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评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育与科技成果的相位差
热度 1 fdc1947 2020-1-14 08:49
【按】这是一篇写于八年前的文章,现在看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意义的。如今改动了一些字,删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句子。 教育与科技成果的相位差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说,近三十年送到外面去学习的人也不少了,为什么科学技术的成绩都还是不够大,即使是在国外工作的,其成绩也没有达到的得诺贝尔奖的地步。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与科技成就不可能是同步的,他们之间有一个“ 相位差 ”。也就是说, 教育的成绩需要在若干年之后才能够显示出来,才能够化为科技成果;而对教育的破坏将影响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 前面的半句话,一般人都容易理解。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不容易。对后半句话人们的认识往往不够,往往以为破坏不难修复。实际上,破坏容易建设难,特别是对于教育的大的破坏,例如,对于“那十年”给中国教育的近乎毁灭性的破坏,就不是大家都有足够的认识的。 那十几年是教育的大倒退。教育基本上是空白。学生不读书,都去“搞革命”了。 拿我们自己来说吧,“那十年”开始时我十九岁,大学课程学了两年还差一个月,中间搞革命胡闹了几年,做了几年简单的体力劳动,到1978年考研究生三十一岁,中间荒废了一个人最好的十二年。 我今天看一张照片,说政协委员开会打哈欠。我很替那位老委员抱屈,年龄大的人,很容易打哈欠的,即使他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忍不住打哈欠。我上小学、中学、大学,上课的效率都非常高的,上课学到的知识,课后不用多长时间复习。但是,到了三十多岁再去读书,上课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就开始打哈欠,精力难以集中。我在当时的研究生中间年龄并不算大,学习成绩也还算好的,你就可以看出我们的整体水平了。我的前后这么多届研究生师兄弟,所有的人都与我的老师的水平差一大截。你说这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年龄段就那么容易跳过的? 比我年龄略大几岁的,“那十年”以前,大学倒是读完了,开始刚参加工作就大革命了,荒废了十几年,什么都稀里糊涂的,大多数人的水平还不如我们这些读了研究生的。 比我们年龄小个十来岁、二十来岁的,大学是读得不错,以后还做了博士,即现在的“海龟”或“土鳖”,看上去都不错,是现在各单位做工作的中坚和领导力量,但是,老老实实的说,很多中学生应该知道的事情,他们却并不懂,先天不足。这中小学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够跳过去的。从事一般的研究课题,还能够对付,甚至也能够做点不错的工作,可是,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家,难。 少年阶段,或者说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的很多能力,特别是所谓初级或者说是深层的能力,生活或思维习惯等等,都与青春期有关。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的口音,在青春期确定之后,再要改变,真的很难。所以决不可忽视中小学教育。 至于现在年龄更小一点的,从受教育的量上看,真是不错,但是,很遗憾,对于他们的小学、中学、大学教师的质量就很要打一个大的折扣了。一个学校,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最重要的是教师,有了好的教师,条件差一点也没有关系。相反,教师质量差,设备再好也没有用。由于“那十年”的原因,大量低质量的教师成为各类学校教师的主力。更令人悲哀的的,是各级教育行政领导机构中更是充满了连低质量教师都做不了、其素质还不如这些教师的领导者和由这些“武大郎”挑选而来的比他们自己更矮的“次武大郎”。在这些领导者和教师的培养下,教育水平很难提高。 有人说过去不也有战乱?社会动荡比“那十年”更厉害,对教育也有影响。固然过去也有大的社会动荡,例如抗日战争,社会全面动荡,可是,学校教育仍在进行,不说最有名的大家现在都津津乐道的西南联大,其他大学、中学、小学许多都仍旧在运行。例如,我的导师就是在山沟沟里的“厦门大学”认认真真的攻读了四年,由于战争和动荡,四年中连过年都没有回过家,一直在学校苦读,学习了化学系、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几乎所有课程。这种动荡和艰苦环境对于像我的导师那样的学生反而起到促进作用。 反观在“那十年”中,所有的大学通通停止了教学和研究,十多年基本没有招生。