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北京理工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们发表的几篇中文论文-只是为了宣传
duke01361 2014-9-23 08:45
我们发表的几篇中文论文-只是为了宣传 最近又发表了一篇! R环的形成及对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pdf 《郑重道歉I》 贴上之后,突然发现以下文章有2篇并不是中文,所以涉嫌欺骗,非常抱歉,只是心绪太乱,信手上贴,敬请原谅,不过,那两篇英文文章附有中文摘要,想想也可以帮您了解大概.... 真诚的向您表示歉意 《 郑重道歉ii》 再次发现,这个破网贴上的图片不比“新浪”的清晰,图片太小了,怕您近视,视物不清,故请到我的新浪博克(也是真名真姓) http://blog.sina.com.cn/duke01361 这里的图片很大,很清晰! 劳您转驾,故此表示歉意! 潘学峰 (在野诗人、在野诗歌翻译家、在野散文家) 在神州等你来 西周子牙,垂钓柳溪,缘者上钩,八十破商;今有学峰,垂钓科网,乌龟鲶鱼,土鳖熬汤! 芸芸荒野,寥寥瓜秧,心如炎阳,饥渴环望,无奈强扭,青涩咂咂;不比清华,难抵北大! 居高声远,趋之若鹜,物以类聚,乌合之众,人满为患,我却人黄,身居低位,强口之食, 单打独斗,几无知己! 仁义如我,多才多艺! 如你来投,吾必喜泣! 净水泼街,黄土垫道!随时恭迎,共创正道! 总感觉我们的工作不被中国同胞的孩子们所了解,所以我们很缺乏研究生同学,万般无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自我推销,因为英文论文不容易被高贵的同学们理解,所以还是贴出这些容易找到,也容易了解的中文论文供您参考!欢迎报考我们的研究生! 附件:潘学峰 散文家 所著专业图书,也请一起看看吧! http://www.qilinshuyuan.com/author/295330.html
个人分类: Science in action|2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此遭学生实名攻击公平吗?
热度 16 duke01361 2013-4-5 09:04
我搞清楚了,耿岩松同学在上个学期“必修”了我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学位课程。我记得(我需要与他核实)他在课堂(坐在最后一排/或倒数第2排)看其他书籍(或玩弄其他什么事情)(不是分子生物学相关的),我当时好像是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把他“驱逐”出了课堂。(他当时立即退出了课堂) 他的考试成绩(卷面)没有及格。 我在给他评定最终成绩的时候是按照开课前给同学们说好的,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给定,但他们几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同学没法达到及格线,后考虑到他们可能从没有学习过《分子生物学》本科课程,所以他们的成绩按照平时占40%,考试卷面成绩60%给定,如此计算出的最终成绩他基本在倒数几名(65.5),如果按照原先约定的标准,他不会及格! 如果这其中我作为教师做错了什么?我不应该替他们着想,不应该对他采取照顾! 我觉得这就是他实名攻击我的原因。 请全中国的教师同仁评价如此原因遭到学生实名攻击,这公平么?! 事情的起因请见以下帖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8980do=blogid=676912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3978 次阅读|35 个评论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2012年应届毕业生(含博士后)招聘计划
xiaguangqing 2012-6-6 08:52
http://renshichu.bit.edu.cn/zpxx/ypby/10449.htm http://renshichu.bit.edu.cn/docs/20120316152900462835.pdf 北京理工大学 教学科研岗 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 2012 年优秀应 届毕业生(含博士后)。 一、 招聘岗位 教学科研岗位。 二、 招聘对象 2012 年度海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优秀应届毕业生(含博士后)。 三、 招聘条件 1. 培养方式为全日制统招统分, 具有博士学位或本专业领域最高学历学位,第一学历学位学校应为国际一流大学、国内列入“ 985 工程”学校或本学科名列前茅的院校; 2. 国内博士毕业生(含博士后),原则上应毕业于国内本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的知名院校; 3. 年龄一般不超过 32 周岁。经学校审批,特别优秀的博士后或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博士毕业生年龄可适当放宽至 35 周岁; 4. 具有较强的外语 ( 英语 ) 听、说、读、写能力,经过短期培训后能够进行双语教学; 5. 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较强的研究能力,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并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 6. 身心健康; 7. 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 符合大学对教师政治思想、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8. 满足具体用人单位的岗位任职要求。 四、应聘办法 有意应聘者请登录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招聘系统( http://bitrs.bit.edu.cn/rs/zhaopinbys.jsp )填写应聘材料,在线打印《新进教师聘任申请审批表》并完善本人内容后随同个人相关资质证明材料寄送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5 号北京理工大学 XX 学院 XXX 老师 ( 邮编 100081) ,应聘材料请注明“应聘教学科研岗位”。 相关资质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国家认可的所有学习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英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本学科知名专家推荐信 2 封以上(含 2 封)原件 、最后学历的成绩单原件、论文摘要复印件、代表性论文(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论文全文)复印件、获奖证书及其它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留学回国人员还需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博士后还需提供出站证明原件及博士后证书复印件。 五、招聘时限 2011 年 10 月~ 2012 年 7 月(博士后与留学回国人员截止时间为 11 月) 六、特别说明 1. 我校不接收定向生、委托培养生,应聘人员录取报到时必须获得国家认可的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及就业报到证(博士后为分配工作介绍信),报到时需提交相关资质证明材料原件。 2. 2012 年我校仍执行“除引进人才外,其余新进人员均实行人事代理制度”的政策。 七、人事政策咨询联系方式 人事处联系人:彭业凌 联系电话: 010-68912334 传真: 010-68913013 E-mail : renshichu@bit.edu.cn 招聘专业 招聘人数 所在学科(一级) 所在学科(二级) 研究方向 学历要求(含博士后) 岗位职责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流体力学 / 工程热物理 / 物理学 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火箭发动机技术 、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燃烧理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技术、 先进空间能源与推进动力 博士或博士后 1. 开展火箭发动机、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燃烧理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技术研发与集成验证、先进空间能源与推进动力研究 2. 开设相关课程 兵器科学与技术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1 兵器科学与技术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发射总体及关键技术 博士或博士后 1. 开展燃气射流动力学和发射动力学研究 2. 