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鸡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博士在美国早已成了鸡肋
热度 9 jiangjiping 2018-12-9 10:18
博士在美国早已成了鸡肋 蒋继平 2018年12月9日 最近读到李明阳博主的大作:【慢慢的, 硕士生成了鸡肋】。看了这篇文章, 触发了我也想在这个话题上写一篇文章的念头。 首先, 我要对李明阳博主文章中的一个观点进行一些我所知道的信息的解释。 李博主在其博文中说:“在欧美国家,硕士只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中间状态,而我国则把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位”。 根据我在美国30多年的经历, 所听所闻所见,我觉得李博主的这句话不符合欧美国家对硕士生的规则和定义。 在美国, 硕士是一个独立的学位。 美国人中拥有硕士学位的人数很可能比拥有博士学位的多。 我身边有很多人是硕士,而没有继续读博士。 避开这个话题, 按照李博主的思路, 我来谈谈美国博士的处境。我也用明阳博主的言词来概述美国博士的现状处境。 在我个人的印象中, 美国的博士早已成了鸡肋一个。 我这么说是因为在我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博士都属于业绩平平之辈, 与普通的民众没有很大的区别。 这也许与我的专业领域有关。 我的专业在生物学领域, 更具体地来说, 在农业领域。 反正在我的印象中, 美国的博士既没有任何特权, 除了专业上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外, 没有任何特殊的优势和优惠待遇。 首先, 在许多专业会议上, 尤其是农作物新产品讨论和交易会场, 农场主的身份反而比博士显贵和引人注目。而这些农场主有的只有高中文凭或者大学文凭。 其次, 博士毕业找工作是一个非常烦人的事, 大多数博士毕业后必须先做博士后。 博士后实际上是一份临时工。 大多数合同在1-3年之间。 过了这个合同期, 就得另外找工作谋生。 这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工作。 而学士生和硕士生一般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 再者, 除了非常专业的管理岗位外, 美国的公司一般不用博士担任管理职务,大多数是管理专业毕业的学士担任领导。 然后, 即使拿工资待遇来说, 博士也不一定比硕士和学士好多少。 这个尤其需要看专业。 最后, 因为博士已经属于进入牛角尖的人, 其知识和经验已经非常狭隘, 一旦失去工作, 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职位。 因而, 博士失业后重新获得一份称心的职务的概率很低。 鉴于以上的原由, 美国的年轻人对读博士几乎没有任何兴趣。 他们在大学毕业后一般先找工作。 要是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 然后再考虑读研究生。
个人分类: 美国万象|5663 次阅读|20 个评论
富士山的人生哲学
热度 1 张海霞 2015-5-30 11:10
那天,东京大学的下山勲教授来访,报告的最后是一张他拍的富士山,漂亮的富士山倒映在湖中,沐浴着阳光,甚美!他说:我每年都带着学生去爬富士山,我告诉学生,做科研一定要学富士山,不能是日本另外一座有八个主峰的名山(Yatsugatake),只有一个峰,只有一个目标,才能够登顶。掌声热烈地响起来! 道理很简单,可是做起来真的很难,如何明辨主次?如何决绝地放弃那些看起来无比美实际却没有意义的次要选项(也就是常说的鸡肋)呢?这样的事天天就在我们身边发生,可是我们有几次能够做出决定性的选择呢?就拿我们自己最近发生的事儿来说吧。 今年春天,女儿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放弃参加市级数学竞赛的机会,孤注一掷参加物理竞赛。那天,我和先生都有些着急,虽然数学不是她的强项,可是她是得了全校第一才被推荐参加市里竞赛的,机会难得啊! 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可是小姑娘主意已定,雷打不动:我知道我的数学能力,参加这个比赛浪费我很多时间,还影响我准备物理竞赛,不参加就是不参加!平时她确实是喜欢物理远胜数学,而且在高一就只选了学校的物理竞赛班,平时也非常认真,可是放弃数学竞赛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也不是个事儿啊 …… 无论如何,只能尊重她的选择。