那些看到基因工程商业潜力的人之间的斗争。 史蒂芬 · 德鲁克 潜心研究写成的书将。理解这场持续的斗争,是理解现代世界中的科学的关键。 ” -- Allison Wilson, PhD, molecular geneticist, Science Director, The Bioscience Resource Project -- 阿利森 · 维勒森,博士,分子基因学家,科学主任,生物科学资源项目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 Druker's exceptionally well-researched and well-written book elucidates the scientific facts about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that the PR myths have been obscuring. It provides a unique and invaluable resource not only for concerned citizens, but for historia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In a comprehensive and skill full manner, it demonstrates how the integrity of science was compromised as a highly influential community of biologists with special interests in genetic engineering muddled scientific truth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image of bioengineered foods and to advance their growing partnerships with big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Ultimately, the book reveals that what's at stake here is not only the safety of our food supply, but the future of science. I am pleased that Steven made good use of the extensive firsthand information I shared about the unsavory behind-the-scenes machinations of biotech promoters in both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I am very impressed with the book as a whole - expect that a large number of to the scientists will be too. “ 《改变的基因、扭曲的真相》,是德鲁克精湛研究、精心编写而成的书,厘清为转基因公关所构建的神话,并阐明转基因食品的科学事实。。这本书,不仅对于对此感到担心的公民,而且对科技史学者提供了独特宝贵的资源。通过全面而高超的技艺,,它演示了基因工程搅乱科学特殊利益攸关的一批保护转基因食品形象、促进其扩展与大企业和政府合作关系的一伙的高度影响力生物学家,如何用使科学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这本书最后揭示,这里涉及的利害关系,不仅涉及我们的食品供应的安全性,而且关乎科学的未来。我很高兴史蒂芬充分利用广泛的第一手资料分析生物技术推动者在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中的一系列幕后阴谋,我对这本书整体感到印象深刻 – 我想许多科学家的反应如我一样。 ” - Philip Regal, PhD, Professor Emeritus,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菲利普 · 瑞嘉勒,博士,名誉教授,明尼苏达大学生物科学学院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辉瑞治疗乳腺癌药物palbociclib再获FDA青睐
bionion 2015-2-4 15:04
辉瑞公司最近宣布,公司开发的palbociclib最近获得了FDA相关部门的肯定,这也为palbociclib的最终上市扫清了障碍(相关阅读:CDK4/6市场开启在望——FDA优先审查辉瑞乳腺癌明星药palbociclib)。 Palbociclib 是通过阻断CDK4和CDK6两种酶来治疗患有转移性乳腺癌的绝经期妇女患者。FDA的相关官员对辉瑞公司此次提交的临床二期数据表示满意。而FDA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比其最终期限提前了两个月之多,这也为辉瑞公司在竞争激烈的CDK抑制剂药物开发市场中取得领先位置提供了便利。目前辉瑞公司在这一领域中的主要对手包括了礼来和诺华等制药巨头。 分析人士预计,一旦palbociclib获得FDA的最终批准上市,其年销售额峰值将达到30亿-50亿美元之多。通常,许多抗癌药物都是通过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来达到抗肿瘤效果,而目前发现很多乳腺癌患者并不表达这种受体。Palbociclib的创新之处就在于这种药物的靶向目标变为了雌激素受体。从而为这类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FDA还表示palbociclib还有望与另一种抗癌药物letrozole联合治疗专一性乳腺癌。这也是辉瑞公司在开辟自己的肿瘤疗法研发部门后取得的首个胜利。 新年伊始,辉瑞公司正在大刀阔斧地开辟自己的肿瘤药物部门。去年,辉瑞公司曾经尝试以1180亿美元的的价格收购阿斯利康,以获得其继续的肿瘤免疫疗法研发部门,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收购案最终胎死腹中。不过,辉瑞公司并未就此偃旗息鼓。不久,辉瑞公司就和德国默克公司签订了价值数亿美元的肿瘤免疫疗法研发协议(相关阅读:土豪中的战斗机!辉瑞与默克签订28亿美元合作协议开拓公司肿瘤免疫疗法)。或许2015年将成为辉瑞公司研发部门重组后的一个丰收年。 原文转自生物谷。
1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乳腺癌突破性新药Palbociclib获FDA优先审批权
热度 1 chenxiaohong 2015-2-4 13:43
Palbociclib 通过FDA突破性疗法指定和优先审查程序,提供了一种快速审批程序批准。 PALOMA-1 试验:随机挑选165个绝经后ER+/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1:1分成两部分:分别包含66例和99例患者。连续每天给药2.5 mg letrozole,每天给药125 mg Palbociclib或不给药,持续3周后,然后休息1周。 在这项研究的第一阶段,letrozole单独用药的中位PFS为5.7个月,与Palbociclib联用为26.7个月。在较长的第2阶段,中位PFS分别为11.1与18.1个月。 在细胞分裂过程,CDK4/6的抑制作用通过阻断G1期到S期而阻止DNA复制。通过控制细胞周期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对芳香酶抑制剂与Palbociclib联用的早期研究,表明CDK4/6在ER+乳腺癌患者中更活跃。 与 Palbociclib联用,中性粒细胞减少率显著高于letrozole单独使用。 PALOMA-2 试验比较letrozole单独用药,或与Palbociclib联用。 用于治疗绝经后ER+/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2270 次阅读|2 个评论
距离FDA批准第一个生物仿制药Zarzio上市仅一步之遥!
bionion 2015-1-9 09:38
美国FDA药物评审中心(CDER)今天举行肿瘤药物专家顾问委员会(ODAC)会议,评议诺华旗下山多士(Sandoz)公司申报的安进公司Neupogen的生物仿制药EP2006(欧洲商品名:Zarzio)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经过听取山多士公司的申报报告、FDA评审员的评议报告和公众听证,FDA专家小组以14:0的不记名投票结果一致推荐批准山多士的EP2006上市(美国商品名:Zarxio),这样距离FDA批准第一个生物仿制药上市只有一步之遥。 药源刚刚报道,美国FDA药物评审中心的评审员已经指出山多士公司的EP2006(在欧洲商品名:Zarzio)和安进的Neupogen相比没有发现“有意义的临床差异”。也就是说Zarzio和Neupogen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因此FDA评审员建议批准Zarzio用于治疗原研药Neupogen批准的所有五个适应症。笔者今天旁听了FDA专家小组(ODAC)的会议,第一时间获取了ODAC专家对EP2006申报材料的看法。 今天ODAC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药物评审中心(CDER)对生物仿制药351(k)评审规则的解释、山多士公司对EP2006申报材料的幻灯介绍、FDA评审员从CMC、生物活性、免疫原性、病理毒理、临床实验等多个方面对EP2006申报材料的评议、专家小组提问、以及包括患者、医生、保险公司、仿制药制造商在内的公众听证。笔者以为专家小组今天对申报材料的提问不算尖锐,主要针对EP2006和Neupogen相比血药浓度稍低(大约低10%),虽然在通常接受的20%范围以内,但对这个结果是否会转化到临床产生疑问。 山多士公司演示了多个批次的EP2006、Neupogen、和欧洲上市Zarzio的头对头比较结果,指出虽然EP2006和Neupogen相比血液浓度稍低,但和对照组相比对恢复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生物标记物CD34的水平都没有表现差异,而且生物仿制药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没有区别。因此,FDA专家小组最终以14:0的投票结果同意EP2006和安进的Neupogen高度相似,建议FDA批准Zarxio上市。因为FDA评审员和专家小组都一致推荐批准EP2006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估计EP2006获得FDA的批准已成定局。 当然获得FDA的批准并不代表商业上的成功,到目前为止生物仿制药的市场吸收一直不尽人意。即使对生物仿制药比较友好的欧洲市场也因国家不同,对生物仿制药的市场吸收也差异较大。而且这次FDA专家小组的评议并没有涉及到和原研药之间的互换性(interchangeability)。再加上生物仿制药和原研药在价格上的优势不不是太大,通常只有20-30%。所以Zarxio即使上市,在美国市场的吸收率也有待观望。
2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美国FDA批准41个新药,到达16年来新高
热度 2 chemicalbond 2015-1-7 22:20
对久经风雨的制药界来说,2014应该算是个丰收年,因为美国FDA一共批准了41个新药(new molecular entities)。【1】上一次高潮是1996年,那年的数字是53个【2-3】:直接导致大量留美化学才俊赶上黄金时代,纷纷进入制药企业获得高薪工作。而近年来,由于赚大钱(年销售过10亿美元)的药品纷纷遭遇专利到期,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赶上了美国制药业的大面积裁员风波,也有很多人远离家人成为空中飞人,海归到国内工作,不少人现在都是国内制药界的顶梁柱... ... 有数据分析,最近几年FDA的批准率也在上升【4】:无论是因为累计效应,还是因为FDA面临各种压力改善了工作,无论如何,这给很多还在这个行当辛苦工作的科技民工来说,至少是个鼓励。【6-7】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药研发貌似大跃进的时代,2014年中国制药界的“成绩”就是买买买:大量 超过千万元的 针对国外公司项目的交易,而那些公司自己真正投入新药研发的资金可能都很少:有钱,还真是太任性了。【5】 这到底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 参考: 【1】 http://pharmamkting.blogspot.com/2014/12/43-of-new-drug-approvals-in-2014-were.html 【2】 http://www.nature.com/nrd/journal/v13/n2/fig_tab/nrd4239_F1.html New molecular entities (NMEs) and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s (BLAs) approved by the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CDER) since 1993. 【3】 FDA 历年批准的新药 http://www.centerwatch.com/drug-information/fda-approved-drugs/ 【4】 http://www.biopharmadive.com/news/icymi-3-charts-that-show-why-2014-was-a-milestone-year-for-us-novel-drug-a/343064/ (2014年的数据应该不全) 【5】 http://www.biotech.org.cn/information/129577 其它相关博文 【6】 药厂关门,朋友失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690714.html 【7】国外制药界职场动荡的年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93521.html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2957 次阅读|4 个评论
盘点美国FDA批准的人用疫苗和我的疫苗博文
热度 2 wsyokemos 2014-8-25 05:25
自己曾在疫苗领域工作了两年,在过去两年中曾先后写了 7 篇有关疫苗的博文(参见文末,大部分是有关 H7N9 疫苗的)。在自己即将转战单克隆抗体药之际,写此本文不但是对过去美国 FDA 批准的疫苗(只限人用)的盘点,也是对自己过去所写有关疫苗博文的盘点,因为以后很可能不会再写这方面的博文了,我写博文更多的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干什么就主要写什么方面的博文,当然这也是向科学网众多博友们学习的过程。 如表中所示,截至 2014 年 8 月 23 日, FDA 过去总共批准了 76 种疫苗,要想对所有这些疫苗都进行评论,显然我没有这个能耐,凭我这个只在疫苗领域混过短短两年的准外行,只能对这些疫苗进行非常粗浅的分析: # 产品名称 商品名 生产商 1 Adenovirus Type 4 and Type 7 Vaccine, Live, Oral No Trade Name Barr Labs, Inc. 2 Anthrax Vaccine Adsorbed Biothrax Emergent BioDefense Operations Lansing Inc. 3 BCG Live BCG Vaccine Organon Teknika Corp LLC 4 BCG Live TICE BCG Organon Teknika Corp LLC 5 Diphtheria Tetanus Toxoids Adsorbed No Trade Name Sanofi Pasteur, Inc 6 Diphtheria Tetanus Toxoids Adsorbed No Trade Name Sanofi Pasteur, Ltd 7 Diphtheria Tetanus Toxoids 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Adsorbed Tripedia Sanofi Pasteur, Inc (not available) 8 Diphtheria Tetanus Toxoids 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Adsorbed Infan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9 Diphtheria Tetanus Toxoids 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Adsorbed DAPTACEL Sanofi Pasteur, Ltd 10 Diphtheria Tetanus Toxoids 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Adsorbed, Hepatitis B (recombinant) an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Combined Pedia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11 Diphtheria and Tetanus Toxoid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Adsorbed an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KIN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12 Diphtheria and Tetanus Toxoid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Adsorbe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and Haemophilus b Conjugate (Tetanus Toxoid Conjugate) Vaccine Pentacel Sanofi Pasteur Limited 13 Haemophilus b Conjugate Vaccine (Meningococcal Protein Conjugate) PedvaxHIB Merck Co, Inc 14 Haemophilus b Conjugate Vaccine (Tetanus Toxoid Conjugate) ActHIB Sanofi Pasteur, SA 15 Haemophilus b Conjugate Vaccine (Tetanus Toxoid Conjugate) Hibe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S.A. 16 Haemophilus b Conjugate Vaccine (Meningococcal Protein Conjugate) Hepatitis B Vaccine (Recombinant) Comvax Merck Co, Inc 17 Hepatitis A Vaccine, Inactivated Hav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18 Hepatitis A Vaccine, Inactivated VAQTA Merck Co, Inc 19 Hepatitis A Inactivated and Hepatitis B (Recombinant) Vaccine Twin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20 Hepatitis B Vaccine (Recombinant) Recombivax HB Merck Co, Inc 21 Hepatitis B Vaccine (Recombinant) Engerix-B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22 Human Papillomavirus Quadrivalent (Types 6, 11, 16, 18) Vaccine, Recombinant Gardasil Merck and Co, Inc. 23 Human Papillomavirus Bivalent (Types 16, 18) Vaccine, Recombinant Cerva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24 Influenza A (H1N1) 2009 Monovalent Vaccine No Trade Name CSL Limited 25 Influenza A (H1N1) 2009 Monovalent Vaccine No Trade Name MedImmune LLC 26 Influenza A (H1N1) 2009 Monovalent Vaccine No Trade Name ID Biomedical Corporation of Quebec 27 Influenza A (H1N1) 2009 Monovalent Vaccine No Trade Name 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Limited 28 Influenza A (H1N1) 2009 Monovalent Vaccine No Trade Name Sanofi Pasteur, Inc. 29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H5N1 (for National Stockpile) No Trade Name Sanofi Pasteur, Inc. 30 Influenza A (HSN1) Virus Monovalent Vaccine, Adjuvanted No Trade Name ID Biomedical Corporation of Quebec 31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Trivalent, Types A and B) Afluria CSL Limited 32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Trivalent, Types A and B) FluLaval ID Biomedical Corp of Quebec 33 Influenza Vaccine, Live, Intranasal (Trivalent, Types A and B) FluMist MedImmune, LLC 34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Trivalent, Types A and B) Flua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35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Trivalent, Types A and B) Fluvirin 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Ltd 36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Trivalent, Types A and B) Agriflu 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S.r.l. 37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Trivalent, Types A and B) Fluzone, Fluzone High-Dose and Fluzone Intradermal Sanofi Pasteur, Inc 38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Trivalent, Types A and B) Flucelvax 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Inc. 39 Influenza Vaccine (Trivalent) Flublok Protein Sciences Corporation 40 Influenza Vaccine,Live, Intranasal (Quadrivalent, Types A and Types B) FluMist Quadrivalent MedImmune, LLC 41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Quadrivalent, Types A and Types B) Fluarix Quadrivalent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42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Quadrivalent, Types A and Types B) Fluzone Quadrivalent Sanofi Pasteur, Inc 43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Quadrivalent, Types A and Types B) FluLaval Quadrivalent ID Biomedical Corporation 44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Vaccine, Inactivated, Adsorbed Ixiaro Intercell Biomedical 45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Vaccine Inactivated JE-Vax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Microbial Diseases of Osaka University 46 Measles and Mumps Virus Vaccine, Live M-M-Vax Merck Co, Inc (not available) 47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Virus Vaccine, Live M-M-R II Merck Co, Inc 48 Measles, Mumps, Rubella and Varicella Virus Vaccine Live ProQuad Merck Co, Inc 49 Meningococcal (Groups A, C, Y, and W-135) Oligosaccharide Diphtheria CRM197 Conjugate Vaccine Menveo 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Inc. 50 Meningococcal Groups C and Y and Haemophilus b Tetanus Toxoid Conjugate Vaccine MenHib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51 Meningococcal (Groups A, C, Y and W-135) Polysaccharide Diphtheria Toxoid Conjugate Vaccine Menactra Sanofi Pasteur, Inc 52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Groups A, C, Y and W-135 Combined Menomune-A/C/Y/W-135 Sanofi Pasteur, Inc 53 Plague Vaccine No trade name Greer Laboratories Inc. (not available) 54 Pneumococcal Vaccine, Polyvalent Pneumovax 23 Merck Co, Inc 55 Pneumococcal 7-valent Conjugate Vaccine (Diphtheria CRM197 Protein) Prevnar Wyeth Pharmaceuticals Inc 56 Pneumococcal 7-valent Conjugate Vaccine (Diphtheria CRM197 Protein) Prevnar 13 Wyeth Pharmaceuticals Inc 57 Poliovirus Vaccine Inactivated (Human Diploid Cell) Poliovax Sanofi Pasteur, Ltd (not available) 58 Poliovirus Vaccine Inactivated (Monkey Kidney Cell) IPOL Sanofi Pasteur, SA 59 Rabies Vaccine Imovax Sanofi Pasteur, SA 60 Rabies Vaccine RabAvert 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61 Rabies Vaccine Adsorbed No Trade Name BioPort Corp(not available) 62 Rotavirus Vaccine, Live, Oral ROTA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63 Rotavirus Vaccine, Live, Oral, Pentavalent RotaTeq Merck Co., Inc. 64 Smallpox (Vaccinia) Vaccine, Live ACAM2000 Sanofi Pasteur Biologics Co. 65 Tetanus Diphtheria Toxoids Adsorbed for Adult Use No Trade Name MassBiologics 66 Tetanus Diphtheria Toxoids Adsorbed for Adult Use DECAVAC Sanofi Pasteur, Inc 67 Tetanus Diphtheria Toxoids Adsorbed for Adult Use TENIVAC Sanofi Pasteur, Ltd 68 Tetanus Toxoid No Trade Name Sanofi Pasteur, Inc 69 Tetanus Toxoid Adsorbed No Trade Name Sanofi Pasteur, Inc 70 Tetanus Toxoid, Reduced Diphtheria Toxoid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Adsorbed Adacel Sanofi Pasteur, Ltd 71 Tetanus Toxoid, Reduced Diphtheria Toxoid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Adsorbed Boostrix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72 Typhoid Vaccine Live Oral Ty21a Vivotif Berna Biotech, Ltd 73 Typhoid Vi Polysaccharide Vaccine TYPHIM Vi Sanofi Pasteur, SA 74 Varicella Virus Vaccine Live Varivax Merck Co, Inc 75 Yellow Fever Vaccine YF-Vax Sanofi Pasteur, Inc 76 Zoster Vaccine, Live, (Oka/Merck) Zostavax Merck Co., Inc. resource: http://www.fda.gov/BiologicsBloodVaccines/Vaccines/ApprovedProducts/UCM093833 这 76 种可以预防几十种疾病,其中针对流感的疫苗品种最多,多达 20 种,这主要是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不得不迫使科研人员不断研发针对新的变异病毒株的新疫苗。那么有没有一种可以预防所有流感病毒的通用疫苗?答案是:目前还没有。但目前,已经有公司在开发这种通用疫苗,主要思路是选取主要流感病毒株的关键蛋白的保守氨基酸进行设计,但是这个思路虽然简单,但是具体做起来并不容易,迄今尚未成功,即为明证。 在这 20 种流感疫苗中,值得一提的是 Afluria (表中 #31 ,生产商: CSL 公司),这种灭活流感疫苗本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最近在疫苗领域火了一把,不过它的火,是一种沾光式的火。就在几天前,即 2014 年 8 月 19 日, FDA 批准了美国 PharmaJet 公司开发的无针型注射系统( 0.5 毫升)用于输送 Afluria 疫苗,这也是 FDA 批准上市的世界上第一种用于输送灭活疫苗的无针型注射系统【 6 】。个人觉得, FDA 的这个批复(这个系统本身是按医疗器械批的)在世界疫苗史上也许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恐针患者的福音。这种新型系统是通过一种精确、快速、高速的微流体皮下注射完成疫苗接种的,整个注射过程十分之一秒搞定。这种无针注射系统不仅有效避免了针刺伤、接种针重复使用以及潜在交叉感染等疫苗接种中的常见风险,而且也省去了回收使用过的注射针的成本。这个系统有望成为输送疫苗的通用系统, PharmaJet 目前正与多家疫苗公司合作,试验用这个系统输送其它疫苗(比如基于 RNA 的)。至于这个系统何时能在中国大陆上市使国人受益,目前尚不得而知,至少短期内恐怕无望。 在上述 20 种流感疫苗中,最畅销的是赛诺菲的 Fluzone 高剂量流感疫苗(表中 #37 ),其全球年销售额超过了 13 亿美元【 1 】,大约是第二名的 4 倍,即使是按照药品的标准也可以算是重磅炸弹了。在全球 流感疫苗销量排行榜上,前 10 名中,唯一的一个来自中国企业生产的是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安尔来福 (Anflu) 【 1 】,在生物制药领域,鲜有来自中国的企业能进入这类的排行榜,所以特别介绍一下。安尔来福的 生产企业是未名集团旗下的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SinovacBiotech Ltd.) ,这 是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生物制药企业,目前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 NasdaqGS : SVA )上市,是第一家在北美上市的中国疫苗企业。尽管一般民众并不知道科兴公司,但是这家民营企业在疫苗领域的知名度还是相当高的 ,不过这个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只限于中国大陆,在国际上,还是非常有限的,上述的 安尔来福能进 Top10 主要还是基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该疫苗并没有被美国或欧盟药监部门批准,自然不能进入欧盟市场。 事实上,我国疫苗出口量非常有限,出口对象也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对于我国疫苗的现状,可参见最近的一篇很好的综述文章【 2 】。但是最近有有一个突破: 2013 年 10 月 9 日,国药中生旗下成都分公司生产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于通过了 WHO 预认证,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 WHO 预认证的疫苗,这个 WHO 预认证几乎相当于拿到了该疫苗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因此是中国疫苗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疫苗也是国际合作的结果, 研发过程中受到著名的比尔及梅琳达 · 盖茨基金会 (BMGF) 的大力资助,可以说这个基金会对于上述成就功不可没,但是遗憾的是,今年初,媒体在采访该公司某主要负责人时,他谢了一大圈(就差没谢 CCTV 了),唯独没有谢 BMGF ,对 BMGF 压根只字未提,不知缘何,接受 BMGF 的资助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当然,赛诺菲的 Fluzone 并非所有疫苗中的销量冠军,还有一些表现更为抢眼的疫苗,全球疫苗中身价最高的当属辉瑞 ( 原惠氏 ) 的 Prevnar 13 (表中 #56 ) , 该疫苗在 2013 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 40 亿美元,并且有望以后突破 50 亿美元大关【 3 】。这是一种 预防肺炎的疫苗,有关该疫苗的详细介绍,可参考 Wiki 【 4 】。在全球 10 大畅销疫苗(不仅仅是流感疫苗)中,共有 6 种年销售额超过了 10 亿美元,即使是第 10 名 Pneumovax 疫苗( 表中 #54 ,也是一种肺炎疫苗 ) ,也达到了 6.53 美元【 3 】。当然,并非所有的疫苗都这么赚钱,有的疫苗销售额就很低,最后被迫撤市的都有。疫苗的销售情况也有点类似其它商品的销售规律,即所谓的 80/20 规则,即 80% 的销售额来自只有约 20% 的疫苗。其实不光疫苗销售的集中度比较高,生产疫苗的企业的集中度更高。 5 家公司的疫苗销售额就占到了全球的 80% 。这 5 家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它们分别为【 5 】: 葛兰素史克, 疫苗年销售额: 53.7 亿美元。 赛诺菲巴斯德, 疫苗年销售额: 51.1 亿美元 辉瑞,疫苗年销售额: 39.7 亿美元 默克,疫苗年销售额:数据不详,不过其 2012 年的疫苗销售额为 52.7 亿美元(当年全球第二)。 诺华,疫苗年销售额: 19.9 亿美元 最后,感谢科学网的编辑们,下面 7 篇有关疫苗的博文均被他们精选,有些甚至被置顶。也感谢《中国科学报》和《医药经济报》的几位主编 / 编辑对我博文的错爱,将下面其中 4 篇博文编辑发表在两报上。感谢科学网诸多博友们阅读 / 支持我的博文。 附:我的相关疫苗博文: 1. 美国的疫苗安全是如何监管的? ( 2014 年 1 月 8 日发表于《中国科学报》标题为 《 美国监管疫苗启示录 》。) 2. 我国已经成功研发出 H7N9 禽流感疫苗? ( 2013 年 11 月6日的《中国科学报》第8版,标题为 : 成功研发 H7N9 疫苗株 ≠ 疫苗问世 ) 3. H7N9 疫苗全球研发进展 (《医药经济报》 2013 年 8 月 19 日 A08 版,标题为 : H7N9 疫苗研发仍需 “ 破茧 ” ) 4 日本三菱抢购一家研发H7N9疫苗的生物公司 ( 本文主要内容 2013 年 7 月 31 日刊登于《中国科学报》,标题为: 三菱抢购 H7N9 疫苗公司的背后 , 本文主要内容经删改后,还发表于 2013 年 8 月 2 日《医药经济报》 A08 版,标题为 “ Medicargo 技术平台值得期待 ” ) 5. H7N9 禽流感疫苗研发竞争:又有一美国公司抢了先! 6. 又有一家公司搞出 H7N9 禽流感疫苗 ! 7. 美国研发成功 H7N9 禽流感疫苗 参考资料: 1. Top 10 selling flu vaccines of2012, http://www.fiercevaccines.com/special-reports/top-10-selling-flu-vaccines-2012 2. 我国疫苗市场概况 , http://mag.yigoonet.com/25/zt/0428227.html 3. Top 10 best-selling vaccines of2013 , http://www.fiercevaccines.com/story/top-10-best-selling-vaccines-2013/2014-05-29 4.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 http://en.wikipedia.org/wiki/Pneumococcal_conjugate_vaccine 5 .Top 5 Vaccine Companies By Revenue - 2013 , http://www.vaccinenation.org/2014/05/30/top-5-vaccine-companies-revenue-2013/ 6. FDA Approves Use of AFLURIA Influenza Vaccine withPharmaJet’s Needle-Free Injector , http://pharmajet.com/fda-approves-afluria-influenza-vaccine-pharmajets-needle-free-injector
个人分类: 生物制药|10632 次阅读|6 个评论
美国FDA凭什么决定中国人要吃什么
蒋高明 2014-3-20 12:35
本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683ce0102er7m.html FDA赤膊上阵挥起转基因大棒,中国咋整? (2014-03-20 11:23:34) 转载 ▼ 吕永岩按语:华尔街日报刊发美国FDA生物技术办公室创立主管的文章,通篇杀气腾腾,剑指中国。透漏出的信息足以令13亿中国人惊诧。 一是美国转基因产品及转基因技术完全靠中国的“购买”支撑,中国一旦不买美国转基因产品,那就“导致美国农业陷入混乱,并危及未来的农作物品种创新”,也就是转基因品种的创新。美国转基因农业的制高点,原来是依赖中国推上去的。 二是美国转基因技术推动力与中国一样,都离不开“商业化”金钱推动。美国人说的很清楚 :“ 如果不具备商业化的可能性,没有公司会愿意斥资1亿美元来发展基因工程新品种”。中国专家说的也很清楚,转基因不搞产业化,专家就没有积极性。中美国转基因专家一个腔调,一个鼻孔出气 。 区别只在于,美国发展转基因技术目标对外,想挣中国的钱;中国专家搞转基因,目标对内,想掏的是中国13亿人的腰包 。 受伤的说到底总是中国人,赚钱的是中美国转基因利益集团。 三是中国专家彭于发之流总是不打自招,不等美国使用美人计便“承认”,主动泄露中国的商业机密。这样的人竟然经常代表部委发布转基因权威声音。 四是美国转基因产品出路已经岌岌可危,就等中国出手相救。“ 谷物处理商CGB宣布,不会接受含有Duracade基因的粮食,直至中国、埃及、土耳其全部亮了绿灯才可以”。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而且埃及和土耳其美国统统指望不上,唯一能救美 国转基因的只有中国。这就难怪陈章良饶毅方舟子等如此卖力地在中国为转基因鸣锣开道打场子。 五是 美国向中国倾销转基因,不但对中国内奸使用胡萝卜,而且对中国政府使用大棒,直言不讳地宣称要对中国施加“最大程度的压力”,并且美国还给中国准备了一顶大帽子 : “ 不良行径”“阻碍整个世界的前进步伐”。这又与陈章良饶毅方舟子们说的“反科学”“阻碍科技进步”不谋而合。原来陈章良饶毅方舟子们的这一套统统都是从美国主子那里学来的。中国是屈服美国压力?还是积极配合美国,对美国出手相救?13亿人民必须睁大眼睛 。 六 是中国到底种了多少种多大量转基因作物?牛顿方舟子等说是2种,美国说了5种后面还加了一个“等”,就是不止5种;量则除美国外,超过世界其它任何国家。美国和中国,到底谁说了谎? 2014年 03月 19日 09:31 华尔街日报:中国退运转基因玉米威胁美农产品出口 去年11月份,中国突然宣布将退运含有转基因成分Viptera的美国玉米。自那以来,中国已拒收了近100万吨美国玉米, 这导致美国农业陷入混乱 , 并危及未来的农作物品种创新。( 吕永岩按语:不打自招,转基因只有中国才能救美国。中国不买,美国转基因产品就成了垃圾。) Viptera能给作物带来超强的抗虫能力,并降低霉菌毒素的侵害。 美国在2010年批准种植含有Viptera的作物,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其他几个国家随后也批准了含有该转基因成份作物的种植。欧盟(European Union)以及全球十几个国家都在2012年批准进口含Viptera的作物。 但中国只有在转基因作物在出口国获准种植后才会启动这种作物的审批过程。最快也是在两年之后。而对于Viptera,两年的滞后时间已拖至四年,而且什么时候能获批似乎还遥遥无期 。 中国拒收美国转基因玉米的决定和食品安全无关。中国在去年11月份的通知中只提到Viptera未获准进口,但在去年早些时候,中国还从 美国进口了近100万吨含Viptera成份的玉米。中国还接收了从阿根廷进口的含Viptera的玉米 。 中国并不排斥基因工程。 中国国内种植棉花、番木瓜、白杨木、西红柿和甜辣椒等大量转基因植物 ,其种植量超过除美国之外的任何其他国家( 吕永岩按语:中国农业部咋说的?不是只有抗虫棉和木瓜吗?到底美国是谣言?还是中国农业部说了谎?) 。 那中国为何要拒收含Viptera的作物呢?一些人猜测,中国是想赢得时间,以便通过“逆向工程”来复制和窃取相关技术。另一些人则认为,北京希望以此为藉口背弃去年在玉米价格较高时签署的合同。据彭博(Bloomberg)本月早些时候的一篇报道称,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 首席科学家彭于发承认 ,贸易问题在Viptera的批准过程中起了一定作 用( 吕永岩按语:彭宇发是哪国人?为啥美国没用美人计他就“承认”了 ?)。 不管中国出于何种动机,拒收美国转基因玉米都震动了美国农业。美国两大谷物贸易团体北美谷物出口协会(North American Export Grain Association)和美国谷物与饲料协会(National Grain and Feed Association)已要求农业综合企业先正达(Syngenta)立即停止出售Viptera玉米和另一种转基因玉米Duracade,后者于去年获准在美国种植 。 他们此举没有任何意义:Viptera作物从2011年开始被种植,要想将它完全从供应链上撤下来,需要花费数年时间。 更糟糕的是,这会造成新种植技术的停顿,实质上将新种植技术的生杀大权交予中国 。( 吕永岩按语:又是不打自招,转基因垃圾的生死存亡完全取决于中国是否进口。美国人自己咋不留着呢?其它高科技美国可没有这样大方地出口中国?为啥?) 如果不具备商业化的可能性,没有公司会愿意斥资1亿美元来发展基因工程新品种、并接受繁重的监管 。若不让美国农民种植生命力更强、产出率更高、更有盈利价值的作物,公司就会在与国外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吕永岩按语:中国转基因专家也是这样说的,转基因没有产业化,专家就没有研究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挣不到钱。有钱能使磨推鬼,转基因就是钱烧的。区别只在于,美国搞转基因想挣中国的钱,中国专家搞转基因,想掏的是中国13亿人的腰包) 。 另一件事也凸显出美国转基因农业所面临的险境。 谷物处理商CGB宣布,不会接受含有Duracade基因的粮食,直至中国、埃及、土耳其全部亮了绿灯才可以 。然而, 土耳其生物安全机构充满着不确定性,农业生物科技公司根本不指望在该国获批。埃及则是动荡不断,政府一贯缺乏一个负责进口审批的可运作监管体系 。( 吕永岩按语:这段话说得更清楚了,谷物处理商现在就看中国的了,转基因毒粮在别的国家都没戏了,只有在中国才有戏。为啥陈章良、饶毅、方舟子们如此卖力地动员中国放行转基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后面有一个狮子大开口的利益集团 ) 另一家谷物商Gavilon已经和先正达之间达成了协议,承诺从农民手中收购含有Duracade的谷物,并将其特殊对待,保证只到达批准的市场。然而其他贸易商似乎钟意一种整体的分销模式,即将所有谷物都不加区分地混在一起。特殊化处理的分销渠道就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那些希望以大宗商品价格进口大宗谷物的国家最终将不得不采取合作态度,让审批程序具备可预见性和合理性。作为一个庞大、需求越来越旺盛的粮食进口国, 中国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美国农业部部长维尔萨克(Tom Vilsack)去年12月访问中国期间又提起了有关Viptera的僵局,但没有收到明显效果。现在, 美国的贸易代表和白宫需要将这一问题视为当务之急,并向北京施加最大程度的压力 。前农业部长布洛克(John Block)在《得梅因纪事报》(Des Moines Register)撰文说,创新必须前进。他还写道, 创新者不能任由某个国家的不良行径阻碍整个世界的前进步伐 。( 吕永岩按语:看看美国多霸道,要对中国施加“最大程度的压力”!中国有没有普京?美国还有一顶大帽子: “ 不良行径”“阻碍整个世界的前进步伐”。陈章良饶毅方肘子们说的是“反科学”“阻碍科技进步”。原来他们这一套统统都是从美国主子那里学来的。 ) (HENRY I. MILLER博士是一位医师兼分子生物学家,也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成员。他还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生物技术办公室的创立主管。)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有关食品加工和标识新规定的逻辑分析
jiangjiping 2014-3-8 06:12
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有关食品加工和标识新规定的逻辑分析 蒋继平 2014 年 3 月 7 日 近段时期以来,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 ) , 简称 FDA, 相继颁发了关于食品加工和食品标识的新规定。 这些新规则是适应社会需求的举措, 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健康而采用的及时措施。 食品加工新规则要求食品加工商把食品添加剂中的一些重要和主要成分限定在一定的界限内。 这个新的要求比以往的标准更高,主要是降低了对糖类和油脂类的添加比例。 食品标识新规则要求食品包装商和食品经销商必须标明加工食品中的糖, 油脂, 和盐等重要营养元素的含量, 尤其是要说明一次食用量的标准用量。 从表面上看, 这个新规则主要考虑到的是食品的热能供应的因素, 与转基因食品毫无关系。 但是, 伟大领袖毛泽东教导我们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 在这个表面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呢? 具有生物学背景 的人, 尤其是具有生物工程知识和转基因知识的人, 一定知道现在美国正式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作物中, 除了棉花,木瓜, 等少数几个品种外, 主要是玉米,甜菜,大豆,和油菜。 其中甜菜主要是用来制糖的, 玉米可以有多种用途, 制糖和炸油是两个主要的用途, 油菜是用来炼制食物油的,大豆也有多种用途, 其中用作食物油是一个主要的用途。根据官方数据, 现在美国种植的玉米和大豆 90% 以上属于转基因品种。 鉴于此, 现在美国食品市场上的糖浆, 豆油和菜油几乎都是转基因品种的产品, 在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的糖料和油脂 也几乎都是转基因产品。 这就是美国前农业部长说的美国加工食品中 70% 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依据。 当然, 这个成分的比例很低, 一般不会超过 6% , 它们毕竟只是添加剂。 鉴于以上的事实数据, 具有逻辑思维的人一定可以看出, 这些新规则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糖料和油脂的限制实际上对转基因作物的影响最大, 对其他食品领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说, 用各种麦类制成的早餐麦片和面包, 还是用原来的麦片数量和品种, 没有丝毫影响。 用牛肉, 猪肉, 鸡肉制成的各种罐头, 用的还是原来的牛肉, 猪肉, 鸡肉品种和数量, 一点儿也没有影响, 只是它们的添加剂有所变动。 我个人认为,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做法, 是一个上上之策, 高明的很, 也是很负责任的做法。 他们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 综合考虑, 折中平衡, 主要考虑的是人民大众的健康因素。他们发现了问题, 但是, 没有确实的证据, 即使有, 这样的证据也不能公布于众,否则, 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随之而来的法律纠纷。 所以, 为了对人民负责, 同时也为了保护一些特殊群体, 及时地进行一些调正,其最终目的, 是让大家都受惠。
