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清华学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抗战时期的《清华学报》
kexuechuanbo 2011-4-5 22:53
《清华学报》为一份文理综合性学术月刊,由创刊于 1915 年 5 月的《清华月刊》发展而来, 1915 年 12 月始用《清华学报》刊名。由清华学校创办于北京,采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单、双期间隔出版的形式。邮务局认为新闻纸类。严复,黎元洪、梁启超为之题写刊名。 1920 年至 1923 年停刊, 1924 年 6 月复刊后改为半年刊。 1934 年改为季刊。抗战期间随校迁昆明出版, 1946 年迁回北平出版。 1948 年后渐以自然科学为主。从 1915 年至 1948 年,先后共出版 20 卷,约 90 余期。陈达、浦薛凤、朱自清等相继为总编辑或编辑部主任。罗加伦、熊庆来、吴有训、翁文灏曾为编委。梁启超、萨本栋、胡适、王国维、梅贻琦、周培源、赵元任、马寅初、顾毓琇、冯友兰、金岳霖、陈寅恪、闻一多、王力、俞平伯、张光斗、刘仙洲均曾参与学报的编、审、撰等工作。它是我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最早使用中、英文两种版本间隔出版,也是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的高校学报,并在学术性、探索性和舍弃日本间接渠道传入西学而代之以从欧美直接传入西方最新科学技术等方面开创了高校学报的新纪元 。 1941 年 4 月在昆明出版的《清华学报》编为第 13 卷第 1 期(大学三十周年纪念号上册)。其时,邵循正任学报编辑部主任,成员有冯友兰、陈寅恪、雷海宗、闻一多、潘光旦 5 位。该期载有:梅贻琦的《大学一解》;冯友兰的《孟子浩然之气章解》;陈寅恪的《读哀江南赋》;杨树达的《易牙非齐人考》;金岳霖的《论不同的逻辑》;吴晗的《明教与大明帝国》;谷霁光的《宋代继承问题商榷》;陈梦家的《射与郊》;张荫鳞的《顺昌战胜破贼录疏证》(附顺昌战前之刘锜);何炳棣的《张荫桓事迹》;陆侃如的《建安文学系年》等。 其中,梅贻琦校长的《大学一解》一文,是抗战时期有关大学科学教育思想与大学学报发展模式的重要文献。该文提出了两点重要思想:第一,提倡文理融通,并 为“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的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今日大学 ……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今日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门,学子对此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 。《清华学报》编辑部特别指出创刊的初衷是:“欲求博通今古,融贯中西” “因为学问的范围是很广的,所以本报的论著,不用机械式地分类,除文苑一门暂时不登外,其余的著作,但求与本报宗旨相合,俱可选载” 。因此,梅贻琦的文理融通说或“一以贯之”说,既是对清华办学思想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文理综合性的《清华学报》这种模式的一个肯定。第二,提倡大学与所处环境相融,并负起“教化”职责,推崇古人关于“一乡有一善土,则一乡化之”的说法,认为“一地之有一大学”,则此地化之,“教在学校环境以内,而化则达于学校环境以外”,其具体内容就是“一曰为社会之倡导与表率”,“二曰新文化因素之孕育与简练揣摩”。 由此,则“终将为一地方所共有,而成为一种风气” 。这正是西南联大西迁昆明以后,“以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倾心致力于地方工农业建设、地方教育、地方科学技术、地方文化的理论性总结和升华 , 即便西南联大结束以后,也留下了昆明师范学院,并制订了与之合作的办法。 其中 冯友兰的《孟子浩然之气章解》一文,在国难当头,外侮深重的抗战岁月,亦不啻为一篇培育民族气节、养成浩然正气教育的绝好教材。什么是“浩然之气”?冯友兰引经据典地指出:“浩然之气是孟子所特用底一个名词”;“浩然之气,是天地之正气,而人得以生者”;“志”又与“气”相关,所谓“志至焉,气次焉”,“气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如他引朱子语:“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便是这样气,人须有盖世之气方得。又如古人临之以死生祸福而不变,敢去骂贼,敢去殉国,是他养得这气大了,不怕他”。“这种气可以说是‘一股劲’,有这种气者,可以说是‘憋一股劲’,这股劲在军队打仗或个人打架中,最可看见。所以孟子举养勇为例。勇士养勇,是养这种气,这股劲。有了这种气,这股劲,则可以‘躬冒矢石’,而无所畏惧”。“有浩然之气者,自然不知富贵之为富贵,贫贱之为贫贱,威武之为威武,所以其不淫,不移,不屈”,“如长江大河,浩浩而来”,“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塞于天地之间,上下与天地同流” 。这就是浩然正气。西南联大的闻一多、李公朴、朱自清,正是这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之气常在的大丈夫。 详见: 姚远 . 西南联大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兼与西北联大比较 . 伊继东,周本贞主编 .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研究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 313-325 ;中国现代史学会: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学术讨论会, 2007-11-10 (昆明) 抗战时期清华学报封面.doc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综合性自然科学报的特色化为必由之路
kexuechuanbo 2011-2-27 20:32