全国所有的学校无一幸免。学生不读书还是小事情,而且被鼓动起来去迫害他们的教师,而且说这样做是正当的,不但是正当的而且是先进的、革命的。读书的同学和教书教得好的老师是反动的。这种摧毁性的打击,正像我刚才说的,影响了好多代知识分子。因此,中国教育受到的创伤,还将延续很多年。因此,真正要使我们的科学研究全面地达到甚至领先世界水平,还需要很长的时期。 可以较快的赶上去的办法还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特别重要的是开放,不开放就谈不上改革,开放了而且开放到一定的程度,不改就不行。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就是要向国外看齐。可以依靠的最重要的力量还是这些“海归”。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落后,人家先进,你不依靠从先进地区来的,依靠谁? 在二十世纪初,依靠“海归”建立了中国的现代教育和科学技术体系。在50、60年代新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建设也依靠这些人的领导。“那十年”中间取得的那么一点硕果仅存的几个项目,也都是依靠这些老一辈从国外回来的“海归”的指导。 当然,那种忽视本土成长起来的人才的做法,也是愚蠢的。现在的各类人才,同工不同酬,教授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巨大的做法,是愚蠢的。因为真正做工作的大多数人,还是在本土成长起来的人才。 有人 以为只需要用高薪便能够聘回人才,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人们在满足一定的物质条件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有荣誉感和信任感。我相信一个人在拿着比旁人高许多倍的工资的环境下工作,压力将是非常大的。这决不是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只用高薪,聘回来的很有可能只是华而不实的人物甚至是骗子。 如今需要的是在尊重有本事的海归的同时,全面解决知识分子的各种问题,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要信任他们,相信他们中大多数人是想做好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所以,要对所有的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减压,不要那么急功近利,不要那么多鞭策,不要那么多评比考核。教学和研究都是一点一点做出来了,评比基本上没有用处。 我们只有先把教育搞上去,把学生的教育质量搞上去。打好了基础,才能够盖其真正漂亮的大厦。这样踏踏实实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够使得我们的科学研究水平走到世界的最前列。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5050 次阅读|4 个评论
粗黑字体的告示与“干下去”
热度 9 fdc1947 2019-12-20 08:46
粗黑字体的告示与“干下去” 院子门口有一块张贴通知的板子,也时常有讣告贴出来,看到那些只有五六十岁的中年知识分子不幸去世的消息,所有的人都会感到惋惜。 现在,大家都在关心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年知识分子应当是科教事业发展的主力,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更好地胜任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的重任,可是如今许多知识分子的健康却是令人担心的。 他们的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过量饮酒。 我 知道的好些中青年俊杰,能够发表很多论文,不少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很高的刊物之上。他们也都有很多科研项目,分别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能够支配很多的科研费用。他们平时也确实非常用功,每天都在业务上花费很大的精力。除此之外,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饮酒的海量。 大家都会注意到,每次开各种业务会议,晚上吃饭,总有一些中青年俊杰 ,在一起聚餐,虽然没有多少山珍海味,但是,酒实在不会少。在觥筹交错的喧哗声中,或者互表对于对方研究课题的爱慕和支持,或者表示对于某些现象的共同愤怒谴责。虽然喝得都脸红耳赤,但是一般还不会说错话。大多数情况下,都还是相互和和气气的。 有时候,一桌人散了之后,还有两三位、三五位好友,到外面排挡继续欢饮,直到尽欢。当然,第二天相互吐苦经,说头疼的、说昨晚事情都忘了的也不会少。 教授们做学问,相互交流、讲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研究项目的结题等等,都是相互交流的好时机。