个人分类: 转基因|2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美国FDA批准的新药
热度 11 wsyokemos 2014-2-11 09:50
2 013 年美国 FDA 批准的新药 王守业 近日,药物研发领域著名期刊 -- Nature 子刊 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对美国 FDA 在 2013 年批准的新药进行了盘点 (1) 。本文就主要 结合该报道,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2013 年,美国 FDA 共批准 27 种新药(详细新药信息参见表一),其中 25 种为小分子化学药,只有两种为生物药。 27 种新药,这个数字相比于 2012 年批准的 39 种新药(该数字当年创下15年新高)大幅下挫了 31% 。但是和近 5 年或者近 10 年来美国 FDA 批准新药的平均数字相比,基本并无差异。 2009 年来平均每年美国有 28 种新药获批, 2003 年以来,这一数字则为 26 种(参见图 1 )。有意思的是,就在本周, Nature 的另外一个子刊 Nature Biotechnology 也对 2013 年美国 FDA 批准的新药进行了类似的报道 (2) ,但是,不同的是在这个报道中, FDA 在 2013 年批准的新药数字为 30 种,其中 24 种为小分子化学药, 6 种为生物药。这数字不但 FDA 的官方数字相违背(3),也与上述 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的报道相悖,更与路透社在 2013 年年底的报道数字不同(4),经过我自己仔细检查、确认, Nature Biotechnology 上述报道数字确实是错误的。这已经是我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内第二次发现 Nature Biotechnology 上的硬伤性错误。这当然并不能说明 Nature Biotechnology 就是一个烂期刊,但是至少表明:不管是发表在多牛的期刊、杂志上的文章,都不要盲信,更不要盲目崇拜。 图1: FDA1993年以来批准的新药 表 1 : 2013 年美国 FDA 批准的新药 Drug (brand) Company Properties Indication Review Alogliptin (Nesina) Takeda DPP4 inhibitor Type 2 diabetes S Mipomersen (Kynamro) Genzyme Oligonucleotide inhibitor of apolipoprotein B100 synthesis 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S, O Pomalidomide (Pomalyst) Celgene Immunomodulatory antineoplastic agent Multiple myeloma S, O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Kadcyla)* Genentech HER2-targeted antibody and microtubule inhibitor conjugate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P Ospemifene (Osphena) Shionogi O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Moderate to severe dyspareunia due to menopause S Technetium TC 99m tilmanocept (Lymphoseek kit) Navidea Radioactive diagnostic agent Lymphatic mapping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or melanoma S Gadoterate meglumine (Dotarem) Guerbet 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 Contrast agent to visualize disruption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P Dimethyl fumarate (Tecfidera) Biogen Idec MOA unknown; activates NRF2 pathway Relapsing forms of multiple sclerosis S Canagliflozin (Invokana) Janssen SGLT2 inhibitor Type 2 diabetes S Fluticasone; vilanterol (Breo Ellipta) GSK Corticosteroid plus LAB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 Radium RA 223 dichloride (Xofigo) Bayer Alpha particle-emitting radioactive therapeu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P Dabrafenib (Tafinlar) GSK Kinase inhibitor with activity against BRAFV600E, BRAFV600K, BRAFV600D, wild-type BRAF and other kinases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melanoma with BRAFV600E mutation as detected by an FDA-approved test S, O Trametinib (Mekinist) GSK MEK1 and MEK2 kinase inhibitor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melanoma with BRAFV600E mutation as detected by an FDA-approved test S, O Afatinib (Gilotrif) Boehringer Ingelheim EGFR (ERBB1), HER2 (ERBB2), and HER4 (ERRB4) kinase inhibit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SCLC whose tumours have EGFR exon 19 deletions or exon 21 (L858R) substitution mutations as detected by an FDA-approved test P, O Dolutegravir (Tivicay) ViiV HIV1 integrase strand transfer inhibitor HIV1 infection in adults and children,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ntiretroviral agents P Vortioxetine (Brintellix) Takeda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S Bazedoxifene acetate plus oestrogens (Duavee) Pfizer Conjugated oestrogens with an o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Moderate to severe vasomotor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menopause and prevention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S Riociguat (Adempas) Bayer Soluble guanylyl cyclase stimulator Persistent or recurrent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 O Macitentan (Opsumit) Actelion 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S, O Flutemetamol F-18 (Vizamyl) GE Healthcare Radioactive diagnostic agent PET imaging of the brain to estimate β-amyloid neuritic plaque density in patients who are being evaluated for Alzheimer's disease S Obinutuzumab (Gazyva)* Genentech Humanized CD20-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 Previously untreate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P, O, B Eslicarbazepine (Aptiom) Sunovion MOA unknown, but thought to involve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Partial-onset seizures S Ibrutinib (Imbruvica) Pharmacyclics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Mantle cell lymphoma P, O, B Luliconazole (Luzu) Medicis Azole antifungal Interdigital tinea pedis, tinea cruris and tinea corporis caused by Trichophyton rubrum and Epidermophyton floccosum S Simeprevir (Olysio) Janssen HCV NS3/4A protease inhibitor Chronic HCV infection, as a component of a combination antiviral treatment regimen P Sofosbuvir (Sovaldi) Gilead HCV nucleotide analogue NS5B polymerase inhibitor Chronic HCV infection, as a component of a combination antiviral treatment regimen P, B Umeclidinium and vilanterol (Anoro Ellipta) GSK Anticholinergic and a LAB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 B, breakthrough designation status; CDER,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DPP4, dipeptidyl peptidase 4; EGF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DA,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GSK, GlaxoSmithKline; HCV, hepatitis C virus; LABA, long-acting β2-adrenergic receptor agonist; MEK, MAPK/ERK kinase; MOA, mechanism of action; NME, new molecular entity; NRF2, NFE2-related factor 2; NSCL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O, orphan status; P, priority review; S, standard review. SGLT2, sodium-dependent glucose cotransporter 2 跑题回来,和过去几年类似, 2013 年批准的新药中孤儿药和抗癌药占比最大。 2013 年,美国 FDA 共批准 9 种孤儿药(对孤儿药感兴趣的科学网网友可参看文末提及的我的三篇有关孤儿药的博文),占总数的 33% ,真正地是 “ 三分天下有其一 ” ,上述比例,在 2012 年和 2011 年分别为 33% 和 37% 。 2013 年,美国 FDA 共批准 8 种抗癌药,占 30% (参见图2),这个比例在 2012 年和 2011 年分别为 33% 和 27% 。在这 8 种抗癌药中,有 6 种为孤儿药,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孤儿药中,适应症为罕见的癌症亚型占比最大。其它占比较大的治疗领域还有代谢与内分泌,抗病毒(两种抗丙肝,一种抗 HIV ),医学成像产品(三种获批)(详见图 2 )。 图2: 2013年批准新药(根据治疗领域分类) 由于职业关系,我对生物药更感兴趣,但是有一种获批的化学药不得不提,它就是吉利德公司的 Sofosbuvir(Sovaldi) 。评价一种新药是否牛往往有三个标准: 1 )科学上的新颖性; 2 )临床上的重要性; 3 )商业潜力。简单说就是结构是否新颖(或靶点是否新),临床上是否治了别的药治不好的病,对于药物公司而言,更重要的是最后一点:能否卖个好价钱。 Sofosbuvir 上述三点全部具备,是第一个 NS5B 聚合酶抑制剂新药,也是首个全口服丙肝药,对前两年 Vertex 获批的丙肝药的市场销售相信会产生较大冲击,该药的获批,也很可能意味着丙肝治疗的干扰素时代终将结束。据专业人士预测,该药在 2018 年全球销售额会达到 68 亿美元(参见表 2 ),是 2013 年获批的 27 种新药中,市场前景最好的。正是由于这个未来的超级重磅药的获批,直接导致吉利德公司股票大幅上涨, 2013 年涨了近5倍, 2013 年底,公司股价突破了 1000 亿美元大关(5), 甚至超过了独立生物公司丹麦的诺和诺德以及美国的 安进,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市值过千亿美元的生物公司(当然吉利德并非是 100% 的生物公司,参见1楼的评论 )。 表 2 : 2013 年批准的新药中预计成为重磅药的(年销售额过 10 亿美元) Drugs Company Forecast (billions of $US)* Sofosbuvir (Sovaldi) Gilead 6.8‡ Dimethyl fumarate (Tecfidera) Biogen Idec 6 Ibrutinib (Imbruvica) Pharmacyclics 4.5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Kadcyla) Genentech 4.1 Umeclidinium and vilanterol (Anoro Ellipta) GlaxoSmithKline 3.1 Fluticasone and vilanterol (Breo Ellipta) GlaxoSmithKline 2.8 Pomalidomide (Pomalyst) Celgene 1.8 Canagliflozin (Invokana) Janssen 1.6 Obinutuzumab (Gazyva) Genentech 1.5 Dolutegravir (Tivicay) ViiV 1.4 Afatinib (Gilotrif) Boehringer Ingelheim 1.3§ Macitentan (Opsumit) Actelion 1 Alogliptin (Nesina) Takeda 1|| *All forecasts are consensus, annual, global sales estimates for 2019, as compiled by Thomson Reuters Cortellis, except where indicated otherwise. ‡The sofosbuvir sales estimates are for 2018. §The afatinib sales forecasts are from BioMedTracker, for 2018. ||The alogliptin sales forecast is for 2017, after which the drug is forecast to lose blockbuster status. 2013 年,只有两个单克隆抗体药获批,要远低于过去 4 年中平均每年获批 6 个单抗药的数量。但是这个变化并非代表了新的趋势。事实上,目前单抗药的研发管线充足,目前有近 200 种实验性单抗药在进行临床实验,其中有 30 种在进行 III 期临床实验,所以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单抗药获批 ( 相关详细数据和信息可参见我的另一博文: 聚焦生物仿制药(5): 单抗药都是大公司的盛宴吗? ) 。上述两种单抗药均为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公司研发成功,这也使该公司获批的单抗药的数字达到了 12 种(含部分与其它公司联合开发的),迄今为止, FDA 共批准了 31 种单抗药,基因泰克仅仅一家公司就占了超过三分之一,这也充分显示了基因泰克在单抗药领域的超强地位。上述的 两个单克隆抗体药,其中一个为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在美国简称 INN, 商标名 Kadcyla )。这个药基于所谓的 ADC 技术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抗体偶联药物 ) 的。对于该药以及 ADC 类药, 我此前已经有过介绍(参见我的另一博文: 2013 年上半年美国 FDA 批准的新药 ),不再赘述。 Obinutuzumab(Gazyva) 是 2013 年美国 FDA 批准的另外一种单抗药,靶向 CD20 ,适应症为未治疗过的 CLL( 慢淋,一种白血病 ) 。该药的亮点也颇多:如表 1 所示,同时拥有两种特殊地位: 即 P,B ,而 P,B 分别代表: 1 ) P riority review( 优先评审 ) ;2 ) B reakthrough designation status ( 突破性新药地位 ) 。该药也是美国批准的第一个糖基工程化处理的单抗药( glyo-engineered mAb, 改变单抗药的糖基化位点,使其与抗原结合强度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四年中,研发成功一种新药的成本上升了 18% ,达到了 13 亿美元。但是每种新药平均预期销售峰值(每年)却下降了 43% ,从 2010 年 8.16 亿美元下降到了 4.66 亿美元 (4) 。这一升一降加上专利悬崖等问题,就导致了近几年来欧美各大药企裁人没商量。 最后,郑重声明:鉴于最近 N 多网站剽窃或不具名的转载我近期写的一些有关生物医药的博文,特声明:我的所有博文,如非特别说明,均欢迎转载,但是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另外,文中图表皆来自文献 (1), 版权属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其中两个表格是由本博主根据文献 (1) 数据重新制作。 孤儿药相关博文推荐阅读: 并不孤独的孤儿药 ( 上篇 ): 孤儿药概述 并不孤独的孤儿药(中篇):群雄逐鹿 并不孤独的孤儿药 ( 下篇 ): 孤独在中国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 Mullard,Asher. 2013 FDA drug approval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13.2(2014): 85-89. 2. Fresh from the biotech pipeline—2013, http://www.nature.com/nbt/journal/v32/n2/full/nbt.2811.html 3. New Molecular Entity Approvals for 2013, http://www.fda.gov/Drugs/DevelopmentApprovalProcess/DrugInnovation/ucm381263.htm 4. U.S. new drug approvals slip in 2013 vs prior year , http://uk.reuters.com/article/2013/12/30/pharma-approvals-idUKL2N0K50J420131230 5. GEN’s List of Top Pharma and Biotech Firms , http://www.genengnews.com/gen-articles/gen-39-s-list-of-top-pharma-and-biotech-firms/5109/?kwrd=top
个人分类: 生物制药|15056 次阅读|25 个评论
FDA批准治疗白血病的药物Ponatinib重新进入市场
热度 2 chemicalbond 2013-12-27 00:57
一个半月前,我在博客里面提及抗癌药物Ponatinib被美国FDA要求撤出市场,原因是各种毒副作用。生产那个药物的公司Ariad的股票也一下子降了90%,随后公司大规模裁员。【1】 不过,对那些还留在Ariad公司的员工来说,他们又碰上好运了,因为近日 FDA 说 Ariad 可以继续销售 Ponatinib,条件是对那些没有其他选择的白血病人,同时在药物的包装上清楚地标记药物的副作用。【2】 显然,这对公司和病人来说都是个好消息。刚才查看了一下,公司的股票已经从最低的2美元左右攀升到超过7美元了。 据公司网站介绍,他们在FDA撤出市场决定之后与FDA密切合作,搞定了FDA提出的那些问题,并且承诺继续相关研究,以弄清副作用的原因,同时继续临床试验以优化剂量等参数。【3】 这个药物的故事肯定还要继续,无论它的命运变好还是变坏,它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新药研发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参考 【1】抗癌药就是股票升降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740407.html 我一个朋友也是其中的受害者。那个哈佛的博士毕业生在最近2年左右已经被裁了3次。圣诞前跟他聊天得知他最近参加了一个面试,希望他有好运。 【2】 http://www.marketwatch.com/story/suspension-is-lifted-for-ariads-leukemia-drug-2013-12-23 【3】 http://investor.ariad.com/phoenix.zhtml?c=118422p=irol-newsArticleID=1886503highlight=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4238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家的数据和言论有多可信?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3-11-9 22:59
科学家的数据和言论有多可信? 蒋继平 2013 年 11 月 9 日 今天美国新闻联播网( CNN) 在首页登出了一位特约专栏作家的文章。 http://www.cnn.com/2013/11/08/opinion/carroll-fda-trans-fat/index.html?hpt=hp_t4 这位专栏作家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健康政策和职业化研究中心的主任。 他的题目是:再见和好好的清除植物油(反式脂肪)。 在文章中,他的主要论点可以简述为: 食品药品管理局在消除食品加工中添加人工植物油方面走出了第一步。 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植物油对人体非常不好。 他说数据证明植物油增加坏的胆固醇和心脏病。 他说食品制造商很可能会采取合作,尽管消除植物油会增加成本。 他在文章中提及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植物油的历史,说这种做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记录。到 1990 年,科学证据已经显示植物油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尤其是会增加胆固醇和引发心血管方面的病。 他说从 2006 年起,食品药品管理局就要求食品制造商必须标明植物油在食品加工中的比例。从 2007 年起,麦当劳已经停止使用植物油。其他一些食品连锁店也尽量减少使用植物油。因而,从那时开始, 美国人对植物油的消费大幅地下降。 他还提到,原先科学家认为植物脂肪(不饱和脂肪)比动物脂肪(饱和脂肪)对人体较为安全。现在看来却却相反。所以,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决定将使我们不得不改正我们的错误,这是早晚要做的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读了 AaronE. Carroll 教授的这篇文章,我觉得科学家的数据和解释根本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有的根本就是政治的工具。一会儿 A 比 B 安全,一会儿反过来。当某些有决定权的人要推销一种产品时,就说它是好的。 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行动和这篇文章使我联想到最近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之争。因为, 目前的植物油大多数是转基因作物的产品,所以, 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做法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对转基因食品的清除。难道你不会这么认为吗? 中国的一些科学家总是喜欢引用美国农业部的一些数据,来根据他们自己的意图加以解释,这样的话,这些数据的可信度有多高? 我非常严肃认真地向中国的政府和科学家们提出一个建议,希望你们认真地观察和研究一下美国在转基因食品上采取的措施,在社会上的反应,和转基因食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在转基因作物研发方面的最新动态。千万不能把 20 年前的信息当成今日的理据来推销。 我担心中国的读者很难打开 CNN 的网址,所以, 将原文付后。供有兴趣的人自己查看。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我的文章不是直接的翻译,而是列出大意,希望大家明鉴。 Goodbyeand good riddance, trans fats AaronE. Carroll is a professor of pediatrics at the Indiana UniversitySchool of Medicine and the director of its Center for Health Policyand Professionalism Research. The FDAtook a first step toward eliminating artificial trans fats in foodsupply 。 Aaron Carroll:FDA made the right move, since trans fats are very bad for people 。 He saysevidence shows trans fats increase bad cholesterol and heart disease 。 Carroll: It'slikely food suppliers will comply despite the costs of removing transfats 。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on Thursday took astep toward essentially a total banon artificial trans fats in America's food supply . This is not a trivial change. Not that long ago,trans fats were a part of all kinds of processed foods. Partiallyhydrogenated oils, as they are otherwise known, tend to improve boththe shelf life and flavor of many foods. Trans fats have been aroundfo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They're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foods,from frozen pizza to microwave popcorn to packaged cookies. But trans fats are amazingly bad for you. By the1990s, evidence was building that trans fats carried a significantrisk for increa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pecifically, they werefound not only to increase your level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 or bad cholesterol) but to decrease your level of high-densitylipoprotein (HDL, or good cholesterol). Because of this, the negativeeffects of trans fats are about double those of saturated fat (whichisn't that good for you, either). It gets worse. Trans fats also increase your level oflipoprotein(a) and triglycerides, both of which are thought to be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se laboratory findings bear out in all kinds ofepidemiologic studies showing that a diet containing higher levels oftrans fats carried greater health risk than a diet similarly high insaturated fat There has been a longstanding argument that we shouldstop using trans fats.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ecommends thatpeople's diets contain 2 grams or less of trans fats a day. Thatamount is what you might normally get in dairy products and meat. Butif you eat processed foods, you'll end up consuming more trans fats. In 2006, the FDAstarted mandating that food labels list the amount of trans fatsin foods in order to make consumers aware of their hazard. Some companies have made an effort to stay away fromtrans fats. McDonalds stopped using them 7years ago . Burger King has a minimal amount in its foods, andthat's from small amounts that are present naturally in meat andcheese. New York banned trans fats in restaurants in 2007. It was acontroversial decision at the time, but consumption of trans fats inthe city has droppeddramatically because of the ban.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aysthat removing trans fats from the U.S. food supply couldprevent about 20,000 heart attacks a year and 7,000 deaths fromcardiovascular disease. Finally, the FDA issued a Federal Register noticeannouncing that trans fats are not generally recognized assafe. Such a notice allows a period of time for people andbusinesses to comment and offer opinions and evidence if they believethat trans fats should not be banned. Of course, there are costs to such a move. The FDAestimates that it will cost about $8 billion initially to removetrans fats from the food supply. It believes the 20-year costs to bebetween $12 billion and $14 billion. I think it's likely that processed food producerswill comply. There's almost no good evidence -- or argument -- tosupport the continued use of trans fats. In fact, it's been reported that some manufacturers have voluntarily lowered the use of trans fats by almost 75% in the past eight years. Given these moves, it'snot hard to imagine them going the rest of the distance. There is some irony inthis, of course. Trans fats first became more common in our diet because they were believed to be safer than animal fats (think margarine instead of butter).Turns out the opposite is true. The FDA's actions are putting us onthe road to correcting that mistake, hopefully sooner rather than later.
个人分类: 万花镜|3839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3年上半年美国FDA批准的新药
热度 2 wsyokemos 2013-8-21 06:08
近日,药物研发领域著名期刊、《自然》子刊 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发表了一篇非常简短的新闻,简单总结了美国 FDA 在今年 1-6 月份批准的 13 种新药 , 这些新药的名称、生产商以及适应症详见下表。根据该表格内容和我自己的了解,做如下简单评述,欢迎批评、拍砖。 美国 FDA 在 2013 年 1-6 月份批准的新药 Agent Lead company Indication Alogliptin Takeda Type 2 diabetes Mipomersen sodium Genzyme 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Pomalidomide Celgene Multiple myeloma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Genentech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Ospemifene Shionogi Moderate to severe dyspareunia Technetium Tc-99m tilmanocept Navidea Lymphatic mapping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or melanoma Gadoterate meglumine Guerbet Contrast agent to visualize disruption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Dimethyl fumarate Biogen Idec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 Canagliflozin Janssen Type 2 diabetes Fluticasone furoate plus vilanterol trifenatate GlaxoSmithKlin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adium Ra-223 dichloride Bayer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Dabrafenib mesylate GlaxoSmithKline BRAF V600E-positive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melanoma Trametinib dimethyl sulphoxide GlaxoSmithKline BRAF V600E- or BRAF V600K-positive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melanoma 表格根据原文中的表格制作 美国 FDA 在今年 1-6 月份批准的 13 种新药的数量和去年同期基本相当, 2012 年全年 FDA 共批准了 39 种新药,创下了过去 15 年新高,估计今年对制药界而言又是一个丰收年。这 13 种新药主要由 11 家公司研发成功,其中根据被批准新药数量看,葛兰素史克 (GSK) 是最大的赢家,有三种新药获批,其余 10 家公司都只有一种新药获批。 GSK 的这三个新药,有两种药的适应症基本相同,都是针对黑色素瘤的。就在最近,即今年 8 月初, GSK 今年的第四个新药(适应症:艾滋病)也获 FDA 批准。所以,尽管 GSK 今年在中国似乎流年不利,接连爆出学术造假和行贿的丑闻,但上述四个新药的利好消息似乎可以冲淡这些负面新闻。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 GSK 在中国丑闻缠身,也绝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的,最近 GSK 决定寻求中国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新型疫苗。新型疫苗的研发是我国的短板,却是 GSK 的长项,相信 GSK 相中的中方合作公司会获益良多,但愿我国的相关企业也能从与 GSK 这样的 NB 跨国药企的合作中得到跨越式发展。 在获批的 13 种新药中,有些还是很值的一提的,第一种是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 (Genentech) 的 Ado-trastuzumabemtansine (在美国简称 INN, 商标名 Kadcyla )。这个药基于所谓的 ADC 技术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抗体偶联药物 ) 的。 由于这个相对较新的技术的重要性,本文就重点介绍、评论。 ADC 类药物是将抗体(或抗体片段)和化学药嵌合而成的,兼具生物药和化学药的优势,是利用抗体独特的靶向性质和细胞毒极强的药物偶联设计的一种抗肿瘤新药,能够精准地将药物富集在肿瘤组织,从而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基本没有毒性。如果说一般化学药是正常细胞和病态细胞(包括癌细胞)通杀的散弹,而 ADC 类的药则是精确制导的导弹,所以 ADC 药又被称为 “ 生物导弹 ” 。目前前至少有 30 种 ADC 类的候选新药处于临床实验阶段,其适应症全部为不同类型的癌症(其中包括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其中辉瑞(原惠氏)的一种候选新药已经在进行 III 期临床实验,预计明年底可以结束全部临床实验。 罗氏的上述 ADC 新药 ( 即 Kadcyla) 是 FDA 批准的第三个基于 ADC 技术的新药,第一个 ADC 新药是辉瑞 / 惠氏的 gemtuzumab ozogamicin , 2001 年获批, 2010 年 6 月由于某种原因被 FDA 收回批准权,所以现在这个药,市场上已无销售,所以这个药,严格地说,算是曾经获批。第二个 ADC 新药是 Seattle Genetics (西雅图基因技术公司)的 brentuximab vedotin (该药日本武田旗下的千年药物公司也参与市场销售)。 罗氏的 Kadcyla 将单克隆抗体 trastuzumab ( 即著名的 Herceptin , 赫赛 汀 ) 连接到 细胞毒极强的药物 mertansine( 即 DM1 ,但中文译法还真没有查到 ) 上, trastuzumab 抗体本身是通过靶向结合到 HER2/neu 受体上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化学小分子药 mertansine 则进入细胞,从而通过结合微管蛋白来杀死癌细胞,所以, Kadcyla 是通过生物药和化学药联合作战将癌细胞干掉的,由于 HER2 蛋白只是在肿瘤细胞才过度表达,所以该药只对肿瘤细胞起作用,对正常细胞基本没有影响。总的来说 ADC 类的药由于上述优点,其毒副作用明显低于一般化学药,但是,正如我国的那句老话“十药九毒”所言, ADC 类的药也并非“神药”,仍然会有 血小板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等副作用。 另外一种亮点新药是 Mipomersen sodium (商品名 Kynamro ) , 该药是基于靶向 mRNA 的反义平台技术,这是第二代反义寡核苷酸,经过特殊处理后,该药在体内非常稳定 ,可以不被核酸酶降解,患者只需一周服一次药。该药是一种降胆固醇新药,但它不是普通的降胆固醇药,是专门针对一种罕见病的孤儿药,即针对的是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患者( 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该药最初由 ISIS 制药公司研发,做到 II 临床实验后,高价(总计超过 10 亿美元)卖给了赛诺菲旗下的健赞 (Genzyme) 。健赞做为孤儿药领域的主要公司, Kynamro 这个新药的获批,再次巩固了其在孤儿药领域的龙头地位。顺便提一下,对孤儿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我的有关孤儿药的系列博文。 另外还有两个亮点新药,一个是强生旗下的 Janssen(即:杨森) 公司的 Canagliflozin ,该药是在美国批准的第一个 SGLT2 抑制剂, SGLT2 是一种 钠依赖的葡萄糖转运蛋白 , 所以 Canagliflozin 的适应症是2型糖尿病。值得一提的是该药最初由日本三菱旗下的 田迈三菱制药(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研发,后转让给 Janssen 公司,如对这个日本公司感兴趣,可点击参阅我最近的一篇博文, 日本三菱抢购一家研发 H7N9 疫苗的生物公司 。另外一个是 GSK 的 Trametinib ,这个小分子化学药,是史上第一个靶向 MEK(MAPK/ERK) 激酶的新药。 上述的 11 家公司,除了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外(如日本的武田,赛诺菲的健赞,罗氏的基因泰克,赛尔基因,百健艾迪,拜尔, GSK ),还有一些名气较小的中小公司。这些对于即使是业内人士也算是默默无闻的公司包括: 1) 总部位于 日本大阪的盐野义制药( Shionogi ) 公司,该公司获批的新药是 Ospemifene, 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性交不适症(性交疼痛症)。欧洲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的著名 降胆固醇 药物 罗苏伐他汀 (rosuvastatin, Crestor, 可定 ) ,就是由该公司研发成功的;2) Navidea, 这是一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 Dublin 小城的生物制药公司, 只有 26 年历史,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公司,只有 40 余名员工,这个公司和一些有上百年历史、拥有好几万员工的制药巨头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是, “ 一招鲜,吃遍天 ” ,该公司虽小,但是专注于医学成像和成像相关平台技术, FDA 批准的该公司的第一个新药 Technetium Tc-99m tilmanocept 就是一种放射性造影剂,基于 淋巴结显像技术,用于乳腺癌或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所以,该药本身并非治疗性的;3)类似的新药,还有今年上半年批准的 Gadoterate meglumine, 这是用于显示血脑屏障的造影剂,是由 Guerbet 公司 研发成功的, Guerbet 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的专业研发造影剂的公司,此前至少有三种已经批准上市的用于 X 射线和核磁共振成像的造影剂。该公司不算太小,有上千员工,几亿欧元的年销售收入。 后记:本文主要内容发表于《医药经济报》 2013 年 8 月 23 日 A08 版,标题为: 上半年 FDA 批 13 只新药 。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FDA approvals for first half of 2013,Nat Rev Drug Discov 12 (2013) 568. A.Mullard, Matur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pipeline hits 30, Nat Rev Drug Discov12 (2013) 329-332. Antibody-drug conjugate,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ibody-drug_conjugate Mipomersen,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pomersen (王守业写于 2013 年 8 月 20 日,文中表格版权属于 麦克米兰出版公司,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个人分类: 生物制药|12597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FDA走下神坛
热度 1 zhognyijiang 2013-5-11 16:37
