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一代宗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如果人生有四季
热度 17 weijia2009 2020-3-19 08:32
如果人生有四季 贾伟 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话, 我四十岁前, 都是春天。 这是电影《一代宗师》里的一句台词。 昨晚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想休息了,但电影里的一连串诗歌般精致洗练的台词,不断轰击着我的脑海,让我一时无法入睡,干脆起身到书房码些字,写点儿感想。 王家卫同学的电影,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讨厌。喜欢的人觉得他玩得深邃,讨厌的人觉得他玩得太深邃。 《一代宗师》台词字字珠玑,写得很唯美,让人觉得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为这些台词拍的场景。 据说王同学为了这部片子准备了八年,拍了三年,人物、台词、画面、音乐,一一悉心打造。 可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这里了,讲一个冗长的民国故事,堆积了太多精美的画面和近乎于“配乐诗”的台词,每一根弦都拉得太满,掩没了故事的“一根红线”,观众觉得累得慌。 说到这儿,我想起来了,自己也会犯这样的毛病。前阵子做一项代谢方面的研究,自认为苦心孤诣,花了六七年时间把工作做透了,然后就恶狠狠地写了一篇长文,毕其功于一役!一不小心也走了家卫同学的路子。投稿后才发现,审稿人读得很累,直呼数据量太大,从临床到动物再到细胞实验,故事太长,看着看着就懵了。 后来听从编辑部的建议,把故事拦腰一刀,分为两部分分别投了出去,不料,简化版的反而有更多的好评。 看来发表科学论文和发行电影是一样的,虽然说百花齐放,各花入各眼,但前提还是先要让人看懂了,后面再谈高山流水弦歌雅意吧。 其实,不论是做科研,还是做文化,甚至像电影中讲的武林文化,道理都一样。 年轻时我们都想事业有成,有了事业便想着要更上一层楼,好了要更好,走着走着,便忘了初衷,忘了进退了。 故事里的女主角宫若梅(也叫宫二)用家传的“宫家六十四手”和叶问比武,还不忘提醒一下自己心仪之人:叶先生,给你看六十四手,是让你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希望你可以举一反三。 可讲道理容易,自己做很难。宫二的个性爱憎分明,为报父仇,自己断了“身后身”,到临终也没能走通武学和情感这两条路。 宫二曾说:我不图一世,只图一时。说出这样话的人,内心的爱恨情仇都是浓烈的。她“思进不思退”,只进不退,就会被动,就会有遗憾。正如宫老爷子早先批评女儿时说的:“太过看重输赢,而不懂人情世故”。缺少了对人情的洞见,才、貌、武功俱佳的宫小姐最终没能在动荡的时代“图好一世”。 看男女主角的对话,我觉得叶问对这个侠骨柔肠的宫二是心中有意的。 他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我们之间本来就没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缘分。 但看完后细细琢磨,其实没有!叶问心里念念不忘的,不是宫二,而是宫家六十四手。 宫二也感觉到了。所以,俩人最后一次见面时,她悲从中来:六十四手,我已经忘了!我在最好的时候遇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时间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 两位武学高手,结识了大半辈子,最后还是“我不知你,你不知我”。 年轻时,我们都是这副德行!一心追求“武功绝学”,目中无人。 这个目中无人,是说看不到美人、美景,眼里只有路。 年纪大了,才明白,这世上哪来的什么绝学! 所谓的绝学其实就是历练,就是见识! 什么叫见识呢?就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我觉得应该把台词倒过来表述才更准确 - 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我们生下来一睁眼就开始见众生,走出家门(或者走出师门)方得见天地之辽阔,而最终还是要把自己看明白了,跟自己处好了,才算真正把路走通了。 写着写着,我觉得一不小心陷入了王家卫同学的电影台词,在键盘上码自己想说的话,分不清哪句是他的台词,哪句是我的了。 女主角宫二在故事结尾前不经意间说过这样两句话: 所谓的大时代 不过就是一个选择 或去或留。 我选择了留在属于我的年月 那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这话,举重若轻。 也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觉得这就是王家卫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了。 大时代的人,要做好自己不容易。 什么是大时代?社会变革,江山易帜,乾坤倒转,沧海横流 时势变化,说来就来,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时势变化,有变好的,也有变坏的。 变坏了,会有战乱、饥荒、还可能有瘟疫……今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旧时候的瘟疫该是多么可怕。 你有机会在大时代做大事,但你必须放弃很多东西,你还要有冒险精神,富贵险中求啊! 你也可以选择做个小人物,像叶问以及故事中的那一批昔日武林门派的掌门,蜗居香港,或者设馆收徒,或者在理发店、中药铺、茶餐厅当着老板伙计,过着平淡如常的生活,没有壮怀激烈,不提家国情怀。 人逆不了势,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 你选择过平淡日子,就不必患得患失。 有些情怀,也就是情怀而已; 有些过往,也只不过是过往。 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来诠释 - 人活这一世,能耐还在其次。有的人活成了里子,有的人活成了面子,都是时势使然。 这句话加上“中心思想”的台词,就是贯穿《一代宗师》的一条逻辑线了。 武林世界是世俗世界的一个极致,在大时代,选择自己的道路是一门学问。 有人一跃而起,成了风流人物,活成了面子; 也有人过得低调、平实,活成了里子。 我们开场时有句台词: 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话,我四十岁前,都是春天。 四十以后呢? 春天过后,都是时令的变化,我们要知冷暖,知进退,在变化中做好选择。 风光一时容易,活出一个平实的自己很难。 四十岁之前,你活在别人的眼里,是面子; 四十以后,你要学会活好自己的人生,做里子。 故事里的两个男女,从天赋、家境、际遇上看,宫二均要胜过叶问一筹。 宫小姐是叶问心中仰止的高山,但是,武学上,叶问最后上了高山。 而宫家最终没人了,宫家的六十四手也绝了。 这样末路英雄的故事,其实并非时势也非天意,而是宫二的选择。 因为,宫二要的是面子,叶问活成了里子。 片尾的时候王家卫设计了一个唯美的镜头 - 叶问坐在街边角落里,在绚烂的光影里抽着烟。烟雾缭绕中,他看众生,看天地,看自己。 他看明白了自己是谁了 – 一个教人把式混碗饭吃而又乐在其中的小老头。
14871 次阅读|33 个评论
《一代宗师》哪里好?
mcshcheng 2014-5-1 23:49
记不清啥时候看的《一代宗师》,冲着有章子怡看的。但是看完之后很生气,烂片一个,浪费我的时间,虽然是网上下的没浪费钱。主要是空洞无物,没有情节,刻意搞些唯美的镜头但还是掩盖不了空洞。但奇了怪了的是,这个片一直在获奖,我开始困惑了。看过的小伙伴们,谁能指点一下我这个片哪里好? 昨天又看了一个烂片,《正骨》,my god,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让荒诞的情节,简陋的布景,夸张的演出给糟蹋了。看到最后,似觉这是个广告宣传片。要做广告,您也多投点钱啊!
3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打一巴掌,再鞠躬道歉
热度 2 foxkingdom 2011-8-15 13:30
一天在路上走着,突然身后一位飞身插上,伸手就是一个巴掌,当时脸上就火辣辣的出现五指掌印, 这不是欺负人么,当时你一个近身擒拿手,把那人巴掌扣住,顺势一展,将他手臂伸直,紧扣手腕,施展小擒拿手法,一按,当时就把那人一整条手臂制住, 那位马上千般不是,对不起啊,对不起啊,早知道这么不好惹,不该出这手的,只是无心开个玩笑而已 你也不是一代宗师,也不是一代大侠,本不必有什么风范,但是有句话说,“伸手不打笑面人”,已经如此这般了,就饶了罢,不必斤斤计较罢 不知道这样的情景,诸位看官有遇到过没?
个人分类: 浆糊江湖|3376 次阅读|5 个评论
沉痛悼念一代宗师季羡林先生(1911.8.6—2009.7.11)
黄安年 2009-7-11 17:47
沉痛悼念一代宗师季羡林先生( 1911.8.6 2009.7.11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7 月 11 日发布;学术批评网 / 学术问题研究 /2009 年 7 月 11 日 惊悉一代宗师、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季羡林先生于 2009 年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沉痛悼念季羡林先生! 附两篇报道 *****************************************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逝世 享年 98 岁 2009 年 07 月 11 日 12:20:33 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李江涛)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记者当日上午从北京大学获悉,北京大学已成立治丧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 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 ( 现并入临清市 ) 。季羡林自 1946 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 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曾在济南三合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就学。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1956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 78 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4 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 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 24 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认为, 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 。季羡林近 10 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 欧洲中心主义 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 1946 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11/content_11691197.htm ************************** 季羡林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 12 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 年 8 月 6 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2009 年 07 月 11 日在北京 301 医院病逝。。   