放下 “ 鸡肋 ” 的她,在这个春天全神贯注于她喜欢的物理,最终参加全市物理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正全力以赴地准备全国物理竞赛 …… 回想起来,真的满心地佩服这个小姑娘,因为她知道放弃“鸡肋”而集中精力主攻她的“富士山”,心无旁骛,真的很难得,即使我这样号称比较理智和明智的家长,其实遇到很多明知道是“鸡肋”的事情也做不到毅然决然地放弃,而多数时候是选择了为“鸡肋”去付出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反而耽误了攀登“富士山”的进程!可见,不仅是要懂得这个道理,而是要贯彻在自己的行动中,才能真的有效果,所以,记得时时提醒自己:认准你的富士山,心无旁骛,执着前行,不要罔顾左右而浪费时间,更是要学会甄别“鸡肋”、勇于放弃,才能走得更远。加油吧!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8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公务员这工作象鸡肋
热度 2 fanxiaoyingz 2013-12-5 00:29
公务员这工作象鸡肋 据报导 2014 年公务员考试有 40 余万考生弃考,约占报考人数的三成参加考试的人数共有 11 2 万人。这个数量按照绝对值不高,说明目前公务员已经不是大学生们最向往的职业了,他的余晖不再光彩。 说实在,我虽然不是公务员,但是是比照公务员对待的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的区别在过去是没有的,统称干部,在公务员法实施以后就不再是公务员了,但是完全是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来管理我们的。我在这个岗位真的越干越累,越干越烦。我的深切的感受是这个工作象鸡肋,吃起来没有肉没有味,但是想抛弃却有些可惜。 首先来说这个工作的好处吧: 1 , 一年四季干重活的时候毕竟是少数,下乡上山的机会可能就是一个多月,其它时间比较清闲,事情不多。 2 , 工资待遇比照社会而言多一点,我的工龄十八年,一年现在能拿五万多,有点肉但是不多。 3 , 工资稳定是铁饭碗,福利一般,可以安稳过日子。还有其它好处吗?也许有,比如说梦想越干越大,不断升迁,可是对于绝大多数公务员这是一种奢侈的梦,人过了四十梦也就破了。 除过以上好处以外,我实在找不到任何好处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厌烦、无聊、郁闷的心情不亚于《咱们结婚吧》上的果然。 首先,精神压迫让人呼吸不上来。例如目前通常都是“领导腐败,职员吃药”。本来这腐败的事情对事业单位的基层干部不沾边,但是必须整训学习。这种学习不是几年一次,而是经常有,甚至一年几次。学习一遍两遍还有意思,学习多了叫人窒息。例如成克杰被枪毙了,全国各个单位都得警示教育,过了一年又学习三个代表,三个代表学习的时候别的事情都停止,专门学习前后六个月时间,气氛很紧张。事业单位还好一点以事业为重,而真正的公务员基本上省市中央开一次会议,下面就开无数次会议。文山会海,内容空洞,这种东西往往抹杀人的本性和纯真,而这些会议的一少半其实都是精神教育,专门给人“洗脑”(是的洗脑这个词很恰当),当了四年公务员你出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从里到外你都被洗过了。 其次,上级的各种各样的烂事经常委派下来,不得不承接,各种各样的检查、调查、考核等名目繁多,让人窒息。如果你的地位低,那么你得在不想笑的时候陪着笑,你有事的时候陪着他们聊。如果你的地位高,那么你就必须应付下级各种各样奉承你的人,奉承的形式多种多样,把你奉承地能够飘起来,过后一打听别人日子过得都比你强,通过奉承你过了你的手人家搞到几十万,而你只吃了一顿饭,得到了些好听词,过后人家不认识你,你不认识人家。各种各样的检查考核能搞死你,如果有一样上级不高兴,你这一辈子就完了。在公务员行当每天干的事情可能都是枯燥的,没有新意的,千篇一律的,你不想干的,你不熟悉的,或者低三下四的。 第三,当公务员你得高度理性,不能感情用事,不能随意干事,干事情必须经常性的,每次都请示汇报,否则就得挨批评。在公务员行当得处处小心,步步留心,你不能放声歌唱,也不能随意嬉笑,所以要特别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特别压抑。让别人修理、甚至辱骂是经常性的,甚至随意的事情。面对领导的修理你不能反抗,无法反抗,否则你要么受到冷落,要么你将遭受暗箭,永生不得翻身,或者被领导穿小鞋。也许很多人听说过大领导腐败包情人的事情,可怕的事情是有些肆无忌惮的腐败官员保养了小职员的老婆,小职员却“敢怒不敢言”,尽管这种事情是个别的,但是可以想见政府职场的精神压抑是何等厉害。你不可能一怒之下弃官而走,因为办理离职手续不那么容易,而且这个地方出去容易进来难。一个想快快乐乐生活的人千万不要当公务员。 第四,公务员的纪律是几乎严酷的。你即使单位没有事情,家里有天大的事情,那也不能随意请假。上班签到,甚至下班签离,每天两次,没有事情但是纪律部门想着法儿整人。上级和纪检部门不定时的检查,一年四季都这样让人倍感疲劳。