比起某国的药品监管部门,FDA还算是良心机构,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资本横行的美国?可中国如 何 在发展中避免类似的问题呢?值得深思。 2月11日,美国司法部就哈迪诉舒伦案向联邦地区法院哥伦比亚特区法庭提交申请,为包括食品与药品监督局(FDA)和美国卫生部在内的17名被告换了一位出庭经验丰富的辩护律师。显然,奥巴马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场因FDA对员工进行监控所引发的惊天丑闻不会以法院撤案而结束,因此他们不得不做好立案开庭的准备。 难容异议的FDA 保罗•哈迪是本案四个原告之一,他们曾是在FDA工作的科学家,负责检测新的医疗器械产品,以确保它们能够安全上市。他们在2008年发现因为FDA审批程序上的漏洞,几个获批的乳房X光设备和结肠镜检查设备有问题,会使患者置于极度危险的过量放射线之下。他们就此向FDA下属的放射科设备中心主任杰弗里•舒伦汇报此事,导致双方发生激烈争执。在和上级交涉无果之后,他们致信众议院能源与商贸委员会主席,指控FDA强迫他们修改产品审批的评论、结论和建议。 国会当时并未重视这件事,把联名信转交给了FDA让他们内部整改,结果暴露了这些有良心的科学家。FDA并没有采取任何改进措施,不得已,包括原告在内的9名科学家在2009年1月7日致信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总统交接团队。在信中,这9人指控FDA审批过程中的腐败,管理不当,认为其后果将严重危及公共安全卫生和福利,并且指出他们已经遭到了FDA上级的报复。可没料到FDA耳目众多,这封信又被他们知道了。FDA在外界压力下没有对这9个人采取行动,却偷偷开始监控他们。 FDA先是在他们的电脑中安装间谍软件,通过该软件入侵了告密者的私人邮箱,破解了他们的密码,对他们键盘输入做记录,扫描硬盘上的文件,复制闪存上的文件,对屏幕实施截图,并保留上网历史记录。最后FDA查获了多达8万页的电脑档案。在这些披露出来的大量文件中,甚至还有FDA科学家出于人身安全考虑而写给奥巴马总统的求救信。尽管白宫三令五申要求各机构不能阻止员工披露机构的错误行为,但这些违法的间谍行径居然得到了FDA内部律师的批准。 通过这些档案,FDA对告密者策划的一切行动了如指掌。在2009年发现一个和FDA签约的独立医学研究员也加入了告密者的行列后,他们在第一时间解除了和他的合同,避免后者曝光FDA即将批准一个不安全也无效果的医疗设备的事实,从而成功地避免事态恶化。合同解除之后,该研究员以私人身份向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纽约时报》、美国国会揭发此事,最后在2010年3月28日由《纽约时报》就此事做了报道。很快,FDA接到了律师函,迫使他们采取行动平息此事,因为这个设备的制造商叫通用电气。 FDA先是向监察总长办公室报告这起曝光事件,要求刑事起诉告密者。然后又将此事交给内部事务办公室要求对告密者展开调查。被拒绝之后,FDA加紧了对告密者的电子监控,还将侦查范围扩大到了包括FDA雇员和前雇员、国会议员助理、独立医学研究人员和记者在内的21人,认为他们散布对FDA负面的谣言。为了给他们罗织罪名,FDA甚至截取了告密者和律师之间的保密通信,交给卫生部的律师要求对告密者严肃处理。后来还抢在告密者向监察部长报告之前先下手为强,在2010年7月给主要告密者安排了停薪留职,随后不再和他续约。 另外几个科学家在2011年初本打算将这事告到美国政府内部处理员工投诉的特别检察官办公室,但清楚他们一举一动的FDA先发制人炒了他们的鱿鱼。虽然特别检察官办公室调查认为FDA的确有过错,可FDA并不认错也不赔偿,认为他们是在保护制药公司的“商业机密”不被员工肆意传播。最后投诉转到了联邦地区法院哥伦比亚特区法庭,可FDA又以各种原因阻挠开庭,结果到现在法院都未能正式立案审理。尽管国会两党议员对此都十分愤慨,认为FDA无权监控下属的私人信件,但FDA在奥巴马政府的力挺下不为所动。 商业利益下的FDA FDA曾以审批异常严谨著称,也因此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巨大声誉。 在严格的监管之下,制药公司承担了极大的风险,不仅要对科研投入巨额资金,还要在审批上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而一旦申请被拒绝,这些前期投入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有同类药物在国外上市,就算FDA获得批准新药上市,其经济价值也会严重缩水。为了简化FDA的审批程序,缩短新药上市周期,制药公司不遗余力地游说华盛顿的政客,在每场大选中都投入大量捐款。得到美国民众支持的FDA成功抵挡了来自白宫和国会的压力,让制药公司的努力一次次无功而返。这时候制药公司突然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盟友”:艾滋病。 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横扫全球,人类束手无策,无数人坐以待毙。在市场上找不到灵丹妙药的时候,美国民众在制药公司的煽动下将怒火撒向一直办事严苛的FDA,认为是他们过于谨慎的审批让治病救人的药物无法上市,眼睁睁地看着美国人死于艾滋。强大的游说集团不仅有老主顾共和党的支持,甚至得到了民主党人的认同。克林顿总统甫一上任,就表态希望FDA和制药公司改变过去敌对的态度,建立起更紧密更高效的关系,团结一致解决美国人民的难题。面对制药公司、美国总统、联邦国会和人民群众的“围剿”,FDA妥协了,从此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FDA曾以审批异常严谨著称,也因此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巨大声誉。 在国会授权下,FDA制订了一个“快速审批方案”,以加速批准那些治疗“严重疾病或威胁生命的疾病”的药物。很快,FDA的审批时间从1987年的33个月迅速降到1992年的19个月,而到了1996年部分药物的审批时间居然只有10周。在艾滋病活动人士的倡议下,治疗癌症、心脏病、基因疾病的药物纷纷加入到“快速审批”的大军中来。1997年,共和党国会立法正式认可FDA这一举措,推出三种审批程序,第一种“快速审批”耗时6个月以下,第二种“优先审批”耗时6个月,第三种则是传统审批程序。不仅如此,他们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一个“付费系统”,以“扭转历史上制药公司和FDA的对立关系”。 因为FDA人手有限,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亟待“快速审批”的申请,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应对,付费系统就应运而生。如果制药公司要为某个药物申请快速审批,那么FDA为了应付这个审批所需要的额外花费则由制药公司承担,包括聘请新的质检员,新的办公设备,实验室仪器等各种开支。这点钱对于财大气粗的制药公司来说根本是九牛一毛。2009年FDA的全部预算为24亿美元,其中6.28亿来自制药公司。而到了2012年制药公司的付费高达10.33亿美元,2013年更预计逼近20亿美元,占了FDA全部预算开支的一半以上。在美国政府深陷经济危机的当下,捉襟见肘的联邦政府早就无力负担FDA的庞大开销,财政不独立的FDA也日渐被制药公司绑架。 这种新制度很快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一个药物是否有危害有时候不是人多力量大就可以检查出来的,恰恰只有时间才能够检验出真正的问题所在。FDA缩减了审批时间,固然让好药物及早投放市场解决了部分病患的燃眉之急,同时也让坏药物更早地危及了美国人民的健康。那些用制药公司的资金聘请来的质检员虽然名义上是FDA的员工,但大家都清楚谁才是真正的老板,在审批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屡见不鲜,导致很多药物没有得到充分检验就投放市场。早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政府的审计部门就发现了问题,对FDA快速审批制度表示关切,十几年来,问题发展得越来越严重。 1993年到1996年,FDA批准上市的药物只有1.6%最后因为安全问题被下架;而到了1997至2000年,随着付费系统的建立,FDA批准的药物有5.3%被召回。而最近几年,FDA批准的医疗器械中高达15%被召回,仅2012年一年,就有价值5亿美元的问题设备退市。更糟的是,自FDA的付费系统建立之后,各种无效甚至有害的药物横行于世,数以千计的美国民众死于各种有害的药物:58人死于糖尿病药物Rezullin所导致的肝功能障碍;每年获利25亿元的Vioxx导致13.9万人遭受心脏病或中风,其中40%的患者因此死亡。而诸如治疗粉刺的Accutane,治疗糖尿病的Avandia和Actos,治疗癫痫的Depakote,以及避孕用的Yaz都在投放市场后被发现严重的副作用,不少患者仅仅因为治疗青春痘用错药而死。 政治斗争中的FDA FDA不仅成为商业利益的牺牲品,还成了党派斗争的替罪羊。为了一款堕胎药(米非司酮),两党围绕FDA进行了十余年的斗争,甚至将擂台摆到了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上。 1989年,老布什以危险性为由禁止从欧洲进口米非司酮,一名美国妇女甚至因为服用进口米非司酮导致药物被没收,案子打到最高院最后还败诉了。4年后,克林顿上任第三天就取消禁令批准进口,认为不能“用政治绑架妇女流产的权利”,同时让该药进入FDA审批程序。可没想到1994年中期选举民主党惨败,共和党国会迅速介入FDA的审批,就在米非司酮获得第一期批准的同时,FDA主管大卫•凯斯勒被迫下台。 之后两党为了FDA主管的人选又恶战连场,两年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而等到接替者去出席参议院任命听证会的时候,共和党参议员居然要她亲口保证不会“积极推动米非司酮获得最终批准”,最后才投下赞成票结束FDA两年多群龙无首的局面。不仅如此,共和党国会还两次动用财政权力出台两个专门针对米非司酮的拨款法案,让FDA完全没有资金对该药物进行进一步的审批。就这样,FDA审批米非司酮的进度也顿时慢了下来,迟迟无法获批上市。 到了2000年总统大选,克林顿强推FDA批准米非司酮终获成功,也让该药成了大选热门话题,两党候选人不得不就此问题站队。时任副总统的戈尔大力赞赏FDA的批准,认为该药物“对于美国妇女的健康安全以及她们基本的选择权至关重要”,而小布什立即反唇相讥,认为该批准根本就是一个“错误”,并誓言一旦当选将会立即创造一个“爱护生命的文化氛围”。一个堕胎药能抢占总统大选的头条,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首次。果然,布什当选之后FDA就立即对米非司酮增加了市场推广的限制,并在2005年发出致死警告。 更可笑的是,这个堕胎药居然是通过“快速审批”上市的。米非司酮既不比现有的堕胎手段疗效更好,怀孕也绝非如艾滋病、癌症一样是威胁生命的疾病,甚至怀孕本身在医学上都不一定被看作是一种疾病,却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抄了捷径。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FDA已经逐渐丧失其独立性,审批药物也不再以科学为唯一标准。米非司酮的上市给其他各种药物大开方便之门,到后来甚至连减肥药也通过“快速审批”上市,该机制逐渐被各制药公司所滥用。 一个无法摆脱政治压力,无法斩断商业利益,无法保障员工权益的FDA已经无法继续充当美国消费者的守护神了。 本文链接: http://www.guancha.cn/YouTianLong/2013_05_10_143556.shtml
2901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去年美国FDA批准的新药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机会
热度 3 chemicalbond 2013-3-26 19:30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CADD)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和基础理论息息相关又非常实用的技术。去年,美国FDA批准了39个新药,是16年来的最高峰。 ( http://cen.acs.org/content/dam/cen/91/5/09105-bus1.pdf ) FDA_approved_drugs_2012.pdf 令人(我和我的同行们)欣慰的是,绝大多数新药都是有机小分子药物,而且一看那些靶体蛋白的名字就可以猜测出来其中的很多新药都是根据CADD技术得出的。比如,上面从网络链接文章里面表格里头,读者可以看到下面这些靶体的名字,VEGF-1, VEGF-A, cMET, BCR-ABL, PDE5, HIV, JAK3, Factor Xa,等等,它们只可能是根据CADD设计出来的。而对于疾病类型来说,涵盖癌症,阳痿,艾滋病,哮喘,心血管疾病,等等,可见应用的空间是非常的广泛。 为什么CADD那么有用? 这个在我的博客曾经介绍过,以后也会逐渐地深入浅出地加以补充。简单地说,CADD包括3大块,即蛋白质结晶技术,针对分子3维结构的计算机图像技术,以及计算化学对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理论预测技术。这3类技术的联合,就等于给了药物设计者一双明亮的眼睛,使得药物设计从盲人摸象的经验时代进入了合理设计时代(Rational Design)。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很多著名的药物都是源自CADD。 另外,近几年上市的几个丙肝蛋白酶 (HCV protease)抑制剂也是源自CADD技术。 不用质疑,CADD技术早就是国外各类制药公司进行新药研发的核心技术之一。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新药研发历史非常短暂,而CADD技术在工业界的引入也基本上是近几年的事情。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落户和有海外经验的专业人士的加入,可以预测CADD技术会很快地发挥它的价值,对这一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可能帮助国内的新药研发水平在短期内迈上一个大台阶。不久的将来,应该有希望看到一些根据CADD的新药在中国设计和制造出来。 革命还没有开始,同志们需要更加努力。 参考博文 : 【下面是我在科学网写过的一些相关文章,很多跟CADD不一定有关系,但也是药物或者分子结构方面的文章,因此打包放在一起,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 1 】 2012 年版 “ 化学英雄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604630.html 【2】 药物设计精髓:瘦身省事,低能维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88986.html 【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专业的工作情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83915.html 【4】 南京理论和高性能计算化学会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82278.html 【5】 生物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76830.html 【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分子间的结构和作用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73543.html 【7】 新药研发:原来印度跟中国一般衰败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65867.html 【8】 药物发现升级版: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了成功的机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61847.html 【9】 “ 卤键 ” 的物理图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60173.html 【10】 40 年癌症研究报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22761.html 【11】 化学中的难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07099.html 【12】 现在国内是做新药研发的好地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492866.html 【13】 到底是网游玩家还是面包师傅破解了蛋白的结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489439.html 【14】 专治早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447418.html 【15】 著名化学家 WilliamLipscomb 逝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437007.html 【16】 美国化学会的网页也会有低级错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409322.html 【17】 治疗爱滋病的药物分子 nevirapine 真的具有手性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94481.html 【18】 冬季抑郁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90522.html 【19】 IUPAC 对氢键的最新定义不严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89576.html 【20】 药物研发过程中分子数量的衰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80859.html 【21】 吹毛求疵:颜老师文章中的结构细节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80531.html 【22】 药物研发过程流程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80348.html 【23】 新书推荐:作为药物靶体的天冬氨酸蛋白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60032.html 【24】 抗癌药 Alimta( 力比泰 ) 和它的发明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53486.html 【25】 专门治疗虱子的药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50435.html 【26】 青蒿素衍生物出现在 2009 年 FDA 批准的新药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49861.html 【27】 FDA 发布安全信息:壮阳的营养保健品 Vialipro 含有类似伟哥的化合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45985.html 【 28 】 Avandia: 一个正遭受质疑的糖尿病药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40053.html 【 29 】 魔力咖啡,伟哥,淫羊藿:哪是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37706.html 【 30 】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会议现场直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36709.html 【 31 】 基因组计划与新药的研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35593.html 【 32 】 P53 多肽的劲歌热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33688.html 【 33 】 Thanks, Mo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33344.html 【 34 】 危险的结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29853.html 【 35 】 十亿美元的宝贝:科学家说服制药公司付钱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28316.html 【 36 】 吗啉的物理化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26966.html 【 37 】 分子模拟中的 “ 算不准原理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26541.html 【 38 】 第 50 万个晶体结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25771.html 【 39 】 自然化学杂志综述:化学的未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24525.html 【 40 】 比尔 · 盖茨给分子模拟软件公司薛定鄂投资 1 千万美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22494.html 【 41 】 巧妙利用 CO2 的绿色化学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15733.html 【 42 】 评 “ 可恶的药物开发策略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314030.html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4408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 FDA批准第二个植物药——巴豆提取物
cjj1650 2013-1-3 09:57
到目前为止,FDA共批准了两个中药: Veregen 2006年,FDA批准第一个复合成分植物药,用于治疗人类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所引起的生殖器疣。生殖器疣是一种常见且在全球快速扩散的性病,发生在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良性皮肤肿瘤,不具感染性且不易治愈。Veregen是一种局部外用的软膏,主要成分是绿茶的水提取物,用于涂抹治疗。随机双盲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为其疗效和安全性提供支撑,至于药效学及药理学方面并未如同化学药一样需要严谨的数据支持。 Fulyzaq 2012年,FDA批准第二个植物药Fulyzaq,用于治疗艾滋相关性腹泻。许多使用抗逆转录药物的HIV患者出现腹泻,并且常常导致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这种腹泻不是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所致,之前尚无药可治。临床试验证实,每日服用两次Fulyzaq,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Fulyzaq的主要成分是秘鲁巴豆的红色提取物,成分复杂。 引自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370066 原文: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333701.htm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54534.php
3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在美国FDA做讲演的真相
sz1961sy 2012-12-19 20:20
[转载]方舟子在美国FDA做讲演的真相
方舟子在美国FDA做讲演的真相 发布: 亦明 日期: December 18, 2012 08:52AM 2012年11月10日,方舟子在搜狐微博上说: “今天上午到美国之音接受采访,下午在FDA(食品药品管理局)和NIH(国家健康研究院)各做了一场演讲。都是如雷贯耳的地方,也都是第一次去。进去都要做严密安检,三个地方的安检各有特色。”(见: )。 方舟子并且张贴出了他进入这三个“如雷贯耳的地方”的“门票”,证明所言不虚。 方舟子进入美国政府机构的门票 11日,方舟子连发两条微博,介绍自己在FDA的讲演: “昨天中午在FDA的餐厅吃了一顿世界上最安全的饭菜,现炒意大利面加蘑菇奶油鸡汤,还挺可口。之后演讲中国食品和药品的安全现状和症结所在。”(见: )。 “我在FDA演讲的主旨我在2008年给《美国新闻周刊中文版》写的一篇文章的结尾已说过了: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与一百年前的美国有些相似。但是即使是一百年前的美国,也有某些方面是现在的中国所欠缺的:民主政体、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这一切使得重大社会问题能引起舆论的关注,就会导致立法,而一旦立法,就能有效实施。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不只是企业没有良心的问题,它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之前,很难有根本的改观。”(见: )。 12月5日,方舟子又在搜狐微博发帖子说: “今天才扫了一眼亦明和寻正致《自然》的公开信,因有人告诉我里面有好玩的东西。为抗议英国《自然》给我约翰•麦克多斯奖,亦明(葛莘)写了一系列致《自然》的英文公开信,现在已经写到第8封了。可惜既哆嗦又枯燥,我‘破着头发’也读不下去。其中的亮点是说我并没有真的在FDA、NIH做演讲,而是由在那里工作的朋友偷偷带我溜进去照了几张照片发到网上来欺骗大家我去那里做演讲。”(见: )。 那么,方舟子到FDA做“讲演”,到底是不是受到FDA官方邀请的呢?为此,本人曾两次去信询问,并且在12月4日打电话催问。这是我的询问函: 11月19日: FDA, Dr. Fang Shimin, a controversial public figure in China, announced on his blog that he gave a speech at FDA on November 10, 2012 (links: ; ), He also showed his entry ticket to FDA properties on his blog. (link: ). Although not stated explicitly, Dr. Fang messages imply that he was officially invited by FDA to deliver the speech, so his ideas, opinions, and even his status are recognized or approved by FDA. I searched FDA website, but could not find any information about Fang's speech. So could you please clarify the matter? Thanks. Xin Ge, Ph. D. ( 译文 : FDA,方是民博士是一位具有争议的公众人物,11月10日他在博客上宣布,他给FDA做了一个讲演。他并且公布了他进入联邦政府要地的通行证。虽然他没有明确说出来,但他的信息暗示,他到FDA讲演是受FDA的官方邀请,因此他的观点,甚至他的地位,也都受到了FDA的认可和批准。我搜索了FDA的网站,没有找到关于方讲演的任何信息,所以请您就此事作出澄清。谢谢。葛莘,哲学博士 ) 11月26日: FDA, Last week, I sent an email to inquire the status of Dr. Shimin Fang’s speech at FAD. I have not received reply from you yet. According to a person who attended Fang’s FDA speech, the person who arranged the speech was Sharon G Li, a LEAD BUDGET ANALYST at FDA and a long-term friend of Dr. Fang’s. I have attached the screen images of Dr. Fang’s blogs to the email for your reference (Please see the attached file). If you need my help in translation or other things, please let me know. Thanks. Xin Ge, Ph. D. ( 译文 : FDA,我上周发给您们一个电子邮件,询问方舟子在FDA讲演的情况。我至今还没有收到回信。根据一个参与了方的讲演的人透露,安排方在FDA讲演之人是FDA预算分析员Sharon G Li,她是方舟子的长期支持者。我把方博士的博客截图附上,供您参考。如果您们需要我的翻译,或者其他帮助,请告知。谢谢。葛莘,哲学博士 ) 12月4日,我打电话给FDA,询问他们何时回复我的质询。不到一个小时,我就收到回信: Dear Dr. Ge, Thank you for your inquiry about Dr. Fang Shimin’s presentation at the White Oak headquarters of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Our records show that Dr. Fang was invited by a group of FDA employees and addressed them on November 9, 2012, on the subject of “Current Food and Drug Safety Issues in China”. His informal lunch-time talk was one of the frequent educational events that are authorized by the agency and that serve to keep FDA employees informed about public health issues that are of interest to our agency. Regards, Lawrence Bachorik, Ph.D. Assistant Commissioner for External Relations ( 译文 : 亲爱的葛博士:感谢您对方是民博士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白橡树总部所做讲演的询问。我们的记录显示,方博士11月9日 受一伙FDA雇员的邀请 ,给他们讲解“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他的非正式、午餐时间谈话是众多受到本署批准的教育活动之一 ,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使FDA雇员对公共健康事宜──这是本署所关心的──保持了解。此致。劳伦斯•巴赫里克,哲学博士。FDA外部事务专员助理 。) 注:本人提到的FDA预算分析员Sharon G Li,网名 黎柳蝉 ,是方舟子铁杆粉丝。从11月8日到11日这四天内,黎柳蝉发了至少13个微博,为方舟子在美国东部华府地区“讲演”做宣传。黎柳蝉还曾张贴过多张方舟子在FDA讲演的照片 (见: 、 )。 FDA雇员黎柳蝉发布的方舟子在FDA讲演照片 也就是说,方舟子大张旗鼓宣称的到美国如雷贯耳的地方所做的讲演,确实如我所说," he let his followers at FDA or NIH ‘invite’ him first, then he sneaked into the U. S. federal buildings, took some pictures, then showed off the pictures to Chinese people and told them that he had given speeches at FDA and NIH, " 没看到他们一主一仆发表的照片,都不敢照观众吗? 那么,已经年近半百的方舟子搞这一套三岁小儿的自欺欺人游戏,目的何在呢?当然是要招摇撞骗,糊弄愚蠢的方粉,让他们以为,自己的主子虽然在国内早已成了一滩臭狗屎,但在美利坚合众国,还是香饽饽。看看在他的微博后面,几个方粉的留言(见: ): 梦里小龙 (11-12 19:34):什么时候中国食品药品检验局和技术监督局邀请你去演讲,中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那是动真格了! 竹风风竹2012 (11-11 06:49):为什么中国媒体打压方舟子,美国却邀请他演讲呢?反差如此之大。好好反省一下吧中国的“媒体文化人们”。不懂科学,只会娱乐。一群没脑子却自明不凡的“文化人” 青萍风的微博 (11-10 15:02):不知我国对应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什么时间对就获得“John Maddox Prize for Standing up for Science”的方老师进行采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卫生部 ggb550真(11-10 14:51):去FDA(食品药品管理局)和NIH(国家健康研究院),很牛B啊! 再看看FDA预算分析员黎柳蝉一个帖子后面的跟贴(见: ): 凝山 (11-12 19:11):厉害厉害~!都讲到FDA去了!! 韬光剑影 (11-10 17:41):FDA请老方去演讲了?牛哦 my西西弗的神话(11-10 14:19):FDA,好霸气啊 桃叶仙 (11-10 13:21):看来这个奖的分量相当重,都到NIH和FDA开座谈会了。 随舟而来 (11-10 13:11):FDA和NIH,这二个地方五副局听到就会吓尿,他敢去和方舟子排排座一起用英语访谈吗?在家对嘴型都要练好久吧 晓云6 (11-10 12:34):才气都彰显出来喽。 虚逐子 (11-10 12:03):@五岳散人 看得懂吗? 让fda给你一个演讲视频,去挑挑方舟子口语的错. 也就是说,方舟子这个科学教教主,不靠欺骗,他一天都混不下去! http://www.2250s.com/read.php?2-17397-17397
个人分类: 方舟子获国际奖|1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FDA面临妨碍披露动物食品抗生素含量的诉讼
热度 1 sqzhang 2012-12-12 08:42
美国政府经营责任项目(GAP)状告FDA妨碍适当披露动物食品使用抗生素的信息,滥用抗生素是引起的抗药性微生物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些耐药性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下面是相关报道的链接: http://www.foodqualitynews.com/Public-Concerns/FDA-faces-lawsuit-over-food-animal-antibiotics-data/?utm_source=newsletter_daily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GIN_DRdc=3kLQWm2GJ6SHw9ltK70P%252BuZEsLmFmQcU 下面是相关报道的全文: The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Project (GAP) is suing the US Foo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for withholding data on the sale of antibiotics for use in food animals. GAP is concerned that misuse of antibiotics in industrial animal agriculture is fost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resistant strains of bacteria that then threaten human health. The lawsuit follows the FDA’s failure to satisfy adequately GAP’s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FOIA) request to deliver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amount of antibiotics sold for use in food animals in 2009. GAP claims to have made every attempt to secure the relevant details since February 2011, short of litigation, and was eventually told the requested data was “confidential commercial information”. ‘Confidential’ "The FDA frequently claims that documents sought through the FOIA process contain 'confidential commercial information," said Jeff Gulley, GAP Food Public Health Counsel. "When tested in court, however, these claims frequently don't hold up. This response by FDA is a violation of FOIA and a wrongful withholding of agency records." GAP food integrity campaign director Amanda Hitt said: "How can we truly know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drugs are causing harm if we can't even access information? The agency's job is to protect the public's health, not industry secrets." Keeve Nachman, director of the Farming for the Future program at Johns Hopkins Centre for a Liveable Future (CLF), which has served as a scientific adviser to GAP on the request and lawsuit, said: "These data will help public health researchers decipher how the industry's antibiotic use erod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life-saving drugs.” In April this yeara study, conducted by the CLF and Arizona State’s Biodesign Institute, was published claiming banned drugs had been found in eight out of 12 multi-state feather meal samples. The CLF researchers called on the FDA to monitor what drugs were going into animal feed. Basic information Drug companies are required to report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antibiotic sales to the FDA under the Animal Drug User Fee Act (ADUFA). Such information includes how much of each drug is sold; whether the drugs are formulated for use in feed, water, or by injection; and the animals for which each drug is approved. FDA publicly releases a limited summary of ADUFA data each year, but withholds almost all of what companies report, GAP claims. The FDA has 30 days to respond to the lawsuit, which was filed on December 5. The FDA was unavailable for comment at the time FoodProductionDaily.com was published.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326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美国FDA公布的转基因食品名录(2012.8.31更新)
bioxncai 2012-10-3 09:50
最近更新时间为2012年8月31日,目前有92项纪录,最早批准转基因食品的时间是在1995年1月27日,为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转基因抗虫玉米最早纪录是1995年7月14日。 BNF No. (select BNF No. for detailed record) Food Intended Effect Designation Letter Date (select to view letter) 122 Soybea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FG72 soybean (MST-FG72-2) 08/07/2012 7 106 Cor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HCEM485 corn 07/31/2012 8 117 Soybean Conversion of alpha-linolenic acid to stearidonic acid MON 87769 soybean (MON-87769-7) 07/30/2012 9 129 Canola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73496 canola (DP-73496-4) 05/01/2012 10 127 Canola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and, in particular, improved tolerance to glyphosate in male reproductive tissues MON 88302 (MON-8832-9) 04/23/2012 11 126 Cor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in a tissue-selective manner MON 87427 (MON-87427-7) 04/13/2012 12 128 Corn Resistance to certain coleopteran insects Event 5307 (SYN-537-1) 02/29/2012 13 114 Soybean Tolerance to imidazolinone herbicides BPS-CV127-9 02/01/2012 14 124 Soybea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DAS-68416-4 11/14/2011 15 125 Soybea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dicamba MON 87708 (MON-8778-9) 10/11/2011 16 118 Cotton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an insects T304-40 and GHB119 08/19/2011 17 120 Corn Tolerance to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and certain aryloxyphenoxypropionate herbicides (e.g., quizalofop, cyhalofop, haloxyfop) DAS-40278-9 04/13/2011 18 121 Soybean Increased levels of oleic acid and reduced levels of linoleic, palmitic, and stearic acid MON 87705 (MON-8775-6) 01/20/2011 19 116 Corn Reduction of yield-loss under water-limited conditions MON 87460 (MON-8746-4) 12/10/2010 20 119 Soybean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an insects MON 87701 (MON-8771-2) 08/18/2010 21 112 Cotton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an insects COT67B 02/13/2009 22 101 Plum Resistance to plum pox virus C5 01/16/2009 23 110 Soybean Increased levels of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oleic) and decreased level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linoleic and linolenic) Event 305423 (DP-35423-1) 01/15/2009 24 100 Papaya Resistance to papaya ringspot virus X17-2 12/24/2008 25 113 Corn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an insects MIR162 12/09/2008 26 109 Cotto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GHB614 09/29/2008 27 111 Cor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Event 98140 09/09/2008 28 108 Soybea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Event 356043 09/21/2007 29 107 Corn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an insects MON 89034 08/08/2007 30 95 Corn Alpha-amylase expression Event 3272 08/07/2007 31 99 Corn Resistance to corn rootworm MIR604 01/30/2007 32 104 Soybea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MON 89788 (MON-89788-1) 01/19/2007 33 87 Corn Increased lysine level for use in animal feed REN-38-3 or Maize Event LY038 10/05/2005 34 94 Cotton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an insects Transformation Event COT102 07/08/2005 35 98 Cotto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MON-88913-8 03/07/2005 36 97 Corn Resistance to corn rootworm MON 88017 01/12/2005 37 84 Alfalfa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Event J101 and Event J163 12/10/2004 38 81 Corn Resistance to Coleopteran insects DAS-59122-7 10/04/2004 39 90 Sugar Beet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N-phosphonomethyl glycine) Event H7-1 08/17/2004 40 92 Cotton Resistance to certain lepidopteran insects Event 3006-210-23 08/03/2004 41 80 Wheat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N-phosphonomethyl-glycine) MON 71800 07/22/2004 42 93 Corn Resistance to certain lepidopteran insects Event TC6275 06/30/2004 43 85 Cotton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an insects Event 281-24-236 05/10/2004 44 79 Creeping bentgrass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Event ASR368 09/23/2003 45 86 Cotto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ufosinate-ammonium LLCotton25 04/02/2003 46 77 Oilseed rape (Canola)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GT200 09/05/2002 47 74 Cotton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an insects 15985 07/18/2002 48 75 Corn Resistance to coleopteran insects, including corn rootworm MON 863 12/31/2001 49 73 Corn Resistance to certain lepidopteran insects 1507 05/18/2001 50 71 Cor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NK603 10/18/2000 51 63 Rice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ufosinate-ammonium LLRICE E06; LLRICE E62 08/31/2000 52 66 Corn Male sterility MS6 04/04/2000 53 60 Cantaloupe Delayed fruit ripening due to reduced ethylene synthesis A and B 12/09/1999 54 64 Canola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bromoxynil OXY-235 10/20/1999 55 52 Canola Degradation of phytate in animal feed MPS961, 962, 963, 964, 965 07/02/1999 56 36 Corn Male sterility 676, 678, 680 12/24/1998 57 56 Sugar beet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GTS B77 11/03/1998 58 38 Sugar beet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ufosinate-ammonium T120-7 10/08/1998 59 57 Canola Male sterility MS8 09/16/1998 60 57 Canola Fertility restorer RF3 09/16/1998 61 41 Corn Resistance to several lepidopteran insects; CBH35-1 05/29/1998 62 55 Soybea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ufosinate-ammonium A2704-12, A5547-127 05/15/1998 63 50 Flax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sulfonylurea CDC Triffid 05/15/1998 64 54 Tomato Resistance to certain lepidopteran insects 5345 02/24/1998 65 51 Cor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GA21 02/13/1998 66 47 Cotto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bromoxynil 31707, 31803, 31807, 31808, 42317 01/28/1998 67 49 Potato Resistance to Colorado potato beetle SEMT15-02, SEMT15-15, SEMT15-07, HLMT15-3, HLMT15-15, HLMT15-46, RBMT15-10 01/08/1998 68 48 Potato Resistance to Colorado potato beetle RBMT21-129, RBMT21-152, RBMT21-350, RBMT22-82, RBMT22-186, RBMT22-238, RBMT22-262 01/08/1998 69 45 Radicchio Male sterility RM3-3, RM3-4, RM3-6 10/22/1997 70 42 Papaya Resistance to papaya ringspot virus 55-1 09/19/1997 71 46 Canola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ufosinate-ammonium T45 08/25/1997 72 43 Squash Resistance to cucumber mosaic virus CZW3 07/10/1997 73 39 Soybean High oleic acid soybean oil G94-1, G94-19, G94-168 03/14/1997 74 40 Corn Resistance to European corn borer DBT418 03/11/1997 75 35 Corn Resistance to European corn borer; MON 802, MON 805, MON 830, MON 831, MON 832 11/05/1996 76 34 Corn Resistance to European corn borer MON 809, MON 810 09/25/1996 77 18 Corn Resistance to European corn borer MON 801 07/24/1996 78 30 Cotto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sulfonylurea 19-51a 06/28/1996 79 31 Corn Male sterility MS3 06/07/1996 80 17 Corn Resistance to European corn borer Bt11 05/22/1996 81 33 Potato Resistance to Colorado potato beetle ATBT04-6, ATBT04-27, ATBT04-30, ATBT04-31, ATBT04-36, SPBT02-5, SPBT02-7 04/04/1996 82 32 Oilseed rape (Canola) Fertility restorer RF1 , RF2 04/04/1996 83 32 Oilseed rape Male sterility MS1 04/04/1996 84 14 Tomato Delayed fruit ripening due to reduced ethylene synthesis 35-1-N 03/20/1996 85 28 Cor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ufosinate-ammonium DLL25 03/08/1996 86 29 Cor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ufosinate-ammonium T14, T25 12/14/1995 87 20 Oilseed rape (Canola)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GT73 09/26/1995 88 26 Cotto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1445, 1698 09/08/1995 89 24 Corn Resistance to European corn borer 176 07/14/1995 90 25 Oilseed rape (Canola) High laurate canola oil 23 07/13/1995 91 13 Cotton Resistance to cotton ballworm, pink bollworm, and tobacco budworm 531 06/01/1995 92 13 Cotton Resistance to cotton ballworm, pink bollworm, and tobacco budworm 757, 1076 06/01/1995 93 23 Oilseed rape (Canola)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ufosinate-ammonium HCN92 04/20/1995 94 7 Tomato Delayed ripening due to reduced ethylene synthesis 1345-4 04/05/1995 95 6 Squash Resistance to zu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ZW20 04/05/1995 96 5 Potato Resistance to Colorado potato beetle BT6, BT10, BT12, BT16, BT17, BT18, and BT23 04/05/1995 97 4 Cotto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Bromoxynil BXN cotton 04/05/1995 98 3 Tomato Delayed softening due to reduced pectin degradation B, Da, F 04/05/1995 99 2 Tomato Delayed softening due to reduced ethylene synthesis 8338 04/05/1995 100 1 Soybea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40-3-2 01/27/1995 101 窗体底端 来源: http://www. accessdata.fda.gov/scripts/fcn/fcnNavigation.cfm?rpt=bioListingdisplayAll= true