北京大学教授 , 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 中科院院士 , 中国语言学家 , 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 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 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 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 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 纯诗 ,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 年 9 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 3 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 10 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 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 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 梵文讲座 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 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 3 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 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1940 年 12 月至 1941 年 2 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 4 个 优 ,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 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 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 在饥饿地狱中 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    1941 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 E. 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 年 10 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 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 35 年后的 1980 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 83 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 年 5 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 ~ 1983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 1956 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1959 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 1962 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1957 年)、《印度简史》( 1957 年)、《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起义》( 1985 年)等。 1956 年 2 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 年、 1959 年、 1964 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 中受到 四人帮 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 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6 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 6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 1941 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 1944 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1985 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 1943 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 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 1956 年)、《五卷书》( 1959 年)、《优哩婆湿》( 1959 年)、《罗摩衍那》( 7 卷, 1980 ~ 1984 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1980 年)、《朗润集》( 1981 年)、《季羡林散文集》( 1987 年)、《牛棚杂忆》等。    1978 年~ 1984 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 24 卷。    1988 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季羡林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70 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1978 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1979 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 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1981 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1983 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1983 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1984 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 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 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 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 年)等。 1998 年 4 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 年 3 月一 1989 年 4 月草稿, 1992 年 6 月定稿)。出版界认为 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曾被 2006 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 散文家 . 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 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 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    1. 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    2. 吐火罗文    3. 印度古代文学    4. 印度佛教史    5. 中国佛教史    6. 中亚佛教史    7. 唐史    8. 中印文化交流史    9. 中外文化交流史    10. 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    11. 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12. 德国及西方文学    13. 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    14. 散文及杂文创作   这个分类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 10 个方面:( 1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 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 )佛教史研究 -- 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 )吐火罗语研究 -- 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48 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 1980 年又就 7O 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 A 《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 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 的欺人之谈;( 4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 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 5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80 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 10 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 1996 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 《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 2 万余颂,译成汉语有 9 万余行,季羡林经过 1O 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 )比较文学研究 --80 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 )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 8O 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 50O 余种、 8OO 余册,预计 15 年完成;( 9 )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 --9O 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 )散文创作 -- 从 17 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 80 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 88 岁米寿时说: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80 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 21 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附注:季羡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奖项简介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由中国翻译协会 2006 年五届五次常务会长会议决定设立。这是中国翻译协会首次颁布的奖项,该荣誉奖并非常设奖项,授予健在的、在翻译与文化传播工作中成就卓著、影响广泛、德高望重的翻译家。 2006 年 9 月 26 日, 95 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季羡林,生于 1911 年 8 月,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人。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1930 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攻英国文学,兼读德国和法国文学,同时选修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课余专心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及散文创作。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潜心学习印度学。 