你邀请我去访问,我聘请你来指导。正事之余,放怀畅饮也是免不了的。 我也知道有些朋友,过一些天,便要相约聚一下,在酒桌上放松一下。特别是现在多有异地办学,单身在外,没有家事的羁绊,没有家人的约束,也不能总是在实验室用功。这些朋友,说实话,也真可怜。从小学到博士毕业,一直在刻苦勤读,背书、刷题、考试、做实验、写论文。毕业后做了教师或科研人员,一上岗就被各种考核压得透不过气来。他们很少有业余爱好,除了自己的专业,别的知识也知道得很少。除了打扑克斗地主,不知道还有别的娱乐。于是,朋友们相约畅饮,就是最痛快的放松了。 经常用酒精考验自己,对身体的伤害,绝不可小视。 不做这些不健康的行为,行不行呢?当然可以,不过也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有一点风险。此话何意? 在一起饮酒,是中青年知识分子社交的重要方式。在如今的科教领域,没有这样的社交还真的困难。 项目经费的评审、得奖课题的评论、研究论文的评阅,各种“帽子”的评比,哪一样离得开朋友们的“帮助”? “哥儿们”感情好,关系铁,事情就办得成、办得好。而经费、奖项、论文、帽子,那就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法宝,离开了这些,怎么能够在大学或研究机构拥有一口金色的饭碗,怎么能够在人前体体面面的站立。 唱戏的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交朋友也是如此。哥儿们的感情,关键时刻的友情,没有长期的交流,怎么能够结合得如此紧密。自然界物质的相互作用尚且依靠粒子的交换,何况朋友?谁都知道,朋友这东西,不是“急来抱佛脚”抱来的,要靠平时积累。平时交下的朋友,有用的时候才能用的着。为了社交、为了朋友、为了经费、奖项、论文、帽子、为了在人前的光芒,再多的“美酒”(其实都知道乙醇有毒性)也要一口闷下。 但是, 再好好想一想,这里面还是有问题,教书教得好坏,研究出不出成果,跟朋友何关?跟喝酒何关? 教书一要靠教师肚皮里有货色,这货色是自己努力学习和刻苦研究的结果,二要靠教师好好地准备,把肚皮里的货色用最适当的方式钻到学生的脑袋里去,让学生像享受一样就学到了本领。 研究一要靠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的钻研,有时候要废寝忘食、如痴如醉,靠与自己的学生或合作者的精诚团结努力,也要靠一点运气。 然而,现在教书和研究都需要与一个“评”字相关,什么都需要评,都需要比。如果不去评、不去比,讲得难听一点,如果不去争、不去斗,不拼上老命,那就恐怕只有“四大皆空”。当然,在评比的问题上,朋友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了。那么,平时的那一杯杯地一口闷下去,就不是“白干”了。 门口告示板上那让人唏嘘不已的粗黑字体告示,有多少与此长年累月的“干下去”有关? 而“告示”与“干下去”之间的最主要的桥梁,换一个比方, 说撬动“干下去”的最重要杠杆,就是那无穷无尽、无间无隙的评比和考核。 “干下去”是会成瘾的,那一方面是乙醇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习惯,上瘾的人们认为这种习惯很好,很享受。至于疾病,那是另一个问题。就像吸烟一样,每次我写吸烟有害健康的博文后面,总有一些认为那是骗局的评论。也有人知道饮酒对自己健康的损害,但是,到时候还是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一杯又一杯地干下去。 评比和考核也是会成瘾的,那虽然与乙醇无关,只是一种习惯,习惯了频繁的评比和考核,离开了这些就不知道如何管理了。更重要的,是对此很享受,这样很好啊,大家都积极上进,拼命工作,文章越出越多,影响因子越来越高,为什么要改掉呢?至于健康,那是另一个问题。管理者同时也是被评比者,他们更需要社交,他们自己组织或参与“干下去”的场合和干下去的数量往往比教师们更多得多,他们的瘾头往往更大。 当然,本文所说的这些“相关”,也只是相关,并不是明确的因果关系。即使有因果关系,那也是多因素的复杂关系,这是本文最后需要申明的。
个人分类: 教育|6982 次阅读|23 个评论
减少评比和增加自主权才是办一流大学的正道
热度 29 fdc1947 2019-9-24 08:06
减少评比和增加自主权才是办一流大学的正道 办好一流大学,大概是每一个在大学工作的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有没有什么标准?全世界那么多大学,哪些算是一流的、哪些是二流的?好像没有什么统一而绝对的标准。 对于学校的好坏,人们现在往往看那些排行榜,大概排行榜上排在前面的便是一流。那么,究竟排在前面多少名算是一流呢?而且,排行榜也并不可靠,你看看各个排行榜中大学的先后次序会相差很大,就是一个证明。 也有人说,不能看学校实力的排行榜,要看专业的排行榜。这似乎有些道理,不过,专业的划分,也是很有些问题的。就拿艺术学校来说,你把唱京剧的与演沪剧的相比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把专业细分,则也有问题,可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唱评弹的专业,全世界就苏州评弹学校有一个高等职业专业,如果按小专业排名,它怎么办都是世界第一。 