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客观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客观

相关日志

破除论文“SCI至上”:尊重客观规律是核心
热度 4 zlyang 2020-3-6 16:53
“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破除论文“SCI至上”: 尊重客观规律 是核心 宇宙演化是有客观规律的。 人类社会进步是有客观规律的。 科技发展是有自身客观规律的。 人才成长是有自身客观规律的。 教育是有自身客观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类而自然存在,并且不能被人类创造、改变和消灭的。人们能够发现、认识和运用规律。 破除论文“SCI至上”,代表的是一种态度: 在对人类社会进步客观规律认识的背景之上,重点研究“科技发展”、“人才成长”和“教育活动”自身的客观规律,是未来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 对于我国,改善科技教育的环境,比选定人才更重要。 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土、肥、水”位于“种(选定人才)”之前,并且是多种因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能寄希望于大量的伯乐。当千里马有环境时,自然会显露出来。因为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伯乐,即“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同行专家不会未卜先知,无法准确判断谁是牛顿。 营造合理的科技评价、资助环境,比选定人才更重要。“八字宪法”里的“密、保、管”,指的是“合理密植”、“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和“加强田间管理”。不用我多说了吧? “工”是指工具改革。 更广泛地说,除了有形的工具之外,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科技创新方法、科学普及等的软工具。甚至是“科技政策”的导向。 立足于“中国社会进步”的“科技、教育”评价,是全社会的事情。破除论文“SCI至上”,核心是将“科技、教育”评价引导向“中国社会进步、人类文明进步”。具体的评价方式(包括“不评价”这种特殊的评价),来自“科技活动正确的目”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的实现手段。 “科学外部史,与‘科学内部史’相对。指科学自身发展以外的因素对科学演化影响的历史。着重从社会制度、科研环境等外部因素研究科学的变迁,揭示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 破除论文“SCI至上”,是科学内部、科学外部共同的任务。经济学界流传的“眼镜蛇效应”,实际上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1957-01-27,大专家说:“ 自古以来,没有先进的东西一开始就受欢迎,它总是要挨骂。 ” 避免“从0到1”核心原创“胎死腹中”的悲剧,“不评”是最好的选择。 1970年代以来,人类数学、物理的相对停滞,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科技评价“谁去评?怎么评?”依然是重要的困难问题。 推荐阅读: 科学网,2020-03-03,五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3/436558.shtm 进一步,2020-02-18,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2002/t20200223_423334.html 科技部,2020-02-17,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20/202002/t20200223_151781.htm 科学网,2020-02-29,人大教授:“破五唯”对顶尖人才意义更大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2/436406.shtm 新华网,2018-11-09,如何答“钱学森之问”,何以解“钱理群之忧”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1/09/c_1123686364.htm 新华网,2019-04-02,聚焦“卡脖子”技术 培育重大原创成果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9-04/02/c_1124313697.htm 《科学网》专题:破除“论文至上”“SCI至上”大家谈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26.aspx?id=3580 Donald W. Braben:杀死同行评议,拯救人类文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4979.html 2008-04-17,杀死同行评议,拯救人类文明 Kill peer review, save civilisation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kill-peer-review-save-civilisation/401457.article?storyCode=401457site=cn 扼杀高新颖的工作并使领先的研究人员“几乎不可能”做出不可预测的发现的“灾难性”科学资助体系正威胁着我们文明的未来。 The future of our civilisation is under threat from a disastrous system of science funding that stifles radical work and makes it nearly impossible for leading researchers to make unpredictable discoveries. 布拉本教授认为,1970年代对研究建议的审查的引入导致了缺乏重大科学发现。他说, 最激进的想法不太可能获得资助,因为在被证实之前很难打动同行。 “大约在1970年之前,科学家们相对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做事,但是 新的规则几乎使不可能的继任者(对于20世纪的伟大科学家)做出发现来促进21世纪的经济增长和繁荣。 ” Professor Braben argues that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1970s of the review of research proposals has led to a dearth of big scientific discoveries. The most radical ideas, he says, are unlikely to get funded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impress peers before they have been proven. Before about 1970, scientists were relatively free to do as they pleased but new rules have made it nearly impossible for would-be successors (to the great scient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to make discoveries that will boost economic growth and prospe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said Professor Braben. 参考资料: Enago英论阁,2020-01-08, 申请科研项目如乐透中签?不如随机筛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1387-1213386.html Richard N. Zare. 关于采用同行评议责任制的倡议 . 中国科学报,2019-04-29 第1版.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4/345573.shtm The case for peer-informed review, by Richard N. Zare March 23, 2019 | APPEARED IN VOLUME 97, ISSUE 12 https://cen.acs.org/policy/research-funding/case-peer-informed-review/97/i12 武夷山,2016-04-07,短期引用与长期引用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68350.html 孙小淳,2013-10-06,苏联专家谈中国的“科学文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47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51670-730496.html 李江,2020-03-05,“破四唯”为什么第一个点名SCI?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221913.html 只有减少由于不必要的资源分配、奖项评选、人才认定而引发的跨单位、跨部门的评价需要,才是破除“SCI至上”的唯一出路。 中科院高能所 ,2017-10-01, 那些年被拒稿过的诺奖研究... https://www.sohu.com/a/195887008_376569 黄秀清,2010-11-16,准晶:被双料诺奖得主鲍林斥为Nonsense的伟大发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80705-383415.html 2017-04-20, 诺贝尔奖获得者谴责“缺乏想象力”的研究资金模型 Nobel laureates condemn ‘unimaginative’ research funding models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nobel-laureates-condemn-unimaginative-research-funding-models 科技日报,2017-05-25,改变科研评估规则,现在是时候了,《自然》总编辑 菲利普?坎贝尔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05/25/content_370085.htm?div=-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413.shtm?id=377413 Editor in chief of nature: it's time to change the rul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http://www.bestchinanews.com/Explore/4926.html 搜狐,2018-06-10,当今的物理学迷失方向了吗? https://www.sohu.com/a/234917479_99913565 2018-06-02,Why some scientists say physics has gone off the rails https://www.nbcnews.com/mach/science/why-some-scientists-say-physics-has-gone-rails-ncna879346 李侠,2020-03-04, 科研产出什么最终还是政策说了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1221735.html 武夷山,2020-03-04,旧文重发: JASIST主编谈计量学研究的挑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21726.html 文双春,2020-03-06,如何让论文更助力“防病治病”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222044.html 相关链接: 2020-01-06, “钱学森之问”总体上存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3096.html 2020-03-02,破除论文“SCI至上”:破除“数数”量化评价是核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409.html 2020-03-01,破除论文“SCI至上”:用基金来作为指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214.html 2020-02-29, 破除论文“SCI至上”:科技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034.html 2020-02-28,破除论文“SCI至上”:“代表作”与“三类高质量论文”是什么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0893.html 2020-02-24,破除论文“SCI至上”:科研“脱虚向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0158.html 2020-01-08, 1970年以后人类数学、物理学的停滞不前:“同行评议”的直接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3380.html 2019-12-02,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科学 - 艺术 - 社会|355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学习笔记] 也谈“科学精神”
热度 2 zlyang 2020-1-22 17:24
“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也谈“科学精神” 起因: 看到 (1)秦四清,2020-01-21,重温科学精神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15080.html (2)王德华,2020-01-20,当今学术界最缺什么?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214969.html (3)邹斌,2020-01-21,理论上的原创一定要同行评议,技术上的原创只有市场可以真正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029-1215101.html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链接: (1) 中国科学院,2002-11-1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http://www.cas.cn/xw/zjsd/200211/t20021114_1683924.shtml 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 “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 ,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科学院,2014-12-26, 李醒民:什么是科学精神 http://www.cas.cn/zjs/201412/t20141226_4282098.shtml?bsh_bid=554254267   “科学精神”(scientific spirit,spirit of science)一词当今不仅频频出现在学人的论著中, 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它的发生学和逻辑的起点,并以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构成它的两大支柱。 在两大支柱之上,支撑着怀疑批判精神、平权多元精神、创新冒险精神、纠错臻美精神、谦逊宽容精神。这五种次生精神直接导源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3) 2018-08-13, 刘亚东谈科学精神:中国1919年缺乏,2019年依然缺乏 https://tech.sina.com.cn/scientist/2018-08-13/doc-ihhqtawx7865053.s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047416 http://news.163.com/18/0813/17/DP400CDP0001875N.html 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低下,基础研究薄弱,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成果乏善可陈。你可以找出一千条原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科学精神缺失。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是一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它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公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等。特别要强调两点。一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成果划等号。从长远看,科学精神和科学成果肯定是正相关的,但在较短时期内却不一定。缺乏科学精神的支撑,你或许可以暂时取得一些科学成果,但注定不会走得久远。二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家划等号。即便你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崇尚、践行科学精神,也不能成为科学精神的化身。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你依然可能做出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来。 (4)朱光潜:中国学术界有五大通病 http://www.sohu.com/a/214521737_74089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6010.html 节选自朱光潜1922年3月30日、31日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的文章《怎样改造学术界》。 1. 缺乏爱真理的精神 2. 缺乏科学批评的精神 3. 缺乏忠诚扎实的精神 4. 缺乏独立创造的精神 5. 缺乏客观实验的精神 (5)早在1931年,中国的摄影研究者胡伯翔先生曾提出: http://image.fengniao.com/307/3073984_4.html http://art.china.cn/photography/2012-11/01/content_5455431.htm http://www.cphoto.com.cn/ss/?action-viewnews-itemid-1225 吾国最初之摄影家,鲜有以研究学术之精神临之者 , 大都从西方之来华传教者或商人,略得一二简易手续以为谋生之计。其时传教者或商人。对于斯道,未能深明其学理技术,可断言也。而得之者,复视同枕秘,不肯轻以示人。师徒相承,辗转传播,以讹传讹,逐致毫无新知。纵有好学者,亦不得其门而入。安有登堂入室之望哉。   一晃,80年过去了,当年胡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又真正解决了多少呢?” 胡伯翔.发刊辞 .中华摄影杂志(创刊号),1931:4. (6) 刘全慧,2011-06-08, 数学界的玻尔——陈省身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7-452745.html 九,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讲得过分一点,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没有纯粹数学,都是应用数学。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到现在还存在。应用当然很重要,但是许多科学领域的基本发现都在于基础科学。”——陈省身,《纪陈》 P. 188 “人往往从两个方面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西方多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中国人多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人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改造自然,就要求社会和自然不断地变化、进步,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中国的孔子、儒家主要讲人际关系、讲稳定,不愿讲自然的基本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想不到,也不鼓励讨论这些问题。所以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发展不多,即使有,也多在应用方面。——陈省身,《纪陈》 P. 183 “ 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 四十年后的今天,陈先生仍对我们讲这句话。——陈省身,《纪陈》 P. 189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信仰,光靠科学是不够的。”——陈省身,《纪陈》 P. 183 (7) 科学网,2020-01-14, 高福院士:“卡脖子”实质就是“卡脑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4802.shtm “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 创新(Innovation)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创造(creativity)是在空地上拔地而起建新楼,创业(enterprinership)是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而这些和基础研究紧密相关。 “卡脖子”问题背后是“卡脑子”的问题。“卡脑子”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基础研究没有跟上。创造没跟上,就不可能有创新;创新没跟上,就不可能有创业;没有创业,就不可能不卡脖子。 现在,我们要明白所有“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统统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最怕一辈子糊涂 什么时候? 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和传播真理? 挖空心思地维护谬误? 竭尽全力地排斥真理? 多余的话: 2018-09-29, 最恐惧:把谬误当成真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7744.html 我们所努力坚持的,是谬误?还是真理? 最恐惧的是, 把谬误当成真理。 进而真诚地捍卫谬误, 真诚地仇恨真理。 福楼拜说:“ 大地有其边界,人类的愚蠢却没有尽头。 ”Gustave Flaubert wrote that “ Earth has its boundaries, but human stupidity is limitless. ” 爱因斯坦说:“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那就是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对于前者我并不肯定。 ” ???? 苏格拉底:“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 ”Socrates, 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 = I know one thing, that I know nothing. 柏拉图:“ 我 - 同样无知 - 不相信 ” “ 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重的无知! ”Plato,On the other hand, I – equally ignorant – do not believe .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3635 次阅读|11 个评论
[找打找骂] 也谈“科学精神”
zlyang 2020-1-22 16:04
“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也谈“科学精神” 理由: 俺的“好友”耶稣说: 挨骂有理,挨打光荣! 起因: 看到 (1)秦四清,2020-01-21,重温科学精神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15080.html (2)王德华,2020-01-20,当今学术界最缺什么?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214969.html (3)邹斌,2020-01-21,理论上的原创一定要同行评议,技术上的原创只有市场可以真正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029-1215101.html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链接: (1) 中国科学院,2002-11-1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http://www.cas.cn/xw/zjsd/200211/t20021114_1683924.shtml 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 “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 ,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科学院,2014-12-26, 李醒民:什么是科学精神 http://www.cas.cn/zjs/201412/t20141226_4282098.shtml?bsh_bid=554254267   “科学精神”(scientific spirit,spirit of science)一词当今不仅频频出现在学人的论著中, 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它的发生学和逻辑的起点,并以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构成它的两大支柱。 在两大支柱之上,支撑着怀疑批判精神、平权多元精神、创新冒险精神、纠错臻美精神、谦逊宽容精神。这五种次生精神直接导源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3) 2018-08-13, 刘亚东谈科学精神:中国1919年缺乏,2019年依然缺乏 https://tech.sina.com.cn/scientist/2018-08-13/doc-ihhqtawx7865053.s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047416 http://news.163.com/18/0813/17/DP400CDP0001875N.html 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低下,基础研究薄弱,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成果乏善可陈。你可以找出一千条原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科学精神缺失。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是一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它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公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等。特别要强调两点。一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成果划等号。从长远看,科学精神和科学成果肯定是正相关的,但在较短时期内却不一定。缺乏科学精神的支撑,你或许可以暂时取得一些科学成果,但注定不会走得久远。二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家划等号。即便你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崇尚、践行科学精神,也不能成为科学精神的化身。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你依然可能做出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来。 (4)朱光潜:中国学术界有五大通病 http://www.sohu.com/a/214521737_74089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6010.html 节选自朱光潜1922年3月30日、31日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的文章《怎样改造学术界》。 1. 缺乏爱真理的精神 2. 缺乏科学批评的精神 3. 缺乏忠诚扎实的精神 4. 缺乏独立创造的精神 5. 缺乏客观实验的精神 (5)早在1931年,中国的摄影研究者胡伯翔先生曾提出: http://image.fengniao.com/307/3073984_4.html http://art.china.cn/photography/2012-11/01/content_5455431.htm http://www.cphoto.com.cn/ss/?action-viewnews-itemid-1225 吾国最初之摄影家,鲜有以研究学术之精神临之者 , 大都从西方之来华传教者或商人,略得一二简易手续以为谋生之计。其时传教者或商人。对于斯道,未能深明其学理技术,可断言也。而得之者,复视同枕秘,不肯轻以示人。师徒相承,辗转传播,以讹传讹,逐致毫无新知。纵有好学者,亦不得其门而入。安有登堂入室之望哉。   一晃,80年过去了,当年胡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又真正解决了多少呢?” 胡伯翔.发刊辞 .中华摄影杂志(创刊号),1931:4. (6) 刘全慧,2011-06-08, 数学界的玻尔——陈省身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7-452745.html 九,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讲得过分一点,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没有纯粹数学,都是应用数学。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到现在还存在。应用当然很重要,但是许多科学领域的基本发现都在于基础科学。”——陈省身,《纪陈》 P. 188 “人往往从两个方面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西方多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中国人多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人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改造自然,就要求社会和自然不断地变化、进步,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中国的孔子、儒家主要讲人际关系、讲稳定,不愿讲自然的基本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想不到,也不鼓励讨论这些问题。所以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发展不多,即使有,也多在应用方面。——陈省身,《纪陈》 P. 183 “ 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 四十年后的今天,陈先生仍对我们讲这句话。——陈省身,《纪陈》 P. 189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信仰,光靠科学是不够的。”——陈省身,《纪陈》 P. 183 (7) 科学网,2020-01-14, 高福院士:“卡脖子”实质就是“卡脑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4802.shtm “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 创新(Innovation)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创造(creativity)是在空地上拔地而起建新楼,创业(enterprinership)是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而这些和基础研究紧密相关。 “卡脖子”问题背后是“卡脑子”的问题。“卡脑子”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基础研究没有跟上。创造没跟上,就不可能有创新;创新没跟上,就不可能有创业;没有创业,就不可能不卡脖子。 现在,我们要明白所有“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统统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最怕一辈子糊涂 为真理呐喊,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为什么? 总是理直气壮地为谬误助威? 罔顾事实, 迷信古人? 什么时候? 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和传播真理? 挖空心思地维护谬误? 竭尽全力地诋毁真理? 多余的话: 2018-09-29, 最恐惧:把谬误当成真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7744.html 我们所努力坚持的,是谬误?还是真理? 最恐惧的是, 把谬误当成真理。 进而真诚地捍卫谬误, 真诚地仇恨真理。 福楼拜说:“ 大地有其边界,人类的愚蠢却没有尽头。 ”Gustave Flaubert wrote that “ Earth has its boundaries, but human stupidity is limitless. ” 爱因斯坦说:“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那就是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对于前者我并不肯定。 ” ???? 苏格拉底:“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 ”Socrates, 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 = I know one thing, that I know nothing. 柏拉图:“ 我 - 同样无知 - 不相信 ” “ 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重的无知! ”Plato,On the other hand, I – equally ignorant – do not believe .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科学 - 艺术 - 社会|0 个评论
我从哪里来?
