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麻醉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上嶋 浩順(Hironobu UESHIMA)卷入撤稿风波
zhpd55 2020-6-13 16:30
上嶋 浩順(Hironobu UESHIMA)卷入撤稿风波 诸平 一家杂志撤回了一名多产的日本麻醉师—— 上嶋 浩順( Hironobu UESHIMA ) 的两份病例报告,此人似乎卷入了一场不当行为调查。 《JA临床报告》( JA Clinical Reports )中的两个案例研究,是由东京昭和大学病院 ( Showa University Hospital ) 的 上嶋 浩順( Hironobu UESHIMA ) 和Hiroshi Otake撰写。 根据谷歌学学术研究, 上嶋 浩順(Hironobu UESHIMA) 大约有170篇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论文,所以《撤稿观察》( Retraction Watch )对其十分重视,将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 两篇被撤回的文章分别是2016年和2018年的 发表在 《JA临床报告》上。《JA临床报告》是施普林格公司出版的一份期刊,不过它隶属于日本麻醉学家协会主办的一种期刊。 通过Scopus数据库检索,昭和大学病院 ( Showa University Hospital ) 麻酔科的 上嶋 浩順 ( Hironobu UESHIMA )有162篇论文署有其名,详见截图。 关于其人撤稿信息请注意浏览《撤稿观察》( Retraction Watch )网站的最新报道。 近2020年以来已经发表论文10余篇。摘引于下,仅供参考。 文献标题 作者 年份 来源出版物 施引文献 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 can be utilized in tracheal stenosis caused by thyroid tumor Ueshima, H. , Goda, T. , Otake, H.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0 Clavipectoral fascial plane block in a patient with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undergoing emergent clavicular surgery Ueshima, H. , Ishihara, T. , Hosokawa, M. , Otake, H.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0 Cadaveric study of the spread of injectate in thoracoabdominal nerve block through perichondral approach Ueshima, H. , Takeda, Y. , Ohtsuka, A.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0 Below-knee amputation following the pectineus muscle plane block and sciatic nerve block Ueshima, H. , Otake, H.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0 Thoraco lumbar interfascial plane (TLIP) block: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ce, I. , Shimada, T. , Ueshima, H. , Hassan, M. , Turan, A.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0 Cadaveric study of the spread of injectate for several types of spinal canal block Ueshima, H. , Takeda, Y. , Ohtsuka, A.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0 Use of a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imulator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bjectively Ishikawa, Y. , Ueshima, H.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1 Blocking of the saphenous and obturator nerves using a pectineus muscle plane block Ueshima, H. , Sawada, A. , Yamakage, M. , Fujimiya, M.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1 Hematoma after the thoracoabdominal nerves block through perichondrial approach (TAPAblock) Ueshima, H. , Otake, H.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0 Thoracoabdominal nerves block through the perichondral approach for effective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during upper abdominal surgery Ueshima, H. , Hiroshi, O. 20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0
个人分类: 新观察|6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麻醉学研究者一次撤稿10篇
zhpd55 2020-6-3 17:04
印麻醉学研究者 一次撤稿10篇 诸平 印度的一组麻醉学研究人员已经从一份期刊 ( Saudi Journal of Anaesthesia ,Saudi J Anaesth ) 上,一次性撤回了10篇论文,是因为这10篇论文与其他各种论文有很高的相似度,而且有大量数据造假的证据。 《 沙特麻醉杂志》( Saudi Journal of Anaesthesia ,Saudi J Anaesth )已经撤回了印度加尔各答( Kolkata )的 Anjan Das (5篇是第一作者,3篇是第二作者,2篇是第三作者)及其同事的10篇文章,详见下面 , , , , , , , , , 。这些论文分别是在2014-2018年之间在 《 沙特麻醉杂志》(Saudi J Anaesth)上 发表的 。 1. Das A, Chhaule S, Bhattacharya S, Basunia SR, Mitra T, Halder PS, Chattopadhyay S, Mandal SK. Controlled hypotension in day care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A comparison between esmolol and dexmedetomidine: A prospective, double-blind, and randomized study. Saudi J Anaesth. 2016 Jul-Sep;10(3):276-82. 2. Das A , Mukherje A, Chhaule S, Chattopadhyay S, Halder PS, Mitra T, Basunia SR, Mandal SK. Induced hypotension in ambulatory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A comparison between dexmedetomidine and clonidine as premedication. A prospective, double-blind, and randomized study. Saudi J Anaesth. 2016 Jan-Mar;10(1):74-80. 3. Banerjee D, Das A , Majumdar S, Mandal RD, Dutta S, Mukherjee A, Chakraborty A, Chattopadhyay S. PONV in Ambulatory surgery: A comparison between Ramosetron and Ondansetron: a prospective, double-blinded,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Saudi J Anaesth 2014;8:25-9. 4. Mukherjee A, Das A , Mayur N, Bhattacharyya C, Biswas H, Mitra T, Roybasunia S, Mandal SK.