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编码知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编码知识的推进没有止境,是否总有未编码的意会知识在前头?
热度 2 lvnaiji 2018-3-7 20:45
吕乃基 知识可以有各种分类,波兰尼将知识区分为意会 知识和编码知识。编码知识以严密的逻辑表达,分门别类,界限清晰。编码知识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嵌入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编码知识。前者如法律条文等限于或适用于特定对象及场合,以及为特定的人所掌握或应用;后者则普遍适用,如牛顿定律等。 意会知识的 边界模糊,不具有普遍性,其载体只能是人。意会知识 可区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前者如农民、工匠难以言传的经验,如疱丁解牛, “ 得心 ” 方能应手,厨师炒菜的 “ 火候 ” 等。虽然 “ 意会 ” ,但通过师父 “ 身教 ” 和自己长期实践和感悟,他人也可以习得,故称 “ 客观 ” 意会知识。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方法,其中有些部分也属于这种类型。 主观意会知识与主体难以分割, 如待人接物,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如何处理编码知识等。意会知识的这两部分之间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 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的关系是,一方面,意会知识中的客观部分经过 加工、提炼可以转化为编码知识 而为他人所共享。 例如庖丁解牛和“火候”迟早可以编码,如各种专家系统。另一方面,主观的意会知识对编码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如怀疑、选择、组合、创新等,以构建新的编码知识。 主观意会知识正在赋予越来越大的权重 首先,随着科技,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意会知识被 “ 编程 ” 而成为非嵌入编码知识。高度普遍化、形式化的非嵌入编码知识不仅能为每个人所掌握,而且可以为机器所共享。 “ 编程 ” 的对象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永无止境,是否总有未被编码的意会知识在前面? 面对人工智能的推进,要求发展属于人类的意会知识;面对普遍化和形式化的编码知识,要求发展属于群体和个人自己的主观的意会知识。 其次,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要求以主观的意会知识对编码知识进行选择、组合,以及从事创新。 复次,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并充满偶然性的对象,或 “ 蝴蝶 ” 或 “ 犀牛 ” ,必须发展顿悟或直觉能力。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 19 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第四,当今世界的一大特点是多样化,处于不同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与个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彼此争夺资源和控制权、话语权,以及“文明的冲突”。即使拥有相同价值观,每一个个体依然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语境,也就是嵌入编码知识。彼此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意会知识。 在不同价值观之间没有“最大公约数”,也就是普适价值(非嵌入编码知识)的情况下,个体、民族,彼此间之间不存在逻辑的桥,没法“说理”。彼此的理解与沟通在相当程度上需借助意会知识,如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而感同身受。在实践层面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隐喻是一种独特的领悟方法。那些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个体,可以通过想象和象征直观地理解事物,而不需进行分析和归纳。隐喻可以把两种差别较大的经验领域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形象或符号。 凯库勒在展示苯环结构时说,先生们,让我们学会做梦。 如今或许该说,人们,让我们学会打比方; 人类,发展属于人类的意会知识;个体,发展属于自己的意会知识。 主观意会知识,是人类之为人类,也是个体之为个体的根本。 Tacit knowledge .有不同译法,如隐性知识、意会知识、默会知识等
个人分类: 科技|375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吕乃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1)-导言
热度 1 fqng1008 2017-4-13 16:35
“……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 ——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 1995 年,笔者的《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简称《足迹》)出版,以西方文化和实证科学为主线,梳理了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受到学术界好评。同时,因其内容通顺及富有启发性而在多所高校被用作素质教育的教材。10多年过去了,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甚至根本变化。经与全国高校素质教育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沟通,在该委员会和教育部东南大学985人文社科基地的共同支持下,笔者得以对该书作重大修改,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科学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在当年写作《足迹》时,混沌、分形等问世不久,“后现代”①初露端倪;而今,不仅在科学领域,而且在整个社会,后现代已大行其道。科学如此,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生物技术为先导,纳米技术进而“会聚技术”,高技术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无疑,再版必须把这些发展考虑在内,讨论这些新发展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文化的影响。“辩证复归”的规律为人所熟知。既然向着未来进一步伸展到后现代,那么回溯历史就有必要追寻到“前希腊”、前“轴心时代”,足迹要向两端延伸。 其次,文化也有了很大变化。具体来说,其一,知识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二,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文化的交融,并由此出现了为全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其三,文化所显示的后现代特征及其向远古的辩证复归,文化的个人属性和语境相关性越来越明显。 那么最新的科技与最新的文化,二者分别踏出了什么样的“足迹”,彼此又有何关系?虽然已有众多论著对其论述,但仍有必要沿着历史的足迹来考察这些问题。 除了向两端延伸外,再版增添了许多资料,尤其在社会和经济方面,使观点更加完整,使科学与文化的“足迹”行进在更为坚实的地基之上。此外,基于新的资料和出于新的视角,笔者也对之前在素材和观点上所存在的问题作了修改。 第三,看待科学与文化足迹的视角发生变化。不仅关系到科学与文化本身,而且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涉及21世纪人类的走向。 在读者所看到的这本书中,除了内容的增减特别向两端的延伸外,视角也将有重大变化。笔者将立足于作为后现代社会“中轴”的知识,以知识来审视科学、技术和文化,审视它们的足迹以及审视这些足迹之间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先对本书中涉及知识的概念作简要说明。 知识可以有各种分类,波兰尼将知识区分为隐性②知识和编码知识。全面理解这两种知识以及它们的关系,对于把握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有重要意义。 编码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 .是关于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即know what和know why,反映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相当于“真善美”中的“真”,具有普遍性。技术操作的规则、法律条文等也是编码知识。编码知识的载体可以是人的大脑,也可以是纸张、磁带、光盘、电磁波、声波等无生命体,前者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后者则是外存。可以通过一定程序使内存转化为外存,使知识从个体的大脑中游离出来。编码知识可以区分为嵌入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编码知识两类。前者限于或适用于特定场合,如特定地区的地质现象、企业的专利、工具的使用条例以及剧场的规则等;后者则普遍适用,如牛顿定律等。 2 .是通过逻辑工具(自然语言、机器语言等)得到清楚表达、明确分类的知识。这类知识可以被掌握相应逻辑工具的人通过社会化的手段(接受教育、阅读公开发行的图书资料和上网等)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由于它的载体可以是非生命体,所以可以廉价大量复制。由于这两个原因,所以编码知识可以交流、共享。肯德基、麦当劳和各种连锁店就是通过这一途径而一个个“克隆”出来的。 3 .具有层次以及不断更新。编码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而具有普遍性,但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所以编码知识的普遍性也有不同层次,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有普遍性层次不同的各种软件,等等。因而对编码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要作具体分析。嵌入编码知识只能在嵌入的范围内共享。编码知识是将人类对于事实、原理的认识,所制定的规则以逻辑的语言表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编码知识一旦形成就永恒不变;相反,编码知识处于不断地变化更新之中。首先,对象本身在发展变化。其次,我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拓展、深入,不断从know what到know why,也就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第三,编码知识本身的各种重组综合也会产生新的编码知识。 隐性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 .主要是know how,兼具客观和主观的成分,前者如农民、工匠的难以言传的经验,如疱丁解牛,”得心”方能应手,厨师炒菜的“火候”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方法,其中有些部分也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类隐性知识则更紧密地与主体相联系。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中写到黛玉临死时说“宝玉你好……”,后人只能从这些省略号中去意会黛玉未尽之言,意会曹雪芹的意图。另外,还有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处理编码知识等。如果说编码知识相应于真,那么这类隐性知识则有善和美的因素,关系到人的内心世界,属于个人或一个组织或地区,因而不具有普遍性。隐性知识的载体是人,是生命,与生命结合在一起,因而是一种嵌入的、黏着的、内存的知识。 2 .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未用逻辑工具予以明确表达和分类的知识,难以或不能与其生命载体相分离而转移到非生命载体上去,所以难以或不能如编码知识那样进行交流和为人们所共享。隐性知识不能如编码知识那样以很小的成本简单、直接地由阅读、听课等途径获得,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边干边学”。这样,每个个人,每个群体,就在其独特的经历和环境中,在其独特的工作和交往中,形成了与之难以或不可分离的属于其自己的隐性知识。 3 .层次与变化。在广度上有属于个人和各种群体层次的隐性知识,在深度上有从较易显性到最难以显性,乃至完全与个体的生命、历史、精神融为一体的不同层次的隐性知识。广度和深度二者又有一定相关性。就变化而言,在某种意义上,隐性知识最深层的内核比编码知识更稳定,所谓“江山易移,本性难改”就是这个意思。然而最表层的隐性知识,则比编码知识更流动多变。另外,大的群体和一个民族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较为稳定,而小的群体乃至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则较富于变化。 在逻辑上,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隐性知识中客观的部分是编码知识的基础,是原料,有待加工、提炼、上升为编码知识。反之,编码知识是原料,有待主观的隐性知识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人类所拥有的编码知识已越来越丰富多彩。