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技工作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几个小问题
热度 1 zxj368 2011-6-2 15:09
科技工作者、科技专家或者科学家,应该说不可能都是全才,大部分都是某一、两个专业方面的专家。这时就会有以下问题要问: 1.科技工作者有没有必要了解其他专业的研究发展情况?通过何种渠道了解? 2.是否需要高级别的像《科学美国人》一样的综合性科普? 3.您看科普期刊吗? 4.科技工作者有没有必要看科普期刊? 5.什么样的科普期刊适合科技工作者? 6.科技工作者该看何种科普期刊?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300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期刊标准化与科技工作者休戚相关
热度 7 zxj368 2011-5-24 10:42
科技期刊标准化与科技工作者休戚相关 郑秀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古地理学报》编辑部 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以前认为科技期刊标准化只是编辑业内的事,与作者、读者没有多大关系。今天,在我撰写一篇综述性的科技论文时,深深地体会到:原来科技期刊标准化是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休戚相关的。 作者如果了解期刊的格式,按期刊要求写文章,一般期刊都是容易接受的,而且编辑也希望作者按格式写,不按格式往往不接受。因此作者想往哪种刊物上投稿,就需要了解甚至研究这种期刊,不仅研究其刊登的内容,也要研究其刊登格式。对作者而言,尽管这些工作和科研具体内容无关,但也不能不重视,否则文章难以发表。显然,这是对科技工作者时间与精力的一个浪费。 如果同类期刊都标准化了,作者写好的文章,无论投哪种期刊,都不用再重新修改格式了,直接投送即可以,省去了不少麻烦。这种节约是科技工作者时间与精力的节约,也是编辑工作量的节约。因为作者熟悉了期刊的格式,写的文章自然相对编辑方便一些了。 期刊不标准化,比如参考文献格式的不同,就会给作者造成很大的麻烦。我写的文章原来是按我们期刊的格式写的,但是想投其他期刊,文章完成的差不多时发现,原来这种刊与我们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不一样,于是,我用了一整天时间进行参考文献的标引修改,同时因为文献标引方式的不同,很多文字的表述内容也需要修改。我是把稿件打印出来在纸稿上一一对应着修改后,才在电子稿上进行修改的,这样最后检查时还发现不少错误。基本修改完时,我突然想到,假如这种期刊不用这篇稿件,我需要再投另一期刊,还得按另一种期刊的格式进行修改,还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呢。 于是我想到:假如内容相近的期刊格式上、尤其是参考文献的标引格式上一致该多好啊,这样可以省去了作者不少不必要的修改时间。 当然,可能会有些不道德的作者,更会拿一份稿件同时投多种期刊,因为太省事了。奉劝作者千万不要一稿多投,这样做会给编辑部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当然这样的作者毕竟是少数,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还是很严谨地对待文章发表的,期刊标准化方便的还是广大的科技工作者。 作为科技期刊者,别嫌期刊标准化麻烦,如果科技期刊都按标准执行,得益的还是科技工作者,不仅看文章省心,写文章也会逐渐地习惯了格式,也会节约不少时间,投稿件时也不用再研究想要投稿的某种期刊了。 因此说,科技期刊标准化是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休戚相关的大事,绝不仅仅是科技期刊编辑的事。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科技期刊办得越来越好,也才能使科技期刊更好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4169 次阅读|15 个评论
关于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春节联欢晚会的提议
热度 1 自我源于思考 2010-12-23 17:28
我国的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神州系列飞船、长征系列火箭、嫦娥系列卫星,以及我们的高铁、歼十,这些都让国人骄傲。当然还有激光、通讯、基因等方面国际领先的成就,而且我们越来越多的领域向国际前沿看齐。那么,我们科学科技工作者的形象是否因为这些成就而更加受欢迎了呢? 中国载人飞船上天,三岁小孩都知道杨利伟。但有多少人知道戚发轫、杨宏、黄春平、张智呢?很多科技工作者恪守低调的传统,埋头工作研究。正因为这种思维,使得很多小朋友、青少年,乃至广大民众都认为科学家们是一群可敬的,但是劳累的、孤独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人们。 民众喜欢英雄与明星,因为他们的精神对普通生活有激励、启迪作用,他们的外貌气质也受到普遍欢迎。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民众没有太大的区别,有极大的亲和力。但科学家,尤其是在科技前沿的科技工作者,必须要孜孜不倦地追逐创新与灵感,在研究的关键时期甚至要日以继夜,废寝忘食。这就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思维产生了距离。 民众对于科学家的印象并不是通过新闻采访就能得到的,所以,我们要丰富科学界自己的文化生活,并把这些内容展示给社会公众。 虽然许多科研机构设立了公众开放日,以便青少年和民众对科学了解更多,但这仍不能展现我们自身的休闲、娱乐。我们学院每年年末组织的教职工与研究生娱乐联欢活动,节目多种多样:小品、舞蹈、歌曲、乐曲、魔术、游戏等等,本人还出演了一个相声节目。我认为我们科技工作者的休闲活动更健康、更精彩。完全不是民众眼中的刻板、低调。 我在此郑重提议: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春节联欢晚会! 请活跃在各个领域前沿的科技工作者们集聚一堂,以健康、风趣、娱乐、亲和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快乐地展示自己的风采,一起享受和谐时光!彻底改变公众对科学界的印象!
个人分类: 生活|3869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没有理由不把科研做好
xiegming 2010-12-9 00:28
不管其他人如何,我发现我自己没有理由不把科研做好。 首先,科研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想,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本职工作都做不好,更别谈做别的了。虽然我也看到这样那样的丑恶现象和不平事,心里也很不平衡,甚至暴怒,但是我并没有过多的精力付出,比如我都很少去bbs上跟着骂。其实,如果每个人都真正把自己的本职作好了,可能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社会问题了。为了在我这个环节上,少给社会添加问题,我必须要把科研做好。 其次,科研是我谋生的手段。就像出租车司机拉活,医生看病,演员拍电影,农民种地一样,我的谋生手段就是以科研为主。比如我刚刚察看了我12月份的收入,最后转卡是三千多。这就是目前科研给我的回报,这就是谋生的直白体现。虽然我也有一点自信,即使从现在开始不做科研了,自己仍然能够生存下去,甚至也有不错的发展。但是,毕竟代价太大了,风险太大了,还是做科研的好。科研做的好了,就像农民的收成好了,演员拍的片子多了,相应的收入自然就多了。为了更好的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必须要把科研做好。 再次,科研是我喜欢的事情。目前这个社会,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能够干自己喜欢的事,同时还能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从小就有的好奇心,求知欲,都转化为了目前科研中的活动。有所进展,非常快乐;遇到挫折,也为之懊恼。探索的感觉,非常美妙。然而,探索永无止境,喜悦之感要想持续,必须要不断有所突破。为了获得更大的快乐,更持久的快乐,我必须要把科研做好。 再次,科研活动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要对纳税人负责。我目前大部分经费来源是政府机构,而政府来的钱不就是纳税人交的钱吗。虽然我的经费还不是很多,但是不管是几十万,还是一分钱,都不是掏自自己的私人腰包。别人的钱给你花了,而你没有任何表示,也没有什么结果,这怎么说的过去呢。人家还能继续给你钱吗? 为了对纳税人负责,也为了能从纳税人那里获得更多的钱,我必须要把科研做好。 再次,科研其实也是在培养人。科研虽然和教育有显著不同,但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教育。科研是在培养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性能力,比单纯的传授些知识要复杂综合的多,但也有意义的多。我们教会了学生如何捕鱼,自然比只给他现成的鱼要强得多。所以,科研做好了,其实往往相应的学生也就自然培养好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学生,也为了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我必须要把科研做好。 再次,科研某种程度上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虽然现在我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研制的样机,还一时半会儿不能直接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可能永远也无法应用。但是,不可否认,我们是众多为这一目标而努力着的人们中的一员。我们所取得的成果,既是对已有工作的改进,也是为后来者提供的参考,即使是错误或者失败的参考,仍然是有意义的。为了更快更好的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我必须要把科研做好。 最后,我的科研是北大科研的一部分。北大的名气在国内很大,并不代表我的名气很大。而北大的科研水平,不就是由所有在北大工作的科研人员展现出来的么。如果我的水平低于北大的平均水平,那么我就是在拖后腿,影响了北大的分数。如果我的水平高于北大的平均水平,那么至少我或多或少做了一点贡献。为了北大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必须要把科研做好。 不管最后能否是真正做好,我的所有意愿和所有行动都是为了要把科研做好。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7442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技工作者回家交给父母的答卷
liuhuan0216 2010-10-2 16:23
现在没有能力说向祖国交代上点什么成绩,但是每次回家得向在云南大山里辛勤劳苦的父母交上自己离家这段时间里身在他乡的收获。明天就要回家渡十天的中秋国庆假了,这次能向他们交上点什么了。 三月份来到现单位实习三个月,七月份来到单位正式上班三个月了。前后相加来到单位已经有半年了,这里单位值得拿得出手的是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今年已经5篇),我暂时是无幸无能攀登得上,只能将自己的点点发明创造申请两个专利作为交代,也算自己的点点心里安慰而已。 昨天终于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两项专利受理书。(这两项专利自己是第一发明人,另外八月份已经得到的另一项自己作为第二发明人的专利)。这个等待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一份是五月份的时候就完成的申报材料,一份是7月份完成申报材料。在几个月的漫长的等待中昨日才收到。在刚刚完成将自己的创造想法变成现实完成材料申报时,内心还有一丝丝兴奋,可是在漫长的等待中得到专利受理书时内心已经趋于完全平静,甚至觉得渺小了。虽然渺小但是还是把自己的这三个专利作为此次回家对大山里的父母的答卷吧。 这次回家的答卷已经有之,那么下次回家的答卷是什么呢?春节回家估计很难交上什么答卷,或许带个人回去也算的话,那么春节回家的答卷就是个儿媳了,呵呵。 希望的是,现在的付出希望能在明年的夏天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希望明年的夏天能在此再写上一份。
个人分类: 评论|3736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技工作者要怎样的话权?
