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直升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kejidaobao 2012-11-12 13:25
文/李志男,王新新 2008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0级特大地震灾害,航空救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我国的航空应急救援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怎样完善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航空应急救援在航空行业中定义为通用航空,通用航空一般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可广泛应用于如抗灾救援、突发事件处置、航空播种、森林防火、消防救护等社会公共服务。通用航空的航空器机动灵活,特别是直升机能够垂直起降,在地面、水面交通断绝的时候,直升机应急救援具有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 1 我国通用航空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 1) 飞机少,机型不配套。通用航空飞机中用于救灾和救援的飞机一般以直升机为主,目前全世界民用直升机有30000余架,而我国2007年底在册的民用直升机只有124架,其中能用于应急救援的仅为64架。 2) 机场和起降点的严重不足。我国共有2861个县级行政区划,可用的通航机场仅69个,临时起降点329个,且大部分缺乏持续运营的设施设备和专业服务人员。2008年两次重大救灾中,我国直升机集结速度非常快,但日飞行架次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通航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的严重落后,无法满足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救援飞行保障工作。 3) 通用航空制造产业薄弱。目前,我国仅有2个直升飞机制造基地,年产量仅为60架左右,所以大量的直升机需要进口。同时,机型也以小吨位、轻型机为主,“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部分直升机无法投入救灾原因之一就是机型吨位太小。 4) 救援飞行与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缺乏有机地结合。我国目前虽然有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演练,但通用航空单位的航空器参与演练的机会不多,大部分航管人员和飞行员、机务维修人员缺乏应急救援经验,救援飞行的机组也是临时组建,救援飞行的直升机缺乏专业的救援设备。 2 发展和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措施及建议 2.1 制定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国家应急救援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军队、地方、专业机构、企事业等单位的力量和资源,在国家层面统筹规划,以国家意志推动并组织实施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2.2 完善通用航空应急救援支撑体系 1) 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我国机场分布密度为每10万平方公里1.5个,而且分布区域不平衡。 应将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纳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之中,形成应急救援体系需要的通用航空机场网络。另外,在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中推进隶属民航空管系统的飞行服务站的建设,主要任务是面向通用航空飞行人员提供天气讲解、飞行计划申请以及飞行动态跟踪服务等。 2) 建设应急救援直升机队伍。应建立国家航空抗灾救援中心,由国务院应急救援机构统一指挥调度。同时,要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地理分布及行政区划,逐步建立不同规模的地方专业应急救援直升机队伍。 3) 发展直升机产业。我国平均每1200万人才拥有1架直升机,因此,在综合和借鉴国外直升机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近期应当以如下几个方面为切入点:第一,国家应增加对军用直升机型号研制和技术预研的支持力度。国家通过对军用直升机型号研制和技术预研的支持,在保障国防建设的需要的同时,也推动我国民用直升机的发展。第二,国家应支持建设必要的试验设施。针对复杂气象条件下应急救援直升机安全性,大吨位、高载荷直升机设计、制造等薄弱环节组织技术攻关,解决制约我国直升机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第三,国家应将直升机纳入国家紧急救灾体系建设中。用公共财政采购一批国产直升机用于抢险救灾、公安执法、医疗救护等公共事业。既弥补了航空应急救援飞机的不足,也拉动了直升机产业的发展。 4) 加快开放我国低空空域。我国目前现行的空域管理是“军管民用”的封闭式空域管理体制,是在特定的政治、历史环境和技术条件出于国土防空及安全监管方面的考虑下形成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为适应全球空中交通立体化发展趋势,我国迫切需要进一步开放低空空域,划分自由而有序的低空飞行区域,以促进航空产业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建议由国家航空管理委员会牵头,组织军队、地方有关方面的管理部门,加快推进低空空域开放的法规、政策、措施的研究,积极探索我国空域管理新的运行机制、新的管理模式。积累管理经验,发展和完善相关的技术,从而推动我国更大范围的空域开放,促进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加快推进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航空救援体系,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社会影响力大、经济产业链长、军民结合、保民生、促发展的重大举措,应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重大灾害应急反应体系,我国的航空工业也被列入国家的支柱产业。有理由相信,经过科学的论证,精心的组织、国家的支持、军民全方位的参与,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和航空救援体系一定能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4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日媒出动直升机搜寻中国海监船无果