虽然上面这样说,近似于抬杠,对于大多数专业而言,学校的好差还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是这种好差很难分得很清楚,更难以量化,用数字来表示。 所谓一流,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但是它的边界是模糊的,谁也不可能说清楚 。 对于现在的管理者来说,这种模模糊糊是难以容忍的,他们一定要分清楚,而且要客观、公平、公正。于是就列出了若干个指标,按照这些指标来打分,丁是丁、卯是卯,分得清楚。按照得分多少,奖勤罚懒、奖惩分明,这样的管理,看起来也很分明,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但是,一旦定下了这些指标,问题也就来了。比如,怎么才算科学研究好?算发表论文多?那么大家想办法发表论文。算刊物的影响因子?大家都想办法增加影响因子。到最后,大家都去想办法发表 “高质量”的论文,本科教学弄得成了鸡肋,弄得国家有关部门只好表示不能够“唯论文”。 那么,我们不唯论文,换一个或几个别的什么指标。比如,比得到奖励的数目,行不行呢?显然是不行的。换多个指标也不行。人们都有 “适应”这个本能,你定下来任何一个指标,人们都将很快为了这个指标而拼命努力,而指标不可能包罗万象。对于指标所不能包括的范围,他可以完全放弃,于是事情就搞得一塌糊涂。 靠几个指标评出来的一流大学与一心只管升学率的高中以及被称为考研工厂的本科院校基本上是异曲同工 。 因为世界上的很多事物特别是人类社会中的事物是无法简单地用几个指标量化的,这是一个规律。如果硬定下指标进行量化,必定出问题。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公认的那些一流大学,都是靠着长期的自己在管理方面的努力,扎扎实实地干出来的。他们大都是 “我行我素”, 大都是 “我就是指标”, 照着自己的办法去做,而绝不会去刻意追求别人定下来的那几个指标。 丁肇中先生曾经说过,为了得诺贝尔奖而去做工作是危险的。我们也可以套用丁先生的话:为了达到某几个指标而去建设一流大学是危险的。 现在,我们的评比实在太多了。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评比而工作,而不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评比。 评比有哪些指标,我们就为达到那些指标而努力。达标往往成了工作的代名词 。 为了达标,学校内部往往还要将某些指标细化,分解到学校的各院系、研究所,各院系、研究所也照此办理,继续分解到下属单位以至于个人。大家都为达标而努力工作,因为是否达标将影响到每一位教师的名誉和收入。至于那些指标以外的工作,即使是最重要的事情例如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也只有置于一边。 如果我们为了达到几个指标而放弃了本应做好的各种工作,为了评比的荣誉而工作,这在很大意义上是一种本末倒置。 任何优秀的工作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同样,一流的大学也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一个真正的一流大学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造就。 一流的大学也不会是一个模样,应当说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一所没有特点的大学不可能是一流大学。而我们根据几个指标评选出来的大学却往往差不多的模样,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所以,要想真正的造就一流的大学,应当大幅度减少学校之间的评比,不要搞这么多达标活动。要鼓励各个学校创出自己的风格,要真正给各个高等学校有办学的自主权。我们的高等教育法中有关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条款达到 8条之多。但是,如今对于高等学校真正能够按照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的规定,“ 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做得实在是很不够的。 只有真正发挥各高等学校对于创建一流高校的主动性,少一点评比,也少一点攀比,踏踏实实地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好他们认为应当做的事情,慢慢的才能够有各自的特色。 要做好一个事业,必须对于共同参与这项事业的人有一个起码的信任和尊重。高明的管理者将发挥事业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只有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事情才能够办好。所以,要让各个大学自主地想办法搞好他们的大学,大学的管理者要让教授们自主的想办法搞好他们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不能只靠 “鞭策”。 