开设博士生专业课程 飞行器设计 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器设计 飞行器结构分析与设计、飞行器制导与控制 博士或博士后 1 、参与飞行器设计学科中飞行器结构分析与设计研究方向建设 2 、参与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参数辨识研究方向建设 3 、承担本科生课程结构力学和研究生课程结构动力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任务 4 、承担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技术教学与科研任务 飞行器设计 / 流体力学 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 飞行器设计、流体力学 深空探测器自主导航与控制、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博士或博士后 参与深空探测导航与控制方向流体力学的科研工作,导航制导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飞行器控制 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器控制 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多学科设计优化、飞行器总体设计 博士或博士后 1 、承担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研究和教学任务 2 、参加国家重点国防项目研制 3 、从事实验室高新项目实验和技术改造 飞行器控制 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器控制 飞行器导航制导控制与仿真 博士或博士后 1 、承担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和教学任务 2 参加国家重点国防项目研制 3 承担实验室设备改造、研制、使用和维护 力学 1 力学 动力学与控制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博士或博士后 承担柔性可展结构的动力学与控制的科研和教学任务
4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苏联专家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援助的第二阶段(1958-1960)
热度 2 wangql 2012-2-9 17:26
1953 年至 1957 年所进行的大量工作,为常规技术专业的发展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新技术专业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要求,在常规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从 1958 年起,北京工业学院开始了新技术专业的设置和建设,进入了尖端专业建设和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由全面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到重点学习科学技术。在学习内容上(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也由“学”、“仿”进入到学习和独创相结合的独立自主的新时期。 1958 年北京工业学院新专业的建设首先在苏联专家什努恒和涅捷尔克等的指导下开始进行。这些专家当时住在其他地方,每周来北京工业学院一次,进行一般性的专业设置指导。 1958 年 10 月,学院成立机械工程四系(火箭导弹系)。 1958 年底和 1959 年初,列别捷夫和卡伊达什等十几位专家先后到华,在这些专家的指导下,学院进入了新专业建设全面上马的时期,建立了 11 个新技术专业。 从这些新到专家专业涉及领域:液体火箭燃料、火箭固体燃料技术、火箭发动机试验、火箭指挥仪、远程火箭弹和地面发射系统、计算机、导弹结构、导弹计算机系统、控制系统、自动稳定器理论与结构、导弹电器设备、无线电遥测、遥控基础等方面可以知道,这一批尖端技术专业主要集中在火箭与导弹技术领域。这些专家主要来自鲍曼高等技术学院、莫斯科动力学院和列宁格勒电工学院。 后来 1961 年 5 月副总理聂荣臻元帅在关于国防工业高校工作问题向中央军委的报告中就提出“北京工业学院以导弹为主,同时设置与尖端密切联系的常规专业”。就是基于这一时期北京工业学院的发展的基础。 1959 年下半年,计算机专家萨波什克夫等专家到校后,在专家的帮助下,使已建立的新技术专业又得以进一步的健全和发展。 1960 年 2 月,学校对部分系进行调整:将机械工程一系(武器系)和机械工程二系(弹药系)合并仍称机械工程系,组建第二系(自动控制系),新建八系(金属材料系)、九系(工程物理系)、十系(数学力学系)。形成了院系设置的新的格局。 1957 年到 1960 年是北京工业学院真正提升的阶段。这个阶段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开设了以火箭、导弹、控制、无线电遥控和计算机为主的 11 个新技术专业。 苏联专家不仅帮助拟定了 11 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明确了这些专业的发展方向,亲自讲授了 27 门专业课,编写了 8326 也讲义,同时还指导教师开出了 41 门专业课,完成了 27 个毕业设计,建立了 29 个实验室。 这期间,苏联专家亲自指导的教师有 230 余人,为学校培养出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教师骨干,这些工作为学校从一般常规技术专业发展为新技术的尖端专业,为新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经过 8 年的努力,北京工业学院很快由一所一般性的工业学院成长成为一所具有尖端技术专业领先的国防工业学院。进入了国内工科院校的前列。 在这一时期实际参与北京工业学院建设的苏联专家自少来自以下 17 所学校: l 鲍曼高等技术大学( 10 人) l 莫斯科动力学院( 1 ) l 莫斯科大地测量航空摄影工程学院( 1 ) l 莫斯科化工学院( 1 ) l 莫斯科航空学院( 1 ) l 古比雪夫工业学院( 1 ) l 列宁格勒电工学院( 4 ) l 列宁格勒化工学院( 3 ) 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工程学院( 4 ) l 列宁格勒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1 ) l 列宁格勒航空仪表制造学院( 1 ) l 斯大林格勒机械学院( 1 ) l 捷尔仁斯基炮兵学院( 1 ) l 喀山化工学院( 1 ) l 高尔基工业学院( 1 ) l 图拉机械学院( 1 ) l 哈尔科夫航空学院( 1 ) 由于还有一些专家所属学校不清,目前无法确定还有那些苏联学校参与建设。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在 1956 年、 1958 年、 1959 年分别产生了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如: 1956 年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电视发射接受技术装置(为此国家邮电部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视第一频道( 电视发射机频率为 49.75 兆赫) 使用权授与了北京工业学院,中央电视台反而使用的是第二频道。在北京工业学院研制电视设备时,苏联的专家们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回国的苏联专家在知道他们没有显像管影响工作时,还花 7000 多元买了显像管送给学院。此外,专家还送给学校不少电子管和晶体管及其他仪器设备和参考文献,折合价值 5 万多元。反映了专家对学校的深厚友情。); 1958 年 7 月,开始研制新中国第一枚反坦克导弹,即 265-I 型反坦克导弹(考虑到前苏联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系统 3М6 在 1954 年 才开始 立项 , 1957 年 5 月研制成功并试装, 1958 年定型, 1960 年起正式装备苏军 ,北京工业学院这些研究当时是非常尖端的。) ; 1958 年设计并发射成功了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并于 1960 年 8 月 17 日在内蒙古实验 “ 东方 -15 号火箭 ” 时第一次 成功 实现了 火箭仪器舱的发射 回收。 (在“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有关专家在回顾我国航天事业时,就有人认为北京工业学院 1958 年 9 月 8 日的这次火箭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因为一般认为三十公里以下是航空,但这个火箭设计高程100公里,已经达到了航天的层次。北京工业学院 1958 年 9 月 8 日连续发射成功两枚 代号为“ 505 ”的“东方 —1 号”二级高空火箭;北京航空学院 1959 年 9 月 24 日发射成功“北京二号”探空火箭。从现在的资料看,这两次发射都很可能都受到过同一批苏联专家的技术帮助。 ); 1959 年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天象仪; 1959 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辆坦克 ( L/ZTZ-1959 ,即 59 式中型坦克),并装备部队 ; … 1959 年北京工业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 后来, 1995 年北京理工大学成为首批 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 15 所大学之一。 2000 年,北京理工大学成为第 10 个进入“ 985 工程”建设序列的大学。
