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表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IUPAC 大孔(50nm-500um)表征报告
sunshinetx 2019-7-8 19:14
1. Rouquerol, J., Baron, G. V., Denoyel, R., Giesche, H., Groen, J., Klobes, P., ... Sing, K. (2012).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acroporous solids: An overview of the methodology.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154, 2-6.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acroporous solids An overview of the methodology.pdf 2. Rouquerol, J., Baron, G., Denoyel, R., Giesche, H., Groen, J., Klobes, P., ... Sing, K. (2011). Liquid intrusion and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acroporous materials (IUPAC Technical Report).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84(1), 107-136. Liquid intrusion and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acroporous.pdf
个人分类: |2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表征/标志/特征/属性/性质/…不同角度的称谓
geneculture 2016-9-21 08:52
图1所示“棋子的状态表征也许是阿尔法狗(AlphaGo)的秘密之一”,表征/标志/特征/属性/性质/…是不同角度的称谓。图3所示的“标志集合”给出了“复杂特征集”。有表征从符号认知的角度;无表征(图4)从行为感知的角度。它们分别从知行两个角度对待并解读人工智能。如果说“标志集合”给出了符号内容语义认知的“复杂特征集”,那么,“分层集合”则给出了行为形式语义感知的“复杂模式集”。 “ 2016年7月18日,世界职业围棋排名网站GoRatings公布最新世界排名,谷歌旗下DeepMind的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以3612分,超越3608分的柯洁成为新的世界第一。” 附图1-4: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墨烯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热度 1 msxue2004 2010-10-30 14:01
石墨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机械方法和化学方法。机械方法包括微机械分离法、取向附生法和加热SiC的方法;化学方法是化学分散法。 微机械分离法   最普通的是微机械分离法,直接将石墨烯薄片从较大的晶体上剪裁下来。2004年Novoselovt等用这种方法制备出了单层石墨烯,并可以在外界环境下稳定存在。典型制备方法是用另外一种材料膨化或者引入缺陷的热解石墨进行摩擦,体相石墨的表面会产生絮片状的晶体,在这些絮片状的晶体中含有单层的石墨烯。   但缺点是此法是利用摩擦石墨表面获得的薄片来筛选出单层的石墨烯薄片,其尺寸不易控制,无法可靠地制造长度足供应用的石墨薄片样本。 取向附生法晶膜生长   取向附生法是利用生长基质原子结构种出石墨烯,首先让碳原子在 1 1 5 0 ℃下渗入钌,然后冷却,冷却到850℃后,之前吸收的大量碳原子就会浮到钌表面,镜片形状的单层的碳原子 孤岛 布满了整个基质表面,最终它们可长成完整的一层石 墨烯。第一层覆盖 8 0 %后,第二层开始生长。底层的石墨烯会与钌产生强烈的交互作用,而第二层后就几乎与钌完全分离,只剩下弱电耦合,得到的单层石墨烯薄片表现令人满意。   但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石墨烯薄片往往厚度不均匀,且石墨烯和基质之间的黏合会影 响碳层的特性。另外Peter W.Sutter 等使用的基质是稀有金属钌。 加热 SiC法   该法是通过加热单晶6H-SiC脱除Si,在单晶(0001) 面上分解出石墨烯片层。具体过程是:将经氧气或氢气刻蚀处理得到的样品在高真空下通过电子轰击加热,除去氧化物。用俄歇电子能谱确定表面的氧化物完全被移除后,将样品加热使之温度升高至1250~1450℃后恒温1min~20min,从而形成极薄的石墨层,经过几年的探索,Berger等人已经能可控地制备出单层或是多层石墨烯。   其厚度由加热温度决定,制备大面积具有单一厚度的石墨烯比较困难。   一条以商品化碳化硅颗粒为原料,通过高温裂解规模制备高品质无支持(Free standing)石墨烯材料的新途径。通过对原料碳化硅粒子、裂解温度、速率以及气氛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石墨烯结构和尺寸的调控。这是一种非常新颖、对实现石墨烯的实际应用非常重要的制备方法。 化学分散法   化学分散法是将氧化石墨与水以1 mg/mL的 比例混合, 用超声波振荡至溶液清晰无颗粒状物质,加入适量肼在1 0 0℃回流2 4 h ,产生黑色颗粒状沉淀,过滤、烘干即得石墨烯。Sasha Stankovich 等利用化学分散法制得厚度为1 nm左右的石墨烯。 石墨烯的表征方法: 原子力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Raman光谱、XRD 原子力显微镜(AFM)   由于单层石墨烯厚度只有0.335nm,在扫描电镜(SEM)中很难观察到,原子力显微镜是确定石墨烯结构最直接的办法。 光学显微镜   单层石墨烯附着在表面覆盖着一定厚度(300nm)的SiO2层Si晶片上,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测到。这是因为单层石墨层和衬底对光线产生的干涉有一定得对比度。受空气-石墨层-SiO2层间的界面影响。 Raman光谱   Roman光谱的形状、宽度和位置与其测试的物体层数有关,为测量石墨烯层数提供了一个高效率、无破坏的表征手段。   石墨烯和石墨本体一样在1580cm ( G峰) 和2700cm (2峰) 2个位置有比较明显的吸收峰,相比石墨本体,石墨烯在1580 cm处的吸收峰强度较低,而在2700 cm 处的吸收峰强度较高, 并且不同层数的石墨烯在2700 cm 处的吸收峰位置略有移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37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
zjl5288 2010-9-4 16:58
个人分类: 科学常识|5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nflammable polyimide materials
wumingdl 2010-6-4 21:56
200001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nflammable polyimide materials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nflammable po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75, 384-389, 2000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共享|2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Q-ZnFe2O4/SiO2量子限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wumingdl 2010-6-4 21:26
Q-ZnFe2O4/SiO2量子限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97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 ISBN 7-5024-2248-X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共享|3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量化因果图
lihf 2010-2-11 09:41
量化因果图 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 Characteristic Diagram )或鱼骨图、鱼刺图( Fishbone Diagram ),在过程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具有直观和形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赋值的复杂因果关系的网络图。其理论基础主要基于概率论和图论的分析、表达和推理模型 。化学计量体系涉及到不确定度的分析,也一般采用因果图方法对影响因素层层展开。经文献调研,大多数因果图是在不确定度分析初期采用,主要目的是直观的把影响因素表示出来。该方法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以及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其缺陷是一般只作定性表述,图中看不出量化的信息。本文尝试在化学计量领域不确定度评定后期,把分析结果定量的反馈和表示在因果图中,就可以把各种影响因素对最终不确定度评定的贡献描述出来。 1. 概念及过程 因果图,一般作为分析某个问题 ( 结果 ) 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所谓量化因果图就是对因果图中主要影响因素或分支进行量化,并以不同宽度箭头、线条或直接用数字进行表示的方法,过程如下 2:例子: 以海水中钠离子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分析(因果图)为例: 转换成量化因果图: 3:表示方法: (1)按比例出现的线条,线段等; (2)数字或特定的符号;
个人分类: 感悟|8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镜资料
skyclub2008 2009-7-7 21:17
另一个文件 TEM1 TEM1 TEM2 TEM3 TEM4 TEM5 TEM6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28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整理的电镜资料
skyclub2008 2009-7-7 21:09
我搜集了一些电镜资料和有关的演讲稿,均在下面的文件中 电镜 电镜 电镜3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2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