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analgesic sparing efficacy between dexmedetomidine and clonidine used as adjuvant to ropivacaine in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cancer surger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Saudi J Anaesth. 2018 Oct-Dec;12(4):548-554. 5. Bhar D, RoyBasunia S, Das A , Kundu SB, Mondal RC, Halder PS, Mandal SK, Chattopadhyay S. A comparison between intrathecal clonidine and neostigmine as an adjuvant to bupivacaine in the subarachnoid block for elective abdominal hysterectomy operations: A prospective, double-blind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Saudi J Anaesth. 2016 Apr-Jun;10(2):121-6. 6. Das A, Dutta S, Chattopadhyay S, Chhaule S, Mitra T, Banu R, Mandal P, Chandra M. Pain relief after ambulatory hand surgery: A comparison between dexmedetomidine and clonidine as adjuvant in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A prospective,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Saudi J Anaesth. 2016 Jan-Mar;10(1):6-12. 7. Das A, Majumdar S, Halder S, Chattopadhyay S, Pal S, Kundu R, Mandal SK, Chattopadhyay S.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as adjuvant in ropivacaine-induced 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A prospective, double-blinded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Saudi J Anaesth. 2014 Nov;8(Suppl 1):S72-7. 8. Mitra T, Das A , Majumdar S, Bhattacharyya T, Mandal RD, Hajra BK. Prevention of altered hemodynamics after spinal anesthesia: A comparison of volume preloading with tetrastarch, succinylated gelatin and ringer lactate solution for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lower segment caesarean section. Saudi J Anaesth. 2014 Oct;8(4):456-62. 9. Das A , Majumdar S, Kundu R, Mitra T, Mukherjee A, Hajra BK, Dutta S, Chattopadhyay S. Pain relief in day care arthroscopic knee surgery: A comparison between intra-articular ropivacaine and levobupivacaine: A prospective,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Saudi J Anaesth. 2014 Jul;8(3):368-73. 10. Manuar MB, Majumdar S, Das A, Hajra BK, Dutta S, Mukherjee D, Mitra T, Kundu R. Pain relief after Arthroscopic Knee Surgery: A comparison of intra-articular ropivacaine, fentanyl, and dexmedetomidine: A prospective,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Saudi J Anaesth. 2014 Apr;8(2):233-7. 更多信息请浏览《 撤稿观察 》( Retraction Watch )的相关报道。
个人分类: 新观察|3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梁庆伟:乙醚为主线的麻醉发展史话
fqng1008 2019-9-28 22:11
一、全身麻醉的发展 早在 16世纪 , 1540年Valerings合成乙醚 , 在 Cordus和Paracelsus的有关著作中提到乙醚有消除疼痛的作用。18世纪中叶 , 1772年Pristley发现氧化亚氮 ( 笑气 ), 1778年Davy证明氧化亚氮有镇痛作用。1782年Black分析出二氧化碳。1818年 Faraday发现乙醚的麻醉的作用。1824年Hickman做动物实验 , 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产生麻醉作用 , 但未用于人。 1831年分别由 Vonliebig、Guthrie和Sanbeiren发现氯仿。1842年美国乡村医生Long使用乙醚吸入麻醉给病人做颈部肿物手术成功 , 是试用乙醚作临床麻醉的开创者 , 只是因为地处偏僻一直到 1849年才予报道。1844年Wells出席了化学家Colton示范氧化亚氮吸入令病人神志消失 , 引起 Wells的注意 , 就在自己拔牙时吸入氧化亚氮获得成功。 1845年Wells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 , 再次表演氧化亚氮麻醉 , 由于所用浓度过高在知觉完全消失时出现紫绀。 1846年牙科医生Morton在医学家兼化学家Jackson的指导下 , 实验了牙科手术吸入乙醚蒸气的麻醉作用。同年 10月16日在麻省总医院成功地为一例大手术施用乙醚麻醉成功 , Morton被认为是临床麻醉第一杰出人物 , 乙醚麻醉地成功地标志着近代麻醉史的开端。同年在英国 Liston首先使用乙醚麻醉 , 在俄国 Jiuporob在乙醚麻醉下施行了乳癌切除术 , 而且他是大规模使用乙醚全身麻醉的组织者。 1847年Snow刊行了 , 《乙醚吸入麻醉》是第一本麻醉专著。同年 Flourens经动物实验证明氯仿由麻醉作用。英国外科兼妇产科医生Sinposon第一次使用氯仿于分娩镇痛成功。1848年Heyfelder首先在人体使用氯乙烷 , 同年发生使用氯仿死亡的病例 , 以后继续有报道 , 认为应用氯仿不能超过一定浓度。 1856年英国将氧化亚氮装入铜筒中使用。1858年Snow有刊行了《氯仿及其他麻醉剂》一书。1862年Clover氯仿麻醉机问世 , 到 1868年才开始普遍使用。同年Andiews研究了氧和氧化亚氮的混合使用。Clouer首先将氧化亚氮应用于乙醚麻醉使病人更加舒适。1918年Luckhardt证明乙烯有全身麻醉作用。1926年Eichhaltz应用阿弗丁于临床。1928年Lucuo和Hendersen发现环乙烷有麻醉作用 , 1930年 Waters临床应用环乙烷获得满意效果。1933年Gelfan和Bell发现乙烯醚有麻醉作用可供临床使用。1935年Shiker试用三氯乙烯作麻醉药 , 1941年Lange Hewer应用于临床。1951年Suckling合成氯烷 , 1956年Johnston应用于临床。1963年Terrell合成异氟酚后经 Krantz和Dobking等动物实验于1966年应用于临床。1965年Terrell合成异氟醚后经Klantz和Dobking等动物实验于应用于临床。1968年Regan合成七氟醚以后经临床实验观察后用于临床。1990年Jones首先在临床应用地氟醚。关于静脉全身麻醉 , 早在 1872年 Gre曾用水化氯醛做静脉注射产生全身麻醉。1903年Fischer和Mering合成巴比妥 ( 佛罗钠 ), 1909年Bier用普鲁卡因作静脉注射产生镇痛作用。1932年Wease和Scharpff开始用环乙巴比妥钠静脉麻醉 , 同年合成硫喷妥钠。 1933年Lundy报告用硫喷妥钠作静脉麻醉 , 以后有普尔安 ( 1956年 ) 羟丁酸钠 ( 1962年 ) 、氯氨酮 ( 1965年 ) 、乙醚酯 ( 1972年 ) 、异丙酚 ( 1977年 ) 等静脉全麻药应用于临床 , 丰富了全身麻醉地用药内容。自从 1953年King从管箭毒中分离出右旋管箭毒 , 1942年Griffiths和Johson将肌松药应用于临床。1948年 , Barlow和Ing合成十羟季胺有类箭毒作用。1951年 , Bovet、Ginzel证明琥珀胆碱为短效肌松药 , 同年 Theolaff等应用于临床获得良好效果。以后陆续有潘库溴铵、维库溴铵、啊曲库铵等肌松药 , 对增强全身麻醉地肌松作用和控制管理呼吸管理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麻醉方法和仪器设备地改进 , 监测技术的进步 , 各种辅助药的配合应用 , 能够准确地掌握麻醉药地剂量和浓度 , 提高了麻醉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二、局部麻醉的发展 在应用乙醚、氯仿等全身麻醉的阶段 , 由于施用方法简陋 , 经验不足 , 病人不够安全。