“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知识”(奈斯·比特),必须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编码知识进行选择、提炼、组合,甚至遗忘,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它表明,主观的隐性知识必须建立于编码知识的基础上,善与美必须建立于真的基础之上。这坚实的基础就是事实和规律,以及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这样就不至于片面独断,避免走上唯心主义的歧途,才能从事创造而不至陷入乌托邦。简言之,只有基于编码知识才能超越编码知识。就过程而言,新创造的知识在创造者的头脑中一开始是隐性知识,其中客观的部分又作为原料,有待上升为编码知识,从而构成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主观的部分将进入人类、群体、个人的核心部分。 在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一方面,在编码知识一侧处处可见隐性知识的印记。在过程上,最初的编码知识中留有明显的隐性知识的印记,编码知识的每一步提升,都在不同程度上经由隐性知识的阶段。在层次上,普遍性程度最低或最为嵌入的编码知识有隐性知识的属性,如罪犯间的“攻守同盟”或恋人间的绵绵情话,简直就是隐性知识;在另一端,非嵌入到极端,或数学,或哲学,于常人看来也就如同天书一般。实际上除了最普遍的编码知识之外,其他的编码知识其背后在不同程度上都“黏着”有隐性知识,因此难以在更普遍的范围内交流、共享。正如波兰尼所言,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需要动手的技术更是如此,在技术的编码知识背后还有隐性知识,所以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国界。技术传播之所以困难,既是因为编码知识的嵌入状态,也在于隐性知识的牵连。另一方面,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编码知识。其一,客观的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编码知识,其二,隐性知识随着拥有的人数增多而编码化。隶属群体最大的隐性知识与编码知识只有一步之遥,在社会的意义上说,嵌入编码知识和为个人所有的隐性知识是私人知识,而非嵌入编码知识和为公众所有的隐性知识则是公共知识。 在知识的视野下,可以跳出科学与文化的领域来理解二者的关系。 于一般的意义上,旨在阐述、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在西方文化中产生、发展的过程,分析各个时期科技与特定文化背景的关系,然后理出历史脉络,包括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进化的逻辑以及科学与文化关系的演变。 由知识的视角观之,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关键是“超越”。对现象和经验的超越,形成欧几里德几何学和阿基米德力学;对原始宗教的超越,形成一神教;对血缘的超越,形成个人本位;对个人的超越,形成城邦制共和国和罗马法,以及对自然的超越,形成自然哲学。其中后者超越的跨度如此之大,超越how,由现象一步达到why。在上述五对关系中,前者涉及隐性知识和嵌入编码知识,后者则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相关。超越的途径或理性,或直觉,或信仰,或“诡辩”,或猜测与思辨③。中世纪其实也是一种超越,对物质、现象、逻辑、实践(世俗生活),进而对人的超越,不过超越的结果摧毁了——注意,不是否定——超越的源泉或基础。中世纪后期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第一阶段首先恢复被践踏的源泉或基础的地位,由彼岸到此岸,精神到物质,信仰到理性,天界到自然以及上帝到人,这就是人与自然的解放。紧接着文艺复兴运动第二阶段即开始全面超越这些被”复兴”的地基,超越古代的个人经验,将其转化为非嵌入编码知识。 近代科学革命从关于自然的经验——隐性知识和嵌入编码知识做起,经由培根的新工具即归纳和笛卡儿的理性达到非嵌入编码知识。从单摆、落体到太阳系,知识的力量所向无敌,进而由启蒙运动扩展到人文和社科领域。人文领域所得到的超越结果是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天赋权利,社科领域相应的成果是市场经济及其看不见的手。到19世纪,非嵌入编码知识的领地已进入电磁、化学、地质,甚至一直处于上帝掌控的生命禁地。同时,工业革命将非嵌入编码知识集成、物化为大批量、标准化、可替代的“科技黑箱”④。非嵌入编码知识成为人类认识的共同基础,科技黑箱则是人类实践的共同基础。 非嵌入编码知识施展其权力⑤大行其道,把人和社会的一切都归结、还原为非嵌入编码知识,由此自然激起来自各方面的反抗。始于卢梭的浪漫主义在20世纪演变为种种反科学思潮。同时,20世纪科学革命一方面进入微观和宇观世界,另一方面将近代科学所得到的关于how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提升到why——这正是2000多年前自然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并开始回应反科学思潮。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逐步兴起的复杂性科学,其中混沌、分形等概念以及对偶然性的重视和主体的参与,近现代科学正在演化为后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重新将非嵌入编码知识与特定的语境结合起来,以及与主体结合起来。在这样的结合中,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得到认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还有高技术,其从以下四个方面影响知识:其一,提供个性化的科技黑箱,提供”嵌入式”软件;其二,将分散的个人以互联网联系起来,让嵌入编码知识在网上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模糊嵌入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界线;其三,虚拟现实技术统一“知”与“行”,统一认识与实践,模糊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界线;其四,包含认知科学的”会聚技术”正在揭示思维的奥秘,揭示知识创造、传播和存储之谜。全球化一方面加快知识的融合与共享,为知识创新提供更高的平台;另一方面提升非嵌入编码知识,关注人类的命运。当代社会正在进入以知识为中轴的知识社会。 视角的第二个变化是,以人的“三大关系”来考察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梁漱溟认为人生有三大问题:人对物的问题,人对人的问题,以及人对自身的问题。人首先是一个生物性的存在,为此必须解决好面临的首要课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由此便发展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科学技术,并产生出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产生出科技黑箱和技术理性。然而,人类谋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于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便成为随之而来的课题,构成人类生活的又一基本矛盾。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个体如何安身立命?即个体如何处理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构成人的生活的第三个基本矛盾。这就是人类生活的三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有层次高下和次序先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先,为其他两大关系的基础,然后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后构建最高层次,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它们的运动和彼此关系就构成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⑥。这三大关系只是简化的处理,但可以使线索清晰。具体分析将在而后的章节中展开。 此处还须说明四个问题:首先,本书并不是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均衡地探讨科学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科学作为整体尚未从文化背景中分离出来,因而相对而言文化背景部分占有较大篇幅。自16、17世纪到19世纪,近代科学中各门学科渐次从其文化“母腹”中脱胎而出,作者给予科学及其文化背景以同等的重视。现代科学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书中有专门章节进行深入讨论,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正在向古代自然哲学作辩证的复归。而20世纪下半叶后现代科学和高技术兴起,科学与文化互相渗透,二者的关系日渐紧密,论述的重点又向文化倾斜。 其次,考虑到本书侧重点是科学发展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以及考虑到使之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因而本书的重点将放在近现代部分。 再次,本书以实证科学和西方文化为主线在有关场合会涉及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以资比较,但由于并不关乎主线以及笔者知识所限,所以不作展开。 最后,还必须界定本书中科学与文化这两个用语的含义。“科学”包括科学和技术。前者包含概念体系、认识方法和活动过程等;后者指作用对象、操作手段,如机器设备和工艺流程与在这一过程中的制度、知识和意志等以及最终的商品或服务。一般所称的文化实际上包含了科学技术,为了方便讨论,本书所称“文化”与此有所不同,即:排除器物层面,在观念层面中排除科学概念、理论、认识活动,排除人的自然观。关于体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多见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故本书中的文化概念基本上不涉及体制问题。经如此梳理之后容易发现,科学主要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文化主要关系到人与自身的关系,同时也涉及人与人的关系。 鉴于文化的外延几近无所不包,内涵又极其丰富,具有多重层次,因而与科学的关系也极为复杂。要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这种关系就更加困难,本书只是就文化中的一部分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演变作了初步探讨。 以知识和人的三大关系来审视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是一种探险,但值得一试。 参考文献 ①关于后现代科学有种种观点,笔者倾向于接受这一概念,有关论述将在本书中涉及 ② Tacit knowledge.有不同译法,如意会知识、默会知识等 ③与之相对应,中国同期乃至而后漫长的岁月的特点则是”直接”。 ④见正文有关章节。 ⑤培根所言“知识就是力量”,“power”现在被认为是“权力”。 ⑥发展的一项结果是,当代人面临的第四个问题:人与自己创造物——符号、人工制品及过程的关系。 附 吕乃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萌芽于混沌之中 第一节 科学的萌芽 第二节 原始科学的n种形态 第二章 从希腊开始 第一节 古希腊的科学 第二节 希腊化时期和罗马的科学 第三节 古典文明兴亡 古典时期遗产 第三章 中断、停滞与复苏 第一节 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第二节 中世纪科学沉浮的社会文化背景 地狱—炼狱—天国 第四章 回顾与前瞻:重新开始 第一节 苏醒与回顾 第二节 觉醒与前瞻 第三节 近代科学精神萌芽 第四节 艺术与宗教的影响 第五节 科学革命的意义 知识的风暴 第五章 近代科学兴起 第一节”古典科学”的改造 第二节”培根科学”的萌芽 第三节 牛顿的综合 走出循环 第六章 18世纪——分离的世纪 第一节 分离运动 第二节 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与机械力学 分离与重建(一) 第七章 近代科学的收获季节 第一节 编织自然现象之网 第二节 追溯自然史 第三节 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四节 19世纪社会文化思潮及其主角 分离与重建(二) 第八章 20世纪科学革命 第一节 物理学革命 进展与统一 第二节 化学的深入与扩展 第三节 由生物学到生命科学 第四节 地质学、生态学 第五节 辩证的复归 第六节 不谐和音——必要的张力 第九章 后现代科学与高技术(上) 第一节 后现代科学 第二节 高技术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新特点 第四节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规律 第十章 后现代科学与高技术(下) 第一节 后现代科学与高技术的文化涵义 第二节 物质极大丰富 第三节 后现代科学和高技术对文化的挑战 第十一章 知识的历程 结束语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导言
热度 5 lvnaiji 2017-1-18 14:35
