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管理体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指导作用(有修改)
热度 1 Greg66 2017-5-16 11:03
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指导作用 在“2-4”模型中,安全文化在最左端的位置上。它指向安全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安全文化(安全理念)被组织成员充分理解、达成一致后,凝结为组织的安全方针,然后组织按照安全方针来建立、保持、运行管理体系的其余部分(组织结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遗憾的是,现实中很多组织不理解安全方针的作用,也不宣传、贯彻、讲解、组织成员也不知道、记不住、不能准确表达其安全方针,以为或者实际上安全方针只是摆设。有些组织,没有方针办不了任何事情,所以在组织建立之初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首先定了方针,作为一切事项的非常基本的指导。 分析事故原因时,只能根据上述路线去分析安全文化的缺欠,但需要深刻理解安全方针的来源、作用,这个在当前还有点难度。安全文化缺欠的分析,不主张对应到员工个体,只该对应安全方针。 安全文化是一些理念、价值观、看法、观点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一些大致固定的、与安全业绩密切相关的元素(如安全的重要度、事故可预防程度、安全创造效益的认识程度等)。而安全方针是其集中体现。安全方针也是核心安全理念、核心安全价值观,或者叫做组织的安全愿景、宗旨、核心指导思想等。 安全文化的元素,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安全原理(principles),但是国内不是这样叫的。 安全文化实质上也是安全知识,只是这些安全知识和具体做事情的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走斑马线,否则会出事)不一样而已。安全文化元素这些特殊的安全知识的作用比较大比较广,几乎对组织成员的每件安全相关事情都有指导作用,而过马路走斑马线只对过马路这件事情有用。这些知识的明确作用是指导安全方针的形成。 安全文化建设叫做安全文化水平提升,大概更具体、更容易被人理解。安全文化水平提升,实质上就是提升组织成员对上述安全原理的理解、接受程度,所以可以量化测量。 这样,安全文化就不再是什么都可装可不装的箩筐、什么都是什么也不是、各种总和、安全工作的全部等等一头雾水的东西了,而是一套实在的、有用的东西,其建设(提升)也不再是不知咋为的事情了。 上面及以前的博文中,一直不厌其烦地使用“组织”这个词,是因为以组织为边界才能把事故预防落到实处。找不到组织,啥事也办不了。虚拟的大区、领域、城市、片区等,如果不是一个确定的行政组织,不知领导是谁,不易管理,不知责任落实给谁。 关键字:安全文化 安全原理 具体作用 管理体系 “2-4”模型 点击参考博文: 再关于安全文化(修改) (本博客 已设置为仅实名用户可以评论。 要加我为好友,请告诉我你是谁,否则不加。谢谢 。 )
个人分类: 1|3394 次阅读|1 个评论
事故的根本原因“管理体系”含有技术程序或者技术原因
热度 2 Greg66 2017-5-15 18:04
事故的根本原因“管理体系”含有技术程序或者技术原因 傅贵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瓦斯突出,大体是煤中瓦斯在地应力变化条件下、借助自身压力冲破煤体结构向作业空间突然涌出的结果。其决定条件基本是瓦斯自身的压力、煤体的力学性能、地应力。在煤矿正常开采过程中,这三者一般都有控制措施(管控程序)。相关员工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习惯、意识、心理估计、生理能力,按照作业规程或者预定设计布置管控措施(瓦斯抽放、加固煤体等),使得瓦斯压力、煤体性能、地应力处于可控状态。 发生事故时,员工的操作动作可能会出现错误。员工本人借助生理条件发出的生理动作(含任何操作等动作)一定是他本人大脑支配的结果,他大脑中装的一定是知识、意识、习惯、脑理(心理),不是别人支配的,即便是别人支配,别人也是通过语言等支配发出动作的员工的大脑而不是直接支配其四肢等发出动作的生理构件。员工的动作一般是借助自己的生理条件,靠知识、意识、习惯、脑理完成规程、设计等规定要求的作业。完成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错误就不会发生事故,这是避免事故的方式之一。 发生事故时,员工操作没有错误,但是规程、设计有缺欠。规定的技术要求有缺欠,可能是规定制定者编制错误、发布者发布程序错误等引起的。不管是什么原因,虽然很大可能是对自然界如瓦斯压力、煤体力学机构、地应力及其相互关系没认识、探测清楚等原因,但无论如何,规定、设计是有缺乏(没有)了,或者根本没有规定、设计(“没有”也是一种缺欠),这是事故原因之一。规定、设计是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从这点上说,管理体系是事故的根本原因。规定、设计没有错误时,员工错误体系造成的,这里指体系的另一部分内容,如培训制度等。 管理体系受安全文化支撑,因此安全文化原因是事故的根源原因。 此外,发生事故时,煤体、瓦斯、地应力、控制措施等物态是处于不安全的失控状态,这是肯定的。它们之所以失控,不是人员措施执行不到位引起的,就是人员利用自己的生理条件借助自己的知识技能习惯性处理方式和脑理执行错误规定引起的。这就和上面不安全动作的发生归结到同一条路径上了。因此还是归结到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上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管理体系(规定、设计,通称为制度)中包括了人们对地应力、煤体力学特性、瓦斯压力控制的认识结果、研究结果以及员工安全能力培训等很多内容。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要进入实际生产过程,要首先进入制度(管理体系),人们通过执行制度应用科学技术。如,煤与瓦斯突出方面大量科研成果写入《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企业把这个规定内容纳入到自己的管理体系,然后通过执行煤矿自己体系来执行这个规定,使得科研成果进入了实际生产过程,发挥了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作用。 综上所述,说安全文化事故中的根源原因、安全管理体系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和技术人员所说的“地应力、煤体力学结构特点、瓦斯压力是瓦斯突出事故的根本原因(这里“根本”的含义和上面说的“根本原因”中的“根本”略有不同)”的说法一点也不矛盾,这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内容都包括在安全管理体系当中了,也就是说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包括了大量的技术程序,管理程序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 管理体系是全世界各类大小组织用来管理自己的主流趋势和工具,如果其中不含技术内容,那将无法管组织的业务活动,组织(含企业)的经营活动,煤矿 ( 也是一类“组织” ) 的生产和事故预防业务。 上述分析是按照事故致因“ 2-4 ”模型进行的。“ 2-4 ”模型中把安全文化和管理体系叫做事故的组织行为原因。其实,“管理体系中包含技术”和其他内容的综合包含能力,比 Reason 瑞士奶酪模型中的“组织因素”的包含能力大了很多。 管理体系,看作是“组织整体行为”,但不只是人的行为,还不包括物(技术)。 关键词:事故致因 根本原因 管理体系 技术内容
个人分类: 1|411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一个完整的“大安全”管理体系