1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叫板政俯的科学家
热度 16 jiahepeng 2012-2-20 04:54
与美国科学家交流,免不了要抱怨一下中国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环境监管不利,比如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想不到,很多美国人会随即说,我们也是这种情况。 但与中国科学家不同的是,不少美国科学家会积极挺身而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叫板政俯监管不利的地方,或者补充政府的监管。笔者就结识了不少这样的科学家。与国内挑战政府权威的民间机构不同的是,这些美国科学家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拿出证据给政府“找茬”,其结果,则往往是拥有科学证据的一方,最终成为影响政策行动的主要力量。 深入浅出 定居在佛罗里达州小镇 Fort Pierce 的 Edith Widder 博士本来是一位世界知名的深海生物学家。她在将近 30 年的研究生涯中,数百次乘坐自己改装的潜水艇潜入到几千米下的深海。让其声誉卓著的,是她对深海发光生物的系统研究。去年中国的蛟龙号潜水艇下潜 5000 米水深引发了全国对深海科研的兴趣时, Widder 也应邀来到上海和杭州讲座。 不过,谈到这些讲座时 Widder 掩饰不住会心的微笑,因为她承认,自己是利用公众对深海世界的兴趣来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现在的研究——利用生物荧光技术探测浅水的污染。 Widder 指出,深海生物利用荧光来保护自己、寻找食物和吓走天敌,这表明荧光生物对环境刺激的极度敏感。 Widder 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荧光生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来标明污染及其程度。 如果把研究定义为通过系列可实证的手段来探索未知, Widder 的工作毫无疑问是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但如果把研究定义为科学界目前所做的、以发表论文为最终或阶段性成果的人类活动的话, Widder 则已经算不上职业科研工作者。事实上,自从她 2005 年离开知名的 Harbor Branch 海洋研究所( Harbor Branch Oceanographic Institute ),创办了环保机构大洋研究与保护协会( Ocean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 ORCA )后,就很少写论文了。 “我也愿意撰写论文,但没有时间。我首要的工作是呈现数据给决策者和河流管理者,让他们看到污染的严重情况来采取措施。” Widder 说。 尽管不再写论文,但 Widder 保持着职业科学家的敏感和工作规范。她指出,随着分析化学技术的进步,环境监测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对具体污染元素或化合物的分析,而这种方法不但价格昂贵,而且经常不能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即这里是否被污染?而只能回答这里存在哪几种污染物质,其程度如何?如果事先没有检测目标来设定参数,那找出污染物并不容易。 而利用荧光生物体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性,则能让我们回答,这里是否有污染,程度是否很严重?鉴别出污染后,则可以督促环境保护当局来采用分析和监管手段来解决问题。 Widder 在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中,一向以动手能力极强而知名。她在工程师的配合下,开发了深海取样、摄影和分析的各种器材。转向环保领域后,她不但开发出一套利用一种荧光细菌来检测是否存在污染的系统方法,还辅之以一种名为 Kilroy 的设备来测定水深、水流、水速、湿度、温度等因素,从而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 Widder 的团队目前在佛罗里达南部的 Lagoon 河入海口的地方安设了多个取样点和 Kilroy 设备,研究显示在部分地段,污染相当严重。 Widder 据此多次要求美国环保署( EPA )和地方当局加强保护措施。 艰难奋进 尽管有了卓越的声望和独特的实用技术,但 Widder 的科技“民非”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她遭遇的第一个意外是,当生物荧光技术与 Kilroy 系统开发出来,可以在各地布点的时候,美国突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环保经费大幅度削减。在 Widder 所在的佛洛里达州,环保预算被削减了 56% 。环保监管机构完全无力推广这种新技术。结果, ORCA 实际上承担起佛罗里达南部地区的环境监管任务。 “ EPA 和地方环境监管部门认为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根本治理,放松了管制,其依据 200 多种标准污染物来确定环境污染的方法论也有问题,需要我们提供科学的证据进行修正,” Widder 和其同事如是认为。 但承担了环保监测“任务”的 ORCA 经费捉襟见肘。就连 Widder 于 2006 年获得的极富盛望的麦克阿瑟基金会(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 )的 50 万美元自由用途的奖金,她也一分不剩都投入到环保事业中。 而对 Widder 及其 ORCA 运作的另外两个打击接踵而至。“在深海科研领域,我多年来很有声望,一直获得了大量资助,但没有想到,在环境生物学,我 ' 人脉 ' 不行,拿到科研资助也很少,” Widder 承认。 而另一个打击则是当地居民对支持环保事业也不热衷。 在 Fort Pierce 海滨,修建有一套套价值数百万美元(当地人居住的位置不好的三室一厅的一个平层 house ,则只要 12 万美元)的豪华度假别墅,汇聚着大量美国福佬。但这些人往往只是冬天飞来,春天就回到美国北方。他们对当地缺乏认同感,自然也没有捐款的热情。而 Fort Pierce 的原住居民,则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勉力挣扎,也难得支持。 “钱是一个方面,另外一点则是美国人享受了至少两代人的蓝天碧水,已经忘掉了他们曾经遭受的环境污染,认识不到环保的迫切性,” Widder 的丈夫 Dave 说。 Dave 本来是 Harbor Branch 海洋研究所的资深工程师,随着妻子一起辞职创办了 ORCA, 但这个机构给他开不起工资,多年来, Dave 只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工作。 尽管工作和生活都很拮据,但这对科学家夫妇也忘不了叫板政治。“虽然我们觉得 EPA 有很多失职,但现在更加严重的是,不止一位共和党候选人提出,当选后要废除这一环境监管机构。”像大多数美国科学家一样, Widder 夫妇也是民主党的“票友”。 多年的工作终究取得了成绩。在 ORCA 附近的一个镇最近刚刚通过了立法,要求所有使用化肥的农民,必须接受如何避免化肥污染环境的教育之后才能“上岗”,而 Widder 博士也结合自己的深海知识和环保经验,开发了一套监测海底环境的系统,正在争取经费来安装在墨西哥湾海底,监测英国石油公司溢油事故后的环境影响。 与 FDA 的爱恨情仇 如果说, Widder 博士的 ORCA 只是限于指出环境监管部门的纰漏,另一位科学家、消费者保护与游说组织——公民运动健康研究组织( Public Citizen's Health Research Group )——的创办人和主任 Sidney M. Wolfe 博士及其只有四名全职工作人员的机构则对已经上市、但有潜在隐患或明确副作用的药物及其批准这些药物的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明确地“大打出手”。自 1971 年创办以来,该机构已经让 32 种上市医药被下架或让监管机构(美国的 FDA 和欧洲的 EMA )对其副作用提出公开警示。这些药品包括大名鼎鼎的文迪雅、 Propoxyphene 、 Phenacetin 、 Oraflex 、 Zomax 以及 Vioxx 等 。 要是按照西方药厂开发一种新药平均需要 5 — 10 亿美元投入、 8 年时间来计算的话, Wolfe 的工作差不多让制药业损失了近百亿美元。 但他不认为这是“找茬”,而是维护公民的健康。 Wolfe 的统计表明,每年在美国因为用药问题非正常死亡的患者数量达到了 10 万人,而大药厂各个利润可观,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监督。 Wolfe 博士还认为美国 FDA 有偏袒制药业之嫌,必须加强外在的监督。为此,除了多次向 FDA 申述之外, Wolfe 还多次在地方及联邦法院起诉 FDA 。不打不成亲, 2009 年, Wolfe 被任命为 FDA 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 但 Wolfe 的工作绝不是“找茬”或者是出了医疗事故后的“为民做主”,而是大量分析已有数据来验证药品可能具有的潜在风险,或者挖掘出那些被药厂有意掩盖过去的副作用。在创办公民运动健康研究组织之前,他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了 5 年多,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处理经验。 举例而言,公民运动健康研究组织曾经让美国一个大型药厂的抗艾滋病药物因为伦理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被罚款或赔偿了数亿美元。而这一工作始于 Wolfe 对该药物一次抗母婴艾滋病传播的临床试验的论文的关注。他发现,为了验证药物的效果,这个药物大量使用随机双盲对照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的确,验证药物疗效,再也没有比随机双盲对照更有说服力的了。 但 Wolfe 发现,这次试验中并非所有试验地都使用了双盲对照。分析数据,他指出,该药物在此前的研究中,已经被发现具有阻断母婴艾滋病传播的疗效,按照临床试验对病人最小伤害原则,抗艾滋病药物如果可以不用双盲也能证明疗效就可以不用,至少不需要使用没有疗效的安慰剂,因为这样会让使用安慰剂的患者遭遇巨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该药物完全可以和此前已经进行的研究进行对比来验证疗效。 而且,在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项临床实验,之所以在个别试验地(如泰国),没有进行双盲,就是因为当地合作医疗机构指出了这个伦理问题。这也意味着,整个实验组织方对此是知情的,但仍然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漂亮,而让对照组的上千名婴儿处于母婴传染的风险中。 Wolfe 公布了其研究结果后,世界舆论哗然,该药厂立刻停止了没有完成的实验,遭受了重重的罚单。 而在这个案例中, Wolfe 及其团队依据的都是公开发表的医学文献和可以公开检索到的临床实验文件。他们也把这一过程进行了详细记录,在公开此事后,向报道此事的媒体提供了所有文献资料和检索途径,从而得出了几乎无懈可击的结论。 科学民非的是是非非 Widder 承认,大多数民间组织(相对而言,其实美国大部分卓越科研机构也是“民非”)由充满了热情的活动分子组织,缺乏科学训练,可以激发民众的一些热情,但难以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而 ORCA 虽然无力“生产”论文,但其工作都是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承,从取样到分析,也都严格按照环境监测和实验室操作的规范。 Wolfe 则表示, 公民运动健康研究组织自己没有实验室,也不会委托科研机构对成为其靶子的药物进行化验。他们做的工作主要是仔细核对临床数据(这些数据都需要在官方网站 clinicaltrials.gov 上发布)和发表文献的数据(绝大多数阅读论文的人都会忽略掉的 supporting material 部分),并对这些数据根据医学规范进行重新分析。 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接受了严格科学训练的“科学民非”们的“专业打法”的确让政府的环境和卫生监管官员感到信服。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消费者保护组织往往缺乏寻求科学证据的能力和耐心。在保护消费者健康这一正义的使命下,国内很多组织往往通过媒体来渲染目标产品的“问题”,有时还是假问题,比如化妆品和食品中含有的符合监管标准的极微量有毒元素。实际上,任何化学元素只要在安全含量下,都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 笔者最近接触过的一个例子很说明问题,国内一位以打假见长的人士,指出某洗涤用品含有有毒的 ** 化学物,其证据是几篇中文论文,标题大致都为“ ** 化学物的毒性分析”。很多媒体也想当然地按照这种口径进行了报道。然而,当我查阅了几篇论文后觉得啼笑皆非,因为这几篇论文的结论大致都是“没有证据表明 ** 化学物的毒性在现有用量的情况下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但也不能怪不懂行的打假人士。我们懂行的科学界人士,或者不出来说话,或者用专业的语言和轻蔑的态度,轻易否定消费者的安全担忧。 当然,这也与不同的制度条件有关。美国的很多科研机构就法律意义而言本来就是“民非”,那从这些主流“民非”中衍生出一些以科研来叫板政府的新“民非”,也仍然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部分基金会的支持。 尽管中国现在尚没有诞生这种“科学民非”的条件,但我们仍然期望中国的“民非”能更多遵循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程序。当然,我们更加希望,中国的科学家们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地投身维护环境与公民健康的运动中。(作者为科学媒介中心主执行主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Knight 科学新闻研究员)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6737 次阅读|30 个评论
FDA对防晒霜产品的新规定
chemicalbond 2011-6-16 11:54
近日,美国FDA出台新规范,更新了对防晒产品性能标注的要求,2012年暑假生效。 里头提及两种紫外线,UVA 和 UVB。不过,很多文章与新闻里面并没有对它们的区别做出实质性的说明。 UVB是指波长为 290 到 320 纳米的紫外线,而UVA的波长范围是 320 到 375 纳米。光子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因此UVB对皮肤烧伤(SUNBURN)更大,SPF (Sun Protection Factor)指的就是针对UVB的防晒能力。不过,UVA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因为它也是导致衰老和皮肤癌的重要因素。 具体说,FDA新规定的主要内容是: 1. "Broad Spectrum SPF”, 广谱防晒SPF,要求能够同时防止UVA和UVB,并且满足FDA的定量标准; 2. 只有 广谱防晒SPF值超过15时,才可以说该产品能够减少皮肤癌和过早皮肤衰老的风险; 3. 禁止在产品中使用一些含糊词汇,如 ,"Waterproof, "sweatproof" "sunblock",因为那些词语夸大的防晒霜的效果。那些声称防晒效果超过2小时的产品,也需要通过技术认证。 4. 防水:产品上标识为防水的产品,必须能够在标准测试时,在游泳时有效时间超过40分钟,出汗时有效时间超过80分钟。非防水的产品,需要加注,提示用户在游泳和出汗时使用防水产品。 5. 药品情况:所有防晒产品需要在包装上清楚地写明化学物质的情况。通常指化学名称,含量,功用和副作用,等等具体事实性的内容。 另外,对于SPF大于50的产品,只能标注为 “SPF 50+”,因为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大于50的SPF,在临床上能表明它可以带来额外的效果。 美国人喜欢晒太阳,而皮肤癌在美国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也许FDA对防晒霜的新规范能够切实地帮助消费者,减少因晒太阳带来的疾病。 参考: http://www.fda.gov/Drugs/ResourcesForYou/Consumers/BuyingUsingMedicineSafely/UnderstandingOver-the-CounterMedicines/ucm258468.htm#Q4_what_are_the_main_points http://www.ofr.gov/OFRUpload/OFRData/2011-14769_PI.pdf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3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FDA发布药名混乱的警告:Risperidone 非 Ropinirole
热度 1 chemicalbond 2011-6-14 12:00
Risperidone与 Ropinirole 是不同的两个药名,前者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后者针对的是帕金森病,但是2个药名有很大的相似性,可能会造成病人吃错了药而受害的后果。因此,近日美国FDA给医务人员发出警告,建议他们写药方的时候不要胡乱涂鸦,一定要把笔划写清,让病人吃个明白,别无辜吃错了药。 理想的情况是全民普及化学知识:医生开药方就画个分子结构。看图识药,我要是医生就这么画几下,错不了。 Risperidone Ropinirole 【参考: http://www.fda.gov/Safety/MedWatch/SafetyInformation/SafetyAlertsforHumanMedicalProducts/ucm258905.htm 】 Risperidone (Risperdal) and Ropinirole (Requip): Medication Errors - Name Confusion AUDIENCE : Pharmacy, Psychiatry, Neurology, Internal Medicine ISSUE : FDA notifie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 of medication error reports in which patients were given risperidone (Risperdal) instead of ropinirole (Requip) and vice versa. In some cases, patients who took the wrong medication needed to be hospitalized. The FDA determined that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confusion between the two products include: Similarities of both the brand (proprietary) and generic (established) names Similarities of the container labels and carton packaging Illegible handwriting on prescriptions Overlapping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drug strengths, dosage forms, and dosing intervals. BACKGROUND : Risperidone (Risperdal) is an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used to treat mental illnesses including schizophrenia, bipolar disorder, and irritability associated with autistic disorder. Ropinirole (Requip) is a dopamine agonist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Restless Legs Syndrome. RECOMMENDATION :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re reminded to clearly print or spell out the medication name on prescriptions and make certain their patients know the name of their prescribed medication and their reason for taking it.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patients are encouraged to report adverse events, side effects, or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use of these products to the FDA's MedWatch Safety Information and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Program: Complete and submit the report Online: www.fda.gov/MedWatch/report.htm 1 Download form 2 or call 1-800-332-1088 to request a reporting form, then complete and return to the address on the pre-addressed form, or submit by fax to 1-800-FDA-0178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2903 次阅读|3 个评论
糖精的风雨百年(二)
songshuhui 2011-6-2 01:05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5-09 05:49 禁还是不禁:政府、商业与科学的角力 本系列相关文章参见《 糖精百年系列 》 糖精是最早使用的“非天然”食物成分。随着它的应用逐渐广泛,人们对其是否安全的担心也逐渐增加。 在卖糖精之前,法赫伯格进行了一些“安全测试”。 传说中的测试之一,是法赫伯格自己一次性吃下10克糖精。糖精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10克糖精产生的甜度相当于几公斤蔗糖。面对“不知道是否有害”的糖精,法赫伯格充分显示了一个商人的冒险特质。在吃下这么多糖精24小时之后,他没有感到异常,于是认定糖精是安全的。 传说中的测试之二:他让志愿者吃下糖精,几个小时中收集他们的尿液,发现糖精基本上被排出了。于是他认为:糖精不会有害。 按照今天的标准,这样的实验并没有什么说服力。首先样本数有限,其次只能检验非常急性剧烈的毒性。对于长期、缓慢、轻微的毒害,是无能为力的。 不过,在当时的科学发展程度下,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也就止于这种程度。当时的美国社会,食品生产乱象丛生,各种掺假伪劣以及乱七八糟的添加物层出不穷。美国农业部化学局的负责人哈维·威利(Harvey Wiley)曾经组织了一个试毒小组来检验当时用在食品中的“化学试剂”的安全性。他的方法并不比法赫伯格的更加“科学”:让12个志愿者吃下被测试的物质,逐渐增加剂量,直到有人出现严重反应为止。 哈维·威利的“试毒实验”争议很大,不过它足以引起公众的瞩目和政府的重视。1906年,国会通过了《药品与食品法案》,美国政府开始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当时负责实施这一法案的农业部化学局后来发展成了独立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威利则被后人称为“FDA之父”。 威利自己是一个糖化学专家。对于糖精,他一直深恶痛绝。他认为这种来自于煤焦油的物质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而且会危害健康。虽然这一观点并没有科学证据支持,不过比较符合大众心理,在100多年后的中国依然流行。所以,他实施管理法案最早的目标中就有禁用糖精。 不过,当时他领导的部门并没有什么权力,只能寄望于取得总统罗斯福的支持。但是罗斯福自己是一个糖精消费者。对于他来说,天天吃糖精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此外,当时的一位众议员詹姆斯·谢尔曼(James Sherman),代表糖精生产者极力反对威利的计划。这位议员很有政治影响力,几年之后成了美国的副总统。在跟罗斯福的讨论中,他声称所代表的公司在前一年通过使用糖精节省了4000美元——这在当时算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了。不等罗斯福点名,威利就反驳说,“任何吃那种甜玉米的人都被欺骗了,他认为自己在吃糖,而实际上吃的是煤焦油的产物——完全没有营养价值却对健康非常有害”。在和威利的激烈争吵中,罗斯福说,“任何说糖精有害健康的人都是白痴”。于是,讨论不欢而散。 不过,不管是罗斯福、谢尔曼还是威利,都清楚自己的主张并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支持。尤其是罗斯福,第二天指定了一个专家委员会来重新考虑此前对食品添加剂的政策。领导这个委员会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长伊拉·莱姆森——正是那位被法赫伯格“黑”了糖精发明权的化学家。而最先评估的,就是糖精和苯甲酸盐。 法赫伯格已经靠糖精发了财,而莱姆森却连糖精专利的署名权都没有得到,对于法赫伯格是深恶痛绝的。不过,他并没有“公报私仇”,作为科学家坚持了专业精神,给出了“少量食用不会有害健康”的结论。这个代表科学界的声音对于威利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甚至是威利的官场生涯走下坡路的开始。 1906年的《药品与食品法案》可以说是罗斯福与威利合作的结晶,但是罗斯福并不喜欢威利的性格和专业能力。罗斯福的总统任期结束之后,下一任总统威廉·塔夫脱(William Taft)更不喜欢他。威利的政治生涯更加艰难,随着几次有争议的决策以及他领导的部门出现了财政上的丑闻,威利黯然地离开了他奋斗多年的政府部门。虽然不久之后塔夫脱总统还了他清白,不过覆水依然难收。哈维·威利,作为政府官员的职业永远终结了。 言归正传,在莱姆森的专家组做出“少量食用糖精不会有害”的结论之后,威利“以退为进”,还是扳回了一局——他提出:由于糖精在各种食品中广泛使用,消费者的实际摄入量很可能会超过莱姆森所说的“少量”。根据这一理由,他提出了一项新的方案:在食品中加入糖精是“掺假”行为,将不被允许。工业界的律师们开始反击,而管理部门一度动摇。不过,这一规定最后还是通过并实施了。糖精,从此只能直接卖给消费者,而不能充当食品中的“糖替代品”。 不过,管理部门也同时承认,“糖精有害”的证据很微弱,他们反对的理由主要是糖具有营养价值而糖精没有。始料未及的是,这一说明反倒大大促进了糖精的流行——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追求“低热饮食”,而没有“营养价值”的糖精正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个人分类: 健康|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FDA警告多家遗传检测公司
热度 1 nooney1986 2011-5-19 12:52
近日,美国有三家推出了直接针对消费者(directly to consumers,简称DTC)遗传检测的公司收到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通知。信中敦促他们与FDA开会,讨论他们的检测是否需要FDA的批准。 这三家公司分别为Lumigenix、American 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Services(AIBiotech)和Precision Quality DNA(PQDNA)。 Lumigenix提供了一项综合的检测服务,旨在为个体提供79种疾病状态的遗传易感性。AIBiotech的Sports X Factor Test Kit旨在为运动员以及年轻运动员的父母提供信息,让他们了解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能。PQDNA则是根据主要的目标基因,还协助人们了解他们的遗传风险,如根据BRCA1/BRCA2的状态来判断乳腺癌风险,并确定可能的药物治疗响应。 FDA的信函中提到,它希望在15天内与这些公司会谈,来讨论他们推出的这些检测是否需要FDA的审核,以及为证明产品合法,他们需要提交什么信息。 FDA自去年6月开始向DTC基因组检测公司发这样的警告信,它当时通知了多家公司,包括Knome、23andMe、Decode Genetics和Navigenics,告知他们的服务可能需要被监管。 今年3月,FDA召开了一个小组会议,讨论对DTC检测的监管可能。一些人认为人们有权利评估自己的基因组,过多的监管可能会阻碍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另一些则认为,DTC基因组公司夸大了他们的检测能力,他们缺乏真正的证据,其结果是不确定的,取决于解释。 目前,国内也有多家公司提供个体遗传检测服务。有些服务宣称,其依据国内外发表的大量医学遗传学研究文献针对多种疾病进行健康风险分析,预测每个人个性化的潜在遗传健康风险因素,并在多种疾病中区分不同的健康风险等级,为每个人针对自身遗传状况开展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支持和帮助。 然而,遗传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检测结果不仅有赖于可靠的实验室规程,还有赖于精确的解析结果。即使是已经受过培训的医师和卫生保健专家,要想精确地解释结果仍然比较困难。在解释任何遗传检测的结果时,还必须考虑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如何评估遗传检测的质量,如何准确合理地解释遗传检测的结果,以及由谁来制定相应的标准,目前似乎还没有答案。
个人分类: 分子诊断|880 次阅读|1 个评论
食品色素,在民意与科学之间
songshuhui 2011-5-7 11:51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4-23 11:16 用色素来给食物染色不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创造——在中国,早就有用蔬菜汁来染色鸡蛋羹的做法。不过,合成色素的应用,确实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结果。跟其他现代食品工业的技术和成分一样,合成食品色素自从诞生那天就充满了争议。 许多人认为食品色素仅仅是改变颜色,只有“悦目”的作用,而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吃饭,“好吃”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食物的颜色,会改变人们的味觉 体验。现代食品技术中,有一个领域是研究食物的各种性质如何影响人们对食物的感受。成分和加工过程完全相同的食物,仅仅是所采用的颜色不同,就会导致人们 对它的评价显著不同。此外,现代社会追求商品的标准化。对于食品来说,原料的不同会导致成品的颜色略有不同。如果是家庭自制或者餐馆现做的食品,这样的不 同也不会有大问题。而在加工食品中,就难以让人接受——同种食物昨天买的跟今天买的肉眼就能看出不同,多数消费者难免怀疑产品的质量。 如此一来,用食品色素来增加食物的吸引力、实现食品的标准化也就成了常规的操作。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用蔬菜汁来染色那样的“传统智慧”难堪大用, 即使是提纯的“天然色素”用起来也有不少困难。首先,天然色素制取成本高,自然也就价格不菲。其次,天然色素往往不够稳定,在食品的加工和保存过程中容易 褪色。 在成本和稳定性上,合成色素显然具有巨大的优势。但是跟任何“非天然”的食品成分一样,这些从石油产品制造而来的东西,在安全性上会受到更多的关 注。在美国,合成色素的管理比其他的食品添加剂更加严格。目前,美国只有9种合成色素可以用在食品中,其中还有一种只能用在水果皮上。好在不同的颜色可以 通过几种基本的颜色调和出来,所以这几种色素也就够用了。这些色素的安全标准的制定,是通过喂给动物不同的量,找出没有任何异常的最大剂量,把这个剂量的 1%作为人体的安全上限。然后根据这个安全上限,以及人们每天可能摄入某种食物的最大量,来确定该种食物中允许使用的最大量。 一般而言,这样制定的安全标准还是相当谨慎的。不过,人跟动物毕竟不同,不确定性依然可能存在。1970年代,有一位儿科医生宣称儿童的行为与食品 色素的摄入有关。美国FDA审查了当时的科学文献,认为合成色素可能对某些儿童有不良影响,但是证据不充分,FDA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对合成色素做出进 一步决定。 此后,关于“合成色素导致儿童多动症”的观点此起彼伏,美国的学术和管理部门也做过一些审查,结论依然是没有证据支持。直到2007年,英国南安普 敦大学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并引起广泛关注。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显示,几种合成色素与苯甲酸钠的组合在一些情况下会导致小朋友们 注意力下降及多动。但欧洲食品安全委员会(EFSA)于来年3月发表了对这项研究的审查结论。他们认为这项研究只提供了非常有限的证据来说明这些添加剂对 于儿童的活动与注意力有微弱影响,而这一微弱的影响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并不清楚。加上这项研究在其他方面的缺陷,EFSA专家组的结论是它不足以成为改变这 些合成色素和苯甲酸钠安全标准的理由。 2009年,EFSA调低了南安普敦研究中所涉及的六种色素中三种的安全上限,但他们特别指出,这个调低跟该项研究的结论无关。然而,去年7月,EFSA要求含有那六种色素中任何一种的食品,都要在包装上加上一条警告信息,说可能会对儿童的活动与注意力有不良影响。 当科学研究仍在与证据“纠缠”时,美国的一个消费者权益组织CSPI于2008年提请FDA禁止能够加到食品中的那8种合成色素,并提请在FDA做 出最后的禁用决定之前,要求使用者加上类似欧洲的那条警告标注。然而,FDA拒绝了这一要求,申明按照美国的现行法律,FDA无权仅仅因为消费者的“民 意”来做决策。是否禁用或警告信息,必须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 可以说,在如何管理合成食品色素的问题上,科学证据和消费者的要求发生了冲突。在欧洲,消费者的“民意”占了上风;而在美国,主管部门认为科学证据比“民意”更重要。 实际上,合成色素的安全性,色素中可能的杂质可能比色素本身更加重要。在美国,色素的安全审批是每批进行的。也就是说,生产厂家每生产一批产品,都 要把样品送去检测,合格了才能够被FDA批准销售。而FDA的批准,是针对那一批产品,而不是该厂家生产的那种色素,更不是那种色素本身。 在中国,南安普敦研究所用的那几种色素是允许使用的。美国对于人们的合成色素摄入量进行过评估,结论是美国人平均摄入量远远低于安全上限。即使是摄 入量达到全民平均值的10倍,也还是大大低于安全上限。考虑到中国人群中食用加工食品的量大大少于美国,可能摄入量距离超标也还比较远。但是,色素的生产 是否严格执行了生产规范、最终产品是否合格,是中国的食品色素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 考虑到孩子们需要比成人更高的安全系数,对于儿童食品采取更加保守、更加谨慎的态度是应该的。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享受“本色食品”,减少对加工食品的依赖,尤其是抵御各种零食的诱惑,是父母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后记:本文写于染 色馒头的新闻出现之前,染色馒头用的柠檬黄是南安普敦研究所用的六种色素之一,也是美国CSPI 要求FDA禁用被拒的色素之一。虽然柠檬黄在法定范围内是可以使用的,不过馒头不在这个“法定范围”之内,所以染色馒头是违法的。此外,即使它无害,也必 须明确说明是染成的黄色而不是玉米的天然黄色,不明确说明的就构成欺诈,同样也是不允许的。
个人分类: 健康|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对待过期的药物
热度 2 chemicalbond 2011-4-23 07:42
美国 FDA 在地球日发布一篇文章,提示大家不要服用过期的药物。否则不仅可能达不到疗效,还可能对身体有害。那篇文章还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处理过期的药物。很多药物都不能随便乱扔,因为有可能会被他人或者宠物误用。有些药物是可以扔进马桶冲掉,但是考虑到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最好还是与当地政府联系药物回收的场所。 FDA 的文章还给出司法部的相关网页链接,告诉读者 今年4月30日(上午10点到下午2点) 被定为(美国)全国性的过期药物回收日。在美国生活的人都可以通过那个网页寻找当地的回收地点。 https://www.deadiversion.usdoj.gov/NTBI/NTBI-PUB.pub?_flowExecutionKey=_c4A0A4B5E-1DBA-28EE-4873-9202A32BBE84_kA37AC683-1ECA-2EA3-E77C-B773B78A800E 这种全国性的活动在今年才算是第二次。不过,在去年的活动中,美国人民非常给力,3千多个站点一共回收了121吨的药品。 参考 美国FDA网站的文章 http://www.fda.gov/Drugs/ResourcesForYou/SpecialFeatures/ucm252375.htm 美国司法部的过期药物回收项目 http://www.deadiversion.usdoj.gov/drug_disposal/takeback/index.html 去年的一篇相关博文: 环境中的药物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7346do=blogid=314042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1878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FDA批准一种利用电场治疗脑癌的装置
chemicalbond 2011-4-17 12:00