sqdai 2010-8-26 06:33
在前天的博文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科学技术问题上,应该谁最有说话权?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博友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其中一种典型的意见是:科学成果只能作为决策的一个参考指标之一,因此科学家要求的话语权有点不现实。作为决策者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或者说科学论证只是决策的一个不太重要的环节,因此不要苛求领导。科学家尽力而为就是了。我对此只能部分地表示同意。 这里想说说科技问题的决策中, 科技工作者要怎样的话权?纯属个人浅见,希望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首先, 科技工作者的观点不能取代领导者的决策,他们的话语只能起参考作用 。这方面我与大家的认识一致。大部分科技工作者处于基层,他们一般从某个局部来观察和思考问题,所形成的看法经常带有局限性,不可能成为宏观的决策者,他们的意见也经常不能成为决策的主导。只有善于集中群众智慧的领导者,才有可能高屋建瓴地做出正确的科技决策。 其次, 科学家要求有话权并不是不现实的或者可有可无的 。在当前知识大爆炸的年代,任何科技领导者不可能什么都懂,而且他们在日理万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能广泛阅读文献、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科技动态,必须集思广益,努力倾听科学家的各种意见;特别是在对重大科技问题做决策时,更应该真心诚意地聆听各路专家的真知灼见,尤其是对初步设想的反面的意见;只要广开言路,科学家就有机会说话;倘若众多的科学家的意见不谋而合,且有违领导者的原意,科技领导者就得三思而后行了。 第三, 要求领导在做科技问题的决策时给予科学家一定的话权,决不是对领导者的苛求,而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 。武际可教授在对我的博文的评论中列举的几个例子,就给出了领导不倾听科技工作者的意见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领导者的独断专行,不搞民主决策,就有可能浪费民脂民膏,导致永久的遗憾。 第四, 广大科技工作者应以天下为己任,争取自己的话权 。除了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外,经常关注国家科技的宏观发展战略,适时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向有关领导部门提出有效的咨询,这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五, 科技决策的话权不仅属于少数科技精英,而且属于更广泛的在一线奋斗的有思想的科技工作者 。平心而论,现时的科技领导已开始注意组建自己的智囊团,也有不少高层论坛(如香山会议),但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少数人,而且很在乎他们的名位,如是否为院士、校长之类,当然,他们一般水平较高,但其中不少人不在科研第一线工作,有时所提出的想法不一定最为先进;而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年青后生,反而会有高见。因此,给予话权的频度、广度、深度有待于提高。 最后,我们 期待着科技决策的更大程度的民主化,实现更有效的民主集中制 。我完全同意武际可教授的想法,这也许是我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必由之路。 总而言之,普通的科技工作者不可能越俎代庖,取得宏观决策的话权;但他们渴求的是,他们的意见能受到尊重和重视;他们可以为重要的科技决策提供咨询性的意见;对于重大的科技决策,领导者应该俯察下情,广泛听取不同的声音;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出于公心,大胆争取话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言路必须打开,渠道应该畅通。 科技决策充分民主化之日,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大腾飞之时。 写于 2010 年 8 月 26 日晨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4406 次阅读|3 个评论
舟曲,问责,不问天
Agrilife 2010-8-16 01:27
舟曲泥石流,要问责;汶川地震,也要问责 我今天几乎看了一天的舟曲哀悼及救援纪实,很感动,也很心痛! 舟曲,深切悼念,深切反思这么多年,我们的生态及水土保护部门和工作者都忙些什么去了?!?!?要明确问责,责无旁贷!之所以要问责,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理由推卸责任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洪水猛兽与大禹治水;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生态破坏与人类生存唇齿相依;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泥石流及其成因、发生和预防;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舟曲的冲积扇地形和持续干旱的隐患,以及县城扩展所必需的配套生态环境及设施的并肩推进;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防胜于治的生态意识和防灾救灾的动态监测及预警机制 国家每年修筑道路桥渠以及市政工程所兼收的包括泥石流在内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有多少、用于执行的有多少,每年投入的科研和调查或普查的经费到底有多少,我不清楚,但我知道近一二十年来,政府对生态及环保方面的政策和经费拨入是相当慷慨的,关于泥石流的发生和预防等科研成果也是比较完备的;我查了一下,其实,早在1997年5月2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就颁发了《甘肃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修正)》【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9436 】,内容科学、详尽,甚至称得上高瞻远瞩你若有兴趣看完,也一定会厉声质问:执行都到哪里去了?! 但,依然,一死就是成千上万隐患在眼皮下发生、生命在偏执中飘摇。 要厉声问责,建立部门或行业或岗位问责制特别是身为国家行政部门、机关或科研院所的直接相关人员和团体政府和科技工作者太一团和气了,老百姓的生命就只有向苍天里张望了。
个人分类: 社会之门|4554 次阅读|3 个评论
在事业和家庭中纠结的女性科技工作者
热度 4 baoyongli800 2010-7-24 12:37
今年博士生毕业答辩的时候,外请了师姐和另两位女教授做评委。会后小聚、聊天,因为今年毕业的都是女博士,而且在座的女教授居多,所以大家的谈话自然落到如何处理事业和家庭关系的话题上来。师姐说有一次开教授委员会,她看着在座的男士,和他们说:我在单位和你们做同样的事,在家里和你们的妻子做同样的事,还让不让我活了。在座的男士相视而笑,师姐说我从他们的笑里读出了一个意思,就是“谁让你和我们做一样的事了?”,师兄补充到:“他们也许是说,谁让你结婚了?”。 虽然大家是在以开玩笑的口吻谈论这些问题,但确实道出了女性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虽然大家每天强调的都是男女平等,但女性往往在家庭中总是付出最多的一方,无论有多高的学历,大多数女性在结婚生子之后,都会分出很大的精力用于照顾家庭,这也是女孩子找工作难的主要原因。而且在工作单位大家也并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放低考核的标准,尤其是科技工作者,你得和男性们同样去争取科研项目,去攻克一个个自己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科研难题,这样的工作要求你时刻都不能停止思考,心情也会随实验结果而起伏;而另一个方面,家里的柴米油盐、生活琐事、子女教育也是必须要关注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很累,记得一个师妹以前曾说过她非常羡慕扫大街的,只是因为他们不用想明天怎么扫,而做科研却总得想着下一步怎么做,回家之后也在琢磨这个问题,实在有些疲惫。 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国际接轨,大多数人都会考虑出国留学一段时间,如果是男性出国的话,一般妻子会放弃自己原有的工作,选择随行;而女性出国的话,老公很少会放弃自己的工作随行的。所以女性要经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求学之旅,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再回归家庭,但随着年限的延长,家庭破裂的几率呈指数增长,孩子也会因为在重要的成长时期缺少母爱而留下终生的遗憾。 回国后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大,可能你会发现原来所在的城市已不能保证你的事业有很好的发展,而老公却在这个城市有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这时候就要面临事业和家庭的艰难抉择。记得师妹在日本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国后无论到哪里都要一家人在一起,可回国后在原单位呆了两年,无端地耗费了两年科研生命,无奈去北京读博士后了,最后留在了北大,可老公却怎么也调不去北京,无奈只得独自领着女儿在北京打拼,还有一个师姐也是同样的境况。记得去年参加“百名留学博士云南行”活动的时候,一名留美博士问我:很多人在日本拿到博士学位后都会选择去美国,你怎么还回国了?是呀!可能是因为我经历了在国际机场一家人分开时的撕心裂肺,所以意识到什么都没有一家人在一起重要吧!我一直认为老公和儿子所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况且即使我放弃和儿子及老公团聚也未必就会做得更为出色呀!而且老公是外科医生,去了国外他可能得被迫改行,一个男人在人到中年时为了生存被迫选择自己不擅长的工作,怎一个无奈所能解释得清,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至今我仍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因为从老公和儿子的笑脸中会体会到一种满足感,有什么比一个幸福的家庭更为重要呢!工作的时候尽量提高效率,与男同事同样为事业打拼,下班了则尽量不去想工作的事情,尽享家庭生活所带来的无穷乐趣,虽然好像有点“不求上进”,但我还是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我常常会和一些女研究生说:如果你选择了结婚、生子,那么在事业和家庭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一定要使自己多倾向于家庭一些,一个幸福的家庭会使你的人生了无遗憾、使事业锦上添花。 此文后经修改后发表于“视听导报”。 女科技工作者应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关系 文 / 鲍永利 2010 年博士生毕业答辩时,外请了 2 位女教授及我的师姐担任答辩委员。会后小聚,因为毕业答辩的都是女博士研究生,而且在座的答辩委员中女教授居多,所以大家自然聊到女性如何处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师姐提起,在一次教授委员会上,她曾对男同事开玩笑说: “ 我在单位和你们做同样的工作,在家里和你们的妻子做同样的家务,还让不让我活了? ” 在座的男士相视而笑,师姐说她从他们的笑里读出了一个意思,就是: “ 谁让你和我们做一样的事了? ” 师兄调侃到: “ 他们也许是说,谁让你结婚了? ” 大家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谈论这些问题,但确实道出了女科技工作者面临的尴尬现实。虽然一直强调男女平等,但对女科技工作者来说,平等谈何容易 …… 每个应届毕业的女研究生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找工作难,想找到一个满意工作的难度是男研究生的好几倍。女研究生毕业时一般都到了结婚年龄,毕业后马上涉及结婚、生子等问题。由于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在大多数的家庭中女性总是付出较多的一方。无论有多高的学历,女性在结婚生子后,都会分出很大的精力用于照顾家庭,这就意味着会有多年时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一点足以让很多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工作好不容易尘埃落定,在经过短暂的事业停滞期(结婚、生子)之后,第二个现实问题接踵而至,那就是事业与家庭的冲突。这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出国深造(或异地求学)与家庭团聚之间的冲突。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国际接轨,许多人会考虑出国留学一段时间。如果是男性出国,一般妻子会放弃自己的工作,选择随行,不惜在异国他乡从头开始;而女性出国,丈夫很少会放弃自己的工作而随行。所以女性要经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求学之旅,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再回归家庭,但随着年限的延长,家庭破裂的几率呈指数增长,孩子也会因为在重要的成长时期缺少母爱或父爱而留下遗憾。 回国(或异地求学)后,事业与家庭的冲突依然存在,可能会发现原来所在的城市已不能保证科研事业有很好的发展,而丈夫却在原城市有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时就要面临事业和家庭的艰难抉择。何去何从?师妹在日本时,最大的愿望是回国后无论到哪里都要一家人在一起,可回国后在原单位待了 2 年,无端耗费了 2 年科研生命,无奈去北京做博士后并留在北京工作,可其丈夫却怎么也调不到北京,师妹只得独自领着女儿在北京打拼。 事业与家庭的冲突还表现在时间及精力分配方面。科学研究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热情、精力的工作,而且即便投入很多,想做出好成绩也很难,不付出艰辛劳动而获得成果的可能性极低。现在各单位业绩考核的标准也水涨船高,学校并不会因你是女性就降低考核标准,你得争取科研项目,去攻克一个个自己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科研难题,这样的工作要求时刻都不能停止思考,心情也会随实验结果而起伏;而另一方面,家里的柴米油盐、生活琐事、子女教育也是必须要关注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很累,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谁也没有孙悟空的分身之术。 当然,关于事业与家庭的矛盾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而且这些问题也不单单局限于女科技工作者,而是职业女性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相信很多职业女性都曾经困惑过、尝试过、抉择过。各种选择所带来的快乐、痛苦,当事人自己都有深切体会。笔者在此仅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解决找工作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个人,女研究生可以用自己所表现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才能,让别人相信即使你要照顾家庭也依然会将工作做得很好。笔者所在的课题组近几年留了 3 名女研究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如果你要找的工作单位并不十分了解你,不妨给他们一段了解的时间,比如可以选择进博士后流动站、做科研助理等,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也可以采用两步法达到目标,人生有很多事不能一步到位,先积累能量,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次 “ 跃迁 ” 也是一种不错的策略。 为解决异地深造和家庭团聚的矛盾,本人觉得,即使深造十分必要,也不要选择长时间和家庭分离。现代社会,每个人所面临的压力都很大,而幸福的家庭是缓解压力、抚慰心灵的最好良药,夫妻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给对方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而空间上的距离往往使关爱无法有效传达,这也是很多家庭破裂的主要原因。如果认为这个家很重要,就不妨想一个权宜之计或做一下 “ 空中飞人 ” 吧! 至于工作地点的选择,应注意均衡夫妻双方的事业,做出过大牺牲而引发矛盾就可能成为家庭危机的导火索。在决定放弃家庭团聚之前必须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潜力做一个彻底剖析,即在充分的条件下,自己的事业是否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比如说成为院士)?如果不能,就不要为了一个小小的量变去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这样失去的不仅是夫妻的相依相伴、相濡以沫,更可能是孩子的完美人生。 至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无论从事业角度还是从家庭角度来看,所投入的时间都不可能充分,所以只能尽量提高效率和质量,适应角色的迅速转换。上班时是职业女性,集中精力为事业打拼;下班后是妻子、是母亲,尽量不去想工作的事情,尽享家庭生活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希望每一个女科技工作者都能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因为一个幸福的家庭会使人生了无遗憾、使事业锦上添花。 (责任编辑陈广仁)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9105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与初涉科研的同学谈科研者的心态
热度 1 baoyongli800 2010-7-10 14:02
前一段时间,一个今年保研的本科生同学求我给她写一封推荐信,她想申请北京大学免试读研的机会,她是一个很努力、很聪明的女孩子。这个季节是我最为忙碌的时候,本来是想拒绝的,但身为人师实在不好辜负学生的这份信任。在写推荐信的时候,两个人顺便聊了一会儿,她问我是以什么样的心态进行科学研究的,因为她觉得自己有一种非常不好的心态,就是做实验就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得到好的结果,一定要发好的文章,而事情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令她极为苦恼,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看着这个初涉科研,却对科研极为热衷的女孩子,我想我有必要把我的观点与她分享,希望能对她有所裨益。 首先,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努力是必须的。不努力肯定什么也得不到,这是每一个科研人都明白的道理,即便是找一块最薄的木板钉很多孔,也是需要一些力气和技巧的。 其次,要看淡结果。因为决定结果的因素实在太多,而这些因素有很多根本不是你能掌控的,刻意追求自己不能掌控的东西,必将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烦恼及压力,而一件事情如果让你感到烦恼和压力的话,你必将会厌恶它,如果它不幸又成为了你赖以生存的职业,这是何等的悲哀呀!就拿一个实验来说吧!决定结果的因素可能包括你的假设是否正确、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试剂是否没有问题、实验条件是否适合等等,即便这些都没有问题,生物体内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很多也是不可预料的,毕竟我们对于生命的认知还是少之又少,其复杂程度很多是我们尚未触及的,这也是研究为什么叫 research 的原因,就是 search , search ,再 search 。如果科研真的那么容易,人人都会成为科学家了,也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为之前赴后继了。 最后,要有一份宠辱不惊的心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荣誉、地位以及社会的承认,做科研的人亦是如此,尽管从事科研者众多,但只有极少数的人会被载入史册,即便是被现在的我们所羡慕的发 CNS 的人也会被下一代人所遗忘,人们所能记住的只是能够将自己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有时候过分地追求结果以及别人的承认反而会适得其反,据说溺水的人都是因为挣扎而亡,放弃挣扎身体自然上浮,所以面对我身在江湖,江湖上却没有我的传说应该有一份淡定和平和,有的时候被遗忘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自由和坦然。 不知道我的观点她是否认同,但我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初涉科研的年轻学者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个职业,并能够充分享受到这份探索所带来的快乐。
个人分类: 师道杂陈|758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祝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节快乐!
lxwang 2010-5-4 14:29
今天是我们广大青年的节日,我在这祝大家(也包括我)节日快乐,祝大家工作顺利、前程似锦!我们青年虽然已经不是花骨朵了,也不是初升的太阳,而是如日中天,繁花似锦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年肩负着祖国振兴的重任,我们有责任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样,我们也承担着赡养父母,有些也要照顾老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让他们能拥有更好的生活,我们责无旁贷。房子是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副重担,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但是,我们也要笑着面对生活,好的心态很重要,不要被一些生活的压力所压倒,我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是吧!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社会杂谈|2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充其量是一个科技工作者!”