Greg66 2017-4-19 10: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一个完整的“大安全”管理体系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5日),外面更新了宣传栏,再学习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一个完整的“大安全”管理体系,事故致因模型和这个法律也是对应的。该法分为七章,一是总则,二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三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四是国家安全制度,五是国家安全保障,六是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七是附则。重要的是,不能把这个法仅仅理解为调整国家对外安全活动的法律,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它调整的范围还含有国内、各级组织安全的所有内容,也就是所有事故的预防活动。 第一章总则 主要规定国家安全的基本指导思想,提到了预防为主。核心内容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即北京市国家安全局总结的“五大要素、五对关系”。这个指导思想或可理解为管理体系的“安全文化”(安全理念)或“安全方针”(核心理念)部分。事故致因模型的最左端即组织整体行为之安全文化部分与之对应。 五大要素是: 1 、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2 、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3 、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4 、 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5 、 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五对关系是: 1 、 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2 、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3 、 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4 、 既重视发展问题,也重视安全问题 5 、 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规定了需要保障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科技、信息、国土、资源、生态、核、海外利益、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和极地等安全。实际上是按照“总体安全观”(“大安全”理念),预防一切危及国民、国家安全的事故(组织规定的、人们不期望发生的带来损失的意外事件)。可理解为管理体系的目标部分(具体目标需要各级组织制定),事故致因模型的最右端(事故或者业绩)与之对应。 第三章维护国家全的职责 ,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和县以上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政府及港澳区政府、法院、安全与公安机关、军事机关、相关组织与工作人员的职责,可理解为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部分。事故致因模型的管理体系部分即组织整体行为的组织结构部分与之对应。 第四章国家全制度 ,本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节一般规定”相当于管理体系的总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强调了沟通、协调机制;“第二节情报信息”相当于管理体系的风险识别(有信息才能识别),“第三节风险预防、评估和预警”相当于管理体系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第四节审查监管”相当于管理体系的评审过程,“第五节危机管控”相当于管理体系的应急管理内容。 第五章国际安全保障 ,实际提出了安全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和第四章的内容共同构成管理体系中程序文件的主体。 第六章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 ,实际上是规定了公民、相关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人员个人的行为方式。 第四、第五、第六章内容可用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来表达。事故致因模型的组织整体行为之程序文件部分与之对应。法律的第六章规定的个人行为部分与事故致因模型的个人行为部分对应。 第七章附则, 只规定了实施日期,无具体内容。 结束语: 安全问题的确很多。但将各种安全都归结为以事故为研究对象,以事故预防为目的,再多的安全问题也能用统一的科学方法来解决。事故,既包括已经发生的,用来汲取教训,也包括预测的未发生的,用来作为预防的目标。任何一个事件其实都可以定义为事故,那就看组织怎么规定了。规定越轻微的事件为事故,说明管理越严格,越有利于预防重大事故。预防了每个小事,就降低了大事故发生的风险,也就实现了安全。无论是边界安全、主权安全,还是生产安全、信息安全,道理都一样。把带有一定损失量的事件定义为事故(损失量可以用生命健康、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指标来衡量,都可以量化),是很具体的,所以“大安全”一点都不空洞,其方法论当然是指导思想(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管理方案)策划、行为控制技术、工程技术,内容不少,当然也不空洞。
个人分类: 5|4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研发项目的管理体系与实践
lixudong45 2017-4-4 16:01
题记 :有幸经公司推荐参加,郑旭老师创建的华创学习型组织 EMBA ,成为第一批学员。期间学到了经过郑院长精挑细选的讲师的系统性创业知识,受益匪浅,此刻希望将授课的部分内容进行记录分享,希望读者一起收益成长。 该课老师为 郭致星, 13 岁上大学的,少年科技班出身的高智商讲师。具体信息详见: http://baike.baidu.com/item/%E9%83%AD%E8%87%B4%E6%98%9F?sefr=cr 项目管理这堂课,我的部分收获分享如下: 1. 客户一般只会表达其表象的需求,所以要找到客户表面需求的内在需求,以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好地解决问题。比如客户想要一批很快的马,其内在真是的需求,可能是更快的交通的方式,例如汽车。 2. 任何一个工作,如果它具备临时性,独特性和渐进明细性,它就是项目,也有着说不清,需求变化频繁,智力密集以及涉及队伍较大特点。 3. 项目往往是临时性地创造独特产品的工作,而运营则是重复性地生产或服务 4. 项目的干系人包括参与项目的人,影响项目的人和被项目影响的人 5. 干系人满意度制约因素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范围,时间,成本,资源,风险,质量 6. 项目管理的如来 10 掌: 1) 如何实现干系人期望的控制并获得其满意和干系人搞好关系 ( 干系人管理 ) ; 2 )知道做什么(范围和需求); 3 )什么时候做(时间进度); 4 )花多大代价去做(成本); 5 )做到什么程度(质量); 6 )需要什么人,内部人力资源(团队建设); 7 )外部人力资源(外包采购); 8 )如何沟通让内外干系人协调一致; 9 )存在哪些风险; 10 )上述 9 个相互竞争的因素下实现最优(整合) 7. 项目变更的 9 阴真经: 1 )评估信息确认事实; 2 )接受申请书面记录; 3 )分析影响项目约束; 4 )沟通影响确认变更; 5 )请求变更提出方案; 6 )变革请求审批权限; 7 )批准方案; 8 )沟通审批相关干系人; 9 )实施变更跟踪变更 8. 眼睛盯住细节的是工程师,盯住结果的是老板,盯住过程的是项目经理 9. 每天 5 分钟站立会议,固定时间地点,轮流主持,相互通报,没人回答 3 个问题: 1 )昨天我做了什么; 2 )现在我遇到了什么困难 ?3) 今天我计划做什么 10. 任务墙是以人员为 Y 轴,以进度为 X 轴,墙上贴着分解后人物卡片,每个人结合自己的进度,移动人物所在的位置 11. 绩效报告时的 3 包:包装自己及报告内容;为内容设计好包袱;将关键人员包围在报告中。