这期间 1853年Pravaz和Wood发明了注射针筒 , 为局麻的应用提供了工具。 1860年Nieman发现了可卡因 , 1884年Koller根据Freund的建议 , 证明可卡因滴入眼内可产生麻醉 , 用于眼局部手术。次年 Halstead开始将可卡因用于下颌神经阻滞 , 是神经阻滞的开端。同年 Corning在狗进行了脊麻的实验 , 在未抽出脑脊液的情况下 , 注射可卡因 , 意外的产生了下肢麻痹的现象 , 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开端。 1891年英国 Wynter和德国Quincke介绍了腰椎穿刺术。1892年Schleich推荐用可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1897年Braun加肾上腺素于可卡因以延长局麻时效。1898年Bier在动物及人做蛛网膜下腔阻滞成功。1901年Sicard和Cathelin分别成功的进行骶管阻滞 , 并于 1903年报告了80例可卡因硬膜外阻滞的经验。1904年Barcock首先用低于脑脊液比重的溶液性脊椎麻醉。1905年Einhorn合成普鲁卡因 , 次年 Braum应用于临床。1907年Barker用较脑脊液重的溶液脊椎麻醉。同年Sterzi将普鲁卡因用于腰部硬膜外阻滞。1909年Stoked用普鲁卡因阻滞于分娩。1913年Meile用侧入法穿刺行胸部硬膜外阻滞成功。1920年Pages倡导用硬膜外阻滞麻醉。1921年Fidelpage以穿刺时黄韧带抵抗消失感并无脑脊液流出来判定硬膜外阻滞。1922年Labat刊行《局部麻醉学》一书。1924年Buluhebckuu倡导用肾周围阻滞封闭 , 为封闭阻滞的开端。 1926年Janaen首先发现硬膜外腔的负压现象 , 并认为是由于穿刺时推开硬膜所产生的负压。 1928年Firsleb合成了丁卡因。1931年Dogliotti采用血浆等粘滞性溶液配药 , 可延长麻醉时间 , 增加麻醉的安全性。 1932年Cutierrey用悬滴法以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1940年Lemmon倡导用分次脊椎麻醉。同年Cleland首先经硬膜外腔插入细导管行连续硬膜外阻滞。1943年Lofgren和 Lundguist合成了利多卡因 , 1948年用于临床。1949年由Cordello等推广应用18号Tuochy针置入导管 , 行连续硬膜外阻滞。以后相继出现的局麻药由甲哌卡因 (1956年)、丙胺卡因(1960年)、布比卡因(1963年)、罗哌卡因等。由于新的局麻药不断涌现 , 使用方法不断改进 , 局部和神经阻滞麻醉 , 包括椎管内阻滞 , 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种麻醉方法。 三、特殊麻醉方法的进展 在 19世纪初 , 施行全身麻醉时 , 是将乙醚、氯仿简单地倒在手巾上进行吸入麻醉 , 以后创造出简单的麻醉工具 , 如 Esmarch口罩 , 由钢丝网构成 , 上蒙以数层纱布 , 用乙醚滴瓶点滴吸入乙醚挥发气。以后 Sxhimimel dusch作了改进 , 将口罩与病人面部接触部分卷边 , 以防止乙醚流到病人面部及眼引起刺激受到伤害。开放点滴吸入麻醉的缺是麻药丢失较多 , 麻醉的深度及呼吸不易控制 , 以后出现简单的可以调节乙醚气体浓度 ( Cauobehko ) 的口罩。 1910年设计出Mckesson断续流的麻醉机。1915年Jackson试用二氧化碳吸收剂与动物实验 , 为禁闭法吸入麻醉之前导。 1923年 Waters设计来回式CO2吸该装置 , 1928年又出现循环式禁闭吸入麻醉装置 , 目前已发展成为精密复杂的各种类型的麻醉机。气管内麻醉方法的出现 , 意义尤为重大。 1543年Vesalius曾给动物实施气管内插管;1667年Hooke于动物实验用气管切开插入导管进行麻醉。1792年Curry首先在人进行气管内插管。1869年Trendelenburg行气管切开术 , 直接经气管导管吸入麻醉药。 1880年Mceven用手引导施行气管内插管。1859年Krursstein制成喉镜作明视气管内插管。1921年Magill和Rowvotham改良气管内麻醉术 , 将金属导管改用橡皮管 , 经鼻腔盲探插管。 Guedel、Waters倡导用带有套管的气管内插管导管。喉镜方面设计出Miller、Guedel、Flagg型及Macintosh弯型喉镜。气管内插管普遍应用于各种全麻及实施复苏术的病人 , 并设计出各种气管内麻醉的导管和技术操作方法。关于低温的应用 , 早在 1797年就有人开始试行全身降温法 , 1862年Walta , 1902年Simpson将乙醚麻醉动物降温至25℃ , 不继续施用麻醉也可进行手术。 1905年Bigelow、 Swan等进行体表全身降温 , 阻断循环 , 进行心脏手术。 1951年Delorme及Boerema行血液循环降温法 , 以后低温及深低温配合体外循环广泛应用于某些复杂的心内直视手术及其他手术。控制性降压的作用 , 给某些外科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手术野 , 并节约了输血量。其实施方法从 40年代动脉切开放血发展到 50年代以后应用各种降压药。1950年Charpentier合成氯丙嗪 , 以后相继有异丙嗪、乙酰丙嗪等吩噻嗪类药问世。 1951年Laborut及Huguenard等使用吩噻嗪类药等合剂或配合物理降温 , 以降低机体代谢及应激性 , 称为 人工冬眠及强化麻醉。1959年Decastro及 Mundeleer应用神经安定镇痛药 , 施行神经安定镇痛麻醉。近年来复合应用不同药物及不同的麻醉方法 , 取长补短 , 称为复合麻醉 , 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科手术 , 可以更好地发挥各种麻醉药物及方法的效能 , 减少各种药物的副作用和麻醉并发症。 四、复苏及危重医学的发展 1819年Laennec发明了胸部听诊的硬管装置 , 1921年Bowlas利用听诊器的隔膜共振 , 使声音加大。 1941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将病人健康状况进行分级;1952年Apgar提出用5项指标判断新生儿出生时状况的Apgar评分 , 可以作为麻醉时病人安危的参考。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或循环停止 , 很久以来即试图用各种方法急救复苏。 19世纪早期采用手法进行人工呼吸 , 例如应用最多的是仰卧式压胸法 (Silvester法) , 腹卧式压背法 (Schafer法) , 以后经过改进出现 Holger-Nelsen举臂压胸法和提髋压背法等。随着麻醉技术的进展 , 将气管内插管及麻醉机械应用于复苏 , 进一步出现各种机械的人工呼吸器 , 如负压型铁肺、正压呼吸器。从 50年代到60年代国内外提出了胸外心脏按压和对口吹气法 , 进行心肺复苏 (CPR) , 进一步发展为心肺脑复苏 ( CPCR ) 。在急救组织方面 , 有些国家建立了急救复苏中心 , 进行临床死亡复活的研究。 从 50年代开始对医院病人的管理提出了分级治疗(Progerssive Patient Care PPC)的新概念 , 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科界限 , 集中了各专科医师和设备 , 组织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进行对危重大手术病人的集中治疗护理。 1958年 Safar开始建立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 ICU) , 以后在很多国家推广应用。随着对危重病人的治疗方法的改进 , 临床死亡和复苏的研究 , 各种监测技术的进行 , 近 30年来 , 以发展成为一门新型的重危医学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CCM)。 五、麻醉专业组织的发展 随着麻醉和麻醉学的发展 , 麻醉专业人员逐渐增多 , 最初在英国 ( 1893年 ) 出现了伦敦麻醉医学会 ( Lobdon Society of Anaethertists ), 1905年以后在美国成立了麻醉学会 , 1936年正式称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 ASA ) 。以后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成立了麻醉专门学会。从 1956年开始每四年举行一次世界麻醉学会 , 从 1962年开始每隔四年召开一次亚澳麻醉学会 , 其他还有世界危重监测治疗学会、世界疼痛学会等也定期召开学术会议。 1941年Gwathmey出版了第一部比较全面介绍麻醉的专著 “ 麻醉 ”( ANESTHESIA ) 。关于麻醉专业杂志 , 最早于 1922年美国麻醉学会主编出版了麻醉与镇痛杂志 ( Current Researches in Anesthesia and Anaesthesia ), 1923年出版了英国麻醉学杂志 (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 以后陆续在世界各国发行了英、德、法、日、中等语种德麻醉、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等杂志约 50种。 