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客观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客观

相关日志

破除论文“SCI至上”:尊重客观规律是核心
热度 4 zlyang 2020-3-6 16:53
“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破除论文“SCI至上”: 尊重客观规律 是核心 宇宙演化是有客观规律的。 人类社会进步是有客观规律的。 科技发展是有自身客观规律的。 人才成长是有自身客观规律的。 教育是有自身客观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类而自然存在,并且不能被人类创造、改变和消灭的。人们能够发现、认识和运用规律。 破除论文“SCI至上”,代表的是一种态度: 在对人类社会进步客观规律认识的背景之上,重点研究“科技发展”、“人才成长”和“教育活动”自身的客观规律,是未来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 对于我国,改善科技教育的环境,比选定人才更重要。 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土、肥、水”位于“种(选定人才)”之前,并且是多种因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能寄希望于大量的伯乐。当千里马有环境时,自然会显露出来。因为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伯乐,即“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同行专家不会未卜先知,无法准确判断谁是牛顿。 营造合理的科技评价、资助环境,比选定人才更重要。“八字宪法”里的“密、保、管”,指的是“合理密植”、“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和“加强田间管理”。不用我多说了吧? “工”是指工具改革。 更广泛地说,除了有形的工具之外,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科技创新方法、科学普及等的软工具。甚至是“科技政策”的导向。 立足于“中国社会进步”的“科技、教育”评价,是全社会的事情。破除论文“SCI至上”,核心是将“科技、教育”评价引导向“中国社会进步、人类文明进步”。具体的评价方式(包括“不评价”这种特殊的评价),来自“科技活动正确的目”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的实现手段。 “科学外部史,与‘科学内部史’相对。指科学自身发展以外的因素对科学演化影响的历史。着重从社会制度、科研环境等外部因素研究科学的变迁,揭示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 破除论文“SCI至上”,是科学内部、科学外部共同的任务。经济学界流传的“眼镜蛇效应”,实际上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1957-01-27,大专家说:“ 自古以来,没有先进的东西一开始就受欢迎,它总是要挨骂。 ” 避免“从0到1”核心原创“胎死腹中”的悲剧,“不评”是最好的选择。 1970年代以来,人类数学、物理的相对停滞,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科技评价“谁去评?怎么评?”依然是重要的困难问题。 推荐阅读: 科学网,2020-03-03,五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3/436558.shtm 进一步,2020-02-18,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2002/t20200223_423334.html 科技部,2020-02-17,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20/202002/t20200223_151781.htm 科学网,2020-02-29,人大教授:“破五唯”对顶尖人才意义更大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2/436406.shtm 新华网,2018-11-09,如何答“钱学森之问”,何以解“钱理群之忧”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1/09/c_1123686364.htm 新华网,2019-04-02,聚焦“卡脖子”技术 培育重大原创成果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9-04/02/c_1124313697.htm 《科学网》专题:破除“论文至上”“SCI至上”大家谈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26.aspx?id=3580 Donald W. Braben:杀死同行评议,拯救人类文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4979.html 2008-04-17,杀死同行评议,拯救人类文明 Kill peer review, save civilisation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kill-peer-review-save-civilisation/401457.article?storyCode=401457site=cn 扼杀高新颖的工作并使领先的研究人员“几乎不可能”做出不可预测的发现的“灾难性”科学资助体系正威胁着我们文明的未来。 The future of our civilisation is under threat from a disastrous system of science funding that stifles radical work and makes it nearly impossible for leading researchers to make unpredictable discoveries. 布拉本教授认为,1970年代对研究建议的审查的引入导致了缺乏重大科学发现。他说, 最激进的想法不太可能获得资助,因为在被证实之前很难打动同行。 “大约在1970年之前,科学家们相对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做事,但是 新的规则几乎使不可能的继任者(对于20世纪的伟大科学家)做出发现来促进21世纪的经济增长和繁荣。 ” Professor Braben argues that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1970s of the review of research proposals has led to a dearth of big scientific discoveries. The most radical ideas, he says, are unlikely to get funded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impress peers before they have been proven. Before about 1970, scientists were relatively free to do as they pleased but new rules have made it nearly impossible for would-be successors (to the great scient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to make discoveries that will boost economic growth and prospe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said Professor Braben. 参考资料: Enago英论阁,2020-01-08, 申请科研项目如乐透中签?不如随机筛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1387-1213386.html Richard N. Zare. 关于采用同行评议责任制的倡议 . 中国科学报,2019-04-29 第1版.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4/345573.shtm The case for peer-informed review, by Richard N. Zare March 23, 2019 | APPEARED IN VOLUME 97, ISSUE 12 https://cen.acs.org/policy/research-funding/case-peer-informed-review/97/i12 武夷山,2016-04-07,短期引用与长期引用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68350.html 孙小淳,2013-10-06,苏联专家谈中国的“科学文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47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51670-730496.html 李江,2020-03-05,“破四唯”为什么第一个点名SCI?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221913.html 只有减少由于不必要的资源分配、奖项评选、人才认定而引发的跨单位、跨部门的评价需要,才是破除“SCI至上”的唯一出路。 中科院高能所 ,2017-10-01, 那些年被拒稿过的诺奖研究... https://www.sohu.com/a/195887008_376569 黄秀清,2010-11-16,准晶:被双料诺奖得主鲍林斥为Nonsense的伟大发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80705-383415.html 2017-04-20, 诺贝尔奖获得者谴责“缺乏想象力”的研究资金模型 Nobel laureates condemn ‘unimaginative’ research funding models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nobel-laureates-condemn-unimaginative-research-funding-models 科技日报,2017-05-25,改变科研评估规则,现在是时候了,《自然》总编辑 菲利普?坎贝尔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05/25/content_370085.htm?div=-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413.shtm?id=377413 Editor in chief of nature: it's time to change the rul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http://www.bestchinanews.com/Explore/4926.html 搜狐,2018-06-10,当今的物理学迷失方向了吗? https://www.sohu.com/a/234917479_99913565 2018-06-02,Why some scientists say physics has gone off the rails https://www.nbcnews.com/mach/science/why-some-scientists-say-physics-has-gone-rails-ncna879346 李侠,2020-03-04, 科研产出什么最终还是政策说了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1221735.html 武夷山,2020-03-04,旧文重发: JASIST主编谈计量学研究的挑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21726.html 文双春,2020-03-06,如何让论文更助力“防病治病”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222044.html 相关链接: 2020-01-06, “钱学森之问”总体上存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3096.html 2020-03-02,破除论文“SCI至上”:破除“数数”量化评价是核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409.html 2020-03-01,破除论文“SCI至上”:用基金来作为指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214.html 2020-02-29, 破除论文“SCI至上”:科技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034.html 2020-02-28,破除论文“SCI至上”:“代表作”与“三类高质量论文”是什么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0893.html 2020-02-24,破除论文“SCI至上”:科研“脱虚向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0158.html 2020-01-08, 1970年以后人类数学、物理学的停滞不前:“同行评议”的直接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3380.html 2019-12-02,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科学 - 艺术 - 社会|358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学习笔记] 也谈“科学精神”