各位网友: 感到现在很多争论缺乏一个共同的知识背景,往往你说你的,他说他的。 因而有必要从建构共同的知识背景做起。 有感于此,我计划把我的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一书的电子版逐一放到科学网上。 全书二十多万字,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敬请各位指正! 导 言 “ …… 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 “ 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的关系 — — 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 ” —— 乔治 · 萨顿《科学的生命》 1995 年,笔者的《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简称《足迹》)出版,以西方文化和实证科学为主线,梳理了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受到学术界好评。同时,因其内容通顺及富有启发性而在多所高校被用作素质教育的教材。 10 多 年过去了,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甚至根本变化。经与全国高校素质教育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沟通,在该委员会和教育部东南大学 985 人文社科基地的共同支持下,笔者得以对该书作重大修改,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科学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在当年写作《足迹》时,混沌、分形等问世不久, “ 后现代 ” 初露端倪;而今,不仅在科学领域,而且在整个社会,后现代已大行其道。科学如此,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生物技术为先导,纳米技术进而 “ 会聚技术 ” ,高技术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无疑,再版必须把这些发展考虑在内,讨论这些新发展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文化的影响 。“辩证复归”的规律为人所熟知。既然向着未来进一步伸展到后现代,那么回溯历史就有必要追寻到“前希腊”、前“轴心时代” , 足迹要向两端延伸。 其次,文化也有了很大变化。具体来说,其一,知识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二,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文化的交融,并由此出现了为全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其三,文化所显示的后现代特征及其向远古的辩证复归,文化的个人 属性和语境相关性越来越明显。 那么最新的科技与最新的文化,二者分别踏出了什么样的 “ 足迹 ” ,彼此又有何关系? 虽然已有众多论著对其论述,但仍有必要沿着历史的足迹来考察这些问题。 除了向两端延伸外,再版增添了许多资料,尤其在社会和经济方面,使观点更加完 整 ,使科学与文化的 “ 足迹 ” 行进在更为坚实的地基之上。此外,基于新的资料和出于新的视角,笔者也对之前在素材和观点上所存在的问题 作 了修改。 第三,看待科学与文化足迹的视角发生变化。不仅关系到科学与文化本身,而且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涉及 21 世纪人类的走向。 在 读者所看到的这本书 中 ,除了内容的增减特别向两端的延伸外,视角也将有重大变化。笔者将立足于作为后现代社会 “ 中轴 ” 的知识,以知识来审视科学、技术和文化,审视它们的足迹以及审视这些足迹之间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先对本书中涉及知识的概念作简要说明。 知识可以有各种分类,波兰尼将知识区分为隐性 知识和编码知识。全面理解这两种知识以及它们的关系 , 对于把握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有重要意义。 编码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 .是关于事实和原理的知识 , 即 know what 和 know why , 反映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 相 当于“真善美”中的“真”,具有普遍性。技术操作的规则 、 法律条文等也是编码知识。编码知识的载体可以是人的大脑,也可以是纸张、磁带、光盘、电磁波、声波等无生命体,前者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后者则是外存。可以通过一定程序使内存转化为外存,使知识从个体的大脑中游离出来。编码知识可以区分为嵌入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编码知识两类。 前者限于或适用于特定场合 ,如特定地区的地质现象、企业的专利、 工具的使用条例以及剧场的规则等 ;后者则普遍适用, 如牛顿定律等。 2 .是通过逻辑工具(自然语言、机器语言等)得到清楚表达、明确分类的知识。这类知识可以被掌握相应逻辑工具的人通过社会化的手段(接受教育、阅读公开发行的图书资料和上网等)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由于它的载体可以是非生命体,所以可以廉价大量复制。由于这两个原因 , 所以编码知识可以 交流、共享 。 肯德基、麦当劳和各种连锁店就是通过这一途径而一个个“克隆” 出来的。 3 .具有层次以及不断更新。编码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而具有普遍性 , 但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层次性 , 所以编码知识的普遍性也有不同层次 ,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有普遍性层次不同的各种软件,等等。因而对编码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要作具体分析。嵌入编码知识只能在嵌入的范围内共享。编码知识是将人类对于事实、原理的认识,所制定的规则以逻辑的语言表现出来 , 但这并不意味着编码知识一旦形成就永恒不变;相反 , 编码知识处于不断地变化更新之中。首先,对象本身在发展变化。其次 , 我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拓展、深入 , 不断从 know what 到 know why , 也就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第三,编码知识本身的各种重组综合也会产生新的编码知识。 隐性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 .主要是 know how ,兼具客观和主观的成分,前者如农民、工匠的难 以言传的经验,如疱丁解牛,“得心”方能应手,厨师炒菜的“火候”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方法,其中有些部分也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类隐性知识则更紧密地与主体相联系。曹雪芹在 他的《红楼梦》中写到黛玉临死时说“宝玉你好……”,后人只能从这些省略号中去意会黛玉未尽之言,意会曹雪芹的意图。另外 ,还有看问题的角度、 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处理编码知识等。如果说编码知识相应于真,那么这类隐性知识则有善和美的因素,关系到人的内心世界,属于个人或一个组织或地区, 因而不具有普遍性。隐性知识的载体是人 , 是生命,与生命结合在一起 , 因而是一种嵌入的、黏着的、内存的知识。 2 .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未用逻辑工具予以明确表达和分类的知识,难以或不能与其生命载体相分离而转移到非生命载体上去,所以难以或不能如编码知识那样进行交流和为人们所共享。隐性知识不能如编码知识那样以很小的成本简单、直接地由阅读 、 听课等途径 获得,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边干边学”。这样,每个个人, 每个群体,就在其独特的经历和环境中,在其独特的工作和交往中,形成了与之难以或不可分离的属于其自己的隐性知识。 3 .层次与变化。在广度上有属于个人和各种群体层次的隐性知识, 在深度上 有从较易显性到最难以显性,乃至完全与个体的生命、历史、精神融为一体的不同层次的隐性知识。广度和深度二者又有一定相关性。就变化而言 , 在某种意义上 , 隐性知识最深层的内核比编码知识更稳定,所谓“江山易移,本性难改”就是这个意思。然而最表层的隐性知识 , 则比编码知识更流动多变。另外 , 大的群体和一个民族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较为稳定,而小的群体乃至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则较富于变化。 在逻辑上 , 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隐性知识中客观的部分是编码知识的基础,是原料 , 有待加工、提炼、上升为编码知识。反之 , 编码知识是原料 , 有待主观的隐性知识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人类所拥有的编码知识已越来越丰富多彩 。“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知识”(奈斯 · 比特),必须 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编码知识进行选择、提炼、组合 , 甚至遗忘 , 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它表明 , 主观的隐性知识必须建立于编码知识的基础上 , 善与美必须建立于真的基础之上。这坚实的基础就是事实和规律 , 以及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这样就不至于片面独断 , 避免走上唯心主义的歧途 , 才能从事创造而不至陷入乌托邦。简言之,只有基于编码知识才能超越编码知识。就过程而言,新创造的知识在创造者的头脑中一开始是隐性知识 , 其中客观的部分又作为原料,有待上升为编码知识 , 从而构成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主观的部分将进入人类、群体、个人的核心部分。 在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一方面,在编码知识一侧处处可见隐性知识的印记。在过程上,最初的编码知识中留有明显的隐性知识的印记 , 编码知识的每一步提升 , 都在不同程度上经由隐性知识的阶段。在层次上 , 普遍性程度最低或最为嵌入的编码知识有隐性知识的属性 , 如罪犯间的 “ 攻守同盟 ” 或恋人间的绵绵情话,简直就是隐性知识;在另一端,非嵌入到极端,或数学,或哲学,于常人看来也就如同天书一般。实际上除了最普遍的编码知识之外,其他的编码知识其背后在不同程度上都 “ 黏着 ” 有隐性知识,因此难以在更普遍的范围内交流、共享。正如波兰尼所言,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需要动手的技术更是如此,在技术的编码知识背后还有隐性知识 , 所以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国界。技术传播之所以困难,既是因为编码知识的嵌入状态,也在于隐性知识的牵连。另一方面,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编码知识。其一,客观的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编码知识,其二,隐性知识随着拥有的人数增多而编码化。隶属群体最大的隐性知识与编码知识只有一步之遥,在社会的意义上说,嵌入编码知识和为个人所有的隐性知识是私人知识,而非嵌入编码知识和为公众所有的隐性知识则是公共知识。 在知识的视野下,可以跳出科学与文化的领域来理解二者的关系。 于一般的意义上, 旨在阐述、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在西方文化中产生、发展的过程 , 分析各个时期科技与特定文化背景的关系 , 然后理出历史脉络,包括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进化的逻辑以及科学与文化关系的演变。 由知识的视角观之,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关键是 “ 超越 ” 。对现象和经验的超越,形成欧几里德几何 学 和阿基米德力学;对原始宗教的超越, 形成一神教 ;对血缘的超越,形成个人本位;对个人的超越,形成城邦制共和国和罗马法,以及对自然的超越,形成自然哲学。其中后者超越的跨度如此之大,超越 how ,由现象一步达到 why 。在上述 五 对关系中,前者涉及隐性知识和嵌入编码知识,后者则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相关。超越的途径或理性,或直觉,或信仰,或 “ 诡辩 ” ,或猜测与思辨 。中世纪其实也是一种超越,对物质、现象、逻辑、实践(世俗生活),进而对人的超越,不过超越的结果摧毁了 —— 注意,不是否定 —— 超越的源泉或基础。中世纪后期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第一阶段首先恢复被践踏的源泉或基础的地位,由彼岸到此岸,精神到物质,信仰到理性,天界到自然以及上帝到人 , 这就是人与自然的解放。紧接着文艺复兴运动第二阶段即开始全面超越这些被 “ 复兴 ” 的地基,超越古代的个人经验,将其转化为非嵌入编码知识。 近代科学革命从关于自然的经验 —— 隐性知识和嵌入编码知识做起,经由培根的新工具即归纳和笛卡儿的理性达到非嵌入编码知识。从单摆、落体到太阳系,知识的力量所向无敌,进而由启蒙运动扩展到人文和社科领域。人文领域所得到的 超越结果 是在自 然状态下人的天赋权利,社科领域相应的成果是市场经济及其看不见的手。到 19 世纪,非嵌入编码知识的领地已进入电磁、化学、地质,甚至一直处于上帝掌控的生命禁地。同时,工业革命将非嵌入编码知识集成、物化为大批量、标准化、可替代的 “ 科技 黑箱 ” 。非嵌入编码知识成为人类认识的共同基础,科技黑箱则是人类实践的共同基础。 非嵌入编码知识施展其权力 大行其道,把人和社会的一切都归结、还原为非嵌入编码知识,由此自然激起来自各方面的反抗。始于卢梭的浪漫主义在 20 世纪演变为种种反科学思潮。同时, 20 世纪科学革命一方面进入微观和宇观世界,另一方面将近代科学所得到的关于 how 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提升到 why —— 这正是 2000 多年前自然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并开始回应反科学思潮。