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出版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出版业所面临的威胁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围墙的倒塌
热度 1 congting13 2012-4-29 15:22
本文受到克里斯坦森“破坏性创新”理论,莱顿大学Weel教授的社会文化学视角,张晓林教授的《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蔡玉沛先生《论数字化时代的出版围墙》带给我的诸多启发。感谢以上各位! 一直注重和出版业内人士交流,希望理解行业的切肤之痛和真实心态,前几年喊数字出版,我们都很恐惧,因为咱不懂技术。这两年不一样了,想通了。数字出版始终还是绕不开内容,所以出版社不会倒,即便我们活不下去,国家能让出版社倒吗?研究数字出版的整了半天整出个明白的商业模式出来吗?没有,不就是瞎空转嘛。 从今天出版社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但有两个前提假设,第一,国家是一定要出版社活的;第二,要优质内容就离不开出版社。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两个前提存在的环境基础,(1)国家需要出版社那必须是出版社具有引导社会主流舆论的能力,如果不具备了呢?(2)优质内容离不开出版社。我们暂且不论所谓“出版”这项活动今后是否还存在,即便存在,为什么一定是出版社来做呢? 我们有优质的内容?这个问题既肯定,也否定,不错,今天来看最优质的内容还掌握在出版社手里,因为核心的作者还在向出版社提供稿源,但与科技出版不同的是,科技出版扒掉载体这件外衣的时候,剩下来的是同行评议所带来的高质量信号,这点优势短时间太难被取代,这是每个科研用户始终绕不开的吃饭的家伙,所以科学家还得不断向这些出版机构投稿。根据克里斯坦森的“破坏性创新”理论,数字技术对他们来讲还是维持性技术,而非破坏性技术。而真正的数字化革命不会发生在传统出版最强大的一环——科技出版,而是会在薄弱环节爆发革命,也就是大众出版。当作者开始琢磨为啥我一定要把书稿给你才能赚钱的时候,危险就来了。起先会是不知名的作者,然后会是大牌作家的涌来,版权保护会过期,20年后,30年后,优质内容在谁手里?你能告诉我吗?这些问题不是将要发生,而是正在发生。 上世纪末,当电子技术兴起的时候,我们起先都以为不过就是一种流程的改善,后来发现它是一场类似平装本的革命,再后来才知道它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它最终将改变我们对书的认识。书是什么?不需要举一大堆术语、概念,我以为今天我们谈论的书无非就是“纸+内容”,而且“纸”是其中的关键。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我们读者始终觉得书价只跟书籍的页数和装帧有关?我们留给读者内容值钱的印象吗?为什么书店一定要存在,或者至少是以现在这种形态存在,为什么出一本书要走过这么长长的环节,而且还要把货运到书店再运回来?如果您认为出版的的关键是“内容”,那请问我们与电影、音乐、互联网任何一个内容产业有什么本质区别?我们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我们和别人的边界在哪里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我想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面临的冲击不是数字技术本身,而是技术所带来的围墙倒塌,我们原本那个叫做出版盈利模式的玩意不取决于我们的内容,而取决于纸,然后再取决于国家只允许我们500家不到的出版社玩这些“纸”。 趣谈一下书的产生,老祖宗选择纸有很多可能性,但肯定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假设当时的环境下,有音频视频,老祖宗会选择纸来记录陈年旧事吗?今天之所以我们看不清楚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因为我们还没有摆脱上千年来塑造的一种以纸质书为核心的社会系统,按照荷兰莱顿大学Weel教授的观点,这被称作是the order of book。一想到出版,我们除了想到出版单位、印刷厂、书店,还会想到明亮的图书馆里看书的孩子,学校里拿着课本念书的孩子,以及所有所有以“图书”为核心的社会存在。之所以与音乐、视频相比,图书的数字化进程最为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仍然生活在这样一个以图书为核心的世界中,要全面地完成数字化革新,不是出版业一家的事情,涉及到教育、图书馆、政府机构等等,多少有些尾大不掉,这也最容易造成“温水煮青蛙”的情况。 出版社之所以不肯也不敢放大胆子革新,是因为今天的技术将革了自己的命。变革比较容易来自于那些没有历史包袱的企业,而出版社希图变革,必须建立一个完全不以今天出版思维模式主导的数字内容企业,赋予其财政、人事、经营的独立性,不惜将数字技术作为一种破坏性技术,甚至因此削弱母公司的传统业务收益也在所不惜。请问有可能做到吗?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205 次阅读|2 个评论
出版业也要改革开放(120424)
热度 2 ymin 2012-4-24 18:14
出版业也要改革开放( 120424 ) 闵应骅 几年前,我还负责几个刊物的时候,就常听编辑们说:现在刊物订户数下降,进图书馆、阅览室的人少了。自从有了网络以后,人们可以更方便地查找文献,不一定需要拿一本纸质的刊物阅读,既方便,又及时。这是必然的趋势。前几天,我在 “ 科学网,大有希望了( 120418 ) ”博文里,谈到 开放存取期刊( open access journal ) ,读者不算太多,也许是因为编辑没有加精。但这个问题既是科学研究所必需,也是出版业面临的趋势,不可阻挡。 今天的科学研究更加需要开放。首先是数据需要共享。网络怎么发展起来的? 40 多年前,斯坦福的加速器中心和全世界的几个中心用网络连接起来,就是为了科研数据的共享。基因组计划就是为了全世界共同来研究一个问题。所谓众包也就应运而生。这种趋势,和自己为自己的一点想法保密、生怕别人窃取的想法完全不同。那种想法是小生产方式的科研。有些人的确用小生产方式获得了成功。但是,面对大的科研项目,你不可能一个人做,然后发表文章,第一作者,再请奖,又是第一名。这种方式,对当今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对大项目,基本不可能。研究中,我们要交换信息,交换进展情况,交换新的想法,互相借鉴,才能攻克难关。所以,一篇小文章,使劲保密;一个项目申请,就怕评审人窃取,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科学网,大有希望了( 120418 ) ”里,我曾经说过,没有接受的文章,都可以先期发表,听取大家的意见。这样才能促进科学的进步。个人提职,当院士;项目评审为优秀;本校科研有多大政绩,和人类面对的重大科研问题,应该都是比较小的事情。 据 CACM 报道,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资助了一个 1200 万美元的项目,叫做多学院交叉学科开源平台 VIVO ,它通过形式的基于语义 Web 的 ontology 和描述技术,把许多大学的科研集体联系起来,实现参考文献和科研数据,甚至科研想法的共享。其界面如下图所示。在佛罗里达大学,有 555 种出版物, 554 个学科分支,可以向你提供你可能关心的信息或者与你有关的信息。我们现在, IEEE , ACM 的数字图书馆可以自由搜索。但是,它是一个死的东西,靠你去就着某一个方向或关键字去搜索,而 VIVO 系统可以主动地帮你搜索与你有关的跨学科的信息,或者人文科学方面的信息。这对大科学研究绝对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的出版业也不必惊慌。纸质出版物不会消亡,那些要流传后世的出版物还必须是纸质的,许多的艺术品不是机器能产生的。出版界在网络出版方面也会大有作为。
个人分类: 做学问|2566 次阅读|4 个评论
想象力的实现与超越
热度 5 gl6866 2012-3-10 17:03
想象力的实现与超越
如今这个年月,我们让个苹果的iPad以及其他类似的平板电脑给忽悠的神魂颠倒,也不知为哪般。不过,说实在的,那破玩意还真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只不过是现代科技发展太快,让它占了先机。要说它的祖宗,恐怕大家还不一定知道呢。我们不能否认如今的 iPad,Kindle 或者 Nook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媒体消遣方式。2011年,美国的在线零售商 Amazon 宣布,去年电子书的销售业绩历史首次超过了平面书籍的销售量。不过,关于书本的未来,上世纪的人们进行了相当多的预测。从爱迪生的“未来的文字将会被印在一片片的镍上”到1959年的“未来的文字将被投射到你家天花板上”,可谓是无奇不有。 那么,早在1935年4月的《每日科学机械报》刊登了这一则据说可以改变未来出版业的小发明。基本上这个发明就是一台微缩阅读机安装在一根杆子上。而这个发明的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坐在家里的摇椅上,看着最新出版的畅销书。下面为杂志文章选段:“为书籍的每一页拍照被证明是可行的,正如我们在很久以前在这本杂志上刊登过的一样。左边的这幅图就是这台家用的机器,它是全自动的。”除此之外,在照片旁边还有文字说明:“你可以像这样非常从容地阅读你的小说(实际上是一卷微型胶卷)。” 达戈容(Rene Dagron)第一个在1859年申请了这项专利,但是真正将其实用化的是纽约银行家麦卡锡(George Lewis McCarthy)。他于1925年首次开发出微缩阅读器,并成功地将银行的文件拍摄并制作成了微型胶卷。后来柯达公司创始人柯达(Eastman Koda)在1928年购买了麦卡锡的发明,并且在20世纪30年代将这项技术进行广泛的推广。自1935年开始,《纽约时报》开始将他们所有的报纸都制作成了微型胶卷。微型胶卷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了很多出版商常用的机器,还包括奥格索普大学(当时该大学正在进行“文明地窖”的准备工作)。这个地窖在1938 年被封,而当时他们的计划是让今后的人类在8113年时打开这个地窖。1938年12月的《大众科学》发布了关于这个巨大的时间胶囊的文章,以及他们如何应用微型胶卷技术的详细内容。那么所有这一切都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互联网所超越。因此,我们既不要忽视现代科技的力量,更不能视前人的想象力于不顾! 超现实的iPad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577 次阅读|6 个评论
德国布莱梅应用科技大学,还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热度 15 zhangyuxiu 2012-3-6 14:22
3月5日上午,接到省文体厅《转发关于做好2012年度新闻出版行业出国研修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中午下班时就和学校汇报了此事,说这是国家为加快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人才国际交流,培养一批外向型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同时说明我们的期刊适合参加其中的两个研修班:1、今年10月在德国布莱梅应用科技大学举办的期刊差异化战略与经营管理培训班,这个班主要推荐期刊行业领军人才,期刊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和期刊社担任副主编职务以上的负责人参加;2、今年11月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举办的数字和网络出版培训班,这个班主要推荐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出版集团、出版社或期刊社负责人及中青年业务骨干。 和校党委书记汇报完,书记问我:你想去哪儿?我略微犹豫一下:别客气了?既然领导单刀直入简洁明快了?于是回答:我想去美国。德国去过三次了,美国还没去过一次呢。党委书记说:现在就把人事处长吴冠玉叫来吧,并当即安排人事处负责上党委会讨论的相关事宜。下午,学校党委会就讨论通过了推荐我去参加今年11月份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举办的数字和网络出版培训班的事,并责成人事处办理相关事宜,今天上午就把报名的一切手续搞掂了,学校的工作效率还不错。 虽然在德国布莱梅应用科技大学举办的数字和网络出版培训班时间很好,内容也是我更喜欢的,但是德国我已在夏天、冬天、秋天分别去过了,虽然那里的10月是诗情画意、色彩斑斓的好季节;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举办的数字和网络出版培训班的内容虽然不是我最喜欢的,时间还是冬天,冰天雪地的,我已不太适应寒冷的季节,但我从未去过北美的任何一个国家,因此我还是选择了报美国。我期待能通过下一步省里的激烈竞争,因为此事国家外专局资助一部分费用,名额有限,全省只有五、六个指标。
3945 次阅读|40 个评论
[转载]柳斌杰:新闻出版业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行业
gy671124 2012-2-23 20:11
柳斌杰:新闻出版业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行业 2012年2月20日 “新闻出版业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行业,没有书籍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历史。”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采访中,柳斌杰还围绕新闻出版单位深化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出版业走出去等方面介绍了今年新闻出版工作的要点。 问: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新闻出版行业有哪些新行动? 答:为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新闻出版总署将组织出版一大批相关出版物,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良好学习条件,并通过重点出版计划、“十二五”出版物选题的落实,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精品力作。今年,我们规划推出2000多种精品图书、2000多家重点报刊,集中传播主流文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推动社会文明进程贡献力量。 问: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有什么样的进展? 答:截至2011年,已有2000多家中央和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登记为企业或完成转企改制。在改革中还需要解决两个遗留问题,一是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的改革,二是学术刊物的改革。尤其是学术刊物的改革,不仅是简单的转企改制,而是要找到推动学术繁荣发展的路子。 除非时政类报刊外,包括党报党刊在内的时政类报刊也要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实行编辑业务和发行经营业务“两分开”,经营部分组建报业集团。在一些试点省份的实践证明,改革后报刊发行量翻番。安徽省、天津市等改革试点省市建立了“半小时发行圈”,提高了时效性、扩大了覆盖面。 问:对于已完成转企改制的新闻出版企业,今年有哪些任务? 答:已经完成转制的新闻出版企业,今年要进入第二步改革,就是要落实中央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三改一加强”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新闻出版领域要建成国家层面的三大出版传媒集团和南北两大发行物流中心。目前,三大集团已初步组建,其股份制改造方案正在实施。两大物流集团经过两年调研,今年将进入实施阶段。此外,我们还要选择一批地方企业进入大型文化企业的范围。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总资产在300亿元以上的地方出版发行集团也有希望成为国家“主力舰队”。 目前,新闻出版业共有49家上市公司,吸纳了大量社会资本。除上市融资外,我们还将继续扩展面向社会的融资,如贴息贷款、基金等,为大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资金。同时,要向民营资本要效益,为民营企业与大型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牵线搭桥,开辟合作渠道。今年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制定民营资本参与新闻出版业的办法,解决政策通道问题。 问:在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将会有哪些突破? 答: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产业要突出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产业带的作用。今年新闻出版领域将加大力度建设数字出版基地、版权创意产业基地、音乐制作基地及新兴领域基地。在1至2年内,建成若干个投资在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基地。这将是新闻出版业集中技术、人才、资金、政策优势,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的新的增长点。 在科技创新上,我们将加快推进数字出版产业规划的实施,重点支持新闻出版单位在建立数字内容传播体系、内容资源整合、关键技术研发、重要技术标准、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新媒体、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发展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闻出版业。 问:新闻出版“走出去”将有哪些重点工作? 答:“走出去”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是拓展发展空间。“走出去”不仅关系到国家形象,更关系到企业自身发展。今年“走出去”有三个工作重点:一是要培育中国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和文化大师;二是要将全球的华文书店联系起来,形成百家华文书店联盟,经营大陆新闻出版产品,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扩大我们的阵地;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大 “亚马逊中国书店”这样的国际销售渠道;四是出台政策支持境内媒体到国外出版、发行国内图书,支持境内企业到国外投资、收购、兼并、办厂、办台、办社、办刊,以本土化方式传播中国文化。 作者:璩静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2年2月20日 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367/201202/733495.html
个人分类: 出版改革|1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版业的出路?