热度 2 zlyang 2020-1-22 17:24
“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也谈“科学精神” 起因: 看到 (1)秦四清,2020-01-21,重温科学精神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15080.html (2)王德华,2020-01-20,当今学术界最缺什么?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214969.html (3)邹斌,2020-01-21,理论上的原创一定要同行评议,技术上的原创只有市场可以真正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029-1215101.html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链接: (1) 中国科学院,2002-11-1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http://www.cas.cn/xw/zjsd/200211/t20021114_1683924.shtml 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 “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 ,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科学院,2014-12-26, 李醒民:什么是科学精神 http://www.cas.cn/zjs/201412/t20141226_4282098.shtml?bsh_bid=554254267   “科学精神”(scientific spirit,spirit of science)一词当今不仅频频出现在学人的论著中, 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它的发生学和逻辑的起点,并以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构成它的两大支柱。 在两大支柱之上,支撑着怀疑批判精神、平权多元精神、创新冒险精神、纠错臻美精神、谦逊宽容精神。这五种次生精神直接导源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3) 2018-08-13, 刘亚东谈科学精神:中国1919年缺乏,2019年依然缺乏 https://tech.sina.com.cn/scientist/2018-08-13/doc-ihhqtawx7865053.s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047416 http://news.163.com/18/0813/17/DP400CDP0001875N.html 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低下,基础研究薄弱,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成果乏善可陈。你可以找出一千条原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科学精神缺失。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是一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它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公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等。特别要强调两点。一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成果划等号。从长远看,科学精神和科学成果肯定是正相关的,但在较短时期内却不一定。缺乏科学精神的支撑,你或许可以暂时取得一些科学成果,但注定不会走得久远。二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家划等号。即便你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崇尚、践行科学精神,也不能成为科学精神的化身。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你依然可能做出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来。 (4)朱光潜:中国学术界有五大通病 http://www.sohu.com/a/214521737_74089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6010.html 节选自朱光潜1922年3月30日、31日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的文章《怎样改造学术界》。 1. 缺乏爱真理的精神 2. 缺乏科学批评的精神 3. 缺乏忠诚扎实的精神 4. 缺乏独立创造的精神 5. 缺乏客观实验的精神 (5)早在1931年,中国的摄影研究者胡伯翔先生曾提出: http://image.fengniao.com/307/3073984_4.html http://art.china.cn/photography/2012-11/01/content_5455431.htm http://www.cphoto.com.cn/ss/?action-viewnews-itemid-1225 吾国最初之摄影家,鲜有以研究学术之精神临之者 , 大都从西方之来华传教者或商人,略得一二简易手续以为谋生之计。其时传教者或商人。对于斯道,未能深明其学理技术,可断言也。而得之者,复视同枕秘,不肯轻以示人。师徒相承,辗转传播,以讹传讹,逐致毫无新知。纵有好学者,亦不得其门而入。安有登堂入室之望哉。   一晃,80年过去了,当年胡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又真正解决了多少呢?” 