这个比较新鲜,先是看到网络新闻,后来查到FDA的官方批文。否则,没准还误以为是“伪科学”呢。 FDA的文章里面提到,通过对237个脑癌病人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发现经过电场治疗的病人与化疗的病人有着相似的存活率。另外,两种治疗方法的副作用有所不同。FDA的建议是在其它办法都无效的时候使用这种电场疗法。 详情请看 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251669.htm 【这里是研制厂家给出的背景知识 http://www.novocuretrial.com/science.html 】 下面是FDA网站的原文,全文抄袭如下: FDA NEWS RELEASE For Immediate Release: April 15, 2011 Media Inquiries: Erica Jefferson, 301-796-4988, erica.jefferson@fda.hhs.gov Consumer Inquiries: 888-INFO-FDA FDA approves new medical device for form of brain cancer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recently approved the NovoTTF-100A System , a new device to treat adults with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that recurs or progresses after receiv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 Brain tumors are the growth of abnormal cells in the brain tissu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each year about 19,000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diagnosed with primary brain cancers. In 2010, there were 13,140 deaths from brain and other nervous system canc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GBM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brain cancer. The brain tumor is highly resistant to standard treatments such as surgery,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 When using the NovoTTF-100A System, a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places electrod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atient’s scalp to deliver low-intensity, changing electrical fields called “tumor treatment fields” (TTFs) to the tumor site. The unique shape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viding tumor cells make them susceptible to damage when exposed to TTF, which could stop tumor growth. The device is portable and can be powered with batteries or plugged into an electrical outlet. Patients can use the device at home, allowing them to continue their normal daily activities. “Recurrent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is a devastating form of brain cancer that often eludes standard treatments,” said Jeffrey Shuren, M.D., J.D., director of the FDA’s Center for Devices and Radiological Health. “The agency’s approval of the NovoTTF-100A System shows FDA’s commitment to innovative new devices that provide patients with other treatment options.” The FDA based its approval of the NovoTTF-100A System on results from a single international clinical study in 237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GBM or with GBM that hadn’t responded to traditional therapy. Patients in the stud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either the NovoTTF-100A System or chemotherapy treatment. The study showed comparable overall survival rates between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NovoTTF-100A System and those who underwent chemotherapy.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NovoTTF-100A System experienced a slightly higher incidence of neurological side effects including convulsions and headaches compared to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However, they did not experience the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chemotherapy, including nausea, anemia, fatigue and serious infections. A survey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suggested an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NovoTTF-100A recurrent GBM patients compared to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Patients should not use the NovoTTF-100A System if they have an implanted medical device or a skull defect, or have a known sensitivity to conductive hydrogels, such as those used with electrocardiograms. The NovoTTF-100A System is not intende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ancer treatment. The device should only be used after other treatments have failed. The NovoTTF-100A System is made by Novocure of Portsmouth, N.H. For more information: FDA: Medical Devices http://www.fda.gov/MedicalDevices/default.htm FDA: Device Approvals and Clearances http://www.fda.gov/MedicalDevices/ProductsandMedicalProcedures/DeviceApprovalsandClearances/default.htm NCI: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 Brain Tumors 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wyntk/brain The FDA, an agency within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rotects the public health by assuring the safety, effectiveness, and security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drugs, vaccines and other biologic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 and medical devices. The agency als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our nation’s food supply, cosmetics, dietary supplements, products that give off electronic radiation, and for regulating tobacco products.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2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叠氮胸苷(AZT)的研发直通车
热度 3 fs007 2011-4-10 11:26
寻正 【寻正按:本文为原创作品,绝无抄袭,谢绝“非特异性”引用,转载可,剽窃,不管哪种形式,都不可。】 〖 本文为《十年验一药》之案例补充,推荐在阅读此文前先阅读该文。 〗 不同药物种类成本不尽相同,其中由于爱滋病的严重性,以及目前在该病上药品缺乏的现状,导致了 FDA 放松了对此类药品研发的审批要求,导致了此类药品的研发成本更低,大约只需要普通药品研发的成本的一半。这里以前面提及的叠氮胸苷(下通称 AZT )为例,讲述一个具体的研发过程。 其他的作者论及现代药品开发时,会强调研发团队有意识地设计药物并验证药物的过程,我要强调的是,运气仍然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从大量的化学物质中寻找药品是一个高风险与枯燥的过程,在 1964 年,卡马罗斯癌症研究所( Barbara Ann Karmanos Cancer Institute )的霍维茨( Jerome Horwitz )博士厌烦了传统的药品搜索模式,他决定自己设计一个药物来阻断肿瘤细胞的复制。他设计并合成了 AZT , AZT 是在胸苷上加上一个叠氮基团,以之去干扰与混淆 DNA 的合成, DNA 中有胸腺嘧啶, DNA 聚合酶是 AZT 试图作用的靶体。 AZT 的确有效,能抑制人 DNA 聚合酶的活性,但作用轻微。霍维茨将之用来抗肿瘤,全然无效,因此他弃之如敝屣,连专利都未申请。 在 1974 年,德国马克思 * 普朗克学会(相当于中国科学院)的奥斯特塔格( Wolfram Ostertag )等人研究发现 AZT 可以抑制弗润德(鼠白血病)病毒的复制,弗润德病毒是反转录单链 RNA 病毒, AZT 抑制反转录酶的活性百倍于它对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不过,当时科学界对反转录病毒并不在意,因此,该研究未引起人的重视。 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格兰素 - 史密斯 - 克兰(下称 GSK )公司是一系列制药公司合并后产生的,它的前身格兰素部分是格兰素 - 威尔康,是由格兰素( Glaxo )跟巴楼斯 - 威尔康( Burroughs Wellcome ,下称 BW )在 1995 年合并而成的。 BW 的研发人员也合成了 AZT ,对它的性质有一定了解,但同样认为它没有多大用处, AZT 也成为 BW 的复合物 509US1 被尘封。 AZT 的命运在被发现 20 年后才出现转机。 大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爱滋病病毒悄然在非洲侵入人类,逐渐传播开来。估计在 1970 年代初,爱滋病进入美国,但未引起重视。在 1981 年,加州与纽约报道了爱滋病病例,短短两年时间内,报道病例达到 3000 例,其中 1/3 死亡,学界估计尚有数万人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医学界高度重视其研究,随后在 1984 年 4 月 24 日美国卫生部长宣布爱滋病的致病病毒被发现。 报道发现爱滋病病毒的论文其实早在 1983 年 5 月就发表了。来自法国的蒙他格利叶( Luc Montagnier )小组与来自美国的盖楼( Robert Gallo )小组在同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分离出爱滋病病毒的文章,他们使用了不用的病毒命名方式,后来统一称为人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下称 HIV )。继盖楼与蒙他格利叶分离出 HIV 之后,盖楼又相继发表了数篇文章,证实它是爱滋病的病原。 HIV 是反转录单链 RNA 病毒, AZT 能抑制它的复制。 面对死亡率极高的爱滋病,开发出有效药物成为科学界与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对于重视投资效益的制药公司而言,投资爱滋病药物却风险大而效益低,毕竟爱滋病是一种新型疾病,需要治疗的病患基数甚为有限。面临这一新型流行病,美国议会专门拔款 1500 万元相关研究机构。盖楼所在的国立癌症研究所成立了特别研究小组促进爱滋病的研究。 特别研究小组临床主任布楼德尔( Samuel Broder )负责新药开发,认识到癌症研究所在药物开发能力上的不足及任务的紧迫性,布楼德尔决定跟制药公司合作,癌症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制药公司对药物进鉴别筛选,但要制药公司提供潜在的药品。并非所有的制药公司都对布楼德尔的建议感兴趣,毕竟爱滋病当时是罕见疾病,开发治爱滋病的药在当时看来不是赚钱的生意。布楼德尔在辉瑞公司就吃了闭门羹,但 BW 公司很热心,他们在 1985 年 2 月 4 日向癌症研究所提供了 11 种备选药品,其中包括 AZT ,为保护制药公司对提交药品的产权,这些药品均使用编号, AZT 的编号是“复合物 S ”。 BW 自已的初筛中证实 AZT 对弗润德病毒与哈维肉瘤病毒有抑制作用。随后公司申请了此药的专利。复合物 S 随后也到了 FDA 与杜克大学的有关实验室。布楼德尔有一个来自日本的博士后研究生,三矢博明( Hiroaki Mitsuya ),他开发出了一个细胞株,在面临 HIV 感染时会迅速死亡,此细胞株被用于筛选抗 HIV 药物, BW 的 AZT 在各制药公司递送的 180 个备选药品中脱颖而出,能保护该细胞株在 HIV 感染时不死亡。随后此结果在杜克大学的实验室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 AZT 终于遇到了等待了 20 年的伯乐。 BW 公司随后申请了 6 项 AZT 制药相关技术的专利。跟癌症研究所全力合作,与时间赛跑,迅速地完成了有关动物实险,向 FDA 递交了新药申请(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下称 IND ),成千上万的爱滋病人等着新药给 FDA 提供了迅速行动的动力, FDA 只用了 7 天时间就批准了 BW 的 IND 申请。 1985 年 7 月 3 日, AZT 的 I 期临床实验招收了第一位患者。 AZT 的 I 期实验顺利通过,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许多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随后 BW 公司设计了 II 期临床实验,全美国共有 12 个医学中心参与实验,共计划招收 282 名病人,该实验采用双盲随机实验,其中一半的病人接受 AZT 治疗,一半接受安慰剂。 II 期实验于 1986 年 2 月启动,至 6 月收集齐了所有病例,原计划所有病人要随访 24 周,也就是要到 12 月才结束实验,但在 9 月,研究人员发现 AZT 显著的疗效得到证实, AZT 显著减少爱滋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的 CD4 细胞,显著减少机会性感染。在实验患者中, AZT 组发生 1 例死亡,而对照组多达 19 例,继续实验就暴露对照组患者于死亡风险中,有违医学伦理之嫌,于是研究人员提前终止了实验,对照组马上转为接爱 AZT 治疗。 基于 II 期实验良好的结果, BW 直接在当年 12 月申请了新药注册,在此期间, BW 加快了生产设施的建议,免费向患者提供了 AZT ,据说成本高达上千万美元。在取得新药资格前,医生可以因同情医疗( Compassionate Use )的名义使用未注册药。到 FDA 批准 AZT 时,已经有多达 4500 人在 BW 公司获得了免费的 AZT 治疗。 FDA 再次改变以往慢腾腾的工作方式,只用了 107 天审查就通过了 BW 的申请,使得 AZT 可以迅速地出现焦急的患者手中。 FDA 收到新药申请,进行审查,往往需要 1.5 到 3 年时间,显然 AZT 在 FDA 一开始就坐的是直通车。 BW 公司用锐锤娃( Retrovir )的商品名销售 AZT ,该公司千方百计增加产量,辉瑞公司的研究人员发明新的方法合成胸苷,从而移除了此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的限制作用。 AZT 从 1985 年初初遇伯乐,到 1987 年满足市场要求,只用了不到 3 年时间,创造了新药开发的奇迹。当然,这份奇迹也与 FDA 因爱滋病疫情压力而放水有关。绝大多数的临床实验申请与新药注册申请是不能奢望 7 天跟 107 天这种快速办公模式的, FDA 毕竟是政府机构。 AZT 最初定价为 1.88 美元一片,引起一片抗议声,爱滋病患者一年 AZT 药费高达 7000-10000 美元。爱滋病的疫情在美国进一步泛滥, AZT 的商业价值大增, BW 最终在 AZT 上获利甚丰,它奇高的价格、癌症研究所在开发中的贡献、另有初始发明人等等让该公司成为各种诉讼的目标,也算是药品开发中坐直通车的后遗症罢。 GSK 在 AZT 上的专利于 2005 年过期, AZT 成为非专利药,价格有所下降,但目前我查到的国际价格仍然高达 1.3-1.4 美元一片,难以为中国的爱滋病患者承担,估计与 GSK 垄断了 AZT 产量的 80% 左右不无相关。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76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十年验一药
热度 12 fs007 2011-4-10 11:21
寻正 【寻正按:带着礼敬之心,我提醒此文的读者与使用者,本文没有抄袭,所有文字皆属于作者独创,任何人不得以“非特异性”知识名义抄袭或者强盗本人作品。本文旨在教育某些科普作者,严格地定义抄袭,并不妨碍科普的写作。】 药物是怎么发现的? 中国文化传说中有神农氏遍尝百草,在为人类开发植物性食品时,发现了各种能治疾病的中草药。现代考古学证据表明,早在六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 Neanderthal )就可能使用多种植物性药品了。当时尚未发明文字,随着文字的发明,关于药物的记载出现在各个文明中,比如埃及、印度、与中国。神农氏通过尝试判断药效的传说说明了古人是如何通过经验去发现新药物的。 由于古人缺乏系统的疾病医学知识,他们对药物的认知是不可靠的,任何一个药品,可能会极大地推广至超过药物适应症范围,从而变得无效而失去人群应用基础,而在医巫并存的年代中,无效药物本身也会因为心理作用而得到广泛应用,让药物效果变得扑朔迷离,真假并杂,因此,历史上除了少部分作用明确的药物外,大部分药物都不断地在发现 - 误用 - 失传 - 重新发现这一循环中。 十九世纪是药品开发的启蒙时代,大部分的现代科学学科都是在这时期建立的。现代药物的标志性事件是法国化学家佩勒替( Pierre J. Pelletier )与开文图( Joseph B. Caventou )在 1820 年分离与纯化了奎啉( Quinine )。而药品开发的现代进程,则要把创始人的荣誉归于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 Paul Ehrlich )。埃尔利希在医学上做出过杰出贡献,于 1908 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不过,他对药品开发的贡献则是他在学生时代做出来的,早在 1872-74 年,他就极有远见地提出了化学受体( Chemoreceptor )概念,以解释药物的作用机理。 现代药物开发,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埃尔利希的受体或者靶体观念上的。在现代使用药物中,有接近一半的药物是针对受体起作用的,其次有近 30% 是针对蛋白酶,超过 10% 是激素或者激素拮抗剂(也很大程度上跟受体相关)。尽管相对古人现代医学已极为发达,但生物体的复杂程度,仍然远远超过人的认知极限,现在仍有多达 7% 药物机理不明。 现代药品开发已经逐步开始有意识地寻找靶体,设计化学结构针对性地改变靶体行为,从而起药理作用。一个新药的诞生,跟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贡献都不可分开。大的制药公司都有自己的开发团队,而小的制药公司则要通过各种渠道,起码临时地把各科专家力量汇集到开发项目中。开发研究中往往涉及化学或生化学家鉴别提纯目标药品,而生理、生化、病理、及分子生物学家们则要研究靶体的活动机制与规律,药物学家研究药物的代谢转化,毒理学家鉴别药物的毒性及其机制,而大量的医生则观察该药品的实际毒性副作用与期望效果。在研究过程中,这些各领域的专家可能还需要统计学家帮助他们分析数据,数学家或者计算机专家设计模拟模型以增加效率,以及大量的技术人员协助完成实验与观察。 如此庞大的研究团队当然不是一窝蜂地一拥而上搞药品开发,而是按步就班地按照一定流程合谐自然地参加到新药研究开发中去。各国研发流程大同小异,我们以美国为例,看现代药物是如何开发出来的。 唐朝有著名诗人贾岛曾吟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属于典型的中国式的文人,自觉“怀才不遇”,但除了抠字眼呤诗,并没有什么本事,却个个眼比天高,目中无人。花了十年磨一柄剑,连这柄剑究竟是否锋利都不曾试过,还敢问天下不平事?难怪贾岛只有做县官秘书的命,这等废材,中国人崇拜得不得了,难怪唐朝之后,就风光不再了。如果现代药物研发也如此,恐怕咱们宁愿找巫师交流心得体会,也不愿见药师误食穿肠毒药。现代药物开发则是,十年验一药,众生齐相合;今日与示君,必把顽疾落。 现代药物开发要经历五个阶段,用时可长达 20-30 年,即使是在药物效果大致确定之时,到最终成为医生手中克病利器之时,也往往需要十年以上。 一个典型的药物研发过程首先是发现药物,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发现药物一般指发现药物并初步怀疑其药理作用。不少药物,在被发现之后,会很长时间留在待用的储存架上,直到某天某位发明家意外地发现它的作用才进入药品研发程序,更进一步,进入研发程序,也未必就遇到伯乐,比如著名的抗爱滋病药物叠氮胸苷( Azidothymidine , AZT ,商品名齐多夫定 / Zidovudine , ZDV ),遇到研发人员寻找抗癌药,就只得重回储架再呆 20 年。 发现药物后,进入第一阶段的药物研发,称为临床前检测( Preclinical Testing )。临床前检测是利用生物模型来验证药物的药理作用,尽管科学家可以从药物的结构上推测其功能,但实践才是检验药效的唯一标准,科学家必须一步一步地证实药品的效果。在临床前研究中,科学家往往要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证实药物机制,比如它能阻止某种酶,那咱们把它跟酶混合在一起,验证酶活性的减低;其次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未必就能转化为细胞层次的效应,那么科学家会进一步地在试管中让该药作用于细胞层次的生物体,比如病毒的细胞感染模型,看它是否会在细胞培养中抑制病毒的生长;细胞层次上有效,未必就会在生物个体上有效,于是科学家进一步把它用在动物模型上,看它是否在动物身上产生出期望的效果来。如果药品在动物模型上体现出了价值——其期望药理作用明显超过副作用,则这个药物有了进入下一步药物开发的资格。临床前检测,大约平均需要六年半时间。 这个药物在狗身上有效,但我们不是狗,它在猴子身上也有效,遗憾的是,我们也不是猴子。动物实险阶段科学家往往用跟人体相近的动物来预测该药物在人体会发生什么样的代谢反应以及产生什么作用,常见的药物检测动物包括鼠、兔、猫、狗、猪、猴,它们都是哺乳动物,跟人有一定相似性,但这种相似性不能保证药物在人体会产生同样的反应,而大部分药物也的确往往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药物研发中需要进一步地进行人体实验,也称为临床实验( Clinical Study ,或者 Clinical Trials )。 在十九世纪,药品研发处于早期蒙昧时代,科学家前辈们并不按上述规程严格地进行药物筛捡。他们往往以身试药,成功之时获得荣誉,而失败了就要承担药物的副作用,不知有多少很有才华的大师未曾在科学事业上迈出第一步时,就先把自己给毒死了。最著名的外科大师之一豪斯德特( William S. Halsted )就因为在可卡因初步进入医学领域时以身试药而染上了终身难除的毒瘾,他的毒瘾说不定限制了他在外科的才华的完全发挥。不幸的是,蒙昧时代的悲剧仍然会在中国出现于煸情的无效药品的推销中,读者要学会鉴别。 现代药品研发的临床实验被严格地分成三个阶段,称为 I 期, II 期,与 III 期临床实验。这三种临床实验各自有其特点与功能。 我们有了动物实验证据表明药物有潜在价值,科学家并不盲目地就马上在人体开始大规模地实验,科学家还需要知道更多的信息,比如药物的吸收与代谢、剂量、在以后大规模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些什么指标、以及除了动物身上观察到的副作用外,人体还会有什么大的副作用等等。获取这些信息并不需要大量的样本(人数),但很明显,蒙昧时代的以身试药的样本又太小。一般 I 期临床实验采用 20-80 的样本,用健康志愿者实验。如果考虑到药品使用人群跟健康有太大差异性,也可能采用患者进行实验。在美国进行 I 期临床实验需要得到 FDA 的批准。 I 期实验并不能严格地检验药物的效果,因为研究目的,它往往不设对照组。在第二期实验中,研究者开始检验药物的效果,会严格地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一般是空白对照,即服用安慰剂的人。显然,多一个对照组,就会让实验样本扩大一倍,而实验设计者会让药效探测达到一定水准,比如有 80% 以上把握在药物本身无效时判断为无效,这样样本会进一步扩大,达到 100-300 。要检测疗效,显然 II 期研究必须用患者进行实验。实验者进行 II 期实验无须得到 FDA 批准,但一般会报之备案。 通过 II 期临床实验得到确切证据表明药物价值的,要申请 III 期实验。为什么已经得到疗效验证的还要继续进行 III 期实验呢?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实验条件的改变,在 II 期临床实验中,实验者对参与人有着严格的控制,往往超过一般临床实践中所能达到的水平,比如定时服药,服药过程监控,患者受到额外的临床监护等。 II 期临床研究得到的往往是更接近理想状态的药物效果,而不是在药物推广后患者能得到的普遍效果,在医学上,理想效果称为理效( Efficacy ),而普遍效果称为实效( Effectiveness ),在 III 期实验中,实效往往还要跟市场上已有药物(标准治疗方式)比较,以确定新药的优先性。 III 期实验的第二个目的是进一步观察副作用,副作用,尤其是严重副作用的发生往往是几率性事件,扩大样本的 III 期临床实验提供了更好的机会评估药物的副作用。 III 期实验的样本往往多达 1000-3000 人,是 II 期临床实验的 10 倍。 在完成三期临床实验之后,药厂需要向 FDA 申请新药认定,证明药效仅仅是基本要求,药商还必须向 FDA 证明自己的生产能力,不是说你找到了好药,然后生产些歪瓜劣枣就可以过关。在被允许上市之后,药商还往往进一步投入研究,而医学研究人员也会进一步跟进,在大规范使用的基础上评估新药,这在学界被称为 IV 期临床研究。我此前没有把 IV 期研究归入研发时间内。 现代药物开发耗时良久,成本不菲。在临床前检测研究中平均需要 6.5 年,临床 I 期需要 1.5 年, II 期 2 年, III 期 3.5 年,然后把生产技术提高到 FDA 要求的标准并获得 FDA 批准,还需要 1.5 年,一个新药大约需要 15 年的研发时间。在进入临床前,研发人员会在 5000-10000 个待选药物中筛选出约 5-10 个进入临床研究中,在 I 期淘汰掉其中的 1/3 , II 期中淘汰 1/3 , III 期中淘汰 10% , FDA 审查时还要排除 1/4 ,最终只有一个获得批准进入市场。 在研发过程中, I 期临床研究约花费 1500 万美元, II 期 2400 万, III 期 8600 万,加上前期动物研究,总计约 1.3 亿美元。因为一个成功药物需要大量的失败垫底,开发出一个药物成功上市,需要花费超过 4 亿美元。这些花费是逐年积累的,到上市时,它们如果算上合理的利息,已经价值超过 8 亿美元——这是一个新药耗费超过 8 亿美元说法的来历。这还只是 2000 年的美元,按现在的价格算,可能超过 10 亿美元了。各个制药公司的研发能力不同,更多地运气也不同,有的公司研发成本超过 20 亿美元,而少者只需要 5 亿美元。在FDA批准后,制药公司还会后续投入近1亿美元进行IV期临床研究,偶尔在IV期临床研究发现以前未曾发现的严重副作用,该药品会被取消批号而退市。 我向读者只推崇现代医学药物,就因为现代药物研发有着严格的验证模式,在我拿到任何一片药时,我知道此前已经有数亿美元的研究基础,在安全性有效性上有保障。无论吹得多么天花乱缀,我不轻信数千年乃至数万年的所谓文化传承与验证。 〖 本文在博客上附有《叠氮胸苷(AZT)的研发直通车》一文作为补充案例,建议作为后续阅读材料。 〗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6091 次阅读|17 个评论
未来新药研发何去何从——兼评2010FDA获批新药
热度 1 liuboning 2011-2-23 10:00
    根据医药行业咨询公司IMShealth的预测,2010年全球医药市场的份额达8500亿美元。未来几年,整个行业的发展将会保持5%~8%的增长率,预计2011年全球医药行业的产值将达到8800亿美元。虽然医药行业的年增长率略高于其他行业,但是目前制药行业主要盈利品种——“重磅炸弹”级药物,几乎都面临专利到期的窘境。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批准的新药数目又为历年最少。新药产品开发线上缺乏有前景的候选药物,这已经成为全球制药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2010年美国FDA批准新药情况   2010年,美国FDA批准的新化学实体药物(NCEs)仅有21种,这与2009年批准的数量25种,以及2008年批准的数量24种相比有所下降,为近3年的最低。   在这些新药中,安进公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Prolia(Denosumab)、基因泰克公司用于治疗重度风湿性关节炎的Actemra(Tocilizumab)、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抗凝血剂Pradaxa、诺华公司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Gilenia(fingolimod)等,上市后的表现都值得期待。尤其是单克隆抗体Prolia,由于其适应证骨质疏松在老龄化社会较为普遍,最有可能培育成为“重磅炸弹”级的药物。   此外,近年备受瞩目的首个“癌症疫苗”——前列腺癌症疫苗,也在年前获FDA批准上市,这可视为癌症临床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目前减肥药市场庞大,前景广阔,虽然减肥药Lorcaserin、Qnexa在临床试验中也表现出良好药效,但FDA还是基于安全性的考虑,最终拒绝了两者的上市申请。与之类似,此前被寄予厚望两个重磅单抗,罗氏公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Ocrelizumab和阿斯利康公司的呼吸系统抗病毒药物Motavizumab,也未能获准上市。这些都表明,FDA在新药审批的过程中,对药品“安全性”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从这个角度看,FDA未来几年批准新药的数字也不会有较大增幅。    全球新药研发困难重重   2010年医药产业新药研发凸显不足,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公众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近日,《柳叶刀》杂志在其刊出的社论中便提出:“未来的新药从哪来?”对新药研发的困境进行了分析。   首先,新药研发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制药行业的普遍经验是,一个新化学实体药物的开发周期在10年以上,成本在10亿美元以上。从候选药物到最终产品上市,其成功率只有一成。用EMEA官员的话来讲,虽然每年大约有850亿美元的经费用于新药研发,但是,若以上市新药来计,有600亿美元是“打了水漂”。   新药研发如此低的产出率,使得中小型制药公司并不热衷于此,只有行业巨头敢于在新药研发中投入巨资。在fiercebiotech盘点的2010年度研发投入前10名的公司里,罗氏、辉瑞、诺华排在前列,其每年用于新药研发的投入都高达七八十亿美元;专注生物技术药物的安进公司投入27.2亿美元,BiogenIdec公司投入12亿美元。动辄几十亿美元的研发资金,或许能为原研公司培育出未来的“重磅炸弹”级药物。   新药研发产出不足的另一原因是,制药公司之间、制药公司与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表现为“学术”与“临床”的脱节,使得基础研究中缺乏新的药物靶点,临床试验遭遇失败。这也说明,新药研发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制药公司的技术力量所能解决的。   目前,辉瑞、默克、礼来等公司已经决定在亚洲建立“癌症联合研究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也投资6.5亿美元建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旨在加速新药研发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过程。    “重磅炸弹”级药物风光不再   在过去20年内,“重磅炸弹”级药物一直是医药产业的主要盈利点。比如整个行业最为推崇的辉瑞公司开发的“超级重磅炸弹”级药物——立普妥,是历史上第一个销售额过百亿美元的药物,其成功引发了调脂药物市场的数年繁荣。可以说,一个药物能够让一家药企盈利,甚至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但是,越来越多的“重磅炸弹”级药物面临着专利到期的局面。随着仿制药的不断上市,其盈利空间将不断被压缩。《自然-药物发现》杂志将此形象地比喻为“日益陡峭的专利悬崖”。随着品牌专利药的专利到期,其仿制药上市后,必将拉低品牌药的药价。预计2010~2014年之间因为专利到期,全球医药产业的产值将缩水780亿美元,占整个行业产值的十分之一。   按照“重磅炸弹”式的经营模式,制药公司为了维持其发展,需要每年推出2~3个“重磅炸弹”级新药,但从目前的新药研发水平来看,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种境况就迫使制药公司不得不改变已有的经营策略。目前,国外制药界已经开始尝试以“精确制导导弹”式的经营模式来代替“重磅炸弹”式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将目光投向市场小但是盈利空间大的“孤儿药”研发。   生物仿制药前景光明   2009年,小分子化学药物的市场份额约为4110亿美元;大分子生物技术药物的市场份额为1240亿美元,其中新兴的抗体药物市场规模也达到364亿美元。在fiercebioteh最新统计的“十大畅销药物”中,抗体药物、类抗体蛋白药物占到5个。其中,安进公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TNFR拮抗剂Enbrel,年销售额高达62亿美元,最有可能替代立普妥成为世界上销售额最多的“重磅炸弹”级药物。可以说,虽然目前医药市场的主体依然是小分子化学药物,但是生物技术药物将是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   不同于小分子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分子量大,生产工艺复杂,多用微生物发酵、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物的生产工艺稍有改变,就可能会造成产品诸如疗效、免疫原性等性质的改变。因此,对于生物仿制药的审批,FDA、EMEA都是甚为审慎的。   2010年,FDA、EMEA在生物仿制药的审批政策上都出现松动。2010年年初,奥巴马政府在推动医疗改革的日程中,就将FDA创建生物仿制药审批途径列入日程;年末又举行听证会讨论具体细节。业内将这种政策的改变视为“为生物仿制药上市铺平道路”。2010年11月26日,EMEA公布了“生物仿制药审批草案”,其中规定:与品牌抗体药物获得批准所需的试验相比,针对生物仿制药开展人体试验的深度和广度通常要小得多。   以抗体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药物,药物靶点明确、疗效显著,但是目前高额的售价限制了其发展,公众、市场都在呼唤“廉价、安全、有效”的生物仿制药,而一旦政策放开,预计几年后,抗体药物就会在欧盟和美国市场上市,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5361 次阅读|1 个评论
药物安全:混淆毫克与毫升导致病人过量服用吗啡而中毒
chemicalbond 2011-1-11 11:01
今天,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 Roxane Laboratories 发布了一条药物安全警示:由于单位的混淆导致病人过量服用 吗啡 ( morphine ,高效止痛药)而中毒,甚至导致了死亡事件。【1】 原来,那个含有吗啡的药物(Morphine Sulfate,吗啡硫酸盐 ,结构见上面图示【2】)是FDA批准的口服液,浓度是每5毫升液体含有100毫克的吗啡硫酸盐,或者说20毫克每毫升(20mg/mL)。但是,在给病人药物时,如果病人需要20毫克的剂量,却错误的弄成了需要20毫升,那么最后实际服用的吗啡硫酸就是400毫克,远远地过量了。还有的错误是没有准确理解浓度的概念。这个应该是医务人员的错误,要么是开药方的医生,要么是药剂师。【没有看到具体案例,也许有人要成为被告。】 为了避免继续出现同样的错误,Roxane Laboratories 提供了一个详细解释的文件,提示医生在开药方的时候,需要写明药液的浓度,病人服用的剂量,包括质量(毫克)和体积(毫升)。比如: 15 mg (0.75 mL) orally every 4 hours prn。【3】最后那个prn来自拉丁文 pr o re nata, 意思是as needed。那就是说,需要的时候,那个口服药物的用量是每4个小时服用0.75毫升,里面的有效药物成分是15毫克。 参考 1. FDA发布的相关药物安全信息 2. 药物信息 【上面有如下文字:Check Dose Carefully】 3. 制药公司给医务人员的详细解释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4115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酒不要加咖啡
songshuhui 2010-12-28 14:48
云无心 发表于 2010-12-28 11:53 对于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邓丽君大概是一个永恒的传说。她的许多歌曲都曾经弥漫了大街小巷。比如那首《美酒加咖啡》: 美酒加咖啡 我只要喝一杯 想起了过去 又喝了第二杯 明知道爱情像流水 管他去爱谁 我要美酒加咖啡 一杯再一杯 我并没有醉 不管是邓丽君还是这首歌的作者,大概都不会想到这首歌居然描述了一个科学事实:当把酒和咖啡一起喝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喝了一杯又一杯,却还是感觉我并没有醉。几十年后的最近,美国疾控中心(CDC)和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对美酒加咖啡的喝法亮出了红牌。 在美国,饮酒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据疾控中心的统计,每年因为饮酒导致的死亡接近八万起。而在青年人中,把运动饮料与酒精饮料混合是一种时髦。运动饮料中含有咖啡因、糖以及其他成分。2009年佛罗里达大学发表的一项调查发现,运动饮料与酒精饮料混合喝的人,醉酒的发生率是单纯喝酒的三倍,而酒后驾车是单纯喝酒的四倍。2006年,在北卡10所大学进行的一次网络调查随机抽取了四千多个样本。统计发现,运动饮料与酒精饮料混合喝的人中,每周处于醉酒状态的时间差不多是单纯喝酒的人的两倍。而其他酒精导致的不良后果也大大增加,比如性骚扰与被性骚扰、乘坐喝过酒的人开的车、酒精中毒、以及受伤等等。 为什么咖啡因会让人更容易喝醉呢?FDA和CDC提供的解释是:在人们喝酒的时候,会根据一些主观感觉来判断自己已经喝下的酒量。但是咖啡因会屏蔽掉这种感知能力,所以喝酒者会不知不觉喝下更多,一杯又一杯了。但是,咖啡因不会帮助体内酒精的代谢,所以它只是欺骗你喝下更多,而不帮助解决喝下之后产生的问题。2006年《酒精中毒:临床与实验研究》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在喝下同样的酒之后,同时喝运动饮料的人在头痛、虚弱、口干以及运动能力失调这些醉酒征兆方面都要明显低于单纯喝酒的人。但是,同时喝运动饮料却没有增加身体的反应灵敏性。 除了这种时髦的混喝,还有许多厂家生产加了咖啡因的酒精饮料。这种简称为CAB的饮料通常含有5~12%的酒精,以及相当含量的咖啡因。一般而言,厂家不会标出咖啡因的含量。这种饮料投入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备受追捧。从2002年到2008年,市场占有率前两位的品牌销售量增加了67倍,达到了八千多万升。目前市场上,大约有30个厂家生产此类产品。 基于CDC的公告中提到的原因,FDA认为有必要对基于科学证据对CAB饮料的安全性进行严肃审查。2010年11月13号,FDA向生产这类饮料的公司发出公开信,说将会对这类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进行考查。 从我们的习惯思维来说,酒精是传统食品,而咖啡因是一种植物精华,再加上深受群众欢迎(FDA说多达26%的大学生们会喝酒精加咖啡因的饮料),CDC的报告大概会受到公众的质疑。不过,根据美国关于食品药品的基本法律,如果一种故意加到食品中的物质没有有获得FDA特别许可,或者不被认为是GRAS,就会被当作是非法添加物。GRAS是一般公认安全的缩写,现在FDA对一种物质的GRAS认定采取备案制度。就是说,需要厂家自己组织专家,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在所使用的条件下是安全的。FDA审查之后,对于这些证据没有异议,才会认可厂家的结论。但是,把咖啡因作为一种成分故意加到饮料中,FDA只批准了在不含酒精的饮料中可以不超过万分之二,而没有批准过加到酒精饮料中。另外,没有任何CAB的生产厂家提出过GRAS的申请,所以,CAB饮料就处于了一种非法和不安全的境地。 四天之后,四家生产CAB的公司成为了出头鸟。FDA向他们发出了警告信,正式指出他们加到酒精饮料中的咖啡因是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要求他们在十五天之内报告处理措施,否则就将通过法庭让他们停止销售。
个人分类: 健康|1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决定文迪雅去留, 欧美有别
jinwsapa 2010-9-24 15:15
决定文迪雅去留, EMA 说No, FDA说 Yes, 道琼斯通讯社报道。昨天,FDA对文迪雅的去留问题作出裁决, 允许该药物继续留在市场,但是必须添加额外的安全标签和限制其可用性,新的标签意味着文迪雅的适应症将只限于那些使用其他药物无效的的病人。目前在服用药物的人可以使用它,,葛兰素史克含有的文迪雅活性成分-罗格列酮的其他药物也受到同样的限制。) FDA对文迪雅的处理意见算是比较宽容的. 在欧洲,服用罗格列酮药物的病患,目前将不得不寻找其他的药物治疗选择,因为不久前欧洲药品管理局已暂停该药的上市许可的治疗。据DJN通讯社报道,服用罗格列酮的患者不应该自己主动停止服药,而是要与医生预约,讨论他们新的选择。 据DJN,通讯社报道, EMA认为除了停止销售外, 无法找到进一步的限制措施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该机构强调禁止销售的禁令将持续下去, 除非有确凿证据显示有特定群体的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的好处大于其所面临的风险., 但葛兰素公司仍然认为,文迪雅是一种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疗,葛兰素史克公司的首席医疗官Ellen Strahlman在一份声明中如是说。 在7月,FDA顾问委员会就是否让文迪雅撤市产生严重意见分歧 在32名小组成员中,17人投票要求添加额外限制,而12人表示,应该从市场退出, 剩下3人推荐无需采取任何行动。 这次会议后不久,FDA就下达了暂停葛兰素正在进行中的大型临床对比试验, 该试验室拿,文迪雅与武田的Actos作对比, 因为安全和伦理问题, FDA证实喊停该临床试验, 并取消原先规定完成该队比试验的监管期限。它还告诉葛兰素史克需要委托第三方机构, 完成对过去大型临床实验的独立审查,因为FDA在审查中发现, 葛兰素在关于潜在的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上有识别偏差。 FDA的这一决定已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网络版上。与此同时, 华尔街日报也对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著名心脏病专家史蒂芬尼森医生,(文迪雅的最严厉的批判者) 进行了采访, 该采访稿发表在最近的华尔街日报上。 编译自华尔街日报健康博客 评论: EMA对欧洲药厂不留情面, FDA 反而对葛兰素比较怜悯。FDA以往对药物安全性比较严。文迪雅得以留在市场似乎与FDA的 Janet Woodcock态度很有关系. 她从审批到后来保留该药,都是持支持态度. 她手下的人很早就认为应拒批或撤离该药, 但没被采纳. 反而是坚持自己意见的药物安全评审官员被迫离开FDA, 有的变成了文迪雅官司原告的证人, 多么具有讽刺意义. 当年FDA在审查反应亭时,就坚持原则,顶住上层的压力,最后使该药的伤害在美国大大减轻。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5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芝有多“灵”
songshuhui 2010-9-14 12:38
云无心 发表于 2010-09-14 9:56 大凡是个中国人,大概就知道《白蛇传》。白蛇吓死了许仙,于是去盗取仙草来救活。那个仙草,据说名曰灵芝。从灵芝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它的推崇。可能从中国有医学记载起,它就被当作了神物,不仅益寿延年,大病小病都有奇效,甚至能起死回生。不仅中国,日本和韩国也对灵芝推崇备至。在这个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年代,灵芝在东亚之外又是什么待遇呢?它的历史和传说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目光,他们又干了什么呢?为什么它还只能停留在替代疗法里,而进不了现代医学的大雅之堂呢? 在美国的遭遇 在美国,灵芝就像维生素、矿物质(比如钙、镁、铁等)、天然动植物提取物一样,作为膳食补充剂销售。对于这一类的产品,美国FDA(药品食品管理局)并不要求生产者提供产品有效和安全的证据,而由生产者自己把握。只有在该产品造成了有害后果的情况下,FDA才会禁止销售。 相应地,FDA不允许这一类产品宣称任何疗效这与是否真的有效无关,而是说如果你不能提供可靠的证据证明它有效,就不能说有。按照FDA的政策,当任何食品或者膳食补充剂宣称有任何疗效的时候,它就是药物了。而药物在被认可上市之前,需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验证。因为灵芝这样的天然产物或者由它而来的天然提取物缺乏这样的验证,所以只能当作膳食补充剂销售。如果有厂家宣称他们的灵芝产品通过FDA认证而在美国上市,就是完全的忽悠。 在美国销售灵芝或者灵芝产品的公司并不少。很多人直接把中文的广告宣传翻译成英文,用于在美国推销。在中国,这类产品的宣传中几乎都有神奇的治疗效果。在美国,它们就毫无疑问地会受到追究。比如,2002年有个公司向FDA咨询他们将在灵芝产品上的标注是否合法,FDA认为他们所说的加速疾病恢复和增强放疗与化疗后的体质属于疗效,最后该公司同意删去这两句在中国基本上不会被质疑的功能。2004年,FDA对一个销售灵芝产品的公司发出了一封严厉的信,指出他们网站上的宣传严重违法,其中主要证据是宣称他们的灵芝产品能够发现隐藏疾病清除多余的胆固醇清楚体内毒素,以及找了一些使用者来宣称能够治病。FDA要求他们在15之内采取行动纠正,并且通知FDA。2008年,一个卖XX散的公司在网站上宣称产品治癌,也收到了FDA的警告信,信中指出这个XX散没有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认证,严重违法,要求立刻去掉相关的宣称。否则FDA将不再发信警告,而是直接采取行动。比前一个公司高明一些的是,这个公司引用了许多科学文献来支持他们的疗效。不过,FDA指出:当他们把这些科学文献用于商业推销的时候,意味着文献中的结论就是他们的主张(即灵芝能够抗癌)。当有这种主张的时候,XX散就成了药物而不是膳食补充剂,必须进行新药申请。后来这个公司在网站上删除了以上内容,改成宣传这个产品在中国是如何如何成功。 探个究竟 不过,关于灵芝的神奇传说太多了,科学家们自然难以抵挡这些传说的诱惑,希望证明它们的存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关于灵芝的研究非常多,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的研究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当热衷。在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里输入灵芝的汉语拼音lingzhi,就能找到八十多篇文献,其中有八篇综述,如果输入灵芝的英文Ganoderma lucidum(灵芝没有真正的英文名,通常把它的拉丁名当作英文名来用,但是它与中韩日等国所指的东西并不完全对应),则有五百多条记录,其中三十篇综述。这样的文献量不算巨大,但是也不算小了。 在这些研究中,有很多是提取灵芝的一些成分,去处理某些特定的细胞或者动物,观察这些成分对于疾病的影响。研究得比较多、而且似乎有一些效果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癌症以及艾滋病,等等。另一些研究致力于分离纯化其中的有效成分。最引人关注的是化学上叫做三萜化合物的一类东西。不同的研究从不同的灵芝中提取到了不完全相同的三萜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展示了对一些癌细胞、艾滋病毒以及其它病毒的抗性。另一类研究得很多的灵芝成分是多糖,现在科学家们认识到许多多糖也具有蛋白质一样的生物活性。同样,不同的研究从不同的灵芝中提取到了不同种类的多糖,也观察到了抗肿瘤、抗病毒以及免疫调节等活性。其它的成分,比如蛋白质、生物碱、维生素、矿物质等,也得到了一些研究,不过就更加初步了。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这些研究,看起来让我们很兴奋,但距离做出结论说灵芝或者它的提取物能够治疗某种疾病还很遥远。这些研究基本上还只是体外的细胞或者动物实验,到了人体内是否还有用?需要多大的量才有用?在有效的剂量下有没有其它不良后果?这些研究都还缺乏。实际上,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类似功能的成分,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很普遍。这些成分的来源,比灵芝要便宜多了,比如西红柿、大豆、大蒜等等。在科学数据面前,来自于这些食物的有效成分和灵芝提取物是完全平等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目前这些研究结果,就是:灵芝的功效需要并且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已有证据还不足以支持我们做出肯定或者否定它的结论。 困境不少 如果有厂家要去学术期刊中找一些科研结果来支持灵芝的种种疗效,并不困难,也足以唬住普通公众。但科研论文只研究问题的一个方面,甚至只是大问题中的一个小点。只有大量的研究被有能力的人或者机构严格审查,才能做出可靠的结论。至少在美国,生产厂家并不能在FDA做出决定之前拿科学论文来推销产品。 灵芝这样有着神奇传说、又有着一些现代科学研究结果支持的东西,不能进入现代医学的大雅之堂,面临的困境至少有下面这些: 一、灵芝是什么尚且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定义。根本上说,它是一种蘑菇。即使是在中国,被叫做灵芝的东西也有不止一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研究所用的灵芝也不是相同的东西,自然也就不难理解各有各的结果。 二、就像任何天然产物一样,灵芝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很难进行质量控制。在现代医学中,质量控制不好的产品是无法标准化的。想一想,我们要拿某种药来治病救命,却不知道买到的这盒是不是合格有没有效果,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三、在现代医学的新药开发中,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有效的东西有很多,而真正能够通过进一步的更加关键的检测而成为药物的,只有其中的很小的部分。没有大规模的符合现代药学要求的临床验证,任何药物都不可能被批准成为现代药物。灵芝能经受住那些考验吗? 四、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集中在功能方面,对于毒副作用的研究很欠缺。使用历史很悠久完全不能保证它就是安全的。实际上,有研究观察到了某些三萜化合物在高浓度下的毒性,还有研究发现了某些灵芝多糖在高浓度下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总的来说,灵芝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对它的研究,不应该是先入为主地认定它有奇效没有毒副作用,然后去找证据来通过一些考核。中国古人对它的经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素材。如果我们能够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找到、证实或者否定它的种种传说,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在做到这些之前,它无法进入现代医学的殿堂,而只能停留在替代医学的层次。种种神奇,也只能依靠信则灵来支撑。
个人分类: 其他|172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克隆肉没有安全问题”?