不像农民,农民可以在农忙季节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一整天劳动;农闲时间我可以早上十一点起床,晚上七点睡觉——有张有弛。但是公务员没有什么有张有弛,时间长了就麻木疲软,我估计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公务员的小脑灵敏度不如婴儿。毛主席时代干部还可以下午打篮球搞运动,现在上班锻炼是非法的。 第五,当公务员是对自己业务和学业的亵渎。公务员干的都是一些平常的、琐碎的、社会性的、不需要认真动脑子的事情,繁多混乱,多数是和人打交道。所以公务员不需要高智商的人来干,智力平庸而个性缺乏的人最合适。公务员也不需要太强的专业,专业学校的高材生到了政府可能很难适应,可能永远被埋没淘汰。公务员考申论,申论是个什么东西?归于那个学科?申论就是考你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如何忽悠人,让各方都满意。 第六,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很难处理。一般来说关系都比较紧张。 第七,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只能说刚刚温饱。拿我来说,我工作十八年,到现在还有一屁股外债没有还清。刚工作的时候工资是二百多,工作第三年结婚花了五千多,借了单位两千;过了五年买福利房,每平方米 656 ,需要三万,当时工资涨到了三百多,没有钱借了姐姐两万,而这两万到现在一分也没有还。我这个人平时大手大脚不会花钱, 三百多快根本不够花,关键时候一分钱也拿不出,回想起来汗颜。结婚七年敢生孩子了,生孩子花了两千,还好这次没借钱;可是父亲却在我困难的时候去世了,埋葬这一下花了五千元,我又借了三千元才混过去。这时候工资涨到了五百多,刚刚缓和了一下,结果夫妻双双考上了研究生,我的学费一万八,妻子辞去工作;只好把孩子放到丈母娘家混软饭。 2005 年工资涨到了一千元出了这事情,又借了一万多,三年还清; 2007 年工资涨到了接近三千,没想到 2009 年母亲却去世了,花了一万多元; 2010 年妻子新单位买房需要 30 万,这三千比三十万还是很遥远,于是房贷 18 万,到现在还在还房贷。可是这两年物价却呼呼地涨。总之,现在还是借债生活,债多不怕痒。我的感觉是真累。累的不亚于北漂一族。拿房价来说,我住的这个城市房价还算便宜,但是依然是工资永远赶不上房价;我工资三百多的时候,房价是 656 元;我的工资成了五百多了,房价成了 800 元;我的工资三千了,房价成了五千了,不吃不喝二十年买一套房子不错了。还好,我是又吃又喝,二十年买了一套像样的房子,尽管还在花未来的钱。像我们这些人,到上海、北京、深圳去旅游,想都别想;前年带妻子孩子逛大唐芙蓉园,晚上还住在网吧的沙发上。再回想父亲的艰难,父亲当了一辈子教师,最后当了十年文秘,父亲那时候社会还比较公平,他一个月拿 57.5 元,拿了很长时间,但是也只能是紧紧巴巴地把我们养活大,最后给我留下一套 70 平米的一套房,但是让我背了几千元的债务。我想,大多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和我差不多,因为全国的工资水准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地区补贴。 所以,我们这些人走到私营老板那里低人一等,请客吃饭不敢找像样的地方,吃饭专挑平常地。不能够说没有饭吃,没有房住,没有衣服穿,但是千万不能摆谱,都是些廉价货。 说实在,工资又不高,还老是不自由,心情也老不顺畅,但是干嘛不离开呢?这才叫纠结。我们不能象大城市那样机会多,何况家底薄,不敢折腾。 总结起来,以下几类人不适合当公务员: 第一类,个性鲜明,个性张扬的人。 第二类,学校高材生,特长生,兴趣转化为志趣的人。 第三类,不喜欢接受纪律束缚的人。 第四类,很有志向,有宏图伟志的人。 第五类,不喜欢社交的人。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3212 次阅读|4 个评论
杂论“积累”与“创新”
热度 14 boxcar 2012-8-15 08:06
最近几天,科学网的一个老话题又被跑了回来,多篇博文提及“创新”和或“创造”。这话题我自己也写了 N 多的博文,本不大想凑热闹的,但注意到这次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积累”与“创新”的关系,鉴于二者还有些“拆字”和“撷英”的“喆学”方面创新性工作有待开展,最近正忙于“积累”工作(备课)我还是决定静下心来写篇短文,分析一下“积累”和“创新”的关系。 讨论“创新”是否一定要有“积累”,就如同论证“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更像是个伪问题(人为问题)。毫无疑问,有些创新源自积累,有些创新则可能是作为一种突然的灵光一闪或者源自偶然发现而“凭空”产生的,前者相对于“鸡下的蛋”,后者则是物种变异。其实,鸡下蛋很累的说,要拼命地吃,使劲儿地积蓄蛋黄蛋清蛋壳各种物质,然后拼着老命把一个新的蛋生出来,非常地累(小时候家里养鸡,就曾有一只下蛋累死了),可谓之“鸡累”!