细分为昨天,今天,明天的(范围,进度,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整体) 12. 变更管理注意点:变更不可避免时,要确保变更对项目有利,防止不必要的变更,要留意引起变更的因素,确保所有变更要被管理 13. 帕金森认为工作会自动沾满一个人所有的时间,工作总会拖到最后一刻才能完成,人做一件事,耗费时间越长,就越觉得累,计划并明确期限是应对此定律的重要手段 14. 项目进行时,随时准备重新做计划,计划是用来改的,领导不应该直接管人管事,而应该管计划,所以项目和员工不应被领导管着,而是应该被计划管着。 15. 判断计划有效性标准:目标可预期,资源可调度,变化可控制,问题可预见和追溯,绩效可评价 16. 项目的目标必须满足 SMART 法则: specific 目标具体清晰, Measurable 目标可验证测量, Attainable 目标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Relevant 目标与工作相关, Time-based 目标有时间限制 17. 项目中给干系人需要的而非想要的,想要的很多,需要的不多。 18. 需求是需要签字确认的,项目开始之前目标和需求要所有干系人达成一致,前期争吵的损失比后期争吵要大,对事要硬,对人要软。 19. 质量工具:因果图(石川图,鱼骨图) 5M1E ( 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measure, environment, 人机料法测环),帕累托图(八二法则,把 80% 的精力花在 20% 的主要原因上),核对表 20. 要取得成功,首先要方向正确,也就是选择正确,即战略管理,为老板主要责任,其次事方法正确,即项目管理,此时是项目经理的主要责任。 21. 面对高层管理者之间不一致的问题,关注利益而非立场,如果一定要站队,尽量站在直属领导一边,多请示,多汇报,尽人事,听天命 22. 项目经理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会倾听干系人的真实想法,不仅仅从技术层面讨论问题。 23. 项目经理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跟踪与控制,人是需要不断被提醒的,这是人性。只有聪明的人能不断不断自我反省从而提升自我。 24. 项目汇报时,尽量要简明扼要,多图表和插图,不能减少页数时,要保证第一页要高度概括。 25. 甲方(委托方,比如装修客户)来说,项目实施过程时,是逐步移交主动权的过程。对乙方来说(实施方)来说,项目前期变更风险小,要倾向于接受,后期太大时,原则上不接受变更。 26. 在沟通时,一般 55% 来自视觉仪态姿势表情非语言信息, 38% 来自语气语调和语速,仅仅 7% 来自语言。所以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必定会产生误解,信息漏斗可以表述为你想表达 100% ,实际表达出来 80% ,被别人听到的 60% ,被别人理解的 40% ,而被别人记住的只有 20% ,所以能落实到行动中起作用的信息微乎其微。 27. 建立与他人良好关系的沟通模式是:循序渐进地使用自己的隐私自我与他人未知自我进行交换。
个人分类: 华创EMBA笔记分享|3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2-4”模型里面的“管理体系”解释(结尾有补充)
Greg66 2017-3-25 16:54
“2-4”模型里面的“管理体系”解释 “2-4”模型中的“安全管理体系(实际是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一项,可以是按照体系标准建立的(如GB/T28001-2011, OHSAS18001, ISO45001(DIS)等),也可以是不按照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而自然形成的,英文是OHS Management System(OHSMS)。基本内容是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安全方针(安全核心理念,来自于安全理念即安全文化集合),二是安全管理组织结构,三是程序文件(管理程序)。按照标准建立时,当然这三项内容的形式比较固定,必须是按照体系标准要求的样子。不按照标准建立时,这几样东西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组织中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甚至可以有形或者无形。对于没有按照标准建立管理体系的企业,员工不一定能够理解安全方针、组织结构这些东西(虽然有),但是对于管理程序是肯定理解的,一般理解为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因此可以粗略地说,”制度“(procedure)的集合就是管理体系,当然这句话是很不严密的,只是个意思表达,便于理解、比较简单。也可以说体系就是一摞文件,写着各种事情的具体做法,随着组织管理实践时间的加长,文件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具体谁承担哪项工作、谁来执行、怎样执行,时间长了也会形成文件,形成文件之前可能是口头约定的。如果加上执行方面,中文叫做管理系统更能表达体系的含义。这与各种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等)是否施行并没有关系,没有管理体系标准时,各组织(单位)的管理体系(管理系统)照样存在。我们不能说哪个单位或者家庭(组织)没有管理系统(管理体系)或者管理传统。 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一定是包含该组织所该执行的法规要求的,也就是必须把其该执行的法规要求贯彻到体系之中。如果该组织是国家之内的一个子组织(法人是基本组织,只有是法人,才能具备独立管理功能),那么该组织所执行的法规要求是该组织之外的要求。如果该组织是一个国家,则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实际上就是国家的管理体系。“2-4”模型以组织为单位进行安全管理(事故预防),这个组织可以小到企业、大至国家。国家并不是最大组织,最大组织应该是联合国或者地球或是宇宙(不管它们是不是中国意义的法人)。 运用“2-4”模型分析事故时,分析到管理体系的缺欠时,如果涉及到国家法规需要完善,自然就会对国家法规提出修改建议,这就和AcciMap与STAMP分析国家法规、立法程序及执法程序缺欠是一样的。 “2-4”模型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把安全管理(事故预防)的各种事项(事故的原因)以及“2-4“模型倒过来画时的事故预防措施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方式。可以说几乎所有事故原因、预防措施都是前人研究过、研究出来的或是他人或者我们研究中的,只不过在”2-4“模型中,一些事故原因、措施用了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归类及不同的连接关系而已。这些不同的东西也仅仅对”2-4“模型本身适用,在其他场合、其他模型中未必是适用的。任何定义、理论等等,都有他自己的适用范围的,可以追求也可以不追求通用。 给事故原因、预防措施以定义,是为了能使人们明确理解它们,给它们一个连接关系,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它们,记住是为了消除事故原因从而预防事故。除此以外,事故致因模型没有什么用处了。因此,只要人们同意使用某一个固定的事故致因模型,模型本身其实对错都没什么要紧(问题是,不正确,人们就不能一致同意使用它,因此求正确即实证还是必须的)。 【补充】 用事故致因模型预防事故,实际上是用一个比较固定的思维方式(即这个模型)分析、识别组织现有的状况,找到可能存在的事故原因、预防措施是否到位,如果不到位,给出改进、完善方法或者建议。很多内容都是当前已经存在的,并不是也不需要完全重新开发、建立。最多也就是把已有的东西按照这个固定的席位方式进行重新归类、排布,以便容易发现问题。思维方式(模型)有多种,都是实际存在的东西,没必要否定谁。问题在于,坚持使用哪一个,稳定下来才有好处,东换西换,也就是工作思路总在改变,那将是一事无成。 参考: 关于《通用事故原因分析方法(第 4 版)》 “2-4”模型与鱼刺图的差别 (2-4模型不是鱼刺图)
个人分类: 1|4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简单?最难?的问题——企业主体责任