胡伯翔.发刊辞 .中华摄影杂志(创刊号),1931:4. (6) 刘全慧,2011-06-08, 数学界的玻尔——陈省身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7-452745.html 九,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讲得过分一点,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没有纯粹数学,都是应用数学。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到现在还存在。应用当然很重要,但是许多科学领域的基本发现都在于基础科学。”——陈省身,《纪陈》 P. 188 “人往往从两个方面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西方多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中国人多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人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改造自然,就要求社会和自然不断地变化、进步,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中国的孔子、儒家主要讲人际关系、讲稳定,不愿讲自然的基本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想不到,也不鼓励讨论这些问题。所以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发展不多,即使有,也多在应用方面。——陈省身,《纪陈》 P. 183 “ 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 四十年后的今天,陈先生仍对我们讲这句话。——陈省身,《纪陈》 P. 189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信仰,光靠科学是不够的。”——陈省身,《纪陈》 P. 183 (7) 科学网,2020-01-14, 高福院士:“卡脖子”实质就是“卡脑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4802.shtm “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 创新(Innovation)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创造(creativity)是在空地上拔地而起建新楼,创业(enterprinership)是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而这些和基础研究紧密相关。 “卡脖子”问题背后是“卡脑子”的问题。“卡脑子”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基础研究没有跟上。创造没跟上,就不可能有创新;创新没跟上,就不可能有创业;没有创业,就不可能不卡脖子。 现在,我们要明白所有“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统统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最怕一辈子糊涂 什么时候? 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和传播真理? 挖空心思地维护谬误? 竭尽全力地排斥真理? 多余的话: 2018-09-29, 最恐惧:把谬误当成真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7744.html 我们所努力坚持的,是谬误?还是真理? 最恐惧的是, 把谬误当成真理。 进而真诚地捍卫谬误, 真诚地仇恨真理。 福楼拜说:“ 大地有其边界,人类的愚蠢却没有尽头。 ”Gustave Flaubert wrote that “ Earth has its boundaries, but human stupidity is limitless. ” 爱因斯坦说:“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那就是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对于前者我并不肯定。 ” ???? 苏格拉底:“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 ”Socrates, 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 = I know one thing, that I know nothing. 柏拉图:“ 我 - 同样无知 - 不相信 ” “ 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重的无知! ”Plato,On the other hand, I – equally ignorant – do not believe .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3661 次阅读|11 个评论
[找打找骂] 也谈“科学精神”
zlyang 2020-1-22 16:04
“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也谈“科学精神” 理由: 俺的“好友”耶稣说: 挨骂有理,挨打光荣! 起因: 看到 (1)秦四清,2020-01-21,重温科学精神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15080.html (2)王德华,2020-01-20,当今学术界最缺什么?