从乙醚等麻醉药 的 发现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 开启了近代麻醉学的历史进程 , 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 麻醉学全面的发展奠定了现代麻醉学的基础 , 不论在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麻醉学科的建设、麻醉专业的发展 , 麻醉队伍的壮大等各个方面 , 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成就 , 实现了麻醉学的现代化 , 进入了现代化麻醉学新的发展历史阶段。 我国麻醉学的发展与成就 19世纪西方医学开始传入我国 , 外国教会在全国各地开办医院 , 进而招收学徒 , 创办医学校。最早有 1866年广州博济医学堂 , 1879年上海同仁医院、1883年苏州博习医院等。20世纪1903年北京协和医学校、1904年上海震旦学院、1904年济南齐鲁医学校等。而由满清政府举办的医学堂有 1881年天津医学馆 , 1903年北京京师大学堂医学馆 , 辛亥革命后陆续在北京、浙江、奉天等地建立公立或私立医学专门学校 , 大部分均附设有医院 , 但这些医院创设之初都没有麻醉科 , 而从事麻醉专业的人员也是凤毛麟角。仅据北京协和医院 ( 1921年 ) 在建院之初 , 开设有外科、骨科、泌尿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手术科 , 没有麻醉科。当时国内外科手术 , 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大医院才能实施较大的手术 , 如胃大部切除术 , 胆囊切除术等。在协和从 1922-1936年曾聘用外籍人士Holland司理麻醉 , 从 1938-1942年才有协和毕业生马月青专职麻醉工作。各医院大部分手术的麻醉均有麻醉医师或护士兼司理 , 方法简单 , 设备简陋 , 技术水平不高 , 更缺乏创造性的成就。当时国内出版社的麻醉专著也非常少 , 有 1931年 ( 民国二十年 ) 亨利、孟合理摘译的《局部麻醉法入门》 , 1942年陶马利著《全身麻醉》等。我国麻醉学也得到迅速的进步 , 取得较大的成就 , 出现了根本的变化。 六、麻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 我国现代麻醉学的开拓者吴珏、尚德延 , 谢荣在国外学习麻醉 , 前后回国 , 在上海、兰州、北京等地教学医院建立了麻醉科 , 充实了麻醉设备 , 培养专业人才 , 开展临床麻醉工作。这一期间还有李杏芳 (上海)、谭蕙英(北京)、王源(天津)等也在创建麻醉科室的工作中发挥了作用。他们通过麻醉医疗 , 教学和科研活动 , 为新中国麻醉学科的建设 , 麻醉专业的创立 , 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这些先辈的努力下 , 培养了大批麻醉骨干力量 , 以后 , 这批人员遍及全国各省市 , 进一步建立麻醉科室。迄今 , 在我国县级以上医院 , 大部分建立了科室组织 , 配备了麻醉学教研室和麻醉研究室。 1989年卫生部文件明确麻醉科是一级临床科室 , 并指出其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 , 为麻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 50年代我国的临床麻醉 , 只能施行简单的乙醚开放滴入法 , 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及单次普鲁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等几种麻醉方法 ,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和工业的发展 , 麻醉条件逐步有了改善。全身麻醉方面 , 从使用简单的乙醚罐 (flagg)或来回禁闭式吸入麻醉装置 , 逐步采用国产的吸入麻醉机施行循环密闭式吸入麻醉。以后又有轻便空气麻醉机提供临床应用。在椎管内麻醉方面 , 在单次及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及单次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 , 开展应用导管法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 其他如颈丛、臂丛、交感神经节等神经阻滞方法亦在临床逐步开展应用。在麻醉药物方面 , 全身麻醉药物除乙醚外 , 逐步增加了硫喷妥钠、氧化亚氮、氯胺酮等;肌松药有筒箭毒碱、琥珀胆碱等;局部麻醉药有普鲁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等相继用于临床。值得提出的是 , 根据我国国情 ,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 , 得到了大力开展和推广。连续 30余年来 ,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 一度成为我国最常用的麻醉方法。随着心血管、颅脑、整形、五官等外科手术的发展 , 低温、控制性低血压 , 人工冬眠和强化麻醉、神经安定镇痛麻醉等亦在临床开展应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 , 我国麻醉工作者根据传统医学中针刺镇痛原理 , 研究针刺麻醉; 70年代初研究中药洋金花(曼佗罗花)、闹羊花等与丙嗪类药复合的中药麻醉 , 通过临床应用有一定的镇痛和麻醉作用 , 但是这些方法尚达不到现代麻醉的要求 , 有待继续研究提高麻醉效果 , 但是针麻研究促进了我国疼痛生理的研究 , 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70年代后期 ,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 国外许多新的麻醉药品和精密的麻醉设备 , 相继引进我国。如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泮库溴铵、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等麻醉药与辅助药;配备精密流量计和挥发器以及监测报警装置的现代麻醉机和呼吸机;具有多方面监测功能的呼吸、循环、体温、肌松等生理监测仪等应用于临床 , 以后国内亦有类似产品相继生产供应。进一步为提高我国麻醉水平 , 促进麻醉学科的现代化 , 迈出了新的步伐。 在临床麻醉工作发展的同时 , 从 50年代开始我国麻醉工作者开始参与手术、急症室以及临床各科室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复苏急救工作 , 率先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头部降温等心肺、脑复苏等措施 ,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成功地抢救了许多心搏骤停脑缺氧超过。临界时限的病例。从 50年代末国内有的医院建立麻醉恢复室 , 80年代重症监测治疗病室(ICU)在国内大医院普遍开展 , 集中训练有素的专业医护人员 , 采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技术 , 对重大手术及危重病人的救治充分发挥了作用 , 70年代我国疼痛治疗工作有了新进展 , 在临床以神经阻滞为主 , 许多医院开设了疼痛诊疗门诊和病室 , 对某些疼痛的机理开展研究。 麻醉科室的创建和健全 , 不断开展应用新的麻醉药物和方法 , 逐步扩大工作范围 , 使我国麻醉学科得到快速的发展。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50年麻醉学原创性研究论文作者性别差异分析(附原文)
zhpd55 2019-9-16 17:05
50 年麻醉学原创性研究论文作者性别差异分析(附原文) 诸平 据《科学计量学》( Scientometrics )网站报道, 2019年10月即将出版的一期杂志刊登了一篇来自美国密尔沃基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The Clement J. Zablocki Veterans Affairs Medical Center,Milwaukee,USA)和美国密尔沃基威斯康辛医学院(The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Milwaukee,USA)麻醉系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结果。该研究对美国两大麻醉学期刊在1967-2017年之间,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作者性别差异的分析—— Pagel, P.S., Freed, J.K. Lien, C.A. A 50-year analysi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United States authorship of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in two major anesthesiology journals. Scientometrics , 2019, 121(1): 371-386.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19-03192-y 。 pagel2019.pdf 与男性相比较, 女性在许多领域有弱于男士之势,在学术医学领域也不例外。但是,最近美国的研究结果已被证明,女性比例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以作者“性别差异”为例,存在于大多数医学专业,但美国密尔沃基的研究论文作者对其性别差异问题,直到最近才在麻醉学中提了出来。