basil1990 2017-3-8 23:3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请问“企业主体责任指哪些”,又得通过哪些方式来“落实”,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啊? 备选方案: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刑法》……规章/规程 中的职责要求?(如安全ABC的避责清单) 2.按照安全标准化中的每一项 3.按照OHSAS 10008/ISO45001/ESH管理体系 中的每一项 4.按照风险预控程序与内容要求
个人分类: 学习有感|2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
热度 1 Greg66 2016-9-11 11:05
关于“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 听到别人介绍了安全管理研究的一些情况,早期研究安全管理“模式”,“12345”模式,“012345”模型,“01234”模式、“4321”模式等等(我也不知道这都谁家研究的)。后来研究、推广本质安全体系,再后来研究、推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目前很多企业又在研究自己的新的体系,取了很多的名字,公式大概是“XXX型企业的XXX型安全管理体系”,都期待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这个归纳还真不错。 早期因为不知道“管理体系”这件事情,现在知道了,就都叫“体系”而不叫“模式”了。都努力在体系特点、名字上下功夫,以征得“特色”。 其实,研究体系,我不反对,企事业单位如果不但能研究出体系,还能超越GB/T28000、OHSAS18000、ISO45000等研究出国家、国家标准,那当然是全世界都求之不得的。不过这个研究我实在地认为,有点难!人们都知道,所举的这些体系标准,是很多国家、很多组织、经很多年研究、得到很多应用证实、有很多著名企业在推广中的。 其实,研究体系,我不反对,只要科学基础坚强而不是别的力量坚强,那体系(标准),一定会持续下来,一定不会时过境迁被人忘记,一定不会今天这个体系、明天那个体系,研究工作也一定不会白费功夫,研究得到的体系也一定会永远推广下去。而且,安全业绩,也一定会持续稳定改进、逐步上升达到新的高度。这最后一条(业绩)才是评价体系特色、业绩、效果的关键,才是人们愿意学习、主动推广应用的关键,而不是体系名字“xxx型”及其含义会成为关键。 安全管理体系,如果有事故致因理论做支撑,那就能全面、可靠地支持事故预防(少出各种事故),那体系才真正有意义不是吗? 如果应用已有的体系(标准),创造出业绩,总结执行的方法,提高体系质量,我觉得也是不错的选择,还省些基础研究的时间和精力。 关键是追求什么。
个人分类: 5|4486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型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
热度 1 idmresearch 2016-2-5 09:59
·75所部属高校毕业生2015年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提升。 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了各自的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梳理数据时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一是北上广深就业比例减少,毕业生回流中西部;二是创业潮影响毕业生创业并已初具规模;三是学校的特点和属性基本决定了毕业生的行业选择;四是金融业依旧高薪、信息产业和制造业需求大。从专业相关度上看,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同时,学历越高,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相对越高。(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万钢:新型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 近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2016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今日在京召开。会议通报,在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初步形成,部际联席会议运转良好,特邀咨评委发挥重要咨询作用,首批7家专业机构已经启动改建并准备接受委托,“嵌入式”监督和评估体系正在形成,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初具规模;新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基本建立,在试点项目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按照新机制提出的2016年重点专项启动实施建议,已通过科改领导小组审议,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和统筹取得阶段性进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即将纳入新的计划体系组织实施;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初成体系,开始为项目管理全流程各环节全面提供制度支撑。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新旧计划体系衔接和新机制磨合的关键之年。万钢表示,计划管理改革工作的要点,一是要把握改革节奏,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推进改革;二是要优化任务布局,更加注重自上而下的主动部署;三是要提升创新绩效,更加注重科研质量;四是要完善规章制度,更加注重管理细节;五是要加强主动服务,更加关注和响应科技界的诉求。(摘编自《科技日报》) ·教育部:发布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为适应高等学校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教育部21日发布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其中规定,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馆长负责制,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并且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规程规定,高校应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馆长负责制。学校在重大建设和发展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对于涉及文献信息保障方面的工作,应吸收图书馆馆长参与或听取其意见。此外,规程还指出,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图书馆可以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摘编在新华社) ·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全部参与定点扶贫工作。 为推动高校定点扶贫工作,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已经全部组织动员起来参与定点扶贫工作。