热度 1 wangxh 2010-3-19 18:10
N年前,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具体几年级忘了),有一次突然问道:爸爸,什么是科学家? 当时心想:小破孩,问这么深的问题,这怎么回答?如果回答什么什么人类知识、什么什么创造、什么什么高科技、什么什么之谜等肯定相当于没回答,也感觉她肯定不知道与科学家联系在一起的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大牌。所以回答说:通常来说,搞科学研究、并且并获得一定的成果的人就可以叫做科学家。女儿小脑袋点一点表示认可。 本来到此女儿好像已经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答案,而鄙人接下来的一句话绝对是画蛇添足、没事儿找抽型,虽然我的意思是举几个活生生的人作为实例,比如说,Z爷爷、G爷爷、以及像爸爸这样的人。(Z、G都是她很熟悉的)这下女儿不干啦!非常认真地大喊一句:得了吧,你们充其量不过是科技工作者!其实,鄙人在那个时期也从来没有考虑自己到底能不能达到科学家的境界,女儿一问也就随口来一句,心里根本没当真。可是女儿的一句话让我深思,想来想去根本不配!当时的尴尬也就随着心情的放松消失了......但女儿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鄙人的脑海里,绝对挥之不去! 在接下来的N年中,只要一翘尾巴,爱人就说你,充其量不过是个科技工作者,从此再无抬头之日。慢慢地,女儿真的长大了,明白一些事情了。一遇到爱人提这不开的壶,女儿就替我圆场爸爸现在可以算作科学家啦,妈你不要再这么说了。是的,在女儿的心目中,我可能真的可以算是科学家了,可是自己的感觉呢?离科学家越来越远了,当时的确没有现在对某些科学、技术理解的深,也没有指导研究生搞科研,更没有现在这样发表那么多学术论文,但是那时真的是做科研,而现在呢?现在是在做论文、做报告、做申请书!【各类申请书早就比鄙人高啦!】 一次与我们学院一位老者闲话,我说G老师,我们好好想一想,除了一些有价值的应用研究,把高性能氧化铝粉体应用到制备YAG、氧化铝单晶等领域外,这些年我们也没有什么真正的贡献。您说我们发表的数百篇学术论文有什么用?!G老师说:是啊,劳民伤财啊,多亏我们还干了点儿正事儿! 当然我们也培养了一批学生,可那是教师的份内工作,与科研无关。也许,某一天突然发现,鄙人已经连教书匠都不配了,只能算一个撞钟的和尚! 真不知道,这种自欺欺人、劳民伤财的事儿还要持续多久...... 不希望同志们看后心情太沉重,附上《 我的志愿 》,听一听,读一读,放松一下: 词曲作者:李寿全 很小的时候爸爸曾经问我你长大后要做什么 我一手拿着玩具一手拿着糖果我长大后要做 总统 六年级的时候老师也曾问我你长大后要做什么 爱迪生的故事最让我佩服我长大要做 科学家 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长大以后 认识的人越来越多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总统只能有一个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科学家也不太多 中学的时候作文的题目你的志愿是什么 耳边又响起母亲的叮咛医生 律师都不错 大学联考时候作文题目又是「我的志愿」是什么 回想报名时候心里毫无选择志愿填了一百多 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长大以后 认识的人越来越多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每个人都差不多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我才知道我的志愿 是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唱出我心里的歌 告诉我的孩子每个人都需要平平静静的生活 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长大以后 认识的人越来越多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你会知道 每个人都差不多 慢慢慢慢慢慢慢慢你会知道人生就是这么过
个人分类: 科研|7538 次阅读|20 个评论
你是科学家吗?
yyzhao 2010-2-10 19:05
和不太熟的朋友见面,朋友有时候会问:你是干什么的?在国外,我可以说:I am a scientist,或者,I am an engineer。在国内,可就不这么简单了。对于这类问题,我一般说:我是教书的,或者,我是做科研的,或者,我是搞工程研究的,从不敢自称是科学家。因为不做具体的工程项目,说是工程师也觉得不妥。 在中文里,但凡能称作家的,比如作家、艺术家、画家,都是出类拔萃之辈。科学家是指具有深厚科学造诣,做出了巨大学术成就的一小撮人,界定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科技为职业的人,通称科技工作者。对于这个称呼,我总是喜欢不起来。一来,文绉绉的,有点故弄玄虚。二来,总让我想到地下工作者,或者别的什么工作者,不那么光明正大。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有没有更合适的名称呢?科技人?科技工?科技匠?科技师?科技员?科技家?不好定夺。 如果一定要在科技工作者和科学家之间择其一,我宁可选择后者。科技工作者以混口饭吃而满足,科学家则以探索奥妙为乐趣。
个人分类: 杂议|4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撰写科普文章是科技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zxj368 2009-11-17 11:52
撰写科普文章是科技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科普期刊是弘扬科学精神 , 传播科学思想 , 倡导科学方法 , 普及科学知识 , 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载体 , 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 普期 刊 的 内 容 质 量 是 科 普期 刊 的生命 , 而 内 容 质 量 由科 普期 刊 的 创 作 队伍 把握 着 。 创 作 队伍 决 定 科普 期 刊 的质 量,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业内达成的共识。 要办好科普刊物 , 首先必须组织和培养作者队伍 , 这方面的工作属于刊物的基本建设 , 不可忽视。 然而 , 目前中国的科普期刊作者队伍情况并不乐观 , 科普作品质量不理想 , 原创作品少、高质量稿件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工作者思想上不重视 , 国家的 政策偏颇 , 这些都 影响科普作品创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简单 , 因为, 同样是一个具有一定能力的人 , 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及其论文撰写上 , 那么加薪、晋职易如反掌 , 名利双收;但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普创作上 , 尽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 不但其作品对晋职、评奖没有多少用处 , 而且往往会被人看作小儿科 , 不屑一顾。因此 , 造成了人们对科普创造缺乏原动力 , 大多数科学家乃至一般的科技工作者都不愿意从事科普的创作。 国外的许多科学家 , 都十分愿意在科研之余从事科普创作 , 并具有科普工作经历。对他们来说 , 撰写科普文章是一件同样引以为自豪的事情。英国皇家学会每年都评选和颁发法拉第奖 , 以表彰在科普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被誉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科普大师的美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 ( Gael Edward Sagan) 说 : 科学普及 , 与我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很重视科普宣传 , 他们的科普作品 , 和他们的科学发现一样 , 对人类弥足珍贵。 如果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把写科普文章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中国的科普事业也就会红火起来,中国人的科学素质也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3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在我国科技工作者到底是什么状况?
yangwenzhi 2009-9-4 08:00
前段时间,中国科协公开刚刚发布了基于调查的第一手数据、较为权威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科技导报》最近上期已刊载),这个报告全面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情况,比较有参阅价值。这里我特将该报告的综合部分转贴出来,供朋友们参阅和共享。 2008年下半年,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五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这次调查依托分布在全国的209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进行,发放问卷32100份,回收合格问卷30078份,覆盖了分布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类科技工作者群体,回收率为93.7%。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依托中国科协分布在全国的209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抽取调查样本,且在调查过程中严格遵循了科学的抽样社会调查原则,保证了调查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对本次调查样本的结构分析显示,本次调查的样本分布基本合理,能较好地代表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整体状况。 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占42.3%,中部占20.7%,西部占25.7%,东北占11.3%;从性别看,男性占近六成(59.6%);从年龄看,平均年龄为37.89岁,35岁以下占近四成(37.9%);从政治面貌看,中共党员占近半数(49.3%),民主党派占4.0%;从职称看,正高占8.6%,副高占23.6%,中级占38.5%,初级占21.1%,没有职称的占8.2%;从学历看,博士占9.5%,硕士占15.5%,本科占47.1%,大专占21.5%,高中及以下占6.4%;从教育背景看,工、医、理、农专业分别占35.4%、20.7%、16.0%和9.3%,管理学占7.4%,其他学科占11.1%。 从从事职业看,科学研究人员占8.1%,工程技术人员占30.6%,卫生技术人员占19.2%,农技推广人员占5.2%,自然科学教学人员占21.2%,科技管理人员占11.3%,其他占4.3%;从所在单位类型看,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占13.7%,高等院校占18.8%,中学和技校占6.9%,医疗卫生机构占19.1%,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占6.9%,大型企业占25.8%,中小企业占6.4%,其他占2.3%;从所在单位行业看,教育占24.3%,制造业占23.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占20.2%,农、林、牧、渔业占10.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占9.1%,其他合计占13%。 二、科技工作者队伍总体情况 科技工作者是以科技工作为职业的人员,即实际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劳动力,涵盖了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多个层次的人员。由于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政策概念尚缺乏完整的统计资料,我们拟使用科技人力资源来描述科技工作者队伍的整体情况。所谓科技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技术知识创造、开发、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员,由科学技术相关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或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以及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组成,具有明确的统计识别标准。 一是科技工作者队伍呈快速增长态势。总体上看, 从2002年到2007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2959万人增长到5160万人,增长74%。 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五类专业技术人员从2002年底的2186万人增加到2007年底的2254.5万人,新增68.5万人,增长3.1%;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从2003年底的3113万人增加到2007年底的3314万人,新增201万人,增长6.5%; 科技活动人员从322.2万人增长到454.4万人,增长41%;科学家和工程师从217.2万人增长到312.9万人,增长44%;RD人员全时当量从103.5万人年增长到173.6万人年,增长68%。 同期,全国就业人口仅增加4.4%,在岗职业人数仅增加8.2%。科技人力资源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扩张。统计资料表明, 五年来,我国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的本专科毕业生新增总量达1189.7万。 二是队伍总体稳定,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较高。调查显示,近半数(48.7%)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不到一成。其中,科技工作者对工作稳定性、单位人际关系、社会保障、工作自主性的满意度最高,对住房分配制度、工作收入、个人发展空间、社会声望、自我成就感等满意度相对较低。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的话,30.3%的科技工作者最愿意从事的仍是目前的职业,加上选择大学教师(10.5%)、工程师(7.6%)、医生(4.5%)和科学家(3.2%)等科技相关职业的人,选择科技工作作为理想职业的人仍在半数以上。在可能选择的其他职业中,选择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15.3%)和官员/公务员(14.3%)的比例最高。调查发现,75.2%的科技工作者自工作以来一直在本单位工作,仅23.8%换过工作,职业流动率低于2003年调查时的34.4%。从流动意愿看,32.0%的科技工作者有职业流动意向,其中51.8%是因为目前工作收入待遇太差,41.4%是因为工作没有发展前途,33.5%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其他原因依次是缺乏成就感(31.5%)、工作太辛苦(27.6%)、工作枯燥(22.7%)、住房问题(21.5%)、不能发挥专业特长(17.4%)、工作设施条件差(14.3%)等。 三是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据2008年出版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测算,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主体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培养的,截至2005年底,40岁以下人员达2647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65.7%;2006年、2007年合计新增科技人力资源(含各类本专科毕业生)达1077万人,据此推算,目前40岁以下的人群已经达到3700万人左右,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5160万)的三分之二以上。本次调查显示, 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为37.9岁, 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占近四成(37.9%),35岁及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占逾六成(62.1%)。目前,我国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总数超过2800万人,这预示着科技人力资源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科技工作者队伍将继续呈现年轻化趋势。 四是队伍高学历化趋势明显。在本次调查样本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9.5%,硕士占15.5%,本科占47.1%,大专占21.5%,高中及以下占6.4%。其中,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获得者分别占55.8%、54.0%,高学历特征尤为明显。不同年龄组间也有较大差异,35岁以下组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28.2%,35岁及以上组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23.0%,说明科技工作者队伍呈高学历化趋势明显。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张使得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2002年之前累计毕业生总数为76万人, 2003年-2007年间累计毕业生达102万人,而2007年在校研究生就达154万人,大规模高学历毕业生的加入促使科技工作者队伍趋于高学历化。 五是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和比例持续增加。据测算,截至2005年底,我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437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33%。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5年-2007年,普通专科、本科在校女学生比例已分别从49.2%、45.3%上升到51.2%、47.4%,达到或接近50%,其余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中的女学生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本次调查也显示,女性科技工作者占调查样本的40.4%,35岁以下组中的女性比例(43.1%)明显高于35岁及以上组(38.6%)。随着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的不断上升,未来科技工作者队伍中女性比例还将不断增加。 三、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状况 一是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科研产出可观。