研究者分析了作者发表在《麻醉学》( Anesthesiology )和《麻醉与镇痛》(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2种杂志,与麻醉学有关的原创性论文。结果发现:从1967年到2017年之间,在麻醉学研究方面发表的论文,其中有女性作者参与的研究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步增加之势,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担任了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最后一名作者以及通讯作者的角色。分别以1967年、1977年、1987年、1997年、2007年和2017年发表在《麻醉学》和《麻醉 与 镇痛》2种杂志上的研究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以通讯作者来确定每一篇文章的原产国;分析中只包括了来自美国的研究论文。每个作者的性别都是通过检查名字来确定的,如果有必要时通过作者的机构网站或互联网搜索来进行验证。对于每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最后一名作者、通信作者以及合作作者分别进行统计。如果有的话,还需要确定联邦政府的赠款支持状况。有98.2%的作者确定了性别。共发表研究论文1350篇,涉及作者6165人(其中女性1319人,占21.4%)源自美国。女性作者在《麻醉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时间依赖性从1967年的6.2%上升到2017年的31.3%。女性第一作者、最后一名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比例分别从1967年的5.1%、8.9%和2.5%上升到2017年的37.0%、22.2%和25.9%。随着时间的推移,每篇文章的女性合著者数量也在增加。在《麻醉与镇痛》方面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在这两种期刊中,至少包含一名女性的文章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例如,《麻醉学》,1967年为12.6%,2017年为90.7%)。发表在《麻醉学》上的文章比发表在《麻醉与镇痛》上的文章更有可能得到联邦政府的资助。从1967年到2017年,美国《麻醉学》和《麻醉与镇痛》研究论文中的女性第一作者的比例有所上升,接近目前担任学术职务的比例。在过去50年里,虽然女性最后一名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比例也增加了,但女性在这些角色中的代表性仍然相对不足。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 pagel2019.pdf )。 Abstract Under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academic medicine is strongly linked to differences in men’s and women’s scholarship and has been shown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research. An authorship “gender gap” exists in most medical specialties, but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article authorship have only been recently suggested in anesthesiology. We analyzed authorship of US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Anesthesiology and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journals that publish two-thirds of all anesthesiology-related articles) from 1967 to 2017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publication of anesthesiology research articles by women authors has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over time along with greater involvement in first, last,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roles. Research articles appearing in Anesthesiology and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in 1967, 1977, 1987, 1997, 2007, and 2017 were identified.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untry of origin of each article; only articles originating from the US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Each author’s gender was determined by inspection of the first name and verified using the author’s institutional website or an internet search if necessary. First, last,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s as well as co-authors were noted for each article. Federal grant support was also identified if present. Gender was identified in 98.2% of authors. A total of 1350 research articles with 6165 authors (1319 female; 21.4%) originated from the US. The percentage of women authors increased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in Anesthesiology from 6.2% in 1967 to 31.3% in 2017.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who were first, last,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s increased from 5.1%, 8.9%, and 2.5%, respectively, in 1967 to 37.0%, 22.2%, and 25.9% in 2017,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women co-authors per article also increased over time. Similar results were observed in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 The percentage of articles that included at least one woman rose progressively over time in both journals (e.g., Anesthesiology , 12.6% in 1967 versus 90.7% in 2017). Articles published in Anesthesiology were more likely to be supported by a federal grant than those in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 The percentage of women first authors of US research articles in Anesthesiology and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increased from 1967 to 2017 and approaches the proportion who currently hold academic appointments. Women’s last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ship also increased during the past 50years, but women continue to be relatively underrepresented in these roles.