热度 2 quanyanyan 2011-12-10 19:04
按:本来就想写一条记录,无奈提炼能力有限,只好挪个地儿,呵呵。 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路过一家书店,嘿,门面挺大!难得。抬头一看:考试书店,定位真是明确。冲着正版《乔布斯传》进去溜跶一圈,中小学教辅、考试类,四六级英语类,会计财务考试类,公务员考试类,青春读物,必备工具书。 嗯!一点都不含糊,书无虚置。 问一声:“老板娘!打折吗?” “不打!原价!”底气真不是一般的厚啊…… “《乔布斯传》多少钱?” “68元。” “那么贵啊!” “贵什么?卖得好着呢!” 囊中羞涩啊,快溜…… 谁说出版业是夕阳产业?欣欣向荣着呢!……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2934 次阅读|7 个评论
现在出版业就像跳水前的房市
热度 2 hailang0 2011-11-12 08:36
出版有风险(其他行业也一样,不过出版与国营企业的问题更严重一点),故从业者多半像不久前的开发商一样,把出书成本定的高高的,把负担全部或大半转嫁到作者身上,这也是目前相关体制、管制等等特色国情下的必然结果。参看: 业内杂感之一:小众的科普,小众的出版 精选 然而,另一方面却是有钱没质量的书畅行无阻的怪现状在近十年、二十年让人目睹不休! 作为一个腹中有几本书的计划而又多年拿不到赞助的作者,我最近已经决议去境外印书,不久后就将成果公开化、国际化。虽说人家肯定没有CN号“国”字,但谁又能说那就是非法出版物呢?大陆“书号的需求还是挺大”的现实徒然令我们这些过去被它困住的人感到可怜! 当作者读者都对这种天价的行业采取现在购房者的冷静态度时,看她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到几时?
467 次阅读|3 个评论
书店倒闭潮拉开出版业大衰退的序幕
热度 21 renxiang 2011-8-1 10:50
近两年,实体书店的倒闭潮汹涌而至。最近两条新闻尤其让业界人士震惊与担忧:其一,美国鲍德斯书店倒闭,将裁员近万人;其二,网络购书与数字阅读的 盛行,已经导致近一万家国内民营书店倒闭。这两条行业衰退信息具有相当的规模性,比较之前关于风入松等个体书店困境的报道,这些消息更加震撼,对出版业整 体的信心也更具杀伤力。那么实体书店有没有明天?如果书店走向衰亡,出版社是否唇亡齿寒? 就全球而言,实体书店倒闭的根本原因是网络书店的价格优势和数字阅读的读者分流。而在中国,还有一层原因就是由房地产泡沫而引发的租金上涨压力。从 倒闭潮涉及的企业来看,欧美以大型连锁书店为主体,尤其是鲍德斯;而中国的倒闭潮开始于民营书店和中小书店。这一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新华书店系统为国 有企业,主要利润来源是教材发行,而且经营场所多是自有产权。所以,图书市场萎缩首先导致没有教材利润支撑、没有国有资本扶持的民营书店陷入困境;近两 年,房租上涨成了压垮民营书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实体书店到底有没有明天?相比廉价、便捷的网络书店,实体书店的比较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对此问题,业界已经展开了数论大讨论。但是,解决之 道仍局限于传统出版的视野,综合起来不外乎三点:第一,政策扶植,尤其是实体书店减税;第二,实体书店降价,从节约成本或者压低进货折扣出发,想法设法缩 短与网络书店的价格差;第三,走高附加值、高文化内涵、社会化(或沙龙化)运作的道路。这三点,虽可解决一时之困——前提是政策能否落实——但都无法解决 实体书店在未来知识文化传播体系中的尴尬地位。 书店作为文化机构,它的存在前提是一个知识文化稀缺的环境——也就是说知识的需求大于供给。年长的出版人都知道一句业内行话,说当年北京王府井书 店,就算是一包手纸加上个封面,都能卖出去。在知识稀缺时代,书店成为了知识的集散地;同时,由于印刷时代,知识(或者说内容)与载体是合二为一的,客观 上需要一个物流中心,一个图书货品的分发中心。由于图书内容具有不可预知性,读者需要在书店预览部分内容,来做出购买决策,这也使书店作为一个经营实体, 一个物理场所,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在信息社会,或者说知识社会,人们面临的是一个知识过剩的环境,是一个知识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读者的注意力,或者 说读者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当然,绝大多数人口在平均工资3000以下、猪肉价格却20一斤的中国,读者的金钱也同样稀缺。同时,信息技术一方面使图 书的预览、比较、选择、购买、配送等等可以完全脱离物理场所而实现,甚至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使知识以数字内容,脱离载体而存在,这些非图书承载的知识正 在成为人们阅读的主体。 这一切变化,使图书的购买消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逛书店、浏览图书成为日益繁忙的都市白领的一种奢求,而时间资源丰富的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则 成为书店里只看不买的“白读一族”;(2)图书购买的目的性更强,读者不再亲自大海捞针一样地寻找好书,而是经由各种宣传广告途径获知某书,而有目的地直 接购买,也就是说,通过书店了解图书信息、在书店冲动购买的行为在减少;(3)图书购买由“love to”的阅读向”have to”的阅读转变,这是由于浅阅读、碎片式阅读的替代产品日渐增多,人们对图书的购买日益理性,更倾向于功利阅读,这一变化实际上缩小了图书的整体需求; (4)最为重要的一点,比较其他知识替代媒体,图书正在失去比较优势——没有更前沿的思想、没有更精雕细刻的质量、没有更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更系统的知 识总结,等等,换言之,图书的低俗化和质量下滑,造成了书香文化的整体衰竭,书店危机只是表象之一。 从这个层面看,解决书店危机的一些共识,比如减税、比如降低成本、比如沙龙化,等等,都无法解决整个出版产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阅读需求的本质变 化以及出版业文化地位的下滑。从这个角度来讲,书店危机是出版业大衰落的开始;甚至可以说,是出版业正在发生的大衰退的表象。出版社应该有唇亡齿寒的危机 感。一方面,不要以为实体书店之后还有网络书店,很多欧美出版同行对亚马逊恨之入骨,可见一个渠道独大对于出版产业的危害;此外,网络书店也无法解决阅读 多元化的分流问题。另一方面,出版业必须学会直面读者,必须学会倾听读者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渠道的需求;出版业商业模式的核心应该是直达读者,而不再是做 渠道工作,垄断渠道。只有从读者的阅读需求出发、重新定义传统书业的模式才是出版业返璞归真、拨乱反正的正确战略方向。 所以,书店倒闭潮是出版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传统出版社应该就此去掉渠道依赖,打破渠道霸权,重新将“读者”(而不是“经销商”)奉为上帝。 出版业也必须站在社会知识传播转型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角色,重新建立与书店渠道、数字平台、网络电商之间的价值链关系,打造服务于读者、适应于新 型传播体系的阅读内容供应模式。如此,则书店危机可以成为出版业的转型机遇,书店倒闭潮或许就是解决出版产业危局的突破口。当然,这一转型绝不能一蹴而 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这一深刻转型有赖于业界、政府和阅读大众共同的智慧和努力。 (注:本文已由《新闻出版报》刊发)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8221 次阅读|56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十二:拒绝白色污染谁来带头?
蒋高明 2011-6-10 00:35
蒋高明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接到国内出版机构寄来的图书,许多书讨论中国境内发生的重大环保事件,并介绍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出版这样一本好书的目的旨在唤醒国 人的环保意识。然而,遗憾的是,该书在出售时,每本书外却笼罩了一层毫无意义的塑料包装膜。既增加了白色污染,还增加了拆装的麻烦。 目前中国出版界,乃至学术界,为追求所谓的豪华奢侈,图书杂志塑封或塑料膜包装成风。除此之外,光盘、磁带等电子影像制品外也多封了一层塑料膜。甚至还有些出版社或杂 志社,向订户邮寄杂志或图书时,使用的也是无法降解的塑料信封。 出版业之外,消费行业“塑封”现象更是触目惊心。扑克、香烟、药品、玩具、甚至袜子、化妆品等等都毫无例外地实行“白色”包装。酒店里的一次性牙刷、梳子、拖鞋、肥皂 、浴帽等都大量使用塑料膜包装。飞机上,乘客吃一顿饭后,就留下来一堆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汽车修理行业,修理厂为了取悦顾客“上帝”,竟然使用大面积的塑料膜包住车 座,仅使用一次就扔到垃圾堆。桶装矿泉水的水桶外依然笼罩一层塑料膜,就连农民种地也广泛使用塑料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政府竟鼓励这一做法。白色污染充斥了我们生活 的每一个角落,如我们不果断采取禁塑措施,我们的生存空间将会被自己制造的塑料垃圾所覆盖,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尽管中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措施,如控制城市超市和商场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但县级以下地区依然没有禁止塑料袋使用。在农贸市场、集市上,塑料袋照样大行其道,且使用的是 再生的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大。 因自然界没有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袋,目前对塑料膜和塑料袋的处理,一是再生使用,二是焚烧,三是掩埋。焚烧塑料膜会释放出多种有害化学气体,其中以二恶英毒性最大。它 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毒性极强,并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2004年正式生效的《斯德哥尔摩 公约》,把六氯代苯等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持久性化合物,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这些禁限物质中就包括焚烧塑料膜产生的二恶英。但前两者造成严重的环 境污染,后者则在长期填埋过程中污染地下水。制造塑料袋消耗许多化石资源,排放很多温室气体。签于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公民自觉抵制塑料袋这一严重的白色污染制品。 最新数据现实,目前中国城乡癌症死亡率较30年前增加了80%以上;每4-5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个是死于癌症;中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口接近200万人。癌症死亡率的上升说明我 们生存的环境在变差,污染物在增多,其中,很可能就有燃烧塑料膜形成的污染物在内。燃烧塑料制品形成的二恶英是世界上公认的恶性致癌物,面对如此恶劣的致癌物,最明智 的办法就是减少乃至逐步告别塑料膜使用。 比起庞大的“登月计划”来,环境保护并不是什么十分了不起的难事,困难的是坚持,这要求每个公民从具体细节做起。如果中国在全世界率先消除了白色污染,这对于人类社会 的进步意义并不亚于我们登上了月亮。然而,严酷的现实是:消除白色污染远比“上天”还难。 餐馆里的一次性塑料膜,一次性餐桌布,一次性饭盒;香烟盒上多余的塑料膜;磁带、光盘、精品服装上的包装膜;书本、杂志封面的塑封膜;酒店里的一次性牙刷、梳子、拖鞋 ;飞机和火车上塑料餐具和包装盒;商场里顾客免费取走的塑料袋,当人们消费这些产品的时候,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白色污染。那些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塑料制品无法通过生物 的作用降解再利用,多被填埋或焚烧,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人们自觉地拒绝这些物品,则白色污染可在源头上得到控制。 然而,消灭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仅靠环境志愿者有限的呼吁和带头作用其力量显然不足。懒惰是人类的天性,图省事、图方便才出现了过多的“一次性”制品面市。关键的 是,在提供这些“一次性”的过程中,有人从中牟利,才使得消灭白色污染仅停留在“口号”阶段。一些明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给大饭店提供一次性洗刷用具赚足了大钱。酒店采 购人员要回扣,小企业老板要效益,吃亏的是公众的生态环境。要从源头治理白色污染,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必须重点整治制造白色污染的企业,“迫使”那些企业为环境保护“ 买单”。具体的做法包括:一是提高生产“一次性”用品的税收,让他们无利可图;二要宣传教育公众拒绝使用那些对生态造成危害的产品;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对于危害公 众环境健康的行为予以法律制裁。 从2008年1月1日起,国家开始禁止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将提供免费塑料袋。然而,两年半过去了,除了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外,、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流动小 贩依然“我行我塑”,照样大量使用超薄劣质塑料袋。菜场里曾经一度“绝迹”的白色、绿色、红色等超薄塑料袋也出现在全国大小农贸市场的摊位上。可见,“限塑令”难以改 变人们“犯懒”的习惯,不从源头切断污染源是没有办法的,关键是人们根本没对其生存环境多看一眼。全社会关注环境,尤其名人带头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让环境保护成 为一种时尚,我们的生态环境就会有希望。2008年,接待“两会”代表的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刷用品,就是在环境保护具体细节上迈开了重要一步。然而,我们更关心的是, 这样好的举措何时能在全国的各大饭店、宾馆,尤其是星级宾馆实施,并形成环保制度? 出版行业是传播文化、知识、理念、时尚的产业,环境保护理念尤其值得宣传。除宣传外,在具体细节上做到不污染环境或少污染环境,出版人更应带个好头。从这一立场出发, 追逐毫无意义的奢侈消费,迎合大众庸俗需求,大量使用没有任何用途的塑料包装膜,就应当果断停止。除此之外,那些时尚类的出版刊物,还具有引领社会消费的特殊功能,可 以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宣传一些名人、要人绿色消费行为,逐步让老百姓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乃至告别白色污染,完全是举手之劳。 环境保护,必须从小事做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一代基于iPad的数字出版平台(编译)