64.4%的科技工作者在近三年内从事过科研活动,但参与或主持过科研项目的比例并不高。从事过科研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中,只有不到六成(58.9%)的人参与过科研项目,主持过科研项目的更是不到三分之一(31.0%)。近三年来,54.5%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比2003年调查的比例(52.1%)略有提高;人均发表论文2.9篇,明显高于2003年调查结果(2.08篇)。34.2%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人均1.3篇;16.5%发表过SCI/EI论文,人均0.6篇。此外,9.5%的科技工作者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宣读过学术论文,人均0.2篇;24.3%提交过内部研究报告,人均0.8篇;12.2%出版过著作,人均0.21部;11.1%获得过专利,人均获得专利0.26件。近三年来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为24.5%,其中54.3%获得某种形式的分配收益,并有40.7%主要体现为奖金收益形式。 二是业务经费不足、设备落后问题普遍,知识老化、交流缺乏问题突出。调查显示, 49.8%的科技工作者面临业务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32.9%面临缺乏仪器设备问题,26.0%面临仪器设备老旧过时问题。 相对而言,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作以及在基层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对硬件设施的抱怨更多。在回答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什么时,许多人把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19.1%)作为首选,其他依次为缺乏业务/学术交流(16.1%)、业务/科研活动时间不充足(11.5%)、工作不受重视(10.5%)、职称/职务晋升难(10.4%)、创收压力(8.3%)、没有合作团队(6.1%)、业务活动缺乏创新(5.9%)、教学压力(4.8%)、发表论文压力(4.6%)、人际关系不和谐(1.2%)。与其它科技工作者相比,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的问题在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那里尤为突出,正高级职称和博士学历科技工作者对业务/科研活动时间不足问题反映突出,科研人员和高职称科技工作者对创收压力问题反映突出,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对发表论文压力反映强烈。 三是继续教育需求强烈,现有体系难以满足。 近八成(77.9%)科技工作者表示目前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进修学习。 其中,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中表示需要进修学习的比例达到87.5%,明显高于35岁以上人群(72.3%)。初级职称者表示需要的比例为86.3%,中级为80.8%,副高和正高分别为72.8%和56.7%。尽管科技工作者对继续教育需求强烈,但现有继续教育体系无论从覆盖面还是从时间上均难以有效满足其要求。近四成(37%)科技工作者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单位没有提供培训机会和工作忙是没有参加培训的最主要原因。近三成(27.2%)科技工作者对单位的进修培训工作表示不满意,企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满意度更高。 四是工作强度过大,高学历、高职称者尤为突出。调查发现,我国科技工作者工作时间超长,每周平均工作5.5天,工作时间内每天平均工作8.6小时,高于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国家法定工作时间。许多科技工作者超负荷工作,四成(39.9%)科技工作者每周工作天数超过5天;三成以上(36.8%)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总体测算,科技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47.3小时,比2003年(45.7小时)多了2小时。高学历、高职称者的工作时间更长,博士学历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56.7小时;正高级职称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55.2小时。 五是对单位领导管理水平和人际环境表示肯定,但对收入分配制度和学术氛围满意度较低。科技工作者对于本单位领导的管理水平普遍持肯定态度。对本单位领导管理水平,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超过一半,达51.7%,不满意率仅为10.6%;对本单位人际关系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合计达到55.5%,不满意率合计仅为5.8%。相比之下,科技工作者对单位工资薪酬制度和学术氛围的负面评价较多,六成以上认为本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合理,对收入差距过大和过于平均化的批评并存:仅37.4%认为分配制度合理或基本合理,31.5%认为个人收入与能力业绩不成比例,26.5%认为收入差距过大,24.5%认为收入分配过于平均化、缺乏激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卫生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抱怨收入差距过大的比例较高,农技推广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抱怨收入过于平均的比例相对较高。此外,科技工作者对本单位学术氛围的满意度总体不高,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总数的26.8%,不满意率为21.8%。 四、科技工作者的生活状况 一是收入水平和住房面积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部分科技工作者仍存在收入低、难以照顾家庭等具体生活困难。 2007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年收入均值为39850元,比当年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24932元)高近15000元。 但科技工作者收入状况存在较大群体差异,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年收入(35483元)比男性(42819元)低近万元;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的平均收入(33654元)比35岁以上者(43638元)低近万元;农技推广人员平均收入仅为29086元,远低于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博士学历者平均收入为57910元,几乎是大专学历(32667元)的两倍;正高职称者平均收入为63420元,是初级职称(30929元)的两倍多;东部科技工作者平均年收入最高,达到48300元,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平均收入都在35000元及以下。69.0%的科技工作者拥有自己的住房,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8平方米)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但与2003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对于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困难,58.1%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是收入低,35.2%是工作忙不能照顾家庭,24.3%是住房困难,接下来依次为上下班交通不便(18.1%)、就医看病难(7.4%)、子女入学难(6.4%)、夫妻两地分居(4.7%)、找对象难(4.3%)、其它(2.4%)。这一结果与2003年调查相类似。不同年龄和学历、职称的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有所不同,年轻、学历职称较低的科技工作者面临更多的是收入低、住房困难等经济问题;年龄较大、学历职称较高的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忙不能照顾家庭。 二是养老、医疗保障覆盖率较高,但失业保险、劳动合同和带薪休假落实情况还有待改善。调查发现,94.4%的科技工作者有养老保险,97.7%有医疗保险,但参加社会失业保险的只有69.5%,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三者分别为84.1%、86.2%和72.6%)相比,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幅提高,而社会失业保险覆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东北地区没有参加社会失业保险的比例为43.6%,中部为40.9%,西部为33.8%,东部为20.4%。75%的科技工作者与单位签订了书面聘用或劳动合同,15%没有签订任何合同,10.0%对合同情况表示不清楚。六成以上科技工作者过去一年没有连续休过五天以上带薪假,只有34.5%休过。中部地区、基层科技工作者、卫生技术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以及低学历、低职称者休假的比例更低,中部地区科技工作者休带薪假的比例仅为30.7%,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卫生技术人员(22.8%)和农技推广人员(27.3%)休假比例最低;博士学历者休假比例为44.8%,本科和大专仅为33.4%和29.0%;正高、副高职称者休假比例分别为36.4%和39.0%,初级职称和无职称者分别只有30.3%和26.4%。 三是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育锻炼严重不足。54.0%的科技工作者自认非常健康或比较健康,36.8%认为一般,自认不太健康或非常不健康的占9.2%。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揭示的全国城市人口自评健康水平相比,科技工作者的自评健康水平明显偏低。把非常健康计作5分,非常不健康计作1分,此次调查中科技工作者自评健康平均分为3.53分(介于比较健康和一般之间),比2003年得分(3.78分)略低,说明科技工作者自评健康水平较过去有所下降。近四成(39.3%)科技工作者患有某种类型的常见疾病,其中患颈椎和椎间盘疾病的占21.6%、消化道疾病(9.7%)、高血压(7.6%)、关节炎(7.2%)、心脏病(3.7%)等。部分科技工作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压力过大是影响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3.3%的科技工作者觉得最近压力非常大,42.7%觉得压力比较大,32.7%觉得有点压力,主要压力源依次为:工作(50%)、个人经济(22.3%)、职务/职称晋升(12.3%)、家庭生活(5.6%)和人际关系(5.1%)。调查显示,28.8%的科技工作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35岁以下人员中有31%从不参与体育锻炼;人均每周锻炼2.2次,每次锻炼持续30分钟以上的为1.6次,体育人口比例仅为23.5%。七成以上(64.7%)科技工作者参加过体检,但基层科技工作者、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科技工作者和农技推广人员参加单位组织体检的比例明显较低,区县基层站点参检比例为56.2%,低于机构站点(70.1%),中部(61.6%)、西部(58.7%)和东北(57.9%)地区参检比例低于东部(71.6%),农技推广人员在各类人员中参检比例最低,仅为44.7%。 五、科技工作者与科学共同体 一是逾五成科技工作者是各级各类科技团体或科协基层组织的个人会员。逾四成(45.5%)科技工作者是各级、各类科技团体(如学会、研究会等)的个人会员,近四分之一(24.5%)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各类科协基层组织。如果把各级科协所属学会组织和科协基层组织的会员视作科协直接联系和服务的对象,这类人员在全部科技工作者中所占的比例达到52.0%。对科协系统所发挥的影响力,22.3%的科技工作者认为非常有影响和比较有影响,22.1%认为影响较弱和没有什么影响。交叉分析显示,对科协了解程度较高者,对其影响力的评价也更加积极。科协直接联系和服务的对象,尤其是科协基层组织会员,对科协的了解程度和评价态度明显高于其它人员。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培训是科技工作者最希望科协组织提供的服务,其中信息、技术服务64.0%,进修培训服务45.0%,提供科技人员内部交流的机会44.2%,提供与社会各界交流的机会31.6%,政策咨询服务29.2%,资助研究21.6%,保障权益20.1%,向政府反映意见17.4%,解决生活困难10.4%,就业服务9.8%。 二是学术交流更加频繁,互联网成为科技信息的重要来源。过去一年中,61.4%的科技工作者曾经参加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讲座等),人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1.7次;12.8%的科技工作者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8.9%有过出国(出境)访问、考察、培训或进修。影响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会议的最主要困难依次为:会议收费太高(34.5%),缺乏信息、没有机会(33.7%),没有差旅经费(29.7%)。科技工作者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呈多样化趋势,41.3%的科技工作者仍然把学术著作和刊物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互联网已成为第二重要渠道,29.1%的人选择互联网作为最重要渠道,这一比例几乎是2003年(10.7%)的3倍。但是,科技工作者对国内学术刊物的水平评价并不高,67.5%的人认为存在各种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版面费过高(34.9%的人选择此项)、文章质量差(33.0%)、发稿靠关系(25.5%)以及文章评审不透明(20.4%)。相比较而言,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对国内学术刊物的评价更低。 三是近半数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普遍,相当比例科技工作者持宽容态度。调查发现,分别有43.4%、45.2%和42.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发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更高达51.2%。过半数(55.5%)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与此相比,在美国和挪威的相关调查中,分别只有27%和22%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周围的人有过科研不端行为。对于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科技工作者认为主要是现行评价制度驱使(30.3%),其它依次为社会大环境(21.7%)、监督机制不健全(18.4%)、研究者自律不够(12.8%)、处罚不严厉(8.0%)、学术规范教育不够(3.3%)、学术规范及规章不明确(3.2%)。被问及你认为这些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是否值得同情时,超过30%的科技工作者表示非常同情和有些同情,20%表示可以原谅。其中,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表示同情和可原谅的比例分别为36.3%和23.4%,高于35岁以上人员(分别为28.5%和17.9%)。值得注意的是,近半数科技工作者没有系统学习过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相关知识,自认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了解很少和基本不了解者达38.6%,女性、年轻人、低学历者和低职称者对学术规范了解情况相对较差。 四是两成以上科技工作者近三年中获得过科技奖励,七成以上肯定现有科技奖励的积极作用。22.1%科技工作者在最近三年内获得过各类科技奖励,人均获奖0.44项。其中,3.4%获得过国家级奖励,16.5%获得过省部级奖励。年纪较大者及高学历、高职称者获奖比例更高。72.1%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现行科技奖励体系对科技工作者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六、科技工作者与社会 一是参政议政热情高,对公共政策知晓度不够。调查表明,80.1%的科技工作者比较关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低职称者关注程度相对较低,35岁以下人员关注的仅为74.2%,比35岁以上人员(83.9%)低近10个百分点;无职称和初级职称者关注的比例分别为70.9%和75.3%,明显低于正高(89.3%)和副高职称者(84.8%)。77.5%的科技工作者有强烈的参政议政意愿,高于2003年的比例(53.6%),4.8%的科技工作者当选过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过去一年中,56.5%的科技工作者向本单位领导或部门提过建议/意见,36.5%就本单位的管理问题公开发表过意见,9.2%向政府提过建议/意见,7.9%向新闻媒体提过建议/意见,58.1%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参政议政渠道不够畅通。同时,科技工作者对科技政策文件的了解程度较高,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调查列举的5个重要科技政策文件中,科技工作者了解程度最高的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知晓率为69.2%;了解程度最低的是科技进步法(修正案),知晓率为49.9%。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女性科技工作者人群应成为科技政策扫盲的重点。 二是参与科普活动积极性不够。调查表明,25.0%的科技工作者在过去3年内发表过科普文章。过去一年中,56.7%的科技工作者参加过至少一种科普活动,其中36.0%为企业提供过科技咨询或服务、35.3%举办过科普讲座或培训、27.9%利用专业知识为农村服务、19.6%利用专业知识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17.2%为科普场馆提供服务、12.2%就科技问题接受大众媒体采访。上述参与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以英国2006年的情况为例,举办过讲座、提供过决策咨询、接受过媒体采访的科技人员的比例分别比我国高出5%、13%、11%。至于参加科普活动的主要障碍,24.7%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是缺乏渠道,21.3%是没有时间精力,20.0%是缺乏相关经费,13.8%是自己缺乏相关训练或没有科普能力。 