个人分类: 新观察|3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张生锁 吴新民:对中西医结合麻醉工作的几点建议
fqng1008 2019-4-8 14:23
《2017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 年会暨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资料汇编》 【摘要】: 本文借助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发展的经验,为我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组的工作提出建议。 一、中药在围术期的应用现状早在30年前,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已经开始把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治疗作为一项新的课题,内容涉及到减轻手术所引起的生理紊乱、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缩短禁食时间及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等许多方面。通过检索20年中药在围术期应用的相关论文,得出的结果不容乐观。中药在外科的应用十分局限,用法几乎是外用;内服极少,且多属于方剂。临床观察样本普遍偏小。缺乏多中心研究;观察周期短等。在现代社会中,外科学几乎成了西医学的代名词。同样,谈到麻醉学,人们很难和传统中医药联系在一起。重新挖掘中药麻醉宝藏,无异于研发新药。 二、重视中成药针剂不良事件报告2015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影响很大,其中的某些药物是我们在围术期研究的热点药物。复方是中医方剂有效成分的理想组合。但属于经验组方,若不经过现代科学手段的检验,不与现代麻醉药物进行相互作用的药理,毒理实验,临床应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遵循传统中药以服用为主的原则,遵照现代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三、获奖中药带来的启发经过改良后的传统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并且基础理论研究深入。能否把一些获得国家大奖的中药用到围手术期,值得思考。我国心脏病人群体庞大,心脏病人接受非心脏手术的人数也很多;对于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口服中成药,既合理又能体现中西医结合麻醉特色。 四、国内外针刺研究热点。相对于中药,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基本肯定了针灸在防治手术后恶心、呕吐以及腹胀上的疗效。不足之处:治疗方法繁杂,同功穴位多;治疗标准不统一。当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越来越被更多的临床医生所接受。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与病人能否快速康复密切相关,传统中医药尤其针灸在这方面有独特之处。 另外,针灸在调节内分泌以及免疫功能方面也是研究热点。但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总之,中西医结合麻醉工作起步晚,但不乏对传统中医药充满热情的临床医生。在当代临床麻醉中医药处于明显劣势的背景下,如果没有麻醉医生直接参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麻醉就永远停留在理论上。 建议:(一)优先选择获得国家成果的中药或方剂,联合中、西医协同攻关,并按照国际认可的试验标准分步实施。(二)对研究机构实行备案制,保证研究质量(三)对已经得到国际认可的治疗方法,尽量联合国内外临床研究机构,开展多中心研究。 【作者单位】: 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 R614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苑轶闻-15:细致调研 求真务实——记医学家约翰•斯诺
热度 4 sqdai 2014-4-25 06:57
我国的中学教材中述及科学家事迹的内容不多,著名医学家约翰 · 斯诺有幸出现在高中英语课教材中(译文见链接)。科学史称,约翰 · 斯诺是一位麻醉学家、流行病学专家, 是麻醉医学和公共卫生医学的开拓者。他的 最大贡献是在流行病学方面,他是人类战胜霍乱的第一功臣,课文描述了他的这一功绩,本文做一些补充,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这位科学家的工作和成就,并从中得到启示。 约翰 · 斯诺( John Snow , 1813.3.15-1858.6.16 )出生于英国约克郡北街的贫民窟,父亲在煤矿工作。他 14 岁成为 WilliamHardcastle 医生的徒弟, 20 岁开始到几家煤矿当实习医生, 24 岁进入伦敦亨特医科学校,而后进入伦敦大学医学院, 1844 年 12 月获博士学位, 1950 年成为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成员。 1846 年后,他积极推进了麻醉剂乙醚和氯仿的临床使用,确定了它们的使用剂量,并先后于1853年和1857年,把氯仿用于维多利亚女皇的分娩过程。 约翰 · 斯诺从 1931 年起就对霍乱的传播过程感兴趣, 1848-1854 年伦敦霍乱流行期间,全力进行了实地研究。所引述的课文对此做了具体描述,这里仅叙述约翰 · 斯诺的研究工作给予我们的启示: 1 ) 贴近民众,倾心奉献。 作为一位来自平民、一辈子服务于平民的医生,约翰 · 斯诺有极好的医德,对当时霍乱肆虐的情况感到痛心疾首,尽其全力展开探索和分析,终有所成。 2 ) 百折不回,坚持真理。 当时,许多医生相信:霍乱是由弥漫于伦敦城的“瘴气”引起的,而斯诺通过初步调查证明:霍乱是由被粪便污染的水传播的,并认为霍乱是由一种能在水中繁殖的活细胞所致(见 )。此种看法属于少数派,赞成者寥寥无几,连主持伦敦下水道工程的巴泽尔杰特也不相信。然而, 约翰 · 斯诺认定他的调查结论是正确的,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并决心采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最后获得成功。 3 ) 脚踏实地,科学调查。 约翰 · 斯诺发现霍乱疫情主要发生在贫民区(索霍区),就把调查精力集中在那里,尤其是宽街( Broad Street ,又译成“布劳德街”,今“布劳维克街”)。他绘制了一张特别的地图,把罹患霍乱死亡者的住处一一标出。很快就注意到,在宽街的一个抽水机周围这种民居最集中,那里的居民就饮用该抽水机从泰晤士河抽上来的水。如课文中所说,他还发现了两个特殊案例:已移住富人区但仍饮用那个抽水机所供应的水的一对母女,进一步坐实了他的猜测。按现代科学的观点说来, 他创造性地使用了空间统计学来查找传染源,并以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价值。如今,绘制地图已成为医学地理学及传染病学中一项基本的研究方法。“斯诺的霍乱地图”成了一个经典案例。 约翰 · 斯诺 1849 年发表论文——《霍乱传递方式研究》(“ On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of Cholera ”)宣传他的理论,并于 1855 年出版了第二版,其中详细介绍了 1854 年英国伦敦霍乱爆发时水源在病菌传播中所起的媒介作用。 1858 年6月16日, 约翰 · 斯诺病逝在工作中,只活了 45 岁。在他逝世 8 年之后,他提出的霍乱传播过程的理论才得到公认。然而,后人记住了他的不可磨灭的功绩。 参考资料: 1 、殚精竭虑 造福一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786933 2 、约翰 · 斯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6%96%AF%E8%AF%BA_(%E5%8C%BB%E5%AD%A6%E5%AE%B6) 写于 2014 年 4 月 25 日晨 【链接】 高中教材人教版必修教材(课文译文) 约翰 · 斯诺击败“霍乱王” 约翰 · 斯诺曾经是伦敦一名著名的医生——他的确医术精湛,以至于维多利亚女王请他当私人医生。但当他一想到要帮助得了霍乱的普通老百姓时,他就会感到振奋。霍乱在当时是致命的疾病,人们既不知道它的病源,也不了解它的治疗方法。因此每次爆发霍乱时就有数千个惊恐的人死去。约翰 · 斯诺想要面对挑战并解决这个问题。他知道,在找到病源之前,霍乱是无法控制的。 霍乱之所以能致人死亡,当时有两种看法,斯诺对这两种推测都很感兴趣。第一种看法是霍乱病毒在空气中繁殖着,它像一股危险的气体到处漂浮,直到找到病毒的受害者为止。第二种看法是人们在吃饭的时候把这种病毒引入体内。病毒从胃里发作而迅速殃及全身,患者就会很快死去。 约翰 · 斯诺推测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但他需要证据。因此,在1854年伦敦再次爆发霍乱的时候,他就着手准备他的调查。当霍乱在贫民区迅速蔓延的时候,他就开始收集资料。在两条特定的街道上。霍乱流行得很严重,以致在10天之内就死去了500多人。他决心要查明其原因。 首先他在一张地图上标明了所有死者居住的确切地方。这给他提供了一条说明霍乱起因的很有价值的线索。许多死者是在宽街的水泵附近(特别是这条街上的16、37、38和40号)。约翰.斯诺还注意到有些住户(如宽街上的20号和21号以及剑桥街上的8号和9号)却无人死亡。他没有预料到这一点,于是他做了进一步调查。他发现,这些人都在剑桥街7号的酒馆里打工,而酒馆为他们提供免费啤酒喝,因此他们没有喝水泵抽上来的水。看来霍乱的流行要归罪于饮用水了。 其次,约翰.斯诺调查了这两条街的水源情况。他发现,水是从河里打来的,而河水被伦敦排出的脏水污染了。约翰.斯诺马上叫宽街上惊慌失措的老百姓拆掉水泵的把手。这样,水泵就用不成了。不久,疫情就得到了缓解。约翰.斯诺在此之前就曾经表明,霍乱是由病菌而不是由气团传播的。 在伦敦市另一个地方,他从两个与宽街爆发的霍乱有关联的死亡病例中找到了证据。有一位妇女是从宽街搬来的,她特别喜欢那里的水,每天都要派人从水泵打水运到家里来。她和她的女儿喝了这种水,都得了霍乱而死去。有了这个额外的证据,约翰.斯诺就能够肯定的宣布这种被污染了的水携带有病菌。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度发生,约翰 · 斯诺建议所有水源都要经过检验。自来水公司接到指令,不能再让人们接触被污染的水了。最后,“霍乱王”终于被击败了。 附注:译文质量不高,但意思基本上没走样,因此除了改掉错别字以外,原文照录。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VnENXWoHt5EXCS_amLHVvBw_ASo-WG3pBx5FLPgc3jkpT324sU9h-Bb9UHgXCgclR10uvNcveVIU5-xrfUMG_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8689 次阅读|5 个评论
Nature News: 德国一首席麻醉学家被确认有学术不端,被开除