热度 6 xying 2018-8-20 07:28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大约是意识觉醒,内省自察时会渐起的迷思。自古以来,宗教提供了便宜的答案。圣经把它推到神的创造;佛典将之归为虚幻,放下执念便是无我。但这并不能满足爱思考的追问,那么,神从哪里来?执念之前是什么?于是,旧约里的摩西遇到神,问“你是谁?”,神答:“I am that I am”;禅宗则反诘“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睿智的回声依稀仿佛又遥不可及。科学兴起,以物理主义作为认识世界的基础。物质被定义为不依人的主观而改变的客观存在,而意识则是纯粹的主观体验。这两个不同的先验前提构建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自我在物理世界中没有位置,而它却是精神世界的主宰。笛卡尔企图用严谨的逻辑来思考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他归结为二元论。尽管二元论在逻辑上自圆其说,但自我作为物理世界的观察者,当关系牵扯无法通融时,究竟何者是为虚幻?时至今日,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科学解释了上至宇宙,下达基本粒子,以及生命起源,却鲜有涉及主观意识的成因。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机器人的某些智能已经超越人类,人们开始担心将来它会否觉醒自我,拥有自由意志,威胁到人类。这就要理解知觉怎么从大脑的结构上产生,自我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对此能否有个可供想象的大致图像呢? 大脑方面的研究 现代神经心理学临床医学探索主观精神状态与大脑状态的确切关系。这些科学研究专注于人的身体而不是精神部分。 指导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还原论,在不断地剖析细分中找出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知道,自我是拥有意识的主体,意识是自我存在的体现,感觉知觉意向和内省是意识的内容,大脑是它们的容器。如果替换身体的各个部分,尽管有证据表明,这可能会影响人的喜好甚至性情,但只要人活着还有意识,都维持与原来同一的那个“我”,甚至部分大脑损伤,包括失去半个大脑也还如此。大多数神经生物学家,相信意识是在神经元层面发生的,受到物理规律的支配。神经元是构造大脑功能的基本构件,人们的意识活动涉及一系列神经元组的兴奋波动,然而电生理实验表明,神经元组的兴奋并不都能产生有意识的知觉和反应,许多智能反应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大脑神经科学家希望找出对应着特定意识感知的最小神经元组(Neuron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NCC),了解其构成、活动和机制,以便从物理世界的角度来理解,支持意识感知的必要条件。早在1988年,英国DNA结构发现者弗朗西斯·克拉克(Francis Crick)和美国计算神经学家克里斯托夫·柯克(Christof Koch)就开始致力于这个研究,已经有了许多成果。 临床医学和睡眠研究表明,意识具有不同的觉醒水平。休克、麻醉、深度睡眠等等的意识水平都可以通过脑电波等外部测量探知。与意识相关的神经元活动区域和模式,也可以通过脑电图(EEG)、功能核磁共振(fMRI)和微电极探知。近几十年来与大脑科学相关的研究表明与意识活动相关的神经元活动可被视为原因,意识可能被解读为这个复杂神经系统状态变化的一种特性,其系统运行方式符合物理规律。 物质以存在的形式反映系统状态的内容,这内容表达了信息。神经网络系统上的状态在特定神经元组的机制下解读出信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学家朱利奥·托诺尼(Giulio Tononi)将意识的感知解释为网络信息的整合。在这里,基本构件是个逻辑门,神经网络可以抽象为这些与门或门与非门联接起来的数字电路网络。他为这种用来解释意识体验的网络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以此解释这种网络系统对状态涌现出的感知特性,计算足以反映意识清醒程度的数值指标Φ,并且分析意识体验的信息结构。这个研究类似于从符合观测规律的公理出发建立起力学理论,再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推测出的结果。他以意识体验是存在的、复合的、信息的、整合的和排斥的五个意识现象学特征,作为五个公理,以此从状态转移机制,找出对给定状态,能够产生最大Φ值的神经元复合体,和具有最小不确定性的概念结构。这个研究称为“信息整合理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简称IIT)”,在2014年已有第三个版本,称为IIT3.0,下面大致描述我的理解。具体IIT内容可以查看所附的参考资料。 网络系统怎么能对状态有“感觉”?“感觉”是对状态内涵的解读。系统在这里表现为一个虚拟的主体,在这主体的视角下,状态在系统的机制下可以解析出一个较清晰前因后果的连贯性内容。所谓的“因”是能回溯系统在状态运行前一时刻的状态,所谓的“果”是能推测出系统下一个时刻的状态,它意味着对状态含义的一种了然。 被考察的神经元组网络只是巨大神经网络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未知的外部输入被考虑成白噪音的随机变量,所以对被考察系统的状态,其“前因”只是一个可能状态的概率分布,其“后果”亦然。这两个概率分布称为系统状态的“因果性曲目(Cause-effect repertoire)”。如果这曲目要比完全随机无序的前因及随机状态演化的后果都具有较少的不确定性(较小熵),这可以解释为系统的主体对这状态有较清晰的“感觉”。其“感觉”即是系统在状态中可以获得信息。信息在这里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信息量由比较中的概率分布之间距离(Earth mover’s distance)来计算。 因果性曲目只是“感觉”的非常初级成分,意识的体验在主体上是不可分解的,这意味着能够产生这种体验的神经元组,作为整体在这状态下的因果性曲目,其不确定性要比分解成几个部分后推测的综合要小,这样的不可分解整合减少不确定性的信息量记为φ. 在因果性曲目考量中尽量排除那些会增加不确定性的神经元,由此拥有最大φ值的因果性曲目记为MICE,它们共同组成了意识体验一个方向的维度,例如“红色的”,“滚动着”或者“圆球”等等,称之为“概念(concept)”。 显然不可分解神经元组的各个不可分解的子集,都分别能够产生“概念”,意识的体验是拥有许多不同“概念”的综合,越多个的“概念”和越大的φ值,系统就对这状态有着越丰富和越清晰的感觉,例如感觉到了“红色滚动的圆球”。 意识是不可分解的整体体验,我们看到红色滚动的球,不是一个主体感觉到红色,一个感觉到滚动,另一个感觉到圆球的组合,而是同一个主体以最确定的方式在不同的方向维度上感觉到红色的、滚动的、和圆球的概念。这要求对应着这主体的神经元组,对拥有的“概念”这个层次上也是不可分解的,即作为一个整体要比分解成几个部分的概念组合要有更小的不确定性。这个整体更强的概念系统的信息记为Φ。具有最大Φ值的不可分解神经元组可以看作对这状态感觉的意识主体。Φ值对应着这时整体意识的清醒程度。 这样子,我们可以从公理出发用严谨的数学推理分析意识体验的信息结构,并计算出代表意识清醒程度的信息量。 NCC研究和IIT理论紧密相连,理论工作与临床实验相互验证,它们是神经科学的热门方向。 心理方面的研究 NCC,IIT以及许多大脑研究虽然承认意识的存在,但对心灵问题只是着眼于身体一方,用物理世界的机制对意识现象做出推测。它们解释了物质的系统作为虚拟主体,对状态产生了某种可以解读为“感觉”的特性,但这个对这个系统涌现出感知中心的主体如何成为精神世界中心的“自我”,仍然没有触及。这类似于从微观上了解了电脑的硬件,系统的逻辑结构,以及运行过程,但对其宏观功能还需要从软件的程序结构上来了解。 弗洛伊德创建的心理学,特别自容格后,对自我有许多深入的研究。人类理性的自我并非与生俱有,而是文化的产物。初生婴儿的心智混沌朦胧只有本能,在与人互动,接触社会,拥有更多知识之后才慢慢丰满明晰起来。心理学立足于精神世界的一方,用观测、实验和思辨的方法理解意识和无意识,以及自我本我超我的区别和形成。 法国心理学家拉康(Jacques Lacan 1901- 1981)认为“自我”或者“我”自己只是个幻象,它只是无意识本身的一个产物。拉康是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他也是欧洲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他用索绪尔的语言学来重新解释弗洛伊德的学说,关于自我作为幻象的理论大致是这样的: 婴儿感觉与母亲浑然一体,识别不了它自己与满足它需求的客体之间存在着什么区分,作为人处在“现实界(the Real)”,感觉不到需求的缺失。但在6到18个月,能够区分身体与外界不同时,感觉到与母亲是分离的,有了“他者(other)”的概念,需求要通过请求他者来实现。这个期间婴儿头脑里慢慢地将自己身体各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在外人的提醒下,误认为“我”指的是镜像里那个整体的他者,作为人处在“想象界(the Imaginary)”,这时“我”是宾格的他者。请求的区分需要用语言来实现,以此来表达欲求,抽象象征的概念开始出现。象征界的秩序是语言自身的结构,我们必须进入象征界才能成为言说的主体,才能用“我”来指称自己。拥有一个自我的前提在于将自己想象地投射到镜象、即投射到镜子中的它者,并让自己通过说“我”而得到表达。作为人这时处在“象征界(the Symbolic)”。“我”或者自我,是象征符号(symbolic identity)所指的那个想象。本我是人进入象征秩序时,对自己想象剪裁阉割所产生的创伤,一种无法被象征秩序吸收的,或是被象征秩序压抑的各种各样无意识的仓库。没有任何理性的语言可以解释本我。 被西方左翼知识分子泰勒,英格顿等人,称为当代几十年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齐泽克(Slavoj Zizek,1949- )继承了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对此有进一步的论述。他认为对动物来讲、没有什么真实与虚假的分别。这种分别来自语言,也就是说象征秩序。所以说真实本身就是象征秩序的一部分。什么是象征秩序?象征秩序就是语言,法律,文化,用象征符号来解释自然环境。一方面没有象征秩序就没有真实,另一方面,在象征秩序与自然界之间,也就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有一个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因为任何象征秩序都用他自己的系统与逻辑去解释一切事物,而自然世界却有自己的法则和规律。象征秩序充其量只能在可能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逻辑以抽象思维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理解的基础。但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本身就是对事物的抽象。为什么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是如此的真实、一致和稳定?这便是意识形态的作用。它是一种想像、期望、价值及假設的综合。当我们身陷其中时,一切都能在这体系中自圆其说而奕奕如生。宗教和科学理论都是一种意识形态。 哲学上的认识 现在进行中的NCC研究,IIT理论和心理学,给出了从脑神经网络到心理上形成自我过程的一个解释。在这里,我们看到意识活动对应着大脑中特定神经元组的兴奋;神经元组上信息整合在系统的主体上涌现出与意识感知相同的现象特性;心理学解释了人怎么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作为自我的幻象。这些临床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对意识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想象的大致图像。 由此不难理解,拥有神经网络的大脑且能区分自身与它者的高等动物,会具有某种程度的朦胧意识。根据IIT理论,我们可以猜测,连接有传感器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如果具有足够高的Φ值,也可能具有意识感知,当它能够与人语言交流,积累对这世界及群体关系的认知时,它也同样进行着人类建立起自我认知的成长过程。这样的机器会拥有与人类同样的自我吗? 这很难说。具备产生意识因果性机制的机器,严格说来也还是模拟人类脑神经组的机制。美国伯克利大学哲学教授约翰·塞尔(John Searle)用中文房间(Chinese room)的思想实验针对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智能,认为只是模拟人类行为的机器并没有思想。依此,无论多深入的模拟,机器都无法与人相提并论。但若如此绝对,一切结构相异的物体都无所谓共同的特征了。因此他又说只有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具有人类心理活动才是足以解释心智活动机制的强人工智能,这又让它成为最有价值的仿制。 能与人进行自然语言对话的机器已经问世,按照IIT理论建造出来的机器脑也将具备类同于人类那样的感知特性。关键在什么是“理解”自然语言,什么是真实的“心理活动”? 实际上“理解”和“心理活动”都是在主观的精神世界那一方。虽然心理学着眼于精神世界,但它仍然是从外部客观的角度来猜测主观内在世界的内容,NCC和IIT则完全是基于客观的物理世界。我们只能不断地发掘主观现象的客观特性,通过更深层次的模拟来逼近它,而永远无法证明它们的等同。 当代哲学家戴维·查默斯(David Chalmers)把理解人类意识的问题分为“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科学研究能够逐步理解怎么从大脑的结构和机制上产生知觉、记忆和行为的意识表现,这些所谓“简单问题”的科学研究,都无法越过物质与精神的藩篱,解决身心关系的“困难问题”,证明主观意识怎么会从物质基础上涌现出来。 或说,如果不能从物理世界的研究确定自我的形成,我们能否在精神世界中自省来了解? 人们自古以来就进行这样的探索。参透生死是精神修炼中终极的觉悟。但是人们的理性思考建立在语言和逻辑上,当我在思考我的自身时,语言的表达就是一个自我指涉的命题,这时进行逻辑思考,若非陷入悖论就会进入无穷的循环。神对摩西说“I am that I am”, 禅宗的“从来处来往去处去”都是如此模式。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认为合乎逻辑的语言局限了思维。塔斯基证明了与哥德尔定理等价的语言局限性。所以维特根斯坦最后承认对于世界有“可说的”和“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从哪里来,这生死大问题,是自省中不可言说的内容。对此,禅宗不立文字,佛曰不可说,只能拈花微笑。 实际上即使机器具有意识,我们也不能够进入它的精神世界来确认。我们认为他人与我一样拥有自我,也不是个能够通过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来确认的事实,只是基于知识和经验,相信我并非唯一,以他人的表现和动因类比,来相信他们也是拥有自我的。这同样的类比为什么不能应用在智能的机器上? 科学研究只能在客观世界的此岸来窥视主观世界,而不能真正进入彼岸,但这并不阻碍不断逼近真人仿制的进步。如果机器与人在客观上已是难辨真假,作为应用,我们又有何求? 【参考资料】 ⦁克里斯托夫·科赫,顾凡及、侯晓迪译,“意识探秘——意识到神经生物学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Oizumi M, Albantakis L, Tononi G (2014), From the Phenomenology to the Mechanisms of Consciousness: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3.0, PLoS Comput Biol 10(5): e1003588. ⦁应行仁,“机器怎样才能有意识?”,《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8,14(2):42-46 *此文曾刊登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第14卷第6期(2018.6)专栏,这里文字略有修改
个人分类: 科普|45828 次阅读|18 个评论
人生应该不断地给自己一些挑战
jiangjiping 2018-6-24 07:27
人生应该不断地给自己一些挑战 蒋继平 2018年6月24日 人从生下来开始,就一直面临着挑战。 一开始的时候,缺乏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 需要喂养, 也不会独立行走。 这些都是因为自身能力的局限性给自己带来的挑战。以后慢慢地成长起来,进入社会,从幼儿园开始, 需要接受的挑战就多起来。这些挑战主要是来自于同学们, 老师们, 同事们, 领导们和家长们。 因而, 这些挑战是属于外界的, 是被动的, 是应对式的, 不是自己对自己的挑战。 我把这种挑战称为客观的挑战。 对来自外界的挑战, 只要你有较高的智商, 又愿意付出充分的努力,就一定会在挑战中取得好成绩。虽然来自外界的挑战多种多样, 难度也不一样,但是,只要用心, 只要努力, 充满信心去战胜这些挑战, 一般情况下是不难做到的。 人生过程中最难的是战胜自我。 要战胜自我, 就必须经常给自己一些挑战, 一些压力,要不然,就不会有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能力。我把这样的挑战称为主动的挑战, 或者叫做自我挑战。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 客观的挑战很多很多,首先是家境贫寒,其次是身怀残障, 然后是家庭孩子的责任和负担, 再者是工作的压力和重任。 对付这些客观的挑战, 我的策略只有一个, 就是充分高效地利用时间, 尽最大努力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我深切地体会到, 要有效地战胜客观的挑战,首先必须进行自我修炼,自我提升, 增强自己应对客观挑战的能力。 要做到这点, 就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 我在过了60 周岁后, 人生已经进入安享晚年的境地,儿女们已经大学毕业在外独立生活, 他们都表现优异, 用不着我操心, 家中的经济条件使我过着终日衣食住行无忧无虑的生活, 工作上在单位几乎是自由进出,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我自己做主, 我说了算, 与上级, 下级和同事们的关系和谐融洽, 环境气氛良好友善。所以, 我的生活处于非常舒适轻松的状态下。 在这种毫无压力和客观挑战的情况下, 我整天好像昏沉沉地度日子。虽然轻松舒服, 但是, 一种飘飘然, 混世度日的心理也由此而生。 有一段时间已经到了一定程度的忧郁症状态, 在好日子中觉得生活没有多少意义, 连轻生的念头都曾出现过。 后来在上海的一次严重意外事故, 使我尝到了死亡的痛苦, 从新树立了战胜挑战的信念和勇气。 从那以后,我又给自己设置了一些自我挑战。 我挑战自己接受磨练的耐力和勇气。 我现在坚持做到每天至少一个半小时的体育锻炼。 在左肩骨彻底断裂的情况下, 每天至少30个标准的俯卧撑, 在登楼机上不停地攀登50分钟,到目前为止, 最好纪录是一次登上167层楼, 而且这个纪录还在不断地更新。 每次锻炼时,身上的衣服几乎被汗水完全湿透, 八个台阶的登楼机上, 每个台阶上的汗水连成一片,像一条小溪一样。我的运动项目包括: 游泳,登山,滑雪, 骑自行车,慢跑和散步, 风雨无阻, 每天至少一项这样的运动。 在这样的自我挑战下,我的体质不断底得到明显的改善,不仅彻底地战胜了高血压的顽疾,而且体重明显下降,身体的其他方面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感觉良好。 今天早上读到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一位德国人写的, 题目是【年轻】。这篇文章只有四百多字, 但是, 据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的读物之一。 我读了后也产生深深的共鸣。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 心态是决定人的年龄的最关键因素,要使自己觉得年轻, 觉得生机勃勃, 就得有一个年轻的心态, 要勇于自我挑战。 我的个人体念是:自我挑战是生活的动力, 是保持年轻的良药。 所以,让我们经常保持对自己的自我挑战吧。勇于自我挑战的人是强者, 是人生的赢家。 只有先战胜自我, 才能与群雄争高下。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2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52、宇宙膨胀之我见
baishp 2018-3-28 15:10