三是期待完善财政支持科研项目申报管理制度。近三年中,19.6%的科技工作者作为项目主持人申报过政府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人均申报2.7项,人均申报成功1.4项。 申报过财政支持科研项目的科技工作者中,41.8%认为财政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拉关系、走后门严重的问题,38.4%认为存在审批程序不透明的问题,分别有24.5%、23.5%和19.7%认为申报过程中存在申报手续复杂、申报周期过长和资金到位不及时的问题,希望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善。在申报过财政支持科研项目的科技工作者中,44.1%认为经费管理制度基本合理,也有25.5%认为经费管理过严,使用不便。 四是近一成科技工作者曾经受过知识产权侵害。调查显示, 9.6%的科技工作者曾经受过知识产权侵害, 其中博士学历受侵害者比例达21.7%,正高级职称者达19.9%;科学研究人员为13.9%,教学人员为12.5%,均明显高于其它人员。成果被抄袭、文章未经许可被发表或转载是最主要的侵权形式,分别有3.2%和3.1%的科技工作者遭受过这两类形式的侵权。面对侵权,近四成(37.2%)科技工作者采取回避策略,21.2%直接联系侵权人私下交涉,21.1%向自己所在单位寻求帮助,8.7%向科协或其所属学会组织寻求帮助,8.7%向其它相关政府部门寻求帮助,9.2%寻求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还有4.9%采取向媒体反映的处理策略。 五是对自主创业有很强的兴趣和愿望。69.0%的科技工作者曾经考虑过自己创业,男性、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低学历、低职称者以及中西部地区的考虑过自主创业的比例相对较高,男性考虑过创业问题的比例(72.2%)高于女性(64.1%);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考虑过创业的比例(77.1%)比35岁以上人员(63.8%)高10多个百分点;无职称和初级职称者的比例分别为76.3%和77.0%,而正高和副高级职称者分别只有57.8%和62.1%;东部地区科技工作者考虑过自己创业的比例仅为64.8%,低于中部(71.3%)、西部(72.2%)和东北地区(72.9%)。在自主创业方面面临的障碍和困难中,以缺乏资金最为普遍,71.0%的科技工作者遇到这一问题;另外,缺乏好的项目(41.2%)、缺乏管理经验(32.9%)、缺乏保障和心理安全感(32.8)也是主要障碍。 七、主要结论和总体判断 第一,科技工作者队伍数量快速增长,结构继续优化,发展态势良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扩张,为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壮大提供了充裕的后备力量,也是科技工作者队伍呈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总数超过2800万人,加上高等教育中女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这预示着科技工作者队伍近期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将继续保持年轻化、高学历化和女性比例增加的趋势。 第二,科技相关职业吸引力较高,但潜在职业忠诚危机不容忽视。科技工作者队伍基本保持稳定,在整体社会流动性加大的背景下,科技工作者内部职业流动比例反而比2003年有所下降,说明科技工作相关职业保持了较高的吸引力,这可能与科技工作的职业声望较高和职业稳定性较高有关,当然人事档案、社会保障等职业流动中的制度性制约因素也可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同时应看到,由于收入和工作压力等问题,有近半数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如有机会更愿从事企业管理、公务员等其他职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度下降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第三,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对工作环境和支撑条件提出更高要求。与五年前相比,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更高,表现为科研活动更为频繁,工作时间更长,取得的成果也更为丰硕。同时,他们也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了迫切要求:一是希望能减少非科研活动的干扰,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科研业务工作;二是痛感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要求得到更多继续学习的机会;三是对工作中业务经费不足、设施陈旧问题深感不满,对单位分配制度不合理、学术氛围不足的状况颇多怨言。只有正视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持和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激情,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产出。 第四,科技工作者内部分化趋势明显。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在城镇居民中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队伍内部分化明显,女性、青年、基层、中西部科技工作者的收入与其他群体相比明显偏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住房困难问题依然突出。破除平均主义、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是保持科技工作者队伍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工作效率的必要手段,但应警惕这种差距一旦超越合理范围,将会对科技工作者队伍的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 第五,科技工作者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健康状况欠佳。工作时间长、强度高、压力大是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同时科技工作者在生活中还面临着收入低、社会失业保险覆盖率低、家庭拖累等多方面压力。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压力过大和体育锻炼不够,科技工作者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均不容乐观,身心健康水平趋于下降。当前亟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减压措施,并大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缓解科技工作者压力,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健康水平。 第六,科技工作者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但参与渠道和能力尚须完善。多数科技工作者关心国家大事,参政议政热情高;积极参加科技团体活动,学术交流趋于频繁;同时还通过建言献策等方式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体现了较高的社会参与意愿。调查也发现,渠道不畅、经费紧张和信息缺乏仍是阻碍科技工作者参与交流活动和公共事务的主要因素。这表明,进一步畅通参与渠道和增加经费支持,正成为科技工作者积极进行社会参与的迫切希望;同时,也提醒科协等团体组织在信息提供和参与渠道方面要切实加大对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引导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交流、参与社会事务。
个人分类: 学术共同体|6098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8年中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suqing1961 2009-7-25 13:00
本文刊载于《科技导报》 2009 年第 13 期 调查组织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 摘要 中国科协会同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于 2008 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第 2 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本次调查依托中国科协分布在全国的 209 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共发放问卷 32 100 份,回收合格问卷 30 078 份,回收率为 93.7% 。与 2003 年进行的第 1 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相比, 2003 2007 年间科技工作者队伍快速增长,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从 2002 年末的 2 959 万人增长到 2007 年末的 5 160 万人,增长 74% ;年轻化趋势日益突出, 40 岁以下的达 3 700 万人,占总量 2/3 以上;高学历化趋势明显,调查者中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从 2002 年末的 11.4% 提高至 2007 年末的 25% ;科研产出可观, 2005 2007 年间 54.5% 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人均发表论文 2.91 篇;近 50% 科技工作者对中国创新政策环境给予较高评价, 4/5 的科技工作者关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 77.5% 愿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本次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中国科技工作者队伍素质、职业认同、工作压力、科研效率、微观环境、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科技奖励、资助经费、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状况、改进及问题。 中国科协于 2003 年进行了第 1 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为准确了解 5 年来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整体状况,及时掌握科技工作者群体的变化趋势,中国科协会同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于 2008 年下半年组织实施了第 2 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本次调查依托中国科协分布在全国的 209 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共发放问卷 32 100 份,回收合格问卷 30 078 份,回收率为 93.7% 。本文报道 2008 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的部分结果。 1 科技工作者数量和素质不断提升 1.1 科技工作者队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快速增长。总体上看,科技工作者队伍在 2003 2007 年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按 2008 年出版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的方法测算,满足资格条件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从 2002 年末的 2 959 万人,增长到 2007 年末的 5 160 万人, 5 年间共增长 74% 。调查发现, 5 年来,在就业人口仅增加 4.4% 、在岗职业人数仅增加 8.2% 的情况下,科技活动人员从 322.2 万人增长到 454.4 万人,新增 132.2 万人,增长 41% 。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从 217.2 万人增长到 312.9 万人,新增 95.7 万人,增长 44% 。 RD 人员全时当量从 103.5 万人 年增长到 173.6 万人 年,新增 70.1 万人 年,增长 68% 。 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稳步增加。调查显示, 2002 2007 年间,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教学人员等 5 类专业技术人员从 2 186 万人增加到 2 254.5 万人,新增 68.5 万人,增长 3.1% 。同时,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从 2003 年的 3 113 万人增加到 2007 年的 3 314 万人,新增 201 万人,增长 6.5% 。 大学毕业生大幅增加。科技领域大专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是科技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 5 年来,科技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其中科技核心学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本科、专科毕业生新增 1 189.7 万,科技外延学科(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部分专业)本科、专科毕业生新增 1 159.8 万,合计增加 2 349.5 万。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大学科技领域普通专科、本科毕业生的快速增加,为科技工作者队伍提供了充裕的后备力量。 1.2 科技工作者队伍趋向年轻化、高学历化 科技工作者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据《科技人力资源报告》测算,中国科技人力资源主体是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培养的,截至 2005 年底, 40 岁以下人员达 2 647 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 65.7% ; 2006 、 2007 年合计新增科技人力资源(含各类本科、专科毕业生)达 1 077 万人,据此推算,目前 40 岁以下人员达 3 700 万人左右,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5 160 万人)的 2/3 以上。本次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为 37.9 岁, 35 岁以下科技工作者占 37.9% , 35 岁及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占 62.1% 。 科技工作者队伍高学历化趋势明显。在本次调查样本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 9.5% ,硕士学位获得者占 15.5% ,本科占 47.1% ,大专占 21.5% ,高中及以下占 6.4% 。其中,科研人员、教学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获得者分别占 55.8% 、 54.0% ,高学历特征尤为明显。不同年龄组间有较大差异, 35 岁以下组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 28.2% , 35 岁及以上组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 23.0% ,说明科技工作者队伍呈高学历化趋势。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张使得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 2002 年前累计研究生毕业总数为 76 万人, 2003 2007 年间累计毕业生 102 万人,而 2007 年在校研究生达 154 万人,大规模高学历毕业生的加入使科技工作者队伍趋于高学历化。 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和比例继续增加。据测算,截至 2005 年底,中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 1 437 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 33% 。本次调查显示,女性科技工作者占调查样本的 40.4% , 35 岁以下组中的女性比例( 43.1% )明显高于 35 岁及以上组( 38.6% ),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比例呈上开趋势。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在 2005 2007 年,普通专科、本科在校女学生比例已从 49.2% 、 45.3% 分别上升到 51.2% 、 47.4% ,接近或达到 50% ,其余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中的女学生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随着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的不断上升,科技工作者中女性比例还将不断增加。 1.3 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充满信心 科研产出成果丰硕。调查发现,近 3 年来, 54.5% 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比 2003 年调查的比例( 52.1% )略有提高;人均发表论文 2.91 篇,论文数高于 2003 年( 2.08 篇); 34.2% 的科技工作者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人均 1.3 篇; 16.5% 的人发表过 SCI/EI 论文,人均 0.6 篇。此外, 9.5% 的科技工作者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宣读过学术论文; 24.3% 提交过内部研究报告; 12.2% 出版过著作; 11.1% 获得过专利,人均获得专利 0.26 件。近 3 年来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为 24.5% ,共中 54.3% 获得某种形式的分配收益,主要体现为奖金收益( 40.7% )。 对建设创新国家有信心。调查发现, 48.9%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目前中国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非常好或很好, 38.1% 认为一般,仅 6.3% 认为不理想。科技工作者对中国创新政策环境给予较高评价,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正在不断完善。