特别是 20 世纪下半叶逐步兴起的复杂性科学,其中混沌、分形等概念以及对偶然性的重视和主体的参与,近现代科学正在演化为后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重新将非嵌入编码知识与特定的语境结合起来,以及与主体结合起来。在这样的结合中,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得到认可。 20 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还有高技术 ,其从 以下四 个 方面影响知识 : 其一,提供个性化的科技黑箱,提供 “ 嵌入式 ” 软件;其二,将分散的个人以互联网联系起来,让嵌入编码知识在网上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模糊嵌入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界线;其三,虚拟现实技术统一 “ 知 ” 与 “ 行 ” ,统一认识与实践,模糊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界线;其四,包含认知科学的 “ 会聚技术 ” 正在揭示思维的奥秘,揭示知识创造、传播和存储之谜。全球化一方面加快知识的融合与共享,为知识创新提供更高的平台;另一方面提升非嵌入编码知识,关注人类的命运。当代社会正在进入以知识为中轴的知识社会。 视角的第二个变化是,以人的 “ 三大关系 ” 来考察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梁漱溟认为人生有三大问题:人对物的问题,人对人的问题 , 以及人对自身的问题。人首先是一个生物性的存在,为此必须解决好面临的首要课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由此便发展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科学技术,并产生出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产生出科技黑箱和技术理性。然而,人类谋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于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便成为随之而来的课题,构成人类生活的又一基本矛盾。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个体如何安身立命 ? 即个体如何处理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构成人的生活的第三个基本矛盾。这就是人类生活的三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有层次高下和次序先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先,为其他两大关系的基础,然后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后构建最高层次,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它们的运动和彼此关系就构成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这三大关系只是简化的处理,但可以使线索清晰。具体分析将在而后的章节中展开。 此处还须说明四个问题 : 首先,本书并不是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均衡地探讨科学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科学作为整体尚未从文化背景中分离出来,因而相对而言文化背景部分占有较大篇幅。自 16 、 17 世纪到 19 世纪,近代科学中各门学科渐次从其文化 “ 母腹 ” 中脱胎而出,作者给予科学及其文化背景以同等的重视。现代科学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书中有专门章节进行深入讨论,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正在向古代自然哲学作辩证的复归。而 20 世纪下半叶后现代科学和高技术兴起,科学与文化互相渗透,二者的关系日渐紧密,论述的重点又向文化倾斜。 其次,考虑到本书侧重点是科学发展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以及考虑到使之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因而本书的重点将放在近现代部分。 再次,本书以实证科学和西方文化为主线在有关场合会涉及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以资比较,但由于并不关乎主线以及笔者知识所限,所以不作展开。 最后,还必须界定本书中科学与文化这两个用语的含义。 “ 科学 ” 包括科学和技术。前者包含概念体系、认识方法和活动过程等;后者指作用对象、操作手段 , 如机器设备和工艺流程 与 在这一过程中的制度、知识和意志等以及最终的商品或服务。一般所称的文化实际上包含了科学技术,为了方便讨论,本书所称 “ 文化 ” 与此有所不同,即:排除器物层面,在观念层面中排除科学概念、理论、认识活动,排除人的自然观。关于体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多见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故本书中的文化概念基本上不涉及体制问题。经如此梳理之后容易发现,科学主要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文化主要关系到人与自身的关系,同时也涉及人与人的关系。 鉴于文化的外延几近无所不包,内涵又极其丰富,具有多重层次,因而与科学的关系也极为复杂 。 要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这种关系就更加困难,本书只是就文化中的一部分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演变作了初步探讨。 以知识和人的三大关系来审视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是一种探险,但值得一试。 关于后现代科学有种种观点,笔者倾向于接受这一概念,有关论述将在本书中涉及 Tacit knowledge .有不同译法,如意会知识、默会知识等 与之相对应,中国同期乃至而后漫长的岁月的特点则是“直接”。 见正文有关章节。 培根所言“知识就是力量”,“ power ”现在被认为是“权力”。 发展的一项结果是,当代人面临的第四个问题:人与自己创造物——符号、人工制品及过程的关系。
个人分类: 科技史|63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知识与权力(三)非嵌入编码知识与传统社会的知识体系之争
热度 3 lvnaiji 2016-11-10 16:55
吕乃基 非嵌入编码知识是知识体系中重要的同时也是基础的组成部分,其根本特点在于与初始条件(历史)和边界条件(语境)无关,与对象本身的个性和特殊性无关,以及与主体无关。非嵌入编码知识位于知识序列上相对较低的层次。 非嵌入编码知识因其处于较低层次的基础性而渗透到较高层次的知识中;因其抽象性而可以和各种语境相结合,渗透到嵌入的编码知识中;因其与 任何特殊的价值无关而成为各种特定的善和美的共同基础。在此意义上, 非嵌入编码知识实际上拥有最大、最普遍和永恒的价值。 非嵌入编码知识的权力源于其本身,无论接受与否,总在那里,不接受者终将出局。顺之未必昌,逆之必然亡 嵌入与非嵌入之分不是绝对的,只是程度上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作为技术的产品,科技黑箱 就兼有编码知识的嵌入和非嵌入特征。其非嵌入性在于科技黑箱背后的科学知识;嵌入性则表现在封装于其中的知识的复杂性、专门性、系统性,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的昂贵成本,表现在知识产权、售后服务和维修,以及升级换代等。 人是被自己的概念世界统治的。长期生活在传统社会以权力维系的嵌入编码知识之中,久而久之就会被同化,不知其谬,失去自我,陷入平庸之恶(阿伦特)。 启蒙,就是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启蒙,唯此,方可能破解嵌入编码知识的制约,以及由嵌入编码知识论证为合法的传统社会的权力。 一旦嵌入编码知识需要通过理性质疑获得自己的合理性甚至合法性,也就走上了自我否定之路,例如中世纪后期以理性论证上帝走向二重真理说,最后是理性审判信仰。 非嵌入编码知识通过销蚀、推翻、抹平嵌入的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并取而代之,通过以其本身之得来所应用的方法对嵌入编码知识的质疑,以及通过以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而销蚀传统权力的地基。 总之, 非嵌入编码知识依靠自身的力量而获得权力, 于是就构成对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和建立于此基础上的权力的挑战。 非嵌入编码知识可以为最大多数的人所共享,就此而言,非嵌入编码知识达到最大限度的民主,构成对任何形式独裁的挑战。非嵌入的程度越大,对传统或暴政权力的挑战也越大。 自从近现代非嵌入编码知识兴起,这一权力之争就从未停息。就知识的历程而言,非嵌入编码知识终究要改造和取代嵌入编码知识,并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嵌入编码知识。然而由于权力——以各种嵌入编码知识为自身辩护——的影响,实际情况要复杂和漫长得多。由于种种原因, 非嵌入编码知识产生于西方,因此而强大起来的西方便侵略落后民族。这样的行为往往还以非嵌入编码知识如“民主”的名义,然而这并不是非嵌入编码知识之过。殖民地民族为争取独立解放也就把源于西方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拒之门外,从而在取得独立的同时加强了原有的嵌入编码知识,也就是强化了传统社会的权力 。 这样的权力之争一直延续至今。每当传统权力受到挑战,往往就强调“敌对势力”,排斥非嵌入编码知识,以保护为传统权力辩护的嵌入编码知识。而发达国家只要在这些国家的家门口稍加挑衅,花费极小的代价,就可以将这些国家长期锁定在传统之中,这才是货真价实的阴谋。 站在这一视角来看,当前学术界所发生的所谓 “科学大战” ,就是第三世界学者为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实际上也就是为自己的权力寻求生存空间。少数民族和其它边缘地带的人群的自我解放运动的兴起,对以科学和启蒙运动理念为代表的非嵌入编码知识的激烈批判,成为边缘社会人群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而作文化斗争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后殖民主义的兴起,以其自身文明的“认识论权利”,冀望寻求一种不同于西方文明的自己的宇宙观与民族科学,继而发现与西方科学毫无联系的自然规律,以解除他们“心灵的殖民化”。 这里的问题在于, 首先,第三世界的学者们没有看到,每一种地域暴政的出现,往往都是通过文化上的纯粹性或特色为自己寻求辩护。维护传统的嵌入编码知识伴随着暴政。其次, 当真理是依靠内在的语境——地方性来定义时,种族主义与排外主义就会获得其合法的外衣,结果是以知识界的种族隔阂而告终 。正因为由于批评者们所依据的是嵌入的编码知识,既经不起事实的质疑,也容不得逻辑的推理,往往只能靠具有煽动性的民粹主义、狭隘的爱国主义、种族、性别与道德家式的意识形态的标签 。 由WTO在世界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各国在加入WTO时的谈判,WTO成员国之间“某某”回合的谈判,都体现了非嵌入编码知识与各国所持的嵌入编码知识及双方背后的权力之争。WTO的三大基本原则是非嵌入编码知识在经济领域特别是世界贸易中的集中体现。WTO超越传统主权,排除一切嵌入编码知识及其背后的权力对市场经济的干扰。WTO的规则受到所有成员国的遵守,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申请加入,而这又反过来说明非嵌入编码知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强大力量。作为升级版的TPP也是如此。 其实,一旦第三世界的人民感到因接受非嵌入编码知识而能推翻压在身上的权力甚至能获得权力时,就会主动接受。“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传来了马克思主义”。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时,就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非嵌入编码知识。 实际上,随着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兴起,传统的嵌入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其中所隐含的共性部分会进入非嵌入编码知识而流淌到全世界,而个性部分将在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基础之上得到重新阐述而获得新的生命,成为新的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非嵌入编码知识既源于先前受制于语境而不可通约的知识,又为新的嵌入编码知识的构建提供统一的平台,使之得以超越各自的语境而彼此“商谈”(哈贝马斯)、交往,并在共同平台即真的 基础之上构建善和美。 吕乃基:论科技黑箱,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 12 参见邢冬梅,“科学大战”之根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 6
个人分类: 人文|2609 次阅读|17 个评论
知识与权力(二)
热度 3 lvnaiji 2016-11-2 15:30