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在高校科技期刊系列中占有很大比重,几乎每校都有这样一份综合性学报,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期刊类型。这种模式源自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 20 世纪中叶演化为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和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报两种版本。 上海圣约翰大学前身圣约翰书院于清光绪十五年( 1889 年)创办的《约翰声》,为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 创刊于 1915 年的《清华学报》 与其后 1919 年创刊的《北京大学月刊》一起,奠定了 20 世纪初期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这一期刊类型的基本模式。《清华学报》亦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的文理综合性学报,是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并以学校名义出版的学术期刊。这种文理融通的模式甚至成为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期的象征之一。 这种模式后来演化为文科的文、史、哲、经、法、社综合,以及理科的数、理、化、天、地、生综合,与其主办者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也与科学发展既表现为综合又表现为学科细化的趋势相一致。即便是专科学校,也是专于某科的综合。 1998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涉及“大学学报”一词时,已将这种模式定义为:“大学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这种模式为中国高校形成教学、科研两大职能、为培育大量文理融通的复合型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我国相似的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各出版有 100 余种学术期刊,多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全英各大学出版的学术期刊占全英学术期刊的 60 %以上。英国的 Nature, 美国的 Science 其实也是这种模式。俄罗斯、日本的大学也有这种期刊类型。 然而,这种综合性模式运行 100 多年来,被过度地“拷贝”和沿袭,甚至在本世纪初又突然倒退回历史,在高职、高专与新办院校出现了七八百种文理综合性高校学报。这与近年来的高校办学特色化、与专业性期刊在发行量上的差距、与读者市场的细分等趋势形成尖锐冲突。这方面包括《中国科学》也按学科分为 A , B , C , D 辑出版。英国的 Nature 最近也按来稿多寡和专业方向分出 11 种专辑。于是,近年来高校提出了“推倒校园围墙,面向社会整合相关学科”,“突出某些优势学科,走特色化办刊之路”的举措。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月刊自 1985 年开始,逐渐形成: 3 , 6 , 9 , 12 期为理、核能、土木、水利、环境等小综合; 1 , 4 , 7 , 10 期为电机与信息科学(含计算机、自控等); 2 , 5 , 8 , 11 期为机械(含精仪、热能、力学、航空航天),余按学校主要学科分出“准专辑”。 2003 年,《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出版过一辑“非典”专辑;《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依托原校学科优势,在钢铁企业优化等方面形成特色;《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依托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院校和教育部惟一“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的优势,在西北自然资源开发方面形成特色;《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依托原亚洲惟一“公路学院”的合校主体,在公路工程及运输方面形成特色。 通过按优势学科或专业分辑出版,以及依托本校地缘优势、学科或专业优势,加大优势学科稿件比重、强化作者、读者意识特别是强化阅读市场意识,培育新的作者群和读者群、走准专业化和特色化的办刊思路,代表着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这种模式的进化,应该被肯定。 参见:1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姚远,赵军平,高静,王强,陈艳,尹晓蓉),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 , 19 ( 3 ): 370-374 2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姚远,汤晰,赵军平,高静,王强,陈艳,尹晓蓉),编辑学报, 2008,20 ( 1 ): 15-17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8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学报》与叶企孙、李俨的数学史研究
kexuechuanbo 2011-2-26 18:35
1916 年至 1917 年,叶企孙( 1898 - 1977 )先后在《清华学报》发表《考正商功》和《中国算学史略》,首开清华学校科学史研究的先河。 《考正商功》为叶企孙作为清华学校学生时即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 1915 年秋季完成全文,对《九章算术》中“商功”做专题研究。他对其中的城垣堤沟堑渠 、堢壔、堑堵、方锥、阳马、圆锥、鳖臑、方亭、圆、刍童、盘池、冥谷、曲池、刍甍等题给出演算与证明,认为:“《九章》所为刍童、盘池、冥谷者,其亦截头锥体乎,乃并观之,而《九章》之谬显矣” 。他提出三点疑问,并一一作了演算和证明,结论指出“《九章》之误在于以正截头锥体求积术求非正截头锥体之积,而刍童、盘池、冥谷之积非正截头锥体有二原因” 。其一“凡正截头锥体,两底之边线有比例,今刍童等两底之边线,无比例,故刍童等非正截头锥体(即第一疑问)” ;其二,“正截头锥体求积术有四,法虽互殊,结果则皆为体积,断无不等之理。今刍童等之体积用四术求之,结果互殊,以一定体而其体积无定,于理不通,故刍童等非正截头锥体(即第二、第三疑问)” 。审校者梅贻琦对该文的主要结论作了验算、复核后认为:“实则方亭为刍童之一种,而刍童则包罗方亭与截锥而有之。盖苟使上袤等上广,下袤等上广,则得方亭,而使上袤下袤及上广下广成比例者,则得截锥也,故方亭截截之算式,均可于刍童式中化出” 。“叶君疑问之作,皆由于原书中刍童、盘池、冥谷皆为长方方底之截锥体一语之误。然叶君能反复推 测,揭破其误点,且说理之圆足, 布置之精密,俱见深心独到之处。至可喜也” 。 《中国算学史略》一文认为:“中国算学史,自阮文达《畴人传》始” ,“然皆以个人为主,而一时代之精神不可见,况天文算学专家二者相杂,源流进退,反失其真” ,故撰文“专论中国算学之递衍” ,将中国算学史分为自上古至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西学东渐时代、古学复兴时代、海宁李氏译书以后等 11 个时期。然而,“观其全局,其进步卒远逊欧西”,故其目的是要使“读史者观已往之得失,某将来之进步” ,“自知失处,力求精进” 。