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分类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分类学

相关日志

蔷薇科枇杷属23个名字的模式指定
bin0536 2020-3-11 03:46
作为东亚以及东南亚分布的枇杷属及其近缘属整合系统学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对该属内的23个名字进行了模式指定,并添加了一些名字的分类学注释。其中包括对22个名字进行模式候选,它们分别是 Eriobotrya acuminatissima ,窄叶南亚枇杷( E. bengalensis var. angustifolia ), E. bengalensis f. intermedia , E. brackloi , E. brackloi var. atrichophylla , E. elliptica var. petelotii , E. fragrans var. furfuracea , E. glabrescens , E. grandiflora ,窄叶枇杷( E. henryi ), E. oblongifolia , E. petiolata , E. platyphylla , E. poilanei ,栎叶枇杷( E. prinoides ),老挝栎叶枇杷( E. prinoides var. laotica ),怒江枇杷( E. salwinensis ),E. serrata,E. stipularis,大花枇杷( Hiptage cavaleriei ), Photinia longifolia ,小叶枇杷( Symplocos seguinii )。在本文中我们还对 Photinia dubia 指定了新模式,以及确定了 E. pseudoraphiolepis 和 Mespilus cuila 为多余名。另外,我们还总结了18个名称的模式信息,这将为以后的分类学研究提供参考。它们是: E. angustissima , E. balgooyi , E. condaoensis ,大渡河枇杷( E. daduheensis ) ,椭圆枇杷( E. elliptica ), E. fulvicoma ,香花枇杷( E. fragrans ), E. glabrescens var. victoriensis , E. hookeriana , E. latifolia ,倒卵叶枇杷( E. obovata ),麻栗坡枇杷( E. malipoensis ), E. merguiensis ,腾越枇杷( E. tengyuehensis ), E. wardii , Mespilus bengalensis ,台湾枇杷( Photinia delfexa )以及枇杷( Mespilus japonica )。 文章发表在Phytokeys: Liu, B.-B. , Liu, G.-N., Hong, D.-Y., Wen, J. Typification of 23 names in Eriobotrya (Maleae, Rosaceae). Phytokeys, 2020, 139: 99-118.
个人分类: 科研成果|2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蝗虫的重要天敌——缘腹细蜂
热度 4 huayanc 2020-2-24 14:40
蝗虫的重要天敌——缘腹细蜂 陈华燕 继草地贪夜蛾之后,最近又一害虫刷屏:沙漠飞蝗。据报道, 4000 亿只沙漠蝗已抵达我国西南边境,有侵入我国的风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报告称,蝗灾已使非洲的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邻国印度也预测此次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 30% - 50% 。据我国研究蝗灾的科学家介绍,我国分布的蝗虫有 1000 多种,可成灾的有近 50 多种;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范围暴发蝗灾被控制,但是局部地区的蝗灾时有发生,主要出现在农区和草原省区。所以近来,我们基本上没听说过国内蝗灾的消息。这得益于我国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为治理蝗灾所做的努力。尤其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提出的 “ 改治结合,根除蝗害 ” 的综合治理策略,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以及结合改造蝗虫的发生地,使肆虐中国数千年的蝗灾得到了根治。 事实上,蝗虫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天敌,如果开发利用得当,或许可以避免蝗灾的发生。例如,蝗虫卵期最重要的天敌 —— 缘腹细蜂(图 1 )。缘腹细蜂是指缘腹细蜂属 Scelio 的一类寄生蜂,体长只有 3-5mm ,隶属于膜翅目 Hymenoptera 缘腹细蜂科 Scelionidae 。该属寄生蜂专性寄生蝗虫的卵(图 2 ),是多种蝗虫重要的自然致死因子,有些种类已在蝗虫的生物防治上有重要的应用并取得显著的成功。例如,早 20 世纪 30 年代初,夏威夷从马来西亚成功引进彭伯顿蝗卵蜂 Scelio pembertoni Timberlake 用于防治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 (Thunberg) ( Lomer Prior, 1992 );而我国早在 1980 年代就开展了飞蝗黑卵蜂 Scelio uvarovi Ogloblin 的人工繁蜂和东亚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灾区的放蜂研究,试验基本取得了成功(姬庆文, 1985 )。此次蝗灾起于非洲,而非洲的缘腹细蜂种类超过 60 种( Yoder et al. 2014 ),其中很多种类就是沙漠蝗的重要天敌,有很大的潜力被运用来控制沙漠蝗。卵寄生蜂的重要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把害虫杀死在发生为害之前,即把害虫杀死在摇篮里。如果充分利用这些卵寄生蜂,在蝗虫成灾之前把虫口基数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很有可能避免蝗灾的出现。 缘腹细蜂属世界性分布,目前全世界已知约 280 种( Johnson 2019 ),而我国仅记录 5 种。而根据 Johnson ( 2019 ),古北区和东洋区至少记载有 90 余种。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跨东洋区和古北区,寄生蜂的种类非常丰富( Chen et al. , 2014 )。目前,根据形态特征和分子数据,我们发现我国缘腹细蜂属的寄生蜂种类至少有 30 种。相关的研究结果正在整理中,将于近期投稿发表。当然,我们目前的研究标本主要来源于我国东南部和中部地区 ,而广大的西北地区研究材料尚少。因此,我们希望得到更多国内同行的支持,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研究材料;同时也希望得到更多的研究基金资助,以助我们尽快厘清我国缘腹细蜂属的种类,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这类重要的天敌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缘腹细蜂,除了在蝗虫的生物防治上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其生物学特性在生物学理论方面也很有意义。蝗虫把卵产在泥土里,而缘腹细蜂个体很小,它们是根据什么信息来钻进来泥土里寻找到蝗虫的卵并寄生的?另外,蝗灾的暴发是因为这些蝗虫可以长距离迁飞,而缘腹细蜂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本领就是,他们能够爬到蝗虫的身上(图 3 ),随着蝗虫的迁飞而扩散,等蝗虫产卵了才从蝗虫的身上爬下来寄生。