吕乃基 二、意会知识与权力 意会知识也可分为两类,即客观意会知识和主观意会知识。前者指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的经验,know-how-to-do。客观意会知识又可以区分为关于自然和社会两类,前者如考驾照的路考,后者涉及在社会中面对陌生人的处事方式。客观意会知识早晚可以转化为非嵌入编码知识,如自动驾驶,以及契约关系。 主观意会知识包括人的能力、气质等,属于个人所有;其中既有与生俱来的部分,如所谓“艺术细胞”之类,或“本性难移”,也有在后天由特殊的生活经历所育成的部分。 主观意会知识与客观意会知识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前者也并非那么神秘,历来被认为来无踪去无影的直觉如李世石的“棋感”,竟然也可以被阿法狗解读,“神来之手”甚至做得更好。 意会知识不断被转化为编码知识,但是是否总还有新的意会知识在前面? 拥有面对自然界的客观意会知识者,如果这项知识有众多需求,例如八级钳工,特级厨师,也就因此而拥有了权力,譬如可以对徒弟、助手、用户颐指气使。然而市场可以化解这样的权力,譬如以高价来购买这样的知识。这就是在熟知的“微笑曲线”提出之前,之所以制造过程在电脑生产的价值链中居于高位的原因。科学技术可以把客观意会知识编码化,从根本上消解其权力。涉及社会的客观意会知识,既然对陌生人一视同仁,也就无所谓权力了,与此同时也在不断编码化。譬如从启蒙运动对人的“自然状态”的分析,到罗尔斯的“无知之幕”。 主观意会知识同样涉及自然和社会,前者如在自然中的感悟,解决问题时的灵感,还有音乐、绘画、雕塑等,只有心心相印者才会懂得欣赏,在内心深处激起同样的感受,于是就无所谓谁对谁的权力。 主观意会知识中涉及社会的部分,如 在形形色色的场合,在市场、商场、情场和名利场中与各色人等周旋的能力。有些人如鱼得水,有些人寸步难行。鉴于在这些“场”中无不以各种方式渗透着权力,于是这样的主观意会知识必然与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到底就是两个字:权术。“学术”中的“术”实际上已经变味。首先是“术”当先,“学”退避三舍;其次是“学”与“术”相互帮衬,左右逢源,相得益彰(可以有各种解释)。 李连达院士把中国当代专家分为六种类型:官员型专家:用权力提升学术地位,占有科技资源。社交型专家:长于攻关走后门,争科研项目、经费及各种“平台”、“重点”、“杰出”等称号。商业型专家:成功者少,溺水者多。埋头苦干型专家:凭本事闯天下,凭爱国热情努力工作。包工头型专家;垄断大量科研项目与巨额经费,然后“外包”,最后由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完成,成果为工头所有。此类专家日益增多,形成利益集团。综合型专家;综合上述种种类型 。除了“商业型”和“埋头苦干型”,六种类型中的2/3可以归结为“权术型”。 呜呼哀哉!中国的科研,比拼的不是“学”而是“术”,不是“学术”,而是“权术”。 至于“官场”,当然直截了当,以及十之八九都是权术——未必全然是贬义词——了。世界各国,有多少领导人一步步走向高位,当然中国尤甚。 李连达、李贻奎,当代专家的类型,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5370do=blogid=583955 2012-6-23
个人分类: 人文|2428 次阅读|7 个评论
知识与权力(一)
热度 8 lvnaiji 2016-10-29 09:19
吕乃基 目前,“知识就是权力”已经为学术界所认可,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学术界已对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展开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是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如笼统地认为,“知识与权力存在天然的紧张关系”。由于知识还可区分为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等,不同类型的知识会拥有各异的权力,或与权力间形成不同的关系,因而有必要对知识作进一步分析,以推进关于“知识就是权力”研究的理论深度和规范在实际中的应用。 如所知,根据波拉尼的有关研究,人类的知识可以区分为编码知识和意会(隐性,默会)知识。编码知识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嵌入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编码知识。非嵌入编码知识是牛顿定律、进化论、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启蒙运动理念等,非嵌入编码知识因其非嵌入而可以在最大多数人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嵌入编码知识则是知识嵌入于特定的人群和语境之中。 权力指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支配权。大致包括以下方面:权力的作用者和承受者、权力的范围和条件、权力本身受到的制约,以及权力的合法性等。 笔者先分别讨论不同类型的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然后再把这些分别的讨论联系起来,重点分析非嵌入编码知识与传统社会的嵌入编码知识的权力之争,非嵌入编码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权力之争,以及非嵌入编码知识之权力的性质,最后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知识之权力的影响。 一、嵌入编码知识与权力 嵌入编码知识可分为三类,其一属于特定的人群,小到夫妻、朋友和社群等,大到国家、民族,这样的知识在内容上与主体不可分割,在群内交流共享;其二属于特定的场合或语境,大到国家的法律,小到企业、实验室、办公室的制度等。“入乡随俗”也说明了这一点。 这两类嵌入编码知识有一个共同点,人群也好,语境也罢,都有特定的存在时段。人群发生变化,嵌入编码知识自然也发生变迁、消亡,或重铸;语境变化的影响,时过境迁,看看这些年中国语言的变化便一目了然,一些话语消失了,或者被列入“敏感词”,一些话语又被创造出来。 其三是专门的非嵌入编码知识,如医学、基本粒子物理等,知识虽在内容上可以与主体和语境分离,但由于知识本身的专门和艰深,进入门槛高,需要各种相关知识的配套,如医学涉及到生物学、细胞学、化学和物理学等,以及各种仪器设备,因而也具有嵌入性。嵌入的编码知识只能在所“嵌入”的范围内交流与共享。 鉴于知识“嵌入”的情况复杂且多变,嵌入编码知识的权力也各有千秋。 在前传统社会的部落,成员具有共同的起源,具有或多或少血缘关系,个人淹没于部落之中。因生产力低下,生存压力大。面对自然界对人的威胁,以及其他部落的威胁,各个部落只能以特殊的图腾等嵌入编码知识凝聚起来,方能抵御外来的威胁。至于狩猎采集,以及彼此间的合作等在部落中传授的嵌入编码知识和客观的意会知识,更是生存所必不可少,求之不得。在原始社会,对个人的惩罚不是处死,而是驱逐出部落,而一旦离开部落的托庇,个人就陷入生存机会渺茫的境地。刚经历人猿相揖别的人类祖先,一方面继承了动物血缘关系的本能,另一方面首先要满足生存需求,因而部落中的个人并不感到权力的压力,相反主动维护之。因而, 前传统社会的嵌入编码知识没有权力,因为“权力”没有特定的主体和承受者,部落全体成员既是主体,又是承受者 。 在而后的发展中,其一,随着社会化程度升高,动物本能退却,共同起源在嵌入编码知识中的权重,在空间上一步步退至越来越小的家庭,强度也越来越弱;其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存压力减弱,对群体的依赖下降;其三,客观意会知识逐渐编码而可以在更大范围共享;于是,前传统社会的嵌入编码知识消退。 与此同时,前传统社会的权力发生异化,一部分人如祭师和首领获得对部落中其他成员的权力,随后出现了专为传统社会中的权力辩护的嵌入编码知识,譬如君权神授,君君臣臣。知识本身不具有权力,需要投靠社会中的权力。权力与知识之间形成同盟关系,知识为权力辩护,权力确保钦定的嵌入编码知识以唯一正确的地位,不容其他嵌入编码知识干扰,譬如独尊儒教,废黜百家,特别是排除非嵌入编码知识的挑战。 传统社会嵌入编码知识由以下途径为传统社会的权力辩护,其一,强调共同的起源,如“龙的传人”,强调血缘关系,如“黄皮肤黑头发”,以及“中国心”,以此说明如同一个“大家庭”一般;其二,强调外部威胁,如“安不忘危”,“亡我之心不死”;其三,强调“特色”。嵌入编码知识较少经理性的质疑,质疑者被斥之为“心不诚”;缺乏经验基础,依靠圣人云或神迹。正是这种各具“特色”的根源系统使得作为传统权力基础的知识体系具有不可化归的独特性。 权力将这样的意识形态树为正统。在知识所嵌入的范围内,接受者得以存在与获利,拒绝者将失去机会甚至出局。这里“出局”的含义不是前传统社会的驱逐出部落,而是留在嵌入的范围内,从边缘化、囚禁,到肉体上消失。这不是嵌入编码知识本身的权力,而是存在于这一范围的社会中的权力所使然。 嵌入编码知识论证权力的合法性 ,权力则强化并灌输推行嵌入编码知识。因而 传统权力的范围与知识嵌入的范围一致。 一旦权力越出相应嵌入编码知识的范围而进入其他嵌入编码知识的领域,战争便不可避免。嵌入编码知识如果越出所“嵌入”的边界,必然会受到其他嵌入编码知识的抵制或被其同化。 在相近的意义上亨廷顿论述道:“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冲突的根源来自文化差异,冲突的结果则反映了权力关系的变化” 。 至于企业、实验室、办公室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制度等,这样的嵌入编码知识虽然往往需要借助某种权力而得以推行,但其本意旨在维持某种利益共同体的运行,在遵循人类普适价值的基础上加上特殊的约定,以及经由相关人员的认可,个人以接受特定的嵌入编码知识和相应的权力作为成本,以对组织的贡献获取自己的利益。因而实际上权力的作用者和承受者同为共同体的成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组织处于与社会中的其他组织的竞争之中,其成员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在各个组织之间跳槽,自由流动。竞争,以及不确定和可以穿越的边界大大削弱了组织的权力。 由上分析可知,唯有传统社会形成了嵌入编码知识与权力的联盟。 医学等知识与权力的特殊关系在下文涉及非嵌入编码知识时一并讨论。 亨廷顿:文明的传统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p88 、 252
个人分类: 人文|8107 次阅读|24 个评论
知识的历程(下)
热度 7 lvnaiji 2016-10-11 16:47
吕乃基 本文的(上)与(中)分别讨论了古代的意会知识、想象和嵌入的编码知识,以及近现代的非嵌入编码知识。 到20世纪初,知识之树已经长出粗壮的树干,知识的历程没有终结,知识之树在继续生长。 三、现代: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虚拟知识 非嵌入编码知识只是人类一切知识体系共同的“底”。 “底”不是限定,更不是终点,底线只是起跑线,人类还要由“自然状态”上升到社会状态,科学、技术、生产和经济最终要接受价值观的引导。在非嵌入的编码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出新的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想象。 知识之树,在树干之上,枝繁叶茂。 当前,一方面非嵌入编码知识正在进一步扩展并提升其水平。科学、经济学和启蒙运动的观念进一步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及渗透到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当代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的知识正在走向新的综合,如三论和新三论。随着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随着种种危机的加深,以及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在启蒙运动提出的关于个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将个人综合起来,论述全人类的知识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例如气候变暖、基因编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命运,等等。当前关于全球化的讨论也表明知识由个人和国家层面上升到人类层面。 另一方面,非嵌入编码知识在向其他领域渗透的过程中,逐步与新的语境、新的生存背景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嵌入编码知识。已经看到物理学与其他科学的结合,经济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新的语境和生存背景是自然与社会的融合;不仅是传统和历史,而且是目的和未来,同时又是在走向后现代之际对传统和历史的频频眷顾;不再是部落或民族的语境和生存背景,而是个人和变动不居的由兴趣和爱好所形成的人群的语境和生存背景,同时又是对人类命运的共同关注。 这一过程大致包含以下层面:其一,指责非嵌入编码知识对其他领域的入侵,颠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唯一话语权。 其二,追溯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由来,例如由库恩的“科学共同体”,到对实验室知识创造机制的研究(SSK),指出其中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其三,指出非嵌入编码知识在认识论上不可能,在本体论上只是一种简化的抽象,并没有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相对应的真实客体。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发展也逐步走向其自身的反面,如科学中提出了非线性、对称性破缺、不可逆、测不准等一系列否定性概念,以及随机涨落、分岔、突变、混沌、模糊等与原有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截然不同的新概念,从而为各种“初始条件”和语境的介入敞开大门。后现代的艺术家们则追问:“艺术”究竟是什么?有无纯粹的“艺术”? 其四,要求回到实际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没有现象与本质之分,没有不变的存在,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是“此在”,必须重新认识偶然性。科学正在研究涨落、蝴蝶效应和复杂性,接受伦理学的批判和引导,经济学正在引进心理学,后现代的艺术家则试图打破传统观念中对艺术所圈定的界限,力图把艺术拉向生活本身,与生活平等对话。 在现代化中形成的非嵌入编码知识,随着向生活、个性和平民的开放,其戒律和刚性正在软化,边界正在消融。