songshuhui 2010-9-3 11:22
云无心 发表于 2010-09-01 11:17 最近,克隆牛后代制成的牛肉和牛奶流入英国食品市场。消息传出,一片哗然,一些中文媒体甚至用恐慌来形容此事。不过,英国食品监管部门指出,来自健康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食品并不存在安全问题,但能否进入食品市场需要获得政府许可。 其实,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2008年就做出过正式结论:来自克隆肉可以食用。许多人难以理解:克隆动物出现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人类不可能进行过两三代人的食用试验,只经过短短十来年的科学研究,FDA凭什么就敢于下克隆肉没有安全问题的结论呢? 在动物克隆技术取得成功之后,FDA就认识到,克隆动物及其制品会实现商业化进入食品领域。2001年,他们发布公告:克隆动物及其后代不得进入食品供应链。同时,他们着手对克隆肉的安全问题进行论证。2006年,经过广泛评估,他们完成了一份报告初稿,认为来自健康的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肉、奶与来自非克隆动物的没有区别。初稿公布之后,FDA收到了超过30000条意见。针对其中重要的意见,FDA组织了11个专门小组进行分析,并公开答复了这些意见。2008年,这份报告长达近千页的终稿发布,评估了克隆动物及其后代各方面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来自健康的克隆动物的食品与来自传统动物的食品没有区别, 可以安全食用 。 FDA是基于什么理由做出这个判断的呢?事实上,动物克隆技术并未涉及基因的改变。所以,对于从这样的动物及其后代身上得到的食物,可以采取两种思路:一是如果一头动物是健康的,各项生理指标正常,那么它的肉以及其他产物(比如奶)就可以食用;二是如果来自于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产品在组成上和来自于非克隆动物的没有差别,那么也就不会有安全性的差别。 在这两种的思路指导下,FDA广泛审查了相关研究,发现克隆的牛和绵羊在出生前后出现异常的几率比非克隆动物要高。不过,克隆牛羊所出现的所有异常症状在非克隆牛羊身上都可能出现。只要这些动物能够长大,它们的健康状况和生理指标跟非克隆牛羊也就没有了实质意义上的区别。 现代分析技术已经可以把食品中各种成分分析得非常精确。既然未发现克隆肉和非克隆肉存在有实际意义的差异,所以FDA决定,来自克隆动物的食品不必做出标识。这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如果做出这样的标识,实际上是暗示消费者克隆肉和非克隆肉是不一样的。这种暗示是错误的。当知情权选择权与正确的认识发生矛盾的时候,FDA通过牺牲公众的权利来保证公众获得正确信息。 报告终稿公布之后,有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对克隆动物食品感到不舒服。不过,这并没有转化成激烈的反对意见或者行动。毕竟,那个报告经过了两年的征求意见期,任何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机会,而严肃的意见都得到FDA的尊重并且进行了答复。最终报告也在网上公开发布了。这种公开透明的评估决策,也是减少公众的疑虑一个重要方面。 文字编辑:拇姬 已发表于新京报新知周刊
个人分类: 健康|1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激素”的是非
songshuhui 2010-8-9 21:27
云无心 发表于 2010-08-09 0:05 编者按:本文并不是分析圣元事件说的疑似性激素,而是重点介绍介绍一下牛奶产业的牛生长激素的真实面貌,松鼠正在加班加点的撰写对圣元事件的解读,大家稍待。 说起现在的牛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现在的牛奶都是激素催出来的,味道营养都不行。所谓的牛奶激素其实是牛的生长激素,实际上,目前在多数国家都不允许使用。美国在1993年批准了它的使用,也是至今与国际主流背道而驰的国家。为什么其他国家要禁用,而美国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牛奶激素的作用 生长激素是动物脑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用于促进动物的生长。牛的生长激素自然就叫牛生长激素了,简称bGH。好几十年前,人们就发现把bGH注射到母牛体内可以促进产奶。不过,这一发现在当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那时候,bGH只能从死牛的脑袋中提取,其成本会大大超过增加的奶量。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让bGH的应用成为可能。把控制合成bGH的基因转到细菌中,通过培养细菌就可以合成出同样的蛋白质来。这样得到的牛生长激素被称为重组牛生长激素,简称为rbGH,有时候也用另一个简称rbST。 跟社会上各种关于牛奶激素的传说不同,rbGH并不能让奶牛平白无故地产奶。在奶牛生小牛之后,其产奶量会逐渐增加,通常到70天 达到最多,然后逐渐下降。如果在到达这个最大量之前给奶牛注射rbGH,那么产奶量的下降就会变得缓慢。这样,奶农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牛奶。平均而言,使用了牛奶激素之后,产奶量可以增加百分之十几。 牛奶激素对人体有害吗 对于多数人来说,关心的还是这样使用了激素的牛奶是否有害健康。这种可能的危害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激素本身是否有害健康,二是使用了激素的牛奶是否含有其他有害健康的成分。 牛奶激素,不管是天然的bGH还是人工的rbGH,都是蛋白质。一般而言,蛋白质被吃之后,都会被消化成氨基酸碎片才能被吸收。但是从逻辑上,我们不能排除蛋白质整体或者大片段被吸收的可能。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其他影响,就需要进行长期的检测来确定是否有害健康了。否则,如果它被分解成了单个氨基酸,那么就跟其他的食物蛋白质一样,不足为虑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用进行更长期的实验来验证它对健康的影响。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进行了大剂量的短期动物实验。在连续28天中,老鼠被喂以大剂量rbGH剂量高达为奶牛注射剂量的100倍,没有观察到老鼠各项生理指标的异常。因此,FDA认为,食物中的rbGH不会被吸收,因而不必进行长期的安全性试验就可以做出安全的结论。 不过,加拿大食品管理部门不同意美国FDA的结论。他们认为FDA的评估中遗漏了一项研究结果。那项研究是欧洲要求的rbGH安全性研究的一部分,实验是用不同剂量的rbGH喂养老鼠,检测老鼠体内的抗体反应。结果发现: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5毫克的老鼠没有异常,但是剂量为5毫克的老鼠中就有一部分产生了抗体反应,而剂量为50毫克的老鼠中发生抗体反应的就更多。加拿大方面认为这说明rbGH能够被吸收,因而FDA的决定不严谨。 FDA重新对rbGH能否被吸收进行了评估审查,尤其是对遗漏的这项研究结果。他们认为,这项研究并不改变此前的结论。因为动物的抗体细胞遍布全身,在肠道的那些抗体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被运输到身体其他部位,所以这项结果并不能说明rbGH能被直接吸收。 不过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只能说明观察到的抗体不一定是由吸收的rbGH产生,但是并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FDA认为rbGH不会带来安全问题的另外两条理由是:即使是产生了抗体,其含量也非常低,不足以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人体能够从牛奶中摄入的最大rbGH剂量比如一个10公斤的孩子每天喝1.5公斤高浓度rbGH的牛奶,其剂量也只有每公斤体重0.0075毫克,远远低于实验中不会导致抗体反应的 安全剂量 0.5毫克。 FDA的这个结论得到了另一项研究的支持。198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如果对老鼠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5毫克的rbGH,9天就能观察到体重增加以及血液中出现rbGH抗体。而在食物中加入每天每公斤体重40毫克剂量的rbGH,也没有变化。这可以证明食物中的rbGH不会被直接吸收,因而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牛奶激素催生的牛奶中会有其他有害物质吗 在现代分析技术之下,可以对任何食物的组成进行相当精细的分析。加拿大对牛奶的分析报告认为,rbGH的使用增加了牛奶中IGF-1的含量。IGF-1全称叫做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它是广泛存在于包括人体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质。有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IGF-1似乎与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关系。如果是这样,使用了rbGH的牛奶就有了潜在的健康风险。 FDA认为IGF-1与癌症的关系只是一种多因素的相关性,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另外,rbGH导致的IGF-1增加幅度很小,小于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动。也就是说,一头奶牛使用rbGH之后,所产的奶中IGF-1的含量会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后的含量可能还是会低于许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人体内本身含有IGF-1,不管所喝的牛奶是否使用过rbGH,所获得的IGF-1跟人体内本身含有的相比都微不足道。另外,经过加热、消化、吸收之后,IGF-1在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学活性。 在这个问题上,FDA的结论与JECFA相一致。JECFA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是一个独立于商业利益之外的国际机构。总结起来,他们和FDA的态度就是: rbGH对牛奶中IGF-1不构成实质上的影响;牛奶中的IGF-1不构成健康隐患。此外,JECFA对食物中的rbGH产生抗体那项研究的看法也与FDA一致。 牛奶激素对牛有害吗 对于使用了rbGH的牛奶是否有害健康的疑虑还有一些,不过都没有生物学理论或者实验结果的支持,更多地只是一些逻辑上的可能。加拿大食品管理部门的专家评估结论也是没有证据表明经过rbGH处理的牛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否决了rbGH的使用申请。原因是,动物福利的问题浮出了水面。 加拿大和欧盟的相关专业委员会审查了rbGH对奶牛健康的影响,结论是其使用对奶牛的健康造成了损害。最普遍的损害是乳腺炎发生率的增加,其次还有奶牛生育能力、腿脚等部位也有不利变化。注射了rbGH的奶牛,其总体健康状况也不如未经注射的奶牛。乳腺炎的发生,可能导致抗生素使用的增加。这又增加了人们从牛奶中摄取抗生素的可能性,从而带来新的健康隐患。不过,JECFA的评估结论认为这一可能性在目前牛奶行业康生素的使用规范之下不会增加人们的健康风险。 实际上,欧盟和加拿大都没有对使用了rbGH的牛奶在安全性上提出异议,但是他们认为rbGH的使用损害了奶牛的健康,因此主要是基于动物福利的考虑否决了rbGH的使用申请。 牛奶标注,并非文字游戏 在美国,自从rbGH得到FDA批准以来,得到了广泛使用。不过,rbGH是孟山都独家生产的。这个生物巨头在消费者中的口碑一直不太好,人们对激素产品的疑虑加上对生产者的不信任相交织,美国社会对rbGH的非议也一直不断。 天然的牛奶中含有牛生长激素(bGH),没有任何技术可以把它与人工合成的rbGH区别开来。同时,rbGH的使用不会带来安全方面的风险。按照FDA的惯例,在这样的情况下,rbGH的使用不需要做任何标注。也就是说,公众将无法知道买到的牛奶是否使用了rbGH。 因为公众的疑虑,有的牛奶生产厂家打出了不含激素的标签,被FDA所禁止。因为牛奶中天然含有激素,不含激素的牛奶是不存在的,这样的标注与事实不符。 有一家牛奶生产厂家打出了不含rbGH的标注。从实质上说,这样的一条标注所表达的事实可以是真实存在。但是这一标注受到了孟山都的起诉,理由是这样的标注暗示了rbGH有问题,从而导致了对消费者的误导。这一案件最终没有开庭审理,而以双方的和解告终。结果是,牛奶厂家在不含rbGH的标注之下,用小字说明FDA认定:使用或者不使用rbGH的牛奶没有实际上的差异。 FDA推荐这样的一个标注,但是不强制要求。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一个标注最大程度地在赞成和反对rbGH的双方中达成了妥协,而传达了尽量客观的信息。不过,反对rbGH的人士依然认为这一标注是不正确的,FDA也收到过不少禁用rbGH的要求。
个人分类: 健康|1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复方丹参滴丸成功通过美国FDA II期临床实验
chemicalbond 2010-8-7 23:03
先看到GOOGLE NEWS 收集的最新英文消息【1】,再搜索出下面的中文报道【2】。在clinicaltrials.gov 上搜索 danshen, 只找到相关的【3】,讲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关于丹参和葛根对心血管保护的临床试验。 【1】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10/health/2010-08/07/c_13434539.htm 【2】 http://news.163.com/10/0807/22/6DH34R6N000146BC.html 【3】 http://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1033630?term=danshenrank=1 复方丹参滴丸成功通过美国FDA II期临床实验 2010-08-07 22:17: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 中广网北京8月7日消息(记者刘志刚 丁晓兵 刘天思)历经13年的漫长等待,今天,从中医药世界联盟启动暨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II期临床实验成果报告会传来消息,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顺利通过FDA,也就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Ⅱ期临床实验,继而,将有望打破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例中药以药品身份出口到欧美等主流医药市场的尴尬局面。 曾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工作过的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鹤介绍,FDA是全球最严格的药监机构,现代中药一旦通过该机构的上市批准,将成为中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里程碑:从药政法规方面,从技术方面,从临床验证方面,FDA这样规定,一个产品上市,最关键的三点,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通过做这么一个产品就发现,必须从标准、从思路、从人才这三个方面来做。 按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规定,新药需进行总共三期的临床实验,通过临床实验后方可获准上市。据了解,1997年底,天士力公司就在中药西药化的道路上发起了冲击,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方丹参滴丸,成为中国第一例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临床研究批件的复方中药制剂,不仅是我国第一例成功通过美国FDA II期临床实验确证其安全、有效的中成药,也是该机构20年来首次接纳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创新药物。然而要想成为第一个在欧美主流医药市场以药品身份上市的中成药,道路并不平坦。对此,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着几千年的体系,面对数字化、标准化的时代,中药现在要走出去,没有人建立这样一个标准,没人把它科学性地去量化,把过去模糊的概念变成数字,怎么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这个数字,最后打造一个标准化。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更是连续出台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其中对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提出了颇具前瞻性的政策指导与保障。中医药产业的跨越发展终于迎来了一个很好的时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张伯礼教授认为,复方丹参滴丸能够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2期临床验收意义重大。首先说明我们中药能够国际化。第二个是中药能够通过严格的评价证实它确实有效,提高了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水平,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相信中医药,或接受中医药。第三个,我们还看到国际上以开放的头脑接受传统医药,只要你能通过标准就会被他认可,增强了我们走中医药国际化的信心。 目前,天士力正全力以赴组织全球规模的三期临床实验,复方丹参滴丸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一个在欧美主流医药市场以药品身份上市的中成药。同时,在国家有关方面的倡导下,一个涵盖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现代中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今天宣布启动,它将整合共享中医药国际化的资源与成果,最终推动更多的优势中药品种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3509 次阅读|3 个评论
青蒿素衍生物出现在2009年FDA批准的新药中
chemicalbond 2010-8-4 10:14
刚才浏览2009年美国FDA批准的新药。【1】 其中一个药物分子的结构引起我的注意,再看名字就明白了,那个药物由两个化合物构成,其中之一就是青蒿素的衍生物。这个药物是用来治疗疟疾的。虽然有了青蒿素等药物,但是抗药性依然是个棘手的难题,因此还有人在做相关研究。 【注:上图左半部分来自参考1,图中的oflumefantrine 应该是 lumefantrine的笔误:估计是来自 structure of lumefantrine,打字的时候忘了打空格,再次复制时便出了笔误。】 参考 1. 2009年美国FDA批准的药物介绍 http://www.tbiweb.org/tbi/file_dir/TBI2010/FDA%20New%20Drugs.pdf 2. FDA批准治疗疟疾的药物COARTEM的新闻 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149559.htm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artem 【COARTEM的介绍】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temisinin 【青蒿素的英文介绍】 5.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690.htm 【百度百科:青蒿素】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4725 次阅读|1 个评论
蜜蜂之宝需人识,切莫闻“蜂”而动
热度 3 fs007 2010-7-15 01:19
按:本文已发表在 《南都周刊》 ,发表时有删节,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中国人喜欢关注世界局势,少有人不知道伊拉客的人肉炸弹的,不过,看热闹的多,发现商机的少, 2010 年 1 月,英国政府逮捕了 ATSC 的老总迈克柯尔密克,这位前公安人员创办了这家公司卖一个高科技的气功产品“ ADE 651 ”,几乎是零成本地从伊拉客政府圈了 8500 万美元到手。 ADE 651 是一个用现代尖端科技术语包装成功的废物, ATSC 宣称可以探测炸弹、毒品、甚至伪钞,其神奇之处在于,连电池都不用,使用者身上的静电足以为魔术棒充电使用,使用时要象练气功一样,动作要慢、全身放松、神台空明,否则就无效。 高科技术语把伊拉客内政部长智力绕成一团浆糊,跌回幼儿时代,以每个 6 万美元的天价买了一批又一批。著名魔术家兰迪以百万美元赌气功是假的,他再次出手,在 2008 年又以百万美元赌这玩意儿是假的,可惜没人有福取走这 200 万。 除了看热闹之外,大家还需要知道自己也无时不处在类似的骗局中。大量的保健与美容产品,成本低致可以忽略不计,但只要用现代科技概念术语精心包装一遍,价格越贵,买得越是畅销,产品的真正成本主要在推销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产品国家,主要出口国,最近爆出 FDA 查封中国蜂产品的新闻,说明国际上对中国出口产品查验越来越严格,这就产生强大的开拓国内市场的压力,导致关于蜂产品的保健作用的宣传甚嚣尘上,其喧嚣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的 ADE 651 。 蜜蜂是生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蜜蜂,整个生态环境都会陷入危机,大量的植物需要辛勤的蜜蜂传粉授精,完成生殖周期。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就象蜜蜂一样,勤于工作,奉献远多于索取,蜜蜂向人类贡献了花粉、蜂蜜、蜂王(后)浆、蜂胶、以及蜂蜡。 花粉是美好食品,但只针对蜜蜂而言,蜜蜂在花粉之外仍需补充营养 FDA 郑重宣告,花粉( Pollen )是一种很好的食品,不过,只是针对蜜蜂而言。 蜂花粉除了引起过敏外,没有其它坏处,但 FDA 禁止供应商进行任何花粉有健康好处乃至疗效的宣传。 花粉是蜜蜂的食品,当然其中含有所有它所需要的营养成份,人不是蜜蜂,因此,花粉对人除了提高一点极为易得的热量外,没有什么健康上的贡献。即使是蜜蜂,花粉也不是完美的食品,还需要汲取花露等补充营养。 中国年消费蜂花粉 2000 吨以上。花粉是纯粹的 ADE 651 , FDA 专门驳斥了推销者的谎言,比如 1 )花粉没有抗菌作用,细菌与真菌很易生长; 2 )没有抗衰老作用; 3 )不富含蛋白,主要含最易得的碳水化合物; 4 )不能改善过敏体质,食用者需防过敏; 5 )没有增强体能的作用。 蜂蜜只是外伤良药与调味品 蜂蜜是蜜蜂将胃内花蜜呕吐出来脱水形成的。西方人称所爱的人为蜂蜜( Honey ),因为蜂蜜口感极佳,给人带来极大的享受。蜂蜜的药性据《本草纲目》讲,可以清热、解毒、补中、润燥、止痛,实际上蜂蜜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能正好相反,传统医学的这些特性是随意的附会编造。蜂蜜在传统中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奢华的体现,三国时代一个著名人物袁术最后就是因为吃不上蜂蜜给气死的。 蜂蜜的主要成份是葡萄糖与果糖,碳水化合物占 80% 以上,其余都是水,当然,其中微量的特殊成分是蜂蜜特有香味的基础。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蜂蜜的营养价值不大,除非是主要营养物质缺乏造成的营养不良,蜂蜜能理提供大量的热量。蜂蜜虽然价格不菲,但相对易得,在传统医学中不占重要地位,尽管它是少数真正有效的药品之一。 蜂蜜在缺少现代药物的时代是外伤的良药,由于它含水量低,渗透压高,有助于收敛伤口,防灭细菌,蜜蜂储存它用作食物,需要防腐,可能其中也含有抗细菌霉菌活性物质。这些作用必须外用才有效,如果当成食物,那么蜂蜜的价值只存于口感与调味上了。 蜂王浆是蜜蜂的口水加上幼虫的排泄物与蜕皮 比蜂蜜更为有效的是蜂王浆( Royal Jelly ),蜂王浆不是中国人的发现,因此,传统医学对它根本就不提,否则,早就与人参灵芝之类神药并列称雄了。蜂王浆的发现要靠细致而耐心的生物学观察,中国的传统药物学家们没有这样的条件。 蜂王浆是蜜蜂消化花蜜后由咽下腺分泌的高级营养液,换句话,你说蜂王浆是蜜蜂的口水也行。如果缺乏对蜂王浆的生理作用的理解,蜂王浆绝不是什么好东西。蜂蜜甜入心肺,爽口宜人,而蜂王浆就太难吃了,酸苦涩口,难以下咽,最可怕的是,采蜜人在蜂巢中总会在蜂王浆的巢穴中发现一条虫!对古人来说,这玩意儿当然得带着恶心的心情弃之不顾。蜂王浆是蜂后幼虫吃喝拉撒的食物池,当然其中还含有幼虫的排泄物与蜕皮。 蜂王浆的神奇功效来源于臆想 蜂王浆在较早的西方文献中只有零星的记载,由于它的上述特性,它并不是社会上特有价值的东西,蜂王浆成为食补之冠源于生物学对蜜蜂生殖周期的理解,在一些狂热者的推崇下,蜂王浆在 1950 年代基于表象思维以及利益驱动,蜂王浆被炒作成了引人注目的食补佳品。这种理念传入中国,中国后来居上,成为蜂王浆最大的生产国,占世界产量的 60% 。日本是蜂王浆最大的消费国,中国出口到日本的蜂王浆数百吨,不过,中国人近来也渐渐兴起了蜂王浆进补热,中国人也会消费上千吨的蜂王浆。 蜂王浆是工蜂饲喂蜂后与幼虫的食物,一边吐就被一边吃了,那是收集不到的。蜂工能收集到蜂王浆唯一的机会是群蜂需要培育新一代的蜂后。任何一只幼虫都可以发展成为蜂后,主要区别在于工蜂要把幼虫当作蜂后来培养,营养充足是最重的条件之一,普通幼虫只能得到适量的蜂王浆,而蜂后幼虫就睡在蜂王浆中!市场售卖的蜂王浆就是蜂工在蜜蜂公主的居室中“偷”取出来的。 充足的蜂王浆让同样的蜜蜂幼虫发展为蜂后,蜂后成熟只要 15-16 天,而普通工蜂要 21 天,蜂后个儿大,可以活数年,相对而言,工蜂只有几个月的寿命,工蜂几乎不产卵,而蜂后一天就要产数千只卵,这一切都跟蜂王浆相关,于是乎,蜂王浆的神奇功效传遍五湖四海。 运用普遍的表象联系方法,我们可以推论,蜂王浆可以长寿,预防衰老,可以促进生殖能力。随着大众对蜂王浆的崇拜与蜂王浆产业的兴起,蜂王浆更多的作用被发现,防治心血管病、抗癌、促进造血功能、治糖尿病、治风湿性关节炎、降血脂、促进智力发育。蜂王浆某种程度上就是现代社会的万灵药。 蜂王浆营养丰富但成本高昂而且难吃 蜂王浆有些什么成分呢?天然的蜂王浆含有 57-70% 的水份,在剩下的干物质中,随采集季节或者说蜜蜂的食物源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其中蛋白质占 17-45% 、碳水化合物 18-52% 、脂类 4-19% 、 2-3% 是矿物质。由于蜂后幼虫就全靠它为生,所以蜂王浆是一种营养比较丰富的食品,蛋白质含有人类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蜂王浆中还含有大量的水溶性微生素。总而言之,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蜂王浆营养丰富,是一种比较好的食品。 蜂王浆作为食品的麻烦在于,一是成本太高,收集它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这是为什么中国成为蜂王浆最大生产国的根本原因;二是蜂王浆作为食品也太难吃了,跟吃药没啥区别,再好的食品不好吃都会失去成为普通饮食的资格。因此,蜂王浆是始终被当作一种药品及补品来推销的。 蜂王浆跟蜂蜜一样,对于创伤有好处,可以促进愈合,对于睡在蜂王浆这种高营养液(培养基)中的蜂后幼虫来说,病原感染的几率是很大的,蜂王浆中含有的抗感染成分是蜂后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蜂王浆用于外伤抗感染应当有很好的效果。不过,现在有更多的抗感染药物,蜂王浆又有些生不逢时了。 蜂王浆的食补功效是炒作 由于臆想的很多好处,蜂王浆一开始有人用来直接注射入血管或者肌肉中,但此法易于产生严重过敏反应而被放弃。蜂王浆在体外实验或者动物实验中都有很多活性成分与作用。在体外实验中证实蜂王浆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有降血脂、抗炎、抗种瘤、调节代谢等作用。但体外实验与动物实验都无法在临床实验中变为现实,人的消化过程会将大部分的活性成分变成小分子基本成分而失效,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让那些作用变得十分不确定。现有的科学证据表明蜂王浆对人体基本没有什么特殊作用,即使有效,其效果有限而不明显。由于缺乏科学证据证明蜂王浆的那些宣传效果,所以蜂王浆在各国只能是食物添加剂,而没有进入药物的范畴。 因为相信蜂王浆能长寿,蜂王浆在美容产品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蜂王浆在收集过程中的最大麻烦之一是变质很快,收集到的蜂王浆需要马上冷冻保存,蜂王浆在美容品中由于会置于常温下使用,其有效成分是否能起作用十分可疑。人与蜜蜂幼虫的区别当然让是否存在此种有效成分更为可疑。美容产品概念重于实际效果,所以也不必深究了。 对现代医学来说,蜂王浆的研究意义重大,说不定哪天就能从中提取出有效的抗菌物质与生物活性物质,或者从中发现某些生命调控过程。它用于外伤的作用虽然确切,但因为现有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而无用武之地。迷信蜂王浆进补作用的人需要深入理解其营养学价值,即使进行表象思维,也要尝试逻辑推导。 且不说人不是蜜蜂,假如人也象蜜蜂幼虫一般,吃了蜂王浆就长寿、变成有性能力的雌蜂产卵,那么蜂王浆对人有什么价值呢?所有的蜜蜂幼虫都被饲喂蜂王浆,只不过不享受皇室待遇的吃得少而已,那么要想长寿,就得象蜂后幼虫一样把它当饭吃,你即使富可敌国,吃得起么?即使吃得起,男人也不敢吃,不怕变阴阳人么? 鼓吹蜂王浆的人常常会提到 1954 年教皇 Pius 十二世生病使用了蜂王浆而愈全,事实上当时教皇身边有数位医生,采取了包括手术在内的多种手段,将教皇的康复归因于蜂王浆同将他的康复归结于吃饭一样可笑,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次生病以后,教皇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大大减少了他的公共活动,直到四年后死于心肌梗塞与心衰。 面对成千上百元购买到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数量微少的难吃苦口的蜂王浆,无论厂家商家吹得多么天花乱缀,聪明的读者要学会说不,那点营养成分,多吃点米饭与菜蔬就补齐了。 蜂胶是蜜蜂的土制浆糊 蜂胶是蜜蜂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项新技能,它们能利用植物产生的粘性树胶,添加自己的唾液、蜂蜡,形成一种塑形能力很强的粘性物质,高温时变软,低温时变硬变脆,是蜜蜂用来修补蜂巢中空隙用的,蜂工在蜂巢中插入带 4-6mm 以下的多缝板让它们修补,然后取出冷冻后就可以收集到蜂胶。 相对于后来至上的蜂王浆,蜂胶( Propolis )有更长的医药历史。蜂胶是古埃及人做木乃依的原料之一,古人用蜂胶治疗皮肤病与创伤,希波克拉底就盛赞蜂胶的治疗作用。不过,中国人又一次运气不佳,咱们祖先饲养的东方蜂还没学会使用蜂胶!因此,中医对蜂胶又是一个空白,蜂胶的所有药物特性是引进西方蜂种后再依据西方人对蜂胶描述附会编撰的,于 2005 年才加入药典。 蜜蜂采集胶性液体并不具有很大的选择性,现代的沥青路上偶尔可见蜜蜂停留,不是累了在休息,而是在采集沥青回去做蜂胶的。蜜蜂用蜂胶为自己建设一个清洁安全的环境,蜂胶可以使蜂巢或者重要成员比如蜂后或蜂后幼虫的居室蜜不透水,蜜蜂生活中的一大现实威胁是细菌、病毒、与真菌的感染,蜂胶含有抵制这些微生物的成分,主要是其中的黄酮类物质。 蜂胶中的蜂蜡成分是由专门的蜡腺分泌的,在工业上具有重大的价值,蜂蜡燃烧不产烟、不流泪,是制造上等蜡烛的材料,是美容产品、药品、食品中的重要原料。蜂蜡可以用来塑形、润滑、照明、还可以食用,野外生存时倒不失为上等佳品。 天然的蜂胶蜂蜡杂质甚多,包括木屑、蜂蜡、粉尘、及花粉等,还可能含有细菌,需要过滤处理后才能使用。 蜂胶是潜在的药物库 蜂胶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是潜在的药物库,但对普遍消费者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中国生产数百吨蜂胶,其中 60% 在国内消费,中国的读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蜂胶是推销者塞给国人的 ADE 651 。 的确,蜂胶被发现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国内资料宣称还有降血糖与降血脂的作用,不见于英文文献,由于国内研究可信度低,尚待进一步证实。大部分的结论是基于细胞或者动物实验来的,是否在人体产生同样效果是可疑的。现代医学针对蜂胶用于人体的作用尚处于探索与证实阶段,普通消费者需要有耐心,待作用确立以后再根据成本效益进行适当的购买决策。 现在进入临床试用的一些疾病包括:急性宫颈炎、烧伤、口腔溃疡、感冒(预防与治疗)、带状疱疹角膜并发症、牙痛、牙周病、口腔真菌感染、各种感染、风湿性关节炎、阴道炎、幽门螺旋菌引起的胃溃疡等。在抗感染上,现代医学感兴趣的是蜂胶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的作用。如果这些潜在的作用被证实,蜂胶的使用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读者还必须注意到,现有的对蜂胶作用研究都集中在局部病灶,大多需要对它进行处理局部用药,而不是把蜂胶当作补药泛泛而谈增强人体的什么抵抗力或者免疫力。 蜜蜂给人类带来了诸多宝贵的产品,但需要合理的运用才会发挥最大效益,除蜂蜜外,其它产品都不适合于做营养品与食品。推销者鼓吹的保健价值是伊拉客人手中的 ADE 651 。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815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美国FDA查出减肥中药(Que She)含有西药成分
chemicalbond 2010-7-9 05:13
今天收到这条新闻: FDA 公共健康警告:Que She 减肥胶囊含有潜在有害组分 美国食品质量管理局 (FDA) 新闻稿 即时发布:2010 年 7 月 8 日 媒体调查:伊莱恩甘西斯波波(Elaine Gansz Bobo),301-796-7567, elaine.bobo@fda.hhs.gov 消费者调查:888-INFO-FDA FDA 公共健康警告:Que She 减肥胶囊含有潜在有害组分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今日发出警告,作为草本减肥补充剂上市的 Que She 含有未列示于产品标签上的活性药物组分,其可能对消费者,特别是对那些患心血管疾病的消费者构成危害。 已购买 Que She 的消费者应立刻停止服用该产品并前往健康护理专业人员处咨询。 Que She 被宣传为减肥因子胶囊以及全天然中草药混合制剂,其销售现已遍及 Bouncing Bear Botanicals 网站等各大互联网站点以及包括堪萨斯州劳伦斯市(Lawrence, Kan.) Sacred Journey 在内的各大零售商店。 FDA 对 Que She 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 氟苯丙胺一种兴奋药物,于 1997 年在被研究证实可导致心瓣膜严重受损后退出美国市场 普萘洛尔一种处方 -受体阻滞药物,其能够对患支气管哮喘和某些心脏疾病的患者构成风险 西布曲明一种受管制药物和处方减肥药,西布曲明是最近一项研究的课题,该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西布曲明的使用与具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增加存在关系 麻黄素一种兴奋药物,可用于哮喘的暂时性缓解,现作为非处方药合法上市销售,但其可对患有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构成风险。 这些活性药物组分也可能同其他药物治疗发生相互作用,并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我们鼓励消费者和健康护理专业人员将与使用 Que She 相关的不良事件上报至 FDA 的MedWatch 安全信息及不良事件报告计划(MedWatch Safety Information and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Program):在线报告请访问 www.fda.gov/MedWatch/report.htm ;电话报告请拨打 800-FDA-1088 (800-332-1088);还可通过返回 FDA 表单 3500 的方式进行报告,该表单位于 MedWatch下载表单页面上,填写后可将其邮寄至表格上注明的地址或传真至 800-FDA-0178。 让我想起国内的中药也时常被查出有西药,例如下面的文章 西药穿中药外衣行骗中西药同服须谨慎 陈永杰 2010年04月20日08:21 来源: 《北京科技报》 有些中药添加西药成分的手段非常隐秘,不法分子了解到常规药检只检查药品的内容物,就将西药成分添加到胶囊壳等药品外部载体中。   最近,在国内某知名网站工作的苏小姐得了感冒,为了尽快恢复,她在药店买了一些中成药和西药,一起服用后感觉身体更加不适。但她并不清楚,病情加重是因为她服用的号称纯天然的中成药中已经违规添加了西药成分,而再吃西药就造成了她超过剂量、重复用药的不良反应。   目前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的现象非常普遍。我国著名的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国家卫生部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海军总医院原药剂科主任孙忠实告诉《北京科技报》。4月2日,国家 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公布了44种违规添加化学成分的中成药名单。   记者了解到,在中成药里添加西药,必须要经国家药监部门审批,合理限量添加西药成分。比如,在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允许添加起到解热、退烧、止痛、止咳、抗过敏等五大作用的西药成分,治疗感冒的维C银翘片就是批准的含西药的中成药。   记者查阅《新编国家中成药》收录的5000多种中成药中,至少有160余种含有西药成分,主要集中在抗感冒药、止咳平喘药、胃肠类药等三大类药物中。所含西药主要有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麻黄碱、苯海拉明、维生素C等。此外,大多数中药复方感冒药中都含有咖啡碱等兴奋剂类成分。   而另外两种情形的添加,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则纯属假药范围:一是超限量添加西药成分;二是在明示了纯中药的制剂中添加西药成分,几年前曝光的糖脂宁胶囊便是如此。   在中药和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并刮起一阵中西医结合的风潮。中西医结合的提法还是好的,它的精髓主要是指中医、西医的医疗理念和治疗体系相结合,互相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孙忠实说。   但当时的一些专家、甚至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没有领会中西医结合的精髓,简单 地理 解中西医结合就是把中药和西药结合在一起,开了中药和中成药添加西药成分的先河。   中成药添加西药等化学成分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药典委员会执 行 委员周超凡说,现在很多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都是1985年以前由地方药监部门审批出来的,俗称地标,相对比较松,当时的质量和标准,就现在看来都偏低。   1985年以后,国家药品审批整顿,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要由国家药监局来审批,俗称国标。在地标转国标的时候,已经把一批质量、效果不好的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淘汰了,尽管如此,仍有相当数量的中成药,没有经过严格的再评价。   周超凡参加了当时地标转国标的专家组,他告诉记者,那时出于保护药厂利益的考虑,几千人的药厂如果取消批号,就意味着职工下岗、失业,为了照顾地方和药厂的利益,对一些不该通过的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批号,放宽了审批的口子。   现在看来,不能为了几千人的利益而置上百万、上千万患者的用药安全而不顾!我现在对这件事还耿耿于怀,后悔不已!周超凡懊悔地对记者说。   非法在中药里添加西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添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化学成分,比如减肥药中添加芬氟拉明,该成分通常用于单纯性肥胖症,主要通过作用于神经中枢,抑制食欲,达到减肥目的,但经研究证明,长期或过量服用芬氟拉明存在引发心脏瓣膜疾病的风险;另外一种情况是添加国家批准的其他品种药物中的成分,如安定、激素等。前一种情况属于添加禁药,危害自不必说,即使是后一种情况,也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孙忠实表示,在我国卫生部门检测到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中,很多是由于重复用药造成的。   