与会的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表示,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分析表明,90%的贫困人口为初中以下学历,其中小学、半文盲、文盲的比例超过5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与教育有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要积极发挥高校力量,精准发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会上,还宣读了《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倡议筹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高校扶贫委员会,动员高校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清华将在北京建立“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 近 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瑞士达沃斯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先生会谈,就双方在北京联合成立“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北京)”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也将是该类研发中心首次在中国落地。该研发中心旨在建立一个高效运营、功能完善、拥有杰出医药研究和转化能力的全球公共卫生和医药创新机构,将针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疾病挑战,充分发挥中国研发各方面优势,开展国际药物研发合作,完善、强化早期药物研发的实效体系,成为连接全球药物先期研发前沿机构与下游临床开发单位的枢纽。(摘编自清华大学新闻网) ·上海财经大学“3+3”本硕贯通培养国际组织人才。 上海财经大学组建国际组织基地班,“3+3”本硕贯通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国际组织基地班面向全校大三学生招生,通过选拔者直接进入读研阶段,100多人报名,最终选定20人。学生第一学年在国内进行复合国际语言高阶强化、国际组织基础、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模块课程的学习,第二学年赴国外合作大学学习及国际组织实习,第三学年回国后继续修读课程并完成学位论文。其间,学生接受专业知识、国际组织事务双导师联合指导。(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20日在深圳龙岗揭牌,这是该大学成立的首个研究院。研究院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机器人(包括老年人服务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辅助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混合动力汽车系统、智能穿戴界面、视频监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据悉,研究院将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强大科研力量,联合国际、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引进一批机器人、智能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院士专家,筹建一批国家级实验室,组建国际化的创新创业平台,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助推创新创业团队快速发展,促进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研成果的快速市场化、产业化,推动龙岗区和深圳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2016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第一北大第二。 “2016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1月26日正式发布。综合排名中有310所高校上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雄踞前五,成为中国高校金字塔尖端上的殿堂级学府。5-10名分别是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综合排名百强高校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均衡,北京高校最多,有18所,其次是江苏省,有16所。河南、江西等省份依旧没有高校进入百强。排名前列的大多是部属、央属高校,但也有个别地方高校表现抢眼,苏州大学由2015年的34名升至2016年的26名,上海大学位列第46名,成为前50名中仅有的两所地方高校。排名从指标评价内容的重要性和指标本身的适切性角度出发精选了9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其中人才培养方面2项,即反映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声誉的“新生高考成绩”、反映培养结果的“毕业生就业率”;科学研究方面4项,分别是体现科研规模的“论文数量”、体现科研质量的“论文质量”、体现顶尖成果的“高被引论文”、体现顶尖人才的“高被引学者”;服务社会方面3项,包括测量科技服务贡献的“企业科研经费”、测量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论文”、测量成果转化效益的“技术转让收入”。(摘编自最好大学网) ·欧盟委员会报告称科研投入增强欧洲竞争力。 欧盟委员会25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在2007年至2013年,即欧盟第七个科研框架计划实施期间,欧盟投入的科研经费显著增强了欧洲科研实力,改善了欧洲各行业创新能力,并增强了竞争力。由独立专家组完成的报告显示,第七个科研框架计划实施的7年间,欧盟共计投入550亿欧元,大量中小型企业等私营行业的积极参与显著增强了欧洲各行业的竞争力。第七个科研框架计划还在创新型医药、燃料电池等一些关键领域专门设立了联合技术计划。报告指出,受第七个科研框架计划资助的个人和项目数量都达到新高,显著增强了欧盟的科研实力。截至目前,该计划资助的项目科学家已经发表了超过17万篇论文。第七个科研框架计划实施期间投入的550亿欧元对推动欧洲经济增长和就业也有显著影响。据预测,这些投资将产生可观的“后续效应”,比如将在25年中每年促进约200亿欧元的经济增长,将在10年间每年新创造13万个科研岗位,将在后续25年间每年新增加16万个工作岗位。这份报告也向欧盟委员会就第七个科研框架计划实施中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改善行政程序、资助灵活性以及对框架计划各部分进行整合等。这些建议将整合入当前正在实施的欧盟第八个科研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摘编自新华社) ·爱思唯尔2015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 爱思唯尔26日发布2015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榜单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ShanghaiRanking Consultancy)开发的方法和标准,基于客观引用数据对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榜单的研究数据来自爱思唯尔旗下的Scopus数据库。高被引作者数量排名前十的学术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277位)、清华大学(108位)、北京大学(86位)、上海交通大学(76位)、复旦大学(58位)、中山大学(46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0位)、南京大学(34位)、华中科技大学(33位)、同济大学(30位)。高被引作者数量排名前十的学术领域分别是计算机科学(150位)、材料科学(135位)、化学(133位)、物理学和天文学(116位)、医学(110位)、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98位)、化学工程(88位)、农业与生物科学(86位)、环境科学(77位)、能源(73位)。