热度 1 GumpForrest 2011-3-8 08:34
德国一首席麻醉学家被确认有学术不端,被开除 德国 Ludwighafen 医院的首席麻醉学家 Joachim Boldt 宣称创立了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体外循环麻醉方法, 但因为伦理问题被指控, 莱茵兰 - 普法尔茨州 医学委员会展开为期一个月调查,发现该项研究临床研究中所参与的病人有很多都没有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这项不端导致德国“麻醉与无痛杂志”( Journal Anesthesia Analgesia )将其 22 篇相关论文全部撤除。 早在去年 12 月调查结论出来之前 Boldt 已被开除。 医学伦理问题不是个小问题,国内医学研究把这不当回事,顶多是摆摆样子。另外,把人当小白鼠,还收人钱,不少吧? 。。。。。。。。。。。。。。。。。。。。。。。。。。。。。。。。。。。。。。。。。。。。。。。 http://blogs.nature.com/news/thegreatbeyond/ Research misconduct confirmed at German clinic - March 04, 2011 The journal Anesthesia Analgesia has announced the retraction of 22 papers by German Joachim Boldt on results of medical studies for which he had not obtained the required ethical approval. The former chief anaesthesiologist of the Ludwighafen Hospital claimed to have developed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anesthetising patients that keeps their blood circulating during surgery. The Medical Board of the state of Rheinland-Pfalz, which last month conclud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Boldt’s practices, found that he had conducted most studies involving patients without the necessary approval by an ethics committee.
个人分类: 憨眼看世界|4770 次阅读|2 个评论
麻醉学和疼痛处理研究优秀国际论文 by F1000 Factor
xupeiyang 2010-8-7 14:43
详细信息见 http://f1000medicine.com/browse/ANESTH 国际医学专家按F1000 Factor评出的麻醉学和疼痛处理研究国际优秀论文,你可以选择查阅近一周至近五年发表的优秀论文。 可按以下分类进行检索查阅: Anesthesiology Pain Management Airway/Respiratory Physiology Anesthetic Mechanism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 Anesthesia: Basic Scienc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 Anesthesia: Clinical Science General Pharmacology Health Service Delivery Management Neurosurgical Care Obstetrical Anesthesiology Pain Management: Acute Clinical Pain Management: Chronic Clinical Pain: Basic Science Pediatric Anesthesiology Perioperative Critical Care Perioperative Hemostasis Transfusion Medicine Regional Anesthesia Technology Monitoring in Anesthesiology
个人分类: 麻醉疼痛|3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收录期刊——麻醉学学科
wanyuehua 2009-7-8 14:08
万跃华 2009年7月8日 截至到 2009 年 5 月 SCI 扩展版收录麻醉学学科期刊 26 种( SCI 核心版 12 种),出版地为的美国麻醉学期刊 16 种,英国 3 种,德国 2 种,荷兰、意大利、日本、法国、澳大利亚 各 1 种。 2 005-2008 年 SCI 共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麻醉学学科论文 319 篇,其中 2008 年 99 篇( 0.0990 % ), 2007 年 86 篇( 0.0905 % ), 2006 年 75 篇( 0.0871 % ), 2005 年 59 篇( 0.0764 % )。 319 篇论文包括学术论文 228 篇、会议论文 20 篇、通讯 62 篇、评论 5 篇社论 4 篇。 2005-2008 年中国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以下几种 SCI 收录的麻醉学期刊上: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麻醉与止痛法》 81 篇、 ANAESTHESIA 《麻醉学》 34 篇、 ANESTHESIOLOGY 《麻醉学》 33 篇、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英国麻醉学杂志》 27 篇、 PAIN 《疼痛》 22 篇、 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 《麻醉与监护》 19 篇、 PEDIATRIC ANESTHESIA 《儿科麻醉术》 18 篇、 CANAD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JOURNAL CANADIEN D ANESTHESIE 《加拿大麻醉杂志》 18 篇。 主要研究单位有香港中文大学( CHINESE UNIV HONG KONG ) 60 篇、中国医学科学院( CHINESE ACAD MED SCI ) 40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PEKING UNION MED COLL ) 38 篇、香港大学( UNIV HONG KONG ) 28 篇、四川大学( SICHUAN UNIV ) 27 篇、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 ) 16 篇、武汉大学( WUHAN UNIV ) 10 篇、北京大学( PEKING UNIV ) 10 篇。 1. 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 《斯堪的纳维亚麻醉学报》 http://www.wiley.com/bw/journal.asp?ref=0001-5172 Monthly ISSN: 0001-5172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INC, COMMERCE PLACE , 350 MAIN ST , MALDEN , USA , MA, 0214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57 出版地 : 美国 2. ANAESTHESIA 《麻醉学》 http://www.wiley.com/bw/journal.asp?ref=0003-2409 Monthly ISSN: 0003-2409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INC, COMMERCE PLACE , 350 MAIN ST , MALDEN , USA , MA, 0214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46 出版地 : 美国 3. 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 《麻醉与监护》 http://www.aaic.net.au/ Bimonthly ISSN: 0310-057X AUSTRALIAN SOC ANAESTHETISTS, P O BOX 600 , EDGECLIFF , AUSTRALIA , NSW, 202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72 出版地 : 澳大利亚 4. ANAESTHESIST 《麻醉师》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0461/ Monthly ISSN: 0003-2417 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52 出版地 : 美国 5. ANASTHESIOLOGIE INTENSIVMEDIZIN 《麻醉学与监护医学》 http://www.ai-online.info/aionline/AktuelleAusgabe;jsessionid=2E15A38EDAE3FB5DA9F206E4ECFAF1E1 Monthly ISSN: 0170-5334 D I O MED VERLAGS GMBH, OBERE SCHMIEDGASSE 11, NURNBERG, GERMANY, 9040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德国麻醉学和监护医学会与德国麻醉师职业联合会主编。 创刊年 : 1960 出版地 : 德国 6. ANASTHESIOLOGIE INTENSIVMEDIZIN NOTFALLMEDIZIN SCHMERZTHERAPIE 《麻醉学,监护医学,急救医学,疼痛治疗》 http://www.thieme-connect.com/ejournals/toc/ains Bimonthly ISSN: 0939-2661 GEORG THIEME VERLAG KG, RUDIGERSTR 14, STUTTGART, GERMANY, D-70469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6 出版地 : 德国 7.