wya 2012-9-13 09:34
http://news.163.com/12/0913/03/8B8JRUH90001121M.html 据新华社昨天报道,中国派出的两艘海监船已经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日本媒体称,尽管尚未在钓鱼岛毗邻水域发现中国海监船,但日本船只和飞机明显增多。 昨日下午,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针对最近状况频出的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问题等,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进行了一一回应。 日海上保安厅: 加强钓鱼岛周边警戒 日本海上保安厅第11管区那霸海上保安本部12日在接受日本新闻网采访时称,到目前为止,尚未在钓鱼岛毗邻水域发现中国海监船。 昨晚9点,在央视连线中,驻日本记者称,日本富士电视台昨日下午派出直升机前往钓鱼岛海域寻找我国海监船,但尚未找到。 日本新闻网报道称,日政府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划定了毗邻水域,距离钓鱼岛44公里。 此前有报道称中国两艘海监船“海监46”、“海监49”已于9月11日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中国海监部门已制定相关行动,视情况开展维权行动,并宣示主权。 日本各大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道,并认为此举是中方对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对抗措施。日海保厅则同时加强了“警戒监视”力度,调集了多艘巡视船,并出动侦察机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加强警戒。 我外交部: 中国海监船将继续执法 有消息说,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杉山晋辅昨天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举行了会晤,洪磊表示:日本外务省亚大局局长目前正在中国进行工作访问,中方向他全面阐述了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要求日本方面立即撤销所谓的“购岛”决定,目前有关的工作会谈还在进行当中。 针对中国提出取消“购岛”要求,日本方面昨日表示,重新考虑是不可能的。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日本所谓的“购岛”行动完全是非法和无效的。在这一问题上日本方面不要一错再错,应该悬崖勒马,立刻停止一切侵害中国主权的行动,回到中日已有的谅解和共识上来,回到对话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中方将根据事态的发展采取必要的措施,坚定地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 据报道,中国两艘海监船已经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然而,日本方面却表示,在钓鱼岛近海并没有发现中国船只。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应说,中国的海监船只将在中国管辖的海域继续进行正常的海洋执法行动。 日本候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昏迷送医 http://news.163.com/12/0913/11/8B9F8UCJ00014JB6.html 环球网报道 据日本共同社9月13日消息,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候任驻中国大使西宫伸一13日上午8点45分(北京时间7点45分)左右,在东京都涩谷区的自家附近倒地昏迷,现已被救护车送医抢救。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13日透露,13日上午8点50分左右,西宫在东京都涩谷区松涛2附近的人行道上突然晕倒。一名过路女性发现后立即拨打110报警,警方随后将西宫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据东京警视厅涩谷警署透露,警方接警后赶到现场时,西宫已处于无意识状态。警员试图将他叫醒,但西宫毫无反应。 日本外务省相关人士透露,目前西宫已由于健康问题紧急入院接受治疗。 西宫伸一现年60岁,9月11日刚刚被日本野田佳彦内阁确定为下一任驻华大使人选,即将于10月赴华接替丹羽宇一郎。 台海巡舰艇抵钓鱼岛海域演练护渔 未见日方船只 http://news.163.com/12/0913/15/8B9TDRL80001124J.html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quadrocopter”点亮夜的星光
crossludo 2012-9-9 22:24
近日在奥地利多瑙河公园举行的“德国科技艺术节”上,德国艺术家展示了一种名为“quadrocopter”的微型直升机,它们在空中可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平面图形,还能生成3D图像,夜晚释放升空后看上去仿佛一个整齐的UFO编队。艺术家们遥控49架“quadrocopter”直升机在夜空中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quadrocopter直升机自身还能发出颜色不同的光亮。
个人分类: 趣味科技|1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新人举办直升机婚礼 每小时3万
