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未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什么无人关注“山东地下排污事件”
热度 1 diegowang 2013-3-3 20:07
注册科学网有好几年了,几乎每天都会逛逛科学网博客,看看最新的科技进展和时事,感觉科学网上的网友都会以十分专业和负责的态度对时事热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受益匪浅。然而本人最近转载了一篇文章“地下排污:致命威胁悄悄逼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5475do=blogid=663136,是一篇关于我国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往地下水里排污的地步,闻听此事,真是痛心疾首,尤其是山东潍坊和菏泽地下排污之猖獗( http://news.sina.com.cn/z/shdpw2013/ ),当地环保部门之无耻,山东环保厅之袒护,令人发指,忧心忡忡。地下排污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很难治理,危害子孙,贻害千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关注,从而推动政府对地下排污的治理和严惩。 然而博客发了好多天,关注的人很少,科学网上连这样的问题都不关注,还关注什么啊? 另外我在新浪博客上也密切关注了此事( http://weibo.com/u/3188515932 ),发现关注此事的人都是一些草根,没有一个知名人士关注这样的恶性事件。如此,真是让人失望至极!
个人分类: 杂文|329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社会的未来预测和我们的对策
Zhanglincn 2011-6-26 02:10
“ 上世纪 90 年代前,中国的 GDP 总量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不仅缩小了与日本的差距,还超过了日本,这在当今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奇迹,由此中国经济的崛起也被国际媒体描绘为带有 “ 神话 ” 色彩的崛起。(凤凰网) ” “ 对此,国外一些媒体和经济界有评论认为,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间,中国 GDP 总量将赶超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也有评论认为 21 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凤凰网) ” 我以为对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经济预测有些过分夸大,其实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趋势有以下几点: ( 1 )中国经济增速将减缓,并在今后 5 年快速震荡接近增长极限,到达一个平台(在 5% 左右),并将在这一平台上调整 10 年之久。 ( 2 )中国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逼近社会政治改革瓶颈,会出现社会秩序和金融秩序的震荡,该事件对文化和经济都有一定负面影响。 ( 3 )中国国家负担加剧,科学技术水平乏力显现,经济增长后劲明显不足。 ( 4 )中国国际压力上升,有局部冲突出现。 然而以上的结果是我们所有中国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要想到如下的对策: ( 1 ) 加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这一点最为重要。高兴的是我们的国家从政府官员到科学家到人民都明白这一点,现在我们不仅要脚踏实际地做事,而且要给具体搞科学技 术的工作者以更高的荣誉,他们才是拯救中国未来经济陷入长期平台调整的功臣!我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技术消化和创新中,比如减少一些 造文章的人去浪费青春于无用。我呢就是一个造文章的人,我当然希望把我宝贵的时间投入具体实际的技术上,我想看到一件产品所产生的自豪感比制造一篇没人引 用的文章会大很多。 ( 2 ) 给政府以更多的理解和时间。我们的政府现在已经开始着手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并逐渐在释放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社会压力,而我们应该去理解政府解决这些内 部矛盾所需要的时间,更需要我们全民发挥集体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对于在改革中我们丧失的暂时利益应给予理解,不以此产生的好恶去破坏我国政府努力营造的稳定局 势,稳定是给政府时间去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时间任何让我们愤怒的东西最终都将得不到解决。 ( 3 ) 努力为政府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你可能不是决策者,但智慧的东西往往不是首先来自决策者的大脑,最聪明的方式绝对隐藏在民间。通过正确的渠道为政府献策是 我们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比如三峡工程问题,没有谁能够肯定一项工程会带来什么后果,但必然利弊共存,对于弊端我们实事求是地一个一个找出来解决,最终的三峡工程就会成为一个好工程。我们正确的态度不是去咒骂和否定它,而是要全民对出现问题找出对策,也许你的一个观点会被决策者看到(呵呵,互联网时代什么都可能发 生),这样三峡问题会得到最智慧的解决方案。 ( 4 )对国际事务我们要充分理解政府,首先要相信政府和国家领导是不会做出放弃主权和土地的 行为,这是会写入历史并被万年痛骂的事情,没有人会愿意这样做。其次在政府不好出面解决的时候,我们应该以民间的方式为政府出力(呵呵比如政府由于国家之 间的某种原因放弃了赔偿,无法反悔,但我们可以发起民间索赔),这样不会因为是政府行为而遭到国际指责,而又能保护我们的利益。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3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周少祥《[转载]一个不合时宜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有感
pww1380 2010-12-25 14:10
同感。 痛心。 忧虑。 悲哀。 警醒。 思变。 同感 同病相怜之痛感。 痛心 中国当代教育现状之悲惨。 忧虑 中华民族何以有未来之发展?! 悲哀 五千年古国文明之哀叹。 警醒 对教育弊端与顽症之警惕,对全球竞争激烈之清醒。 思变 为民族生存与发展,为中华文明之延续, 唯有, 穷则思变!!! 参考文献: 1 . 周少祥 . 一个不合时宜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5298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313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对中国的现实和未来的认知判断
周可真 2010-10-16 12:57