同时,对于中国实现到 2020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 57.2% 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有信心, 29.6% 的人信心不足。 对科技政策知晓率较高。调查显示,在列举的 5 个重要科技政策文件中,科技工作者知晓率均达到或超过 50% 以上,了解程度最高的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2006 2020 年)》, 6.3% 的表示了解较多, 62.9% 了解一些, 30.7% 没有听说过,其它文件知晓率依次为《科学技术普及法》( 65.4%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59.8% )、《农业技术推广法》( 55.7% )、《科技进步法(修正案)》( 49 。 9% )。这说明,科技政策在科技工作者中的知晓率整体较高,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需要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值得关注的是,科技工作者对科技政策的知晓度越高,其参政议政的意愿也越高。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2006 2020 年)》为例。表示了解较多的科技工作者中高达 88% 愿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而表示没有听说过的仅有 70% 愿意参与。 总体肯定科技体制改革。调查表明, 48.5% 的科技工作者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持肯定态度,也有部分科技工作者持保留态度( 19.9% 认为功过各半, 21.6% 表示说不清),明确持负面评价者只有 10.1% ,其中 8.5% 认为科技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 1.6% 认为完全失败。比较而言,高学历、高职称、论文发表较多的科技工作者及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对科技体制改革的评价相对消极。例如,博士学历科技工作者中,对科技体制改革持保留态度的比例高达 45.5% ,而大专学历的仅为 21.3%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持保留态度者达 37.6% ,其它机构的仅 25.6% 。 1.4 科技工作者职业满意度高,队伍总体稳定 近半数科技工作者对工作满意。调查显示, 48.7% 的科技工作者对工作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不到 10% 。其中,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正高级职称者比初级职称者高出 26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达 56.3% ,高于东部( 50.0% )、中部( 45.9% )和西部( 45.1% )。高等院校中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达 55.5% ,大型企业为 41.2% 。 35 岁以上科技工作者中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为 51.2% ,比 35 岁以下者( 44.6% )高出 6 个百分点。 对工作满意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别。相对而言,科技工作者对工作稳定性、单位人际关系、社会保障、工作自主性方面的满意度最高,表示满意者分别达到 57.5% 、 55.5% 、 46.5% 和 45.6% 。而对住房分配制度、工作收入、发展空间、社会声望、成就感等满意度相对较低,表示满意者比例分别为 20.8% 、 20.9% 、 26.5% 、 31.6% 、 32.1% 。 队伍整体比较稳定。 83% 的科技工作者从没有考虑过更换目前的职业, 75.2% 自工作以来一直没有更换过单位,有职业流动经历的比例( 23.8% )低于 2003 年调查结果( 34.4% )。其中, 84.7% 的男性没有考虑过更换职业,稍高于女性( 80.5% ); 35 岁以上的科技工作者该比例为 86% ,高于 35 岁以下( 78.7% );高等院校( 89.6% )、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 88.3% )稳定性高于企业( 79.7% )、医疗卫生机构( 80.0% )。这说明,虽然近几年社会整体流动趋势不断加强,但是科技工作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具有较大吸引力,较好地保持了队伍的总体稳定。 在如果有机会最想从事的职业问题上, 30.3% 的科技工作者表示仍想从事目前职业,约 27% 想从事其他科技相关职业,二者合计约为 57% ,说明半数以上的科技工作者选择科技工作为理想职业;但是, 32.0% 的科技工作者有职业流动意向,以选择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 15.3% )、公务员( 14.3% )的比例为高。此外, 51.0% 表示不愿意让子女将来从事与自己相同的职业,只有 19% 表示愿意让子女将来从事相同职业。 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工作者仍想从事当前职业的比例为 46.9% ,比大专学历( 26.0% )高 21 个百分点;正高级职称为 50.6% ,比初级职称( 23.1% )高 27 个百分点。 35 岁以下科技工作者中选择科技相关职业的比例为 53% ,低于 35 岁以上者 7 个百分点。区域、性别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大型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选择如有机会仍想从事目前职业的比例为 24.2% ,中小企业为 25.3% ,明显低于高校( 42.9% )和科研院所( 33.0% )。相应地,工程技术人员仍愿意从事目前工作的比例( 28% )比科学研究人员( 36% )低 8 个百分点。 近 90% 科技工作者认为可能存在流动障碍。对于有流动意愿的科技工作者, 86.7% 认为可能存在各种障碍,其中 34.6% 担心人事档案制度障碍, 25.0% 担心社会保障制度障碍, 19.5% 担心单位领导不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科技工作者队伍内部流动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尚存在各种流动障碍特别是制度性障碍。 2 科技工作者的工作量及质量稳步提升 2.1 论文发表数量增大,高水平论文比例仍较低 人均发表论文数量比 2003 年有所提高。 2003 年调查发现,科技工作者人均发表论文 2.08 篇。本次调查表明,在 2005 2007 年, 54.5% 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人均发表论文 2.91 篇,较 2003 年水平有明显提高。 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不高。以 SCI/EI 类高级别期刊为例,在 2005 2007 年, 16.5% 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 SCI/EI 论文。在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中,有 29.7% 在 SCI/EI 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这说明,多数科技工作者仅在非重要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发表的论文质量仍有待提高。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数量较多。在 2005 2007 年, 88.4% 的高校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人均发表 7.48 篇; 44.4% 发表过 SCI/EI 论文,人均 2.06 篇。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的比例为 72.3% ,人均发表 4.29 篇;发表过 SCI/EI 论文的比例为 20.9% ,人均 0.86 篇。 绝大部分高学历、高职称科技工作者发表过论文,论文水平较高。在 2005 2007 年, 91.7% 的正高级职称科技工作者发表过论文,人均 10.65 篇;博士学位获得者为 97.9% ,人均 10.97 篇。另外,以发表过 SCI/EI 论文为例,正高级职称为 46.8% ,人均 2.93 篇;博士学位获得者为 74.2% ,人均 3.98 篇。这说明,高学历、高职称科技工作者是发表 SCI/EI 论文的主要力量。 2.2 培养研究生是重要工作内容,人均指导在读研究生人数偏多 调查表明, 10.9% 的科技工作者承担着招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工作任务。其中, 38.3% 的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者招收培养研究生,比例最高;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中这一比例分别为 12.4% 、 5.3% ,相对较低,其它各类机构均不足 1% 。正高级职称科技工作者招收研究生的比例为 61.0% ,明显高于副高级职称( 18.3% )和中级职称( 1.8% )。另外,高校中具有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科技工作者培养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 86.2% 、 49.8% ,研究院所分别为 54.0% 、 14.7% ,说明指导研究生是高校和高级职称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招收研究生的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导师),人均指导在读研究生 5.4 人, 15.7% 的科技工作者指导研究生 10 人(含 10 人)以上。正高级职称的科技工作者人均指导在读研究生 6.7 人,高校中的科技工作者人均指导研究生 6.0 人,高校中有正高级职称的科技工作者人均指导学生达 7.8 人。正高级职称的科技工作者中,人均指导研究生人数超过 6 人和 10 人(含 10 人)以上的比例分别为 40.3% 和 24.9% 。 2.3 工作压力增大,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调查发现,与 5 年前相比,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更高,除科研产出更丰富外,还表现为工作内容繁多、工作时间更长。 35.3% 的科技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至少从事着教学、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临床医疗、技术推广、科技管理等之中的 2 种以上类型工作,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同时,科技工作者每周平均工作 5.5 天,工作时间内每天平均工作 8.6 小时,高于每周 5 天、每天 8 小时的国家法定工作时间。许多科技工作者工作热情高,长期超负荷工作, 39.9% 的科技工作者每周工作天数超过 5 天, 36.8% 每天工作时间超过 8 小时。总体测算,科技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 47.7 小时,比 2003 年( 45.7 小时)多 2 小时。高学历、高职称者的工作时间更长,博士学历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 56.7 小时;正高级职称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 55.2 小时。 3 微观软环境总体尚可 3.1 总体肯定单位管理水平、人际环境及人事制度 对单位领导管理水平给予肯定。调查显示, 9.5% 的科技工作者对本单位领导的管理水平表示很满意, 42.2% 比较满意, 37.8% 一般满意, 7.3% 不太满意, 3.3% 很不满意,满意率合计达到 51.7% ,不满意率为 10.6% 。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中学和技校的科技工作者中表示满意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 53.7% 、 53.6% 和 53.4% ,中小企业为 48.4% ,相对较低。这说明,超过 50% 的科技工作者对所在单位领导的管理水平较为满意,且不同单位类型人员满意率差异不大。 多数科技工作者对单位人际关系环境表示满意。调查显示, 7.2% 的科技工作者对单位人际关系表示很满意, 48.3% 比较满意, 38.7% 评价一般, 4.5% 不太满意, 1.3% 很不满意,满意率合计达到 55.5% ,不满意率为 5.8% 。中学和技校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满意的比例相对较高,为 59.3% ,比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 51.5% )高近 8 个百分点。这说明,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对单位人际关系环境评价较好,且不同单位类型人员满意率差异不太。 对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总体评价一般。调查发现, 17.1%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阻碍了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23.0% 认为有促进作用, 17.9% 认为没有影响, 42.0% 表示说不清。在表示有阻碍作用的科技工作者中,认为单位人事制度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薪酬( 68.7% )、选拔聘用( 46.7% )、职称评审( 44.1% )、职务晋升( 39.7% )、进修培训( 35.3% )等方面。 3.2 学术氛围尚待改善 对学术氛围评价一般。调查显示, 3.2% 的科技工作者对本单位学术氛围表示很满意, 23.6% 表示比较满意, 51.4% 评价一般, 16.6% 认为不太满意, 5.2% 表示很不满意,满意率合计为 26.8% ,不满意率达 21.8% 。在高校中, 35.9% 的科技工作者对单位学术氛围满意, 15.8% 表示不满意;在科研院所中, 34.3% 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满意, 18.2% 表示不满意。这说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对学术氛围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学术交流合作不足。调查发现, 43.9%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工作中缺乏业务 / 学术交流, 17.3% 认为是没有合作团队。至于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困扰, 16.1%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是缺乏学术交流, 6.1% 认为是缺少团队合作。工程技术人员表示学术交流不足的比例为 52.1% ,高于农技推广人员( 43.9% )、卫生技术人员( 43.6% )、科学研究人员( 42.9% )、科技管理人员( 39.4% )、自然科学教学人员( 36.7% )。这说明,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更受困于学术交流不足、合作团队缺乏的问题。 年龄、学历越低,工作中缺乏学术交流感受越强。调查显示, 35 岁以下的科技工作者受困于学术交流不足的比例占 50.6% ,比 35 岁以上的多 10.7 个百分点;但性别上差异不大,认为学术交流不足的男性为 43.1% ,女性为 45.3% 。大专学历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交流不足的比例为 42.3% ,本科和硕士学历者分别为 47.3% 和 47.2% ,均 高于 博士学历科技工作者( 32.4% )。这说明,工作中缺少学术交流的现象对青年和学历低的科技工作者影响更为明显。 3.3 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多样化 学术著作和科技期刊仍是最主要渠道。调查发现, 73.2% 的科技工作者仍把学术著作和科技期刊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常用渠道。其中, 41.3% 将其作为最主要渠道,与 2003 年( 65.4% )相比,下降了 20 多个百分点,说明学术著作和科技期刊仍是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已不占绝对优势。 互联网日益成为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调查显示, 66.5% 的科技工作者把互联网作为常用渠道之一, 29.1% 将其作为最主要渠道,该比例几乎是 2003 年( 10.7% )的 3 倍。同时,需要查询中文科技文献(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的科技工作者中,如果有计算机且能上网,可以方便地查阅到资料的比例为 46% ;如果单位电脑不够用,可以方便地查阅到资料的比例为 35.2% ;如果不能上网,这一比例降至 26.2% 。这既反映出中国近 5 年来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也反映了科技工作者对现代信息手段的使用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其他渠道总体保持稳定。按照被选为最主要渠道的比例多少排列,获取科技信息的其它重要渠道还有: 9.8% 选择专业培训, 6.7% 选择学术会议, 4.8% 选择电视, 4.2% 选择朋友 / 同事 / 同行间非正式交流, 2.9% 选择报纸, 0.4% 选择非学术杂志, 0.3% 选择广播,与 2003 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3.4 文献资料查询条件有待改善 相当部分科技工作者面临科技文献资料查询方面的困难,查询外文文献的困难尤其突出。需要查询中文科技文献的科技者中, 42.6% 可以方便地查阅到, 47.4% 虽然可以查到但有些困难, 10.0% 表示很难查到。需要查询外文科技文献的科技工作者中, 21.2% 可以方便地查阅到, 48.5% 虽然可以查到但有些困难, 30.3% 表示很难查到。可见,部分科技工作者在查询文献资料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其中查询外文资料的困难相对突出。 中西部地区、基层科技工作者查询能力较差。以外文文献查询为例,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科技工作者表示难以查到的比例分别为 33.9% 、 36.3% 、 31.3% ,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24.9% )。农技推广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表示难以查到的比例分别为 48.3% 、 39.1% ,明显高于科学研究人员( 15.4% )和教学人员( 19.8% )。 低学历、低职称的科技工作者查询困难更多。以外文文献查询为例,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科技工作者难以查阅外文文献的比例分别为 41.4% 、 34.7% ,明显 高于 博士( 6.0% )和硕士( 18.8% );初级职称、中级职称的科技工作者难以查阅外文文献的比例分别为 37.1% 、 33.8% ,明显高于正高职称( 12.1% )和副高职称人员( 25.5% )。 