热度 1 xupeiyang 2012-5-7 16:41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2-05/07/c_123090492.htm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523 次阅读|1 个评论
西部创新,大有可为
热度 1 xupeiyang 2012-4-26 13:17
西部创新,大有可为
铬鞣皮废料酶法制备食用明胶的工艺方法专利早在1991年就申请了,专利号是91108955!专利称明胶收率高于50%,到现在已经整整21年。 新疆农民,大胆创新,大有可为。 直升机,长约6米、宽约1.5米、重150公斤。 机头、前翼、后翼都由三合板和木头拼合而成。 螺旋桨有倾角,有升降舵,动力设备用的是电锯的电动机。 驾驶舱内的操作台设计了滑动、升降、方向三个操纵杆。 它有三片木板螺旋桨、梯形的前翼连着驾驶室。 云南人,关门打狗。 创新需要启发 创新需要灵感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335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向科学精神敬礼
wyc 2012-1-20 16:00
86岁的长者对我说,想造一架飞机 已有 112 次阅读 2012-1-20 11:48 | 系统分类: 生活其它 | 关键词:飞机 发明 涡喷发动机 直升机 教研室 今天,一位86岁的长者找到我,说要造一架飞机。他耳朵很背,说话费劲,没有手机,不会电脑。 他说,自己原来是一位外科医生,退休后搞发明,已有两项美国专利,希望找得到我们同济大学航空学院的支持。 他说了自己的方案和设想-一种新型的直升机。应当讲,想法还是好的,但总体感觉该方案对动力的利用效率不高,升力可能不足,存在稳定性问题。 我告诉他现在市场上有很小的涡喷发动机,可能适合他的直升机,他显然对此不知道。我上网帮他在淘宝上找到了一款直径4厘米的微型涡喷,2650元。他对此消息如获至宝,对我表示感激。说将来让我一定要参加他的团队。 在南京,也经常有些个体打电话来,说自己想发明某种飞行器。但当时我们的教研室主任说,不要沾染这种事。尽管如此,在这位8旬老人的一再请求下,我还是很不情愿地给他留了电话 事实上,这位8旬的老同志的这种方案,我感觉成功的概率较小,真的很小。 看着老先生兴匆匆而来,兴匆匆而去。我不忍告诉他我的上述观点。最后祝他能够成功,新年快乐。 转载感言 当一个想法刚产生的时侯, 就千方百计地来证明它的不可能。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萊尔兄弟的故事, 在人类的進步史上, 将永垂不休。 如果大家都来改变这种思维定势, 共同来把 不可能变为可能; 把不完善使之完善; 把唐吉歌德变成真正的英雄, 世界將更加美好! 谨向博主对老者的帮助深表敬意。
个人分类: 未分类|1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86岁的长者对我说,想造一架飞机
热度 6 沈海军 2012-1-20 11:48
今天,一位86岁的长者找到我,说要造一架飞机。他耳朵很背,说话费劲,没有手机,不会电脑。 他说,自己原来是一位外科医生,退休后搞发明,已有两项美国专利,希望找得到我们同济大学航空学院的支持。 他说了自己的方案和设想-一种新型的直升机。应当讲,想法还是好的,但总体感觉该方案对动力的利用效率不高,升力可能不足,存在稳定性问题。 我告诉他现在市场上有很小的涡喷发动机,可能适合他的直升机,他显然对此不知道。我上网帮他在淘宝上找到了一款直径4厘米的微型涡喷,2650元。他对此消息如获至宝,对我表示感激。说将来让我一定要参加他的团队。 在南京,也经常有些个体打电话来,说自己想发明某种飞行器。但当时我们的教研室主任说,不要沾染这种事。尽管如此,在这位8旬老人的一再请求下,我还是很不情愿地给他留了电话 事实上,这位8旬的老同志的这种方案,我感觉成功的概率较小,真的很小。 看着老先生兴匆匆而来,兴匆匆而去。我不忍告诉他我的上述观点。最后祝他能够成功,新年快乐。
3071 次阅读|10 个评论
A380,B787,波音747,F15发动机日本IHI航空部竟然生产
热度 6 zhaoshiyong 2011-12-14 14:15
世界上最好的飞机心脏A380,B787,波音747,F15,各种轰炸机,直升机以前一直以为是世界航空巨头波音,空客垄断。今天和日本东北大学的学生一起,来到位于福岛县相马的IHI航空研究部,见识了很多很多。 日本IHI成立于1853年,分各种部门,我们仅参观航空动力研究部。在这里才知道,我们中国最缺少的技术航空发动机竟然早已被日本掌握。世界上最好的客机A380,B787的引擎竟然也出自该公司之手。我们的全程参观,日本人对摄像机,照相机手机等通信设备都是明令禁止的,参观途中还有专门的人员监视,要知道这可是给日本学生参观的竟然还是这么严格。 一号厂和二号厂里面都很大,这和普通的公司流水线不同的是,他们都是一个人负责很大的区域,全半自动化操作。每天这个公司都是24小时开工,三班倒,从不间断。场面很壮观,很有营养。 参观之后,我想了一个问题。如果中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话,我们真的能够解决日本这个表面上没有军队的国家吗?真的向国内宣传的那样,我们再也不会收到日本人的欺负了吗?问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如果发生战争,像IHI这样的公司,不知道每天可以生产多少台这样的引擎,不管是用在F-15还是轰炸机上面,产量都是产量惊人的。一旦战争爆发的话,这就是日本的兵工厂。不像表面上说的这里只是生产引擎,其他的不生产。但是我们仔细想想,飞机的外壳我们中国都可以生产,日本难道就没有这种技术,我们不知道在另外一个不为我们知道的公司里面,可能还是这样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生产的吧!! 来了日本发现这个民族很可怕,他们在追求零失误率。在IHI公司里面,每个生产部位就有一个牌子“目标灾害日472天,已达到426天”如此以往,在一年的连续生产之中,没有一次失误一次灾害(除了大地震之外,这个地区遭到了地震以及海啸的影响,但是正常工作零失误率) 希望大家不要忽视我们这个上千年的邻居我们的对手,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小看他们。更不要忘记努力发展壮大我们的国家。谢谢
9184 次阅读|12 个评论
直升机原理简介
沈海军 2011-6-21 11:00
直升机原理简介