在论述中国数学远逊于欧西的原因是,强调指出:其一是“乏统系之研究,历观古算书,大多一题一法,而不会通其理,后世习而不久,既无公理,自难发达” ;其二,“传习不广,古史难稽,自宋以后,习者极少,此线将绝,故称算学曰绝学,一人特起继续研究,则曰继绝学” ;其三,“囿于旧习,古算式难言,而十三世纪之四元算式,载籍具在,其不便待言,而清乾嘉之际,学者犹用之,虽知不便,以为元人成法,不思改也,而代数卒以此不进” ;其四,“自然科学不发达” ,“此亦数学不进之一故也” 。他还建议数学“欲谋以后之大进,仆以为首,宜设立学会,集全国之算学者,为统系之研究” ,并“广译西国新出算书” 。另外,“教授高等学生时,可略贯以中国古昔算学之知识,欲曲畅旁通” 。“如是,则后日之进步,必无止境” 。 1925 年至 1928 年,时为陇海铁路局工程师的李俨( 1892 - 1963 )相继在《清华学报》发表《梅文鼎年谱》 和《李善兰年谱》 。他在 1917 年时 , 即着意为中算名家梅文鼎、李善兰、华蘅芳三先生各编一年谱。为此,他征访梅氏宗谱 , 1918 年在宣城教育会刘至纯处得到宁国县梅柏溪所藏《梅氏宗谱》、《文鼎公本传》、《榖成公事略》及县志中的《梅文鼎传》等重要史料。据此,他又参考 215 种自己所藏、传世资料或新近研究成果,终于完成。参考文献中较多引用的新近文献有他自己于 1919 年 11 月在《北京大学月刊》发表的《中国数学源流考略》、 1924 年 6 月张荫麟发表于《清华学报》的《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裘冲曼的《天文算学书目汇编》、(时未刊)等。为求将梅文鼎置于世界科学史的背景之中,他还将同期英国牛顿( 1642 - 1727 )、日本关孝和( 1642 - 1708 )、传教士的一些相关活动、同期中国数学家王锡阐( 1628 -?)生卒等编入年谱,可更科学的认识梅文鼎。 他又征访于李善兰高徒席翰伯(淦)、哲嗣翔卿(德凤),始“搜集残稿见示,得略识一二” ,耗时年余 , 参考 126 种文献,于 1927 年完成初稿,又将原稿寄杭州裘冲曼,得补列数条。与《梅文鼎年谱》体例相似,他也将同期中国数学家李潢(?- 1811 )、安清翘( 1759 - 1830 )、汪曰桢( 1812 - 1881 )、汪莱( 1768 - 1813 )、纪大奎( 1746 - 1825 )、骆腾凤( 1770 - 1841 )、李锐( 1768 - 1817 )、罗世琳(?- 1853 )等和同期传教士威烈亚力( Alexal de Wylie )等的活动编入年谱,使其成为继承传统中算和引入西算的的一面镜子,而李善兰的独特贡献在整个中西数学的发展背景下也呈现出一种立体感。 1926 年,时为浙江陆军测量局工程师的裘冲曼在《清华学报》发表《中国算学书目汇编》 。裘冲曼分为丛书、算学书、天文历法书、杂著、人名索引 5 个门类,自 1922 年从整理中国天算书目着手,开始其科学史生涯,历时 4 年,始成此文,从李俨命,抽取其第二门予以发表。其时以明清两代有传本者为限,未录入明代以前史籍中仅存其目之书和近时通行之洋装本。该文收入算学 967 种,曾远荣又增补 107 种,共计 1 074 种。其所录各书之保藏处,分为私家藏书和图书馆藏书两种。私家藏书处主要为李俨(河南灵宝陇海铁路局)、钱宝琮(天津南开大学)、裘冲曼(杭州清波门直街清波学舍)、汤晴川(杭州四条巷三号)等;图书馆主要为北京京师图书馆、天津直隶图书馆、上海商务印书馆之涵芬搂(时改东方图书馆)、南京江苏第一图书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馆等。此书目发表前,李俨又嘱曾远荣据《查修君中文书籍分类商榷》表中未载和裘冲曼未考及者,以及清华学校图书馆所藏各地省志与各地图书馆书目,予以增补,并发之。这是 1949 年以前所见最全的明清算学书目,反映了明清时代的算学成就,也反映了算学藏书和算学史研究者的地域分布。 叶企孙、李俨的研究成果,无疑均为中国数学史学的奠基之作,代表着早期中国科学史研究的走向。他们的工作虽说有很大成分来自于个人兴趣或小氛围所需,但他们选取的角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学者对数学作为自然科学工具之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在中西学交融中对中学传统的继承和反思。叶企孙后来成为物理学大师,而李俨则成为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者。另外,学报所发杨武之的《关于同余式的一个定理》、周培源的《三等分角法》、萨本栋的《长途交流电线之计算法》(用微分方程和双曲线函数)也极具数学史料价值。 参见:姚远:《清华学报》与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4):680-684
个人分类: 科学史随笔|4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学报》与张荫麟的《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
kexuechuanbo 2011-2-26 18:28
1924 年,张荫麟在《清华学报》发表长篇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 ,涉及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学、艺术、炮术等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在天文学方面:一是论及利玛窦( Ricci Matteo )传入之西方天文学,将李之藻受其法所撰的《浑盖通宪图说》视为“介绍西洋天文学之第一部著作”,亦论及庞迪我( Pantoja Diago de )、熊三拔 (Ursis Sabatthinus de) 的工作、邓玉函( Terenz Jean )、龙华民( Lonngobardi Nicolas )、汤若望( Schall von Bell )、罗雅谷( Rho Giacomo )、徐光启的工作和西洋历局之设;二是论及新旧之争及清初泰西畴人在我国之建设,包括崇祯修历之争、新法颁行之阻梗、清初新旧之争和历法大狱、旧派之末路、汤若望之成绩、南怀仁( Verbiest Ferdinand )之成绩、清圣祖之重视西学、戴进贤( Kogler Ignace )之成绩、蒋友仁( Benoist Michel )之来华、清钦天监用西人之沿革等。在此,张文还使用了 89 条注释,注明中国相应学术的起源、可进一步了解的中西参考文献、对第谷( Tycho Brahe )、开普勒( Kelper Johann )、哥白尼( Copernicus Nicolaus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等西方科学家的进一步介绍。 在数学方面:一是认为利玛窦所著《乾坤体义》下卷(《四库总目提要》 106 卷)言数“以边线、面积、平圆、椭圆互相容较”,标志着“西方数学入中国之始”,最先翻译之书为《几何原本》 6 卷,亦为最完备的西学译著;二是由于天文历算所需,翻译的有关几何、测量的西书,包括《圆容较义》(专论圆之内接、外接形、椭圆)、《测量法义》(应用几何、圆柱、圆球、圆周率至 21 位)、《同文指算》(述比例、级数,为中土所未闻)、《割圆八线表》(平面三角)和《大测》(弧三角);三是数术以《天步真原》代表、代数以《数理精蕴》为代表传入中国,然代数仅及二次方程,还有杜美德( Rerre Jortoux )输入的割圆九术等。 