对于后一种情况,重要的是要敢“闯”,是“闯”出来的“新”,也像是推开一扇从未打开且并不明净的窗子,去发现窗外此前未见的新美景。 “积累”的撷英是“鸡肋”。在很多时候,学到的知识、取得的科研结果虽然在不断地积累,看着像那么回事儿,但却既不能立刻拿来做产品投放市场卖钱得利,又发不了好文章成名,因此不免被人视为“鸡肋”(食之无肉而弃之可惜)。倘若把“积累”二字拆开来看,我们看到的则是“禾 + 口 + 八 + 田 + 丝 + 小”,有庄稼有人口有天地有丝织品有小孩,一个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发”家的主要因素基本凑齐了,显然没道理不发达的。如果说还差点儿什么,可能就是一颗敢“闯”的“心”了,此时别被限制死就好。要“创新”,就要如“闯”字那样,一马当先地推倒一堵墙、打开一扇门或推开一扇窗。“创新”的“创”字,就是“仓”字旁边立一把“刀”,“仓”自然代表了积累,而“刀”则是用来砍杀出一条路的。 最近几年,“创新”是在咱中国大地上被喊得“震天响”的一个词。不过,如何创新,什么才是创新,却显得很朦胧很暧昧,看来重“世界观”而轻“方法论”的老毛病一直也没好。在大张旗鼓地宣传和大力倡导推进之下,“创新”似乎要层出不穷了,然而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一方面有许多所谓“创新”言过其实而层次不高;另一方面,又有些“创新”经历的际遇却不免让人很是“怆心”。能做到“奔走相告之”(走之 + 告)的“创造”却少之又少。在没法进行转化而得到实际应用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创新”最后沦为“鸡肋”式的积累,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个人分类: 科研|5809 次阅读|25 个评论
话说积累
热度 11 boxcar 2011-9-25 07:52
“大漠孤魂”吴飞鹏老师昨晚在百忙之中写了篇“ 博士生应该争取有效的积累 ”【 1 】,认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本身确是一种积累,此基础上对知识的重新整理和归纳才是积累的开始。”一大早起来,俺也跟着吴老师凑个热闹,写一篇关于积累的博文,不过套路依旧,还是撷英。积累的撷英可以有 N 多个:鸡肋,记累,基垒,几类,级垒 …… ,我随便选择几个解读一下。 辛辛苦苦的积累,有的时候会被人视为鸡肋。“鸡肋者,食之无肉而弃之可惜”是三国演义里杨修给出的说法。人们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没有机会派上直接用场之前,容易被视为无用的“鸡肋”,“那么多的书白读了”、“这么多年的活都白干了”之类的说法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其实人生真的那么“白”么?未必!读书可以积累知识,工作可以积累经验,经常思考可以积累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在用人之际,这些积累就会发挥出巨大的威力,相比之下,那些不注重积累的人或许只能慨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鸡肋并非无用,它是用来煲汤品味的,不是用来啃骨头吃肉的,同样人生的积累,应该用于当用之时和必用之地。 有的“童鞋”(“童鞋”是我对学习认识还比较肤浅的同学给出的一个撷英称呼,童鞋的个头小,容量和深度有限,所走道路也难免幼稚;有深度、有容量的可以称之为“筒靴”)对积累很不在意,因为他们觉得“记累”——记忆是件很累人、很头疼的事情。要积累知识、经验和能力,没有一个好记性、只有一台“好记星”是不行的。积累首先是对记忆力的一种考验,其次是对思想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先努力记住自己的所学、所见,然后积极地思考,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积累。所以,要积累,就不要怕记累。 如果把积累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把所学、所见和所想简单地堆积在大脑之中,那可就错了,因为人在关键的一瞬间,是很难在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之中迅速找到急需的那一件并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的。要想让辛苦积累的东西在关键时刻真正用得上,就必须在头脑中理顺它们,自觉地建立一套“索引系统”,分门别类、有层次地加以记忆和存储,这就是积累的另外两个撷英——给类和级垒。 