作为一种特殊的飞行器,直升机的升力和推力均通过螺旋桨的旋转获得,这就决定了其动力和操作系统必然与各类固定机翼飞机有所不同。一般固定翼飞机的飞行原理从根本上说是对各部位机翼的状态进行调节,在机身周围制造气压差而完成各类飞行动作,并且其发动机只能提供向前的推力。但直升机的主副螺旋桨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对机身提供动力,这使其不需要普通飞机那样的巨大机翼,二者的区别可以说是显而易见。 操纵系统 直升机的操纵系统可分为三大部分: 踏板在直升机驾驶席的下方通常设有两块踏板,驾驶员可以通过它们对尾螺旋桨的输出功率和桨叶的倾角进行调节,这两项调整能够对机头的水平方向产生影响。 周期变距杆位于驾驶席的中前方,该手柄的控制对象为主螺旋桨下方自动倾斜器的不动环。不动环可对主螺旋桨的旋转倾角进行调整,决定机身的飞行方向。 总距杆位于驾驶席的左侧,该手柄的控制对象为主螺旋桨下方自动倾斜器的动环。动环通过对主螺旋桨的桨叶倾角进行调节来对调整动力的大小。另外,贝尔公司生产的系列直升机在总距杆上还集成有主发动机功率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根据主螺旋桨桨叶的旋转倾角自动对主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 飞行操作 升降有些读者可能会认为,直升机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是通过改变主螺旋桨的转速来实现的。诚然,改变主螺旋桨的转速也不失为实现机体升降的方法之一,但直升机设计师们很早之前便发现,提升主螺旋桨输出功率会导致机身整体负荷加大。所以,目前流行的方法是在保持主螺旋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依靠改变主螺旋桨桨叶的倾角来调整机身升力的大小。驾驶员可通过总距杆完成这项操作。当把总距杆向上提时,主螺旋桨的桨叶倾角增大,直升机上升;反之,直升机下降。需要保持当前高度时,一般将总距杆置于中间位置。 平移直升机最大飞行优势之一是:可以在不改变机首方向的情况下,随时向各个方向平移。这种移动是通过改变主螺旋桨的旋转倾角来实现的。当驾驶员向各个方向扳动周期变距杆时,主螺旋桨的主轴也会发生相应的倾斜。此时,主螺旋桨所产生的推力分解为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分力,垂直方向的分力依旧用于保持飞行高度,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可使机身在该方向上产生平移。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是将主螺旋桨看作一个整体而得出的。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每一片桨叶的受力情况,将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况。直升机螺旋桨的横截面与普通飞机机翼的横截面类似,均为头粗尾尖的纺锤型或半纺锤型。当桨叶划过空气时的切入角度发生变化时,桨叶所产生的升力也会随之改变。而在直升机主螺旋桨的旋转面偏离水平面的情况下,单片桨叶划过空气的切入角度将随着螺旋桨的转动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同理,该片桨叶所产生的升力也会表现为周期性的改变。这也是驾驶舱中控制主螺旋桨主轴角度的操纵杆被称为周期变距杆的由来。以四桨叶结构的螺旋桨为例,当其旋转面发生倾斜时,相对的两片桨叶所产生的升力差同样会对机身的飞行姿态和移动方向造成影响。事实上,设计师正是利用了这种升力差,才能够使直升机在空中灵活自如地飞行。 旋转那么直升机又是如何在水平面上进行旋转的呢?这个功能是通过直升机的尾螺旋桨来完成的。对于只装有一具主螺旋桨的直升机来说,如果把机身和主螺旋桨看作一对施力和受力物体的话,主螺旋桨旋转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必然会使机身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要保持机身的稳定,就必须增加一个额外的力矩来抵消这种旋转,这也是设计师在直升机尾部安装尾螺旋桨的原因。当直升机处于直线飞行时,尾桨的推力力矩与主桨的反作用力矩刚好构成一对平衡力矩,而只需改变尾桨的输出功率机身就可以在水平面上进行旋转。大多数直升机都是通过驾驶席前方的一对脚踏板来调整机头方向。有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这对踏板实际控制的是尾桨的功率。
13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国著名直升机专家王适存教授逝世
dongweisheng 2011-6-11 10:23
我国著名的直升机专家,原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王适存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7日2时18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王适存教授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老专家,令我们悲痛万分! 王适存教授1926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航空工程系,在前中国航空公司上海龙华机场工作一年后回到浙江大学任教,1952年转入华东航空学院继续任教,1957年赴前苏联学习直升机,在莫斯科航空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61年学成回国,到西北工业大学任教,1971年调来南航,王适存教授从事直升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十余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南航飞行器系主任、直升机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航空学会理事长。 王适存教授是我国直升机技术的先驱、直升机专业的奠基者之一,是国际直升机界著名专家,被誉为我国直升机学术泰斗。其于60年代初建立的“直升机旋翼广义涡流理论”, 被收入前苏联经典文献《直升机》卷一中,并为美国AD报告所译载,国际直升机界命名为“王适存涡流理论”,迄今仍被国际直升机界引用。60年代,在国内倡导自行设计轻型直升机“延安二号小型直升机”,并参与具体研究工作。该机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试飞成功的直升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直升机方面的专著。他一直站在直升机理论的巅峰,培养出中国一批批直升机专业学子,不少学生已成为当今我国直升机界的领军人物。他还是中国直升机界第一位受邀以教授身份巡美讲学的学者。 王适存教授的一生是为我国直升机事业和南航建设发展努力奋斗的一生。他是学者的表率,是我们南航师生学习的楷模。他的逝世,是直升机界的一大损失,更是我校的一大损失,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和前辈而深感悲痛。 王适存教授,安息吧!