缘腹细蜂是如何获得这些本领的?回答这些有趣的问题,本身就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些生物的自然发生规律,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他们。 图1. 缘腹细蜂 图2. 被缘腹细蜂寄生的蝗虫卵 图3. 缘腹细蜂寄附在蝗虫体上 参考文献: Lomer C.J., Prior C. 1992. Biological Control of Locusts and Grasshoppers. Wallingford, UK.: CAB Int. 394 pp. 姬庆文 . 1985 .飞蝗黑卵蜂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 . 昆虫学报, 28: 153–159. Chen X.X., Tang P., Zeng J., van Achterberg C., He J.H. 2014. Taxonomy of parasitoid wasps in China: An overview. Biological Control 68: 57–72. Johnson N.F. 2019. Hymenoptera Online. https://hol.osu.edu/index.html?id=556 Yoder MJ, Valerio AA, Polaszek A, van Noort S, Masner L, Johnson NF (2014) Monograph of the Afrotropical species of Scelio Latreille (Hymenoptera, Platygastridae), egg parasitoids of acridid grasshoppers (Orthoptera, Acrididae). ZooKeys 380: 1–188. 注:原文发布于西藏探险协会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E7NADOUhRLpPS-UPmWWOnA
10703 次阅读|5 个评论
第三届中国摇蚊学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XX549137457 2019-10-17 10:48
第三届中国摇蚊学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第三届中国摇蚊学研讨会定于 2019 年 11 月 8-10 日在浙江省台州市召开。此次会议由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主办,旨在促进我国摇蚊学及其水环境和动物资源保护等研究的交流和发展。欢迎全国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相关学者和研究生踊跃投稿、参会。先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日程 会议时间: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8 日全天报到, 9 日全天及 10 日上午会议, 10 日下午会后野外考察,当天返回, 11 日离会。 会议地点:台州远洲凤凰山庄 会议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解放南路 77-1 号 二、会议主题 1. 传统分类学现状与展望 2. 分子系统学进展与展望 3. 水生态环境的研究与应用 4. 水生生物学的进展与展望 5. 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进展与展望 三、会议形式 1. 主题报告 2. 专题论坛 3. 墙报展览 4. 颁奖典礼 四、会议注册 注册方式为电子邮件方式,请将参会回执(附件 1 )发送至邮箱 songchaonk@163.com 。会议注册费(含会后考察费)普通代表 1200 元 / 人,学生代表 800 元 / 人(因生命科学学院无法开具会议注册费发票,由远洲凤凰山庄代开)。 五、会议报告和论文摘要 本届会议拟编辑论文摘要 1 册,进行会上交流。拟在会上做报告或墙报进行交流的参会人员,请各位将其摘要在 2019 年 10 月 20 日之前通过 email 至 songchaonk@163.com 。 六、会议住宿 参会代表的住宿统一安排在远洲凤凰山庄,路线见附件 2 。住宿发票由参会代表与酒店自行结算,如有需要,会务组可协调合住,以分担房费。参会人员自行解决往返旅费。 七、会后考察 2019 年 11 月 10 日前往仙居国家公园考察 (http://www.xjgjgy.com/) ;如需会后自行野外采集,请于 2019 年 10 月 20 日前发信告知,以便协助安排住宿等事宜。 八、会议筹备组联系方式 齐鑫: 13736667263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宋超: 15267209882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台州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2019 年 10 月 12 日 附件 1 : 参加第三届中国摇蚊学研讨会报名回执 (请于 2019 年 10 月 20 日前返回回执) 姓 名 性 别 职 务 职称 / 学历 工作单位 移动电话 E-mail 住宿要求 宾馆价格(元 / 间 • 晚): 340 元 / 单人间, 340 元 / 标准间 □ 不需住宿, □ 单人间, □ 标准间(可拼住) 入住时间: 月 日;离店时间: 月 日。 报告 (海报)题目 其他要求 注明发票开具的具体要求。 注意事项: 1. 参加仙居国家公园考察的,请于 2019 年 10 月 20 日前提交回执,便于安排。 2. 会议回执请发送至会务组邮箱 songchaonk@163.com 。 附件 2 远洲凤凰山庄路线指南 1. 起点:路桥机场,从台州民航站(始发站)乘坐 917 路公交车,在远洲凤凰山庄,步行 500 米至目的地;打车约 60 元。 2. 起点:台州站,从客运中心站(始发站)乘坐 903 路公交车,在白云新村站下车,步行约 1200 米至目的地;打车约 60 元。
3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Tomato Expression Atlas -- 番茄表达地图
chinapubmed 2019-3-13 23:16
随着新的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和递减的成本,大量基因表达数据集正在以加速产生,但是是复杂难以可视化的。需要新的,更加交互和直观的工具以可视化表达数据的时空环境,并帮助阐明基因功能。我们使用番茄果实作为一种模式植物,开发了番茄表达地图(Tomato Expression Atlas)以促进高效数据分析,除了候选基因鉴定外,还允许在细胞/组织分辨率水平上同时可视化一个器官中的成组基因,增强了假设发展和测试。这个地图能够适应来自多种多细胞物种的不同表达数据。 网站:http://tea.solgenomics.net/ 源码:https://github.com/solgenomics/Tea 时间:20170329 参考: The Tomato Expression Atlas
个人分类: 网站|3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肥硕的小腿造就褶翅蜂的天赋异禀
huayanc 2019-1-13 09:06