其实,一个人能够达到多高的境界和地位,是与他多方面的积累有密切关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积累和应用的关系是“基”和“垒”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堡垒或者建筑物最终可以修多高,应该由它的地基打得多牢固来决定。稍微有点不同的是,人生的积累是不断进行的,是一点一滴得来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认识到了自己积累的不足,开始注重积累,对解决当下的问题或许太迟,但对解决日后更长远钱途中的问题,总还是可以发挥作用的,所以也大可不必在由于积累不足而受到一点儿挫折时就自暴自弃。本来, 无论您从哪一天开始学习和思考,对未来而言都不算晚,只是这种觉悟来得越早越好 。 参考: 【1】 吴飞鹏: 博士生应该争取有效的积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814do=blogid=490091
个人分类: 教育|5490 次阅读|24 个评论
也谈本科毕业论文的取消
热度 5 lxchencn 2011-5-9 22:32
本科生做毕业论文历史悠久,曾经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本科生,那时没有人说要取消;曾几何时,本科生做毕业论文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学生不爱,老师不乐,鸡肋啦。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毕业论文错了?是本科生错了?是老师错了?还是教育部门错了?好像都有错,有好像都没有错。近日新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尽管提出了本科生做毕业论文的争论,但没有人想取消它,最终还是在新专业的培养计划保留了本科生做毕业论文,虽然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否是费力不讨好呢?改革的问题只有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或更早开始跟老师做毕业论文,或更多与实践工作结合,或更多理论研究,或结合本科生创新科研课题,或自由选题,或取消?
3034 次阅读|6 个评论
现在还拿考研说事儿有点鸡肋了!
云飞扬 2010-7-2 21:45
每年的五月末,登陆大部分的二流高校主页,都有我校今年考研率再创新高,我校某某学院考研率高达......。是啊,能上研究生对于即将毕业的本科生确实是不错的一个结果,但是我想说的是读研究生并不是同学们的终极目标,每每看到高年级的同学们废寝忘食的抱着考研的书籍在反复的温习巩固。真的既为他们的执着热情所感动,也为他们的盲目追随而惋惜!曾经问过好多学生:你们考研为的是什么?同学们不约而同的说:找工作!童言无忌,虽然他们已经不再是小孩。很实在,既然为了找工作,为什么现在不去找呢,这多少反映了我们同学们不适应性和懒惰性。 研究生,确实是不错的诱惑!它迷惑了多少高校并迷失了自我;她诱惑了多少同学并为之点灯熬油,忘我追逐!她哺育了多少辅导中介并一夜暴阔!哎,研究生,真是既可爱又可恨的楚楚少女。 研究生,万岁!万岁!万万岁! 研究生,我可爱的鸡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22 次阅读|1 个评论
把本科毕业设计的“鸡肋”熬成“鸡汤”
boxcar 2010-3-11 00:25
刚才看到刘世林老师的一篇博文莫让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设计成为鸡肋,之后我立即回帖: 就算是鸡肋,也总该把它熬成一碗汤不是?! 这就是我的看法。 这会儿碰巧闲着没事儿,索性就来说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这个话题,论述一下我的这个看法。 关于鸡肋,最著名的典故恐怕是《三国演义》中杨修那句要了他自己的命的妙解了食之无肉,弃之可惜。此事发生的背景是曹操和刘备在汉中一带PK,连战不利,正进退维谷,难下决心之际。在当时的曹操看来,汉中这块地盘儿,失去了想夺回来,真夺回来又不一定占得住(那嘎达离刘备的四川太近,离自己的许都太远),丢了可惜,得了也是块心病,和面前汤碗里的那几块鸡肋骨相似,扔出去的时候觉得还有肉,叼在嘴里却啃不下肉来(其实当时年过花甲的曹操估计也没多好的牙口了)。这事儿搞得曹阿瞒很郁闷,顺口传了句鸡肋的口令,不幸还给杨修这个没眼力劲儿的给看穿了、说破了,气得曹操下了决心要铲除这个随便揣摩领导心思并到处宣扬的讨厌的家伙。经此事后,凡有让人犹豫得快忧郁了的介于有用和无用之间、难以取舍的事物,常被称为鸡肋。 实事求是地说,现如今的本科毕业设计或者说毕业论文,地位确实挺尴尬的,被人形容成鸡肋,也还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的大学教师基本都知道,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工科的本科毕业设计可能也设计不出啥新东西来,很多人是在重复过去做过的题目;理科和文科的毕业论文好像也论不明白啥道理,在网上找东西东拼西凑的不在少数,就这样,上上下下对此敷衍了事儿的大有人在,据说这在普通院校已经比较普遍了,所以很多人认为它的存在价值已经不大了。