15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的安静直升机
热度 3 陈学雷 2011-5-16 01:26
美国的安静直升机
最近在击毙拉登行动中坠毁的美国直升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该直升机轻易地突破了巴基斯坦的空防,并打得拉登措手不及,具体技术是什么不得而知,不过显然该机噪声是比较低的。 我手头有一本 Robert Wallace and Keith Melton 著的“谍艺”( Spycraft) , 2008 年出版,记述了 CIA 的各种高科技玩意(当然都是已经过时的了),其中谈到了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安静直升机。 自从北朝鲜出其不意的俘获了美国的普布洛号间谍船后,美国就想要发展一种直升机,能够执行秘密任务。 CIA 提出的最初要求是一种能飞 1000 英里,两名成员和 150 磅货物的轻型直升机, OH-6 入选。 CIA 找人对 OH-6 进行了改装,首先换用了五叶旋翼和四叶尾翼以在保持升力和动力的同时降低转速。然后他们逐个鉴别出噪音大的部件以及它们的特定频率,在这些部件周围安装消音器。当螺旋桨和发动机噪音降下来后,他们一个一个处理接下来发出大噪音的部件:变速箱,发电机等等。后来发现一个油路阀门噪声比较大,这在普通直升机上根本听不出来。 CIA 把这个阀门拿到厂家要求他们降噪,厂家一开始还以为来的人是个疯子。不过后来他们还是把噪音降下来了。整个项目进行了两个月。 进行测试时,一个晚上,一位被邀来的测试者站在跑道上,首先是一架普通 OH-6 直升机飞过,其噪声在跑道头就可以听到。随后,一架测试直升机从测试者头顶飞过,后者完全没有觉察到,还询问直升机什么时候来? 原版OH-6 原版MH-60 显然,现在技术比这个 70 年代更先进了,也许安静的直升机会突然出现在头顶。不知我国航空部门,有没有也研究一下这一技术。
个人分类: 五花八门|814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5·11地震传言台军也害怕 近百架直升机露天停放
杨学祥 2011-5-11 10:59
5·11地震传言台军也害怕 近百架直升机露天停放 2011年05月11日 07:53 来源: 中国台湾网 字号: T | T 22 人参与 2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5·11末日”前夕,台陆军航特部昨天21:07罕见地将近百架直升机移到露天机坪停放。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台湾网5月11日消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日前,台湾一自称“王老师”的民众王超弘预言,今早台湾将发生14级大地震,引发170米大海啸,造成百万人死亡。昨日,台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罕见地通令近百架停在棚厂内的直升机,入夜前全移到停机坪,以避免“复合式灾害”。 上月,岛内网络开始流传王超弘的“5·11大灾难”预言,由于危言耸听,立即引发学界驳斥。台湾地震科学中心主任林正洪昨说:“说出会发生规模12级以上地震者是无知。”科学界已知规模9.5级是地震最大极限,要发生规模10级地震,断层长度得逾1万公里,地球周长约3万到4万公里,“除非地球裂成两半,才有可能出现规模12级以上地震。” 昨日,台军陆航指挥部特别发出电话纪录,要求所有能起飞的飞机,除战时搜索直升机外,昨入夜前依规定实施“露储”停到停机坪,待修的飞机放于棚厂内,但飞机上方不可有悬吊物,避免击伤飞机。台媒称由于发布时间就在王老师“末日预言”前夕,引发是否要躲避地震的联想。 对此,昨日深夜台军航特部 指挥官 潘其岳强调,昨天下午解除台风艾利警报,指挥部才配合营区防护演练,下达电话纪录执行妥善机露储训练及消防演练,与“5·11预言毫无关系”,只是实施时间刚好是10日晚间,“完全是巧合”。台防务部门军事发言人罗绍和也表示,台军航特部所颁的“飞机停放”的电话记录,依据台军相关标准作业程序及规定办理,外界不应有过多联想。 不过,台湾《全球防卫》杂志采访主任施孝玮指出,攻击直升机因为有精密的光电、侦搜等仪器,停在露天机坪对精密仪器有影响,美军都还将直升机停在有空调的棚厂内;他质疑台军航特部要把妥善机停在机坪上过夜,难道是怕5·11大地震?台湾“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前所长扶台兴指出,飞机很少露储,除非机堡已不堪使用,如果指挥官将飞机移出机堡的理由是怕地震,真是莫名其妙!(中国台湾网 刘海伟) http://news.ifeng.com/taiwan/5/detail_2011_05/11/6308725_0.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1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明北京学生户外事故的一点感想
moxj 2011-4-10 20:54
清明假期北京两所高校师生先后发生春游安全事故,以至动用直升机救援引起全国网友热议。联系去年复旦大学学生户外安全事故,更有驴友在门户网站发出这些学生和老师不属于驴友的辩驳。其背后不仅有我们国民整体户外水平低,生存适应能力的差的客观现象,更有我国相关教育机制缺失等方面深层原因。 自 05 年地质大学正式设立户外专业以来,全国各所高校相继开设相关课程及体验活动,各大学的相关学生社团更是如雨后春笋出现。这种顺应当下人们生活需求的活动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国人好面子的习性和喜欢求大求快及年轻人追求惊险的习性给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增加了很多风险和盲目。最近发生的几起户外事故都和迷路有关,也是我国户外事故占比重最大的一类事故。而迷路在西方人的户外事故中排名却都较靠后,这其中不简单是我国公民地理知识匮乏,组织能力不足的方面的原因。我曾地质队从事野外工作两年多,如果将他们算作我国户外人群的话,我相信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户外探索群体,且其大部分工作为两人一组或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单人活动,这么多年过后,这些科考人员中有许多因为野外工作献出了生命,但这些事故中仅有彭加木院士未解的离开之迷和迷失可能有关及前几年一位初到内蒙的地质工作者在迷失后成功自救的事情见于报端。我无意夸大科考人员的地位和能力而轻视当下兴起的驴友群体。作为近年亲生参与体验着这两个群体活动的一员,我深感户外实践活动的博大,深感不同群体之间有很多值得互相学习和见解的方面。非常荣欣被同学邀请负责 2011 年 GeoIdea 或者蓝蚂蚁的户外实践活动部分工作。几位组织者最后确定的 2011 实践方案参照科考工作者野外工作情况及近年户外群体的一些有效实践成果设计,旨在和大家共同培养户外生存实践能力,不涉及探险等活动。(北京理工大学师生春游事故后的一点感想,谨以此送给每位参与今年参加户外实践活动的每位成员及自行探险的同学们,祝大家出行安全)