congting13 2011-5-23 18:58
Push Pop Press 是一个新的数字出版平台,它重新定义了出版和阅读的体验。使用这一平台,作者可以将文本、图片、食品和互动图表融入多点触控的互动图书中。更重要的是这一全新的平台并不需要复杂的开发技术,相信这将更加促进电子书3.0产业中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你无法想象的未来出版业! http://pushpoppress.com/about/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1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天下无贼-百度文库何以成为“贼”
热度 1 冯用军 2011-3-28 13:05
[转载]天下无贼-百度文库何以成为“贼”
来源: 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baiduwenku.html 导语: 中国多位作家和出版业者日前集体发起针对百度文库侵权行为的声讨,百度虽道歉但拒不承认侵权。市场条件下,百度文库自身不愿对“作恶”自律,版权保护在数字时代遭遇的尴尬则恰好提供了诱因,其侵权行径正给互联网游戏规则持续造成负面影响。 分享平台不给内容创造者付费,书商、作家“揭竿而起” 百度文库定位于“文档分享平台”,上线以来在财富机制激励下,网友上传各类文档的数量保持高速增长,最新数据直逼2000万份,其中很多出版社和图书公司的作品均属于未授权传播。该平台模式下,百度始终强调内容均由网友上传,不对其进行编辑和修改,对内容“源头”创作者的利益完全被忽视不承担责任,甚至道歉中仍宣称没有广告或者盈利。 传统出版业担心交易被“绕过”,作家担心分不到版税 分析这次反侵权同盟的组成,揭竿而起并与百度直面商谈的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上海万榕书业总经理路金波两人表现最为积极。某种程度上,在为作家声讨权益的同时,与百度文库的纠纷更像是传统与现代两个出版渠道的争夺。因为,在数字时代,充当中介角色的行业前景似乎都不那么明朗。 互联网带给出版业最直接的变化莫过于,不需要书店、不需要传统编辑、不需要辛苦奔波的传统发行商,这套系统自动生成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直线链接。这就意味着,作家可以自行通过数字版权交易获得收入,不需要通过出版社。更何况出版社与作家“分钱不均”时有曝光,去年历史教师袁腾飞诉磨铁图书隐瞒销量、克扣版税就曾引发热议。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传播成本为零,信息成本也免费? 毋庸置疑,网络极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成本,但它不应该使得信息本身沦为“免费”,起码在现阶段不应该。就读书而言,作者所创造的固有价值是很难替代的,发行商将文字编辑、印刷也付出了劳动。如果因没有产权保护而导致价值消亡或价值生产不可持续,作家和出版商都“饿死”了,那还能剩下什么东西可以“免费”或者“分享”。 有支持百度文库的网友称,“作者辛苦、出版社辛苦,我们拿书过来一个字一个字敲进电脑里更辛苦。”如果这不是玩笑,那也恰好说明是百度在纵容网民侵蚀书商和作家的权益。 Kindle电子书商店案例:个人出版图书可分得八成版税 书商与作家之间的利益对立决定作者有机会不如自己“下海”。美国文学代理商安德鲁·怀利2010年宣布,抛开传统出版商单独成立奥德赛公司为其代理的作家们的作品制作电子书,并将其独家售予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商店,为期两年。据鲍克出版社统计,美国2009年在公有领域以及由作者自行出版的图书约有764,000种,出版的传统图书仅有288,000种。个人出版公司纷纷成立,使用者通过网络自行设计、印刷、贩售和发行书籍,作者分得的版税高达80%。 易中天在电子版权上的损失“够买一栋别墅” 中国数字出版在2009年就创下800亿的年度总产值,首次超过传统书报刊出版物总值。但排除网络游戏、广告以及手机出版三巨头的贡献,靠电子书、数字报纸、期刊创造的收入不到25亿元。电子图书市场刚起步基就陷入版权保护不利的尴尬局面,种种乱象让出版商裹足不前,创作者叫穷喊冤。 当当网总经理谢志宁称,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在诉苦,数字版权收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据他们说,每本书的平均收益居然没有超过100元的,基本没给作者分过。”作家易中天的《品三国》等著作网络上随便能下载,他在电子版权上的损失“够买一栋别墅了”。韩寒曾表示他的图书累积十年所得到的数字版权收益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 中国盗版文学网站市场总规模约50亿 与作家和书商在电子版权上“微不足道”的收入形成对比的是,未经他们授权的文本在网络上的传播效率及利益。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文学盗版网站的数量约为53万家,一家站点的建设成本仅为数万元。通过搜索引擎对盗版网站的收录与宣传,每年盗版市场总规模约为50亿元,每个盗版者每月能获得的收益少则数千元,高则上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不等。易观国际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1400多家电子书网站当中真正拥有版权的只有4.3%。 数字版权交易含糊,版权诉讼70%由网络引发 由于数字版权交易双方或彼此含糊,或彼此心知肚明,重复授权、越权授权、虚假授权、隐瞒授权等现象带来诸多纠纷。有数据显示,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版权约占到70%以上,在版权问题诉讼中,网络版权又要占到70%。混乱的市场环境让民营出版商身处其中如履薄冰,生存艰难,手握更多数字版权的国营出版社更不敢轻易涉水。 美国监管完善:数字出版业年增长136% 美国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方面的领头军,同时又是知识产权的大国,1998年就出台了《美国数字千禧版权法》以解决两者冲突。在一些系列法案的监管下,美国80%的出版企业已经对数字出版和电子书出版业务进行投入,它们的增长是136%。以贩卖知识为己任的亚马逊宣布2010年第四季度数据,传统纸质图书的销售和网络书店的比例为100:143。日本公布的数字是所有的纸质图书、纸质期刊销售都在下降。 易中天在电子版权上的损失“够买一栋别墅” 中国数字出版在2009年就创下800亿的年度总产值,首次超过传统书报刊出版物总值。但排除网络游戏、广告以及手机出版三巨头的贡献,靠电子书、数字报纸、期刊创造的收入不到25亿元。电子图书市场刚起步基就陷入版权保护不利的尴尬局面,种种乱象让出版商裹足不前,创作者叫穷喊冤。 当当网总经理谢志宁称,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在诉苦,数字版权收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据他们说,每本书的平均收益居然没有超过100元的,基本没给作者分过。”作家易中天的《品三国》等著作网络上随便能下载,他在电子版权上的损失“够买一栋别墅了”。韩寒曾表示他的图书累积十年所得到的数字版权收益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 中国盗版文学网站市场总规模约50亿 与作家和书商在电子版权上“微不足道”的收入形成对比的是,未经他们授权的文本在网络上的传播效率及利益。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文学盗版网站的数量约为53万家,一家站点的建设成本仅为数万元。通过搜索引擎对盗版网站的收录与宣传,每年盗版市场总规模约为50亿元,每个盗版者每月能获得的收益少则数千元,高则上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不等。易观国际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1400多家电子书网站当中真正拥有版权的只有4.3%。 数字版权交易含糊,版权诉讼70%由网络引发 由于数字版权交易双方或彼此含糊,或彼此心知肚明,重复授权、越权授权、虚假授权、隐瞒授权等现象带来诸多纠纷。有数据显示,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版权约占到70%以上,在版权问题诉讼中,网络版权又要占到70%。混乱的市场环境让民营出版商身处其中如履薄冰,生存艰难,手握更多数字版权的国营出版社更不敢轻易涉水。 美国监管完善:数字出版业年增长136% 美国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方面的领头军,同时又是知识产权的大国,1998年就出台了《美国数字千禧版权法》以解决两者冲突。在一些系列法案的监管下,美国80%的出版企业已经对数字出版和电子书出版业务进行投入,它们的增长是136%。以贩卖知识为己任的亚马逊宣布2010年第四季度数据,传统纸质图书的销售和网络书店的比例为100:143。日本公布的数字是所有的纸质图书、纸质期刊销售都在下降。 易中天在电子版权上的损失“够买一栋别墅” 中国数字出版在2009年就创下800亿的年度总产值,首次超过传统书报刊出版物总值。但排除网络游戏、广告以及手机出版三巨头的贡献,靠电子书、数字报纸、期刊创造的收入不到25亿元。电子图书市场刚起步基就陷入版权保护不利的尴尬局面,种种乱象让出版商裹足不前,创作者叫穷喊冤。 当当网总经理谢志宁称,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在诉苦,数字版权收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据他们说,每本书的平均收益居然没有超过100元的,基本没给作者分过。”作家易中天的《品三国》等著作网络上随便能下载,他在电子版权上的损失“够买一栋别墅了”。韩寒曾表示他的图书累积十年所得到的数字版权收益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 中国盗版文学网站市场总规模约50亿 与作家和书商在电子版权上“微不足道”的收入形成对比的是,未经他们授权的文本在网络上的传播效率及利益。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文学盗版网站的数量约为53万家,一家站点的建设成本仅为数万元。通过搜索引擎对盗版网站的收录与宣传,每年盗版市场总规模约为50亿元,每个盗版者每月能获得的收益少则数千元,高则上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不等。易观国际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1400多家电子书网站当中真正拥有版权的只有4.3%。 数字版权交易含糊,版权诉讼70%由网络引发 由于数字版权交易双方或彼此含糊,或彼此心知肚明,重复授权、越权授权、虚假授权、隐瞒授权等现象带来诸多纠纷。有数据显示,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版权约占到70%以上,在版权问题诉讼中,网络版权又要占到70%。混乱的市场环境让民营出版商身处其中如履薄冰,生存艰难,手握更多数字版权的国营出版社更不敢轻易涉水。 美国监管完善:数字出版业年增长136% 美国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方面的领头军,同时又是知识产权的大国,1998年就出台了《美国数字千禧版权法》以解决两者冲突。在一些系列法案的监管下,美国80%的出版企业已经对数字出版和电子书出版业务进行投入,它们的增长是136%。以贩卖知识为己任的亚马逊宣布2010年第四季度数据,传统纸质图书的销售和网络书店的比例为100:143。日本公布的数字是所有的纸质图书、纸质期刊销售都在下降。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排名前十名的作家,在数字版权方面的收入之和不到20万元。 盛大文学2010年曾起诉百度文库,称其95%小说出现在百度文库。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议仲裁中心|19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碎片式传播,一场比数字化出版更可怕的危机 (转载)
ultrachao 2011-3-3 08:59
碎片式传播,一场比数字化出版更可怕的危机 ——全球内容资源分享方式变革:碎片式出版将悄然退出 (赵英著/文) 数字出版的头绪还未真正理清,网络阅读已悄然成为主流风尚,在数字出版兵临城下之际,内容分享方式悄然变革,碎片式出版即将悄然退出,一场比数字化出版更可怕的危机渐渐弥漫,它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当有一天出版业发现它的时候,却已经不得不接受,因为它的商业模式已经确立。 什么是碎片式出版 伴随我们几十年的现代出版业,一直是大而全的,几乎所有文明成果都被以不同方式记录下来,严肃者有专著,随意者有散记;教书者有课本,泛览者有读物;写人者有传记,评人者有评论,等等。抛开中图法细密的分类方式,还可以简单地把出版物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缜密、系统、原创的出版物,比如《心理学》;第二类是组合、整理、加工的出版物,比如《一生必知的60个心理学效应》,本文把第二种出版物的出版方式称为“碎片式出版”。 相对来讲,碎片式出版更注重出版创意,在一个好的Idea的带领下,组合一部分已有的科学知识,就能满足读者在一定方向上的需求,这是碎片式出版的核心所在。而在知识的系统性、逻辑的缜密性、原创的魅力等方面,碎片式出版很难称道。读者似乎也不挑剔,既然出版者为读者甄选了他们需要的知识和信息,省去了他们在大量原著中苦苦探寻的时间,掏腰包几乎不加考虑,尤其对引人入胜的书名,更爱不释手。 出版业在飞速发展,而社会的进步与思想的积累远远跟不上出书规模的增加,在没有大量思想先驱原创经典内容的情况下,碎片式出版无疑是对传统文化、既有管理著作、现成的科学知识进行再传播的最好方式,这也是各大出版社明知重复却欲罢不能的出版方法。在过去十年中,这种出版方式创造了无数亿码洋,也成就了一大批后来而居上的出版社。时至今日,虽然品种极度扩张带来的退货率居高不下,但只要选题对路、摸准读者需求,碎片式出版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方式。 2010年,出版业体制整体转型,数百家未曾面向市场的专业型出版社纷纷涉足大众出版领域;不久的将来,教育出版体制的改革也将使得上百家以教材教辅为主业的出版社进入大众出版领域。这些非大众图书出版单位进军大众出版,最迅捷的办法就是做碎片式出版,一些有编辑力量的出版社会尽量在这些作品中加入原创的成分;一些编辑力量相对薄弱的出版社,会大批吃进工作室所“编著”来的书稿。 就在全国约有半数以上出版社向碎片式出版纷纷出手之际,碎片式出版却悄然发生了重要变化——它的生存遭遇了真正的敌手。 谁将取代碎片式出版 据笔者近半年的一组调查,80%以上受访者称近一年来没有买过书,其中50%以上称半年来看过书,问之为何不买书但看过书?一律答曰在网上看的,就是网络阅读。被这些网络阅读者所称的“书”实质上不完全是Ebook、电子书,还包括文字连载、论坛帖子、网络传闻等“文字碎片”。随着在线付费阅读逐渐普及,文字碎片的阅读越来越成为网络阅读的重要内容,正因如此,基于文字碎片网络阅读的其他经营方式将不断兴起。 百度文库目前正在收录各种各样的文字碎片,依据文本的价值含量,读者使用不同的积分来下载,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有用的文件,与花20元钱购买一本书而只使用其中一部分内容相比,在这里可以花几个积分就轻松拥有,还可以更多地从横向、纵向获取类似资料。