5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苏联专家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援助的第一阶段(1953-1957)
热度 1 wangql 2012-2-8 14:29
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的前身是 1940 年由中国共产党创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 1949 年 8 月以华北大学工学院的身份迁至北平, 1952 年 1 月 1 日正式定名北京工业学院, 1988 年改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现在北京理工大学正努力建设成一所研究型、开放式和国际化的大学。但是 50 年代,苏联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援助是值得回顾的。 北京理工大学聘请苏联专家的历史始于 1950 年。当时的华北大学工学院成立俄语专修科,聘请当时国内著名俄语教学专家吴素福教授(苏联籍)主持教学工作,并延聘了卡扎可夫、卡扎可娃、科洛斯托维兹等 10 余名苏籍教师任教。这是北京理工大学早起聘请的第一批外籍语言教学专家。 1952 年中央政府进行了全国院系大调整,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 1952 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后,北京工业学院被确定为国防性质。被要求逐步发展成为国防工业学院,并逐步成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中新的高级技术骨干的主要来源。由于当时正处于朝鲜战争时期,国家对国防工业高度重视。中央政府要求北京工业学院克服各种困难,迅速完成从一所一般性工业大学向国防工业大学的转变。 为了尽快提升北京工业学院的作为国防工业学院的水平和实力,根据中央兵工委员会的决定,北京工业学院向中央申请聘请苏联专家,以便借鉴苏联的经验,迅速建成为我国国防服务的兵工专业。 1953 年至 1960 年八年中,应中国政府邀请,至少来自前苏联 17 所高校的 40 位专家参与了北京工业学院的建设,为北京工业学院的第一次腾飞和成为新中国一流的工业学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联专家对北京工业学院的援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53 年至 1957 年,常规技术专业建设阶段; 1958 年至 1960 年,尖端技术专业建设阶段。 1953 年至 1957 年,是北京工业学院常规技术专业建设阶段。这个阶段,苏联专家的工作特点是对工作全面负责。不仅在教学科研工作上给予指导,在院、系。组。行政组织工作上也进行指导。 1953 年 11 月和 12 月,来自苏联著名高校鲍曼高等技术学院的德罗茨多夫(火炮设计)、费道托夫(军用光学机械仪器)和喀山化工学院的拉扎列夫(火药制造)到达北京工业学院。这是援建北京工业学院的第一批苏联专家。这批专家中德罗茨多夫为专家组长,同时担任了北京工业学院的院长顾问。 在这批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迅速确定了 火炮设计及工艺 、自动武器设计及工艺、自动控制与远距离操纵、炮弹设计及工艺、引信设计及工艺、药筒设计及工艺、坦克设计及工艺、坦克发动机设计及工艺、军用光学机械仪器、雷达设计及工艺、火炮射击指挥仪、火药工艺、炸药工艺、装药工艺等 11 个兵工专业 , 并在原有机械工业系、汽车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等一般专业的基础上,调整设置成为机械工程一系(武器系)、机械工程二系(弹药系)、机械工程三系(坦克系)、仪器制造系(光学仪器、雷达系)、化学工程系(火炸药系) 5 个系。这是北京工业学院学习苏联改革学制,建立国防学院的开始。 这一设置方案 1954 年 3 月,得到当时主管部门第二机械部的批准。到 1954 年 10 月,经苏联专家参与意见, 11 个兵工专业的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得到确定。同时还编写了 6 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建立了 15 个专业研究组。 在此期间,专家们分别担任了院长和系、组顾问。从研究学校发展方向,确定专业的设置方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建立实验室,讲课、答疑等所有各个教学环节,到院、系、组的工作计划,专家们均亲自参加和指导工作。 1954 年 10 月至 11 月,来自苏联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工程学院( 2 位)、列宁格勒电工学院( 2 位)和高尔基工业学院( 1 位)的 5 位自动武器设计及制造、炮弹设计与制造、雷达站设计、光学玻璃工学、坦克设计方面的专家到达北京工业学院。其中专家组长卢坎德尔(自动武器设计及制造专家)兼任北京工业学院院长顾问。 1955 年 1 月至 9 月,又有来自鲍曼高等技术学院( 3 位)、莫斯科大地测量航空摄影工程学院( 1 位)、列宁格勒化工学院( 1 位)、斯大林格勒机械学院( 1 位)、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工程学院( 1 位)的 7 位以普列斯努辛(火炮射击指挥仪专家)为组长的热力机设计、重武器及自动武器制造工艺、火炮射击指挥仪、仪器制造工艺学、炸药理论、坦克制造工艺和引信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专家到达北京工业学院。 1955 年 12 月,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第二机械工业部同意北京工业学院在原有 11 个兵工专业基础上,再增设射击指挥仪、仪器制造工艺和药筒制造 3 个专业。 此时已有十多位苏联专家在北京工业学院工作。每个专业都有一位专业指导(有的专业有 2 个专家)。而且由于苏联专家实行上班制,每天在校工作 6 小时,北京工业学院的兵工专业建设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全面系统的开展起来。 至 1955 年下半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教学方式基本“走完一遍”,开始了 11 个专业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工作至 1956 年暑假就有第一批 11 个专业 355 名按照新的教学计划培养的国防专业学生通过国家考试,走向工作岗位。 1956 年 8 月,又图拉机械学院( 1 位)、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工程学院( 1 位)、列宁格勒化工学院( 1 位)共 3 位炮弹药筒设计与制造、火炮同步传动系统和弹药装药工艺方面的专家到达北京工业学院。 1956 年 9 月,北京工业学院将雷达系从仪器制造系分离出来,成立无线电工程系。这时,北京工业学院共设有 6 个系 14 个兵工专业。 1957 年又分别有鲍曼高等技术学院( 2 位,车辆液力传动系统和雷达结构及工艺专家)、列宁格勒电工学院( 1 位火炮随动系统专家)、古比雪夫工业学院( 1 位炸药制造工艺学专家)等 5 位(其中一位远动学和控制学专家弗拉基米尔诺维奇学校不详)到达北京工业学院。 1957 年是北京工业学院常规专业重点提高的时期。 1953 年和 1955 年建立起来的专业均已基本定性。教学计划又进一步作了修订,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实验室,完成了一批新型的毕业设计。 小结一下, 1953 年到 1957 年之间,北京工业学院先后聘请了 23 名苏联专家到校工作。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重点规划和建设了 6 个系, 14 个专业。 苏联专家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制定了这 14 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及为了使各专业衔接的 37 种过渡教学计划,完成了基本科系的调整。 在这不到 4 年的时间里,苏联专家在帮助建设 14 个专业的同时,还亲自讲授了 44 门专业课,编写了 13575 页讲义,指导教师开出了 75 个专业课,建成 71 个实验室,开出 422 个实验,并全面指导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工厂实习,毕业设计等。还指导了 64 个研究生。为学校培养了相当数量的懂专业的教师。 通过这 4 年的建设,北京工业学院学的兵工专业设置基本配套,基本上实现了由一个一般性的工业学院向国防性工业学院的转变,真正建成了一个比较高层次的大学的形式。这对迅速培养我国国防建设人才,满足国防生产需要起到了重大作用。