在物理学方面:一是 1626 年汤若望的《远镜说》,标志着西方光学入中国之始,涉及望远镜之用法、制法及原理、光在水中之屈折、凹镜散光、凸镜聚光及凹凸镜相合以放大物像等 ; 二是天启末,艾儒略( Aleni Jules )授王征所译的《远西奇器图说》,涉及重心、比重之理 61 款、杠杆滑车和轮轴斜面 92 款,以及力学原理应用于起重、引重、取水、水力器械等,万历四十年( 1612 年)李之藻从熊三拔亦译有《泰西水法》,涉取水、蓄水等力学机械,然偏言应用,而原理不详;三是王征提到的《自鸣钟》、南怀仁进呈的《穷理学》等,当与物理学相关,惜今已佚,这对我国学术之影响极少,惟方以智的《物理小识》、戴震因西人龙尾车法作《瀛旋车记》和因西人引重法作《自转车记》颇有受西说影响之处。 在地学方面:一是利马窦在肇庆时,每以西方舆地全图示人,后将其译为中文,粤疆吏刊之,以印本分送各省朋好,“中国始闻地圆及五大洲之说”,利氏入京后,贡《万国舆图》;二是庞迪我奉命翻译《西刻地图》并著《图说》,书未上而遭逐,艾儒略复于天启初得其遗稿增补为《职方外纪》,以致时至清中叶尚有“五大洲之说,语涉诞狂”之说;三是清初利类思( Buglio Louis )、安文思( Magalhaes Gabriel de )与南怀仁合著之《西方要纪》、南怀仁之《坤舆全图》和《坤舆图志》,以及蒋友仁进呈之《增补坤舆全图》,“为此期输入地理学之最后著作”;四是清初之全国舆地图,皆为西人分赴各省实地测绘而成,始于康熙四十七年( 1708 年),五十八年( 1719 年)告成,包括全图和各省分图,帝命之为《皇舆全览图》,“现在我国之地图,无一不以此图为据,在我国地理学界之贡献可知也”;五是矿学之输入,始于崇祯元年( 1628 年)毕方济( Sambiaso Francesco )关于“辨矿脉以裕军需”,“宜往澳门招聘精于矿学之儒”的上疏,之后十六年( 1643 年),汤若望奉命赴蓟督军时,既授火器,并授采矿之法,惜不踵而明亡,成绩无见。 张荫麟的结论认为:明清之际西学的输入始于明万历九年( 1581 年)利马窦的传教活动,迄于清乾隆二、三十年间( 1755 - 1765 )蒋友仁之来华,历时 148 载;参与西学东渐的西士可考者 44 人,计有葡萄牙 10 人,意大利 9 人,法兰西 8 人,日尔曼 4 人,西班牙 2 人,比利时 1 人,未详者 10 人,其中明末来华者共计 19 人,以意大利人居多,清初来华者 25 人,以法兰西人居多,其活动以北京为中心;撰译有关输入西学之图籍可考者 90 种,其中天文学 43 种(明末 30 种),数学 8 种,物理学 5 种,地学 8 种,炮术 2 种,艺术 4 种,语言 3 种,存疑 7 种,其他 10 种,共计明末 62 种,清初 28 种,近半数为天文学著作。论及西学对我国学术的影响,张荫麟认为:“惜乎此期输入之西学,其于我国学术界之重要影响,仅在研究范围之增加(仅天文学及数学)、古籍之整理及治学方法之改进,而终不能发展我国之科学思想,以与远西并驾也”。对于我国清代科学不振之原因,张文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学术未能尽量输入,实此期科学不盛之主要原因”,如不传地动而传日动、“所输入之天文学仍不能脱占星学之窠臼”、汤若望在钦天监占候择日为荣亲王安葬、穆尼阁撰《人命》释星命,是“抑知而故秘之耶”;二是“输学者”和“求学者”(中国政府、人民似尚在附属地位)之宗旨,根本不在学,教士只为传教,中国政府只为改历,“习西算及他种科学不过偶然附及之余事”,咸同以来“朝野仅以船坚炮利视西方科学”,或“仅知西方有天文学及其附带之数学,而他非所闻”,“结果西学虽输入,而我国科学终不发达”。作为梁启超的学生,此文不仅大大扩充了其师关于这一论题的史料,而且对西学输入的影响和清代并未因此改变“科学不盛”的原因发表了独特的见解。 《清华学报》对此也许早有清醒的认识,在创刊之初就将“融贯中西” ,“译述欧西有用之书报,传播学术” 作为办刊宗旨之一,并以中英文两种版本间隔出版。其做法 : 一是发动学生作社会调查 , 在学报发表了诸如《中国盐产调查纪略》、《浙江杭县近日丝绸茶之状况》、《中国农业状况调查第一次报告》、《山西省之煤铁矿》、《四川富顺县自流井现行采盐法》、《广西地势及实业之近况》、《景德镇磁业之调查》、《中国实业发展之机会》,反映民初我国农业需要改良、民族工业需要采用新技术、国人亟需树立科学观念的社会现实,同时也积极研究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民众由明清时的被动接受西学变为主动接受西学;二是发挥清华留美预备的师资优势,舍弃清末间接由日本输入西学的途径,而直接从欧美引进西方最新科学技术,发表诸如《七十年来科学发达史》、《三年来科学界之进步》、《美孚石油公司小史》、《世界印刷术发达史》、《美国实业发达记》、《近世大医学家袁利溪传》、《泰西妇女医学纪略》、《世界两大数学家传》、《英国化学家罗斯柯传》等科学史文章,以及发表《用代数定化学方程式》等文章系统引进西方科学。仅从 1915 年至 1919 年所发译文、论文来看,其所涉内容要比传教士输入内容或清末期刊主要经由日本介绍的西学内容新颖、深入和系统得多。它传播的西方教育理念、西方民主制度、对十月革命的报道和对国内工人罢工的社会学研究,对酝酿五四前夕教育界、学术界的科学与民主气氛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开拓中国科学史学科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参见:姚远:《清华学报》与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4):680-684
个人分类: 科学史随笔|3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清华学报》的创造
kexuechuanbo 2010-10-30 08:47
作者:姚远 杜文涛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23 23:14:25 《清华学报》的创造 《清华学报》的前身《清华月刊》和创刊号(单号为英文,双号为中文) 1915年,清华建校的第四个年头,辛亥革命风暴后的中华民国似仍喘息未定,南北震荡依然。然而,清华学子们自清末以来肇始和保有的西去留美、科学救国的热情却有增无减。 时任校长周诒春于1915年5月以清华学会的名义创办《清华月刊》(中英文各半)。1915年12月又改由清华学校名义主办,含中英文两种版本,隔期出版的《清华学报》(Tsing Hua Journal)。严复、黎元洪、梁启超、范源濂等政要名流相继为之题写刊名。叶企孙、梁思成、梅贻琦、闻一多、曾昭抡、潘光旦、萨本栋、顾毓琇、朱自清等曾相继任学报编辑。仅在1924年至1948年,就有30余位国学大师及学界名流在此发表了90余篇代表作。其中有梁启超2篇,王国维3篇,陈寅恪17篇,胡适3篇,金岳霖6篇,马寅初1篇,顾颉刚3篇,王力3篇,赵元任1篇,冯友兰10篇,闻一多10篇,朱自清8篇,俞平伯4篇,钱穆2篇,张岱年1篇,朱光潜1篇,梅贻琦2篇,叶企孙6篇,吴有训1篇,丁文江、翁文灏1篇,顾毓琇1篇,周培源1篇,钱伟长3篇,张维1篇、张光斗1篇。这些作品引领了当时的学术潮流,构筑了旧中国罕见的学术高地,其中不少为所在学科的奠基之作或代表作,或曰国学原创性作品。 