肥 硕 的小腿造就褶翅蜂的天 赋 异禀 陈华燕 褶翅蜂科 Gasteruptiidae是膜翅目Hymenoptera昆虫中一类种类稀少的寄生蜂,目前全世界已知500余种,中国已知30余种。褶翅蜂的生物学习性和形态特征都非常特别。褶翅蜂主要营盗寄生(cleptoparasite)生活方式,即雌蜂把卵产在独栖性的蜂类如泥蜂,胡蜂和蜜蜂的巢内,卵孵化后,幼虫开始取食寄主的卵或低龄幼虫,最后把巢所有储藏的食料都取食完。形象点说就是,褶翅蜂就像独栖蜂家里来的小盗贼,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霍霍了。褶翅蜂最特别的形态特征之一就是后足胫节显著膨大成棒状(图1-2)。昆虫的足通常以运动功能著称,如捕捉足和行走足等,都与运动有关。但除了运动功能外,一些昆虫的足还有一些特别的功能,如通过足上的膝下器(subgenual organs,一种机械性刺激感受器)感知振动信号。寄生性膜翅目昆虫的后足胫节膨大通常是出现在雌性身上,科学家猜测这可能是雌性用来增强感知寄主产生的振动信号。然而这种猜测在褶翅蜂的身上似乎不完全成立,因为褶翅蜂的雌性和雄性的后足胫节都膨大(图1-2)。这种现象导致科学家猜测,膨大的后足胫节对于褶翅蜂而言,或许还有别的功能。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István Mikó 博士主导的科学家团队通过显微,化学分析,基因表达和行为学等多种手段全面揭露了褶翅蜂膨大后足胫节的各种功能,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近期的昆虫学杂志 Insect Systematics and Diversity上( Mikó et al. 2019 )。 研究人员通过解剖褶翅蜂的后足胫节,发现胫节被延伸于 2条侧气管间的隔膜分为2个室。一个室(肌肉室)包含肌肉和脂肪体,另一个室(淋巴室)包含四周充满非极性液体的膝下器(图3B)。肌肉室的端部连接可活动的胫节端距和基跗节(图2)。膝下器固着于两个有弹性的结构,即一端着生于胫节基部透明部分的表皮(这部分表皮在活体里很软,有很大的弹性),另一端连接于气管和脂肪体填充的肌肉室的膜壁(图3B)。当研究人员用昆虫针轻压胫节基部的透明部分的表皮,端距和基跗节有明显的运动,这表明表皮即使是轻微的移动都可以改变淋巴室里的液压。这些结构特征和脂肪体能促进信号传导的潜力表明振动信号探测是膨大的胫节的一个重要功能。一些早期的研究表明,一些蜂类(如蜜蜂和胡蜂)主要通过振动信号来交流,而膝下器可能是主要探测振动信号的感受器。因此,褶翅蜂可以用升级版的膝下器系统(膨大的胫节)来寻找理想的产卵场所,或通过探测寄主幼虫移动向巢口发出的振动信号,或直接接收寄主成虫之间的交流信号(这种特性还可能有另外的功能,即防止寄主成虫的攻击)。研究人员通过高速摄像,发现褶翅蜂在寄主巢边飞行时,后足做垂直和水平摇动,这种行为很可能是通过空气协调寄主发出的振动信号的表现。当它们的足正对着寄主巢口时,可以让它们最大程度的接收到这些信号。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褶翅蜂后足胫节脂肪体的化学组成,发现脂肪体由 2种细胞组成,滋养细胞(trophocytes)和绛色细胞(oenocytes)。绛色细胞具有解毒作用,因为在杀虫剂的处理下绛色细胞会出现细胞色素P450基因(编码细胞色素P450酶系,用于解毒)大量表达。转录组的数据表明,褶翅蜂后足有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富集。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褶翅蜂膨大的后足胫节可能还有解毒作用。当然,这个假说还有待进一步的证明。 褶翅蜂还有一个特别地方,那就是它们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做飞行悬停(图 4-5)。有学者猜测膨大的后足胫节很有可能帮助褶翅蜂在飞行时保持平衡。Mikó 博士和同事们用高速摄像记录了 1只完好的和1只移除两只后足胫节的褶翅蜂的飞行,发现后足胫节的移除影响了褶翅蜂在转弯飞行时的稳定性。 褶翅蜂的后足胫节有点类似于我们人类的小腿。每个女孩子应该都惧怕自己的小腿是肥硕的,但肥硕的小腿却赋予了褶翅蜂特殊的功能:探测寄主,解毒和做优雅的飞行。 博主点评:我个人觉得这项工作是堪称研究结构与功能的范例。正好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Istvan和论文的审稿人之一是我的合作者,我知道他们都是做传统分类出身的,很高兴见到他们做出了这么有趣的工作。我一直想表达的一个观点就是,做传统形态分类的好处之一就是,更有可能提出一些有趣的科学假说或科学问题。 图 1. 一种产自北京的未发表的新种褶翅蜂 Gasteruption sp.雌虫,箭头所指的是膨大的后足胫节。 图 2. 同样产自北京的另一种未发表新种褶翅蜂Gasteruption sp. 雄虫,后足胫节也是膨大的。 图 3. 褶翅蜂后足胫节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图。(A)滋养细胞(trophocytes,tr)和绛色细胞(oenocytes,oe);(B)脂肪体(fat body,fb),气管(trachae,t),膝下器(subgenual,sgo),端距(tibial spurs,ts),基跗节(metatarsus,tar);(C)绛色细胞核(oenocyte nucleus,nuc)。(引自 Mikó et al. 2019 ) 图 4. 优 雅 飞 行的褶翅蜂,雌虫。 图 5. 优 雅 飞 行的褶翅蜂,雄虫。
7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一篇微生物分类学研究论文思考动物分类学研究
热度 3 hypermarket 2018-6-24 18:06
不知不觉间,从事昆虫系统学研究已经近20年了。像朱朝东老师一样(“慧眼”识虫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6560do=blogid=1112488),我的视力也在不断下降、开始眼花了-_-';和朱老师不一样的是,我的知识面一直比较窄,很少了解动物系统学以外的知识。最近偶然看到一篇细菌分类学的研究论文,再联想到近年来大家时常提及的分类学的困境,忽然觉得好像有些感触。虽然只是浅见,也权且记录下来。 简单地说,这个困境就是,在以期刊影响因子作为常规评价标准的时候,分类学研究相对比较弱势,作为发表动物的经典分类学研究成果的代表性期刊,Zootaxa和Zookeys的影响因子通常都在1左右。相比之下,作为微生物领域发表新分类单元的主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的影响因子则常年都在2以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这篇论文中的一个表吧。 从这个表中不难看出,为了证明所分离出的菌株是一个新属,一共需要在20余项条目中给出对应的信息,并与同一科中的其它属相比较。也就是说,虽然16S的序列差异和基因组杂交(分子生物学实验或数字化模拟)是原核生物分类的2个金标准,但是有20余项其它的潜在的重要指标也在全世界微生物学家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共识。这样的清单式的做法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在一个标准化的描述框架下,一个类群的研究结果对于其它类群的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会有一定提升,不同原核生物类群的分类学研究之间互相借鉴、参考的机会自然地增多,引用的增加自然带来相应期刊和研究领域影响因子的提升。第二,一个标准化的清单会让新入门的研究生很快了解到进行研究和撰写投稿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第三,一个标准化的清单会让审稿更加高效、客观。 如果上述的猜测是客观的话,那么昆虫分类学研究是否可以借鉴呢。目前已知的昆虫物种数量庞大(地球上每两种已知的物种中有一种是昆虫),并且通常认为未知的昆虫物种数量依然庞大;那么如果昆虫分类学研究能够通过标准化的描述体系而提升不同研究之间参考的机会,整个动物分类学研究成果的引用很可能都会大幅度上升。 不论在世界上还是中国,同时进行经典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昆虫分类学家越来越多,但是分子系统学并没有成为经典分类学研究(描述新的分类单元)的固定组成部分,并且似乎从来没有哪个期刊规定说一项昆虫经典分类学的研究工作中一定要对昆虫的哪些身体部位进行形态学描述。如果昆虫分类学的同行(或者至少某个期刊的编委会)也能达成共识,给出一个必须描述的形态特征的清单(作为金标准的鉴别特征以外的其它形态特征也要完整描述),要求必须给出线粒体基因COI和核基因ITS的序列,要求必须有基于形态特征或者COI的分支分析研究结果(即使没有分子序列数据,昆虫分类学中如果能有形如上表的形态学清单表格,也可以成为基于形态特征矩阵进行分支分析的良好基础数据),或许昆虫分类学期刊甚至学科整体的影响因子也能常年高于2吧。 痴者愚见,请大家轻拍^_^。