我刚才在本博所转载的《当今中国的政治乱伦》一文之前加案语曰: 本博主所转载的这篇文章虽然不代表本博主的立场和观点,但此文的确提出了一些在本博主看来是令人深思和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文中所说 不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现实立场在哪里,即使想拥护中国共产党都不知道往哪里走 的话让本博主觉得深有同感,因为如果把中共的理论与其现在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来看,则的确就是如此。事实上,本博主早就感受到在如今的中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像要反对马克思主义一样难,唯有中立地将马克思主义置于一旁而不作评论,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两难境地。这种情况似乎预示着中国社会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局 。 对此,博主 qiaoqiao1980 评论说: 看来资本主义理念和共产主义理念已是水火不分了,周老师,您坚持什么呢 ? 本博主如实回复如下: 我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来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和展望未来。 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是只有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会实现的,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都不曾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取得胜利。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取得胜利是列宁的观点,列宁以这种观点作为指导发动了十月革命,但是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列宁所创开的俄国社会主义运动最终失败了,苏联的解体就是其失败的铁证。 在苏联和东欧解体后,改革开放的中国终于决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直接目的是要把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而世界经济的根本性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因此,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必要条件就是中国经济的资本主义化。所谓市场经济,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共产党领导或共产党执政的资本主义经济。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的原理,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必然导致共产党质变为资产阶级政党。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正在发生性质上的变化:过去它一直自称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现在的党章则自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共产党只能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或无产阶级政党,而不可能是一个民族的先锋队或某个民族政党。正是根据这个政党理论,当初苏联共产党自称是 全民党 时,曾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激烈批判。现在中国共产党则比当初的苏联共产党走得更远了,因为 全民党 只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则不只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人民,而且代表全世界中华儿女,因为中华民族是包括一切中华儿女的。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作如此自我定位?这是一种故意模糊概念的做法。从中共最近十多年来的做法可以看出,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由无产阶级政党向资产阶级政党转变的一个过渡环节,这正如全民党是苏联共产党由无产阶级政党向资产阶级政党转变的一个过渡环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相应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包括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运动内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规律,共产党由无产阶级政党向资产阶级政党的转变具有必然性,这种转变在德、法等西欧国家早就实现了,即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早就由当初的无产阶级政党转变为资产阶级政党了,而且其名称也由较早的社会民主党改成各种各样的称呼了。(参见百度社会民主党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271185.htm )因此,中国共产党由无产阶级政党转变为资产阶级政党,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是,正如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各有其政治特点,未来的中国资本主义也会有自己的政治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为中共所确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个根本方向所决定的。这里社会主义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它意味着当中国共产党由无产阶级政党转变为资产阶级政党以后,中国不实行西方那样的多党轮流执政,而是一直由中共一党执政,这就是所谓中国特色或社会主义特色。 人们现在最为关心的中国政治问题,其实不再是中国未来社会是否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和中共是否仍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而是中国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中共一党执政还是由多党轮流执政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派与反社会主义派互相争论并加以政治博弈的焦点问题。社会主义派是坚持中共一党执政不动摇的一派,反社会主义派是反对中共一党执政而主张多党轮流执政的一派。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从邓小平发明不争论( 即对中国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不予争论 )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启动以来中共自身的表现来看,中共也不再在乎自己是不是无产阶级政党或工人阶级先锋队( 事实上已经自称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也不再在乎中国社会是不是社会主义( 事实上资本主义企业在当今中国已随处可见 ),而是在乎自己是否能够坐稳江山,是否一直能够做中国的执政党,这才是这三十余年来中共真正关注的根本政治问题。到底将来会怎么样呢?笔者最近在《儒家学说不可全盘否定》(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097 )一文中指出: 当今中国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和谐社会。按照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必须实行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也必须实行民主政治。