看看我们的历史,过去有很长一段时期,城市的农贸市场常常空空如也,连农民们自己也经常要吃 “返销粮”,生产队之间再搞评比先进也没有用。后来大包干了,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了,一下子大家都吃饱饭了,商品粮也增加了,城市贸易市场上丰富多彩,各种农副产品都出来了。这就是有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差别。 建设一流大学也是如此,就是要靠各个大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学里靠各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起来了,办好学校的措施自然会出台,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起来了,原创性的研究自然会多起来,教学也会认真起来。我们的大学就会办得出色,真正的一流大学也就会产生。 这里的关键还是管理,需要认真做人的工作。不能把管理搞成靠只需几个指标,让计算机去管理。这样的管理是懒汉的管理。 俗话说,百年树人。教育的事情是靠慢功夫才能够做好的。古人都知道 “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他们都知道拔苗助长,苗是会枯死的。教书育人,搞科学研究,踏踏实实地做,才能够做好。心急的人把热豆腐一口吞下,是会把食管烫出毛病来的。
个人分类: 教育|10988 次阅读|56 个评论
随想:过度“评比/评价”可能产生危害
热度 6 zlyang 2018-8-23 13:29
随想:过度“评比/评价”可能产生危害 (1) 破坏了单位人员内部之间的协作,强化了内部隔离 (类似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 用个人最优,代替了单位最优。 结果从整体上损害了单位的利益。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是“各个军阀自身追求最优,同时破坏社会最优”的直接表现。是过度“评比/评价”的一种变形的具体表现。 “自由资本主义竞争,造成了经济危机”,就是过度强化“个人/公司”的局部利益,破坏了人类社会整体健康的直接表现。在美国,由两个罗斯福总统通过政府的干预,(至少部分)消除了这种破坏。 “人类社会的整体最优”,是共产主义的特征之一。“国家整体优化”,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 (2) 钱穆制度陷阱的直接表现。 过于复杂的管理,自身也会消耗社会创造的财富。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165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中国得搞搞清楚
热度 4 lin602 2014-12-25 23:08
科学与技术,在中国往往是放在一起的。而科研,往往既含科学研究,也含技术研究。 学科与专业,有理科与工科之分,我想这不用解释。 理科往往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工科是以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理科的任务是探索未知,以发现自然规律与现象为主要目的,以发表文章公开研究结果为外在形式,科学的发现为世界所有。工科的任务是以工业生产为对象,研究其中的技术问题,当然也有科学问题。 理科的发现必须要发表,因为是自然现象与规律或事物。工科是与市场产品的生产联系在一起,许多结果是不公开的,或申请专利。 这段时间我们又填表了,表中要求是论文发表、项目经费、得奖、专利等。但是,没有产品的技术推广,技术的应用,技术所产生的效益。 今天一朋友说,现在填各种表就是这些数据,理科、工科、医科都如此。 按理科的要求来对待工科,其实混淆了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的差别。 科技管理部门,教授及大学校长们要好好研究科学与技术之间差别!要分别制订出不同学科的排名规则,用理科的标准来要求工科,其实就是一个不科学不合理根本不正确的做法。
3089 次阅读|4 个评论
复旦的排名为什么落后?(俞强)
热度 66 Fudan77bio 2012-3-30 22:43
复旦是我们的母校。近年来常听说母校复旦的名字在大学排行榜上江河日下,不仅和北大、清华的差距拉大,并且排到了浙大和上海交大的后面。子不嫌母丑,但子会替母着急和担心。虽然也从小道上听到一些关于复旦落后的原因,但毕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复旦落后的真正原因。 今天在科学网上看到了一篇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评职称不拼论文,不妨学学复旦”(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1998.shtm ) , 才有点明白复旦为什么在排名榜上落后了。 原来我们的母校复旦大学有一套自己的、“新”的高级职务评聘办法——代表作评审制度。其核心内容是:淡化以往职务评聘的“硬杠杠”,换成由专家说了算的“软杠杠”。 什么是“硬杠杠”?