从这一点上说,对文字碎片的使用正在从出版物向网络过渡。唯一存在的障碍是这些文字碎片的可信度问题,鉴于出版社是国家机构,出版社及其主管单位要对出版物的内容负责,而这些民间资料的上传者多为匿名,即便是真名,没有相关立法奈何他们。 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问题出现后,它的解决方案也已经诞生了,只是人们发现以及应用早晚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轻松地预见到,当百度公司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编辑团队,按照国家出版标准对其文库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后再供读者阅读与下载,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届时,互联网对碎片式内容的提供与商业经营将彻底击败传统出版业。 类似于百度文库的互联网内容提供机构有很多,付费阅读的商业模式已具雏形,当读者对信息的需求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用货币购买积分的现象,文字碎片商品化的商业模式就会彻底建立起来。届时,文字作为商品已经完全脱离了出版物这个垄断载体。 碎片式传播的价值 互联网就在我们的身边,全世界范围来看普及率已经相当高,如果上述论点成立,“内容碎片式传播”将比“数字化传播”对出版的影响更致命。 资源的碎片式传播,体现了资源的普及趋势与时代的进步方向。越来越多的读者吸取各种资源的方方面面,不仅放大了资源的社会效用,在细分角度又发展了资源本身。百度词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读者可以阅读词条信息,也可以完善扩充词条内容,只要是合理的、正确的、客观的、前瞻的,都予以保留,错误的认识将被删除。由此看来,资源碎片式传播是整个社会资源的整体升级,其升级本身是一种共享,一方面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是一次扩充,能够派生演绎、联合创造出更多的知识点。 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社会,难懂的名著被通俗化解读,读者从一批人到全社会,比如《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时间简史》等;家长里短的琐事将被文学化而显得更有意义,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影视剧,几乎无人不晓。资源碎片式传播的出口不仅仅是图书和杂志,形式多样的电子杂志、博客、文库、影视剧、舞台剧、广播、听书、iPhone、汉王电子书等,都是非常高效的传播出口,文化商品个性化定价、议价买卖的商业时代已经到来。 当互联网真正成为我们的信息平台,想做一款菜时,花2元钱就能得到美女私房菜节目的建议以及视频教程,我们还去买书吗?遇到教子困惑时,花2元钱就能得到卢勤姐姐提供的解决方案和数百案例,我们还去买书吗?生病了,花2元钱就能得到同仁医院的养生建议,我们还会去买书吗?很显然,我们只需要办一张网上银行卡,需要的时候刷一下。在办公室,我们随时能通过《搜狐微门户》掌握世界新闻;旅行中,通过《手机报》了解天下大事;休闲时,通过iPhone“周游列国”;睡觉前,捧一本书看一看,伴着书香入眠。在碎片式传播领域,图书已经成为冰山一角。 被取代的真正原因 碎片式出版终将被取代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价格,另一个是效率。价格自不用说,在图书还不能按页销售的情况下,互联网就可以做到,内容被分销,定价随之被分解,这是现阶段碎片式出版被取代的最直接原因。相对于价格,读者获取信息的效率更为重要,尤其是读者不会很计较价格的未来社会,效率将是碎片式出版被取代的第一要素。 在一定时期内,数字出版将会是挽救碎片式出版的英雄。数字出版的快捷与个性化可与碎片式传播相媲美,其个性化内容、个性化定价、主流网络传播方式将把出版物任意地传播在世界的角角落落。但是,数字出版毕竟是官方行为,其行为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则,与之相对的碎片式传播是全民行为,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一方面是一千家出版机构在做数字出版,另一方面是全球的公民在共享资源碎片,哪一个更有市场?从这个角度上讲,对资源碎片的传播和利用,不是传播方式的问题,而是全世界范围内资源共享的一场革命。 全球化资源碎片分享有赖于一定的平台,而这些平台的建设相对容易,一定的网络平台加上一支符合要求的编辑队伍就可以胜任了,未来,从事碎片资源网络编辑职业将兴起,其资格认证将纳入主流职业资格认证中。立等可取的来源、相对可靠的内容、多向互动的共享、非常优惠的价格、个性化的信息交流将是未来资源碎片式传播的五大特点,这五大特点是传统出版所没有的,有些功能是数字出版所不及的。 当然,如果有一天,资源碎片式传播方式被界定为数字出版,百度文库、百度词条这样的平台都纳入出版发行机构中,碎片式出版之树将长青。不同的是,其形式将从一本本图书演绎为一篇篇文章、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文件、一幅幅图表等。在这样一个开放的传播环境下,人人是读者,人人也都是作者。 碎片式传播,福兮祸兮? 上面谈了一堆新观察到的东西,下面来点实在的——碎片式传播,对于传统出版业是祸是福?这个话题应该是出版同仁最为关注的问题。可以说,iPhone的出现已经让我们开始恐慌,数字出版的雷声让我们整日睡不着觉,那么,基于内容的碎片式传播,将是对出版业更大的打击。如同不能拒绝iPhone进入中国、不能阻止数字出版来临一样,全球资源内容碎片式共享将是我们无法阻止的信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它似乎毁坏了我们的出版模式,打乱了我们的价格体系,让我们的上亿码洋都见鬼去了,一句话,它动了我们的奶酪!然而就在这样一场全球性文化大革命之际,又充满着无比的机会——出版业从此有机会整合信息传播资源,全面挺进信息传播产业,成为人类全面的信息传播手,从而稳固了出版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这就是机会——从别人手里夺取渠道资源与内容传播权的机会。当然,IT业的精英们也正虎视眈眈,垂诞欲滴,他们企图把出版纳入他们的版图之中。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较量,是出版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较量,鹿死谁手还不能确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出版业的生命力如同戈壁滩上的胡杨树,是非常顽强的。几乎没有任何行业能够动摇出版的根本,出版作为文化传承与创造的摇篮,是信息产业永远无法替代的,除非社会把这一职责一并赋予信息产业。但是,毫无疑问,出版产业将不再是一块肥肉,除了大量复本的制造外,靠一般产品的出版社能够解决自身生存将是很大的胜利。没有教材资源,但还有理想的出版人,应该把目标迅速地转移到畅销书、新型渠道、新型内容上来。 畅销书自不用说,用极少的人做极好的书,企业就能生存得很好,外国的小出版社都这样活着,中国的读客公司也如出一辙。新型渠道就是当前大谈特谈的数字出版方式,把图书搬到网上和手持阅读设备上来。新型内容就是本文提出的碎片式出版、碎片式传播,它在不断地让传统出版“减肥”,而它的收益又可能流向他人,出版人有机会把握住这一块吗? 出版业的瘦身新未来 从目前能够观察到的趋势来看,在渠道传播方式变革、内容分享方式变革两大因素影响下,未来,传统出版业总体会呈现一个瘦身的态势,大量本来由出版物承载的阅读信息将被网络阅读分流,电视、手机、阅读器等各种终端阅读设备将帮助传统出版业从一个年产30万种新书的“大胖子”迅速变得苗条起来。 从渠道传播方式变革的角度看,数字化出版将使纸质图书总印量变小。教材教辅最近一段时间仍然非常稳固,直至电子教科书出现,这个领域将会有颠覆性的变革,这个未来不会很长,一代人的时间足以实现。以教材教辅为主业的出版还能过上一段时间的好日子,形象一点地说,40岁以上的社长,还能安安稳稳地做到退休,40岁以下的社长,从现在开始就要居安思危了。科技类图书受数字出版的影响将比较大,也将是数字化出版的首要阵地,不必担心,这块收益仍然属于出版业。国内数字出版刚刚兴起,数字出版商还在用传统的出版思路做数字出版——他们首选畅销书作为第一波产品推向市场。实则,科技类图书更应该成为第一波数字化的产品,因为它相对恒定,投入回报率将持久、可观。 从内容分享方式变革的角度看,碎片式传播不仅会消灭一部分纸质图书,而且对数字图书也将形成挑战。这种挑战远不如数字出版之于传统出版的挑战来得迅猛,但无疑会像蚕食一样,从量变到质变地改写出版的未来。可以预见,在比较远的未来,文学类图书是否投入印制将是一个问题,除非经过验证是畅销书,印制才有意义。文化类图书的传播将被视频、讲座、碎片式文字所分解与取代,其纸媒产品的发行量将会很小。休闲阅读类图书,市场更为惨淡,多媒体传播会将其彻底取代。反而,新理论新思想、逻辑严谨缜密的作品、系统性的著作、行业实用性图书会成为一匹黑马,填充了需求者的书架,系统地为读者提供指导。 总之,出版业的瘦身新未来,是出版业的一次回归,出版将回归到它传承文化的原始初衷,传播文化的职能将分解到更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新型业态上。由此看来,负责文化传承的图书将雷打不动地出版下去,不管是纸媒还是数字产品,都无法撼动;负责文化传播的图书将渐渐被其他传播业态所分流,部分渐如鸡肋,个别领域会被取代。
1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年美国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展望
renxiang 2011-1-21 17:22
作者:吉姆 • 米利奥特主笔,《出版商周刊》采编人员集体撰稿翻译:林成林时间: 2011 年 01 月 16 日 转自季守利的博客。 美国图书出版业 轻率地 冲进了数字时代,关于图书的一切,组稿、印制、销售、以及阅读,都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着变化。出版业的所有企业,在开发出多个而不是单一的新商业模式中认识到,他们是走向未来的先驱, 他们的作为将来很可能会永久固定下来 。每一项交易协议都要仔细慎重,很多时候,还要打的头破血流。电子书销售的增长,在树立品牌、形成重量级企业中,注定导致一些企业得意,一切企业失意。以下是《出版商周刊》的编辑们对 2011 年出版业重要问题的展望。 曾经的另类成为主流 过去几年里新技术极大地改变了图书出版业,出版社对新技术的试验也是成功和失败各半。 2010 年, HarperStudio 取消了低预付版税以及利润五五分成的做法,这个做法刚刚才推行 2 年 。与此同时,乔纳森 · 卡普在 Twelve 的成功,使其获得执掌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帅印的机会。 2011 年,随着图书出版业几乎各个方面都在流变,人们期待出版社能够改变经营方式,不要再像以前那样推出试验性的经营项目, 而是把以前曾被视为另类的经营方式作为自己主要的经营方式 。随着数字技术世界动摇和改变了图书出版经营的根基,传统图书出版经营业将发生变化,出版社改变自身势在必行。 尽管一切都在地震中位移改变,从消费者行为到图书制造, 但多数大型出版社几乎没变。 没错,他们在裁员,在调整机构设置,在重组出版品牌,甚至创办了一些新型的 “ 数字化 ” 经营项目。但这些变化大多受制于传统出版经营的低效率。随着电子书成为出版社经营收入的重要部分,随着电子书在 2011 年注定还会高速增长, 出版社必须开始从根本上改变图书经营方式 。理查德 · 纳什创办的电子书出版社 Cursor 今年春季将首次推出新书产品,他说, “ 注定是出版社机构变革成为当务之急的一年。但这种变革是否能够普遍推开,我表示怀疑。 2011 年依然是以新企业登场为主题的一年 ” 。 做出适应性改变的压力是空前的。今年,出版社将面对数量越来越多的新兴数字出版企业的竞争,比如 OpenRoad 、 ORBooks 、以及纳什的 Cursor ,所有这些企业都以不同以往的思路开展图书出版经营。不仅如此, 来自作者方面的竞争也会加剧。 塞思 · 戈丁已经与亚马逊签约,直接出版作品,作品属 mid-list 的神秘小说作者 J·A· 康拉思通过博客大肆宣传直接向消费者出版电子书可以赚得多少多少的金钱。他们的这些尝试收效如何,目前还不好判断。但是通过新兴的数字产品销售渠道、数字内容的阅读设备、全数字化的出版经营企业 —— 这些企业往往由曾经在传统图书出版社干的人经营, 2011 年的出版社将意识到必须变革自身,才能应对下一代出版企业的挑战了 —— 下一代出版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数量众多、服务便捷、多媒体、向消费者直销产品、以及具有高创造性。 ORBooks 的创始人之一约翰 · 奥克斯说, “ 大出版社靠旧版书维持经营已经好多年了,其间偶尔能弄出一两个大家伙来:什么哈里 · 波特、哭巴精日记之类的。但所有人都知道,传统出版体制已经崩坏了。退货、高折扣、高库存、与消费者疏离,以十分诡异的方式同时呈现出来,一切都是那么 …… 那么前电子时代 ” 。 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首席执行官卡罗琳莱迪在她的年终备忘录里称 2010 年为 “ 图书出版发生不可逆转的变革的一年 ” 。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已经开始做出适应性改变了。比如,他们雇佣了乔纳森 · 卡普,其意图不仅仅是重新设定了出版社的编辑方向 —— 卡普实际上是一名改革家。他已经将西蒙与舒斯特的出版品牌重组为小 “ 团队 ” ,每个团队负责自己出版产品的经营,一如他在 2009 年 4 月《出版商周刊》上发表的文章 “ 开展更有效的图书出版经营的 12 个步骤 ” 中所说的。我们期待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能够做出更多的变化 —— 希望其他出版社也能做到。 —— 安德鲁 · 阿尔巴尼斯 出版社 加速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图书营销 现在,要是没了 “ 社交媒体 ” 这个字眼,就几乎聊不了图书出版了。社交媒体是一组与网络有关的技术平台,现在几乎与图书营销和推广是同义词。 2011 年图书出版业将继续改变以往 B2B 的营销方式,更多地转向 B2C 的营销。 图书营销越来越依赖像博客、 Twitter 、 Facebook 、 Flickr 、以及 Tumblr 这样的网络出版平台(以及具有社交媒体特点的写作社区如 Figment 、 Copia 、 Wattpad 、以及 Cursor ),这些平台迅速成为图书宣传员、营销员、零售商、以及作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图书营销,越来越流行,效果越来越显著。即使是有大众图书出版战舰之称的纽约出版社,也大多开始利用社交媒体,原因很简单。 社交媒体平台吸引着大量读者和潜在读者 ,数量以百万计,他们在这些品太上讨论自己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 从图书到宠物到政治。出版社于是在网上追踪而去。 独立图书宣传员劳伦 · 塞兰德说, “ 现在的媒体越来越多元化。 Twitter 上能爆出大新闻。在越来越多的网上文化讨论中,出版社可以找到新机会 ” 。除了能够帮助出版社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互动对话,话题无所不包,社交媒体还为图书营销和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基准 —— 从 Facebook 上 “ 朋友 ” 和 “ 爱好 ” 数量,到 Twitter 上搜集跟随者的数量 —— 让营销和宣传攻势的效果史无前例地得到精确测量。 