1941 年荣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建国后,季羡林先后当选北京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起,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还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系中国翻译协会创始人之一, 2004 年 11 月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国译协名誉会长。   几十年来,季羡林辛勤从事英文、德文、梵文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发表、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简明东方文学史》、《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等。主要译著:译自德文的有马克思著《论印度》、《安娜 ?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译自梵文的有著名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七卷)、印度名剧《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印度古代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等;译自英文的如梅特丽耶 ? 黛维的《家庭中的泰戈尔》。此外,季羡林还主编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书。   获得的主要奖项有:    1986 年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    1987 年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荣誉奖。    1989 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 年论文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著作荣誉奖。    1992 年主编的《大唐西域记校注》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    1992 年,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褒扬状。    1997 年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1997 年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9 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专著二等奖。    1998 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99 年《季羡林文集》 (24 卷 ) 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000 年专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获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    2000 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    2006 年 9 月 26 日,在中国译协庆祝国际翻译日 ? 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上,季羡林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季羡林先生的品格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本报特摘录几段季老的文字,看看这位 97 岁高龄的老人是如何对待罩在自己头顶的灿烂光环的   ■一辞国学大师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   约摸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见成效,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设方面也相应地活跃起来。有一次在还没有改建的北京大学大讲堂里开了一个什么会,专门向同学们谈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共坐着五位教授,每个人都讲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说了些什么话,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在报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从此以后,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内,就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顶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 借用京剧女角词 ) !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这要分两层来讲:一个是教育界,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界。   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光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 10 年,在国内 57 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 ( 术 ) 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大约在八九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这一顶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有此称号。   我浮想联翩,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 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 13 亿国宝吗?   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2006 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 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著,其著作已汇编成 24 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季羡林 95 岁生日采访实录    2006 年 8 月 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并对季羡林 95 周岁生日表示祝贺。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徐京跃)季老,我看您来了。 6 日上午 9 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 95 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6 日,季羡林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病房内充满喜庆的气氛。    2003 年、 2005 年,温家宝曾两次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羡林。   听说季羡林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思维敏捷,温家宝高兴地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我刚刚看过您写的《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有几篇文章我读了几遍。   季羡林感慨地说:我的一生大起大落。   温家宝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 280 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季老还签名赠送《季羡林论翻译》、《非凡人生季羡林》以及收有他的《清塘荷韵》等 10 篇散文、由播音员朗读的光碟给林青霞,林青霞则回赠了她主演的电影《东方不败》光碟。临走时,林青霞握住季老的手深情地说:季老,让我摸摸您的双手,好感受一下您的文气,可以吗?季老回答:当然可以。两双手叠在一起,笑容洋溢在季老和林青霞的脸上。 季羡林:学术大家   季羡林, 1911 年生于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 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 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 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 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 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 纯诗 ,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 年 9 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 10 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 我梦想,我在哥廷根, ...... 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 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 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 因此, 非读梵文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 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 梵文讲座 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O 多堂课,学习了异常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接着部分著作年轻时的季羡林 读梵文原著,第 5 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 6 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典《大事》厚厚 3 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 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1940 年 12 月至 1941 年 2 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 4 个 优 ,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 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 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 在饥饿地狱中 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    1945 年 1O 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土东归, 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 35 年后的 1980 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 83 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 年 5 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 1956 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1959 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 1962 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1957 年)、《印度简史》( 1957 年)、《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起义》( 1985 年)等。 