科学渡过了内部高度一致乃至铁板一块的阶段,进入了相对宽松,同时也更为活跃的时代。这一趋势表明科学一元论或中心论的消解,科学作为一个要素正在融入系统之中。科学、艺术和经济学如同一团不断膨胀的星云,其内部变得越来越松散,其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化生存,人人都可以追求。 新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具有生命化、个性化、地方化、柔性化和世俗化等特点,不像非嵌入编码知识这么明确和清晰,而是具有无穷的包容性。知识趋于多样化。与生物的进化一样,多样化保证知识的完善与发展。在知识的体系中,在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基础之上,不存在绝对正确/有用或绝对错误/无用的知识。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各种社交网络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普适价值的基础上。全球化促使最大限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在编码知识发生如此深刻转向之时,于现代化过程中被否定的意会知识正在以新的方式获得新的生命力。 首先,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并充满偶然性的对象,必须发展顿悟或直觉能力。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19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主观的意会知识在于如何创造新的客观意会知识,如何将这种知识转化为编码知识,以及如何选择、组合、应用编码知识等。在编码知识充分发发展和普及之时,新的意会知识渐次浮现,其重要性且益凸现。个人、群体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最终将依赖于这种主观的意会知识。 其次,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何对编码知识进行选择以泛舟于知识的海洋,以及如何迅速跨越前人的脚步迈向知识的前沿,要求发展主观的意会知识。 复次,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把以往的意会知识编码化,例如围棋中的“棋感”,化神奇为常理,由此就构成了对人类的“促逼”。人类必须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各种社交网络正在越来越广泛深入密集高强度和非线性的讨论中,形成为形形色色的群体所有的意会知识。 想象的情况也是如此,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开辟新的想象领地。虚拟现实技术把以往的知识加以种种选择和组合而得到新的“知识”。这些新的“知识”未必对应于现实世界,因而是虚拟的,与由古至今的想象有相通之处;然而又与想象不同,是建立在规律的基础上,其源泉是以往确凿的知识库,因而是知识。由于IT的广泛应用,虚拟的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渗透日常生活之中。虚拟吃一堑,现实长一智的特点,使得想象或虚拟知识具有越来越浓厚的实践性,并具有明显的私密性。 隐喻是一种独特的领悟方法。找到一种与大脑中的想象类似的东西做参照物,可以使抽象难懂的景象更为直观。那些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个体,可以通过想象和象征直观地理解事物,而不需进行分析和归纳。隐喻可以把两种差别较大的经验领域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形象或符号。 嵌入的编码知识、主观的意会知识,以及“虚拟知识”,都具有形形色色及不同程度的个性。然而这些个性与古代的个性不同,后者互不沟通,相互间难以理解,不可通约;相反,从现在到未来的具有个性的各类知识,由于经历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阶段,拥有了共同的树干,以及由于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在网络的强大沟通作用下正在融合起来,“小型叙事”与“宏大叙事”正在融合起来。 嵌入的编码知识、主观的意会知识,以及“虚拟知识”,这三种知识之间的界限也正在淡化、消失。嵌入的编码知识具有活泼泼的生命力,它的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主体生命投入的情感体验性如软件编程中的艺术精神,不受拘束的野心和任意驰骋的创造力,难道不是主观的意会知识和想象?反之,主观的意会知识和想象则以不断进化的编码知识为基础。知识之树在其主干上长出了支干,支干上又长出了更小的枝,然后再长出叶片…。叶片重重叠叠,分不清彼此间的界限;枝叶正在伸向空中,融化在空中…。 这就是21世纪的知识。知识源于全人类,同时又源于每个个人,以及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历史没有终点。 知识之树,其源根须深扎于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萌芽于混沌与混乱之中。其挺拔的主干取代了杂乱无序的根须,主干上枝繁叶茂,互相纠缠着伸向各自独特的语境,伸向无限的时空,伸向未来的混沌与兼容。 这就是知识的历程。这就是文明的历程。 中国,唯有接受非嵌入编码知识方能融入人类知识的潮流,而接受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中国,必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为开阔的胸怀拥抱世界。
个人分类: 人文|4892 次阅读|28 个评论
知识的历程(中)
热度 6 lvnaiji 2016-10-7 07:49
吕乃基 二、近代:非嵌入编码知识 近代之后,一种不同于四大知识体系的新的知识体系兴起,这种知识体系具有如此巨大的穿透力,不仅能够越过海洋、山脉或沙漠的阻拦,而且能穿透地域和历史的浓雾。这种新的知识体系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科学、技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包含的理念与价值观、市场经济及其规则,以及以此为内容或背景的文学艺术作品 ,等等。 科学之所以能穿透屏障,是因为它提供了关于人类生成之前,至少是人成为社会中的人之前的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因而对于各民族、对于四大知识体系基本上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影响。 技术之所以能穿透屏障,是因为它背后的科学,并且以“黑箱”的形式存在和起作用。技术产品的标准化特别是效用则更具穿透力,在文化的四个层面中物质层面最容易改变,由此也反过来说明这一点。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包含的理念与价值观的穿透力是因为它们 符合人——不论其处于什么知识体系之中——的本性中最基本的底线:个人本位和对利益的追求;市场经济及其规则则是对满足这一基本底线最适当的制度安排。 同期的文学艺术大师,从薄伽丘到歌德、巴尔扎克,从达 • 芬奇、米开朗琪罗到莫扎特、贝多芬,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有穿透力,首先在于 揭示了人类的本性 或者说具有“典型”性,因而不同于后现代的个性;其次,这些作品都具有基本的形式,即使浪漫主义的作品也是如此,因而既不同于古代没有共同标准的作品,也不同于后现代对形式的背叛或走向极端的形式主义。“这些伟人及其伟业不仅是永恒的,而且就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影响而言也是难以逾越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他们处于知识历程中的有序或一元阶段 ,他们是珠穆朗玛峰;而现代趋于混沌或多元的艺术则是无数的不断生成中的山丘。”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包含高雅艺术在内的精英文化是作者们以生活为原料,经过自己的咀嚼而去除根源,提炼出人类最深邃同时也是最普遍的本性,然后将此贡献出来,作为大众的精神食粮和效仿的典范。 所有这些穿透力的共同特征,一句话,就在于新的知识体系不嵌入,因而可以为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个人所共享和接受。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确切地说,是 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源于非嵌入 。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认为,“脱域Desemdeding”是指从相互作用的地域性关系和特定的社会角色关系,以及从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跨越而被重建的关系之中提取出来的社会关系。脱域有两种类型:象征符号如货币;专家系统,指的是技能和职业性的专家评判体系。脱出提供现代社会的生活和组织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其人民和全世界的影响。脱出的程度或与时空关联的程度和模式决定了一个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和样式。 由非嵌入知识的这一特征可以得到两点推论。首先,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为什么这一新的知识体系萌芽于西方文明而不是其他文明。西方文明的源泉是希腊文明,希腊文明的一大特点是其哲学对本原的探究,揭示变化者背后的不变者,现象背后的本质、存在,以及由此说明现象。近代,笛卡尔与培根从理性和经验两方面支撑起这一传统。正是这一与其他文明不同的认识特点,延续到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演变为对必然性和规律的探求,导致近代科学革命,延续到启蒙运动,“我们都是牛顿的学生”,导致对“自然状态”下人的本性的追溯,得出经济人假设。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全球化或许就是西化” 其次,可以说明学科间的某种关系如“某某主义”之类。经典物理学研究为各种物质所共有的基本物理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因不嵌入而渗透到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其他学科,即所谓“大物理学主义”;科学因其不嵌入而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被称为“唯科学主义”;经济学研究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行为,因不嵌入而渗透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数学则是最抽象的学科,撇开了对象的所有特殊性,因而被称为“科学的王冠”,渗透到一切学科之中。 这样的 非嵌入的知识体系成为人类一切知识体系共同的“底”。 科学让人类建立在对自然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技术让人类基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启蒙运动揭示“天赋人权”,生产和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经济人假设设定了人类惟有经济活动时的行为,等等,这就是人类知识体系的底线。这种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是理性的、普遍的、刚性的、抽象的,以及非人的(至多是经济人)。 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所向无敌,在全面取代嵌入编码知识的同时也使往日的意会知识和想象贬值。 天体和生命不再是神圣的或有任何独特之处,万物不再用它那诗意的感性光辉向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马基雅弗里冷酷地描写悲惨的谋杀,纯客观的绘画如同僵化的睡美人。霍布斯指责诗歌“不是使用语言的严肃方式”,洛克则要求父母“必须尽最大努力…压制”儿童的诗人气质并“使之窒息”。画家应“首先精通几何学”,而芭蕾舞则被定义为“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 至此,人类知识之树终于在条条根须之上生长出了主干,潺潺流水汇成浩荡江河。 游离于该知识体系之外的属于各个民族的知识体系——由或多或少嵌入的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以及想象组成,如果不想被抛弃,就必须在非嵌入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重建。传统文化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新的生命。 现代化,由知识的历程这一视角来理解,就是去除一切历史的和背景的因素,去除由这些因素而粘着在知识上的习俗、价值和意义,——由此可以联想韦伯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以揭示不受时空影响的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知识,以非嵌入的编码知识取代原有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想象。还可以联想贝尔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和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站在知识的历程这一视角,所谓“终结”,不过是非嵌入编码知识已经基本上扩散、渗透到了全世界,逐步成为各国和各民族共同的底线或基础。“哲学之终结,意味着植根于西方-欧洲思维的世界文明之开端”。 当然,无论是哲学,意识形态,还是历史,都没有“终结”。形形色色的“终结论”者并没有看到,知识的历程没有终结,知识之树在继续生长。(待续)
个人分类: 人文|5125 次阅读|27 个评论
知识的历程(上)