其中1915年至1919年的中英文版学报,发表了百余篇介绍欧美最新科学、技术、教育理论的文章,也连载了到访清华的美国政治学家克罗博士等人宣扬西方民主制度的演讲或专文,还发表了清华科学社有关中国农业、工业技术与教育发展现状的数种社会调查报告。所发表的叶企孙等人的数学史论文,标志着我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这营造了五四运动前夕浓郁的科学、民主气氛。它不像清末民初其他期刊那样,借助留日师资经由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传播西学,而是借助留美师资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直接从欧美传入最新西学,从而开创了高校学报传播西学的新途径。 其另一重要创造是与其后1919年1月创刊的《北京大学月刊》一起,奠定了20世纪初期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这一期刊类型的基本模式,是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并以学校名义出版的学术期刊。同时,它也说明中国高校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或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模式和一校一报(新闻)一刊(学术)的模式并非外来,而是自有其本土源流。《清华学报》1920年至1923年停刊,1924年6月复刊。抗日战争期间,随校迁昆明出版。抗战胜利后回迁北平出版。从1915年至1948年,先后共出版90余期,与今《清华大学学报》一脉相承。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2|2409 次阅读|1 个评论
姚远,冯立升,白欣:《清华学报》与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
kexuechuanbo 2010-9-7 16:18
《清华学报》与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 《清华学报》与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3114 次阅读|1 个评论
姚远,杜文涛:《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
kexuechuanbo 2010-9-7 16:13
《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 《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 杜文涛:《清华学报》的诞生及深远影响
kexuechuanbo 2010-9-6 21:58
《清华学报》的诞生及深远影响 ● 姚远 杜文涛    1915 年,清华建校的第 4 个年头,辛亥革命风暴后的中华民国似仍喘息未定,南北震荡依然。然而,清华学子们自清末以来肇始和保有的西去留美、科学救国的热情却有增无减。校内成立起 远德学会 等 10 余个学术社团,创办了《远德杂志》等 10 余种中、英文期刊,就连年级、班级也有刊物。每周都有学艺研讨、学术演讲或辩论。清华园高涨的学术热潮,可谓此起彼伏,高潮迭起。《清华学报》就诞生在这一背景之中。    1915 年春,时任校长周诒春以 清华学会 统一了全校学术社团,并于 1915 年 5 月以 清华学会 的名义创办《清华月刊》( The Tsing Hua Monthly ,稿件中、英文各半)。 1915 年 12 月又改由清华学校名义主办,含中、英文两种版本,隔期出版的《清华学报》( Tsing Hua Journal ),从而成为以清华学校名义创办的第一份文理综合的学术月刊。严复、黎元洪、梁启超、范源濂、周诒春等政要名流相继为之题写刊名。叶企孙、梁思成、梅贻琦、闻一多、曾昭抡、潘光旦、萨本栋、顾毓琇、朱自清等曾相继任学报编辑。那时的《清华学报》 1920 年至 1923 年停刊, 1924 年 6 月复刊。抗日战争期间,随校迁昆明出版。抗战胜利后回迁北平出版。从 1915 年至 1948 年,先后共出版 90 余期,与今《清华大学学报》一脉相承。   其中 1915 年至 1919 年的中英文版学报,发表了百余篇介绍欧美最新科学、技术、教育理论的文章,也连载了到访清华的美国政治学家克罗博士等人宣扬西方民主制度的演讲或专文,还发表了清华科学社有关中国农业、工业技术与教育发展现状的数种社会调查报告。由此营造了 五四 运动前夕浓郁的科学、民主气氛,也展示了清华学子忧国忧民、科学报国的极大热忱。她不像清末民初其他期刊那样,借助留日师资经由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传播西学,而是借助留美师资和创办文理综合的中、英文版学报直接从欧美传入最新西学,从而开创了高校学报传播西学的新途径。   其另一重要创造是与其后 1919 年 1 月创刊的《北京大学月刊》一起,奠定了 20 世纪初期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这一期刊类型的基本模式。她亦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的高校学报,是最早在刊名上缀以 学报 二字、并以学校名义出版的学术期刊,亦为清末民初时期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理综合性高校学报之一。仅在 1924 年至 1948 年就有 30 余位国学大师及学界名流在此发表了 90 余篇代表作,有的甚至直接参与编辑学报,从而构筑了旧中国罕见的学术高地,将大学文理综合性学报的模式推之极致,同时也说明,中国高校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或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模式和 一校一报(新闻)一刊(学术) 的模式并非外来,而是自有其本土源流。    1915-1949 年间,清华大学创办了 80 余种期刊(科技期刊 20 余种),其中《清华学报》是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学术刊物,除在 20 年代稍有停辍外,持续出版 30 余年,成为在旧中国生生死死的近万种期刊中的幸存者和长命者,也成为中国学术星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今天,学报已届 90 春秋,我们衷心祝愿她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作者姚远为《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现为《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高级访问学者;杜文涛为《清华大学学报》主编)(原载《新清华》,编辑邵默翔鹤)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2|2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杜文涛:《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