宇宙膨胀之我见 《楞严经》原文:“不知身色,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亦诚如我在《我的人天观》一文中所言,没有离开具体观察者之外的所谓“客观世界”,当然,也没有离开所谓“客观世界”之外的“观察者”。此实为一而二、二而一之问题。 本文从观察者----我们的感觉出发,谈谈我对目前科学界几乎公认的一件事----宇宙膨胀现象的看法。 一、时间相对性通俗解释 上了一定的年龄,比如中年之后的人,就会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本来,“快”“慢”是用来形容速度的,怎么用来形容时间了呢?其实,他所说的“快”,是指地球的公转、自转、钟表指针转动这一类时间计量工具的转动速度。这时候他是以自己的感觉为参照系来看待时间计量工具所测的时间的。 如果以计量工具所得时间为参照系,那么他会说钟表时间没有变,是人感觉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如图51-1所示: 图52-1 时间相对性通俗解释 一般人都会认为钟表时间是可靠的,人的感觉是靠不住的。“感觉”太模糊、笼统,没办法度量、比较。不过我认为以此否定“感觉时间”的存在,是没有说服力的。 有一个方法可以直接获取“感觉时间”。将一个人关在黑屋子里,使其不能接收外界任何与时间有关的信息。让他每过相等的时间,比如24小时,向外界发出一次信号。外界记录下他发出信号的时间。这个时间,就可以作为“感觉时间”的粗略度量。 如果这个实验做的时间足够长,比如从小做到老,就会发现,他相邻两次“感觉时间”记录所对应的“钟表时间”的刻度会越来越多(见图)。 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它牵涉到我们对宇宙天地的基本看法,破除我们平时很多固执但并不必然的观念,让我们理解很多以前不理解的说法。 一个老人与一个小孩面对面坐在一起,看着钟表指针转一圈,这时他们经历的“钟表时间”是一样的。好像很难想象他们还会经历什么不同长短的“感觉时间”。其实你只要明白“钟表时间”与“感觉时间”之间只不过是一种“对应、映射”关系,而不是“相等”关系,就会明白老人与小孩经过的“感觉时间”是不一样的。小孩经过的“感觉时间”长,老人经过的“感觉时间”短(A—x,A—y,并不表示x=y)。 另外,我们中国人都知道的“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故事,其实是有可能发生的。它也是爱因斯坦“星际旅行故事——坐光速飞船到太空中遨游一圈回来,发现地球上已经过去千百万年”的早前版本。它表示同样长的“感觉时间”,在不同情况下,会对应差额很大的“钟表时间”。 不过我们要明白,这两个故事它只提出环境的改变,并没有考虑人体生理的改变(返老还童性质)的因素。如果没有人体生理的改变,那么人的“感觉时间”是不会变的。如果强行踏上“太空旅行”的旅途,那也会象在地球上一样很快死去,根本不会再活着回到地球。所以,要明白“生理改变”是“因”,“环境时间改变”是“果”,不能倒果为因。 二、空间相对性通俗解释 同样的道理,可以考察我们的“感觉距离”。成年后,时隔多年,我回到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记忆中那么宽广、高耸的地方,现实中竟变得如此狭小、低矮!不举太多的例子,就说我小时候经常在其中游泳的湘江。小时候站在岸边看河面,堪称“烟波浩渺”“一条大河波浪宽”。看对岸,人物就像蚂蚁一样。到了后来,再看湘江,简直成了一条小水沟,好像我只要使足劲,就可以从此岸跳到对岸似的。 仿照前图,可以画出“空间相对性通俗解释”图。见下: \0 图52-2 空间相对性通俗解释 从这张图里,我们很容易明白一句有名的佛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也有说“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的)的意思。佛陀告诉我们,宇宙没什么绝对不变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我们生命的状态,生命的感受。一粒灰尘里面,一个生命也可以感觉它就是整个宇宙。同样,我们现在感受的整个宇宙,另一个生命也可能感受它就是一粒灰尘。 直接获取“感觉距离”的方法如下:让某甲面对背景完全单调的环境,如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或平坦的沙漠,或大海上,总之不要有任何参照物。在离某甲一定距离的地方,比如10米,或100米(但此距离永远不要告诉某甲,以免他以后受此影响),立一根杆,让某甲熟记自己与杆之间的距离。然后将杆拔掉,恢复环境的单调性。以后每隔相同的时间,比如1个月或1年,让某甲站在原处,由某甲指挥,再立一次杆,使其距离,等于他记忆中以前他与杆之间的距离。这个实验就这样不断做下去,如果时间跨度足够长,比如从小做到老,就会发现,他每次立的杆的位置,一次比一次距他更远。这说明,不变的“感觉距离”,对应的“测量距离”会越来越远(见图)。 这说明,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是在逐步变小,或者说,世界在向观察者方向“坍缩”。而且很可能,越靠近观察者的地方,坍缩得越厉害。比如,假使他第一次同时立了三根杆,分别距他100米、200米、300米,将来可能测出他立杆的位置,分别距他150米、280米、390米…… 不过,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正在不断膨胀。这与我上面的看法,是不是相矛盾呢? 我认为是没有矛盾的。因为两者采用的是不同的参照系。“坍缩”是从“测量距离”参照系来看“感觉距离”(图52-2上图);“膨胀”是从“感觉距离”参照系来看“测量距离”(图52-2下图)。高个子看矮个子越来越矮的话,矮个子看高个子必定越来越高。反之亦然。二者不相反才奇怪。 前面我也说了,“感觉距离”的坍缩,可能是非线性的,越靠近观察者的地方,坍缩得越厉害。对遥远的星系来说,没有坍缩。这与我们看星星从小看到老,也没感觉它有什么变化,是吻合的。 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离我们越远的星球,膨胀(远离)我们的速度越快,而我们自身周围的空间,是没有膨胀的。这与我前面关于“坍缩”的看法,形成一对“互藕”的关系。 三、时空“联动”解释 上面是单纯从“感觉距离”来看“宇宙膨胀”。也可以从“感觉时间”来看“宇宙膨胀”。 现在的“宇宙膨胀”是计算出来的,不是直接测量出来的。而计算,是建立在一些“公理”“定律”“假设”基础上的。比如现代物理学规定“光速不变”。本来,“光速”应该等于光线走过的距离除以所费的时间。这个实验只能在地球表面做。科学家通过大量、各种形式的实验,排除各种实验误差后,没有发现光速本身会变化,于是干脆将光速规定为常数。 这样一规定,将“长度(距离)”这样一个独立的物理量,作了本质性的改变,变成了一个“时间”的“因变量”。它锁定了时间与距离变化的“线性联动性”。 这样,天文距离的度量单位:光年,即光在一年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也会随着“年”这个时间单位的缩短而缩短。用“光年”来度量宇宙尺度,它肯定就会膨胀了。或者说,只要坚持“光速不变”这一设定,那么宇宙就会随着时间的变快而膨胀。 科学家认为宇宙在膨胀的基本根据----从星球传到地球的光线,其频率都存在着“红移”现象。这一现象也可以用我上述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观点加以解释。见下图52-3: \0 \0 图52-3 这张图画的当然比较夸张了,为了图面简洁嘛。实际当中,人随着年龄增加,对环境景物的光谱感觉,“红移”变化可能是极微小的。环境“距离坍缩”的感觉,是不是由“光谱红移”造成的,我不能肯定。这里就作为一种设想提出来吧。 说了这么多,是想说明,我们感觉、观测的这个宇宙,从我们出生(也可能是成为受精卵的)那天起,至我们死亡的那天止,它就一直处在既膨胀又坍缩的过程中:从内向外看,它不停地在膨胀;从外向内看,它不停地在坍缩。宇宙的膨胀与坍缩,与我们生命的成长衰老,息息相关。 生于现代科学昌明之时,很多人对我这种大谈“感觉”的文章,可能会嗤之以鼻。这些人其实是不明科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只迷信科学过程中的部分----测量与计算。而完整的科学过程,它的最初素材,必定是来自我们的感觉,过程中的各种公理定律假设,也必须紧扣我们的感觉,最后的结论,还是要回归我们的感觉。如果结论与感觉不符,不能轻易就肯定结论,否定感觉。也许我们的感觉是对的,导致结论的过程是错的。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通过以上分析,也让我们明白,我们描述宇宙发展变化的两个物理量,时间与空间(距离、长度),其实有两种参照系(测量与感觉,或者说客观与主观)。客观”并不比“主观”更接近真理。在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时空环境条件下,“测量”与“感觉”都会发生极高度的“非线性”变化,我们根本搞不清哪是“测量”变了,哪是“感觉”变了。比如科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发生于大约138亿年以前,实际上所谓“大爆炸”说不定就是我们每个人由精子、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那一瞬间。 (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对本博主题有兴趣的朋友加本人QQ554240962,注明“新浪博友”) (本文首发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0d3de0102wi2d.html 首发时间: 2017-03-04 16:05:19) )
个人分类: 吃饱了饭|2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议“绿色发展指数排名”
xuxfyuwp 2017-12-27 21:39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12月26日公布了《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个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这一评价结果是根据2016年底中办、国办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和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和中组部联合印发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做出的,也是我国首次公布这样的指数,对各地践行绿色发展将会起到引导作用。 从评价结果看,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福建、浙江位列前三,均属于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最后三位是宁夏、西藏、新疆,均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若仅从这一结果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实力还是密切相关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列第四,列第五的是重庆,虽位于西部,但属于直辖市,经济、生态条件都不错。这仅是总体情况,细分析一下,也不尽然,如位于东部地区的直辖市天津,列倒数第四,与经济社会条件又有些不一致了。 若单凭总排位,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指标,有些差别还是显著的。如排位第一、第二的北京和福建,论位次差别不大,但有一个重要指标却差得很远,即公众满意度指标,福建排名第四,北京排名倒数第二,这是为什么呢?或许是北京市的工作还有差距,也可能是北京人要求太高,有些挑剔。但这种大的反差是否也表明指数权重的设计有些偏差呢? 若从具体六项分类指数分析,北京的情况也确实并不算靓丽,如资源利用指数第二十一,环境质量指数第二十八,生态保护指数第十九,这三个反映生态环境实际状况的指标排名都不算高。而三项排名较高的指数为环境治理指数、增长质量指数、绿色生活指数,均排名第一。这三个第一大体反映了投入整治力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实力、文化素质等,与北京的基本状况还是相符的,也奠定了北京综合排名的基础。同时也说明,不管财力投入多大,经济发展水平多高,科技实力多强,若客观实际不尽人意,满意度也是上不去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排名是满意度最高的是位列综合指数倒数第二的西藏,这样高的公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二,是否与实际情况也多少有些偏差呢?相信评估者是按照各项指标数据客观计算的,仅是对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存有疑问。实际上,西藏除缺氧外,其他生态环境条件都不错,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普通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不差,去过西藏的人应该不难感受到。但感受毕竟是主观的,满意度也带有主观因素,而指标计算则是客观的,只是当主客观结果反差过大时,主管部门也应认真做些调研分析,对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予以纠正。若结果总是出现指数排名高的公众不满意,公众满意的指数排名上不去,难免会令人感到疑虑。 以上仅是从某一角度谈了些看法。不单纯以GDP论英雄,那么以什么论呢?需要有新的指标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应是其中之一,但制定好一个指标体系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将一些反映不同层面的指数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指数,其中的权重设置就有相当难度。最终的结果好不好,是否较客观地反映了实际情况,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并结合实际不断修正和完善。
个人分类: 文章|2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点关于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具备一些“霸气”的问题
热度 1 Huangyy 2017-3-2 11:59
工作比较多,忙里偷闲时进入科学网站, 看到姜咏江老师和杜立智老师的关于科学研究方面要有霸气,否则不能成大器的博文,认为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那么,这个“霸气”其实为科学研究者要有一个自信心,但是这个自信不是盲目的,不是唯我独尊的那种形式,也就是像杜老师所说的前面的那两种形式,“傻瓜式的霸气”,“胡搅蛮缠的霸气”。假如把有很多或较多科研经历和有经验的学者称之为要有这种霸气的话,我认为还不如更准确地说,是要有对其已经进行及将要开展研究的过程、成果, 目标 和任务的自信心更为恰当些。 因为,“霸气”二字,确实带着一点 对他人的轻视之意了,或者显得自负有点过头了的意思。估计上述二位老师也是随口而说,也就是指“自信心”的意思。 自信心是好的,对于学者而言尤为重要。但是这里一般指有些研究经验者,而对于初进行研究 的 年 轻人 来说,则是要树立一个勇于进取的信心,有完成任务的信心,要树立高的志向。而不是要有过多的自负心态,那样很容易走弯路,犯错误等。 假如学者要有更多一些的自信,那就是要建立在经过较长时期的刻苦钻研的较多或很多收获的基础上。 那么,在中国的学者身上,这种自信心是显得比国外学者少的。体现在,较多的学者喜欢跟风,跟着外国学者的研究动态、理念或者方法走。如果国内的学者有新的理念、科学的发现、新的论点、方法,或者理论的提出,则相当一些人可能不是很喜欢,不是那么的共勉和赞赏。这样其实是把所谓的“霸气”往错误的方向用。这是对科学发展的一种阻挠的做法。对国际学术界和本国的科技发展是很有害的,应该努力戒除。 具备这种自信心,需注意的是,不是主张学者间的相互不礼貌,甚至相互看不起,这也是有害的做法。学者之间必须要有礼,互尊互敬。学术可以交流,互相探讨,对的、好的就给予好评,有不足的就改之。这方面,不是指学者为了礼节,而不坚持信念,对自己正确的研究结果和学术进展随意放弃;这方面,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更不能被部分人的上述出于排挤他人等心理的行为打乱心智和影响本来是好的研究进程。在礼节方面,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应该是年幼者多尊重年长者,下级多尊重上级的基本法则。这也是正确的。鼓励年轻人谦虚、思提高。 即各自都努力钻研,相互鼓励和共勉,有自信心,但不是去打压他人,搞分散力量和影响科技发展的事情。国外在这方面是做得相对好的。 当然,国内很多人在上述方面也是较好或者很好的。这里只是一个比较,希望中国学者多一些客观、自信,相互鼓励和团结互助。为我国和国际的学术发展多做贡献。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374 次阅读|2 个评论
韦小宝:古代中国与科学,骂人有理!
热度 4 zlyang 2016-7-2 11:59
韦小宝:古代中国与科学,骂人有理! 为什么“骂人有理”? 真傻还真不很清楚。只记得康熙皇帝( 注释 1 )跟韦小宝学会骂人后,大清国蒸蒸日上。 “被”骂的人怎么办? 因人而异。 如果是耶稣的信徒,一定要坚信“挨骂有理,挨打光荣”的伟大理论。( 注释 2 )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 有!绝对有! ( 1 )秘传的不公开科学。 ( 2 )天文观察、农业等。 但是,形式逻辑,的确弱于西方(古希腊),所以没有发展起“以实验和逻辑为工具”的现代科学( 爱因斯坦,科学网曾经的热闹,真傻最早提问 )。但这不能否认 中国和东方古人发展了更高级形式的科学 。 说“古中国没有科学”,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阿 Q ,把自己的“ 主观想象 ”当成“ 客观事实 ”,从唯物主义看这是个悲剧。对于唯心主义,则是获得“完美胜利”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不知道 CIA 在中国有多少特工,就等于“ CIA 在中国没有特工吗”?( 注释 3 ) 没有时间说了。改天再说吧!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今天也一样。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具体形态。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 “学以致用”,是一种阿 Q 式的完美观点。 对于真傻而言,“学以致用”是神仙之术: 俺怎么可能知道将来要用到哪些知识呢? 可怜的阿道夫•希特勒, 不知道美国会有原子弹,英国已有图灵的密码机! 可怜,可怜! 相关链接: 新华网,2007年01月14日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延安整风(上)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14/content_5604793.htm 人民网,2010年05月24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11679391.html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新华网,2013年03月10日, 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言权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3/10/c_124438876.htm 新华网,2016年06月22日 ,历久弥新的思想武器——党史专家谈延安整风 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6/22/c_1119094427.htm 林炎平_新浪博客,2016-02-10,屠龙之术vs学以致用——为什么古中国没有科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0fd4390102wxqn.html 2015-11-19, 以下说法的出处,正确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36563.html 2015-12-22,中国历史上最傻的人之一:祖冲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147.html 2014-03-28,没钱当然可 以招研究生!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80050.html 2015-03-20,没有科研费是可耻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75874.html 2016-6-30,伟大中的伟大:耶稣与阿Q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7724.html 科学网专题《爱因斯坦的回信》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26.aspx?id=22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php?mod=subjectid=223 注释1:康熙,是俺的前世之一。 注释2:见《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注释3:见 Chaitin 定理。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2533 次阅读|29 个评论
实事求是看待仿冒品牌奶粉案
热度 6 bioxncai 2016-4-7 21:26
近日上海公安部门侦破了一起仿冒名牌奶粉案,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相信很多人对此案的第一感觉是,怎么奶粉又出事了?前些年的三聚氰胺大案造成的心理阴影还在,很多人纷纷到国外购买奶粉,国产奶粉什么时候才能给国人以安全感呢?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希望国家对食品安全严加管理的要求也是合理的。 对此事有的博友发表了相关博文,表达了此事的关注、担心和对政府的期望。科学网也有相关的博文:英雄国产假奶粉“企业”,多出来的1.7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82964do=blogid=968436; 奶粉安全 VS 疫苗无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474-968007.html。 然而看过博文以后感到其内容存在一些不妥之处,例如,“上海市公安部门已经对查获的假冒乳粉进行了产品检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但是博主偏要说这批奶粉不安全,误导读者。 还有,宣传说造假的食品就一定是劣质有害食品,在逻辑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知道在中国山寨品随处可见,估计这些博文的博主都使用过山寨品,例如假冒的WINDOWS操作系统,有时山寨品甚至比正品还好。就不法厂商用安全的普通奶粉冒充名牌奶粉的行为而言,名牌奶粉价格高得多,有利可图,这种行为有其合理性。 政府说这批奶粉经过检测后证明是安全的,本意是让大家不至于太恐慌,有安抚之意,也是实话实说,但是这也被歪曲成“不顾老百姓死活”。事实上政府对案件也大力侦破了,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新闻报道都写了,对这些怎么可以视而不见?能不能将新闻看全了再发言呢? 国家有关部门在发现此案后及时做了安全检测并及时告诉消费者是安全的,这是对消费者负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当知道此事后,往往想问这批假冒奶粉有害吗?万一吃到了怎么办?这时政府及时告知相关安全信息,消费者心里一颗石头落地,有什么不好呢?难道要恐吓消费者,让他们恐慌吗? 对政府在管理上的不足,大家可以提出批评意见,但是要依据事实,实事求是,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随意指责。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有人不管政府做了什么,统统说成错的,甚至添油加醋,乱写一气,并以此为时髦,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行为不可取,今后应该避免。 科学网的博主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高的专业职称,按理说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训练,应当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遇事尽可能理性、客观分析,而不至于偏激。科学网本身也是用“科学”命名,理应成为讲究逻辑、科学、客观、理性的引领者。
2894 次阅读|22 个评论
什么是“真科研”?