热度 4 lvnaiji 2016-10-4 09:17
吕乃基 如所知,知识可以区分为编码知识和意会(tacit)知识,想象如神话、童话是一类特殊的知识,既可以是可交流的编码知识,也可以是属于个人的意会知识。编码知识又可分为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的编码知识两类。本文考察知识的历程,特别是编码知识的发展历程,这将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为认识人类社会由传统经现代至后现代的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古代:意会知识、想象、嵌入的编码知识 远古时期没有编码知识,只有意会知识,在意会知识中又包含有相对客观的部分和主观的部分,前者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如钻木取火;后者有种种独特的甚至神秘的体验等,处于二者之间的是想象。在语言和文字形成后,在日常经验继续积累扩充的同时,也开始发生已有相对客观的意会知识向编码知识转化的过程,出现了口诀,如木工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与农时气候有关的谚语,如“日晕风、月晕雨”,等等。 这些最初的编码知识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个别、零碎,彼此间没有联系;其二,处于表象的层面,只是对现象的描述,是know what,不知现象背后的实体,更不知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其三,带有或多或少主观、拟人色彩,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四要素和四因说,中世纪的炼金术和炼丹术,文艺复兴初期哲学家的学说等;其四,这些编码知识往往用比喻、格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古人不仅通过哲学和科学来认识世界,“而且以诗的、艺术的形式去领悟世界”,在不同程度上还带有意会知识和想象的印记,在今天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上还可见到这一特点。至于咒语、灵符、偈语、禅机等等就更是如此。拟人色彩和比喻都带有浓厚的地域甚至个人因素。最后,除了少数情况(如勾三股四弦五)外,大多数编码知识都是属于个人或氏族、部落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其中的典型是传说、制度和价值观等。各个部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嵌入编码知识,例如图腾,并以此区分其他部落而把本部落凝聚起来。嵌入于各个部落的编码知识彼此间不可通约。人类的知识处于混乱之中。 在嵌入编码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神话和童话等也发展起来。与意会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已经编码,而与编码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既经不起逻辑的推理,也排除事实的质疑,所以是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之外,或者说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知识,姑且称为想象。与嵌入的编码知识情况一样,想象也源于特定的生活经历,各部落,乃至每个个人的想象都大相径庭;意会知识当然更是如此。 知识之初如同大树的树根,深扎在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知识的源泉越是久远,其根须就越是细微,乃至难以察觉。知识的源泉如同大河的源头,源于山间的溪流,越往回退,溪水越难以觉察,乃至树叶上的滴水。人类的知识没有与对象分离,与主体分离,以及与语境分离,知识处于混沌之中。 随着商业发展、战争和征服,以及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发生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和融合。约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世界上逐步形成四大文明圈(亚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期),相应的也就是四大知识体系: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以及儒家文明,同期还有尚没有与这四大文明相接触的其他文明。这四大文明都有自己的属于整个文明的知识体系: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想象如特定的神话,相对于更久远和个别的文明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然而他们的继续扩张都遭遇到来自自然环境如沙漠、高山、海洋特别是其他文明的阻碍,在当时已达到各自扩张的极限,各个知识体系都难以穿透其他文明的壁垒。这一点或许是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依据。这是因为他们依然是与特定的自然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只有最具普遍性的知识方能穿透所有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基础。( 待续)
个人分类: 人文|3844 次阅读|14 个评论
编码知识、意会知识与中国
热度 7 lvnaiji 2016-7-5 08:59
吕乃基 编码(coding)知识和意会(tacit)知识现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这两种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分类。编码知识分两类: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编码知识。后者如牛顿定律,进化论,相对论,启蒙运动的理念,天赋人权,亚当斯密的“经济人”,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律等,这些知识超越特定的对象与主体,超越特定的语境,“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称“非嵌入编码知识”。嵌入编码知识,嵌入于特定的对象、主体,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两个人之间,以及网上的群体,如微信群;嵌入于特定的对象和语境,家里说的话就不能在办公室说。两个人之间的编码知识,如攻守同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黑话、密码等等;情人之间的绵绵情话,旁人会感到毫无疑义,而情人间却由此而卿卿我我,试问,牛顿定律这样的非嵌入编码知识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吗?正是嵌入的编码知识锁定群体,区分你我,区分中国和外国。嵌入编码知识还具有排外功能,绵绵情话容不了第三者,说某某事项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就是嵌入编码知识的排外性。 意会知识也分两类,主观的意会知识,以及客观的意会知识。炒菜的“火候”,老中医的把脉之类早晚可以编码,早晚可以编码,譬如“专家系统”。另一种是主观的意会知识,譬如;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学生的体会不一,有的人对这句话感触深,有的人对那句话感兴趣。这就是主观的意会知识,关系到选择、组合、创造的能力。编码知识对大家是公平的,人与人的区别在根本上就在于主观的意会知识。这是人的能力的体现。歌德说,那些达官贵人所以崇拜就是因为我的知识,知识人们都可以学的会,我之所以是歌德,不在于我的知识而在于我的内心。也就是说在于主观的意会知识,这才是我之为我的核心。 把上述分类联系起来可以发现,其一,客观的意会知识是编码知识的原料。科学家把工人,农民,工匠的经验提炼成编码知识,把人类历史上和不断积累的客观的意会知识编码化而让人类共享。其二,主观的意会知识对编码知识进行操作。譬如上课学到很多知识,很多内容,回过头来做题,或者做毕业设计。这就是主观的意会知识对编码知识的操作,选择、组合、创造,以及应用编码知识。在学校里老师根本上说是通过教编码知识来教背后的意会知识,教学习的能力,判断的能力。有人说,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知识。在学编码知识的同时,不要忘了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说到底,意会知识是自足的,而编码必须依靠意会知识才能够理解,运用和创新。 编码知识与意会知识没有绝对的界限。 编码知识小到数人之间,彼此间一句话,一个单词,便心领神会,几乎就是意会知识了。扩大到更大的层面,譬如全人类,作为一切知识的抽象和提炼,这就是哲学了。什么样的书叫哲学书?翻开来,每一个字都认得,但是合起来不知所云,这就叫做“哲学书”。黑格尔、海德格尔……,这些“格尔”的书大致如此。这就是两极相通。个人的意会知识相对容易改变,而一个民族的意会知识则较为稳定乃至可以“编码”。 科学的发展不断的把主观的意会知识客观化,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正在上路,围棋中的“大局观”和“棋感”之类看似最隐秘的意会知识,竟然也可以编码! 一方面,编码知识将无限扩展,没有边界;另一方面,人的意会知识也是无限的,总还有未编码的部分。 科学与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就是非嵌入编码知识与嵌入编码知识及意会知识的关系。 相对而言,西方人的认识和实践主要依靠编码知识,特别是非嵌入编码知识,说的清道的明,以及人际间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和契约关系,主要是法治。中国人则主要依靠嵌入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前者主要是强调“特色”,以嵌入编码知识凝聚个人。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嵌入编码知识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意会,如“原则上”、“搞定”和“看着办”,有法不依,更加到位的说法是“你懂的”,于是人治就占了相当比重。个人再通过种种关系进一步“嵌入”到更小的圈子,如“个案处理”,“下不为例”。既然是人治,就要求“人”具有高的思想觉悟,于是就需要讲政治和改造世界观。中国基于意会知识的思维方式,列维在其《原始思维》中称之为“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 ”。 中国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非嵌入编码知识与中国特色的嵌入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之间的博弈。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6042 次阅读|18 个评论
09博士《科技知识论》课程部分论文批改
lvnaiji 2009-8-2 16:33
春季开设了《科技知识论》,有科技哲学、伦理学、法学和艺术学二十几位博士选修。在批改课程论文时想到,这些论文下学期初直接交到研究生院,所做的批改未必有机会与博士生本人见面,于是干脆放到网上。一 方面 博士生可对批改提出异议,以引发争论;另一方面,在与博士生的对话中或许有一些闪光点,也欢迎网友参与,予以甄别和指正。 注:博士生的原文为仿宋 GB2312 字体,以示区别。至 于 博士生的名字,如实名,恐涉及隐私;用学号,又似乎有数字化之嫌,缺乏对人的尊重。隐私,应属于法的领域;尊重,在伦理领域。还是先法,后伦理吧。 089493 : 隐性知识(或波兰尼的个人知识)不具有持续性。 由此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其一,原始社会可以说都是隐性知识,何以存在那么长时间?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隐性知识,同样延续至今。参见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 列维-布留尔述及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还可以考虑,个人知识不具有持续性,而整体却可以。其二,如何理解江山易移,本性难改?本性显然是个人知识。 技术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学习和掌握主要靠体验,不宜传播。中国古代的火药、造纸、印刷和指南针又是怎样蔚然成风成为四大发明的? 099528 : 课堂上教的是非嵌入编码知识 , 于我是客观的外在的存在,只有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和感受,由自我对这些知识进行 重新 编码,从而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或者新的编码知识。 很好的感受。 089494 : 泰罗的科学管理系统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注意,仅仅是机械潜能而已。越是发挥到无以复加,就越是限制了人的其他更为高级的潜能。 089501 :作为伦理学的博士生竟然对技术哲学的理解如此深入!问题: 技术物体的进化方向与人的需求方向巧合正是这种技术正本的多重敞开中使技术不断地去蔽或者说一种反演发明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从而更好地与人的本真存在方式不断地契合。 后一句话可以认为回答了前一句话中的巧合。然而,并非每一个使用者都是本真状态。这些非本真(按作者思路应在恶的方向)的创新是否被灭掉了以及怎样灭掉,还是被整合到技术中去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 当技术功能的意向性因素过分地取用技术结构的有用元素而忽视冗余元素,将会导致技术的二元结构失衡,技术进化或技术知识的发展会出现瓶颈现象。 有价值的观点。有案例吗?注意,冗余是一个重要的有待深究的概念。联系人类基因, 95 %以上是冗余。还有计算机和通信领域,都有类似的现象。它们真的是冗余吗?类似的还有中性进化、中间人物等。 