不过还得承认,在水平高、条件好的那些重点大学里,情况好得多,认真带学生的导师和认真做工作的学生还很多,有的成果还不错(我自己带的一个本科生就曾发了2篇IF接近3的SCI论文)。既然大部分学生可能都干不出啥活儿来,能不能取消了事呢?也不能!因为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在理论上说还是目前本科阶段学生培养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当然不能说废除就废除,至少应该再留下察看一下,就这么着,毕业设计(论文)被看成了鸡肋。 那些学风严谨、规格严格的大学里面的师生通常不会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看成鸡肋,所以他们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现在专门要说的是在已经把毕业设计看成鸡肋的普通大学该咋办。啃不下肉来的鸡肋随便扔掉肯定是可惜的,那就效法古人,也拿来熬鸡汤吧。鸡汤是用来喝的,虽说里面的干货不多,不比鸡肉吃下去抗饿,但却也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最重要的是它更容易吸收,老少病弱皆宜;当然也可以就着鸡汤吃点儿干粮。问题是这个鸡汤怎个熬法,才能保证被熬的是鸡肋,出来的是鸡汤,而不是煎熬导师和学生,出来的是杯具? 真拿鸡肋熬鸡汤,现实基础可能得因陋就简,就那么几块鸡骨头、两碗凉水,顶多再配上点儿调料而已。带本科生做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也一样,导师首先不能好高骛远去选那些高得边儿、大得没谱的题目,应该先掂对一下自己手头儿现有的研发条件以及学生的水平和特点,找个合适的题目,这就象抗日战争时的华北民兵,就凭手头儿的几杆土枪、个把手榴弹,虽然跟日本鬼子打阵地战肯定不行,不过打一场有声有色的麻雀战效果却也不错。所以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给毕业生安排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最后达到一个有限的目标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准定位。如果题目对路、条件也基本具备了,只要引导好,带着学生们把活干起来,让学生的研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一点儿进展,很多学生都能对研究工作树立信心,把论文工作做好。 在做通常被当做鸡肋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导师和学生都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先用心去熬这个鸡汤,过后再去细细品味这碗鸡汤,吸取这种鸡汤当中独特的营养。实际上,一个完整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总有很多值得总结的来自实践环节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实际是常规的教学环节中绝对没有机会获得的宝贵财富。对毕业离校的学生来说,一个完整的设计或者研究工作可以帮助他(或她)树立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问题的时候会努力去解决,遇到困难也有勇气去克服,从这个意义上讲,毕业设计或者论文的题目无论多小、看起来多么落后,只要它能让一个学生用几个月去想去做,都有价值。 对需要连年带毕业设计(论文)的导师来说,他们也需要在一次次完成论文的选题和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增长经验、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不断地增强在并不太好的条件下开展研究工作的信心。 综上,我真心希望广大师生能把常被看作鸡肋的本科毕业设计重视起来,用熬鸡汤的厨艺去做,用喝鸡汤的状态去品味,不浪费毕业设计(论文)这个不可或缺的实践培养环节带给大家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 【1】刘世林:莫让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设计成为鸡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1744
个人分类: 教育|6557 次阅读|13 个评论
CO2利用鸡肋还是机会?