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214969.html (3)邹斌,2020-01-21,理论上的原创一定要同行评议,技术上的原创只有市场可以真正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029-1215101.html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链接: (1) 中国科学院,2002-11-1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http://www.cas.cn/xw/zjsd/200211/t20021114_1683924.shtml 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 “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 ,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科学院,2014-12-26, 李醒民:什么是科学精神 http://www.cas.cn/zjs/201412/t20141226_4282098.shtml?bsh_bid=554254267   “科学精神”(scientific spirit,spirit of science)一词当今不仅频频出现在学人的论著中, 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它的发生学和逻辑的起点,并以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构成它的两大支柱。 在两大支柱之上,支撑着怀疑批判精神、平权多元精神、创新冒险精神、纠错臻美精神、谦逊宽容精神。这五种次生精神直接导源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3) 2018-08-13, 刘亚东谈科学精神:中国1919年缺乏,2019年依然缺乏 https://tech.sina.com.cn/scientist/2018-08-13/doc-ihhqtawx7865053.s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047416 http://news.163.com/18/0813/17/DP400CDP0001875N.html 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低下,基础研究薄弱,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成果乏善可陈。你可以找出一千条原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科学精神缺失。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是一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它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公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等。特别要强调两点。一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成果划等号。从长远看,科学精神和科学成果肯定是正相关的,但在较短时期内却不一定。缺乏科学精神的支撑,你或许可以暂时取得一些科学成果,但注定不会走得久远。二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家划等号。即便你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崇尚、践行科学精神,也不能成为科学精神的化身。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你依然可能做出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来。 (4)朱光潜:中国学术界有五大通病 http://www.sohu.com/a/214521737_74089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6010.html 节选自朱光潜1922年3月30日、31日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的文章《怎样改造学术界》。 1. 缺乏爱真理的精神 2. 缺乏科学批评的精神 3. 缺乏忠诚扎实的精神 4. 缺乏独立创造的精神 5. 缺乏客观实验的精神 (5)早在1931年,中国的摄影研究者胡伯翔先生曾提出: http://image.fengniao.com/307/3073984_4.html http://art.china.cn/photography/2012-11/01/content_5455431.htm http://www.cphoto.com.cn/ss/?action-viewnews-itemid-1225 吾国最初之摄影家,鲜有以研究学术之精神临之者 , 大都从西方之来华传教者或商人,略得一二简易手续以为谋生之计。其时传教者或商人。对于斯道,未能深明其学理技术,可断言也。而得之者,复视同枕秘,不肯轻以示人。师徒相承,辗转传播,以讹传讹,逐致毫无新知。纵有好学者,亦不得其门而入。安有登堂入室之望哉。   一晃,80年过去了,当年胡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又真正解决了多少呢?” 胡伯翔.发刊辞 .中华摄影杂志(创刊号),1931:4. (6) 刘全慧,2011-06-08, 数学界的玻尔——陈省身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7-452745.html 九,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讲得过分一点,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没有纯粹数学,都是应用数学。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到现在还存在。应用当然很重要,但是许多科学领域的基本发现都在于基础科学。”——陈省身,《纪陈》 P. 188 “人往往从两个方面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西方多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中国人多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人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改造自然,就要求社会和自然不断地变化、进步,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中国的孔子、儒家主要讲人际关系、讲稳定,不愿讲自然的基本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想不到,也不鼓励讨论这些问题。所以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发展不多,即使有,也多在应用方面。——陈省身,《纪陈》 P. 183 “ 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 四十年后的今天,陈先生仍对我们讲这句话。