Wattpad 是一个作者和读者的在线社区,每月吸引多达 200 万的访问者(其中读者占八成,作者两成), 整合并发行阅读内容,渠道和平台是手机 。 Wattpad 的营销部主任尼娜 · 拉萨姆指出,社交媒体还让出版社能够实施一系列的在线营销宣传策略,把图书产品提供到最有可能对其感兴趣的读者面前,特别是对于年轻读者来说,他们的阅读总是在屏幕上。斯科拉斯蒂克出版社分管营销的副总裁斯塔西 · 莱洛斯说, “ 斯科拉斯蒂克出版社每次的营销宣传攻势,都包含有社交媒体这一块,从 Twitter 到博客,从弹窗到 Facebook 网页,做巡回宣传 ” 。他说,斯科拉斯蒂克出版社今年春季将在 Facebook 上针对青少年推出大规模宣传活动, “ 能够提供跟踪数据,能够反馈效果。它简直是太棒了 ” 。 —— 加尔文 · 里德 鲍德斯面临重大考验 鲍德斯集团的未来,不仅仅是在 2011 年的,还是长期的未来,很可能在新年初就定下来。 这个步履维艰的零售商正在寻求新的一轮融资支持 ,如果没有资金上的保障,那么这个零售企业将在 2011 年第一季度就会因流动性不足而陷入无法执行供销协议的境地。有报道说,鲍德斯即将达成新的协议,能够缓解资金匮乏问题,这是该公司自 2005 年开始不报告净收入以来最为重要的事件,能够一举战胜 2006 年初开始出现的高达 7.86 亿美元的亏损。 出版社方面急于保证鲍德斯这家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不至于倒掉,一直坚持向其发货,但这个做法不会持久,有出版社已经表示,如果鲍德斯 2011 年第一季度再不表现出好转的迹象,或者找不到融资来源以维持运转,那么将停止发货。尽管出版社大多都得到了及时的回款,但应付款项是否能够支付给出版社大多数是没有保证的,这意味着,如果鲍德斯备案破产,那么出版社就几乎可以肯定拿不到回款了。 2010 年第三季度末的时候,鲍德斯账上有 4.55 亿美元的应付账款。 如果鲍德斯能够再撑上一年,那么它的实体书销量肯定会是更少的 。 2009 年他们的图书销售已经下降了 13% ,为 180 亿美元。 该公司称, 2010 年前 9 个月,核心的图书零售业务压力依然很大。 他们向前走的策略是更多地开展电子书阅读器和电子书的销售,增加更多教育类玩具和游戏的品种,有时还要与其他公司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但是,关于鲍德斯在电子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人们普遍持怀疑态度,他们已经在销售阅读器和电子书上晚于竞争对手了。 2011 年不会发生的一件事是,鲍德斯收购巴诺,尽管鲍德斯最大的股东已经报价每股 16 美元收购巴诺股份。 —— 吉姆 · 米利奥特 儿童书数字化加速但问题依然存在 现如今数字化在整个出版业中已经是一个流行语了,儿童书也不例外。 2011 年会是儿童书的电子书年吗? 有 出版社这么认为,但也有出版社不这么认为。基于图书(以及不基于图书)的应用,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今年市场空间注定更加拥挤,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参与推出 应用产品的公司数量。电子书对于成人图书出版社来说,其重要性直达经营底线,在儿童书和青少年图书方面,情况也会是如此。 所以说,机会是很多的,但对于电子图书产品来说,无论是应用还是增效电子书,依然有一个大大的问号。有出版商告诉《出版商周刊》, “ 没人愿意承认电子书产品经营缺乏思路,但所有人都在拼命寻找经营之道 ” 。 到目前为止,电子书应用方面获得最大成功的,依然是那些有品牌的大出版社 ,但在电子书产品普遍低价的情况下,到底能从中获得多少的收入,或者到底能有多少顾客喜欢没有强大品牌支撑的电子书应用,依然不清楚。不仅如此,在不远的将来,电子书应用是否能够方便地通达孩子们也不清楚,目前孩子们还只是玩父母的 iPhone 或者 iPad 。在 RoaringBrookPress 拥有自己的出版品牌的尼尔 · 波特说, “ 儿童书的电子书市场,相比于传统的成人大众图书出版来说,很不清楚 ” 。 对 于零售领域里发生的变化,儿童书的作用还不突出。今年两大连锁书店都宣布在店堂里增加玩具和游戏的展销面积,因此书店里儿童的客流量应该出现增加。但是出 版社抱怨说他们的儿童书产品很难进入这些大型连锁书店,他们只认有品牌或者营销预算大的产品。如果独立书店加速倒闭,那么对儿童书销售来说也会是负面的营 销。机构市场曾经是儿童书市场的中坚,也存在种种困难,正赶上地方和州政府纷纷削减税收,图书馆弃实体书采购而增加技术投入,压力很大。 没错,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前景。但儿童书和青少年图书过去几年里一直表现不错,几经经济环境困难而不倒。拥有儿童书分社的 HMH 集团,其出版人贝西 · 格罗班指出, “ 实体书销售将消亡,是一个具有极大夸张成分的说法 ” 。尽管暮光之城等畅销书已经接近市场极限,但像杰夫 · 基尼和里克 · 莱奥丹的新作,仍然前途光明,畅销书榜单上依然有发生奇迹的空间。波特说, “ 只要实体书能够提供电子书所没有的东西,或者能够实现手持设备实现不了的独特体验,实体书就有存在的理由 ” 。 —— 黛安 · 罗巴克 25% 的电子书版税率能撑得住吗? 如果说 2010 年里版权代理、作者、出版社在旧版书版税上达成了协议,那么很多人就会想,新书的电子书版税是否能够提高呢。六大出版社大多拒绝就此问题做出评论,这个问题依然是作者 / 版权代理与出版社之间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目前的电子书版税率是作者获得出版社净收入的 25% ,行业中的很多人认为这种版税率是不能持久的, 部分的原因是,作者要是想提高收入的话,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作者协会已经声言反对 25% 版税率了,他们认为,出版社在电子书上的收入分成远高于作者。在《出版商周刊》去年 9 月组织的一次以电子书版税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作者协会的执行主席保罗 · 艾肯说,只要出版社坚持电子书 25% 的版税率, “ 出版社就永远能在电子书销售上大赚特赚 ” 。阿歇特的尼尔 · 德 · 杨在研讨会上表示反对。 只要版权代理和出版社各守一端、针锋相对,版税率问题上能实现多大松动,就是很难预料的。尽管《出版商周刊》采访的一家知名版权代理商表示, 25% 版税率 2011 年不会松动,但其他行业内人士坚持认为情况会出现变化。如另外一名版权代理所指出的,随着一些图书品种在新书上市数周内出现电子书和精装本销量各半的情况,作者的收入将受到进一步的打击,因为作品上市初期是获得版税收入最多的时候。 尽管畅销书作者毫无疑问有能力谈下高于 25% 的电子书版税率,但是对于其他作者来说,更多的只是等待和观望。但随着电子书在图书销售中份额越来越大,出版社应该能知道,作者和版权代理会在这个问题上更加如热锅上的蚂蚁。 —— 蕾切尔 · 戴尔 寻找电子书 “ 开放市场 ” 的解决方案 在电子书给传统印刷图书经营带来的众多挑战中,有一个是在外国版权销售中如何处理开放市场的问题。翻译版权按照地理区域销售,但在英文版图书的全球销售中,问题变得特别复杂。 “ 开放市场 ” 指 的是,在一个国家还没有推出当地的英文版图书产品时,出版社是否可以直接向这个国家的市场销售英文版图书产品。历史上讲,英国出版社一直主导着开放市场, 传统上主要是欧洲大陆国家,这些地方英国出版社可以更方便地进入。但情况不再是这样了。开放市场现在变得非常大,如中国和印度这些国家,英文版图书的需求 比以前更大,进入这些市场也更容易。但是,电子书出来后,对图书产品进入这些市场的限制,变得十分复杂。 尽管《出版商周刊》采访的一些版权代理告诉我们,对于谁应在电子书上控制开放市场这个问题,英国出版社比美国出版社更着急,但随着电子书阅读器开始在欧洲普及,矛盾逐渐变得白热化。(直到 2010 年, 电子书阅读器在欧洲还属于闻所未闻的东西。)问题是,出版社和版权代理可以指定开放市场的版权归属,方式跟传统印刷图书版权授予是一样的。如果阅读器不能 有效阻止美国以外的读者下载北美版图书,那么开放市场本身就在概念上消解了;在目前的汇率下,北美版图书的价格总是能够胜出。那么答案是什么呢?如一名业 内人士所说的,除了大型出版社买下了所有区域的英文版权这一种情况, “ 问题就是无解 ” 。 —— 蕾切尔 · 戴尔 书店新面貌 如果 2010 年最后几个月里的情况能说明什么问题的话,那么就是全年最成功的书店客流减少、顾客成分更加分化。图书超市的模式已经不再是图书零售的理想模式了。鲍德斯关闭了 17 家分店。对于剩下的分店,鲍德斯效仿巴诺的做法,增加了教育类游戏和玩具产品。巴诺目前正在测试一种所谓 “ 终极游戏室 ” 的经营项目, 5 家在纽约的分店里开辟了 3000 平方英尺的店面空间,专卖游戏和玩具。 面对空空如也的音乐和 DVD 销售区、以及逐渐向网上书店转移的书架空间,百万书店找到了另外一种办法:买酸奶。去年 3 月,百万书店收购了 YogurtMountain 公司 40% 的股权,秋末时在两家分店里开设了酸奶销售区。随着非图书商品的不断增加,图书和杂志销售在总体销售收入中的份额,从 2009 年 11 月 31 日结束的第三季度的 81.9% ,下降到 2010 年的 80.4% 。咖啡销售变化不大,非图书商品的增加主要是日用商品,份额从 7.4% 增加到 8.6% 。 独立书店不像连锁书店那样,需要大幅度调整销售商品的构成。美国书商协会主席迈克尔 · 塔克是 BooksInc. 公司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在加州拥有 11 家店面,面积大多在 3500 平方英尺到 4000 平方英尺之间,他说, “ 对于小型书店来说,我们并没有看到书架因电子书的出现而变得空空如也。平装本小说有所减少。很奇怪的是,精装本销售反倒上涨了 10%” 。尽管如此,独立书店也在探索新的经营思路。塔克说, “ 所有独立书店都在尝试经营图书之外的商品。增加副产品销售,对我们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并不是书商愿意这样做,而是消费者推动了这种做法的流行。 如果书店里只有书,那么消费者会感到厌烦。 2011 年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 ” 。 增加的副产品也不像以前那样了。艾琳 · 麦克格尔维认为,书店不可能单靠卖书维持生存。所以当 OneMorePageBooks 书店本周在弗吉尼亚阿灵顿开张的时候, 1500 平方英尺的店面,将摆满 6000 种精挑细选的图书,以及酒、巧克力、贺年卡、以及当地的手工艺品。 —— 朱迪思 · 罗森 谷歌和解协议在 2011 年是否会出问题 2011 年到了,谷歌图书和解协议依然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法律专家称,该协议的最终通过,还远远谈不上板上钉钉。无论是在地区法院层面上获得通过还是遭到拒绝,几乎所有人都认同:这项协议的最终法律后果,取决于上级法院的裁决。这意味着,即使该协议能够得到法官丹 · 尼秦的批准,谷歌在世界各地图书馆里扫描的数百万绝版和孤儿作品,也不会于 2011 年与读者见面。秦法官,或者上诉法院,几乎可能肯定会在上诉期间延缓批准。纽约法学院教授詹姆斯 · 格里梅尔曼指出, “ 我认为,在上诉法院对此案进行裁决之前,协议不会生效。和解程序一旦启动就没有回头路,各方不承受巨大的痛苦是不可能的。你就想吧,从所有得到某本书的人手上收 60 美元的支票,拆解并扣掉版权登记费用,要不然就从每一个获得此书的谷歌用户手上拿走该书,无论怎么做,都是麻烦无比的 ” 。 的确,关键问题不再是谷歌和解协议 “ 是否 ” 能够获得批准,而是和解程序 “ 何时 ” 启动。考虑这样的情况:塔西尼案自开始诉讼到现在已经 17 年了,出版社依然没有得到完全满意的和解。尽管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上诉过程花上数年并不是很新鲜的 —— 而且谷歌和解协议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将通常属于程序化的批准过程延迟了两年多,已经说明事情不妙了。 目 前的和解内容十分复杂,加上电子书市场迅猛发展,让孤儿作品和绝版图书尽快上市有明显的好处,因此,人们不由得想:谷歌和解协议中的各方,也许还包括立法 者,会不会最终被迫采取快刀斩乱麻的办法,快速实现和解协议所体现的崇高理想。毕竟,正义的车轮可以慢慢转动,但电子书的发展不会等待任何人。 —— 安德鲁 · 阿尔巴尼斯 盛年书展 2010 年地球上最震撼的出版业盛会实际上发生在大地震撼的时候。当冰岛火山在 2010 年 伦敦书展前数日意外喷发时,洒落下来的并不只是火山灰,还有参展者凌乱的行程。伦敦书展的低参会率引发了一场关于参加国际书展是否有价值的大讨论。但多年 来参展率已经不断下降,加上经济衰退和数字时代给行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火山带来的震撼,实际上正是国际书展需要的。 奥莱利出版社的安德鲁 · 萨维卡斯在 2010 年法兰克福书展前夕告诉《出版商周刊》, “ 我认为遭到火山灰袭扰的伦敦书展,让很多人思考,参加国际书展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感觉到,人们越来越多地明白了, 聚首国际书展,基本上就是谈判印刷图书的区域版权,在目前数字化趋势快速发展、行业前景莫测的背景下,还不如重新反思一下区域版权本身到底有什么意义 ” 。 的确,反思正是其后所发生。美国书展组织方在听到很多海外展商抱怨两天时间不够用、不值得大老远跑一趟之后,马上宣布 2011 年的美国书展将开三年。 法兰克福书展重点推出了一批有创新意义的数字出版活动 ,组织方告诉《出版商周刊》,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想把法兰克福书展做一些扩展, 使其更具有 “ 内容和媒介 ” 展会的特点, 不 局限于图书。组织方指出,这些活动获得空前成功,反映在会议的媒体反响大和参加者数量多,还有就活动举行前数周出现了报名高峰,很多报名者都是第一次参加 法兰克福书展的,这些都给展厅带来了真正的活力。在书展期间组织数字出版活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思路。在过去几年里,以数字出版为主题的活动大增,从奥莱利 的 ToolsofChange (他们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也搞了一场活动,今年春季还将首次出现在博洛尼亚书展上),到 DigitalBookWorld 。相应地,法兰克福书展的卡特亚 · 博尼指出,书展组织方将在下一届书展期间扩大与数字出版有关的活动 —— 版权交易中心也将扩大,此类活动已经连续三年为增加版权交易中心人气做出了贡献。阿布扎比等地的书展迅速发展。亚洲的书展也是如此,包括北京和香港的书展。 2011 年应该是书展的盛年 —— 而且机会不仅仅是那些老牌书展的。 —— 安德鲁 · 阿尔巴尼斯 按需印刷需求强劲 2011 年,按需印刷和小批量数字印刷将继续稳步发展,主要是出版社利用这项技术保持旧版书在版以及使短缺的新书迅速补充库存。按需印刷方面领先的闪电资源公司最近出版了他们的第 1 亿册按需印刷图书,他们的书目已经从 1998 年的 1100 种已经增长到现在 600 万种。亚马逊的 CreateSpace 项目中的按需印刷图书品种和按需压制的 DVD 品种也高奏凯歌,越来越多的写作严肃作品的自助出版者也使用该项目。亚马逊的一个发言人说, “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 都把作品拿到亚马逊和其他销售渠道发行 ” 。 按需印刷,就像一篇科幻小说,人们总是认为它能最终消除图书仓储和运输成本。尽管这仍然是属于未来的事情,但按需印刷的确能够给出版社和自助出版者带来不大不小的灵活性和成本节约。闪电资源公司的发言人说, “ 按需印刷覆盖图书的整个生命周期 —— 从最初的印刷到长尾 ” 。 OnDemandPublishing 公司的 Expresso 印刷机让实体书店有机会加入到按需印刷游戏中,只要与施乐公司签订销售协议,就能让书店安装 Expresso 印刷机 —— 目前全球约有 50 台 Expresso 印刷机安装在图书馆和书店里 。但是 Expresso 的高成本和有严格限制的租赁协议,依然阻碍它的普及。这事别告诉佛蒙特州 Northshire 书店的老板克里斯 · 莫罗。他是在书店内使用按需印刷机的大王, 2008 年就安装了 Expresso 印刷机,从一开始一项生意都没有做到了今年印制 5000 册书的程度。 Northshire 书店拥有自己的自助出版项目,名为 ShireBooks ,通过与英格拉姆公司签订的协议,他们可以印制闪电资源公司书目上的品种。莫罗说, “ 闪电资源公司那里的书,比任何书店能够备货的书的品种都多。我们的目标是让任何已有品种都能随时向读者提供,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销售机会,实现增量销售。但是,出版业的老思维应该变变了 ” 。 —— 加尔文 · 里德