11214 次阅读|4 个评论
当推理出现不可思议的结论,往往是逻辑错误
热度 1 fqng1008 2018-5-16 10:40
——读樊代明院士的《医学与科学》及整合医学“三论” 最近,因为总会正在筹办《 毛泽东“西学中”批示60周年纪念活动 》和《第六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还要搞一个“中西医结合宣言”(或称之为“北京宣言”、“上海宣言”)。我正为中西医结合陷于“不可通约论”难以自拔,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读到樊代明院士的《医学与科学》及整合医学“三论”,感觉眼目一新,于是转载于前。今细心拜读,有些话涌在喉咙,似乎不得不说。 首先,非常敬佩您在临床消化病学卓越贡献,尤其您在医学发展战略方面的影响力也是非常惊人的。但是,读到这些文章后,似乎感觉思维逻辑有点问题,在此提出商榷。错误之处,敬请批评! 一、淡化分类 《医学与科学》一文,您开宗明义:“医学是什么?从40年前学医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但一直未得满意答案。不过还是有些进步,但有时豁然明了,可又迅即转入糊涂。至今,我不能明确地说出医学是什么,但我可以说它不是什么了。依我看,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哲学,医学充满了科学和哲学,但还涵盖有社会学、人学、艺术、心理学等等。因而,我们不可以笼统地用科学的范律来解释医学,也不可以简单地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医生。” 立题可以看出,您打算把医学与科学这两种不同类别的知识体系进行一番探讨,而且有意无意地把他们当成并列关系。相信您早已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狭义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广义的还包括社会科学,而医学是它的一个门类。讨论二者的关系,不能回避这个基本前提。从历史看,科学涵盖古代科学和现代科学,而且与技术密切相关;医学也与医药技术密切相关,涵盖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要讨论二者关系,也不可混为一谈。 现代医学作为现代科学的门类之一,它应该拥有自己学科特殊的方法学和知识体系,但必须遵守现代科学的规范(范式),即探讨和发现 自然界 中确凿的事实与 现象 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关理论并不断地以新的 事实 与现象检验或更新这个理论。这样看来,“我们不可以笼统地用科学的范律来解释医学,也不可以简单地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医生”,似乎是一句废话。 二、混淆内涵外延 鉴于以上,您思考了40年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学是什么?”实际上就是通过逻辑学方法对医学这个概念下个定义而已,苦思冥想不如走出去看看。 医学的定义其实很多,说法不一,不打算在这里综述。 在逻辑学里,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种差+属”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举个例子来说,人是什么?用“种差+属”的定义方法,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属概念”——动物,然后我们就可以说“人是一种动物”了。在这里,“动物”是母项,“人”是子项。所谓种差,就是找出与属概念“动物”之下的其他并列(注意,一定是要并列,属种关系是不能构成并列的)的种概念(如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所反映的对象的差别。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而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却“不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因此,人的定义就可表述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同样,按照这个方法,定义“医学是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的一门科学(或学科)”,也就八九不离十了,何劳苦思冥想?我想,您40年没有解开的结,肯定另有所指。不过,“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哲学,医学充满了科学和哲学,但还涵盖有社会学、人学、艺术、心理学等等”,实在不敢苟同。您在这里似乎有点捣糨糊,把医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外延混为一谈。 三、偷换概念 您接着说:“医学要比科学起源早。科学一词的出现也才1000多年,而医学已有数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因此,应该是医学的积累、进步以及需求催生了科学。在中国古代,与科学相当的词汇是格致,‘格物致知’做的是格物,其研究对象是物。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尽管有人物的说法,但不等同于物。人物人物除了物以外,核心是人。”这确实值得商榷。 首先,他把“科学”一词与“医学”的历史相比,不仅违背了比较的原则,而且有“偷换概念”之嫌。科学有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之分,医学也有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别。我没有认真去考证“医学”一词最早提出的年代,也没有核实“科学一词的出现也才1000多年”,但“与科学相当的词汇是格致”,“格物致知”起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东汉 郑玄 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 宋儒 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 争论 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因此,《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最早把“科学”翻译为“格物致知”的是严复,他在《原强》在指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以上可以看出:(1)儒学是以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为主的学问, “‘格物致知’做的是格物,其研究对象是物。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尽管有人物的说法,但不等同于物。人物人物除了物以外,核心是人。”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2)“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格物致知”与“科学”的本意确实非常接近。而“格物致知”一词的提出已经两千多年了。 (3)“科学一词的提出”与“科学的起源”并不等同,不能武断地得出结论:“医学要比科学起源早”,“医学的积累、进步以及需求催生了科学”。 事实上,科学及其技术的起源都是几十万年以前的事情。人类发展最重要的进化,是学会使用工具,有了“技术”,并因此成为“智人”(Homo Sapiens)。