个人分类: 地质队员|3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英雄-中国直升机东海逼退日驱逐舰
冯用军 2011-3-29 13:32
[转载]英雄-中国直升机东海逼退日驱逐舰
现在是派兵进驻钓鱼岛的最好时机——冯用军 据日本新闻网3月27日消息,日本防卫省说,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艘驱逐舰26日下午4点45分时许,在东海油气田附近日中“中间线”东侧巡航时,遭到中国海监部门的一架“Z9”直升机的近距离警告。 防卫省说,这架中国海监直升机最近距离护卫舰只有90米,高度60米,绕了护卫舰一圈后离去。报道称,日本政府26日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抗议。 日本《产经新闻》3月8日曾报道称,3月7日下午1点25分左右,在中国“春晓”东海油气田东北偏北海域,中国国家海洋局一架直升机飞近日本海上自卫队“五月雨”号护卫舰。日本政府认为中方直升机行为是“危险行为”,并通过外交渠道想中方提出了“抗议”。 中国外交部曾多次发表声明,强调“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而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过去从来没有承认过日方所谓“中间线”的主张,今后也不会承认。
个人分类: CNPI中国国家国力研究院|1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警告日本
热度 1 xupeiyang 2011-3-28 08:46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报道,据日本新闻网3月27日消息,日本防卫省说,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艘驱逐舰26日下午4点45分时许,在东海油气田附近日中中间线东侧巡航时,遭到中国海监部门的一架“Z9”直升机的近距离警告。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1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福岛核电站直升机灭火:美国专家说千万不可!
热度 2 montec007 2011-3-16 13:29
刚刚看到凤凰网上的消息:日本自卫队同意派直升机参与灭火,之前曾拒绝首相。 早些时候看到CNN的一段视频,NRC一位专家说,用直升机灭火,A Very Bad Idea。四号机起火,主要是spent fuel失水升温导致的。那位专家指出,高空灭火,冲下来的人很有可能将废料芯棒之间的距离冲至中子临界反应的合适距离,这样就坏了。本来现在只是余热,一旦让裂变反应重新启动,麻烦可就真的大了。 更新: 看到后续报道,直升机试图对三号堆实施空中注水的办法也不得不放弃,原因是空中辐射强度也很大。对一至三号堆空中注水,在没有辐射或辐射小时可以进行,因为压力壳还没有破坏。对四号堆就不能这样办了,原因是是四号堆主要问题在废料,而废料是存放在压力壳外面的,空中注水试必直接冲击废料,改变其存放位置。而废料的存放位置,似乎学问可大了。NRC的那位专家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起初还用手比划了一下废料棒之间的间距,可能意识到不妥或泄密,然后说Whatever,试图掩盖过去。 对于四号堆的注水问题,因为废料池在压力壳的上方,而厂区又没有稳定电源,原有注水方式都不能使用。原来派了自卫队去,使不上劲,16号晚些时候,又决定派消防警察去。看来日本这回真的是被这几个堆弄得手忙脚乱,首尾不顾了。多堆核电站的风险比单堆的风险真的是要大很多。
个人分类: RnR|2474 次阅读|11 个评论
警用直升机保驾北京庙会
xupeiyang 2011-2-5 09:44
春节长假前三天,北京各大庙会入园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43%。北京警方首次动用警用直升机对庙会人流进行空中观察,并提升了庙会安保等级。截至2月4日(正月初二),北京各大庙会入园人数超过14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43%。特别是地坛、龙潭庙会,日均接待游客量分别达到15万人次和10万人次,地坛庙会在大年初一全天接待游客更是达到23.5万人次。 http://www.mosh.cn/special/miaohui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成果,我国第一架自己设计的直升机,延安
yangxintie 2010-11-28 08:34
延安2号直升机的研制 作者  高福安   人物简介:高福安,陕西省临潼人,196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系直升机设计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从事直升机设计工作,1981年调至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曾主持或参加"延安2号"、直-6、直-7、直-9、直-11等直升机及"飞豹"、"长空一号"等飞机的设计计算工作。其中,1978年,"延安2号"直升机的研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高福安后来的研究成果也多次获得殊荣,1981年,获第三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年,获航空工业部理论成果奖;1983年,获国家发明奖。   提起我国装备的直升机,也许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直-8、直-9、卡-28、米-17(1)。而说到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直升机延安2号,也许大家就比较陌生了。