个人分类: 学术出版|2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隅人: 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
readnet 2011-1-18 16:18
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pdf 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 隅人 出版业的改革如果从2003年开始算起,已有八个年头。 实际上,我们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启动了这一旅程。编印发三大块,首先启动的是印刷业、印刷物资供应业,完全推向市场,一下子就没有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轨制。接着是发行业,新华书店和书报刊发行系统的改革,留了一些尾巴,比如专有发行权,像教科书和教辅读物的发行。然后是编辑业(小概念的出版业),出版社、报社和刊社的改革。 80年代中期的改革,出版业(那时还全部是事业体制)的经营单位开始有了交税和盈利之说。此前是收支两本账,盈亏国家担。单位经营状况,个人努力如何,与收益和收入是没有关系的。工资福利国家负责,虽然是低标准、大锅饭、无差异,与左右邻居比,日子过得还不错。经营没有钱了,政府给你无息贷款,花多少算多少,贷款还不了就统一冲账。不用在经济、经营方面很操心。由于出版行业特别好经营,什么样的书和期刊都有读者,所以,当时出版被称作朝阳产业。当然,过度保护也就形成了我们的出版业的小、弱、散。 2003年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时,市场经济的效用已经在出版业界占足了风头。那时候,出版物市场的短缺已经有了很好的弥补,供大于求的现象开始出现,我们几乎在短短的数年之间,走过了西方社会用了近百年市场更替的四个时期——生产时期、产品时期、推销时期和市场营销时期,正准备向社会营销时期过渡。 进入市场,对于出版单位来说,犹如下海游泳,危机和风险接踵而来。我们的出版单位有的游出了水平,有的是溺了水。应当说那个时候,全面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是,由于以前的基础,更主要的还有人的观念的惰性,文脉传承的相对保守性,文化发展规律的特殊性,还要从社会稳定、政治流畅的考量出发等,从根本上改变体制机制仍然是难题。 于是,中央提出改革两分开、分步走、分类进行等一系列原则,还怕一哄而上,便进行了试点单位试点地区的尝试,以期取得经验,摸索出在适合中国国情、民情的条件下,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行业走市场化、现代化的路径。2003年至今的情况,大家已经比较熟悉,我们便是这样一步一步走了过来。转企改制,集团、公司,上市、股份,赎买、重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种元素,我们出版行业是应有尽有,所有的尝试都具备了。 值得注意的是,1985年,2003年,2010年,这事实上形成了改革发展的三个历史节点,如果说,前两个节点是铺垫和准备的话,那么,三个八年之后,现在是决战时期。我认为,正是从这个角度,行业管理部门把2010年称为出版业改革的决胜之年。 在出版业的改革所形成的大背景和形势下,科技期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有下面一些不全面的观察和不成熟的看法。 期刊业是出版业改革的弄潮儿,科技期刊是期刊业改革和变革的排头兵、先锋队。这些年来,我们已经有了集团经营的模式——卓众报刊集团,有了集群推进的模式——中华医学会刊群,集团集群兼而有之的模式——科学出版社期刊中心。而且,他们的集约经营、资本运作、产权创新等,都有了可喜的尝试,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当然,仅有卓众、中华医学会、科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科学出版社的180种期刊,中华医学会的120种期刊,卓众的十几家期刊,还远远解决不了近6000家中国科技期刊的大变革、大取向、大趋势问题,而且即使在这三个族群之内,体制机制转换、深度改革发展,真正达到理想境界,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我们的目标很远,但目标很清晰;我们的对手很近 。这些日子,我同时也研究了威尔-威立、励德-爱思维尔、汤森-路透、培生、斯普林格的情况。说实在话, 我们把他们当作对手,他们并非把我们当成对手,因为在中国的广阔市场上,他们如入无人之境 。 谁是对手?对年收入61亿英镑的励德-爱思维尔来讲,年收入30亿英镑的威尔-威立才是它的对手,年收入56?2亿英镑的培生才是对手 。对于后者,爱思维尔是又争又让,把肥得流油的教科书业务卖给培生,趁它埋头大吃二喝的时候,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数字出版和服务领域抢了头营 。对于前者,爱思维尔的策略不一样,抢占先机,抢占滩头,抢占有利环节,威尔-威立公司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调整,仓促应战。 其实,爱思维尔还为它准备了共赢的战略,对手不会永远、时时、事事都是对手,竞争并不排斥合作。 谁是对手?对于年增长14%的爱思维尔来讲,年增长并不低于他们的汤森-路透才是对手 。相比之下, 我们的体量不够大,目标不够集中,转型不够主动,竞争底气不足,力量对比悬殊,这些是客观事实 。除了这些之外,我觉得很重要的还有一点, 认识不到位 。 爱思维尔中国区总裁张玉国先生断言: 如果只有内容优势,五年之后爱思维尔也会被淘汰 。这句话是网络编辑归纳出来用于点题的标题,并不是作者的原话。正确释义应当是, 如果爱思维尔不继续具备传播优势,内容优势也可能会被别人占有 ,是个选言判断的逻辑关系,不能做全言逻辑判断。我在揣摩另外一层意思, 我们有多少同事、同行是在这个层面思考问题 。我们还是读一读张玉国的原话,不要误解了著作权人的意思。 科技进步正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这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科研人员,已经从看纸本期刊过渡到在平台上搜索期刊(这应当是第一个挑战,引用者加)。第二个挑战是技术的变化转变了传播的方式,又塑造了新的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增长得也很快。比如科研绩效的评价,过去没有认识到,我们就把PDM文档科研论文提供给老师们看就行了,现在有科研绩效评价,它逐渐成为左右科研出版界的新力量。第三点变化(第三个挑战,引用者加)是整个竞争形势发生了改变,过去竞争对手就是几家,现在涌现出很多新的竞争对手,其中有不少是很小的技术性公司,比如他们做基于语义、语音人工智能搜索,被称之为第三代搜索,包括Google都是我们新的竞争对手。第四点变化(第四个挑战,引用者加)是我们客户的预算发生了变化,我们是全球最大的专业信息提供商,一年收入30亿美元,现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概经过同行评审的科研文献有150万篇,爱思维尔发表量占26%,市场份额最大。这些文献都是图书馆付费订阅的,但是传统客户和图书馆的预算压力越来越大。全球文献每年增长量为3%~4%,不幸的是图书馆经费保持不变甚至有些下降,文献的增长又来源于各个国家对于研发投入的增长,每年增长4%~5%。归结起来,所有这些变化决定了内容为王是不够的。如果你只有传统的内容优势,我们集团内部估计可能保持领先5年左右,5年以后竞争形势就会发生新的变化,如果不适应变化,5年之后爱思维尔可能就被淘汰了。 爱思维尔重新给自己下了定义,我们从传统的科研出版商过渡到科技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解决方案是很时髦的词,什么是解决方案呢?按我自己的理解,解决方案提供的是答案。信息提供给的就是信息,解决方案直接回答你的问题。爱思维尔在新的战略方向下进行了两个定位,第一个定位是着力于信息的搜索与发现,要让科研人员尽快找到跟自己最相关的信息,这很重要,尽快地找到信息已经有了。第二个定位,科研绩效评估规划和资金,怎么利用科研资金,这也是一个新的变化趋势,是我们在研究固有用户的基础之上重新开发了新客户,这些新客户是以前没有得到满足的那些人,比如科研决策者、大学校长、科研处处长、系主任、院长等,背后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创新”。 我们的对手之所以不把我们当成对手,其中的原因一目了然 。我们面临同样的一些问题,只是考虑解决方案不在一个层面上,不在一个层次上。 正因为此,我们要进行出版体制改革,要进行期刊业改革,要进行科技期刊改革。一句话,要让我们的出版人、期刊人能够主动思考和谋划这些问题,能够主动进入这么一个层次思考问题。 对手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在我们的市场上长驱直入,以他们的强兵利刃,攻城掠地,抢夺资源,反宾为主,这就是我们的改革必须推进的硬道理 。张玉国总裁忧虑的是 光靠内容优势,五年后会败走麦城。我们则要考虑在这五年之间,转瞬即逝的五年之间,要通过体制机制的转变,通过产业生产方式、产品方式、服务方式的转变,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文化优势和制度优势,形成自己的竞争实力,形成自己的采集实力、内容实力和服务实力,把论文作者、内容提供者、成果拥有者夺回来,把市场份额、市场资源、市场消费者夺回来 。 我们要研究对方的策略,他们的坚船利炮是如何打造的,他们的战术战法是如何建立的,他们的运动战和先发制人是什么招数。我们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要瞄准实战建立,我们的战略战术要在实际较量中形成,我们改革的步骤要与克难制胜紧紧挂钩。 和过去的爱思维尔中国大区总裁梅山一样, 张玉国是坦城的,点数、战术和盘托出,仔细想想,张玉国是热爱脚下这片土地的,不惜以自己承担风险来唤醒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 。我曾经面对面地听到过 梅山的焦虑、担忧,怒其不争、怨其不动、哀其不为 。他们何尝不希望我们的科技期刊、我们的出版业激而奋起,起而抗争,争而拼命,打赢这场攻坚之役。 梅山说得好,我希望倾尽自家血肉之驱,为中国的出版业铺路垫脚。他们以将爱思维尔引进家门的形式来变革中的中国出版业门前叫板,让我们学夷制夷,后发制人,而不惜自己的付出牺牲 。我能理解这种作为。 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收回来,收回到国内,放在国内的出版业上、国内的出版物市场上。 大家知道,当国外出版托拉斯14年前就开始尝试出版业的艰难转型时,我们的出版业对于数字出版还混沌未开,在做启蒙和铺垫。到5年前,不少集团纷纷成立之后,上美国、访欧洲、登日本,回来后依然两手空空,说没有找到合适的数字出版的经营模式。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一个汉王横空出世,卖了几百万个,洛阳纸贵,一货难求。这纸,电子纸,疯了一般。 我们看到,美国2009年电子书阅读器销售500万部,2010年1月电子书销售达3190万美元,同比增长361%,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德国科学家也在研制会联想的电纸书。比较贵的苹果iPod、亚马逊的Kindle、巴诺的Nook,在中国市场上逐鹿中原。 尽管如此,这些都没有挡住中国汉王的步伐。汉王2009年销售收入一跃上升到5?71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8528万元人民币,净增长183%,主打产品汉王电纸书销售量居全球第三。强劲、强势、强力,占尽风头,引来不少出版社、期刊社合作、携手。 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甘肃读者集团、天津出版集团等不少集团也都推出自己的阅读器、电纸书。有人估计,电纸书会超过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市场份额。有人认为,这种状态还会延续下去,但到最后一定是对内容资源、对版权资源的争夺。还有人认为,互联网对出版业的改造还会深化,未来的超级媒体帝国一定是基于网络的,跨媒体、跨受众、跨终端、跨集团的超级媒体平台,它们一定会横空出世。我看到《纽约时报》已经进入亚马逊的电子阅读终端,期刊是否也会有这一天。但是科技期刊毕竟不是昙花一现的时效新闻、时事政治,而是让人坐下来细细研读之、分析之和讨论之用的媒介,纸本乃至机上阅读还会是很正常、很长远的事情。 目前手持阅读器的知名厂家除汉王外,还有盛大、华为、神州数码、百度、三星、爱国者、方正、翰林、长城、易博士、大唐电信、惠普、戴尔、联想、华硕、长虹、索尼、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40多个品牌,还有100多家厂商即将加入市场争夺行列。超星还要推出视频手持阅读器。 目前能够实现移动阅读的IT产品也有很多,如上网本、PSP、智能手机、MP3、MP4,当然更多的即时移动阅读是数亿个各类各型手机,使用者占所有人群的68?6%。 目前能够看到的数字出版形态有电子图书、互联网期刊,按需出版的软件和设备,即时出报出刊的卫星传讯装置,在线数据库、电子词典,在线培训、网络游戏、在线音乐和电影,手机出版(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杂志、手机搜索)、移动阅读以及博客、播客、微博、短信,还有网上原创小说、网络动漫、网络广播电影、电视、网络论坛、网络小组,等等。 这么多的目前,构成了我们科技期刊改革繁复、多声部、多样化、多路径的时代背景。这些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接踵而来的信息索取和接受方式,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也足够我们充分选择、寻找机会。 在国内还有一种现象,新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新媒体,包括信息平台服务和终端手持机服务,包括网络服务,在国内的GDP中也只占到400亿左右,远远小于信息技术通信业的份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2009年一年收入就达到8000多亿,是互联网收入的20倍。2010年的《哈佛商业周刊》,全球最佳CEO排行榜中,中国移动以王晓初卸任后,王建宙持续发展,形成公司市值增值3190亿美元的成绩而成为佼佼者,其第二名的增值额仅为2090亿美元。这说明在高速发展的各产业种类中,信息技术产业是高增长的强势产业,文化产业可以借助其翅膀抬升自己的位置。如果想象文化产业一定会做得比其他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更为显赫,那是不现实的;如果想象出版产业可以抛开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技术而独立存在,那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让我想起凤凰出版集团董事长谭跃在中央电视台2009年度十大经济人物领奖时的感言,当时和他一起领奖的是一位钢铁公司的老总。