——陈省身,《纪陈》 P. 189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信仰,光靠科学是不够的。”——陈省身,《纪陈》 P. 183 (7) 科学网,2020-01-14, 高福院士:“卡脖子”实质就是“卡脑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4802.shtm “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 创新(Innovation)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创造(creativity)是在空地上拔地而起建新楼,创业(enterprinership)是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而这些和基础研究紧密相关。 “卡脖子”问题背后是“卡脑子”的问题。“卡脑子”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基础研究没有跟上。创造没跟上,就不可能有创新;创新没跟上,就不可能有创业;没有创业,就不可能不卡脖子。 现在,我们要明白所有“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统统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最怕一辈子糊涂 为真理呐喊,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为什么? 总是理直气壮地为谬误助威? 罔顾事实, 迷信古人? 什么时候? 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和传播真理? 挖空心思地维护谬误? 竭尽全力地诋毁真理? 多余的话: 2018-09-29, 最恐惧:把谬误当成真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7744.html 我们所努力坚持的,是谬误?还是真理? 最恐惧的是, 把谬误当成真理。 进而真诚地捍卫谬误, 真诚地仇恨真理。 福楼拜说:“ 大地有其边界,人类的愚蠢却没有尽头。 ”Gustave Flaubert wrote that “ Earth has its boundaries, but human stupidity is limitless. ” 爱因斯坦说:“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那就是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对于前者我并不肯定。 ” ???? 苏格拉底:“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 ”Socrates, 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 = I know one thing, that I know nothing. 柏拉图:“ 我 - 同样无知 - 不相信 ” “ 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重的无知! ”Plato,On the other hand, I – equally ignorant – do not believe .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科学 - 艺术 - 社会|0 个评论
我从哪里来?
热度 6 xying 2018-8-20 07:28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大约是意识觉醒,内省自察时会渐起的迷思。自古以来,宗教提供了便宜的答案。圣经把它推到神的创造;佛典将之归为虚幻,放下执念便是无我。但这并不能满足爱思考的追问,那么,神从哪里来?执念之前是什么?于是,旧约里的摩西遇到神,问“你是谁?”,神答:“I am that I am”;禅宗则反诘“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睿智的回声依稀仿佛又遥不可及。科学兴起,以物理主义作为认识世界的基础。物质被定义为不依人的主观而改变的客观存在,而意识则是纯粹的主观体验。这两个不同的先验前提构建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自我在物理世界中没有位置,而它却是精神世界的主宰。笛卡尔企图用严谨的逻辑来思考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他归结为二元论。尽管二元论在逻辑上自圆其说,但自我作为物理世界的观察者,当关系牵扯无法通融时,究竟何者是为虚幻?时至今日,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科学解释了上至宇宙,下达基本粒子,以及生命起源,却鲜有涉及主观意识的成因。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机器人的某些智能已经超越人类,人们开始担心将来它会否觉醒自我,拥有自由意志,威胁到人类。这就要理解知觉怎么从大脑的结构上产生,自我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对此能否有个可供想象的大致图像呢? 大脑方面的研究 现代神经心理学临床医学探索主观精神状态与大脑状态的确切关系。这些科学研究专注于人的身体而不是精神部分。 指导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还原论,在不断地剖析细分中找出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知道,自我是拥有意识的主体,意识是自我存在的体现,感觉知觉意向和内省是意识的内容,大脑是它们的容器。如果替换身体的各个部分,尽管有证据表明,这可能会影响人的喜好甚至性情,但只要人活着还有意识,都维持与原来同一的那个“我”,甚至部分大脑损伤,包括失去半个大脑也还如此。大多数神经生物学家,相信意识是在神经元层面发生的,受到物理规律的支配。神经元是构造大脑功能的基本构件,人们的意识活动涉及一系列神经元组的兴奋波动,然而电生理实验表明,神经元组的兴奋并不都能产生有意识的知觉和反应,许多智能反应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大脑神经科学家希望找出对应着特定意识感知的最小神经元组(Neuron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NCC),了解其构成、活动和机制,以便从物理世界的角度来理解,支持意识感知的必要条件。早在1988年,英国DNA结构发现者弗朗西斯·克拉克(Francis Crick)和美国计算神经学家克里斯托夫·柯克(Christof Koch)就开始致力于这个研究,已经有了许多成果。 