本文是一位退休老专家的回忆,讲述的正是他当年在延安2号直升机研制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困难时期的英明决策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曾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周边环境也极不安宁,与邻国的大小摩擦时有发生。尤其是西部地区,在长达数千千米的边境线上,地势复杂,气候恶劣。许多地区终年白雪皑皑,寸草不生,更严重的是,一到大雪封山,便鸟兽罕至。恶劣的环境给我们部队的边防巡逻造成了极大困难,以致影响到了国家边境安全。为此,国家下达了研制小型直升机的任务,以便于边防部队执行边防巡逻、军事侦察、联络通信等任务。最后,这一小型直升机被命名为"延安2号"直升机,简称Y-2直升机。由于西北工业大学当时是我国惟一设置直升机专业的高等学校,因此国家将Y-2的研制任务下达给了西北工业大学。 ◆有幸参与。初试锋芒   1962年,当时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全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名额下降到仅仅10万多人,这是自1949年全国解放以来招生量最少的一年,许多学校的一些专业甚至关闭并停止招生。在这种情况下,我有幸以高分成绩被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系直升机设计专业录取。由于西北工业大学的直升机专业当时在全国是唯一的,为此,我还暗自高兴了好几天。然而,更令人高兴的是,在我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作为直升机专业的学生,被选拔进Y-2直升机的研制小组。   谈到Y-2直升机的各项设计指标,其实要求并不高,升限5000米,巡航速度180千米/小时,飞行半径500千米,乘员共两名,其中驾驶员一名,侦察员1名,每名乘员的额定重量为100千克。Y-2直升机的研制刚刚开始不久,就赶上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那时候,大字报铺天盖地,"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叫声震响整个大地。但是我们一心扑到Y-2直升机的研制工作之中,并没有为这场运动所影响。当时,我们的研制机构被称为"Y-2兵团",我还被选举为"兵团"五人领导小组成员。   在Y-2研制中,我最初的工作是搞总体设计。直升机上有一种装置叫变流计,其作用是把交流电转换成供飞机使用的直流电。为便于直升机执行任务,当时Y-2座舱前部被设计成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钢制作。以前的设计是把变流计放在侦察员前下方,直接与直升机地板相连结。后来部队提出意见,认为座舱空间本来就很小,这个东西放在下面会挡住侦察员的部分视线,并直接影响到执行任务。后来我们更改了设计,把它放到了防火墙后面,但这里距油箱较近,变流计如果打出一点火星,后果将不堪设想。为变流计如何放置这件事,我整天对着图纸琢磨、比画。有一天,我忽然眼前一亮,发现侦察员座位下和防火墙之间的位置放变流计很合适,于是就立即向总设计师提出建议。结果一比画,这个方案简直是天衣无缝,令研制组的成员拍案叫绝。 ◆违反科学。教训惨痛   毫不夸张地说,世界各国直升机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与振动作斗争的历史。直升机发展的初期,一种被称为"地面共振"的自激振动曾长期困扰着直升机设计师和制造商。   中学物理课上,相信老师都给我们讲过这样的故事:古时候有一列军队通过一座大桥,长官喊着口令,土兵们步伐整齐。当队伍走到桥中间时,大桥突然断裂,士兵纷纷落入河中。对于这种现象,后来人们总结出这是士兵们行进的步子频率与桥梁本身的固有频率"合拍",从而发生了共振,造成了桥的破坏。从那以后,再没有长官喊着"-二-"让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过桥了。   直升机的"地面共振"和以上事例中的共振一样,当直升机的旋翼系统遇到外界干扰时,旋翼系统的重心就会偏离旋翼中心,这无形中造成了一个偏心的质量块。在这种情况下,旋翼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就会使直升机整个机体在起落装置上振动起来,机体的振动又会加剧旋翼系统重心的偏离。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两者不断互相促进,互相加强,就形成"自激"行为。如果阻尼不足,两个频率又比较接近,就会在1-10秒钟的时间内,发生"地面共振"。"地面共振"的结果,轻者机体或旋翼损坏,重者则机毁人亡。"地面共振很早就引起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关注,但是,至今世界各国在新直升机型号的研制中,这种事故还是难免发生。   1941年,美国科学家柯尔曼(E.J.COLEMAN)提出了直升机"地面共振"分析的力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终于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有章可循。不过,世界各国目前对这-问题还是相当重视,处理也相当缜密。   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还没有设计过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因而"地面共振"的分析计算,也只能进行"沙盘作业",做理论上的探讨。Y-2直升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对"地面共振"的计算,自然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当时,我是与张憎昌同志一起做这个工作,我的兴致非常高,毕竟"地面共振"在我国是第一次真刀实枪地干,具有开拓意义1   1968年8月的一天早晨,我开始准备Y-2直升机"地面共振"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中午11点左右,我发现人们神色异常。有人告诉我,当天中午,Y-2直升机在停机坪开车时发生了事故,"地面共振"使得机体和桨叶严重损伤,331厂技术员张浩先同志被旋翼桨叶削去了-部分脑袋,当场死亡。   