(摘编自爱思唯尔官网) ·中国智库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研究项目(TTCSP)27日在北京发布《全球智库报告2015》。报告显示,中国智库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并有9家智库登上全球智库175强榜单。TTCSP打造的《全球智库报告》,旨在研究各国智库在政府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智库研究体系。报告每年对全球智库进行跟踪研究和综合排名,以加强全球智库的能力建设并提高智库表现。《全球智库报告2015》是TTCSP连续第9年对全球智库进行跟踪排名,并在全球80多个地点同步发布。报告称,2015年全球共有智库6846家,其中北美洲智库数量最多,有1931家;欧洲其次,有1770家;亚洲紧随其后,有1262家。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智库数量最多的国家,达1835家。中国则是世界第二智库大国,拥有智库数量达435家。英国和印度智库数量位列中国之后,分别为288家和280家。该报告在2015全球智库综合排名榜单中选出175强,其中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蝉联榜首,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美国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分列二、三位。中国智库有9家入选175强,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摘编自《科技日报》) (作者:姜洁,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专员)
个人分类: 一周要闻|2301 次阅读|1 个评论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
gdn 2015-4-26 14:13
转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http://www.sac.gov.cn/ 原文: http://www.sac.gov.cn/snyspbzb/s ... 20150327_185674.htm 关于征求国家标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文章来源:农业食品标准部 更新时间:2015-03-27 13:57 各有关单位和个人: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归口制定的国家标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已完成,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5年5月30日前将《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以邮寄、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食品处。    联系人:白慧卿 邓小丁    电话:010-68205639 68205677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邮编:100036)    传真:010-66017178    电子邮件: hqbai@126.com       2015年3月27日 附件: 1.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2.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编制说明).doc.pdf 3.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doc
1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注中科院施行机关科研管理体系改革
热度 1 kerer009 2013-10-3 16:27
针对现在的科研痹症, 中科院率 先进行了大刀 阔斧地改革,迈出了一大步,其改革的决心值得肯定,我心鼓舞,希望这能够带动国内科研界的改革。 在科研成果评价方面,但愿在“ 考核目标:有多少项目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解决了关键技术”中的“社会发展方面”,到了具体执行的下 面,别 理解成是 上 了多少次报纸、电视,被把中央级别媒体或人民日报、光 明日报 的刊登和报道 看成 是 SCI 一样的角色就行。 中科院施行机关科研管理体系改革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3341.shtm
2497 次阅读|6 个评论
没有午餐的航班•基金申请
热度 6 Greg66 2013-2-11 02:40
我乘坐的航班,计划10:40起飞,飞行时间是1小时20分,到达时间应该是12:00. 按照该公司新改的服务标准,飞机上没有午餐。可是乘客在飞机上坐等近1个小时才起飞,到达时间应该已经是13:00。基本已经过了午餐时间,按理应该有午餐。即便没有午餐,乘客的饥饿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后备解决措施,但估计是没有。 没有午餐,飞机上倒是给乘客配送了简单的“餐盒”,里面有五样东西,一片湿巾、餐具包(里面是塑料刀、叉、勺)、100ml橙汁、苹果片(干燥的)和一小袋榨菜。这几样东西基本上是吃饭和佐餐用的,既然没有餐,为什么还要配送这些东西?服务员最后收“餐”的时候,我观察到,榨菜基本上是都收回了,没人吃的;刀叉也原样扔掉了,浪费的钱其实也是机票款的一部分。 上述说明,飞机上的餐饮服务,不系统、不配套。这是“管理体系”建设问题,不是当班服务员、乘务长乃至分公司的问题,而是航空(集团)公司的管理体系有缺欠。其实如果细心,可以发现很多不配套的方面。 我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公司的管理层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以至于在每个航班上都会发现一些类似的小问题?这事使我想起了几年前乘坐过的新加坡航空公司的航班上,塑料餐具下面都有防滑条,餐具也很精致,餐盘也厚重,有些外国公司的航班上使用的金属刀、叉、勺(难道他们没考虑金属餐具会被歹徒利用?)。当然,餐具精致与否,不影响饭菜的味道,但是给乘客的是尊重。国内航班上的餐盒,非常简陋,质地不好,我本人感觉不好。 我也想起了国内不少中央企业,集团机关安全部门(或许其他部门也是)只有几个人,甚至一两个人,制定不了、改善不了整个集团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靠的是下面的子集团、分公司,这就造成了集团形式上合并成了集团,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依然是分散的各自为政,集团只管人、管钱、管供销等“有权”的事,生产、安全等棘手的事情,均由下面处理。集团发挥不了管理中枢的作用,但却使子集团、分公司没有权利,下面对上面很有意见,我想这样肯定会使集团的运转效率低下,也未必和谐。 所以一味地限制集团公司机关的管理人数或者编制规模,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认识不到管理体系的作用,不应用管理体系标准来建设管理体系、推行管理体系,肯定也搞不好企业各个方面(含安全)的管理。尽管管理体系在我国推广有文化背景、知识基础等若干问题,但也是需要推广的,推广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当前采取一些简化的做法,可能比较实用。管理体系,不是负担,长远看,是企业的效益、竞争力! 我在这次航班上,还看到了一张报纸,上面有一条新闻说普京视察奥运场馆建设时,感到不满意,立即解雇了奥组委的主任,我对这一做法颇为反对。任命和辞掉主任,总要有个调查程序,如此武断、草帅,也是管理体系不健全、不按照管理体系之程序规定办事的一个表现,这种管理应该不是一种有效的管理。 本文中,集团企业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在中国企业(东方文化背景)的实施问题,也许是值得管理科学、安全科学学科研究的科学问题,基金申请者们,可考虑下?