lkzmaster 2010-1-3 17:31
CO2减排当今的热门话题,我们课题组也有所涉及,所以较为关注。就目前而言,CO2减排主要有三种途径:一、釜底抽薪型,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替换化石燃料,彻底避免CO2排放;二、围追堵截型。淘汰落后工艺,开发节能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化石燃料利用效率,间接减少CO2排放,对已排放的CO2则进行地质或海洋封存,避免其进入大气;三、化敌为友型,将CO2转化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虽然这些产品最终还可能以CO2形式放出,但是毕竟在其排放前贡献了最后一滴能量,间接减少了化石燃料的利用量。就这三种方式而言,前两个方向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CO2的化学利用价值还有一些争议。 CO2的利用目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合成一般化工产品或中间体(包括化肥、胺、羧酸、可降解塑料和其他高聚物);二是合成能源类化学品(包括合成气、低碳烃、甲醇和二甲醚等)。因为一般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和目前CO2的排放量有着数量级的差距,所以将CO2转化为能源产品应该是CO2大规模利用的主要途径。 CO2与甲烷的重整可以生产合成气,并进一步合成可作液体燃料的高碳烃类或烃的衍生物。二氧化碳重整的最大问题是高耗能(因其为强吸热反应)。计算表明,二氧化碳重整所需的能量大于其转化的化学品作为能源放出的能量。也就是说,如果其消耗的能量为化石燃料燃烧提供的话,非但不能减排还增加排放量。所以专家提出,该技术只有与太阳能技术结合才有利用价值。 其实,几乎所有的CO2利用都存在能量上的划算不划算问题。二氧化碳合成低碳烃、甲醇和二甲醚等产品除存在消耗能量来源问题外,因其大都是加氢反应,还存在氢源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在氢气资源如此宝贵如此昂贵的今天,加氢减排CO2得不偿失。如果氢的来源不是水,而是化石燃料那么这一技术的利用价值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利用氢直接取代化石燃料,对CO2减排似乎更为有利。这一观点诚然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也应该从其他方面考虑这个问题。氢气除了生产成本问题以外,还有储存和利用问题,将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对于氢的推广应用是有利的。 实际上,现今对CO2利用的研究都是一种技术储备,一旦太阳能技术或以水制氢技术取得突破,现在封存的和排放的CO2便可作为可观的资源加以利用,通过化学能的转化解决太阳能和氢能的存储问题。很多技术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必须提前研究,这样才有可能和其他技术联系起来对世界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纵观这些CO2利用技术都是国外研究者提出来,我们跟风研究的。我相信很多技术国内研究者以前肯定有过相似的思路,或许他们考虑到诸多困难,知难而退,亦或许在申请资助的时候被一些老专家批判为没有实际价值,而胎死腹中。所以我们写论文或项目的时候总要引用文献,表明已有人做过相关研究,避免被批判为没有研究价值。这让我联想到一次投稿,因为报道的现象尚未有人关注,先是投到国内杂志,一个审稿人家直接批判为有科学意义而没有利用价值,而投到国外的到的结论是interesting。个人觉得,在对待新型课题的宽容性方面,我们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他们可能更相信无用研究的潜在价值。
个人分类: 科研|5441 次阅读|11 个评论
节日与鸡肋
sstone2009 2009-10-1 23:55
节日于我象一根鸡肋。 几年前,我就发过这样的感慨;今天,我忍不住还要发这样的感慨。或者是平时散漫惯了,显不出节日的轻松;或者是节日也与平时一般,做着习以为常的琐事,每次节日,好像全世界都在狂欢、庆祝,只有我,局外人一般,全然感受不到节日的喧嚣,除了远处的爆竹声声、娱乐节目主持人的煽情、一条条手机信息之外,我真不知道,我也过了一个又一个节日。 节日不停地过,又不停地来,只要人活着,就会不停地有节日。就像自留地里的韭菜,割了又长,长了又割,只要土地和根系在,它就会不停地长。 几年前,关于节日,我这样描述 节日依然象鸡肋一般,我无法放下心头诸事,却要应付许多格外的变化。比如条条祝福的信息,要我疲于应对,指节已经有些隐隐的酸疼;比如走亲戚,就像无法推脱的任务,不去是无礼,去了是无味,干坐在饭桌上吃油腻的食物 几年前的感慨源于拎着大包小包回乡的艰难,今天的感慨源于在乡的失落,艰难与失落之间,内心的怅然却格外相似,其实,人生的前行又何不是如此呢。所以,鸡肋也罢,就看我们能不能将它做成耐嚼的下酒菜,还要看有没有一杯喜爱的美酒。 节日于我象一根鸡肋。我想在节日里彻底地放松,可是,原来在我的现实里,所有的日子是一样的。鸡肋高悬在我的眼前,我象所有人一样盼着节日的到来。节日来了,我发现,我无法企及眼前的鸡肋,鸡肋只是一个诱惑。有一天,我会明白,即使我得到了这样一根鸡肋,也无法满足心灵的渴求。 长假刚刚开始,我十分平静地生活在了现实的责任、压力、喜悦、斗争之中。我的生活里不要鸡肋,只要心平的念想。