1956 年 2 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 年、 1959 年、 1964 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 中受到 四人帮 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 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84 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1988 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 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1978 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1979 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 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1981 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1983 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1983 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1984 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 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 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 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 年)等。 1998 年 4 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 年 3 月一 1989 年 4 月草稿, 1992 年 6 月定稿)。出版界认为 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 10 个方面:( 1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 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 )佛教史研究 -- 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 )吐火罗语研究 -- 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48 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 1980 年又就 7O 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 A 《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 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 的欺人之谈;( 4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 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 5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80 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 10 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 1996 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 《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 2 万余颂,译成汉语有 9 万余行,季羡林经过 1O 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 )比较文学研究 --80 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 )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 8O 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 50O 余种、 8OO 余册,预计 15 年完成;( 9 )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 --9O 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 )散文创作 -- 从 17 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 80 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 88 岁米寿时说: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80 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 21 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 911 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1956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78 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4 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 24 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留学德国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 10 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浮屠与佛》( 1947 ),揭示梵语 Buddha (佛陀)一词在早期汉译佛经中译作浮屠是源自一种古代俗语,译作佛则是源自吐火罗语,从而纠正了长期流行的错误看法,即认为佛是梵语 Buddha (佛陀)一词的音译略称。这里顺便指出,季羡林在 1989 年又写了《再论浮屠与佛》,进一步论证汉文音译浮屠源自大夏语。   《论梵文 td 的音译》( 1948 ),揭示汉译佛经中用来母字译梵文的顶音 t 和 d 是经过了 l 一个阶段,而 t > d > l 这种语音转变现象不属于梵文,而属于俗语。因此,依据汉译佛经中梵文 td 的音译情况,可以将汉译佛经分为汉至南北朝、南北朝至隋和隋以后三个时期。前期汉译佛经的原文大半不是梵文,而是俗语或混合梵文;中期的原文也有很多是俗语和混合梵文,但梵文化程度有所进步;后期的原文是纯粹的梵文。   季羡林的这两篇论文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中别开生面,用比较语言研究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汉译佛经最初并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转译自西域古代语言。季羡林也据此提醒国内运用音译梵字研究中国古音的音韵学家,在进行华梵对勘时,一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这个大前提。   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方面,以往国内外学者大多偏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印文化关系是单向贸易   ( one - way - traffic )。季羡林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实际。因此,季羡林在研究中,一方面重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着力探讨为前人所忽视的中国文化输入印度的问题。他先后写成《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1954 )、《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 1955 )和《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 1957 )等论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证了中国纸张、造纸法和蚕丝传入印度的过程。   与此同时,季羡林兼治梵文文学,翻译出版了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1959 )、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 1956 )和《优哩婆湿》( 1962 ),并撰写有《印度文学在中国》、《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五卷书〉译本序》、《关于〈优哩婆湿〉》和《〈十王子〉浅论》等论文。   季羡林随着 80 年代进入古稀之年,但他学术生命仿佛进入了黄金时期。尽管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缠身,他依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其实,季羡林近 10 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 1946 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季羡林的作品   著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 论文集 )1957 ,人民   《 罗摩衍那 初探》 ( 理论 )1979 ,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 ( 散文集 )1980 ,百花   《季羡林选集》 ( 散文集 )198O ,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 ( 散文集 )1981 ,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 1986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 1941 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 1944 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1985 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 1943 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 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 1956 年)、《五卷书》( 1959 年)、《优哩婆湿》( 1959 年)、《罗摩衍那》( 7 卷, 1980 ~ 1984 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1980 年)、《朗润集》( 1981 年)、《季羡林散文集》( 1987 年)、《牛棚杂忆》等。   经典语录: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我快一百岁了,活这么久值得。因为尽管国家有这样那样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现在总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我的家乡在山东。泰山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最后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http://baike.baidu.com/view/17941.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3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