3.5 继续教育需求普遍强烈 44% 的科技工作者感觉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学历越低,问题越突出。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的科技工作者受到该问题困扰的分别为 51% 、 47% ,博士仅为 18% 。从不同区域看,西部地区科技工作者受到该问题困扰的占 48% ,比东部地区( 41% )高 7 个百分点。 78%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当前急切需要进修,其中,年轻、低职称科技工作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尤其如此,不同区域、性别人员之间差异不大。 35 岁以下科技工作者中有 88% 表示目前急切需要进修,比 35 岁以上人群高 16 个百分点; 83% 的工程技术人员表示目前急切需要进修,明显高于农技推广人员( 80% )、卫生技术人员( 76% )、科技管理人员( 76% )、科学研究人员( 76% )、自然科学教学人员( 74% )。 3.6 知识产权受侵害现象日趋严重 调查显示, 9.6% 的科技工作者曾受到过某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侵害,与 2003 年调查结果( 8.5% )相比有所上升。这反映出近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高学历、高职称的科技工作者知识产权受侵害严重。博士学位获得者和正高级职称受知识产权侵害的比例分别为 21.7% 和 19.9% ,明显高于一般人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受侵害的比例分别为 15.2% 和 12.2% ,比其它机构高(大型企业 9.2% ,中小企业 8.4% ,医疗卫生机构 6.3% ,技术服务与推广组织 6.3% ,中学和技校 6.2% )。另外,按专业比较,工学毕业的受过侵害的比例最高( 11.8% ),其次是农学 10.2% 、理学 9.5% 、管理学 8.7% 、医学 6.8% ;按性别比较, 11.1% 的男性科技工作者受过侵害,高于女性( 7.4% );按年龄比较, 35 岁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受过侵害的比例( 11.1% )高于 35 岁以下的( 7.0% )。 人身权侵害比较突出,财产权侵害相对较少。最常见的知识产权侵权形式是来自科技界内部的人身权侵害(主要是署名权),具体包括成果被抄袭、文章未经许可被发表 / 转载、署名权被侵害等。调查发现, 6.2% 的科技工作者曾遭受过这类形式的侵权,其中博士为 15.1% ,正高级职称者为 15.0% 。涉及财产权侵害的知识产权侵权相对较少。这类侵权如盗用技术秘密、侵害专利权、盗版等,一般对被侵害人的财产权构成侵害,且常来自科技界外部,如产业界。调查发现,仅 2.0% 的科技工作者遭受过此类侵权,其中博士 4.7% ,正高级职称者为 5.8% 。 4 学术交流活动日趋活跃 4.1 学术交流的比例和频率不断提高 开展学术交流是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调查显示,与 2002 年相比, 2007 年参加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讲座等)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从 52.3% 上升到 61.4% ,人均参加次数由 1.2 次提高到 1.7 次。其中, 1 年内参加过 1 次、 2 次学术交流活动的科技工作者分别为 19.9% 、 17.2% ,参加过 3 次及以上的为 24.2% , 12.8% 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 8.9% 出国(出境)访问、考察、培训或进修。另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工作者 2007 年参加过学术交流的比例分别为 73.1% 、 74.4% ,明显高于其它类型单位。博士学历、正高级职称的科技工作者该比例分别达 86.5% 、 88.6% ,明显高于低学历、低职称的科技工作者。 4.2 科技团体作用明显 调查显示, 45.5% 的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术团体。剔除重复计算因素后, 2.4% 的科技工作者参加国际性学术团体, 15.2% 参加全国学术团体, 12.5% 参加省级学术团体, 7.9% 参加地市级学术团体, 4.0% 参加区县级学术团体,其他为 3.5% 。 学术团体会员参加学术交流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科技工作者,且学术团体层次越高,学术交流越频繁。调查表明,在 2007 中,国际性学术团体会员人均参加学术交流 3.5 次,参加比例为 90.3% ;国家级学术团体会员人均参加 2.6 次,参加比例为 85.8% ;省级学术团体会员人均参加 2.1 次,参加比例为 78.4% ;共他层次学术团体会员人均参加 1.8 次,参加比例为 66.9% 。相比之下,没有参加任何学术团体的科技工作者人均参加 1.25 次,参加比例为 47.8% 。 学术团体为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交流搭建良好平台。调查发现,科技工作者成为学术团体会员可以减少学术交流时遇到的困难,且团体层次越高遇到的困难越少。未参加学术团体的科技工作者中, 6.7% 表示学术交流没有困难;省级、国家级、国际学术团体会员中,表示没有困难的比例依次为 9.8% 、 14.4% 、 23.4% 。同时,参加学术团体的科技工作者在获取学术交流信息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未参加学术团体的科技工作者中, 37.7% 表示缺乏信息和机会;省级、国家级、国际学术团休会员中,该比例不断减少,依次为 29.2% 、 19.0% 、 13.5% 。这说明,学术团体确实能为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交流搭建良好平台。 4.3 对国内学术期刊评价不高 调查表明, 73.2% 的科技工作者仍以学术著作和刊物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 41.3% 将其作为最主要的渠道,在科研人员中相应比例分别达到 92.4% 和 62.3% 。 科技工作者对国内学术期刊评价不高, 67.5% 认为存在不同方面的问题, 24.7% 表示不太清楚,仅 7.8% 认为国内学术期刊没有什么问题。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对国内学术期刊批评较多,认为学术期刊存在问题的比例分别为 81.2% 、 79.6% ;其他批评相对较少,卫生技术人员为 70.1% ,农技推广人员 65.1% ,工程技术人员 61.3% ,科技管理人员 55.4% 。 阅读学术期刊的频率一般,科研人员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调查显示, 14.3% 的科技工作者每周阅读多次, 26.1% 每周至少阅读 1 次, 32.3% 每月至少阅读 1 次, 20.8% 更长时间阅读 1 次,从不阅读的占 6.5% 。科研人员中,每周阅读多次的占 35.1% ,每周至少读 1 次的 38.0% ,每月至少读 1 次的 19.9% ,更长时间 1 次的 6.0% ,从不阅读的为 1.0% 。 4.4 科技奖励比较合理 超过 20% 的科技工作者近 3 年内获过奖励。调查显示, 22.1% 的科技工作者近 3 年内获过科技奖励,人均获奖 0.44 项,且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的科技工作者获奖比例差异明显,呈年龄越大、职称和学历越高获奖比例越高趋势。其中, 35 岁以上科技工作者获奖比例为 27% ,是 35 岁以下( 13% )的 2 倍;博士科技工作者获奖比例达 41% ,比硕士( 28% )高出 13% ;正高级职称人员获奖比例高达 53% ,副高级为 33% ,中级为 18.6% ,初级仅为 8.0% ;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的获奖比例较高,分别达到 38% 和 36%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部门的科技工作者获奖比例分别为 32% 、 30% 和 28% ,均高于中小企业 ( 13% )。 科技奖励体系呈多样化特点。调查显示,近 3 年内, 3.4% 的科技工作者获得过国家级奖励,占全部获奖人员的 15% ,约每 6.5 个获奖者中有 1 人获得过国家级奖励。 16.5% 的科技工作者获得过省部级奖励,大大超过获国家级奖励的比例。博士学历者、正高级职称者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比例分别为 8.2% 和 9.1% ,获得省部级奖励的比例分别为 36.1% 和 46.7% 。这说明,除国家级科技奖励之外,其他各级别奖励在整个科技奖励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总体上肯定现有科技奖励制度。调查显示, 11.9%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现有科技奖励制度对激励科技工作者有很大的正面作用, 60.2% 认为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二者合计达 72.1% 。不同性别、不同区域的科技工作者态度较为一致,男性认为有正面作用的比例为 72.0% ,女性为 72.3%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科技工作者认为有正面作用的比例分别为 70.8% 、 72.7% 、 74.4% 、 70.7% 。 学历和职称越高,对现有科技奖励评价越低。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奖励持正面看法的比例降低,持负面看法的比例增加。从科技工作者的学历来看,从大专到博士,认为科技奖励有负面作用的比例逐渐增加,依次为:大专 1.5% ,本科 2.2% ,硕士 5.3% ,博士 l0 。 8% 。而表示不清楚的比例逐渐减少,依次为:大专 16.5% ,本科 15.3% ,硕士 11.0% ,博士 8.5% 。从科技工作者的职称来看,从无职称到正高级职称,认为科技奖励有负面作用的比例逐渐增加,依次为:无职称 1.9% ,初级 2.1% ,中级 3.1 ,副高 4.0% 、正高 7.6% 。而表示不清楚的比例依次为:无职称的 18.4% ,初级 2.1% ,中级 3.1% ,副高 4.0% ,正高 9.0% 。 获奖经历有助于肯定科技奖励的作用。比较近 3 年的获奖者与未获奖者对奖励作用的评价,获奖者中表示有正面作用、负面作用、没有作用和说不清的比例分别为 78.0% 、 4.2% 、 10.0% 和 7.8% ;未获奖者的比例依次为 70.4% 、 3.2% 、 10.0% 和 16.4% 。博士学历人员中,未获奖者认为有负面作用或没有作用的比例( 25.3% )比获奖者( 20.2% )高 5 个百分点,而未获奖者持正面评价的比例( 64.2% )比获奖者( 74.8% )低 10 个百分点。高级职称人员的情况与博士学历人员类似。这说明,获奖经历有助于发现科技奖励的积极作用。 5 重视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申报 5.1 积极申报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的比例较高 近两成的科技工作者过去 3 年中申报过财政支持科研项目。调查表明, 64% 的科技工作者在最近 3 年内从事过科研或研发活动,其中 30% 曾作为项目主持人申报过政府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人均申报财政项目 2.7 项。据此测算,大约有 19% 的科技工作者在过去 3 年中申报过财政课题。 高学历、高职称及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人员申报财政支持科研项目的比例较高。调查显示, 55.3% 的高校科研活动人员过去 3 年曾经申报过财政项目,科研院所为 43.4% ,而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中仅为从 8.0% 和 15.5% 。另外,博士学历的科研活动人员主持申报的比例高达 79% ,本科及以下学历者不到 20% ;正高级职称的科研活动人员主持申报的比例高达 72% ,初级职称或无职称者不到 10% 。就性别而言,男性科技工作者为 33.4% ,高于女性( 24.9% )。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小,东部和中部申报财政支持项目的比例略高,分别达到 32.8% 和 31.0% ,西部、东北地区分别为 27.4% 、 26.5% 。 过去 3 年中人均申报成功财政项目 1.4 项。在过去 3 年申报财政项目的科研活动人员中, 20.4% 从没有申报成功过, 44.4% 申报成功 1 项, 20.7% 申报成功 2 项, 14.5% 申报成功 3 项及以上,极少数人达到 10 项以上,人均申报成功 1.4 项。其中, 35 岁以下科技工作者人均成功申报 1.1 项,明显低于 35 岁以上组的 1.5 项;博士学历人均 1.6 项,高于其他学历组(硕士人均 1.2 项,本科和大专组 1.3 项);正高职称人均 1.9 项,高于其他职称组(副高职称 1.3 项,中级和初级职称 1.0 项)。可见,高学历、高职称科研活动人员在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5.2 财政资助项目评审的公开公正程度不够 财政资助项目评审过程不够公平透明。在申报过财政支持项目的科研活动人员中, 41.8% 认为申报过程中拉关系、走后门严重, 38.4% 认为审批程序不透明, 12.3% 认为招标信息不公开。这表明,科技工作者对于科研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公正性存在质疑,有强烈的改进要求。 申报财政项目未成功的科技工作者对申报过程的公开公正存在更多不满。调查显示,申请未成功者中,认为存在审批过程不透明( 51% )和拉关系走后门严重( 58% )现象的比例均超过了 50% ,而申请成功者中认同这两点的只占 40% 左右。 高校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对申报过程的评价更为负面。调查显示,有申请经历的高校教师中有 50% 认为拉关系走后门严重,科学研究人员中达到 48% 。博士( 50% )和硕士( 47% )等高学历的申请人普遍认为存在拉关系走后门严重现象。这可能与其对财政科研项目的依赖性较高、更加重视申请过程的公平性有关。 对财政资助科研领域不满。调查显示, 21.3% 的申报者认为财政项目申报中存在基础研究不受重视的问题,还有少数人认为存在民生科技不受重视( 4.0% )和企业申请受歧视( 2.1% )等问题。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认同企业申请受让视的比例分别为 9% 和 7% ,远远高于总体 2% 的平均比例。 6 产学研合作相对迟滞 6.1 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对合作环境评价一般 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调查显示, 38% 的科技工作者近 3 年来主持或参与过科研 / 研发项目,其中有 60.2% 参与过产学研合作项目。在科技工作者主持或参与的项目中, 26.7% 的合作对象来自高等院校, 28.2% 来自科研院所, 16.4% 来自国营企业, 17.4% 来自民营企业, 3.1% 来自外资企业, 3.1% 来自其它机构。在产学研项目各方中,科研人员与企业共同合作的项目累计占 36.9% ,明显高于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分单位类型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科技工作者在产学研项目中参与比例略高,高等院校为 65.4% ,科研院所为 65.1% ,大型企业为 60.8% ,中小企业为 54.6% ,卫生机构为 38.8 。 对产学研合作环境评价一般。调查显示, 4.3%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产学研合作环境非常好, 19.3 认为很好,两项合计 24.2% ; 51.7% 认为一般, 15.0% 认为不理想, 9.2% 表示不知道。这说明,科技工作者对于产学研合作环境的总体评价不高。 对产学研合作环境评价存在一定差异。调查显示,中部、西部地区的科技工作者认为产学研合作环境不理想的比例分别 16.4% 、 16.7% ,高于东部的 13.9% 和东北的 12.4% 。相应比例在科研院所为 18.5% ,高校 17.5% ,技术推广服务组织 15.4% ,中小企业 15.1% ,大型企业 14.7% ,医疗卫生机构 10.5% 。分职称看,职称越高者认为不理想的比例越高,初级以下为 11 。 8% ,中级 15.3% ,副高 17.3% ,正高 18.7% 。 6.2 产学研合作存在多重困难 对产学研合作困难有高度共识。调查发现,对于中国当前产学研合作中的最主要障碍, 28.1%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是供需信息不畅通,找不到合作对象, 18.5% 选择大学 / 科研机构的研究脱离实际, 15.7% 认为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单位类型科技工作者对于产学研合作中的障碍认识基本一致,选择的前 3 项也完全一样,表明需信息不畅通,找不到合作对象、大学 / 科研机构的研究脱离实际、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是阻碍中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 产学研合作供需信息不畅的问题突出。调查显示, 31.7%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供需信息不畅通,找不到合作对象是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阻碍之一。高校科技工作者赞成的比例最高( 48.3% ),其它依次为科研院所( 40.7% )、大型企业( 30.2% )、中小企业( 23.5% ),均是不同单位类型科技工作者选择比例最高的一项。这表明,产学研合作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和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造成产学研各方的供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畅已成为阻碍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产学研合作双方定位差距难以弥合。长期以来对科技成果的评价多以获得财政经费规模、发表论文数量、参与人学术地位高低、获奖级别和数量为依据,这种过分强调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忽略市场价值的评价体系导致科研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仅仅是为了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而进行的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研究。调查显示, 24.2%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大学 / 科研机构的研究脱离实际是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阻碍之一,高校为 33.6% ,科研院所为 32.2% ,大型企业为 27.4% ,中小企业 22.5% 。此外,还有 6.9%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阻碍产学研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项目没有学术价值。 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调查显示, 23.9%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是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阻碍之一,科研院所的比例最高( 36.0% ),高校为 29.6% ,大型企业 24.8% ,中小企业 19.4 。