听到这个噩耗,我当时就震惊了,我才准备了一个数据,"地面共振"的分析计算还没能进行,怎么敢开车呢?有人说,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形势下,很难制止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冒险行为。为此,国防科工委对于Y-2的研制工作十分关注,航空局刘局长带着两个参谋一直住在学校,但最终也没有避免惨剧的发生。   Y-2直升机的发动机由331厂研制,技术工作由张浩先同志负责。由于充分考虑了在高原高寒环境下的使用,因此,为了不使额定功率下降太多,发动机上附加了-个增压器,这种设计在当时条件下,还是比较先进的。据现场人员讲,当时开车不久后,直升机便振动起来。见此,张浩先同志大喊"快关车",可是巨大的噪声使试车的同志根本听不到。张浩先同志就跑到直升机跟前欲通过关闭防火开关来停止发动机工作。可是没有料到,他还未接近直升机,剧烈的机体振动就使旋翼桨叶打地,并-下子就削到他的脑袋上。一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就这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仅33岁。   发生了机毁人亡的一等事故后,我们痛定思痛,开始夜以继日地进行"地面共振"的分析计算。当时先进的计算工具还是手摇计算机,还没有现在的电脑这么灵活!不过,在我们的努力下,计算结果还是出来了,振动曲线也画出来了。我一看见那山峰一样尖而高的曲线,着实吃了-惊。因为Y-2起落架阻尼显得不足,没有安全裕度,造成事故是必然的。如果做完这项计算工作再去开车,防护措施再加强一些,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违反科学法则,盲目蛮干,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血的教训也警示着后人,做任何工作,必须认真、仔细,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颤震计算,慎之又慎   世界飞行器发展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数学力学问题,即气动弹性不稳定性,或简称颤振。这也是一种自激振动,如果分析得不好,处置方法欠妥,就会在10秒左右的时间里使机翼折断,机毁人亡。   飞机的机身、机翼、垂尾、水平尾面、导弹的弹体等,在设计中都将其视为弹性体。一架飞机平飞时,机翼会因受某种干扰而上下振动,如果机翼的刚度质量分布得不好,这种振动又会诱发机翼的扭转振动。加上气动力的作用,这种上下振动和扭转振动相互加强,就会引发颤振,直接威胁到飞行安全。而直升机某些方面的设计要比固定翼飞机复杂得多。如果直升机旋翼桨叶发生颤振,桨叶就会在空中像蛇一样摆动。由于直升机的桨叶既是升力面,又是操纵面,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事故。   Y-2直升机的颤振计算,是赵令诚教授带我做的。我们先计算Y-2直升机水平尾面的颤振临界速度,当时总这么认为,直升机飞行速度低,发生颤振的可能性相当小,于是对这件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事实上,由于Y-2直升机像我国的直五(即原苏联的米-4)、直九(即从法国引进的"海豚")一样,是单桨直升机,后面拖着一条长尾巴,学名称其为尾梁。而Y-2直升机的水平尾面就安装在这条尾巴靠近末端的地方。Y-2直升机水平尾面是用钢索施行操纵的所谓软操纵,刚度较低,而那条长尾巴刚度也很低。这两种均为较低刚度的组合,使得产生颤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经过我们缜密的计算,Y-2直升机水平尾面的颤振临界速度仅300千米/小时,与 其巡航速度相比,安全裕度并不是很大。   后来为了将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我们利用实验测定了Y-2直升机尾的固有频率和钢索的刚度,后又反复进行了计算,增加了水平尾面的安全裕度,最终确保了Y-2直升机的飞行安全。 ◆傲翔蓝天,功在开拓   通过成千上万人的昼夜奋战,无私的付出,甚至生命的代价,融入智慧创新的Y-2直升机终于制造出了用于首飞的原型机。   1970年10月,Y-2直升机轰鸣而上,傲翔在祖国的蓝天,取得了首飞成功的优异成绩,试飞员对Y-2赞不绝口,认为其飞行平稳,工作正常,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1971年,西北工业大学直升机专业合并到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Y-2直升机也随之迁转到南航继续研制。   Y-2直升机的所有零部件,包括桨叶、尾桨、发动机等,都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填补了我国没有轻型直升机的空白,写下了我国航空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Y-2直升机从下达任务到首飞,仅仅用了5年多时间,这在世界航空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1978年,Y-2直升机的研制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   由于Y-2直升机的研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运动之中,风云变幻,令人莫测,Y-2直升机最终也没有装备部队。但其意义在于锻炼了队伍,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直升机的先河。   至今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研究所里仍陈列着Y-2的2号原型机。 ◆"延安"2号直升机性能数据   "延安"2号采用单桨带尾桨式布局,机上装有功率为191千瓦(260马力)的"活塞"6丙型活塞式发动机,耗油率225-227克/马力.小时。发动机带有冷却风扇和废气涡轮增压器,最大速度190千米/时,航程230千米,悬停高度1000米,总重1155千克,旋翼直径10米。机身前部是半硬壳铆接结构,机身中部主要承力件是钢管结构,上接旋翼、主减速器,前接机身前部,后接尾梁,两侧连接前三点式主起落架。尾斜梁上端安装尾减速器以及双叶尾桨。
个人分类: 中国的脊梁|47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