但是这种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政治。这是中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国特色之所在。离开了这个中国特色,它就不是中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而是一般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了。这意味着中国民主政治的改革及其前途应是在于把一般资本主义民主机制引入中国共产党内,在中共内部实行形式上类似于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政治竞争,由此形成代表中国社会中各个不同阶层的特殊利益的政治集团,即毛泽东曾经说过的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的所谓派。中共内部的这些不同的派不同于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党,当然更不同于中国封建时代的君或皇。因此,尽管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和现代西方政治都值得当今中国执政党借鉴,即在思维方式上可以借鉴儒家的整体思维,在民主政治上可以借鉴西方的民主体制,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决定了当今和未来中国既不能以儒家民本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也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 。 这一展望是基于笔者的这样一个基本认识: 当今中国的市场经济无论其具体性质如何,它都是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无论其如何特殊,都必须与这个世界市场的整体相协调,否则中国经济就无法融入世界经济。按照儒家的整体思维,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整体的一个部分,它并不具有可以脱离其整体而独立存在的自性,即它不能自我决定其性质,而是也只能由它的整体来决定它的性质。而当今世界经济在根本性质上无疑是资本主义经济,这个根本性质规定了作为这个世界经济整体的一个特殊部分的中国经济的一般性质,即它只能作为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要素而存在。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现实性上只能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特殊资本主义。( 拙文:《儒家学说不可全盘否定》,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097 ) 以上认识是笔者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来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和展望未来所获得的,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判断,它并不必然代表笔者的价值取向。这种认知判断有可能是错误的,敬请有识者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时评.政论|326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新闻发布会
cuncaoxin 2009-7-4 16:48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例如, 1857 年和 1929 年两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分别爆发了电气革命和电子革命两次技术革命高潮。这次金融危机将加速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步伐,在今后的 10 ~ 20 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看,奠定现代科技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基本发生在 20 世纪上半叶, 科学的沉寂 至今已达六十余年,科技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已经凸现,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地球系统的演化等科学领域,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 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再也不能错失机遇,必须及早准备。 摘自《中科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 视频: 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新闻发布会 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 2009 年 6 月 10 日在京发布。报告绘制了我国未来50年在能源、人口健康、空间与海洋、信息、国家与公共安全等18个重要领域的科技发展路线图。 报告凝聚了中科院300余位专家历时一年多的心血,按照2020、2030和2050三个阶段,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的整体构想,即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和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 此次发布的路线图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凝练出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2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 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6个战略性科技问题,包括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农业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设计、泛在感知信息化制造系统、艾级(1018)超级计算技术。 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7个战略性科技问题,包括中国地下4000米透明计划、新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深层地热发电技术、新型核能系统、海洋能力拓展计划、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大慢性病的早期诊断与系统干预。 影响国家与公共安全的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即空间态势感知网络和社会计算与平行管理系统。 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4个基本科学问题,包括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物质结构调控、人造生命和合成生物学、光合作用机理。 发展迅速的3个综合交叉前沿方向,包括纳米科技、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系列、数学与复杂系统。
个人分类: 技术创新|259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