这说明,当前产学研合作机制还有待完善,包括协议中对责、权、利界定不清,为日后利益分配留下隐患;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对协议的履行缺乏有效的监管等。 产学研合作双方回报预期差异过大。与利益分配相关的另一方面就是对合作项目的价格期待,供需双方之间过大的预期落差将严重妨碍合作。调查显示。 16.4%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企业不愿掏钱阻碍产学研合作,还有 7.0% 的认为大学 / 科研机构要价太高。分单位看,大型企业 11.7% 、中小企业 11.5% 认为大学 / 科研机构要价太高,高校 27 。 5% 、科研院所 23 。 0% 认为企业不愿掏钱。另外,产学研合作方的相互信任不足也是造成阻碍产学研合作的因素之一。调查发现, 14 。 9%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各方互不信任是产学研合作的阻碍,其中科研院所的比例为 23.3% ,高校为 20.9% ,大型企业 14.5% ,中小企业 13.6% 。 7 结论 1 )为及时准确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呼声和动态趋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科技工作者调查研究制度,《科技导报》曾报道了部分 调查结果 。科技工作者调查结果的发布有助于 引发相关各方及全社会关注 科技工作者及科技活动 ,促进 中国科技界、教育界、政府管理部门科学引导、合理调整、扬长补短,推动中国尽快由科技大国迈入科技强国。 2 ) 2008 年下半年组织实施的第 2 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科技工作者队伍迅速扩张,素质不断提高,职业忠诚度较高;人均论文发表数量有所增长,压力明显加大;研究生导师人均指导在读研究生人数偏多,超过许多国家和地区上限水平;微观软环境总体尚可,学术氛围有待改善;科技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互联网日益成为重要渠道;继续教育需求强烈,现状尚待改进;学术交流活动活跃,科技社团作用明显;对国内学术期刊评价不高,阅读频率一般;肯定科技奖励作用,奖励机制有待优化;申报财政资助科研项目比例较高,评审过程的公开公正程度不够;知识产权受侵害现象日趋严重,维权机制有待健全;产学研合作环境欠佳,有待顺畅供需信息、弥合定位差距、完善分配机制。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科技导报》编辑部 . 我国科技工作者充满信心迎未来 科技工作者思想动态调查综述 . 科技导报, 2007 , 25 ( 15 ): 15.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7 , 25 ( 15 ): 15. 《科技导报》编辑部 . 声望高、公信力强、形象好 中国科技工作者公众形象调研分析 . 科技导报, 2008 , 26 ( 9 ): 19-21.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8 , 26 ( 9 ): 19-21. 《科技导报》编辑部 . 脚踏实地,肩负使命,迎接挑战 中国博士毕业生职业取向调研分析 . 科技导报, 2008 , 26 ( 12 ): 19-22.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8 , 26 ( 12 ): 19-22. 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 科技工作者需求状况调查研究 课题组 . 求实、创新、报效祖国 中国科技工作者需求状况调研分析 . 科技导报, 2009 , 27 ( 3 ) : 104-105. Department Research Center of CA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9 , 27 ( 3 ) : 104-105. 切实建设好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导报, 2008 , 26 ( 5 ) : 10. 科技精英人才早逝凸显体检问题 . 科技导报, 2008 , 26 ( 4 ) : 17. 改革农业科技信息管理体制 . 科技导报, 2008 , 26 ( 9 ) : 10. 改进高校科技工作评价机制 . 科技导报, 2008 , 26 ( 9 ) : 10. 科学安排工作量,保障科技工作者健康 . 科技导报, 2008 , 26 ( 9 ) : 10. 天水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 科技导报, 2008 , 26 ( 9 ) : 10. 郧县建设系统科技人员调研 . 科技导报, 2008 , 26 ( 9 ) : 10.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8222 次阅读|6 个评论
特殊的工作性质应该有特殊的待遇
ljxm 2009-7-14 12:51
内容摘要: l 地质行业 是一个艰苦的行业 l 地质行业 是一个文化生活匮乏、孤独寂寞的行业 l 地质行业是一个需要特殊装备保护的行业 l 地质行业 是一个有一定危险的行业 l 地质行业 是一个精神压力很大的行业 为了解和掌握地质行业工作的特殊性对地质科技人员的影响,对地勘单位科技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的单位从业职工,原地勘单位 66000 人 ( 其中 : 地勘事业 63615 人,地勘企业 679 人,科研院所 1706 人 ) ,院校 8958 人,矿山企业 41695 人,原行业公益单位 3159 人 , 原行业企业 6510 人,油气企业 56300 人,行业事业 55927 人。 一、 地质行业工作的特殊性 地质行业 是一个艰苦的行业: 通过调查:地质科技人员感到很幸福的人员只占到 6.76 % , 幸福的为 29.98 %,一般的为 46.8 %,不幸福的为 14.1 %很不幸福的 2.36 %。 地质工作的艰苦性众所周知, 地质工作是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开路先锋和经济建设尖兵, 地质科技人员的工作地点多在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深沟老林,甚至是隔壁险滩。日晒雨淋,风餐露宿,翻山越岭,过滩涉水是他们辛勤劳动的基本方式。地质科技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好的身体,地质科技人员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体。 地质行业 是一个文化生活匮乏、孤独寂寞的行业: 地质技术人员 对收入、工作不满意的的人数占到 75.72 %。 在被调查的地质科技人员中有 27.70 %因为环境艰苦不愿意从事地质工作 。由于多数地勘单位所处地域偏僻,社会环境普遍较差,远离城市、远离繁华都市,长年累月面对高山荒野,每个地质组就是那么几个人,年复一年重复同样的人、同样的话,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语言能力都在退化。也正由于这样,地质工作跟社会其他行业没有太多的联系,遇到事情求人的多而被人求的少,在社会上的地位偏低。 地质行业是一个需要特殊装备保护的行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品的消耗大大加快。 据统计, 2008 年,全国 45 种主要矿产己探明的储量有 1/3 不能满足需要,到 2010 年,将会扩大到 1/2 。以钢铁为例, 2002 年我国钢产量已达到 1.8 亿吨, 2007 年全国钢材消费总量已达 3.9 亿吨,矿产勘查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矿产面临全面枯竭,大量的地质找矿工作向西部转移。在西部雪域高原、隔壁沙漠从事野外地质找矿工作,需要相应的装备予以保障。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地质人员野外居住的仍然是白天不降温、晚上不保暖的帆布帐篷、地窝子。 地质行业 是一个有一定危险的行业 :地质工作常年跋山涉水,遇到危险是常有的事情,据调查,高达 49.37 %的科技人员在野外工作中遇到过危险; 23.62% 的地质技术人员认为野外安全得不到保障。 特别是从事煤矿开采的地质科技人员,面临的危险就更多,只不过外界了解不多而已。过去开采煤矿,大都在 300 米 以上,掌子面的空气温度、适度、岩石硬度与地表差别不大,现在煤矿最深到了 700 米 ,掌子面的所有条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我们的防护理论、政策,防护设备、安监人员依然是按照上个世纪 50 年代的标准管理矿井。地质工作科技人员长时间在高原荒漠工作,由于交通不便,小病得不到医治,酿成丧命的事情时有发生。 地质行业 是一个精神压力很大的行业 : 68.37 %的地质技术人员感到生活的压力大 。近年来,随着野外找矿、地质填图的难度加大,加之多采用经济杠杆衡量野外成果,造成地质技术人员收入的不确定性加大,加之子女、家庭等因素,目前,地质行业变成了一个精神压力很大的行业。野外工作时间过长,对家庭稳定、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带来一系列问题,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地质工作本身是一项探索性极强的工作,地质勘查是高投资风险性工作,尤其给地质科技人员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二、 存在的问题 一、 地质行业的特殊性致使地质技术人员的工作待遇明显偏低,与其高劳动强度付出不适应。 工作艰苦、待遇偏低。 地质技术人员 对收入、工作不满意的的人数占到 75.72 %。近 50 %的地质科技人员月收入达不到 2000 元。依据调查数据,地质技术人员的收入情况与从事的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不配比。而且地质技术人的收入占到家庭收入一多半以上的为 89% 如图 26 ,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技术人员年龄的增大 , 月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经济相对困窘,压力巨大。自有房产不到 50 %如图 27 ,且大部分为 50 平米以下( 55 %)如图 28 。作为地质工作的基层单位,地勘单位肩负的重要任务大多为野外一线的地质找矿工作,常年需要在荒无人烟的高寒山区爬山涉水,工作十分艰苦,而且国家对地质管理体制进行了较大调整,地质技术人员收入不稳定,且工资明显偏低,很难吸收大学毕业生即是明证。 至 1985 年国家工资改革以前,差旅补贴为职工日均工资收入的 30.19% ~ 38.10% ,而野外工作津贴为职工日均工资收入的 79.25% ~ 80.95% ,是差旅补贴的 2 倍以上。 1985 年~ 1989 年国家工资改革以后,职工工资收入水平提高了,差旅补贴为职工日均工资收入的 54.35% ~ 63.49% ,而野外工作津贴为职工差旅补贴的 1.16 ~ 1.25 倍。屡次野外工作津贴标准调整中,差旅补贴是职工日均工资收入的 30.19% ~ 87.91% 之间,野外工作津贴是差旅补贴的 1.16 ~ 2.625 倍。 1989 年以后,人事部、财政部没有再出台野外工作津贴标准。所以地质技术人员不论是工资还是野外津补贴明显偏低。 二、地质技术人员所处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国家对地质人员野外安全装备,劳动条件的政策保障尚显不足: 外部工作环境差。虽然现在国家已加大了对地质工作的投入,地勘单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较过去已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配套,地质工作者社会地位不仅没有得到提高,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拉大了差距。首先,地质工作没有立法保证,致使不少有找矿前是的区域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无法按正常程序申请批准获取探矿权,正常的地质工作无从谈起。其次,外部工作环境差,给在野外一线开展正常工作的人员生命安全带来不少隐患,由于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力度下降,以及治安环境变化,近年已发生多起野外人员受袭,生命及财产损失严重的事故,给工作人员心理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虽然近两年来地勘单位的野外装备有所改善,但是还远不能适应野外的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没有统一出台国家层面上的保护地质技术人员安全的法规。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安全生产的要求,但是对于地质安全生产的条例、法规,没有全国统一的地质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国家安监总局 2007 年征求意见的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到现在也没有正式出台。 三、野外一线地质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和思想教育有些弱化: 地勘单位长期以来缺乏对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比物质的激励更为有效。一个良好的单位文化不但可以激励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单位成员的意念和欲望,齐心协力的为实现单位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人才的一个有效手段。地质技术人员长期在野外工作,有的甚至是小组或单兵作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和思想教育更有别于其他行业,就更突显重要。地勘管理体制的变革,对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如冬季培训,收队教育,安全培训,岗前教育等传统教育出现了真空期,地勘单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弱化和取消了对地质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和思想教育。 三、政策与建议 一是国家应该制定明显区别于其他事业单位的地质技术人员的工资体系(包括国家层面上的统一的野外津补贴制度)。 二是国家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质技术人员野外工作安全保障条例,立法确保地质科技人员的工作装备和环境。 三是加强野外一线地质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和思想教育,确保地质知识和技术的更新,使地质技术人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三光荣精神,树立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4 次阅读|1 个评论
“歪想”中国科协第二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
ljxm 2009-7-13 11:35
“ 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数量增长快,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从 2002 年的 2959 万人增长到 2007 年的 5160 万人,增长 74% ;队伍总体稳定,学术交流活跃。但是,参加学术会议仍有困难,而且工作时间长、强度高、压力大的问题亟待解决,健康状况也不甚理想。这是 7 月 10 日 中国科协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结果。“(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096/n10225918/11356226.html ) 歪想几点: 一、 2007 年 5160 万人共发放共发放问卷 32100 份: 被调查几率 0 . 000622093023 二、 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 大学 扩招的贡献考率可能最大 历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 ,不包括成教,自考,网络教育和留学   年 毕业人数(万) 同比上年增长(万) 2009 611 52 ( 9.3% )    2008 559 64(12.9%)    2007 495 82 ( 19.8% )    2006 413 73 ( 21.5% )    2005 340 60 ( 21.4% )    2004 280 62 ( 29.2% )    2003 212 67 ( 46.2% )    2002 145 30(26.1%)    2001 115 8(7.4%) 2000 107 三、 科技工作者队伍总体稳定,潜在职业忠诚危机不容忽视: 48.7% 的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不满意者不到一成。 83% 的科技工作者从没有考虑过更换职业。但有机会选择的话, 仍想从事目前职业的科技工作者只占 30.3% , 想从事其他与科技相关职业的占 27% 。愿意子女将来从事自己职业的科技工作者仅占 19% , 不愿意的达 51% 。想更换职业和工作的原因主要包括:收入待遇太差( 51.8% )、没有发展前途( 41.4% )和工作压力大( 33.5% )。(引自: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096/n10225918/11356226.html ) 四、 工作时间长、收入水平总体高于当年城镇在岗职工, 科技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 47.3 小时,远高于国家法定每周工作 40 小时,比 2003 年调查多出 2 小时。博士学历科技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 56.7 小时,比 2003 年美国类似人群多近 8 小时;正高级职称者每周工作时间达 55.2 小时。 8.1% 的科技工作者每周工作 70 小时以上,处于超强度工作状态,其中博士学历为 26.4% ,正高级职称为 21.7% 。 56.0% 的科技工作者觉得最近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博士学历为 74.2% ,正高级职称为 66.7% 。科技工作者 2007 年人均年收入为 39850 元,高于当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收入水平(引自: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096/n10225918/11356226.html )。 2007 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24932 元。科技工作者加班费是 39850 - 24932 = 14918 /( 7.3 * 52 )= 39 元/小时。 五、 学术不端问题突出,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近半数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 55.5% 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一稿多发”等形式。(引自: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096/n10225918/11356226.html )。 钱不多,要出名,只有“剽窃”是捷径。 参政议政热情较高, 想通过参政改变自身的命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