热度 15 zlyang 2016-1-4 18:39
什么是“真科研”? ( 1 )敬畏客观世界; ( 2 )发现客观规律; ( 3 )运用客观规律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合理、更有意义。 这意味着,要合理评估人类在宇宙里的地位和意义。 “以人为本”,解释的不准确,就会变成“人类中心主义”。 但是, 人类必须依赖宇宙而存在, 宇宙却不必需要人类! “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 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 因此, 它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思维着的精神, 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因此,在评价“真科研”时, 数量指标起不了特别的作用,无论如何也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对每一个科学作品来说,最主要的是质量, 也就是向自然界提出的 问题 的回答 充分 程度如何和所得 答案 的 可靠 程度如何。 (苏联化学家 米·阿·克拉契柯教授) 相关链接: 彭真明,2016-01-04, 对“真科研”的粗浅理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5437-948014.html 2015-12-23, 孙小淳老师《 苏联专家谈中国的“科学文化”》的真实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476.html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8756 次阅读|45 个评论
对西方民主的意外发现(第二版)
热度 2 zlyang 2015-11-7 10:59
对 西方民主 的 意外 发现 (第二版) 西方民主,实际上是 一种“大家观点”的“加权平均”。 这样,美国 等发达国家“加权平均”的结果,可能会 相对接近真理 (客观规律) 。 相反, 机械 照搬西方民主 (照猫画虎,鹦鹉学舌) , 在后发国家“加权平均”的结果,可能会离真理更远。 因此,在后发国家, 照搬美国的民主, 可能会发展的更慢, 被美国拉得更远, 差距加速增大。 上述思考,是否有一定道理? 感谢您的指教! 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柏拉图)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列宁) 真傻 瞎想: 先进的真理,几乎必然在少数人手里? ————————————————————————————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时,毛泽东同志以长沙代表的身份参加,是12名出席代表之一。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1935年1月15至17日的遵义会议之前, 毛泽东的所有正确建议 ,长期饱受错误路线的排斥。这是一个长达14年的经 常“被”陈独秀、王明等“合法”地“民主”掉的艰 苦岁月。 甚至是被光明磊落的 陈毅以“维护党内团结”名义 处理掉。 以至于湘江战役,2天牺牲了3万多红军战士。 真理(客观规律) 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 100个雷锋,任你再独裁,还是雷锋精神; 100个强盗,凭你再民主,还是强盗逻辑! 相关链接: 新华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8/content_695544.htm 新华网,2011-01-05,毛泽东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始末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1-01/05/c_12946824.htm 1929年6月22日 ,为解决红四军党内军内发生的分歧和争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城中的公民小学一座名叫“兴学祠”的院内吵吵闹闹中举行。大会的主持者是陈毅。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1-01/05/c_12946824_2.htm 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由此召开。会上,主持会议的陈毅号召“大家努力来争论”。会场空气紧张激烈。 陈毅担心再争论下去,红四军会产生分裂。为了求得和解与团结,他尽力做了协调工作。 对不同意见的偏激之处,采取“各打五十大板”,都作了批评。其中 对毛泽东予以严重警告,对朱德予以书面警告。 在进行前委书记选举时,陈毅的票数明显占上风,他赶紧摆手说:“不行,不行,我干不了这个前委书记。”但不管陈毅怎么推辞,还是被选为前委书记。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1-01/05/c_12946824_4.htm 陈毅毫不犹豫地说,“ ‘七大’把毛泽东选下来了,我们有责任 。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回去一定要请毛泽东复职。 等我完成了这个任务以后,可以随时听候中央调动 !”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1-01/05/c_12946824_5.htm “陈毅主义”虽然主观上是 为了维护党内团结 ,但 没有支持正确主张,实际上压抑了正确主张。 人民网,2011-03-08, 陈 毅在红四军七大上如何选掉 了毛泽东的前委书记?( 5 )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4087194.html 对事关建党建军原则 性问题的争论,绝不可能以这种“和事老”的方法求得一致。陈毅后来也说,这种做法造成的结果,是 无原则的团结,是和稀泥。 人民网,?,专家:遵义会议前毛泽东被剥夺红军指挥权两年多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4744191.html 从1931年起,亲自创建了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处于被排斥和打击的局面。1931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者,通过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占据了中共中央的统治地位。同年11月召开的赣南会议,撤销了毛泽东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和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书记职务,剥夺了他的党领导权。 1932年10月 的宁都会议,又进一步撤销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职务。从此, 毛泽东被完全排斥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之外。 新华网,2014-04-02, 红军史上最惨重战败:一仗损失 3 万余 全军人数减半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4-04/02/c_126346155.htm 红军指战员面对着国民党30万大 军的“围剿”,经过七天七夜的浴血奋战, 以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的巨 大代价,胜利地渡过了湘江! 新华网,2011-05-26,湘江之战:我军历史上三大悲剧之一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5/26/c_121458734.htm 一批一批将士倒下来,一批一批又往前冲。此时集党政军权于一身、年仅27岁的博古全然没有了当初的自信,方才意识到共产国际对他这个全无军事斗争经验年轻人的任命是如此荒谬。 周恩来 在过江人流中发现了 毛泽东 。这对昔日的战友相互对视却 只能默默无语 。毛泽东这位卓越军事家面对这惨烈的一幕,却 无能为力 。 从此, 当 地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在以 后的年代里,聂荣臻元帅回忆起1934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这两天,认为那是长征途中最危险的时刻。 本可避免的历史悲剧 悲剧,本可避免。只是,历史无法改写。 本来,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后,毛泽东曾建议,利用湘南守敌比较薄弱,而我党在该地区影响比较大的条件,在湘南地区打几仗,消灭敌军一路或一部,以扭转战局。 一如毛泽东之前提出过的所有正确建议一样,这条建议毫无例外地被掌握着红军指挥权的博古、李德等人拒绝了。 网易,2015-03-26,澳报:西方民主为 何令世界失望(图) http://news.163.com/15/0326/13/ALKSLJ4M00014AEE.html 参考消息,2015-03-26,澳报:西方民主为何令世界失望 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15/0326/719546.shtml 苗元华,2015-06-18,朝花夕拾:民主选举大家一时半会还真接受不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4181-898867.html 2015-09-29,功利的教育:不见棺材不落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24294.html 2015-09-04,1900年以来,被拒绝发表的重大科技成果实例(搜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18419.html 2015-01-03,Zenas公理被外国人实证!(提出的沿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56131.html 我国历史学界1980年代发 现的“中国定理”: 新制度几乎总是在旧制度“薄弱环节”首 先建立。 刘昀献,2013-10-15,《百年困惑的破解——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105/c40531-20094621.html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2015-06-18 科学网—朝花夕拾:民主选举大家一时半会还真接受不了 - 苗元华的博文.pdf
1956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思想2-复杂也美
热度 12 tianrong1945 2015-7-16 08:26
大家都笑:上一篇你说“简约之美”,今天你又来了“复杂也美”,你到底认为什么才是美呢?难道一切皆美吗? 这句话真没说错,的确是一切皆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需要我们去发现它,欣赏它。 昨天说这件事美,今天说那件事美,也许我们并不懂得什么叫美?要知道,凡事都经不起推敲,推敲的结果都是一大堆疑问。美是什么?什么是美?如何定义?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先听听咱们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孟子曰:“充实之为美”,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好像都没有给“美”下出一个定义。还有些喜欢咬文嚼字、拆字解义的人说“羊大为美”,可能是指又大又肥的羊吃起来是一种“美味”吧,这说的顶多只是“美”这个汉字的来源而已,不足为道。 那么,外国名人怎么说呢? 【 1】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美就是生命力的充盈。”很难说这是对美的定义,但从中能体会到一点精辟之处,既然美是生命力的显现,向谁显现?当然是向其他的人显现,那么,其中隐含着的意思是说,美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如果你感受到生命力,就感受到了美。俄罗斯思想家和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说法:美都是从灵魂深处感知的。也认为美是一种来自人灵魂深处的反应。 既然美是主观感受,并非客观存在的标准,那么,同一件事情,有的人认为美,有的人认为不美;今天认为是美,明天认为不美,就都是可能的了。 达芬奇画了一幅“蒙娜丽莎”,有人从中看到美妇人,有人看到永恒微笑的美,有人看到善良之美,有人感觉妇人的美中有股哀伤,有人感觉美中有种神秘,更有甚者还看出了其中暗藏的密码,能用以破解玄机,也算是一种特殊美感吧。这些感受因人而异,但都是人为产生的主观感觉,画像本身并不具有“美”的客观特质。试想某一天,地球上发生大瘟疫,人类灭亡了,即使巴黎的卢浮宫仍然存在,蒙娜丽莎的画像照挂墙上,但产生“美感”的 人却没有了,美也就不存在了。在 卢浮宫中钻来钻去的小猫小狗小老鼠,能感觉到蒙娜丽莎之美吗?当然不能。 外在事物通过感官进入内心,使你感到欣喜和满足,便形成美感。“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切美感源于灵魂,起于心动。没有了因感觉而颤动的心灵,便不会感到“美”。即使面对着 蒙娜丽莎的微笑,看到的也只不过是各种颜色的堆积,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聚集在视网膜上而已。 我这么说,又有人不同意了。他们说:人人都知道,乌鸦丑陋孔雀漂亮,葛优难看范冰冰美,这能没有客观的标准吗?如果美感只是主观的,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会有共同体验的美感呢? 多数人的看法,并不等于客观标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为什么对美会有共同的感受?发出共同的赞叹?那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文化基础。人类进入了文明,也产生了文化,文化中的“美”体现了人类这个群体共同的审美记忆。在人类文化的范畴中,美的事物有它们共同的规律,这个规律的确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客观存在”,能使得大多数人产生美感的事物,就是因为符合了文化中的这种客观规律。就这个意义而言,美感有其“客观”的一面,但这与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性质,是两码事。 既然美感与文化有关,人们对美的欣赏就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李白有一首诗:“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不懂古诗词的人初初一看,恐怕很难看出这首诗是在描写一个绝世美女,因此也很难体会其中的文字言辞及诗词意境之“美”。 科学也是一种文化,那么,学科学的人经常提到的数学美、物理美、理论之美,也与一个人的教育程度、科学素养有关。即使是学理工科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理论中的数学之美。常听人们说,麦克斯韦方程,两个相对论,都体现了数学美。然而,没有一定数学修养的人,看到的只是一大堆繁杂讨厌的数学公式,哪有什么“美”呢? 再回到我们所讨论的简约美和复杂美。它们和其它任何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样,总是渗透、掺杂在一起,互配互补,相辅相成。物理理论也是这样,既有构成理论框架的简约美丽的粗线条,也有深入描述具体情况的无数细致部分。物理学家杨振宁写过一篇“美与物理学”的文章 【 2】 ,其中提到狄拉克和 海森伯两位前辈完全不同的行文风格。正是因为杨振宁的 物理直觉和数学功夫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平,才既能体会到狄拉克那种“ 秋水文章不染尘”的简约之美,也能欣赏海森伯文章中含糊混沌的“复杂之美”。并且,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说明简约美和复杂美之关联,分形和混沌是很好的例子。分形中的曼德博集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程产生出来,它的图像中却包含着变化无穷, 有着自相似性质的复杂层次结构。混沌理论与此相关,简单约化了的几个数学方程,用来表示像气候这一类异常复杂的现象。这些方程式产生的混沌解,揭示了复杂系统的长期行为不可预测的本质,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蝴蝶效应” 【 3】 。换句话说,精确的天气预报是不可能的,因为初始值的极小差异将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 分形 的 复杂 之 美 有人将混沌理论誉为继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之后物理学理论中的又一次革命。相对论革命质疑绝对时空观;量子力学质疑微观世界的因果性;混沌理论质疑的是,牛顿和拉普拉斯的决定论。 对混沌理论的研究导致了“复杂科学”的兴起。复杂科学是专门用来研究复杂系统的,它可以说是由研究混沌的物理学家发起,但后来则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经济、生物等多种学科之大成。什么是复杂系统?什么是复杂科学?这些概念仍然模糊,至今难以界定。 复杂科学的研究方向大概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与混沌相关的非平衡态统计;自组织现象;生命的产生和形成;计算机网络理论等。 仅举计算机社交网络系统的“小世界现象” 【 4】 为例,我们也稍体会一下“复杂之美”。 近年来,社交网络热度高涨, email 、 facebook 、 twitter 、微信、等等,目不暇接, 其势汹汹,铺天盖地而来。 据说一个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要认识多少人?才能接触到全世界?”同学们一阵静默后,教授意味深长地说:“你只需要认识一个人!”这个教授的言外之意是说:这个世界事实上是由一个巨大的人际关系网紧密相连着的。网络虽大,世界却小。 如何来衡量网络世界的大小?谈到网络的大小,有一定数学知识的人自然联想到欧拉创建的图论。图论中用顶点和连线分别表示事物及事物间的联系。不过,现代网络理论所研究的图,已经与二百多年欧拉所研究的图有了本质的区别:这些图是巨大的、随机的、统计的、算法的。举万维网为例,把万维网中的每个网页看作是图的顶点,网页之间的联系是图的连线。那么,万维网所构成的图有近十亿个顶点和几十亿条连线。并且,图的顶点和连线都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机变化的。 对一个如此巨大又复杂的随机图,数学家们找出了一种方法来定义它的统计意义上的“大小”。比如说,万维网的大小(直径),定义为从一个网页到另外任意一个网页,鼠标最多需要点击次数的平均值。从上一段中的顶点和连线数值,你可能会以为万维网的直径应该很大。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根据研究结果,万维网的直径并非如万维网的网页数目那样,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而是大约等于 19 。也就是说:从万维网的一个网頁,要連到任意另一个网頁,平均最多只需按 19 次鼠标。 刚才说的估算万维网大小的方法,也可以类似地用在人际关系网上面。 根据 2011 年世界人口统计,人的数目大约 70 亿。这样一个人类大社会构成的巨大的人际关系网,它的‘直径’会有多大呢?研究结果更是出人意料,它的直径只等于 6 !也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两个人之间,平均最多通过 6 次关联,就能互相到达。这就是所谓“六度分隔”说法的来源。这个‘大社会,小世界’的现象,可用一句人们在聚会时偶然碰见意料之外的熟人时常用的话来概括:“世界真小!” 除了‘直径’之外,还有两个有趣的特性表征与人际关系网大小有关的性质:‘聚类系数’和‘度分布曲线’。 聚类系数可以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中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抱团聚类现象。聚类系数的数值从 0 到 1 变化。用通俗的话来说,如果在一个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所有的朋友,互相都是朋友,这个网的聚类系数就是 1 。反之,如果每个人的朋友互相之间全都不认识,这个网的聚类系数就是 0 。直观地看,聚类系数越大,说明抱团抱得越紧;聚类系数越小,说明组织越松散。 对人际关系网聚类系数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网的聚类系数是一个小于 1 ,但大大地大于 1/N 的数,这儿 N 是关系网的总人数。因此,人类社会有明显的社团现象。各社团内部联系紧密,社团和社团之间,有相对少得多的连线相连,称之为所谓的“弱纽带”。而正是这些弱纽带,在形成“小世界”模型上,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纽带的效果。 通过弱纽带的连接,人际关系网的‘直径’迅速变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人际关系网,因此才表现出了‘六度分隔’的现象。 度分布曲线则可描述人际关系中各种人物的重要程度。人际关系网中的度分布曲线,用通俗的说法,就是网中朋友数目的分布曲线 p(k) ,这儿 k 是‘朋友数’, p(k) 是‘朋友数’为 k 的人数。比如说,如果有一个 100 人的社团,每个成员都是完全同等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而且只有 10 个朋友,那么,除了 10 之外,朋友数为别的数目( 1 , 2 , 3 , 4 , 5 , 6 , 7 …… 11 , 12 等等)的概率(人数)都是 0 。所以,这个人际关系网的朋友数分布曲线就是一个只在在 10 这个数值处等于 100 的 delta 函数。但实际上的人类社会网显然完全不是一个平均同等的社会:每个人的重要性由他所处的社会位置所决定。比如说,总统、社会名流、或是影视明星的社交圈要比普通人大得多。举例说,大多数的人(上亿个人)平均每人有 20-100 个朋友,而名人们可能平均每人有多于 120 个朋友,性格孤僻的一伙人可能平均每人只有几个朋友,这样的话,度分布曲线看起来是一条在 20-100 之间出现高峰的一条钟形曲线。 从巨大复杂的网络,可以看到复杂事物的“美”。美感需要学习、培养、和 训练 。科学研究中不缺少美,只要我们多读书,勤思考,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就能去发现、欣赏、创造更多的美。 参考资料: 【 1】关于美学的名言 http://www.mindhave.com/mingrenmingyan/dushumingyan/8278.html 【 2】杨振宁:美与物理学 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articles/040_970201.pdf 【 3 】 Butterfly effec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utterfly_effect 【 4 】 James J. Collins and Carson C. Chow, It's a smallworld, Nature 393 (4 June 1998) 409{410.
个人分类: 科学思想|1643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博士盲审开始了-如何写一个客观规范的评审意见
热度 4 gaoshannankai 2015-4-15 11:37
协助大老板对一个医学类的博士毕业论文进行了评审。 如何做到客观、规范,这恐怕是很多大老板头疼的事情。 首先要明确评审的态度是帮助人家找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博士论文,并且有助于 相关课题组在后续博士培养过程中积累经验。 不要搞利益交换,更不要搞帮派斗争(刻意打压竞争对手),这点是国内评审最大的问题。 由于研究生论文评阅不予实际利益直接挂钩,大部分人都是给面子,所以这块 最大的问题还是一个把关过松的问题。 第一要非常专业的点评人家文章的核心学术问题,不要拿什么语言文字错误扯淡; 第二要根据全国平均水平对论文进行评估,给予精准的估计,这个难上加难。 由于自己多年协助大老板指导研究生论文,而且本人坚持实事求是,背后敢说, 当面敢承认,敢拿出来亮给同行的态度,所以我的评审意见提到的问题,对方还是认可的。 下面是给大老板的原稿,我们讨论后会进一步修改,必要时附带参考文献: 本文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基因组学水平系统分析与xx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各类突变,锁定研究的目标基因;第二部分对目标基因进行深入研究,试图阐明相关机制。xx癌是我国特有的一类癌症,因此从整个课题设计到样品 (这是本文最大亮点)提取,由于该癌症临床样品的稀缺,具有国际创新性。但是,由于博士生及其所在课题组无生物信息专家,所做的分析基本上是根据xx的公司一个套路模板做的。 1. 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最后只找到了一个xx基因,而且这个所谓找到的基因,已经有所报道。 全基因组测序只是一个噱头,并没有发挥它的威力,因为没有找到新的癌基因或变异。换句话讲,不用全基因组测序,可以直接进入第二步,对xx基因在x癌症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工作可单独成文。 2. 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的主要问题就是,对癌症基因组缺乏最基本常识,癌症基因组不同于人类正常 基因组,其变异的情况复杂,特别是有很多染色体级别的大变异,所以用bwa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方法, 根本无法发现染色体倍增,或者大片段断开,移位的情况。你们用xx公司的既定流程跑一下,很难找到新的东西。 在各类变异中,本文过分关注SNP,或其他小片段变异,其实这些变异在癌症基因组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对于可能起主导作用的各类大片段变异,特别是融合基因等各类情况,本文都没有涉及。 3. 最好的分析,还应该对各类变异给出一个评估,最后确定出driver变异和passenger变异, 当然这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果要求一个博士做到,勉为其难,这条意见仅作为参考,希望后续 工作可以考虑到。 本论文虽然存在诸多不足,但是,用国内医学博士平均水平衡量,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论文。
3255 次阅读|4 个评论
区长吃橘子与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热度 3 bioxncai 2015-1-12 15:06
今天早晨刚刚打开电脑,就看到一个显目的新闻在右下角的360弹出菜单中出现,题目为“电视问政 武汉一区长吃被污染橘子”,于是点击进去看看,几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照片下面有一段文字:“2015年1月10日晚,湖北省武汉市,电视问政第五场关注医院、商场、学校周边秩序管理,开发区和新城区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实施问题,相关负责人走上问政台。蔡甸区区长彭巧娣现场吃掉被污染的橘子,这个橘子来自蔡甸区一个的被水泥搅拌站所产生的水泥灰污染的果园。”(来源:光明网 http://photo.gmw.cn/2015-01/12/content_14477449.htm )看了这几种照片和相应的文字,第一反应感觉这位区长似乎在掩盖什么,因为以前看过一个饭店工作人员将顾客碗里的苍蝇吃掉以掩盖其错误的新闻报道,但是转念一想,还是不要急着下结论吧,看看还有什么其它信息来源吧,于是在网络上搜索起来,发现原来还有视频。看过视频以后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是电视主持人带有惩罚意味的一个举动,而区长也接受了惩罚——吃下了这只被水泥粉尘污染了的橘子,大家为这位勇于承担责任的区长鼓了掌。 从目前搜索到的各网站的转载来看,绝大多数都没有将事情说客观,对读者造成了误导,从而网络舆论一边倒地骂这位区长。 是否网站编辑们就无法做到客观呢? 可以看看网易上的相关说明文字:“1月10日晚,湖北省武汉市电视问政第五场,蔡甸区区长彭巧娣现场试吃“水泥橘”,自责管理不到位,称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吃。这个橘子来自蔡甸区一个的被水泥搅拌站所产生的水泥灰污染的园区。”链接为: http://v.163.com/zixun/V8GAM8GTF/VAEQG21QG.html 。这是我目前找到的唯一能够客观描述这件事的一段文字。 其实,只要认真看一下视频,凭媒体人应有的职业素养,对此事不难判断,写下一段与网易编辑一样客观的文字又有何难?现在一些人有一种逢政府必反的情绪,一件事不管政府做得对不对,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加以反对,甚至故意歪曲和编造谣言。媒体人不要去迎合这种错误思潮,而应该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否则点击率上去了,良心过得去吗?即使对敌人,只要是他做得对的事情,就不要加以歪曲,更不要通过造谣的方式抹黑,这才是真正的民主理念。 不要带着情绪去看待问题,那样很难客观。中国人在这方面有很多欠缺,需要补课,需要补民主与科学的课,补好了这一课,才能理性思维,才能更好地推进民主,才不会滑向民粹主义,五四运动高举的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2061 次阅读|6 个评论
哲学是客观的么?——读《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热度 1 qianlivan 2013-12-15 11:27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已经在书架上待了好几年了。当时在旧书摊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主要是受到其封面的吸引——同一书系里有一本书是费曼写的《QED:光和物质的奇异性》。 我最早对“哲学”这个词感兴趣时高中时的政治课,某学期政治老师鼓吹,哲学是给人智慧的学问,而那个学期的政治课就讲哲学。但是就上课的内容来看,我想说,如果那是哲学的话,我很遗憾。那之后对“哲学”失望过很长时间,倒是从物理课和化学课上体会到了哲学的力量——楞次定律背后的哲学、量变引起质变等等。大学的老师也经常会说:“让我们进行一下哲学思考。”然后讲一些深刻的内容,这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所以,总的来说,在科学课里感觉到的哲学是我能接受的,而真正去哲学课本里了解哲学是让我头痛的。这也是这本书束之高阁多年的原因。 这几天正好得空,又有些读书的兴趣,所以趁势把这本书读完了。这本书其实是算是尼采早年的读书笔记,在其生前也未发表。不过大概正因为如此,这本书较之大部头的哲学专著是更和人亲近些的。读起来大致相当于哲学版的人物传记。至于说是“悲剧时代”,从对这本书的粗浅理解,好像是因为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认为人生是在为人的出生赎罪。本书提到的哲学家都是平常不怎么熟悉的希腊最早期的几位哲学家。 关于希腊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哲学家,一种说法是因为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所以人们有时间思考世界本源的问题。提到哲学,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就是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书中的哲学家的哲学也都是关于对世界的看法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泰勒斯认为万物本源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生成”是世界的本质;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即是多”;巴门尼德认为,除了阿那克西曼德说的“生成”,还应该有“存在”;而阿那柯萨哥拉认为世界有“无数的基质”。虽然这些哲学家在他们的哲学中尽力摆脱现实世界,但是仍然不免有现实的印记。我一直以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哲学是客观的么? 从历史上看,有很多哲学思想,每种哲学思想都和具体的哲学家密切相关。哲学家就是在不停解构、建构。哲学似乎只是用来了解哲学家的个性和精神状态的某种记录。当然,哲学也是有共识的,比如,关于世界的本源,有说是水的,有说是火的,但是如果抽象一下,无非就是“一切是一”。而在此基础上,从一个本源生成世间万物就是“一即是多”。关于这个,我还是最喜欢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非常精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哲学共识才是真正的哲学,而所谓的各自哲学只是通向这种真正哲学的铺路石。这些真正的哲学看起来应该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哲学虽然号称高于现实,但是却不能脱离现实,因为现实世界的科学会不断丰富哲学的内容,再者说,对世界的看法——没有了世界还看鸟啊?所以我感觉哲学共识的部分还是客观的。
个人分类: 读书|5814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客观看待和评判科学家的举证?