私自在中药里加入西药成分,最大的害处在于对患者的欺骗性和危险性大。西药的成分明确,服用时有严格的剂量限制,说明书注明常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而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 植物 、 动物 、矿物等,成分复杂,患者通常不按剂量服用。往中药里加入西药成分,患者不知情很可能会因超量服用造成药物中毒。   例如,如果一直服用西药的高血糖患者,同时服用含有西药格列本脲(一种普遍用于西医临床降血糖的药物)的中成药,过量服用可引起低血糖反应,尤其是老年人,甚至会发生严重低血糖危及 生命 。   今年1月,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名84岁老人因低血糖不省人事而被送入医院,化验结果显示老人服用的名为八宝消渴丸的中成药里就添加了格列本脲。   2001年,曾震惊全国的梅花K事件中,纯中药制剂黄柏胶囊被加入了西药成分四环素,导致19人中毒,其中两人生命垂危。   还有,在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纯中药中,有些不法厂商私自加入西药伟哥的成分西地那非,而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在治疗皮肤病(牛皮癣、白癜风等)的纯中成药里,也有不法厂商私自加入激素醋酸泼尼松。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此类激素药必须在处方中注明才可以使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体重增加、高血压、 糖尿病 等多种疾病,有些人还可能导致对激素的依赖而不能停药。   包括感冒在内,很多患者都是中成药和西药同时服用,哪会想到现在中成药中普遍添加了西药成分,这是非常危险的。孙忠实说。   据孙忠实介绍,常用的抗感冒药感冒通,其主要成分除了中药人工牛黄外,还含有化学成分双氯芬酸钠和扑尔敏。其中双氯芬酸钠具有消炎镇痛作用,人工牛黄有解热作用,扑尔敏为组胺受体阻滞药。三者的复方制剂能减轻感冒症状,但不少患者在使用该药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血尿的药物不良反应现象。   但现在还没有确定血尿症状是由人工牛黄造成的还是双氯芬酸钠引起的。有人分别对二者做过动物实验,都没有引起血尿症状,但是把它们合在一起就会产生血尿症状,我们还没有找到中药和西药添加在一起不起不良反应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绝不能想当然地把中药和西药结合在一起。孙忠实说。   记者发现,近几年,国家药监局已经很少批准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了,并且每年都会撤除200到300个中成药的生产批号,均是因为非法添加西药成分。孙忠实解释说,作为药品生产厂家来说,很少有厂家申请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因为与单独中药成分或者单独西药成分的新药相比,中西结合的药物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即使研制成功,在报给国家药监局审批时,按照正规审批程序,以中西药相结合的药品来申请,周期很长,花费高昂。而且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其中某些成分可能与某一西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可预知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审批一般很难通过。   所以,除了国家药监局已经审批的可以添加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正规的药品生产厂家已经没有谁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孙忠实说,因此才涌现出大量在中成药中非法添加西药的厂商。   对于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中成药,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明令是假药,但孙忠实认为这种问题仍然相当普遍。其中壮阳、降血糖、降血脂、抗癫痫、高血压是中成药违规添加西药成分的重灾区。   中药在这五类疾病治疗过程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违规添加的西药成分,这类中成药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孙忠实说。   最近,很多治疗癫痫的大夫告诉孙忠实,有很多治疗癫痫的中成药和保健品中都添加了西药成分。孙忠实告诉记者,现在媒体上的三个月治疗糖尿病、两个月降低血压的中成药和保健品的医疗广告中,90%以上都违规添加了西药成分。   这些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可以短时间内降低各项指标,但真正起作用的是西药成分,在用量不明的情况下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危害。孙忠实强调。   而一些正式添加了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也是采用违规的手段拿到正式批号。例如,治疗糖尿病的消渴丸添加西药成分格列本脲,并没有报国家药监局的批准,被媒体曝光后,采用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最后才向国家药监局提出申请,补做了临床试验,经过批准后变为名正言顺。   为什么有很多中成药的生产厂家要冒险添加西药成分呢?中国中医科学院吉军教授分析认为,中药有悠久的传统,并且有很多疗效确切的方剂流传下来。中药治本,西药治标、中药没有副作用,西药副作用大等观念在国人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因此,相比西药,一些人更愿意使用中药,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   一些不法药品生产厂家恰恰利用了国人的这种心理,大肆宣传所谓的纯中药制剂。其实,光靠单纯的几味中药,无法让患者在服用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无法获得患者的信任而继续购买。于是,一些不法厂商和个人就利用中成药化学成分复杂,检验标准及方法相对滞后,掺入西药成分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现的特点,将一些疗效明确的西药成分,私自添加在降糖、降压、平喘、减肥等中成药或保健食品中,炮制出所谓无毒无害绿色纯天然且疗效确切的纯中药制剂。   很显然,这样的制剂已经不是真正的中药,而是披着纯中药外 衣 ,内含西药成分甚至是被淘汰、违禁成分的假药!吉军教授指出。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的打击力度加大,有些中药添加西药成分的手段非常隐秘,不法分子了解到常规药检只检查药品的内容物,就将西药成分添加到胶囊壳等药品外部载体中,孙忠实说。这是急功近利的社会通病在医药行业的集中体现。   此外,孙忠实认为,国家相关部门的打击处罚力度依然不够。比如,国家药监局在发现一起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药厂后,往往只进行几千元处罚了事。这相比药厂此后的高额利润,显然是九牛一毛。由于处罚力度不够,非法药厂常常采用今年申请降压药批号后,违规添加西药成分,等国家药监局发现后,撤销了降压药的批号,再申请降糖药的批号,造成申请批号-发现问题-撤销批号-重新申请的恶性循环。   针对中成药中添加西药的危害,孙忠实建议国家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不应再接受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的申请。   目前,经国家审批的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有160余种,这些药品是否完全安全有效,中药里到底能不能添加西药成分,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的观点并不相同。   吉军极力反对在中药中添加西药成分。中成药应该按照中医的理论指导使用,西药应该在西医的理论指导下使用,这是一个大原则,吉军说。其实现在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中,到底是中药在起作用还是西药在起作用,我们还没有弄明白。在用药风险还未可知的情况下,只能停留在科学研究的阶段,绝不能贸然批准混合使用。   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认为,中成药能否添加西药成分,不是绝对的。有些中成药加入西药成分,是为了提高疗效和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只要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西药成分,都是经过临床验证,证明是安全的、合法的。   比如麻黄碱具有镇咳、扩张气管、缓解黏膜充血的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感冒的药品,而且麻黄碱容易被消化道吸收,24小时内就可排出体外,对治疗病情只有好处没害处,这都经过大量临床验证过。   再比如咖啡碱是重要的解热镇痛剂,所以很多有解热镇痛功效的感冒药中含有一定的咖啡碱,一般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会引起药物中毒或是兴奋剂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医研究所梁爱华研究员就在实验中发现中药和西药在一起的时候,有时能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一些中药的毒副作用在加入西药成分后能够降低很多,这就是成功的案例,但目前我们还处于实验阶段。梁爱华告诉《北京科技报》。   孙忠实认为,科学地将中西医结合是在治疗过程中的中西医相结合。比如现在一种可以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稳心颗粒,医生可以依据中西医两个不同的治疗理念的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在吃西药的同时吃中成药,效果非常好。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配合中成药治疗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真谛。但绝不是简单地将中药和西药做成一种药剂或针剂。孙忠实说。   对于已经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周超凡建议应该对其进行再评价,检验是否有必要添加。   周超凡认为,有些中成药没有必要添加西药成分,加上以后可以说是画蛇添足。比如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成药正天丸,原来既有中药成分也有西药成分。有专家提议去掉西药成分。后来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当去掉西药成分后,疗效并没有降低,最后去掉了正天丸中的西药成分。   但是,有的中成药必须添加西药才能有效,例如消渴丸在去掉西药成分后,临床试验疗效降低,所以必须添加西药成分。   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那些已经批准的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真的有疗效。周超凡说。   周超凡表示,打击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中成药,需要工商、公安、药监、卫生等多部门配合,要从平时防微杜渐,通过重罚警示,让有心造假者不敢铤而走险。同时,相关部门和媒体要对百姓加强中成药等方面知识的科普宣传,让群众认清假药。   患者在使用含有西药的中成药的时候,孙忠实建议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查找其成分中是否含有西药,如果含有就要特别注意不要同时服用西药,必须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否则将引起重复用药,发生不良反应,危及身体健康。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992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感而发之人命廉价
zhangt10 2010-7-7 20:42
今天科学新闻的头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837 文中提到: "降低仿制药的审批门槛,减少要求的材料,简化临床试验,把那些已经广泛使用的仿制药的注册审批变成实质上的备案制。但是同时,事后管理则需要大大加强。一旦出现这些药品导致的安全事故,则要从刑事到经济进行重罚。" 长叹一声啊。。。这人命就这么不值钱? 多些个审批的人头和吃劣药死一批残一批的代价哪个大?这年头三鹿奶粉还有啥市场吗?新闻里的这想法真的要执行下去,就怕中国的制药业只能永远走低端路线了。 没有药品质量的保证,有点钱的消费者只能选择远离国药求个放心了。 说起来中国药监局才几号人?预算多少? 记得两年前回国开会,正好是美国FDA给中国药监开Workshop, 聊起来据说SFDA当初药审业务水平和国际接轨的好像还不到30号人,审批的申请还不见少。 这药监专家本来就少得可怜了,这会儿不会是一塌瓜子又少了5个吧? 这要再回到几年前的地方分权结构,万一搞到个阿猫阿狗都来上的地步,真只有为大众念念阿弥陀佛了。 对比一下: 美国一年审多少药和药械?联邦FDA的预算就一年二十多亿美金。 有关专家有多少呢? As of Oct. 1, 2009, FDA employs the following numbers* of people in its centers/offices: Center for Biologic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CBER) 946 (大分子)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CDER) 2,889 (小分子) Center for Devices and Radiological Health (CDRH) 1,203 (医疗器械诊断等) http://www.fda.gov/AboutFDA/Basics/ucm213161.htm 年前培训的时候,写的专题就是中国药监的困境-人头不够,任务不少,大话太多,漏洞没了。 哎,新闻里看看,专家们果然是胆小得有点道理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死不瞑目的鲨鱼们
songshuhui 2010-6-8 12:21
崔略商 发表于 2010-06-08 10:09 在医院门口,经常看到有些人散发一些鲨鱼软骨粉之类的小广告,也经常看到有病人相信这些广告并花大钱去买了来吃。鲨鱼软骨,听起来是一种很贵重的药吧,那么疗效到底如何呢? 我们先看看美国肿瘤学会的评价:大多数鲨鱼软骨产品以片剂或粉剂的形式作为膳食补充剂(作者按:在我们中国叫保健品)销售。其中大多数没有就效果、安全性进行检验,也没有验证过成分的纯度。目前的科学证据不支持作为食品补充剂销售的鲨鱼软骨产品可有效治疗肿瘤、骨质疏松或任何其他疾病。 既然这样,那鲨鱼软骨产品是怎么让人相信它们能治疗肿瘤的呢? 有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鲨鱼不会生肿瘤,所以吃鲨鱼软骨能治疗肿瘤。这种说法是基于一种吃什么长什么或者吃什么像什么、吃什么变什么的荒谬理论;按照这种逻辑,我们人类吃了那么多植物类的食物,早该长出叶绿素来自己进行光合作用了。更让这个说法的支持者情何以堪的是,鲨鱼其实也会生肿瘤。 还有一种靠谱一点的说法是鲨鱼软骨中含有抑制血管生成的物质,吃下去之后能抑制肿瘤周围异常血管的生成,肿瘤得不到血管的营养,就会被饿死了。这个说法跟医学上的一些药物原理有点相似,所以连不少医学界人士也曾经对鲨鱼软骨寄予厚望。在实验室中,鲨鱼软骨的浓缩提取物确实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但遗憾的是,走出实验室走上真正的治疗战场,鲨鱼软骨就真的软了,不能在人体上显示抗肿瘤的效果。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药物的研发中极为常见,实验室里表现很好,应用到人身上却显示不出效果,因为人毕竟不同于单纯的试管和培养基,也不同于鼠、狗这些实验动物。因此许多药物在完成体外研究后,在动物实验中没有被证明疗效而被淘汰;或者完成动物实验后,在人体中进行的临床试验中没有被证明疗效而被淘汰。真正最后进入市场的药物远远少于实验室中发现效果的。 眼看鲨鱼软骨也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这时有位牛人的出现挽救了它。这位牛人名叫威廉雷恩,他与人合写了一本书,《鲨鱼不生肿瘤》(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句话是错的了),又通过美国影响比较大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上了电视,火了一把(写书、上电视,这套组合拳倒是跟我们国内很多大师的手法有些相似)。然后雷恩和他的儿子就开了个公司,生产鲨鱼软骨产品。现代媒体的煽动力加上患者的求生欲望,使他们的产品销路非常旺。 雷恩父子的发财之路倒也并不平坦,因为美国有强大的FDA(食品药品管理局)。照理说在临床试验证明药物有效之前,任何人都不能把这种药物上市销售。但雷恩公司一面利用书籍、报刊和网站夸大宣传鲨鱼软骨产品能治疗肿瘤和其他疾病,一面把本来只能用作研究的这种新药卖给患者。FDA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先后向这家公司发出警告、提出起诉,命令他们停止虚假宣传并对其处以罚款,但这家公司并没有停止这些非法活动。2004年,法庭裁决雷恩公司停止销售他们的鲨鱼软骨产品和其他一些类似产品,销毁除研究目的以外的所有库存,并发出禁令,禁止他们将来再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否则可能面临入狱的处罚。 还有一些公司见药品这条路走不通,就开始打保健品这个擦边球(美国叫膳食补充剂),因为膳食补充剂的上市不需要FDA的批准。对于保健品就更不能宣称有治疗作用,但这些商家为了促销又不愿意放弃这种宣传,导致许多患者相信这种产品就是能治肿瘤的灵丹妙药,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保健品。到现在互联网上还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宣传和销售信息,看起来FDA和联邦贸易委员会与商家的猫鼠游戏还将继续。 地球上有许多像鲨鱼一样的动植物因为莫须有的,或被夸大的疗效而惨遭人类围剿。它们的这种牺牲没有给人类带来想象中的收益,也许会死不瞑目的吧。何况它们大概不会是心甘情愿被牺牲的。同时,迷信鲨鱼软骨的肿瘤患者有可能错失接受正确治疗的机会,有些患者放弃了已被证明有效的放疗和化疗,而宁愿选择鲨鱼软骨产品,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悲剧性的。人类和鲨鱼双双成为了这场博弈的失败者。 已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新媒体》
个人分类: 健康|1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FDA关于受污染轮状病毒疫苗的最新正式建议
yanjx45 2010-5-17 15:10
美国 FDA 关于受污染轮状病毒疫苗的最新正式建议 据美国 FDA 网站 2010 年 5 月 14 日的消息,美国 FDA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正式更新对受污染的轮状病毒疫苗 Rotarix 和 RotaTeq 的建议。 根据对各种科学信息的审慎评估, FDA 已经认定,临床医师和医护专业人员可恢复使用轮状病毒疫苗 Rotarix (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并继续使用 RotaTeq (默克公司生产)。 在提出此项正式建议时, FDA 考虑到这两种疫苗良好的安全纪录,包括在数以万计的人群中所作的临床试验和在数以百万计的接种者中使用的监测报告。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猪圆环病毒( PCV ) 1 型或 2 型构成对人类安全的威胁,也没有该病毒感染人类或引发疾病的报导。 FDA 声称,轮状病毒疫苗的效果显著,其效益远远超过猪病毒污染在理论上可能带来的微小风险。 FDA 同时指出,这两种产品的标签必须更新,以反映该疫苗含有猪圆环病毒污染的事实,让消费者有知情权,作出自主选择。 此外,葛兰素史克公司已决定从源头上重建 Rotarix 疫苗生产所用的细胞库和毒种库,以便确保以后生产的该疫苗不含猪圆环病毒。默克公司还没有对它所生产的疫苗 RotaTeq 作出类似决定。但是,相关专家强烈建议默克应毫不犹豫地以葛兰素史克为榜样。 (据美国 FDA 网站,严家新编译)
个人分类: 生物制品|7264 次阅读|1 个评论
透视辅酶Q10
songshuhui 2010-4-8 23:29
云无心 发表于 2010-04-08 15:13 195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物质具有抗氧化功能,同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彼得麦克博士因在研究该物质与细胞能量关系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奖。 这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物质,即是如今大红于保健品和化妆品界的辅酶Q10。在化妆品领域以Q10字样吸引眼球, 连最来去匆匆的洗面奶都纷纷在包装上打上醒目的Q10,说是能抗衰老。在保健品界它通常以辅酵素Q10的名字出现,广告宣称的保健功能包含了保护心脏、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抗癌、提高免疫力、护肤等等极具号召力的方面。 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些传说的功能又有多靠谱呢? 辅酶Q10 是什么 辅酶Q10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我们知道生命活动的进行是由各种各样的酶来推动的。酶是大分子蛋白质,有一些酶在行使功能的时候需要一些小分子物质的帮助,这些物质被称为辅酶。辅酶Q10存在于细胞内的线粒体中。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场所,在能量产生过程中需要许多酶以及其他分子的参与,而辅酶Q10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在人体内能量消耗多的那些器官里,辅酶Q10的含量就会比较高,比如心脏、肝脏、肾脏等。而人体内的辅酶Q10含量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一般人在20岁之后就逐渐降低。 另一方面,辅酶Q10参与细胞内的电子传递,可以清除自由基。现代生物学研究发现,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会导致遗传物质以及细胞膜的损伤,宏观表现出来就是衰老、癌症等等症状。清除自由基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抗氧化。 产生能量和抗氧化,是辅酶Q10的两项基本功能。因为这两项功能都与人体免疫力、衰老等生理现象有关,所以辅酶Q10与身体健康的影响也就得到了科学研究的大量关注。根据这些研究结果,除了年龄增长,许多疾病如心脏病、癌症、帕金森氏综合症、艾滋病等,也伴随着辅酶Q10含量的下降。此外,紫外照射也会使皮肤中的辅酶Q10含量降低。 那些传说的功能靠谱吗 既然辅酶Q10有如此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一些疾病和衰老又伴随着它的下降,那么补充它是不是就能够防治这些疾病、改善人体机能呢?而这也就是辅酶Q10作为保健品的理论基础。 不过,这种逻辑基础并不是那么可靠。在进一步解释这个事情之前,我们来打个比方。一个人的收入跟多种因素有关,而工作努力无疑是其中的一项。如果进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我们会发现收入高的人往往工作更努力一些。我们很容易理解,工作努力是原因,收入高是结果。如果我们加强原因,也就是工作更加努力,那么 结果就可能会增加,也就是得到更多收入。但是倒过来并不成立如果通过一个跟工作不相干的渠道获得了一笔钱,多数情况下不会导致一个人工作更努力。 我们知道衰老和氧化损伤伴随着辅酶Q10的减少,但是谁是原因谁是结果呢?如果衰老、生病是辅酶减少的结果,那么补充它就可能有意义;反之,如果辅酶少是衰老生病的结果,那么多数情况下补充它就没有意义。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我们并不很清楚谁是原因谁是结果,所以 它对健康很重要,所以补充它就有好处 完全是一厢情愿,不一定靠得住。补充辅酶Q10到底有没有用的问题,必须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 实际上这方面的实验非常多,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膳食补充剂办公室和图书服务中心都发布了对这些研究的审查和总结。结论都比较让人沮丧:在有人研究过的几十项补充辅酶Q10的益处中,有强烈的科学证据支持的功能只有一种。这种功能是:如果一个人新陈代谢严重异常或者线粒体功能紊乱,有可能导致辅酶Q10在体内的合成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补充辅酶Q10和相关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能够改善身体机能。这种情况下,补充辅酶Q10的保健功能就比较靠谱。另外还有一项功能有较好的科学证据支持,即补充辅酶Q10能够小幅降低血压。不过它也不是那么确定,也还需要设计更严密、时间更长的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其他的那些传说的功能,比如抗衰老、抗癌、抗疲劳、增强运动能力、心脏病、心衰、肾衰等等,则是没有清楚的证据支持。 管理规范的中美差异 在中国,含有辅酶Q10的东西可以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CSFDA)的认证,可以宣称该保健品具有缓解体力疲劳、抗氧化、辅助降血脂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在美国,辅酶Q10是作为膳食补充剂销售的,不需要经过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只要不宣称具有任何预防、诊疗、诊断方面的作用,就可以上市销售。在销售中,只要没有发现危害,FDA就不会过问。 这两种方式也体现了中美两国的思维差异。对于美国人来说,你要宣称具有什么功能,就必须拿出明确可靠的证据。如果没有,你就不能说。至于到底有没有用,FDA并不关心。它采取这样的管理方式,目标是传达给消费者准确的信息。对于一个东西到底有没有用,没有科学证据支持,也没有科学证据反对,这就是准确的信息。当把这个事实真相传达给公众,消费者是相信它有用还是认为它没用,是消费者的个人选择。而对于中国公众来说,通常希望有一个明确的有还是没有的答案。至于这个答案有多可靠,大家反倒不那么关心。就CSFDA批准的这些功能,倒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一般而言,也有一些动物实验、体外细胞实验或者调查数据的支持。在科学上,这些实验证据不能用来证明一种东西会不会对人体有效,但是它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中国主管部门和许多消费者的思维基础是,没有证据否认这些保健功能的存在,还可能有,就足以让我们去花钱了。就像许多人说的,万一有用呢? 同样的思维方式也体现在安全性的认定上。FDA的膳食补充剂管理方式是告诉公众:这个东西我们没有审查过它的安全性能,只是没有人报告说吃了它产生了严重后果;你要愿意相信它安全,是你的事情。而中国的管理方式是,一个企业要申请认证,那么你就提供一些我们规定的实验结果;如果这些实验结果符合我们的要求,就认证它是安全的。通常,公众不喜欢美国FDA那种模棱两可的表示方式,而喜欢中国这种明确的安全认证。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是不可能证明的,所有的安全检测都是排除法。主管部门所认证的安全,只是排除了规定的那几项危害健康的可能。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的、轻微的、慢性的危害,是无法认证的。 就辅酶Q10来说,在消费者使用以及科学实验中,的确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即使服用者出现不良反应,也是轻微、暂时的,这也是允许它随便销售的原因。对于未成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的人,使用辅酶Q10是否安全就更无法保证。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不推荐服用。而它本身也会与其他药物发生反应,或者影响其他药物的功效。所以,中国和美国主管部门的建议都是:正在服药的人,一定要咨询医生是不是可以服用辅酶Q10。不过,这大概只对职业道德良好的医生有效如果推销了它能够获得经济利益的话,医生的专业意见也就不那么靠谱了。 (删改版发表于《风尚周报》)
个人分类: 健康|1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药厂为何热也衷于开发孤儿药?
jinwsapa 2010-2-24 00:36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大型制药公司突然变得更有兴趣开发治疗罕见疾病的孤药,不外乎有以下可能 其一:那就是孤儿药可以卖高价。事实上,最新的福布斯调查发现,针对严重遗传性疾病患者的小群体的孤儿药的价格实在让治疗普通普通疾病的药品价格自愧不如,甚至抗癌药在价格昂贵的孤儿药面前,也该拜下风。目前世界上价格卖得最高的九个药,都是针对罕见病的孤儿药。 虽然癌症治疗的药物按一年的治疗费用计算可以按上万美元计,但对那些身价特殊的孤儿药,治疗费用可以攀登到几十万美元。拿世界上最贵的药为例,Alexion制药公司的'Soliris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药物。这是单克隆抗体药物,用于治疗paroxysy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这大约影响到大约8,000名美国患者。根据福布斯的报道:年度治疗费用需要40.95万美元。其他三种药物,每年治疗药费超过35万美元。 其二,价格昂贵的孤儿药被药厂所看好是因为,有保险公司报销。史蒂芬-雷萨卡,Medco公司的副总裁告诉福布斯说他还没有遇到过任何一个保险计划,拒绝支付罕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尽管,他们经常担心否是使用正确的诊断和计算正确的剂量,但从来也不会基于价格说不。 其三,过去大药厂偏好重磅药,无心过问或开发孤儿药,因为要开发一种只有不到20万病人的新药,实在难以赚钱。同时也很难让上万人的销售队伍有用武之地。但如今世道不同了。重磅药越来越难开发,开发周期和风险也越来越大。除了要证明新药安全有效,还要证明新药比老药和仿制药效果更好,不然很可能被FDA拒批。相反,孤儿药虽然针对的病人数目少,但属于Unmet Medical Need。政府不仅批得快和相对容易,而且允许卖高价,帮助企业收回投资成本。现在已有好几百种药物被批准或将要被批准。大药厂过去不喜欢的项目,现在由于Pipeline干枯,也委屈求全,做起孤儿药的买卖。这与这几年大药厂也时兴做仿制药生意一样。如果能控制成本和时间,仿制药照样可以给大药厂带来丰厚的效益和利润。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4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口服胰岛素到底能走多远?
jinwsapa 2009-10-14 09:27
最近纽约时报报道说,加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口服胰岛素(吸入式给药)很快将得到FDA审核批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预计在明年一月可以得到上市批文。这一消息如果在三五年前,可能是很好的股票利好消息,但现在这一产品概念已经不那么吃香。辉瑞在类似项目悲壮地做了一回烈士,白白损失28亿美元。而这次申请上市的公司规模实力并不大,只是有一位大老板在后面支撑。不然早就支持不住了。 这家公司叫 Mannkind,它能走到这一步真不容易,此前,三家大公司宣布放弃这类项目,辉瑞上市后,销售业绩惨淡而放弃,礼来和诺和诺德,报批之前临阵脱逃。唯独这家小公司走到底。它的胜算有多大。从产品设计上,它比辉瑞等要好,小巧玲珑,会受患者喜欢的但关键还是看效果和安全性。但曙光就在前头,还有不少路障。FDA是否批准还是未知数。多半会是有条件批准。长期使用会有一定风险或不确定性。销售起来,将要花很大精力来促销。现在的胰岛素注射剂已经十分方便,近乎无痛。用吸入式胰岛素,要取代注射剂,挑战性很大。因为这种给药方式的改良,并非革命性的。这一产品上市,效果好,那将是Nice to Have, 而不是 Must have。所以能否签署一个大药厂做战略合作伙伴将是十分紧迫和关键的问题。 估计会有大药厂感兴趣, 但会很谨慎从事. 因为前车之鉴, 让其他大药厂三思而行.! 主要是如何说服医生病人接受这一新产品. 需要有疗效,安全和价格上的明显优势, 不然会遇到辉瑞的尴尬, 上市后卖不动。如果选择单干, 那需要好几亿美元的追加投入, 设厂, 销售队伍, 学术推广, 后续临床试验等. 难度和风险更大。 据说该药厂的投资者和大股东是美国亿万富翁 Alfred E. Mann。他曾经做过胰岛素注射泵,被美敦力收购大赚一笔钱。他个人已经投资和借款给公司大约10亿美元。公司在八月份刚募集6000万美元, Mann个人又认购其中100万股. 如果产品能成功上市,并为患者医生所接受,他将再度大发。但钱对这位年过八十的老人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希望把事做成是他的决心。他有很多家企业,经验丰富,从不轻易放弃。这就是企业家和实业家最厉害和可贵之处。 该公司10月2日发布消息 AFRESA(R) 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患者四年良好的血糖控制和肺功能安全性 Phase 3 Data Show Sustained Glycemic Control, Normal Lung Function in Patients over Four Years of Treatment http://www.news.mannkindcorp.com/phoenix.zhtml?c=147953p=irol-newsArticleID=1337942highlight = 后记: 四年多过去了., 口服胰岛素还是没有被批准上市. 这家公司被不断要求提供更多临床数据. 耗资好时更多. 曾经有过一时的兴奋和股价上扬, 但毕竟拖延过长, 耗资过多, 未来不确定性很大. 笔者当年的预测,不幸言中. 不免对这家企业及执着的老板有些同情. 能有这么坚毅的决心, 冒这么大风险, 虽败犹荣, 值得敬佩, 2013年11月24日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6454 次阅读|2 个评论
众多中药申报美国IND之后的忧虑
热度 1 jinwsapa 2009-10-13 11:52
最近在看到媒体报道关于国内公司中药复方制剂在美国开始临床试验事宜,查阅了相关资料和信息,发现在中国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口号下,中国有不少企业已经在国外进行了注册,好几家药厂已经得到FDA一期或二期临床试验许可。以下是部分企业的产品,适应症和注册现状。其实还有更多的企业和品种没有在名单上露面。 初看一下,好像让人兴奋,但仔细看以下企业和品种,不免让人担心,这么一哄而上进军国际浪潮,究竟有多少做了仔细的市场,法规和风险调查?FDA至今只批了一个植物药,是否下一幸运之星会落到自己头上? 笔者在美国做过来自中药的砒霜注射液的开发,这是按西药申报的路子走的,因为选的适应症好,是救命药,所以凭借中国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几百号病人的资料,很快就得到FDA的许可,开始在美国的临床试验。由于有很多的临床经验和药代动力学,毒副作用的资料,所以中美两国的医生互相交流,很快在一期临床得出十分满意的结果,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正式发表临床一期的研究论文。当然砒霜和植物药申报还是很不同。但有一点相同的,要有足够好的临床数据。 回到国内药厂选择进军美国的这么多品种,有的根本是常见病药,西药基本可以搞定,在目前讲究临床比较试验结果和药物经济学分析的FDA,怎么会让你在三期临床和NDA阶段轻易让你过? 除非你有特别棒的安全和疗效数据。要知道,让一种药物,无论是化学药,生物药还是天然产物药,只要安全不成问题,FDA让你上临床的几率是很高的,因为这是FDA是核准制,只要你资料全,FDA看不出有任何风险和其他问题,IND被认可通过是很平常的事、 但拿到FDA临床批文后,无论是做一期,还是直接上二期临床,事情就不那么简单。首先要选PI,并与其所在单位的IRB的临床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要选CRO,帮助管理监督临床试验(一般国内药厂,养不起太多的雇员,选择外包服务时最合适的),做临床一期,投资不算太大,但正式做二期,费用就开始上来了。几百万美元是至少得。问题是,在美国招募病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病人没药可救,不然要说服美国病人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尝试来自中国的中药复方药,会有很大阻力,除非病人本来就相信替代医疗和东方医学和中草药。 在临床二期阶段,由于样方小,属于POC阶段,国内有实力的公司还有可能投资得起,但再往下走,对中小药企就有点吃不消了,没有大药厂的参与或支持,基本上独立前行可能性不大。美国有好多家植物药最后都收兵与二期临床试验。原因是二期临床没有让人特别兴奋的数据,没有大药厂介入,没有投资者相信这一药物能敲开FDA大门,基本上只能在二期临床之后,发个论文和公告,安慰一下自己,从此束之高阁。笔者看到太多这样的案例,不是公司倒闭,就是被人兼并。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能被大药厂和投资者看中? 1)要有特殊疗效,最好能对付致命的疾病 2)有足够大的市场,即使是孤儿药,也最好是 First to Market 3) 有专利保护和独特工艺,不易被人轻易仿制 4)开发周期要相对短些,不要花很多年才能看出结果 5)最好有规范的,有说服力的人体数据,即使在国外非规范化市场的数据也行 从这几点看,国内的药厂到国外去做注册和临床开发,是否练好内功? 是否调查过市场,发病率,已有药物的利弊? 是否在国内做过临床比较? 是否发表过英文论文? 是否有懂行有经验的管理者来领导海外项目,或只是用几个顾问智囊团成员? 除了市场,专利,数据和管理者之外,资金是最大的麻烦。因为中药在北美还没能入乡随俗,得到足够肯定的地位和认知,所以在项目前景不明朗时,没有投资者和药厂会直接卷入或给以重金投入。那么在海外注册和临床试验的钱,只能来自开发商,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最好不要随便碰。临床试验将是无底洞,耗上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美元,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如果FDA还需要补充数据,那你就更惨了。中药在美国的注册之路不会很顺利。中国的厂家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了吗? 显然不是。 笔者无意要给正在掀起的注册海外临床之潮流大泼冷水,事实是,有希望和机会,但难度很大,从纯投资角度看,大部分项目根本不应该去美国注册报批,不仅被批准的机会小,即使批了,也因为市场和品种太小,赔钱是一定的。 现在医药行业都提倡 faili early and fail cheap, never make the same mistake twice. 那么为什么中国药厂如此前赴后继,用于赴汤蹈火,偏向虎山行呢? 笔者的纳闷或许从过去天士力的案例中部分得到解答。 90年代末,天士力在美国请了多名顾问,帮助申报了单参滴丸,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IND许可拿到后,天士力准备在国内先做100对,再在美国做100对。但FDA批准的临床方案,中国SFDA却不认。中国临床试验迟迟不启动。美国的临床试验也就无限期延后了。尽管天士力雄心勃勃的计划暂时没有实现,但作为国内首家申报IND的药厂,得到的回报和光坏是难以估量的。当时许多舆论还以为天士力在美国几乎要得到FDA上市批准了。所以一定是好药,国内销售直线上升。天士力借此东风,一举在国内主板上市成功,所以在国外申报IND之后,杀回国内打造声势,名利双收。国家的经费支持也没少拿。让人十分羡慕。据说最近天士力又重新启动了美国临床试验,希望这回是玩真的了! 对于其他药厂而言,实力和操作技巧远不如天士力,为什么还要勇往直前呢? 新闻亮点,可能有助于提高产品在国内知名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概念,可能获得中央和省里的重金支持。但至今没有一家药企得在美国开的公司得到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支持,这让笔者十分担心。玩概念谁都能玩,使用别人的钱,OPM (Other People's Money)尤其是政府的钱,亏了也不心疼,反正要付学费。 在这样的心态下,进军美国植物药市场,胜算如何?大家心知肚明。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早点打道回府,其实是负责任何务实的态度。但浮夸风之下的药厂老总们不会轻易言败,那就等着瞧吧。拖了越久,亏得越多,败得越惨,这恐怕是多数药企未来的结局和Outcome。或许现在的中国,不仅政府有钱,企业有钱,老总更有钱,Who Cares? 笔者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已经看到一些企业在赔掉许多钱之后,再也不提在美国注册报批一事了,与当初风光炒作进军美国医药市场的扯高气昂的样子简直是换了人间。 最后笔者想提醒进军美国医药市场的企业,要到海外注册,最好先把按美国临床试验制定的方案好好在国内做一遍,让规范的GCP,或随机双盲试验的可靠数据写成像样的临床论文,这是比较低成本和保险的JOB。就像做制剂出口的企业,先看看自己是否严格与对照品对比,达到相同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 如果自己的内功都没练好,就整天叫叫嚷要出还, 可能要在国外大出洋相。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希望列志在必夺进军美国市场的中国药企,冷静些,要舍得花钱做前期调研, 要雇佣能人,而不是只是收费赚钱的Yes们。进军美国市场的成败因素之一是人,而不是你的产品。能干的人会帮助你挑选审核什么样的产品能成功,并且知道如何打开美国市场。 从中国企业首度尝试中药申报美国IND,至今已经有七八年了,好像至今还没有进入III期临床的,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下一个5-10年我们应该做什么? 怎么做? 笔者相信有特色和临床规范数据验证的中药. 也希望有好产品打入欧美主流市场, 但选择好把握好产品和时机. 不是所有的中药都适合国外市场, 但精心挑选的特色产品前途光明, 道路是曲折. 要有持久战和经历挫折的心理准备。最后希望所有敢吃螃蟹的中国药企,包括做制剂出口的企业一路走好,Good Luck !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7527 次阅读|2 个评论