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麻醉与止痛法》 http://www.anesthesia-analgesia.org/ Monthly ISSN: 0003-2999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 PHILADELPHIA , USA , PA, 19106-3621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22 出版地 : 美国 8. ANESTHESIOLOGY 《麻醉学》 http://journals.lww.com/anesthesiology/pages/issuelist.aspx Monthly ISSN: 0003-3022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 PHILADELPHIA , USA , PA, 19106-3621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40 出版地 : 美国 9. ANNALES FRANCAISES D ANESTHESIE ET DE REANIMATION 《法国麻醉与复苏纪事》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7507658 Monthly ISSN: 0750-7658 ELSEVIER FRANCE-EDITIONS SCIENTIFIQUES MEDICALES ELSEVIER, 23 RUE LINOIS, PARIS , FRANCE , 75724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5 出版地 : 法国 10.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英国麻醉学杂志》 http://bja.oxfordjournals.org/ Monthly ISSN: 0007-0912 OXFORD UNIV PRESS, GREAT CLARENDON ST , OXFORD , ENGLAND , OX2 6DP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23 出版地 : 英国 11. CANAD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JOURNAL CANADIEN D ANESTHESIE 《加拿大麻醉杂志》 http://www.cja-jca.org/ Bimonthly ISSN: 0832-610X 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54 出版地 : 美国 12.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 《疼痛临床杂志》 http://journals.lww.com/clinicalpain/pages/issuelist.aspx Bimonthly ISSN: 0749-8047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 PHILADELPHIA , USA , PA, 19106-3621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5 出版地 : 美国 13. CURRENT OPINION IN ANESTHESIOLOGY 《麻醉学新见》 http://journals.lww.com/co-anesthesiology/pages/issuelist.aspx Bimonthly ISSN: 0952-7907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 PHILADELPHIA , USA , PA, 19106-3621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8 出版地 : 美国 14. DOULEUR ET ANALGESIE 《 疼痛和镇痛》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20308 (注: 2008 年开始被 SCI 收录) ISSN: 1011-288X 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8 出版地 : 美国 15. 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欧洲麻醉学杂志》 http://www.wiley.com/bw/journal.asp?ref=0265-0215 Monthly ISSN: 0265-0215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 PHILADELPHIA , USA , PA, 19106-3621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4 出版地 : 美国 16. EUROPEAN JOURNAL OF PAIN 《欧洲疼痛杂志》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0903801 Quarterly ISSN: 1090-3801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 KIDLINGTON, OXFORD , ENGLAND , OXON, OX5 1GB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97 出版地 : 英国 1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 ANESTHESIA 《国际妇科麻醉学杂志》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959289X Quarterly ISSN: 0959-289X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 KIDLINGTON, OXFORD , ENGLAND , OXON, OX5 1GB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91 出版地 : 英国 18. JOURNAL OF ANESTHESIA 《麻醉杂志》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3809/ Quarterly ISSN: 0913-8668 SPRINGER TOKYO , 1-11-11 KUDAN-KITA, CHIYODA-KU, TOKYO , JAPAN , 102-007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7 出版地 : 日本 19.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AND VASCULAR ANESTHESIA 《心胸与血管麻醉杂志》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0530770 Bimonthly ISSN: 1053-0770 W B SAUNDERS CO-ELSEVIER INC, 1600 JOHN F KENNEDY BOULEVARD, STE 1800 , PHILADELPHIA , USA , PA, 19103-2899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7 出版地 : 美国 20.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临床麻醉术杂志》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9528180 Bimonthly ISSN: 0952-8180 ELSEVIER SCIENCE INC, 360 PARK AVE SOUTH , NEW YORK , USA , NY, 10010-1710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9 出版地 : 美国 21.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ANESTHESIOLOGY 《神经外科麻醉学杂志》 http://journals.lww.com/jnsa/pages/issuelist.aspx Quarterly ISSN: 0898-4921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 PHILADELPHIA , USA , PA, 19106-3621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9 出版地 : 美国 22. MINERVA ANESTESIOLOGICA 《麻醉学》 http://www.minervamedica.it/en/journals/minerva-anestesiologica/index.php Monthly ISSN: 0375-9393 EDIZIONI MINERVA MEDICA, CORSO BRAMANTE 83-85 INT JOURNALS DEPT., TURIN , ITALY , 10126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35 出版地 : 意大利 23. PAIN 《疼痛》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3043959 Monthly ISSN: 0304-3959 ELSEVIER SCIENCE BV , PO BOX 211 , AMSTERDAM , NETHERLANDS , 1000 AE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75 出版地 : 荷兰 24. PEDIATRIC ANESTHESIA 《儿科麻醉术》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18497784/home Monthly ISSN: 1155-5645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INC, COMMERCE PLACE , 350 MAIN ST , MALDEN , USA , MA, 0214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91 出版地 : 美国 25.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 《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0987339 Bimonthly ISSN: 1098-7339 W B SAUNDERS CO-ELSEVIER INC, 1600 JOHN F KENNEDY BOULEVARD, STE 1800 , PHILADELPHIA , USA , PA, 19103-2899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2 出版地 : 美国 26. SCHMERZ 《疼痛》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1180/ Bimonthly ISSN: 0932-433X 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7 出版地 : 美国
个人分类: SCI投稿|11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