还有种说法叫“ 科学源于好奇 ”,有了思维的“智人”,必然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于是,古代科学开始萌芽,尽管那时候的科学包含在巫术、自然哲学的母体之中,而古代科学就是这样一种“范式”——与巫术和自然哲学密不可分。 人类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因为人类学会了以锋利的石块采割果实,捕猎动物,剥制兽皮。这一“技术”的获得,让它从其他猿人和动物中分离出来。石器之外,智人还学会了取火。火可以烧烤食物,可以用来围猎和防御野兽,可以照明,烘干潮湿的物件以及化冰块为饮水等。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天、地、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思考的结果是巫术产生了,自然哲学也产生了,古代科学就夹杂其中也产生了。 其实,无论是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都是起源稍晚一点的事情。人类最早关注的是天文学。近代以来的“科学革命”,也是首先发生在天文学领域,当物理学、化学以及数学取得了一定突破之后,现代医学才姗姗来迟。 此外,与您商榷的内容还有很多(如下),稍后再一一请教! “医学要远比科学复杂。表现在人群的异体性,人体的异质性和疾病的异现性。” “医学关乎生命。什么是生命?从哲学上讲,生命本身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特殊表现形式。如果说生命是物质,按科学的说法,即‘物质不灭定律’,那生命就不会死亡。因为活的生命体是物质,死的生命体也是物质,那么物质都还存在,死的又是什么呢?如果说生命体死的那个生命是‘物质’,那么通常要有质量。显然我们目前无法找到这种‘生命物质’,也就不能回答生命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生命相对于它所承载的物质而言更加难以捉摸,生命现象是目前人类最难解释的奥秘。医学研究的对象恰恰是特有这一高级生命形式的人类及其组成形式,而科学研究的对象则并非是如此高级的生命形式、甚至是无生命的普通物质。科学研究再复杂,最终的定律是‘物质不灭’,而医学除了物质不灭外,更要回答为何‘生死有期’。” “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中医和西医充满分歧,甚至南辕北辙,其实这并不奇怪,实际上是观察角度不同所致。西医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所以常有医学科学的提法。中医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实践经验的归纳分析和总结之上的,所以不常有中医科学的提法。二者各自都有优势和局限性,西医和中医辨争的焦点就在这里。双方对科学和经验的重要性都无异议,可对经验之科学或科学之经验,则认识迥异,这恰恰说明了医学和科学的区别。” “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说到底是做两件事,一是治病;一为救命。二者相互关联,但也有些差别。治病是‘治’物质,是以物质换物质,或以物质改变物质;而救命不是‘救’物质,救命是在调节物质表现的特殊形式,以确保这种形式的正常存在。这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整体中的平衡,或西医所说的内环境的稳定Homeostasis。” “科学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我们可以创造‘千里眼、顺风耳’,但医学是有其局限性的,好多事情是用科学的理论或办法做不到的。人总是希望越来越好的结果,但生命却是一个越来越差的过程,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是人不是神。所以,人类对医学和科学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 “列举前面17个方面,我的本意不是想一言以概之曰:医学不是科学。一因国人通常把‘科学’二字当真理来解,说医学不是科学,就似医学不是真理,而是谬论,甚则邪说。这不仅我自己难以说服自己,而且必将成为众矢之敌,甚被万炮齐轰,还是收敛一点,保守一点为佳;二因医学中包含了大量科学或科学的元素,比如物理的、化学的、数学的,生物的……。所以,说医学不是科学,一是我不愿、二是我不敢、三是我不能。……但要说医学就是科学,这是我坚决反对的。科学的巨大进步,把科学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了科学主义的出现,于是乎什么学科都把自己往科学上靠,似乎一戴上科学的帽子,就会更接近真理,就会名正而言顺。但医学自从戴上科学的帽子后,其实好多问题不仅解决不了,反而导致医学与人的疏离,甚至越来越远。‘医学就是科学’,尽管它已成为当下大众的普识,也是近百年来一次又一次,一步又一步,逐渐形成并锁定的习惯性概念。” “正是这种普识与概念,导致时下医学实践出现了难堪的现状:我们不仅在用科学的理论解释医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医学、用科学的标准要求医学、也是在用科学的规律传承医学。最终的结果,医学的本质将被科学修改;医学的特性将被科学转变,复杂的医学将被单纯的科学取代,医务工作者将成为科研工作者;医学院将成为科学院;病人不再是医生关怀呵护的人群而将成为科学家实验研究的对象。这将是一种难以接受甚至难以承受的事实。这既不是医学发源的初衷,更不是医学发展的目的。”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若抽去了人的本性,医学就失去了灵魂;若抽去了人的特性,只剩下其中的科学,那就成了科学主义。” “医学与科学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示’(Paradigm),有不可通约性。科学确定的是一种世界观和自然观,而医学确定的是一种生命观和健康观。科学需要‘仰望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理’;医学需要‘纵观人类之盛、细寻治病之策’。医学的有些做法不一定科学,但只要生命尚存、健康尚在就行。二者相当于两股道上奔驰的列车,一列不能涵盖一列,一列更不能取代一列。尽管有时有交集,但通过交点或交接地带后就需要在各自的方向上继续奔驰,最终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人类利益服务。但是,由于两条轨道在宽度、材质上有差别,列车各自使用的动力模式不一样,速度也不相同,因而需要各走各的道、不能交换,更不能重走在一条道上,否则就到不了共同的终极目标。” 至于整合医学“三论”,请教的问题更多,尚需慢慢梳理。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157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类学家对生物多样性发现的贡献
热度 3 huayanc 2018-3-30 05:59