热度 2 lbjman 2013-11-13 11:41
如何客观看待和评判科学家的举证? 在博文《 转基因话题:我为何说吴中祥老师添乱? 》的评论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刘旭霞老师说: “科学上的举证很重要,所以才设定了转基因相对严格于普通食品安全的标准条件。安全评价过程,就是要求科学家举证的过程” 。刘老师的回答很中肯,但我有疑虑,我这样回复:“ 如果某个科学家研究的问题很前沿,而且他是这个领域具有话语权的人,若他举证过程中存在私利或私心,如何判断他举证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程序和标准能够应付这样的专家吗?” 再次请教各位专家和学者,我对刘老师的回复表达了我的疑虑,这种疑虑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如何客观看待和评判科学家的举证?
6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要客观评价中国科技的现状与进步
热度 21 lin602 2013-10-8 22:41
中国的科技与美国等国家相比肯定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原创性等方面,诺贝尔奖为零。所以不少人将中国科技说得一文不值,将中国的科技人员也说得一无是处。科学网上不少这样的帖子。 说实在的,应该将中国近几百年来的政治、经济、国力、科技的发展,客观地加以评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科学技术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慢慢跟上去,拉近与世界科技的距离。 二十多年前,中国都非常穷,近十多年中国才有点钱,而政治上,中国一直处在动荡之中。清朝被八国联军半殖民,接着军阀混战,再后来是日本侵华,中国内战,反右,文革,政治上一直就不稳定,知识分子一直就没有安下心来。我们大学毕业五十元工资,折合七美元一个月,科研经费更是少,基本上没有仪器,资料都是影印的。严格说来,近二十多年科研才有点上规矩,也才有点科研条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那是不现实的。 应该说中国的科技是在慢慢往前赶。几十年前是都看不见前沿,通过这二十多年的努力,总体上是进步的。 说实在的,只要中国政治上不乱,保持现在的经济发展,逐步改进科技管理上的毛病,中国的科技在慢慢靠近科技大国。 不承认中国科技的进步,将中国的科技说得一无是处,是不客观的。 中国的学者关键要自己争气,不要内讧,互相争斗,静下心来做科研,只要国内政治经济不出问题,不要搞什么政治运动,中国科技说是有前途的。 如果中国政局动荡,经济下滑,腐败横行,国外学者嘲笑国内学人,国内学人抵触国外华人学者,科研人员之间再内斗,那真就没有希望了。
9339 次阅读|31 个评论
客观比真理更重要
热度 3 陈小斌 2013-7-15 10:55
以前觉得真理无比重要。 为真理而执着,为真理而献身是无比崇高的事情。 现在忽然觉得 真理,是个很虚无的东西 真理,受制于个人看问题的立场 真理,受控于个人的经历和认识 因此,客观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诚实的,但无法认为自己一定是正确的 宇宙至大,历史很长 真理与否,不是短暂而渺小的个体所能保证的 坚持客观的态度吧—— 那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而真理大厦的构建 留给历史 留给更多人的客观的努力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3263 次阅读|5 个评论
擦亮眼睛看世界
热度 1 sstone2009 2013-7-14 08:17
有位陌生的朋友对我的博文《中国经济的底气》作了十分认真的评论,全文如下: 太乐观了,今年回国,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遭遇瓶颈,仍然以扩建为主,知识产权保护机会为0,这对产业升级是一个致命缺陷。另外,官本位、权力斗争比过去更为严重,基层人民的生存空间和上升空间压缩,环境污染吓人。没有一个好的体制,中国经济岌岌可危。 起初,我只回复了一个惊讶的表情。次日,我又打开科学网,浏览到这段评论,感觉这样回复很有不礼貌之嫌。那位朋友大概是已经长期寓居海外了,似乎该是“国际友人”级别了,我这样的回复显得缺乏真诚,于是决定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个稍微详细点的回复,如果那位朋友能够看到,愿与之商榷。我希望我们都能擦亮眼睛看问题! 回复如下: 你的忧虑与一些唱衰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比较相似。 中国经济发展,100年来不断地遭遇麻烦,但在今天,麻烦是最最小的一次。 经过长年战争摧残、改革开放前数十年的迟滞、与欧美数十数百年的有序发展相比,中国需要改建、扩建还非常多,也必然会经历启动、普遍、盲目、自抑等阶段,直至进入良性循环,这个过程,没有一个实证可循,只有在摸索中前进。 官本位、权力斗争,其实哪里都有,只是形式不同,关键是你站什么立场! 中国基层人民的生存空间是否改善问题,你说了不算,美国之类的人权报告也说了不算,有良知、客观公正的个人和组织说的比较对,其中包括联合国。 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痛,80年代前,我的家乡河水可以生饮,后来一度污染极重,90年代开始治理,此后大大改善。如果,你来苏州看看,所谓环境污染吓人,你一定会有新思考。环境问题是绝大多数国家都会经历,比如法国,你知道法国香水为什么这么有名吗? 结论:客观看待一个事物,需要包括横向的,也必须是纵向的;你的观点正确程度,取决于你的是否独立思考!
个人分类: 师友往来|38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全面客观的认识水电
热度 6 zbt92 2013-6-28 16:15
张博庭 2013 年 6 月 26 日 在《能源 记者培训班》上的发言 概述: 要全面客观的认识水电,必须要了解水电开发的特殊性。 因水电开发往往和水库大坝的建设密不可分,所以,水电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清洁能源作用和水资源调控作用常常同时存在。 一、水电的清洁能源作用无可替代 1.1 人类社会遭遇减排难题 过去 200 多年间,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仍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极也在不断变化。当我们学会了开采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之后,大量的化石能源被燃烧,不断排放出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使得原来沉积在地下的碳元素,大量地被释放到空气中去。 这必然会导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升高,带来强烈的温室效应,最终可能会产生冰山融化、海水上涨、淹没大陆、气候环境变化异常等一系列可怕的后果。当前,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最大的生态难题。为解决这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努力。然而,由于能源供应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减排责任上,各国又都表现出各种矛盾和斗争。 我国已经在这场全球最大的生态矛盾斗争中逐渐成为了主角。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前几年,美国的布什总统不承认《京都议定书》一直是全世界环保人士批评的目标,但是,自从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改变了态度也开始强调承担减排义务,这样世界各国对排放问题的批评焦点,就自然而然的转向了中国。 1.2 气候谈判,困难重重 然而,当前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意愿分歧和行动鸿沟,仍然难以弥合,严重防碍谈判取得预定成果。截至目前,明确表示将履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的国家和地区仅有欧盟、挪威、瑞士,而美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均明确表示不会承诺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 一方面,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有大量的能源支撑,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社会减排温室气体的要求,履行好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和义务。 未来几年我国的化石能源的增长幅度不能太大。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是我们国家的必然选择。 1.3 面对国际社会减排压力 我国的承诺 前些年,由于在我国经济腾飞的时期,水电开发受到舆论干扰,导致水能利用不足,对比其他发达国家,我们今天的发展确实已经消耗了过多的化石能源,排放了与我们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温室气体。为此,我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减排的承诺在 2020 年单位 GDP 的碳排放水平下降 40% 到 45% ,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 15% 。而我国履行国际承诺的出路,近期主要在水电、核电。自从日本的福岛核泄漏,使核能发展遭遇巨大阻力,因此,我国水电的担子更重了。 1.4 开发利用水电是当前最有效的减排 工业化以来,全球水电的开发应用是减少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功臣。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水电资源几乎开发殆尽,已经进入大规模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阶段。国外各种媒体所宣传的可再生能源,也大都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但是,事实上由于受到技术水平和能量密度的局限,水电仍然是当前最有效率、最起作用的可再生能源。 在发电领域内,目前全球可以利用的其它所有形式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量的总和,恐怕还要与水电的减排作用相差几倍。这就是世界的现实,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期内还不可能被改变。所以,国际上普遍的公认:水电、风电、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三部曲,缺一不可。水电是发展其它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和保障。 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领域内它是目前人类社会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主力。曾有专家根据几个主要发达国的核电比重,推断说世界上替代化石能源发电的第一主力是核电。其实,从全球的范围来看,核电的作用从来也没有超过水电。(参见美国能源署的数据表 1 )可以预计 ; ,在核聚变方式发电的试验成功之前,核电的清洁能源作用,不可能超过水电。 表 1 :全球水电与核电发电量比较表 年份 总发电量 水电发电量 核电发电量 1980 8017.36 1722.88 684.38 1985 9460.21 1952.00 1425.54 1990 11294.58 2144.50 1908.81 1995 12598.23 2452.83 2210.04 2000 14565.75 2619.59 2449.89 2001 14849.92 2565.09 2516.67 2002 15357.00 2600.95 2545.30 2003 15884.31 2611.65 2517.76 2004 1665.03 2780.27 2617.32 2005 17343.88 2893.95 2639.24 2006 18020.77 2999.18 2659.83 2007 18794.80 2990.51 2597.70 2008 19103.20 3119.01 2602.43 2009 18979.89 3145.17 2568.22 2010 20225.28 3402.30 2619.85 2011 2507.24 (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单位:十亿千瓦时) 二、水电的水资源作用,更为重要 水电的节能减排、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已经是全球公认的。因此,我们今天需要着重从另外一个(水资源)角度,来介绍水电。 2.1 水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自然界中的水资源量总是随着时空不断的变化着的,然而,人们对水资源的要求则是非常苛刻的,太多了不行(产生洪水泛滥),太少了同样也不行(干旱少雨,甚至危及生命)。到目前为止,受到人类的科技水平的局限,人为大规模蓄水的方式只有建造水库这样一个方式,所以,水库的建设就是现代人类社会文明,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古代,社会的人口密度低,同时每个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大,所以,水资源的时空矛盾,没有像现代这么尖锐。往往可以依靠自然界的大量湿地进行调节,不必专门建造水库。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生活用水量的大幅度增加,天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最主要矛盾。过去以洪涝灾害为主要威胁的农耕社会,已经向洪涝与干旱交替出现。近年来由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干旱,正在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矛盾。现代社会的人口密度、和巨大的水资源需求,让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必须依靠水库的调蓄,才能解决水资源基本需求的局面。 2.2 水资源开发与水电开发密不可分 一方面水力发电离不开水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水资源开发利用离不开水电。水力发电离不开水资源,这一点是大家都清楚的。但是,为什么说水资源开发也离不开水电,人们就不一定都清楚了。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强调的重点之一。 2.2.1 水资源开发离不开水电的机理 建造了大水库之后。人们在管理和使用这个水库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大的矛盾。这就是水库在用水和放水的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如果不能有效的消减,将会对水坝的结构产生致命的安全隐患。 水电站泄洪的结构,需要采取大量的消能措施。除了建有必要的消力池之外,什么挑流效能、水跃消能、孔板效能、窄缝效能等等。很多重要的工程研究都是要解决水库在泄水的过程中,对水坝和整个水电站的工程结构的威胁。 目前,水电开发往往是一种更科学、更高效的水库大坝建设方式。从利用泄水发电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来看,通过水电开发所建设的水库大坝可以拓宽水库大坝的建设投资渠道,利用市场机制达到服务于社会公益的目的。此外,水电大坝更安全。由于水电开发业主不仅是水库大坝的直接受益人,而且还是责任主体,所以,他们对水库大坝安全和维护会更加主动,完善。更有利于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2.2.2 水电开发能让水库大坝更安全 历史上最远最有严重的 758 垮坝事故发生后,有不少反水电的组织,曾利用河南板桥垮坝所造成的数万人的死亡,作为反对水电开发的重要理由。而实际上,假设当年我国河南的板桥水库,如果真的建有水电站的话,恐怕也就不会发生那次垮坝事故了。 一般来说水电站的管理者,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随时都会对水库大坝的安全高度关注,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所以,水电大坝发生意外的概率比起完全公益性的水利大坝,会有大幅度的降低。据统计全世界已经有过成千上万起的大小垮坝事故。其中 90% 以上都是没有水电站的水库大坝。 2.3 水电商品属性和和它的水利公益属性 电力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商品。世界上重要的大型水电站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要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对于这类的水电来说,它既有产生电力的商品属性,也有调控水资源的公益属性。除此之外,水电能源的经济性很高,也就是说与其它的发电形式相比,水电的成本比较低。更重要的,水电还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的能源。不过,水电的这些优点,有时可能反倒让一些搞电力和经济的同志,对水电的态度产生了偏差,他们对水电的支持只是来自水电的经济性。一些搞能源研究的同志,对水电的支持态度,也是由于水电是一种更便宜的可再生能源。 事实上,水库大坝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所必须的,所以,即使不能发电,人们也还是要建大水库。现实当中,很多的水库大坝根本就没有水电站。例如,我国有 8 万多座水库,但只有 4 万多座水电站。因此,为了建设某些重要的水库,即使不经济也一定要进行水电开发。因为水资源的调控是一种社会公益,它非常需要借助水电开发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4 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与水电开发 国际上的确有 “ 河流水资源的利用不宜超过 40%” 的说法。但它绝不是指水库蓄水(水资源开发),而是指社会总用水量不宜超过河流的 40% 。根据我国原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的解释,其理由是: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用水大约有 70% 最终会转变成污水,重新排入河流系统。因此,一旦某河流的水资源的利用率超过 40% ,那么就大约有 28% 的污水排入河流,与原来的 60% 未使用过的河水相融合,整条河流就几乎增加了一半的污水。因此,河流水资源的使用率一旦超过了 40% ,人们就会认为已经对河流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影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    对水库蓄水的水资源开发而言,根本就不存在着污水返回河流的问题。所以,也就不可能有所谓过渡开发的问题。因为水资源的开发一般仅仅是一种储备,往往并没有真正消耗和使用水资源。不仅如此,一般来说,河流水资源的蓄水能力和水电的开发程度都代表着人类对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矛盾的控制能力,通常都应该是开发程度越高越好。 美国的水库总蓄水量为 13. 5 亿立方米 ,占美国水资源总量的 48.2% 。如果真存在所谓 40% 的警戒线的说法,难道美国全国都已经严重超过水资源利用的警戒线了吗?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美国和很多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正是体现在其超强的水库的蓄水能力上。 2.4.1 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成正比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和国土面积都与美国相似,但我国的水库总库容大约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左右。由于缺乏水库的调蓄能力,与美国相比,我国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相比之下,美国的绿水青山,自然灾害少,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他们的水库库容大,可以吸纳更多的洪水,抵御更大的干旱。我国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上的巨大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水库的蓄水能力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存在,我国的河流普遍坡降大,水能资源特别丰富,所以,尽管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目前还不足美国的一半,但我国的水电装机和发电量却已经从 2004 年起就全面地超过了美国。 总之,一个国家的水电资源再丰富,水电的发电量再大,也并不能代替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现实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应该与其水资源开发程度和水电开发程度成正比,而往往不是与该地区的水电发电量成正比。 2.4.2 水电开发程度与水电开发量的意义不同 例如,世界上水电比重最大的几个国家是巴拉圭( 99% )、乌拉圭( 99.% )、挪威( 99.% )、巴西( 82.7% )、冰岛( 82.3% )、委内瑞拉( 68.2% )、加拿大( 57.5% 、新西兰( 57.3% )、瑞典( 50.3% )、阿根廷( 40.4% ) , 显然,穷国富国兼有。其中的挪威的水电开发程度只有 60% 多,远远低于周边的欧洲国家。因为水电已经满足了他们的全部用电需求,他们当然就不需要再深入地开发水电了。 显然,一个国家水电使用量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全部的问题,主要和它的水能资源丰富程度有关。然而,一个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以及与水电开发程度密切相关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却往往是与这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密切相关的。 三、 社会文明与水资源开发成正比 纵观历史,我们人类几千年来的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几乎就是一部用水、治水的历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控制、利用程度,就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目前科技水平下只有通过利用一系列的水利工程设施,我们才能实现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调配,在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社会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当前人类社会的普遍现实。 根据 2007 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一个国家拥有的大坝数量及人均水库库容量,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按发展水平可将国家分为三类:即高度发展( HDI ≥ 0.8 )、中度发展国家( HDI ≥ 0.5 )、低度发展( 0HDI0.5 )。