他说:“我身边的沈总有一千几百个亿,而我们凤凰刚刚是一百亿。在行业里,我们的确是最大的,可是跨出行业,我们又是最小的;在中国,我们是最大的,可跨出国界,我们又是最小的。”讲得朴实、诚恳、深刻,也让我们读出了文化行业、出版行业的坚守和努力是多么不容易。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新闻出版业的改革是既坚定积极又十分审慎。为了指导改革的顺利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国家相关部委也配套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和保障政策,使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自从2003年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八年之后,2010年,中央提出全面启动报刊单位体制的分类改革,当然包括我们科技期刊改革,并且在扎扎实实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充分表现了这方面的稳妥和审慎。 这次的科技期刊改革,具体背景还有这么一些重要方面。 一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依然是强劲提升,这是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基础。我们的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三,很快就要成为第二。进出口、外汇储备均为世界第一。 二是中央提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的总体战略得到充分落实,文化自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文化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时代的要求。 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学习型社会,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鼓舞。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面上整体推进,局面已经打开,坚冰已经打破,成效已经初现,由试点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正逐步推开。 五是国家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指导文化产业发展,如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则》、九部委刚刚颁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有财政部、劳动社会保障部以及各省市专门为文化单位改革制定的社保新政策等。 这些都为下一步科技期刊改革提供了极好、极重要的背景条件。 这次科技期刊的改革,统筹考虑,应当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一是着眼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传统报刊业积极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新型业态,加快向现代传媒业转型。 二是着力于培育市场主体。以资源和资本为纽带,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发展,推动报刊业的集约化、立体化、多元化、持续化发展,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和战略投资者。 三是着重于实现科学发展。改变资源配置方式,解决报刊产业集中度低、条块分割、粗放经营、低水平重复,同质同构等结构性矛盾,实现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型的科学发展转变,解放和发展报刊出版生产力,实现事业产业升级。 我们建议能够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规范,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分步推进。 2. 深入调研,科学界定类别,明确不同要求,精心制订方案。 3. 谁主管谁负责,明确改革责任,落实改革任务。 4. 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5. 完善各项改革保障措施和制定、落实相关制度,保证稳妥推进。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贯彻落实,我们对 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整体推进、综合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深刻。文化的经济加速器作用,社会润滑剂作用,政治稳定器作用,民众强素质作用,产业支撑柱作用,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 文化行业自身,文化的经济属性,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自身的特性,在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趋于交叉和融合 。 我们有幸在这么一个时代中推进科技期刊的改革,推动出版业的转型,应当是生逢其时、机遇难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们活动的舞台如此之广大,我们奋斗的天地如此之高远,我们未来的前景如此之灿烂,这些足以吸引我们全力以赴,努力奋斗。我们应当有能力、有信心做好我们所在出版单位的改革,我们将在这些大变革、大挑战也是大机遇之中, 凤凰涅磐,获得新生 。 隅人. 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 22(1):1-5 http://www.cjstp.cn 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pdf
个人分类: 办刊之道|1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数字出版峰会大家谈
热度 1 renxiang 2011-1-12 16:31
(看到 green 博客上的这篇笔记,感觉非常有价值,各位名家谈出了目前国内数字出版的核心问题和主要趋势,特转帖过来,主要是收藏一下。) 订货会期间几场论坛,主题无一例外是数字出版,看来数字出版真是山雨欲来风满城了。 图书商报书业商会颁奖会(1.6) 和君咨询贾彦海: 多媒体时代消费行为改变,企业要创新商业模式,业务适当多元化,建议大企业之间相互联盟。 现在是智力雇佣资本的时代。前几年是人找钱,现在是钱找人。吸引人才很重要。 华文天下杨文轩: ipad 是披着娱乐羊皮的狼。 由于它的易学性,多媒体,多功能,可分享,更新快,而且相对封闭,内容干净,一些欧美学校已经开始用它作教材。这有可能改变整个教育的模式。 但 ipad 短期还进不了中国,大家处同一起跑线上,可以做其内容提供商,产品应用开发,终端设备及产业链整合,因为现在 ipad 上面的中文内容还很少。 对大众出版悲观,难规模化,难做预算。教育、少儿出版有机会。教育是刚性需求,自己的软件全是网上免费下载,但为女儿教育花了许多钱。 和君咨询李国华 资本是竞争的制空权。 企业是只看利润,还是看未来。 亚马逊 1997 年成立, 10 年亏损 。亚马逊每年给股民的信:看亚马逊,就看未来趋势。 新东方、学而思等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在美国上市 培训与教辅面对的是同一读者群,资本关注度不同。 教育辅出版 应定位于 教育产业。 商务周报非国有 民营书业颁奖会(1.7) 大块郝明义: 今天熟悉的出版才存在 120-130 年。未来的趋势是纸本艺术品化。以后图书的定位将更清晰,现在与其他媒介的区别不够明显。 汉王王邦江: 商业模式关系企业生死。 苹果:终端 + 内容。 1+1 2 。 亚马逊:内容补贴终端。阅读器价格下降,电子销售超过纸质书。 汉王:终端补贴内容。内置内容 + 汉王书城。 中信 新华媒体事业部。 Feisu8.com 网站;做了诺基亚手机的客户端;彩信手机报 。 体会是,这是个巨头的游戏,手机有中移动、电信、联通。网络有腾讯、淘宝、百度、盛大但 支付是短板,出版商只拿到 30-40% ,大部分是运营商拿的。 巴诺 2010 在线销售的电子书超过纸书,但总体收入,实体店是网店的 5 倍。 图书商报 网上出版的盈利模式(1.8) 总署张毅君: 计划十二五期间数字出版占新闻出版业产值的 25% 。支持非公有企业从事网络出版,鼓励数字出版走出去。 数字出版十二五发展规划,欲建成 5-8 家集书报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于一体的海量数字内容投送平台。产业链不能通吃,让各家在找到自己的定位。 中国出版集团聂震宁 : 2011是数字出版的竞合元年。 中国出版集团已建工具书、百科、中华古籍语料、翻译语料数据库。 数字出版是原生态出版,体现文化的多元。传统出版是精品出版。 中文在线童之磊: 手机阅读是未来趋势。 中移动手机阅读偏娱乐,都市、玄幻、言情,手机阅读高峰时间是晚 10-11 点。 如果首页推荐点击 1000 次,第二页点击只有 100 次。 汉王张磊: 至 2010.12 ,汉王电纸书累计销售 100 万台。 电子书低碳,手机、电脑排放 59% , E-ink 只有 0.21%。 亚马逊每卖出 100 本书,卖 180 本电子书,但价格低, 1/3 价格。电子书销售占美国图书销售的 10% 。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电子书产业论坛( 1.9-10) 当当李国庆 浅阅读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深阅读还应该是专业的电子书阅读器。 版式是有语言的,现在的电子书一律一个格式,体验太差。 e 出版应该是互动的,看完同一本小说允许读者之间交流,做完试题能自动评判。最好是个性化的,比如试题老在那里出错,应该可以自动组织适合本人的测试。 现在电子书多数是作为礼品销售,实际读者购买的可能只有 20-30 万台,不够体量,没有形成市场,缺少向出版商谈判的酬码。 当当承诺三不:不做出版,不做电子书内容,不办实体零售店。呼吁打通电子书产业链,自己只卖传统出版书的电子版,定价权在出版商。 百道程三国 电子书不是指阅读器,是指电子内容。 电子书有三个发展阶段: 电子书 1.0 ,即纸质书的电子版。现在四大电子书出版商在做,多是机构用户购买,有钱赚。汉王、 Kindle 、巴诺也属于 1.0 。 电子书 2.0 ,即原生电子版。代表是盛大文学。 电子书 3.0 ,即增强版电子版。加声光电,代表是 ipad 。 纸书到 1.0 是渐变, 1.0 到 2.0 是初变, 2.0 到 3.0 是剧变。 说电子书是机遇也是挑战, 1.0 阶段对传统出版商是机遇,因为优质内容在他们手上,他们有话语权。 2.0 阶段对传统出版商是挑战。 美国的成功是 1.0 的成功,中国的热闹是 2.0 的热闹,中国的纠结是 1.0 的纠结。 中国应该学习美国,走 1.0 的道路。 中移动手机阅读基地: 介入手机阅读的原因:中国阅读率低;手机阅读更环保,中国图书每年砍树 8949 万棵中等松树。数字阅读占 10% 的份额,可少砍 900 万棵松树;创新碎片时间;省物流、仓储,实现精准传播;读者可与作者沟通;可以实现按需打印。 中移动手机阅读日点击率 1.7 亿次,每月信息费收入 8000 万。 浅阅读在手机,深阅读与汉王合作,上了 9 款电子书。 盛大文学侯小强: 中国的电子书是 1.1 。 云中书城里除了有网络小说,还有传统图书的电子版。出版社过于急躁,急于赚钱,要价太高。或小而全自己做电子出版,投入大而无成效。 产业通吃不可能,出版商应有分成的概念,让产业链都有钱赚。 磨铁沈浩波: 成立磨铁数盟,担网络出版重任。 与汉王、盛大文学脱勾。汉王是卖机器的,希望合作伙伴偏重内容运营。盛大有大量的自有内容,下面的子公司与我是竞争对手,盛大全产业链行不通。 与当当、淘定合作,他们不做出版,才与内容供应商合作关系简单,虽有争论,但不能离弃。 99.9% 的精力在做传统出版,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能大把大把地来钱。 现在数字出版市场过热,许多人会为此失身,要泼点冷水。 电子书真正赚到钱的只有中国移动,如无政府推动也很难想象。但日本手机没有政府推动,手机文学也很繁荣。中国除中移动,没有成功案例。 对百度文库很气愤。中国音乐产业已经完蛋了,要保护这个行业,保护数字出版,不能被开放。 淘宝: 进入这个行业不到 1 年。数字内容交易,不好做,差点放弃,但总得有人做。这个行业要花很长的时间做,原来过度预期。重新搭建平台, 音乐也做,电子书、视频也做。 定位于零售平台。 淘宝前 5 年亏损 15 亿,第 7 年一年赚了 20 多亿,数字出版也应该坚持下去。 这个行业数字化进程决定了电子零售的进度,今天数字内容太少。 元太科技: Kindle 的屏幕 100 是我们提供的, ipad 的屏是我们授权的,三星的屏幕 50% 是我们做的。 每天的工作就是胡思乱想,做白日梦。 未来是移动互联。 手机不是最重要的,手机号码很快就要被取消了。 以后最值钱的不是号码,是名字。 不相信终端为王、内容为王,是用户为王,老百姓愿意值钱才有意义,否则你给他他也不要。 世纪集团陈昕: Kindle 是成熟的,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链。 辞海阅读器,存 600 本书,价值 2 万余元,我们说,阅读器是免费的,电子书卖 3000, 树立电子书值钱的概念。 Kindle 全产业链打通,出版商怕其规模扩大危及出版商利益。 Kindle 说只卖纸书与电子书,作者直接授权其出版是不得已的有限行为。 中国电子书市场起飞还远得很,问题还多得很,解决之后才可能发展。 世纪既做平台也做内容,是不得已而为之,因现在没有第三方平台,如有,可能会卖掉这个平台,将自己定位于最适合自己的定位。 城邦何飞鹏: 数字化探索,不是华丽转身,是浴火转型,痛苦变身。 1996 年开始网络探索, 2003 年图书衰退开始, 2005 年杂志衰退 。 城邦预备 2012 年预备完成数字转型, KPI 考核数字销售占 20% 。 预计台湾 2015 年纸质进入半衰期,因为台湾小,数位化程度很快。 现在还有钱,可以转型,不要等消费方式改变后,自己连转型的钱也没有了,那就完了。 科学出版集团柳建尧: 2010 年 9200 种书, 3000 新书, 6000 重印书,数字出版营收占比不到 5% 。 人们对好内容的需求无止境,但人们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此消彼涨。但纸质有长远的生命力。 国际大专业出版商已经完成转型,从出版商 转为 信息提供商。 中国图书品种与总定价每年增长 6-7% ,总印数增长不到 1% ,实际是一种衰退。 商务王殿利: 编辑的消失,是对文化的灾难,不能保证人传到网上的都是科学和负责的。 做的是别人做不了的。历史资源编辑,工具书,学术著作(汉译学术著作,现代学术著作),不是简单图书的电子版展示,电子产品有自己的表现形式。 龙之媒 徐智明: 5-10% 的订单来自新浪微博的咨询,现在还主要是交流和信息发布功能,未来一定会增加结算和电子支付功能。 江苏新华周斌: 原凤凰新华所属音像公司,原多年亏损,销售汉王电子书后盈利, 2010 年电子书销售占其利润的 41% 。 徐州书城,整个楼面的电子数码产品,打造体验式营销模式。 2010.5 至今,全省各子公司中心门店全部建立汉王电纸书销售专柜, 15 家重点子公司门店建立了汉王系列产品店中店。 今不但采购图书实体,还采购版权,打造基于版权的数字中盘。
个人分类: 论文专著写作|296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三网融合将为出版业带来什么?