2781 次阅读|1 个评论
苏联专家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援助(1953-1960)(待完善)
热度 1 wangql 2012-2-7 17:32
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的前身是 1940 年由中国共产党创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 1949 年 8 月以华北大学工学院的身份迁至北平, 1952 年 1 月 1 日正式定名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改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现在北京工业大学正努力建设成一所研究型、开放式和国际化的大学。但是50年代,苏联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援助是值得回顾的。 北京理工大学聘请苏联专家始于1950年。当时的华北大学工学院成立俄语专修科,聘请当时国内著名俄语教学专家吴素福教授(苏联籍)主持教学工作,并延聘了卡扎可夫、卡扎可娃、科洛斯托维兹等10余名苏籍教师任教。这是北京理工大学早起聘请的第一批外籍语言教学专家。 1952 年中央政府进行了全国院系大调整,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 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后,北京工业学院被确定为国防性质。被要求逐步发展成为国防工业学院,并逐步成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中新的高级技术骨干的主要来源。 由于当时正处于朝鲜战争时期,国家对国防工业高度重视,为了尽快提升北京工业学院的作为国防工业学院的水平和实力, 1953 年至 1960 年八年中,来自前苏联 14 所高校的 40 位专家参与了北京工业学院的建设,为北京工业学院的第一次腾飞和成为新中国一流的工业学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联专家对北京工业学院的援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53 年至 1957 年,常规技术专业建设阶段; 1958 年至 1960 年,尖端技术专业建设阶段。 1953 年到 1957 年之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重点规划和建设了 6 个系, 14 个专业。苏联专家帮助制定了 14 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及 37 种过渡教学计划,讲授了 44 门专业课,指导教师开出 75 个专业课,建成 71 个实验室,开出 422 个实验,指导 64 个研究生。 通过这 5 年的建设,北京工业学院学基本上实现了由一个一般性的工业学院向国防性工业学院的转变,真正建成了一个比较高层的大学的形式。 1957 年到 1961 年是北京工业学院真正提升的阶段。这个阶段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开设了 11 个新技术专业。苏联专家帮助拟定了 11 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并亲自授课 27 门,同时指导开出 41 门专业课。建立 29 个实验室。 期间,苏联专家直接指导了 230 教师,为学校培养出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教师骨干,也为新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经过努力,在 1956 年、 1958 年、 1959 年分别产生了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如: 1956 年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电视发射接受技术装置(为此国家邮电部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视第一频道授权给了北京工业学院,中央电视台反而使用的是第二频道); 1958 年设计并发射成功了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在“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有关专家在回顾我国航天事业时,就有人认为这次火箭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因为一般认为三十公里以下是航空,但这个火箭达到了七十三公里,已经达到了航天的层次。); 1959 年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天象仪; 1959 年设计制造的第一辆轻型坦克; … 1959 年北京工业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 后来 1984 年,国家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 22 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92 年,国家首批确立的 14 所副部级高校之一。 1995 年 ,首批 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 15 所大学之一。 2000年,北京理工大学成为第10个进入“985工程”建设序列的大学。
285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这篇校长讲话棒极了!——推荐北理工胡海岩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
热度 1 sqdai 2010-9-2 17:37
【按】新学期开始了,按惯例,大学校长纷纷发表开学讲话,很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今天读到北京理工大学新任校长胡海岩院士的讲话,不禁连呼三声棒极了! 棒在哪里? 棒在言简意赅,语重心长。用不足四千个字,给新生上了生动的第一课; 棒在他宣布的新校训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和他对校训的精辟诠释; 棒在他为大学所做的形象的比喻:一本书,一首诗,一幅画; 棒在他推出的北理工老中青三代学人的三个典型,为新生代树立了德识才学兼备的学习楷模。 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哗众取宠之心,但可以肯定,这篇讲话的精彩之处会长留在青年学子的记忆里。 胡海岩 教授是我的力学同行,比我年青十几岁,我见到他时可以直呼其名。我一直为有这样的优秀同行而高兴。 推荐于 2010 年 9 月 2 日 胡海岩校长在 2010 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布校训并讲话 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成才 ( 2010 年 8 月 30 日 )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衷心祝贺 3498 名新同学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热烈欢迎你们成为这所具有 70 年辉煌历史的著名大学的新成员!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自然科学院,具有光荣的传统和朴实的校风。建国后,它成为国家首批确立的 16 所重点大学之一,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 22 所大学之一,也是国家 211 工程 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 2000 年,学校进入国家 985 工程建设行列 ,成为国家第 10 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同学们作为高考的成功者,跨入北京理工大学这样一所名校,肯定受到了来自亲人、同学、老师、朋友的热情赞誉。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应该从几个月的赞美声中冷静下来,积极思考如何度过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思考这一问题的起点是:什么是大学和怎样读大学?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全新的话题。今天,我将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共同寻求走向成功的大学之路。 