个人分类: 4|5452 次阅读|11 个评论
GB/T19000-2008中部分概念列表(帮助记忆,85个概念的一部分)
Greg66 2012-10-3 07:37
GB/T19000-2008 中 部分概念列表 序号 概念 解释 条款 1 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 需求或期望 3.1.2 2 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 满足要求的 程度 3.1.1 3 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 感受 3.1.4 4 能力 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 本领 3.1.6 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 本领 3.1.5 5 等级 对功能用途相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做的不同质量要求的 分类或分级 3.1.3 6 体系(系统)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 要素 3.2.1 7 管理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 活动 3.2.6 8 管理体系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 体系 3.2.2 9 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 活动 3.2.8 10 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 管理体系 3.2.3 11 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 致力于制定 质量目标 并规定必要的 运行过程 和 相关资源 以实现质量目标 3.2.9 12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 质量要求 3.2.10 13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 提供 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 信任 3.2.11 14 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 致力于 增强 满足质量要求的 能力 3.2.12 15 持续改进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 循环活动 3.2.13 16 有效性 完成策划的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 程度 3.2.14 17 效率 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 关系 3.2.15 18 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 一个人或一组人 3.2.7 19 质量方针 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 意图和方向 3 . 2.4 20 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 目的 3.2.5 21 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 人员及设施 3.3.1 22 组织结构 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 安排 3.3.1 23 基础设施 组织 组织运行所必需的 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 3.3.3 24 工作环境 工作时所处的 一组条件 3.3.4 25 相关方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 个人或团体 3.3.7 26 供方 提供产品的 组织或个人 3.3.6 27 顾客 接受产品的 组织或个人 3.3.5 28 合同 有约束力的 协议 3.3.8 29 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一组活动 3.4.1 30 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 途径 3.4.5 31 设计和开发 将要求转换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 一组过程 3.4.4 32 项目 由一组有起止日期的,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的 独特过程 , 该过程要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 3.4.3 33 产品 过程的 结果 ( 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 3.4.2 据此表理解: 体系本身没涉及到组织,但管理涉及到了组织。不是什么管理方案都叫做管理体系,必须是建立了方针、目标并使其实现的体系才能叫做管理体系。
4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组织建立管理体系的好处
Greg66 2012-9-15 19:36
一个单位如果按照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质量、安全、环境管理等)管理体系,并执行,并按照规定审核,这样给单位带来的好处是: 管理是按照科学进行的,所以出了问题就能根据科学的要求,找到问题的所在(可以定位在流程的点上),然后按照科学的要求找到问题的责任人及责任,然后纠正问题,然后预防下今后问题的发生。日常工作,简单、流程化,人人都不用动那么多脑子了。事故预防不就是这么个问题吗? 如果不施行管理体系,则上述问题,都会变得极为困难和复杂。 实行管理体系的问题是,给大家带来的随便、灵活、“方便”,可能随着管理体系的施行的深度进展,逐步就没有了。但是,大家的安全、稳定(广义)风险也逐渐减少很多甚至没有了。我感觉这样更好! 可是为什么很多单位都还没有建立、施行管理体系呢?
4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立管理体系是一个好办法
Greg66 2012-9-14 23:43
目前大家熟知的管理体系有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其实管理体系(标准)还有很多,如信息、财务等。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管理体系,虽然国有企业建立和执行体系之间,差距还很大。但是国内的事业单位中,还几乎没听说哪个单位建立了管理体系、执行审核制度等。领导常常为执行力差着急,我推荐他们在本单位建立管理体系,至少鼓励其成员及各级领导先学习管理体系,作为建立、施行管理体系的前奏。 哪怕不建立,大家学会管理体系(标准)也是一种收获。其实有了管理体系,执行了管理体系,管理工作就变成了“傻瓜式”,极为简单。 当然由于国情,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可以开始探索。
3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管理体系有关的术语
热度 1 Greg66 2012-8-22 18:09
经与同事讨论,关于管理体系的有关术语形成如下理解,供读者批评指正: 管理体系标准,指的是标准文件的文本,如GB/T280001、OHSAS18000、BS8800的文本(就是这个文件)等等; 管理体系文件,指组织按照管理体系标准编写出来的体系文件,如果某组织的体系文件是按照OHSAS18000标准编制的,就可以叫做该组织的OHSAS18000体系,有时简称为改组织的18000体系。按照其他标准编写的体系也是一样的。 PDCA循环,是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过程,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执行管理体系文件的每部分或每个程序文件都需要使用PDCA循环(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工作过程或者工作方法,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处理)。 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文件+PDCA循环。 管理体系认证,是指认证公司(或组织)对某被认证组织的管理体系的认证,不仅仅是对被认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文件的认证。 管理体系文件是管理体系的文子载体;管理体系是用管理体系文件来体现的。 管理体系文件或者管理操作程序的编制似乎应该对应其执行的P阶段,P的结果至少应该至少形成一套管理体系文件或者一个管理操作程序。
558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我国所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企将建诚信管理体系
xuxiaxx 2011-10-17 08:05
昨天在江苏无锡召开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交流暨培训会上获悉,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今年,工信部将组织指导在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全面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来源: http://news.qq.com/a/20111017/000065.htm