调查数据表明,除了极个别的特例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与该国的人均水坝数量和人均水库库容几乎成正比。 当前全世界的现实几乎都是,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越好。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球平均值的四分之一,所以人均的水库库容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 2007 年的水库总库容是 6 , 345 亿 m3 (美国是 13 , 500 亿),人均还不到 500m3 。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库容约 3000 多 m3 的水平。这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 上面是 2007 年的统计数字。这些年,伴随着经济的腾飞,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的速度也非常快,到去年我国的水库蓄水总量已达 8104 亿。但是,根据水利部的披露,我国有效的水库库容只有 1700 多亿。而目前美国的哥伦比亚河、密苏里河以及科罗拉多河三个流域的梯级水电开发的有效库容就达到了 2000 亿。可见我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3.1 水库蓄水能力的生态环境作用 以水坝、水库建设为标志的水资源开发,是解决人类社会水资源矛盾的关键。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可以归纳为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孤立的看解决水少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节约用水,解决水多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防洪。但是,如认识到我们的水资源问题是水多和水少同时存在,其本质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那么,辩证的看:用水库蓄水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矛盾,才是解决这类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 3.2 工程措施是水资源的保障 2006 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报告》明确指出: “ 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均不足:地球淡水资源尽管分布不均,也还说得上充足。 ” 。很显然,报告明确地提出了目前世界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是由于设施不足、管理不善造成的。其中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就是指发展中国家还缺乏必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前不久的新电影 1942 ,揭示了黄河大旱之年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但是,由于建设了足够的处水设施, 2009 年我国黄河的枯水情况超,超过了 1942 年,但我们却创造了粮食丰收的历史新纪录。这就是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再比如 2006 年四川发生严重旱灾,国家防总紧急调动嘉陵江、岷江上几座水电站增加泄水,有效的保证了川渝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3.3 应对水资源危机,国际社会呼吁 鉴于储水设施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012 年 7 月,由国际大坝委员会联合国际灌排委员会、国际水资源协会和国际水电协会起草的《储水设施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宣言在日本京都隆重发布。该宣言呼吁全世界共同努力,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建设和保护储水基础设施。 《宣言》披露世界每年淡水资源总量约有 40 万亿立方米,目前人类可利用量每年只有 9 万亿立方米,其中大约 4 万亿是需要由储水设施调节的。《宣言》还强调: 21 世纪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人口增长对水、粮食和能源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非常需要加强储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从而能优化利用水资源,包括洪水管理与抗旱、粮食生产灌溉、发电、饮用水和卫生、工业用水、航运、环境等方面。 四、水电开发就是生态文明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生态文明呢?大家知道进入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引起了一系列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这是我们对生态文明的主要认识,但是,这样理解生态文明还不够全面。必须看到,文明的反义词不是唯一的。 “ 野蛮 ” 和 “ 愚昧 ” 都是与文明相矛盾的状态。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生态不文明的威胁,则往往主要来自于 “ 生态愚昧 ” ,而不是 “ 生态野蛮 ” 。 4.1 生态文明诠释了科学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是不可否认的。任何人类活动都会影响和改变原始的自然生态。所谓生态环境的好坏,都应该是相对一定的主体而言的。例如腐烂的食物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可怕的污染,但是对于苍蝇却是其繁衍生息最好的生态环境;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是人类社会的环境难题,但是对于老鼠则可能是最好的栖息地。在我们人类的生活区域内,我们就是应该努力维护、创造一个适应人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生态发展的生态,就是生态文明。 人类从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开始,到现在发明、制造和使用的各种高科技手段,都是为了同自然进行抗争,并在这场斗争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我们今天的地球,早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类活动改变了的 “ 人类学的地球 ” ,或者说是 “ 社会的地球 ” 。 我国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也曾指出 “ 自 18 世纪晚期开始,地球已进入最新地质时代― ‘ 人类世 ’ 时期。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既不能脱离自然来看待历史事件,也不能脱离社会来看待自然事件,人、社会与自然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类生命共同体,要以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观点看待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 。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发展与某种生态的保护之间的无法回避的矛盾。水电开发与任何人类文明活动一样,对原始的自然生态一定是某种改变,对某类特定的物种的生态来说,难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对于人类社会这个生态系统来说,水电开发绝对是一种巨大的文明进步。 提倡 “ 生态文明 ” 建设一方面是要防止生态不文明野蛮发展。同时也要用科学发展来改造由于不发达,欠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愚昧(另一种生态不文明)。这也是国际社会的一贯要求。 1972 年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曾指出: “ ( 4 )在发展中的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象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因此,发展中的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优先任务和保护及改善环境的必要。 ” 4.2 水电开发的生态文明作用无法替代 近年来,由于一些极端环保组织有组织、有计划的误导宣传,很多人至今还认为我国目前的河流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严重不足,而是开发过度引发的。但事实则完全相反。目前,我国天然水资源极为丰富的云南省的水库蓄水能力,还不到水资源总量的百分之七(此前,曾被参见伪环保记者宣传为 100% )。一旦遭遇长期不下雨的气候,就难以满足正常的水资源需求。由于没有足够的水库蓄水调节, 2009 年秋天以来干旱少雨的气候造成西南地区众多河流和小水库的干涸。不仅农业生产遭受损失,人畜饮水困难,而且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2010 年 4 月底,根据《云南信息报》的报道,省林业厅对于干旱损失进行了评估。此次干旱使云南省约 750 万亩自然保护区受到影响,重旱面积约 10 万亩,导致部分面积较小、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水源枯竭、湿地面积缩小,野生动植物生存和栖息环境受严重影响,野生动物生存所需的水源和食物匮乏。 例如,昭通市巧家县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攀枝花苏铁大面积死亡;南华县有 156 株野生苏铁(国家Ⅰ级)死亡;白马雪山国家级保护区 237 株红豆杉、约 3000 株珙桐等重点保护植物零星死亡。此外,还发现大量两栖类动物死亡,候鸟提前北迁,野生或云南独有野牛、滇金丝猴、斑羚、黑熊和猕猴等饮水困难,体质有所下降、甚至出现城群患病和死亡等问题。 图中是一条河流枯水后干死在龟裂的河道中的鱼。严重的干旱对鱼类的伤害与任何水库建设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有这些惨烈的事实,都生动的向我们证明了,现代社会里调蓄水库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作用。虽然建设水库所形成的人工湿地,确实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鱼类回游)产生某种不利的影响,但是,相对洪涝灾害和特大干旱来说,水库的生态环境保障作用,绝对是更大、更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走遍全世界始终都能看到 “ 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好 ” 的根本原因。总之,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而科学的水电开发是一种重要的、无可替代的生态文明的建设。 4.3 我国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我国的水电开发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推进 “ 西部大开发 ” 战略实施,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 “ 西电东送 ” 、改善电源结构、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减少河道泥沙淤积、改善水质,保护河流生态、再造秀美山川,以及在防洪、航运、灌溉、供水、养殖、旅游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 2012 年我国水电年发电量已达 8641 亿度,可以替代原煤约 4 亿多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8 亿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此外, 大型水库电站具有水资源调节、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在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防洪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排前十位的特大型水库工程: 4.4 水电的生态环保作用不是必然的 首先,必须注重科学开发。例如,在开发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保护鱼类。我国在很工程中都设置鱼道、增值站和采用分层取水装置以尽量保障珍稀鱼类的生境。 其次,开发了水电、建成了水库也并非就能自然的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联合国的水资源公报中说得很清楚,目前的水资源问题,不仅有设施不足的原因,还有管理不善的因素。因此,水库建成以后的科学管理,也非常重要。设施建设是管理的前提,我国黄河上最重要的小浪底水库建成以前,由于管理手段跟不上,黄河曾连续多年出现严重的断流。小浪底建成后,让黄河有了足够的调蓄库容的同时,水利部加强了全流域的统一管理。通过统一调度合理分配,完全杜绝了黄河断流的现象。总之,水库大坝的建设,只是为我们提供了管理水资源的硬件条件,具体能不能管好还需要软件的配合。 再有,必须认清某些水资源绝对短缺的问题。通过建水库大坝、调蓄水资源的水资源开发,只能解决水多与水少同时存在的矛盾。而对于绝对的水资源短缺,水库的作用等于零。我国北方很多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已经绝对短缺,不能满足当地民众的生存需求,一些地区出现了水库干涸的景象。所以,通过水库蓄水并不能解决所有水资源问题的问题。我国目前华北地区的情况,与百年以前的美国加州非常相似。由于水资源绝对的短缺,造成了水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后来美国人是通过加州的北水南调工程,才解决了这些矛盾。 我国北方的水资源问题,也是水资源绝对短缺造成的。对此光有蓄水的水库大坝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调水的工程措施。 五、我国水电开发的前景 我国水能资源世界第一开发潜力巨大。根据 2006 年颁布的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全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6.94 亿千瓦,年发电量 6.08 万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量 5.42 亿千瓦,年发电量 2.47 万亿千瓦时。目前,根据进一步的工作数据已修正为:技术可开发量 5.72 亿千瓦,年发电量 2.61 万亿千瓦时;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单站在 500kW 以下的小水电资源。 我国的水能理论蕴藏量,大约相当于每年 30 亿吨原煤,技术可开发的约 13 亿吨,而目前只开发利用了 4 亿多吨。除此之外,我国的水资源总量 2.8 万亿 / 年。而目前我国的有效水库库容仅为 1700 多亿。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还有较大的潜力。 总之,我国的现状是:水电资源丰富,开发度低,潜力巨大。发达国家水电的平均开发程度已在 60% 以上,部分国家开发程度在 80% 以上。 2011 年底我国水电开发率仅为 27%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开发水平。(按发电量计算) 5.1 水电开发规划完成后,缓解水资源矛盾 水资源调控的作用巨大。美国胡佛水坝基本上不泄洪。我国三峡每年都要泄洪多次。泄洪的根本原因就是水库库容不够,不泄洪腾出一定的库容的话,若再出现洪水很可能会形成灾害。 因为没有泄洪的威胁,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可以建 29 级闸坝;水资源可以得到自如的利用。我国的长江则要在洪水期疲于奔命的把洪水排到海里去,哪里还敢建什么闸坝?旱季里则经常为了保证基本的航运,在明知道水库里水资源已经十分的张的情况下,还是不得不放水。这样势必会更加剧水库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可见,水库的蓄水能力对水资源调控有事半功倍的放大作用。 5.2 加速开发水电将提高水电电能的质量 我国南方地区水能丰富,但目前南方电网汛期、枯期的电力差距巨大,高达三分之一。保证供电不得不想其它办法。其原因是:龙头水库蓄水能力的欠缺,美国的情况是水库蓄水能力比我们高一倍,而装机只有我们的 1/3 ,其可调节性,至少是我国 5 到 6 倍。因此,我国有很多搞电力的同志认为水电的电能质量较差。 当我国的水电按规划开发之后,也将会大大提高水电的电能质量。例如,雅砻江的情况:锦屏一级和两河口龙头水库开发之后,雅砻江流域梯级电站的枯期发电量将超过汛期。很多流域都有类似的情况。我国的水电开发规划完成之后,将会解决水电季节性出力不同的矛盾。 结语 1 、近期以来,为了应对人类面临的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水电开发的清洁能源作用已经被高度重视。国际社会的主流舆论也大力支持水电开发。因此,目前我国的水电开发的最主要动力,是来自国家的减排承诺。所以,当前我们整个社会对水电的能源作用,认识相对比较深刻。但是,相比之下我们的社会对于水电开发的水资源作用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欠缺。 2 、水电的能源作用能够解决的是社会发展的问题,而水电的水资源作用解决的是社会的生存问题。水电的清洁能源作用,是有其他方式可以选择、可以替代的,但水电的水资源作用,则是唯一的,无可替代的。(水电开发的水资源作用更重要) 3 、当前无论是我国还是全世界,都存在着由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引发的生态难题。而解决这些难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充分开发利用好水电这种可再生的资源,维系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4 、生态文明与以往单纯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区别,就是科学地诠释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目前人们所理解的 “ 生态系统 ” 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可大可小。水利水电开发与某种局部的小生态之间的矛盾有时不可避免,但是对于以人为本的整个社会的大生态系统而言,水电开发一定是重要的生态文明。 5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文明存在着以人为本的巨大的差距。以人为本的生态是大生态,(某种局部的生态系统,往往都不会包括人)。以人为本的环境一定是小环境。任何环境的污染都会对周围的群众构成威胁,可是,我们经常会认为这只是局部问题加以忽视。由于生态保护是权力,而环境保护是责任。所以政府管理部门不免喜欢倾向于行使权力,规避责任。因此,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水利水电工程进展困难,同时广大群众所感受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 6 、目前,我国 “ 十二五 ” 规划中已经分别制定了加快水利建设和积极发展水电的重要政策,这就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最重要的措施。 谢谢大家!
4085 次阅读|6 个评论
陈安的自我评价还是很客观的
热度 4 ywang69 2013-5-27 10:31
凭我对安仔的了解,我觉得陈安对自己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无论是唱歌、写博客以及应急管理水平。自信的男人是最可爱的,当然这种自信应该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 当然他演讲的水平看来只有听了他的报告之后才能下结论,下次有机会邀请他到我校讲学就知道了。
个人分类: 昨夜星辰|480 次阅读|9 个评论
从苹果服务事件的评论言论看科学的事实判断标准的缺失
热度 2 cgh 2013-4-4 12:47
从苹果服务事件的评论言论看科学的事实判断标准的缺失 针对央视曝光苹果服务存在的种种问题,其实不是短期出现的问题,前面已有博文讨论,这里不重复、不引用。然而,如何看待这个事件,在网络上的评论和言论居然几乎势均力敌,出乎意料。很多言论存在严重的评判标准问题,值得审视: 1 、评判苹果服务问题的标准 很多人认为,苹果在很多方面比中国企业好,尤其是技术方面,在纠察苹果的问题前请先纠察其它企业。这是非常不正常的逻辑!评判问题的标准不是企业与其他比较,而是现有的规则和法律。只要你的事实违背了现有规则和法律,就应该受到执法改正,和其他企业的执法没有任何关联。突出这种关联,恰恰反应这样的企业是在有意践踏规则和法律。如果国人习惯于通过比较去评判,不经意地鼓励践踏规则和法律的行为,最终形成的是恶性循环,受害的买单的是最普通的老百姓。 2 、央视的作用 央视在整个事件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媒体,起到媒体监督作用,它没有执法权利。央视揭露出来的东西是不是事实,完全可以去验证。假若不是事实,相关企业完全可以以法律手段起诉央视!央视的揭示,首先是给执法机关提供线索,督促执法机关去坚强监管,其次是以无约束力的形式警示被揭露企业。 3 、监督机构的作为 监督机构有没尽到监督作用,有没有在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之前去认真执法,发现问题并执行法律。现在监督机构似乎把自己抽身事外,感觉自己有特权,可以随便支持涉事方或者揭露方。这是非常奇特的现象!事情的揭露首先是对监督机构不作为的揭示,其次是给予监督机构进一步执法的督促。 4 、媒体监督和监管执法无关于政府行政 将媒体和监管机构污蔑成政府行政,进而将正常的市场监管行为抹黑为政府行政干预,这是美国自己恶人先告状的行为。我这里不想重复我前面发的博文。而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无数的企业公关字眼,也就是隐藏在普通百姓眼光以外以正常手段解决危机。企业给谁公关?! 很多评论和言论无视以上客观评判标准,敢于颠倒是非,反映几个问题值得包括科学界同样注意: 1 、需要建立客观事实为导向的评判标准 中国百姓有没有学会自己思考、自己观察事实,这是这些事件中,中国人应该想的问题。如果没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永远会被欺骗,被宣传欺骗、被舆论欺骗、被公关欺骗。现在的国人似乎习惯与用一些缺陷去否定国内企业和机构所有行为,而用一些优点去美化国外企业和机构的所有行为。与此相似的是,学术界也有盲目崇洋媚外、不尊重国内学术研究。学术界也存在对人不对事的攻击行为,其实也是不尊重客观事实(对事不对人),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 2 、不应该让颠倒是非的言论肆无忌惮成为正常 科学界现在还算比较克制。想象一下,如果在科学讨论中肆意歪曲你的数据和证据,进而攻击你的结论和科学素养,甚至科学道德,你还能进行科学研究吗?这样的环境下,谁还能踏踏实实做研究。当然,这种事情也绝不是没有出现过。在论文评审和项目评审中,不时可以听到恶意扼杀竞争对手的消息。这种风气只能助长唯利是图、投机取巧,值得警惕! 纽约时报向美国读者宣扬的信息,利明璋、连清川专栏作家利用的荒唐逻辑: 官媒战苹果,谁在歧视谁? 苹果在华道歉为哪桩? 央视带头炮轰,苹果痛快道歉 中国梦,苹果的噩梦? 央视 315 ,打假还是假打?