089509 :技术知识难言性的三种形式概括到位。 首先,特定操作的步调太快,所要求的信息处理的 高速度和同时性 迫使新技能的学习者不得不自己寻找协调的细节。其次,由于特定技术活动嵌入在复杂的背景之中,再加上众多的环境变量,难以道出掌握一项技能所必需的全部信息。第三,即使能表达各个细节,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难以用语言表达。这是由于语言的 时序 本性使我们无法同时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勾画出这些事物的特征。1 . 注意加粗的部分可能隐含的关于时间的内容。 2. 这里的第三点可能也是研究后现代的障碍。参见 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 ) 熟练工人的技术知识中包含了时间成本。 再次碰到时间。这一点或许也是知识就是权力的来源之一。 089505 : 知识的传播依赖于双方的信任程度。 这是要害,尤其是隐性知识。知识共享影响到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于是,人际间的信任,包括深度和广度,就成为软实力的核心。在处处是欺骗和信息不对称的场合,无软实力可言。 099536 :在 3G 的案例中,能否再分析国家作为行动者之一,以国家的权力参与网络的利弊? 099538 :实验室研究实际上所涉及的是一项新的科学知识问世的第一步,是新科学知识的原初状态,不是全部,更不是最终得到一致认同的知识。你应该看过我的知识之树。由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可知,在正常情况下,新知识由孕育到成熟的过程在原则上再现了知识之树。于是,当知识之树的根须深扎于特定的语境和特定的部落之时,那么一项新知识的根须同样扎根于实验室,扎根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规章制度(类似于列维在《原始思维》中所述的集体表象),以及特定的科学家群体,正是在此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部落。在这里,仪器设备等,再加上如赛蒂娜等人所说,一桌一椅、一花一草,相对于原始部落在丛林或高山或海边或湖畔所面对的特定的自然界。所谓无缝之网,正是原始部落的天人合一。其间,天与人完全对称。拉图尔或许认为在 21 世纪的实验室中,人与物依然全部对称,哪怕是空气中的一颗尘埃或许上面也有佛。记得我一再强调,在走向后现代之时,回到原始,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相信男士们都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每一个实验室中的 偶然性与不确定性 ,再加上所有相关实验室的数量次方, 是知识增长与创新的原动力。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新的选择群。 这就是了。实验室不是全部,更不是终点。实验室是拉卡托斯的大气圈而有待选择。 哈贝马斯的商谈,实验室中的商谈,以及行动者网络中的转译,有何联系和区别? 089512 :做人头看似容易,实际上要做出新意也难。大致只是把相关的资料归拢的此人头之下,不外乎生平,学术思想的来龙去脉,学术界的源与流,同行评议,观点的应用面,以及最后总要点到所谓不足之处。有趣的是,这样看来,做人头的硕士或博士最终都比这位人物来得高明。 099537 :技术知识的情境性,很好的题目。作为一名有长期实践经验的博士,并在课堂讨论中谈得不错,满可以做出一篇有特色的原创的文章。那位工程师不是休假回来走进实验室,一与境,眼前就浮现出电路图吗?多好的案例!遗憾的是,在文章中却弃长取短,完全引用西方的学术思想,做了一篇纯理论的,以及没有多大新意的文章。 089500 :谈科学与宗教的相通之处,有趣的思路。 089409 也是如此。 089491 :关于三个世界关系的很好的思考。一贯的风格。写,比说更好些。 089492 :对原始知识的探究。继续下去,必有所获。 古神话主要反映初民特定的生存意识和形成这一意识的自然情状。它愈发展,便愈背离初民特定的生活内容和生存愿望,也就愈失去神话的本来面目,以致最后隐没在史话和传说故事中,并最终归于一种圆满的无。 或许可以说是破碎的有:形形色色的编码知识。 不管有关由感官提供的事实材料的其他集体表象多么神秘,不管与之相连的风俗(如狩猎、捕鱼、战争、疾病、占卜,等等)多么神秘,为了达到所希望的目的为了战胜敌人,为了捕到猎物等等,仍然必须使表象在某些极重要之点符合于客观实在,仍然必须使风俗与所与时刻实际上适应于所追求的目的。这就保证了这些表象的最低限度的有序性,客观性和连贯性。 所引用的《原始思维》( 295 )中的这一段话十分重要。其一,可以与 089501 的 技术物体的进化方向与人的需求方向巧合 相联系;其二,说明非嵌入编码知识在自古至今人类的所有知识中的基础地位。 099532 :由哲学史讨论知识真实性的发展阶段。但似乎没有涉及课程的核心:由本体论来理解知识。 089507 :专利技术中的知识与权力。与课程中的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有所偏离。 099479 与 099481 两位法学的博士生,以及 089502 、 089495 、 099527 , 099526 、 099529 几位伦理学的博士生都试图将课程内容与自己专业相结合,很好的尝试,不过还显得牵强和停留于表面,有待进一步融合及深入。 089511 ;论科学知识生产中隐性知识的权力。作为科技哲学的博士生,应该更加深入。 089508 :知识的价值测度,有意思的视角。关于非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价值的测度显得勉强,甚至有无稽之谈之感。嵌入编码知识的价值测度尚有可取之处,但还显得混乱。可以就这一点深入,并理清思路。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5144 次阅读|5 个评论
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中国-知识论之二
热度 5 lvnaiji 2009-7-4 23:04
初开博客时,懵懵懂懂,随意上载。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就是。眼下打算系统讨论知识论,发现其中所谈的内容还非得先拿出来,于是便翻箱倒柜,添油加醋,改头换面,重新登场。 先举个例子,考驾照。考交规,编码知识;路考,隐性知识。 编码知识有三大特点:其一,以严密的逻辑来表达,甚至可以用符号来表达;其二,可以脱离人而存在, U 盘,磁带,光盘,纸张,书本等;其三,编码知识可以在后天获得,以及可以交流共享。这就是编码知识的特点。 什么是隐性知识? 第一,没法用严密的逻辑知识来表达。一个留学生在德国为他的 房东老 太太炒一盘土豆丝,老太太说我吃了一辈子的土豆,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土豆,怎么炒出的呢?留学生就告诉她,加入一些老汤,还要注意到火候,一开始武火,然后文火。老太太就问它他,老汤是什么汤,肉汤还是鸡汤?还是其它的什么汤?浓度?什么时候算老了呢?还有用电磁炉,那么几档算武火,几档算文火?毫无疑问,老太太所说的就是编码知识,而留学生所说的老汤也好,文火也好,就是隐性知识。目前社会上有人反对中医,理由之一是中医体系中有大量甚至主要是这种隐性知识,难以翻译为编码知识,说不出道理。譬如上火,火是什么? 寒气大了,等等,说不清楚。批评者认为,科学就是编码知识,那么中医就不是科学。问题就在于评判的前提是什么?科学非得是编码知识么?西医看病又能完全说清楚吗?西医也有隐性知识。 第二,隐性知识没法脱离人而产生。留学生会,而那位老太太就是学不会,拿不去,拿不掉。 第三,隐性知识怎么学?必须承认与生俱来,就像达芬奇,毕加索这样的天才,旁人恐怕一辈子也学不会。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里面确实如此,与生俱来。然后是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慢慢的体会,后天的经历,家庭教育,老师、同学、朋友,碰到的事情,处理的事情,失败的体验,哪怕是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考试,都能从中悟到一些隐性知识。 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都有自己的层次,编码知识的层次是什么呢?譬如说:两个人之间,一个团队,或者更多的人之间,两个人之间的编码知识是什么知识呢?一种情况攻守同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们自己不说其他的人谁也不知道;另一种情况,情人之间的绵绵情话,只有两个人知道,别人听不明白说的什么事情,实际当这两个情人清醒过来,当初说的什么事情呢,可能也感到可笑。但是当初,正是依靠这绵绵情话,两人才能够结合在一起。编码知识小到这样的范围就好像是隐性知识了。另一方面,编码知识如果扩大到更大的层面,譬如全人类,一切知识的抽象和提炼是什么知识呢?哲学。什么叫哲学书,翻开来,每一个字都认得,但是合起来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东西,这就叫做哲学书。黑格尔、海德格尔,这些格尔的书大致如此。所以编码知识少到你我之间,多到全人类,差不多就是隐性知识了,两极相通。编码知识不断更新,就像 IT 的发展。 隐性知识也有表层和内心的,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都含有隐性知识,而真正内心上的隐性知识很难改变,所谓江山易移,本性难改。就个人的和群体的隐性知识而言,个人的隐性知识相对容易改变,而一个民族的隐性知识则较为稳定。 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分类。编码知识分两类: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的编码知识。后者如牛顿定律,进化论,相对论,这些大家都可以学,可以运用到一切领域,叫非嵌入。还有启蒙运动的理念,天赋人权,亚当斯密的经济人,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律等,对于所有民族和个人一视同仁。什么叫嵌入的编码知识呢?譬如说大学生住在集体宿舍,一个宿舍或者 4 个人,每一个宿舍都有自己的黑话,外面的一个人跑来,他说一句话,引起满屋人的哄堂大笑,可他根本不知道笑的什么。这就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区分你我,区分中国和外国,说一个东西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说的就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嵌入编码知识属于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场合应用,如实验室规则。 隐性知识也分两类,一种是主观的隐性知识,一种是客观的隐性知识。什么叫做客观的隐性知识呢?那位留学生所说的火候、老汤之类早晚可以编码,老中医的把脉早晚可以编码,专家的技术早晚可以编码,譬如专家系统。另一种是主观的隐性知识,譬如;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同学们体会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对这句话感触深,有的人对那句话感兴趣。记录哪句话,对哪句话有感觉,与以往的知识背景有关,这就是主观的隐性知识。 这两者的关系是,其一,客观的隐性知识是编码知识的原料。工人,农民,工匠的经验,科学家把它提炼成编码知识,把人类历史上和不断积累的客观的隐性知识编码化而让人类共享。其二,主观的隐性知识对编码知识进行操作。譬如上课学到很多知识,很多内容,回过头来做题,或者做毕业设计。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一样,可为什么有的人会解题,有的人不会解题,有的人的毕业论文好一些,有的人就差一些呢?老师教的知识对于学生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主观的隐性知识对编码知识的操作能力。编码知识对大家都是公平的,人与人的区别根本的就在于主观的隐性知识。这是人的能力的体现。歌德说,那些达官贵人所以崇拜就是因为我的知识,知识人们都可以学的会,我之所以是歌德,不在于我的知识而在于我的内心。也就是说在于主观的隐性知识,这才是核心的内容。在大学里面,老师教编码知识,根本上说是通过教编码知识,来教背后的隐性知识,教学习的能力,判断的能力,教编码知识背后的东西。有人说,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知识。在学编码知识的同时,不要忘了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说到底,隐性知识是自足的,而编码必须依靠隐性知识才能够理解,运用和创新。 科学的发展不断的把主观的隐性知识客观化,譬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计算机,以及最新的会聚技术等等;以及不断地把客观的隐性知识编码化。一方面,编码知识将无限扩展,没有边界,参见 会聚技术 高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另一方面,人的隐性知识也是无限的,总还有未编码的部分。 相对而言,西方人的认识和实践主要依靠编码知识,特别是非嵌入编码知识,说的清道的明,以及人际间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主要是法治。中国人则主要依靠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如个案处理,后者如原则上、搞定和看着办等,于是人治就占了相当比重。计划经济对知识分子的一再批判,如高贵者最卑贱,卑贱者最聪明,还有所谓马尾巴的功能,贬低的是知识分子所掌握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抬高的是工人农民的隐性知识。后者固然是编码知识的原料,但不能共享,由此必然影响生产力。所谓计划经济,实际上所计划的编码知识一再被浪漫主义的乌托邦,被浮想联翩的隐性知识所打断。这样的隐性知识实际上延续至今。列维在其《原始思维》中称之为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 。此外,既然是人治,就要求人具有高的思想觉悟,于是就需要讲政治和改造世界观。 看来,一个是人之初(参见 人之初 人生感悟之一 ),一个是思维方式,二者构成中华文明的根基。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7341 次阅读|1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