“软杠杠”? “硬杠杠”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刊物级别)。 复旦的 “软杠杠”是专家的“严格评审”。“哪怕仅仅是一篇,哪怕没在“权威”与“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也能获得参加高级职务竞聘资格。 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复旦说的专家是谁?“严格评审”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在今天全国不懂“严格”的大环境中,复旦的“严格”能是什么样的?没有“高级”论文,凭什么获“高级”职务?凭“高级思想”?“高级思想”怎么定义?谁来定义?这一“软”是“软”到什么程度?可千万不要“软”到“领导关系”中去了。 中青报说复旦的“软杠杠”是有理由的。这个理由是:如果看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的级别,这对于慢工出细活的专业教师不利。不仅如此,死板的评价方式还逼迫青年教师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论文数量上,甚至为此牺牲掉读书学习的时间。 这个理由和逻辑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慢工慢到什么时候? 5 年? 10 年? 50 年?细活细到什么程度?细到没有杂志愿意接受?在今天“瞒天忽悠”的文化环境里,慢工出细活没见几个,慢工不出活的却遍地都是。在今天人人都是“专家”的大地上,复旦的哪位火眼金睛“专家”能从慢工中看出细活? 更不明白读书学习和发论文怎么成了对立面,不知道这里说的不读书学习的人是怎么发的论文,而读书学习的人为什么发不了论文?一个学者不把精力投入到论文上,应该投入到哪里?“厚积不发”的人怎么让别人知道他“厚积”了?一个热爱学术的青年教师会觉得写论文是被“逼迫”吗?如果一个青年教师是为了生计而被迫“凑”论文,那这位教师的慢工能出细活的概率也不大。 更搞笑的是:“以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评职称,还往往会带动刊物版面费上涨”。照此逻辑,为了控制刊物涨价,我们应该少发、不发论文。我们要争下游,不是争上游。 这真是闻所未闻的理由。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在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复旦(也许是中青报)却搞出个比少发和不发论文。 这就难怪复旦在国际上以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为“硬杠杠”的评比中,越评越低。 每一种方法和制度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是顾及了一批人而忽视了另一批人。慢工出细活的人是有,硬杠杠评比是会漏掉一些人才。但国际认可的“硬杠杠”是为多数人设计的,是大概率事件。一个政策和制度是照顾大概率事件的,是跟主流走的。否则,就会慢慢的被边缘化了。 慢工出细活的毕竟是少数,甚至是凤毛麟角。而且真正慢工出细活的“大家”是耐得住寂寞的,是不会在乎“评级”的,更不会去“凑”论文。对这种“大家”,一般的“专家”是没这个认识水平的。这需要“超家”的眼光。这样的“超家”,复旦有吗? 评比对静心做学问,不一定是好事。排名也不一定就代表水平。但既然要评,“硬杠杠”比“软杠杠”相对公平、准确、合理。 后记: 看到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热心评论,很高兴。特别是看到复旦校友的评论,说明校友们对母校的关心。我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我看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不管是什么评选机制,软也好,硬也罢,软硬兼施也行,最终还是要看成果吧?成果是什么?如何评价?怎么评价一个学校的政策是否有成效?学校是否办的成功?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最终成果的标准是硬杠杠还是软杠杠? 慢工出细活也得出吧?这个细活怎么定义?难道不是以文章的质量(刊物的级别)和产业化的创收来定?难道我们自己说“我的活是细活”?这个细活最终是不是也还是要拿“硬杠杠”来衡量?如果是,复旦的“创新”是不是就是给自己一点时间,把“硬杠杠”执行的时间往后挪挪? 我这里还不是对复旦的政策展开批评,仅仅是对这个“创新”提出疑问。希望大家一起思考,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案。 个人观点:复旦的评级模式对个别特殊的专业和人才是可以的,但不合适普及。对大多数的专业和人,还是采用普适的、客观的硬杠杠比较好,因为那是国际上评价复旦的标准。 有句话怎么说的?“拥抱理想,面对现实”。
12583 次阅读|7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2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