个人分类: 杂谈|2750 次阅读|6 个评论
体系结构与社会建制
benlion 2013-3-30 13:34
科学概念(包括术语)、原理、方法和技术等属于科学的体系,或科学哲学研究的范式,科学的研究机构、协会、媒体和会议等属于科学的建制,或科学社会学的范畴。 比如, 90 年代在北京建立转基因动物研究所和举办第 1 届国际会议,其实,转基因动物研究早在 80 年代国际上已创立,国际会议也有召开。 系统生物学于 1968 年代提出,并发展了理论 ( 包括数学 ) 和计算生物学方法。 20 世纪 90 年代,曾邦哲在中科院,将生物系统理论和计算、实验与工程方法,以及细胞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网络等结合起来,并首先采用差异显示分析和开展全基因设计与合成等,正值互联网技术的到来,而在 1996 年 -2000 年进行规模化国际通讯。 2000 年 -2001 年,胡德是用 “omics” 于系统生物学研究,学术上主要是个性医学( 4P )概念和分子生物技术领域的工作,其余不属于原创。北野宏明( kitano )的原创是 “ 计算系统生物学 ” 词汇和软件开发语言领域的工作 - 他用 “systemsbiology”也 在胡德之前, 2005 年和胡德的论文第 1 作者 IdekerT 都已经声明是在分子层面重新提出,其它 3 个学派是合成(工程)、网络(图论)和数学(理论)生物学学派。 所谓学术影响力,不等于论文引用率,而,往往是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等通讯。比如,可检索到大量讲座、论文、网页和书籍中采用了特有的文字、句子、段落、图示和模式等,学术以传递模式传播。 德国( O.Wolkenhauer )、英国( DB.Kell,D.Nobel )、美国( T.Ideker,E.Voit,MesarovicM. )和日本( H.Kitano )等关键科学家明确论述系统生物学早在 20 世纪已经开展,其它几个学派更是独立自 1999 年 -2000 年与 omics 学派同时开始和平行发展起来,而且, omics 学派也有数位科学家( G.Church,R.Aebersold )早已创建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等。 另, 传统文化、科学历史应为具体、客观、真实和细致内容或时期,不应用笼统、文学词汇和全称命题。 胡德院士的那个定义早已被国际上否定不再用,他论述的交叉学科概念也只是仪器研究而不是系统生物学,词汇更不是他提出。 -(本想休博,因看到国内学术机构网页上有关胡德的明显错误-其实,属于非客观、非真实的商业广告语言,故而。)-
个人分类: 历史|2355 次阅读|2 个评论
五毛VS美分
热度 2 cgh 2012-12-17 04:14
五毛VS美分
五毛 VS 美分 其实不知道啥五毛,在看到蒋叔 关于新华字典的博文 中,蒋叔教陈小润百度之,我也顺便想起百度之,才知道还有对等的美分,详见 环球网的评论 。其实透过所谓的五毛和美分,无非是对事实是否接受、如何客观评价。而周五的美国枪击和河南刀伤,给世人展示了所谓的五毛和美分表象,实质还是可以看到,中国有五毛同时美国有美分,中国有美分而美国却没有五毛。 美国周五枪击后,国内媒体大多头条关注。尤其被关注的是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国家主席也给掉眼泪的小奥电话安慰。新华网的“ Innocent blood demands no delay for U.S. gun control ”毫无疑问会被认为是五毛性质,那么,纽约时报的“ China Calls for ‘No Delay’ on Gun Controls in U.S. ”无疑可以看作美分性质。还奇怪的是,新华网相关文章是英文版才有的,而纽约时报也没把它的这篇对应文章放到中文版,难道是我没有找到? 新华网的报道,罗列了一系列的案例: 2012 年 12 月 14 日的 28 人死亡、三天前俄勒冈三人被枪杀、两周前橄榄球运动员枪杀女友后自杀、五个月前科罗拉多影院枪杀案 12 死 58 伤。美国 34 %的人持有 2.8 亿支枪等武器;克林顿政府推进禁枪导致民主党失去 1994 年国会和 2000 年总统选举。 当然,纽约时报也不示弱,列举了中国的系列案例:同一天河南 22 人被砍伤; 2010 年对学校的袭击中 20 死 50 伤;福建学校 8 死; 在表达手法上,纽约时报不忘拿中国网民评论来佐证,当然是批评河南相关部门在处理中的冷血行为。同时还提出中国案件行凶者的精神病问题,认为中国医疗系统没有足够能力去诊断和治疗精神病患者。纽约时报当然也对比了持枪行凶和用其他冷武器行凶,同时拿禁枪的日本说事引出禁枪也存在严重的非法持枪问题,枪支从美国走私到中国。 其实,很多人的观点和纽约时报的观点相识,认为禁枪同样有非法持枪问题,比如美国有的城市禁枪反而更多的枪杀案件和伤亡。但是从中国来看,禁枪确实很少发生针对普通老百姓的枪杀。对于美国人民来说,问题可能在于不禁枪的情况下不是 100 %的人能持枪,因此导致未持枪者被枪杀和治安问题,而如果 100 %持枪,则和 100 %不持枪是一样的。 不管是五毛还是美分,如果能以大多数人的利益分析,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都只关心自己少数人的利益而欺骗大众,肯定都没法长久存在。
426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专家的观点客观或不客观,与社会的整体环境有关
liuchao666 2012-8-25 11:48
评论时事, 经常听说一个词,叫做“客观”, 意思是说, 如果一个专家的意见是确定某事, 那么出错是有可能的, 但是, 如果大部分专家都确定某事, 那么就是真的了—— 而承认这种真就被称为客观。 事实上, 这种客观认定的本质 来自于概率统计, 因此, 事件是否独立就是其结论成立的 必备的前提条件。 即, 这个说法的成立取决 当时的客观的社会环境, 如果所有的专家都是独立的, 并出自自己内心的真实评价, 那么其评价可能是客观的。 但是, 在历史上的某些朝代中, 专家并不是独立的, 其话也并非反映自己的真实内心, 这种情况下, 即使再大部分的一致意见, 也不能认为是客观的。 因此, 社会环境是否允许存在(并充分地实质上存在) 能够独立思考的专家, 并允许其自由发表言论, 是大部分专家观点是否客观的关键因素…… 同样, 可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民主的前提是必须先实现自主, 否则, 单独的投票统计, 就不会有啥任何社会进步的意义……
2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民主与和谐的差异导致了科学与禅的差异
热度 3 liuchao666 2012-7-12 23:01
民主与和谐的差异导致了科学与禅的差异 欧美社会追求民主与科学,中国的传统是和谐与禅。 用中国人的话说,西方人练的是外家功夫,中国人搞的是内功。 究竟谁更厉害呢?且看下文分解: 先说民主与和谐。 西方的民主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虽然看上去似乎人人平等,但其本质是一种多数对少数的暴力——或者说,就是一种头脑简单的傻瓜式的执政策略,用外在的统一掩盖内在的差异。 中国社会讲究和谐,其本质是人尽所能,物尽其用。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这就说,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自由,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喜欢唱歌的就唱歌,喜欢喝酒的就喝酒,大家不用因为别人说鱼好吃而强迫自己也吃鱼,这是一种更符合人类习惯的领导艺术,通过保留内在的差异而体现整体的和谐性,或者说,和谐就是对个体偏好的保护。 一般地说,思想的差异必然导致行为上的不同,因此,两种思想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两个重要的实践团体的差异,这就是科学与禅的区别。 科学习惯于把观察到的现象说成是一种客观的规律,并认为其具有永恒的普适性,应该说,这与其简单的民主叠加思想分不开的,一个现象,如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能观察到,那么,这个现象就被称为是真的。 再说禅。 禅的认识向来是非形式化,或者说,一直是反形式化的。吃喝拉撒,顺其自然,禅不会把因为 100 个人中有 90 个人喜欢吃鱼而把吃鱼当作人的本性。 如果要简单地区分中西方两种文化,我想可以这样简单地总结:西方人讲究客观,中国人讲主观。 突然记起几年前的一次答辩,一位老师问起“信任”与“可信”的差别,在我看来,其答案与这里讨论的问题似乎有些关联: “ 信任 ” 是一个比较主观性的概念,而 “ 可信 ” 则是相对客观的描述。 易中天老师说,中国人是一个讲究忠奸而不讲对错的民族。 道理大体也是如此。 忠奸是一个主观的概念,而对错则是一个客观的描述。 不过,如果单纯从哲学上说,人类能把握的都是主观的现象,而所有的所谓客观论断,最终都需要依赖于主观上的论证。 然而,民主或科学,利用一种多数原则将主观的想象演变成了客观论述。 从博弈的角度看,遵循大概率的事件是聪明的做法,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其投机的本质。我们真正需要的,仍然是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任何时候,都应该避免将自然界的暴力原则演变为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这,或许就是人性与动物性的差异所在。 从社会的角度看,正是所谓的客观的法律准则诱使实用主义人类做不违法但是损害社会公平的事情。对于真正懂法律的人而言,法律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力——越是详尽的法律,约束力越小。 因此,由主观的人类组成的社会,其根本法则仍然应该是维持一种主观的法则。 当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类的原则,也绝不应该仅仅被解释为像尊敬、赡养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赡养其他人的父母(事实上,今天的客观社会已经把传统的由血缘关系维持的系统演变成了由金钱关系维持的系统,因而,“老吾老”的前提已经事实上丢失)——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想想自己变老的时候,希望自己被如何对待,那自己就应该如何对待现在的老人。 这样, 即使承认社会分工的不同, 即使承认群众与公务员之间的主仆关系, 我们只需要做到—— 对仆人而言,制定规则时候首先把自己看作主人, 对于主人而言,遵守规则的时候,首先把自己看作公仆。 那么, 主仆关系就会自然进入期望的和谐阶段—— 尽管真正的和谐社会并没有主仆的差异。
2019 次阅读|8 个评论
论文在那儿,等着你去发现
热度 2 yuliping 2012-6-17 00:22
在某个领域,针对某种问题,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研究,将其写成论文发表,是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所做的工作。近年来,我经常有这种感觉,就是论文本来就在那儿,等着你去发现,有时真的感觉到论文其实并不是自己写的,而是真理本来就在那儿,你仅仅是幸运地揭开其面纱罢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有时佩服自己,有点小得意,有时感慨自己运气好,有时也有点责怪同行,怎么这个东东都没有发现,有时也会骂自己笨,怎么不早点发现这个东东,总之是一种非常愉悦的感觉。 只可惜迄今为止,尚没有大的发现,小小创新是相对容易的,较大的创新是极其困难的,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2012.6.17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167 次阅读|2 个评论
韩寒或人造韩寒 VS 民族文化的悲哀
热度 3 liuchao666 2012-6-9 10:29
0引言 韩方之争,至今一直还没有消停。 我总觉的这是一种文化的悲哀,无论有没有“人造韩寒”。 挺韩的人关注的是韩寒的作品及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喜欢韩寒,因为韩寒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真实,这个社会上敢说真话的人太少了”,这是曾听到的一位女孩子对韩寒的评价,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人造韩寒”这个命题。 倒韩的人关注的是韩寒本人的真实写作水平,“这位号称高中一年阅读二十四史的文史之神,竟是连他拿来做书名的浅显文言文都没读懂”,方舟子如是说。 关注人还是关注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做人和做事一直是一体的,做人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似乎很少有人喜欢考证 滕王阁序 是不是来自王勃的一时兴起而作,大家喜欢的是 其文章的美,无论是因为爱屋及乌,还是因为君子爱成人之美,总之,中国名人的负面消息一直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西方文化讲科学,讲客观,喜欢把人与事分开来看,即使是大文豪或大科学家,生活中的流传也是成绩与私心贪欲的并存。 今天的韩方之战,恰恰是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在学习西方的现实中忘记了自己的目标,也忘记了自己的文化。前几天的博文“昨天,今天和明天”对此做了一点讨论,这里不再展开了。 这里只讨论韩寒与人造韩寒,只讨论两个“如果”及一点点个人的看法。 一 如果“人造韩寒”属实 如果“人造韩寒”属实。 很不幸,今天到处都是“人造韩寒”的现象,为什么独独韩寒引起了争议? 有的人一边控诉资本主义的悲惨世界,一边把妻女送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还美名其曰“反美是工作,去美国是生活”,这样的人没有人去倒他; 台下收贿赂,台上讲腐败,这样的反贪局局长没有人去倒他; 一贯眼睛很好,一判案眼睛就花,这样的法官也没有人去倒他…… 独独韩寒有人倒了…… 不错,韩寒只是一个后台不硬的妖精——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对唐三藏还有些许痴情的妖精,却被猴精给打死了——而原因,仅仅是因为妖精修炼成精不是靠自身的努力而是因为偷吃了其父亲的仙丹。 妖精说,三藏们,我爱你。 猴精说,三藏们,妖精就是妖精,她的爱也是有毒的,我替你们除掉她。 有人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可惜,在黑暗的夜晚,再亮的眼睛也看不见光明, 更何况, 不明真相的群众眼睛上,总是喜欢带着黑色的纱…… 二 如果“韩寒”属实 如果韩寒属实。 很不幸,这同样是另外一个悲惨的问题。 儿童节左右,写过一篇博文, 那里提到, 管理者最大的难题 不是说谎话而被管理者不信, 而是说真话的时候没有人相信—— 这个时候, 其实双方是最难以找到共同的语言的, 当权者说,一群刁民,公然造谣, 弱势者说,你们一贯为非作歹,谁知这次又是什么居心…… 如今, 很少有人愿意相信一件事情成功背后,靠得是的99%汗水, 但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相信 一个张扬的孩子背后, 总有一个成功的爹爹。 每次看到那些扶不起的老太太的新闻报道, 我总是想,几十年前, 这些小姑娘哪个不是善良的天使? 莫非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女性注定要比男性要遭受更多的不公? 面对环境的无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假作真时真亦假, 真情总被假意驱——国难见忠臣, 作为一个不愿随波逐流的异端, 为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你,愿意用生命来演绎一段悲剧麽? 三 无关韩寒的两点讨论 韩寒事件本身,无论谁真谁假,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许多困境,只是一句话就能化解。 无论韩寒说一句:“对不起,亲,我不是想象的那样天才”; 或者 方舟子来一句:“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我为此道歉”。 然而,韩寒现象的背后,有两个问题依然是不容忽视的: I在倒韩与挺韩者之间,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那是, 双方似乎都同意: 如果那些有争议的作品真的出自韩寒,那么,韩寒可以称之为天才; 但是, 如果韩寒的那些作品出自其父亲之手,那么,韩父则不能够称之为天才。 我想,这种共同的认识背后,才是今天的中国社会文化中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 一个比较实用的推理公式是: 为什么俺们是天才呢…… 因为 从XX到YY, 某A用了P年,某B用了P-1年,某C用了P-2年, 而,俺们, 只用了P月…… 只可惜,这个公式的本身是错误的。 天才们确实比一般人做的快, 但是, 做的快的却未必是天才。 所以, 今天的中国虽然有很多符合规则的天才, 但是, 却没有作出天才能够做出的事,甚至还有的说, 近30年中国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 稍微调查一下就可以发现,为什么俺们的天才做不出天才的事: 为了让那些天才们能够符合天才的标准, 天才背后的非天才们作出了太多的牺牲: 为了让某X能够N连冠,y、z一定不能赢; 为了某A能够超越前辈的记录(做论文,选先进……),b、c、d、……z只能做A背后的无名英雄 ……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做幕后英雄呢?其实是利益在指挥一切: 只要做出一个天才, 那么其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N个非天才的收益总和…… 2 在倒韩与挺韩者之间,另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是,双方都认为,客观是至关重要的。 在所谓的科学实践中,大家一直在试图保持一种价值中立的客观态度。 可是,在社会生活中,客观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可以探讨: 一个是能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观? 另一个是客观在社会生活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求真。 客观,客观,再客观。 我一直在想, 我们能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观呢? 其实,我们选取的任何一个检测样本,都不可能是与选择无关的。 客观的只是手段,不客观的都是样本的选择。 如下是有关当年亩产万斤的新闻报导描述(1958年8月18日的《湖北日报》报道): “于是,他们选择了第二生产队的一块面积为1.016亩的稻田,作为试验田……,这块试验田先深翻了1尺5寸,然后施了大量的底肥:陈墙土300担,塘泥1000担,水粪30担,石膏6斤,石灰30斤。在禾苗移来时,又施了豆饼180斤,硫酸氨70斤,过磷酸钙80斤,水粪60担,草木灰240斤。移栽的那天,全社动员4个生产队的劳动力,将另外8亩稻田的禾苗连根带泥拔出,用门板或梯子抬着,运到这块试验田中,移栽在一起。由于移并过来的禾苗太多,密不透风,据说把鸡蛋随便地放在禾苗上面滚动也不会掉下去。为了使禾苗不至于沤烂,他们就用细长的竹竿把禾苗一蔸一蔸地分开,又用喷雾器喷射井里的凉水,还派人到县城借来一台鼓风机,日夜不停地给禾苗鼓风。” 其实,他们只是做了一点点的创新,把插秧的时间往后推迟了一段时间,也就是,推迟到了收割前的那几天。 如此这般之后, “建国一社向麻城县委报告说,他们将发射一颗亩产超过30000斤的“卫星”。麻城县委又向黄冈地委和湖北省委作了汇报。于是,省、地、县三级联合组成高产验收团,来到建国一社进行“卫星”验收,随同一道来的还有武汉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和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特地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的大字标题。” 客观的数字是最容易做出来的(无论是GDP,还是平均工资,又或是房价上涨率)。 再有效的客观的检测手段,也 抵挡不住一颗主观选择的心。 再者, 就算是有些事我们能够客观, 但是,我们会不会做的太客观而偏离真相了呢? 在真实的社会中,客观的真相往往并不是生活的唯一目标 ——无关爱情,无关婚姻。 中国一向有着追求主观的优良传统: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这确实是一个不讲客观的论述—— 然而, 这才是中国的文化, 这就是, 为什么 “工资提高了,住房改善了,但是,我们的幸福感下降了……” 生活是由一个个主观的片段拼凑而成的,试图用客观的数字来治理社会,只会把人类变成机器。 其实,社会生活中是存在价值中立的文化的,但是, 那并不来自外在的客观中立, 而是起源于内在的主观中立。 我相信理想的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是, 那并不是依赖于客观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 而是一种平等的生活文化的建立—— 理由则可以在这样的文章中发现: “人人为己”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 用一则前几天的旧闻做结尾: 一群买房子的砸了卖房子的招牌。 问其原因,原来是,“买了房子,结果房价降了”。 路人不平,问,“如果房价涨了呢?” 买房子的说, “哦,那没有问题,因为卖房子的当初承诺房子不会降价,俺有录音为证。” 路人释然。 打官司。 法官一看, “丫这是法盲啊,知不知道,口说无凭,没有合同的口头协议是无效的?” …… 好一个口说无凭—— 莫非我们还生活在远古的森林里? 呜呼, 在内容与形式之间, 究竟是我们太法制, 还是我们太官僚主义……
2539 次阅读|14 个评论
LCA如何秉承客观精神(与导师谈话记)
热度 3 MJ2009 2011-4-16 01:29
今天与nick聊天,说起下周要做报告,有两组数据我重新算了一下,因为奶牛的产奶量对最终的牛奶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ing,以下简称CF)影响很大,而我前后采用了不同来源的数据,算出来一个1.4一个1.6,想当然的就用了1.4去写报告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很正式的报告,本来就是初步结果,以后还要修改。结果nick很严肃地说YOU CAN'T DO THAT,认为我之前对产奶量的估计虽然也有误差,但好歹是目前最能自圆其说的方法,不能因为拿到了另外的估计值就随便改CF结果,更不能因此破坏了对所有数据处理的一致性(integrity)。我理解他的意思是说,其他人的估计值更不靠谱,不能随便信。我争辩说,没什么嘛,人家听报告的人就是想看到较低的CF值,谁高兴看到自己的碳排放居然比欧盟平均值还高啊?意思是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嘛,我自己清楚就行了,至于写报告么尽可能让人家高兴点,何况反正是初步结果,还没算完呢。没想到nick更加不高兴了,说,I DON'T WANT TO HEAR YOU TALK LIKE THAT AGAIN,我感到这话的严重性,唉唉,他向来是个非常和善的人,从来不随便说重话,这回看来我是太过头了…… 后来琢磨了很久,很感慨。nick向来是个批评家,有时候觉得太吹毛求疵了,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严肃与挑剔。学者如果不具备的客观、冷静分析的态度,又怎能期待别人的信任?挑选1.4而不是1.6(虽然二者都是计算结果而不是捏造),体现了我对外的妥协。然而因观众的好恶而操纵自己的表演,不是一个严肃的学者应有的态度。CF也好,LCA也罢,本身就是非常容易被操纵、被误解的,如果不能秉承客观的精神,就不是合格的practitioner。很惭愧,是为记。
个人分类: LCA|3544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开篇·思辨
gonglu0904 2011-1-1 14:33
最近在网络上流传的老村长事件,在逐步了解的过程中,让我心生感慨。 我开始接触消息都是揭真相说钱村长是被谋害而死,我没有详细了解情况,只是看到为全村人争取利益而上访,遭当地有关部门陷害诸如此类思想的文字表述。作为一热血青年,我就立马义愤填膺、怒火中烧,骂党骂国骂政府。而当今早看见方舟子在微博上转的公民的调查结果是截然相反时,我没有去追究去探寻,而是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好吧,鉴于不知名原因,已找不见其中的一篇文章,就也不给另一篇的链接了) 在见到一则消息时该如何面对、如何接受?是只看结论,只看发布者只看支持者,还是该只针对事件本身做客观的自我评价?乍看这个选择,觉得谁都会选后者,但能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因为我们常常会人云亦云,常常会追随权威(这里权威是以你的价值体系而评判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往往会受其影响。但有时候这并不是不可避免,而只是为了图个简单。何止是评论新闻消息,就是拿到科学研究上来说,不也是一个道理吗。 但是要做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客观还真不简单。这除了以大量的事实调查为基础(光这一点就十分困难了),还取决调查者自己的能力,知识基础、思维推理、价值观念等等。以此看来,我们对于任何领域的任何事件的评价都像是进行科学研究,结论的获得其经过大同小异。这样,面对一个事件,你还敢草率下结论吗?你的结论代表着你的信誉,说出去的话就得负责任。 另外一点,我觉得科研人员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不仅要把自己的业务做出色,也要胸怀天下,关心民生疾苦。或许你做不了什么,而当你可以做什么的时候,效益便显现了。这更像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不过,积极的态度何时何地都是正确的。 最后, 2011年1月1日,恭祝新年快乐! 2011.01.03看见韩寒相关博文,附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176yw.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95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客”之“客”
boxcar 2010-11-13 09:55
刚才看到林中祥老师的新博文科学网上可以看到美与丑,善与恶【 1 】,文中里面两次提到了客观这个词,于是我在林老师的博文下面评论到 博客之客,当是客观之客。由此围绕着客字展开了联想,遂写下本篇博客之客。 其实博客这个词源自英文单词 Weblog ,被比我更喜欢拆字(英文单词)的人拆开成了 we blog ,进而演化成 blog ,音译为博客【2】。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反正我觉得这个音译很妙,因为博和客都是在汉语中有相当好的涵义的字词。博可以让人联想到博大精深,渊博,广博,而说客字,也会让我们产生很多联想。 博客之客,首先让我想到客人。我等在网络上写日志,和自己在深藏家中的日记本上写日记有一个巨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个日志是公布出来让很多人看的。来(看)的都是客,相当于客人。博客的主人(博主)要有个待客的礼数,说话不妨先客气点儿,客人当然也就会客套一下,于是一团和气。如果博主一肚子火气,不由分说地把很多人骂了一顿,来访者(读者)难免也会呛火,于是就可能出现博文的下面一溜儿不逊的言论,甚至大有反客为主的架势。如果博主的火气再大些,就有可能出现对骂的局面,此时围观者甚众,但其中很多人看后难免摇头乍舌。 博客之客,还会让我想到客观。博客所写内容是否真实客观,其实是很重要的。如果所列现象均为属实,所提出的观点中肯,分析探讨和结论判断都很客观,容易为很多人所接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观点偏激、论述过程有很多主观臆断的博文,难免会被很多人所反对并由此引起激辩。此时主客双方你来我往地在评论栏交锋,场面很好看,可能让很多人热血沸腾,却也极容易让人失去理性,深陷意气之争。 若单把博客中的这个客字拆开来,又别有一番趣味。客的上面是个宝字盖,下面是个各字。这个宝字盖的寓意在于,博客其实是博主私人的地盘儿或空间(我的地盘儿我做主),它就像一所房子,它当然也就是博主个人的宝贝。各字又可体现点儿博主之独特和个性,不同人的博客,自然各有不同。各字的上面是文下面是口,该当蕴含着用博文表达出博主想要说出的话的意义。 所以,博客自然也就是博主在自己的空间上写出些独到而有个性的文字,说出些自己想说的话了。明白了这个道理,客人们也不妨客随主便。 ============================== 参考: 【1】 林中祥: 科学网上可以看到美与丑,善与恶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3242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9.htm