临床医学和睡眠研究表明,意识具有不同的觉醒水平。休克、麻醉、深度睡眠等等的意识水平都可以通过脑电波等外部测量探知。与意识相关的神经元活动区域和模式,也可以通过脑电图(EEG)、功能核磁共振(fMRI)和微电极探知。近几十年来与大脑科学相关的研究表明与意识活动相关的神经元活动可被视为原因,意识可能被解读为这个复杂神经系统状态变化的一种特性,其系统运行方式符合物理规律。 物质以存在的形式反映系统状态的内容,这内容表达了信息。神经网络系统上的状态在特定神经元组的机制下解读出信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学家朱利奥·托诺尼(Giulio Tononi)将意识的感知解释为网络信息的整合。在这里,基本构件是个逻辑门,神经网络可以抽象为这些与门或门与非门联接起来的数字电路网络。他为这种用来解释意识体验的网络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以此解释这种网络系统对状态涌现出的感知特性,计算足以反映意识清醒程度的数值指标Φ,并且分析意识体验的信息结构。这个研究类似于从符合观测规律的公理出发建立起力学理论,再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推测出的结果。他以意识体验是存在的、复合的、信息的、整合的和排斥的五个意识现象学特征,作为五个公理,以此从状态转移机制,找出对给定状态,能够产生最大Φ值的神经元复合体,和具有最小不确定性的概念结构。这个研究称为“信息整合理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简称IIT)”,在2014年已有第三个版本,称为IIT3.0,下面大致描述我的理解。具体IIT内容可以查看所附的参考资料。 网络系统怎么能对状态有“感觉”?“感觉”是对状态内涵的解读。系统在这里表现为一个虚拟的主体,在这主体的视角下,状态在系统的机制下可以解析出一个较清晰前因后果的连贯性内容。所谓的“因”是能回溯系统在状态运行前一时刻的状态,所谓的“果”是能推测出系统下一个时刻的状态,它意味着对状态含义的一种了然。 被考察的神经元组网络只是巨大神经网络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未知的外部输入被考虑成白噪音的随机变量,所以对被考察系统的状态,其“前因”只是一个可能状态的概率分布,其“后果”亦然。这两个概率分布称为系统状态的“因果性曲目(Cause-effect repertoire)”。如果这曲目要比完全随机无序的前因及随机状态演化的后果都具有较少的不确定性(较小熵),这可以解释为系统的主体对这状态有较清晰的“感觉”。其“感觉”即是系统在状态中可以获得信息。信息在这里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信息量由比较中的概率分布之间距离(Earth mover’s distance)来计算。 因果性曲目只是“感觉”的非常初级成分,意识的体验在主体上是不可分解的,这意味着能够产生这种体验的神经元组,作为整体在这状态下的因果性曲目,其不确定性要比分解成几个部分后推测的综合要小,这样的不可分解整合减少不确定性的信息量记为φ. 在因果性曲目考量中尽量排除那些会增加不确定性的神经元,由此拥有最大φ值的因果性曲目记为MICE,它们共同组成了意识体验一个方向的维度,例如“红色的”,“滚动着”或者“圆球”等等,称之为“概念(concept)”。 显然不可分解神经元组的各个不可分解的子集,都分别能够产生“概念”,意识的体验是拥有许多不同“概念”的综合,越多个的“概念”和越大的φ值,系统就对这状态有着越丰富和越清晰的感觉,例如感觉到了“红色滚动的圆球”。 意识是不可分解的整体体验,我们看到红色滚动的球,不是一个主体感觉到红色,一个感觉到滚动,另一个感觉到圆球的组合,而是同一个主体以最确定的方式在不同的方向维度上感觉到红色的、滚动的、和圆球的概念。这要求对应着这主体的神经元组,对拥有的“概念”这个层次上也是不可分解的,即作为一个整体要比分解成几个部分的概念组合要有更小的不确定性。这个整体更强的概念系统的信息记为Φ。具有最大Φ值的不可分解神经元组可以看作对这状态感觉的意识主体。Φ值对应着这时整体意识的清醒程度。 这样子,我们可以从公理出发用严谨的数学推理分析意识体验的信息结构,并计算出代表意识清醒程度的信息量。 NCC研究和IIT理论紧密相连,理论工作与临床实验相互验证,它们是神经科学的热门方向。 心理方面的研究 NCC,IIT以及许多大脑研究虽然承认意识的存在,但对心灵问题只是着眼于身体一方,用物理世界的机制对意识现象做出推测。它们解释了物质的系统作为虚拟主体,对状态产生了某种可以解读为“感觉”的特性,但这个对这个系统涌现出感知中心的主体如何成为精神世界中心的“自我”,仍然没有触及。这类似于从微观上了解了电脑的硬件,系统的逻辑结构,以及运行过程,但对其宏观功能还需要从软件的程序结构上来了解。 弗洛伊德创建的心理学,特别自容格后,对自我有许多深入的研究。人类理性的自我并非与生俱有,而是文化的产物。初生婴儿的心智混沌朦胧只有本能,在与人互动,接触社会,拥有更多知识之后才慢慢丰满明晰起来。心理学立足于精神世界的一方,用观测、实验和思辨的方法理解意识和无意识,以及自我本我超我的区别和形成。 法国心理学家拉康(Jacques Lacan 1901- 1981)认为“自我”或者“我”自己只是个幻象,它只是无意识本身的一个产物。拉康是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他也是欧洲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他用索绪尔的语言学来重新解释弗洛伊德的学说,关于自我作为幻象的理论大致是这样的: 婴儿感觉与母亲浑然一体,识别不了它自己与满足它需求的客体之间存在着什么区分,作为人处在“现实界(the Real)”,感觉不到需求的缺失。但在6到18个月,能够区分身体与外界不同时,感觉到与母亲是分离的,有了“他者(other)”的概念,需求要通过请求他者来实现。这个期间婴儿头脑里慢慢地将自己身体各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在外人的提醒下,误认为“我”指的是镜像里那个整体的他者,作为人处在“想象界(the Imaginary)”,这时“我”是宾格的他者。请求的区分需要用语言来实现,以此来表达欲求,抽象象征的概念开始出现。象征界的秩序是语言自身的结构,我们必须进入象征界才能成为言说的主体,才能用“我”来指称自己。拥有一个自我的前提在于将自己想象地投射到镜象、即投射到镜子中的它者,并让自己通过说“我”而得到表达。作为人这时处在“象征界(the Symbolic)”。“我”或者自我,是象征符号(symbolic identity)所指的那个想象。本我是人进入象征秩序时,对自己想象剪裁阉割所产生的创伤,一种无法被象征秩序吸收的,或是被象征秩序压抑的各种各样无意识的仓库。没有任何理性的语言可以解释本我。 