分类学家对生物多样性发现的贡献 陈华燕 最近,我们在国际权威分类学杂志 ZooKeys上发表了一个稀有的寄生蜂属 Habroteleia 的修订研究,杂志的出版社邀请我起草一个新闻稿来介绍我们的工作。新闻稿往往需要基于研究来讲一个故事。我们研究的这个寄生蜂属,在我们的工作发表之前,全世界断断续续描述的种类仅有9种。经过检视已知种的模式标本和更多采自东洋区,马达加斯加,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斐济群岛的标本,我们发现了4个新种,但同时发现有4个已知种是这个属的模式种 Habroteleia flavipes (图1)的异名,即 Habroteleia flavipes 这个种在113年前第一次被描述后,又有科学家根据不同的标本对这个种重复描述了4次并给出了4个不同的种名,人为的增加了这个属的物种多样性。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源于后续科学家没有检视已描述种的模式标本。经过我们的修订后,这个属目前仍然是9种(其中,中国仅2种(图2,3)),即使我们又描述了4个新种。这么一整,虽然种类的数量并没有增加,但是我们对这个属的真实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有了更根本的认识。系统的分类修订工作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至关重要,而分类学学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所以我在新闻草稿中要讲述的故事就是要强调分类学家对生物多样性发现的贡献(见新闻稿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03/pp-osd032918.php# )。 当然, 分类学家对昆虫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是有重要贡献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不管是做哪方面的研究,首先要明确的是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即研究的虫子是哪个种,物种的错误鉴定会导致研究结论的错误。而物种的正确鉴定往往需要分类学家的专业判断。然而,目前昆虫学很多领域的研究尤其是特别需要提供正确分类学信息的研究,竟然没有分类学家的参与。最近,加拿大学者 Packer等(2018)调查了9本权威的昆虫学杂志2016年发表的567篇论文中的分类学信息,发现绝大部分的文章没有提供保证物种分类鉴定有效性的分类学方法和数据: 大部分文章没有提供物种鉴定的方法(即研究人员说他们研究的物种是什么由他们说了算,不管他们是否有能力做出正确鉴定),大部分文章没有提到已鉴定的样本是否保存为凭证标本(即研究人员说他们研究了哪些物种也是由他们说了算,没有证据证是否真的研究了这些样本)。也就是说,很多文章里的研究是不符合科学规范的,这些研究得出的发现和结论很有可能是错误或无效的。 References: One species described multiple times: How taxonomists contribute to biodiversity discovery.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03/pp-osd032918.php Packer et al. 2018. Validating taxonomic identifications in entomological research. Insect Conservation and Diversity, 11(1): 1-1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icad.12284 图1. Habroteleia flavipes 的正模标本, 113年前被正式描述。随后,由于后续研究者没检视过这个标本,这个种被根据别的标本重复描述和命名了4次,即同一个物种被起了5个名,但只有第一个才是有效的。 图2. Habroteleia flavipes. 采 自广东肇庆的标本。 图3. Habroteleia persimilis . 采自广东南岭的标本。
5975 次阅读|5 个评论
野外工作和访学杂感
热度 5 zhuchaodong 2017-9-3 12:25
今天上午需要在办公室准备9月5日培训班的PPT。出发之前,看到在欧洲不同博物馆访学的曹焕喜同学在微信中的留言(附后),心中大为快慰。到办公室,一边整理PPT,一边禁不住想到野外工作和访学过程我个人的影响。就断断续续把这些杂感写下来,和小曹等有志于昆虫分类学工作的青年共勉。 我在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学习之初,对生物学没有太多的兴趣。大学一年级植物学由陈俊福先生教授,常福辰老师带学生实验认植物。我们班设立了生物兴趣小组,主要对南京的植物进行辨识。那时候,常福辰老师一家住在生物楼西侧后面的一个植物园里面。每到周末,兴趣小组出去跑一圈,带回植物标本就到植物园请教常老师,并学习如何制作标本。这个习惯,我们几个小组成员一直延续到大学三年级。当时我对植物兴趣之浓,以致于后来对二年级之后的很多课程,包括动物学都不是特别上心,专心攻读不同的植物学教科书。不懂的知识,问常老师,也在中午去陈先生的办公室去请教。偶然也能够见到陈祥生老教授。当时心里的目标是报考北京大学的植物解剖学。后来被推免成为动物教研室的硕士研究生,实习就选择了蜉蝣卵壳外部比较形态学的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神奇和便利从此一直影响我。杜开河老师和王文老师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平和的处事方式也对我有很多影响。生物系的吴老师非常干练的一个人,对我去资料室看书总是给予关照。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一台江南解剖镜下,练习解剖蜉蝣雄性生殖器。尽管我努力让自己端坐冷板凳,但总很难培养起兴趣来。当然,一到采集季节,我就迫不及待地希望进入大自然。这段时间的想法主要还不是昆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着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的介绍信,不断到不同地方去采集,几乎把江苏跑遍,接触了不同的人群,增长了人生阅历,显然对我的成长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现在想来,当时应该算是“穷游”的经历。 硕士研究生做蜉蝣工作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野外工作。我到了宜兴湖㳇水库下游,发现了一个水质很好的溪流。当时没有旅馆,只能每天坐公交车前往采集。蜉蝣成虫采集必须要晚上灯诱。我在村头挨家询问,就找到了刘营春老师家。刘老师和刘师母就安排我在他们家二楼住下。每逢暴雨来临之前,我就把水银汞灯架在二楼的屋檐下,收集了大量的蜉蝣标本。由于有住宿的便利,我能够便采集便思考:1)单管存放,可以更好保存蜉蝣成虫;2)蜉蝣在夜间不同时段出现,需要连续采集。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材料主要来自宜兴湖㳇刘老师家;后续一直延续到2002年的蜉蝣野外采集经验,也主要来自于这里。后来1995年和周长发师弟去浙江采集,到了浙江丽水市龙泉县。沿途坐公共汽车,一心搜寻合适的采集环境。在半山腰选定的地方,也没有旅馆。只好去联系村支书。好在这位支书原来在苏州当过武警,对江苏来人很有感情。我们住在他家,一日三餐,只交一元钱。他妈妈说话当地口音,我们也听不懂。每天他的孩子,大约7、8岁,就给我们当翻译,喊我们吃饭。这次采集是我研究生阶段最大的转择点:分类兴趣油然而生,再无更替。 199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博士生以后,既有到了科学殿堂的神圣感,也感受到这里条件的优越。身边每位先生都非常刻苦努力,晚上11点被锁在生物楼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每个方向研究生很少;不同方向的学生也能找时间交流。研究生看标本,做实验连轴转。随处可见一位位昆虫学的先生,经常有宝贵的野外工作经历。1997年夏天,我和吴岷师兄去西藏采集80余天。之前,大卫老师就叮嘱我们要多向黄复生、王书永和张学忠等老先生请教。从此,易贡、察隅、亚东、聂拉木就成为我和黄复生先生交流过程中出现最频繁的地点。1998年,广西十万大山考察,我有幸作为队员参加,并得到黄先生的指导。黄先生当时应该是72岁高龄了。出发前,大卫老师让我到医务室领上救心丸。我在山里,也紧随先生左右。但他每次进山,健步如飞,还真很难跟上。尽管黄先生研究的类群涉及弹尾虫、白蚁、小蠹虫等,但广西以小蠹虫为主。他的腰间总绑着一个子弹带,非常方便放一些玻璃管;随身携带一把军用小砍刀,便于切削树干,寻找小蠹虫。经常在山里,找不到老先生,我们只需要搜寻“啄木鸟”的砍木头声音。动物研究所的室内、野外工作,对我个人的影响更多的是对昆虫分类学情怀的无处不在的熏陶。 