在展开探讨之前,我要借今天这场隆重的开学典礼,代表学校向与会的全体同学,向全校师生员工,向全体校友和全社会宣布学校的一项重要决定。 2010 年 8 月 26 日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在广泛征求全校师生员工和校友的意见基础上,确定了学校的校训。这就是 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德以明理,是指道德高尚,达到以探索客观真理作为己任之境界;学以精工,是指治学严谨,实现以掌握精深学术造福人类之理想。这一校训既是建校 70 年来我校几代师生员工崇德尚行、学术报国的真实写照,又是新的历史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 下面,我结合对校训的理解,和同学们谈谈 什么是大学 和 怎样读大学 。我把大学比喻成一本书、一首诗、一幅画,用几位学长的事迹来说明大学的内涵,说明求学的精彩。 一、 大学是一本书,大学生活的精彩在于书中的真理和创新。 大学是一本书,书中包含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知识。这本书指引青年学子的成长之路,这本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这本书引发青年学子的思索和创新。 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就是要求北理工学子把勤奋求学、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读好大学这本书。 北京理工大学建校以来,培育了在校学习或工作的 32 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创造了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作为一所国防科技特色大学,学校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防现代化、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业务过硬、学问精深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优秀学长读好了大学这本书,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 今天,我要向同学们介绍的第一位学长是被誉为中国 核潜艇之父 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彭士禄 。彭士禄学长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烈士之子,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学生。他在艰苦环境下勤奋学习,把对祖国的满腔热爱转化为对客观真理、对科学技术的不懈探索。正是有了在校期间的积累,读好了大学这本书,他在面对困难时总能积极乐观地面对。 20 世纪 60 年代起,彭士禄学长主持我国第一套军用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组织研制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耐高温、耐高压、全密封主泵达,进而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我国具备了战略威慑力量。此后,他积极开拓将军用核动力技术向民用核电技术转化,创建了核动力装置主参数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设计,对我国民用核电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从彭士禄院士等一大批优秀学长的身上,我们看到,大学学习在于做学问,在于 术业有专攻 ;大学学习在于求真理,在于 专攻有创新 。正是他们这种载入共和国史册的 专攻 和 创新 ,撰写成了北京理工大学这部厚重的巨著。 多读书,读好书,进而读好大学这本书,这是我向同学们提出的第一点期望。希望大家在 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的校训指引下,追求真理、探索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读书,点亮精彩的大学生活和青春岁月。 二、 大学是一首诗,大学生活的精彩在于诗中的品格和责任。 大学是一首诗,一首荡气回肠的七言,一首意气风发的绝句。 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便是这首诗的灵魂,是这首诗的气魄。它要求同学们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用学者的品格和兴国的责任谱写大学这首绚丽的诗篇。 建校 70 年来,几代北理工师生员工弘扬了这种品格,承担了这份使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第二位学长是我校机械与车辆学院 项昌乐 教授。项昌乐于 1980 年考入我校车辆工程系学习,当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1987 年,他获得硕士学位留校工作,从事军用车辆传动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 多年来,他抵制住来自外界的种种利益诱惑,坚定不移地专注于国防科技研究。他勇于瞄准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我国坦克装甲车辆领域首次全面系统地开展了传动系统动态性能研究,解决了提高动力传动系统动态性能的多项关键技术,研制出 大功率系列化液力变矩器 ,并成功应用于 2009 年国庆阅兵中的多种武器装备。他因此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成长为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教育部 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带头人。 从项昌乐 教授等一大批优秀学长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北理工人持之以恒的优秀品格,看到北理工人学术报国的历史责任。正是他们坚毅拼搏的品格和报效祖国的志向,谱写了北京理工大学这一精彩诗篇。 多思考、敢担当,进而写好大学这首诗,用坚韧的品格奏响承天下兴亡、担国家兴盛的人生旋律,这是我对同学们提出的第二点期望。希望大家在 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的校训指引下,认识自我,塑造品格,明确使命,担当重任,用坚毅顽强之心和富民兴邦之志领航精彩的大学生活和青春岁月。 三、 大学是一幅画,大学生活的精彩在于画中的丰富和多姿。 大学是一幅画,一幅英雄辈出的人物画,一幅菁菁校园的写生,一幅快意浪漫的素描。这幅画既有国画的大气蓬勃,也有漫画的青春顽皮。这幅画推动社会进步,这幅画推动国家昌盛。画中丰富的素材要求我们认真做事,画中多姿的色彩要求我们崇尚奉献。 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就是要求青年学子充满朝气,用青春的活力和激情做好大学这幅画。 今天,我要向同学们展现这幅画中的北理工青年学子,你们年轻的学长。 8 月 26 日 ,就在同学们入学报到的前一天,浙江杭州的《钱江晚报》报道了《理工学子纵身西湖冒雨救人》,在我校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不久前刚从我校毕业的本科生 冯玫江 ,在杭州西湖畔发现有人落水时,迅速报警并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救人,最终与民警一起成功将一名失意跳湖的男子救起。面对记者采访,冯玫江同学腼腆而真实地表示, 这没什么好说的,谁碰上了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的 。此情此景,此言此心,仿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画面中有西湖的动人景色,更有雨中救人的北理工学子,这正是大学这幅画中美丽而真挚的一角。这一角为社会描绘出一幅当代大学生、当代北理工学子的精神画卷。 展开北京理工大学这幅画,我们还会共同看到今年我校选送的 18 项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受到刘延东、万钢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看到在北京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由我校师生组成的参赛队获奖数量和获一等奖数量均位居第一名;看到良乡校区众多的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同学们为地震、泥石流灾区捐款捐物,献去一片大爱之心。 多锻炼、多实践,进而作好大学这幅画,用自己的成长为其描绘出独具特色的风采,这是我对同学们提的第三点期望。希望大家在 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的校训指引下,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用科学技术回报社会,用人文精神关怀民生,用激情的画笔挥洒精彩的大学生活和青春岁月。 同学们,学校即将迎来建校七十年。七十年辉煌历程带给全体北理工人自豪与荣耀,七十年奋发图强描绘出一所具有延安精神和国防科技特色的高等学府的勃勃生机!愿同学们在 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校训的指引下,读好大学这本书,写好大学这首诗,作好大学这幅画。像优秀学长们那样,道德高尚,达到以探索客观真理作为己任之境界;治学严谨,实现以掌握精深学术造福人类之理想。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即将开始的军训生活中严格认真、锻炼自我,上好大学第一课。衷心地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不断进步、学业有成!祝愿各位来宾 和 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http://www.bit.edu.cn/xww/xwtt/59042.htm