个人分类: 随笔|30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鸡肋”
李丕鹏 2009-7-30 20:28
在我记忆中,关于鸡肋的看法来自我在北大作博士研究生的时候。 那是上一世纪九十年代的初期,胆小而保守的我痴心不改,从我国著名脊椎动物组织学和细胞学家、南京大学教授朱洪文先生门下走出来之后,坚决不出国,再师从我们学科南朱北王的北大王平先生。因此,尽管王先生希望我紧跟生物学发展,从事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我还是选择了王先生专攻的脊椎动物比较免疫形态学研究,开展爬行动物胸腺微环境及胸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毕业论文研究。 那个时候,形态学(包括细胞形态学)的研究被认为是过了时的经典研究,因此,有老师对我说:从事我们专业的研究,真如鸡肋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从此我对鸡肋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原来我做的工作一直是鸡肋阿,尽管那个时候在《中国科学(1994)》发表了文章。 鸡肋是有来历的,来自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中)。 那是在曹操进退两难之际,恰好庖官端进鸡汤。白脸操哥瞄见大碗中有鸡之肋,就感从怀出。操哥喜欢吟诗作对,正在沉吟中,大将夏侯敦慌忙跑入帐内,询问夜间站岗暗语。操哥自言自语道:鸡肋!鸡肋!敦大将就传令众将官,都称鸡肋。 但是,总有人不能理解领导心意,行军主簿(博,博比薄在现今值钱,哈哈)杨修就是一个。他见传来鸡肋二字,就立马让随行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这个时候,有兵急告夏侯敦。敦大将大惊,立马请来杨修到帐中,问:公何收拾行装?修主搏答: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这就是鸡肋的来历。可见鸡肋难食,没什么营养阿。 我做了很多科研上的事情,真的觉得在外人看来如同食鸡肋。 今后要与时俱进,努力吃鸡胸脯。不管有没有营养,至少那里很肥硕!哈哈哈哈 这就是鸡肋的由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4096 次阅读|3 个评论
SCI不是鸡肋、SCI就是SCI
JJZHU 2009-7-6 07:35
SCI不是鸡肋!这是因为: 1、不管目前国内对SCI论文如何评论,目前的SCI期刊(至少本人从事研究领域: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均比国内期刊审稿严格、要求质量高,多数刊登的内容具有原创性,发表难度远远大于国内期刊。 2、学/研以为耕、文以为获,做研究的人不发表论文,哪你干啥?无论你是做基础研究还是做应用研究,最后的结果总得有个说法吧;即便是应用研究你也得写出来如何应用吧。而既然要写论文、发表论文,为何不在高档次(相对而言)上发表呢。 3、中国的科学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与国际同领域进行交流这是必然的,在中国国语尚未成为国际公认的交流语言之前,发表SCI期刊论文(英文)是必然选择。 4、用SCI作为评价考核指标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弊端,但是在以下情况下仍是最佳选择: 1)如果评价考核的操作者的水平不如SCI期刊审稿人与编辑的水平时(好像科学网上饶毅教授说过类似的话),用SCI来评价更有意义; 2)对于国内人情因素在科研体制中过于盛行的单位应该用SCI这种相对客观的评价机制来评价; 3)水平相对较低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很多教授是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各个领域可能不同,至少我从事的这个领域这样情况很多),对于这样的大学或研究机构适合用SCI考核; 4)SCI(影响因子及引用情况)在作为对一个单位、一个期刊、一个领域或一个相对独立集体的评价指标是可行的;至少SCI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5)在目前这种研究生教育大众化(自己臆想的)的前提下,考核博士学位时(仅限于我从事的这个领域),博士研究生发表/接受至少一篇SCI期刊论文方可取得博士学位的规定是必须的; 6)在没有出现实践中证明比SCI评价更优的评价体系前,管理者还得使用SCI来评价。实际上,科研工作者一定需要一个评价标准吗?(请有兴趣者讨论) 5、SCI本身有错吗?SCI本身没错。当我国的科学家与世界先进国家在整体上大致处在同一水平的时候(记得科学网上有教授指出中国整个教授水平问题),SCI论文是自然的事,就没有人再吵了! 我相信,随着中国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SCI会有其正常发展、规范之路。但是,这需要从我们现在的每一位学者做起,需要我们有严谨求实地对待学问的态度。最后,提醒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人:不管将来是什么评价机制,也不管将来对SCI是否被重视,抑或是被否定,写作并发表SCI论文是你们应必备的基本技能!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27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