印象中在1994年,我记得在逸夫馆门口的路上,偶遇归鸿先生。先生曾经当过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他风度翩翩,但说活声音宏亮,不怒自威。听先生提到做昆虫分类工作的人,都应该到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去访学。我恭敬地记下了,但直到2004年初才有机会去访学,并切身领略访学的重要性。1999年博士毕业,继续延续学位工作,大约有三年的时间,慢慢开始从学生到研究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参与一些分类之外的工作;参与一些会议的组织。2002年,根据大卫老师的安排,我认真参与了第五届膜翅目学家大会的准备和组织的工作。尽管前面有BioNET的工作,也有和副导师John LaSalle博士的交流,膜翅目学家大会涉及的人员更多,事情更加具体。这时候我就接触了一些类群上重要的分类学工作者,如John Noyes、Gary Gibson、John Huber、 John Heraty等,并在后续的寄生蜂研究工作中和他们保持联系。 这次会议既让我提升了对形态分类学的认识,结识了更多的同行,特别是Zdneck Boucek。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也让我又一次萌生了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访学的想法。这时候,John LaSalle博士已经离开英国。John Noyes博士提供了不少支持,帮助我申请皇家昆虫学会的资助。在拿到这项资助之前,我的运气很好,2001年年底通过了职称申请,后续得到资助先去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开始在Robert Murphy(Bob)实验室学习分子系统学。Bob一方面毫无保留地支持我在实验室的工作,另外一方面也让我有足够的自信磨练分子系统学功底,并主动拓展和英语母语同行的交流、合作。 另外,在多伦多期间,我也得到Chris Darling博士的帮助。他驾车带我去渥太华访问了Lubo Masner、John Huber和Gary Gibson等同行。 John Noyes退休后继续定期去博物馆 ( Jaswinder Boparai 拍摄 ) John Noyes制作的玻片(卵寄生蜂 Tinkerbella nana) 2004年初,带着特别浓的分类学兴趣和分子系统学的皮毛知识,我终于到达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这里,我持续访学2年,不仅有机会看到大量模式标本、定名标本,也有机会和Zdneck Boucek博士、John Noyes博士、Andrew Plaszek博士和其他来访的学者在茶室交流。在这里,除了分类学的初心得到稳固之外,我有两个重要的收获:1)每天茶室和周五傍晚的TGIF的自由交流;2)在Alfried Vogler实验室的分子分类学培训。 显然,自由交流从很多方面浸润、培育并坚定了我个人的分类学兴趣;而Alfried实验室则引导我更加从量化角度思考昆虫分类学问题。在这里,厚实的历史积淀、学科实力等因素,也曾让我喘不过气来。但是,自由交流帮我轻松化解压力,并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我们常说:分类学人才培养周期很长。但我个人的体会是:分类学人才培养的氛围很重要。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对分类学年轻人的滋养,来自长期的标本积累、成熟并不断创新的技术和超脱的人文情怀。 Alfried Vogler教授到访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人天生就掌握了昆虫分类学技能,需要不断主动学习、磨练和积累。我的运气很好:资质不够好,基础比较薄弱,早期还对学科没有兴趣,却总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个人的角度,自己一旦确立了专业兴趣,就再无更改,并主动去追求。在努力的过程中,我除了得到很多先生的鼓励和熏陶,也受到许多同伴的帮助。大多数同龄人经过野外工作的洗礼、得到访学过程中国内外同行的认可,逐步建立了自己对昆虫分类学的专业兴趣、学术伙伴和追求目标。多年以后,我欣喜地看到我自己培养的学生,尽管饱尝求学的压力和各种打击,但已经开始自主培育兴趣、滋养情怀。我相信她欧洲这段对不同博物馆、不同学者的访问和交流,会有助于她培育新机遇。自然,她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有了兴趣和情怀的苗头,小曹自会踌躇满志,坚定初心,不断前行! 附:曹焕喜访学心得 今天离开隆德,来到访问的第四站维也纳。隆德因为有Hansson而成为一个奇妙的地方。我每天待在一层的标本馆,他每天会出现两三次关切地询问我是否一切顺利。我们从恩姬小蜂亚科聊到姬小蜂亚科,啮小蜂亚科,最后聊到艾姬小蜂亚科,还聊到一些从事姬小蜂研究的人,受益匪浅。他说 Chrysocharis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也是他开始姬小蜂研究的第一个类群。这是一个与双翅目潜蝇科密切相关的类群,还有与甲虫尤其象甲密切相关的 Entedon ,这样相似的生态位却衍生出了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最后他说我想做的东西可真多,但why not,前提是我能够顺利地完成我的毕业论文。我们彼此期待再次相见,他说在大英博物馆,我将会有新的发现,那也是他喜欢的地方,因为有更多的同事。关于 Pediobius ,不得不感叹,物种极其丰富,丰富到已经眼花缭乱了,但我已经不喜欢增加新种了,尤其 P. metallicus 和 P. eubius 内的more in one,我想火眼金睛也辨别不了模式和这些separations的区别了,而“为什么”还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并且受到了打击。然而我是一颗小陀螺,总是把昨日的忧伤碾啊碾,并在新的想象里转啊转~呵呵哒。但无论如何,感谢我敬爱的朱老板给我的自由和鼎力支持!我又发现了新的乐趣,尝试着写了第一个python脚本,运行成功,虽然简陋,但还是有点儿小兴奋~呵呵
12192 次阅读|10 个评论
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培训班”散记
热度 3 zhuchaodong 2017-7-30 22:11
从负责中国昆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以来,我参与组织了几次分类与区系专业学术年会,并召集了首届生物系统学论坛(2016年)之后,我们一批同行越来越强烈感受到年轻人接受系统学概念、理论与方法培训的重要性,并多次讨论如何组织相关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在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 古昆虫专业委员会、 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 青年工作委员会和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组织下, 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承办了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培训班”。由于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培训班,我们设定的主要目的包括几个方面:1)培训青年人才;2)讲授新技术、新方法;3)逐步国际化。同时,为便于授课和交流,培训班规模控制在30人左右。