xupeiyang 2010-8-26 15:00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6日14:27 中国新闻出版报   今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并明确指出要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7月1日,国务院对外正式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在内的12个城市入围。在这一场不仅信息传播、内容和通信服务的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应用、个人信息消费的具体形态也将会有质的变化的新浪潮中,三网融合为出版业带来了什么?   新技术触发 出版业无限想象   从2001年国家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到2006年、2008年、2009年三网融合被多次提及,直到今年1月国家明确三网融合的时间表。这期间,三网融合经历了技术的变革,也融入了更多时代的新鲜血液。而对于新闻出版行业来说,三网融合带来的则是更多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技术的成熟为新闻出版业铺设了更宽广的发展通路。   中华大典数字出版平台技术总监王勤认为:三网融合解决了信息通道的问题,在未来的生活中,三网融合将在文字、动漫、视频等形式上给出版带来更多机会。而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数字中心主任蔡立看来,三网融合对于出版业来说,意味着内容将在更多的平台上发布,形成多渠道的分发通路。   据悉,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已经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开展基于卫星的互联网出版物总发行业务及全国连锁经营业务的许可资质,并成立了直播星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互联网出版物发行经营网络。   据专家介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实现无通信盲区,全面覆盖地域、空域、海域,达到全球无缝覆盖的关键手段,具有通信距离远、组网灵活、通信容量大、通信线路质量稳定可靠、机动性能优越、价格低廉、维护方便等优点。打破传统的网络通信业务,通过卫星技术实现远程访问,与音频、视频、图书结合,加强与地面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将实现用户终端设备上的学习和阅读。   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3G上网的普及也将为出版业带来更为丰富的展示平台,并通过三网融合的技术使出版内容在更为广泛的受众中传播。   互联网出版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目前已经形成了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等新业态。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将在出版业的发展中继续发挥信息高速路的作用。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77亿,约占网民总体的66%。移动网络、手机终端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三网融合前景中,在手机阅读及无线阅读市场的巨大需求下,加之电子书厂商和中国移动的造势,电子阅读器的市场潜力也将呈现出相应的强劲势头。移动终端阅读已成为出版业目前最为重要的发展通路。   新通道助出版业登上新高度   三网融合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光纤通讯设备制造商在内的多个环节均将受益。研究人士普遍认为,内容提供商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银河证券研究员许耀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网融合将使内容服务市场从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内容服务商将成为市场主导。这一转变将对广电传媒、中视传媒等公司形成实质性的利好。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视频节目内容提供商将日渐受益于渠道多样化,其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也将不断提升。   也有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有线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条件和运营能力接近,关键要看谁能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节目或服务应用。而在运营商对优质内容节目的争夺中,内容产业的版权收入有望大幅提升。   业界人士指出,从国家对三网融合的规划中不难窥见,未来相互融合的业务将增加,主要体现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渠道的结合,如CMMB手机电视、有线宽带、互联网视频和有线互联网等。同时,未来三网融合业务的增加将给政府的监管职能带来更大的挑战。   王勤更看好以视频、动漫为主的数字出版新业态。我们讲的三网融合是信息通道的概念。动漫符合娱乐、音视频的要求,三网融合后,动漫将会有更多的通道发布。同时,三网融合对于制作影视视频的音像社来说也是绝好的发展机会。王勤认为:当有比网络、手机更好的,如以电视为终端的消费形态和消费通道时,怎样满足这些坐在电视机前的受众的需求按需生产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新的表现形式,或者在传统形式上增加新的内容。三网融合以后,通道有了、终端有了,主要考虑的是在上面反映什么内容,未来内容商将大有作为。   融合加快数字出版进程   2010年数字出版产业年会发布的《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其中数字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网络版)、网络游戏、手机出版发展迅猛,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逐步变化、阅读终端的成熟以及版权问题的改善,加之数字出版又与国家倡导的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低碳经济等主题相契合,行业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在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出版业转企改制的大背景下,传统出版单位纷纷意识到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并着手发力数字出版。而随着三网融合实质性步伐的加快,三网融合也成为影响数字出版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关键要素。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出版中心主任徐凡告诉记者:借助三网融合的契机,出版单位也应该有所作为,包括图书、电子音像制品等出版形式都应该成为三网融合下出版探索新业态的主要内容。而对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来说,专业性的内容似乎局限了其在手机、电子书等移动终端上的发展,但是,在三网融合的机遇中,他们也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虽然移动阅读并不适用于专业的内容,但对于数字电视来说,我们可以有所作为,可能会推出一些相关的内容。利用三网融合的渠道,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平台将有用的内容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该社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忠胜对于三网融合带给出版业的未来信心满满。   而作为互联网出版和移动互联网出版典型代表的盛大文学、中文在线等,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与运营商和终端商展开合作,已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的探路者。在三网融合的新机遇下,他们也希望掘得一桶金。   中文在线内容中心总经理于静坦言:网络只是渠道,我们最终面对和服务的始终是人,我们会争取建立围绕不同用户群体的内容、产品、服务策略,并将这些规划与三网甚至多网的渠道进行整合。   然而不可否认,在发力数字出版的同时,出版业也确实被一些长期困扰的问题所拖累。我们期待国家尽早建立数字出版的标准体系,使数字内容在制作和输出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同时,出版社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要有两个意识:一是版权保护意识,特别是数字版权的保护;二是要把资源管理好,要有意识地建立内容数据库,才能在技术成熟时拿出来使用。李忠胜强调说。   跨媒体出版 机遇中孕育挑战   三网融合给更多的数字出版企业创造了数字用户,很多此前没有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的企业也可能找到机会。用户量的增加、用户群体的复杂化、服务模式的多样化、内容需求的碎片化使得挑战也颇为巨大。而尚未成熟的数字出版产业,将面临新一轮各路势力的洗牌,新兴的数字出版产业未必能够满足各种尚未固化的新用户的需求。于静袒露出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出版业发展的担忧。   此前,有业内人士曾列举三网融合的五大好处:信息服务将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极大地减少基础建设投入,并简化网络管理,降低维护成本;将使网络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转变,网络性能得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网络的整合,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业务提供的范围;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认为,三网融合确实会使内容提供商的议价能力得以提升,网络的改善及传播介质的增加(如互联网电视等)为数字出版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不过对于内容提供商来说,首先受益的应该是传统影视内容提供商、视频内容提供商,由于传播介质及用户习惯使然,拥有纯文字内容提供商的直接机会可能要稍微晚一些。而同时,挑战也是并存的:一是传统内容提供商的思路转型,是否可以准确地把握进入机会;二是这种机会必然会招致众多的竞争者,有些竞争者可能是一种新兴的形态(即将互联网和传统厂商的运营理念相结合),对于传统内容提供商的竞争压力是比较大的。   三网融合将使原有的媒体界线被打破,带来内容生产的全面数字化,给出版业走向跨媒体出版带来机会。对传统出版单位而言,我认为在做好内容结构数字化的同时,应开放思路,扩大内容的表现形式,利用三网融合带来传播渠道变化的时机,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内容服务。在挑战方面,三网融合使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加统一、便捷、高速,也使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更加无法厘清。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张立如是说。(赵婷 廖小珊)
个人分类: 网络技术|2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出版能玩转资本魔方吗?
renxiang 2010-4-12 19:16
近几天,出版界,包括整个文化产业,都在为一条消息兴奋而激动。那就是,国家出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扶持计划。主旨是开拓包括出版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逐步实现文化产业的资本运营。具体的措施,包括鼓励对出版业的贷款,加快出版集团的上市步伐,增加出版文化产业的融资管道,等等。跟很多出版业的人士交流,大家私下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下不缺钱了。 诚然,中国出版业其实是世界出版业都是一个低利润、低投入、低回报的产业。以金融指数和金融标尺来衡量,出版业的产值还是小菜一碟。如果比较出版业的产值和从业人数,那么这个产业的金融素质,或者投资价值,应该仅仅略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实,出版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缺钱的行业。 到欧美出版社参观,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美女多,帅哥少。原因是,出版业的收入太低,美女可以为了兴趣玩玩票,绅士们靠出版业的收入却养家艰难。跟国内的同行开玩笑,说国内的出版业是丑女多、美女少,因为出版业的那点儿钞票留不住美女。玩笑归玩笑,不争的事实是,近十几年来,出版业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产业。我身边的很多能人儿相继都离开了这个行业。所谓人往高处走,可见出版业的含金量和钱景堪忧。 这次,有了金融系统的支撑,贷款无忧了,换言之,有钱了!那么出版业能玩转这个资本魔方吗? 我觉得,以目前国内出版产业的经营能力和商业模式不是我泼冷水这场金融注资,到头来,带给中国的不是出版业的繁荣,而很可能是一堆堆轰轰烈烈的大项目,一部部资本堆积起来的文化泡沫,还有更多的积压在库存里的废纸。其实,当我们审视这些年日益增长的库存和日趋下降的单品种销量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出版界缺的不是钱,而是好作品,好创意当然,根本缺乏的是推出好作品的体制与行业文化。 我们的出版业不是一般的浮躁。这种浮躁的根源在于各个出版社的经营理念与商业模式落伍,重复出版、恶性竞争、粗制滥造成为中国出版的关键词。出版业本来是一个国家文化积累和知识构建的基础性行业,出版传承的是一个民族的非物质遗产。但是,今天,有几家出版社,几个编辑,是本着这样一种心态来作书的? 商业化,并不是低俗化和浮躁化的借口。中国出版业在没有根本转换增长方式的时候,就迎来金融注资,这未必是件好事。当然,我们相信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产业有自我调整的能力。可是,别忘了,资本的本性是贪婪。一个文化产业,指望资本的力量去戒除浮躁,简直是饮鸩止渴。 出版业来钱了,不缺钱了,每个从业人员都感到高兴。可是,有头脑的难免要多想想,我们能玩转资本魔方吗?资本的注入会不会加剧出版业的浮躁;贷款、上市如果一味向大集团倾斜,是否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强势资本推销的文化垃圾铺天盖地,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创意又怎样生存? 等等,等等 我担心的是,中国出版,不要到头来,被资本玩了!(任翔/文)
个人分类: 论文专著写作|3406 次阅读|2 个评论
京城归来杂记
limer 2009-12-19 14:19
周一周二两天到总署培训中心参加了一个硕士班的开题,这批学生主要是各大出版社和出版集团内有经验的编辑。从其开题报告和现场发言来看,他们对出版发行实务中的问题观察细致,见解深刻,尽管编辑思维压过了研究思维。 开题完毕后,我们应邀参观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有幸见到两位业内领军人物,并与两位做了深入交谈,也倾听了两位业内高人对数字出版的看法。详细过程这里不便细言,只谈点感受。 当前,出版社和出版集团没有不关心数字出版的,而且绝大多数都已经动手了。虽然各自投资和努力的方向不同,但总的来看,传统出版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不清晰,特别是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的确,目前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是没有,问题是这些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当下的中国出版社。从销售额来看,中国绝大多数的出版社都是中小社。这些机构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三没人力,面对数字出版,只能任人宰割,沦为廉价的数字内容作坊。 以前,我就表示过,数字出版的前提是出版机构做大做强,制度脱缰。目前,出版业的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问题是数字出版是信息技术的产物,遵循的是网络经济的法则。如果我们还是用工业经济的思维,产业上下游通吃,恐怕这场变革只是自我阉割。 竞合也是网络经济的特色,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双向促动,并带来双赢的结果。竞合的前提是卡位,也就是在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不单指条装划分势力范围,更是指确定自己在愈加复杂的产业网上的位置。从现实来看,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趋势日益明显,就整个传媒产业来说,三网合一只是一个技术背景,这背后的思维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形态的升级,上下游通吃就能坐稳江山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思维革命,而不是技术革命。 幸好前瞻的出版机构已经开始思考和行动,更多的则是在温水里游泳,等待总署的眷顾。 问题是,如果出版政策是块薪柴,而不是冰块,温水里将看到的不是碧背,而是白肚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版界应带头拒绝白色污染
蒋高明 2009-7-3 11:11
蒋高明 本文2009年7月3日发表于《科学时报》周末评论版   前不久,笔者接到国内某著名出版社寄来的图书。该书针对2008年中国境内发生的重大环保事件进行回顾和分析,并介绍了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出版这样一本好书的目的旨在唤醒国人的环保意识。然而,遗憾的是,该书在出售时,每本书外却笼罩了一层毫无意义的塑料包装膜。既增加了白色污染,还增加了拆装的麻烦。      目前中国出版界,乃至学术界,为追求所谓的豪华奢侈,图书杂志塑封或塑料膜包装成风。除此之外,光盘、磁带等电子影像制品外也多封了一层塑料膜。甚至还有些出版社或杂志社,向订户邮寄杂志或图书时,使用的也是无法降解的塑料信封。      出版业之外,消费行业塑封现象更是触目惊心。扑克、香烟、药品、玩具、甚至袜子、化妆品等等都毫无例外地实行白色包装。酒店里的一次性牙刷、梳子、拖鞋、肥皂、浴帽等都大量使用塑料膜包装。飞机上,乘客吃一顿饭后,就留下来一堆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汽车修理行业,修理厂为了取悦顾客上帝,竟然使用大面积的塑料膜包住车座,仅使用一次就扔到垃圾堆。桶装矿泉水的水桶外依然笼罩一层塑料膜,就连农民种地也广泛使用塑料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政府竟鼓励这一做法。白色污染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我们不果断采取禁塑措施,我们的生存空间将会被自己制造的塑料垃圾所覆盖,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再以餐饮业造成的白色污染为例。笔者将某次就餐后所有塑料膜带回实验室,用千分之一天平称重,其结果是:消毒餐具外包膜1.374克;筷子膜0.169克;餐巾纸外包装膜1.785克;内包装(湿巾)膜0.988克,总重4.316克。如果10人就餐,一桌饭下来产生白色垃圾43克之多。北京有大小餐馆4.1万家,以平均每天百人次就餐计算,则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高达6.45吨,这里还不包括一次性餐桌塑料布和发泡塑料餐盒造成的白色污染在内。北京生活垃圾中,废弃塑料约占3%,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其中餐馆产生的白色垃圾就占46%。      尽管中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措施,如控制城市超市和商场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但县级以下地区依然没有禁止塑料袋使用。在农贸市场、集市上,塑料袋照样大行其道,且使用是再生的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大。      因自然界没有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袋,目前对塑料膜和塑料袋的处理,一是再生使用,二是焚烧,三是掩埋。焚烧塑料膜会释放出多种有害化学气体,其中以二恶英毒性最大。它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毒性极强,并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2004年正式生效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把六氯代苯等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持久性化合物,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这些禁限物质中就包括焚烧塑料膜产生的二恶英。但前两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后者则在长期填埋过程中污染地下水。制造塑料袋消耗许多化石资源,排放很多温室气体。签于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公民自觉抵制塑料袋这一严重的白色污染制品。      最新数据现实,目前中国城乡癌症死亡率较30年前增加了80%以上;每4-5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个是死于癌症;中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口接近200万人。癌症死亡率的上升说明我们生存的环境在变差,污染物在增多,其中,很可能就有燃烧塑料膜形成的污染物在内。燃烧塑料制品形成的二恶英是世界上公认的恶性致癌物,面对如此恶劣的致癌物,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减少乃至逐步告别塑料膜使用。      出版行业是传播文化、知识、理念、时尚的产业,环境保护理念尤其值得宣传。除宣传外,在具体细节上做到不污染环境或少污染环境,出版人更应带个好头。从这一立场出发,追逐毫无意义的奢侈消费,迎合大众庸俗需求,大量使用没有任何用途的塑料包装膜,就应当果断停止。除此之外,那些时尚类的出版刊物,还具有引领社会消费的特殊功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宣传一些名人、要人绿色消费行为,逐步让老百姓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乃至告别白色污染,完全是举手之劳。环境保护,必须从小事做起。      建议中国政府按照新颁布的《循环法》要求,在一些生产或消费环节上,停止奢侈性的塑料膜生产和消费;停止一些地下作坊制作劣质塑料制品;禁止出版、餐饮、酒店、汽车修理行业等奢侈性的塑料膜(袋)使用,以法律手段严格抵制白色污染,还老百姓一个健康优美的环境。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59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