个人分类: 美文共享|4764 次阅读|1 个评论
追记16年前起草给钱学森院士的复函
suqing1961 2009-11-1 18:46
1993 年 2 月下旬的一天,时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的朱鹤孙教授交给我一封钱学森院士写给他的信函,希望我认真阅读消化后,协助他起草给钱老的复函。钱老是中国航天和火箭之父、两弹一星元勋,是享誉海内外、令我辈高山仰止的大科学家;我那时刚任北理工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朱校长将这么重要的事托付给我,惶恐之余,我更觉责任重大。 钱老的这封信写于 1993 年 2 月 16 日,内容是谈艺术设计问题。这一年第 2 期的《科学美国人》( Scientific American )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 动态艺术工艺学( A Technology of kinetic Art ) 的文章,钱老读后认为很重要,遂致函朱校长,希望他在北京理工大学创设这一新兴学科。钱老在信中指出,这篇文章的作者乔治瑞斯基( George Rickey ) 1946 年开始搞在微风中会动的塑型, 1953 年第一次展出。他认为,乔治 瑞斯基的确具有创造力,创出前所未有的动艺( Kinetic Art )。钱老建议把这门新兴艺术称之为灵象,希望中国的高校尽快发展这门艺术。在钱老看来,乔治 瑞斯基在这个领域只是开了个头,我们要发展它,胜过乔治 瑞斯基。 接到任务后,我细心研读了钱老的来信和随信所附这篇文章的复印件,从朱校长那了解了钱老写这封信的来龙去脉。 1984 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全国非艺术类高校率先设立工业设计专业,钱老对朱校长的这一远见卓识极为赞赏,并予以鼎力支持。钱老非常关心工业设计这门新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很多场合对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的发展方向作过重要指示,他认为,工业设计是综合了工业产品的技术功能的设计和外形美术的设计,所以使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哲学中的美学相汇合。他还强调,把技术跟艺术、技术跟美术完全割裂开是不对的,不符合人类建设的历史。朱校长特别向我指出,钱老写这封信,表明他对北理工的信任以及所寄予的厚望,我们应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除了了解上述情况外,我还查阅了 乔治瑞斯基的相关资料,以及 钱老有关艺术设计问题的大量论述文章。 乔治瑞斯基是美国著名的动态雕塑家( kinetic sculptor ), 1907 年 6 月 6 日 生于苏格兰;他先在英国格莱纳尔蒙学院( Glenalmond College )获历史学学位,后自费入巴黎洛特学院( Lhote Academy )学习现代绘画;移居美国后,他曾在多所学校教授艺术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加入美国空军从事地勤工作。战后,乔治瑞斯基开始创作在微风中会动的雕塑。通过观察钟表摆的运动,他创造了动艺这一独特艺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给城市中静止不动的雕塑赋予了活力,让它们能随自然风的吹拂款款摆动,变换着不同的形态。这种动艺的创造,创作者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外,还得精通力学原理,掌握材料在各种情况下的平衡技巧。诚如钱老所说,这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但是,乔治瑞斯基创造的动艺并非十全十美,这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还很单调,还没有完全摆脱钟表机构的局限。钱老对新兴学科的发展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中国的高校应在现有工业设计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乔治瑞斯基的动艺,进一步开拓比动艺更具灵气,具有更多可供人们欣赏、能够陶冶人们性情的艺术形式,使其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灵象艺术。 在摸清情况后 ,我开始着手复函的起草工作,最终总算没有辜负朱鹤孙校长的期望,协助朱校长完成了给钱老的复函。后来,钱老与朱校长的这次通信被《设计》杂志 1993 年第 3 期刊载,钱老的信 2007 年被收入涂元季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书信》(10卷本)中,我们的复信被收入199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著作《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 16 年,钱学森院士刚刚驾鹤西去;谨追记此文,以表达我对钱老的哀思和怀念。 乔治 瑞斯基的作品(网上下载)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12826 次阅读|12 个评论
领导创建“留美科协”的学者
suqing1961 2009-9-8 16:21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美国的一大批优秀华人科学家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返回中国,成为新生红色政权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组织、策划华裔科学家回国的运动中, 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以下简称 留美科协 )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 留美科协 的主要创建人,著名的爆炸力学专家、曾任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副院长的丁儆(博主注:应是竖心旁加一个敬字)教授可以说是这场载入史册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99 年秋,我从美国结束访问学者工作回国后不久,曾在丁先生的寓所专为此事采访过他。 我 1945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 1948 年赴美留学。在浙大读书、任教期间,我就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王家宠等人,并担任进步组织 人民世纪创造建设社 理事,负责宣传工作,主编《时建通讯》刊物。到美国以后,我对旧中国的落后和腐败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开始频繁地与留学生广泛接触,并在国内共产党员朋友的指导下,开展各类进步活动。 已过古稀之年的丁教授,回忆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1949 年上半年,鉴于国内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在美留学生曾多次聚会,讨论新中国成立后应该为新生的国家做些什么工作等问题。 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当年 6 月 12 日在匹兹堡城成立的。我记得,协会是以在国内已加入中国有关科技工作者组织的老会员为骨干组成的。成立大会上,通过了由我起草的会议宣言,并推选葛庭燧、侯祥麟、华罗庚和我等主要发起人为协会理事。 在丁先生书斋里,我仔细地翻看着那些纸色微黄、保存完好的《美中科协通讯》和《留美科协通讯》。由丁儆主编和亲自蜡刻的这些不定期出版的简报,大多报导的是当时的国内情况,或是转载解放区和香港进步报刊的文章,或是刊登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 留美科协 会员的情况和来信。可以想象,这些类似于《挺进报》的油印材料,对那些身处异国他乡、向往光明和进步的中国留学生,予以了多大的鼓舞和激励啊! 