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邀请了南开大学谢强教授(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概念和理论体系)、首都师范大学张爱兵教授(分子分类学)、中国农业大学周欣教授(昆虫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美国史密斯研究所Paul Frandsen博士(昆虫基因组信息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白明副研究员(昆虫三维重构与几何形态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Douglas Chesters副研究员(系统发育多样性信息学)、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朱天琪(物种分歧时间估计)。培训班以授课为主,兼顾软件上机操作。在单独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在28日下午培训结束后,安排了约40分钟的分组讨论,以加强学员和各个老师之间的交流。然后,参加培训班的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学者代表,结合授课内容,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受大家的委托,我最后作了简短的培训班总结。最希望表达的就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59名学员。自然在动物研究所开班,也有所内的研究人员听会。多的时候,会场有80多人。他们有的已经是研究员、教授,有的还是就读的本科生。他们每个人对培训班都有自己的期盼。相信他们在紧张的三天学习中有所收获。 感谢所有的授课老师。他们在过去的几年内,都在不同的场合做过学术报告。但是学术报告,言简意赅,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是要点和进展。每位老师都试图在半天的时间内把他们的命题内容细细道来,精心准备了PPT和演示需要的软件资料。特别要感谢即将当母亲的朱天琪博士,带来她最新软件的思路和使用方法。尽管很多内容很难,但有了引导,自然有一部分年轻人坚持去使用、去领悟。早期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在国内推广之初,也只有少量的青年学者获得精要,才有今日之局面。她发自内心对学科的热爱、对同门的关心与对同行的支持,让我和同事非常感动。 感谢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实验室梁爱萍研究员,代表实验室启动培训班。他的即兴发言,简短回顾了昆虫分类学、系统发育、进化生物学在过去100年来的发展和相互交融的历程。也要感谢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的几位主任,对培训班的鼓励、引导和支持。 自然培训班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中国昆虫学会办公室、动物研究所和研究组各位同事的支持。在他们帮助下,培训班的财务收支和运行,都非常顺利。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首次培训班之后,自然也有些对后续活动的想法: 关于培训班主题。显然,从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的角度,现阶段最需要大力推动的是跨类群的昆虫系统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我们还要围绕昆虫系统学共有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坚持在国内学界推广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 关于培训班层次。由于近年来学科的演变,昆虫学专业院系比以前少了。但是,教科书知识为主的本科阶段仍然存在;课题为主的研究生阶段蓬勃发展。现在很难的培训内容,可能在2-5年之后,就会变成昆虫系统学常规内容。培训班需要立意高远,内容要具有冲击力,层次自然不能放低。 关于培训班方式。可以考虑五段式:第一段,教师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1-2小时);第二段,学生结合自己的题目,小组讨论,对特定的方向提出问题( 根据小组人数确定时间 );第三段,学生分别讲解自己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根据小组人数确定时间);第四段,教师讲授自己擅长工作(3小时),软件演示(1小时);第五段,学生和老师组成小组,修改研究案,并上机操作。根据这样的思路,自然三天太短,一周比较合适。 关于培训班授课老师。在首届的基础上,逐步引进国内外术有专攻的同行, 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培训班”做好做精,争取竖起 一面 旗帜。
6788 次阅读|3 个评论
物种分类科学的重要性
热度 7 gaojianguo 2017-7-7 17:17
对物种的鉴定和分类是我们生态学、植物学、生物学的基础。每次都能听到专家学者的呼吁,大声疾呼保护分类学科和保护分类学科的人才。这种呼吁听的次数多了,你就会觉得人们或社会压根就没有重视起这个事情。 有人或许认为分类学是个“低级活儿”,不就是认认植物、动物、菌落形态嘛?其实不然!培养一个分类学家要远比培养一个工程师和航天科学家的时间要长的多!动则十年可能才培养出一个初级的植物分类学家。没有上十年的功夫,一个分类学家很难有较强的分类学意识。 对植物和大型动物或许还好辨认些,对一些土壤动物和真菌/细菌和上百万种的昆虫的辨认那简直是上帝才能完成的工作了。这些俗称 FBI (fungus, bacteria and invertebrates,指真菌细菌和无脊椎动物) 的鉴定和研究工作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极大的人力物力消耗。以2012年发表在 Science 的一个工作为例(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38/6113/1481 ),数百个科学家对采自圣洛伦佐热带森林仅0.48公顷的节肢动物进行了全鉴定,结果耗时8年才完成。也就是,这篇 Science 是2004年就开始的工作。而从0.48个hectare总共鉴定出了6144个物种,效率远低于植物分类。昆虫分类学的基础性与工作特性由此可见一斑。 刚才看到澳大利亚的高级科学网站theconversation( https://theconversation.com/au )刊登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https://theconversation.com/its-not-the-science-of-tax-and-five-other-things-you-should-know-about-taxonomy-78926),该文还是呼吁大家要对分类学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作者认为, 分类学也是大科学(big science) ,它的之大不亚于你所听到的其他的大科学项目,甚至可与人类登月、发射火箭计划,以及欧洲质子加速器计划相媲美。作者还认为由于目前仅15%的物种被分类鉴定,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分类学(因为物种消失的更快呀)。 分类学关乎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可持续、生物安全和医药健康,如果没能很好地实施分类学的既定科学目标和计划,我们人类甚至可能错失很多能改变农业的机会,如高产育种和作物改良的机会,也更无缘一次又一次的绿色革命(貌似有点遥远)....为我的这种如此功利的想法汗颜,毕竟每个物种总有它存在的价值。人们总是喜欢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看问题。但如果由此繁荣了分类学,我觉得还是值得的,至少能减轻我的愧疚感。
13011 次阅读|2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