被西方左翼知识分子泰勒,英格顿等人,称为当代几十年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齐泽克(Slavoj Zizek,1949- )继承了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对此有进一步的论述。他认为对动物来讲、没有什么真实与虚假的分别。这种分别来自语言,也就是说象征秩序。所以说真实本身就是象征秩序的一部分。什么是象征秩序?象征秩序就是语言,法律,文化,用象征符号来解释自然环境。一方面没有象征秩序就没有真实,另一方面,在象征秩序与自然界之间,也就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有一个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因为任何象征秩序都用他自己的系统与逻辑去解释一切事物,而自然世界却有自己的法则和规律。象征秩序充其量只能在可能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逻辑以抽象思维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理解的基础。但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本身就是对事物的抽象。为什么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是如此的真实、一致和稳定?这便是意识形态的作用。它是一种想像、期望、价值及假設的综合。当我们身陷其中时,一切都能在这体系中自圆其说而奕奕如生。宗教和科学理论都是一种意识形态。 哲学上的认识 现在进行中的NCC研究,IIT理论和心理学,给出了从脑神经网络到心理上形成自我过程的一个解释。在这里,我们看到意识活动对应着大脑中特定神经元组的兴奋;神经元组上信息整合在系统的主体上涌现出与意识感知相同的现象特性;心理学解释了人怎么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作为自我的幻象。这些临床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对意识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想象的大致图像。 由此不难理解,拥有神经网络的大脑且能区分自身与它者的高等动物,会具有某种程度的朦胧意识。根据IIT理论,我们可以猜测,连接有传感器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如果具有足够高的Φ值,也可能具有意识感知,当它能够与人语言交流,积累对这世界及群体关系的认知时,它也同样进行着人类建立起自我认知的成长过程。这样的机器会拥有与人类同样的自我吗? 这很难说。具备产生意识因果性机制的机器,严格说来也还是模拟人类脑神经组的机制。美国伯克利大学哲学教授约翰·塞尔(John Searle)用中文房间(Chinese room)的思想实验针对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智能,认为只是模拟人类行为的机器并没有思想。依此,无论多深入的模拟,机器都无法与人相提并论。但若如此绝对,一切结构相异的物体都无所谓共同的特征了。因此他又说只有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具有人类心理活动才是足以解释心智活动机制的强人工智能,这又让它成为最有价值的仿制。 能与人进行自然语言对话的机器已经问世,按照IIT理论建造出来的机器脑也将具备类同于人类那样的感知特性。关键在什么是“理解”自然语言,什么是真实的“心理活动”? 实际上“理解”和“心理活动”都是在主观的精神世界那一方。虽然心理学着眼于精神世界,但它仍然是从外部客观的角度来猜测主观内在世界的内容,NCC和IIT则完全是基于客观的物理世界。我们只能不断地发掘主观现象的客观特性,通过更深层次的模拟来逼近它,而永远无法证明它们的等同。 当代哲学家戴维·查默斯(David Chalmers)把理解人类意识的问题分为“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科学研究能够逐步理解怎么从大脑的结构和机制上产生知觉、记忆和行为的意识表现,这些所谓“简单问题”的科学研究,都无法越过物质与精神的藩篱,解决身心关系的“困难问题”,证明主观意识怎么会从物质基础上涌现出来。 或说,如果不能从物理世界的研究确定自我的形成,我们能否在精神世界中自省来了解? 人们自古以来就进行这样的探索。参透生死是精神修炼中终极的觉悟。但是人们的理性思考建立在语言和逻辑上,当我在思考我的自身时,语言的表达就是一个自我指涉的命题,这时进行逻辑思考,若非陷入悖论就会进入无穷的循环。神对摩西说“I am that I am”, 禅宗的“从来处来往去处去”都是如此模式。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认为合乎逻辑的语言局限了思维。塔斯基证明了与哥德尔定理等价的语言局限性。所以维特根斯坦最后承认对于世界有“可说的”和“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从哪里来,这生死大问题,是自省中不可言说的内容。对此,禅宗不立文字,佛曰不可说,只能拈花微笑。 实际上即使机器具有意识,我们也不能够进入它的精神世界来确认。我们认为他人与我一样拥有自我,也不是个能够通过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来确认的事实,只是基于知识和经验,相信我并非唯一,以他人的表现和动因类比,来相信他们也是拥有自我的。这同样的类比为什么不能应用在智能的机器上? 科学研究只能在客观世界的此岸来窥视主观世界,而不能真正进入彼岸,但这并不阻碍不断逼近真人仿制的进步。如果机器与人在客观上已是难辨真假,作为应用,我们又有何求? 【参考资料】 ⦁克里斯托夫·科赫,顾凡及、侯晓迪译,“意识探秘——意识到神经生物学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Oizumi M, Albantakis L, Tononi G (2014), From the Phenomenology to the Mechanisms of Consciousness: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3.0, PLoS Comput Biol 10(5): e1003588. ⦁应行仁,“机器怎样才能有意识?”,《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8,14(2):42-46 *此文曾刊登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第14卷第6期(2018.6)专栏,这里文字略有修改
个人分类: 科普|45869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