1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建立上海市房屋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
陈龙珠 2011-1-21 18:05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高层住宅火灾事故后,这座特大型城市居民安全管理问题已成为管理层和当前两会的 热点议题 之一。 对这场特大火灾事故,除应杜绝起因的深层次问题外,物业公司在应急中应发挥的疏导作用和居民的应急疏散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同时引起足够的重视。试想从外墙施工脚手架着火,到蔓延至建筑内部乃至酿成重大人员伤亡,是有一段可以利用向外楼下建筑之外逃生的宝贵时间的。 城市居民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安全管理相关。大约在2004年,本博和自己的硕士生曾协助上海市房科院,对建立上海市房屋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过调查和预研,并提出了深化研究的详细大纲,但可惜的是2005年申请立项未能被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如今再回个头来看看当时的资料,不禁遗憾和伤感:普通科技人员对社会事务的介入能力实在是极其有限的。 本文给出2005年我们发表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上一篇相关文章(第一作者毕业后任职于青岛市文化局)的电子文件,供有兴趣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参考和批评指正: 关于建立上海市房屋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pdf 。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2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相对主流理论有没有新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HRM001 2010-4-18 19:13
一、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介绍   以下内容由 MBA 智库百科整理。    1 什么是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2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提出 3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优点 4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局限性 5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功能 6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适用范围 7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适用范围 8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三大效果 9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激励原理分析 10 参考文献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就是一种分配管理方法,它主要就是能够解决管理的两大问题:一是分配问题,二是动态管理问题。其思想内蕴是一种系统管理逻辑,再加上基于此做更进一步的系统联动机制构建,将使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几乎可以适用于一切组织的一切资源的分配活动及其可持续的动态管理。另外,它的使用方法也是非常灵活的,比如切块的思路、实虚双动的思路、参数调节的思路、功能可选的思路、应用对象可选的思路等,不同的思路组合将构成实践中非常多的实际应用方案,同时也非常利于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变,这些独特的设计优势使得它的四大管理指导思想和目标(激励约束相结合、短长期效果并具、多方利益兼顾、系统效应)能够在实务中全部实现,而这也是传统各激励方案所欠缺或不完全具有的。   二、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作用 1 、对传统工资分配体系进行改进、新增或替换。   包括职位工资体系、技能工资体系、绩效工资体系(含业绩工资和激励工资)。 2 、对传统股权分配体系进行改进、新增或替换。   包括股份和红利的分配。 3 、建立全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基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再通过其他方面的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可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全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目前管理状况普遍比较落后的传统型企业真正建立成为一个管理机制科学有效、员工关系健康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管理企业。   三、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如何应用    操作方式有:   1、改进式。仅改进原有薪酬类型的当年分配方式但不做连续性动态化处理。   2、新增式。在不改变员工现有薪酬种类的情况下对现薪酬类型采取切块分配管理的方法,即一部分按原方法分配,另一部分用新方法即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分配方法分配,并实施可持续性的动态化处理。   3、替换式。通过引入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使传统的薪酬管理方式股权化,以实虚股双动态的股权调节机制的分配方法来直接替代原有工资分配方案,并实施可持续性的动态化处理。   以上只是直接针对原有薪酬类型应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操作上可以考虑采取的几种典型模式,在实践中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切块分配比例、调节模型本身及涉及模型使用的相关管理参数的取值范围、权重及数值、不限制或限制使用模型的部分功能,以及通过增加、分解或合并产生新的不同的薪酬类型再来应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等方法来设计出更多的不同应用方案,从而使得管理工作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以下涉及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系统管理方案说法属实的是? 新浪投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9bd2c0100hwag.html 人大经济论坛投票: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777670-1-1.html
个人分类: 管理学原创观点|2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管理之三:我在首都机场的遭遇
ljxm 2009-7-7 10:15
6 月28号在首都机场遭遇的经过:当日我准备乘海南航空公司的早7:55班机去满洲里参加会议,下机场摆渡车登机时遇到保安(简称A)的拦截,理由是:我的登记纸(自行打印的)没有盖上机场安检章,我耐心的等了10分钟,在等的同时告诉飞机登梯处海航的地面男管理人员(简称B):该问题如何处理?回答:与他没有关系,言外之意,他不管,我反问道:你在此的职责?此人不作答。此时,护送乘客到登机梯前的海航女管理人员(简称C)与A交涉递上我的另一半盖有安检章的登记纸,A还是不同意我登机,此时我已经在炎炎烈日下曝晒20多分钟!此时慌慌张张跑来一个保安(简称D),D看过有安检章的登机纸,告诉我可以登机!并说A是新来的,业务不熟练!我要求A因“业务不熟练”致使我不能正常登机,并在炎炎烈日下曝晒20多分钟给我道歉时,A不但不道歉,反而“很火”大有准备“收拾”我之意,D制止了A。因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在要求A、B、C、D道歉,也没有再要求他们上机给所有乘客道歉! 分 析原因:1、第一道安检人员(故称E)没有将安检章盖全,不负责任!请自行打印的看客注意:各航空公司设计自行打印的“登机纸”不统一造成的!国航的就是三联在一直线上,海航上两个下一个!中国民航能否将此统一? 2、第二道座摆渡车前的海航管理人员C不负责任,我还告诉C它撕开的留给我的登机纸上没有安检章!他说没有问题! 3、登机梯前B的作用,为什么不把海航的顾客当“顾客”? 4、真的剩下的半张纸没有安检章也能登机吗?D是为了保护E没有盖全安检章子的错误?海航飞行的安全有保障吗? 5、为什么A业务不熟练也能上岗?分析是D在撒谎! 6、出了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人承担责任? 所 以,中国民航的管理系统有问题,需要乘客负起提醒盖全安检章的责任:)!从海拉尔返回北京过安检通道时,我多次重复告诉第一道安检员求你把安检章子盖全,握怕因此登不了机是我责任,没有提醒管理人员是我的错,还耽误一飞机乘客的时间!你看中国的顾客累不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