kexuechuanbo 2010-9-6 21:50
《 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 姚 远 1 , 2 杜文涛 1 ( 1 .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84 ; 2. 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西安 710069 ) 摘要 在调阅 1915至1948年《清华学报》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文理综合性质、编辑出版特色、经营特色、学术传播内容,以及在中国大学学报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与意义作了系统研究。认为:它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的高校学报,建立了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基本模式,并将其推之极致;它摒弃清末民初期刊经由日本传入西学的传统渠道,开创了从欧美直接引入西学的新途径,为五四前夕科学与民主氛围的酝酿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清华学报》;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期刊史 创建于辛亥革命前夜(清宣统三年四月)的清华学堂(旋改清华学校 , 英文 Tsing Hua College ),是用部分庚款建立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其高等科为四年制,稍后高等科改为大学一年级,故创校初期的性质界于大专和大学之间。 1914 年创刊有文理综合性质的《清华周刊》,之后创办有《国学论丛》、《地学汇刊》、《清华科学报告》、《清华土木工程学会会刊》、《气象季刊》、《工程季刊》、《清华机工月刊》、《工程学报》、《昆虫浅说》、《清华昆虫学会通讯》等 56 种期刊。其中,《清华学报》( Tsing Hua Journal )最具有代表性,就此,已有一些初步的宏观研究 。 1 编辑出版与经营特色 《清华学报》为一份文理综合性学术月刊, 1915 年 12 月创刊于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学报社编辑,清华学校印行出版。黎元洪、梁启超等相继题写刊名。 1915 年 12 月至 1919 年 12 月出版的 1 至 5 卷中, 1 , 3 , 5 , 7 期为英文版, 2 , 4 , 6 , 8 期为中文版 ; 第 5 卷之 1 , 3 , 5 , 7 为中文版, 2 , 4 , 6 , 8 期为英文版。 1920 年至 1923 年停刊, 1924 年 6 月复刊后改为半年刊。 1928 年改由清华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主办。 1931 年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出版委员会编辑,学校出版事务所发行。 1934 年改为季刊,自 1941 年改为半年刊。抗日战争期间,随校迁昆明出版,抗战胜利后迁回北平出版。 1946 年后,内容渐以自然科学为主。从 1915 年至 1948 年,先后共出版 20 卷,约 90 余期,并曾出版过 1 ~ 10 卷目录索引,是迄今所见 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高校历时较久( 33 年)、出版期数较多的文理综合性学报之一,与今《清华大学学报》一脉相承。它是我国最早使用中英文两中版本出版,且初以英文版为主的高校学报,也是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的高校学术期刊,亦为清末民初时期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理综合性高校学报之一,并在学术性、探索性和舍弃日本间接渠道传入西学而代之从欧美直接传入西方最新科技学术等方面开创了高校学报的新纪元。 其编辑出版人员分为教师(专任中英文掌校、编辑)和学生(兼任总编辑、中英文编辑和经理)两部分。教师中,先后任职者有杨恩湛、饶枢龄、高祖同、陈桢、戴元龄、王文显、狄玛、刘大钧、吴景超、朱自清、吴宓等;学生中,先后任总编辑或负责者有陈烈勋、陈达、杨振声、浦薛凤、吴景超、朱自清等。学生时代的叶企孙、梁思成亦曾做学报英文编辑。知名学者梁启超、萨本栋、胡适、王国维、梅贻琦、叶企孙、周培源、赵元任、吴宓、朱自清、马寅初、顾毓琇、杨树达、冯友兰、杨振声、罗家伦、金岳霖、吴有训、陈寅恪、翁文灏、闻一多、王力、俞平伯、张光斗、刘仙洲等均曾参与学报的编、审、撰等工作;罗家伦、熊庆来、叶企孙、金岳霖、赵元任、吴有训、陈寅恪、冯友兰、翁文灏曾为编委,其中每届编委中均有数名外国编委。其编辑出版体制采取了经费――校资 与自收相结合、编辑――教师与学 生相结合、文种――中文版与英文版相结合、内容――西学与中学相结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JCX2-W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150002-G01);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期刊学研究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合的独特方式。其中,尤其是广告经营,颇具特色,诚如其经理部所介绍的:一是出版以来颇承阅者称许,国内外杂志、报章与本校交换者,一年之内已达 140 余种 ,亦销路极广 ,登广告者必得绝大之利益 ;二是本校每年由各省行政长官考送学生,均以本学报购赠亲友 ,如登广告必名驰各省 ;三是本校每年派遣学生游学美国,本学报随学生所至,阅者甚多 ,如登广告必声闻他国 ;四是本学报直接寄达京内外公署及各公益机关者极多 ,如登广告则招徕必广 ;五是各处军商界购阅本学报者甚多,而以学界为尤夥 ,如登广告生意益旺 ;六是本学报中文、英文轮流出版 ,如登广告,或用华文,或全用英文(德、法文亦可用),或华洋文按期轮流换用,或华洋文同时并用,悉听尊便 ;七是本学报专为研究学术,并非营业,兹为便利商家,并为本学报筹措印刷费起见,招登广告,所定广告费较国内各杂志,极为低廉 。另外,在美国,亦设有清华学报经理部,任用 2 人经理在美发行事宜 。学校也设有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从 1915 年至 1919 年,《清华学报》出版的 30 余期,每期均有 10 余种广告,包括书刊目录预告、国内外公司介绍、工业产品或商品推介等多方面,按其广告价目和印刷等成本核算,以及多年连续出版不辍等因素考量,应该是盈余可观。这是早期高校学报最为成功的经营范例之一,尤其是其中英文版间出、在美专人经营、随留美学生所至、广告文种华洋文悉听尊便等经营特色,与此前借官府发行为主渠道或以国内发行为主有很大不同,显然为清末民初高校学术期刊所独有。 