个人分类: 科学网|3806 次阅读|7 个评论
照相和画像(mirror)
liwei999 2010-10-8 16:10
照相和画像 (932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September 06, 2010 05:28PM 第一次听见自己的声音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感觉就是陌生,在许多熟悉的声音中间夹杂着一个陌生的声音。不敢相信、不愿意相信这是自己的声音。但是周围人都一致:说这就是你的声音。这是镜某的第一次客观的感受从耳朵孔里进来的振动,通常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头和肉传过去的。 看照片或照镜子都可以直到自己的形象,为什么说那不是客观呢?镜某的朋友这样发问。曰:因为那还是自己看自己,所以不是客观。 第二次客观的发现是来自看漫画。机器不会识别漫画所代表的原人物,但人脑却可以。因此漫画所表现出来的原型人的某些特质要素构成了对原型人物的客观。第一次看自己的画像的感觉也是不象自己,但别人都说很像。可见人们自己对自己并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个客观是需要通过别人加工过的画像才能表现出来。 洋人的有钱人讲究让人家画像,慈禧也有洋人给画的像。画像虽然不如照相来得真实,但是却是客观。相片里的信息太多,反而影响了人们对人物特征的提取和认识。每年到街头去让无名作家给画一次像,既是认识自己,也是帮助画家的生计。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悟篇(3)-客观评价一个人一件事
liujian129 2010-6-27 22:54
我想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一定很痛恨论资排辈;但我也相信我们很多人在遇到一个新观点、想法、事物或其他事情的时候,都会在心里掂量着背后的倡议者是否有足够的分量。如果分量足够,我们接受;如果不够,我们不屑或者排斥。即使是同样的观点,差不多的内容由不同资历的人提出来,所获得的认同(credits)可能完全不同。这其实可以从《科学网》博客博文的点击量、跟帖率、回复率、推荐数等指标略见一二。 如果很认同一个人就全盘接受他的所有;如果很不认同一个人就对其全盘否定。而很认同和很不认同可以完全由某件事或某方面决定。与个人崇拜(或崇拜的反义词)无异。中国向来有这个传统。连毛XX这样的伟人都难逃此劫。生前被奉若神明;去后尸骨未寒就有很多人开始对其全盘否定。好在有另一伟人邓XX能客观掌舵,最后功过七三分。这好像是个国际潜规则,斯大林死后日子也不好过。学术上也不乏相似的例子(比如郭XX,周X等)。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就事论事,真正客观地对一件事(包括自己做的)或一个人(包括自己)进行评价?(我坦言我不能;但那些能人应该能。)这需要的不是一般的能力。 在被西化的同时,还要记得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是精华的。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说明年龄、资历不应该是能力考核的主要条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明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会犯错误的,不要因为他/她的某些缺点或错误就对其全盘否定,因为人(所做的事)也都不是一无是处的。也要接受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别人一提出来就猴急。 (写得很乱。。。)
个人分类: 人生随想|4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范畴的“客观”及其双重意义——兼论“科学知识”的涵义
周可真 2010-6-11 02:23
林中祥 老师就拙文《为什么要对今日之中国进行无情的理性批判?》所发表的评论 批评不好的,赞赏好的内容,客观是最好的。说服别人的最好方法,客观些,真实些,好懂些(平民化语言),艺术些 ,使我陷入了对客观的思考。 什么叫客观?在我的记忆中印象特别深刻者,与客观直接相关的概念有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到的客观实在概念和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中提到的客观知识概念。 列宁的客观实在概念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物质。这里客观一词的含义是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或 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波普尔的客观知识概念是指那些由说出、写出、印出的各种陈述组成的知识。这里 客观一词的含义是 依赖于语言、文字而存在 或 存在于语言、文字之中 。 然则,按照列宁的客观概念,所谓客观的批评就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批评;按照波普尔的客观概念,所谓客观的批评就是存在于语言、文字之中的批评。 毫无疑问,批评必定要借助于语言、文字,所以也必定是存在于语言、文字之中的,故要做到波普尔客观概念中的客观的批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做到列宁客观概念中的客观的批评就难了,因为由语言、文字所陈述的批评不可能存在于批评者的意识之外,相反,批评者的批评是必定依赖于批评者的意识,因为他的批评就是他的意识的陈述,如果离开了他的意识,他的批评就无从谈起了。 如此分析起来,所谓客观的批评的客观,应该既不是列宁所谓客观实在的客观,也不是波普尔所谓客观知识的客观,而是别有所指的。 那末,所谓客观的批评的客观到底是什么意义上的客观呢? 列宁所谓客观实在的客观和波普尔所谓客观知识的客观都是针对主体因素(意识、语言、文字)而言的,那末,不是针对主体因素(意识、语言、文字)而言的客观,就应该是针对客体因素而言,亦即针对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对象或由语言或文字所陈述的对象而言的。 那末,针对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对象或由语言或文字所陈述的对象而言的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显然,这里的客观应该是指意识与意识的对象或陈述与陈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言,其具体涵义是意识或陈述与其对象的一致。就客观的批评来说,其客观就是指批评与批评的对象的一致,即如恩格斯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 ) 中所指出的那样 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决定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毫不怜惜地牺牲一切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 。这种客观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坚持的唯物主义所要求的所谓从既有的事实出发 。但是,所谓事实或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是指什么呢? 根据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的有关论述,恩格斯认为他和马克思的自然观、历史观是从 经验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 出发的 。那末,在他们看来,经验科学本身是从什么出发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 按照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五段论述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对于科学主体来说,他们的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应该被理解为是他们自己的感性实践的产物,易言之,是他们的感性实践导致了他们对感性地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对象(事物、现实、客体)有所感知(感性意识)、有所欲求(感性需要)。据此, 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应被解读为现实的科学是产生于科学主体由于其自身的感性活动所引起的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 。这意味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现实的科学不只是要解决由于科学主体的感性意识所引起的知识问题,还要解决由于科学主体的感性需要所引起的价值问题。换言之, 科学的实质是在于通过科学主体的感性实践去追求那些可以达成科学主体的目的的知识 。 然则,至少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观念,科学范畴的客观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属于知识范畴的客观,一是属于价值范畴的客观。知识范畴的客观所涉及的是科学主体与科学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范畴的客观所涉及的是科学主体之间的关系。拙著《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在探讨顾炎武知识论时触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在该书中指出: 顾炎武的实证精神,既追求创新又征求共识,这里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呢? 应该看到,在知识论中,创新是意味着知识主体个性的发挥,其凸现的是知识主体的个性;共识则意味着对知识主体个性的限制,其凸现的是知识主体的共性。顾炎武强调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这里学焉而有所得,是指知识主体在求知过程中有所独创;求同志之人,是指知识主体在有独见时不是自以为是,而是征求众人的意见以期取得共识。这段话表明:在处理知识主体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时,顾炎武是自觉地把个性和共性联系和结合起来的,即在充分发挥个性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以共性来限制个性,使个性自由不超出共性制约的限度。换言之,就是把个性纳入共性范畴抑或使个性转化为共性。应该说,顾炎武的这种处理方式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 知识在本质上属于共性的东西;唯其属于共性,反映共性,知识才具有普遍性,从而才成其为知识 。个人独断的东西之所以不成其为知识,是因其仅属于个性而不属于共性范畴,故在本质上是易变的现象性的个别经验,而非稳定的本质性的一般理念。顾炎武把知识本质地理解为共性范畴的东西,理解为本质性的一般理念,进而要求知识主体通过交往实践来实证其知识,使之由现象性的个别经验上升到本质性的一般理念,这当然是正确的。 但是,顾炎武的知识论也有严重缺陷,即其只是注意到知识主体的共性,忽视了知识客体的共性。其实,真正的知识并不只是反映知识主体的共性,它同时也反映知识客体的共性。只有既 反映知识客体的共性又反映知识主体的共性的知识,才是达到了主体和客体统一的普遍真理;只有具有这种普遍真理性的知识,才能在实践中起到协调主体际关系和主客体关系的双重作用而达成这两重关系的和谐 。顾炎武之重视知识主体的共性,诚然是其知识论优于宋明理学知识论之处,表明其十分重视处理和协调现实世界(人事)中的主体际关系,而不像后者只重视处理和协调精神世界(人心)中的主客体关系(理性与情欲的关系),但是其忽视知识客体的共性却表明,其知识论所关注的实践(人事)实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实践,而非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生产实践。对生产实践的轻视或忽视,是包括顾炎武知识论内在的中国古代知识论特别是儒家知识论的共同缺陷。正是这种缺陷使其难以发展为科学知识论。 但如果把顾炎武的知识论来同西方近现代科学知识论作个比较,又未尝不可以看出,它们其实是互有短长的。如果说顾炎武的知识论是偏重于处理和协调实践中的主体际关系而忽视主客体关系的协调的话,西方近现代科学知识论却相反地是偏重于处理和协调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而忽视主体际关系的协调。据实说,西方科学知识论也只是当它发展到后现代时,才开始重视处理和协调实践中的主体际关系的。但西方后现代主义对近现代科学知识论的批判却又显得有些矫枉过正了,它在试图克服近现代科学知识论之痼疾的时候,却连带将其合理因素也给抛弃了它只讲主体际关系的协调,不讲主客体关系的协调,以至于根本否定主客统一的真理观,其失误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失误也颇似顾炎武知识论的失误。 如果以顾炎武的知识论作为中国传统知识论的代表的话,那末,它与西方近现代科学知识论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其互补关系也显而易见。 在笔者看来, 真正科学的知识论不仅应当关心和研究人类的生产实践,同时更应当将其实践中的主体际关系和主客体关系都纳入其知识论视野来加以全面综合的考察与研究,以追求足以处理和协调好这两种现实的实践关系的科学知识。而要获得这样的知识,就既不能只是从事求证于众物的自然科学实验,也不能仅仅从事求证于众人的社会交往实践,而是应当把自然科学实验和社会交往实践结合起来,把从自然科学实验中得来的知识诉诸社会交往实践,以求众人对于这种知识的认可,唯有取得众人对这种知识的认可公认其为符合社会共同体的根本利益和发展需要,这种知识才能从反映客体共性的自然知识转化成为同时也反映主体共性的社会知识。唯其如此科学实证,方能求得适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抑或融自然性和社会性为一体的既真且善的科学真理 。以顾炎武知识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知识论和西方近现代科学知识论之不足恰恰在于:前者是只求知识的社会之善而不顾其自然之真,后者是只求知识的自然之真而不顾其社会之善。这种偏失所反映的乃是对人的本质的片面性理解要么把人片面地理解为社会人,要么把人片面地理解为自然人;殊不知现实的人是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故要克服以顾炎武知识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知识论和西方近现代科学知识论各自的缺陷,达成其互补统一以臻于完善的知识论,必须改变其对人的本质的片面性理解,以自然社会人(或曰社会自然人)的概念来代替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概念。 把上述思想归纳起来,我实际上是对科学范畴的客观的涵义做出了这样的阐释: 科学范畴的客观是指知识的普遍性,即既反映知识客体的共性又反映知识主体的共性。知识范畴的客观是指知识在反映知识客体的共性方面所具有的普遍性;价值范畴的客观指知识在反映知识主体的共性方面所具有的普遍性 。 通俗地说,所谓客观,即知识的普遍性,就是知识既反映一定社会实践领域的事物的共同规律,又反映该社会实践领域的人们的共同需要 。 由此可以说,所谓科学知识,就是既反映一定社会实践领域的事物的共同规律又反映该社会实践领域的人们的共同需要的知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8页。 恩格斯说: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因而在自然科学中必须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因此,在理论自然科学中也不能虚构一些联系放到事实中去,而是要从事实中发现这些联系,并且在发现了之后,要尽可能用经验去证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9-470页)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1─242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88页。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页。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4804 次阅读|7 个评论
共识和繁殖
zhangxp 2010-5-13 23:47
在jake的 《系统中的观察者》 中提到的客观来自于共识的观点: 7、媒介 ......我们把这些观察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叫做 沟通 (Communication)。 ......换句话说,媒介也就是使得两个观察者之间能够发生沟通的先决条件,也是观察者们的 共识 ,或者也可以称作是观察者之间的 公共协议 。 ......到此,想必你也看出来了,其实这个公共媒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 客观世界 。 讨论到此,如果把客观世界理解为某种媒介,我们完全可以抛掉客观这个假说......这也就解释了网络游戏世界里面的物体在媒介这个层面上是和真实世界等价的。再进一步说,其实所谓的真理也并不是必需的,只要有 通信和共识 ,我们就完全可以创造真理。 我之前写了一篇《存在和认识》,预告了一篇《个体的认识和共同体的认识》,想法和jake是一致的,但是我还没写。有一个重要问题,jake在这里没有提及,就是共识是怎么来的?比如人和人之间的共识比较多,人和狗的共识就少一些,人和虫子的共识就更少了。 共识来自于信息系统的繁殖,因为繁殖后的 亲属信息系统 有大致相同的结构,所以信息处理方式也大致相同,这就是 共识和沟通之所以可能的原因 。人和狗同属哺乳动物,在这个层面是可沟通的,但人和狗肯定达不到人和人之间的亲缘程度,所以人和人的共识就比人和狗的更多。 我感觉这个思路是科学的,我说科学的意思是这个不是神秘的,而是有可能能够进行形式化的,不妨从我们熟悉的电脑程序例比一下:拷贝的程序是完全复制,具有相同的信息处理方式,它们之间对于数据就有共识,或者不同的程序它们复制了共同的协议,也能有共识,但是不同种类的程序就不行,比如图形处理程序和声音处理程序就难对数据有共识。
个人分类: 物理|160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世界是純客觀的嗎?
sheep021 2010-5-12 10:04
《西 有,但也不是沒有希望,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 , 朱清時 在《 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 》中說道: 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其實, 套用《金剛經》的話說世界有三十二相:如來,佛,道,神,奎師那,上帝,天 然而,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其實何止三十二相,不同民族、不同時代 , 對世界有不同的認識,會給出不同的相 。不過,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 世界 。 二傻說:目前,只有粒子物理学家,才自以为理解 真空 。。。 如李政道,以为自己知道 色即是空、空不异色 。。。还搞出什麽 时间子 。。。 他自己都知道,答案根本不是他想说的那个东东! 結論 世界本來是純客觀的,但是當認識主體試圖去認識世界時,認識的結果已經不是那個客觀世界了,而是摻雜了主觀意見的,主客合一的世界,所以,《金剛經》才說說 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現代科學家說:他認識到的是純客觀的世界,他把自己認識的主体,至於何等地位?沒有思想的純客觀肉體?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766 次阅读|2 个评论
‘出嫁’别‘骂娘’
lin602 2010-2-24 00: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许多国内的大学生、研究生出国了,许多人在国外生活与工作,也有不少人回来了,为祖国效力。谁是谁非,不必评论,但有一点,出国了,有力量时可以为养你生你的祖国做点事情,至少可以尽你的一点孝心,为培养你的纳税人尽点帮助之力,不做声也可以。 我的许多本科生及研究生同学出国了,许多同事也出国了,但对祖国的态度有着不同的变化。有的人,在国外工作尽自己的力量回来做点事情,讲自己是国家培养出来的,要做点事情(回来讲学,合作科研)。有的同学,回来工作了,为中国效力,做出了杰出的成绩,甚至还有老婆孩子在国外生活工作,自己一人回来在大学任教兢兢业业做科研,我的一位同事与师兄就是这样的情况,有的是辞去国外工作回来的,我非常尊敬他们。也有的人,却不知好歹,回国讲,国内空气不干净,马路上交通不畅,国民素质低,国内大学教授不行,国内大学不行等等。要知道,善意批评与厌恶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美国兰德公司给出的评价是什么,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6428 中的14条,不知道大家看了后什么感觉。国外许多机构,就想法污蔑中国,贬低中国,说中国人素质太低,中国强大了,他们就不高兴了。 知识分子是用国内纳税人的钱培养出来的(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有的出国的人是拿着国内单位经费考的托福,有的人是带工资专门学习外语一年甚至二年,出国是单位出的飞机票,还拿国内一二年工资,但没有回来工作了。 二十多年前我在财务处报销时经常见到我们一批来的同事们的借条,借.......钱,上面有主管校长的签字,但出国后不见人影了。都是出国费用,还借了当时贵重的计算器、录音机等物品,走时还将自己的办公桌锁上(其实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但从来没有再开过这办公桌的锁。他们出国后,回国就没有再回到学校见大家一面,也不与同事们再有任何联系。 走了就走了,大家也不说什么了,但这些走的人,部分还反过来骂国内,脏呀,没有素质呀,教授没有水平呀,高校太差呀,还有部分回来钻空子骗国内科研经费或创业基金的。 特别是还用国外眼光及评论口气来指责国内的一切。 这些人,虽然只占一部分,他们在国外留下的不好的影响,不能说明全中国人民的素质。 中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情与地方,经济落后,科技落后,文化上及体制上也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大家努力与奋斗,当然也需要国外华人发自内心善意的批评,揭露贪官们的不法行为,将国外先进的管理与体制还有科技上的东西介绍到国内,并尽自己的力量做点事情。 出嫁的女儿,别骂娘。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0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个人观点】美的客观存在性
gaojianguo 2010-1-12 21:58
关于美是主观存在的还是客观存在的,大家各有想法。以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涂鸦而已,不成体系的胡想~)而言,我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美是一种人对客体的感受,但为什么它又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存在的呢? 首先从哲学(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精神是对物质的一种反映,没有物质也就没有精神。既然物质是客观存在的,那精神理应也是客观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人之所以对同一件具体客观的事物有不同的(美的)感受,那是因为每个人所接受(之前的)事物的程度(包括时间、地点、强度、类别)不同造成的 ,并不能说明美不是客观存在的。 其次从全球千百年来进行的经久不衰的选美活动也可以证明美是客观的。古代的宫廷选妃的重要标准就是美丑之分,而不是被选者或少数人觉得是美的或不美的。现在的选美,同样也是美丑的标准,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某选手是美的,你想想啊,你又不认识人家、不了解人家你 为什么 就觉得某选手是美的呢? 你写了一篇论文打算投稿,但里面的图片不怎么令人赏心悦目,你会仓促投过去吗?如果你投出去,accept的可能性有多大(已有研究表明审稿人在同等条件甚至非同等条件下优先接受有 漂亮 图片的研究结果)? 我们说艺术是美的,科学是真的。但对于很多科学家而言,科学(研究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学问)的美甚至重于真,许多有大成就的科学家认为他们之所以研究科学,是因为坚信科学之美。德国数学家魏尔说过: 我的工作总是努力把美和真联系起来,当我必须做出选择时,我通常选择美 。英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狄拉克也同样有这样的思想经历。他认为, 使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符合实验更重要 。天哪,他竟然认为美比符合实验更重要,你认为这是唯心还是唯物呢? 在狄拉克研究电子和电磁场的相对性量子理论时,正是这种认为美比实验更能客观的反应自然规律的信念的支撑下,他大胆预言正电子的存在,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 科学对美的追求是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是促进科学理论不断完善的内在因素。或许,美是客观事物的一种表达方式,由于人类自身语言的局限性,才给美铺上了一层主观的色彩,而恰恰是这种色彩促使了人类对美的无限追求与渴望。 你想讨个什么样的老婆? 以下几张美图,你认为哪张最漂亮? (图片均来自网络,没有商业目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1966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与欲望的信息
pingguo 2009-7-21 09:09
诱惑人心的 是一种被称为美的外界信息 人们羞于 带着欲望的眼睛去窥视 可眼睛 能够不带一丝欲望的内心信息吗? 捕捉来的形象 一如心之急切
个人分类: 诗歌|3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管理之四:尊重科学规律避免“大跃进”
ljxm 2009-7-9 09:12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