留美科协 诞生后,美国各地区的分会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协会会员迅速发展。 1949 年 8 月,全美已有 留美科协 地区分会 19 个,会员 410 人;到 1950 年 3 月,地区分会增至 32 个,会员达 718 人。 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美留学人员无不欢欣鼓舞。此时,年仅 25 岁的丁儆已任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全面负责协会的工作。在 1950 年 6 月召开的 留美科协 年会上,由丁儆主持会议,确立了以 认识新中国,为回国参加建设作准备,一切为了回国去 的协会工作重点,开始广泛动员留学人员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那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国会麦卡锡分子活动十分猖獗, 非美活动委员会 和美国联邦调查局将 留美科协 列为非法团体,并对进步的中国留学人员进行迫害。我自己就曾被美国特务跟踪,并遭殴打,被迫多次搬家。 说到这,丁先生仍然十分激动。 在这种情况下,鉴于 留美科协 会员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已陆续回国,余下的会员中还有许多人也准备近期回国,经协会干事会表决, 留美科协 于 1950 年 9 月 19 日 宣告解散。 创建并领导 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可以说是丁儆教授一生中最光辉的一页。从我查到的资料看, 留美科协 的历史虽然不足两年,但却有近 800 名中国留学生参加了该组织,并有 400 多名协会会员在解放初期陆续回国。 这是一项意义深远、十分了不起的成就。而今,丁教授因疾病缠身,已经记不起曾经经历过的所有事情了;我最后一次见他时,他已认不出我。但是,我相信,历史会记住为祖国曾经做出过贡献的每一个人。 附: 丁儆教授学术简历: 1924 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县; 1941 年考取浙江大学,加入进步学生组织华社; 1944 年底,随浙江大学内迁至贵州,任学生自治会主席、战地服务团副团长,赴前线开展鼓舞士气的劳军、慰军等抗日宣传活动; 1945 年大学毕业,到甘肃玉门油矿炼油厂工作;随后返回浙大任教,担任进步组织人民世纪创造建设社理事,主编《时建通讯》刊物; 1948 年,赴美国留学,先在阿力斯查尔默斯公司植物油脂提取实验厂实习,随后到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和布诺克林工业学院选读研究生课程; 1949 年 6 月 12 日 ,与葛庭燧、侯祥麟、华罗庚等人发起的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在美国匹兹堡城诞生。大会通过了由丁敬起草的会议宣言,丁敬被推选为协会理事,负责创办《美中科协通讯》,并参与《留美科协通讯》编辑工作; 1950 年 7 月回国,被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聘为副教授,讲授《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 1955 年,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爆炸装药加工专业,担任该专业教研室主任,编写了《爆炸作用原理》、《弹药装药工艺学》等教材,与人合译了《火工品》专著,和其他专家一道创建了弹药装药实验室、火工品实验室、烟火实验室; 1956 年,参加国务院规划委员会主持制定的第一个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工作; 1958 年,负责在北京工业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可进行破片杀伤、聚能破甲等课题研究的爆炸实验室; 1959 年,与他人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大爆破用毫差雷管和尖端武器用毫秒雷管; 1962 年,出任北京工业学院力学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领导了对多种导弹战斗部的反设计研究;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并蒙受屈辱; 1969 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率领技术骨干昼夜开展反坦克导弹武器和坦克防护技术研究,为取得珍宝岛战斗胜利做出了贡献; 粉碎四人帮后,调任国防工办规划研究院筹备组副组长,参与主持 1978 年全国力学规划制订工作,负责起草《国防工业系统力学规划纲要 ( 草案 ) 》; 1981 年,调回北京工业学院任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管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工作; 1984 年后退离行政领导岗位,成为北京工业学院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负责建设力学工程系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出任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 主要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爆轰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并在二维爆轰理论与实验技术、二维拉氏实验技术、固体火箭推进剂的冲击引爆及安全性研究,以及冲击波化学和材料动态响应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在爆炸理论基础研究方面,首先提出了二维定常爆轰广义 C-J 条件,发展了二维爆轰理论及二维拉氏量测和分析技术;纠正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把火药的发明归功于英国人罗吉培根( Roger Bacon )的错误观点,考证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和最早描述冲击波现象的国家。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76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魏宸官教授速写
suqing1961 2007-8-23 10:56
一个人一生当中会有很多梦想,但要把梦想都变成现实,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得到的。梦想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 程系 博士生导 师魏宸官 教授一辈子就有过许多梦想,或许是使命感和事业心太强烈的缘故,这梦想大都和他的科研工作有关系,并且几乎都变成了现实。 (一) 1953 年,风华正茂的魏宸官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业学院(即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从事坦克研究。那时,我国的坦克都是原苏联制造的,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适应本国的地形环境使之中国化的问题。年轻气盛的他当时就产生了这样的梦想:一定要在自己的一生中为实现苏制坦克的中国化做些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风餐露宿,从南国的丘陵地、水稻田,到北方的冰天雪地,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测量了各处的地貌特征,获得了大量的坦克行驶所需的数据。在取得了这方面的初步成果后,他又选择了履带车辆转向理论及其系数测定作为研究方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野外试验工作。 魏 教授的梦想刚圆了一半,就被文革批白专道路的喧嚣打碎了。那是一段好难熬的日子,正常的教学秩序没有了,科研工作也无法进行,再多再好的梦想都会被粉碎。 直到 1978 年,他才有条件重新从事坦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耽误了十几年的时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多工作少睡觉,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天道酬勤,只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他的研究成果就出来了,并早于日本同类成果十年问世。 魏宸官 教授的这项成果获得了 1980 年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和那个时代所有的人一样, 魏 教授的梦想虽然最终还是实现了,但这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梦,这个梦原本可圆得更好一些。 (二) 1986 年隆冬的一个夜晚,劳累了一天的魏教授躺在被窝里正做着梦。他梦见自己正带领他的科研队伍与洋人赛跑,人家的跑道平平坦坦,自己的路却沟沟坎坎。真艰难啊!魏教授在喊加油,魏教授在擂鼓为大伙鼓劲。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 魏 教授惊醒了。 魏 老师,特大喜讯!我们的科研成果奥美伽离合器,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尤里卡国际博览会上把老外都给震了。您的这项发明获得了本次博览会的最高荣誉奖一级骑士勋章和发明银质奖。 奥美伽离合器是一种无级调速装置,把它用在轮胎装载机上,能控制轮胎转速,减少打滑,提高轮胎使用寿命 2 至 4 倍;用于大功率风机水泵运行,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消耗,一台机器就可以节省几百万度电。这是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啃下这块硬骨头, 魏 教授他们用四年多的时间只花了几万元资金;而在这之前,唯一掌握这项技术的美国人取得同样的成果,却用去了十多年的时间,花费了几十万美金。 在两块相对运行的平板之间放置一些普通的矿物油,通过某种系统的控制就可以得到一种柔性的无级传动。这是奥美伽离合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成果出来后,人们才发现这其中的道理原来如此简单。但 魏 教授刚从事这项研究时,很多人却嘲笑他是在白日做梦。因为稍有机械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相对运动的摩擦面之间放置润滑油,那是为了减少摩擦省劲,怎么可能作为传动装置去传递巨大的动力呢? 奥美伽离合器在工业应用中既然有如此大的经济效益, 魏 教授无论如何也要实现这一梦想。他要让人们知道,白天做出的梦会和晚上的梦一样甜美。另外,还有一件事也深深地刺激了他,坚定了他攻克这一难关的决心和意志。 80 年代中期,我国某工厂先后两次向美国人提出转让这项技术的请求,傲慢的山姆大叔却拒绝了,并称奥美伽离合器对贵国来说,好比天上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及。 报喜的学生走后, 魏 教授这一夜失眠了。激动和喜悦交织在他的心头:是啊,我们的科研接力队伍终于追上了外国人的步伐,赶到了世界的前沿,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 (三) 奥美伽离合器虽然成功了,但 魏 教授并没有就此满足。这种新型的离合器较之于传统的离合器确实具有很多优点,但毕竟也还有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需要一套复杂的油路传输液压系统,调速也要靠改变油液的间隙来完成。如果能取消液压系统,固定油液的间隙,通过某种变化改变油液的粘度来达到调速的目的,那不是更妙吗? 这个梦想比奥美伽离合器更离奇。按常规,搞流体研究一般都把油液的粘度看成是常数,粘度即使改变也应该是不可逆的。想想看,胶水粘东西干了后粘度确实发生了变化,但你如果要想把粘紧了的胶水再还原成液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回连专家都要说 魏 教授是在白日做梦了。 可 魏 教授就想做这样的梦,这个梦还真让他变成了现实。 在 魏 教授的节能实验室里,我目睹了这一奇迹的全过程。在一个称作电流变离合器的传动机构中, 魏 教授把一团粘乎乎的白色液状物体搁进去,按动一个开关,电机带动离合器快速转动;调节另一个开关,给离合器加电压,奇迹发生了:离合器另一端的输出轴一会儿快转,一会慢转,甚至被制动停转。 魏 教授给我简单讲解了其中的奥秘:利用电场的变化控制这种被称之为电流变液体的白液,能使其在液态和固态之间进行可逆的快速转换,从而实现控制转速的目的。 这种最新型的技术叫做电流变技术,它的理论突破以及实际应用,将可能在工业领域引起一场革命。在国外,这项技术被称之为未来技术,属于绝对保密的范畴。美国电流变技术权威 H.Conrad 教授 1988 年曾撰文说,全世界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加起来还不到 15 人。 魏 教授偏不信这个邪,他发誓要做第 16 人,为中国人争口气,为国家创造财富。 已经两鬓花 白的魏 教授,带领他的博士生又没日没夜地干起来了。他的研究生对我说:每天晚上,我都累得眼睛睁不开,倒在床上就睡着。马拉松式的研究搞了两年, 魏 教授他们终于攻克了电流变液体的研制关,生产出了三种电流变液体,并设计制作了电流变离合试验台、电流变物质机构性能测试仪、电流变显微结构观测装置。 美国 1991 年出版的一本名为 Smart Fluid 的专著里,已经把北京理工大学 和魏宸官 教授列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位从事电流变技术研究的单位和学者行列。 魏 教授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尽管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梦想,但这众多的梦想最终还是要靠年轻人去实现。 年轻人快快成长起来吧!这几天, 魏 教授睡着后常常唠叨这句梦话。 当然,这个秘密是他老伴透露给我的。 (旧作:发表于 1993 年第 4 期《人才开发》 )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6398 次阅读|2 个评论
钱学森教授谈“灵象”艺术
suqing1961 2007-8-13 15:09
旧作: 发表于《设计》杂志1993年第3期 朱鹤孙 苏青 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不仅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十分关注并潜心研究,同时也非常关心我国工业设计这门新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钱老在很多场合对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的发展方向作过重要的指示,他认为,工业设计是综合了工业产品的技术功能的设计和外形美术的设计,所以使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哲学中的美学相汇合。他还强调,把技术跟艺术、技术跟美术完全割裂开是不对的,不符合人类建设的历史。 1993年第 2期《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动态艺术工艺学(A Technology of kinetic Art)的文章,钱老读后,马上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和这篇文章的复印件;他希望工业设计工作者把文章作者Rickey先生创造的在微风中会动的塑型这一独特的艺术,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灵象艺术。 Rickey先生通过观察钟表摆的运动创造了动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给城市中静止不动的雕塑赋予了活力,让它们能够随自然风的吹拂款款摆动,变换着不同的形态。这种动艺的创造,创作者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还得精通力学原理,掌握材料在各种情况下的平衡技巧。诚如钱老所说,这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但Rickey先生只是开了个头,他创造的动艺并非十全十美,这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还很单调,还没有完全摆脱钟表机构的局限。钱老把这门艺术称之为灵象,他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开拓比Rickey先生的动艺更具灵气,具有更多可供人们欣赏、能够陶冶人们性情的优美风采。 我校工业设计学科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学校还有雄厚的工程基础。我们有责任也应该有能力遵照钱老的意见认真研究这门艺术,开拓新的工业设计研究领域,并在 Rickey先生的基础上,赶上并胜过Rickey。 附上钱老来信全文,供大家研究和学习。 朱鹤孙教授: 今附上一复制件,是美刊 Scientific American 1993年2月号上的文章。作者George Rickey 1907年生,1926年自费入巴黎Lhote Academy 学现代画,1942年二次世界大战入美国空军为地勤人员,1946年开始搞在微风中会动的塑型,1953年第一次展出。 他的确具有创造力,创出前所未有的动艺( 出始 ientific American George Rickey Lhote Academy Kinetic Art Rickey Kinetic Art)。我们能不能称之为灵象?一种新的艺术。 这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您那里能搞吗?中国要胜过 Rickey,他只是开了个头,我们要发展它。 行不行,请考虑。 此致 敬礼! 钱学森 1993年2月16日 注: 朱鹤孙,时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3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