其办刊旨趣:概括起来 , 为博通今古,融贯中西 ,阐发学理 ,传播学术 ,集思广益 ,以资考镜 ,互相交换,互相观摩 。具体地说:一是对于中外学术风俗之优良、可资传播者,加以选择,用中英文分别译登,借以发扬我国之幽光,贯输泰西之文明 ;二是以其所知求其所不知,以其所能求其所不能,随时随地皆足以供吾人之研究 ;三是对于国内外文艺事业之关于我国教育者,或专记载或加讨论,以为发达教育之补助 ;四是能使阅者窥知本校内容,国内外各学校以杂志、报章交换者,彼此可收切磋观摩之效 。这与今日高校学报作为本校学术交流窗口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已无太大差别。学报的编者们还进一步认为: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薮也,清华学子,以学报有益于学业者甚大。特于课余之暇,译述欧西有用之书报,传播学术,或以心之所得发为文词,或以平时所闻者为余录。虽零纨碎锦不为巨观,而别类分门,颇具条理。诸君子之苦心热力有足多者。语云:君子以文会友;又云:所以求乎朋友先施之。方今学理日新,文化日进,凡足以资考镜者几乎美不胜收,且人之好学谁不如我。苟以此册与各界各校所出之伟著,互相交换,互相观摩,则此后诸君子之学识,日以增进,而本报亦继长增高,益求完备。学报之称庶能名副其实欤? 在这里,除高校学报的学习园地功能以外,还被赋以以文会友 、传播学术 、以资考镜的功能和促进各校各界间观摩交流的功能。这是有关高校学报社会职能的最早论述。 2 学术内容与传播特色 其栏目主要有著述、选论、学术、教令、法令、文艺、图画、丛录、广告等。中文版创刊号见有科学史、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地学、医学、经济学、工程技术等广泛内容。其中有:张可治的《七十年来科学发达史》;王祖廉的《三平分角度法》;刘树墉的《无线电报》;郭应钟的《群星之原始及其构造》;布乐题的《中国白蛉与疾病之关系》;陈达的《美国有操纵世界银行之希望》;陈烈勋的《虫与鸟之关系》、《空中铁道》等。其中大部分文章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即便像《无线电报》、《空中铁道》这样看似普及介绍的文章,其实也已有较深入的论述。其他各期较重要的自然科学论文章有:叶企孙的《考正商功》、《中国算学史略》、《清华学校大礼堂之听音困难及其改正》;萨本栋的《长途交流电线之算法》、周培源的《三等分角法二则》;顾毓琇的《四次方程求拓法》、李俨的《梅文鼎年谱》、《李善兰年谱》;王国维的《水经注跋尾》、吴有训的《 Compton 效应中变线强度与不变线强度之比率》、杨武之的《关于同余式的一个定理》;闻一多的《天问释天》; 1947 年,钱伟长的《超音速之对称圆锥型流动的渐近解法》(英文)、屠守锷的《机翼性能的简单求法》、丁文江、翁文灏的《中华民国新地图》、刘仙洲的《续得中国机械工程史料十二则》;等等。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在 1924 年至 1941 年,梁启超、胡适、马寅初、王力、赵元任、陈寅恪、冯友兰、钱穆、蒋廷黼、金岳霖、顾颉刚、吴晗、张岱年、朱自清、俞平伯、朱光潜、朱君毅、唐钺、夏鼐、陈梦家、梅贻琦等大师均有论文发表于学报。英文版创刊号虽暂未见到,但据所见的 1916 年和 1917 年的两期来看,亦为文理综合性质。英文版 1916 年第 2 卷第 1 期有:美国公使芮恩的《中华民国五年十一月份教育界之新兴潮流》;总统府法律顾问韦罗贝的《共和政体之讨论》;清华学校教员狄玛的《美国移民问题》;经济学士刘大钧的《中国经济主义发达史》;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的《毕业训词》等。 1917 年第 2 卷第 5 期有:《中国之工程教育》、《蔡谔传》、《职业概谈》、《中国天文学史》等。 从其内容来看,《清华学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和两大问题。两个阶段:一是 1915 年至 1919 年的引进西学为主,中学研究为辅阶段,主要是通过欧美报章杂志翻译、编译、综述其最新科学技术、民主思想、教育思想、经济学理论等,间以中国问题研究;二是 1924 年至 1947 年的中国问题研究为主,或融入西学研究中国问题,及间以介绍西学前沿为辅阶段,主要是留学归国学者直接运用所学研究中国的科学、工程技术、工业、农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问题,探索科教救国之道。两大问题即中学与西学。西学所据渠道主要有美国的《科学》( Science )、《科学月刊》( The Scientific Monthly )、《纽约大观报》、《波士顿教育报》、《 19 世纪》、英国的《数学报》( Mathematical Gazettc )等,有的译介距原刊出版时间仅为数月。《清华学报》还通过编辑记述、论著提要、广告页等栏目报道了 30 余种同期出版的报纸或期刊的目录预告或撰著提要,如北京大学的《理化杂志》、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学生杂志》等,其撰著提要介绍无疑预示着高校期刊新类型――文摘期刊的产生。 20 世纪 30 年代,学报一度以文为主,英文版停办后一度改为中英文各半混排, 1946 年则改为纯自然科学学术期刊, 1945 年以前的绝大部分时期,保持了创刊之初文理综合的性质。 这种性质,与当时的科学发展总趋势很好地吻合,也与早期清华文理综合的性质相得益彰,营造出了文理融通、互相渗透的适宜氛围,成为大师成长的适宜土壤之重要组成部分。它像学者的摇篮,发表了一大批学术大师的处女作、第一篇论文,或其代表作,所发的一些论文端直就是某个学科或某个研究方向的创始之作,以致我们在追溯一些学科源头或追溯大师们的学术生涯时,不得不阅读早期《清华学报》。它也像一艘旗舰,引领了上世纪 20 至 40 年代的学术潮流和文理综合性高校学报的走向,并将这种文理综合性的高校学报模式推向极致。如此多的大师选择在一份大学学报上发表其早期论著。如陈寅恪甚至前后在学报发表 17 篇论文,闻一多发表 11 篇,冯友兰发表 10 篇,朱自清发表 8 篇,钱伟长发表 3 篇。 1930 年,吴有训在学报发表了他回国后关于康普顿效应的第一篇论文,与其他论文形成系列,进一步证实康普顿效应的存在。这几成名作云集之势,构成了高校学报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有景观或现象――我们权且称其为清华学报现象 。叶企孙更是从一名学报的学生英文编辑,到在学报发表其第一篇论文,到成为一位清华教师,到担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再成长为名驰世界的一位科学大师。学报编辑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 大师们是被什么力量所吸引,非得在如林期刊中选择《清华学报》?这一现象,有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3 地位、意义与结论 循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的进化史来看, 1915 年 11 月创刊的《清华学报》并非最早,而是晚于 1889 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约翰声》季刊、 1906 年苏州东吴大学堂的《学桴》月刊、 1913 年西安西北大学的《学丛》月刊。