数字时代的食品召回
songshuhui 2009-8-20 19:26
云无心 发表于 2009-08-19 17:44 这是今年7月份的美国食品技术协会会刊《食品技术》上的一篇文章的标题。食品召回在美国是很平常的事情,差不多每个月都有。这本杂志之所以专门讨论这个话题,在于在这个数字时代,食品召回对于管理部门、企业和公众,都意味着太多新的东西。 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数字时代对食品召回的影响,那就是迅猛。 文章讨论的例子发生在今年3月份,食品巨头卡夫在24号通知FDA他们在来源于加州某公司的开心果中发现了沙门氏菌污染,然后从25号开始其旗下的一家公司开始召回含有开心果的产品。同一天,还有另一家公司也宣布了同样的举措。30号下午,FDA发表公告,要求消费者不要食用开心果及其产品。31号早上,有一个网站转贴了FDA的公告。31号上午11点,一家叫The Huffington post的网站也贴出了这个消息,当天点击率高达230万。几个小时之后,若干个网站以及博客跟进,开心果及其制品可能感染沙门氏菌的消息广为人知。 那家生产开心果的公司宣布召回一百万磅(大约454吨)开心果。由于开心果是许多食品的组成部分,所以许多含有它的产品也受到牵连被召回,比如冰激凌、糕点等等。FDA一直不停地往召回名单里加产品,到6月23号的时候,被召回的产品种类达到了664种。 有多少人因为这些产品染病呢?FDA只收到了两例报告,而且是病人自述,没有得到确认是由开心果导致。不知道有没有人认为美国人是在小题大做,至少美国政府和企业公开的态度都很支持这种做法。在开心果事件之前,还有一个类似的花生召回事件,也是因为一批被沙门氏菌污染的花生导致可能使用了该批花生的无数产品被召回,实际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因为它生病或者中毒的病例。在此事件之后,奥巴马说不应该有父母需要担心孩子因为午餐而生病。 经常有人说FDA批准了许多有争议的食品添加剂等食品成分,觉得它是个很不可靠的机构。但是FDA在美国人的心中是很可靠的,他们有几千人分别在全美各地,监视着食品药品等等管辖范围内产品的生产流通。他们的威望不仅仅是来自于制定的法律,而是他们很较真地执行这些法律。是否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民众就业,或者地区形象,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 对于食品来说,法律和规定能否被严格公平地执行是安全的保证。正如奥巴马在谈到他要建立的美国食品工安全作组的作用时说:并且确保我们不仅仅是制定保障美国人民安全的法律和规定,而且去实施它们。 在这种前提下,企业也会严格自律如果犯了错,很难侥幸逃脱,也没有政府官员能够为了大局去保驾护航。象开心果事件中的卡夫等厂商,是主动报告自己的产品也被污染,并且在FDA有反应之前宣布召回。这种危机公关的态度,反倒是损失最小的在公众眼里,他们至少是在主动地清除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如果他们也是装作不知,继续销售,等到事发,再把责任推给供货厂家,一来在法律上站不住脚,二来消费者根本不会买账。实际上,卡夫、雀巢这样的食品巨头召回产品并不罕见,但是他们总是以一副高标准、严要求、主动承担的面貌出现,所以一次一次的召回事件也没有对他们的声誉造成大的伤害。 如果主管部门总以大局为重去帮助企业摆平安全危机,而企业则习惯于通过上层路线、摆平出头鸟搞定媒体来进行危机公关,那么消费者就怀疑一切,宁愿相信留言蜚语这样的一种关系就成为一个死局。主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本来应该是共赢共生的关系,在死局里却是互不信任,都受伤害。 在数字时代,信息的传播一日万里。没有人能够搞定所有的媒体,尤其是网络。当企业不被信任,主管部门的结论也被习惯性质疑的时候,真真假假的信息就会如洪水泛滥。如果我们觉得总是生活在不安之中,那么是否该让一些部位死掉,从而下出珍珑棋局? 本文已刊发于《新京报新知周刊》
个人分类: 感悟|2299 次阅读|1 个评论
揭开蒙牛OMP的盖头
eloa 2009-2-28 17:27
云无心 发表于 2009-02-28 11:45 国家质检总局叫停蒙牛 OMP 的通告让中国乳业再起波澜。短短的几天之后,卫生部等部委又发布通告说 OMP 不会危害健康,只是蒙牛擅自夸大宣传功能,而蒙牛则宣称有证据表明 OMP 的功效。那么, OMP 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安全性是否得到了广泛验证?它的功效,又有多少科学数据支持?本文顺着蒙牛 OMP 的历史发展,进行一番探秘。 OMP 是不是 IGF-1 ? 几年前,蒙牛高调宣称自主发现了一种造骨牛奶蛋白,并按照其英文 Osteoblasts Milk Protein 缩写为 OMP 。迄今为止,国际学术研究中没有人使用这个名称,蒙牛也宣称这只是他们自己的商品名称。蒙牛申请了国家专利,其研究人员发表了学术论文,宣称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在媒体宣传中,也被当作了民族产业自主创新的范例。在学术论文和专利文件中,他们公布了 OMP 的氨基酸、分子量以及其它一些生化性质。甚至在某些地方提到了, OMP 的主要成分是生长因子。随后,蒙牛推出特仑苏 OMP 牛奶,宣称具有造骨功能,短期内占领高端牛奶市场,风光无限。 2007 年,科普作家方舟子及新语丝网站开始质疑特仑苏牛奶。依据蒙牛技术人员发表的 OMP 论文以及蒙牛专利,方舟子认为 OMP 就是 IGF-1 。 IGF-1 叫作类胰岛素生长因子,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受人体自身调控合成,并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它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抑制细胞凋亡。普通牛奶中的 IGF-1 浓度极低,在十亿分之一的数量级,分离纯化的成本很高。按蒙牛的宣称,特仑苏中的 OMP 含量在万分之一的数量级,这个浓度需要大量的 IGF-1 ,生产成本极高。另一方面,根据 IGF-1 的生理作用,这么大的量被摄入体内,会有导致癌症的风险。所以,方舟子认为,蒙牛要么是在欺骗,要么是在往牛奶里加致癌物。 然而,蒙牛从未承认 OMP 就是 IGF-1 ,所以方舟子的指控也就象是铁拳打棉花。这次,国家质检总局没有就 OMP 是不是 IGF-1 进行评判,而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指出不管是 OMP 还是 IGF-1 都不在许可添加的范围之内,因而具有潜在的危险,必须禁止添加。 为了摆脱国家质检总局的指控,蒙牛公开了 OMP 的秘密宣称不是当初自主研发的产品,而是从新西兰进口的牛奶碱性蛋白,简称 MBP 。按照这一公告,蒙牛的特仑苏高端牛奶就与此前热炒的 OMP 专利完全无关,而变成从国外进口一种商品 MBP ,改称商品名 OMP 之后加到特仑苏中。 蒙牛的这一说明解决了 IGF-1 的致癌指控,后来提交卫生部审核的也是由 MBP 改名而来的 OMP 。 MBP 被 FDA 认证安全了吗? 牛奶中有很多种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以及牛血清白蛋白和其它一些含量很低的蛋白质。日本有个叫作雪印( Snow Brand )的牛奶公司,把脱脂牛奶(或者生产奶酪的副产物乳清溶液)中的酸性蛋白去掉,得到了牛奶碱性蛋白,简称 MBP 。因为前面提到的这些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都是酸性的,所以牛奶碱性蛋白上只是牛奶蛋白中的一些微量成分,比如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以及一些碳水化合物。它本身不是一种单一蛋白质,所以也就不象蒙牛的专利和论文中的产品那样具有某个确定的氨基酸数目和分子量。 雪印公司生产的 MBP 实际上只经过了一步分离,本身还是混合物,其组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离的操作条件。目前发表的关于 MBP 的研究结果都是基于雪印公司的研究,严格说来,其它公司(比如新西兰的公司)生产的 MBP 其组成不会与雪印公司的完全相同,雪印 MBP 的检测结果并不能保证适用于其它公司的情况。 MBP 在美国并没有得到所谓的认同。雪印公司委托一家美国公司在 2006 年 3 月申请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DA )认可 MBP 的安全性。 FDA 文件中称其为 BMBPF ,其中的第一个 B 指明是牛的奶,最后一个 F 指明是分离组分而不是单一蛋白。这家公司提交了生产流程、产品详细组成报告、需要认证的食品以及 MBP 含量,要求认可他们自己做出的这些产品是 GRAS 的结论。 GRAS 是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的缩写,意为一般认为安全。 FDA 审查了他们提交的数据,结合其它来源的资料,在六个月之后做出答复: FDA 对于雪印公司在其产品中所使用的 BMBPF 的 GRAS 结论不作质疑。但是那份文件同时明确指出: FDA 对于 BMBPF 是否符合 GRAS 尚未作出自己的决定。直到 2009 年 2 月, FDA 依旧保持这一答复,而没有进一步的决定。也就是说, FDA 对于 MBP 的安全性的认可,仅仅限于雪印公司的 BMBPF 在所提交申请的产品之中。对于别的公司生产的 MBP ,并不能引用这份答复来认为 FDA 认可其安全性。 换句话说, FDA 并没有认证 MBP 的安全性。 MBP ,只是比水更有效? 另一方面,日本、新西兰认可 MBP 的安全性。从卫生部等若干部委在短短两三天内做出蒙牛 OMP 没有健康风险的快速反应推测,这些部门应该只是采信了新西兰方面出具的安全许可。就卫生部的职权范围来说,他们确实有权作出这样的裁定。 不过,特仑苏牛奶是因为其造骨功能而成为高端产品的。消费者付出普通牛奶两倍的价格购买特仑苏,自然不会只是满足于喝了不会致癌。卫生部的通告同时也指出蒙牛擅自夸大宣传功能,而蒙牛的回应则是他们的宣传有科学研究结果支持。那么, MBP 的造骨功能,到底有什么样的科学研究结果来支持?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权威数据库 Pubmed 里查找 MBP 对骨质的影响,能得到二三十条记录,而且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出自雪印公司或者与他们有关的研究机构。这样范围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说服力。通常要得到一种物质有益健康的结论,需要许多研究机构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大量研究论文。举个例子来说,益生菌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研究机构发表研究结果,总数超过三千项。这些研究中没有发现副作用,有益作用倒是非常普遍。但是,学术界也没有达成某种益生菌能够防病治病的共识,权威主管机构也没有认可益生菌的功效。拿着同一机构发表的十几篇论文,来作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证据,是忽悠普通公众的行为。 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会发现论文的质量并不高。首先,所谓的临床实验,只有三十几个样本,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十几个人。这在食品领域的临床实验中基本不会被认为具有代表性。另外,实验设计本身也不明晰。它的实验通常是这么作的:三十几个人分成两组,实验组喝含有 MBP 的饮料,对照组喝不含 MBP 的饮料。一段时间之后,检查两组人的骨头某项指标,结果是实验组的指标在统计学意义上稍高于对照组。这样结果说明的是, MBP 对于骨头的作用好于对照而对照是什么呢,论文里并没有明确说明,依学界习惯,猜测应该就是水。 MBP 是牛奶成分,牛奶成分本身对于人体骨质就有一定作用。所以,这个实验证明的是: MBP 这种蛋白质产品,对健康的好处比水要大这跟废话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特仑苏来说,需要证明的是它比普通牛奶有利于成骨。所以,在上诉的实验中,对照组喝的应该是普通牛奶,实验组喝的是特仑苏,并且在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实验中依然能够得到结论,来证明喝特仑苏的人平均骨指标优于喝普通牛奶的人,实验结果才有意义。而且,严格说来,这样的实验还应该由独立研究机构来进行才具有说服力。 实际上,单独拿 MBP 来说能不能促进骨的质量并没有太大意义。牛奶中的各种蛋白、钙、维生素 D ,对于骨质都有积极的作用。如果把 MBP 换成这些东西,也能证明对健康无害,而且对于骨质的影响比 MBP 要可靠得多。人们喜欢引用的 FDA ,根本不会认可类似的功效。雪印公司向 FDA 提出的认证申请,甚至完全没有提有关功效的事情,因为雪印的美国代理人非常清楚, FDA 不会理会这一类的申请。 牛奶这样的食物中含有很多很多种成分,其中的某些成分对于人体健康可能有特别的作用。在目前的食品科学研究中,确实有许多研究在寻找这样的活性成分,也有了一些初步的发现。 MBP 作为可能的一种,目前所发表的研究结果实在是太过初步。根据这些初步的研究来宣称具有这样那样的功效,擅自夸大功效都算是比较客气的说法了。 (本文经十三约稿并编辑,已发表于《瞭望东方周刊》,有删减。)
个人分类: 健康|17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面粉为什么这样白
eloa 2008-11-24 14:10
云无心 发表于2008-11-23 星期日 12:34 桔子给我看一篇文章,是她的朋友采写的关于是否禁止面粉增白的争议。目前的国家标准是可以使用增白剂增加面粉白度的,争论的焦点是即将修订的新标准是是否应该禁用。据说几个国家部委,不同的行业代表,对此展开了激烈交锋。像这样的问题,本来是纯粹的技术问题,不应该通过民主表决或者利益协调来解决。那么,从技术的角度,如何来看待这一争端呢? 一、 面粉为什么变白 在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中,地主家的馒头都是又大又白,穷人家的都是又黑又硬。从消费者的需求来说,是希望面粉白的。不过,天然的面粉中含有一些类胡罗卜素,使得新磨出的面粉呈现一定的黄色。在保存过程中,这些色素被空气自然氧化,面粉就逐渐变白。用这样的方式来等面粉变白在大规模生产中有很大弊端,首先是耗时长,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其次,食品的长时间保存总是面临着细菌生长的问题。现代生产中,人们加入氧化剂来人为地氧化这些色素,从而让面粉在短时间内变白。严格说来,这是一种漂白的过程。在英语里,就用的是漂白( bleach )一词,而不是中文里用的增白( whiten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过氧化苯甲酰( benzoyl peroxide , BP ),就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每公斤面粉中加入几十毫克,就可以在两天内把面粉变白,同时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粉的性能。过氧化苯甲酰氧化色素之后变成苯甲酸,苯甲酸本身是一种防腐剂,能够防止面粉中细菌的生长。 面粉的颜色还与小麦的出粉率有关。小时候在农村,农民自己种小麦打面粉。家境比较好的人家一百斤小麦只出七十来斤面粉,就很白,家境差一点的人家要出到八九十斤,就比较黑了。更穷的人家把所有的小麦磨成粉,称为连麸面,很黑很粗糙,只能自己吃,就不好意思拿出来招待客人了。不过,连麸面含有现代人的饮食中所缺乏的纤维素,对于注重营养而不在乎口味的人 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正式的名字是全麦面粉。 二、 欧盟为什么要禁用 BP 过氧化苯甲酰(简称 BP ),就像它的名字给人的感觉一样,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化学合成物质。它具有超强的氧化能力,不但能氧化面粉中的色素,也能氧化其它东西。在医学上,它被用来治疗粉刺座疮之类的皮肤病。高纯度的 BP 是一种易燃易爆品,用在面粉中的 BP 是使用淀粉等物质稀释到了较低纯度的。 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较高浓度的 BP 有导致皮肤癌的风险。对于治疗粉刺座疮之类皮肤病的 BP 产品来说,这种风险就不能忽略了。 FDA 在最近也把这类产品的安全等级由 无安全性问题( no safety concern )改成了未知( unknown )。 当然,面粉处理中的 BP 浓度远远低于导致皮肤癌的浓度。对它的安全性考虑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 BP 在面粉中转化成苯甲酸,是一种防腐剂;第二、 BP 破坏了面粉中的叶酸等 B 族维生素;第三、 BP 可能氧化面粉中的其它成分从而带来未知的风险。 由于 以上的的这些安全性疑虑,欧盟做出禁止在面粉中使用 BP 的决定,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三、 为什么 FDA 和 JECFA 允许使用 BP FDA 是美国管理药品食品的专门机构, JECFA 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对于食品添加剂,他们的工作方式是组织专家汇总审查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和有关机构提供的研究报告,然后对安全性做出结论。在世界范围内,他们和欧盟委员会的的结论通常被认为权威性最高。我国的有关部门,一般是援引这些机构的结论来制定政策。 对于 BP , FDA 和 JECFA 认为目前面粉加工中的使用量不存在安全性的问题。他们对于上面提到的三个安全性问题是这样认为的: 第一、 苯甲酸在许多蔬菜水果中天然存在,本身也是一种合法的食品防腐剂。因为面粉中 BP 转化而来的苯甲酸含量大大低于食品中苯甲酸的允许使用量,所以并不会明显增加健康风险。 第二、 BP 的确破坏了面粉中的 B 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仅 BP ,别的面粉漂白剂也会。一方面,这些营养成分并非面粉中都有,更多来自于一些绿叶蔬菜中;另一方面,美国市场上的面粉除了漂白,还会加强营养( enrich ),就是把加工过程中损失的 B 族维生素以及铁补充进去,甚至还可以加进相当量的钙。 第三、 BP 氧化别的食物成分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因为 BP 的强化性,这种潜在风险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是,实际上没有人在 BP 处理的面粉中检测到过这样的有害物质的存在。 基于这些考虑, FDA 和 JECFA 认为在正常使用下, BP 漂白面粉并不会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 四、 个人意见使用但注明 有人会觉得,科学是如此地靠不住。同一个东西,不同的机构却作为相反的结论。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并非安全有害这样黑白分明。离开了使用量来谈安全还是有害,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欧盟、 FDA 和 JECFA ,他们所依据的研究结果和科学事实是一样的,不同只在于对于风险的评估和接受程度的差异。欧盟认为,面粉中 BP 所带来的风险或许只是潜在的,不可接受。而 FDA 和 JECFA 认为,这样的风险完全可以忽略,而它带来的好处,则更为重要。 个人意见,理论分析、实验检测,还有这么多年的使用没有发现安全性问题, BP 漂白面粉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应该是可以忽略的。不过,它所带来的好处让面粉变得更白,我并不是很在意。所以,我不认为面粉漂白有太大的必要性。但是,人们吃东西,感官享受毕竟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抽烟有害健康,喝酒伤害身体,吃肥肉也对减肥不利。。。还是会有人觉得享受更加重要。相比于这些东西的健康风险,漂白面粉的健康风险应该要小多了。所以,如果有人觉得面粉的白很重要,使用 BP 漂白也没必要被禁止。 美国的作法很值得借鉴。企业可以生产不增白的面粉,只要你确实没有加 BP 或者别的漂白剂,就可以标明未经增白。如果使用了 BP 并且用量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也可以标明增白处理符合国家某某标准之类,如果添加了加工过程中损失的营养成分,也可以标明。有没有经过漂白,有没有补充营养成分,对消费者来说一目了然。有关部门保障食品安全的工作,制定标准是最容易的一环。更难更关键的是,严厉打击违反标准的企业,同时保护遵守标准的企业。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577.html
个人分类: 健康|1814 次阅读|1 个评论
造假与创新相距多远——拿纸馅包子说点事
eloa 2008-11-18 10:34
云无心 发表于2008-11-17 星期一 5:20 如果把用作猪饲料的东西加工之后放到肉里,会不会被认为是造假?如果用烤焦的豆来做咖啡呢?还有,把该扔进垃圾堆的虾皮或者蟹壳做成食品原料呢?这些东西与纸馅包子的差距,有没有五十步与一百步那么远? 大豆分离油之后的残渣本来是用来喂猪喂牛的,但是美国人分离出了蛋白,广泛用于肉或者饮料中,到现在蛋白本身甚至被传销公司打扮成了神奇保健品。用烤焦的大豆制作咖啡替代品,正在从民间走向学术再走向工业。而虾皮蟹壳加工出来的壳聚糖,也在食品医药中都找到了位置,在中国作为神奇保健品的萌芽也正在出现。所以,想拿废纸箱来作包子馅,本身并不是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至少在美国,如果你能够完成下面的事情,你的纸馅包子没准也就能成为一种新的食品原料。 首先,你得弄清楚这个纸馅里都含有什么东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些主要成分,都各含什么种类,含量多少。少量成分,比如矿物质,也不能忽略。至于其它不常见的成分,没有目标的话很难查,但是你必须把纸箱从竹子树木开始的加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化学原料一一理清,再检测清楚。这么一大套下来,你的纸馅里含有什么东西也就基本上清楚了。如果其中没有什么有毒有害的成分,那么恭喜你,你可以继续往下走。如果其中有一种或者几种成分有潜在的危险,那么就此打住,你就算是在人类探索食品新原料的道路上插了一块此路不通的牌子。 万一你的运气真是好 成分分析的结果指示还可以往前走,你就可以去折腾小动物了。老鼠大概是逃不脱,狗啊猪啊猴子啊什么的也可以。弄点纸馅包子喂它们,看看结果如何。不过,不是说要喂死了或者得了结石这样的严重后果才是问题,你得作许多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问题的检测。这些纸馅在肚子里存留多久,消化了多少是最起码的。这些操作,除了费钱以外,真正做起来都是很常规的事情。所以,即使你干不了,只要拍出足够的钱,一定会有成群的教授排着队来做。如果这些实验发现纸馅在肚子里既不消化,也不容易排出就像当年的观音土一样,那么你可以省下大量的钱,直接插此路不通的牌子了。 如果消化没问题,或者没有消化的部分能够正常排出,那么,你就可以继续拍出钱来往前走。消化之后变成了什么,在体内代谢的过程如何,也得弄清楚。这个做起来就更花钱了,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 FDA 的官老爷们不会批准你拿人来试。至于要有多少研究结果才算足够,那是官老爷们组织的一群专家做的决定。对中国人来说比较郁闷的一点是,那些专家要在他们的鉴定结论上签字画押,发誓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被人发现你请哪个专家到某个旅游胜地研讨过,或者哪个专家的老婆在买你的某种东西时拿到了普通人拿不到的优惠,甚至某个专家的孩子在学校里得了一项你提供的奖学金,都会成为那个专家不独立的指控。那些专家们也因此很爱惜自己的声誉和形象,一个个油盐不进,你很难搞点糖衣炮弹或者金钱美女去公关。 如果你闯关成功,官老爷们认为你提交的证据足够,就可以批准你拿人做实验了。不过,不是说批准了你就高枕无忧了。商业社会总有人因为卖纸馅包子受到影响,也有政府资助的研究可能对你不依不饶。你得时刻拿一只眼睛来防守。如果哪天有人发表一项研究报告,说你的纸馅在体内会导致某种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不良后果,你就得站出来为自己辩护。或者说人家的实验有问题证明不了结论,或者人家的研究没有代表性等等。如果官老爷组织的专家认为你在胡扯,那么就会撤销以前的批准。在食品管理上,是一票否决的。无论你有多少研究证明你的东西好上了天,只要有其他人的研究证明你的东西确实有某方面的问题,你也就只好去贴此路不通的牌子了。 总之,如果你获得了官老爷的批准可以拿人来试了,你就可以弄点志愿者吃吃你的纸馅包子看看有没有不良后果。给人吃是一大步,你自己在行动,你的竞争对手和独立研究机构也在行动。又是各种各样的研究检测一大堆,总之是把人们能想到的可能危害都检测若干遍。如果竞争对手悻悻而去,独立研究支持你的结论,那么,基本上你就距离成功不远了。 呈上你的研究结论,以及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提请官老爷们批准你的纸馅用在食品中。官老爷们再来一遍专家审核,等到你的耐心都快没了的时候,官老爷们的批准意见可能才姗姗而来。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你也可以干点别的。比如说,这东西能吃是一回事,消费者愿不愿意吃是另一回事。你得把包子做得好吃,而且得在告诉别人你这是纸馅包子的前提下别人愿意吃才行。即使官老爷们批准了你的纸馅可以当作食品原料,如果你当作肉馅来卖而不告诉顾客,也是欺骗,最后也会是吃不了,兜着也走不了。 这么一通折腾,一般一二十年也就过去了。如果你的那块此路不通的牌子始终没有用上,那么你就可以等着数钱了。即使是别人也可以做出同样的纸馅来,官老爷们也会禁止他们销售而让你卖独家。但是,如果你不幸在最后一步两步才用上了此路不通的牌子,你所有的投资就都只能算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做的贡献了。 直接生产纸馅包子,那是造假;经过了这么一番折腾还能够生产纸馅包子,那就是创新。造假是穷凶极恶;而创新,则是有钱人的投资。就象赌博,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成功了,会数钱数到手抽筋;而失败了,就只能顾影自怜。
个人分类: 健康|1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嫩肉剂”和木瓜蛋白酶,“古老”“天然”的问题
eloa 2008-11-11 09:30
云无心 发表于2008-11-10 星期一 0:30 在人们对现代食品的质疑声中,嫩肉剂的盛行也让人疑窦丛生。一方面,嫩肉剂让本来很老很干的肉变得嫩滑;另一方面,这种非传统的东西会不会带来危害?其实,嫩肉剂这种东西既非中国独创,也谈不上现代。为了全面认识这个东西,我们先从肉说起。 一、 肉如何变嫩 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人们感觉肉老是其中的胶原蛋白之类机械强度高的蛋白在搞怪。把肉煮熟的过程中这些蛋白变性甚至水解,失去机械强度,因而变软。但是通过加热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效率并不高,所以人们自然想到如果能用某种物质把这些蛋白分解掉,那么肉就会变软变嫩了。这样的东西就被称为嫩肉剂。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能够分解蛋白质的东西最有效的就是蛋白酶。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它们可以在某些位置把蛋白质断开。自然界存在的蛋白酶非常多,比如人体内就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等。理论上说,任何蛋白酶都可以用来处理肉而实现嫩肉的目标。 二、 市场上的嫩肉剂是什么 嫩肉剂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世界各地早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产品。目前用得最广泛的嫩肉剂有效成分是木瓜蛋白酶( papain ),此外还含有淀粉和食盐等。木瓜蛋白酶负责把肉中的蛋白质分解,而淀粉的作用跟传统烹饪中的挂芡一样。淀粉附着在肉的表面,在加热过程中变性交联,形成一层薄膜包在肉的表面,减少肉中水的流失,也起到让肉嫩滑的作用。 如果割开未成熟的木瓜,就会有乳液流出。南美的土著人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用这种乳液或者乳液提取物可以让难以煮烂的肉变嫩。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木瓜蛋白酶为基础的嫩肉剂有了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到了近代,人们分离鉴定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就是木瓜蛋白酶。 相对于其它的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稳定性很好。一般的酶都比较娇气,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酸碱度不合适就失去工作能力,温度不合适也罢工。而木瓜蛋白酶比较皮实,酸性、碱性甚至相当高的温度下,都还兢兢业业地工作,自然备受人们喜爱。有了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又是来自于木瓜这样的纯天然产品,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相信它对人类很友好。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木瓜蛋白酶几乎是食品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蛋白酶。 其它的一些植物蛋白酶也受到了关注。比如菠萝蛋白酶( bromelain ),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相比于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比较娇气,对工作环境的酸度和温度要求都比木瓜蛋白酶高,到了 65 度以上就会失去工作能力,而木瓜蛋白酶在 90 度的环境中还有相当的战斗力。 三、 木瓜蛋白酶,不仅仅是嫩肉 木瓜蛋白酶的应用不仅仅是嫩肉。因为它能分解蛋白,人们相信它能够清除人体内坏死的组织,所以木瓜蛋白酶在医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清理伤口的坏死组织,分解蚊虫蜜蜂叮咬产生的毒素等等。百度百科列出来的作用更多,含有木瓜蛋白酶的药物,能起到抗癌、肿瘤、淋巴性白血病、原菌和寄生虫 、结核杆菌等,可消炎、利胆、止痛、助消化。治疗妇科病、青光眼、骨质增生、枪刀伤口愈合、血型鉴别、昆虫叮咬等。 既能帮助烹饪又能治病,化妆品行业当然不会放过。在纯天然的号召之下,木瓜美容护肤的产品也层出不穷。在加酶的洗涤用品中,这种能耐高温的酶自然也很受欢迎。在饲料行业中,用蛋白酶水解饲料,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木瓜蛋白酶也当仁不让。 四、 天然与历史都保证不了安全 FDA 在行动 因为木瓜蛋白酶是人类使用了上千年的天然产物,它在 1962 年进入美国医药市场的时候也没有受到审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它不会有安全性的问题。到目前,美国市场含有木瓜蛋白酶的药物多达三十几种。 最近, FDA 出手对付含有木瓜蛋白酶的药品。事情的起因在于 FDA 收到了 37 起这类药品严重副作用的报告,包括血压降低、心率加快等等超敏症状,最严重的是服药 15 分钟之后休克。 FDA 对这些副作用的形容是有害,甚至是致命的。除此之外,对木瓜乳液过敏的人也可能对木瓜蛋白酶产品过敏。 确切地说,现在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那些副作用就一定是木瓜蛋白酶导致的。但是在这些副作用的案例中,木瓜蛋白酶都出现在了案发现场,所以就被隔离审查了。在食品药品管理中,实行的是有罪推定原则。恶性案件发生了,只要你出现了现场,或许你只是去做现场报道,或者路过打酱油,同样会被认为可能有罪而被当作有罪进行处理。人类对于医药食品是不讲人权的(它们本来也不是人么),通行准则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所以,千年的使用历史,纯天然的来源,都改变不了它的困境。 FDA 的通告是 2008 年九月底发出的,要求在 2009 年 1 月之后所有未经 FDA 批准的木瓜蛋白酶药物将不得销售。要还它以清白,必须当作新药申请认证。也就是说,申请者必须提供足够的关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数据,来证明该药物可以使用。在此之前,木瓜蛋白酶即使是含冤的,也无法得到同情。 五、 嫩肉剂中的木瓜蛋白酶,何去何从 FDA 没有对食品工业中使用的木瓜蛋白酶采取行动,只是在针对药品的那个通告中提了一句公开发表的文献也描述了一些含木瓜蛋白酶的产品导致的超敏症状,这些产品包括嫩肉剂、隐形眼镜护理液以及美容产品中的除胶剂。那么,嫩肉剂中的木瓜蛋白酶,该如何对待呢? 现在还不知道那些副作用是如何产生的,也就不知道木瓜蛋白酶以什么方式作用。嫩肉剂分解蛋白之后,还要经过高温烹饪。在肉类烹饪的温度和时间下,酶的活性将会丧失。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副作用是酶活性产生的,那么就不用担心嫩肉剂了。 但是,如果那些副作用是由木瓜蛋白酶上的多肽引起的,那么问题就比较麻烦。加热使酶失去活性,酶只是失去了空间构型,并不能破坏它的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可以通过免疫反应等等发生作用。有人会说蛋白质吃到肚子里都被分解成氨基酸,不会再产生危害了。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虽然大部分蛋白质会被分解成单个氨基酸,也还可能有小部分很顽强的多肽幸存下来。恐怖分子并不需要大部队,如果破坏能力足够强的话,这部分多肽也可以对人体产生危害。在今年的美国化学年会中,就有人报道了某些蛋白在人体内会被消化掉 97% ,但是另外的 3% 也足以对人体产生影响。当然,他们研究的是好的影响。 对于嫩肉剂中的木瓜蛋白酶来说,到底会是上面所说的哪种情况实在是难下断语。有人会以南美人民吃了几千年或者纯天然产品为嫩肉剂辩护,也会有人以既然含有它的药物差点要了人命,谁知道在嫩肉剂中的会不会有害为理由来拒绝。科学研究的现状和病例统计的结果告诉我们人类对于这个东西的认识到了什么程度,而基于这些认识该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却是主管部门的事情。或者说,是社会的选择。 不过,如果你家里有嫩肉剂又不想吃的话,可以用来涂蚊子或者蜜蜂叮过的地方,没准有效。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942.html
个人分类: 健康|1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婴幼儿咳嗽药,被“一棒子打死”的传统
songshuhui 2008-9-2 15:10
云无心 发表于2008-06-28 星期六 7:40 分类: 健康 | | 如果你家宝宝感冒了,咳嗽了,很严重,睡着了都能被咳醒过来,你会怎么办? 送医院,儿医听了听胸音,说肺没事,咳嗽没办法,可能还得咳一两周,回家等等再说吧。估计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会大骂庸医,然后换家医院。 换了个医生,他说这太严重了,得赶紧治,不然恶化成肺炎(或者其它恐怖的病)就麻烦了。。。于是作 ABCDE 一堆检查,开 FGHIJ 一堆药。花了一大笔钱,拿了一厚摞报告,吃了一堆药,咳嗽缓解了;再吃几天药,好了。于是,好医生啊,妙手回春。 或者,门口的药店里有琳琅满目的宝宝专用,天然的,合成的,国产的,进口的,传统的,新出的,乱药渐欲迷人眼,高价方能显爱心,买些回去吃吧。吃几次,宝宝好多了,于是骂骂医院的黑心,自得一下自己的明智,再把经验洋洋自得地告诉亲朋好友。 根据人们的经验,感冒咳嗽的宝宝吃了药确实好多了,而多年的使用也使得人们相信这些药物的安全。即便是学术界质疑不断,还是有许多家长相信自己的经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NPR )和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等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58% 的家长相信这些药物是安全的,而有 62% 的家长宣称得到了儿医的推荐。 然而,药物研究者们不断对这些婴幼儿感冒咳嗽药物提出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质疑。许多随机双盲或者部分随机双盲的研究显示这些药物对于症状的改善并不优于安慰剂甚至不做干预的对照。 FDA 审查汇总了这类研究,认为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却有很多副作用的案例。在 2005 年,美国疾病中心收到了大约 1500 个婴幼儿服用感冒咳嗽药之后被送急诊室的病例。更为严重的是,有十几起与这些药物有关的死亡病例,经过严肃调查,确认有三起是服用咳嗽药导致的。 这下事情可就大了。有没有用不好说,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原来人们使用多年,经验认为有效安全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回事。 2007 年 8 月, FDA 宣布将组织专家讨论这个问题。公众还没有反应过来,医药公司却已经做出反应。 2007 年 10 月,美国几家大医药公司停止销售针对婴幼儿的感冒和咳嗽药。三个月之后, 2008 年 1 月, FDA 正式发布公告,要求父母不要给 2 岁以下的 婴幼儿服用非处方感冒咳嗽药。所以,当孩子感冒咳嗽去医院,儿医的处理就是就是开头所说的庸医的做法凉拌。 按照我们的东方科学的思维方式,婴幼儿感冒咳嗽药的遭遇实在有点冤。首先,根据人们的经验,服用了这些药物之后孩子的症状确实减轻了至于不吃药或者随便吃点别的什么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减轻是不重要的,只要能减轻症状,管它是心理作用还是自愈机理呢;其次,这么多人用了这么久也没感觉到什么毒副作用,何况还有医生的支持全美国总得有几百万婴幼儿吧,一年中感冒咳嗽的人次也是个庞大的数字,才三起死亡,还没准是不当使用没有辩症施治的结果,至于送进急诊室的那 1500 个倒霉孩子,谁认为是吃药引起的呢?肯定是得了其它的病嘛;第三,就这么一棒子打死了所有的感冒咳嗽药,孩子们可怎么长大呢? 可惜,东方科学只是我们的同胞关起门来自己玩的东西,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除了带来一点民族自豪感,实在不如现代科学靠谱。对于一种药物,我们需要明确地知道它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使用与否其实是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而对于有效性与毒副作用的评估,不能依靠病人,不能依靠传统,不能依靠权力,也不能依靠民意。即使是称职的医生,也并不能对所用药物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作出可靠的判断,他们依据的也是药物研究机构的结论。只有专门的药物研究人员,和客观的监测评估机构,才能做出靠谱的判断。 感冒咳嗽药被一棒子打死了,我们的孩子却不可能不得病。但是,在经得住有效性和毒副作用检测的药物出来之前,庸医的凉拌或许是最好的方案。 标签: FDA , 咳嗽 , 感冒
个人分类: 健康|1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