最早的两种为教会学校刊物。上述期刊虽为文理综合模式,然科学技术内容往往处于次要地位,或大多只是些科学知识报道,除《约翰声》采用中英文各半混排外,余皆为纯中文版。《清华学报》是我国最早的中、英文双版同时出版的文理综合性高校学报,也是最早在刊名中冠以学报二字的高校学术期刊。《清华学报》在西学东渐中的传播渠道也与清末民初的其他期刊有所不同。这就是,它不像《北直农话报》或者《学丛》那样,借助留日师资经由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传播西学,而是借助留美师资和创办文理综合性英文版学报直接从欧美传入最新西学。 《清华学报》对高校学报作了最早的定义,赋以传播学术 、以资考镜 、互相交换,互相观摩 、借知本校内容 、以文会友 等内涵,制订了第一份高校学报章程――《清华学报简章》,创造了校资与自我经营筹资相结合的成功经营机制和范例,而且构建了大师辈出的学术平台,将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模式发挥至极致。同期同校的《清华周刊》在《清华学报》于 1924 年复刊前夕还就办好学报展开讨论,发表了棻的《我对于清华学报组织上的讨论》、董鸣的《不成问题的学报问题》、张荫麟的《清华学报组织问题》、王造时的《清华学报之组织计划》(附学报简章)等,也载文研究校办刊物发展史和校办刊物集稿制和编辑制的优劣,并据一度放弃编辑的经验教训最终得出了编辑永远是期刊出版不可或缺的必须环节的结论 。这些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期刊编辑学史上亦为拓荒之举。 《清华学报》的另一个重要创造是与其后 1919 年 1 月的《北京大学月刊》一起建立了 20 世纪初期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这一期刊类型的基本模式。《清华学报》编辑部特别指出创刊的初衷是:欲求博通今古,融贯中西 ,因为学问的范围是很广的,所以本报的论著,不用机械式地分类,除文苑一门暂时不登外,其余的著作,但求与本报宗旨相合,俱可选载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为这种文理综合的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今日大学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今日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门,学子对此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倡导大学学术社团与期刊的同时,也对这种文理综合的现象作了阐发,认为绝不能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 、局守一门,互不联系或学文学者蔑视科学,治一国文学者,不肯兼涉他国;治自然科学者而不肯稍涉哲学 ,主张文、理是不能分科的 。之后,以学校名义主办并缀以学报二字者有 1931 年复旦大学的《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厦门大学学报》、 1932 年 5 月的《北平大学学报》、 1939 年西北大学的《西大学报》和《云南大学学报》、 1945 年的上海《交大学报》等。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这种类型虽在我国仍然存在 , 却已非主流,已为文、理分开的另一种综合类型所取代,即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版和综合性自然科学版两种大学学报,可视为清华、北大文理综合性学报模式的一个变种。它与科学既有综合化趋势,又有精细化趋势以及综合性大学通识性育人模式非常吻合,既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又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故为一个历史性的合理存在。史实无可辩驳地证实,并非像过去的说法:中国大学的综合性学报模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高等教育体系从前苏联传入的(致使一时数量剧增)。我国大学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或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模式,是五四运动前后由《清华学报》和《北京大学月刊》这种文理综合性学报模式演变而来并逐渐分化而成的,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有着自己特定的历史背景、发展序列以及内涵和外延。 参考文献 : 姚 远 .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西安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 ,1997.105121 王利群 , 张英娥 , 杜文涛 , 等 . 清华大学学报的沿革 . 舒怀 . 书海争流 ----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 20 周年纪念文集 . 北 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47-56 张英娥 . 出版物 . 方惠坚,张思敬 . 清华大学志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600-608 姚 远 , 王 睿 , 姚树峰 , 等 . 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 (1792-1949, 上中下 ) . 济南 :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121-129;144-149 编 者 . 在清华学报登载广告之利益 . 清华学报, 1916 , 2 ( 2 ):广告页 杨恩湛 . 小引 . 清华学报 ,1915,1(2):1 编 者 . 清华学报之特点 . 清华学报 ,1916,2(2): 广告页 梅汝璈 . 十年来之清华周刊 . 清华周刊 ,1924,( 增刊 ):1-12 编辑部 . 引言 . 清华学报 ,1924,( 复刊号 ):1 梅贻琦 . 大学一解 . 清华学报 ,1941,13(1):1-12 蔡元培 .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 东方杂志 ,1934,31(1) 蔡元培 . 发刊词 . 北京大学月刊 ,1919,( 创刊号 ):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4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